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ÏÄêÈËÐÄÔàâ§ËÀ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ÀÏÄêÈËÐÄÔàâ§ËÀ"

Transcription

1 疾病名 老年人心脏猝死 英文名 senile sudden cardiac death 缩写 别名 老年人心性猝死; 老年人心源性猝死 ; 老年心脏猝死 ICD 号 I46.1 概述 老年人心脏性猝死 (senile sudden cardiac death,scd) 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意想不到的, 在症状开始 1h 内发生的自然死亡 在美国, 据估计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每年 20~40 万例, 占所有心血管病死亡患者的 50% 以上 发生心脏性猝死后, 复苏的成功率估计只有 20% 左右 并且估计有 80% 的心脏性猝死患者不能活到出院, 而幸存的患者有 50% 在 3 年内死亡 由此可见, 心脏性猝死是危及人民生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应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警惕, 并早期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 流行病学 1. 中国 MONICA 研究根据北京地区 1980~1989 年对中国心血管病发病趋势及发病危险因素人群检测研究, 北京市总监测区总人数为 万人, 年龄 25~74 岁, 其中男 万人, 女性 万人, 心脏性猝死是以发病后 1h 内计算 心脏性猝死年平均发病率, 男性为 32.1/10 万, 女性为 17.0/10 万 2. 费明汉研究美国 Framingham 心脏研究 (Framingham Heart Study,FHS) 的心血管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 : 对 35~70 岁入选时无冠心病征象者随诊观察 28 年, 其中男性 2011 人, 女性 2534 人, 猝死标准定为出现症状后 1h 内无其他原因可寻, 但几乎都与冠心病有关的突然死亡 按年龄校正后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在男性为 0.3%, 女性为 0.1%; 对 60 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患者, 每年每人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几率大约是 0.27%,1~50 岁的死亡患者中, 大约 25% 为心脏性猝死 死于冠心病的患者中, 接近 50% 为心脏性猝死 在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大约 50% 的患者无明显心脏病的病史, 即大约一半的患者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无明显心脏病的症状或体征 从以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 虽然条件不完全可比, 但是仍可看出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中国低于西方国家

2 3. 危险因素 (1) 年龄 : 目前已知年龄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影响因素 心脏性猝死患者的高发年龄在 50~69 岁, 在 50 岁以下人群中,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占总病死率的 25% 无论是无症状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 还是心肌梗死以后的患者,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 心脏性猝死的病史 : 大量研究表明, 有心脏骤停的病史或心脏性猝死复苏成功的幸存者, 再次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仍然很高 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的幸存者,1 年内再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 25%~30%,3 年内的病死率接近 50% (3) 性别 : 心脏性猝死中, 男性比女性多见 男性与女性之比为 , 无论是冠心病患者, 还是无明显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 男性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性 (4) 吸烟 : 迄今为止, 已有较多的研究表明, 吸烟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 但 Framingham 的研究提示, 吸烟增加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危险仅见于男性, 并在患者戒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 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降低 (5) 血压增高 : 血压增高可成为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Framingham 心脏研究表明, 随着血压增高,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也增高, 即使轻度的收缩压增高即可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并且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的水平有关 (6) 血脂异常 :Framingham 心脏研究结果提示, 血浆胆固醇升高仅仅与女性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增高呈明显相关, 而在男性则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但也有人报道血脂异常本身并不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仅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 病因 1. 冠心病冠心病 ( 急性缺血事件,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 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的原因 对心脏性猝死的尸检发现, 大约 80% 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 大约 2/3 以上的患者为 2 支或 3 支以上的病变 心肌梗死后伴有左心功能下降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2. 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脏性猝死率为 2%, 在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时心脏性猝死率可明显增加 而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心脏性猝死更常见 大多数学

3 者报道, 肥厚性心肌病的年病死率为 3%~4%, 其中大多数为心脏性猝死 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 下列情形为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 :1 年龄较轻, 在 30 岁以下 2 曾有晕厥病史 3 既往有心脏性猝死的家族史 此外, 各种原因产生的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也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3. 心脏瓣膜炎症浸润现已公认,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可发生心脏性猝死, 但发生率不高 据 Jersaty 报道, 二尖瓣脱垂患者伴有下列情形者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140 岁左右的女性患者 2 有晕厥病史 3 心电图上有 ST 段改变或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等室性心律失常 4 有 喀啦 音和收缩晚期或全收缩期杂音 4. 心律失常 (1) 室上性心律失常 : 一般不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但在老年患者, 常可并发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高血压致严重左心室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时, 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时也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2) 室性心律失常 : 多数学者认为, 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发生心脏性猝死, 尤其在患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 目前, 室性期前收缩在心脏性猝死中的意义尚存争议 有些学者发现, 室性期前收缩并不能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尤其是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单纯性室性期前收缩 但也有一些研究提示, 室性期前收缩本身即是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特别是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或心肌梗死后的患者,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特别是合并有左心室肥厚 室内传导阻滞和 ST-T 改变者 而室性心动过速在心脏性猝死中的意义比室性期前收缩为大 在临床中, 我们常把室速或成对 多源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称为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 Morganroth 根据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性猝死的危险程度, 将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分为良性占 30%, 其左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均正常, 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极小 ; 潜在恶性占 65%, 心脏结构轻度异常, 有心功能不全和室性异位激动, 如室性期前收缩和 ( 或 ) 非持续性室速, 无血流动力学障碍, 但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占 5%, 几乎都有血流动力学表现和体征 ( 晕厥, 心功能不全, 心肌缺血或低血压 ) 其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最大 临床上常见 5 种类型 :1 心室率 230bpm 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2 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或可蜕变为室扑和 ( 或 ) 室颤趋势者 3 室速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如晕厥, 左心

4 功能不全和低血压 4 多形性 ( 包括长 Q-T 综合征合并的尖端扭转型 ) 室速 5 室扑和 ( 或 ) 室颤起始心律失常即为室扑和 ( 或 ) 室颤 ( 如特发性室颤,Brugada 综合征 ) 临床表现为阿- 斯综合征发作 而由心电图证实的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作 (65%~85%) 是由心室颤动之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但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能是心脏性猝死的潜在原因, 并可能在记录到缓慢性心律失常之前就已转变为心室颤动 (3) 预激综合征 : 预激综合征患者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占 40%~80% 但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较低, 有调查在 4% 以下, 老年患者也未见心脏性猝死增加的报道 5. 其他糖尿病除了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外, 本身也可损伤心肌而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尤其女性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增加更明显, 较同年龄组而无糖尿病的患者增加 3 倍 发病机制 1. 发病机制目前已知, 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机制主要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包括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等 也有一部分人为突然发生的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心脏破裂等 (1) 缺血性心律失常 : 一般认为, 心室颤动是多发的折返小波引起的持续性快而不规则的心室激动 心室颤动的发生必需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即异步和分离的局部波前兴奋, 传导延缓和心室不应期缩短 这些变化, 在缺血的心肌中均可出现 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后陈旧性病变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如果急性心肌缺血发生在心肌梗死后瘢痕愈合的边缘心肌, 则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高 在急性心肌缺血时, 局部心肌组织灌注不足, 导致缺血部位的心肌能量代谢较正常心肌组织明显降低, 大量游离脂肪酸 (FFA) 堆积, 细胞内乳酸含量增加, 细胞内钾 镁离子外流, 则静息电位的负值进一步增加, 形成舒张期电位 同时, 动作电位的振幅下降, 去极化的速度减慢, 兴奋传导速度减慢, 则心肌自律性增强, 并易于形成折返的条件而发生室性折返性心律失常及心室颤动 而同时存在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则更高, 尤其左室射血分数低于 30% 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强的预测因素

5 (2)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 现已知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机制 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冠状动脉痉挛缓解以后, 也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或机械性粉碎斑块后使完全闭塞的血管再通等情况 常在冠状动脉再通后几秒钟而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许多研究表明, 冠状动脉再通时,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 82% 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不同类型中 60%~80% 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和室性期前收缩, 可引起心脏性猝死的心律失常为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 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引起心脏性猝死 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冠状动脉的再通部位有一定的关系 左前降支和左旋支再灌注时易发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 右冠状动脉阻塞再灌注时易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 实验研究提示,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触发激动 折返激动和异位自律性增高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触发激动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占据重要位置 而折返机制的产生可能与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电生理恢复不均匀有关 心肌缺血性损伤使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改变不均匀, 血管再通后的再灌注使血流恢复, 但恢复血流后的心肌细胞血液供应和代谢恢复也不均匀, 结果导致缺血区内心肌应激性的恢复程度不一致, 则易于形成折返而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和 ( 或 ) 心室颤动 此外, 心肌缺血 - 再灌注损伤也可引起异位兴奋灶的自律性增加, 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Pogwizd 等用心脏三维标测技术研究表明,75% 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由触发激动引起的,25% 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由折返机制引起 (3) 原发性心律失常 : 病因不明, 无明显冠状动脉或心肌本身的病变, 常常突然或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发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和 ( 或 ) 心室颤动, 而发生心脏性猝死 研究表明, 原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多为触发激动, 也有的为折返机制 (4) 非心律失常 :Raizes 等研究表明, 非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性猝死只占 0.56%, 包括心脏或主动脉破裂, 心肌梗死扩展, 交感神经反射性抑制, 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严重的机械性梗阻等 尤其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最高 左心功能不全又常有冠状动脉病变和弥漫的心肌病变, 因而可伴有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瘢痕组织所诱发的恶性心律失常, 从而导致心脏性猝死 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致心脏性猝死事件中,36% 表现为严重心动过缓或电 - 机械分离 心脏骤停前并未伴心力衰竭症状的恶化 缓慢性心律失

6 常或电 - 机械分离可能因左室收缩功能衰竭终末期心室壁应激时使心室内压力和容量突然增加, 而周围血管收缩同时出现障碍, 不能维持体循环血压, 以至虚脱和晕厥 猝死则为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 并非心电不稳定事件 另一部分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伴有室性心动过速, 则可能为心律失常所致 2. 心脏性猝死后的病生理变化 (1) 心脏改变 : 1 原发性改变 : 心脏性猝死的心脏病理改变资料主要来自尸体解剖 但不同学者所报道的尸体解剖病理结果有很大的不一致, 且多数学者研究为冠心病猝死 从冠心病猝死的病理资料来看, 主要病理结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 冠状动脉内并发血栓形成, 心肌出现严重的缺血或梗死 Schwartz 等发现, 1/3 以上的冠心病猝死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有血栓形成 国内外的一些资料提示 : 冠心病猝死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约为 40%, 并且冠心病猝死患者的窦房结和传导系统并无明显的急性病变, 亦证实了冠心病猝死的发生机制为心电不稳定所致 心脏性猝死很少发生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有些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后, 即使心脏的大体检查无明显肉眼病变, 但可能其心脏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着明显的异常 如离子通道 蛋白质结构异常等 2 继发性改变 : 正常心脏做功所需能量首先来自脂肪, 约占心肌总耗氧量的 67%, 其次来自葡萄糖和乳酸, 分别占 17.9% 和 16.46%, 极少数来自醋酸 氨基酸 丙酮酸等 同时心脏必须依赖 ATP 来维持其心室壁的张力和收缩状态 研究表明, 心肌缺血缺氧 10s 即可代谢底物耗竭, 心脏即完全失去收缩功能 在常温下, 如果心肌缺血 3~4min, 心肌内磷酸肌酸含量减少 70%~75%, ATP 减少 15% 如在此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心肌供血改善, 则心肌张力可完全恢复 ; 缺血 8~10min, 心肌内磷酸肌酸和 ATP 将全部耗尽, 如在此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仍可恢复,10min 后才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者, 复苏的成功机会显著减少 (2) 其他脏器的病理改变 : 1 脑 : 脑的能量代谢主要来自葡萄糖, 但脑组织本身对葡萄糖的储备很少, 必须依赖于循环血液来供应 并且脑组织的代谢 85%~90% 为有氧代谢, 而无氧酵解只占脑组织代谢的 5%~15%, 所以, 脑组织的代谢和生理功能的维持则完全依赖于有效的血液供应 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细胞功能的改变的基础是

7 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的原发和继发损害 原发损害为脑组织缺血缺氧时,ATP 不能合成, 细胞钠泵功能丧失, 细胞内钠离子不能转运到细胞外, 钾离子不能从细胞内逸出, 细胞膜电位发生改变, 因此不能产生电活动, 细胞也失去了产生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研究表明, 在完全缺氧情况下,20s 后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完全消失,30~90s 后小脑和延髓的生物电活动完全消失 而缺血缺氧所致的继发损害包括两个方面 : A. 细胞内电解质紊乱和各种代谢产物的堆积而使脑组织肿胀和脑水肿 B. 脑组织的局部循环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 已有研究提示, 心脏骤停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时, 病变主要在大脑海马回先出现, 如缺血进一步加重, 则迅速波及全脑, 包括脑干和延髓 而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后, 如果能及时 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 则脑组织的血流有可能恢复, 但脑组织由于受到完全缺血缺氧的影响, 脑水肿和微循环障碍将继续发展 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大脑功能的恢复及患者的临床预后 2 肾 : 心脏骤停时, 肾脏的血流供应和滤过功能完全停止 首先受累的是肾小管, 引起肾小管细胞坏死, 并逐步累及基底膜及整个肾单位 如果发生时间短, 基底膜可保持相对完整, 肾脏功能可恢复, 但缺血缺氧的时间过长, 肾小管及肾小球产生广泛的严重破坏, 则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3 肺 : 发生心脏性猝死后, 肺可发生淤血 水肿 显微镜下其主要特征是肺间质水肿, 并可见微血栓形成 长时间的肺缺血缺氧容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不仅可通过机械堵塞使肺部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 而且还可引起血小板聚集, 释放 5-HT 等物质产生终末气道痉挛, 结果血液 - 气体交换障碍进一步恶化 3. 与心脏性猝死发生的相关因素 (1) 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性猝死的作用 : 自主神经系统在心脏性猝死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观察发现,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常发生在凌晨至午间这段时间, 与自主神经活动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相一致 此时间段, 交感神经活动较高, 血压与心率增加, 血小板聚集性也增加 实验研究表明, 刺激心脏的交感神经可降低室颤阈值, 增加室颤发生的危险性 ; 刺激迷走神经, 可降低室颤发生的危险性 所以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可促进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而兴奋迷走神经则具有保护心脏及抗室颤的作用 但是, 对下后壁急性心

8 肌缺血或缺血性再灌注的患者, 因迷走神经的传入受体多数分布在心室的下后壁, 该部位发生心肌缺血或缺血后再灌注, 可触发 Bezold-Jarish 反射, 导致或加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如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周围血管扩张和低血压, 严重者可发生心脏骤停 (2) 冠状动脉痉挛 : 许多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发生在睡眠中 其机制主要为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 冠状动脉痉挛, 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缺氧, 心电不稳定, 发生室颤而引起心脏性猝死 但目前尚未能提供冠状动脉痉挛的形态学依据 临床表现 心脏性猝死的经过大体上可分为 4 个时期 即前驱期, 终末事件开始, 心脏骤停和生物学死亡 不同的患者各期表现也有明显差异 根据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统计 36 例冠心病猝死患者发生猝死时即时表现,36 例中意识突然丧失者 20 例, 其中 8 例伴有抽搐, 晨间洗漱死于卫生间 1 例, 洗澡时死亡 1 例, 在睡眠中死亡 6 例, 突然心前区疼痛 喘憋 腹部不适随即在 20min 内意识丧失者 8 例 由此可见, 在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前数天到数月, 有些患者可出现心前区不适 心悸 气短 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 但亦可无前驱表现, 直接发生心脏骤停 而有些报道佩带动态心电图的猝死患者, 当时心电记录多为心室颤动, 说明心脏骤停时多为心室颤动 部分患者先有心脏缺血或左室功能不全症状, 迅即发生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前未诉有不适感觉者, 是否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则不能确定 心脏骤停后脑血流锐减, 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 下列体征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 : 意识丧失, 颈 股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断续或停止, 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 如听诊心音消失更可确立诊断 经检查确立诊断后, 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并发症 猝死可引起酸碱和水电解紊乱可再发心肌梗死等 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黏稠度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 1. 心电图目前已知, 心肌肥厚是心脏性猝死的标志性心电图 QRS 波群高电压和侧壁导联明显的间隔部 Q 波的出现可能是猝死的危险因素 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 心电图出现右束支阻滞,6 个月的猝死风险约 30%

9 2. 动态心电图 (Holter) 动态心电图可使 39%~82% 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得到诊断, 并能了解室性心律失常的频度 复杂程度 昼夜节律等变化, 尤其是心肌梗死和严重的冠心病患者 动态心电图发现的室性心律失常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有明确的预测价值 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随着室性心律失常的复杂性和频发性而增加 3. 运动试验有研究表明, 运动试验对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4. 心室晚电位 (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 心室晚电位是体表记录到的局部心室延迟碎裂电活动, 一般出现在 QRS 终末部并可延伸到 ST 内, 呈高频 (20~80Hz) 低幅( 25μV= 碎裂波 ), 持续 10s 以上 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 心室晚电位在预测患者发生致命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Brethard 等报道, 冠心病患者伴有心室晚电位阳性者, 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比心室晚电位阴性者高 3.3 倍 诊断 1. 病史及体格检查有些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在发病前数分钟或数天可出现心前区疼痛 胸闷 心悸 气短 乏力等症状 有的呈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 有的发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所以, 如冠心病 心肌病或弥漫性心肌炎的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应高度警惕, 防止发生心脏性猝死 2. 心率变异性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近 10 年来, 大量研究表明, 心率变异性与心脏性猝死之间存在肯定的相关关系 在心率变异性指标中,SDNN<50ms 为心率变异性高度抑制,SDNN<100ms 为心率变异性中度抑制 如心率变异性受抑制, 提示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增加 3.Q-T 离散度 (QT dispersion,qtd) Q-T 离散度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最长 最短 QT 间期 (QT) 的差值 近年研究表明,QTd 可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 QTd 的正常参考值为 <50ms,50~70ms 有参考价值, 以 > 70ms 有诊断价值 临床研究显示, 长 QT 综合征患者, 心梗后有室速的患者, 心脏性猝死以及药物致心律失常的患者, 其 QT 离散度增加 研究表明, 猝死患者的 QTd 远大于其他心脏病患者 所以,QTd 对心脏性猝死有预测作用 鉴别诊断 临床上须与晕厥 癔症或癫痫相鉴别

10 治疗 心脏性猝死的紧急治疗 :1 心肺复苏 (CPR) 早期 有效的措施至关重要 ( 具体措施请参阅心肺复苏 ) 2 进一步的心脏生命支持 (ACLS) 早期除颤对改善存活至关重要 大约 40% 心脏性猝死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时发现有心室颤动 目前至少有两个正在进行的前瞻性随机临床实验, 研究胺碘酮在院外心脏性猝死患者对电击难治性心室颤动中的作用 有一个实验的初步结果提示胺碘酮是这类患者急诊治疗的有效药物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性治疗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治疗 1. 一级预防治疗 (1) 识别有心脏性猝死危险的个体 : 可联合使用心脏性猝死的多种预测因素 (2) 药物和外科 经皮技术 : 鉴于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在冠心病的患者, 减轻心肌缺血, 预防心肌梗死或缩小梗死范围, 改变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药物应能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早期研究显示与药物治疗相比, 外科血管重建, 使 3 支血管病变及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性猝死下降 最近的研究显示, 应用溶栓药和 ( 或 ) 经皮介入治疗可获得心肌再灌注和血管重建 已有研究证实 β- 阻滞剂在预防心肌梗死存活者心脏性猝死及降低其总死亡率方面是有效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在这方面的证据要少一些, 但有少数研究提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使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减少 (3) 植入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 已有几个随机试验开始实施, 以比较 ICD 和药物对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效果 在多中心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试验 (MADIT) 中, 对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差以及电生理检查时可诱发出用普鲁卡因胺不能抑制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ICD 比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更有效 但最近报道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 补片试验 (patch trail) 证明给伴左室功能不全和信号平均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做 CABG 时, 预防性植入 ICD, 并不能改善存活 2. 二级预防治疗 (1) 药物预防治疗 :

11 1 抗心律失常药 :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心室颤动, 从理论上讲,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或消除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防治心脏性猝死的作用, 但是, 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使用结果却不尽相同 Ⅰ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一度使用十分广泛, 但到目前为止, 一些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 许多 Ⅰ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并不能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相反却使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升高, 其中, 比较典型的是 CAST CAST 即心律失常抑制实验 (Cardiac arrhythmic suppression trial, CAST), 是一项由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组织的随机 双盲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旨在确定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或伴有轻度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 并了解能否降低心律失常所致的病死率 1989 年报道的 CASTⅠ 结果发表在 新英格兰医院学杂志 第 321 卷上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Ⅰc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仅不能降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反却可使患者的心脏猝死率增加 其原因可能与下列 2 个因素有关, 一是 Ⅰ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促心律失常作用 ; 二是 Ⅰc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作用, 可使患者的心功能进一步减退, 射血分数进一步降低 但是,CAST 仅仅是在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进行的, 在非心律失常的患者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中,Ⅰc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否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目前尚不清楚 在抗心律失常药物中, 目前 Ⅲ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最受推崇的, 其原因是这些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各种室性心律失常, 而且一些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胺碘酮, 长期口服时能增加各种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对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包括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口服剂量为 200~800mg/d,, 胺碘酮除了 Ⅲ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性外, 还有 Ⅰ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 表现为使用依赖性动力学特征, 并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和钙通道阻滞作用, 其主要代谢产物脱乙基胺腆酮仍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胺腆酮和 Ⅰc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同, 除了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之外, 还有冠状动脉扩张作用 抗交感神经的激活作用和抗甲状腺作用 近年来, 一些研究发现胺碘酮还有抗氧化作用和拮抗钙调节蛋白的作用 在心肌缺血时, 胺腆酮能保护线粒体的完整性和高能磷酸盐的功能 因此, 从理论上讲,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中具有自己独特的治疗价值

12 巴塞尔心肌梗幸存者的抗心律失常研究 (Basel antiarrhythmic study of infarction survival,basis) 在临床实践中提示胺碘酮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中的价值 BASIS 由瑞士学者完成, 入选病例为心肌梗死后 8~24 天并伴有室性期前收缩在 Lown 氏分级 4~6 级的患者 321 例患者被随机分为 2 组, 分别用安慰剂 胺碘酮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结果胺腆酮治疗组的心脏性猝死率为 5%, 显著低于安慰剂治疗组的 11.4%t 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组的 9% 此外, 另外两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 加拿大胺碘酮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试验 (Canadian amiodaron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rhythmia trial, CAMIAT) 和欧洲心肌梗死胺碘酮试验 Europea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odarone trial,emiat) 正在进行, 最后结果尚未揭晓 CAMLAT 有 21 个医学中心参加, 计划入选心肌梗死后 6~45 天伴室性期前收缩 10 次 /h 以上或室性心动过速 1 次以上的患者, 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 预试完成 77 例,20 个月的观察表明, 胺碘酮治疗组的病死率 4% 而安慰剂治疗组的病死率 14% EMIAT 由 61 个医学中心参加, 计划入选心肌梗死后 5~21 天 左心室射血分数在 40% 以下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随机分为安慰剂治疗组和胺碘酮治疗组 中期结果表明, 胺腆酮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性猝死率 索他洛尔 (sotalol) 与胺碘酮相似, 也具有混合性抗心律失常作用 许多学者的临床观察表明, 索他洛尔对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有益, 但还缺乏长期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结果 2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β- 肾上腺能受体阻滞药的作用在于竞争心脏, 血管和支气管等组织器官 β 肾上的腺素能受体, 使受体不能恢复到高亲和力状态而与激动剂结合, 从而抑制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活性而发挥一系列的药理作用 β 受体阻滞药在心脏性猝死中的应用价值仍有争议, 但多数学者认为在一些心脏的某一亚组可使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降低 到目前为止, 已有大量的研究提示, 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接受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非常有益, 特别是在降低心脏性猝死方面有较显著的意义, 并且还有人发现, 在一定范围内心率降得越慢效果越明显 已有 2 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 - (MIAMI) 和 (ISIS-I) 观察了 β 受体阻滞剂在胸痛发作 12~24h 内早期干预的作

13 用 MIAMI 入选胸痛发作 24h 以内的心肌梗死患者 5778 例, 首先使用美托洛尔 15mg 静脉注射, 然后 200mg/d 口服,1 周病死率下降 13% ISIS-I 入选胸痛发作 12h 内的心肌梗死患者 例, 首先静脉注射阿替洛尔 5~10mg, 然后每周口服 100mg,1 周内心血管病死率下降 15% β- 受体阻滞药的作用主要是降低了心室颤动或心脏破裂的发生率 在心肌梗死的后期, 使用 β- 受体阻滞药可使心血管总病死率降低 20%~25%, 但对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影响尚不清楚 在高血压患者中,β- 受体阻滞药治疗也对心脏性猝死具有防治作用 但更多的学者认为, 只有脂溶性的 β- 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才能有效地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脂溶性 β- 受体阻滞药在消化道易于吸收, 易于通过血脑屏障, 在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 一些小样本研究提示, 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和阿替尔对心脏性猝死的防治有效 3 正性肌力药物 :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很高 1993 年,Goldman 等报道, 冠心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44% 死于心脏性猝死 ; 非冠心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 48% 因此, 正性肌力药物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中的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 正性肌力药物主要包括两类, 即洋地黄类药物和 camp 依赖性强心剂 洋地黄类药物仍是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药物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洋地黄类药物不仅能增强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和传导, 而且具有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 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压力感受器功能低下和交感神经系统 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的功能亢进, 并可提高心钠素的分泌, 降低心脏前负荷 尽管洋地黄的应用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 但他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是否能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仍不十分清楚 1998 年以来, 已有几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是有效的, 不仅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量和心功能, 但均未阐明地高辛对心脏性猝死的防治作用 CAMP 依赖性强心剂包括 : 受体激动剂和磷酸二酯酶 Ⅲ 抑制剂 前者主要多巴酚丁胺 沙丁胺醇等 ; 后者包括氨力农 米力农 临床实践的结果表明, camp 依赖性强心剂在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改善患者的症状方面具有一度的疗效, 但口服给药的不良反应较多, 而且可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因此, 氨力农和米力农等药物的口服给药已经禁止采用

14 4 抗血小板药 : A. 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及其作用原理 : 抗血小板药物是指能阻碍血小板黏附 聚集和释放反应, 以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 根据作用的环节,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 a. 环氧化酶抑制药 : 包括阿司匹林 (aspirin) 磺吡酮( 苯磺唑酮 ) 等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1971 年发现它有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 目前已成为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化酶 ( 即前列腺素合成酶 ) 的作用下形成不稳定的环内过氧化物, 即前列腺素 C (PGG ) 和前列腺素 H (PGH ) 环内过氧化物在血小板微粒体中血栓烷合酶的作用下生成血栓素 A (TXA ), 但 TXA2 不稳定, 半衰期为 30s, 迅速转变为稳定的 TXB 在血管壁微粒体中, 环内过氧化物在 6(9)- 环氧化酶作用下合成前列腺素 I2(PGl2), 然后代谢为 6- 酮 -PGFla TAX2 使血管收缩, 降低血小板 camp, 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主要抑制环氧化酶, 使其活性基团乙酰化, 从而阻止 TXA 和 PGI 的生成 由于阿司匹林在抑制 TXB 的同时, 也对 PGI 造成了抑制, 则阿司匹林使用的有益作用被削弱或抵消 大量研究表明,75~325mg/d 的阿司匹林给药对 PGI 的影响较弱或几乎没有影响, 而对 TXB 的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磺吡酮 ( 苯磺唑酮 ) 是保太松类药物的衍生物,1950 年被用于治疗痛风, 1965 年发现它对血小板功能具有明显影响 现已知道, 主要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而抑制 TXA 的合成, 并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 对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 PGI2 影响极小 b.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 包括双嘧达莫 (persantine) 等 双嘧达莫又叫潘生丁,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血小板药物, 其机制是抑制血小板的磷酸二酯酶, 使血小板的 camp 含量升高 同时, 双嘧达莫 ( 潘生丁 ) 还可通过增加血液的腺苷浓度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 潘生丁可抑制红细胞和心 肺等组织细胞对血中腺苷的摄取 则腺苷不能被腺苷脱胺酶所破坏, 血液中腺苷水平增加, 一般口服给药, 每次 400mg,1~2 次 /d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 c. 血栓合成酶抑制药 : 包括水杨酸咪唑 ( 咪唑 ) 达唑氧苯(dazoxiben) 对乙酰氨基酚 (APA) 等

15 d. 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 : 依前列醇 ( 前列腺素 I ) 和前列地尔 ( 前列腺素 E ) 等 e. 其他 : 噻氯匹定 ( 噻氯吡啶 ) 舒洛地尔(suloctidil) 等 B. 抗血小板药物防治心脏性猝死的价值 : 在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中, 较多的资料为阿司匹林 许多研究表明, 阿司匹林在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后, 可显著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 在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后, 可显著降低再梗死的发生率 但是, 有关阿司匹林防治心脏病猝死的价值, 不同学者的报道不尽一致 德国 - 奥地利多中心研究结果提示, 阿司匹林对心脏性猝死的防治有一定作用 Elwood 等报道用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进行随机 双盲大宗病例研究的结果, 发现在心肌梗死后 6 周以内使用阿司匹林者,33 个月随访期间的心脏性猝死率在阿司匹林组为 7.8% 安慰剂组为 13.5%, 阿司匹林组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降低了 42% 如果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较晚则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无明显作用 双嘧达莫 ( 潘生丁 ) 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中的评价研究多为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 双嘧达莫 ( 潘生丁 ) 和阿司匹林的再梗死研究 (PARIS) 的结果提示, 双嘧达莫 ( 潘生丁 ) 和阿司匹林合用可降低心肌梗死后的总病死率和心脏性猝死发生率 磺吡酮 ( 苯磺唑酮 ) 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中的价值研究不多 美国磺吡酮 ( 苯磺唑酮 ) 研究组报道, 在 6 个月内, 磺吡酮 ( 苯磺唑酮 ) 可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 而在 6 个月后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 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类心血管药物, 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研究发现,ACEI 对心肌梗死 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可能并发的心脏性猝死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目前,ACEI 已发展到几十种 根据其含有的基团不同,ACEI 可分为 3 种类型 :A. 含巯基的 ACEI 主要有卡托普利(captopril);B. 含羟基的 ACEI 主要有依那普利 (enalapril) 雷米普利(ramipril) 贝那普利( 苯拉普利 ) 等 C. 含磷酰基的 ACEI 主要有福辛普利(fosinopril) 等 其基本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一种含有锌离子的金属蛋白, 各个活性部位都含有锌离子,ACEI 的巯基 羟基或磷酰基可与锌离子发生牢固的络合作用而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失去活性 结果血管紧张素 Ⅰ 不能转变为血管紧张素

16 Ⅱ, 可导致血管扩张 醛固酮分泌减少和交感神经张力降低 此外,ACEI 还可抑制激肽酶, 减慢缓激肽的降解, 引起血管扩张 ; 同时, 缓激肽的浓度增高可激活前磷脂酶而使前列腺素的生成增加 ACEI 还可减少钙离子内流, 使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超负荷而引起的心律失常减少 这些作用对于冠心病 高血压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具有治疗价值, 还可增加心肌细胞电活动的稳定性 6 代谢类药物 : 曲美他嗪 ( 万爽力 ), 抑制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 加速糖原酵解, 增加心肌细胞无氧代谢下 ATP 的产生, 增强心肌细胞的抗缺血能力, 从而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2) 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 : 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 的应用是防治心脏性猝死的重要进展, 对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性猝死具有肯定的防治作用 植入 ICD 的临床价值在于有效地防治心脏猝死 据文献报道, 美国每年因心脏骤停而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患者达 50 万人以上, 欧洲约 40 万人 其中 75%~80% 的患者在第 1 次心脏骤停发作时死亡, 经有效心肺脑复苏而幸存者中 20%~25% 的患者可在 1 年内再次发生心脏骤停, 因此,ICD 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也有一些学者对植入 ICD 的两种不同方式进行了对比, 结果发现经静脉植入 ICD 的围术期病死率较低, 长期随访的存活率高, 应列为首选方法 Saksena 等总结了 221 例多中心植入 ICD 的结果, 开胸法植入 ICD 的围术期病死率为 4.2%, 经静脉法为 0.8%, 随访 2 年的总成活率分别为 81.9% 和 87.6%, 并无显著性差异 为了明确揭示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防治心脏猝死的价值, 有学者进行了一些多中心随机化前瞻性对照研究 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对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复苏患者治疗比较研究 (AVID) 表明, 室颤复苏者或有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 应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 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其他一些多中心试验如多中心自动除颤器埋藏试验 (MADIT) 加拿大埋藏式除颤器研究(CIDS) 汉堡心脏骤停研究 (CASH) 美国心 肺和血液研究所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NHLBHCD) 等有的已经完成, 有的正在进行, 最后将揭示 ICD 防治心脏性猝死的确切价值

17 从心脏性猝死复苏过来的幸运者在 1 年内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达 25%~30% 已有试验表明,ICD 能有效转复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复发性心室颤动 Newman 等对心脏骤停复苏过来的幸存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60 例患者植入 ICD 而 120 例患者仅仅使用药物治疗, 两组病例的年龄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律失常类型 基础心脏病和药物治疗情况相似 结果,ICD 植入者的心脏性猝死率降低 50%(10% 5%,P<0.01),3 年实际病死率降低 31%(51% 35%,P< 0.01),5 年的生存曲线也有明显差异 但是, 也必须注意, 许多心脏性猝死幸存者 (20%~70%) 最后并不一定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 大约 5% 的心脏性猝死幸存者死于电 - 机械分离, 而 ICD 对这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无效 (3) 介入治疗 : 1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 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常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高 1988 年,Davis 首次使用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成功, 开创射频消融的新领域, 但至今仍不如室上性心动过速使用普遍 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心动过速的起源定位, 其方法是进行心内膜标测, 一般根据 Josephson 提出的 18 个点标测, 左心室 12, 右心室 6 个, 标测方法有 3 种 : A. 窦性心律时的标测 : 在窦性心律下, 在心室的不同部位寻找有明显延迟碎裂电位的部位 延迟破裂电位是缺血区残存心肌纤维的非同步除极, 常常被大量结缔组织所包绕, 彼此连接较少, 因此传导很慢, 形成缓慢传导区, 成为室性心动过速折返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低倍放大条件下, 延迟碎裂电位表现为高频成分组成的低振幅波 (<1mV), 持续 100ms 以上 但必须注意, 延迟破裂电位仅仅表示该部位有传导延缓 并不表示一定为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 因此, 窦性心律下的标测是不可靠的 B. 起搏标测 : 用电极在心室的不同部位作心内膜起搏, 起搏频率与心动过速的频率相同, 记录 12 导联心电图, 若 11 个以上导联的图形与心动过速发作时的相同, 可认为该起搏部位即是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 但起搏标测也不可靠 C. 心动过速时的标测 : 有心动过速发作时, 在心室内不同部位记录心内膜电图, 比较哪一部位的心室激动时间比体表心电图的 QRS 波提前, 则最早激动

18 的部位是心动过速的起源点 心运过速的标测是室性心动过速定位的较可靠方法 准确定位后, 行射频消融, 一般用 30~40W,10~30s 成功的因素是: 精确的起搏标测 ; 最早的局部心室激动 ; 导管电极与心内膜密切接触 失败的因素是 : 消融电极未到达起源点 ; 导管电极与心内膜接触不紧密 ; 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点位于心肌内或心外膜 不同类型的室速, 消融的疗效不同, 其中, 无器质心脏病的特发性室速, 成功率达 94% 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 是由希氏 - 心肌传导系统参与的大折返, 消融右束即可终止室速, 成功率超过 90% 目前较困难的是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不高, 一般在 45%~93%, 差异较大, 其原因在于梗死性心动过速的机制较复杂所致 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a. 瘢痕周围折返 : 必须在瘢痕组织周围产生较大损伤, 折返才能终止 ;b. 瘢痕内折返 : 大部分病例可用射频消融成功 ;c. 功能性折返 : 射频消融常常无效 有时, 射频消融术后可在功能性上折返的基础上, 增加一个解剖性因素而产生更为顽固的折返性心律失常 2 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冠心病 从理论上讲, 经皮球囊冠状动脉形成术治疗冠心病应能有效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当迄今未见到多中心随机临床观察资料 (4) 外科手术 : 1 室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 : 近 10 几年来, 用手术切割 冷冻或激光等手段可成功地控制或根治室性心动过速 / 或心室颤动, 从而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A. 内膜病灶切除术 : 这种治疗方法于 1979 年由 Harken 用于临床, 其方法是首先进行病灶定位 Harken 等的方法是在常温体外循环下, 用手持移动电极在心内膜面进行标测, 找出最早心室激动部位, 经左心室切口对标测出来的最早心室激动部位作直径 2~3cm 厚约数毫米的盘状切除 心内膜病灶切除术适用于病灶局限, 尤其适用于位于室壁瘤边缘而远离心脏传导系统和乳头肌的病灶

19 B. 心内膜环形心室肌切除术 : 对于有室壁瘤而伴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在室壁瘤边缘的正常心内膜作弧形切口, 深达心肌层, 直到仅留一层靠近心外膜的肌桥 该法由 Guiraudon 等于 1987 年首创 因术后左室受损, 现已少用 C. 心室隔离术 : 仅适用于右心室游离壁或右心室流出道的病灶 其方法是以右房沟为基底, 围绕某一分支血管对可疑心室壁做半岛状切开, 使它和右心室壁的其余部分分离 D. 外科冷冻消融术 : 对于靠近心脏传导系统或腱索的病灶, 直接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则宜在外科手术直视下进行冷冻治疗, 使病灶降温至 0 持续 1min 如果有效则降温至-60 持续 2min E. 外科激光消融术 : 用激光代替冷冻而消除心律失常的病灶 2 冠状动脉旁路术 : 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术可有效的改善心肌供血, 减轻或消除心绞痛的症状 已有一些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 冠状动脉旁路术可延长冠心病患者的生存期, 但对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影响, 所见报道极少 预后 老年人猝死预后主要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及基础病情况 但成功率低 预防 1. 针对病因和各种可变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治疗 如戒烟 酒, 降压, 降脂等治疗 2. 临床中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机制主要为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因此, 对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关键就是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 一般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指在有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 但尚无临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人群, 应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如无禁忌证, 应用 β- 受体阻滞药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在充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ACEI) 洋地黄和利尿药的基础上应用 β- 受体阻滞药 二级预防指临床上已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又无明确原因 ( 如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低钾 低镁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等 ) 可纠正, 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复发 二级预防首选 ICD(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 如无条件应用 ICD, 则应使用胺碘酮或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巩 雪 宿 燕 岗 潘 文 志 崔 洁 潘 翠 珍 王 蔚 柏 瑾 秦 胜 梅 葛 均 波 舒 先 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 2011年 1 月第 5卷第 2期 370 Ch in J C lin icins( E lectron ic Ed ition ), Jnury 15, 2011, V o.l 5, N o. 2 12例, 有效率 61% ( 43 / 70) 术前一般情况如年龄

More information

第25章 抗心律失常药.ppt

第25章 抗心律失常药.ppt Antiarrthythmic Drugs Antiarrthythmic Drugs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 < > < 一 心肌细胞膜电位 1 静息电位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RMP 细胞在静息时 膜电位呈外正内负的极化 状态 所测得的电位差为静息膜电位 2 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AP 心肌细胞兴奋引起膜去 心肌细胞兴奋引起膜去

More information

以往癌症治疗方法的分布 诊断时 抗癌治疗 姑息治疗 死亡 今后癌症治疗方法应行分布 抗癌治疗 姑息治疗 诊断时 死亡 有害刺激 机械损伤温度变化化学因素 局部组织损伤 释放降低痛阈物质孕郧尧运垣尧缘原匀栽尧缓激肽尧组胺等 痛感受器 皮肤尧内脏尧肌肉尧骨尧关节 粤原啄纤维疼痛 悦纤维 中枢 脊髓 丘脑 大脑 原发的尧尖刺样局限性疼痛 继发的尧烧灼样酸痛 有害刺激 机械损伤温度变化化学因素 局部组织损伤

More information

Õó·¢ÐÔÊÒÐÔÐĶ¯¹ýËÙ

Õó·¢ÐÔÊÒ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病理性期外收缩型室性心动过速 ICD 号 I47 概述 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athologic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pvt) 通常称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由于此类室性心动过速多起自器质性心脏病 ( 尤其是冠心病心肌梗死 ),

More information

WHO ---- ---- , 200 5% 8.6% 18.8% 200, 140 , MS MS 60 80 X 1999 WHO MS (2004.12) 1. BMI>25 >24 >28 BMI kg / m 2 2. 6.1mmol/L, 2h 7.8mmol/L 3. BP 140/90mmHg ( ) 4. TG 1.7 mmol/l /L HDL-C C

More information

2013 年河南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 儿童心律失常分析 郑大三附院 王巍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电图室 1

2013 年河南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 儿童心律失常分析 郑大三附院 王巍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电图室 1 儿童心律失常分析 郑大三附院 王巍 1 一 概述 儿童心律失常分析 二 儿童心律失常的特点 三 典型病例介绍 2 概述 儿童心律失常发生率国外报道 :4.28%, 国内报道 :0.45-0.50% 新生儿猝死综合症约 10% 为心律失常引起 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是由此产生的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可导致心搏出量的降低, 并可引起晕厥或猝死 3 儿童心电图的随龄改变 儿童随年龄增长, 心电图将出现以下改变

More information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 ICD 一级预防适应症的再思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陈样新 心脏性猝死定义 心脏性猝死 (Sudden Cardiac Death,SCD) 是指没有预见到的由于心血管原因导致的 1 小 时内的自然死亡 Circulation. 1998;98:2334-2351 SCD 全球性的挑战 0.036-0.128%/year 0.1-0.2%/year 0.042%/year 300,000-350,000/year

More information

ȱѪÐÔÊÒÐÔ¿ìËÙÐÄÂÉʧ³£µÄÍâ¿ÆÖÎÁÆ

ȱѪÐÔÊÒÐÔ¿ìËÙÐÄÂÉʧ³£µÄÍâ¿ÆÖÎÁÆ 编号 6.55.3.1.1 手术名称 缺血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 英文名称 surgical treatment of ischemic tachyarrhythmia 别名 surgical treatment of ischemic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 缺血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外科治疗 ICD 编码 37.3311 概述 缺血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是指冠状动脉狭窄心脏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而致的室性心律过速,

More information

心肌缺血、损伤及梗死

心肌缺血、损伤及梗死 心肌缺血 损伤及梗死 付华教授 心肌缺血 损伤和梗死 myocardial ischemia, injury and infarction 冠状循环 coronary circulation 心肌缺血 myocardial ischemia 心肌损伤 myocardial injury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冠状循环 ( 前面观 ) 窦房结支右冠状动脉右室前支右房支右缘支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心律失常的治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 姚述远 心律失常治疗的现状 (1) 缓慢性心律失常 -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2) 快速性心律失常 - 射频消融治疗 (3) 快速性心律失常 - 电复律 (4)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ICD (5) 薄弱环节 - 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历史演变 50 年代以前, 奎尼丁为抗心律失常的主药 50-60 年代, 普鲁卡因酰胺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药 60 年代,

More information

·ÇÕó·¢ÐÔñ¼ÐÔÐĶ¯¹ýËÙ

·ÇÕó·¢ÐÔñ¼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nonparoxysmal sinus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idiopathic sinus tachycardia;inappropriate sinus tachycardia;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 不适宜的窦性心动过速 ; 不相称的窦性心动过速 ; 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 ; 窦性心律异常加速 ; 非阵发性慢性窦性心动过速 ; 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More information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2017 年医学院 ( 含转化院 遗传所 ) 硕士研究生上线考生名单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外语政治 业务 1 业务 2 总分 报考类别 考试方式 备注 103357000912484 72 72 242 0 386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2003 71 72 242 0 385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1503 77 73 234 0 384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1098

More information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5DA33BDB2D0C4C2C9CAA7B3A328D1A7C9FAB0E6292E BBCE6C8DDC4A3CABD5D>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5DA33BDB2D0C4C2C9CAA7B3A328D1A7C9FAB0E6292E BBCE6C8DDC4A3CABD5D> Cardiac Arrhythmias Cardiac Dysrhythmias 心律失常 A cardiac arrhythmia is any abnormal heart rate or rhythm 1 2 定义 当各种原因使心脏的起源或传导或两者均出现异常, 引起心脏电活动的频率 节律或激动顺序发生改变, 即导致心律失常 3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兴奋性 自律性 传导性 心脏的三级起搏点 第一级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5A DD0C4D1AAB9DCCFB5CDB331205BBCE6C8DDC4A3CABD5D>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5A DD0C4D1AAB9DCCFB5CDB331205BBCE6C8DDC4A3CABD5D>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难点讲解 循环系统 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一 吸氧 : 可通过鼻导管 面罩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氧 (6-8L/min), 应用 50% 酒精湿化瓶, 改善肺泡通气二 体位 : 坐位, 双腿下垂, 减少静脉回流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三 镇静 : 吗啡静脉注射, 治疗急性肺水肿极为有效的药物 ; 有严重肺部疾病 呼吸衰竭 昏迷者禁用四 快速利尿

More information

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律失常循证工作组 作者单位 : 刊名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英文刊名 :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年, 卷 ( 期 ): 2015,43(1) 引用本文格式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律失常循证工作组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期刊论 文 ]-

More information

近些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AMI) 发女 14 例, 年龄 岁, 平均 ( ± 5.74) 病率逐年升高, 室性心率失常是其常见并发岁 ; 对照组男 37 例, 女 17 例, 年龄 岁, 症, 快速心室率导致心肌耗氧量急剧增高, 平均 (66.22 ± 4.5

近些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AMI) 发女 14 例, 年龄 岁, 平均 ( ± 5.74) 病率逐年升高, 室性心率失常是其常见并发岁 ; 对照组男 37 例, 女 17 例, 年龄 岁, 症, 快速心室率导致心肌耗氧量急剧增高, 平均 (66.22 ± 4.5 国际临床研究杂志 张海良王西辉贺鹏辉解飞丁鹏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710038 摘要 目的 :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急诊使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 方法 : 选取 108 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试验组予以胺碘酮治疗, 对照组予以利多卡因治疗 观察左室射血分数 心电图变化, 不良反应等指标 结果 :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 92.59

More information

高 云 钟良军 张源明 周晓欢 梁 平 徐 隽 探讨兔牙周炎对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因子的影响及抗生素对其的作用 将 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组 组为对照组 组为牙周炎组 组为动脉粥样硬化组 组为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组 组为干预组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替硝唑组 各组分别按照实验设计进行相应干预处理 周末处死动物 检测牙周指标 血清中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反应蛋白

More information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女 中西七 1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脾胃病临床研究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女 中西七 1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脾胃病临床研究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 2011 级七年制专业选择 5+3 培养模式学生录取结果 学号 性别 班级 录取医院 录取专业 录取专业名称 录取方向名称 032011142 女 中西七 111 南京市中医院 105701 中医内科 039011115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 肿瘤临床研究 032011108 女 中西七 111 江苏省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More information

一些动态心电图报告, 写成了常规心电图报告, 且无序 无固定格式, 医护人员阅读困难, 老百姓更看不懂!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

一些动态心电图报告, 写成了常规心电图报告, 且无序 无固定格式, 医护人员阅读困难, 老百姓更看不懂!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 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 诊断报告模板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李世锋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3-1 一些动态心电图报告, 写成了常规心电图报告, 且无序 无固定格式, 医护人员阅读困难, 老百姓更看不懂!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 一些动态心电图报告, 写成了常规心电图报告, 且无序 无固定格式, 医护人员阅读困难, 老百姓更看不懂!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3-3 一些动态心电图报告,

More information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85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69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85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69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2018 年秋季报考博士上线考生名单 序号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外语成绩专业基础课成绩报考类别 备注 1 18037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2 18039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3 180427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4 180436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5 180474

More information

一 引起猝死的恶性心律失常常见原因 1. 过速性恶性心律失常 2. 过缓性恶性心律失常 3. 其它 : 性别 体位 电解质 睡眠窒息 长短 QT 二 心电学检查在检测心源性猝死中的价值 1. 常规心电图 2. 动态心电图 (HRV HRT DC) 3. 其它 : 心脏电生理 倾斜试验等 三 恶性心律

一 引起猝死的恶性心律失常常见原因 1. 过速性恶性心律失常 2. 过缓性恶性心律失常 3. 其它 : 性别 体位 电解质 睡眠窒息 长短 QT 二 心电学检查在检测心源性猝死中的价值 1. 常规心电图 2. 动态心电图 (HRV HRT DC) 3. 其它 : 心脏电生理 倾斜试验等 三 恶性心律 心律失常与猝死 李世锋 36-1 一 引起猝死的恶性心律失常常见原因 1. 过速性恶性心律失常 2. 过缓性恶性心律失常 3. 其它 : 性别 体位 电解质 睡眠窒息 长短 QT 二 心电学检查在检测心源性猝死中的价值 1. 常规心电图 2. 动态心电图 (HRV HRT DC) 3. 其它 : 心脏电生理 倾斜试验等 三 恶性心律失常防治进展 36-2 2003 年 6 月 27 日, 喀麦隆国脚维维安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第二十六章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安徽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脏收缩和 / 或舒张功能障碍 ( 收缩性和 / 或舒张性心力衰竭 ), 以器官组织血液灌注减少以及肺循环或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发病机理 心肌收缩力减弱 : 常见于心肌梗塞 心肌炎 肺心病等 心脏负荷增加 : 前负荷增加后负荷增加左室舒张期顺应性减退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罗鸿宇等 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几何构型的比较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第 期 罗鸿宇等 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几何构型的比较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 #% 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几何构型的比较分析 罗鸿宇 华 琦 朱玮玮 侯海霞 刘荣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病 综合 科 北京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 北京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 #!#'#! %%!%! 对患者心脏结构 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心脏几何构型的相关性 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共识 目录 一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二 各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 1 窦性心动过速 2 室上性心动过速 3 房性心动过速 4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5 室性期前收缩 6 宽 QRS 波心动过速 7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8 持续性单行性心动过速 9 加速室性自主心律 10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11

共识 目录 一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二 各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 1 窦性心动过速 2 室上性心动过速 3 房性心动过速 4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5 室性期前收缩 6 宽 QRS 波心动过速 7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8 持续性单行性心动过速 9 加速室性自主心律 10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11 2013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专家工作组 共识 目录 一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二 各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 1 窦性心动过速 2 室上性心动过速 3 房性心动过速 4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5 室性期前收缩 6 宽 QRS 波心动过速 7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More information

内容 AMI: 电风暴定义及发生机制 AMI: 电风暴的紧急处理 AMI: 电风暴长期预后及处理

内容 AMI: 电风暴定义及发生机制 AMI: 电风暴的紧急处理 AMI: 电风暴长期预后及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电风暴的处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王景峰 内容 AMI: 电风暴定义及发生机制 AMI: 电风暴的紧急处理 AMI: 电风暴长期预后及处理 电风暴 (ES) 定义 频繁 反复发生的 VT/VF 24h 内 >3 次 VT/VF 事件, 需接受电复律或 电除颤治疗 该定义强调每次 VT/VF 的不连续性, 有学 者更为严格地认为两次 VT/VF 发作间隔时 间至少 5 分钟以上 电风暴反映了电不稳定性的增加

More information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第 卷 梗死 *9)6 左心室功能的失调在临床上表现为心力衰竭或者心源性休克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 心 力衰竭不仅 年和 年的死亡率高 而且再入院率也居高不下 现有资料显示 6 后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 #' 和 ' # 在中国 每年约 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至少有 万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第 卷 梗死 *9)6 左心室功能的失调在临床上表现为心力衰竭或者心源性休克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 心 力衰竭不仅 年和 年的死亡率高 而且再入院率也居高不下 现有资料显示 6 后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 #' 和 ' # 在中国 每年约 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至少有 万患 第 卷第 期 年 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 经验交流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分析 邓伏雪 王小娟 胡云凤 常 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重庆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陕西西安 $ 摘要 目的 旨在探索急性心肌梗死后首次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在院治疗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和短期死亡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 年 月至 年 月入住我院的

More information

心电图学技术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大纲

心电图学技术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大纲 387 心电学技术考试大纲基础知识单元细目要点要求 一 心脏解剖 二 心脏传导系统 1. 心脏的位置 外观 2. 心腔 3. 心脏的神经支配 4. 心脏的血管 1. 窦房结 2. 结间束 3. 房室结 4. 房室束 5. 束支与分支 6. 浦肯野纤维 (1) 位置 (2) 外观 (1) 右心房 (2) 右心室 (3) 左心房 (4) 左心室 (5) 房间隔 (6) 室间隔 (1) 感觉神经 (2)

More information

<443A5CD0D8CDB CD0D8CDB C C43315C DA1B6CAD2D0D4D0C4C2C9CAA7B3A3D6D0B9FAD7A8BCD2B9B2CAB A1B72E >

<443A5CD0D8CDB CD0D8CDB C C43315C DA1B6CAD2D0D4D0C4C2C9CAA7B3A3D6D0B9FAD7A8BCD2B9B2CAB A1B72E >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董 吁 钢 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机制 折返 传导异常或自律性异常 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面积 血流动力学异常 电解质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与普通心律失常基本相同 应关注 : 心脏停搏和晕厥等作为心肌梗死的 首发症状 可引起症状加重 : 心绞痛 ( 心肌缺血 ) 心力衰竭 AMI 心律失常的治疗 血运重建为最重要的治疗

More information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4 肺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5 肝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4 肺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5 肝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 2011 级七年制选择 5+3 培养模式学生转段结果学号录取单位录取专业 方向 032011245 003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1 肾脏病临床研究 032011253 003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1 肾脏病临床研究 039011116 003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1

More information

<443A5CD0D8CDB CD0D8CDB C C43315C DB9DAD0C4B2A1BBBCD5DFD1AAD4CBD6D8BDA8BAF3D0C4D4E0E2A7CBC0D4A4B7C0B5C4D6D0B9FAD7A8BCD2B9B2CAB62E >

<443A5CD0D8CDB CD0D8CDB C C43315C DB9DAD0C4B2A1BBBCD5DFD1AAD4CBD6D8BDA8BAF3D0C4D4E0E2A7CBC0D4A4B7C0B5C4D6D0B9FAD7A8BCD2B9B2CAB62E > 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 猝死的预防 --- 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蔡琳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 心脏性猝死全球成人主要死亡原因 心脏骤停导致的死亡仅次于癌症 败血症 肾炎 阿尔茨海默病 流感 / 肺炎 糖尿病 事故 / 外伤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脑血管病 其他心脏病因 中国 SCD: 约 54 万人 / 年 1480 人 / 天 1 人 / 分钟 心脏骤停 (SCA) 所有癌症 20%

More information

指窦房结的冲动形成过快 过慢 节律不规则或传导障碍时所致的心律失常 成人窦性心律的 频率超过 100 次 / 分, 称为窶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 60 次 / 分, 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其节律不均 快慢不一时, 称窦性心律不齐 1. 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特征 1 P 波在 I Ⅱ avf

指窦房结的冲动形成过快 过慢 节律不规则或传导障碍时所致的心律失常 成人窦性心律的 频率超过 100 次 / 分, 称为窶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 60 次 / 分, 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其节律不均 快慢不一时, 称窦性心律不齐 1. 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特征 1 P 波在 I Ⅱ avf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是指心脏冲动频率 节律 起源部位 传导速度或激动顺序等异常 病因与发病机制 ( 一 ) 病因 1. 生理因素健康人可发生心律失常, 特别是窦性心律失常和期前收缩等 情绪激动 体力活动 饱餐 吸烟 饮酒 喝浓茶或咖啡等常为诱发因素 2. 病理因素 (1) 器质性心脏病 : 是引发心律失常的最常见原因, 常见于冠心病 心肌病

More information

С¶ùÊÒÐÔÐĶ¯¹ýËÙ

С¶ùÊÒ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pediatr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小儿室速; 小儿室动过速 ICD 号 I47.2 概述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 简称室速, 是指发生在希氏束及其分叉以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点 :1QRS 波宽大 畸形,T 波多半与主波方向相反 ;2 房室分离 ;3 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More information

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国际指南解读 ( 简称指南 ) 一 概述 二 AECG 设备 三 心率变异性 四 对与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评估 五 对无症状心律失常患者风险评估 六 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七 评估起搏器和 ICD 功能 八 对心肌缺血的监测 九 儿科患者 十 对动态心电图医师能力要求 2

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国际指南解读 ( 简称指南 ) 一 概述 二 AECG 设备 三 心率变异性 四 对与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评估 五 对无症状心律失常患者风险评估 六 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七 评估起搏器和 ICD 功能 八 对心肌缺血的监测 九 儿科患者 十 对动态心电图医师能力要求 2 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国际指南解读 院 霞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熊艳 1 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国际指南解读 ( 简称指南 ) 一 概述 二 AECG 设备 三 心率变异性 四 对与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评估 五 对无症状心律失常患者风险评估 六 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七 评估起搏器和 ICD 功能 八 对心肌缺血的监测 九 儿科患者 十 对动态心电图医师能力要求 2 一 概述 1980 年 : 美国心脏病学会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Microsoft PowerPoint - 电风暴的新认识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CCU 曹教育 2014 年 5 月 内 容 电风暴的概念及发病情况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治疗 护理 概念 心室电风暴 (VES) 又称交感风暴 儿茶酚胺风暴 ICD 电风暴 电风暴 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最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 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 概念 2004 年 Vema licaslan F 等人提出这个概念 2006 年 ACC/AHA/ESC

More information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卷 列入我国 的植物多酚黄酮抗氧剂 防治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卷 列入我国 的植物多酚黄酮抗氧剂 防治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 第 卷第 期 年 月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植物多酚黄酮抗氧化剂与人体健康 尤新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生产应用工业协会 北京 主要综述了对植物多酚黄酮类物质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 其内容包括 茶多酚 甘草黄酮 竹叶黄酮 大豆异黄酮以及从各种鲜果提取物的功能成分 如葡萄提取物 杨梅提取物 橄榄提取 物 乌饭树果提取物等 介绍了植物多酚黄酮的国际市场信息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 多酚 黄酮 健康 食 品 与

More information

对象 方法

对象 方法 艾永飞 赵连友 章 燕 薛玉生 赵小燕 侯小玲 景晓娟 高血压 血管加压素 一氧化氮 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 对象 方法 统计学处理 一般资料及血压 各组药物降压效果比较 表 治疗前后各组血压 心率的比较 用药时间和剂量对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表 用药时间和剂量对各组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治疗前后各组血浆 含量的变化 图 治疗前后各组血浆 含量的变化 治疗前后各组血浆 含量的变化 图 治疗前后各组血浆 含量的变化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5A DD0C4D1AAB9DCCFB5CDB332205BBCE6C8DDC4A3CABD5D>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5A DD0C4D1AAB9DCCFB5CDB332205BBCE6C8DDC4A3CABD5D>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第七节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难点讲解 循环系统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2 慢性冠脉病(CAD) 或称慢性缺血综合征 1 一组有关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总称 2 包括: 不稳定型心绞痛 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猝死 3 病理基础是: 粥样斑块破裂 表面破损或出现裂纹, 引发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和远端血管栓塞使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 二心绞痛

More information

ñ¼ÐÔÐĶ¯¹ýËÙ

ñ¼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窦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sinus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nodal tachycardia ICD 号 I49.8 概述 窦性心动过速 (sinus tachycardia) 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超过了 100 次 /min 以上 窦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 目前尚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 病因 1. 生理因素正常人的体力活动 情绪激动 饱餐 饮浓茶 饮咖啡 吸烟 饮酒等,

More information

期 武金娥 李国良 强 华 等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1,8",!117,1/( 目前 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策略主要是依据患者的猝死风险及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指导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但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猝死风 险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711"1,

期 武金娥 李国良 强 华 等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1,8,!117,1/( 目前 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策略主要是依据患者的猝死风险及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指导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但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猝死风 险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7111, 第 卷第 期 年 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经验交流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武金娥 李国良 强 华 蒋永荣 孟恬宇 孙超峰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陕西西安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本院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 从而评估我院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选取自

More information

A B 5 33 % : Framingham 50 g m (95 % P = 0. / a / / b / / / 3 ( ) ( ) %40 %

A B 5 33 % : Framingham 50 g m (95 % P = 0. / a / / b / / / 3 ( ) ( ) %40 % 2002 16 6 401 ( ) : R541. 7 + 8 A 1007 2659 (2002) 06 0401 16 2002 16 6 1 ( ) (401) 2 (402) 3 (403) 1 4 ( ) ( ) (403) 5 (406) 1. 1 6 ID (409) 1997 Braunwald E 7 (410) : 8 (411) 1 h 9 (413) 10 QT (414)

More information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 作者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作者单位 : 刊名 : 中华神经科杂志 英文刊名 :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年, 卷 ( 期 ): 2015,48(4) 引用本文格式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 期刊论文 ]-

More information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1 普通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2 肛肠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1 普通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2 肛肠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2012 级七年制选择 5+3 培养模式转段结果 学号录取学院录取专业 方向 039012123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1 肾脏病临床研究 032012310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1 肾脏病临床研究 039012128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More information

38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年 11 月第 30 卷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November,2015,Vol. 30 Supplment 表 1 室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检查建议 静息 12 导联心电图可疑或已知 VA 的所有患者建议行静息 12 导联 Ⅰ A 心电图

38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年 11 月第 30 卷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November,2015,Vol. 30 Supplment 表 1 室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检查建议 静息 12 导联心电图可疑或已知 VA 的所有患者建议行静息 12 导联 Ⅰ A 心电图 37 2015 年 ESC 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原性猝死预防指南 解读 郝素芳, 浦介麟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 ; 治疗 ; 心原性猝死 ; 预防 ; 指南 2015-08-29, 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 年会上公布 了新版 室性心律失常 (VA) 管理和心原性猝死 (SCD) 预防指南 [1], 并同步发表于 European Heart Journal 及 Europace 杂志, 该指南是美国心脏病学院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3FED3A2BDDC20CAD2D0D4D0C4C2C9CAA7B3A328CAD7B6BCBCB1D5EF BBCE6C8DDC4A3CABD5D>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3FED3A2BDDC20CAD2D0D4D0C4C2C9CAA7B3A328CAD7B6BCBCB1D5EF BBCE6C8DDC4A3CABD5D> 急性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 与处理 河南省人民医院 楚英杰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速 室颤 室扑 主要内容 导言 诊断 治疗 病例分享 第一篇 : 导言 定义 室性心动过速 : 发生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快速心律失常 频率过 100 次 / 分 连续 3 个或以上 ( 自发 ) 连续 6 个或以上 ( 诱发 ) 分类 按基础心脏病有无分类 继发性室速 冠心病

More information

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2015 作者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作者单位 : 刊名 : 中华神经科杂志 英文刊名 :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年, 卷 ( 期 ): 2015,48(8) 引用本文格式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2015[ 期刊论文 ]- 中

More information

附件7

附件7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学年 :2010-2011 学年 学期 : 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 : 内科学 题目 : 常见心律失常 时数 :3 学时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1 阐述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特征 诊断和治疗原则; 2 讲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 3 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4 了解心律失常的介入和手术治疗 授课组织形式 : 预习 - 面授 ( 幻灯, 版书,

More information

2008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doc

2008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doc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 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作用机制和用法 药物一直是防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 奎尼丁应用已近百年, 普鲁卡因胺应用也有 50 年历史 60 年代, 利多卡因在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到 80 年代, 普罗帕酮 氟卡尼等药物的 应用, 使 Ⅰ 类药物发展到了顶峰 90 年代初,CAST 结果公布 [2],

More information

没有幻灯片标题

没有幻灯片标题 脉管系统 Angiology 心血管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淋巴系统 Lymphatic System Ling Shucai 心血管系统 Ⅰ) 组成心 heart 动力泵动脉 arteries 运输血液离心毛细血管 capillaries 物质交换 veins 运输血液回心 Ⅱ) 血液循环 1. 体循环 systemic(greater) circulation 2. 肺循环

More information

< CBB6CABFC2BCC8A1C7E9BFF6202D20B8B1B1BE2E786C73>

< CBB6CABFC2BCC8A1C7E9BFF6202D20B8B1B1BE2E786C73> 001 基础医学院 071003 生理学 8 276 325 301.9 001 基础医学院 071005 微生物学 5 282 364 321.2 001 基础医学院 071006 神经生物学 2 308 310 309.0 001 基础医学院 071007 遗传学 5 293 336 312.6 001 基础医学院 071009 细胞生物学 4 294 369 323.0 001 基础医学院 071010

More information

图 1. 心房扑动 Figure 1.atrial flutter 2.3 心房扑动分型分类 A 型心房扑动 : 扑动波在下壁导联呈明显规则向下的锐角形, 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可使其转复为窦性心律 ; B 型心房扑动 : 扑动波在下壁导联呈明显不规则的低小波, 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治疗不易使其转复为窦性

图 1. 心房扑动 Figure 1.atrial flutter 2.3 心房扑动分型分类 A 型心房扑动 : 扑动波在下壁导联呈明显规则向下的锐角形, 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可使其转复为窦性心律 ; B 型心房扑动 : 扑动波在下壁导联呈明显不规则的低小波, 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治疗不易使其转复为窦性 全科医生知识窗 心电图学 系列讲座 第十四讲 扑动与颤动 申继红刘儒李世锋李中健 作者单位 :450014 郑州,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通信作者 : 李中健,E-mail:lizhongjian56@126.com 1. 概述 : 扑动 颤动可出现于心房或心室, 主要的电生理基础为心肌的兴奋性增高, 不应期缩短, 同时伴有一定的传导障碍, 形成环形激动及多发微折返 扑动是一种频率比阵发性心动过速更快的主动性心律失常,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6E0D6D0D0C BAA3C4CF205BBCE6C8DDC4A3CABD5D>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6E0D6D0D0C BAA3C4CF205BBCE6C8DDC4A3CABD5D> 海南多中心心肺复苏 Utstien 模式注册研究 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宋维 1 引言 在过去 50 年, 心肺复苏的研究报告多来自于小规模 数据不均匀 定义不统一的回顾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心肺复苏注册登记项目提供一建立 在 Utstein 基础上的海南省 13 家医院心脏骤停流行病学特 征及心肺复苏结果的系统性分析报告 2 方法 在 Utstein 指南基础上设计 海南心肺复苏 Utstein

More information

第 3 期 高德全等 : 碎裂 QRS 波群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中的预测价值 47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增高,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日益增多,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症更多 预后更差,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手段 标准 2 导联体表心电图已经有

第 3 期 高德全等 : 碎裂 QRS 波群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中的预测价值 47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增高,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日益增多,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症更多 预后更差,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手段 标准 2 导联体表心电图已经有 207 年 6 月 第 38 卷 第 3 期 Journa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 Jun 207 Vol 38 No 3 [doi:0 3969/j.isn 006 7795 207 03 027] 临床研究 碎裂 QRS 波群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中的预测价值 高德全 贾文芳 谢亚闯 刘明涛 董新博 方雪花 2 李晓涛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良乡医院心内科,

More information

大纲一 窦性早搏二 房性早搏三 交界性早搏四 室性早搏 2

大纲一 窦性早搏二 房性早搏三 交界性早搏四 室性早搏 2 过早搏动 1 大纲一 窦性早搏二 房性早搏三 交界性早搏四 室性早搏 2 代偿间歇 = 联律间期 + 代偿间期 3 一 窦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 : 窦性早搏二联律 (a) 突然提前出现的 P 波, 形态 方向 振幅 时间与同导联窦性 P 波完全相同 ; (b) 联律间期大多固定 ; (c) 提前出现的窦性 P 波之后 QRS 波群多与窦性心律 QRS 波群相同 ; (d) 早搏后代偿间期多为等周期代偿间期,

More information

ÐÄÂÉʧ³£

ÐÄÂÉʧ³£ 疾病名 心律失常 英文名 arrhythmia 别名 arhythmia;cardiac arrhythmia;cardiac dysrhythmia; 心律不齐 ; 心律不整 ; 心律紊乱 ICD 号 I49.9 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 1. 病因研究进展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常见病因 :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冠心病 ):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不全及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形成的冠心病患者均易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猝死

More information

ÐÄÔàÖèÍ£ÓëÐÄ·ÎÄÔ¸´ËÕ

ÐÄÔàÖèÍ£ÓëÐÄ·ÎÄÔ¸´ËÕ 疾病名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英文名 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缩写 别名 ICD 号 I46 概述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 有效泵血功能消失, 引起全身严重缺氧 缺血 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 ; 继之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 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 一般认为, 心脏停搏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慢性心衰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 中国现状与未来 黄德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四川成都 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 我国的现状和问题 在现代最佳药物治疗模式下, 心脏性猝死仍然是慢性心衰主要的危险吗? 挑战和未来 西雅图 King County EMS(1977-2001) 19649 例 ( 院外急救 ) 12591 例 ( 心脏骤停 ) 4681 例 ( 无他人在现场 ) 6590 例 ( 有人在现场

More information

594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8 年 10 月第 21 卷第 5 期 ChinJClinHealthc,October2018,Vol.21,NO.5 患者中植入 ICD 后记录到持续性室速 / 室颤的比例为 18% ~31% [6 8] 在另一些类型的 DCM 中 ( 如核纤层蛋白 A/C 突变

594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8 年 10 月第 21 卷第 5 期 ChinJClinHealthc,October2018,Vol.21,NO.5 患者中植入 ICD 后记录到持续性室速 / 室颤的比例为 18% ~31% [6 8] 在另一些类型的 DCM 中 ( 如核纤层蛋白 A/C 突变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8年 月第 卷第 5期 59 C JC H O b 8 V NO 5 心肌病专题 指导老师简介 汪道武 医学博士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博 士生导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生殖医学中心遗传基因检测实验室主 任 主要从事遗传病 特别是心律失常和离子通道病的临床诊断 遗传 基因检测和鉴别诊断 遗传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病的专家咨询 心律失常 G J CI 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电生理学的功能研究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图 1 1 传染病的特征 9 T h1 T h2 细胞调节机制简图 正调节 负调节 细胞因子与细菌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有实验表明 细胞因子与细菌之间 存在有互利和互抑双重效应 例如 T N Fα 和 IFNγ 可抑制放线菌的生长而 IL 6 的作用则 反之 IL 1 2 和 GM CSF 可促进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而 IL 1ra 可抑制之 研究表 明 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有与

More information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2017 年潍坊市卫计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市中医院考点面试成绩及总成绩 报考单位报考岗位准考证号笔试成绩 原始面试成绩 面试校正后成绩 总成绩 潍坊市中医院 脑病医师 A 博士 93.10 潍坊市中医院 肿瘤医师 A 博士 93.30 潍坊市中医院 外科医师 A 博士 93.30 潍坊市中医院 骨科医师 A 博士 94.20 潍坊市中医院 病理技师 785013905 60.5 88.30 74.40

More information

中华高血压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0!%1! 变较轻者 若患者不存在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同时其他心脑血管病代谢性危险因素较少 若患者同时能够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者 不建议常规应用对于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者 若是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较重者 狭窄程度 " 不建议常规应用 当

中华高血压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0!%1! 变较轻者 若患者不存在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同时其他心脑血管病代谢性危险因素较少 若患者同时能够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者 不建议常规应用对于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者 若是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较重者 狭窄程度  不建议常规应用 当 中华高血压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0!%1! & 学术争鸣 受体阻滞剂是否可以常规用于所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 郭艺芳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脏科 河北石家庄 "" 迟相林 潍坊医学院附属文登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文登 众所周知 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降低心率 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减少心肌耗氧量 从而改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

More information

366 实用心电学杂志第 27 卷 的发生 [5] [6] Sun 等研究发现, 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增大心房肌细胞自动去极化的斜率, 加快心房肌细胞起搏点的起搏频率 ; 许多离子通道参与了心房肌细胞的起搏活动, 如 I Ca I f 和 I [6] Na/Ca Na + Ca 2+ 交换体存在于动作电

366 实用心电学杂志第 27 卷 的发生 [5] [6] Sun 等研究发现, 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增大心房肌细胞自动去极化的斜率, 加快心房肌细胞起搏点的起搏频率 ; 许多离子通道参与了心房肌细胞的起搏活动, 如 I Ca I f 和 I [6] Na/Ca Na + Ca 2+ 交换体存在于动作电 第 27 卷第 5 期 2018 年 10 月 实用心电学杂志 JournalofPracticalElectrocardiology Vol.27 No.5 Oct.2018 甲状腺疾病与心律失常 苏玉莹 杨晓云 [ 摘要 ]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甲亢 ) 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甲减 ), 易合并各类心律失常 其中, 甲亢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为房颤和窦性心动过速 ; 甲减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

More information

养老规划路线图

养老规划路线图 CHEN HZ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 的进展 陈灏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1 心律失常型 心室心肌病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ARVC 心律失常型 心室发育 良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 ARVD ARVD/C 或 ARVC/D 2 历史

More information

С¶ùÐÄÂÉʧ³£

С¶ùÐÄÂÉʧ³£ 疾病名 小儿心律失常 英文名 pediatric arrhythmia 缩写 别名 pediatric cardiac arrhythmia;pediatric cardiac dysrhythmia; 小儿心律紊乱 ; 小儿心率不齐 ICD 号 I49.8 概述 心律失常的发展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密切相关 正常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 通过心脏传导系统, 按一定的频率 顺序及速度播散, 使心脏进行收缩和舒张活动,

More information

猝死定义 1979 年国际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学会以及 1970 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的定义为 : 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在 24 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 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 6 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 1 小时内

猝死定义 1979 年国际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学会以及 1970 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的定义为 : 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在 24 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 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 6 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 1 小时内 猝死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内一区朱初麟 猝死定义 1979 年国际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学会以及 1970 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的定义为 : 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在 24 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 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 6 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 1 小时内 病因 心源性 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其他 猝死 药物中毒过敏 意外 雷击电击溺水 心脏猝死

More information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现状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现状 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 失常的药物治疗 北京医院 杨杰孚 心衰流行病学 - 美国 美国有 500 万心衰患者 ; 每年新增 55 万 ; 过去的 30 年增长了 500% 1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2004 Updat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2004.

More information

С¶ùÕó·¢ÐÔÊÒÐÔÐĶ¯¹ýËÙ

С¶ùÕó·¢ÐÔÊÒ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pediatric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ICD 号 I47.2 概述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vt) 是指发生在希氏束及其分叉以下的阵发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点 :1QRS 波宽大 畸形,T 波多半与主波方向相反 ;2 房室分离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复杂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 蒋晨阳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指心律起源部位 心搏频率与 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 心律疾病的原因 先天性 出生时就有, 遗传或妊娠期环境状况异常均可引起 心脏和其它疾病 心肌梗死 高血压 心肌病 瓣膜病 药物和其它原因 抗心律失常治疗 减肥药物 治疗感冒的药物 毒品 咖啡因和 / 或滥用酒精

More information

有利于心肌重塑, 改善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 用药品种繁多且个体化要求较高, 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虽然心血管科医师有丰富的诊断治疗知识和经验, 但对药物的药效学 药动学 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等知识相对欠缺, 而药师的专业知识正好弥补这一不足 临床药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药学监护, 能够科学

有利于心肌重塑, 改善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 用药品种繁多且个体化要求较高, 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虽然心血管科医师有丰富的诊断治疗知识和经验, 但对药物的药效学 药动学 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等知识相对欠缺, 而药师的专业知识正好弥补这一不足 临床药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药学监护, 能够科学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学监护的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学监护的相关内容, 为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临床及文献知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药学监护进行探讨 结果通过药师有效的药学监护, 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机率, 并改善其生存质量 结论应加强和完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工作, 更好地发挥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有效的药学服务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心电图 PR 间期临床应用进 展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徐文俊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PR 间期延长 3 PR 间期缩短 4 PR 间期临床应用 1)PR 间期在普通人群中的意义 2)PR 间期在老年人中的意义 3)PR 间期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 4)PR 间期在起搏中的临床应用 一 概述 P-R 间期代表来自心房的激动通过房室结 希氏束 束支以及浦肯野纤维系统扩布到心室肌并使之开始除极的时间 其不包括窦房结到右心房之间的传导时间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ARVC/D) 基础与临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文玲 内容提要 概念 遗传学基础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2010 治疗 ARVC/D 简介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ARVC/D) 是一种以室性心动过速 (VT) 心力衰竭和猝死(SD) 为临床特点的遗传性心脏病 为欧洲运动员猝死的首要原因 ARVC/D 主要是由编码细胞桥粒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导致细胞间信号转导障碍, 出现进行性的心肌细胞缺失和纤维

More information

中 草 药

中 草 药 中 草 药 致 谢 李 沛 赵 继 敏 郑 智 敏 江 亚 楠 等 病 理 生 理 学 教 研 室 老 师 在 实 验 中 给 予 的 指 导 和 帮 助 狄 建 彬 顾 振 纶 赵 笑 东 钱 培 刚 蒋 小 岗 郭 次 仪 中 草 药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8 期 10 年 8 月 1324 LDL C 非常明显升高 (

More information

死 ; 溶栓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delay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in the treatment of ST-elevation acute myocard

死 ; 溶栓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delay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in the treatment of ST-elevation acute myocard 国际医药研究前沿 丁鹏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通讯作者 : 丁鹏,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邮箱 : ddingpeng@163.com 摘要 目的 : 探讨延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在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STEMI) 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 根据 PCI 治疗时机的不同将 282 例 STEMI 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 (202 例 ) 在发病后 12~24h

More information

ÐÄ·¿²ü¶¯

ÐÄ·¿²ü¶¯ 疾病名 心房颤动 英文名 atrial fibrillation 缩写 别名 房颤; 心房纤维颤动 ICD 号 I48 概述 心房颤动 (atrial fibrillation,af) 简称房颤,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 它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 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 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 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临床上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

More information

伴有脑肿胀的大脑和小脑梗死的管理推荐意见美国心脏协会 / 美国卒中 协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声明作者 : Eelco F.M. Wijdicks, Kevin N. Sheth, Bob S. Carter, David M. Greer, Scott E. Kasner, 作者单位 : 刊名 : 英文刊名 : W. Taylor Kimberly, Stefan Schwab, Eric E. Smith,

More information

附属八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04 普通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07 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妇科学 01

附属八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04 普通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07 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妇科学 01 2014 级七年制选择 5+3 培养模式转段结果 学号 拟录取单位 拟录取专业 研究方向 备注 032014101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6 肾脏病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032014102 024 附属八一医院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02 肿瘤内科诊治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032014103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02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More information

考研帮课堂配套讲义

考研帮课堂配套讲义 考研帮课堂配套讲义 西医综合 内科学 ---- 循环系统疾病 课程配套讲义是学习的必备资源, 帮帮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质量的配套讲义, 确保同学们学习的方便与高效 该讲义是帮帮结合大纲考点及考研辅导名师多年辅导经验的基础上科学整理的 内容涵盖考研的核心考点 复习重点 难点 结构明了 脉络清晰, 并针对不同考点 重点 难点做了不同颜色及字体的标注, 以便同学们复习时可以快速投入 高效提升 除课程配套讲义外,

More information

¶àÔ´ÐÔ·¿ÐÔÐĶ¯¹ýËÙ

¶àÔ´ÐÔ·¿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CAT;chaotic atrial tachycardia;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ICD 号 I47 概述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mat) 又称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chaotic atrial tachycardia,cat),

More information

卫生部临床路径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

卫生部临床路径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2009 年版 ) 一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 一 )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ICD-10:I20.806)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ICD-9-CM-3:36.06/36.07) ( 二 ) 诊断依据 根据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 年 ) 及 2002 年 ACC/AHA

More information

2001 12 29 12 Chin J Cardiol December 2001 Vol. 29 No. 12 711 (30 min 90 min ST ) (2) AMI T + 2 1 AMI 1 AMI (2) ST (ST T ) ( ) (3) (AST) (CK) (CK2MB)

2001 12 29 12 Chin J Cardiol December 2001 Vol. 29 No. 12 711 (30 min 90 min ST ) (2) AMI T + 2 1 AMI 1 AMI (2) ST (ST T ) ( ) (3) (AST) (CK) (CK2MB) 710 2001 12 29 12 Chin J Cardiol December 2001 Vol. 29 No. 12 20 (AMI) AMI AMI (ACC/ AHA) 1999 AMI AMI () ST ST AMI 10 min 18 ( 12 30 min 90 min ACC/ (PTCA) AHA () AMI I () AMI II AMI 1 1. AMI IIa () ()

More information

(30 min 90 min ST ) ( 2) AMI T + 2 1 AMI 1 AMI (2) ST (ST T ) ( ) (3) (AST) (CK) (CK2MB) AMI AMI ( ALT > AST) ( ) AMI CK2MB I 1. AMI (ctni) T (ctnt) (

(30 min 90 min ST ) ( 2) AMI T + 2 1 AMI 1 AMI (2) ST (ST T ) ( ) (3) (AST) (CK) (CK2MB) AMI AMI ( ALT > AST) ( ) AMI CK2MB I 1. AMI (ctni) T (ctnt) ( 20 (AMI) AMI AMI (ACC/ AHA) 1999 AMI AMI ( ) ST ST AMI 10 min 18 ( 12 AMI V 7 V 9 V 3R V 5R ) 30 min 90 min ACC/ (PTCA) AHA ( ) AMI I ( ) AMI II AMI 1 1. AMI IIa ( ) ( ) IIb ( ) 20 min ( ) III ( ) AMI

More information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 年第 23 卷第 5 期 365 示心率增快,ST 段逐渐抬高, 形成典型的缺血性 J 波 ; 心肌缺血发作期间患者发生室性早搏, 并引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约 1min; 最后心律失常自动终 止, 恢复窦性心律 由此确诊该患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须立即住院做 PCI,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 年第 23 卷第 5 期 365 示心率增快,ST 段逐渐抬高, 形成典型的缺血性 J 波 ; 心肌缺血发作期间患者发生室性早搏, 并引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约 1min; 最后心律失常自动终 止, 恢复窦性心律 由此确诊该患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须立即住院做 PCI, 364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 年第 23 卷第 5 期 动态心电图对急性短暂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 附 1 例报告 ) 经验技术交流 张兆国 马宏艳 [ 摘要 ] 动态心电图可完整记录心肌缺血发作过程, 为诊断心肌缺血提供确凿证据 本文通过对典型病例及动态心电图的记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指出动态心电图能够发现急性短暂性心肌缺血发作过程, 对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价值较大 因此, 临床医师应重视动态心电图对急性短暂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More information

·ÇST¶Î̧¸ßÐļ¡¹£ËÀ

·ÇST¶Î̧¸ßÐļ¡¹£ËÀ 疾病名 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英文名 no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缩写 别名 non Q 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非 ST 段抬高的 MI; 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塞 ;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 无 Q 波心肌梗死 ;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ICD 号 I21.3 概述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 ST 段抬高的

More information

二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状态与心律失常, 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 1] 心脏的基础状态不同, 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也有所不同 心律失常病因明确者, 在紧急纠正心律失常的同时应兼顾基础疾病治疗, 如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引起者需重建冠状动脉血运, 心力衰竭者尽快改善心功能

二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状态与心律失常, 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 1] 心脏的基础状态不同, 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也有所不同 心律失常病因明确者, 在紧急纠正心律失常的同时应兼顾基础疾病治疗, 如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引起者需重建冠状动脉血运, 心力衰竭者尽快改善心功能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专家工作组 通信作者 : 蒋文平,Email: jiangwenping2002@ yahoo.com.cn; 朱俊,Email: junzhuld@ hocmail. com; 杨艳敏,Email: yymwin@

More information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 前壁梗死 :V3 V4 导联病下壁梗死 :Ⅱ Ⅲ avf 下壁梗死 :Ⅱ Ⅲ avf 高侧壁梗死 :Ⅰ avl 导 标准错误的是 理性 Q 波 导联病理性 Q 波 V5 V6 导联病理性 Q 波 联病理性 Q 波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 前壁梗死 :V3 V4 导联病下壁梗死 :Ⅱ Ⅲ avf 下壁梗死 :Ⅱ Ⅲ avf 高侧壁梗死 :Ⅰ avl 导 标准错误的是 理性 Q 波 导联病理性 Q 波 V5 V6 导联病理性 Q 波 联病理性 Q 波 序号题干 A B C D E 1 2 关于胸导联电极的安放, 下列哪项不正确 : V1 ------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 ------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 ------V2 与 V4 连线中点 V4 ------ 左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处 V5 ------ 左第 5 肋间腋前线处 V5,V6 导联面对心脏 的哪个部位 : 右室壁 左室壁 右房壁 左房壁 室间隔 3 4 5 6 7 有关正确描记心电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More information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 2018 年青岛市西海岸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 ) 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成绩 报考岗位 准考证号 笔试成绩 是否进入面试范围 病理科技师 1 180360008 65.4 是 病理科技师 2 180704001 45.2 病理科技师 2 180706010 45.3 病理科技师 2 180707012 0 病理科技师 2 180711006 47.1 病理科技师 2 180716009

More information

房 室 旁 路 作 为 折 返 环 的 逆 传 支 图 2: 房 性 早 搏 诱 发 顺 向 型 房 室 折 返 性 心 动 过 速 示 意 图 Figure 2. The diagram of O-AVRT induced by atrial premature beat. 图 3: 顺 向 型

房 室 旁 路 作 为 折 返 环 的 逆 传 支 图 2: 房 性 早 搏 诱 发 顺 向 型 房 室 折 返 性 心 动 过 速 示 意 图 Figure 2. The diagram of O-AVRT induced by atrial premature beat. 图 3: 顺 向 型 全 科 医 生 知 识 窗 心 电 图 学 系 列 讲 座 第 十 二 讲 窄 QRS 波 心 动 过 速 ( 二 ) 刘 儒 李 世 锋 李 中 健 申 继 红 作 者 单 位 :450014 郑 州, 郑 州 大 学 第 二 附 属 医 院 心 电 图 科 通 信 作 者 : 李 中 健,E-mail:lizhongjian56@126.com 4. 房 室 折 返 性 心 动 过 速 房 室

More information

心电图培训讲座 心电图精要 ( 中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67-1

心电图培训讲座 心电图精要 ( 中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67-1 心电图精要 ( 中 ) 1 第六章心肌缺血 损伤与心肌梗死 一 心脏血管基础知识 二 心肌缺血 三 心肌损伤 四 心肌梗死 2 一 心脏血管基础知识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 其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内腔的狭窄, 进而引起心肌的供血不足, 严重者可产生心肌梗死 因此,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是冠心病的典型表现, 也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基础 冠心病心电图一直是心电图领域的

More information

图1 室速时房室分离 Figure 1. The atrioventricular dissociation in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注 V1 可见 P 波 P 波频率 50 次/分 R 波频率 150 次/分 显示房室分离 诊断为室速 2.3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图1 室速时房室分离 Figure 1. The atrioventricular dissociation in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注 V1 可见 P 波 P 波频率 50 次/分 R 波频率 150 次/分 显示房室分离 诊断为室速 2.3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全科医生知识窗 心电图学 系列讲座 第十三讲 宽 QRS 波心动过速 刘儒申继红李世锋李中健作者单位 :450014 郑州,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通信作者 : 李中健,E-mail:lizhongjian56@126.com 宽 QRS 波心动过速 (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wct) 是指 QRS 波时限 120ms 且频率 >100bpm 的心动过速 可分为单形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青少年心脏性猝死与心律 失常及基因研究进展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张志辉 2014 年 10 月 9 日江西师范大学新生日语专业学生在体育课进行 1000 米体质测试过程中突然倒地猝死 事发时, 体育课任课教师在现场立即对其进行了心肺复苏抢救工作 2013 年 05 月 16 日华南理工大学男生跑完 1000 米猝死 2012 年 12 月 27 日上海东华大学男生跑完 1000 米猝死 1 青少年心脏猝死的流行病学

More information

第 2 期张恩浩, 等. 心脏性猝死预防新进展 139 比逐渐增大 在欧美发达国家中,SCD 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目前, 美国每年有 25 万 ~35 万人死于 SCD, 在所有心脏原因的死亡者中约占 63% [1] 据统计, 在我国每年死于 SCD 的人数约 54.4 万 [2] SCD 的原因

第 2 期张恩浩, 等. 心脏性猝死预防新进展 139 比逐渐增大 在欧美发达国家中,SCD 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目前, 美国每年有 25 万 ~35 万人死于 SCD, 在所有心脏原因的死亡者中约占 63% [1] 据统计, 在我国每年死于 SCD 的人数约 54.4 万 [2] SCD 的原因 第 27 卷第 2 期 2018 年 4 月 实用心电学杂志 JournalofPracticalElectrocardiology Vol.27 No.2 Apr.2018 心脏性猝死预防新进展 张恩浩 钟国强 [ 摘要 ] 我国每年超过 54 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 (suddencardiacdeath,scd), 临床上对 SCD 高危人群的筛选和防治问题亟待解决 SCD 与心血管基础病存在相关性

More information

第一节 心电图 专注医考 模拟试题 1: 以下心电图诊断行为 A. 大至正常心电图 B. 窦性心动过速 C. 左室肥厚 D. 窦性心动过缓 E. 急性心肌梗死

第一节 心电图 专注医考 模拟试题 1: 以下心电图诊断行为 A. 大至正常心电图 B. 窦性心动过速 C. 左室肥厚 D. 窦性心动过缓 E.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 学员专用模拟题 第三站 辅助检查 扫一扫关注, 回复 执业医师 获取全套模拟题 报名电话 :020-61136179(20 条线 ) 蓝老师 :18816893990( 微信同号 ) 报名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 113 号华图教育 第一节 心电图 专注医考 模拟试题 1: 以下心电图诊断行为 A. 大至正常心电图 B. 窦性心动过速 C. 左室肥厚 D. 窦性心动过缓 E.

More information

药理学(心功能不全)

药理学(心功能不全)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药物进展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概述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为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主要为心脏排出量减少, 症状表现为疲劳 呼吸短促 外周水肿或肺水肿 CHF 的传统治疗手段为改善血流动力学, 如增加心排出量 心脏指数, 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 现代的治疗理念是除改善症状外, 尚应防止并逆转心室肥厚 改善预后并降低病死率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药物发展史 1. 洋地黄期 20

More information

ÖÂÐÄÂÉʧ³£ÐÔÓÒÊÒÐļ¡²¡

ÖÂÐÄÂÉʧ³£ÐÔÓÒÊÒÐļ¡²¡ 疾病名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英文名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缩写 ARVC 别名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 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ICD 号 I42.8 概述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arrhythmogenic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第3期.doc

Microsoft Word 第3期.doc 第 14 卷第 3 期 2007 年 5 月 体育学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14 No.3 May.2007 有氧运动对大鼠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 12 (1.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2.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4) 摘要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G8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More information

284 表 1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类 血流动力学稳定型无症状患者没有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任何临床症状 轻微临床症状 心悸 心跳或心脏停跳感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晕厥前症状晕厥前症状如头晕 眩晕或要晕倒感觉 晕厥 心脏性猝死 突然知觉丧失, 但可自行恢复 无法预测的循环衰竭导致突然死

284 表 1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类 血流动力学稳定型无症状患者没有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任何临床症状 轻微临床症状 心悸 心跳或心脏停跳感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晕厥前症状晕厥前症状如头晕 眩晕或要晕倒感觉 晕厥 心脏性猝死 突然知觉丧失, 但可自行恢复 无法预测的循环衰竭导致突然死 283 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59(2016)04-0283-43 DOI:10.13333/j.cnki.cjcpe.2016.04.001 网络出版时间 : 2016-08-16 15:17:00 网络出版地址 :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421.r.20160816.1517.001.html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