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Simila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d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选编(六)

1. 十二经别的分布 2. 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 : 十二经筋 1. 十二经筋的分布 2. 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七 : 十二皮部 1. 十二皮部的分布 2. 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细目一 : 经络的作用 1. 联系脏腑, 沟通内外 2

(Microsoft Word \361\351????? ?\317\266? ?\317\266\366\275?)

针灸针 针灸针最早的雏形是针石砭石 针砭治病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已出现, 一个人手持尖锐器具, 治疗病人腹部疾病 殷商至西周针刺治疗, 用的是砭石, 隋代医家全元起认为 : 砭石者, 是古外治之法,, 古来未能铸铁, 故用石为针, 故命之针石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 : 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 : 十二经脉要点 : 1. 十二经脉的名称 2.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 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5.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6.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4D F736F F D20A1B6D5EBBEC4D1A7A1B7B2D9D7F7BCBCC4DCCAB5D1B5D6B8B5BCCAE92E646F63>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 : 主治特点要点 : 1. 近治作用 2. 远治作用 3. 特殊作用细目二 : 主治规律要点 : 1. 分经主治规律 2. 分部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 : 1. 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 2. 五输穴 原穴 络穴 背俞穴 募穴 八脉交会穴 八会穴 郄穴 下合穴 交会

总论部分

头痛

<4D F736F F D FFAEBEAC8EFD2EAC8D0E0F1ABF6BDEBE53F>

经络腧穴学

附:教学大纲格式

掌握手阳明经常用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 主要循行在上肢外侧前缘 大肠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大肠经循行所过的手部 上肢外侧前缘 肩前 颈部及面部 经穴 : 见腧穴数目总表实训三足阳明胃经划经 点穴 1 掌握足阳明经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2 熟悉足阳明经体表循行路线; 准确找

19 年中医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 具有规定学历 )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6 年版 ) 一 医患沟通二 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 一 ) 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 二 ) 病证诊断 (

中公学员 应试指南 湖北随州市随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软文 第一部分 护理实操 一 穿脱隔离衣的流程 1. 准备 (1) 护士 : 衣帽整洁 ; 修剪指甲 取下手表 ; 卷袖过肘 洗手 戴口罩 (2) 环境 : 清洁 宽敞 (3) 用物 : 隔离衣 挂衣架 手消毒用物 2. 评估 (1) 评估需隔离

210 WORLDCHINESEMEDICINE February.2016,Vol.11,No.2 (MeSH) 中译本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以 OR 相连, 英文疾病检索词限定为 nausea,vomi ting,emesis,antiemetictherapy,antineoplastic

Zjzlml.mps

Microsoft Word - A doc

9. 足太阳膀胱经

健康灸 健康灸是以发热体为载体, 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 疏通经络气血 调和脏腑阴阳, 达到治病 防病的目的的新一代灸产品

幻灯片 1

zjxmjml

< F63756D656E D2D796E2DD6D0D2BDD2A92DB5DA3132C6DA2DB7E2C3E6CDC6BDE9A3A D3132A3A9CCE6BBBB2E6D6469>

标题

手太阴肺经

小火罐 大功效 疏通经络百病消 阳白穴 特效穴位图解 天枢穴 主治 头痛 目眩 三叉神经 曲池穴 痛 眼睛疲劳等病症 大陵穴 主治 咽喉肿痛 牙痛 手臂肿 主治 腹痛 腹胀 便秘 腹 痛 腹痛 吐泻等病症 泻 月经不调 痛经等病症 下关穴 内关穴 腰阳关穴 主治 晕车 呕吐 呃逆 手臂疼 主治 心痛

经络腧穴学实验教材体例

PowerPoint Template

206 WORLDCHINESEMEDICINE February.2016,Vol.11,No.2 痈 嗌肿 喉风 乳蛾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咽炎 单纯性喉炎 扁桃体周围脓肿 咽后壁脓肿 咽痛 和 咽喉肿痛 为主要检索词, 分别与 针灸 针刺 组合, 检索 CNKI WF 和维普数据库 1 3 文献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4 肺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5 肝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女 中西七 1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脾胃病临床研究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

22---张静 岳明明-中药研究

038 第一节 十四经络及其起止穴位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具有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 沟通表里 上下 内外 感应传导 信 息 的 通 路 系 统 等 相 互 联系 的 生 理 作 用 经脉是主干 大 多 都 循 行 于 深 部 有 一 定 的 循 行 路 线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 循行于较浅的部位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1 普通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2 肛肠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ML.s92

针刺治疗腰痛取穴的临床研究概况

13. 足少阳胆经

17 RCT 1 [5] 60% 1.4 缺乏对品种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学数 Jadad 据支持, 无力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挑战 RCT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A 益气, 养血, 安神 心悸气血两虚证, 可改善头晕目眩, 心悸, 失眠, 多梦 B 补肾益智

S3.2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DB11T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印.doc

中医内科学

- 2 -

10. 手法1-9

Microsoft Word 李具宝6.0.DOC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1??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針灸作用機轉 (endogenous opioid peptides) 1950 A- C (diffuse noxious inhibitory controls, DNIC) [3] 安寧與針灸適應症 (palliative care) (WHO) [4] 2000 [5] (CPR) Do n

关于针刺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的几点思考


附属八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04 普通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07 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妇科学 01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

标题

针 灸 学

대한한의학원전학회지26권1호-앞뒤.hwp

幻灯片 1

1174 Shanghai J Acu-mox, Dec 2014, Vol 33, No 12 2 数据采集 最终符合条件的文献有 102 篇 依据其使用腧穴 与治疗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形成腧穴表, 治疗方法表, 腧穴 + 治法表, 配合治疗表 腧穴表 腧穴 + 治法表是将文献中所用的每组腧穴 逐

针刺单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概况

亚 健 康 是 怎 样 一 回 事? 人 不 可 能 每 天 都 健 康, 活 力 充 沛 何 谓 亚 健 康? 就 是 似 病 非 病 全 身 乏 力, 精 神 不 振, 原 因 是 肝 太 劳 累 了 肝 主 疏 泄, 调 畅 气 机, 使 气 血 正 常 运 作, 反 之, 肝 气 郁 结,

治疗总论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Microsoft Word 林有福.doc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标题

一般操作 ABAA0001-ABZG0001 项目, 六岁以下儿童加收不超过 30% 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 评估患者, 取适当体位, 选择穿刺部位, 皮肤消毒 ( 直径大于 5 厘米 ), 用无菌采血针静脉穿刺并固定, 将适量血缓慢 ABBB0 静脉采流入采血管, 拔针后按压穿刺部采血管次 6 甲类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文稿件模板

<4D F736F F D20DFBEFAADE3BC D2B4D3F83F3FEFD2D1A2CDC5FAB73F3FE2A9F8C13F3FF1E93F3FD9BC3F3FCFE9>

6. 耳鸣与耳聋 (1) 概述 及意义 7. 鼻出血 (1) 概述 8. 口腔溃疡 (1) 概述 及意义 9. 牙痛 (1) 常见病因 (2) 临床特点 (3) 处理和转诊 10. 咽痛 (1) 概述 (4) 处理和转诊 11. 吞咽困难 (1) 概述 及意义 12. 咳嗽与咳痰 (1) 概述 13

辽宁中医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文献记载 古代医籍记载 三阴交具有活血调经 健脾 利水 疏肝益肾等作用 叶天士云 八脉隶乎肝肾 奇经八脉隶于肝肾为多 肝肾之病 必留连及奇经 八脉 故针刺肝 肾 脾三经的交会穴三阴交可以调 整任 冲三脉的功能 从而治疗痛经 针灸逢源 中记载 经水正行 小腹痛 合谷 阴交

广州医科大学

针灸学治疗各论考试大纲病症汇集表 - 增訂版 ( 林汉南老师 2013 级全日制 3 年级同学整理 ) 资料 : 病名 证型 临床表现症状 主穴 配穴及附录依据针灸学 教材 症候分析 方义 操作和医嘱主要取自林老师讲义, 部分参考针灸与内妇儿外科教材 第一节 : 头面躯体病证

Microsoft Word - 洪瑞镁.doc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清铃 揿针 / 目录 清铃株式会社 公司概要 2 公司历程 3 公司理念 3 公司核心价值观 3 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4 产品线 4 销售网络 5 海外公司 5 皮内针 起源 6 标准 6 皮内针分类 6 清铃揿针 6 皮内针应用的中医理论基础 7 皮内针的疗法特点 8 皮内针应用的西医理论研究 8

1. 第二节 推拿的作用原理 pm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85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69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5.足阳明胃经

刺法灸法学 教案次页 基本情况 : 讲 次 : 第 * 周 / 第 5* 次 内容 : 第三章灸法艾灸法的分类与应用间接灸 学 时 : 20 分钟 教材特点分析 : 优 点 : 本次选用的教材 间接灸 部分主要介绍了隔姜灸 隔蒜灸 隔 盐灸 隔附子饼灸和铺灸 涉及内容较过去的教材更为接近临床, 增加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精品库我们的都是精品 _www.jingpinwenku.com 6. 下列哪项不属于阴水证的临床表现 A. 起病缓, 病程长 B. 水肿皮薄光亮 C. 水肿先从下肢肿起 D. 下半身肿痛 E. 腰酸肢冷 7. 若寒邪中阻, 腹痛拒按, 宿食不化, 舌苔白厚, 脉象多见 A. 弦紧 B. 滑数 C.

52 现代中医临床第 22 卷 常型痤疮, 有效率为 87.74% 传统中医疗法在实践中操作简单易行, 易被患者所接受, 因此依从性强, 从而保证了疗效 2 熏洗治疗 [10] 王水电应用消痤汤外熏内服治疗寻常型痤疮 35 例 药物组成 : 玄参 30 g, 泽泻 30 g, 猪苓 30 g, 知母

Cfjfml.mps

穴位埋线疗法

研发前沿,. 相关报道,. Key Words: Acupoint massage; Advanced lung 0 引言 cancer; Chemotherapy; Gastrointestinal side effects 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疾病, 发病率和 Tao JZ. Acupoi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医模拟题 一 单选题 1. 枳术丸中枳实 : 白术为 ( ) A.1:7 B.7:1 C.1:5 D.1:2 2. 生化汤中君药是 ( ) A. 当归身 B. 当归尾 C. 全当归 D. 川芎 3. 王子接评价为 一泄气分之热, 一行血分之滞 的为 ( ) A. 生化汤 B.

Microsoft Word b.docx

穴位按摩法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

1

36 E 答案分析 : 擦热膀胱经与督脉 按揉足三里和捏脊以补阳气 元气 37 C 答案分析 : 食欲不振 完谷不化等为脾胃虚弱表现 38 C 答案分析 : 推摩 按揉 擦手法作用于上述穴位 部位, 起疏肝理气的作用 39 C 答案分析 : 面色苍白, 气弱畏寒, 腰膝冷而酸软无力, 舌淡白, 脉沉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s 1. 奇经八脉的源流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8 extra meridians 2. 奇经八脉的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8 extra meridians 3. 奇经八脉的辨证纲要 differentiation

1. 感冒 1.1 概念 : 感冒 时行感冒 虚体感冒的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类证鉴别 : 与温病早期相鉴别 1.4 辨证论治 : 风寒证 风热证 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 (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 等各证型的症状 治法 方药 2. 咳嗽 2.1 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

茂县土地岭大熊猫走廊带

功能差, 倦怠 疲劳, 头晕, 四肢无力, 大便稀, 怕冷, 面色萎黄, 腹泻, 肥胖浮肿, 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 判断脾虚最简单的方法, 是从镜子里照看自己舌头边上是否有齿痕, 舌头胖瘦如何, 有无白色的苔, 颜色是否正常, 还有身体是否疲劳 治疗脾虚, 可用肩井穴缓解疲劳提高脾气, 并通过与大

S2.2

( 五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六 ) 经络 4. 六腑的生理功能 5. 奇恒之腑 6.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 气 2. 血 3. 津液 1. 经络系统的组成 2. 十二经脉 3. 奇经八脉 (3) 脾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4) 肝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5) 肾与志 液 体 华

Transcription:

2018 山东面试赠送资料 针灸推拿 1. 药物的七情配伍 参考答案 神农本草经 序例 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 有单行者, 有相须者, 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 有相恶者, 有相反者, 有相杀者, 凡此七情, 合和视之 (1) 单行 : 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对于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 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如古方独参汤, 即单用一味人参, 治疗大失血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 (2) 相须 : 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 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如麻黄配桂枝, 能增强发汗解表 祛风散寒的作用 ; 知母配贝母, 可以增强养阴润肺 化痰止咳的功效 (3) 相使 : 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 另一种药物为捕, 两药合用, 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如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 黄芪为健脾益气 利尿消肿的主药, 茯苓淡渗利湿, 可增强黄芪益气利尿的作用 (4) 相畏 : 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如半夏畏生姜, 即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 生半夏可 戟人咽喉, 令人咽痛喑哑, 用生姜炮制后成姜半夏, 其毒副作用大为缓和 (5) 相杀 : 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羊血杀钩吻毒 ; 金钱草杀雷公藤毒 (6) 相恶 : 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如人参恶莱菔子, 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 生姜恶黄芩, 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的作用 (7) 相反 : 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如甘草反甘遂, 贝母反乌头等 2. 请简述白术与苍术的功效对比 参考答案 (1) 白术 苍术均能健脾 燥湿, 治疗脾失健运 湿浊中阻之证 第 1 页共 16 页

(2) 白术功偏补气健脾, 宜于脾虚湿阻者 ; 苍术苦温燥湿力强, 宜于寒湿阻滞中焦而脾虚不明显者 此外, 白术还能固表止汗 利水退肿 益气安胎, 治疗气虚自汗 脾虚水肿 痰饮及胎动不安等证 ; 苍术尚能祛风湿 发汗解表 明目 治疗风湿痹痛 外感风寒夹湿之表证及夜盲症 白术偏于健脾, 故多用于脾胃气虚 苍术燥性较大偏于祛湿, 故多用于治疗湿困脾阳或湿重的 着痹 3. 简述十八反的内容 参考答案 十八反歌最早见于金 张子和 儒门事亲 :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八反是指 : 乌头, 包括川乌 草乌 附子, 反浙贝母 川贝母 瓜蒌 天花粉 半夏 白芨 白蔹 ; 甘草反甘遂 京大戟 红大戟 海藻 芫花 ; 藜芦反细辛 白芍 赤芍以及除太子参以外的各种参 4.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计量 功效 主治, 至少说出 5 种延伸方? 参考答案 组成 : 熟地黄八钱 (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 ( 各 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 各三钱 (9g) 功用 : 滋补肝肾 主治 : 肝肾阴虚证 腰膝酸软, 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 盗汗, 遗精, 消渴, 骨蒸潮热, 手足心热, 口燥咽干, 牙齿动摇, 足跟作痛, 小便淋沥, 以及小儿囟门不合, 舌红少苔, 脉沉细数 延伸方 : 知柏地黄丸 ( 功用 : 滋阴降火 主治 : 肝肾阴虚, 虚火上炎证 ) 杞菊地黄丸 ( 功用 : 滋肾养肝明目 主治 : 肝肾阴虚证 ) 麦味地黄丸 ( 功用 : 滋补肺肾 主治 : 肺肾阴虚证 ) 金贵肾气丸 ( 功用 : 补肾助阳 主治 : 肾阳不足证 ) 都气丸 ( 功用 : 滋肾纳气 主治 : 肺肾两虚证 ) 5. 简述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的区别? 参考答案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的共同点为 : 都是治疗心下痞的汤方, 共同的方药组成为 :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黄连 大枣 甘草 第 2 页共 16 页

半夏泻心汤的功用为寒热平调, 消痞散结 ; 主要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 生姜泻心汤的方药组成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了生姜, 并作为君药使用 ; 功用为和胃消痞, 宣散水气 ; 主要治疗水热互结痞证 甘草泻心汤的方药组成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大甘草的用量, 并作为君药使用 ; 功用为和胃补中, 降逆消痞 ; 主要治疗胃气虚弱痞证 6. 玉屏风散和桂枝加黄芪汤的异同 参考答案 (1) 相同点 : 玉屏风散和桂枝加黄芪汤均可治疗自汗症 (2) 不同点 : 1 方药组成不同 : 玉屏风散 : 黄芪 白术 防风 ; 桂枝加黄芪汤 : 黄芪 桂枝 白芍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2 功效不同 : 桂枝汤调和营卫, 加黄芪固表, 是加强正气以御邪 玉屏风散治虚人 受邪, 邪恋不解, 目的在于益气以祛邪 7. 十二经脉在人体体表分布有哪些规律? 参考答案 1.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 躯干和四肢, 纵贯全身 2. 凡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 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 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 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 ; 3. 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 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 躯干, 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 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 4. 按立正姿势, 大指在前, 小指在后的体位, 将上下肢内外侧均分成前 中 后 3 个区线, 其中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 厥阴在中 少阴在后 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 少阳在中 太阳在后 除外, 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 8 寸以下为厥阴在前 太阴在中 少阴在后 8. 试述十二经的循环流注规律 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16 页

十二经脉的流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到足厥阴肝经为止, 再由肝经复出于肺, 为此构成了周而复始 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十二经脉流注顺序依次为 :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最后再由肝经复回至手太阴肺经 9. 试述五输穴的定义 含义 五行属性 参考答案 (1)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 膝部位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 即井 荥 输 经 合穴, 简称 五输 (2) 五输穴的含义 : 井 穴多位于手足之端, 喻作水的源头, 是经气所出的部位, 即 所出为井 荥 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 喻作水流尚微, 萦迂未成大流, 是经气流行的部位, 即 所溜为荥 输 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 喻作水流由小而大, 由浅注深, 是经气渐盛, 由此注彼的部位, 即 所注为输 经 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 喻作水流变大, 畅通无阻, 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 即 所行为经 合 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 是经气由此深入, 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 即 所入为合 (3) 五输穴的五行属性 : 六阳经井 荥 输 经 合分别属金 水 木 火 土, 六阴经井 荥 输 经 合分别属木 火 土 金 水 ( 阳井金, 阴井木 ) 10. 何谓八会穴? 八会穴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八会穴即脏 腑 气 血 筋 脉 骨 髓等精气所聚会的八个腧穴 即脏会章门 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 血会膈俞 骨会大杼 髓会绝骨 筋会阳陵 脉会太渊 与脏 腑 气 血 筋 脉 骨 髓相关的病症可选取相关的八会穴来治疗 如章门治疗五脏病 中脘治疗六腑病 膻中治疗一切气病 膈腧治疗各种血病, 亦可治疗皮肤病 大杼治疗骨病, 小儿发育不良 阳陵泉治疗各种筋病 太渊治疗脉病, 心血管病 悬钟治疗脑病, 小儿发育不良 11. 何谓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有何特点及作用? 第 4 页共 16 页

参考答案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 有督脉 任脉 冲脉 带脉 阴维脉 阳维脉 阴跷脉 阳跷脉共 8 条, 故称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特点 :(1) 其分布 ( 和走向 ) 不像十二经脉分布遍及全身, 人体的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 (2) 与奇恒之腑和部分脏腑有一定的联系, 但同五脏六腑无直接络属关系 (3) 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相配之关系 奇经八脉的作用 : (1) 进一步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 如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 ; 任脉联系总任一身之阴经 ; 带脉约束纵行诸脉 二跷脉主宰一身左右的阴阳 ; 二维脉维络一身表里的阴阳 即奇经八脉进一步加强了机体各部分的联系 (2)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 十二经脉气有余时, 则蓄藏于奇经八脉 ; 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 则由奇经 溢出 及时给予补充 (3) 奇经八脉与肝 肾等脏及女子胞 脑 髓等奇恒之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互之间在生理 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12. 请简述耳穴的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取穴原则一般根据下列 5 个方面考虑 : (1) 按相应部位取穴 : 即选用与病变部位相对应的耳穴 如胃病取耳穴 胃, 痤疮取面颊穴 (2) 按脏腑辨证取穴 : 根据脏腑理论, 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辨证取穴 如脱发取肾穴, 皮肤病取肺 大肠穴等 (3) 按经络学说取穴 : 即根据十二经脉循行和其病候取穴 如牙痛取大肠穴等 (4) 按西医理论取穴 : 耳穴中有许多穴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 如交感 皮质下 肾上腺 内分泌等, 这些穴位的功能是与现代医学的理论是一致的 如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 (5) 按临床经验取穴 :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个 ( 或某些 ) 穴位可治疗本部位以外的疾病, 取而用之 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 第 5 页共 16 页

13. 简述申脉, 后溪的主治 参考答案 申脉 :1 头痛眩晕 ;2 癫狂痫症 失眠等神智疾患 ;3 腰腿酸痛 后溪 :1 头项强痛 腰背痛 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 ;2 耳聋, 目赤 ;3 癫狂痫 ; 4 疟疾 14. 试述神门 通里 阴郄的定位 参考答案 神门穴定位 : 在腕部, 腕掌侧横纹尺侧端,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通里穴定位 : 在前臂掌侧, 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腕横纹上 1 寸 阴郄穴定位 : 在前臂掌侧, 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腕横纹上 0.5 寸 15. 试述大椎 百会 水沟 关元 中脘的定位 参考答案 大椎穴定位 : 在后正中线上, 第 7 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百会穴定位 : 在头部, 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 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水沟穴定位 : 在面部, 当人中沟的上 1/3 与中下 2/3 交点处 关元穴定位 : 在下腹部, 前正中线上, 当脐下 3 寸 中脘穴定位 : 在上腹部, 前正中线上, 当脐上 4 寸 16. 试述四神聪 四缝 八邪 八风 十宣穴的定位与主治 参考答案 四神聪定位 : 在头顶部, 当百会前后左右各 1 寸处, 共 4 个穴位 主治 :1 头痛, 眩晕 ;2 失眠, 健忘, 癫痫等神志病 ;3 目疾 四缝穴定位 : 在手指, 第 2~5 指掌面的近端指间关节横纹的中央, 一侧四穴 主治 : 1 小儿疳积 ;2 百日咳 八邪穴定位 : 在手背, 第 1~5 指间, 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左右共 8 个穴位 主治 :1 手背肿痛, 手指麻木 ;2 烦热 ;3 目疾 ;4 毒蛇咬伤 十宣穴定位 : 在手指, 十指尖端, 距指甲游离缘 0.1 寸, 左右共 10 个穴位 主治 : 1 昏迷 ;2 癫痫 ;3 高热, 咽喉肿痛 ;4 手指麻木 第 6 页共 16 页

17. 试述后溪 小海 天宗 听宫的定位 参考答案 后溪穴定位 : 在手内侧, 第 5 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小海穴定位 : 在肘后区, 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天宗穴定位 : 在肩胛区, 肩胛岗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 1/3 与下 2/3 交点凹陷中, 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听宫穴定位 : 在面部, 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 张口取穴 18. 常见的进针的方法有哪几种? 如何区分使用? 参考答案 临床进针法分为单手进针法和双手进针法 (1) 单手进针法 : 术者以拇指 食指持针, 中指端抵住腧穴, 指腹紧靠针身下段 当拇 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 中指随之屈曲, 将针刺入, 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该法多用于较短毫针的进针 (2) 双手进针法主要为以下 5 种 1 指切进针法 : 以押手拇指或食指指端掐切穴位上, 刺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2 夹持进针法 : 以押手拇食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 露出针尖, 刺手拇食指持针柄, 将针尖对准穴位, 双手配合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 舒张进针法 : 以押手拇 食二指或食 中二指置于穴位上, 分开两指将皮肤撑开绷紧, 刺手持针从两指之间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 提捏进针法 : 用押手拇 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 刺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印堂穴等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 5 针管进针法 : 用金属管或特制的进针器代替押手, 选用平柄或管柄的毫针, 从管中拍入或弹入穴位内, 进针后将套管抽出 此法进针不痛, 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 19. 基本行针手法有哪几种? 如何操作? 第 7 页共 16 页

参考答案 行针的基本手法包括提插法和捻转法 (1) 提插法 : 针尖进入皮肤一定深度后, 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 即将针从浅层插入深层, 再由深层提到浅层, 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的纵向行针手法 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 幅度不宜过大, 一般以 3~5 分为宜, 频率不宜过快, 每分钟 60 次左右 保持针身垂直, 不改变针刺角度 方向 通常认为, 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 频率快, 刺激量就大 ; 反之 提插的幅度小, 频率慢, 刺激量就小 (2) 捻转法 : 针尖进入皮肤一定深度后, 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 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 捻转的幅度一般掌握在 180~360 左右 必须注意捻转时不能单向转动, 以免造成肌纤维缠绕, 导致出针困难 20. 试述针灸过程中体位的选择 参考答案 患者体位的选择, 应以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 又便于针灸操作和较长时间留针而患者不致疲劳为原则 临床常用体位有以下 6 种 1 仰卧位 : 适宜于取头 面 胸 腹部腧穴, 和四肢部分腧穴 2 侧卧位 :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 下肢的部分腧穴 3 俯卧位 : 适宜于取头 项 脊背 腰骶部腧穴, 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 仰靠坐位 : 适宜于取前头 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5 俯伏坐位 : 适宜于取后头和项 背部的腧穴 6 侧伏坐位 : 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 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21. 针刺单式补泻手法有哪几种? 如何操作? 参考答案 补虚泻实 是针灸治疗的总则, 补泻手法贯穿于从进针到出针的整个针刺过程 常用的单式补泻手法有如下 7 种 1 迎随补泻 :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 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2 徐疾补泻 : 进针时徐徐刺入, 少捻转, 疾速出针者为补法 ; 进针时疾速刺入, 多第 8 页共 16 页

捻转, 徐徐出针者为补法 3 提插补泻 : 针下得气后, 先浅后深, 重插轻提, 提插幅度小, 频率慢, 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 先深后浅, 轻插重提, 提插幅度大, 频率快, 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4 捻转补泻 : 针下得气后, 捻转角度小, 用力轻, 频率慢, 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 捻转角度大, 用力重, 频率快, 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5 呼吸补泻 : 当病人呼气时进针 转针, 吸气时退针, 为补法 ; 当病人吸气时进针 转针, 呼气时退针, 为泻法 6 开阖补泻 : 出针时速按针孔为补法 ; 出针时摇大针孔, 不加按压为泻法 7 平补平泻 : 进针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22. 何谓 得气 或 针刺感应? 参考答案 (1) 得气, 又称 针感 当针刺入到腧穴的一定深度后, 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2) 针下是否得气, 可以从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两个方面判断 得气时, 患者即有酸 麻 胀 重等感应, 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感应扩散和传导现象 医者针下有沉紧 涩滞或针体颤动的感觉 如未得气, 则针下虚滑, 患者也无任何特殊感觉 (3) 针刺得气与否, 是疗效的关键 故当准确取穴, 同时运用留针侯气 循弹催气 补益经气等方法使其得气 23. 弯针有哪些表现? 如何预防和处理? 参考答案 弯针表现 : 针身弯曲, 在肌肉内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 行针及出针困难, 甚至无法出针, 而病人感到疼痛 处理 :1 出现弯针后, 不得再行提插 捻转等手法 ;2 针身轻微弯曲者, 将针缓慢退出 ;3 弯曲角度大者, 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 ;4 因体位改变所致者, 当恢复原体位, 放松局部, 再行退针 第 9 页共 16 页

预防 :1 施术手法要熟练, 指力要轻柔 ;2 患者要取舒适体位, 不要变动体位 ;3 针刺部位不受压或碰撞, 及时处理滞针 24. 什么是灸法? 艾灸法分哪几类? 有何治疗作用? 参考答案 (1) 灸法是指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 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 温熨, 达到防治疾病目的一种外治方法 (2) 艾灸法包括艾炷灸 艾条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 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直接灸包括瘢痕灸和非瘢痕灸, 间接灸则多用隔姜灸法 隔盐灸法 隔蒜灸法 隔附子饼灸法 (3) 艾灸的作用 : 温经散寒 扶阳固脱 消瘀散结 防病保健 引热外行 25. 常用的罐具有哪几种? 常见拔罐法操作有哪几种? 参考答案 常见的罐具有竹罐 金属罐 陶瓷罐 玻璃罐 抽气罐 多功能罐等 常见拔罐法的操作 : (1) 留罐法, 又称坐罐法, 是指将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留置 5~15 分钟, 然后将罐取下 它可用于拔罐治疗的大部分病症, 是最常用的拔罐法 (2) 走罐法, 亦称推罐, 即在拔罐前, 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 涂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 再用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 然后, 医者手握罐体, 均匀用力, 将罐沿着一定路线往返推动 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 充血, 甚至瘀血时, 将罐起下 此法适用于脊背 腰臀 大腿等面积较大 肌肉丰厚的部位 (3) 闪罐法 : 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 如此反复吸拔多次, 至皮肤潮红为止 需注意闪罐大多采用火罐法, 且所用的罐不宜过大 适应于肌肉比较松弛, 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 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 (4) 刺络拔罐法 : 是指在局部消毒, 并用三棱针 粗毫针等点刺或皮肤针叩刺出血后, 再在出血部位拔罐 留罐, 以加强刺血治疗效果的方法 留罐时间一般在 5~15 分钟 此法多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神经性皮炎 痤疮 皮肤瘙痒 丹毒 坐骨神经痛等 第 10 页共 16 页

(5) 留针拔罐法 : 是指在毫针留针过程中, 在留针部位加用拔罐的方法 操作时, 先以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 再以毫针为中心, 加用拔罐并留置 10~15 分钟, 然后起罐 起针 26. 耳穴的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 耳穴操作刺激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耳穴的分布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 其分布规律是 :1 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 ;2 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居耳舟 ;3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 下脚 ;4 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耳穴操作刺激方法有 : 毫针刺法 电针法 埋针法 压丸法 刺血法 穴位注射法 27. 三棱针常用的刺法有几种? 其适应范围如何? 参考答案 三棱针刺法一般分为点刺法 散刺法 刺络法 挑刺法 4 种 (1) 点刺法 : 是点刺腧穴放出少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本法多用于指 趾末端的十宣 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 太阳 印堂等穴 (2) 散刺法 : 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法多用于局部瘀血 血肿或水肿 顽癣等 (3) 刺络法 : 是刺入浅表血络或静脉放出适量血液的方法 本法多用于曲泽 委中等穴, 治疗急性吐泻 中暑 发热等 (4) 挑刺法 : 是用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法常用于治疗肩周炎 胃痛 颈椎病 失眠 支气管哮喘 血管神经性头痛等较顽固的反复发作性疾病 三棱针法具有通经活络 开窍泻热 调和气血 消肿止痛等作用, 适应范围较广, 凡各种实证 热证 瘀血 疼痛等均可应用 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 如昏厥 高热 中暑 中风闭证 咽喉肿痛 目赤肿痛 顽癣 痈疖初起 扭挫伤 疳积 痔疾 顽痹 头痛 丹毒 指 ( 趾 ) 麻木等 28. 烧山火 透天凉的具体操作 参考答案 第 11 页共 16 页

烧山火 透天凉均为复式补泻手法 烧山火 : 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 中 深三层 ( 天 地 人三部 ), 先浅后深, 每层依次各做紧按慢提 ( 或用捻转补法 ) 九阳数, 然后退至浅层, 称为一度 如此反复操作三次, 将针按至深层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 可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 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 虚寒性疾病 透天凉 : 针刺入后直插深层, 按深 中 浅的顺序, 在每一层中紧提慢按 ( 或用捻转泻法 ) 六阴数, 然后插针至深层, 称为一度 如此反复操作三次, 将针紧提至浅层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 可配合呼吸补泻中的泻法 多用于治疗热痹 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 29. 请简述外感头痛的治法 主穴和配穴 参考答案 治法 : 疏调经脉, 通络止痛 按部位局部选穴和远端循经选穴 主穴 :1 阳明头痛 ( 前额痛 ) 选头维 印堂 阳白 阿是穴 合谷 内庭 ;2 少阳头痛 ( 侧头痛 ) 选风池 太阳 率谷 阿是穴 外关 足临泣 ;3 太阳头痛 ( 后枕痛 ) 选天柱 后顶 阿是穴 后溪 申脉 ;4 厥阴头痛 ( 巅顶痛 ) 选百会 四神聪 阿是穴 内关 太冲 ;5 全头痛选风池 百会 头维 率谷 太阳 合谷 配穴 :1 风寒头痛选风门 列缺 ;2 风热头痛选大椎 曲池 ;3 风湿头痛选偏历 阴陵泉 30. 请简述落枕的治法 主穴和配穴 参考答案 治法 : 调气活血, 舒筋通络 以局部阿是穴为主, 配合远端取穴 主穴 : 天柱 阿是穴 外劳宫配穴 :1 督脉 太阳经证选后溪 昆仑 ;2 少阳经证选肩井 外关 ;3 肩痛选肩髃 ; 4 背痛选天宗 31. 请简述中风中经络的治法 主穴和配穴 参考答案 治法 : 调神导气, 疏通经络 以督脉 手厥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第 12 页共 16 页

主穴 : 水沟 内关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配穴 :1 肝阳暴亢选太冲 太溪 ;2 风痰阻络加丰隆 风池 ;3 痰热腑实加曲池 内庭 丰隆 ;4 气虚血瘀加足三里 气海 ;5 阴虚风动加太溪 风池 ;6 口角歪斜加颊车 地仓 ;7 上肢不遂加肩髃 手三里 合谷 ;8 下肢不遂加环跳 阳陵泉 阴陵泉 风市 足三里 解溪 ;9 头晕加风池 完骨 天柱 ;10 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11 便秘加天枢 丰隆 支沟 ;12 复视加风池 天柱 睛明 球后 ;13 尿失禁 尿潴留加中极 曲骨 关元 32. 请简述晕厥的治法 主穴和配穴 参考答案 治法 : 苏厥醒神 以督脉 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 水沟 中冲 涌泉配穴 :1 虚证者, 加灸气海 关元 ;2 实证者, 加合谷 太冲 33. 不寐的治法, 主穴, 配穴 参考答案 治法 : 调和阴阳, 安神利眠 以督脉 手少阴及足太阴经穴 八脉交会穴为主 主穴 : 百会 神门 三阴交 照海 申脉 安眠配穴 :1 肝火扰心选太冲 行间 侠溪 ;2 心脾两虚选心俞 脾俞 足三里 ;3 心肾不交选心俞 肾俞 太溪 ;4 心胆气虚选心俞 胆俞 ;5 脾胃不和选丰隆 中脘 足三里 ;6 噩梦多选厉兑 隐白 ;7 头晕选风池 悬钟 34. 请简述痿证的针灸治疗? 参考答案 (1) 痿证的治法 : 法邪通络. 濡养筋脉. 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 (2) 痿证的治疗选穴 : 主穴 : 上肢 : 肩髃 曲池 外关 合谷 颈 胸段夹脊穴 ; 下肢 : 髀关 足三里 阳陵泉 悬钟 三阴交 解溪 腰部夹脊穴 配穴 : 肺热津伤配尺泽 大椎 ; 湿执浸淫配阴陵泉 内庭 ; 脾胃虚弱配脾俞 胃俞 ; 肝肾亏虚配肝俞 肾俞 方义 : 阳明经多血多气, 选上 下肢阳明经穴位, 可疏通经络, 调理气血 夹脊穴为督脉之旁络, 又与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脏府背俞相通, 可调脏腑阴阳, 行气血 第 13 页共 16 页

(3) 痿证的治疗操作 : 基本刺灸方法 : 毫针刺, 按虚补实泻法常规操作 ; 尺泽可点刺出血 35. 推拿的主要治疗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推拿主要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 对机体产生影响, 具有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理筋整复 滑利关节, 调整脏腑功能 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 (1)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1 通过手法对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 促进了气血的运行 ;2 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的温热刺激, 产生热效应, 从而加速了气血的流动 (2) 理筋整复, 滑利关节 1 手法作用于损伤局部, 可以促进气血运行, 消肿祛瘀, 理气止痛 ;2 推拿的整复手法可以通过力学的直接作用来纠正筋出槽 骨错缝, 达到理筋整复的目的 ;3 适当的被动运动手法可以起到松解粘连 滑利关节的作用 (3) 调整脏腑功能, 增强抗病能力 在体表相应的穴位上施用手法, 通过经络的介导发生作用 ; 脏腑的器质病变, 通过功能调节来发生作用 ; 手法对脏腑功能的调整, 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 有利于激发机体内的抗病因素, 扶正祛邪 36. 试述㨰法的操作手法及治疗作用 参考答案 以手背部小指侧着力, 通过前臂的旋转和腕关节的屈伸运动, 使着力部在治疗部位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 称为㨰法 (1) 操作手法 : 沉肩 垂肘, 以小指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 手背部第 4~5 掌骨基底部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 肘关节微屈并放松, 腕关节放松, 通过前臂主动推旋, 带动腕关节屈伸的复合运动, 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 手法频率为 120~160 次 / 分 (2) 治疗作用 : 具有缓解肌肉痉挛 消除疲劳等作用 多用于治疗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肩周炎 半身不遂等病症 主要适用于颈 肩 腰 背及四肢肌肉丰厚处 第 14 页共 16 页

37. 试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诊疗方案 参考答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以疏经通络, 解痉止痛, 行气活血, 理筋整复为主 (1) 选穴 : 背腰部 下肢部 ; 肾俞 大肠俞 腰阳关 环跳 承扶 殷门 委中承山 昆仑等穴位 (2) 操作手法 :1 以㨰法在脊柱两侧膀胱经施术, 以腰部为重点 2 以按揉 弹拨法在患侧腰臀部及下肢后外侧施术 3 以拇指或肘尖点压腰阳关 肾俞 居髎 环跳 承扶 委中 阿是穴等穴位, 横擦腰骶部, 以透热为度 4 以拇指顶推或肘尖按压患处, 使椎间隙增宽 5 以腰部斜扳法, 调整后关节紊乱, 松解粘连, 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然后患者仰卧位, 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与腘绳肌, 可起到松解粘连的作用, 并可使脊椎后部和后纵韧带牵拉, 增加椎间盘外周的压力, 相对减轻盘内压力, 从而迫使髓核变位或复位 38. 试述小儿疳积的推拿治疗方案 参考答案 小儿疳积是疳证的一种你, 疳证治疗以健脾和胃为主, 疳积又以消法为主 具体治疗 :1 患儿仰卧位 : 补脾经 100 次, 揉板门 100 次, 掐四横纹各 5 次 ; 摩腹 3 分钟, 按揉足三里 100 次 2 患儿俯卧位 : 捏脊 3~5 遍, 按揉脾俞 胃俞, 每穴约半分钟 3 清胃经 300 次, 清大肠,100 次, 清心经,100 次, 清肝经 100 次, 揉小天心 50 次 ; 开璇玑 50 次, 分腹阴阳,100 次 ; 揉龟尾 300 次, 推下七节骨 100 次 39. 小儿推拿的操作要领 参考答案 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肌肤柔弱, 手法要求轻柔渗透, 适达病所而止 手法以轻快为主 ; 操作时间控制在 20 分钟, 每天不超过 2 次 ; 皮肤感染有伤口应避免操作, 饭前饭后 1 小时内不要操作 40. 一指禅的动作要领 第 15 页共 16 页

参考答案 一指禅是指以拇指着力, 通过前臂的主动摆动, 带动腕部的往返摆动, 使所产生的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 (1) 沉肩 肩关节放松, 肩部自然下沉, 不要耸肩用力, 不要外展 (2) 垂肘 肘部自然下垂, 肘关节不要向外支起, 低于碗关节, 不宜过度夹紧内收 (3) 悬腕 腕关节自然屈曲, 使拇指垂直于治疗部位 (4) 掌虚 手握成空拳, 四指及掌部均应放松 ( 如握鸡蛋 ) (5) 指实 着力部位要吸定在治疗部位 (6) 紧推慢移 紧推是指腕部的摆动频率较快, 可达 120~160 次 / 分 ; 慢移是指拇指在治疗部位上移动的速度要慢, 指下不可出现滑动或摩擦 (7) 蓄力于掌, 发力于指 本法产生的力应从掌而发, 通过手指作用于患者的体表 第 16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