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諦 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 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T30a1564_0001b) 由此可知,當時有兩大類邪執,一是以 說一切有部 為代表的實有論者,他們立 法性恆住 三世實有,說一切法都是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恆存的,又認為 假必依實,五蘊 十二處 十八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9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諦 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 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T30a1564_0001b) 由此可知,當時有兩大類邪執,一是以 說一切有部 為代表的實有論者,他們立 法性恆住 三世實有,說一切法都是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恆存的,又認為 假必依實,五蘊 十二處 十八"

Transcription

1 93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背景簡介初期大乘經典,約出現於公元前五十年至公元二百年間 其中以 般若經 最為重要,而大乘菩薩的行持,亦是以般若智慧為心要 龍樹亦有註釋 大品般若經 的作品,即鳩摩羅什所譯的 大智度論 般若心經 ( 下稱 心經 ) 不在 大般若經 內,不過很多研究指出, 心經 的經文句義,大部分出於 大般若經 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一,及 大品般若 習應品第三 心經 文字精簡,組識嚴密,內容深廣而微妙,故學者一般認同 心經 是 般若經 的中心精髓 心經 有梵文 藏文及漢文本流傳至今,現收藏於大藏經的漢譯本有七種,其中以玄奘法師漢譯本流通最廣,共二百六十字,亦是本文所取用版本 龍樹依 阿含經 般若經 中道精神,著 中論 十二門論 等以發揚 緣起,無自性,中道空 義 要對中觀學說有更深入的了解,必須從龍樹所處的背景出發 龍樹約出生於佛滅後七 八百年( 公元 ) 的所謂 像法時代,佛法因不斷發展而分化成眾多部派,意見紛紜,莫衷一是 青目釋 中論 觀因緣品 有此論述: 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定相 不知佛意,但著文字 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疑見: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如是則無世諦第一義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李少慧撰

2 9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諦 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 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T30a1564_0001b) 由此可知,當時有兩大類邪執,一是以 說一切有部 為代表的實有論者,他們立 法性恆住 三世實有,說一切法都是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恆存的,又認為 假必依實,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都是自性實有的 經部 與 大眾部 雖主張 過未無體,但仍執法體為自性實有 這正是青目所指的 不知佛意 另一類是早期弘揚 方廣 經義的大乘學人及大眾部中的 說假部 及 一說部 的虛無論者,他們認為 畢竟空 等於一切法是虛無所有,故說諸法 但名無實,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有如龜毛 兔角 龍樹認為執自性實有和執自性實無,都是曲解釋迦 緣起法空 之義,為此而著 中論,對 緣起,無自性,中道空 義作進一步的闡釋,以遮破這些邪執 心經 講的是 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中觀 亦以 增上慧學 為主導,兩者的重點同在闡釋空的般若 雖然 般若經 對 自性空義 已有很大發揮,並作出各種不同的分類,因而有 十六空 十八空 等等說法,然而要到了龍樹, 空 義才得到更精確的界定及廣泛的應用 李潤生先在 佛家空義辨解 一一文中,概括般若中觀的 空 義進展有三:第一, 空 從 阿含經 作為約定俗成語,具無常 無我 不實 虛無諸種不定的涵義,發展至以專有的 專技語言 來說 空,把 諸法是空 界定為 諸法緣生無實自性, 自性 也作 專技語言 界定為 自有 獨有 恆有 ;而 緣起 的涵義也由原始經典的 緣生 廓大至 有所因待 有所依 第二, 空 從單對 實有 的否定,發展至從雙遣雙遮的 無實自性,即 非自性實有,同時非自性實無 第一 法相學會集刊 第五輯,2003 年12 月

3 95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三, 空 不但兼攝 人空 法空,更把 法空 擴展至一切意識對境,及最後要連空也空掉,以達至 畢竟空 由此可見龍樹對 緣起 空 義的闡釋及應用都是有所開拓的 歷代至今,有很多大德 學者開講 心經,並立著作,分別有以 金剛經 禪宗 唯識宗 密宗等學說詮釋,更多的是摻雜而解 一般認為龍樹的中觀學說,乃承 阿含經 及 般若經 所開創,故中觀學能正解 心經 含意,可是歷來純以中觀學詮釋 心經 的反為鮮見 本文並無處理 心經 的版本問題,亦無詳盡的逐字逐句註解;而希望能以龍樹中觀學的內容解釋 心經 要旨,令 心經 的 般若 在中觀學這個光譜的詮釋下,得以展現其豐富內涵

4 96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 心經 的中觀學詮釋 經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 以 無我智 證入 諸法實相 觀自在菩薩 有兩解,一是指 觀世音菩薩,二是連結下句解,指修行深的般若波羅蜜多已不須加功而能使般若 根本無分別智 與 有分別後得智 任運同時現起的八地以上菩薩 大般若經 亦是佛說的,故本文取後解 佛教以 戒 定 慧三學 為內容以趣向 涅槃解脫,而其中 慧學 最高者為 般若,名為 諸佛之母 般若 是梵語prajña,一般的解釋是 智慧 ; 波羅蜜多 是梵語pāramitā,譯為 到彼岸 ( 得解脫義),指菩提與涅槃圓滿的成佛境界 大乘的六波羅蜜多,即布施 持戒 安忍 精進 禪定 般若 此 六度 中以 般若 為主導,因為如果沒有 般若,最多只可得生 天 人福報,不能解脫出離,不能名為 波羅蜜多 中觀沒有用 般若智 這個詞,而是說 一切法空無我智 中論 觀法品 說 滅我 我所故,名得無我智 又說: 得無我智者,是則名實觀 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T30a1564_0023c) 當中說明了趣向 涅槃解脫 的步驟:首先是依 緣起中道空 之理如實正觀,滅除我執及我所執,這樣便能得 一切法空無我智,再以此 無我智 證入 諸法實相,最終得 涅槃解脫 果 無我智 與般若波羅蜜多,同以趣向 涅槃解脫 為圓滿 牟宗三先生說 般若智 不捨不著之妙用,是 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

5 97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相 二 中觀雖沒有說 般若智,但對諸法無自性空義的闡釋,正好切合 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下文將作解釋 空 的涵義龍樹從 緣起 與 自性 的關係進行考察, 中論 觀有無品 : 眾緣中有性,是事則不然;性從眾緣出,即名為作法 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 (T30a1564_0019c) 因為 自性 ( 自有 獨有 恆有) 即 無作,與 作法 是不相容的;而一切眾緣所生的法,都是作法,因此都是無自性的,這是龍樹說 空 的根據 牟宗三先生說 緣起性空 一語本身亦是分析語:由緣生分析地即可知無自性,由無自性分析地即可知緣生 三要補充的是,依李潤生先生的研究,透過龍樹在 中論 裏如何藉事物的各種關係以破諸法的無實自性,可歸納為 生成因果關係 ( 包括原因與成果 主體與運動的關係) 及 邏輯因果關係 ( 包括主體與屬性 主體與作用 主體與成分 主體與客體 彼此相因待 語言與語言對象的關係) 兩大類,可見龍樹對 緣起 涵義( 諸法的依存關係) 的闡釋及應用是有所開拓的 中論 觀四諦品 :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青目釋: 眾因緣生法,我說牟宗三 佛性與般若 上冊,頁10 牟同上,頁89 李潤生 中論導讀,頁

6 98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即是空 何以故?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 又說: 是法無性故不得言有,亦無空故不得言無 若法有性相,則不待眾緣而有 若不待眾緣則無法 是故無有不空法 (T30a1564_0033b) 因一切法都是緣生的,或 有所因待 有所依 而有,不可能是 自有 獨有 恆有,故非 自性實有 ;但一切法也非如龜毛 兔角般虛無,而是有相 有用的 假名有 施設有,故非 自性實無 如 火 是緣生性空,但 火 仍有 光 相 有 能燒 作用,故非 實無 因此,中觀所說的 空 或 無自性,是 非自性實有,同時非自性實無 由此,執 自性實有 及 自性實無 都不對,這正是我們在上文 背景簡介 中所說龍樹要遮破的實有論者及虛無論者的兩種執見 然而, 空 不是消極的 外人惡取空者,說: 若一切皆空,無生亦無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 ( 中論 觀四諦品 T30a1564_0032b),責難 空 滅一切法 龍樹對此加以駁斥,說: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T30a1564_0033a) 中論 觀有無品 : 若法實有性,云何而可異?若法實無性,云何而可異? (T30a1564_0020b) 正是因所有法的非 自性實有 及非 自性實無,才能有所變異 牟宗三先生對 空義 有很清楚的說明: 這不是說以空性為實體而生起萬法也;乃是說以無自性義,所以才成就緣生義,以緣生義得成,故一切法得成也 這 因此所以 是 緣起性空 一義之詮表上的邏輯因果五關係,非客觀的實體生起上之存在因果關係 五印刷版原為 因故,疑為植字之誤 牟宗三 佛性與般若 上冊,頁95

7 99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一切法空 心經 這段經文雖只說及 五蘊( 色 受 想 行 識) 皆空,但連結下文內容所提及的 十二處 ( 即 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加 六塵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十八界 ( 以 六根 為所依,以 六塵 為所緣,根塵相對和合而生起 六識,合稱十八界) 等世間法;及 十二因緣 (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四諦 ( 苦 集 滅 道) 這些世間及出世間因果關係諸法,則應明白 一切法空 龍樹從 非自性實有 非自性實無 的無自性空義出發,在 中論 二十七品對各種法,包括世間法及出離世間法進行考察,以遮破一切有部執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是自性實有,及 方廣 道人執一切法虛無所有 下面只是略而說之 小乘人認為 五根 ( 眼 耳 鼻 舌 身) 是四大 極微 ( 地 水 火 風) 所造;又雖認同 五蘊無我,卻執五蘊法( 色 受 想 行 識) 是有情組織的元素,是 自性實有,變成 法執 龍樹在 中論 觀五陰品 ( 陰 即 蘊 ) 對 色蘊(物質世界) 中的 五根 五境 及 極微 逐一考察,例如從色因 色果不能相離而獨立存在,及 離因無果 離果無因,證 色蘊 色因 皆是緣起無自性故空 龍樹又在 中論 觀行品 一一論證受 想 行 識四蘊( 精神世界) 都是緣起無自性的 五蘊中的自我固不可得,而五蘊法是待因 中論 觀五陰品 : 若離於(地 水 火 風四大)色因,(眼 耳 鼻 舌 身根彼)色(果)則不可得 無因而有(果)法,是事則不然 (T30a1564 _0006b) 若當離於 (五根 五境)色(果), (地等四大)色因 不可得 若言無果(而有)因,則無有是處 (T30a1564 _0006b)

8 100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緣條件而存在,故五蘊法本身亦無實自性,同不可得,由此可知 五蘊皆空 中論 觀顛倒品 說: 色聲香味觸,及法體六種,皆空如炎夢,如乾闥婆城 如是六種中,何有淨不淨,猶如幻化人,亦如鏡中像 (T30a1564_0031b) 與假名結合的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的 六塵,皆是因緣合而生,緣散而滅,即非自性實有;但不是 虛無所有,而是 如炎夢,如乾闥婆城,如幻化人,如鏡中像,非實自性無;然而,這非自性實有 非自性實無同不可執 至於一切心識的活動,都依附緣托十二處而生起,故識界同是空無自性的 十二因緣順觀是生命流轉 輪迴的互依原因,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十二支環環相因待,當是無實自性 至於四聖諦, 中論 觀四諦品 說: 若一切不空,則無有生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 亦無斷煩惱,亦無苦盡事 (T30a1564 _0032b) 可見苦 集 滅 道同是緣起無實自性,否則苦則恆苦,不能有滅的一日 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十二因緣 四諦,均是無實自性的,故說 非自性實有 ;但這些 眾因緣生法,如幻如化,亦為假名有,故是 非自性實無,這是龍樹所指的中道空義 五蘊空破 我執,一切法空破 法執,如是能除一切執 心經 這段乃說修行已達自在境地的菩薩,在修行深的般若波羅蜜多時,如法 入觀修行,由無分別 絕名言 第一義諦 無我執 法執的超越直覺智慧,觀照色 受 想 行 識五蘊都是非 自性實有 及非 自性實無 的,證入 諸法實相,脫離一切苦難和災厄

9 101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 經文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即空即假的中道 舍利子 是指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此段為佛希望舍利子了解色相與空性的道理 五蘊皆空 的 空 是形容詞( 梵本作svabhāva-śūnyān,是 自性空 義),這裏 色不異空 的 空 是名詞(śūnyatā),指空的體性 牟宗三先生說大乘的 空 都是 體法空 空 與假名有的法是怎樣的關係呢?一一假名幻有的法皆以無自性的空性為體,假名不離於空的狀態,空的狀態也不離於假名,甚或可說,空因色相而得見,色相因空而顯現,故說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又因二者是同體相即,如 波之與水,非二物的湊合,故說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者等量齊觀,便是 中道 因此,色與空的關係,非 以色敗空,而是 當體即空 同樣道理,受 想 行 識亦不離開空性而存在,一切法亦如是 阿含經 的 中道 重點在離 實有 實無 二邊,到了 中論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就發展了空不礙有的 緣起中道空 義,那是說因為諸法是緣起無自性的,故非自性實有,離有邊;但諸法同時假名幻有,非虛無所有,故非自性實無,離無邊 這是 中論 以 即空即假 進一步闡釋 中道 牟宗三 佛性與般若 上冊,頁93

10 102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的境界,由此觀 緣起中道空義,故名中觀,正是對般若智 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 的發揮 經文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六不 / 八不 彰顯的中道據羅時憲先生說,這幾句是 依六義正顯空相,即以 六不 解說諸法空性之相的特徵 一〇這裏的 諸法空相 是指諸法的真空實相,即中觀的 諸法實相,青目釋曰: 若諸法盡畢竟空,無生 無滅,是名諸法實相 如何能解說這個實相呢? 心經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所運用的雙遣雙離方式,同見 中論 觀因緣品 :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T30a1564_0001b) 的所謂 八不中道 不生不滅 是兩者相同的,重點是在 不生 / 無生 這裏的 生 是指從無到有的生,而非緣生的生 中論 觀因緣品 :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T30a1564_0002a) 李潤生先生將之化為假言三段論式來表達:大前提:若諸法有自性的生,則或是自生,或是他生,或是共生,或是無因生,非餘 一〇羅時憲 心經導讀,頁51

11 103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小前提:今知諸法不自生, 不他生 不共生及不無因生 結論:故知諸法無自性的生 一一上述是 假言推理 中的 否定後項,則否定前項,是龍樹常用的論證方式,屬 恆真式 論證,得 諸法無自性的生 的結論 不生不滅 是指一切法無 自性( 自有 獨有 恆有) 的生 自性的滅,再加上 不常 不斷 不一 不異 不來 不出,以 八不 說明一切法 緣生無自性 的真實狀態 中論 觀因緣品 說: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T30a1564_0001a),即透過正觀 緣起八不,止息 生 滅 常 斷 一 異 來 出 等等的戲論,而證得第一義的寂滅境界,故龍樹頌讚此為 諸說中第一 諸法實相 是無生 無滅 非常 非斷 無來 無去 非一 非異,滅除一切執著 煩惱,離一切名言 一切分別的 如如境界,故言 寂滅如涅槃 至於 心經 的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若以中觀解, 垢 淨 增 減 同是 緣生無自性,同應以 不 來排遣去執 中論 觀顛倒品 說: 於是六種中,無有淨不淨 (T30a1564_0031b),外人以六境為實有,而著 淨 或 不淨 相,實際一切諸法的如如本體,本無垢淨,故說 不垢不淨 ;同理亦無增益 損減可言,故說 不增不減 其實無論 心經 的 六不 或 中論 的 八不,均不能窮盡所有緣起法的特質,目的是用 不 來排遣所一一李潤生 中論導讀,頁119

12 10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有相對的兩端,說明 緣起法的諸法實相,以明 中道,並帶出下文的 諸法不可得,以破一切執 經文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空 離一切所有相 心經 這段經文續說 諸法空相 上段經文說 空即是色,是從 相即 說,這裏說 空中無色,是從 相離 說 據羅時憲先生所說,這段經文是 依空相遣六門法 一二,即以空相遣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十二因緣 四諦 智得 中論 觀法品 : 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 (T30a1564_0023c)如實正觀所有法的 緣起性空, 空性 作為 增上緣 ( 即 所知 ),以助 能知 生起兼攝 人無我智 及 法無我智 的 無我智 ;當以 無我智 直觀證入 八不中道 的諸法實相,則已無 能知 與 所知,無能觀的智( 無智 ) 和所得的理( 無得 ),智 境相應一如,一切差別知見都放下了( 無異無分別 ),故能離所有相 其實, 諸法實相 只有一相,即如相無相,那自然沒有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十二因緣 四諦 智和得等諸相可言 一二羅時憲 心經導讀,頁52

13 105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雙遣以除一切執 心經 這段文中的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在形式上是用了雙遣法,兩重否定,先否定說 無無明 ; 盡 是滅的意思,再否定說 亦無無明盡,這種表述方式常見於 中論,但龍樹用得更淋漓盡致,如 中論 觀法品 : 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 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 (T30a1564_0023c) 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佛根據不同根器的對象一三,從世俗諦的言詞引導眾生證入實相的境界 青目釋: 而此中於四句無戲論 聞佛說則得道 是故言非實非不實 佛陀為令有情了解 諸法實相,而有四種說法方式,可是一切遮詮的方式( 如這裏的 四句否定 ),只為引領眾生明白 諸法實相 的寂滅相,根本無 實 非實 亦實亦非實 非實非非實 可言; 諸法實相 是超越這些戲論的,所以 中論 觀法品 說: 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 從內容上看, 心經 說 無無明 乃至無老死,是破十二因緣的 流轉十二有支 ;從 無無明盡 至 亦無老死盡,則是破 還滅的十二有支 中論 觀十二因緣品 詳細說明了 十二因緣的流轉觀,及 十二因緣的還滅觀 但以是因緣,而集大苦陰 (T30a1564_0036b),說明眾生是因這十二因緣的 因緣法理 一三青目目釋: 為度眾生或說一切實 或說一切不實 或說一切實不實 或說一切非實非不實 一切實者 推求諸法實性 皆入第一義平等一相 所謂無相 如諸流異色異味入於大海則一色一味 一切不實者 諸法未入實相時 各各分別觀皆無有實 但眾緣合故有 一切實不實者 眾生有三品有上中下 上者觀諸法相非實非不實 中者觀諸法相一切實一切不實 下者智力淺故 觀諸法相少實少不實 觀涅槃無為法不壞故實 觀生死有為法虛偽故不實 非實非不實者 為破實不實故 說非實非不實

14 106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 無明緣行,行緣識, 生緣老死) 而有不斷流轉之苦;但同時因 以是事滅故,是事則不生 但是苦陰聚,如是而正滅 (T30a1564_ 0036b),即 無明滅則行滅,如此類推,則能脫離生死的流轉 輪迴 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乃至於其中的每一支,是無實自性的;而十二因緣的還滅涅槃,同樣也是無實自性的,即十二因緣的流轉 還滅的自性同是不可得 從般若性空觀照,一切法無生無滅之自性,故說 無無明盡 亦無老死盡 以為遮詮,那是要我們把對十二因緣的法執也放下,以達中觀所說的 人空 與 法空 空亦復空 畢竟空 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十二因緣 四諦以至空法,都是言說,是聖人為引導眾生證入第一義而說的 中論 觀法品 說: 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T30a1564_0023c) 第一義諦的 諸法實相 是一切寂滅的,再無虛妄心識( 心行 ),也無語言 概念,那當然無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十二因緣 四諦 如果認為 智慧 是實有,便有 能得 與 所得 ;今知 智慧 皆無實自性,故說 無智, 涅槃 亦無實自性,故 無所得 這正通牟宗三先生說般若經之獨特性格: 融通淘汰,蕩相遣執 只就所已有之法而蕩相遣執,皆歸實相 實相一相,所謂無相,即是如相 即使佛 一切種智 涅槃,亦復如此 故云色 色性空,識 識性空,乃至一切種智性空 一四一四牟宗三 佛性與般若 上冊,頁11

15 107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 中論 觀行品 說: 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青目釋: 大聖為破六十二諸見及無明 愛等諸煩惱,故說空 若人於空復生見者,是人不可化 若離空,則無涅槃道,如經說:離空 無相 無作門,得解脫者,但有言說 (T30a1564_0018c) 龍樹釋 無自性空 為 非自性實有,同時非自性實無,並非叫我們計執此 無自性空 ;當知 空亦復空,空法亦是手段吧了,故最後連空也要 空 掉,此乃中觀闡釋的 畢竟空 義 牟宗三先生清楚說明了空五蘊等法與空實相的兩個不同層次 前者是因緣所生法,而 假名幻有即是其實相 ;但 若復見有空,是 第二序上的執空,這 空 本是 法性,是抒意字而非因緣生法, 如對之起念生執為實物字,則亦是假,此假與眾生法之假名幻有不同也 空五眾( 五蘊) 顯其為假幻有,空實相是空執實相為一物,空此執而顯其為真 實相 此實相一相,所謂無相,即寂滅相 一五 龍樹說佛為破執而說 空,若有人竟執此 空,那便連佛也難把他教化了 心經 本身雖無明顯 破空 的文字內容,但 空不異色 與 空即是色,實暗涵此義 因為若 空是自性實有,則不必 依色而有 ;今既 依色而有,即非自性實有,也就是上述 空亦復空 之意 印順法師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指出, 色空 空色二不相離,故說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表示空色二不相離,而且相即 一六 中論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無不從有空相即的相待,而到達畢竟空寂的絕待的 所以本經在說一五同上,頁51-52 一六 性空之辯,頁38

16 108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不異 即是以後,接著說 是諸法空相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一七 可見 心經 同樣以 畢竟空 為究竟 經文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即梵語Bodhisattva,指大乘菩薩 罣礙即牽掛,有 我執 起 煩惱障,令心不清淨,不能解脫,造業輪轉;有 法執 起 所知障, 所知障 障慧,不了自性,不達性相,則礙涅槃,不能成佛 滅 我執 與 法執 乃中觀要旨 中論 觀顛倒品 : 從憶想分別,生於貪恚癡,淨不淨顛倒,皆從眾緣生 如無常執常,是則名顛倒 (T30a1564_0031a) 眾生因貪 瞋 癡,而有種種憶想分別,不能如實正觀,如執無常為常,便是顛倒,一切煩惱 怖畏由此而生 進而有執煩惱 顛倒為實有或實無之見,以中觀的角度來看,煩惱 顛倒緣生性空,亦無可斷的實在自性,即 顛倒 非顛倒 亦非實,故說 空中無有常,何處有常倒 空中無無常,何有非顛倒 (T30a1564_0031c) ;惟有不執於 顛倒 的實有 實無,才能契入 中道,故 中論 觀法品 說: 內外我 我所,盡滅無有故,諸受即為滅;受滅則身滅 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 一七同上,頁42

17 109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T30a1564_0023c) 大乘菩薩依般若法門修行,了知一切法非實,不生不滅,如實正觀,寂滅戲論,則再無顛倒夢想 煩惱 諸業,因此無任何怖畏 罣礙,故無 能得 及 所得,包括沒有聖道可言,無智慧可得,由此證入寂滅的 涅槃 境界 大智度論 卷八三說: 涅槃,無相無量不可思議,滅諸戲論,此涅槃相,即是般若波羅蜜 (T _0643a) 世間與涅槃無異世人以 涅槃 為最上,故執 涅槃 為實有自性 中論 觀涅槃品 詳破涅槃是自性三有( 欲 色 無色界三有的有為法) 之法 自性實無三有 之法,又破 亦有三有 亦無三有,及 非有三有 非無三有,彰顯一切法畢竟空,此處不贅 中論 觀涅槃品 說: 無得亦無至,不斷亦不常,不生亦不滅,是說名涅槃 (T30a1564_0034c) 以 八不即涅槃 又說: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知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 (T30a1564_0035c-36a) 說 涅槃即世間,世 出世間不二 青目釋: 復次經說,涅槃非有 非無 非有無 非非有非非無,一切法不(執)受(而)內寂滅名(為)涅槃 (T30a1564_0034c) 從緣起法的無自性空的角度來說,涅槃 世間無有分別,故說 涅槃即世間 ;涅槃就是無任何執見的本來寂靜的如如體性 中論 觀四諦品 言: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又說: 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 (T30a1564_0032c) 緣起法的 自性空義 是離言自證的 真實義,即 空性

18 110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或 諸法實相,本是不可說的,但聖者為引導眾生,才依二諦說法 第一義諦是聖者所悟的無實自性中道空,是實相,亦即寂滅涅槃;第二義諦 世俗諦,是凡夫所看到的世俗事相,雖這是如幻如化的假名有,同為實相,如能無執,則亦是 諦 第一義諦空不礙有,第二義諦有不礙空,這正是所謂 真俗不二 之理 從無為法與有為法的關係來說,二者雖無 生成因果關係,但有 彼此相因待 主體與作用 的關係,即有 邏輯因果關係,故無為法亦無自性,亦成 無為空 因此,沒有世間,也無涅槃可言;正如 二諦相資, 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 中觀考察出世 世間一切諸法,發現皆無自性,皆是緣生畢竟中道空,於是破一切 我,一切 法,一切 空,引發正觀,寂滅戲論,證入 諸法實相 得 解脫極果 不過,要指出的是,龍樹說 涅槃即世間 是為破執而說,故從二者均是無自性 空的角度來說其相同之處 透過破執 滅戲論,證入 諸法實相,這是中觀的方法 然而,從修行與證果的階段來說,涅槃與世間當不一樣,涅槃是還滅證果的境界,世間則是流轉之法,尚要修行始得證果 心經 的要旨,是透過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趣向 涅槃解脫,其理路亦與中觀相同 印順法師指 龍樹菩薩在智論裡,講到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時,即以中論生死涅槃無別去解說 一八那是因色與空的相即不離,正如世間與涅槃之關係 古德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覺悟即在世間法而了達出世法 印順法師在 心經講記 闡釋道: 菩薩依般若通達五蘊 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空,現象與空寂,是相即不相離一八 性空之辯,頁39

19 111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的 這從有空的相對性而觀察彼此相依相成,得二諦無礙的正見,也即是依緣起觀空,觀空不壞緣起的加行觀,為證入諸法空相的前方便 由此引發實相般若,即能達到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 的中道實證 上來說:一分學者不能得如實中正的體驗,於現象與空性,生死與涅槃相礙,成為厭離世間的沉空滯寂者 解除此項錯誤,必須了達空有相即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成為入世度生的悲智雙運 一九 然後寂滅 有即是空,空即是有 的戲論, 從相待假名的空有相即,冥契畢竟寂滅的絕待空性 二〇,此即中觀所說的契入 諸法實相 無任何執見的本來寂靜的如如體性 這正是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的作用和意義所在 經文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三世諸佛也皆因般若波羅蜜多法,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菩提,由此讚歎般若波羅蜜多法具有最強大力量,無可比擬,能助眾生超越生死之苦,證得涅槃,與經文首段相應 一九同上,頁42 二〇同上,頁43

20 112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 經文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頌語是梵語,意譯為: 去啊,去啊!去到彼岸啊,大家快去到彼岸,趕快成就佛果 此段頌語不見於 大般若經,一解為佛為讚頌般若以鼓勵學人,權巧方便而設施此咒 另一為密宗的看法 密咒本不可釋,是佛為加持學人 令其速得成就而施 總結 心經 與中觀相同者,旨在蕩相遣執,而非建立自己的一套,故可提到任何系統教相,所以被稱為 共法 心經 文字精簡,但佈局變化豐富,因此,從不同佛教學說去看 心經,也可作很多延伸的演繹 牟宗三先生說 中論 就觀法而言 緣起性空 之諦境,是從客觀方面說,而 般若經 則是以般若為主,乃從主觀方面說二一 對一般凡夫來說, 心經 的般若太深奧,必須有進一步的輔助說明,才能了解箇中深義 以龍樹的中觀學說闡釋 心經,透過龍樹對種種法的考察及對種種執見之遮破,及對 緣起 無自性 中道空 進一步的深切理解和演繹,正好讓 般若經 的 空 義得到更有系統及徹底的發揮,那就令原來盛載著 般若經 精粹的 心二一牟宗三 佛性與般若 上冊,頁89

21 113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經 的甚深般若,得以層層開顯大乘的 空 義 這正是以中觀學說闡釋 心經 的價值所在 註:本文所註 中論 引文出處,乃據大正新脩大藏經,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 版本 參考書目印順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見 性空之辯,香港: 妙華佛學會,1993 聖嚴法師: 心經新釋,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羅時憲: 心經導讀,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牟宗三: 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6 [1977] 李潤生: 中論導讀,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李潤生: 中論析義,香港:佛教志蓮圖書館,羅時憲弘法基金有限公司,1999 李潤生: 佛家空義辨解,香港: 法相學會集刊 第五輯,2003 年12 月

22 11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我的 十六 異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3 習應品 ( 資料 8) 開仁編 2018/12/1 書 p.28 經 佛告舍利弗 :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應如是思惟 : 菩薩但有字, 佛亦但有字, 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字 ; 色但有字, 受 想 行 識亦但有字 舍利弗! 如我但有字, 一切我常不可得, 眾生 壽者 命者 生者 養育 眾數 人 作者 使作者 起者 使起者 受者 使受者 知者 見者, 是一切皆不可得

More information

_17_

_17_ 印 度 佛 教 史 (17) 101 / 9 / 24 釋 清 德 中 觀 大 乘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 第 四 章 第 一 節 龍 樹 及 其 論 著 1 龍 樹 的 時 代 背 景 多 方 面 傳 出 的 大 乘 經, 數 量 不 少, 內 容 又 各 有 所 重 ; 在 下 化 眾 生, 上 求 佛 道, 修 菩 薩 行 的 大 原 則 下, 初 期 大 乘 經 的 行 解, 不 免 有

More information

prayer2015slides

prayer2015slides Cultivation Vandanâ Homage Namô Tassa Bhagavatô Arahatô Sammâ- Sambuddhassa (3x) Homage to the Triple Gems Homage to Him, the Blessed One, the Exalted One, the Fully Enlightened One. Ti-Sarana The Three

More information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二 1 龍樹史略 二八 2 龍樹對於佛法之特識 三一四 中論 之弘傳 三三 三七 1 中論 在印度之弘傳 三三 2 中論 在中國之弘傳 三四五 中論 之應用 三七 四〇正釋一標宗 四一 五九二一切皆空 六〇 一〇〇外人惡取空而責空 六一論主善取空以立空 七〇 1 安立二諦 七〇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二 1 龍樹史略 二八 2 龍樹對於佛法之特識 三一四 中論 之弘傳 三三 三七 1 中論 在印度之弘傳 三三 2 中論 在中國之弘傳 三四五 中論 之應用 三七 四〇正釋一標宗 四一 五九二一切皆空 六〇 一〇〇外人惡取空而責空 六一論主善取空以立空 七〇 1 安立二諦 七〇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略述付印緣起 一中觀論選頌頌文 五懸論一論 一九 二〇二 中論 二一 二八 1 論以中為宗 二一 2 中以空為相 二四 3 空以緣起為依 二七三 中論 之作者 二八 三三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一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二 1 龍樹史略 二八 2 龍樹對於佛法之特識 三一四 中論 之弘傳 三三 三七 1 中論 在印度之弘傳 三三 2 中論 在中國之弘傳 三四五 中論 之應用 三七 四〇正釋一標宗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此經以單法為名 空相為體 觀照為宗 度苦為用 大乘為教相 蓬萊王澤泩巨川一註解頌曰 這點靈光道上來只因逐妄墮塵埃君今要見還鄉路悟得心經道眼開 分顯通經分顯密二大分 自首至三菩提為顯說 顯中分七 自故知至末為密說 密中分三 共十分 初菩薩修證分 ( 十分乃一寬法師所科 今仍之 其餘小分煩多 一槩刪去

此經以單法為名 空相為體 觀照為宗 度苦為用 大乘為教相 蓬萊王澤泩巨川一註解頌曰 這點靈光道上來只因逐妄墮塵埃君今要見還鄉路悟得心經道眼開 分顯通經分顯密二大分 自首至三菩提為顯說 顯中分七 自故知至末為密說 密中分三 共十分 初菩薩修證分 ( 十分乃一寬法師所科 今仍之 其餘小分煩多 一槩刪去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26, No. 569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569-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易知序般若心經者 大般若之中心 六百卷之綱要 五千大藏之骨髓 成佛作祖之根源也 然則欲了生死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按宗泐註 舍利 佛之弟子 為眾請問 故呼而告之 是以舍利為人矣 又按第二尊阿羅漢前 有琉璃瓶 貯舍利數十 又非人也 愚謂前後文 皆無弟子等語 而突出此一段 文理覺不通 且下文又呼弟子名 更無謂矣 然筆乘載 淨名經諸菩薩 論不二法門 舍利弗默然 天女不之許 是亦以以舍利為弟子也 更詳之 色不異空空不異

按宗泐註 舍利 佛之弟子 為眾請問 故呼而告之 是以舍利為人矣 又按第二尊阿羅漢前 有琉璃瓶 貯舍利數十 又非人也 愚謂前後文 皆無弟子等語 而突出此一段 文理覺不通 且下文又呼弟子名 更無謂矣 然筆乘載 淨名經諸菩薩 論不二法門 舍利弗默然 天女不之許 是亦以以舍利為弟子也 更詳之 色不異空空不異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26, No. 547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547-A 心經註解序夫虗空本無也 有氣而有形 有形而有心 有心而有言 有言而有經 則心者有而有 孰疑其為無也 然而虗空心體仍然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Buddhist Devotions.docx

Microsoft Word - Buddhist Devotions.docx BUDDHIST DEVOTIONS It is the duty of every Buddhist to pay homage to the Buddha before the commencement of any Buddhist recitatio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 Pali should be recited thrice and only after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空教 ) 解深 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 阿賴耶識的思想 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甚深意 = 密意 甚深意 : 般若經中佛說 甚深意 = 一切法空 nirmocana: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32BA7EC4B6A16DA4A4BDD7A16EB8CCAABAB9EFA4CFBB79B5FCAA52B1B4A8E4ABE4BAFBB27AB8F4BD73BFE8AA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32BA7EC4B6A16DA4A4BDD7A16EB8CCAABAB9EFA4CFBB79B5FCAA52B1B4A8E4ABE4BAFBB27AB8F4BD73BFE8AAA92E646F63> 臺大佛學研究 第十五期 民 97 年 6 月, 臺北 : 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頁 45-84 從漢譯漢譯 中論中論 的對反詞的對反詞組 析探其思維理路 林建德 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摘要 中論 的思維方式是個引人注目的課題, 本文即以 中論 裡的對反語詞 生滅 常斷 一異 來去 世間涅槃 世俗諦勝義諦等作為討論的線索, 探究 中論 如何面對與運 本論文修改自筆者的博士論文,

More information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237 金 廠房 工作團隊和生產技術, 缺一不可 三國時代的周瑜與曹操大戰於赤壁, 其決勝關鍵還需要諸葛孔明借東風啊 宇宙萬法亦復如是, 其生成皆必須依賴因緣和合, 從自性中應物現形, 緣生則生, 緣滅則滅, 有因無緣, 或是有緣無因, 都是徒勞無功的 根據 華嚴經 的歸類, 緣起法共有四種, 即業

237 金 廠房 工作團隊和生產技術, 缺一不可 三國時代的周瑜與曹操大戰於赤壁, 其決勝關鍵還需要諸葛孔明借東風啊 宇宙萬法亦復如是, 其生成皆必須依賴因緣和合, 從自性中應物現形, 緣生則生, 緣滅則滅, 有因無緣, 或是有緣無因, 都是徒勞無功的 根據 華嚴經 的歸類, 緣起法共有四種, 即業 236 淺談緣起性空的生命觀 淺談緣起性空的生命觀 釋隆迅 前言 : 昔日舍利弗尊者遇馬勝比丘, 聽到這一首偈頌 : 諸法因緣起, 諸法因緣滅 ; 我佛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以此因緣從此皈止在佛陀座下 緣起緣滅是什麼呢? 簡單說, 就是佛教的生命觀 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 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說 : 奇哉! 奇哉!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只因妄想執著, 不能證得 佛陀當時所證得的,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阿含 否定大乘, 也沒有批判大乘八宗以為自己開宗立派 印順法師一生之努力, 無非就是復歸佛陀行思的本懷, 理論與修證並重, 闡揚純真青壯積極入世的佛法 遵行依人成佛的菩薩大行 ; 也依循龍樹引導學佛者, 融貫大小乘佛法, 貫徹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直探佛陀真意 佛法肝心 龍樹菩薩與印順法師的用心是怎樣

阿含 否定大乘, 也沒有批判大乘八宗以為自己開宗立派 印順法師一生之努力, 無非就是復歸佛陀行思的本懷, 理論與修證並重, 闡揚純真青壯積極入世的佛法 遵行依人成佛的菩薩大行 ; 也依循龍樹引導學佛者, 融貫大小乘佛法, 貫徹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直探佛陀真意 佛法肝心 龍樹菩薩與印順法師的用心是怎樣 論緣起與解脫 ---- 印順復歸釋尊本懷之探索提要 眾生不瞭解 緣起 的寂滅本相, 卻反為 緣起 的幻相所惑亂, 顛倒地以為世間是真實的 常住的 不變的 獨存的, 不是緣起的 這個反於緣起的執著就是 無明, 就是輪迴眾生生死的根本 修學佛法就是修學智慧 佛法的智慧就是 佛說緣起 佛教導聲聞等二乘人由 緣起 開展成 三法印, 印定實相的佛法 但是有誤以涅槃為終點而停滯不前遺忘眾生 ; 也有轉入 法實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0 所 有 圖 檔, 皆 為 權 巧 方 便 詮 釋 之 用, 並 非 究 竟 義, 請 勿 複 製, 阿 彌 陀 佛 1 舌 入 阿 難! 譬 如 有 人 : 以 舌 舐 吻, 熟 舐 令 勞 其 人 若 病, 則 有 苦 味 無 病 之 人, 微 有 甜 觸 由 甜 與 苦, 顯 此 舌 根, 不 動 之 時, 淡 性 常 在 兼 舌 與 勞, 同 是 菩 提, 瞪 發 勞 相 ( 圖 39.4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正見佛家空義 第二版本.doc

Microsoft Word - 正見佛家空義 第二版本.doc 廣州六榕寺佛學專題公開講座 講題 : 正見佛家空義 日期 : 二 一三年四月八日 ( 一 ) 講者 : 香港佛教中觀學舍會長 及四月九日 ( 二 ) 黃家樹居士 時間 : 四月八日下午二時至四時 四月九日上午九時至十一時 本講立意 : 空 為佛法最重要的義理之一 由於世間人慣於解空為空虛 虛無 虛假等消極的意義, 因此接觸佛法, 學到空義時, 很容易便生起慣性的見解, 以空為無了 其實, 佛家的空義與世人所解,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序 釋厚觀 2009 年 7 月筆者應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邀請 於紐 澤西州同淨蘭若舉辦的 佛法度假 中講述 印順導師 佛學著作述要 此 佛法度假 是仁俊長老發起的 每年於美國國慶 7 月 4 日前後舉行一週 分成中文班及 英文班 有美國 加拿大各地法友雲集此地薰修佛法 2009 年的主題是 印順導師著作導讀 課程有仁 俊長老的開示 及超定長老的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開仁法師講 法之研究 圓波法師講

More information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一節 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一 緣起的定義 (p.147-p.149) ( 一 ) 略說緣起染淨的判攝 (p.147) 1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因緣有雜染的 清淨的,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1 緣起法的定義, 是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說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則 它的內容, 是 謂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講義講義 目次目次 ( 九十一學年度,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 ) 引言 ( 釋厚觀 )

目次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講義講義 目次目次 ( 九十一學年度,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 ) 引言 ( 釋厚觀 ) 中觀今論 講義 福嚴佛學院 授課老師 : 釋厚觀 中華民國九十一學年度 (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目次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講義講義 目次目次 ( 九十一學年度,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 ) -------------------------------------------------------- 3 引言 ( 釋厚觀

More information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第一章導言第一章 導 言 1-1 人一生的年齡變化和老年的概念 1994 0 14 15 6465 20 WHO 44 45 59 60 74 1 1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青老年,75-84 歲稱為 中老年,85 歲以上稱為 老老年 ( 鈕則誠,2006);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年輕老人期 (the youngold),75-84 歲稱為 中度老人期 (moderately),85

More information

佛法與 e 世代 聖嚴法師與張學友 侯文詠的對話 佛法與 e 世代 時間 : 二 年三月四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張學友 ( 歌手 ) 侯文詠 ( 作家 ) 陳月卿 : e 張學友 :

佛法與 e 世代 聖嚴法師與張學友 侯文詠的對話 佛法與 e 世代 時間 : 二 年三月四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張學友 ( 歌手 ) 侯文詠 ( 作家 ) 陳月卿 : e 張學友 : 佛法與 e 世代 目錄 佛法與 e 世代 2 珍惜當下踏實生活 6 面對逆境與無常 11 佛法與 e 世代 聖嚴法師與張學友 侯文詠的對話 佛法與 e 世代 時間 : 二 年三月四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張學友 ( 歌手 ) 侯文詠 ( 作家 ) 陳月卿 : e 張學友 : 佛法與 e 世代 侯文詠 : 佛法與

More information

Buddhist studies monographs published in German, Austrian and Swiss series

Buddhist studies monographs published in German, Austrian and Swiss series 法光雜誌 2003 年 7 月, 第 166 期 中觀要義略說 ( 下 ) 劉松勇 一 佛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敬禮佛世尊無比最勝說 迴諍論 這一頌加上標點符號後是這樣的 : 佛說空 緣起 中道為一義, 敬禮佛 世尊, 無比最勝說! 上一篇我們講過 緣起 就是 中道, 現在來講 緣起 與 空 緣起是在講 因果法則 的, 而自性是 無因 生的, 故不 論因說果, 因此, 中論 貫徹了 有自性就不是緣起,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中觀今論講義-07

Microsoft Word - 中觀今論講義-07 目錄 I 目錄 目錄... I 中觀今論講義 編輯緣起... III 中觀今論 自序... 1 中觀今論 引言... 16 第一章 中道之內容及其意義... 22 第一節 中道之內容... 22 第二節 中道之意義... 29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34 第一節 龍樹論略說... 34 第二節 中論 為 阿含 通論考... 43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58 第一節 無生之共證與大乘不共...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Photoshop CC Camera Raw Photoshop Camera Raw Step 1 3 1 2 3 SCOTT KELBY Step 2 B Camera Raw 088 Chapter 3 Camera Raw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3-4 -100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75-50 Step 4 0 ( 下一頁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スライド 1

スライド 1 THE CODE JUST DECIPHERED 暗号は解読された 般若心経 Prajnaparamita Sutra 2014 年 4 月 18 日発刊 岩根和郎著 2015 年 1 月 11 日 どのような人生を送るか [ 個の救われ ] 空しい 楽しい 充実 真説 : 般若心経の世界 定説 : 般若心経の世界 人間賛歌 Song of praise 人間哀歌 Elegy 空は超実体!! Super-entity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中論易解三版 b.doc

Microsoft Word - 中論易解三版 b.doc 中論易解 歐陽志宏撰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中論易解 目次 凡例 5 自序 6 緒論 8 觀因緣品第一 26 觀去來品第二 43 觀六情品第三 61 觀五陰品第四 69 觀六種品第五 77 觀染染者品第六 88 觀三相品第七 96 觀作作者品第八 122 觀本住品第九 132 觀燃可燃品第十 141 觀本際品第十一 154 觀苦品第十二 161 觀行品第十三 169 觀合品第十四 180 3 中論易解

More information

星雲大師對般若智慧的現代詮釋 以其 般若經 著述為中心 67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s Modern Interpretation on Prajna Wisdom: Focusing on His Publications on the Prajnaparamita

星雲大師對般若智慧的現代詮釋 以其 般若經 著述為中心 67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s Modern Interpretation on Prajna Wisdom: Focusing on His Publications on the Prajnaparamita 6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 上 ) 星雲大師對般若智慧的現代詮釋 以其 般若經 著述為中心 黃國清 南華大學宗教學所副教授兼所長 中文摘要 本文通過星雲大師對 心經 與 金剛經 的現代詮釋著作 探討般若 智慧在人間佛教的重要意義 星雲大師倡導 人間佛教 弘傳適應現代人 需要的佛法 以通俗易解的方式講說法義 這種大眾能解 能行的教說非是 淺層世俗善法 大師強調般若智慧為其根據 能與般若結合的修行始相應於

More information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目錄 一 可以再多想想, 放下自殺念頭 4 二 正確的價值觀, 破解自殺迷思 9 三 肯定自我價值, 實踐生命意義 11 四 落實人文關懷, 成功防治自殺 15 五 放下自責內疚, 勇敢承擔責任 19 六 呼吸就是財富, 活著就有希望 23 七 重新檢視媒體, 重視精神生活 28 八 重建媒體道德, 善盡社會責任 30 九 不做成功的人, 做個實在的人 33 十 逆境讓人成長, 打擊磨練意志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19 期 (pp.27-46): ( 民國 95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9, (2006)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分別與無分別 無分別 > 分別 > 分別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XinJing_01.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XinJing_01.doc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一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台灣新竹二 一四年一月十二日 各位法師! 各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介紹 心經 這個緣起其實它醞釀了很久, 因為這一 二十年以來, 都有很多人希望能夠聽心經, 但是我都一直拖延 拖延 拖延 拖延的原因, 是因為我們那個時候的唯識還沒有上完, 覺知的訓練也還沒有訓練好 所以我們知道心經整個就是講空的, 般若空性的道理, 那如果沒有這些之前的基礎的話,

More information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3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28, No. 1555 原 始 資 料 : 蕭 鎮 國 大 德 提 供, 維 習 安 大 德 提 供 之 高 麗 藏 CD 經 文, 北 美 某 大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No [cf. Nos ]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No [cf. Nos ]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1564 No. 1564 [cf. Nos. 1565-1567] 中論卷第一 釋僧叡序 中論有五百偈 龍樹菩薩之所造也以中為名者 照其實也 以論為稱者 盡其言 也 實非名不悟

More information

( 叁 ) 薩婆多部立 虛空 與 虛空無為 (pp ) 唯有薩婆多部, 把空分為兩種 : 3 一 有為有漏的虛空 (p.126) 有為有漏的虛空, 即上來所說的眼見 ( 身觸 ) 的虛空 4 二 虛空無為 (pp ) 虛空無為, 此是不生滅法 如說 : 虛空但以無礙為性,

( 叁 ) 薩婆多部立 虛空 與 虛空無為 (pp ) 唯有薩婆多部, 把空分為兩種 : 3 一 有為有漏的虛空 (p.126) 有為有漏的虛空, 即上來所說的眼見 ( 身觸 ) 的虛空 4 二 虛空無為 (pp ) 虛空無為, 此是不生滅法 如說 : 虛空但以無礙為性,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27 期 ( 中觀今論 ) 第七章有 時 空 動第三節空間 (pp.126-131) 釋厚觀 (2014. 3.29) 壹 各學派對 空間 之看法 (pp.126-128) ( 壹 ) 印度外道把空看成是實體的東西 (p.126) 空間, 所遭遇的困難, 與時間差不多 印度的外道, 把空也看成實體的東西, 他們將空與地 水 火 風合稱為五大, 認此五大是組成宇宙萬象的五種原質 1

More information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4 素人頭家圓夢 65 圓夢 桃城食在好味道 3 5 2000 9 6 5 11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8 素人頭家圓夢 69 透過臉書分享, 用美食料理和粉絲搏感情 3 好手藝 講究的製程, 這些店家習以為常 的事, 對消費者來說卻是最難得的堅持, 3 消費者在找的不就是這樣的好東西? 2000 1500 1000 8 70 素人頭家圓夢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圣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 法 成 法 师 译 藏 任 杰 由 藏 译 汉 如 是 我 闻, 一 时 薄 伽 梵 住 王 舍 城 鹫 峰 山 中, 与 大 比 丘 众, 及 诸 菩 萨 摩 诃 萨 俱 尔 时, 世 尊 等 入 甚 深 明 了 三 摩 地 法 之 异 门 复 于 尔 时, 观

圣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 法 成 法 师 译 藏 任 杰 由 藏 译 汉 如 是 我 闻, 一 时 薄 伽 梵 住 王 舍 城 鹫 峰 山 中, 与 大 比 丘 众, 及 诸 菩 萨 摩 诃 萨 俱 尔 时, 世 尊 等 入 甚 深 明 了 三 摩 地 法 之 异 门 复 于 尔 时, 观 本 册 总 目 录 圣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1 索 达 吉 堪 布 著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 讲 记...3 心 经 修 法...182 心 经 要 义 之 辨 析...199 博 士 访 谈 录...209 顺 治 皇 帝 出 家 偈 浅 释...342 川 西 名 刹 多 芒 寺...382 炉 霍 二 高 僧 圆 寂 纪 实...386 圣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大乘廣五蘊論20120807

Microsoft Word - 大乘廣五蘊論20120807 大 乘 廣 五 論 內 文 與 科 判 佛 說 五, 謂 色 受 想 行 識 云 何 色? 謂 四 大 種 及 大 種 所 造 色 四 大 云 何 四 大 種? 謂 地 界 水 界 火 界 風 界 此 復 云 何? 謂 地, 堅 性 ; 水, 濕 性 ; 火, 煖 性 ; 風, 輕 性 界 者, 能 持 自 性, 所 造 色 故 種 云 何 四 大 所 造 色? 謂 眼 耳 鼻 舌 身 色 聲 香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2 9 10 11 13 17 18 20 22 23 24 27 28 29 30 32 34 35 37 38 41 42 43 45 46 47 47 49 50 52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1

More information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An Introduction of Wang Mon s Ideological Novel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Novels 林文軒 (Lin,

More information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 ICO 智慧型微投影機 使用手冊 電話 + 8 8 6-2 - 2 7 9 0-6 3 0 8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一路90號4樓 w w w. q p o i n t e k. c o m * 內容僅供參考 功能會隨系統版本有所變動 * 如有操作上的問題請洽詢經銷商 本公司或至官網 支援服務..T.I. QP Q.P.T.I. Corporation 索 引 1. 內 容 物 2. 功 能

More information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997 197-210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7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一 問題與方法 1 ---- ---- 2 3 1 2 3 ---- 198 ---- ---- 4 二 內聖人格的形成與文學理想之建構 ( 一 ) 道德主體的確立 ( 仁 ) 與文學理想之根據 ( 質 ) 4 199 5 ---- 6 ( 二 ) 道德主體的落實 ( 禮 ) 與文學質素之要求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唯 識 三 十 頌 第 五 講 最 尊 貴 的 淨 蓮 上 師 講 解 講 於 新 加 坡 Orchid Country Club 2014 年 6 月 5 日 喇 嘛! 各 位 居 士 大 德! 晚 上 好! 我 們 昨 天 介 紹 了 賴 耶 的 自 相, 就 是 阿 賴 耶 識 它 的 自 體 的 功 能, 有 能 藏 所 藏 跟 執 藏, 最 主 要 是 講 這 個 我 愛 執 藏 就 是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談法相 在香港三輪佛學社講 ( 印順導師 華雨集第四冊 p.245 ~ p.266) 釋貫藏敬編 2012.6 1 目次一 引言 : 各宗各派, 皆有法相...2 二 法 是佛從證出教而要弟子解悟的 ; 法的種種意義, 就是 法相, 是在我們身心指出...2 三 法相的內容 : 自相 共相等 與 十如是...3 ( 一 ) 自相 共相 相攝相 相應相 因緣相 ( 果報相 成就不成就相 )...3 (

More information

T209_06

T209_06 中 身 表 身, 變 異 身 不 變 異 身, 女 身 男 身 半 擇 迦 身 : 這 是 解 釋 身 念 住 的 身, 一 共 有 三 十 五 現 在 這 裡 是 中 身 : 中 身 就 是 身 體 的 內 部, 是 不 清 淨 的, 自 性 不 淨, 叫 中 身 表 身 : 就 是 身 體 的 表 面, 相 似 的 清 淨 變 異 身 : 變 異 身 是 命 終 了 的 時 候, 青 瘀 膿 爛

More information

可持续发展报告摘要2013

可持续发展报告摘要2013 可持續發展報告 摘要 願 景 使 命 為 了 我 們 : 2013 年 公 司 主 要 及 2000 878 24 2013 2012 2013 : 能 源 25 加 氣 站 2013 2% 1 環 保 表 現 ( ) ( ) 15 2015 ( 香 港 ) 2005 0.79 21% 2013 0.62 90% 6% 減 少 5R 香 港 煤 氣 生 產 廠 房 10 8 6 4 ¹ 4.59 0.5

More information

2012_10_Newsletter

2012_10_Newsletter 第 125 期 2012 年 10-11 11 月 華州法鼓通訊 十月份新活動 : 共修地點 : 14028 Bel-Red Road #205 Bellevue, WA 98007 Web Site: http:// seattle.ddmusa.org Email address : ddmba.seattle@gmail.c om Tel: 425 957 4597 法鼓山西雅圖分會需要您的護持,

More information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慈悲的力量 目錄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3 二 世界的希望在教育 9 三 奉獻他人完成自我的人生旅程 16 四 根與芽 與 心六倫 一條相同的道路 20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3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主持人 ( 以下稱主 ): 珍古德 ( 以下稱珍 ): 4 慈悲的力量 聖嚴法師 ( 以下稱師 ):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5 主 : 珍 : 6 慈悲的力量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3...4...6...6...8...11...14...18...19...20...22...22...23...25...26...27...28...29...29...29 4-1 - ( ) 88 37 88 37 200121 2003 4 18 [2003]48 1.5 4-2 - ( ) 25 1 1 100032 2004 09 17 [1998]12 ( ) (

More information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第二節民主式人民主義策略 conjuncture 446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vs vs vs 448 第二節民主式人民主義策略 449 平等分享塑造性偏好的權力 450 多元主義 : 自由派 vs 人民民主 451 self-legitimizing 更精確地說, 如 452 果某個團體就地共同決定的反宰制實踐, 沒有遭到其他人民主體 (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校訓與院訓僧林悟語聖嚴法師著1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菩提心與出離心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6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7 放眼全世界, 處處為佛教 8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9 10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11 實踐創校的精神 12 校訓與院訓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BS_vol4_03.doc

Microsoft Word - FBS_vol4_03.doc 分破空的探討 31 分破空的探討 釋開仁 提要 大智度論 卷 12 在破極微論者的說明中, 舉出了三種空 分破空 觀空 十八空 其中, 有關分破空的詮釋, 論主只提出短短的四項要點, 卻在舉一經證補充說明後, 即說此乃名為分破空 東晉廬山慧遠與鳩摩羅什在 大乘大義章 針對此分破空作了詳細的討論, 而當代的印順導師 Lamotte Robinson 萬金川等亦曾提出相關的詮釋, 促使原來簡單的論義,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6-23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More information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生命的價值 目錄 生命的價值 2 青少年問題面面觀 4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1 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18 墮胎是不尊重個體的生存權 28 栽培自我, 展現生命之光 40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More information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高雄市立茄萣國中國中 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 英文補救教學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表 一 教材來源 : 二 教學節數 : 每週 (1) 節, 學期共 ( 20 ) 節 三 各單元內涵分析 : 週次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9/1 9/5 9/8 9/12 9/15 9/19 9/22 9/26 Lesson1 ( 一 ) Lesson1 ( 一 ) Lesson2 ( 二 ) Lesson2

More information

年輕的夢想 聖嚴法師與李鍾桂的對話 年輕的夢想 時間 :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李鍾桂 ( 救國團主任 ) 青年代表 : 莊焜吉 盧雲玲 陳月卿 : KTV

年輕的夢想 聖嚴法師與李鍾桂的對話 年輕的夢想 時間 :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李鍾桂 ( 救國團主任 ) 青年代表 : 莊焜吉 盧雲玲 陳月卿 : KTV 年輕的夢想 目錄 年輕的夢想 2 相互學習無距離 4 獨立走出自己的路 9 塑造有希望的人生 13 服務與奉獻是快樂的泉源 16 年輕的夢想 聖嚴法師與李鍾桂的對話 年輕的夢想 時間 :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李鍾桂 ( 救國團主任 ) 青年代表 : 莊焜吉 盧雲玲 陳月卿 : KTV 年輕的夢想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編撰教育部出版中華民國 96 年 9 月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林育瑋 3 目錄 幸福拼圖 序文...p.2 引言 能和心愛的人共度一生, 就是最大的幸福!...p.6 幸福方程式 : 我 + 你 = 幸福關鍵一 我...p.10 關鍵一 你...p.20 關鍵一 +...p.28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撇步 附錄一...p.48

More information

01Introduction_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01Introduction_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Canon 簡說漢譯佛教大藏經的發展與數位藏經的編輯 杜正民 Aming Tu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DDBC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第一篇 明確的目標與方向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佛法是救世之光 1 pp.167 176 壹 總標 壹 佛法是什麼 一 佛法的兩大類 可分為教法 證法 現在就 佛法是什麼 說到我們所一定要信仰的 佛法有二大類 一是教法 教 這 由釋尊用語言文字所表達出來的一切經典 制度2 說明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第一篇 明確的目標與方向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佛法是救世之光 1 pp.167 176 壹 總標 壹 佛法是什麼 一 佛法的兩大類 可分為教法 證法 現在就 佛法是什麼 說到我們所一定要信仰的 佛法有二大類 一是教法 教 這 由釋尊用語言文字所表達出來的一切經典 制度2 說明 通往幸福的嚮導 印順法師 佛法是救世之光 選讀 釋圓悟編 2016 年 7 月 目次 第一篇 明確的目標與方向... 1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1 貳 佛學的兩大特色... 9 第二篇 適切的理論與方法... 16 參 法印經 略說... 16 肆 中道之佛教... 26 第三篇 修行的指標與景仰... 36 伍 修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法門... 36 陸 地藏菩薩之聖德及其法門... 41 壹

More information

般若心經要釋

般若心經要釋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斌宗法師述佛陀教育基金會恭印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2 斌宗大師略傳3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釋斌宗法師講述斌宗大師略傳皈依弟子鄭焜仁敬述前言上人圓寂年僅四十八歲,沒寫他底自傳,諸弟子也不曾詳細地記下他底生平事跡 本文是根據遺作,及筆者所知,簡要地敘述而已 家世環境上人俗姓施,名能 ( 註:,俗作 展 ),民國前一年(辛亥)二月初五,降生於臺灣鹿港 其先世祖父為當地巨富,父昧目公為當代名醫,文學德行亦稱於世,上人少時智慧超人,五歲時就有成人的智慧,能教化同陣的小朋友行善,諸惡莫作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1 圓方程式 第 章 二次曲線 38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線合稱為圓錐曲線 因為在平面坐標 系中 其對應的方程式均為二元二次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8K-十二門論及百論-歐陽志宏 doc

Microsoft Word - 18K-十二門論及百論-歐陽志宏 doc 十二門論 及 百論易解 歐陽志宏撰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十二門論易解目次 自序 5 三論義理概述 7 凡例 13 十二門論品目 15 觀因緣門第一 17 觀有果無果門第二 23 觀緣門第三 41 觀相門第四 44 觀有相無相門第五 53 觀一異門第六 56 觀有無門第七 62 觀性門第八 67 觀因果門第九 72 觀作者門第十 74 觀三時門第十一 85 觀生門第十二 88 3 百論易解目次 前言

More information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目錄 宇宙大震撼 3 宇宙的形成與 華嚴經 宇宙觀 12 科學與心識奧祕 19 量子世界與心識業力 23 人類的未來 34 現場問答 37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More information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淨空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記淨空法師於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在加州哥波廷諾市(CUPERTINO)淨宗學會講 心經,為期一週 承張德聲居士惠賜錄音帶七卷,恭聽之後,摘要筆記,彙成斯篇,供養讀者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2各位同學:今天我們有這麼好的機緣,在美國淨宗學會與大家研習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殊為慶幸 古大德常說: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世尊一代時教,說法四十九年,講般若的時間最長,佔了二十二年,

More information

2 心 經 與 生 活 智 慧 再 版 緣 起 心 經 與 生 活 智 慧 由 初 版 至 今 不 經 不 覺 已 過 了 八 年, 這 期 間 收 到 不 少 朋 友 的 來 信 : 有 來 自 香 港 的, 也 有 來 自 內 地 的 ; 有 是 佛 教 徒 的, 也 有 其 他 宗 教 人 士

2 心 經 與 生 活 智 慧 再 版 緣 起 心 經 與 生 活 智 慧 由 初 版 至 今 不 經 不 覺 已 過 了 八 年, 這 期 間 收 到 不 少 朋 友 的 來 信 : 有 來 自 香 港 的, 也 有 來 自 內 地 的 ; 有 是 佛 教 徒 的, 也 有 其 他 宗 教 人 士 心 經 與 生 活 智 慧 copy 1 09/4/10, 14:02 2 心 經 與 生 活 智 慧 再 版 緣 起 心 經 與 生 活 智 慧 由 初 版 至 今 不 經 不 覺 已 過 了 八 年, 這 期 間 收 到 不 少 朋 友 的 來 信 : 有 來 自 香 港 的, 也 有 來 自 內 地 的 ; 有 是 佛 教 徒 的, 也 有 其 他 宗 教 人 士 的 他 們 大 多 認 為

More information

參 性空學探源 p.60 ~ p.72: 我無法有 的真義 一 從阿含看, 我無法有 是釋尊說法的基本方式 二 命與身 我與世間 我與一切法, 都是以 有情為中心 說到一切 19 三 無常相續 的假名我, 是有 ; 在因果相續之外 加執的我, 則無 19 四 我我所見, 是自

參 性空學探源 p.60 ~ p.72: 我無法有 的真義 一 從阿含看, 我無法有 是釋尊說法的基本方式 二 命與身 我與世間 我與一切法, 都是以 有情為中心 說到一切 19 三 無常相續 的假名我, 是有 ; 在因果相續之外 加執的我, 則無 19 四 我我所見, 是自 般若經講記 補充講義 : 我執與法執 ( 我空與法空 ) 釋貫藏敬編 2012/1/21 目次 1 壹 中觀論頌講記 p.313 ~ p.322... 2 一 上一頌半 : 觀所觀境空 破我我所... 2 ( 一 ) 破我... 2 1. 俱生自我感, 為一切我見的根源... 3 2. 我無法有 的教意: 沒有人我 ( 我 ), 即沒有法我 ( 我所 ). 4 3. 若計有我, 一切皆於五受陰計有我...

More information

1

1 デビルザイバー 2 最後の 7 日間 惡魔倖存者 2 最後七日間 ( オリンピア ( 平和 OLYMPIA )) 八通屋育樂事業有限公司 07-3733316 www.8tw.com.tw 此攻略本是引至日本遊戲攻略說明, 內容僅供參考, 一切演出以官方為主, 若有任何錯誤或問題敬請告知, 我們會盡快改善, 謝謝 本書圖片取材自網路 1 2 通常舞台 3 4 5 6 7 8 9 10 轉輪排列 役構成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武神少年p1_3.indd

武神少年p1_3.indd 目錄 自序 楔子 六 八 第一章 : 武林至尊. 天下武宗 1. 沒落的少林. 崛起的 武林 十二 2. 兩個失落的少年. 求武之道 十八 3. 武林學藝. 不打不識 二七 第二章 : 武練人生. 武域神人 1. 初到貴境. 大鬧練武院四二 2. 遇奇人, 練奇功八九 第三章 : 學武真義. 天下第一 1. 五里雲的時空結界 一一二 2. 三老絕學, 苦中破極限 一三四 3. 洞中奇人, 走火入魔的悲歌

More information

法住叢書 1 中觀思想講錄 萬金川 = 著 香光書鄉出版社

法住叢書 1 中觀思想講錄 萬金川 = 著 香光書鄉出版社 法住叢書 1 中觀思想講錄 萬金川 = 著 香光書鄉出版社 序 3 序 記一場甘露法宴 一群渴求法義的學生 一位悠遊於中觀學十多年的老師 一 群散在各地不知名的熱情讀者 再加上一整個春夏秋冬的冷暖 時節 以及課堂上老師諄諄的教授 課堂外學生認真的研讀 成就了本書出版的因緣 會認識萬金川老師是由於同修自拙 自範 見愷三位法師的 因緣 在他們就讀於中華佛學研究所時 老師教授他們梵文與 中觀學的課程 當香光尼眾佛學院要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zdl006

Microsoft Word - dzdl006 第一冊 : 大智度論 卷 006 慧日佛學班第 02 期 大智度論 卷 6 釋初品中十喻第十一 ( 大正 25,101c2-106b8) 釋厚觀 (2007.03.17) 壹 十種譬喻 經 解了諸法: ( 1 ) 如幻 1 ( 2 ) 如焰 ( 3 ) 如水中月 ( 4 ) 如虛空 ( 5 ) 如響 ( 6 ) 如犍闥 婆城 2 ( 7 ) 如夢 ( 8 ) 如影 ( 9 ) 如鏡中像 ( 10 )

More information

T036Z_03

T036Z_03 中論 觀因緣品 第一釋法緣 shifaryuan@yahoo.com.tw / 0933-305-302 1 中論 觀因緣品 1 觀因緣品 第一 觀因緣品 大明二義:( 初 ) 釋因緣品名 ;( 二 ) 論開合 ( 初 ) 釋因緣品名略為五門 : ( 一 ) 通別門 ;( 二 ) 正名門 ;( 三 ) 釋名門 ;( 四 ) 破申門 ;( 五 ) 同異門 壹 通別門 --- 問 : 何因緣故標 中觀論,

More information

( 三 ) 三 種 觀 義 : 觀 察 陰 界 入, 正 方 便 思 惟 其 義 1 依 五 蘊 觀 察 思 惟 無 我 我 所 ( 雜 阿 含 109 經 ) 2 依 六 根 觀 察 思 惟 十 二 緣 起 3 依 六 界 觀 察 修 習 四 界 別 觀 三 阿 含 與 尼 柯 耶 道 次 第 (

( 三 ) 三 種 觀 義 : 觀 察 陰 界 入, 正 方 便 思 惟 其 義 1 依 五 蘊 觀 察 思 惟 無 我 我 所 ( 雜 阿 含 109 經 ) 2 依 六 根 觀 察 思 惟 十 二 緣 起 3 依 六 界 觀 察 修 習 四 界 別 觀 三 阿 含 與 尼 柯 耶 道 次 第 ( 一 引 言 如 何 認 識 煩 惱 淺 談 佛 教 的 心 所 法 ( 大 綱 ) 2015.7.16 呂 勝 強 於 正 信 佛 青 會 本 報 告 仍 是 秉 承 雜 阿 含 788 經 鄙 法 不 應 近, 放 逸 不 應, 不 應 習 邪 見, 增 長 於 世 間 假 使 世 間, 正 見 增 上 者, 雖 復 百 千 生, 終 不 墮 惡 趣 之 理 念 希 望 為 修 學 團 日 後 的

More information

heepwoh-cover

heepwoh-cover 2016-2017年度 enquiry@heepwoh.edu.hk PDF processed with CutePDF evaluation edition www.cutepdf.com 目 錄 一 本校辦學團體...P. 3 二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教育事工部組織架構...P. 3 三 願景 使命及核心價值...P. 3 四 辦學宗旨...P. 3 五 校徽 校訓...P. 3 六 校歌...P.

More information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法成法師 譯藏 任傑 由藏譯漢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 中 與大比丘眾 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 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 復於爾時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 行深般若 波羅蜜多時 觀察照見五蘊體性 悉皆是空 時具壽舍利子 承佛威力 白聖者觀自在 菩薩摩訶薩曰 若善男子 欲修行甚深般若波 羅蜜多者 復當云何修學 作是語已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 子言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

More information

科目:中觀

科目:中觀 中論 之緣起論 145 中論 之緣起論 釋如源 146 福嚴學生論文集 大 一 前 綱 言 二 原始佛教之緣起論 ( 一 ) 緣起與緣生 ( 二 ) 緣起與涅槃三 部派佛教之緣起論 ( 一 ) 有部的自性緣起論 ( 二 ) 種子緣起論四 中論 與 般若經 ( 一 ) 般若經 之緣起論 ( 二 ) 般若經 與 中論 之 八不 五 中論 之 八不緣起 ( 一 ) 歸敬頌之解讀 ( 二 ) 八不之含義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1 2 3 4 5 6 7 8 公式 2 4 2 1 能 整除 因此後玩 者贏 且關鍵數 字為3 的倍數 3 0 3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數字是 4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4 0 4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 5 的倍數 5 0 5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 數字是 6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7 0 6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7

More information

律 儀 不 律 儀 色 就 是 受 所 引 色 在 五 種 色 裡 面 是 受 所 引 色 三 摩 地 所 行 色 是 定 自 在 所 生 色 另 外 有 極 略 色 就 是 極 微 色 極 迥 色 就 是 極 遠 的 地 方 在 虛 空 裡 面 看 上 去 遠 遠 地 看 那 個 顏 色 就 是

律 儀 不 律 儀 色 就 是 受 所 引 色 在 五 種 色 裡 面 是 受 所 引 色 三 摩 地 所 行 色 是 定 自 在 所 生 色 另 外 有 極 略 色 就 是 極 微 色 極 迥 色 就 是 極 遠 的 地 方 在 虛 空 裡 面 看 上 去 遠 遠 地 看 那 個 顏 色 就 是 辰 六 法 分 二 科 巳 一 出 體 性 分 三 科 午 一 標 略 說 法 界 : 若 假 若 實, 有 八 十 七 法 這 是 外 六 處 最 後 一 個 法 處 也 就 是 我 們 常 說 的 法 塵 前 面 的 色 聲 香 味 觸 都 說 過 了 這 是 最 後 一 個 是 法 界 略 說 法 界 若 假 若 實 有 八 十 七 法 色 聲 香 味 觸 是 以 別 名 表 示 的 每 一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