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 F736F F D20B4F3B3CBCEE5D4CCC2DBCCFDB7A8BCC7C2BC2E646F6378>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4D F736F F D20B4F3B3CBCEE5D4CCC2DBCCFDB7A8BCC7C2BC2E646F6378>"

Transcription

1 大乘五蕴论 听法记录 01 大乘五蕴论 一 缘起宗喀巴大师在 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士道正明烦恼部分, 在讲十种烦恼时说了一句话 : 大意是这部分的内容我只是说了一点点而已, 如果想去详细了解的话, 应该去学习各种各样其他的大论, 至少应该学习 五蕴论 所以我们今天所学的 大乘五蕴论 也就是宗大师在 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士道部分所提到的, 对我们认明我们内心的烦恼等等心理因素非常重要的一部论 世亲菩萨的 大乘五蕴论 在讲这部论之前, 我先说说讲这部论的缘起, 还有我们大家一起学习这部论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佛法有两种 教法与证法, 一个是用来讲说的法, 一个是用来实修的法, 这两者密不可分 我们每天都在修道次第 学现观, 两方面齐头并进, 是非常好的一个势头 但是会有一个问题, 我们在学习 现观庄严论 的时候, 会发现论中出现的法相名词特别多, 现观庄严论 本身是安立大乘基 道 果非常完善的一部论著, 但是在格鲁派一般的学制当中, 这部论并不是一开始就学的, 是学习很多基础课之后再来学习 现观庄严论 的, 里面许多的名词 概念 术语可能对于初学的同修来说会有一些障碍, 学习 现观庄严论 的同时要去看许多论典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怎样补充呢? 一般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就是按照藏传佛教传统的学习方案, 学习 现观庄严论 之前, 已经学了很多年佛学基础如 : 摄类学 心类学 因类学 宗义 地道 七十义, 这样就将基本的名词概念 术语都学会了, 这是有藏地的做法 第二种方案按照印度佛教传统, 学习这些论典之前, 已经对小乘的论典, 尤其是对 俱舍论 特别精通了, 在学习小乘精通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大乘, 等于把之前所学的名词概念 术语再做一次系统的梳理 深化和拔高 其实这两种方案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可取的, 如果我们对藏传佛教的典籍比如摄类学 心类学 因类学比较熟悉, 也比较具备条件的话, 当然可以走这条路 如果暂时没有条件想自学的话, 我给大家推荐的还是应该学习 俱舍论, 这是非常基础的一部大论 藏地将 俱舍论 放在最后学习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管怎么说, 这部论立宗的宗见是在毗婆沙宗与经部宗, 如果他的根器不是大乘根器, 也许学了这部论可能就会以此为足了 仁波切也说过, 学习 现观庄严论 一开始就建立以瑜伽行中观自续派为主的思路, 先入为主先建立这样一个 1

2 庞大的佛教思想体系, 再汲取 俱舍论 等等论典中的观点, 就非常符合大乘佛教的要求了 大家对大乘佛教基本的理论已经有了解了之后, 去读 俱舍论 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课下去翻一翻一些讲记什么的, 对学习 现观庄严论 是非常有帮助的 宗喀巴大师本人也是这样, 他学习 现观庄严论 时是有很多基础, 学习 现观庄严论 的同时学习 俱舍论 阿毗达磨集论, 反复讲 反复学习, 不知讲了多少遍 学了多少遍 如果自己时间不是很够学习 俱舍论, 就可以学习这部 大乘五蕴论, 可以说此论是 阿毗达磨俱舍论 的心要, 是 阿毗达磨俱舍论 的简单入门, 有了这样的基础, 今后再去学习 俱舍论 集论 比较方便 具体到现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大乘五蕴论 呢? 我手中有一本藏研中心刚刚出版的梵藏汉对照的 大乘五蕴论, 梵文的 大乘五蕴论 是新整理出来的, 整理完之后我把这本书供养给仁波切, 仁波切看了之后说特别好, 上梵文课就用这个当教材吧 梵文是最新也是第一次整理出来的, 现在是藏文班学习的一门教理的基础课程 在学校时学过一遍汉文的 大乘五蕴论 如果 俱舍论 的第一品与 阿毗达磨集论 的第一品学得比较扎实的话, 会很容易趣入此论 二 释题 : 世亲菩萨著 大乘五蕴论 时, 正处于从小乘向大乘的转型的阶段 世亲菩萨最初是小乘说一切有部的论师, 后来在他的哥哥无著菩萨的感召下归信于大乘, 有归信大乘之前, 他已经是水平非常非常高的一位论师, 写了这部 俱舍论 后来他作为唯识的论师也写了很多论, 也非常精彩 大乘五蕴论 可以视为是两者之间的一个论著, 里面既有小乘的影子又有大乘的影子, 具体说来既有小乘有部与经部宗的特征, 又有大乘唯识宗的特征 因此我们即将学习的 大乘五蕴论 虽然非常短, 但是可以体现三个宗义的特色, 应该说对于我们了解这些宗义的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玄奘法师翻译这部论时, 特意加上 大乘 二字, 简别此论中五蕴的安立并不是之前著的 俱舍论 当中, 小乘安立五蕴的方法安立起来的, 所以加上 大乘 两个字 五蕴 就是我们具体要讲的内容, 所以这里也不做具体的展示 一般我们知道五蕴指色蕴 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 但是具体里面有哪些细分的东西, 未必大家都了解得非常清楚, 那么这部论揭示的也就是这个内容 最后一个 论 字, 我们所说的经 律 论有两种标准, 一类叫经藏 论藏 律藏, 一类叫经典 论典 律典, 我们通常在汉地所说的经 律 论指的是经典 论典 律典 佛说的是经典, 佛说的戒律是 2

3 律典, 菩萨及祖师大德所说的是论典 主要诠释定学的叫经藏, 主要诠释戒学的叫律藏, 主要诠释慧学的叫论藏 比如说 现观庄严论 就是论典中的经藏, 又如 般若经 就是经典中的论藏 因为 般若经 显义上来讲, 说的是缘起性空, 侧重于慧学方面, 而 现观庄严论 显义说的是地道安立次第, 是定学所摄 这部 大乘五蕴论 属于哪类呢? 论典中的论藏, 因为它既是祖师大德写的, 所诠释的又是阿毗达磨慧学的内容 藏地一般解释 论, 包含改造与拯救两种意思 能够改造我们的烦恼等种种问题, 能够拯救我们出离种种痛苦, 这样的书籍我们把它称之为论 不过这部 大乘五蕴论 里面, 不仅仅有五蕴论的内容, 里面还有十二处和十八界的内容 三 作者简介世亲菩萨, 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世亲菩萨最初是小乘佛教的一位论师, 具体来说他是说一切有部的, 他的哥哥无著菩萨是化地部的, 两个人出家的部派并不完全一样 世亲菩萨是婆罗门种, 无著菩萨是刹帝利种, 两个人是同母异父 在印度, 种姓一般是由父亲决定的 因此世亲菩萨一直与哥哥之间关系非常微妙 世亲菩萨从小就受到非常良好的教育, 他的母亲在之前就发愿 : 我作为一个女流之辈, 没有办法广大地弘扬佛法, 我的两个孩子以后一定要绍隆如来家业 世亲菩萨受过非常完善的婆罗门基础教育, 他写的梵文简直就像语法学的著作, 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像科技文献, 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 特别特别地严谨 种种的知识也是非常丰富 以前有一个外道论师想同世尊菩萨辩论, 在理论上辩不过他, 试图想在语言文字上, 语法声明上胜过他, 也没有获胜 他的哥哥无著菩萨由于种种原因归依了大乘佛教, 尤其是在唯识宗的理论上颇有建树, 但是世亲菩萨对别人说, 我哥哥闭关闭了十二年, 闭傻了, 自以为得到了大乘, 整天开始胡说八道, 写一些乱七八糟的论典误导众生, 天天说他哥哥的不是, 他哥哥觉得这事不妙, 于是称病, 吸引世亲菩萨探望从而度化他 世亲菩萨到了他哥哥这里, 听到有人在诵 十地经, 马上意识到大乘佛法很有道理, 又经过几次与哥哥的长谈, 对自己之前所作心生后悔, 想割舌赎罪, 哥哥劝他与其这样, 倒不如弘扬大乘佛法, 这样不就把以前的罪业忏悔干净了吗, 还能造积无量无边的功德 从此以后世亲菩萨变成唯识宗非常著名的一位论师 由于世亲菩萨毁谤了大乘佛法, 所以他在当世并没有见道, 即使唯识宗的一些大德也承许他修到加行道 世亲菩萨在学习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论时,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 说一切有部在世亲菩萨这个年代可以分成两支 : 东方有部与西方有部, 都 3

4 是在北印度 西方有部相当于现在的阿富汗, 东方有部相当于现在的喀什米尔即迦湿弥罗 据一些学者的考据, 说一切有部最初的兴起不是在东方的迦湿弥罗, 得到弘扬是在迦湿弥罗这个地区, 迦湿弥罗的诸大论师结集了共 600 卷的 大毗婆沙论, 经 律 论各 200 卷 现存 毗婆沙论 有 200 卷, 显然是论毗婆沙 我个人认为经毗婆沙论也许是说一切有部的 阿含, 说一切有部当时编订的 阿含 是非常完整的 现存的已经是不完整的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是有部广大弘传非常显明的一个标志 据说 大毗婆沙论 造出来以后不允许外传, 只允许自己内部弘扬, 传出去恐怕遭人非议或者受到种种的损害 世亲菩萨是西方犍陀罗人, 不是东方的迦湿弥罗人, 他特别想学习 大毗婆沙论, 他的智慧非常了, 乔装打扮成为一名虔诚的弟子去迦湿弥罗学习 到了之后随悟入论师学习 大毗婆沙论 当时东方的毗婆沙宗是比较传统的, 西方的说一切有部融合了非常多的经部宗的思想, 所以在东方人看来, 西方的说一切有部已经不是纯粹的而是受过染污的毗婆沙宗, 自认为东方的说一切有部是非常纯粹的 世亲菩萨学成之后返回西方, 他准备给西方的弟子讲这部论, 于是造了共八品六百多个偈颂的 俱舍论, 这部颂被传回到东方迦湿弥罗, 东方的论师们一看都非常高兴, 认为世亲菩萨到我们这里来学习, 回去之后弘扬我们的论典, 西方人被我们调伏了 可是悟入论师是位阿罗汉, 他看出来, 世亲菩萨所造的论, 看似是弘扬有部的理论, 其实其中很多是批评有部的理论, 论里面加了很多据说, 凡是加据说的地方, 悟入论师认为肯定是有文章的, 不一定是我们自己的见解 悟入论师说 : 如果大家不信的话, 可以请世亲写一个自释拿回来看一看 果然, 凡是有据说的地方, 都是世亲菩萨予以批判的地方, 俱舍论 就是把东方有部的思想说一遍然后再进行批判, 但不是完全批判, 有些是站在说一切有部一边, 有些是站在经部宗一边, 有些是二者折中, 他自己取一个方案 俱舍论 是经部与有部之间调和的一个结果, 我们有些学者把它定义为西方有部的论著 其实西方有部不一定只有一部 俱舍论, 在 俱舍论 之前, 像 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 阿毗昙心论经 阿毗昙甘露味论 等等, 这些论典也非常鲜明地带有西方有部的特色 俱舍论 的结构与 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 的结构是完全一样的, 与 大毗婆沙论 却截然不同 后来世亲菩萨转入大乘, 造了很多论典如 摄大乘论释 唯识二十颂 唯识三十颂 等等, 所以世亲菩萨是集说一切有部与唯识宗两重背景的非常出色的一位大德 4

5 关于世亲菩萨名字的解释, 在窥基大师著的 异部宗轮论疏述记 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此论是玄奘法师奉诏译, 玄奘法师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法师, 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四 造论的目的及必要性 : 安慧菩萨在 大乘五蕴论释 中归纳了世亲菩萨造此论的目的有三 : 1 鉴于 瑜伽师地论 与 阿毗达磨集论 内容太广, 有的人觉得自己智慧不够, 所以世亲菩萨适合他们的根器造了 大乘五蕴论 ;2 有些人想趣入大论典, 也有这样的智慧, 但是一部部深入大论典有些太麻烦, 不太容易学会, 头绪太多, 世亲菩萨为这种人造了这部比较短的论, 作为入门的阶梯 ; 3 有些慧根非常利的人, 用不着学习大论典, 他学一部小的论典, 基本上就可以掌握整个 阿毗达磨论 了, 所以世亲菩萨为这一类人造了这部论典 五 参考资料 : 印度有三个 : 安慧菩萨造的 大乘广五蕴论, 安慧菩萨是世亲菩萨所有弟子里面弘扬阿毗达磨最得力的一位弟子 大乘广五蕴论 实际上是对 大乘五蕴论 的一个解释, 在 大藏经 中有完整的保存, 也有梵文, 不过梵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整理出来, 比大正藏里的 五蕴论 要广得多得多 大正藏 中的 大乘广五蕴论 只是 大乘广五蕴论释 的一个缩略 它不是玄奘法师翻译的, 我个人揣测 : 安慧菩萨虽然是世亲菩萨所有弟子里面弘扬阿毗达磨最得力的一位弟子, 照理来说讲阿毗达磨的论典应该把安慧菩萨的论拿来讲是最合适的, 但是安慧菩萨唯识宗的宗见是无相唯识, 玄奘法师是有相唯识, 似乎可以看出这种端倪, 玄奘大师在翻译论典时在有意无意地在回避无相唯识这一派, 弘扬的主要是护法和戒贤论师这一派 因此安慧菩萨的论典玄奘法师基本上没有翻译 而且汉传佛教对安慧菩萨的看法与藏传佛教是截然不同的 藏文之中安慧菩萨的 五蕴论释 非常完整, 有英文版与梵文版, 但是没有汉文版 我特别想大家以后有机会把这个翻译成汉语, 不难翻译, 有很多内容是与 瑜伽师地论 和 集论 是相同的, 其中有些辨析特别有意思 除了安慧菩萨, 在藏文大藏经中还有两个对五蕴论的解释, 一个是功德光论师, 是藏传佛教中律经的作者, 他有一个 五蕴论释, 地亲论师也有一个 五蕴论释 在藏地, 五蕴论 方面的解释非常非常多, 我们色拉昧扎仓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作者叫扎巴希珠, 扎巴希珠大师曾经写过一部五蕴论方面的论典, 叫做 五蕴建立对法心要, 我们正在翻译, 5

6 翻译好了之后争取当作大家学习的一个教材 除了 五蕴论 之外 还给大家推荐心与心所的两部书 心与心所在 我们藏传佛教中是属于学习心类学当中的一部分来学的 或者说在整体的 摄类学中境与有境的部分来学的 心与心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许多 扎仓都有心与心存详细解释的教材 在 五蕴论 中 也包括 集论 俱舍论 虽然有很详细的解 释 但是它不像我们藏传佛教非常有精确的定义 分类 作用 界限等等 藏地大德写得非常细致 给大家推荐心与心所的两部书 雍增益西坚赞写 的 心与心所的建立 而且他还写过 心与心所根本颂 前者是对后 者的一个解释 很多地方都在学习这个 我们这里的马艳译师正在翻译 今年应该会完成 完成经过修改之后争取与大家共享 另外一部心与心所的论著是华莽班智达所著 他是哲蚌寺果莽扎仓的 一位教材作者 他写的心与心所的辨析非常细致 我们这里的陈乐译师正 在翻译 完成之后争取与大家共享 至于现代的一些大德的讲解 并不是很多 智敏师 大乘五蕴论讲记 在网上随时都可以找到 大家可以参考 总之 大乘五蕴论 是 俱舍论 学习的前行课程 对以后趣入学 习更广的论典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六 大乘五蕴论 的框架 ར གར ས ད ད པཉ ས ན པ ཀ ར ཎ བ ད ས ད ད ཕ ང པ ལ འ རབ ཏ བ ད པ འཇམ དཔལ གཞ ན ན ར ག ར པ ལ ཕ ག འཚལ ལ 大乘五蘊論 ཕ ང པ ལ ན གཟ གས ཀ ཕ ང པ དང ཚར བའ ཕ ང པ དང འད ཤ ས ཀ ཕ ང པ དང འད བ ད ཀ ཕ ང པ དང ར མ པར ཤ ས པའ ཕ ང པ འ 如薄伽梵略說五蘊 一者色蘊 二者受蘊 三者想蘊 四者行蘊 五者識蘊 薄伽梵有三义 破坏 具足 超越 破坏指破坏四魔 即烦恼魔 蕴 魔 死魔 天子魔 具足六德 即自在圆满 形色圆满 祥瑞圆满 声名 圆满 智慧圆满 精进圆满 超越指超越轮回涅槃二边 当然这里的涅槃 指小乘的涅槃 大智论 中对于薄伽梵的解释如下 6

7 释曰 : 云何名婆伽婆? 婆伽婆者, 婆伽言德, 婆言有, 是名有德 复次, 婆伽名分别, 婆名巧, 巧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 名婆伽婆 复次, 婆伽名名声, 婆名有, 是名有名声, 无有得名声如佛者 转轮圣王释梵护世者, 无有及佛, 何况诸余凡庶, 所以者何? 转轮圣王与结相应, 佛已离结 ; 转轮圣王没在生老病死泥中, 佛已得渡 ; 转轮圣王为恩爱奴仆, 佛已永离 ; 转轮圣王处在世间旷野灾患, 佛已得离 ; 转轮圣王处在无明闇中, 佛处第一明中 ; 转轮圣王若极多领四天下, 佛领无量诸世界 ; 转轮圣王财自在, 佛心自在 ; 转轮圣王贪求天乐, 佛乃至有顶乐亦不贪着 ; 转轮圣王从他求乐, 佛内心自乐, 以是因缘佛胜转轮圣王, 诸余释梵护世者亦复如是, 但于转轮圣王小胜 复次, 婆伽名破, 婆名能, 是人能破淫怒痴故, 称为婆伽婆 问曰 : 如阿罗汉辟支佛, 亦破淫怒痴, 与佛何异? 答曰 : 阿罗汉辟支佛虽破三毒, 气分不尽 譬如香在器中, 香虽出, 余气故在 又如草木薪火, 烧烟出炭灰不尽, 火力薄故 佛三毒永尽无余, 譬如劫尽火烧须弥山一, 切地都尽无烟无炭 如舍利弗瞋恚气残, 难陀淫欲气残, 必陵伽婆磋慢气残 譬如人被锁初脱时行犹不便 时佛从禅起经行, 罗睺罗从佛经行, 佛问罗睺罗 : 何以羸瘦, 罗睺罗说偈答佛 : 若人食油则得力若食酥者得好色食麻滓菜无色力大德世尊自当知佛问罗睺罗 : 是众中谁为上座? 罗睺罗答 : 和上舍利弗 佛言 : 舍利弗食不净食 尔时舍利弗转闻是语, 实时吐食自作誓言, 从今日不复受人请 是时波斯匿王长者须达多等, 来诣舍利弗所, 语舍利弗, 佛不以无事而受人请, 大德舍利弗复不受请, 我等白衣云何当得大信清净? 舍利弗言 : 我大师佛言, 舍利弗食不净食, 今不得受人请 于是波斯匿等至佛所白佛言 : 佛不常受人请, 舍利弗复不受请, 我等云何心得大信? 愿佛勅舍利弗还受人请 佛言 : 此人心坚不可移转 佛尔时引本生因缘, 昔有一国王, 为毒蛇所囓, 王时欲死呼诸良医令治蛇毒, 时诸医言, 还令蛇嗽毒气乃尽 是时诸医各设呪术, 所囓王蛇即来王所, 诸医积薪燃火勅蛇, 还嗽汝毒, 若不尔者当入此火 毒蛇思惟 : 我既吐毒云何还嗽, 此事剧死, 思惟心定实时入火 尔时毒蛇舍利弗是, 世世心坚不可动也 复次, 长老必陵伽婆蹉常患眼痛, 是人乞食常渡恒水, 到恒水边弹指言 : 小婢住莫流水, 即两断得过乞食, 是恒神到佛所白佛 : 佛弟子必陵伽婆蹉, 常骂我言小婢住莫流水 佛告必陵伽婆蹉, 忏谢恒神 必陵伽婆蹉实时合手语恒神言 : 小婢莫瞋今忏谢汝 是时大众笑之 : 云何忏谢而复骂耶? 佛语恒神, 汝见毕陵伽婆蹉合手忏谢不, 忏谢无慢而有此言, 当知非恶, 此人五百 7

8 世来常生婆罗门家, 常自憍贵轻贱余人, 本来所习口言而已, 心无憍也 如是诸阿罗汉, 虽断结使犹有残气, 如诸佛世尊, 若人以刀割一臂, 若人以栴檀香泥一臂, 如左右眼心无憎爱, 是以永无残气 栴阇婆罗门女, 木杅谤佛于大众中言 : 汝使我有娠, 何以不忧与我衣食? 为尔无羞诳惑余人 是时五百婆罗门师等, 皆举手唱言是是 我曹知此事, 是时佛无异色亦无惭色, 此事实时彰露地为大动, 诸天供养散众名华, 赞叹佛德佛无喜色 复次, 佛食马麦亦无忧戚, 天王献食百味具足, 不以为悦, 一心无二, 如是等种种饮食衣被卧具, 赞呵轻敬等种种事中心无异也, 譬如真金烧锻打磨都无增损, 以是故阿罗汉虽断结得道, 犹有残气不得称婆伽婆 问曰 : 婆伽婆正有此一名更有余名? 答曰 : 佛功德无量, 名号亦无量, 此名取其大者, 以人多识故 复有异名, 名多陀阿伽陀等, 云何名多陀阿伽陀? 如法相解如法相说, 如诸佛安隐道来, 佛亦如是来, 更不去后有中, 是故名多陀阿伽陀 复名阿罗呵, 云何名阿罗呵? 阿罗名贼, 呵名杀, 是名杀贼 如偈说 : 佛以忍为铠精进为刚甲持戒为大马禅定为良弓智能为好箭外破魔王军内灭烦恼贼是名阿罗呵 归纳一下在 大智度论 中, 关于 薄伽梵 的解释有四 :1 具足功德者 2 善巧分别一切法的总相与别相 3 名声最为广大 4 能破贪嗔痴 薄伽梵 在梵文藏文中没有, 只在汉文中有 梵文这句话直接就是 : 五蕴是色蕴 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 玄奘法师翻译经的时候经常处理成为四个字四个字的 佛在经中说一切法时经常说五蕴, 摄略而言一切法概括成为五蕴, 就叫略说五蕴 讲这个的时候我们要知道, 佛经当中对一切法的分类有好几种方法, 色 受 想 行 识就是五蕴的分类方法 十二处是眼处 耳处 鼻处 舌处 身处 色处 声处 香处 味处 触处 法处 十八界再加上眼识界 耳识界 鼻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心经 中言 :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这是五蕴 无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无色 声 香 味 触 法 这是十二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是十八界 还有一种分类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 佛经和论典中经常出现的, 就是所谓的五位 1 心法, 即心的本身 2 心所有法, 即种种心理的现象 3 心不相应行法 4 色法 5 无为法 现在我们讲五蕴 十二处 十八界 五位法, 以及它们之间怎样相配的问题 8

9 五位中的心法相当于五蕴中的识蕴, 五位中的心所有法相当于五蕴中的受蕴 想蕴 行蕴中的一半是心所有法, 另一半是心不相应行法 ; 五位中的心不相应行法就是除去心所有法后剩下的行蕴 ; 五位中的色法相当于色蕴 ; 五位中的无为法不在五蕴之中, 蕴所不摄, 因为五蕴是有为法 五位法中的心法 心所有法 心不相应行法 色法称为有为法 有为法是造作而成的法, 即因缘和合而成是有为法, 种种的色法如青黄赤白 云烟尘雾 影光明暗等等皆是因缘和合的有为法 无为法是非造作而成的法, 非因缘和合而成的法, 如虚空 真如 空性 择灭, 虚空 真如等等, 这些法都不是造作而成, 法尔如是, 所以是无为法 色法与色蕴同义, 有十一个 : 五根 五境和无表色 受蕴 想蕴各占一个心所 行蕴中的心所有法 : 如触心所与作意心所 行蕴中的心不相应行法 : 如生 住 异 灭 ; 识蕴 : 如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心识 意识这六识 如果是唯识宗再加上末那识与阿赖耶识 以上就是五蕴与五位法的关系, 下面是十二处与五蕴 五位法的关系 首先十二处中, 眼处 耳处 鼻处 舌处 身处 色处 声处 香处 味处 触处这十个处都是色蕴, 也都是色法, 色法中的五根与五境 ; 意处是识蕴, 意处与识蕴 心法都是同义词 ; 法处包括四个内容 :1 所有心所有法 2 所有心不相应行法 3 无表色 4 无为法 十二处与五蕴相配合 : 色蕴是眼处 耳处 鼻处 舌处 身处 色处 声处 香处 味处 触处这十个, 加上法处一分, 因为无表色在法处 ; 受蕴与法处相合, 因为法处包括所有的心所有法, 所以受蕴含摄在法处中 想蕴 行蕴与法处相配合, 因为是心所有法, 识蕴与意处相配合 十八界五蕴相配合 : 十二处再加上眼识界 耳识界 鼻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就是十八界 心法与识蕴共有七个 : 意界 眼识界 耳识界 鼻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六识界是现在的六识, 是当下刹那的六识, 现在刹那六识灭了, 腾出位置来给下一刹那的识生起, 作为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称为意界, 也叫意根 意根是生起意识的基础 在各种经论中, 佛自己也说过, 一个心现象生起必须具有四缘 : 因缘 等无间缘 所缘缘 增上缘 其中等无间缘在色法中没有, 只有心与心所法有, 上一刹那识灭, 腾出位置来给下一刹那的识生起, 叫做等无间缘 俱舍论 中言 : 由即六识身, 无间灭为意 上一刹那的六识灭了, 给下一刹那生作一个毫无间断的基础, 这就叫做意界 分为现在刹那与过去刹那 法界有四 : 心法 心所法 心不相应行法 无表色 五蕴与十八界可以这样配合 : 色蕴配合眼界 耳界 鼻界 舌界 身界, 色界 声界 香界 味 9

10 界 触界, 法界里的无表色 受蕴 想蕴 行蕴配合法界, 识蕴配合眼识界 耳识界 鼻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界 意界与意识界是不一样的, 意界是根, 意识界是识, 一个是过去刹那, 一个是现在刹那 下面我们做这样一个游戏 : 藏传佛教中辩论这些问题时, 两件事物的关系有四类 : 1 同义 : 是 A 即是 B, 是 B 即是 A. 2 相违 : 是 A 必不是 B, 是 B 必不是 A 3 三句 : 包含关系, 如出家人与比丘 ; 答 : 是出家人亦是比丘, 是出家人不是比丘 沙弥, 既不是出家人亦不是比丘 4 四句 : 交叉关系, 如青年与团员 ; 答 : 既是青年又是团员 张三, 是青年但不是团员 没入团的青年, 是团员但不是青年 超龄团员, 既不是青年也不是团员 老党员 问题一 问 : 菩萨和佛是什么关系? 答 : 相违 问 : 观世音是正法明如来的化身 他是不是菩萨? 是不是佛? 问题二 色蕴与色法是什么关系? 答 : 同义 问题三 色蕴与色处是什么关系? 答 : 三句 : 既是色蕴又是色处 猴子, 是色蕴但不是色处 耳处, 既不是色蕴也不是色处 心法 意识 不相应行法 问题四 心所有法与行蕴是什么关系? 答 : 三句 : 既是心所有法又是行蕴 触心所与作意心所, 是行蕴但不是心所有法 心不相应行法, 既不是心所有法也不是行蕴 色法 问题五 五蕴与有为法是什么关系? 答 : 同义 问题六 意处与意界是什么关系? 答 : 三句 既是意处又是意界 过去刹那的眼识 是意处不是意界 眼识界 既不是意处又不是意界 色法 无为法 心不相应行法 问题七 十二处与无为法是什么关系? 答 : 三句 既是十二处又是无为法 虚空 择灭 非择灭 真如 是十二处但不是无为法 色处 既不是十二处也不是无为法 龟毛 兔角 问题八 色蕴与法处是什么关系? 答 : 四句 既是色蕴又是法处 无表色, 是法处而不是色蕴的 心所有法, 是色蕴而不是法处的 眼处, 既不是色蕴又不是法处的 识蕴 གཟ གས གང ཞ ན གཟ གས གང ཡ ན པ ཅ ཡང ར ང ས ད དག ཐམས ཅད འབ ང བ ཆ ན པ འ བཞ དག དང འབ ང བ ཆ ན པ འ བཞ དག ར ར བ ས པའ 10

11 云何色蘊 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 这种定义方式是典型的列举式的定义 并不是内涵式的定义 以前我 们讲 摄类学 时 色蕴内涵的定义是:堪为色者 色 翻译成 滞碍为性 或者 变碍者 比较合理 俱舍论 中色是 变坏者 或者 变碍者 俱舍 论 把色分成几种 1 有见有对 如青黄赤白 2 无见有对 声 香 眼根等根 看不见但是有滞碍 3 无见无对 无表色 有见是可以看 得到的 有对是有滞碍的 大乘五蕴论 中所下的定义 云何色蕴 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 在这里就非常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首先规定了四大种是色蕴 其次规 定了由四大种所造诸色也是色蕴 俱舍论 非常明确地说了 无表色是 随流净不净 大种所 大种所成 无表色也是大种所造 乱心无心等 造性 由此说无表 按照无表色的定义来说 它是符合色蕴的定义的 འབ ང བ ཆ ན པ བཞ དག གང ཞ ན སའ ཁམས དང ཆ འ ཁམས དང མ འ ཁམས དང ར ང ག ཁམས ས 云何四大種 謂地界 水界 火界 風界 ད ལ སའ ཁམས གང ཞ ན ས བ ཉ ད ད 云何地界 謂堅強性 ཆ འ ཁམས གང ཞ ན གཤ ར བ ཉ ད ད 云何水界 謂流濕性 མ འ ཁམས གང ཞ ན ཚ བ ཉ ད ད 云何火界 謂溫燥性 ར ང ག ཁམས གང ཞ ན ཡང ཞ ང གཡ བ ཉ ད ད 云何風界 謂輕等動性 首先是地界 并不是只有大地中才有地界 水中也有地界 如果水中 没有地界的话 就没有办法把东西乘载起来 它的作用就是乘载 能把一 个东西保存起来 不使它散坏 有支撑的作用 其次是水界 水界谓流湿性 流湿性的作用是摄 不光水中有水界 土中也有水界 如果土中没有水界的话 那么土就散开了 凝结不到一块 去 使色法凝结在一起就叫做水界 如果我们看扎巴希珠大师的 五蕴论 会有一大段告诉你地里面有水界 水里面有火界 火里面有风界等等 接着是火界 火界的作用是熟 比如一个种子一点一点长出来 必须 要有温度 水里面也有火界 因为有温度 接着是风界 包含两个意思 轻与等动 这是玄奘法师翻译的一个特 11

12 点 轻是飘起来的意思, 动是摇动的意思 水里面也有风界, 水可以流动靠的就是风的作用 具体的东西中一般来说四大都是俱全的 俱舍论 中言 : 大种谓四界即地水火风能成持等业坚湿暖动性地水火风的作用 : 持 摄 熟 长 地界能持 水界能摄 火界能熟 风界能长 我们平时所说的地 水 火 风并不是这里所说的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这四大, 平时所说的是假四大种, 其实大地里面既有地 也有水 也有火 也有风 所以必须分清楚真实四大种与假四大种 俱舍论 的第二品中言 : 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意思是在欲界当中, 欲界中只要是微尘所聚合, 若无根亦无声就一定有八个东西同时存在 地 水 火 风 色 香 味 触 02 大乘五蕴论 大乘五蕴论 中将色蕴分成四大种和四大种所造色两个部分, 我们可以把四大种称为能造色, 四大种所造诸色称为所造色 能造色是从因的角度来说, 所造色是从果的角度来说 色可以分为五根 五境 无表色十一种, 这是两种对色不同的分类方法, 五根 五境 无表色与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怎么配合呢? 四大种的能造色全部被五境中的 触 所涵盖, 触分为二 : 能造触与所造触 四大种为何称之为种? 藏文中的 种 有能生 能成之义 俱舍论 中言 : 如是四界亦名大种, 一切余色所依性故, 体宽广故, 或于地等增盛聚 中, 形相大故, 或起种种大事用故 就是说其余所有的色以这四大种为所依, 四大种遍于一切色的存在当中, 不管是从它的作为所依来说, 还是从它的体貌来说, 即作用与形象方面都称之为大, 合起来就叫做大种 扎巴希珠大师的 五蕴论 还有这样的说法 : 种 有能生之义, 能生出种种体 类 业, 都由四大可以现起, 故称为 种 扎巴希珠大师的 五蕴论 中引用了功德光的 五蕴论 : 木石等中有摄 有能生火 有增胜 有暖 有动, 是故地中具足水 火及风 ; 水中亦有持 有暖 有动, 是故水中具足地 火及风 ; 火焰亦有持举 有摄 有动, 是故火中具足地 水及风 ; 风中亦有持举 冷热之处, 是故具足地 水及火 安慧论师的 五蕴论 中言 : 以理观之, 若中有一, 则有一切 木石等聚众不散, 则地中有水界 ; 木石等若动而摇摆, 则地中有风界 ; 二石磨处能生新火, 则地中有火界 水界能持船 持花瓣等作其所依, 则水中有地界 ; 水界树叶落草腐坏而生暖, 则 12

13 水中有火界 水流而下以其动故 则水中有风界 风界能持取花瓣及草 则 风中有地界 若有暖风吹潮湿物则能令干 则风中有火界 尘沙与风聚变升 起 则风中有水界 火界之中一一火焰更互依持 持取花瓣及草等 则有地 界 诸焰不离 根互依持 故有水界 摇摆而动 则有风界 ར ར བ ས པའ གཟ གས གང ཞ ན མ ག ག དབང པ དང ར བའ དབང པ དང ས འ དབང པ དང ལ འ དབང བ དང ལ ས ཀ དབང པ དང གཟ གས དང ས དང ད དང ར དང ར ག བ འ ཕ གས གཅ ག དང ར མ པར ར ག བ ད མ ཡ ན པའ 云何四大種所造諸色 謂眼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色 聲 香 味 所觸一分 無表色等 为什么这里面说 所触一分 而不是直接说 触 呢 前面已经说过 如果 把四大种与色的十一种分类中 应该放在 触 中 触 分两种 能造触与所 造触 能造触是地 水 火 风 地 水 火 风作为能造触已经分出去 了 如果再将其放在里面的话 能造触又会被归属进来 因此这里的所触 一分 是指四大种中除去能造触剩下的所造触 ད ལ མ ག ག དབང པ གང ཞ ན ཡ ལ ཁ ད ག གཟ གས དང བའ 云何眼根 謂色為境清淨色 ར བའ དབང པ གང ཞ ན ཡ ལ ཁ ད ག གཟ གས དང བའ 云何耳根 謂聲為境清淨色 ས འ དབང པ གང ཞ ན ཡ ལ ར གཟ གས དང བའ 云何鼻根 謂香為境清淨色 ལ འ དབང པ གང ཞ ན ཡ ལ ར གཟ གས དང བའ 云何舌根 謂味為境清淨色 ལ ས ཀ དབང པ གང ཞ ན ཡ ལ ར ག བ གཟ གས དང བའ 云何身根 謂所觸為境清淨色 云何眼根 以色为境的清净色 这个定义指出两个问题 一 眼根的 境是色 此中的色是色蕴还是色处 是色处 或者是色界 但不可能是色 蕴 二 眼根的体性是清净色 何为清净色 佛经中说在眼睛里面 有一 个特别细微的发光体 这种发光体人的肉眼看不到 天眼可以看到 眼睛 既不是眼根 也不是眼触 也不是眼界 眼睛其实是色 八事中地 水 火 风 色 香 味 触不属于眼根 而是色境 我们一般学习法相时 区分出两个概念来 净色根与浮尘根 净色根 在人的眼中有一种细微发光体 肉眼不可见 天眼可见 是能够使我们发 识的真正的根 称为净色根 浮尘根 一般的眼睛 耳朵 鼻子 舌头等 称为浮尘根 也有称为浮根尘 后者更准确些 因为它不是根 它是尘 13

14 它属于境而不属于根 作为根的清净色起作用必须通过浮根尘 玄奘法师的表述是非常准确的 他不笼统地称为触 刚才我们也说了所触 一分 之所以这样细致地分别 因为 五蕴论 中有两种触 一个是所触 是我们能够感触到的一些色法 如滑 涩 重 轻 冷 饥 渴等 还有 一个触在心所中 心所有法里面有一个称为触心所 所触与触心所在梵文 藏文中都有区别 但是在汉文中没有区别 གཟ གས གང ཞ ན མ ག ག ཡ ལ ཏ ཁ ད ག དང དབ བས དང ར མ པར ར ག བ ད ད 云何為色 謂眼境界 顯色 形色及表色等 大家注意 有些词看起来差不多 但是在对法里面是有严格区别的 比如境与所缘 二者的不同在于 根可以有境 但是根没有所缘 心与心 所也好 根也好都有境 但是心与心所有所缘 但是根没有所缘 再说补 特伽罗 补特伽罗既包括众生也包括佛 但是说众生时不包括佛 这些词 我们要注意 都有特定的使用范围 色分为三种 显色 形色 表色 显色是颜色 形色是形状 表色是 动作 在唯识中安立表色是动作 但是说一切有部安立表色不是动作 俱 舍论 中不把表色放在色法中 凡是与无表色相对的全部叫做表色 也就 是其余剩下的色 声 香 味 触全部都是表色 俱舍论 中言 色二 或二十 声唯有八种 味六香四种 触十一为性 俱舍论 中把色分为 两种或者二十种 分为两种指的是显色与形色 显色分为根本显色与支分 显色 青 黄 赤 白是根本显色 八种支分显色 云 烟 尘 雾 影 光 明 暗 这是一种列举 并不是只有这四种 或者这八种 比如绿色 也是支分显色 因为绿色是由四种根本显色构成的 由黄与蓝二色构成绿 色 为何只列举这八种为支分显色呢 据说 外道对此八种产生怀疑 怀 疑这些到底是不是色 云飘来飘去的 有人说它不是色等等 为除此疑惑 把云也安立在支分显色里面 光与明在对法藏中这样区别 太阳光称为光 月 星 宝 珠光称为明 玄奘法师翻译的论中 这两个词区别得非常清 楚 翻译得非常准确 俱舍论 中影与暗的区别 黑黑之处 还有一点 点可以看到的称为影 完全什么都看不到的称为暗 摄类学中并不将这八 种称为显色 因为它们本身有的没有形色 说的时候是这样 云之显色 烟之显色 尘之显色 雾之显色 每个后面都加上 之显色 这样在辩论 的时候会更清楚 俱舍论 中列举的形色有:长 短 方 圆 高 下 正 不正 以上就是色的分类 色二或二十 俱舍论 当中不把动作单独安立出来 承许动作是显色和形色的一些 支分 14

15 ས གང ཞ ན ར བའ ཡ ལ ཏ ཟ ན པ དང མ ཟ ན པ དང གཉ གའ ས འབ ང བ ཆ ན པ བཞ འ ར ལས བ ང བའ 云何為聲 謂耳境界 執受大種因聲 非執受大種因聲 俱大種 因聲 何谓执受 心 心所法摄为依处 即有情之根身 有那么一种东西 如果将心 心所法执持成自己的所依 那么这就叫做有执受 眼睛是眼识 的所依 身体是身识的所依 有情发出的声音 这是执受中简单的说法 如果我们以后进一步学习唯识宗的时候 唯识宗会对此有一个扩展 会发 现执受还有其他的意思 何谓执受大种 这个东西是由一些有执受的大种构成的 在这些大种 所聚合的色法中有执受 简单说也就是我们的色身 执受大种因声 即发 起那个声音的基础是根身 是被心 心所法所摄的有执受的大种 最简单 地说就是有情发出的声音 何谓非执受大种因声 简单地说 不是有情发出的声音 如风声 河 水流动 何谓俱大种因声 发出声音的一部分是有情 一部分不是有情 如手 拍桌子 一部分是有执受 一部分是无执受 俱舍论 中没有俱大种因声 有些阿毗达磨的派别认为 当我们的手 拍桌子的时候 并不是手与桌子发出的共同的声音 手发出的是手的声音 桌子发出的是桌子的声音 只是这个声音太接近 你分不出来其中的区别 但是 俱舍论 中说 声唯有八种 除了按照执受大种因声和非执受大种 因声来区分之外 还有两种 有情名与非有情名 有情名是能够有语言作 用表义 非有情名不是语言不能够表义 还有两种 可宜声与非可宜声 可宜声是悦耳的声音 非可宜声是不悦耳的声音 執受大种因声有情名可意声音 悦耳的歌声 执受大种因声有情名非可意声 唱歌难听者 或妄语 恶口 两舌等 执受大种因声非有情名可意声 录音机放的好听的歌曲 执受大种因声非有情名不可意声 录音机放的不好听的歌曲 ད གང ཞ ན ས འ ཡ ལ ཏ ད ཞ མ པ དང ད ང བ དང ད ལས གཞན པའ 无法显示图像 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 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 请重新启动计算机 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 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 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 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有情名 有執受大種為因 可意聲 不可意聲 非有情名 可意聲 不可意聲 聲八 有情名 無執受大種為因 15 可意聲 不可意聲 非有情名 可意聲 不可意聲

16 云何為香 謂鼻境界 好香 惡香及所餘香 香有三种 好香 恶香 所余香 俱舍论 中没有所余香 只有好 香 恶香两种 除好香 恶香之外还分等香与不等香 等香与不等香以是 否滋宜身心而区别 也有以微弱还是增盛来区别等香与不等香的 发智论 中言 香有三种 好香 恶香 等香 若能长养诸根大种名为好 香 与此相违名为恶香 无前二用者为等香 还有一种说法 福业增上所生 名为好香 罪业增上所生名为恶香 为四大种之力所生名为平等香 ར གང ཞ ན ལ འ ཡ ལ ཏ མངར བ དང ས ར བ དང ལན ཚ དང ཚ བ དང ཁ བ དང བས བ ཞ ས བ འ 云何為味 謂舌境界 甘味 酢味 醎味 辛味 苦味 淡味 藏文与梵文中的 淡 是 涩 后面的所造触中也有一个 涩 也许玄奘 大师为了区别这两种 涩 所以将这个翻译成为 淡 ར ག བ འ ཕ གས གཅ ག གང ཞ ན ལ ས ཀ ཡ ལ ཏ འབ ང བ ཆ ན པ ར མས བཞག ས འཇམ པ ཉ ད དང ར བ པ ཉ ད དང ར བ ཉ ད དང ཡང བ ཉ ད དང ག ང བ ཉ ད དང བཀ ས པ ཉ ད དང ས མ པའ 云何名為所觸一分 謂身境界 除四大種餘所造觸 滑性 澁性 重性 輕性 冷 飢 渴等 俱舍论 所提到的 味六香四种 触十一为性 地 水 火 风四大 加上滑 涩 重 轻 冷 饥 渴 共十一种 冷 饥 渴在 阿毗达磨 论 中言 于因立果名 这里的冷 饥 渴指的是暖欲名冷 食欲名饥 饮欲名渴 这些都是我们身根上的一种感觉 ར མ པར ར ག བ ད མ ཡ ན པ གང ཞ ན ར མ པར ར ག བ ད དང ཏ ང ང འཛ ན ལས བ ང བའ གཟ གས ཏ བས ན ད མ ད ལ ཐ གས པ མ ད པའ 云何名為無表色等 謂有表業及三摩地所生色等 無見無對 关于无表色 俱舍论 中言 乱心无心等 随流净不净 大种所造性 由此说无表 无表色分三 善无表色 恶无表色 处中无表色 善无表色分三种 1 别解脱律仪 戒 体 作用是防非止恶 通过身业 语业引出的一种微细的无见无对的色 法 有戒体才谈得上解脱之因 一般善事谈不上解脱之因 有戒体做善事 功德非常大 此中所说的戒体仅仅指别解脱律仪 别解脱律仪是小乘与大 乘共同的律仪 别解脱律仪分为 比丘戒 比丘尼戒 沙弥戒 沙弥尼戒 式叉摩那戒 居士戒 八关斋戒 楞严经 中言 若作圣心,魔事销歇; 若作胜解,即受群邪 2 定共戒 善无表色心相续中生起的 得到初禅以 上相续中自然生起定共戒 这在佛经当中经常出现 但是佛经中大多没有 16

17 给出详细的解释 定共戒不是戒体, 只是与戒体相似, 不光佛教徒有, 得了禅定的外道也有 3 道共戒 : 证得见道以上便能生起道共戒 入行论 中讲过这样的一个意思 : 菩萨即使处在罪业烦恼的生死囹圄之中, 仍然为一切世间天人所礼敬 如果一位菩萨, 哪怕他相续中一分烦恼也没有断, 可是由于他发起了大悲心与菩提心, 凭着这个菩提心他就成为菩萨, 堪称为诸佛之子, 便为一切声闻 独觉所顶礼 何为乱心? 相对于善心而言的恶心与无记心便是乱心 即使是乱心, 无表色还是存在的, 受戒之后, 只要你不舍戒, 只要你不犯根本戒, 戒体就不会消失 从中可以看出为什么把无表色认为是色法, 原因有二 :1 因为是四大种所造 2 乱心不乱 无心 指无想等至与灭尽等至, 这是说一切有部的说法, 唯识宗承许有第七识 第八识 说一切有部认为, 在无想等至时, 心与心所全部灭掉, 只有色法, 即使你在无心的情况之下, 如果你有善无表, 你受了戒, 戒体仍然存在 这叫做乱心不乱, 无心不无 除了无想定与灭尽定以外, 还有超级深度睡眠 闷绝等无心位, 无表色仍然存在 以上别解脱律仪 定共戒 道共戒都属于善无表 恶无表色也称为恶律仪或者恶戒 如天生生在屠夫之家, 印度是个种姓严格的国度, 屠夫之家世世代代都是屠夫 如果生在这样的家庭, 就会得到类似于我们受的戒律的这样的一个东西 有恶无表的人, 除非发大心舍弃恶行业, 否则在佛教中受戒是得不到戒体的 处中无表分为善的处中无表与恶的处中无表 善的处中无表是发一个特别强大的心立誓做善事, 从这个开始, 一直到这件善事达成, 这个过程就是善的处中无表 如 : 我一定发心赈济灾民 建立一个孤儿院等等 恶的处中无表是发一个特别强大的心立誓做恶事, 从这个开始, 一直到这件恶事达成, 这个过程就是恶的处中无表 如 : 发誓报仇, 发誓要杀掉某人等等 回过头来再看看无表色的定义, 谓有表业及三摩地所生色等, 无见无对 有表业可以引发别解脱律仪, 三摩地所生色可以引发定共戒, 所生色等 的 等 字包括道共戒 恶律仪 处中无表 无见无对 中 无见 是看不到, 无对 是没有滞碍 无表色涉及到戒体, 这是律宗里面的一个大问题 这其中就有个争论, 有些人说 : 无表色严格来说不是色法, 戒体是色法还是心法还是非色非心, 在汉传佛教律宗方面形成三派的观点 藏传佛教的戒律以说一切有部律为 17

18 根本律, 认为律仪是色法 是无表色 无表色强调相似相续, 相续也就是无常 佛是常还是无常? 如果是无常的话, 佛是不是有一切相智? 一切相智是不是心识? 心识是不是属于五蕴? 五蕴是不是无常? 是无常周遍是有为法, 因为凡有为法周遍是无常 佛有四身 : 自性法身 智慧法身 化身 报身 自性法身是空性, 所以是常法, 智慧法身 化身 报身是无常 摄类学中有这样的规定, 如果一个法中有常有无常时规定为是常, 所以总体来说佛是常 有许多佛经如 涅槃经 金光明经 等都讲佛是常法 常有二种, 粗分无常与细分无常 平时所说的某一法的生 住 异 灭是粗分无常, 细分无常指刹那生灭 佛的身相似相续, 纵然刹那生灭, 但相续不断, 是恒而非常 一般的东西是无常但不是恒, 既是无常又非恒 有为法与无为法区别是有为法是造作性, 即因缘和合而生 ; 无为法是非造作性, 非因缘和合而生 但是在我们来看, 虚空是无为法, 所以不是因缘而生, 但佛不是说一切法因缘生吗? 这是不是相互矛盾? 是这样的, 仁波切平时多次对我们开示的因缘有三种含义 : 一切法上缘起有, 有为法上因果有, 识相续上业果有 通常我们所说的有为法是因灭果生, 无为法不是因灭果生, 不是因缘聚合而生, 但它是缘起法, 是观待而有的意思 当然这是我们中观宗的承许, 唯识宗不这样承许 就是空性不是自性存在的, 也不是自己存在的, 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空性是观待它的所遮事而存在的 比如空性是观待心识而存在的, 如果没有心识也就没有心识上的空性了 这也就是 般若经 中的空空, 空亦复空的意思 总而言之, 无为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 它的存在是观待的存在 有为法既是因缘和合而生又是观待而有 识相续上业果有, 有为法中有些是特殊的, 比如说我们众生 补特伽罗, 有心识存在, 有心识的因缘又多了一层意思, 那就是业果 造什么业感什么果, 这就是识相续上业果有 综上所述, 缘起有三 :1 因缘和合的缘起 2 相对观待的缘起 3 业果的缘起 即 : 一切法上缘起有, 有为法上因果有, 识相续上业果有 我们平时通俗地讲缘起论, 一切法因缘和合而生, 种种条件聚合而成, 这只是比较粗分的缘起, 中观应成派最深的观点就是观待缘起 法处与所造色是什么关系? 四句 是法处也是所造色, 如 : 无表色 ; 是所造色不是法处, 如 : 所触一分 ; 是法处不是所造色, 如 : 心所 心不相应行 无为法 ; 既不是法处又不是所造色, 如 : 心法, 心法是意处 18

19 03 大乘五蕴论 昨天所讲的无表色, 在这里有些补充与修正的内容 : 如果你身上带着恶无表色, 对你的得戒会有影响 如何除掉恶无表色非常重要 如果受戒的时候你一步一步都跟随下来了, 那么你受戒的同时, 你身上本来带有的恶无表也会舍弃 最重要的去除恶行的方式是受戒 在讲戒律的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中对这部分有所解释, 所讲的内容与说一切有部的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特别相似 : 如受三归时, 初始一说即舍恶戒, 第二 第三说时即得善戒 说到除掉恶戒, 有的派别说 : 原来生在屠夫之家, 曾经特别猛利地发誓, 比如说这辈子要以杀生为业等等, 如同我们受善戒, 受善戒可以舍戒, 有的人说受恶戒也可以舍戒 但是说一切有部大部分论师认为, 光凭着我们自己的能力舍这个恶戒是舍不掉的, 必须通过受善戒把恶戒遮盖过去, 这样才能把恶戒舍掉 这是两种不同的观点 这里列举一下佛经当中说的所谓十二种恶律仪的职业 : 屠夫 刽子手 养猪 养鸡 捕鱼 猎师, 捕鸟 捉蟒 咒龙 狱吏 作贼 王家常差人捕贼 得到恶律仪的方式有三种 : 1 与受善戒相似, 一手拿杀生的器具, 一边发誓 : 我从今日, 直至命终, 常做此业, 以滋活命 这样他就得到了恶律仪 如果生在这样的家庭一辈子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那就没有得到恶律仪 2 只是直接这样说的话, 得不到恶律仪, 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 由作业 由受事 ; 由作业是指出生在做恶业的家庭中, 最初做这样的杀生事时便得恶戒 由受事是指虽然没有生做恶业人家, 但是为了活命, 怀着杀害心, 到那些从事相关行业的地方去, 并发誓 : 我从今日, 直至命终, 常做汝等, 所作事业, 以滋活命 这样他就得到了恶律仪 3 生在不是杀生行业家庭, 到有杀生行业的家庭或者场所去, 第一次从事杀业, 便得到恶律仪 无表色是否是色? 是色 无见无对为何称之为色? 说一切有部有一些关于无表色是色的证明 首先我们要知道, 说一切有部与经部以上对于无表色或者戒体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一般来说, 经部宗认为, 无表色是思心所的一个种子, 思心所就是决定要你做这件事的动作 戒体是思心所的一个种子, 是思心所的一种功能 种子是心不相应行法 有部认为一定要证明无表色是色法才以满足戒体的要求 列举出八种证明 :1 说三色证, 阿含经 中说 : 一切色分三, 一为有见有对, 二为无见有对 ( 声 香 味 ), 三为无见无对 ( 无表色, 无见无对 ) 只有 19

20 无表色是无见无对, 否则没有办法安立无见无对 2 阿含经 中言: 无漏法云何? 谓于过去 现在 未来诸所有色不起爱恚, 乃至识亦然, 是名无漏法... 无漏律仪必须以色为前提才行, 这样在佛经中找到了无漏色的证据 3 阿含经 中言: 诸有净性, 若善男子善女人, 成就有依七福业事, 若行若住若寐若觉 恒时相续 福业渐增福业续起 无依亦尔 七福业指 : 施饥旅客 施路行人 疾人 施看病人 施园林 施长乞食 随时施 4 非作成业证者, 又自非作, 遣他杀等, 若无无表, 不应成业道, 所以然者, 谓发语处分, 遣他杀等, 此发语表, 非业道摄, 谓使未作杀等事故, 若彼使者, 行杀等竟, 此前语表, 更无异性, 如何能教者, 成杀等业道 简而言之, 教人杀人者与杀人者自始至终都会获得一个完全的杀业 如果没有无表业在这里起作用, 怎么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呢? 就是说如果没有无表色的话没有办法形成业道 5 佛经中说到法处所摄色: 法谓外处, 是十一处所不摄法无见无对 证明法处所摄色应该有无表色 6 佛经中言: 若无无表, 应无八道支, 以八支中, 正语 正业 正命此三是无表 说一切有部认为正语 正业 正命这三个应该是无表业, 如果没有无表色的戒体, 正语 正业 正命安立不起来 当然经部不是这样认为的, 经部认为也是思心所的种子 7 用别解脱戒来证明, 经中言 : 若无无表则亦应无别解脱戒 以受戒后虽起异缘恶无记心, 而名苾刍 明知别有无表戒色, 名别解脱戒 没有无表色的话就应该没有别解脱戒了 受了戒之后即使起了恶缘遭遇, 起了不好的心或者无记心, 那还是比丘, 这个戒体不会丧失掉 所以应该是色法, 如果不是色法的话, 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8 戒为堤塘戒, 佛经中言 : 离杀等戒名为堤塘戒, 能长时相续堰遏犯戒过故 非无有体可名堤塘 由此等证知实有无表色 如果远离杀生 偷盗 邪淫等等能够长时间阻止自己犯戒, 既然佛在经中这样说一定会有无表色, 否则满足不了这个问题 针对有部宗这种观点, 以下是经部宗对这八个观点的一一反驳 : 1 经部师说, 此证虽多种种希奇, 然不应理 三色者, 是定境色, 非无表色 瑜伽师说 : 修静虑时, 定力所生, 定境界色, 非眼根见, 故名无见 不障处所, 故名无对 有部宗引佛经有三种色 : 有见有对 无见有对 无见无对 经部宗言 : 无见无对之色是定境色, 并不真的是色, 只是称之为色而已 修静虑时定力所摄, 这样的色是无见无对, 等于是观出来的, 不是真正用眼睛看的 这种无见无对的色并不是有部宗说的无表色 2 第二无漏色, 亦定境色 依无漏定, 所生色者, 名无漏色 经部宗认为无漏色也是定境色, 不是真正有一个无漏的色法 20

21 3 第三福增长者 但是布施 现行善思 所熏成种 假立无表 名福增长 现在做善事 我思心所发生作用后 熏成习气 这个习气在你心中发生作 用 以后还会再变成现行 这就是此处所说的发挥福业的无表 是假立无 表并不是真的无表色 4 第四非作成业证者 亦思种为体 你自己没有做让别人去做你也承担同样的业果 经部宗认为是思心所种子 为体 也可以产生力量 并不一定非要是色才产生力量 5 第五法处所摄色者 是前定境界色也 法处所摄色定净色 6 第六八圣道支者 论云 虽无无表 而在道时 获得如斯 意乐依止 故 出观后 由前势力 能起三正 不起三邪 以于因中立果名故 可具安立八 圣道支 八圣道 不能说有一个真正的无表色 但是在修道的时候获得了 这样的力量 出定后得时仍然能够说正语 活正命 行正业 这是在之前 修的时候因立果名 是在修的时候的那个东西 把它安立成为出定以后的 正语 正命 正业 这样也可以延续下去 不必非要把它安立在色上面 7 第七别解脱戒者 别解脱戒也是这样 安立在思心所的种子上 8 第八 戒为堤塘者 论云 谓先立誓限 定不作恶 后数忆念 惭愧现前 能自制持 令不犯戒 故堤塘义 由心受持 之前先发誓再也不造恶 后来 又反复反复忆念这个问题 由于自己有惭有愧就不犯戒了 根本不需要安 立一个色法来作为堤塘 以上是经部宗的观点 不过无论如何 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不会因为 我们的乱心与无心戒 体会消失 戒体是一直存在的 ཚར བ གང ཞ ན མ ང བ ར མ པ གས མ ས བད བ དང ས ག བས ལ བ དང ས ག བས ལ ཡང མ ཡ ན བད བ ཡང མ ཡ ན པ ས བད བ ད གང འགགས ན ཕ ད པར འད ད པའ ས ག བས ལ ན གང བ ང ན བ ལ བར འད ད པའ བད བ ཡང མ ཡ ན ས ག བས ལ བ ཡང མ ཡ ན པ ན གང བ ང ན གཉ ས ཀར འད ད པར མ འག ར བའ 云何受蘊 謂三領納 一苦 二樂 三不苦不樂 樂謂滅時有和 合欲 苦謂生時有乖離欲 不苦不樂謂無二欲 受蕴分为三种 苦受 乐受 舍受 当一个东西灭的时候 你想再度 拥有它 这种感受是乐受 当一种感受生起时 你有想与它分离的愿望 这种感受是苦受 灭的时候没有特别想与它和合 生的时候也没有特别想 与它离开 这样的感受是舍受 随着境在自己心里形成的印象就叫做受 有的论典中提到五种受 苦 乐 忧 喜 舍 俱舍论 中言 身不悦名苦 即此悦名乐 及三定心悦 余处此名喜 心不悦名忧 中舍二无别 此中将苦与忧做了区别 身上的不悦叫苦 心 21

22 上的不悦叫忧 通说的时候可以都叫苦 细说时分为苦与忧 虽然一般来 说心里的乐受称为喜 但是第三禅中的乐受 即使是心里的乐 也叫乐 它不叫做喜 喜是有躁动性的愉悦 除了第三禅外心里的快乐都称为喜 四禅是舍 འད ཤ ས གང ཞ ན ཡ ལ ལ མཚན མར འཛ ན པའ ད ན ར མ པ གས མ ས ཆ ང ང དང ར ཆ ན པ ར ག ར པ དང ཚད མ ད པའ 云何想蘊 謂於境界取種種相 想蕴是心上取相谓之想 如何理解 于境界取种种相 谓之想呢 下部 宗义都认为事物有一个固定的自相 水的自相是流湿 火的自相是温燥 风的自相是轻等动 在你的心里把对境的那个东西的相执取出来 把它认 定出来 这样一种心就叫做想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识别 俱舍论中言 想取相为体 想分二 有分别的想与无分别的想 因为相分为自相和共相 如果取的是共相那就是有分别的想 如果取的是自相就是无分别的想 受 蕴与想蕴在经论中有很多不同的分类 受蕴可以分成 五识相应受 首先 由眼根与眼识会生起一种眼触 由眼触生起的受叫做眼触所生受 还有耳 触所生受 触就是根 境 识三者的结合 一直到身触所生受 这五个再 加一个心受 就是意识相应受 想也是一样 想是跟随触来的 接触外境之后会把相调出来 这样可 以分为眼触所生想 耳触所生想 鼻触所生想等等 一直到意触所生想 前五种与身识相关 最后一种与意识相关 修空无边处有没有定共戒 无色界有没有定共戒 有部的观点 无色 界当然没有定共戒 因为无色界中没有色 无表色是色 所以连色都没有 就谈不上戒体了 经部宗认为戒体不一定是色法 这就另说了 还有一个 问题我们要注意 无色界在什么地方 有的地方是以色法为前提安立的上 上下下 没有色法就谈不上方位 一般经中说在何处殁就在那里入无色定 进入之处是没有方所的 想分三 小想 大想 无量想 欲界的想为小想 色界的想为大想 无色界的想为无量想 非想非非想处的想是非常微细的想 也是无量想 འད བ ད ར མས གང ཞ ན ཚར བ དང འད ཤ ས ལས གཞན པ ས མས ལས བ ང བའ ཆ ས ར མས དང ས མས དང ལ ན པ མ ཡ ན པ ར མས ས 云何行蘊 謂除受 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 此处的心法理解为心王 心所 在玄奘大师早期译著中译成心法 晚 期译著中译成心所 早期玄奘的译著中将心译成心王 将主心比喻成国王 如同受支配的大臣一样便称为心所 心所也称为心数 楞伽经 中有 王 22

23 数相应 是心王与心所相应的意思 归依 应该这样写 皈依 在元代以 后才出现 归在古代 妇女回娘家的意思 与藏文 梵文相似 是避护所 之义 我建议大家写成 归依 如果随顺现在的写法写成 皈依 也可以 不 过玄奘大师的译著中都用的是 归依 心不相应行法 与心法是相对的 心法 心所法也称为心相应行法 ད ལ ས མས ལས བ ང བའ ཆ ས ར མས ཀ ང གང ཞ ན ཆ ས གང དག ས མས དང མཚ ངས པར ལ ན པ ར མས ས 云何名為諸餘心法 謂彼諸法與心相應 心所有法是与心相应的法即为心所有法 安慧菩萨的论中以及 俱舍论 中都详细地解释了心与心所有五种相应 1 所依相应 2 所缘相应 3 行相相应 4 时相应 5 事相应 所依相应 即所依的根是同一个 所缘相应是在同一个心之上生起的心与心所依据同 一个所缘产生 行相相应是对你所缘之事生起具体的认识 如缘青境 心 与心所皆带上青色影像一起处理问题 时相应是心与心所相应的时间相同 事相应是心与心所产生相同之受 如生起乐受时不会有苦受产生 心不相应行法不具前五个特点 ད དག ཀ ང གང ཞ ན ར ག པ དང ཡ ད ལ བ ད པ དང ཚར བ དང འད ཤ ས དང ས མས པ དང འད ན པ དང མ ས པ དང ད ན པ དང ཏ ང ང འཛ ན དང ཤ ས རབ དང དད པ དང ང ཚ ཤ ས པ དང ཁ ལ ཡ ད པ དང མ ཆགས པའ དག བའ ར བ དང ཞ ས ང མ ད པའ དག བའ ར བ དང གཏ མ ག མ ད པའ དག པའ ར བ དང བར ན འག ས དང ཤ ན ཏ ས ངས པ དང བག ཡ ད པ དང བཏང ས མས དང ར མ པར མ འཚ བ དང འད ད ཆགས དང ཁ ང ཁ བ དང ང ར ལ དང མ ར ག པ དང ལ བ དང ཐ ཚམ དང ཁ བ དང ཁ ན ད འཛ ན པ དང འཆབ བ དང འཚ ག པ དང ཕ ག ད ག དང ས ར ས དང ས དང གཡ དང ར གས པ དང ར མ པར འཚ བ དང ང ཚ མ ད པ དང ཁ ལ མ ད པ དང ར གས པ དང ར ད པ དང མ དད པ དང ལ ལ དང བག མ ད པ དང བར ད ངས པ དང ར མ པར གཡ ངས པ དང ཤ ས བཞ ན མ ཡ ན པ དང འག ད པ དང གཉ ད དང ར ག པ དང དཔ ད པའ 彼復云何 謂觸 作意 受 想 思 欲 勝解 念 三摩地 慧 信 慚 愧 無貪善根 無瞋善根 無癡善根 精進 輕安 不放逸 捨 不害 貪 瞋 慢 無明 見 疑 忿 恨 覆 23

24 惱 嫉 慳 誑 諂 憍 害 無慚 無愧 惛沈 掉舉 不信 懈怠 放逸 忘念 散亂 不正知, 惡作 睡眠 尋 伺 ད ར མས ལས ལ ན ཀ ན ཏ འག བའ ལ ན ཡ ལ ས ས ར ང ས པའ བཅ གཅ ག ན དག བའ ད ག ན ཉ ན མ ངས པའ ལ ག མ ར མས ན ཉ བའ ཉ ན མ ངས པའ བཞ ན གཞན ད ཡང འག ར བའ 是諸心法, 五是遍行, 五是別境, 十一是善, 六是煩惱, 餘是隨煩惱, 四是不決定 触 作意 受 想 思是遍行心所, 凡是心 心所一定有五种心所, 因为心与心所一定是相应的 为何称之为遍行心所? 从 四个一切 的角度来理解 :1 通一切处 善 善恶 无记 2 通一切地 三界九地 欲界天为止, 五趣杂居地, 离生喜乐地, 定生喜乐, 离喜妙乐地, 舍念清净地, 空无边处地 时无边处地 无所有处地 非想非非想处地 3 通一切时间 心生必有 4 通一切 俱起, 一生俱生 欲 胜解 念 三摩地 慧称为五别境心所, 在不同境上生起称为别境心所, 在一种境上生起, 在另一种境上不生起, 这就不满足一切时也不满足一切 十一个善心所, 只满足一切地, 其余的一切都不满足 不善心所与无记心所都不与它相应 六个根本烦恼与二十个随烦恼 有烦恼称为染污, 烦恼是不是都是不善?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能够区分 : 善 不善与无记 善是能够引发乐的异熟果, 不善是能够引发苦的异熟果, 无记不能够引发任何异熟果 十不善中的贪与一般的贪不一样, 是程度比较强的一种贪, 如果放纵这种贪直接会入三恶道 我执一定能引发到三恶趣吗? 不一定, 有时可以引发到善趣 但是我执可以障圣道及障加行, 称为有覆无记 不能障圣道及障加行, 称为无覆无记, 如异熟 威仪路 工巧 不定心所有五个 对于佛教修行者来说不仅要除去恶的, 还要除去有覆无记 善有善报 恶有苦报, 善恶是由因来说的, 苦乐是由果来说的 异熟果不能引发善恶, 是无记的, 等流果可引发善恶 幸亏最主要的果是异熟果而不是等流果, 所以给了我们改造的空间 八苦中五取蕴炽盛苦 : 五取蕴苦, 不包括无漏的五蕴, 五取蕴是有漏的五蕴, 与烦恼相应 杂阿含经 是有漏五蕴, 有漏是与烦恼相应之义 无漏五蕴即五分法身 : 戒 定 慧 解脱 解脱知见 惡作 睡眠 尋 伺称为不决定心所 不决定的意思是不属于前面所 24

25 有的心所 需另列出来 ར ག པ གང ཞ ན གས མ འད ས ནས ཡ ངས ས གཅ ད པའ 云何為觸 謂三和合分別為性 在一般的唯识宗看来是真正有那么一个触心所存在的 经部有些派别 认为触心所没有实体 比如说眼识 是有一个触心所在发生作用 触出现 时一定要简别是触心所还是所触 触心所的作用是对受心所作所依 如眼 根看到色境生起一个眼识 下一步要生起受 首先得以受心所作为前提 所 以触心所为受心所提供一个前提 成唯识论 理谓识起必有三和 彼 定生触必由触有 若无触者心心所法应不和合触一境故 ཡ ད ལ བ 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ས མས ཀ འཇ ག པའ 云何作意 謂能令心發悟為性 作意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动心 它的实际意思特别像现在我们所说的 注 意 注意 是其它心理活动生起的很重要的前提 能令心发悟为性 也 有将发悟翻译为警觉 作意的作用是任驰攀援心 ས མས པ གང ཞ ན ཡ ན ཏན དང ཉ ས པ དང གཉ ག མ ཡ ན པ ཡ ན པ ལ ས མས མང ན པར འད བ ད པ ཡ ད ཀ ལས ས 云何為思 謂於功德 過失及俱相違 令心造作意業為性 思分为三种 动身思 发语思 心意思 简单地说能引发造业的心理 作用叫做思 有部与经部宗对业的理解是不同的 尤其是身业和语业 有部认为业 有显色与行色的区别 身业是以色为体 语业是以声为体 经部认为以色 法来说业体不合适 认为身业与语业造完之后不会感果 所以认为以色法 来说业体是不合适的 承许思心所的种子为业体 身业与语业造完之后 思心所会留下种子 留下习气 留下功能 种子是相似相似的 它在未来 引发果 这就是有部与经部对业体的不同看法 大乘广五蕴论 中言 能推善不善无记心为业 思心所的作用是能 推善 不善 无记心为业道 有些论典在说行蕴时直接说 六思身 思心所是令心造作引业为心 造作与行是一样的 所以思与行最相似 所以有者认为 思心所可以作为 整个行蕴的代表 我们都知道三法印是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无为法是无常 吗 无为法是刹那生灭吗 虚空是刹那生灭吗 不是 诸行无常中的 行 是有为法 不要将诸行无常的 无常 与无为法的 无常 混淆 五蕴中 行 蕴 与诸 行 的 行 不同 五蕴中的行蕴少很多东西 色蕴是有为法 但是不是 25

26 行 受想蕴也不是有为法 剩下的心所与不相应行才是行蕴 到目前为 止 佛经中出现三个 行 请大家留意 有广义 中义 狭义之别 最广 义的行与有为法同义 如诸行无常中的行 狭义的行是思心所 中义的行 是行蕴 除了受和想的心所加上心不相应行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 云何名 为诸余心法 谓彼诸法与心相应 行蕴指心法与不相应行法 行有广义 狭义 中义之别 广义是指有 为法 狭义是指思心所 中义是指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法 五蕴论 中有三种 舍 第一个 舍 是前面讲的不苦不乐受 这是受 心所里面的 舍 第二个 舍 是行蕴所摄之 舍 云何为舍 谓即无贪乃至 精进 依止此故 获得所有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 心无发悟性 又由此故 于已除遣染污法中无染安住 第三个 舍 是平等舍 受舍舍的是苦与乐 行 舍舍的是昏沉掉举 平等舍舍的是亲疏贪嗔 འད ན པ གང ཞ ན བསམ པའ དང ས པ ལ འད ད པའ 云何為欲 謂於可愛事希望為性 平时我们说的去除欲是去除贪 欲心所可以指好的东西 也可以指不 好的东西 你对善法的追求 这就不是我们应该舍弃的东西 所以 离欲 的欲是贪心所 欲心所是通善与恶 不能舍弃善的欲心所 欲心所的作用 是能与精进所依为业 欲心所是为精进作基础 精进是乐于善法 勇悍为 性 精进有两个条件 一者 精进的对象一定是善法 二者需要具勇悍 纵然说我们在它之上破除谛实有 但是在现象上也是应取的东西 去 除欲望可以断除生死吗 不能 生死的根本是我执 一般的禅定只有压伏 烦恼的作用 以空性为所缘的禅定才能根除 为什么说在禅定中通过修空 能除根呢 无我的智慧与我执的心所缘是一个 行相正相反 无我慧是我 执的正对治 如果想根本上解决生死轮回 必须修智慧与般若 མ ས པ གང ཞ ན ང ས པའ དང ས པ ལ ད བཞ ན ད ང ས པར འཛ ན པའ 云何勝解 謂於決定事即如所了印可為性 它是什么你就认定是什么 这就是 即如所了 胜解必定是决定事 胜解的作用是余无引转为业 不会把自己的心引到别的地方去 就是自己 认定是什么就是什么 这种心不会改变 ད ན པ གང ཞ ན འད ས པའ དང ས པ ཉ ད མ བར ད པ ས ས མས ཀ མང ན པར བར ད པ ཉ ད ད 云何為念 謂於慣習事令心不忘明記為性 修定的时候有正知 正念 正知和正念二者是有差别的 正念是念心 所所摄 如果你修定的时候 将心定在所缘境之中 不让念跑到其它的所 缘上面 就是正念 正知是慧心所 正知是对自己的心是正还是不正 是 26

27 散了还是没散 是将散还是不会散表示清楚 拴大象的绳子就好比是正念 铁钩就好比是正知 念心所的作用是不散乱为业 由于具备念心所 心在 所缘境上就能不转 不会散乱到别的地方去就叫不散乱为因 ཏ ང ང འཛ ན གང ཞ ན བར ག པའ དང ས པ ལ ས མས ར གཅ ག པ ཉ ད ད 云何三摩地 謂於所觀事令心一境不散為性 三摩地是将心力集中 是等持的意思 无想定是等至而非等持 修三 摩地的目的是集中心力办大事 而不是让心消失 三摩地的作用是以智所 依为业 就是为智慧的所依打下基础 比如修止之后 进一步修观就是以 智所依为业 三摩地是等持 三摩哂多是等引 三摩钵底是等至 三者都译成定 但是范围不同 范围最大的是三摩钵底即等至 等持这个词是通定通散的 三摩哂多只通定地而不通散地 等至通有心也通无心 但是等持与等引只 通有心 说一切有部认为无想定与灭尽定是没有心和心所的 无想定与灭 尽定其实不是定 严格从字面来看的话定是三摩地 三摩地是心所 从安 住的状态来讲有点像定 它只能用等至 不能用等持与等引 还有禅定这个词 其实禅定中既有定又有慧 也就是禅定里面既有止 也有观 如果说到禅定的话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心所 或者说也不是单纯的 奢摩他了 04 大乘五蕴论 新课之前补充部分都加在前面相应之处 ཤ ས རབ གང ཞ ན ད དག ཉ ད ལ རབ ཏ ར མ པར འབ ད པ ས ར གས པ དང ར གས པ མ ཡ ན པས བས ད པ དང གཞན པའ 云何為慧 謂即於彼擇法為性 或如理所引 或不如理所引 或 俱非所引 如理所引是合理 是由理所引发 不如理所引是不合理 不是由理所 引发 俱非所引是既不是由理也不是由非理而产生 安慧菩萨的 大乘广 五蕴论 中言 如理所引者 谓佛弟子 不如理所引者 谓诸外道 俱非所 引者 谓余众生 安慧菩萨藏文版比较全的 大乘广五蕴论 中言 是如 理所引者谓至教量 比量 现量此三所摄慧谓如理所引慧 如理所引慧分三 闻所成慧 思所成慧 修所成慧 此中闻所成慧谓由至教所语所成分别 思 所成慧谓决定思择正理所生慧 三摩地所生谓修所成慧 关于闻所成慧 修所成慧 思所成慧三者的区别 说一切有部宗的观 点是 观修时如果依靠文句就叫做闻所成慧 对观修的的内容非常纯熟不 27

28 需要依靠文句叫做修所成慧 有时需要文句有时不需要文句叫做思所成慧 在 俱舍论 中有个比喻 闻所成慧是依靠浮木等学习游泳 修所成慧是 不需要借助浮木可以独立游泳 思所成慧是有时依靠浮木 有时不需要 世亲菩萨对这样的说法进行破斥 依照你们这种观点根本没有必要安立思 所成慧 仁波切这样解释的 从知道到不知道是闻所成慧 从想不通到想 通是思所成慧 想通了之后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叫做修所成慧 在禅定中 将所闻所思的内容作为所缘 使自己的内心与这种状态完全契合 完全相 应 达到任运觉受 这个状态叫做修所成慧 安慧菩萨 大乘广五蕴论 中言 不如理作意慧谓非至教量 似比量 邪思维三摩地所生的慧心所 以及劣分别智所生 诸离欲者说常说断是邪思 维三摩地所生慧 引此三种引发的智慧是不如理所引慧 如数论师 胜论 师们 他们的观点是闻所成 思所成 修所成 但不能称其为慧 因为慧 是如理作意 他们的观点不是如理作意 离欲者至少是证得初禅近分定以 上的 他们在禅定中所观的或常或断 因为是邪思维慧所生 所以是不如 理作意慧 安慧菩萨将俱非所引慧分为二种 一者生得慧 与生俱来而得 的慧 天生就有的智慧 有一定的聪明的能力 至少通过学习能够分辨事 物 因为这种智慧不是通过正规的理所引发的 也不是由种种邪理所引发 的 所以称为俱非所引慧 二者世间名言慧 也是俱非所引慧 阿毗达磨是慧的意思 慧分为二 有漏慧与无漏慧 其中无漏慧也叫净慧 如何引发真正的慧 俱舍论 认为由有漏慧逐步进发会得真正慧 有漏慧包括四种 生得慧 闻所成慧 思所成慧 修所成慧 修所成慧进 一步引发 直到见道 便会得到无漏慧 就是净慧 就是胜义阿毗达磨 阿毗是对象 达磨是对法 这个法指涅槃 对象法导入涅槃就是无漏慧 这样的无漏慧就是通过生所得慧 闻所成慧 思所成慧 修所成慧这样一 步一步得到的 ད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ལས དང འབ ས བ དང བད ན པ དང དཀ ན མཆ ག ལ མང ན པར ཡ ད ཆ ས པ དང འད ད པ དང ས མས དང བའ 云何為信 謂於業 果 諸諦 寶中 極正符順 心淨為性 信分为四 业 果 谛 宝 业分为三 福业 非福业 不动业 福 业是能引发欲界的善趣之业 非福业是能引发三恶趣之业 不动业是能引 发色界与无色界之业 果分为四 预流果 一来果 不还果 阿罗汉果 谛指二谛和四圣谛 因为二谛与四谛可以相互含摄 宝指三宝 与这种 境界非常契合 能够接受下来 是心非常澄净 清明的一种状态 我们提 到信时 一般在佛典里面 它的对象一定是业 果 四谛 三宝等的内容 28

29 对于邪法的信 应该是一般的信解心所 不能把它划分在信心所的范畴之 内 信的作用是以欲所依为业 华严经 云 信为道源功德母 长养一切诸善根 对于佛法来讲 以 信为入门 入门之后进一步断除自己的疑惑 断除自己的烦恼就要靠智慧 所以龙树菩萨经常强调说 信仰和智慧二者缺一不可 ང ཚ ཤ ས པ གང ཞ ན བདག གམ ཆ ས ཀ དབང ད བ ས ས ཁ ན མ ཐ བས འཛམ པའ 云何為慚 謂自增上及法增上 於所作罪羞恥為性 三学是指增上戒学 增上心 定 学 增上慧学 增上有二义 一者 佛教三学与外道有区别 能一步一步导向涅槃 二者 佛教的戒定慧不是 单纯的戒定慧 因戒生定 由定发慧 由慧进一步断烦恼 证菩提 因此 戒不是单纯的戒 戒是为了引发定而修的 定也不是单纯的定 定是为了 引发慧而修的 慧也不是单纯的慧 不是世智辩聪 而是为了断除烦恼 证得涅槃果位而修的 一步一步往上增叫做增上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修 戒也好 修定也好 修慧也好 修的目标并不是这个内容本身 修戒修了 半天很多人会变成一种戒禁取 修定也是一样 很多人认为修定就能成佛 了 那也是没有认识到定是要进一步往上升的 佛在 三摩地王经 中明 确地说过 若修三摩地而不修慧的话 其三摩地与外道共 最后获得涅槃或称增上 唯三摩地不能成佛 慧断烦恼 我们平时所 说的因戒生定 由定发慧是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就是有戒能够引 发出定 但不是有了戒自然就有了定 同样道理你修了定 才能达到有效 的毗钵舍那 才能达到有效的观 而不是说你的定修成了 观自然也就成 了 它是一个前提条件 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 此中自增上与法增上与前面所归纳的增上的意思不同 是依据 从 约 就 而论 如果把这些法相名词区别一下 那么就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了 比如应 成派安立世俗法 名言分别增上安立 依据名言安立 自增上是依据自己 方面 法增上是依据佛法于所作罪羞耻为性 对于自己所作的罪 心中感 到羞耻叫做惭 羞耻的内容是什么 是以前自己所造的罪 靠什么力量产 生这种羞耻呢 依据自己或者依据佛法 这就是惭心所 惭心所的作用是 防息恶行所依 即防护与息灭恶行所依 ཁ ལ ཡ ད བ གང ཞ ན འཇ ག ར ན ག དབང ད བ ས ཏ ཁ ན མ ཐ བས འཛམ པའ 云何為愧 謂世增上 於所作罪羞恥為性 世增上中的世指他人 首先是羞耻的一种心理现象 羞耻的内容是所 造的罪 怕别人议论 于自曰惭 于他曰愧 以己而惭 以他而愧 29

30 净空法师解释惭愧 : 无惭是没良心, 无愧是不要脸 有愧无惭 : 当众不做坏事, 私下做坏事 有惭能够慎独 有愧的作用是防息恶行所依 མ ཆགས པ གང ཞ ན ཆགས པའ གཉ ན པ ས ཡ ད བ ང ཞ ང མ ལ ན པའ 云何無貪? 謂貪對治, 令深厭患無著為性 无贪是指对于三有轮回或者轮回之中种种所受用的资具产生厌离的一种心所, 是贪的正对治 无贪的作用是令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ཞ ས ང མ 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ཞ ས ང ག གཉ ན པ ས བ མས པའ 云何無瞋? 謂瞋對治, 以慈為性 慈是无嗔心所, 无嗔的作用是不害众生 གཏ མ ག མ 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གཏ མ ག ག གཉ ན པ ས ཡང དག པ ལ ཡང དག པར ར གས པའ 云何無癡? 謂癡對治, 以其如實正行為性 痴是对于对境, 你的认识产生了误区 相反如实正知就是如实地去了解它, 如实地去抉择它, 从而生起闻思修所成慧, 这样的状态就是无痴 བར ན འག ས གང ཞ ན ལ ལ འ གཉ ན པ ས དག བ ལ ས མས མང ན པར ས བའ 云何精進? 謂懈怠對治, 心於善品勇悍為性 精进的反义词是懈怠, 精进的对象一定是善法, 精进是做某事非常有热情 有意乐, 称为勇悍 有些佛典将精进分为三类 : 正精进 邪精进 不精进 一般来说, 佛典之中分类的方式有二种 : 一者, 体性门中分类 必须周遍, 无重复关系 ; 二者, 言诠门中分类, 不具严密性 如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 这便是言诠门中分类 胜义菩提心不是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是空性慧 又如般若波罗蜜多的分类 : 言诠门分四类 : 经般若 道般若 果般若和自性般若 根据瑜伽行中观自续派来说, 真正的般若只有果般若 自性般若是空性, 空性是无为法 果般若与道般若有一部分是空性, 即自性般若, 因为从所缘门与它特别相关, 所以将自性般若也称为般若 道般若是最后证得果般若的桥梁 道般若之前先要学习经般若 将精进分为正精进 邪精进 不精进是言诠门分类, 其实三者中只有正精进才是精进 邪精进不满足于心于善品, 不精进不满足于勇悍为性 精进还有一种言诠门的分类 : 披甲精进 摄善法精进 饶益有情精进 ཤ ན ད ས ངས པ གང ཞ ན གནས ངན ལ ན ག གཉ ན པ ས ལ ས དང ས མས ལས ས ར ང བ ཉ ད ད 云何輕安? 謂麁重對治, 身心調暢堪能為性 粗重有三义 :1 取恶趣, 引发恶趣 2 烦恼习气 3 身心不调畅不堪能 由于有轻安, 故可以舍弃种种粗重, 身心都达到特别适合行善的一种状态, 尤其指适合修禅定的状态 轻安的作用是以除障为业 何时才能 30

31 达到轻安呢 了知九住心的过程就会知道 བག ཡ 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བག མ ད པའ གཉ ན པ ས མ ཆགས པ ནས བར ན འག ས ཀ བར ད དག ལ གནས ནས མ དག བའ ཆ ས ས ང ཞ ང ད འ གཉ ན པ དག བའ ཆ ས ར མས བས མ པའ 云何不放逸 謂放逸對治 即是無貪乃至精進 依止此故 捨不 善法 及即修彼對治善法 不放逸是依止无贪 无嗔 无痴及精进这个善心所 不断串习而舍弃 不善法 不做坏事 做好事 不放逸的作用是以世出世间正行所依为业 不放逸与精进不同 精进必须有两个前提 一者必须是善法 二者必须以 勇悍为性 如果从反面来看这两个词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了 精进的反义词 是懈怠 懈怠是做善事心里提不起精神 不想做 不敢做 没有热情叫做 懈怠 但是懈怠的人不一定是放逸的人 放逸是勤于做坏事 放逸是比较 重的不善法 不放逸是指因为依止了无贪 无嗔 无痴以及精进 以精进 为前提 而对不善法有远离的作用 反过来对治不善法而修善法 所以不 放逸与精进二者是不一样的 བཏང ས མས གང ཞ ན མ ཆགས པ ནས བར ན འག ས ཀ བར ད དག ཉ ད ལ གནས ཤ ང ས མས མཉམ པ ཉ ད དང ས མས ར ལ ད འད ག པ དང ས མས ལ ན ག ས ག བ པ ཡང ཐ བ པ ས གང ག ཉ ན མ ངས པ ཅན ག ཆ ས ར མས བསལ ནས ཉ ན མ ངས པ ཅན མ ད པར གནས པ ཉ ད ད 云何為捨 謂即無貪乃至精進 依止此故 獲得所有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 心無發悟性 又由此故 於已除遣染污法中無染安住 此处的舍是行蕴所摄之舍 与受蕴所摄之舍不同 与平等舍也不相同 受舍舍的是苦与乐 行舍舍的是昏沉掉举 这种忽视昏沉掉举的前提是依 止无贪乃至精进 依止舍可以获得三种 心平等性 心正直性 心无发悟 性 心无发悟性即心无警觉性 藏文直译为心任运自如的状态 安慧菩萨 大乘广五蕴论 中言 又复由此 离诸杂染法 安住清净法 谓依无贪 无瞋 无痴 精进性故 或时远离昏沈掉举诸过失故 初得心平等 第一次 通过无贪 无嗔 无痴 精进 获得一种远离昏沉掉举的过失 这叫做初 得心平等 或时任运无勉励故 次得心正直 第一次获得一种远离昏沉掉举 的过失 可能要下好多功夫 心里还要提起正知正念 但是到了心正直这 个状态 你这个舍就会不需要特别的正知正念 自然能够达到任运的状态 或时远离诸杂染故 最后获得心无作用 最后连其他的杂染也没有了 即任 运自如 安慧菩萨藏文版比较全的 大乘广五蕴论 中是这样解释的 获 得心正直后再进一步修习 不长时间后连产生昏沉掉举的怀疑都没有了 完全处在无昏沉掉举的状态 就称为第三个心无发悟性 因此心平等性 31

32 心正直性 心无发悟性这三个词的层次是逐步递进的状态 安慧菩萨在这 里也说道 心正直性除了所谓的连怀疑都没有了 不但对于沉没和掉举你 不需要起正知正念去防护 能够非常自如地去防护 连生起沉没和掉举的 因 都可以达到没有任何励力地去操作去防护的状态 非常自如的状态 这就是心无发悟性 安慧菩萨又说 又由此中 予以除遣染污法中无染安住 这与刚才所说心无发悟性是相关的 由于心中具有心平等性 才能在除去贪 嗔 痴种种引起昏沉掉举的状态当中安住下来 如果没有这个舍心所的话 安住不下来 舍的作用是能引世出世间一切善法 ར མ པར མ འཚ བ གང ཞ ན ར མ པར འཚ བའ གཉ ན པ ས ས ང ར བའ 云何不害 謂害對治 以悲為性 不害是无嗔的一部分 在一般论典中我们说到慈悲时比较广的意义是 拔苦与乐 从体性门中解释慈与悲 慈是无嗔 悲是不害 五蕴论 中 对法的知识是前提 这样向前扩展就会比较明白 我们曾经说过陀罗尼的 体性 是以念慧为性 到此为止十一个善心所全部讲完 关于这十一个善心所 前面讲过一 切处 一切地 一切时 一切的时候 遍行心所满足这四个条件 别境心 所满足两个条件 一切处与一切地 善心所只满足一切地 其余的都不满 足 以下要讲的六根本烦恼与二十随烦恼 这些是四个条件都不满足 瑜 伽师地论 中言 问 如是诸心所 几依一切处 心生一切地一切时一切耶 答 五谓作意等 思为后边 问 哪些心法是一切处 一切地 一切时 一 切生呢 答 触 作意 受 想 思五种遍行心所 几依一切处 心生一 切地 非一切时 非一切耶 答亦五 谓欲等 慧为后边 几唯依善非一切 处 心生然一切地 非一切时 非一切耶 答谓信等 不害为后边 几唯依 染污非一切处 心生非一切地 非一切时 非一切耶 答谓贪等 不正知为 后边 几依一切处 心生非一切地 非一切时 非一切耶 答谓恶作等 伺 为后边 འད ད ཆགས གང ཞ ན ཉ བར ལ ན པའ ཕ ང པ ལ ལ མང ན པར ཞ ན པ དང ལ ག པར ཆགས པའ 云何為貪 謂於五取蘊染愛耽著為性 六根本烦恼是贪 嗔 慢 无明 见 疑 此中五取蕴指有漏的五蕴 与烦恼相应的五蕴 是缠缚轮回三界的意思 华莽班智达在 心与心所辨 析 中言 缘着有漏之境 耽著于此境难以分离 并非单纯地去追求它 希 望得到它 那是一般的欲心所 染爱耽著要更加严重一些 对象是五取蕴 贪的作用是生苦为业 贪心所与欲心所不同 欲心所通善恶 贪心所含贬 32

33 义的时候多些 ཁ ང ཁ བ གང ཞ ན ས མས ཅན ར མས ལ ཀ ན ནས མནར ས མས པའ 云何為瞋 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 华莽班智达在 心与心所辨析 中言 缘苦处法损害之心 具此行相住 不安隐 恶行所依为业之心所 嗔的对象可以是有情 也可以是苦 还有苦 所生处 心中遭受了损害 心里不安稳的这种状态 由种种不安稳的状态 就会做种种恶行 安慧菩萨的 大乘广五蕴论 中言 对有情心中产生一 种粗恶 粗恶这个词通粗糙 凶险 恶毒 不一定完全是对有情的损害 嗔的对象也不一定都是有情 比如在 阿毗达磨集论 阿毗达磨杂集 论 瑜伽师地论 中嗔的对象除了有情之外 也可以是苦或者苦聚 凡是对于这些同自己的心有违逆的东西 心中感觉到受到伤害了 这就叫 做嗔 由于这种嗔下一步就可能去思考打 杀等等恶行 从自己感觉受到 伤害到后面采取的一些行为都是嗔所摄 ང ར ལ གང ཞ ན ང ར ལ ར མ པ བད ན ས ང ར ལ དང ཆ བའ ང ར ལ དང ང ར ལ ལས ཀ ང ང ར ལ དང ངའ ས མ པའ ང ར ལ དང མང ན པའ ང ར ལ དང ཅ ང ཟད ས མ པའ ང ར ལ དང ལ ག པའ ང ར ལ ལ 云何為慢 所謂七慢 一慢 二過慢 三慢過慢 四我慢 五增 上慢 六卑慢 七邪慢 这里面出现两个慢 单独提出来时包括七种慢 具体提出来时第一种 也叫慢 这就是广义的慢与狭义的慢 ང ར ལ གང ཞ ན ཆ ང ང བས བདག ཆ བ འམ མཚ ངས པ དང མཚ ངས ས ས མ ད ས མས ཁ ངས པ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慢 謂於劣計己勝 或於等計己等 心高舉為性 慢皆是高举之义 但是高举的层次不同 对方不如自己 觉得自己很 了不起 或者对被夸赞的对象生起我与他不差什么 为什么我没有被夸赞? 这种就是慢的心理状态 虽说自己心里表现出来高举 但是还是符合实际 情况 确实别人不如自己或者自己同别人相等 ཆ བའ ང ར ལ གང ཞ ན མཚ ངས པ བས བདག ཆ བ འམ ཆ བ དང མཚ ངས ས ས མ ད ས མས ཁ ངས པ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過慢 謂於等計己勝 或於勝計己等 心高舉為性 明明自己与对方相等 自认为比对方强 或者对方明明比自己强 自 己却认为与对方相等 这种慢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ང ར ལ ལས ཀ ང ང ར ལ གང ཞ ན ཆ བ བས ཀ ང བདག ཆ འ ས མ ད ས མས ཁ ངས པ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慢過慢 謂於勝計己勝 心高舉為性 33

34 对方明明比自己厉害, 自己却认为比对方厉害 这种慢是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ངའ ས མ པའ ང ར ལ གང ཞ ན ཉ བར ལ ན པའ ཕ ང པ ལ པ ར མས ལ བདག གམ བདག ག ར ལ བའ ས མས ཁ ངས པ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我慢? 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 或為我所, 心高舉為性把五取蕴观成是我或者是我所, 有的人把识蕴观成是我, 剩下的色 受 想 行蕴观成是我所 有的人把色蕴观成是我, 剩下的受 想 行 识蕴观成是我所 自认为这样就非常了不起, 觉得很富足, 这样的高举就是我慢 མང ན པའ ང ར ལ གང ཞ ན ག ང མའ ཁ ད པར ཐ བ པར བ བ མ ཐ བ པར བདག ག ས ཐ བ བ ས མ ད ས མས ཁ ངས པ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增上慢? 謂於未得增上殊勝所證法中, 謂我已得, 心高舉為性 增上殊胜所证法是指初禅近分定以上, 如证得见道 阿罗汉包括神通 明明自己没有得到这些, 却称自己得到了, 就是增上慢 如何对治增上慢呢? 除了自己不被邪慧所染, 如贪求名利等等, 再有一定认真学习, 到底什么叫做得了禅定, 什么叫做得了圣果 ཅ ང ཟད ས མ པའ ང ར ལ གང ཞ ན ཁ ད པར ཆ ས འཕགས པ བས བདག ཅ ང ཟད ཆ ང ང ས མ ད ས མས ཁ ངས པ གང ཡ ན བའ 云何卑慢? 謂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 心高舉為性 明明别人比自己修得好得很多很多, 自己却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只不过比我厉害一点点, 确实承认自己不如别人, 但是认为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夸张, 只是不如别人一点点 由于卑慢会产生不敬重, 哪怕是对于自己的师长 ལ ག པའ ང ར ལ གང ཞ ན ཡ ན ཏན མ ཡ ན པ དང ལ ན པ ལ བདག ཡ ན ཏན དང ལ ན ན ས མ ད ས མས ཁ ངས པ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邪慢 謂實無德, 計己有德, 心高舉為性 མ ར ག པ གང ཞ ན ལས དང འབ ས བ དང བད ན པ དང དཀ ན མཆ ག ར མས མ ཤ ས པ ད ད ཡང ལ ན ཅ ག ས ས པ དང ཀ ན ཏ བར གས པའ 云何無明? 謂於業 果及諦 寶中無智為性 此復二種, 所謂俱生 分別所起 无明是心中没有智慧的一种状态, 尤其指对业 果 四谛 三宝不了知的状态 在唯识宗的安立中, 无明是别有其体的 无明与萨迦耶见不同, 萨迦耶见是一种很强烈的见解, 无明是心中蒙昧的一种状态 无明分二 : 34

35 俱生无明与分别所起的无明 此中分别特指受了某种宗义的影响而产生的 无明 俱生无明需要在修道才能断除 分别所起的无明在见道就可以断除 འད ད པ ན ས ད པའ འད ད ཆགས དང ཁ ང ཁ བ དང འད ད པ ན ས ད པའ མ ར ག པ ད དག ན མ དག བའ ར བ གས མ ས ཆགས པ དང ཞ ས ང དང གཏ མ ག མ དག བའ ར བའ 又欲纏貪 瞋及欲纏無明 名三不善根 謂貪不善根 瞋不善根 癡不善根 欲界所摄的无明是三不善根 色界 无色界的不善根不叫贪嗔痴不善 根 十不善根最后的其实不叫痴 应该称为邪见 05 大乘五蕴论 新课之前补充部分都加在前面相应之处 ལ བ གང ལཞ ན ལ བ ལ ས འཇ ག ཚགས ལ ལ བ དང མཐར འཛ ན པར ལ བ དང ལ ག པར ལ བ དང ལ བ མཆ ག ཏ འཛ ན པ དང ཚ ལ ཁ མས དང བར ལ ཞ གས མཆ ག ཏ འཛ ན པའ 云何為見 所謂五見 一 薩迦耶見 二 邊執見 三 邪見 四 見取 五 戒禁取 འཇ ག ཚགས ལ ལ བ གང ཞ ན ཉ བར ལ ན པའ ཕ ང པ ལ ར མས ལ བདག གམ བདག ག ར ལ བའ ཤ ས རབཉ ན མ ངས པ ཅན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薩迦耶見 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 或為我所 染污慧為性 见并不是独立的心所 是属于慧心所的支分 如萨迦耶见 以染污慧 为性 慧心所的作用为择法心所 以择法为性的心所 萨迦耶见所抉择的 对象是五取蕴 五取蕴即有漏五蕴 将内部的色 受 想 行 识观为我 及我所 有的人将思心所观成是我 因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依意而生 如果 认为思心所是我 行蕴一部分是我 其余四蕴半为我所 萨迦耶见即我见 身见 坏聚见 将能破坏的聚合体执为我与我所称为萨迦耶见 萨迦耶见 的作用为 一切见品所依为业 一切染污业都是以萨迦耶见为前提 萨迦耶见与无明有何关系 此中的无明特指与我执相关的无明 无明 分因果愚无明与真实愚无明 对世俗谛法的因果作用不了知称为因果愚无 明 对于胜义谛如无我等不了知称为真实愚无明 根据唯识宗观点 萨迦 耶见与无明我执是两回事 无明我执是萨迦耶见的前提 二者是递进的关 系 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言 如许萨迦耶见与无明异者 譬如盘绳 略降 黑暗 于绳实体不能明了 于彼遂起执蛇之觉 将房间漆黑的一种状态比喻 成为无明 将绳子误认为蛇的比较强烈的染污慧的心所比喻为萨迦耶见 2 中观应成派 法称菩萨的因明论宗认为二者无区别 萨迦耶见就是无 35

36 明我执 萨迦耶见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中观应成派也这样承许 如月称 菩萨在 入中论 中言 慧见烦恼诸过患 皆从萨迦耶见生 无论认为二者 是递进的关系还是一致的关系 通常都认为萨迦耶见是其它一切烦恼的根 源 因为有萨迦耶见或者无明我执 对自己相顺的一方就生贪心 对自己 不相顺的一方就生嗔心 由于坚执这种萨迦耶见或者无明我执 对于主张 无我的 主张性空的那一方就不相信了 所以对于开示空性 开示无我的 佛 圣僧等一切相关于佛法僧的事物都不相信 于是产生疑 邪见等等 所以 释量论 中言 有我则知他 我他分执嗔 由此等相系 起一切过失 因为坚执有我 便分出了真实的自与他 通过偏执自己这方产生贪 通过 偏执他人那方产生嗔 于这种心理相关联就产生其它的一些过失 生死轮 回是苦 苦的直接来源是业力 业力的来源是烦恼 烦恼的根源是无明我 执或者萨迦耶见 观空性的慧与无明我执二者是正对治 二者的所缘是一 行相正相反 所以 只有通过修空性慧 才能去除萨迦耶见 མཐར འཛ ན པར ལ བ གང ཞ ན ད ཉ ད ཀ དབང ད བས ཏ རག པའམ ཆད པར ལ བའ ཤ ས ར བ ཉ ན མ ངས པ ཅན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邊執見 謂即由彼增上力故 隨觀為常或復為斷 染污慧為 性 边执见是在萨迦耶见的基础上产生的 将五取蕴观为常或者观为断 边执见的作用是以障中道出离为业 就是没有办法认识到中道 五取蕴是 个聚合体 从它相续的角度而言 这个相续可以进行下去 如果相续不断 就满足非断 但是五取蕴本身是有为法 并没有自己主宰自己 自己决定 自己的特质 它是刹那生灭的 满足这个条件就是非常 没有今生来世的 作用 没有从因生果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 把这方面遮除就是非断 因此它所遮的非常与非断是不一样的 不是同一个东西既是常又是断 或 者既是非常又是非断 所以我们理解佛经的时候一定要加上简别语 佛教中的非有非无指的 是自性非有 缘起非无 有的是什么 无的是什么 是有非常明确的条件 的 我们执我的方式就是这样去认知的 有三个特点 1 常 2 一 3 自在 我们要去除的是有情相续中贪嗔痴的那种烦恼 许多人乃至于外道 认识到五蕴不是我的时候 会坚信心理现象是人的主宰 这就是自在 自 在的意思就是主宰 我们所谓的破我执 破的不是名言之上的我 破的是 我们内心当中从无始以来坚固执持现实当中的五蕴这些为常 为一 为自 在 或者往上部宗说的话 执为能取所取异体空 执为自性实有等等 破 36

37 的是这个, 破的不是名言 名言中的这些东西既不可破也不必破, 这是我们应成派非常强调的一点 但是唯识宗不是这样认为的, 唯识宗认为名言是要破的 执我为常 为一 为自在只能有两种结果, 第一, 当我死了或者闷绝时那就认为断了 第二, 我的附属的身心现象断了, 实际上我没有断, 生生世世在投胎, 投胎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没有变化 一个是常一个是断 佛教到底是否承许有灵魂呢? 其实那都只是一个名词, 佛教不承许外道所说的灵魂是不变的, 是恒常的, 是不附带其它条件的 我们承许的中有其实与我们这一世的五蕴身是一样的, 只不过是换了一种状态而已, 它也是刹那生灭的, 而不是不变的 恒常的 不需要因缘的 佛教中的犊子部承许 : 五蕴与我是非一非异 他们所承许的非一非异与我们所说的非一非异还不太一样 生死轮回不可能没有主体, 是完全不讲条件的非一非异 他说生死轮回不可能没有一个主体, 既然说没有主体的话, 我也只能说它是存在, 如果承许常 一 自在的存在, 则与无我又是相违背的 所以五蕴与我只能是非一非异, 我既是有又是没有 其实如果非一非异只能是无 分条件地讲就比较明确些 : 非有是非有的什么东西, 非无是非无的什么东西 ལ ག པར ལ བ གང ཞ ན ར འམ འབ ས བ འམ བ ད པ ལ ས ར བ འད བས པ དང ཡ ད པའ དང ས པ ལ འཇ ག པའ ཤ ས རབ ཉ ན མ ངས པ ཅན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邪見? 謂或謗因, 或復謗果, 或謗作用, 或壞善事, 染污慧為性 邪见的第一种是谤因, 安慧菩萨的 大乘广五蕴论 中的解释, 谤因和谤果都是针对十二缘起来说的, 谤因与谤果二者加在一起就是毁谤十二缘起, 谤因即是谤十二缘起之中的五支 : 无明 爱 取此三属于烦恼的范畴, 行和有是业的范畴 谤果即是谤十二缘起中其余的七支 : 识 名色 六处 触 生 老 死 还有另一种解释 : 认为没有善业恶业这叫谤因, 认为没有善行恶行这叫谤果 谤作用是指谤无此生来世, 无父母, 无化生有情, 比如说认为没有中有 坏善事如谤世间无阿罗汉, 没有修道证果的这种作用 我们说邪见是许多问题的来源, 尤其是上品邪见, 比如一阐提, 可以断善根, 涅槃经 翻译出来之前, 中国佛教很长时间干脆就认为一阐提不能成佛, 玄奘法师也这样认为 唯识宗承许五种种姓, 其中一种是无种姓, 无种姓就是断善根 所谓的上品邪见就是断善根的表现 但是中品邪见与下品邪见是不是不太容易发生呢? 其实也不是, 在我们心里说不定什 37

38 么时候就冒出来了 ལ བ མཆ ག ཏ འཛ ན པ གང ཞ ན ལ བ ར མ པ གས མ པ ད དག ཉ ད དང ད འ གནས ཕ ང པ ར མས ལ མཆ ག དང གཙ བ དང ཁ ད པར ད འཕགས པ དང དམ པར ལ བའ ཤ ས རབ ཉ ན མ ངས པ ཅན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見取 謂即於三見及彼所依諸蘊 隨觀為最為上 為勝 為 極 染污慧為性 见取见就是把萨迦耶见 边执见 邪见观为最好的 最为殊胜的 最 妙的 及彼所依诸蕴指的是说那些萨迦耶见 边执见 邪见的人 认为这 些人也是最好的 最殊胜的 以上两种就是见取见 见取见的体性是染污 慧 ཚ ལ ཁ མས དང བར ལ ཞ གས མཆ ག ཏ འཛ ན པ གང ཞ ན ཚ ལ ཁ མས དང བར ལ ཞ གས དང ད འ གནས ཕ ང པ ར མས ལ དག པ དང ག ལ བ དང ང ས པར འབ ན པར ལ བའ ཤ ས རབ ཉ ན མ ངས པ ཅན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戒禁取 謂於戒禁及彼所依諸蘊 隨觀為清淨 為解脫 為 出離 染污慧為性 安慧菩萨的 大乘广五蕴论 中言 戒者 谓以恶见为先 离七种恶 七种恶指的是杀生 偷盗 邪淫 妄言 两舌 恶口 绮语 离这七种恶 是以恶见为前提的 是以错误的认知为前提的 比如说外道的一些见解 ཐ ཚམ གང ཞ ན བད ན པ ལ ས གས པ ལ གང ཡ ད གཉ ས ཟ བའ 云何為疑 謂於諦等猶豫為性 疑的作用是不生善法 我们在学习心类学时学到一种犹豫识 就是五 种非量之一 犹豫识分三 偏于否定 肯定与否定各占一半 偏于肯定 中观四百论 中说 哪怕你对般若空性生起一点疑心 也有无量无边的 功德 至少你关注了空性 通过你关注这个问题 进一步去思考 去学习 你就会从否定占多数 肯定占少数变成肯定 否定平均 再学习再思考 你可能就变成肯定占多数 否定占少数 继续努力可能就变成一种伺察识 伺察识变成比度 比度变成比量 然后现量 这样一步一步提高 比如一个人听佛法 第一次什么也没听进去就走了 这个时候叫做显而未 定时 就是在眼前出现了 但是没有引起注意 第二次再听法时 好像比 第一次引起一些注意 但是也没听得太懂 这相当于犹豫识 这时的犹豫 识是否定占大多数 肯定占少数的犹豫识 再进一步学习佛法后 觉得还 挺有道理 这时变成肯定否定各占一半的犹豫识 再进一步学习认为讲得 真有道理 这就是肯定占大多数 否定占少数 然后就一直坚持学习 表 现得非常精进 这时候就是伺察识 终于有一天他通过修习空性之理 断 38

39 除疑惑生起决断, 那就是比量 比量生起下一刹那就是进入比度再决识 通过修行以空性为所缘的比度再决识就可以进入加行道 终于有一天能够现证空性, 那就是现量, 现量第二刹那进入修道就是现前再决识 ཉ ན མ ངས བ ད དག ལས ལ བ འ ག མ གས མ དང ཐ ཚ མ ན ཀ ན ཏ བར གས པའ ལ ག མ ན ལ ན ཅ ག ས ས པ དང ཀ ན ཏ བར གས པའ 諸煩惱中, 後三見及疑惟分別起, 餘通俱生及分別起 这一观点是唯识宗的见解, 有说一切有部与 俱舍论 里面不是这样承许的 后三见邪见 见取 戒禁取再加上疑, 这些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得到, 如果没有学过的话, 不会真实地生起这几种见解 我们平时所说的批判外道, 其实是批判我们自身中隐藏的那种外道的思想, 外道是将萨迦耶见理论化, 是内心我执的一种扩大化 外道的观点其实都是我们内心里的一些影子 所以这四种是只通分别而起, 其余的烦恼是既有俱生又有分别 ཁ བ གང ཞ ན འཕ ལ ད གན ད པ བ ད པ ལ གནས ཏ གང ས མས ཀ ཀ ན ནས མནར ས མས པའ 云何為忿? 謂遇現前不饒益事, 心損惱為性 这些随烦恼只是前六种根本烦恼的支分 在 瑜伽师地论 中有这样一句话, 无惭 无愧 不信 懈怠这四个随烦恼似乎是可以独立而有的, 剩下的都是假立而有的, 比如忿 恨 恼 嫉 害这五个是嗔的支分, 悭 憍 掉举这三个是贪的支分, 覆 诳 谄 昏沉 妄念 散乱 恶慧 睡眠 恶作这九个是痴的支分 我们可以把二十个随烦恼分成三段 : 第一段是忿 恨 覆 恼 嫉 悭 谄 诳 害 憍这十个叫做小随烦恼 无惭 无愧为中随烦恼, 昏沉 掉举 不信 懈怠 放逸 妄念 散乱 不正知这八个为大随烦恼 各别而起的烦恼是小随烦恼 凡是烦恼都是无无惭无愧的 小随烦恼不是共同发生作用, 是各别发生作用, 为修所断, 各别起现行 无惭无愧是遍于一切的恶心, 所以称为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遍一切染污心, 不仅仅遍于恶心, 凡是染污心都有这样的烦恼, 所以称之为大随烦恼 ཁ བ གང ཞ ན འཕ ལ ད གན ད པ བ ད པ ལ གནས ཏ གང ས མས ཀ ཀ ན ནས མནར ས མས པའ 云何為忿? 謂遇現前不饒益事, 心損惱為性 瑜伽师地论 中言 : 若嗔恚缠能令面貌惨裂奋发, 说名为忿 ཁ ན ད འཛ ན པ གང ཞ ན མད ད བར འཛ ན པའ 云何為恨? 謂結怨不捨為性 འཆབ པ གང ཞ ན བདག ག ཁ ན མ ཐ བ མཁ ད པའ 云何為覆? 謂於自罪覆藏為性 前面的忿与恨是嗔的支分, 覆是痴的支分 不肯忏悔自己的罪过, 掩 39

40 盖自己所犯的罪过称为覆 如果不发露忏悔 这个罪就会无穷尽地增长 འཚ ག པ གང ཞ ན ཚ ག བར ང པ ས ཞ ར འད བས པ ཉ ད ད 云何為惱 謂發暴惡言尤蛆為性 有时将尤蛆译成陵犯 ཕ ག ད ག གང ཞ ན གཞན ག ཕ ན ས མ ཚགས པ ལ ས མས ཁ ང ནས འཁ ག པའ 云何為嫉 謂於他盛事心妬為性 别人好的方面自己看着不舒服称为嫉 随喜是嫉的正对治 见到别人 的盛事心里产生随喜 功德会增长 宗喀巴大师曾经说过 世上最容易 最高效的造积福报的方法就是随喜 也许你随喜的功德比对方还大 因为 如果对方做善事的前行 正行 结行不是很圆满 动机不是很纯正 如果 你发菩提心来随喜的话 你的功德比他还大 如果你不随喜别人的善行 反而嫉妒 不仅不占便宜 反而本来有的功德也就没有了 所以随喜是件 非常好的事情 而且随喜不要只在心中随喜 也要在口头上说 在行动上 表现出来 嫉是嗔的支分 ས ར ས གང ཞ ན ས ན པ དང མ མཐ ན པའ ས མས ཀ ས ཀ ན ཏ འཛ ན པའ 云何為慳 謂施相違 心悋為性 自己拥有的东西不肯拿出来给别人称为悭 安慧菩萨的 大乘广五蕴 论 中言 云何悭 谓施相违 心吝为性 谓于财等 生吝惜故 不能惠施 如是为悭 心遍执着利养众具 是贪之分 与无厌足 所依为业 无厌足者 由悭吝故 非所用物 犹恒积聚 悭的作用是以无厌足所依为业 是贪的支 分 ས གང ཞ ན གཞན ས བ ཡང དག པ མ ཡ ན པའ ད ན ས ན པའ 云何為誑 謂為誑他 詐現不實事為性 明明自己没有功德 装作自己有功德 是贪的支分 诳的作用是以邪 命所依为业 གཡ གང ཞ ན བདག ག ཉ ས པ བཅབ པའ ཐབས གཟ ང ས ས མས ག ག བའ 云何為諂 謂覆藏自過方便所攝 心曲為性 谄是用别的方法将自己的错误掩盖过去 覆 仅仅是不发露 谄的作 用是障正教授所依为业 属于贪与痴的支分 ར གས པ གང ཞ ན བདག ག ཕ ན ས མ ཚགས པ ལ ཆགས པའ རབ ཏ དགའ བ ད ས མས ཡ ངས ས འཛ ན པའ 云何為憍 謂於自盛事染著倨傲心恃為性 此处的盛事指有漏盛事 如年轻 长寿 健康 财丰 位高等等 属 于贪的支分 憍与慢是有区别的 慢是独立的心所 以高举为性 憍是凭 40

41 借某事而居功 属于贪的范畴 总体来说慢是与别人对比产生的 憍不一 定与别人对比 自己就觉得很满足 了不起 ར མ པར འཚ བ གང ཞ ན ས མས ཅན ར མས ལ ར མ པར ཐ འཚམས པའ 云何為害 謂於諸有情損惱為性 非常强烈的一种嗔就是害 是嗔的支分 这几个嗔的支分有程度上的 不同 最开始是忿 觉得自己受到伤害 接下来觉得自己受伤害的心念念 不舍 持续下去 就是恨 恨再继续下去可以发展为两种 一个是恼会导 致骂人 一个是害会导致打人 当然恼与害都是嗔心所 还没有落实到行 动上 再往前发展就是思心所了 就是决定去做打或者骂的动作 因此这 些心所对我们的烦恼都会有对治的作用 尽量将这些烦恼消灭在萌芽状态 例如最开始忿的时候 想方设法不要让它发展成恨 不要记仇 多想想对 方怎么怎么好 想一想也就会过去了 即使是恨心所 也不要让它发展成 恼和害 再不要发展成为思心所 若发展成思心所就无法挽回了 因为会 决定采取行动了 以上是十个小随烦恼 是因各别现行而起的 俱舍论 中言 如是 类法唯修所断 意识地起 无明相应 各别现行 故名为小烦恼地法 ང ཚ མ 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ཁ ན མ ཐ བས བདག ལ མ འཛམ པའ 云何無慚 謂於所作罪不自羞恥為性 ཁ ལ མ 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ཁ ན མ ཐ བས གཞན ལ མ འཛམ པའ 云何無愧 謂於所作罪不羞恥他為性 无惭无愧都是贪 嗔 痴的一部分 无惭无愧遍于一切不善心 ར གས པ གང ཞ ན ས མས ལས ས མ ར ང བ ས བ ང བ ཉ ད ད 云何惛沈 謂心不調暢 無所堪能 蒙昧為性 心不调畅是指心中舒展不开 做善事做不了 承担不起来称为无所堪 能 心中蒙昧昏暗的一种状态称为昏沉 昏沉的作用是障自己修观 障毗 钵舍那 昏沉是痴的支分 ར 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ས མས ར མ པར མ ཞ བའ 云何掉舉 謂心不寂靜為性 掉举是心躁动的一种状态 掉举是由贪导致的 追忆以前的游戏 欢 笑等事 使自己的心不寂静 打坐时之所以会有掉举产生 是因为有贪 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言 掉举如 集论 云 云何掉举 净相随转 贪 分所摄 心不静照 障止为业 此中有三 一者 所缘 可爱净境 二者 行相 心不寂静向外流散 是贪分中趣境爱相 三者 作业 能障其心安住 所缘 于内所缘令心住时 由贪色 声等之掉举 于境牵心令不自在 贪爱 41

42 散乱 具体修行的时候 昏沉就把它扩大为沉没 沉没与掉举有粗细之分 观所缘观不清楚是粗的昏沉 对所缘能观清楚但是无法认明是细的昏沉 མ ད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ལས དང འབ ས བ དང བད ན པ དང དཀ ན མཆ ག ར མས ལ ཡ ད མ ཆ ས པ དང ས མས མ དད པ ས དད པའ མ མཐ ན པའ ཕ གས ས 云何不信 謂信所對治 於業果等不正信順 心不清淨為性 信是心里非常明洁非常清净的一种状态 单纯的一种信解 单纯的一 种认知或者一种慧心所称不上信 心中对四谛 三宝 业果非常契合才能 称得上是信 不信不仅同它不契合而且心中不清净 是痴的支分 ལ ལ གང ཞ ན དག བ ལ ས མས མང ན པར ས བ མ ད པ ས བར ན འག ས ཀ མ མཐ ན པའ ཕ གས ས 云何懈怠 謂精進所治 於諸善品心不勇猛為性 བག མ 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ཆགས པ དང ཞ ས ང དང གཏ མ ག དང ལ ལ གང ཡ ན པ དག ག ས ཉ ན མ ངས པ ལས ས མས མ ས ང བ དང དག བ མ བས མ པའ 云何放逸 謂即由貪瞋癡懈怠故 於諸煩惱心不防護 於諸善品 不能修習為性 放逸是依于贪嗔痴而产生的 懈怠没有放逸那么严重 懈怠是放逸的基础 བར ད ངས པ གང ཞ ན ད ན པ ཉ ན མ ངས ཅན ཏ དག བ ལ མ གསལ བའ 云何失念 謂染污念 於諸善法不能明記為性 ར མ པར གཡ ང བ གང ཞ ན འད ད ཆགས དང ཞ ས ང དང གཏ མ ག ག ཆ ཤས ཀ ས འད ད པའ ཡ ན ཏན ལ པ དག ལ གང ས མས ར མ པར འཕ བའ 失念并不是没有念 而是充满染污念 失念的作用是不能记忆教授 与散乱所依为业 障碍所知才是所知障 所知本身不是障 去除所知障是 把自己以前不知道的善法都生起 ར མ པར གཡ ང བ གང ཞ ན འད ད ཆགས དང ཞ ས ང དང གཏ མ ག ག ཆ ཤས ཀ ས འད ད པའ ཡ ན ཏན ལ པ དག ལ གང ས མས ར མ པར འཕ བའ 云何散亂 謂貪瞋癡分 心流蕩為性 散乱属贪嗔痴的支分 与掉举相比 掉举是贪的支分 散乱不一定让 心躁动 但是掉举由贪令心躁动而流散 ཤ ས བཞ ན མ ཡ ན པ གང ཞ ན ཉ ན མ ངས པ དང མཚ ངས པར ལ ན པའ ཤ ས རབ ས ད ས ལ ས དང ངག དང ཡ ད ཀ ས ད པ ལ མ ཤ ས བཞ ན ད འཇ ག པའ 云何不正知 謂於身語意現前行中不正依住為性 是与烦恼相应的一种慧 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愚痴 不知道自己在做什 么 心里提不起警觉来 以下是四个不定心所 通三性 恶作 后悔 睡眠 寻 伺 42

43 འག 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ཡ ད ལ གཅགས པའ 云何惡作? 謂心變悔為性 通于善 不善和无记 གཉ ད གང ཞ ན འཇ ག པ རང དབང མ ད པར ས མས ས ད པའ 云何睡眠? 謂不自在轉, 心極昧略為性 没有心力支配自己去做事情, 睡眠也通于善 不善和无记 假如通过睡眠长养身心, 打开自己昧略和不自在转的状态, 让自己进一步修习佛法, 那就是善的睡眠 相反睡得太多, 让自己的心情特别沉重, 就是不善的睡眠 其它的一般的就是无记的 不能单纯讨论睡眠是好的还是坏的, 得分情况来讨论这个问题 ར ག པ གང ཞ ན ཀ ན ཏ ཚ ལ བའ ཡ ད ཀ ས བར ད པ ས ས མས པ དང ཤ ས རབ ཀ བ བ ག གང ས མས ར ང པའ 云何為尋? 謂能尋求意言分別思慧差別, 令心麁為性 寻求意言分别是寻求推测此为何者? 意言是心中的活动, 相似诠说故为意言 意言分别是寻伺对象的概念 含义 其体性是思慧差别, 思心所与慧心所 令心造作为思, 让心动起来, 有些造作有些行为即为思 ; 慧者择法为性, 辨别 如果是思心所增上的, 就是思的差别, 如果是慧心所增上的, 就是慧的差别 在心中推测是思的部分, 在心中不推测是慧的部分 有时既有推测又有不推测, 思与慧都有 寻当中应该是既有思又有慧 思是你能做辨别, 慧是做辨别的结果 如是没有思就没办法去抉择, 如果没有慧那么抉择就没有结果 有些人多思多虑, 经常在考虑问题, 可是考虑半天也没有结果, 这是缺乏慧的表现 还有比如见空性的现观, 那是慧多而寻伺少, 寻伺在之前就完成了, 现证空性的时候是慧多 寻所推测的名词概念的含义是比较粗的现象 དཔ 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ས ས ར ར ག པའ ཡ ད ཀ ས བར ད པ ས ད བཞ ན ད གང ས མས ཞ བ པའ 云何為伺? 謂能伺察意言分別思慧差別, 令心細為性 有的论典上解释寻与伺的差别 : 敲钟时, 大声为寻, 回音为伺 寻词在藏文中与分别是一个词 宗喀巴大师在 金鬘论 中归纳了三种分别 :1 寻即是分别 俱舍论 将这种分别分为三种 : 自性分别 计度分别, 随念分别 自性分别体唯是寻, 计度分别是意识相应的散慧, 非定中之慧 无分别是定中状态 随念分别是若定若散, 与第六意识相应的念心所 经论中经常说前五识是无分别的, 可是前五识有时与寻相应, 但是它本身不是寻, 因此我们有时候认为它有寻伺分别 前五识只有自性分别, 但是没有计度分别和随念分 43

44 别 因为计度分别和随念分别都是与第六意识相应 2 杂缘名义之分别 : 出自 释量论, 一个心识是带着名与义来缘境界的 比如现量是无分别, 比量是有分别 现量不需要杂缘名义, 比如说眼识见色, 不需要概念, 也不需要词义, 没有学过房子这个词, 看见房子之后一样能反应出来那是房子 加进去第六意识进一步推理房子有什么功能有什么作用, 那就是有分别, 名与义夹杂着作用就是有分别 我们没有见空性, 是用比量来缘空性的, 是有分别的 瑜伽现量见到的空性是不需要名和义的 3 二取分别 : 辩中边论 最能体现唯识宗最核心的特点 只要是三界心 心所所摄的都是属于虚妄分别的范畴 只要心 心所呈现出二取异体有的就是虚妄分别 一般来讲, 所说的无分别, 是指哪一种分别, 一定要仔细简别 比如见道以下的人, 我们在用眼睛看种种颜色和形状的时候是有分别还是无分别? 既是有分别, 又是无分别 无的是杂缘名义的分别, 有的是二取分别 再如加行无分别智, 也就是修加行道时缘空性的修所成慧, 也是有分别的 因为他所修的空性不是现见, 而是通过判断推理得出来的, 因此它是杂缘名义的分别 从它本身来看也是有二取的分别, 没有现证空性, 因此从浅层的角度来说仍然带有二取, 但是从它认知的内容来看, 已经把二取异体空作为所缘的对象, 已经认识无分别了, 往上再一步步修到见道, 不管是能观还是所观都是无分别 因此我们说加行道的慧有时候叫做有分别, 有的时候叫做无分别慧, 总而言之, 从本身体性角度是有分别的, 从认知内容的角度是无分别的 学习佛法破的是能取所取异体空的分别, 不是那些意识, 如果念与慧没有的话, 根本什么也做不了 中观宗承许破的是谛实有 06 大乘五蕴论 总结一下前面讲的内容, 在这些心所有法里面是如何通三性的, 即善 不善 无记 51 个心所中有 14 个是通三性的 : 触 作意 受 想 思的五遍行心所, 欲 信解 念 定 慧的五别境心所, 恶作 睡眠 寻 伺四个不定心所 有 16 个心所通二性, 不善与无记, 即根本烦恼中贪 慢 疑 无明 见 比如说贪, 若是非常强烈的一种贪, 想夺取他人所爱的一种程度, 这就是不善心所的贪 如果不是那么强烈, 只是一般的对三有的贪着, 是有覆无记的贪, 其它的心所也是如此 又如不正见, 如果到了上品邪见的程度, 污毁三宝 诽谤业果的程度便是不善的心所, 如果是一般的不正见是有覆无记 随烦恼中有 11 个心所, 通不善与无记二性, 即谄 诳 憍 昏沉 掉举 不信 懈怠 放逸 妄念 散乱 不正知 心所中 44

45 有 21 个只通一性 其中 11 个善心所只通善心 即信 惭 愧 无贪 无 嗔 无痴 精进 轻安 不放逸 舍 不害 有 10 个只通不善 嗔 恨 忿 覆 恼 嫉 悭 害 无惭 无愧 ས མས དང མ ལ ན པའ འད བ ད ར མས གང ཞ ན གང དག གཟ གས དང ས མས ལས བ ང བའ གནས ས བས ལ གདགས པ ས ད ཉ ད དང གཞན ད མ གདགས ས 云何心不相應行 謂依色 心 心法分位 但假建立 不可施設 決定異性及不異性 一切有为法分心法 心所有法 心不相应行法 色法 无为法 心不 相应行法是依于色法 心法 心所有法而建立的 既不能说心不相行法与 此三种相同 也不能说完全不同 凡是心所有法必须满足五个平等 一者 所依平等 二者 所缘平等 三者 行相平等 四者 时平等 五者 事 平等 满足这五个平等是心所有法 不满足这五个平等同时又不是色法的 就是心不相应行法 有为法分为三种 心法 色法 不相应行法 ད དག ཀ ང གང ཞ ན ཐ བ པ དང འད ཤ ས མ ད པའ ས མས པར འཇ ག པ དང འག ག པའ ས མས པར འཇ ག པ དང འད ཤ ས མ ད པ དང ས ག ག དབང པ དང ར ས མཐ ན པ དང ས བ དང གནས པ དང མ ར ག པ ཉ ད དང མ ང ག ཚགས དང ཚ ག ག ཚགས དང ཡ ག འ ཚགས དང ས ས འ ས བ ཉ ད དང ད ལ བ འ ཆ དང མཐ ན པ དག ག 彼復云何 謂得 無想等至 滅盡等至 無想所有 命根 眾同 分 生 老 住 無常 名身 句身 文身 異生性 如是等類 除了以上这些不相应行之外 还有如 补特伽罗 种子 ད ལ ཐ བ པ གང ཞ ན ར ད པ དང ལ ན པའ ད ཡང ས བ ན དང དབང དང མང ན ད ག ར པ དང ཅ ར གས ས ས ར ར 云何為得 謂若獲 若成就 此復三種 謂若種子 若自在 若 現前 如其所應 安慧菩萨藏文 大乘广五蕴论 中言 昔所未得 初得谓获 第二刹那等中 诸所获有 是为成就 成就是随逐义 是故得生坚持得以成就 得分为二 第一刹那新有与保持下去继续有 得既不是心也不是色 时间 与空间都是不相应行 因其无滞碍 成就亦分三 种子成就 自在成就 现前成就 种子成就是指初刹那得 乃至以此获得自在 亦为得亦为成就 种子本身既可以称之为获又可以称之为成就 自在成就和现前成就只是成 就而不是种子 成唯识论 中言 为本识 阿赖耶识 中亲生自果功能差 别 安慧菩萨藏文 大乘广五蕴论 中言 诸善 不善及无记法 于心识中 未来生出同类诸法功能差别 称为种子 在安慧菩萨的五蕴论中只说了在心 识中 没有强调在阿赖耶识中 其实经部宗也经常引用种子的说法 包括 45

46 法称论师那时的唯识也用种子, 很少提到阿赖耶识, 无论在第六识上有没有一个独立的阿赖耶识, 有人认为阿赖耶识就是第六意识的一部分, 或者是它的一种功能 随教行唯识宗承认异体阿赖耶识, 就是单独的一个阿赖耶识, 无论如何, 它都是心识中的一个功能差别, 既然阿赖耶识是一种功能或者是一种习气, 这种功能或者习气能够生出未来之法, 它与现在你正在做的事情所形成的种子显然不同时, 仅从这一点看就不满足心与心所之类的特征 下面进一步解释种子成就 自在成就 现前成就 种子成就指任何一法, 虽然说还没有完全变成现实, 只要这个法的种子在心中已经形成, 那么这个法一切的形成和发展都观待这个种子 烦恼是心所, 烦恼习气是种子 自在成就比如说加行所生善法, 如静虑 解脱 三摩地, 这些成就不是那么容易得到, 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获得, 这些法修成后就是自在成就 现前成就是不管什么法, 所有这些蕴界处的法, 凡是现前的不管是善法 不善法还是无记法, 都是现前成就, 或者称为现行成就 关于得或者称为获或者称为成就, 这种不相应行必须观待有情相续来说, 也可以说得到涅槃 得到解脱等等, 实际上就是得到无为法当中的择灭与非择灭 འད ཤ ས མ ད པའ ས མས པར འཇ ག པ གང ཞ ན དག ར ས ཀ འད ད ཆགས དང བ ལ ལ ག ང མའ མ ཡ ན པ འབ ང བའ འད ཤ ས མང ན ད བཏང བའ འད ཤ ས ཡ ད ལ བ ད པས ས མས དང ས མས ལས བ ང བའ ཆ ས བར ན པ མ ཡ ན པ ར མས འག པ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無想等至? 謂已離遍淨貪, 未離上貪, 由出離想作意為先, 不恒現行心 心法滅為性 等持只通有心, 等至既通有心也通无心 说一切有部中承许无想等至与灭尽等至根本上是没有心的, 只是类似于定的一种状态而翻译成为定 天分三层 : 欲界天 色界天 无色界天 欲界六天 : 四天王天 忉利天 ( 三十三天 ) 夜摩天 兜率天 ( 喜足天 ) 化乐天 他化自在天 色界天分四, 初禅天分三 : 梵众天 梵辅天 大梵天 ; 二禅天分三 : 少光天 无量光天 极光净天 ; 三禅天分三 : 少净天 无量净天 遍净天 ; 四禅天分八 : 无云天 福生天 广果天 ( 前三为凡夫所居天 ) 无烦天 无热天 善现天 善见天 色究竟天 ( 五净居天 ) 已离遍净贪 即三禅的天乃至于最高一层的贪都已经断除了, 但是第四禅以上的天没有断除 由出离想作意为先, 第四静虑的特点是无寻 无伺 无苦 无乐 无出入息, 第四静虑是舍念清净地, 他认为还在这个世间, 还没有脱离轮回, 他认为想是一切罪过的源头, 或者干脆认为所有心识就是罪过的源头 这样就有了出离想的作意, 其实是想要将想所摄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灭除, 由这种作意来修 46

47 无想等至, 导致 不恒现行心 心法灭为性, 这样暂时遮止自己的心理活动, 这样的一种毫无心思 毫无心理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因为这是 大乘五蕴论 所以加上 不恒现行心心法灭 不恒现行心 心法灭为性 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前六识和前六识相应的心与心所 唯识宗在第六识的基础上又提出第七识与第八识 只要有我执与我见就有末那识, 成佛时就没有了阿赖耶识, 确切地说阿赖耶识转化成为大圆镜智 修无想定只是暂时将比较强烈的现行遮止, 内部的我执一分也没有断, 因此末那识仍然在, 有末那识, 有阿赖耶识 这就是恒时心 心法还是有, 不恒现行是前六识, 因为这六识有时候就断, 比如在无想定时不恒现行就断了, 所以要加一个不恒现行, 唯识宗的特点就体现出来了 首先无想等至压伏烦恼到了已离遍净贪的程度 འག ག པའ ས མས པར འཇ ག པ གང ཞ ན ཅ ཡང མ ད པའ ས མཆ ད ཀ འད ད ཆགས དང བ ལ ལ ས ད པའ ར མ ལས ག ན ད བས ད པའ གནས པར འད ཤ ས ས ན ད བཏང བའ ཡ ད ལ བ ད པས ས མས དང ས མས ལས བ ང བའ ཆ ས བར ན པ མ ཡ ན པ ར མས དང བར ན པ ར མས ལས ཀ ང ཁ ཅ ག འག ག པ གང ཡ ན པའ 云何滅盡等至? 謂已離無所有處貪, 從第一有更求勝進, 由止息想作意為先, 不恒現行及恒行一分心 心法滅為性 灭尽等至与无想等至不同之处 : 无想等至相当于四禅的位置, 灭尽等至的位置相当于非想非非想处天, 其实这个时候他应该把自己所有的烦恼都断了, 但是他想暂时先安静安静, 这时他就处于由止息想作意为先的状态 前面的无想等至是出离想, 确实认为心理活动是一切烦恼的来源, 灭尽定是止息想, 因为是阿罗汉等圣者所修, 圣者非常明白地认为一切烦恼的根源并不是所有心理活动, 而是我执, 他止息自己的心理活动是为了得到一点暂时的安宁, 所以说是止息想作意为先, 不叫做出离想作意为先, 所以修这个定, 这个定导致什么结果呢? 不恒现行及恒行一分心 心法灭为性 无想等至是前六识以及前六识的心所都灭了, 灭尽等至前六识以及前六识的心所也都灭了, 还有恒行一分, 恒行一分指的是第七识, 因为他是圣者, 既然是圣者就修无我, 修无我断除我执, 与我执相应的是第七识 第七识是专门执我的, 圣者的我执当然已经消除了, 尽管如此末那识是停住了, 阿赖耶识是停不掉的, 因为阿赖耶识覆藏一切种子 灭掉的是前六识以及与之相应的心所, 还有第七识以及与之相应的心所, 第八识没有灭掉, 叫做灭尽等至 འད ཤ ས མ ད པ གང ཞ ན འད ཤ ས མ ད པའ ས མས པར འཇ ག པའ འབ ས བ ས འད ཤ ས མ ད པའ ས མས ཅན ག ཁ ད ཀ ལ ར མས ཀ ནང ད བས ད པའ ས མས དང ས མས ལས བ ང བའ ཆ ས བར ན པ 47

ད ང ང ས ར མ འབ ད ཀ དཀའ འག ལ དག ངས པའ ད ན རབ ཏ གསལ བར བ ད པའ ས ན མ ཞ ས བ བ བཞ གས ས མཛད པ པ ར ལ དབང དག འད ན ར མཚ མཆ ག བར ད བ ད ང བ དང ང ས པའ ད ན དགའ ལ ན བ ང ར དཔ མཛ ད ཁང ད བ ཕ ང ད ན བར ད པ GADEN JANGTSE

More information

གཞང འབ མ ན ཅ ཞ ག ཡ ན ནམ ད ན དང ས ཐ ག གཞང འབ མ ཞ ས པ ན གཞང ལམ མམ ཁ གསལ བ ར བཤད ན ར བ ལམ ལ ར འམ འབ མ པ ཆགས པར ག གཉ མ གཞང འབ མ བ ཡ ན གཡ ན ང ས ས ཡ ད པའ པར

གཞང འབ མ ན ཅ ཞ ག ཡ ན ནམ ད ན དང ས ཐ ག གཞང འབ མ ཞ ས པ ན གཞང ལམ མམ ཁ གསལ བ ར བཤད ན ར བ ལམ ལ ར འམ འབ མ པ ཆགས པར ག གཉ མ གཞང འབ མ བ ཡ ན གཡ ན ང ས ས ཡ ད པའ པར གཞང འབ མ དང ད འ བཅ ས ཐབས འད ར ག ལ ན བ ད ཀ ས ཚ གས འཕ ད བས ན ད བ གཞང འབ མ དང ད འ འབ ང ར ན གཞང འབ མ ན ས ར ན ནད གཞ ཉ ན ཁ ཡ ད པ ཞ ག དང ས མས ཁ ར བ ད དག ས པ ཞ ག མ ན ཡ ན ན ཡང ད ས མ མང པ ཞ ག ལ ཉ ན ར བཞ ན ཅ ཟ 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2大乘五蕴论 docx

Microsoft Word - 02大乘五蕴论 docx 02 大乘五蕴论 20130418 大乘五蕴论 中将色蕴分成四大种和四大种所造色两个部分, 我们可以把四大种称为能造色, 四大种所造诸色称为所造色 能造色是从因的角度来说, 所造色是从果的角度来说 色可以分为五根 五境 无表色十一种, 这是两种对色不同的分类方法, 五根 五境 无表色与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怎么配合呢? 四大种的能造色全部被五境中的 触 所涵盖, 触分为二 : 能造触与所造触 四大种为何称之为种?

More information

གས ལ འད བས ར ར འཆང ཐ ང མ The Short Vajradhara Lineage Prayer

གས ལ འད བས ར ར འཆང ཐ ང མ The Short Vajradhara Lineage Prayer གས ལ འད བས ར ར འཆང ཐ ང མ The Short Vajradhara Lineage Prayer ར ར འཆང ཆ ན ཏ ལ ན ར དང dor je chang chen te lo na ro dang Great Vajradhara, Telo, Naropa, མར པ མ ལ ཆ ས ར ས མ པ པ mar pa mi la chö je gam po

More information

大乘五蕴论

大乘五蕴论 因明基础 第九讲 : 因理学 北塔周末讲堂 2016 复习 一 观待所依 二 正因之相 三 正因分类 四 似因 提纲 一 能立 二 似能立 三 喻 四 似喻 五 能破 六 似能破 因三相 trairūpyaṃ punar liṅgasya anumeye sattvam eva, sapakṣa eva sattvam, asapakṣe ca asattvam eva niścitam. ཚ ལ

More information

北塔佛学宝藏 沸汁蒸汽作腾涌由三字放诸光焰 ཕ གས བཅ ར འཕ ས པས ར ར གས མ བད ད ར ར བཅས ར མས ས ན ད ངས ནས 遍照十方金刚三所有甘露悉降临 ས ས ར ཡ ག གས མ ཐ མ པས བད ད ར ར ཞ ན

北塔佛学宝藏   沸汁蒸汽作腾涌由三字放诸光焰 ཕ གས བཅ ར འཕ ས པས ར ར གས མ བད ད ར ར བཅས ར མས ས ན ད ངས ནས 遍照十方金刚三所有甘露悉降临 ས ས ར ཡ ག གས མ ཐ མ པས བད ད ར ར ཞ ན 上师供养会供法 一 会供起次之内供 ཨ ཨ ཧ 嗡啊吽 ( 三遍 ) 克珠桑杰益西造 能海上师原译 夏坝仁波切补译 ང བ ཡ ཤ ས ལ ར མ ལ ནང མཆ ད དང མཆ ད ར ས ས ས འ ར མ པ བ ད ལས དབང བ ད ག ག ས ད ཡ ལ ད བད ས ང ག ཡ ཤ ས ཁ ད པར ཅན བས ད པས ས དང བར ས ང ནམ མཁའ ཁ ན ཐམས ཅད ཡ

More information

Barom Kagyu Ngondro Sadhana

Barom Kagyu Ngondro Sadhana 2 2 3 ཆ ས ར དཔལ ལ ན འབའ ར མ པའ ཕ ག ཆ ན ས ན འག འ ངག འད ན ང ས ད ན ལམ བཟང ཐར པའ ཐ མ ས ས ཞ ས བ བ བཞ གས ས THE RECITATION PRAYER OF PRELIMINARY PRACTICE OF MAHAMUDRA CALLED THE ULTIMATE NOBLE PATH, THE LADDER

More information

You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2016 election for the University Staff Congress! The Congress consists of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from 106 distr

You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2016 election for the University Staff Congress! The Congress consists of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from 106 distr You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2016 election for the University Staff Congress! The Congress consists of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from 106 districts across campus who serve for one year terms As

More information

一、 基本操作、常见词汇

一、 基本操作、常见词汇 书编译委员会 达娃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译审 主任委员 : 岗青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副主任委员 : 张岩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 副厅长冯楚建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钟国强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副书记 副厅长尹分水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刘立强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 西藏人民出版社 副局长 社长委员 : 付承刚自治区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李家丰自治区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张丽红自治区科技厅计划财务处处长肖建新自治区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次仁罗布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More information

༅། །སུམ་ཅུ་པའི་སྙིང་པོ་ལེགས་བཤད་ལྗོན་པའི་དབང་པོ་བཞུགས་སོ།།

༅།  །སུམ་ཅུ་པའི་སྙིང་པོ་ལེགས་བཤད་ལྗོན་པའི་དབང་པོ་བཞུགས་སོ།། आयभगवत ज ञ प र मत दयसऽम ཨ ཪ བྷ ག ཝ ཏ པ ཛ པ ར མ ཏ ཧ ད ཡ ས ཏ Ārya bhagavatī prajñā pāramitā hṛdaya sūtraṃ བཅ མ ལ ན འདས མ ཤ ས རབ ཀ ཕ ར ལ ཏ ཕ ན པའ ས ང 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ཤ ས རབ ཀ ཕ ར ལ ཏ ཕ ན པའ ས ང པ ཞ ས བ བའ འག ལ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6FECAAED2BBB6C8C4B8D4DE2E646F63>

<4D F736F F D20B6FECAAED2BBB6C8C4B8D4DE2E646F63> 二十一度母赞释二十一度母赞二十一度母赞 索达吉堪布译 ར གར ས ད ད ཨ ར ཏ ར ས ཏ 梵语 : 阿雅达热多扎 བ ད ས ད ད འཕགས མ ས ལ མ ལ བས ད པ 藏语 : 帕玛卓玛拉多巴 汉语 : 圣度母赞 ཨ ར བཙ ན མ འཕགས མ ས ལ མ ལ ཕ ག འཚལ ལ 嗡杰怎玛帕玛卓玛拉香擦洛嗡! 顶礼至尊圣度母 ཕ ག འཚལ ས ལ མ མ ར མ དཔའ མ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圆 觉 经 第 九 讲 最 尊 贵 的 净 莲 上 师 讲 解 经 文 善 男 子! 此 无 明 者 非 实 有 体, 如 梦 中 人 梦 时 非 无, 及 至 于 醒 了 无 所 得 ; 如 众 空 华 灭 于 虚 空, 不 可 说 言 有 定 灭 处, 何 以 故? 无 生 处 故 一 切 众 生 于 无 生 中 妄 见 生 灭, 是 故 说 名 轮 转 生 死 从 真 起 妄 一 念 不 觉

More information

2002/2003內佛法系列,林崇安教授編輯,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2002/2003內佛法系列,林崇安教授編輯,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藏文拼音教材 配合佛學術語 林崇安編著 佛法教材系列 U8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佛法教材系列 U8 自序 回憶西元 1975 年 11 月起有緣從君庇亟美喇嘛 ( 歐陽無畏教授, 1913-1991) 處, 從藏文的拼音開始學習藏文, 而後是藏文的文法, 接著進入 因明啟蒙 宗義 現觀莊嚴論金鬘疏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釋量論 等格魯派要典, 前後共十六年, 受益實深 西元 1993 年十月,

More information

佛護的藏漢上課版.pages

佛護的藏漢上課版.pages དbu མ rʦ བའ འgr ལ པ bud pa ལ ཏ 中觀根本論釋 佛護論!1 佛護論師 (470-540) 造 蔣揚仁欽譯註 ( 為了 2017 年 8 亞洲團請法 發此講義, 請勿外流尚須修訂 ) 零 七年八 亞洲請法的講義電 檔 補充說明 如同 佛法科學總集 等其他翻譯般, 末學也會同樣地將此譯的版權供養給尊者私 辦公室, 且望能於明年出版 因此 前只能提供沒有註解 無法列印的電 檔,

More information

所依版本 梵文 Śrīvajrapāṇināmāṣṭottaraśatastotra, ed. by Janardan Shastri Pandey, Bauddha stotra Samgrahaḥ, Varanas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4 藏文 中华大藏经 丹珠尔

所依版本 梵文 Śrīvajrapāṇināmāṣṭottaraśatastotra, ed. by Janardan Shastri Pandey, Bauddha stotra Samgrahaḥ, Varanas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4 藏文 中华大藏经 丹珠尔 श र वज रऩ ण न म ष ट त तरशतस त त रम Śrīvajrapāṇināmāṣṭottaraśatastotraṃ ཕ ག ན ར ར དཔལ ག མཚན བར ར བར ད པའ བས ད པ བཞ གས ས 吉祥金刚手一百八名赞 对勘 新译 V 1.0 关迪 对勘 新译 朱竞旻校对 北塔佛學寶藏 http://www.beita.org/ 2011 年 5 月 所依版本

More information

2

2 了義寶藏 壹 藏文題字 :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2 ཕ ག ཆ ན ས ན འག བཞ ས ར དང དང ས གཞ འ ཁ ད ར མ མད ར བས ས ང ས ད ན ས ན མ ཞ ས བ བ བཞ གས ས 了義炬 大手印四加行簡要合集及正行教學次第 作者 : 第一世蔣貢康楚 羅卓泰耶 譯者 : 妙融法師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序3 目錄 序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6 第四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More information

修心七要集解脫協會 編譯切卡瓦 羅卓泰耶1 著

修心七要集解脫協會 編譯切卡瓦 羅卓泰耶1 著 修心七要集解脫協會 編譯切卡瓦 羅卓泰耶1 著 月光童子系列序言 月光童子 乃岡波巴大師於佛住世時之名號 大師曾於 佛前, 誓言護持佛陀教法之實義傳承, 故而得此尊名 現今藏傳佛教翻譯類文獻, 尤其是噶舉派藏譯漢著作, 多為經驗性實修之口訣, 鮮有以理論為主之論典 惟本 月光童子系列 之要務, 即以詮釋理論性教言為宗旨, 擬陸續翻譯出版往昔噶舉祖師所著之各類論典 誠望能藉此機會, 謹將更多珍貴藏文典籍譯為中文,

More information

Probase( 超 过 265 万 实 体 ), 百 度 知 心, 搜 狗 知 立 方 等 知 识 图 谱 只 提 供 英 汉 法 等 语 言 的 相 关 知 识 [3], 少 数 民 族 语 言 知 识 图 谱 的 构 建 才 刚 刚 起 步 例 如, 当 搜 索 ཏ ལའ བ མ ( 达 赖

Probase( 超 过 265 万 实 体 ), 百 度 知 心, 搜 狗 知 立 方 等 知 识 图 谱 只 提 供 英 汉 法 等 语 言 的 相 关 知 识 [3], 少 数 民 族 语 言 知 识 图 谱 的 构 建 才 刚 刚 起 步 例 如, 当 搜 索 ཏ ལའ བ མ ( 达 赖 基 于 SVM 和 泛 化 模 板 协 作 的 藏 语 人 物 属 性 抽 取 朱 臻 1,2, 孙 媛 (1.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北 京 市 100081; 2.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国 家 语 言 资 源 监 测 与 研 究 中 心 少 数 民 族 语 言 分 中 心, 北 京 市 100081) 摘 要 : 该 文 提 出 了 一 种 基 于 SVM 和 泛

More information

ཐ ན བཞ བ མའ ར ལ འབ ར ཁ ད ཡ ག ཕ གས བས གས 四座上師相應法釋論集 彙編 :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 : 堪布羅卓丹傑 妙融法師

ཐ ན བཞ བ མའ ར ལ འབ ར ཁ ད ཡ ག ཕ གས བས གས 四座上師相應法釋論集 彙編 :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 : 堪布羅卓丹傑 妙融法師 了義寶藏 肆 藏文題字 :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ཐ ན བཞ བ མའ ར ལ འབ ར ཁ ད ཡ ག ཕ གས བས གས 四座上師相應法釋論集 彙編 :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 : 堪布羅卓丹傑 妙融法師 錄5 目錄 序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7 編輯凡例 9 四座修持末之大手印禪修次第 11 第五世夏瑪仁波切袞秋儼拉四座祈請文之補述暨六法觀修次第 19 第九世噶瑪巴旺秋多傑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2D8D3EFB5C4BBB0CCE2B1EAD6BE2E646F63>

<4D F736F F D20B2D8D3EFB5C4BBB0CCE2B1EAD6BE2E646F63> 第 11 回中日理論言語学研究会 2007 年 10 月 14 日 主題マーカーと SOV 型言語 発表資料 ( 第二稿 ) 藏语的话题标记 ན (ni sgra)* 意西微萨 阿错 ( 南开大学中文系, 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科 ) aacuo@yahoo.com.cn 1. 引言藏语文法中有一个 ན (ni sgra), (sgra) 的本意是 声, 藏语传统语法用来指称各种语法标志 ;ན 就是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 22

Microsoft Word - ?????????????????? 22 1 ར བཙ ན འཕགས མ ས ལ མ ཡ ར ལ འབ ར ག བ བར ས མཆ ག ས ལ བཞ གས 至尊圣度母, 瑜伽 ( 妙赐二悉地, ཨ ས ས བ མ ར བཙ ན འཕགས མ ས ལ མ དང དབ ར མ ད མཆ ག གས མ ལ བཏ ད ནས 嗡梭的, 至尊上师圣度母, 无异三宝我敬礼, ཟབ མ འ ལམ ཁ ར ར ལ འབ ར ར མ མད ར བས ས ས ང

More information

OpenVanilla.rtfd

OpenVanilla.rtfd OpenVanilla 0.7.2 Copyright 2004-2006 The OpenVanilla Project OpenVanilla OV Framework OV OpenVanilla Mac OS X Windows X window SCIM Smart Common Input Method Mac OS X Mac OS X 10.3 Panther Mac OS X 10.4

More information

ཕ ག འཚལ ད བཞ ན གཤ གས པའ གཙ ག ཏ ར མཐའ ཡས ར མ པར ར ལ བར ས ད མ མ ལ ས ཕ ར ལ ཕ ན པ ཐ བ པའ ར ལ བའ ས ས ཀ ས ཤ ན ཏ བས ན མ 6 敬禮如來之頂髻 無邊普盡勝伏行 證無餘波羅蜜多 勝者子極親近母 (4)

ཕ ག འཚལ ད བཞ ན གཤ གས པའ གཙ ག ཏ ར མཐའ ཡས ར མ པར ར ལ བར ས ད མ མ ལ ས ཕ ར ལ ཕ ན པ ཐ བ པའ ར ལ བའ ས ས ཀ ས ཤ ན ཏ བས ན མ 6 敬禮如來之頂髻 無邊普盡勝伏行 證無餘波羅蜜多 勝者子極親近母 (4) 救度母二十一禮讚 新譯藏漢合璧 由藏譯漢 : 妙音勝慧 (Sherab Chen) 藏 ས ལ མ ལ ཕ ག འཚལ ཉ ཤ ར གཅ ག ག ས བས ད པ ཕན ཡ ན དང བཅས པ 1 漢 救度母二十一禮讚及功德利益 ན མ ཨ ར ཏ ར ཡ 2 那摩啊 ( 爾 ) 雅達日 ( 阿 ) 耶 འཕགས པ ས ན རས གཟ གས དབང ཕ ག ཐ གས ར འ གཏ ར ལ ཕ ག

More information

地道

地道 地道 第七讲 : 无学道 回顾 : 道的定义 བ ང ཆབ ཏ བག ད པའ ག ས བས ཕ བ ཤ ལ ད ག ར པའ མང ན ར གས 开辟往菩提之现观 ( 克主杰 : 地道建立 智者悦意 ) 菩提 (བ ང ཆབ) : 净化 (བ ང)+ 通达 (ཆབ) 声闻菩提 独觉菩提 佛菩提 回顾 : 地的定义 ས ང ཉ ད མང ན ས མ ད ར གས པའ ཤ ས རབ དང ས ང ར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म णव तकम र र ར ས པའ བས ན བཅ ས ཚད མ ར མ འག ལ བཞ གས ས 梵藏汉对照释量论颂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 北塔翻译组校编二零一二年九月

म णव तकम र र ར ས པའ བས ན བཅ ས ཚད མ ར མ འག ལ བཞ གས ས 梵藏汉对照释量论颂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 北塔翻译组校编二零一二年九月 म णव तकम र र ར ས པའ བས ན བཅ ས ཚད མ ར མ འག ལ བཞ གས ས 梵藏汉对照释量论颂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 北塔翻译组校编二零一二年九月 说明 一 梵文版本来源于 NIEM, 其第一品为成量品, 今尊恩师夏坝仁波切旨意, 依藏文品 序重新调整, 如下表 : 第一品 第二品 第三品 第四品 调整 品名 成量品 现量品 自义比量品 他义比量品 前 偈数 287

More information

2018菩提迦耶說法前課誦

2018菩提迦耶說法前課誦 2018 年菩提迦耶 法會課誦法本 佛說三轉法輪經 佛說大乘稻稈經 菩提心釋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 菩提迦耶說法前課誦 目錄 說法前課誦 頁碼 01 釋迦佛讚... 01 02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03 03 獅面空行母迴遮法... 08 04 現觀莊嚴論禮讚偈... 09 05 中觀根本慧論首尾禮讚偈... 10 06 釋量論禮讚偈... 10 07 文殊讚... 11 08 獻長短曼達拉...

More information

2 འཕགས པ བཀ ཤ ས བར ད པའ ཚ གས ས བཅད པ བཞ གས ས 八聖吉祥祈禱文 THE VERSES OF THE EIGHT NOBLE AUSPICIOUS ONES ཨ ས ང ས ད ར མ དག རང བཞ ན ལ ན ག བ པའ OM NAM-DAG RANG

2 འཕགས པ བཀ ཤ ས བར ད པའ ཚ གས ས བཅད པ བཞ གས ས 八聖吉祥祈禱文 THE VERSES OF THE EIGHT NOBLE AUSPICIOUS ONES ཨ ས ང ས ད ར མ དག རང བཞ ན ལ ན ག བ པའ OM NAM-DAG RANG 1 ལ ང བཤགས དང ས ན བ འ ཆ ག བཞ གས ས 35 BUDDHAS AND MEDICINE BUDDHA PRAYER 2 འཕགས པ བཀ ཤ ས བར ད པའ ཚ གས ས བཅད པ བཞ གས ས 八聖吉祥祈禱文 THE VERSES OF THE EIGHT NOBLE AUSPICIOUS ONES ཨ ས ང ས ད ར མ དག རང བཞ ན ལ ན ག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骨头的故事

骨头的故事 头 1 图 206 33 7 12 5 5 4 12 2 54 10 200-400 3 500 图 类 图 图 动 节 4 5 图 发 图 节 180 Youtube 180 [1] 7 2 7 6 9 270 6 图 树懒 块颈 13-25 14 17 25 7 图 扭头 头鹰 鹅 8 图 红 为 关节 绿 为 关节 9 图 类 10 图 类 11 图 盘 动 类 图 阴 犸 艺 你可能会以为图

More information

4 8 3+1 8 1 15 15 8 1 2 8 1 2 " = " = " = " = " = " = 形容样貌 那个哥哥长得就像卡通 片里的大英雄一样高大 从台上望下去 观众 席就像一片皑皑白雪 写作技巧 照应式 评价式 疑问式 俗语式 助人为乐 照应式 这就是助人为乐 评价式 经过这件事后 我明白了助人为 乐这个道理 疑问式 帮助人原来是件 快乐的事 不是 吗 俗语式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春 天 来 了 静 悄 悄 的 没 有 鸟 语 没 有 花 香 到 处 死 一 样 的 沉 寂 雷 切 尔 卡 森

春 天 来 了 静 悄 悄 的 没 有 鸟 语 没 有 花 香 到 处 死 一 样 的 沉 寂 雷 切 尔 卡 森 陈 小 红 加 里 斯 奈 德 被 深 层 生 态 学 家 视 为 他 们 的 桂 冠 诗 人 他 为 全 球 生 态 运 动 作 出 了 巨 大 的 贡 献 本 文 旨 在 研 究 其 诗 歌 中 所 体 现 出 的 独 特 的 生 态 观 主 要 从 四 方 面 来 阐 明 斯 奈 德 对 荒 野 的 热 爱 对 文 明 的 反 思 对 印 第 安 人 生 活 的 向 往 以 及 对 理 想 的

More information

目 录

目   录 目 录 加倍咒... 5 圣八吉祥颂... 5 供养仪轨... 9 普贤行愿品 ( 七支供 )... 12 菩萨戒仪轨... 16 怀业祈祷文 大加持云... 21 金刚七句祈祷文... 24 持明法会念诵仪轨... 25 怀业祈祷文 大加持云... 25 简供等前行念诵... 28 观音九本尊深修幻化羂索... 32 持明传承上师祈祷文... 55 供养 赞颂等后行... 62 无上密宗之供鬘精髓

More information

ཐ་སྙད༊

ཐ་སྙད༊ བ ན ག ཐ ས ད ར ཡ ག ཐ ག ཕབ བས ར གཏན འབ བ ག ས ཚ གས ཐ ངས ག ས པའ ས ར ག གཏན འབ བས ཐ ས ད 第二次本教名词术语汉译审定会议 敦巴饶古 九大佛祖 才罗奔贝敦巴郞瓦让迥 图杰坚 介赤格瓦阔瓦衮真 人寿十万岁时佛郞瓦让迥图吉坚 人寿八万岁时佛格瓦阔瓦衮真 珠赤衮西尼木度舍 人寿六万岁时佛衮西尼木度舍 希赤勒巴才美图杰 人寿四万岁时佛勒巴才美图杰

More information

再 来 提 到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邪 识, 譬 如 执 取 黄 色 雪 山 的 眼 识 阳 焰 现 为 水 的 眼 识, 以 及 白 色 法 螺 看 成 黄 色 的 眼 识 等 等, 这 些 都 是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颠 倒 识 的 定 义 是 : 心 对

再 来 提 到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邪 识, 譬 如 执 取 黄 色 雪 山 的 眼 识 阳 焰 现 为 水 的 眼 识, 以 及 白 色 法 螺 看 成 黄 色 的 眼 识 等 等, 这 些 都 是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颠 倒 识 的 定 义 是 : 心 对 心 类 学 概 要 04 洛 桑 堪 苏 仁 波 切 教 授 法 音 法 师 翻 译 现 在 先 复 习 一 下, 我 们 以 眼 识 为 例 作 说 明, 其 它 的 根 识 也 可 以 依 此 模 拟 一 般 言 之, 眼 识 是 总 名, 有 量 心 的 眼 识 及 非 量 心 的 眼 识 ; 以 量 心 来 讲 就 是 眼 识 的 现 量 而 非 量 心 有 三 种 -- 眼 识 为 本 质

More information

关帝信仰与格萨尔崇拜 民喜闻乐见 世代相传的英雄格萨尔王具有某种同构性, 最终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地, 形成了割不断的血脉关系 蒙藏人民不仅将关公冠以格萨尔王之名, 而且将关公庙改称格萨尔拉康 但在当地蒙藏人民的心目中, 格萨尔拉康内的格萨尔王就是指关公, 格萨尔拉康指的也就是关帝庙 这种阳格萨尔王而

关帝信仰与格萨尔崇拜 民喜闻乐见 世代相传的英雄格萨尔王具有某种同构性, 最终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地, 形成了割不断的血脉关系 蒙藏人民不仅将关公冠以格萨尔王之名, 而且将关公庙改称格萨尔拉康 但在当地蒙藏人民的心目中, 格萨尔拉康内的格萨尔王就是指关公, 格萨尔拉康指的也就是关帝庙 这种阳格萨尔王而 第六章关帝信仰演化为格萨尔崇拜的历史文化意义 第六章关帝信仰演化为格萨尔崇拜的 历史文化意义 第一节 关帝信仰演化为格萨尔崇拜的意义 第一, 关帝作为忠 义 仁 勇的象征, 是儒家尊奉的武圣人 ; 又是道教神灵体系中的护法天将 ; 同时汉地佛教将关羽奉为护法伽蓝 因此, 关圣帝君成了汉地儒释道三教并尊的神灵 清代, 关公信仰不仅传到了蒙古族地区 甘青藏区, 并由此也流传到了西藏各地, 整合融入藏传佛教文化之中

More information

龚 亚 夫 在 重 新 思 考 基 础 教 育 英 语 教 学 的 理 念 一 文 中 援 引 的 观 点 认 为 当 跳 出 本 族 语 主 义 的 思 维 定 式 后 需 要 重 新 思 考 许 多 相 连 带 的 问 题 比 如 许 多 发 音 的 细 微 区 别 并 不 影 响 理 解 和

龚 亚 夫 在 重 新 思 考 基 础 教 育 英 语 教 学 的 理 念 一 文 中 援 引 的 观 点 认 为 当 跳 出 本 族 语 主 义 的 思 维 定 式 后 需 要 重 新 思 考 许 多 相 连 带 的 问 题 比 如 许 多 发 音 的 细 微 区 别 并 不 影 响 理 解 和 语 音 语 篇 语 感 语 域 林 大 津 毛 浩 然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的 英 语 热 引 发 了 大 中 小 学 英 语 教 育 整 体 规 划 问 题 在 充 分 考 虑 地 区 学 校 和 个 体 差 异 以 及 各 家 观 点 的 基 础 上 遵 循 实 事 求 是 逐 级 定 位 逐 层 分 流 因 材 施 教 的 原 则 本 研 究 所 倡 导 的 语 音 语 篇 语 感 语 域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张 荣 芳 中 山 大 学 历 史 系 广 东 广 州 张 荣 芳 男 广 东 廉 江 人 中 山 大 学 历 史 系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我 们 要 打 破 以 前 学 术 界 上 的 一 切 偶 像 以 前 学 术 界 的 一 切 成 见 屏 除 我 们 要 实 地 搜 罗 材 料 到 民 众 中 寻 方 言 到 古 文 化 的 遗 址 去 发 掘 到 各 种 的 人 间 社 会 去

More information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1 of 9 第 一 章 1:1 论 到 从 起 初 原 有 的 生 命 之 道, 就 是 我 们 所 听 见 所 看 见, 亲 眼 看 过, 亲 手 摸 过 的 2 ( 这 生 命 已 经 显 现 出 来, 我 们 也 看 见 过, 现 在 又 作 见 证, 将 原 与 父 同 在, 且 显 现 与 我 们 那 永 远 的 生 命, 传 给 你 们 ) 3 我

More information

2 任 务 目 标 任 务 实 施 学 一 学 1.1.1 安 全 用 电 1. 安 全 用 电 的 意 义 2. 人 体 触 电 的 基 本 知 识 1 2 1mA 10 30mA 50mA 100mA 750ms 40 100Hz

2 任 务 目 标 任 务 实 施 学 一 学 1.1.1 安 全 用 电 1. 安 全 用 电 的 意 义 2. 人 体 触 电 的 基 本 知 识 1 2 1mA 10 30mA 50mA 100mA 750ms 40 100Hz 项 目 1 安 全 用 电 及 触 电 急 救 项 目 内 容 电 有 电 老 虎 之 称, 从 事 电 气 操 作 的 人 员 不 但 应 该 拥 有 一 定 的 操 作 技 能, 还 必 须 首 先 掌 握 进 行 电 气 作 业 时 的 人 身 安 全 电 气 消 防 与 触 电 急 救 常 识 本 项 目 的 主 要 内 容 有 : 安 全 用 电 常 识 节 约 用 电 的 意 义 和 措

More information

图书馆 年第 期

图书馆 年第 期 年第 期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 北京大学校医院 北京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考察 认为许多心理学 生理学的原理不仅是阅读疗法的科学基础 而且是阅读疗法原理的组成部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 自发生之时就具有治疗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 净化 平衡 暗示 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又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 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

More information

蔡 序

蔡 序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祇 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巿 26 27 28 29 30 巿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2 44 45 46 47

More information

立 场 反 思 教 育 学 与 哲 学 和 科 学 的 对 话 杨 小 微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教 育 学 是 在 与 哲 学 等 相 关 学 科 的 对 话 中 成 长 起 来 的 它 先 后 经 历 了 亲 哲 学 和 亲 科 学 阶 段 而 今 正 在 走 向 事 理 知 识 时 期 对 话 使 教 育 学 从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自 然 科 学 及 系 统 方 法 论 人 本

More information

片 要求小王等同学对这些文物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说出分类标准和结果 其所考查的目标实则是呼应了一般学习能力中的 整理信息 的要求 即从图片材料 中提取历史信息 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类 开卷的第三题以 古代少数民族问题 为材料主题 体现交往与融合在文明发展 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 集中考查学生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对文 献 实物 口传等不同种类史料 材料 的运用水平 包括对有关史实的再现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缘起... 4 Origin... 5 文殊禮讚文 ( 吉祥智慧善妙功德赞 )... 6 Praise to Manjushri... 6 蓮師金剛七句祈請頌 The Seven Line Prayer to Guru Rinpoche... 1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缘起... 4 Origin... 5 文殊禮讚文 ( 吉祥智慧善妙功德赞 )... 6 Praise to Manjushri... 6 蓮師金剛七句祈請頌 The Seven Line Prayer to Guru Rinpoche... 1 五明寺課誦集 藏中英版 Five Wisdom Temple Prayer Compilation Tibetan Chinese English Edition 2017-07-18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缘起... 4 Origin... 5 文殊禮讚文 ( 吉祥智慧善妙功德赞 )... 6 Praise to Manjushri... 6 蓮師金剛七句祈請頌... 16 The

More information

年 第 期 % %! & % % % % % % &

年 第 期 % %! & % % % % % % &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类 比 认 知 与 毛 泽 东 的 对 外 政 策 张 清 敏 潘 丽 君 人 的 认 识 过 程 经 常 受 到 认 知 能 力 有 限 决 策 环 境 不 确 定 以 及 信 息 过 量 等 问 题 的 制 约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人 们 经 常 借 用 类 比 从 历 史 中 寻 找 启 发 帮 助 认 知 环 境 和 制 定 政 策 作 者 依 据! 毛 泽 东

More information

金剛經梵文注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 沈阳北塔翻译组 二零一三年元月

金剛經梵文注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 沈阳北塔翻译组 二零一三年元月 金剛經梵文注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 沈阳北塔翻译组 二零一三年元月 वळ दक न म ऽश तक ज ञ प र मत འཕགས པ ཤ ས རབ ཀ ཕ ར ལ ཏ ཕ ན པ ར ར གཅ ད པ ཞ ས བ བ ཐ ག པ ཆ ན པ འ མད 佛說大乘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金剛經梵文注解 善慧光蓮花藏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瀋陽北塔翻譯組二零一三年元月 2 金剛經梵文注解

More information

劳动保护与医疗保健 第 二 章 止标志共 23 个 劳 动 安 全 技 术 22 2 警告标志 由于三角形引人注目 故用作 警告 标志 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 三角的背景使用黄色 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描 绘 黄色是有警告含义的颜色 在对比色黑色的衬托下 绘成的 警告标志 就更引人注目 3 指令标志 在圆形内配上指令含义的颜色 蓝 色 并用白色绘制必须执行的图形符号 构成 指令标志

More information

二 导 心 教 学 法 的 基 本 形 式

二 导 心 教 学 法 的 基 本 形 式 河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导 心 教 学 法 在 心 理 教 育 学 课 程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崔 景 贵 应 用 心 理 学 专 业 课 程 教 学 要 充 分 体 现 现 代 心 理 学 思 想 与 时 俱 进 锐 意 改 革 探 索 创 新 导 心 教 学 法 的 核 心 要 义 就 是 注 重 学 生 心 理 品 质 培 养 完 善 心 理 素 养 促 进 心 理 和 谐 发 展

More information

1 SMOKE PRAYER

1 SMOKE PRAYER 1 SMOKE PRAYER 2 འཕགས པ བཀ ཤ ས བར ད པའ ཚ གས ས བཅད པ བཞ གས ས 八聖吉祥祈禱文 THE VERSES OF THE EIGHT NOBLE AUSPICIOUS ONES OM NANG-SID NAM-DAG RANG-ZHIN LHUN-DRUP-PI Where all appearance and existence is completely

More information

请大家随我念诵 : 诸法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归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今天我所说的法, 是宣讲 般若心经 之菩萨广大行和甚深见 就佛法而言, 不管是唯识宗 中观宗, 还是声闻宗等, 一切法从世俗谛和胜义谛二种开始说起, 般若心经 也不例外 因为 般若心经 当中,

请大家随我念诵 : 诸法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归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今天我所说的法, 是宣讲 般若心经 之菩萨广大行和甚深见 就佛法而言, 不管是唯识宗 中观宗, 还是声闻宗等, 一切法从世俗谛和胜义谛二种开始说起, 般若心经 也不例外 因为 般若心经 当中, 音频名称 : 般若心经 中的菩萨广大行与甚深见 20141113 般若心经 中的菩萨广大行与甚深见 夏坝仁波切讲于昆明宝华寺 阿弥陀佛! 今天, 受我们国家的恩德, 中国佛教协会的恩德, 以及云南省和我们宝华寺的恩德, 在此共飨法义, 实乃非常殊胜 所以, 我在此受中国佛教协会的委托, 在这里宣讲如来正法, 深感欢喜! 宣讲正法者, 依照那烂陀寺的宗规有三种 : 一者, 法师之语清净 ; 二者, 听众之意清净

More information

翟永明 台静农是 世纪 年代重要的乡土作家 地之子 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无论在叙述方式 细节描写上 还是在人物语言及风俗描写上 地之子 中的作品均独具特色 从而建构起一个色彩斑斓的 羊镇世界 并折射出作者以及那个时代乡土作家们相似的心理特征 台静农 地之子 大娘 我有点事 就是 她未说 出又停住了 真是丑事 现在同汪二这样了 大娘 真是丑事 如今有了四个月的胎 她头是深深地低着 声音也随之低微

More information

1 CREDITS: TIBETAN TEXT PROOFREAD BY: Ven. Khenpo Dondrub Tashi Rinpoche BOOK S FORMATION BY: Ven. Khenpo Dondurb Tashi Rinpoche TIBETAN TYPOGRAPHY: S

1 CREDITS: TIBETAN TEXT PROOFREAD BY: Ven. Khenpo Dondrub Tashi Rinpoche BOOK S FORMATION BY: Ven. Khenpo Dondurb Tashi Rinpoche TIBETAN TYPOGRAPHY: S 1 CREDITS: TIBETAN TEXT PROOFREAD BY: Ven. Khenpo Dondrub Tashi Rinpoche BOOK S FORMATION BY: Ven. Khenpo Dondurb Tashi Rinpoche TIBETAN TYPOGRAPHY: Sonam & Jampla Tashi ENGLISH AND CHINESE TYPOGRAPHY:

More information

基 于 实 践 的 地 方 艾 滋 病 立 法 研 究

基 于 实 践 的 地 方 艾 滋 病 立 法 研 究 姜 爱 林 年 以 来 中 国 地 方 艾 滋 病 立 法 取 得 了 一 定 成 绩 但 也 存 在 许 多 问 题 与 不 足 现 实 的 选 择 是 必 须 在 遵 循 立 法 的 指 导 思 想 和 坚 持 立 法 的 基 本 原 则 的 基 础 上 根 据 立 法 依 据 尽 快 制 定 符 合 本 地 特 色 的 防 治 条 例 立 法 的 总 思 路 是 转 变 观 念 正 视 现 实

More information

第 卷 第 期 财 经 研 究 年 月 程 恩 富 黄 娟 文 章 针 对 年! 事 业 单 位 工 作 人 员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改 革 试 点 方 案 的 若 干 不 足 之 处 提 出 了 机 关 事 业 和 企 业 三 单 位 联 动 的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改 革 方 案 在 明 确 新 养 老 策 论 基 本 含 义 和 内 涵 的 基 础 上 分 析 了 新 养 老 策 论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长 安 侠 少 每 至 春 时 结 朋 联 党 各 置 矮 马 饰 以 锦 鞯 金 铃 并 辔 于 花 树 下 往 来 使 仆 人 执 酒 皿 而 随 之 遇 好 酒 则 驻 马 而 饮

长 安 侠 少 每 至 春 时 结 朋 联 党 各 置 矮 马 饰 以 锦 鞯 金 铃 并 辔 于 花 树 下 往 来 使 仆 人 执 酒 皿 而 随 之 遇 好 酒 则 驻 马 而 饮 李 白 咏 侠 诗 述 论 侯 长 生 唐 代 是 中 国 诗 歌 的 鼎 盛 时 期 诗 歌 的 思 想 内 容 得 到 了 极 大 的 丰 富 和 发 展 咏 侠 诗 在 唐 朝 也 成 为 众 多 诗 人 表 述 心 志 的 另 一 种 方 式 李 白 不 仅 有 任 侠 的 经 历 而 且 创 作 了 大 量 的 咏 侠 诗 通 过 对 这 些 诗 歌 的 分 析 对 于 理 解 李 白 的

More information

事师五十颂释

事师五十颂释 俱 舍 论 世 亲 菩 萨 第 一 分 别 界 品 所 有 一 切 有 为 法, 亦 分 色 等 之 五 蕴 彼 等 亦 称 时 言 依, 以 及 出 离 与 有 基 如 是 有 漏 法 亦 称, 近 取 之 蕴 及 有 诤, 痛 苦 及 集 与 世 间, 见 处 以 及 三 有 也 所 谓 之 色 即 五 根, 五 境 以 及 无 表 色 彼 等 均 是 识 所 依, 眼 等 诸 根 清 净 色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IDEO_HCD_0716

IDEO_HCD_0716 IDEO HCD Toolkit Tencent CDC ...?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 晓 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论 华 兹 华 斯 塌 毁 的 茅 舍 的 主 题 与 叙 事 技 巧 的 统 一 李 增 王 云 在 塌 毁 的 茅 舍 一 诗 中 华 兹 华 斯 综 合 运 用 了 指 涉 主 题 的 叙 事 行 动 以 及 控 制 读 者 情 感 发 展 的 叙 事 节 奏 有 条 不 紊 地 引 导 读 者 经 历 了 心 灵 之 旅 最 终 与 叙 述 者 一 道 得 到 心 灵 的 训 诫 因 此 只

More information

曹 学 丽 王 尉 裴 海 闰 北 京 工 商 大 学 化 学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北 京 市 植 物 资 源 研 究 开 发 重 点 实 验 室 北 京 逆 流 色 谱 是 一 种 新 型 高 效 的 液 液 分 配 色 谱 分 离 技 术 由 于 它 不 需 要 固 体 分 离 介 质 因 而 具 有 传 统 的 液 固 色 谱 所 不 具 备 的 独 特 优 势 本 文 在 简 介 分

More information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 SCHOOL GUIDE BOOK 2017 SOKEI ACADEMY OF FINE ART & DESIGN 关于创形美术学校? 创形美术学校是培育专业艺术家的摇篮 大家知道 : 用普通的教育课程来培育专业的艺术家是件困难的事 在我们创形, 从老师到办公人员, 大家全体都是专业的艺术家 在美术界, 设计界当中取得卓越成绩的艺术家们将为大家面对面地传授心得 我们重视的并不是通过指定的教学说明书来指导大家,

More information

《遗情书》

《遗情书》 木 子 美 文 集 性 城 市 私 写 作 Published by EPUBCN TM GROUP Website: http://www.epubcn.com Forum: http://www.epubcn.net 阅 读 声 明 您 现 在 所 阅 读 的 这 本 电 子 图 书 由 e 类 出 版 物 制 作 出 品 本 书 版 权 归 作 者 所 有, e 类 出 版 物 只 负 责 制

More information

2017法本封面封底.cdr

2017法本封面封底.cdr 2017 2017 年菩提迦耶時輪金剛法會課誦法本 目 錄 說法前課誦 頁碼 01 釋迦佛讚...1~2 02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3~7 03 獅面空行母迴遮法...7 04 現觀莊嚴論禮讚偈...8 05 中觀根本慧論首尾禮讚偈. 釋量論禮讚偈... 9 06 獻長曼達... 10~11 07 短曼達拉. 請轉法輪. 皈依發心...12 08 普賢七支供養... 13~15 09 十七大班智達祈請文...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关帝与格萨尔作为护法神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 直上升, 格鲁派一些寺院神殿内开始供奉 格萨尔塑像, 祈诵 格萨尔冈瓦 ; 清代, 噶举派也兴起了创作 格萨尔祈文 塑造 格萨尔唐卡 的风气 ; 而历史最为悠久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始终供奉格萨尔王, 视其为莲花生的化身顶礼膜拜, 宁玛派对格萨尔的敬重也在清

第三章关帝与格萨尔作为护法神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 直上升, 格鲁派一些寺院神殿内开始供奉 格萨尔塑像, 祈诵 格萨尔冈瓦 ; 清代, 噶举派也兴起了创作 格萨尔祈文 塑造 格萨尔唐卡 的风气 ; 而历史最为悠久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始终供奉格萨尔王, 视其为莲花生的化身顶礼膜拜, 宁玛派对格萨尔的敬重也在清 关帝信仰与格萨尔崇拜 第三章 关帝与格萨尔作为护法神 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 清代, 关帝与格萨尔在蒙藏地区邂逅, 互相融合 互相作用 彼此推动, 一同提升两者在藏传佛教文化圈内的影响力 关帝在是时攀升为举国上下一致祭祀膜拜的国家守护神 皇帝的护佑神 京城的保护神 各地各民族的守护战神, 每年清廷都要在国家祭祀典礼上为关帝举行规模宏大的祭祀仪式 忠义神勇的武财神 关帝与佛祖释迦牟尼 文圣孔老夫子等至尊至高的神圣排位平等供奉

More information

抗 日 战 争 研 究 年 第 期 % & ( # #

抗 日 战 争 研 究 年 第 期 % & ( # # 张 生 汪 伪 投 敌 后 出 于 政 治 需 要 一 直 着 意 争 夺 国 民 党 政 治 符 号 并 加 以 运 用 为 此 它 与 重 庆 方 面 进 行 了 激 烈 的 交 锋 并 与 日 本 方 面 进 行 了 艰 苦 的 交 涉 应 该 说 汪 伪 的 努 力 是 多 方 面 的 但 由 于 重 庆 方 面 比 较 得 力 的 反 制 日 方 本 于 自 身 利 益 的 掣 肘 以 及

More information

社 会 法 的 定 位 和 未 来 郑 尚 元 本 文 以 对 传 统 部 门 法 划 分 理 论 的 批 判 为 切 入 点 定 位 社 会 法 作 者 认 为 公 法 与 私 法 的 融 合 或 交 叉 并 不 一 定 是 社 会 法 社 会 法 也 不 是 泛 义 上 的 公 法 与 私 法 融 合 性 法 律 的 代 名 词 而 是 具 有 特 有 调 整 对 象 的 具 有 现 代 属 性

More information

徐天宏:《基因天堂》.doc

徐天宏:《基因天堂》.doc - 1 - 阅 读 说 明 您 现 在 所 阅 读 的 这 本 电 子 图 书 由 E 类 出 版 物 制 作 出 品 本 书 版 权 归 作 者 所 有, E 类 出 版 物 只 负 责 制 作 发 行 工 作 在 保 证 原 书 内 容 完 整 的 情 况 下, 您 可 以 对 本 书 进 行 转 载 如 果 您 愿 意, 我 们 很 乐 意 您 在 转 载 的 时 候 写 上 我 们 网 站

More information

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 英汉语心理词库联想反应的具体性 效应对比研究 张 萍 本研究探讨具体性效应对一语 汉语和英语 和二语 英语 心理词库联想反应的影响 依据 的认知语法理论 本文从空间概念和感官体验两个角度首次对不同词性的具体性进行定义 并用量表验证所选词的具体性程度 研究表明 具体性效应没有改变一语心理词库语义联结的特质 但对二语心理词库有一定影响 其具体词的语义 非语义反应比差远高于抽象词的语义 非语义反应比差 且抽象词的横组合反应明显示弱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现观庄严论 印度二十一部注释梵藏汉文本 及 金鬘疏 翻译项目简介 1 关迪 朱竞旻 第一部分 现观庄严论 印度二十一部注释梵藏汉文本简介 根据阿底峡 (अत श,द ऩङ करश र ज ञ न) 的归纳, 印度佛教对 般若经 的注释有两种类型 : 一种是对 般若经 的显义 甚深空性理的注释, 以龙

现观庄严论 印度二十一部注释梵藏汉文本 及 金鬘疏 翻译项目简介 1 关迪 朱竞旻 第一部分 现观庄严论 印度二十一部注释梵藏汉文本简介 根据阿底峡 (अत श,द ऩङ करश र ज ञ न) 的归纳, 印度佛教对 般若经 的注释有两种类型 : 一种是对 般若经 的显义 甚深空性理的注释, 以龙 现观庄严论 印度二十一部注释梵藏汉文本 及 金鬘疏 翻译项目简介 1 第一部分 现观庄严论 印度二十一部注释梵藏汉文本简介 根据阿底峡 (अत श,द ऩङ करश र ज ञ न) 的归纳, 印度佛教对 般若经 的注释有两种类型 : 一种是对 般若经 的显义 甚深空性理的注释, 以龙树所造的 六正理聚 ( 中论 六十正理论 七十空性论 回诤论 精研论 宝鬘论 ) 为代表 ; 另一种, 则是对 般若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百法_2SC.doc

Microsoft Word - 百法_2SC.doc 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二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介绍有为法的第二个, 是心所有法 为什么在心法之后, 介绍心所有法呢? 因为有为法还有其它的, 还有色法 不相应行法, 为什么在心法之后, 要介绍心所有法呢? 因为心法是主, 心所有法是伴, 有主必有伴, 伴不离主, 所以心法就好比国王, 心所有法好比臣子, 臣子永远陪伴在国王的身边, 一个是主, 一个是伴 我们昨天介绍心法,

More information

类 似 地, 又 可 定 义 变 下 限 的 定 积 分 : ( ). 与 ψ 统 称 为 变 限 积 分. f ( ) d f ( t) dt,, 注 在 变 限 积 分 (1) 与 () 中, 不 可 再 把 积 分 变 量 写 成 的 形 式 ( 例 如 ) 以 免 与 积 分 上 下 限 的

类 似 地, 又 可 定 义 变 下 限 的 定 积 分 : ( ). 与 ψ 统 称 为 变 限 积 分. f ( ) d f ( t) dt,, 注 在 变 限 积 分 (1) 与 () 中, 不 可 再 把 积 分 变 量 写 成 的 形 式 ( 例 如 ) 以 免 与 积 分 上 下 限 的 5 ( 一 ) 微 积 分 学 基 本 定 理 当 函 数 的 可 积 性 问 题 告 一 段 落, 并 对 定 积 分 的 性 质 有 了 足 够 的 认 识 之 后, 接 着 要 来 解 决 一 个 以 前 多 次 提 到 过 的 问 题 在 定 积 分 形 式 下 证 明 连 续 函 数 必 定 存 在 原 函 数. 一 变 限 积 分 与 原 函 数 的 存 在 性 设 f 在 [,] 上

More information

论 吉 卜 林 勇 敢 的 船 长 们 中 的 教 育 理 念 陈 兵 勇 敢 的 船 长 们 是 英 国 首 位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得 主 鲁 德 亚 德 吉 卜 林 的 一 部 教 育 小 说 通 过 主 人 公 哈 维 的 成 长 历 程 表 达 了 作 者 的 教 育 理 念 本 文 认 为 像 维 多 利 亚 时 代 晚 期 的 许 多 英 国 人 一 样 吉 卜 林 比 较 注 重

More information

等 的氛围 有利于与受评者深入交流 五 进行修正 接下来 就要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目标和策略方案的修订 修订 的内容包括 职业的重新选择 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阶段目标的修正 实施措施与行动计划的变更等等 通过反馈评估和修正 应该达到下列目的 对自己的强项充满自信 我知道我的强项是什么 对自己的发展机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我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还 有待改进 找出关键的有待改进之处 为这些有待改进之处制定详细的行为改变计划

More information

100566035515613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571565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7615926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0357 101 思 想

100566035515613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571565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7615926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0357 101 思 想 2016 年 天 津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考 试 初 试 成 绩 复 核 结 果 公 示 考 生 编 号 科 目 码 科 目 名 称 复 核 结 果 10056600010085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1151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134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sc_BaShiGuiJuSong_02.doc

Microsoft Word - CDsc_BaShiGuiJuSong_02.doc 八识规矩颂第二讲 ( 前五识颂 2)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讲于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二年三月八日 喇嘛! 法师! 各位师兄! 晚上好! 我们今天介绍第一首偈颂的后面两句, 就是 : 徧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那这两句就是说明前五识它所相应的心所 前五识和哪一些心所相应呢? 在五十一个心所里面, 前五识相应的有三十四个 第一个相应的是 五徧行 五徧行就是作意 触

More information

大乘百法明門論,這本書是

大乘百法明門論,這本書是 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二十四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我们知道它假的, 可是它明明有啊, 不然为什么每个人要买房子呢? 都假的, 你们买什么房子? 对啊,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因缘和合了, 可是这些因缘从哪里来的?( 学生答话 ) 房子没有 我 啊, 有 法我? 然后呢? 你说 ( 学生答话 ) 阿赖耶识执着有一个 我?( 学生答话 ) 又变第七了? 第七怎么样? 好歹背书也背熟一点啊! 第七怎么样? 怎么都背不完呢?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 哲学是民族化 个性化的 只有民族的语言 才能建构与这种民族的语言形 式相适应的哲学形态 和合语言哲学力图在语言结构与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融突而和合的基点上运用并整合言 象 意范畴 语言符号与形象是言与象的关系 言 象与意义 意境是 言与意 象与意的关系 言尽象与不尽象 言尽意与不尽意的争论 以及由 得象忘言 得 意忘象 而推致 得意忘言 历来见仁见智 在和合语言哲学语境中 尽与不尽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第 第 卷 海 欺 环 洋 科 境 学 月 年 铜 锌 镐 汞 锰 铬 对 斑 节 对 虾仔虾 急性 致毒 的研 究 高淑 英 邹栋梁 厦 门 大学 海洋 系 厦 门 摘 仔虾 的 急 性 致 毒 效 应 土 本文在恒温 要 结果 表 明 值 分别 为 充 气条 件下 研 究 了 值分 别为 十 对斑节对虾 对 斑 节对 虾 仔 虾 值分 别 为 值 分别 为 六 种重 金 属 的 毒性 顺 序 为

More information

从 瓦 尔 登 湖 中 的 儒 学 语 录 看 梭 罗 的 儒 家 渊 源 刘 玉 宇 本 文 详 细 分 析 了 梭 罗 在 瓦 尔 登 湖 中 所 摘 引 的 儒 家 经 典 语 录 尝 试 论 证 儒 家 思 想 一 方 面 并 没 有 对 梭 罗 思 想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但 另 一 方 面 书 中 的 儒 家 经 典 语 录 也 不 像 有 些 学 者 认 为 的 那 样 与 梭 罗

More information

生 水 物 生 若 以 水 生 植 被 演 替过 程 划 分 则 可 把 上 述 学 报 卷 个 湖泊 大 体上 分 为 种生 态 类 型 桥墩 湖 南 青 菱 湖 属 原 生 演 替 型 扁 担 塘 属 次 生 演替 型 黄 家 湖 属 严 重 破 坏 衰退 型 北 青菱 湖 属 沉 水植 物 灭

生 水 物 生 若 以 水 生 植 被 演 替过 程 划 分 则 可 把 上 述 学 报 卷 个 湖泊 大 体上 分 为 种生 态 类 型 桥墩 湖 南 青 菱 湖 属 原 生 演 替 型 扁 担 塘 属 次 生 演替 型 黄 家 湖 属 严 重 破 坏 衰退 型 北 青菱 湖 属 沉 水植 物 灭 !!! 生 水 物 生 若 以 水 生 植 被 演 替过 程 划 分 则 可 把 上 述 学 报 卷 个 湖泊 大 体上 分 为 种生 态 类 型 桥墩 湖 南 青 菱 湖 属 原 生 演 替 型 扁 担 塘 属 次 生 演替 型 黄 家 湖 属 严 重 破 坏 衰退 型 北 青菱 湖 属 沉 水植 物 灭 绝 型 研 究方 法 采 样 站 的设 置 墩 湖 自西 向东 设 根 据 湖 泊 区 的

More information

1 ས ལ ཆ ག Green tara

1 ས ལ ཆ ག Green tara 1 ས ལ ཆ Green tara 2 འཕས པ བཀ ཤ ས བར ད པའ ཚ ས ས བཅད པ བཞ ས ས THE VERSES OF THE EIGHT NOBLE AUSPICIOUS ONES 八聖吉祥祈禱文 ཨ ས ང ས ད OM NAM-DAG RANG-ZHIN LHUN-DRUP-PI Where all appearance and existence is completely

More information

四 家 合 注 译 注 项 目 组 ཆ ས འཕ ལ, 宝 法 增 1573-1646) 口 述 的 贡 汝 法 源 口 传 (ག ང ར ཆ ས ཀ འབ ང གནས ཀ གས ང ར ན), 又 称 达 陇 扎 巴 道 次 黄 注 (ལམ ར མ ས ར མཆན) 第 三 家 为 遍 知 嘉 木

四 家 合 注 译 注 项 目 组 ཆ ས འཕ ལ, 宝 法 增 1573-1646) 口 述 的 贡 汝 法 源 口 传 (ག ང ར ཆ ས ཀ འབ ང གནས ཀ གས ང ར ན), 又 称 达 陇 扎 巴 道 次 黄 注 (ལམ ར མ ས ར མཆན) 第 三 家 为 遍 知 嘉 木 菩 提 道 次 第 广 论 四 家 合 注 译 注 项 目 简 介 四 家 合 注 译 注 项 目 组 一 项 目 缘 起 菩 提 道 次 第 广 论 1 是 格 鲁 派 创 始 人 宗 喀 巴 大 师 的 代 表 作 之 一 它 遵 循 龙 树 无 著 两 大 论 师 的 所 开 辟 的 车 轨, 结 合 中 观 学 派 的 空 性 见 解 与 瑜 伽 行 派 的 修 行 次 第, 将 三 藏 十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sc_WeiShiSanShiSong_08.doc

Microsoft Word - CDsc_WeiShiSanShiSong_08.doc 唯识三十颂第八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讲于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四年九月十八日 喇嘛 各位居士大德! 晚上好! 昨天我们大略的把第七识介绍了一遍, 那我们今天再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更深入的探讨第七末那识, 因为它跟我们的修行息息相关, 所以一定要弄清楚, 比较好修行 好, 那我们看偈颂 : 次第二能变, 是识名末那, 其次第二能变这个识的名称叫做末那 末那是什么意思呢?

More information

本 文 从 贫 困 概 念 及 演 化 提 出 新 贫 困 人 口 的 定 义 和 类 型 认 为 新 贫 困 人 口 是 我 国 计 划 经 济 向 市 场 经 济 制 度 转 轨 过 程 中 的 利 益 受 损 者 解 决 新 贫 困 人 口 的 生 存 权 和 发 展 权 问 题 是 政 府 的 基 本 责 任 由 此 从 社 会 保 障 的 内 涵 功 能 和 价 值 基 础 等 角 度 阐

More information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云丹法师现观听课记录 现观听课记录 2016.6.8( 星期三 ) 原创 2016-06-08 北塔云丹现观庄严论今天的课程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 依 心要庄严疏 讲解五根 五力 七觉支 八圣道支 五根 五根在 集论 中称为 现观方便道 这里的 方便 (prayoga, sbyor ba) 是 加行 的别译 五根 五力是谛现观的加行, 故称 现观方便道 根 (indriya, dbang po) 训

More information

抗 日 战 争 研 究 年 第 期

抗 日 战 争 研 究 年 第 期 田 子 渝 武 汉 抗 战 时 期 是 国 共 第 二 次 合 作 的 最 好 时 期 在 国 共 合 作 的 基 础 上 出 现 了 抗 日 救 亡 共 御 外 侮 的 局 面 这 个 大 好 局 面 的 出 现 与 中 共 长 江 局 的 丰 功 伟 绩 是 分 不 开 的 但 长 期 以 来 由 于 有 一 个 王 明 的 右 倾 错 误 直 接 影 响 了 对 它 的 全 面 科 学 准 确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