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经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大方等大集经"

Transcription

1 香赞 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 三称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三称 )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一 大方等大集经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 : 一时, 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往古诸佛本所住处大塔之中 诸大菩萨之所赞叹, 其地洁净微妙最胜诸佛法座 诸天 龙 鬼 乾闼婆等常行称咏, 又能增长无量善根, 常有诸佛微妙光明, 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具足诸佛所行之处 如来得成菩提道已, 转妙法轮, 调伏无量无边众生, 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世尊逮得一切法中无碍智慧, 能善分别一切众生诸根利钝, 永断一切烦恼习气, 不待庄严了知诸法 与大比丘僧六万八千, 一切调伏断烦恼习气, 皆是佛子善解深义, 悉是福田能断诸有, 得净戒果不生不灭 复有无量诸菩萨僧, 具无碍智 甚深智 无知智, 大慈大悲降注法雨, 能施一切甘露法味 ; 于诸众生等心如地, 增长成就助菩提法, 智慧光明能破黑闇, 悉能照明善恶之道 ; 能开众生善心莲华, 能令众生善根成熟, 增长善芽, 干烦恼海, 具智慧翼游空无碍 ; 喻之如日, 善能增损众生善恶 ; 喻之如月, 为诸善本如须弥山 ; 至心寂静修行梵行, 不为世论之所动转, 安住无上出家之法, 能见诸佛一切世界 ; 积善法藏犹如大海, 具足成就诸陀罗尼, 寂静圣行及大慈悲, 清净庄严定慧二目 ; 久已远离深法怖畏, 无量劫中所修菩提, 未毕竟者终不休息, 成就菩萨所有功德 其名曰 : 慧光无碍眼菩萨摩诃萨 见一切田庄严璎珞菩萨摩诃萨 不断如来性出世意菩萨摩诃萨 为诸众生示现细行神足菩萨摩诃萨 无量乐说无碍神足幢名称菩萨摩诃萨 净众光自在王菩萨摩诃萨 善能论解字义广说论义神足菩萨摩诃萨 无量功德智慧庄严住菩萨摩诃萨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 常与如来同止共住, 如来常为分别宣说菩 第 1 页, 共 361 页

2 萨所行法门之法 尔时, 如来成得佛道, 始十六年, 广知众中多修梵行悉来大集, 堪任受持菩萨法藏 尔时, 如来即作是念 : 我今当于如是无量象王众中宣说菩萨所行之法, 先当示现诸佛如来大神通力, 为诸菩萨令知诸佛深境界故 尔时, 世尊即入三昧, 其三昧名佛境神通实见众生 以佛功德威神力故, 于欲 色天二界中间出大坊庭, 犹如三千大千世界, 定慧二力之所成就, 其处堪任佛所游居 复出大光其明清净, 遍照十方诸佛世界, 能令众生得知足心 于诸天宫最为殊胜, 能劝十方放逸菩萨 其坊四匝白琉璃树, 真金为墙, 功德宝室, 玛瑙垂檐, 杂宝栏楯, 白真珠网以覆其上, 种种幡盖以为庄严, 众香涂地, 烧散杂香, 十方世界众生所有上妙庄严悉于中现 安置无量百千万亿师子法座, 其座各有无量杂色柔软敷具, 能令众生欢喜爱乐 诸四天下各以七宝作四梯梐, 金刚阶蹬广十由旬, 如其行时出微妙音 如四天下, 三千大千世界亦复如是 尔时, 世尊从三昧起, 大千世界六种振动, 亦放无胜最大光明 ; 即与声闻 菩萨大众, 前后围绕欲往彼坊 一切诸天尊重赞叹, 香华 伎乐 涂末烧香 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 曼殊沙华 摩诃曼殊沙华等以为供养, 能动无量无边世界, 光明遍照无不大明, 示现诸佛神通福德 当尔之时, 耆阇崛山一切大众忽然不现, 蹬中阶节上升虚空 时, 无量亿诸天龙等, 及不护神 伎乐神 非天神 金翅鸟舞神 腹行神 嗜肉神 善饿鬼神 瓮耳鬼神 住厕罗刹 厌人鬼 能狂鬼 影鬼 产乳罗刹 持发鬼 常醉鬼, 如是等众悉侍从佛, 以天香华微妙天乐而供养之 尔时, 四天王合掌长跪, 以偈赞佛 : 如来光明胜一切, 能坏三恶道黑闇, 今我归依乐依止, 萨婆悉达无上尊! 时, 四天王与诸天人, 偈赞佛已, 寻侍佛后 尔时, 帝释与忉利天人, 于其界次阶上见佛, 以天香华 微妙伎乐而供养之, 以偈赞佛 : 如来具足六神通, 所得大悲无能胜, 以佛功德严十方, 我今敬礼无与等! 时, 帝释与忉利天, 偈赞佛已, 寻侍佛后 尔时, 夜摩天王与夜摩天子, 于其界次阶上见佛, 以天香华 微妙伎乐而供养之, 以偈赞佛 : 第 2 页, 共 361 页

3 无碍智慧无有边, 善解众生三世事, 一心能知无量心, 是故稽首礼无上! 时, 夜摩天王与夜摩天子, 偈赞佛已, 寻侍佛后 尔时, 兜率天王与兜率天子, 于其界次阶上见佛, 以天华香 微妙伎乐而供养之, 以偈赞佛 : 佛知诸法如幻炎, 无受无作无字说, 愍众故说不可说, 记说无我知法性 时, 兜率陀天王与兜率天子, 偈赞佛已, 寻侍佛后 尔时, 化乐天王与善化乐天子, 于其界次阶上见佛, 以天华香 微妙伎乐而供养之, 以偈赞佛 : 如来具足得十力, 知诸法界如虚空, 无色哀愍示形色, 其心平等视众生 如来常行世尊行, 为众生故行世行, 开无分别诸法界, 我今敬礼非天人! 时, 化乐天王与诸天子, 偈赞佛已, 寻侍佛后 尔时, 他化自在天王与他化自在天子, 于其界次阶上见佛, 以天香华 微妙伎乐而供养之, 以偈赞 佛 : 如戒而住寂静地, 修集无上三昧定, 其智无碍无有边, 我礼毕竟解脱者! 大慈大悲微妙语, 真实能知道非道, 勇健精进力无胜, 我今敬礼无能动! 常能修集三解脱, 无能称赞尽其德, 乌虽不同金鸟飞, 亦能任力而游翔 我今如乌任力赞, 唯愿哀愍受微叹, 第 3 页, 共 361 页

4 不种不收其果实, 不赞如来无解脱 怜愍为叶智慧华, 三昧为须解脱敷, 菩萨蜂王食甘露, 我今礼佛法莲华! 大悲智慧光圆满, 能破众生无明闇, 其戒清净众乐见, 我今敬礼佛法月! 其心平等如虚空, 香涂割刺心无二, 能净无量众生垢, 我今敬礼佛法河! 时, 他化自在天王与诸天子, 偈赞佛已, 即寻佛后 诸天各各赞叹佛已, 尔时如来示现无量神通道力, 渐渐至彼七宝坊中 如四天下见佛上升, 三千大千世界所见亦复如是 尔时, 世尊至宝坊中升师子座, 声闻 菩萨各各次第坐于宝座 尔时, 世尊入佛三昧, 其三昧名无碍解脱, 一一毛孔放大光明, 其数无量如恒沙等, 照于东方无量世界, 南西北方 四维 上 下亦复如是 地狱蒙光众苦得息, 其余众生除贪恚痴, 慈心相向如父如子 尔时, 以佛功德力故, 其光明中说如是偈, 为劝放逸诸菩萨故 : 如来精进无量边, 精进力过无量劫, 谁能赞佛光明德? 唯有十方诸世尊! 为劝十方诸菩萨, 乐于放逸不修禅, 释迦如来放是光, 召诸菩萨集此界 成就具足佛十力, 能破世界诸魔王, 世法不污如莲华, 是其光明无有量 如来转此无上轮, 诸天世人所不能, 为诸众生转法轮, 如本十方佛所转 如来今者集大会, 难见犹如优昙华, 若有信心成就者, 悉为听法至佛所 是光明中所说偈颂遍告十方, 劝喻一切诸菩萨等, 振动一切世界大地, 普施一切众生安乐, 能净 一切众生烦恼, 破坏众生无明痴闇, 能蔽一切天魔宫殿, 光遍十方还从顶入 尔时, 东方有佛世界, 名无量功德宝聚神通 ; 有佛世尊, 号净大净光七菩提分宝华无断光王 彼有 第 4 页, 共 361 页

5 菩萨, 名诸法自在功德华子, 遇斯光已, 与十恒河沙等诸大菩萨俱共发来, 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 见释 迦牟尼佛, 头面礼敬, 右绕万匝, 以妙香华而供养佛, 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 一切功德到彼岸, 常为十方佛所称, 无碍名号遍十方, 大慈大悲释师子 如来法界无差别, 为钝根者说差别, 宣说一法为无量, 如大幻师示众事 时, 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 以己神力, 于佛东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 南方有佛世界, 名曰佛光 ; 有佛世尊, 号无量功德宝 彼有菩萨名曰宝杖, 遇斯光已, 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 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 见释迦牟尼佛, 头面礼敬, 右绕万匝, 以妙香华而供养佛, 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 大慈法云降法雨, 常说无常空无义, 以八正水灭结火, 能长众生诸善根 佛光能破无明闇, 能诲放逸诸菩萨, 能焦三有诸爱种, 能示真实道非道 时, 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 以己神力, 于佛南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 西方有佛世界, 名曰光明, 佛号普光 彼有菩萨名称力王, 遇斯光已, 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 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 见释迦牟尼佛, 头面礼敬, 右绕万匝, 以妙香华供养于佛, 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 于无量劫发善愿, 是故得身净无漏, 如来行业如虚空, 无碍音声遍十方, 如来梵声如雷音, 此声无业非因出, 无听无受无众生, 大悲何故音声说! 时, 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 以己神力, 于佛西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第 5 页, 共 361 页

6 尔时, 北方有佛世界, 名宝庄严, 佛号无量功德庄严 彼有菩萨名大海智, 遇斯光已, 即与十恒河 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 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 见释迦牟尼佛, 头面礼敬, 右绕万匝, 以妙香华供养于 佛, 复于佛前以偈叹曰 : 如来无上金光明, 能坏一切世间闇, 若有众生遇斯光, 遇者悉能坏烦恼 设身高出大千界, 神通道力无边际, 是人不能见顶相, 大悲旷世造何业 时, 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 以己神力, 于佛北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 东南方有佛世界, 名曰无忧, 佛号能坏一切闇 彼有菩萨名无胜光, 遇斯光已, 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 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 见释迦牟尼佛, 头面礼敬, 右绕万匝, 以妙香华供养于佛, 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 无量界入一毛孔, 亦不娆害诸众生, 如来境界无知者, 是故神通难思议 能令一身作无量, 而其真身无增减, 虽为众生现神变, 然其内心无憍慢 时, 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 以己神力, 于佛东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 西南方有佛世界, 名曰善见, 佛号心平等 彼有菩萨名大悲心, 遇斯光已, 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 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 见释迦牟尼佛, 头面礼敬, 右绕万匝, 以妙香华供养于佛, 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 无量世中护禁戒, 犹如牦牛爱其尾, 见有毁戒生悲心, 亦不憍慢赞己身 如来之心如须弥, 十方邪见不能动, 智慧甚深无得底, 犹如大海难思议 佛自解脱一切有, 亦令苦缚得解脱, 第 6 页, 共 361 页

7 所得解脱实无差, 随道行时有别异 时, 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 以己神力, 于佛西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 西北方有佛世界, 名曰坏闇, 佛号大神通王 彼有菩萨名曰宝网, 遇斯光已, 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 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 见释迦牟尼佛, 头面礼敬, 右绕万匝, 以妙香华供养于佛, 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 如来世尊犹如幻, 而为众生说幻事, 宝无真物故名幻, 无有众生说众生 如人梦中见诸色, 寤已真实无色相, 为度众生示世行, 如来真实无世行 时, 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 以己神力, 于佛西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 东北方有佛世界, 名曰净住, 佛号心同虚空 彼有菩萨名无边净意, 遇斯光已, 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 至娑婆世界, 见释迦牟尼佛, 头面作礼, 右绕万匝, 以妙香华供养于佛, 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 佛知甚深诸法界, 常乐寂静修无想, 及知众生诸心想, 亦说诸法如虚空, 住一心中知三世, 亦复能知种种业, 不生心想众生想, 无量世修无相想 时, 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 以己神力, 于佛东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 下方有佛世界, 名曰乐光, 佛号宝优钵华 彼有菩萨名庄严乐说, 遇斯光已, 即与十恒河沙等诸大菩萨俱共发来, 至娑婆世界, 见释迦牟尼佛, 头面礼敬, 右绕万匝, 以妙香华而供养佛, 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 无量智者佛真子, 数如十方微尘等, 于无量劫咨问佛, 不尽如来一字义 第 7 页, 共 361 页

8 是故如来智无边, 功德总持亦如是, 名称力势无边际, 犹如大海十方界 时, 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作礼, 以己神力, 于如来下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 上方有佛世界, 名璎珞庄严, 佛号大名称 彼有菩萨名一切法神通王, 遇斯光已, 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 至娑婆世界, 见释迦牟尼佛, 头面礼敬, 右绕万匝, 以妙香华而供养佛, 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 佛身身业无边际, 心口及业亦如是, 唯佛能知佛三业, 余不知如虚空边 如来无师无教者, 是故众生称大师, 诸佛法界叵思议, 菩提法轮入涅槃 时, 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 以己神力, 于佛上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 一念中间十方无量诸大菩萨, 一时云集大宝坊中 尔时, 世尊即从三昧安详而起, 謦欬之声彻于十方, 一切众生悉得闻之, 闻已即于佛法僧宝生信敬心 十方世界所有比丘 比丘尼 优婆塞 优婆夷, 若人非人, 闻佛声已身心寂静, 以佛功德威神力故, 悉得睹见宝阶梯蹬, 于一念顷悉蹬宝阶至宝坊中, 各随其位次第而坐 诸梵天人亦闻其音, 梵天 大梵天 梵师天 梵众天 光天 少光天 无量光天 净天 少净天 无量净天 无云天 福德天 广果天 无诳天 无热天 善见天 乐见天 阿迦尼吒天, 亦一念顷俱至宝坊, 见佛世尊头面礼已, 次第而坐化作床座 尔时, 世尊见诸大众皆已集会, 放眉间光, 其光名曰示菩萨力, 绕诸菩萨七匝已, 于诸菩萨顶髻而入 尔时, 会中有一菩萨, 名诸法自在功德华子, 即入三昧, 其三昧名璎珞庄严 ; 以三昧力故, 于宝坊中出师子座, 座高八万亿多罗树, 七宝庄严散种种华, 为诸众生之所乐见, 能净一切众生之心 尔时, 诸法自在功德华子菩萨摩诃萨, 化作如是师子座已, 从其三昧安详而起, 合掌恭敬, 头面作礼, 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 日月光明坏现冥, 佛光能坏三世闇, 如来具足神通力, 胜于一切诸天光 佛了法界无觉知, 如幻水月无去来, 第 8 页, 共 361 页

9 无生无受无作者, 真实知已为众说 知色心中无色心, 方便为众说色心, 如来神通犹如幻, 知诸法界亦复然 一切众生心常净, 或时为客烦恼污, 诸佛如来得解脱, 示现神通等如幻 虚空无地无住处, 如来之心亦如是, 为众故升师子座, 如先诸佛说甘露 一切大众无去来, 亦无听说无受者, 诸法悉皆如虚空, 唯愿开阐真实界 世尊受我师子座, 愿为众生师子吼, 愍众故演梵音声, 炽然智灯破痴闇 十方诸来听法众, 悉来集会此宝坊, 愿佛当施大法施, 破无量世贫穷际 尔时, 世尊以大慈悲怜愍诸法自在功德华子菩萨摩诃萨, 升其所奉师子宝座, 欲说一切诸菩萨行无碍法门, 具足一切佛法十力 四无所畏, 入一切法自在陀罗尼法门, 入四无碍智法门, 入大神通法门 不退转法轮 不退住处, 摄一切乘具一切法界无分别法界, 善知一切众生心根, 法界真实坚固难沮, 能坏一切四魔怨仇, 调伏一切恶见烦恼, 获得不共善权方便, 得大平等心无二故, 一切诸佛等入之处无挂碍处, 说一切法悉真实故, 演说诸法非觉非非觉故, 十二因缘平等相观故, 具足智慧大庄严故, 庄严佛身佛音声故, 无尽念意行智慧故, 演说真实四圣谛故, 能令声闻身心净故, 令辟支佛坐绍位床故, 大乘菩萨得法自在故, 广宣诸佛所有功德故, 解说宣示一佛法故, 说诸菩萨大功德故, 裂诸众生疑网心故, 摧灭一切恶邪论故, 增长如来佛正法故, 显示众生佛神力故, 以如是等诸因缘故, 如来升于师子宝座 尔时, 宝杖菩萨承佛神力, 入佛璎珞庄严三昧 ; 以三昧力故, 能令大众悉得种种璎珞庄严 时, 称力王菩萨复承佛神力, 入莲华三昧 ; 以三昧力故, 悉令大众皆得妙华, 供养于佛及诸菩萨 时, 大海慧智菩萨亦承佛神力, 入妙香三昧 ; 以三昧力故, 能令大众皆得妙香, 供养于佛及诸菩萨 时, 宝网菩萨亦承佛力, 入光明三昧 ; 以三昧力故, 悉令大众身得光明 时, 悲心菩萨亦承佛神力, 入无瞬三昧 ; 以三昧力故, 悉令大众仰瞻如来目未曾瞬 时, 无边净意菩萨亦承佛神力, 入喜三昧 ; 以三昧力, 悉令大众喜乐听法 时, 庄严乐说菩萨亦承佛神力, 入寂静意三昧 ; 以三昧力, 悉令大众远离五盖 时, 一切 第 9 页, 共 361 页

10 法神足王菩萨亦承佛神力, 入不忘三昧 ; 以三昧力, 悉令大众专念菩提, 心不忘失 时, 勇健菩萨亦承佛神力, 入无胜三昧 ; 以三昧力, 悉令大众摧伏诸魔 时, 破魔菩萨亦承佛神力, 入坏魔三昧 ; 以三昧力, 召此三千大千世界一亿魔王, 来集宝坊至于佛所, 头面作礼, 合掌恭敬, 咸作是言 : 唯愿如来, 广为众生开甘露门! 我等皆因破魔菩萨威神力故, 当得远离一切魔业, 于诸大众心无妨碍 佛言 : 善哉! 善哉! 善男子, 汝等今已得离魔业 ; 以是因缘, 于未来世复当得离一切魔业 善男子, 譬如一处百年闇室, 一灯能破 ; 汝等亦尔, 无量世中无明黑闇, 今日能破 如日月宝光, 住信 戒 施 慧 禅定亦尔 善男子, 汝等今者请佛说法, 以是因缘, 汝等当得破无明闇, 为诸众生作智慧明 尔时, 众中有一菩萨名法自在王, 白佛言 : 世尊, 如来境界不可思议 何以故? 如来发心将欲说法, 能令一切大众云集! 为菩提故作大庄严大法神通, 无量世间得大名称, 身心寂静获得解脱, 及得不可思议法界十方诸佛之所赞叹, 具足一切十波罗蜜, 成就通达善权方便, 能裂一切诸魔疑网, 能灭众生恶邪诸论, 能善分别一切法界, 逮得具足无碍智慧, 具念意行智慧勇健, 具足获得四无碍智, 善知众生诸根利钝, 知众生界随意说法, 常能宣说清净法界, 善解一切方俗之言, 能得一切清净梵音, 具足成就慈悲之心, 诸邪异见不能令动, 不可破坏如金刚山, 具修三相建立法幢, 已渡甚深十二因缘河, 断断常见能调大众, 无量劫中得不可思议法聚, 能疗众病如大医王, 闻深法已不生怖畏, 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庄严其身, 具足成就三十七品及八解脱, 身口意业纯善无杂, 能令众生悉来听法, 世间之法所不能污, 常受安乐常修法界, 惠施法宝于法无厌, 于诸有法心不染著, 犹如莲华尘水不染, 明胜诸光智深如海, 绍三宝性调众生界, 能开佛藏护持佛法, 具足无量功德智慧, 无量劫中修集庄严无量功德, 常欲获得一行之心一色一处, 具如是等功德菩萨悉来集会 唯愿如来, 说菩萨行无碍法门, 利益过去 未来 现在诸菩萨等, 令初发心得不退故, 久发心者得增长故, 行菩提道得净意故, 不退菩萨学佛法故, 一生菩萨璎珞庄严故, 后身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定性众生增长因缘故, 未定性者作因缘故, 未入佛法者令得入故, 已入佛法者敬佛法故, 乐三乘者说一乘故, 施于世间人天乐故 世尊, 如来出世, 有如是等不可思议事 世尊, 今此大众一一菩萨, 悉能示现诸大神通, 是故诸佛及诸菩萨不可思议 世尊, 云何众生无明爱重, 虽见菩萨如是神通, 而故生于声闻 缘觉卑下之心? 世尊, 菩萨初发菩提心时, 已胜一切声闻 缘觉 世尊, 譬如有人舍诸琉璃, 取于水精 ;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 舍于大乘, 喜乐声闻 辟支佛乘 若有众生已发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如是之人悉当获得如是功德 尔时, 会中有三十亿那由他百千万亿众生天与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第 10 页, 共 361 页

11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一尔时, 世尊知诸菩萨悉已大集, 作是思惟 : 今日如是善丈夫等, 咸欲得知诸法实义, 能持如来甚深法藏, 欲得闻受诸菩萨行无碍法门 寻放眉间白毫光明, 名无所畏, 绕诸大众满七匝已, 于陀罗尼自在王菩萨顶上而入 尔时,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 承佛神力, 化作宝盖, 犹如三千大千世界, 七宝庄严, 以覆如来宝座之上, 头面作礼, 合掌长跪, 说偈赞佛 : 如来于法得自在, 其光能破世间闇, 世尊佛眼无挂碍, 能见诸法真实义 具足无量诸功德, 无师独悟诸法界, 如来放光为众生, 今入我身何因缘? 我本所知念不明, 陀罗尼根亦如是, 此光今来入我身, 了了得知诸法界 身心获得大清净, 受乐无上无有边, 我今已知佛境界, 亦得乐说无碍辩 十方诸佛亲近难, 愚者不能师事之, 我今承佛神力故, 欲少发问利众生 : 何因缘发菩提心? 复以何义佛出世? 何缘放光遍十方? 复以何因示神通? 何缘佛为众授记? 愿为大众分别说 今此大众胜无上, 悉能受持佛法界, 此众无魔及魔业, 唯有开示佛法藏 我智浅近有边崖, 何能咨请无上尊? 今问如来无边智, 云何得知诸方便? 愿今教诲诸弟子, 我学已得法自在, 得已能施大法雨, 当报十方诸佛恩 世尊, 诸佛如来不可思议, 菩萨所行无有边际, 是故我今欲问如来无上法王大慈悲聚, 为利众生 问甚深义 : 云何名为菩萨之行? 以何璎珞庄严菩萨, 能令菩萨所行清净? 云何能坏愚痴诸闇? 云何能 第 11 页, 共 361 页

12 断疑网之心? 云何菩萨为诸众生修慈悲心? 云何菩萨拥护众生? 云何菩萨真实能修菩萨之业善业不诲业? 唯愿如来哀愍宣说! 又此大众利根智慧, 能解佛语能知法界, 能达菩萨所行无碍法门, 能坏一切魔及魔业, 破大疑心能解诸佛甚深境界, 知众生界众生心性, 能见无量诸佛世界, 能护如来无上正法, 能于诸法得大自在 尔时, 佛赞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 : 善哉! 善哉! 善男子, 能问如来甚深之义! 能善行佛无量行者, 乃能如汝发斯深问 汝今至心, 当为汝说 菩萨若能成就具足如是功德, 当于诸法得大自在 世尊, 今正是时, 唯垂宣说 佛言 : 善男子, 菩萨有四璎珞庄严 : 一者 戒璎珞庄严, 二者 三昧璎珞庄严, 三者 智慧璎珞庄严, 四者 陀罗尼璎珞庄严 戒璎珞庄严有一种, 谓于众生无有害心 菩萨若无恶害之心, 一切众生常所乐见 复有二种 : 一者 闭塞恶道, 二者 能开善门 复有三种 : 一者 身净, 二者 口净, 三者 意净 复有四种 : 一者 所求悉得, 二者 所愿具足, 三者 所愿成就, 四者 所欲能作 复有五种 : 一者 信, 二者 戒, 三者 定, 四者 念, 五者 慧 复有六种 : 一 不破戒, 二 不漏戒, 三 不杂戒, 四 不悔戒, 五 自在戒, 六 无属戒 复有七种, 所谓七净 : 一者 施净, 二者 忍净, 三者 精进净, 四者 禅定净, 五者 智慧净, 六者 方便净, 七者 善方便净 复有八种, 谓八具足 : 一者 无作具足, 二者 地具足, 三者 不忘心具足, 四者 不缓具足, 五者 诸根具足, 六者 佛世具足, 七者 离难具足, 八者 善友具足 复有九种 : 一者 不动, 二者 不畏, 三者 定智, 四者 寂静, 五者 至心, 六者 清净, 七者 结缓, 八者 调心, 九者 住调伏地 复有十种 : 一者 净身, 为三十二相故 ; 二者 净口, 为言无二故 ; 三者 净意, 为解脱故 ; 四者 净田, 为令众生福德增故 ; 五者 净心, 为调众生故 ; 六者 净有, 为行化众生故 ; 七者 菩萨名净, 为得如来诸功德故 ; 八者 净慧, 大神通故 ; 九者 净方便, 破诸魔众故 ; 十者 净戒, 为不共法故 善男子, 如是等事, 名戒璎珞庄严 三昧璎珞庄严有一种, 所谓为诸众生修集慈心 复有二种 : 一者 质直, 二者 柔软 复有三种 : 一 不虚诳, 二 不粗犷, 三 不邪谄 复有四种 : 一者 不爱行, 二者 不瞋行, 三 不畏行, 四 不痴行 复有五种, 所谓远离五盖三昧 复有六种, 所谓修集六念三昧 复有七种, 所谓修集七觉三昧 复有八种, 所谓修集八正三昧 复有九种 : 一者 菩萨修集菩提心及大慈悲心, 于一切无量众生修集念心, 远离恶欲不善之法, 有觉有观寂静喜乐得初禅 ; 二者 远离觉观内得喜心, 至心思惟无觉无观, 定生喜乐得第二禅 ; 三者 离喜修舍具足念心, 无有放逸身受安乐得第三禅 ; 四者 远离苦乐灭忧喜心, 非苦非乐修集舍念, 寂静念得第四禅 ; 五者 远离色相, 修无量空相 ; 六者 远离空相, 修无量识相 ; 七者 远离识相, 修无所有相 ; 八者 远离无所有相, 修非想非非想相 ; 九者 虽未成就善方便 第 12 页, 共 361 页

13 智, 以三昧力教化众生 复有十种 : 一者 观法无有错谬, 二者 具足成就舍摩他, 三者 精进无有休息, 四者 善能了知时节, 五者 至心受持善法, 六者 寂静其心, 七者 观身, 八者 常观法界, 九者 心得自在, 十者 获得圣性 是名三昧璎珞庄严 善男子, 智慧璎珞庄严有一种, 所谓心无疑网 复有二种 : 一者 远离疑心, 二者 远离瞋心 复有三种 : 一者 远离无明, 二者 破无明 [ 穀 - 禾 + 卵 ], 三者 作大光明 复有四种 : 一者 知苦, 二者 断集, 三者 证灭, 四者 修道 复有五种 : 一者 戒众清净, 二者 定众清净, 三者 慧众清净, 四者 解脱众清净, 五者 解脱知见众清净 复有六种 : 一者 净檀波罗蜜有三种 : 一者 内净观法如幻, 二者 众生净观之如梦, 三者 菩提净不求果报 二者 净尸波罗蜜有三种 : 一者 观身如影, 二者 观口如响, 三者 观心如幻 三者 净羼提波罗蜜有三种 : 一者 闻毁不瞋, 二者 闻赞不喜, 三者 若被割截及夺命时能观法界 四者 净毗梨耶波罗蜜复有三种 : 一者 不想, 二者 坚固, 三者 不见法相 五者 净禅波罗蜜有三种 : 一者 不著诸法, 二者 心不退转, 三者 所缘清净 六者 净方便波罗蜜有三种 : 一者 摄取众生, 为解脱故 ; 二者 净陀罗尼, 为持法故 ; 三者 所愿清净, 为净佛土故 复有七种 : 一者 修四念处不取不著, 二者 修四正勤不出不灭, 三者 修四神足身心清净, 四者 修于五根知根无根, 五者 修于五力能破烦恼, 六者 修菩提分知法界真实, 七者 修集圣道无有去来 复有八种 : 一者 修定, 为毕竟净故 ; 二者 修智, 为坏闇故 ; 三者 修知阴智, 为知法众故 ; 四者 修知界智, 为解法界等虚空故 ; 五者 修知入智, 为知法性平等故 ; 六者 修知十二因缘智, 观无我 无我所故 ; 七者 修观谛智, 坏四倒故 ; 八者 修集分别知法界智, 为知真实故 复有九种 : 一者 观无常想, 二者 观无常苦想, 三者 观苦无我想, 四者 观食不净想, 五者 观于世间不可乐想, 六者 观诸生死多过患想, 七者 观解脱想, 八者 观离贪想, 九者 观于尽想 复有十种 : 一者 观于诸法犹如幻想, 二 如梦想, 三 如炎想, 四 如响想, 五 如芭蕉树想, 六 如水中月想, 七 如影想, 八者 观于法界无增减想, 九者 观诸法界无有去住, 十者 观于无为无有生灭 是名为慧璎珞庄严 善男子, 陀罗尼璎珞庄严有一种, 所谓念心 复有二种 : 一者 先受, 二者 毕竟能持 复有三种 : 一者 知义, 二者 知字, 三者 知说 复有四种 : 一者 正语, 二者 了语, 三者 无碍语, 四者 不谬语 复有五种 所谓五依 : 一者 依义不依于字, 二者 依智不依于识, 三者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四者 依法不依于人, 五者 依出世不依于世 复有六种 : 一者 如说而持, 二者 所言诚实, 三者 发言人所乐闻, 四者 怜愍语, 五者 生善芽语, 六者 时语 复有七种 : 一者 利语, 二者 庄严语, 三者 无碍语, 四者 无滞语, 五者 无二语, 六者 先知而语, 七者 了语 复有八种 : 一者 知方俗语, 二者 知鬼神语, 三者 知诸天语, 四者 知诸龙语, 五者 知乾闼婆语, 六者 知 第 13 页, 共 361 页

14 阿修罗语, 七者 知金翅鸟语, 八者 知畜生语 复有九种 : 一者 无畏语, 二者 无缩语, 三者 无难语, 四者 知解说语, 五者 知如法答语, 六者 知广说语, 七者 知次第语, 八者 说无常语, 九者 无尽语 复有十语 : 一者 坏疑网语, 二者 开示界语, 三者 开法门语, 四者 开智慧语, 五者 破闇冥语, 六者 解一一字语, 七者 赞叹佛语, 八者 呵烦恼语, 九者 分别根利钝语, 十者 开佛功德妙语 善男子, 是名陀罗尼璎珞庄严 尔时, 世尊欲重宣此义, 以偈颂曰 : 四庄严璎珞, 能端严大乘, 所谓戒定慧, 无上陀罗尼 能令三业净, 一切人所爱, 永断三恶道, 是名戒璎珞 如愿得具足, 获得人天身, 能修勤精进, 是名戒璎珞 能修无上定, 得二种解脱, 见无上涅槃, 是名戒璎珞 其戒不破漏, 无上戒不杂, 能得大自在, 名璎珞庄严 戒净能净施, 戒净能净忍, 戒净净五度, 名戒璎珞严 戒净能净有, 净大不放逸, 无畏心不悔, 是名戒璎珞 戒净得圣性, 亦能净身心, 获得无边定, 是名戒璎珞 不怖畏不动, 定得清净有, 能断烦恼缚, 是名戒璎珞 能调难调根, 能得大名称, 庄严自在心, 是名戒璎珞 能如说而作, 能净口四种, 远离诸烦恼, 名璎珞庄严 第 14 页, 共 361 页

15 能净自佛土, 能调诸众生, 能修大慈悲, 名璎珞庄严 不作诸恶业, 修于菩萨行, 能大力无畏, 名璎珞庄严 能严大涅槃, 能得大因果, 慈心满众生, 名璎珞庄严 能离悭诳心, 修柔软四摄, 断爱瞋怖痴, 名璎珞庄严 能破五恶盖, 修集十念心, 助道不放逸, 名璎珞庄严 具足于二翼, 如法思惟义, 乐素住寂静, 名璎珞庄严 于法无所疑, 亦无痴乱心, 真实解四谛, 名璎珞庄严 持戒心无著, 亦复不生慢, 不取戒戒者, 名璎珞庄严 无上慧净定, 亦知二净慧, 能了知三界, 名璎珞庄严 意净不生慢, 见不净不轻, 知法不可说, 名璎珞庄严 慧能庄严智, 智亦庄严慧, 自他菩提净, 名璎珞庄严 知法如梦幻, 不说诸法无, 能随世间说, 名璎珞庄严 慧能庄严戒, 戒能璎珞慧, 身口菩提净, 名璎珞庄严 见法如水月, 亦如热时炎, 说法如响相, 如乾闼婆城, 非法不作法, 名慧璎珞严 第 15 页, 共 361 页

16 慧能庄严忍, 忍能庄严慧, 身口菩提净, 名璎珞庄严 随法不增减, 解已调众生, 至心观法身, 名璎珞庄严 慧能庄严进, 进能庄严慧, 不悔动心净, 名璎珞庄严 慧能庄严定, 定能庄严慧, 能说深法界, 得无胜神通, 能知诸方便, 得无上总持, 法土众生净, 名璎珞庄严 知众根利钝, 坏烦恼诸魔, 身心得自在, 名璎珞庄严 道无有去来, 亦无去来者, 非过非未来, 非现非修者, 不分别法界, 能净毕竟定, 知诸阴入界, 名慧炬庄严 阴入界如空, 无我无我所, 生灭因十二, 是名智慧净 谛知第一义, 亦知阴入界, 于法不生诤, 知三世无碍 分别三聚众, 能为说三乘, 能以三宝教, 修三无相定 无相知一相, 非幻知如幻, 无说能为说, 空说于不空 诸法非常变, 不毁坏法界, 和合因缘故, 流布于法界, 是名为真智 不分别法界, 知二动不动, 知于二浅深, 知二常无常, 是名大净智 第 16 页, 共 361 页

17 常不失念心, 了知于法界, 知字及知义, 于世谛无闇 一闻能持法, 解了众生语, 能坏诸邪道, 修于无上智 依无上四依, 璎珞大总持, 我说功德鬘, 为严菩提心 于众说无畏, 善解天神语, 能坏众疑网, 能开诸法界, 能赞于三宝, 劝人令供养, 亲近佛与众, 修集无上智 我说四璎珞, 能严佛菩萨, 若有至心信, 即得是庄严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二佛复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 :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有八光明, 以是八明能坏诸闇净菩萨行 何等为八? 一者 念光, 二者 意光, 三者 行光, 四者 法光, 五者 智光, 六者 实光, 七者 神通光, 八者 无碍智光 念光有八种 : 一者 不失过去善法 ; 二者 作未来善 ; 三者 闻法不忘 ; 四者 思惟实义 ; 五者 不为六尘所坏 ; 六者 忆持如守门人遮止恶法, 为真善法守善法城门 ; 七者 不为邪法之所诳惑 ; 八者 能大增长纯善之法 是名念光八种 意光亦有八种 : 一者 义意非字意, 二者 智慧意非识意, 三者 法意非人意, 四者 实意非虚意, 五者 菩萨意非声闻意, 六者 上意非下意, 七者 佛意非退意, 八者 怜愍意非害意 是名意光八种 行光亦有八种 : 一者 法行, 二者 一切行, 三者 众生行, 四者 众生心行, 五者 十二因缘行, 六者 广说行, 七者 行行, 八者 一切佛法行 是名行光八种 法光亦有八种 : 一者 世法光, 二者 出世法光, 三者 无漏法光, 四者 无为法光, 五者 解 第 17 页, 共 361 页

18 脱法光, 六者 心解脱法光, 七者 毕竟解脱法光, 八者 破无明慧法光 是名法光八种 智光亦有八种 : 一者 八正智光, 二者 须陀洹智光, 三者 斯陀含智光, 四者 阿那含智光, 五者 阿罗汉智光, 六者 辟支佛智光, 七者 菩萨智光, 八者 正觉智光 是名智光八种 实光亦有八种 : 一者 正定行, 二者 得须陀洹果, 三者 斯陀含果, 四者 阿那含果, 五者 阿罗汉果, 六者 辟支佛果, 七者 菩萨, 八者 佛菩提 是名实光八种 神通光亦有八种 : 一者 眼光, 能见正色 ; 二者 耳光, 能闻正声 ; 三者 念光, 能念过去阿僧祇劫所有众生 ; 四者 性光, 为观性净众生之心 ; 五者 虚空光, 以大神通光, 遍到十方无量世界 ; 六者 方便光, 具无漏智故 ; 七者 功德庄严光, 为利益一切众生故 ; 八者 智慧庄严光, 为坏一切众生疑心故 是名神通光八种 无碍智光亦有八种 : 一者 智光, 二者 意光, 三者 慧光, 四者 佛光, 五者 正见光, 六者 净众生心光, 七者 解脱光, 八者 毕竟光 是名八无碍智光 尔时, 世尊欲重宣此义, 而说偈言 : 修集于念心, 不忘善恶业, 乐闻赞诵经, 修集不放逸 能调伏诸根, 安住于寂静, 增长于善法, 修集于念光 能遮止恶法, 犹善守门者, 能守护法城, 不令四魔入 不随逐音声, 思惟真实义, 亲近善知识, 喜乐如法住 其意无边上, 永断诸烦恼, 邪法不能动, 恶世不生谤 诚心念菩提, 不说小乘心, 常乐念上意, 为众破下意 不畏魔烦恼, 修集大慈悲, 不念害众生, 其得大智光 能坏诸疑心, 解了甚深义, 知真实方便, 修四无碍智 第 18 页, 共 361 页

19 乐观十二缘, 众生之所因, 知无作受者, 能修大光法 能知诸佛法, 行世出世行, 能到十方土, 了知人天业 修集无上智, 说三归一乘, 修集八正道, 为坏三世法 于有漏无漏, 如实而知之, 能利益人天, 令断有漏法 不谬为无为, 真实而知之, 寂静光无暗, 不著有为相 知结入出缘, 知众心性净, 若有大乘定, 即知如是法, 乐住无漏流, 了四沙门果 知菩提道行, 故修无碍智, 破邪修实光, 入众无所畏 乐说真实义, 为破生死法, 眼耳净无障, 能见闻色声 过去念不谬, 亦了知他心, 到十方无碍, 知法如虚空 得无漏智慧, 为调诸众生, 具功德智慧, 为利诸众生, 于无量世中, 求是二庄严 乐受持净戒, 乐护于佛法, 修集真实光, 为于如法住 我说无量光, 为令众生得, 有信此经者, 即得此诸光 尔时, 世尊复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 :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修集大悲, 有十六事 何等十六? 一者 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贪著我见, 以我见故增长诸见, 常为生死之所系缚, 是故菩萨为此众 第 19 页, 共 361 页

20 生修大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法化, 为坏众生如是妄见 二者 见诸众生心怀颠倒, 常见无常, 无常见常 ; 苦见于乐, 乐见于苦 ; 净见不净, 不净见净 ; 我见无我, 无我见我 是故菩萨为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法要, 为坏众生如是四倒 三者 见诸众生心怀憍慢, 实无有物而生物想, 实无有事而生事想, 以是因缘起七种慢, 以是慢故增长恶法,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法要, 破坏众生如是憍慢 四者 见诸众生五盖所覆, 以覆盖故, 心多生疑不解深义,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法要, 为坏众生如是五盖 五者 见诸众生沉六入海, 眼取色相, 耳取声相, 鼻取香相, 舌取味相, 身取触相, 意取法相, 是名为沉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为拔众生如是沉没 六者 见诸众生有七种慢 : 一者 慢, 二者 大慢, 三者 慢慢, 四者 我慢, 五者 增上慢, 六者 下慢, 七者 邪慢 菩萨摩诃萨于下慢者, 自言胜汝 ; 于慢慢者, 自言最胜, 我色胜乃至识胜 ; 于增上慢者, 菩萨语言 : 汝实非圣, 不应便起圣人之想 为邪慢者, 宣说正见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为断众生如是憍慢 七者 见诸众生离于圣道, 乐行世道恶道,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为断众生世道恶道 八者 见诸众生造恶道行, 属无明爱妻息所系不得自在,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为断众生如是系缚, 出离恶道 九者 见诸众生亲近恶友, 远离善友, 其心甘乐造作恶业,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为断众生如是恶业, 远离恶友, 亲近善友 十者 见诸众生造作悭贪, 于无明爱心无厌足为施智慧,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为断众生如是悭贪 无明及爱, 施与智慧 十一者 见诸众生我见 断见, 为施众生十二因缘真智慧故, 菩萨于此而生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为断众生我见 断见, 施与十二因缘智故 十二者 见诸众生行无明闇 我见 众生见 命见 士夫见 别异见 邪见 著见, 菩萨为施智光明故, 于此众生而生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为断众生如是所见 十三者 见诸众生乐于生死, 于五聚阴而生亲想,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为断众生如是三有 十四者 见诸众生为魔所缚,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为坏众生如是魔网 第 20 页, 共 361 页

21 十五者 见诸众生甘乐快乐, 而不能知真实乐因,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示诸众生真实乐因 十六者 见诸众生求涅槃门不能知处, 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 悲因缘故宣说正法, 为此众生开涅槃门 善男子, 菩萨修悲, 悉因如是十六因缘 善男子, 一切众生有三十二不善之业, 菩萨见已修集善业, 为坏众生如是恶业 何等三十二? 一者 有诸众生无明睡眠, 菩萨见已修集智慧, 为悟众生如是睡眠 二者 见诸众生下解下欲, 菩萨见已修集上解上欲, 为以大乘而教化之 三者 有诸众生乐为非法, 菩萨见已修集正法, 为令众生于诸法中得大自在 四者 有诸众生修集邪命, 菩萨见已修于正命, 为坏众生如是邪命 五者 有诸众生入于邪林, 菩萨见已修集正见, 为令众生出邪林故 六者 有诸众生乐为放逸, 菩萨见已修不放逸, 为令众生离放逸故 七者 有诸众生乐为粗穬, 菩萨见已修如法住, 为坏众生如是粗穬 八者 有诸众生悭贪吝惜, 菩萨见已修一切施, 为坏众生悭贪心故 九者 有诸众生毁犯禁戒, 菩萨见已修持净戒, 为破众生毁禁心故 十者 有诸众生心常瞋恨, 菩萨见已修慈悲忍, 为坏众生如是瞋恨 十一者 有诸众生懒惰懈怠, 菩萨见已修勤精进, 为坏众生如是懈怠 十二者 有诸众生其心狂乱, 菩萨见已修集定心, 为坏众生如是狂乱 十三者 有诸众生邪智覆心, 菩萨见已修集正智, 为坏众生如是邪智 十四者 有诸众生说义颠倒, 菩萨见已思惟正义, 为坏众生如是颠倒 十五者 有诸众生乐造世行, 菩萨见已修善方便, 为坏众生乐世行故 十六者 有诸众生系属烦恼, 菩萨见已先自除断, 为坏众生烦恼系缚 十七者 有诸众生我见所缚, 菩萨见已自除我见, 为断众生如是我见 十八者 有诸众生诸根不调, 菩萨见已自调诸根, 为调众生如是不调 十九者 有诸众生说言无作无有受者, 菩萨见已宣说有作及有受者, 为坏众生如是邪说 二十者 有诸众生不知恩义, 菩萨见已说知恩法, 为坏众生如是不知恩义 二十一者 有诸众生未得谓得, 菩萨见已修集正法, 为坏如是增上慢故 二十二者 有诸众生恶口粗穬, 菩萨见已修善口语, 为坏众生如是恶口 二十三者 有诸众生贪无厌足, 菩萨见已修集知足, 为坏众生不知足故 第 21 页, 共 361 页

22 二十四者 有诸众生不能恭敬父母师长, 菩萨见已修不放逸, 为令众生供养恭敬父母师长 二十五者 有诸众生贫穷困苦, 菩萨见已修集七财, 为坏众生如是贫穷 二十六者 有诸众生常为四大毒蛇所病, 菩萨见已修身念处, 为令众生远离如是四大毒病 二十七者 有诸众生行无明闇, 菩萨见已修集智慧, 为令众生燃慧灯故 二十八者 有诸众生乐三有狱, 菩萨见已修出离道, 为示众生知出离故 二十九者 有诸众生常行左道, 菩萨见已修集右道, 为令众生舍左道故 三十者 有诸众生贪著身命, 菩萨见已于自身命修不贪著, 为令众生舍贪著故 三十一者 有诸众生不能恭敬供养三宝, 菩萨见已修集信心, 为令众生信三宝故 三十二者 有诸众生实非世尊, 自谓世尊, 菩萨见已修集六念, 为令彼等知真实法故 善男子, 是名众生三十二业 菩萨见已修治自业, 成就具足一切善法坏诸恶业, 劝诸众生令行善业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有无量业 何以故? 众生烦恼有无量门, 为闭众生烦恼门故, 菩萨修集无量善业 善男子, 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 悉住声闻 辟支佛乘, 欲比菩萨初发心业, 百分千分不可为喻 何以故? 二乘之人自为解脱观于烦恼, 菩萨不尔, 常为众生得解脱故观诸烦恼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所作诸业, 于诸凡夫 二乘业中最为殊胜 何以故? 众生之业性是颠倒, 二乘之业有边际故, 菩萨之业无边无量, 是故菩萨胜于一切声闻 缘觉 尔时,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闻是法已, 心生欢喜踊跃无量, 白佛言 : 世尊, 甚奇! 甚特! 快说如是不可思议 如来于此已说菩萨璎珞庄严 菩萨光明 菩萨大悲 菩萨善业 唯愿宣说, 云何如来观诸众生起于大悲? 云何名悲? 悲有何行, 有何相貌, 何因缘起? 云何名佛业? 佛业有何行, 有何相貌, 有何因缘起? 善哉! 世尊, 一切知见, 唯愿广说如来之业 佛言 : 善哉! 善哉! 善男子, 汝今谛听! 善思念之, 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善男子, 一切如来所有大悲不出不行 何以故? 常不变故, 无量劫中修集得故, 是故大悲不行不转, 不修不舍, 亦能为于一切众生 善男子, 一切诸佛所有大悲, 无量无边, 其心平等, 从久远来, 无量舌力不能宣说 善男子, 如来世尊, 未尝远离如是大悲! 无上菩提及与大悲, 如是二法等无差别 如来所得无上菩提无根无住 根名我见, 住名四颠倒, 如来世尊知根知住, 是故菩提无根无住 一切众生皆悉无有无根无住, 欲施众生无根无住起大悲心, 如来于此欲令知故演说正法 善男子, 夫菩提者, 清净寂静 云行为净? 云何寂静? 净名为内, 寂静名外 内名眼空, 空名无我 无有我所 何以故? 性是一故 乃至意亦如是 何以故? 性是一故 知眼空已, 不著于色, 不著色心, 是名寂静 乃至意法亦复如是 一切众生不知菩提清净寂静, 如来于此而起大悲, 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 一切众生心性本净 性本净者, 烦恼诸结不能染著, 犹若虚空不可沾污 心性 空性等无 第 22 页, 共 361 页

23 有二 众生不知心性净故, 为欲烦恼之所系缚, 如来于此而起大悲, 演说正法欲令知故 善男子, 夫菩提者, 不取不舍 云何不取? 如来不见一切诸法此岸 彼岸 何以故? 一切诸法离此 彼故, 如来世尊如实知之, 是名不取 云何不舍? 一切众生不知法界, 如来教令了了知故, 是名不舍 如来于此而起大悲, 演说正法为令众生知是二法 善男子, 夫菩提者, 无想无缘 云何无想? 不见眼识乃至意识, 不见色相乃至法相 于是法中不知不见故无取著, 是名无缘 无想无缘是名圣行 云何圣行? 所谓不行三界之行 善男子, 如是不行名为圣行, 一切圣人不行于行 众生不行如是圣行, 如来于此而起大悲, 演说正法欲令知故 善男子, 夫菩提者, 非是三世 ; 非三世者, 名为三等 过去意 未来识 现在贪, 是名三分 以能了了知三分故, 意 识及贪无有住处 以是义故, 不念过去, 不求未来, 不爱现在, 若见三世悉平等者, 是名正见 如来为令一切众生得如是等平等正见, 而起大悲演说正法 善男子, 夫菩提者, 无身无为 非眼识界, 乃至非意识界, 是名无身 不生不灭, 不尽不住, 无有三相, 是为无为 善男子, 一切法性是名无性, 若无性者则无有二, 是故菩提无身无为 一切众生不知菩提无身无为, 如来为令了了知故, 而起大悲演说正法 善男子, 夫菩提者, 无有分别, 无有句义 云何分别? 云何句义? 无所住者名无分别, 字不摄故名无句义 ; 非有二故名无分别, 不入法界名无句义 ; 无动摇故名无分别, 不变易故名无句义 ; 不可说故名无句义, 空故名无分别 ; 无觉观故名无分别, 无相故名无句义 ; 不发故名无分别, 无愿故名无句义 ; 知众生界同于虚空名无分别, 无众生界名无句义 ; 不生故名无分别, 无宅故名无句义 ; 不灭故名无分别, 无为故名无句义 ; 不行故名无分别, 平等故名无句义 ; 知平等故名无分别, 寂静故名无句义 众生不知如是等义, 如来为令了了知故, 而起大悲演说正法 善男子, 夫菩提者, 不可以身得, 不可以心得 何以故? 身 心如幻故 若能了知身心真实, 是名菩提 为流布故名为菩提, 而其性相实不可说 善男子, 夫菩提者, 不可说身, 不可说心 ; 不可说法, 不可说非法 ; 不可说有, 不可说无 ; 不可说实, 不可说空 何以故? 性不可说故 菩提者无有住处, 不可宣说犹如虚空 为真实知一切诸法, 不可宣说 字中无法, 法中无字, 为流布故, 故可宣说 一切凡夫不知真实, 是故如来于此众生而起大悲, 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 夫菩提者, 无取无缘 云何无取? 云何无缘? 知眼真实名为无取, 知眼无境名为无缘 ; 乃至知意真实名为无取, 知意无境名为无缘 如来世尊以如是义, 知于菩提无取著故名为无取, 无屋宅故名为无缘 眼识不住于彼色中名无屋宅, 乃至意识亦复如是 一切众生心无住处, 如来世尊如实而知心无住处 无住处者有四种 色 受 想 行, 于是四法心无所住, 是名心无住处 是故名为一 第 23 页, 共 361 页

24 切诸法悉无住处, 如来世尊如实知之, 一切凡夫不能知故, 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 善男子, 夫菩提者, 名之为空 而菩提中无有空相, 是故名空 一切法空, 菩提亦尔 如来世尊真实能知如是之空, 是故如来名为知空 诸佛名觉, 一切诸法而不觉知, 空中之空亦能了知 无上菩提空及菩提即是一如, 空与菩提是一非二 离空, 菩提别有法者可得说二 ; 以无二故, 名之为空 无名字故名之为空, 无相貌故名之为空, 无威仪故名之为空, 无修行故名之为空, 无言说故名之为空 善男子, 第一义者谓无诸法, 云何说空? 善男子, 譬如虚空无言无说, 无言无说故, 故名虚空 ; 无言说中无有言说, 是名为空 一切诸法亦复如是, 无名字法说为名字, 如是名字亦无住处 ; 若名无住处, 名下之法亦复如是 如来真实知如是法不生不灭, 以真知故名得解脱 本无系缚, 云何说言名得解脱? 是故如来无缚无解 如是等法, 一切凡夫不能知见, 如来于此而起大悲, 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 夫菩提者, 同于虚空 虚空之性, 不平不下, 菩提亦尔 若法无性, 不可说言有平有下 如来世尊知一切法无平无下, 乃至微尘不作平下 若法有性即如实智, 如实智者, 知一切法本无今有, 已有还无, 出时 灭时无所系属, 从缘而出, 从缘而灭, 以是义故名之为道, 断是道故名为菩提 凡夫众生不知如是真实道故, 如来于此而起大悲, 宣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 夫菩提者, 名真实句 真实句者, 即是菩提 色亦如是, 如是二句等无差别 ; 受想行识, 地水火风, 眼界 色界 眼识界乃至意界 法界 意识界, 亦复如是 是名法流布, 真实觉知如是阴入界法无有颠倒 不颠倒者, 知过去法不生不灭, 未来之法不生不灭, 现在之法亦不生不灭 如是知已, 名不颠倒名真实句 真实句者, 如一法, 一切法亦如是 ; 如一切法, 一法亦如是 是真实句, 凡夫不知, 如来于此而起大悲, 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 夫菩提者, 非内非外 云何为内? 云何为外? 非内者, 无所造作 ; 非外者, 无所觉知 内者谓作, 外者谓相, 菩提之体非作非相, 是故名为非内非外 又非内者, 非身口意业 ; 非外者, 非三业缘 非内者, 无相解脱门 ; 非外者, 空解脱门 如是等义凡夫不知, 如来于此而起大悲, 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 夫菩提者, 无漏无取 云何无漏? 云何无取? 无漏者远离四流, 四流者 欲流 有流 无明流 见流 无取者远离四取, 四取者 欲取 有取 见取 戒取 而诸众生无明所覆行于四取, 以渴爱故作我我所 如来了知我取根本, 是故我净, 我净故能净众生 我净者, 则不觉知一切诸法, 亦不思惟一切非法, 不起无明, 不起无明因缘故不起十二因缘有, 十二因缘有不起故则不生, 不生故入决定聚, 入决定聚者名为了义, 了义者名第一义, 第一义者名无众生, 无众生义者名不可说, 不可说义者即十二因缘义, 十二因缘义者即是法义, 法义者即是如来 以是义故我经中说, 若有得见十二因缘则为见法, 见法者为见如来, 见如来者即无所见 所见是邪, 夫邪见者谓想数法 如来无想亦无想 第 24 页, 共 361 页

25 数, 以是义故见如来者为无所见 若见如来无想无作 无知无觉, 是名真实见于如来 如来亦尔, 觉知一切诸法平等 如法界无取, 一切凡夫不能觉知, 如来于此而起大悲, 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 夫菩提者, 清净 寂静 光明 无诤 云何为净? 云何寂静? 云何光明? 云何无诤? 不杂烦恼名之为净, 空解脱门名之寂静, 无相无愿名为光明, 无生无灭名为无诤 又无生者名之为净, 无灭者名为寂静, 无取者名光明, 不出者名无诤 性名为净, 无诸烦恼名为寂静 光明 无诤 法界名净, 真实之性名曰寂静 光明 无诤 虚空之性名之曰净, 无分别法界名曰寂静 光明 无诤 内外清净名之为净, 于内外法不取不著, 名为寂静 光明 无诤 真知五阴名之为净, 真实知界名为寂静 光明, 远离诸入名为无诤 见过去尽名之为净, 见未来不生名为寂静, 见现在法住于法界无有动转, 名光明 无诤 清净 寂静 光明 无诤, 如是四法等入一界 一法 一句, 如是三法即是涅槃 远烦恼故名之为净, 毕竟净故名曰寂静, 无闇冥故名曰光明, 不可说故名为无诤, 以是故言释迦如来默无所说 善男子, 夫菩提者即是虚空, 虚空者名之为法 如法, 众生亦尔 ; 如众生, 福田亦尔 ; 如福田, 涅槃亦尔 以是义故, 一切诸法同于涅槃 如来能觉如是法界, 是故名佛 修集具足清净 寂静 光明 无诤如是四句, 名之为佛 如来能知善方便故, 初得菩提默然而住, 无所宣说待梵王请 尔时, 尸弃梵王与六万八千诸梵天人来至我所, 头面作礼, 合掌而言 : 唯愿如来, 为诸众生转正法轮 而说偈曰 : 如来法离净寂静, 大光无碍无有诤, 无字无声亦无说, 真实觉知如法界 佛为众生无量劫, 苦行受持世间戒, 为悟无明睡众生, 久行放逸迷实义 又此会中无量众, 于无量佛积善根, 能解甚深真实义, 唯愿转于无上轮 此众已调一切魔, 欲令开阐甘露门, 如来号为真导师, 示闇众生无上道 如来虽有大慈悲, 怜愍众生如一子, 我今劝请法应尔, 愿转无上正法轮 如往三佛转法轮, 唯愿如来亦复尔, 毕竟导师无退转, 示暗众生一真道 如雨润长诸草木, 令诸众生除热渴, 第 25 页, 共 361 页

26 佛施法雨于众生, 为得无上无异果 如来初生发誓言, 我当救彼苦众生, 众生渴仰甘露味, 愿大施主施法雨 尔时, 世尊既受请已, 往波罗奈鹿野林中仙人住处, 转正法轮 如是法轮, 诸天 魔 梵及余沙 门 婆罗门等所不能转 尔时, 世尊说四谛时, 憍陈如比丘得法眼净 其声遍闻三千大千世界, 尔时世 尊说优陀那 : 甚深之义不可说, 第一实义无声字, 憍陈比丘于诸法, 获得真实之知见 ; 即是我往无量世, 所得菩提今已得 如来转是正法轮时, 无量众生悉得调伏 示现如是大悲神通, 众生见已, 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 如来如是十六大悲, 悉为众生而修起之 如来以是悲因缘故, 为一一众生, 于恒河沙劫大地狱中, 受诸苦恼心不悔退, 而其悲心亦无损减, 以是义故, 如来大悲不可思议 善男子, 声闻人悲犹如画皮, 菩萨大悲犹如破肉, 如来大悲破骨彻髓 ; 声闻之悲赞佛所知, 菩萨大悲劝他令行, 如来大悲授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 声闻悲心为慈因缘, 菩萨大悲为调众生, 如来大悲为毕竟度 ; 声闻悲心因粗苦生, 菩萨大悲因离苦生, 如来大悲因断一切因缘而生 善男子, 如来修集如是大悲, 若为一人住经一劫 百劫 千劫 万劫, 至无量劫终不毕竟入于涅槃 善男子, 如来大悲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善男子, 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时世有佛号栴檀窟, 界名大香, 劫名上香 尔时, 世尊于三百三十二万劫中, 常以正法教诸声闻 时佛身上一一毛孔所出香气, 遍满三千大千世界 尔时, 此界无有臭秽名, 所有草木山河之属悉栴檀香 ; 众生身香亦复如是, 一切无有身口意恶, 诸佛弟子闻此香已即得四禅 尔时, 乃有一万诸佛次第兴世, 皆同一号, 号栴檀窟, 是故彼劫名曰上香 尔时, 如来作佛事已欲入涅槃, 观诸众生谁未调者我当调之? 尔时, 如来以净天眼, 见有一人在非有想非无想处, 已于先佛种下上善根, 定当因佛而得度脱, 非因声闻得解脱也 ; 寿过八万四千劫已, 乃当下生来受五欲, 当得闻于大乘经典,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安住不退 尔时, 世尊以大悲故起大方便, 告诸比丘 : 我涅槃时到 作是言已, 即便入于不悔三昧, 示诸众生令知涅槃 既知如来入涅槃已, 令诸大众广设供养, 正法住世满足六十八万四千岁 当尔之时, 佛诸弟子, 乃至无有一人于正法所作邪法想 第 26 页, 共 361 页

27 尔时, 世尊以定力故, 八万四千劫隐密此身不令众见 过是劫已, 彼人即下生于人中大长者家, 经八十年彼佛即从三昧而起诣长者家 其家大小悉无见者, 唯是童子独得见之 尔时, 世尊为令彼人于五欲中心生厌离, 而为说法 彼人闻已, 即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如来知已, 即为授记 : 善男子, 汝于来世过七万二千阿僧祇百千劫, 当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号曰宝上 如是音声余无闻者, 唯有一万二千诸天同得闻之, 闻已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俱作是言 : 愿彼宝上成佛之时, 我等当于是佛法中, 咨受正法而为弟子 尔时, 如来知是事已复与授记 : 宝上如来成作佛时, 汝等当作受法弟子, 彼佛亦当授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栴檀窟佛授彼记已, 尔乃毕竟入于涅槃, 一切诸天大设供养 善男子, 如来具足如是大悲, 非诸声闻 缘觉所知 善男子, 尔时彼佛不断佛种, 若有众生供养三宝亦复如是 佛说如是大悲功德时, 此会众中有三恒沙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半会大众得成于忍, 半中之半得具如是十六大悲, 其余半半得佛法忍 尔时, 一切诸天世人闻法欢喜, 同声赞叹 : 善哉! 善哉! 甚奇! 甚特! 快说如是大悲法门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三 善男子, 如来复有三十二业 何等三十二? 善男子, 如来能知是处 非处 云何是处? 云何非处? 善男子, 若有造作身口意恶, 得受安乐无有是处, 是名非处 ; 若有造作身口意善, 受乐果者, 斯有是处, 是名是处 若习悭贪得大富者, 无有是处 ; 修行惠施得大富者, 斯有是处 毁破禁戒得受天身, 无有是处 ; 护持净戒得受天身, 斯有是处 瞋恨之人得身端正, 无有是处 ; 修集忍辱得身端正, 斯有是处 懈怠之人得大神通, 无有是处 ; 勤修精进得大神通, 斯有是处 放心散乱得定地者, 无有是处 ; 摄心不乱得定地者, 斯有是处 愚痴之人断烦恼气, 无有是处 ; 修智之人断烦恼气, 斯有是处 若作五逆得无漏者, 无有是处 ; 若无五逆得无漏者, 斯有是处 以女人身作转轮王, 无有是处 ; 以男子身得转轮王, 斯有是处 ; 帝 释 梵王 佛亦如是 若转轮王非法治国, 无有是处 ; 转轮圣王正法治化, 斯有是处 郁单曰人堕三恶道, 无有是处 ; 郁单曰人寿终生天, 斯有是处 杀生因缘得长寿者, 无有是处 ; 以是因缘寿命促短, 斯有是处 若有邪见得圣道者, 无有是处 ; 若有正见得圣道者, 斯有是处 须陀洹人得第八有, 无有是处 ; 须陀洹人即涅槃者, 亦无是处 ; 阿那含人受欲有身, 亦无是处 ; 阿罗汉人受后有 第 27 页, 共 361 页

28 者, 无有是处 ; 贤圣之人咨承异师, 无有是处 ; 得不退忍退菩提者, 无有是处 ; 菩萨坐于菩提树下, 不得菩提而起去者, 无有是处 ; 如来若有烦恼习者, 亦无是处 ; 诸佛世尊知有障碍, 无有是处 ; 若有能见如来顶者, 亦无是处 ; 若有众生能知如来心境界者, 无有是处 ; 如来之心不常定者, 亦无是处 ; 如来世尊有二语者, 无有是处 ; 如来世尊有过失者, 亦无是处 善男子, 是名如来第一之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大地可说动转相, 猛风可说停住相, 虚空可说有色相, 佛不说处为非处 虚空可说作界像, 佛不说处为非处 如来演说处非处, 下中上分悉真实, 不说是处非处一, 如是二处各无二 如来亦说下中上, 各各无有三种相, 佛知是处非处已, 故能宣说无上法 如来了知众生心, 善能分别细微相 ; 沙门梵志闇处行, 不知是处非处因 众生不知处非处, 是故不能得解脱 ; 如来悉知处非处, 是故称为无上尊 若诸众生无法器, 如来于是修舍心, 设大方便待时节, 为令彼得真解脱 如来世尊智无上, 是则名为第一法, 如是清净第一业, 为令众生得调伏 如来说是第一力, 甚深难测无能知, 如是妙法难可宣, 为破邪见怜愍说 复次, 善男子, 如来世尊善知去来现在众生所有诸业, 知业知报, 知恩知处 若过去业是不善因, 如来知是未来之世得不善果 若未来业有退因缘, 如来了知实是退因 若未来业能增长法, 如来悉知以是因缘能增长法 若现在业若进若退, 如来悉知以是因缘有进有退 若有作业是声闻因 是缘觉因 是菩萨因 是如来因, 如来悉知以是因缘, 是声闻因 是缘觉因 是菩萨因 是如来因 是名如来第二之业 第 28 页, 共 361 页

29 尔时, 世尊复说颂曰 : 如来获得无上智, 是故能知业因果, 智知三世非三摄, 能知众生三世业, 善解众生安乐因, 亦能了知苦恼因 如来坏邪无因果, 是故修集第二业, 通达进退二法因, 善恶业果亦复然 如来知见无障碍, 如观掌中庵罗果, 知下中上真实相, 三乘所因亦复然 如来善知众生业, 亦知善恶诸业果, 众生业果三世摄, 知见不谬名正觉 复次, 善男子, 如来世尊知诸众生种种欲解, 若贪欲 若瞋恚 若愚痴 : 现在世贪起, 未来世贪 恚 愚痴 ; 现在世瞋起, 未来世贪 瞋 恚痴 ; 现在世痴起, 未来世贪 瞋 恚痴 如来悉知, 现在住善欲, 未来恶欲 ; 现在住恶欲, 未来善欲 如来悉知, 现在住下欲, 未来世下中上分 ; 现在住中欲, 未来世下中上分 ; 现在住上欲, 未来世下中上分 如来悉知, 邪聚众生能作正聚, 不定众生住于正定 如来悉知, 欲界众生有色 无色界欲解, 知声闻人有缘觉欲解 有佛欲解 如来真实通达知故而为说法 是名如来第三之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众生欲解有种种, 其意若干非一徒 ; 如来真实知诸欲, 故能随意演说法 贪欲瞋恚愚痴性, 随相而知无颠倒, 下中上品亦如是, 善恶业因果真实 通达三聚无有定, 一切三乘亦复然, 智知三世非三摄, 为诸众生说三力 复次, 善男子, 如来悉知无量世界, 若修善行 若行恶法 若无碍行 云何名知? 内空 外空 内外空故 复次, 如来知眼知色及知眼识 云何而知? 如虚空故 复次, 如来知欲 色界及无色界 云 第 29 页, 共 361 页

30 何而知? 如觉观故 复次, 如来知于行界 云何而知? 如行性故 复次, 如来知烦恼界 云何而知? 客尘性故 复次, 如来知不污界 云何而知? 一切诸法性本净故 复次, 如来知生死界 云何而知? 无明缘故 复次, 如来知涅槃界 云何而知? 实思惟故 复次, 如来知世住界, 知世爱界, 知世瞋界, 知世痴界, 知世净界, 知世净心界, 以知界故能实说法 是名如来第四之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人中师子王, 能真实知众生界, 如来智慧无有边, 是故能知世无边 知善恶行解脱行, 亦知眼色眼识行, 通达一切无量法, 其性本来常清净 内外真实无所有, 五阴诸入十八界, 身口意业及四大, 如是诸法悉无实 知如是等众生界, 皆悉同于虚空境, 三界性相无真实, 诸烦恼界亦如是 烦恼性相无坚牢, 无漏解脱亦复然, 如来虽知真实界, 终不言知而生慢 虚空无量无边际, 一切众生界亦然, 如来智慧无边际, 远离三种有为相 佛智无上甚深奥, 一切众生不能知, 如来怜愍众生故, 宣说如是第四力 复次, 善男子, 如来善知一切众生诸根利钝 云何而知? 知上中下, 知增知减, 亦知贪欲有一亿种, 瞋恚愚痴各一亿种, 知贪欲重 知贪欲轻, 知瞋恚重 知瞋恚轻, 知愚痴重 知愚痴轻, 知一种根能增生死, 知一种根能灭生死, 了知善根 知不善根, 知非善 非不善根, 知解脱根, 知六情根 男根 女根 命根 苦根 乐根 忧根 喜根 舍根 信根 进根 念根 定根 慧根 未知欲知根, 知根 知已根, 知眼根因乃至意根因, 知耳根因作眼根缘, 知鼻根因作舌根缘, 知舌根因作身根缘, 知戒庄严能修于施, 知施庄严能修于戒 如来悉知谁可说施, 谁可说戒, 乃至智慧亦复如是 ; 知谁可为说四念处, 乃至八圣道分 ; 谁可为说声闻之乘 辟支佛乘 无上佛乘 ; 知缘觉根学声闻乘, 知正觉根学声闻乘 辟支佛乘 ; 知下根人能修 第 30 页, 共 361 页

31 上根, 上根之人修于下根 ; 知众生根, 未可调者则生舍心, 可调伏者为说正法 如来悉知熟不熟相 不熟熟相 不熟不熟相 熟有熟相, 知生死根, 知解脱根, 知庄严根, 知具足根, 一切根性 因缘 果报悉知悉见 是名如来第五之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知根到彼岸, 故知众生种种解, 亦了知根下中上, 并及诸业亦如是 亦知烦恼轻重相, 及知诸根难易调, 知乐生死及解脱, 了知眼根至意根 知根行处及灭处, 了知一切三乘根, 有可转者不可转, 知众生根熟不熟 随其意种为说法, 善知呵责软语调 ; 知有不受教诲者, 则于其人修舍心 如来善知诸方便, 为破烦恼庄严智, 为破众生烦恼故, 演说如来第五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真实知至处道 云何而知? 知正定聚, 知邪定聚及不定聚, 知于因力及果报力, 知过去世福德因缘, 知现在世庄严因缘, 难调 易调, 略说广解 广说略解, 知是众生能得解脱 不得解脱, 知不定者遇善知识住正定聚, 不得善友则无解脱 如来知已, 随其意趣而为说法 彼闻法已, 系念思惟获得善果 如来出世惟为不定, 终不为彼邪定说法 何以故? 非是器故, 不能获得真解脱故, 是名如来于是人所修集舍心 菩萨摩诃萨真实知已勤修庄严, 为破如是邪定众生, 是故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如来善知贪有三种 : 一者 因见净故, 二者 受因缘故, 三者 本因缘故 瞋有三种 : 一者 瞋因缘故, 二者 受因缘故, 三者 本因缘故 痴亦三种 : 一者 无明因缘, 二者 我见因缘, 三者 疑网因缘 复次, 如来知诸众生苦迟得通 苦速得通, 知苦迟者能得乐速, 知乐速者能得苦迟, 知乐迟者能得乐速 ; 知有修力, 知有智力, 又知有道具足修力 不具智力, 有具智力 不具修力, 有具修力及以智力, 不具修力 不具智力 ; 又知有道能作净心 不能庄严, 有能庄严 不能净心, 有作净心 能具庄严, 有不具净心 不具庄严 ; 又知有道能净其身 不净口意, 有净口意 不净其身, 有身口意净, 有身口意不净 是名如来第六之业 第 31 页, 共 361 页

32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善知所至处, 亦知众生诸因缘, 亦能了知定不定, 通达明晓调不调 ; 不为邪定演说法, 亦不调伏下根者 知贪瞋痴三种说, 亦知诸结轻重相, 知于四道转不转, 是故佛知道毕竟 修力智力真实知, 下中上力亦如是, 知身口意净不净, 心及庄严亦复然 众生诸根烦恼界, 如来知已为破坏, 为彼无明闇众生, 宣说如来第六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知禅解脱三昧烦恼解脱 云何而知? 知诸众生以因缘故贪乐生死, 以因缘故贪乐涅槃 云何名因? 云何名缘? 若诸众生思惟不善, 是名生死因缘 ; 因不善思惟故生长无明, 是故不善为因, 无明为缘 ; 因无明故则生于行, 是故无明为因, 诸行为缘 ; 因诸行故则生于识, 是故行则为因, 识则为缘 ; 因识故则生名色, 是故识则为因, 名色为缘 ; 因名色故则生六入, 是故名色为因, 六入为缘 ; 因六入故则生于触, 是故六入为因, 触则为缘 ; 因触生受, 是故触则为因, 受则为缘 ; 因受生爱, 是故受则为因, 爱则为缘 ; 因爱生取, 是故爱则为因, 取则为缘 ; 因取生有, 是故取则为因, 有则为缘 ; 因有生生, 是故有则为因, 生则为缘 ; 因生则有老死等苦, 是故生则为因, 老死为缘 烦恼为因, 诸业为缘 ; 诸见为因, 爱结为缘 ; 烦恼为因, 五盖为缘, 是名为因, 是名为缘 而诸众生以是因缘贪乐生死 何因缘故贪乐涅槃? 有二因 二缘, 令诸众生乐于涅槃 : 一者 乐喜听法, 二者 乐正思惟 复有二种 : 一者 舍摩他, 二者 毗婆舍那 复有二种 : 一者 不去智, 二者 不来智 复有二种 : 一者 观生死, 二者 观涅槃 复有二种 : 一者 如法持, 二者 得证 复有二种 : 一者 修解脱门, 二者 得解脱果 复有二种 : 一者 尽智, 二者 无生智 复有二种 : 一者 谛智, 二者 观十二因缘 是名为因, 是名为缘, 而诸众生以是因缘乐于涅槃 如来悉知如是等禅三昧解脱, 既了知已, 舍离欲恶不善之法, 有观有觉, 离生喜乐, 入于初禅 ; 入初禅出灭定, 入灭定出初禅, 乃至八解脱亦复如是 一切众生悉不能知如来世尊出入之处, 如来悉知住定平等及以上下 众生谓佛入一三昧, 而佛实入一切三昧 ; 众生见佛起一切定, 而佛实入一定三 第 32 页, 共 361 页

33 昧 如来三昧无有次第, 然非不定, 一切声闻 缘觉 菩萨悉不能知 如来又知说法因缘, 得声闻三昧 说法因缘, 得缘觉三昧说法因缘, 得菩萨三昧, 知已随意而为演说 是名如来第七之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了知生死因, 亦复通达解脱因, 既了知已为说法, 破坏生死不善因 不善思惟无明因, 无明因缘长生死, 烦恼因缘受业果, 诸见因缘增爱结 若得亲近善知识, 至心听受无上法, 观察内外空三昧, 即能越度生死海 修集无上定智慧, 观法平等无去来, 若能观见无出灭, 即得了了寂静眼 修集无上三脱门, 具足尽智无生智, 既自获得无碍智, 复能为诸众生说 入于初禅出灭定, 入于灭定随意出, 如来三昧无次第, 是故名为常在定 如来所入种种定, 与诸法界无差别, 二乘不知佛住处, 菩萨不知甚深定 众生常行无明闇, 不知如来入出处, 无上世尊怜众生, 是故宣说第七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善知自身所有过去世业, 若一生 二生至无量生, 一灾 二灾至无量灾, 一劫 二劫至无量劫, 忆念生名种姓 饮食 色貌 形质 苦乐 寿命 念他有灭, 生于他有 ; 如自身, 他亦如是 亦知众生所有业因, 是诸众生造是业因得他有身, 是诸众生造是业因得此有身 知众生心及因缘, 是心灭已次第生心 如是等事恒沙众生所不能知, 佛宿命智悉知三世无有始终, 如是智慧不可称量 劝诸众生汝今当念, 过去世中所更善恶, 以佛力故悉得忆念 往昔所种无量善根, 若佛边种, 若于声闻 缘觉边种, 既忆念已, 如来即为随意说法令不退转 是名如来第八之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第 33 页, 共 361 页

34 如来忆念无量世, 若自若他善恶业, 明见无量劫中事, 犹观掌中庵罗果 种姓生名悉能知, 色劫生灭亦如是, 亦知寿命及住处, 善恶业因亦复然 知众无量次第心, 及知心因生灭处, 遍知无量劫中生, 亦不尽于无碍智 佛智无量不可称, 二乘不知其境界, 为令众生念过去, 随意宣说第八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天眼清净微妙, 见诸众生生灭堕落, 若受善色 若受恶色, 若生善有 若生恶有, 亦能明了知诸业因 : 知是众生身口意恶, 诽谤圣人增长邪见, 以恶业故, 舍此身已即堕地狱 ; 知是众生身口意善, 不谤圣人增长正见, 以是业缘, 舍此身已即生善有 如来天眼能见十方诸佛世界, 无有边际犹如虚空, 无有限量犹如法界, 悉见众生生时灭时, 见诸世界成时坏时, 亦知众生发菩提心生时灭时 ; 见一切佛始成正觉, 转正法轮入涅槃时 ; 见诸声闻证得解脱, 得解脱已取涅槃时 ; 见诸缘觉以神通力, 报诸众生信施恩时 如是等事, 一切五通 声闻 缘觉及诸菩萨所不能见 如来天眼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以天眼故观诸众生, 谁应为佛之所化度, 谁复应为声闻 缘觉之所化度, 若应从佛而得度者, 如来即为示现其身, 其余众生悉无见者 是名如来第九之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无量劫中修善业, 获得如是净天眼, 能见十方诸众生, 具足成就善恶色, 见上中下诸众生, 亦见受于善恶有, 能知身口意善业, 业因所得诸果报 亦知声闻辟支佛, 菩萨之人善法境, 见十方佛破魔兵, 转正法轮入涅槃, 见诸声闻得解脱, 教化众生取灭度, 见辟支佛示神通, 以报施主之恩德 如来所说真实法, 闻已能度生死海, 声闻缘觉及菩萨, 不能知佛所见处 第 34 页, 共 361 页

35 如来睹见细微尘, 亦见无量无边界, 如来教化佛所度, 是故宣说第九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世尊知诸漏尽毕竟解脱 :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 更无后有 佛漏尽智清净微妙, 言清净者无诸习气 声闻之智有边有量 何以故? 有习气故 辟支佛智亦有边量 何以故? 无大悲故 佛漏尽智无量无边 何以故? 知一切行故, 具足成就一切智故, 永断一切诸习气故, 摄取大慈大悲, 庄严四无所畏, 于一切法无取相习, 一切世间所不能胜, 行住坐卧无诸过失 犹如虚空, 清净明了不杂烟云 ; 佛漏尽智亦复如是, 不杂一切诸烦恼习 如来成就清净具足是漏尽智, 能为众生敷扬宣说, 令彼闻者断诸烦恼, 菩萨闻已发大庄严为断烦恼 是名如来第十之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佛漏尽智无有边, 清净不杂烦恼习, 声闻缘觉习结气, 是故漏尽智不净 如来具足大慈悲, 是故其智无边际, 具足成就一切行, 故知众生漏行处 所可演说无常我, 令众生知空无乐, 修善思惟得净眼, 知无众生无士夫 大悲怜愍诸众生, 具足十力四无畏, 为断烦恼智无碍, 是故宣说第十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具足四无所畏, 成如来业 如来业者, 悉已觉知一切诸法, 若天 若人 若魔 若梵 若沙门 若婆罗门, 如实而言如来不觉不知法者, 无有是处 何以故? 如来世尊名为正觉, 觉平等法 若凡夫法 若圣人法, 若声闻法 若缘觉法 若菩萨法 若佛法, 若学法 若无学法, 若世法 若出世法, 若善法 若不善法, 若有漏法 若无漏法, 若有为法 若无为法, 如是等法平等觉知, 故名正觉 言平等者, 见空平等法真实故, 无相平等坏诸相故, 无愿平等不著三界故, 不生平等无生性故, 无行平等无行性故, 无出平等无出性故, 无至处平等无至处性故, 真实平等无三世性故, 智解脱平等无无明性故, 涅槃平等无生死性故, 见如是法皆悉平等, 是故如来名为正觉 如是观已以大慈悲, 为诸众生称扬宣说 若非世尊作世尊想, 若非正觉作正觉想, 若非漏尽作漏尽想, 如来具足四无所畏, 能坏如是诸恶想等 是名如来第十一业 第 35 页, 共 361 页

36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佛知一切法平等, 是故得名一切智 凡圣菩萨及佛业, 世与出世善恶业, 空无相愿无生灭, 一切悉见其真实, 如来悉见平等故, 为众演说十一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真实永尽诸漏, 是故唱言 : 我尽诸漏, 我都不见人 天 魔 梵 沙门 婆罗门, 真实而言佛漏未尽 云何名为如来漏尽? 佛于欲漏, 心得解脱 ; 有漏 无明漏 一切习气一切见漏, 心得解脱, 是故如来名为漏尽 第一义中圣人真知, 无觉无断, 无证无修, 为流布故说言尽漏 何以故? 尽者即是无生无灭, 无尽者不可宣说, 不可说故名之无为, 夫无为者无出灭住 佛若出世 不出于世, 法性常住 如来不觉我及我断, 如来住于大慈大悲, 为众生故宣说我断 是名如来第十二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永断诸漏结, 及以无边诸习气, 是故世法不能污, 如华处水泥不著 大悲人中师子王, 为众生故说流布, 真实而知无出灭, 无我我所亦复然 一切诸法无增减, 随其性相真实说, 如来得大自在力, 为众故说十二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真实说遮道法, 我都不见人 天 魔 梵 沙门 婆罗门, 说言是法不能遮 云何名遮? 云何不遮? 有一法能遮道, 所谓放逸 复有二法, 所谓无惭 无愧 复有三法, 谓身 口 意恶 复有四法, 所谓欲 瞋 怖 痴 复有五法, 所谓杀生 偷盗 淫泆 妄语 饮酒 复有六法, 所谓不敬佛 法 僧 戒 三昧 不放逸 复有七法 : 一者 慢, 二者 大慢, 三者 慢慢, 四者 邪慢, 五者 邪语, 六者 邪命, 七者 邪念 复有八法 : 一者 邪见, 二者 邪思惟, 三者 邪语, 四者 邪业, 五者 邪命, 六者 邪方便, 七者 邪念, 八者 邪定 复有九法, 所谓有人欲作诸恶, 现作作已加于己亲, 有人以善加于己怨, 有人以恶加于己身, 亦复如是, 是名为九 复有十法 所谓十恶 : 一者 杀生, 二者 偷盗, 三者 淫泆, 四者 妄语, 五者 两舌, 六者 恶口, 七者 无义语, 第 36 页, 共 361 页

37 八者 贪嫉, 九者 瞋害, 十者 邪见 若有比丘起恶思惟, 以是因缘, 不知有为多诸过咎, 以不知故生颠倒心, 颠倒因缘增长五盖, 五盖增故令诸烦恼遮障善法, 烦恼因缘身口意业造作诸恶 如来如实知如是法能遮于道, 既自知已为众演说, 为坏如是遮障道法 是名如来第十三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若有修集于放逸, 真实不能得解脱 身口意等诸恶业, 无惭无愧诸烦恼, 亲近恶法能遮道 ; 善觉对治不对治, 为坏烦恼故演说, 大慈大悲十三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实说圣道毕竟, 若有众生亲近正念必得解脱, 我都不见人 天 魔 梵 沙门 婆罗门, 真实记言修道者不得毕竟无上解脱 云何名为真实圣道? 有一种, 所谓一乘 复有二种, 谓舍摩他 毗婆舍那 复有三种, 谓空三昧 无相 无愿 复有四种, 谓四念处 复有五种, 谓信等五根 复有六种, 谓六念处 复有七种, 谓七觉分 复有八种, 谓八正道 复有九种, 所谓初禅乃至灭定 复有十种, 所谓十善 是名毕竟真实圣道 又毕竟道者, 无有能作增减 取舍, 无执无放, 非正非邪, 非一非二, 是名真实毕竟之道 如来世尊怜愍一切, 为诸众生说如是道 是名如来第十四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了知寂静法, 有亲近者得解脱, 如来无师无教者, 自然而得甘露味 有修三十七助法, 烦恼结灭得解脱, 思惟善知真实法, 不著法性真解脱 如来见法如虚空, 犹如幻化热时焰, 具足十力无边身, 为众故说十四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身业无有过失, 若愚若智, 无能宣说佛有过失 何以故? 如来若行若坐若住, 著衣持钵, 若受饮食, 若见若闻, 若有所说, 入出城邑村落舍宅, 足不蹈地, 常行千叶莲华之上 若有众生遇触佛影, 七日安乐无饮食想, 舍是身已生于善有 如来衣服离身四寸, 暴猛风力所不能动 如来虽有如是等事, 而其内心未尝不定, 是故如来身无过失 善男子, 如来口业亦无过失 何以故? 时 第 37 页, 共 361 页

38 语 真语 实语 正语 期语 义语 不多语 如持而语 净语 解一切语 微妙语 无异语 一音语, 是故如来无口过失 如来意业亦无过失 何以故? 如来常作一切佛事, 而其内心初无憍慢, 不役智虑而知法尽, 是名如来无挂碍智, 是故如来意无过失 为坏众生如是过失故宣说法 是名如来第十五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身口意寂静, 是故无能说有过, 实不可说为流布, 是业非业说为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不与天 人 魔 梵 沙门 婆罗门而生诤讼 何以故? 离爱恚故 一切世间供养恭敬, 心不生高亦不欢喜 ; 一切世间毁呰轻慢, 不生愁恼 凡所造善, 事无不成, 终不造作不善之业 如来实无世间诤事, 亦常修集无诤三昧, 如来无我 无有我所, 为坏众生是非诤讼, 说如是业 是名如来第十六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修集无诤定, 是故其心无瞋喜, 如来为断众烦恼, 是故宣说十六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之心无有忘误, 于八解脱不失念心, 常观一切众生意行, 观已复能随宜说法 ; 于四无碍亦无念失, 于三世中忆念不忘, 既自不失忆念之心, 复为众生说是念法 是名如来第十七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修集八解脱, 故于诸法不失念, 知众生心随意说, 为令得念说是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真实无不定心, 若行 若住 若坐 若卧 若语 若默, 常知诸法深妙之义 一切世间若有入定 若不入定, 悉无能知如来心也 唯除诸佛借其道力, 欲令一切无量众生常在定故, 说如是业 是名如来第十八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第 38 页, 共 361 页

39 如来正觉常在定, 所作诸事无散乱, 常入三昧无知者, 是故宣说十八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真实无种种想, 所谓无分别福田 非福田想, 亦无分别诸众生想及以法想 正觉之想及法界想, 分别持戒及毁戒想, 亦无分别怨想 亲想 受不受想, 分别正见 邪见之想 是故如来无种种想, 为坏众生如是诸想, 宣说是业 是名如来第十九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永断一切想, 是故了知诸法界, 为破众生若干想, 宣说如来十九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从智舍心, 无不知舍 何以故? 修身故, 修戒故, 修心故, 修慧故, 断痴故, 如来舍心出于世间, 即是圣舍, 是毕竟舍, 转梵轮舍, 共大悲舍, 为利众生舍, 知对治舍 如是等舍, 无增无减, 不高不下, 不杂烦恼, 不一不二, 不观时节, 无碍无对, 不住不动, 不隐不显, 真实不虚 如来成就如是大舍, 而能为诸众生说法 是名如来第二十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修身戒心慧, 从于智慧修舍心, 于诸众生无爱恚, 不动不住真实舍 大慈大悲无上尊, 具足如是之大舍, 无碍智慧调众生, 演说清净二十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欲业无增无减 何等名欲? 欲于善法, 所谓大慈大悲, 说法度人安住寂静, 劝诸菩萨学菩提道, 令三乘种相继不绝 如是诸欲, 不随欲出, 随智而生, 欲令一切众生具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演说正法 是名如来二十一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欲者无增减, 大慈大悲故说法, 第 39 页, 共 361 页

40 不断三乘无边身, 为众演说如是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精进无有休息 云何不息? 所谓调伏众生说法化度 假使有一人能无量劫佛边听法, 如来当为说不休息 若有一佛于无量劫演说法者, 如来亦听心无懈废 若过无量恒沙世界, 有一众生应受化者, 如来要当随逐不舍, 不食不息, 不生疲倦悔退之心, 常劝众生令勤精进 是名如来二十二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具精进人师子王, 于大众中赞精进, 精进说法无休息, 是故进业二十二 复次, 善男子, 如来念心无有增减 何以故? 如来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 遍观一切去来现 在众生之心, 后说法时不失先念, 念本三聚及三种根, 凡所演说无不作念 是名如来二十三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初得菩提时, 遍观众生如实心, 凡所说法不失念, 二十三业佛所说 复次, 善男子, 如来三昧于一切法平等无减, 是故诸佛一切平等, 于一亿种贪欲恚痴, 及一亿种无贪恚痴, 其心平等无有差别 ; 有为无为 生死涅槃亦复如是 具如是等平等三昧, 不杂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四大三界非此非彼, 亦非一切非增非减 为令众生得是三昧, 宣说正法 是名如来二十四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等观一切法, 是故常定心无乱, 不为三界之所摄, 诸根四大亦如是 一切诸法无差别, 平等观察善不善, 如来所说如是业, 为诸众生得是定 第 40 页, 共 361 页

41 复次, 善男子, 如来智慧常无减少, 以是智力知一切法, 能随众生意趣说法得无碍智, 知一切义, 知一切字, 知一切句, 于无量劫演一句法, 出无量义断一切疑, 说三乘法并及八万四千法门, 亦说八万四千法聚, 是名无量无边智慧 为令众生得是智故, 宣说正法 是名如来二十五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佛智无碍无有边, 能说无碍无边法, 演一字作无量句, 演一句作无量义, 说八万四千法门, 亦及尔所诸法聚, 为令众得无碍智, 是故宣说如是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解脱无有减少 声闻之人从他闻故而得解脱 ; 缘觉之人从因缘故而得解脱 ; 如来无师自然觉悟, 永断烦恼及以习气, 过去不断, 未来不著, 现在不住, 亦不贪著眼 色二法, 乃至意法亦复如是, 知心性净, 是故唱言如来一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令众生一念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演说正法 是名如来二十六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为诸声闻闻解脱, 亦为缘觉因缘悟, 如来解脱不著有, 不著三世心性净, 凡所演说为解脱, 劝诸众生无上道, 二十六业非业故, 大慈大悲处众说 复次, 善男子, 如来身业随智慧行, 智所围绕 ; 以是业故, 众生闻见说法 默然 行住坐卧 饮 食 出入城邑聚落, 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悉得调伏, 是故如来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是名如来二十七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身业为众生, 故示种种妙相好, 凡所举动调众生, 大悲为众说是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口业随智慧行 何以故? 说法净故, 无脱失故, 真正语 易解语 易知语 第 41 页, 共 361 页

42 非高语 非下语 非曲语 非粗语 非恶语 非闇语 柔软语 非轻语 非疾语 非畏语 非不解义语 非恶声语 非缓语 甘露语 可爱语 次第语 庄严语 恭敬语 乐闻语 不贪语 不垢语 清净语 毕竟语 不诳语 不痴语 无碍语 广语 真实语 不作语 不尽语 安乐语 身寂静语 心寂静语 贪寂静语 瞋寂静语 痴寂静语 坏魔语 破邪论语 梵声 迦陵频伽声 释声 大海潮声 拘仑阇声 秋月孔雀声 拘枳罗声 命命鸟声 鹅王声 鹿王声 琴声 鼓声 贝声 伎乐声 人乐闻声 耳根乐声 增善法语 句义无尽语 合字句义语 时语 略语 知足语 调诸根语 施庄严语 清净戒语 共忍行语 精进神通语 远离欲界语 具足智慧语 慈语 悲语 喜语 舍语 说三乘语 不断三宝语 解三聚语 解三世语 解三解脱语 分别四谛语 修集语 赞叹语 佛语 圣语 无边语 无行语 善男子, 如来成就如是等语, 是故如来所有口业随智慧行 是名如来二十八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所说如净珠, 成就无量诸功德, 其声遍满十方界, 一音能令种种解 凡所演说不作念, 更不观众心境界, 如来音声如响相, 无说无闻亦如是 大慈大悲清净语, 为众生解种种法, 是故宣说如来业, 二十八业如先佛 复次, 善男子, 如来意业随智慧行 何以故? 如来了知一切众生心意识等, 亦不随意 随缘 随贪 随恚 随痴, 远离诳惑及我 我所 无明闇翳, 平等清净, 无有边际犹如虚空, 是故如来所修意业随智慧行 是名如来二十九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之心不可量, 如以毫毛举须弥, 常观众生心所缘, 远离说魔烦恼界 人中象王说善业, 为坏众生种种恶, 为净众生身口意, 二十九业今已说 复次, 善男子, 如来智慧知过去世, 其智无碍亦无障者 云何为智? 知过去佛无量无数, 及其世 第 42 页, 共 361 页

43 界所有草木众生之数, 其心所缘种种音声, 亦知其佛说几所法, 有几众生得声闻乘 辟支佛乘及菩萨乘, 亦知彼佛所有世界寿命修短, 众数多少 名字种种 喘息饮食, 众生根界 意界 法界 心界 行界, 其心次第生灭出没, 如实了知, 知其数量, 非比智知 是名如来第三十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佛智无碍无障者, 故能悉知无量土, 了知一切诸佛事, 众生诸根及法界 人师子王知过去, 如观掌中阿摩勒, 无边身说三十业, 为令众生知过世 复次, 善男子, 如来智慧知未来世, 其智无碍亦无障者 云何为智? 知未来世若出若灭, 一切世界几劫水灾 几劫火灾 几劫风灾成坏之数, 几佛世界, 几佛出世, 世界之中有几微尘, 有几声闻 缘觉 菩萨 ; 亦知彼佛几食几息 几行几住 几坐几卧, 几人获得声闻解脱, 几人获得缘觉解脱, 几人获得正觉解脱, 几人修集慈悲喜舍 ; 亦复了知几所众生次第心生 次第心灭, 了了能知如是等事, 亦非比智 是名如来三十一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如来了知未来世, 一切诸法之出没, 知佛世界及以佛, 众心次第生灭等, 既得知已无憍慢, 名三十一如来业 复次, 善男子, 如来智慧知现在世, 其智无碍亦无障者 云何为智? 如来悉知十方现在世界, 诸佛 声闻 缘觉 菩萨众数, 日月星宿 草木微尘 地水火风四大海渧, 众生毛发种种形色, 心意次第生灭出没 ; 亦知地狱 畜生 饿鬼现业果报, 几时住世, 几时解脱 ; 亦知人天业果因缘, 几时住世, 几时解脱 ; 知烦恼界及诸根界 意界 法界 如来虽复种种知已, 不生高心, 口亦不出二种之言 是名如来三十二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无上如来叵思议, 无有知佛所缘境, 第 43 页, 共 361 页

44 如来所知如虚空, 无量无称无边界 所说微妙第一义, 为令众生得是业, 总持自在能问佛, 无上世尊随意答 善男子, 如来世尊具足如是三十二业, 则能调伏无量众生 善男子, 如来世尊虽为众生说是诸业, 而如来业真实无量不可称计 善男子, 如来业者, 一切世间所有众生, 不能思惟, 不能了知, 不能宣说 如是业者, 悉能等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 何以故? 十方诸佛悉平等故 善男子, 诸佛所说, 观察众生及佛世界, 解脱涅槃等无差别 佛观法界皆一味已, 转不可转正法之轮 善男子, 譬如善识真宝之匠, 于宝山中获得一珠, 得以水渍从渍出已, 置酢浆中从酢浆出已, 置之豆汁意犹不已复置苦酒, 苦酒出已置众药中, 从药出已以氀毼磨, 是名真正青琉璃珠 善男子, 如来亦尔, 知众生界不明净故, 说无常 苦及以不净, 为坏贪乐生死之心 如来精进无有休息, 复为演说空无相愿, 为令了知佛之正法 如来精进犹不休息, 复为说法令其不退菩提之心, 知三世法成菩提道, 名大珍宝良祐福田 是故当知, 如来诸业不可思惟, 不可称量, 不可宣说 如来具足三十二业, 虽知己身犹如虚空, 而于世界示现其身, 亦复宣说不可说法, 永断一切心之因缘, 悉知一切众生心界, 亦知一切菩萨境界 善男子, 如来世尊真实业者, 终不断绝菩萨授记, 是名如来真实之业 尔时, 世尊说是业时, 十方世界六种震动, 大光普照, 雨于无量无边香华 诸在此坊天人大众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及非人, 闻如来业心大欢喜, 复以种种香华 伎乐 宝幢 幡盖供养之具而供养佛 其中或以周罗宝顶 宝发手玔 杂宝璎珞 日珠 月珠 指环珠带 宝佩发饰, 或以耳环以奉如来, 谓青琉璃及莲华珠 金翅鸟珠 阎浮宝珠 帝释宝珠 火珠 光珠 无量光珠 无量色珠 柔软净珠 金刚宝珠及白真珠 ; 复以杂香, 所谓末香 金沙和杂栴檀之香 多伽罗香 沉水弥佉多摩罗跋香 ; 复散诸华, 所谓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 曼殊沙华 摩诃曼殊沙华 拘毗陀罗华 波利质多罗华 乐华 娑罗华 大娑罗华 百叶华 千叶华 饶叶华 大光华 香叶华 乐香华 乐见华 无量色华 无定色华 水生华 优波罗华 波头摩华 拘物头华 分陀利华 陆生华 婆利师华 摩梨华 须曼那华 育坻华 檀内伽梨华 阿提目多伽华 瞻婆华 阿叔迦华, 种种伎乐, 种种幢幡盖 十方界诸来菩萨, 各升虚空宝坊之上, 放身投下供养于佛, 投身散已其身不现, 化七宝网遍覆其上, 复现其身在珠网中 尔时, 十方一切诸佛, 各各遣一波利之树, 以用供养释迦如来, 以佛力故, 一一诸树各至宝坊庄严其处 尔时, 会中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量众生得无生法忍 第 44 页, 共 361 页

45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四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四尔时, 世尊举身顾眄观诸大众, 如象王迴而作是言 : 诸善男子, 谁能守护如是供具及此宝坊, 令不毁坏 灭没 损减, 以待弥勒成正觉已, 十六年后供养彼佛及贤劫中五百如来? 是时, 会中有一菩萨, 名诸法神通自在王, 即从坐起, 胡跪合掌而作是言 : 世尊, 我能守护如是供具及此宝坊, 令不毁坏 灭没 损减, 以待弥勒成正觉已, 十六年后供养彼佛及贤劫中五百如来 尔时, 众中有一魔王, 名曰神通, 其所住国名四天下, 语诸法神通自在王菩萨言 : 善男子, 汝今安置如是供具并及宝坊, 置何器中而守护之令不毁坏? 善男子, 凡言器者, 性是无常, 而我此身常住无变 善男子, 汝今应当谛观我身 尔时, 魔王闻是语已, 如教谛观, 见其脐中, 有一世界名水王光, 有佛世尊号宝优钵罗 其世界中有大宝山, 如来处中结跏趺坐, 与诸菩萨宣说正法 尔时, 魔王见是事已, 心甚奇讶, 即礼诸法神通自在王菩萨, 赞言 : 善哉! 善哉! 大士, 我今始知汝有妙器, 堪任护持如是供具及此宝坊令不毁灭 尔时, 魔王即白佛言 : 世尊, 我往未见如是菩萨, 未闻如是微妙法时, 欲学声闻入于涅槃 我今既见诸法神通自在王菩萨威神之力, 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世尊, 假使我身恒沙劫中受地狱苦, 然后乃成无上道者, 亦终不舍菩提之心 佛言 : 善哉! 善哉! 善男子, 汝能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汝亦当得如是无量神通之力 是时, 会中复有菩萨名师子幢, 语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 :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获得何等陀罗尼门, 而能受持一切佛语, 凡所演说字句及义无有穷尽?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 : 善男子, 有八陀罗尼, 菩萨摩诃萨若有得者, 则能受持一切佛语, 凡所演说字句及义而无穷尽 何等为八? 一者 净声光明陀罗尼, 二者 无尽器陀罗尼, 三者 无量际陀罗尼, 四者 大海陀罗尼, 五者 莲华陀罗尼, 六者 入无碍门陀罗尼, 七者 四无碍智陀罗尼, 八者 佛庄严璎珞陀罗尼 是名为八 若有菩萨安住如是八陀罗尼, 则能受持一切佛语, 凡所演说字句及义而无穷尽 师子幢菩萨言 : 善哉! 大士, 唯愿广说, 菩萨闻已当得受持一切佛法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 : 善男子, 谛听! 谛听! 当为汝说 净声光明陀罗尼者, 菩萨摩诃萨若得住者, 能于无量无边佛所, 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净四大 以是因缘, 其声微妙, 宣说法时, 其音遍满一佛世界 二佛世界 五佛世界 十佛世界 二十佛世界 三 第 45 页, 共 361 页

46 十佛世界 四十佛世界 五十佛世界 百佛世界 千佛世界 万佛世界乃至百千万佛世界, 不可称, 不可数, 随所说法即得遍闻 其说法时, 所坐法座师子之床, 或一由旬, 或如须弥, 或如梵处, 坐如是处 设有十方无量诸佛讲宣道化, 普得闻之受持不忘, 善解字句及其义味 自说法时及听佛说, 于是二事各无妨碍 于一字中说一切法, 一字者所谓为阿, 阿者诸字之初 菩萨摩诃萨说阿字时, 即能演说一切诸法 阿之言无, 无者, 诸法无根, 诸法无生, 诸法无初, 诸法无边, 诸法无尽, 诸法无作, 诸法无来, 诸法无去, 诸法无住, 诸法无性, 诸法无出, 诸法无行, 诸法无增, 诸法无高, 诸法无减, 诸法无主, 诸法无用, 诸法无愿 ; 诸法无戏论亦无觉观, 无说无听, 无处无入 ; 诸法无我及无众生, 无净无命, 无名无主, 无有士夫, 无内无外, 无常无相, 无亿无量, 无为无迹, 无句无字, 无碍无共, 无随他无随己, 无执无放, 无取无舍, 无数无身, 无净无秽, 无转无变, 无受无声, 无相无结, 无污无狂, 无漏无有, 无覆无浊无对, 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 无因无果, 无阴入界, 无因缘无境界无受, 无欲无色无无色, 无诱导, 无黑无白, 无滓无思惟, 无时无归, 无净无杂, 无烧无习, 无屋无支, 无动无住, 无坚无脆, 无可见无可触, 无光无闇, 无曲无罪, 无实无虚, 无痴无观, 无见无修, 无见无闻, 无觉无智, 无触无识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 获得如是净声光明陀罗尼时, 于此一字说一切法 菩萨于此一字之中说无量义, 无有错谬, 不坏法界, 不失字义 菩萨得是陀罗尼已, 身口意净, 举动进止众生乐见, 是名身净 ; 凡所演说众生乐闻, 是名口净 ; 修集慈悲喜舍之心, 是名意净 菩萨得是陀罗尼已, 能净二施 财施 法施 ; 能净于戒, 见毁戒者不生恶心 ; 能净于忍, 见害众生不生瞋恼 ; 能净精进, 修行善法无有休息 ; 能净禅定, 坏憍慢故 ; 能净智慧, 除无明故 ; 能净于业, 坏恶因故 ; 能净于眼, 得三眼故 ; 能净于耳, 获得天耳闻佛声故 ; 能净于鼻, 悉嗅诸佛净戒香故 ; 能净于口, 于甘露味不贪著故 ; 能净于身, 得化身故 ; 能净于意, 善思惟故 ; 能净于色, 三十二相故 ; 能净于声, 说妙法故 ; 能净于香, 戒闻施等得清净故 ; 能净于味, 得无上味故 ; 能净于触, 修集无上诸三昧故 ; 能净于法, 观诸法界无分别故 ; 能净于念, 如所闻法不忘失故 ; 能净于意, 永不系属诸魔党故 ; 能净于行, 观察甚深诸法界故 善男子, 菩萨住是陀罗尼已, 随说音声所至之处, 身之光明亦如是照 善男子, 是陀罗尼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无尽器陀罗尼者, 菩萨住是陀罗尼已, 说色无常不可穷尽 ; 说色是苦亦不可尽 ; 说色无我, 说色如沫, 如幻 水月 梦 响 影 焰, 亦不可尽 ; 说色无性亦不可尽 ; 说色无相, 空不可说 不可愿求 不可造作, 不生不灭, 非是过去 未来 现在, 非内非外, 非净非秽, 非我我所, 非去非来, 非对非碍, 非一非二, 非是众生, 亦非寿命, 亦非丈夫, 非贪瞋痴, 非有非无, 非漏非无漏, 非有为非无为, 非盲非聋, 非跛非躄, 非狂非乱, 非草木石, 非树非地, 非水火风, 非舍非宅, 非城非郭, 非大村落非山, 非圆非方, 非四大造, 非作非受, 非声非闻, 非是可说, 十二因缘, 不可穷尽 ; 非常非断, 无业无果, 第 46 页, 共 361 页

47 非阴入界, 非住欲界 色无色界, 非同非异, 亦非烦恼, 非净非污, 非平非曲, 菩萨摩诃萨说色如是不可穷尽 善男子, 是无尽器陀罗尼者, 有无量无边不可说分 分此一分以为千分, 我于如是千分之中, 唯说一分犹不能尽 无量际陀罗尼者, 际者, 所谓常见 断见 ; 无量者, 谓十二因缘 际者, 所谓无明行识, 乃至老死众苦聚集 ; 又无量者, 所谓生死 又复际者, 谓无始终 ; 又复际者, 谓无取舍 ; 又复际者, 无出无灭 ; 又复际者, 无污无净, 其性净故 ; 又复际者, 所谓可见 ; 又复际者, 所谓名色 ; 又复际者, 有为无为 ; 又复际者, 所谓三世内外业果, 无业无果 善及不善 有漏无漏 业及烦恼 我以无我 生死涅槃 善男子, 夫无量者, 所谓微尘 ; 际者, 所谓地水火风 是名无量际陀罗尼 菩萨住是陀罗尼已, 无量劫中为众说法, 而其所说字句义味不可穷尽, 是陀罗尼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大海陀罗尼者, 善男子, 犹如大海, 四天下中所有诸色, 众生卉木 药树谷子 日月星宿 云气雷电 国邑聚落 城郭殿堂 园池山河, 如是一切诸种种色悉于中现 菩萨住是陀罗尼已亦复如是, 一切众生身口意业, 各各于是菩萨身中一一印现 十方世界所有众生所有口业, 悉于菩萨口中印现, 是故菩萨有所言说皆悉真实 印者名无所有, 谓诸法无有觉观, 无说无边, 无作无贪, 是名第一真实之义 复有遮印, 遮之言眼, 眼即无常可净可见 复有那印, 那之言名, 一切诸法流布故名真实无名 复有逻印, 逻之言世, 一切世间属爱无明 复有陀印, 陀之言十, 佛具十力能化众生 复有波印, 波之言五, 如来远离除灭五欲,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杀印, 杀之言六, 如来真实了知六入故, 能调伏一切众生 复有杀印, 杀之言六, 如来具足六念处故, 得大自在 复有杀印, 杀之言六, 如来具足六神通故, 能以神通教化众生 复有婆印, 婆之言左, 如来世尊离左道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多印, 多之言实, 如来善觉真实之性故名正觉 复有耶印, 耶之言彼, 如来等知此彼平等 复有婆印, 婆之言结, 如来远离诸烦恼故名阿梨呵 复有阇印, 阇言生老, 如来已过生老之分故名世尊 复有昙印, 昙之言法, 如来说法清净无垢 复有奢印, 奢之言奢摩他, 如来成就修奢摩他 复有佉印, 佉之言虚空, 如来知见一切诸法同于虚空 复有迦印, 迦言苦行, 如来远离一切苦行 复有婆印, 婆之言实, 如来所说四真谛者即是真实 复有摩印, 摩之言道, 如来能说八正之道 复有伽印, 伽之言深, 如来所说其义甚深 复有羼印, 羼之言忍, 如来具足忍波罗蜜 复有呼印, 呼之言赞, 如来常赞十方诸佛 复有若印, 若之言遍知, 是故如来名一切智 复有婆印, 婆之言有, 如来已解一切诸有 复有车印, 车之言欲, 如来欲于一切善法 复有波印, 波之言前, 如来常为一切众生现前说法 复有颇印, 颇之言果, 如来常说四沙门果 善男子, 因如是字演说诸法, 所有诸字悉于菩萨口业印现, 是名大海陀罗尼也 莲华陀罗尼者, 菩萨住是陀罗尼已, 所说法处常出七宝净妙莲华以为法座, 菩萨坐上宣说法化 又复多雨无量莲华, 是诸莲华亦出种种清净法音, 其音深广多诸方喻, 十二部音 清净之音 断烦恼 第 47 页, 共 361 页

48 音 尔时, 菩萨默然而住, 是诸莲华皆能演法, 亦出种种无量光明, 一切众生皆见菩萨坐诸华台施作佛事, 是名莲华陀罗尼也 入无碍门陀罗尼者, 菩萨摩诃萨说一法时无有挂碍, 若说二法 三法 四法, 乃至百千无量无边恒沙等法, 如四天下微尘等法, 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法, 乃至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微尘等法, 于字句义亦无挂碍, 是名入无碍门陀罗尼也 四无碍智陀罗尼者, 所谓法无碍智 义无碍智 辞无碍智 乐说无碍智 东方无量世界众生有问法者, 菩萨随以法无碍答 ; 南方无量世界众生有问义者, 菩萨随以义无碍答 ; 西法无量世界众生有问辞者, 菩萨随以辞无碍答 ; 北方无量世界众生问乐说者, 菩萨随以乐说智答 是名四无碍智陀罗尼也 佛璎珞庄严陀罗尼者, 若有菩萨获得如是七陀罗尼, 其顶髻上有佛像现, 其色真金, 有大光明, 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尔时, 菩萨身口意等悉作佛业, 其所思念如佛所念 菩萨具足如是佛业, 能知大众种种之心, 知已随意而为说法, 若一日 若二日, 乃至无量百千万岁, 不能尽其所知法门文字句义 又复具足四种智慧 何等为四? 一者 知众生心, 二者 知诸字句, 三者 知所说无尽, 四者 知于真实 菩萨具足如是四智, 能调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 是名佛璎珞庄严陀罗尼也 善男子, 是八陀罗尼其分无量 于是分中分其一分以为千分, 于是分中唯说一分犹不能尽, 是陀罗尼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尔时,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 即说颂曰 : 如来说八陀罗尼, 若有菩萨具得者, 能解诸经种种义, 其辞句义不可尽, 具足善业得妙声, 能令无量世间闻, 众生闻已修善法, 修已获得于解脱 无量劫中说无法, 因一法根说无尽, 亦因一字解多义, 是名如来说际持 人中牛王断二际, 说中道义无有边, 具足智慧平等观, 虽成是持无得者 四方色等现大海, 一切字印印菩萨, 说法之时无障碍, 成就大海陀罗尼 坐宝莲华演说法, 亦雨莲华散大众, 莲华亦说无量法, 是名寂静莲华持 第 48 页, 共 361 页

49 说于一字无障碍, 无量字中亦如是, 说无量义无有滞, 具足如是无碍持 说法深义无有尽, 辞及乐说无有边, 能破众生疑网心, 获得无上智总持 顶髻常出如来像, 身口意业佛无异, 若具如是八持者, 穷劫赞叹不可尽 具足是八陀罗尼, 处世不污如莲华, 在世最高如须弥, 不可称计亦如是 世邪不动亦复然, 是人具足如是持, 能坏世道诸邪见, 犹如师子兽中吼 若得无上陀罗尼, 能达世间清净行, 能增无量诸善法, 亦能教化多众生 具足如是陀罗尼, 能坏众生无明闇, 作大光明如朝日, 亦能除破诸黑闇 说法无碍如虚空, 为众生行如猛风, 施于法药坏烦恼, 如世良医救病者 若得具足无上持, 有赞功德不能尽, 能作清凉如秋月, 增长善法亦如是 菩萨成就如是持, 能化无量诸众生, 若具如是陀罗尼, 获得自在如大王, 能化众生于大乘, 能施法财破贫穷, 能降法雨如龙王, 摧灭烦恼如恶雹 若得如是陀罗尼, 能化众生于菩提, 不能说过如帝释, 字义不尽如虚空 若得成就陀罗尼, 一切大众乐见闻, 其意不散常在定, 修集无量慈悲心, 清净梵行游神通, 是四皆如大梵天 若得成就陀罗尼, 即能供养十方佛, 了了观见十方界, 于其世界化众生 第 49 页, 共 361 页

50 若具如是陀罗尼, 即得具足佛功德, 常为十方佛所念, 亦如父母念一子 若有菩萨得是持, 能赞功德无量鬘, 具足成就戒念慧, 能解众生心所行 若得成就陀罗尼, 无有憍慢及悭贪, 善知方便调众生, 修集慈悲坏烦恼 若得成就陀罗尼, 烦恼不污如虚空, 善解众生随意语, 亦能随意演说法 若具如是陀罗尼, 悉能了知众生根, 能解众生种种解, 随其所解而说法, 随对治门为说法, 三十七品调众生 若得如是陀罗尼, 修奢摩他无有边 若得如是陀罗尼, 具足六度如诸佛, 了知一切烦恼界, 通达寂静而坏之, 身口意业悉寂静, 行住坐卧亦如是 若得成就如是持, 无复烦恼诸习气, 得净法身无有边, 非生所生常化生, 身口意业随智行, 所有定念亦如是 若得成就如是持, 有赞叹者不能尽! 尔时, 世尊赞陀罗尼自在王菩萨 : 善哉! 善哉! 善男子, 汝已久得是陀罗尼, 是故能善分别解说所有无量功德之义 不但今日, 已于过去无量佛所亦作如是分别解说 善男子, 过去无量阿僧祇劫, 尔时有佛号净光明, 世界名净劫, 亦名净纯 净琉璃以为世界犹如明镜, 地平如掌, 所有林树七宝所成, 妙宝莲华大如车轮, 清净鲜洁人所乐见 其土人民, 悉处七宝楼殿堂阁如天无异, 贪欲恚痴渐已经微 土无日月, 唯有佛光, 青莲华开则知是夜, 赤莲华敷则知是昼 时彼佛有六万百亿大菩萨僧, 出家之人不可称计, 皆悉志乐无上大乘, 世界乃至无二乘名, 一切皆是不退菩萨 其佛寿命具足半劫 人之与天无有差别, 在地为人, 处空为天 无有王者, 除佛法王 其土人民, 无有宗事诸天邪神及归依者, 亦无女身 毁戒之名, 具足三戒 何等为三? 一 从戒戒, 二 从心戒, 三 从慧戒 发菩提心, 厌悔生死, 名从戒戒 ; 修三昧慧, 名从心戒 ; 修集智慧得大智慧, 名从 第 50 页, 共 361 页

51 慧戒 尔时, 众中有一菩萨, 名曰光顶, 从坐而起, 头面礼足, 右绕恭敬, 长跪合掌, 而白佛言 : 世尊, 所言陀罗尼者, 云何名为陀罗尼也? 菩萨住何陀罗尼中, 能持一切诸佛名号, 为诸众生分别解说? 佛言 : 善男子, 有陀罗尼名曰宝炬, 菩萨住是陀罗尼中, 能持一切诸佛名号, 为诸众生分别解说, 随诸众生种种语言 光顶菩萨复白佛言 : 唯愿世尊分别广说, 我等闻已当得修持 佛言 : 善哉! 善哉! 善男子, 至心谛听, 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尔时, 世尊即说偈言 : 远离一切诸烦恼, 清净无垢犹真实, 其心能作大光明, 是名宝炬陀罗尼 身口意业悉寂静, 犹如秋月之明净, 修集大慈心平等, 是名宝炬陀罗尼 其心无有诸觉观, 悉得远离于二见, 亦非有想非无想, 是名宝炬陀罗尼 具足成就念意慧, 能入无上大法门, 清净无垢如虚空, 是名宝炬陀罗尼 远离三种尘劳垢, 成就三种清净慧, 已于三有得解脱, 是名宝炬陀罗尼 能悉破坏贪恚痴, 亦得远离烦恼浊, 除灭无明诸邪闇, 是名宝炬陀罗尼 众生音声上中下, 一切悉能了了知, 能随众生意说法, 是名宝炬陀罗尼 具足甚深无量义, 亦复具足诸字句, 远离于我及我所, 是名宝炬陀罗尼 具足成就四依法, 亦复具四无碍智, 其心常在于四禅, 是名宝炬陀罗尼 能广分别第一义, 具足而得四梵行, 修集具足五神通, 是名宝炬陀罗尼 受持专忆四念处, 精进获得四正勤, 庄严成就四如意, 是名宝炬陀罗尼 第 51 页, 共 361 页

52 成就五根及五力, 一切邪风不能动, 修集无上七觉分, 是名宝炬陀罗尼 成就定慧二翅翼, 游翔平坦八正路, 趣向无上智解脱, 是名宝炬陀罗尼 能践菩萨之道地, 及住无上真解脱, 永断一切烦恼习, 是名宝炬陀罗尼 能作无量大光明, 犹如世间之日月, 能净三种清净眼, 是名宝炬陀罗尼 能净一切诸烦恼, 亦得远离诸魔业, 观察五阴味过咎, 是名宝炬陀罗尼 善知调伏诸众生, 永离六根之因缘, 为众说法令得念, 是名宝炬陀罗尼 住于如是陀罗尼, 能到十方佛世界, 见佛至心听受法, 亦能广说如是法 ; 既闻法已至心持, 能为众生说字义, 以大念力因缘故, 能解诸佛微妙语 ; 能说无常苦无我, 诸法悉从缘得果, 了了观察诸法界, 是名宝炬陀罗尼 成就乐说无碍智, 三明三慧亦如是, 若有住是总持者, 乃能得八解脱义 佛说无量陀罗尼, 悉来摄在此持中, 若得如是陀罗尼, 是名成就无量持 若入无量诸禅定, 及得无量诸神通, 皆由如是总持力, 是故名为持中王 如四大海无障碍, 一切河泉皆投之, 诸法众流亦如是, 皆悉归趣是持海 得身无边意无尽, 能广分别说法界, 成就无量功德者, 乃能获是陀罗尼 若得如是微妙持, 即得三十二相好, 第 52 页, 共 361 页

53 其色殊胜上种性, 多饶财宝得自在, 于诸有中得无生, 能广分别诸法义, 安住不动不退地, 皆由得是陀罗尼 菩萨若欲修菩提, 当修如是陀罗尼, 得是持已修道易, 能演说法调众生, 于无量劫说法时, 字义二法不可尽, 能净众生诸烦恼, 以得如是陀罗尼 能转无上正法轮, 能令众生脱众苦, 能进众生无上道, 以得如是陀罗尼 若有众生千万口, 一口而有千万舌, 不能宣说成持者, 所得无量之功德 善男子, 尔时净光明佛说是法时, 光顶菩萨及与三万二千菩萨悉皆获得是陀罗尼 善男子, 汝知尔时光顶菩萨, 岂异人乎? 即汝身是 是故汝今能广分别是陀罗尼 是大众中得是持者, 汝最第一 尔时, 会中有一菩萨, 名曰慧聚, 白佛言 : 世尊, 云何菩萨得宝炬陀罗尼, 得已不失, 能以此法调伏众生? 善男子, 若有菩萨安住慧根, 造作慧业, 如是菩萨能得是持, 得已不失, 能以此法调伏众生 慧聚菩萨复作是言 : 善哉! 世尊, 唯愿演说, 云何慧根? 云何慧业? 佛言 : 善哉! 善哉! 善男子, 至心谛听, 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善男子,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未闻智慧而得闻之是名为根, 闻已广说名之为业 ; 始观诸法名之为根, 观已广说名之为业 ; 初观善根名之为根, 转以化人名之为业 ; 观不放逸名之为根, 转以化人名之为业 ; 调伏自心名之为根, 调伏他心名之为业 ; 住于寂静名之为根, 净身口意名之为业 ; 知于一乘名之为根, 为众生说名之为业 ; 修奢摩他名之为根, 具三种慧名之为业 ; 修三解脱名之为根, 证得三慧名之为业 ; 修四念处名之为根, 不念于念名之为业 ; 修四正勤名之为根, 离烦恼性名之为业 ; 修四如意名之为根, 知无如意名之为业 ; 修集信心名之为根, 放舍一切名之为业 ; 修无所畏名之为根, 能广说之名之为业 ; 修集三昧名之为根, 知定次第名之为业 ; 修集智慧名之为根, 知一切法名之为业 ; 庄严菩提名之为根, 得菩提时名之为业 ; 证苦习道名之为根, 证尽灭时名之为业 ; 不依不了义名之为根, 依了义经名之为业 ; 初听受法名之为根, 依止其义名之为业 ; 不依于人名之为根, 依止于法名之为业 ; 见法无常名之为根, 法无生灭名之为业 ; 知诸法苦名之为根, 知法无作名之为业 ; 知法无我名之为根, 知法性净名之为业 ; 知涅槃净名之为根, 知法本净 第 53 页, 共 361 页

54 名之为业 ; 闻义不畏名之为根, 依止于义名之为业 ; 闻真不怖名之为根, 依止真法是名为业 ; 知字不畏名之为根, 知已乐说名之为业 ; 闻说如来无碍智力, 不生怖畏名之为根, 依止如来无碍智力名之为业 ; 生法二缘名之为根, 无缘之慈名之为业 ; 怜愍众生名之为根, 能为坏苦名之为业 ; 思善得喜名之为根, 心不著法名之为业 ; 无爱恚舍名之为根, 无一无二名之为业 ; 念佛名根, 念于法身名之为业 ; 念法名根, 知法性净名之为业 ; 念僧名根, 知僧无为名之为业 ; 念戒名根, 知无持者名之为业 ; 念施名根, 能舍烦恼名之为业 ; 念天名根, 获得净天名之为业 ; 闻已思惟名之为根, 不著世间名之为业 ; 知本无今作名之为根, 无作无受名之为业 ; 知于涅槃名之为根, 得大解脱名之为业 ; 自利名根, 自利利他名之为业 ; 受持八万四千法聚名之为根, 通达其义名之为业 ; 能演说法名之为根, 解无明等名之为业 ; 劝诸众生于菩提道名之为根, 劝修智慧方便不退名之为业 ; 不畏诸有名之为根, 愿生诸有名之为业 ; 从闻得忍名之为根, 思惟得者名之为业 ; 随意得忍名之为根, 因不生得名之为业 ; 余一生在名之为根, 最后边身名之为业 ; 坐菩提树名之为根, 了知诸法名之为业 说是慧根慧业之时, 一切十方诸佛世界, 及此宝坊六种震动 尔时, 慧聚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 世尊, 何因缘故十方世界及此虚空七宝坊庭如是震动? 善男子, 是慧根 慧业, 亦是过去诸佛所说, 是故此地为大震动 尔时, 具足四无碍智菩萨白佛言 : 世尊, 何四缘故, 慧聚菩萨名之为聚? 佛言 : 善男子, 过去无量阿僧祇劫, 有佛出世, 号功德藏如来 应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 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世尊, 土名善生, 劫名无垢, 其土众生一切纯善 尔时, 佛有三万二千大菩萨众, 八万四千声闻大众 尔时, 世尊欲试菩萨, 以百亿事问诸菩萨 : 诸善男子, 于是众中, 谁能解说如是等义? 其中有言 : 我当思惟, 经一月日乃能解之 或复有言 我过半月, 复有言曰 我过七日, 或言 我过一日一夜, 乃能解之 尔时, 众中有一菩萨, 名曰念意, 白佛言 : 世尊, 我今不起此坐能解是义 尔时, 菩萨于大众中师子吼已, 其地即时六种震动, 放大光明, 劝诸地神乃至阿迦尼吒诸天, 一切悉来诣如来所 尔时, 大众所坐之处, 纵广满足百万由旬 念意菩萨见诸大众悉以集会, 以神通力 智慧念力 陀罗尼力 四无碍力 无所畏力 佛神力故, 于是百亿一一事中解百亿义, 不豫思惟无有停滞 说是义已, 是大众中六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四万众生得无生忍 从地神诸天乃至阿迦尼吒天, 一切悉闻说法之声 善男子, 汝知尔时念意菩萨, 岂异人乎? 即慧聚是 以是因缘, 名为慧聚 尔时, 世尊即说颂曰 : 第 54 页, 共 361 页

55 闻说法故名为根, 演说法故名为业 思惟诸善名为根, 解说深义名为业 如法而住名为根, 随意说法名为业 修奢摩他名为根, 具三种慧名为业 四种念处名为根, 四正勤法名为业 信等五根名为根, 信等五力名为业 七菩提分名为根, 八正道分名为业 不依止字名为根, 依止于义名为业 不依于人名为根, 依止于法名为业 不依不了名为根, 依止了义名为业 不依于识名为根, 依于智慧名为业 了知无作名为根, 通达无生名为业 生法二慈名为根, 无缘之慈名为业 无所畏惧名为根, 能宣正法名为业 六思念处名为根, 六念之义名为业 能自利益名为根, 自利利他名为业 受持正法名为根, 能为人说名为业 余一生在名为根, 最后边身名为业 若菩萨心得不退, 即解了知慧根业, 能得无生之上忍, 能开无上菩提门 尔时,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白佛言 : 世尊, 佛所说法不可思议, 无上菩提亦不可思议 何以故? 非字说故, 非字摄故, 如来所说无量无边故, 入无量无边法门故, 十二因缘深难解故, 著二法者不能知故, 利智之人渐渐知故, 非是六情所知见故, 亦非二乘智境界故 世尊, 如是菩提, 悉是一切诸法之印, 不可造作犹如虚空, 非是屋宅离屋宅故, 知一切行 一切众生所有因果, 一切智慧广大无边, 庄严一切无量善法, 能为善法而作应器, 能以神通显示于人, 住二道者示以无二, 示一切佛平等无差 无字无义, 不可宣说, 不可听闻, 能示众生三宝正聚, 及三脱门解脱三界, 示三种慧金刚定因, 住于一切诸佛正法, 悉闻一切诸佛智慧, 利一切众亦能宣说一切诸佛 世尊,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能作如是赞叹菩提所有功德, 得闻如是方等经典, 受持读诵, 书写演说, 是名能报诸佛之恩 第 55 页, 共 361 页

56 佛言 : 如是, 如是, 善男子, 如汝所说, 得无量功德 善男子, 一切十方诸佛世界满中七宝以献如来, 若有人能受持是经, 书写读诵, 解说其义, 所得福德无有差别 尔时, 世尊告诸菩萨 : 善男子, 于此众中, 谁能于我灭度之后, 护持如是无上菩提, 广说是义, 令法久住? 尔时, 众中有诸菩萨及诸天人各六万亿同声而言 : 我等能于如来灭后, 护持如是无上菩提, 广说是经, 令法久住, 唯愿如来加之愿力! 尔时, 世尊即说偈言 : 若我实同十方佛, 永渡生死大苦海, 如是功德无上法, 应当久住无毁灭 若我无量世修慈, 真实为于诸众生, 观众平等无有二, 是故正法得久住 若我具足二庄严, 无量世中利众生, 以是二法化众生, 是故正法得久住 若能破坏烦恼结, 并及除灭诸邪见, 具足一切诸善法, 故能善发是愿力 善男子, 不独汝等一切人天 一切魔梵, 于我灭后, 悉能护持如是正法 善男子, 虚空可作色, 色可同虚空, 我愿神通力不可得令异 尔时, 四天王作如是言 : 若有人能于佛灭后, 受持是经, 读诵书写, 解说其义, 我等常当随逐守护 诸梵天言 : 我等当舍禅定妙乐守护是人 兜率天言 : 我等亦当守护如是持经弟子 时, 魔波旬复作是言 : 世尊, 若有人能受持是经, 我于其人终不造作魔业魔事 功德藏天子言 : 世尊, 一切诸佛所得菩提悉在是经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 书写解说, 当知是人即得菩提 弥勒菩萨言 : 世尊, 我当于彼兜术天上, 广宣如是无上经典 大德迦葉复作是言 : 世尊, 我声闻人智慧虽微, 应当任力受持读诵, 宣说其义 阿难复言 : 世尊, 我于此经真实受持, 乃至不失一字一句, 如佛口出无有异也 若有众生发菩提 第 56 页, 共 361 页

57 心, 我亦能为是人广说 佛言 : 善哉! 善哉! 善男子, 汝等悉能于我灭后, 护持正法不令毁灭 善男子, 若有众生求于大乘, 未得法忍, 受持是经, 当知是人不过七佛便得授记 若声闻人有受持者, 弥勒成佛在初会中 若缘觉人有受持者, 于我灭后得成道证 说是法时, 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量众生成就忍辱, 无量众生得不退心, 无量世界六种震动 十方世界诸来菩萨, 以好香华 伎乐 幡盖供养于佛, 咸作是言 : 我等来此七宝坊中得大善利! 若我脱有少福德力, 愿以此力令释迦如来久住于世, 如是正典流布遍满十方世界无有毁灭 若有优婆塞 优婆夷等持是经者, 令离一切忧愁怖畏无诸病苦 尔时,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 : 世尊, 今所说法无量无边, 不可思议, 一切邪法不能倾动, 乃是一切善法之本三乘根栽, 复是一切诸法初门 若有众生来问我言 : 是法何名? 云何受持? 当云何答? 唯愿说之 佛言 : 善男子, 是名大悲, 说大悲法, 名如来业, 受菩萨记, 当如是持 说是经已, 人天大众欢喜顶戴, 信受奉行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五 宝女品第三之一尔时, 世尊故在欲 色二界中间, 大宝坊中师子座上, 与诸大众围绕说法 尔时, 会中有一童女, 名曰宝女, 即从坐起, 右手执持白真珠贯, 而作是言 : 若我真实能于十方无量世界, 受持如是大集正典, 读诵书写, 演说其义, 广流布者, 愿此珠贯著佛顶髻及诸菩萨! 说是语已即掷珠贯, 以佛神力及以诚言, 珠贯即在如来顶上, 亦遍一切诸菩萨首 而诸菩萨各各自于首贯珠中, 见其来世成佛之时所有世界菩提之树, 众生调伏及往愿力了了见知, 见已各各生奇特想, 白佛言 : 世尊, 是宝女者, 云何乃有如是无量大功德也? 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所有誓愿, 今于一念悉见了了 佛言 : 善哉! 善哉! 善男子, 实如所言 是宝女者, 已于过去九万六亿那由他佛, 种诸善根, 发大善愿, 所生之处常得真实 是故是女凡所思念, 言无虚发 若欲令此大千世界满中宝华, 即言而有 若言欲令满此三千大千世界种种妙香, 言已即有 若欲示现种种形色, 转轮王色 四天王色 天帝释色 梵天王色, 或沙门色 婆罗门色, 或比丘色 比丘尼色 优婆塞色 优婆夷色, 如言即得 若风灾 第 57 页, 共 361 页

58 起时转为火灾, 火灾起时转为水灾, 水灾起时转为风灾, 如言即转 若有魔王将诸兵众, 执持刀杖 弓弩 箭矢 鉾槊 戈楯, 欲令转变成宝华者, 如言即成 若于空旷无水多乏, 为诸众生发大誓愿, 其中即有城邑聚落, 人民大小浆水无乏 若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色如如来色, 即如其言成佛妙色 若言一切所有大众悉住虚空, 言已即住 善男子, 若是宝女, 欲于此处虚空之中, 遍闻十方诸佛所说, 如言即闻 善男子, 宝女童女成就如是无量无边诸大功德 尔时, 宝女即于佛前说偈叹曰 : 我今成就大宝聚, 故能赞叹无上尊, 远离一切诸烦恼, 是足大宝助菩提 如来具足无上宝, 大光能照无边世, 无上宝幢佛世尊, 我今献宝以供养 砗磲玛瑙青琉璃, 金刚真珠日月宝, 以如是宝供养佛, 为令众生成菩提 世尊身光胜诸宝, 众生乐见无疲厌, 处在一方见十方, 令众各见前有佛 有见如来身行住, 或见坐卧及说法, 或见默然无所宣, 或见入定修智慧 如来一一毛孔光, 能照十方诸世界, 光明清净最无上, 犹如秋月净莲华 尔时, 宝女偈赞佛已复作是言 : 世尊, 我今于此大集经中欲少问义 如来若许, 乃敢咨启 佛言 : 善哉! 善哉! 宝女, 随意发问 若有疑网, 我当为汝而除灭之 尔时, 宝女即白佛言 : 世尊, 云何实语? 云何为实? 云何法语? 云何为法? 佛言 : 善哉! 善哉! 至心谛听, 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宝女, 菩萨摩诃萨有三种实 何等为三? 一者 不诳诸佛, 二者 不诳己身, 三者 不诳众生 云何名为不诳诸佛 己身 众生? 宝女, 若有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 贪著声闻 辟支佛乘, 是则名为欺诳诸佛 己身 众生 云何不诳? 宝女, 若有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 若在地狱受大苦恼, 若遇魔业邪见同止, 若生恶国起恶烦恼, 身遇刀槊 斫刺 烧炙, 于如是时终不舍离菩提之心, 不休不息, 不畏不悔, 令菩提心遂更增广, 为诸众生受大苦恼, 见受苦者心更增广, 勤修精进欲得菩提, 不为邪语之所诳惑, 一切邪风不能倾动, 第 58 页, 共 361 页

59 是名菩萨不诳诸佛 己身 众生 宝女, 若有菩萨不诳诸佛 己身 众生, 是名菩萨真实之实 宝女, 不诳诸佛复有四事 : 一者 其心坚固, 二者 住于至处, 三者 具足势力, 四者 勤修精进 不诳己身亦有四事 : 一者 净心, 二者 至心, 三者 不诳, 四者 不曲 不诳众生亦有四事 : 一者 庄严, 二者 修慈, 三者 修悲, 四者 摄取 宝女, 是名菩萨第一之实 菩萨实者, 初发愿时不舍众生 复次, 宝女, 菩萨实者, 不多语 守护语 不粗语 真实语 若在独处 大众 王边发言诚实, 非为财物而故妄语, 非为自在而故妄语 若有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 尚不为之而生妄语, 况复小事而妄语也? 宝女, 如是实者, 有三十二净 何等三十二? 一者 惭语, 二者 功德语, 三者 愧语, 四者 柔软语, 五者 不虚语, 六者 无讥呵语, 七者 不贪著语, 八者 不畏语, 九者 闭诸恶道语, 十者 开诸善道语, 十一者 圣行语, 十二者 慧行语, 十三者 内净语, 十四者 外净语, 十五者 乐受语, 十六者 乐听语, 十七者 不涩语, 十八者 微妙语, 十九者 分别语, 二十者 妙音语, 二十一者 纯善语, 二十二者 不诳语, 二十三者 不热语, 二十四者 欢喜语, 二十五者 自劝喻语, 二十六者 劝喻他语, 二十七者 不失语, 二十八者 安隐语, 二十九者 福田语, 三十者 如佛语, 三十一者 实围绕语, 三十二者 净口语 复次, 宝女, 菩萨实者, 凡所言说口意相称 云何名为口意相称? 修集施故获得菩提, 非因悭贪而能得之, 是名意口相称而语, 能施一切名之为实 修集净戒获得菩提, 非因毁戒而能得之, 是名意口相称而语, 如戒而住名之为实 修集忍辱获得菩提, 非因瞋恚而能得之, 是名意口相称而语, 具足修忍是名为实 勤行精进获得菩提, 非因懈怠而能得之, 是名意口相称而语, 修精进故名之为实 修集禅定获得菩提, 非因乱心而能得之, 是名意口相称而语, 修集定心名之为实 修于智慧获得菩提, 非因愚痴而能得之, 是名意口相称而语, 修智慧故名之为实 三十七助菩提之法, 四无量心亦复如是 复次, 宝女, 夫真实者, 所谓圣行 圣行者, 苦无常行 又复圣行, 所谓知苦 远集 证灭 修道 知于五阴无出生相, 是名知苦 五阴因者, 所谓爱结毕竟远离, 不贪不著, 不赞不求, 不去不来, 是名离集 灭一切相, 然其灭时无一法灭, 不平等法作平等法, 是名证灭观 奢摩他 毗婆舍那, 其相平等, 无觉无观, 无有平等, 无系无取, 无作无变, 是名修道 真实了知, 如是等谛又能分别广说其义, 是名菩萨摩诃萨实说是真实法 时, 十千菩萨得真实忍 宝女, 法语者, 凡所演说依法而语, 观法 念法, 奉行于法, 行至处法, 求法 欲法 乐法 修法, 法幢 法杖 庄严法器, 法灯 法明 法念 法意 法有 法疑, 庄严璎珞法床 法仪 法护 法财, 法无穷尽, 广大无边, 法事 法身 法口 法意 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如是等法, 是名法语 法者, 第 59 页, 共 361 页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以天眼觀視世界,舉身微笑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以天眼觀視世界,舉身微笑 大智度论第八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上课大纲经文 ( 卷七 ~ 八 ) 尔时, 世尊自敷师子座, 结跏趺坐, 直身系念在前, 入三昧王三昧, 一切三昧悉入其中 尔时, 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 以天眼观视世界, 举身微笑 从足下千辐相轮中 放六百万亿光明 足十指 两踝 两 两膝 两 腰 脊 腹 背 脐 心 胸德字 肩 臂 手十指 项 口 四十齿 鼻两孔 两眼 两耳 白毫相 肉髻, 各各放六百万亿光明

More information

净心法要

净心法要 甘 露 文 库 9 净 心 法 要 益 西 彭 措 堪 布 讲 授 净 心 法 要 1 净 心 引 导 9 净 心 法 要 讲 记 科 判 19 净 心 法 要 讲 记 21 净 心 引 导 讲 记 科 判 95 净 心 引 导 讲 记 97 思 考 题 267 净 心 引 导 净 心 法 要 别 别 观 修 之 轮 净 心 法 要 1 净 心 法 要 别 别 观 修 之 轮 全 知 麦 彭 仁 波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F0CBB5CEDEC1BFCAD9BEADB9E3CACD2DCFC2B2E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F0CBB5CEDEC1BFCAD9BEADB9E3CACD2DCFC2B2E12E646F63> 佛 说 无 量 寿 经 广 释 索 达 吉 堪 布 第 十 六 课 1 第 十 七 课 19 第 十 八 课 35 第 十 九 课 53 第 二 十 课 74 第 二 十 一 课 94 第 二 十 二 课 114 第 二 十 三 课 130 第 二 十 四 课 146 第 二 十 五 课 165 第 二 十 六 课 184 第 二 十 七 课 201 第 二 十 八 课 219 醒 世 歌 释 239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四十二讲 [ 下士道 - 深信业果 18] ( 分别业的轻重 3)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我们继续说明 为什么业特别重大 的原因 第二个, 是 所依门 的缘故 依它所依的内容, 而有轻重的差别 第一个所依的是什么呢? 就是你是有善巧智慧的修行人, 还是你是没有善巧智慧的修行人 所谓 善巧 的意思, 就是你虽然造恶业, 但是你可以不堕恶趣, 这个很好噢! 那不善巧的修行人呢, 虽然造很小的恶业,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同声2013第一期2.docx

Microsoft Word - 同声2013第一期2.docx 同声 2013 年 2 月 8 日 第 1 期 同声 期刊内容 第二页 灵修 第三- 四页 读经 第五- 六页 感恩分享 背诵经文 贴撒罗 尼迦前书 5:16-18 要常常喜乐 不住地祷告 凡事谢恩 因 为这是神 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十七- 十八页 第七页 专访 第八- 十页 主日学 第十一- 十三页 教会建造 第十四- 十五页 经历主 第十六页 青少年心声 编辑 徐光 黄黎光 排版 尤国芳

More information

说 : 三界虚妄, 但是一心作 十 [P408] 二缘分, 是皆依心 (119) 解说与有部的大致相同 这一法义, 在适应唯心论的根机与学风, 展开了大乘的唯心论, 起着非常的影响, 佛法真是不可思议! 二 释名 名现前者, 庄严论 云: 不住生死 涅盘, 观慧现前故 此约初住地, 以前五地双 观,

说 : 三界虚妄, 但是一心作 十 [P408] 二缘分, 是皆依心 (119) 解说与有部的大致相同 这一法义, 在适应唯心论的根机与学风, 展开了大乘的唯心论, 起着非常的影响, 佛法真是不可思议! 二 释名 名现前者, 庄严论 云: 不住生死 涅盘, 观慧现前故 此约初住地, 以前五地双 观, 华严禅寺 ------- 网络华严经白话浅释 十地品 第二十六之四 ( 第三十七卷 ) 第六地现前地 释法欣整理 一 来意 第六 现前地, 所以来者, 来 意有二: 前约寄位及三学 ( 戒定慧 ) 说, 谓五寄声闻, 六寄缘觉 ; 从四地去, 皆属慧学 已说诸谛相应慧, 次说缘起流转止息相应慧, 寄缘觉地, 故次来也 四 五 六地同是顺忍, 又四地出世唯净, 未能随世 ; 五地能随, 而不能破染 净之见

More information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 大智度论第五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上课大纲六成就之 4 经文 ( 卷四 ) 六 众成就 2 ( 与会的大众 ) 菩萨摩诃萨 三十二大丈夫相 1 足下安平立相 2 足下二轮相 3 长指相 4 足跟广平相 5 手足指缦网相 6 手足柔软相 7 足趺高满相 8 伊泥延腨相 9 正立手摩膝相 10 阴藏相 11 身广长等相 12 毛上向相 13 一一孔一毛生相 14 金色相 15 丈光相 16 细薄皮相

More information

须要有一个离心力出来所以 欲神足 就是你要离开滚滚红尘的吸引而必须有 的一个离心力 如果你没有相当的决心你是离不开欲界的吸引力的 所以不要一 看到别人精进修行就讲人家起心欲精进斯人行邪道认为这些都是有为法 都是画蛇添足 首先需要搞清楚解脱的次第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什么叫世间法和出 世间法的区别你知道的名

须要有一个离心力出来所以 欲神足 就是你要离开滚滚红尘的吸引而必须有 的一个离心力 如果你没有相当的决心你是离不开欲界的吸引力的 所以不要一 看到别人精进修行就讲人家起心欲精进斯人行邪道认为这些都是有为法 都是画蛇添足 首先需要搞清楚解脱的次第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什么叫世间法和出 世间法的区别你知道的名 25 第十八章 欲神足 正精进 第一节 不放逸者能修四禅 杂 五九四(八八 ) 世尊告诸比丘 譬如有人作世间建立彼一切皆依于地 如是比丘修习 禅法一切皆依不放逸为根本不放逸集 不放逸生 不放逸转 比丘不放逸 者能修四禅 第二节 一切善法皆依不放逸为根本 杂 五九六(八八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譬如百草药木皆依于地而得生长 如是种种善 法皆依不放逸为本 如上说 乃至涅槃 譬如水陆诸华优钵罗华为第一 如是一切善法皆不放逸为根本

More information

科判 全分三 甲一 名/ 29 甲二 译礼/29 甲三 义分二/ 29 乙一 造之理/ 29 乙二 宣说所造之正文分五/ 38 丙一 所建立 证成是佛语 分二/38 丁一 总说/ 38 丁二 别说分二/41 戊一 宣说能遣邪分别之正理差别/41 戊二 教诫断除于邪执/ 47 丙二 分别所了知分四/5

科判 全分三 甲一 名/ 29 甲二 译礼/29 甲三 义分二/ 29 乙一 造之理/ 29 乙二 宣说所造之正文分五/ 38 丙一 所建立 证成是佛语 分二/38 丁一 总说/ 38 丁二 别说分二/41 戊一 宣说能遣邪分别之正理差别/41 戊二 教诫断除于邪执/ 47 丙二 分别所了知分四/5 目 录 弥 勒 菩 萨 / 造 麦 彭 仁 波 切 / 著 索 达 吉 堪 布 / 翻 译 科 判...1 颂...7 胜 甘 露 喜 宴... 28 ( 1~10, 初 稿 版 ) 科判 全分三 甲一 名/ 29 甲二 译礼/29 甲三 义分二/ 29 乙一 造之理/ 29 乙二 宣说所造之正文分五/ 38 丙一 所建立 证成是佛语 分二/38 丁一 总说/ 38 丁二 别说分二/41 戊一 宣说能遣邪分别之正理差别/4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2.doc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2.doc 藏 传 土 法 目 录 四 二...294 四 三...316 四 四...336 二 四... 1 四 五...359 二 五... 17 四 六...382 二 六... 34 思 考 题...405 二 七... 50 二 八... 65 二 九... 80 三... 96 目 目 三 一...111 录 录 三 二... 126 三 三... 143 三 四... 158 三 五... 173

More information

《同生极乐国·浅释》第一课

《同生极乐国·浅释》第一课 同生极乐国 浅释 第一课 在我们开始学习正文之前, 我还是得啰嗦一下, 讲一下极乐世界的功德 我们又为什么要去? 那个地方到底好在哪个地方?( 就是 ) 为什么我们拼了命要往那个地方去? 大家在理上要明白, 而且确实要生起这种希求心, 确实要非常想去, 你才去得到 你如果要是觉得好像那个地方去不去也两可的话, 这个估计是很悬的, 不一定去得了了 我们先就是讲一个头子吧, 讲讲这个极乐世界究竟有多好?

More information

佛一生讲经说法 49 年, 其中说小乘 阿含经 12 年, 说大乘方等经 8 年, 说诸部 般若经 22 年, 最后又说 妙法莲华经 及 大般涅槃经 8 年, 于此亦可见, 佛差不多用了他一生讲经说法一半的时间, 来宣讲般若系的经典, 般若经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不想而知 尤其这一部 般若心经, 它具

佛一生讲经说法 49 年, 其中说小乘 阿含经 12 年, 说大乘方等经 8 年, 说诸部 般若经 22 年, 最后又说 妙法莲华经 及 大般涅槃经 8 年, 于此亦可见, 佛差不多用了他一生讲经说法一半的时间, 来宣讲般若系的经典, 般若经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不想而知 尤其这一部 般若心经, 它具 陈义孝居士演述 前言 ( 一 ) 心经与佛法的关系 心经 为佛教般若系的经典, 而般若为出生诸佛之母, 亦是一切经典的根源 大般若经 说 : 般若波罗蜜, 能生诸佛 大智度论 说 : 般若能生诸佛, 摄持菩萨, 佛法即般若 又说 : 般若波罗蜜是诸佛之母, 诸佛以法为师, 法者, 即是般若波罗蜜 本经亦说 :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是可知, 般若与佛法的关系, 至为密切!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oc

Microsoft Word - ?????????.doc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法宣法师白话译 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第四净土十疑论序第一疑第二疑第三疑第四疑第五疑第六疑第七疑第八疑第九疑第十疑净土十疑论后序附录 :( 一 ) 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附录 :( 二 ) 唐洛阳罔极寺慧日传附录 :( 三 ) 宗赜禅师莲华胜会录文附录 :( 四 ) 大智律师净业礼忏仪序 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第四 成时述曰 : 标列净土十要的次第时, 以世尊言教之经典居于最初,

More information

消受? 最令人不安的是, 在某个众生业力未穷尽之前, 他根本无法解脱相应的种种痛苦 因此, 每个 稍有智慧之人都应审慎思维恶趣之惨痛 可怕, 但可惜的是, 能如此思索的人在现世实在是少之又少 再说三善趣之痛苦 人有生 老 病 死 爱别离 怨憎会诸苦 ; 非天有争斗之苦 ; 天人有死堕之苦, 三界之中

消受? 最令人不安的是, 在某个众生业力未穷尽之前, 他根本无法解脱相应的种种痛苦 因此, 每个 稍有智慧之人都应审慎思维恶趣之惨痛 可怕, 但可惜的是, 能如此思索的人在现世实在是少之又少 再说三善趣之痛苦 人有生 老 病 死 爱别离 怨憎会诸苦 ; 非天有争斗之苦 ; 天人有死堕之苦, 三界之中 释迦牟尼佛广传 白莲花论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南无哥热满吉些儿哥嘛不达雅! 获得诸佛同等果无等本师释迦佛 忆念其德及深恩盛开信莲遍虚空 于诸如日般佛法受持弘扬有缘众 造此佛传白莲园汝当欢喜而享用 一切忆念观想释迦牟尼佛的之人, 如能在稳固信心的基础上, 通过观佛陀身相 修寂止 胜观瑜 伽, 则所有事业皆得成办 以此缘故, 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传记 一功德品 总体说来, 以业力感召而轮回于三界中之众生,

More information

98

98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 /... 人本与物本 翻译 与 语义谱系分析比较 牛云平, 杨秀敏 (., ;., ) : 翻译 与 的语义谱系有着根本不同之处 : 前者的本义是语官及其解释活动, 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 ; 后者的本义则是物体搬移行为, 具有明显的物化特征 两词的语义谱系不同, 决定了各自理论发展形态有别, 证明了中西翻译学自然而然地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研究取向 因此, 中国学人强求与西人苟同乃是不智之举,

More information

敬信三宝

敬信三宝 1 第一章敬信三宝 礼敬于世尊, 应供, 等正觉 ( 三次 ) 信 信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 大智度论 里说道 : 佛法大海, 信为能入 就是说这个 佛经里曾记载许多在家众, 在听完佛陀的说法后, 生起净信, 于是就礼拜佛足, 而自称从今日始归依三宝 : 归依佛, 归依法, 归依僧 并请佛听许他们成为清信男 ( 优婆塞 U p a s a k a ) 和清信女 ( 优婆夷 U p a s i k a ),

More information

大念处经

大念处经 大念处经 邓殿臣赵桐译 [ 题解 ] 大念处经 是巴利三藏中经藏 长部尼伽耶 的第二十二经, 又名 四念处经 此经论述真修实证的修行法门, 即以修习四念住, 内观身 受 心 法, 了知 身不净 受是苦 心无常 法无我, 以对治净 乐 常 我等四颠倒想, 修得慧观 知见苦 无常 无我之三法印, 达至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漏断尽, 述于涅槃之境 在初期佛教经典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此经代表了佛教早期亲修实证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活动篇 过这样的七天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一...24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二...38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三...52 义工篇 学做菩萨的人 心得篇 走向觉醒的人 五大要素和菩提静修营的设置 敞开心扉, 在这里接受佛法甘露 慧 韬 义工培训 义工到位, 一切就绪 10 11 12 13 营员报到 西园, 我来了! 14 15 入营说明会 相聚西园寺, 相约菩提路 16 17 18 19

More information

科目编号:02

科目编号:02 科目编号 :04 31.08.2014 马来西亚佛学考试委员会主办第四十一届马来西亚佛学考试 ( 二零一四年八月三十一日 ) 初级 ( 1 ½ 小时 ) 请仔细阅读下列各细则 (1) 与考生必须严格遵守监考员的命令 (2) 考试进行中, 不得交谈, 或做任何有作弊嫌疑的举动 (3) 未得监考员的通知以前, 不得翻阅试题 (4) 七十五题全部作答,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5) 答案请填写在分发的纸上 (6)

More information

24 回 头 是 岸 只要认为五蕴有 我, 就有生灭 ; 有了生灭就有垢净 于是就有身心 垢 了, 而想要去 垢 得 净 身体的 垢 可通过洗涤而去除, 但内心的 垢 ( 烦恼 ) 要怎么洗? 于是就有忏悔法门的出现, 通过忏悔法把内心的烦恼 垢 去除掉, 这样就可以得到清净 ( 涅盘 ) 了 在

24 回 头 是 岸 只要认为五蕴有 我, 就有生灭 ; 有了生灭就有垢净 于是就有身心 垢 了, 而想要去 垢 得 净 身体的 垢 可通过洗涤而去除, 但内心的 垢 ( 烦恼 ) 要怎么洗? 于是就有忏悔法门的出现, 通过忏悔法把内心的烦恼 垢 去除掉, 这样就可以得到清净 ( 涅盘 ) 了 在 心 经 23 略 释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11,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诸法空相 : 诸法 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 空相 即空性无相 ; 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法皆是因缘凑合而成, 其中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 也没有一个真实的相貌, 所以说性空 相空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 生 与 灭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这概念源自于 我, 因为有了 我 的执着, 于是就衍生出 我生了 我灭了

More information

速证须陀洹佛号 : 南无四维空间破有如来! 南无六维空间破大有如来!

速证须陀洹佛号 : 南无四维空间破有如来! 南无六维空间破大有如来! Merit Tibetan Bodhisattva On 修证录三 : 功德藏菩萨论 天才教出版社出版 胡正著 2012.5 速证须陀洹佛号 : 南无四维空间破有如来! 南无六维空间破大有如来! 目录第 1 章证入第九善慧地 证入第十法云地...4 第 2 章证小向斯陀含! 度魔王波旬...10 第 3 章魔没有密宗佛厉害!...19 第 4 章九地善慧论...26 第 5 章智波罗蜜论...33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清净梵行究竟解脱 短期出家发心及其调整方式 ( 上 )... 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行俱生智用去除染著负累 ( 下 )... 7 启用圆觉净化世间 出家功德利益告别分段生死 ( ) 现行清净平等觉悟 大乘教法之出离心与菩提心 (201

目录 清净梵行究竟解脱 短期出家发心及其调整方式 ( 上 )... 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行俱生智用去除染著负累 ( 下 )... 7 启用圆觉净化世间 出家功德利益告别分段生死 ( ) 现行清净平等觉悟 大乘教法之出离心与菩提心 (201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3 专辑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癸巳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录 清净梵行究竟解脱 短期出家发心及其调整方式 (20130930 上 )... 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行俱生智用去除染著负累 (20130930 下 )... 7 启用圆觉净化世间 出家功德利益告别分段生死 (20131002)... 16 现行清净平等觉悟 大乘教法之出离心与菩提心 (20131003)...

More information

福报与功德

福报与功德 福报与功德礼敬世尊, 应供, 等正觉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世人日日求福, 而福却不至, 人但断却众恶, 福报自然临门 若再增上修慈, 慈悲於一切如母众生, 福报倍增, 功德无量, 众恶缘转减或消除, 邪魔远离, 事事如意 行善自得福报, 但会用的完 持戒修定观照自得功德, 越积越多, 乃至圆满解脱 福报指善业 (kusala) 的功德 (puñña) 所带來的善果报,

More information

直剎那变化 但是我们偏偏一直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我 去找一个 真 我 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自性 所以印老就把这些解析出来 你如果没有 深入的法义闻思基础 很容易落入 真常唯心 那跟佛陀所讲的 无我 法印背 道而驰也不知道 因为这很深 大家要慢慢地去体会 慢慢地深入就可以体证到 如果真的能够体悟

直剎那变化 但是我们偏偏一直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我 去找一个 真 我 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自性 所以印老就把这些解析出来 你如果没有 深入的法义闻思基础 很容易落入 真常唯心 那跟佛陀所讲的 无我 法印背 道而驰也不知道 因为这很深 大家要慢慢地去体会 慢慢地深入就可以体证到 如果真的能够体悟 20 第十三章 三法印 大家都很认真 有的是空着肚子来听课 不错 真的要有这种精神 要有求法 之心 要有玄奘大师为法粉身碎骨而在所不惜的魄力 决心 如果你能够有这种决 心 魄力的话 成功就很快 今天 当然因缘是很好 中鼎有这样的地方 我们来 中鼎这里上课 大家可以听 但是今天是你们在这边 然后我过来上 如果你是真 的为解脱而来的话 那就没有距离 你真的为解脱的话 我们是超越时空的 也许 有一天不管我在哪里

More information

無上菩提三-首頁-簡體

無上菩提三-首頁-簡體 三 自序释大势无上菩提即是梵语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的简译,是菩萨的目标 诸佛所得,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清净心性 凡夫众生一念无明迷失本性,认己为物 分别人我,为欲造业轮回受苦 声闻法如药,声闻圣者如医师,能治众生心病,但不能治一切众生病 唯有得无上菩提的如来,具足一切佛法妙药,成大医王,得一切种智时,方能究竟医治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无量种种别异身心大病 故 无上菩提 是相续 离苦得乐的妙法,更广 大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达磨破相论.doc

Microsoft Word - 达磨破相论.doc 达磨大师破相论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 校刻 问曰 : 若复有人, 志求佛道者, 当修何法, 最为省要? 答曰: 唯观心一法, 总摄诸法, 最为省要 问曰 : 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 心者万法之根本, 一切诸法唯心所生 ; 若能了心, 则万法俱备 ; 犹如大树, 所有枝条, 及诸花果, 皆悉依根 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 ; 伐树者去根而必死 若了心修道, 则少力而易成 ; 不了心而修道, 则费功而无益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出家启用本具佛心 短出剃度前开示出家发心 ( )... 1 梵行生活背尘合觉 短出剃度日开示出家功德 ( 上 ) 僧法授受调整舒展 短出剃度日建议短出课程 ( 下 ) 无所得故不为自求 从僧法大类谈起 ( 上

目录 出家启用本具佛心 短出剃度前开示出家发心 ( )... 1 梵行生活背尘合觉 短出剃度日开示出家功德 ( 上 ) 僧法授受调整舒展 短出剃度日建议短出课程 ( 下 ) 无所得故不为自求 从僧法大类谈起 ( 上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5 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乙未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录 出家启用本具佛心 短出剃度前开示出家发心 (20150930)... 1 梵行生活背尘合觉 短出剃度日开示出家功德 (20151001 上 )... 11 僧法授受调整舒展 短出剃度日建议短出课程 (20151001 下 )... 19 无所得故不为自求 从僧法大类谈起

More information

Cycling in NZ130305

Cycling in NZ130305 P 1 TOPIC CYCLING IN NZ P 2 P 3 1 新西兰元 /1.5L P 4 青春没有终点, 旅途永 无穷尽! P 5 穷游 网倡导的穷游精神, 是 一种背上 行囊, 清爽上路, 简朴 行 走, 自由 心灵, 穷尽天下美景的潇洒 生活 方式 P 6 尊重当地 人, 保持开放的 心态, 享受旅途中的 一切 旅途的每 一次等待, 每 一次迷路, 说不定都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P 7 不去穷游的借

More information

谨以此书献给尊敬的普贤菩萨 摧伏邪见 傲视群雄 前言 胡正修成八地辟支佛的故事 开窍了 脑袋里会蹦的一小响 开窍的关键是想通以善心行恶法 善心行世间俗法 以善心说俗的 话 这两个法非常厉害 前者修成了是硬汉 后者修成了则和他人关系好 也就是密宗里的爱敬法 开窍后就进入密乘了 你说的开窍不懂啊 就是没

谨以此书献给尊敬的普贤菩萨 摧伏邪见 傲视群雄 前言 胡正修成八地辟支佛的故事 开窍了 脑袋里会蹦的一小响 开窍的关键是想通以善心行恶法 善心行世间俗法 以善心说俗的 话 这两个法非常厉害 前者修成了是硬汉 后者修成了则和他人关系好 也就是密宗里的爱敬法 开窍后就进入密乘了 你说的开窍不懂啊 就是没 Practice Buddhist Rules This Life 今世用来修行 天才教出版社出版 胡正 著 2013.5 http://www.huzheng.org 1 谨以此书献给尊敬的普贤菩萨 摧伏邪见 傲视群雄 前言 胡正修成八地辟支佛的故事 开窍了 脑袋里会蹦的一小响 开窍的关键是想通以善心行恶法 善心行世间俗法 以善心说俗的 话 这两个法非常厉害 前者修成了是硬汉 后者修成了则和他人关系好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4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4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下 士 道 皈 依 三 宝 由 依 何 事 为 皈 依 因 由 依 彼 故 所 归 之 境 由 何 道 理 而 正 皈 依 ( 以 上 见 讲 记 三 ) 既 皈 依 已 所 学 次 第 1 深 信 业 果 125 思 总 业 果 正 明 思 总 之 理 126 分 别 思 惟 显 十 业 道 而 为 上 首 179 抉 择 业 果 显 示 黑 业 果 187 正 显 示 黑 业 道 身 业 18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_SGP_06SC.doc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_SGP_06SC.doc 圆觉经第六讲普眼章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讲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经文四缘假合, 妄有六根 六根四大, 中外合成, 妄有缘气, 于中积聚, 似有缘相, 假名为心 善男子! 此虚妄心, 若无六尘, 则不能有 ; 四大分解, 无尘可得 于中缘尘, 各归散灭, 毕竟无有, 缘心可见 善男子! 彼之众生, 幻身灭故, 幻心亦灭 ; 幻心灭故, 幻尘亦灭 ; 幻尘灭故, 幻灭亦灭 幻灭灭故, 非幻不灭 譬如磨镜,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 哲学是民族化 个性化的 只有民族的语言 才能建构与这种民族的语言形 式相适应的哲学形态 和合语言哲学力图在语言结构与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融突而和合的基点上运用并整合言 象 意范畴 语言符号与形象是言与象的关系 言 象与意义 意境是 言与意 象与意的关系 言尽象与不尽象 言尽意与不尽意的争论 以及由 得象忘言 得 意忘象 而推致 得意忘言 历来见仁见智 在和合语言哲学语境中 尽与不尽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 年 % 月 & 日第 " 期 同声 同声 "#$" 年四月 第二期 背诵经文 期刊内容 约翰福音 ##$%&'%( 复活节 第二页 灵修 第三页 受洗见证 第八"十页 主日学笔记 第九页 基督信仰 第十三 人生随想 第十一 十二 十五页 耶稣对他说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 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 远不死 你信这话吗 本期编辑 徐光 闻钟秀 排版 尤国芳 黄黎光 "#$"

More information

www.dymf.cn 悟道之初活易乐乎 ( 自序 )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 各种物欲和诱惑充斥的现代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因希求心灵的解脱而开始修习佛法 只有佛法才精确而客观地描述了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真相, 并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彻底自由 安宁与和谐的幸福之路 确定地说, 佛法是唯一能够使我们获得幸福与快乐的方法! 能够今生值遇佛法并认真修持佛法的人都是有大福报的人, 未来的生命就像初一的月亮,

More information

尋得旨之匠, 起自支安 支公之論無生, 以七住為道慧陰足, 十住則群方與能 在迹斯異, 語照則一 安公之辯異觀, 三乘者, 始簣之日稱 ; 定慧者, 終成之實錄 此謂始求可隨根而三, 入解則其慧不二 譬喻亦云, 大難既夷, 乃無有三 ; 險路既息, 其化即亡 此則名一為三, 非有三悟明矣 生公云,

尋得旨之匠, 起自支安 支公之論無生, 以七住為道慧陰足, 十住則群方與能 在迹斯異, 語照則一 安公之辯異觀, 三乘者, 始簣之日稱 ; 定慧者, 終成之實錄 此謂始求可隨根而三, 入解則其慧不二 譬喻亦云, 大難既夷, 乃無有三 ; 險路既息, 其化即亡 此則名一為三, 非有三悟明矣 生公云,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9, No. 0276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輸入, 曾國豐大德輸入,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 No. 276 無量義經序蕭齊荊州隱士劉虬作無量義經者, 取其無相一灋, 廣生眾教, 含義不貲,

More information

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说什么?( 上 ) 南怀瑾主讲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今天要讲的金刚经, 在中国文化中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 千余年来, 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 念诵金刚经, 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 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 他最伟大之处, 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 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 我们研究金刚经时, 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 佛在金刚经里说 : 一切贤圣, 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More information

慈法法师对2014丛柏庵短期出家众的开示

慈法法师对2014丛柏庵短期出家众的开示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4 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甲午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 录 出家梵行离苦得乐 以戒律回归无作之休息与安乐住 (20140930 上 )... 1 依佛教法破除无明 解决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明 (20140930 下 )... 10 僧法传承无漏功德 世尊教法长久住世利益有情 (20141001 上 )... 18 求授戒律明确止作

More information

1

1 2016 www.hkgem.com www.kwanonconstruction.com 1 目錄 3 4 6 10 21 32 47 49 50 52 54 56 126 2 公司資料 公司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 41 43 45 47 5 Codan Trust

More information

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 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应 ( 供 ), 等正觉! 前二路者, 谓众生狐疑 左路者, 三不善法 贪, 恚, 害觉 其右路者, 谓三善觉 ; 出

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 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应 ( 供 ), 等正觉! 前二路者, 谓众生狐疑 左路者, 三不善法 贪, 恚, 害觉 其右路者, 谓三善觉 ; 出 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成果 证悟初果的方法 法增比丘 学佛的人要知道, 佛说我们就像病人, 既然病了那就要看医生, 医师有很多, 佛是所有医师中最好最精明的 好的医师诊断病人, 他会很仔细的观察病人, 马虎不得, 要找到正确的病因, 是季节变化? 是风寒? 是吃错食物? 是疲劳损身? 或外因伤害等等 然后问病人的一些生活的资料, 才能开正确的药剂给病人服用 ; 是要针炙? 要发汗? 要泻? 要吐? 或服药?

More information

正觉电子报 第105期

正觉电子报 第105期 弥 勒! 复 有 二 法, 菩 萨 虽 信 解 深 法, 犹 自 毁 伤 而 不 能 得 无 生 法 忍 何 等 为 二? 一 者 轻 慢 新 学 菩 萨 而 不 教 诲, 二 者 虽 解 深 法 而 取 相 分 别 是 为 二 法 维 摩 诘 所 说 经 卷 3 Maitreya! Furthermore, two phenomena will damage a bodhisattva s cultivation

More information

戒 目目 录 药师七佛功德经释第一课... 1 第二课... 41 第三课... 78 第四课... 116 第五课...163 第六课...203 录1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第一课药师七佛功德经释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诏译索达吉堪布传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More information

观无量寿佛经疏上品上生章讲记 净空法师讲述 刘承符居士记 净空法师于一九九二年九月在美国圣荷西讲善导大师所述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章, 为期一周 兹根据录音带写成讲词, 顺文整理, 供养读者 各位同学 : 今天要为各位介绍的是 观经 上品上生章 这本讲义是采取唐朝善导大师的注解, 他将这部经从玄义到经文分成四个部分, 所以又称为 四帖疏 今天选出这一章, 其中最重要的意义即 发菩提心 净宗常说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doc

目    錄.doc I 1 6 10 15 22 30 35 37 40 43 44 45 47 49 52 56 一 $1,272,803,000 $90,000,000 $1,270,258,000 $270,000,000 二 3.2 3.76 28.5% 92 10 26 三 Roadmap 四 五 六 92 6 10 94 七 9 八 ( ) 592 $827,716,760 283 $587,428,599

More information

四十八頁

四十八頁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二十八讲 [ 下士道 - 深信业果 4] ( 十恶业 - 欲邪行 )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我们今天介绍 邪行 欲邪行, 就是邪淫的意思 什么样的情况之下犯邪淫呢? 就是除了合法的夫妻之外, 其它任何的性关系都属于邪淫, 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 唯一会引发争论的, 就是在一种情况之下没有犯, 很奇怪, 那个就是 : 为什么去找娼妓 给钱, 这样子不算邪淫? 如果没有给钱算邪淫, 给了钱就不算邪淫,

More information

我們今天介紹四種資糧

我們今天介紹四種資糧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 11( 修习轨理 3 )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我们今天介绍四种资粮 前面介绍了如何修加行 正行 结行 没有修的时候, 应该怎么办呢? 所以, 我们首先就说明, 你平常在没有作功课 或者没有修法的时候, 你应该怎么用功? 因为现代的人很忙碌, 他能够作功课 或者是修一个什么法的时间, 其实是非常短暂的, 可能有的人半个小时 一个小时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是你想说, 你每天用功一个小时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7F0CBB5B9DBCEDEC1BFCAD9B7F0BEADCACD6F6B2E646F63>

<4D F736F F D20B7F0CBB5B9DBCEDEC1BFCAD9B7F0BEADCACD6F6B2E646F63> 目目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释 第一课... 1 第二课... 20 第三课... 40 第四课... 57 第五课... 75 第六课... 96 第七课... 116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 141 普贤行愿品释 第一课... 159 第二课... 176 第三课... 196 第四课... 214 第五课... 233 第六课... 253 第七课... 270 第八课...

More information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Diamond Sutra 由謝宏其 ( 台灣 ) 翻譯成白話中文和英文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nd oral Chinese by Gary Hsieh, Taiwan www.sutranet.org sutranet.org@gmail.com sutranet@sina.com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hesis.doc

Microsoft Word - Thesis.doc Peter Brook, The Open Door, (New York: 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 Inc., 1995), pp.49. 127 128 129 1994 2004 829 130 131 图 12 2004 132 图 13 九鲤洞的扶乩手为大爷伯开光和命名 第三 戏台上的服装和道具的清净 由陈善德长者清净目连戏表演使用的 所有道具和服装 重要的道具包括地狱门

More information

点亮心灯 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弘法部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电话 : (65) 电邮 :

点亮心灯 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弘法部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电话 : (65) 电邮 : 点亮心灯 Be a Lamp Upon Yourself 涂炳忠 译 点亮心灯 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弘法部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574117 电话 : (65) 6849 5342 电邮 : publication@kmspks.org 网址 : www.kmspks.org

More information

放 下 心 中 的 五 欲 自 可 享 受 内 在 的 清 凉 不 计 较 人 我 是 非 处 处 都 洋 溢 着 祥 光 榆 次 菩 提 爱 心 协 会 地 址 : 山 西 省 晋 中 市 榆 次 区 俞 家 街 菩 提 爱 心 协 会 邮 编 :030600 电 话 :18635017491 邮

放 下 心 中 的 五 欲 自 可 享 受 内 在 的 清 凉 不 计 较 人 我 是 非 处 处 都 洋 溢 着 祥 光 榆 次 菩 提 爱 心 协 会 地 址 : 山 西 省 晋 中 市 榆 次 区 俞 家 街 菩 提 爱 心 协 会 邮 编 :030600 电 话 :18635017491 邮 菩 提 愿 2012 年 第 二 期 出 片.indd 1 2012/5/10 14:42:41 1 放 下 心 中 的 五 欲 自 可 享 受 内 在 的 清 凉 不 计 较 人 我 是 非 处 处 都 洋 溢 着 祥 光 榆 次 菩 提 爱 心 协 会 地 址 : 山 西 省 晋 中 市 榆 次 区 俞 家 街 菩 提 爱 心 协 会 邮 编 :030600 电 话 :18635017491 邮

More information

用, 对于台海两岸佛学交流更是肋益良多 四 白话佛典的精华集粹 :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 将佛典里具有思想性 启发性 教育性 人间性的章节作重点式的集粹整理, 有别于坊问职员 照本翻译 的白话佛典, 使读者能充份享受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的法喜 今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 付梓在即, 吾欣然为之作序, 并藉

用, 对于台海两岸佛学交流更是肋益良多 四 白话佛典的精华集粹 :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 将佛典里具有思想性 启发性 教育性 人间性的章节作重点式的集粹整理, 有别于坊问职员 照本翻译 的白话佛典, 使读者能充份享受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的法喜 今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 付梓在即, 吾欣然为之作序, 并藉 总序 自读首楞严, 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 ; 认识华严经 : 万知已是佛法富贵人 诚然, 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 苦海之宝筏, 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吏顺, 古德这首诗偈可说一语道尽行者阅藏慕道 顶戴感恩的心情! 可惜佛教经典因为卷帙浩瀚, 古文艰涩, 常使忙碌的现代人有义理远隔 望而生畏之憾, 因此多少年来, 我一直想编纂一套白话佛典, 以使法雨均沾, 普利十方 一九九一年, 这个心愿总算有了眉目,

More information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 吉祥尊者主講 象涵記錄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己, 他要以眾生為心 有人說他嚴苛 有人說他溫柔 全看他覺得你需要什麽才能凈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前行广释5.doc

Microsoft Word - 前行广释5.doc ( 五 ) 华 智 仁 波 切 著 索 达 吉 堪 布 译 讲 目 录 第 七 十 七 节 课...265 第 七 十 八 节 课...286 前 行 广 释 因 果 不 虚 第 六 十 四 节 课... 1 第 六 十 五 节 课... 19 第 六 十 六 节 课... 39 第 六 十 七 节 课... 59 第 七 十 九 节 课...305 第 八 十 节 课...325 第 八 十 一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3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3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道 前 基 础 道 次 引 导 1 下 士 道 念 死 无 常 45 三 恶 趣 苦 139 皈 依 三 宝 215 由 依 何 事 为 皈 依 因 216 由 依 彼 故 所 皈 之 境 219 由 何 道 理 而 正 皈 依 233 既 皈 依 已 所 学 次 第 ( 见 讲 记 四 ) 思 考 题 287 道 前 基 础 道 次 引 导 道前基础 道次引导 1 下面开始宣说 以暇满人身如何摄取心要的道理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前言代序 一 戒之含义 二 受戒理论 三 戒体相状 四 观想方法 五 结示劝修

目录 前言代序 一 戒之含义 二 受戒理论 三 戒体相状 四 观想方法 五 结示劝修 受戒须知 受戒须知 讲记 讲述者: 大乘妙法弘护学会导师 上 净下 界法师 本会所提供之经书电子档 皆可免费下载 但不得擅自加注 修改 增删 受戒须知 简要目录 - 1 - 目录... 002 前言代序... 003 一 戒之含义... 010 二 受戒理论... 021 三 戒体相状... 036 四 观想方法... 059 五 结示劝修... 068-2 - 前言代序今天这堂课是谈 受戒须知,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2瞋一念瞋心起3SC.doc

Microsoft Word - 12瞋一念瞋心起3SC.doc 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士道 ( 二 ) 深信业果 12 ( 十恶业 - 瞋恚心 5 )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各位法师! 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介绍瞋心的部分, 九十六页, 最后一行开始 眼如生盲障 耳不闻无碍法故, 口如哑羊障 这是说眼睛像天生的瞎子看不见, 或者是有种种眼睛的毛病, 有这种障碍 或者是因为生在边地, 没有佛法的地方, 所以没有办法宣说佛法 ; 口如哑羊, 嘴巴像哑巴的羊, 就是没有办法宣说佛法的意思,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8SC.doc

Microsoft Word - 08SC.doc 大乘百法明门论第八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 第九十页 ) 好, 九十页开始 什么是 触? 根境识三缘和合而生 触 如果当下我们已经触境了, 已经取境了, 我们昨天讲嘛, 只要你一取境的话就进入 受, 除非我们可以保持现量境, 可是第六识一起分别心的话, 我们就由分别进入变异, 由现量进入比量, 马上感受就生起 那我们看, 什么叫 受 呢? ( 第九十一页 ) 九十一页, 五遍行的第三个是 受 受,

More information

修持加行是成就大圆满的唯一之路

修持加行是成就大圆满的唯一之路 修持加行是成就大圆满的唯一之路 达真堪布 大圆满法门来自法身本初佛 普贤王如来, 由佛界传入天界, 由天界传入人间 大圆满 是究竟的智慧 轮回涅磐等一切法都不离这个实相, 解脱生死的方便途径莫胜于此, 故称为 大 能直接见到明空赤裸的本觉佛性, 圆满具足 无缺无失, 诸法生起的刹那, 超越能修所修, 本来清净解脱, 故称 圆满 众生心性的当下即是佛性, 佛和众生的区别只在于 觉 和 迷, 这是大圆满的见解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译者序和前言 第一章 太子出家

目录 译者序和前言 第一章 太子出家 觉悟之路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s (2009 年 9 月 30 日文字重新校对 ) 斯里兰卡 那烂陀长老 (Narada Mahathera)/ 著 学愚法师 / 译 1 目录 译者序和前言 ----------------------------------------------------------------------------------------

More information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寧靜致遠 21 淺談 POP 潛能心理學理論架構的由來 飛吧! 宇宙先鋒 海星的故事 我是漁夫 POP 2011/10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urna Maitrayanip u t r a 耶穌基督誕生在仇恨之地 1-13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的地藏王 POP 2011/10 10 (551-479B.C.E.)

More information

《聖道行跡》

《聖道行跡》 圣道行迹 法增尊者 (Bhikkhu Dhammavaro) 目录 一. 礼赞佛陀 3 二. 如理思惟 4 三. 皈依三宝 8 四. 布施, 持戒 10 布施的果报 10 五戒的传授 14 五戒分析 16 五戒的持守 18 五戒的违犯 22 犯戒的对治 25 持戒的功德 30 五. 禅定 32 经行法 32 经行法四阶 34 经行法的观照 35 静坐的方法 41 六. 观照 44 我们对身体的错误看法

More information

《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第三课

《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第三课 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 第三课 为了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并且如理如法地谛听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 闻法之理, 听闻佛法的时候, 一定要如理如法 发殊胜的菩提心, 若如此, 仅仅听闻一次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 尤其, 在网上共修的时候, 也应对法恭敬 很多人在网络上听法或者来到听闻佛法的现场听法, 功德都非常大 虽然要花费一些时间到现场或共修点听法, 但我们为了佛法, 为了获得解脱,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菩提甘霖.doc

Microsoft Word - 菩提甘霖.doc 目 录 前 言... 1 观 音 心 咒 之 功 德... 3 供 灯 之 功 德... 25 绕 塔 之 功 德... 46 六 字 真 言 转 经 轮 之 功 德... 67 念 佛 功 德... 86 三 殊 胜... 105 吸 烟 之 过 患... 121 饮 酒 之 过 患... 139 吃 肉 之 过 患... 153 修 心 八 颂 要 义... 173 菩 提 心 的 修 法...

More information

在信愿的基础上修持往生四因

在信愿的基础上修持往生四因 在信愿的基础上修持往生四因 主持人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法王如意宝!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位出家师父 在家道友, 女士们 先生们, 大家好 好不容易来到这里, 不知大家昨晚有没有发什么特别的愿? 我昨天临睡时发愿 : 如果明天不能醒来, 希望我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 如果可以, 希望我能继续努力修行往生四因 很惭愧, 我没能往生成功, 所以今天又只能以凡夫身跟大家见面了

More information

2 修习 止观 坐禅 法要 天台宗将标题分为人 法 喻三类 : 人 : 能修习受持之人, 分为因人 果人 因人 : 因地修习之人, 在因地之中修习法门, 尚未完满, 故称因人, 例如 菩萨 即为因人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果人 : 所修的法门已完满, 故称果人, 例如如

2 修习 止观 坐禅 法要 天台宗将标题分为人 法 喻三类 : 人 : 能修习受持之人, 分为因人 果人 因人 : 因地修习之人, 在因地之中修习法门, 尚未完满, 故称因人, 例如 菩萨 即为因人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果人 : 所修的法门已完满, 故称果人, 例如如 1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主讲 小 止观 ---- 文简义该, 名之为小 研究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之目的 :( 折服现行烦恼 ) 佛者, 觉也, 引导我们觉悟宇宙人生之真实相 初学佛者, 应觉 苦 的相貌 苦 为四圣谛之第一谛, 亦为修学佛法之汇归处 若无法生起对 苦 的觉悟, 则无法汇归所修学之圣道 苦的相貌 :( 佛云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 苦的相貌应由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来理解

More information

似乎也是在学佛, 可是他的人生 他的品行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 念佛是念佛, 烦恼是烦恼, 完全是两码事 他的烦恼不会有丝毫减少, 人格也得不到丝毫提升 他干坏事的时候还是照干不误, 骗人的时候还是照骗不误 他不会去想一想, 他所做的这一切, 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诲? 这是没有将学佛和自己的人生结合在一起,

似乎也是在学佛, 可是他的人生 他的品行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 念佛是念佛, 烦恼是烦恼, 完全是两码事 他的烦恼不会有丝毫减少, 人格也得不到丝毫提升 他干坏事的时候还是照干不误, 骗人的时候还是照骗不误 他不会去想一想, 他所做的这一切, 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诲? 这是没有将学佛和自己的人生结合在一起, 学佛与做人 济群法师 学佛的人, 学习的程度不一样, 对学佛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学佛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有许多人, 学佛仅仅是为了保平安 保发财 保健康, 带着这种目的来学佛的人为数不少 尤其是初学的人, 对学佛的意义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学佛只是为了给自己带来一点现世的安乐 当然, 一个学佛的人, 是能够得到三宝的加持, 能够得到佛菩萨的护佑 但我们要明确, 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生命内在的智慧 ;

More information

正法之光~第47期-簡體

正法之光~第47期-簡體 原始佛教會 Saddhammadīpa ORIGINAL BUDDHISM SOCIETY 佛陀正 觉后 2447 年 2015年 11 12月合刊 第 47 期 原始佛法 人間佛教 复归缘 起之 道二十 六载 三阶 念佛归 于实 相念 佛 大马法 友齐 心济尼 泊尔 佛陀 原说广 传中 华人 心 在待人接物上有多少因为 习以为常 造成的问题 若能将 舍弃常想 放在心上 调整对 待身边默默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好友的态度

More information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菩薩藏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1491 菩薩藏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91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及七萬二 千菩薩 是時長老舍利弗承佛神力 即從坐起

More information

!! ! ! 华侨华 人 历 史 研 究 发 现 苗头 就 严 加管 教 和 制 止 而 美 国 父 亲却 认 为 这 是 女儿 的 自 由 和 权 力 女 儿 有众 多的 男朋 友 表 明 她 长 得 漂 亮 的 应 该为之 感 到 骄傲 有 吸 引力 做 父母 由 于 美 国 父 母对 子 女 更 多 地 采 取 肯 定 尊 重 甚 至 放 任 自流 的 做 法 而华 人 父 母 更

More information

1

1 2015 www.hkgem.com www.kwanonconstruction.com 1 目錄 3 4 6 7 11 20 30 42 44 45 47 48 49 51 114 2 公司資料 公司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 41 43 45 47 5 Codan

More information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善戒法师 Sayalay Susīlā 1963 年生于马来西亚 彭亨 获槟城理科大学大众传播媒介学士 大学时已开始 禅修 1991 年 法师在马来西亚槟城佛教禅修中心披剃出家 披剃后六个月 法师便前往缅甸 在著名的阿咤利 ācariya 班迪达西亚多 Sayadaw U Paṇḍita 指导之 下 精进密集修禅近三年 1994 年 法师依止著名的缅甸 阿咤利 帕奥西亚多 Pa-Auk Tawya

More information

法无我·成佛的核武器

法无我·成佛的核武器 法无我 成佛的核武器 主持人 : 修行人彻底破除我执后, 就能彻底脱离轮回了 但这与成佛还是有相当距离的, 所以接下来成利彭措师将为我们讲演, 在实相中能帮助我们破除所知障, 成就圆满佛果的法无我 彭措师是在去年由上师仁波切亲自剃度出家的 他在苏州念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吃素 念佛, 并且常去印光大师的道场灵岩寺拜佛, 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多年来, 他一直精进地闻思和修行佛法, 并且担任了普贤学堂的辅导员

More information

《安樂道論》釋 法音法師 講授

《安樂道論》釋 法音法師  講授 安乐道论 释 02 法音法师讲授 前讲提要前讲已略述了 安乐道论 不但教授殊胜, 其传承法源也极为殊胜 事实上, 佛由语事业宣说了不同道次第而满足不同众生的希求与愿望 这样的教法从释迦牟尼佛到上师为止, 都如理如量的趣入闻思修证的法行之中, 从未间断过 ; 同时在西藏的四大教派也都极为重视此一教法, 影响所及, 这已成为各派法脉的主流是不争的事实 可以说, 这个教法是 : 1. 初由佛说 2. 中由印度诸大菩萨以无垢正理而安立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5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5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下 士 道 深 信 业 果 思 总 业 果 正 明 思 总 之 理 分 别 思 惟 显 十 业 道 而 为 上 首 抉 择 业 果 显 示 黑 业 果 正 显 示 黑 业 道 身 业 ( 以 上 见 讲 记 四 ) 语 业 1 意 业 41 摄 义 61 轻 重 差 别 64 此 等 之 果 105 白 业 果 120 业 余 差 别 129 思 别 业 果 150 思 已 正 行 进 止 之 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正法醍醐.doc

Microsoft Word - 正法醍醐.doc 目 录 春 华 秋 实 致 信 众 之 感 谢 信... 1 索 达 吉 堪 布 译 讲 二 规 教 言 论 讲 记... 5 二 规 教 言 论 思 考 题... 243 佛 子 行 讲 记... 249 佛 子 行 思 考 题... 407 快 乐 之 歌 讲 记... 412 后 记... 439 春 华 秋 实 法 视 如 自 己 的 生 命, 全 心 全 意 地 珍 惜 踏 踏 实 实 地

More information

各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

各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五十八讲 [ 中士道 8] ( 神识离身 中阴身 投生之理 )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现在介绍死亡之后, 神识是如何离开身体的 造善业跟造恶业, 他的神识离开身体的状况不一样 如果是造不善业, 将堕到恶道的众生, 他的神识是从上半身先舍, 然后渐渐冷到心窝, 就是头部先冷 ; 如果是造善业, 将生善趣的众生, 他的神识是从下半身先冷, 从下半身先舍,

More information

( 解 )-- 此段经文表广陈修相, 即是寻思观, 所观的十法, 即为十段 前六通染, 因此说染与净相违, 称为非梵行 ; 后四项只有净, 顺于梵行, 所以分析体空, 何有梵行? 经文开始说, 若身是梵行者, 当知梵行则是非善, 意为身通不善, 体非顺理, 如果是梵行善性, 体能顺理, 二法不同,

( 解 )-- 此段经文表广陈修相, 即是寻思观, 所观的十法, 即为十段 前六通染, 因此说染与净相违, 称为非梵行 ; 后四项只有净, 顺于梵行, 所以分析体空, 何有梵行? 经文开始说, 若身是梵行者, 当知梵行则是非善, 意为身通不善, 体非顺理, 如果是梵行善性, 体能顺理, 二法不同, 梵行品第十六 一 来意此品经文的来意有六项, 一 前面的 十住品 是正位的修行, 今此品经在分辨十住阶位的修行, 顺序在其后, 所以是次来 二 前品经表明阶位的个别修行, 此品经则在阐明分辨各个阶位共通的修行 三 前品经通于道与俗, 此品经别显出家的修行 四 前品经随相而有差别, 此品经则表显随因缘进入实相 ; 五 为表显自他二利的梵行是清净的, 则进入初住 六 别显初住成佛, 类同前面诸位, 不由他悟的相貌

More information

正觉电子报 第91期

正觉电子报 第91期 如 佛 所 说 : 若 自 有 缚, 能 解 彼 缚, 无 有 是 处 ; 若 自 无 缚, 能 解 彼 缚, 斯 有 是 处 是 故 菩 萨 不 应 起 缚 维 摩 诘 所 说 经 卷 2 As the Buddha said, If one has fetters himself, he will not be able to help others sever theirs. If one is

More information

公司

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 00953 股份代號: 00953 年報 2014 ANNUAL REPORT 2014 Annual Report 2014 年 報 公司 2 3 4 14 24 28 38 40 41 43 44 46 99 1 Cricket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目錄 ( ) (: 00059) 2015 目錄 2 3 4 5 8 21 41 53 61 63 64 66 67 68 150 151 1 公司資料 公司 股 00059 0.1% 05821 0.1% 05580 0.1% 05855 0.1% 05567 0.1% 05602 業 8 32 33 86 20 2208 2888 86 20 2208 2777 業 151 14 1401 (852)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目 錄 Zhongzhi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Limited 3737 2015 目 錄 2 4 5 10 18 20 24 36 38 39 40 42 43 45 104 公司資料 Clifton House 75 Fort House P.O. Box 1350 Grand Cayman KY1-1108 Cayman Islands 3 141 2102 2103 1 2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入行论第六册_95-116_.doc

Microsoft Word - 入行论第六册_95-116_.doc 目目录目录 启动爱心... 1 第七品精进第九十五节课... 28 第九十六节课... 47 第九十七节课... 62 第九十八节课... 77 第九十九节课... 90 第一百节课... 103 第一百零一节课... 121 第一百零二节课... 135 第一百零三节课... 152 第一百零四节课... 170 第一百零五节课... 188 第一百零六节课... 206 第一百零七节课... 22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十册定稿_176-201_.doc

Microsoft Word - 第十册定稿_176-201_.doc 目 录 第 十 品 回 向 第 一 百 九 十 一 节 课...268 无 从 选 择 关 于 爱 心 工 程 的 一 席 对 话... 1 第 一 百 九 十 二 节 课...285 第 一 百 九 十 三 节 课...305 第 一 百 九 十 四 节 课...321 第 九 品 智 慧 第 一 百 九 十 五 节 课...336 第 一 百 九 十 六 节 课...353 第 一 百 七 十

More information

01 目錄 02 報 報 21 報 28 報 報 41 年 年報

01 目錄 02 報 報 21 報 28 報 報 41 年 年報 China Financial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Limited 2012 01 目錄 02 報 03 04 05 18 報 21 報 28 報 35 36 37 38 39 40 報 41 年 104 2012 年報 公司資料 02 中國金融國際投資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Conyers Dill & Pearman 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0E3C8F4C9E3CBCCC7B3CACD312E646F63>

<4D F736F F D20B0E3C8F4C9E3CBCCC7B3CACD312E646F63> 目目录目录 为什么要学 般若摄颂... 1 般若摄颂浅释第一课... 19 第一品 : 第二课... 36 第三课... 57 第四课... 72 第五课... 86 第六课... 104 第七课... 126 第二品 : 第八课... 146 第九课... 166 第十课... 186 第十一课... 205 第十二课... 227 第十三课... 248 录第十四课...267 第十五课...285

More information

净宗 会讯 目录+编者的话 AMITABHA NEWSLETTER 编者的话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 贴近大众 的需求 学会决定从这一期开始对会 讯进行改版调整 这是会讯自创刊以 来最大的一次改变 最直观的变化就 是会讯由原来的蓝白两色改为颜色丰 富的彩色了 改版后的会讯由月刊变 为双月刊 每逢2月 4

净宗 会讯 目录+编者的话 AMITABHA NEWSLETTER 编者的话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 贴近大众 的需求 学会决定从这一期开始对会 讯进行改版调整 这是会讯自创刊以 来最大的一次改变 最直观的变化就 是会讯由原来的蓝白两色改为颜色丰 富的彩色了 改版后的会讯由月刊变 为双月刊 每逢2月 4 净宗会讯双月刊 AMITABHA NEWSLETTER 12 月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修行人为何不能看电视? 我们正沦为手机的 奴隶 佛弟子没有情敌在劫难逃是说人的命运有定数吗? DECEMBER 2014 净宗 会讯 目录+编者的话 AMITABHA NEWSLETTER 编者的话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 贴近大众 的需求 学会决定从这一期开始对会 讯进行改版调整 这是会讯自创刊以 来最大的一次改变 最直观的变化就

More information

(:正版免费资料大全 1049)【佛陀正法网】宣化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

(:正版免费资料大全 1049)【佛陀正法网】宣化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 (: 正版免费资料大全 1049) 佛陀正法网 宣化上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 09836666.com http://www.09836666.com (: 正版免费资料大全 1049) 佛陀正法网 宣化上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 自觉觉他的菩萨行 你的贷 ;53 速可贷 ;54 招商贷 ;55 壹加壹时贷 ;56 粒粒贷 天下彩免费资料大全 你积集善根, 普度众生 上人 50 主流贷 ;51 银信小贷 ;52

More information

惠能对曰 : 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 远来礼师, 惟求作佛, 不求余物 gé liáo 祖言 : 汝是岭南人, 又是獦獠, 若为堪作佛? 惠能曰 : 人虽有南北, 佛性本无南北 ; 獦獠身与和尚不同, 佛性有何差别? 五祖更欲与语, 且见徒众总在左右, 乃令随众作务 惠能曰 : 惠能启和尚, 弟子自心

惠能对曰 : 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 远来礼师, 惟求作佛, 不求余物 gé liáo 祖言 : 汝是岭南人, 又是獦獠, 若为堪作佛? 惠能曰 : 人虽有南北, 佛性本无南北 ; 獦獠身与和尚不同, 佛性有何差别? 五祖更欲与语, 且见徒众总在左右, 乃令随众作务 惠能曰 : 惠能启和尚, 弟子自心 六祖坛经 ( 据赖永海 尚荣 坛经 中华书局 2010 校勘 ) 行由品第一 wéi fàn 时, 大师至宝林, 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 请师出 于城中大梵寺讲堂, 为众开缘说法 师升座次, 刺史官僚三十余人, 儒宗学士三十余人, 僧尼 道俗一千余 人, 同时作礼, 愿闻法要 大师告众曰 : 善知识! 菩提自性, 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善知识! 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惠能严父, 本贯范阳,

More information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第 卷第 期 年 月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王建平 郭 琦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他们来到拱顶之下 车辆猛地刹 住 跳了起来

More information

兜率百尊 无缘悲心赞导论 讲授者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版次 2015 年 10 月第 1 版 ( 电子书 ) 责任编辑 云丹 装帧设计张安 地 址沈阳市崇山东路北塔街 27 号护国法轮寺 邮编 结缘电话 网 信 站 箱

兜率百尊 无缘悲心赞导论 讲授者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版次 2015 年 10 月第 1 版 ( 电子书 ) 责任编辑 云丹 装帧设计张安 地 址沈阳市崇山东路北塔街 27 号护国法轮寺 邮编 结缘电话 网 信 站  箱 兜率百尊 无缘悲心赞 导论 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讲授 兜率百尊 无缘悲心赞导论 讲授者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版次 2015 年 10 月第 1 版 ( 电子书 ) 责任编辑 云丹 装帧设计张安 地 址沈阳市崇山东路北塔街 27 号护国法轮寺 邮编 110032 结缘电话 024-86626135 网 信 站 www.beita.org 箱 zhflt@126.com 目录 3 目录 一 归依发心...

More information

上士道(七)

上士道(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 - 上士道第九讲 第二依寂天教典而修分三 : 一 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 二 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 三 修习自他相换法之次第 今初 修菩提心的次第当中, 第二种传承是依寂天菩萨的教典而修 内容分三 : 第一 思惟能修自他交换的殊胜利益 及不能修自他交换的过患, 第二 如果藉由修习, 自他交换的心一定能生起, 第三 修习自他交换法的次第 首先介绍思惟能修自他交换 即不能修自他交换的利益和过失

More information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注疏 以英文为舟 Draft 2016 年 5 月 14 日 2 教授简历 (Edwin Sha) 籍贯江苏如皋 2000 年起任美国终身职正教授 (Full professor) 中国国家千人计划 A 类 特聘专家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海外杰出青年学 者 于 1986 年本科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计算机系 1991 年和 1992 年分别获美国普林斯 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More information

《开显解脱道·讲记》第十课

《开显解脱道·讲记》第十课 开显解脱道 讲记 第十课 为了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并且如理如法地谛听 上节课已经讲到颂词 黑白业果永时亦不虚, 十种不善的黑业与十种善妙的白业所感的果报永时亦不虚 思维业果道理有总思维和别思维, 先思维业果总相, 包括业决定 业增长广大以及未造业不会遇 已造业不失坏三个方面 所谓业决定, 是指一切痛苦和安乐都是由善恶业所生, 而苦乐的种种差别也是由善恶业的种种差别所生 每一个业因必定会恰如其分地显现其果报,

More information

三 学佛的基础 ( 一 ) 宗教常识 ( 二 ) 佛教的历史及其现势 ( 三 ) 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 四 ) 佛教的特色 ( 五 ) 佛教与非佛教的区别 ( 六 ) 基础的修行方法 一 您是佛教徒吗?

三 学佛的基础 ( 一 ) 宗教常识 ( 二 ) 佛教的历史及其现势 ( 三 ) 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 四 ) 佛教的特色 ( 五 ) 佛教与非佛教的区别 ( 六 ) 基础的修行方法 一 您是佛教徒吗? 目录 一 您是佛教徒吗? ( 一 ) 民间信仰... 004 ( 二 ) 多神崇拜... 006 ( 三 ) 灵媒与乩童... 008 ( 四 ) 佛法僧三宝... 010 ( 五 ) 宗教的层次... 013 ( 六 ) 生天与享福... 015 ( 七 ) 正信的佛教... 018 二 皈依三宝的意义 ( 一 ) 为何要皈依三宝?... 022 ( 二 ) 什么是皈依三宝?... 030 ( 三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正觉电子报 第114期

正觉电子报 第114期 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 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 终不弃舍 ; 我得力时, 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 应摄受者而摄受之 ; 何以故? 以折伏摄受故, 令法久住 ; 法久住者, 天人充满 恶道减少, 能于如来所转法轮而得随转, 见是利故救摄不舍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World-Honored One! From now until I attain Buddhahood, when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正念之道

正念之道 正念之道 大念处经 析解与问答 缅甸帕奥禅师讲解弟子合译 目录 帕奥禅师序... III 译序... VIII 第一部分安般入门... 1 第二部分 大念处经 经文... 9 第三部分 大念处经 析解... 35 缘起... 35 总说 (Uddeso)... 36 身念处 (Kà yà satipaññhà na)... 89 受念处 (Vedanà satipaññhà na)... 193

More information

因果的奥秘

因果的奥秘 因果的奥秘 智圆法师 编述 目录 甲一 思总业果 4 乙一 正明思总之理 4 丙一 略说 4 丙二 广说 5 丁一 业决定之理 5 丁二 业增长广大之理 12 丁三 未造业不会遇 45 丁四 已造业不失坏 48 丙三 摄义 59 乙二 分别思惟 64 丙一 显十业道而为上首 64 丁一 经论中宣说十业道 64 丁二 强调十业道取舍之重要 66 丁三 应当断除诡诈 69 丙二 抉择业果 72 丁一 显示黑业果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2C420A45120B3B92020C4B1AEA9A4DFA4A4AABAA6F2A9CA2E646F63>

<4D F736F F D20B2C420A45120B3B92020C4B1AEA9A4DFA4A4AABAA6F2A9CA2E646F63> 第十章觉悟心中的佛性 真正众生平等的时代来临 早期中国比丘识字的文化水准普遍地高于在家人, 形成出家与在家学佛者知识程度上明显之差别 特别是在 僧官 制度产生后, 有些僧人是帝王之国师 帝师, 或奉派抚慰百姓, 出家者的地位更不输于百官, 甚至凌驾百官之上 又如唐朝密教的护国思想, 就是让宗教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 为维护和扶持皇权和皇帝的直接利益, 皇帝也必须敬奉三宝, 同时保护佛教的发展, 僧人的地位自然超越信众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