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Transcription

1 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以智儼 法藏為主 陳英善撰 提要 阿賴耶識, 乃是唯識學的核心思想, 以阿賴耶識作為生死流轉之所依, 且涅槃之證得亦不離阿賴耶識 在唯識相關的經論典籍中, 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較著重於生滅事法 妄染的角度來詮釋阿賴耶識, 而對阿賴耶識本身亦含有真淨的成分, 則以較曖昧的方式表達之 有關阿賴耶識是染? 淨? 染淨和合? 非染非淨? 在佛教諸經論中, 皆有論及 之 在華嚴宗 ( 如智儼 法藏等 ) 的諸論著中, 亦有不少篇幅探討阿賴耶識 本 論文試從華嚴宗的角度, 來釐清阿賴耶識所蘊含的多重涵義 本論文主要就三方面來論述 : 首先, 探討阿賴耶識與所依心識之關係 ; 接著, 探討阿賴耶識與無漏種子之關係 ; 最後, 探討阿賴耶識與見道修道之關係 藉由此三方面之探討, 來顯示吾人對阿賴耶識之迷執, 以及如何藉由修道轉識成智捨阿賴耶識之名, 開發清淨識 ( 無垢識 ) 關鍵詞 : 阿賴耶識 華嚴宗 智儼 法藏 十重唯識 大綱 一 前言二 阿賴耶識與所依心識之關係三 阿賴耶識與無漏種子之關係四 阿賴耶識與見道修道之關係五 結語 1

2 一 前言 阿賴耶識之名的施設 阿賴耶識 ( 阿陀那識 ) 能執持一切種子令不失, 且其一切種子如瀑流 因此, 眾生往往將之視為我, 而加以執取之, 所謂 有情執藏為我故, 說此識名阿賴耶 1 由此可知, 阿賴耶識之命名, 與眾生對我的執著有密切之關係 吾人對我之執 著, 實來自於吾人誤解阿賴耶識為我之所致, 而加以執取之 2 若就第八識本身而言, 可說是非染非淨 但若從阿賴耶識之名稱的施設來看, 阿賴耶識代表著雜染法, 以此說明眾生對阿賴耶識之執著, 執著唯識所變現之假有似我為實我, 而輪迴於三界生死中 藉由修道至轉依成佛時, 已捨阿賴耶識之名, 而稱此識為無垢識 換言之, 阿賴耶識之名, 是不適用在佛身上的, 甚至連已斷盡人我執的二乘及菩薩亦不適用之, 而以異熟識來稱之 由此可知, 所謂的心識, 若就眾生之染著而言, 稱之為阿賴耶識 ; 若就佛之清淨而言, 則稱之為無垢識 亦由此可知, 作為一切法之所依止的心識, 可說是非染非淨, 而所謂的染淨, 是隨不同因緣所作的施設而已 如從眾生之雜染, 稱心識為阿賴耶識 ; 若從佛之清淨, 則稱心識為無垢識 此乃心識之一體兩面, 因心識本非染非淨, 而隨緣說染說淨 有關阿賴耶識之名的施設, 3 基本上, 與眾生之生死輪迴我執有極密切之關 1 成唯識論 卷 3: 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 依斯建立阿賴耶名 亦為有情執藏為我, 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CBETA, T31, no. 1585, p. 14, b24-29) 2 如法藏 華嚴經探玄記 卷 2: 汎論我有四種: 一 真我, 謂真如中常樂我淨等, 真如為性 二 自在我, 謂八自在我等, 以智為性 三 假我, 謂五蘊假者, 以唯識所現似有主宰等以其為性 四 執我, 謂分別 俱生所執為性 (CBETA, T35, no. 1733, p. 126, c9-13) 此是以唯識來說明一切皆是唯識所現, 是假有似我, 但眾生執此以為我, 而生種種分別煩惱 俱生煩惱 3 有關阿賴耶識之施設, 在唯識學的諸多經論中, 以諸多篇幅來論證說明為何要施攝阿賴耶識, 如 瑜伽師地論 卷 51: 由八種相, 證阿賴耶識決定是有, 謂若離阿賴耶識依止執受不應道理 最初生起不應道理 有明了性不應道理 有種子性不應道理 業用差別不應道理 身受差別不應道理 處無心定不應道理 命終時識不應道理 (CBETA, T30, no. 1579, p. 579, a20-25) 此即以八點來論證阿賴耶識成立之理由, 如其論證若無阿賴耶識, 生死輪迴就不能成立 其它如 雜集論 攝論 顯揚論 成唯識論 等, 皆對此議題加以論證說明 另外, 智儼於 唯識章 中, 亦提及之, 如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五建立者, 有三 : 一 依雜集瑜伽等, 八相明建立 二 依攝論, 三相等八義明建立 三 依顯揚論, 十九相明建立 (CBETA, T45, no. 1870, p. 543, b13-15) 2

3 係 如 成唯識論 卷 3: 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 依斯建立阿賴耶名 亦為有情 執藏為我, 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 彼能證解阿賴耶識 4 此說明了三界眾生往往將此識執為實我, 因此將此識命名為阿賴耶 初期佛教雖 然只論及六識, 但其第六識實已包含了心意識之內涵, 甚至已提及了阿賴耶識之名 5 由此可知, 名稱的施設是隨著時代不同而增設的 在初期佛教以六識來解釋生死輪迴, 其第六識已包含了心意識 到了大乘, 以八識說明生死輪迴 乃隨著時代的需要, 而加以增設所作的補充說明 此乃人性所使然 而如來藏 佛性 真如等觀念的出現, 亦可視為在涅槃 心性本淨 空空 無垢識 淨識等觀念中, 再加以作進一步的論述 由此可知, 諸名稱之施設其實所指是一樣的, 只是隨著時代之不同需要而有種種的增減 但吾人總是為此等不同名相, 而互諍不已, 這也是人性之使然 佛教雖然講無諍之法, 但卻仍不免於名言上互諍, 此亦是人性使然 為了釐清此問題, 本論文試著從華嚴宗角度來探討阿賴耶識 在智儼 法藏等諸論著有專章來探討唯識, 6 本論文以智儼 法藏為主, 7 其餘相關資料作為輔 4 成唯識論 卷 3 (CBETA, T31, no. 1585, p. 14, b24-29) 5 有根本識 窮生死蘊等名, 參 攝大乘論本 卷 1 (CBETA, T31, no. 1594, p. 134, a17-b1) 6 如智儼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有 : 明難品初立唯識章 (CBETA, T45, no. 1870, p. 543, a13) 第三會十住品內本分首種性章 (CBETA, T45, no. 1870, p. 549, c25) 請分中轉依章 (CBETA, T45, no. 1870, p. 562, a8) 第九地十一稠林義章 (CBETA, T45, no. 1870, p. 569, b2) 煩惱行使行稠林章 (CBETA, T45, no. 1870, p. 569, b22) 習氣稠林章 (CBETA, T45, no. 1870, p. 574, b4) 又如 華嚴五十要問答, 有 : 心意識義 (CBETA, T45, no. 1869, p. 522, c6) 心數及心所有法義 (CBETA, T45, no. 1869, p. 524, c2) 佛轉依義 (CBETA, T45, no. 1869, p. 521, b14) 轉四識成四智義 (CBETA, T45, no. 1869, p. 521, b26) 心意識義 (CBETA, T45, no. 1869, p. 522, c6) 諸如此類, 不勝枚舉 法藏於 華嚴經探玄記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華嚴經問答 等, 亦有諸多論述 7 如智儼於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的 明難品初立唯識章 中, 即以十個角度, 專門來論述唯識, 如其云 : 唯識略開十門: 一舉數 二列名 三出體 四明教興意 五建立 六辨成就不成就 七明對治滅不滅 八明薰不薰 九辨真妄不同 十歸成第一義無性性 (CBETA, T45, no. 1870, p. 543, a14-17) 法藏於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所論述的 所詮差別 內容, 共有十點 其十點內容, 即 : 第九明諸教所詮差別者, 略舉十門 一所依心識 二明佛種性 三行位分齊 四修行時分 五 3

4 助 所探討內容, 包括阿賴耶識與所依心識之關係 阿賴耶識與無漏種子之關係 阿賴耶識與見道修道之關係等三方面, 分述如下 二 阿賴耶識與所依心識之關係 作為所依之心識, 隨著時代之不同, 有種種之施設, 如唯心 唯識 第六識 心意識 第八識 阿賴耶識等 而此種種之施設, 依華嚴宗的看法, 基本上, 可從小 始 終 頓 圓等五教之角度來切入探討 而在此五教中, 有關以阿賴耶識作為所依心識, 主要集中在始 終二教來論述, 尤其以始教為核心, 另亦可旁及小 頓 圓三教, 只是在名稱施設上有所不同 但由於所立角度之不同, 賦予阿賴耶識之染淨義涵, 也就有所差別 有關阿賴耶識之施設, 對始教 ( 如唯識法相宗 ) 而言, 著眼於阿賴耶識之雜染上, 並不認為阿賴耶識是清淨的, 須於轉依為無垢識之後, 此時第八識稱之為無垢識 對終教 ( 如如來藏緣起宗 ) 而言, 著眼於心識之清淨上, 但因無明之染污, 而稱此識為阿賴耶識, 亦即是不生不滅 ( 淨 ) 與生滅 ( 染 ) 和合, 非一非異, 名為阿賴耶識 因此, 終教所說的阿賴耶識本身具備了染淨的成分, 但此染淨是屬非一非異之關係 此可說是始 終二教對阿賴耶識看法之最大不同處 但若從阿賴耶識所帶有的雜染上來看, 始 終二教可說是有其共同之處 ; 另若就阿賴耶識之轉依成清淨來看, 始 終二教亦可說是有其共同之處 始 終二教因著眼點之不同, 因此, 賦予阿賴耶識之義涵而有所不同 基本上, 小 始 終教所論述的阿賴耶識, 是帶有雜染的 由此可得知, 阿賴耶識之施設, 主要是從眾生的迷執上入手 猶如鏡子上的塵埃 ( 染 ), 小 始教二教著眼於鏡面上的塵埃, 而終教著眼於鏡子本身 ( 淨 ) 與塵埃 ( 染 ) 之關係 換言之, 阿賴耶識雖然帶有雜染的, 但本身其實是清淨的 這是終教與小 始二教之差別所在 至於始教所謂的清淨方面, 須藉由修行轉依, 才能成立, 此時已捨阿賴耶識之名, 而以無垢識稱之 由此可知, 唯識學所說的第八識, 就染而言, 名為阿賴耶識 ; 就淨而言, 名為無垢識 而終教是以立基於染淨和合的角度上, 來論述阿賴耶識 如法藏於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中, 對諸教所依心識, 有如下之說明, 所謂 : 第一 心識差別者, 如小乘, 但有六識 義分心意識, 如小乘論說 ; 於阿 修行依身 六斷惑分齊 七二乘迴心 八佛果義相 九攝化境界 十佛身開合 (CBETA, T45, no. 1866, p. 484, c6-10) 本論文則是將其內容加以濃縮成三方面來探討阿賴耶識 4

5 賴耶識但得其名, 如 增一經 說 8 又云 : 若依始教, 於阿賴耶識, 但得一分生滅之義 以於真理未能融通, 但說凝然不作諸法 故就緣起生滅事中建立賴耶, 從業等種辨體而生異熟報識為諸法依, 方便漸漸引向真理, 故說熏等悉皆即空 如 解深密經 云 : 若菩薩於內於外, 不見藏住, 不見熏習, 不見阿賴耶, 不見阿賴耶識, 不見阿陀那, 不見阿陀那識 若能如是知者, 是名菩薩菩薩 如來齊此建立一切心意識祕密善巧 瑜伽 中, 亦同此說 解云 : 既齊此不見等處立為心意等善巧故, 是故所立賴耶生滅等相皆是密意 不令如言而取故, 會歸真也 9 又云 : 若依終教, 於此賴耶識, 得理事融通二分義 故 論 ( 指 大乘起信論 ) 但云 : 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 非一非異, 名阿梨耶識 以許真如隨熏和合成此本識, 不同前教業等種生故 楞伽 云 : 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 又云 : 如來藏受苦樂, 與因俱若生若滅 又云 : 如來藏名阿賴耶識, 而與無明七識俱 又 起信 云 : 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 如是非一 10 由上述三段引文, 可看出小 始 終三教對阿賴耶識之不同看法 小乘教只有阿賴耶識之名, 未有阿賴耶識之義 ; 始教則從緣起生滅事相之業用 受身等種子上, 來建立阿賴耶識, 其所賦予阿賴耶識之義, 偏重在生滅雜染上 ; 11 終教則從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之角度, 來賦予阿賴耶識之涵義, 故阿賴耶識亦可稱之為如來藏, 或稱如來藏為阿賴耶識 於下分別詳論之 : 1. 小乘教與阿賴耶識 8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第一 心識差別者 如小乘, 但有六識 義分心意識, 如小乘論說 於阿賴耶識但得其名, 如增一經說 (CBETA, T45, no. 1866, p. 484, c10-13) 9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84, c13-25) 10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84, c25-p. 485, a9) 11 此即是以阿賴耶識為生死體, 如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問: 前論云阿賴耶識者, 謂先世所作增長業煩惱為緣, 無始時戲論薰習為因, 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為體 據此文相, 本識即是生死體 若非生死因, 何於生死因果相乘處說? 答 : 此依 成唯識論, 但於生死之中, 辨因果相生道理, 並是轉理門, 無真實理 當知離識以外, 更無有法 識者即是不染而染門, 如來藏之一義也 (CBETA, T45, no. 1870, p. 545, c17-24) 5

6 法藏於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中, 有關小乘教之論述極為簡略, 所謂 : 第一 心識差別者, 如小乘, 但有六識 義分心意識, 如小乘論說 ; 於阿賴耶識但得其名, 如 增一經 說 此雖然只是簡單幾句, 但其所蘊藏之義涵, 值得作進一步之論述 依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之記載, 在 增壹阿含經 中, 已施設阿賴耶識 之名, 12 以此顯示眾生對生死之我執, 實乃對阿賴耶識之執著 在部派佛教對生 死輪迴之體, 則有種種諸多異名, 如 攝大乘論本 卷 1: 復次, 聲聞乘中, 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 如彼增壹阿笈摩說 : 世間眾生愛阿賴耶, 樂阿賴耶, 欣阿賴耶, 憙阿賴耶 為斷如是阿賴耶故, 說正法時, 恭敬攝耳 住求解心, 法隨法行 如來出世, 如是甚奇 希有正法出現世間, 於聲聞乘如來出現 四德經中, 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賴耶識 於大眾部阿笈摩中, 亦以異門密意說此, 名根本識, 如樹依根 化地部中, 亦以異門密意說此, 名窮生死蘊 有處有時見色心斷, 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 阿賴耶如是所知依, 說阿賴耶識為性 阿陀那識為性, 心為性, 阿賴耶為性, 根本識為性, 窮生死蘊為性等 由此異門, 阿賴耶識成大王路 13 大眾部以異門密意說此, 名根本識 ; 化地部以異門密意說此, 名窮生死蘊 又如 智儼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二 列名者, 謂阿賴耶識 阿陀那識 心意識, 乃至窮生死蘊等 餘七識, 12 藉由 CBETA 之搜尋, 於阿含經未有阿賴耶一詞 但於唯識的相關經論中, 有記載之 如 攝大乘論本 卷 1: 復次, 聲聞乘中, 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 如彼增壹阿笈摩說 : 世間眾生愛阿賴耶, 樂阿賴耶, 欣阿賴耶, 憙阿賴耶 為斷如是阿賴耶故, 說正法時恭敬攝耳, 住求解心法隨法行 由此異門阿賴耶識成大王路 (CBETA, T31, no. 1594, p. 134, a17-b1) 又如 成唯識論 卷 3: 說一切有部增壹經中, 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 謂愛阿賴耶. 樂阿賴耶. 欣阿賴耶. 憙阿賴耶 謂阿賴耶識是貪總別三世境故立此四名 有情執為真自內我, 乃至未斷恒生愛著故 阿賴耶識是真愛著處, 不應執餘五取蘊等 謂生一向苦受處者, 於餘五取蘊不生愛著 彼恒厭逆餘五取蘊, 念我何時當捨此命此眾同分此苦身心令我自在受快樂故 五欲亦非真愛著處, 謂離欲者於五妙欲雖不貪著而愛我故 樂受亦非真愛著處, 謂離第三靜慮染者雖厭樂受而愛我故 身見亦非真愛著處, 謂非無學信無我者雖於身見不生貪著而於內我猶生愛故 轉識等亦非真愛著處, 謂非無學求滅心者雖厭轉識等而愛我故 色身亦非真愛著處, 離色染者雖厭色身而愛我故 不相應行離色心等無別自體, 是故亦非真愛著處 異生有學起我愛時, 雖於餘蘊有愛非愛而於此識我愛定生, 故唯此是真愛著處 由是彼說阿賴耶名, 定唯顯此阿賴耶識 (CBETA, T31, no. 1585, p. 15, a27-b18) 另, 於 菩薩本生鬘論 卷 15: 云何寂靜棄塵勞義 勝義不生顛倒之行 人中王者福力如天 語言教令四方依稟 制度之法嚴峻無遏 勝義殊妙圓滿了知 善中不害以悲為體 正翻瞋害損惱有情 百數之中此通善染 有支自性惟阿賴耶 此為三界五趣四生之體 離此識性皆總不成 彼因之法盡通善惡 無記之法不招果故 菩提薩埵依教所說 四果羅漢誘接于是 快樂之法因布施得 不壞勝處運載彼彼 (CBETA, T03, no. 160, p. 381, a13-22) 13 攝大乘論本 卷 1 (CBETA, T31, no. 1594, p. 134, a17-b1) 6

7 可知 14 此之根本識 窮生死蘊 心意識等, 基本上, 與阿賴耶識有密切關係 在部派佛教中, 已觸及了三界生死輪迴問題, 如 增壹阿含經 已有阿賴耶識之名, 此類似部派佛教所說的補特伽羅, 如細意識 一味蘊 窮生死蘊 換言之, 小乘佛教雖然只談六識, 而實際上於第六識的細意識中, 已蘊含了類似第八識之阿賴耶識, 以此作為眾生的生死輪迴之所在 此也成為後來大乘唯識學派立阿賴耶識為一切雜染品所依之前奏, 以此作為生死輪迴之所在 2. 始教之阿賴耶識 有關阿賴耶識的施設, 基本上, 與佛教要解決三界生死輪迴問題有極密切之關係, 此從 增壹阿含經 提及阿賴耶識之名, 到部派佛教所說的補特伽羅 細意識 一味蘊 窮生死蘊 根本識 等約略可得知 此亦可從大乘唯識學所重視的 解深密經 得知, 如 解深密經 心意識相品 云 : 廣慧當知! 於六趣生死, 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 或在卵生, 或在胎生, 或在濕生, 或在化生, 身分生起 於中, 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 增長廣大 依二執受 : 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 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 習氣執受 有色界中具二執受, 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廣慧! 此識亦名阿陀 那識, 何以故? 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 何以故? 由此識 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心, 何以故? 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 滋長故 廣慧! 阿陀那識為依止, 為建立故, 六識身轉, 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 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 15 此中說明眾生的生死輪迴, 來自於最初之種子心識, 所謂 於六趣生死, 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 或在卵生, 或在胎生, 或在濕生, 或在化生, 身分生起 於中, 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 這在在顯示了阿賴耶識的施設, 與生死輪迴問題有極密切之關係, 以阿賴耶識為所依止 且 解深密經 心意識相品 提出了種子識之異名, 有 : 阿陀那識 阿賴耶識 心 而此等異名, 本身各具其所代表之義涵, 如 : 以阿陀那識代表此識於身隨逐執持, 以阿賴耶識象徵此識於身攝受含藏義, 以心說明此識於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 總而言之, 阿陀那識為一切法所依止, 以此而建立一切法, 六識身亦依此阿陀那識而轉 另從阿賴耶識的諸多異名中, 可得知阿賴耶識擔任著多種之角色, 也蘊含著 14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CBETA, T45, no. 1870, p. 543, b1-3) 15 解深密經 卷 1 3 心意識相品 (CBETA, T16, no. 676, p. 692, b8-24) 7

8 多重之涵義, 如 成唯識論 卷 3 云 : 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 而隨義別, 立種種名 謂 : 或名心, 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 或名阿陀那, 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 或名所知依, 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 或名種子識, 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 此等諸名通一切位 或名阿賴耶, 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 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 此名唯在異生有學, 非無學位 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 或名異熟識, 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 此名唯在異生 二乘 諸菩薩 位, 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 或名無垢識, 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 此名唯在如來地有 菩薩 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 未得善淨第八識故, 如契經說 16 有關阿賴耶識之種種異名, 基本上, 是隨其義不同而施設的 因此, 從其種種不 同名稱中, 就顯示了其所代表之涵義 如下圖表 : 名稱 內容 階位 1. 心 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 通一 2. 阿陀那 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 切位 3. 所知依 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 4. 種子識 能遍任持世 出世間諸種子故 5. 阿賴耶 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 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 異生有學 6. 異熟識 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 異生二乘菩薩 7. 無垢識 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 如來 阿賴耶識之種種異名, 有心 阿陀那識 所知依 種子識 異熟識 等, 乃至轉依成佛時, 以無垢識表之 有關阿賴耶之名, 其所顯示之義涵, 在於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 一般以能藏 所藏 執藏來說明阿賴耶識之涵義 從阿賴耶識之不同名稱的施設, 亦可得知於不同眾生之涵義, 如阿賴耶識之名, 因第七識之我見 我愛等將其執為自內我, 故此名只適用在異生性眾生及有學位羅漢, 而不適用於無學位羅漢 不退菩薩身上, 因為無學位 不退菩薩身上已沒有雜染 16 成唯識論 卷 3: (CBETA, T31, no. 1585, p. 13, c7-22) 有關第八識之異名, 諸多經論提及 之 8

9 我執 也因為如此之故, 解深密經 說到 :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17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有關此偈頌, 廣為唯識經論所引用 18 此顯示了阿賴耶識極深細, 故於小乘經論 中未將阿賴耶識加以開演 如 攝大乘論本 卷 1: 復次, 何故聲聞乘中不說此心名阿賴耶識 名阿陀那識? 由此深細境所攝 故 所以者何? 由諸聲聞不於一切境智處轉 是故於彼雖離此說然智得 成, 解脫成就, 故不為說 若諸菩薩定於一切境智處轉, 是故為說若離此智不易證得一切智智 19 又如 成唯識論 卷 3: 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 依斯建立阿賴耶名 亦為有情 執藏為我, 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 彼能證解阿賴耶識 20 此不僅顯示了不宜對眾生說阿賴耶識, 因為眾生易將阿賴耶識執為我, 且甚至亦 不宜對聲聞 緣覺二乘人說, 因為阿賴耶識極深細之原故 對唯識學來說, 第八識與阿賴耶識之名稱不同, 其代表之義涵是有別的 隨 著其使用名稱之不同, 也顯示了其於修證上階位之不同 如 成唯識論 云 : 此第八識自性微細 故以作用而顯示之 解深密經 卷 1 心意識相品 (CBETA, T16, no. 676, p. 692, c22-23) 18 如 瑜伽師地論 卷 51: 問: 前說種子依, 謂阿賴耶識, 而未說有有之因緣廣分別義 何故 不說? 何緣知有廣分別義? 云何應知? 答 : 由此建立是佛世尊最深密記, 是故不說 如世尊言 :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CBETA, T30, no. 1579, p. 579, a10-16) 又如 攝大乘論本 卷 1: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 為我 (CBETA, T31, no. 1594, p. 133, b27-28) 如 成唯識論 卷 3: 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 依斯建立阿賴耶名 非如勝性轉 為大等 種子與果體非一故, 能依所依俱生滅故, 與雜染法互相攝藏, 亦為有情執藏為我, 故說 此識名阿賴耶 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 彼能證解阿賴耶識, 故我世尊正為開示 或諸菩薩皆名勝者, 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 而能信解求彼轉依, 故亦為說 非諸轉識有如 是義 解深密經 亦作是說 :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CBETA, T31, no. 1585, p. 14, b24-c6) 19 攝大乘論本 卷 1 (CBETA, T31, no. 1594, p. 134, a11-16) 20 成唯識論 卷 3 (CBETA, T31, no. 1585, p. 14, b24-29) 21 成唯識論 卷 3 (CBETA, T31, no. 1585, p. 14, a15) 9

10 所謂阿賴耶識, 乃第八識諸多名稱之一 有關阿賴耶識的論述, 主要出現在唯識經論的相關經論典籍中 一般而言, 較從雜染有漏的角度, 賦予阿賴耶識之義涵 換言之, 是以立基在眾生的迷執及生死輪迴的角度上來賦予阿賴耶識之義涵, 以阿賴耶識來說明生死輪迴之所在 但吾人從阿賴耶識的諸多異名 ( 心 阿陀那識 異熟識 無垢識 ) 中, 可得知阿賴耶識蘊含著諸多涵義 所以, 阿毗達摩大乘經 云 : 無始時來界 由此有諸趣 一切法等依 22 及涅槃證得 此顯示了阿賴耶識為一切染淨法之所依, 生死輪迴之所在及涅槃證得之所依 若 依 解深密經 之看法, 阿賴耶識之施設, 乃是密意善巧之施設, 如 解深密經 卷 1 心意識相品 : 汝應諦聽! 吾當為汝說心意識祕密之義 廣慧當知! 於六趣生死, 彼彼有 情墮彼彼有情眾中 於中, 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 大 廣慧! 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 於心意識祕密善 巧 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彼, 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 廣慧! 若 諸菩薩於內各別, 如實不見阿陀那, 不見阿陀那識, 不見阿賴耶, 不見阿 賴耶識, 不見積集不見心, 不見眼色及眼識, 不見耳聲及耳識, 不見鼻香 及鼻識, 不見舌味及舌識, 不見身觸及身識, 不見意法及意識, 是名勝義 善巧菩薩 如來施設彼, 為勝義善巧菩薩 廣慧! 齊此名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 如來齊此施設彼, 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 23 此說明種種識之施設, 是秘密善巧 因此, 法藏依 解深密經 此段經文, 認為 始教所施設阿賴耶識, 是密意善巧, 如其云 : 若依始教, 於阿賴耶識, 但得一分生滅之義 以於真理未能融通, 但說凝然不作諸法 故就緣起生滅事中建立賴耶, 從業等種辨體而生異熟報識為諸法依, 方便漸漸引向真理, 故說熏等悉皆即空 如 解深密經 云 : 若菩薩於內於外, 不見藏住, 不見熏習, 不見阿賴耶, 不見阿賴耶識, 不見阿陀那, 不見阿陀那識 若能如是知者, 是名菩薩菩薩 如來齊此建立一切心意識祕密善巧 瑜伽 中, 亦同此說 解云 : 既齊此不見等處立為心意等善巧故, 是故所立賴耶生滅等相皆是密意 不令如言而取故, 會歸 22 此偈頌, 間接引自 攝大乘論本 卷 1: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即於此中 復說頌曰 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CBETA, T31, no. 1594, p. 133, b15-19) 23 解深密經 卷 1 (CBETA, T16, no. 676, p. 692, b7-c20) 10

11 真也 24 即藉由施設阿賴耶識之密意善巧方便, 以會歸真如 另外, 此在智儼 華嚴經內 章門等雜孔目章 中, 認為立阿賴耶識為生死體, 乃是善巧方便, 如其云 : 問 : 前論, 云阿賴耶識者, 謂先世所作增長業煩惱為緣, 無始時戲論薰習 為因, 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為體 據此文相, 本識即是生死體 若非 生死因, 何於生死因果相乘處說? 答 : 此依 成唯識論, 但於生死之中, 辨因果相生道理 並是轉理門, 無真實理 當知! 離識以外, 更無有法 識者即是不染而染門, 如來藏之一義也 25 智儼所說的 轉理門, 即是一種善巧方便 由此可知, 始教之阿賴耶識之施設, 依華嚴宗之看法, 實乃是一種善巧方便, 由此而引入真如理 3. 終教之阿賴耶識 有關終教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主要出現在如來藏的相關經論, 如法藏 華嚴 一乘教義分齊章 云 : 若依終教, 於此賴耶識, 得理事融通二分義 故 論 ( 指 大乘起信論 ) 但云 : 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 非一非異, 名阿梨耶識 以許真如隨熏和合成此本識, 不同前教業等種生故 楞伽 云 : 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 又云 : 如來藏受苦樂, 與因俱若生若滅 又云 : 如來藏名阿賴耶識, 而與無明七識俱 又 起信 云 : 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 如是非一 26 此引文中, 法藏以 起信論 楞伽經 來論述阿賴耶識之涵義 終教之阿賴耶識, 主要表現在理事融通上, 如 起信論 所說 : 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 非一非異, 名阿梨耶識 法藏進而對此加以解釋 : 以許真如隨熏和合成此本識 此說明了阿賴耶識與真如的關係, 是因為真如受無明之熏習, 而成了阿賴耶識 換言之, 阿賴耶識本身即是真如, 此不同始教僅就緣起生滅來賦予阿賴耶識義涵 因此, 法藏進而引 楞伽經 加以說明, 所謂 : 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 名為藏識 又云 : 如來藏名阿賴耶識, 而與無明七識俱 以及 起信論 所說 24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84, c13-25) 25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CBETA, T45, no. 1870, p. 545, c17-24) 26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84, c25-p. 485, a9) 11

12 的 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 此在在說明如來藏為無明所熏, 而名為 藏識 阿賴耶識 另在 大乘密嚴經 阿賴耶建立品 中, 亦強調阿賴耶識本 清淨, 如其云 : 諸仁者! 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 過於世, 同於涅槃 譬如明月現眾國土, 世間之人見有虧盈, 而月體性未嘗增減 藏識亦爾, 普現一切眾生界中, 性常圓潔不增不減, 無智之人妄生計著 若有於此能正了知, 即得無漏轉依差別 此差別法得者甚難, 如月在雲中, 性恒明潔 藏識亦爾, 於轉識境界習氣之中而常清淨 如河中有木隨流漂轉, 而木與流體相各別 藏識亦爾, 諸識習氣雖常餘俱, 不為所雜 諸仁者! 阿賴耶識恒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 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 人天等趣 諸佛國土, 悉以為因, 常與諸乘而作種性, 若能了悟即成佛道 諸仁者! 一切眾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 乃至有生險難之處, 阿賴耶識恒住其中作所依止 此是眾生無始時界, 諸業習氣能自增長, 亦能增長餘之七識, 由是凡夫執為所作能作內我 諸仁者! 意在身中, 如風速轉, 業風吹動遍在諸根, 七識同時如浪而起 外道所計勝性微塵自在時等, 悉是清淨阿賴耶識 諸仁者! 阿賴耶識由先業力及愛為因, 成就世間若干品類 妄計之人, 執為作者 此識體相微細難知, 未見真實, 心迷不了, 於根境意而生愛著 27 此説明阿賴耶識表面上雖是染污, 而其體性是清淨的 又 大乘密嚴經 阿賴 耶微密品 云 : 諸仁者! 阿賴耶識從無始來為戲論熏習諸業所繫, 輪迴不已 如海因風起諸識浪, 恒生恒滅, 不斷不常 而諸眾生不自覺知, 隨於自識, 現眾境界 若自了知, 如火焚薪, 即皆息滅, 入無漏位, 名為聖人 諸仁者! 阿賴耶識變似眾境, 彌於世間, 染意攀緣執我 我所, 諸識於境各各了別 諸仁者! 心積集業, 意亦復然 意識了知種種諸法, 五識分別現前境界 如瞖目者見似毛輪, 於似色心中, 非色計色 諸仁者! 如摩尼寶體性清淨, 若有置於日月光中, 隨其所應各雨其物 阿賴耶識亦復如是, 是諸如來清淨之藏 與習氣合, 變似眾色, 周於世間 ; 若無漏相應, 即雨一切諸功德法 如乳變異而成於酪乃至酪漿 阿賴耶識亦復如是, 變似一切世間眾色 如翳目者以翳病故, 見似毛輪 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以習氣翳住藏識, 眼生諸似色 此所見色譬如陽焰遠離有無, 皆阿賴耶之所變現 28 此說明阿賴耶識是諸如來清淨之藏, 而眾生之阿賴耶識從無始來為戲論熏習諸業 所繫輪迴不已 但諸眾生不自覺知, 追逐於阿賴耶識所現眾境界 若能自了知如 27 大乘密嚴經 卷 2 (CBETA, T16, no. 681, p. 737, c23-p. 738, a18) 28 大乘密嚴經 卷 3 8 阿賴耶微密品 (CBETA, T16, no. 681, p. 741, a27-b16) 12

13 火焚薪, 即皆息滅入無漏位, 成為聖人 有關阿賴耶識之真 妄問題, 智儼於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中, 藉由 各種角度來加以說明, 如其云 : 第九 辨真妄不同者, 此阿賴耶識有真妄不同 如 地論 說 : 十二緣生是第一義諦, 即是真義 如 攝論 說 : 如幻事鹿渴夢想翳闇等, 譬第一識似如此事, 即是其妄有 又知此識無有生性, 為通達真 ; 知此識假有, 為通達俗 俗者, 即是其妄 ; 真者, 正是其真 29 此說明了阿賴耶識為真或妄, 實於所立角度不同所致 若就第一義諦而言, 阿賴耶識為真 ; 若就生滅事相世俗諦而言, 阿賴耶識為妄 若強調阿賴耶識之無自性, 乃是為了通達真諦 ; 若強調阿賴耶識是假有, 乃是為了通達俗諦 若就俗諦而言, 阿賴耶識為妄 ; 若就真諦而言, 阿賴耶識為真 而阿賴耶識之真妄, 實乃一體之兩面, 眾生迷執於此, 而有種種妄執, 如法藏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云 : 問 : 真如既言常法, 云何得說隨熏起滅? 既許起滅, 如何復說為凝然常? 答 : 既言真如常故, 非如言所謂常也 何者? 聖說真如為凝然者, 此是隨緣作諸法時, 不失自體, 故說為常 是即不異無常之常, 名不思議常, 非謂不作諸法如情所謂之凝然也 故 勝鬘 中云 : 不染而染者, 明隨緣作諸法也 染而不染者, 明隨緣時不失自性 由初義故, 俗諦得成 由後義故, 真諦復立 如是真俗但有二義, 無有二體, 相融無礙, 離諸情執 是故 論 云 : 智障極盲闇, 謂真俗別執 此之謂也 此真如二義, 同前始教中約法相差別門故, 但說一分凝然義也 此終教中, 約體相鎔融門故, 說二分無二之義 此義廣如 起信義記 中說 30 此藉由對真如之探討, 顯示始 終二教之不同 若以阿賴耶識為妄, 是偏就生滅事相來說, 故於真的方面, 以凝然方式來呈現, 此為始教所說之阿賴耶識 以阿賴耶識為真, 是偏就真如體性來說, 故終教從真俗不二的角度來切入, 賦予阿賴耶識真妄不二之角色 另外, 值得注意, 同樣是 華嚴經 十地品 三界虛妄唯一心 一句, 而 無著 攝論 與世親 十地經論 對此之解釋, 卻不相同, 如 華嚴一乘教義分 齊章 云 : 29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CBETA, T45, no. 1870, p. 547, a27-b4) 30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85, a9-23) 13

14 又如 十地經 云 : 三界虛妄唯一心作 攝論 等約始教義, 釋諸賴耶識等也 十地論 約終教釋為, 第一義真心也 又如 達磨經頌 攝論 等釋云 : 此界等者, 界謂因義, 即種子識 如是等 寶性論 約終教釋云 : 此性者, 即如來藏性, 依此有諸趣等者 如 勝鬘經 說 : 依如來藏有生死, 依如來藏有涅槃等 乃至廣說 是故當知二門別也 31 此在在顯示了因角度立場之不同, 則阿賴耶識呈現不同之涵義 而此之不同, 依 法藏之看法, 不外乎是依始教 終教之角度不同所致 法藏更以十重唯識明之, 如 華嚴經探玄記 卷 13 十地品 : 言三界虛妄但一心作者 此之一文諸論同引證成唯識 今此所說是何等 心 云何名作 今釋此義依諸聖教說有多門 一 相見俱存故說唯識 二 攝相歸見故說唯識 三 攝數歸王故說 唯識 四 以末歸本故說唯識 謂七轉識皆是本識差別功能 無別體故 五 攝相歸性故說唯識 謂此八識皆無自體 唯是如來藏平等顯現 六 轉真成事故說唯識 謂如來藏不守自性 隨緣顯現八識王數相見種現 七 理事俱融故說唯識 謂如來藏舉體隨緣成辨諸事 而其自性本不生 滅 八 融事相入故說唯識 謂由理性圓融無礙 以理成事, 事亦鎔融 互不相礙 九 全事相即故說唯識 謂依理之事, 事無別事 理既無此 彼之異 令事亦一即一切 十 帝網無礙故說唯識 謂一中有一切 彼 一切中復有一切 既一門中如是重重不可窮盡, 餘一一門皆各如是 思準 可知 如因陀羅網重重影現 皆是心識如來藏法性圓融故 令彼事相如是 無礙 廣如上下文說 上來十門唯識道理 於中初三門約初教說 次四門約終教頓教說 後三門 約圓教中別教說 總具十門約同教說 上來所明通一部經非局此地 又是約教就解而說 若就觀行亦有十重 如一卷華嚴三昧中說 32 此十重唯識中, 前三門 ( 相見俱存故說唯識 攝相歸見故說唯識 攝數歸王故說唯識 ) 為始教之所說唯識 中間四門 ( 以末歸本故說唯識 攝相歸性故說唯識 轉真成事故說唯識 理事俱融故說唯識 ) 為終頓二教所說之唯識, 後三門 ( 融事相入故說唯識 全事相即故說唯識 帝網無礙故說唯識 ) 為圓教所說之唯識 如下圖表所示 : 31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85, a23-b2) 32 華嚴經探玄記 卷 13 十地品 (CBETA, T35, no. 1733, p. 346, c28-p. 347, c4) 14

15 十重唯識諸教 1. 相見俱存故說唯識始教 2. 攝相歸見故說唯識 3. 攝數歸王故說唯識 4. 以末歸本故說唯識終教 5. 攝相歸性故說唯識頓教 6. 轉真成事故說唯識 7. 理事俱融故說唯識 8. 融事相入故說唯識圓教 9. 全事相即故說唯識 10. 帝網無礙故說唯識 4. 頓教之阿賴耶識 若就頓教而言, 所謂的心識, 唯是一真如心, 因為無一切差別相, 離言絕慮, 不可說, 如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云 : 若依頓教, 即一切法唯一真如心 差別相盡, 離言絕慮不可說也 如 維摩結經 中, 三十二菩薩所說不二法門者, 是前終教中染淨鎔融無二之義 淨名所顯離言不二, 是此門也, 以其一切染淨相盡, 無有二法可以融會故, 不可說為不二也 33 法藏於此, 舉 維摩結經 作一說明, 用以顯示終 頓二教心識之差別 以 維摩結經 中, 三十二菩薩所說不二法門, 代表終教之染淨鎔融無二的心識觀 維摩結居士所顯離言不二, 代表頓教之心識觀, 因為一切染淨相盡, 無有二法可以融會, 連 不二 亦不可說, 故維摩結居士以默然表達之 5. 圓教之阿賴耶識 若就華嚴一乘而言, 心識乃是無量無邊的, 如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云 : 若依圓教, 即約性海圓明法界緣起無礙自在,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主伴 圓融 故說十心, 以顯無盡 如 離世間品 及第九地說 又唯一法界性 起心亦具十德, 如性起品說 此等據別教言 若約同教, 即攝前諸教所說 33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85, b2-7) 15

16 心識 何以故? 是此方便故, 從此而流故 餘可準之 34 此以法界緣起無礙自在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主伴圓融來說明心識, 故以十心 來顯示無盡, 如 華嚴經 十地品 所說第九地之十心, 以此十心象徵無量無邊 之心 35 且此心識即是法界, 具足一切功德 為何心識有如此諸多之差別? 針對此問題, 法藏於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中, 有如下說明, 如其云 : 問 : 云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有如是差別義耶? 答 : 此有二義 一約法通收 二約機分齊 初義者, 由此甚深緣起一心具五義門, 是故聖者隨以一門攝化眾生 一 攝義從名門, 如小乘教說 二 攝理從事門, 如始教說 三 理事無礙門, 如終教說 四 事盡理顯門, 如頓教說 五 性海具德門, 如圓教說 是即不動本而常末, 不壞末而恒本 故五義相融, 唯一心轉也 二 約機明得法分齊者, 或有得名而不得義, 如小乘教 或有得名得一分義, 如始教 或有得名得具分義, 如終教 或有得義而不存名, 如頓教 或有名義俱無盡, 如圓教 其餘義門, 如 唯識章 說 36 依法藏之看法, 實乃一心緣起甚深之故, 因此就不同角度, 心識則有種種不同涵義 若就法而言, 有 : 攝義從名門 攝理從事門 理事無礙門 事盡理顯門 性海具德門 若就機而言, 有 : 有得名而不得義 得名得一分義 得名得具分義 得義而不存名 名義俱無盡 此五種差別, 不外乎五教 37 整理如下表 : 34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85, b7-13) 35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唯識略開十門 一舉數 二列名 十歸成第一義無性性 初舉數者 謂一心即第一義清淨心 二舉三法 謂唯量唯二及種種 又有三法 謂心意識 三成八識 眼等五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四成九識 謂加阿摩羅識 五成十心 謂十稠林 如地論云 是菩薩 如實知眾生諸心 種種相心 雜相心 輕生不生相心 無形相心 無邊一切處眾多相心 清淨相心 染不染相心 縛解相心 幻起相心 隨道生相 乃至無量百千種種心差別相 皆如實知 (CBETA, T45, no. 1870, p. 543, a14-25) 36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85, b13-26) 37 有關小 始 終等教之差別, 另如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問: 何故因果名數 小乘三乘初教及終教 增減不同 答 : 小乘因果數少 未達法空 不盡大理故不具說 三乘初教分達法空知法 次細約事委說 熟教已去 究竟法空 會事從理故不多說 唯論四緣及互為因果等 (CBETA, T45, no. 1870, p. 540, a5-10) 16

17 1. 妄小教名及密意說攝義從名門 始教名及一分義攝理從事門 2. 亦妄亦真 終教 名及二分義 理事無礙門 3. 真 頓教 只有義, 無阿賴耶 事盡理顯門 4. 非妄非真 識之名 5. 俱是 圓教 同教一乘 攝以上諸說 6. 俱非 別教一乘 名無盡義無盡 性海具德門 三 阿賴耶識與無漏種子之關係 有關阿賴耶識為妄或真, 依華嚴宗之看法, 實乃因應不同根性所致 若以阿 賴耶識為真, 則無漏種子為阿賴耶識所本具 但若阿賴耶識為妄, 則須面對其與 無漏種子之關係該如何安置的問題 阿賴耶識雖為染淨法之所依止, 但在唯識學的諸經論中, 認為阿賴耶識是世間法, 有漏雜染法, 不能攝解脫法身無漏種子, 不僅性種姓種子非為其所攝, 連習種姓種子亦非為其所攝, 此二種子是依附於阿賴耶識而已 此涉及了阿賴耶識不可能同時具有染淨二種子, 否則彼此相互矛盾, 此又如何能對治 由於始教之阿賴耶識, 偏重於緣起生滅事相上來建立, 以作為雜染法之因, 但對於法身無漏種子與阿賴耶識之關係又是如何? 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基本上, 唯識學的諸經論, 是承認有清淨無漏法界的, 瑜伽師地論 將此稱之為性種姓, 如 瑜伽師地論 卷 35 種姓品 : 云何種姓? 謂略有二種 : 一本性住種姓 二習所成種姓 本性住種姓者, 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 是名本性住種 姓 習所成種姓者, 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 名習所成種姓 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38 又如 瑜伽師地論 卷 35 發心品 : 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 當知是名種姓具足 39 有關種性, 瑜伽師地論 提出了性種姓與習種姓二種, 此二種性須同時具足, 38 瑜伽師地論 卷 35 種姓品 (CBETA, T30, no. 1579, p. 478, c12-17) 39 瑜伽師地論 卷 35 發心品 (CBETA, T30, no. 1579, p. 481, b10-12) 17

18 才能堪稱為有佛種性, 此論點為後來護法 玄奘等所繼承 此性種姓, 即是所謂的種子, 亦可稱之為界 如 瑜伽師地論 : 又此種姓, 亦名種子, 亦名為界, 亦名為性 40 瑜伽師地論 對於無漏種子與阿賴耶識之關係, 只提及六處殊勝,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 另外, 在 瑜伽師地論 卷 21: 問 : 如是種姓, 當言墮一相續? 墮多相續? 答 : 當言墮一相續 所以者何? 若法異相俱有而轉, 見彼各別種種相續種 種流轉 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 即於如是種類分位六處殊勝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 有如是想及以言說 謂為種姓種子界性 是故當言墮一相續 41 此說明了種姓種子來自於法爾所得 於無著的 攝大乘論 及世親的 攝大乘論 釋 對習種姓與阿賴耶識之關係, 有進一步之說明, 如其云 : 論曰 : 此聞熏習非阿梨耶識, 屬法身及解脫身攝 如是如是, 從下中上次 第漸增 如是如是, 果報識次第漸減 釋曰 聞熏習體是出世法, 聞熏習因果屬法身及解脫身攝 本識體是世間 法, 因是集諦, 果是苦諦 故此兩法自性相違 由此義故, 聞熏習漸 增 本識漸減 聞熏習下品生, 本識上品減 聞熏習增至中品, 本識中品減 聞熏習增至上品, 本識下品減 42 此中, 區隔了無漏種姓與阿賴耶識體性是不同的, 一為出世間法, 一為世間法 所以, 無漏種姓之熏習亦不屬阿賴耶識攝, 而是屬法身及解脫身攝 透過聞熏習漸增, 則阿賴耶識漸減, 即 聞熏習下品生, 本識上品減 聞熏習增至中品, 本識中品減 聞熏習增至上品, 本識下品減 對法藏而言, 瑜伽師地論 所提的性種姓, 是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 亦即是真諦所譯 攝大乘論 所說的解性, 如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若依三乘教種性差別略有三說 : 一 約始教, 即就有為無常法中立種性故, 即不能遍一切有情 故五種性中, 即有一分無性眾生 故 顯揚論 云 : 云何種性差別? 五種道理, 謂一切界差別可得故, 乃至云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 不應理故, 乃至廣說 是故當知! 由法爾故, 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 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 永不滅度 由是道理, 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 其有種性者, 瑜伽論 云 : 種性略有二種, 一本性住 40 瑜伽師地論 卷 35 種姓品 (CBETA, T30, no. 1579, p. 478, c17-18) 41 瑜伽師地論 卷 21 (CBETA, T30, no. 1579, p. 396, a3-9) 42 攝大乘論釋 卷 3 (CBETA, T31, no. 1595, p. 174, c18-26) 18

19 二習所成 本性住者, 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 爾所得 習所成者, 謂先串習善根所得 此中本性, 即內六處中, 意處為 殊勝 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為性種性 故梁 攝論 云 : 聞熏習與阿賴耶識中解性和合, 一切聖人以此為因 43 引文中, 法藏對於 瑜伽師地論 所提的性種姓在六處殊勝, 加以解釋, 是指意 處 有關六處殊勝之意處, 靄亭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集解 解釋 : 六處殊勝者, 謂意處含有無漏種子 此有為中, 此最勝故 無始傳來, 法爾而有 44 又對性種姓加以解釋 : 此中本性, 此指法爾無漏種子為本覺解性 阿賴耶識自體分處, 有此 無漏四智心品功德種子, 法爾本然, 名本覺智之種子, 故云 : 解性 性是 45 因性, 即種子意, 即以此為性種性 由此可知, 所謂六處殊處, 指的是意處, 而此意處即是阿賴耶識自體分處, 有此 無漏四智心品功德種子, 法爾本然 另外, 有關性種姓, 在真諦所譯的 攝大乘論釋 稱之為解性, 如 攝大乘 論釋 卷 3 釋依止勝相品 : 釋曰 : 前引世間所了事為譬, 後引世間智人所了事為譬 如世間離欲人, 於本識中, 不靜地煩惱及業種子滅, 靜地功德善根熏習圓滿, 轉下界依成上界依 出世轉依亦爾, 由本識功能漸減, 聞熏習等次第漸增, 捨凡夫依作聖人依 聖人依者, 聞熏習與解性和合 以此為依, 一切聖道皆依此生 46 一切聖道, 是以清淨無漏種子為因, 而此無漏種子是依附 寄在阿賴耶識上, 但 不屬阿賴耶識所攝 又如 攝大乘論本 云 : 復次, 云何一切種子異熟果識為雜染因, 復為出世能對治 彼淨心種子又 出世心, 昔未曾習故, 彼熏習決定應無 既無熏習從何種生? 是故應答 : 從最清淨法界等流 正聞熏習種子所生 43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85, c5-21) 44 靄亭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集解 p 靄亭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集解 p 攝大乘論釋 卷 3 釋依止勝相品 (CBETA, T31, no. 1595, p. 175, a20-27) 19

20 此聞熏習為是阿賴耶識自性? 為非阿賴耶識自性? 若是阿賴耶識自性云 何是彼對治種子? 若非阿賴耶識自性此聞熏習種子所依云何可見? 乃至 證得諸佛菩提 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 寄在異熟識中, 與彼和合俱轉, 猶如水乳 然非阿賴耶識是彼對治種子性故 47 從無著的 攝大乘論 中, 說明了正聞熏習種子是從最清淨法界所生 且是寄在阿賴耶識中, 不屬阿賴耶識所攝, 且以水乳之關係作說明 由此可知, 瑜伽師地論 所說的六處殊勝之意處, 是指寄在阿賴耶識中 此外, 在世親 唯識三十論頌 亦提到此, 乃至 成唯識論 亦諸多處提及, 唯識三十論頌 所說: 後五行頌明唯識行位者, 論曰 : 如是所成唯識性 相, 誰依幾位? 如何 悟入? 謂具大乘二種種性 : 一 本性種性, 謂無始來依附本識, 法爾所 得無漏法因 ; 二 謂習所成種性, 謂聞法界等流法已, 聞所成等熏習所成 具此二性方能悟入 48 又如 成唯識論 卷 9: 何謂大乘二種種姓? 一 本性住種姓, 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 二 習所成種姓, 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 49 且 成唯識論 進一步強調 諸無漏種非異熟識性所攝 50, 且說道 : 無漏法種雖依附此識, 而非此性攝, 故非所緣 雖非所緣而不相離, 如真如性不違唯識 51 又如 成唯識論 卷 8: 前 中 後際, 生死輪迴不待外緣, 既由內識 淨法相續, 應知亦然 謂 無始來依附本識有無漏種, 由轉識等數數熏發漸漸增勝, 乃至究竟得成佛時, 轉捨本來雜染識種, 轉得始起清淨種識, 任持一切功德種子 52 由上述引文中, 可得知此無漏種子是無始來依附在阿賴耶識上, 且是法爾所得無 漏法因 熏習亦是由無始來依附在本識的無漏種由轉識等數數熏發漸漸增勝, 乃 47 攝大乘論本 卷 1 (CBETA, T31, no. 1594, p. 136, b29-c11) 48 唯識三十論頌 卷 1 (CBETA, T31, no. 1586, p. 61, a28-b4) 49 成唯識論 卷 9 (CBETA, T31, no. 1585, p. 48, b6-10) 50 成唯識論 卷 2 (CBETA, T31, no. 1585, p. 8, a15) 51 成唯識論 卷 2 (CBETA, T31, no. 1585, p. 11, a6-8) 52 成唯識論 卷 8 (CBETA, T31, no. 1585, p. 45, b28-c4) 20

21 至究竟得成佛 由此可知, 唯識是強調性種姓與習種姓要具足, 強調熏習之重要 53 因此, 從 阿毗達摩大乘經 解深密經 瑜伽師地論 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釋 唯識三十論頌 成唯識論 等, 可知無漏種子來自於清淨法界, 是法爾本然的, 且由此無漏種子熏習阿賴耶識 但對於無漏種子與阿賴耶識彼此間之關係, 於世親 唯識三十論頌 有進一步之解釋, 而 成唯識論 諸瑜伽派亦依此觀點來加以解釋 此與真諦所譯的 攝大乘論釋 之解性, 亦可說是一致的 換言之, 於阿賴耶識中存有無漏種子, 而此無漏種子並不等同於阿賴耶識, 且非阿賴耶識所攝, 此為瑜伽派共有之論點 若對終教來說, 阿賴耶識其本身即是如來藏, 本是清淨的, 因無明之熏習而 成染 所以染淨是彼此互熏的, 如 大乘起信論 卷 1: 復次, 有四種法熏習義故, 染法 淨法起不斷絕 云何為四? 一者 淨法, 名為真如 二者 一切染因, 名為無明 三者 妄心, 名為業識 四者 妄境界 所謂六塵 熏習義者, 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 若人以香而熏習故 則有香氣 此亦如是, 真如淨法實無於染, 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 無明染法實無淨業, 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54 又云 : 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 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 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 熏習真如 ; 以熏習故則有妄心, 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 不了真如法故, 不 覺念起現妄境界 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 即熏習妄心, 令其念著造種種業, 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55 此說明眾生因不覺而有無明, 無明熏真如則成染 無明與真如彼此互熏, 而有染 淨諸法 始教之立阿賴耶為生死體, 此乃從如來藏不染而染入手, 據此即是生死 體 ; 若就染而不染, 據此生死即是涅槃 如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三 出體者, 究竟用如來藏為體 所以得知? 勝鬘經 云 : 由有如來藏 法種眾苦, 乃至樂求涅槃等故得知也 又如來藏不染而染, 據此即是生死 53 如 瑜伽師地論 卷 21: 問 : 若住種姓補特伽羅有涅槃法, 此住種姓有涅槃法補特伽羅何因緣故有涅槃法, 而前際來長時流轉不般涅槃 答 : 四因緣故不般涅槃 何等為四? 一 生無暇故 二 放逸過故 三 邪解行故 四 有障過故 (CBETA, T30, no. 1579, p. 396, a9-14) 此說明了雖有性種姓, 然仍須勤精進熏習修學 54 大乘起信論 卷 1(CBETA, T32, no. 1666, p. 578, a14-21) 55 大乘起信論 卷 1 (CBETA, T32, no. 1666, p. 578, a21-27) 21

22 體 ; 染而不染, 據此生死即是涅槃 更無異法 又經文六識及心法智是其生滅, 非是可依 唯如來藏不起不滅, 成究竟依 56 此說明始教雖立阿賴耶識為生死體, 但此是一種善巧方便, 而阿賴耶識究竟以如 來藏為體 若頓教而言, 離言說相, 唯一真如 若圓教而言, 阿賴耶識即是法界 對於清淨之無漏種子, 始教基本上是肯定的, 肯定有第八識之體, 只是偏重 於有為事相來論述阿賴耶識, 以阿賴耶識為雜染因, 因而將清淨無漏種子寄在阿賴耶識上 也因為如此, 而有五種之種姓的說法 57 四 阿賴耶識與見道修道之關係 從無漏種子與阿賴耶識彼此間之關係, 吾人可進一步得知, 所謂的修道, 無非在於轉識成智, 也就是唯識學所說的轉依, 轉八識成四智 於佛教諸經論中, 既以阿賴耶識來說明眾生之妄執而有生死輪迴, 那麼該如何才能捨阿賴耶識之名? 於何時捨阿賴耶識之名? 依華嚴宗的看法, 終教於菩薩登地時, 捨阿賴耶識 ; 始教於十地菩薩盡時, 捨阿賴耶識, 如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云 : 第七 對治滅不滅者 梁 攝論 云 : 四德圓時, 本識都盡 今言滅者, 楞伽經 云 : 唯心相滅, 非心體滅 解云 : 心相即空, 故無所滅, 是名為滅 故 地論 云何滅? 如虛空, 如是滅 58 又云 : 問 : 賴耶相滅在何位盡? 答 : 在初地盡 何以故? 地論 云 : 十地轉依止, 依止常身故 非如無 常意識智依止, 無常因緣法 據此文證, 初地即捨阿賴耶 若據初教, 56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CBETA, T45, no. 1870, p. 543, b3-9) 57 如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若依三乘教種性差別, 略有三說 : 一 約始教, 即就有為無常法中, 立種性故, 即不能遍一切有情, 故五種性中即有一分無性眾生 (CBETA, T45, no. 1866, p. 485, c5-8) 58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CBETA, T45, no. 1870, p. 547, a10-14) 22

23 十地終心捨阿賴耶 何以故? 在第十地頓滅諸障故 59 華嚴宗認為終教於登地後, 就已捨阿賴耶識, 而始教於十地菩薩盡時, 捨阿賴耶識 有關華嚴宗對始教於十地菩薩盡時捨阿賴耶識, 此與唯識法相之看法略有不同, 所不同者在於伏惑或斷惑上有別 對唯識法相而言, 是就永伏來說明捨阿賴耶識, 如 攝大乘論本 卷 3: 對治差別者, 謂一切法總相緣智以楔出楔道理, 遣阿賴耶識中一切障麁重故 60 又如 成唯識論 卷 3: 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 依斯建立阿賴耶名 亦為有情 執藏為我, 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 名為勝者, 彼能證解阿賴耶識 61 此說明見道菩薩能證解阿賴耶識, 但未說明捨阿賴耶識之名 阿賴耶識與三界生 死輪迴之關係, 至永伏第七識之俱生我執煩惱障, 才捨阿賴耶識之名, 但並未捨 第八識之體, 此須至成佛才能捨除 如 唯識三十論頌 卷 1: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 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作意 受 想 思, 相應唯捨受 是無覆無記, 觸等亦如是, 恒轉如瀑流, 阿羅漢位捨 62 對此偈頌, 成唯識論 解釋云 : 此識無始恒轉如流, 乃至何位當究竟捨? 阿羅漢位方究竟捨 謂諸聖者, 斷煩惱障究竟盡時, 名阿羅漢 爾時此識煩惱麁重永遠離故, 說之為捨 此中所說阿羅漢者通攝三乘無學果位, 皆已永害煩惱賊故, 應受世間妙供 養故, 永不復受分段生故 云何知然? 決擇分 說 : 諸阿羅漢 獨覺 如來皆不成就阿賴耶故 集論 復說若諸菩薩得菩提時, 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如來故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CBETA, T45, no. 1870, p. 547, a14-19) 60 攝大乘論本 卷 3 (CBETA, T31, no. 1594, p. 146, c18-19) 61 成唯識論 卷 3 (CBETA, T31, no. 1585, p. 14, b24-29) 62 唯識三十論頌 卷 1 (CBETA, T31, no. 1586, p. 60, b4-8) 63 成唯識論 卷 3 (CBETA, T31, no. 1585, p. 13, a19-28) 23

24 此指斷盡煩惱障, 即捨阿賴耶識 亦即是二乘及第八地菩薩以上, 才能捨阿賴耶 識之名, 而第七地菩薩仍有末那識之我執, 所以未能捨阿賴耶識, 如 成唯識論 進一步說道, 如其云 : 若爾, 菩薩煩惱種子未永斷盡非阿羅漢應皆成就阿賴耶識, 何故即彼 決 擇分 說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 彼說二乘無學果位迴心趣向大菩提 者, 必不退起煩惱障故, 趣菩提故, 即復轉名不退菩薩 彼不成就阿賴耶 識, 即攝在此阿羅漢中 故彼論文不違此義 又不動地已上菩薩, 一切煩 惱永不行故, 法駛流中任運轉故, 能諸行中起諸行故, 剎那剎那轉增進故, 此位方名不退菩薩 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 而緣此識我見 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 由斯永捨阿賴耶名, 故說不成阿賴耶識 此亦說彼名阿羅漢 64 又云 : 七地已前猶有俱生我見愛等, 執藏此識為自內我, 如何已捨阿賴耶名? 若 彼分別我見愛等不復執藏說名為捨, 則預流等諸有學位, 亦應已捨阿賴耶 名, 許便違害諸論所說 地上菩薩所起煩惱, 皆由正知不為過失, 非預流 等得有斯事, 寧可以彼例此菩薩 彼六識中所起煩惱, 雖由正知不為過失, 而第七識有漏心位任運現行執藏此識, 寧不與彼預流等同 由此故知彼說 非理 然阿羅漢斷此識中煩惱麁重究竟盡故, 不復執藏阿賴耶識為自內 我, 由斯永失阿賴耶名, 說之為捨 非捨一切第八識體 勿阿羅漢無識持種 爾時便入無餘涅槃 65 此說明了不退菩薩有二種, 一是指迴心趣向大菩提之二乘無學, 名不退菩薩, 已捨阿賴耶識之名 一是指不動地已上菩薩, 一切煩惱永不行故, 而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 但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 故永捨阿賴耶名 亦可將此等菩薩, 名為阿羅漢 依 成唯識論 之看法, 阿羅漢雖捨阿賴耶識之名, 但非捨一切第八識體 另外, 有關第八地以上的菩薩, 永伏煩惱障, 捨阿賴耶識之名, 而其所受應是變易生死身 但依法藏之看法, 仍是分段生死身 因為登地菩薩留惑潤生, 即留第六識之俱生我執, 至金剛喻定才斷除 由此可知, 若從留惑來看, 登地後菩薩所受身, 仍是分段生死身 雖然於第八地已永伏第六識之俱生法執及第七識俱生我執, 但菩薩所受身仍是分段生死身 一般有以此來說明是受變易生死, 但法 64 成唯識論 卷 3 (CBETA, T31, no. 1585, p. 13, a28-b11) 65 成唯識論 卷 3 (CBETA, T31, no. 1585, p. 13, b23-c7) 24

25 藏對此論點, 有諸多駁斥 如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若依直進中有二說 : 一 謂寄位, 顯十地之中功用無功用麁細二位差別相 故, 即說七地已還有分段, 八地已上有變易 二 就實報, 即說分段至金 剛已還, 以十地中煩惱障種未永斷, 故留至金剛故 既有惑障, 何得不受分段之身 故 十地經 云 : 第十地已還有中陰者 是此義也 66 又云 : 問 : 八地已上一切菩薩於煩惱障永伏不行, 以無漏智果恒相續故, 如阿 羅漢既無現行惑, 何得更受分段之身耶? 答 : 若是凡夫, 即以現惑潤業受生 聖人不爾, 但留惑種用以受生 故 雜 集論 云 : 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相續 又梁 攝論 云 : 異凡 夫故永伏上心, 異二乘故留彼種子 解云 : 聖人受生非現潤, 彼復留 種子, 如何不受分段身耶 若言八地已上以智障為緣受變易者, 所留 惑種即便無用, 何不於此第八地初永害一切煩惱種耶 彼既不爾, 此 云何然 若約迴向菩提聲聞已斷煩惱者, 彼即可以所知障受變易身, 通諸位也 67 又云 : 問 : 若爾, 何故聖教說八地已上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受變易身? 答 : 此等為欲寄對二乘顯其優劣故 經作此說 68 依法藏之看法, 始教之第八地菩薩雖永伏一切煩惱障, 但仍未斷盡煩惱障, 所以就此而言, 所受之身為分段生死 至於其他經論為何說受變易生死, 此乃是為了顯示其勝二乘之故 依 成唯識論 之看法, 此所受生死, 稱為異熟識 69 由此可知, 在未成佛前, 菩薩於第八識仍未淨盡, 雖於第八地已捨阿賴耶識之名, 但異熟識須至成佛時才能捨盡, 此時第八識稱之為無垢識, 是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 如 成唯識論 卷 3: 阿賴耶名, 過失重故, 最初捨故, 此中偏說 異熟識體, 菩薩將得菩提時 捨, 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時捨 無垢識體, 無有捨時, 利樂有情無盡時 66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91, a14-21) 67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91, a21-b5) 68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 2 (CBETA, T45, no. 1866, p. 491, b5-8) 69 成唯識論 卷 3: 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 而隨義別立種種名 謂或名心 或名異熟識, 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 此名唯在異生 二乘 諸菩薩位, 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 或名無垢識, 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 此名唯在如來地有 菩薩 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 未得善淨第八識故 (CBETA, T31, no. 1585, p. 13, c7-22) 25

26 故 70 此顯示至如來地, 第八識才清淨, 稱此為無垢識 而此無垢識是最極清淨諸無漏 法所依止, 由此可知, 無漏種子乃是無垢識 另也說明了菩薩 二乘及異生位持 有漏種可受熏習未得善淨第八識 成唯識論 卷 3: 如來無垢識 解脫一切障 是淨無漏界 71 圓鏡智相應 因此, 可知第八識具備了有漏位 無漏位 如 成唯識論 卷 3: 然第八識總有二位 : 一 有漏位, 無記性攝 唯與觸等五法相應, 但緣前 說執受處境 二 無漏位, 唯善性攝, 與二十一心所相應 謂遍行別境各 五善十一, 與一切心恒相應故, 常樂證智所觀境故, 於所觀境恒印持故, 於曾受境恒明記故 世尊無有不定心故, 於一切法常決擇故 極淨信等, 常相應故, 無染污故, 無散動故 此亦唯與捨受相應, 任運恒時平等轉故 以一切法為所緣境, 鏡智遍緣一切法故 72 由上述種種引證, 可知阿賴耶識之名的施設, 乃就眾生妄執所作的施設, 眾生執著似我之阿賴耶識為實我, 此過失極重 所以, 於修道上, 首先捨阿賴耶識之名 而有關異熟識體, 菩薩於成佛得菩提時捨, 聲聞獨覺則入無餘依涅槃時捨 無垢識體無有捨時, 為利樂有情無盡時故 五 結語 依華嚴宗的看法, 小乘教所論述之六識中, 已有阿賴耶識之名, 但未有其義 ; 大乘始教所論述之阿賴耶識, 偏重於妄入手 ; 大乘終教所論述之阿賴耶識, 偏重於真妄和合入手 ; 大乘頓教所論述之心識, 以離言絕相來表達之 ; 至於圓教, 所論心識是無量無邊的, 以十重唯識表達之 阿賴耶識本身擔任了淨染 ( 真妄 ) 兩個角色, 就第一義諦而言, 阿賴耶識為 真 ; 就俗諦而言, 阿賴耶識為妄 強調阿賴耶識之妄, 乃是為了通達俗諦 ; 強調 阿賴耶識之無自性, 乃是為了通達真諦 由於偏重點之不同, 因而有始 終教對 70 成唯識論 卷 3 (CBETA, T31, no. 1585, p. 13, c25-28) 71 成唯識論 卷 3: 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 (CBETA, T31, no. 1585, p. 13, c23-24) 72 成唯識論 卷 3 (CBETA, T31, no. 1585, p. 13, c28-p. 14, a9) 26

27 阿賴耶識之看法不同 乃至第六識 第七識, 亦可依此類推 73 阿賴耶識一方面串連著眾生之生死輪迴, 是雜染的, 此以小 始二教所述為主 ; 另方面, 阿賴耶識本身即是如來藏, 是清淨的, 此以終 頓二教所述為主 ; 至於圓教, 則以相即相入來顯示心識之無盡 此等有關心識之差別, 來自於所立角度之不同 本論文藉由對阿賴耶識之探討, 一方面以阿賴耶識來說明生死輪迴之問題, 而唯識所現似有我, 此乃假有, 但眾生妄執為我, 故有生死輪迴 ; 另方面以阿賴耶識來呈現修道之內涵, 藉由阿賴耶識與無漏種子之關係, 以及阿賴耶識於修道所擔任之角色, 以顯示阿賴耶識不僅串連著眾生之生死, 且串連著吾人之修道過程, 於修道上最先捨離的是阿賴耶識之名 另外, 不論是藉由轉依之阿賴耶識成為無垢識 ( 如始教所說 ), 或阿賴耶識本身即清淨識 ( 如終教所說 ), 此在在皆說明了第八識為染為淨, 或妄或真, 乃是因緣所致 73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七 遍計等三性者, 末那識是遍計, 是依他, 是圓成實 是三無性, 此約初教 若終教, 即真如 若圓教, 即具一切 何以故? 由末那識得是心故 (CBETA, T45, no. 1870, p. 546, c8-11)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卷 1: 第三 明意識者, 意識是無邊, 分別一切處 分別與其五識, 或一或異, 乃至相應數等發智分齊 並如問答中心數分別, 廣如別章 (CBETA, T45, no. 1870, p. 546, c13-16) 27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空教 ) 解深 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 阿賴耶識的思想 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甚深意 = 密意 甚深意 : 般若經中佛說 甚深意 = 一切法空 nirmocana:

More information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 西元 2011 年 ) 一 前言 法藏的十重唯識觀一般被認為是參考法相宗之窺基 ( ) 的學說而建立 窺基在 大乘法苑義林章 及 般若心經幽贊 立五重唯識觀 法藏在 華嚴經探玄記 卷 十地品 中解釋 三界虛妄, 但一心作 的 一心 時, 約教時說此十門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 西元 2011 年 ) 一 前言 法藏的十重唯識觀一般被認為是參考法相宗之窺基 ( ) 的學說而建立 窺基在 大乘法苑義林章 及 般若心經幽贊 立五重唯識觀 法藏在 華嚴經探玄記 卷 十地品 中解釋 三界虛妄, 但一心作 的 一心 時, 約教時說此十門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頁 255-272( 西元 2011 年 ), 台北市華嚴蓮社 Colle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is Relating to Buddhism Taipei Hua-yen Lotus Society0000-0000( 暫未申請 ) - 兼論 在家眾可否研讀律藏 問題 - 釋道厚 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碩士班三年級 提要 : 華嚴宗集大成者唐朝法藏大師,

More information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More information

.2. 中華佛學研究第十五期 ( 民國一 三年 ) 目次 一 前言二 十地品 的唯心 ( 一 ) 三界的起源 ( 二 ) 十地品 的四種心三 十地經論 的唯心 ( 一 ) 心意識 ( 二 ) 阿梨耶識四 法藏的唯心 ( 一 ) 染法緣起 ( 二 ) 十重唯識五 澄觀的唯心 ( 一 ) 相應心 不相應

.2. 中華佛學研究第十五期 ( 民國一 三年 ) 目次 一 前言二 十地品 的唯心 ( 一 ) 三界的起源 ( 二 ) 十地品 的四種心三 十地經論 的唯心 ( 一 ) 心意識 ( 二 ) 阿梨耶識四 法藏的唯心 ( 一 ) 染法緣起 ( 二 ) 十重唯識五 澄觀的唯心 ( 一 ) 相應心 不相應 中華佛學研究第十五期頁 1-35( 民國一 三年 ), 新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 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 15, pp. 1-35 (2014) New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26-969X.1. 華嚴宗唯心的開展 以 十地品 為核心 釋正持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文學博士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210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中, 關於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More information

萬法唯識 識外無境 鄭振煌 講述 / 林雪紅 整理 一 前言 部派佛教 實在論觀點 主張 人空法有 法有 是指有為 法雖因緣所生 卻皆有體(地水火風空識六大) 大乘性空唯名系進一 步空掉有為法的體性 其真義應是龍樹菩薩所詮 緣起故性空 性 空故假名 的八不中道 遠離空有二邊 屬於 遮詮 的中道觀 但

萬法唯識 識外無境 鄭振煌 講述 / 林雪紅 整理 一 前言 部派佛教 實在論觀點 主張 人空法有 法有 是指有為 法雖因緣所生 卻皆有體(地水火風空識六大) 大乘性空唯名系進一 步空掉有為法的體性 其真義應是龍樹菩薩所詮 緣起故性空 性 空故假名 的八不中道 遠離空有二邊 屬於 遮詮 的中道觀 但 萬法唯識 識外無境 鄭振煌 講述 / 林雪紅 整理 一 前言 部派佛教 實在論觀點 主張 人空法有 法有 是指有為 法雖因緣所生 卻皆有體(地水火風空識六大) 大乘性空唯名系進一 步空掉有為法的體性 其真義應是龍樹菩薩所詮 緣起故性空 性 空故假名 的八不中道 遠離空有二邊 屬於 遮詮 的中道觀 但無知者卻執 不有 而忘了 不空 成為極端的偏空 頑空 為 糾正此弊 大乘虛妄唯識系主張 無境唯識 無境故

More information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從 解深密經 攝大乘論 成唯識論 對唯識三性的不同解釋看其思想發展之意義 元弼聖 一 前言在唯識教學中, 所謂三性說是指 遍計所計性 (parakapita-svabhava: 分別性 ) 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ava: 依他性 ) 圓成實性(parimispanna-svabhava: 真實性 ) 在此所謂 svabhava( 自性 ) 是以 parikapita paratantra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總主 以此異熟識體 望前善惡業習 業習是因 此識是果也 三名一切種識者 此識一類無記 受前七識諸法之熏 持前七識諸法之種 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 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 諸法現行是果 此識是因也 四言不可知者 謂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 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 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 五言

總主 以此異熟識體 望前善惡業習 業習是因 此識是果也 三名一切種識者 此識一類無記 受前七識諸法之熏 持前七識諸法之種 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 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 諸法現行是果 此識是因也 四言不可知者 謂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 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 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 五言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1, No. 828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28 唯識三十論直解世親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蕅益沙門智旭解護法等菩薩 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 此玄奘師敘述之辭也 按佛滅後九百年

More information

T051F_01

T051F_01 維 摩 詰 經 節 要 1.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卷 1 1 佛 國 品 : 眾 生 之 類 是 菩 薩 佛 土 所 以 者 何? 菩 薩 隨 所 化 眾 生 而 取 佛 土, 隨 所 調 伏 眾 生 而 取 佛 土, 隨 諸 眾 生 應 以 何 國 入 佛 智 慧 而 取 佛 土, 隨 諸 眾 生 應 以 何 國 起 菩 薩 根 而 取 佛 土 所 以 者 何? 菩 薩 取 於 淨 國, 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BaShiGuiJuSong_11.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BaShiGuiJuSong_11.doc 八識規矩頌第十一講 ( 第八識頌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喇嘛! 法師! 各位居士大德! 大家晚上好! 我們繼續看, 第八識規矩頌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這兩句頌是說第八識的行相非常的深隱幽微, 不但凡夫難以發現它的行相, 就是二乘聖者也難以了達, 由於如此, 才興起了大乘菩薩論主的論諍 這就是這兩句頌的意思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前言 釋道論 M9921014 轉識成智 之理論與實踐 壹 前言貳 轉識成智的必要性 ( 一 ) 何謂 識 ( 二 ) 何謂 智 參 何謂轉八識成四智 ( 一 ) 妙觀察智 ( 二 ) 平等性智 ( 三 ) 大圓鏡智 ( 四 ) 成所作智肆 四智的現起分位伍 四智之所緣境陸 唯識的 轉依 意義 ( 一 ) 能轉道 ( 二 ) 所轉依 ( 三 ) 所轉捨 1 ( 四 ) 所轉得柒 從三性論 轉依 意義 (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Feb 26,2017 前六識 很粗淺的叫 了別, 明了跟分別, 明了是指前五識 前五識它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 像眼睛看到一個歡喜的東西, 產生一種樂受, 耳朵聽到不歡喜的聲音, 產生痛苦的感受, 前五識的感受完全受業力的主導, 如果前生善業強, 今生快樂的感受多一點, 痛苦的感受少一點 ; 如果前生罪業造得多, 今生痛苦的感受多一點, 快樂的感受少一點 所以前五識完全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 它也不論善惡,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7ECA6F7AE76A661BDD7A4A4AABAAAFCBFE0AD43C3D1BBA15FADD7A5BFBD675F2E646F63>

<4D F736F F D20B7ECA6F7AE76A661BDD7A4A4AABAAAFCBFE0AD43C3D1BBA15FADD7A5BFBD675F2E646F63> 瑜伽師地論 中的阿賴耶識說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特聘研究員吳汝鈞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佛教唯識學的重要論典 瑜伽師地論 的阿賴耶識思想 此中可大略地分為兩點 : 它的存在的論證與對中有 ( 或作中有身或中陰身 ) 的周詳的闡釋 在論證方面, 論主認為我們的行為和周圍的環境的種子需要有一儲藏之所, 這儲藏之所需要是無記性格的, 才能接受熏習作用, 它也必須是恆常作用之中, 才能讓生命個體繼續存在 生長 在對中有的闡述方面,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瑜伽行派轉識成智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sciousness into wisdom in Yogacara school 研究生 : 陳世賢撰 指導教授 : 蔡錚雲教授 游淙祺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摘要 智與識都是一種認識作用, 其中的差別就在於染污識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行使其認識作用, 然而智就與染識不同,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開抑殊軫 慧愷志漸負槖 勤愧聚螢 謬得齒跡學徒 稟承訓義 遊寓講肆 多歷年所 名師勝友 備得諮詢 但綜涉疎淺 鑽仰無術 尋波討源 多所未悟 此蓋慮窮於文字 思迷於弘旨 明發興嗟 負心非一 每欲順風問道 而未知厥路 有三藏法師 是優禪尼國婆羅門種 姓頗羅墮 名拘羅那他 此土翻譯稱曰親依 識鑒淵曠 風表

開抑殊軫 慧愷志漸負槖 勤愧聚螢 謬得齒跡學徒 稟承訓義 遊寓講肆 多歷年所 名師勝友 備得諮詢 但綜涉疎淺 鑽仰無術 尋波討源 多所未悟 此蓋慮窮於文字 思迷於弘旨 明發興嗟 負心非一 每欲順風問道 而未知厥路 有三藏法師 是優禪尼國婆羅門種 姓頗羅墮 名拘羅那他 此土翻譯稱曰親依 識鑒淵曠 風表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1, No. 1595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1595 [Nos. 1596, 1597; cf. Nos. 1592-1594,

More information

自序 佛滅約七八百年後, 唯識思想在印度開始弘揚, 成為菩薩道的一個重要法門, 影響遍及中 日 韓等地 本書以玄奘大師所譯的經論為主要依據, 一方面釐清 自性淸淨心而有染汚 這一難題並探討阿賴耶識的基本性質, 此中分別以阿賴耶識的世俗性質和勝義性質來掌握其要義 本書包含二大部分, 第一部份是個人的三

自序 佛滅約七八百年後, 唯識思想在印度開始弘揚, 成為菩薩道的一個重要法門, 影響遍及中 日 韓等地 本書以玄奘大師所譯的經論為主要依據, 一方面釐清 自性淸淨心而有染汚 這一難題並探討阿賴耶識的基本性質, 此中分別以阿賴耶識的世俗性質和勝義性質來掌握其要義 本書包含二大部分, 第一部份是個人的三 阿賴耶識的要義和唯識百法 林崇安教授編著 佛法教材系列 G9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1 自序 佛滅約七八百年後, 唯識思想在印度開始弘揚, 成為菩薩道的一個重要法門, 影響遍及中 日 韓等地 本書以玄奘大師所譯的經論為主要依據, 一方面釐清 自性淸淨心而有染汚 這一難題並探討阿賴耶識的基本性質, 此中分別以阿賴耶識的世俗性質和勝義性質來掌握其要義 本書包含二大部分, 第一部份是個人的三篇論文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大乘三系的商榷 ( 印順導師 無諍之辯 p.125 ~ p.136) 釋貫藏敬編 2012.6 1 目次一論前泛說...2 虛大師立大乘三宗, 導師為何另立內容大體相同的三系, 有三點先要注意...2 ( 一 ) 著重某一角度而說, 立名即會有不同...2 ( 二 ) 用三五字來表示, 每每不免有例外...2 ( 三 ) 應研尋安立三名的意趣 : 但求闡義有獨到處, 立名不太濫, 就有參考價值...2

More information

2011-论文选集-2.cdr

2011-论文选集-2.cd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文件2

文件2 大乘唯識宗的涅槃思想 丁孝明 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本文對小乘佛教的 有餘依涅槃 無餘依涅槃 二種涅槃觀和大乘佛教 成唯識論 中的四種涅槃觀, 作了一番探討 說明了佛教 緣起無我 觀與大乘唯識宗涅槃思想在義理上溝通的契機 進而盼望從 成唯識論 涅槃思想的義諦中, 去體證佛陀 不住生死 不住涅槃 的究竟法義! 關鍵詞 : 涅槃 有餘依涅槃 無餘依涅槃 自性清淨涅槃 無住處涅槃 1 佛教對涅槃的定義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讀 大乘三系概觀大乘三系概觀 以後 ( 印順導師 無諍之辯 p.137 ~ p.149) 讀 大乘三系概觀 以後講義 4 1 目次 釋貫藏敬編 2012.6 引言...2 一三宗立名...2 ( 一 ) 三宗的分別與三宗的了不了義, 是不同件事 ; 應以三宗的本義說三宗的差別...2 ( 二 ) 三宗的立名...2 1. 沒說 法體, 是說 所宗依的法則, 依此分為 性空 虛妄 真常 三系...2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

????????????? 新世紀宗教研究 第 5 卷第 2 期 2006 年 12 月 建構佛教心理學的新典範 唯識學八識學說的現代省思 陳玉璽 佛光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摘要本文前半部論述佛教早期唯識學的洞見, 包括開展三性義理和唯識中道觀的論述 後半部以原始佛教緣起觀和現代意識研究為參照點, 重新省思和探討唯識宗的八識學說, 主要論題包括末那識的分別作用 阿賴耶識的多元功能 本體與現象的辯證關係等 本文特別論證阿賴耶識內涵的歷史演變如何引致義理詮釋上的混淆,

More information

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之比較研究

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之比較研究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三屆畢業論文 法藏大師的五教論 指導教授 : 陳英善教授 研究生 : 釋修德 法藏大師的五教論 釋修德 提要 釋尊成道後第二七日對文殊 普賢菩薩宣說了自證法門, 所謂的最初的說法 - 華嚴經 自從該經首次傳譯東晉乃至六朝時代, 佛教東傳中國以來, 對於傳譯的許多經典, 引起一種風潮, 就是系統的研究, 教系的組織, 教學的整理等, 結果釀成教判的研究, 乃至發生三乘一乘, 頓漸,

More information

T001K_04

T001K_04 攝大乘論 Tape04.2002/9/4.Page 1 of 1 子㆓ 證成(分㆓科)丑㆒ 長行(分㆓科)寅㆒ 問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我從頭開始說,這個所知依分,㆒共是十大章 第㆒章,就是所知依分,所知依殊勝殊勝語,它分兩大科:第㆒科,是 阿賴耶句義? 就是阿賴耶這句話的道理,從這裡加以解釋,這㆒科講完了 第㆓科,是 阿賴耶異門 就是在名言相又不同於阿賴耶,在這㆒科裡面,分成兩科,第㆒科,是 訓釋安立

More information

30 verses on Mind Only View.book

30 verses on Mind Only View.book 唯識三十頌 講記 雪歌仁波切 講授 釋見諦等編輯整理 編者說明 本論為雪歌仁波切於 2012 年 7 月於美國加州聖菏西開講的, 編者與一群同學有幸在線上聆聽 由於初次嘗試以視訊的方式聽法, 感覺上比起以前遠赴講經會場效果好 一者, 同學處在熟悉的環境, 若臨時要找資料, 很便利 再者, 不必舟車往還, 所以時間能夠集中地用在修課上 為了更清楚認識這個主題, 同學們發心, 一起以合作謄稿的方式,

More information

《大乘起信论》中的真妄互熏

《大乘起信论》中的真妄互熏 解析 大乘起信論 中的 熏習 The Theory about Perfume in Awakening of Faith 包 蕾 台灣大學哲學所博士班 年級 提要 : 大乘起信論 中的 熏習 及其相關內容在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既是 理解 大乘起信論 核心思想的關鍵環節, 同時又是民國以來各家學者對 起信 論 義理爭議的焦點, 本人以此為立腳點, 對史上各家的解說進行梳理比較, 並 希望借此更好的理解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ßÃѤT¤Q¹|²LÄÀ3.doc

Microsoft Word - °ßÃѤT¤Q¹|²LÄÀ3.doc 唯識三十頌簡述 張尚德講 可了記錄 第二頌三能變 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 語譯 識的能變或能變的識有三類, 它們是 異熟 ( 識 ) 即第八識 思量 ( 識 ) 即第七識 了別境 ( 識 ) 即第六識 最初也是最根本的為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也稱作異熟識及一切種識 解釋 佛法的根本中心或者說大前提, 就是其提出了生命的種子一說法 這一說法的為對為錯先不去管它, 絕對要注意和把握的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uShiJianZan2011TC ct-P001L01-R

Microsoft Word - ChuShiJianZan2011TC ct-P001L01-R 出世間讚五 複習 總結總結 問答問答 雪歌仁波切講授張福成老師翻譯譯 2011/11/10 前言 今日原訂課程 修心七義, 但因穹拉仁波切下周來台開示 修心七義, 故等穹拉仁波切課程上完, 及菩提迦耶法王開示之後, 再配合仁波切及法王之開示內容, 予以融合 複習 而 修心七義 之課程, 等菩提迦耶 時輪金剛 結束之後, 再另訂時間開課 如此安排避免大家同時上兩個同樣課程之混雜, 同時對穹拉仁波切亦較為恭敬

More information

佛學論文選集

佛學論文選集 佛學論文選集 瑜伽師地論 內的異義及其編成 林崇安 (2002) 一 漢藏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漢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 彌勒菩薩說, 共 100 卷, 分成五分 : 本地分 攝決擇分 攝釋分 攝異門分 攝事分 藏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 無著菩薩造, 也分成五分 二 瑜伽五分之間的異義 為了澄清 瑜伽師地論 是由彌勒菩薩或無著菩薩所著作, 或由無著菩薩所著編集, 一個方法是先分析瑜伽五分之間義理是否一貫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1107.doc

Microsoft Word - chbj1107.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11 期 (pp.155-179):( 民國 87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1, (1998)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 7132 慧思與智者 意識說之探討 陳英善中華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More information

12

12 第十㆓講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㆒ 這品經的宗旨 : ( ㆒ ) 七品經已說明基本原理 ( ㆓ ) 現在, 要說成就如來成所作 : 活出自己的如來 過如來生活 得大解脫 : 又世出世間不㆓ : 染淨不㆓之如來 要談如來成所作事 ㆕智 : 1. 成所作智 ( 五識 ) 2. 妙觀察智 ( 六識 ) 3. 平等性智 ( 七識 ) 因 轉 果 轉 4. 大圓鏡智 ( 八識 ) ㆓ 文殊菩薩問文殊菩薩問如來法身有何等相?

More information

這個 本地分 一共是五十卷 攝決擇分 三十卷 這是八十卷 攝釋 分 才兩卷 攝異門分 也是兩卷 這是四卷 到最後一分是十六卷 那麼加 起來就是一百卷 本地分 是最多 是五十卷 披尋記 一頁 本地分 者 略說此論 總有五分 瑜伽師地論釋 云 一 本地分 略廣分別十七地義 二 攝決擇分 略攝決擇十七地中

這個 本地分 一共是五十卷 攝決擇分 三十卷 這是八十卷 攝釋 分 才兩卷 攝異門分 也是兩卷 這是四卷 到最後一分是十六卷 那麼加 起來就是一百卷 本地分 是最多 是五十卷 披尋記 一頁 本地分 者 略說此論 總有五分 瑜伽師地論釋 云 一 本地分 略廣分別十七地義 二 攝決擇分 略攝決擇十七地中 瑜伽師地論 卷第一 彌勒菩薩說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 云何瑜伽師地 謂十七地 何等十七 嗢柁南曰 五識相應意 有尋伺等三 三摩地俱非 有心無心地 聞思修所立 如是具三乘 有依及無依 是名十七地 瑜伽師地論 一共是分五分 一共有五分 第一分就是 本地分 第二分 攝決擇分 攝釋分 攝異門分 攝事分 一共是這五分 第一分叫做 本地分 就是根本的瑜伽師地 所以叫 本地分 其餘的四分都是屬於 本地分 的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 五識所託 ) -- 攝 攝為自體 根身 ( 五根 -- 第八識 執 -- 親相分 ) 第八識 持 -- 持令不壞 -- 內變 -- 領 領以為境 種子 受 -- 覺 令生覺受 器界 ( 五境 -- 第八識 ---- 外變 疏相分 五識所緣 ) 成唯識論 云

( 五識所託 ) -- 攝 攝為自體 根身 ( 五根 -- 第八識 執 -- 親相分 ) 第八識 持 -- 持令不壞 -- 內變 -- 領 領以為境 種子 受 -- 覺 令生覺受 器界 ( 五境 -- 第八識 ---- 外變 疏相分 五識所緣 ) 成唯識論 云 唯識表解熊琬老師講義 2011.12.12 唯識三十論頌 卷 1: 1.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 2 謂異熟 思量, 及了別境識 1 識所變 Vijñāna-pariṇāma. 能變 Pariṇāma. 異熟 Vipāka. 思量 Manana. 了別境識 Viṣaya-vijñapti.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3 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2 阿賴耶識 laya-vijñāna.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唯識學概要科判表

唯識學概要科判表 一唯識學概要目錄甲一 法脈源流 ---------------------------------------------------------------------------------------------------------------------------------------------- 2 乙一 法門緣起 -------------------------------------------------------------------------------------------------------------------------------------------

More information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 辨法法性論 > 釋 : 善誡天鼓 絨敦瑪畏僧格著洛桑滇增堪布譯教授 : 堪布洛桑滇增時間 :2009 年 11 月 8 日地點 : 八蚌講修法林 已六 到達 : 分二, 一 略說二 廣說 到達就是到達目的地 一個人從資糧道修行, 修到什麼程度就被稱為到達呢? 大乘修行的目的地就是成佛, 修行到圓滿成就, 就是所謂的到達 庚一 略說 : 悟達彼自性謂真如無垢 一切唯真如顯現彼即是 轉依圓滿成 修法性的修道,

More information

正覺電子報-第62期

正覺電子報-第62期 大 乘 密 嚴 經 卷 2 The store consciousness dwells in the body, collecting and treasuring every seed. It holds the life, warmth and consciousness pervasively like the cloud covering the mundane world. Its deeds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十地障

十地障 十地障 菩薩於十地斷十障, 而證十真如 : 初地 斷異生性障, 證適行真行, 異生性障者, 此地入心中斷之所, 即見道所斷之煩惱所知二障也, 此二障為無始以來凡夫異生之性, 故云異生性 第二 地斷邪行障, 證最勝真如 邪行障者其體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 於諸有情身為行邪之障, 故名邪行障 第三地 斷暗鈍障, 證勝法真如 闇鈍障者, 是亦俱生之所知障之一分 此障能使此地勝定與總持所發之三慧, 忘失所聞思之境,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唯識學 行相 (AkAra) 之研究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陳一標 提要 行相 (AkAra) 一詞具有識中所現外境相貌的影像義, 以及心 心所的取境作用義 說一切有部認為行相是慧心所中所現的無常 苦 空 無我等相貌 世親在 俱舍論 中則說行相是一切心 心所緣取所緣境的類別, 也就是心 心所中所現起的青 黃等相貌 唯識學不承認外境的存在, 在心 心所當中安立見 相二分等, 以說明認識的構造 相分是所緣,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第一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 唯識學 行相 (AkAra) 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 陳一標 2003.10.05 提要 : 行相 (AkAra) 一詞具有識中所現外境相貌的影像義, 以及心 心所的取境作用義 說一切有部認為行相是慧心所中所現的無常 苦 空 無我等相貌 世親在 俱舍論 中則說行相是一切心 心所緣取所緣境的類別, 也就是心 心所中所現起的青 黃等相貌 唯識學不承認外境的存在, 在心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之同異

華嚴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之同異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頁 111-130( 西元 2010 年 ), 台北市華嚴蓮社 Colle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is Relating to Buddhism Taipei Hua-yen Lotus Society0000-0000( 暫未申請 ) 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之同異 - 以 五教章 為主 釋正持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班 提要 : 法華經 是天台宗立說的主要依據,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顛倒故 二者復有聞諸契經種種意趣甚深難解 其心迷亂誹毀不信 為善開示令生信解饒益彼故 復有二緣故說此論 一為攝益樂略言論勤修行者 採集眾經廣要法義 略分別故 二為攝益樂廣言論勤說法者 於一一法 開示無邊差別義故 復有二緣故說此論 一為開顯諸法實相 問答決擇立正論故 二為滅除一切妄執 問答決擇破邪論故

顛倒故 二者復有聞諸契經種種意趣甚深難解 其心迷亂誹毀不信 為善開示令生信解饒益彼故 復有二緣故說此論 一為攝益樂略言論勤修行者 採集眾經廣要法義 略分別故 二為攝益樂廣言論勤說法者 於一一法 開示無邊差別義故 復有二緣故說此論 一為開顯諸法實相 問答決擇立正論故 二為滅除一切妄執 問答決擇破邪論故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1580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維習安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1580 [cf. No. 1579]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最勝子等諸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本地分中五識相應地之一

More information

唯識辭典下冊

唯識辭典下冊 自序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自序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是一部初學唯識者手邊備用的工具書 唯識學 在佛學領域中 一向稱為難治之學 它名相繁瑣 辭意艱深 古人稱此 學 文如鉤鎖 義若連環 字包千訓 辭含萬象 由此可知這是一 門 甚深最甚深 微細最微細 難通達極難通達 的學問 但相對的 它也是一門結構嚴謹 條理分明的理論 佛學中大部分的重要名詞 都 見之於唯識學中 果然能通達了唯識學 則再讀其他經典 名相問題既

More information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九 章 算 術 西 漢 張 蒼 耿 壽 昌 編 定 魏 劉 徽 注 唐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郭 書 春 校 點 九 章 算 術 卷 第 二 魏 劉 徽 注 唐 朝 議 大 夫 行 太 史 令 上 輕 車 都 尉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粟 米 以 御 交 質 變 熒 易 粟 米 之 法 凡 此 諸 率 相 與 大 通, 其 特 相 求, 各 如 本 率 可 約 者 約 之, 別 術 然 也 粟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传》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0305.doc

Microsoft Word - chbj0305.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3 期 (pp. 83-116) : ( 民國 79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3, (1990)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 7132 乘 問 提要 曇曠巴宙輯校 此作品為唐代曇曠大師所撰

More information

,,!!!?,?,!,,,,,,,,,,!,,, : 1 ,,,,!, :, :,?,,,, 2 ( 1 ) 7 0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7 ) ( 18 ) ( 19 ) ( 21 ) ( 22 ) ( 23 ) ( 25 ) ( 26 ) ( 27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A A5B1ACA5A5ECBC77AABABAEBAFABA4C0AA52BB50A6F2B1D0B0DFC3D1BEC7AABAA4F1B8FBACE3A8735FA764A6BCB6765F2E646F63>

<4D F736F F D20A A5B1ACA5A5ECBC77AABABAEBAFABA4C0AA52BB50A6F2B1D0B0DFC3D1BEC7AABAA4F1B8FBACE3A8735FA764A6BCB6765F2E646F63> 114 正觀第六十六期 / 二 Ο 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與佛教唯識學的比較研究 以潛意識和阿賴耶識為中心 ( 上 ) 中研院文哲所特聘研究員吳汝鈞 摘要 本文是對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與佛教唯識學的比較研 究, 透過對精神分析的周詳的闡述, 看唯識學的相應觀點, 以開拓雙方的對話空間 由於雙方的思想都有一定的複雜性, 故我們把研究聚焦在潛意識與阿賴耶識上, 但也涉及雙方的一些重要概念,

More information

试卷

试卷 ( 试 题 中 凡 主 观 题 答 案 意 思 对 即 可, 若 与 答 案 不 同 而 言 之 成 理, 亦 可 酌 情 给 分 ) 一 ~ 二 (45 分 ) 1.B( 原 文 并 未 说 网 络 社 会 生 态 系 统 的 核 心 与 现 实 社 会 生 态 系 统 的 核 心 不 同 ) 2.D( 服 务 网 络 收 集 到 的 数 据 要 和 关 系 网 络 的 数 据 整 合 在 一 起,

More information

問 此名何異第六意識 曰 此持業釋 如藏識名 識即意故 ( 謂此第七 是持業釋 以識體上親持恒審思量業故 如藏識者 第八識體 親持三種含藏義故 亦名體持業用持業釋 故此識體 即是意故 ) 彼依主釋 如眼識等 識異意故( 謂彼第六 名依主釋 意根為主 意識所依 如眼為主 眼識所依 俱名能所依彰依主釋

問 此名何異第六意識 曰 此持業釋 如藏識名 識即意故 ( 謂此第七 是持業釋 以識體上親持恒審思量業故 如藏識者 第八識體 親持三種含藏義故 亦名體持業用持業釋 故此識體 即是意故 ) 彼依主釋 如眼識等 識異意故( 謂彼第六 名依主釋 意根為主 意識所依 如眼為主 眼識所依 俱名能所依彰依主釋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5, No. 890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90-A 八識規矩補註證義序覺皇應跡 盡物解以施仁 慧日輪暉 逐情幽而通朗 對執斷者言有 誨封常者談空 開萬彚使凝至真

More information

提要 : 澄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 以下簡稱 華嚴經疏 ) 中說 華嚴經 是法界經, 在 華嚴法界玄鏡 中以人 法, 體相用周遍無邊總解華嚴經義 華嚴經 的境界是一真法界, 法界總相由一心所現, 能顯無邊的相用差別正是如來性德, 如來性德光明遍照, 常以殊勝三業十佛法身, 垂報現相, 護念一切眾生

提要 : 澄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 以下簡稱 華嚴經疏 ) 中說 華嚴經 是法界經, 在 華嚴法界玄鏡 中以人 法, 體相用周遍無邊總解華嚴經義 華嚴經 的境界是一真法界, 法界總相由一心所現, 能顯無邊的相用差別正是如來性德, 如來性德光明遍照, 常以殊勝三業十佛法身, 垂報現相, 護念一切眾生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十六屆畢業論文 華嚴經 五重十善之研究 - 以 十地品 離垢地為主 指導教授 : 陳英善教授 研究生 : 釋通是 中華民國一 年五月 提要 : 澄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 以下簡稱 華嚴經疏 ) 中說 華嚴經 是法界經, 在 華嚴法界玄鏡 中以人 法, 體相用周遍無邊總解華嚴經義 華嚴經 的境界是一真法界, 法界總相由一心所現, 能顯無邊的相用差別正是如來性德, 如來性德光明遍照,

More information

山見烟知彼有火 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即屬比量 以有比度故名比量 言非量者 若心緣境時 於境錯謬虗妄分別不能正知 境不稱心名為非量 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 而所緣之境亦有三 謂性境. 帶質境. 獨影境 性境者 乃現量所緣 言性者實也 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 無美無惡 以能緣之心無分別故 境無美惡是為

山見烟知彼有火 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即屬比量 以有比度故名比量 言非量者 若心緣境時 於境錯謬虗妄分別不能正知 境不稱心名為非量 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 而所緣之境亦有三 謂性境. 帶質境. 獨影境 性境者 乃現量所緣 言性者實也 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 無美無惡 以能緣之心無分別故 境無美惡是為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5, No. 894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94-A 此規矩纂釋者以古解 單用論文 故學者難入 今時有證義. 集解 亦互有出入 故學者猶難取裁 今此纂以古補註為主

More information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7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78 依楞嚴究竟事懺卷上 凡熏修楞嚴究竟懺法 不須別作佛事 不必申奏表牒 不用金銀錢袱 不動鐃鈸 雲鑼 但當延名僧善士

More information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35-A無異禪師語錄序 大光明中 無物不有 無物不空 真俗二諦 於中影現 一點靈明 溷入知見 一念瞥起 認為安身立命之處

More information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9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95-A序 夫水懺隨聞錄者 乃晝中禪師註釋也 昔悟達國師患人面之瘡 若不感諾迦尊者 現澗泉之水 焉能不復為冤 始知因緣會遇

More information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5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5-A 無 門 老 子 早 修 杜 多 行

More information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9, No. 13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59-A應庵和尚語錄序 道不可以言傳 不可以情解 不可以識識 夫如是則應庵語錄 將何用哉 自昔 古尊宿 未甞有無言者 如以黃葉止小兒啼

More information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3, No. 123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236-A 重 編 曹 洞 五 位 序 傳 付

More information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0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0-A 金 陵 保 寧 禪 院 勇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No. 1369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6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靈 隱 大 川 濟 禪 師 語 錄 目

More information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86, No. 1601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601-A 序 昔 世 尊 以 正 法 眼 藏

More information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No. 1347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4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長 靈 和 尚 語 錄 東 京 天 寧

More information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9, No. 1043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43 看 命 一 掌 金 唐 一 行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8, No. 103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32-A 華 嚴 原 人 論 解 序 長 安

More information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5, No. 22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229-A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普 賢 行

More information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23, No. 44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446 七 俱 胝 佛 母 所 說 準 提 陀 羅

More information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2, No. 119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192-A 清 珠 集 序 執 塗 之 人 而

More information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42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42-A旅泊菴稿序 天地一逆旅也 日月往來 山河流峙 逆旅中之世界也 二乘禪寂 四生升沉 逆旅中之眾生也 三世諸如來 歷代諸祖師

More information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7, No. 130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08-A序 徑石滴乳者 山鐸在公所編 道脈淵源之書也 書垂成而在公脫去 其得法門人 石源雲公 取而錄成之 以彰先人之用

More information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1, No. 01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7 佛 說 長 壽 滅 罪 護 諸 童 子 陀

More information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39, No. 70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709-A序 夫毗尼是正法之壽命者 蓋由戒淨僧真 性遮之業而無染覆 道弘德備 權實之 教而克闡揚 自行利他 越苦海而登彼岸 紹先啟後

More information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73, No. 144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449-A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More information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5, No. 1281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281-A 上諭 佛祖之道 指悟自心為本 是此說者 名為正知正見 用之以利人接物 令人直達心源 方得稱佛祖兒孫 所言外道魔道者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唯識思想中「末那識」的形成過程

唯識思想中「末那識」的形成過程 唯識思想中 末那識 的形成過程 / 關則富 一 前言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唯識思想從萌芽而逐步發展, 建立了組織嚴密的八識體系 除了成立阿賴耶識以說明一切法的緣起之外, 末那識的建立也是唯識思想中不同於其他學派的一大特點 末那為梵語 manas 之音譯, 意譯為 意, 為了與第六意識 ( 梵語 mano-vij 鞢 @na) 區別, 而特用梵語音譯稱 末那識 1 因為它又稱作染污意 (kli a manas),

More information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2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624-A洪覺範林間錄序 臨川 謝逸 撰 洪覺範得自在三昧於 雲菴老人 故能游戲翰墨場中 呻吟謦欬皆成文章 每與林間勝士抵掌清談

More information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1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蔡寧君大德輸入 禪苑蒙求目錄 卷上(千八百四十二則一百八十六人) 釋迦七步 達磨九年 靈山密付 少室單傳 青原與斧 南岳磨磚 大雄創寺 百丈開田 溈仰體用

More information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9, No. 15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559 嘉泰普燈錄卷第一 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臣) 僧 (正受) 編 紀佛祖 傳燈曰 如來將化 預命摩訶迦葉云 吾以清淨法眼 涅槃妙心

More information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釋智宣法師輸入 金剛經持驗目錄 上卷魏博士盧景裕 梁釋琰法師 隋趙文若 隋寺丞趙文昌 隋博士徐孝克 隋書生荀氏 隋邑令睦彥通 隋參軍杜之亮 隋宋國公蕭瑀

More information

【十大願王】

【十大願王】 F F ( F 十大願王 華嚴判教依 起信論 一心 二門 三細 六粗深淺次第而建立者 大乘起信論 卷 1: 次說立義( 本論要義 ) 分 摩訶衍者, 總說有二種 云何為二? 一者 法, 二者 義 所言法者, 謂眾生心, 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 出世間法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何以故? 是心真如相, 即示摩訶衍體故 ; 是心生滅因緣相, 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所言義者, 則有三種 云何為三? 一者 體大,

More information

意生身就是要以平等為基本, 自己平等, 眾生平等, 我 他都平等, 這個時間才能夠慢慢修意生身 思念 : 思 : 是善思, 是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念 : 是打破六識 六識不存, 五識不攀緣, 七識平等了, 這個時間才是起意生身的時間 意生身都是在平等性上面起的 意生身雖然是分別通相, 但不是真正的分別

意生身就是要以平等為基本, 自己平等, 眾生平等, 我 他都平等, 這個時間才能夠慢慢修意生身 思念 : 思 : 是善思, 是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念 : 是打破六識 六識不存, 五識不攀緣, 七識平等了, 這個時間才是起意生身的時間 意生身都是在平等性上面起的 意生身雖然是分別通相, 但不是真正的分別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請各位合掌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講次 :#217 講述日期 :06/15/2004 講者 : 高老師先祿居士轉錄者 : 學生薄海雷 卷三 ( 經文 )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 : 意生身分別通相, 我今當說 諦聽! 諦聽! 善思念之 (p237-1)

More information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 西元 2012 年 ) 開了識, 一切的事物就無法獨立存在 這就是 萬法唯識 的道理, 說明萬法包括心法 色法等一切諸法都是依著識, 在眾緣和和的情況下, 認識宇宙人生的現象, 故也稱之為法相唯識 在大乘的立場在於自利利他, 其中唯識是在大乘體系之下建立的學派, 主要思想脈絡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 西元 2012 年 ) 開了識, 一切的事物就無法獨立存在 這就是 萬法唯識 的道理, 說明萬法包括心法 色法等一切諸法都是依著識, 在眾緣和和的情況下, 認識宇宙人生的現象, 故也稱之為法相唯識 在大乘的立場在於自利利他, 其中唯識是在大乘體系之下建立的學派, 主要思想脈絡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頁 289-306( 西元 2012 年 ), 台北市華嚴蓮社 Colle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is Relating to Buddhism Taipei Hua-yen Lotus Society0000-0000( 暫未申請 ) 楊秀源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摘要 : 向來解行並重的佛教, 目的是讓人們明理之後, 注重行持, 依理實行才能證果,

More information

sle cover 1

sle cover 1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鳴 謝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2003 For Inquiring Teens With LUPUS ~ Our Thoughts, Issues & Concerns Nichole Niles 為 什 麼 會 有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為比量 此長短等相 是帶彼外境本質而起 名似帶質 以是假故 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 亦名有質獨影 乃意識所變 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 中間相分一頭生 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 若緣空華兔角等事 名無質獨影 若散心所緣 又有夢中境界 及病中狂亂所見 皆是非量 并定中觀魚米肉山等事皆現量 明了意識雖通三量 現多

為比量 此長短等相 是帶彼外境本質而起 名似帶質 以是假故 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 亦名有質獨影 乃意識所變 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 中間相分一頭生 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 若緣空華兔角等事 名無質獨影 若散心所緣 又有夢中境界 及病中狂亂所見 皆是非量 并定中觀魚米肉山等事皆現量 明了意識雖通三量 現多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5, No. 893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93 八識規矩通說唐三藏法師玄奘集明憨山沙門德清述八識規矩者 初玄奘法師 糅成唯識論就 窺基法師 因見本論十卷 文廣義幽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D313430A16DC547A4A4C3E4BDD7A16EA4A7C3D1C5E3B27BBB50C2E0A8CC2E646F63>

<4D F736F F D D313430A16DC547A4A4C3E4BDD7A16EA4A7C3D1C5E3B27BBB50C2E0A8CC2E646F63> 中華佛學研究第十一期頁 111-140( 民國九十九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 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 11, pp. 111-140 (2010)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26-969X.111. 辯中邊論 之識顯現與轉依 釋道厚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碩士班

More information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修訂日期: 2006/01/05 發行日期: 2006/2/15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4, No. 2131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31 翻譯名義序 宋唯心居士荊谿周敦義述 余閱大藏 嘗有意效崇文總目 撮取諸經要義 以為內典總目 見諸經中每用梵 語 必搜檢經教

More information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修訂日期: 2009/04/23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2, No. 2115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15 鐔津文集目錄 卷首 行業記(此即序) (陳舜俞撰) 卷一 輔教篇上 原教 勸書(并序共四篇) 卷二 輔教篇中 廣原教(并序共二十六篇)

More information

正覺電子報-第122期

正覺電子報-第122期 唯有如來應正等覺, 得般涅槃, 成就一切功德故 ; 阿羅漢 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 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Only the Tathagatas, worthy of offerings and perfectly enlightened, attain parinirvana due to their having achieved perfect merits and

More information

聖 斯止觀之用驗矣 我大師惜之無聞後代 從大悲心出此數萬言 目為大乘止觀亦名一乘亦名曲示心要 分為二卷 初卷開止觀之解 次卷示止觀之行 解行備矣猶目足焉 俾我安安不遷而運到清涼池 噫斯文也歲月遼遠 因韜晦于海外道將復行也 果咸平三祀日本國圓通大師寂照錫背扶桑杯汎諸夏 既登鄮嶺解篋出卷 天竺沙門遵式首

聖 斯止觀之用驗矣 我大師惜之無聞後代 從大悲心出此數萬言 目為大乘止觀亦名一乘亦名曲示心要 分為二卷 初卷開止觀之解 次卷示止觀之行 解行備矣猶目足焉 俾我安安不遷而運到清涼池 噫斯文也歲月遼遠 因韜晦于海外道將復行也 果咸平三祀日本國圓通大師寂照錫背扶桑杯汎諸夏 既登鄮嶺解篋出卷 天竺沙門遵式首 修訂日期 : 2004/11/15 發行日期 : 2006/2/15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6, No. 1924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1924 南嶽大乘止觀序兩浙路勸農使兼提點刑獄公事朝奉大夫行尚書度支員外郎護軍借紫朱頔撰鶴林示滅而來賢聖應世者非一 咸以六度萬行通達大智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