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ÇÕó·¢ÐÔñ¼ÐÔÐĶ¯¹ýËÙ

Similar documents
ñ¼ÐÔÐĶ¯¹ýËÙ


ÂýÐÔ×ÔÂÉÐÔ·¿ÐÔÐĶ¯¹ýËÙ

ñ¼ÐÔÐĶ¯¹ý»º

С¶ùñ¼ÐÔÐĶ¯¹ýËÙ

2013 河南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 窦房结功能检查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李世锋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8-1

一些动态心电图报告, 写成了常规心电图报告, 且无序 无固定格式, 医护人员阅读困难, 老百姓更看不懂!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

¶àÔ´ÐÔ·¿ÐÔÐĶ¯¹ýËÙ

²¡Ì¬ñ¼·¿½á×ÛºÏÕ÷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5A DD0C4D1AAB9DCCFB5CDB331205BBCE6C8DDC4A3CABD5D>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5DA33BDB2D0C4C2C9CAA7B3A328D1A7C9FAB0E6292E BBCE6C8DDC4A3CABD5D>

2013 年河南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 儿童心律失常分析 郑大三附院 王巍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电图室 1

¼ÓËÙÐÔÊÒÐÔ×ÔÖ÷ÐÄÂÉ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 1. 西医病因 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与分级 3. 并发症 4.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 诊断 6. 西医治疗 7. 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二 : 支气管哮喘 要点 : 1. 西医病因 发病机制 2. 中医病因病机 3. 临床表现 4


第 6 期樊静静, 等. 绝经前后健康女性的心率减速力分析 423 waslower.thecorelationcoeficientbetweenacandtheaverageheartrateinpost menopausal womenwasgreaterthanthatbetweendcand

指窦房结的冲动形成过快 过慢 节律不规则或传导障碍时所致的心律失常 成人窦性心律的 频率超过 100 次 / 分, 称为窶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 60 次 / 分, 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其节律不均 快慢不一时, 称窦性心律不齐 1. 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特征 1 P 波在 I Ⅱ avf

С¶ùÕó·¢ÐÔÊÒÐÔÐĶ¯¹ýËÙ

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通过心电图即可确诊 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 胸闷, 常反复发作 心房收缩功能丧失, 心跳不规则 正常心律 心房颤动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年 11 月第 30 卷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November,2015,Vol. 30 Supplment 51 在心电图上均为短 RP 间期, 即 RP < PR 在典型 AVNRT 中, 由于心房激动时间和 QRS 波时限大致相等,

房 室 旁 路 作 为 折 返 环 的 逆 传 支 图 2: 房 性 早 搏 诱 发 顺 向 型 房 室 折 返 性 心 动 过 速 示 意 图 Figure 2. The diagram of O-AVRT induced by atrial premature beat. 图 3: 顺 向 型


С¶ùÊÒÐÔÐĶ¯¹ýËÙ

心电图培训讲座 心电图精要 ( 中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67-1

对象 方法

untitled

上海浦~1

1 符合窦性心律条件 2P-R 间期 0.21 秒,P 波后继一室上性 QRS 波 3P-R 间期 > 正常心率上限 4 同一患者 P-R 间期动态变化 >0.04 秒 ( 心率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 ) 鉴别诊断 : 1 与干扰性 P-R 间期延长相鉴别 : 是一种常见的 正常的电生理现象

一 引起猝死的恶性心律失常常见原因 1. 过速性恶性心律失常 2. 过缓性恶性心律失常 3. 其它 : 性别 体位 电解质 睡眠窒息 长短 QT 二 心电学检查在检测心源性猝死中的价值 1. 常规心电图 2. 动态心电图 (HRV HRT DC) 3. 其它 : 心脏电生理 倾斜试验等 三 恶性心律

共识 目录 一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二 各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 1 窦性心动过速 2 室上性心动过速 3 房性心动过速 4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5 室性期前收缩 6 宽 QRS 波心动过速 7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8 持续性单行性心动过速 9 加速室性自主心律 10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11

起源, 表现为房速频率不一致以及心电图 P 波形态多变 (1) 临床表现 : 包括心悸 眩晕 胸痛 呼吸困难 疲乏及晕厥等 儿童可出现进食困难 呕吐及呼吸急促 局灶性房速多呈短阵性 阵发持续性, 部分呈无休止性 呈短阵性发作或持续时间短的房速, 如果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或者在房性心动过速终止时有窦性停搏

附件7

ÐÄ·¿²ü¶¯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85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69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ÐÔÆÚÇ°ÊÕËõ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9. 疟疾 10. 日本血吸虫病 11. 囊尾蚴病 12. 艾滋病 ( 三 ) 性传播疾病 1. 淋病 2. 梅毒 (3) 病理生理 (4) 临床表现 (5) 诊断及确诊依据 (6) 补液疗法及病原治疗 (1) 病原学及分型 (3) 临床分型及表现 依据 (5) 病原治疗及暴

176 实用心电学杂志第 26 卷 动态心电图中, 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窦性心律失常二联律现象, 有时较难做出相对准确的鉴别 而心电散点图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它采用非线性混沌方法学, 对 RR 间期序列进行诠释, 同源的心律形成稳态吸引子, 其频率范围和形态可区分不同系统, 不同系统交替则产生非稳态吸

366 实用心电学杂志第 27 卷 的发生 [5] [6] Sun 等研究发现, 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增大心房肌细胞自动去极化的斜率, 加快心房肌细胞起搏点的起搏频率 ; 许多离子通道参与了心房肌细胞的起搏活动, 如 I Ca I f 和 I [6] Na/Ca Na + Ca 2+ 交换体存在于动作电

С¶ùÆÚÇ°ÊÕËõ

幻灯片 1

心电图学技术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大纲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ñ¼·¿´«µ¼×èÖÍ

С¶ùÐÄÂÉʧ³£

材料与方法 试剂与溶液 主要仪器 试验动物 人工抗原的合成

第 期 罗鸿宇等 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几何构型的比较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大纲一 窦性早搏二 房性早搏三 交界性早搏四 室性早搏 2

Ò»¶È·¿ÊÒ´«µ¼×èÖÍ

¦ÂÊÜÌ忺½øÖ¢

ÊÒÐÔÆÚÇ°ÊÕËõ

福建农业学报 材料与方法 试验菌株 引物 主要仪器 主要试剂 细菌培养 模板的制备 反应条件 扩增产物的检测 特异性试验 敏感性试验 分离菌株检测 产物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结果与分析

本讲主要章节第六章心肌缺血 损伤与心肌梗死第七章心律失常总论第八章窦性心律失常第九章期前收缩第十章心动过速 70-2

材料 方法 两种不同细胞学方法的筛查结果 敏感性和特异性

第 4 期张芸芸, 等. 阵发性房颤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79 significantlydecreased(p<0.05).(ⅱ)therewasnosignificantdiferenceofdcvaluebetween malesandfemalesineithergroup.h

二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状态与心律失常, 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 1] 心脏的基础状态不同, 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也有所不同 心律失常病因明确者, 在紧急纠正心律失常的同时应兼顾基础疾病治疗, 如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引起者需重建冠状动脉血运, 心力衰竭者尽快改善心功能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第 卷第 期 年 月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 " '% 全科医学 讲座 全科临床诊疗思维系列 : 胸闷 心悸 闫桂霞 1 2, 马力 (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科, 北京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全科医疗科, 北京 ) 摘要 全科医

本讲主要章节第六章心肌缺血 损伤与心肌梗死第七章心律失常总论第八章窦性心律失常第九章期前收缩第十章心动过速 88-2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3年第 卷第 期 来自窦房结的激动被短暂阻滞可通过 P P间期关系识别 长 P P是短 P P倍数 图 窦房阻滞 较长时间没有 P QRS T 最长 P P间期不与窦性周期呈整倍数 其后多伴有交界性逸搏 图 3 窦性停搏

图 1. 正常窦房结传导 Figure 1. The nomal conductionof sinus node. 注 : 每个窦房结激动都跟随一个窦性 P 波 3.1 一度窦房阻滞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在通过窦房连接部位时传导速度减慢, 但每个窦性激动均能传导至心房, 引起心房收缩, 表现为窦房结至

2017 年医学院 ( 含转化院 遗传所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成绩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外语政治业务 1 业务 2 总成绩 备注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没有幻灯片标题

ÐÄÂÉʧ³£



第 5 期曾德芳, 等. 动态心电图长 RR 间期的临床分析 321 tiveandpacingfunctionofpacemakeraccountingfor3.41%(7/205).thelongestrrintervalwas 75.32s.Conclusion AECGprovestobea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

409 图 1 窦房传导阻滞 (3 2 文氏周期 ) 变异型文氏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1 必须为窦性心律, 窦性 P 波 ;2 窦性 P P 间期逐渐缩短, 其后 P P 间期不变或稍长, 最后出现一个无窦性 P 波的长间歇 ;3 无窦性 P 波的长间歇, 即长 P P 间期略短于 2 个窦性周期

396 实用心电学杂志第 26 卷 rhythmias,knowitselectro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layfoundationforrapidlyanalyzingam bulatoryelectrocardiography(aecg).methods

期 孟恬宇 高 娟 武金娥 等 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观察 # # 心房颤动 房颤 0 /0 5/ / 0/' )9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年 )44)&)+34 房颤指南资料显示 房颤发生率占总体人群的 % 国内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中国房颤患病率为 ## 男性 高于女性 #

附属八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04 普通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07 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妇科学 01

儿童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友邦附加XX意外伤害保险

串口无屏快速心电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起搏器波形起搏器脉冲 幅值 0 ( 关 ), 1, 2, 5, 10 mv ± 10 %, 用于导联 II( 参考导联 ) 及其他导联, 按性能波比例 精度 参考导联 II:±(5 % 的设置值 mv) 起搏器脉冲宽度 0.1, 0.5, 1.0, 1.5, 2.0 ms ± 5% 起博

坏死型 Q 波 损伤型 ST 段抬高和缺血型 T 波倒置同时并存 有无坏死型 Q 波是早期与急性期的区别点 此期持续数日至数周 巨大高耸 T 波, 以后迅速 出现 ST 段抬高,ST-T 也 可联成单向曲线, 但无 心肌梗死图形中, 近期的特点是 : 坏死型 Q 波 此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1 ) 2 % 2 1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0 / 1! 2

ÀÏÄêÈËÐÄÔàâ§ËÀ

AMRC Chin copiable_2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 - 心血管分册 (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 心房颤动 : 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06 年 ) 及 ACC/AHA/ESC 2006 年房颤诊疗指南和 2007 年 HRS/EHRA/ECA 房颤消融专家共识 查找引

图 1. 心房扑动 Figure 1.atrial flutter 2.3 心房扑动分型分类 A 型心房扑动 : 扑动波在下壁导联呈明显规则向下的锐角形, 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可使其转复为窦性心律 ; B 型心房扑动 : 扑动波在下壁导联呈明显不规则的低小波, 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治疗不易使其转复为窦性

2008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doc

世界中医药 208 年 8 月第 3 卷第 8 期 829 益气复脉颗粒是我院心内科协定处方, 前期基础试验证实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6 8] 临床上针对气虚血瘀 痰热扰心证型的 AF 也有较好的疗效, 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而 AF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 是中医新的领域, 目前相关研究很少 笔者近年对于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ÐÄ·¿²ü¶¯


标题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第 28 卷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TCM) 系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导致 不规则或过高的心室率, 引起心脏扩大并发心力衰 竭的临床综合征, 最大特点是具有可逆性, 即及时经 过射频消融术或药物控制可终止和消除其相关的

1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CEA7CAF5C6DAD0C4C2C9CAA7B3A3B4A6C0EDB5C4C2DFBCADCBBCBFBC2E707074>


¼×¿ºÐÔÐÄÔಡ

对虾病毒病的症状

Transcription:

疾病名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nonparoxysmal sinus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idiopathic sinus tachycardia;inappropriate sinus tachycardia;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 不适宜的窦性心动过速 ; 不相称的窦性心动过速 ; 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 ; 窦性心律异常加速 ; 非阵发性慢性窦性心动过速 ; 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ICD 号 I49.8 概述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nonparoxysmal sinus tachycardia,npst) 称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idiopathic sinus tachycardia,ist), 是一种至今尚无明确定义的临床综合征, 是指当活动或精神紧张时, 静息心率过度加快的反应, 窦性心率 >100 次 /min, 而无其他导致心动过速的原因, 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窦性心动过速 流行病学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在年轻女性中常见, 约占发病总数的 90%,Morillo 报告 6 例均为女性 Kalman 报告一组 21 例,20 例为女性, 少数有家族倾向, 1941 年 Wising 一个家族中, 父子 4 人患有 先天性窦性心动过速 平均发病年龄 (38±12) 岁, 多在 20~35 岁 病因 1. 窦房结本身异常认为只有在窦房结本身存在异常的基础上, 才可能有自律性异常增强, 而正常窦房结不会有自律性功能紊乱 2. 右房心动过速有人认为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并不是窦性心律, 而是非常接近窦房结的心房处的异位房性心动过速 在心电图上所产生的 P 波形态与窦性 P 波形态可以非常相似, 但用电生理检查方法迄今尚不能将两者区分开 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清楚, 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学说 : 1. 自主神经介导的自律性调节功能异常由于交感神经张力过高或迷走神经张力过低, 使得心率在外界环境改变时不能做出正常的反应 研究结果显

示 :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主要与自主神经对窦房结节律的调节异常有关, 少数伴有窦房结固有心率异常 Sgarbossa 等通过 24h 动态心电图分析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病人的心率变异性, 认为其心率变异性的高低, 与迷走神经张力高低成正比, 与交感神经张力高低成反比, 与正常对照者比较表明, 其心率变异性显著减少, 反映迷走神经张力异常降低, 支持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所介导的观点 2. 窦房结自律性增高研究证实,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与原发性窦房结异常有关 ( 只有窦房结本身异常, 才可能有自律性异常增高, 而正常的窦房结不会有自律性功能紊乱 ), 以固有心率增快为特征, 心脏迷走神经反射传出下降,β 肾上腺能的敏感性增高 3. 右房心动过速有人认为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并不是窦性心律, 而是起源于非常接近窦房结的心房处的房性心动过速, 在心电图 P 波的形态与窦性 P 波形态非常相似, 目前认为就狭义标准而言, 即使是非常贴近窦房结的异位房性心动过速, 不能归入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然而, 因为目前即使用心内的电生理检查方法, 也不一定能将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与右房心动过速加以鉴别 因此, 不能不认为, 在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中, 可能存在着部分有右房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在年轻人较多见, 多数年龄为 20~35 岁 就医时追述年龄较大患者的病史时可发现其症状初发年龄较轻 年轻女性约占发病总数的 90% 临床症状程度可不一, 有的仅偶有心悸感, 有的则表现为慢性长期持续的心动过速 病史中最多见的症状是心悸, 其次可有胸闷 乏力 头晕等, 许多患者呈现精神紧张症状, 症状多而杂, 与心动过速的严重程度不符 有的患者症状呈间歇性, 有的为长期持续性, 病程为 1~11 年 可因服用 β 受体阻滞药引起低血压而发生晕厥 运动耐受试验可见轻度运动即引起过度的心率反应 有人报告少数中晚期患者可因长期心动过速而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顽固性心力衰竭等, 而出现相应的急性肺水肿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等危重症状 此外, 由于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 β 受体阻滞药等药物而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 如头晕 四肢无力等

窦性心动过速是本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主要有以下特点 : 1. 休息时或轻微活动时的心率大于 100 次 /min 2.24h 动态心电图示平均心率明显增高, 心率于白昼异常增高, 夜间相对降低, 部分患者心率可降至正常范围 3. 短时间的运动 (5min 走路或平板运动试验 ) 心率出现不相称的增加, 平均心率可达 140 次 /min 4. 卧位时心率相对较低, 为 60~135 次 /min; 直立时心率明显增高, 为 90~160 次 /min 5. 心动过速可表现为间歇性 持续性或持续无休止性 6. 在合并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时, 心率常可持续性增高到 160~ 220 次 /min, 损害心功能 7. 对 β 受体阻滞药或钙离子拮抗药治疗反应差 本症大多数患者除窦性心动过速外, 经体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X 线各项心血管系统检查证实心脏常无其他原发性器质性异常, 亦无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贫血等其他疾病, 且常无明确病因 少部分患者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但其心率变化与心脏疾病无明显关系 也有报告在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后, 部分患者可发生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并发症 少数中晚期患者可因长期心动过速而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顽固性心力衰竭等 实验室检查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报道 其他辅助检查 1. 心电图检查 (1) 心率 >100 次 /min (2) 心动过速时 P 波形态为窦性

2. 电生理检查从理论上讲, 在心动过速发作时, 标测高位右心房或贴近窦房结可疑起搏点的起搏部位, 可以确定兴奋起源点 但由于窦房结是一个解剖定位非特异性的弥漫性结构, 与心房组织间并无十分明确的界限, 而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与异位右房自律性心动过速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十分相似, 所以两者的区分很困难 诊断 诊断标准迄今尚未统一, 以下几点可作为诊断条件 : 1. 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心室率 >100 次 /min 2. 心动过速时心电图 P 波形态为窦性 3. 心动过速发作时有相应的症状 4. 需排除引起明显窦性心动过速的其他病因, 如心力衰竭 甲状腺功能亢进 贫血等 5. 测定窦房结固有心率用阿托品或 β 受体阻滞药将窦房结自主神经完全阻滞后, 测定窦房结固有心率, 使用不同剂量的异丙肾上腺素, 评价对心率的影响及运动后心率的反应 许多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固有心率增快和对异丙肾上腺素敏感性异常增加, 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1. 窦性心动过速通常的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在 100~150 次 /min, 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心室率通常不超过 100 次 /min 对 β 受体阻滞药治疗反应好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容易明确 2.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率在 140~250 次 /min,p 波形态与窦性 P 波不同, 可有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诱发或终止发作, 程控刺激可诱发和终止发作

3.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率在 100~140 次 /min, 大多在 120 次 /min 左右,P 波形态与窦性 P 波相同或相似, 呈阵发性发作突发突止, 发作持续时间较短, 房性期前收缩可诱发及终止心动过速 程控刺激可诱发和终止其发作 4.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与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很困难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频率逐渐加快 ( 预热 或 温醒 现象 ),3~5 个心动周期后心率逐渐加快后稳定于一定水平 ( 心率固定 ), 终止前逐渐减速 终止时有较长的代偿间歇 而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在交感神经兴奋时, 心率逐渐增高 ; 迷走神经兴奋时, 心率逐渐下降, 动态心电图示心率快 昼夜变化大 治疗 1. 药物治疗首选 β 受体阻滞药, 如美托洛尔 ( 倍他乐克 ) 阿替洛尔( 氨酰心安 ) 普萘洛尔( 心得安 ) 等, 其药理机制在于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和 ( 或 ) 自律性紧张性 但多数患者对治疗反应差, 常需不断增加剂量 过高剂量的 β 受体阻滞药或钙离子拮抗药可引起乏力 头痛等全身症状而使患者不能耐受 此外, 还可使血压下降 交感神经兴奋等直接影响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控制 钙离子拮抗药也有一定疗效 如上述治疗无效可使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降低心率, 长期服用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2. 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外科窦房结切除术 右心房大部分切除术后安置起搏器 化学性窦房结动脉栓塞术 闭合术等, 但其创伤大 并发症多 3. 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法疗效好 术中窦性心率稳定下降 20%~40%, 可认为消融改良术成功, 疗效虽然令人鼓舞, 但仍有 30% 的患者术后复发 预后 通常预后良好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若因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则 β 受体阻滞药治疗对其能奏效, 但仍需要不断增大剂量才有效 ; 如果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低下所致, 则药物治疗较为困难, 少数患者由于长期心动过速, 尤其是无休止的窦性心动过速会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使心功能受损, 发生心力衰竭 休克等, 预后严重 预防 本症因原因不清,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办法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精神紧张 ; 戒烟酒, 减少本症的诱发因素 ; 起居有常, 饮食适宜, 勿过劳 ; 适当锻炼, 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