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 ( 下奉上曰養 則去聲 生養畜養自養皆上聲 ) 去 ( 來去則去聲除去則上聲 ) 語 ( 上聲 言語也 又以言告人曰語 即去聲 ) No. 652-B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序 堪忍學人魏學渠撰 予閱首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言 我昔供養觀音如來 彼佛授我如幻金剛三昧 得 悟耳根圓通 又云 此方真教體 清淨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養 ( 下奉上曰養 則去聲 生養畜養自養皆上聲 ) 去 ( 來去則去聲除去則上聲 ) 語 ( 上聲 言語也 又以言告人曰語 即去聲 ) No. 652-B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序 堪忍學人魏學渠撰 予閱首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言 我昔供養觀音如來 彼佛授我如幻金剛三昧 得 悟耳根圓通 又云 此方真教體 清淨"

Transcription

1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35, No. 652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652-A 金剛三昧經序 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 諔 - 又 ] 震述 金剛三昧經者 一乘圓頓之教 諸佛真實之宗 妙絕羣經 該羅萬法 廢權顯實 大收法華殿後之功 寄滅談常 先展涅槃鋒前之陣 特暢五時玄旨 博施上味醍醐 諸地頓超 祇在事先一覺 羣生共得 奚分中下二根 凡聖位齊 智愚道一 誠菩 薩利生祕鑰 乃眾生成佛要樞 以法印心 無以尚矣 真修密行 其在斯乎 始自靈 山示默全機獨露無言 苾蒭代宣 唱偈力為勸問 由茲發起 依智咸興 解脫啟無相 法門 悟般若逈超乎三界 心王證無生法忍 泯言說默契於一心 無住獲本覺之利轉 諸識而性海無波 大力入實際之墟 具智辨而心源流淨 得真性體空 鶖子以滿地 而獨任 入如來藏海 梵行以等覺而自居 總持為諸品義宗 妙觀圓成正覺 品末示 弘通法眼 囑累唯有斯經 信乎得之者 他外永絕希求 悟之者 本末咸歸一致 觀 其原始要終 條分縷析 如華貫為鬘 燦爛可觀 珠走於盤 光燄難矚 自得諸佛護 念 不入餘眾生手 是故久扄祕藏 弗妄宣傳 知之者希 聞亦難信 矧夫文奇義密 語簡理備 僅萬有一千五百言 而統乎一大藏教之義海 又且能攝不立文字別傳之 宗 斯誠為像法中 出世之良導者也 震幸遇聖言 深心研究 雖罔窺幽祕 而矢願 流通 定此生他生之法程 為利己利人之妙行 願見者聞者 頓悟心空 今世後世 永沾法乳云爾 辨字音義 ( 凡實體疑似及轉音者 先為注明 以便檢閱 ) 祇 ( 音支 但也 祇如祇有 皆用此 今為秖非 又音岐 神祇也 凡祇夜祇陀本此 ) 扺 ( 音止 側也擊也 扺對之扺 當用此 葢以手擊節而對 今作秖祇皆誤 ) 別 ( 便入聲為別 異別離之別 又音鼈 為分別辨別之別 ) 稱 ( 凡稱譽稱歎 則平聲 凡名稱相稱 則去聲 ) 行 ( 如行止運行音衡 德行言行音幸 行列行布音杭 行其事以利人音恨 ) 解 ( 几結解解說則上聲 又去聲音械 曉也 如曉了自脫曰解脫 曉悟其義曰解義 ) 治 ( 池稚二音 凡未治而治之則平聲 已治之治則去聲 ) 切 ( 音竊 是切當真切之切又去聲音砌 眾也 又大凡也 ) 離 ( 凡別離支離 皆平聲 又去聲音利 漸相違也 離欲離垢皆從此 ) 旋 ( 如周旋折旋旋轉皆平聲 又去聲乃逐旋之旋 ) 度 ( 濟度之度則去聲 又入聲音鐸 計度之度 ) 那也 ) ( 懦平聲 禪那檀那從此 又上聲奴可切 為那裏那事之那 又上聲 奴臥切 語餘之聲 P. 1

2 養 ( 下奉上曰養 則去聲 生養畜養自養皆上聲 ) 去 ( 來去則去聲除去則上聲 ) 語 ( 上聲 言語也 又以言告人曰語 即去聲 ) No. 652-B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序 堪忍學人魏學渠撰 予閱首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言 我昔供養觀音如來 彼佛授我如幻金剛三昧 得 悟耳根圓通 又云 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言乎東土學道者 定從聞入也 自教 典西來 三藏十二部 炳然如日星常垂 江河行地 舍此 何以為登聖之階 破暗之 燭哉 初祖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超越漸次 捷成圓頓 宗風弘暢 大乘有人 二家 竝立 宗盛教衰 而一知半解 未見實相 宗亦凌遲矣 參禪者 求之於機緣 習教 者 求之於佛語 機緣固能悟入 佛語豈便欺人 要使宗教融通 自然圓頓立至 紫 栢老人有云 習教以佛語為本 明宗以機緣為本 弘闡宗教 以道德為本 以戒行輔 之 以學問大之 不爾 踞法王之座 披如來之衣 而傳我佛之言者 所謂狐嘷耳 予佩斯言者久 而未見其人 聞有仁山大師 為當今龍象 私心嚮往之 癸亥仲冬 過天平之白雲古寺 猝遇之 蕭然數椽 弊衣糲食 澹如也 談次 出所為金剛三昧 通宗記見示 讀一二則 文儉義豐 指約理該 正如取大海中水 一滴而味具百川矣 因以經記相授 而乞予言序其首 經意大約總華嚴法華涅槃大旨 而微言雋語 有 類楞嚴 從聞思修 其在是乎 梵經遠集 葢以化導羣生 使知佛道 然慮其著有也 初祖面壁 不立文字 慮其著無也 則天台賢首為疏為鈔 不憚條分縷析 以為之 說 今師之作是記也 慈悲心切 務令宗雷大振 教雨滂沱 不著有 不著無 不著 有不可得 不著無不可得 不著有無亦不可得 則佛語在是 機緣在是 何圓頓之難 臻哉 因序以歸之 卷首序 懸談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目次 科分 ( 欠之 ) 卷一序品第一卷二無相法品第二之上卷三無相法品第二之中卷四無相法品第二之下卷五無生行品卷三卷六本覺利品第四 P. 2

3 卷七入實際品第五之上卷八入實際品第五之下卷九真性空品第六卷十如來藏品第七卷十一總持品第八之上卷十二總持品第八之下卷末修習行法閣筆記金剛三昧經通宗記目次 ( 終 ) 品義開合圖 P. 3

4 No. 652-C 懸談夫台教釋經 演五重玄義 謂因名顯體 由體明宗 依宗辨用 後乃發明教相 賢首疏華嚴 則首啟十門分別 此二家立教之旨也 今金剛三昧經 具攝華嚴中 後五地奧義 當從十門 略為分演 初教起因緣 二藏教分攝 三義理幽深 四法被機宜 五宗分體用 六教迹前後 七翻譯時代 八疏注感通 九解釋經題 十疏義通宗 初教起因緣者 我佛出世 說經三百餘會 祇為一大事因緣 開發一切眾生 入佛智地故 正如東土聖人 垂六經以示後世之意 同也 六經者 易 極深研幾 著 P. 4

5 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之理 書 紀聖王治天下之事 詩 敦人倫 美教化 移風易俗 禮 以經紀倫序 樂 以發天地之至和 春秋 懲惡勸善 推三代之德 而為天下儀表 此治世之事也 今如來為出世大事 觀機逗教 自淺至深 於四十九年 說一代時教 皆有緣起 如始初成道 在寂滅道場中 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及宿世根熟 天龍八部 一時圍繞 世尊現千丈盧舍那身 為說十住 十行 十迴向 十地 及等妙二覺法 名曰華嚴 是為大化之始 賢首判為一乘圓教 台教判為頓教 又謂兼別說圓 如經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為圓機而說圓教 又處處說行布次第 為權機而說別教也 當時二乘聲聞 猶如聾聵 不聞不見 所以法華經云 我始坐道場 觀樹經行 思惟三七 尋念過去諸佛 皆以方便 說三乘法 由是為諸眾生 脫珍著弊 說四阿含 ( 此云無比 ) 法 初增一阿含 明人天因果 二中阿含 明真寂深義 三雜阿含 明諸禪定 四長阿含 明四諦法 賢首判為小教 台教判為藏教 為第二鹿苑時 其次彈偏斥小 歎大褒圓 故說維摩 思益 楞伽 解深密 金光明 勝鬘等經 四十餘部 台教謂之第三方等時 於中廣談四教 ( 即藏通別圓 ) 曰方 均被眾機曰等 賢首判為頓教 再次說般若等經 賢首判為大乘始教 台教判為第四時 法華合涅槃 為第五時 賢首判為大乘終教 然法華 授記聲聞作佛 涅槃明佛性常住義 以終大乘之始也 今此經 實乃和會一大藏教 五時五味之法 亦可解分八 ( 台教分頓漸祕密不定藏通別圓也 ) 分五 ( 賢首分小始終頓圓也 ) 之諍 所以非藏 非通 非別 於中即漸而頓 即頓而圓 即始而終 即權而實 俾利鈍咸得 小大共證者也 又此經緣起之義有五 一為現在地位菩薩 深入一乘 知佛法綱領故 二為將來學般若菩薩 頓超後五地 得等妙二覺法故 三為令末世眾生 得修行徑捷法程 位位圓攝故 四為欲顯示一味真實無上醍醐 真菩薩乘故 五為欲斷除文句言說 會教通宗 得一念相應妙慧 悟實義故 如華嚴合論云 一念相應 一念成佛 一日相應 一日成佛 不須劫數漸次而修 有此五義 乃說是經 二藏教分攝者 既明緣起 須知如來所說教義 總攝三藏十二分教中 ( 舊稱十二部經 ) 今此金剛三昧 本是修多羅藏( 即經藏 ) 然經中言三聚戒 則攝律藏 其始末酬問 皆辨覈深理 則又兼攝論藏 故三藏俱攝也 十二分教中 此經兼攝九分 如直示一乘實相 是契經法本 偈語問答 義不重複 是孤起頌 如來出定宣示 是自說 菩薩發問 是因緣為末世眾生 廣說一味之法 得廣大利樂 是方廣 授舍利弗成菩提記 是授記 向所未說今乃說 是未曾有 以喻合法 以法合喻 是譬喻 以真理甚深 研覈辨詰 是論議 唯不攝本事 ( 說往事 ) 本生 ( 說昔受生 ) 及重頌 ( 重宣其義 ) 等三也 又謂家所立教相 各各不同 而此經融會貫通 祇顯圓實 如賢首大師 立小乘教者 依六識三毒 少分為說我空法空 而不明顯 大乘始教 但說諸法相空 未盡大乘法性義 大乘終教 亦名實教 少說法相 多說法性 縱說法相 亦會歸法性 始盡大乘至極之說 然此始終二教 依位進修 是漸非頓 第五為一乘圓教 謂法界性海 P. 5

6 圓融互攝 如十信滿心 即攝住行向地 及等覺五位 而成正覺也 又智者大師化法四教 謂如來為決定聲聞 說三藏教 為退大聲聞 說通教 為漸教菩薩 說別教 為頓悟菩薩 說圓教 又四教儀云 凡諸大乘經論不共三乘位次 總屬圓教 又引華嚴經 初發心時 便成正覺 維摩入不二法門 般若明最上乘 至於涅槃經 有人入大海中浴 已用一切諸河之水 又娑伽羅龍 澍車軸雨 唯大海能受 餘地不堪 又擣萬種香為丸 燒一丸則眾香咸具 如是等類 竝屬圓教 今金剛三昧經義 正合四教儀所說 又正合為頓教菩薩說圓教 況經中屢說一乘一味 更不用開三顯一 又法華玄義云 自鹿苑開權 歷諸經教 至於法華 始得合實 今觀金剛三昧經義 而法華一實之理 至此乃始得圓 況又能總括大乘諸經之義 如經中具修六度 則本乎般若 發明五法 則通乎楞伽 證法忍 則攝乎維摩 明地位 則同於華嚴 說九識 則類於解深密 舉一乘 則合於法華 扶律談常 則表大涅槃 又論相 實該唯識 論性 兼於起信 故凡大乘諸法 靡不攝入 宜乎稱為攝大乘無量義宗也 三義理幽深者 既知藏教所攝 又應知如來說法 其意云何 葢始教 廢實開權 分三乘漸次終教 廢權立實 會三乘而示一乘 所謂前前淺 後後深也 然台教以法華為後教後味 又云 法華為聲聞根熟者說 其餘鈍根未熟者 則又以涅槃為後教後味 今此經為法華涅槃二經 後教後味之樞鈕 其意淵深 難以意解 又據台教稱法華為一乘 開前頓漸 會入非頓非漸 正顯圓教 約味稱醍醐 故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授記聲聞作佛 大暢如來之本懷 然設三車以示權 授聲聞遠劫成佛之記 正欲誘進行菩薩行 策令入佛無餘涅槃故 今此經 正闡法華一乘一味一實之圓理 明地位中菩薩所行之行 證等妙二覺之法 捨此無以加焉 至若賢首以華嚴為一乘圓頓 猶大海之攝百川 舉一法而法法具備 然則文豐義廣 學者未免茫如望洋 今此經 即是華嚴十地中 後五地及等妙二覺法 然文略義周 句語古簡 非他經可比 葢經中言無相法 即真如自心之法 又明六波羅蜜皆無相無為 解脫之法 無生行 即無生法忍 得忍之義 即宗門所謂向第八識 下一刀截斷 本覺利 即轉第八本覺識 入唵摩羅( 第九白淨識 ) 乃是得本覺中 所出之利 入實際 修四無礙辨之智以利生 真性空 直下顯示五位進修 俾後世眾生 各得一生成滿智地 如來藏 契證如來自性清淨之藏 以盡識藏中微細之相與毗盧遮那同體 總持品 總持前六品之法 妙契佛心 以明生佛共有根本智體 即是妙覺果滿也 四法被機宜者 此經幽玄之理既明 且被於何等機器 然約法有二種 一被當機大乘菩薩化度眾生 二被後末世眾生 修出世因 得出世果 因者 即序品 發眾生正信 示一乘法故 果者 即後七品經文 初示第六地中 般若法故 二示七地中 證無生法忍故 三示八地中 轉諸識入唵摩羅法故 四示九地中 入實際法故 五示真性空體 成滿十地法故 六示入如來藏 證等覺法位故 七示妙覺法 圓滿佛果故 又華嚴會上 善財初見文殊 悟得涅槃玅心 而文殊復令南詢 參五十餘員知識 P. 6

7 善財白云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但未知云何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於時知識 各各示誨自證自悟之法已 復云 我唯得此解脫法門 若諸菩薩摩訶薩之所修習 而我云何能知能識彼功德行 此入法界品之語也 今此如來親口所說六地至十地 及等玅覺法 真是末世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之法程 而菩薩大功德行 舍是而終不可得也 五宗分體用者 既知所被之機 應知法之所宗 有體有用 夫台教先舉名體宗用 後示教相 此則不然 葢昔世尊初覩明星而成正覺 歎曰 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此明佛之始覺 與眾生本覺 一體不二 然諸佛證此 而後乃有藏教之名 又實從覩星證其體 觀樹得其用 又如來入定放光 是宗通 以言說發明入定放光之義 即屬說通 又宗通 即拈華示眾 說通 即世尊道 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 實相無相微妙法門 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 付囑摩訶迦葉 是也 故此經以本始二覺為宗 實相無相為體 宗通說通為用 體用互陳 宗說兼暢 是一大藏教中 極頂之妙法也 六教迹前後者 既立宗以分體用 又應定此經時分 據台教分五時 初華嚴時 二鹿苑時 三方等時 四般若時 五涅槃時 又立八教 以頓漸祕密不定四教為化儀 藏通別圓四教為化法 又頓分二種 一稱華嚴為頓 兼別說圓 二以方等大乘部 不定先後時分 為隨機顯體之頓 屬不定教 又以鹿苑 ( 說四阿含 ) 方等般若三時為漸教 又合前四時中 或說頓 或說漸 彼此互不相知 能令得益 是祕密教 又以前四時中 佛以一音說法 眾生隨類得解 或說漸得頓 或說頓得漸 互相得益不同 亦名不定教 此為化儀四教也 又以鹿苑說阿含 為小乘三藏教 又以方等般若部為通教 謂通前藏教 通後別圓 又以華嚴及瓔珞 金光明等經中 住行向地等菩薩 行位次第 竝屬權乘 為別教 謂別前藏通 別後圓教也 最後以法華為一乘實相 開佛知見 授記作佛 是頓是圓 此以如來說一代時教 至法華會上 始得圓滿 故為圓教 此為化法四教也 法華合涅槃為第五時 約味稱醍醐 以明見佛性為義 又教中言五時 多據阿含十二 方等八年 般若二十二 法華七年 涅槃一日半夜 若攷諸經中 如佛所說 釋種被流離王殺害因緣 乃在說法華經之第五年間 却載入長阿含經 又優填王造像 在涅槃前三月內 却載入增一阿含經 若謂收阿含部中 可也 不可必指阿含會上 止於十二年也 餘四時 亦不必泥其說 至若謂最後七年 止說法華一經者 如淨飯王泥洹經 亦在說法華之第四年 流離王殺釋種 亦在淨飯王既歿之後 此法句喻經所說 又涅槃之前 佛在毗舍離國 大林精舍 告諸比丘 却後三月 我當般涅槃 即為說普賢菩薩行法經 ( 即普賢觀經 ) 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此並戴佛祖統記 ) 又藏中有大悲經 四童子三昧經 亦收涅槃部內 葢判教者 略而不言 止說法華涅槃 為第五時耳 再詳涅槃 不應言一日半夜 當以三月為卒 至若法華涅槃之前 隨機即說 理所必然 今詳閱金剛三昧 於中究盡一乘實相 而開寄滅 P. 7

8 談常之旨 是必在法華後 涅槃前者矣 昔長水法師 判首楞嚴 為法華後 涅槃前 後代諸師 多闢其謬 謂是般若後 法華前也 顯聖澄師 判此金剛三昧 亦謂般若後法華前 二時不定為教相 今據此經 雖與華嚴同一奧義 且與法華 同在耆闍崛山所說 況舍利弗初在法華會上 自亦未了 聞佛說法 始斷疑悔 今此會中 竟以滿地自任 則此經應在法華後矣 又解脫菩薩 有若佛滅後之問 如來藏品中 復有涅槃寄滅談常之說 此必應在世尊唱滅時矣 且法華既合涅槃 為第五時 今金剛三昧 亦可與法華同例 而合于涅槃也 夫此經最簡最要 葢世尊實因四十九年 言說已多 茲欲以略該廣 特於涅槃前 總括三百餘會精義 頓超四十一位圓機 故一時與實教中大菩薩等 說此金剛三昧 直與華嚴法華 始終同一圓頓 ( 統攝諸法曰圓 直入佛地曰頓 ) 廣而推之 頓見 頓悟 頓超 頓入 至於理圓 行圓 智圓 位圓 因圓 果圓 事事法法皆圓 所謂圓圓矣 若依此修行 真是圓教中菩薩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云 金剛三昧經 乃諸菩薩 問佛無生實際 一味真實法 佛說此經後 付囑云 是經能入如來智海 持是經者 則於一切經中 無所希求 攝諸經要 無量義宗 種種心地法門云云 我輩今幸得遇 正宜自慶 潛心研究 必期頓超直入 請勿以前後時分為疑 可也 七翻譯時代者 既明說法時分 須詳何代所譯 夫譯有交易之義 謂翻梵天之語 轉成漢地之言也 初佛經從天竺五印度而來 印度 正居南洲之中 劫初光音天人降於此 故語言文字 皆同梵天 既傳流此土 必翻譯始明 按禮記中 王制 通四方之語 各有其官 東曰寄 南曰象 西曰狄鞮 北曰譯 註者云 寄者 謂寄託其意於事物以通之 象者 以意倣像其形似而通之 狄與逖同 遠之也 鞮即履也 言遠履其事 而知其言意之所在以通之 譯者 以彼此兩土之語 相騰釋而通之 周 總謂之象胥 胥者佐也 今俗稱通事 當時像法 初至漢國 值北譯之官 兼善西語 即稱為譯( 六朝翻譯諸師 皆非淺識之士 翻譯場中 有譯語者 有譯義者 有潤文者 有證梵語者 有證義者 有唐梵相校者 ) 此經 書失譯師名 附北凉錄 按梁慧皎 撰道安傳 有云 自漢魏迄晉 經來實多 而傳譯之師 不言其名 後學追究 莫知年代 安乃總集名目 表其時人 詮品新舊 撰為經錄 眾經有據 實由其功 又隋朝費長房 ( 昔漢亦有費長房 乃地仙也 ) 先為沙門 周武沙汰反俗 隋興 文帝詔為翻經學士 開皇十七年 進歷代三寶錄十五卷 於中載金剛三昧經 是梁僧祐 新集道安凉土異經 而目錄中 為失譯源 今還附入凉世 又如三慧經等 皆標僧祐錄安公凉土異經 今附北凉錄云 考安師入滅於晉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 明年丙戌 呂光稱後凉 又越十五年辛丑 沮渠蒙遜 始稱北凉 今據附入凉世 應作凉州張氏稱國時 必非北凉也 又三寶記 載苻秦道安 亦甞譯經二十四部 況稱僧祐新集道安凉土異經 必為道安法師之所譯矣 P. 8

9 八疏註感通者 此經傳譯既明 復顯感通之迹 考宋贊寧高僧傳 載元曉法師 新羅國人 初與義湘法師 發志航海求法 至唐州 抵暮遭雨 宿於土龕間 達旦視之 乃古塜骸骨旁也 已而致疑 恍然悟三界惟心之旨 即還國中 著華嚴疏 大弘圓頓教義 一日新羅國王 因夫人腦嬰癰腫 醫者莫瘳 禱之靈祠 覡者曰 應往大國求藥 王即遣使渡海 舟行將半 倐見一人 從巨浪中出 邀入龍宮 須臾 見龍王語之曰 汝國夫人 是青帝第三女 我宮中 先有金剛三昧經 乃二覺圓通示菩薩行也 今託夫人之病 為增上緣 可持此經 至彼國流布 即出經以授使者 復云 此經出海 恐有魔事 用蠟紙纏束 割裂腨膓以納其中 仍取藥傅之如故 龍王又言 汝去上白國王 當請元曉法師 造疏講演 夫人之疾自愈 使還 具陳其事 王大喜 即供奉法師造疏 曉乃悟是經 以本始二覺為宗 白王 具角乘 將几案在兩角間 置其筆硯 始終於牛車造疏 成五卷 夫人之疾果愈 王剋日 請曉於黃龍寺演義 又因簿徒 盜其疏去 復重錄成三卷 名為略疏 後廣略二本 俱行本土 略本傳入國中 後有翻經三藏 改為論云 宋覺範禪師林間錄中 亦載前事 明萬曆末 顯聖澄禪師有註 迨後又得慧開朗法師 因注講演 余嘗閱華嚴懸談 宗鏡錄 智證傳等 皆引用金剛三昧經語 圓覺略疏 又引海東疏釋 略見一斑 第不獲全書為憾 又翻譯名義集中 載僧遁( 法眼嗣 ) 有注 亦未獲見 九解釋經題者 前八門 明一經大旨 後二門 初解經題 後疏正文 圭峯圓覺疏中 合為一門 此從華嚴懸談 仍分為二 金剛喻也 取堅利之義 堅是體 利是用 又堅則無物能壞 利則能壞一切 此法亦然 其堅 能破諸障 其利 能斷疑悔 又云 金剛寶 乃帝釋之杵 與阿修羅戰 則執之 三昧 法也 此云正見正定 無見之見為正見 無定之定為正定 或作正受 於三昧中 不受諸受 是為正受 圓覺略疏 引東海論釋云 三昧 此云正思 審正思察 故名正思 又云 無正不正 忘思非思 但為別於分別邪念 又不同於虗空無思 所以強號為正思耳 余意不然 夫金剛三昧 是諸佛心體 如首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言 我昔供養觀音如來 彼佛授我如幻金剛三昧 得悟耳根圓通 又云 是諸大眾 一切普獲金剛三昧 又涅槃經云 金剛三昧 即佛性正因 即般若波羅蜜 首楞嚴三昧 師子吼三昧 名異體同 隨所作而得名也 又大般若經云 如金剛寶置之日中 色則不定 金剛三昧 亦復如是 若在大眾 色亦不定 諸經皆言之 涅槃引說特廣 又是經有三名 一日攝大乘 一日金剛三昧 一曰無量義宗 今此稱金剛三昧者 取法喻竝彰之義 然此三昧 非權教中住行向地菩薩所知 唯實教中一乘菩薩 登後五地及等妙二覺 乃能證入 故佛言惟佛菩薩 乃能知之 經中 唱明後五地 及等妙二覺法 又無相法品中 具攝後六品法 而最後總持品 即融會前六品法 以成妙覺果滿 然總不出此金剛三昧之全體大用 故稱為諸佛智地也 經者 眾生修證之徑路 又訓典法於常 無有變易 如織之有經緯 緯變而經常 今佛示真常之法 垂教後世 故曰經 又稱契經者 謂 P. 9

10 契理合機之經也 又經首 相 教中云 此陀羅二字 右為執持義 左為流布義 或又作 [(( 嘹 - 口 )-( 日 / 小 ))- 大 + 八 ] 相 昔人曾以漚和二字釋之 或問披雲寂禪師 ( 雲門嗣 ) 寂示以頌云 以字不是八不 成 森羅萬象此中明 直饒巧說千般妙 不是漚和不是經 又有問地藏琛禪師云 以 字不成 八字不是 未審是甚麼字 琛云 看取下注脚 後來諸師 每每以宗乘中意 頌之 如羅漢南 ( 雲居祐嗣 ) 頌云 以字不是八字非 滿琅函載絕毫釐 看經到此須開眼 玉軸分明兩畔題 余今亦有一頌 以八俱非 漚和罔測 梵語乖真 唐言失實 若 云字義炳然 眼裏早生荊棘 饒他信受奉行 也是循行數墨 左看却成魔 右看翻成 賊 明暗雙雙知不知 好向當來問彌勒 十疏義通宗者 夫教為義學 宗為玄學 教乃言說可通 宗非文字所及 此經正 顯教義 兼明玄學 如達磨初祖 辨大乘四行 理入行入之法 曹溪六祖 禪性無生 離生禪想 ( 經作相字 ) 禪性無住 離住禪寂 ( 經作動字 ) 百丈祖師 迴神住空窟 解脫 魔所縛 皆經中之語 然其法義 實乃可通於宗者 余故作是記 經文上下兩卷 凡 八品 而品品圓融互攝 依法修行 雖有八位 皆於無漸次中作漸次耳 今釋此經 釐為九分 初序品 為生信分 發起一乘妙法 乃佛果始因位 二無相法品 為般若 分 說現前地法 證般若現前位 三無生行品 為法忍分 說遠行地法 證無生法忍 位 四本覺利品 為轉識分 說不動地法 證轉識成智位 五入實際品 為辨才分 說善慧地法 證智辨無礙位 六真性空品 為滿地分 說法雲地法 證受佛智職位 七如來藏品 為實智分 說等覺法 證具足實智位 八總持品 為滿覺分 說妙覺法 證佛果究竟位 品末流通 是為弘化分 茲將略述管見 故先列科分 後明正文 雖然 幸毋以教義責之 葢此經 誠為末世修行之要訣 入佛智地之規度 凡在宗門 悟心之士 尤宜體究焉 仁山 [ 諔 - 又 ] 震述 音釋 [ 諔 - 又 ] ( 同寂 ) 殿 ( 去聲 軍後曰殿 ) 鑰 ( 音藥鎻鑰 ) 樞 ( 音樗 戶樞又樞機也 ) 苾 ( 音初 苾蒭西域香艸 以僧況之 遂為名 今稱比丘義同 ) 鶖 ( 音秋 水鳥似鶴 ) P. 10

11 析 ( 音昔 分也 如斤破木之義 ) 鬘 ( 音蠻以華作冠曰華鬘 今音瞞 ) 矚 ( 音祝 視也 ) 扄 ( 涓熒切 迴平聲 祕藏也 ) 矧 ( 申上聲 況也 ) 僅 ( 音覲纔也 祇有也 ) 研 ( 音延 研磨也 ) 詰 ( 音乞 問也 ) 複 ( 音福 重也 ) 覈 ( 音核 考之使實也 ) 鞞 ( 音皮 ) 謄 ( 音騰 移書傳鈔也 ) 沮 ( 音疽 沮渠氏 複姓 ) 苻 ( 音扶 草名 晉蒲洪之孫名堅 背有艸付字 遂改姓 苻建國號秦 故稱苻秦 ) 航 ( 音杭 渡也 ) 癰 ( 音雍 ) 腫 ( 音塚 ) 瘳 ( 音抽 病愈也 ) 覡 ( 音檄 能齋肅以事神者 在男曰覡 在女曰巫 ) 倐 ( 音叔 倐忽俗作倐 ) 腨 ( 音善腨腸即足肚 ) 傅 ( 與敷同 ) 剋 ( 音客 約定日期也 ) 簿 ( 蒲上聲 以簡策記 言曰簿徒 ) 第 ( 但也 ) 憾 ( 含去聲 恨也 ) 訓 ( 釋義曰訓 ) 緯 ( 音位 縱曰經 橫曰緯 又定者為經 動者為緯 ) 懸談 ( 終 ) No. 652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一 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 諔 - 又 ] 震述 序品第一 此為生信分 葢舉佛所說此最上一乘玅法 令人生實信故 又應信此是圓頓中 最圓頓之法 務令後世大根器人 直入佛智地故 首稱序品者 總提一經之綱領也 然經中舊分序正流通為三 殊不知序內即是正宗 如金剛般若 只在世尊食時 著衣 持鉢 入城乞食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敷座而坐 正是覿體顯示般若處 如須菩提 P. 11

12 讚言希有 早屬流通 葢以語言文字 流通此般若也 又法華會上入無量義處三昧 放眉間白毫相光 世尊說法竟 即與華嚴會上 入定放光一般 又世尊入師子頻申三昧 文殊作象王回顧勢 亦祇是欠呿盼視而已 此等皆是正說法 若有言說 盡是方便 盡屬流通 以故法華會上 從三昧起 無問自說 又云 止不須復說 皆是方便接引之詞 所以結集 直稱為方便品 雖然 又不可廢方便而絕權機 是以俯順眾生 為欲顯諸佛所證心體 示一乘圓頓祕旨 而說此從前未說之法耳 品者 猶 字三點 非竝 非縱 非別 葢結集此法 義有先後 明其不可移之意也 如是 初舉法生信 從無言詮處立言詮也 夫佛之說法 但為顯如 唯如為是 故曰如是 又華嚴合論云 如者 諸法如故 即是佛 故言如是 雖然 若人向言前薦得 即此二字 早已重添注脚 何必更說百千萬言 而後為得哉 我聞 謂我從佛聞 然能聞是我 所聞是法 佛示以無說而說 我以無聞而聞 無聞之聞 是為真聞 無說而說 是為真說 如是而說 如是而聞 我法不立 能所俱泯 所言我者 乃是我無我不二之法身真我也 如是會得 方知四十九年 終未甞說一字 若云三乘十二分教是有 不知總是如來糟粕 一時 若悟此一時二字 便能坐斷三際 更無第二時 別生第二念 起諸法見 直下許伊見性成佛 豈不聞宗門有云 欲識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且道觀甚麼時節 秖如坐時 立時 經行時 飯食時 一切作為時 無有不是者個時節因緣 既然如是 即今如何識得佛性義 古德又云 佛法徧在一切處 行住坐臥處 語言抵對處 迎送賓客處 穿衣喫飯處 雖然 纔舉心動念 便不是了也 若不舉心動念 當體即是 脫或不然 且向第二義門說 此正是法華殿後機 涅槃鋒前陣 以始覺契本覺 明始本不二之時也 佛 宗門中直指 說即心即佛 如將黃葉為金 權止小兒啼 若啼止時 又應說非心非佛 葢以眾生識情計度 說佛便著佛 說心便著心 遂致障塞悟門 所以祖師云 佛之一字 吾不喜聞 又訶說心性為惡口 以故說心說佛 總是藥病對治句 必須向言語道斷處 頓悟佛性 直下與釋迦老子見處不別 方得真見佛 而後可轉是經 在王舍大城 耆闍崛山中 王舍城 乃摩竭陀國之屬境 昔有千國王 遭飛行羅剎之難 後既得脫 同願修道 共立舍於此 故曰王舍 一云 彼土人民 七次作舍 七度被焚 僉曰 我等福薄 王有大福 其舍不燒 今當請王舍居之 於是各書王舍字於其門 得免 故遂稱王舍大城 耆闍崛 此云靈鷲 以山形似鷲 故名 又山有五峯 而鷲峯居中 即佛 P. 12

13 說法華經處也 若據宗乘中 塵塵是佛 剎剎是佛 心心是佛 念念是佛 奚止靈鷲山中黃面老瞿曇也 與大比丘眾 一萬人俱 皆得阿羅漢道 其名曰 舍利弗 大目揵連 須菩提 如是眾等阿羅漢 比丘 含怖魔破惡乞士三義 一能令一切眾生出三界外 天魔怖其境空 二破眾生三惡業 轉煩惱為菩提 三乞食以資身 乞法以濟世 阿羅漢 亦含此三義 一殺貪嗔癡賊 斷見思二惑 從破惡以得名 二不見有一法生 不見有一法滅 故不受後有 從怖魔以得稱 三堪為福田 受人天供 因乞士以成德 此為四果聖人 證五分法身 登無學位 無法可學故 舍利弗 此云鶖子 智慧第一 目揵連 此云采菽氏 神通第一 須菩提 此云空生 解空第一 此經正顯實際之體 故絕無表德之詞 但以智慧明般若 以神通明解脫 以解空明法身 故惟舉三名而已 又阿羅漢有三種 一得決定寂滅聲聞羅漢 如佛在世時 聞法漏盡 即趣涅槃 此同於聲聞 只求自度而已 二修行菩薩行羅漢 如楞嚴圓通會上 雖證四果 為化他故 入菩薩乘 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亦即涅槃所稱第四依人 名阿羅漢 此住於十地 為後學所依止故 三應化佛所化羅漢 如過去佛 退位利生 以本願善根方便力故 現諸佛土 生大眾中 內祕外現 莊嚴諸佛大會眾故 又如佛之大弟子 及繼祖嗣化 傳佛慧命之聖師皆是也 復有菩薩摩訶薩 二千人俱 其名曰 解脫菩薩 心王菩薩 無住菩薩 如是等菩薩 菩薩 為半梵語 具云菩提薩埵 此云覺有情 乃上求佛果 下化有情之義 摩訶薩 此云大有情 僅舉其三 亦用表三德 解脫表悲 心王表智 無住表行也 夫菩薩乘 略說有五 一修空無我菩薩 二漸見佛性菩薩 三頓見佛性菩薩 四以如來自性清淨智 由住行向地及等覺五位 加行起差別智 滿普賢行 成大慈悲 留惑潤生 住世菩薩 五一乘菩薩 前四俱屬三乘 為權教 後一乘菩薩 為實教 權教以諸行為本 實教以明自性根本智為先 證差別智為資 權教中 十地位終 方始見性 雖見佛性 未彰智業 猶假名菩薩 又十地中 次第證十真如 復有十真如障 故論云真如既成障 明知權教施設假真如 非本真也 十地中菩薩 得三種意生身 初二三地 得三摩跋提樂 ( 一云三昧樂正受 ) 意生身 明住三昧樂 從定發正慧故 四五六地 得覺法自性意生身 明通達自性法故 七八九十地 得種類俱生無作無行意生身 明示現種類無功任運 猶如意生 自得樂相故 此皆屬權教 祇得意生身 未得智生身 又經云 十地差別 如空中鳥迹 如是地位 權施增減 皆為順世引接之說 若一乘實教 始發信心時 於十住初心 便悟根本無明住地煩惱 即是諸佛不動智 葢以自本覺 自覺本心 身心性相 與佛無二故 如論云 權教小見 樂欲希奇 菩薩稱根 粗施接引 令生樂學 方授實門 然不可執化為真 恒迷智眼 識權就實 P. 13

14 遷入法界之門 有作之法難成 隨緣無作易辦 作者勞而無功 不作隨緣自就 無功之功 功不虗棄 有功之功 功皆無常 多劫積修 終歸敗壞 不如一念緣起無生 超彼三乘權學 此如來實教法門之明訓也 台教分藏通別圓四教 以圓教為最 今此會中菩薩 不滯三權 惟登一實者也 復有長者八萬人俱 其名曰 梵行長者 大梵長者 樹提長者 如是等長者 梵此云離欲 以離欲而修清淨行故 大梵 例此可知 樹提 此云火 其母食毒果已死 火焚其屍 腹裂而生 其父請佛命名 佛云 是兒有大福德故 生於猛火中 可即名之 事載涅槃經中 然梵行表解脫 大梵表法身 火表般若 長者表真俗不二 如維摩詰雖為白衣 奉持沙門清淨律行 雖處居家 不著三界 雖明世典 常樂佛法 是地位菩薩 示現長者身 助揚法化耳 復有天 龍 夜叉 乾闥婆 阿修羅 迦樓羅 緊那羅 摩睺羅伽 人非人等 六十萬億 此上總為通序常儀也 天 梵語提婆 龍 梵語那伽 夜叉 含勇徤暴惡輕捷三義 是天之唱報神 乾闥婆 此云香陰 其身出香 以香資陰 是天帝樂神 阿修羅 此云具縛 甞與天戰敗受縛故 迦樓羅 即金翅鳥神 緊那羅 此云疑神 似人 頭有角 是天帝法樂神 摩睺羅伽 即大蟒神 人首蛇身 人非人等 總結前八部之眾 八部之中 唯天最勝 餘者乘急戒緩 即墮其類 已上舊稱通序 又名六種成就 一信成就 二聞成就 三時成就 四主成就 五處成就 六眾成就 有此六種 佛乃說法 又以一時在會之眾 證阿難所聞之法 令後世生信 故稱證信序 臨入滅時 阿難請問 一切經首 當安何語 佛言 當云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某處 與若干眾等 說某經教 及入滅後 摩訶迦葉告眾云 如來弟子 得神通者 宜赴結集 於是俱至耆闍崛山 畢鉢羅窟中 ( 畢鉢羅 乃樹名 佛於此樹下 成菩提道 故得是名 然因山窟中有樹 遂名其窟 ) 結集如來大法眼藏 時阿難獨習漏未盡 初不能入 因是激發 於後夜欲過 疲極偃息 却臥就枕 頭未至枕 廓然得悟 如電光出 暗者見道 ( 出大智度論 ) 當下即證阿羅漢果 迦葉復告眾云 此阿難比丘 有大智慧 所聞佛法 如水傳器 無有遺餘 可請彼結集 大眾默然 迦葉告阿難言 汝今宜宣法眼 阿難承命 禮眾僧足 陞於法座 忽現相好如佛 時大眾悉皆生三種疑 一疑佛重生 二疑他方佛來 三疑阿難成佛 而阿難唱如是我聞 眾疑頓釋 乃至眾等歡喜 作禮奉行 迦葉 又問諸大眾云 阿難所言 不錯謬乎 僉曰 誠不異如來所說 昔佛又言 諸佛經首 並同立此 所謂佛佛道同也 然序中 有師資主伴 內外護之義 又明世出世間 無有不信受者 又須知三界內外 若干種性 總只在一心變現 此心同於佛心 即成佛 此心同菩薩心 即成菩薩 至於八部天龍優劣 莫不皆由一心變現而成 故此經以本始二覺為宗 本覺 謂眾生覺性 本自具足 始覺 謂諸佛始成正覺 能自覺覺他 覺行圓滿也 又自覺者 覺知自心 本無生滅 覺他者 覺一切法 無不是 P. 14

15 如 覺一切眾生 皆同是佛 覺滿者 覺自他無異 理事圓融 心境交徹 一一徧滿法界 又云 諸佛成正覺 窮盡萬法性源 故能透過法界 法界即法性 即一真如心 若權教十地菩薩 猶坐在法界量裏 以未能窮盡故 然今以始覺契本覺 而知本始之不二 故說此一乘實教圓頓之法 直令博地大心凡夫 頓見佛性 實乃羽翼教外別傳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宗者也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 為諸大眾 說大乘經 名一味真實 無相無生 決定實際 本覺利行 此別序經中大旨 先述金剛三昧智用之利也 稱佛為世尊者 道為三界之獨尊 德具十種之嘉號 非此二字 不足以盡至極之稱 然佛常觀機逗教 今當先說大乘 而發起一乘之法 如法華前 先為說無量義也 藏中大乘經 凡四十餘部 皆為教菩薩法 此經獨為佛之心印 以佛心印一切眾生之心 使一切眾生 皆得契證於佛心 且義備而無缺 語簡而不繁 可謂至極矣 梵語摩訶衍 此云大乘 大者 當體立名 乘者 運載之義 如起信論 依於一心 顯示摩訶衍義 故云 是心真如相 即示摩訶衍體故 是心生滅因緣相 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葢其體 即如來藏性 相即八識之相 用即八識生滅因緣 其立摩訶衍義 謂如一微塵 破為百分 九十九分是無 一分是有 摩訶衍不能勝出 以尚有此一分在故 直須百分俱無 摩訶衍始能勝出 以能滅盡一切眾生 心意識中微細之相 方為大乘耳 今云一味 即指一心之法 佛說一切法 祇為欲令眾生 明此一心 故自小乘入大乘 分始分終 論權論實 說頓說圓 如涅槃經中 嘗取醍醐為一味 謂 [ 聲 - 耳 + 牛 ] 乳於牛 從乳出酪 酪出生酥 生酥出熟酥 而後成醍醐 以醍醐喻涅槃佛性義 謂其從三乘十二分教而出 是教乘之極談 但涅槃祇為二乘鈍根 及末後根熟者說 猶未能暢佛本懷 今此是大菩薩 特為後世上根利智者請 其所說又不同 經中屢稱一味 又云無有諸雜味 是真一味醍醐之心法也 然心法無形 言說莫及 故曰我宗無語句 實無一法與人 若謂有法可說 並屬虗謬 非為一味真實 所以佛囑大迦葉偈云 法本法無法 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 法法何曾法 由此宗門尊宿 不立文字 直提向上 有入門便棒 進門便喝 惟以機用接人 此從釋迦老子最初睹明星 末後拈華示眾 迦葉破顏微笑處得來 是一大藏教中真骨髓 四十九年 三百餘會說不著 唯有此經 略較些子 經云 真實者 真如實相也 諸佛皆以權實二智立教 此經一例顯實 葢真如之心 本自無相 無相之相 是為實相 所以金剛般若經云 信心清淨 即生實相 當知是為第一希有功德 夫信心清淨者 謂信得此心清淨 即生實相之功德矣 又須知實相之相 為眾相所依 而眾相以無相為本也 須知無相 本即法身 無相之心 即是無生 又一切法空即無相 一切心空即無生 無生即解脫義 決定者 不移易也 於一切法 俱不可得 此心不可移易 是為實際 即般若義 法身般若解脫 為涅槃三德祕藏 又此三德 由翻三雜染故 翻結業為解脫 而縛脫不二 翻煩惱為菩提 而煩 P. 15

16 惱菩提不二 翻幻化為法身 而心體離念 本即法身 若得此法身解脫般若 即同諸佛始覺 夫本覺是眾生之正因 有因必有果 猶從本必獲利 如人種禾成熟 以刀刈取 是必得之物 故利字 取以刀刈禾之義 然眾生既有本覺之因 是必獲始覺之果 而法身解脫般若 皆由本覺所出之利而行 故此為金剛三昧之用 而明一切智智之境界也 若聞是經 乃至受持一四句偈 是人則為入佛智地 能以方便教化眾生 為一切眾生 作大知識 此明悉檀之益 悉 徧也 檀 梵語具云檀那 此云施 華梵兼舉 故曰悉檀 有四種 一世界悉檀 令眾生得歡喜益 如陰界入等一切名相隔別 名為世界 佛隨眾生樂聞 分別而說 令得正見 二為人悉檀 令眾生得生善益 如佛說法 必先觀眾生心行 然後為說 令其信樂生善 三對治悉檀 令眾生得滅惡益 如佛所說法 皆應病與藥 令其破惡 四第一義悉檀 令眾生得道 如佛知眾生根熟 為其說法 即得開悟 佛以此四 法徧施一切眾生 故名四悉檀也 大論云 四悉檀 具攝八萬四千法藏 十二部經 故台教以之釋法華也 今此經 如無相 無生 覺利 實際 性空 如來藏等 各各名相隔別 即世界義 聞持悟入 以之轉化 即為人義 以一乘破三乘之法 一味除諸味之異 即對治義 若聞一心之法 廓然頓悟 即第一義 然第一義中 聞者無法可聞 受者無法可受 持者無法可持 所云一四句偈 亦是為人方便 究竟無一字可得 此是四悉之正意 若失此意 即著於法 不名大乘 若得此意 但為眾生故 隨時說法 自他俱無所著 方是入佛智地 然亦實無佛智地之可入 是為真入 如是 始能以方便教化眾生也 夫義之所在曰方 俯順機宜曰便 以正道誨人曰教 躬行於上 風動於下曰化 眾生者 以三緣五陰四大 眾法相生得名 又曰 眾共生世 故名眾生 又佛之方便 大約不出三種 正方便 說三乘法 巧方便 說大乘法 異方便 顯第一義 若無方便 絕無開口處 即拈華微笑 與從上宗祖 拈椎豎拂 行棒用喝 亦屬異方便 又此方便 佛從觀樹經行 悟過去諸佛說法儀式 將自己睹星所悟之道 始而從實開權 終則廢權顯實 中間演出三乘十二分教 如樹本是一 因分枝發榦以成其大 而終歸乎一 故三乘十二分教 皆為枝末 皆是方便 又須知時識宜 知真識妄 知病識藥 方可用此方便為人 如經云 善知教化之法 善知修道之人 善知教化之過 善知修道之過 知此四法 名善知識 又經云善解空無相無作 了達諸法 究竟平等 性相如如 住於實際 於畢竟空中 熾然建立 是名真善知識 故稱善知識 為天人師 大不容易 所以黃檗和尚云 諸方盡是噇酒糟漢 還知大唐國裏無禪師麼 時有僧問 諸方匡徒領眾又如何 檗曰 不道無禪 祇是無師 佛說此經已 結跏趺坐 即入金剛三昧 身心不動 P. 16

17 此示三昧之體 乃是世尊正說法處 一經之大宗大旨 從此而立 然此金剛三昧 實為一切三昧之母 前以用發明 此依體建立 其體即法性身 所謂實相無相是也 其用即一切智智 所謂宗通說通是也 又從體立喻 如大圓鏡 從體發用 則隨事應現 又立此金剛二字為名 非取喻也 以其法性之身 體本堅密 故曰金剛 又以情亡智現 凡聖俱盡 心無動亂 無得無證 無生無滅 即是金剛正見 若心稱此理 是則名為金剛正定 此三昧中境界 非可以言語形容 直須心與理合 智與境泯 方始相應 故清涼疏云 理顯故 見法性身 智明故 見佛智身 理智冥一 見無礙身 此三種身 真所謂如人飲水 冷煖自知 若在言說 盡是方便開權 只此無言說處 真是顯實 正與摩竭提國掩室一般 所謂全提正令時也 當時只有文殊大士 與迦葉頭陀 識得黃面老子做處 所以一日見世尊纔陞座 大眾集定 文殊便白椎云 諦觀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 世尊便下座 又一日世尊陞座 迦葉白椎云 世尊說法竟 世尊便下座 如是 方得勦絕文字言說 實義始顯 然則事無一向 前此已顯語祕密 今此結跏趺坐 是身祕密 入金剛三昧 是心祕密 身心祕密 故曰不動 今人若向此處 識得黃面老子 全身獨露底面目 方見靈山一會 儼然未散 爾時眾中 有一比丘 名曰阿伽陀 從座而起 合掌胡跪 欲宣此義 而說偈言 此請佛宣化 先敘發起之端 夫如來雖已默示法旨 一眾罔知 今乃請佛再轉法輪 即屬方便 即是流通矣 比丘以諸法空為座 此從法空而起也 合掌表一心敬順 胡跪表折節欽承 教中以左右表邪正 右順為正 左逆為邪 如云 菩薩禮敬諸佛 當發願言 我今五輪禮佛足 為斷五道離五葢 願令一切諸眾生 安住五通具五眼 願我右膝著地時 令諸眾生得正覺 願我左膝著地時 令諸眾生離邪見 願我右手著地時 如佛坐於金剛座 右手指地為震動 一時疾證大菩提 願我左手著地時 攝諸外道入正道 願我頭頂著地時 令諸眾生離憍慢 成就如來無見頂 義出普賢行願中 諸經之偈有二 如十二分教中 祗夜伽陀是也 祇夜 此云重頌 頌前長行 為增明其義 或者為鈍根重說 或因後至未聞 重為宣說 此會無此三種 故無重頌 伽陀 此云諷頌 節略其義 言簡理備 以便諷誦故 又云孤起頌 義不重複 故名孤起 即此偈是也 今比丘即以命名 葢亦表此 又翻譯名義云 阿伽陀 藥名 此云普去 能去眾病 又云 阿者入無生義 又翻無來無去 又云無底 此以多義 故不翻 其所說偈 深得如來三昧之義 所以起悲濟之用 申勸問之偈 以發起一乘悉檀法益也 大慈滿足尊 智慧通無礙 廣度眾生故 說於一諦義 此讚美佛德 言如來大慈 實為萬德滿足之至尊 其智慧 能通達一切而無所礙 今為廣度三有眾生 故說於一心諦實之義耳 P. 17

18 皆以一味道 終不以小乘 所說義味處 皆悉離不實 入諸佛智地 決定真實際 聞者皆出世 無有不解脫 此稱頌大乘 言如來今者不同餘時 皆示以一味醍醐無上之道 終不以小乘法而為化度也 且今所說一實之義 一味之道 皆離於虗謬不實 直令眾生入諸佛自覺聖智之地 至於決定不移 真如實際而後已 今世後世 有聞此法者 皆得出於世間 更無有一眾生而不得解脫者也 無量諸菩薩 皆悉度眾生 為眾廣深問 知法寂滅相 入於決定處 此勸眾廣問 言菩薩皆以度生為懷 自雖無疑 何不為後世眾生 問於出世之道 又須極其廣遠甚深 非止淺少而已 必當令諸眾生 知一切法性本來寂滅之相 入於決定實際 而後可也 如來智方便 當為入實說 隨順皆一乘 無有諸雜味 猶如一雨潤 眾草皆悉榮 隨其性各異 此請佛垂訓 言如來具足大智 一切皆隨宜俯順善為方便 若有所問 必當為後世眾生 分別其入於實際之說 令一切法 無不隨順 皆歸於一乘醍醐之味 則無有諸雜味 間錯於其間矣 然從前法立三乘 性分五種 總為權教 今言一味一乘 正顯其實 又今此一雨所潤 葢言無大無小 皆獲一乘之法雨也 一味之法潤 普充於一切 如彼一雨潤 皆長菩提芽 入金剛三昧 證法真實定 決定斷疑悔 一法之印成 此明得法轉利 言菩薩若得此一味法雨之潤 則普充於一切眾生 亦如一雨之潤眾草 則必同得敷榮擢曜 今法雨之潤眾生 則皆能長菩提智慧之芽 又且能令其同入於金剛三昧 而證法身真如實際之定矣 夫如是 則後世眾生 決定永斷二乘之疑之悔 自得一法之印成 此義即同森羅及萬象 一法之所印 教中謂之海印三昧 萬象 喻諸法相 海 喻一真如心也 然比丘勸眾廣問 欲以正法轉化眾生 正是第一義悉檀 昔佛之說法 皆具四悉檀 如大智度論龍樹菩薩所說 而宗門雖教外別傳 亦用此應機說法 且夫分四悉檀者 緣眾生根器不等 聞佛一音演說 各各隨類得解 故分為四 然前三 謂之三益 是世諦 是心所行處 後第一義 謂之一道 是真諦 直是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若上根利智 淺聞深悟 直明第一義 則不必用前三悉檀矣 中下之機 不能領會 師家婆心真切 只得與其入泥入水 故不免前三悉檀也 今宗門中 欲令人悟道 先以人世虗假勉之 後以生死二字激之 此即是世界悉檀 根性有利鈍 察其機宜 或示以棒喝 或示以言句 是為人悉檀 既而痛下鉗鎚 敲骨取髓 辨魔揀異 奪食驅耕 是對治悉檀 覿面一機 箭鋒相拄 豁然[ 力 ] 地而悟 是第一義悉檀 然前三悉檀 乃為鈍根之所設耳 又須知世界中有為人 為人中有對治 對治中有第一義 而第一義中 無前三悉檀也 若推而廣之 凡有言句棒喝 皆具四悉檀 如若有若無 若即有即無 若非有非無 是世界 辨論此四句 P. 18

19 是為人 以有破斷見 以無破常見 是對治 離四句百非 直下悟去 是第一義 又 如舉竹篦字話 喚著則觸 不喚則背 是世界 令人向無觸背處道一句 是為人 一 切總不得 掃盡種種意解 是對治 若悟纔開口便打 是第一義 又如一切言句棒喝 是世界 以此應機說法 是為人 斷人一切文字解會 是對治 令人向機下契悟 是第一義 至於五家綱宗旨趣 各各不相混亂 是世界 互相闡揚 是為人 破人顢 頇佛性儱侗真如 是對治 一句中具玄要 分賓主 辨權實 明照用 雙放雙收 同 生同死 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 直下法法透過 事事無礙 是第一義 此又豈非宗門 中 以四悉檀應機說法者乎 倘師家鍛鍊 或有不能開發初機者 則不能用世界悉檀 也 或有不能提獎中下根器者 則不能用為人悉檀也 或有不能解黏去縛出楔抽釘者 則不能用對治悉檀也 或有不能顯大機 發大用 開鑿人天正眼者 則不能用第一 義悉檀也 如入門便棒 進門便 [ 口 * 昆 ] 直用第一義悉檀 故中論云 為向道人說四 句 如快馬見鞭影 即入正路 亦此意也 又前三悉檀 乃善誘曲導之教 如說有說 空 說漸說頓 說始說終 說權說實 後第一義 直顯一心之法 故除拈華直指外 唯此經契同耳 音釋般 ( 北末切 半入聲 ) 若 ( 爾者切 音惹 般若蘭若皆從此 ) 欠 ( 謙去聲 呵欠 開口呵氣也 又欠伸 意闌則欠 體疲則伸 ) 呿 ( 音恰 張口貌 ) 盼 ( 攀去聲 目顧也 俗作盻 ) ( 即伊字 ) 注 ( 音著 記物曰注 與註同 ) 粕 ( 音朴 糟滓也 ) 崛 ( 音倔 ) 鷲 ( 音袖 鳥名 ) 剎 ( 音察 旛柱也 有能得一法 即建旛告遠 故稱剎 ) 瞿 ( 音渠 瞿曇佛姓 ) 揵 ( 音乾 ) 埵 ( 音朵 ) 例 ( 音麗 比也 類也 ) 闥 ( 音獺 ) 蟒 ( 音莽 ) 葉 ( 音攝 ) 僉 ( 音遷 咸也 ) 博 ( 邦入聲 博地大也 博學廣也 ) 逗 ( 音豆 以言投機也 ) P. 19

20 衍 ( 音演 ) [( 殼 - 一 )/ 牛 ] ( 音遘 取牛乳也 ) 酥 ( 音蘇 牛乳為之 ) 酪 ( 音洛 乳漿 ) 醍 ( 音提 ) 醐 ( 音乎 醍醐酪之精液 ) 刈 ( 音藝 割也 ) 俯 ( 音府 下也 曲也 ) 噇 ( 音床 不擇而食也 ) 匡 ( 自正正人曰匡 ) 勦 ( 焦上聲 勦除也 今誤作勦 ) 諦 ( 音帝 精義入神曰諦 如真諦聖諦諦觀諦聽諦當之類 ) 擢 ( 音濁 拔也 ) [ 力 ] ( 和去聲 猛然自省之聲 又與哇同 即人初生落地之聲 ) 闡 ( 徹上聲 發明也 ) 顢 ( 音瞞 ) 頇 ( 音憨 顢頇蒙昧不明 之狀 ) 儱 ( 音壟 ) 侗 ( 音通 儱侗不能辨析也 ) 黏 ( 音嚴 俗作粘 ) 楔 ( 音屑 楔子破木之錐 )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一 P. 20

21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二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 諔 - 又 ] 震述無相法品第二之上此為般若分 夫般若為諸佛之母 諸法中王 一切諸佛 從茲出生 一切萬法 從茲建立 雖則能生能立 而般若之法 本自無相 故謂之無相法也 然無相之法 即真如自心之法 能含攝一切 以故此無相法品中 先為發起無生 覺利 實際 性空 如來藏 總持 六品之法 品末 別明六波羅蜜 又總攝前六地法 而獨顯般若現前 以發明第六地行相 又初地至五地 未能久住無相法中 六地專修無相法 七地始證無相 獲無生法忍 便入第八地 得無功用道 方得滿地 方得覺滿 以故無相法品 總攝前六地 又發起後四地 及等妙二覺 故直至妙覺位 亦不出此無相法也 又無相即法身義 今以般若收歸解脫 則圓成涅槃三德祕藏也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 而說是言 諸佛智地 入實法相 決定性故 方便神通 皆無相利 一覺了義 難解難入 非諸二乘之所知見 惟佛菩薩 乃能知之 可度眾生 皆說一味 此出定自述 乃如來方便開化之端 夫三昧是宗 言說是教 宗無教不顯 教無宗不立 故今別開第二義門 以言顯無言 即從序品中 入佛智地說起 所謂佛智地者 唯明性相而已 葢相為萬法唯識之宗 性為萬法唯心之旨 唯識 摧外道小乘迷謬之執 唯心 顯如來藏 真如自性之體 然必須性相互融 心識俱泯 方得為究竟覺也 又他經不明性相 於義亦通 此經不明性相 其義不顯 然性相二宗 皆依大乘經義造論 葢自佛滅度後 天親菩薩 依解深密經 造唯識論 親勝火辨 同時造釋論 至佛滅度千有餘年 有護法陳那等 約前頌論 造成唯識論 此名法相宗 馬鳴菩薩 應如來懸記 於佛滅度六百年後而生 依楞伽經 製大乘起信論 廣說阿賴 ( 一作梨 ) 耶中 三細識 六粗相 一心真如 生滅二門 此即名法性宗 後龍樹菩薩 製摩訶衍論 引一百本大乘經 證八識心王 性相微細等義 此性相二宗之始也 然二宗立論 既各本一經為主 自不能契同 若約成唯識論 以現識與分別事識 和合為宗 若約起信論 以真識 現識 分別事識 和合為宗 真識 即如來藏寂滅一心 現識 即第八阿梨耶識 能隨五塵對至即現故 分別事識 即是第六意識 能隨事攀緣 分別六塵故 然不言第七末那識者 謂有八六兩識 必有末那 以末那緣於第八 又依第八而轉 六又以七為根 故末那之細分 通於現識 而粗分 通意識也 古德以日中設水器為喻 水器 猶第八識 日猶六識 然日以器中之水為緣 乃有壁間浮動之影 影猶末那也 又約相宗立義 言心及心所法 四分合成 有相分 見分 自證分 證自證分 如證自證分 為不迷之真如 自證分 真如一分迷中佛性 即本覺心體 以眾生雖迷 有真如自體可證 故云自證 真如體上 有二種用 一能緣 P. 21

22 用 謂之見分 二所緣用 謂之相分 攝用歸體 唯一自證分 所以山河大地 是心相分 心外無法 故曰唯識 此實為名相之宗也 但後學惟宗名相 祇益多聞 不名學道 必須悟自本性 方得解脫 以故 必當先明性宗之義 如云真如心體 本不屬迷悟 迥超生滅 不變不壞 而真如相用 全在生滅識中顯現 所謂真如不守自性 故隨緣變現 真如不壞自性 故不變隨緣 由此立心真如門 心生滅門 若眾生修證 必從生滅門悟 而證真如門 故以生滅與不生滅和合 非一非異 為阿梨耶識 以起根身器界 如地水火風而依於空 為器界五法 見聞知覺而依於識 為根身五法 於此十法 顯示一心迷悟之源 若了悟一心 即得根本實智 故曰萬法唯心為正宗 然唯心一宗 實乃統攝始終圓頓四教 而為眾生成佛之要門也 今此佛說金剛三昧 發明諸佛智地 故先唱言 入實法相 決定性故 夫入實者 入於實際也 若悟心法無際 則入於實際 今入實法相 則入於實際之法 得實際之相 皆決定知一切法 緣生無性 此直示真如寂滅之體 真如之體 即無相法 即是根本智 所有方便神通 皆從無相法中所出之利 然此乃是一念相應 頓然覺悟了義之法 故難解難入 非諸二乘之所知見 知見有四種 如地前異生 不見不知 初地至九地 知而不見 十地見而不知 惟佛與大菩薩 亦知亦見 故云惟佛菩薩乃能知之 雖然 若見可度眾生 皆當為說此一味法也 曉法師論釋云 皆說一味者 令入一覺味故 即是大乘 欲明一切眾生本來一覺 但由無明 隨夢流轉 皆從如來一味之說 無不終歸一心之源 如此說 終自不了 何故 總輸他歸宗禪師接大愚 用得直截 昔大愚欲往諸方學五味禪 歸宗云 我者裏只有一味禪 大愚便問 如何是一味禪 問聲未絕 即被歸宗打出 大愚即於棒下頓悟其旨 須是恁麼始得 爾時解脫菩薩 即從座起 合掌胡跪 而白佛言 尊者 若佛滅後 正法去世 像法住世 於末劫中 五濁眾生多諸惡業 輪迴三界 無有出時 願佛慈悲 為後世 ( 有本無世字 ) 眾生 宣說一味決定真實 令彼眾生 等同解脫 此因勸而問 發起無生行品之法 葢自既解脫 欲令一切眾生同得解脫也 稱佛為尊者 以明出世之法 故不稱世尊 佛之正法像法 初皆住世千年 後又增住正法四百年 像法千五百年 共計三千九百年 此載法苑珠林中 按佛入滅 自周穆王壬申 至今康熈辛酉閱經之歲 凡二千六百三十年耳 劫者 此云時分 亦以初中後分之 末劫 乃對劫初而言也 正法 是諸佛所覺所說一切法空 佛入滅後 則正法流布住世 及去佛遙遠 必取象示法 為像法住世 圓覺經云 末世眾生 不了人我眾生壽命四相 雖經多劫 勤苦修道 但為有為 終不得成聖果 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又釋曰 末世修證無相 還同正法 若正法中 取證於相 亦同末世也 夫眾生由五陰妄想而成五濁 如色陰堅固 四大所纏 有劫濁 受陰虗明 旋生異見 有見濁 想陰融通 動搖妄情 有煩惱濁 行陰幽隱 情隨業遷 有眾生濁 識陰顛倒 眾塵隔越 有命濁 若五陰盡 則超五濁 又命濁連相 以色心為體 以摧年減壽為相 P. 22

23 眾生濁 見慢果報 立此假名 惡名穢稱為相 煩惱濁 五鈍使為體 三災為相 見濁 五利使為體 諸見轉盛為相 劫濁 約四濁 立此假名 四濁增劇 聚在此時也 由五濁中 造諸惡業 生於三界 欲界 希須樂欲 色界 未出色籠 無色界 祇有受想行識四陰 而無色陰 此皆因果不忘 有生有死 如輪之迴轉 無有出時 又此三界 不出身心 及諸塵境 為迷真性故 即有濁辱 生其妄氣者 澄清微為無色界 所謂心也 澄濁辱為色界 所謂身也 散滓穢為欲界 所謂塵境也 古德云 但內一不生 則無諸有欲 如是 則三界五濁 本自空寂 廓然無際 唯一真心耳 又諸佛四無量心 各有三種緣 一者生緣 緣一切眾生相 二者法緣 緣五蘊差別相 三者無緣 不緣前二相故 是以佛行無緣慈 為眾生說法 自不見有佛道可成 他不見有眾生可度 故其所說法 無說無示 使聽法者 無聞無得 此佛之大慈悲也 若於菩薩 則修慈斷貪欲 修悲斷嗔恚 修喜斷不樂 修此三者 即住一子地 若修於捨 則斷貪恚 及眾生相 然今為後世眾生 請說一味之法 得決定真如實際 與圓覺會中菩薩 為未來末世眾生 求大乘者請 其意同也 圭峯作疏 引此一節以證頓 為此經與末世凡夫 便說究竟深法 不同漸教中 先小次權 後方說實 至若執漸迷頓者 謂凡夫不合便悟佛地之法 此不可以語頓也 佛言 善男子 汝能問我出世之因 欲化眾生 令彼眾生 獲得出世之果 是一大事 不可思議 以大慈故 以大悲故 我若不說 即墮慳貪 汝等一心諦聽 為汝宣說 此贊可能問也 夫順理者為善 有剛斷者 可稱男子 出世之因 即眾生本覺 出世之果 即諸佛始覺 又稱始覺為本覺之果 然始覺即是了因 會緣方了 故以六度行 與菩提分法為緣因 緣此以為因 方能了故 了者 悟本覺正因佛性也 據我宗門下 學般若菩薩 只將一句本參話頭 為緣因 又只在聞聲見色處 便是了因 所以香嚴聞擊竹 靈雲見桃花 與如來睹明星悟道一般 故稱為從緣薦得 永無退失也 以故宗乘中 只在日用邊 繁興大用 此真是轉八萬四千塵勞 為八萬四千波羅蜜門 是以從上諸祖 或於棒下成等正覺 或於喝下成等正覺 或於言下成等正覺 或於拈椎舉拂處 成等正覺 此真是圓頓法門 今此經 實乃通貫諸經中圓頓之理 故曰是一大事 不可思議 前菩薩求佛慈悲而說法 今佛即以慈悲 轉讚菩薩之能問 正顯主伴同德同心 以大慈拔後世眾生世間之苦 以大悲與後世眾生出世間之法樂 又且明唯佛菩薩乃能知之 然此中理極玄微 實難言說 雖然 我若愛法不說 即墮慳貪 今翻慳貪而為喜捨 故有此七品玅法 真是無中生有 愈出愈奇 游心其間 如觀海上蜃樓 究竟無有一法可得 持是經者 當作是觀 善男子 若化眾生 無生於化 不生無化 其化大焉 此明無化之大 昔曉法師論釋云 初句牒能化 後一句歎化大 中二句明正觀相 言無生於化者 初修觀時 破諸有相 於幻化相 滅其生心故 其不生無化者 復 P. 23

24 遣空於空 於無化空 亦不生心故 如金剛般若四生九類 皆令涅槃 實無眾生 得滅度者 亦如淨名 觀眾生如第六陰等 為一切眾生 說如斯法 名為真實慈也 觀此數語 終成義學見解 殊不知佛因解脫菩薩 既欲令後世眾生平等同得解脫 又恐其目前眾生之相未空 心中度生之念不忘 則令所化之眾生 亦皆著於相念 故先明化而無化之體 乃曰 汝若化於眾生 無自生於能化之心 若不生能化之心 亦無所化之眾 猶如天地長育萬物 而不以為功 則其化大焉 如華嚴經云 設一切眾生於一念中 悉成正覺 與不成正覺 亦無有異 何以故 菩提無相 無非相故 即般若亦云 若謂有一眾生得滅度 即非菩薩 此說方是明顯 所以百丈祖師示眾云 若道我能解能說 謂我是和尚 汝是弟子 者個即同於魔說 此真得於金剛三昧之義者矣 令彼眾生 皆離心我 一切心我 本來空寂 若得空心 心不幻化 無幻無化 即得無生 無生之心 在於無化 此言轉化之法 夫菩薩開化門以利生 必當先破其無明不覺之妄根 此只在心我二字 然眾生之心是妄心 而我亦是妄我 約起信論中 以依真如法 故有無明 為諸染因 即是業相 此從無明不覺 一念心動而成 以有無明染法因故 即熏習真如 故有妄心 即是轉相 此從一念之動 轉成能見之相 以有妄心 即熏習無明 不了真如法故 不覺起念 妄現境界 即是現相 乃依於能見 故有此塵境妄現 此以無明為因 不覺而生三細 又於此三細 不知因心所現 妄取染淨 依境分別 執以為常 此即法執俱生 名為智相 又依前境而起愛憎 念念不斷 此即法執分別 名相續相 依於相續而妄執著 計我我所 此即我執俱生 名執取相 依於妄執 分別假名 此即我執分別 名計名字相 眾生依此四相而起於惑 至於發動身口 造一切業 名起業相 依業受報 名業繫苦相 此是境界為緣長六粗 略而言之 依於染心一念之動 能見能現 是為三細 妄心取境 念念不斷 執我我所 分別假名 造業受報 是為六粗 此乃一切眾生妄心妄我之所由生也 若唯識中 止取熏習轉變而言 謂以前七為能熏 第八為所熏 第八為能變 第七為所變 前七相見現行熏第八 第八轉變相見二分種子 前五能熏第八相分種 第六能熏第八相見二分種 第七能熏第八見分種 故第八復變起前七現行 此則前七為現識之因 故頌云 以展轉力故 彼彼分別生也 然其能取種種塵者 悉由第八含藏前七種子 念念受熏 所以眼能見色 乃至意能取法 如外無六塵現行熏 內無無明種子熏 則眼等六識 不生心分別於六塵矣 由是觀之 葢性之所以為性 相之所以為相 豈不歷然而分於斯耶 但今佛之所說 性相俱泯 直顯真心 然真心無相 亦無實性 無性無相 是諸佛談心要訣 無相 則無妄我之可執 無性 則無妄心之可取 既無執無取 何有三細六粗 及熏習轉變之過患乎 如是 則可令彼眾生 皆離六塵緣影之心 與四大幻質之我矣 雖眾生以心為我義 須知此一切虗妄心我 其體本來空寂 若得此空寂心體 則知 P. 24

25 此心不同於幻化矣 且余觀過去七佛偈 皆發明幻化無相無生之義 即迦文本師 亦云幻化無因亦無生 皆即自然見如是 諸法無非自化生 幻化無生無所畏 其義亦同 今此而言心不幻化 則直指心體 其意更深 若人果能知此無幻無化之心體 則一切法 無生滅相之可得 如是即得無生 然無生之心者 只在於無能化所化之心耳 此章 先開陳無生行品 為心王菩薩 問無生法忍之張本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眾生之心 性本空寂 空寂之心 體無色相 云何修習 得本空心 願佛慈悲 為我宣說 此問修習之要 發起本覺利品 言心性體空者 即眾生之本覺也 得本空心者 諸佛始覺 乃本覺之利也 佛言 菩薩 一切心相 本來無本 本無本處 空寂無生 若心無生 即入空寂 空寂心地 即得心空 善男子 無相之心 無心無我 一切法相 亦復如是 此示心空之義 然解脫問其體 佛答之以相 葢欲得心空 先當明其相也 如楞伽經云 諸識有三種相 謂轉相業相真相也 夫不生滅者名真識 而相名真相 第八名業識 而相名業相 依無明力 不覺心動故 前七名轉識 而相名轉相 依於動心 能見相故 又此轉相有二 若就無明所動 轉成能見者 在本識中 若為境界所動 轉成能見者 在事識中 此三種相 是一切法相之根本 而又通乎八識 凡一起心即是轉 八識皆起 皆有生滅 又心動即是業 八識皆動 又八之真性 俱名真相 故曰通乎八識 又業相統於六粗 轉相通於三細 此業轉二相 有二種生住滅 而真相無生住滅也 又諸識皆依相而轉 展轉為因者也 葢依真相而轉業相 即第八識 依業相而轉轉相 即第七識 依轉相而轉現相 即前五識 復轉現相而成六粗之相 即分別事識 此起信論中義 若明此法相之根本 一切過患不生 當體空寂 所以云 一切心相 本來無有本之可得 此本亦無本之處所 如是 則其心空寂 而無有生矣 若心既無有生 即入於空寂 既入於空寂心地中 即自得其心空之妙 然此心空 即是無相之心體 而實無心之可取 亦無我之可執也 故禪宗有言 心不空則不悟 又曰 但得心空境自空 智者除心不除境 又云 若入我門來 祇要將平生是非得失 善惡取捨 及見覺聞知 與有無生滅等見 盡底放下 直放到無可放處 自然直下頓證諸佛心體 正所謂選佛場中心空及第 此先開陳本覺利品 無住菩薩我從無本來 今至無本所 而為張本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一切眾生 若有我者 若有心者 以何法覺 令彼眾生 出離斯縛 此問離縛之法 發起入實際義 然前問修習 從諸佛真如門立 此問離縛 從眾生生滅門起 所言我者 如起信中 由第七內執第八為我 又因真如隨緣而成第八 因第八一轉 而成能見為第七 因第七而生前五識 因前五復引生第六也 若成唯識論 以第七執第八見分 為實我實法 第六執第八見相二分 為實我實法 故曰六七 P. 25

26 二識 深生計著 又以我執必依法執起 故曰六七二識 二執俱生 以先執法而為實有 故有我執 而施設我法 如四大非我以為我 緣慮生滅以為心 此二是我執 四大如幻 本無而見為有 緣慮生滅之相 如影而執為實 此二是法執 乃眾生之四倒見 因而有三界生死之縛 只為以真我之本有 迷而謂無 妄我之本空 執而為有也 教中欲為眾生除此二執 費若干言論 其奈藥多病甚 今時若有人問 未審以何法出離 只對他道 快向父母未生前 道取一句來 若眼目定動 劈脊便打 他後自有透脫分 佛言 善男子 若有我者 令觀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 本從因果 因果所起 興於心行 心尚不有 何況有身 此示因緣本空之義 言我法本無 皆由一念無明 迷背自心 妄執為有 而以內識為因 外境為緣 相合共起 祇於一念中 具攝十二因緣法 初因眼見色而生愛 此即是無明心 因愛造業是行 此心專念是識 識共色行曰名色 六處生貪為入 因入求愛是觸 貪著心是受 纏綿不捨為愛 求所受法是取 法從心生名有 次第不斷為生 次第斷為死 又次第而成 三世相續 如無明行是過去因 識名色六入觸受 是現在果 愛取有是現在因 生老死是未來果 又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是苦諦 無明行愛取有是集諦 即是見思二惑 又名四住地煩惱 四住者 ( 開思合見 ) 見惑為一 思惑分三 見惑為一者 謂見一切處住地 即是見三界八十八使 然八十八使 只從十使中出 ( 開見合思 見八十八使思十使 共九十八使 ) 妄計為身有身見 執斷執常有邊見 以見為是有見取執取邪戒有戒取 以邪自執有邪見 此為五利使 眾生妄認四大為身 即是身見 知身是幻 則身見斷 身見斷則邊邪二取自除 此四皆從身見起故 又同於己法者則愛 是貪 非己法則嗔 不知見惑即是集諦 能招集生死是癡 自謂我解他不解 是慢 猶豫不決 是疑 此為五鈍使 然利使若去 鈍使亦亡 以其推利使方生故 眾生因此十使 驅役心神 以致輪迴六道 又此十使 歷三界四諦下 有增有減 合為八十八使 茲不及備舉 須知此見惑 從法塵起 能障真性 若見性明心 則能截斷意根 自不被其所驅使 故見道斷見惑 又思惑分三 一欲愛住地 即欲界 有貪嗔癡慢九品思 二色愛住地 即色界四地 三無色愛住地 即無色界四地 各有貪癡慢九品思 祇除嗔習已斷 九品 上中下品 每品具三 故有九品 共成八十一品 此見思俱開 ( 見八十八使 思八十一品 ) 總是三界九地中 然此思惑從五塵起 眾生因思惑 為三界生死纏縛 若見道復修道 便於色聲香味觸 永無繫思 故修道斷思惑 此二惑俱以無明為根本 潤有漏業 若以修道是務 雖不求斷而見思自隕也 若觀無明滅等 是滅諦 對治因緣方便 是道諦 苦集 是世間因果 道滅 是出世間因果 然別說 名十二因緣 總說 即四諦 開合異耳 如聲聞 聞佛聲教 依四諦 觀苦諦為初門 緣覺緣十二因緣而覺 觀集諦為初門 菩薩以道滅二諦為初門 又大涅槃經云 此十二因緣法 下智觀之 得聲聞菩提 中智觀之 得緣覺菩 P. 26

27 提 上智觀之 得菩薩菩提 上上智觀之 得佛菩提 是皆隨根器大小而得也 然觀 此因緣之法 皆從無明不覺之妄心 而以興起 若妄心滅 我見亦滅 故曰心尚不有 何況有身 宗門則又不然 汝今此身 四大本空 五陰非有 心性假名 將甚麼喚 作我 只消如此一問 自然氷消瓦解 若有我者 令滅有見 若無我者 令滅無見 若心生者 令滅生性 若心滅者 令滅滅性 滅是見性 即入實際 此言對治方便以明實際 有我滅有 無我滅無 則有無二見 俱不立矣 然我見 雖除 而心法未泯 若心生則法亦生 心滅則法亦滅 以故心若生 即滅生性 心若 滅 即滅滅性 如是則斷滅二性 亦俱不存矣 若滅此有無二見 生滅二性 則心同 虗空 身等法界 而入於實際矣 此與入實際品為張本也 何以故 本生不滅 本滅不生 不滅不生 不生不滅 一切法相 亦復如是 此徵明實際之義 葢本生自不滅者 謂其性真常 無滅可滅也 本滅亦不生者 謂其性空寂 無生可生也 如此 則一切法相 莫不皆然 既不滅 亦不有生 既不 生 亦不有滅 而性相如如之體 固如是也 音釋摧 ( 摧上聲折抑也 ) 劇 ( 音極 尤甚也 ) 滓 ( 音子 濁也 ) 恚 ( 音惠 怒也 ) 蜃 ( 辰上聲 大蛤也 雉入海所化 能吐氣 化為樓臺 ) 牒 ( 判也 ) 豫 ( 音裕 猶豫獸名 性多疑者 ) 隕 ( 音允 亡也墜也 )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二 P. 27

28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三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 諔 - 又 ] 震述無相法品第二之中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若有眾生 見法生時 令滅何見 見法滅時 令滅何見 此問滅見 發起性空義 意謂如佛言 若心之生滅 則令滅其妄心 若見法生時 一切法相 念念出生 見法滅時 剎那不住 念念遷滅 又當令其滅何等見耶 佛言 菩薩 若有眾生 見法生時 令滅無見 見法滅時 令滅有見 若滅是見 得法真源 無入決定性 決定無生 此示其性源 謂正當見法生起之時 便好識取本有之性 若二乘執法本無者 知畢竟非無 即可令其滅此無見矣 又如正當見法遷滅之時 便好識取本無之性 若凡夫執法本有者 知畢竟非有 即可令其滅此有見矣 若滅此有無二種妄見 則知前塵自相有無 於我何預 如此便得法性真源 達法本空 知心妄計 滅心妄見 於有於無 何有定執 若謂有不應無 云何剎那不住 若謂無不應有 云何念念出生 由是而觀 亦無有所入於決定之性 此乃為決定而住於無生者矣 此與真性空品為張本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令彼眾生住於無生 是無生耶 ( 北藏作也 ) 此揀問誤解 佛言 住於無生 即是有生 此順遣其非 何以故 無住無生 乃是無生 菩薩 若生無生 以生滅生 生滅俱滅 本生不生 心常空寂 空寂無住 心無有住 乃是無生 此徵明其義 言自應無所住於無生 乃是無生 若生心住於無生 即以能生而滅所生 殊為不可 直須生滅二種妄心 俱乃寂滅 使本生之妄 更不復生 如是則心體常自空寂 既得空寂則無所住 若心既無有所住 乃真是無生矣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心無有住 有何修學 為有學耶 為無學耶 此問修學之功 發起如來藏義 修者修於德業 學者學其道法 上古之世 無文字記識 若欲成一大業 先於木上 以刀斫痕計其數 名之曰業 凡一功成 即修去一痕 故聖人皆言修業 以木痕修盡 為卒業 其義如此 又學字 謂童穉初授書時 兩手捧持 如翫卦畫爻象而已 此學之義也 又學未滿 謂之有學 至無所學地 為無學 又研真斷惑名為學 真窮惑盡名無學 解脫謂心無有住 即同空寂 既是空寂 有何所修 有何所學 又問 得此無生之心 為是學未滿之有學耶 為是至無所學地之無學耶 P. 28

29 佛言 菩薩 無生之心 心無出入 本如來藏 性寂不動 此示如來藏性 言無生之心 無有所住 亦無出入 即是眾生本來自性清淨如來之藏 其性體本自空寂不動 有出纏在纏二義 在諸佛證得 為出纏如來藏 眾生不了 為在纏如來藏 又在纏名如來藏 出纏號淨法身 此為如來藏品之張本 其義在後品中發明 亦非有學 亦非無學 無有學不學 是即無學 非無有學 是為所學 此明非學不學 言其不同二乘四果 有學無學之比 汝言有何修學 殊不知此中 無有學與不學 是即無學 非無有學 是即為所學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云何如來藏性寂不動 此問其名義 佛言 如來藏者 生滅慮知相隱理不顯 是如來藏性寂不動 此示相揀過 夫如來藏 本無生滅 本自空寂 皆由前七識 無始名言 有支及業 三種虗偽 惡習所熏 而為生相無明 轉為識藏 含藏一切種子 為善不善因 又依此藏識 復生住地無明 起前七現行 此住地無明 即與前七和合 由此現種相生 因生而有滅 因生滅而有慮知 因有此四相 故隱覆真理 不得顯現 然此生滅根源 實從如來藏 轉為識藏 而起於七識也 今眾生但為四相隱覆 而不知如來藏性 本無生滅 本自空寂 故不為其所動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云何生滅慮知相 此問揀過之相 佛言 菩薩理無可不 若有可不 即生諸念 千思萬慮 是生滅相 菩薩觀本性相 理自滿足 千思萬慮 不益道理 徒為亂動 失本心王 此示四種過 言如來藏中 真性之理 本無可之與否 若有可否 即有是非 有是非 即諸念紛飛而起 遂有千種思萬種慮 由此有菩提煩惱 更互相侵 不知此皆是生滅之相 若返觀於本性之相 其理本自滿足 若隨意識思慮 則不能益於至道之理 徒為其所動亂 而使心王失於所守矣 若無思慮 則無生滅 如實不起 諸識安寂 流注不生 得五法淨 是為大乘 此明五法淨 釋前修學之功効也 言若心無思慮 則無有生滅 便得入於真如實際之地 妄念決定不起 諸識安住空寂 流注之識不生 則五法皆淨 是謂之大乘也 楞伽經云 諸識有二種生住滅 謂流注生及相生 流注住及相住 流注滅及相滅 起信論中 謂第八中現識 三相微隱 是細中之細 名為流注 此流注 全是真如不生滅性 因無明不覺 忽與生滅和合 轉而為識 名流注生 長劫相續 名流注住 至等覺金剛道後 得一念相應慧 頓斷生相無明 此是業識動念 念中最細者 斷已 即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方滅第八中現識之相 名流注 P. 29

30 滅 此流注邊際 極為細微 唯佛及住地菩薩 真斷我法二執 證法性身者 方能知耳 其餘大乘資糧加行位中 以善巧方便觀察 遠離分別我法二執 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 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 觀生死涅槃平等 得證如來平等法身 初獲無分別智者 亦知之 既知此已 即以無分別智 觀察微細流注 若上品修 頓超十地 中品修 頓超八地 下品修 從地至地 漸斷漸證 直至十地 始能見自心微細妄想流注耳 此第八現識中 生住滅三種流注也 若生住滅三種相 乃前七識中相 但就前流注住中 分而為三 有細中之粗 是前五與七了境 粗中之細 粗中之粗 是第六了境 此三相為粗顯 如七識初生 執第八為我 名相生 即與前境和合 相續不斷 名相住 若大乘 從初發正信相應地 即斷執取相 是滅粗中粗相 即是斷第六我執分別 以第六分別事識 因第八現識計度 而生執取故 又從初地 證徧行真如 斷相續相 得隨分覺而見道 謂覺於念住 念無住相 以離分別粗念相故 即是斷第六法執分別 此亦是第六依第八現相計度 而生相續故 至七地斷智相 此亦是第六 因現識而成智相故 此斷第六法執俱生 此法執 以與身俱生 任運而起故 是滅粗中細相 總為第六了境 自八地斷現相 以第七唯內執第八為我 而無法執 此空第七俱生我執 又以前五識 依第八轉相而轉現相故 九地即斷轉相 以第七依第八業相 而轉轉相故 此二 乃前五與七了境 是滅細中粗相 是為相滅 然相 即流注中相 流注 即相中流注 若流注識滅 即得滅盡定 苟或微細習氣不滅 流注識亦不能滅 今觀眾生心中 剎那剎那 念念生滅 以何治之 其必觀生也 猶石女之懷胎 觀住也 若陽燄之翻波 觀異也 同浮雲之萬變 觀滅也 類狂華之謝空 觀剎那也 於真如心中 未嘗動著一纖毫意念 如是則流注與相 一切都盡 所以八地中菩薩 於滅盡定 能念念入 念念起 此滅第八識 轉現二相中 生住滅三種相 然尚有一分無始無明業相未斷 故十地悟入微細祕密愚 等覺金剛心 斷微細所知煩惱障 此所知與煩惱 名為二障 即從我法二執 根本上生 煩惱障大涅槃 所知障大菩提 唯識中 謂染法障所知境 令智不知 名所知障 故曰所知不是障 被障障所知 至等覺 方斷此二障 且於境上 猶有微細執著愚 及微細礙愚 所以云 等覺菩薩 猶坐在無明窟中 至妙覺解脫道 第八 依真相而轉業相 及前五 所依轉相而轉現相 一時滅盡 此是空第八 及前五中法執 而得入於佛地 即前所謂流注識滅 是滅第八中 一分無始無明業相 此業相滅 即流注滅 若流注滅 第八真相方顯 真相 即心真如相 乃亘古亘今 不斷不滅 雖則隨緣而生 本未嘗生 隨緣而滅 本未嘗滅 此即本覺心體 自古自今 不變不壞 其流注滅者 唯滅心相 而心體常存 以故謂之真常流注 因眾生迷此 故流轉三界 諸佛證此 即成等正覺 但相宗 論我法二執 有粗有細 粗者是分別 細者是俱生 又唯識百法中 前九十四種 是眾生分上 我法二執 後六種無為 是二乘菩薩 我法二執 又八識中 以六七皆有二執 五八俱無 性宗則五八 唯法執 七唯我執 六我法二執俱有 若無相無 P. 30

31 見 無分別 無二執者 真如也 又五法者 即楞伽中 所云相 名 妄想 如如 正智 是也 又云 五法三自性 及與八種識 二種無有我 悉攝摩訶衍 夫世間萬有 皆名相所攝 故凡有相即有名 皆吾人強為安立者也 然一切有形色者是相 即相而稱謂是名 因名相而生分別 是妄想 知此名相 自性本空 實無一法可立 亦無一法可遣 知一切法 其體空寂 離於所作 是如如 從如如之體 返觀一切名相妄想 猶如過客 來去不停 求其實相 了不可得 是正智 又楞伽別示三性八識二無我 亦以此五法收盡 葢三自性 一緣起自性 即名相 二妄想自性 如其名 三成自性 即是如如正智 又八識是名相妄想 若轉八識而成四智 即是如如正智 又二無我 謂人無我 法無我 我與法是名相 執我執法是妄想 證二空無我 即是如如正智 以故一切佛法 總不出此五法 且名初本無名 相初本無相 皆由妄計 謂此名非彼 彼相非此 若知其不實 無思慮計度生滅之相 即如智亦是假名 何有相之可得 若謂實有如智 亦屬妄想 如此則五法皆淨盡無餘矣 菩薩 入五法淨 心即無妄 若無有妄 即入如來 ( 自覺聖智 ) 之地 入智地者 善知一切從本不生 知本不生 即無妄想 此明入佛智地 夫自眾生至於佛地 無非皆欲空此五法而已 葢眾生流轉六道 只為執著名相妄想 而起毀譽愛憎 種種意言分別 若得名空 則毀譽不動 相空 則憎愛不生 名滅 則言語道斷 相滅 則心行處滅 若妄想滅 則一心獨顯 若得如如之體 則熾然作用而常在寂滅 若得正智 住煩惱即是菩提 處生死不異涅槃 如是則一切心識 所不能緣 名本無名 相本無相 名相既無 妄想非有 亦無正智 亦無如如 亦無佛無眾生 此所謂入五法淨 心即無妄 若無有妄 即入如來自覺聖智之地 此自覺聖智 是妙覺所證境界 如佛言 思惟無所有 佛地無生 到自覺聖趣 又云 此則是我地 自在最勝處 故知此即是佛智地 然入此智地 善知一切世間出世諸法 從本不自生 既知本不自生 又何有於妄想耶 此章總結無相中 無生 覺利 實際性空 如來藏 總持品之義也 P. 31

32 P. 32

33 楞伽中 佛嘗示七種第一義 即是此七品法 一謂心境界第一義 即心自性 更無分別 即是無相 二謂慧境界第一義 觀一切法 無不通達 而實無所有 即是 P. 33

34 無生 三謂智境界第一義 採集業 說心 不採集 是智 即是本覺利 四謂見境界第一義 得佛正知見 知一切色是佛色 一切聲是佛聲 即是入實際 五謂超二見 境界第一義 離有無 一異 俱不俱 一切對待 即是真性空 六謂超一子地境界第一義 初說三乘法 住一子地 今說一乘一性 故超一子地 即是如來藏 七謂如來自到境界第一義 即自覺聖智 不由他悟 通達佛法 此即諸佛善知之妙 但眾生迷本 即以此知 而變為妄想矣 故曰 知之一字 眾妙之門 亦眾禍之門也 後地藏菩薩 首問法不緣生 以收此中之義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無妄想者 應無止息 此問無妄無止 即從前品中不生二字 轉出此無止息句來 佛言 菩薩 妄本不生 無妄可息 知心無心 無心可止 無分無別 現識不生 無生可止 是則無止 亦非無止 何以故 止無止故 此明止無止義 正顯入如來自覺聖智境界 夫一切眾生 皆由前七識 執取五陰自相共相 乃有因緣生滅之法 而為妄想計著 相續不斷耳 所言自相者 謂自身現量證知 觸火則熱 入水則寒 非言說所及 是也 共相者 乃比量之境 是言說所及 如言一法 則貫通多法 共有此相 猶一切火 同一熱性 一切水 同一濕性 是也 又如假智 以詮自性之名 亦屬言說 亦是共相中收 故凡心生滅相 總只因自共二相 而有妄想計著之相續耳 又即於五法中觀之 不特名相妄想 是計著相續之相 若執如如正智為實有者 亦為妄想相續矣 何故以如如正智 良由對治名相妄想而設 究竟何有如如正智之可得耶 此所謂一真法界 纖塵不立 非凡愚所知 須是住地菩薩 證平等法性 始能知耳 以平等法性中 既無凡情 亦無聖解 觀察自心現量境界 知自共二相 心及心所 一切諸法 本來空寂 雖從自心顯現 猶如鏡現形 本無留迹 當處出生 隨處寂滅 於妄想計著相續 本自不生 亦無妄想計著相續之可以息 固知心之本無其心 無起無動 亦無心相之可止 如是則無分無別 即得第八現識 流注不生 當體空寂 更無有生之可止 是則謂之無止 然則亦非無止 以止於無止故 篆書以 [ 止 - 一 + ][( ㄐ * 〡 )/( 乏 - 之 )] 為步字 猶夫舉左足復進右足 斯謂之步 若左足已停而右足不起 乃謂之止 昔嘗論大學止於至善之義 猶夫人之前念後念 妄惑競生 逐惡流染而不知止 若知自己靈明性德 而止於至善 更不容有第二念 即謂之止 至者 極盡之稱 善者 精微之謂 是必當止於極盡精微明德之奧耳 吾固曰 此心一止 便得其正 又何有於私欲之萌念乎 此是孔門下手用功處也 且吾宗以第一念 為現量境界 故黃檗和尚云 頓超等妙二覺之表 決定不流至第二念 始似入我宗門 葢宗門全提大用 直下截斷意識分別 此是真止 如臨濟立第一句法云 三要印開朱點窄 未容擬議主賓分 何容心識籌度於其間耶 若向未舉已前 撩起便行 略較些子 纔生第二念 即落意識分別 便成妄想執著 相續不止 是為比量 P. 34

35 此由外緣五塵 而比度其長短好惡等相 故為從上諸聖所訶 謂毫釐繫念 三途業因 瞥爾情生 萬劫羈鎖 至若比度不著 如夢中境 及病中狂亂所見 名為非量 此三量 是能緣之心 與五塵所緣之境 而為對現 於境有好惡長短 而心則依之 起於憎愛取捨 至乎躭染 習成善惡二性 以感苦樂二報 故流轉三界不已 奈何眾生迷此 不知皆從意識而起 若乃勘破妄心妄境 直下能所俱亡 分別不起 是真得無生可止 即能轉根本無明 為般若智光 於塵勞生死 顯大機大用 處處自在無礙 一一任運縱橫 如此 真得入自覺聖智之境界者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若止無止 止即是生 何謂無生 此徵止生之義 言若生止於無止之心 非可為之止矣 葢生心求止 止即是生 如三祖信心銘云 止動歸止 止更彌動 然今若求止之心已生 何以謂之無生耶 佛言 菩薩 當止是生 止已無止 亦不住於無止 亦不住於無住 云何是生 此示不住無止之義 然此但答止即是生一句 謂正當止息之時 而心雖是生 且念念無住 此止亦已無其所止矣 況亦不住於無止 亦不住於無住 云何而言止即是生耶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無生之心 有何取捨 住何法相 此問無生取捨 徵前何謂無生一句之義 佛言 無生之心 不取不捨 住於不心 住於不法 此示無住之義夫一切法 若有所住 即有取捨 葢取捨者 只為五陰中 識陰未破 內取識藏謂之我 外取識所分別五塵 而為我之所 此是我執也 若既捨識藏 則又取能捨者而為我 所證者為我之所 是則名法執矣 此二執 即是心法二種 今言無生之心 於一切法 不取不捨 無生之相 而住於不心不法 則我法俱空 能所皆泯 乃為自覺聖智之實義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云何住於不心 住於不法 此問不心不法 徵前所示之義 佛言 不生於心 是住不心 不生於法 是住不法 善男子 不生心法 即無依止 不住諸行 心常空寂 無有異想 譬彼虗空 無有動住 無起無作 無彼無此 得心空 ( 北藏 作空心 ) 眼 得法空心 五陰六入 悉皆空寂 此重釋不生心法 因前問無生住何法相 故答住於不心不法 其實即不生心法一句 既不生心法 即無可依止 既無依止 即不住一切有為諸行 心常空寂 無有取捨可否是非 及一切異想 譬彼虗空 無有動相住相 無起相 無作相 亦無彼此之相 果能如是 即得心空 悟四大之無我 得法空 悟一切法無我 故曰得心空眼 得法空心 夫心空之眼即如來正法眼藏 法空之心 即如來涅槃妙心 從上佛祖惟契證 此心眼而已 所云五陰者 四大積聚是色 領納資貪是受 取相馳求是想 微細遷流是行 熾然分別是識 此五能覆真性 故名陰 然生因識有 滅從色除 六入者 P. 35

36 眼耳鼻舌身意內六根 取著色聲香味觸法外六塵 有互相涉入之義 故曰入 然今 既契證此心此法 而陰入等相 自然悉皆空寂者矣 後地藏菩薩 問諸法云何不一 以收此中之義 善男子 修空法者 不依三界 不住戒相 清淨無念 無攝無放 性等金剛 不 壞三寶 空心不動 具六波羅蜜 此明空法具攝六度 夫空為大乘之初門也 然修此空法 不依三界 以出於三界 有為法故 不住小乘有為戒相 以三輪體空故 自性清淨 無有念慮 離於散亂 無 有攝心 離於懈怠 無有放意 性體等於金剛 不壞自性三寶清淨光明之體 夫自性 常覺不昧 是佛寶 自性軌執不失 是法寶 自性清淨和合 是僧寶 又自心清淨 念念無染 即是佛 自心光明 無不照燭 即是法 自心清淨光明 處處無礙 即是 僧 總不用外求 只在自性一心之中也 若信此一體三寶 即得空心不動 具六波羅 蜜 梵語波羅蜜 此云到彼岸 又云度葢 謂世間有為法 祇在此岸 不得到彼岸 如人修施 以能施所施及受施者 為三輪 此三輪空寂 名無相無為 是到彼岸 若 三輪不空 則因果不忘 如輪之迴轉 是世間有為法矣 六度中 皆具三輪 若不空 不得稱為六波羅蜜 又二乘人與菩薩 同行六度 但自利利人不同 又權教 只修 六度為因 實教 先求悟明自心 既得明了 止息一切 惟修本性 惟欲度生 是名 發菩提心 既已發心 應修諸行 成萬德莊嚴法身妙果也 音釋預 ( 與豫同 干也 在也 及也 ) 卒 ( 畢也 ) 穉 ( 音治 幼小也 ) 翫 ( 同玩 閒觀取適也 ) 窟 ( 坤入聲 窟穴 ) 萌 ( 音盲 艸始生芽也 ) 籌 ( 音酧 計算也 ) 瞥 ( 篇入聲 忽然一見也 ) 羈 ( 音雞羈繫 ) 鎖 ( 音瑣 俗作鏁 ) 耽 ( 都含切 答平聲 愛戀也 ) 奈 ( 音耐 ) 勘 ( 堪去聲 ) 軌 ( 音癸 法也 循也 )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三 P. 36

37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四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 諔 - 又 ] 震述無相法品第二之下解脫菩薩而白佛言 尊者 六波羅蜜者 皆是有相 有相之法 能出世耶 此揀世間有為相 佛言 善男子 我所說六波羅蜜者 無相無為 此明無為法 非與二乘所說之義同 何以故 善入離欲 心常清淨 實語方便 本利利人 是檀波羅蜜 此徵明六度法 夫菩薩修六波羅蜜 深解現前 真如一心之法 修於離相 皆以法性為體 而惟順性為用也 何為法性 謂屬法是性故 又在有情中名佛性 在非情中名法性 又此法性 屬佛 即為法性身 屬法 即為法性土 性隨相異故 今知法性體無慳貪 故修法施 所謂心常善入離欲清淨梵行 捨於有為 則無取無著 而以真實語 隨宜俯順 方便為說自性本覺 能出生法身解脫般若之利 而獲始覺之果 以此法利人 是大乘法施度也 至念堅固 心常無住 清淨無染 不著三界 是尸羅 ( 北藏無羅字 ) 波羅蜜 梵語尸羅 此云戒 以知法性無染 離五欲過 故修淨戒 是以至念堅固 不為世相動搖 心常無住 絕於善惡兩途 持犯不生 清淨無染 超諸世間 不著三界 此是大乘戒度也 修空斷結 不依諸有 寂靜三業 不住身心 是羼提波羅蜜 梵語羼提 此云忍辱 以知法性無苦 離於瞋惱 故行忍辱 然先修空法 以斷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等 九種妄心之固結 又離於諸有 一曰三有 欲有色有無色有 又曰九有 欲界與四禪四定 又二十五有 四洲與四趣 ( 三途并修羅為四 ) 六欲并梵天 四禪及四空 無想洎那含 是也 總則名為三界六道 又楞嚴中 并仙道為七趣 若乃心不依此 住於無為 令三業寂靜 外忘所對之境 不住身心 內絕能忍之念 此是大乘忍度也 遠離名數 斷空有見 深入陰空 是毘梨耶波羅蜜 梵語毘梨耶 此云精進 以知法性 無身心相 離於懈怠 故修精進 然遠離一切諸法 假名虗數 如二乘 修不淨 慈悲 數息 因緣 念佛等 五種觀 為五停心 以止貪嗔散亂愚癡多障五種過 及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等種種名數 斷空有二見 深入五陰法空 此是大乘進度也 具離空寂 不住諸空 心處無住 不住大空 是禪波羅蜜 梵語具云禪那 此云靜慮 以知法性常定 體無動亂 故修禪那 然具離二乘之沉空滯寂 而又不住於諸空 如大乘初門中 以六根無體為內空 六塵無相為外空 P. 37

38 六識無有 為內外空 生滅相無 為有為空 空相亦無 為無為空 性體本虗 為無始空 法本常無 為性空 俱無亦無 為不可得空 廣說有畢竟空 無所有空 自相空 諸法空 無法空 有法空 無法有法空 第一義空 空空 不住如是等空義 而心常處於無住 又不住於大空 謂身所棲托 即器世界 十方無量無邊 皆悉是空 故曰大空 此是大乘禪度也 心無心相 不取虗空 諸行不生 不證寂滅 心無出入 性常平等 諸法實際 皆決定性 不依諸地 不住智慧 是般若波羅蜜 梵語般若 此云智慧 以世人聞般若 則生尊重想 言智慧則輕 故從梵語也 知法性體明 離於無明 故修般若 然凡夫執心有相 諸佛則心無心相 二乘取著空相 大乘則不取虗空 權教行於諸行 實教則諸行不生 二乘取證寂滅 菩薩則不證寂滅 二乘心有出入 性非平等 菩薩則心無出入 性常平等 如是 則了知諸法實際 皆決定性 此即是般若真義 然得此般若 自不依於諸地漸修 而又不住著於智慧 此為大乘般若度也 昔如來為蕩相遣執 與二乘人 廣談般若實相之義 而後方說法華授記作佛 葢非由般若之妙 決不能泯法見之執情 苟無般若之力 又何能受菩提之記莂耶 至拈華直指 盡掃言說之筌罤 獨顯當機大用 惟有迦葉尊者 一笑相傳 此佛祖授受般若之法印也 且夫拈華一著 世尊於三百餘會 言說不到 五千教典 詮註不及 然非拈華 則不能顯示般若之法 苟非般若 亦無以深悉 拈華之旨 逮後列祖傳此心印 或以機語 或行棒喝 覿面全提 不容擬議 是深得於般若者也 故達磨一宗惟貴明心見性 視一大藏教 皆為剩語 何有二十餘年之廣談哉 嗟末世狂禪 撥置教乘 妄談般若 其行同於凡夫 便擬與諸佛齊等 實可悲憫 夫如來所演法藏聲教 皆名為文 離一切言音文字 理不可說 是名為義 故經云 凡有言說 名世俗諦 若知無相之相 即是實相 通達實相 即名第一義空 如來知世諦 知第一義諦 以剎那相應般若 便能證得一切智智 一切微細煩惱習氣 皆永不生 名無餘斷 得名為佛 何名為法 實法不壞 是名為法 又於心無所著 名為真法 於一切法無所求 是真求法 於一切法 皆無取著 以諸法實相 不可得故 於一切法 皆不取相 亦不思惟無相諸法 以相無相 俱不可得故 是以行深般若 都無所見 無所得 亦無所住 亦非不住 無變易 無分別 故云不斷凡夫法 不取如來法 是修行般若波羅蜜 然不為得法故修 不為不得法故修 不為修法故修 不為不修法故修 信於般若 則不信一切法 修行於般若 則不修一切法 然欲成立一切法 應學般若 以般若能成立一切法 一切法 皆般若中生故 於一切法 不取不捨 實相法中 無取捨故 又善達實相 了知其中 無染淨故 又不應觀一切法 若可得 若不可得 而能住一切 法 修一切行 成一切智 所以云 若無善巧方便 則不能行於般若也 然諸相應中 與一切諸法空相應為第一 如經云 或遇惡心以刀割佛左膊者 或遇敬心以香塗佛右肩者 如來於割者 不以為恨 塗者不以為恩 故永 P. 38

39 嘉大師云 心與空相應 譏毀讚譽 何憂何喜 身與空相應 刀割香塗 何苦何樂 依報與空相應 施與劫奪 何得何失 此實能與空相應者也 然能與一切諸法空相應 即與般若相應 能與般若相應 乃最尊最勝 最為第一 葢般若相應 即是空相應 即是無相相應 即是無願相應 究竟亦無若相應 若不相應 是以學般若菩薩 於諸法門 如幻如夢 如響如像 如水月 如空華 如變化事 如尋香城 雖皆無實 而現似有 故於一切法 不取有 不取非有 不取亦有亦非有 不取非有非非有 至於不取亦不取 故於一切法 都無所取 由一切法 自性不可得 以無性為自性故 於一切法如是 故於般若亦不取行 不取不行 不取亦行亦不行 不取非行非不行 至於不取亦不取 故於般若 都無所取 由般若自性不可得 以無性為自性故 如來知一切法空 一切法無我 一切法不可得 三界所有 惟是一心 眾生執於有我 起於妄行 於第一義諦不了 自性迷妄 乃有眾苦增長 諸根不實 若能明了第一義諦 則知無我 無我所 無作者 無受者 既無我我所 無作無受 亦無無明 無明既無 餘十一支 隨之而滅 一切眾生 與十二因緣 共行而不見知 是故輪轉 亦不能見其始終 十住菩薩 惟見其終 不見其始 諸佛見始見終 故了了得見佛性 但緣合謂之生 生非實生 緣離謂之滅 滅非實滅 若執空 則為斷見 若執有 則為常見 此二俱邪見 非正見也 又眾生因五蘊諸法 葢覆真性 不知不見 墮於凡夫異生類中 不能出離 是故菩薩於身五蘊 觀色如聚沫 觀受如浮泡 觀想如陽燄 觀行如芭蕉 觀識如幻事 作是觀已 則諸識空 無分別相 諸行空 無造作相 諸想空 無取像相 諸受空 無領納相 諸色空 無變礙相 如是 則不見色與受合 受與想合 想與行合 行與識合 無有少法與少法合 本性空故 又觀身中四大 由執見生 故有地大 由愛見發 故有水大 由緣見起 故有火大 由妄見動 故有風大 此四大者 因眾生四見 相感而生 若形質歸地 精液歸水 煖熱歸火 運轉歸風 四大各歸 無少法可得 本性空故 二乘聲聞 於五蘊中 見身有苦 常懷厭離 欲斷諸集 恒畏其生 證於寂滅 心契無為 勤修道法以求自度 志趨涅槃 菩薩心雖向涅槃 而不取涅槃 身雖住世間 而不為世間法之所染污 葢以處生死為樂 不以涅槃為樂也 又邪見外道 為求解脫 但欲斷死 不知斷生 若法不生 即無有滅 菩薩但斷其生 而死自滅 是故菩薩於苦集滅道四諦 無有少法可得 不見身有苦 亦無集可斷 無寂滅可證 無道法可修 以一念相應妙慧 知自性諸法本空 行於般若 得善方便 而於布施 心無所著 三輪體空 無施受故 住於尸羅 不見戒相及持犯者 行內外忍 不見能忍及可忍者 行於精進 不見能行及所行法 正念靜慮 不見散亂及寂靜者 行深般若 正智觀察 一切法空 不可得故 以不可得 而行六度 具修萬行 於自身命 無所顧惜 於世樂具 心不好樂 知一切法 性皆平等 永不退捨一切智願 知法如空 心無所依 無所著 實無少法可得 本性空故 是以菩薩行深般若 觀如來所說 諸法祕藏 言語道斷 文字性空 眾生十二有支 P. 39

40 由因緣故集 無有集者 亦無滅者 故緣起性空 於身五蘊 因虗妄而有 故五蘊性空 所有四大 由眾生情見 外感以成 虗假不實 故四大性空 至於六入 十二處 十八界等 因五蘊四大 故起六根 由內六根 取外六塵 謂之入 根塵相生而成 謂之處 根塵識 互相因而立 謂之界 諸法相因 俱非實有 故入處界等 諸法性空 如是 乃知眾生無性 謂之人空 知諸法無性 謂之法空 人法既空 則不見有四諦 以至六度萬行 亦無少法可得 無少法可得 故心無所思 心無所思 故無所著 無所著 故名漏盡 於本性空法 真無漏故 不墮三界 故經云 一切墮三界法 是名有漏 出世間法 是名無漏 又修習一切法門 有生住異滅 則名有為 若法無生住異滅可得 則名無為 於一切法 著我我所 此非菩提 覺知一切法平等 離我我所 名為菩提 若不違法相 與法相應 能入平等 顯現義理 此是善巧方便說 我今於大般若經六百卷中 略說其義 有如是也 且吾禪宗一門 稱學般若菩薩 如從上百丈黃檗臨濟一輩 大善知識說法 皆是大乘般若義 而後學反謂支離 棄而不顧 祇取其問答機語 謂之真截提持 而又有執棒喝言語為實法 又認個主人公 本來面目為實解者 其去般若遠矣 然此不住智慧一語 可為宗門藥石 善男子 是六波羅蜜者 皆獲本利 入決定性 超然出世 無礙解脫 此結明六度法也 夫大乘初教中 以前五度如盲 般若如導 為能導引皆歸於實際故 又從般若發起方便願力智四度 然施忍助戒 精進助禪定 後四度皆助般若 總成戒定慧三學 為菩提之資糧也 即涅槃終教 亦以明見佛性為指歸 實教以悟諸法實際為圓頓一乘 是皆尊般若為首導也 又此六度 皆獲本覺中所出之利 而入於決定性 故得超然出世 無礙解脫 夫此之解脫者 非同二乘修於滅諦 離諸苦縛之謂 葢於大乘中 悟諸法空相 無始虗偽 妄想習氣 悉皆滅盡 且知外性 皆自心現 不起分別現行 無明煩惱已伏 即生死中 而得解脫 離生死外別 無解脫也 然二乘修習空法 尚為空法所礙 不知自覺聖智實利 而心能離於一切 又能通達一切 於煩惱生死一切法無礙 故解脫無礙 知般若如虗空 解脫亦如虗空 知般若無邊際 解脫亦無邊際 此大乘無礙解脫境界也 善男子 如是解脫法相 皆無相行 亦無解不解 是名解脫 何以故 解脫之相 無相無行 無動無亂 寂靜涅槃 亦不取涅槃相 此結明涅槃三德 教中云 即寂而照為般若 即照而寂為解脫 寂照不二之體為法身 然般若以無相為宗 解脫以無相為行 法身以無相為體 總從一無相法中出生 又涅槃 具云摩訶般涅拌那 此此云大滅度 大者即法身義 滅者即解脫義 度者即般若義 故以法身解脫般若 為涅槃三德祕藏 三即一 一即三 故喻如 字三點也 今此六波羅蜜 以解脫為要終 故言解脫之法相 皆無相之行 苟或取著解脫 又被解脫所縛 故又云 亦無解不解 是名解脫 後復徵明解脫相義 故曰無有相 亦無有行 無有動 亦無有亂 身心內外 本自寂靜 此即涅槃義 所以華嚴經云 P. 40

41 一切諸法本性清淨 是為涅槃也 若住於涅槃 即涅槃縛 故云亦不取涅槃相 教乘中 窮究至此 其說已盡 縱饒三世諸佛 也須口挂壁上 不能更著一字 唯達磨別傳一宗 正要向者裏討分曉 所以古德云 宗門中事 如籍沒却人家財產了 更索人納物事 秪如即今但問不取涅槃相底是甚麼人 向者裏道得一轉語諦當分明 方許伊談禪論教 解脫菩薩聞是語已 心大忻懌 得未曾有 欲宣義意 而說偈言 此敘述聞法忻懌 忻者歡忻 懌者悅懌 後偈總述如上問答法義以結成之 大覺滿足尊 為眾敷演法 皆說於一乘 無有二乘道 一味無相利 猶如太虗空 無有不容受 此贊法化之德 前序品贊大慈 以求慈化眾生也 此贊大覺 以聞佛自覺覺他 覺行圓滿之法化也 隨其性各異 皆得於本處 如彼離心我 一法之所成 諸有同異行 悉獲於本利 滅絕二相見 寂靜之涅槃 亦不住取證 入於決定處 此明均獲之利 言佛隨眾生性之各異 皆令得入於本際之處 如彼諸眾生 能離虗妄之心我 即得一法之所成就 至於諸有眾生 雖有同異之行 悉能令獲於自心本覺之利 而滅絕有無二相之妄見 得寂靜之涅槃 然亦不住於取證 若取證涅槃 謂之二乘果縛 不成增進 不為大乘 因不住取證 故得入於決定處也 無相無有行 空心寂滅地 寂滅心無生 同彼金剛性 不壞於三寶 具六波羅蜜 此言無相之妙 如佛言無相無行中 得空寂之心 住寂滅之地 心心寂滅 頓然流入妙覺果海 而此寂滅 於心無生 同於金剛性體 而不壞自性三寶 具六波羅蜜 是皆未曾得聞之法也 度諸一切生 超然出三界 皆不以小乘 一味之法印 一乘之所成 此述轉化之願 言我今始知度諸眾生 超出三界 皆不可以小乘法 唯說此一味真實之法以印之 然眾生於此一乘圓頓 而必有所成矣 爾時大眾 聞說是義 心大忻懌 得離心我 入空無相 恢廓曠蕩 皆得決定 斷結盡漏 此總結悉檀歡喜之益 所言恢廓曠蕩 乃形容入空無相之心境 盡漏者 欲界以內心外境而生愛 為欲漏 色無色二界 以內外惡法因緣 成一切煩惱 為有漏 又以三界無明 與我見合 不能了知 我及我所 不別內外 為無明漏 此三漏 能令心連流注散 故與見思二惑 及五住地煩惱同 然離於虗妄心我 則其漏自盡矣 此偈 解脫菩薩 廣問修行出世之法 後五品 別明此無相法中之義 而最後一品 又收前六品中之法義也 然華嚴第六現前地云 三界所有 惟是一心 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 皆依一心而立 於是逆順觀諸緣起相 知自性空 無作無受 即得空解 P. 41

42 脫門現前 知自性滅 無有少法相生 即得無相解脫門現前 入空無相無有願求 即 得無願解脫門現前 又欲滿菩提分法 念一切有為 和合則轉 無和合則不轉 緣集 則轉 緣不集則不轉 固當斷此和合因緣 然為成就眾生 亦不畢竟滅於諸行 故起 於大悲不捨一切 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 名無障礙智光明 以其能觀一切自性平等清 淨 入甚深法門 雖修菩提分法因緣 而不住於有為 雖觀有為而自性寂滅 而又不 住於寂滅中 則得百千空無相無願三昧門 悉皆現前 於諸法如實相 隨順無違 得 明利隨順忍 此無相法品 即同一法義也 音釋羼 ( 音薩 ) 洎 ( 音忌 及也 ) 懈 ( 音戒 懶也 ) 怠 ( 待上聲 慢倦也 ) 莂 ( 音必 受記成佛謂之記莂 喻如種禾移蒔也 ) 筌 ( 音詮取魚器 ) 罤 ( 音題 兔網 ) 膊 ( 音博 肩膊 ) 拌 ( 音潘 俗作 [ 拚 - ㄙ + 云 ]) 懌 ( 音亦 ) 恢 ( 音奎大之也 ) 廓 ( 與擴同 張小使大 謂之廓 ) 曠 ( 音纊 空濶也 ) 蕩 ( 唐去聲 廣遠也 )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四 P. 42

43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五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 諔 - 又 ] 震述無生行品第三此為法忍分 夫法忍者 即無生法忍也 無生法有十 一諸蘊自性無生 二諸見自性無生 三空自性無生 四性自性無生 五時劫不遷自性無生 六涅槃生死自性無生 七說法音聲寂默自性無生 八智慧分別自性無生 九神通道力一一周遍自性無生 十不出剎那際 對現三世盡古今劫 一切眾生身自性無生 菩薩入第七地 先當以方便慧 發起殊勝廣遠之行 方能證無生法忍 故此品之名 乃為無生行 又必從自心上 辨明無生之法 所以假心王菩薩發問 若求契證之功 須具決烈性 發大勇猛 用剛斷之智 乃能證入 葢忍者 刃於心也 將一切世間有為有漏之妄心 真下一刀而割裂之 永不復起 此乃得忍之義 所以般若經云 一切法無我 得成於忍 又大經云 離心意識分別想 入一切法 如虗空性 是得無生法忍 又云 於一切法 念念無生滅相可得 是名無生法忍 又云 菩薩行六波羅蜜 住三解脫門 無方便善巧 於法生染著 是法愛 如宿食生 能為過患 即不能入正性離生 是名菩薩頂結 墮於二乘 若離於法愛 一切法無所得 名離生 則不墮頂結 又云 正性 即涅槃之理 離生 即見道無漏智 得此智 自不為煩惱所迷 而於三界受生 若能如是 即入正性離生 得無生法忍 以是觀之 無剛斷 決不能離 不割裂 豈非是愛 只此二語 無生法忍之義 已盡於斯 然今行此無生行 以求證於心體 必須從法上辨心 故先言法而後言心 若心之所行 而契於無生之法 即便證此心體於日用動靜之間矣 夫何難之有 此品 從無相法品中 無生之心句發來 爾時心王菩薩 聞佛說法 出三界外 不可思議 從座而起 叉手合掌 以偈問曰 此序述聞法啟問 然菩薩問法之儀 皆各不同 如圓覺中十二菩薩 皆禮足右繞 長跪叉手而問 又必三請乃止 此會獨不然 葢有所表也 今心王唯叉手合掌 表身心合一 戒定慧三學 決定圓成 若三學圓成 始證無生法忍也 如來所說義 出世無有相 可有一切生 皆得盡有漏 斷結空心我 是則無有生 云何無有生 而得無生忍 此贊頌法利 以發起無生忍之問也 言佛所說義 乃超出於世間 而實無世間有為之相 可謂所有一切眾生 莫不皆得令其盡於有漏 斷於結 空於心我 由是觀之 則無有於生矣 云何無有於生 而言有得於無生法忍耶 葢恐後世眾生作有得想 故興此問 爾時佛告心王菩薩言 善男子 無生法忍 法本無生 諸行無生 非無生行 得無生忍 即為虗妄 P. 43

44 此示忍揀明 葢無生法忍者 謂此心於一切生滅之法 本無所生 非謂諸行無有所生也 若諸行無有所生 非可謂之無生行 若以此謂之得無生忍 乃是有無得失之想 即為虗妄矣 後地藏菩薩問 法若無生 收此法本無生之義 心王菩薩言 尊者 得無生忍 即為虗妄 無得無忍 應非虗妄 此揀問誤解 謂如佛所言 若謂得無生忍 即為虗妄 若乃無有得於無生忍者 應非虗妄矣 佛言 不也 何以故 無得無忍 是則有得 有得有忍 是則有生 有生於得 有所得法 竝為虗妄 此折非揀妄 謂若言無有得於無生忍 亦不出得失有無之中 是則同於有得 既同於有得 亦乃有忍 是則真有無生法忍矣 若果有無生 於心有得 即是有所得法 作此計度 竝為虗妄 此皆以知解分別 以盡夫後世之疑也 心王菩薩言 尊者 云何無忍無生心 而非虗妄 此正問其義 始出此心字 從前兩番窮詰 只為此一字耳 佛言 無忍無生心者 心無形段 猶如火性 雖處木中 其在無所 決定性故 但名但字 性不可得 欲詮其理 假說為名 名不可得 心相亦爾 不見處所 知心如是 則無生心 ( 流通本作心生 ) 此明無生心 言此心無形段可見 亦無處所可住喻如火性之在木中 但虗有名字而不可得 今欲詮釋其理 故假說為名 而名實不可得 心相亦爾 知心如是 則是無生之心 瞿曇老漢當時如是論說 總屬支離 連累後代 種種說心論性 總是相樓打樓 依樣畵樣 皆不能出於範圍 如西天不如蜜多尊者偈云 真性心地藏 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 方便呼為智 又如東土六祖曰 我有一物 無頭無尾 無名無字 無背無面 諸人還識否 時沙彌神會曰 是諸佛之本源 神會之佛性 祖曰 向道無名無字 汝又喚作本源佛性 已後有把茅葢頭 也只成知解宗徒 所以宗乘中 至南岳馬祖百丈黃檗臨濟 代代顯大機大用 翻盡心性窠窟 直顯頓悟一宗 然而返觀一大藏教 如嚼飯喂嬰兒相似 雖然 為下根人 固合如是 亦怪伊不得 善男子 是心性相 又如阿摩勒果 本不自生 不從他生 不共生 不因生 不無生 何以故 緣代謝故 緣起非生 緣謝非滅 隱顯無相 根理寂滅 在無有處 不見處所 住決定性故 是決定性 亦不一不異 不斷不常 不入不出 不生不滅 離諸四謗 言語道斷 無生心性 亦復如是 云何說生不生 有忍無忍 若有說心 有得有住 及以見者 即為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為長夜 了別心性者 知心性如是 性亦如是 是無生行 此明無生行 阿摩勒 葉似棗 華小而白 果如胡桃 味酸甜 可入藥 又菴沒羅 葉似柳而長 果似梨 一翻云難分別 謂其似桃而非桃 似柰而非柰 可以療疾 又菴摩勒 形似擯榔 食之除風 此土皆無 故不翻 今此言阿摩勒果 因移接乃 P. 44

45 生 故以為喻 言不因生者 不無因而生也 不無生者 亦不無有生也 如龍勝菩薩中觀論偈云 諸法不自生 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 是故說無生 取義同此 後又徵明其義 謂此乃緣之代謝故 以緣起而生 非實有所生 以緣謝而滅 非實有所滅 緣滅即隱 緣起即顯 本無有相 若窮詰其根源 而真理本自寂滅 欲求其在 終無有處 然不見其處所 以其住於決定性故 是決定性 無有名狀 亦非一異斷常 入出生滅等相 若謂生滅等相 即同於四謗 葢有是增益謗 無是損滅謗 亦有亦無 是相違謗 非有非無 是戲論謗 四謗若離 百非都絕 至此則言語道斷 何有生與不生 有忍無忍 若有說於心有所得 有所住 及以有無等見者 即為不得無上正徧知覺 而困於無明長夜矣 若真曉了分別此心性者 知心之性相如是 性體亦如是 是則為無生行 然心之與性 本非二物 迷則結性為心 悟則轉心成性 正如水之成氷 而氷還成水也 心王菩薩言 尊者 心若本如 無生於行 諸行無生 生行不生 不生無行 即無生行也 此自審於解 言此心若本自如 於心 無所生於一切諸行 於諸行 亦無所生於其心 如是 則無生之心 與一切諸行 二俱不生 不生則無所行 是即無生行也 佛言 善男子 汝以無生而證無生行耶 ( 北藏作也 ) 此揀問所證 心王菩薩言 不也 何以故 如無生行 性相空寂 無見無聞 無得無失 無言無說 無知無相 無取無捨 云何取證 若取證者 即為諍論 無諍無論 乃無生行 此發明正解 初拂去所詰之意 而後乃發明 言如無生行者 性相二俱空寂 即今無見無聞 體自空故 無得無失 性本具故 無言無說 文字性空故 內無知覺 外無幻相 無一法可取 無一法可捨 云何而有取證 若有取證者 即為諍論 以言相爭曰諍 執理辨駁曰論 須是無諍無論 乃為無生行 此無生行 即是淨名問菩薩入不二法門 時法自在菩薩首唱云 生滅為二 法本不生 今則無滅 得此無生法忍 是為入不二法門 諸菩薩各各說已 最後文殊大士曰 如我意者 於一切法 無言無說 無示無識 離諸問答 是為入不二法門 復以問於淨名 淨名默然無言 文殊嘆曰 善哉 是真入不二法門 是時眾中五千菩薩 聞說是已 皆入不二法門 得無生法忍 肇法師曰 有言於無言 未若無言於無言 所以示默然也 今以不二法門 而證心王菩薩之解 若合符節 然初祖西來 以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直接世尊拈華正傳心印一宗 至今四十有三傳 皆用勦絕著子 要人將金剛王寶劍 向自己意根下一揮 直教一斬一切斷 而顯無言之旨 用覿面一機 真是得忍法門 但世尊當日曲為後世眾生 敷演教義 不肯截斷葛藤 致使心王牽枝引蔓 設遇而今濟下兒孫 纔見伊恁麼說 便喝住云 此猶涉唇吻在 屏却咽喉唇吻 快道一句來 且看 P. 45

46 心王作何抵對 佛言 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此印成其解 雖然 者一句 也是惡毒語 直使心王退身三步 心王菩薩言 尊者 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菩提性中 無得無失 無覺無知 無分別相 無分別中 即清淨性 性無間襍 無有言說 非有非無 非知非不知 諸可法行 亦復如是 何以故 一切法行 不見處所 決定性故 本無有得不得 云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自斷真見 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云無上正等正覺 在菩薩 始能發此覺心 在諸佛 始能得此覺果 般若經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有定法 實無有法 無有少法可得 於是中無實無虗 今心王所言 亦即此義 故曰菩提性中 本自具足 無有得失 本無迷 故亦無覺 心不自知故無知 又分別是識 不分別是智 故無分別相 然無分別中 即清淨性 以故真常獨露而無間襍 不立文字而無言說 絕於朕兆而非有 任運自在而非無 體性湛寂而非知 靈明常照又非不知 至於一切可修之法 可行之行亦爾 俱不見有處所 得決定性 本無有得與不得 云何而言得於阿耨菩提耶 雖然 心王被世尊驀頭一印 便覺頂門重 看來也是膽小 華嚴經云 如來成正覺時 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 又菩薩摩訶薩知自心 念念常有佛成正覺 若恁麼會去 也只是尋常事耳 佛言 如是如是 如汝所言 一切心行 不過無相 體寂無生 所有諸識 亦復如是 何以故 眼眼觸悉皆空寂 識亦空寂 無有動不動相 內無三受 三受寂滅 耳鼻舌身 心意意識 及以末那 阿梨耶 亦復如是 皆亦不生寂滅心 及無生心 此重印釋成 夫佛與心王 皆曲為後世眾生 互為唱酧 故云 如汝所言 葢此非為印成心王可知矣 下發明無生法忍心量境界 言一切心中之行 亦不過於無相 其體本自空寂無生 所有諸識亦爾 如眼根 及眼觸之色塵 與眼根之識 皆本空寂 無動與不動之相 於內 本無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夫苦受中 具壞苦行苦苦苦 樂受中 唯壞苦 不苦不樂受中 唯行苦 如眼識中苦受 具三苦者 眼視苦色是壞苦 苦色觸眼是行苦 眼與色交互 為苦苦 其樂受中 見好色不常 緣謝即壞 不苦不樂受中 一切色皆有無常所侵 若眼之根塵色三 悉皆空寂 而此三受 皆歸寂滅 至於耳鼻舌身 心意意識亦然 各有三受 具三種苦 如耳聞苦聲 苦聲觸耳 耳與聲交互 是苦受中三種苦 耳聽好聲不常 是樂受中壞苦 終有無常所侵 是不苦不樂中行苦 餘如鼻聞惡臭 舌甞苦味 身遇惡觸 心意緣慮苦境 意識分別苦法 又惡臭觸鼻 苦味觸舌 惡觸觸身 惡境逼心 惡法亂意 以至鼻舌身心意意識 與臭味觸 及境法交互等 皆是苦受中三苦 一切皆是不常 是樂受中壞苦 一切終有無常所侵 是不苦不樂受中行苦也 以眼根例推 悉皆空寂 然心意意識一句 成唯識論云 約緣慮積集 八識皆名心 若集諸種子 第八獨名心 又約等無間思慮 P. 46

47 八識皆名意 若恒審思慮 第七獨名意 約了達分別 八識皆名識 若了別六塵粗境 前六可名識 謂其皆從所依之根而發 為屬為助 一如六根之識 故曰識 末那 此云染污 第七識之名 謂其與我見癡慢愛四惑相應 能染污真性 故得此名 阿梨耶 此云藏 謂能含藏諸種子 以變起諸現行故 又謂之現識 以能隨五塵 對至即現 無有前後 任運而起 如鏡之現像故 又具能所執三義 謂我愛執所攝藏也 又名阿陀那 此云執持 謂能執持善惡業果 故又謂之業識也 復名毗播迦 此云異熟 以其能變心真如相而為異 受前七識善惡業所熏 而成熟為果故 前言心意意識一句 隨眾生虗妄心識而言 後末那阿梨耶 以明菩薩修行大乘 七八二識之別 據法相宗云 第八識有三位 名異而體不異 凡位至七地 名梨耶識 八地至等覺 名異熟識 佛位 名陀那 ( 亦云無垢 ) 識 前二 真妄和合 後一 純真 又云 唵摩羅識 ( 此云白淨 ) 乃佛位純真之識 若無此識 則過未因緣 悉應忘失( 見後本覺利品中 ) 然經言一心 論云唯識 心意識三 名字雖異 皆以寂滅為體 而亦不生寂滅心 及無生之心 此真為無生行也 後地藏菩薩問無生識 乃收此中之義 若生寂滅心 若生無生心 是有生行 非無生行 內生三受 三行 三戒 若寂滅生 心則不生 心常寂滅 無功無用 不證寂滅相 亦不住於無證 可處無住 總持無相 即無三受 三受等三 悉皆寂滅 清淨無住 不入三昧 不住坐禪 無生無行 此揀明無生行相 乃承上所言 若生寂滅與無生之心 是即有生行 非謂之無生行 於內則生三種受 由三受 便隨情識而行 起貪瞋癡三毒 成三惡業 然貪因緣盜 瞋因緣殺 癡因緣婬 此三因若斷 即三緣不生 故以三戒作對治方便 一攝律儀戒 明止作持犯 二攝善法戒 修一切菩提分法 三攝眾生戒 即饒益有情 雖然 若寂滅之心生 則妄心決定不生 而心體常自寂滅 如是 則功用俱泯 故曰無功無用 既無功無用 則自不取證於寂滅之相 亦不住於無證 可處而無所住 此是總持無相大解脫法門 若得如是 即無三受 而三受 三行 三戒 亦皆寂滅 一切法性 皆得清淨 皆依無住而住 入不三昧 亦不住坐禪 是為無生無行 華嚴第七遠行地菩薩 成就圓滿方便慧 而住於此地 無有一念休息廢捨 行住坐臥 乃至睡夢 未甞暫與葢障相應 念念中 常能具足十波羅蜜 修無相行 成就不可思議 身語意業無相行 故行於實際而不作證 雖示現生死而恒住涅槃 雖萬眾圍繞而心如獨處 雖以願力三界受生 而不為世諦所染 雖常寂滅 以方便力 而還熾然作用 雖隨順一切世間 而常行一切出世之法 獲如實三昧 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 無所取著 猶如虗空 是名得無生法忍 能於三千大千世界 為大明師 即此 便入第八地 捨前七地一切功用行 住無功用 為深行菩薩 離於諠諍 所作皆息 住於報行 得真寂滅心 至此 又發起無功用大覺慧 獲無量差別智 得入法流門中 入一切智智境界 今此中 即華嚴七地入八地 所修所證行相 P. 47

48 心王菩薩言 禪能攝動 定諸幻亂 云何不禪 此揀問 禪寂之義 葢禪能攝心之所動 而能定諸虗幻亂想 云何而言不住於坐禪耶 夫禪為靜慮 乃第五地中行相 凡初習禪定 正身端坐 或半跏趺 或全跏趺 先挺動其身 并諸骨節 作七八反 如自按摩法 既而令脊相對 身心適然 乃開口吐胸中濁氣 想身分中 百脈不通處 皆得舒暢 後方閉口 納鼻中清氣 如是至三 若習久 身息調和 但一亦得 次當唇齒相合 舌拄上齶 後方閉目 祇令斷光而已 若欲出定時 先開口放氣 想息從百脈隨意而散 然後微動其身 及肩胛頭項 以至於足 復以手徧摩 悉令柔軟 又擦手令煖摩抄兩眼 方使其開 乃可隨意 葢入定 從粗入細 出定從細出粗 若在定既久 出時陡促 則細法未散 恐於身中 作風痛諸患 至若調息之法 有聲喘氣息四相 守聲則散 守喘則結 守氣則勞 守息則定也 若夫論禪定之法 余嘗得諸藏典中 如經云 初學不思議三昧 當繫心一緣 若久習成就 更無心想 恒與定俱 此修定之初門也 又云 若入徧處定 或行或住 或坐或臥 隨所入定 境界現前 如是 則繁興大用 無有不定時矣 此修定得力處也 又經中言次第入定之法云 結跏趺坐 正念現前 便入初禪 從初禪起 入第二禪 從二禪起 入第三禪 從三禪起 入第四禪 又云 有覺有觀 念得喜安 遊心初禪 無覺無觀 定生喜樂 遊心二禪 護念清淨 無有眾想 遊心三禪 憂喜既盡 無復苦樂 意念清淨 遊心四禪 又云 清淨心中 諸漏不動 名為初禪 粗漏已伏 名為二禪 安隱心中 歡喜畢具 名為三禪 諸苦樂境 所不能動 名為四禪 此四是色界 以禪為樂為食 然初禪過患 內有覺觀 故外有火灾 二禪過患 內有歡喜 故外有水灾 三禪過患 內有喘息 故外有風灾 至四 禪內外過患 一切俱無 諸灾所不能及 得四禪已 於自身相 與虗空相等 心緣虗空無邊 而為行相 即證空無邊處定法 從空無邊處起 觀空無邊 識亦無邊 觀空則外 觀識則內 一心緣識無邊處 而為行相 即證識無邊處定法 從識無邊處起 空色既亡 識心都滅 澄定寂然 無去無住 故以無所有處 而為行相 即證無所有處定法 亦名不用處 從不用處起 如存不存 若盡非盡 故以非想非非想處 而為行相 即證非想非非想處定法 亦名有想無想處 此四 是無色界 以寂為食為樂 至此身心滅盡 定性現前 無復行相 滅諸想受 名滅盡定 二乘人 又名此定為想知滅定 故曰有想無想處想滅 入想知滅定 得此想已 作是念 有念為惡 無念為善 若不為念行 不起思惟 微玅想滅 粗想不生 即入想知滅定 此名背捨法 亦名次第滅想法 通前四禪 名為九次第定 又云 若入初禪 則聲刺滅 入第二禪 則覺觀刺滅 入第三禪 則喜刺滅 入第四禪 則出入息刺滅 入空處 則色想刺滅 入識處 則空想刺滅 入無所有處 則識想刺滅 入非想非非想處 則無所有想刺滅 入滅盡定 則想受刺滅 此諸想中 以不用處想為無上 諸言有想 諸言無想 於其中間 P. 48

49 能次第得想知滅定 是為第一無上想 又云 從初禪起 次第入於滅受想定 從滅受想定 次第還入 至於初禪 是名師子奮迅三昧 喻如師子奮迅之時 既能進前奮迅而去 亦能却行奮迅而還 此餘獸之所不及 諸佛菩薩 入此三昧亦爾 因名師子奮迅三昧 既因師子奮迅三昧 逆順出入 故菩薩有超越三昧 能超越諸法次第 有順入超 逆入超 順逆入超 逆順入超 超出亦爾 此名超越三昧 然菩薩能具足超 聲聞不能具足超 但能從初禪超入三禪 尚不能超二 何況能超三耶 菩薩從初禪 便能超入滅受想定 故名頂禪 亦名佛智三昧 所謂隨意自在 善入出住也 又云 如來於滅度時 從初禪次第入於滅盡三昧 從滅盡三昧起 入燄光三昧 從燄光三昧起 入水氣三昧 復從水氣三昧起 還入燄光三昧 從燄光三昧起 還入滅盡三昧 次第還入以至初禪 復從初禪至滅盡三昧 而入無餘涅槃 又云 菩薩雖入滅定 而不樂著寂滅 俱時發起四心 由慈辦悲 緣悲得喜 緣喜有捨 由空得無願 由無願得無相 是為解脫門 亦名三三昧也 然比丘心無異緣 意在禪息 其始以一心專思寂想為旨訣 而能隨意自在 善入出住為要終也 故文殊師利云 昔初發意求入不可思議定 我於今日 無復此意 當入不可思議定 若我入不可思議定者 則成可思議矣 此誠可與學般若菩薩言之 而未可與二乘人說也 佛言 菩薩禪即是動 不動不禪 是無生禪 禪性無生 離生禪相 禪性無住 離住禪動 若知禪性 無有動靜 即得無生 此示無生禪為第一義 言禪即是動者 即前所謂無生之心 譬如虗空 無有動住 無有起相 無有作相 又如具離空寂 心處無住 是禪波羅蜜也 以離於動靜 故曰不動不禪 是無生禪 然禪性本無生 當離於生 是禪之行相 禪性本無住 自當離其住於禪動之相也 若知此禪性無有動靜之相 即得於無生矣 台教依一心三諦 修三止觀 分藏通別圓四教 謂圓教三諦圓融 此心即空即假即中 一心具十法界 三千性相 百界千如 安心止觀 以三觀破三惑 三觀一心 無惑不破 此亦與圓覺中二十五輪 最後三觀齊修義同 圓覺又云 修於禪那 先取數門 為初首方便 疏云 次第有六妙門 一數 二隨 三止 四觀 五還 六淨 一數息 攝心在數 不令馳散 二隨息 心隨於息 捨於數故 三止 凝心寂慮 捨隨修止 四觀 不著於止 起觀分別 五還 捨觀修還 轉心返照 六淨 捨還修淨 淨心成就 心無所依 不起妄想分別 能發真性之明 前三是定 後三是慧 台教謂修此六妙門 能至涅槃之道也 昔有大珠慧海禪師 因止觀座主來參 問曰 如智者大師說止破止 說觀破觀 住止沒生死 住觀心神亂 且為當將心止心 為復起心觀觀 若有心觀 是常見法 若無心觀 是斷見法 亦有亦無 成二見法 試請說看 座主不能對 珠曰 何曾修得止觀來 圭峯禪師以禪教互相非毀 甞著禪源詮 其序略曰 禪 是天竺之語 具云禪那 此云思惟修 亦云靜慮 定慧之通稱也 源者 是一切眾生本覺真性 悟之名慧 修之名定 定慧通明為禪 又云 若頓悟自心 P. 49

50 本來清淨 元無煩惱 無漏智性 本自具足 此心即佛 畢竟無異 依此而修 是最上乘 禪 亦名如來清淨禪 達磨門下 展轉相傳者 是也 無生般若 亦不依住 心亦不動 以是智故 故得無生般若波羅蜜 此別明般若義 言既得此無生 即得於般若 何故 以無生亦不依於有住 而心本亦不動 以有是智故 故得無生般若波羅蜜也 心王菩薩言 尊者 無生般若 於一切處無住 於一切處無離 心無住處 無處住心 無住無心 心無生住 如此住心 即無生住 尊者 心無生行 不可思議 不思議中 可不可說 此自述領解般若 以明主伴互為唱酧也 故承上而言 無生般若者 今我已知於一切處 皆無所住 亦無所離 然此無生之心 本無住處 亦無處可住其心 由此心無住處 無處住心 故心得於無生而住 如此而住其心 即是無生住矣 既而又歎美其法曰 尊者 心無生行 誠不可以心思口議於其間也 然此不可思議中 正智現前 雖可說 而又不可說 固當於言外體而明之 佛言 如是如是 此印成其解 如是者 唯如為是 重言者 深美之也 此又為不可說 下一注脚矣 心王菩薩聞如是言 歎未曾有 而說偈言 此述聞法喜歎 後說偈發明 滿足大智尊 廣說無生法 聞所未曾聞 未說而今說 此贊法所未有 然佛以智方便 為後世眾生演說斯義 故即稱大智也 前無相法中 亦說無生 而未能若此 所以謂廣說也 然我等今聞所未曾聞 而如來四十餘年未說之法 今亦說之矣 猶如淨甘露 時時乃一出 難遇難思議 聞者亦復難 此歎聞遇之難 時時 猶言久久也 如是妙法今已說 雖云後世難遇此法 然欲求聞而深解者 亦復難矣 無上良福田 最上勝妙藥 為度眾生故 而今為宣說 此明悉檀法利 葢田能長養根苗 而藥能療身心之病 以明度生說法意也 爾時眾中 聞說此已 皆得無生 無生般若 此結眾聞獲益 無生般若 本是七地中法 在會同聞而得共證 理固然也 又須知初地至七地 同修無相法 次第斷俱生我法二執 同入滅定 但前六地 有出有入 定相未忘 以其同於二乘 厭生死 欣涅槃 墮有為行 有能取所取故 七地則遠離定相 能念念入 念念起 念念無相 以捨於二乘之善 住於亡善之地 無生死涅槃之相 第功用未忘 心量猶在 故必至八地 捨離藏識 俱生我執已盡 一切種種相滅 方得住於滅定不起 然以自覺聖智之力所持 終不為定相所醉 是故不取證涅 P. 50

51 槃 而上求下化也 音釋療 ( 音料 治病也 ) 諍 ( 爭去聲 ) 駁 ( 音博 色不純也 ) 吻 ( 音刎 脣邊曰吻 ) 屏 ( 音丙 除也與迸同 ) 朕 ( 呈錦切 上聲 線縫處 又帝王自稱曰朕 ) 兆 ( 音趙 與兆同事先見也 ) 驀 ( 音麥 躍身上馬之狀 ) 供 ( 平聲 具也 ) 首 ( 去聲 有罪自陳曰首 ) 諠 ( 音暄 譁也 囂也 ) 挺 ( 汀上聲 聳直貌 ) 齶 ( 音噩 ) 胛 ( 音夾肩脾 ) 嚙 ( 音舛 息在心胸之圓則嚙 ) 奮 ( 音糞 鳥忽飛起貌 又力舉也 ) 迅 ( 音信 疾也 又與奮同 奮亦音信 鳥之張羽自奮也 )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五 P. 51

52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六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 諔 - 又 ] 震述本覺利品第四此為轉識分 唯識論云 約了達分別 八識皆名識 若了別六塵粗境 前六獨名識 故前六 總名分別境識 其第八識 又名本覺識 今此品 既以本覺標為名 何以不言第八識 而反言九識耶 葢以轉八識為第九識耳 九識 梵語名為唵摩羅 此云清淨 又云白淨識 即第八異熟識 謂成佛時 轉第八而成唵摩羅 無別第九 又名無分別智光 即佛性正因 又名阿摩羅識 有二種 一所緣 即是真如 二本覺 即真如智 能緣 即不空如來藏 所緣 即空如來藏 此二 竝以真如為體 又此第九 總攝諸識 乃于前八識中 加唵摩羅識故 又諸識中 有體用二心 識性是體 識相是用 如寂滅心 即九識 是體 生滅心 即前八識 是用 以用即體 故生滅即不生滅 以體即用 故不生滅即生滅 然生滅無性 寂滅隨緣 其體用本不二故 又此轉字 即從利字轉出 以九識即第八識所轉 亦猶本覺所出之利 是故標為本覺利品也 又菩薩為住世利人 故云留惑潤生 如解深密經 是入惑之初門 說九識 名純淨識 接引初根 留惑不滅 令悲智漸漸得生 而楞伽為大乘根 頓說第八識 為如來藏 皆直示惑之本實 葢不斷眾生住地無明 即顯諸佛根本不動智 此留惑潤生義也 九識 有十種名 一曰真識 自體非偽故 二曰無相識 體非有無故 三曰法性識 軌用不改故 四曰佛性真識 真覺常存 體非隱顯故 五曰實際識 性絕虗假故 六曰法身識 大用無方故 七曰自性清淨識 隨流不染故 八曰阿摩羅識 此云無垢淨識 無有變異 如如可為究竟故 九曰真如識 體非一異故 十曰不可名目識 勝妙絕待故 然欲使眾生轉諸情識 入唵摩羅 只要策發其自心一覺 別無他法 又釋摩訶衍論中 立十種識心 眼識心 至第八阿賴耶識心 其第九 名多一識心 第十 名一一識心 故契經中云 心量雖無量 而不出十識 此即前九中 加一切一心識 總攝前九故 如是十種心量中 初九種心 不緣真理 後一種心 得緣真理而為境界故 然此品 正是第八不動地行相 俱生我執已盡 所作皆息 住於報行 得寂滅現前 有為無為 二行已終 是為究竟 今此無住菩薩 住於不動 法爾如是 故佛為其發起無功用大覺慧 發起無量差別智 故以無住為名 而表能入於一切智智境界 葢達法身之理 名一切智 差別智名一切種智 一切智智 乃根本智中修差別智也 又八地修願波羅蜜 表願之無住 此品 又從無相法品中 本無本處發源 爾時無住菩薩 聞佛所說一味真實 不可思議 從遠近來 親如來坐 專念諦聽 入清白處 身心不動 此先示儀表法 從遠近來 表從遠行地 近來至此 親如來坐 表智力自在 依諸法如義而住 專念諦聽 表離於喧諍 入清白處 表入無垢淨識 身心不動 表第 P. 52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6-23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意生身就是要以平等為基本, 自己平等, 眾生平等, 我 他都平等, 這個時間才能夠慢慢修意生身 思念 : 思 : 是善思, 是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念 : 是打破六識 六識不存, 五識不攀緣, 七識平等了, 這個時間才是起意生身的時間 意生身都是在平等性上面起的 意生身雖然是分別通相, 但不是真正的分別

意生身就是要以平等為基本, 自己平等, 眾生平等, 我 他都平等, 這個時間才能夠慢慢修意生身 思念 : 思 : 是善思, 是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念 : 是打破六識 六識不存, 五識不攀緣, 七識平等了, 這個時間才是起意生身的時間 意生身都是在平等性上面起的 意生身雖然是分別通相, 但不是真正的分別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請各位合掌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講次 :#217 講述日期 :06/15/2004 講者 : 高老師先祿居士轉錄者 : 學生薄海雷 卷三 ( 經文 )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 : 意生身分別通相, 我今當說 諦聽! 諦聽! 善思念之 (p237-1)

More information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空教 ) 解深 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 阿賴耶識的思想 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甚深意 = 密意 甚深意 : 般若經中佛說 甚深意 = 一切法空 nirmocana: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T050X_02

T050X_02 1. 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為頓為漸耶 佛告大慧 漸淨非頓 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陶家造作諸器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技術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大般若經 中菩薩摩訶薩不證實際的探討 一 前言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52 期,2010) 玄奘大師所譯的 大般若經 是由 16 部經典所組成, 分成十六分, 也稱作十六會 前三分的內容大致相同而經文長短有異, 其品數和卷數為 : 初分 七十九品 400 卷 : 卷 1 卷 400 第二分 八十五品 78 卷 : 卷 401 卷 478 第三分 三十一品 59 卷 : 卷 479 卷 537 以下引用這三分的經文,

More information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我的 十六 異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3 習應品 ( 資料 8) 開仁編 2018/12/1 書 p.28 經 佛告舍利弗 :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應如是思惟 : 菩薩但有字, 佛亦但有字, 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字 ; 色但有字, 受 想 行 識亦但有字 舍利弗! 如我但有字, 一切我常不可得, 眾生 壽者 命者 生者 養育 眾數 人 作者 使作者 起者 使起者 受者 使受者 知者 見者, 是一切皆不可得

More information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More information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佛子 諸佛世尊 有十種廣大佛事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 皆不能知 去來現在 所有一切聲聞獨覺 亦不能知 唯除如來威神之力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諸佛 於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世界 兜率陀天 皆現受生 修菩薩行 作大佛事 無量色相 無量威德 無量光明 無量音聲 無量言辭 無量三昧 無量智慧 所行境界 攝取一切人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阿脩羅等 大慈無礙

More information

30 395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馬祖道一與洪洲禪思想 / 前言 壹 馬祖道一開悟的機緣 709 788 空大學訊 97. 4. 16 31 677 744 1 32 395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貳 馬祖的無相心法三步驟 空大學訊 97. 4. 16 33 2 34 395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叁 洪州禪的特色 一 大珠慧海禪師 ( 西元? 年至 822 年 ) 3 二 石鞏慧藏 空大學訊 97.

More information

No. 651 金剛三昧經註卷第一失譯人名附北凉錄明會稽顯聖寺沙門圓澄註金剛義言堅固三昧義翻正見世以不見為昧佛法以無見為正見故亦云正定因二行所發故有二名為止所發則名正定修觀所發則名正見見驅內惑定却外魔二者同得堅固取喻金剛也夫金剛之為義也而有多種姑舉三名一曰能持二曰勇徤三曰威猛是三者合三世間能持者即是

No. 651 金剛三昧經註卷第一失譯人名附北凉錄明會稽顯聖寺沙門圓澄註金剛義言堅固三昧義翻正見世以不見為昧佛法以無見為正見故亦云正定因二行所發故有二名為止所發則名正定修觀所發則名正見見驅內惑定却外魔二者同得堅固取喻金剛也夫金剛之為義也而有多種姑舉三名一曰能持二曰勇徤三曰威猛是三者合三世間能持者即是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35, No. 651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651-A 金剛三昧經註解敘夫真心獨露若皓月之朗於太虗法性無虧似驪珠之耀於滄海了了不昧日用明明無生即生以真如不守自性而變現隨緣生即無生以實相本來無物而一塵不受求之叵得如木中火決定是有而方處無憑體之即神比鏡內華儼然可見而取不能得無方妙用猶暎色之摩尼影雖移而體實不變具足本來若迷家之貧子身雖困而寶未甞無悲夫我輩沈埋曠劫迷背日深本有家財致生難認良由不逢善友開悟何從故我如來離兜率降皇宮捨富貴逃雪嶺苦行六年覩星成道作眾生之慈父為九界之宗師三七思惟法輪大轉葢為利鈍難齊所以教分漸頓四十餘年欲說不能說權實互覆涅槃時近欲休不能休罄示一心其猶握金剛劒用斬群疑豎正法幢破諸邪惑革小乘而純入一乘會百川而同歸大海真救病之良藥運寶筏以濟人是故世尊無問自說施甘露而普救沉疴伽陀說偈贊揚鼓瑟琶而相席打令解脫發廣問之端知六度皆歸無相心王問無生之義識三行惟一自心無住示法身非來非去大力啟果德有証有修身子重聞一偈之因緣達真空具含四德梵行守真修之一味即俗諦頓具四緣地藏騰七品之餘疑阿難請一經之名字始末究竟秪是自心前後辨明寧逃法性惜乎澆漓末世妙典難逢茲得無瑕師夢祈神授刻此流通旨奧文奇讀者彷彿由是不揣愚庸伸此管見若夫昔人片言而擲地金聲一語而大千廣被余何敢言但心慕大乘聊希贊嘆奈聖言莫測凡智叵思倘或淆訛願施懺悔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校訓與院訓僧林悟語聖嚴法師著1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菩提心與出離心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6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7 放眼全世界, 處處為佛教 8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9 10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11 實踐創校的精神 12 校訓與院訓

More information

_17_

_17_ 印 度 佛 教 史 (17) 101 / 9 / 24 釋 清 德 中 觀 大 乘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 第 四 章 第 一 節 龍 樹 及 其 論 著 1 龍 樹 的 時 代 背 景 多 方 面 傳 出 的 大 乘 經, 數 量 不 少, 內 容 又 各 有 所 重 ; 在 下 化 眾 生, 上 求 佛 道, 修 菩 薩 行 的 大 原 則 下, 初 期 大 乘 經 的 行 解, 不 免 有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壹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1-62 貳 談入世與佛學 / 參 大乘是佛說論 / 肆 平凡的一生 ( 略 ) II

目次 壹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1-62 貳 談入世與佛學 / 參 大乘是佛說論 / 肆 平凡的一生 ( 略 ) II 緣起 慧日講堂於 2016 年 9 月 2 日至 11 月 25 日舉辦 印順導師著作導讀班, 這一期的主題為 人間佛教, 構想來自住持宏印長老希望大家用心研讀印順導師著作中具有特見之單篇文章 以此為緣, 選了三篇主題涉及 人間佛教 和 大乘入世精神 為主的長篇文章, 秉持導師所言 : 大乘是佛法, 我有堅決的信仰 ( 華雨香雲 p.245) 來學習 ; 並於課程最後一天介紹導師的自傳 平凡的一生,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目錄 香讚 開經偈 001 淨三業 安土地 普供養真言 00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003 悉曇般若無盡藏真言 金剛心真言 029 悉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言般若菩薩真言 030 悉曇修習般若真言 031 補闕 補闕圓滿 普迴向真言 032 迴向偈 033 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ˉ 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ˉ 無常住十方佛 ˉ 無常住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淺說 普賢行願品 住位 十行位 十迴向位 十地位 等覺 妙覺, 這叫五十二位, 最後參普賢菩薩法身大士, 五十三位才圓滿了 在 華嚴經 上, 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 他已經圓滿等覺菩薩, 跟普賢菩薩 跟彌勒菩薩一樣位置, 彌勒菩薩叫他再回頭參文殊師利菩薩 因為善財童子最初發心的時候, 是參文殊師利菩薩

淺說 普賢行願品 住位 十行位 十迴向位 十地位 等覺 妙覺, 這叫五十二位, 最後參普賢菩薩法身大士, 五十三位才圓滿了 在 華嚴經 上, 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 他已經圓滿等覺菩薩, 跟普賢菩薩 跟彌勒菩薩一樣位置, 彌勒菩薩叫他再回頭參文殊師利菩薩 因為善財童子最初發心的時候, 是參文殊師利菩薩 淺說 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是立即成佛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 的 普賢行願品 是立即成佛的 但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 說怎麼成的 從你最初開始發心 發菩提心 行 普賢行 爾後成就佛果 有時是因果同時 一發心就成正覺 這叫因 果同時 但是這個中間沒有講次第 華嚴經 就從次第開始講 一 念頓覺 立證菩提 怎麼立證的 中間的過程會跟大家說清楚 當我們坐禪的時候 說 禪門一炷香 頓超直入 立證菩 提 這個中間怎麼證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kāi jīng jì 開經偈 wú shàng shèn shēn wéi miào fǎ 無上甚深微妙法 bǎi qiān wàn jié nán

More information

而立, 本非真實, 故應非之 三心代表一切妄心, 故掃之即成了不可得之玄心 四相內攝諸相, 及俱生我法二執, 非之即成不可思議之妙心 所謂破處即是顯處 若不掃此妄心, 何處覓得真心 若不非此四相, 何處尋求實相 思之思之 而一卷般若經之正義得矣! 茲將五重玄義, 述之於下 一釋經題 此經以法喻為名

而立, 本非真實, 故應非之 三心代表一切妄心, 故掃之即成了不可得之玄心 四相內攝諸相, 及俱生我法二執, 非之即成不可思議之妙心 所謂破處即是顯處 若不掃此妄心, 何處覓得真心 若不非此四相, 何處尋求實相 思之思之 而一卷般若經之正義得矣! 茲將五重玄義, 述之於下 一釋經題 此經以法喻為名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青島湛山寺沙門倓虛 譯 講義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 此經, 以法相譬喻為名稱 以法即無法為實體 以無著住為宗旨 以離名相為力用 以熟酥喻為教相 凡講一切經, 必先出名稱, 以假名能詮實體故 體後必先明宗旨, 以宗旨能趣實體故 宗後必須辨力用, 以力用能修因剋果, 果上行因故 用後又須判教相, 以教有權實之分故 此五重玄義, 不可不知也 所謂玄義者, 由玄門入妙理之謂也

More information

則名戒 善不善法無二無別是則名戒 為貪欲故觀身不淨是則名戒 為瞋恚故生於慈心是則名戒 以智慧破癡網是則名戒 不得貪恚本是則名戒 於法無觀無想分別是則名戒 無我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無人見無常見無滅見是則名戒 於一切法不作不起是則名戒 心無所畏是則名戒 不依三界是則名戒 信無生法是則名戒 信解無生法忍是則

則名戒 善不善法無二無別是則名戒 為貪欲故觀身不淨是則名戒 為瞋恚故生於慈心是則名戒 以智慧破癡網是則名戒 不得貪恚本是則名戒 於法無觀無想分別是則名戒 無我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無人見無常見無滅見是則名戒 於一切法不作不起是則名戒 心無所畏是則名戒 不依三界是則名戒 信無生法是則名戒 信解無生法忍是則 自在王菩薩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420 [No. 421]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3, No. 420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城祇陀樹林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二萬人俱 菩薩摩訶 薩皆是一生補處

More information

萬法唯識 識外無境 鄭振煌 講述 / 林雪紅 整理 一 前言 部派佛教 實在論觀點 主張 人空法有 法有 是指有為 法雖因緣所生 卻皆有體(地水火風空識六大) 大乘性空唯名系進一 步空掉有為法的體性 其真義應是龍樹菩薩所詮 緣起故性空 性 空故假名 的八不中道 遠離空有二邊 屬於 遮詮 的中道觀 但

萬法唯識 識外無境 鄭振煌 講述 / 林雪紅 整理 一 前言 部派佛教 實在論觀點 主張 人空法有 法有 是指有為 法雖因緣所生 卻皆有體(地水火風空識六大) 大乘性空唯名系進一 步空掉有為法的體性 其真義應是龍樹菩薩所詮 緣起故性空 性 空故假名 的八不中道 遠離空有二邊 屬於 遮詮 的中道觀 但 萬法唯識 識外無境 鄭振煌 講述 / 林雪紅 整理 一 前言 部派佛教 實在論觀點 主張 人空法有 法有 是指有為 法雖因緣所生 卻皆有體(地水火風空識六大) 大乘性空唯名系進一 步空掉有為法的體性 其真義應是龍樹菩薩所詮 緣起故性空 性 空故假名 的八不中道 遠離空有二邊 屬於 遮詮 的中道觀 但無知者卻執 不有 而忘了 不空 成為極端的偏空 頑空 為 糾正此弊 大乘虛妄唯識系主張 無境唯識 無境故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ßÃѤT¤Q¹|²LÄÀ3.doc

Microsoft Word - °ßÃѤT¤Q¹|²LÄÀ3.doc 唯識三十頌簡述 張尚德講 可了記錄 第二頌三能變 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 語譯 識的能變或能變的識有三類, 它們是 異熟 ( 識 ) 即第八識 思量 ( 識 ) 即第七識 了別境 ( 識 ) 即第六識 最初也是最根本的為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也稱作異熟識及一切種識 解釋 佛法的根本中心或者說大前提, 就是其提出了生命的種子一說法 這一說法的為對為錯先不去管它, 絕對要注意和把握的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1412.doc

Microsoft Word - chbj1412.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14 期 (pp.353-359): ( 民國 90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4, (2001)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教觀綱宗 緒論 釋聖嚴中華佛學研究所創辦人

More information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大乘頂王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4, No. 478 No. 478 [Nos. 477, 479] 大乘頂王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歸命大智海圓滿淨覺尊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菴羅樹園 與大比丘僧八百人俱

More information

天臺宗非常特別的是它有教理也有實修, 在八宗裡面它是非常特別的一個宗 解行並重 蕅益大師他並沒有跟天臺的祖師學, 完全自己研究, 後來他講了一句話, 雖然他一心研究天臺的教理, 可是他不肯成為天臺的子孫 ; 他也不敢去認自己是天臺的法脈, 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聽了我這一堂課以後, 你還不知道答案的話

天臺宗非常特別的是它有教理也有實修, 在八宗裡面它是非常特別的一個宗 解行並重 蕅益大師他並沒有跟天臺的祖師學, 完全自己研究, 後來他講了一句話, 雖然他一心研究天臺的教理, 可是他不肯成為天臺的子孫 ; 他也不敢去認自己是天臺的法脈, 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聽了我這一堂課以後, 你還不知道答案的話 明末四大高僧 (11) 蕅益大師 教觀綱宗 近育法師講於 2016 年 8 月 13 日 / 金佛聖寺 諸佛菩薩, 師父上人, 各位法師, 各位善知識 : 大家阿彌陀佛!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蕅益大師的 教觀綱宗 我們昨天聽近康師講蕅益大師的生平, 知道蕅益大師他學佛是從坐禪這個 法門開始, 後來研律, 想要註解 梵網經菩薩戒, 因此他在佛前抓鬮, 以決定用什麼教別來註釋 抓鬮是中國的一個傳統, 在小孩子新生一歲左右,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序 釋厚觀 2009 年 7 月筆者應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邀請 於紐 澤西州同淨蘭若舉辦的 佛法度假 中講述 印順導師 佛學著作述要 此 佛法度假 是仁俊長老發起的 每年於美國國慶 7 月 4 日前後舉行一週 分成中文班及 英文班 有美國 加拿大各地法友雲集此地薰修佛法 2009 年的主題是 印順導師著作導讀 課程有仁 俊長老的開示 及超定長老的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開仁法師講 法之研究 圓波法師講

More information

其文藏有三譯 元魏留支. 陳天竺真諦二譯 要不如姚秦鳩摩羅什所譯 辭特簡明 義無脫誤 是以震旦誦習 日月爭光 而註釋多門 意見差別 愚自弱冠志學 即知三教會通 丙辰歲 以梁生奇緣 皈依憨山大師 于東遊之日 得受金剛決疑 以為指歸 其大意謂 佛說法三十年 上首弟子猶是懷疑 此經隨空生所疑處 即便逐破

其文藏有三譯 元魏留支. 陳天竺真諦二譯 要不如姚秦鳩摩羅什所譯 辭特簡明 義無脫誤 是以震旦誦習 日月爭光 而註釋多門 意見差別 愚自弱冠志學 即知三教會通 丙辰歲 以梁生奇緣 皈依憨山大師 于東遊之日 得受金剛決疑 以為指歸 其大意謂 佛說法三十年 上首弟子猶是懷疑 此經隨空生所疑處 即便逐破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25, No. 485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 No. 485-A 金剛經如是解自述金剛者 性喻也 性無形似 落言即非 天竺先生不得已而有言 於是名之以般若 名之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More information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對,CBETA 自行掃瞄辨識,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 No. 231 [No. 220(6)]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前言 釋道論 M9921014 轉識成智 之理論與實踐 壹 前言貳 轉識成智的必要性 ( 一 ) 何謂 識 ( 二 ) 何謂 智 參 何謂轉八識成四智 ( 一 ) 妙觀察智 ( 二 ) 平等性智 ( 三 ) 大圓鏡智 ( 四 ) 成所作智肆 四智的現起分位伍 四智之所緣境陸 唯識的 轉依 意義 ( 一 ) 能轉道 ( 二 ) 所轉依 ( 三 ) 所轉捨 1 ( 四 ) 所轉得柒 從三性論 轉依 意義 (

More information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 辨法法性論 > 釋 : 善誡天鼓 絨敦瑪畏僧格著洛桑滇增堪布譯教授 : 堪布洛桑滇增時間 :2009 年 11 月 8 日地點 : 八蚌講修法林 已六 到達 : 分二, 一 略說二 廣說 到達就是到達目的地 一個人從資糧道修行, 修到什麼程度就被稱為到達呢? 大乘修行的目的地就是成佛, 修行到圓滿成就, 就是所謂的到達 庚一 略說 : 悟達彼自性謂真如無垢 一切唯真如顯現彼即是 轉依圓滿成 修法性的修道,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57-134_\244\337\275\ doc)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57-134_\244\337\275\ doc)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57/134 編輯出版 : 淨願蘭若釋心賢 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 講義 第 121 頁..卯二 別解濁名本經在大乘佛法當中的一個定位, 古德說是.. 開悟的 楞嚴, 成佛的 法華 整個修學過程, 是要先依止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簡報

PowerPoint 簡報 法華經 與 改變的力量 講師 : 果慨法師 功課作了沒? 我的佛國世界記述佛名 國名 國土的情形 時代名 佛的壽命的長短 正法與像法的時期 學佛, 是為了遇見自己, 不是為了遇見佛 本來面目 通過修行, 最終得到了什麼? 佛陀答 : 什麼都沒有得到. 再問 : 那您還修行做什麼呢?. 佛陀微笑 :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失去的東西,. 我失去憤怒 憂慮 悲觀和沮喪. 失去焦慮不安 失去了自私自利和貪嗔痴三毒,.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宗鑑錄序 宗鏡錄序 宗鏡錄序 1 標宗章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宗鑑錄序 宗鏡錄序 宗鏡錄序 1 標宗章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宗鑑錄序 宗鏡錄序 宗鏡錄序 1 標宗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修改.doc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修改.doc 圓覺經第九講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 經文 善男子! 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 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何以故? 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 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從真起妄 一念不覺生三細, 境界為緣長六粗 三細 : 1 業相生相無明 2 轉相 3 現相六粗 : 住相無明 1 智相 2 相續相 3 執取相 4 計名字相異相無明 5 起業相滅相無明

More information

02方便品

02方便品 方便品第二 於 序品 中, 世尊入三昧現很多神通變化 文殊菩薩解碼為 : 世尊準備說大法, 且欲說的是 法華經 爾時, 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 告舍利弗 如是本末究竟等 這乃有兩種意思 : 一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其智慧門, 難解難入 佛的智慧至高, 其它眾生是沒辦法去思維 忖量的 ; 甚至佛即使說了, 眾生也難理解 二 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 皆已具足 如來能種種分別, 巧說諸法, 言辭柔軟, 悅可眾心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19 期 (pp.27-46): ( 民國 95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9, (2006)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分別與無分別 無分別 > 分別 > 分別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大智度論 講義 ( 第 09 期 ) 經 慧日佛學班第 09 期 /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20 期 大智度論 卷 60 釋校量 1 法施 2 品第三十 3 八 ( 大正 25,481b14-486a22) 壹 舉 以世間善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 壹 ) 舉 以十善道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一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校量 經卷化他 ( 一 ) 正說 經卷化他 勝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釋厚觀 (2010.11.13)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59 65)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19 65)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rbha) 是胎藏的藏, 與懷妊 誕生, 也與種性 (gotra) 血統有 1 關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MoHeZhiGuan_05.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MoHeZhiGuan_05.doc 摩訶止觀第五講 ( 中觀 息二邊分別止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臺北新店二 一五年六月十四日 法師! 各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前面修了空觀, 又修了假觀 請問 : 空觀 假觀都修好了, 可以開悟嗎? 可以開悟嗎? 開悟了沒有?( 答 : 沒有!) 為什麼? 為什麼還不可以開悟? 因為修空觀會墮在空邊 對不對? 他就真的入涅槃去了, 反正一切因緣所生法, 自性是空的 我空 法空 眾生空,

More information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目錄 宇宙大震撼 3 宇宙的形成與 華嚴經 宇宙觀 12 科學與心識奧祕 19 量子世界與心識業力 23 人類的未來 34 現場問答 37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BaShiGuiJuSong_11.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BaShiGuiJuSong_11.doc 八識規矩頌第十一講 ( 第八識頌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喇嘛! 法師! 各位居士大德! 大家晚上好! 我們繼續看, 第八識規矩頌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這兩句頌是說第八識的行相非常的深隱幽微, 不但凡夫難以發現它的行相, 就是二乘聖者也難以了達, 由於如此, 才興起了大乘菩薩論主的論諍 這就是這兩句頌的意思

More information

正覺電子報-第112期

正覺電子報-第112期 112 2015.05.01 世尊!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 不自為己行四攝法, 為一切眾生故, 以不愛染心 無厭足心 無罣礙心, 攝受眾生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World-Honored One! From now on until the attainment of Buddhahood, I will practice the four methods of embracement not

More information

三種 由文字般若而生出觀照般若, 由觀照的般若來契合本體的實相般若 般若又叫究竟的智慧, 又叫妙智慧, 又叫徹底的智慧 徹底的智慧, 是說智慧到底了, 也可以說是到家的智慧, 也可以說是佛的智慧, 也可以說是真心 真心也就是智慧, 智慧也就是真心 般若 本來就可以翻譯成 真心, 可以說是 大真心經,

三種 由文字般若而生出觀照般若, 由觀照的般若來契合本體的實相般若 般若又叫究竟的智慧, 又叫妙智慧, 又叫徹底的智慧 徹底的智慧, 是說智慧到底了, 也可以說是到家的智慧, 也可以說是佛的智慧, 也可以說是真心 真心也就是智慧, 智慧也就是真心 般若 本來就可以翻譯成 真心, 可以說是 大真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臺頌解宣化上人講述前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雖僅二百六十個字, 卻是六百卷 大般若經 的要義精髓 何謂 般若波羅蜜多? 宣化上人以自題之八句偈頌, 依天臺宗智顗大師所立五重玄義 釋名 辨體 ( 顯體 ) 明宗 論用 判教 ( 判教相 ), 闡釋本經經題, 為學人點出箇中的玄妙義理與豐富蘊含 妙智方可達彼岸真心自能契覺源法喻立名超對待空諸法相體絕言宗趣原來無所得力用驅除三障蠲熟酥判作斯教義摩訶逆轉般若船

More information

根本大智, 即緣自性本具的智慧, 如不動智佛 無礙智佛等十智佛號 ( 二 ) 約如來示成正覺, 約自德緣, 以成佛號 : 十方諸佛以自己成就的德行, 應機現身示成正覺, 共具如來 應供 正遍知等等十通號 ( 三 ) 約如來利生方便緣, 約位進修, 以成佛號 : 就利益眾生的方便, 導入法身本智, 按

根本大智, 即緣自性本具的智慧, 如不動智佛 無礙智佛等十智佛號 ( 二 ) 約如來示成正覺, 約自德緣, 以成佛號 : 十方諸佛以自己成就的德行, 應機現身示成正覺, 共具如來 應供 正遍知等等十通號 ( 三 ) 約如來利生方便緣, 約位進修, 以成佛號 : 就利益眾生的方便, 導入法身本智, 按 聖號具足, 萬德莊嚴 佛陀十號圓滿 ( 上 ) 王家軒 刊載於 美佛慧訊 163 期 2016 年 7 月 一 前言 佛陀十號圓滿 : 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 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佛 世尊 佛陀的尊稱, 如 釋迦牟尼 是 別號 ( 異譯 釋迦文, 義為 能仁寂默, 能仁則大悲度生, 不住涅槃, 寂默則大智冥理, 不住生死 ; 悲智雙運, 立此嘉稱 ), 佛 是通號 ; 別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60 35 ä ü ä ü ß 單一立法 附屬立法 非行政類附屬刑法 非行政類之 特別刑法 ü ü 非行政類之附屬刑法 行政罰 非行政類刑法 ß ä 包含秩序違反法及普 通刑法 輔助刑法以 外附有行政罰處罰的 法律, 其法律效果主 要為罰鍰 行政犯 這塊領域在概念上不存 在, 究係刑事犯或行政 犯, 其歸屬問題乃本章 所欲探究者

More information

無心 非有非無心 此名為中道 是知持心學法 則心法俱迷 不持心學法 則心法俱悟 凡迷者迷於悟 悟者悟於迷 正見之人 知心空無 即超迷悟 無有迷悟 始名正解正見 色不自色 由心故色 心不自心 由色故心 是知心色兩相俱生滅 有者有於無 無者無於有 是名真見 夫真見者 無所不見 亦無所見 見滿十方 未曾有

無心 非有非無心 此名為中道 是知持心學法 則心法俱迷 不持心學法 則心法俱悟 凡迷者迷於悟 悟者悟於迷 正見之人 知心空無 即超迷悟 無有迷悟 始名正解正見 色不自色 由心故色 心不自心 由色故心 是知心色兩相俱生滅 有者有於無 無者無於有 是名真見 夫真見者 無所不見 亦無所見 見滿十方 未曾有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3, No. 1219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 ZENCD 經文 No. 1219 達磨大師悟性論夫道者 以寂滅為體 脩者 以離相為宗 故經云 寂滅是菩提 滅諸相故 佛者覺也

More information

種都是智通, 表示以大智慧為體性 而菩薩有他心智通, 知道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眾生心的差別, 什麼樣的差別呢, 如經文描述的, 善不善心, 心大, 或心狹窄, 大心, 小心, 順或逆生死心, 二乘人的心, 二乘行的心, 菩薩的心, 行菩薩道的心, 天龍八部的心, 人心, 不是人的心, 三惡道的心,

種都是智通, 表示以大智慧為體性 而菩薩有他心智通, 知道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眾生心的差別, 什麼樣的差別呢, 如經文描述的, 善不善心, 心大, 或心狹窄, 大心, 小心, 順或逆生死心, 二乘人的心, 二乘行的心, 菩薩的心, 行菩薩道的心, 天龍八部的心, 人心, 不是人的心, 三惡道的心, 新加坡華嚴禪寺網路白話華嚴經淺釋 十通品 第二十八 釋法欣整理 一 來意 此品經文的來意, 為了要回答第二會中有十通的問題 此通字, 表示依 禪定引發的神通 二 釋名通, 即神通, 意思它的作用殊妙而且難以測量稱為 神, 展現出來又自在無礙, 稱為 通 開顯的妙用而沒有極限, 以十這個數字表現圓滿 六十華嚴 瓔珞本業經 及都稱為 十明, 表示觀照到無有遺漏 但是通和明, 經和論都不同 在 大智度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75s\270\271\241G56.doc)

(Microsoft Word - \275s\270\271\241G56.doc) 達摩四行觀達摩破相論 達摩血脈論最上乘論 合輯 達摩悟性論黃檗傳心法要 達摩四行觀 菩提達摩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弟子曇琳序 法師者, 西域南天竺國人, 是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 神慧疎朗, 聞皆曉悟 ; 志存摩訶衍道, 故捨素隨緇, 紹隆聖種 ; 冥心虛寂, 通鑒世事, 內外俱明, 德超世表 悲悔邊隅正教陵替, 遂能遠涉山海, 遊化漢魏 亡心之士, 莫不歸信 ; 存見之流, 乃生譏謗 于時唯有道育惠可,

More information

十地障

十地障 十地障 菩薩於十地斷十障, 而證十真如 : 初地 斷異生性障, 證適行真行, 異生性障者, 此地入心中斷之所, 即見道所斷之煩惱所知二障也, 此二障為無始以來凡夫異生之性, 故云異生性 第二 地斷邪行障, 證最勝真如 邪行障者其體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 於諸有情身為行邪之障, 故名邪行障 第三地 斷暗鈍障, 證勝法真如 闇鈍障者, 是亦俱生之所知障之一分 此障能使此地勝定與總持所發之三慧, 忘失所聞思之境,

More information

的普賢行願 並藉由善財童子受文殊菩薩指引, 南行參訪善知識的歷程, 點出菩薩道修行的次第 關於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歷程的偈讚與圖繪, 收錄經藏的有 : 1 唐華嚴五祖圭峰宗密大師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禮讚, 稱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末會中, 圓器上根百城求法, 一生之內菩薩行圓, 為末世頓門修證軌範, 善財菩

的普賢行願 並藉由善財童子受文殊菩薩指引, 南行參訪善知識的歷程, 點出菩薩道修行的次第 關於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歷程的偈讚與圖繪, 收錄經藏的有 : 1 唐華嚴五祖圭峰宗密大師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禮讚, 稱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末會中, 圓器上根百城求法, 一生之內菩薩行圓, 為末世頓門修證軌範, 善財菩 華嚴經 入法界品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新探 ( 上 ) 王家軒刊載於 美佛慧訊 166 期 2017 年 1 月一 緣起 華嚴經 是佛門的寶藏, 廣大圓融莊嚴, 華嚴 是 開演萬行之因華, 莊嚴萬德之佛果, 以萬行交飾, 緣起集成故, 又名 雜華經 相傳是由有 第二佛陀 之稱的大乘八宗共祖 龍樹菩薩 從龍宮請出 依佛陀弘法度生的因緣, 自古以來有 開悟的楞嚴 成佛的法華 富貴的華嚴 的說法, 所以圭峰宗密大師說

More information

阿含 否定大乘, 也沒有批判大乘八宗以為自己開宗立派 印順法師一生之努力, 無非就是復歸佛陀行思的本懷, 理論與修證並重, 闡揚純真青壯積極入世的佛法 遵行依人成佛的菩薩大行 ; 也依循龍樹引導學佛者, 融貫大小乘佛法, 貫徹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直探佛陀真意 佛法肝心 龍樹菩薩與印順法師的用心是怎樣

阿含 否定大乘, 也沒有批判大乘八宗以為自己開宗立派 印順法師一生之努力, 無非就是復歸佛陀行思的本懷, 理論與修證並重, 闡揚純真青壯積極入世的佛法 遵行依人成佛的菩薩大行 ; 也依循龍樹引導學佛者, 融貫大小乘佛法, 貫徹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直探佛陀真意 佛法肝心 龍樹菩薩與印順法師的用心是怎樣 論緣起與解脫 ---- 印順復歸釋尊本懷之探索提要 眾生不瞭解 緣起 的寂滅本相, 卻反為 緣起 的幻相所惑亂, 顛倒地以為世間是真實的 常住的 不變的 獨存的, 不是緣起的 這個反於緣起的執著就是 無明, 就是輪迴眾生生死的根本 修學佛法就是修學智慧 佛法的智慧就是 佛說緣起 佛教導聲聞等二乘人由 緣起 開展成 三法印, 印定實相的佛法 但是有誤以涅槃為終點而停滯不前遺忘眾生 ; 也有轉入 法實有

More information

大般涅槃經要義 鄭石岩撰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目錄 第一講大般涅槃經的旨趣...3 第十六講在生活中修梵行...91 第二講佛大般涅槃的莊嚴...9 第十七講佛如來常住世間...99 第三講供養功德之殊勝...15 第十八講保持純真無邪的心...105 第四講甘露法門的秘密之藏...23 第十九講實現光明高貴的美德... 111 第五講如來法性不可思議...29 第二十講認清佛性無上正法...117

More information

9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諦 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 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T30a1564_0001b) 由此可知,當時有兩大類邪執,一是以 說一切有部 為代表的實有論者,他們立 法性恆住 三世實有,說一切法都是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恆存的,又認為 假必依實,五蘊 十二處 十八

9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諦 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 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T30a1564_0001b) 由此可知,當時有兩大類邪執,一是以 說一切有部 為代表的實有論者,他們立 法性恆住 三世實有,說一切法都是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恆存的,又認為 假必依實,五蘊 十二處 十八 93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背景簡介初期大乘經典,約出現於公元前五十年至公元二百年間 其中以 般若經 最為重要,而大乘菩薩的行持,亦是以般若智慧為心要 龍樹亦有註釋 大品般若經 的作品,即鳩摩羅什所譯的 大智度論 般若心經 ( 下稱 心經 ) 不在 大般若經 內,不過很多研究指出, 心經 的經文句義,大部分出於 大般若經 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一,及 大品般若 習應品第三 心經 文字精簡,組識嚴密,內容深廣而微妙,故學者一般認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45-134_\244\337\275\ )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45-134_\244\337\275\ )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45/134 編輯出版 : 淨願蘭若 / 釋心賢 請大家打開 講義 第 96 頁 : 辛七 明藏性即識大性 - 壬二 明大均在本經的 正宗分 開始的時候, 阿難尊者請佛陀開示 首楞嚴王三昧 的修學法門, 佛陀花了三卷的時間,

More information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從 解深密經 攝大乘論 成唯識論 對唯識三性的不同解釋看其思想發展之意義 元弼聖 一 前言在唯識教學中, 所謂三性說是指 遍計所計性 (parakapita-svabhava: 分別性 ) 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ava: 依他性 ) 圓成實性(parimispanna-svabhava: 真實性 ) 在此所謂 svabhava( 自性 ) 是以 parikapita paratantra

More information

言 悉由 ( 予 ) 一己之愚見 參悟評定 期歲書成 因發願鏤傳 印送萬部 用廣如來之慈悲 大啟眾生之智慧 今而後得書諸善信 緣經求法 因法悟覺 令真宗了徹 密諦通明 出生死途 登菩提岸 滅無量罪過 獲最勝福田 證果人天 永臻快樂 始信金剛經所說 悉是佛祖最上之密旨 而 ( 予 ) 之所言 真實不虗

言 悉由 ( 予 ) 一己之愚見 參悟評定 期歲書成 因發願鏤傳 印送萬部 用廣如來之慈悲 大啟眾生之智慧 今而後得書諸善信 緣經求法 因法悟覺 令真宗了徹 密諦通明 出生死途 登菩提岸 滅無量罪過 獲最勝福田 證果人天 永臻快樂 始信金剛經所說 悉是佛祖最上之密旨 而 ( 予 ) 之所言 真實不虗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25, No. 497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 No. 497-A 金剛經石注自序西天佛經甚多 惟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 乃禪宗之至寶也 予參悟多年 因著金剛經石註一部

More information

擊搖枝動葉 百千妙香一時流布 百千妙音一時俱發 重巖屈曲處處皆有 僊堂靈室龕窟無數 眾寶所成內外明徹 日月光輝不能復現 皆是古昔諸仙賢聖 思如實法得道之處 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 皆從種種他方佛土俱來集會 是諸菩薩 具足無量自在三昧神通之力奮迅遊化 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而授佛位 自

擊搖枝動葉 百千妙香一時流布 百千妙音一時俱發 重巖屈曲處處皆有 僊堂靈室龕窟無數 眾寶所成內外明徹 日月光輝不能復現 皆是古昔諸仙賢聖 思如實法得道之處 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 皆從種種他方佛土俱來集會 是諸菩薩 具足無量自在三昧神通之力奮迅遊化 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而授佛位 自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01, No. 008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A 楞伽會譯序此經凡四譯今存者三 其一則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成四卷 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其二則元魏菩提流支譯成十卷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正見佛家空義 第二版本.doc

Microsoft Word - 正見佛家空義 第二版本.doc 廣州六榕寺佛學專題公開講座 講題 : 正見佛家空義 日期 : 二 一三年四月八日 ( 一 ) 講者 : 香港佛教中觀學舍會長 及四月九日 ( 二 ) 黃家樹居士 時間 : 四月八日下午二時至四時 四月九日上午九時至十一時 本講立意 : 空 為佛法最重要的義理之一 由於世間人慣於解空為空虛 虛無 虛假等消極的意義, 因此接觸佛法, 學到空義時, 很容易便生起慣性的見解, 以空為無了 其實, 佛家的空義與世人所解,

More information

是經所註故實 悉照鄧葵園太守輯註抄錄 依原本不繫註者姓名 其餘採某氏說者 則繫之 非敢掠美也 是經自來分為三十二分 各有標題 偽托傳為梁昭明太子所定 似屬淺陋 當是後人亦有分作數章者 究亦不見得了當 今只逐段直解說去 讀者自可領悟歸宿也 是經諸本 多有不同處 如何以故及是名云云等 或有或無 皆於文義

是經所註故實 悉照鄧葵園太守輯註抄錄 依原本不繫註者姓名 其餘採某氏說者 則繫之 非敢掠美也 是經自來分為三十二分 各有標題 偽托傳為梁昭明太子所定 似屬淺陋 當是後人亦有分作數章者 究亦不見得了當 今只逐段直解說去 讀者自可領悟歸宿也 是經諸本 多有不同處 如何以故及是名云云等 或有或無 皆於文義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25, No. 508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508-A 金剛經闡說序余觀註此經者 類皆高談元妙 騁其辭鋒 不顧經文之上下前後 往往自相矛盾 甚至求深愈晦 欲望其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尠矣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XinJing_01.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XinJing_01.doc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一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台灣新竹二 一四年一月十二日 各位法師! 各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介紹 心經 這個緣起其實它醞釀了很久, 因為這一 二十年以來, 都有很多人希望能夠聽心經, 但是我都一直拖延 拖延 拖延 拖延的原因, 是因為我們那個時候的唯識還沒有上完, 覺知的訓練也還沒有訓練好 所以我們知道心經整個就是講空的, 般若空性的道理, 那如果沒有這些之前的基礎的話,

More information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聲聞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善遠離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緣覺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益一切智智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最上佛乘大乘之道 如來有光名曰住益佛來去時足下光明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隨所壽終生於天上 如來有光名一切莊嚴 若佛入城放斯光明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聲聞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善遠離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緣覺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益一切智智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最上佛乘大乘之道 如來有光名曰住益佛來去時足下光明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隨所壽終生於天上 如來有光名一切莊嚴 若佛入城放斯光明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5, No. 587 No. 587 [Nos. 585, 586]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一切諸佛菩薩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 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More information

082012 newsletter.indd

082012 newsletter.indd 1 3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17 17 18 20 21 22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2 3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724 424 24 25 26 27 28 29 30 填色比賽 ආ г 聖 經問 答 遊戲 1. 信心之父

More information

是追求 身相端嚴, 也不是為了 五欲快樂 等福報, 自自然然的該做就做, 這樣的 布施 就對了 例如很多修行的朋友, 希望下輩子長的莊嚴, 就專門供花 ; 希望求財, 就專門打聽, 那裡在建廟, 可以供龍柱或是佛像等, 如此的情形, 大家看了很多, 這就有所 住 的布施 六祖能大師說真正的菩薩, 布

是追求 身相端嚴, 也不是為了 五欲快樂 等福報, 自自然然的該做就做, 這樣的 布施 就對了 例如很多修行的朋友, 希望下輩子長的莊嚴, 就專門供花 ; 希望求財, 就專門打聽, 那裡在建廟, 可以供龍柱或是佛像等, 如此的情形, 大家看了很多, 這就有所 住 的布施 六祖能大師說真正的菩薩, 布 金剛經第六講 一 前言 : 上個星期與大家共同研究 :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於法, 應無所住, 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 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 菩薩應如是布施, 不住於相 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 於意云何, 東方虛空, 可思量不? 不也, 釋尊 須菩提, 南西北方, 四維上下虛空, 可思量不? 不也, 釋尊 須菩提, 菩薩無住相布施, 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More information

237 金 廠房 工作團隊和生產技術, 缺一不可 三國時代的周瑜與曹操大戰於赤壁, 其決勝關鍵還需要諸葛孔明借東風啊 宇宙萬法亦復如是, 其生成皆必須依賴因緣和合, 從自性中應物現形, 緣生則生, 緣滅則滅, 有因無緣, 或是有緣無因, 都是徒勞無功的 根據 華嚴經 的歸類, 緣起法共有四種, 即業

237 金 廠房 工作團隊和生產技術, 缺一不可 三國時代的周瑜與曹操大戰於赤壁, 其決勝關鍵還需要諸葛孔明借東風啊 宇宙萬法亦復如是, 其生成皆必須依賴因緣和合, 從自性中應物現形, 緣生則生, 緣滅則滅, 有因無緣, 或是有緣無因, 都是徒勞無功的 根據 華嚴經 的歸類, 緣起法共有四種, 即業 236 淺談緣起性空的生命觀 淺談緣起性空的生命觀 釋隆迅 前言 : 昔日舍利弗尊者遇馬勝比丘, 聽到這一首偈頌 : 諸法因緣起, 諸法因緣滅 ; 我佛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以此因緣從此皈止在佛陀座下 緣起緣滅是什麼呢? 簡單說, 就是佛教的生命觀 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 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說 : 奇哉! 奇哉!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只因妄想執著, 不能證得 佛陀當時所證得的,

More information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內觀之道 林崇安教授圖 / 文 內觀臉書系列 4 內觀教育基金會 / 內觀教育禪林 2015.07( 初版 ) 1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2015.07.30 2 內觀之道 1 離苦 內觀之道就是離苦之道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Feb 26,2017 前六識 很粗淺的叫 了別, 明了跟分別, 明了是指前五識 前五識它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 像眼睛看到一個歡喜的東西, 產生一種樂受, 耳朵聽到不歡喜的聲音, 產生痛苦的感受, 前五識的感受完全受業力的主導, 如果前生善業強, 今生快樂的感受多一點, 痛苦的感受少一點 ; 如果前生罪業造得多, 今生痛苦的感受多一點, 快樂的感受少一點 所以前五識完全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 它也不論善惡,

More information

《執行力》讀書摘要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執行力》讀書摘要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The Eight Consciousnesses The Operation of the Mind ~~ 探索識界 ~~ 人類心靈的運作 Bhikkhuni Chang-hwa 2012-11/11 Mahayana Buddhism 大乘三系 Madhyamaka Middle Way 中觀 -- Nagarjuna 龍樹 Aryadeva 提婆 Yogacara "Consciousness-Only"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RW A1\253???? \273<?????? ?????> ????.doc)

(Microsoft Word DRW A1\253???? \273<?????? ?????> ????.doc) 第四章中道之方法論第二節因明與中觀 ( 印順導師 p.43 ~ p.52) 1 目次 釋貫藏敬編 2013.12 第一節中觀與中論...2 第二節因明與中觀...2 一 總說...2 ( 一 ) 因明 : 僅是正理學派方法 ( 常人的方法論 ) 的修正...2 ( 二 ) 中觀 : 本源於佛陀的緣起法...2 論理方法不同, 中道實相也就不同 : 這是空有二宗的根本不同處...2 二 詳說...3

More information

25K_

25K_ 霽月法師著 三時繫念註解 禪源淨海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一切佛經, 及闡揚佛法諸書, 無不令人趨吉避凶, 改過遷善 明三世之因果, 識本具之佛性 出生死之苦海, 生極樂之蓮邦 讀者必須生感恩心, 作難遭想 淨手潔案, 主敬存誠 如面佛天, 如臨師保 則無邊利益, 自可親得 若肆無忌憚, 任意褻瀆 及固執管見, 妄生毀謗, 則罪過彌天, 苦報無盡 奉勸世人, 當遠罪求益, 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

More information

大慧讚佛五偈半 極盡一心之旨 故後顯一心文云 空無生無二 離自性相故 初偈云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虗空華 此讚佛能證一心空義 目明了徧計本無也 言世間即該三世間 謂智正覺世間 有情世間 器世間 通該十法界依正因果 目此三種世間皆生滅法也 目唯心所現本無生滅 但依徧計而有 以性空故 故如空華 即此一偈 已

大慧讚佛五偈半 極盡一心之旨 故後顯一心文云 空無生無二 離自性相故 初偈云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虗空華 此讚佛能證一心空義 目明了徧計本無也 言世間即該三世間 謂智正覺世間 有情世間 器世間 通該十法界依正因果 目此三種世間皆生滅法也 目唯心所現本無生滅 但依徧計而有 以性空故 故如空華 即此一偈 已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17, No. 327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327 楞伽補遺明德清補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者 楞伽寶名 具云釋迦毗楞伽 此云能勝 義云堅固 阿跋多羅 此云無上 謂此楞伽

More information

突起者為山汪洋者為江海川瀆飛者為鳥躍者為魚馳者為獸總總林林者為艸木一定而不可移易者何居皆是與天地並立而為萬物之最靈者名之曰人是人與天地萬物安種種名立種種相謂之妄想建立又謂之意言境其實天地萬物未始有種種相亦未始有種種名也名相既立於是乎卑高陳焉貴賤位焉有無傾焉妍醜出焉彼此立焉是非興焉於是乎執此名非彼名此

突起者為山汪洋者為江海川瀆飛者為鳥躍者為魚馳者為獸總總林林者為艸木一定而不可移易者何居皆是與天地並立而為萬物之最靈者名之曰人是人與天地萬物安種種名立種種相謂之妄想建立又謂之意言境其實天地萬物未始有種種相亦未始有種種名也名相既立於是乎卑高陳焉貴賤位焉有無傾焉妍醜出焉彼此立焉是非興焉於是乎執此名非彼名此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17, No. 331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331-A 楞伽楞嚴合轍序楞伽以達磨重楞嚴以智者重並為緇門要典而其流通淺深之故亦略相類當楞伽之機者大慧也自覺聖智境界惟證乃知而譯者艱晦其詞使讀者棘口瞠目徐思之又如蚊咬鐵牛了無入處故中下之士不甚躍然當楞嚴之機者慶喜也其落想送難與凡夫頗近又得文士為之潤色讀者如癢得搔各以思惟分別通之至旁引經論之似者為註脚雖復近之彌益戲論自來講席于此二經不過守其師說期無大謬而止至雪浪大師出始盡掃依門傍戶之病一以自心現量出之覺靈山一會重開生面然師舌而不筆聊為人天留一影而已自是而諸師撰述各露鋒頴數年來可謂人握靈蛇至交光之正脉幾于前無古人矣然于楞伽猶未遑也二經並有發明惟憨山老人及今一雨法師耳師少參雪浪夙佩傳心之印浪不拘細節一時門人皆鮮衣

More information

從認識論閱讀壇經 1 摘要 蔡俊裕 本文第一節為摘要, 第二節為前言 第三節介紹認識論, 第四 第五節以不同的認識論, 架構大乘三系和基督宗教的世界觀及方法論, 在第六節實際應用唯心認識論, 架構壇經之文本環境, 解讀壇經之經文 第七節討論認識的層次, 第八節則列出部分錯誤建構的認識論, 最後在第九

從認識論閱讀壇經 1 摘要 蔡俊裕 本文第一節為摘要, 第二節為前言 第三節介紹認識論, 第四 第五節以不同的認識論, 架構大乘三系和基督宗教的世界觀及方法論, 在第六節實際應用唯心認識論, 架構壇經之文本環境, 解讀壇經之經文 第七節討論認識的層次, 第八節則列出部分錯誤建構的認識論, 最後在第九 從認識論閱讀壇經 1 摘要 蔡俊裕 本文第一節為摘要, 第二節為前言 第三節介紹認識論, 第四 第五節以不同的認識論, 架構大乘三系和基督宗教的世界觀及方法論, 在第六節實際應用唯心認識論, 架構壇經之文本環境, 解讀壇經之經文 第七節討論認識的層次, 第八節則列出部分錯誤建構的認識論, 最後在第九節小結 1 2 前言 知識的定義是真實且被知 (true & known), 知識是無明的相反, 無明是對實相的無知,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唯識學 行相 (AkAra) 之研究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陳一標 提要 行相 (AkAra) 一詞具有識中所現外境相貌的影像義, 以及心 心所的取境作用義 說一切有部認為行相是慧心所中所現的無常 苦 空 無我等相貌 世親在 俱舍論 中則說行相是一切心 心所緣取所緣境的類別, 也就是心 心所中所現起的青 黃等相貌 唯識學不承認外境的存在, 在心 心所當中安立見 相二分等, 以說明認識的構造 相分是所緣,

More information

總主 以此異熟識體 望前善惡業習 業習是因 此識是果也 三名一切種識者 此識一類無記 受前七識諸法之熏 持前七識諸法之種 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 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 諸法現行是果 此識是因也 四言不可知者 謂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 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 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 五言

總主 以此異熟識體 望前善惡業習 業習是因 此識是果也 三名一切種識者 此識一類無記 受前七識諸法之熏 持前七識諸法之種 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 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 諸法現行是果 此識是因也 四言不可知者 謂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 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 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 五言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1, No. 828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28 唯識三十論直解世親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蕅益沙門智旭解護法等菩薩 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 此玄奘師敘述之辭也 按佛滅後九百年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目錄香讚001 開經偈002 淨三業 安土地 普供養真言00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004 悉曇般若無盡藏真言 金剛心真言047 悉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言般若菩薩真言048 悉曇修習般若真言049 補闕 補闕圓滿 普迴向真言050 迴向偈051 2 3 4 5 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iamond Sutra v doc

Microsoft Word - Diamond Sutra v doc THE DIAMOND OF PERFECT WISDOM SUTRA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Translated by the Chung Tai Translation Committee January 2009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by Tripitaka Master Kumarajiva, 5th Century The following prior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 以智儼 法藏為主 陳英善撰 提要 阿賴耶識, 乃是唯識學的核心思想, 以阿賴耶識作為生死流轉之所依, 且涅槃之證得亦不離阿賴耶識 在唯識相關的經論典籍中, 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較著重於生滅事法 妄染的角度來詮釋阿賴耶識, 而對阿賴耶識本身亦含有真淨的成分, 則以較曖昧的方式表達之 有關阿賴耶識是染? 淨? 染淨和合? 非染非淨? 在佛教諸經論中, 皆有論及 之

More information

12

12 第十㆓講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㆒ 這品經的宗旨 : ( ㆒ ) 七品經已說明基本原理 ( ㆓ ) 現在, 要說成就如來成所作 : 活出自己的如來 過如來生活 得大解脫 : 又世出世間不㆓ : 染淨不㆓之如來 要談如來成所作事 ㆕智 : 1. 成所作智 ( 五識 ) 2. 妙觀察智 ( 六識 ) 3. 平等性智 ( 七識 ) 因 轉 果 轉 4. 大圓鏡智 ( 八識 ) ㆓ 文殊菩薩問文殊菩薩問如來法身有何等相?

More information

才門 皆悉已得 清淨無礙 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以本願力 盡未來際 而無厭倦 汝應請彼 彼當為汝 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 諸菩薩眾 聞普賢名 即時獲得不可思議 無量三昧 其心無礙 寂然不動 智慧廣大 難可測量 境界甚深 無能與等 現前悉見無數諸佛 得如來力 同如來性 去來現在 靡不明照 所有福德 不

才門 皆悉已得 清淨無礙 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以本願力 盡未來際 而無厭倦 汝應請彼 彼當為汝 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 諸菩薩眾 聞普賢名 即時獲得不可思議 無量三昧 其心無礙 寂然不動 智慧廣大 難可測量 境界甚深 無能與等 現前悉見無數諸佛 得如來力 同如來性 去來現在 靡不明照 所有福德 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爾時世尊 在摩竭提國 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始成正覺 於普光明殿 入剎那際諸佛三昧 以一切智自神通力 現如來身 清淨無礙 無所依止 無有攀緣 住奢摩他最極寂靜 具大威德 無所染著 能令見者 悉得開悟 隨宜出興 不失於時 恒住一相 所謂無相 與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 靡不皆入灌頂之位 具菩薩行 等于法界無量無邊 獲諸菩薩普見三昧 大悲安隱一切眾生 神通自在 同於如來

More information

正覺電子報-第61期

正覺電子報-第61期 大乘密嚴經 卷 2 All sentient beings own merits, virtues, and the great power of sovereign independence. Even they are born in the dangerous and difficult places, yet their Alaya Consciousnesses always dwell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四年十一月 放眼二十一世紀的大世界 核武 擴散 戰亂依然 環境污染 溫 室效應加劇 惡疾 空難 以及 自 然 災 害 頻 生 火 宅 中 人 苦不堪言 傳統的人生觀 價值觀逐漸剝離 網絡社會的虛 擬現實 真偽難辨 是非難決 令本來精神貧乏 心靈空虛的人 更加惶惑不安 環顧我們身處的 香港 政制 經濟 以至民生都 不得安穩 怨氣沖天 暴戾詛咒 抑鬱苦悶湧現 再加上自身的人 事感情 學業工作 可謂無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第一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 唯識學 行相 (AkAra) 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 陳一標 2003.10.05 提要 : 行相 (AkAra) 一詞具有識中所現外境相貌的影像義, 以及心 心所的取境作用義 說一切有部認為行相是慧心所中所現的無常 苦 空 無我等相貌 世親在 俱舍論 中則說行相是一切心 心所緣取所緣境的類別, 也就是心 心所中所現起的青 黃等相貌 唯識學不承認外境的存在, 在心

More information

文件2

文件2 大乘唯識宗的涅槃思想 丁孝明 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本文對小乘佛教的 有餘依涅槃 無餘依涅槃 二種涅槃觀和大乘佛教 成唯識論 中的四種涅槃觀, 作了一番探討 說明了佛教 緣起無我 觀與大乘唯識宗涅槃思想在義理上溝通的契機 進而盼望從 成唯識論 涅槃思想的義諦中, 去體證佛陀 不住生死 不住涅槃 的究竟法義! 關鍵詞 : 涅槃 有餘依涅槃 無餘依涅槃 自性清淨涅槃 無住處涅槃 1 佛教對涅槃的定義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