Microsoft Word - Shanghanlun傷寒論_zhaokaimei_total.docx

Similar documents
傷寒論宋本條文

太陽病中篇 18 太陽病, 項背強几几, 無汗惡風, 葛根湯主之 19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 必自下利, 葛根湯主之 20 太陽與陽明合病, 不下利, 但嘔者, 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21 太陽病, 桂枝證, 醫反下之, 利遂不止, 喘而汗出者, 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主之 22 太陽病, 頭痛發熱, 身疼腰

傷寒論 *倪海廈人級叢書

上熱下寒證 結火逆證 欲愈辨證 太陽病類似證 附備考原文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陽明病綱要 陽明病本證 陽明病兼變證 陽明病辨證 附 : 備考原文 辨少陽病脈證

Introducton Reference Book Defniton of Classic Formulas About Shang Han Lun Case Studies Test Case

傷寒論痞證的研究

60 張仲景經方用藥一味差異影響治病範疇之研究 第 5 版教材 傷寒論講義 及 金匱要略講義 中所編列之條文為主, 探討其方劑間僅相差一味藥之異的處方內涵與思維, 茲闡論如下以為 讀經典做臨床 之資耳 材料與方法 本文的研究材料主要採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於 2004/03/01 由李培生主編, 劉渡

SHL_Shaoyin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証治第十九 金匱要略方論卷下 卷下婦人妊娠病脈証並治第二十 卷下婦人產後病脈証治第二十一 卷下婦人雜病脈証並治第二十二 雜療方第二十三 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 果實菜谷禁忌並治第二十五

SHL_Jueyin

療禁忌 表實表虛裏虛表裏俱虛禁攻下禁大汗禁火攻 濕家, 身煩疼, 可與麻黃加朮湯, 發其汗為宜, 慎不可以火攻之 者一身盡疼, 發熱, 日晡所劇者, 名 風濕 此傷於汗出當風, 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 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風濕, 脈浮身重, 汗出惡風者, 防己黃耆湯主之 傷寒八九日, 風濕相搏,

側尤甚 ; 大便偏硬, 色較深 4. 病勢 : A. 因煩惱家務, 導致憂思勞倦過度, 耗傷心陰 ; 加以最後一次月經 (5 年前, 恰與失眠症狀出現時間差不多 ) 量多, 導致營血虧虛, 陰精暗耗 : (1) 心血不足, 心失所養, 心神不安 虛煩不眠, 多夢, 易驚醒 (2) 血虛不能上榮頭目

投影片 1

[8-3] : 危亦林得效方, 曰, 四時瘟疫, 當用香 蘇散. [8-4] : 龔信醫鑑, 曰, 傷寒頭痛, 身疼, 不分表 裏證, 當用藿香正氣散. 第 8 章少陰人腎受熱表熱病論 [8-1] : 張仲景傷寒論, 曰, 發熱, 惡寒, 脈浮者, 屬表, 卽太陽證也. [8-2] : 太陽傷風,

Microsoft Word - É˺®ÂÛ.doc

Microsoft Word - 傷寒論中的健康照護之探討.doc

2015 Vol.17 No.9 2 结 果 总 述 Sunshine Sunshine 不 同 层 次 Sunshine { }={ - Sunshine } ( {} ) 2.

欬嗽上氣 奔豚氣病脈并第八 奔豚氣病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并第九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并第十 腹滿 寒疝 宿食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并第十二 驚悸 吐衄.

煩熱 虛煩 煩躁 懊 舌上苔 衄血 噦 咳 喘 嘔吐 悸 渴 振 戰栗 四逆 厥 鄭聲 譫語..

<4D F736F F D20AEDBAA4BB4F6B449A774AD50B56FAAA2AAABBDE820B750AB5FA4A3A569B6C3AA4120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麻黃湯 腰痛骨節疼痛.doc

kpc-e6-f-r.xls

Microsoft PowerPoint - 1.a?ae??c—… a??a?’ e??c?? a’3a—?, a°£a–? .ppt

第六編(附件2)_藥品明細表_107年

亡陽 腸垢溏 發黃 發狂 發斑 筋惕肉 風溫 濕溫 風濕 中濕 溫病熱病 陽毒 陰毒 發汗 戰振栗 合病 並

頁次 :8-2 9 依 傷寒論 所述, 大承氣湯證之使用, 下列何者不適宜? 陽明病, 腹滿不減, 減不足言 陽明病, 發熱, 汗多者, 急下之 陽明病, 譫語, 發潮熱, 脈滑而疾者 陽明病, 下之, 心中懊憹而煩, 胃中有燥屎者 10 依 傷寒論, 為何陽明病有得之一日, 不發熱而惡寒者, 下列

辨可發汗病脈証並治法第十六 辨發汗後病脈証並治法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辨不可下病脈証並治法第二十 辨可下病脈証並治法第二十一 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証並治法第二十二 序 夫前聖有作, 後必有繼而述之者, 則

投影片 1

SHL_Yangming

藥品代碼中文名稱藥品代碼中文名稱說明 A """ 明通 "" 麻杏甘石湯濃縮 A """ 明通 "" 麻杏甘石湯濃縮 " " A """ 明通 "" 代赭旋覆湯濃縮 A """ 明通 "" 代赭旋覆湯濃縮 " " A 明通 人參養榮湯濃縮

A 復旦 清胃散濃縮散 濃縮散劑 復旦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清熱瀉火之 清胃散 A 復旦 濃縮銀翹散 濃縮粉劑 復旦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復興廠 表裡之劑 銀翹散 A 復旦 濃縮安中散 濃縮粉劑 復

<4D F736F F D20AEDBAA4BB4F6AA76C0F8A7B3AE57A447A451A44BB667A5A8B2D3AD4DAF66AC72B750AC56AF66A8D2B3F8A7692DA5BBA4E52E646F63>

投影片 1

烊化 (A) 22 對川烏 草烏 附子等一些有毒烈性質的藥物宜?(A) 先煎 (B) 後下 (C) 包煎 (D) 另煎 (E) 烊化 (A) 23 宜打碎先煎?(A) 代赭石 (B) 車前子 (C) 人參 (D) 阿膠 (E) 薄荷 (D) 24 宜烊化?(A) 代赭石 (B) 車前子 (C) 人參

Microsoft Word

又方..濃煮竹根汁, 飲之 又方..煮青粱米汁, 飲之 又云..栝蔞粉治大渴秘方.. 深掘大栝蔞, 濃削皮至白處止, 寸切之, 水浸, 一日一易水, 經五日出, 取搗, 以 絹袋碎之 葛氏方 治卒消渴小便多方.. 多作竹瀝飲恣口, 數日愈 又方..破故屋瓦煮之, 多飲汁 又方..石膏半斤, 搗碎,

A 勝昌 補陽還五湯濃縮散 A """ 仙豐 "" 黃耆五物湯濃縮散 " A """ 仙豐 "" 補陽還五湯濃縮散 " A 勝昌 槐花散濃縮散 A """ 仙豐 "" 生化湯濃縮散 " A 天明 身痛逐瘀湯濃縮細粒 A03577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急下急溫 諸方 傷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傷寒總論 傷寒秘要脈証指法 ( 與瑣言大略同 ) 論浮脈形法主病 論中脈形狀指法主病 論沉脈形狀指法主病 辯脈雖浮亦有可下者脈雖沉亦有可汗者 論風傷衛氣寒傷

Troisyin_Troisyang_Textes_Notions

投影片 1

補益劑四君子湯四君子湯四君子湯和劑局方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清熱劑左金丸左金丸丹溪心法黃連吳茱萸補益劑香砂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醫方集解砂仁木香半夏陳皮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收澀劑桃花湯桃花湯桃花湯傷寒論赤石脂乾薑粳米消導劑消食散消食散經驗時方雞內金五錢麥芽五錢山楂五錢

284方混算.xls

为贯彻落实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15〕67号)要求,进一步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El Camino Food and Medicine 1r.pptx

<AAABC0C9BEE3B27AAAED2E786C73>


586 WORLDCHINESEMEDICINE March2018,Vol.13,No.3 可见, 以知为度 是以服药见疗效作为尺度, 来宏观把握服药用量的一种方法 2 以知为度 亦见于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第 16 条赤丸方后注 : 炼蜜丸如麻子大, 先食酒饮下三丸,

Microsoft Word a

投影片 1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証治第十三 卷五 水氣病脈証並治第十四 卷六 黃癉病脈証並治第十五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証第十六 卷七 嘔吐噦下利病脈証治第十七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証並治第十八 跌蹶手指臂

一 前言 傷寒論 中藥物重量單位的 兩 如何換算為現今之 克? 一直存在著爭議, 如羅志平在 秦漢時期古方劑量考證 一書中所言 : 中醫界不少醫家卻把 傷寒雜病論 方劑量的史實與其劑量是否適用於今人的疑慮, 及個人使用其方劑量的習慣相混淆 [1] 由於大部分醫家以個人的臨床經驗, 代替了以經典為依據

Microsoft Word - ÒÁÒüÌÀÒº¾�.doc

投影片 1

《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

THE JOURNAL OF TAIWAN PHARMACY 第 25 卷第 2 期臨床生藥學 表面黃色至深黃綠色, 略滋潤, 微顯光 澤, 有蜜糖香氣, 味微甜 四 品質鑑別 以條粗, 外色青黃, 不脫節, 折斷 時有粉末射出, 中有硃砂點 ( 髓部含色素 塊 ), 無根無泥味苦澀者為佳, 如條幹

Microsoft Word doc

胃脘痛辨證論治 201 腸, 傳導糟粕於大腸 從生理的角度, 通降是胃最根本的生理特點 (3) 從病理上 - 許多原因均可導致胃脘疼痛, 如寒邪客胃, 則氣機受阻, 收引而痛 ; 暴飲多食, 則食穀停滯, 不通而痛 ; 肝氣鬱滯, 則橫逆犯胃而痛 ; 若素嗜辛辣, 則損胃陰, 使胃失濡潤而痛 ; 偏

7 付, 每日 1 次水煎外洗 2013 年 11 月 19 日二診 : 訴用藥後外陰 肛周潰瘍好轉, 口腔內潰瘍均在愈合期, 睡眠可, 胃脹好轉, 大便稍成形,1-2 次 / 天, 小便調 仍有頭暈 疲乏 咽乾的情況, 症狀較前減輕 舌淡紅, 苔薄白, 稍膩, 脈細弦 守上方, 加石斛 15g,

les diarrhées

經方治療疑難病症體悟 熊興江1 何慶勇2 湯艷莉2 指導:王階1 (1

Les constipations (textes)

学术探讨 DOI: /j.issn 关联语境视阈下的中医古籍异位字英译探析 张 淼 张 琼 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English translation of 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8D1AAEDBEAFA142C26DA455BEAFA142AEF8ADB9BEAF A7B9A6A82E >

Microsoft Word


邹月媚.tpf

JT叔叔傷寒雜病論慢慢教課程

鄧序 i 編寫說明 ii 總論 第一章 緒論 2 第二章 方劑學發展簡史 2 先秦時期 3 兩漢時期 3 魏晉南北朝時期 4 隋唐時期 4 第五節 宋金元時期 5 第六節 明清時期 7 第七節 近代時期 7 第三章 方劑與治法 10 治法概述 10 方劑與治法的關係 11 常用治法 12 方劑組成的

Microsoft Word doc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A169C1BFB871A16AA4A4C2E5AF66B27ABEC FA4A4C2E5A57EB750AF66AF66BEF7C160BDD75F E30332E BACDBAE65BCD2A6A15D>

Feur_Notion_Textes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296 筆者認為加入時間動態的觀念才接近仲景的原意以西醫的角度觀之, 六經應該是疾病 stage 的觀念仲景 六經辨證 的理論, 是將外感病以陰陽為總綱, 從時間和空間的二維角度去分析 判斷其病位的深淺 寒熱的態勢 邪正的消長, 把握疾病發生 發展及其轉歸的 (7) 總趨勢 ( 圖 1) 六經提綱

龜鹿二仙膏 補火丸 唐鄭相國方 二至丸 扶桑丸 參苓白朮散 炒香散 玉屏風散 四君子湯 四物湯 補中益氣湯 升陽益胃湯 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補肺

Delires_Lundi_16_avril

病患仍複視 肢體無力 四肢拘攣 四肢僵硬 因此開始給予高劑量 Madopar 以緩解四肢僵硬 101 年 6 月 Tc-99m Trodat scan 顯示 moderate dopaminergic neuron dysfunction in bilateral putamens 102 年 3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QualiHerb Traditional Formula List



El Camino Food Therapy Usage.ppt

投影片 1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全民健康保險中藥用藥品項表 100 年度第一次勘誤補遺品項 - 單 藥材名 收載日 不再收載 備註 28 A0376 " 德山 " 白果濃縮膠囊 29 A " 德山 " 秦艽濃縮細粒 30 A " 德山 " 菊花濃縮細粒 31 A " 德山 " 懷牛膝濃縮細粒 3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Microsoft Word - ¾�·½´«Õæ.doc

世界中医药 2017 年 10 月第 12 卷第 10 期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处 : 见于 金匮要略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 第 3 条 : 肠痈之 病, 其身甲错, 腹皮急, 按之濡, 如肿状, 腹无积聚, 身无热, 数, 此 肠 有痈脓, 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方由薏苡仁 附子

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

<4D F736F F D20A1D5AEF8BBBBB4B2A1D6AC4FAA76C0F8A878AAA220A878C0F9AABAAF65AF66AABAA4E8C3C42E646F63>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中西結合神經醫學雜誌第十一卷第一期 2018 年 12 月 的氣流阻滯 引起氣流阻滯同時出現 : 支氣管平滑肌攣縮 支氣管黏膜水腫 血管滲漏, 和黏液分泌 過度反應則是因為外界環境如冷空氣 過敏原 空氣污染 呼吸道感染等誘發, 會引發氣喘症狀 氣喘是間歇發作的疾病, 嚴重者才可能出現連續症狀, 咳嗽

全民健康保險中藥用藥品項表九十九年第二次勘誤補遺品項集 - 序號藥品代碼中文名稱劑型製造廠名稱單效能分類基準方名收載日不再收載備註 19 A " 明通 " 益氣聰明湯濃縮顆粒 益氣聰明湯 20 A " 明通 " 荊防敗毒散濃縮顆粒 荊防敗毒散 21 A " 明通

中期 12 中期 % 報告期 報告 44 中期 報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概不選錄 仲景傷寒 論前人印定眼目 自陳無擇而外 鮮所發明 陶節庵雖著傷寒六書 參吅後賢之治法 盡更仲景之方名 究朩嘗有片言隻字 發揮仲景一證一方者 又變前法 不復分經論治仲景之書 奧渺難窮 節庵之書 顯淺易讀 世人奉為蓍蔡 故識見愈卑猥也近世如方中行?嘉言 程郊倩輩 各注傷寒論辨 雖有偏駁 朩能盡

世界中医药 2017 年 1 月第 12 卷第 1 期 187 阴, 多肾阳虚衰, 本不应发热, 今 反发热, 故知其证为风寒束表, 卫阳郁遏 然病在表, 脉当见浮, 今 反 沉, 反应了少阳里虚的本质, 治以麻黄细辛附子汤, 以麻黄 细辛解表, 附子温阳 第 302 条 少阴病, 得之二三日, 麻

曲周县 2018 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成绩及拟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考场考号报考科目笔试成绩是否进入面试 第一考场 01 初中语文 67 是 第一考场 02 初中语文 0 第一考场 03 初中语文 63 是 第一考场 04 初中语文 63 是 第一考场 05 初中语文 58 第一考场 06 初中语文

TablesDivision_Chinois

又方..取梁上塵如大豆粒, 著竹筒中吹鼻中, 與俱一時吹之 又方..灸膻中穴 又方..取竹筒吹其兩耳, 不過三 新錄方 治卒死方.. 韭根搗取汁, 服六七合 又方..桃白皮, 切, 一升, 水二升, 煮取八合, 一服之十裡, 久不瘥, 更服之 僧深方 治卒死中惡雷氏千金丸方.. 大黃 ( 五分 )

<4D F736F F D204531A175AA60B74EA44FAFCAA5A2B94CB0CAAF67A176A4A4C2E5A56AC479ACE3A8735FB4BFBAF6B5D85F5F702E D F2E646F63>

Transcription:

1 Shanghanlun 傷寒論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hinese sources: - Ming 明 edition by Zhao Kaimei 趙開美, from 仲景全書 - Song 宋 edition by Cheng Wuji 成無己, - Jin 晉 edition by Wang Shuhe 王叔和. Proofed and corrected by Sabine Wilms. 卷第一 : 辨脈法第一 ; 平脈法第二 卷第二 : 傷寒例第三 ; 辨痓濕暍脈證第四 ;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 卷第三 :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六 卷第四 :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第七 卷第五 :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八 ;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九 卷第六 :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十 ;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卷第七 :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十三 ;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 辨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第十六 卷第八 : 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第十七 ; 辨不可吐第十八 ; 辨可吐第十九 卷第九 :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 ;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一 卷第十 : 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2 卷第二 : 辨痙濕暍脉證第四 傷寒所致太陽病痓濕暍此三種, 宜應別論, 以爲與傷寒相似, 故此見之 太陽病, 發熱無汗, 反惡寒者, 名曰剛痓 太陽病, 發熱汗出不惡寒, 名曰柔痓 太陽病, 發熱, 脉沉而細者, 名曰痓 太陽病, 發汗太多, 因致痓 病身熱足寒, 頸項強急, 惡寒, 時頭熱面赤, 目脉赤, 獨頭面搖, 卒口噤, 背反張者, 痓病也 太陽病, 關節疼痛而煩, 脉沉而細者, 此名濕痹 濕痹之候, 其人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但當利其小便 濕家之爲病, 一身盡疼, 發熱, 身色如似熏黃 濕家, 其人但頭汗出, 背強, 欲得被覆向火, 若下之早則噦, 胸滿, 小便不利, 舌上如胎者, 以丹田有熱, 胸中有寒, 渴欲得水而不能飲, 口燥煩也 濕家下之, 額上汗出, 微喘, 小便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問曰 : 風濕相摶, 一身盡疼痛, 法當汗出而解 值天陰雨不止, 醫云此可發汗, 汗之病不愈者, 何也? 答曰 : 發其汗, 汗大出者, 但風氣去, 濕氣在, 是故不愈也 若治風濕者, 發其汗, 但微微似欲汗出者, 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 身上疼痛, 發熱面黃而喘, 頭痛鼻塞而煩, 其脉大, 自能飲食, 腹中和無病, 病在頭中寒濕, 故鼻塞 內藥鼻中則愈 病者一身盡疼, 發熱日晡所劇者, 此名風濕 此病傷於汗出當風, 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太陽中熱者, 暍是也 其人汗出惡寒, 身熱而渴也 太陽中暍者, 身熱疼重而脉微弱, 此亦夏月傷冷水, 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陽中暍者, 發熱, 惡寒, 身重而疼痛, 其脉弦細芤遲, 小便已, 洒洒然, 毛聳,

3 手足逆冷, 小有勞身即熱, 口開, 前板齒燥 若發汗則惡寒甚, 加溫針, 則發熱甚, 數下之則淋甚

4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 ( 上 ) (including standard numbering, as in the Wiseman book) (1) 太陽之爲病, 脉浮, 頭項強痛而惡寒 (2) 太陽病, 發熱, 汗出, 惡風, 脉緩者, 名爲中風 (3) 太陽病, 或已發熱, 或未發熱, 必惡寒, 體痛, 嘔逆, 脉陰陽俱緊者, 名為傷寒 (4) 傷寒一日, 太陽受之, 脉若靜者, 爲不傳 ; 頗欲吐, 若躁煩, 脉數急者, 爲傳也 (5) 傷寒二三日, 陽明 少陽證不見者, 爲不傳也 (6) 太陽病, 發熱而渴, 不惡寒者, 爲溫病 若發汗已, 身灼熱者, 名曰風溫 風溫爲病, 脉陰陽俱浮, 自汗出, 身重, 多眠睡, 鼻息必鼾, 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 小便不利, 直視失溲 ; 若被火者, 微發黃色, 劇則如驚癇, 時痸瘲, 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 再逆促命期 (7) 病有發熱惡寒者, 發於陽也 ; 無熱惡寒者, 發於陰也 發于陽, 七日愈 發于陰, 六日愈 以陽數七, 陰數六故也 (8) 太陽病, 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 以行其經盡故也 若欲作再經者, 針足陽明, 使經不傳則愈 (9) 太陽病, 欲解時, 從巳至未上 (10) 風家, 表解而不了了者, 十二日愈 (11) 病人身大熱, 反欲得衣者, 熱在皮膚, 寒在骨髓也 ; 身大寒, 反不欲近衣者, 寒在皮膚, 熱在骨髓也 (12) 太陽中風, 陽浮而陰弱, 陽浮者, 熱自發, 陰弱者, 汗自出 嗇嗇惡寒, 淅淅惡風, 翕翕發熱, 鼻鳴乾嘔者, 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方桂枝三兩 ( 去皮 )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 ( 炙 ) 生薑三兩 ( 切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五味, 㕮咀三味, 以水七升, 微火煮取三升, 去滓, 適寒溫, 服一升 服已須臾, 歠熱稀粥一升餘, 以助藥力 溫覆令一時許, 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 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 停後服, 不必盡劑 若不汗, 更服依前法

5 又不汗, 後服小促其間 半日許, 令三服盡 若病重者, 一日一夜服, 周時觀之 服一劑盡, 病證猶在者, 更作服 若汗不出, 乃服至二 三劑 禁生冷 粘滑 肉麵 五辛 酒酪 臭惡等物 (13) 太陽病, 頭痛, 發熱, 汗出, 惡風, 桂枝湯主之 (14) 太陽病, 項背強几几, 反汗出惡風者, 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桂枝加葛根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 ( 去節 ) 桂枝二兩 ( 去皮 ) 芍藥二兩生薑三兩 ( 切 ) 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七味,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 葛根, 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不須歠粥, 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15) 太陽病, 下之後, 其氣上衝者, 可與桂枝湯, 方用前法 若不上衝者, 不可與之 (16) 太陽病三日, 已發汗, 若吐 若下 若溫針, 仍不解者, 此爲壞病, 桂枝不中與之也 觀其脉證, 知犯何逆, 隨證治之 桂枝本爲解肌, 若其人脉浮緊, 發熱汗不出者, 不可與之也 常須識此, 勿令誤也 (17) 若酒客病, 不可與桂枝湯, 得湯則嘔, 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 喘家作桂枝湯, 加厚朴 杏子佳 (19) 凡服桂枝湯吐者, 其後必吐膿血也 (20) 太陽病, 發汗, 遂漏不止, 其人惡風, 小便難, 四支微急, 難以屈伸者, 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加附子湯桂枝三兩 ( 去皮 ) 芍藥三兩甘草三兩 ( 炙 ) 生薑三兩 ( 切 ) 大棗十二枚 ( 擘 ) 附子一枚 ( 炮, 去皮, 破八片 ) 右六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本云桂枝湯, 今加附子 將息如前法 (21) 太陽病, 下之後, 脉促, 胸滿者, 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22) 若微寒者,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23) 太陽病, 得之八九日, 如瘧狀, 發熱惡寒, 熱多寒少, 其人不嘔, 清便欲自可, 一日二三度發 脉微緩者, 爲欲愈也 ; 脉微而惡寒者, 此陰陽俱虛, 不可更發

6 汗 更下 更吐也 ; 面色反有熱色者, 未欲解也,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 身必痒, 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桂枝一兩十六銖 ( 去皮 ) 芍藥生薑 ( 切 ) 甘草 ( 炙 ) 麻黃 ( 去節 ) 各一兩大棗四枚 ( 擘 ) 杏仁二十四枚 ( 湯浸, 去皮尖及兩仁者 ) 右七味, 以水五升, 先煮麻黃一二沸,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一升八合, 去滓, 溫服六合 本云, 桂枝湯三合, 麻黃湯三合, 并爲六合, 頓服 將息如上法 (24) 太陽病, 初服桂枝湯, 反煩不解者, 先刺風池 風府, 卻與桂枝湯則愈 (25) 服桂枝湯, 大汗出, 脉洪大者, 與桂枝湯, 如前法 若形似瘧, 一日再發者, 汗出必解, 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桂枝一兩十七銖 ( 去皮 ) 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 ( 去節 ) 生薑一兩六銖 ( 切 ) 杏仁十六個, 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 ( 炙 ) 大棗五枚 ( 擘 ) 右七味, 以水五升, 先煮麻黃一二沸,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二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再服 本云 : 桂枝湯二分, 麻黃湯一分, 合爲二升, 分再服 今合爲一方, 將息如前法 (26) 服桂枝湯, 大汗出後, 大煩渴不解, 脉洪大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方十三 白虎加人參湯方知母六兩石膏一斤 ( 碎, 綿裹 ) 甘草二兩 ( 炙 ) 粳米六合人參三兩右五味, 以水一斗, 煮米熟湯成,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27) 太陽病, 發熱惡寒, 熱多寒少, 脉微弱者, 此無陽也, 不可發汗 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桂枝 ( 去皮 ) 芍藥麻黃甘草 ( 炙 ) 各十八銖大棗四枚 ( 擘 ) 生薑一兩二銖 ( 切 ) 石膏二十四銖 ( 碎, 綿裹 ) 右七味, 以水五升, 煮麻黃一二沸,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二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本云: 當裁爲越婢湯 桂枝湯, 合之, 飲一升 今合爲一方, 桂枝湯二分, 越婢湯一分 (28) 服桂枝湯, 或下之, 仍頭項強痛, 翕翕發熱, 無汗, 心下滿微痛, 小便不利者,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主之

7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方芍藥三兩甘草二兩 ( 炙 ) 生薑 ( 切 ) 白术茯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六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小便利則愈 本云 : 桂枝湯, 今去桂枝, 加茯苓 白术 (29) 傷寒脉浮, 自汗出, 小便數, 心煩, 微惡寒, 腳攣急, 反與桂枝欲攻其表, 此誤也 得之便厥, 咽中乾, 煩燥吐逆者, 作甘草乾薑湯與之, 以復其陽 ; 若厥愈足溫者, 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 其腳即伸 ; 若胃氣不和, 讝語者, 少與調胃承氣湯 ; 若重發汗, 復加燒針者, 四逆湯主之 甘草乾薑湯方甘草四兩 ( 炙 ) 乾薑二兩右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五合, 去滓, 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白芍藥甘草 ( 炙 ) 各四兩右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五合, 去滓, 分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方大黃四兩 ( 去皮, 清酒洗 ) 甘草二兩 ( 炙 ) 芒硝半升右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內芒硝, 更上火微煮令沸, 少少溫服之 四逆湯方甘草二兩 ( 炙 ) 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右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溫再服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 乾薑三兩 (30) 問曰 : 證象陽旦, 按法治之而增劇, 厥逆, 咽中乾, 兩脛拘急而讝語 師曰 : 言夜半手足當溫, 兩腳當伸, 後如師言 何以知此? 答曰 : 寸口脉浮而大, 浮爲風, 大爲虛, 風則生微熱, 虛則兩脛攣, 病形象桂枝, 因加附子參其間, 增桂令汗出, 附子溫經, 亡陽故也 厥逆, 咽中乾, 煩燥, 陽明內結, 讝語煩亂, 更飲甘草乾薑湯, 夜半陽氣還, 兩足當熱, 脛尚微拘急, 重與芍藥甘草湯, 爾乃脛伸 以承氣湯微溏, 則止其讝語, 故知病可愈

8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 ( 中 ) (31) 太陽病, 項背強几几, 無汗惡風, 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 ( 去節 ) 桂枝二兩 ( 去皮 ) 生薑三兩 ( 切 ) 甘草二兩 ( 炙 ) 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七味,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 葛根, 減二升, 去白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諸湯皆仿此 (32)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 必自下利, 葛根湯主之 (33) 太陽與陽明合病, 不下利, 但嘔者, 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葛根加半夏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 ( 去節 ) 甘草二兩 ( 炙 ) 芍藥二兩桂枝二兩 ( 去皮 ) 生薑二兩 ( 切 ) 半夏半升 ( 洗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八味, 以水一斗, 先煮葛根 麻黃, 減二升, 去白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34) 太陽病, 桂枝證, 醫反下之, 利遂不止, 脉促者, 表未解也 ; 喘而汗出者, 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葛根半斤甘草二兩 ( 炙 ) 黃芩三兩黃連三兩右四味, 以水八升, 先煮葛根, 減二升, 內諸藥,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溫再服 (35) 太陽病, 頭痛發熱, 身疼腰痛, 骨節疼痛, 惡風, 無汗而喘者, 麻黃湯主之 麻黃湯方麻黃三兩 ( 去節 ) 桂技二兩 ( 去皮 ) 甘草一兩 ( 炙 ) 杏仁七十個 ( 去皮尖 ) 右四味, 以水九升, 先煮麻黃, 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二升半, 去滓, 溫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 不須歠粥, 餘如桂枝法將息 (36) 太陽與陽明合病, 喘而胸滿者, 不可下, 宜麻黃湯 (37) 太陽病, 十日以去, 脉浮細而嗜臥者, 外已解也 設胸滿脇痛者, 與小柴胡湯 脉但浮者, 與麻黃湯 小柴胡湯方柴胡半斤黃芩人參甘草 ( 炙 ) 生薑 ( 切 ) 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 ( 擘 ) 半

9 夏半升 ( 洗 ) 右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38) 太陽中風, 脉浮緊, 發熱惡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煩躁者, 大青龍湯主之 若脉微弱, 汗出惡風者, 不可服之 服之則厥逆, 筋惕肉瞤, 此爲逆也 大青龍湯方麻黃六兩 ( 去節 ) 桂枝二兩 ( 去皮 ) 甘草二兩 ( 炙 ) 杏仁四十枚 ( 去皮尖 ) 生薑三兩 ( 切 ) 大棗十枚 ( 擘 ) 石膏如雞子大 ( 碎 ) 右七味, 以水九升, 先煮麻黃, 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 溫粉粉之 一服汗者, 停後服 若復服, 汗多亡陽遂虛, 惡風, 煩躁, 不得眠也 (39) 傷寒脉浮緩, 身不疼, 但重, 乍有輕時, 無少陰證者, 大青龍湯發之 (40) 傷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氣, 乾嘔發熱而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少腹滿, 或喘者, 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方麻黃 ( 去節 ) 芍藥細辛乾薑甘草 ( 炙 ) 桂枝 ( 去皮 ) 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 洗 ) 右八味,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 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若渴, 去半夏, 加栝樓根三兩 若微利, 去麻黃, 加蕘花, 如一雞子, 熬令赤色 若噎者, 去麻黃, 加附子一枚, 炮 若小便不利, 少腹滿者, 去麻黃, 加茯苓四兩 若喘, 去麻黃, 加杏仁半升, 去皮尖 且蕘花不治利, 麻黃主喘, 今此語反之, 疑非仲景意 (41) 傷寒心下有水氣, 咳而微喘, 發熱不渴 服湯已, 渴者, 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龍湯主之 (42) 太陽病, 外證未解, 脉浮弱者, 當以汗解, 宜桂枝湯 桂枝湯方桂枝 ( 去皮 ) 芍藥生薑 ( 切 ) 各三兩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五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須臾歠熱稀粥一升, 助藥力, 取微汗 (43) 太陽病, 下之微喘者, 表未解故也,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方桂枝三兩 ( 去皮 ) 甘草二兩 ( 炙 ) 生薑三兩 ( 切 ) 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 ( 擘 ) 厚朴二兩 ( 炙, 去皮 ) 杏仁五十枚 ( 去皮尖 )

10 右七味, 以水七升, 微火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44) 太陽病, 外證未解, 不可下也, 下之爲逆 欲解外者, 宜桂枝湯 (45) 太陽病, 先發汗不解, 而復下之, 脉浮者不愈 浮爲在外, 而反下之, 故令不愈 今脉浮, 故在外, 當須解外則愈, 宜桂枝湯 (46) 太陽病, 脉浮緊, 無汗, 發熱, 身疼痛, 八九日不解, 表證仍在, 此當發其汗 服藥已微除, 其人發煩目瞑, 劇者必衄, 衄乃解 所以然者, 陽氣重故也 麻黃湯主之 (47) 太陽病, 脉浮緊, 發熱, 身無汗, 自衄者, 愈 (48) 二陽併病, 太陽初得病時, 發其汗, 汗先出不徹, 因轉屬陽明, 續自微汗出, 不惡寒 若太陽病證不罷者, 不可下, 下之爲逆, 如此可小發汗 設面色緣緣正赤者, 陽氣怫鬱在表, 當解之 熏之 若發汗不徹, 不足言, 陽氣怫鬱不得越, 當汗不汗, 其人躁煩, 不知痛處, 乍在腹中, 乍在四肢, 按之不可得, 其人短氣但坐, 以汗出不徹故也 更發汗則愈 何以知汗出不徹? 以脉濇故知也 (49) 脉浮數者, 法當汗出而愈 若下之, 身重心悸者, 不可發汗, 當自汗出乃解 所以然者, 尺中脉微, 此裏虛 須表裏實, 津液自和, 便自汗出愈 (50) 脉浮緊者, 法當身疼痛, 宜以汗解之 假令尺中遲者, 不可發汗 何以知然? 以榮氣不足, 血少故也 (51) 脉浮者, 病在表, 可發汗, 宜麻黃湯 (52) 脉浮而數者, 可發汗, 宜麻黃湯 十八 (53) 病常自汗出者, 此爲榮氣和, 榮氣和者, 外不諧, 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 以榮行脉中, 衛行脉外, 復發其汗, 榮衛和則愈 宜桂枝湯 (54) 病人藏無他病, 時發熱 自汗出而不愈者, 此衛氣不和也 先其時發汗則愈, 宜桂枝湯 (55) 傷寒脉浮緊, 不發汗, 因致衄者, 麻黃湯主之 (56)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 頭痛有熱者, 與承氣湯 其小便清者, 知不在裏, 仍在表也, 當須發汗 若頭痛者, 必衄, 宜桂枝湯 (57) 傷寒發汗已解, 半日許復煩, 脉浮數者, 可更發汗, 宜桂枝湯

11 (58) 凡病, 若發汗 若吐 若下 若亡血 亡津液, 陰陽自和者, 必自愈 (59) 大下之後, 復發汗, 小便不利者, 亡津液故也 勿治之, 得小便利, 必自愈 (60) 下之後, 復發汗, 必振寒, 脉微細 所以然者, 以內外俱虛故也 (61) 下之後, 復發汗, 晝日煩躁不得眠, 夜而安靜, 不嘔不渴, 無表證, 脉沉微, 身無大熱者, 乾薑附子湯主之 乾薑附子湯方乾薑一兩附子一枚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右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頓服 (62) 發汗後, 身疼痛, 脉沉遲者,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 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方桂枝三兩 ( 去皮 ) 芍藥四兩甘草二兩 ( 炙 ) 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 ( 擘 ) 生薑四兩右六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本云 : 桂枝湯, 今加芍藥 生薑 人參 (63) 發汗後, 不可更行桂枝湯, 汗出而喘, 無大熱者, 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麻黃四兩 ( 去節 ) 杏仁五十個 ( 去皮尖 ) 甘草二兩 ( 炙 ) 石膏半斤 ( 碎, 綿裹 ) 右四味, 以水七升, 煮麻黃, 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二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本云 : 黃耳柸 (64) 發汗過多, 其人叉手自冒心, 心下悸, 欲得按者, 桂枝甘草湯主之 桂枝甘草湯方桂枝四兩 ( 去皮 ) 甘草二兩 ( 炙 ) 右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頓服 (65) 發汗後, 其人臍下悸者, 欲作奔豚,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12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 ( 去皮 ) 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五枚 ( 擘 ) 右四味, 以甘瀾水一斗, 先煮茯苓, 減二升,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 : 取水二斗, 置大盆內, 以杓揚之, 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 取用之 (66) 發汗後, 腹脹滿者,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厚朴半斤 ( 炙, 去皮 ) 生薑半斤 ( 切 ) 半夏半升 ( 洗 ) 甘草二兩人參一兩右五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67) 傷寒, 若吐若下後, 心下逆滿, 氣上衝胸, 起則頭眩, 脉沉緊, 發汗則動經, 身爲振振搖者,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湯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湯方茯苓四兩桂枝三兩 ( 去皮 ) 白术甘草 ( 炙 ) 各二兩右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去滓, 分溫三服 (68) 發汗, 病不解, 反惡寒者, 虛故也, 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芍藥甘草 ( 炙 ) 各三兩附子一枚 ( 炮, 去皮, 破八片 ) 右三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一升五合, 去滓, 分溫服 (69) 發汗, 若下之, 病仍不解, 煩躁者, 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四逆湯方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甘草二兩 ( 炙 ) 乾薑一兩半右五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七合, 日二服 (70) 發汗後惡寒者, 虛故也 不惡寒, 但熱者, 實也 當和胃氣, 與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方芒硝半升甘草二兩 ( 炙 ) 大黃四兩 ( 去皮, 清酒洗 ) 右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內芒硝, 更煮兩沸, 頓服 (71) 太陽病, 發汗後, 大汗出, 胃中乾, 煩躁不得眠, 欲得飲水者, 少少與飲之, 令胃氣和則愈 若脉浮, 小便不利, 微熱消渴者, 五苓散主之

13 五苓散方豬苓十八銖 ( 去皮 ) 澤瀉一兩六銖白术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 ( 去皮 ) 右五味, 擣爲散, 以白飲和服方寸匕, 日三服 多飲煖水, 汗出愈 如法將息 (72) 發汗已, 脉浮數, 煩渴者, 五苓散主之 (73) 傷寒汗出而渴者, 五苓散主之 ; 不渴者, 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甘草湯方茯苓二兩桂枝二兩 ( 去皮 ) 甘草一兩 ( 炙 ) 生薑三兩 ( 切 ) 右四味, 以水四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溫三服 (74) 中風發熱, 六七日不解而煩, 有表裏證, 渴欲飲水, 水入則吐者, 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 (75) 未持脉時, 病人手叉自冒心, 師因教試令咳, 而不咳者, 此必兩耳聾無聞也 所以然者, 以重發汗, 虛, 故如此 發汗後, 飲水多必喘, 以水灌之, 亦喘 (76) 發汗後, 水藥不得入口, 爲逆 ; 若更發汗, 必吐下不止 發汗吐下後, 虛煩不得眠, 若劇者, 必反復顛倒, 心中懊憹, 梔子豉湯主之 若少氣者, 梔子甘草豉湯主之 ; 若嘔者, 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梔子十四個 ( 擘 ) 香豉四合 ( 綿裹 ) 右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梔子, 得二升半, 內豉,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爲二服, 溫進一服 得吐者, 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梔子十四個 ( 擘 ) 甘草二兩 ( 炙 ) 香豉四合 ( 綿裹 ) 右三味, 以水四升, 先煮梔子 甘草取二升半, 內豉,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二服, 溫進一服 得吐者, 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梔子十四個 ( 擘 ) 生薑五兩 ( 切 ) 香豉四合 ( 綿裹 ) 右三味, 以水四升, 先煮梔子 生薑, 取二升半, 內豉,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二服, 溫進一服 得吐者, 止後服 (77) 發汗, 若下之, 而煩熱, 胸中窒者, 梔子豉湯主之 (78) 傷寒五六日, 大下之後, 身熱不去, 心中結痛者, 未欲解也 梔子豉湯主之

14 (79) 傷寒下後, 心煩腹滿, 臥起不安者, 梔子厚朴湯主之 梔子厚朴湯方梔子十四個 ( 擘 ) 厚朴四兩 ( 炙, 去皮 ) 枳實四枚 ( 水浸, 炙令黃 ) 右三味, 以水三升半,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二服, 溫進一服 得吐者, 止後服 (80) 傷寒, 醫以丸藥大下之, 身熱不去, 微煩者, 梔子乾薑湯主之 梔子乾薑湯方梔子十四個 ( 擘 ) 乾薑二兩右二味, 以水三升半,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二服, 溫進一服 得吐者, 止後服 (81) 凡用梔子湯, 病人舊微溏者, 不可與服之 (82) 太陽病發汗, 汗出不解, 其人仍發熱, 心下悸, 頭眩, 身瞤動, 振振欲擗地者, 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茯苓芍藥生薑 ( 切 ) 各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 ( 炮, 去皮, 破八片 ) 右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七合, 日三服 (83) 咽喉乾燥者, 不可發汗 (84) 淋家, 不可發汗, 發汗必便血 (85) 瘡家, 雖身疼痛, 不可發汗, 汗出則痙 (86) 衄家, 不可發汗, 汗出必額上陷, 脈急緊, 直視不能眴, 不得眠 (87) 亡血家, 不可發汗, 發汗則寒慄而振 (88) 汗家, 重發汗, 必恍惚心亂, 小便已陰疼, 與禹餘糧丸 (89) 病人有寒, 復發汗, 胃中冷, 必吐蚘 (90) 本發汗, 而復下之, 此為逆也 ; 若先發汗, 治不為逆 本先下之, 而反汗之, 為逆 ; 若先下之, 治不為逆 (91) 傷寒, 醫下之, 續得下利清穀不止, 身疼痛者, 急當救裏 ; 後身疼痛, 清便自調者, 急當救表 救裏宜四逆湯, 救表宜桂枝湯 (92) 病發熱, 頭痛, 脈反沉, 若不差, 身體疼痛, 當救其裏 宜四逆湯

15 四逆湯方甘草二兩 ( 炙 ) 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温再服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 乾薑三兩 (93) 太陽病, 先下而不愈, 因復發汗, 以此表裏俱虛, 其人因致冒 冒家汗出自愈 所以然者, 汗出表和故也 裏未和, 然後復下之 (94) 太陽病未解, 脈陰陽俱停, 必先振慄汗出而解 但陽脈微者, 先汗出而解 ; 但陰脈微者, 下之而解 若欲下之, 宜調胃承氣湯 (95) 太陽病, 發熱汗出者, 此為榮弱衛強, 故使汗出 欲救邪風者, 宜桂枝湯 (96) 傷寒五六日, 中風, 往來寒熱, 胸脇苦滿, 嘿嘿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 或胸中煩而不嘔,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脇下痞鞕,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有微熱, 或咳者, 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 ( 洗 ) 甘草 ( 炙 ) 生薑 ( 切 ) 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若胸中煩而不嘔者, 去半夏 人參, 加栝蔞實一枚 若渴, 去半夏, 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 栝蔞根四兩 若腹中痛者, 去黃芩, 加芍藥三兩 若脇下痞鞕, 去大棗, 加牡蠣四兩 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 去黃芩, 加茯苓四兩 若不渴 外有微熱者, 去人參, 加桂枝三兩, 溫服微汗愈 若咳者, 去人參 大棗 生薑, 加五味子半升 乾薑二兩 (97) 血弱氣盡, 腠理開, 邪氣因入, 與正氣相搏, 結於脇下, 正邪分爭, 往來寒熱, 休作有時, 嘿嘿不欲飲食, 藏府相連, 其痛必下, 邪高痛下, 故使嘔也 小柴胡湯主之 服柴胡湯已, 渴者屬陽明, 以法治之 (98) 得病六七日, 脈遲浮弱, 惡風寒, 手足溫, 醫二三下之, 不能食, 而脇下滿痛, 面目及身黃, 頸項強, 小便難者, 與柴胡湯, 後必下重 本渴飲水而嘔者, 柴胡湯不中與也, 食穀者噦 (99) 傷寒四五日, 身熱惡風, 頸項強, 脇下滿, 手足溫而渴者, 小柴胡湯主之 (100) 傷寒, 陽脈濇, 陰脈弦, 法當腹中急痛, 先與小建中湯 不差者, 小柴胡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

16 桂枝三兩 ( 去皮 ) 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芍藥六兩生薑三兩 ( 切 ) 膠飴一升右六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內飴, 更上微火消解 溫服一升, 日三服 嘔家不可用建中湯, 以甜故也 (101) 傷寒中風, 有柴胡證, 但見一證便是, 不必悉具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 若柴胡證不罷者, 復與柴胡湯, 必蒸蒸而振, 卻復發熱汗出而解 (102) 傷寒二三日, 心中悸而煩者, 小建中湯主之 (103) 太陽病, 過經十餘日, 反二三下之, 後四五日, 柴胡證仍在者, 先與小柴胡湯 ; 嘔不止, 心下急, 鬱鬱微煩者, 為未解也 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 ( 洗 ) 生薑五兩 ( 切 ) 枳實四枚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 溫服一升, 日三服 一方加大黃二兩 若不加, 恐不爲大柴胡湯 (104) 傷寒十三日不解, 胸脇滿而嘔, 日晡所發潮熱, 已而微利 此本柴胡證, 下之以不得利, 今反利者, 知醫以丸藥下之, 此非其治也 潮熱者, 實也 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 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柴胡加芒硝湯方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 ( 炙 ) 生薑一兩 ( 切 ) 半夏二十銖 ( 本云五枚, 洗 ) 大棗四枚 ( 擘 ) 芒硝二兩右八味, 以水四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內芒硝, 更煮微沸, 分溫再服 不解, 更作 (105) 傷寒十三日, 過經, 譫語者, 以有熱也, 當以湯下之 若小便利者, 大便當鞕, 而反下利, 脈調和者, 知醫以丸藥下之, 非其治也 若自下利者, 脈當微厥, 今反和者, 此為內實也 調胃承氣湯主之 (106) 太陽病不解, 熱結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當先解其外 外解已, 但少腹急結者, 乃可攻之 宜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方桃仁五十個 ( 去皮尖 ) 大黃四兩桂枝二兩 ( 去皮 ) 甘草二兩 ( 炙 ) 芒硝二兩右五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半, 去滓, 內芒硝, 更上火微沸, 下火, 先食溫服五合, 日三服, 當微利

17 (107) 傷寒八九日, 下之, 胸滿煩驚, 小便不利, 譫語, 一身盡重, 不可轉側者,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薑 ( 切 ) 鉛丹人參桂枝 ( 去皮 ) 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 ( 洗 ) 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 ( 熬 ) 大棗六枚 ( 擘 ) 右十二味, 以水八升, 煮取四升, 內大黃, 切如棋子, 更煮一兩沸, 去滓, 溫服一升 本云 : 柴胡湯, 今加龍骨等 (108) 傷寒, 腹滿, 譫語, 寸口脈浮而緊, 此肝乘脾也, 名曰縱 刺期門 (109) 傷寒發熱, 嗇嗇惡寒, 大渴欲飲水, 其腹必滿, 自汗出, 小便利, 其病欲解, 此肝乘肺也, 名曰橫 刺期門 (110) 太陽病二日, 反躁, 凡熨其背而大汗出, 大熱入胃, 胃中水竭, 躁煩, 必發譫語 十餘日, 振慄, 自下利者, 此為欲解也 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 欲小便不得, 反嘔, 欲失溲, 足下惡風, 大便鞕, 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 大便已, 頭卓然而痛, 其人足心必熱, 穀氣下流故也 (111) 太陽病中風, 以火劫發汗, 邪風被火熱, 血氣流溢, 失其常度 兩陽相熏灼, 其身發黃 陽盛則欲衄, 陰虛小便難 陰陽俱虛竭, 身體則枯燥, 但頭汗出, 劑頸而還, 腹滿, 微喘, 口乾咽爛, 或不大便, 久則譫語, 甚者至噦, 手足躁擾, 捻衣摸床, 小便利者, 其人可治 (112) 傷寒, 脈浮, 醫以火迫劫之, 亡陽, 必驚狂, 臥起不安者,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桂枝三兩 ( 去皮 ) 甘草二兩 ( 炙 ) 生薑三兩 ( 切 ) 大棗十二枚 ( 擘 ) 牡蠣五兩 ( 熬 ) 蜀漆三兩 ( 洗去腥 ) 龍骨四兩右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蜀漆, 減二升,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本云 : 桂枝湯, 今去芍藥, 加蜀漆 牡蠣 龍骨 (113) 形作傷寒, 其脈不弦緊而弱, 弱者必渴, 被火必譫語, 弱者發熱脈浮, 解之當汗出愈 (114) 太陽病, 以火熏之, 不得汗, 其人必躁 到經不解, 必清血, 名爲火邪 (115) 脈浮, 熱甚, 而反灸之, 此為實, 實以虛治, 因火而動, 必咽燥, 吐血 (116) 微數之脈, 慎不可灸 因火為邪, 則為煩逆, 追虛逐實, 血散脈中, 火氣雖微, 內攻有力, 焦骨傷筋, 血難復也 脈浮, 宜以汗解 用火灸之, 邪無從出,

18 因火而盛, 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 名火逆也 欲自解者, 必當先煩, 煩乃有汗而解 何以知之? 脈浮, 故知汗出解 (117) 燒針令其汗, 針處被寒, 核起而赤者, 必發奔豚 氣從少腹上衝心者, 灸其核上各一壯, 與桂枝加桂湯, 更加桂二兩也 桂枝加桂湯方桂枝五兩 ( 去皮 ) 芍藥三兩生薑三兩 ( 切 ) 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五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本云 : 桂枝湯, 今加桂滿五兩 所以加桂者, 以能泄奔豚氣也 (118) 火逆下之, 因燒針煩躁者,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桂枝一兩 ( 去皮 ) 甘草二兩 ( 炙 ) 牡蠣二兩 ( 熬 ) 龍骨二兩右四味, 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半, 去滓, 溫服八合, 日三服 (119) 太陽傷寒者, 加溫針, 必驚也 (120) 太陽病, 當惡寒發熱, 今自汗出, 反不惡寒發熱, 關上脈細數者, 以醫吐之過也 一二日吐之者, 腹中飢, 口不能食 ; 三四日吐之者, 不喜糜粥, 欲食冷食, 朝食暮吐, 以醫吐之所致也, 此為小逆 (121) 太陽病吐之, 但太陽病當惡寒, 今反不惡寒, 不欲近衣, 此為吐之內煩也 (122) 病人脈數, 數為熱, 當消穀引食, 而反吐者, 此以發汗, 令陽氣微, 膈氣虛, 脈乃數也 數為客熱, 不能消穀, 以胃中虛冷, 故吐也 (123) 太陽病, 過經十餘日, 心下溫溫欲吐, 而胸中痛, 大便反溏, 腹微滿, 鬱鬱微煩, 先此時自極吐下者, 與調胃承氣湯 若不爾者, 不可與 但欲嘔, 胸中痛, 微溏者, 此非柴胡湯證, 以嘔, 故知極吐下也 (124) 太陽病, 六七日表證仍在, 脈微而沉, 反不結胸, 其人發狂者, 以熱在下焦, 少腹當鞕滿, 小便自利者, 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 以太陽隨經, 瘀熱在裏故也 抵當湯主之 抵當湯方水蛭 ( 熬 ) 虻蟲 ( 去翅足, 熬 ) 各三十個桃仁二十個 ( 去皮尖 ) 大黃三兩 ( 酒洗 ) 右四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不下, 更服

19 (125) 太陽病, 身黃, 脈沉結, 少腹鞕, 小便不利者, 為無血也 小便自利, 其人如狂者, 血證諦也, 抵當湯主之 (126) 傷寒有熱, 少腹滿, 應小便不利, 今反利者, 為有血也 當下之, 不可餘藥, 宜抵當丸 抵當丸方水蛭二十個 ( 熬 ) 虻蟲二十個 ( 去翅足, 熬 ) 桃仁二十五個 ( 去皮尖 ) 大黃三兩右四味, 搗分四丸, 以水一升煮一丸 取七合服之 晬時當下血, 若不下者, 更服 (127) 太陽病, 小便利者, 以飲水多, 必心下悸 小便少者, 必苦裏急也

20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 下 ) (128) 問曰 : 病有結胸, 有藏結, 其狀如何? 答曰 : 按之痛, 寸脈浮, 關脈沉, 名曰結胸也 (129) 何謂藏結? 答曰 : 如結胸狀, 飲食如故, 時時下利, 寸脈浮, 關脈小細沉緊, 名曰藏結 舌上白胎滑者, 難治 (130) 藏結無陽證, 不往來寒熱, 其人反靜, 舌上胎滑者, 不可攻也 (131) 病發於陽, 而反下之, 熱入因作結胸 ; 病發於陰, 而反下之, 因作痞也 所以成結胸者, 以下之太早故也 結胸者, 項亦強, 如柔痙狀, 下之則和 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 ( 熬 ) 芒硝半升杏仁半升 ( 去皮尖, 熬黑 ) 右四味, 搗篩二味, 內杏仁 芒硝, 合研如脂, 和散 取如彈丸一枚 別搗甘遂末一錢匕, 白蜜二合, 水二升, 煮取一升 溫頓服之 一宿乃下 如不下, 更服, 取下為效 禁如藥法 (132) 結胸證, 其脈浮大者, 不可下, 下之則死 (133) 結胸證悉具, 煩躁者亦死 (134) 太陽病, 脈浮而動數, 浮則為風, 數則為熱, 動則為痛, 數則為虛 頭痛發熱, 微盜汗出, 而反惡寒者, 表未解也 醫反下之, 動數變遲, 膈內拒痛, 胃中空虛, 客氣動膈, 短氣躁煩, 心中懊憹, 陽氣內陷, 心下因鞕, 則為結胸 大陷胸湯主之 若不結胸, 但頭汗出, 餘處無汗, 劑頸而還, 小便不利, 身必發黃 大陷胸湯方大黃六兩 ( 去皮 ) 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右三味, 以水六升, 先煮大黃, 取二升, 去滓, 內芒硝, 煮一兩沸, 內甘遂末, 溫服一升 得快利, 止後服 (135) 傷寒六七日, 結胸熱實, 脈沉而緊, 心下痛, 按之石鞕者, 大陷胸湯主之 (136) 傷寒十餘日, 熱結在裏, 復往來寒熱者, 與大柴胡湯 ; 但結胸, 無大熱者, 此為水結在胸脇也, 但頭微汗出者, 大陷胸湯主之 (137) 太陽病, 重發汗而復下之, 不大便五六日, 舌上燥而渴, 日晡所小有潮熱, 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 不可近者, 大陷胸湯主之

21 (138) 小結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則痛, 脈浮滑者, 小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湯方黃連一兩半夏半升 ( 洗 ) 栝蔞實大者一枚右三味, 以水六升, 先煮栝蔞, 取三升, 去滓, 內諸藥,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溫三服 (139) 太陽病, 二三日, 不能臥, 但欲起, 心下必結, 脈微弱者, 此本有寒分也 反下之, 若利止, 必作結胸 ; 未止者, 四日復下之, 此作協熱利也 (140) 太陽病, 下之, 其脈促, 不結胸者, 此為欲解也 ; 脈浮者, 必結胸 ; 脈緊者, 必咽痛 ; 脈弦者, 必兩脇拘急 ; 脈細數者, 頭痛未止 ; 脈沉緊者, 必欲嘔 ; 脈沉滑者, 協熱利 ; 脈浮滑者, 必下血 (141) 病在陽, 應以汗解之 反以冷水潠之, 若灌之, 其熱被劫, 不得去, 彌更益煩, 肉上粟起, 意欲飲水, 反不渴者, 服文蛤散 若不差者, 與五苓散 寒實結胸, 無熱證者, 與三物小陷胸湯 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文蛤五兩右一味, 為散, 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 湯用五合 三物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 ( 去皮心, 熬黑, 研如脂 ) 貝母三分右三味, 為散, 內巴豆, 更於臼中杵之, 以白飲和服 強人半錢匕, 羸者減之 病在膈上必吐, 在膈下必利 不利, 進熱粥一杯 利過不止, 進冷粥一杯 (142) 太陽與少陽併病, 頭項強痛, 或眩冒, 時如結胸, 心下痞鞕者, 當刺大椎第一間 肺俞 肝俞 慎不可發汗 發汗則譫語 脈弦 五日譫語不止, 當刺期門 (143) 婦人中風, 發熱惡寒, 經水適來, 得之七八日, 熱除而脈遲身涼, 胸脇下滿, 如結胸狀, 譫語者, 此為熱入血室也 當刺期門, 隨其實而取之 (144) 婦人中風, 七八日續得寒熱, 發作有時, 經水適斷者, 此為熱入血室, 其血必結, 故使如瘧狀, 發作有時 小柴胡湯主之 (145) 婦人傷寒, 發熱, 經水適來, 晝日明了, 暮則譫語, 如見鬼狀, 此為熱入血室, 無犯胃氣及上二焦, 必自愈 (146) 傷寒六七日, 發熱, 微惡寒, 支節煩疼, 微嘔, 心下支結, 外證未去者, 柴胡桂枝湯主之

22 柴胡桂枝湯方桂枝一兩半 ( 去皮 ) 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 ( 炙 ) 半夏二合半 ( 洗 ) 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 ( 擘 ) 生薑一兩半 ( 切 ) 柴胡四兩右九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147) 傷寒五六日, 已發汗而復下之, 胸脇滿微結, 小便不利, 渴而不嘔, 但頭汗出, 往來寒熱, 心煩者, 此為未解也 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柴胡半斤桂枝三兩 ( 去皮 ) 乾薑二兩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 ( 熬 ) 甘草二兩 ( 炙 ) 右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初服微煩, 復服, 汗出便愈 (148) 傷寒五六日, 頭汗出, 微惡寒, 手足冷, 心下滿, 口不欲食, 大便鞕, 脈細者, 此為陽微結, 必有表, 復有裏也 脈沉, 亦在裏也 汗出, 為陽微 假令純陰結, 不得復有外證, 悉入在裏 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 脈雖沉緊, 不得為少陰病 所以然者, 陰不得有汗, 今頭汗出, 故知非少陰也 可與小柴胡湯, 設不了了者, 得屎而解 (149) 傷寒五六日, 嘔而發熱者, 柴胡湯證具, 而以他藥下之, 柴胡證仍在者, 復與柴胡湯 此雖已下之, 不為逆, 必蒸蒸而振, 却發熱汗出而解 若心下滿而鞕痛者, 此為結胸也 大陷胸湯主之 但滿而不痛者, 此為痞 柴胡不中與之, 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半夏半升 ( 洗 ) 黃芩乾薑人參甘草 ( 炙 ) 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150) 太陽少陽併病, 而反下之, 成結胸, 心下鞕, 下利不止, 水漿不下, 其人心煩 (151) 脈浮而緊, 而復下之, 緊反入裏, 則作痞, 按之自濡, 但氣痞耳 (152) 太陽中風, 下利, 嘔逆, 表解者, 乃可攻之 其人漐漐汗出, 發作有時, 頭痛, 心下痞鞕滿, 引脇下痛, 乾嘔, 短氣, 汗出不惡寒者, 此表解裏未和也 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芫花 ( 熬 ) 甘遂大戟

23 右三味, 等分, 各別搗為散 以水一升半, 先煮大棗肥者十枚, 取八合, 去滓, 內藥末 強人服一錢匕, 羸人服半錢 溫服之, 平旦服 若下少, 病不除者, 明日更服加半錢, 得快下利後, 糜粥自養 (153) 太陽病, 醫發汗, 遂發熱惡寒, 因復下之, 心下痞, 表裏俱虛, 陰陽氣并竭, 無陽則陰獨, 復加燒針, 因胸煩, 面色青黃, 膚瞤者, 難治 今色微黃, 手足溫者, 易愈 (154)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脈關上浮者, 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大黃二兩黃連一兩右二味, 以麻沸湯二升漬之, 須臾, 絞去滓, 分溫再服 (155) 心下痞, 而復惡寒汗出者, 附子瀉心湯主之 附子瀉心湯方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 ( 炮, 去皮, 破, 別煮取汁 ) 右四味, 切三味, 以麻沸湯二升漬之, 須臾, 絞去滓, 內附子汁, 分溫再服 (156) 本以下之, 故心下痞, 與瀉心湯, 痞不解, 其人渴而口燥, 煩, 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主之 (157) 傷寒汗出, 解之後, 胃中不和, 心下痞鞕, 乾噫食臭, 脇下有水氣, 腹中雷鳴, 下利者, 生薑瀉心湯主之 生薑瀉心湯方生薑四兩 ( 切 ) 甘草三兩 ( 炙 ) 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 ( 洗 ) 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八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附子瀉心湯, 本云 : 加附子 半夏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同體別名耳 生薑瀉心湯, 本云 : 理中人參黃茶湯, 去桂枝 朮, 加黃連, 並瀉肝法 (158) 傷寒中風, 醫反下之, 其人下利日數十行, 穀不化, 腹中雷鳴, 心下痞鞕而滿, 乾嘔, 心煩不得安 醫見心下痞, 謂病不盡, 復下之, 其痞益甚, 此非結熱, 但以胃中虛, 客氣上逆, 故使鞕也 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方甘草四兩 ( 炙 ) 黃芩三兩半夏半升 ( 洗 ) 大棗十二枚 ( 擘 ) 黃連一兩乾薑三兩右六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24 (159) 傷寒, 服湯藥, 下利不止, 心下痞鞕 服瀉心湯已, 復以他藥下之, 利不止 醫以理中與之, 利益甚 理中者, 理中焦, 此利在下焦, 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 復不止者, 當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赤石脂一斤 ( 碎 ) 太一禹餘糧一斤 ( 碎 ) 右二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溫三服 (160) 傷寒吐下後, 發汗, 虛煩, 脈甚微, 八九日心下痞鞕, 脇下痛, 氣上衝咽喉, 眩冒, 經脈動惕者, 久而成痿 (161) 傷寒發汗, 若吐若下, 解後, 心下痞鞕, 噫氣不除者, 旋覆代赭湯主之 旋覆代赭湯方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代赭一兩甘草三兩 ( 炙 ) 半夏半升 ( 洗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162) 下後, 不可更行桂枝湯, 若汗出而喘, 無大熱者, 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163) 太陽病, 外證未除, 而數下之, 遂協熱而利, 利下不止, 心下痞鞕, 表裏不解者, 桂枝人參湯主之 桂枝人參湯方桂枝四兩 ( 別切 ) 甘草四兩 ( 炙 ) 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右五味, 以水九升, 先煮四味, 取五升, 內桂, 更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再夜一服 (164) 傷寒大下後, 復發汗, 心下痞, 惡寒者, 表未解也 不可攻痞, 當先解表, 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湯, 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165) 傷寒發熱, 汗出不解, 心中痞鞕, 嘔吐而下利者, 大柴胡湯主之 (166) 病如桂枝證, 頭不痛, 項不強, 寸脈微浮, 胸中痞鞕, 氣上衝喉咽不得息者, 此為胸有寒也 當吐之, 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瓜蒂一分 ( 熬黃 ) 赤小豆一分

25 右二味, 各別搗篩, 為散已, 合治之, 取一錢匕 以香豉一合, 用熱湯七合, 煮作稀糜, 去滓 取汁和散, 溫頓服之 不吐者, 少少加 ; 得快吐, 乃止 諸亡血 虛家, 不可與瓜蒂散 (167) 病脇下素有痞, 連在臍旁, 痛引少腹, 入陰筋者, 此名藏結, 死 (168) 傷寒若吐若下後, 七八日不解, 熱結在裏, 表裏俱熱, 時時惡風, 大渴, 舌上乾燥而煩, 欲飲水數升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知母六兩石膏一斤 ( 砕 ) 甘草二兩 ( 炙 ) 人參二兩粳米六合上五味, 以水一斗, 煮米熟, 湯成, 去滓 温服一升, 日三服 此方立夏後 立秋前乃可服, 立秋後不可服 正月 二月 三月尚凛冷, 亦不可與服之, 與之則嘔利而腹痛 諸亡血 虚家, 亦不可與, 得之則腹痛利者, 但可温之, 當愈 (169) 傷寒無大熱, 口燥渴, 心煩, 背微惡寒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70) 傷寒, 脈浮, 發熱無汗, 其表不解, 不可與白虎湯 ; 渴欲飲水, 無表證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71) 太陽少陽併病, 心下鞕, 頸項強而眩者, 當刺大椎 肺俞 肝俞, 慎勿下之 (172) 太陽與少陽合病, 自下利者, 與黃芩湯 ; 若嘔者,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黃芩湯方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四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半夏半升 ( 洗 ) 生薑一兩半 ( 一方三兩, 切 ) 右六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再夜一服 (173) 傷寒胸中有熱, 胃中有邪氣, 腹中痛, 欲嘔吐者, 黃連湯主之 黃連湯方黃連三兩甘草三兩 ( 炙 ) 乾薑三兩桂枝三兩 ( 去皮 ) 人參二兩半夏半升 ( 洗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溫服, 晝三夜二

26 (174) 傷寒八九日, 風濕相搏, 身體疼煩, 不能自轉側, 不嘔不渴, 脈浮虛而濇者, 桂枝附子湯主之 若其人大便鞕, 小便自利者, 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桂枝四兩 ( 去皮 ) 附子三枚 ( 炮, 去皮, 破 ) 生薑三兩 ( 切 ) 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五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溫三服 去桂加白朮湯方附子三枚 ( 炮, 去皮, 破 ) 白朮四兩生薑三兩 ( 切 ) 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五味, 以水六升, 煮取兩升, 去滓, 分溫三服 初一服, 其人身如痹, 半日許復服之, 三服都盡, 其人如冒狀 勿怪 此以附子 朮併走皮內, 逐水氣未得除, 故使之耳, 法當加桂四兩 此本一方二法 : 以大便鞕 小便自利, 去桂也 ; 以大便不鞕 小便不利, 當加桂 附子三枚, 恐多也 虛弱家及產婦, 宜減服之 (175) 風濕相搏, 骨節疼煩, 掣痛不得屈伸, 近之則痛劇, 汗出短氣, 小便不利, 惡風不欲去衣, 或身微腫者, 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甘草二兩 ( 炙 ) 附子二枚 ( 炮, 去皮, 破 ) 白朮二兩桂枝四兩 ( 去皮 ) 右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初服得微汗則解 能食汗止復煩者, 將服五合, 恐一升多者, 宜服六七合為始 (176) 傷寒, 脈浮滑, 此以表有熱, 裏有寒, 白虎湯主之 白虎湯方知母六兩石膏一斤 ( 碎 ) 甘草二兩 ( 炙 ) 粳米六合右四味, 以水一斗, 煮米熟, 湯成,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177) 傷寒, 脈結代, 心動悸, 炙甘草湯主之 炙甘草湯方甘草四兩 ( 炙 ) 生薑三兩 ( 切 ) 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 ( 去皮 ) 阿膠二兩麥門冬半斤 ( 去心 ) 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 ( 擘 ) 右九味, 以清酒七升, 水八升, 先煮八味, 取三升, 去滓, 內膠烊消盡, 溫服一升, 日三服 一名復脈湯 (178) 脈按之來緩, 時一止復來者, 名曰結 又脈來動而中止, 更來小數, 中有還者反動, 名曰結, 陰也 脈來動而中止, 不能自還, 因而復動者, 名曰代, 陰也 得此脈者, 必難治

27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79) 問曰 : 病有太陽陽明, 有正陽陽明, 有少陽陽明, 何謂也? 答曰 : 太陽陽明者, 脾約是也 ; 正陽陽明者, 胃家實是也 ; 少陽陽明者, 發汗利小便已, 胃中燥煩實, 大便難是也 (180) 陽明之為病, 胃家實是也 (181) 問曰 : 何緣得陽明病? 答曰 : 太陽病, 若發汗, 若下, 若利小便, 此亡津液, 胃中乾燥, 因轉屬陽明 不更衣, 內實, 大便難者, 此名陽明也 (182) 問曰 : 陽明病外證云何? 答曰 : 身熱, 汗自出, 不惡寒, 反惡熱也 (183) 問曰 : 病有得之一日, 不發熱而惡寒者, 何也? 答曰 : 雖得之一日, 惡寒將自罷, 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184) 問曰 : 惡寒何故自罷? 答曰 : 陽明居中, 主土也 萬物所歸, 無所復傳 始雖惡寒, 二日自止, 此為陽明病也 (185) 本太陽初得病時, 發其汗, 汗先出不徹, 因轉屬陽明也 傷寒發熱, 無汗, 嘔不能食, 而反汗出濈濈然者, 是轉屬陽明也 (186) 傷寒三日, 陽明脈大 (187) 傷寒脈浮而緩, 手足自溫者, 是為繫在太陰 太陰者, 身當發黃, 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發黃 ; 至七八日, 大便鞕者, 為陽明病也 (188) 傷寒轉繫陽明者, 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9) 陽明中風, 口苦咽乾, 腹滿微喘, 發熱惡寒, 脈浮而緊, 若下之, 則腹滿, 小便難也 (190) 陽明病, 若能食, 名中風 ; 不能食, 名中寒 (191) 陽明病, 若中寒者, 不能食, 小便不利, 手足濈然汗出, 此欲作固瘕, 必大便初鞕後溏 所以然者, 以胃中冷, 水穀不別故也 (192) 陽明病, 初欲食, 小便反不利, 大便自調, 其人骨節疼, 翕翕如有熱狀, 奄然發狂, 濈然汗出而解者, 此水不勝穀氣, 與汗共并, 脈緊則愈

28 (193) 陽明病, 欲解時, 從申至戌上 (194) 陽明病, 不能食, 攻其熱必噦, 所以然者, 胃中虛冷故也 以其人本虛, 攻其熱必噦 (195) 陽明病, 脈遲, 食難用飽, 飽則微煩頭眩, 必小便難, 此欲作穀癉 雖下之, 腹滿如故, 所以然者, 脈遲故也 (196) 陽明病, 法多汗, 反無汗, 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 此以久虛故也 (197) 陽明病, 反無汗而小便利, 二三日嘔而咳, 手足厥者, 必苦頭痛 ; 若不咳, 不嘔, 手足不厥者, 頭不痛 (198) 陽明病, 但頭眩, 不惡寒, 故能食而咳, 其人咽必痛 ; 若不咳者, 咽不痛 (199) 陽明病, 無汗, 小便不利, 心中懊憹者, 身必發黃 (200) 陽明病, 被火, 額上微汗出, 而小便不利者, 必發黃 (201) 陽明病, 脈浮而緊者, 必潮熱, 發作有時 但浮者, 必盜汗出 (202) 陽明病, 口燥, 但欲漱水, 不欲嚥者, 此必衄 (203) 陽明病, 本自汗出, 醫更重發汗, 病已差, 尚微煩不了了者, 此必大便鞕故也 以亡津液, 胃中乾燥, 故令大便鞕 當問其小便日幾行 若本小便日三四行, 今日再行, 故知大便不久出 今為小便數少, 以津液當還入胃中, 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4) 傷寒嘔多, 雖有陽明證, 不可攻之 (205) 陽明病, 心下鞕滿者, 不可攻之 攻之, 利遂不止者, 死 ; 利止者, 愈 (206) 陽明病, 面合色赤, 不可攻之 必發熱 色黃者, 小便不利也 (207) 陽明病, 不吐不下, 心煩者, 可與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方甘草二兩 ( 炙 ) 芒硝半升大黄四兩 ( 清酒洗 ) 上三味, 切, 以水三升, 煮二物至一升, 去滓, 内芒消, 更上微火一二沸 温頓服之, 以調胃氣

29 (208) 陽明病, 脈遲, 雖汗出不惡寒者, 其身必重, 短氣, 腹滿而喘, 有潮熱者, 此外欲解, 可攻裏也 手足濈然汗出者, 此大便已鞕也, 大承氣湯主之 若汗多, 微發熱惡寒者, 外未解也, 其熱不潮, 未可與承氣湯 若腹大滿不通者, 可與小承氣湯, 微和胃氣, 勿令致大泄下 大承氣湯方大黃四兩 ( 酒洗 ) 厚朴半斤 ( 炙, 去皮 ) 枳實五枚 ( 炙 ) 芒硝三合右四味, 以水一斗, 先煮二物, 取五升, 去滓, 內大黃, 更煮取二升, 去滓, 內芒硝, 更上微火一兩沸 分溫再服 得下, 餘勿服 小承氣湯方大黃四兩 ( 酒洗 ) 厚朴二兩 ( 炙, 去皮 ) 枳實三枚 ( 大者, 炙 ) 右三味, 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溫二服 初服當更衣, 不爾者盡飲之, 若更衣者, 勿服之 (209) 陽明病, 潮熱, 大便微鞕者, 可與大承氣湯 不鞕者, 不可與之 若不大便六七日, 恐有燥屎, 欲知之法, 少與小承氣湯 湯入腹中, 轉矢氣者, 此有燥屎也, 乃可攻之 若不轉矢氣者, 此但初頭鞕, 後必溏, 不可攻之, 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 欲飲水者, 與水則噦 其後發熱者, 必大便復鞕而少也, 以小承氣湯和之 不轉矢氣者, 慎不可攻也 (210) 夫實則譫語, 虛則鄭聲 鄭聲者, 重語也 直視, 譫語, 喘滿者死 ; 下利者亦死 (211) 發汗多, 若重發汗者, 亡其陽, 譫語, 脈短者死, 脈自和者不死 (212) 傷寒, 若吐若下後, 不解, 不大便五六日, 上至十餘日, 日晡所發潮熱, 不惡寒, 獨語如見鬼狀 若劇者, 發則不識人, 循衣摸床, 惕而不安, 微喘直視 脈弦者生, 濇者死 微者, 但發熱譫語者, 大承氣湯主之 若一服利, 則止後服 (213) 陽明病, 其人多汗, 以津液外出, 胃中燥, 大便必鞕, 鞕則譫語, 小承氣湯主之 若一服譫語止者, 更莫復服 (214) 陽明病, 譫語, 發潮熱, 脈滑而疾者, 小承氣湯主之 因與承氣湯一升, 腹中轉氣者, 更服一升 ; 若不轉氣者, 勿更與之 明日又不大便, 脈反微濇者, 裏虛也, 為難治, 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215) 陽明病, 譫語, 有潮熱, 反不能食者, 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若能食者, 但鞕耳 宜大承氣湯下之 (216) 陽明病, 下血, 譫語者, 此為熱入血室 但頭汗出者, 刺期門, 隨其實而瀉之, 濈然汗出則愈

30 (217) 汗出, 譫語者, 以有燥屎在胃中, 此為風也 須下者, 過經乃可下之 下之若早, 語言必亂, 以表虛裏實故也 下之愈, 宜大承氣湯 (218) 傷寒四五日, 脈沉而喘滿, 沉為在裏, 而反發其汗, 津液越出, 大便為難, 表虛裏實, 久則譫語 (219) 三陽合病, 腹滿, 身重, 難以轉側, 口不仁, 面垢, 譫語, 遺尿 發汗則譫語 下之則額上生汗, 手足厥冷 若自汗出者, 白虎湯主之 (220) 二陽并病, 太陽證罷, 但發潮熱, 手足漐漐汗出, 大便難而譫語者, 下之則愈, 宜大承氣湯 (221) 陽明病, 脈浮而緊, 咽燥, 口苦, 腹滿而喘, 發熱汗出, 不惡寒, 反惡熱, 身重 若發汗則躁, 心憒憒, 反譫語 若加溫針, 必怵惕, 煩躁不得眠 若下之, 則胃中空虛, 客氣動膈, 心中懊憹, 舌上胎者, 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肥梔子十四枚 ( 擘 ) 香豉四合 ( 綿裹 ) 上二味, 以水四升, 煮梔子取二升半, 去滓, 内豉, 更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二服, 温進一服 得快吐者, 止後服 (222) 若渴欲飲水, 口乾舌燥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223) 若脈浮, 發熱, 渴欲飲水, 小便不利者, 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豬苓 ( 去皮 ) 茯苓澤瀉阿膠滑石 ( 碎 ) 各一兩右五味, 以水四升, 先煮四味, 取二升, 去滓, 內阿膠烊消, 溫服七合, 日三服 (224) 陽明病, 汗出多而渴者, 不可與豬苓湯, 以汗多胃中燥, 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225) 脈浮而遲, 表熱裏寒, 下利清穀者, 四逆湯主之 四逆湯方甘草二兩 ( 炙 ) 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温二服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 乾薑三兩 (226) 若胃中虛冷, 不能食者, 飲水則噦 (227) 脈浮, 發熱, 口乾, 鼻燥, 能食者則衄

31 (228) 陽明病, 下之, 其外有熱, 手足溫, 不結胸, 心中懊憹, 飢不能食, 但頭汗出者, 梔子豉湯主之 (229) 陽明病, 發潮熱, 大便溏, 小便自可, 胸脇滿不去者, 與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方柴胡半斤黄芩三兩人参三兩半夏半升 ( 洗 ) 甘草三兩 ( 炙 ) 生薑三兩 ( 切 ) 大棗十二枚 ( 擘 ) 上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230) 陽明病, 脇下鞕滿, 不大便, 而嘔, 舌上白胎者, 可與小柴胡湯 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 胃氣因和, 身濈然汗出而解 (231) 陽明中風, 脈弦浮大, 而短氣, 腹都滿, 脇下及心痛, 久按之氣不通, 鼻乾, 不得汗, 嗜臥, 一身及目悉黃, 小便難, 有潮熱, 時時噦, 耳前後腫 刺之小差, 外不解, 病過十日, 脈續浮者, 與小柴胡湯 (232) 脈但浮, 無餘證者, 與麻黃湯 若不尿, 腹滿加噦者, 不治 (233) 陽明病, 自汗出, 若發汗, 小便自利者, 此為津液內竭, 雖鞕不可攻之 當須自欲大便, 宜蜜煎導而通之 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 皆可為導 蜜煎方食蜜七合右一味, 於銅器內, 微火煎, 當須凝如飴狀, 攪之勿令焦著, 欲可丸 並手捻作挺, 令頭銳, 大如指, 長二寸許 當熱時急作, 冷則鞕 以內穀道中, 以手急抱, 欲大便時乃去之 又大豬膽一枚, 瀉汁, 和少許法醋, 以灌穀道內 如一食頃, 當大便出宿食惡物, 甚效 (234) 陽明病, 脈遲, 汗出多, 微惡寒者, 表未解也, 可發汗, 宜桂枝湯 (235) 陽明病, 脈浮, 無汗而喘者, 發汗則愈, 宜麻黃湯 (236) 陽明病, 發熱, 汗出者, 此為熱越, 不能發黃也 但頭汗出, 身無汗, 劑頸而還, 小便不利, 渴引水漿者, 此為瘀熱在裏 身必發黃, 茵陳蒿湯主之 茵陳蒿湯方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 ( 擘 ) 大黃二兩 ( 去皮 ) 右三味,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茵陳, 減六升, 內二味, 煮取三升, 去滓, 分三服 小便當利, 尿如皂莢汁狀, 色正赤 一宿腹減, 黃從小便去也

32 (237) 陽明證, 其人喜忘者, 必有畜血 所以然者, 本有久瘀血, 故令喜忘, 屎雖鞕, 大便反易, 其色必黑者, 宜抵當湯下之 抵当湯方水蛭 ( 熬 ) 虻虫 ( 去翅足, 熬 ) 各三十個大黄三兩 ( 酒洗 ) 桃仁二十個 ( 去皮尖及兩仁者 ) 上四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不下更服 (238) 陽明病, 下之, 心中懊憹而煩, 胃中有燥屎者, 可攻 腹微滿, 初頭鞕, 後必溏, 不可攻之 若有燥屎者, 宜大承氣湯 (239)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 繞臍痛, 煩躁, 發作有時者, 此有燥屎, 故使不大便也 (240) 病人煩熱, 汗出則解, 又如瘧狀, 日晡所發熱者, 屬陽明也 脈實者, 宜下之 ; 脈浮虛者, 宜發汗 下之, 與大承氣湯 ; 發汗, 宜桂枝湯 (241) 大下後, 六七日不大便, 煩不解, 腹滿痛者, 此有燥屎也 所以然者, 本有宿食故也 宜大承氣湯 (242) 病人小便不利, 大便乍難乍易, 時有微熱, 喘冒不能臥者, 有燥屎也 宜大承氣湯 (243) 食穀欲嘔, 屬陽明也 吳茱萸湯主之 得湯反劇者, 屬上焦也 吳茱萸湯方吳茱萸一升 ( 洗 ) 人參三兩生薑六兩 ( 切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四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去滓 溫服七合, 日三服 (244) 太陽病, 寸緩 關浮 尺弱, 其人發熱汗出, 復惡寒, 不嘔, 但心下痞者, 此以醫下之也 如其不下者, 病人不惡寒而渴者, 此轉屬陽明也 小便數者, 大便必鞕, 不更衣十日, 無所苦也 渴欲飲水, 少少與之, 但以法救之, 渴者, 宜五苓散 五苓散方猪苓 ( 去皮 ) 白朮茯苓各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桂枝半兩 ( 去皮 ) 上五味, 為散, 白飲和服方寸匕, 日三服 (245) 陽脈微而汗出少者, 為自和也 ; 汗出多者為太過 陽脈實, 因發其汗, 出多者, 亦為太過 太過者, 為陽絕於裏, 亡津液, 大便因鞕也 (246) 脈浮而芤, 浮為陽, 芤為陰, 浮芤相搏, 胃氣生熱, 其陽則絕

33 (247) 趺陽脈浮而濇, 浮則胃氣強, 濇則小便數, 浮濇相搏, 大便則鞕, 其脾為約, 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 ( 炙 ) 大黃一斤 ( 去皮 ) 厚朴一尺 ( 炙, 去皮 ) 杏仁一升 ( 去皮尖, 熬, 別作脂 ) 右六味, 蜜和丸, 如梧桐子大 飲服十丸, 日三服, 漸加, 以知為度 (248) 太陽病三日, 發汗不解, 蒸蒸發熱者, 屬胃也 調胃承氣湯主之 (249) 傷寒吐後, 腹脹滿者, 與調胃承氣湯 (250) 太陽病, 若吐 若下 若發汗後, 微煩, 小便數, 大便因鞕者, 與小承氣湯, 和之愈 (251) 得病二三日, 脈弱, 無太陽柴胡證, 煩躁, 心下鞕, 至四五日, 雖能食, 以小承氣湯少少與, 微和之, 令小安 至六日, 與承氣湯一升 若不大便六七日, 小便少者, 雖不受食, 但初頭鞕, 後必溏, 未定成鞕, 攻之必溏, 須小便利, 屎定鞕, 乃可攻之, 宜大承氣湯 (252) 傷寒六七日, 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 無表裏證, 大便難, 身微熱者, 此為實也 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 (253) 陽明病, 發熱, 汗多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 (254) 發汗不解, 腹滿痛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 (255) 腹滿不減, 減不足言, 當下之, 宜大承氣湯 (256) 陽明少陽合病, 必下利, 其脈不負者, 為順也 負者, 失也, 互相剋賊, 名為負也 脈滑而數者, 有宿食也 當下之, 宜大承氣湯 (257) 病人無表裏證, 發熱七八日, 雖脈浮數者, 可下之 假令已下, 脈數不解, 合熱則消穀善飢, 至六七日, 不大便者, 有瘀血, 宜抵當湯 (258) 若脈數不解, 而下不止, 必協熱便膿血也 (259) 傷寒發汗已, 身目為黃, 所以然者, 以寒濕在裏不解故也 以為不可下也, 於寒濕中求之 (260) 傷寒七八日, 身黃如橘子色, 小便不利, 腹微滿者, 茵陳蒿湯主之 (261) 傷寒, 身黃, 發熱, 梔子柏皮湯主之

34 梔子柏皮湯方肥梔子十五個 ( 擘 ) 甘草一兩 ( 炙 ) 黃柏二兩右三味, 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溫再服 (262) 傷寒瘀熱在裏, 身必黃,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麻黃二兩 ( 去節 ) 連軺二兩杏仁四十個 ( 去皮尖 ) 赤小豆一升大棗十二枚 ( 擘 ) 生梓白皮一升 ( 切 ) 生薑二兩 ( 切 ) 甘草二兩 ( 炙 ) 右八味, 以潦水一斗, 先煮麻黃, 再沸,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分溫三服, 半日服盡

35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263) 少陽之為病, 口苦, 咽乾, 目眩也 (264) 少陽中風, 兩耳無所聞, 目赤, 胸中滿而煩者, 不可吐下, 吐下則悸而驚 (265) 傷寒, 脈弦細, 頭痛發熱者, 屬少陽 少陽不可發汗, 發汗則譫語, 此屬胃, 胃和則愈 ; 胃不和, 煩而悸 (266) 本太陽病不解, 轉入少陽者, 脇下鞕滿, 乾嘔不能食, 往來寒熱 尚未吐下, 脈沉緊者, 與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方柴胡八兩人参三兩黄芩三兩甘草三兩 ( 炙 ) 半夏半升 ( 洗 ) 生薑三兩 ( 切 ) 大棗十二枚 ( 擘 ) 上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267) 若已吐 下 發汗 溫針, 譫語, 柴胡湯證罷, 此為壞病 知犯何逆, 以法治之 (268) 三陽合病, 脈浮大, 上關上, 但欲眠睡, 目合則汗 (269) 傷寒六七日, 無大熱, 其人躁煩者, 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270) 傷寒三日, 三陽為盡, 三陰當受邪, 其人反能食而不嘔, 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271) 傷寒三日, 少陽脈小者, 欲已也 (272) 少陽病, 欲解時, 從寅至辰上

36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273) 太陰之為病, 腹滿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時腹自痛 若下之, 必胸下結鞕 (274) 太陰中風, 四肢煩疼, 脈陽微陰濇而長者, 為欲愈 (275) 太陰病, 欲解時, 從亥至丑上 (276) 太陰病, 脈浮者, 可發汗, 宜桂枝湯 桂枝湯方桂枝三兩 ( 去皮 )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 ( 炙 ) 生薑三兩 ( 切 ) 大棗十二枚 ( 擘 ) 上五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須臾啜熱稀粥一升, 以助藥力, 温覆取汗 (277) 自利不渴者, 屬太陰, 以其臟有寒故也 當溫之, 宜服四逆輩 (278) 傷寒, 脈浮而緩, 手足自溫者, 繫在太陰 太陰當發身黃, 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發黃 至七八日, 雖暴煩下利, 日十餘行, 必自止 以脾家實, 腐穢當去故也 (279) 本太陽病, 醫反下之, 因爾腹滿時痛者, 屬太陰也 桂枝加芍藥湯主之 大實痛者, 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桂枝加芍藥湯方桂枝三兩 ( 去皮 ) 芍藥六兩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生薑三兩 ( 切 ) 右五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分三服 本云 : 桂枝湯, 今加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方桂枝三兩 ( 去皮 ) 大黃二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 ( 切 ) 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右六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280) 太陰為病, 脈弱, 其人續自便利, 設當行大黃 芍藥者, 宜減之, 以其人胃氣弱, 易動故也

37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81) 少陰之為病, 脈微細, 但欲寐也 (282) 少陰病, 欲吐不吐, 心煩, 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 屬少陰也 虛, 故引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 少陰病形悉具 小便白者, 以下焦虛有寒, 不能制水, 故令色白也 (283) 病人脈陰陽俱緊, 反汗出者, 亡陽也 此屬少陰, 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284) 少陰病, 咳而下利, 譫語者, 被火氣劫故也 小便必難, 以強責少陰汗也 (285) 少陰病, 脈細沉數, 病為在裏, 不可發汗 (286) 少陰病, 脈微, 不可發汗, 亡陽故也 陽已虛, 尺脈弱濇者, 復不可下之 (287) 少陰病, 脈緊, 至七八日, 自下利, 脈暴微, 手足反溫, 脈緊反去者, 為欲解也 雖煩下利, 必自愈 (288) 少陰病, 下利, 若利自止, 惡寒而踡臥, 手足溫者, 可治 (289) 少陰病, 惡寒而踡, 時自煩, 欲去衣被者, 可治 (290) 少陰中風, 脈陽微陰浮者, 為欲愈 (291) 少陰病, 欲解時, 從子至寅上 (292) 少陰病, 吐, 利, 手足不逆冷, 反發熱者, 不死 脈不至者, 灸少陰七壯 (293) 少陰病, 八九日, 一身手足盡熱者, 以熱在膀胱, 必便血也 (294) 少陰病, 但厥, 無汗, 而強發之, 必動其血 未知從何道出, 或從口鼻, 或從目出者, 是名下厥上竭, 為難治 (295) 少陰病, 惡寒, 身踡而利, 手足逆冷者, 不治 (296) 少陰病, 吐, 利, 躁煩, 四逆者, 死 (297) 少陰病, 下利止而頭眩, 時時自冒者, 死 (298) 少陰病, 四逆, 惡寒而身踡, 脈不至, 不煩而躁者, 死 (299) 少陰病, 六七日, 息高者, 死

38 (300) 少陰病, 脈微細沉, 但欲臥, 汗, 出不煩, 自欲吐, 至五六日, 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 死 (301) 少陰病, 始得之, 反發熱, 脈沉者, 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麻黃細辛附子湯方麻黃二兩 ( 去節 ) 細辛二兩附子一枚 ( 炮, 去皮, 破八片 ) 右三味,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 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302) 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 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 以二三日無證, 故微發汗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麻黃二兩 ( 去節 ) 甘草二兩 ( 炙 ) 附子一枚 ( 炮, 去皮, 破八片 ) 右三味, 以水七升, 先煮麻黃一兩沸,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303) 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以上, 心中煩, 不得臥, 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方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右五味, 以水六升, 先煮三物, 取二升, 去滓, 內膠烊盡, 小冷, 內雞子黃, 攪令相得 溫服七合, 日三服 (304) 少陰病, 得之一二日, 口中和, 其背惡寒者, 當灸之, 附子湯主之 附子湯方附子二枚 ( 炮, 去皮, 破八片 ) 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右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305) 少陰病, 身體痛, 手足寒, 骨節痛, 脈沉者, 附子湯主之 (306) 少陰病, 下利, 便膿血者, 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赤石脂一斤 ( 一半全用, 一半篩末 ) 乾薑一兩粳米一升右三味, 以水七升, 煮米令熟, 去滓, 溫服七合, 內赤石脂末方寸匕, 日三服 若一服愈, 餘勿服 (307) 少陰病, 二三日至四五日, 腹痛, 小便不利, 下利不止, 便膿血者, 桃花湯主之

39 (308) 少陰病, 下利, 便膿血者, 可刺 (309) 少陰病, 吐, 利, 手足逆冷, 煩躁欲死者, 吳茱萸湯主之 呉茱萸湯方呉茱萸一升人参二兩生薑六兩 ( 切 ) 大棗十二枚 ( 擘 ) 上四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去滓 温服七合, 日三服 (310) 少陰病, 下利, 咽痛, 胸滿, 心煩, 豬膚湯主之 豬膚湯方豬膚一斤右一味, 以水一斗, 煮取五升, 去滓, 加白蜜一升 白粉五合, 熬香, 和令相得 溫分六服 (311) 少陰病, 二三日, 咽痛者, 可與甘草湯 ; 不差者, 與桔梗湯 甘草湯方甘草二兩右一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半, 去滓 溫服七合, 日二服 桔梗湯方桔梗一兩甘草二兩右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溫分再服 (312) 少陰病, 咽中傷, 生瘡, 不能語言, 聲不出者, 苦酒湯主之 苦酒湯方半夏十四枚 ( 洗, 破如棗核 ) 雞子一枚 ( 去黃, 內上苦酒, 著雞子殼中 ) 右二味, 內半夏苦酒中, 以雞子殼置刀環中, 安火上, 令三沸, 去滓, 少少含咽之 不差, 更作三劑 (313) 少陰病, 咽中痛, 半夏散及湯主之 半夏散及湯方半夏 ( 洗 ) 桂枝 ( 去皮 ) 甘草 ( 炙 ) 右三味, 等分, 各別搗篩已, 合治之 白飲和, 服方寸匕, 日三服 若不能散服者, 以水一升, 煎七沸, 內散兩方寸匕, 更煮三沸, 下火, 令小冷, 少少咽之 半夏有毒, 不當散服 (314) 少陰病, 下利, 白通湯主之

40 白通湯方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 ( 生, 去皮, 破八片 ) 右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分溫再服 (315) 少陰病, 下利, 脈微者, 與白通湯 利不止, 厥逆無脈, 乾嘔煩者, 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服湯, 脈暴出者死 ; 微續者生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 ( 生, 去皮, 破八片 ) 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右五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內膽汁 人尿, 和令相得, 分溫再服 若無膽, 亦可用 (316) 少陰病, 二三日不已, 至四五日, 腹痛, 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疼痛, 自下利者, 此為有水氣 其人或咳, 或小便利, 或下利, 或嘔者, 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茯苓芍藥生薑 ( 切 ) 各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 ( 炮, 去皮, 破八片 ) 右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七合, 日三服 若咳者, 加五味子半升, 細辛 乾薑各一兩 ; 若小便利者, 去茯苓 ; 若下利者, 去芍藥, 加乾薑二兩 ; 若嘔者, 去附子, 加生薑, 足前為半斤 (317) 少陰病, 下利清穀, 裏寒外熱, 手足厥逆, 脈微欲絕, 身反不惡寒 其人面色赤, 或腹痛, 或乾嘔, 或咽痛, 或利止脈不出者, 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甘草二兩 ( 炙 ) 附子大者一枚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乾薑三兩 ( 強人可四兩 ) 右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溫再服 其脈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 加蔥九莖 ; 腹中痛者, 去蔥, 加芍藥二兩 ; 嘔者, 加生薑二兩 ; 咽痛者, 去芍藥, 加桔梗一兩 ; 利止脈不出者, 去桔梗, 加人參二兩 病皆與方相應者, 乃服之 (318) 少陰病, 四逆, 其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甘草 ( 炙 ) 枳實 ( 破, 水漬, 炙乾 ) 柴胡芍藥右四味, 各十分, 搗篩, 白飲和, 服方寸匕, 日三服 咳者, 加五味子 乾薑各五分, 並主下利 ; 悸者, 加桂枝五分 ; 小便不利者, 加茯苓五分 ; 腹中痛者, 加附子一枚, 炮令坼 ; 泄利下重者, 先以水五升, 煮薤白三升, 煮取三升, 去滓, 以散三方寸匕, 內湯中, 煮取一升半, 分溫再服 (319) 少陰病, 下利六七日, 咳而嘔渴, 心煩不得眠者, 豬苓湯主之

41 猪苓湯方猪苓 ( 去皮 ) 茯苓澤瀉阿膠滑石 ( 碎 ) 各一兩上五味, 以水四升, 先煮四物, 取二升, 去滓, 内阿膠烊盡 温服七合, 日三服 (320) 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 口燥, 咽乾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 (321) 少陰病, 自利清水, 色純青, 心下必痛, 口乾燥者, 可下之, 宜大承氣湯 (322) 少陰病, 六七日, 腹脹, 不大便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 (323) 少陰病, 脈沉者, 急溫之, 宜四逆湯 (324) 少陰病, 飲食入口則吐, 心中溫溫欲吐, 復不能吐, 始得之, 手足寒, 脈弦遲者, 此胸中實 不可下也, 當吐之 若膈上有寒飲, 乾嘔者, 不可吐也, 當溫之, 宜四逆湯 (325) 少陰病, 下利, 脈微濇, 嘔而汗出, 必數更衣反少者, 當溫其上, 灸之

42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326) 厥陰之為病, 消渴, 氣上撞心, 心中疼熱, 飢而不欲食, 食則吐蚘 下之, 利不止 (327) 厥陰中風, 脈微浮為欲愈 ; 不浮為未愈 (328) 厥陰病, 欲解時, 從丑至卯上 (329) 厥陰病, 渴欲飲水者, 少少與之愈 (330) 諸四逆厥者, 不可下之, 虛家亦然 (331) 傷寒, 先厥, 後發熱而利者, 必自止 見厥, 復利 (332) 傷寒, 始發熱六日, 厥反九日而利 凡厥利者, 當不能食 ; 今反能食者, 恐為除中 食以索餅, 不發熱者, 知胃氣尚在, 必愈 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 後日脈之, 其熱續在者, 期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 本發熱六日, 厥反九日, 復發熱三日, 并前六日, 亦為九日, 與厥相應, 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後三日脈之而脈數, 其熱不罷者, 此為熱氣有餘, 必發癰膿也 (333) 傷寒脈遲, 六七日, 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 脈遲為寒, 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 腹中應冷, 當不能食, 今反能食, 此名除中, 必死 (334) 傷寒, 先厥後發熱, 下利必自止 而反汗出, 咽中痛者, 其喉為痹 發熱無汗, 而利必自止 ; 若不止, 必便膿血 便膿血者, 其喉不痹 (335) 傷寒, 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 必發熱, 前熱者, 後必厥 厥深者, 熱亦深 ; 厥微者, 熱亦微 厥應下之, 而反發汗者, 必口傷爛赤 (336) 傷寒病, 厥五日, 熱亦五日 設六日, 當復厥, 不厥者自愈 厥終不過五日, 以熱五日, 故知自愈 (337) 凡厥者, 陰陽氣不相順接, 便為厥 厥者, 手足逆冷者是也 (338) 傷寒, 脈微而厥, 至七八日, 膚冷, 其人躁無暫安時者, 此為藏厥, 非蚘厥也 蚘厥者, 其人當吐蚘 令病者靜而復時煩者, 此為藏寒 蚘上入其膈故煩, 須臾復止, 得食而嘔, 又煩者, 蚘聞食臭出, 其人常自吐蚘 蚘厥者, 烏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烏梅丸方

43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十六兩附子六兩 ( 炮, 去皮 ) 當歸四兩黃檗六兩桂枝六兩 ( 去皮 ) 人參六兩蜀椒四兩 ( 出汗 ) 右十味, 異搗篩, 合治之 以苦酒漬烏梅一宿, 去核, 蒸之五斗米下, 飯熟搗成泥, 和藥令相得, 內臼中, 與蜜, 杵二千下, 丸如梧桐子大 先食飲服十丸, 日三服, 稍加至二十九 禁生冷 滑物 臭食等 (339) 傷寒, 熱少微厥, 指頭寒, 嘿嘿不欲食, 煩躁 數日, 小便利, 色白者, 此熱除也, 欲得食, 其病為愈 若厥而嘔, 胸脇煩滿者, 其後必便血 (340) 病者手足厥冷, 言我不結胸, 小腹滿, 按之痛者, 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341) 傷寒發熱四日, 厥反三日, 復熱四日, 厥少熱多者, 其病當愈 四日至七日, 熱不除者, 必便膿血 (342) 傷寒, 厥四日, 熱反三日, 復厥五日, 其病為進 寒多熱少, 陽氣退, 故為進也 (343) 傷寒六七日, 脈微, 手足厥冷, 煩躁, 灸厥陰, 厥不還者, 死 (344) 傷寒發熱, 下利, 厥逆, 躁不得臥者, 死 (345) 傷寒發熱, 下利至甚, 厥不止者, 死 (346) 傷寒六七日不利, 便發熱而利, 其人汗出不止者, 死 有陰無陽故也 (347) 傷寒五六日, 不結胸, 腹濡, 脈虛復厥者, 不可下 此亡血, 下之死 (348) 發熱而厥, 七日下利者, 為難治 (349) 傷寒脈促, 手足厥逆, 可灸之 (350) 傷寒脈滑而厥者, 裏有熱, 白虎湯主之 (351) 手足厥寒, 脈細欲絕者, 當歸四逆湯主之 當歸四逆湯方當歸三兩桂枝三兩 ( 去皮 ) 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 ( 炙 ) 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 ( 擘, 一法十二枚 ) 上七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日三服 (352)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 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44 當歸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 ( 炙 ) 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 ( 擘 ) 桂枝三兩 ( 去皮 ) 細辛三兩生薑半斤 ( 切 ) 吳茱萸二升右九味, 以水六升 清酒六升和, 煮取五升, 去滓, 溫分五服 (353) 大汗出, 熱不去, 內拘急, 四肢疼, 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 四逆湯主之 四逆湯方甘草二兩 ( 炙 ) 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温再服 若強人, 可用大附子一枚, 乾薑三兩 (354) 大汗, 若大下利而厥冷者, 四逆湯主之 (355) 病人手足厥冷, 脈乍緊者, 邪結在胸中 心下滿而煩, 飢不能食者, 病在胸中, 當須吐之, 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瓜蒂赤小豆上二味, 各等分, 異搗篩, 合内臼中, 更治之 別以香豉一合, 用熱湯七合, 煮作稀糜, 去滓, 取汁和散一銭匕 温頓服之 不吐者, 少少加, 得快吐乃止 諸亡血 虚家, 不可與瓜蒂散 (356) 傷寒, 厥而心下悸, 宜先治水, 當服茯苓甘草湯, 卻治其厥 不爾, 水漬入胃, 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湯方茯苓二兩甘草一兩 ( 炙 ) 生薑三兩 ( 切 ) 桂枝二兩 ( 去皮 ) 上四味, 以水四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温三服 (357) 傷寒六七日, 大下後, 寸脈沉而遲, 手足厥逆, 下部脈不至, 喉咽不利, 唾膿血, 泄利不止者, 為難治, 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方麻黃二兩半 ( 去節 ) 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株黃芩十八株萎蕤十八銖 ( 一作菖蒲 ) 芍藥六銖天門冬六銖 ( 去心 ) 桂枝六銖 ( 去皮 ) 茯苓六銖甘草六銖 ( 炙 ) 石膏六銖 ( 碎, 綿裹 ) 白朮六銖乾薑六銖右十四味,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一兩沸,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分溫三服 相去如炊三斗米頃, 令盡, 汗出愈 (358) 傷寒四五日, 腹中痛, 若轉氣下趣少腹者, 此欲自利也

45 (359) 傷寒本自寒下, 醫復吐下之, 寒格, 更逆吐下, 若食入口即吐,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乾薑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右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溫再服 (360) 下利, 有微熱而渴, 脈弱者, 今自愈 (361) 下利, 脈數, 有微熱, 汗出, 今自愈 設復緊, 為未解 (362) 下利, 手足厥冷, 無脈者, 灸之 不溫, 若脈不還, 反微喘者, 死 少陰負趺陽者, 為順也 (363) 下利, 寸脈反浮數, 尺中自濇者, 必清膿血 (364) 下利清穀, 不可攻表, 汗出必脹滿 (365) 下利, 脈沉弦者, 下重也 ; 脈大者, 為未止 ; 脈微弱數者, 為欲自止, 雖發熱, 不死 (366) 下利, 脈沉而遲, 其人面少赤, 身有微熱, 下利清穀者, 必鬱冒, 汗出而解 病人必微厥 所以然者, 其面戴陽, 下虛故也 (367) 下利, 脈數而渴者, 今自愈 設不差, 必清膿血, 以有熱故也 (368) 下利後脈絕, 手足厥冷, 晬時脈還, 手足溫者生 ; 脈不還者死 (369) 傷寒下利, 日十餘行, 脈反實者, 死 (370) 下利清穀, 裏寒外熱, 汗出而厥者, 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甘草二兩 ( 炙 ) 附子大者一枚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乾薑三兩 ( 強人可四兩 )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温再服 其脈即出者愈 (371) 熱利下重者, 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白頭翁二兩黃檗三兩黃連三兩秦皮三兩右四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去滓, 溫服一升 不愈, 更服一升

46 (372) 下利腹脹滿, 身體疼痛者, 先溫其裏, 乃攻其表 溫裏宜四逆湯, 攻表宜桂枝湯 桂枝湯方桂枝三兩 ( 去皮 )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 ( 炙 ) 生薑三兩 ( 切 ) 大棗十二枚 ( 擘 ) 上五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須臾啜熱稀粥一升, 以助藥力 (373) 下利欲飲水者, 以有熱故也, 白頭翁湯主之 (374) 下利譫語者, 有燥屎也, 宜小承氣湯 小承氣湯方大黄四兩 ( 酒洗 ) 枳實三枚 ( 炙 ) 厚朴二兩 ( 去皮, 炙 ) 上三味, 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二服, 初一服譫語止, 若更衣者, 停後服, 不爾, 尽服之 (375) 下利後, 更煩, 按之心下濡者, 為虛煩也, 宜梔子豉湯 梔子豉湯方肥梔子十四個 ( 擘 ) 香豉四合 ( 綿裹 ) 上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梔子, 取二升半, 内豉, 更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再服 一服得吐, 止後服 (376) 嘔家有癰膿者, 不可治嘔, 膿盡自愈 (377) 嘔而脈弱, 小便復利, 身有微熱, 見厥者難治, 四逆湯主之 (378) 乾嘔, 吐涎沫, 頭痛者, 吳茱萸湯主之 呉茱萸湯方呉茱萸一升 ( 湯洗七遍 ) 人参三兩大棗十二枚 ( 擘 ) 生薑六兩 ( 切 ) 上四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去滓 温服七合, 日三服 (379) 嘔而發熱者, 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柴胡八兩黄芩三兩人参三兩甘草三兩 ( 炙 ) 生薑三兩 ( 切 ) 半夏半升 ( 洗 ) 大棗十二枚 ( 擘 ) 上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更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380) 傷寒, 大吐 大下之, 極虛, 復極汗者, 其人外氣怫鬱, 復與之水, 以發其汗, 因得噦 所以然者, 胃中寒冷故也

47 (381) 傷寒, 噦而腹滿, 視其前後, 知何部不利, 利之即愈

48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382) 問曰 : 病有霍亂者何? 答曰 : 嘔吐而利, 此名霍亂 (383) 問曰 : 病發熱 頭痛 身疼 惡寒 吐利者, 此屬何病? 答曰 : 此名霍亂 霍亂自吐下, 又利止, 復更發熱也 (384) 傷寒, 其脈微濇者, 本是霍亂, 今是傷寒, 卻四五日, 至陰經上, 轉入陰必利 本嘔, 下利者, 不可治也 欲似大便, 而反失氣, 仍不利者, 此屬陽明也, 便必鞕, 十三日愈 所以然者, 經盡故也 下利後, 當便鞕, 鞕則能食者愈 今反不能食, 到後經中, 頗能食, 復過一經能食, 過之一日當愈 ; 不愈者, 不屬陽明也 (385) 惡寒, 脈微而復利, 利止, 亡血也 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四逆加人參湯方甘草二兩 ( 灸 ) 附子一枚 ( 生, 去皮, 破八片 ) 乾薑一兩半人參一兩右四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溫再服 (386) 霍亂, 頭痛, 發熱, 身疼痛, 熱多欲飲水者, 五苓散主之 寒多不用水者, 理中丸主之 五苓散方猪苓 ( 去皮 ) 白朮茯苓各十八銖桂枝半兩 ( 去皮 ) 澤瀉一兩六銖上五味, 為散, 更治之 白飲和服方寸匕, 日三服 多飲暖水, 汗出愈 理中丸方人參乾薑甘草 ( 炙 ) 白朮各三兩右四味, 搗篩, 蜜和為丸, 如雞子黃許大 以沸湯數合和一丸, 研碎, 溫服之, 日三四 夜二服 腹中未熱, 益至三四丸, 然不及湯 湯法 : 以四物依兩數切, 用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若臍上築者, 腎氣動也, 去朮, 加桂四兩 ; 吐多者, 去朮, 加生薑三兩 ; 下多者, 還用朮 ; 悸者, 加茯苓二兩 ; 渴欲得水者, 加朮, 足前成四兩半 ; 腹中痛者, 加人參, 足前成四兩半 ; 寒者, 加乾薑, 足前成四兩半 ; 腹滿者, 去朮, 加附子一枚 服湯後, 如食頃, 飲熱粥一升許, 微自溫, 勿發揭衣被 (387)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當消息和解其外, 宜桂枝湯小和之 桂枝湯方桂枝三兩 ( 去皮 ) 芍藥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 ( 炙 ) 大棗十二枚 ( 擘 ) 上五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49 (388) 吐利, 汗出, 發熱, 惡寒, 四肢拘急, 手足厥冷者, 四逆湯主之 四逆湯方甘草二兩 ( 炙 ) 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温再服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 乾薑三兩 (389) 既吐且利, 小便復利而大汗出, 下利清穀, 內寒外熱, 脈微欲絕者, 四逆湯主之 (390) 吐已下斷, 汗出而厥, 四肢拘急不解, 脈微欲絕者,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方甘草二兩 ( 炙 ) 乾薑三兩 ( 強人可四兩 ) 附子大者一枚 ( 生, 去皮, 破八片 ) 豬膽汁半合右四味, 用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內豬膽汁, 分溫再服, 其脈即來 無豬膽, 以羊膽代之 (391) 吐利, 發汗, 脈平, 小煩者, 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50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 (392)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 其人身體重, 少氣, 少腹裏急, 或引陰中拘攣, 熱上衝胸, 頭重不欲舉, 眼中生花, 膝脛拘急者, 燒褌散主之 燒褌散方婦人中褌 ( 近隱處, 取燒作灰 ) 右一味, 水服方寸匕, 日三服 小便即利, 陰頭微腫, 此為愈矣 婦人病, 取男子褌燒服 (393) 大病差後, 勞復者, 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枳實梔子豉湯方枳實三枚 ( 炙 ) 梔子十四個 ( 擘 ) 香豉一升 ( 綿裹 ) 右三味, 以清漿水七升, 空煮取四升, 內枳實 梔子, 煮取二升, 下豉, 更煮五六沸, 去滓, 溫分再服 覆令微似汗 若有宿食者, 內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服之愈 (394) 傷寒差以後, 更發熱, 小柴胡湯主之 脈浮者, 以汗解之 ; 脈沉實者, 以下解之 小柴胡湯方柴胡八兩人参二兩黄芩二兩甘草二兩 ( 炙 ) 生薑二兩半夏半升 ( 洗 ) 大棗十二枚 ( 擘 ) 上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395) 大病差後, 從腰以下有水氣者, 牡蠣澤瀉散主之 牡蠣澤瀉散方牡蠣 ( 熬 ) 澤瀉蜀漆 ( 暖水洗去腥 ) 葶藶子 ( 熬 ) 商陸根 ( 熬 ) 海藻 ( 洗去鹹 ) 栝蔞根各等分右七味, 異搗, 下篩為散, 更於臼中治之, 白飲和, 服方寸匕, 日三服 小便利, 止後服 (396) 大病差後, 喜唾, 久不了了, 胸上有寒, 當以丸藥溫之, 宜理中丸 理中丸方人参白朮甘草 ( 炙 ) 乾薑各三兩上四味, 搗篩, 蜜和為丸, 如鶏子黄許大, 以沸湯数合, 和一丸, 研碎 温服之, 日三服 (397) 傷寒解後, 虛羸少氣, 氣逆欲吐, 竹葉石膏湯主之

51 竹葉石膏湯方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斤 ( 洗 ) 麥門冬一升 ( 去心 ) 人參二兩甘草二兩 ( 炙 ) 粳米半升右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內粳米, 煮米熟, 湯成, 去米, 溫服一升, 日三服 (398) 病人脈已解, 而日暮微煩, 以病新差, 人強與穀, 脾胃氣尚弱, 不能消穀, 故令微煩, 損穀則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