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前言"

Transcription

1 釋道論 M 轉識成智 之理論與實踐 壹 前言貳 轉識成智的必要性 ( 一 ) 何謂 識 ( 二 ) 何謂 智 參 何謂轉八識成四智 ( 一 ) 妙觀察智 ( 二 ) 平等性智 ( 三 ) 大圓鏡智 ( 四 ) 成所作智肆 四智的現起分位伍 四智之所緣境陸 唯識的 轉依 意義 ( 一 ) 能轉道 ( 二 ) 所轉依 ( 三 ) 所轉捨 1

2 ( 四 ) 所轉得柒 從三性論 轉依 意義 ( 一 ) 三性在心的活動 (1) 遍計所執性 (2) 依他起性 (3) 圓成實性 ( 二 ) 從識言依他起 ( 三 ) 從智言依他起捌 入唯識性 ( 一 ) 五重唯識觀 ( 二 ) 唯識五位玖 四智之相應心 ( 一 ) 佛之三身 (1) 自性身 (2) 受用身 (3) 變化身 ( 二 ) 佛之三土 (1) 法性土 (2) 受用土 2

3 (3) 變化土拾 結語關鍵詞 : 四智 三性 轉依 唯識觀 五位 三身 三土壹 : 前言 轉識成智, 廣義而言, 是佛教各宗派所要達到的共同要求, 狹義則獨指法相宗之專有名詞, 但就轉凡成聖, 捨迷趣悟的終極目標則是一致的 基於迷亂而來的人生苦惱, 都是執著有外界實體的對象, 加上又執著自我, 於是對內外 能所之執著而起煩惱 唯識宗強調, 外在的所有現象都是內 識 的顯現, 實質上是 空 的 既然外界的事物是空無, 而作為能認知 了別一切的識, 也是虛妄的 染污的 凡夫不知外境非實 離心無境的道理, 若明了 唯識無境 之理, 並且轉變所依, 就可實現 轉識成智 而解脫成佛 所謂在凡則以識為王, 有漏染淨不離於識, 昇沉苦樂皆識之所變 如 成唯識論 卷十云 : 又有漏位智劣識強, 無漏位中智強識劣, 為勸有情依智捨識, 故說轉八識而得此四智 1 是故世尊臨入滅時, 亦勸導弟子們依智不依識, 勉勵眾比丘精進用功, 捨凡入聖 相對而言, 將 識性 的狀態轉變成為 智性, 名 轉依 就是將作為眾生心體的妄識轉變成與 識 相對應的 四智, 也就是將以識體為所依轉變為以智體為所依 而所謂的智, 是離開了能 所的二元對立, 唯識宗將這種超越了世間 1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6, b4-6) 3

4 的認知分為四種, 是意識轉向的四種智慧, 即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 轉依之果便是大菩提與大涅槃 對於 轉識成智 這一名詞, 早就耳熟能詳, 但其理論與實踐方法則一概不知 基於對唯識宗修學系統的探討與研究, 希望能夠了解 轉識成智 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透過唯識宗諸論典所詮釋, 找出 轉識成智 的理論架構與及其修學次第 對於 轉識成智 的理論與實踐方法, 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是為何要轉識成智? 如何能夠轉識成智? 其方法與依據? 當識轉成智之後是如何呈現其智體, 跟成佛又有什麼關係? 對上述之問題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唯識宗是如何來詮釋 貳 轉識成智的必要性唯識學的成佛理論最後落實到精神的轉依, 這是一種通過改造主觀世界, 達到改善與客觀世界的關係, 爭取自由的途徑, 其核心是轉識成智 唯識思想以八識來說明心識的結構, 前六識的主要功能為認知 ; 第七末那識又稱我執識, 我執為一切煩惱的根源, 故此識解答了輪轉生死的根本問題 第八阿賴耶為心體, 它是生命存在的理由, 是業力輪迴持續的根源, 也是世間諸法變現的源頭, 因為阿賴耶是雜染的, 由其所現的萬法也是虛妄不實 成唯識論 卷十云 : 智雖非識而依識轉, 識為主故說轉識得 又有漏位智劣識強, 無漏位中智強識劣, 為勸有情依智捨識, 故說轉八識 4

5 而得此四智 2 轉識成智是基於佛教對 識 與 智 的理解而決定 在佛教中, 識 與 智 既是認識論的範疇, 既含假真, 亦帶染凈 在定位上 識 與 智 分屬有漏界和無漏界, 前者虛假染污, 後者真實純凈 因此, 若要超越生 死輪迴, 必須捨染歸凈, 方可贏得人生的解脫 ( 一 ) 何謂 識 識 之梵語原文為 vijñāna, 音譯毗闍那, 係由字首 vi, 含有 分析 分割的意思, 與動詞的語根 jña, 有了與知, 兩者所組成 其原意 是指分析對象之後所生起的認識作用 在佛教教義中, 另有二種含義, 茲 略述如下.. ( 一 ) 指精神作用之主體 六識 八識等..即 心王 又稱心或心法 即 以眼等諸根對境所產生的認識作用, 有時亦指認識主體 相當於五蘊中 的識蘊 ( 二 ) 指十二因緣中之識支..即吾人於托胎剎那時之意識 俱舍論 卷九認 為, 識係吾人附托在現在的母胎中之結生初念 其文云.. 於母胎等正結生時一剎那位五蘊名識 3 此受生時之最初位, 為生有之初剎那, 故具有五蘊 但五蘊之中, 以識為最勝 故名為識 2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6, b3-6) 3 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 9 3 分別世品 (CBETA, T29, no. 1558, p. 48, b24-25) 5

6 在唯識學中, 識 的最大特色是它的能變功能 所謂能變 4, 指識不僅 是認識能力, 不僅是能了別, 而且它還變現認識對象, 轉出所了別 內在 的心識與外在的對象, 都從屬於識 識變的終極依據是蘊含善惡一切法種 子的阿賴耶識, 此識是能變的本體 種子含藏萬法, 呈潛伏的狀態, 任何 種子的現行, 都須經過第七末那識的審察與思量, 末那識的特點是永恆執 著阿賴耶識為我, 以我痴 我慢 我愛 我見為本性, 是自我意識發生的 根源 當種子變現為萬法時, 經過末那識的染污作用, 現行就永遠帶有主 體 我 的屬性, 世界永遠是個體 我 的世界, 所認知的範圍是有局限 性的, 任何 識 都是 我的 認識, 這就是能障礙菩提智慧產生的 所 知障 而 煩惱障 的生起是因為 識 把一切都執著為 我的, 有了 我 的觀念, 就有貪 瞋 癡 慢的產生, 成為涅槃解脫的障礙 ( 二 ) 何謂 智 智 之梵語原文為 jñāna, 音譯若那, 又稱智慧 其本義是對事 理的判斷, 能了知是非邪正, 而有所取捨者稱為智, 但後來多指能斷除煩惱的精神作用 在唯識宗 識 與 智 是相對, 前者是對世間法的了別與認知, 而智不單只也有這種功能, 還超越一切主客對立分別而直接體悟萬法的本質, 是覺悟者所依據 因此相宗提出四智理論, 認為它是菩提智 4 瑜伽行派與法相宗主張, 識 能轉變生起一切萬法, 或變現為心內主觀 ( 見分 ) 與客觀 ( 相分 ) 認識作用之主體, 故稱為能變 依其作用之特性, 能變有異熟 思量 了境等三種 佛光大辭典 p.602 6

7 的具體內容, 是八識轉依後的歸宿 在宋譯的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中, 有專門論述智與識的差別, 經云 : 彼生滅者是識, 不生不滅者是智 復次, 墮相 無相, 及墮有無種種相因是識, 超有無相是智 復次, 長養相是識, 非長養相是智 復次, 有三種智, 謂 : 知生滅 知自共相 知不生不滅 復次, 無礙相是智 境界種種礙相是識 復次, 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 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 復次, 得相是識 不得相是智 5 綜合以上所述, 識 是有分別的具體認識, 是有局限, 有染污, 也是成佛的障礙 ; 智 是超越分別的直覺體悟, 究極純凈, 是覺悟的智慧, 所以, 轉識成智是唯識學的必然要求 再者, 唯識學有所為的 種性 說, 即有情能成佛與否是由藏於阿賴業識中的種子所決定, 共分為五類, 當中亦只有菩薩與不定種性才具有轉識成智的可能, 餘三者則定不能成佛 如 佛地經論 卷二云 : 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 : 一聲聞種性, 二獨覺種性, 三如來種性, 四不定種性, 五無有出世功德種性 如餘經論廣說其相, 分別建立前四種性, 雖無時限, 然有畢竟得滅度期 諸佛慈悲巧方便故, 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 畢 6 竟無有得滅度期 以上引文說明前二種性雖不能成佛, 然還能夠證得出世善果, 唯有第五的無有出世功德種性, 只能於六度中輪轉 以下圖示種性之三無二有 5 楞伽經 卷 3 一切佛語心品 (CBETA, T16, no. 670, p. 500, c25-p. 501, a3) 6 佛地經論 卷 2 (CBETA, T26, no. 1530, p. 298, a12-18) 7

8 聲聞種性 緣覺種性 三無 無性種性 菩蕯種性 聲聞 二有 不定種性 緣覺 菩蕯 參 何謂轉八識成四智 轉識成智是唯識學成佛理論核心, 識 共分為八, 智 則有四種 轉 識成智就是轉有漏的八識, 轉得無漏之四智 ( 一 ) 妙觀察智: 是轉有漏的第六意分別識得此智慧, 此智能觀諸法自相共相, 無礙自在 又此智能攝藏無量陀羅尼門 三摩地門, 及所引發的六度 三十七菩提分 十力 十八不共法等無量功德珍寶, 於眾會前說諸妙法, 轉大法輪, 斷世間一切疑惑, 能令眾生得不退轉, 以是名為妙觀察智 成唯識論述記 卷十云 : 神用莫方稱之為妙, 具緣諸法自共相等名為觀察 籌量境相妙用 8

9 勝故, 攝觀無量總持定門 7 謂此第六識在因中善能遍緣一切諸法, 所以到無漏的果位, 也能善觀察諸法的自相 共相, 並能不受任何限制地無礙而轉 又因為善巧觀察諸法的自共相, 所以能攝觀無量的總持門, 即陀羅尼 其餘之智雖然也有這樣的功德, 但出入諸禪, 總持差別, 不及此妙觀察智 ( 二 ) 平等性智: 是轉第七的我見識而得此智慧, 此智觀一切法, 自他有情, 悉皆平等, 與大慈悲恒共相應, 能證自他平等二無我性, 如是名為平等性智 廣釋菩提心論 卷四云 : 平等性智, 得勝上所緣, 是智能觀自他平等, 已能安處無住涅槃, 起大慈悲, 隨往一切現身現上以善方便畢竟相應 8 這第七識在因位時, 恒常向內緣第八識的見分而起我執, 於是在一切法上分自分他, 強立彊界, 貪瞋癡等恒共相應 若是轉成果上的平等性智, 在內證到了平等理性, 在外觀一切諸法及自他有情悉皆平等, 再也沒有自他彼此的差別, 所以大慈悲就恒時與之相應而起 佛地經論 卷三: 平等性智緣一切有情, 自他平等故, 隨諸有情勝解, 9 示現佛影像故 但是像這樣的平等性智, 怎麼樣才能修習圓滿成就, 按 7 成唯識論述記 卷 10 (CBETA, T43, no. 1830, p. 599, a22-25) 8 廣釋菩提心論 卷 4 (CBETA, T32, no. 1664, p. 572, a27-b1) 9 佛地經論 卷 3 (CBETA, T26, no. 1530, p. 303, a7-9) 9

10 佛地經論 卷五說: 平等性智由十種相圓滿成就, 應知即是十地修果, 一一地中略說, 各證一平等性, 修習圓滿成就佛地平等性智, 是故說言平等性智, 由十種相圓滿成就 若廣說者, 一一地中, 各證無量平等法性, 修習圓滿成就佛地平等性智 10 這十種平等於 佛說佛地經 中有提到, 謂菩蕯修行到十地時, 於一一地中分證一種平等, 列表於下以資說明 菩蕯十地所說證十種平等法 十地 十種相圓滿成就 ( 一 ) 歡喜地 證得諸相增上喜愛平等 ( 二 ) 離垢地 證得一切領受緣起平等 ( 三 ) 發光地 證得遠離異相非相平等 ( 四 ) 焰慧地 弘濟大慈平等 ( 五 ) 難勝地 無待大悲平等 ( 六 ) 現前地 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平等 ( 七 ) 遠行地 一切眾生敬受所說平等 ( 八 ) 不動地 世間寂靜皆同一味平等 ( 九 ) 善慧地 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等 ( 十 ) 法雲地 修值無量功德究竟平等 佛地經論 卷 5 (CBETA, T26, no. 1530, p. 313, c1-6) 11 佛說佛地經 卷 1 (CBETA, T16, no. 680, p. 721, c27-p. 722, a10) 10

11 ( 三 ) 大圓鏡智: 佛地經論 卷四云: 大圓鏡智者: 如依圓鏡眾像影現, 如是依止如來智鏡, 諸處境識眾像影現, 唯以圓鏡為譬喻者, 當知圓鏡如來智鏡, 平等平等, 是故智鏡名圓鏡智 12 由轉第八阿賴耶識而得, 亦即在證入佛果之時, 阿賴耶識捨斷一切煩惱習氣, 轉依而成純粹的無漏智 此智能明察三世一切諸法, 萬德圓滿, 無所欠缺, 猶如大圓鏡之能顯現一切色像, 故稱為大圓鏡智 廣釋菩提心論 卷四云.. 大圓鏡智, 是智遠離我 我所相, 及離能取 所取分別, 不雜一切煩惱垢染, 於一切所緣 所行 所知相中, 不忘不愚, 智影相生現種依持, 彼一切智所依清淨, 是即真如所緣無分別智 13 所謂圓鏡是譬喻如來智德之妙用, 這圓鏡能影現森羅萬象, 佛來現佛, 魔來現魔, 甚至一切身心世界 其餘的三智心品及心法都是緣此大圓智鏡 雖然說大圓鏡智沒有能取所取等種種分別, 然而確有一切智影從此鏡智現起, 如世間的圓鏡影現一切景象 由於如來能証一功諸法影像, 因而也能無顛倒的宣說一切法 ( 四 ) 成所作智 : 是轉有漏的眼等前五識聚所得的無漏智, 佛地經論 卷三云 : 成所作智 者, 謂能遍於一切世界, 隨所應化應熟有情, 示現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 12 佛地經論 卷 4 (CBETA, T26, no. 1530, p. 309, a19-22) 13 廣釋菩提心論 卷 4 (CBETA, T32, no. 1664, p. 572, a23-27) 11

12 佛變化事, 方便利樂一切有情, 常無間斷 14 這說明此智是為了利樂地前菩薩及二乘 凡夫等一切有情, 周遍在十方一切世界, 示現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的變化身 土等三業, 成就本願力所應作的八相成道等事 又此智能周遍緣取一切境界, 然而隨意樂力或緣一法, 或緣二法, 或緣多法 成唯識論 卷十云 : 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 普於十方, 示現種種變化三業, 成本願力所應作事 15 成所作智是轉眼 耳 鼻 舌 身等五識所得之智, 此智為欲利樂諸有情, 故能於十方以身 口 意三業度化眾生, 成本願力所應作之事 觀於示現種種變化三業, 原因成所作智能成如來化身, 而這化身又可分為身化 語化 意化三種, 而各又可分為三, 如下之圖示 身 三 一 現神通化二 現受生化三 現業果化 現種種工巧等處, 摧伏諸伎傲慢眾生 示往彼處, 示同類生, 而居尊位, 攝伏一切異類眾生 示種種身, 領受變化可作的一切本事 本生 難修諸 14 佛地經論 卷 3 (CBETA, T26, no. 1530, p. 302, a26-29) 15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6, a26-28) 12

13 語三意三 一 慶慰語化二 方便語化三 辯揚語化一 抉擇意化二 造作意化三 發起意化四 受領意化 謂所宣暢種種隨樂文義巧妙, 小智眾生初聞當信 謂立學處, 毀諸放逸, 讚不放逸, 又復建立隨信解 隨法行等人 謂斷眾生無量疑惑 謂抉擇彼八萬四千心行差別 謂觀眾生所行之行, 行與不行, 若得若失, 為令取捨造作對治 謂為欲說彼對治故, 顯彼所樂名 句 字身 對於一向 分別 反問 默置的四種記別, 皆能隨宜分別領受 以上對轉八識成四智作一簡略說明, 這四智 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 因為智的妙用增上, 故以智名來顯示 雖然智既非識, 何以要說轉識得智呢? 關於這個問題, 有如下兩個答案, 成唯識論 卷十說, 第一個答案是 智雖非識, 而依識轉, 識為主故, 說轉識得 第二個答案是 又 13

14 有漏位, 智劣識強, 無漏位中, 智強識劣, 為勸有情依智捨識, 故說轉八 識而得此四智 16 肆 四智的現起分位 ( 一 ) 妙觀察智, 這是由第六識於因位中的分別我執, 續諸生死, 所以要到見道位時, 才能斷分別障種, 方得生起, 此心品包括生空觀品與法空觀品 生空觀品在二乘見道位就可以生起 法空觀品則要到菩薩的見道位, 才能生起 初地入心, 斷盡分別法執種, 及斷俱生一分法執, 現一分無分別智, 輾轉至十地後心, 此智方容現起 ( 二 ) 平等性智要到菩薩真見道位時, 違二執故, 方得現前起 因為此智不是第七識自力現起, 而是由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入雙空觀, 使第七的我 法二執不起 所以第六識在真見道位中, 頓斷分別二障種子, 亦帶起第七識轉一分無分別智 能使第七識成無漏者, 完全靠第六識之力, 此智要直到究竟無漏的法雲地後, 才與第八淨識盡未來際相依相續 16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6, b3-6) 14

15 ( 三 ) 大圓鏡智到什麼時候才能現起呢? 這問題有兩個答案 :1 有的說在金剛喻定現前時, 就是此智現起時, 因為這時候的異熟種與極微細的所知障種都完全捨棄, 唯有淨識存在 倘若此智在爾時尚未現起, 便沒有能持清淨種的識 2 另一說法認為要到解脫道的剛成佛時, 方得現起 因為異熟識種在金剛喻定現時, 還沒有頓捨, 與此時的無間道並不相違, 不障有漏善及劣無漏法, 但與解脫道的佛果決定相違, 所以要到解脫道時, 才能頓捨異熟, 起圓鏡智 ( 四 ) 成所作智到何時才能現起, 這有兩種說法 : 第一個說法認為在菩薩修道位中, 因為第六意識的後得所引起, 方得初現 第二個說法認為要到成佛時才能現起 因為在十地中, 依第八異熟識所變的眼等五根, 並非無漏, 唯與有漏五識為不共依, 因為俱有 同境所依是有漏, 故不可能引發無漏淨識 因此, 此智要成佛時才能轉有漏的異熟眼根等成為無漏, 此智方得現起 雖然說這四智心品的種性本來就有, 然而要借緣的力量與薰發, 方得現 行, 所以在因位漸次增勝, 直到佛果才能究竟圓滿 這圓滿的佛果, 是從 15

16 本有的無漏種子而生, 不再薰成種子, 當知佛的果德, 並沒有前後勝劣的差別 以下引 成唯識論 的一段話作為總結這四智現起的次第 : 此四種性, 雖皆本有, 而要熏發, 方得現行 因位漸增, 佛果圓滿, 不增不減, 盡未來際 但從種生, 不熏成種, 勿前佛德, 勝後佛故 17 四智之現起位 四智 現起位 妙觀察智 1 生空觀品: 二乘見位亦得初起 2 法空觀品: 菩薩見位方得初起 平等性智菩薩見道初現前位, 違二執故, 方得初起 大圓鏡智有義 ( 有師言 ) 菩薩金剛喻定現在前時, 即得現起 有義 ( 有師言 ) 此品解脫道時, 初成佛故, 乃得初起 成所作智有義 ( 有師言 ) 菩薩修道位中, 後得引故, 亦得初起 有義 ( 有師言 ) 成佛方得初起 18 伍 四智之所緣境 ( 一 ) 妙觀察智是緣一切法的自相 共相為境, 所以皆無障礙, 通緣為根 本 後得二智所攝 17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6, c1-4) 18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6, b6-26) 16

17 ( 二 ) 平等性智的所緣有三家不同的說法 : 第一家說, 但緣第八淨識為境, 如染污的第七末那識是緣第八藏識為境一樣 第二家認為此智但緣真如為境, 因為此智是緣一切法的平等性 第三家則說是緣真俗為境, 因為經論上說, 平等性智為證得十種平等性, 及緣一切有情自他平等, 因此這平等性智為通緣真俗的根本 後得二智所攝 ( 三 ) 大圓鏡智的所緣有兩種說法 : 第一種說法認為此智但緣真如, 不緣俗境 因為此智緣真如的根本無分別智, 而不是緣俗境的後得智, 因此其行相 所緣都微細得不可測知 第二種說法認為此智緣一切法, 因為根據 佛地經 與 莊嚴經論 所說, 此智於一切真 俗之境, 無不顯現 總結這兩種說法, 智體是一, 不過是隨其功用的不同而分之為二 緣真如的是無分別智, 緣餘境的是後得智攝, 並不是但緣真如, 不緣俗境 ( 四 ) 成所作智之所緣有兩個說法不同 : 第一家認為此智但緣五塵境, 因為 莊嚴經論 上說 : 如來的眼等五根, 一一根都是在五境上轉 另一家則認為此智也能夠遍緣三世諸法, 是故能起三業諸變化事, 來抉擇有情的心行差別, 以領受三世等義 此智是隨着作意而生, 緣一切事相之境, 起變化三業之故, 所以只有後得智所攝 17

18 以上四智雖都能遍緣一切法, 何故要分為四? 雖然都是遍緣, 而隨其緣境的作用, 却是各各有異 這用就是三身四土的攝化事, 在本文的第四節有詳細說明 以下的圖表總結四智之所緣境 四智之所緣境 四智 妙觀察 所緣境 緣一切法自相 共相 智 有義 ( 有師言 ) 但緣第八淨識, 如染第七緣藏識故 平等性智大圓鏡智 有義 ( 有師言 ) 但緣真如為境, 緣一切法平等性故 有義 ( 有師言 ) 遍緣真 俗為境 有義 ( 有師言 ) 但緣真如為境 是無分別, 非後得智, 行相所緣不可知故 有義 ( 有師言 ) 此品緣一切法 成所作 智 有義 ( 有師言 ) 但緣五種現境 有義 ( 有師言 ) 此品亦能遍緣三世諸法, 不違正理 19 於下附表總結說明四智之體 相 用 19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6, c4-29) 18

19 四智體相用 一妙觀察 淨 善觀諸法自相 共相, 智照大千內眾生機宜於眾會 智 識 20 無礙而轉 前 說諸妙法 能令眾生得 不退轉 二平等性 淨識 我法二執既無 智性周 現起他受用身 以十地菩薩 智 徧 無所分別 為所被機而教化之 三大圓鏡 淨識 離諸分別, 所緣行相微 十方世界 微塵剎土 無不 智 細難知, 不妄不愚一切 圓明普照 蓋法界洞明 真 境相, 性相清凈, 離諸 俗等觀 雜染 四成所作 淨識 雖假作意力, 但非相 為欲利樂諸有情故, 普於十 智 續, 而數間斷 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 成本 願力所應作事 陸 唯識的 轉依 意義 20 又譯為清淨識, 為 攝論九識 中的第九識 翻譯名義集 卷六 : 菴摩羅, 此云清淨識 僧遁注 金剛三昧經 云, 白淨無垢識, 彼經佛言, 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 入菴摩羅 何以故? 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 覺諸眾生, 令彼眾生, 皆得本覺, 覺諸情識, 空寂無生 何以故? 決定本性本無有動, 熏聞云 : 天台依 攝大乘 說菴摩羅, 名無分別智光, 即第九淨識也 舊譯家認為在阿賴耶識以外別有一菴摩羅識而建立第九識 ; 新譯家則認為此是阿賴耶識果上之名, 不別立此識 19

20 轉依義 乃唯識宗在修學道上一重要的理論依據, 轉是一件事, 依是一種法, 轉依是兩件事合成的一個名詞 此義指轉所依之意, 又作轉捨 轉得 ; 依, 指能使染淨 迷悟等諸法得以成立之所依 轉依, 即轉虛妄的染污劣法而為證得真實的清淨善法 如唯識宗所說, 由修聖道, 斷滅煩惱障 所知障, 而證得涅槃 菩提之果, 此二果即稱為二轉依果, 或二轉依妙果, 此乃修習之最殊勝境界 轉依 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教義體系中的重要觀念, 亦即 轉識成智 據 成唯識論 卷十所述, 轉依義別略有四種 : 即能轉道 所轉依 所轉捨及所轉得四部份來解釋, 因轉識成智的意義即從轉依中顯 第一為能轉道 : 即無漏種子, 說明能對治的主體, 這能轉道又分為二 :1 能伏道: 即是能伏除煩惱 所知二障, 使其不能引起二障的現行 這能伏道通三乘見 21 道前後的有漏 無漏二道, 及加行 根本 後得三智 22 隨其三智的所應, 或漸或頓, 伏彼二障 就是或以加行智漸伏二障 ; 根本 後得二智頓伏二障 或根本 後得二智亦頓亦漸 ; 加行智則唯漸不頓 21 據弘學法師的 唯識學概論 p.328 說 : 加行智是准備階段的智慧, 以聞思所成慧和修慧一分為性, 緣于諸佛菩薩所說正法教理 ; 依教修習觀察法性, 漸遣一切世俗假相, 能夠引發根本智故, 名加行智 亦稱尋伺之慧, 乃道之因 22 與 根本無分別智 ( 根本智 ) 相對 蓋此智乃根本智所引, 能了達依他如幻之境, 故稱如量智 權 智 俗智 又根本智為非能分別 非所分別, 此智則為所分別 能分別 於十波羅蜜中, 與後之方便善巧等四波羅蜜相配 佛光大辭典 p

21 2 能斷道 : 指修學者能永斷二障煩惱 按 成唯識論 卷十所說 : 此 道定非有漏加行, 有漏曾習相執所引, 未泯相故, 加行趣求所證所引, 未 成辦故 23 意謂這能斷道, 決定不是有漏加行智與有漏後得智可以成辦 因為有漏心, 是曾習境及相執所引, 因未泯相, 所以也不能斷惑 這能斷 道應是無漏的根本後得無分別智了, 如 唯識三十論要釋 卷一云 : 故見 所斷及修所斷迷理隨眠, 唯根本智親證理故, 能正斷彼, 餘修所斷迷事隨 眠, 根本後得皆能正斷 24 對於無漏心及根本 後得二智, 是否都是能斷 道的問題, 尚有兩家持不同的觀點, 因非本文所要討論的範圍, 故不予論 述 加行智 唯有漏 能伏道 能轉智根本智 唯無漏能轉道 25 後得智 唯無漏 能斷道 總括以上之能伏道及能斷道, 皆以三智為斷惑證真的道體, 三智二道之 關係如上圖表所示 能斷道者, 其道永斷二障之種子與現行 ; 能伏道者, 其道僅能漸伏或頓伏二障之現行 能斷道為三智中的根本智兼取後得智 ; 23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4, c27-29) 24 唯識三十論要釋 卷 1 (CBETA, T85, no. 2804, p. 980, a5-8) 25 唯識學概論 p

22 能伏道則通三智 第二為所轉依 : 所轉依, 指依能轉的無漏種將染污法轉成清淨法, 能依指的是阿賴耶識與真如 因阿賴耶識攝藏一切有漏 無漏種子 ; 而真如是迷悟所依, 能作迷悟之根本, 迷真如則染法生, 悟真如則淨法生, 因此真如也可說是生病與涅槃的所依 這所轉依亦分為兩種 :1 持種依: 指根本識, 又稱種子依, 由於阿賴耶識中無始以來, 平等具有這些染淨種子, 亦為染淨可依靠的基礎 但在凡位因為有漏種子有強力的薰發, 唯是有漏現行, 全無無漏 若有一時聖道生, 滅除所有染污種子, 薰發無漏, 則無漏種子現行, 即是四智菩提 是故這根本識能做為修學聖道時的轉依基地, 能轉捨雜染法得清淨法的依靠 2 迷悟依: 即真如, 因為真如是迷悟的根本轉捩之關鍵點, 對於雜染法與清淨法而言, 真如都能提供成長的地基 真如為何會是迷悟之所依呢? 因為眾生煩惱熾盛, 隱覆真如自性, 便生起一切有漏的過失, 因此流轉於生死輪迴 這真如為迷悟的所依, 是顯示能夠為修道者提供保證成佛的安住地, 成辦轉識成智的實際轉換 這兩種所依, 並非是對立之二法, 而是互成關係, 如果捨去二障的種子, 菩提則能生, 涅槃亦能顯 捨去真如之迷, 亦復能生菩提, 能證涅槃 然 22

23 而一定要說兩種, 是為了要顯示大菩提果 第三為所轉捨 : 指所應轉捨的二障, 有漏法與劣無漏種, 以能轉之智, 所轉捨這些東西, 當中又可分為二 :1 所斷捨: 指斷掉煩惱 所知二障, 在真見道位的無間道現前時, 因為分別智的無漏慧光照破妄情, 斷盡二障種子, 使其永遠不能成就, 因而捨三性中的遍計所執性 此所斷捨之 捨, 有兩種說法 : 一說是在 真無間道現在前時, 障治相違, 彼便斷滅, 永不成就 26 道火越增盛, 二障越減消, 如冰雪與火炭, 絕對不能相容, 聖道對治二障有殊勝的威力, 所以說斷捨 二說是 所執我法不對妄情, 亦說為捨 27 意思是凡實我實法, 皆無自性, 但由眾生的妄情, 執著實有 若能斷此妄執, 使不計執實我實法, 則假名曰捨 2 所棄捨: 就是二障之餘的有漏善 無記等法, 以及低劣的無漏種, 這是為了證到終極純淨圓明的根本識 在成佛之道上, 慢慢地捨棄及淘汰粗重的善法, 以達到頂極優質的佛果 這棄捨要在金剛道的金剛喻定現前之時, 由此定所引生的純淨的根本淨識 此識所藏, 純為殊勝的無漏種子, 不藏下劣無漏 無記或其他有漏善法, 在金剛道末無間道進, 即須棄捨, 到佛果圓明生起, 頓然滅盡, 無存無餘, 此等為淨識所不容, 故借勝道威 26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5, a17-18) 27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5, a20) 23

24 力加行斷捨 言所轉捨的二障 有漏法與劣無漏種, 可歸納為兩類 : 一類是 障, 另一類 非障 障就是煩惱 所知二障, 因為障於聖法, 而必為智慧之所 對治, 故謂之障 非障者, 就是三界的有漏善法, 或無記法, 和劣等的無 漏法, 如二乘聖者所證所得 此劣無漏種並不障聖法, 也不必為智所斷, 不過不為佛果淨識 28 中所藏, 因佛果淨識非彼所依, 故亦須捨 第四為所轉得 : 即所顯得的大涅槃與所生得的大菩提 由能轉捨的智, 轉捨了所轉捨的二障和有漏善及劣無漏法, 應必有所證, 即 二轉依果, 成唯識論 卷九云 : 由轉煩惱得大涅槃; 轉所知障證無上覺 成立唯識, 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 或依即是唯識真如, 生死涅槃之所依故 29 此亦分為兩部份 :1 所顯得: 是指大涅槃果 為何名為所顯得之大涅槃呢? 因為涅槃就是真如, 即眾生無始以來本具之清淨自性, 其體不增不減, 不生不滅, 萬古不衰, 歷劫彌新, 諸佛出世若不出世, 體常凝然 然而, 由於客塵煩惱 所知二障的覆蓋, 使其不得顯現, 修行者只要將覆蓋這清淨本體之二障去除, 如雲散日顯, 垢去鏡明, 這本然妙智則顯露無遺 言 顯得 者, 此 28 法門名義集 卷一云: 阿摩羅者, 西域音也 此語翻之名曰淨識, 又名佛性, 亦名法身, 體修眾德, 本來清淨, 在聖體而不增, 處凡身而不減, 但有隱顯之殊, 而無高下之別, 煩惱覆之則隱, 智惠了之方現, 非生因之所生, 從了因而得了 (CBETA, T54, no. 2124, p. 195, b18-23) 29 成唯識論 卷 9 (CBETA, T31, no. 1585, p. 51, a7-12) 24

25 大涅槃果不由種子而生, 亦非由薰習所成 ; 是依真如離障而施設, 並非有相, 所以他的自體, 就是清淨法界, 故言 大 涅槃 2 所生得: 指大菩提果 為何名為 所生得 呢? 因為在阿賴耶識中, 本來具有這菩提種子, 被所知障障礙對一切萬法的實相之認知, 而令菩提智不能發揮作用, 藉由修行之力, 掃盡所有所知障及其種子的障礙, 讓菩提智能夠發生現行, 數數薰習, 漸漸增長, 待到究竟佛果, 才能圓滿 30 大菩提果之體性到底是什麼呢? 就是 四智相應心品, 品是聚類之意, 就是說四智各個相應的一聚心及心所, 這一聚心 心所總共有二十二 個 31, 統稱心聚 既然智就是一聚心品, 為何獨以 智 來標名呢? 因為 智用殊勝, 故以用立名 總括而言, 轉依 是觀行的結果, 把阿賴耶識轉換, 而另立主體 這一個新的主體改稱為智, 轉識成智, 就是轉依 不過若從阿賴耶識的本質上說, 阿賴耶識自身無覆無記, 因此可以兼容善惡種子, 以至無漏種子亦可以寄存其中, 所以並無斷滅的必要 下之圖示此四種轉依及其分類 轉依義 所轉捨的對象及所轉得的成果 ( 一 ) 能轉 1 能伏道 : 伏除煩惱 所知二障 30 相宗綱要正讀合編 云 : 智是心所中之一, 相應心品者, 取一聚之心王心所, 故言相應心品 p 相宗綱要正讀合編 云: 謂此一聚之心王 心所也 遍行五, 別境五, 善十一, 并第八心王, 蓋共有總二十二法也 p

26 道 ( 二 ) 所轉 依 2 能斷道 : 永斷二障隨眠 1 持種依 : 依能持染淨法種之根本識為修學聖道的基礎 依靠 2 迷悟依 : 因真如為迷悟的根本轉捩之關鍵點 ( 三 ) 所轉 捨 1 所斷捨 : 在見道位以無漏慧光照破妄情, 斷盡二障種 子 2 所棄捨 : 棄捨有漏善 無記及低劣的無漏種 ( 四 ) 所轉 得 1 所顯得 : 去除二障所顯現清淨圓滿之大涅槃 2 所生得 : 轉凡夫的八識而成就聖者的四品類無漏智 32 以上所述是按照 成唯識論 對 轉依 的含義所分解的四個層次 以下就 所依 的方面來詮釋唯識宗在轉識成智的另一實踐理論 按 成論 的解釋, 轉依有兩個意思 : 第一 從個人迷悟的角度, 依 指唯識真如, 是生死與涅槃的所依, 真如本凈, 其相雜染, 離染歸凈, 稱為 新凈, 如 成唯識論 卷九說: 或依即是唯識真如, 生死涅槃之所依故, 愚夫顛倒迷此真如, 故無始來受生死苦 聖者離倒悟此真如, 便得涅槃畢究安樂 由數修習無分別智, 斷本識中二障麁重故, 能轉滅依如生死, 及能轉證依如涅槃 此即真如離雜染性, 如雖性淨而相雜染, 故離染時, 假說新淨, 32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4, c23-p. 56, a11) 26

27 即此新淨說為轉依, 修習位中斷障證得 33 第二 是從三性的角度把 依 理解為依他起性, 是染凈法的所依, 轉依就是轉捨遍計所執, 轉得圓成實 以上兩種區分只是角度的不同, 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區別, 向下之論述則從唯識三性來談轉依 行筆至此, 發現 轉依 也有分兩類的詮釋方法, 第一類是將前面所述說的能轉道 所轉依 所轉捨 所轉得四種, 把所轉依去除 第二類是將所轉依與依他起性合併成一個主題, 持這種看法的有慧海法師, 收在現代佛教學術叢書第二十六 唯識思想論集 之 唯識學上轉依義 p.36 柒 從三性論轉識成智之 轉依 義一切法約有三種自性, 謂依他起自性 遍計所執自性 圓成實自性 此三自性, 為唯識宗一切法義的根本 法相宗以唯識為中道, 中道者, 即是正顯非空非有, 簡遮偏空偏有之謂 即觀一切法, 不偏於有, 亦不偏於空, 無不具備中道妙理 此若約橫向而觀, 即三自性 解深密經 一切法相品 云 : 謂諸法相略有三種, 何等為三, 一者遍計所執相, 二者依他起相, 三者圓成實相 34 此中的 相 字在此作 性 字解釋 三性之義及其彼此關係依 成唯識論 卷八所說 : 若唯有識, 何故世尊處處經中說有三性, 應知三性亦不離識, 所以者何? 頌曰 : 由彼彼遍計, 遍計種種物, 此遍計 33 成唯識論 卷 9 (CBETA, T31, no. 1585, p. 51, a9-17) 34 解深密經 卷 2 (CBETA, T16, no. 676, p. 693, a15-17) 27

28 所執, 自性無所有 依他起自性, 分別緣所生 圓成實於彼, 常遠離前性 故此與依他, 非異非不異, 如無常等性, 非不見此彼 35 三自性中, 以依他起性為中心 諸法皆依因緣而起, 遍計所執性, 是有情在依他起法上假立名相而起的, 這本是情識上的妄有, 而若於此執著計較, 認為是實法, 就是遍計所執性 如 成唯識論 卷八所說 : 謂心心所及所變現, 眾緣生故, 如幻事等, 非有似有, 誑惑愚夫, 一切皆名依他起性 愚夫於此橫執我法, 有無 一異 俱不俱等, 如空花等, 性相都無, 一切皆名遍計所執 36 若是在依他起上, 彼所妄執我法俱空, 此空所顯識等真性, 名圓成實 諸法是因緣和合的假有, 本無體性, 若是依他 ( 因緣 ) 起性 即在依他起的假法上, 了知諸法緣起, 緣起性空, 諸法皆無實性, 就是圓成實性 ( 一 ) 三性在心的活動 成唯識論 卷八云: 謂心 心所及所變現眾緣生故, 如幻事等非有似有, 誑惑愚夫, 一切皆各依他起性 愚夫於此恆執我法有無一異俱不俱等, 如空華等性相都無, 一切皆名遍計所執 依他起上彼所妄執我法俱空, 35 成唯識論 卷 8 (CBETA, T31, no. 1585, p. 45, c5-13) 36 成唯識論 卷 8 (CBETA, T31, no. 1585, p. 46, c8-11) 28

29 此空所顯識等真性各圓成實 是故此三不離心等 37 此中之心 心所及所變現是依他起, 心只有一層活動 ; 作為其自己 -- 自證分, 或變現為相見 而遍計所執與圓成實, 則是心在依他起上, 一恆執我法有無一異俱不俱等, 一則空此執而直證知其真性, 即是在依他起這一層心的活動上, 心再起另一層活動, 或染 ( 遍計所執 ) 或淨 ( 圓成實 ) 由此可知, 三性並非心的活動的層次上並列為三, 茲以下表示之 : 三 遍計所執性蛇情識錯認妄 虛妄分 染 性 有 別 依他起性 繩因緣和合假 變現 染淨關鍵 有 圓成實性 麻諸法體性真 真實性 淨 有 換言之, 依他起是心的中性 ( 無所謂染淨 ) 活動, 遍計所執和圓成實則 是心自己在這中性活動中, 再起一層染或淨活動 (1) 遍計所執性 37 成唯識論 卷 8 (CBETA, T31, no. 1585, p. 46, c8-13) 29

30 三十頌 頌文曰: 由彼彼遍計 指的即是能遍計之識, 遍計種種物 是所遍計之境 此遍計所執, 自性無所有 成唯識論 卷八解釋此頌云 : 即由彼彼虛妄分別, 遍計種種所遍計物, 謂所妄執蘊 處 界等, 若我 若法自性差別, 總名遍計所執性, 如是自性, 都無所有, 理教推徵不可得故 38 以上指虛妄的分別心識, 遍計所執之法, 對所緣境周遍計度, 分別執為實有 成唯識論述記 卷九說 : 此即心外非有法也, 即是由有能計心體計有物也 39 所遍計並不是說心識之外有實境, 而是此能遍計之心, 誤將幻有事物當作真實 那麼能遍計的自性是什麼呢? 關於這個問題, 有兩種說法 : 一 按安慧 論師的解釋, 他說 : 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 皆能遍計 40, 因為有漏心 都是以虛妄分別為自性, 妄執種子為所緣境, 所以有漏心都能遍計 二 護法論師則認為, 並不是一切心都是能遍計, 只有 第六 第七心品執我法者, 是能遍計, 唯說意識能遍計故 能遍計的自性已如上說, 其次是所遍計的自性又是什麼呢? 根據 攝大乘論 說 : 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計, 又若由此相, 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計, 此中是名遍計所執自性, 由此相者是如此義 41 這依他起是所遍計因為所緣緣, 必有其託緣而生的法, 依他起就是遍計心等所緣緣的法 38 成唯識論 卷 8 (CBETA, T31, no. 1585, p. 45, c15-19) 39 成唯識論述記 卷 9 (CBETA, T43, no. 1830, p. 540, b8-9) 40 成唯識論 卷 8 (CBETA, T31, no. 1585, p. 45, c22-23) 41 攝大乘論本 卷 2:(CBETA, T31, no. 1594, p. 139, b16-18) 30

31 (2) 依他起性 三十頌 頌文曰: 依他起自性, 分別緣所生 成唯識論 卷八解釋此頌云 : 眾緣所生心 心所體, 及相見分, 有漏 無漏, 皆依他起, 依他眾緣而得起故 42 唯識家以 萬法唯識, 識外無境 立論, 故客觀之萬法, 皆是主觀心識所變的幻影, 成唯識論 卷八: 眾緣所引自心 心所虛妄變現, 猶如幻事 陽焰 夢境 光影 谷響 水月變化所成, 非有似有 43 依他起性是諸法染淨二分關鍵, 染分依他, 乃指依虛妄分別之緣而生起的有漏雜染法 ; 淨分依他, 指依聖智之緣而生起的無漏純淨法 其中, 淨分依他依別義而言, 亦賅攝於圓成實性, 故 成唯識論 卷八云 : 分別緣所生者, 應知且說染分依他 淨分依他亦圓成故 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皆名分別, 能緣慮故, 是則一切染淨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 44 即從依他起自性上去除遍計所執自性 ( 染 ) 者, 即成圓成實自性 ( 淨 ) 再者, 依他起性, 有一分是由無始虛妄習氣現起的雜染法 這染分依他, 不但由現行意言分別現起, 同時也要由無始虛妄習氣的內因才生起 三界中的一切有為法, 無不是由無始以來虛妄分別之熏習於內識中, 現在成熟才現起的 42 成唯識論 卷 8 (CBETA, T31, no. 1585, p. 46, b4-6) 43 成唯識論 卷 8 (CBETA, T31, no. 1585, p. 46, c2-4) 44 成唯識論 卷 8 (CBETA, T31, no. 1585, p. 46, b6-9) 31

32 (3) 圓成實性 三十頌 頌文曰: 圓成實於彼, 常遠離前性 也就是說, 在依他起性上, 恆常脫離遍計所執的我法二空所顯的圓滿成就諸法實相, 名為圓成實 依我法二空門所顯的真實理, 具有圓滿 成就 真實三義, 名圓成實 為什麼真如具有此三義呢? 一者顯示真如體遍, 無處無故, 即是圓滿義 ; 二者是顯示真如體常, 非生滅法, 即是成就義 ; 三者體非虛謬, 諸法實性, 是顯示真如體實, 即真實義 這真如性體的遍 常 非虛謬, 又是顯示些什麼呢? 一者遍, 是簡別與自相不同, 因為諸法自相只局限於自身法體, 不同餘法, 唯有真如的性體, 是遍同餘法 二者常, 是簡別與共相不同, 因為諸法共相, 是無常遷變的, 唯有真如性體是常無改易 三者非虛謬, 是簡別虛空 我等不同, 因為小乘所執的虛空與外道所執的常我都是虛謬, 非法實性, 唯有真如不是虛謬, 而是諸法實性 依他起分別與遍計所執 圓成實的非異非不異關係, 當從識與智的了別勝用說起 ( 二 ) 從識言依他起識就主觀方面, 它是一妄情妄識, 具體的顯現即是了別作用, 所謂虛妄分別 客觀方面即是一本體宇宙, 具體顯現即變現為相 見二分, 但識的 32

33 主客兩面作用彼此分不開 識的主客作用及其相互關係, 若以三性來表示, 則虛妄分別即遍計所執, 變現即依他起 虛妄分別既與變現有密切關係, 則遍計所執與依他起亦同樣密不可分 即心作遍計所執活動時, 同時即依他緣而生起相 見二分, 心依他緣而生起相 見分, 同時即對之起遍計所執 依他起決不是 只是依他起, 遍計執亦非時間性地在依他起後, 再行遍計 二者既一方面打成一片, 而依他起又仍是依他起, 遍計執又仍是遍計執, 各有其用, 故說依他起遍計執 非異非不異 ( 三 ) 從智言依他起若以三性來表智的主客作用, 及其相互關係時, 智的真實了別, 即圓成實, 而智的實現即是依他起 而圓成實與依他起的關係, 亦是打成一片的, 即智依緣實現依他起的境相, 即如實了知其為依他起, 不起種種遍計, 而智如實了知其依他起的境相時即依緣而實現之 依他起與圓成實亦非異非不異, 這在 唯識三十頌 及 成論 中有明說 就轉識成智的另一理論, 是從唯識三性來說轉之所依, 這三種自性, 都 不離於心 心所法而別有的 此處的 依, 乃指依他起, 因為依他起性的 本身, 具有遍計所執和圓成實的兩面, 這表示心的虛妄染污與真實清淨的 33

34 兩種不同活動 在凡位以遍計所執為主, 圓成實則隱而不現, 而依他起則隨之成染 在聖則圓成實盡露, 遍計全歸烏有 此時的依他起也成為圓成實之依他起, 全是清淨 具體而言, 遍計所執與圓成實必須與依他起打成一片, 不能離依他起而獨在, 而依他起亦不能獨在, 必須與而性打成一片 故三性雖在觀念上表示三種活動, 但實際上, 依他起是析分為二而存在的, 而染污依他又必與遍計所執合, 清淨依他又必與圓成實合, 故三性只表示兩種活動 隨遍計所執的染依他, 就是煩惱與所知二障 ; 隨圓成實的淨依他, 就是涅槃與菩提 轉識成智即是心如何轉捨了依他起上之煩惱遍計, 便得依他起性上圓成實之涅槃 轉捨了依他起上之所知遍計, 便得依他起性上圓成實之菩提, 前者是識的活動, 後者是智的活動 以依他起性, 乃是轉捨轉得之所依止 捌 入唯識性 ( 一 ) 五重唯識觀以上所說的這些理論, 必須透過實質的觀行才能實現, 根據瑜伽行派的觀行論, 是慈恩宗著名的學者窺基大師, 按照 攝大乘論 入所知相分 的綱領, 對唯識性如何能次第悟入遍計所執 依他起 圓成實三性, 並採集 解深密 等經, 瑜伽 成唯識 等論的義蘊而組成, 並為實踐 34

35 的方便區分為五個步驟, 即.. (1) 遣虛存實觀,(2) 捨濫留純觀,(3) 攝末歸本 觀,(4) 隱劣顯勝觀,(5) 遣相證性觀等五重唯識觀 唯識的觀想方法, 是簡擇一切萬法而實證唯識的道理 它的能觀體, 是五位百法心所別境中 慧, 如 法苑義林章 卷一說.. 能觀唯識以別境慧而為自體 45 此即於所觀察的境界簡擇分別, 獲得決定, 斷除疑惑的作用 它的所觀境, 是一切諸法, 即遍計所執性 依他起性 圓成實等三性的真妄境 觀 是心思觀察, 即細心伺察思惟諸法名義等之精神作用 觀以別境中之慧心所而為自性, 此慧於所觀境簡擇為性, 斷疑為業 所觀境是智觀, 名之為境, 即是三性 此三性以一切法為自體, 通觀有漏無漏, 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皆唯識故, 亦不離此三自性, 諸法因緣生, 本沒有實我實法, 眾生不了虛妄計執為實, 增益遍計執, 更不了依他起圓成實, 起惑造業, 沉溺生死 因此, 於此三性中, 應捨遍計執, 觀依他起如幻而生, 圓成實為唯識實 唯識的 識, 以標準的唯識宗宗義, 是屬依他起性眾緣所生的, 若離 45 大乘法苑義林章 卷 1 (CBETA, T45, no. 1861, p. 259, a27-28) 35

36 開依他起性談識, 則將超越唯識宗的思想範圍, 走入他宗的思想體系 識 有能了別轉變一切法的雄力, 是依他起性中最殊勝, 最主要的法, 所以唯識宗看一切法, 或可離言而有, 但決不可離識而有 萬有諸法皆不離識, 如是遣遍計所執, 顯現依他起 圓成實, 成萬法唯識 另外還有三無性之說, 乃針對三性而建立, 因為此三無性並非本文所要詮釋的範圍, 故只略而解說 依遍計所執性立相無性, 眾生既於世間之相處處計著, 執為實有, 為除此妄執, 說一切法皆無自性 依依他起性立生無性, 萬法乃從眾緣而生, 為虛假之存在, 故其性實不定, 因此說一切法自然生, 亦無凡夫所執之體性, 如幻化之事 依圓成實性立勝義無性, 真如乃根本無分別智之對象, 故雖為一切法存在之真實本質, 却不受任何特點之性質所規定, 已離我執法執, 猶如虛空一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卷一云: 計所執性, 唯虛妄識 ; 依他起性, 唯世俗識 ; 圓成實性, 唯勝義識, 是故諸法皆不離心 46 由三性三無性之說, 而立非有非空之中道, 而觀三性之存在為唯識無境 遍計所執為虛妄之唯識性, 依他起為世俗之唯識性, 圓成實為真實勝義之唯識性 這說明 46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卷 1 (CBETA, T33, no. 1710, p. 526, c9-10) 36

37 觀此三性的順序 方法, 觀此唯識三性理, 從粗至細總有五重觀法 : ( 一 ) 遣虛存實觀 : 以心觀境, 是遍計所執的虛妄起, 無有體用, 所以應當正遣除作空, 情有理無故 觀察依他起性圓成實諸法體實, 二智境界, 都不離識, 所以應當正存留, 此為虛實相對的觀法 ( 二 ) 捨濫留純觀 : 雖觀事理皆不離識, 於此內識有境有心, 各各有相 見 自證 證自證四分, 此四分中, 相分為所緣之境, 後三分為能緣之識 而相分之境為虛妄, 故捨彼而不取, 唯存留後三分之純識, 此為心境相對的觀法 ( 三 ) 攝末歸本觀 : 見相二分俱依識體生起, 故識體為本, 相 見二分為末, 故攝末歸本, 此為體用相對的觀法 ( 四 ) 隱劣顯勝觀 : 八識心王, 各有其相應的心所, 俱能變現, 心王勝而心所劣, 隱劣顯勝, 這是王所相對的觀法 ( 五 ) 遣相證性觀 : 八識心王之自體分, 是依他起之事相, 八識心王之實性, 是二空所顯之真如, 圓成實性 故捨遣依他起之事相, 證得圓成實之理性, 這是事理相 37

38 對的觀法 以上五重觀法, 最初的一重是總觀, 而後的四重是別觀 又前四重是觀現象識的相唯識, 為見道以前的修法 最後的第五重是觀真如唯識的性唯識, 是見道以後的修法 ( 二 ) 唯識五位 成唯識論 卷九對轉識成智在唯識學中所處有明確的定位, 即入唯識五位 何謂悟入唯識五位? 一資糧位, 謂修大乘順解脫分 二加行位, 謂修大乘順抉擇分 三通達位, 謂諸菩薩所住見道 四修習位, 謂諸菩薩所住修道 五究竟位, 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47 大乘菩薩在因位修行時, 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來累積福德, 並且要證人 法二空, 斷煩惱 所知二障, 才能證入正果, 即是得菩提 涅槃二勝果, 就是究竟的佛果位 惟在其修行的過程中, 其間的階位有五十二或四十二之多, 是因為所依據經論的不同而有所開闔 在 成唯識論 中, 復將四十一階束為五位, 即是資糧位 加行位 通達位 修習位 和究竟位 在這五位當中, 資糧 加行二位是方便道 ; 通達 修習二位是無漏聖道 ; 究竟位是佛果之位 這五位開之則為三大阿僧祇四十一位, 前四位皆屬因位, 故有種種行法之開列, 至於第五位則屬果位, 覺行圓滿, 更無行相可言, 故今僅讚說如來之三身四智等 47 成唯識論 卷 9: (CBETA, T31, no. 1585, p. 48, b11-15) 38

39 德 茲略列表如下 : 成唯識論 卷九云: 云何漸次悟入唯識, 謂諸菩薩, 於識相性資糧位中, 能深信解 在加行位, 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 在通達位, 如實通達 修習位中, 如所見理, 數數修習伏斷餘障 至究竟位, 出障圓明, 能盡未來化有情類, 復令悟入唯識相性 48 茲再分述菩薩行五位如下: (1) 資糧位 : 即含攝有漏無漏以達佛果之位 指十住 十行 十迴向等諸位菩薩, 以福德智慧為助道, 故稱資糧位 十住 十行 48 成唯識論 卷 9 (CBETA, T31, no. 1585, p. 48, b15-21) 39

40 十迴向之菩薩又稱大乘三賢位, 十住偏重修理觀, 十行偏重修事觀, 十迴向多修理事不二觀 此類修行稱為大乘順解脫分, 伏障之階段 (2) 加行位 : 指煖 頂 忍 世第一四加行之菩薩, 由得福智資糧, 加功用行而入見道歡喜地, 住真如位, 又稱大乘順抉擇分 (3) 通達位 : 初地菩薩體會真如, 智照於理, 得見中道 於證得初地無漏智, 並體得真如理之位, 此乃修行第一大劫之成熟階段, 相當於初地之入心 (4) 修習位 : 指二地至十地的菩薩, 為斷除障, 復修習根本智 (5) 究竟位 : 即妙覺佛果, 最極清淨 唯識五位對行者而言猶如修行的藍圖, 八識完全轉成四智, 要入初地見道位才能實現, 成唯識論 把悟入唯識分為五位, 僅在具體實現轉識成智的第四修習位, 就要 如是菩薩於十地中, 勇猛修行十種勝行, 斷十重障, 證十真如, 於二轉依便能證得 49 至於在菩薩登地以後是如何的轉識? 其 前後次第又是怎樣? 所謂 六七因中轉 五八果上圓 50, 意指先轉第六跟 第七, 等到此二識究竟轉智時, 五跟八自然也會轉成智, 因為第八識只是一堆種子與業力所組合, 故稱含藏識 但此識之見分恆常被第七末那識妄 49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4, b28-29) 50 八識規矩纂釋 (CBETA, X55, no. 894, p. 425, c3-5 // Z 2:3, p. 297, b1-2 // R98, p. 593, b1-2) 40

41 執為實我 我所而執著, 而第七識又常與我癡 我見 我慢 我愛等四煩惱相應, 所以使眾生輪迴生死的兇手實是第七識所作怪 在轉識成智的過程中, 只要是針對分別與俱生我 法二執, 以執我故而衍生煩惱障 ; 執法則衍生所知障 按明朝廣益大師於 八識規矩纂釋 卷一所說, 菩薩於三賢位間, 先斷分別我法二執, 因為這二執是屬於後天的 待入聖位後才地地斷除俱生我法二執, 這俱生二執是一種先天性, 從無始以來由虛妄所熏習的根本煩惱, 恆與身俱 六 七 八三識於轉智的過程中可分為上中下三品, 轉智的次序是先由第六識開始, 菩薩於登初地時, 雖然分別我法二執已斷, 但俱生二執之種子還隨眠於藏識中, 猶尚現行纏繞, 到七地才斷俱生我執種子, 伏俱生法執, 直到等覺後心才轉此識成妙觀察智 第七識轉智於登初地時先下品轉, 從二地復作二空觀, 伏俱生二執, 到第七無功用行破藏識方斷俱生我執, 等覺後心二執才能破盡, 上品轉智成就 第八識於八地待末那第二位轉智, 斷我執種子時, 則此識不復為末那所執以為我, 始捨去執藏之義, 下品轉智 於等覺位中末那究竟轉智, 而藏識的異熟果相亦空, 中品轉智 入妙覺位後藏識才究竟轉智, 此識之因相一切種子, 盡成無漏, 上品轉智 所謂 五八果上圓, 前五識要等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時, 光明初發其所持之五根, 轉為無漏色法, 依此發五識, 亦成無漏, 成所作智現前 以下之圖表說明菩薩登初地後如何次第的轉識 41

42 得智 八識轉智之次第, 仍依 八識規矩頌貫珠解 一書范古農居士述 四 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 智 十地 觀法 我法二空觀 51 初 七 破分別我執 信 八信後 初地 七地 斷分別法執俱生二執現行纏繞, 下品轉智斷俱生我執種子, 伏俱生 斷分別二執下品轉智六七俱生地地除 51 思惟人 法二空而斷除煩惱 所知二障之觀法 據 大乘法苑義林章 卷一云 : 一生空 二法空, 其唯識觀通二空觀, 尋思實智通生. 法空, 為生所依, 但說觀法, 意求種智 觀法空故, 為於二空生正解故 (CBETA, T45, no. 1861, p. 264, a8-11) 又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 云 : 我法二空能觀我法, 言我法故, 通觀三性, 依他. 圓成皆有生法二理故 (CBETA, X55, no. 883, p. 188, a24-b1 // Z 2:3, p. 59, b14-15 // R98, p. 117, b14-15) 42

43 法執現行, 中 品轉智 八地 無功用任運 末那第二位轉 將此識之我 智, 斷我執種 執種子恆常 子, 則此識不 摧滅 中品轉 復為末那執以 智 為我, 始捨去 執藏之義 下 品轉智 等覺 斷俱生法執 等覺後心二 末那究竟轉 上品轉智 執方才破 智, 而藏識的 淨, 上品轉智 異熟果相亦 空 中品轉智 妙覺 性淨圓明, 方 妙觀察智究 藏識究竟轉 藏識轉為大圓境 得純淨無漏 竟圓成, 則此 智, 此識之因 智, 光明初發其所 識所轉之平 相一切種子, 持之五根, 轉為無 等性智亦復 盡成無漏 漏色法, 依此發五 成就 上品轉智 識, 亦成無漏五 智 43

44 玖 四智之相應心在唯識宗的修學過程中, 凡所施設無非是為了其終極目標, 轉識成智 菩薩於十地滿心金剛無間道, 斷二障種子, 證二空, 至解脫道, 捨餘有漏 52 及劣無漏種, 證四智菩提及四涅槃妙果 此菩提涅槃二果正是轉捨煩惱 所知二障所得 在因中則識強智弱, 在果上則智強識弱, 轉智成王 此智心王與一切善心所等相應, 名四智相應心品 成唯識論 卷十云 : 如是四智相應心品, 雖各定有二十二法, 能變所變種現俱生, 而智用增, 以智名顯 故此四品, 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 此轉有漏八 七 六 五識相應品, 如次而得 智雖非識, 而依識轉, 識為主故, 說轉識得 53 以下之圖表是列出四智各個相應的一聚心及心所, 這一聚心心所, 總共有二十二個, 統此心聚, 稱為相應心品 四智相應一聚心 心所表 四智心心所 妙觀察第八心遍行 ( 作意 觸 受 想 思 ), 52 唯識宗所立的四種涅槃, 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二 有餘依涅槃, 三 無餘依涅槃, 四 無住處涅 槃 以上四種涅槃, 其真如理體雖然有別, 但其真正所顯得者, 則為後三種涅槃, 因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其性本寂, 不由實相真如所顯, 而後三種涅槃則為滅盡煩惱 依身 所知障後, 方顯得者 53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6, a28-b4) 44

45 智王別境 ( 欲 勝解 念 定 慧 ), 善十一 ( 信 精進 慚 愧 無貪 無嗔 無 癡 輕安 不放逸 行捨 不害 ) 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 第八心王第八心王第八心王 同上 同上 同上 四智是轉有漏的八識而得, 四智中無分別智現證法性身土, 亦名清淨法界 如轉第八阿賴耶所得的大圓鏡智, 此心品能現自受用身土和餘三智的智影 而四智心品所成就之真實功德, 即為自受用之圓滿報身莊嚴土 依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變成三類化身 ; 依平等性智妙觀察智變成他受用菩薩身土, 如 大乘莊嚴經論 序云 : 轉八識以成四智, 束四智以具三身 54 前五識 成所作智 化身 八識轉智 第六識 妙觀察智 54 大乘莊嚴經論 卷 1 (CBETA, T31, no. 1604, p. 589, c26) 45

46 第七識 平等性智 報身 第八識 大圓鏡智 法身 ( 一 ) 佛之三身 佛果的妙覺位, 是永斷煩惱 所知二障, 是故諸漏永盡, 為無量無邊大 功德法所莊嚴, 甚深微妙, 所以不但名解脫身, 而且亦名為法身 這法身 是一切萬物實相的理體, 從來就沒有生滅 淨穢 去來等相狀, 非經三大 阿僧衹刼修行, 不能證得, 這亦是諸佛所共證, 佛佛平等不二 法身既然 是理體, 就非人格化, 那麽為何稱之為身呢? 因為真如有體性 依止 眾 德所聚三義, 故名為身 成唯識論 卷十云 : 此法身五法為性, 非淨法 界, 獨名法身, 二轉依果, 皆此攝故 55 又 佛地經論 卷七云 : 法身 者 : 究竟轉依真如為相, 一切佛法平等所依, 能起一切自在作用, 一切白 法增上所顯, 一切如來平等自性, 微妙難測, 滅諸分別, 絕諸戲論 故契 經言 : 諸佛法身, 不應尋思, 非尋思境, 超過一切尋思戲論 56 這法身是 以真如及四智菩提五法為性, 非但清淨法界, 獨名法身, 因為二轉依果的 涅槃 菩提, 都是這法身的五法所攝 成唯識論 卷 10 (CBETA, T31, no. 1585, p. 57, c19-20) 56 佛地經論 卷 7 (CBETA, T26, no. 1530, p. 325, c12-16) 57 據 佛地經 說, 五法係指清淨法界與四智 ( 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 ) 於此所 悟之真如理 ( 前一 ) 與能悟之菩提智 ( 後四 ), 包含佛之三身 ( 自性身 受用身 變化身 ) 46

47 以上所說的法身, 既是三義的總名, 當然也是有三相的差別 (1) 自性身 : 指自性本有之身, 並非後天人為而得, 這自性身就是如來所證得的清淨法界, 完全以真如 平等 離戲論 此法界為受用 變化 平等之所依, 離相寂然, 具足無邊無際之真常功德, 是一切法平等實性, 又與法身同體, 如 攝大乘論 卷三云 : 自性身者: 是諸如來法身, 於一切法自在依止故 58 然而法身僅意味著一切大功德法所依, 為了要凸顯自性得之義, 故立自性身之名 (2) 受用身: 據 佛地經論 卷七云 : 受用身者: 一切功德圓滿為相, 一切佛法共所集成, 能起一切自在作用, 一切白法增上所起, 一切如來, 各別自體, 微妙難測, 居純淨土, 任運湛然, 盡未來際, 自受法樂, 現種種形, 說種種法, 令大菩薩亦受法樂 59 唯識宗認為受用身即是佛身, 其自身能受用廣大之法樂, 並能令其他眾生受用法樂 受用身有兩種 : 一 自受用身, 就是一切如來自受用法樂之身 此身與大圓鏡智相應之無漏第八識所變現, 經過三大阿僧衹長劫, 積聚無量福慧資糧, 所起的無邊真實功德, 及極圓妙之常遍色身, 相續湛然, 盡未來際, 恆自受用微妙之喜樂 此身有酬因所感之義, 故亦稱報身 二 他受用身 : 是佛的平等性智所示現來化他的微妙淨功德身 佛以大 58 攝大乘論 卷 3 (CBETA, T31, no. 1593, p. 129, c4-5) 59 佛地經論 卷 7 (CBETA, T26, no. 1530, p. 325, c16-21) 47

48 慈悲而應十地菩薩之根性, 示現十種相海, 令諸菩薩受大乘之法樂 佛為初地菩薩示現坐百葉蓮臺上之身, 為說百法明門 為二地菩薩示現坐千葉蓮臺上之身, 為說千法明門 為三地菩薩示現坐萬葉蓮臺上之身, 為三地菩薩說萬法明門 乃至為十地菩薩示現, 坐不可說妙寶蓮花臺上, 為說無量無數諸法明門, 令諸菩薩皆得證悟, 起大神變, 遍於不可說諸佛微妙國土, 利益安樂不可說之眾生 此身有應化身之義, 故亦稱為應身 (3) 變化身: 謂一切如來, 由成所作智變現無量隨類變化身, 為欲利益安樂, 現種種形, 說種種法, 成熟下位菩薩 二乘及異生眾, 令入大地, 出離三界, 脫諸惡趣 60 此變化身對於眾生有莫大的恩德, 這也是自受用身顯現 有的說法謂應機示現佛形身, 則稱為應身 ; 而非佛形身則稱為化身 佛地經論 卷七說 : 變化身者: 一切神變圓滿為相, 一切化用共所集成, 示現一切自在作用, 一切白法增上所引, 一切如來各別化用, 微妙難測, 居淨穢土 61 這變化身乃依法身而起的法性所流身, 如依太陽而有光與熱, 光與熱遍一切處, 但不能離於太陽 化身亦復如是 又如水中的月影, 只是經水的反映而現起月的影子, 法身佛是常住的, 沒有來去, 也沒有出沒, 所以說 得不動身 但由悲願所熏發, 為了化度三有眾生, 能無功用地現起化身, 有來有去, 有生有沒 60 佛地經論 卷 7 (CBETA, T26, no. 1530, p. 325, c24-26) 61 佛地經論 卷 7 (CBETA, T26, no. 1530, p. 325, c21-26) 48

49 ( 二 ) 佛之三土法身有三種, 佛土亦有三種 (1) 法性土: 此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 亦即佛身所依之土, 也稱法身土 大乘義章 卷十九云 : 法性土者, 土之本性, 諸義同體, 虛融無礙, 猶如帝網, 亦如虛空, 無礙不動, 無所有等, 同體義分, 地經 所說真實義相, 即其義也... 彼土實性, 顯成我用, 名法性土 62 又自性身, 是依法性土而安住, 雖然身 土同一真如, 體無差別 然而身是屬於佛, 土是屬於法, 性相有異, 因為佛是能證的覺相, 法是所證的理性 此二者都非色法所攝, 雖不可說形量大小, 然隨著事相的顯現, 其量是無邊, 如同虛空遍一切處 (2) 受用土: 指受用身所居之土, 也稱為報土 在 攝大乘論 等諸論只提到受用土只有一種清淨佛土, 但 佛地經論 等則認為受用土有自 他之別, 如云 : 受用身土, 略有二種 : 一自受用, 謂諸如來三無數劫所修無邊善根所感, 周遍法界, 為自受用大法樂故... 二他受用, 謂諸如來為令地上諸菩薩眾, 受大法樂 63 依 佛地經論 所說, 受用身有自 他之別, 故受用土亦有自 他之別 一 自受用土 : 指自受用身之所依, 即大圓鏡智與相應淨識所變現之無 62 大乘義章 卷 19 (CBETA, T44, no. 1851, p. 835, b16-18) 63 佛地經論 卷 1 (CBETA, T26, no. 1530, p. 293, b12-18) 49

50 漏純淨佛土 由佛往昔所修自利的無漏純淨佛土, 因緣成熟, 從最初成佛開始, 盡未來際, 相續變為純淨佛土, 此土周圓無際, 為諸珍寶之所莊嚴 自受用身即依此淨土而住, 此能依之身量與所依的土量一樣, 身有多大, 土就有多大 二 他受用土 : 又稱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 就是平等性智大慈悲力, 由佛往昔於因位之時, 依利他之行願, 為因應十地菩薩之大小勝劣, 並令此等菩薩得以受用法樂所起之土, 故此佛土亦隨機宜示現, 而有大 小 勝 劣之別, 其前後改轉不定, 猶如變化之土 如何改轉? 即前地與後地比較起來, 前地所變的淨土為小為劣 ; 後地所變的淨土為大為勝 ; 從初地到十地, 逐漸改變前地的小劣, 轉易成後地的大勝 (3) 變化土: 又稱變化身依變化土 即佛以成所作智的大慈悲力, 由往昔所修利他的無漏淨穢佛土之因緣成熟, 應未登地之諸菩薩 二乘 異生及六趣眾生之機宜, 化為佛土, 或淨如阿彌陀佛所化之樂土 ; 或穢如釋迦佛所化之娑婆, 如 大乘法苑義林章 卷七云 : 變化土, 通淨及穢 64 穢土雖是有情自業所感, 非佛所化 然佛隨諸凡夫眾生所宜, 亦變似穢土與之融合, 以有情業感而言, 名為穢土 ; 以佛變化而論, 名為化土 以下之圖表總述四智三身的關係 64 大乘法苑義林章 卷 7 (CBETA, T45, no. 1861, p. 369, b26) 50

51 唯識宗之佛身佛土表 五種法 三身總 相 三身別相被機所居土 清淨法 界 自性身法身 法性土 大圓鏡 受用身 報身 - 自受用 自受用 智 身 土 平等性 應身 - 他受用 初地以上菩薩 他受用 智 身 土 妙觀察 智 妙觀察 大化千丈身 大乘四加行菩薩 智 變化身 小化丈六身 大乘三資糧位與二乘 變化土 成所作 凡夫 智 隨類化 三乘普被, 六趣均霑 以上所說的這些身土, 無論淨穢, 只要是無漏識上所變現的, 就跟能變 的識一樣, 都屬善的無漏法, 因為這身土是純善無漏的因緣所生, 在四諦 51

52 裏, 屬於道諦所攝, 而不是苦集二諦 三身四土是如來功圓果滿時的自然 顯現, 也是諸佛乘願以此身土來攝化眾生 拾 結語轉識成智的實質即是思想的改造, 這是一個無限的精神實踐過程, 是生命境界的不懈提升 通過主觀世界的改造, 改善與客觀世界的關係, 贏得絕對自由, 這是唯識學的旨歸所在 轉依 是觀行的結果, 因轉識成智的意義即從轉依中顯, 透過上述對 轉依 理論與唯識觀行的探討, 使 轉識成智 不單單只是概念性的學說, 而且還具備了充足的理論架構與實踐方法 修學佛法的終極目標是契證一真如法界, 轉捨煩惱 所知二障得菩提涅槃二果, 此二轉依即是究竟無漏 八識既轉, 則依識而起之妄法自歸擇滅, 妄法既滅乃為究竟離苦, 證一真如法界而成就四智乃為究竟得樂 參考書 : ( 一 ) 經論原典 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正藏, 第 16 冊, 經號 670, 求那跋陀羅譯 2 解深密經 大正藏, 第 16 冊, 經號 676, 玄奘法師譯 3 佛說佛地經 大正藏, 第 16 冊, 經號 680, 玄奘法師譯 52

53 4 佛地經論 大正藏, 第 26 冊, 經號 1530, 玄奘法師譯 5 阿毘達磨俱舍論 大正藏, 第 29 冊, 經號 1558, 玄奘法師譯 6 成唯識論 大正藏, 第 31 冊, 經號 1585, 玄奘法師譯 7 攝大乘論本 大正藏, 第 31 冊, 經號 1594, 玄奘法師譯 8 大乘莊嚴經論 大正藏, 第 31 冊, 經號 1604, 波羅頗蜜多羅譯 9 廣釋菩提心論 大正藏, 第 32 冊, 經號 1664, 施護法師譯 1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大正藏, 第 33 冊, 經號 1710, 窺基法師撰 11 成唯識論述記 大正藏, 第 43 冊, 經號 1830, 窺基法師撰 12 大乘義章 大正藏, 第 44 冊, 經號 1851, 淨影慧遠法師撰 13 大乘法苑義林章 大正藏, 第 45 冊, 經號 1861, 窺基法師撰 14 法門名義集 大正藏, 第 54 冊, 經號 2124, 李師政撰 15 唯識三十論要釋 大正藏, 第 85 冊, 經號 2804, 玄奘法師譯 16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 卍續藏, 第 55 冊, 經號 883, 智周法師撰 17 八識規矩纂釋 卍續藏, 第 55 冊, 經號 894, 廣益法師纂釋 ( 二 ) 現代著作 1 釋法舫講述 唯識史觀及其哲學 慧日講堂, 台北,1974 年 2 唐大圓撰 唯識的科學方法 華藏講堂, 台北,1975 年 3 范古農著 八識規矩頌貫珠解 華藏講堂, 台北,1980 年 53

54 4 張曼濤主編 唯識思想論集 ( 三 ) 唯識學上轉依義 現代佛教學術叢刋, 大乘文化出版社, 台北,1981 年 5 楊白衣著 唯識讀本 慈恩出版社, 高雄,1981 年 6 梅光羲編 相宗綱要正續合編 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 台北,1982 年 7 釋普行著述 成唯識論研習 大乘精舍印經會, 台北,1984 年 8 吳汝鈞著 唯識哲學 佛光出版社, 高雄,1986 年 9 于凌波著 唯識學綱要 東大圖書公司, 台北,1992 年 10 魏德東著 佛教唯識哲學要義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高雄,2001 年 11 于凌波著 唯識學入門六記 佛陀教育基金會, 台北,2005 年 12 弘學著 唯識學概論 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成都,2009 年 13 于凌波著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佛陀教育基金會, 台北,2010 年 14 楊白衣著 唯識要義 佛陀教育基金會, 台北,2011 年 ( 三 ) 碩 博士論文 : 1 釋法緣, 成唯識論 唯識中道 之研究,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 究所博士論文, 台北,2011 年 54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從 解深密經 攝大乘論 成唯識論 對唯識三性的不同解釋看其思想發展之意義 元弼聖 一 前言在唯識教學中, 所謂三性說是指 遍計所計性 (parakapita-svabhava: 分別性 ) 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ava: 依他性 ) 圓成實性(parimispanna-svabhava: 真實性 ) 在此所謂 svabhava( 自性 ) 是以 parikapita paratantra

More information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空教 ) 解深 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 阿賴耶識的思想 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甚深意 = 密意 甚深意 : 般若經中佛說 甚深意 = 一切法空 nirmocana:

More information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210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中, 關於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More information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More information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 西元 2012 年 ) 開了識, 一切的事物就無法獨立存在 這就是 萬法唯識 的道理, 說明萬法包括心法 色法等一切諸法都是依著識, 在眾緣和和的情況下, 認識宇宙人生的現象, 故也稱之為法相唯識 在大乘的立場在於自利利他, 其中唯識是在大乘體系之下建立的學派, 主要思想脈絡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 西元 2012 年 ) 開了識, 一切的事物就無法獨立存在 這就是 萬法唯識 的道理, 說明萬法包括心法 色法等一切諸法都是依著識, 在眾緣和和的情況下, 認識宇宙人生的現象, 故也稱之為法相唯識 在大乘的立場在於自利利他, 其中唯識是在大乘體系之下建立的學派, 主要思想脈絡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頁 289-306( 西元 2012 年 ), 台北市華嚴蓮社 Colle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is Relating to Buddhism Taipei Hua-yen Lotus Society0000-0000( 暫未申請 ) 楊秀源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摘要 : 向來解行並重的佛教, 目的是讓人們明理之後, 注重行持, 依理實行才能證果,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總主 以此異熟識體 望前善惡業習 業習是因 此識是果也 三名一切種識者 此識一類無記 受前七識諸法之熏 持前七識諸法之種 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 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 諸法現行是果 此識是因也 四言不可知者 謂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 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 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 五言

總主 以此異熟識體 望前善惡業習 業習是因 此識是果也 三名一切種識者 此識一類無記 受前七識諸法之熏 持前七識諸法之種 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 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 諸法現行是果 此識是因也 四言不可知者 謂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 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 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 五言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1, No. 828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28 唯識三十論直解世親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蕅益沙門智旭解護法等菩薩 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 此玄奘師敘述之辭也 按佛滅後九百年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 辨法法性論 > 釋 : 善誡天鼓 絨敦瑪畏僧格著洛桑滇增堪布譯教授 : 堪布洛桑滇增時間 :2009 年 11 月 8 日地點 : 八蚌講修法林 已六 到達 : 分二, 一 略說二 廣說 到達就是到達目的地 一個人從資糧道修行, 修到什麼程度就被稱為到達呢? 大乘修行的目的地就是成佛, 修行到圓滿成就, 就是所謂的到達 庚一 略說 : 悟達彼自性謂真如無垢 一切唯真如顯現彼即是 轉依圓滿成 修法性的修道,

More information

十地障

十地障 十地障 菩薩於十地斷十障, 而證十真如 : 初地 斷異生性障, 證適行真行, 異生性障者, 此地入心中斷之所, 即見道所斷之煩惱所知二障也, 此二障為無始以來凡夫異生之性, 故云異生性 第二 地斷邪行障, 證最勝真如 邪行障者其體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 於諸有情身為行邪之障, 故名邪行障 第三地 斷暗鈍障, 證勝法真如 闇鈍障者, 是亦俱生之所知障之一分 此障能使此地勝定與總持所發之三慧, 忘失所聞思之境,

More information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An Introduction of Wang Mon s Ideological Novel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Novels 林文軒 (Lin,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第一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 唯識學 行相 (AkAra) 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 陳一標 2003.10.05 提要 : 行相 (AkAra) 一詞具有識中所現外境相貌的影像義, 以及心 心所的取境作用義 說一切有部認為行相是慧心所中所現的無常 苦 空 無我等相貌 世親在 俱舍論 中則說行相是一切心 心所緣取所緣境的類別, 也就是心 心所中所現起的青 黃等相貌 唯識學不承認外境的存在, 在心

More information

文件2

文件2 大乘唯識宗的涅槃思想 丁孝明 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本文對小乘佛教的 有餘依涅槃 無餘依涅槃 二種涅槃觀和大乘佛教 成唯識論 中的四種涅槃觀, 作了一番探討 說明了佛教 緣起無我 觀與大乘唯識宗涅槃思想在義理上溝通的契機 進而盼望從 成唯識論 涅槃思想的義諦中, 去體證佛陀 不住生死 不住涅槃 的究竟法義! 關鍵詞 : 涅槃 有餘依涅槃 無餘依涅槃 自性清淨涅槃 無住處涅槃 1 佛教對涅槃的定義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Feb 26,2017 前六識 很粗淺的叫 了別, 明了跟分別, 明了是指前五識 前五識它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 像眼睛看到一個歡喜的東西, 產生一種樂受, 耳朵聽到不歡喜的聲音, 產生痛苦的感受, 前五識的感受完全受業力的主導, 如果前生善業強, 今生快樂的感受多一點, 痛苦的感受少一點 ; 如果前生罪業造得多, 今生痛苦的感受多一點, 快樂的感受少一點 所以前五識完全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 它也不論善惡,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讀 大乘三系概觀大乘三系概觀 以後 ( 印順導師 無諍之辯 p.137 ~ p.149) 讀 大乘三系概觀 以後講義 4 1 目次 釋貫藏敬編 2012.6 引言...2 一三宗立名...2 ( 一 ) 三宗的分別與三宗的了不了義, 是不同件事 ; 應以三宗的本義說三宗的差別...2 ( 二 ) 三宗的立名...2 1. 沒說 法體, 是說 所宗依的法則, 依此分為 性空 虛妄 真常 三系...2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專 題 研 究 法 律 與 法 制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A Study on the Legal Framework of Real Estate Appraisal in China 蔣 國 基 * (Chiang, Kuo-chi) 香 港 鴻 裕 公 司 法 務 長 摘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行 動 電 子 商 務 管 理 師 行 動 電 子 商 務 規 劃 師 術 科 考 試 題 解 製 作 單 位 :TMCA 台 灣 行 動 商 務 運 籌 管 理 協 會 證 照 評 測 試 務 中 心 1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More information

( 五識所託 ) -- 攝 攝為自體 根身 ( 五根 -- 第八識 執 -- 親相分 ) 第八識 持 -- 持令不壞 -- 內變 -- 領 領以為境 種子 受 -- 覺 令生覺受 器界 ( 五境 -- 第八識 ---- 外變 疏相分 五識所緣 ) 成唯識論 云

( 五識所託 ) -- 攝 攝為自體 根身 ( 五根 -- 第八識 執 -- 親相分 ) 第八識 持 -- 持令不壞 -- 內變 -- 領 領以為境 種子 受 -- 覺 令生覺受 器界 ( 五境 -- 第八識 ---- 外變 疏相分 五識所緣 ) 成唯識論 云 唯識表解熊琬老師講義 2011.12.12 唯識三十論頌 卷 1: 1.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 2 謂異熟 思量, 及了別境識 1 識所變 Vijñāna-pariṇāma. 能變 Pariṇāma. 異熟 Vipāka. 思量 Manana. 了別境識 Viṣaya-vijñapti.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3 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2 阿賴耶識 laya-vijñāna.

More information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瑜伽行派轉識成智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sciousness into wisdom in Yogacara school 研究生 : 陳世賢撰 指導教授 : 蔡錚雲教授 游淙祺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摘要 智與識都是一種認識作用, 其中的差別就在於染污識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行使其認識作用, 然而智就與染識不同,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唯識學概要科判表

唯識學概要科判表 一唯識學概要目錄甲一 法脈源流 ---------------------------------------------------------------------------------------------------------------------------------------------- 2 乙一 法門緣起 -------------------------------------------------------------------------------------------------------------------------------------------

More information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 ICO 智慧型微投影機 使用手冊 電話 + 8 8 6-2 - 2 7 9 0-6 3 0 8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一路90號4樓 w w w. q p o i n t e k. c o m * 內容僅供參考 功能會隨系統版本有所變動 * 如有操作上的問題請洽詢經銷商 本公司或至官網 支援服務..T.I. QP Q.P.T.I. Corporation 索 引 1. 內 容 物 2. 功 能

More information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目錄 宇宙大震撼 3 宇宙的形成與 華嚴經 宇宙觀 12 科學與心識奧祕 19 量子世界與心識業力 23 人類的未來 34 現場問答 37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More information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 西元 2011 年 ) 一 前言 法藏的十重唯識觀一般被認為是參考法相宗之窺基 ( ) 的學說而建立 窺基在 大乘法苑義林章 及 般若心經幽贊 立五重唯識觀 法藏在 華嚴經探玄記 卷 十地品 中解釋 三界虛妄, 但一心作 的 一心 時, 約教時說此十門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 西元 2011 年 ) 一 前言 法藏的十重唯識觀一般被認為是參考法相宗之窺基 ( ) 的學說而建立 窺基在 大乘法苑義林章 及 般若心經幽贊 立五重唯識觀 法藏在 華嚴經探玄記 卷 十地品 中解釋 三界虛妄, 但一心作 的 一心 時, 約教時說此十門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頁 255-272( 西元 2011 年 ), 台北市華嚴蓮社 Colle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is Relating to Buddhism Taipei Hua-yen Lotus Society0000-0000( 暫未申請 ) - 兼論 在家眾可否研讀律藏 問題 - 釋道厚 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碩士班三年級 提要 : 華嚴宗集大成者唐朝法藏大師,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

????????????? 新世紀宗教研究 第 5 卷第 2 期 2006 年 12 月 建構佛教心理學的新典範 唯識學八識學說的現代省思 陳玉璽 佛光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摘要本文前半部論述佛教早期唯識學的洞見, 包括開展三性義理和唯識中道觀的論述 後半部以原始佛教緣起觀和現代意識研究為參照點, 重新省思和探討唯識宗的八識學說, 主要論題包括末那識的分別作用 阿賴耶識的多元功能 本體與現象的辯證關係等 本文特別論證阿賴耶識內涵的歷史演變如何引致義理詮釋上的混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大乘三系的商榷 ( 印順導師 無諍之辯 p.125 ~ p.136) 釋貫藏敬編 2012.6 1 目次一論前泛說...2 虛大師立大乘三宗, 導師為何另立內容大體相同的三系, 有三點先要注意...2 ( 一 ) 著重某一角度而說, 立名即會有不同...2 ( 二 ) 用三五字來表示, 每每不免有例外...2 ( 三 ) 應研尋安立三名的意趣 : 但求闡義有獨到處, 立名不太濫, 就有參考價值...2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12

12 第十㆓講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㆒ 這品經的宗旨 : ( ㆒ ) 七品經已說明基本原理 ( ㆓ ) 現在, 要說成就如來成所作 : 活出自己的如來 過如來生活 得大解脫 : 又世出世間不㆓ : 染淨不㆓之如來 要談如來成所作事 ㆕智 : 1. 成所作智 ( 五識 ) 2. 妙觀察智 ( 六識 ) 3. 平等性智 ( 七識 ) 因 轉 果 轉 4. 大圓鏡智 ( 八識 ) ㆓ 文殊菩薩問文殊菩薩問如來法身有何等相?

More information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997 197-210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7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一 問題與方法 1 ---- ---- 2 3 1 2 3 ---- 198 ---- ---- 4 二 內聖人格的形成與文學理想之建構 ( 一 ) 道德主體的確立 ( 仁 ) 與文學理想之根據 ( 質 ) 4 199 5 ---- 6 ( 二 ) 道德主體的落實 ( 禮 ) 與文學質素之要求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ßÃѤT¤Q¹|²LÄÀ3.doc

Microsoft Word - °ßÃѤT¤Q¹|²LÄÀ3.doc 唯識三十頌簡述 張尚德講 可了記錄 第二頌三能變 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 語譯 識的能變或能變的識有三類, 它們是 異熟 ( 識 ) 即第八識 思量 ( 識 ) 即第七識 了別境 ( 識 ) 即第六識 最初也是最根本的為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也稱作異熟識及一切種識 解釋 佛法的根本中心或者說大前提, 就是其提出了生命的種子一說法 這一說法的為對為錯先不去管它, 絕對要注意和把握的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BaShiGuiJuSong_11.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BaShiGuiJuSong_11.doc 八識規矩頌第十一講 ( 第八識頌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喇嘛! 法師! 各位居士大德! 大家晚上好! 我們繼續看, 第八識規矩頌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這兩句頌是說第八識的行相非常的深隱幽微, 不但凡夫難以發現它的行相, 就是二乘聖者也難以了達, 由於如此, 才興起了大乘菩薩論主的論諍 這就是這兩句頌的意思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 以智儼 法藏為主 陳英善撰 提要 阿賴耶識, 乃是唯識學的核心思想, 以阿賴耶識作為生死流轉之所依, 且涅槃之證得亦不離阿賴耶識 在唯識相關的經論典籍中, 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較著重於生滅事法 妄染的角度來詮釋阿賴耶識, 而對阿賴耶識本身亦含有真淨的成分, 則以較曖昧的方式表達之 有關阿賴耶識是染? 淨? 染淨和合? 非染非淨? 在佛教諸經論中, 皆有論及 之

More information

意生身就是要以平等為基本, 自己平等, 眾生平等, 我 他都平等, 這個時間才能夠慢慢修意生身 思念 : 思 : 是善思, 是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念 : 是打破六識 六識不存, 五識不攀緣, 七識平等了, 這個時間才是起意生身的時間 意生身都是在平等性上面起的 意生身雖然是分別通相, 但不是真正的分別

意生身就是要以平等為基本, 自己平等, 眾生平等, 我 他都平等, 這個時間才能夠慢慢修意生身 思念 : 思 : 是善思, 是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念 : 是打破六識 六識不存, 五識不攀緣, 七識平等了, 這個時間才是起意生身的時間 意生身都是在平等性上面起的 意生身雖然是分別通相, 但不是真正的分別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請各位合掌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講次 :#217 講述日期 :06/15/2004 講者 : 高老師先祿居士轉錄者 : 學生薄海雷 卷三 ( 經文 )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 : 意生身分別通相, 我今當說 諦聽! 諦聽! 善思念之 (p237-1)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第一章導言第一章 導 言 1-1 人一生的年齡變化和老年的概念 1994 0 14 15 6465 20 WHO 44 45 59 60 74 1 1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青老年,75-84 歲稱為 中老年,85 歲以上稱為 老老年 ( 鈕則誠,2006);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年輕老人期 (the youngold),75-84 歲稱為 中度老人期 (moderately),85

More information

sle cover 1

sle cover 1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鳴 謝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2003 For Inquiring Teens With LUPUS ~ Our Thoughts, Issues & Concerns Nichole Niles 為 什 麼 會 有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透視地球深處 的窗戶? extreme condition extreme environment 94.5 1 270 21 3.9 12.3 6,400 300 4,000 1864 Jules Gabriel Verne 1959 2008 1990 Paul Preuss 2003 24 2013 2 482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More information

SW cdr

SW cdr 1~2 3 4 5~6 7~8 9~10 11 12 13 14 15 16~18 16 16 17 17 18 18 18 19 19 19 20 21 22 23~26 23 24 24 25 26 27 27 27 : 110V 1 110V 110V 15A 2 3 23 24 4 ( ) 5 6 1 2 26 20 l 1 7 3 4 5 15 17 18 12 7~13 6 ~ 8 ~

More information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Photoshop CC Camera Raw Photoshop Camera Raw Step 1 3 1 2 3 SCOTT KELBY Step 2 B Camera Raw 088 Chapter 3 Camera Raw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3-4 -100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75-50 Step 4 0 ( 下一頁

More information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四 增 進 認 知 體 驗 五 提 升 語 言 層 次 六 激 發 創 造 力 發 展 88 肆 幼 兒 在 積 木 遊 戲 上 的 發 展 過 程 86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唯識辭典下冊

唯識辭典下冊 自序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自序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是一部初學唯識者手邊備用的工具書 唯識學 在佛學領域中 一向稱為難治之學 它名相繁瑣 辭意艱深 古人稱此 學 文如鉤鎖 義若連環 字包千訓 辭含萬象 由此可知這是一 門 甚深最甚深 微細最微細 難通達極難通達 的學問 但相對的 它也是一門結構嚴謹 條理分明的理論 佛學中大部分的重要名詞 都 見之於唯識學中 果然能通達了唯識學 則再讀其他經典 名相問題既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2013~2015 保健食品產業專業人才 供需調查 2011 5 2011529 2012 2013~2015 2012 44.67% 2011 11.96% 2013~2015 ... 1... 1... 5... 10... 12... 13... 14... 19... 20... 22... 24... 12... 19... 21... 22 III IV 1... 1 2... 3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抓到重點 + 專注力, 做事有效率 GPS You Can Change Your Way of Working Just by Changing Your Way of Thinking 高橋政史 著 黃玉寧 譯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8 12 1930 60 3 Steve Jobs 你所需要的是技巧? 還是思考方法?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第七章行政工作 7.1 預算 法律依據 預算收入 94

第七章行政工作 7.1 預算 法律依據 預算收入 94 第七章行政工作 93 第七章行政工作 7.1 預算 7.1.1 法律依據 7.1.2 預算收入 94 五 2006 年收入管理 圖表二十六 2006 年收入結構 7.1.3 預算支出 95 圖表二十七 2006 年支出管理 96 圖表二十八 2006 年實際支出結構 圖表二十九 2006 年預算支出與實際支出對比 97 7.2 人員 圖表三十 1999 2006 年人員數目比較表 98 附件行政申訴範疇立案調查個案撮要

More information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佛子 諸佛世尊 有十種廣大佛事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 皆不能知 去來現在 所有一切聲聞獨覺 亦不能知 唯除如來威神之力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諸佛 於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世界 兜率陀天 皆現受生 修菩薩行 作大佛事 無量色相 無量威德 無量光明 無量音聲 無量言辭 無量三昧 無量智慧 所行境界 攝取一切人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阿脩羅等 大慈無礙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1 圓方程式 第 章 二次曲線 38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線合稱為圓錐曲線 因為在平面坐標 系中 其對應的方程式均為二元二次式

More information

自序 佛滅約七八百年後, 唯識思想在印度開始弘揚, 成為菩薩道的一個重要法門, 影響遍及中 日 韓等地 本書以玄奘大師所譯的經論為主要依據, 一方面釐清 自性淸淨心而有染汚 這一難題並探討阿賴耶識的基本性質, 此中分別以阿賴耶識的世俗性質和勝義性質來掌握其要義 本書包含二大部分, 第一部份是個人的三

自序 佛滅約七八百年後, 唯識思想在印度開始弘揚, 成為菩薩道的一個重要法門, 影響遍及中 日 韓等地 本書以玄奘大師所譯的經論為主要依據, 一方面釐清 自性淸淨心而有染汚 這一難題並探討阿賴耶識的基本性質, 此中分別以阿賴耶識的世俗性質和勝義性質來掌握其要義 本書包含二大部分, 第一部份是個人的三 阿賴耶識的要義和唯識百法 林崇安教授編著 佛法教材系列 G9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1 自序 佛滅約七八百年後, 唯識思想在印度開始弘揚, 成為菩薩道的一個重要法門, 影響遍及中 日 韓等地 本書以玄奘大師所譯的經論為主要依據, 一方面釐清 自性淸淨心而有染汚 這一難題並探討阿賴耶識的基本性質, 此中分別以阿賴耶識的世俗性質和勝義性質來掌握其要義 本書包含二大部分, 第一部份是個人的三篇論文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1 2 3 4 5 6 7 8 公式 2 4 2 1 能 整除 因此後玩 者贏 且關鍵數 字為3 的倍數 3 0 3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數字是 4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4 0 4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 5 的倍數 5 0 5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 數字是 6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7 0 6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7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9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Assistant Police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s Regulation: Suzhou as an Example 陳銘聰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玄奘大學 應用心理學系

玄奘大學 應用心理學系 玄 奘 大 學 應 用 心 理 學 系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申 請 程 序 項 目 日 期 繳 交 資 料 遴 聘 指 導 教 授 一 提 論 文 題 目 及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同 意 書 需 符 合 下 列 條 件 : ( 一 ) 修 滿 超 過 一 半 的 學 分 (30 學 分 ) 或 ( 二 ) 所 有 必 修 課 已 修 過 ** 符 合 上 述 一 項 條 件 即 可 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uShiJianZan2011TC ct-P001L01-R

Microsoft Word - ChuShiJianZan2011TC ct-P001L01-R 出世間讚五 複習 總結總結 問答問答 雪歌仁波切講授張福成老師翻譯譯 2011/11/10 前言 今日原訂課程 修心七義, 但因穹拉仁波切下周來台開示 修心七義, 故等穹拉仁波切課程上完, 及菩提迦耶法王開示之後, 再配合仁波切及法王之開示內容, 予以融合 複習 而 修心七義 之課程, 等菩提迦耶 時輪金剛 結束之後, 再另訂時間開課 如此安排避免大家同時上兩個同樣課程之混雜, 同時對穹拉仁波切亦較為恭敬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CONTENTS...1...2...3 105...4...4 5...4...5...5...5...6...7...9...10...11...11...12...13

目 錄 CONTENTS...1...2...3 105...4...4 5...4...5...5...5...6...7...9...10...11...11...12...13 目 錄 CONTENTS...1...2...3 105...4...4 5...4...5...5...5...6...7...9...10...11...11...12...13 ...13...14...15...16...17...17...17...17...17...18...19 30 1...19 2 30 2...19 4 30 1...20 8 30 3...21 Q&A...22...31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通 訊 第 二 十 四 卷 第 一 期 研 究 動 態 (Confucius Institute) 2006-2010 34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通 訊 第 二 十 四 卷 第 一 期 研 究 動 態 (Confucius Institute) 2006-2010 34 研 究 動 態 大 陸 國 學 熱 現 狀 的 分 析 與 評 價 董 恩 林 * 一 國 學 熱 現 狀 舉 隅 ( 一 ) 政 府 方 面 * 董 恩 林, 武 漢 華 中 師 範 大 學 國 學 院 教 授 33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通 訊 第 二 十 四 卷 第 一 期 研 究 動 態 (Confucius Institute) 2006-2010 34 研 究 動 態 大 陸 國 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XinJing_01.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XinJing_01.doc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一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台灣新竹二 一四年一月十二日 各位法師! 各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介紹 心經 這個緣起其實它醞釀了很久, 因為這一 二十年以來, 都有很多人希望能夠聽心經, 但是我都一直拖延 拖延 拖延 拖延的原因, 是因為我們那個時候的唯識還沒有上完, 覺知的訓練也還沒有訓練好 所以我們知道心經整個就是講空的, 般若空性的道理, 那如果沒有這些之前的基礎的話,

More information

To investigateto probe the bhūtatathatā view s comment of Zhanran to Kui-ji with the Five Hundred Questions on the Lotus Sutra principal Shi Hungyu(Wa

To investigateto probe the bhūtatathatā view s comment of Zhanran to Kui-ji with the Five Hundred Questions on the Lotus Sutra principal Shi Hungyu(Wa 探討湛然對於窺基真如觀點之評破 - 以 法華五百問論 為主 釋宏育 ( 王雪芬 )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二年級 摘要 綜觀中國佛教歷史, 天台與唯識學派有兩次交峰, 一次為智顗大師對於當時攝論學派 ( 舊唯識學派 ) 的評破, 此出現於其各論著之中 ; 另一次為湛然 法華五百問論 評破窺基所著之 妙法蓮華經玄贊 不同的是, 智者大師針對的是攝論師全面性觀點的評破 ; 而湛然面對的則是窺基註釋 法華經

More information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九 章 算 術 西 漢 張 蒼 耿 壽 昌 編 定 魏 劉 徽 注 唐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郭 書 春 校 點 九 章 算 術 卷 第 二 魏 劉 徽 注 唐 朝 議 大 夫 行 太 史 令 上 輕 車 都 尉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粟 米 以 御 交 質 變 熒 易 粟 米 之 法 凡 此 諸 率 相 與 大 通, 其 特 相 求, 各 如 本 率 可 約 者 約 之, 別 術 然 也 粟

More information

《執行力》讀書摘要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執行力》讀書摘要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The Eight Consciousnesses The Operation of the Mind ~~ 探索識界 ~~ 人類心靈的運作 Bhikkhuni Chang-hwa 2012-11/11 Mahayana Buddhism 大乘三系 Madhyamaka Middle Way 中觀 -- Nagarjuna 龍樹 Aryadeva 提婆 Yogacara "Consciousness-Only"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為比量 此長短等相 是帶彼外境本質而起 名似帶質 以是假故 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 亦名有質獨影 乃意識所變 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 中間相分一頭生 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 若緣空華兔角等事 名無質獨影 若散心所緣 又有夢中境界 及病中狂亂所見 皆是非量 并定中觀魚米肉山等事皆現量 明了意識雖通三量 現多

為比量 此長短等相 是帶彼外境本質而起 名似帶質 以是假故 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 亦名有質獨影 乃意識所變 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 中間相分一頭生 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 若緣空華兔角等事 名無質獨影 若散心所緣 又有夢中境界 及病中狂亂所見 皆是非量 并定中觀魚米肉山等事皆現量 明了意識雖通三量 現多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5, No. 893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93 八識規矩通說唐三藏法師玄奘集明憨山沙門德清述八識規矩者 初玄奘法師 糅成唯識論就 窺基法師 因見本論十卷 文廣義幽

More information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您選對雷射了嗎 40 1917 1959 Maiman 1963 20 1983 AndersonParrish 22 2013 5 485 以往須以手術 磨皮等方法才能去除的刺青, 現在用雷射就可以輕易處理 此外, 各種皮膚血管病變 痣 疤痕, 乃至於皺紋的去除, 也可以用雷射來達成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585 590 595 600 1.5 40 4

More information

_17_

_17_ 印 度 佛 教 史 (17) 101 / 9 / 24 釋 清 德 中 觀 大 乘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 第 四 章 第 一 節 龍 樹 及 其 論 著 1 龍 樹 的 時 代 背 景 多 方 面 傳 出 的 大 乘 經, 數 量 不 少, 內 容 又 各 有 所 重 ; 在 下 化 眾 生, 上 求 佛 道, 修 菩 薩 行 的 大 原 則 下, 初 期 大 乘 經 的 行 解, 不 免 有

More information

山見烟知彼有火 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即屬比量 以有比度故名比量 言非量者 若心緣境時 於境錯謬虗妄分別不能正知 境不稱心名為非量 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 而所緣之境亦有三 謂性境. 帶質境. 獨影境 性境者 乃現量所緣 言性者實也 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 無美無惡 以能緣之心無分別故 境無美惡是為

山見烟知彼有火 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即屬比量 以有比度故名比量 言非量者 若心緣境時 於境錯謬虗妄分別不能正知 境不稱心名為非量 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 而所緣之境亦有三 謂性境. 帶質境. 獨影境 性境者 乃現量所緣 言性者實也 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 無美無惡 以能緣之心無分別故 境無美惡是為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5, No. 894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94-A 此規矩纂釋者以古解 單用論文 故學者難入 今時有證義. 集解 亦互有出入 故學者猶難取裁 今此纂以古補註為主

More information

第一講唯識宗學統概述

第一講唯識宗學統概述 凌波著佛記于八識規矩頌陀教育基金會印贈講 1231 八識規矩頌講記目錄 898三九 九 六 五 五 9八三 名一 識--------------------------- 一王 ------------------------ -------------- 九23識規矩頌講記目錄 123 玄五第一講 解釋頌 第 識者心之別 前 唯 萬 不以規矩不成方 唯 歷六識學-----------------------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1 2006 1999 2014 2 2026 3 2037 4 2051 3 4 2 2013 3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1 2006 1999 2014 2 2026 3 2037 4 2051 3 4 2 2013 3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3 卷 第 12 期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2 月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Elderly Empolyment in China 楊 銘 杰 (Yang, Ming-Jey)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中 山 與 中 國 大 陸 研 究 所 博 士 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正覺電子報-第22期

正覺電子報-第22期 爾時世尊復以一切如來為眾生依怙相,為諸菩薩,說一切眾生依怙實相般若波羅蜜法門,所謂:一切眾生是如來藏,普賢菩薩體性遍故;一切眾生是金剛藏,金剛藏水所灌灑故;一切眾生是正法藏,是正言詞所說性故;一切眾生是妙業藏,善巧妙業所運為故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卷一At that time, the World Honored One, with the appearance of all sentient beings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D313430A16DC547A4A4C3E4BDD7A16EA4A7C3D1C5E3B27BBB50C2E0A8CC2E646F63>

<4D F736F F D D313430A16DC547A4A4C3E4BDD7A16EA4A7C3D1C5E3B27BBB50C2E0A8CC2E646F63> 中華佛學研究第十一期頁 111-140( 民國九十九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 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 11, pp. 111-140 (2010)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26-969X.111. 辯中邊論 之識顯現與轉依 釋道厚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碩士班

More information

46 2011 11 467 數位遊戲式學習系統 7 2011 11 467 47 3 DBGameSys 48 2011 11 467 正規化資料模組 如何配置並儲存電子化資料 以 便減少資料被重覆儲存的程序 DBGameSys的主要功能模組包 學習者 審核評分模組 含 正規化資料模組 審核評分 模組 高分列表模組3大區塊 系統資料庫 在正規化資料模組的執行 高分列表模組 過程中 先要求學習者瀏覽遊戲

More information

國 文 景 美 女 高. 涂 釋 仁 老 師 壹 前 言 93 8 94 1 98 1 101 98 102 貳 測 驗 題 之 測 驗 目 標 1 2 3 4 98 表 一 98~101 學 測 測 驗 題 能 力 指 標 統 計 年 度 題 數 98 99 100 101 四 年 總 計 四 年

國 文 景 美 女 高. 涂 釋 仁 老 師 壹 前 言 93 8 94 1 98 1 101 98 102 貳 測 驗 題 之 測 驗 目 標 1 2 3 4 98 表 一 98~101 學 測 測 驗 題 能 力 指 標 統 計 年 度 題 數 98 99 100 101 四 年 總 計 四 年 國文考科 景美女高 涂釋仁 老師 發行人 陳炳亨 出 版 民國一 一年九月 總召集 周耀琨 發行所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總編輯 蔣海燕 編輯部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1 號 主 編 陳俊龍 電 話 (06)2619621 #314 校 對 游振姍 E-mail periodical@hanlin.com.tw 美 編 宋易儒 翰林我的網 http://www.worldone.com.tw

More information

是追求 身相端嚴, 也不是為了 五欲快樂 等福報, 自自然然的該做就做, 這樣的 布施 就對了 例如很多修行的朋友, 希望下輩子長的莊嚴, 就專門供花 ; 希望求財, 就專門打聽, 那裡在建廟, 可以供龍柱或是佛像等, 如此的情形, 大家看了很多, 這就有所 住 的布施 六祖能大師說真正的菩薩, 布

是追求 身相端嚴, 也不是為了 五欲快樂 等福報, 自自然然的該做就做, 這樣的 布施 就對了 例如很多修行的朋友, 希望下輩子長的莊嚴, 就專門供花 ; 希望求財, 就專門打聽, 那裡在建廟, 可以供龍柱或是佛像等, 如此的情形, 大家看了很多, 這就有所 住 的布施 六祖能大師說真正的菩薩, 布 金剛經第六講 一 前言 : 上個星期與大家共同研究 :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於法, 應無所住, 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 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 菩薩應如是布施, 不住於相 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 於意云何, 東方虛空, 可思量不? 不也, 釋尊 須菩提, 南西北方, 四維上下虛空, 可思量不? 不也, 釋尊 須菩提, 菩薩無住相布施, 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0 所 有 圖 檔, 皆 為 權 巧 方 便 詮 釋 之 用, 並 非 究 竟 義, 請 勿 複 製, 阿 彌 陀 佛 1 舌 入 阿 難! 譬 如 有 人 : 以 舌 舐 吻, 熟 舐 令 勞 其 人 若 病, 則 有 苦 味 無 病 之 人, 微 有 甜 觸 由 甜 與 苦, 顯 此 舌 根, 不 動 之 時, 淡 性 常 在 兼 舌 與 勞, 同 是 菩 提, 瞪 發 勞 相 ( 圖 39.40)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界法師 下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釋 心 賢 大 乘 百 法 明 門 論 直 解 第 7 卷 / 共 22 本 論 裡 面 講 到 百 法, 分 成 了 五 位, 就 是 有 五 個 種 類 ; 第 一 個 心 法 跟 第 二 個 心 所 有

More information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者 對 於 指 定 考 科 的 界 定 ) 105 103~104 20 107 2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者 對 於 指 定 考 科 的 界 定 ) 105 103~104 20 107 2 / / 105 / / 7 0 2 4 8 76 / / 7 0 2 5 2 8-1 / / 06 2619621 #311 / E-mail / periodical @ hanlin.com.tw / http://www.worldone.com.tw http://www.worldone.com.tw NO.00847 ZXCV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4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4 月 貳 中 央 ( 全 國 ) 對 臺 工 作 會 議 3 1990 12 1998 5 2004 7 1990 12 6 7 3 1991 1 22 1991 4 1998 5 11 13 5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4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4 月 貳 中 央 ( 全 國 ) 對 臺 工 作 會 議 3 1990 12 1998 5 2004 7 1990 12 6 7 3 1991 1 22 1991 4 1998 5 11 13 5 中 共 對 臺 工 作 會 議 類 型 探 析 An Analysis of Types of CPC s Conferences on Taiwan Affairs 郭 瑞 華 (Kuo, Jui-Hua) 展 望 與 探 索 月 刊 研 究 員 壹 前 言 2016 2016 2 2 1 2 1 2016 人 民 日 報 2016 2 3 1 2 臺 灣 工 作 年 鑑 1989-2002 2004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