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隨念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佛隨念"

Transcription

1 佛随念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一个精勤的佛弟子, 应该经常修习这四种护卫 ; 那即是 : 佛随念, 慈心观, 不净观和死随念 以随念佛培植信心, 以修习慈心降服瞋心, 以观照不净克服我慢, 以随念死激发精进 清净道论 说 随念 (ānussati ) 是 : 数数起念, 故为 随念 ; 又于应该发生的地方而发生, 故正信而出家的善男子随适而念, 是为 随念 南传佛随念课诵文 (Buddhānussati bhavana) Ananta vitthāra gunam, gunato nussaram munim,

2 bhāveyya Buddhimā bhikkhu, buddhānussati mādito. 一位周详明白的弟子, 应随念佛无尽及卓越的美德, 比丘如是的修习, 随念佛的功德 Savāsane kileseso, eko sabbe nighātiya, ahusu suddha santāno, pujānam ca sadāraho 佛独自无师自证, 断除一切烦恼缠结, 意念清净无垢, 值得人天的崇敬 Sabbakāla gate Dhamme, sabbe sammā sayam muni, sabbākārena bujjhitvā, eko sabbaññutam gato. 超越一切时的法, 独自觉悟的寂静者, 觉悟于一切行相, 自证遍知超越三界 (Vipassanādi vijjāhi, silādi caranehi ca, susamiddhehi sampanno, gaganābhehi nāyako. 依观照而得明 戒行具足, 正知与深观圆满, 是三界的导师 Sammā gato subbhan thānam,

3 amogha vacano ca so, tividhassāpi lokassa, ñātā nirava sesato. 善逝度过轮回苦海, 到达无忧的彼岸 佛陀具足正语, 善巧开导众生 世尊透彻明瞭三界的真相 Anekehi gunoghehi, sabba sattuttamo ahu, anekehi upāyehi, naradamme damesi ca. 佛陀具有许多美德, 自已调御, 并善于调伏, 具善根者 Eko sabbassa lokassa, sabba sattānu sāsako, bhāggya issariyādinam, gunānam paramo nidhi. 在一切世间, 他是唯一的, 他是人天的无上导师, 福德圆满 Paññāssa sabba dhammesu, karunā sabba jantusu, attattānam paratthānam, sādhikā guna jetthikā. 佛的智慧, 广阔无涯, 慈悲于一切众生, 他的美德无以伦比

4 Dayāya pārami citvā, paññāyattāna muddhari, uddhari sabba dhamme ca, dayāyanne ca uddhari. 佛陀展示给我们知道的是, 他从凡夫修习十波罗蜜圆满而成正觉, 他慈悲教化一切, 引导众生同证圆满菩提 Dissamānopi tāvassa, rupakāyo acintiyo, asādhārana ñānaddhe, dhamma kāye kathāvakāti. 佛的色身, 已不可思议, 他无上智慧证得的法身, 更匪人所思 修习佛随念 (Buddhānussati) 乔达摩 (Gotama) 门徒, 意常善醒觉, 不分日与夜, 念佛陀功德 南传法句经新译 296 偈 从前忉利天的天神和阿修罗打战, 四大天王跟天兵天将说 : 如果你们脚软, 恐惧, 惊慌, 颤抖的时候, 你就看着我们的旗幡, 每个天王都有旗幡, 高高的, 就像以前打仗也是这样 要是看不到第一个天王的旗幡, 就去找第二个天王的旗幡, 要是看不到第二个天王的旗幡, 就去看第三个天王的旗幡, 要是看不到第三个天王的旗幡, 就去看第四个天王的旗幡 他们用这种方法使天将天兵不会恐怖, 心慌, 脚软, 颤抖 ; 但是我们修行人不需要看这些天王的旗, 我们只要念佛, 随念佛, 随念法, 随念僧, 什麽惊慌恐惧颤抖都没有了, 就消失了 我们随念佛, 随时随地我们如果遇到什麽恐惧, 悲伤, 或者害怕, 在任何情况之下我们就随念佛 随念法 随念僧, 就是随念三宝, 不过最重要的是随念佛 ( 胜幡经 相应部 ) 我们随念

5 佛, 不只是念佛的名字, 而是随念佛的十个名号, 即是他是 如来, 阿罗汉 或者 应供, 正等觉, 明知足,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 世尊 如果你没有用 如来 的话, 就是 世尊, 阿罗汉, 正等觉, 明知足,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 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 也是十个 无上士, 调御丈夫 是两个, 但一般我们都是合起来念, 都是念 无上士调御丈夫 修习佛随念 (Buddhānussati) 一个诚心的佛弟子应常思惟佛陀的十个名号, 即 : 阿罗汉 正等觉 明行足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 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 世尊 并思惟它们的意义 : 1 应供 (Arahant); 音译阿罗汉 有应供, 远离, 杀贼, 破辐, 无隐恶等义 应供, 受人天供养而无愧, 故名为应供 从前梵天王, 以大如须弥山的宝环供养如来, 是故名为应供 世间大王, 如频婆娑罗王 (Bimbisara), 波斯匿王 (Pasenadi) 等做种种供养, 佛涅槃后阿育王 (Asoka) 以金钱九亿六千万造八万四千塔寺的种种布施, 是名应供, 其余诸大众供养者不可计数 远离, 远离烦恼和累世习气 如来于十二缘起实知实见, 生厌患想, 生出离心, 欲得度脱, 远离三有 杀贼, 以智慧杀烦恼怨贼 ; 贪 瞋 痴 颠倒作意, 无惭 无愧 忿 恨 覆 恼 嫉 悭 谄曲 诳 顽迷 急躁 慢 过慢 骄 放逸 爱 无明 三不善根 三恶业 爱等三杂染 贪等三垢 欲等三不正想 欲等三寻 爱见慢三诤论 ; 常乐我凈四种颠倒 ; 欲 有 见 无明四漏 ; 贪 瞋 戒禁取 见取四系 ; 欲 有 见 无明四暴流及四轭 ; 欲 瞋 痴 恐怖四恶趣 ; 四资具的爱取 ; 欲 见 戒禁 我见四取 ; 五种心的荒秽 : 疑

6 佛 疑法 疑僧 疑学处 抱怨同梵者 ; 五缚 : 欲缚 身缚 色缚 恣意食睡 求天界而行梵行 ; 五盖 六诤根 六爱身 七随眠 八邪道 九爱根 十不善业道 六十二见 百八爱行 一切的不安 热恼 百千的烦恼 ; 破了烦恼 蕴 行 天子 死的五魔 众生若生欲界, 因无明故造作三不凈业, 若生色界, 造作色界业, 若生无色界, 造作无色界业, 随烦恼造业流转不已 破辐, 破生死流转轮辐 无隐恶, 世人作恶, 恒自覆藏, 如来于中永无覆藏, 阿罗汉于无人处亦不行恶 所以阿罗汉也叫无生, 不再生出五蕴, 脱离轮回 阿罗汉也有无学 (Asekha) 的意义, 所作已办, 修学圆满 阿罗汉是指声闻阿罗汉, 已断五上分结 ( 色爱 无色爱 掉举 我慢 无明 ),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 自知不受后有 阿罗汉有慧解脱与俱解脱两类, 慧解脱未得四禅八定, 俱解脱则是已得四禅八定 佛陀一生四十五年度的那些徒弟得阿罗汉果的不只十八位, 也不只一千两百五十位, 三个迦叶兄弟就有一千个, 佛陀又度了耶舍和他的朋友六十个全部成阿罗汉, 佛对这六十位说 : 你们一个人走一个方向, 印度跟中国差不多一样大, 很大的国家 六十个阿罗汉一个人走一个方向去度人, 他们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有些就在外死掉了, 他们尽他们的责任去传教, 所以诽谤说阿罗汉是自了汉, 是错误的, 佛陀的时代就已经证明阿罗汉不是自了汉 2 正等觉 (Sammasambuddha) ;音译三藐三菩提, 佛陀善知通达一切法, 名三藐三菩提或正遍知 从四圣谛来说是指应知者已知, 应断者已断, 应证者已证, 和应修者已修 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 发现古仙人道迹, 自己觉悟而通达一切法

7 3 明行足 (Vijja Carana Sampanno); 明, 指证三明 ( 宿命 天眼和漏尽 ), 六明 ( 加天耳 他心及神足 ) 或八明 ( 加观智及意所成神变 ) 行, 义为实践修行, 具戒律仪, 根门调御, 保持觉醒, 具信 勤 正念 多闻 惭 愧 慧七妙法及对食物知量, 和善巧四色界定 或以慧学是明, 戒定学是行, 三学圆满 或以明白八正道首支正见是明, 余七支是行 ; 或身口意业是行 足 是修持圆满的意思 如来以法行, 是故名明行足 ; 如来以此法修行至涅盘, 是故名明行足 ; 不但如来如此, 声闻亦要如此, 如来以知行而足, 故名明行足 如来明具足, 故一切智圆满 ; 行具足, 故大悲圆满 无明行足者会修苦行, 甚至恶行 4 善逝 (Sugato); 也叫好去, 如实去彼岸不退转的意思 善于以凈行, 妙行, 正行, 正语故为善逝 善凈行是行遍凈的圣道 ; 妙行是行向不死的涅槃 ; 正行是断烦恼使它们不再生, 不以苦行或像世人耽于欲乐的极端行为, 不持常见或断见 一切众生的苦恼如来悉知, 以大悲知众生的苦恼, 而能善说, 令舍苦就乐, 故名善逝 善逝是行善逝, 不是恶善逝 又行至善处, 是名善逝 又步行平正威仪具足无缺, 也叫善逝 又往常住不复更还, 名为善逝 以阿罗汉道所不及, 名为善逝 牟尼菩萨自从灯光佛 (Dipamkara Buddha) 授记后, 哀愍众生令使他们安乐, 善行直至菩提树下成佛, 是名善逝 不从断见或常见, 身离疲苦不从断常见 ; 名为善逝 为一切众生说法无不应时, 名为善逝 众生不乐而不说, 乐者而说, 是名善逝 善巧于语言, 所说者, 皆是真实义, 非虚妄义, 一切众生闻之, 悉令欢喜, 是名善逝 不说无义语, 所说者, 皆是有义利益语, 是名善逝 ; (1) 不真实的话, 对听者无利益, 听者不喜欢听的话, 如来不说 ; (2) 不真实的话, 对听者无利益, 听者喜欢听的话, 如来不说 ; (3) 真实的话, 对听者无利益, 听者不喜欢听的话, 如来不说 ; (4) 真实的话, 对听者有利益, 听者不喜欢听的话, 如来等适当的时机才说 ; (5) 真实的话, 对听者有利益, 听者喜欢听的话, 如来知是适当的时机, 就善巧解说

8 5 世间解 (Lokavidu); 如来依自性, 依集因, 依灭, 依灭的方法而遍知通达世间 佛昼夜六时常以佛眼观察世间, 有情众生, 因造作种种善恶业, 升沈在善趣或恶趣中 ; 对于堪受教化的, 方便济度 ; 对于无善根的给他们以种善根的因缘 ; 已具善根的令其增长, 使他们在人天道, 趋向涅盘 对于器世间佛也洞解它们的生灭及因缘 世间者有一世间乃至十八世间 ; 一世间是一切众生以饮食而生存 二世间是名 色 三世间是三受 : 苦 乐 不苦不乐 四世间是四食 : 粗食 触食 意思食 识食 五世间指五蕴 : 色 受 想 行 识 六世间指六入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七世间指七识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阿赖耶 八世间指八世间法 : 苦 乐 得 失 称 讥 誉 毁 九世间指九众生居 : 人四洲 初禅 二禅 三禅 无想天 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 十世间指十入 十二世间指十二入 十八世间指十八界 : 六入 六尘 六识 ; 这些是行世间, 如来一一皆知, 故名为世间解 众生世间是指各类众生, 他们的大小烦恼, 垢染, 如来亦解, 利钝根, 善恶缘, 应令知, 不应令知, 生不生, 易教难教, 有能力无能力是名众生世间, 如来亦解, 是为世间解 器世间是有情居处的空间 每一个世界 (Cakkavala) 纵横二万三千四百五十由旬 (yojana) 周围三十七万三百五十由旬, 地球地厚四那由他二万由旬 ( 或说 123,450 由旬, 量 2,004,000 那由他 (nahutas) 由旬 ), 为水所围绕, 水量八那由他四万由旬 ( 或说量 408,000 那由他由旬 ), 在风上住, 风厚六十九万由旬 ( 或 960,000 那由他由旬 ), 是器世间界 世界中铁围山 (Hlamava) 百由旬高, 有八万四千座山峰 须弥山 (Sineru,Sumeru,Hemameru,Mahāneru) 根 ( 或说高 168 由旬, 半数入海 ) 入海八十四由旬 1, 须弥山王以七宝缠, 有七山 : 佑干多罗山 (Yugadhara), 依萨多罗山 (Isadhara), 喀腊维卡山 (Karavika), 苏达萨纳山 (Sudassana), 呢敏多罗山 (Nemindhara), 维纳塔卡山 (Vinataka), 阿萨堪纳山

9 (Assakanna) 围绕 ; 上住四天王天的神众 (Cattaro Maharajas)2, 东方持国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 3, 其上是仞利天 (Tā vatimsa) 帝释宫, 纵横万由旬 须弥山根住的阿修罗宫亦复如是 4 须弥山的特征是极为稳定不动摇 5 人居处有四大部洲 南阎浮提地 (Jambudipa), 西拘耶尼 (Aparagoyana), 纵广七千由旬, 东胜神 (Pabbavideha), 北郁单越 (Uttarakuru), 纵广八千由旬, 每一洲, 各有五百小洲 (Dipa) 围绕, 这是在铁围山之内 三个轮云围绕, 铁围之外中间, 悉是地狱 (Niraya), 它是最低的生存地, 八大地狱, 一个比一个苦, 有等活地狱 (Sañjiva), 黑绳地狱 (Kālasutta), 众合地狱 (Sanghāta), 号叫地狱 (Roruva), 大号叫地狱 (Mahāroruva), 燃烧地狱 (Tāpana), 大燃烧地狱 (Mahātāpana), 和阿鼻地狱 (Avici) 亦纵横万由旬, 它是最下层最苦最恐怖的地狱 在每一个地狱的四方各有四个小地狱, 因此共有一百三十六个地狱 6 地狱宽广八千由旬, 众生体长是三嘎副他 (Gāvutas, 1/4 由旬 ), 生在此地的众生是因为他们所造的极重恶业所致 每一世界 ( 轮云 宇宙 Cakkavalas) 均有一座须弥山为中心, 有一太阳五十由旬 (yojana, leagues=6-15 里 )) 长, 有一月亮四十九由旬长 一个日光能照一世界, 但是佛光能普照所有大千世界 7 世界最后连须弥山都被摧毁 8 世界无量, 以须弥山为中心, 七山八海 ( 或说七海 ) 交互绕之, 四周之铁围山为外限是一世界 ( 或称轮云 宇宙 (Cakkavalas), 此世界一千之数是小千世界 (Culasahassi) 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 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 (Mahasahassi) 大千世界之数量为 1000,000,000 ( 一亿个宇宙 ) 所以佛以无量慧眼, 遍知一切, 故名为世间解 佛陀去到忉利天说法时, 从人间三步到忉利天, 第一步他跨到佑干多罗山顶, 第二步到须弥山顶, 第三步到忉利天, 这整个路程是六百八十万由旬 9 世界无量, 佛以无量慧眼, 遍知一切, 故名为世间解

10 6 无上士 (Anuttaro Purisa); 无上士是指佛在有情中最上第一, 在菩萨道严持凈戒, 身口意行清凈, 离诸贪欲, 具有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解脱知见是世间最胜 殊胜的功德超越世俗之辈, 是世间最胜者 ; 于此界, 以及此世的天 魔 梵行者 人众中戒德无上圆满

11 7 调御丈夫 (Dama Sarathi); 调御丈夫是说佛能调御一切可度之人, 比如欲贪重的难陀 (Nanda), 瞋重的鸯鸠摩罗 (Angulimala), 痴重的周利盘陀伽 (Culla Patthaga) 等人 ; 并教导他们以中道, 避免极端的修法自己去实践, 来达到息灭贪瞋痴, 寂静涅槃的境界 也调伏瞋重的诸龙王, 畜生, 夜叉, 非人, 和欲重的天神等 8 天人师 (Satha Devamanussanam); 在诸趣的有情众生当中, 唯有天界与人道能受佛教导而得到法益, 故佛为天 人之导师 何以佛是天人师而不是畜生师呢? 如来在世时在瞻婆国迦迦罗池边, 为瞻婆人说法, 当时池中有一青蛙, 闻佛说法声而欢喜, 即从池塘跳出而入于草根下, 这时有一牧牛人, 见大众围绕听佛说法, 就到佛那儿听佛法, 牧牛人以杖插地, 误插在青蛙头上, 青蛙因此命终, 以闻法功德而生于忉利天上黄金天宫, 他像从梦中醒来一样, 青蛙天子听见诸妓女娱乐音声, 听已即思惟, 我先为畜生, 何因缘故而生在天宫, 即以天眼观察, 先于池边听佛说法, 以此功德得此果报, 青蛙天子即从天宫来到佛所头礼佛足, 佛知而故问, 你是何人忽礼我足, 神通光明, 相好无比, 照彻此间, 青蛙天子以偈告佛 : 往昔为蛤身, 于水中觅食, 闻佛说法声, 出至草根下, 有一牧牛人, 持杖来听法, 杖搀刺我头, 命终生天上 佛以青蛙天子之偈广为四众说法, 当时听众中八万四千人, 皆得道迹, 青蛙天子得须陀洹果, 他得果后, 欢喜含笑而去, 故称佛为天人师

12 9 佛 (Buddho); 有觉察 觉悟二义 觉察而断尽烦恼障, 使不为害 ; 觉悟而断尽所知障 无明昏寝如同睡眠, 觉悟如同由睡到醒寤 佛因自觉, 断尽烦恼, 佛陀者, 法应知已知 法应弃者已弃, 应出者已出, 是名佛陀 佛陀以慧眼见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次第明见, 故名佛陀 悟四谛十二因缘之法, 所以佛是断德 ( 断烦恼 ), 智德和悲德圆满 ; 又佛能觉他, 以大悲心, 悯念众生宣说妙法, 众生随彼根机, 各能得到解脱 ; 不信怀疑者, 因为佛的大悲心, 真诚善言, 心开意解, 善根增长 ; 闻佛名有欢喜心来见佛的凈信倍增 ; 好辩者被佛以至理折服 ; 粗暴者被感化得以弃恶向善 ; 所以佛是辩才难思, 悲德与智德圆满 10 世尊 (Bhagava); 薄伽梵, 它有四义 : 一义利益, 二者无上, 三者恭敬, 四者尊重 如来出现于世间, 利益众生, 令过险难 何谓为险难? 一者生难, 二者病难, 三者老难, 四者死难 如是诸险难, 如来悉能度脱, 令众生得至安乐处 佛悟四谛, 开示出离道, 自利利他, 威德智慧三界之内无人能及, 佛具万德, 世所恭敬和尊重

13 世尊另外还具有六种意思 : 具足吉祥, 破坏烦恼, 万德相应, 分别演示, 修习三解脱, 不在有中 如来有三十二大人相, 八十种好, 相好无比, 佛身具足一切微妙, 观之无厌故为吉祥 贪瞋恚痴颠倒心, 嫉妒心虚伪心谄曲心, 贡高懈怠, 五盖六斗诤七随眠八邪见九爱本十恶法六十二见百八烦恼, 一切灭尽无余 佛具万德, 欲至何所, 应心即到, 佛欲自为又欲为他, 世间诸王天魔梵无色天界沙门婆罗门, 摄取世间四部众故, 上下悉沾如来功德, 悉能通达如此诸处 于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四谛六识十二因缘等法, 一一分别演示, 苦谛逼迫不定, 烦恼执着不舍, 是为集谛, 灭众苦受, 是为灭谛, 修习八正道了悟因缘法得出三界, 是名道谛, 说法初善中善后善, 劝修戒学者为初善, 修习三昧得道者为中善, 证涅盘者为后善, 如是分别故名薄伽梵 观无常而无相解脱, 观苦而无愿无作解脱, 观无我而空解脱 薄伽 指 过 的意思, 梵 指 有, 即不在三有中 世尊还具有六德 : 自在 ; 佛陀能自在控制自己的心 法 ; 九出世间法, 即四道智 四果智和涅槃 名声 ; 佛陀名声遍达三界 福严 ; 佛陀身有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庄严相 欲 ; 佛陀能随心所欲完成他的愿望 精勤 ; 佛陀以非凡的毅力与坚定的奋斗力, 圆满波罗蜜, 引导自己证悟与证得正遍知 优婆塞戒经 卷三 息恶品 里提到如来有七胜事 : 一者身胜, 二者如法住胜, 三者智胜, 四者具足胜, 五者行处胜, 六者不可思议胜, 七者解脱胜 日常修习佛随念

14 修习时应跪地礼佛三拜, 自三归依, 诵佛随念的有关经文, 然后闭目静坐观想佛身, 如来体者, 金刚所成, 庄严无比, 身着袈裟, 闭目无念, 结全跏趺坐, 身上透射出金黄色的悦目光芒, 行者只须将意念引导至佛身, 杂念来时随念佛的十名号的种种功德, 或选择某一佛的功德, 思念其意义, 经过

15 不断反复修习, 自会圆满, 生起诚信 每一次静坐十五至二十分钟就已足够, 日子久了, 意念纯凈, 自能进入近行定或正定 那时才学习观照诸名色法, 修习慧学 修习佛随念可使自己不遭受危难, 和鬼神夜叉等的干扰, 也可使心清晰 注 : 1. 宽广八万四千由旬 SNA.ii.443; Sp.i.119; Vsm.206; cp. Mtu.ii.300; Dvy.217; A.iv.100; Cv.xxxii.79; M.i.338; J.iii 四天王天 AA.i 四大天王 D.ii.207f; iii.194f 4. 阿修罗宫 DhA.i.272; see, e.g., SNA.i 须弥山 SN. vs 阿毗达摩概要 中译本, 第五章第四节 7. 佛光普照 AA.i 世界毁灭 S.iii 佛去忉利天 DhA.iii 十力 : ㈠知觉处非处智力. ㈡知三世业报智力. ㈢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㈣知诸根胜劣智力. ㈤知种种解智力 ( 知解 ). ㈥知种种界智力 ( 境界 ). ㈦知一切至所道智力 ( 行道因果 ). ㈧知天眼无碍智力. ㈨知宿命无漏智力. ㈩知永断习气智力 11. 四无畏 : ㈠一切智无畏 ㈡漏尽无畏 ㈢说障道无畏 ㈣说尽苦道无畏 法增比丘佛历二五四七年写于澳洲雪梨 佛历二五四九年腊月润饰于台湾台北 佛历二五五九年修订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 请先联络作者 请勿删改

16 中华南传佛友协会 学习佛法 皈依三宝 佛陀中道 修习佛法 法增法师的空间

其比伦, 实尔达摩 [11] 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佛陀所赞叹, 修定念相继, 净念无间断 [12],( 可证殊胜果 ), 实尔达摩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四双八辈 [13] 者, 贤者所称赞, 佛陀之弟子, 施彼得大果 [14], 唯诸僧伽中, 具足如

其比伦, 实尔达摩 [11] 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佛陀所赞叹, 修定念相继, 净念无间断 [12],( 可证殊胜果 ), 实尔达摩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四双八辈 [13] 者, 贤者所称赞, 佛陀之弟子, 施彼得大果 [14], 唯诸僧伽中, 具足如 三宝经 [1] (Ratana Sutta) ([ 宝经 ]-[ 小诵经 ]-[ 小部 ]-[ 南传大藏经 ]) 译者不详, 法增比丘 1999 年润饰及 2005 年注释 ) 天空或地上, 众生 [2] 来聚集, 愿众生安乐, 汝等应谛听, 如来 [3] 所说法,( 千万劫难遇 ) 天地诸神祗, 汝等应谛听, 人民日与夜, 献奉诸供品 [4], 应慈爱彼等, 精进施佑护 于此处他界, 或于诸天上

More information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时, 长老须菩提, 在大众中, 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5 召集人: 董事会 6 主持人: 董事长詹纯新先生 7 会议的召开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 及 公司章程 等规定, 会议合法有效 三 会议的出席情况 1 现场参加 2014 年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 ( 代理人 ) 共计 21 人, 代

5 召集人: 董事会 6 主持人: 董事长詹纯新先生 7 会议的召开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 及 公司章程 等规定, 会议合法有效 三 会议的出席情况 1 现场参加 2014 年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 ( 代理人 ) 共计 21 人, 代 证券代码 :000157 证券简称 : 中联重科公告编号 :2015-032 号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年度股东大会 A 股类别股东大会及 H 股类别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 准确 完整, 没有虚 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公司 ) 已于 2015 年 6 月 29 日现场召开公司 2014 年年度股东大会 A

More information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 大智度论第三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上课大纲六成就之 2 ( 卷二 ~ 三 ) 四 主成就 ( 说法的人 ) 佛有十个名号 : 1 婆伽婆 2 如来 3 阿罗汉 4 正徧知 5 明行足 6 善逝 7 世间解 8 无上士 9 调御丈夫 10 天人师 五 处成就 ( 说法的地方 ) 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各位法师!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现在还在六成就的部分 前面已经介绍过 如是我闻 一时 这三个成就,

More information

事师五十颂释

事师五十颂释 俱 舍 论 世 亲 菩 萨 第 一 分 别 界 品 所 有 一 切 有 为 法, 亦 分 色 等 之 五 蕴 彼 等 亦 称 时 言 依, 以 及 出 离 与 有 基 如 是 有 漏 法 亦 称, 近 取 之 蕴 及 有 诤, 痛 苦 及 集 与 世 间, 见 处 以 及 三 有 也 所 谓 之 色 即 五 根, 五 境 以 及 无 表 色 彼 等 均 是 识 所 依, 眼 等 诸 根 清 净 色

More information

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金刚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

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 金刚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補充教材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2 Anne Boleyn

補充教材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2 Anne Boleyn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補充教材 394 99 第 4 章第 3 節 伊莉莎白一世婚姻外交的智慧 / 一 前言 1998 Elizabeth 1 1558 1603 17 二 貞女女王的婚姻與外交策略 100 394 補充教材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2 Anne Boleyn 6 1547 10 1558 5 1558 25 45 3 400 40 3 4 101 5 6 7 1577 6 8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God's Masterpiece- the Cross

God's Masterpiece- the Cross 神 的 杰 作 基 督 的 十 字 架 介 绍 内 住 在 里 面 的 罪 / 肉 体 / 自 我, 不 亚 于 一 个 肮 脏 的 暴 君 给 我 们 命 令 去 遵 行 对 于 许 多 信 徒 来 说, 这 所 有 的 事 实 已 经 成 为 了 多 年 来 一 个 继 续 不 停 的 问 题 我 们 为 此 而 挣 扎 而 斗 争 我 们 曾 在 无 价 值 的 努 力 去 摆 脱 我 们 自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二 章 研 究 方 法... 3 第 三 章 研 究 發 現... 6 第 一 節 指 南 路 二 段... 6 第 二 節 木 柵 市 場... 20 第 三 節 保 儀 路 地 區... 27 第 四 節 貓 空 地 區 : 貓 茶 町... 37 第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二 章 研 究 方 法... 3 第 三 章 研 究 發 現... 6 第 一 節 指 南 路 二 段... 6 第 二 節 木 柵 市 場... 20 第 三 節 保 儀 路 地 區... 27 第 四 節 貓 空 地 區 : 貓 茶 町... 37 第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102 學 年 度 第 一 學 期 大 學 城 規 劃 案 讓 學 生 走 入 社 區 : 建 構 政 大 大 學 城 學 生 與 地 方 社 區 活 動 之 連 結 委 託 單 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計 畫 起 訖 日 期 : 民 國 102 年 11 月 1 日 ~ 民 國 103 年 04 月 30 日 計 畫 編 號 :102-01-08 / 102TA9911

More information

佛言 : 善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

佛言 : 善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香赞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三称 )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着衣持钵,

More information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序...2 第 一 节 : 简 介 百 法...5 一 叙 缘 起...5 三 著 者 世 亲 菩 萨...6 四 释 题...6 五 总 释...9 第 二 节 心 法...13 第 三 节 心 所 有 法...17 第 四 节 色 法...40 第 五 节 心 不 相 应 行 法...42 第 六 节 无 为 法...50 第 七 节 无 我...55 序 一 九 九 二 年 四 月, 我 笔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sc_ShiChanBoLuoMi_28.doc

Microsoft Word - CDsc_ShiChanBoLuoMi_28.doc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28) 八念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讲于台北新店二 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好, 我们今天练习八念, 什么叫念呢? 念就是明记不忘, 忆念保持 就是说它时时都在你的心里, 都没有忘失过, 明记不忘 我们常常说你对一件事情念念不忘, 这个就是念的意思 而且是明记, 很明白的记忆, 很清楚的放在心里面, 然后念念不忘, 这样忆念保持, 叫做念 我们要先知道这个念的内容, 我们练习的时候就知道要怎么用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圆 觉 经 第 九 讲 最 尊 贵 的 净 莲 上 师 讲 解 经 文 善 男 子! 此 无 明 者 非 实 有 体, 如 梦 中 人 梦 时 非 无, 及 至 于 醒 了 无 所 得 ; 如 众 空 华 灭 于 虚 空, 不 可 说 言 有 定 灭 处, 何 以 故? 无 生 处 故 一 切 众 生 于 无 生 中 妄 见 生 灭, 是 故 说 名 轮 转 生 死 从 真 起 妄 一 念 不 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百法_5SC.doc

Microsoft Word - 百法_5SC.doc 大 乘 百 法 明 门 论 第 五 讲 最 尊 贵 的 净 莲 上 师 讲 解 各 位 居 士 大 德! 阿 弥 陀 佛! 我 们 现 在 是 心 所 有 法 的 第 四 类 心 所 有 法 的 第 四 类, 是 六 种 根 本 烦 恼 那 六 种 根 本 烦 恼 呢? 就 是 贪 瞋 痴 慢 疑 恶 见 ( 恶 见, 就 是 不 正 见 ) 为 什 么 称 这 六 种 为 根 本 烦 恼 呢? 因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5F1A4FBA473A6DBA662C149AE76BB50B0A8AFAAB944A440AC78A67BA976C149BEC7ABE4B751AABAB56FAE69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5F1A4FBA473A6DBA662C149AE76BB50B0A8AFAAB944A440AC78A67BA976C149BEC7ABE4B751AABAB56FAE692E646F63> 伏 牛 山 自 在 禪 師 與 馬 祖 道 一 洪 州 宗 禪 學 思 想 的 發 展 台 灣 高 苑 科 技 大 學 黃 連 忠 撰 目 錄 一 前 言 二 從 六 祖 惠 能 到 洪 州 宗 伏 牛 山 自 在 禪 師 的 傳 承 法 系 南 宗 禪 傳 法 世 系 的 六 祖 與 七 祖 之 爭 宗 密 對 洪 州 宗 禪 史 與 禪 法 的 判 釋 與 批 評 伏 牛 山 自 在 禪 師 的

More information

1 3 6 10 14 16 22 28 30, 32 35 42 46 52 62 65 68 74 81 85 89 96 101 104 110 114 122 123 127 132 135 138 144 148 151 155 157 159 160 162 164 167 175 177 183 187 189 192 194 197 200 202 204 206 208 210 213

More information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目錄 3 7 13 26 22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Dronodana Amrtodana dan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odhi-sattva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rahman isvara karman 10

More information

百业经白话文

百业经白话文 百 业 经 白 话 文 法 王 晋 美 彭 措 金 刚 上 师 传 讲 堪 布 索 达 吉 译 梵 文 : 嘎 玛 夏 嘎 达 (Karma Xia Gatha) 藏 文 : 勒 呷 巴 汉 文 : 百 业 经 译 序 百 业 经 是 我 等 大 师 释 迦 牟 尼 佛 宣 说 因 果 不 虚 的 一 部 甚 深 经 典 共 有 一 百 多 个 公 案, 涉 及 到 比 丘 比 丘 尼 沙 弥 沙

More information

64 [ 46 ] (p297) 1924 :? [ 47 ] (p570) ; ; ; ; ; ; ; ; ; ; ; [ 11 ]; [ 35 ] [ 49 ] [ 32 ] ( ) [ 48 ] (p 425) [ 50 ] (p 670 6

64 [ 46 ] (p297) 1924 :? [ 47 ] (p570) ; ; ; ; ; ; ; ; ; ; ; [ 11 ]; [ 35 ] [ 49 ] [ 32 ] ( ) [ 48 ] (p 425) [ 50 ] (p 670 6 63 2002 7 ( ) ( 100871) [ ] K262. 81g. 82 [ ] A [ ] 058320214 (2002) 0720063211 ; [ 44 ] (p 202) 12 : ; ; ; : [ 42 ] (p 129 216) [ 11 ] [ 32 ] (1926 11 19 ) 1927 ( ) ; [ 45 ] (p108) [ 43 ] (p 5142515 5222523)

More information

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 和大家交流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这一话题, 我觉得很有意义 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 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 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 心, 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 也包括心灵的净化 改善和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 修行就是修心 佛教中, 关于修心的理论极

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 和大家交流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这一话题, 我觉得很有意义 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 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 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 心, 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 也包括心灵的净化 改善和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 修行就是修心 佛教中, 关于修心的理论极 四 结说 三 佛教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二 佛教对心的认识 一 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 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 和大家交流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这一话题, 我觉得很有意义 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 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 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 心, 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 也包括心灵的净化 改善和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 修行就是修心 佛教中, 关于修心的理论极为丰富 佛教有南传 汉传

More information

敬信三宝

敬信三宝 1 第一章敬信三宝 礼敬于世尊, 应供, 等正觉 ( 三次 ) 信 信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 大智度论 里说道 : 佛法大海, 信为能入 就是说这个 佛经里曾记载许多在家众, 在听完佛陀的说法后, 生起净信, 于是就礼拜佛足, 而自称从今日始归依三宝 : 归依佛, 归依法, 归依僧 并请佛听许他们成为清信男 ( 优婆塞 U p a s a k a ) 和清信女 ( 优婆夷 U p a s i k a ),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3...4...6...6...8...11...14...18...19...20...22...22...23...25...26...27...28...29...29...29 4-1 - ( ) 88 37 88 37 200121 2003 4 18 [2003]48 1.5 4-2 - ( ) 25 1 1 100032 2004 09 17 [1998]12 ( ) (

More information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1 of 9 第 一 章 1:1 论 到 从 起 初 原 有 的 生 命 之 道, 就 是 我 们 所 听 见 所 看 见, 亲 眼 看 过, 亲 手 摸 过 的 2 ( 这 生 命 已 经 显 现 出 来, 我 们 也 看 见 过, 现 在 又 作 见 证, 将 原 与 父 同 在, 且 显 现 与 我 们 那 永 远 的 生 命, 传 给 你 们 ) 3 我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HF12序.doc

Microsoft Word - 1HF12序.doc 每 天 早 晨 水 果 日 報 的 頭 條, 總 有 瘋 狂 的 肥 皂 劇 在 現 實 社 會 中 上 演 著, 諸 如 友 寄 隆 輝 毆 打 計 程 車 司 機 案 014 貪 瀆 案 黑 暗 騎 士 掃 射 案 ( 美 國 ) 李 宗 瑞 淫 照 外 洩 案 等, 太 多 太 多 不 可 思 議 的 刑 事 個 案 都 活 生 生 地 搬 上 現 實 世 界 演 出 而 這 也 說 明 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讀報看科普─人體篇_橫_.doc

Microsoft Word - 讀報看科普─人體篇_橫_.doc 教 學 緣 起 在 引 領 學 生 進 行 讀 報 心 得 分 享 與 批 判 思 考 時, 發 現 學 生 普 遍 對 科 學 知 識 性 文 章 興 趣 缺 缺 ; 再 者, 近 年, 國 小 高 年 級 課 本 選 讀 科 普 文 章, 但 學 生 學 習 往 往 不 得 其 所, 無 法 融 入 課 文 中 因 此, 教 學 者 從 國 語 日 報 中 選 了 一 些 較 貼 近 生 活 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B802內文.doc

Microsoft Word - 2B802內文.doc 行 政 法 導 讀 001 行 政 法 導 讀 大 綱 序 言 壹 行 政 法 解 題 思 維 貳 行 政 法 選 擇 題 概 覽 參 行 政 法 常 考 爭 點 一 考 題 趨 勢 二 行 政 法 考 試 上 所 關 心 的 重 點 序 言 一 行 政 法 並 不 難 行 政 法 科 目 考 題 內 容 可 以 說 是 包 羅 萬 象, 考 生 要 能 夠 精 確 掌 握 實 務 上 各 種 領

More information

鍟嗗搧瑙傚療鈥㈤挗鏉

鍟嗗搧瑙傚療鈥㈤挗鏉 年 报 食 用 油 可 期 稳 定 改 善 稳 定 有 余, 油 脂 将 继 续 表 现 库 存 压 力 和 高 价 值 化 价 区 的 对 抗 性 投 资 机 会 更 多 是 油 脂 内 部 结 构 以 及 其 对 粕 类 相 对 强 弱 的 变 动 同 时 有 菜 籽 油 和 棕 榈 油 的 改 善 可 预 期 相 较 于 其 它 大 多 数 商 品 的 表 现, 油 脂 系 在 2015 年

More information

席 远 杨 一 人 了, 正 当 她 开 枪 时 却 发 现 子 弹 没 了 该 死, 只 能 赤 手 空 拳 了 洛 水 云 与 席 远 杨 交 起 手 来, 洛 水 云 出 手 招 招 致 命 想 那 席 远 杨 也 不 是 泛 泛 之 辈, 很 快 掌 握 了 洛 水 云 出 招 路 数 看

席 远 杨 一 人 了, 正 当 她 开 枪 时 却 发 现 子 弹 没 了 该 死, 只 能 赤 手 空 拳 了 洛 水 云 与 席 远 杨 交 起 手 来, 洛 水 云 出 手 招 招 致 命 想 那 席 远 杨 也 不 是 泛 泛 之 辈, 很 快 掌 握 了 洛 水 云 出 招 路 数 看 美 人 洛 水 云 / 作 者 : 慕 橙 子 第 一 卷 第 一 章 : 惨 死 睁 开 双 眼, 洛 水 云 马 上 闭 上, 再 睁 开, 又 闭 上 如 此 反 复 几 次 之 后, 洛 水 云 确 认 自 己 不 是 在 做 梦, 她 是 真 实 的 躺 在 床 上 这 究 竟 是 怎 么 回 事, 她 不 是 死 了 么? 是 谁 救 了 她 么? 如 果 她 被 救, 那 席 远 杨

More information

東區校園中法治教育種子師資教學研習營

東區校園中法治教育種子師資教學研習營 1 錄 錄 2 3 年 律 立 蓮 理 理 行 年 例 理 念 念 力 說 參 念 律 說 老 律 不 律 念 參 參 兩 力 參 兩 4 行 年 蓮 行 兩 見 參 律 行 說 論 兩 行 狀 參 參 蓮 蘭 列 律 年 律 理 律 年 參 行 行 兩 行 行 參 聯 參 聯 行 行 理 來 5 列 利 律 論 例 老 老 狀 老 老 了 利 老 索 老 行 不 老 錄 6 老 尿 例 律 留 量

More information

閱 讀 素 材 V.S 分 組 方 式 的 差 異 化 教 學 工 具 表 班 級 :( ) 閱 讀 素 材 V.S 分 組 方 式 獨 立 閱 讀 夥 伴 閱 讀 ( 同 質 性 ) 夥 伴 閱 讀 ( 異 質 性 ) 友 善 陪 伴 虛 心 受 教 國 語 日 報 新 聞 生 活 文 藝 兒 童

閱 讀 素 材 V.S 分 組 方 式 的 差 異 化 教 學 工 具 表 班 級 :( ) 閱 讀 素 材 V.S 分 組 方 式 獨 立 閱 讀 夥 伴 閱 讀 ( 同 質 性 ) 夥 伴 閱 讀 ( 異 質 性 ) 友 善 陪 伴 虛 心 受 教 國 語 日 報 新 聞 生 活 文 藝 兒 童 差 異 化 教 學 在 老 梅 103 年 12 月 差 異 化 教 學 是 老 師 對 於 學 習 者 需 求 的 回 應, 這 句 話 雖 然 動 人, 但 要 瞭 解 每 個 學 生 不 同 的 需 求 並 予 以 回 應, 則 在 教 學 上 需 要 不 斷 的 嘗 試 觀 察 與 調 整, 老 師 不 僅 需 要 高 度 的 專 業 敏 銳 的 觀 察 十 足 的 創 意 等 等, 更 重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上課大綱

上課大綱 大智度论第一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上课大纲缘起 佛为什么要讲大般若经? 一 为了广说大乘菩萨行 二 为了让修念佛三昧的菩萨能得到利益 三 佛接受劝请说法, 因此说了甚深的般若波罗蜜 四 为了证明佛是一切智人 五 宣示诸法实相, 以断除一切众生的疑问 六 为了断除邪恶人贡高我慢的心 七 为了让人信受佛法 八 为了使众生欢喜 九 佛是大医王, 采集各种法药给众生服用 十 为了要断除某些人的想法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23_SC.doc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23_SC.doc 圆觉经第廿三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三十七助道品的第四品类, 是 五根 为什么称为 根 呢? 因为这五法, 就像植物的根一样, 植物都是先有种子发芽, 发芽之后, 如果根还没有生的话, 这个芽也很容易会烂坏掉 就是用这个来比喻, 前面虽然修四念处观, 能够使善芽萌发, 但是根还没有生, 因为根还没有生, 因此所萌的善芽也容易烂坏, 所以必须修习现在说的五法, 使善根生, 这就是为什么称为 根 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93732C2E0BEC7A6D2A4ADB14DB0EAA4E52DB8D5C344A8F7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93732C2E0BEC7A6D2A4ADB14DB0EAA4E52DB8D5C344A8F72E646F63> 一 選 擇 題 1. 師 說 : 巫 醫 樂 師 百 工 之 人, 君 子 不 齒, 今 其 智 乃 反 不 能 及 君 子 不 齒 意 謂 : (A) 不 足 君 子 掛 齒 (B) 君 子 不 屑 與 之 同 列 (C) 使 君 子 不 敢 輕 視 (D) 使 君 子 感 到 羞 辱 2. 道 之 所 存, 師 之 所 存 也 意 謂 : (A) 凡 通 曉 道 業 之 人, 皆 可 為 吾 師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百法_4SC.doc

Microsoft Word - 百法_4SC.doc 大乘百法明门论第四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看 善法 轻安 什么是轻安呢? 轻安, 就是不粗重 是什么不粗重呢? 就是身 心不粗重 什么是身 心不粗重呢? 我们就要知道, 什么是身的粗重? 身的粗重, 就是指五脏六腑不调和, 气脉不通畅, 譬如说 : 我们的五脏生病了, 肝不好 心脏有问题 还是肠胃不消化 肾功能不足 等等的, 不然就是脖子酸 腰痛, 反正就是身体总是不是这边不舒服

More information

再 来 提 到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邪 识, 譬 如 执 取 黄 色 雪 山 的 眼 识 阳 焰 现 为 水 的 眼 识, 以 及 白 色 法 螺 看 成 黄 色 的 眼 识 等 等, 这 些 都 是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颠 倒 识 的 定 义 是 : 心 对

再 来 提 到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邪 识, 譬 如 执 取 黄 色 雪 山 的 眼 识 阳 焰 现 为 水 的 眼 识, 以 及 白 色 法 螺 看 成 黄 色 的 眼 识 等 等, 这 些 都 是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颠 倒 识 的 定 义 是 : 心 对 心 类 学 概 要 04 洛 桑 堪 苏 仁 波 切 教 授 法 音 法 师 翻 译 现 在 先 复 习 一 下, 我 们 以 眼 识 为 例 作 说 明, 其 它 的 根 识 也 可 以 依 此 模 拟 一 般 言 之, 眼 识 是 总 名, 有 量 心 的 眼 识 及 非 量 心 的 眼 识 ; 以 量 心 来 讲 就 是 眼 识 的 现 量 而 非 量 心 有 三 种 -- 眼 识 为 本 质

More information

0223

0223 雜 阿 含 經 注 ( 上 ) Samyuktagama-sutra 劉 宋 求 那 跋 陀 羅 譯 明 法 比 丘 (Metta Bhikkhu) 注 前 言 印 順 導 師 在 雜 阿 含 經 論 會 編 的 序 中 提 到 : 雜 阿 含 經 是 佛 教 早 期 結 集 的 聖 典, 代 表 了 世 尊 在 世 時 的 佛 法 實 態 在 流 傳 世 間 的 佛 教 聖 典 中, 這 是 教

More information

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 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应 ( 供 ), 等正觉! 前二路者, 谓众生狐疑 左路者, 三不善法 贪, 恚, 害觉 其右路者, 谓三善觉 ; 出

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 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应 ( 供 ), 等正觉! 前二路者, 谓众生狐疑 左路者, 三不善法 贪, 恚, 害觉 其右路者, 谓三善觉 ; 出 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成果 证悟初果的方法 法增比丘 学佛的人要知道, 佛说我们就像病人, 既然病了那就要看医生, 医师有很多, 佛是所有医师中最好最精明的 好的医师诊断病人, 他会很仔细的观察病人, 马虎不得, 要找到正确的病因, 是季节变化? 是风寒? 是吃错食物? 是疲劳损身? 或外因伤害等等 然后问病人的一些生活的资料, 才能开正确的药剂给病人服用 ; 是要针炙? 要发汗? 要泻? 要吐? 或服药?

More information

《聖道行跡》

《聖道行跡》 圣道行迹 法增尊者 (Bhikkhu Dhammavaro) 目录 一. 礼赞佛陀 3 二. 如理思惟 4 三. 皈依三宝 8 四. 布施, 持戒 10 布施的果报 10 五戒的传授 14 五戒分析 16 五戒的持守 18 五戒的违犯 22 犯戒的对治 25 持戒的功德 30 五. 禅定 32 经行法 32 经行法四阶 34 经行法的观照 35 静坐的方法 41 六. 观照 44 我们对身体的错误看法

More information

会变迁的现象, 都不具有永远存在的能力 我们身心的现象, 色受想行识五蕴, 都是不停在生灭的 色蕴的身体长大, 衰老, 死去, 这是不可怀疑的事实, 受想行识等四名蕴也是不停在生灭的, 现在的坏灭了, 就成为过去, 而未來的, 就進入现在, 它也会在不久之后灭去 故此这些现象是坏灭而无常 (anic

会变迁的现象, 都不具有永远存在的能力 我们身心的现象, 色受想行识五蕴, 都是不停在生灭的 色蕴的身体长大, 衰老, 死去, 这是不可怀疑的事实, 受想行识等四名蕴也是不停在生灭的, 现在的坏灭了, 就成为过去, 而未來的, 就進入现在, 它也会在不久之后灭去 故此这些现象是坏灭而无常 (anic 归命彼世尊, 应供, 等正觉 对四谛法的三遍知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佛说 无慧者无定, 无定者无慧, 具足定与慧, 彼近于涅盘 ( 南传法句经 372 偈 ) 要到达涅盘就须对四谛法三转十二行, 故此佛能适 当的被称为正等正觉者 (samma-sambuddho) 在 杂阿含 464 经 中上座答阿难说 : 尊者阿难! 修习於止, 終成於观 修习观已, 亦成於止 谓圣弟子止

More information

众生 ; 无限, 是指它的作用范围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 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 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 我们愿意利益的, 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 而发菩提心, 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这才是关键所在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发愿, 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之所以要不断发愿,

众生 ; 无限, 是指它的作用范围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 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 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 我们愿意利益的, 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 而发菩提心, 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这才是关键所在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发愿, 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之所以要不断发愿, 菩提心与净土修学 济群法师访谈录 梦度 : 阿弥陀佛! 法师您好, 我们 净土 编辑部的成员早就听到法师的大名, 这次听说您到江西来弘法, 非常欢喜 我们想围绕 菩提心 来向法师请教一些问题, 希望法师能够慈悲开示 济群法师 ( 以下简称法师 ): 近年来, 我关注的重点主要是佛法修学的基础的建设 菩提心教法, 正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净土宗, 我不是很有研究 作为汉传佛教的一大宗派, 净土宗普及范围极广,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sc_BaShiGuiJuSong_09.doc

Microsoft Word - CDsc_BaShiGuiJuSong_09.doc 八识规矩颂第九讲 ( 第七识颂 )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讲于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各位喇嘛! 各位居士大德! 晚上好! 我们继续看第七识颂 我们昨天讲到第七识转识成智, 就称为平等性智, 那为什么称为平等性智呢? 是因为有了这个智慧之后, 就能够观一切有情众生平等 观一切法平等, 所以称为平等性智 意思就是说, 有了这个智慧之后, 我们才可能平等 那没有转识成智之前,

More information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转正法轮 ( 转法轮经 无我相经 皮带束缚经 ) 禅修开示与问答 请用 Foreigs1 字型 III 转正法轮 回首页 转正法轮目录 帕奥禅师序 III 安般念简介 1 转法轮经 11 无我相经 101 五比丘 131 皮带束缚经 ( 一 ) 141 皮带束缚经 ( 二 ) 151 问答类编 239 克服障碍 239 戒学释疑 252 定学释疑 260 慧学释疑 277 学佛群疑 301 附录 323

More information

一 出家 1. 何为出家 2. 悉达多太子为什么要出家 3. 佛陀出家的启示二 求道 1. 参访仙人, 修学禅定 2. 修习苦行 3. 放弃苦行, 寻找通过觉悟的正道三 降魔 1. 战胜魔军 2. 魔性和佛性四 成道 1. 修习四禅, 开发三种智慧 (1) 修习四禅 (2) 得宿命智 (3) 得有情

一 出家 1. 何为出家 2. 悉达多太子为什么要出家 3. 佛陀出家的启示二 求道 1. 参访仙人, 修学禅定 2. 修习苦行 3. 放弃苦行, 寻找通过觉悟的正道三 降魔 1. 战胜魔军 2. 魔性和佛性四 成道 1. 修习四禅, 开发三种智慧 (1) 修习四禅 (2) 得宿命智 (3) 得有情 一 出家 1. 何为出家 2. 悉达多太子为什么要出家 3. 佛陀出家的启示二 求道 1. 参访仙人, 修学禅定 2. 修习苦行 3. 放弃苦行, 寻找通过觉悟的正道三 降魔 1. 战胜魔军 2. 魔性和佛性四 成道 1. 修习四禅, 开发三种智慧 (1) 修习四禅 (2) 得宿命智 (3) 得有情死生智 (4) 得漏尽智 2. 依缘起的观察, 开启觉悟的智慧 3. 观察十二缘起, 开示流转及还灭的规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2.doc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2.doc 藏 传 土 法 目 录 四 二...294 四 三...316 四 四...336 二 四... 1 四 五...359 二 五... 17 四 六...382 二 六... 34 思 考 题...405 二 七... 50 二 八... 65 二 九... 80 三... 96 目 目 三 一...111 录 录 三 二... 126 三 三... 143 三 四... 158 三 五... 17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sc_ShiChanBoLuoMi_25__07_.doc

Microsoft Word - CDsc_ShiChanBoLuoMi_25__07_.doc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25) 十六特胜 7 ( 七 受乐 ; 六种情绪与六道轮回 )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讲于台北新店二 一二年七月十五日 我们今天介绍十六特胜第七个 受乐 这个乐是从脑发的, 然后慢慢遍及全身, 所以这个时候的感受, 就是全身的细胞都舒服到极点, 只能这样子形容 那这个乐是从喜来的, 喜是欢喜踊跃, 好像我们刚刚得到一件宝物, 这只是形容, 那非常的欢喜, 心中非常的欢喜 那等这一阵子欢喜过了之后,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摩訶薩埵,皆得陀羅尼及諸三昧,行空、無相、無作,已得等忍,得無礙陀羅尼

摩訶薩埵,皆得陀羅尼及諸三昧,行空、無相、無作,已得等忍,得無礙陀羅尼 大智度论第六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上课大纲六成就之 5 经文 ( 卷五 ) 六 众成就 3 ( 与会的大众 ) 摩诃萨埵, 皆得陀罗尼及诸三昧, 行空 无相 无作, 已得等忍, 得无碍陀罗尼 悉是五通, 言必信受, 无复懈怠 已舍利养 名闻, 说法无所悕望, 度甚深法忍 得无畏力, 过诸魔事, 一切业障悉得解脱, 巧说因缘法 从阿僧祇劫已来, 发大誓愿 颜色和悦, 常先问讯, 所语不粗 于大众中得无所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4SC.doc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4SC.doc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 4 ( 发菩提心 )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讲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昨天修知母 念恩 报恩 既然发起 为利众生愿成佛 的菩提愿, 就要依这个次第一个 一个来修, 才能够真正的生起最后的菩提心 第一个, 是先修对一切有情平等心, 没有对象的差别, 之后呢, 为了要让我们的心能够生起, 愿意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也愿意担起这个重担, 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这个重担,

More information

一日, 王子乘坐七宝轮车, 从东门出游, 看见一老人, 伛偻曲背, 手扶竹杖, 举步艰难, 有如蚁行 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 心生忧郁 又一日, 他从南门出游, 见一病人, 面色痿黄, 形容枯槁, 气喘呻吟, 痛苦万状 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 心自忧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 见一死者, 直挺僵卧

一日, 王子乘坐七宝轮车, 从东门出游, 看见一老人, 伛偻曲背, 手扶竹杖, 举步艰难, 有如蚁行 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 心生忧郁 又一日, 他从南门出游, 见一病人, 面色痿黄, 形容枯槁, 气喘呻吟, 痛苦万状 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 心自忧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 见一死者, 直挺僵卧 第一章走进佛教 2500 多年前的一个凌晨, 明星现于天上, 在一棵菩提树下, 有人忽然发出了一声赞叹 : 奇哉! 奇哉!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这个人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自这天以后, 释迦牟尼就四处传播他在菩提树下静悟出的关于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等道理 释迦牟尼, 姓乔达摩, 名悉达多 ( 公元前 566 年 ~ 公元前 486 年 ) 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 ( 今尼泊尔境内 )

More information

点亮心灯 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弘法部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电话 : (65) 电邮 :

点亮心灯 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弘法部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电话 : (65) 电邮 : 点亮心灯 Be a Lamp Upon Yourself 涂炳忠 译 点亮心灯 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弘法部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574117 电话 : (65) 6849 5342 电邮 : publication@kmspks.org 网址 : www.kmspks.org

More information

点亮心灯 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弘法部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电话 : (65) 电邮 :

点亮心灯 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弘法部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电话 : (65) 电邮 : Be a Lamp Upon Yourself 涂炳忠 译 点亮心灯 出版 : 光明山普觉禅寺弘法部普觉出版社地址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574117 电话 : (65) 6849 5342 电邮 : publication@kmspks.org 网址 : www.kmspks.org

More information

家居择善处 [7], 往昔修善业 [8], 决心行正道 [9], 此为最吉祥 广学 [10] 善工巧 [11], 戒学具律仪 [12], 真实柔和语 [13], 此为最吉祥 孝順于父母 [14], 护养妻 [15] 与子, 正命 [16] 维生计, 此为最吉祥 布施 [17] 修十善 [18], 扶

家居择善处 [7], 往昔修善业 [8], 决心行正道 [9], 此为最吉祥 广学 [10] 善工巧 [11], 戒学具律仪 [12], 真实柔和语 [13], 此为最吉祥 孝順于父母 [14], 护养妻 [15] 与子, 正命 [16] 维生计, 此为最吉祥 布施 [17] 修十善 [18], 扶 吉祥经 (Mangala Sutta) ([ 小部 ]-[ 小诵经 ]-[ 南传大藏经 ], 法增 2005 年译及注释 )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1] 祗树给孤独园 [2], 于深夜时, 有一金光四射天神, 莅临佛所, 遍照祗园, 行近佛前, 顶礼佛足, 立于一边, 以偈而问佛 [3]: 诸天与世人, 企求诸善德, 思维吉祥 [4] 义, 祈佛为示知 尔时佛慈愍, 天神与人众, 开示胜吉祥,

More information

佛法的修习, 入流分为四个层次 : 即亲近善知识, 听闻佛法, 如理思惟, 及法次法向 一个人若欲修行, 最重要的是把这四个层次思惟清楚, 以免事倍功微, 或是毫无成绩 1. 亲近善知识 佛无尽及卓越的美德, 独自无师自证, 断除一切烦恼缠结, 意识完全净化, 无有任何污垢, 值得人天的崇敬 他完全

佛法的修习, 入流分为四个层次 : 即亲近善知识, 听闻佛法, 如理思惟, 及法次法向 一个人若欲修行, 最重要的是把这四个层次思惟清楚, 以免事倍功微, 或是毫无成绩 1. 亲近善知识 佛无尽及卓越的美德, 独自无师自证, 断除一切烦恼缠结, 意识完全净化, 无有任何污垢, 值得人天的崇敬 他完全 学佛的次第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认识苦 我们虽然遭受到苦, 但是我们却不会因此而认识苦, 所以在应用佛法时犹如隔靴抓痒, 对学佛者来说将很困难, 不能相应 就好比一个通晓经济学的未必会作生意一样 因为有了色身, 以及执著外在的色相 ; 所以才有各种的色相的事情生起 ; 产生种种的缠系 ; 错误的认为这些色身及色相是我或我所拥有的 如此的生起执著于苦或乐的感受, 并且混淤的把五蕴的色,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F0CBB5CEDEC1BFCAD9BEADB9E3CACD2DCFC2B2E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F0CBB5CEDEC1BFCAD9BEADB9E3CACD2DCFC2B2E12E646F63> 佛 说 无 量 寿 经 广 释 索 达 吉 堪 布 第 十 六 课 1 第 十 七 课 19 第 十 八 课 35 第 十 九 课 53 第 二 十 课 74 第 二 十 一 课 94 第 二 十 二 课 114 第 二 十 三 课 130 第 二 十 四 课 146 第 二 十 五 课 165 第 二 十 六 课 184 第 二 十 七 课 201 第 二 十 八 课 219 醒 世 歌 释 239

More information

如是言 : 我欲诣某城, 某村, 某聚落, 当示我路 时, 知路者即示彼路, 语言 : 士夫, 从此道去, 前见二道, 舍左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如是言 : 我欲诣某城, 某村, 某聚落, 当示我路 时, 知路者即示彼路, 语言 : 士夫, 从此道去, 前见二道, 舍左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自觉者 证悟初果的方法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二零零三年 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成果 学佛的人要知道, 佛说我们就像病人, 既然病了那就要看医生, 医师有很多, 佛是所有医师中最好最精明的 好的医师诊断病人, 他会很仔细的观察病人, 马虎不得, 要找到正确的病因, 是季节变化? 是风寒? 是吃错食物? 是疲劳损身? 或外因伤害等等 然后问病人的一些生活的资料,

More information

这里引 舍利弗阿毗昙论 中的解释 : 问曰 : 几正勤? 答曰 : 四 何谓四? 若比丘恶不善法未生欲令不生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恶不善法已生必当断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善法未生欲令生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善法已生欲令住 ; 具足修,

这里引 舍利弗阿毗昙论 中的解释 : 问曰 : 几正勤? 答曰 : 四 何谓四? 若比丘恶不善法未生欲令不生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恶不善法已生必当断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善法未生欲令生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善法已生欲令住 ; 具足修, 四正勤 四正勤也叫四正断, 也叫四正精进 这里将引 相应部 和 舍利弗阿毗昙论 来详加分析 目标 在 相应部 的正勤相应里如是记载佛陀的话 : 如是比丘, 对四正勤予修习, 对四正勤予多修习者, 则趣向涅盘, 倾向涅盘, 临入涅盘 [1] 这里佛陀指明四正勤的修习会导致涅盘 佛陀在另一场合的开示也曾指出 : 比如诸步行有情之足迹, 皆入于象之足迹, 故象足迹为最上最大 如是诸善法, 皆以不放逸 (

More information

内观基础》2006年校译版+

内观基础》2006年校译版+ 1 内观基础 2006 年校译版 + 马哈希尊者著 2 内观基础 2006 年校译版 + 马哈希尊者著 目录一 英译序 / 茅塔诺二 简介三 止与观四 五蕴五 智慧与解脱六 正确的方法七 心八 为何和何时九 缘起十 执取如何生起十一 即刻观照十二 不断的修习十三 事物的分解十四 无常十五 重新发现十六 最终的安宁十七 进步十八 圣道十九 总结二十 年青的织工二一 适合根性的修法二二 布萨天女二三 圣谛二四

More information

无上的布施

无上的布施 无上的布施 缅甸毛淡棉帕 有两种布施 : 一 带来圆满果报的布施 ; 二 不带来任何果报的布施 你喜欢那一种呢? 请回答 在此讲座中, 我想说明佛陀对其弟子 (savaka) 在实行布施时的期望 你的期望与佛陀的期望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 让我们看 布施分别经 DakkhinavibhavgaSutta 中的例子: 一时, 佛陀住在释迦国 (Sakyancountry) 迦毗罗卫城 (Kapilavatthu)

More information

離苦七-首頁-簡

離苦七-首頁-簡 离苦得乐的妙法 ( 七 ) 2 道圣谛(一)引言 为何在家 出家学佛多年仍未能见法?佛弟子初皈依三宝或剃度出家时,踊跃欢喜,布施持戒,精进闻法,希望见法,早日证得涅槃,了生脱死 但多年后,却发现不仅未得涅槃,也没见法,烦恼仍然不断现起,对来世轮回生起惶恐心 从阿含经中我们发现其中缘由,值得思考!例一:佛为有信心白衣弟子说法,必先说:布施 持戒 生天 欲不净法 漏为大患 出离为要 此时闻法者心净如白布,随染师染任意色

More information

格鲁派十分推崇 般若经, 认为 般若经 乃最究竟了义的经典, 故以缘起性空抉择一切, 认为凡与 无自性 之说相违背的, 皆是方便说 而根据宗大师的修学经历, 与弥勒五论和无著菩萨的论典也有极深的思想渊源, 还很重视陈那论师的因明论典 按格鲁的教法, 认为 般若经 亦蕴涵广行的思想, 并由弥勒和无著菩

格鲁派十分推崇 般若经, 认为 般若经 乃最究竟了义的经典, 故以缘起性空抉择一切, 认为凡与 无自性 之说相违背的, 皆是方便说 而根据宗大师的修学经历, 与弥勒五论和无著菩萨的论典也有极深的思想渊源, 还很重视陈那论师的因明论典 按格鲁的教法, 认为 般若经 亦蕴涵广行的思想, 并由弥勒和无著菩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济群法师 2004 上半年, 济群法师指导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生学习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为期三周 讲课中, 法师围绕 菩提道次第 的修学要领 菩提道次第 的实修理路 道次第 中的菩提心 等主题作了概括性的阐述, 相关文稿已通过网络发布流通 其间, 法师还组织学员进行了多次讨论, 并针对学员在修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了开示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藏传佛教的后弘期, 是由阿底峡尊者开创,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sc_BaShiGuiJuSong_02.doc

Microsoft Word - CDsc_BaShiGuiJuSong_02.doc 八识规矩颂第二讲 ( 前五识颂 2)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讲于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二年三月八日 喇嘛! 法师! 各位师兄! 晚上好! 我们今天介绍第一首偈颂的后面两句, 就是 : 徧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那这两句就是说明前五识它所相应的心所 前五识和哪一些心所相应呢? 在五十一个心所里面, 前五识相应的有三十四个 第一个相应的是 五徧行 五徧行就是作意 触

More information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以天眼觀視世界,舉身微笑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以天眼觀視世界,舉身微笑 大智度论第八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上课大纲经文 ( 卷七 ~ 八 ) 尔时, 世尊自敷师子座, 结跏趺坐, 直身系念在前, 入三昧王三昧, 一切三昧悉入其中 尔时, 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 以天眼观视世界, 举身微笑 从足下千辐相轮中 放六百万亿光明 足十指 两踝 两 两膝 两 腰 脊 腹 背 脐 心 胸德字 肩 臂 手十指 项 口 四十齿 鼻两孔 两眼 两耳 白毫相 肉髻, 各各放六百万亿光明

More information

觉悟之路

觉悟之路 觉悟之路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s 斯里兰卡 Sri Lanka 那烂陀长老 (Narada Mahathera)/ 著 学愚法师 / 译 译者序和前言 ---------------------------------------------------------------------------------------- 3 第一章太子出家 ----------------------------------------------------------------------------------

More information

第 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觉得, 主要是抓住两点 首先是目标清晰, 其次是方法正 确 一 从目标与方法说起 1. 目标 对学佛者来说, 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 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 他们也有目标, 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 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 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

第 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觉得, 主要是抓住两点 首先是目标清晰, 其次是方法正 确 一 从目标与方法说起 1. 目标 对学佛者来说, 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 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 他们也有目标, 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 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 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 道次第 修学地图 2007 年秋讲于厦门南普陀 青年佛学进修班 济群法师 近年来, 道次第 在汉传佛教地区日渐盛行, 这一现象绝非偶然, 而是反映了大众在修学上的实际需要 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资讯空前发达 对学佛者来说, 不必出门就可接触汉传各宗乃至三大语系的相关典籍和开示, 这种便利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弊两方面 这些资讯固然使学人眼界大开, 见识增广, 但同时也给修学带来新的困扰

More information

每一部經的開端,都一定有六個內容,稱為「六成就」

每一部經的開端,都一定有六個內容,稱為「六成就」 大智度论第二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上课大纲六成就之 1 ( 卷一 ~ 二 ) 每一部经的开端, 都一定有六个内容, 称为 六成就 一 信成就 如是 表示自己的印顺信受 二 闻成就 我闻 我 ( 阿难 ) 自己是这样听到的 三 时成就 一时 说法的时间 四 主成就 佛 说法的人 五 处成就 在耆阇崛山等 说法的地方 六 众成就 与大比丘众等 当时共同听闻的大众 为什么要具备这六件事呢? 1 为了证明此经并不是捏造的

More information

故, 願一切安樂 喬達摩 [ 15] 教中, 離貪比丘眾, 堅心勤修持, 進趨不死城, 享受涅槃樂, 於諸僧伽 [ 16] 中, 具足如斯寶, 由此真諦故, 願一切安樂 如石柱 [ 17] 立地, 不為四風撼, 佛子見聖諦, 真信亦如是, 唯諸僧伽中, 具足如斯寶, 由此真諦故, 願一切安樂 瞭解聖

故, 願一切安樂 喬達摩 [ 15] 教中, 離貪比丘眾, 堅心勤修持, 進趨不死城, 享受涅槃樂, 於諸僧伽 [ 16] 中, 具足如斯寶, 由此真諦故, 願一切安樂 如石柱 [ 17] 立地, 不為四風撼, 佛子見聖諦, 真信亦如是, 唯諸僧伽中, 具足如斯寶, 由此真諦故, 願一切安樂 瞭解聖 三寶經 [ 1] (Ratana Sutta) ( 寶經 - 小誦經 - 小部 - 南傳大藏經 ) 譯者不詳, 法增 比丘 1 9 9 9 年潤飾及 2 0 0 5 年注釋 ) 天空或地上, 眾生 [ 2] 來聚集, 願眾生安樂, 汝等應諦聽, 如來 [ 3] 所說法 天地諸神祗, 汝等應諦聽, 人民日與夜, 獻奉諸供品 [ 4], 應慈愛彼等, 精進施佑護 於此處他界, 或於諸天上 [ 5], 無論何種寶

More information

<453A5C65626F6F6B5CB7F0BAA3C6F4BABD5CB7F0BAA3C6F4BABD20C4BFC2BC E342E372E646F63>

<453A5C65626F6F6B5CB7F0BAA3C6F4BABD5CB7F0BAA3C6F4BABD20C4BFC2BC E342E372E646F63> 目录 作者自序 以佛法之光开显众生的智慧本性 1 第一篇 第一章 明理篇 1 基础佛理 1 什么叫做佛法 /1 从佛法的教育中得到健康与和平 /8 学佛的重要性 /13 什么叫做学佛修行 /21 修行上最根本的问题 /25 是心即佛 /31 苦集灭道 /34 善恶标准与行善断恶的方法 /41 以皈依来转折自己的人生 /51 依止上师的重要性及如何选择 依止上师 /59 第二章 基础修行 66 解脱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译者序和前言 第一章 太子出家

目录 译者序和前言 第一章 太子出家 觉悟之路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s (2009 年 9 月 30 日文字重新校对 ) 斯里兰卡 那烂陀长老 (Narada Mahathera)/ 著 学愚法师 / 译 1 目录 译者序和前言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pt00.doc

Microsoft Word - pt00.doc 中译序 这本书收集了帕奥禅师于 1999 年 4 月 6 日至 5 月 20 日期间, 在台湾月眉山灵泉禅寺由弘誓文教基金会主办的禅修营里所讲的十四场开示及五场问题回答 这些开示及问答都事先准备好, 再由禅师读出英文讲稿, 及由翻译员读出中文讲稿 当中的 大空经 分为三讲 除妄念经 分为两讲 大菩提乘 ( 一至三 ) 则分为八讲, 而最后一讲则是简短的开示 郁伽居士的八种奇妙素质 除此之外, 本书还收录了一些现场问答于

More information

《同生极乐国·浅释》第一课

《同生极乐国·浅释》第一课 同生极乐国 浅释 第一课 在我们开始学习正文之前, 我还是得啰嗦一下, 讲一下极乐世界的功德 我们又为什么要去? 那个地方到底好在哪个地方?( 就是 ) 为什么我们拼了命要往那个地方去? 大家在理上要明白, 而且确实要生起这种希求心, 确实要非常想去, 你才去得到 你如果要是觉得好像那个地方去不去也两可的话, 这个估计是很悬的, 不一定去得了了 我们先就是讲一个头子吧, 讲讲这个极乐世界究竟有多好?

More information

不净观

不净观 不净观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南传的不净观课诵文 (Asubhānussati) 我们应当正观这身体, 是一组不圆满的名色混合物, 应正观它的不圆满的情况 (Aviññāna subha nibham, saviññāna subham imam, kāyam asubhato passam, asubham bhāvayye yatī.) 此身有三十二分不净物, 它们是四大

More information

銆婂叆鑿╄惃琛岃閲娐峰杽璇存捣銆嬬鍥涜

銆婂叆鑿╄惃琛岃閲娐峰杽璇存捣銆嬬鍥涜 入菩萨行论 第 02 讲记在第二堂课中, 上师强调了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第一是集体学习的必要性 我们学习的时候最好是集体学习, 集体学习有它的必要性才这样安排的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学习, 一方面会觉得自由一点, 但是另一方面也没有什么压力 对于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来讲, 学习也许可以圆满, 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 遇到一点小违缘就有可能中断学习, 这是很可惜的 大家在一起学习, 相互之间有一种帮助和加持力,

More information

说明 本简体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电子书, 是根据 乾隆大藏经 第 16 册, 第 10 部,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影印本校正的 此经被列入大乘般若部 句读仅作参考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 二〇一七年八月 - 1 -

说明 本简体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电子书, 是根据 乾隆大藏经 第 16 册, 第 10 部,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影印本校正的 此经被列入大乘般若部 句读仅作参考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 二〇一七年八月 - 1 -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说明 本简体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电子书, 是根据 乾隆大藏经 第 16 册, 第 10 部,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影印本校正的 此经被列入大乘般若部 句读仅作参考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 二〇一七年八月 - 1 - 起诵仪 香赞 ( 一遍 ) 炉香乍爇. 法界蒙薰.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More information

说明 本简体校正版 佛说不增不减经 电子书, 是根据清制 乾隆大藏经 第 48 册, 第 0520 部, 大乘单译经部,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佛说不增不减经 原藏影印本校正制作的 句读仅供参考本电子书是免费结缘品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二〇一八年三月 更多免费电子佛经下载敬请关注 :

说明 本简体校正版 佛说不增不减经 电子书, 是根据清制 乾隆大藏经 第 48 册, 第 0520 部, 大乘单译经部,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佛说不增不减经 原藏影印本校正制作的 句读仅供参考本电子书是免费结缘品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二〇一八年三月 更多免费电子佛经下载敬请关注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说明 本简体校正版 佛说不增不减经 电子书, 是根据清制 乾隆大藏经 第 48 册, 第 0520 部, 大乘单译经部,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佛说不增不减经 原藏影印本校正制作的 句读仅供参考本电子书是免费结缘品 特此说明 仁慧草堂二〇一八年三月 更多免费电子佛经下载敬请关注 :http://www.renhuicaotang.com/ A 起诵仪 香赞

More information

深信法宝, 如是念法住 ; 此法为佛善解, 自觉, 实时效应, 可寻思, 导引涅盘, 智者自明 [ 清净道论 ]: 希望修习法随念的人, 亦宜独居静处禅思 : 法是世尊 ( 一 ) 善说,( 二 ) 自见,( 三 ) 无时的,( 四 ) 来见的,( 五 ) 引导的,( 六 ) 智者各自证知的, 这样

深信法宝, 如是念法住 ; 此法为佛善解, 自觉, 实时效应, 可寻思, 导引涅盘, 智者自明 [ 清净道论 ]: 希望修习法随念的人, 亦宜独居静处禅思 : 法是世尊 ( 一 ) 善说,( 二 ) 自见,( 三 ) 无时的,( 四 ) 来见的,( 五 ) 引导的,( 六 ) 智者各自证知的, 这样 法的真义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敬法偈 Dhamma Vandana (PALI 原文 )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tt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ā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 大典尊经 ], 六 ) 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 是现见 即时 来见 诱导,

More information

南传法师论著

南传法师论著 解脱心 尊者阿迦曼 Namo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者 解脱心 MUTTODAYA 公元 1929 年左右尊者阿迦曼在清迈为大众演说 渐进的修行系列 英译 : 佚名中译 : 曾银湖 ( 台湾 ) 一 修习才能保持正法的纯净 佛陀说过, 当他的正法放入凡夫的心中时, 必然会彻底地败坏无余 ; 但是如果放入圣弟子的心中,

More information

菩提资粮

菩提资粮 菩提资粮 观察缘起 缅甸帕奥禅师讲 by Venerable Pa-Auk Sayadaw 1 菩提资粮目录 中译序 -------------------------------------------------------------------- 3 大空经 --------------------------------------------------------------------

More information

《法华经》的授记思想

《法华经》的授记思想 法华经 的授记思想 闽南佛学院 心皓 内容提要 : 授记是佛对弟子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的一种预言, 大乘经典中关于授记之说最有代表性的是 法华经 法华经 中佛为三根声闻 恶人和女人三类不同资质的众生分别作了授记 声闻获得授记是因为他们通过佛的三周说法悟解了一乘法, 回小向大 恶人成佛 比丘尼授记和一向被认为有五障的女人成佛体现了 法华经 博大包容的绝待妙 法华经 的授记是由略到广的, 故在三周说法之外,

More information

福报与功德

福报与功德 福报与功德礼敬世尊, 应供, 等正觉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世人日日求福, 而福却不至, 人但断却众恶, 福报自然临门 若再增上修慈, 慈悲於一切如母众生, 福报倍增, 功德无量, 众恶缘转减或消除, 邪魔远离, 事事如意 行善自得福报, 但会用的完 持戒修定观照自得功德, 越积越多, 乃至圆满解脱 福报指善业 (kusala) 的功德 (puñña) 所带來的善果报,

More information

正觉电子报 第105期

正觉电子报 第105期 弥 勒! 复 有 二 法, 菩 萨 虽 信 解 深 法, 犹 自 毁 伤 而 不 能 得 无 生 法 忍 何 等 为 二? 一 者 轻 慢 新 学 菩 萨 而 不 教 诲, 二 者 虽 解 深 法 而 取 相 分 别 是 为 二 法 维 摩 诘 所 说 经 卷 3 Maitreya! Furthermore, two phenomena will damage a bodhisattva s cultivation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四十二讲 [ 下士道 - 深信业果 18] ( 分别业的轻重 3)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我们继续说明 为什么业特别重大 的原因 第二个, 是 所依门 的缘故 依它所依的内容, 而有轻重的差别 第一个所依的是什么呢? 就是你是有善巧智慧的修行人, 还是你是没有善巧智慧的修行人 所谓 善巧 的意思, 就是你虽然造恶业, 但是你可以不堕恶趣, 这个很好噢! 那不善巧的修行人呢, 虽然造很小的恶业,

More information

菩提资粮

菩提资粮 菩提资粮 帕奥禅师 讲述 中译序 大空经 除妄念经 大菩提乘 ( 一 ) 大菩提乘 ( 二 ) 大菩提乘 ( 三 ) 问答一 问答二 问答三 问答四 问答五 即席问答 郁伽居士的八种奇妙素质 菩提资粮目录 附录 : 佛教能够带给人类什么利益 ( 一 ) 佛教能够带给人类什么利益 ( 二 ) 佛教能够带给人类什么利益 ( 三 ) 索引 1 2 大空经 回首頁菩提资粮中译序这本书收集了帕奥禅师于 1999

More information

宇为空间, 即东 西 南 北 上 下 ; 宙为时间, 即古往今来的变化过程 就其基本定义 而言, 与佛教关于世界的概念基本一致 世界包罗万象, 若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认识, 也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从内容上, 可归纳为两个部分 : 一是有情世界, 所谓有情, 即一切有知觉 有情感的生命, 包括人类以及地

宇为空间, 即东 西 南 北 上 下 ; 宙为时间, 即古往今来的变化过程 就其基本定义 而言, 与佛教关于世界的概念基本一致 世界包罗万象, 若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认识, 也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从内容上, 可归纳为两个部分 : 一是有情世界, 所谓有情, 即一切有知觉 有情感的生命, 包括人类以及地 佛教怎么看世界 济群法师 佛教究竟怎么看世界? 可能有人会奇怪 : 佛教关心的是人生烦恼及痛苦的解脱, 与认识世界 了解世界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 对世界能否达成正确的认识, 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幸福 因为人生的许多烦恼和痛苦, 都是由错误的世界观造成的, 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那样 : 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所以说, 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 是正确或是错误, 是深刻或是肤浅, 是全面或是片面, 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我们的生活感受,

More information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以天眼觀視世界,舉身微笑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以天眼觀視世界,舉身微笑 大智度论第八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上课大纲经文 ( 卷七 ~ 八 ) 尔时, 世尊自敷师子座, 结跏趺坐, 直身系念在前, 入三昧王三昧, 一切三昧悉入其中 尔时, 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 以天眼观视世界, 举身微笑 从足下千辐相轮中 放六百万亿光明 足十指 两踝 两 两膝 两 腰 脊 腹 背 脐 心 胸德字 肩 臂 手十指 项 口 四十齿 鼻两孔 两眼 两耳 白毫相 肉髻, 各各放六百万亿光明

More information

Venerable Dhammavaro 釋法增

Venerable Dhammavaro 釋法增 破除概念的方法 礼敬世尊, 应供, 等正觉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什么是概念 (pabbatti)?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 我们所遇到的无非是两种法 (Dhamma), 第一个是色法 (rupa); 从天空到山河大地, 以及在这地上的一切, 动的和不动的, 见的到与见不到的, 和我们色身的色蕴, 过去, 现在, 未来, 内, 外, 粗, 细, 美, 丑, 远, 近的种种色法,

More information

印 度 菩 提 伽 耶 金 刚 座 释 迦 摩 尼 佛 等 身 像 我 只 宣 说 一 法 苦 的 起 因, 以 及 朝 向 灭 苦 的 道 路 正 如 海 水 只 有 一 味, 我 的 教 法 只 涉 及 苦 及 苦 之 息 灭

印 度 菩 提 伽 耶 金 刚 座 释 迦 摩 尼 佛 等 身 像 我 只 宣 说 一 法 苦 的 起 因, 以 及 朝 向 灭 苦 的 道 路 正 如 海 水 只 有 一 味, 我 的 教 法 只 涉 及 苦 及 苦 之 息 灭 印 度 菩 提 伽 耶 金 刚 座 释 迦 摩 尼 佛 等 身 像 我 只 宣 说 一 法 苦 的 起 因, 以 及 朝 向 灭 苦 的 道 路 正 如 海 水 只 有 一 味, 我 的 教 法 只 涉 及 苦 及 苦 之 息 灭 Sayalay Susīlā 善 戒 法 师 善 戒 法 师,2015 年 本 书 为 非 卖 品, 免 费 赠 阅 可 以 无 须 经 作 者 同 意 而 重 印 本

More information

《遗情书》

《遗情书》 木 子 美 文 集 性 城 市 私 写 作 Published by EPUBCN TM GROUP Website: http://www.epubcn.com Forum: http://www.epubcn.net 阅 读 声 明 您 现 在 所 阅 读 的 这 本 电 子 图 书 由 e 类 出 版 物 制 作 出 品 本 书 版 权 归 作 者 所 有, e 类 出 版 物 只 负 责 制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