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加持所生, 三者由定果色所生 ; 乃至能普现一切如来前也 后之二句, 明修行之次第也 或观一身一佛 三身三佛 七身七佛 三十五身三十五佛 百身百佛 千身千佛 乃至百千无量俱胝刹土微尘无量数身无量数佛, 各各以次增修令其广大清净, 摄心缘境, 成就深细微妙之三昧力而达心佛众生平等之理故 信解心礼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菩萨加持所生, 三者由定果色所生 ; 乃至能普现一切如来前也 后之二句, 明修行之次第也 或观一身一佛 三身三佛 七身七佛 三十五身三十五佛 百身百佛 千身千佛 乃至百千无量俱胝刹土微尘无量数身无量数佛, 各各以次增修令其广大清净, 摄心缘境, 成就深细微妙之三昧力而达心佛众生平等之理故 信解心礼"

Transcription

1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颂解 录自上海佛学书局 能海上师全集第三辑 : 之四 普贤行愿品颂解 礼赞根本总礼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初二句观无限空时, 是中一切诸佛是所礼之境, 普遍平等性智之大观也 后二句我以清净三业共一切有情平等遍礼无余, 是能礼人之贤德也 如是一颂, 总示普贤殊胜法门有三要点 : 一者般若, 生佛平等观智随时生起 ; 二者律仪, 刻刻慧心照察三业, 离过清净 ; 三者趣定, 远离慢傲动扰, 谦卑自警 此属根本道行, 亦根本之礼法也 慢 过慢 慢过慢 我慢 增上慢 上慢 下劣慢 邪慢, 是为七慢, 礼折慢幢也 观力身礼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此明广大殊胜增进之礼也 即平等智力等显发, 乃至究竟广大清 净故 威神力生起有三 : 一者由前根本修行之三要点所生, 二者由佛

2 菩萨加持所生, 三者由定果色所生 ; 乃至能普现一切如来前也 后之二句, 明修行之次第也 或观一身一佛 三身三佛 七身七佛 三十五身三十五佛 百身百佛 千身千佛 乃至百千无量俱胝刹土微尘无量数身无量数佛, 各各以次增修令其广大清净, 摄心缘境, 成就深细微妙之三昧力而达心佛众生平等之理故 信解心礼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一尺之镜现千里影, 一室千灯光光无碍, 一琉璃盛多芥子, 重重无尽, 各各互入, 各存自体, 安立恰当, 同时相应在于一尘之中, 如一帝珠海印, 复现尘数之佛 各各佛身各处菩萨众会之中, 观增广细 第三句法界者, 心所缘境, 从小而大, 从简而繁, 从略而精, 一尘乃至重重无尽, 往复显映 深信诸佛充遍自心法积界, 自身遍在诸佛面前, 如镜镜影, 不即不离, 依智显现, 深信诸佛与自心平等如空而无尽 复次, 此一颂, 应与前颂次第合观增修 此下赞礼, 亦应摄合身 礼所明 次第增修 又有大知识者, 科此颂为意礼 以信解心佛等齐 遍满圆明着心智, 是无上敬礼故

3 赞叹口礼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从一身口乃至刹尘, 刹尘无尽, 法界充满, 各各有情, 一切种类, 皆以如海音声, 各出无尽妙善言辞, 尽其时劫, 赞佛甚深功德 德量无尽, 时劫无尽, 殷勤赞喜之行, 亦无尽也 复次骄慢不礼, 身之灾也 ; 自赞毁人, 口之大患 ; 赞佛赞人, 致大吉祥 次第成就无为功德 供养资粮成就之供养以诸最胜妙华鬘, 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此供养者, 有三颂 今初二颂, 显事供以摄理, 后之一颂, 明法供养为最胜 事供者, 断我所爱, 积集胜福资粮也 妙华鬘者, 表种种波罗密内外妙行庄严供 伎乐者, 表神通成就供 涂香者, 别解脱戒 梵行成就供 众宝伞盖者, 表八正道具足供 不为烦恼渴日之所犯故 复次, 最胜庄严具者 : 欢喜乐闻, 耳庄严 ; 妙音说法, 项庄严 ;

4 功德名称, 璎珞庄严 ; 妙臂善施, 臂上环钏庄严 ; 开合妙义契理 无 漏无失, 指节鬘网庄严 ; 定足如意, 足之庄严 以如是等修行成就而 为供养故 复次, 最胜衣者, 柔和忍辱衣 ; 最胜香者, 杜多功德香 ; 末香者, 精修别解脱戒香, 烧香者, 宏扬戒法之香 ; 灯烛者, 般若行证之供养 如是等种类复多 ( 如大经中广说应知 ), 皆是表示资粮答中 最胜之资粮修行成就, 为供养也 如是供养之理, 总有二义 : 一者断我所爱, 消障增福 ; 一者厚积资粮, 般若正道稳快进行 是故广大造修此等成行之资粮, 高显坚固如须弥山而为供品 过现诸佛 领受洽心, 未来诸佛显明大行次第 愿行相资胜解供 所谓大乘之大以此入道开悟 虽观行未深而不执习见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广胜圆满次第资粮道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此最胜之法供也 广大胜解 上大乘见道之主点, 深信诸佛 上迅速成道之胜因 普贤行者, 即是广大菩提圆满道愿, 亦是修行具缘强胜有大力之修行 愿行相资, 见真信净, 乃一切诸佛决定成佛之殊胜资粮 我今胜解深信精修而为供养 依此明大义, 灭我见, 得次第,

5 蒙加持, 资粮道全 三 忏悔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烦恼为因, 身语诸行为缘, 恶业为果, 障道受苦为报 息烦恼, 精戒行, 痛耻恶业, 自然循道无苦, 修行成就亦自不难 否则赶路杀人, 漏池无用 悔过心无委曲, 自在如如 佛言忏悔得安乐, 安乐乃进道 道者, 戒定慧道 乃诸道品, 能得须陀洹 乃至阿罗汉等 四 随喜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远离无欲, 好爱功德, 是善根之首要, 必须信念, 深忍乐欲, 随喜胜进 功者, 功能, 亦说作用 德者, 确能二利不虚 随喜者, 凡属能作自他有益无损之功能作用 ( 亦称事义 ), 莫不相与合顺, 内生欢喜, 远离我慢嫉妒 ; 亦复道眼广圆, 若世间知见之所为, 若根本道知见之所为, 若殊胜道知见之所为, 乃至究竟道知见之所为, 凡属功德事义, 普皆随喜, 不嫉不妒 ; 视他人善若己有之, 平等大观, 离疑昧

6 苦, 晴空朗照, 意地光明 五 请转法轮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于无上妙法轮 法轮者, 成就多闻之胜缘, 多闻者, 思修之本母也 而且法轮动转相续, 发生正法光明, 世间幽暗一时破除, 无量人天种因获果 生起成道修行, 止恶兴善, 无尽因果功能, 广长普被, 利乐无穷, 不可以算数譬喻量知也 灯者般若, 所有世间通达戒定般若之善知识, 乃至从无始时至今时一切如来, 普皆劝请转大法轮 无上妙法轮胎者, 普贤圆满之大愿行也 为自多闻, 他种善根, 法光破暗, 流演无尽, 必以此入门也 六 请佛住世 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此之诸佛, 并摄一切菩萨善知识登, 彼一期化度事竞, 则现涅槃 佛般涅槃, 世间大苦, 黑暗无光, 诸行颠倒 是故劝请久住世间, 利益光照, 大乘发心固应如是 若就自分以说, 善知识难遇, 况佛菩萨 一旦幸逢, 亲近应久, 法轮光照, 见闻熏陶, 由闻决定, 起正思维,

7 次第捷实, 善巧不错, 法理法行, 说修成事, 法随法行, 不随自师, 有进无退, 所作克成 然须久久不离, 功德乃生 如是等义, 是加行道中最要深知勤奋而行 菩提道次第论 及 法蕴足论, 言之更详细, 务必亲近 七 回向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回向者, 所有断除骄慢之礼佛, 断除自赞毁他之赞佛, 断除贪染之供养, 断除障道罪行之忏悔, 乃至请住成就亲近之德, 法轮成就多闻之利, 随喜他善自照己失, 各各慎微之道行, 种种深厚殊妙之功德 ; 如是等再再回观各各所为, 是否有益于众生, 合理于佛道 佛道者, 即是下文之三门, 亦是普贤圆满愿行之大次第也 以上依雪山传承分七支, 是修一切前道加行之总要 总要者亦可称为普贤, 在密部各种主伴仪则之组织, 莫不摄入此七支之法要, 无此则不普不贤, 不成轨式 又此七支各有专修之法, 所以消除违障, 补充顺缘, 理事不缺, 正修如愿成满, 行者注意 ( 以上前行七支竞 ) 复次正宗者分三, 所谓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 回向佛道 以此自 义成就, 他义成就, 回观成就之得失, 而生后来佛道之断修作用故

8 今初, 常随佛学, 分三, 境 行 果也 境中分三一 学修总道我随一切如来学, 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一切诸如来, 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 一切意乐皆圆满, 此学修之总则 : 一 学佛者, 以佛为师表 ; 不取一切偏邪浅陋 一事一技之长为师表 二 学佛者, 以普贤圆满次第行愿法门为修行决定之法门, 门门深入 ; 不执一门为究竟, 一法为圆满 三 学佛者, 应礼赞供养承事三世一切诸佛如来, 仰祈意乐圆满而速获加持究竟 又法供养者, 感动诸佛之意乐, 而起化身化语化境之事 更妙更速, 有不可思议之加护也 二 快速方便 我愿普随三世学, 速得成就大菩提 承上诸佛意乐加持, 更修自心钦佛乐法之意 而生勤奋勇敢, 故能作超劫之快速 更加普聚资粮, 尽三世诸佛所学而不让, 随普贤圆满次第之胜行而无简无缺 是故多闻遍通三世如来已得成就之成法, 三藏九分究竟方便而入道 ; 不苟简, 不偏蔽, 不自师心, 不随庸俗 ;

9 以如是等义, 善修意乐, 日必六次, 别有修行仪轨 意乐生, 学必成, 稳速不退 初学者善知善能, 必可速得成就大菩提也 最后事义分二一 亲近诸佛所有十方三世刹, 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 悉在菩提树王下 此承上随学而来, 开示求学依止之法要 一 不局一地一处, 不井蛙, 不蝶性 二 必随大众和合学习, 但众必戒德清净 三 时常习近不离, 一次不预法轮, 则缺一类方便善巧 更须主者妙德庄严 会众庄严 觉树庄严 多闻学习, 亲近为首, 近师之法, 此为全备 ; 乃至成就智通, 往十方净刹 亲近菩萨贤圣究竟大觉如来 承事供养, 圆竞佛果 但必从初 次第依止实在事义学行, 否则但言说耳, 思之思之 二 教化众生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灭除烦恼尽无余 普利众生一亦不舍, 贤德教化次第究竟, 其义云何? 初则远离世 间愁忧灾患恶道诸苦, 乃至人天圣道涅槃常乐, 乃至能得大乘普贤不

10 思议解脱法门 云何不思议解脱法门? 以利他而自获法利, 是故亦云 甚深 无我为正 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不能存在起用 是普贤二利 之妙法门也 行中分三一 愿行要点我为菩提修行时,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 无垢无破无穿漏 修行为证阿罗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虽经三大阿僧祗劫, 不嫌久远, 不以贪易忙乱成事, 实则阿僧祗劫同等现前一念也 此第一要点 中间生死随堕何趣, 不舍普贤大愿, 以此坚念持心, 成就宿命种子, 虽堕不退, 必得普贤菩萨救拔 是第二要点 愿得常在人中受生, 出家得戒 大般若经说, 南洲人有十六种殊胜, 堪能现生证得大般若 ; 出家受戒不犯, 亦有十六种殊胜之条文也 是第三要点 净戒者, 别解脱律仪也, 是迅快成佛利他之大方便也 垢 无知见闻随喜之罪, 破 已作加行之罪, 穿漏 犯根本之罪 无垢 破 穿漏中, 必当依师学修 僧中行持, 轻命重戒 见持戒人, 恭敬赞扬, 承事供养 ; 见破戒人, 不作轻视, 恶心骂责 照察己身功过, 实是利他无上资粮, 非但自利 是第四要点也 二 说法利人

11 天龙夜叉鸠槃茶, 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悉以诸音而说法 佛以一音说法, 有情异类等解 ; 化身 化语 化境, 皆可开悟有情 然初学为人, 则以口说为易 要知说法非求自显, 但欲益他 悲诚无染, 学修有次, 不执己见, 不随自语, 慈愿说法, 通达异类 无法可说, 是名说法 何故须说, 为报佛恩, 正法久住, 胜心护教, 远济未来故 精密证解分二一 一切波罗蜜妙行成就勤修清净波罗密, 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法究竟名波罗蜜, 说六 说十 说百 乃至无量, 佛自在说 大乘道圆满行之别名也 或说到彼岸, 或说度, 学必勤修精进贯通诸波罗蜜也 清净者, 即是断修无垢之般若也 ( 如 金刚经, 慧行法等说 ) 如沉水宝珠, 诸波罗蜜中最为上首 复次, 有行无愿, 渡海无方 ; 有愿无行, 数他家宝 ; 愿行相资, 决成佛道 又菩提心不忘失法, 如 菩提道次第论 及菩萨六次瑜珈等 及余专修仪轨甚多, 择宜而修为要 又此愿行连贯修行, 亦即是普贤行愿之体道也 如是愿行不离, 再加妙行, 克成大功更稳更速, 是故后之二句必当重视, 是诸功德根本之教也 此中无余灭除者, 障与垢 ; 一切成就者, 种种妙行 所谓障者总有三, 如 瑜珈 二十九云 : 一者业障, 二者烦恼障, 三

12 者异熟障 言业障者, 谓五无间业 及于所有故思造业 诸尤重业, 彼异熟果若成熟时, 能障正道令不生起, 是名业障 烦恼障者, 谓猛利烦恼, 长时烦恼, 由此烦恼, 于现法中, 以其种种净法所缘不能令净, 是名烦恼障 异熟障者, 谓若生处, 圣道依彼不生不长, 于是生处, 异熟果生 ; 或有生处, 圣道依彼虽得生长, 而与其中异熟果生, 聋马 + 矣愚钝盲聋暗哑, 以手代言, 无有能力解了善说恶说法义, 是名异熟障 垢有三种, 瑜珈 八十九云: 于弊下境所起贪欲, 名为贪垢 ; 于不应嗔所缘境事所起嗔恚, 名为嗔垢, 于极显现愚痴众生尚能了事所起愚痴, 名为痴垢 复次障者, 属惑 业 果 三种所起, 皆名为障 垢者, 皆属于烦恼所起 障垢者, 修行之断依, 能断者是成就道果之胜缘也 复次妙行有三 : 所谓身妙行 语妙行 意妙行, 即是远离一切十恶行故意, 名为妙行 又可欣赞行名为妙行 又感乐受果行名为妙行 善巧方便能劝励他名为妙行 习近善人能住善趣名为妙行 又善思所思 善说所说 善作所作 由三因缘名为妙行 此依根本教义所说也 若依殊胜乘所说者, 此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 是为圆满无上之妙行也 然于根本妙行若五学无修, 而于殊胜妙行决不成就具足, 是故一切妙行皆须学修乃至成就也 二 甚深般若证解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惑者, 六根烦恼及二十随 乃至见修所断 五钝 五利 十使, 悉由三惑为主 业者, 由三义故说名为业 : 一有作用故, 二有行动故,

13 三有造作故, 即是语 身 意三业也 然此中业者, 谓业缚, 业障 若由串习诸恶, 于诸善法心不能入 ; 又由诸恶业生诸恶趣, 长夜受苦所系不得自在 ; 或生边地无三宝四众处所 ; 有发邪愿 入邪教 受邪论等, 于佛正法不生敬信 ; 如是等, 皆名业缚 业障者, 谓五无间重罪业障等 ; 虽暂欲出家尚不能得, 何况能获沙门果证 魔境者, 于五欲境颠倒不明, 返复窒碍生诸困苦 如是等惑业魔境, 若世间道 若出世道中, 并皆不为所困, 自在解脱 世间道解脱者, 犹如莲花不著水 ; 出世道中解脱者, 亦如日月不住空 果上真实利他广行悉除一切恶道苦, 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 十方利益恒无尽 自利学成, 果上利他 平等悲心, 真实拔苦与乐, 遍空时而无尽也 以上常随佛学之总结, 以下发起大乘利他五道之门, 以恒顺众生为主眼 大乘接人之道有四一 对于有情我常随顺诸众生, 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 圆满无上大菩提 以平等意志, 无我具悲, 于彼有情慈喜无逆, 随顺物机, 布施爱语, 引导进道 来日虽长, 精进益他无厌 此是大乘接引对人之总道,

14 亦是成佛始终不易之大方便也 尤必自身精进, 恒修普贤愿行诸支无 缺, 而成彼利行同事之功, 令彼增上圆满无上菩提 二 对于同行所有与我同行者, 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 一切行愿同修学 对于同一信行之佛徒道众, 不别远视亲疏, 常喜集会共住, 以时以处, 有益合聚 如教如仪, 增进德行 六合相亲, 动止依戒 厚人薄己, 水乳无分 一切戒行愿志, 互相导引 教授教诫三学, 互作增益 一切愿行同修而依普贤大愿次第纲领 六和者, 身 口 意 戒 见 利, 六事如戒不违也 三 对于善知识所有益我善知识, 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 于我常生欢喜心 行人最大利益, 即是善知识 ; 最大损害, 即是恶知识 此之分别远近, 为修行上道之第一步 初一日闹错, 日日月月年年 乃至永远不会不错 亲近之方法应当善学 普贤愿行者, 是修行圆正次第支分具足之实践究竟可靠之大方便也 虽学识至高, 而不得随行方便, 终在门外, 于道无关 ; 以故须要普贤圆正知识, 口说 身相, 显示多方, 再再磨琢而能普贤 如是入道之首, 导行必须, 大道长远, 师德必备, 择师之道, 经论广说, 行人善知 既得好师, 和会勿离, 令师欢喜,

15 是依止法之总要也 四 对于如来愿常面见诸如来, 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 尽未来劫无疲厌 殿堂兰若, 定中梦境, 面前观修, 他方勤见, 常不离佛及诸菩萨大众 见必承事 礼赞 广兴供养, 成就福德资粮 求佛教诫, 益智除惑, 快速成道 如 俱舍颂 云 : 于三无数劫, 各供养七万 又如次供养, 五 六 七千佛 逆次逢胜观, 燃灯 宝髻佛, 初释迦牟尼 以上教观, 成佛功德, 依亲近礼赞承事供养等 为修行功德之要点也 亲近佛众, 犹如染色熏香, 久成深厚利益 又须精进承法, 如汲水喻 故言尽未来劫无疲厌也 以上对人法竞, 以下作事之方云何? 大乘应事之方有二一 住持正法修习法藏愿持诸佛微妙法, 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 尽未来劫常修习 永永持佛教法, 宏宣菩提正道, 圆满普贤无垢大行, 而复常勤精进修习, 随时劫以无穷 谓依善士 闻法正思 随法行道 于断惑证真中间修行应知之法相 义相 证相, 各各次第善巧, 恒常精进摄持有方 ; 以此劝励教导, 显说正法, 光扬觉道, 引人趣入菩萨诸行次第

16 施教 自修, 悉能究竟, 深入无我清净普贤之道, 尽未来劫常恒如是 是大菩萨之所应作也 二 于苦海中成功德藏我于一切诸有中, 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 获诸无尽功德藏 诸有者, 三有九有等, 所谓欲 色 无色等类差别 ; 有者, 惑 业 苦 存在之力也 ; 令诸世间生死相续, 流转集行者也 ; 又称身见事 颠倒事 随眠事 爱事 贪嗔痴安足处 ; 有垢 有毒 有所摄 堕苦集者, 皆名有 我愿于此三界九有之中, 修习利他福智, 而复成就自分功德 修福者, 初之四愿 ; 修智者, 常随佛学, 内心随喜功德, 外缘请佛住世 请转法轮, 如是恒久精进不息 然能次第成就无上功德之藏者, 必籍一心禅定, 所以生起一切通智之根本 般若者, 断惑成佛之母, 以此为因, 出生利他方便, 自他解脱, 乃至无尽功德法藏, 莫不皆依般若得成 问 : 何必于诸苦海中集积福智获功德藏耶? 取其策发精进成就迅速也 无尽功德藏者十 : 信 戒 施 闻 惭 愧 智 念 持 辩等 华严经 中说 此十无尽藏是真正自利坚固之道也 非此亦不能成其利他之正行 大乘见道 明见佛道大事因缘 一尘中有尘数刹, 一一刹有难思佛,

17 一一佛处众会中, 我见恒演菩提行 大乘见道略分三 : 见缘起性空, 性空缘起 所谓见诸法实相也 见利他功德, 我私过患 见平等行, 无我正知也 见广大佛刹无量诸佛, 莫不恒演无上菩提道行 了佛大事因缘也 初句一尘者, 表一事 一理 一物 一有情也 随举一事一理一物有情体上 各各各各次第普观, 一一含摄尽法界乃至尘刹法界之事理而无余 次句一一刹有难思佛者, 各各俗谛事上 各各普具无量觉 ( 佛 ) 法, 难可思议其数 第三句, 如是各各觉体之上, 复有无量眷属含摄之觉体 第四句, 如是主伴重重之境上, 一切皆作有言无言之教, 同时相应具足显现, 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成就修行无上菩提正真之道, 所谓大事因缘亲见也 大乘修道有四一 成就多闻及广辩普尽十方诸刹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 我遍修行经劫海 此叹修道深广汪洋, 横遍十方诸刹如海, 修速疾力故, 竖通三世时劫如海, 修普门遍入力故 ; 修行亲近师佛如海, 普修智行力故 ; 经历往来国土大众如海, 修威神普覆力故 ; 在如是各各如海境界之中, 精进修行复经劫海, 修行殊胜庄严无边福德力故 此见修道中修行成就之渊深博大, 非常人心量可测 以此观思忻慕深励殷勤, 发大愿,

18 立坚誓, 作修行之钩, 成道之炬, 亦为成就究竟之总相, 非空谈也 明四辩成就一切如来语清净, 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 一一流佛辩才海 此随上文, 以无尽时方国土亲近刹海诸佛, 所证所得, 依佛四无碍辩法轮为上首, 成就一切利生之大用 四句各次分别四辩 : 一 一切如来五语 ( 真 实 如 不诳 不异 ) 清净, 亦法无碍辩也 谓于诸法谛理所属 名诠 自性 体相 功能 作用 因 缘 果 等, 如是总别同异, 数类如实, 五语自在, 分合无差, 洁白无垢, 不坏不杂, 圆满寂静, 义妙词妙, 初善中善后善, 闻法者如彼亲见导师, 得调伏之自在加持 释何故修行一言之义辩二 一言具足众义 海藏奇珍杂宝, 随潮音而示现种种 旨趣因由 及旨趣中旨趣 因由之因由, 明法理之所以然, 教实行之究竟方便 如云何估修行? 因度众生, 度生必自大觉, 欲自大觉必籍闻思修行亲证, 闻思修必依戒定慧入, 由三学道品而得亲证解脱, 远离众苦, 究竟常乐我净 复依自证解脱经历 如教不差之知见, 而令众生得大解脱 诸佛大事因缘出现世间, 悉亦如是 于是法理 中间 先 后 教也说也 学也修也 见也行也 解也证也 若事若理 若显若微 分合同异 初中后道 入住出证 境行果等, 皆是如来亲修自证, 无

19 病无杂, 无难易行, 成就必定, 世出世间, 见闻得利 是超世间之妙说法轮, 亦名义无碍辩 随诸众生意乐, 显宗示道, 施设言词, 三支五比,( 三支者宗 因 喻 五比者体 相 法 业 因果 ) 自意乐为, 折伏骄狂 ; 不知令知, 难行使行, 重三再四, 乐说无尽, 慈心施教, 利他欢喜 ; 名辞无碍辩 ( 多分开示随行之道 ) 喻如一法之上开示初中后道 ( 设如答解受戒之法 ) 举例如下 : 说明此事此法本体如何 ( 出离心及授受 ) 何故须要如此作为 ( 取得坚实无表, 后日生起修行成就之作用故 ) 应具备何种因缘条件 ( 律无遮难, 顺缘具足 ) 应从何方 何处 道程次第成就 ( 如离俗 寻得处所 师承 亲近 出家 求戒 ) 求请何处 何类 何人 如何授与 ( 某寺 某宗 某大德 授予比丘或沙弥等戒 必须了解所依之决定, 时间 事 物 人 法等 ( 何时得戒 和尚 阿阇黎 衣具 钵等 ) 如实过去 现在 及与将来 种种是处 非处 总说 如何快易 不错 无难 究竟所依之道 ( 得戒后, 首先学习 依止 亲近 五夏 十年 二十一种五法 次第登 ) 依上法式, 随机施教, 使彼闻者, 明悉前后所作, 有利无利, 具见勤勇, 乐道欢忻, 成就出离殊胜因果, 名辞无碍辩

20 四 相应无碍辩者, 随彼法 义 言辞, 流出各各闻说相应称心之辩 分别有三 : 一与圣意相应 ; 二与正法相应 ; 三与闻者意乐相应 一一相应, 流出同佛辩才, 法轮运用, 广大无边, 如海无涯 此中妙辩, 分之又七 一者应辩 上同佛法, 深入人心 二者捷辩 语言迅捷, 直达入衣里, 法义深渊, 反思无尽 三者峻辩 言词锐利, 高显精微笑, 转声轻妙, 世智莫测 四者无谬辩 三支如量, 无过具理, 宗有九过, 因有十四, 喻有十过 三十三离 五者无尽辩 一字万年, 无间无息, 理相百千, 有科有次, 开合同异, 三时并显, 性空缘起, 三观十玄, 穷劫莫尽, 因言遣言 六者义味丰厚辩 义声如雷, 清彻远近, 闻之易解, 有数有事, 莫不信服, 次第不雷, 亲切乐听 七者最上妙辩 超世间论, 随世间理, 群机众疑, 简言道破, 开智深入, 归趣菩提 欲成就者, 定力是依, 念持为缘, 慧为根本, 正信必具 法轮四辩者, 如来家风, 诸圣诸佛成就利生悲智之大用也 应当悲心具愿, 多闻善学, 不愧佛子 初辩之学, 重在名数诸法性相等 次则解了旨趣因由, 究竟所归, 是在义辩 三者随行方便, 要从具力实修中出, 勿但谈空据理, 必能多方演出俗谛法义事相, 人情物理, 五明并用 后则大机大用, 轮刀入阵, 捉斩自由, 与夺随意, 相应功

21 成, 名相应辩 必待定 念 持法 般若为主, 信乃具力, 成就愿志 证深智力转妙法轮 三世一切诸如来, 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法轮, 我深智力普能入 前之四辩属广般若, 此显自修甚深般若 以此为因, 能成如来妙辩内藏功德, 得深理趣无尽言海 理者法辩, 趣者义辩, 妙法轮者, 后二辩 我以方便力 菩提力 成就甚深智力, 普能趣入一切如来妙辩, 恒转大海法轮 二 成就解脱及威力有二一 时劫自在我能深入于未来, 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前颂遍入刹土佛众, 显广大极多而无碍 此摄长劫为短时, 十世一念, 以表无尽深远而自在 证得如是深广圆通之念智而作佛事, 亦解三阿僧祗劫修行之怖畏也 二 成就如幻解脱威力 我于一念见三世, 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脱及威力

22 我以成就三世十时为一念之智, 证通一切诸佛念智 亦常入佛境界之中 佛境云何? 即如幻缘起, 与如空解脱, 如大般若七八两会广明 由如幻十喻三昧及如空三三昧而入所证二谛真如, 以此出生种种神变威力 ( 十八变等 ), 内证真如, 外通神变, 助成法轮度生自在之用 总明说法人必当趋重成就内证, 为说法利生之要 不只事半而功倍焉 三 严净诸佛国土于一毛端极微中, 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 我皆深入而严净 依以上多闻广辩及如幻解脱威力之深修德用, 而为佛地之清净庄严 谓于三宝法轮事理之上, 极深细乃至极广大, 复遍于十方三世之中各各事理之深细又深细 广大复广大 ; 如是一一事理之上, 而能各各相应分别 重重显示 清净其间之倒失 表明其间只功德 指其是处非处, 如沉水珠能清浊水, 显明佛土尘刹理教法轮之种种庄严, 是曰庄严佛土 若初修业者, 成就大小道场 经堂兰若 奉佛安僧 著衣持钵 身作法幢 报恩成人 孤身苦修 住持宏宣 光扬佛教 如是等类, 皆名严净佛刹 是学修果道之致用, 亦初业人由此进道之殊胜利资粮也 四 亲近一切如来 所有未来照世灯, 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诣而亲近

23 从今以后乃至未来世中, 凡以般若智灯照世间者, 次第所作, 出家 苦行 降魔 成道 转大法轮 究竟涅槃 觉悟群生之知识如来, 我皆往诣彼处 亲近修学 助道转法, 是降伏自内隐微之我慢 随喜他方广胜之功德 增益己所不能 学习彼人之方便善巧, 是修道中最极重要就之大门也 大乘无学道有二内体大行十二力具足初自在果力八种速疾周遍神通力, 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 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 普能积集菩提力, 速疾周遍神通力者, 事业之通力自在故 普门遍入大乘力者, 种种身语教化自在力故 智行普修功德力者, 方便智自在故 威神普覆大慈力者, 波罗密行随欲自在故 遍净庄严胜福力者, 严净佛土事功自在故 无著无依智慧力者, 根本智自在故 定慧方便威神力者, 发起之根本自在故 普能积集菩提力者, 总一切功德自在故 此无学道菩萨在修行道中 所成就之八大自在力 或称为菩萨十力 十力者, 开定慧方便为三 如是八大自在力者, 必依下颂四力为因素故 次因道四种亦称为体

24 清净一切善业力, 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服一切诸魔力, 圆满普贤诸行力 一切善业有三 : 世间十善业, 出世无漏戒定慧三学, 利他六度四摄 如上一切, 皆是菩萨二利世出世间至善应作之业 但此善业之上, 勿令小有我法执著之垢, 依金刚般若法门 慧行方便等, 涤除清净之 复次, 善业上所依附之我法习气 清净之方便者, 在时时觉观, 慧照贪嗔邪见等诸烦恼之相 ; 若能识相, 则能依法择灭, 是慧行入道之根本法则也 复次, 烦恼之生, 多由外魔境界之力 ; 若能降伏魔境, 则惑业冰消, 举体清净 降伏之法有二 : 一者觉观, 识破则无 ; 二者明理, 色空不二, 当体是空 又须道品方便分别次第行之, 乃堪得理应事 复次, 普贤诸行力者, 圣道圆满次第之大方便也 由彼智见, 改观境界, 故名不思议解脱 改观境界云何? 谓转人为我, 利人即利我, 损人即损我 ; 依此理论事修, 转依有力, 深入忘我, 成平等大观, 起大圆智照, 消伏外境魔事不依常法 ; 由此于理于事, 各各妙观无碍, 所作利生成物 自在具力, 十力次第现起 然必根据此四力为因 为体, 尤重普贤次第之门为方便入处, 所谓见行相资 胜进无难 故称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也 二 外行用海八大成就 普能严净诸刹海, 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25 普能清净诸行海, 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 修行无倦经劫海 内成自在之力, 外现八大作用, 作用深广难测, 故喻如海 以此事业功能之力, 清净庄严诸佛刹界 接引解脱一切众生, 为众分别演畅诸法性相, 引入修行证得甚深之道, 清净一切自证利他行上微细之垢, 圆满从初至后 依宿命随念智通, 如现了知前后所发二利胜愿 各各悉皆成就 佛以佛为师, 最后大觉之际, 一刹那得受十方诸佛一时灌顶加持, 成就佛佛功德智能具足无缺 以报恩故, 时作亲近供养刹海诸佛, 如是从初至后, 各各精进深修胜行, 虽经劫海, 无厌不疲, 亦无中止 此最后一句, 更宜善忆, 具足随行 总结因果不二究竟之道三世一切诸如来, 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 以普贤行悟菩提 如是总结修道之法 以诸佛各各差别最胜菩提之愿, 为自修之愿道, 愿道成满, 则佛道究竟, 因果一如故 又诸佛各各差别愿道, 此普贤大愿莫不并摄 ; 是故修此普贤行愿 即同诸佛愿道, 所证菩提 等同诸佛菩提 故称佛佛道同, 三世如来悉以普贤行愿成大觉故 故必以此义为修道之总归 现前回向有三 一 尊高智行

26 一切如来有长子, 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 愿诸智行悉同彼 能代父母之劳, 承父母之业, 称为长子 普贤行愿菩萨宏宣正法 严净佛土 救拔摄引万类有情 上体佛心 下行教化 代佛宣劳, 亦称长子 对于人人慈悲 事事善巧, 故称普贤 前后学修之善能功德, 皆当归宿于此, 并令滋长成就深厚 此之成就, 慎愿 健行 慎愿者, 殷重尊敬普贤愿道 励力学习 以此发生圆妙之次第 而成后得胜智之用 健行者, 精进稳快无失, 成就有义, 而速获修行之愿果 是皆表显诸佛之智行, 以人表德, 以德成人 谁能依此修行利他, 即是如来长子, 引导后来, 所以勉仁奋志, 不自轻小之意也 二 自他清洁无染愿身口意恒清净, 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 愿我与彼皆同等 前示尊高之智行, 此显清洁之体事 尊高不洁 则成憍慢狂荡放逸之行, 非智行也 智行者, 必三业恒净, 万行洁白, 住处清净 ; 如是亦曰自体三业戒见清净, 乃至威仪养命之一切行为清净 ; 远离五家, 非处不入, 刹土清净 如是普贤智慧, 悉是属于律范 并非希奇巧妙, 真是希奇巧妙, 故称普贤, 亦称为智慧 应当时刻回首照顾 三 观摩证入之师表 我为遍净普贤行, 文殊师利诸大愿,

27 满彼事业尽无余, 未来际劫恒无倦 尊高济人, 自体动静清白无垢, 是为普贤慧行 成就一切上下诸根有情, 发起无上菩提胜心者, 是文殊师利之愿 文殊愿多, 然皆摄归无上菩提 自修菩提, 导引未来悉发菩提, 是文殊众愿之总相 ( 千钵大教王经 中, 有文殊十大愿文, 正恰合现在修行之用 ) 此行此愿在于经论, 及他远近随机教化, 示现化身 化语 化境, 有无量嘉言 胜事 奇观, 足以感发吾人身心, 陶镕习气, 愤志勤勇, 制伏懈怠放逸 应各随意摄持观摩对治, 为人演说事像导入, 称为像教, 止恶兴善, 心领无言 是故造塔 供佛 拜赞 庄严 称名 念德 皆同此意 后时回向有四一 修往生资粮回向戒定慧不息也一我所修行无有量二获得无量诸功德三安住无量诸行中四了达一切神通力五文殊师利勇猛智六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往生不难, 难在不具资粮 若备资粮, 随愿定生 此中分别, 照颂文次第 : 一 依戒定慧修修行, 成就无量解脱大力, 则不为生死烦恼而生往生障阻 二 依实行六度无量利他功德之大威力, 则不为一切业障所障

28 三 安住无量诸行中者 定力也 不具定力, 则临时发起挂碍 希望 恐怖 而生障阻 四 具神通力, 则能预知时至, 且能谴除非天 非人 倒引 罗刹等害 五 文殊勇猛智者, 菩提心引力也 是往生之正因 力弱则不至, 偏差则入他途 必勇必智, 善修久修 六 普贤行者, 往生之弹射升举力也 无此力必堕落 力弱则不至, 动转则易途, 亦同前说 如是六大往生资粮, 随其各各种种, 皆是缺一不可, 亦非临时可以急办购买, 请人帮忙亦要自己多分有力, 不能一味靠人 是故最后一言说 随彼一切常修学 者, 精进无尽之意也 二 解脱死有成熟法身先说法身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法身者, 法界清净功德之体也 于中分别有二 : 一者清净自体, 有情本具 二者依法显证, 法行为体 法云何? 戒 定 慧 解脱 解脱知见 行云何? 即此五分法随行解脱之力也 是称根本之教 别有殊胜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之法者, 即此普贤行愿之门也 然此法门亦并摄一切根本教义, 是三世诸佛成佛共同游履之道, 是故三世诸佛莫不称叹如是法门 如是根本殊胜之法, 能证清净真如无我本体 法即

29 是身, 依法成身, 通曰法身 如是应当回向一切修行之善根力, 而令 成就普贤胜行, 即是成就本体法身, 解脱死有 次解法身之解脱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若欲命终之时尽除一切怖畏迷途 倒引颠堕 各种习气魔业 死时障碍者, 必当注重前说资粮之力 及佛胜愿拨取之力 阿弥陀者, 此云无量光 无量寿 亦是无量诸佛相同, 各各之清净空性法身之本体也, 遍空时而无尽 普贤行行人修证之法身本体 : 与佛光明光光相照, 称为面见如来 ; 光光互入, 称为往生安乐刹土 云何而能互照互入耶? 由佛慈悲大愿之力, 行者普贤信行之力, 有不思议之加持摄引, 亦同体法尔相应故 问 : 未得法身诸中下品, 云何可以往生耶? 此是阿弥陀如来大慈, 悲愍群小无上方便普摄之门 若稍具信行之人, 佛亦拨济不舍 问 : 往生随时皆可, 何故必待死时? 往生者, 亦名光明摄引救度 必须二种光相应 佛光遍在一切时处 ( 如母忆子 ), 无时不应 ; 若无应者 ( 子不念母 ), 摄照无功 必须自证真如 ( 法界体亦法身也 ), 或善死舍受, 或一时心一境性, 清净光明乃现 其时若具信知, 则此刹那光显, 必得相应钩合, 十念为多 信者信佛, 知者不迷 决定, 是为法身超死有之要义也 别则密教中广示光明往生法多, 闻者要得灌顶, 故今且止 又诸四部 阿含 及别解脱戒律藏 定道禅经 释迦本师教诸弟子种种方便, 令修光明观证之法颇多

30 行者善体佛教, 大心寻求, 摄修尽善 三 解脱中有成熟报身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中有身者, 死后生前中间所有之五蕴也 生前习气剩余之作用故, 由彼内身外境, 随习气发动之力, 变化不定 彼所缘境, 除特殊习业所现不同外, 总略为二 : 一者无见无闻 ; 或在黄沙暗云风涛震吼之中, 求依著而不得, 恐怖漂流不息 二者随习气力见诸爱 嗔 境界如生, 然不畅意, 彼方不相应合故 复多自种外现各种可怖有情, 倒引鬼神, 擎捉打杀, 压冲吞食, 追逐无边旷野长河广池之中, 如人魇梦, 变相万千, 刹那多状, 应接困疲, 不得安息, 恐怖万状 若善修习普贤等行诸修行人, 由习气力故, 所现多是自他二利之事, 决无上说恐怖障碍之事 而复本具光明, 得佛接引, 见彼净佛国土庄严, 发起自心胜信爱乐, 普贤大愿 乘此信乐之中, 胜心愿力一时得成, 胜境亲见, 欢喜无疑故 ; 乃至悲心广发, 利乐众生之类, 一切功德圆满无余 报身成就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花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复次, 见彼佛国大众咸皆清净盛德庄严 以此忻慕感动功能修行习惯, 自心内发净洁庄严之想 复赖弥陀愿力加持, 乃至自体变生殊

31 胜大莲花中, 形貌或同大众, 或似先修之本尊清净形体, 威光庄严, 报身成就 面见弥陀, 礼赞同样, 亲近承事, 闻佛说法, 开圆只见 佛光加佑, 陶镕细习, 洁白圆满一切功德 现前得佛授记, 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 解脱生有成熟化身 蒙彼如来授记已 智力 ( 力明 ) 广大遍十方 化身 ( 相明 ) 无数百俱胝 普利一切众生界 生有者, 谓彼中有有漏习气流浪漂沉, 逢缘受生,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人类生有, 颠倒入胎, 胎狱受苦, 出胎恐怖, 忘失先路, 由迷积迷, 辗转增苦 如是生有身者, 是从颠倒趣入轮回 化身道者, 以利他力而显化身化语 悲心起用, 非从业力 此中分别有二 : 一者相明身, 所化身形无数, 作利益于他之相 一这力明身, 所化智力广大, 教化摄他, 成就有情利益之事 引经以明义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一切佛语心品之三 尔时世尊 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 意生身分别通相 我今当说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大慧白佛言 善哉世尊 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 有三种意生身 云何为三 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修行者了知初地上增进相 得三种身 大慧 云何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谓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乐正受故 种种自心寂静 安住心海 起浪识相不生 知自心现境界性非性 是名

32 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大慧 云何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谓第八地观察觉了如幻等法悉无所有 身心转变 得如幻三昧及余三昧门无量相力自在明 如妙华庄严 迅疾如意 犹如幻梦水月镜像 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 一切色种种支分具足庄严 随入一切佛刹大众 通达自性法故 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大慧 云何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所谓觉一切佛法缘自得乐相 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大慧 于彼三种身相 观察觉了应当修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 而说偈言 非我乘大乘非谛非解脱然乘摩诃衍种种意生身 非说亦非字非无有境界三摩提自在自在华庄严 此显佛寿无量之因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此是总摄前后化度之愿无尽, 亦显寿命无量之因也 功德有九一 功德殊胜较量十方所有无边刹, 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 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 一经于耳能生信,

33 求胜菩提心渴仰, 获胜功德过于彼 此之二颂, 初显无边供养之大功德 次则较量如是功德 不若闻此殊胜愿王功德之一念之信心, 及一念渴仰菩提之功德 何以故? 此普贤行愿者, 是大乘法门之家教, 是佛佛共同成佛要诀, 通达不思议解脱大华严经一切三昧门 一切陀罗尼门 前后次第 诸道方便, 乃至俗谛善法, 无不并示 若谁闻此殊胜妙行, 信心渴仰, 依法起行, 决定成佛 但极难闻 难信 难行 此显见闻信仰发心之益也 二 现生及临终往生之功德 ( 亲近善知识 ) 即常远离恶知识, 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 具此普贤最胜愿 前较信闻之功德, 此显具愿修行之功德 分三 : 一者远离恶知识者, 是断善根之利器 恶道之引导人, 近之则必远善亲恶, 见恶行恶而不觉知 如是亲近善知识, 以普贤圆镜照察, 择不受其颠倒, 是人生大幸也 二者既离恶友, 亲近善友, 真实加修, 愿中最重三业净行 正教正见 现前不入邪途犯戒, 死时无畏, 死后亦永离恶道之险也 三者临终正愿, 愿与愿合, 感应不虚, 如前三身中广说, 自然善生成就 三 他生胜报之功德 ( 附有胜生功德颂 ) ( 附有十六殊胜福德 )

34 此人善得胜寿命, 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 如彼普贤菩萨行 此接前文言, 具修普贤行人, 未即往生者, 现生健康身强, 福缘善具, 寿命延长 死后乘愿再来, 生严浮提人中, 续行普贤大愿不久必成 何以故? 严浮提人具速成佛之殊胜种行故 如 大般若经 中说, 严浮提人有十六种殊胜福德因缘, 能于现生证大般若各种功德故 附胜生 ( 寿命 ) 功德颂 ( 出律藏中 ) 入胎一 住胎二 与出胎三 三时正知不颠倒, 母爱四 父德五 福享全六, 具戒七出家多亲属皆良善八 身全寿康九 正见具十, 身心调柔十一 心安定十二, 众中贤表十三 毅力雄十四, 色身庄严十五 解脱易十六 附南严浮提士夫特殊福德十六种 ( 出般若中 ) 特能殊胜亲近供养如来等 特于般若波罗密 能起作意 ( 生趣味 ) 于无生法忍 能得 于所应 ( 能 ) 作之菩提 及能作菩提诸法, 能无所缘 十善等 及无色之修习悟入, 易作易得, 特别超胜 邻次诸天 自能镇伏诸魔势力 与导师及相同之士夫共一处住 学处悉皆清净, 一切事相具足方便善巧

35 具足成就如来种性 ( 悲心, 菩提心 ) 能得佛果之因相具足 ( 诸波罗密等 ) 与波罗密反背 ( 自利 ) 方面 心意不生 色等及俱有之观察心非炽然生 波罗密法普摄能正知 一切圆满成就能得 正等圆满菩提, 相近转成 四 消灭罪障之功德往昔由无智慧力, 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 一念速疾皆消灭 此显消灭业障之功德殊胜也 佛说若人成就五无间大罪者, 闻法修行, 障重无功 是义云何? 谓无间大罪成就, 是能妨害一切有情多分善根增上, 随增成办众罪恶行多类恶业 以罪境罪行作用流传广遍故, 故称无间 如他之有情以此因缘辗转造行恶业不息, 皆由自身造因恶行而生 彼之罪行又令他人辗转生罪, 如是自分罪力亦随之增长无穷, 无间无息, 头绪纷萦, 无从拔济, 无方遮止, 横遍竖通, 随时空而无尽也 是故必以遍空时无尽之有情上, 发无尽大行大愿而对治之 问云 : 如是大罪一念速能消灭耶? 由彼造因是由无始一念无明故, 今亦由一念觉明之愿力, 故成对治 譬如千载暗室, 一灯刹那而除彼暗, 明破无明顿然显照故

36 五 胜生出家成道之功德族姓种类及容色, 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 堪为三界所应供 初显胜生功德同上所说 次明成佛三无数大劫, 最后之百劫修相好, 相好圆满, 坐菩提座 此中因相, 多摄律中威仪功德感发, 亦说为别解脱微细果德圆满具足 次明智慧圆满者, 总摄三智 初一切根本体智 ; 次一切道种智, 或称道相智 ; 三一切种种智, 或称相智 三智圆觉, 称为大觉 内降诸魔, 定道具足故 ; 外治外道, 慧力具足故 不为魔外所治, 堪受三界人天供养 亦是戒定慧三学真正圆满具足功德也 六 究竟成佛功德速诣菩提大树王, 坐已降服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轮, 普利一切诸含识 接上所述, 以悲愍众生苦痛故, 速诣道场而证菩提 以胜静虑降伏魔众, 以如实平等无上正觉转大法轮, 所谓证得一切有情皆具如来智慧德行 而不自证 本无众苦, 悉由贪嗔我慢而生苦痛 四十九年开晓愚昧, 无说而说 ; 乃至分身万类, 普利一切含识之伦, 成佛究竟 七 凡情难思之十法行功德 若人于此普贤愿, 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 决定获胜菩提道

37 上说闻信渴仰 现生临死 他生胜报, 乃至胜生出家 降魔成道 法轮无尽 普利含识 一串相续之功德, 如实辗转轮次效用发生之理 今则更显入门之到 十法行中, 随取一门以为入处, 皆得成就大愿 若并十法行而行之者, 其功德果报唯佛亲证难言 此人决定获得无上菩提之道, 成佛无疑 十法行者 : 一书写 二供养 三施他 四听闻 五披读 六受持 七开演 八讽诵 九思维 十修习 八 念诵之特别功德若人诵持普贤愿, 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 成就众生清净愿 此显十法行中读诵功德, 最易亦圆 若能一转成就愿中所有成佛善根始终功德, 而且无间常诵, 余九法行亦能随缘次第而兴, 乃至一切具足 若以此念诵功德回向世间, 自他灭罪增福, 修行资缘成办 在家增长财禄寿考, 无病身轻 安祥自在 眷属如意 硕德庄严, 凡是世间好愿一切皆成 九 回向三有往生净土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此总回向 以此胜行无边胜福, 自分不享, 回施诸道沉溺五欲造业受苦之一切有情, 消灭众苦, 速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成就种种功德庄严 吉祥圆满

38 此颂文解释者, 释迦如来教下比丘弟子法名能海, 于己丑年在峨眉山砖殿普贤愿王装藏开光法会中讲演, 随行作释未竞, 会毕下山, 无暇续笔, 乃于辛卯年八月 在北京德胜门外黄寺资福院圆成之 维愿自他, 依教行持, 次第不错, 精进不怠, 直至成佛, 永无退转 作者自识发愿如是 上海佛学书局 能海上师全集第三辑 : 之四 普贤行愿品颂解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 er shi pu xian pu sa mo he sa 欲重宣此义 普观十方 yu zhong xuan ci yi pu guan shi fang 而说偈言 er shuo ji yan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suo yo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 er shi pu xian pu sa mo he sa 欲重宣此义 普观十方 yu zhong xuan ci yi pu guan shi fang 而说偈言 er shuo ji yan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suo yo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 er shi pu xian pu sa mo he sa 欲重宣此义 普观十方 yu zhong xuan ci yi pu guan shi fang 而说偈言 er shuo ji yan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suo you shi fang shi jie zhong san shi yi qie ren shi zi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大慈大悲愊众生 大喜大舊济含识

大慈大悲愊众生   大喜大舊济含识 礼佛大忏悔文 宋. 不动法师编订 大慈大悲愍众生 ⑴ 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归命礼 ( 一拜 ) 南无皈依金刚上师 ( 一拜 )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 一拜 ) 我今发心. 不为自求人天福报. 声闻缘觉. 乃至权乘诸位菩萨. 唯依最上乘. 发菩提心. 愿与法界众生. 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一拜 )⑵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 一拜 )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More information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时, 长老须菩提, 在大众中, 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More information

净土文库 34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 下 ) 智圆法师 编述

净土文库 34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 下 ) 智圆法师 编述 净土文库 34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 下 ) 智圆法师 编述 目录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 下 ) 1 一 七支行海 1 二 愿海差别 13 三 愿海边际 84 四 愿海利益 85 五 劝导受持 98 六 总结回向 100 思考题 105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 下 ) 1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 下 ) 智圆法师 编述 尔时, 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 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尔时, 普贤菩萨想再次宣说普贤行愿的意义,

More information

佛言 : 善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

佛言 : 善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香赞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三称 )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着衣持钵,

More information

净土文库6-普贤行愿品讲记下

净土文库6-普贤行愿品讲记下 净土文库系列 6 普贤行愿品讲记下 智圆法师讲 目录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正宗分 ( 一 ) 礼敬支 ( 二 ) 供养支 ( 三 ) 悔罪支 ( 四 ) 随喜支 ( 五 ) 请转法轮支 ( 六 ) 请佛住世支 ( 七 ) 回向支 ( 八 ) 愿差别 ( 九 ) 愿边际 ( 十 ) 愿利益 ( 十一 ) 劝受持 ( 十二 ) 总回向流通分 思考题 普贤行愿品科判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愿王利益偈颂礼敬支正宗分序分供养支悔罪支随喜支请转法轮支请佛住世支回向支解释名义释经名修炼意乐清净不忘菩提心之道自在无碍行利益有情披精进甲会遇同分菩萨令善知识欢喜常见如来常兴供养摄持正法得无尽藏趣入力修习对治菩萨诸业随学诸菩萨的回向净土愿趣入十方一切刹中,

More information

为深远 根据我个人的修学心得, 认为本品可以两句话作为总结, 那就是 菩提心的无上观修, 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 所谓 菩提心的无上观修, 是因为本品乃修习菩提心的殊胜法门 ; 所谓 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 是因为按本品所揭示的法门修行, 能指引我们直接通过临摹而成就佛道 若按 行愿品 着手修学, 会发现

为深远 根据我个人的修学心得, 认为本品可以两句话作为总结, 那就是 菩提心的无上观修, 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 所谓 菩提心的无上观修, 是因为本品乃修习菩提心的殊胜法门 ; 所谓 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 是因为按本品所揭示的法门修行, 能指引我们直接通过临摹而成就佛道 若按 行愿品 着手修学, 会发现 普贤行愿品 观修原理 2004 年讲于苏州定慧讲堂 济群法师 导论 在盛行大乘的汉传佛教地区, 普贤行愿品 的流传极为广泛 许多佛弟子都将本品作为日常念诵功课, 而寺院晚课的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中, 也有一半内容出自本品, 以此忏悔业障, 扫除修行道路中的违缘 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 源于 行愿品 的七支供亦倍受重视, 被视为一切法门的前行 所谓前行, 即修法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集资和净障两方面 集资,

More information

净土文库5-普贤行愿品讲记上

净土文库5-普贤行愿品讲记上 净土文库系列 5 普贤行愿品讲记上 智圆法师讲 目录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讲记解释名义序分正宗分第一愿王 礼敬诸佛第二愿王 称赞如来第三愿王 广修供养第四愿王 忏悔业障第五愿王 随喜功德第六愿王 请转法轮第七愿王 请佛住世第八愿王 常随佛学第九愿王 恒顺众生第十愿王 普皆回向愿王利益 思考题 解释名义释经名释品名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愿王利益偈颂供养支悔罪支随喜支请转法轮支请佛住世支回向支愿差别愿边际愿利益劝受持总回向礼敬支修炼意乐清净不忘菩提心之道自在无碍行利益有情披精进甲会遇同分菩萨令善知识欢喜常见如来常兴供养摄持正法得无尽藏趣入力修习对治菩萨诸业随学诸菩萨的回向净土愿趣入观见一微尘中即是十方极微尘数清净器情安住的刹界趣入十方一切刹中,

More information

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金刚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

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 金刚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prayer2015slides

prayer2015slides Cultivation Vandanâ Homage Namô Tassa Bhagavatô Arahatô Sammâ- Sambuddhassa (3x) Homage to the Triple Gems Homage to Him, the Blessed One, the Exalted One, the Fully Enlightened One. Ti-Sarana The Three

More information

众生 ; 无限, 是指它的作用范围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 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 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 我们愿意利益的, 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 而发菩提心, 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这才是关键所在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发愿, 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之所以要不断发愿,

众生 ; 无限, 是指它的作用范围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 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 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 我们愿意利益的, 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 而发菩提心, 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这才是关键所在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发愿, 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之所以要不断发愿, 菩提心与净土修学 济群法师访谈录 梦度 : 阿弥陀佛! 法师您好, 我们 净土 编辑部的成员早就听到法师的大名, 这次听说您到江西来弘法, 非常欢喜 我们想围绕 菩提心 来向法师请教一些问题, 希望法师能够慈悲开示 济群法师 ( 以下简称法师 ): 近年来, 我关注的重点主要是佛法修学的基础的建设 菩提心教法, 正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净土宗, 我不是很有研究 作为汉传佛教的一大宗派, 净土宗普及范围极广,

More information

道次第文库系列22·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三

道次第文库系列22·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三 目录 ( 二 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 略说修习轨理分二 : 一 正明修法二 破除此中邪妄分别初中分二 : 一 正修时应如何二 未修中间应如何初中分三 : 一 加行二 正行三 完结今初 轨 指训练心的轨道, 沿着这条轨道前进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理 是指心的缘起理则, 也就是修行的规则或者说正确的做法 明白了修习的轨理就能明白怎么修心 所谓 略说 就是先摄略的宣说总的原则, 然后按照总的原则逐步细致地讲解,

More information

益西措嘉修法·如意宝珠讲记05

益西措嘉修法·如意宝珠讲记05 益西措嘉修法 如意宝珠讲记 1 降加持者 : 啥本处供养诸资具如施点铁成金术为成清净幻变网以大智慧降加持阿唯夏雅频 降加持 就是对自己处所里的这些供品聚, 像点铁成金般成为清净的幻变网, 用大智慧来降加持 这里要清楚在何处降加持 如何降加持 以何者降加持 一 在何处降加持 : 就在我们处所所陈设的这些供品聚上面降加持, 比如水 香 花 灯等 二 如何降加降 : 呈现供养时, 不应当再认为这些是轮回错乱的现相,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净土文库4 请入普贤愿海

净土文库4 请入普贤愿海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净土文库 4 请入普贤愿海 智圆法师 讲授 目录 共修普贤愿海倡议书 1 请入普贤愿海 5 思考题 107 共修普贤愿海法会 109 附 : 登记表 120 共修普贤愿海倡议书 1 共修普贤愿海倡议书 敬礼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 诸位菩提道友 : 大家知道, 华严会上, 普贤菩萨亲告善财童子 : 欲成就如来无量无边功德, 应修普贤广大行愿 由此演说了一部含摄一切佛子行愿精华的 普贤行愿品

More information

说明 本简体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电子书, 是根据 乾隆大藏经 第 16 册, 第 10 部,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影印本校正的 此经被列入大乘般若部 句读仅作参考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 二〇一七年八月 - 1 -

说明 本简体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电子书, 是根据 乾隆大藏经 第 16 册, 第 10 部,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影印本校正的 此经被列入大乘般若部 句读仅作参考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 二〇一七年八月 - 1 -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说明 本简体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电子书, 是根据 乾隆大藏经 第 16 册, 第 10 部,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影印本校正的 此经被列入大乘般若部 句读仅作参考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 二〇一七年八月 - 1 - 起诵仪 香赞 ( 一遍 ) 炉香乍爇. 法界蒙薰.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More information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doc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doc fó shuō ā mí tuó jīng 佛说阿弥陀经 yáo qín sān zhàng fǎ shī jiū mó luó shí yì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http://www.laohuangli.net 老黄历网佛教频道制作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佛说阿弥陀经 rú shì wǒ wén yī shí fó zài shè wèi guó qí shù

More information

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 云: 舍利弗! 是诸菩萨应修三种随念善根, 愿与一切众生平等共习, 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 如是菩萨回向善根无有限量, 假使一切众生, 各持一器, 量等虚空, 作如是言 : 丈夫! 汝之善根分与于我 舍利弗! 此诸善根若有色相, 给与众生皆满其器, 各各持去,

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 云: 舍利弗! 是诸菩萨应修三种随念善根, 愿与一切众生平等共习, 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 如是菩萨回向善根无有限量, 假使一切众生, 各持一器, 量等虚空, 作如是言 : 丈夫! 汝之善根分与于我 舍利弗! 此诸善根若有色相, 给与众生皆满其器, 各各持去, 本文转自 : 显密文库, 详细出处请参考 :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8864 少善根因缘得生妙喜世界 德诚居士整理诸佛剎土是具足无量福德及愿力所成就的, 不但清净庄严, 也没有任何烦恼病痛, 但因众生福德智慧薄浅而无法得见, 不过诸佛菩萨悲悯众生轮回六道 流浪生死却无所依怙, 因此经上佛陀介绍十方均有佛国净土, 待众生修持善根发愿回向往生,

More information

如何学修佛法 1 如何学修佛法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这次趁国庆放假, 大家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 来一起交流佛法, 积累一些解脱的资粮 这次我想针对大家目前学佛的情况, 根据经论中的教证, 和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珍贵教言, 来和大家谈谈有关学修佛法的正确方法 现在佛教团体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佛弟子们

如何学修佛法 1 如何学修佛法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这次趁国庆放假, 大家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 来一起交流佛法, 积累一些解脱的资粮 这次我想针对大家目前学佛的情况, 根据经论中的教证, 和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珍贵教言, 来和大家谈谈有关学修佛法的正确方法 现在佛教团体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佛弟子们 目录 一 佛法的核心 1 二 什么是如法的闻思修 6 三 闻思修的衡量标准 10 四 闻思修三慧的殊胜作用 12 五 缺乏闻思修三慧的严重后果 21 六 最大的慈善是闻思修行 25 七 哪些人今生不需要广泛闻思, 可以直接修行成就 34 八 随信行与随法行 37 九 如何学修佛法的小结 58 附 : 持大乘法愿文 63 愿海精髓 65 联系方式 66 如何学修佛法 1 如何学修佛法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More information

说明 本简体校正版 佛说不增不减经 电子书, 是根据清制 乾隆大藏经 第 48 册, 第 0520 部, 大乘单译经部,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佛说不增不减经 原藏影印本校正制作的 句读仅供参考本电子书是免费结缘品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二〇一八年三月 更多免费电子佛经下载敬请关注 :

说明 本简体校正版 佛说不增不减经 电子书, 是根据清制 乾隆大藏经 第 48 册, 第 0520 部, 大乘单译经部,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佛说不增不减经 原藏影印本校正制作的 句读仅供参考本电子书是免费结缘品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二〇一八年三月 更多免费电子佛经下载敬请关注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说明 本简体校正版 佛说不增不减经 电子书, 是根据清制 乾隆大藏经 第 48 册, 第 0520 部, 大乘单译经部,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佛说不增不减经 原藏影印本校正制作的 句读仅供参考本电子书是免费结缘品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二〇一八年三月 更多免费电子佛经下载敬请关注 :http://www.renhuicaotang.com/ A 起诵仪 香赞

More information

净土五经一论

净土五经一论 净土五经一论 净土五经一论 目录目录 一净土五经重刊序... 一佛说阿弥陀经... 四附录修行净土法门后序... 一二御制无量寿佛赞... 一三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一五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四二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七五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一一〇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一一二净土五经后附华严经净行品缘起序... 一三三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一三五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章...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2D2DC1BFB04F5F312D32325FA4DFBDE E646F63>

<4D F736F F 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2D2DC1BFB04F5F312D32325FA4DFBDE E646F63>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编辑 : 净愿兰若释心贤 别境五者 : 一 欲 二 胜解 三 念 四 三摩地 五 慧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解释 : 所缘境事多分不同, 缘别别境而得生故, 名为别境 蕅祖先解释为什么安立作 别境 呢? 因为所缘境多分不同, 缘别别境而得生故 前面的五遍行, 五个心所的活动, 是共同攀缘一个境界 ; 当然这个境界是由 作意 心所决定, 如果它引导心王到五欲的境界,

More information

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等 所以, 洒扫不仅是扫除外在尘垢, 更应荡涤内心的污浊, 保有清净无染之心, 从而契入法性 修行, 无非是善用其心, 而用心又是从发心开始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 不必过分关注结果, 关键是要善用其心, 在发心过程中调整心行 2. 陈设供养 供养也是很好的修行方

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等 所以, 洒扫不仅是扫除外在尘垢, 更应荡涤内心的污浊, 保有清净无染之心, 从而契入法性 修行, 无非是善用其心, 而用心又是从发心开始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 不必过分关注结果, 关键是要善用其心, 在发心过程中调整心行 2. 陈设供养 供养也是很好的修行方 菩提道次第 实修理路 2004 年 5 月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济群法师 道次第 是一部实修性很强的论著, 不仅为我们建构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更以简明的修学套路, 将理论一一落实于实修 本论在 略示修法 部分, 以依止法为例, 为我们示范了修习任何法门必须具备的四个步骤, 即加行 正行 结行与未修中间 道次第 的实修理路, 便是围绕着这一纲领展开 一 加行 修法的共同基础 加行, 也称为前行, 即正式修法前应作的准备

More information

亦是毘卢遮那如来往昔愿力 威神之力, 及由汝智慧清净故, 诸菩萨善根增胜故, 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 ; ( 解 )-- 第二 入是 下, 科判表加分, 共有三项 : 一 总显能加, 二 辨加所为 ; 三 正显加相 今初开始有二 : 一 明白表示有佛出现, 二 明白出现赞扬其功德 咸称赞 下, 先标称

亦是毘卢遮那如来往昔愿力 威神之力, 及由汝智慧清净故, 诸菩萨善根增胜故, 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 ; ( 解 )-- 第二 入是 下, 科判表加分, 共有三项 : 一 总显能加, 二 辨加所为 ; 三 正显加相 今初开始有二 : 一 明白表示有佛出现, 二 明白出现赞扬其功德 咸称赞 下, 先标称 十回向品 第二十五之一至十一 一 来意 当会序分已表明, 第五会在表明上贤位的十回向, 主要回向前面的明解与修行, 以回向真如, 广大行自他二利的行为 二 释名回者, 转也 ; 向者, 趣也 从万行转来, 趣向三处, 故称回向 三处指众生 菩提及实际, 前二者是随相而故, 后一项实际则为离相 开此三处而有十种回向 : 一 回自向他, 初回向谓 : 若有善根, 不欲饶益一切众生, 不名回向 二 回少向多,

More information

净土文库20 无量寿经大疏(一)

净土文库20 无量寿经大疏(一) 净土文库 20 无量寿经大疏 ( 一 ) 智圆法师 会编解释 目录 无量寿经大疏科判 1 无量寿经大疏 ( 一 ) 3 序分 15 正宗分 127 无量寿经大疏科判处兜率 表 1 以六成就证信 托胎 出生 学艺 序分 正信序 发起序 广明菩萨会众咸遵普贤大士之德 佛现光瑞阿难快问叹问义大佛心见证敕许宣说 总明 广显 结说 明示现成佛 明权实二德 总明 例显 结说 受欲出家苦行诣道场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

More information

格鲁派十分推崇 般若经, 认为 般若经 乃最究竟了义的经典, 故以缘起性空抉择一切, 认为凡与 无自性 之说相违背的, 皆是方便说 而根据宗大师的修学经历, 与弥勒五论和无著菩萨的论典也有极深的思想渊源, 还很重视陈那论师的因明论典 按格鲁的教法, 认为 般若经 亦蕴涵广行的思想, 并由弥勒和无著菩

格鲁派十分推崇 般若经, 认为 般若经 乃最究竟了义的经典, 故以缘起性空抉择一切, 认为凡与 无自性 之说相违背的, 皆是方便说 而根据宗大师的修学经历, 与弥勒五论和无著菩萨的论典也有极深的思想渊源, 还很重视陈那论师的因明论典 按格鲁的教法, 认为 般若经 亦蕴涵广行的思想, 并由弥勒和无著菩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济群法师 2004 上半年, 济群法师指导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生学习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为期三周 讲课中, 法师围绕 菩提道次第 的修学要领 菩提道次第 的实修理路 道次第 中的菩提心 等主题作了概括性的阐述, 相关文稿已通过网络发布流通 其间, 法师还组织学员进行了多次讨论, 并针对学员在修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了开示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藏传佛教的后弘期, 是由阿底峡尊者开创,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XinJing_sc_03.docx

Microsoft Word - XinJing_sc_03.docx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三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讲于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七年三月十日 好, 我们昨天讲到 般若, 般若是本来灵知照了 在因中它属于慧心所, 果上属于择灭无为, 所以它达到的无为的境界属于择灭 为什么呢? 因为慧心所是有所拣择 分辨的智慧, 所以它是抉择的无为, 所以它是择灭无为 所以般若它是属于无漏 清净的智慧 那今天我们继续介绍 波罗蜜多 波罗 是梵语,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F0CBB5CEDEC1BFCAD9BEADB9E3CACD2DCFC2B2E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F0CBB5CEDEC1BFCAD9BEADB9E3CACD2DCFC2B2E12E646F63> 佛 说 无 量 寿 经 广 释 索 达 吉 堪 布 第 十 六 课 1 第 十 七 课 19 第 十 八 课 35 第 十 九 课 53 第 二 十 课 74 第 二 十 一 课 94 第 二 十 二 课 114 第 二 十 三 课 130 第 二 十 四 课 146 第 二 十 五 课 165 第 二 十 六 课 184 第 二 十 七 课 201 第 二 十 八 课 219 醒 世 歌 释 239

More information

一 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1.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 2. 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 3. 因皈依而有种种法门的施设 4. 皈依三宝是佛法的根本二 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 1. 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2. 念死无常 3. 念三恶道苦 4. 深信惟有三宝能救度三 认识三宝 1. 何为三宝 2. 三宝

一 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1.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 2. 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 3. 因皈依而有种种法门的施设 4. 皈依三宝是佛法的根本二 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 1. 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2. 念死无常 3. 念三恶道苦 4. 深信惟有三宝能救度三 认识三宝 1. 何为三宝 2. 三宝 一 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1.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 2. 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 3. 因皈依而有种种法门的施设 4. 皈依三宝是佛法的根本二 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 1. 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2. 念死无常 3. 念三恶道苦 4. 深信惟有三宝能救度三 认识三宝 1. 何为三宝 2. 三宝的种类 3. 内在三宝与外在三宝四 如何皈依 1. 生起皈依之心 2. 依法传授皈依 3. 菩提信物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2.doc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2.doc 藏 传 土 法 目 录 四 二...294 四 三...316 四 四...336 二 四... 1 四 五...359 二 五... 17 四 六...382 二 六... 34 思 考 题...405 二 七... 50 二 八... 65 二 九... 80 三... 96 目 目 三 一...111 录 录 三 二... 126 三 三... 143 三 四... 158 三 五... 17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1瞋一念瞋心起2SC.doc

Microsoft Word - 11瞋一念瞋心起2SC.doc 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士道 ( 二 ) 深信业果 11 ( 十恶业 - 瞋恚心 4 )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昨天 一念瞋心起, 百万障门开 的内容 九十二页倒数第三行开始 不乐佛法障 习童蒙法障 乐着小乘障 不乐大乘障 不乐佛法障, 就是不好乐佛法, 这一世不好乐修学佛法, 这也是过去瞋心的障碍 习童蒙法障, 童蒙就是小的意思, 喜欢修行小法, 或者是外道法 有些人一听到外道法,

More information

銆婂叆鑿╄惃琛岃閲娐峰杽璇存捣銆嬬鍥涜

銆婂叆鑿╄惃琛岃閲娐峰杽璇存捣銆嬬鍥涜 入菩萨行论 第 02 讲记在第二堂课中, 上师强调了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第一是集体学习的必要性 我们学习的时候最好是集体学习, 集体学习有它的必要性才这样安排的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学习, 一方面会觉得自由一点, 但是另一方面也没有什么压力 对于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来讲, 学习也许可以圆满, 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 遇到一点小违缘就有可能中断学习, 这是很可惜的 大家在一起学习, 相互之间有一种帮助和加持力,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四十二讲 [ 下士道 - 深信业果 18] ( 分别业的轻重 3)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我们继续说明 为什么业特别重大 的原因 第二个, 是 所依门 的缘故 依它所依的内容, 而有轻重的差别 第一个所依的是什么呢? 就是你是有善巧智慧的修行人, 还是你是没有善巧智慧的修行人 所谓 善巧 的意思, 就是你虽然造恶业, 但是你可以不堕恶趣, 这个很好噢! 那不善巧的修行人呢, 虽然造很小的恶业,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CABC0D6BDCCD1D4A3A8D3A1A3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BCABC0D6BDCCD1D4A3A8D3A1A3A92E646F63> 法王著作译传 6 极乐教言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目录 极乐教言 1 极乐教言讲记 15 教言一 15 教言二 41 教言三 45 极乐教言 1 极乐教言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述 益西彭措堪布译 教言一 法王说 : 今天萨迦月初一开极乐大法会 ( 一九九三年藏历四月一日 ), 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 集聚的眷属数量这样庞大, 这都是以业和愿力而在这里集会的, 所以有很殊胜的缘分 我们有必要开极乐大法会,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oc

Microsoft Word - ?????????.doc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法宣法师白话译 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第四净土十疑论序第一疑第二疑第三疑第四疑第五疑第六疑第七疑第八疑第九疑第十疑净土十疑论后序附录 :( 一 ) 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附录 :( 二 ) 唐洛阳罔极寺慧日传附录 :( 三 ) 宗赜禅师莲华胜会录文附录 :( 四 ) 大智律师净业礼忏仪序 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第四 成时述曰 : 标列净土十要的次第时, 以世尊言教之经典居于最初,

More information

各位大德、善知识、居士:

各位大德、善知识、居士: 药师经读讲 (2000 年海云寺版 )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庚辰 (2000 年 ) 于大石桥海云寺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录 读讲缘起... 1 甲 佛法的三种教化方法... 1 乙 四依法... 6 弘化原由... 10 甲 弘一法师答佛学书局书... 10 乙 印光大师 药师如来本愿经重刻跋... 14 释经名... 20 甲 经文译本... 20 乙 经名大意... 20 丙 译者简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4SC.doc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4SC.doc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 4 ( 发菩提心 )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讲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昨天修知母 念恩 报恩 既然发起 为利众生愿成佛 的菩提愿, 就要依这个次第一个 一个来修, 才能够真正的生起最后的菩提心 第一个, 是先修对一切有情平等心, 没有对象的差别, 之后呢, 为了要让我们的心能够生起, 愿意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也愿意担起这个重担, 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这个重担,

More information

在信愿的基础上修持往生四因

在信愿的基础上修持往生四因 在信愿的基础上修持往生四因 主持人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法王如意宝!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位出家师父 在家道友, 女士们 先生们, 大家好 好不容易来到这里, 不知大家昨晚有没有发什么特别的愿? 我昨天临睡时发愿 : 如果明天不能醒来, 希望我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 如果可以, 希望我能继续努力修行往生四因 很惭愧, 我没能往生成功, 所以今天又只能以凡夫身跟大家见面了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出家启用本具佛心 短出剃度前开示出家发心 ( )... 1 梵行生活背尘合觉 短出剃度日开示出家功德 ( 上 ) 僧法授受调整舒展 短出剃度日建议短出课程 ( 下 ) 无所得故不为自求 从僧法大类谈起 ( 上

目录 出家启用本具佛心 短出剃度前开示出家发心 ( )... 1 梵行生活背尘合觉 短出剃度日开示出家功德 ( 上 ) 僧法授受调整舒展 短出剃度日建议短出课程 ( 下 ) 无所得故不为自求 从僧法大类谈起 ( 上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5 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乙未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录 出家启用本具佛心 短出剃度前开示出家发心 (20150930)... 1 梵行生活背尘合觉 短出剃度日开示出家功德 (20151001 上 )... 11 僧法授受调整舒展 短出剃度日建议短出课程 (20151001 下 )... 19 无所得故不为自求 从僧法大类谈起

More information

生活中的随机开示 慈法法师 开示汇集 净土说网站汇集流通

生活中的随机开示 慈法法师 开示汇集 净土说网站汇集流通 生活中的随机开示 慈法法师 开示汇集 净土说网站汇集流通 前言 自从师父九七年在天津讲法以来, 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 在这些年讲法中, 既有安居功课的系统开示, 也有平时生活中的随机交流, 因缘种种, 无非是开启心灵如意宝藏, 展现有情觉性庄严 以前在开示整理中, 主题性的体系讲法多有去做 平时的随机开示虽然也有整理与流通, 但多是单篇或者散篇, 时间一久, 恐怕难寻芳踪 实际这些平时的单篇开示都是极为殊胜直指的,

More information

菩提大道 第一卷

菩提大道 第一卷 菩提大道 第一卷 1 3 1 菩提大道 第一卷 菩提大道 第一卷 一 归敬颂敬礼于诸至尊正士具大悲者足下 : 堪忍刹中自在主, 补处慈尊法中王, 善逝智父妙吉祥, 龙树无著佛所记 深观广行两大宗, 传承诸师我皈命, 为欲易入深广道, 再以略法于此说 菩提大道 第一卷 4 14 2 5 二 本论内容及造论意趣此论为总摄佛法之精要, 龙树 无著二大流派之准绳, 胜士趣入一切智地之法规, 三类士夫所应修持,

More information

甘露文库14 谈谈闻思修和再谈闻思修

甘露文库14 谈谈闻思修和再谈闻思修 谈谈闻思修 1 谈谈闻思修 一 修的内容由闻思决定, 修包括观察修和安住修两种很多人认为 闻思时才需要观察, 实修时唯一应安住修, 不必观察, 这样自然便会认为 : 不闻思照样能修, 或者闻思只是研究或为实修提供证据 这种想法若不遮破, 则始终不会重视闻思 以下破除这种观点 : 实修时必定有个所缘境, 有个所修的内容, 若不经过闻思, 是不可能了知这一内容 就连炒菜这样的小事也要先听别人讲解怎么炒,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清净梵行究竟解脱 短期出家发心及其调整方式 ( 上 )... 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行俱生智用去除染著负累 ( 下 )... 7 启用圆觉净化世间 出家功德利益告别分段生死 ( ) 现行清净平等觉悟 大乘教法之出离心与菩提心 (201

目录 清净梵行究竟解脱 短期出家发心及其调整方式 ( 上 )... 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行俱生智用去除染著负累 ( 下 )... 7 启用圆觉净化世间 出家功德利益告别分段生死 ( ) 现行清净平等觉悟 大乘教法之出离心与菩提心 (201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3 专辑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癸巳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录 清净梵行究竟解脱 短期出家发心及其调整方式 (20130930 上 )... 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行俱生智用去除染著负累 (20130930 下 )... 7 启用圆觉净化世间 出家功德利益告别分段生死 (20131002)... 16 现行清净平等觉悟 大乘教法之出离心与菩提心 (20131003)...

More information

www.dymf.cn 悟道之初活易乐乎 ( 自序 )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 各种物欲和诱惑充斥的现代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因希求心灵的解脱而开始修习佛法 只有佛法才精确而客观地描述了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真相, 并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彻底自由 安宁与和谐的幸福之路 确定地说, 佛法是唯一能够使我们获得幸福与快乐的方法! 能够今生值遇佛法并认真修持佛法的人都是有大福报的人, 未来的生命就像初一的月亮,

More information

2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 五 ) 做一个完美的人 ( 60) 真善美从智慧生 ( 67) 五 倡孝道师道 ( 72) 学佛关键 孝亲尊师 ( 72) 六 谈习讲方式 ( 76) 观机的重要 ( 76) 掌握机会成就道业 ( 81) 七 持道场风范 ( 87) 修行成败在遇缘不同 ( 87) 八 谈多

2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 五 ) 做一个完美的人 ( 60) 真善美从智慧生 ( 67) 五 倡孝道师道 ( 72) 学佛关键 孝亲尊师 ( 72) 六 谈习讲方式 ( 76) 观机的重要 ( 76) 掌握机会成就道业 ( 81) 七 持道场风范 ( 87) 修行成败在遇缘不同 ( 87) 八 谈多 目 录 1 目 录 一 示修持方法 (1) 不失菩提心修诸善法 (1) 爱佛法喜欢佛法信受奉行 (3) 信解行证 (8) 依靠自性不靠外境 ( 13) 利益众生的四种原则 ( 20) 舍弃享受努力修学 ( 25) 二 论生死大事 (30) 修行重了生死 ( 30) 三 劝深信因果 ( 35) 自私自利祸之本源 ( 35) 健康是真正的幸福 ( 40) 生财之道 ( 44) 四 明佛陀教育 ( 51)

More information

净 土三经新论东林文库

净 土三经新论东林文库 净 土三经新论东林文库 十二光如来 目录 i 目录 阿弥陀经约论... 01 观无量寿佛经约论...09 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上... 23 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中... 40 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下...71 华严念佛三昧论叙... 107 华严念佛三昧论...110 01- 无量光佛宝像 阿弥陀经约论 01 阿弥陀经约论 菩萨戒弟子彭际清述 释此经时, 略开四分 : 一 明经中要领 ; 二 明往生利益 ;

More information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云丹法师现观听课记录 现观听课记录 2016.6.8( 星期三 ) 原创 2016-06-08 北塔云丹现观庄严论今天的课程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 依 心要庄严疏 讲解五根 五力 七觉支 八圣道支 五根 五根在 集论 中称为 现观方便道 这里的 方便 (prayoga, sbyor ba) 是 加行 的别译 五根 五力是谛现观的加行, 故称 现观方便道 根 (indriya, dbang po) 训

More information

请大家随我念诵 : 诸法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归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今天我所说的法, 是宣讲 般若心经 之菩萨广大行和甚深见 就佛法而言, 不管是唯识宗 中观宗, 还是声闻宗等, 一切法从世俗谛和胜义谛二种开始说起, 般若心经 也不例外 因为 般若心经 当中,

请大家随我念诵 : 诸法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归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今天我所说的法, 是宣讲 般若心经 之菩萨广大行和甚深见 就佛法而言, 不管是唯识宗 中观宗, 还是声闻宗等, 一切法从世俗谛和胜义谛二种开始说起, 般若心经 也不例外 因为 般若心经 当中, 音频名称 : 般若心经 中的菩萨广大行与甚深见 20141113 般若心经 中的菩萨广大行与甚深见 夏坝仁波切讲于昆明宝华寺 阿弥陀佛! 今天, 受我们国家的恩德, 中国佛教协会的恩德, 以及云南省和我们宝华寺的恩德, 在此共飨法义, 实乃非常殊胜 所以, 我在此受中国佛教协会的委托, 在这里宣讲如来正法, 深感欢喜! 宣讲正法者, 依照那烂陀寺的宗规有三种 : 一者, 法师之语清净 ; 二者, 听众之意清净

More information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6 年丛柏庵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丙申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6 年丛柏庵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丙申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6 年丛柏庵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丙申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录 依佛光愿觉悟自心, 主伴俱圆明耀法界... 1 依法安住身心自在, 本具光寿时事弥陀... 12 真实梵行世尊传递, 法尔本然代代相承 僧法传承之授受... 23 自心庄严极乐揭示, 净土传承本师弥陀 净土传承之授受... 30 现佛形象行佛事业, 受佛心咒与佛无别

More information

净土文库29 十二光佛 念佛的修法

净土文库29 十二光佛 念佛的修法 净土文库 29 十二光佛 智圆法师 编述 目录 十二光佛...1 前言... 1 第一 顶礼 赞叹无量光佛... 10 第二 顶礼 赞叹无边光佛... 12 第三 顶礼 赞叹无碍光佛... 14 第四 顶礼 赞叹无对光佛... 16 第五 顶礼 赞叹炎王光佛... 18 第六 顶礼 赞叹清净光佛... 19 第七 顶礼 赞叹欢喜光佛... 21 第八 顶礼 赞叹智慧光佛... 23 第九 顶礼 赞叹不断光佛...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sc_BaShiGuiJuSong_09.doc

Microsoft Word - CDsc_BaShiGuiJuSong_09.doc 八识规矩颂第九讲 ( 第七识颂 )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讲于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各位喇嘛! 各位居士大德! 晚上好! 我们继续看第七识颂 我们昨天讲到第七识转识成智, 就称为平等性智, 那为什么称为平等性智呢? 是因为有了这个智慧之后, 就能够观一切有情众生平等 观一切法平等, 所以称为平等性智 意思就是说, 有了这个智慧之后, 我们才可能平等 那没有转识成智之前,

More information

《基础班课程·如何做功课》第四课

《基础班课程·如何做功课》第四课 基础班课程 如何做功课 第四课 为度化无量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并且如理如法地谛听 今天继续学习 次第花开 中 如何做功课 的内容 作为佛弟子, 做功课就像睡觉吃饭一样是每天必须的 所以一开始, 要从闻思上得到定解, 然后长期坚持行持 简单回顾一下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 第一, 做功课的前行 包括排除内外的干扰, 尤其要关掉手机 上周上师在开示时说 : 再三地合掌祈请大家, 你们在闻法或座上修时

More information

净土文库27 唐译阿弥陀经讲记

净土文库27 唐译阿弥陀经讲记 净土文库 27 唐译阿弥陀经讲记 智圆法师 讲授 目录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1 唐译阿弥陀经讲记...17 法会圣众第一... 18 佛说极乐第二... 21 栏网庄严第三... 33 德水莲光第四... 34 自然妙乐第五... 45 金地庄严第六... 52 雨花供佛第七... 55 灵禽说法第八... 61 风树乐音第九... 67 国德无量第十... 72 光寿无量第十一... 75 圣众无量第十二...

More information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净土文库 1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讲记 益西彭措法师 编述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1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摘自康僧铠译 佛说无量寿经 第一国中无三恶道愿设我得佛, 国有地狱 饿鬼 畜生者, 不取正觉 第二不复更生恶道愿设我得佛, 国中天人寿终之后, 复更三恶道者, 不取正觉 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设我得佛, 国中天人, 不悉真金色者, 不取正觉 第四形色无有好丑愿设我得佛, 国中天人, 形色不同, 有好丑者,

More information

净土文库50-净土实修要道 下

净土文库50-净土实修要道 下 净土文库系列 50 净土实修要道下 智圆法师讲解 目录 赞佛偈讲记西方发愿文略解西方发愿文实修引导三归依略解十念法讲记回向偈讲记劝发菩提心文初机导引 赞佛偈讲记 赞佛偈 由宋朝择瑛法师所造 法师的母亲梦到两个日轮贯于怀中, 过了两年生了两个男孩, 后来都出家了, 法师是次子 他曾于施水宝阁参神悟法师, 深悟止观之道 晚年在杭州祥符寺 一日, 凭着几案面向西方诵 弥陀经, 刚诵完就往生了 这首 赞佛偈

More information

起信心, 没有信心就得不到加持, 得不到加持就不能成就 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 要转变环境先转变自己, 要具足信心先解决疑惑 断除疑惑是生起信心的首要条件, 若是没有丝毫的怀疑, 就成就了, 就什么都好了, 就什么都有了 因此说, 明理 断除疑惑至关重要, 这是修学佛法最基本的条件 我们都是实修者,

起信心, 没有信心就得不到加持, 得不到加持就不能成就 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 要转变环境先转变自己, 要具足信心先解决疑惑 断除疑惑是生起信心的首要条件, 若是没有丝毫的怀疑, 就成就了, 就什么都好了, 就什么都有了 因此说, 明理 断除疑惑至关重要, 这是修学佛法最基本的条件 我们都是实修者, 序言 用智慧的宝剑斩除疑惑的根苗佛法是断除烦恼的方法, 是解除痛苦的方法, 是能够给人的今生今世, 乃至以后的生生世世带来快乐与幸福的方法 而我们现在所学修的净土与大圆满法, 特别相应现代 相应现代环境 相应现代众生的根基 这些殊胜的妙法给邪知邪见盛行的末法时期, 给深陷五浊恶世迷乱的众生, 带来了解脱的曙光, 为他们指明了修学的目标与方向 很多具缘的众生, 有的学修了几年, 有的只学修了几个月,

More information

<463A5CD0C4B7A8D0C4CEF C4EAD6D8C5C5D0C25CECE9D2B3CFC2B2E12E777073>

<463A5CD0C4B7A8D0C4CEF C4EAD6D8C5C5D0C25CECE9D2B3CFC2B2E12E777073>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楞严经 摘句 308 心法心悟 二 修法和行持 1 发露悔过, 彻底清除众生心, 入无所得法, 佛性朗朗当下 不二是菩提, 离意法故 意起便成二, 识念识心是极性, 极性皆二 禅断识心识念, 就是入不二

More information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 ( 八十卷 : 第六十九卷至第七十二卷 )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说明 本简体校正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电子书, 是根据 乾隆大藏经 大乘华严部, 第 0084 部,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 (80 卷 ) 影印本校正的 读诵仪轨取自福建莆田广化寺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印本, 华严字母根据柏林禅寺 华严字母 印本校正, 标点符号仅供参考 为了便于读诵, 本电子书按顺序每四卷合为一册,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EBBCDC1B3AFC4BAB9A6BFCEA3A8D3A1CAE921A3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BEBBCDC1B3AFC4BAB9A6BFCEA3A8D3A1CAE921A3A92E646F63> 目录 佛说阿弥陀经 1 赞佛偈 9 西方发愿文 10 三皈依 12 附 : 印光大师开示 13 小净土文 17 回向偈 17 净土朝暮功课 1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 三称 )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 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僧 千二百五十人俱 皆是大阿罗汉 众所知识 长老舍利弗 摩诃目犍连 摩诃迦叶 摩诃迦旃延 摩诃俱絺罗 离婆多 周利槃陀伽 难陀 阿难陀

More information

第九课

第九课 入菩萨行论 第 09 讲记 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殊胜论典 入菩萨行论,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了解菩提心有什么利益, 对于在我们相续中引发菩提心有非常大的必要 选择趋入一个法或一项事业, 如果不知利益所在, 就不会有人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 所以在修学菩萨道之前, 有必要了知菩提心的利益 菩提心不只是可以带来轮回中的某些安乐, 最大的利益乃是能够转变我们无始以来的轮回之因, 即自私自利的作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至尊哈尔哇.doc

Microsoft Word - 至尊哈尔哇.doc 至尊哈尔哇 嘉木样洛周仁波切 至尊哈尔哇 嘉木样洛周仁波切 ( 联波活佛 ) 出生于 1948 年于青海久治县 3 岁时即被认定为前世哈尔哇仁波切的转世化身 1951 年藏历 9 月 21 日出家 第二天正式在各莫寺坐床 从此, 仁波切开始跟随寺内最有学问的三位上师, 听闻 修行各种显密教法 虚岁 8 岁时, 他已能非常流利的背诵许多佛教经典与法本, 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本寺举行的背经大考 1958 年,

More information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云丹法师现观听课记录 现观听课记录 2016.6.8( 星期三 ) 原创 2016-06-08 北塔云丹现观庄严论今天的课程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 依 心要庄严疏 讲解五根 五力 七觉支 八圣道支 五根 五根在 集论 中称为 现观方便道 这里的 方便 (prayoga, sbyor ba) 是 加行 的别译 五根 五力是谛现观的加行, 故称 现观方便道 根 (indriya, dbang po) 训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净土教观学苑的宗旨

第一章:净土教观学苑的宗旨 卷三十一 唯识学概要 208 你要改造业力, 你要创造一种坚定的誓愿! 诸位法师慈悲, 陈会长慈悲, 诸位菩萨, 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面, 我们看丙五 : 究竟位 唯识学把整个凡夫到成佛, 把他的修行分成五个阶位 : 就是资粮位 加行位 通达位 修习位乃至于最后的究竟位 我们从前面的阶位我们可以知道, 当我们踏入了修行的菩萨道, 我们的生命就会出现两种力量的作用 : 一种来自于外来的生死业力的冲击

More information

大方等大集经

大方等大集经 香赞 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 三称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三称 )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一 大方等大集经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 : 一时, 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往古诸佛本所住处大塔之中 诸大菩萨之所赞叹, 其地洁净微妙最胜诸佛法座 诸天 龙 鬼 乾闼婆等常行称咏,

More information

慈法法师对2014丛柏庵短期出家众的开示

慈法法师对2014丛柏庵短期出家众的开示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4 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甲午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 录 出家梵行离苦得乐 以戒律回归无作之休息与安乐住 (20140930 上 )... 1 依佛教法破除无明 解决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明 (20140930 下 )... 10 僧法传承无漏功德 世尊教法长久住世利益有情 (20141001 上 )... 18 求授戒律明确止作

More information

说, 你也不要装模作样 本来不是活佛而你自己却好像表面上装着活佛的样子, 可能就会破别解脱戒中的妄语戒 就像以前在印度, 如果自己没有证得阿罗汉果 位, 是不能坐在花黄垫子的上面一样 现在很多人经常说某某是此活佛, 某某是彼活佛 当然活佛里有真的假的两种, 真活佛弘法利生的事业的确不可思议, 而假的

说, 你也不要装模作样 本来不是活佛而你自己却好像表面上装着活佛的样子, 可能就会破别解脱戒中的妄语戒 就像以前在印度, 如果自己没有证得阿罗汉果 位, 是不能坐在花黄垫子的上面一样 现在很多人经常说某某是此活佛, 某某是彼活佛 当然活佛里有真的假的两种, 真活佛弘法利生的事业的确不可思议, 而假的 自我教言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在此世间, 今生来世都承受痛苦, 沉溺在漫无边际的苦海之中, 而这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五毒烦恼, 除此之外, 就再也不存在能危害我们今生和来世的敌人了 在显宗或密宗, 我们依靠具德上师的殊胜窍诀, 观察烦恼的本性时, 烦恼自然而然就会灭尽 这种令所有的烦恼自然得到解脱的修法, 就是最殊胜的方法 我们应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相续, 而不要只注重表面的行为 如果心相续中的五毒烦恼丝毫未减弱,

More information

2 尔时大慧菩萨 偈赞佛已自说姓名 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世间解之士闻彼所说偈观察一切众告诸佛子言汝等诸佛子今皆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觉之境界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 顶礼佛足合掌恭敬 以偈问曰 云何净其念云何念增长云何见痴惑云何惑增长何故刹土化相及诸外道云何无受欲何故名无受何故名佛

2 尔时大慧菩萨 偈赞佛已自说姓名 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世间解之士闻彼所说偈观察一切众告诸佛子言汝等诸佛子今皆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觉之境界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 顶礼佛足合掌恭敬 以偈问曰 云何净其念云何念增长云何见痴惑云何惑增长何故刹土化相及诸外道云何无受欲何故名无受何故名佛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 种种宝华以为庄严 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 从彼种种异佛刹来 是诸菩萨摩诃萨 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 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一切诸佛手灌其顶 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 种种众生 种种心色 无量度门随类普现 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 究竟通达 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 俱游一切诸佛刹土

More information

(给多有拉姆)佛子行三十七颂1——7

(给多有拉姆)佛子行三十七颂1——7 胜利道歌 天鼓妙音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造颂 怙主诸佛智慧身, 文殊师利童子尊, 恒住八瓣莲蕊心, 所言愿利诸有情 甚深光明大圆满, 仅闻词句断有根, 六月修要得解脱, 唯此铭刻于心中 遇此胜法善缘众, 前世累劫积资果, 与普贤王同缘分, 诸道友当生欢喜 为沉恐怖轮回众, 获得永乐之佛果, 当负利他之重任, 舍弃爱自如毒食 以此可阻恶趣门, 亦可获得善趣乐, 趋至究竟解脱地, 切莫散乱修此要 于诸轮回之盛事,

More information

时常作这样的观修和训练, 做任何一件事, 都要发心为利益所有众生而做, 为解脱六道一切有情的痛苦而做 心行的成就是一种积累, 也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只要我们不断如是观修, 菩提心的力量就会日渐增长 当菩提心具有足够的力量之后, 便能战胜凡夫心, 消除凡夫心带来的一切负面作用 舍凡夫心, 发菩提心,

时常作这样的观修和训练, 做任何一件事, 都要发心为利益所有众生而做, 为解脱六道一切有情的痛苦而做 心行的成就是一种积累, 也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只要我们不断如是观修, 菩提心的力量就会日渐增长 当菩提心具有足够的力量之后, 便能战胜凡夫心, 消除凡夫心带来的一切负面作用 舍凡夫心,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 修学要领 2004 年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济群法师 我们应当发心为利益六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学习佛法 做每一件事情, 都是从发心开始的 学佛的要领, 也在于如何用心 所谓修行, 固然是对行为的修正, 但关键还必须善用其心 所有的修行方法, 归根结底是用来帮助我们调整心行 如果不善于用心, 即使遍学三藏 广修道场 接引无量众生学佛, 也无法使我们抵达解脱之道, 甚至可以说, 和成就佛道了不相干

More information

《远唤上师》

《远唤上师》 远唤上师 悉地藏流 第 1 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 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 我们开始学习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所造的 远唤上师 悉地藏流 这是一个祈祷文, 也是一个上师瑜伽的修法 前面学习 窍诀金钥 的时候, 讲到了大乘的皈依 菩提心特别殊胜 今天我们要 学习佛法当中, 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修法,

More information

《掌握完美》

《掌握完美》 序言 1 序 言 一把开启完美之门的钥匙 在这个世间, 无论高低贵贱, 其实人人都渴望完美 渴望健康长寿, 是为了实现生命质量的完美 渴望事业有成, 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完美 渴望物资富足, 是为了实现物资财富的完美 渴望身份显贵, 是为了实现权势地位的完美 渴望妻贤子孝, 是为了实现家庭生活的完美 渴望人爱爱人, 是为了实现感情世界的完美 渴望人敬敬人, 是为了实现人际关系的完美, 等等 总之,

More information

《安樂道論》釋 法音法師 講授

《安樂道論》釋 法音法師  講授 安乐道论 释 02 法音法师讲授 前讲提要前讲已略述了 安乐道论 不但教授殊胜, 其传承法源也极为殊胜 事实上, 佛由语事业宣说了不同道次第而满足不同众生的希求与愿望 这样的教法从释迦牟尼佛到上师为止, 都如理如量的趣入闻思修证的法行之中, 从未间断过 ; 同时在西藏的四大教派也都极为重视此一教法, 影响所及, 这已成为各派法脉的主流是不争的事实 可以说, 这个教法是 : 1. 初由佛说 2. 中由印度诸大菩萨以无垢正理而安立

More information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译 2018 年 1 月观音尊者于菩提伽耶特别讲授 目录 释迦佛赞... 3 般若经礼赞文... 4 现观庄严论礼赞文... 4 中论礼赞文... 4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4 短曼达... 5 中论最后偈颂... 5 供茶偈... 5 七支供养... 5 七支供养短偈... 5 皈依发心... 6 愿心仪轨... 6 受菩提心文... 6 愿心仪轨回向偈...

More information

第 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觉得, 主要是抓住两点 首先是目标清晰, 其次是方法正 确 一 从目标与方法说起 1. 目标 对学佛者来说, 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 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 他们也有目标, 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 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 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

第 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觉得, 主要是抓住两点 首先是目标清晰, 其次是方法正 确 一 从目标与方法说起 1. 目标 对学佛者来说, 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 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 他们也有目标, 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 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 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 道次第 修学地图 2007 年秋讲于厦门南普陀 青年佛学进修班 济群法师 近年来, 道次第 在汉传佛教地区日渐盛行, 这一现象绝非偶然, 而是反映了大众在修学上的实际需要 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资讯空前发达 对学佛者来说, 不必出门就可接触汉传各宗乃至三大语系的相关典籍和开示, 这种便利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弊两方面 这些资讯固然使学人眼界大开, 见识增广, 但同时也给修学带来新的困扰

More information

科判 全分三 甲一 名/ 29 甲二 译礼/29 甲三 义分二/ 29 乙一 造之理/ 29 乙二 宣说所造之正文分五/ 38 丙一 所建立 证成是佛语 分二/38 丁一 总说/ 38 丁二 别说分二/41 戊一 宣说能遣邪分别之正理差别/41 戊二 教诫断除于邪执/ 47 丙二 分别所了知分四/5

科判 全分三 甲一 名/ 29 甲二 译礼/29 甲三 义分二/ 29 乙一 造之理/ 29 乙二 宣说所造之正文分五/ 38 丙一 所建立 证成是佛语 分二/38 丁一 总说/ 38 丁二 别说分二/41 戊一 宣说能遣邪分别之正理差别/41 戊二 教诫断除于邪执/ 47 丙二 分别所了知分四/5 目 录 弥 勒 菩 萨 / 造 麦 彭 仁 波 切 / 著 索 达 吉 堪 布 / 翻 译 科 判...1 颂...7 胜 甘 露 喜 宴... 28 ( 1~10, 初 稿 版 ) 科判 全分三 甲一 名/ 29 甲二 译礼/29 甲三 义分二/ 29 乙一 造之理/ 29 乙二 宣说所造之正文分五/ 38 丙一 所建立 证成是佛语 分二/38 丁一 总说/ 38 丁二 别说分二/41 戊一 宣说能遣邪分别之正理差别/41

More information

《入菩萨行论》91课马士茵编辑0-40分钟

《入菩萨行论》91课马士茵编辑0-40分钟 入菩萨行论 91 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 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论师所造的 入菩萨行 论 这部论典是阐释如何引发和生起菩提心的专著, 是极为殊胜 的窍诀 大乘佛法的殊胜精华是菩提心, 它不仅是大乘的入门和核心, 也是究竟证悟的境界 菩提心, 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入 菩萨行论 中第一到八品, 包括第十品, 都可归摄在世俗菩提心中, 胜义菩提心主要通过第九品进行阐释 世俗 胜义菩提心的体相, 以及怎样才能生起世俗

More information

第一课 今天开始讲 佛说无量寿经 在正式听经之前, 大家首先对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应该有个清晰的认识 佛名经 中说 : 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 众僧难值, 信心难生 涅槃经 里也讲了六种难得 1 因此大家首先要有难得之心, 如果有了这种心, 闻法时就会有珍惜心 恭敬心和欢喜心, 这样所获的功德就无量了

第一课 今天开始讲 佛说无量寿经 在正式听经之前, 大家首先对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应该有个清晰的认识 佛名经 中说 : 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 众僧难值, 信心难生 涅槃经 里也讲了六种难得 1 因此大家首先要有难得之心, 如果有了这种心, 闻法时就会有珍惜心 恭敬心和欢喜心, 这样所获的功德就无量了 佛说无量寿经广释 索达吉堪布 第一课 1 第二课 15 第三课 34 第四课 51 第五课 72 第六课 92 第七课 110 第八课 128 第九课 146 第十课 162 第十一课 178 第十二课 195 第十三课 215 第十四课 235 第十五课 253 思考题 272 第一课 今天开始讲 佛说无量寿经 在正式听经之前, 大家首先对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应该有个清晰的认识 佛名经 中说 : 人身难得,

More information

过程当中, 虽然想要获得快乐, 不想受苦, 但是我们的所思和所行, 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这就是平时我们讲到的, 对于 业因果, 对于世间规律的愚痴 学习这个颂词, 也是为了部分打破 这方面的愚痴 利他能成乐, 这也是一种规律, 如果我们利益他人, 当时我 们的发心是利他的, 这样一种起因

过程当中, 虽然想要获得快乐, 不想受苦, 但是我们的所思和所行, 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这就是平时我们讲到的, 对于 业因果, 对于世间规律的愚痴 学习这个颂词, 也是为了部分打破 这方面的愚痴 利他能成乐, 这也是一种规律, 如果我们利益他人, 当时我 们的发心是利他的, 这样一种起因 入菩萨行论 第 140 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入行论 这个科判当中, 讲到了不自他相换的一些过患, 前面说了未见 的过患, 也说了可见的过患 下面是讲摄义, 对前面的内容做一个 归摄 丑三 摄义 : 利他能成乐, 否则乐尽失, 害他令受苦, 愚者定遭殃 如果我们能够利益他人, 一定因此能够获得快乐, 否则如果不 利益他人, 我们的快乐, 就完全会失坏 害他令受苦, 如果我们以 害心去伤害别人, 令对方受苦,

More information

一 理 解 个 性 化 教 育 的 意 义

一 理 解 个 性 化 教 育 的 意 义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刘 献 君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湖 北 武 汉 高 等 学 校 开 展 个 性 化 教 育 是 对 教 育 真 谛 的 深 刻 领 悟 是 适 应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的 诉 求 也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和 实 现 教 育 公 平 的 必 然 要 求 个 性 化 教 育 立 足 生 本 教 育 基 于 和 谐 教 育 突 出 自 我 教 育 体 现

More information

2 般若品释 随堂开示 有理性的 经过真实智慧抉择后的如理修行, 这样怎么可能 现前修佛法的殊胜功德呢? 般若的加持最强大大家想想, 万法当中, 对治烦恼力量最强大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般若, 般若就是大智慧 没有般若的凡夫, 不管是闻思修, 或者是做利他的事情, 肯定处在执著之中, 很难摆脱我执 自

2 般若品释 随堂开示 有理性的 经过真实智慧抉择后的如理修行, 这样怎么可能 现前修佛法的殊胜功德呢? 般若的加持最强大大家想想, 万法当中, 对治烦恼力量最强大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般若, 般若就是大智慧 没有般若的凡夫, 不管是闻思修, 或者是做利他的事情, 肯定处在执著之中, 很难摆脱我执 自 般若品释 随堂开示 1 般若品释 净水如意宝 上师仁波切随堂开示 上师仁波切在宣讲 般若品释 净水如意宝 时, 就般若法门的重要性以及学修方法等多个方面作了精彩的开示, 兹录以成文, 并附以标题, 以使广大同修, 共沾法益, 共同推进闻思修事业, 使正法长住世间 净水如意宝 讲的就是修行般若的境界 入行论般若品释 净水如意宝 讲得非常殊胜, 非常精彩, 比如现在正在讲的抉择四念住的修习要义这部分,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3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3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道 前 基 础 道 次 引 导 1 下 士 道 念 死 无 常 45 三 恶 趣 苦 139 皈 依 三 宝 215 由 依 何 事 为 皈 依 因 216 由 依 彼 故 所 皈 之 境 219 由 何 道 理 而 正 皈 依 233 既 皈 依 已 所 学 次 第 ( 见 讲 记 四 ) 思 考 题 287 道 前 基 础 道 次 引 导 道前基础 道次引导 1 下面开始宣说 以暇满人身如何摄取心要的道理

More information

哦休息好了之后呢,咱们再继续学习下面的几个课词

哦休息好了之后呢,咱们再继续学习下面的几个课词 入菩萨行论 第 17 讲记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 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 论 是宣讲凡夫如何经由发菩提心修菩萨道, 从而获得殊胜觉悟再 去利益众生的殊胜方法 第一品我们学习了菩提心的利益, 知道菩 提心具有超胜世间的巨大功德, 已经在我们的相续中引发了生起菩提 心的强烈愿望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净土教观学苑的宗旨

第一章:净土教观学苑的宗旨 卷九 佛法修学概要 60 我们临命终为什么会起颠倒呢? 诸位法师慈悲! 陈会长慈悲! 诸位学员, 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面, 丙三, 别明发心之差别因缘 那么佛陀出世以后, 佛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宣扬生命的真相, 佛陀在 解释生命真相的时候, 他的主要的思想是建立在一个因缘的道理, 诸法因 缘生 那么因缘观在佛教的思想它是分成三块, 过去 现在 未来, 过去的 1 因缘 现在的因缘跟未来的因缘,

More information

普门讲堂文集 编委会编

普门讲堂文集 编委会编 普门讲堂文集 编委会编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普门讲堂文集 / 普门讲堂文集 编委会编. -- 北京 : 九州出版社, 2014.1 ISBN 978-7-5108-2623-8 1 B94-53 Ⅰ. 1 普 Ⅱ. 1 普 Ⅲ. 1 佛教 - 文集 Ⅳ.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14) 第 018357 号 PUMENJIANGTANGWENJI 普门讲堂文集 编委会 普门讲堂文集

More information

说明 本简体校正版 佛说无量寿经 电子书, 根据 乾隆大藏经 第 19 册, 第 0024 部, 大乘宝积部, 曹魏康僧铠译 佛说无量寿经 原藏雕板印刷影印本校正, 句读仅供参考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更多免费电子佛经下载敬请关注 :

说明 本简体校正版 佛说无量寿经 电子书, 根据 乾隆大藏经 第 19 册, 第 0024 部, 大乘宝积部, 曹魏康僧铠译 佛说无量寿经 原藏雕板印刷影印本校正, 句读仅供参考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更多免费电子佛经下载敬请关注 : 曹魏康僧铠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说明 本简体校正版 佛说无量寿经 电子书, 根据 乾隆大藏经 第 19 册, 第 0024 部, 大乘宝积部, 曹魏康僧铠译 佛说无量寿经 原藏雕板印刷影印本校正, 句读仅供参考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更多免费电子佛经下载敬请关注 :http://www.renhuicaotang.com/ A 目录 起诵仪... - 1 - 香赞... - 1 -

More information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6 册 No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6 册 No Suvar5a-prabh2sottama-s9trendra-r2ja 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制译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 : 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 于最清净甚深法界, 诸佛之境, 如来所居, 与大苾刍众九万八千人, 皆是大阿罗汉 能善调伏, 如大象王, 诸漏已除, 无复烦恼, 心善解脱, 慧善解脱, 所作已毕, 舍诸重担, 逮得己利, 尽诸有结, 得大自在, 住清净戒,

More information

天台 教观纲宗 讲记 040 目录 381 你的心性的功德没有建立之前, 没有资格谈修法! 法藏比丘因地用有漏的第六意识, 如何能成就无漏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阿弥陀佛与释迦佛成佛的方式, 对我们因地的凡夫有何启示? 当把心带回家之后, 会不会再

天台 教观纲宗 讲记 040 目录 381 你的心性的功德没有建立之前, 没有资格谈修法! 法藏比丘因地用有漏的第六意识, 如何能成就无漏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阿弥陀佛与释迦佛成佛的方式, 对我们因地的凡夫有何启示? 当把心带回家之后, 会不会再 2 天台 教观纲宗 讲记 040 目录 381 你的心性的功德没有建立之前, 没有资格谈修法!... 1 382 法藏比丘因地用有漏的第六意识, 如何能成就无漏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5 383 阿弥陀佛与释迦佛成佛的方式, 对我们因地的凡夫有何启示?... 8 384 当把心带回家之后, 会不会再次离家出走?... 11 385 净土宗念佛的时候, 安住阿弥陀佛的圣号, 是不是等同安住真如?.

More information

脱轮回? 他如果不成佛, 或不宣说佛法, 身陷无明暗夜 序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 白莲花论 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 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 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 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 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 1997 的时候,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脱轮回? 他如果不成佛, 或不宣说佛法, 身陷无明暗夜 序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 白莲花论 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 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 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 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 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 1997 的时候,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本册总目录 ( 上 )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堪布索达吉译 序言... 1 释迦佛修法仪轨... 9 释迦牟尼佛广传 白莲花论... 23 脱轮回? 他如果不成佛, 或不宣说佛法, 身陷无明暗夜 序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 白莲花论 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 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 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 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 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 1997

More information

发殊胜菩提心全文PDF.doc

发殊胜菩提心全文PDF.doc 目录 修持加行是成就大圆满的唯一之路 1 大圆满法的修行次第 5 2006 年百日共修发菩提心一 1 发菩提心二 14 发菩提心三 28 发菩提心四 38 发菩提心五 49 发菩提心六 60 发菩提心七 71 发菩提心八 80 发菩提心九 91 发菩提心十 98 2008 年加行开示发菩提心一 111 发菩提心二 123 发菩提心三 138 发菩提心四 152 2009 年万盏法会开显解脱道之发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1 芸芸众生相 2 博闻强志人 二 人天善道路 1 三皈五戒保人身 2 十善业道升天界 三 声闻缘觉道 1 二乘修习法要 2 声闻缘觉阶位 四 菩萨十进阶 1 大乘修习法要 2 菩萨三贤十地 五 圆满大解脱 1 佛身圆满 2 智慧圆满 3 解脱圆满 大智善巧行 发展的智慧一 出世即入世 实践智慧 1

1 芸芸众生相 2 博闻强志人 二 人天善道路 1 三皈五戒保人身 2 十善业道升天界 三 声闻缘觉道 1 二乘修习法要 2 声闻缘觉阶位 四 菩萨十进阶 1 大乘修习法要 2 菩萨三贤十地 五 圆满大解脱 1 佛身圆满 2 智慧圆满 3 解脱圆满 大智善巧行 发展的智慧一 出世即入世 实践智慧 1 人人升进 佛教发展观 缘起有生灭 - 发展的源泉一 因缘际会二 业力不思 1 业的迷幻 2 业力不思 目录 三 轮回不息 1 滚滚不息的轮回 2 轮回中的苦涩 3 轮回中的曙光 四 无常 迷人 1 迷人之一 : 众生颠倒想, 无常认作常 2 迷人之二 : 无常故无我, 无我故解脱 大行无尽行 - 发展的实践一 人皆可为佛 1 人人皆有佛性 2 清净中道佛性 3 眼见佛性 二 菩提心为因 1 无上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写在篇首的话:

写在篇首的话: 序 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 白莲花论 是全知麦彭仁波切 甚深智慧之结晶 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 圆满齐备 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 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 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 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 光辉论典 1997 的时候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曾用半年多的 时间 在五明佛学院为六七千名汉藏四众弟子宣讲过这 部著作 记忆中 每当上师宣说释迦牟尼佛因地时广行 布施 安忍 精进求法等公案时 他老人家总会为这些

More information

弥勒文库10 宝性论讲记(二)

弥勒文库10 宝性论讲记(二) 尚未定稿请勿翻印弥勒文库 10 妙吉祥印经处大乘无上续论 宝性论讲记二弥勒菩萨 / 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 / 科判益西彭措堪布 / 译科并编释 目录 第一如来藏品认定所证的空性以彼等宣说之必要 第二菩提品 第三功德品 第四事业品 第五校量功德品 大乘无上续论 宝性论讲记 二 如 来 藏 品 己七 认定所证的空性 此无任何所遮遣 亦无纤毫所安立 真实正观真实性 真实见已即解脱 这一偈颂的内容非常殊胜 所讲的是大乘圣者菩萨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观无量寿佛经疏上品上生章讲记 净空法师讲述 刘承符居士记 净空法师于一九九二年九月在美国圣荷西讲善导大师所述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章, 为期一周 兹根据录音带写成讲词, 顺文整理, 供养读者 各位同学 : 今天要为各位介绍的是 观经 上品上生章 这本讲义是采取唐朝善导大师的注解, 他将这部经从玄义到经文分成四个部分, 所以又称为 四帖疏 今天选出这一章, 其中最重要的意义即 发菩提心 净宗常说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