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Transcription

1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rbha) 是胎藏的藏, 與懷妊 誕生, 也與種性 (gotra) 血統有 1 關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的 二 佛子 ( 一 ) 聲聞乘之 佛子 1 佛子, 是阿羅漢 (arhat) 的通稱 佛子, 是阿羅漢 (arhat) 的通稱 佛讚五百阿羅漢說 : 汝等為子, 從我口生, 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2 印度的婆羅門 (Brahmā), 自以為從梵天口生, 從梵天化生, 所以佛說 : 阿羅漢們是從聽聞佛口說法聲 ( 所以名為聲聞 ) 而生, 從法 法性寂滅的證入而成的 2 佛子, 表示了 : 有佛那樣的聖性, 以及能繼承如來覺世的大業 佛子, 表示了有佛那樣的聖性, 能繼承如來覺世的大業, 所以名為佛子 經中或稱之 佛之愛子 3 1 印順導師 如來藏之研究 (p. 16): 大乘佛教在發展中, 如來與藏 ( 界藏與胎藏 ), 是分別發展的 ; 發展的方向也是極複雜的 超越的理想的如來, 在菩薩因位, 有誕生的譬喻, 極可能由此而引發如來藏的教說 2 [ 原書 p. 65 註 1] 雜阿含經 卷 45(1212 經 )( 大正 2,330a) 中阿含經 卷 29(121 經 ) 請請經 ( 大正 1,610a) 3 (1)[ 原書 p. 65 註 2] 相應部 蘊相應 ( 南傳 14,133) 中阿含經 卷 29(120 經 ) 說無常經 ( 大正 1,609c) (2) 相應部經典( 第 22 卷 第 34 卷 ) 蘊相應 卷 22: 徧知五之蘊, 七正法為境 [3], 善士應讚歎, 此佛之愛子 ( 南傳 15,123a13 124a2 ) [3] 七正法, 信 慚 愧 多真 發勤 在念 慧之七種 ( 原註 ) (3) 中阿含經 卷 29 1 大品 (120 說無常經 )( 大正 1,609c19 610a5): 無著第一樂, 斷欲無有愛, 永捨離我慢, 裂壞無明網 彼得不移動, 心中無穢濁, 不染著世間, 梵行得無漏 了知於五陰, 境界七善法, 大雄遊行處, 離一切恐怖 成就七覺寶, 具學三種學, 妙稱上朋友, 佛最上真子 成就十支道, 大龍極定心, 是世中第一, 彼則無有愛 眾事不移動, 解脫當來有, 斷生老病死, 所作辦滅漏 興起無學智, 得身最後邊, 梵行第一具, 彼心不由他 上下及諸方, 彼無有喜樂, 能為師子吼, 世間無上覺 121

2 (1) 有佛那樣的聖性 在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卷 6, 解說 ( 大正 8,562b) 為 : 須菩提為隨佛生 隨何法生故名隨佛生? 諸天子! 隨如行故, 須菩提隨如來生 須菩提 (Subhūti) 是著名的聖者, 被稱為隨如來生 如來是從如 (tathā) 而來 : 須菩提是隨順真如而行的, 所以名為隨如來 ( 佛 ) 生 (2) 能繼承如來覺世的大業 阿羅漢, 古代是稱為 佛子, 勝者之子, 或 如來之子 的 在 佛子 中, 有如來的長子, 如 雜阿含經 (1212 經 ) 說 : 汝( 舍利弗 ) 今如是為我長子, 鄰受灌頂而未灌頂, 住於儀法 4, 我所應轉法輪 汝亦隨轉 5 在佛經中, 每以輪王 (cakravarti-rāja) 的正法化世, 比喻如來的出世法化世 輪王的長子, 有繼承輪王事業的義務 (p. 61), 也就用來比喻舍利弗 (Śāriputra) 的助佛揚化 由於舍利弗在佛涅槃以前就涅槃了, 所以釋尊的荼毘大典, 結集經律, 由摩訶迦葉 (Mahākāśyapa) 出來領導, 摩訶迦葉也就以輪王長子為喻, 表示自己是如來長子了! 6 ( 二 ) 菩薩乘之 真實佛子 等到菩薩思想興盛起來, 菩薩將來要繼位作佛, 當然也是佛子 進一步, 要簡別佛子, 推尊菩薩為 如來真實佛子, 1 舉經 如 大寶積經 卷 112 普明菩薩會 ( 大正 11,634b c) 說 : 迦葉! 譬如剎利大王, 有大夫人, 與貧賤通, 懷妊生子 於意云何? 是王子不? 不也! 世尊! 如是迦葉! 我聲聞眾亦復如是, 雖為同證, 以法性生, 不名如來真實佛子 迦葉! 譬如剎利大王與使人通, 懷妊生子, 雖出下姓, 得名王子 初發心菩薩亦復如是, 雖未具足福德智慧, 往來生死, 隨其力勢利益眾生, 是名如來真實佛子 迦葉! 譬如轉輪聖王而有千子, 未有一人有聖王相, 聖王於中不生子想 如來亦爾, 雖有百千萬億聲聞眷屬圍遶, 而無菩薩, 如來於中不生子想 迦葉! 譬如轉輪聖王有大夫人, 懷妊七日, 是子具有轉輪王相, 諸天尊重, 過餘諸子具身力者 所以者何? 是胎王子, 必紹尊位, 繼聖王種 如是迦葉! 初發心菩薩亦復如是, 雖未具足諸菩薩根, 如胎王子, 諸天神王深心尊重, 過於八解大阿羅漢 所以者何? 如是菩薩名紹尊位, 不斷佛種 4 儀法 : 禮儀法度 ( 漢語大詞典 ( 一 ),p. 1706) 5 [ 原書 p. 65 註 3] 雜阿含經 卷 45(1212 經 )( 大正 2,330b) 相應部 婆耆沙長老相應 ( 南傳 12,330) 中阿含經 卷 29(121 經 ) 請請經 ( 大正 1,610b) 增支部 五集 ( 南傳 19,208) 6 [ 原書 p. 65 註 4] 雜阿含經 卷 41(1144 經 )( 大正 2,303c) 相應部 迦葉相應 ( 南 傳 13, ) 122

3 2 釋義 寶積經 的王子譬喻, 說明了菩薩才是真實佛子 (1) 第一喻 : 以血統 種性來分辨真假 第一則喻, 王大夫人與貧賤通, 生 (p. 62) 下來的並不是王子, 因為不是聖位的血統 種性 (gotra) 聲聞聖者雖然與佛一樣的證入法性, 但由於雜有貧賤 ( 沒有悲願, 獨善 ) 的因素, 不能說是真實的佛子 父家長時代, 種性是依父親而定的, 所以聖王與使女生子, 反而是王子 這如還在凡夫位的菩薩, 但有了如來 悲願的特性, 也就是佛的真子了 (2) 第二喻 : 以胎 ( 藏 ) 有轉輪王相為尊位 第二喻, 說到了胎 ( 藏 ) 有轉輪王相, 與 如來藏經 九喻中的 貧賤醜陋女, 懷轉輪聖王 喻, 非常近似 但 寶積經 重在初發心菩薩, 能 紹尊位, 不斷佛種 三 佛種性 ( 一 ) 佛種性是佛種不斷, 從菩薩發心, 修行到成佛 1 阿含經的說法 依 中阿含經 王品 所說, 輪王種性是代代相承的 輪王到了頭生白髮 ( 老了 ), 就退位而由王長子來繼承 7 王子遵循王家的舊法, 修行仁政, 於是七寶出現, 成為轉輪王 如不修仁政, 輪王種性就斷絕了 輪王的世世相承, 與如來出世, 前佛後佛的佛佛相承一樣 2 大乘經的說法 輪王是父子相承, 前佛與後佛間, 也是父子那樣的, 所以菩薩發心 ( 求成佛道 ), 稱為佛子 如修行圓滿, 就 位登補處, 如立為太子 ; 再進一步, 就成佛了 在佛佛相承出世中, 佛種性 與 佛子, 聲聞聖者怎麼也是沒有分的, 所以 寶積經 說 : 菩薩才是 如來真實佛子 輪王的種性相承, 從胎兒的確定是輪王種性, 經王子而登上輪王大位, 是王子的一生經歷 而比喻中的佛種不斷, 是從菩薩發心, 修行到成佛, 要經歷長時間的修證過程 ( 二 ) 成立菩薩行位的先後歷程 說明菩薩從發心到成佛的過程, 就有以王子的一生經歷為喻, 成立菩薩行位的先後歷程 7 中阿含經 卷 14 1 王相應品 ( 大正 01,512a3 5): 阿難! 彼大天王成就七寶, 為何謂耶? 謂輪寶 象寶 馬寶 珠寶 女寶 居士寶 主兵臣寶, 是謂為七 123

4 1 出世部 大事 之十地 如說出世部 (Lokottaravāda) 的 (p. 63) 大事, 說到菩薩的十地, 十地是 : 一 難登 (durāroha), 二 結慢 (baddhamānā), 三 華莊嚴 (puṣpamaṇḍitā), 四 明輝 (rucirā), 五 廣心 (cittavistara), 六 妙相具足 (rūpavatī), 七 難勝 (durjayā), 八 誕生因緣 (janmanideśa), 九 王子 (yauvarājyatā), 十 灌頂 (abhiṣeka) 大事 十地的後三地 誕生因緣 王子 灌頂, 正是以王子的誕生, 立為王子, 灌頂為輪王, 比喻菩薩的修行成佛 第六妙相具足, 似乎可以解說為胎內的根相等具足 這一十地說, 與大乘的 十住 與 十地, 都有關係 8 2 大乘的十住 (1) 華嚴經 之十住說 現在要指明的, 以輪王的繼承為譬喻, 以說明菩薩行位的, 主要是大乘的十住說 十住的先後傳譯, 譯名略有不同 9, 今舉佛陀跋陀羅 (Buddhabhadra) 譯的六十卷本 華嚴經, 實叉難陀 (Śikṣānanda) 譯的八十卷本 華嚴經, 梵本 Gaṇḍavyūha 所說, 對列如下 : 六十華嚴 八十華嚴 Gaṇḍavyūha 初發心 初發心 prathamacittotpādika( 發心 ) 治地 新學 ādikarmika( 新學 別作治地 ) 修行 修行 yogācāra( 修行 ) 生貴 生貴 janmaja( 生貴 )(p. 64) 方便道 方便具足 pūrvayogasaṃpanna( 方便具足 ) 成就直心 成就正心 śuddhādhyāśaya( 正心成就 ) 不退 不退 avivartya( 不退 ) 童真 童子 kumārabhūta( 童真 ) 深忍 法王子 yauvarājya( 王子 ) 灌頂 灌頂 abhiṣeka( 灌頂 ) 十住行位的名目, 充分表示了輪王登位過程的譬喻 生貴, 是出生 ( 誕生 ) 在貴勝家 生在佛家 方便具足, 如悉達多 (Siddhārtha) 太子的學書 學武 學一切技術 童真, 是沒有結婚以前 立為太子, 是王子位 8 參見 附錄一 9 參見 附錄二 124

5 受灌頂而成為輪王, 是灌頂位 這五位, 明顯的以王子的一生為比喻, 所以初發心, 不妨比擬為最初入胎 (2) 般若經 之十住說 十住說, 古代最為流行, 大品般若經 沒有名目的十地, 內容與十住 10 相合 這裡主要指 十住斷結經 之十地說, 參見卷 1 4( 大正 10,967a 994a) 11 (1) 印順導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 pp ): 下品般若 的菩薩行位, 還在 十住 的成立過程中 中品般若 成立 十地 行法, 是 十住 說, 但沒有一一的敘列名字 到 上品般若, 以十地為極喜等十地, 於是菩薩行位的般若古義, 漸隱沒而不明了! (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 6 20 發趣品 : 菩薩摩訶薩住初地時行十事 : 一者 深心堅固 用無所得故 二者 於一切眾生中等心, 眾生不可得故 三者 布施 施者 受者不可得故 四者 親近善知識, 亦不自高 五者 求法, 一切法不可得故 六者 常出家, 家不可得故 七者 愛樂佛身, 相好不可得故 八者 演出法教, 諸法分別不可得故 九者 破憍慢, 法生慧不可得故 十者 實語, 諸語不可得故 菩薩摩訶薩如是初地中住, 修治十事治地業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住二地中常念八法 何等八? 一者 戒清淨 二者 知恩報恩 三者 住忍辱力 四者 受歡喜 五者 不捨一切眾生 六者 入大悲心 七者 信師恭敬諮受 八者 勤求諸波羅蜜 須菩提! 是名菩薩摩訶薩住二地中滿足八法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住三地中行五法 何等五? 一者 多學問, 無厭足 二者 淨法施, 亦不自高 三者 淨佛國土, 亦不自高 四者 受世間無量懃苦, 不以為厭 五者 住慚愧處 須菩提! 是名菩薩摩訶薩住三地中應滿足五法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住四地中應受行不捨十法 何等十? 一者 不捨阿蘭若住處 二者 少欲 三者 知足 四者 不捨頭陀功德 五者 不捨戒 六者 穢惡諸欲 七者 厭世間心, 順涅槃心 八者 捨一切所有 九者 心不沒 十者 不惜一切物 須菩提! 是名菩薩摩訶薩住四地中不捨十法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住五地中遠離十二法 何等十二? 一者 遠離親白衣 二者 遠離比丘尼 三者 遠離慳惜他家 四者 遠離無益談說 五者 遠離瞋恚 六者 遠離自大 七者 遠離蔑人 八者 遠離十不善道 九者 遠離大慢 十者 遠離自用 十一者 遠離顛倒 十二者 遠離婬怒癡 須菩提! 是為菩薩摩訶薩住五地中遠離十二事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住六地中當具足六法 何等六? 所謂六波羅蜜 復有六法所不應為 何等六? 一者 不作聲聞 辟支佛意 二者 布施不應生憂心 三者 見有所索心不沒 四者 所有物布施 五者 布施之後心不悔 六者 不疑深法 須菩提! 是名菩薩摩訶薩住六地中應滿具六法 遠離六法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住七地中應遠離二十法所不應著 何等二十? 一者 不著我 二者 不著眾生 三者 不著壽命 四者 不著眾數乃至知者見者 五者 不著斷見 六者 不著常見 七者 不應作相 八者 不應作因見 九者 不著名色 十者 不著五陰 十一者 不著十八界 十二者不著十二入 十三者 不著三界 十四者 不作著處 十五者 不作所期處 十六者 不作依處 十七者 不著依佛見 十八者 不著依法見 十九者 不著依僧見 二十者 不著依戒見 是二十法所不應著 復有二十法應具足滿 何等二十? 一者 具足空 二者 無相證 三者 知無作 四者 三分清淨 五者 一切眾生中慈悲智具足 六者 不念一切眾生 七者 一切法等觀, 是中亦不著 八者 知諸法實相, 是事亦不念 九者 無生法忍 十者 無生智 十一者 說諸法一相 十二者 破分別相 十三者 轉憶想 十四者 轉見 十五者 轉煩惱 十六者 等定慧地 十七者 調意 十八者 心寂滅 十九 125

6 又如說 : 欲生菩薩家, 欲得鳩摩羅伽 [ 童真 ] 地, 當學般若波羅蜜 12 (3) 華嚴經 入法界品 亦採用十住說 華嚴經 的 入法界品, 也是採用十住說的 13 四 種性位有退與不退的二類 ( 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性中生 大方廣佛華嚴經 ( 十住品 ) 卷 8( 大正 9,444c) 說 : 菩薩種性, 甚深廣大, 與法界 虛空等, 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性中生 ( 二 ) 舍利弗阿毘曇論 立 性人 從部派佛教以來, 就有種性 (gotra) 一詞, 或略譯為 性 如 舍利弗阿毘曇論,(p. 65) 人品 中立 性人 14 者 無閡智 二十者 不染愛 須菩提! 是名菩薩摩訶薩住七地中應具足二十法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住八地中應具足五法 何等五? 順入眾生心 遊戲諸神通 見諸佛國 如所見佛國, 自莊嚴其國 如實觀佛身, 自莊嚴佛身 是五法具足滿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住八地中復具足五法 何等五? 知上下諸根 淨佛國土 入如幻三昧 常入三昧 隨眾生所應善根受身 須菩提! 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八地中具足五法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住九地中應具足十二法 何等十二? 受無邊世界所度之分 菩薩得如所願 知諸天 龍 夜叉 揵闥婆語而為說法 處胎成就 家成就 所生成就 姓成就 眷屬成就 出生成就 出家成就 莊嚴佛樹成就 一切諸善功德成滿具足 須菩提! 是名菩薩摩訶薩住九地中應具足十二法 須菩提! 十地菩薩當知如佛 ( 大正 08,256c14 257c7) 12 (1)[ 原書 p. 65 註 5]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 1( 大正 8,219b) (2) 大智度論 卷 29 1 序品 : 欲得鳩摩羅伽地 者, 或有菩薩從初發心斷婬欲, 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常行菩薩道, 是名鳩摩羅伽地 復次, 或有菩薩作願 : 世世童男, 出家行道, 不受世間愛欲, 是名為鳩摩羅伽地 復次, 又如王子名鳩摩羅伽, 佛為法王, 菩薩入法正位, 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 皆任為佛 如文殊師利, 十力 四無所畏等悉具佛事故, 住鳩摩羅伽地, 廣度眾生 復次, 又如童子過四歲以上, 未滿二十, 名為鳩摩羅伽 若菩薩初生菩薩家者, 如嬰兒 ; 得無生法忍, 乃至十住地, 離諸惡事, 名為鳩摩羅伽地 ( 大正 25,275b18 29) 13 印順導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 pp ): 十住, 在 華嚴經 的各部分 ( 品 ) 中, 是主要的菩薩行位 如 入法界品 中, 海幢 (Sāgaradhvaja) 比丘為菩薩眾說法, 有 坐菩提道場諸菩薩 灌頂位 王子位 童子位 不退位 成就正心位 方便具足位 生貴位 修行位 新學 初發心諸菩薩 信解諸菩薩, 共十二位 初發心以前, 立信解菩薩, 灌頂以後, 立坐菩提道場菩薩, 比十住說更完備, 但到底是以十住說為主的 14 (1)[ 原書 p. 65 註 6] 舍利弗阿毘曇論 卷 8( 大正 28,584c 585a) (2) 舍利弗阿毘曇論 卷 8 非問分 : 云何性人? 若人次第住凡夫勝法, 若法即滅, 上正決定, 是名性人 云何性人? 若人成就性法 何等性法? 若無常 苦 空 無我, 思惟涅槃寂滅, 不定心 未上正決定如實人 ; 若受 想 思 觸思惟覺觀, 見慧解脫無癡, 順信悅喜心進, 信欲不放逸, 126

7 ( 三 ) 增壹阿含經 有 種性人 增壹阿含經 立九種人 四向 四果以前, 有 種性人 15 ( 四 ) 大乘十地, 第二為 性地 大乘十地說先後成立的共十地, 第二為 性地 16 ( 五 ) 一般以為, 到了 性地, 就決定不退了 從修行的階位, 立 性人 性地, 雖還沒有證入聖位, 但已成出世法器, 能入聖位 到了性地, 一般以為決定不退了 ( 六 ) 但 異部宗輪論 說 : 大眾部等以為 : 性地法皆可說有退 但 異部宗輪論 說 : 大眾部 (Mahāsāṃghikāḥ) 等以為 : 性地法皆可說有退 17 ( 七 ) 小結 : 發心趣求佛道的, 都是佛種性所攝, 不過起初還是有可能會退失的 如以世俗的種性來說, 在入胎 誕生後, 可能有夭折的 ; 大乘所說的生在佛家, 也有退與不退二類 18 所以發心趣求佛道的, 都是佛種性所攝, 不過起初還可能退失的 念意識界意界 ; 若如實身戒 口戒, 是名性法 若人此法成就, 是名性人 ( 大正 28, 585a14 20) 15 (1)[ 原書 p. 66 註 7] 增壹阿含經 卷 40(7 經 )( 大正 2,767a) (2) 增壹阿含經 卷 九眾生居品 (7 經 ): 今有九種之人, 離於苦患 云何為九? 所謂向阿羅漢 得阿羅漢 向阿那含 得阿那含 向斯陀含 得斯陀含 向須陀洹 得須陀洹 種性人為九 ( 大正 02,767a19 22) 16 (1)[ 原書 p. 66 註 8]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 17( 大正 8,346b) (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 深奧品 ( 大正 08,346b4 15): 佛言 : 菩薩摩訶薩具足乾慧地 性地 八人地 見地 薄地 離欲地 已作地 辟支佛地 菩薩地 佛地 具足是地,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學是十地已 非初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不離初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非後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非離後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7 (1)[ 原書 p. 66 註 9] 異部宗輪論 ( 大正 49,15c) (2) 窺基大師, 唐朝 異部宗輪論疏述記 卷 1: 乃至性地法皆可說有退 述曰 : 性地法 者, 即世第一法, 如 毗婆沙 第三卷說 此 [ 大眾部 ] 說 : 從發心乃至第一法皆說有退, 以世第一法, 多念相續故, 便有退 非退初果時其亦隨退, 今名為退, 未至初果, 住性地時便有退故 ( 卍新續藏 53,581b22 c2) 18 (1) 印順導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 pp ): 大智度論 說: 有二種菩薩家: 有退轉家, 不退轉家 生菩薩家, 或生在如來家, 如王子的生在王家一樣 菩薩家有可退的, 不可退的, 那可以這樣說 : 生貴住 約可退說, 生誕因緣 約不可退說 聯想到 般若經 的一段文字, 如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 1( 大正 8,219b) 說 : 欲生菩薩家, 欲得鳩摩羅伽 [ 童真 ] 地, 欲得不離諸佛者, 當學般若波羅蜜 不離諸佛, 依 般若經 方便品, 是法王子住 (2) 智者大師, 隋朝 妙法蓮華經玄義 卷 5: 十住, 位不退 十行, 行不退 十迴向, 念不退 ( 大正 33,740c16 17) (3) 吉藏大師, 隋朝 維摩經義疏 卷 1 1 佛國品 : 不退有三 : 一 位不退, 謂不退為二乘, 或云外凡七心, 或云十住七心 二 行不退, 所修眾行, 不可傾動, 位居七地以下 三 念不退, 八地菩薩, 念念法流, 心心寂滅 ( 大正 38,921c4 7) 127

8 五 總結 在佛種性中的菩薩, 修行 成佛, 以王子的一生為比喻 種性, 住胎, 誕生等, 都是引發如來藏說的助緣 種性, 是從發心修行進趣而說的 ; 如來藏說是約本有說的, 所以沒有發心以前, 如來已具足在胎藏中了 128

9 附錄一 : ( 印順導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三章, 第四節,pp 福嚴 講義 版本 ) 4 大事十地 四 大事十地 : 大事 是說出世部的佛傳 19 (1) 大事十地 與 般若十地 華嚴十住 華嚴十地 有部分的共通處 A 舉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 大事十地, 與 般若十地 華嚴十住 華嚴十地, 都有部分的共通處, 玆列舉其名目, 如下 20 : 大事十地 華嚴十住 華嚴十地 1)durāroha( 難登 ) 1)prathamacittotpādika( 發心 ) 1)pramuditā( 歡喜 ) 2)baddhamānā( 結慢 ) 2)ādikarmika( 新學 別作治 2)vimalā( 離垢 ) 地 ) 3)puṣpamaṇḍitā( 華莊 3)yogācāra( 修行 ) 3)prabhākarī( 發光 ) 嚴 ) 4)rucirā( 明輝 ) 4)janmaja( 生貴 ) 4)arciṣmatī( 焰慧 ) 5)cittavistarā( 廣心 ) 5)pūrvayogāsampanna( 方便具 5)sudurjayā( 難勝 ) 足 ) 6)rūpavatī( 妙相具足 ) 6)śuddhādhyāśaya( 正心成就 ) 6)abhimukhī( 現前 ) 7)durjayā( 難勝 ) 7)avivartya( 不退 ) 7)dūraṃgamā( 遠行 ) 8)janmanideśa( 生誕因 8)kumārabhūta( 童真 ) 8)acalā( 不動 ) 緣 ) 9)yauvarājyatā( 王子位 ) 9)yauvarājya( 王子 ) 9)sādhumatī( 善慧 ) 10)abhiṣeka( 灌頂位 ) 10)abhiṣeka( 灌頂 ) 10)dharmameghā( 法雲 ) 從 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 敘述 大事十地 的概要 21, 及日本學者對各種十地的比較 中 22, 了解 大事十地 的概略意義 19 另參見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三章,p [ 原書 p 註 34] 依平川彰 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 而簡略些 (413) 21 [ 原書 p 註 35] 平川彰 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 ( ) 22 [ 原書 p 註 36] 平川彰 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 所述 ( ) 129

10 B 日本學者和印順導師對於 大事十地 與華嚴 十住 十地 等之推論及會通 (A) 概述 大事十地 與 華嚴十住 的對應 大事 23 初地 難登, 是初發心 第五地 廣心, 從佛出家, 修相應行 (yogācāra) 24, 與十住的 修行住, 般若 的 久學 相當 第八地 生誕因緣, 是具備了誕生成佛的因緣, 與 生貴住 相近 第七地 難勝, 住不退轉, 與十住的 不退住 相合 第九地 王子位, 第十地 灌頂位, 如釋尊的誕生人間, 到菩提樹下成佛, 在名義上, 與十住的 王子住, 灌頂住 相同 菩薩成佛, 用王子的成輪王為譬喻, 是當時盛行而各說一致的 (B) 勘察 大事 第八地與 華嚴 第四住之相關性 然 大事 的 生誕因緣 在八地, 而 生貴住 是四住, 有點不一致 a 舉 大智度論 有退和不退二種菩薩家 大智度論 說: 有二種菩薩家: 有退轉家, 不退轉家 25 生菩薩家, 或生在如來家, 如王子的生在王家一樣 菩薩家有可退的, 不可退的, 那可以這樣說 : 生貴住 約可退說, 生誕因緣 約不可退說 b 摩訶般若經 在童真與法王子住之前的是菩薩不退家 聯想到 般若經 的一段文字, 如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 1( 大正 8,219b) 說 : 欲生菩薩家, 欲得鳩摩羅伽 [ 童真 ] 地, 欲得不離諸佛者, 當學般若波羅蜜 不離諸佛, 依 般若經 方便品, 是法王子住 26 所以這三句的次第, 是生菩薩 不退 家 ; 童真 ; 不離諸佛是 法王子住 這可能 23 編按 : 日本學者的看法, 比較明確的是平川彰 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 (pp ) 所說 : (1) 水野弘元博士認為三位一致 :( 大乘佛教之成立史的研究 pp ) 大事 的第八地 ( 生緣 ) 與十住的第四生貴住相當 大事 的第九地 ( 王子位 ) 與十住的第九法王子住相當 大事 的第十地 ( 灌頂位 ) 與十住的第十灌頂住相當 (2) 山田龍城博士則認為有四對是對應的 :( 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 p. 243) 一 第一第的難登與發意 二 第二地的結慢與治地 三 第七地的難勝與不退 四 第十地的灌頂與補處 平川彰只是略提結論, 沒有說明對應的理由 理由可能是導師所加 其他可能是導師的會通 ( 如 大事 第五地廣心 ) 24 編按 : 導師說明第五地乃 修相應行 (yogācāra), 與 大事 內容較有出入, 詳參平川彰 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 (p. 188) 有關第五地的內容, 大意為 : 第五地應遠離四法方能順登第六地 : 一 順佛出家卻跟瑜伽者交往, 二 渴望獲得預流向捨棄的感受, 三 不多修習止觀, 四 執著於所緣及安住於所緣的心 25 [ 原書 p 註 37] 大智度論 卷 29( 大正 25,275b) 26 [ 原書 p 註 38]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 21( 大正 8,372b) 130

11 與十住的 生貴住 不合, 反而近於 大事 的 生誕因緣, 不過在 不退 與 王子 間, 增列一 童真位 而已 (C) 明 大事 第七地與 華嚴 第五地之所有關係 a 名稱一致 華嚴十地 的名稱, 已脫去輪王譬喻的形跡 第五 難勝地, 與 大事 第七 難勝地, 名稱一致 b 內容部分相合 大事 說: 難勝地菩薩, 廣學對世間有益的技術 學術 語言, 獲得金屬寶石等知識 27 華嚴 的第五 難勝地 也說: 此菩薩摩訶薩, 為利益眾生故, 世間技藝, 靡不該習 所謂文字 算數 圖書 印璽, 又善方藥, 療治諸病 國城村邑, 宮宅園苑, 泉流陂池, 草樹花藥, 凡所布列, 咸得其宜 金銀 摩尼, 悉知其處, 出以示人 日月星宿, 身相休咎, 咸善觀察 28 c 小結 難勝 的名稱相同, 內容也部分相合, 可見這二者間所有的關係 27 [ 原書 p 註 39] 平川彰 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 所述 (189) 28 [ 原書 p 註 40]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 36( 大正 10,192b) 131

12 附錄二 : ( 印順導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三章, 第四節,pp 福嚴 講義 版本 ) 三 導師對菩薩行位之抉擇 ( 一 ) 部派的佛傳皆有十地說 大眾部系的 大事, 說到了十地 近於分別說系 (Vibhājyavādināḥ) 的佛傳 : 修行本起經, 太子瑞應本起經, 過去現在因果經, 也說到了十地 29 菩薩歷十地行位而成佛, 十地是由部派佛教所傳出的嗎? ( 二 ) 導師以 下品 及 大事 的修行階段, 來論證十地成立之年代 1 下品般若 的二位 三位及四位說 下品般若, 說 新學 久學 ; 發心 不退轉 ; 三位 ; 四位 ( 二類 ), 是從發心到灌頂的 有關菩薩修行的階段, 是逐漸形成的 2 大事 與 佛本行集經 的四性行說 大事 與法藏部(Dharmaguptāḥ) 的 佛本行集經, 30 也說到菩薩 四性行 31, 除第一 自性行 ( 菩薩種性 ) 外, 是發心, 修行, 不退轉 三位, 與 下品般若 相 近 32 3 小結 所以, 我以為 下品般若 階段, 還沒有十地說, 十地是 中品般若 時代 ( 西元 ) 流行的傳說 33 ( 三 ) 華嚴十地 說成立較晚, 其內容與早期的修行階位大為不同 修行本起經 等, 泛說 十地, 中品般若 說沒有名目的十地( 與十住相比, 般若經 已有發心, 新學, 應行, 生貴 不退, 童真, 法王子, 灌頂 八位名稱 ), 應該早一些 在另一學區, 有 大事十地 華嚴十住 說的成立, 然後是 華嚴十地 說 29 (1)[ 原書 p 註 41] 修行本起經 卷上( 大正 3,463a) 太子瑞應本起經 卷上 ( 大正 3,473b) 過去現在因果經 卷 1( 大正 3,623a) (2) 印順導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三章, 第二節, 第二項,(pp ): 菩薩修行的階位, 大乘立有種種行位 部派佛教中, 也有 十地 說 如 修行本起經 說 : 積德無限, 累劫勤苦, 通十地行, 在一生補處 太子瑞應本起經 ( 可能屬化地部 ) 說 : 修道德, 學佛意, 通十地行, 在一生補處 過去現在因果經 說 : 功行滿足, 位登十地, 在一生補處 這些不明部派的佛傳, 都說到了十地 佛本行集經, 在所說 一百八法明門 中, 也說 : 從一地至一地智 十地說似乎為各部派所採用, 雖然內容不一定相同 30 參閱印順導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三章, 第二節, 第二項,pp [ 原書 p 註 42] 大事 ( 平川彰 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p. 185 所引 ) 佛本行集經 卷 1( 大正 3,656c) 32 參閱印順導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章, 第三節, 第二項,p 參閱印順導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十章, 第六節, 第一項,pp pp

13 別別的集出流通, 在同一時代 ( 略有先後 ), 同一學風中, 當然會有共通性 ; 住與地也相互的通用 大事十地 與 般若十地, 是從凡夫發心, 向上修行成佛的過程 ; 不離人間成佛的形式, 與佛傳所說的相通 華嚴十地 的成佛歷程, 就大大不同了! 133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目錄 3 7 13 26 22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Dronodana Amrtodana dan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odhi-sattva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rahman isvara karman 10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T050X_02

T050X_02 1. 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為頓為漸耶 佛告大慧 漸淨非頓 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陶家造作諸器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技術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6-23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More information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我的 十六 異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3 習應品 ( 資料 8) 開仁編 2018/12/1 書 p.28 經 佛告舍利弗 :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應如是思惟 : 菩薩但有字, 佛亦但有字, 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字 ; 色但有字, 受 想 行 識亦但有字 舍利弗! 如我但有字, 一切我常不可得, 眾生 壽者 命者 生者 養育 眾數 人 作者 使作者 起者 使起者 受者 使受者 知者 見者, 是一切皆不可得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目錄 香讚 開經偈 001 淨三業 安土地 普供養真言 00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003 悉曇般若無盡藏真言 金剛心真言 029 悉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言般若菩薩真言 030 悉曇修習般若真言 031 補闕 補闕圓滿 普迴向真言 032 迴向偈 033 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ˉ 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ˉ 無常住十方佛 ˉ 無常住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Diamond Sutra 由謝宏其 ( 台灣 ) 翻譯成白話中文和英文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nd oral Chinese by Gary Hsieh, Taiwan www.sutranet.org sutranet.org@gmail.com sutranet@sina.com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iamond Sutra v doc

Microsoft Word - Diamond Sutra v doc THE DIAMOND OF PERFECT WISDOM SUTRA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Translated by the Chung Tai Translation Committee January 2009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by Tripitaka Master Kumarajiva, 5th Century The following prior

More information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對,CBETA 自行掃瞄辨識,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 No. 231 [No. 220(6)]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目錄香讚001 開經偈002 淨三業 安土地 普供養真言00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004 悉曇般若無盡藏真言 金剛心真言047 悉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言般若菩薩真言048 悉曇修習般若真言049 補闕 補闕圓滿 普迴向真言050 迴向偈051 2 3 4 5 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三要》

《學佛三要》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6 期 八自利與利他 學佛三要學佛三要 八自利與利他 ( 印順導師 p.4 ~ p.54) 目次 釋貫藏敬編 09.5.6 一問題的提出 問題的提出... 3 ( 一 ) 質疑者對於佛法, 並無惡意, 只是不能起信... 3 ( 二 ) 慈悲利他的問題... 3. 質疑... 3. 總評... 3 二 利 是什麼 是什麼... 4 ( 一 ) 利 的意義... 4 ( 二 ) 佛教的利樂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大智度論 講義 ( 第 09 期 ) 經 慧日佛學班第 09 期 /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20 期 大智度論 卷 60 釋校量 1 法施 2 品第三十 3 八 ( 大正 25,481b14-486a22) 壹 舉 以世間善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 壹 ) 舉 以十善道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一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校量 經卷化他 ( 一 ) 正說 經卷化他 勝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釋厚觀 (2010.11.1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八屆畢業論文 無生法忍之研究 - 以 華嚴經 不動地為主 指導教授 : 陳英善教授 研究生 : 于慈嚴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無生法忍之研究 - 以 華嚴經 不動地為主 于慈嚴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八屆 第一章緒論 本論文針對無生法忍之研究 - 以 華嚴經 不動地為主 八地菩薩成就無生法忍, 行 和 相 都達到無功用的層次, 亦即無作而能成就一切 前五地菩薩有相觀多, 無相觀少 ;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时, 长老须菩提, 在大众中, 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一 前言... 2 二 兩種阿惟越致菩薩... 3 三 阿惟越致相品 之 阿惟越致菩薩 為初地之可能... 5 ( 一 ) 論該品於 十住論 初地修行次第中之位置... 5 ( 二 ) 漸漸精進菩薩成就之五功德與 地相品 的對照 四 阿惟越致相品 之 阿惟越致菩薩 為八地之可能..

目次 一 前言... 2 二 兩種阿惟越致菩薩... 3 三 阿惟越致相品 之 阿惟越致菩薩 為初地之可能... 5 ( 一 ) 論該品於 十住論 初地修行次第中之位置... 5 ( 二 ) 漸漸精進菩薩成就之五功德與 地相品 的對照 四 阿惟越致相品 之 阿惟越致菩薩 為八地之可能.. 辨析 十住毘婆沙論 阿惟越致相品 之 阿惟越致菩薩 釋真傳 壹同女眾佛學院研究所三年級 提要 : 十住毘婆沙論 為註解 十地經 之論典, 然傳譯至中國僅有初地與二地的解說 該論典不同於世親所造的 十地經論, 論的組織架構有非常多論主的想法, 不是單單解釋 十地經 據日本學者研究, 該論有多品是引用其他經論, 而不是出於 十地經 的內容 那麼整部論的次第脈絡究竟要呈顯的是什麼樣的修行道次? 本篇論文所要研究的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編輯手札 平常的話, 深深的道理 釋見鐻 通往天空的十道雲梯認識 華嚴十地 007 繁花燦爛的世界 008 一本通往祥和與快樂的地圖書 009 只緣身在此山中 010 紅到單飛的 十地經 012 萬夫莫敵的金剛藏 012 翱翔的痕跡該怎麼說? 014 涵養住持

目次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編輯手札 平常的話, 深深的道理 釋見鐻 通往天空的十道雲梯認識 華嚴十地 007 繁花燦爛的世界 008 一本通往祥和與快樂的地圖書 009 只緣身在此山中 010 紅到單飛的 十地經 012 萬夫莫敵的金剛藏 012 翱翔的痕跡該怎麼說? 014 涵養住持 視讀經典 ( 一 ). 華嚴十地概介 菩薩的學程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目次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編輯手札 平常的話, 深深的道理 釋見鐻 通往天空的十道雲梯認識 華嚴十地 007 繁花燦爛的世界 008 一本通往祥和與快樂的地圖書 009 只緣身在此山中 010 紅到單飛的 十地經 012 萬夫莫敵的金剛藏 012 翱翔的痕跡該怎麼說? 014 涵養住持的根源 016 歡喜布施.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6C0AE78B0EDAABAC0B8A740B8D65FA7EBA7BAA54EA4E5BEC7ACE3A873C24FA55AA15E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6C0AE78B0EDAABAC0B8A740B8D65FA7EBA7BAA54EA4E5BEC7ACE3A873C24FA55AA15E2E646F63> 黃 庭 堅 遷 謫 時 期 的 戲 作 詩 鍾 美 玲 高 苑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受 北 宋 新 舊 黨 爭 的 影 響, 黃 庭 堅 於 紹 聖 元 年 責 授 涪 州 別 駕 黔 州 安 置, 從 此 展 開 一 連 串 遷 謫 的 命 運, 最 後 卒 於 遷 謫 地 宜 州 考 察 其 遷 謫 時 期 的 詩 歌, 有 許 多 以 戲 字 為 題 的 作 品,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5.docx

Microsoft Word - F5.docx 2 目錄 5A 5A 5A 5A 高慧冰 譚雅樂 余雅瑩 周子慧 劇本... P.4-P.5 奔跑人生... P.6 唐老師... P.7 唐老師... P.8 5B 5B 5B 5B 5B 5B 徐子盈 呂惠雅 黃智昭 熊雪瑩 鍾詠晴 吳博倫 敬愛的人... P.9 偶像... P.10 冬天... P.11 春夏秋冬... P.12 唐老師... P.13 安南讓決策從此變得簡單... P.14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朗诵诵材.doc

Microsoft Word - 朗诵诵材.doc 2014 年 全 港 春 華 杯 普 通 話 朗 誦 及 拼 音 认 读 大 賽 朗 誦 誦 材 幼 稚 園 K1- 散 文 組 娃 娃 的 夢 花 兒 的 夢, 是 紅 的, 小 樹 的 夢, 是 綠 的, 露 珠 的 夢, 是 圓 的, 娃 娃 的 夢, 是 甜 的 幼 稚 園 K1- 兒 歌 組 小 白 兔 小 白 兔, 白 又 白, 兩 隻 耳 朵 豎 起 來, 愛 吃 蘿 蔔 和 青 菜,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C8CBB8A3D2BDD2A9BCAFCDC5B9C9B7DDB9ABCBBECFEACABDC8A8D2E6B1E4B6AFB1A8B8E6CAE9A3A8CEE4BABAB5B1B4FABFC6BCBCB2FAD2B5BCA

<4D F736F F D20C8CBB8A3D2BDD2A9BCAFCDC5B9C9B7DDB9ABCBBECFEACABDC8A8D2E6B1E4B6AFB1A8B8E6CAE9A3A8CEE4BABAB5B1B4FABFC6BCBCB2FAD2B5BCA 600079 369 369 2015 4 7 15 16 15 16 A 2014 ... 2... 3... 9... 11... 14... 15... 16... 17... 18... 19... 23... 24 1 / / 24.49% / / 2 1 2 369 3 4 5420100000024936 617806826-4 7 8 9 420101178068264 10 369

More information

第十号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公告

第十号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公告 证 券 代 码 :600696 证 券 简 称 : 匹 凸 匹 编 号 : 临 2016-113 匹 凸 匹 金 融 信 息 服 务 ( 上 海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关 于 出 售 匹 凸 匹 金 融 信 息 服 务 ( 深 圳 ) 有 限 公 司 100% 股 权 暨 关 联 交 易 的 公 告 本 公 司 董 事 会 及 全 体 董 事 保 证 本 公 告 不 存 在 任 何 虚 假 记

More information

06-07周年報告template.PDF

06-07周年報告template.PDF 06 07 P.2 P.3 () P.4 P.5 () P.6 20062007 6 (55%) 1 (9%) 1 (9%) 1 (9%) 1 (9%) 1 (9%) (P.1,P.2 ) 5 6 6 0.5 0.5 0.5 / 0.5 P.7 P.8 0.5 0.5 2 1 6 5 2 1 6 5 (P.3P.6) 0.5 0.5 0.5 0.5 0.5 0.5 P.9 () 4 6 5 6 6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大般若經 中菩薩摩訶薩不證實際的探討 一 前言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52 期,2010) 玄奘大師所譯的 大般若經 是由 16 部經典所組成, 分成十六分, 也稱作十六會 前三分的內容大致相同而經文長短有異, 其品數和卷數為 : 初分 七十九品 400 卷 : 卷 1 卷 400 第二分 八十五品 78 卷 : 卷 401 卷 478 第三分 三十一品 59 卷 : 卷 479 卷 537 以下引用這三分的經文,

More information

序 釋厚觀 2009 年 7 月筆者應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邀請 於紐 澤西州同淨蘭若舉辦的 佛法度假 中講述 印順導師 佛學著作述要 此 佛法度假 是仁俊長老發起的 每年於美國國慶 7 月 4 日前後舉行一週 分成中文班及 英文班 有美國 加拿大各地法友雲集此地薰修佛法 2009 年的主題是 印順導師著作導讀 課程有仁 俊長老的開示 及超定長老的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開仁法師講 法之研究 圓波法師講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42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 第七地 The Avatamsaka Sutra The Ten Grounds The Seventh Ground 43 ( 第七地 ) dì qī dì 是時天眾心歡喜散寶成雲在空住 shì shí tiān zhòng xīn huān xǐ sàn bǎo c

42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 第七地 The Avatamsaka Sutra The Ten Grounds The Seventh Ground 43 ( 第七地 ) dì qī dì 是時天眾心歡喜散寶成雲在空住 shì shí tiān zhòng xīn huān xǐ sàn bǎo c Homage to The Buddha's Flower Garland Sutra of Great Expansive Teachings and The Ocean-wide Flower Garland Assembly of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 ná mó dà fāng guǎng fó huá yán jīng 華嚴海會佛菩薩 huá

More information

2016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Published by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3456 Glenmark Drive Hacienda Heights,

2016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Published by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3456 Glenmark Drive Hacienda Heights, The Diamond Prajnaparamita Sutra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2016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Published by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More information

2016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Published by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3456 Glenmark Drive Hacienda Heights,

2016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Published by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3456 Glenmark Drive Hacienda Heights, The Diamond Prajnaparamita Sutra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2016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Published by Fo Guang S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enter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從 華嚴經 十地品 面向的定義與內容... 2 三 從 十地品 來看善慧地修行的法門... 5 ( 一 ) 地前菩薩九地的修行... 6 ( 二 ) 菩薩如實知眾生種種相... 8 ( 三 ) 菩薩建立九地的境界 四 菩薩修習 四無礙智 的法門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從 華嚴經 十地品 面向的定義與內容... 2 三 從 十地品 來看善慧地修行的法門... 5 ( 一 ) 地前菩薩九地的修行... 6 ( 二 ) 菩薩如實知眾生種種相... 8 ( 三 ) 菩薩建立九地的境界 四 菩薩修習 四無礙智 的法門 華嚴經 十地品 - 善慧地修行之研究 - 釋清忍 華嚴宗研究所 摘要 華嚴經 是佛陀成道後, 於最初二七日, 在摩伽提國菩提樹下, 對十方世界的法身菩薩, 開顯正覺內容根本法輪 佛陀教導弟子, 以超凡入聖為目標, 就是要弟子用佛陀所教導的智慧, 去破除凡夫的情執, 而入於滅盡煩惱的涅槃境界 如何九地名善慧者? 為是攝大乘云 : 由得最勝無礙智與得四無礙解 無礙解智, 於諸智中最為殊勝, 智即是慧,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標楷體26號字)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標楷體26號字)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頁 325-342( 西元 2012 年 ), 台北市華嚴蓮社 Colle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is Relating to Buddhism Taipei Hua-yen Lotus Society0000-0000( 暫未申請 ) 一 前言 范明麗華嚴專宗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為什麼 深密解脫經 云 : 發菩提心菩薩, 狹劣心易得? 此問題引起筆者的好奇,

More information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聲聞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善遠離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緣覺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益一切智智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最上佛乘大乘之道 如來有光名曰住益佛來去時足下光明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隨所壽終生於天上 如來有光名一切莊嚴 若佛入城放斯光明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聲聞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善遠離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緣覺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益一切智智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最上佛乘大乘之道 如來有光名曰住益佛來去時足下光明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隨所壽終生於天上 如來有光名一切莊嚴 若佛入城放斯光明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5, No. 587 No. 587 [Nos. 585, 586]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一切諸佛菩薩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 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More information

則名戒 善不善法無二無別是則名戒 為貪欲故觀身不淨是則名戒 為瞋恚故生於慈心是則名戒 以智慧破癡網是則名戒 不得貪恚本是則名戒 於法無觀無想分別是則名戒 無我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無人見無常見無滅見是則名戒 於一切法不作不起是則名戒 心無所畏是則名戒 不依三界是則名戒 信無生法是則名戒 信解無生法忍是則

則名戒 善不善法無二無別是則名戒 為貪欲故觀身不淨是則名戒 為瞋恚故生於慈心是則名戒 以智慧破癡網是則名戒 不得貪恚本是則名戒 於法無觀無想分別是則名戒 無我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無人見無常見無滅見是則名戒 於一切法不作不起是則名戒 心無所畏是則名戒 不依三界是則名戒 信無生法是則名戒 信解無生法忍是則 自在王菩薩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420 [No. 421]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3, No. 420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城祇陀樹林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二萬人俱 菩薩摩訶 薩皆是一生補處

More information

有关女子性 冷淡的基本知 识 001

有关女子性 冷淡的基本知 识 001 目录 有关女子性冷淡的基本知识 /001 女子性冷淡的中医分型治疗 /004 /007 第一法 : 在医生指导下巧用中药治疗女子性冷淡 /007 %%% 第二法 : 巧用食品治疗女子性冷淡 /035 %%% 第三法 : 巧用药膳治疗女子性冷淡 /055 %%% 第四法 : 巧用药茶治疗女子性冷淡 /071 %%% 第五法 : 巧用药酒治疗女子性冷淡 /088 %%% 第六法 : 运用按摩法治疗女子性冷淡

More information

ë 3 5 51 67 101 127 171 193 219 247 269 289 313 327 341 349 357 4 維摩詰經現代直解 出維摩詰居士的修行水準竟然是如此之高 在釋迦牟尼佛開創佛教時 並沒有把居士放在主要位置 而是把比丘放在第一位 這樣對當時的社會結構而言 是自然 又適當的事 但是到了現在 居士則變得重要了 而且釋迦牟 尼佛也曾預言居士在以後會變得重要 現在看 維摩詰經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 壹 ) 釋尊的出現人間的時節因緣 壹 佛教以前印度文明 過去現在因果經 卷 1( 大正 3,626c): 若當出家, 成一切種智 ; 若在家者, 成轉輪王 轉輪王, 是不以武力經濟掠奪, 而以十善教化, 使世間過著和平 繁榮 安樂 統一的仁王 1 一切種智就是佛, 佛是徹悟人生實相, 闡揚正法的

( 壹 ) 釋尊的出現人間的時節因緣 壹 佛教以前印度文明 過去現在因果經 卷 1( 大正 3,626c): 若當出家, 成一切種智 ; 若在家者, 成轉輪王 轉輪王, 是不以武力經濟掠奪, 而以十善教化, 使世間過著和平 繁榮 安樂 統一的仁王 1 一切種智就是佛, 佛是徹悟人生實相, 闡揚正法的 印順導師的佛陀觀 壹 佛教以前印度文明 ( 壹 ) 釋尊的出現人間的時節因緣 ( 貳 ) 佛教以前印度文明 105/05/22 釋圓波敬編 貳 佛世時代背景 ( 壹 ) 政治上 強凌弱而進行兼併 ( 貳 ) 宗教上 舊宗教腐化, 新思想趨於極端 ( 叁 ) 釋尊反吠陀之學流創立佛教, 以不苦不樂為中道行 叁 佛陀一生的行誼 ( 壹 ) 出家動機 ( 貳 ) 成佛 ( 叁 ) 化導世間 ( 肆 ) 佛陀晚年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kāi jīng jì 開經偈 wú shàng shèn shēn wéi miào fǎ 無上甚深微妙法 bǎi qiān wàn jié nán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第一章導言第一章 導 言 1-1 人一生的年齡變化和老年的概念 1994 0 14 15 6465 20 WHO 44 45 59 60 74 1 1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青老年,75-84 歲稱為 中老年,85 歲以上稱為 老老年 ( 鈕則誠,2006);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年輕老人期 (the youngold),75-84 歲稱為 中度老人期 (moderately),85

More information

無量繒綵敷覆其上 懸七寶鈴及諸羅網百千幡華 高座四面一切地界變為金剛七寶所成 悅眾人意平坦如掌 掃灑淨潔燒諸雜香 無量天華皆散其上 無量百千蓮華大如車輪從地踊出 皆是金色瑠璃為臺 因陀尼羅珠以為其鬘 香氣馚馥可愛柔軟供養世尊 高座四角不近不遠 有四寶樹自然而出高六十里 四維各十五里 爾時世尊坐師子座

無量繒綵敷覆其上 懸七寶鈴及諸羅網百千幡華 高座四面一切地界變為金剛七寶所成 悅眾人意平坦如掌 掃灑淨潔燒諸雜香 無量天華皆散其上 無量百千蓮華大如車輪從地踊出 皆是金色瑠璃為臺 因陀尼羅珠以為其鬘 香氣馚馥可愛柔軟供養世尊 高座四角不近不遠 有四寶樹自然而出高六十里 四維各十五里 爾時世尊坐師子座 修訂日期 : 2005/08/28 發行日期 : 2006/2/1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6, No. 659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自行掃瞄辨識 No. 659 [No. 658] 大乘寶雲經卷第一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序品第一如是我聞 一時佛婆伽槃

More information

報考資格高中以上或具同等學歷, 年齡十八歲以上, 五十歲以下, 身心健全, 品行端正之出家男眾或正信三寶的男居士 報名日期即日起向福嚴佛學院報名 繳交證件 (1) 報名表 ( 報名表下載 : (2) 最高學歷證件影本一份 (3) 身分證 ( 護照 )

報考資格高中以上或具同等學歷, 年齡十八歲以上, 五十歲以下, 身心健全, 品行端正之出家男眾或正信三寶的男居士 報名日期即日起向福嚴佛學院報名 繳交證件 (1) 報名表 ( 報名表下載 :  (2) 最高學歷證件影本一份 (3) 身分證 ( 護照 ) 報考資格高中以上或具同等學歷, 年齡十八歲以上, 五十歲以下, 身心健全, 品行端正之出家男眾或正信三寶的男居士 報名日期即日起向福嚴佛學院報名 繳交證件 (1) 報名表 ( 報名表下載 :http://www.fuyan.org.tw) (2) 最高學歷證件影本一份 (3) 身分證 ( 護照 ) 影本一份 (4) 自傳 (800 字以上, 內容須含學佛經歷 報考佛學院動機等, 請用 600 字稿紙或

More information

2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 第八地 The Avatamsaka Sutra The Ten Grounds The Eighth Ground 3 大方廣佛華嚴經 Dà Fāng Guǎng Fó Huá Yán Jīng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Shí Dì Pǐn Dì Èr Shí Liù Zh

2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 第八地 The Avatamsaka Sutra The Ten Grounds The Eighth Ground 3 大方廣佛華嚴經 Dà Fāng Guǎng Fó Huá Yán Jīng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Shí Dì Pǐn Dì Èr Shí Liù Zh Homage to The Buddha's Flower Garland Sutra of Great Expansive Teachings and The Ocean-wide Flower Garland Assembly of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 ná mó dà fāng guǎng fó huá yán jīng 華嚴海會佛菩薩 huá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2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 第八地 The Avatamsaka Sutra The Ten Grounds The Eighth Ground 3 大方廣佛華嚴經 Dà Fāng Guǎng Fó Huá Yán Jīng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Shí Dì Pǐn Dì Èr Shí Liù Zh

2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 第八地 The Avatamsaka Sutra The Ten Grounds The Eighth Ground 3 大方廣佛華嚴經 Dà Fāng Guǎng Fó Huá Yán Jīng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Shí Dì Pǐn Dì Èr Shí Liù Zh Homage to The Buddha's Flower Garland Sutra of Great Expansive Teachings and The Ocean-wide Flower Garland Assembly of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 ná mó dà fāng guǎng fó huá yán jīng 華嚴海會佛菩薩 huá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南華大學 宗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法華經 菩薩行的思想特質與實踐開展 The Thoughts and Practices of Bodhisattva in the Lotus Sutra 研究生 : 呂嘉民 指導教授 : 黃國清博士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六月二十六日 b セエ Zャ Qセ Tセセ i i * jpセヲj ゥQ セJt エセ ± セ 13L IDRi )(:. エゥセ dセ : セ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大智度論 講義 行了六次的校對, 於 2004 年由印順文教基金會發行 印順導師 大智度論 筆記 光碟, 與大眾結緣 另外, 為了解決 大智度論 100 卷中前後交互引證的出處, 我與郭忠生老師合編了 大智度論之本文相互索引, 全文刊行於 1998 年 9 月 25 日出版的 正觀 第 6 期 印順

大智度論 講義 行了六次的校對, 於 2004 年由印順文教基金會發行 印順導師 大智度論 筆記 光碟, 與大眾結緣 另外, 為了解決 大智度論 100 卷中前後交互引證的出處, 我與郭忠生老師合編了 大智度論之本文相互索引, 全文刊行於 1998 年 9 月 25 日出版的 正觀 第 6 期 印順 序 序 大智度論 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的釋經論, 向來有 佛教百科全書 的美譽 大智度論 除了廣釋 般若波羅蜜經 之外, 還引用了大量的經 律 論, 無論是文獻研究, 或是修行實踐, 大智度論 皆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不過, 要深入 大智度論 的內涵, 必須充實 阿含經 部派思想 初期大乘經典, 乃至 中論 論法等, 才能正確掌握其中要義 大智度論 由鳩摩羅什譯師傳入中國, 根據文獻記載, 距今一千多年前,

More information

1

1 デビルザイバー 2 最後の 7 日間 惡魔倖存者 2 最後七日間 ( オリンピア ( 平和 OLYMPIA )) 八通屋育樂事業有限公司 07-3733316 www.8tw.com.tw 此攻略本是引至日本遊戲攻略說明, 內容僅供參考, 一切演出以官方為主, 若有任何錯誤或問題敬請告知, 我們會盡快改善, 謝謝 本書圖片取材自網路 1 2 通常舞台 3 4 5 6 7 8 9 10 轉輪排列 役構成

More information

壹 淨心第一, 利他為上 ( 壹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菩薩為何不如以二乘速滅諸苦? 十住毘婆沙論 卷 1 1 序品 ( 大正 26,20b15-c23): 問曰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 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 往來生死具足十地, 不如以聲聞 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壹 淨心第一, 利他為上 ( 壹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菩薩為何不如以二乘速滅諸苦? 十住毘婆沙論 卷 1 1 序品 ( 大正 26,20b15-c23): 問曰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 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 往來生死具足十地, 不如以聲聞 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2014 佛法度假 生活. 修行. 龍樹論 釋開仁編,2014.7 目次 壹 淨心第一, 利他為上貳 初學菩薩未離欲, 亦未能斷慳, 如何實踐布施度參 若捨一惡人, 則為背佛恩 ; 捨一可度者, 是斷佛道根肆 菩薩諸漏未盡, 怎麼能久劫於三界中, 忍諸惡人伍 菩薩的精進, 有淺深階段陸 菩薩願得好慧, 持戒自守, 不嬈眾生柒 一心敬慎是善人相, 娑婆世界的菩薩難勝難及 難破難近捌 菩薩應具備三輪體空的無我智慧玖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壹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1-62 貳 談入世與佛學 / 參 大乘是佛說論 / 肆 平凡的一生 ( 略 ) II

目次 壹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1-62 貳 談入世與佛學 / 參 大乘是佛說論 / 肆 平凡的一生 ( 略 ) II 緣起 慧日講堂於 2016 年 9 月 2 日至 11 月 25 日舉辦 印順導師著作導讀班, 這一期的主題為 人間佛教, 構想來自住持宏印長老希望大家用心研讀印順導師著作中具有特見之單篇文章 以此為緣, 選了三篇主題涉及 人間佛教 和 大乘入世精神 為主的長篇文章, 秉持導師所言 : 大乘是佛法, 我有堅決的信仰 ( 華雨香雲 p.245) 來學習 ; 並於課程最後一天介紹導師的自傳 平凡的一生,

More information

根本大智, 即緣自性本具的智慧, 如不動智佛 無礙智佛等十智佛號 ( 二 ) 約如來示成正覺, 約自德緣, 以成佛號 : 十方諸佛以自己成就的德行, 應機現身示成正覺, 共具如來 應供 正遍知等等十通號 ( 三 ) 約如來利生方便緣, 約位進修, 以成佛號 : 就利益眾生的方便, 導入法身本智, 按

根本大智, 即緣自性本具的智慧, 如不動智佛 無礙智佛等十智佛號 ( 二 ) 約如來示成正覺, 約自德緣, 以成佛號 : 十方諸佛以自己成就的德行, 應機現身示成正覺, 共具如來 應供 正遍知等等十通號 ( 三 ) 約如來利生方便緣, 約位進修, 以成佛號 : 就利益眾生的方便, 導入法身本智, 按 聖號具足, 萬德莊嚴 佛陀十號圓滿 ( 上 ) 王家軒 刊載於 美佛慧訊 163 期 2016 年 7 月 一 前言 佛陀十號圓滿 : 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 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佛 世尊 佛陀的尊稱, 如 釋迦牟尼 是 別號 ( 異譯 釋迦文, 義為 能仁寂默, 能仁則大悲度生, 不住涅槃, 寂默則大智冥理, 不住生死 ; 悲智雙運, 立此嘉稱 ), 佛 是通號 ; 別

More information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目錄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2 婚姻的意義 4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義 7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9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婚姻的意義 婚姻的意義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義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義 ( 一 ) 以宗教信仰來促進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 二 ) 以家庭的淨化, 提昇人品 淨化人間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More information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查 詢 本 公 司 資 訊 公 開 說 明 文 件, 請 上 本 公 司 網 站, 南 山 產 物 團 體 傷 害 保 險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給 付 ( 日 額 型 ) 附 加 條 款 ( 主 要 給 付 項 目 :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金 日 額 保 險 金 ) 100.05.27(100) 美 亞 保 精 字 第 0097 號 函 備 查 101.08.08(101) 美 亞 保 精

More information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佛子 諸佛世尊 有十種廣大佛事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 皆不能知 去來現在 所有一切聲聞獨覺 亦不能知 唯除如來威神之力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諸佛 於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世界 兜率陀天 皆現受生 修菩薩行 作大佛事 無量色相 無量威德 無量光明 無量音聲 無量言辭 無量三昧 無量智慧 所行境界 攝取一切人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阿脩羅等 大慈無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19 期 (pp.27-46): ( 民國 95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9, (2006)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分別與無分別 無分別 > 分別 > 分別

More information

510 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未來 1 一 從人間佛教 的特質談起 依佛教文明之發展而觀 其創興源自於印度釋迦族之悉達多王子 眼見現實世間之眾生皆須面對的生老病死 以及與其相關涉而由之生起 之憂悲苦惱等諸多問題 因而出離王宮 追求究竟終極之了悟與超脫 歷經多年的苦修 終至證悟世間存在之真諦 並廣為世

510 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未來 1 一 從人間佛教 的特質談起 依佛教文明之發展而觀 其創興源自於印度釋迦族之悉達多王子 眼見現實世間之眾生皆須面對的生老病死 以及與其相關涉而由之生起 之憂悲苦惱等諸多問題 因而出離王宮 追求究竟終極之了悟與超脫 歷經多年的苦修 終至證悟世間存在之真諦 並廣為世 人間佛教的弘法與利生 借鏡 維摩詰經 的論析 尤惠貞 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專任副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的關懷為具體論析人間佛教實現佛教在人世間之實踐 若 藉由弘傳大乘菩薩道之代表經典的 維摩詰經 為借鏡 可以映顯出那 些法門是現世佛教之弘法利生的具體參照 同時在如此的借鏡中 是否 亦能彰顯 維摩詰經 所宣說之弘法利生法門 亦蘊含了人間性 生活 性 利他性 喜樂性 時代性與普濟性等特質 關鍵詞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簡報

PowerPoint 簡報 法華經 與 改變的力量 講師 : 果慨法師 功課作了沒? 我的佛國世界記述佛名 國名 國土的情形 時代名 佛的壽命的長短 正法與像法的時期 學佛, 是為了遇見自己, 不是為了遇見佛 本來面目 通過修行, 最終得到了什麼? 佛陀答 : 什麼都沒有得到. 再問 : 那您還修行做什麼呢?. 佛陀微笑 :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失去的東西,. 我失去憤怒 憂慮 悲觀和沮喪. 失去焦慮不安 失去了自私自利和貪嗔痴三毒,.

More information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菩薩藏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1491 菩薩藏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91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及七萬二 千菩薩 是時長老舍利弗承佛神力 即從坐起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4 素人頭家圓夢 65 圓夢 桃城食在好味道 3 5 2000 9 6 5 11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8 素人頭家圓夢 69 透過臉書分享, 用美食料理和粉絲搏感情 3 好手藝 講究的製程, 這些店家習以為常 的事, 對消費者來說卻是最難得的堅持, 3 消費者在找的不就是這樣的好東西? 2000 1500 1000 8 70 素人頭家圓夢

More information

42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 第七地 The Avatamsaka Sutra The Ten Grounds The Seventh Ground 43 ( 第七地 ) dì qī dì 是時天眾心歡喜散寶成雲在空住 shì shí tiān zhòng xīn huān xǐ sàn bǎo c

42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 第七地 The Avatamsaka Sutra The Ten Grounds The Seventh Ground 43 ( 第七地 ) dì qī dì 是時天眾心歡喜散寶成雲在空住 shì shí tiān zhòng xīn huān xǐ sàn bǎo c Homage to The Buddha's Flower Garland Sutra of Great Expansive Teachings and The Ocean-wide Flower Garland Assembly of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 ná mó dà fāng guǎng fó huá yán jīng 華嚴海會佛菩薩 huá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華嚴專宗學院大學部第八屆畢業論文 華嚴經 十地品 之悲智雙運 指導教授 : 高明道老師 學生 : 陳宏怡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 壹 緣起 觀察思維, 在生活與工作中是極為重要的生命課題, 接受過佛法薰陶後, 才知道我的生命意義是在追求生活智慧, 目地是看清楚 我 的真面目 在環境變遷的人 事 物裏, 觀照自己才得以更了解自己 深知這個由業而成的色身, 唯有佛法的教育, 才會更有價值, 於是在九一年七月再度回到華嚴蓮社,

More information

Religious study tour programme

Religious study tour programm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umanistic Buddhism Master of Arts in Buddhist Studies Term 2 Alternative Saturday, 9:30am-12:30pm,

More information

1

1 戦国コレクション 2 戰國大亂鬥 2 (KPE) 八通屋育樂事業有限公司 07-3733316 www.8tw.com.tw 此攻略本是引至日本遊戲攻略說明, 內容僅供參考, 一切演出以官方為主, 若有任何錯誤或問題敬請告知, 我們會盡快改善, 謝謝 本書圖片取材自網路 1 2 舞台 3 4 5 6 7 8 9 10 11 轉輪排列 役構成 有效線 只有中線有效的 1 線機 12 打擊方法 @ 通常時的打擊方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華嚴-隆運法師-精進波羅蜜--論文

Microsoft Word - 華嚴-隆運法師-精進波羅蜜--論文 精進波羅蜜之研究 -- 以 華嚴經 焰慧地為主 釋隆運 華嚴專宗研究所二年級 0 精進波羅蜜之研究 以 華嚴經 燄慧地為主 壹 緒論 2 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2 二 研究範圍與進路 2 三 今人的研究成果 4 貳 精進波羅蜜之意涵 4 一 精進波羅蜜之定義 4 ( 一 ) 精進與波羅蜜 4 ( 二 ) 精進波羅蜜 5 二 大小乘中對於精進的詮釋 6 ( 一 ) 小乘中的 精進 之意涵及類別 7 (

More information

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金刚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

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 金刚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的三月專修不同 阿彌陀經 只說 於其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 6, 與 般舟三昧 的定中見佛不同 三卷本補充為 : 過七日已後, 見阿彌陀佛 ; 於覺不見, 於夢中見之 7, 才含攝了夢中見佛 所以 般舟三昧 的三月專修, 定中見佛, 本來是與 阿彌陀經 所說不同的 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 當然是由於當時念

的三月專修不同 阿彌陀經 只說 於其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 6, 與 般舟三昧 的定中見佛不同 三卷本補充為 : 過七日已後, 見阿彌陀佛 ; 於覺不見, 於夢中見之 7, 才含攝了夢中見佛 所以 般舟三昧 的三月專修, 定中見佛, 本來是與 阿彌陀經 所說不同的 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 當然是由於當時念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4 期 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 念佛觀 釋厚觀 (2002.12.11) 壹 般舟三昧 ( 參見 :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p.843 ~ p.847) 般舟三昧, 意義是 現在佛悉立在前 ( 的 ) 三昧 現在佛, 是十方現在的一切佛 三昧修習成就了, 能在定中見十方現在的一切佛, 所以名 般舟三昧 見十方現在一切佛, 為什麼經中說念西方阿彌陀佛呢? 修成了, 能見現在一切佛,

More information

1

1 スカイガールズ 2~ ゼロ ふたたび ~ 天翔少女 2~ 零再現 ~ ( 高砂 ) 八通屋育樂事業有限公司 07-3733316 www.8tw.com.tw 此攻略本是引至日本遊戲攻略說明, 內容僅供參考, 一切演出以官方為主, 若有任何錯誤或問題敬請告知, 我們會盡快改善, 謝謝 本書圖片取材自網路 1 2 3 4 «SKY BIG BONUS7» 5 6 7 8 9 轉輪排列 役構成 有效線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大智度論講義(一)v2

大智度論講義(一)v2 序 序 大智度論 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的釋經論 向來有 佛教百科全書 的美譽 大智度論 除了廣釋 般若波羅蜜經 之外 還引用了大量的經 律 論 無論是文 獻研究 或是修行實踐 大智度論 皆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不過 要深入 大智度 論 的內涵 必須充實 阿含經 部派思想 初期大乘經典 乃至 中論 論法等 才能正確掌握其中要義 大智度論 由鳩摩羅什譯師傳入中國 根據文獻記載 距今一千多年前 當 大 智度論

More information

的普賢行願 並藉由善財童子受文殊菩薩指引, 南行參訪善知識的歷程, 點出菩薩道修行的次第 關於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歷程的偈讚與圖繪, 收錄經藏的有 : 1 唐華嚴五祖圭峰宗密大師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禮讚, 稱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末會中, 圓器上根百城求法, 一生之內菩薩行圓, 為末世頓門修證軌範, 善財菩

的普賢行願 並藉由善財童子受文殊菩薩指引, 南行參訪善知識的歷程, 點出菩薩道修行的次第 關於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歷程的偈讚與圖繪, 收錄經藏的有 : 1 唐華嚴五祖圭峰宗密大師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禮讚, 稱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末會中, 圓器上根百城求法, 一生之內菩薩行圓, 為末世頓門修證軌範, 善財菩 華嚴經 入法界品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新探 ( 上 ) 王家軒刊載於 美佛慧訊 166 期 2017 年 1 月一 緣起 華嚴經 是佛門的寶藏, 廣大圓融莊嚴, 華嚴 是 開演萬行之因華, 莊嚴萬德之佛果, 以萬行交飾, 緣起集成故, 又名 雜華經 相傳是由有 第二佛陀 之稱的大乘八宗共祖 龍樹菩薩 從龍宮請出 依佛陀弘法度生的因緣, 自古以來有 開悟的楞嚴 成佛的法華 富貴的華嚴 的說法, 所以圭峰宗密大師說

More information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寧靜致遠 21 淺談 POP 潛能心理學理論架構的由來 飛吧! 宇宙先鋒 海星的故事 我是漁夫 POP 2011/10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urna Maitrayanip u t r a 耶穌基督誕生在仇恨之地 1-13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的地藏王 POP 2011/10 10 (551-479B.C.E.)

More information

行政法概要 本章學習重點 本章大綱 第一節行政作用之概念 第二節行政作用之分類 一 行政程序法 第三節行政作用法之範圍 第四節行政作用之私法 行為 二 行政罰法三 行政執行法一 源起二 類型 第五節行政作用中的非 權力行為 一 類型 二 事實行為 第六節行政作用之內部 行為 一 行政規則

行政法概要 本章學習重點 本章大綱 第一節行政作用之概念 第二節行政作用之分類 一 行政程序法 第三節行政作用法之範圍 第四節行政作用之私法 行為 二 行政罰法三 行政執行法一 源起二 類型 第五節行政作用中的非 權力行為 一 類型 二 事實行為 第六節行政作用之內部 行為 一 行政規則 第 6 章 行政作用及其分類 行政法概要 本章學習重點 1. 2. 本章大綱 第一節行政作用之概念 第二節行政作用之分類 一 行政程序法 第三節行政作用法之範圍 第四節行政作用之私法 行為 二 行政罰法三 行政執行法一 源起二 類型 第五節行政作用中的非 權力行為 一 類型 二 事實行為 第六節行政作用之內部 行為 一 行政規則 二 內部指令 CHAPTER 6 行政作用及其分類 內文教學區 1 行政法概要

More information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 ICO 智慧型微投影機 使用手冊 電話 + 8 8 6-2 - 2 7 9 0-6 3 0 8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一路90號4樓 w w w. q p o i n t e k. c o m * 內容僅供參考 功能會隨系統版本有所變動 * 如有操作上的問題請洽詢經銷商 本公司或至官網 支援服務..T.I. QP Q.P.T.I. Corporation 索 引 1. 內 容 物 2. 功 能

More information

探討《楞伽經》中阿羅漢迴心思想與如來藏及唯識等的關係

探討《楞伽經》中阿羅漢迴心思想與如來藏及唯識等的關係 楞伽經 中阿羅漢迴心思想之探源 釋道玄圓光佛學研究所二年級 提要 原始佛教時期, 阿羅漢普遍被視為已達到圓滿解脫的境界 但在大乘佛法興起時代, 對阿羅漢涅槃已視為不究竟, 因此漸漸形成聲聞 辟支佛 菩薩三乘的存在 在大乘經典中對阿羅漢已證入無餘涅槃, 是否能夠迴心向大各有不同的看法, 而立足於迴心的理由亦有差異 本論文將追溯早期大乘經典, 在歷史傳承中, 對已證涅槃的阿羅漢, 其迴心思想演變的脈胳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33大智度論卷033-MP-05

Microsoft Word - 033大智度論卷033-MP-05 第三冊 : 大智度論 卷 033 慧日佛學班第 05 期 大智度論 卷 33 釋初品中到彼岸義第五十 ( 大正 25,302c14-306b18) 釋厚觀 (2009.01.10) 壹 欲到有為 無為法彼岸, 當學般若 經 復次, 舍利弗! 菩薩摩訶薩欲到有為 無為法彼岸者, 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一 釋 彼岸 彼岸者, 於有為 無為法盡到其邊 云何是彼岸? 以大智慧悉知悉盡有為法總相 別相種種悉解

More information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田博堯 撰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田博堯  撰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一 前言 普賢菩薩以大行的特德, 與大智文殊菩薩, 是毗盧遮那佛的二大脇侍, 合稱 華嚴三聖, 代表 華嚴經 所指 華藏世界 的三位聖者 學佛者依文殊菩薩的正見 智慧為導, 透過普賢菩薩的正行 大行, 乃能成就不可思議的佛果 普賢菩薩是一位在這個世界上實踐菩薩行的典範, 他代表應用智慧, 積極去利益眾生 普賢菩薩所呈現的是將我們覺悟的真理, 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 在這個世界上,

More information

1

1 ブラックラグーン 2 企業傭兵 2 ( スパイキー (SPIKY)) 八通屋育樂事業有限公司 07-3733316 www.8tw.com.tw 此攻略本是引至日本遊戲攻略說明, 內容僅供參考, 一切演出以官方為主, 若有任何錯誤或問題敬請告知, 我們會盡快改善, 謝謝 本書圖片取材自網路 1 2 3 4 5 6 7 8 9 轉輪排列 役構成 有效線 只有中線有效的 1 線機 10 打擊方法 @ 通常時的打擊方法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