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erable Dhammavaro 釋法增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Venerable Dhammavaro 釋法增"

Transcription

1 破除概念的方法 礼敬世尊, 应供, 等正觉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什么是概念 (pabbatti)?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 我们所遇到的无非是两种法 (Dhamma), 第一个是色法 (rupa); 从天空到山河大地, 以及在这地上的一切, 动的和不动的, 见的到与见不到的, 和我们色身的色蕴, 过去, 现在, 未来, 内, 外, 粗, 细, 美, 丑, 远, 近的种种色法, 无不是色法 第二个是名法 (nama); 我们的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 过去, 现在, 未来, 内, 外, 粗, 细, 美, 丑, 远, 近的种种四种名法, 以及涅盘 (nibbana), 共五名法, 无不是名法 概念是我们的意识对名色法的定义 概念有两种 : 所知概念 (pabba-piyatta pabbatti), 和令知概念 (pabbapanato pabbatti) 虽然概念是属于世俗谛, 而不是究竟谛, 但是我们若不对这概念认识清楚, 我们将会为概念长期所困, 不能脱离 所知概念也叫做意义概念 (attha-pabbatti), 比如我们对人体与其特相的认识, 人有头, 头发眉毛眼耳鼻咀, 身体和两手两脚 令知概念也叫做名字概念 (namapabbatti), 当我们见到人时即刻能生起人的概念, 这概念名为 人 当我们见到人时, 这两种概念是一起生起的, 眼一见, 意念马上就辨别 除非是从来没遇过的, 眼见到时, 那时只是形状概念, 没有名字概念, 等我们问清楚之后, 才有名字概念 人从小孩子开始, 就一直的在让翻滚变化的世界, 愚弄的神魂颠倒 当见到新奇的事物, 就会记存, 然后自己给它命名, 等得到正确的名字时就改正它, 你只要看小孩子游戏的态度就知 这好比电脑记存资料在硬碟一样, 记存资料在硬碟是意义概念, 位置也是意义概念 ( 方向概念 ), 给它命名的号码或名字是名字概念 众生被四颠倒所愚弄, 因此就被邪见 (Ditthi, micchā-ditthi) 稠林所重重围困住, 把世间的无常事物看成是常, 这叫 常颠倒 ; 甚至要把涅盘想象成是一块清净国土境界, 修行完后去那儿享受长生不死的快乐 把世间苦的事当成快乐, 这叫 乐颠倒 ; 整天到处见得到的生老病死苦都视若无睹 把身体与种种不净之物看成是净, 这叫 净颠倒 ; 天天洗啊扮啊抹啊扫啊, 要把身体与地方整理干净, 却忘了思惟这身体的本质是不净 把无我的事物当成有我, 这叫 我颠倒 ; 这邪见 ( 六十二邪见 ) 把我们紧紧地束缚在三界里, 不得出离, 也无能证悟涅盘 概念的分类 所知概念有以下六种概念 : 1. 山岳河川等被称为 形状概念 (santhana-pabbatti), 因为它们与事物的形状相等

2 2. 屋子 车子 村落 人等被称为 组合概念 (samuha-pabbatti), 因为它们同事物的组合相等 3. 东 西 南 北等方向被称为 方向概念 (disa-pabbatti), 因为它们相等于方向 4. 早晨 中午 下午 星期 月等被称为 时间概念 (kala-pabbatti), 因为它们相等于时间的单位 5. 井 山洞等被称为 空间概念 (akasa-pabbatti), 因为它们相等于无可触及物的空间 6. 遍相等被称为 相概念 (nimitta-pabbatti), 因为它们相等于通过禅修而获得的心之影相 令知概念有以下六种概念 : 1. 真实 (vijjamanapabbatti) 的 ( 直接 ) 概念 ; 比如当我们对五蕴以 色 受 想 行 识 等名词来说明究竟存在之法时, 这是 真实的直接概念 因为色 受 想 行 识等是究竟法, 因此命名它们的概念是真实的直接概念 2. 不真实 (avijjamanapabbatti) 的 ( 直接 ) 概念 ; 比如当我们以 地 山岳 河川 等名词来说明在究竟上不存在之法时, 这是 ; 不真实的概念 ; 因为 地 山岳 河川 等名词并不是究竟法, 而是由心所想象构成的世俗法 虽然这些概念是基于究竟法而有, 但它们所代表的东西本身不是究竟法, 因为它们不是真实的拥有自性地存在 而是四大假合的因缘法 3. 通过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vijjamanena avijjamanapabbatti); 比如说 拥有六神通的人 是 通过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因为神通是究竟真实的, 但 拥有者 只是由心所想象构成 4. 通过不真实的真实概念 (avijjamanena vijjamana-pabbatti); 比如 女人的声音 是 通过不真实的真实概念, 因为声音是究竟存在的, 但女人则不是如此 她是三十二身分四大组合的因缘法 5. 通过真实的真实概念 (vijjamanena vijjamanapabbatti); 比如 眼识 是 通过真实的真实概念, 因为眼净色及依靠它而生起的识都是真实究竟存在的 6. 通过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avijjamanena avijjamanapabbatti); 比如 国王的儿子 是 通过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因为国王及儿子两者都不是真实究竟存在的 真实与不真实法 如何分辨是真实或是不真实的呢? 可以这么说, 佛所宣示的五蕴四谛十二因缘法是真实的, 四究竟法是真实的, 涅盘是真实的, 而世间的一切, 即是世俗谛里的概念 (pabbatti) 或观念 (paññatti), 都是不真实的, 为什麽不是真实的呢? 因为这些现象可以被分解, 而不是不可分解的究竟的真实法 它们的存在是由我们的心的构想而生的, 它们是缺乏自性 (sabhāva) 的存在 我们所认知的人, 男人, 女人, 老人, 小孩, 都只是短暂的因缘和合法的时空变化, 没有一刻的常住性 因此就不是真实的 若是真实的, 佛说我们就能要它这样就这样, 要它那样就那样,( 相应部, 无我相经 SN. III, 22) 乃至要它永生, 不老, 不病, 与不死, 但还没有一个人做得到 所以我们面对着这许许

3 多多的现象, 必须时时刻刻的如理作意 (yoniso manasikāra), 才能超越概念, 生起直觉智 ( 胜智 abhiññāya)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诸 色 ; 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 不论是过去 现在 或未来的 色, 或从空间上来探究, 不论内 外 粗 细 美 ( 高贵 ) 丑 ( 低下 ) 远 近的 色 ; 若正确地观察它们, 皆是 色, 当一个男人见到一个美女时, 他不只是看, 他会欣赏她的美貌, 乃至生起非分之想, 这从缘起来分析, 就是六入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 那即是 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 佛说 : 痴之有情, 依痴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痴, 断于此世, 决不再来 ( 如是语, 十一经 ) 他无一法, 有覆群生, 日夜流转, 如为痴 ( 无明, 所 ) 覆, 然如舍痴, 破除闇聚, 更不流转, 亦无他因 ( 如是语, 十四经 ) 爱为第二, 长夜流转 生此生彼, 不超轮回, 知此轮回, 知此灾祸, 爱之生时, 无执爱心, 比丘游行 ( 如是语 Itivuttaka, 十五经 ) 众人所执着的身体只是二十八种色法的组合而已, 包括了四大种的元素色 五净色 ( 五根门 ) 四境色 二性根色 心所依处色 命根色 食素 ( 食色 ) 的十八种完成色 ; 以及十种不完成色, 包括了限制色 ( 空界 ) 二表色 三变化色及四相色, 这一切全是色蕴 没有一个人, 或漂亮的女人, 心才会放下执取 同样的道理, 欲界的有情从天神到阿修罗, 到饿鬼, 畜生及地狱里的众生, 他们所执着的身体只是色法而已, 所以它们是真实的概念 佛陀说 :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 于身观为身而住, 恶魔 ( 烦恼魔与五阴魔 ) 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犹如丢一团棉线不能穿过木门一样, 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 于身观为身而住, 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犹如拿一块湿透的木材不能燃起火一样, 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 于身观为身而住, 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犹如一个盛满水的水盆不能再装入水一样, 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 中部, 身念处经 MN.119 经 ) 凡夫起心动念的执著 对色蕴的执取, 那是极平常的事, 因为凡夫没有接触到佛法 这里我所说的, 要是一个人不具足善根的话, 第一他不会遇到善知识, 第二若是见到也不会认识, 第三若是遇到善知识, 会听或会看佛书, 也不会明白 因此佛法的修持特征是 1.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 ( 善说, 佛善解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2. 须经学习和奉行 ( 现见, 自见, 自觉 Sanditthiko) 3. 亲自体会和自见 ( 即时, 无时的, 不待时节, 实时效应, 时无间断 Akāliko) 4. 是可奉行, 可得成果 ( 来见, 可寻思, 极善安立 Ehipassiko)

4 5. 超越时间与空间, 请来亲自查看 ( 诱导 )( 引导的, 导引涅盘, 见者不空 Opanāyiko) 6. 向内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证知 ( 智者各自证知的, 智者自明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佛法只是给有善根的人听和修的, 而也只有智者才能证得 不能如实的了解色法, 我们久远以来一直执取自己的身体是我, 我所有, 以及执取自他的身体是真实的, 如是由内而向外执取, 就产生贪欲, 瞋恚, 痴与邪见等烦恼而造作众恶业, 结果为业所驱使在六道里轮回不能解脱 我们是如何生起造作呢? 佛陀说 : 诸法心先导, 心主心所作, 若以意恶行, 恶语恶身行, 则苦必随彼, 如轮随兽足 诸法心先导, 心主心所作, 若以意善行, 善语善身行, 则乐必随彼, 如影随身形 南传法句经 Dhamma-pada 1,2 偈 一切的造作皆始于意念的发动, 随着引来口业与身业的造作 爱欲的生起是因为当六个根门接触六境后, 生起对境界乐受的爱恋, 从缘起看 : 名色缘六入 ( 六根 ), 六入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取缘有 ( 业有 ), 有缘生, 生缘老死 在 杂阿含 752 经 里佛说 : 佛告迦摩 : 欲 谓五欲功德, 何等为五? 谓眼识明色可爱 可意 可念, 长养欲乐, 如是, 耳 鼻 舌 身 识触可爱 可意 可念, 长养欲乐 ; 是名为欲 然彼非欲, 于彼贪著者, 是名为 欲 爱欲的生起也可以从四识住来解释 在 杂阿含 64 经 中佛解释心 ( 识 ) 在接触到境时, 连续发生的四个心意的攀缘执著 ( 四识住 ): 佛告比丘, 愚痴凡夫无闻众生, 于无畏处而生恐畏, 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 无我无我所, 二俱非当生, 攀缘四识住 何等为四? 谓色识住, 色攀缘, 色爱乐增进, 广大生长 于受 想 行 识住,( 受 想 行 识 ) 攀缘, 爱乐增进, 广大生长 比丘, 识于此处, 若来若去若住, 若起若灭,( 爱乐 ) 增进, 广大生长 若作是说, 更有异法, 识若来若去若住, 若起若灭, 若 ( 爱乐 ) 增进, 广大生长者 但有言说, 问已不知, 增益生痴, 以非境界 所以者何? 比丘离色界贪已, 于色意生缚亦断, 于色意生缚断已, 攀缘亦断, 识不复住, 无复 ( 爱乐 ) 增进, 广大生长, 受想行界离贪已, 于受 想 行 意生缚亦断 受 想 行 意生缚断已, 攀缘亦断, 识无所住, 无复 ( 爱乐 ) 增进, 广大生长 识无所住故不增长, 不增长故无所为作, 无所为作故则住, 住故知足, 知足故解脱, 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 无所取故无所著, 无所著故自觉涅盘 我们要认清四个识住的过程, 解除心对色相的爱与结缚, 对受想行识的爱与结缚, 那时识就无所住, 无所攀缘, 无可爱乐增进, 就无能广大生长 如何破除概念?

5 破除概念的方法是先分辨它是意义概念与名字概念, 一般上我们天天所接 触的全是意义概念 要辨别名字概念还要深入, 必须靠正念与正思惟 佛在 杂阿含 265 经 中将五蕴比喻为 : 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时燄, 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 为什么这样比喻呢? 佛说 : 譬如恒河大水暴起, 随流聚沫, 明目士夫, 谛观分別 谛观分別时, 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 所以者何? 彼聚沫中无坚实故 如是诸所有色, 若过去 若未來 若现在 若內 若外 若麤 若細 若好 若丑 若远 若近 比丘! 谛观思惟分別, 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 ; 如病 如癰 如 刺 如杀 ; 无常 苦 空 非我 所以者何? 色无坚实故 这是通过认识种种不 真实的概念, 即聚沫 水上泡 春时燄 芭蕉 幻等等, 来解释五蕴法是真实的 概念 在 相应部 5.10 佛教导说 因它们是机件的组合, 故名为 車 ; 同样的道理, 因为是五蕴的组合, 故名为 人 这是通过車的比喻, 即是不真实的概念, 来解释 人 是不真实的 在观照的部分, 在 大念处经 ( 长部 22 经 ) 里佛开示说 : 诸比丘! 犹如两口之袋, 填进种种榖物, 即 : 稻 粳 绿豆 豆颗 胡麻 糙米, 具眼者解开之, 得观察 : 此是稻 此是粳 此是绿豆 此是豆颗 此是胡麻 此是糙米 ( 这是通过两口之袋的比喻, 也即是不真实的概念, 来解释身体的三十二身分的不真实 ) 诸比丘! 如是比丘于皮覆包充满种种不净物之此身, 观察上至头发, 下至跖底,( 知 ): 于此身有发 髦 爪 齿 皮 肉 筋 骨 髓 肾脏 心脏 肝脏 肋膜 脾脏 肺 肠 肠间膜 胃物 排泄物 脑 胆汁 痰 脓 血 汗 脂肪 泪 淋巴液 唾液 黏液 关节液 尿 这是通过列举不真实的种种三十二身分, 来显示身体的不真实 佛以两口袋比喻这个身体, 有智慧者能看见它的三十二身分, 并且知道它们只是色法, 也知道色法是由四大元素组成的 在 大念处经 里佛指导观照内身, 是指自己身内的三十二身分, 观照外身是观别人身内的三十二身分, 如是交替观内外身, 来达到看到它只是身体而已 这是从看到凡夫所执著身体的不真实的概念, 以达到见到法的真实的概念 但这样观照法还是不能澈底的破除概念, 因此我们还要观照这身体的因缘生灭法 观生法是指观照这身体如何而生, 观灭法是指观照这身体如何死亡, 观生灭法是指观照身体一世的因缘生灭, 以及从 阿毗达摩论 所分析的剎那生灭 这样观禅后所得的结论会是 它只是一个身而已 ( 于身观为身而住 ), 一个行者才能粉碎身体是我的微细烦恼 ( 随眠 ), 这时该行者才是一个慧解脱的行者, 故此他独立而住, 不执着于世上的任何物

6 同样的, 除了于身观为身之外, 其次是要于受观为受, 于心观为心, 和于法观为法 因此在 大念处经 里佛说 : 如是, 或于内身, 观身而住 : 于外身, 观身而住 ; 又于内外身, 观身而住 或于身, 观生法而住 ; 于身, 观灭法而住 : 又于身, 观生灭法而住 尚又智识所成, 及忆念所成, 皆会 有身 之思念现前 彼当无所依而住, 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 所以不只是观身, 内身, 外身, 和内外身 ; 还要观生法, 观灭法, 观生灭法 到这里还不能澈底的破除概念, 因此佛说 : 尚又智识所成, 及忆念所成, 皆会 有身 之思念现前 智识所成 是指意义概念, 而 忆念所成 是指名字概念, 在这两种概念之下, 都应该认识它只是 身, 而不是我的 身 在这阶段才算是破除概念 同样的, 用四界分别观是另一个破除色身是我的邪见的有效方法, 要修四界分别观, 首先要在全身各处个别部位辨识四界的十二种特相 : 地界的特相 : 硬 粗 重 软 滑 轻 水界的特相 : 流动 黏结 火界的特相 : 冷 热 风界的特相 : 支持 推动 对这些特性要先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辨识到它, 然后尝试在全身各部观察它 若从禅定的境界尤其是四禅定之后, 心光明清澈, 极容易观察到, 但是在其他的定境, 甚至是近行定也能观察的到, 问题只是在于观照的深浅 比如观察安般念的入出息, 入出息是风界 入息是推动, 住息是支持 ( 因为气息鼓涨在体内 ), 出息又是推动 因此一个行者能辨识到入出息在身体各部位的鼓涨与推动 修安般念久了, 心那时只跟着出息, 入息 ; 不会起我在出息, 或我在入息之念 ; 或出息, 入息是我的邪思惟, 这些念会被暂时切断 ; 但是出定之后, 我 的邪思惟又起了 所以定的境界越高, 断烦恼的力量就越强 若观照时, 我見 仍坚持者, 就不能观照到无常 苦 和无我 根据 相应部 IV.72 经 Malunkya Sutta ) 佛指出 : 在看 听 想时, 即刻观照, 連续的意门所引起的执著, 就无法生起 因为不能看到无常, 无我的觉知就不会生起, 佛对弥醯说 : 弥醯! 一个已领悟无常者, 无我的知觉亦生起 ( 弥醯经 ) 当一个行者能在全身清楚地辨识到所有十二种特相之后, 应重复的有次第的观察, 直到能迅速的观察身体的各部位的十二种特相 然后普遍的观察四大的特相以达到近行定, 直到见到色聚 ( 犹如细胞 ), 以及色聚的生灭, 若能观察到色法的生灭, 这才叫做观禅, 才能达到见清净 (Ditthivisuddhi)[1] 这时我们对诸相的意义概念与名字概念才能被破除

7 跟据佛陀的教导, 我们要对名色法生起如实的知见, 通过修定才能观照, 观照不是想象, 不能以概念来观照, 因此需要有定的修习, 才能如实地见到名色法的真相 若是不能, 只要继续观察, 培育诸善根 然后观察六根门的四界, 以及色聚里的八法聚 --- 地 水 火 风 颜色 香 味与食素 ( 营养素 ) 以及色聚的生灭, 这样才是修观禅 佛说 当观色无常, 如是观者, 是为正观 正观者, 則生厌离 厌离者, 喜贪尽 喜贪尽者, 說心解脫 如是观受 想 行 识無常, 如是观者, 則為正观 正观者, 則生厌离 厌离者, 喜贪尽 喜贪尽者, 說心解脫 如是, 比丘! 心解脫者, 若欲自证, 則能自证,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如观無常 苦 空 非我亦復如是 ( 杂阿含 1 经 ) 通过观照名色法的变迁, 变易, 无常, 再深化观照名色法的缘和生灭之法, 才能瞭知苦, 通过观照无常和苦, 才能达到无我与空 因为三相都必须加以观照, 才能证得道果 在 清淨道论 Visuddhi Magga18 品 里觉音解释说 如果那瑜伽者以诸门 ( 观察法 ) 把握了色, 而后去把握非色 ( 名法 ), 然因微细, 非色不能现起, 但他不可放弃重任 ( 修行 ), 必须把色数数思惟 作意 把握 确定 当他对于色次第澄清 去结 而极清净之时, 则以彼 ( 色 ) 为所缘的非色法亦自明了 先要对色法观照是無常 苦 空 和无我, 然后对名法观照亦是無常 苦 空 和无我 观照到五蕴是無常 苦 空 和无我者, 对五蕴才会生厌离, 因为厌离故, 所以不会执取, 喜贪则断, 喜贪断故, 心则解脱, 心解脫者, 心解脫故, 则能逐步证取四个圣果 因此佛说 : 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 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 三相之一若被察觉, 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 ( 三菩提经 Sambodhi sutta ) 这是从形相的破解深化到概念的破解 修习彼向次法 佛在 杂阿含 636 经 中说 : 若族姓子, 族姓女, 从佛闻法, 得净信心, 如是修学 ; 正其身行 ( 不杀, 不盗, 不邪淫 ), 护口四过 ( 不妄语, 不恶口, 不绮语, 不两舌 ), 正命清净, 习贤圣戒, 守诸根门, 护心正念 眼见色时, 不取形相 若于眼根住不律仪, 世间贪忧, 恶不善法, 常漏于心 而今于眼起正律仪, 耳 鼻 舌 身 意起正律仪, 亦复如是 彼以贤圣戒律成就, 善摄根门 来往, 周旋, 顾视, 屈伸, 坐卧, 眠觉 ( 醒 ), 语默, 住智正智 ( 知 ) 彼成就如此圣戒, 守护根门, 正智正念, 寂静远离, 空处树下, 闲房独坐, 正身正念, 系心安住 断世贪忧, 离贪欲, 净除贪欲 断世瞋恚, 睡眠 掉悔 疑盖, 离瞋恚, 睡眠 掉悔 疑盖 净除瞋恚, 睡眠 掉悔 疑盖 贪欲心的生起是对乐受的执取, 因此从缘起法观察执取的原因和缘, 放下或远离对它的执取就能成功对付贪欲心 佛说 思量取因 ( 执取的原因 ), 取集

8 ( 执取的缘 ), 取生 ( 执取的生起 ), 取触 ( 执取由接触而生起 ) 若彼取灭无余 ( 若那些执取完全消灭无余 ), 众苦则灭, 彼所乘 ( 他所修习 ) 苦灭道迹 ( 灭苦的正道 ) 如实知 ( 如实知晓 ), 修行彼向 ( 向灭苦的正道 ) 次法 ( 依循着修法的法第 ), 是名比丘向 ( 朝向 ) 正尽苦 ( 正确灭尽 ), 究竟苦边 ( 到了苦的边缘 ) 所谓取灭 ( 那即是执取的消灭 ) 接下来 比丘思量观察正尽 ( 正确灭尽 ) 苦, 究竟苦边 时, 思量彼取何因 ( 执取的原因 )? 何集 ( 执取的缘 )? 何生 ( 执取的生起 )? 何触 ( 执取的接触的生起 )? 思量彼取 ( 执取 ) 爱因 ( 是贪爱的原因 ), 爱集 ( 贪爱的缘 ), 爱生 ( 贪爱的生起 ), 爱触 ( 贪爱由接触而生起 ) 彼爱永灭无余, 取亦随灭, 彼所乘 ( 他所修习 ) 取灭 ( 执取的消灭 ) 道迹 ( 正道 ) 如实知, 修习彼向次法, 是名比丘向正尽苦 究竟苦边 所谓爱灭 ( 那即是贪爱的消灭 ) 接下来 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 究竟苦边, 则思量彼爱何因? 何集? 何生? 何触? 知彼爱 ( 贪爱 ) 受因 ( 因感受而起 ), 受集 ( 感受的缘 ), 受生 ( 感受的生起 ), 受触 ( 感受由接触而生起 ) 彼受永灭无余, 则爱灭, 彼所乘爱灭道迹如实知, 修习彼向次法, 是名比丘向正尽苦, 究竟苦边 所谓受灭 ( 杂阿含 292 经 ) 贪欲心生起的过程是六根 触 乐受 贪爱 执取, 而根门与触与乐受的生起是被动的, 只有贪爱是我们内心主动的思择, 那是主动的, 因此思惟执取的原因, 执取的缘, 执取的生起, 而知道那是贪爱, 贪爱由接触而生起, 感受由接触而生起, 一个修行人, 认真的思惟贪爱与执取所产生轮回, 与长期遭受苦难的后果, 以正念正智修习厌离, 舍弃, 这就是贪爱灭除道, 如实地知晓, 这不是书上看的或到处听来的, 而是实际修习达到的 其它的烦恼如瞋恚, 睡眠 掉悔 疑盖等也如是有层次的, 以正念正智修习厌离, 舍弃 在 杂阿含 27 经 里佛说 : 有异比丘来诣佛所, 头面作礼, 却住一面, 白佛言 : 如世尊说法次法向 云何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 善哉 善哉 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 比丘白佛 : 唯然, 世尊! 佛告比丘 : 谛听, 善思, 当为汝说 比丘! 于色向厌 离欲 灭尽, 是名法次法向 如是受 想 行 识, 于 ( 受 想 行 ) 识向厌 离欲 灭尽, 是名法次法向 因此对于这五蕴法要善于认识, 它们与六根的关系, 及因它们而起的贪爱与执取, 这些是苦的因, 对它们因澈底的认识而厌离, 离开贪爱与执取, 灭尽, 才能达到业的灭尽 佛说 : 凡任何由身业, 语业, 意业之灭尽而解脱者, 诸比丘! 此即称为业之灭尽 ( 相应部 第五新旧品 ) 以何者为达业灭尽之道? 此乃八支圣道 : 即正见, 正思维,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是, 诸比丘! 此者称为达业灭尽之道 ( 相应部 第五新旧品 ) 要达到业灭尽之道, 那即是苦的灭尽之道, 这唯有八支圣道 依修习止观, 观照五蕴的生灭, 以及生灭的业, 只是一连串因缘连系的精神 ( 心理, 或名法 ) 与物质 ( 物理, 或色法 ) 的现象, 只有业的运作, 并无造业者与受报者

9 正如海底有着渐缓的浅滩 渐缓的坡度 渐缓的斜度, 长久一段之后才有一个陡降, 同样, 此法此律 (dhamma-vinaya) 有着次第的修练 次第的成效 次第的进展, 长久一段之后才有直觉智 ( 胜智 abhiññāya) 的洞悉 ( 自说经 Udana V.5 ) 比丘们, 我不说直觉智的成就一日可得 反之, 直觉智成就于次第的训练 次第的行动 ( 业 ) 次第的修持 那么, 直觉智怎样成就于次第的训练 次第的行动 次第的修持? 有此情形, 当信心升起时, 他拜访 ( 导师 ) 访问之后, 他亲近他 亲近时, 他注意听 注意听时, 他听见了法 听见法, 他记住了法 记住法, 他洞悉法义 洞悉法义后, 他藉思索法义有了认同 有认同, 他升起愿望 升起愿望后, 他有了决心 有决心, 他作辨析 辨析时, 他精进 精进之后, 他亲身体验法义 又以明辨亲眼洞见法义 ( 中部 MN 70 ) 随缘自在 在 杂阿含 1025 经 里有一则一个未证果的年轻比丘在死前证阿罗汉果的故事 : 彼病比丘遥见世尊, 扶床欲起 佛告比丘, 息卧勿起 ( 佛言 :) 云何比丘, 苦患宁可忍不? 如前差摩迦修多罗 (Sutra) 广说 如是三受 ( 苦乐不苦不乐 ), 乃至病苦但增不损 ( 病比丘答病苦有增无减 ) 佛告病比丘 : 我今问汝, 随意答我, 汝得无变悔耶? 病比丘白佛 : 实有变悔, 世尊! 佛告病比丘 : 汝得无犯戒耶? 病比丘白佛言 : 世尊! 实不犯戒 佛告病比丘 : 汝若不犯戒, 何为变悔? 病比丘白佛 : 世尊! 我年幼稚, 出家未久, 于过人法 ( 对于超越凡夫的法 ), 胜妙知见, 未有所得 我作是念, 命终之时,( 未 ) 知生何处? 故生变悔 佛告比丘 : 我今问汝, 随意答我 云何比丘, 有眼故有眼识耶? 比丘白佛 : 如是世尊!( 眼, 眼识都是概念 ) ( 佛 ) 复问比丘 : 于意云何, 有眼识故有眼触, 眼触因缘生内受, 若苦若乐, 不苦不乐耶?( 眼触, 眼触生内受,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都是概念 ) 比丘白佛 : 如是世尊!

10 ( 佛 ): 耳 鼻 舌 身 意, 亦如是说 云何比丘, 若无眼则无眼识耶? ( 人死后无眼, 破身见 ; 无眼识, 破我见 ) 比丘白佛 : 如是世尊! ( 佛 ) 复问比丘 : 若无眼识则无眼触耶? 若无眼触, 则无眼触因缘生内受, 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 ( 死后无眼触, 无眼触生内受,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都是概念 死后没意识, 即无概念 ) 比丘白佛 : 如是世尊! ( 佛 ): 耳 鼻 舌 身 意, 亦如是说 是故比丘, 当善思惟如是法, 得善命终, 后世亦善 尔时世尊, 为病比丘种种说法, 示教照喜已, 从坐起去 时病比丘, 世尊去后, 寻即命终, 临命终时, 诸根喜悦, 颜貌清净, 肤色鲜白 ( 病比丘明白了佛的说法, 当下就正思惟, 放下病死的色身之后, 思惟名法的受想行识依色身, 所以亦是无常, 识不再思念执著于世间任何物, 识无所住, 因此就没有了识, 证得涅盘 ) ( 佛言 :) 诸比丘! 彼命过比丘是真宝物, 闻我说法, 分明解了, 于法无畏, 得般涅盘 从凡夫到圣人, 一个向须陀洹 ( 初果 Sotapanna) 道者是佛道的第一个圣者, 此道要破除五下分结的下三结, 即身见 戒禁取 ( 两者属邪见 ) 和疑 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 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 使七圣财 ( 信 戒 惭 愧 闻 舍 慧 ) 现前, 断除了四漏 (Asava) 的邪见漏, 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 息灭一切怖畏 ( 因为身见破除故 ), 于十四不善心所, 已断除了邪见 疑 悭和嫉心所, 并坚守他 ( 她 ) 的戒, 成为佛子, 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 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盘 斯陀含 ( 二果 Sakadagamin, 人天一来 ) 与阿那含 ( 三果 Anagamin, 人天不来, 上净居天 ) 只是建立在证初果的基础上继续的净化心, 断除贪和嗔就能达到 ( 断除五下分结 ) 至于阿罗汉果 ( 四果 Arahant, 涅盘 ) 则要断除五上分结, 最难断除的是我慢 佛对阿难说 : 此色身由我慢而生成 然而该我慢之弃绝, 乃藉我慢 有此一说, 指哪方面而说? 姐妹 [ 听者为比丘尼 ], 有一比丘听闻他们说 : 名为某某的比丘, 经由终结心漏, 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 已进入 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 他想到 : 他们说, 名为某某的比丘, 经由终结心漏, 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 已进入 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 何以我不能? 于是后来, 他藉此我慢, 得弃我慢 ( 增支部 Anguttara Nikaya ) 这我慢是通过跟他人比较之后, 生起精进激励自己求取涅盘的心 我慢的持续生起是因为正念不强的缘故, 正念强的

11 人, 能常常看到通过五根门杂念的侵扰, 甚至是不在修定的时候, 通过随时观照, 就能放下它, 所以它是五上分结之一的掉举结, 是阿罗汉道的烦恼之一 放弃 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 就是苦的止息 ( 舍利弗语, 中部 MN 卷一 ) 在 杂阿含 490 经 ( 同 相应部. 阎浮车相应 1 经 ) 中阎浮车 (Jambukhadaka) 问舍利弗 : 云何为涅盘者? 舍利弗言 : 涅盘者, 贪欲永尽, 瞋恚永尽, 愚痴永尽, 一切烦恼永尽, 是名涅盘 贪瞋痴等的烦恼的灭尽无余, 就是涅盘 此中没有地 水 火 风四大种, 长 宽 麤 细 善 恶 名 色 等等, 观念也一样摧破无遗, 无此世间, 亦无他世间, 无来无去, 亦无停留, 不死不生, 亦无根尘 ( 小部 Khuddaka Nikaya. 感兴语 ) 一个修行者不要问几时会证初果, 但要问自己在佛法的修持, 下了多少功夫在 杂阿含 827 经 里佛陀举了二个绝妙的譬喻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 譬如田夫有三种作田, 随时善作 何等为三? 谓彼田夫, 随时耕磨, 随时溉灌, 随时下种 彼田夫随时耕磨 溉灌 下种已, 不作是念, 欲令今日生长, 今日果实, 今日成熟, 若明日后日也 诸比丘, 然彼长者耕田 溉灌 下种已, 不作是念, 今日生长, 果实, 成熟, 若明日若复后日, 而彼种子已入地中, 则自随时生长 果实 成熟 如是比丘于此三学随时善学 谓善戒学, 善意学, 善慧学已, 不作是念, 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诸漏, 心善解脱, 若明日若后日, 不作是念, 自然神力, 能令今日若明日后日, 不起诸漏, 心善解脱彼已, 随时增上戒学, 增上意学, 增上慧学已, 随彼时节, 自得不起诸漏, 心善解脱 譬如, 比丘, 伏鸡生卵, 若十乃至十二, 随时消息, 冷暖爱护, 彼伏鸡不作是念, 我今日若明日后日, 当以口啄, 若以爪刮, 令其儿安稳得生, 然其伏鸡善伏其子, 爱护随时, 其子自然安稳得生, 如是比丘善学三学, 随其时节, 自得不起诸漏, 心善解脱 我们对五取蕴的执著是极强大的, 我们要偏知它们, 要偏尽它们, 要精进遍修八支圣道才能成就 结语 观照是要保持正念, 定能使正念清晰, 並持续不断 正念与正定又能保护心念, 免除混乱, 散漫, 昏沈, 生起邪见及其他烦恼的入侵 当正念因正定而加强时, 观照者能把正念维持在当下, 面对着境尘, 不起分别心, 正观现象境尘的生与灭, 精确有效地观照着, 並正知现象的真性 当遇到障碍或心为烦恼入侵时, 观照者能安靜地面对它, 正知现象的无常, 以及现象依赖众缘的和合的智慧才能生起 ( 缘攝受智 Paccaya-pariggaha-ñāna), 因此他过去的烦恼习气将不会起作用, 他的心柔软適业, 因此能放下或以中捨 (upekkha) 的态度来应对障碍或烦恼 我们应致力断除一切的不善心所, 心结, 烦恼等, 並思惟应如何应用佛法去对治, 以及如何去灭除苦, 心一起粘着, 就修习观照 我们的感情作用和习气是根源於对人 事 物的错误观念, 执着而放不下, 所以应以无常观 不净观对治 ; 瞋念一起以慈心观对治 ; 害念一起以悲心对治 ; 妒忌心以喜心对治 ; 贡高我

12 慢心以无常观 无我观对治 一直对境以舍念或舍想来对治 从十二缘起来看, 触灭故六入灭 六入灭故名色灭 名色灭故识灭 识灭故行灭 要做到意行不生 ( 不想 ), 並要一直这样做 对名色法的观照能使我们对身心有正确的认识, 生起正见与智慧, 由於智慧我们才得脱离众苦 概念其实是在我们的识里, 不论是意义概念或是名字概念, 都与识有关, 离开不了识 在 杂阿含 80 经 里佛说 : 复作是观察, 若因 若缘而生识者, 彼识因缘为常, 为无常? 复作是思惟, 若因 若缘而生识者, 彼因 彼缘皆悉无常 复次, 彼因 彼缘皆悉无常, 彼所生识云何有常? 无常者, 是有为行, 从缘起, 是患法 灭法 离欲法 断知法, 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 在 相应部. 犍度篇. 第二无常品 佛说 : 识是无常, 以识所生起之因 缘亦是无常, 诸比丘! 依无常之因 缘所生起之识, 如何是有常耶? 在 相应部. 犍度篇. 第三重担品 世尊说 : 若识之灭 息 没者, 则苦灭 病息 老死没 当我们在修习观照时, 依靠对三宝的信心, 生起强烈要证取道果的意愿, 精勤地追循着正确的方法在圣道前進, 这就是戒定慧学, 或八正道, 或更细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 即四念处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觉支 和八正道 在现在资讯便利的时代, 一个行者若听到某位法师或看到某些书籍所提到的新鮮课题或方法, 他可能想去嘗试一下, 这是极为平常的事, 无论如何, 依靠正思惟, 如理思惟检讨一下, 若如法则可以採用 但不要生起希求之心, 想得到更快速的证悟方法, 这是不切实际的 一切都得靠自己亲自修持和体证, 指导老师只是提供修行的方法的参考而已 要知道这世上没有更快速的证果方法 声闻菩提的上首弟子 (agga savaka) 修习十波罗蜜, 需要一大阿僧祗劫加十万大劫的时间, 才会证菩提 声闻菩提的大弟子 (Maha savaka) 修习十波罗蜜, 需要十万大劫的时间, 才会证菩提 声闻菩提的普通圣弟子 (pakati savaka) 修习十波罗蜜, 没有时间的限制, 可长可短, 才会证菩提 因此思惟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的道理, 以及上述证悟的时期的长短, 声闻菩提的普通圣弟子所行的是一个易行道, 能够在短期之内解脱於生老病死苦 依最保守的估计, 一个精勤于要证初果者, 大概要花上二十年吧 注释 : [1] 第三清净的见清净是以分辨四界, 三十二身分 ( 或四十二身分 ), 十二处 十八界及五蕴而能清楚的见到并确定名与色, 从而消除 我 的邪见, 所以叫做见清净 参考书 : 1. 清净道论 第八章, 觉因著 2. 智慧之光, 帕奥禅师著 法增比丘, 佛历二五五四年一月五日于台中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 请先联络作者 请勿删改 dhammavaro@163.com 中华南传上座部佛友协会 学习佛法 皈依三宝

13 佛陀中道 修习佛法 学习南传佛法 南传佛法论坛

归命彼世尊, 应供, 正自觉 目录名色法身见四种执取身体的色法如何破除身见三十二身分四界差别观因缘生灭法经行法正念于当下厌离观照的成果 破身见的技巧和方法 澳洲蓝山佛宝寺, 法增法师 名色法我们不瞭解轮回的真相, 因此执着于有个 我 的实体或自性 [1], 生起 贪爱 与 无明, 所以产生轮回 但这

归命彼世尊, 应供, 正自觉 目录名色法身见四种执取身体的色法如何破除身见三十二身分四界差别观因缘生灭法经行法正念于当下厌离观照的成果 破身见的技巧和方法 澳洲蓝山佛宝寺, 法增法师 名色法我们不瞭解轮回的真相, 因此执着于有个 我 的实体或自性 [1], 生起 贪爱 与 无明, 所以产生轮回 但这 归命彼世尊, 应供, 正自觉 目录名色法身见四种执取身体的色法如何破除身见三十二身分四界差别观因缘生灭法经行法正念于当下厌离观照的成果 破身见的技巧和方法 澳洲蓝山佛宝寺, 法增法师 名色法我们不瞭解轮回的真相, 因此执着于有个 我 的实体或自性 [1], 生起 贪爱 与 无明, 所以产生轮回 但这 我 只是两个部份, 一份是身体, 一份是心 佛陀把它们拆开来, 称它们为 五蕴 [2] 这五蕴 (khanddha)

More information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诸 色 ; 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 不论是过去 现在 或未来的 色, 或从空间上来探究, 不论内 外 粗 细 美 ( 高贵 ) 丑 ( 低下 ) 远 近的 色 ; 若正确地观察它们, 皆是 色, 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 那即是 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诸 色 ; 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 不论是过去 现在 或未来的 色, 或从空间上来探究, 不论内 外 粗 细 美 ( 高贵 ) 丑 ( 低下 ) 远 近的 色 ; 若正确地观察它们, 皆是 色, 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 那即是 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 色蕴的生, 住, 味, 患与离弃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佛法对人的组成有极周详的分析, 人是由色身及精神两个部分组成的 再详细的分析是五蕴, 有色身 感受 想念 行为 及意识五个部分 五蕴, 巴利文, 蕴 khandha, 以前它是称为五阴 是指五个生命的组合体, 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upādānakkhandha 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 色,rupa,

More information

(3) 无记 (abyākata) 诸想也可分别为六 : (1) 色想 (2) 声想 (3) 香想 (4) 味想 (5) 触想 (6) 法想 在 杂阿含 109 经 中舍利弗对六十位比丘的开示如下 : 云何见想即是我? 谓六想身 眼触生想, 耳 鼻 舌 身 意触生想, 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 是名想即

(3) 无记 (abyākata) 诸想也可分别为六 : (1) 色想 (2) 声想 (3) 香想 (4) 味想 (5) 触想 (6) 法想 在 杂阿含 109 经 中舍利弗对六十位比丘的开示如下 : 云何见想即是我? 谓六想身 眼触生想, 耳 鼻 舌 身 意触生想, 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 是名想即 观照想的生灭 法增比丘 我们若只是浅显的观察, 我们应该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那即是身体是我, 心也是我 若观察的更深一点, 除了确定色体是我之外, 还有我的感受 想念 造作 和意识活动 佛陀将它们归纳为色 受 想 行 识 若是不同意, 我们可以继续观察下去, 看看除了五蕴, 能再找到什么? 因为佛法是要靠自己来探究, 自己思考, 自己行道, 自己证果的 ; 没人会替我们做, 也没有神或佛菩萨会替我们做的

More information

欲的出离与修断

欲的出离与修断 欲的出离与修断 法增比丘 攀缘四识住 贪欲的生起, 乃是因为五根接触五尘时, 心识对可爱之境产生的贪着 这在 杂阿含 七五二经里佛说: 佛告迦摩: 欲谓五欲功德, 何等为五? 谓眼识明色可爱 可意 可念, 长养欲乐, 如是, 耳 鼻 舌 身 识触可爱 可意 可念, 长养欲乐 ; 是名为欲 然彼非欲, 于彼贪著者, 是名为欲 因接触境之后心中所生的思念, 对这思念常去引欲是贪欲, 为何去思念它呢? 这是因为对所触境的爱乐

More information

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 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应 ( 供 ), 等正觉! 前二路者, 谓众生狐疑 左路者, 三不善法 贪, 恚, 害觉 其右路者, 谓三善觉 ; 出

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 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应 ( 供 ), 等正觉! 前二路者, 谓众生狐疑 左路者, 三不善法 贪, 恚, 害觉 其右路者, 谓三善觉 ; 出 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成果 证悟初果的方法 法增比丘 学佛的人要知道, 佛说我们就像病人, 既然病了那就要看医生, 医师有很多, 佛是所有医师中最好最精明的 好的医师诊断病人, 他会很仔细的观察病人, 马虎不得, 要找到正确的病因, 是季节变化? 是风寒? 是吃错食物? 是疲劳损身? 或外因伤害等等 然后问病人的一些生活的资料, 才能开正确的药剂给病人服用 ; 是要针炙? 要发汗? 要泻? 要吐? 或服药?

More information

如是言 : 我欲诣某城, 某村, 某聚落, 当示我路 时, 知路者即示彼路, 语言 : 士夫, 从此道去, 前见二道, 舍左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如是言 : 我欲诣某城, 某村, 某聚落, 当示我路 时, 知路者即示彼路, 语言 : 士夫, 从此道去, 前见二道, 舍左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自觉者 证悟初果的方法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二零零三年 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成果 学佛的人要知道, 佛说我们就像病人, 既然病了那就要看医生, 医师有很多, 佛是所有医师中最好最精明的 好的医师诊断病人, 他会很仔细的观察病人, 马虎不得, 要找到正确的病因, 是季节变化? 是风寒? 是吃错食物? 是疲劳损身? 或外因伤害等等 然后问病人的一些生活的资料,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在 杂阿含 279 经 中佛说 : 眼根不调伏 不关闭 不守护 不修习 不执持, 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耳 鼻 舌 身 意根亦复如是 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 执受相, 执受随形好, 任彼眼根趣向不律仪, 执受住, 世间贪 忧 恶不善法, 以漏其心 此等不能执持律仪, 防护眼根 耳 鼻 舌 身 意根, 亦

在 杂阿含 279 经 中佛说 : 眼根不调伏 不关闭 不守护 不修习 不执持, 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耳 鼻 舌 身 意根亦复如是 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 执受相, 执受随形好, 任彼眼根趣向不律仪, 执受住, 世间贪 忧 恶不善法, 以漏其心 此等不能执持律仪, 防护眼根 耳 鼻 舌 身 意根, 亦 厌离 离欲 与灭尽 -- 修行的次第 --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修行从凡夫到圣人有不同的层次, 佛陀在不同的地方对 不同根性的人说不同层次的修法 归纳有以下几种 : 1. 修习厌离 离欲 与灭尽 如在 杂阿含 28 经 中佛说 : 于色生厌, 离欲, 灭尽, 不起诸漏, 心正解脱, 是名比丘见法涅盘 先要认识三界和诸苦, 才能生厌离, 生起出离之心, 然后才去找苦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深信法宝, 如是念法住 ; 此法为佛善解, 自觉, 实时效应, 可寻思, 导引涅盘, 智者自明 [ 清净道论 ]: 希望修习法随念的人, 亦宜独居静处禅思 : 法是世尊 ( 一 ) 善说,( 二 ) 自见,( 三 ) 无时的,( 四 ) 来见的,( 五 ) 引导的,( 六 ) 智者各自证知的, 这样

深信法宝, 如是念法住 ; 此法为佛善解, 自觉, 实时效应, 可寻思, 导引涅盘, 智者自明 [ 清净道论 ]: 希望修习法随念的人, 亦宜独居静处禅思 : 法是世尊 ( 一 ) 善说,( 二 ) 自见,( 三 ) 无时的,( 四 ) 来见的,( 五 ) 引导的,( 六 ) 智者各自证知的, 这样 法的真义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敬法偈 Dhamma Vandana (PALI 原文 )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tt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ā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 大典尊经 ], 六 ) 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 是现见 即时 来见 诱导,

More information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 二零一三年修订版 / 二零一六年二印 ) ~~ 目录 ~~ 1.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 1 2. 身心的真相 五蕴法与名色法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定力的培育 安般念 四种正知的修习 经行 四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 二零一三年修订版 / 二零一六年二印 ) ~~ 目录 ~~ 1.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 1 2. 身心的真相 五蕴法与名色法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定力的培育 安般念 四种正知的修习 经行 四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法增法师指导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 二零一三年修订版 / 二零一六年二印 ) ~~ 目录 ~~ 1.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 1 2. 身心的真相 23 3. 五蕴法与名色法 27 4.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40 5. 定力的培育 57 6. 安般念 61 7. 四种正知的修习 71 8. 经行 77 9. 四威仪与其他姿势的观照 85 10. 三十二身分 98 11. 念身之四界

More information

和法 四念处的修持有三个重点 : 第一是维持正念 ; 第二是调伏贪忧等烦恼 ; 第三是精勤方便 念 念, 它有三个意义 ; 即强烈的以专注心投入目标, 急速地不带思考的投入目标, 以正念广布整个目标 正念的生起能紧系的深入于 ( 不漂浮 不肤浅 ) 目标的性质 正念的功能是未曾错过或忽略目标 正念的

和法 四念处的修持有三个重点 : 第一是维持正念 ; 第二是调伏贪忧等烦恼 ; 第三是精勤方便 念 念, 它有三个意义 ; 即强烈的以专注心投入目标, 急速地不带思考的投入目标, 以正念广布整个目标 正念的生起能紧系的深入于 ( 不漂浮 不肤浅 ) 目标的性质 正念的功能是未曾错过或忽略目标 正念的 安般念业処 法增比丘 安般念 (anāpānasati) 是以呼吸作为目标, 來修习定的一个法门 它的修习是将我们的心导向宁静, 直到它到达安止定 (appana samadhi) 的阶段 止, 巴利文 samatha 奢摩他, 意义是止, 依业处修止而得住心, 不再散漫, 代表心的宁静 定, 巴利文 samadhi 三摩地, 三昧, 义为定, 等持 当心不再被烦恼占有时, 心达到心解脱, 这时心里没有丝毫的思惟,

More information

会变迁的现象, 都不具有永远存在的能力 我们身心的现象, 色受想行识五蕴, 都是不停在生灭的 色蕴的身体长大, 衰老, 死去, 这是不可怀疑的事实, 受想行识等四名蕴也是不停在生灭的, 现在的坏灭了, 就成为过去, 而未來的, 就進入现在, 它也会在不久之后灭去 故此这些现象是坏灭而无常 (anic

会变迁的现象, 都不具有永远存在的能力 我们身心的现象, 色受想行识五蕴, 都是不停在生灭的 色蕴的身体长大, 衰老, 死去, 这是不可怀疑的事实, 受想行识等四名蕴也是不停在生灭的, 现在的坏灭了, 就成为过去, 而未來的, 就進入现在, 它也会在不久之后灭去 故此这些现象是坏灭而无常 (anic 归命彼世尊, 应供, 等正觉 对四谛法的三遍知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佛说 无慧者无定, 无定者无慧, 具足定与慧, 彼近于涅盘 ( 南传法句经 372 偈 ) 要到达涅盘就须对四谛法三转十二行, 故此佛能适 当的被称为正等正觉者 (samma-sambuddho) 在 杂阿含 464 经 中上座答阿难说 : 尊者阿难! 修习於止, 終成於观 修习观已, 亦成於止 谓圣弟子止

More information

网 球 / 排 球 1 教 师 硕 士 四 级 男 性 诊 断 教 研 室 1 教 师 博 士 或 硕 士 六 级 本 科 阶 段 为 临 床 医 学 专 业, 男 士 温 病 教 研 室 2 教 师 博 士 或 硕 士 六 级 中 医 专 业 中 医 诊 断 教 研 室 诊 断 学 / 中 医 诊

网 球 / 排 球 1 教 师 硕 士 四 级 男 性 诊 断 教 研 室 1 教 师 博 士 或 硕 士 六 级 本 科 阶 段 为 临 床 医 学 专 业, 男 士 温 病 教 研 室 2 教 师 博 士 或 硕 士 六 级 中 医 专 业 中 医 诊 断 教 研 室 诊 断 学 / 中 医 诊 校 本 部 工 程 项 目 管 理 或 土 木 工 程 医 学 类 / 计 算 机 / 图 书 馆 专 业 1 专 技 硕 士 以 上 六 级 1 专 技 硕 士 以 上 六 级 1 年 以 上 工 程 造 价 管 理 或 现 场 施 工 管 理 经 验 的 ( 限 男 性 ) 中 医 药 类 专 业 1 编 辑 博 士 六 级 医 学 或 生 物 学 专 业 医 学 或 生 物 学 专 业 2 实

More information

《聖道行跡》

《聖道行跡》 圣道行迹 法增尊者 (Bhikkhu Dhammavaro) 目录 一. 礼赞佛陀 3 二. 如理思惟 4 三. 皈依三宝 8 四. 布施, 持戒 10 布施的果报 10 五戒的传授 14 五戒分析 16 五戒的持守 18 五戒的违犯 22 犯戒的对治 25 持戒的功德 30 五. 禅定 32 经行法 32 经行法四阶 34 经行法的观照 35 静坐的方法 41 六. 观照 44 我们对身体的错误看法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这里引 舍利弗阿毗昙论 中的解释 : 问曰 : 几正勤? 答曰 : 四 何谓四? 若比丘恶不善法未生欲令不生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恶不善法已生必当断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善法未生欲令生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善法已生欲令住 ; 具足修,

这里引 舍利弗阿毗昙论 中的解释 : 问曰 : 几正勤? 答曰 : 四 何谓四? 若比丘恶不善法未生欲令不生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恶不善法已生必当断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善法未生欲令生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善法已生欲令住 ; 具足修, 四正勤 四正勤也叫四正断, 也叫四正精进 这里将引 相应部 和 舍利弗阿毗昙论 来详加分析 目标 在 相应部 的正勤相应里如是记载佛陀的话 : 如是比丘, 对四正勤予修习, 对四正勤予多修习者, 则趣向涅盘, 倾向涅盘, 临入涅盘 [1] 这里佛陀指明四正勤的修习会导致涅盘 佛陀在另一场合的开示也曾指出 : 比如诸步行有情之足迹, 皆入于象之足迹, 故象足迹为最上最大 如是诸善法, 皆以不放逸 (

More information

缘起 二 在缘起的语言中, 没有所谓的 人 自我 我们 他们 可成为受苦的人 灭苦的人, 或在轮回中流转的人 三 在缘起的语言中, 没有所谓的 乐, 只有 苦 和 苦的止息, 因为 乐 是常见的所依 因 乐 易引生常见, 而 苦 易引生断见, 所以缘起中不谈 乐 除非用在日常用语的解说上, 才把不苦

缘起 二 在缘起的语言中, 没有所谓的 人 自我 我们 他们 可成为受苦的人 灭苦的人, 或在轮回中流转的人 三 在缘起的语言中, 没有所谓的 乐, 只有 苦 和 苦的止息, 因为 乐 是常见的所依 因 乐 易引生常见, 而 苦 易引生断见, 所以缘起中不谈 乐 除非用在日常用语的解说上, 才把不苦 真实的缘起法 法增尊者编 目录 缘起的原则佛陀真实的教法缘起的目的是正见 缘起法是属于胜义谛, 所以必须以法的语言来解说 清净道论 (Visuddhimagga) 里所提的三世轮回的缘起是错误的, 它误导了学佛者超过 1000 年 我们必须要以佛陀讲的 噶拉玛经 (Kalama suttam) 和 大般涅槃经 (Maha parinibbana suttam) 中所说 四大教法 的原则去找寻正确的缘起教法

More information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转正法轮 ( 转法轮经 无我相经 皮带束缚经 ) 禅修开示与问答 请用 Foreigs1 字型 III 转正法轮 回首页 转正法轮目录 帕奥禅师序 III 安般念简介 1 转法轮经 11 无我相经 101 五比丘 131 皮带束缚经 ( 一 ) 141 皮带束缚经 ( 二 ) 151 问答类编 239 克服障碍 239 戒学释疑 252 定学释疑 260 慧学释疑 277 学佛群疑 301 附录 323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集圣谛第一节三种贪爱第二节缘起法一 缘无明有行二 缘行有识三 缘识有名色四 缘名色有六处五 缘六处有触六 缘触有受七 缘受有爱八 缘爱有取九 缘取有有十 缘有有生十一 缘生有老死等苦十二 缘起法的分析第四章灭圣谛第一节苦的止息第二节涅槃一 涅槃的定义二 涅槃的分类三 涅槃的特点第五章道圣谛

第三章集圣谛第一节三种贪爱第二节缘起法一 缘无明有行二 缘行有识三 缘识有名色四 缘名色有六处五 缘六处有触六 缘触有受七 缘受有爱八 缘爱有取九 缘取有有十 缘有有生十一 缘生有老死等苦十二 缘起法的分析第四章灭圣谛第一节苦的止息第二节涅槃一 涅槃的定义二 涅槃的分类三 涅槃的特点第五章道圣谛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毗耶达西法师 (Ven.Piyadassi) 目录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苦圣谛第一节苦的广说与略说一 苦的广说二 苦的略说第二节五取蕴一 色蕴二 受蕴三 想蕴四 行蕴五 识蕴六 五取蕴七 五取蕴的共相 第三章集圣谛第一节三种贪爱第二节缘起法一 缘无明有行二 缘行有识三 缘识有名色四 缘名色有六处五 缘六处有触六 缘触有受七 缘受有爱八 缘爱有取九 缘取有有十 缘有有生十一 缘生有老死等苦十二

More information

苦 这五蕴就是苦的种子, 它所带来的味只是苦 在 弥兰王问经 第三品第四经中, 龙军为国王解答行的生起时说 : 大王有眼与色即有眼识, 有眼识即有眼触, 有眼触即有受, 有受即有爱, 有爱即有取, 有取即有 ( 业 ) 有, 有 ( 业 ) 有即有生, 有生即有老 死 愁 悲 苦 忧 恼 如是为此全

苦 这五蕴就是苦的种子, 它所带来的味只是苦 在 弥兰王问经 第三品第四经中, 龙军为国王解答行的生起时说 : 大王有眼与色即有眼识, 有眼识即有眼触, 有眼触即有受, 有受即有爱, 有爱即有取, 有取即有 ( 业 ) 有, 有 ( 业 ) 有即有生, 有生即有老 死 愁 悲 苦 忧 恼 如是为此全 如何认识苦? 法增比丘 苦的认知 世间实在苦, 凡夫当乐处, 三宝实无价, 世人尽不知 在佛经里佛常把不知苦, 不懂生死的道理, 不知因果业报, 又不信三宝的人称作愚痴无闻凡夫 这些迷失的有情众生因为对上述的道理不能如实知道, 又不求取圣道, 灭寂诸行而清净解脱, 所以对圣道 该求的不求 因为见解根本错误的关系, 为诸苦所逼恼时, 不但不知断恶修善, 积集来世福德资粮, 卻反而纵欲, 乐于追逐世间八法

More information

直剎那变化 但是我们偏偏一直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我 去找一个 真 我 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自性 所以印老就把这些解析出来 你如果没有 深入的法义闻思基础 很容易落入 真常唯心 那跟佛陀所讲的 无我 法印背 道而驰也不知道 因为这很深 大家要慢慢地去体会 慢慢地深入就可以体证到 如果真的能够体悟

直剎那变化 但是我们偏偏一直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我 去找一个 真 我 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自性 所以印老就把这些解析出来 你如果没有 深入的法义闻思基础 很容易落入 真常唯心 那跟佛陀所讲的 无我 法印背 道而驰也不知道 因为这很深 大家要慢慢地去体会 慢慢地深入就可以体证到 如果真的能够体悟 20 第十三章 三法印 大家都很认真 有的是空着肚子来听课 不错 真的要有这种精神 要有求法 之心 要有玄奘大师为法粉身碎骨而在所不惜的魄力 决心 如果你能够有这种决 心 魄力的话 成功就很快 今天 当然因缘是很好 中鼎有这样的地方 我们来 中鼎这里上课 大家可以听 但是今天是你们在这边 然后我过来上 如果你是真 的为解脱而来的话 那就没有距离 你真的为解脱的话 我们是超越时空的 也许 有一天不管我在哪里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金刚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

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 金刚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2

未命名-2 2 3 4 5 18 6 7 8 1,430 28 15 24 9 1 0 1 1 1 2 85% 260 1 3 1 4 1 5 15 29 1 6 1 7 200 6 1 8 75% 21 1 9 2006 2 0 2 1 2020 2 2 360 2 3 360 2006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2 3 6 3 7 3

More information

Policy Agenda

Policy Agenda ( ) 2 3 4 5 6 7 8 16 9 1 0 6 8% 7 0% 260 1 1 1 2 1 3 1 4 3 6 0 2 0 0 6 1 5 1 5 1 9 1 6 1 7 75% 1 8 2 1 1 9 2 0 2 0 2 0 2 1 2 0 00 1 0 00 15 24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0 3 1 2 3 2 3 3 3 3 4 3

More information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 SCHOOL GUIDE BOOK 2017 SOKEI ACADEMY OF FINE ART & DESIGN 关于创形美术学校? 创形美术学校是培育专业艺术家的摇篮 大家知道 : 用普通的教育课程来培育专业的艺术家是件困难的事 在我们创形, 从老师到办公人员, 大家全体都是专业的艺术家 在美术界, 设计界当中取得卓越成绩的艺术家们将为大家面对面地传授心得 我们重视的并不是通过指定的教学说明书来指导大家,

More information

不净观

不净观 不净观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南传的不净观课诵文 (Asubhānussati) 我们应当正观这身体, 是一组不圆满的名色混合物, 应正观它的不圆满的情况 (Aviññāna subha nibham, saviññāna subham imam, kāyam asubhato passam, asubham bhāvayye yatī.) 此身有三十二分不净物, 它们是四大

More information

正念之道

正念之道 正念之道 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 缅甸帕奥禅师讲 by Venerable Pa-Auk Sayadaw 帕奥禅师序帕奥禅师序 ----------------------------------------------------------------------------------------------- 3 译序 --------------------------------------------------------------------------------------------------------

More information

正念之道

正念之道 正念之道 大念处经 析解与问答 缅甸帕奥禅师讲解弟子合译 目录 帕奥禅师序... III 译序... VIII 第一部分安般入门... 1 第二部分 大念处经 经文... 9 第三部分 大念处经 析解... 35 缘起... 35 总说 (Uddeso)... 36 身念处 (Kà yà satipaññhà na)... 89 受念处 (Vedanà satipaññhà na)... 193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其比伦, 实尔达摩 [11] 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佛陀所赞叹, 修定念相继, 净念无间断 [12],( 可证殊胜果 ), 实尔达摩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四双八辈 [13] 者, 贤者所称赞, 佛陀之弟子, 施彼得大果 [14], 唯诸僧伽中, 具足如

其比伦, 实尔达摩 [11] 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佛陀所赞叹, 修定念相继, 净念无间断 [12],( 可证殊胜果 ), 实尔达摩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四双八辈 [13] 者, 贤者所称赞, 佛陀之弟子, 施彼得大果 [14], 唯诸僧伽中, 具足如 三宝经 [1] (Ratana Sutta) ([ 宝经 ]-[ 小诵经 ]-[ 小部 ]-[ 南传大藏经 ]) 译者不详, 法增比丘 1999 年润饰及 2005 年注释 ) 天空或地上, 众生 [2] 来聚集, 愿众生安乐, 汝等应谛听, 如来 [3] 所说法,( 千万劫难遇 ) 天地诸神祗, 汝等应谛听, 人民日与夜, 献奉诸供品 [4], 应慈爱彼等, 精进施佑护 于此处他界, 或于诸天上

More information

佛法的修习, 入流分为四个层次 : 即亲近善知识, 听闻佛法, 如理思惟, 及法次法向 一个人若欲修行, 最重要的是把这四个层次思惟清楚, 以免事倍功微, 或是毫无成绩 1. 亲近善知识 佛无尽及卓越的美德, 独自无师自证, 断除一切烦恼缠结, 意识完全净化, 无有任何污垢, 值得人天的崇敬 他完全

佛法的修习, 入流分为四个层次 : 即亲近善知识, 听闻佛法, 如理思惟, 及法次法向 一个人若欲修行, 最重要的是把这四个层次思惟清楚, 以免事倍功微, 或是毫无成绩 1. 亲近善知识 佛无尽及卓越的美德, 独自无师自证, 断除一切烦恼缠结, 意识完全净化, 无有任何污垢, 值得人天的崇敬 他完全 学佛的次第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认识苦 我们虽然遭受到苦, 但是我们却不会因此而认识苦, 所以在应用佛法时犹如隔靴抓痒, 对学佛者来说将很困难, 不能相应 就好比一个通晓经济学的未必会作生意一样 因为有了色身, 以及执著外在的色相 ; 所以才有各种的色相的事情生起 ; 产生种种的缠系 ; 错误的认为这些色身及色相是我或我所拥有的 如此的生起执著于苦或乐的感受, 并且混淤的把五蕴的色,

More information

内观禅修手册

内观禅修手册 序 内观禅修手册 本书所介绍的是南传佛教大师阿姜达磨多罗所传的内观法 苏谛南法师 ( 般那无陀比丘 ) 早年依止阿姜达磨多罗五年, 尽得精髓, 而有 内观禅修手册 的著作传出 达磨多罗内观法的特色是透过肢体的动作来体验 心基 处感受的生灭, 进而超越感受而得到解脱 愿众生安详自在内观教育编译组 1999.4 作者序 本人甚为赞叹 内观教育基金会 推展依据 大念住经 的内观禅修法 本人曾写出一本泰国达磨多罗比丘所指导的培养

More information

蔡 序

蔡 序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祇 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巿 26 27 28 29 30 巿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2 44 45 46 4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23_SC.doc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23_SC.doc 圆觉经第廿三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三十七助道品的第四品类, 是 五根 为什么称为 根 呢? 因为这五法, 就像植物的根一样, 植物都是先有种子发芽, 发芽之后, 如果根还没有生的话, 这个芽也很容易会烂坏掉 就是用这个来比喻, 前面虽然修四念处观, 能够使善芽萌发, 但是根还没有生, 因为根还没有生, 因此所萌的善芽也容易烂坏, 所以必须修习现在说的五法, 使善根生, 这就是为什么称为 根 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IDEO_HCD_0716

IDEO_HCD_0716 IDEO HCD Toolkit Tencent CDC ...?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More information

????????

???????? 深度学习 项目简介 葛丽丽 译 西蒙菲沙大学 教育学院 富有想像力的教育研究中心 电邮 ierg-ed@sfu.ca 网址: http://www.ierg.net 基本思想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每个学生都会接到一个任意布置的主题 从此将围绕这个主题 进行深度学习 这些主题可能包括 鸟 苹果 马戏团 火车 和 太阳系 等内容 在接下来的小学 初中以及高中阶段 除了基本课程以外 学 生将继续深入地学习指定的题目

More information

福报与功德

福报与功德 福报与功德礼敬世尊, 应供, 等正觉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世人日日求福, 而福却不至, 人但断却众恶, 福报自然临门 若再增上修慈, 慈悲於一切如母众生, 福报倍增, 功德无量, 众恶缘转减或消除, 邪魔远离, 事事如意 行善自得福报, 但会用的完 持戒修定观照自得功德, 越积越多, 乃至圆满解脱 福报指善业 (kusala) 的功德 (puñña) 所带來的善果报,

More information

四 川 大 学 华 西 医 院 北 京 协 和 医 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 学 院 附 属 同 济 医 院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二 医 院 北 京 大 学 人 民 医 院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西 南 医 院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唐 都 医 院 重 庆 医 科

四 川 大 学 华 西 医 院 北 京 协 和 医 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 学 院 附 属 同 济 医 院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二 医 院 北 京 大 学 人 民 医 院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西 南 医 院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唐 都 医 院 重 庆 医 科 复 旦 版 2011 年 度 最 佳 专 科 医 院 排 行 榜 榜 单 病 理 科 医 院 平 均 声 誉 值 1 复 旦 大 学 附 属 肿 瘤 医 院 10.24 2 北 京 协 和 医 院 8.83 3 四 川 大 学 华 西 医 院 8.30 4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总 医 院 6.07 5 北 京 大 学 第 三 医 院 4.04 6 中 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2.70

More information

1308

1308 性 带 张 张 操 张 意 张 尚 性 尚 意 尚 截 尚 挪 尚 揭 性 带 张 意 操 张 性 性 带 张 意 揭 意 带 ... 1... 1... 5... 14... 20... 32... 32... 40... 53... 54... 55... 62... 63... 65... 65... 70... 73... 75... 98... 109... 110... 110... 111

More information

骨头的故事

骨头的故事 头 1 图 206 33 7 12 5 5 4 12 2 54 10 200-400 3 500 图 类 图 图 动 节 4 5 图 发 图 节 180 Youtube 180 [1] 7 2 7 6 9 270 6 图 树懒 块颈 13-25 14 17 25 7 图 扭头 头鹰 鹅 8 图 红 为 关节 绿 为 关节 9 图 类 10 图 类 11 图 盘 动 类 图 阴 犸 艺 你可能会以为图

More information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1 of 9 第 一 章 1:1 论 到 从 起 初 原 有 的 生 命 之 道, 就 是 我 们 所 听 见 所 看 见, 亲 眼 看 过, 亲 手 摸 过 的 2 ( 这 生 命 已 经 显 现 出 来, 我 们 也 看 见 过, 现 在 又 作 见 证, 将 原 与 父 同 在, 且 显 现 与 我 们 那 永 远 的 生 命, 传 给 你 们 ) 3 我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離苦七-首頁-簡

離苦七-首頁-簡 离苦得乐的妙法 ( 七 ) 2 道圣谛(一)引言 为何在家 出家学佛多年仍未能见法?佛弟子初皈依三宝或剃度出家时,踊跃欢喜,布施持戒,精进闻法,希望见法,早日证得涅槃,了生脱死 但多年后,却发现不仅未得涅槃,也没见法,烦恼仍然不断现起,对来世轮回生起惶恐心 从阿含经中我们发现其中缘由,值得思考!例一:佛为有信心白衣弟子说法,必先说:布施 持戒 生天 欲不净法 漏为大患 出离为要 此时闻法者心净如白布,随染师染任意色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雅 舍 小 品 梁 实 秋 (1903 1987) 为 新 月 社 的 主 要 成 员 1949 年 去 台 湾 退 休 后 专 事 写 作 著 述 甚 丰 有 译 著 莎 士 比 亚 全 集 等 多 种 著 有 英 国 文 学 史 散 文 集 雅 舍 小 品 及 其 续 集 还 有 其 它 散 文 集 多 种 是 一 位 杰 出 的 散 文 大 家 雅 舍 小 品 原 是 作 者 1940 年 应

More information

敬信三宝

敬信三宝 1 第一章敬信三宝 礼敬于世尊, 应供, 等正觉 ( 三次 ) 信 信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 大智度论 里说道 : 佛法大海, 信为能入 就是说这个 佛经里曾记载许多在家众, 在听完佛陀的说法后, 生起净信, 于是就礼拜佛足, 而自称从今日始归依三宝 : 归依佛, 归依法, 归依僧 并请佛听许他们成为清信男 ( 优婆塞 U p a s a k a ) 和清信女 ( 优婆夷 U p a s i k a ),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04 回归你自己的属地 08 轮回的过患 中部 50 经 12 根修習經 中部 152 經 14 无畏经 18 世间八风 增支部 8:6 22 从黑暗到光明 增支部 刹那至刹那的修行 32 七种圣财 增支部 7:7 36 生死何差! 38 让人厌倦的欲望 40 缘起 46 你是

目录 04 回归你自己的属地 08 轮回的过患 中部 50 经 12 根修習經 中部 152 經 14 无畏经 18 世间八风 增支部 8:6 22 从黑暗到光明 增支部 刹那至刹那的修行 32 七种圣财 增支部 7:7 36 生死何差! 38 让人厌倦的欲望 40 缘起 46 你是 善戒法师 佛法精粹选集 ( 二 ) 诸比丘 正是由于不了知 不彻见四圣谛 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长久的轮回中流转 徘徊 目录 04 回归你自己的属地 08 轮回的过患 中部 50 经 12 根修習經 中部 152 經 14 无畏经 18 世间八风 增支部 8:6 22 从黑暗到光明 增支部 4.85 26 刹那至刹那的修行 32 七种圣财 增支部 7:7 36 生死何差! 38 让人厌倦的欲望 40 缘起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春 天 来 了 静 悄 悄 的 没 有 鸟 语 没 有 花 香 到 处 死 一 样 的 沉 寂 雷 切 尔 卡 森

春 天 来 了 静 悄 悄 的 没 有 鸟 语 没 有 花 香 到 处 死 一 样 的 沉 寂 雷 切 尔 卡 森 陈 小 红 加 里 斯 奈 德 被 深 层 生 态 学 家 视 为 他 们 的 桂 冠 诗 人 他 为 全 球 生 态 运 动 作 出 了 巨 大 的 贡 献 本 文 旨 在 研 究 其 诗 歌 中 所 体 现 出 的 独 特 的 生 态 观 主 要 从 四 方 面 来 阐 明 斯 奈 德 对 荒 野 的 热 爱 对 文 明 的 反 思 对 印 第 安 人 生 活 的 向 往 以 及 对 理 想 的

More information

985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排名.docx

985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排名.docx 985 高 校 国 家 级 重 点 学 科 排 名 985 工 程 是 我 国 政 府 为 建 设 若 干 所 世 界 一 流 大 学 和 一 批 国 际 知 名 的 高 水 平 研 究 型 大 学 而 实 施 的 高 等 教 育 建 设 工 程 985 好 大 学 哪 些 专 业 是 国 家 级 重 点 学 科 呢? 一 起 来 看 看 吧! 清 华 大 学 ( 前 10 门 总 分 946) 1.

More information

Disk02track19 now, let us go to clarification on page 282 我们来看第 282 页的说明 here of mindful, right mindfulness alone is implied 于此, 四念处可说为一正念, similarly

Disk02track19 now, let us go to clarification on page 282 我们来看第 282 页的说明 here of mindful, right mindfulness alone is implied 于此, 四念处可说为一正念, similarly 50 disk02track19 菩提分之概要, 一切之概要 51 disk02track20 一切之概要, 缘起法 52 disk02track21 缘起法 53 disk02track22 缘起法 54 disk02track23 发趣法 55 disk02track24 发趣法 56 disk02track25 发趣法 57 disk02track26 发趣法 58 disk02track27

More information

佛言 : 善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

佛言 : 善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香赞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三称 )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着衣持钵,

More information

-2-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55:18 PM

-2-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55:18 PM 5-1- katugomi2015_c 1 -2-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2 2 14.3.3 1:55:18 PM -3-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3 3 14.3.3 1:55:19 PM 塑料容器包装 塑料标识的收集日 每周一次 星期 所谓 塑料制容器包装 ( 塑料标识 ) 厖 指的是装入或包裹商品并附有

More information

智慧之光

智慧之光 智慧之光 帕奥尊者 Pak-Auk Sayadaw 缅甸帕奥禅师讲解 弟子合译 真正的佛法没有世人所谓的精彩 ; 深奥的佛法, 对于耽乐世俗的人来说是很沉闷 枯燥无味的 佛法向世人揭露了生死轮回的真面目 没有迷人的恋情 没有可爱的子女 没有骄人的虚名等等, 只有毫无意义 无常 苦 无我的五蕴 唯有那些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的人, 在走投无路 死路一条 ( 一条杀死贪 瞋 痴之路 ) 的情况之下, 逼不得已地研修这种佛法

More information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Dhamma Venerable Nyanatiloka The Word of the Buddha DIgha NikAya Majjhima NikAya Samyutta NikAya AGguttara NikAya Dhammapada Visuddhi magga NANamoli Kabbala dukkha kilesas

More information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Way to the end of suffering 八圣道 灭除烦恼之路 菩提长老 (Bhikkhu Bodhi) 释见芊林娟蒂朱怡康译 资料来源 : 香光庄严杂志 编辑 : 觉悟之路网站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Way to the end of suffering 八圣道 灭除烦恼之路 菩提长老 (Bhikkhu Bodhi) 释见芊林娟蒂朱怡康译 资料来源 : 香光庄严杂志 编辑 : 觉悟之路网站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Way to the end of suffering 八圣道 灭除烦恼之路 菩提长老 (Bhikkhu Bodhi) 释见芊林娟蒂朱怡康译 资料来源 : 香光庄严杂志 编辑 : 觉悟之路网站 八圣道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 目录 ) 1 菩提长老 (Bhikkhu Bodhi) 简介 ----------------------------------------

More information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 吉祥尊者主講 象涵記錄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己, 他要以眾生為心 有人說他嚴苛 有人說他溫柔 全看他覺得你需要什麽才能凈化

More information

大念处经

大念处经 大念处经 邓殿臣赵桐译 [ 题解 ] 大念处经 是巴利三藏中经藏 长部尼伽耶 的第二十二经, 又名 四念处经 此经论述真修实证的修行法门, 即以修习四念住, 内观身 受 心 法, 了知 身不净 受是苦 心无常 法无我, 以对治净 乐 常 我等四颠倒想, 修得慧观 知见苦 无常 无我之三法印, 达至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漏断尽, 述于涅槃之境 在初期佛教经典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此经代表了佛教早期亲修实证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 阿罗汉 圆满自觉者 观察缘起 如何灭除痛苦佛法开示与问答 帕奥禅师开示 简体版校印说明 本次简体版的校印, 是以 观察缘起 原书为底本, 同时考虑到单独成书篇幅过少, 因此在后面添加了 如何灭除痛苦 及 佛法开示与问答汇编 两个独立篇章 依据 观察缘起 原书, 帕奥禅师的缅文开示首先由净法比丘等

More information

2016年临沂市市直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岗位公开招聘计划

2016年临沂市市直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岗位公开招聘计划 0 年 市 事 业 单 公 开 招 聘 计 划 招 招 笔 报 名 序 号 主 管 部 门 招 聘 单 单 层 级 名 称 别 业 别 描 述 聘 计 划 历 要 求 要 求 业 要 求 聘 对 象 其 他 条 件 试 目 咨 询 电 话 (0 备 注 9) 市 民 诊 外 从 事 诊 外 临 床 外 ( 诊 外 校 普 通 全 日 制 报 考 ; 具 有 执 业 师 市 民 诊 内 A 从 事 诊

More information

(1) 致善戒法师的感谢函 我想从内心里由衷地表达对善戒法师的感恩和谢意 在这七个月相处的日子里, 善戒法师 给我生命中带来很多的快乐 我过去时常参加善戒法师的禅修营和聆听法师的佛法光碟, 我也常常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身心感到无比的舒畅 不知怎么的, 我觉得我和法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 或许是

(1) 致善戒法师的感谢函 我想从内心里由衷地表达对善戒法师的感恩和谢意 在这七个月相处的日子里, 善戒法师 给我生命中带来很多的快乐 我过去时常参加善戒法师的禅修营和聆听法师的佛法光碟, 我也常常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身心感到无比的舒畅 不知怎么的, 我觉得我和法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 或许是 三 学 善戒法师 著 - 1 - (1) 致善戒法师的感谢函 我想从内心里由衷地表达对善戒法师的感恩和谢意 在这七个月相处的日子里, 善戒法师 给我生命中带来很多的快乐 我过去时常参加善戒法师的禅修营和聆听法师的佛法光碟, 我也常常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身心感到无比的舒畅 不知怎么的, 我觉得我和法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 或许是前世的因缘 ), 因为简单的佛法劝导, 只要经过法师的点醒, 就很容易地深入我的内心并带来无穷快乐,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edu-re~1.doc

Microsoft Word - edu-re~1.doc 前 言 學 習, 可 以 為 個 創 造 未 來 ; 教 育, 能 夠 為 社 會 開 拓 明 對 個 而 言, 教 育 可 以 幫 助 每 個 發 展 潛 能 建 構 知 識 及 提 升 個 素 質 ; 它 賦 予 每 個 掌 握 前 途 和 開 拓 未 來 的 能 力 對 社 會 而 言, 教 育 不 單 可 以 培 育 才, 而 且 具 有 ㆒ 個 更 深 層 的 意 義, 它 給 予 社 會

More information

1. 本文首段的主要作用是 A. 指出 異蛇 的藥用功效 說明 永之人爭奔走焉 的原因 B. 突出 異蛇 的毒性 為下文 幾死者數矣 作鋪墊 C. 交代以蛇賦稅的背景 引起下文蔣氏有關捕蛇的敘述 2. 本文首段從三方面突出蛇的 異 下列哪一項不屬其中之一 A. 顏色之異 B. 動作之異 C. 毒性之

1. 本文首段的主要作用是 A. 指出 異蛇 的藥用功效 說明 永之人爭奔走焉 的原因 B. 突出 異蛇 的毒性 為下文 幾死者數矣 作鋪墊 C. 交代以蛇賦稅的背景 引起下文蔣氏有關捕蛇的敘述 2. 本文首段從三方面突出蛇的 異 下列哪一項不屬其中之一 A. 顏色之異 B. 動作之異 C. 毒性之 1. 本文首段的主要作用是 A. 指出 異蛇 的藥用功效 說明 永之人爭奔走焉 的原因 B. 突出 異蛇 的毒性 為下文 幾死者數矣 作鋪墊 C. 交代以蛇賦稅的背景 引起下文蔣氏有關捕蛇的敘述 2. 本文首段從三方面突出蛇的 異 下列哪一項不屬其中之一 A. 顏色之異 B. 動作之異 C. 毒性之異 3. 太醫以王命聚之 中的 以 字與下列哪一項的 以 意思相同 A. 以齧人 B. 而吾以捕蛇獨存

More information

nb.PDF

nb.PDF 3 4 5 7 8 9..10..15..16..19..52 -3,402,247-699,783-1,611,620 1,790,627 : - - -7,493 - -1,687 2,863 1,176 2,863 - -148,617 - - 12,131 51,325 - -12,131-2,165 14-2,157 8-3,393,968-794,198-1,620,094 1,781,367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第三章 第 三 章 :2017 年 行 政 長 官 產 生 辦 法 - 可 考 慮 的 議 題 行 政 長 官 的 憲 制 及 法 律 地 位 3.01 基 本 法 第 四 十 三 條 規 定 :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行 政 長 官 是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的 首 長, 代 表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行 政 長 官 依 照 本 法 的 規 定 對 中 央 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發布版---規範_全文_.doc

Microsoft Word - 發布版---規範_全文_.doc 建 築 物 無 障 礙 設 施 設 計 規 範 內 政 部 97 年 4 年 10 日 台 內 營 字 第 0970802190 號 令 訂 定, 自 97 年 7 月 1 日 生 效 內 政 部 97 年 12 年 19 日 台 內 營 字 第 0970809360 號 令 修 正 內 政 部 101 年 11 年 16 日 台 內 營 字 第 1010810415 號 令 修 正 目 錄 第 一

More information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I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生 和 专 业 结 构 改 进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及 时 回 应 社 会 关 切 的 一 项

More information

鱼类丰产养殖技术(二).doc

鱼类丰产养殖技术(二).doc ...1...1...4...15...18...19...24...26...31...35...39...48...57...60...62...66...68...72 I ...73...88...91...92... 100... 104... 144... 146... 146... 147... 148... 148... 148... 149... 149... 150... 151...

More information

疾病诊治实务(一)

疾病诊治实务(一) ...1...4...5...8...13...14...15...18...18...19...22...25...26...27...29...30...32...35 I ...38...42...43...45...48...51...53...56...59...60...60...61...63...65...67...69...72...74...77...80...82...84 II

More information

名人养生.doc

名人养生.doc I...1...3...4...6... 11...14...18...22...26...29...31...38...45...49...56...57...59...61...67 ...72...73...75...77...80...83...85...91...92...93...95...96...97... 103... 107... 109... 110... 112... 118...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40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5FA7F5ABD8BFB3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40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5FA7F5ABD8BFB3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2E646F63> 嘉 義 地 區 客 家 禮 俗 研 究 第 一 章 前 言 嘉 義 地 區 的 客 家 族 群 約 略 可 分 為 福 佬 客 詔 安 客 與 北 部 客 等 三 種 類 別, 其 分 佈 區 域 以 海 線 地 區 平 原 地 形 沿 山 地 區 為 主 有 相 當 多 的 北 部 客 家 人, 是 二 次 大 戰 末 期 和 戰 後 初 期 才 移 民 嘉 義, 是 什 麼 因 素 令 許 多

More information

05301930

05301930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法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河 川 砂 石 法 規 範 之 探 討 - 以 採 取 土 石 及 挖 掘 河 川 認 定 基 準 為 主 指 導 教 授 : 盧 映 潔 博 士 研 究 生 : 王 瑞 德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五 月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3 第 三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doc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doc ...1...2...3...4...5...6...8...9... 11 - -...13...15...17...18...20...22...23...25...26...28 I II...30...32...34...35...38...40...42...44...46...47...48...50...52...53 X...55...56...57...58...60...61...63...65

More information

23 29 15.6% 23 29 26.2% 3 25 2 15 1 5 1,542 12,336 14,53 16,165 18,934 22,698 25,125 25 2 15 1 5 5,557 7,48 8,877 11, 13,732 17,283 22,485 23 24 25 26

23 29 15.6% 23 29 26.2% 3 25 2 15 1 5 1,542 12,336 14,53 16,165 18,934 22,698 25,125 25 2 15 1 5 5,557 7,48 8,877 11, 13,732 17,283 22,485 23 24 25 26 4, 197823 2916.3%29 335, 23 29.5% 23 29 16.3% 14 35 33,535 14 135 13 125 1,292 1,3 1,38 1,314 1,321 1,328 1,335 3 25 2 15 1 5 1. 1.1 13,582 15,988 1.4 18,322 11.6 11.9 21,192 24,953 3,67 9. 8.7 12 1 8

More information

海淀区、房山区(四)

海淀区、房山区(四) ...1...1...2...7...8...9... 11... 15... 17... 17... 18... 19... 20... 21... 23... 25... 28... 31... 32 I ... 35... 36... 37... 39... 42... 43... 48... 53... 54... 58... 63... 64... 65... 66... 68... 71...

More information

穨ecr1_c.PDF

穨ecr1_c.PDF i ii iii iv 1 2 3 4 5 5555522 6664422 77722 6 7 8 9 10 11 22266 12833 1894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8.14 2.15 2.18 26 27 28 29 30 31 2.16 2.18 5.23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More information

穨2005_-c.PDF

穨2005_-c.PDF 2005 10 1 1 1 2 2 3 5 4 6 2 7 3 11 4 1 13 2 13 3 14 4 14 5 15 6 16 7 16 8 17 9 18 10 18 2005 10 1 1. 1.1 2 1.2 / / 1.3 69(2) 70(2) 1.4 1.5 1.6 2005 10 1 2. 2.1 2.2 485 20(8) (a) (i) (ii) (iii) (iv) 571

More information

北京理工大学.doc

北京理工大学.doc ( )...1...6...8...10...20...22...24...28...30...32...40 I ...53...55...61 ( )...62...71...74 ( )...77...81...84...86...88...89...91...92...96...99... 110...111... 112 II ... 113... 114... 115... 116...

More information

尲㐵.⸮⸮⸮⸮⸮

尲㐵.⸮⸮⸮⸮⸮ I...1...2...3...4...5...6...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6 II...27...28...28...29...30...31...32...34...35...36...37...38...39...39...40...41...43...43...44...45...46...47...48...48...49...50

More information

东城区(下)

东城区(下) ...1...1...2...3...9...9... 12... 12... 17... 17... 18... 19... 20... 29... 31... 37... 41... 70... 73 I ... 74... 78... 78... 79... 80... 85... 86... 88... 90... 90... 90... 92... 93... 95... 95... 96...

More information

果树高产栽培技术(一).doc

果树高产栽培技术(一).doc ( ) ...1...1...3...10... 11...12...15...17...18...19...20...22...23...24...26...27...28...30...31...32 I ...36...38...40...41...42...44...45...47...48...49...50...51...52...53...55...58...59...60...61...62...66...67

More information

物质结构_二_.doc

物质结构_二_.doc I...1...3...6...8 --... 11 --...12 --...13 --...15 --...16 --...18 --...19 --...20 --...22 --...24 --...25 --...26 --...28 --...30 --...32 --...34 --...35 --...37 --...38...40 II...41...44...46...47...48...49...51...52...55...58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華 嚴 一 真 法 界 思 想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王 俊 彥 研 究 生 : 許 瑞 菁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2 月 自 序 在 佛 教 經 典 中 最 初 接 觸 的 是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此 經 乃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的 精 華 版 綱 要 版 為 了 瞭 解 經 義, 深 知 宇 宙 運

More information

水力发电(九)

水力发电(九) ...1...17...20...26...27...30...33...34...36...37...44...47...49...58...77...79...90...96...107 I ...114...115...132...134...137...138...139...140...142...142...144...146...146...146...148...148...149...149...150...151...151...152

More information

中国古代文学家(八).doc

中国古代文学家(八).doc ...1...5...26...27...43...44...48...50...52...54...55...57...60...61...62...63...65...67...68 I ...69...70...71...75...77...78...82...84...95...98...99... 101... 103... 107... 108... 109... 110...111...

More information

景观植物(一)

景观植物(一) ...1...5...6...8... 11...13...15...18...21...23...26...29...43...51 5...53...58...62...63...65 I ...67...70...72...74...76...77...78...80...81...84...85...87...88...90...92...94...97... 109... 113... 11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目录.doc

Microsoft Word - 目录.doc 教 学 管 理 文 件 汇 编 目 录 教 育 法 规 和 指 导 性 文 件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高 等 教 育 法 1 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师 法 8 3.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学 生 管 理 规 定 12 4. 高 等 学 校 学 生 行 为 准 则 18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学 位 条 例 19 6. 高 等 学 校 教 学 管 理 要 点

More information

园林植物卷(三).doc

园林植物卷(三).doc I II III I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84k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More information

厨房小知识_一_

厨房小知识_一_ ... 1... 1... 2... 3... 3... 5... 6... 7... 7... 8... 10...11... 12... 13... 15... 17... 18... 19... 19... 20... 23... 24... 24 ... 26... 26... 29... 30... 31... 32... 33... 34... 37... 38... 40... 41...

More information

中南财经大学(七).doc

中南财经大学(七).doc ...1...16...20...22...31...32...34...37...38...40...44...46...54...58...59...60...61 I ...62...63...70...77...79...81...84...90...93...95...95...97... 100... 102... 104... 105... 106... 107... 109... 113

More information

1................................... 1................................... 2......................................... 3......................................... 4.............................. 5.........................................

More information

赵飞燕外传、四美艳史演义

赵飞燕外传、四美艳史演义 \ I... 1...1...8... 9... 9...9...11...13...16...19...22...25...28...33...36...39...42 II...46...48...51...55...58...62... 67...67...70...73...76...79...83...86...89...92...96...99... 102... 105... 108...

More information

厨房小知识(五)

厨房小知识(五) I...1...2...3...4...5...6 ()...7 ()...9...10...10... 11...12...13...14...15...15...16...18...19...20...20...21...21 II...24...27...28...29...29...31...32...33...34...35...36...38...38...39...40...40...41...42...42...43...44...44...47...48...50...50

More information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十八).doc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十八).doc .............. I ..................................................... II .......................................... III ... 2003......... IV ,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