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6 年丛柏庵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丙申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6 年丛柏庵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丙申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Transcription

1

2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6 年丛柏庵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丙申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3 目录 依佛光愿觉悟自心, 主伴俱圆明耀法界... 1 依法安住身心自在, 本具光寿时事弥陀 真实梵行世尊传递, 法尔本然代代相承 僧法传承之授受 自心庄严极乐揭示, 净土传承本师弥陀 净土传承之授受 现佛形象行佛事业, 受佛心咒与佛无别 释迦牟尼佛心咒之授受与交流开示 积极主动运用法则, 究竟归佛自在功德 本具本净抉择发心, 诸法无我演佛成佛 戒律的体相用 认知反省四种倒见, 观察觉悟人生八苦 常乐我净诸佛四德, 顺性而为就路还家 祈祷妙法 后记 ( 本部文稿与录音下载地址 : 净土说网站 手机版 :m.jingtushuo.com)

4 依佛光愿觉悟自心, 主伴俱圆明耀法界 慈法法师讲授 2016 年 10 月 5 日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阿弥陀佛实在是心灵真实 美妙 庄严的表述, 阿弥陀佛名号是我们每一个有情内心圆满 清净 无碍的音声 我们在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 这个音声就是实相 所谓实相就是真实, 真实就是它的本质 我们运用了它的本质, 就能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也就是说心里的话, 心里的音声, 心地的表达, 这个心就是真实心 清净心 圆满心, 它就会表达出来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在表达南无阿弥陀佛之时, 要了解它是心地真实的音声 完整的表达, 就是心 佛 众生三无差别的表达, 那就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来有意无意地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 或者运用我们的清净心 圆满心与真实心 这个清净圆满无碍心的运用, 就是我们称念之时 忆念之时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它就会显现圆满 清净 真实的作用, 就是本性的作用 本心的作用 三无差别心智这种觉性的作用 法性的作用 我们要了解这是本性的作用, 就是本来具有这样的阿弥陀佛, 就是自性弥陀 本心弥陀, 那再念西方阿弥陀佛 就是愿力弥陀, 实际是内外相应的弥陀来感召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 来显现三无差别这种佛陀所传递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实质内容, 就是正等正觉于一切生命的实质内容 我们要能了解本质弥陀 自性弥陀 圆满弥陀, 自心弥陀就会起作用 起什么作用? 时时刻刻我们没有丢失过, 称为无量光 ; 时时没有丢失过, 称为无量寿 ; 时时安住其中, 称为性德 那就是不假修持本自具足的真实 阿弥陀佛非外非内 要是没有一个提示, 虽然各个具有, 但是我们被贪嗔痴慢疑所蒙蔽, 被习惯遗忘了 佛的愿力作为就是把它揭示出来, 让我们安住在这个本质无量光寿的功德中, 不增减地回归, 不用力地修行 就是所谓歇心修持, 令身心安然于世间的生生灭灭 幻幻化化 是是非非 人人我我 在这一切幻相中得真正的大自在 这个自在就是令心自在, 心本自在, 就是阿弥陀佛! 我们来称念弥陀, 这是我们汉地人人了知人人修行的一个大的法则, 就是所谓家家弥陀 户户观音的事实 为什么净土教法在我们汉地这么广泛传播呢? 实在是弥陀愿力的回施, 就是平等接引十方九界众生 这样一个外在誓愿, 唤醒 1

5 我们内在自性弥陀的共鸣, 光光相映, 我们就会称念出来 南无阿弥陀佛 这个美妙音声, 就是光寿本然 法尔本然的印契 这个印契就会使我们这些念佛的人, 不管是男人 女人 好人 坏人 智人 愚人 我们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时, 同一光寿, 同一安乐, 同一喜悦 那我们都是如来会的参与者 我们再来忆佛念佛, 在这个五浊恶世中就能令我们心住安乐国土, 心地之庄严得以回归, 心地之璀璨得以照耀, 心地之喜悦得以真正运用, 我们就可以作为念佛人 这个念佛人, 不要说我用什么功夫 别人用什么功夫, 因为一切功夫都会消融在这个歇心 本具 本净 各个具足的事实上来 这个不用力的修行, 是很精彩的令我们本来具足的弥陀大放光明, 不再用力 很多人要用这样的力那样的力 这一用力, 就走了岔路, 就是思维之量, 现行作为走到一个岔路上去 这个岔路, 你感觉我修行很苦 我作为很负累 我要这样做那样做 都是心外求法, 因为你没在你内心本具本净的功德藏中回归, 你没用阿弥陀佛大愿来摄化自心, 令心自显 这个自显就是十分精彩美妙的心地庄严自我展示, 这种自我展示是净土行人应作 当作 必作的事实 我们作为修行者或者念佛人, 真能念这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 不管出家在家, 功德一如 你说我们是短出来做出家人 这是在我们本土导师释迦佛教法下的一个特质的殊胜修持,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个本师的教法是普摄十方的教育 这两种教育貌似有差异, 我们要是不了解这些差异或者不认知各个角度的方便, 不能善巧运用 释迦佛本师的教法是在人类或者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的修持特质, 他就是要分清苦乐来源, 回归法性 阿弥陀佛的教法没有这个, 他直接揭示一切众生 一切业力如幻, 令九界众生 一切有为造作同一回归法性智海 他不说苦乐缘了, 凡圣缘都不提了, 只提法性功德, 弥陀愿力彰显, 各个承接, 各个印契 把九界并同一如, 回归极乐, 回归法性, 回归自心, 本自圆明, 这样的一个法则 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文佛给我们的教诲, 是让我们先离世间之苦 先让我们离开世间恶法之苦, 得到世间善法之乐 ; 然后让我们离开世间之苦, 得出世之乐 ; 再让我们离开种种阶层之苦, 好比说声闻次地四向四果 菩萨五十二个次序, 离开这样一层一层的苦, 增上地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这称为应化教育, 各个层面给你各个层面的教育, 令其得到生命回归 心地回归的升华, 终将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本土释迦文佛在常规教法中的一个特质 2

6 他又来传递阿弥陀佛这个因缘, 揭示九界同归的教法, 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他不讲世间的苦乐或者一层一层法界功德的差异 觉悟差异的苦 他不讲这些, 他把九界众生所有业分放在如梦 如幻 如露 如电 无有一法可得的事实上来, 让我们直下回归心地庄严 十方九界众生心地与阿弥陀佛一如的功德, 用阿弥陀佛的修德来作证实, 十方诸佛功德来作证实 证实什么? 我们各个众生本心之中光寿本然, 光寿本然, 一点点都没有差异, 一点点差异都没有! 这个没有差异的功德是阿弥陀佛的愿力 他发了这个大愿 : 欲令一切众生往生彼国, 同生彼国 现在很多人念佛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就是我要往生 他要往生, 或者说什么样人能往生 不能往生 阿弥陀佛的愿力是揭示一切众生与佛无二无别的心性, 就是咸能往生! 他这个教法不舍一切众生, 不舍任何一个众生! 就是平等摄化, 究竟给予, 印契法界, 无一漏脱, 普摄十方, 光照十方, 圆明十方 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佛刹摄化一切, 无所障碍! 所以 阿弥陀经 中说到 :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是故号为阿弥陀 很多念佛人忽略了阿弥陀佛教法的特质, 他常规地用人情世故, 乃至说释迦佛常规教法的说法, 就是先离世间之苦 善恶之苦, 来修善法, 然后修出世之法, 离世间善恶法 对法之苦, 成就觉悟世间, 觉悟世间一层一层一层, 直至圆满菩提 他用常规的法则来思维 阿弥陀佛教法不是这样, 他是十分特殊十分殊胜的同成佛道 大光普照的心地法门, 心地妙用, 心地庄严, 心地揭示! 阿弥陀佛给我们一切众生说心地的话 心地的法则 心地的完整彻底描述, 无遮无盖地揭示了佛心与众生心无别的真实功德所在! 这个众生是一切众生, 这个佛陀就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表达了众生真实心分庄严 清净, 圆满, 无碍 那我们人人在运用清净圆满无碍的这个本心之时, 时时无量光寿, 时时自性弥陀 这自性弥陀没来没去没增没减地在照耀着 照破着一切如幻的九界业力 有为的业力, 让我们心智安然于十方一切法界, 游历于一切法界, 就是在一切幻缘 业力中得自性回归 自性光明之璀璨, 照破一切障碍, 能令一切众生同得安乐, 所以称为极乐世界 极乐就是无有剩余, 同入如来会 你说同入如来会, 没有众生了怎么办? 没问题, 有你扮演的, 你放心 很多人会担心说咱们都往生了怎么办? 像有人说都出家了谁来种地? 谁来工作? 没有那一天 因为啥? 很多人虽然听了, 闻若未闻 很多人虽说出家, 出家还要很 3

7 多条件, 还要有问遮等等 实际净土教法是人人往生的教法, 但你要不用他, 他的功德就不能彰显 像我们这个鼓 磬 钟, 它本身都有美妙的音声, 但你不去撞击, 它发不出来声音 我们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 要让他发声, 让我们内心的无量光寿发声 怎么发声呢?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的愿力能使他发声, 我们自己晓得各个具足 各个圆满, 在一切业分中不迷失 不计较 不纠缠, 就是光寿本然, 大光普照, 无所不摄, 究竟无碍 我们能不能在这个究竟无碍的法则中得到喜悦呢? 就像观经中有讲, 说阿弥陀佛光明普照, 干什么? 照十方国, 干什么? 无所障碍, 干什么? 摄念佛众生慈悲不舍! 你不念佛, 心中有佛也无以彰显, 所以念佛人十分重要的就是要念佛! 就像出家, 本来人人都有梵行之心, 就是真实心, 真实心就是无漏心, 无漏心就是实相心, 实相心就是究竟解脱心, 就是正等正觉一切世间之心 这个心我们人人都有, 但你不出家你感觉不到 学不到 碰不到 触不到 出家了, 比丘比丘尼受的戒叫具足戒 具足什么? 具足一切功德, 称为具足戒 什么样功德? 具足诸佛所有行地的功德 戒什么? 戒你所有的有漏心智! 有漏心智就是我们的造作, 有漏心智的休息就是无漏心智的展示, 造作业分的休息就是无作的安住, 就是寂灭为乐的广大事实 出家受戒那一刻, 三师七证一证实, 各个具足, 不假造作, 本心安然, 自然回归, 令心明了, 清净解脱 这个解脱就是不假造作回归之相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亦复如是 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 是我们真心的话, 是我们真心的音声, 是我们藏在最深处 藏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最深最深最深最深最深最深那个地方的音声! 你发出来这个音声之时, 你心中就是具足, 就是清净, 就是菩提, 就是道业! 这样的展示, 这样的呼唤, 这样的相互印契, 会使我们在念佛过程中把无始以来的业力蒙蔽 所知蒙蔽 烦恼蒙蔽 把这些俱生我执的蒙蔽揭示开来, 不再蒙蔽自心, 不再蒙蔽他人, 就是所谓自利利他, 会逐渐在我们生命意识中彰显出来, 逐渐清晰起来, 逐渐完善起来, 起到它不可思议的作用 什么作用? 原来弥陀念弥陀, 这是真正的南无阿弥陀佛! 要是说凡夫念弥陀, 总是有隔阂 这个隔阂就不能称为念佛, 称为念隔阂 念着南无阿弥陀佛, 说他不能往生 我不能往生 我很烦恼 我这儿痛那儿痒 这个地方怎样那个地方怎样 我们念的是有隔, 不是念自心本自圆明 本自圆 4

8 满 本自清净的这个本质音声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实际是我们众生心中的弥陀在发声 你只要念佛, 他就发声了 发什么声? 就是自性光寿, 自心具足 这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 令你的心安乐, 令你的心不再外寻 内寻, 令你的心处在充盈的 光明的 条理的 本然的状态下 这种本然让我们突破了无始以来业力积累对自己的埋没, 埋没不了我们的心了, 这个心是炎王光, 是智慧光, 是不可思议之光, 这个光普照法界, 同生安养 安养是什么? 就是法尔本然来照耀一切众生 一切业相 一切业分, 令我们觉知如幻, 觉知一切如幻, 觉知一切本自空净 本不可得, 让我们从一切相中真正无余地解脱出来 就是所谓清净光 欢喜光 安稳光 智慧光, 都是不可思议的光, 这种光是人人心中具足, 这太不可思议! 这不可思议的光人人具足 你看平时我们运用的都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来掩盖 埋没了我们本心的这种光寿, 就是所谓阿弥陀佛, 掩盖了 我们把这个掩盖的东西轻轻地一揭开就好了, 它的本质就出来了 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本质本不可得, 本是缘生缘灭, 本性清净 我们再念南无阿弥陀佛, 就无畏于 不畏惧于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对我们的蒙蔽, 不再固化于此, 不再坚守于此, 不再把它当真 贪嗔痴慢疑在生命中还会表现出来, 但你了解它缘生缘灭了, 了解它如梦如幻了, 了解它是无始以来无明习惯的一个相续罢了, 没有实质! 所以不畏惧于此, 坦荡面对, 如实面对, 来面对每一个贪嗔痴慢疑在我们现行中三业的表现, 我们用法性 法尔本然的阿弥陀佛摄化于它 鼓励于它 揭示于它, 令它各个清晰 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这些烦恼业相 无明业相本自清净 本不可得故 我们再来念南无阿弥陀佛, 自利利他不离现前一念, 清净圆满无碍不离现前一念 当然贪嗔痴慢疑也不离现前一念 贪嗔痴慢疑我们提起来还是贪嗔痴慢疑,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提起来就是光明遍照同生安乐 我们这样对比来对比去, 原来法尔一如, 法尔本然, 贪嗔痴慢疑不可得, 南无阿弥陀佛也不可得 所以这种贪嗔痴慢疑的无始无明不可得,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实际也不可得, 在众生业分中它显现了差异, 就是我们的感受 所谓令心光明, 令心喜悦, 令心回归, 令心彰显,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会给我们带来不可思议的喜悦 要是没有贪嗔痴慢疑对我们蒙蔽的苦处,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本自光明 本心光明, 生不起来喜悦 所以他有这个作用力, 对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蒙蔽的揭示带来这种内心光明的璀璨 普照法界的璀璨 三无差别的璀璨, 给我们带来了喜悦 所以许多念佛人会带来内心的喜悦 5

9 但这一定要有实践, 没有实践很难体会 要有体验! 要有实践! 谁来体验呢? 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也在专门修持中 好比说我出家专门来念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的 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在每一时每一刻中 因为你每一时每一刻最多的就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它来的时间刚好念佛 有人说念佛要有动力 我们的动力就是具足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那个时候刚好念佛! 你说贪嗔痴慢疑挺烦恼的, 排斥它 不要排斥, 它来了你就抓着它的手说 : 来, 咱们念佛, 阿弥陀佛! 它就原形毕露了, 它就变成阿弥陀佛了 但你要抓着它的手! 你不抓着它的手, 它就跑了, 它就越来越多 越来越乱 你要怕它, 它就突然强大起来, 占有了你生命的依正二报, 占有了你所有空间, 这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可就厉害起来了! 我们轻轻地念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 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原形毕露 如梦如幻, 本不可得 你再念第二句, 你找都找不到这个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样子了 你说我还经常找到 没问题, 你念第三句就行了 它还坚持, 念五句就行了 还坚持, 念一万声! 试一试嘛! 那我们修行动力多多 为啥多多呢? 因为我们现在的贪嗔痴慢疑深厚, 所以念佛机会就多 哎呀, 我嗔心生起来了 阿弥陀佛! 慢心生起来了 阿弥陀佛! 痴心生起来了 阿弥陀佛! 什么心生起来了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像天女散花一样, 念一个就散一把花儿一样, 一切业就变成芬芳的东西了, 不可思议了! 为啥呢? 推动了念佛, 推动了我们念佛, 成熟了我们念佛的机与力, 这多么美好的修行因缘哪! 所以贪嗔痴慢疑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不会用, 可怕的是你对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排斥 迷失与随顺 我们用一句弥陀, 轻轻地把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包括觉悟法界的有情, 一时回入自心弥陀,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因为人的心念心意都没有障碍, 每一个众生的心 心念都是无所障碍的, 广大究竟, 无所障碍 所谓障碍就是我们业力的设置 习惯的设置, 实无有障碍! 根本没有这个障碍! 都是我们演化出来的习惯, 装出来的样子, 装模作样做出来的! 我真很烦恼, 跟人诉说, 嘟嘟嘟嘟嘟嘟 说了很多, 干什么? 换取别人同情 求人不如求己, 一句弥陀结束了 结束不了, 两句弥陀刚好念 还不行, 三句五句, 挺自在的 所以有烦恼不要跟别人诉说, 没事儿你念一句阿弥陀佛, 自自在在, 安安乐乐, 清清晰晰 说你要参访善知识哦 东参西参, 踏破铁鞋 一句弥陀, 解决了! 为什么? 6

10 最大的善知识就是弥陀! 随身的善知识就是阿弥陀佛! 他不光是我们的善知识, 他是十方九界众生的善知识! 到处求人, 给张三说李四求, 你帮帮解决心理问题吧 所以谁再烦恼了就念念阿弥陀佛! 你的心就圆明了, 就清净了, 就圆满了, 就真实起来了, 就不增不减了, 就如实表达了! 我们能不能如实地表达自心呢? 能不能把自己真心的真实功德给予别人 给予自己呢? 就看你念弥陀不念弥陀了! 这个弥陀不可思议 因为你思议了, 你感觉到他可思议, 实际他是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 你一思议, 你念那个弥陀就出问题了 很多人说念佛法门是老头老太太的作为, 是斋公斋婆之事 你出问题了, 阿弥陀佛不是这样讲的 阿弥陀佛说 : 十方诸佛若不咨嗟称我名者, 不取正觉 佛不念我的名字都不行! 你是老几啊你不念? 你要干啥? 所以念弥陀就是不可思议的觉性运用, 自性运用, 自性光辉的照耀, 自性光辉的内在显现 所以我们一切学佛者首要任务 放弃一切外在因缘的追逐 迷失 对抗 ; 觉悟自心庄严 自心清净, 来回心, 启用自心之真实 这是最简单最易行的一个方法! 外寻太难了! 你要帮助一个人, 让人听懂一句话就很难, 跟人交流一个事情都很难 但你要解决自心, 十分易得, 十分准确, 十分简单 你要是觉悟自心 忏悔自心 明晓自心, 都是十分易行的事情 但我们现在受的教育就是特别在意外围依报因缘, 丢失正报安乐 正报的安乐我们要把它收回来, 这个主动权要作得主 这个心能作主了, 依报就必然随其转 何以故? 它是宾, 它是仆人, 它是依报, 依报随着正报转是对头的 我们现在人都被依报转了, 就是被境转而失自心安乐, 令心迷乱了 我们现在能转于境, 令心安乐 转于境令心安乐者, 那是真正的念佛人 真正的觉悟人 说自觉, 自觉内心庄严, 自觉自心, 自心弥陀, 自觉本质安乐, 自觉本来清净 南无阿弥陀佛 的称念就是自觉的开始 自觉的印契 自觉的安住 自觉的真实所在 这个自觉的权利我们人人都具有啊! 你运用它就好, 你实践它就好, 你认知它就好, 你守护它就好, 你传递它也就好 这样是人中妙好之人, 是观音势至菩萨的胜友, 与文殊普贤等 功德等, 道德等, 作为等 为什么? 知自心庄严故, 知本心庄严故, 自心弥陀声声在自性中生起, 这样不可思议的美妙的共振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要念这句弥陀, 实在是不可思议! 要是不念这句弥陀, 也实在是不可思议! 念弥陀不可思议就是内心喜悦, 内心调整, 内心光明, 内心安乐 ; 不念弥陀, 7

11 就内心迷失, 内心挣扎, 内心蒙蔽, 内心负累 你看这一句弥陀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要来学习阿弥陀佛教法, 一定把外在追求的心休息下来 让我们内在的觉悟, 内在本质的庄严, 内在本质的圆明, 内在心智本质的安乐, 静下来, 平和下来, 如实下来, 令心安乐下来 这个安乐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就是内心的回归 心外求法有一个最大的障缘, 就是越来越乱 越来越繁杂 内心庄严的回归就是越来越简单, 越来越明了, 越来越自主, 越来越省力, 越来越自在 所以念佛人先要完成内心庄严的回归, 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内心的印契, 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 本自圆满, 本自弥陀, 本自音声阿弥陀佛, 本自照十方国啊! 所以这个人人如是, 法尔本然 就是说知道原来一切众生本来成就, 虚妄造作令其迷失 造作是迷失 那我们放弃了对外在造作迷失的追寻与考究, 直回内心的安乐如来藏中来认识阿弥陀佛, 回到这样一个内心光明的无量光佛刹中, 来审视现前一念的回归, 一念清净的安住 此一念亘古不变, 因为法性亘古以来无增无减, 无生无灭, 安慰着一切众生, 出生着一切功德, 展示着一切庄严, 描述着一切生命, 展示着一切世间 这个内心庄严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一切念佛人当首要回归自心, 认知自心, 做得主, 要做得主! 这个主就是令心安乐, 令心自在, 令心明了, 令心清净 如是清净真实不虚, 十分地真实, 十分地准确, 十分地完善 一切诸佛证实这个了, 阿弥陀佛给我们传递出来, 来印契我们本质与佛无二无别的心, 让我们做主! 这个主就是自清净 自圆满 自真实的自觉状态, 这个自觉的状态能令一切众生抉择于生死海中, 不在生死海中轮回了 这生死海就是我们外寻的习惯, 说张三, 说李四, 看王二麻子, 种种业相, 自业 他业 共业 交织业, 纠缠不清的 业海无际, 涯畔难寻, 你找不到它的边际, 找不到它的边际啊! 我们在外面寻找, 越寻越繁琐, 越寻越繁琐, 繁琐到最后, 无以安住, 无以头绪, 不得自在 人开始产生种种不应该有的伤害 种种不应该的冲击 种种不应该的业相, 就在那里面挣扎啊 迷失啊 挣扎啊 迷失啊 所以十方诸佛审观法界众生种种苦 种种难缘 阿弥陀佛五劫思维, 二百一十亿国土观察, 就是对所有众生世间的观察, 了解到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心地的迷失, 所谓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 震荡法界, 洗礼一切如幻, 召唤一切如幻心理 迷失外缘心理, 一时回归到内心庄严, 令我们同时回归! 什么回归? 8

12 一心庄严, 法界庄严, 一真皆真故 你了解了自心本自清净, 就了解了一切众生心清净 ; 了解了自心圆满, 一切众生本心圆满 阿弥陀佛如是证得, 十方诸佛亦如是证得, 所以说他们度尽众生 原来一切众生幻缘幻生, 无有实质 一切法界杂染不堪, 但是各有因缘, 缘生缘灭, 无有实质 所以一切诸佛亲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圆显心智, 圆显本心庄严 我们个个具足本心庄严, 何以现在沉沦于世间呢? 沉沦于种种业相之中不能自拔呢? 就是外寻迷失, 交织业的迷失, 共业的迷失, 令我们迷失在外缘之中 纷纷攘攘的业力眼花缭乱, 不可自制, 不可交流, 说不明道不清 尤其我们这个时代, 更是混淆, 更是复杂, 更是让人心中无所捕捉 那我们回到内心的一句弥陀, 安然, 自然, 安闲, 平和 净土教法的特质就是这一句不可思议的音声, 尤其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 音声佛事最为方便 你看我们要是跟别人交流心, 谈心说话, 说多少话都搞不明白, 但一个音声一出来, 砰 ( 师拍醒木 ), 马上人就关注了 这一句弥陀, 大光普照, 摄化一切众生心分, 一时回入心地庄严, 无有退转! 他直指你内心光明所在! 因为啥? 光光相映, 这个光跟那个光没有差异, 阿弥陀佛无量光寿跟我们心智无量光寿无二无别 所以这一句光照法界之名号, 摄化十方有情, 同归安养 什么安养? 自觉安养 你要是不自觉, 你何以安养呢? 现在不学佛的人苦, 学佛的人苦 ; 在家人苦, 出家人苦 ; 当干部的苦, 老百姓苦 ; 有钱的苦, 没钱的还苦 ; 老人苦, 年轻人苦, 小孩子也苦, 没有不苦的! 为什么? 苦海嘛, 大家都在这个苦海里蹲着嘛 什么苦海? 娑婆世界嘛 娑婆世界是什么? 就是外寻的世界 大家都在外寻, 都在心外求法, 都在心外攀比 在物欲上攀比, 在房子上攀比, 在车子上攀比, 在钞票上攀比, 在金钱上攀比, 在分数高低上攀比, 在读什么学校上攀比 谁家房子是几层, 攀比 ; 谁穿的衣服是什么料子, 攀比 ; 丑美, 攀比 ; 头发染红的还是白的, 攀比 ; 是老是少, 也要攀比, 没有不攀比的! 这整个攀比的教育, 整个攀比的作为, 整个攀比的世界, 就两个字代表了 焦虑 ; 就一个字代表了 苦 苦什么? 焦虑带来的苦, 繁杂对比带来的苦, 永远不平衡的心理带来的苦 怨恨, 苦 家庭埋怨, 社会埋怨, 政策埋怨, 人际埋怨, 没有不埋怨的, 苦! 一个苦字把我们这世界描述得准确的不得了 穷人苦, 说活该, 谁要你是穷人了? 没有修行的人苦, 谁要你不修行了? 苦, 活该! 实际不是, 现在富人也苦, 活该吗? 修行人还苦, 活该吗? 不活该吧? 有 9

13 权的人还苦, 活该吗? 都苦的时候你就要明白了, 所有心外求法皆是苦, 所有执著对待都是苦, 所有的攀比一定苦! 世间所有刹那间的相似满足很快就过去了, 还是苦! 没法儿不苦, 你找不到不苦的理由, 心外求法一定苦 阿弥陀佛跟诸佛菩萨观察来观察去, 他已经找到那个点了 那个点在哪个地方? 内心觉悟, 了知内心, 知道宾主, 知道我们的心简洁, 回归就清晰, 就能自在, 就能运用 所以我们人人心中有无量光寿, 就是本质无量光寿, 本心无量光寿, 本心弥陀, 本是具足, 本是清净, 本是圆满 要念这个弥陀, 你就从外缘中回到了内心的实质安乐处, 就是内心极乐世界的真正性德海中得到安乐 安住 这个回归就离开了一切苦, 故名极乐 内心先要回极乐 你内心不回极乐, 你何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内心世界的外在折射, 你内心没有, 怎么能往生? 所以我们要完成内心的种子才有内心的回归, 极乐世界是内心回归的庄严, 依正二报圆成之处 我们现在依报圆不了, 先圆正报, 阿弥陀佛!( 众鼓掌 ) 内心本自圆明是为南无阿弥陀佛 内心不圆明, 再念弥陀, 弥陀又跟你什么关系呢? 内心本自璀璨, 你念阿弥陀佛, 无量光才跟你有关系 ; 内心本来恒常清净, 你念无量寿才跟你有关系 我们要念没关系的阿弥陀佛, 辛苦啊 很多念佛人说念佛也很辛苦 你没有了解内心本自清净, 本自具足, 本自圆满, 你念哪个弥陀哟? 所以先要觉悟自心, 回归自心,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个南无阿弥陀佛真实不虚, 里表一如, 光明璀璨, 照耀着一切法界, 就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我们回到内心弥陀, 来称念弥陀, 了知内心本自圆明, 称念弥陀, 了知本心具足, 称念弥陀, 了知本心本具光寿, 称念弥陀, 那就是弥陀念弥陀, 我们舍报就是弥陀回本家 娑婆世界这个缘尽, 极乐家就必归, 你根本不用操心 就像你口袋里装着你自家钥匙一样 你在寺院累了, 你在工作单位累了, 你游玩累了, 你回家, 啪, 就把门打开了 这个权力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打开门的关键就是钥匙 我们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打开, 打开什么? 内心光明藏, 内心具足藏, 内心不可思议的功德, 这个如来藏就打开了 内心打开了, 你回本家本国, 极乐世界真不出你现前一念 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离此不远, 在心地庄严中咋远呢? 十万亿佛土是业报国土 业报你又不承认有差别, 娑婆世界你又摧不毁, 你就无以往生 要了解娑婆世界业报就是娑婆世界业报, 你执著不执著, 业报就搁这儿放着呢 为什么? 你 10

14 内心没有回归到顺性的法界, 你这个极乐世界就不能彰显, 娑婆世界业力就把你包围起来, 你看到的 感知到的 碰触到的都是堪忍界不堪忍的种种业相 这种种业相, 我们要不了解内心本自清净, 本自具足, 本自璀璨, 本自光明, 就没办法去真正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没办法真正地称念 大家来短出, 我给大家讲一点点这样阿弥陀佛内心庄严的回归 舍离一切依报杂缘对我们的牵扯 迷惑, 先回到内心庄严, 做得主,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以此主伴功德照耀法界, 光光相映 我们称念一句弥陀, 就一真皆真 这一念永念, 真实弥陀 就是实相弥陀, 了解世间, 觉悟世间 一天念一万声 十万声嘴上念, 你不如随顺实相功德念一声, 此一声普及法界故, 一切众生心智本然故 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印契了一切众生心, 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印契了法界, 这一句阿弥陀佛就主伴俱圆 休息十分钟, 我们继续这一节课 11

15 依法安住身心自在, 本具光寿时事弥陀 慈法法师讲授 2016 年 10 月 5 日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我们还接着上一节课来谈阿弥陀佛 我们要知道生命的今生 过去生 未来生与究竟生命的相续, 就要对阿弥陀佛有个完整了解 我们对此一生的了解就很有限, 怎么能了解所有生命的特质, 乃至生命久远的特质呢? 实际阿弥陀佛主要是揭示生命久远的意义 无量无边生命的根源 他的根源力在什么地方? 我们要是不了解无量光寿, 就很难完整地了解生命与世间状态 要了解此生生命, 乃至生命的相续, 乃至生命的究竟状态, 如果没有对弥陀的完整认知, 我们无从下手 我们的生命表现为两个特质 一个特质就是我们色身 这个色身称为四大五蕴所成, 或者说由地 水 火 风 空 识组成 这个色身由父母所生, 一百年可能就结束了, 这个过程称为分段生死 就是母亲把你受孕以后, 十个月生下来, 一直到老死, 火葬场一送, 这一段称为分段死 这个分段是切成一段一段的那个段, 并不是真就是这么一段 投胎之前一定有一段, 死亡之后还要有的 你说这个有是执著吗? 还是什么? 我们讲法身慧命是久劫相续 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严格来说都是无量光无量寿, 法身慧命的主体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我们要了解法身慧命的主体是无量光寿, 就会称念阿弥陀佛了 为什么? 就是实相心中寿命无量, 实相心中光明无量, 实相心中出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生命状态, 这些生命状态称为九界众生的生命特质 所以法身慧命出生一切众生生命的现象与表达, 出生一切世界 我们要知道这个五蕴身, 我们对这个身到底认识有多少呢? 大概就有生 老 病 死 求不得 爱离 怨憎会 五蕴炽盛这些东西 那我们怎么通过这个分段死的生命去认知 运用法身慧命? 怎么令我们的心 这个生命所缘的心地有个真正回归呢? 就是法身慧命的回归? 阿弥陀佛就给我们这样一个教法, 让我们回归到法身慧命上来, 让生命久远相续 要不然我们生命就是个分段死, 结束了, 你就是个迷茫, 随无明业力而去, 不知于六道哪一道成熟了去轮回 我们称念弥陀回归极乐, 就是成熟法身慧命, 运用法身慧命, 超越色身分段死对自身的制约 对轮回的短促生命的制约, 就使我们能打破它对我们制约的这 12

16 个界定, 使我们回到无量光寿的法身慧命的久远生命中去 虽然无来无去, 但你必然需要认知它 运用它 要不然这个色身就给你制造更多业力, 让你拘于现在你分段死的业力中而积累到一个新的轮回阶段去, 就是无明业相续 此身一死, 神识业力随着又投到不知道哪一道去了 所以法无我就显现到轮回的变幻 不自在业力的牵制, 这就是业力身相续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回入实相身 功德身 内心庄严, 做得主, 就在运用法身慧命 通过这个有限的分段死的生命来实践本来具有的法身慧命的运用, 就是内心世界的回归 内心世界回归要是做不到, 就是自觉这个学佛的最初因缘没有生起 表达 受用 没有这个受用, 我们就会制约在 限制在分段死的业报或者命终的业相续中不能自拔, 难以自拔 这个难以自拔的业力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伤害! 这个伤害, 要是不运用法则, 我们就在运用它, 就是令身不自在, 令心不自在, 令依报环境不自在, 身心环境都不自在, 被生死烦恼衰老疾病所逼迫, 不得自在啊! 我们之所以来学佛, 就要先令心依法得自在 心法结合, 就能成熟慧命之妙用, 就是内心觉悟之妙用 我们内心做得主了, 内心清晰了, 光明了, 我们得见法身妙用, 就能远离色身业力造成的心里迷失与被迫 因为一旦取相用心, 身心皆不自在 ; 取相攀比, 身心皆不自在 ; 身相随生老病死流转, 身心皆不自在 我们欲得身心自在, 就要把心依法安住, 把身依法安住 法自在故, 令心自在, 令身自在 ; 身心自在, 世界必得自在 那能成就我们观自在 行自在 真自在的修学安乐, 就是学法得到的真正安乐, 在这生死变幻之中得以生死变幻自在 运用自在 运用自在, 得自在, 得什么自在? 再不拘于逆缘顺缘 善缘恶缘 生死变化等等, 令心自在, 就是法身慧命 我们要依法安住, 依法实践, 才能了解法身慧命, 就是内心的自足 安乐 光明 调理与具足, 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就是本具无量光寿的作用 本具无量光寿的作用一旦在我们生命依法实践过程中真正确认了 相续了, 我们在生生世世幻化业报中就会得自在 得解脱, 就不会昧在生老病死的变幻中不能自制, 就不会再被生老病死所侵夺, 就是不再被迫于生老病死, 而善运用于生老病死觉悟世间 我们善用于此了, 就是觉悟者 这个觉悟者就善用自心, 令心安乐 何以令心安乐? 依法安住故 所谓的法就是实相法, 所谓的法就是佛觉悟的法, 所谓的法就是性德一如之法, 所谓的法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样真实的妙相庄严 要运用不出来, 我们 13

17 一定随着业相业力让自己的身受牵制 心受牵制, 被迫于业习, 被迫于生老病死, 被迫于交织业 攀比, 种种不自在由此而生 身不自在, 心不自在, 业报亦不自在 怎么来学习佛呢? 很多人读 心经, 称为观自在 行自在, 一定会得到度一切苦厄的真自在, 就是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那个事实, 就是皆安住在解脱的觉悟法界中 ; 远离一切迷失 轮回的法界, 就是苦恼法界 六道轮回的法界, 令我们步入觉悟世间 从情世间器世间一步超越, 步入觉悟世间 觉悟世间就是法身慧命妙用的法界, 就是法身大士的法界 我们在这个地方就是业力身 烦恼身 无明身 色身, 业业相续, 这样一个情世间器世间的轮回海 轮回业相 这里面就是苦, 就是不自在 生也不自在, 死也不自在, 活也不自在, 怎么都没有自在 为什么? 依无始无明蒙蔽故, 习气牵引故, 相互制约, 不得安乐 我们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 就是依法令心自在, 依法度一切苦厄, 令心安乐, 令身安乐 这个身还是生老病死, 但生老病死换内容了, 是觉悟生老病死 ; 那个生老病死是沉沦生老病死, 是无奈生老病死 这个生老病死是觉悟 自在 生也好, 也觉悟 ; 老也好, 也觉悟 ; 活也好, 也觉悟 ; 死也好, 一样觉悟 为什么? 回归光寿本然之心, 安住功德相续之海, 他就不会迷失在生老病死业相之中畏惧于生老病死, 那我们在生老病死中得安乐 得自在 你看同样一个生老病死, 一觉一迷 所以一随法而得安住, 令身心安乐 ; 一随业力迷失, 令心不得自在 我们念 南无阿弥陀佛 就是随顺自在之法, 令心安乐, 令身安乐, 令世界安乐, 那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功德 所以我们欲使身心自在, 必依法 依自在之法, 就是阿弥陀佛教法这个功德修持, 你就会令心有回归 身有回归, 身心归于极乐世界 那就主伴圆满, 就是依正二报圆满, 我们就能得到身心世界的安乐 要不依这样, 依着无始无明 业习烦恼去沉沦于生老病死, 就在这个娑婆世界堪忍界中种种轮回, 无有休止, 累劫以来生生相续, 不能自制 同样是一个因缘, 同样是一个状态, 觉悟者自有觉悟之妙用, 迷失者自有迷失之苦楚 我们能不能善观察 正面了解呢? 就是我们是不是依自在法而修行自心 校正己命 自利自他 令世界安乐呢? 要是我们身也不自在, 心也不自在, 随着业相迷失, 随着外围因缘攀比, 在苦苦相逼的世间去沉沦, 那就是未学佛者 未修行者 14

18 我们已经了解了依自在法 心依自在法故, 令心自在 ; 身依自在法故, 令身自在 ; 世界依自在法故, 令世界自在 所依力产生不可思议的方便 这个不可思议的方便, 就像人骑自行车有自行车的方便, 骑摩托有摩托车的方便, 坐飞机有飞机的方便, 坐在地球上有地球的方便, 驾驭宇宙有宇宙的方便, 驾驭心地有心地方便 这一切方便莫过于心地依法回归最为方便 彻底, 自在, 简洁, 明了, 可行, 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你这个 南无阿弥陀佛 要是不认真实践, 沉沦于这个世间, 生老病死苦 这个地方依法安住, 观察生老病死, 运用生老病死, 觉悟生老病死, 得自在 如是一个生老病死有两种不可思议的作用 : 一个是取相, 令身心不自在 ; 一个是依法, 令身心得解脱 诸位莲友都会善自观察 对比 我们是念阿弥陀佛, 远离诸相达本源, 使自心得安乐? 还是沉沦于生老病死业力之蒙蔽, 被牵制于此六道轮回? 我们都会实践的! 实践称念弥陀, 了知自心, 心地圆明, 自我安乐, 你要利生利世 随业相流转, 是非人我, 善恶纠结, 就是无始浩瀚的业海把我们淹没其中, 自苦尚不能拔, 何以利世? 所以念佛者是人中芬陀利华, 真实不虚 ; 念佛之人与观音势至是同参道友, 真实不虚 ; 念佛之人是法身功德一时现前 大用现前 功德现前 具足现前的事实 所以我们要念佛, 远离世间取相的迷失习惯 : 取相攀比 取相对待 取相排斥 取相作为等等 取相, 什么相? 人相 我相 众生相 寿者相这种种相 我们把这诸相一当真 把事相一当真就会迷失生死海中 我们称念阿弥陀佛, 知自心具足 众生心智具足, 知心光明, 清晰喜悦, 无所造作, 心智就轻松 自在 光明 喜悦 安乐, 它成熟起来 成熟起来什么? 自觉觉他 自觉觉他, 无始以来的生死幻现皆是妙用了 生来了也好, 死来了也好, 老来了也好, 病来了也好, 处处你可以觉悟于此, 透视于此, 善用于此, 就现行而得解脱 生来了生解脱, 死来了死解脱, 老来了老解脱, 什么来了什么解脱 为什么? 依法安住故, 令心自在 ; 业相纷纷, 心得自在 要不然我们业相纷纷, 种种迷失, 业相纷纷就是取相流转 业相纷纷, 令心觉悟, 就是本心安乐, 照耀事相, 不为事相所污染, 如镜照物, 分明了知, 不相侵害 这一句弥陀就是如镜照物, 纷纷攘攘, 清晰明了, 总是无染 我们心如明镜, 能照耀世间 要不然世间事相一来, 攀比纠结, 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迷失沉沦必然生起了 念佛人这一句阿弥陀佛, 功德甚深不可思议! 诸位菩萨可以细细观察 细细 15

19 体验 尤其我们这半个月出家生活中, 可以沉静下来, 慢慢体验生活, 依法令心自在, 一定要依自在的法, 不要去取相 一旦取相, 各各烦恼, 各各迷失, 各各负累, 各各积累 不管是谁, 公平得很, 依法得安乐, 依事相必然迷失 所以 金刚经 中讲 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我们自己的心要善知取相迷失 破相自在的这样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如镜照物的心智, 就是无量光寿 所以恒常无有起伏, 无有染著, 无有来去, 照耀世间纷纷攘攘, 令心安乐 这心安乐是自安乐 本安乐 本无增减的如实之相 取相是我们的习惯, 这不可怕 ; 习惯是无始无明所熏习成熟, 这也不可怕 所以要善用它, 依法善用 自知习气, 自知烦恼, 无有自性, 缘生缘灭 我们缘法就能活慧命, 缘相就迷失于诸相 缘相透视诸相本质所在, 就相解脱, 亦是方便 能不能破相? 相在哪个地方? 实际缘生缘灭是无相啊! 我们取于相 维系于相 好比说身相, 在无尽法界中我们这个百年就弹指顷 我们自己看见了, 天神都看不见, 忉利天以上的天看不见我们, 比蠓虫还短哪! 他们睁开眼一看, 你这个人已经死掉了 我们生命太短促了, 在这个浩瀚的法界中, 太多长寿的生命想看到我们这样生命的一生都看不见 但我们自己感觉到又过去了半天, 很难熬, 为什么? 在习气烦恼业海中度日如年 要是觉悟, 娱乐在智慧 教法之中, 你看时间太快了 一旦入法流 随法教, 安住于法益之中, 一天一天地感觉到 : 是日已过, 命亦随减, 太快了! 人逢知己时间快呀, 好不容易到一起玩耍了, 娱乐去, 哇, 半天过去了, 一天过去了! 要是在般舟道, 腿疼了, 腰疼了, 饥饿来了, 度日如年哪!( 众笑 ) 有的人跟家人闹矛盾了, 夫妻闹误解了, 打电话打不通了, 联系不上了, 哇 这一秒钟像一年一样, 这一分钟不知道有多长时间, 等待的焦虑把时间拉长了 很多人活在这个世间, 感觉很烦恼, 为什么? 没有依法安住, 没有娱乐在佛法不可思议的功德海中 你要依法实践, 依法安乐, 依法娱乐, 来觉悟生老病死, 时间就快了 喘口气, 十年过去了 ; 伸个腰, 二十年又过去了 ; 脚一落地, 骨灰盒里装了 ( 众笑 ) 人真就那么快, 为什么? 你了解了无常 人到老死那一刻都知道时间快了 离死很近很近了, 一打个盹, 眼睛没睁开就死了 很多人在世间一回忆, 说哎呀, 人生这么快, 真是恍若一梦啊! 不要认为火葬场里装的都是别人, 每个人都有份, 不过是早晚哪一天 有人说我土葬 土葬那个棺材匣子里一样装你! 人人难逃啊, 这个色身难逃啊! 但是法身慧命不敢讲 过去说有中阴身 : 死亡中阴 白日中阴 梦中阴等等 16

20 你说中阴是不是慧命? 不是 这个色身是不是慧命? 不是 慧命在哪儿? 依法安住之时慧命就站立起来了! 你要不依法安住, 取相, 取见闻觉知去认知所有生命, 那种认知就是业力的流转 所以世尊说人相. 我相. 众生相. 寿者相, 要破这个相 破什么相? 就是回这种不动的无量光寿实相心中得安住 我们审视种种生灭幻化 幻化业相, 身心就安乐, 不起不伏, 不转不动 很多人早晨起来就喜欢到镜子面前左照右照 这样看那样看 这样修那样描, 干什么? 想把自己装扮起来 但那个镜子看着你, 它也不喜也不忧, 也不起也不伏 你把你画得像个妖精一样它也不是妖精, 你把你画得像个演员一样它也不是演员, 它就是那个样子 明明亮亮, 干干净净 我们不动的心 平等的心 智慧的心 妙观的心从来没有动过, 就像镜子一样 所以俱生智中心心相印, 照耀世间, 胡来胡现, 汉来汉现 你现什么它也不会动, 它不增不减, 不增不减就是无量光寿 我们本来都具无量光寿, 为什么老转来转去迷失呢? 所以让我们念阿弥陀佛 迷失什么? 迷失外相了, 随相迷失, 随觉受迷失了, 随变化迷失了 所以这一句弥陀总在提醒内心回归 回归于无量光寿 如镜一样的心智上来 这个镜子不需要擦, 一句弥陀就光光彩彩的, 普照普耀, 无所不摄 它摄九界而不增减, 接引九界而不增减, 如镜照物 你下次看到镜子一定念阿弥陀佛 不行了把那个长镜 方镜都换成圆镜, 你一看, 说 此心圆满, 如镜照物, 了知光寿, 法尔本然 我们的心就那样子, 像个镜子, 张三来了照张三, 李四来了照李四, 笑脸照笑脸, 哭脸照哭脸, 但它就是净净明明地放在那个地方 我们本具的光寿之心, 就像镜子照万事万物一样, 千变万化不离这个 它只是照耀明了, 从不增减, 没有增减, 没办法增减 这个不增减的心就是实相心, 就是无量光寿 你要认同它这一点了, 就可以看 : 哎呀, 这个好事来了, 汉来了 ; 这个坏事来了, 胡来了 ; 什么来了, 什么来了 你心总是照耀着, 明明了了, 清清晰晰, 依法安住 什么法? 照耀觉知, 无染无著,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一句弥陀, 明明净净, 光光彩彩, 觉照一切, 毕竟如幻, 来来去去, 实无增减 我们念佛的心就是这样子, 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那我们的心就回归了, 就做得主了 什么主? 安安静静, 不被染污, 不被来去之相 善恶之相 凡圣之相所染污 所蒙蔽 所动摇, 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17

21 有这样一个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心稍得休息 ; 深入实践, 得大休息 ; 完全认同, 究竟休息 歇心才是菩提, 念佛的莲友们, 我们要歇下来! 歇下来就能心智明亮, 照耀法界, 照一切善恶 苦乐 凡圣 是非, 让它来来去去 来来去去 来来去去 虽然开始违背我们染著的习惯 纠结的习惯 参与的习惯, 但是慢慢地你就找到内心安乐的不可思议功德 我们稍一运用, 就知道这个安乐不可思议, 清晰不可思议, 光明不可思议, 业力亦不可思议 这业力不可思议是你要觉悟, 这个光明不可思议是你要安住, 喜悦与次序不可思议是要运用 常运用此, 明净心智, 照耀世间, 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是在提醒自己, 提醒一切有情, 照耀觉悟世间, 无染无著 无染无著, 觉悟世间, 正是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就是真正能觉悟一切世间的缘生缘灭种种影像 觉悟于此, 善用于此, 纯熟于此 在这个地方细细地运用, 要不断地运用, 这个地方是长久的事情 你苦啊乐啊迷失啊, 那是很短暂的一个效应 这个地方要久劫久劫久劫地去运用 所以这些菩萨们, 依法安住的大士们, 依法发愿的大士们, 光寿都是不可思议的, 就是他们生命长久的不可思议 人一读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些法王子们 法身大士们的故事, 都是久劫久劫久劫久劫以前, 在某某世尊出世之时他发了一个愿, 生生世世恒河沙劫以来, 依愿修行, 劫数圆满了, 现在他还正在修行中 作为中 他早已成佛, 还不运用那个佛身, 还在运用菩萨身广泛接引种种众生, 寿命不可称计 我们的寿命, 一说你几岁了? 三十岁了 你几岁了? 六十岁了 你几岁了? 八十岁了 你多少岁了? 一百岁了 再说, 没了 要是一百多岁往上一说, 那成老妖精了, 就太稀少了 人寿百岁以里, 就这么短 要是依愿修持 依法修持, 生命久远 何以故? 愿, 顺性故, 不增减, 不衰变 他若依愿而行, 寿命无量 我们的寿命, 依业力相续, 业力尽, 业力转换, 生命就转换了, 就死掉了, 所以常现无常相 无常苦常逼迫生命 意识 需求 作为 业相等等, 令我们苦不堪言 人想在安乐上去追求, 在顺缘上去追求, 在好事情上去追求, 在风光地方去追求, 追求, 追求 貌似有时候感觉满足了一点点, 刹那又坏了, 有一次又对称了, 刹那又坏了 很多人说买个房子就好了 辛辛苦苦攒钱 攒钱, 买了房子, 一住进去也没啥意思了 有人说要有个好车子才好啊, 贷款, 买台车子, 呜呜开着, 看着很满足, 哪一天又烦了 貌似满足一时的需求, 毕竟不长, 不得真 18

22 正安乐 物欲需求稍有满足即是散坏时 这一个满足了, 新的欲望又来了, 又没办法满足了 貌似适应了, 又开始新的苦, 新的欲望又给你附加上了, 所以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安乐 依法安住, 回到内心庄严与具足的事实上来, 人的心智就能安然处之, 于一切现缘的攀比 对待法中超然无碍 能不能? 需要实践 这样依法安住, 能令身心得到真正的自在 安乐住 我们看到世间人的攀比没有头没有尾的, 但在依法安住中很容易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 这个利益唯有依法实践者知 依法者 安住者, 得到明确的内心的支持, 就是法的支持 法的滋养 所以鼓励大家善念弥陀, 善知自心原本是无量光寿之心 要善出发于此 称念于此 回归于此 运用于此 抉择于此 南无阿弥陀佛! 一定不要认为心外弥陀, 因为心外弥陀总跟你有隔 要是念弥陀, 要知弥陀, 悟出内心庄严, 所以内心庄严一时舒展开来, 内外一如, 得究竟安乐 我们内心的阿弥陀佛不唤醒, 想唤醒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西方极乐世界人家早已圆成了, 十劫前就放大光明, 普照法界, 怎么照不到你呢? 因为你没有认知内心的光源, 就是内心光寿, 没有认知 我们要认知内心本具无量光寿, 再称念西方十劫成就的阿弥陀佛, 光光相应, 就有对应性, 就会产生共鸣与喜悦, 相互印契与支持, 令我们身心真正得到法的滋养 法的支持 法的自在 这个自在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实践的权利, 当然你也可以不实践 你说我不实践, 我还是喜欢世间的六道轮回 有没有这样的? 可能那些迷失者 固执者一时还有这样一个业力的坚持, 但他毕竟坚持不久, 因为太苦了! 太多的负累, 太多的沉重, 太多的逼迫, 总有一天你去与阿弥陀佛携手共进了, 共鸣, 去称念阿弥陀佛了, 真正回归到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性德庄严海中去 因为那是究竟安乐处, 是一切众生心地真实回归 真实所在 就像百川归海一样, 你经历再多的弯, 九九八十一道弯, 最终要归到大海里 你再转 再弯, 你不到大海里去就不行, 就得不到真正回归与安住, 得不到真正的浩瀚, 你那个地方总有担忧之处 我们在种种业相业力的轮转中, 真正回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海中, 就是真正了解内心究竟安乐处, 就是自心光寿 本心光寿, 那我们称念这个弥陀就会令心自在 令心自在实在是每一个众生真正的内心需要 在很多时节因缘下, 在短期效应下, 会看到我可能需要一台车子 需要一个房子 需要一段情感 婚姻 但那很短暂, 很快就变异了 我们真正回归到内心本自具足的无量光寿实质上来, 那是究竟的需要 究竟的回归 究竟的运用 19

23 你终有一天会明白这一点, 终有一天会证实这一点, 或早或晚 早者, 自得其乐 ; 晚者, 你必然也有回归 当然我们都是莲友, 祈祷大家, 祝福大家, 随愿大家, 还是希望我们早早回归到究竟安乐的智慧海中 内心最深处的庄严处, 越早越好! 这个早晚谁来定?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这个完整权利 若放逸, 就需要的晚 ; 若精进, 就需要的早 ; 若刻不容缓, 就是大智慧者 为什么我们人人都有佛性, 人人都有自在安乐的佛性慧因, 菩萨就是菩萨, 佛就是佛, 阿罗汉就是阿罗汉, 我们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呢? 放逸! 放逸! 放逸! 所以一切诸佛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因精进而得以成就 ; 一切众生流转于六道皆因放逸而沉沦于轮回 就一个精进与放逸, 造成了两大板块 一个情世间器世间 ; 一个觉悟世间 我们每天功课上都有那个词, 大家都会唱 : 是日已过, 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我们念得都很好啊, 大众, 当勤精进, 如救头燃! 谁头发长, 我们拿个火柴点着试一试, 看看咋救? 一瞬间也不愿意让它相续! 但我们在生死苦海中不这样感觉, 你认为生死苦海 烦恼业海很自然, 说那些词都是菩萨念的, 不是凡夫念的 凡夫说我们念 如救头燃, 随它燃去, 因为啥? 他没有那个感觉 如救头燃 为什么? 精进力不够, 观察力不够, 审思力不够 我们看到的可能是自己一些福德因缘还成熟, 自身还顶得住, 那个苦还没有真正逼迫到极致, 还稍有顺缘之乐 身体健康之乐 年轻有力之乐 气力充沛之乐, 嗯, 要放逸, 哪一天放逸到头了临时抱佛脚嘛 很多人说阿弥陀佛这个方法最简单, 临时抱佛脚也不晚, 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 这样的人还终归有个 阿弥陀佛 但我们一定要知道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我们本家本国 这个本就是本心之家 本心之国, 未出一切众生的本心 这要认清就好了 极乐世界, 娑婆世界, 未出我们心念, 说念弥陀即知极乐世界本家本国, 念业力即知娑婆世界本家本国 你好好认同它就行了 你说我们听闻阿弥陀佛与我们心智一如的事实, 我们能不能常念弥陀呢? 我相信这个殿堂里面的人一定都会念弥陀的! 因为那是你的本心, 本心的音声, 心地的光明, 心地的传递, 心地的认取, 心地的安乐, 你为什么不念? 我们要念阿弥陀佛, 一定要念阿弥陀佛! 为什么? 就是内心智慧的音声 内心条理的音声 光明的音声 自利利他的音声, 是智者所守护, 是智者所认同 能不能善念呢? 你要思惟 要观察 要了解 一出这个大殿门要念一句 阿 20

24 弥陀佛, 一进门要念一句 阿弥陀佛, 一抬脚要 阿弥陀佛, 一落脚要 阿弥陀佛, 时时处处要 阿弥陀佛 你这个弥陀不是执著地念, 是不执著地念 不执著地念是什么念? 是实相念 实相念是什么念? 就是处处念 念一声以后处处念, 就声声在念 你要知道你的本心在念, 时时处处都会念 要是不知道真实心中称念弥陀, 你认为我要提着精力 提着力气念 阿弥陀佛, 就很辛苦 很累 原来一抬足 阿弥陀佛, 一落地 阿弥陀佛, 一抬手 阿弥陀佛, 一举一动 阿弥陀佛 何以故? 实相心中处处 阿弥陀佛 啥实相心? 不用心中, 你处处弥陀 你说我不能不用心, 那你用心处, 处处 阿弥陀佛 要小心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我们认同了就能省力地 阿弥陀佛 希望我们这半个月短期出家, 大家能时时事事阿弥陀佛 能不能念? 你就这么念 : 我说我念一声阿弥陀佛, 尽于未来际所触的一切事 一切因 一切缘 一切相皆阿弥陀佛 你发这样的愿 一次不行, 两次 ; 两次不行, 三次 ; 三次不行, 四次 ; 四次不行, 五次 做多了就知道原来时时弥陀事事弥陀才是弥陀 原来我们念的那个弥陀是假弥陀 片段弥陀 一刻弥陀 一时弥陀, 不是真正的弥陀 弥陀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之弥陀, 时时处处皆弥陀之弥陀, 我们要念那个弥陀, 是大光普照 清净平等 无作无取的弥陀 无作无取的弥陀是什么弥陀? 是智慧光, 是清净光, 是安稳光 你说我从现在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不用心念, 不用嘴念, 不用身念, 法界本然故, 称念阿弥陀佛, 一切莫不共鸣, 一切莫不是阿弥陀佛显现, 一切皆是法王身之真实, 触目皆是阿弥陀佛, 眼见耳闻阿弥陀佛, 言语所表阿弥陀佛, 情器世间阿弥陀佛, 山河大地阿弥陀佛 我们看到的 听到的 六根六尘十八界阿弥陀佛, 全体阿弥陀佛, 真正弥陀, 所谓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是故号为阿弥陀! 我们往往念弥陀总是一个片段 一句话 某一点, 这不是阿弥陀佛, 没有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阿弥陀佛我们要正念 常念, 常于此安住, 令心安然 你说这我都念不来, 那就念一念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是故号为阿弥陀, 然后再念 南无阿弥陀佛 你总要有个方法把这个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功德认取, 把这个内外一如的功德认取, 把十界差别原本无别认取 阿弥陀经 中讲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是故号为阿弥陀 观无量寿佛经 中讲佛身充满于法界 讲佛住法界身, 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一切众生心 21

25 想即阿弥陀佛, 举心动念没有离开阿弥陀佛, 举手抬足没有离开阿弥陀佛, 那是真正的阿弥陀佛! 就是所谓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功德出生一切法界庄严 出生一切生命 出生一切世界, 就是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所以阿弥陀佛无量光寿是一切法界的本源 一切生命的本源 一切世间有情的本源 世界的本源 这个本源是什么? 就是一切法莫不从此法界流, 这才是阿弥陀佛 要不然这个阿弥陀佛不真实 我们要念这个真实阿弥陀佛, 就要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就要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就要遍布于法界每一个角落中 每一个现行中 每一个因缘中 若不这样, 阿弥陀佛 你会费力的 所以省力精彩处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 一句, 就是不可思议的功德 要不然念一万句你也不相应 你念这这一句就相应, 因为啥? 震荡法界 震荡一切众生心智弥陀的事实 像大势至菩萨一样, 大势至菩萨一起座, 一切法界都震动 为什么? 他称佛故, 称念佛名, 震撼一切法界, 震撼一切众生, 摄化一切众生, 成就一切众生, 回本家, 回本国, 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利益 所以我们要学会念弥陀, 那是真正具足悲智方便的人, 我们要学会称念弥陀! 弥陀的功德力, 我们在这半个月修学实践中要常观察 常运用 因为有很多不适应 : 功课呀, 早晨起来这么早呀, 别人都休息了自己还要这样那样呀, 衣搭得也不顺畅 我们以前那个世俗衣可以放逸 ; 你搭这个衣, 一踩踩着衣角了, 放逸也放逸不成 所以让你去除放逸, 身心安稳, 调理次序起来 要是出现烦恼与不习惯了, 一定要念一念时时处处的阿弥陀佛, 时时处处清净的阿弥陀佛, 时时安乐不染的阿弥陀佛 要不然这半个月出家出一身烦恼回去了, 说苦不堪言, 那可不行 所以今天讲这一节课, 目的是希望我们各位短期出家的男女众, 居士也算数, 希望我们能烦恼生起时阿弥陀佛, 没烦恼时阿弥陀佛, 不要随烦恼跑 要随着弥陀跑, 弥陀在哪儿? 时时处处放光明, 普摄十方有情, 摄取不舍, 从来没有舍开我们! 我们大部分人都养过子女, 小孩还小的时候母亲离开一会都受不了, 不知道孩子怎么样了, 就担心他 操心他 想念着他 阿弥陀佛摄化我们一切众生也是时时刻刻不舍我们的! 因为他住法界身啊, 入一切众生心业分中, 我们的一切心业分没有离开法性, 所以摄取不舍, 称念之时必得其支持, 必得其功德, 必得其印契, 必得回归! 祝愿大家在这半个月的修行中, 时时处处弥陀念弥陀 谢谢大家!( 大众 : 阿弥陀佛!) 22

26 真实梵行世尊传递, 法尔本然代代相承 僧法传承之授受 慈法法师讲授 2016 年 10 月 6 日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我们来礼请三宝, 祈求加持, 欲使我们能正见思维 今天隆时师他们提了个题目, 说能不能讲一讲传承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有短期出家的剃度 传承 教授, 我们就讲一讲释迦文佛沙门法乃至剃度出家的特质 在我们这个世界, 一个成, 住 坏 空称为一个劫数 像人的生 老 病 死称为一生 世间的成住坏空不是按我们年月日这样的说法, 他是按一个劫, 有大劫 中劫 小劫 在我们这个劫, 就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的住的过程中, 已经有四个世尊出世 我们现在这个劫称为贤劫, 在贤劫中有一千个世尊出世 从人寿六万岁开始, 有拘留孙世尊出世 在贤劫之前的庄严劫中, 也有世尊出世 世尊出世就是一个世尊一个世尊地予下一个世尊授记, 承接他不可思议的佛佛相承的功德 拘留孙世尊于人寿六万岁时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 拘留孙世尊之后, 拘那含牟尼世尊承接拘留孙世尊这种功德, 相续在人寿四万岁中示现成佛 后面是迦叶世尊, 在人寿两万岁时出世 就是两万岁 两万岁的这样一个空间有一个世尊出世 释迦佛世尊出世是人寿百岁 人寿百岁世尊出世, 就是在人类极为艰苦 生命极为短暂的这样一个生命期间出世, 他一样承接了迦叶世尊的功德 授记, 以十号具足的功德来显现在这个世间 佛佛相承, 其后是弥勒世尊在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来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的袈裟 钵 付法偈等等也要传递给弥勒世尊 他这个传递就是付法, 付法就是无疑的印契 无疑的印契, 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就是完整地把这个生命 法界功德, 功德运用的完成式嘱累给下一个世尊, 一代一代世尊这样承载下来 我们现在所承接的这个出家沙门形象, 是人寿百岁释迦文佛所传递的出家法则 这个出家法则经历了正法时代 像法时代, 现在我们已经步入末法之际 因为正法一千年 像法一千年的说法, 现在按照中国传统说法, 尤其是禅宗说法, 是佛历三千多年 国际上流通的说法是二千五百多年 这个记载方式的差异在人 23

27 间是允许的, 因为区域差异, 大众部与上座部结集经典的角度 作为方式的差异, 就会表现出时间的一些参差不齐 这个传承, 现在全世界大概有巴利语系 汉语系 藏语系, 比如在汉语系还有越南 南韩 日本这些分支, 这几大类的根源一定都是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主体是巴利语系 藏语系 汉语系 这三大体系由于区域不同, 在释迦佛应化之时, 在相续的国土 气候等等背景的差异下, 产生了教法传承相续的差异 很多人一听到藏传佛教大概就有一个概念, 一说到汉传佛教也有一个概念, 一说到南传佛教基本上也有个概念 这些概念并不是说多个世尊所宣化 都是释迦文佛, 就是贤劫第四世尊同一宣化的 他表现的差异是来自区域的影响 像热带的着装就跟我们汉地人的着装不一样, 到西藏的寒冷地区着装又不一样 都是僧人, 他的着装 教育方式 修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异 在这些传承中都是值得尊重的 像在汉传中保留下来的比丘尼受戒机制, 就是接引女众出家行作沙门的法则, 也只有我们汉传这个区域了, 在南传巴利语系已经消失了, 在西藏藏语系也消失了 我们汉地教法这种传承的完整性是不可思议的, 不可思议 我们汉地大乘教法一样严谨地守护着释迦牟尼佛声闻部的教法, 就是所谓的声闻戒 声闻戒虽然可以成就解脱 大解脱 究竟解脱, 就是种种功德利益的实质内涵的展示, 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 都可以以这个戒而得安住 成就, 但是我们还是把他分类到声闻乘的威仪戒法中来, 就是行住坐卧这样一些威仪的特质 所以他有一个名字, 称为威仪戒 因为威仪而昭示世间, 令有情能生起正信, 顺应世间的法令 说法, 民俗等等令世间有接轨回入佛陀教法的增上缘 这个增上缘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现在剃度出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承 这个传承的严谨性, 一是在于上一代 老一代的出家师父怎么来守护 传递, 一代一代的代代相承, 犹如诸世尊取灭授记下一世尊一样的方便 我们来剃度也是一代一代师父们 教授们在一代一代地守护着 在我们汉地, 这种仪轨的完整性优于藏传 南传, 就是这种操作模式 作为仪轨是很完整的 在威仪戒的传递中, 虽然我们汉族区域主体是般若乘, 是以般若为体的大乘教法这样一个大环境, 声闻乘功德守护又称为根本部的守护, 源远流长, 历代善知识为此也付出了很认真细致的如法的作为 实践 传递 我们现在学到的沙弥 24

28 沙弥尼这个戒法是别于在家作为的一些特质的指导, 像不捉金钱 不坐高广大床 不往听观视等等, 都是为了使我们从世俗贪图安逸 装饰 娱乐的作为中区分开来, 让我们来求寂, 回归到寂灭为乐的法则上来 是释迦文佛在人寿百岁这样一个五浊恶世嘈杂心智中一个清净回归的引导, 这个清净回归的引导正是沙门法, 回归法尓本然心智安乐的导引 这个导引十分难得, 就是出家法则, 这个出家是出热恼家 烦恼家 执著家, 也出三界轮回这个家 出家是不可思议的利益, 来净化世间 这个净化世间就是还有这样一群人来返还本源, 还到心地安乐上来, 不再外求, 令内心庄严守护的法则成熟 清晰 相续下来, 运用智慧慈悲, 少欲知足 把广大空间 娱乐作为等等布施于世间有情, 在自己内心庄严中得到了回归 出家法则十分有益于人寿极为短暂的人寿百岁这个时刻, 是十分难得难闻的! 因为要是没有世尊教法代代相承, 在人们的热恼 欲望 攀比 追逐物欲这样一个极度膨胀的时代, 人们会失心的 有这样一群求寂者 于心地回归法门的实践者, 能令有缘于这个法则的人得到安乐, 得到内心庄严寂静回归的学习熏修 实践成就的过程 这个传承来自于释迦文佛在正法时代, 最初接引憍陈如等五比丘之后, 这样一代一代一代地一直传播到现在 虽然已经步入了末法, 我们僧法在五千岁中都能接引一个有情从烦恼炽盛的世俗凡夫有情到圣地 成就圣果的机制, 都是可以达到的, 都是有机会的 在大乘教法中我们可以完成自利利他的一些方便法则的学习 实践 守护与传播, 这个传承是靠僧团来作为的 像给予我们剃度, 一个人做不来 过去标准的剃度 受戒形式, 主要是阿阇黎 和尚这三师来给大家作为方便, 令人心智认取圣法尊贵的教育 这个教育不像世间人接引自己子孙 养育自己儿女一样, 他是传递着世尊不可思议的圣教, 来使这个教法广传于世间, 普利于有缘 善根成熟的有缘, 令他们得到接引 在我们汉地,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变故, 这个传承终止了若干年 八二年中国恢复宗教政策, 以前一些隐居在深山老林里或者民间末有舍戒的出家师父, 老一代出家师父, 逐步把僧法的整个机制恢复起来了 这几十年的变故, 因为大量僧众还俗或者民间化, 僧法机制受到了很大冲击 在这个修复过程中国家也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 很多地方主持道场的和尚是国家请出来的 就是在民间或者散在各个角落的出家人, 还保留了相对完整僧法行持的老一代人, 集中到一起, 再给中国佛协 中国佛学院乃至各个寺庙里最初出来的僧人们恢复了三坛大戒的授受 25

29 这样一个机制 在我们中国逐渐恢复了僧人的大的机制, 就是有接引 剃度 授受 教诫的大环境, 从八二年以来一步一步地成熟 现在这个机制已经很完整了, 许多寺庙已经有了受戒 戒堂 戒台等等相对完整的环境 作为 认识, 相对地准确 明晰, 比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已经完善了 这个传承的恢复, 刚开始有一些吃力 因为过去要有三师七证来代表十方诸佛接引男女出家二众, 予其授具足戒, 让他们从一个普通人转换成认知众生与诸佛心智一如具足的智者 决择者, 这样一个法则的真正守护者, 让他们具足这样的信心, 授予他们这样的功德, 印契他们这样的心智, 成熟他们这样的作为 这就是传承的特质 大家对具足戒这个名字还是有认知的, 就是听闻认知, 但是其具体内容与作为若隐若现的, 有的能明确宣化, 有的会淹没一些 我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了解具足戒, 就是代表十方诸佛来予一切众生, 或者说成熟出家行法有缘者的一个决择 一个印契 一个证明 这个证明就是传承, 他要消除你心中的疑虑 什么疑虑? 认为自己就是个普通凡夫, 具足烦恼 具足贪欲 具足瞋心等等, 在业习中认识生命, 把生命就当成这个业相, 埋没在这个业相中不能自拔, 这个业力逐渐形成了不可思议的业力坚固的我相 这个传承就要洗礼, 就是我们要忏悔 要拜忏, 忏悔什么? 忏悔这些执着, 令心回归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具足的本位上来 这个具足的本位一旦认取 接受, 称为具足戒 具足戒一旦领纳, 就是不退转的利益, 能令受具戒者安稳守护, 直至菩提 安稳守护, 直至菩提, 他这个具足就是法尔本然的揭示, 非是增减法, 就是实相心中得认取, 认取自己的实相心, 在自己的心中认取了这样一个功德, 具足 过去沙弥是未成年教育 我们现在不管是沙弥尼还是沙弥, 都成年了, 还是超成年, 那未成年教育对我们怎么实施呢? 实际我们年龄到了, 宗教理念比少年还要少年 以前在寺院里我给这些沙弥讲, 我说你们是宗教少年 为什么? 我们中国的学子从小就没有接触过任何宗教教育, 虽然年龄很大了, 虽然步入了成年, 甚至步入了中年 老年, 但是没有接受过宗教教育 就宗教教育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这些人做沙弥 做沙弥尼是合适的, 就是宗教教育的少年, 你缺乏这样一个教育, 这跟年龄似乎没有太大关系了 我们现在受沙弥 沙弥尼这个传承教育, 实际是我们心里对宗教学习的一个 26

30 认知过程, 这个过程是那么必要, 这个必要性就来自于我们从来没有接受过宗教的教育 像在缅甸 泰国等等巴利语系国家, 过去是没有学校的 以前在我们中国西双版纳 德宏州等等地区还有这样的, 你去一个镇子, 到处都是沙弥 为什么? 男孩子都要去寺院出家, 他们的教育就在寺院里 现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 这些孩子慢慢都到学校来了 在十五年前, 你要到景洪 芒市 瑞丽那一带去看, 遍地是那个衣服的小孩, 骑着摩托, 干什么都一群一群的 他们的学校就是寺院 以前藏地也有那样的, 小孩子没有地方读书, 就要到寺院里接受文化教育 宗教教育等等, 过上沙弥的生活 我们缺乏这个, 很多人一生都接触不到宗教教育 那么你这个剃头 穿上这个衣服实际是接受出家人的一种宗教教育 所以这与年龄要剥离开 说我们成年人怎么要受未成年人的教育呢? 那就是我们的沙弥生活, 宗教生活是未成年者, 是宗教少年 你这个年龄 躯壳可能早已是青年 中年甚至老年 这个传承无关岁数了, 在我们中国, 沙弥 沙弥尼与年龄就不是严格的配合, 主要是教育的配合 所以现在他传承给我们这个沙弥 沙弥尼的教育, 主要是根据我们没有受过宗教教育, 授于沙弥尼戒或者沙弥戒, 这十戒是出家人生活的规范与保护的特质内容 我们接受了这种特质内容就会少欲知足, 相对寂静安乐, 从为衣食 感情 事业 家庭 子女等等外缘纠结中走出来, 相对地从习气中 种种纠结中走出来, 平静地审观内心的需要 内心的安乐 内心的次序 内心的自我认知, 就是自觉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使我们在过去的家庭纠结 感情纠结 衣食纠结 事业纠结 人际交往纠结这些繁杂的事相纠结中休息下来, 休息下来就是出家 让我们内心功德充盈起来, 让我们对觉悟生起信心, 从对世俗的事业 感情 家庭 衣食等等攀比 交往这些如梦如幻的无常因缘里面解脱出来 这个解脱出来就是出家, 他授予了这样一个权力 所以过去的出家人是以内心觉悟, 守护寂静, 回归具足 以无作为安住, 以无漏为真实梵行的行持者 这个梵行就是脱离了世俗的繁杂 纠结, 使我们安住在简单 明了 内心的认知与觉悟这个法则上来 这个传承, 历代师长都很认真地在履行着这个义务 作为 守护的实践, 使许多热恼于世俗业相 家庭 感情纠结 事业纠结 人际交往纠结的热恼有情得到一个休息 回归 成就的增上缘 27

31 这样一个接引 这个接引有一定条件, 就是要问遮难, 若有六根不具等等过患他就不接引 他是不共法 所以沙门法又称为不共梵行者, 不是每一个有情都可以出家, 他就区分开来, 以护持道场, 以有充分精力实践佛法 守护佛法乃至传播佛法, 这样一群特定的人群 所以僧法在佛教整个机制中称为不共法, 从沙弥 沙弥尼到比丘 比丘尼 菩萨戒等等进修过程中又产生了差异的不共 过去称为比丘 比丘尼 式叉摩那 沙弥 沙弥尼五众 这出家五众的特质传承支撑着一个一个道场, 不管是宗下 教下还是种种道场, 接引十方有因缘的学子来修学与安住 这五众在释迦文佛的教法中有特定的区分, 这些传承在他们每一个犍度中都有戒律的清晰阐明, 让我们有法可依, 代代相承 出家貌似很简单, 我们真正审观自己的作为, 要有十分大的背景我们才有机会来剃头, 来受出家人的戒法 貌似十分简单, 你一看, 这个人出家了, 实际背后要有许许多多的支持与支撑 所以世尊在出家功德经中有讲, 我们有学习过, 出家法则中可以避开在家的这些过患 因为任何一个在家人都面临着家庭 感情 社会应酬 事业 养儿育女 诸多因缘, 若是稍有福报不足 因缘不足, 人心便会受种种不对称业报的苦 因为我们心中有愿望 期盼而得不到, 这样不对称的业报的蹂躏 所以世间有诸多求不得苦 爱离苦 怨憎会苦等等苦难 像人在衰老过程中会有诸多衰老的病苦 无力之苦, 行走 作为 交往等等心有余力不足了, 诸多疾病现前了 更年期以后男女都有事 年轻时不负责的作为, 不负责的积累, 到这个时间都翻出来了, 一个帐一个帐的跟你算 什么帐? 就是一个一个的疾病 难缘 麻烦都找上来了, 让我们不堪忍受于老 病这个衰减 出家人要学习一些法则, 来面对生老病死, 不再造作像求不得 爱离 怨憎会等等事业攀比 感情交织 养儿育女的负累, 他就摈弃了, 隔绝了这些杂缘, 单一审思内心世界的回归 内心世界的运用, 来逐渐解决无始以来生死烦恼对自己的侵害与蒙蔽, 使自己在现行社会中得到对生老病死的运用与觉悟, 而不是沉溺迷失在生死病死的无尽苦海之中 僧法就有内心庄严回归的这样一个极为殊胜的推动 我们在世俗中往往没有这么多专注的时间 精力 师资 环境等等去深入内心世界来学习教法 实践教法, 在世间这样的机遇相对薄少 我们沉浸在养育儿女 照顾长辈 世间交往中, 28

32 要有车子房子, 要养着儿子妻子老子, 很多作为不得不面对 门一打开, 一日三餐你不得不准备, 世事交往不得不去做, 工作时间一到你不得不去上班, 许许多多应酬在世俗中是理当然要作为的 那你内心这种回归与实践的机会就被这种世俗必然作为的因缘分割了, 把它瓜分掉了, 把它占有了 出家不然, 我们在日夜六时中都可以有具体学习熏修的机会与因缘 我们仔细观察, 这就是传承接引我们 给我们带来修学方便的环境设置 师资设置 修学设置, 使我们在步入内心庄严 完成依报庄严的修学过程的机制中得到摄化, 得到接引 所以这个短期出家虽然时间很短, 我们要珍惜 再放到世俗中生活, 你就了解了世俗生活哪些是无果事 所谓无果事, 就是不断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积累着这样一个业相, 使人无以争议 我们在修学中了解了任何一个生活时刻都是可以觉悟的, 那再回到世俗中去生活 觉悟世间, 无疑给我们带来了人生加油的机会 使我们对过去的生老病死等等苦难的迷失 烦躁与排斥, 在这八苦之中我们行八正道, 来觉悟生老病死等苦, 让我们的心地在生老病死等等苦难面前善运用于此, 觉悟于此, 不再排斥, 不再迷失, 不再流恋, 使心地这种本净与具足发挥作用 那自利利他这种学佛的实质内涵的作用力必然在我们生命中显示出来 这个利益的显示对任何一个修学者都是公正的, 对任何一个法的实践者, 我们只要依法实践, 一定对人生有不可思议的崭新开端的这样一个激励 因为内心世界的庄严真是难得的世间没有的特设教育 我们遇到佛法了, 就能决择于 超越于世间业力对我们的埋没, 使我们真正有出头觉悟 回归内心庄严的这样一个出家因缘 这个家就是生死烦恼家, 也包括世俗业力的纠结 所以出家生活甚为难得, 这就是传承力代代相承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大家在这个地方越细致, 心越歇下来 静下来, 利益就越能深刻细腻起来 要是比较泛滥地过去了, 利益就会薄少一些 那就在于我们每一个学子能不能认真地来审思 运用自己这次修学的机会, 达成修学的最佳状态, 就是尊重 认真 虔诚 珍惜地把这半个月圆满下来 休息十五分钟, 我们继续这一节课 29

33 自心庄严极乐揭示, 净土传承本师弥陀 净土传承之授受 慈法法师讲授 2016 年 10 月 6 日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这一节课我们来提一提净土的传承特质 净土教法别于释迦文佛在我们娑婆世界讲的许多法则, 因为这个法是对十方世界同一施教 同一摄化的广大总持法门, 不是单单对我们这个娑婆世界 阿弥陀佛的教法十分广大, 在这无量世界海中对无量生命, 就是对十方九界生命作广大的殊胜教法的回施, 这个回施的群体是十方九界众生 像我们现在学的大部分教法是在娑婆世界针对我们人类, 尤其像声闻法中, 是针对人类乃至三界的教法 它有十分大的特质, 就是特定地指导我们人类修法的一些戒律方便 阿弥陀佛这个教法完全逾越了单对某一类生命的所指, 他普遍接受了十方九界众生, 给予十方九界众生一个总持的教法, 总持的摄化, 究竟无上菩提的一生成办的揭示 这是不可思议的绝待的法门! 这个教法, 其他教法十分难以类比 一切声闻菩萨九界众生, 若智若愚, 不能究竟了知, 但有随顺方便 我们作为人类一分子, 接受这样广大究竟的教法, 是十分不可思议的福德胜举! 这个传承来自于西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依四十八愿为摄化方便, 以内誓秘密庄严为守护, 所成熟的一个教法体系 这个教法体系不单单是在我们阎浮提娑婆世界, 它是在十方世界被广泛传播 广泛运用的不可思议的法则 像我们在人寿百岁所受的释迦佛教法, 往往称为应化身的教法事实, 当然也有传播卢舍那佛的教育, 就是报身佛的教育, 也有毗卢遮那佛法身佛的教育 像 华严经 与种种大乘经典所说, 有报 有化 有法身 不同功德身所宣化的教法 阿弥陀佛这样一个教法是来自于十方诸佛报德圆成所宣化的果地教法 这个果地教法的特质就是十方圆满无上菩提的诸佛世尊所守护 共同守护的佛佛相承的法则 我们读 阿弥陀经, 在晚课中有, 释迦文佛对他智慧第一的声闻弟子舍利弗无问自说地宣化了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依正二报庄严, 欲令一切众生了知内心本自庄严具足的究竟事实 依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加持, 释迦文佛在我 30

34 们娑婆世界宣化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法则, 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 令一切有缘了知 : 若一生往生极乐世界, 守护净土法门, 就一生能成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在其他法则中是十分难得难闻的 净土教法所宣化的是什么? 是一切众生本具如来会功德 要参与如来会, 就了解本身本性中所具足的光寿, 就是法尔弥陀 如是弥陀的本性弥陀 那人人不离前念后念, 正念之间就同入如来会, 就是共入如来会这样一个广大光明庄严法界的教法揭示, 实际就是内心本自庄严的如实揭示, 把一切装饰性的 委屈的 不究竟的 不完善的说法一时都揭开了, 彻底彰显了诸佛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真实功德内涵, 予一切众生不二抉择, 令一切有情同得无上菩提 就是同入如来会这样一个令法界有情一时圆成佛道的不可思议大总持法门 这个法门特别 独特 不共 其不共特质就在于这个法门唯佛与佛守护 宣化 实践 成就 九界众生皆是随顺得入 随顺佛的功德 愿力 随顺法性而得入如是不可思议究竟之海 他不是不完整的不了义的方便说, 是究竟地 抉择性地 毫无保留地展示了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质内涵的这样一个最尊贵的善巧 读 阿弥陀经 中有讲, 六方诸佛皆出广长舌相, 称赞此不可思议功德 若有众生已发愿 今发愿 当发愿, 若闻到这样经题 经名, 持念这样的诸佛名号, 决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不可思议的宣化 在原译本中, 就是玄奘法师所译的阿弥陀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中, 明确宣化净土教法就是佛. 摄化众生一时成佛的善巧所在 为什么佛能摄化众生成佛呢? 佛亲证功德印契众生心智一如本然, 令一切众生觉晓了知法尔如是, 自然回归, 彻还心源, 毕竟无碍 虽然是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种种烦恼作为蒙蔽下的凡夫有情, 心地彻底破除了这种无明业习的蒙蔽, 直指心源功德, 把心源功德直下取用于现行之中 摧毁了一切幻业 差别业 执著业对我们的约束 给我们带来的烦恼 蒙蔽 制约, 使一切有情的身心一时汇入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愿海, 一时汇入各个众生本具的性德海, 一时汇入一切诸佛如来亲证的这样一个智慧慈悲方便善巧的功德藏中 不拘于任何一个众生, 不拘于任何一个业力 任何一个业力在此处, 如梦如幻的本质就会表露出来, 无常无我的事实就会达成现行作用, 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就在我们现行一切作为的业相这样一个当下彻底浮现出来 因为佛愿力故, 因为佛不可思议的顺人人具有的性德所展示的妙用 这种教法, 这种善巧, 直下 31

35 地揭示, 无余地给予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完全展示了这个事实, 完全给予了我们这个功德, 就是直下接纳十方九界众生同入如来会 要是依我们可思议的心智, 往往我们无以思维, 到这个地方就会终结, 你的思维就会产生极大的不信任的障碍, 或者说你思维意识所学到的道理 逻辑 哲学观念 理念中不能接纳 像一个贫穷之人突然得到了无尽的财富一样, 你不知所措 实际就是阿弥陀佛通过他的愿力 愿力成就 依正二报圆满, 给我们每一个有情彻底揭示了大家所共同拥有的性德庄严的究竟事实 在这个究竟功德事实面前, 我们习惯于自身所知 意识 业分等等生活意识 习惯 状态下的有情, 就像贫子一样, 自我有量有局限的心力 福报因缘, 突然接受到一个法界 法界的馈赠 法界本然如是的事实, 就是我们内心庄严的事实 若不依法性功德, 若不依弥陀愿力, 若不依究竟法则观察了解, 我们十分容易在自己的疑虑上制止自己融入弥陀愿海的机会, 就是生疑 弥陀教法这个传承主要是除疑 这个疑就是我们贪嗔痴慢疑烦恼的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本来是缘生缘灭, 无有实质 但许许多多就把这个疑虑习惯当成了 我 我取舍, 就是依烦恼来抉择自己的生命趣向 学法趣向 作为趣向 心地趣向, 极大妨碍了归于究竟觉 回归法性智海的胜缘或机会 所以历代传播净土的善知识在这个地方予以极大耐心 善巧方便, 令我们抉择贪嗔痴慢疑这个疑是粗重烦恼, 它没有实质 但我们要执著这个烦恼, 以为是自己择取生命 运用生命 运用心智 运用法则的依止, 就会迷倒于三界种种业力之中不能自拔 让我们了解这个疑心 疑烦恼会给我们带来巨大伤害 ; 让我们了解这个疑烦恼, 就是众生业分中粗重烦恼之一分, 此分其本性也无, 其本性也不可得, 源于我们无始以来积累的烦恼所达成的业相 让我们清晰于此, 了解疑. 心不可得 疑心阻碍我们的道德 是阻碍我们回归清净法性的自设障碍, 让我们认知疑烦恼这个负面作用, 清晰地来觉悟这个疑烦恼 我们生活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烦恼中, 这就是三界六道众生择取的依止 这个依止, 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各有所涉, 说三恶道的业分是贪 嗔 痴, 说慢 疑 不正见是三善道的一些特质 虽如是, 我们怎么出六道轮回呢? 我们对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要有了知了解, 通过对疑烦恼的了解就可以达成对贪嗔痴慢疑这六个根本烦恼的认识, 使我们有一个逾越种种粗重烦恼的机会 32

36 这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 就能印契十方众生同归无量光寿性德之海 所谓性德之海, 就是运用本性清净 本自具足的殊胜缘起, 而不是运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烦恼相续业相所依产生的轮回业力, 令我们依止本具本净的性德来体验阿弥陀佛圆满报德的不可思议依正二报庄严, 令我们内心庄严一时通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庄严而得以展示 得以认取 这个认取就是脱离了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对我们的蒙蔽与制约, 使我们在这个粗重烦恼及随烦恼中一时得到光明的照摄 彻底的回归 法性的认取 报德的随顺与依止, 出离无始无明对我们的摧残这样一个苦的六道轮回的三界, 出离于此 阿弥陀佛这个不可思议教法功德因缘殊胜所在, 为一切诸佛所赞叹 他赞叹的就是一切诸佛皆曾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 而阿弥陀佛以最殊胜最简单的法则传递出来, 无有遗漏地接引十方有情, 所以称为平等摄化 圆满成就 令一切众生趣于平等缘起 清净缘起 具足缘起这样不可思议的缘起法中得到随顺法则的安乐, 随顺究竟法则的究竟安乐, 就是一切众生同得往生的大利 我们会迷失于事相, 说此人善 此人恶 此人不闻法, 何以往生呢? 顺性观察故, 了知一切有情乃至十方法界一切生命现象莫不从法性中流出 觉性中展现 了解于此, 十方诸佛亲证法性 觉性与自性的大功德, 这种大功德的平等给予是一切众生未离法性与觉性 虽然迷倒于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种种烦恼业海, 在这些业海中固执己见, 行诸烦恼, 轮回久劫 虽是如此, 觉性未泯, 法性未改 阿弥陀佛以他不可思议的依正二报庄严功德, 来令一切众生在随顺法性 觉性之刹那间就能得见这样依正二报, 我们内心庄严各个具足, 彻底回归到内心的庄严与具足这个法尔清净的事实上来, 令一切众生在究竟安乐处得以休息与回归 这样一个殊胜稀有难得的教法震撼着十方法界, 一切诸佛为此莫不出赞美之辞, 来赞叹阿弥陀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威神功德及善巧, 令一切众生在这种极不可思议的究竟善巧面前得到加持 摄化 回归, 乃至认知自心与佛心无二无别的究竟功德所在 这个教法的纯粹与究竟是佛佛相承的, 是一切诸佛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圆成无上菩提的实质内涵根本大利所在 阿弥陀佛以其不可思议的愿力彻彰这种性德庄严光明来顺性推及于每一众生心智中, 令一切众生回观之时即能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样一个究竟功德所在 要是不了解这一点, 我们千修万修总是不得法益, 离法甚远, 因为因不真 在汉地教法中广泛传播着顺性起修这个说法 许多人一谈到顺性起修, 何为 33

37 性呢? 就会产生迷惑 阿弥陀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功德就是顺性展示 我们在观察了解认知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庄严之时就是性德之得见, 是性德事业相的庄严所在 见其事业, 明其心性 以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庄严, 就是主伴庄严 依正二报庄严, 让我们了解内心性德之事实 ; 以彼国庄严 彼主伴庄严令我们得见自心庄严 照见自心庄严乃至融入自心庄严 这种无对待的观察了解就是净土法门最殊胜的利益所在 历代善知识通过种种修法提示, 尤其像五经一论这一论中提到的身业 口业 意业 智业 方便智业, 礼拜 赞叹 作愿 观察 回向的方便设置, 使我们进趣到顺性起修的殊胜利益中 身业 口业 意业 智业 方便智业的作为, 就是礼拜 赞叹 作愿 观察 回向, 它就会成熟我们顺性起修的起修事实, 就是果地觉为因地心的起修事实 这个起修事实因真果真 所以缘此法门必成无上道业, 所谓阿毗跋致, 一生不退转, 直至圆满一切如来所成就功德 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传承体系, 就能了解原来我们的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等等烦恼缠缚阻隔了我们回归法性海 觉悟智海 自性功德海的胜缘 阻碍了它, 缠缚了它, 制约了它, 蒙蔽了它 我们了解了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的副作用, 它本质不可得, 反而产生了这样诸多障碍 我们了解这一点, 对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就会有出离善巧, 就是自业 他业 共业我们再不去称诵 迷惑 谈论 守护乃至说纠结 所以在南无阿弥陀佛称念之时, 南无 一句, 十方九界同归, 阿弥陀佛光寿本然 就是一切众生若自业他业共业 身业口业意业 过去现在未来业分中, 一时来作百川归海之势的作为, 来展示内心的浩瀚 不再纠结于自身 自身的身口意 自身的过去现在未来业 ; 不再纠缠于他人的过去现在未来业 身口意业 共有之业等等 令我们在一句 南无 称谓下, 同归弥陀愿海, 把一切业力分融入弥陀愿海之中 像一念法所讲, 无余, 一时无余供养阿弥陀佛, 一时融入无量光寿, 一切九界众生业分一时融入无量光寿, 以无量光寿令自心明晓, 令一切众生明晓 自身明晓得方便, 令众生明晓何以得方便? 若我们的主, 就是自心明了, 你不用愁十方不明了 我们点燃了自心光明之灯, 就一定能照耀自心 ; 照耀自心, 你不要愁照亮不了别人 所以自觉分十分重要! 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句名号就揭示十方九界众生一时无余同归阿弥陀佛无量光寿, 印契自心究竟真实所在的不可思议庄严事实 这个事实展示了诸佛阿耨 34

38 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最胜功德 印契众生心分 这个印契, 非假修持, 顺性起修 净土教法在顺性起修 因真果真的这个事实缘起上作了一个彻底抉择 十方诸佛为此作证, 令一切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一生成就阿毗跋致, 无畏择取此法, 圆成佛道 这个法门就是十方诸佛摄化 十方诸佛给予 十方诸佛印契 十方诸佛所授受! 要是真正想学习 了解净土法门的人, 可多读一读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乃至净土的这些经典 我们依圣言量多方位地了解西方极乐世界胜境, 使自心得到明晓, 自心得到庄严分的认取, 得到清净的回归 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内心庄严的完整揭示 这个完整揭示, 任何有情若依止于此, 莫不照见自心庄严这个事实, 这个事实令我们身心有所依止回归 此回归就是往生利益 此往生非色身生 非意识生, 实是本质彰显, 明晓世间, 直破一切如幻业相, 令众生彻还本源庄严地, 走出一切迷失, 破除一切蒙蔽与迷茫, 使我们身心安乐 在如此五浊恶世 混浊世间能澄清世间, 利益有情, 自利利他 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教法, 十劫以来, 不是在此世界, 乃至在无量世界中普遍广传, 一切诸佛莫不赞叹此功德与利益 我们都知道一个世尊守护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我们娑婆世界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由释迦文佛 贤劫第四世尊, 下边弥勒世尊等等, 一世尊一世尊相互传递, 使教法无有间断 在一切法灭尽, 净土教法无可灭处 何以故? 此教法顺性展示 所以正如 无量寿经 讲 : 一切经教灭尽, 唯留此法止住百岁 这个百岁是无量还是一百年, 待大家去考证 但是一切法灭, 唯有此法不灭, 是真实说 世尊种种教法不可思议, 唯有此教法完整彻底, 无有戏论 任何随机说法, 决定摒除, 不设方便, 但说究竟, 圆显圆用十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功德, 就是诸佛功德, 彻底揭示诸佛心所有产生的庄严善巧 智慧慈悲方便, 于一切众生不作遮盖地和盘托出一切诸佛甚深秘密藏, 就是他们的功德海, 接纳十方有情 我们了解 认知净土法门, 他是广大究竟接引众生这样一个无碍法义的实施与传递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 人们对净土的认知 了解也是纷纷攘攘, 各有说法 但依经教而言, 就是十方诸佛所摄受的法门, 是佛佛相赞 佛佛守护的法门 此教法唯佛与佛传递 守护 实践, 因为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成一切众生的教法唯佛亲证 一切菩萨贤圣世间善知识, 莫不是假借诸佛威神善巧的摄化来传递此法 有 35

39 一点点私心与预设, 这样的教法就无力传播, 多受世间业力阻碍 不管是菩萨 声闻 缘觉, 若是把自己的修行业分 意识业分 觉悟业分加入其中, 皆不能名净土教法 净土教法, 像戒律一样, 是唯佛世尊能制 ; 净土教法, 唯佛世尊心智所展示 所以净土教法是十分独特的 尊贵的 稀有难逢的广摄一切有情 广利一切世间的特别法门 以前读到印光法师对净土法门这样一个特别法门的提示, 十分感人 因为在无量教法中, 大家称为八万四千法, 在这样摄化世间的种种设置中, 唯有净土一法, 佛佛相承! 佛传递一切众生, 亦是佛佛相承! 所以一切众生未来佛的面目一时揭示, 令一切众生在此无畏承接, 回归于无上菩提 在这个承接过程中, 不分善恶 是非 男女 大小事 种种因缘, 但是平等给予, 所谓等摄九界, 圆成佛道 我们心里能接受这个等摄十方九界众生的广大圆满心智, 就是顺性得见自心, 你能疾速了解性德 一切众生未离性德 一切众生本具觉性 一切众生自性圆满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 我们逐步通过了解阿弥陀佛这个殊胜愿力的成就, 就能得见自性庄严 自性清净 自性具足的事实 这个事实就能摧毁一切贪瞋痴慢疑不正见对我们坚固的制约 对我们的缠缚 净土一法, 十劫以来接引了无量无边众生成就菩提道业 这一生能遇到这个法门, 大家要称念这个 南无, 就是九界同归的号令 九界众生同归的抉择 九界众生同一法性的事实 我们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圆成自利利他, 究竟成就自利利他, 抉择自利利他, 就是同生彼国的如来会胜缘 那就人人如来, 人人得以如来会, 就是个个具足无量光, 个个具足无量寿 这 个个 就是心性所在, 具足真实 因为我们把这具足真实掩盖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粗重烦恼下面, 像淤泥把摩尼宝珠一层一层地盖起来, 我们看到是淤泥, 看到的是深渊, 看到的是不可思议的业海, 没有了解到内心本具的这个摩尼宝珠, 就是所谓法性本然的事实 无始以来, 一切众生心分中的法性功德无增无减无衰无变 我们就能把他取用出来, 透过对贪嗔痴慢疑这个污泥浊水的淤积 蒙蔽, 直接取用心地中光寿本然的摩尼宝, 就是无量光寿摩尼宝, 来照耀一切生命, 明晓一切生命, 运用一切生命的角度于世间, 令我们真正得生命的自在 世间的自在 出世间的自在, 一切法得自在 净土一法源远流长, 就是所谓无量光寿 我们称这个名往往认为在念西方极 36

40 乐世界阿弥陀佛依正二报的庄严名号功德等等, 而不知实是自心庄严的共鸣 自心庄严美妙的音声 自心庄严美妙抉择的揭示 一旦了解这个, 人人如数家珍地称念弥陀, 观察极乐世界, 了解彼庄严即自心庄严的事实 我们再去读诵经典, 观无量寿佛经 无量寿经 阿弥陀经 等等, 对西方世界圣境描述就来数自己心地所拥有的不可思议功德, 来数家珍, 认知妙用, 游历其间, 出离三界, 就是一个现行方便 所以这个传承来自于阿弥陀佛, 这个传承来自于阿弥陀佛依正二报的圆成, 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大愿, 来自于释迦文佛不增减地传递阿弥陀佛所有誓愿的善巧, 来自于龙树 天亲等等西天东土历代善巧者给我们不增减地以圣言量来传递教法, 使一切众生认知自心 觉悟自心的殊胜回归 这就是 南无阿弥陀佛 这个简单修行方式的大道至简究竟所在 十劫以来我们可能屡屡被呼唤, 但是因为业力蒙蔽, 闻若未闻, 觉若未觉 此生再遇净土, 在人寿极短之时, 我们要警觉了, 是不是在此有真正的抉择 回归与认知呢? 那是极为重要的! 人生极为短促, 天灾人祸 寿命短促在威逼着每一个有情, 无常大鬼伴随着每一个生命 要是觉知此生死大事, 或者说净土教法是抉择生死大事的最殊胜方便, 要真能抉择这个, 能安心于世间, 那你活得从容走得潇洒 何以故? 识得本家本国, 就是极乐世界 心智顺性安住故, 必然往生彼国 ; 顺佛愿故, 必然往生彼国 你究竟观察世间一切生命现象的差别, 极乐世界为极至之处 究竟之处 完善之处, 那我们回归亦是必然的 净土教法难得难闻, 但是这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 似乎人人会念, 但念得应心 念得知心 念得明心 念得用心, 实在是需要学习 实践 了解 观察 熏修的 要是我们不能认真观察 了解 熏修, 虽然一句弥陀, 忆念 利益的差异十分巨大, 本质无有差异, 现行事业相中种种差异还在表现 净土传承体系, 在我们东土由于三经一论的传播, 现在是五经一论的说法, 逐渐达成了净土传承的事实, 判定圣道与净土的特质 净土称为易行道, 除净土以外都归划到圣道上去了 圣道难行, 净土易行 易行在诸佛以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功德展示众生自性真实, 这样一个印契方便来抉择一切众生必生彼国 给予简单 可以操作 随顺这个自他不二功德的利益印契, 使一切众生在听闻持念之时同归安养, 同得成就, 这样一个广大善缘, 所以称为易行道 净土的立宗判教是十分难得的 大部分的依止来自于龙树菩萨 十住毗婆沙 37

41 论 的易行品, 在易行品中给我们有广泛的揭示, 从上势 中势 下势修法中得到实相修法 依法修法 取相修法的三个修行法则 若利根 钝根 中性根人等等, 皆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来得到一个起修方便, 因真果真, 疾速成就, 出离三界, 乃至说出离九界同归无上菩提的总持功德 就是总持一切众生, 总持一切业相, 成熟一切众生, 圆满一切世间 这是净土法的特质 在我们中国, 一般称远公大师为净土教法初祖, 这是社会面上的一种普遍说法 一直到近代印光大德, 我们称他为十三祖 这代代相承的祖师, 不管是以什么样缘起, 都在传递着这个美妙音声, 就是果地觉为因地心 我们能随顺诸佛这种果地觉, 以我们的身 口 意 智 方便智来回入这个法门, 就是所谓顺性起修, 或者说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安住自心, 令心光明 令心回归 令心妙用的修法 他不假于业相, 突破了一切九界众生业相的分别 执著等等假设 戏论, 揭示一切戏论无果事, 唯有佛果为真实 十方九界众生的所有作为如梦如幻, 在这个地方不为真实, 唯依佛果为究竟 无戏论安住, 就是顺性安住的殊胜难得的因缘 我们要了解净土教法 实践净土教法, 有这个认识方便,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摩尼宝号就能出生一切众生心地所需的究竟回归的安乐住, 这样一个安乐源 所以 南无阿弥陀佛 是法界的心声, 是法界最美妙的性德音声, 震撼了一切众生埋藏在心地的本自清净 本自圆满的本心 它是拨动者, 能把这个心拨动起来, 让这个心活泼起来, 把我们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乃至不了义的一切修法 有戏论的一切作为一时超越, 回到诸佛果地觉上来, 清净 如实地安住 所以在我们这个堪忍界, 这个法的传播尤为尊贵 因为人寿百岁, 太短促太短促了, 所以此界有情不堪于修持, 生命太短了! 还没有一点修持就认为自己有修持, 开始骄慢了, 认为自己修持不相应就自卑, 没有法则就迷茫, 有一点点修持就侥幸 放逸 在这样一个无力的 人寿短促 杂缘炽盛的时代, 这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 印契一切众生心的广大平满的法益 就是无众生可以逃逝, 无众生遗漏于法外, 这样能得到广大平满的安心 因为任何一类有情的开除 屏蔽, 我们都会与自己挂钩 十方九界众生同被此印所印取, 就是同一法性故, 这样一个平等摄化 平等安心 平等的认取能令一切众生缘此而得到安乐 安心 因为你所有分别 执著 割裂的心在此无用武之地, 只有回归这一条路的择取, 这个教法的展示就是只有回归 因为他接引十方九界众生, 不遗漏任何一个众生, 不因为你善恶 是非 正邪等等, 同一摄化 38

42 所以他显现法性真实功德, 就是常谈的顺性起修这个性德的事实所在 你再丑陋的生命 再端庄的生命 再麻烦的生命 再简单的生命, 都没有离开法性功德, 从没有离开过! 只是我们不能完整地运用他, 不能究竟地运用他, 是割裂在某一个角度上, 局限在某一个角度上, 蒙蔽在某一个角度上, 受到一些制约, 造成众生的业分 众生的界分, 产生了种种种族 种种心性 种种业报, 乃至胎生 湿生 化生 卵生种种差别 这些差别在法性功德海一如本质中一定会被揭示出来, 就是阿弥陀佛圆满报德把它彻底揭示出来 四生九有莫不如是, 十方九界莫不如是 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考量 可以深究 值得研讨的地方 这个法, 妙观察 正思维都可得见的殊胜法则, 以佛报德智海的引导, 随顺佛报德来观察 来了解, 随顺正见来观察 了解, 我们现行就会得到不可思议的满足与支持 净土教法传承, 从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传播过程中, 阿弥陀佛是这个法的本师 我们修净土 实践净土, 所称的本师就是阿弥陀佛 所以过去龙树菩萨他们就比较提倡称念 南无如来. 应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 调御丈夫. 天人师. 阿弥陀佛. 世尊 这样十号的名号功德 为什么这样称念? 就是号令十方同一皈依, 圆成菩提, 无有遗漏 因为十名号功德在任何一个法界任何一个众生生命都得认取, 就是十方皆为导师 有这样一个称诵 现在我们把他翻译过来了 许多真言中都有十号称念方式 很多人念过 药师经 药师真言 药师灌顶真言中就是十号具足的名号称念 我们在平时对阿弥陀佛称念过程中, 也可以用十名号功德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样在我们意识法界是充盈的 是具足的 是没有遗憾的 是无戏论的称念 十号功德名号称念, 人人念念具足, 无有戏论 以前在这儿提倡过, 鼓励大家称念十号具足的阿弥陀佛 我们有时间了可以去实践, 若十万 二十万 一百万地称念, 你就会得到心智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改变 这个改变, 不明教理亦是不可思议 你要是明得教理与随顺方便, 这十号功德真能一时自利利他, 得心地真正的安乐印契, 令我们心智真正安乐下来 平静下来 净土教法源远流长, 不但是释迦文佛在传播, 未来世尊各个亦会传播 这一生遇到这个教法, 要是有爱乐 有兴趣 有因缘, 我们去守护 传播 实践它 这样的功德在久劫的生命中会给我们带来不可思议的生命光辉! 我们此一生生命很短暂, 来生也可能很短暂, 但在久劫的生命中, 什么样对 39

43 生命有最大支持呢? 无非是法性功德, 就是无量光寿对生命是最大的支持与引导! 光寿本然这种事实我们一旦回归 安住 抉择 认知, 在未来际我们生命的依止就是无量光寿 这个无量光寿就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一如相续 若一劫 二劫 百千万亿劫 不可称计劫中, 你的生命皆得光辉普耀, 自利利他 所以与阿弥陀佛功德一如地在一切法界得到传颂, 广利世间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样守护无量光寿 照耀利益世间的大愿 所以南无阿弥陀佛本身也是个誓愿, 本身也是个传承, 本身也是个守护, 本身也是个成就,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具足一切法 过去南无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 摩尼宝号 总持法门, 这不是夸耀性的说法, 是真实之语 我们要了解这样一个因缘 这节课下去, 鼓励大家有时间可以把十号阿弥陀佛作为称念 南无如来. 应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 调御丈夫. 天人师. 阿弥陀佛. 世尊, 有这样一个称谓, 在任何时 任何因 任何缘下面都给我们带来极大安乐与内心的充盈 谢谢大家! ( 大众 : 阿弥陀佛!) 40

44 现佛形象行佛事业, 受佛心咒与佛无别 释迦牟尼佛心咒之授受与交流开示 慈法法师讲授 2016 年 10 月 6 日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 大众唱诵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 弟子 : 因为大家都是刚学佛或者学佛时间不长, 对怎么学佛与舍戒回家怎么实践佛法, 请和尚慈悲给大家开示 师 : 释迦文佛在菩提树下证道, 乃至后面所有说法都没有离开我们的心念 佛说种种法是由心生, 种种心灭种种法就灭, 心法一如, 他这是广泛施教 我们要是了解心与心念 意识的作用, 就很容易了解内心世界 ; 了解觉悟内心世界, 我们很容易来掌握 体验 觉悟自己的人生 就是把我们外在寻找的 攀缘的 对比的习惯收回到内心世界来 这就是先觉悟自心 因为我们这个心原原本本与诸佛心无二无别 诸佛如来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还在六道中轮回 为什么大家心性一如, 会变成这么大的果报差别呢? 就是顺性与违性 觉悟与迷失的差异了 佛 菩萨 贤圣们顺性觉悟了生命与世间 ; 凡夫有情迷失了, 迷失在事相上, 外寻, 攀缘, 令自己的身心不得真正顺性安乐住 这个心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在佛教里讲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画什么世间? 就是我们的依正二报, 就是我们心智所感应 所折射 所表述的特质 我们要了解了这一点, 学佛不是个难事 在世间迷失, 攀缘于外缘, 真是很痛苦很挣扎的事情 大家有出家 现这样一个形象的机遇, 不管你抱着什么样心理都是很难得的 因为我们可以了解到法由心生这样一个法的根源, 就是我们内心世界会延续出来周边世界乃至器世间世界 一旦我们认真了解了这一点, 学佛很容易了 佛陀说一切法是应一切众生心, 来解决我们心地的迷失与执著 割裂 痛苦 烦恼等等违性迷失的样子, 导引回归到顺性的觉悟 顺性的作为 顺性的事实上来 这些名词听懂听不懂都不重要, 但是你了解你的心 心念 意识, 这一般都能听得懂 就是我们心中会有一些想法 感知, 这是觉知心 我们不了解法界心, 就是佛心, 就不会运用法界心, 或者说本心 心地的本质 我们对心地的本质没 41

45 有认知, 就会在外相或者见闻觉知的感知上去觅寻 攀缘 寻找 佛菩萨出世就提示我们 : 我们的本心是具足的 是清净的 不需要攀外在的因缘, 各个都是具足的, 没有任何一个有情比佛菩萨少什么, 本心是一如的 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个本质心, 是觉悟者当行 应行 正行的内涵 我们要是不了解这一点, 就需要学习 这个学习就是出家生活或者在世俗生活中的学佛过程 这个过程一旦清晰了, 我们不需要任何的师长, 也不需要任何的教法, 因为内心处处是具足的, 他会自畅自明地来表达他这种内心庄严的作用 我们还不清晰, 还不能了解自身心体与佛无二无别的事实, 就需要求助于传承 师教 没有传承, 你自己想象中的修持永远得不到利益 因为我们的想象就像瓶装水一样, 就那么多内容, 你再怎么晃荡 碰撞, 它就那一瓶水 我们业力有限的割裂 限制 习惯制约, 造成了我们有限的生命意识 知识等等, 使我们本质的心这个浩瀚无际的与一切法界等持的心不能起到时时处处圆满清净的作用 那就需要师长 传承教法的教育与传递 没有这个传递过程, 我们就会迷失生命的真正方向, 在外寻中迷失在事相 爱憎 是非 得失 人我 凡圣 对错等等对法中, 令心矛盾与迷失, 生诸烦恼, 不得安乐, 没有办法安乐下来 我们来短出, 虽然时间很短, 但在我们人生历程中结下了一个学佛胜缘, 就是觉悟自心的胜缘 认知自心的胜缘 你说十戒 搭衣 托钵等等这些的意义是什么? 这就是所谓缘 事业相, 通过事业相我们跟佛菩萨 贤圣 教法机制结一个缘 这个缘很重要! 没有这个缘我们很难亲近教法 亲近善知识 理解诸佛如来所传承法则体系的实质内涵, 就很不容易得到这个机遇 所以现这个形象给我们带来了殊胜的佛缘, 就是现佛形象 行佛法则, 你会感觉到亲近 自性中本自具足我们还需要亲近吗? 在这个事业相上就要亲近! 不亲近我们就会有距离, 就对教法不能生起正信, 那你后面的作为 人生修持相续就会出现阻隔, 因为疑虑的阻隔 本来应该是讨论会的, 某某师使我讲起来了 讲一讲, 大家可以有一个了解 我这样一个角色, 就是给大家传递一些教法的说法 内容, 希望能唤醒我们本具心智的作用, 不再受业习 业相 外在攀缘的习气的蒙蔽, 给大家这个启发 这个启发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样子? 那还真是看大家的善缘成熟不成熟 成熟了就可以直下来抉择取用, 回家也好, 出家也好, 什么都不影响我们来觉悟用心 因为你在家也要用心, 你出家还是用心 就是心念 感知 身心 依报, 就是正报与依报的特质 42

46 你说我们这半个月能学出来什么样子? 剃掉头发, 换上衣服, 我们这个样子就出来了 但内心世界的认知真是需要一些学习了解, 需要一些师教方便 没有这些方便, 我们修学有一定困难, 或者多被自己的思维习惯 作为习惯所壅塞, 你就不容易真正让自己那个真如心 本质心或者实相心来安顿 接纳你一切业力的回归, 使我们对心地具足庄严的广大容量的认知或者寂静庄严的回归受到阻隔 实际每一个心念的回归与出生之地莫不是实相心智, 或者称为法界心 本心 顺性心 与佛无二无别的心, 人人都拥有啊! 人人都拥有, 为什么用不出来? 或者说有人用出来 有人用不出来? 或者说有时用出来 有时用不出来? 这就在于方式 方法 修行的特质 技巧 因缘等等 我们来短出是为了学习这些法则 这些法则若究竟不究竟, 若是方便权巧, 我们都在学习之中 我们在这儿学到的方便, 回家都可以用 学会就可以用, 学不会你还给老师就好了, 不要担心那么多 先把现在的事情做好 就是我们现在还出家, 还穿着这身衣服, 把它处理好就行了 回去了, 自自然然地我们学到的东西会起作用 一些简单的念诵, 一些简单的知见, 一些简单的作为, 那不影响我们修学 因为佛法不在于繁琐, 也不在于简单, 主要是解决你内心的烦恼, 处理内心的问题, 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佛法不是知识, 也不是积累, 回归到我们内心的清净 真实意义上来就好 不需要那么多啰嗦, 不需要我会什么东西 不会什么东西 这些完全都不需要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个六祖惠能大师这样一个不识字的祖师 这个祖师来给我们提示什么因缘呢? 这个樵夫闻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个美妙的语言引导, 就直下回归了法性心, 就是无住生心的无住心 这个无住心生的什么心? 明了照知世间而无染著, 无染著就是无住, 明晓就是觉性妙用 所以常生光明喜悦, 心智光明璀璨 何以故? 无牵无挂故, 无得无失故 心生明亮 喜悦, 何以故? 得未曾有 所谓未曾有就不是重复的心, 他的心不染不著, 游历法界, 令心喜悦与安乐 就是有这样一个胜缘 这个胜缘来自于一个樵夫, 来自于一个文盲 这个文盲结识了佛陀的教法, 不是学问, 不是知识 从不识一个字的樵夫, 来荷负禅宗这个广大传承的教法体系, 因缘是什么? 就是菩萨示现, 接引一切众生 你愚昧也好 无有教育因缘也好, 无过于文盲了 六祖大师就是以文盲身出现于世, 43

47 在世间最低层 樵夫, 打柴买卖, 养活母亲, 养家糊口 从这样一个生计者来荷负如来家业, 传递于世间 我们每一个人, 学佛没有啥负累, 也没有说学佛需要怎样的知识 怎样的心理状态 怎样的业相等等, 不需要 所以在是法平等心智的揭示教法下面, 回家 在家 出家没有什么差异的 只是说我们回到世俗中, 无外乎世俗是为衣食 为情感 为子女 为父母 为家室的一些作为, 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纠结, 但这些纠结并不影响你心地顺性的觉悟与认知 我以前讲的有净土生活 (2013 年夏安居期间讲授的 净土生活 一切现行皆是法性功德如实作用 ), 大家要是有福德因缘呢, 可以请一两本拿回去读一读, 学习学习, 就是在生活中修行的一些方便提示 虽然是在寺院讲的, 最重要还是对我们毕竟要居家生活的人们提供的一些修学方便 因为这些善巧 因缘还是需要学习 观照 大家不要急于得到什么或者急于学会什么, 就简简单单地把后面的修学时间尽量运用得放松 得当 因为这个学习过程挺难得的 这个尼师寺庙给我们提供这样的环境, 让我们有一个学习 居住 受教的机遇, 我们要常生感恩心 这个感恩心不是其他事情, 实在是内心世界接受法则的很好的心理训练 现在世间人不知感恩, 要求过高, 有时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烦恼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容易使我们在今后日子中得到健康的心理熏修与作为相续的福报 所以大家能在这个地方学一学, 多依感恩心, 把自己所学的点滴作为方便能有一个这样感恩机遇使它相续下去, 对大家以后的世俗生活一定是很好的支持 我大概作这样一个提示 可以提提问题, 你们平时怎么谈还是怎么谈 把你们平时的聊法聊一聊, 我听一听 弟子 : 感恩师父 我今年听您讲的往生论, 说拿着这句佛号求功夫, 就相当于拿着阿弥陀佛给的飞机拉着飞机走 您具体给开示一下, 我还是不明白 师父 : 你过来, 跪这里 听的哪一段给我讲讲? 弟子 : 在恒阳庵讲的往生论 你讲了两次往生论, 头一次讲到五念门, 以后又的五果门, 我听了 师父 :( 师父加持 ) 再看一遍, 再看一遍就行了 弟子 : 阿弥陀佛, 师父 我对师父生不起恭敬心 诚挚的心, 我在家里腰也不疼, 来到这里腰非常痛了 阿弥陀佛, 请师父开示 师父 : 以前可能没有这样坐过 我们在的这个房间, 可能是甲醛稍微多一些, 44

48 平时要多通气 他说这个腰疼可能跟这个环境有关系, 平时需要通气 这种环境, 你看全是塑料, 甲醛偏多一些 他说没有信心, 可能是甲醛太多了, 并不是说没有信心, 没有信心你也不需要剃头了, 可能就是甲醛太多了, 把脑袋熏懵了 弟子 :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师父 : 磕头慢一点, 做事情缓一些, 腰疼就好一些, 不要强顶着做就行, 放放松就行, 磕头慢一些, 性子不要那么急, 就好了 弟子 : 谢谢师父! 师父 : 信心挺足的 弟子 : 阿弥陀佛! 师父, 我一直在家诵经, 诵经的时候总得打哈欠, 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请师父给开示一下 师父 : 做个祈祷, 祈祷三宝加持, 祈祷诸佛菩萨贤圣加持, 祈祷很重要! 祈祷就是我们心地所依止的法缘 要不祈祷, 你的业习 身体感知就会起作用 祈祷就会转化我们自身的感知, 就是所依力, 要相信它 所以诵经之前对三宝做个祈祷 好比说诵什么经就对什么佛菩萨做个祈祷 自己读经要做什么, 要达到什么样效果, 做一个祈祷 表述再去诵经, 你这个打哈欠就不算啥了 要不然你感觉诵来诵去还是哈欠 把自己的关注点搞清楚就好了 弟子 : 师父, 在平时干活中我不知道怎么看住这个心念? 师父 : 工作就是工作, 生活就是生活, 工作也不可得, 生活也不可得, 那就是关注了嘛 常念念 有为法如梦幻,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好观了 弟子 : 平时我干活时候也不用想别的? 师父 : 你干活时就想着干活, 不要吓着自己了 实际就是来处理我们的烦恼 执著 没有执著 烦恼, 该干啥干啥就好了 弟子 : 走路时不用想别的? 师父 : 你要想想别的, 念念阿弥陀佛, 念一个简单的名号, 不使自己空过就好了 不要吓着自己, 认为学佛要端个啥架子一样, 没有必要 弟子 : 我在念经念佛号的时候妄想邪念特别多, 平常还没有那么多妄想, 尤其在念经念佛的时候老打妄想, 请师父开示 师父 : 我们平时的心, 就像镜子被哈上热气一样, 看不见自己有那么多妄想 念佛时候, 像镜子擦干净了一样, 看到自己一个妄想一个妄想一个妄想的 因为念佛的作用使我们的心逐渐明亮 条理 清晰 敏感起来了, 所以我们妄想就多 45

49 了 平时人的妄想是挺多, 只是没有静下来, 看不到 不了解而已 所以有些禅修的人, 后面看到自己的妄想像瀑布那么多, 哇哇地下来了 我们现在因为还不够静, 看到的妄想还不够多, 没有问题 你越沉静, 妄想之流就越来越多, 越来越密度大 因为平时我们心智散漫, 看不到, 感知不到 你念佛念经能令心里安顿下来, 明亮起来, 会体会到很多妄想 你知道这是妄想, 你还害怕它什么? 就舒舒展展地让妄想出来就好了 该诵经诵经, 该念佛念佛, 不要对抗, 不要排斥, 该干啥就干啥 好不好? 弟子 : 阿弥陀佛! 师父 : 知道是妄想了, 管它干啥? 不理它就好了, 不排斥它, 也不随它跑, 该干啥干啥 慢慢地对这些妄想如梦如幻不可得的认知越来越清晰, 越来越明亮 可以了 弟子 : 师父, 阿弥陀佛! 我想求师父八关斋戒的一个传承 对八关斋戒我有一个疑问, 是否可以自授? 师父 : 自誓授可以的 你们受过沙弥戒以后, 回去了像三皈五戒 八关斋戒都可以自誓授 这个权利是有了, 因为你已经受过十戒了, 没问题 自誓就是自己心地的一种需要, 让佛菩萨作个证就好了, 可以 弟子 : 师父, 想受菩萨戒, 师父能不能授? 师父 : 他们这一次没有准备给你们传菩萨戒 要受菩萨戒以后看看有机会了才行 我们这个寺院里要训练训练, 要让他们发心, 才有人授菩萨戒 要不然突然就给人授菩萨戒, 那也太随便了, 太随便对大家不好 出家来了, 可能还对释迦文佛没有太多的感知 感情 跟我学一个释迦文佛的心咒, 大家念一念, 培养点感情 爹雅塔嗡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爹雅塔嗡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爹雅塔嗡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46

50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 师父领大众念诵释迦牟尼佛心咒 ) 我们念这个心咒, 就是你要把你自己变成释迦文佛 你念诵的时间, 你的五蕴 你表达的音声 你的形象就是释迦牟尼佛 你说我这个样子不像释迦牟尼佛啊? 你不要管, 你念这个时间就代表了释迦牟尼佛 我们这样念就是我们整个身心跟释迦牟尼佛没有差别, 没有差别就是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的一个守护 什么守护? 就是把无量无边心智的功德传递于一切众生, 令一切众生安住在无量无边功德海中, 令一切众生具足无量无边福慧因缘 就是把许许多多无量无边的功德回施于众生, 令一切众生认取于此, 安住于此 释迦文佛在这个娑婆世界发此大愿, 就是欲令一切苦恼众生 不自尊的众生 迷失不清晰的众生了解自己的身心世界原来与佛无二无别的事实, 令我们生起尊重 尊贵的这样一个观自在 行自在的身心世界的抉择与认知 起步 安住 相续的作为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 师父领大众念诵释迦牟尼佛心咒 ) 他这是两个传承, 一个是黄教, 在塔尔寺这一带, 他会有这样念诵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到康藏地带他们称念 牟尼牟尼嘛哈牟尼耶梭哈 同一个心咒, 发音角度有点差异, 但都是很清净的传承, 都可以念 因为我看我念这个, 隆时师一直在念 牟尼牟尼嘛哈牟尼耶梭哈, 这是康藏地区普遍的一个念诵方式, 念诵时候有一些发音的差异, 内容一样的 没事情了可以念一念, 念一念有好处, 就是我们要知道自身与佛没有差异, 身心世界都没有差异的 只是说我们还没有确认 运用这一点, 没有成熟这一点 我们现这个形象本来是要现佛相的, 剃头 染衣等等, 实际就是来扮演释迦文佛了 我们在生命长河中扮演了无量无边角色, 但都是被业力所驱使的被动角色 念诵这个是主动来扮演释迦牟尼佛这个角色 爹雅塔嗡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47

51 爹雅塔嗡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爹雅塔嗡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爹雅塔嗡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 师父领大众念诵释迦牟尼佛心咒 ) 要把它养成习惯了, 你就没有一个固定角色, 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角色 : 张三啊, 李四啊, 有什么烦恼啊, 是山东人啊, 是什么地方的人啊, 是子啊, 是父啊, 是爷爷, 等等 能帮我们的身心走出来, 能主动扮演我们觉悟的角色 这样就有念佛 念法 念僧 修正自身的方便 修正自心的方便 这样我们在平时念观音 文殊 普贤, 念释迦文佛等等, 都会让我们了解念什么就在扮演什么, 念什么名就在扮演什么样的一个特质生命 生命是不定位的 你看我们有时候喜, 就扮演喜的角色 ; 有的时间忧伤, 就扮演忧伤的角色 ; 有时感恩, 扮演感恩的角色 ; 有时伤害别人, 是伤害别人的角色 ; 有时很固执愚痴, 是固执愚痴的角色 ; 有时很聪慧灵活, 是聪慧灵活的角色 实际我们每天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但是不自觉 不明了 不自在, 往往是被动的角色 现在我们学佛了, 逐渐要学会主动扮演佛菩萨的角色 这些角色扮演来扮演去我们才知道一切有为如梦幻, 缘生缘灭, 无有实质 以前我们都是在家人, 头一剃, 衣一搭, 受了十戒, 成为一个出家人, 这是在扮演 这半个月过去, 回到世俗中又成世俗人了 这个世俗人又开始扮演世俗的角色 为父 为子 为爷爷 姥爷等等, 种种身份, 都在扮演 是扮演吗? 是在变化 是在变化吗? 我们会有生 有死的过程, 有年轻 有衰老的过程, 一直在变化着 所以世事无常, 诸行无常, 这个无常的过程就在变化 变化呢, 要是被动, 你就畏惧, 就迷失 我们要主动地来运用, 就安乐 喜悦 自在 所以大家要学会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生命, 运用自己的环境 心理意识 好比说念观世音菩萨的 嗡嘛呢呗咪吽, 你就是观世音菩萨 ; 念 嗡阿 Ra 巴札那得, 你就是文殊师利菩萨 ; 你又念一句阿弥陀佛, 就是无量光寿启用于生命的当下 我们念什么都可以啊! 你说我一天要扮演多少个角色? 你爱扮演多少个角色就扮演多少个, 他是主动地在扮演 扮演这些角色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超出常伦, 就是常规意识状态的制约, 使我们身心得以自在运用 主动运用 做得主, 不再被业力牵制着, 学会活泼起来, 让生命自在 自主 明晓 所以了解这个缘生缘灭的法则, 原来可以主动运用 被动地运用也可以缘生 48

52 缘灭, 但是被动就会生诸烦恼 主动运用, 得诸自在 这个自在是可以选择与运用的 要不然我们都被动在业力的这个特定状态下, 爱憎取舍, 被业力所牵制, 就是被动地活着, 活在生老病死烦恼业障之中 我们主动运用自己的生命 意识 心理, 就很容易得生命运用的自在 这个自在就是我们了解一切业如幻 一切生命如幻 缘生缘灭的特质 那我们缘佛就成佛, 缘张三李四的习惯就张三李四的习惯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作为中主动被动地在运用生命 主动者是觉悟, 被动者是迷失 ; 被动者多诸烦恼, 觉悟者多诸法喜, 多诸安乐 这一点大家可以有一个正念的审思 我们现在扮演僧人, 就在扮演释迦文佛呀, 释迦文佛就是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你就常念念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就是你的本位法啊 我们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实际也是我们的本位法, 是我们在归命运用释迦文佛的特质 心理作为 慈悲与善巧, 来主动择取这种运用的机遇与善巧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 师父领大众念诵释迦牟尼佛心咒 ) 就让我们主动地来运用生命 运用意识, 我们学会主动起来, 人的生命就活泼自在 要不然我们总是扮演着自己世俗的身份 世俗的业习 世俗的烦恼 世俗的习惯, 不得自在, 被迫于业力世俗习惯的相续中不得自在, 那是被迫与迷失 我们主动地运用呢, 有很多喜悦, 过去称为法喜充满 法喜充满在什么地方? 就在运用的过程中, 你会逐渐掌握了这个主动喜悦的自在力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你心里就有一个依止, 说 : 哦, 在扮演释迦文佛! 我们现在就在扮演释迦文佛 你说我看东倒西歪的, 这怎么像呢? 不是的, 你在扮演 说我这扮演不成 没问题, 但是结了一个缘 要是我们主动了解了这个扮演机会, 我们就可以演一演了, 主动地去演一演 怎么演呢? 称念就可以了 称念观想自身, 了知自身 我们这个五蕴身只是个名字, 缘生缘灭的一种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就称为凡夫有情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就是菩萨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就是释迦文佛 他没有一个具体内容, 他在不断地演化着 变化着 从小孩到成年, 从成年到老年, 老年到死亡, 又到哪一道去, 随着因缘在不断地变化着, 没有休止地变化着 这个无常无我的法则就是主动运用与被动运用的两大特色 被动运用是为凡 49

53 夫, 主动运用是为佛菩萨, 在觉悟法界中得诸法喜 自在 善巧 方便 迷失者被迫于业力, 被迫于现缘, 被迫于种种烦恼的遮蔽 习惯的遮蔽, 被迫迷失在六道的无限循环之中, 那就是凡夫有情, 就是六道众生 我们怎么出离六道众生这种迷失 被迫的业习呢? 就主动地学会扮演 我们现在在扮演释迦文佛 嗡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嗡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嗡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 师父领大众念诵释迦牟尼佛心咒 ) 这个 嗡 是啥呢? 具足的, 不管扮演什么都是具足的 嗡阿吽, 嗡是具足的意思, 具足的显现的前提过程, 启示我们具足 具足什么?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功德! 什么样真言只要有这个 嗡 字就是具足的意思, 具足的开端, 你不缺啥 但你有时候镜子一照, 感觉自己缺了很多, 很多烦恼, 很多想法, 很多业力, 很多这样那样的 念一个 嗡 就具足了! 具足, 要干啥就可以扮演啥 你说这是不是太猖狂了? 对, 人要不猖狂还真不好活人呢 要是老扮演一个角色, 人就会在业力中流转, 就把自己的业力著实了 所以人生如舞台啊, 我们一生能扮演几个角色呢? 那些智慧者扮演无量无边的角色 ; 愚痴者可能一生就一个角色 姓什么, 是什么, 一生就死掉了, 固化一个角色, 被迫于一个角色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活活泼泼的, 有无量角色给你扮演 何以故? 我们心 心智无量故, 心 心意无量故, 随着心智的无量这个色身的作用 感知也可以无量 好, 今天时间到了, 希望大家主动地学会扮演 虽然释迦文佛的心咒给大家作一个提示, 我们可以触类旁通, 可以在一切时处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尝试自心的自在与自由 让我们的心自在起来, 自由起来, 善选用自心所依的法则 法自在故, 心自在 ; 心自在故, 身自在 ; 身 心 法自在故, 依报自在 如是自在是修行的重要环节, 这个环节就是我们出家人要了解 我们一般人身也不自在 心也不自在, 不知道法本身自在, 那就没有依止, 会迷失在业力业相种种烦恼习惯中 今天晚上睡觉之前可以念念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晚上做一个做释迦牟尼佛的梦 ( 众 : 阿弥陀佛!) 希望大家都演一演释迦牟尼佛, 因为那是我们 50

54 的本师 所谓本师就是心师, 心是本, 心来指导着我们生命的一切作用 嗡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摩尼摩尼嘛哈摩尼耶梭哈, 没有问题, 都可以称念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做个好梦, 就是自在作为, 主动作为, 超越被迫, 习惯于主动选择自心自身法则, 那就从一个凡夫有情变成主动运用自己心意 生命的这样一个智者 觉悟者 主动者 好, 谢谢大家了!( 众 : 阿弥陀佛!) 51

55 积极主动运用法则, 究竟归佛自在功德 慈法法师讲授 2016 年 10 月 7 日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我们这节课讲一个题目 : 佛教可以引导我们从无始以来的无明蒙蔽中主动走出来 主动从无明中走出来的教诲, 是佛陀对九界众生或者六道众生一些特定教育的善巧与方法, 使我们走出蒙蔽 消极 颓废 自责 生死轮回等诸多烦恼的制约 佛陀的教法极为主动 清晰地来导引人们依法正行, 主动地来解决生死烦恼, 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烦恼 作为 世尊的教法十分璀璨, 照耀着一切世间, 所以我们一般称佛陀为世尊, 就是一切世间有情所顶戴的觉悟者 他因为觉悟了十方九界众生所有生命现象的本质, 通过这个本质, 依止这个本质展示一切生命作用的差异 一切生命现象, 怎么来运用它, 自在, 调整, 出离, 不受制约, 得到广大的善巧 佛陀对十法界生命的认知是不可思议的大圆满觉 这个大圆满觉, 是他真正掌握了 运用了 成熟了这样一个心地与事业 心地与事业的完整结合 所以我们一般称世尊为大觉者 大自在者 他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觉于十法界任何一个生命, 他能运用于任何一个生命的特质, 来归命于 展示于法性功德, 他展示着法性的功德 我们九界生命 诸多觉悟者的生命 六道轮回的生命, 差异无量无边 这些固执者呢, 世尊在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说 :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他称奇于此 为什么称奇? 就是顺性得见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这一切众生当然包括大家 这是不可思议的顺性的了解 认知, 正等正觉的内心音声 就是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那我们看看自己这个作为是不是如来智慧德相呢? 往往我们第一个概念是自己生活中的习惯 烦恼 男女 善恶 是非 人我, 这些对法中造成的分别 对待所产生的业相, 而不是如来正等正觉的主动觉悟运用生命的方便善巧 所以下面讲 : 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这个妄想, 九界各有其妄想 菩萨的妄想就是六度万行, 要广度众生 ; 辟支佛的妄想就是十二因缘观察世间, 得解脱 ; 声闻的寂灭为乐, 如实安住 ; 六道众生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驱使下在六道轮回 52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IDEO_HCD_0716

IDEO_HCD_0716 IDEO HCD Toolkit Tencent CDC ...?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工作坊 年级 小五 小六 日期 3月28日 时间 7点正至8点30分 地点 嘉庚堂 1. 2. 3. 4. 5. 6. 1. 2. 3. 1 2 3 4. 1 2 / 3 1. 2. 3. 4. 5. 1 1 4 . 1 . (a) ( ) . (a) ( ) X . (a) ( ) . X X / . . 1 2 2 3 . . 1 2 2 . 5 6 ^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就业办口袋书

就业办口袋书 3 喜欢就是喜欢 兴趣其实很简单 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质 兴趣是与带有某种遗传特征的天赋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每个人的兴趣所在必然不尽相同 真正的兴趣是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 可以进入一 种忘我的投入状态 并达到身心愉悦的一种倾向 真 正的兴趣是抽掉了功利色彩的一种本能 与天赋休戚相 关 而不能掉入将社会的功利化作为判断标准的误 区 撇开浮云 喜欢就是喜欢 才是兴趣的本真 问题二 兴趣在哪里

More information

4 8 3+1 8 1 15 15 8 1 2 8 1 2 " = " = " = " = " = " = 形容样貌 那个哥哥长得就像卡通 片里的大英雄一样高大 从台上望下去 观众 席就像一片皑皑白雪 写作技巧 照应式 评价式 疑问式 俗语式 助人为乐 照应式 这就是助人为乐 评价式 经过这件事后 我明白了助人为 乐这个道理 疑问式 帮助人原来是件 快乐的事 不是 吗 俗语式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出家启用本具佛心 短出剃度前开示出家发心 ( )... 1 梵行生活背尘合觉 短出剃度日开示出家功德 ( 上 ) 僧法授受调整舒展 短出剃度日建议短出课程 ( 下 ) 无所得故不为自求 从僧法大类谈起 ( 上

目录 出家启用本具佛心 短出剃度前开示出家发心 ( )... 1 梵行生活背尘合觉 短出剃度日开示出家功德 ( 上 ) 僧法授受调整舒展 短出剃度日建议短出课程 ( 下 ) 无所得故不为自求 从僧法大类谈起 ( 上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5 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乙未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录 出家启用本具佛心 短出剃度前开示出家发心 (20150930)... 1 梵行生活背尘合觉 短出剃度日开示出家功德 (20151001 上 )... 11 僧法授受调整舒展 短出剃度日建议短出课程 (20151001 下 )... 19 无所得故不为自求 从僧法大类谈起

More information

生活中的随机开示 慈法法师 开示汇集 净土说网站汇集流通

生活中的随机开示 慈法法师 开示汇集 净土说网站汇集流通 生活中的随机开示 慈法法师 开示汇集 净土说网站汇集流通 前言 自从师父九七年在天津讲法以来, 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 在这些年讲法中, 既有安居功课的系统开示, 也有平时生活中的随机交流, 因缘种种, 无非是开启心灵如意宝藏, 展现有情觉性庄严 以前在开示整理中, 主题性的体系讲法多有去做 平时的随机开示虽然也有整理与流通, 但多是单篇或者散篇, 时间一久, 恐怕难寻芳踪 实际这些平时的单篇开示都是极为殊胜直指的,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清净梵行究竟解脱 短期出家发心及其调整方式 ( 上 )... 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行俱生智用去除染著负累 ( 下 )... 7 启用圆觉净化世间 出家功德利益告别分段生死 ( ) 现行清净平等觉悟 大乘教法之出离心与菩提心 (201

目录 清净梵行究竟解脱 短期出家发心及其调整方式 ( 上 )... 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行俱生智用去除染著负累 ( 下 )... 7 启用圆觉净化世间 出家功德利益告别分段生死 ( ) 现行清净平等觉悟 大乘教法之出离心与菩提心 (201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3 专辑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癸巳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录 清净梵行究竟解脱 短期出家发心及其调整方式 (20130930 上 )... 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行俱生智用去除染著负累 (20130930 下 )... 7 启用圆觉净化世间 出家功德利益告别分段生死 (20131002)... 16 现行清净平等觉悟 大乘教法之出离心与菩提心 (20131003)...

More information

蔡 序

蔡 序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祇 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巿 26 27 28 29 30 巿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2 44 45 46 47

More information

19板书

19板书 第 十九课 Instructor: Yoyo 对话 一 咱们来 术馆还没 开 门呢 á á ǎ, ě ù ǎ á é ǒ ā é 来 来晚 á ǎ ǐ á ǎ ǎ 参观 个 ǒ ī ā í ì à ā ā í è à ǔ 你真 欢 国画 ǐ ē ǐ ā ō ó à 啊 欢 鸿画 马 ì ǒ ē á ǐ ā ú ē ó à ǎ 跟你 样 很 欢 国画 ǒ ē ǐ í à ě ě ǐ ā ō ó à 从

More information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巴思对阿拉伯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滑稽性改写 杨仁敬 王程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第一部分背井离乡都完成了 孕育和 出生也符合模式 格劳克斯死了 我有模式 中规定的伤疤 虽然它不在正经地方 但至少说明他要害我 我在一团漆黑中跨越 阈限 在圣林水井处得到了神人要我去旅 行的召唤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慈法法师对2014丛柏庵短期出家众的开示

慈法法师对2014丛柏庵短期出家众的开示 梵行者的足迹 短出开示集 2014 专辑 短期出家必学教材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甲午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 录 出家梵行离苦得乐 以戒律回归无作之休息与安乐住 (20140930 上 )... 1 依佛教法破除无明 解决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明 (20140930 下 )... 10 僧法传承无漏功德 世尊教法长久住世利益有情 (20141001 上 )... 18 求授戒律明确止作

More information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 SCHOOL GUIDE BOOK 2017 SOKEI ACADEMY OF FINE ART & DESIGN 关于创形美术学校? 创形美术学校是培育专业艺术家的摇篮 大家知道 : 用普通的教育课程来培育专业的艺术家是件困难的事 在我们创形, 从老师到办公人员, 大家全体都是专业的艺术家 在美术界, 设计界当中取得卓越成绩的艺术家们将为大家面对面地传授心得 我们重视的并不是通过指定的教学说明书来指导大家,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图书馆 年第 期

图书馆 年第 期 年第 期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 北京大学校医院 北京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考察 认为许多心理学 生理学的原理不仅是阅读疗法的科学基础 而且是阅读疗法原理的组成部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 自发生之时就具有治疗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 净化 平衡 暗示 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又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 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doc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doc fó shuō ā mí tuó jīng 佛说阿弥陀经 yáo qín sān zhàng fǎ shī jiū mó luó shí yì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http://www.laohuangli.net 老黄历网佛教频道制作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佛说阿弥陀经 rú shì wǒ wén yī shí fó zài shè wèi guó qí shù

More information

, 3,, :,,??,,,, :, ( ),,,,, :,, :, ( ) ( ),!,?,,,??,,??,,?,,,?, :,,,,, 1,,,, : 1 : ( ), :,

, 3,, :,,??,,,, :, ( ),,,,, :,, :, ( ) ( ),!,?,,,??,,??,,?,,,?, :,,,,, 1,,,, : 1 : ( ), :, 源于生活的自由 许振洲 中国传统社会中虽然不存在民主制度, 也没有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政治自由 政治权利, 但广泛存在着源于生活的社会自由 它 主要得益于中国人乐观 开放 宽容 非禁欲主义 热爱生活的态度与 精神 中国传统社会世俗精神禁欲主义宽容 社会自由 生活方式 在今天的时代, 那些挚爱自由 将自由置于法兰西 解放之上的人们, 也就是那些热爱生活中所有快乐的 人们 贡斯当 :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More information

1 4 2 5 3 6 1 2 3 4 1 2 1 1 3 2 5 6 2 2 1 3 2 7 8 2 3 1 3 2 9 10 3 理想的城市形象 1 为实现理想的城市形象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1 为培养身心双方面的健康提供终身的支援 所有市民的人权都得到尊重 无论是谁都能充满活力 安居乐业的城市 推进保健 预防医疗的相关工作 推进心理健康和防止自杀对策的相关工作 措施2 健全医疗体制使市民 能够接受合适的医疗服务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实践 实践形态 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 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 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 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 它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 虚拟客体 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 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 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 虚拟实在性 即时交互性 自由开放性

More information

翟永明 台静农是 世纪 年代重要的乡土作家 地之子 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无论在叙述方式 细节描写上 还是在人物语言及风俗描写上 地之子 中的作品均独具特色 从而建构起一个色彩斑斓的 羊镇世界 并折射出作者以及那个时代乡土作家们相似的心理特征 台静农 地之子 大娘 我有点事 就是 她未说 出又停住了 真是丑事 现在同汪二这样了 大娘 真是丑事 如今有了四个月的胎 她头是深深地低着 声音也随之低微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锦成说33期 (电子)

锦成说33期 (电子) 2016 年 09 月刊 总第 33 期? 就业数据如何反馈人才培养质量 DT 时代, 就业指导中心需向数据服务中心转变 CONTENTS 33 期 卷首 P.01 专题 就业数据的价值及深度应用 就业质量年报的发布可谓近几年高等学校的一件大事, 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类院校, 每年都要就本校的就业质量向主管部门和社会来一次汇 报和巡礼 一串串 一行行 亮眼 的数字背后, 你能看出什么? 你能解读出什么值得思考和认真总结的问题?

More information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阮艳萍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 各类传承和保护主体纷纷登场 除了传统的民间的传承人之外 中央和地方政府 学者 商人 新闻媒体等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博弈 与数字化技术同步进入这场运动的还有一类新型主体 那就是 数字传承人 他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播 生存和发展的又一类新型主体 他们的数字传承活动 使文化遗产从唯一 不可共享和不可再生的变成了无限 可共享和可再生的 文化遗产 数字传承人 民间传承人 遗产表述

More information

本文通过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出了体能文 化的概念 论述了体能文化的国际化和民族性及其对人类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 文章指出 国际竞技体育运动是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全 球化的先导 是当代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和平共处 平等参与 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程度最高的国际事务 是人类社会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整合的范例 是展望 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着眼点 同时提示了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

More information

Ø Ø fi» ` ˆ ˇ `ƒ»» `ƒ` `

Ø Ø fi» ` ˆ ˇ `ƒ»» `ƒ` ` » œ» ł ˇ ˆæ Ø Ø fi» ` ˆ ˇ `ƒ»» `ƒ` ` 责 任 篇 放羊干嘛 挣钱 挣钱干嘛 娶婆姨 娶婆姨干嘛 生娃 生娃干嘛 放羊 感想 多么流畅的对话 多么自然的循环 当然 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 是一个民族要发展 仅仅依靠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 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未达到 而在于没有目标 可达成 在那没有智慧之光照耀的地方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版 李雁南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 随着大日本帝国的建立 日本文学中形成了 东方主义 视角 拥有了一套用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 中国由于悠远的历史 广袤的国土 适度的距离成为大正年代日本作家普遍关注的 东方异国 的主体 他们用经典文本中的幻象取代中国的实体 在中国寻找神秘浪漫的异国情调 同时 中国作为日本的 东方 使日本作家自身的殖民者身份得以确认 中国因此成为日本帝国文化的有效参照系

More information

Cycling in NZ130305

Cycling in NZ130305 P 1 TOPIC CYCLING IN NZ P 2 P 3 1 新西兰元 /1.5L P 4 青春没有终点, 旅途永 无穷尽! P 5 穷游 网倡导的穷游精神, 是 一种背上 行囊, 清爽上路, 简朴 行 走, 自由 心灵, 穷尽天下美景的潇洒 生活 方式 P 6 尊重当地 人, 保持开放的 心态, 享受旅途中的 一切 旅途的每 一次等待, 每 一次迷路, 说不定都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P 7 不去穷游的借

More information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滕守尧 生态观就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观 本文通过生态农业和生态教育的对比 证明了自然界中物与 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补充导致可持续性发展的事实也可以用到教育上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整个现代生态教育 的重中之重 因为它直接让学生面对人类心理深层的生态原型 认识自己的神性 从而有了使自身可持续 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生态观 可持续性发展 园丁式教育 灌输式教育 生态式教育 世界存在的真相 # # # 马克思 恩格斯的贡献!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骨头的故事

骨头的故事 头 1 图 206 33 7 12 5 5 4 12 2 54 10 200-400 3 500 图 类 图 图 动 节 4 5 图 发 图 节 180 Youtube 180 [1] 7 2 7 6 9 270 6 图 树懒 块颈 13-25 14 17 25 7 图 扭头 头鹰 鹅 8 图 红 为 关节 绿 为 关节 9 图 类 10 图 类 11 图 盘 动 类 图 阴 犸 艺 你可能会以为图

More information

1:!!!!!!!!!!! 27!!!!!!!!!!!!!! 28 2:!!!!!!!!!!!!! 30!!!!!!!!!!!!!!!!!! 31 1:!!!!!!!!!!!!!!!!!!! 33!!!!!!!!!!!!!!!!! 34!!!!!!!!!!! 36 2:!!!!!!!!!!!!!!!

1:!!!!!!!!!!! 27!!!!!!!!!!!!!! 28 2:!!!!!!!!!!!!! 30!!!!!!!!!!!!!!!!!! 31 1:!!!!!!!!!!!!!!!!!!! 33!!!!!!!!!!!!!!!!! 34!!!!!!!!!!! 36 2:!!!!!!!!!!!!!!! 目 录 MUL U 目录 一 如何切合题意 1:!!!!!!!!!!!!!!!!! 2!!!!!!!!!!!!!!!!!! 3!!!!!!!!!!!!!!!!!! 5 2:!!!!!!!!!!!!!!!!!!!! 6,!!!!!!!!!!!! 7!!!!!!!!!!!!!!! 9 3:!!!!!!!!!!!!!!!!!!! 11!!!!!!!!!!!!!!! 12!!!!!!!!!!!!!!! 14

More information

众生 ; 无限, 是指它的作用范围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 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 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 我们愿意利益的, 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 而发菩提心, 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这才是关键所在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发愿, 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之所以要不断发愿,

众生 ; 无限, 是指它的作用范围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 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 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 我们愿意利益的, 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 而发菩提心, 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这才是关键所在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发愿, 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之所以要不断发愿, 菩提心与净土修学 济群法师访谈录 梦度 : 阿弥陀佛! 法师您好, 我们 净土 编辑部的成员早就听到法师的大名, 这次听说您到江西来弘法, 非常欢喜 我们想围绕 菩提心 来向法师请教一些问题, 希望法师能够慈悲开示 济群法师 ( 以下简称法师 ): 近年来, 我关注的重点主要是佛法修学的基础的建设 菩提心教法, 正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净土宗, 我不是很有研究 作为汉传佛教的一大宗派, 净土宗普及范围极广,

More information

16 全球职业规划师 GCDF 资格培训教程 图 1 4 舒伯的循环式发展任务 Super 1990 的时候 由于工作者角色的中断 个人又缺乏其他角色可以替代它满足个人 的心理需求 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乃至出现严重的适应不良状况 角色和显著角色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评估一个人在工作 学习 家庭 休 闲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投入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影响 从而帮助个人协 调平衡生活各部分的内容 丰富个人的生活空间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17,2015 3 (ResearchofModernBasicEducation) Vol.17,Mar.2015 (, 201114) :,,,,.,.,,. : ; ; ; ; :,. 5. 4 9,.,,,,.,.Maly,. 3,.,.,,,,.,,,,.,, :,,,. 189 17 (ResearchofModernBasicEducation) 2015 3,,. 1,,.,,.,..,,,,,.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等 的氛围 有利于与受评者深入交流 五 进行修正 接下来 就要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目标和策略方案的修订 修订 的内容包括 职业的重新选择 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阶段目标的修正 实施措施与行动计划的变更等等 通过反馈评估和修正 应该达到下列目的 对自己的强项充满自信 我知道我的强项是什么 对自己的发展机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我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还 有待改进 找出关键的有待改进之处 为这些有待改进之处制定详细的行为改变计划

More information

“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

“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 国培计划 项目实施工作 简 报 主办 :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3 年 11 月 24 日 第 4 期 国培计划 (2013) 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班 卷首语 在这里, 我们曾一起聆听专家讲座, 共同经历破冰之旅 在这里, 我们曾一起参观考察, 相互讨论交流 在这里, 我们曾畅所欲言, 尽情联欢 没有地域的阻隔, 没有年龄的界限 我们相遇在天津师大 学员如火的热情, 专家深邃的思想

More information

º» ¼ º» ¼

º» ¼ º» ¼ 曾宪义 马小红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传统法在中国常常被视为法治的绊脚石而受到责难 这种旷日持久的责难形成了种种偏见 比如在中西法的比较中习惯以西方法的理 论 模式为标准来割裂传统法的有机组成 在论述传统法内容时局限于刑 而基本 排斥了最具特色的 礼 过分强调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 所具有的特殊性 因此 在批判传统法的同时 我们需要反省对传统法的态度 反 省研究中所持的标准 反省研究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各位大德、善知识、居士:

各位大德、善知识、居士: 药师经读讲 (2000 年海云寺版 ) 慈法法师开示 岁次庚辰 (2000 年 ) 于大石桥海云寺 菩提眼小组整理流通 目录 读讲缘起... 1 甲 佛法的三种教化方法... 1 乙 四依法... 6 弘化原由... 10 甲 弘一法师答佛学书局书... 10 乙 印光大师 药师如来本愿经重刻跋... 14 释经名... 20 甲 经文译本... 20 乙 经名大意... 20 丙 译者简介...

More information

庆典是和谐的霓裳 2 22 23 22 3 3 1 1 2 2 2 1 12 1 1 2 3 2 3 1 3 2 2 2 preface 绩 里 思 Thought 思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2 13 1 1 两个十年一种情怀 1 1 1 1 2 21 22 23 2 2 Memory 忆 2 2 舍 舍 舍 顾天训 : 宠辱不惊, 观海面波涛彭湃 3 31 里 1 1 1 1 131 131 1

More information

: : 00 9 : : : : : : : : : : : :

: : 00 9 : : : : : : : : : : : : 0 ( ) JOURNALOFLITERATUREHISTORY ANDPHILOSOPHY No.0(SerialNo.) 陈 来 : 仁学本体论是以仁体统摄儒家传统的各种形上学观念 将仁发展为一本体的观念或发展为 一仁的本体论传统儒学 万物一体 的思想既是一种精神境界 也指万物关联共生的整体 这种整体就是 仁体仁体论把传统儒学的一体之仁与生生之仁作了有机结合仁本体与关联共生的万有是 全体是用 全用是体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1

未命名-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s a c y e vg 13 14 15 16 17 18 19 H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发现生命的螺旋 克里克在提出 中心法则 时曾指出 遗传信息是沿 D N A - R N A - 蛋白质的方向流动的 遗传信息不可能从 R N A 回到 D N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于华 内容提要 : 从饮食这一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入手, 观察与理解文化的 变迁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视角 本文以对儿童食品与进食的调查分析, 探讨当前社 会代际之间文化传承的特点及变化 研究表明 :. 家庭中的三代人分别具有相对不同的关于食物的知识体系, 他们在选择食品和安排进食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 依据的 标准和观念是不同的, 孩子比其父辈 祖辈带有更明显的现代消费主义特征 ;. 代际

More information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YANYUAN VOICE 本期导读 燕园组讯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永远的分配问题 为什么看重公平? 作为假设的公平 作为期望的公平 不要说应该公平 所谓公平 我眼中的猫 说 纭 卡丢了以后 : 卡奴 的悲哀 众里寻 Ta 你疯了吗? 失败恐惧吞钩现象 信任 濛濛 一眼就看见你, 水瓶 请找出右边两幅图中

More information

????????

???????? 深度学习 项目简介 葛丽丽 译 西蒙菲沙大学 教育学院 富有想像力的教育研究中心 电邮 ierg-ed@sfu.ca 网址: http://www.ierg.net 基本思想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每个学生都会接到一个任意布置的主题 从此将围绕这个主题 进行深度学习 这些主题可能包括 鸟 苹果 马戏团 火车 和 太阳系 等内容 在接下来的小学 初中以及高中阶段 除了基本课程以外 学 生将继续深入地学习指定的题目

More information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第 期 总第 期 年 月 研究生教育研究 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孙 蓝 陈纪梁 邢鸿飞 刘海清 万洪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合肥 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在当今多元社会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英语语言教育者的任务不是去寻求更好的教学法 而是要探索一套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且与学生学习体验相一致的教与学的策略 为此 有必要构建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More information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王跃生 依据抽样调查资料和阶级成分档案资料 冀南农村的分家行为与传统具有很强的延续性 三四十年代的华北农村仍是传统色彩浓厚的社会 尽管合爨共财受到推崇 但在实际生活中要保持大家庭状态并非易事 兄弟婚后分家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差异只是从结婚到分家的间隔有长短之别 中国家庭财产的平均继承制度和观念不断侵蚀着大家庭的存在基础 当然在不同阶层中 家庭分合的力量是有差异的 贫穷阶层缺少维系大家庭的物质基础 各自谋生成为主流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谢清果 老子 道法自然 的养生智慧刍议

谢清果 老子 道法自然 的养生智慧刍议 道法自然 是老子提出的养生命题 老子认为养生有 道 养生之道就体现在 法 自然 上 养生不但要因顺身体的自然 而且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天时地利 从而展示了老子养生的科学价值 老子 道法自然 养生 谢清果 老子 道法自然 的养生智慧刍议 谢清果 老子 道法自然 的养生智慧刍议 谢清果 老子 / 道法自然 0 的养生智慧刍议 王伟 王恒 浅析老子的 / 养生思想 0 法制与社会 章安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7

未命名-7 贾平凹的 后院 生活 Jia PingAo De Houyuan Shenghuo 空手进去又空手出来 这时 门铃响了 志平也是按平凹指令 以最快速度过来 他不是从家里来的 他过来时也没有给平凹带吃的 平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给陈景民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儿 门铃又响 平凹让武梅去开门 还说 陈景民送来了吃食 客气点儿 的 可是 让来时送点吃食 人家给咱送吃的 平凹和武梅分而食之 第二天 平凹就带着他的贺礼

More information

教学输入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 温晓虹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首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讨 论了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习得过程 实验研究表明 输入的语言素材必须被学习者所接收 即使接收了的内容也并不会自动进入中介语的体系 而是需要进一步对输入语言进行 分解 归类等分析性与综合性的处理 在语言 内化 的基础上 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才能 够不断地得到重新组合 趋于目的语 另外 学习者在语言输出前和输出时需要调节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年以来 中国的医改决策经历了医疗卫生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医疗卫生公 益性衰减 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历程 为中国新时期医改决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要坚持正确的决策价值导向 要发扬决策民主 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 要不断增强政 府的环境回应能力和政策学习能力 年以来 医改决策 医疗卫生事业 一 年以来中国医改决策的基本历程 一 年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钟裕民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More information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 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难以解释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 比如 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向男性倾斜 人力资本投资额相同 比如学历相同 的劳动者 为什么男性的工薪收入一般高于女性 为什么在不同行业 不同职业中男女两性的投资回报有所不同 从传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 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和工薪收入为什么在不断接近 究其原因 是因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缺乏对人力资本

More information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张善余 彭际作 俞 路 自 世纪 年代以来 欧洲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 年人口开始负增长 这无疑是其人口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欧洲各个地区中 东欧是 年以前全球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人口有所减少的地区 在北欧和西欧地区 如果没有国际移民的净流入 人口增长率也将很低 大约在 年间 预计欧洲所有地区的人口都将出现负增长 由于自然增长率在过去一个世纪乃至未来的变动 欧洲人口已不可逆转地老龄化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上编: 净土正见与发心 第一日上集 : 净土法门之正见 智识本是一心, 凡圣未离如意 开启之机在于当下 净土之正见: 果地觉发起现前大用 正见之进趣 顿渐二法在人取用 第一日下集 : 净土法门之传承 弥陀所亲证

目录 上编: 净土正见与发心 第一日上集 : 净土法门之正见 智识本是一心, 凡圣未离如意 开启之机在于当下 净土之正见: 果地觉发起现前大用 正见之进趣 顿渐二法在人取用 第一日下集 : 净土法门之传承 弥陀所亲证 慈法法师 讲授 二零零六年春日于鸡足山华首放光寺 目录 上编: 净土正见与发心 第一日上集 : 净土法门之正见... 2 1 智识本是一心, 凡圣未离如意... 2 2 开启之机在于当下... 5 3 净土之正见: 果地觉发起现前大用... 7 4 正见之进趣 顿渐二法在人取用... 10 第一日下集 : 净土法门之传承... 14 1 弥陀所亲证, 众生所拥有... 14 2 第四心 本不可得,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祈祷祈祷妙法 (2016 年丛柏庵开示 )... 1 真诚感激支持祈祷 (2013 短期出家开示 )... 1 祈祷法源连接传承 (2016 年夏安居开示 )... 6 恭敬祈祷如对目前 (2013 年夏安居开示 ) 现缘感恩舒心祈祷 (2009 年夏安居开示 ) 祈祷

目錄 祈祷祈祷妙法 (2016 年丛柏庵开示 )... 1 真诚感激支持祈祷 (2013 短期出家开示 )... 1 祈祷法源连接传承 (2016 年夏安居开示 )... 6 恭敬祈祷如对目前 (2013 年夏安居开示 ) 现缘感恩舒心祈祷 (2009 年夏安居开示 ) 祈祷 祈祷 慈法法师 开示汇编 一念法 呼吸念佛法 目錄 祈祷祈祷妙法 (2016 年丛柏庵开示 )... 1 真诚感激支持祈祷 (2013 短期出家开示 )... 1 祈祷法源连接传承 (2016 年夏安居开示 )... 6 恭敬祈祷如对目前 (2013 年夏安居开示 )... 15 现缘感恩舒心祈祷 (2009 年夏安居开示 )... 24 祈祷善缘自尊受用 (2011 年夏安居开示 )... 28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 周 弘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充满了不对称性和对称性的复杂关系 其中潜藏着挑战 也蕴涵着动力和机遇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中欧关系之中 中欧关系中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经济社会 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这些不对称性中同时又包含着对称性 并孕育着发展中欧伙伴关系的机遇 中欧双方需要相互理解对方的 方式 寻求对称性与互补性 创造共赢局面 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继续发展

More information

片 要求小王等同学对这些文物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说出分类标准和结果 其所考查的目标实则是呼应了一般学习能力中的 整理信息 的要求 即从图片材料 中提取历史信息 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类 开卷的第三题以 古代少数民族问题 为材料主题 体现交往与融合在文明发展 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 集中考查学生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对文 献 实物 口传等不同种类史料 材料 的运用水平 包括对有关史实的再现

More information

赵燕菁 #!!!

赵燕菁 #!!!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 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 产权 城市最基本的制度 原型 # 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 城市 发达 # 与否 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 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 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 抵押未来的收益 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 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 因此 未来灾区规划中 产权的恢复和重建

More information

净土文库29 十二光佛 念佛的修法

净土文库29 十二光佛 念佛的修法 净土文库 29 十二光佛 智圆法师 编述 目录 十二光佛...1 前言... 1 第一 顶礼 赞叹无量光佛... 10 第二 顶礼 赞叹无边光佛... 12 第三 顶礼 赞叹无碍光佛... 14 第四 顶礼 赞叹无对光佛... 16 第五 顶礼 赞叹炎王光佛... 18 第六 顶礼 赞叹清净光佛... 19 第七 顶礼 赞叹欢喜光佛... 21 第八 顶礼 赞叹智慧光佛... 23 第九 顶礼 赞叹不断光佛...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 净土真 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作者 : 忻平 作者单位 : 相似文献 (1 条 ) 1. 期刊论文秦永章.Qin Yongzhang 近代日本佛教净土真宗东 西本愿寺派与中国西藏地 方政权及藏传佛教界的接触 - 世界民族 2007(2) 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这个亚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步西方列强之后尘, 开始向外开疆拓土, 近邻中国便成为日本军国 主义者蚕食的对象.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More information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年第 期 第 期 秦立彦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北京 布莱特 哈特 华人形象 美国西部 世纪美国作家布莱特 哈特在很多作品中都写到在美国西部的中国人 这些中国人形象复杂多样 彼此 交织 对进行单一道德评价的形象研究提出一种矫正 包括诗歌 小说 戏剧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秦立彦 男 黑龙江人 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学士 英语系硕士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文学博士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教师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贾根良 马国旺 后凯恩斯经济学 多样性 共同基础 综合 后凯恩斯经济学是自 凯恩斯革命 以来 一直致力于完成 流产 的 凯恩斯革命 并以反新古典主流面目存在的一支异端经济学流派 它是对凯恩斯经济学范式的恢复和拓展 凯恩斯 卡莱茨基 斯拉法和老制度主义的思想构成了其理论渊源 该学术传统经历了三代的 传承演进 今天 后凯恩斯主义者在方法论 宏观经济学 微观定价理论和内部综合等方面已经 取得了重大进展 成为西方经济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流派

More information

论高校薪酬制度改革与人才强校战略 三 实施薪酬制度改革的效果 分配制度的改革就是在提高广大职工收入水平的基础上 重点要提高拔 尖人才的工资性收入及各种福利待遇 自从实施薪酬制度改革以来 我校职 工的工资性收入普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薪酬改革方案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支 持和欢迎 根据我们的调查 自 1999 年薪酬制度改革以来我校职工的工资性 收入增长了近 3畅 5 倍 具体增长情况见下图 1 图 1 1999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汪庆华 陈永贵亲属诉吴思 北京青年报一案涉及了我国名誉权制度的诸多方面 该 案为思考公共人物与非公共人物的区分 死者的名誉权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等问题提供 了新的契机 考虑到媒体管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的现状 在名誉权问题上 应该放弃对言论自由与名誉权进行平衡的流行主张 如果从完善名誉侵权的基本要件入手 也就是说 从非 常技术性的角度入手 建立相对完善的名誉权体系 那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司法的恣意

More information

我不知道你看了这个贴的理解有多深 我想尝试用我的角度为你导读, 希望你也用心体悟 原本的我们, 有满满的希望和能力去爱 不断去期待那个他会出现 而他未出现前, 自己还是开心的那个自己 初恋并不是那么难在一起的事情, 瓶子因为期待那个 他, 而金鱼又需要水 ( 象征追求 ) 于是, 你便给了他一个机会

我不知道你看了这个贴的理解有多深 我想尝试用我的角度为你导读, 希望你也用心体悟 原本的我们, 有满满的希望和能力去爱 不断去期待那个他会出现 而他未出现前, 自己还是开心的那个自己 初恋并不是那么难在一起的事情, 瓶子因为期待那个 他, 而金鱼又需要水 ( 象征追求 ) 于是, 你便给了他一个机会 我不知道你看了这个贴的理解有多深 我想尝试用我的角度为你导读, 希望你也用心体悟 原本的我们, 有满满的希望和能力去爱 不断去期待那个他会出现 而他未出现前, 自己还是开心的那个自己 初恋并不是那么难在一起的事情, 瓶子因为期待那个 他, 而金鱼又需要水 ( 象征追求 ) 于是, 你便给了他一个机会 ( 仿佛你救了他 ) 女人的初恋一开始时是一个十分难忘和甜蜜的事情 鱼跳进瓶子, 扑通., 瓶子的心也紧张地跳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文字作品三等奖 瞭

文字作品三等奖 瞭 保护长江生态 最后的机会 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谈长江生态系统 瞭望东方周刊社 吴 铭 导语 为了一些经济利 益 把国家的水域资源破坏 掉 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今天的中国 水利 工程专家同生态专家似乎 已经成了天然的 敌人 2013 年有关 长江生态系 统崩溃 的问题 再次引 发了这种对峙 长江 作为中国和亚 洲第一大河 哺育了中华 民族 而对长江的开发也 在近年达到高峰 除了三 峡 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

More information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110 小 说 历 史

More information

prayer2015slides

prayer2015slides Cultivation Vandanâ Homage Namô Tassa Bhagavatô Arahatô Sammâ- Sambuddhassa (3x) Homage to the Triple Gems Homage to Him, the Blessed One, the Exalted One, the Fully Enlightened One. Ti-Sarana The Three

More information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第 卷第 期 年 月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王建平 郭 琦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他们来到拱顶之下 车辆猛地刹 住 跳了起来

More information

引言 从古至今, 人们一直梦想着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 从来不乏这样的例子 人们都认为过时的 PC 电脑配件是积压废品, 迈克尔戴尔却低价收购改装升级后转手卖出, 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人们都认为免费聊天工具是赔本赚吆喝, 腾讯却从草根出身的 QQ 起家, 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人们都认为常旅客里程是航空公司的成本, 航空公司却通过常旅客里程销售获得超过 50% 的附加收入

More information

就业37.CDR

就业37.CDR 关注 先人指路 Guidence 成电四年 我们这样度过 人物简介 李默兰 微固学院03级集成电路专业 留学美国耶鲁大学 孙 宁 应用数学学院03级学生 签约IBM 李 晗 自动化工程学院03级学生 保送清华大学读研 倪 威 应用数学学院03级学生 成电杰出学生 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最佳交换留学生 李 凡 通信学院03级学生 英语双学位 跨专业考入华中科技大学 胡方靖 电工学院03级学生 保送本校读研

More information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时, 长老须菩提, 在大众中, 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江红英 进行人力管制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 实施这一举措的直接原因在于抗战的需要 即推行兵役制度 保障军需后勤 建设后方工业 平衡人力资源 国民政府为实施人力管制 设置了专门机构 进行大规模摸底调查与登记 制订出一系列法规 人力管制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主要为 一般人力管制 技术员工管制 工资管制 实施国民义务劳动 在抗战最为艰苦的 年代初期 国民政府的人力管制为坚持持久抗战 最后夺取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人力政策上的保证

More information

é ê

é ê 廖光洪 朱小华 杨成浩 徐晓华 基于南海 年夏季调查航次诊断计算的流函数场 选取越南以东偶极子发生海域 进行 不同的声层析观测站位设置实验 模拟计算声线传播时间信息 然后应用基函数重建方法进行了 流函数场的模拟反演研究 讨论了不同随机观测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 可行的 在所选取的约 海域内 在观测海域外围配置 个声层析观测站位就能够很好地重构原流函数场 空间分辨率约为 可以分辨模拟海域中尺度涡场结构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劳动保护与医疗保健 第 二 章 止标志共 23 个 劳 动 安 全 技 术 22 2 警告标志 由于三角形引人注目 故用作 警告 标志 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 三角的背景使用黄色 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描 绘 黄色是有警告含义的颜色 在对比色黑色的衬托下 绘成的 警告标志 就更引人注目 3 指令标志 在圆形内配上指令含义的颜色 蓝 色 并用白色绘制必须执行的图形符号 构成 指令标志

More information

王海明 科学 学科 宗教 经验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 科学的伦理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 普遍性的正确的 真理的知识体系 我国有着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 并且 与时并进 不断有新的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以德治国 方略 正是在充分肯定我们民族传统的

More information

天台 教观纲宗 讲记 040 目录 381 你的心性的功德没有建立之前, 没有资格谈修法! 法藏比丘因地用有漏的第六意识, 如何能成就无漏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阿弥陀佛与释迦佛成佛的方式, 对我们因地的凡夫有何启示? 当把心带回家之后, 会不会再

天台 教观纲宗 讲记 040 目录 381 你的心性的功德没有建立之前, 没有资格谈修法! 法藏比丘因地用有漏的第六意识, 如何能成就无漏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阿弥陀佛与释迦佛成佛的方式, 对我们因地的凡夫有何启示? 当把心带回家之后, 会不会再 2 天台 教观纲宗 讲记 040 目录 381 你的心性的功德没有建立之前, 没有资格谈修法!... 1 382 法藏比丘因地用有漏的第六意识, 如何能成就无漏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5 383 阿弥陀佛与释迦佛成佛的方式, 对我们因地的凡夫有何启示?... 8 384 当把心带回家之后, 会不会再次离家出走?... 11 385 净土宗念佛的时候, 安住阿弥陀佛的圣号, 是不是等同安住真如?.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oc

Microsoft Word - ?????????.doc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法宣法师白话译 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第四净土十疑论序第一疑第二疑第三疑第四疑第五疑第六疑第七疑第八疑第九疑第十疑净土十疑论后序附录 :( 一 ) 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附录 :( 二 ) 唐洛阳罔极寺慧日传附录 :( 三 ) 宗赜禅师莲华胜会录文附录 :( 四 ) 大智律师净业礼忏仪序 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第四 成时述曰 : 标列净土十要的次第时, 以世尊言教之经典居于最初,

More information

ESOL-CN-Bleed.pub

ESOL-CN-Bleed.pub NZCB Discover New Zealand BELIEVE YOU CAN www.nzcb.ac.nz ,, 我非常喜欢这里, 我在这里得到了很多的帮助, 谢谢学校为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升学机会, 因此我也强烈推荐我的朋友们也来 NZCB 学习国际英文 (IESOL) 课程 - 黎曦 ( 中国 ) 在 NZCB 学习期间我的收获非常大, 不止是英语能力的提升, 还让我更加熟悉新西兰,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