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治疗各论考试大纲病症汇集表 - 增訂版 ( 林汉南老师 2013 级全日制 3 年级同学整理 ) 资料 : 病名 证型 临床表现症状 主穴 配穴及附录依据针灸学 教材 症候分析 方义 操作和医嘱主要取自林老师讲义, 部分参考针灸与内妇儿外科教材 第一节 : 头面躯体病证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针灸学治疗各论考试大纲病症汇集表 - 增訂版 ( 林汉南老师 2013 级全日制 3 年级同学整理 ) 资料 : 病名 证型 临床表现症状 主穴 配穴及附录依据针灸学 教材 症候分析 方义 操作和医嘱主要取自林老师讲义, 部分参考针灸与内妇儿外科教材 第一节 : 头面躯体病证"

Transcription

1 针灸各论目录 第一节 : 头面躯体病证 头痛 1 面痛 4 落枕 5 漏肩风 6 肘劳 7 腰痛 8 痹症 9 第二节 : 内科病证 中风 10 眩晕 12 面瘫 13 痿证 14 痫病 15 不寐 17 郁证 18 心悸 20 感冒 21 咳嗽 22 哮喘 24 胃痛 25 呕吐 27 腹痛 28 泄泻 29 痢疾 30 便秘 31 窿闭 32 阳痿 34 遗精 35 消渴 36 第三节 : 妇儿科病证 月经不调 37 痛经 39 崩漏 40 绝经前后诸证 42 带下病 43 缺乳 44 遗尿 45 第四节 : 皮外骨伤科病证 瘾疹 46 蛇串疮 47 痄腮 48 肠痈 49 扭伤 50 第五节 : 五官科病证 目赤肿痛 51 耳鸣耳聋 52 鼻渊 53 牙痛 54 咽喉肿痛 55 第六节 : 急症 晕厥 56 内脏绞痛 心绞痛 57 胆绞痛 58 肾绞痛 58 附录 一 : 特定穴 59 二 : 八脉交会穴主治 60 三 : 奇经八脉主治 60 四 : 十五络脉病候主病 61 五 : 主要头针穴线定位, 头穴线区主治病症 62 六 : 十二经脉, 任 督, 常用奇穴穴位主治 63 七 :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循行 73 八 :2015 考试大纲穴位定位 经脉顺序 76 九 :2015 考试大纲穴位及特定穴定位 - 拼音索引 88 主穴配穴表 101 针灸各论索引 109

2 针灸学治疗各论考试大纲病症汇集表 - 增訂版 ( 林汉南老师 2013 级全日制 3 年级同学整理 ) 资料 : 病名 证型 临床表现症状 主穴 配穴及附录依据针灸学 教材 症候分析 方义 操作和医嘱主要取自林老师讲义, 部分参考针灸与内妇儿外科教材 第一节 : 头面躯体病证头痛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 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 如脑及眼 口鼻等头面部病变和许多全身性疾病均可出现头痛, 其病因复杂, 涉及面很广 病名 类别 证型主症 / 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按头痛部位分经治疗 ( 临床常按头痛的部位辨证归经 ) 治法 : 疏调经脉, 通络止痛 太阳头痛 后枕痛 主穴 : 天柱 后顶 风池 后溪 申脉柱顶后申风 [ 生风 ] 头痛 经络部位 少阳头痛阳明头痛厥阴头痛 侧头痛前额痛颠顶痛 主穴 : 太阳 率谷 悬颅 外关 侠溪率太阳侠悬颅外关 主穴 : 上星 印堂 阳白 合谷 内庭阳伯内庭印星谷 [ 新股 ] 主穴 : 百会 前顶 通天 太冲 内关通天百顶冲内关 全头痛 全头痛 主穴 : 印堂 太阳 百会 头维 天柱 风池 合谷 外关 内庭 足临泣太阳谷百柱头风内堂足临外关 区别外感 内伤辨证治疗 外感头痛 主症 : 头痛连及项背, 发病较急, 痛无休止, 外感表证明显 风寒头痛 恶风畏寒, 口不渴, 苔薄白, 脉浮紧 头痛, 连及项背 - 头为诸阳之会, 风寒外袭, 风邪循太阳经上犯巅顶, 阻遏清阳之气 骨节痠痛, 遇寒加重 - 寒为阴邪, 寒性凝滞, 气血郁滞 治法 : 祛风通络, 散邪止痛主穴 : 百会 列缺 风池 太阳 [ 马林 ] 百烈风太 [ 大 ] 方义 : 百会, 太阳 : 疏导头部经气 疏风散寒, 通络止痛 风门 合谷 : 疏风散寒 1

3 口不渴, 苔薄白 - 无内热象 恶风寒, 脉浮紧 - 风寒束表, 卫阳被遏, 不得宣达, 寒邪在表之征 风池 : 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可祛风活血, 通络止痛列缺 : 肺经络穴, 可宣肺解表, 祛风通络 头痛 外感头痛 风热头痛 风湿头痛 头痛而胀, 发热, 口渴欲饮, 小便黄, 苔黄, 脉浮数 发热, 头痛而胀 - 风热外袭, 热为阳邪, 其性炎上, 扰动清窍, 故头胀而痛 发热或恶风 - 风热郁表, 卫阳抗邪于外 口渴欲饮, 或溲赤 便秘 - 热伤津液而见腑热 脉浮主表, 数主热, 苔黄亦为热象 头痛如裹, 肢体困重, 苔白腻, 脉濡 头痛如裹, 阴雨天加重 - 阴雨风湿邪气盛, 阻遏清窍, 清阳不升, 浊湿蒙窍, 浊阴不降, 故头痛重如裏, 阴雨天加重 肢体困重, 纳呆 - 脾司运化而主四肢, 喜燥恶湿, 脾为湿困, 运化失健, 故见肢体困重, 纳呆, 便溏 胸闷 - 湿浊中阻, 中阳气机失畅 便溏 - 湿邪内蕴, 清浊不分 苔白腻, 脉濡 - 风湿交阻之象 操作 : 主配穴均用毫针泻法 风寒风门拔罐或艾灸 ; 风热大椎点刺出血 医嘱 : 注意起居慎寒热, 预防外感, 多休息避免过劳, 忌烟酒, 饮食清淡 操作 : 主配穴均用毫针泻法 疏风清热, 通络止痛 大椎 鱼际 : 疏风清热 祛风胜湿, 通络止痛 偏历 阴陵泉 : 祛风胜湿 主症 : 头痛发病较缓, 多伴头晕, 痛势绵绵, 时止时休, 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 加重 治法 : 疏通经络, 清利头窍 ; 主穴 : 百会 头维 风池百头风 平肝潜阳, 清利头窍 内伤头痛实证 肝阳头痛 痰浊头痛 头胀痛, 目眩, 心烦易怒, 面赤口苦, 舌红, 苔黄, 脉弦数 头胀痛而眩 - 肝阳上亢, 循经上扰清窍 ; 心烦易怒 - 肝火偏亢, 扰乱心神 ; 面赤口苦 - 面赤为阳亢之征, 口苦为肝火炎上, 胆气上逆 ; 舌红苔黄, 脉弦数 - 肝阳亢盛之象 头痛昏蒙, 脘腹痞满, 呕吐痰涎, 苔白腻, 脉滑 头痛昏蒙 - 痰湿上蒙清窍, 清阳不展 脘腹痞满, 呕吐痰涎 - 痰湿中阻, 脾气不运, 痰浊上逆 苔白腻, 脉滑 - 痰浊内停之征 方义 : 百会 : 位居颠顶, 泻法可疏通头部经气, 补法可升清阳 调气血以养脑髓头维 风池 : 疏通头部经络, 活血通经, 清利头目 操作 : 实证主毫针泻法 ; 瘀血头痛可在局部及膈俞行点刺出血 医嘱 : 治疗期间, 注意休息, 应禁烟酒, 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 平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太冲 太溪 侠溪 : 平肝潜阳, 清利头窍 太阳 中脘 丰隆 阴陵泉 : 豁痰降浊, 清利头窍 2

4 内伤头痛实证 瘀血头痛 头痛迁延日久, 或头部有外伤史, 痛处固定不移, 痛如椎刺, 舌暗, 脉细涩 头痛日久不愈, 痛处固定不移, 且痛如椎刺 - 久病入络, 或头有外伤史, 瘀血内停, 脉络受阻 舌暗, 脉细涩 - 瘀血内阻之征 阿是穴 内关 血海 : 活血化瘀, 清利头窍 内伤头痛虚证 血虚头痛 肾虚头痛 头部空痛兼头晕, 神疲乏力, 面色不华, 劳则加重, 舌淡, 脉细弱 头痛空痛而晕, 面色不华 - 血虚不能上荣头窍 神疲无力, 劳则加重 - 劳则伤气, 气阳不布 舌淡, 脉细弱 - 气血不足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神疲乏力, 遗精, 舌红, 苔少, 脉细无力 头脑空痛, 头晕耳鸣, 神疲 - 脑为髓海, 其主在肾, 肾虚髓不上荣, 脑海空虚 腰膝酸软, 乏力 - 腰为肾之府, 肾虚不能主骨 遗精或带下 - 肾虚精关不固, 帶脉失约 舌红苔少, 脉细无力 - 为肾阴不足 治法 : 疏通经络, 滋养脑髓 操作 : 虚证百会及配穴用补法, 头维 风池平补平泻法 医嘱 : 治疗期间, 注意休息, 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 饮食调养, 应禁烟酒, 平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气海 血海 足三里 : 资生气血之源, 滋养脑髓 太溪 肾俞 悬钟 : 补肾益精, 滋养脑髓 3

5 面痛是以眼 面颊部出现放射性 烧灼样抽掣痛为主症的疾病, 又称 面风痛 面颊痛 多发于 40 岁以上, 女性多见, 以右侧面部为主 主症 : 面部疼痛突然发作, 呈闪电样 刀割样 针刺样 电灼样剧烈疼痛, 持续数秒到 2 分钟 发作次数不定, 间歇期无症状, 痛时面部肌肉抽搐, 伴面部潮红 流泪 流涎 流涕等, 常因说话 吞咽 刷牙 洗脸 冷刺激 情绪变化等诱发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治法 : 疏通经络, 活血止痛 第一支三叉神经痛 眼额部痛 第一支 : 攒竹 阳白 鱼腰 丝竹空 外关阳伯占外关撕鱼腰 第二支三叉神经痛 上颌部痛 第二支 : 四白 颧髎 迎香 下关 合谷四百下官迎香姑了 第三支三叉神经痛 下颌部痛 第三支 : 夹承浆 翳风 颊车 大迎 内庭内庭夹陈姜大迎医车 面痛 风寒证风热证气血瘀滞 面部有感受风寒史, 遇寒则甚, 得热则轻, 鼻流清涕, 苔白, 脉浮 寒为阴邪, 其性凝滞, 寒邪凝滞, 痹阻经络气血, 遇寒气血凝滞不通, 面痛更甚, 得热气血疏通, 则痛减轻鼻流清涕, 苔白, 脉浮 - 风寒犯表 痛处有灼热感, 流涎, 目赤流泪, 苔薄黄, 脉数者 痛有灼热感 - 热邪灼烙经络气血 目赤流泪 - 风热上扰目窍 苔薄黄, 脉数 - 风热证 有外伤史, 或病变日久, 情志变化可诱发, 舌暗或有瘀斑, 脉细涩 面部穴位 - 疏通面部经络, 通络活血 外关 合谷 内庭 - 远道取穴, 疏通少阳 阳明经气血, 加强面部穴位, 疏通经络的作用, 以达通络止痛 操作 : 毫针泻法 针刺时宜先取远端穴, 局部穴位在急性发作期宜轻刺 医嘱 : 1. 注意起居有常, 避免睡卧当风, 以防外邪侵袭 ; 2. 缓解期可用冷水擦面, 以增强面部抗寒能力 3. 平时注意休息,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 情绪激动, 忌食辛辣禁绝烟酒, 适当体育锻炼 列缺 风池 : 解表祛风散寒 曲池 风池 : 疏风清热 太冲 内关 : 理气活血通络 4

6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 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 系颈部伤筋 轻者 4~5 日自愈, 重者可延至数周不愈 ; 如果频繁发作, 常常是颈椎病的反映 主症 : 颈项强痛, 活动受限, 头向患侧倾斜, 项背牵拉痛, 甚则向同侧肩部和上臂放射, 颈项部压痛明显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落枕 风寒袭络 气血瘀滞 恶风畏寒, 颈酸楚强痛, 转侧不利 风寒袭络 - 风寒凝颈部, 经筋挛急, 脉络失和 颈部扭伤 长期劳损, 颈项强痛, 活动受限 颈部扭伤 长期劳损 - 气血瘀滞, 脉络不通, 不通则痛 治法 : 舒筋通络, 活血止痛阿是穴 肩井 外劳宫 后溪 悬钟落忱 - 是外劳肩后肿 方义 : 外劳宫 : 治落枕的经验穴后溪 悬钟 : 分属手太阳 足少阳经循行于颈项侧部, 与局部阿是穴远近相配, 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 舒筋通络, 活血止痛 操作 : 毫针泻法 先刺远端穴外劳宫 后溪 悬钟, 持续捻转, 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 一般疼痛可立即缓解 再针局部的俞穴, 可加艾灸或点刺出血 风池 风府 : 祛风散邪, 疏通后颈部经络 内关 合谷 : 行气活血通络 医嘱 : 睡眠时应注意枕头的高低要适度, 避免受风寒, 可配合颈部按摩与热敷, 中老年人反复出现落枕时, 应考虑颈椎病 隨症加减 - 肩痛 : 加肩髃 外关 背痛 : 加天宗 秉风 5

7 漏肩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 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由于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 故常称为 漏肩风 ; 多发于 50 岁左右的成人, 故俗称 五十肩 ; 因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 尤其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的粘连, 肩部呈固结状, 活动明显受限, 故又称 肩凝症 冻结肩 等 本病早期以疼痛为主, 后期以功 能障碍为主 早期单侧肩部酸痛, 偶见两侧同时受累 肩痛可向颈部和上臂放散, 或呈弥漫性疼痛 静止痛为本病的特征, 表现为日轻夜重, 晚间常可痛醒, 晨起肩关节稍活动后疼痛可减轻, 由于疼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后期病变组织产生粘连, 功能障碍加重, 成为冻结肩 主症 : 肩周疼痛 酸重, 夜间为甚, 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或加重, 患者肩前 后及外侧均有压痛, 主动和被动外展 后伸 上举等功能明显受限, 后期可出现肌肉萎缩 病名 漏肩风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手太阳经证 手阳明经证 手少阳经证 外邪内侵 气滞血瘀 肩后部痛 肩前部痛 肩外侧痛 有明显的感受风寒史, 肩部疼痛, 遇风寒痛增, 得温痛缓, 畏风恶寒 肩部疼痛, 畏风恶寒 - 风寒外袭, 寒凝筋脉, 留滞关节, 脉络不通 遇风寒痛增, 得温痛缓 - 遇寒气血凝滞则痛增, 得温寒散, 气血暂通则痛缓 舌脉象均为寒湿痛证之征 肩部有外伤或劳作过度史, 疼痛拒按, 舌暗或有瘀斑, 脉涩 肩肿疼痛拒按 - 肩部外伤劳损, 气血瘀滞, 阻滞关节 夜间痛甚 - 入夜阴寒主气, 气血瘀滞更甚 舌暗有瘀斑, 脉涩 - 气滞血瘀之征 治法 : 通经活血, 祛风止痛 主穴 : 肩髃 肩髎 肩贞 肩前 阿是穴阿是! 肩前肩后 4 穴 方义 : 肩髃 肩髎 肩贞分别为手阳明 手少阳 手太阳经穴, 加阿是穴, 奇穴肩前, 均为局部选穴, 疏通肩部经络气血, 活血祛风止痛 操作 : 足三里 气海用补法, 余穴均用泻法 先刺远端配穴, 做较强的刺激, 並嘱者运动肩关节 ; 肩部穴位要求有强烈的针感, 直达病变部位 可加灸法 后溪 昆仑 : 循经取穴通经活络合谷 条口 : 循经取穴通经活络外关 阳陵泉 : 循经取穴通经活络 合谷 风池 : 祛风散邪 内关 合谷 : 通络活血 气血虚弱 肩部酸痛, 劳累加重, 或伴见头晕目眩, 四肢乏力, 舌淡, 苔薄白, 脉细弱 肩部酸痛 - 气血虚弱, 关节失荣养 头晕目眩, 四肢乏力, 舌脉 - 均为气血虚弱之征 医嘱 : 注意肩部保暖, 不提重物 肩关节疼痛减缓, 肿胀消失后, 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关节功能锻炼 足三里 气海 : 补益气血 6

8 肘劳属 伤筋 范畴, 一般起病缓慢, 常反复发作, 无明显外伤史 多见于从事旋转前臂和屈伸肘关节的劳动者, 如木工 钳工 水电工 矿工与网球运动员 等 主症 : 肘关节活动时疼痛, 有时可向前臂 腕部和上臂放射, 局部肿胀不明显, 有明显而固定的压痛点, 肘关节活动不受限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治法 : 舒筋通络 手阳明经筋证 肘关节外上方 ( 肱骨外上髁周围 ) 压痛, 网球肘 主穴 : 阿是穴 曲池 合谷 : 循经取穴通络止痛 方义 : 阿是穴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舒筋通络止痛 肘劳 手太阳经筋证 肘关节内下方 ( 肱骨内上髁周围压痛 ) 压痛, 高尔夫球肘 操作 : 毫针泻法 在局部压痛点采用多向透刺, 或做多针齐刺, 得气后留针, 局部可加温和灸或加低频电针 网球肘局部疼痛明显者, 可用隔姜灸 小海 阳谷 : 循经取穴通络止痛 手少阳经筋证 肘关节外部外部 ( 尺骨鹰嘴处 ) 压痛, 学生肘或矿工肘 医嘱 : 治疗期间注意关节保暖, 尽量减少肘关节活动, 勿提重物, 避免关节受损 天井 外关 : 循经取穴通络止痛 7

9 腰痛又称 腰脊痛, 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主症 : 腰部疼痛 病名 督脉病证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腰脊中部痛 治法 : 活血通经 腰夹脊 后溪 : 后溪通督脉 足太阳经证 腰脊两侧痛 主穴 : 阿是穴 大肠俞 委中是中大肠 志室 昆仑 : 局部与循行取穴疏通经络 腰痛 寒湿腰痛瘀血腰痛 腰部受寒史, 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时加重, 腰部冷痛, 重着 酸麻, 或拘挛不可俯仰, 或痛连臀腿 腰部冷痛, 重着 酸麻, 拘挛转侧不利 - 寒湿邪气, 留滞腰府, 阻痹经络, 气血不畅, 筋脉挛急 阴雨风冷腰痛加重 - 阴雨风冷, 寒凝湿盛 舌脉 - 寒湿停聚之征 腰部有劳伤或陈伤史, 劳累 晨起 久坐加重, 腰部触之有僵硬感, 痛处固定不移 痛处固定, 腰肌肉僵硬, 劳累久坐加重 - 瘀血停滞, 阻滞经络, 气血瘀滞不通 劳累 晨起 久坐腰痛加重 - 劳累损伤气血, 晨起 久坐气血不运 方义 : 阿是穴 大肠俞可疏通局部经脉 经络及经筋之气血, 通经止痛委中 : 足太阳经穴, 腰背委中求, 可疏通腰背部膀胱经之气血 操作 : 主穴用泻法 寒湿证加艾灸 ; 瘀血证加刺络拔罐 ; 肾虚证配穴用补法, 肾阳虚加灸法 医嘱 : 平时注意劳动体位, 坐立姿势, 起居有常, 避免坐卧湿地, 睡卧以硬板床为佳 平时用两手掌根部揉擦腰部, 可减轻和防止腰痛 腰阳关 : 温阳散寒, 祛湿止痛 膈俞 : 活血通络 肾虚腰痛 腰眼 ( 肾区 ) 隐隐作痛, 起病缓慢, 或酸多痛少, 乏力易倦, 脉细 腰区隐痛, 酸多痛少 - 腰为肾府, 肾虚腰府失养 乏力易倦, 脉细 - 肾虚 ( 若舌淡, 肢冷, 遗精 )- 肾阳虚, 温熙封藏失司 或 ( 虚烦舌红, 少苔, 脉细数, 阴虚热象 )- 肾阴虚 肾俞 : 补肾强腰 8 隨症加减 - 腰骶部痛 : 次髎 腰俞 腰眼部痛 : 腰眼

10 痹证是由风 寒 湿 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 麻木 重着 屈伸不利 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主症 : 关节肌肉疼痛, 屈伸不利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行痹 ( 风痹 ) 疼痛游走, 痛无定处, 时见恶风发热, 舌淡苔薄白, 脉浮 疼痛游走, 痛无定处 - 风性善行数变恶风发热, 舌淡苔薄白, 脉浮 - 外邪袭表 治法 : 通痹止痛 主穴 : 阿是穴 局部经穴是局部 膈俞 血海 : 活血祛风 痹证 痛痹 ( 寒痹 ) 着痹 ( 湿痹 ) 热痹 疼痛较剧, 痛有定处, 遇寒痛增, 得热痛减, 局部皮色不红, 触之不热, 苔薄白, 脉弦紧 疼痛较剧, 痛有定处 - 寒为阴邪, 其性凝痛 ; 遇寒痛增, 得热痛减 - 寒邪得热而散通 ; 局部皮色不红, 触之不热, 苔薄白, 脉弦紧 - 寒性痛征 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 或有肿胀, 肌肤麻木不仁, 阴雨天加重或发作, 苔白腻, 脉濡缓 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 或有肿胀, 肌肤麻木不仁 - 湿性重浊 ; 阴雨天加重或发作, 苔白腻, 脉濡缓 - 湿邪气盛 关节疼痛, 局部灼热红肿, 痛不可触, 关节活动不利, 可累及多个关节, 伴有发热恶风, 口渴烦闷, 苔黄燥, 脉滑数 关节疼痛, 局部灼热红肿, 痛不可触, 关节活动不利 - 邪热壅阻, 气血郁滞不通 ; 伴有发热恶风, 口渴烦闷, 苔黄燥, 脉滑数 - 外感热邪, 内有郁热 方义 : 局部循经取穴, 可疏通经络气血, 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无所依附, 痹痛遂解 膈俞 血海 : 膈俞 血海可活血, 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肾俞 腰阳关 : 益火之源, 振阳气而祛寒邪 阴陵泉 足三里 : 健脾除湿大椎 曲池 : 泄热疏风 利气消肿 操作 : 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寒痹 湿痹可加灸法 大椎 曲池可点刺出血 局部穴位可加拔罐法 医嘱 : 在风湿热的急性期要应用西药迅速控制病情, 以免心脏出现严重的损伤 患者平时应注意关节的保暖, 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 肾俞 腰阳关 : 温经散寒 阴陵泉 足三里 : 健脾除湿 大椎 曲池 : 疏风泻热消肿 9

11 第二节 : 内科病证 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 故名中风 卒中 病名 类别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中风 中经络 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 面红目赤, 眩晕头痛, 心烦易怒, 口苦咽干, 便秘, 尿黄, 舌红或绛, 苔黄或燥, 脉弦有力 面红目赤, 心烦易怒, 口苦咽干 - 肝阳暴亢, 血随气逆 舌强语謇, 口角歪斜 - 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 便秘尿黄, 舌红绛 - 肝阳炽盛, 耗损津液 苔黄燥, 脉弦有力 - 肝阳亢盛之征 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 头晕目眩, 苔白腻或黄腻, 脉弦滑头晕目眩 - 痰浊内生, 风痰上扰 肢体床木, 手足拘急, 半身不遂, 舌强语謇, 口角歪斜 - 风痰阻络, 肝风内动 苔白腻或黄腻, 脉弦滑 - 痰热之征 口粘痰多, 腹胀便秘, 舌红, 苔黄腻或灰黑, 脉弦滑大 口粘痰多 - 热蒸液聚成痰腹胀, 便秘 - 腑热内结苔黄腻或灰黑, 脉弦滑大 - 痰热之象 肢体软弱, 偏身麻木, 手足肿胀, 面色淡白, 气短乏力, 心悸自汗, 舌暗, 苔白腻, 脉细涩 肢体软弱, 偏身麻木 - 气虚则血滞不运, 肌肤失养 手足肿胀 - 气血瘀滞, 瘀于四肢 面色淡白, 心悸, 气短乏力, 自汗 - 气虚血少 舌暗, 苔白, 脉细涩 - 气虚血瘀 治法 : 醒脑调神, 疏通经络 主穴 : 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水沟内三窝中 方义 : 内关 : 心主血脉藏神, 内关为心包经络穴, 可调理心神, 疏通气血 水沟 : 脑为元神之府, 督脉入络脑, 水沟为督脉穴, 可醒脑调神导气 三阴交 : 足三阴经交会穴, 可滋补肝肾 极泉 尺泽 委中 : 疏通肢体经络 操作 : 内关用泻法 ; 水沟用雀啄法, 以眼球湿润为佳 ; 三阴交用补法 ; 刺极泉时, 避开动脉, 直刺进针, 用提插法, 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 ; 尺泽 委中直刺, 用提插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医嘱 : 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注意防止褥疮, 保证 太冲 太溪 : 平肝潜阳 丰隆 合谷 : 豁痰熄风 曲池 内庭 丰隆 : 清泻阳明腑热 气海 血海 足三里 : 益气养血 10

12 中经络 阴虚风动 肢体麻木, 心烦失眠, 眩晕耳鸣, 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 苔少, 脉细数 眩晕耳鸣, 肢体偏身麻木, 手足拘挛擅动 - 肾阴亏虚, 水不涵木, 阴虚阳亢, 虚风内动 心烦失眠 - 阴虚内热, 扰动心火, 水火失济 舌红苔少, 脉细数 - 阴虚内热 呼吸道通畅 太溪 风池 : 滋阴熄风 随症加穴 - 口角喎斜 : 颊车 地仓 上肢不遂 : 肩髃 手三里 合谷 下肢不遂 : 环跳 阳陵泉 悬钟 太冲 头晕 : 风池 完骨 天柱 足内翻 : 丘墟透照海 便秘 : 水道 归来 丰隆 支沟 复视 : 风池 天柱 睛明 球后 尿失禁 尿潴留 : 中极 曲骨 关元 主症 : 神志恍惚, 迷蒙, 嗜睡, 或昏睡, 甚者昏迷, 半身不遂 治法 : 醒脑开窍, 启闭固脱主穴 : 内关 水沟水沟内 中风 中脏腑 闭证 神昏, 牙关紧闭, 口噤不开, 肢体强痉 风 火 痰 瘀血诸邪, 随气血上逆, 上蒙清窍, 气血逆乱, 闭阻经络神窍 方义 : 内关 水沟 : 调心神, 醒脑开窍 十二井穴 : 接通十二经气, 调和阴阳 太冲 合谷 : 平肝熄风 关元 : 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灸之可扶助元阳 神阙 气海 : 神阙为生命之根蒂, 真气所系, 配合气海可益气固本, 回阳固脱 十二井穴 太冲 合谷 : 调和阴阳, 平肝熄风 脱证 面色苍白, 瞳孔散大, 手撒口开, 二便失禁, 气息短促, 多汗腹凉, 脉散或微 面色苍白, 瞳孔散大, 手撒口开, 二便失禁, 气息短促, 多汗腹凉, 脉散或微 - 元气衰微, 阳浮于上, 阴歇于下, 阴阳离决, 正气虚脱 操作 : 内关 水沟操作同前 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太冲 合谷用泻法, 强刺激 ; 关元 气海用大艾炷灸法, 神阙用隔盐灸法, 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关元 气海 神阙 : 调和阴阳, 回阳固脱 医嘱 : 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注意防止褥疮, 保证呼吸道通畅 11

13 眩晕是自觉头晕眼花 视物旋转动摇的一种症状, 有经常性与发作性的不同 病位主要在脑髓清窍 轻者, 发作短暂, 平卧闭目片刻即安 ; 重者, 如乘坐舟车, 旋转起伏不定, 以致难以站立, 恶心呕吐 ; 或时轻时重, 兼见他证而迁延不愈, 反复发作 主症 : 头晕目眩, 泛泛欲吐, 甚则昏眩欲仆 病名 眩晕 类别 实证 虚证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肝阳上亢 痰湿中阻 气血两虚 肾精亏损 急躁易怒, 口苦, 耳鸣, 舌红, 苔黄, 脉弦 头眩晕胀痛, 视物旋转, 耳鸣 - 肝阳上亢, 上冒清空 眩晕恼怒后加重 - 恼怒肝阳更盛 急躁易怒, 心烦, 口苦, 舌红, 苔黄, 脉弦 - 肝阳亢盛之征 头重如裹, 胸闷恶心, 神疲困倦, 舌胖苔白腻, 脉濡滑 眩晕昏重如裹 - 痰浊蒙蔽清窍 胸闷, 恶心欲吐, 神疲困倦 - 痰湿中阻, 清阳不升 舌胖, 苔白腻, 脉濡滑 - 痰浊内蕴之征 神疲乏力, 面色恍白, 舌淡, 脉细 眩晕, 神疲乏力 - 气虚清阳不升 劳累后加重 - 劳则耗伤气血, 脑失所养 面色㿠白少华 - 血虚失荣 舌淡, 脉细弱 - 气血两虚之象 耳鸣, 腰膝酸软, 遗精, 舌淡, 脉沉细 眩晕 - 肾精不足, 脑失充养 ; 耳鸣, 腰膝酸软 - 肾精亏虚, 腰府耳窍失养 遗精 - 肾虚精关不固 舌淡, 脉沉细弱 - 肾虚精气不足 治法 : 平肝化痰, 定眩主穴 : 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百风冲内关 方义 : 风池 太冲 : 肝经为风木所寄, 与胆经相表里, 取胆经风池和肝经太冲, 清泻肝胆, 平抑肝阳 内关 : 宽胸理气, 和中化痰止呕 百会 : 用泻法, 可清利脑窍而定眩 操作 : 实证用毫针泻法 医嘱 : 眩晕发作时, 闭目或平卧, 保持安静, 如伴呕吐应防呕吐物误入气管 痰湿较重者应少食肥腻之品 治法 : 益气养血, 定眩主穴 : 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百风升猪肝 方义 : 肝俞 肾俞 : 滋补肝肾 养血益精 培元固本足三里 : 补益气血风池 百会 : 用平补平泻法, 疏调头部气血, 百会升提气血, 充养脑髓 操作 :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等穴用补法 医嘱 : 眩晕发作时, 闭目或平卧, 保持安静, 如伴呕吐应防呕吐物误入气管 痰湿较重者应少食肥腻之品 气血两虚者, 注意饮食调养, 肝阳上亢者, 应疏调情志 12 行间 侠溪 太溪 : 滋水柔肝, 平肝潜阳 中脘 丰隆 阴陵泉 : 建运中州, 除湿化痰 气海 脾俞 胃俞 : 补益气血 志室 悬钟 三阴交 : 补益肝脾肾, 滋养脑髓

14 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 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 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主症 : 一侧面部肌肉板滞 麻木 瘫痪 额纹消失, 眼裂变大, 露睛流泪,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歪向健侧, 病侧不能皱眉 蹙额 闭目 露齿 鼓颊 ; 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 还可出现患侧舌前 2/3 味觉减退或消失 听觉过敏等症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治法 : 祛风通络, 疏调经筋 面瘫 风寒证 风热证 面部有受凉史, 畏风恶寒, 舌淡, 苔薄白, 脉弦缓 风寒入中面部经络, 阻痹气血, 经筋挛急 继发于感冒发热, 咽痛, 口干口苦, 舌红, 苔黄腻, 脉浮数 风热外袭面部经络, 壅遏气血, 经筋不利 主穴 : 攒竹 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合谷阳伯占了四百车地谷 方义 : 面部诸穴 : 可疏调局部筋络气血, 活血通络 合谷 : 为循经远端选穴, 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筋络之邪气, 祛风通络 操作 : 攒竹 阳白均向鱼腰部透刺 面部俞穴均行平补平泻法, 恢复期可加灸法 在急性期, 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 针刺不宜过深, 取穴不宜过多 ; 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 手法宜重 在恢复期, 足三里施行补法, 合谷 昆仑行平补平泻法 余穴均用泻法 医嘱 : 面部应避免风寒, 必要时应戴口罩 眼罩 ; 因眼睑闭合不全, 灰尘容易侵人, 每日点眼药水 2 一 3 次, 以防感染 风池 : 祛风散寒 曲池 : 疏风清热 恢复期 : 加足三里 人中沟歪斜, 鼻唇沟浅 : 加水沟 迎香 ; 乳突疼痛 : 加翳风 ; 舌麻味觉减退 : 加廉泉 ; 目合困难 : 加魚腰申脉或 ( 昆仑 ) 13

15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 痿软无力, 日久不能随意活动, 或伴有肢体麻木 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 临床以下肢痿弱无力较为多见, 故又称 痿躄 主症 : 肢体软弱无力, 筋脉弛缓, 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痿证 上肢痿软下肢痿软 肺热伤津 湿热浸淫 脾胃虚弱 见主症 发热多汗, 热退后出现肢体软弱无力, 心烦口渴, 小便短黄, 舌红, 苔黄, 脉细数 肢体痿软无力 - 热邪犯肺, 肺阴受伤, 津液不布, 肢体筋脉失养 心烦口渴, 咽干, 小便短黄, 便燥 - 热伤津液, 肺津不足, 大肠失润 舌红, 苔黄, 脉细数 - 阴津不足, 内有虚热之征 肢体逐渐瘫软无力, 下肢为重, 微肿而麻木不仁, 或足胫热感, 小便赤涩, 舌红, 苔黄腻, 脉细数 肢体痿软无力, 下肢困重微肿, 麻木不仁 - 湿热浸淫肌肤经脉, 气血阻滞 足胫有热感, 小便赤涩 - 湿热郁蒸, 下注膀胱, 气机不化 舌脉 - 湿热内蕴 肢体痿软无力日久, 食少纳呆, 腹胀便溏, 面浮不华, 神疲乏力 肢体痿软无力, 逐见加重 - 脾胃虚弱, 气血化源不足, 筋脉失养 食少纳呆, 腹胀便溏, 神倦乏力, 面色不华 - 脾失健运, 清阳不升 舌脉 - 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 : 祛邪通络, 濡养筋脉 主穴 : 上肢 : 肩髃 曲池 合谷 颈胸段夹脊穴坚持合谷夹击下肢 : 髀关穴 伏兔 阳陵泉 足三里 三阴交 腰部夹脊穴阳陵猪髀关夹击伏三阴 方义 : 肩髃 曲池 合谷 髀关 伏兔 足三里 : 阳明经多血多气, 选上 下肢阳明经穴位, 疏通经络, 调理气血 夹脊穴 : 为督脉之旁络, 又与脏腑背俞穴相通, 可调脏腑阴阳, 行气血 三阴交 : 健脾益肾, 濡养筋脉 阳陵泉 : 筋之会穴, 疏调经筋 操作 : 主穴足三里 三阴交用补法, 余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夹脊穴用平补平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上肢肌肉萎缩 : 手阳明经排刺 下肢肌肉萎缩 : 足阳明经排刺 尺泽 肺俞 二间 : 清热润燥 阴陵泉 大椎 内庭 : 清热祛湿 脾俞 胃俞 关元 : 补益脾胃 肝肾亏损 起病缓慢, 下肢痿软无力, 腰脊酸软, 不能久立, 或伴眩晕耳鸣, 甚至步履全废, 腿胫肌肉萎缩严重, 舌红, 少苔, 脉沉细数 肢体痿软失用, 肌肉萎缩严重, 腰脊酸软 - 肝肾亏虚, 精血不足, 腰府筋骨失于濡养 眩晕耳鸣 - 肝肾精血, 无予上承耳窍, 头目失于充养 舌红, 少苔, 脉沉细数 - 阴亏内热之象 医嘱 : 在治疗期间, 加强主动与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 防止肌肉萎缩, 助早康复 必要时可用护理架及夹板托扶 ; 注意预防褥疮 太溪 肝俞 肾俞 : 补益肝肾 14

16 痫病又称癫痫 痫证, 俗称 羊痫风, 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 本病具有突然性 短暂性 反复性发作的特点, 以突然昏仆, 口吐涎沫, 两目上视, 四肢抽搐, 或有鸣声, 醒后神志如常为特征 多与先天因素有关, 或有家族遗传史 主症 : 见发作期临床表现 病名 痫病 类别 发作期 间歇期证型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1 发作 : 发作前常感头晕头痛 胸闷不舒 神疲乏力等预兆, 旋即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面色苍白, 两目上视, 牙关紧闭, 四肢抽搐, 口吐白沫, 甚则尖叫, 二便失禁, 脉弦滑 短暂即清醒, 发作过后则觉头昏, 精神恍惚, 乏力欲寐 2 小发作 : 动作突然中断, 手中物件落地, 或头突然向前倾下而后迅速抬起, 或两目上吊, 多在数秒至数分钟即可恢复, 而对上述症状发作全然不知 3 发作呈多样性, 或突然跌倒, 神志不清, 抽搐吐涎 - 肝风痰浊, 上逆蒙闭心神脑窍 痰火扰神 风痰闭阻 急躁易怒, 心烦失眠, 咳痰不爽, 口苦咽干, 目赤,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滑 发作时昏仆抽搐, 吐涎, 或有吼叫 - 肝风痰火, 上扰脑神 平时急躁易怒, 心烦失眠, 目赤, 口苦咽干, 便秘尿赤 - 肝火偏盛 苔黄腻, 脉弦滑而数 - 痰火内盛之象 发病前多有眩晕, 胸闷, 痰多, 舌红, 苔白腻, 脉弦滑有力 眩晕, 头昏, 乏力, 胸闷, 痰多 - 风痰上逆, 气机不畅 舌质红, 苔白腻, 脉弦滑有力 - 痰浊或痰热内盛之象 治法 : 醒脑开窍, 熄风豁痰 主穴 : 水沟 百会 后溪 涌泉 合谷 太冲 丰隆合百溪泉水冲丰隆 方义 : 水沟 百会 : 督脉穴, 后溪通督脉, 督脉入脑, 故针刺可醒脑开窍 涌泉 : 激发肾气, 促进脑神恢复 丰隆 : 豁痰, 合谷 太冲 : 熄风止痉 操作 : 毫针泻法 水沟用雀啄手法, 以患者神志复苏或有反应为度 医嘱 : 见间歇期 治法 : 化痰通络, 熄风舒筋 主穴 : 鸠尾 筋缩 间使 阳陵泉 丰隆 太冲阳陵缩尖尾冲丰隆 方义 : 鸠尾 : 任脉络穴, 任脉为阴脉之海, 可调理阴阳, 平抑风阳 筋缩 : 督脉穴, 可疏调督脉 通脑络 舒经筋 ; 筋缩 阳陵泉 : 二穴相配, 舒调经筋而止痉 曲池 神门 内庭 : 泻火安神 风池 中脘 合谷 : 化痰熄风 15

17 心脾两虚 痫病日久, 神疲乏力, 面色苍白, 体瘦, 纳呆, 大便塘薄, 舌淡, 苔白腻, 脉沉弱 神疲乏力, 心悸气短, 失眠多梦 - 心气虚弱, 心神失养 面色苍白, 形体消瘦, 纳呆, 大便溏薄 - 脾气亏虚, 运化失职, 形体失养 舌质淡, 苔白腻, 脉沉弱 - 心脾亏虚之象 间使 : 调心神, 理气血, 为治痫经验穴 太冲 : 平熄肝风 丰隆 : 化痰通络 操作 : 主穴用毫针泻法, 鸠尾向巨阙斜刺 1 寸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心俞 脾俞 足三里 : 补益心脾 痫病 间歇期证型 肝肾阴虚 ( 内科心肾亏虚 ) 痫病日久, 神志恍惚, 面色晦暗, 头晕目眩, 两目干涩, 健忘失眠, 腰膝酸软, 舌红, 苔薄黄, 脉细数 痫病频发, 神思恍惚, 心悸, 健忘失眠, 头晕目眩 - 反复发作, 致肾精不足, 脑失所养两目干涩, 面色晦暗, 耳轮焦枯不泽, 腰膝酸软 - 肝肾阴虚, 失于濡养 舌质淡红, 脉沉细而数 - 心肾阴虚内热之象 医嘱 : 1. 患者不宜独自外出, 登高游泳, 骂驶车辆或从事高空水中作业 2.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剌激, 保持心情舒畅, 忌肥腻与烟酒 3. 作发时应侧卧位, 保持吁吸道通畅, 严重发作者应作脑电图常规检查, 明确病因 肝俞 肾俞 三阴交 : 补益肝肾 中风或脑外伤后出现痫病者 瘀阻脑络 平素头晕头痛, 痛有定处 - 瘀血阻窍, 脑络不通 肢体抽搐, 或一侧面部抽动 - 肝风内动 颜面口唇青紫,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 舌苔薄白, 脉弦或涩 - 瘀血内阻 百会 膈俞 内关 : 益气活血, 疏通脑络 随症加减 - 夜发 : 加照海 昼发 : 加申脉 16

18 不寐通常称为 失眠 不得卧 等, 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或入睡困难 ; 或睡眠时间不足 睡眠不深, 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 主症 : 经常不易入睡, 或寐而易醒, 甚则彻夜不眠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肝阳上扰痰热内扰心脾亏虚不寐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脾胃不和 情志波动, 急躁易怒, 头晕头痛, 胸胁胀满, 舌红, 脉弦 性情急躁易怒, 胸胁胀满 - 肝失条达 头晕头痛, 目赤口苦 - 肝阳上亢 ; 失眠不寐 - 肝火上扰心神, 神不守舍 口渴喜饮, 舌红, 苔黄, 脉弦 - 肝火炽盛之征 ( 书里没有症状 ) 不寐心烦, 痰多 - 痰郁化火, 痰热上扰 胸闷恶心, 恶食 - 宿食痰湿, 壅阻中州 苔黄腻, 脉滑数 - 痰热内停之征 心悸健忘, 面色无华, 易汗出, 纳差倦怠, 舌淡, 脉细弱 不寐, 多梦易醒, 心悸健忘 - 血不养心, 神不守舍 头晕目眩, 面色无华, 纳差倦怠 - 气血亏虚, 头面肢体失养, 脾失运化易汗出 - 心脾亏虚, 运化濡养 气虚则易自汗出 舌淡, 苔薄, 脉细弱 - 气虚血少之征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五心烦热, 遗精盗汗, 舌红, 脉细数心烦不寐, 心悸 - 心肾不交, 水不济火, 扰及心神 头晕, 耳鸣, 健忘 - 肾精亏耗, 髓海空虚 腰腿酸软乏力 - 腰府失养 梦遗 - 精关不固 五心烦热, 盗汗, 口干少津, 舌红, 脉细数 - 阴虚火旺, 津液不足 心悸多梦, 善惊恐, 多疑善虑, 舌淡, 脉弦细 不寐多梦, 易惊醒 - 心虚则心神不安, 多梦难寐, 胆虚则善惊易恐, 寐而易惊醒 遇事善惊恐, 多善虑, 舌淡, 脉弦细 - 心胆气虚, 气血不足之征 脘闷噫气, 嗳腐吞酸, 心烦口苦, 苔厚腻, 脉滑数 不寐, 脘闷噫气 嗳腐吞酸 - 宿食停滞, 胃失和降, 胃不和则寐不安 心烦口苦 苔厚腻 脉滑数 - 食滞郁热化火 治法 : 调理跷脉, 安神利眠 主穴 : 印堂 四神聪 安眠 神门 照海 申脉照四审安神堂 方义 : 神门 : 心藏神, 神门为心经原穴 ; 印堂 : 脑为元神之府, 印堂可调理脑神, 神门印堂相配可安神利眠 四神聪 安眠 : 镇静安神 照海 申脉 : 八脉交会穴, 分别与阴跷脉 阳跷脉相通, 阴 阳跷脉主睡眠, 若阳跷脉功能亢盛则失眠, 故补阴泻阳使阴 阳跷脉功能协调, 不眠自愈 操作 : 神门 印堂 四神聪, 用平补平泻法 ; 对于较重的不寐患者, 四神聪可留针过夜 ; 照海用补法, 申脉用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医嘱 : 1. 睡前不喝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 禁忌烟酒 2. 平时注意饮食调养疏调情志, 3. 适当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行间 侠溪 : 平肝潜阳 丰隆 内庭 : 豁痰清热 心俞 脾俞 : 补益心脾 心俞 肾俞 : 交通心肾 心俞 胆俞 : 慎惊安神 公孙 足三里 : 调理脾胃, 和胃安神 17

19 郁证是以心情抑郁 情绪不宁 胸部满闷 胁肋胀满, 或易怒易哭, 或咽中如有异物硬塞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和精神压力的增大, 发病率不断上升, 多发于青中年女性 主症 : 精神抑郁善忧, 情绪不宁或易怒易哭 胸胁胀满, 脘闷嗳气, 不思饮食, 大便不调, 脉弦 治法 : 调神理气, 疏肝解郁 郁证 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 痰气郁结 ( 梅核气 ) 精神抑郁善忧, 情绪不宁 - 肝失条达 易哭易怒, 胸胁胀满 - 肝气郁结, 气机不畅 脘闷噯气, 不思饮食 - 肝气犯胃, 胃失和降 大便不调 - 肝气乘脾 脉弦 - 肝气郁结 性情急躁易怒, 口苦而干, 或头痛 目赤 耳鸣, 或嘈杂吐酸, 大便秘结, 舌红, 苔黄, 脉弦数 头痛目赤 - 气郁化火, 火性炎上, 循经上扰头窍 嘈杂吐酸, 大便秘结 - 肝火犯胃, 胃肠积热 急躁易怒, 口干而苦, 舌红, 苔黄, 脉弦数 - 肝胆火盛 咽中如有物硬塞, 吞之不下, 咯之不出, 苔白腻, 脉弦滑 胸中郁闷, 胁痛, 喉中不舒, 咽中如物梗阻 - 痰气郁结胸膈, 阻于气道 苔白腻, 脉弦滑 - 痰气郁结之征 主穴 : 水沟 百会 内关 神门 太冲 [ 取 ] 百神水冲内关 方义 : 水沟 百会 : 脑为元神之府, 督脉人络脑, 水沟 百会可调理脑神 神门 内关 : 心藏神, 神门为心经原穴, 内关为心包经络穴, 二穴可调理心神而安神定志 ; 内关又可宽胸理气 太冲 : 疏肝解郁 操作 : 水沟用雀啄泻法 ; 神门用平补平泻法 ; 百会 内关 太冲用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医嘱 : 做好心理治疗的工作, 精神辅导, 疏调情志, 保持精神愉快 适度体育锻炼 膻中 期门 : 疏肝解郁行间 侠溪 : 疏肝泻热丰隆 廉泉 : 化痰利咽 精神恍惚, 心神不宁, 多疑易惊, 悲忧善哭, 喜怒无常, 或时时欠伸, 或手舞足蹈等, 舌淡, 脉弦 心神惑乱 ( 脏躁 ) 精神恍惚, 心神不宁 多疑易惊, 悲忧善哭 喜怒无常 或时时欠伸 或手舞足蹈 忧郁不解 心气耗伤, 营血暗亏, 不能奉养心神舌淡, 脉弦 - 为气郁血虚之征象 通里 心俞 : 宁心安神 18

20 多思善疑, 头晕神疲, 心悸胆怯, 失眠健忘, 纳差, 面色不华, 舌淡, 脉细 郁证 心脾两虚 肝肾亏虚 心悸胆怯, 失眠健忘 - 心血不足, 心失所养 头晕神疲, 食少纳呆, 面色不华 - 脾虚气血化源不足 舌淡, 脉细弱 - 心脾气血不足 眩晕耳鸣, 目干畏光, 心悸不安, 五心烦热, 盗汗, 口咽干燥, 舌干少津, 脉细数 眩晕耳鸣, 目干畏光 肝肾阴亏 心悸不安 - 阴虚内热, 扰动心神 五心烦热, 盗汗, 口咽干燥, 舌干少津, 脉细数 - 阴虚内热 心俞 脾俞 : 健脾养心 肝俞 肾俞 : 滋补肝肾 咽部异物哽塞感明显 : 天突 照海 癔症性失明者 : 四白 光明 癔症性失听者 : 听宫 耳门 癔症性失语者 : 廉泉 通里 癔症性瘫痪者 : 上肢加曲池 合谷, 下肢加阳陵泉 隐白 癔症性意识障碍 : 中冲 涌泉 19

21 心悸是患者自觉心中悸动, 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 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 节律发生异常, 均可导致心悸 本病多与失眠 健忘 眩晕 耳鸣等症并存 主症 : 自觉心跳心慌, 时作时息, 并有善惊易恐, 坐卧不安, 甚则不能自主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心悸 心胆虚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水气凌心心脉瘀阻 气短神疲, 惊悸不安, 舌淡, 苔薄, 脉细数 惊悸不安 - 惊则心气乱, 心不藏神 神志不定 - 心胆气虚, 心虚胆怯 气短神疲, 舌淡苔薄, 脉细数 气虚之象 头晕目眩, 纳差乏力, 失眠多梦, 舌淡, 脉细弱 心悸, 失眠多梦 - 心脾两虚, 心神失养 头晕目眩 - 气血虚不能上荣头目 纳差乏力 - 脾虚失运 舌淡, 脉细弱 - 气血虚弱 心悸, 心烦少寐, 头晕目眩, 耳鸣腰酸, 遗精盗汗, 舌红, 脉细 心悸 心烦失眠 - 肾阴不足, 阴火扰动心神 耳鸣腰酸, 遗精 - 肾阴亏虚, 相火妄动 头晕目眩 - 虚阳上扰 手足心热, 盗汗, 舌红苔少, 脉细数 - 阴虚内热 心悸, 胸闷气短, 形寒肢冷, 下肢浮肿, 舌淡, 脉沉细 心悸, 胸闷气短, 恶心吐涎 - 水气内停, 上凌于心 形寒肢冷 - 气阳不达肌表, 失于温煦 小便短少, 下肢浮肿 - 气化不利, 水液内停 舌淡 ( 苔白滑 / 腻 ), 脉沉细 ( 滑 )- 水饮内停之征 心悸心痛时作, 气短乏力, 胸闷, 咳痰, 舌暗, 脉沉细或结代 心悸心痛时作, 气短乏力, 胸闷不舒 - 心脉瘀阻, 心阳被遏, 心脉挛急 舌暗, 脉沉涩 / 结代 - 气滞血瘀之象 20 治法 : 调理心气, 安神定悸 主穴 : 厥阴俞 膻中 内关 郄门 神门绝音神弹袭内关 医嘱 : 心悸重症宜卧床休息, 避免过重体力劳动, 或激烈运动 出現心阳暴脱, 脉微欲绝者, 病势险恶危证, 应紧急送医院治疗 心俞 胆俞 : 镇惊定志, 养心安神 方义 : 心俞 脾俞 : 补益心脾, 心包经内关 郄穴郄门 : 调理心气, 疏导安神定志气血 心经原穴神门 : 宁心安神定悸 心包之背俞厥阴俞 配其募穴膻中 : 调心气, 宁心安神, 调理气机 肾俞 太溪 : 滋阴泻火, 安神定志操作 : 毫针平补平泻法 三焦俞 水分 : 振奋心阳, 化气行水 心俞 膈俞 : 活血化瘀, 理气通络 随症加减 - 善惊 : 大陵 多汗 : 膏肓 烦热 : 劳宫 耳鸣 : 中渚 太溪 浮肿 : 水分 阴陵泉

22 感冒又称伤风 冒风, 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塞 咳嗽 头痛 恶寒发热 全身不适为其特征 由于感邪不同, 体质强弱不一, 证候可表现为风寒 风热两大类, 并有夹湿 夹暑的兼证, 以及体虚感冒的差别 如果病情较重, 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 称为 时行感冒 主症 : 恶寒发热, 头痛, 鼻塞流涕, 脉浮 病名 感冒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恶寒重, 发热轻或不发热, 无汗, 鼻痒喷嚏, 鼻塞声重, 咳痰液清稀, 肢体酸楚, 苔薄白, 脉浮紧 恶寒重发轻, 无汗肢体酸痛 - 风寒朿表, 卫阳被遏, 脉络不和 鼻塞流涕, 咳嗽 - 外邪犯肺, 肺气不宣 痰清稀, 舌苔薄白, 脉浮紧 - 风寒在表 微恶风寒, 发热重, 有汗, 鼻塞浊涕, 咳痰稠或黄, 咽喉肿痛, 口渴, 苔薄黄, 脉浮数 发热重, 恶寒轻, 有汗 - 热郁肌表, 营卫失和 鼻塞涕浊, 咳嗽痰稠黄, 咽喉肿痛 - 风热上扰, 燻蒸鼻窍咽道, 灼液为痰 口渴, 舌红, 苔簿黄, 脉浮数 风热证 治法 : 祛风解表 主穴 : 风池 大椎 太阳 列缺 合谷谷风大太阳烈 方义 : 列缺 合谷 : 太阴 阳明互为表里, 故取手太阴 手阳明经列缺 合谷以祛邪解表 大椎 : 督脉主一身阳气, 灸大椎可通阳散寒, 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 风池 太阳穴 : 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阳维为病苦寒热, 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 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体虚感冒 ( 书里没有症状 ) 操作 : 主穴用毫针泻法 风寒感冒, 大椎行灸 足三里 头痛如裹, 胸闷纳呆, 舌苔白腻, 脉浮濡或滑 法 ; 风热感冒, 大椎行刺络拔罐 配穴中足三 夹湿 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或灸法, 少商 委中用点刺出血法, 余穴用泻法 夹暑 头痛如裹 湿浊上犯清空 胸闷纳呆, 恶心呕吐 - 湿阻中焦, 脾失健运 舌苔白腻, 脉浮濡或滑 - 湿邪在表 汗出不解, 心烦口渴,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 脉数 汗出不解, 心烦口渴, 小便短赤, 舌红, 苔黄, 脉数 - 暑热内扰, 暑热伤津 医嘱 : 宜卧床休息, 多喝水, 饮食清淡, 以助康复 风门 肺俞 : 疏风宣肺散寒 曲池 尺泽 : 清宣热肺 阴陵泉 : 祛湿和中 委中 : 清热解暑 随症加减 - 头痛 : 加印堂 头维 鼻塞 : 加迎香 咽喉疼痛 : 加少商点刺出血 全身酸楚 : 加身柱 21

23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 咳 指有声无痰, 嗽 指有痰无声, 临床一般声痰并见, 故并称咳嗽 根据发病原因, 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 咳嗽是由外邪侵袭引起, 内伤咳嗽则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病名 咳嗽 类别 外感咳嗽 内伤咳嗽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主症 : 咳嗽病程较短, 起病急骤, 或兼有表证 外感风寒 外感风热 咳嗽声重, 咽喉作痒, 咳痰色白 稀薄, 头痛发热, 鼻塞流涕, 形寒无汗, 肢体酸楚, 苔薄白, 脉浮紧 咳嗽声重, 鼻塞流涕, 咽喉作痒 - 肺气壅塞, 肺窍不利 痰白清稀 - 寒痰 形寒无汗, 头痛, 肢体酸楚, 苔薄白, 脉浮紧 - 风寒表证 咳嗽, 咳痰黏稠 色黄, 身热头痛, 汗出恶风, 苔薄黄, 脉浮数 身热头痛, 咳嗽, 口渴 - 风热犯肺, 肺失清粛 痰粘稠, 色黄 - 热邪灼液为热痰 汗出恶风, 苔薄黄, 脉浮数 - 风热犯表证 主症 : 咳嗽起病缓慢, 病程较长, 可兼脏腑功能失调症状 痰湿侵肺 咳嗽痰多 色白 粘稠, 胸脘痞闷, 神疲纳差, 苔白腻, 脉濡滑 咳嗽痰多, 痰白黏 - 痰湿渍肺 胸脘痞闷, 食少纳差, 神疲乏力, 大便时溏 - 痰湿中阻, 脾虚运化失司 苔白腻, 脉濡滑 - 痰湿内盛之征 治法 : 疏风解表, 宣肺止咳 主穴 : 天突 中府 肺俞 列缺 合谷中府天兔飞烈谷 方义 : 天突 : 为任脉穴, 任脉入咽喉, 疏导咽喉及肺系气血, 降气止咳 列缺 合谷 : 肺之原络穴相配, 祛风散邪, 宣肺解表 肺俞 中府 : 肺之背俞募穴相配, 通调肺气, 清肃有权 操作 : 毫针泻法, 风热可疾刺, 风寒留针或针灸并用, 或针后在背部腧穴拔火罐 ( 天突先直刺 0.2 寸, 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 紧靠胸骨后方刺入 1~1.5 寸, 做小幅度提插, 使胸部有针感后, 立即出针, 或将针上提 0.5 寸后, 留针 ) 医嘱 : 见内伤咳嗽 治法 : 肃肺理气, 止咳化痰 主穴 : 天突 肺俞 太渊 三阴交 天太烟伤肺 方义 : 天突 : 降气止咳以治标 三阴交 : 疏肝健脾, 化痰止咳 肺俞 太渊 : 肺俞原穴相配 : 调理肺气 风池 风门 : 疏风散寒 大椎 曲池 : 疏风清热, 咽喉痛 : 少商放血 阴陵泉 丰隆 : 化湿除痰 22

24 咳嗽 内伤咳嗽 肝火灼肺 肺阴亏虚 气逆咳嗽, 引胁作痛, 痰少而黏, 面赤咽干, 苔黄少津, 脉弦数 气逆咳嗽, 面赤咽干, 痰少而粘, 色黄 - 肝火侮肺, 木火灼液 胸胁作痛 - 肝脉布两胁, 上注肺, 脉气不和 苔黄少津, 脉弦数 - 肝火烙伤肺津 操作 : 天突操作同前, 余主穴用毫针平补平泻法, 或加用灸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医嘱 : 注意保暖 慎避风寒 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平时起居作息饮食有度, 适当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干咳, 咳声短, 午后黄昏为剧, 少痰或痰中带血, 潮热盗汗, 形体消瘦, 两颊红赤, 神疲乏力, 舌红少苔, 脉细数 干咳, 咳声短促, 痰少 - 肺阴亏虚, 肺失润泽 痰中带血 - 虚火灼津, 烙伤肺络 形体消瘦, 神疲乏力 - 肺阴不足, 精血输布不致 午后加剧, 潮热盗汗, 两颊红赤, 舌红少苔, 脉细数 - 阴虚火旺 行间 鱼际 : 泻肝火, 清肺热 膏肓 太溪 : 滋阴润肺咯血 : 加孔最 23

25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 临床以呼吸急促, 喉间哮鸣, 甚则张口抬肩, 不能平卧为主症 哮与喘同样会有呼吸急促的表现, 但症状表现略有不同 哮 是呼吸急促, 喉间有哮鸣音 ; 喘 是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正如 医学正传 说 : 大抵哮以声响名, 喘以气息言 临床所见哮必见喘, 喘未必兼哮, 两者每同时举发 病名类别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哮喘 实证 虚证 主症 : 病程短, 哮喘声高气粗, 呼吸深长, 呼出为快, 体质较强, 脉象有力 风寒外袭 ( 风寒喘或寒喘 ) 痰热阻肺 ( 风热喘或热喘 ) 咳嗽喘息, 咳痰稀薄, 形寒无汗, 头痛, 口不渴, 脉浮紧, 苔薄白 咳嗽喘息, 咯痰稀薄 寒痰束肺, 肺气不宣 形寒无汗, 头痛, 口不渴, 苔薄白, 脉浮紧 风寒表证 咳喘, 痰黏, 咳痰不爽, 胸中烦闷, 咳引胸胁作痛, 或见身热口渴, 纳呆, 便秘, 脉滑数, 苔黄腻 咳喘痰粘, 咯痰不爽 痰热阻肺 胸中烦闷, 胸胁作痛, 身热口渴 痰热郁蒸, 气机不畅 身热口渴, 便秘, 舌脉 痰热 24 治法 : 祛邪肃肺, 化痰平喘 主穴 : 肺俞 定喘 膻中 尺泽 列缺飞弹策略定喘 方义 : 列缺 尺泽 : 宣通肺气, 清泻壅肺之邪, 祛邪外出 膻中 肺俞 : 宽胸理气, 舒展气机, 宣肺祛痰 定喘 : 为平喘之效穴 操作 : 毫针泻法 风寒者合用灸法, 定喘穴刺络拔罐 医嘱 : 见虚证 主症 : 病程长, 反复发作或当哮喘间歇期, 哮喘声低气怯, 气息短促, 体质虚弱, 脉象无力 肺气虚 肾气虚 喘促气短, 喉中痰鸣, 语言无力, 吐痰稀薄, 动则汗出, 舌质淡或微红, 脉细数, 或软而无力 喘息气短, 喉中痰鸣 - 肺虚气无所主 语言无力, 咳声低弱, 动则汗出 - 肺气虚弱, 腠理疏松 舌质淡或微红, 脉细数, 或软而无力 - 肺气虚, 气阴不足 治法 : 补益肺肾, 止哮平喘 风池 风门 : 疏散寒邪 曲池 丰隆 : 清热化痰 随症加减 - 风热 : 大椎 曲池 喘甚 : 天突 主穴 : 肺俞 定喘 膏肓 肾俞 太渊 太溪肥婶太太膏定喘 方义 : 肺俞 膏育 : 针灸并用, 补益肺气 肾俞 : 补肾俞以纳肾气 太渊 太溪 : 肺肾原穴配 : 充养肺肾之气 定喘 : 为平喘之效穴 气海 : 补益肺气 气息短促, 动则喘甚, 呼多吸少, 汗出肢冷, 舌淡, 脉沉细 操作 : 定喘用刺络拔罐, 余穴用毫针补法 可酌用灸法或拔火 气息短促, 呼多吸少, 动则喘甚 - 肾不纳气, 气不得续 罐 阴谷 关元 : 肢冷汗出 - 肾阳虚微, 卫阳不固, 四末失于温煦 舌淡, 脉沉细 - 肾阳虚 医嘱 : 注意起居注意保暖, 多休息预防外感 过敏体质者避免培元补肾接触致敏源, 戒烟酒, 避刺激性食物忌生冷之品, 虾蟹鱼腥也 当适宜 平时适当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26 胃痛又称胃脘痛, 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的症状 由于疼痛位近心窝部, 古人又称 心痛 胃心痛 心腹痛 心下痛 等 医学正传 说 : 古方九种心痛, 详其所由, 皆在胃脘而实不再心也 后世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有了明确的区分 胃痛病位在胃, 而及于脾, 与 真心痛 发生于心系之病证有本质的不同, 临床应加以区别 病名 胃痛 类别 实证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主症 : 上腹胃脘部暴痛, 痛势较剧, 痛处拒按, 饥时痛减, 纳后痛增 寒邪犯胃 饮食停滞 肝气犯胃 气滞血瘀 胃痛暴作, 脘腹得温痛减, 遇寒痛增, 恶寒喜暖, 口不渴, 喜热饮, 或伴恶寒, 苔薄白, 脉弦紧 胃痛暴作, 恶寒喜暖 - 寒邪客胃, 胃阳被遏, 气机阻滞 遇寒痛增, 得温痛减, 喜热饮 - 阴寒则凝甚痛增, 寒得阳热则散痛减 恶寒, 苔薄白, 脉弦紧 - 主寒实痛征 胃脘胀滿疼痛, 嗳腐吞酸, 嘈杂不舒, 呕吐或矢气后痛减, 大便不爽, 苔厚腻, 脉滑 胃脘胀滿疼痛 - 饮食停滞, 胃气阻塞, 健运失司 嗳腐吞酸, 嘈杂不舒 - 气机阻滞, 胃气上逆 呕吐矢气后痛减 - 呕吐矢气, 胃气暂通 苔厚腻, 脉滑 - 缩食停滞 胃脘胀痛, 脘痛连胁, 吞酸, 嗳气频频, 胃痛因情志因素诱发, 心烦易怒, 喜太息, 苔薄白, 脉弦 胃脘胀痛, 脘痛连胁 - 肝气郁结, 横逆犯胃 因情志而痛作, 心烦易怒, 嗳气吞酸, 喜太息 - 肝郁气结, 肝胃不和苔薄白, 脉弦 - 肝气郁结 胃痛拒按, 痛有定处, 食后痛甚, 或有呕血黑便, 舌紫暗 或瘀斑, 脉细涩 胃痛拒按, 痛有定处, 痛如针刺 - 血瘀有形内停, 脉络不通 食后痛甚 - 进食促动其瘀 或见呕血黑便 - 瘀血内阻, 血不循经 舌紫暗瘀斑, 脉细涩 - 气滞血瘀 治法 : 和胃止痛 主穴 : 中脘 内关 足三里内关猪中 方义 : 中脘 足三里 - 胃募合配穴法, 和胃气, 理气机, 止胃痛 ; 内关 - 心包络穴, 可宽胸解郁, 行气止痛 操作 : 内关 中脘用泻法, 足三里平补平泻法, 寒气凝滞 脾胃虚寒者, 可用灸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疼痛发作时, 足三里持续行针 1~3 分钟, 直到痛止或缓解 医嘱 : 1. 平时注意饮食规律, 飢飽有常, 舒畅情志 ; 2. 忌食刺激或寒凉食物 胃俞 神厥 : 温胃散寒 梁门 天枢 : 消食导滞 胃俞 太冲 : 疏肝和胃 膈俞 膻中 : 行气活血 25

27 主症 : 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 痛处喜按, 空腹痛甚, 纳后痛减 胃痛 虚证 脾胃虚寒 胃阴不足 胃痛隐隐, 喜暖, 空腹痛甚, 得食痛减, 泛吐清水, 神疲乏力, 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 舌淡苔薄, 脉虚弱, 或迟缓 胃痛隐隐, 喜暖喜按 - 胃寒得温暖而散, 胃按得气而行 空腹痛甚, 得食痛减 - 空腹胃虚更甚, 胃得食产热助运 泛吐清水, 大便溏薄 - 脾胃虚寒, 健运无权, 水饮上逆, 下渗肠间 神疲乏力, 手足不温 - 脾胃虚寒, 形神四肢失其温养 舌淡苔薄, 脉虚弱或迟缓 - 虚寒之象 胃脘灼热隐痛, 似饥而不欲食, 口燥咽干, 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 脉弦或细数 胃脘灼热隐痛 - 胃痛日久, 胃中郁热, 胃失润养 似饥而不欲食 - 胃热消谷则似饥, 胃虚失纳则不欲食 口燥咽干 - 胃阴津少, 无以上承, 大便干结 - 胃液虚耗, 无以下溉, 肠道失润 舌红少津, 脉细数 - 阴虚内热 治法 : 和胃止痛 主穴 : 中脘 内关 足三里内关猪中 方义 : 中脘 足三里 - 胃募合配穴法, 和胃气, 理气机, 止胃痛 ; 内关 - 宽胸解郁, 行气止痛 操作 : 内关 中院用泻法, 足三里平补平泻法, 脾胃虚寒, 可用灸法 配穴用补法操作 疼痛发作时, 足三里持续行针 1~3 分钟, 直到痛止或缓解 医嘱 :1. 平时注意饮食规律, 飢飽有常, 舒畅情志 ; 2. 忌食刺激或寒凉食物 神厥 气海 脾俞 : 温中健脾 胃俞 太溪 三阴交 : 滋养胃阴 26

28 呕吐为临床常见病证, 可单独为患, 亦可见于多种疾病 古代文献以有声有物谓之呕, 有物无声谓之吐, 有声无物谓之干呕 两者常同时出现, 故称呕吐 病名类别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主症 : 发病急, 呕吐量多, 吐出物多酸臭味, 或伴寒热 治法 : 和胃降逆 理气止呕 呕吐 实证 寒邪客胃 热邪内蕴 肝气犯胃 痰饮内阻 突发呕吐, 呕吐清水痰涎, 食久乃吐, 大便溏薄, 胸脘痞闷, 喜暖畏寒, 头身疼痛, 或有寒热, 苔白, 脉迟 发热恶寒, 头身痛, 喜暖畏寒 寒邪外侵, 抑遏阳气 呕吐清水痰涎 寒邪内扰, 胃气痰涎上逆 胸脘痞闷, 食久乃吐, 大便溏 寒邪客胃, 胃失和降, 脾失健运 苔白, 脉迟 - 为寒象 食入即吐, 呕吐酸苦热臭, 大便燥结, 口干而渴, 喜寒恶热, 苔黄, 脉数 食入即吐, 呕吐酸苦热臭 胃中蕴热, 胃失和降 大便燥结, 口干渴, 喜寒恶热 邪热伤津, 大肠干枯 苔黄, 脉数 - 为里热征 呕吐在精神受刺激时发作, 吞酸, 嗳气频作, 平素多烦善怒, 苔薄白, 脉弦 呕吐因精情刺激 - 肝气横逆, 木气乘土, 胃失和降 吞酸, 嗳气频作 - 肝胃不和 平素多烦善怒, 苔薄白, 脉弦 肝失条达 呕吐清水痰涎, 脘闷纳差, 头眩心悸, 苔白腻, 脉滑 呕吐清水痰涎, 脘闷纳差 - 水饮内停, 胃气不降, 胃不受纳 头眩心悸 - 水饮上犯, 清阳之气不展 苔白腻, 脉滑 - 痰饮内停 主穴 : 中脘 胃俞 内关 足三里内关猪胃中 方义 : 中脘 胃俞 - 俞募相配, 理气和胃止呕内关 - 宽胸利气, 降逆止呕足三里 - 疏理胃肠气机, 通降胃气 操作 : 足三里平补平泻法, 内关 中院用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虚寒者, 加用艾灸 呕吐发作时, 可在内关穴行强刺激并持续运针 1~3 分钟 肠鸣 - 脾俞 大肠俞 泛酸干呕 - 建里 公孙 医嘱 : 注意饮食调节, 保持情绪稳定 忌生冷寒或辛热肥腻之物 上脘 公孙 : 理气止呕 商阳 内庭, 或金津 玉液点刺出血 : 清胃肠腑热 肝俞 太冲 : 疏肝理气 膻中 丰隆 : 理气化痰 随症加减 - 食滞 : 梁门 天枢 主症 : 病程较长, 发病较缓, 时作时止, 吐出物不多, 腐臭味不甚 虚证 脾胃虚寒 饮食不慎, 呕吐即易发, 时作时止, 纳差便溏, 面色㿠白, 倦怠乏力, 舌淡, 苔薄白, 脉弱无力 饮食不慎, 即发呕吐易, 时作时止 - 脾胃虚寒, 水谷腐熟运化不及 纳差便溏, 面色㿠白, 倦怠乏力 - 脾虚运化失常, 气血不布 舌淡, 苔薄白, 脉弱无力 - 气虚之征 脾俞 神阙 : 温中健脾 27

29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 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 可见于多种脏腑疾患, 如痢疾 泄泻 肠痈 妇科经带等病证 腹部内有肝 胆 脾 胃 肾 大小肠 膀胱等脏腑, 体表为足阳明 足少阳 足三阴经 冲任 带脉所过, 若外邪侵袭, 或内有所伤, 以致上述经脉气血受阻, 或气血不足以温养钧能导致腹痛 病名类别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腹痛 急性腹痛 慢性腹痛 主症 : 胃脘以下 耻骨以上部位疼痛, 发病急骤, 痛势剧烈, 多为实证 寒邪内积 28 治法 : 通调腑气, 缓急止痛 腹痛暴急, 喜温怕冷, 得温痛减, 遇冷痛甚, 腹胀肠鸣, 大便自可或溏, 四肢欠温, 口不渴, 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 脉沉紧 主穴 : 下脘 关元 天枢 足三里 神厥 ( 灸 ) 公孙: 腹痛暴急, 四肢欠温, 得温散寒痛减, 遇冷寒凝痛甚 - 寒邪内积, 阳气不运, 气血太冲天猪下冲关元温中散寒 被遏 大便自可 - 中阳未伤, 运化正常 ; 便溏 - 中阳不足, 运化不健 口不渴, 小便清常 - 里寒无热 方义 : 腹痛拒按, 胀满不舒, 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 烦渴欲饮, 汗出, 小便短赤, 舌红, 天枢 关元 - 大小肠之募 - 调理肠腑苔黄腻, 脉濡数 气机 ; 下脘 足三里 - 肚腹三里留, 调理胃气止痛 ; 太冲 - 疏肝理气, 通则不痛 湿热壅滞腹痛拒按, 胀满不舒, 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 - 湿热内结, 气机壅滞, 腑气不通 阴陵泉 内庭 : 清烦渴欲饮 - 湿热耗伤津液 湿热通腑气汗出 - 热迫津液外泄 小便短赤 - 湿热下注 舌红, 苔黄腻, 脉濡数 - 湿热征 操作 : 脘腹胀闷或痛, 攻窜, 痛引少腹, 得嗳气或矢气则痛减, 恼怒加剧, 舌紫暗 或有主穴关元虚证用补法, 实证用平补平瘀点, 脉弦涩 泻法 ; 太冲用泻法, 其余主穴用平补气滞血瘀脘腹胀闷或痛, 攻窜, 痛引少腹 - 气滞血瘀, 气机阻滞不通 平泻法 膻中 血海 : 行气嗳气 矢气脘腹胀闷痛减 - 嗳气或矢气后, 气机稍得疏通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 寒证可用艾活血恼怒胃胀闷痛加剧 - 恼怒气郁更甚 灸 舌紫暗, 有瘀点, 脉弦涩 - 内有瘀血 腹痛发作时, 足三里持续强刺激 1~ 3 分钟 主症 : 病程较长, 腹痛缠绵, 多为虚证, 或虚实兼夹 脾阳不振 腹痛缠绵, 时作时止, 饥饿劳累后加剧, 腹痛喜按, 大便溏薄, 神疲怯冷, 舌谈, 医嘱 :1. 平时注意饮食规律忌过食刺苔薄白, 脉沉细 激性成生冷之品, 飢饱有常 2. 调中舒畅情志, 急腹痛症应转色医院治疗 腹痛缠绵, 时作时止, 腹痛喜按, 喜热恶冷 - 脾阳不振, 内失温养 腹痛劳累饥饿加剧 - 伤正助邪, 腹痛加剧 神疲气短, 怯冷 - 中阳不足, 卫阳不固 大便溏薄 - 脾阳不振, 运化无权 舌谈, 苔薄白, 脉沉细 - 虚寒之象 脾俞 肾俞 : 温中健脾

30 泄泻即腹泻, 是指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 或泻出如水样 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 泄, 大便如水注者称为 泻 临床可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两类 病名类别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主症 : 发病势急, 病程短, 大便次数显著增多, 小便减少 泄泻 急性泄泻 寒湿型 湿热型 饮食停滞 大便清稀, 水谷相混, 肠鸣腹痛, 身寒喜温, 口不渴, 舌淡, 苔白滑, 脉迟 大便清稀, 水谷相杂, 腹痛肠鸣 - 寒湿滞留肠道, 传导失司 身寒温喜 - 寒湿内盛, 阳气被遏, 温热可散寒湿 口不渴, 舌淡, 苔白滑, 脉迟 - 寒湿之象 腹痛, 大便稀粘, 肛门灼热, 口渴喜冷饮, 小便短赤, 舌红, 苔黄腻, 脉濡数 腹痛, 大便稀粘, 肛门灼热 - 胃肠湿热互结, 传化失常 口渴喜冷饮, 小便短赤, 舌红, 苔黄腻, 脉濡数 - 湿热之象 腹痛肠鸣, 大便恶臭, 泻后痛减, 泻下伴有不消化食物, 嗳腐吞酸, 不思饮食, 舌苔垢浊 或厚腻, 脉滑 腹痛肠呜, 嗳腐吞酸, 不思饮食 - 饮食停积, 阻滞胃肠, 传化失常, 浊气上逆 泻下粪便恶臭, 伴有不消化食物 - 饮食停滞, 宿食不化 泻后痛减 - 泻后积滞腐浊外泄 舌苔垢浊, 或厚腻, 脉滑 - 饮食停滞不化之征 治法 : 除湿导滞, 通调腑气 主穴 : 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水分天上阴陵巨细分 方义 : 天枢 上巨虚 - 募合配调理大肠气机, 运化湿滞 ; 阴陵泉 - 健脾化湿 ; 水分 - 利小便而实大便 操作 : 毫针泻法 寒湿加神阙用隔姜灸法, 湿热加内庭 ; 饮食停滞加中脘 医嘱 : 见慢性泄泻 神厥 ( 灸 ): 散寒化湿 内庭 : 清热利湿 中脘 : 谓理胃气, 消食导滞 主症 : 发病势缓, 病程较长, 多由急性泄泻演变而来, 便泻次数较少 治法 : 健脾温肾, 固本止泻 配穴 慢性泄泻 脾虚型 肝郁型 肾阳虚 腹胀肠鸣, 大便溏薄, 面色萎黄, 神疲肢软, 舌淡, 脉细弱 腹胀肠鸣, 大便溏薄 - 脾虚水谷失运 面色萎黄, 神疲, 怠倦乏力 - 脾气虚, 气血化源不足 舌淡, 苔簿或白, 脉细弱 - 脾气虚弱 腹痛泄泻与情志有关, 胸胁胀闷, 舌淡红, 脉弦 抑郁恼怒紧张时腹痛腹泻 - 肝气抑郁, 横逆侮脾, 脾失健运 胸胁胀闷, 舌脉弦 - 肝郁气滞 黎明前腹痛, 肠鸣即泻, 泻后痛减, 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舌淡, 苔白, 脉沉细 黎明前腹痛, 肠鸣泄泻 - 黎明前阳气微弱, 阴寒较盛, 肾阳虚衰, 脾失温煦 泻后痛减 - 阴寒隨泻消散 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 肾阳不足, 腰府四末, 失于温煦 舌淡, 苔白, 脉沉细 - 主虚寒之证 主穴 : 神阙 天枢 足三里 公孙天阙猪公 方义 : 神阙 - 温补元阳, 固本止泻 ; 天枢 - 大肠募穴, 调理肠胃气机 ; 足三里 公孙 - 健脾益胃 操作 : 神阙用灸法 ; 天枢用平补平泻法 ; 足三里 公孙用补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医嘱 :1. 饮食有节, 注意卫生, 舒畅情志, 慎起居避风寒受感 泄泻严重脱水者, 急送医院输液治疗 脾俞 太白 : 健脾益气 肝俞 太冲 : 疏肝理气解郁 肾俞 命门 : 温补肾阳 29

31 痢疾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以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 痢下赤白脓血为主症 一般分为湿热痢 寒湿痢 疫毒痢 噤口痢 休息痢 5 种类型 主症 : 大便次数增多, 粪中带有粘液脓血, 腹痛, 里急后重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痢疾 湿热痢寒湿痢疫毒痢休息痢噤口痢 下痢赤白相杂, 肛门灼热, 小便短赤, 或恶寒发热, 心烦, 口渴,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腹痛腹泻, 心烦口渴, 里急后重 - 湿热壅滞, 气机不畅 恶寒发热, 肛门灼热, 下赤白脓血 - 湿热熏灼, 肠道脉络受损, 化为脓血 小便短赤 - 湿热下注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 湿热证 痢下赤白粘冻, 或纯为白冻, 胃脘痞闷, 喜暖畏寒, 头身困重, 苔白腻, 脉濡缓 喜暖畏寒, 下痢白多赤少, 或纯为白冻 - 寒湿阴邪, 留滞肠中, 气机阻滞 胃脘痞闷, 头身困重 - 寒湿中阻, 脾失健运四旁 苔白腻, 脉濡滑 - 寒湿之征 30 治法 : 清热化湿, 通肠导滞 主穴 : 天枢 关元 上巨虚 合谷上巨细合关元 方义 : 天枢, 关元, 合谷 - 大小肠募原配, 通调肠腑气血, 理气化滞, 血行则脓血自愈, 气调则后重自除 上巨虚 - 大肠下合穴, 合治内腑, 清化肠道湿热, 止痢 发病急骤, 腹痛剧烈, 痢下脓血, 里急后重甚, 壮热口渴, 烦躁不安, 甚则神昏 痉厥, 舌红绛, 苔黄燥, 脉滑数 操作 : 发病急骤 - 疫毒邪热, 伤人最速 腹痛剧烈, 里急后重甚, 下痢脓血 - 疫毒熏灼, 肠关元用平补平泻法 ; 其余主穴用泻法 络受损 急性痢疾者, 每日治疗 2 次, 每次留针壮热口渴, 烦躁不安, 神昏痉厥 - 热盛伤津, 内扰心营, 热盛动风 舌红绎, 苔黄 30 分钟 燥, 脉滑数 - 热毒炽盛 寒湿痢 休息痢及久痢脱肛者, 可配合艾灸 ; 痢下时发时止, 日久不愈, 发则下痢脓血或粘液, 临厕腹痛里急, 饮食减少, 神疲乏疫毒痢壮热神昏痉厥, 大椎 十宣点刺力, 畏寒, 舌淡, 苔腻, 脉濡软或虚数 出血 下痢日久, 时发时止, 下痢脓血, 或粘液, 腹痛里急 - 正虚久痢脱肛, 正虚邪恋, 寒热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夹杂, 缠绵不愈 饮食减少, 神疲乏力, 畏寒 - 脾胃虚弱, 健运失常, 中阳不足 舌淡, 苔腻, 脉濡软或虚数 - 湿热未尽, 正气虚弱 下痢赤白, 里急后重, 呕恶口噤不能食, 食入即吐, 舌苔干燥 黄腻, 脉濡数 下痢赤白, 日数十次, 里急后重 - 湿热蕴结, 肠络受损 呕恶不能食, 食入即吐 - 湿热蕴结, 气机不和, 脾胃失其升降 舌苔干燥 黄腻, 脉濡数 - 湿热不清, 胃津已伤 医嘱 : 1. 痢疾具传染性, 病人应进行隔离, 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処理 2. 注意休息, 补充水分, 宜进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 3. 中毒性菌痢病情急暴险恶, 应送院抢救 天 阴陵泉 曲池 : 清热化湿 中脘 阴陵泉 : 和中化湿 大椎 中冲 十宣 : 泻热解毒 脾俞 肾俞 : 温肾补脾助运 内关 中脘 : 和胃降浊, 止呕 随症加减 - 久利脱肛 : 百会 长强

32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 粪质干燥 坚硬 排便艰涩难下, 常常数日一行, 甚至非用泻药 栓剂或灌肠不能排便 主症 : 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艰涩困难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便秘 热祕 ( 热邪壅盛 ) 气秘 气虚便秘 血虚便秘 阳虚阴寒内盛 ( 冷秘 ) 大便干结, 腹胀腹痛, 身热, 口干口臭, 喜冷饮, 舌红, 苔黄, 或黄燥, 脉数 大便干结, 腹胀 腹痛 - 肠胃积热, 耗伤津液, 腑气不通 身热, 口干口臭, 喜冷饮 - 阳明腑热, 燻蒸于上, 热盛伤津 舌红, 苔黄, 或黄燥, 脉数 - 邪热壅盛 欲便不得, 嗳气频作, 胸胁痞满, 腹中胀痛, 纳食减少, 舌苔薄腻, 脉弦 大便秘结, 欲便不得 - 情志失和, 肝脾气机郁滞, 传导失常 嗳气频作, 胸胁痞满 - 气机郁滞, 腑气不下, 气逆于上 腹中胀痛, 纳食减少 - 槽粕内停, 肠胃气阻, 脾气不运 舌苔薄腻, 脉弦 - 肝胃不和 虽有便意, 临厕努挣乏力, 挣则汗出气短, 便后疲乏, 大便并不干硬, 面色㿠白, 神疲气怯, 舌淡嫩, 苔薄, 脉虚细 虽有便意, 临厕努挣乏力, 挣则汗出短气, 便后疲乏, 大便并不干硬 -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气虚, 腠理不固, 大肠传送无力 面色㿠白, 神疲气怯 - 脾气虚, 化源不足 舌淡嫩, 苔薄白, 脉细 - 脾肺气虚 大便秘结, 面色无华, 头晕, 心悸, 唇舌色淡, 脉细 大便秘结 - 血虚津少, 大肠干枯失润 面色无华, 头晕 - 血虚不能上荣头窍 心悸 - 阴血不足, 心失所养 唇舌色淡, 脉细 - 血虚之征 大便艰涩, 排出困难, 腹中冷痛, 面色㿠白, 四肢不温, 畏寒喜暖, 腰膝冷痛, 小便清长, 舌淡, 苔白, 脉沉迟 大便艰涩, 排出困难, 腹中冷痛 - 气阳虚衰, 寒自内生, 凝滞肠道, 传送无力 面色㿠白, 四肢不温, 畏寒喜暖 - 阴寒内盛, 气阳不展 腰膝冷痛, 小便清长 - 肾阳虚, 温煦固摄无权 舌淡, 苔白, 脉沉迟 - 阳虚内寒 治法 : 调理肠胃, 行滞通便 主穴 : 大肠俞 天枢 支沟 归来 上巨虚天狗归来常赏菊 方义 : 大肠俞 天枢 - 俞募配, 疏通大肠腑气, 腑气得通, 大肠传导复常, 便秘可除 支沟 - 宣通三焦气机, 通畅肠腑 ; 水道 归来 上巨虚 - 调理肠胃, 行滞通便 操作 : 毫针刺, 主穴用泻法 配穴用虚补实泻法, 阳虚神阙, 关元用灸法 医嘱 : 1. 平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多食粗纤维食物 蔬菜水果 核桃 黑芝麻等 2. 忌辛辣烟酒刺激性食物 3. 保持心情舒畅, 坚持体育运动锻 炼增强体质 合谷 内庭 : 清泻阳明腑热 太冲 中脘 : 疏肝行气导滞 脾俞 气海 : 益气助运, 行滞通便 足三里 三阴交 : 养血润燥 神阙, 关元 : 温阳通便 31

33 癃闭是指排尿困难, 点滴而下, 甚至小便闭塞不通的病证 癃 是指小便不利, 点滴而下, 病势较缓 ; 闭 是指小便不通, 欲溲不下, 病势较急 癃与闭 虽有区别, 但都是指排尿困难, 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故常合称癃闭 病名 类别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癃闭 实证 主症 : 发病急, 小便闭塞不通, 努责无效, 小腹胀急而痛, 烦躁口渴, 舌质红, 苔黄腻 湿热内蕴 肺热壅盛 肝郁气滞 瘀血阻滞 小便不通, 或 ( 量少短赤灼热 ), 口渴不欲饮, 或大便不畅, 舌红, 苔黄腻, 脉数 小便不通, 或量少, 短赤灼热 - 湿热蕴聚膀胱, 气化不利 小腹胀痛 - 湿热互结, 气滞下焦, 膀胱不利 口渴不欲饮, 大便不畅 - 温热内盛, 津液不布 舌红, 苔黄腻, 脉数 - 湿热证 小便闭塞不通, 呼吸急促, 咽干咳嗽, 舌红, 苔黄, 脉数 小便闭塞不通, 或点滴不爽 - 热壅于肺, 肺气不降, 水道不利 ; 呼吸急促, 咽干咳嗽 - 肺热壅盛, 肺失肃降, 津液不布 ; 舌红, 苔薄黄, 脉数 - 邪热壅盛 小便闭塞不通, 多烦善怒, 胁腹胀满, 舌红, 苔黄, 脉弦 小便不通 或通而不爽 - 肝气抑郁, 三焦气机不利, 水道通调受阻 多烦易怒, 胁腹胀满, 舌红, 苔黄, 脉弦 - 肝气郁滞化热之象 小便不通, 有外伤或损伤病史, 小腹满痛, 舌紫暗或有瘀点, 脉涩 小便点滴而下 阻塞不通, 小腹胀满痛 - 外伤或手术, 膀胱脉络受损, 瘀血败精瘀结, 阻塞于膀胱, 水道不利 舌紫暗, 有瘀点, 脉涩 - 气滞血瘀之征 治法 : 清热利湿, 行气活血 主穴 : 中极 膀胱俞 秩边 阴陵泉三阴交 ( 阴陵边膀胱中计三英娇 ) 方义 : 中极 膀胱俞 : 俞募配穴, 促进气化 秩边 : 疏导膀胱气机 三阴交 : 通调足三阴经气血, 消除瘀滞 阴陵泉 : 清热利湿, 通利小便 操作 : 毫针泻法 秩边穴用芒针深刺 2.5~ 3 寸, 以针感向会阴部放射为度 针刺中极等下腹部穴位之前, 应先检查膀胱的膨胀程度, 以便决定针刺的方向 角度和深度, 不能直刺者, 则向下斜刺或透刺, 使针感能到达会阴并引起小腹收缩 抽动为佳 每日 1~3 次 曲池 委阳 : 清利湿热 肺俞 尺泽 : 清泻肺热 肝俞 太冲 : 舒肝理气, 利水道 曲骨 血海 : 行气活血 32

34 发病缓, 小便滴沥不爽, 排出无力, 甚则点滴不通, 精神疲惫, 舌质淡, 脉沉细而弱 治法 : 温补脾肾, 益气启闭 癃闭 虚证 脾气虚弱 肾阳虚 欲小便而不得出, 伴气短纳差, 大便不坚, 小腹坠胀, 舌淡, 苔白, 脉细弱 小便不得出, 量小而不爽利 - 脾肺气虚, 水道不利, 浊阴不降 小腹坠胀, 气短声低 - 中气下陷, 提升无力 神疲乏力, 纳差, 大便不坚 - 脾虚运化不足 舌淡, 苔白, 脉细弱 - 脾气虚之象 面色皖白, 神气怯弱, 腰膝酸软, 畏寒乏力, 舌淡, 苔白, 脉沉细无力 神气怯弱, 小便不通, 点滴排出无力 - 肾阳亏虚, 命门火衰, 气化无权 腰膝酸软, 面色㿠白, 畏寒乏力 - 腰为肾之府, 肾阳虚温养失职 舌淡, 苔白, 脉沉细无力 - 元气虚惫之征 主穴 : 关元 膀胱俞 脾俞 肾俞 秩边 ( 官员审批膀胱边 ) 方义 : 秩边 膀胱俞 : 疏导膀胱气机 关元 : 温补下元, 鼓舞膀胱气化 脾俞 肾俞 : 补益脾肾 操作 : 秩边用泻法, 操作同上 ; 其余主穴用毫针补法, 亦可用温针灸, 每日 1~2 次 配穴用补法 医嘱 : 平时多喝水, 保特每日正常排尿量 2500~3000ML, 尿瀦溜严重应紧急送医院导尿, 以防尿毒证 气海 足三里 : 益气启闭利尿 阴谷 太溪 : 补益肾气利小便无尿意或无力排尿 : 加气海 曲骨 随症加减 : 无尿意或无力排尿 : 加气海 曲骨 33

35 阳痿是指青壮年时期, 由于虚损 惊恐或湿热等原因, 使宗筋失养而弛纵, 引起阴茎痿弱不起, 临房举而不坚的病证 主症 : 阳事不举, 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 病名 阳痿 类别 虚证 实证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肾阳不足 肾阴亏虚 心脾两虚 湿热下注 阴茎勃起困难, 时有滑精, 头晕耳鸣, 心悸气短, 面色恍白, 腰酸乏力, 畏寒肢冷, 舌淡白, 脉细弱 ( 摘录白内科学 ) 肾阳不足, 肾失作强, 宗筋弛纵, 阳事不举 阴茎勃起困难, 时有遗精, 腰酸膝软, 头晕耳鸣, 两颧潮红, 手足心热, 咽干, 潮热盗汗, 舌红少苔, 脉细数 ( 摘录白内科学 ) 肾阴亏虚, 精血不足, 肾失作强, 宗筋失养, 弛纵不举而致阳痿 阳痿主症兼 : 面色恍白, 心悸气短, 失眠多梦, 腹胀纳呆, 大便溏薄, 舌淡白, 脉细弱 ( 摘录白内科学 ) 心脾气血两虚, 血脉不充, 宗筋失养, 弛纵而致阳痿 阴茎勃起不坚, 时间短暂, 每多早泄, 阴囊潮湿 燥臭, 小便黄赤, 舌苔黄腻, 脉濡数 ( 摘录白内科学 ) 阴茎勃起不坚, 时间短暂, 每多早泄, 阴囊潮湿, 燥臭 - 湿热下注肝经, 宗筋经络失畅小便黄赤 - 湿热下注膀胱舌苔黄腻, 脉濡数 - 为湿热之象 气滞血瘀 ( 书里没有症状 ) 惊恐伤肾 ( 书里没有症状 ) 治法 : 补益肾气 主穴 : 关元 肾俞 三阴交官员审三阴 方义 : 关元 : 为元气所存之处, 补之使真元得充, 恢复肾之作强功能 三阴交 : 为足三阴经交会穴, 补益肝肾, 健运脾土 肾俞 : 培补肾气 操作 : 主穴用毫针补法, 可用灸 ; 针刺关元针尖略向下斜刺, 使针感向前阴放散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医嘱 : 1. 消除心理紧张压力, 配合精神疏导 2. 调摄营养, 从事健康体育治动增强体质 3. 房劳有度 命门 腰阳关 : 温补阳肾 膏肓 太溪 : 滋补肾阴 心俞 脾俞 足三里 : 补益心脾气血 中极 阴陵泉 : 清热利湿 膈俞 血海 太冲 : 理气话血化瘀 志室 胆俞 : 安神定志 随症加减 - 失眠或多梦 : 加内关 神门 心俞 食欲不振 : 加中脘 足三里 腰膝酸软 : 加志室 阳陵泉 34

36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而出的病证 因梦而遗者, 称 梦遗, 无梦或在清醒时精液自流泄者, 称 滑精 梦遗多因相火妄动扰精, 滑精多为肾虚精关不固所致 主症 : 每周两次以上, 或一日数次, 在睡梦中发生遗泄, 或在清醒时精自滑出, 并有头昏 耳鸣 精神萎靡 腰酸腿软等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遗精 心肾不交 湿热下注 肾精亏损 少寐多梦, 梦则遗精, 心中烦热, 善恐健忘, 小便短赤, 精神不振, 体倦乏力, 头晕目眩, 心悸, 口干, 舌红, 脉细数 少寐多梦, 梦则遗精, 心中烦热, 心悸 - 君相火动, 扰动精室, 心神失守 精神不振, 体倦乏力,- 肾精不足, 精不养神, 体失奉养 头晕目眩, 善恐健忘, 腰酸腿软 - 肾虚腰府 头窍失养 小便短赤 - 心火移热小肠 口干, 舌红, 脉细数 - 阴虚火旺 遗精频作, 或尿时少量精液外流, 小便热赤混浊, 或尿涩不爽, 口苦或渴, 心烦少寐, 口舌生疮, 大便臭溏, 后重不爽, 脘腹痞闷, 恶心, 苔黄腻, 脉濡数 遗精频作, 或尿时精液外流 - 湿热下注, 扰动精室 小便热赤混浊, 尿涩不爽 - 膀胱湿热, 分利失职 口苦或渴, 心烦少寐, 口舌生疮 - 湿热内蕴, 热扰心神 脘腹痞闷, 恶心, 大便臭溏, 后重不爽 - 湿热中阻, 传化失常 舌苔黄腻, 脉濡数 - 湿热之象 遗精频作, 甚至滑精, 头晕目眩, 面色少华, 耳鸣健忘, 失眠, 畏寒肢冷, 舌淡, 苔薄, 脉沉细 遗精频作, 甚至滑精 - 肾虚封藏不固 畏寒肢冷 - 肾阳虚失于温煦 头晕目眩, 面色少华, 健忘, 失眠, 耳鸣 - 阴精不足, 无以上奉, 脑窍失养 舌淡, 苔薄, 脉沉细 - 虚象 治法 : 益肾固摄 主穴 : 关元 志室 三阴交官员治三阴 方义 : 关元 : 为人体元气的根本, 用以振奋肾气 三阴交 : 足三阴经之交会穴, 补益肝肾 志室 : 又名精宫, 固精收涩止遗 操作 : 主穴用补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 毫针操作 失眠 : 加百会 神门 头昏 : 加百会 风池 自汗 : 加阴郄 足三里 少气 : 加肺俞 肾俞 医嘱 : 消除心理负担, 克服诱发因素, 建立良好生活习惯, 坚持适当体育锻炼 心俞 肾俞 神门 : 交通心神 中极 阴陵泉 : 清热利湿 肾俞 太溪 : 滋肾益精 35

37 消渴是以多饮 多食 多尿 形体消瘦, 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 病变脏腑主要在肺 胃 肾, 又以肾为关键 本病病机以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两者又往互为因果, 病初以燥热为主, 继则阴虚燥热互见, 病久则以阴虚为主 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症状不同, 病变轻重程度不同, 可分为上 中 下三消 病变脏腑各有侧重, 上消属肺燥, 中消属胃热, 下消属肾虚, 亦可肺燥 胃热 肾虚三焦同病 主症 : 多饮 多食 多尿, 形体消瘦, 或尿有甜味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上消肺热津伤 烦渴多饮, 口干舌燥, 尿量频多, 舌边尖红, 苔薄黄, 脉洪数 烦渴多饮, 口干舌燥 - 肺热炽盛, 耗液伤津 尿量频多 - 燥热伤肺, 治节失职, 水不化津, 直趋于下 舌红, 薄黄, 脉洪数 - 肺热炽盛 治法 : 清热润燥, 养阴生津 主穴 : 胰俞 肺俞 脾俞 肾俞 三阴交 太溪姨太审批废三阴 太渊 少府 : 清肺润燥 消渴 中消胃热炽盛 下消肾阴亏虚 阴阳两虚 多食善饥, 口渴尿多, 形体消瘦, 大便干燥, 苔黄, 脉滑实有力, 多食善饥 - 胃火炽盛, 腐熟力强 形体消瘦, 皮肤干燥 - 热耗津血, 肌肉失养 口渴尿多 - 水不化津, 直趋于下 大便干结 - 胃热大肠失润 苔黄, 脉滑实有力 - 胃热炽盛伤津 尿频尿多, 混浊如膏脂, 或尿甜, 腰膝酸软, 乏力, 头晕耳鸣, 口干唇燥, 皮肤干燥 瘙痒, 舌红, 苔少, 脉细数 尿频尿多, 混浊如膏脂, 尿有甜味 - 肾失固摄, 水谷精微下注 腰膝酸软乏力, 头晕耳鸣 - 腰膝头窍失养 尿频量多 - 肾虚小便失约 口唇干燥, 皮肤干痒 - 阴液不足, 唇咽肌肤, 失其润泽 舌红苔少, 脉细数 - 阴虚热象之征 小便频数, 混浊如膏, 甚至饮一搜一, 面容憔悴, 耳轮干枯, 腰膝酸软, 四肢欠温, 畏寒怕冷, 阳痰或月经不调, 舌淡, 苔白而干, 脉沉细无力 小便频数, 混烛如膏, 饮一溲一 : 肾失封藏, 收摄无权 面容憔悴, 耳轮干枯, 腰膝酸软 - 肾精亏虚, 失于荣润 四肢欠温, 畏寒怕冷, 阳痿, 月经不调 - 肾阳亏虚, 命门火衰, 肾阴不足, 冲任亏虚 舌淡苔白, 脉沉细无力 - 里虚证 方义 : 胰俞 : 为奇穴, 是治疗消渴本病的经验效穴 肺俞 : 培补肺阴 肾俞 太溪 : 滋补肾阴 三阴交 : 滋补肝脾肾 脾俞 : 健脾而促进津液的化生 操作 : 主穴用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消渴病患者, 皮肤易感染, 针刺注意严格消毒, 防止感染 医嘱 : 1. 控制饮食, 多食粗粮和蔬菜, 节制肥甘厚味和面食, 严禁烟酒 2. 保持精神的调畅, 避免过度劳累, 节制房劳 3. 注意保暖, 防止感冒, 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随症加减 :1. 烦渴 口干舌燥 : 加廉泉 承浆或金津 玉液 2. 多食善饥 : 加合谷 上巨虚 丰隆 中脘 3. 便秘 : 加天枢 腹结 足三里 4. 多尿 盗汗 : 加复溜 关元 5. 视物模糊 : 加头维 光明 头晕 : 加百会 上星 6. 上肢疼痛或麻木 : 加肩髃 曲池 合谷 下肢疼痛或麻木 : 加风市 阳陵泉 解溪 7. 皮肤瘙痒 : 加风池 曲池 血海 内庭 地机 : 清胃养阴增液 复溜 太冲 : 滋阴固肾 关元 命门 : 温阳固摄 36

38 第三节 : 妇儿科病证 月经不调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 广义的月经不调, 泛指一切月经病 ; 狭义的月经不调仅仅指月经的周期 经量 经质出现异常改变, 并伴有其他症状 本篇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介绍, 而经期的异常往往会伴有经量 经色 经质的异常, 临证时当全面分析 月经不调可分为月经先期 ( 经早 ) 月经后期 ( 经迟 ); 月经先后无定期 ( 经乱 ) 病名 月经不调 类别 月经先期 - 经早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主症 : 月经周期提前 7 天以上, 甚至 10 余日一行 实热 虚热 气虚 月经先期, 经量多 色深红或紫 质粘稠 面红口干, 心胸烦热, 小便短赤, 大便干燥, 舌红, 苔黄, 脉数 月经先期, 经量多 色深红 质粘稠 - 胞脉血热, 煎灼经血, 迫血妄行 面红口干, 心胸烦热, 小便短赤, 大便干燥, 舌脉 - 均为热象 月经先期, 经量少或多 色红质稠 伴两颧潮红, 手足心热, 舌红苔少, 脉细数 月经先期, 经量少或多, 色红质稠 - 虚热内扰冲任, 煎灼经血, 迫血下行 两颧潮红, 手足心热, 舌红苔少, 脉细数 - 虚热征象 月经先期, 经量多 色淡质稀 伴神疲肢倦, 心悸气短, 纳少便溏, 舌淡, 脉细弱 月经先期, 经量多, 色淡质稀 - 气虚冲任不固, 经血统摄失司 神疲肢倦, 心悸气短, 纳少便溏, 舌淡, 脉细弱 - 气虚征象 治法 : 清热和血, 益气调经 主穴 : 关元 三阴交 气海 血海三关气血 方义 : 关元 气海 - 为调理冲任的要穴, 气海又可益气调经 血海 - 清热和血 三阴交 - 调理肝脾肾, 调经之要穴 操作 : 关元 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 气海用补法, 血海用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气虚者针后加灸或用温针灸 医嘱 : 见月经先后无定期 曲池 行间 : 清热凉血 太溪 : 滋阴清热 足三里 脾俞 : 健脾益气 隨症加配 : 月经过多 - 隐白 腰骶疼痛 - 肾俞 次髎 37

39 月经不调 月经后期 - 经迟 月经先后无定期 - 经乱 主症 : 月经推迟 7 日以上, 甚至 40~50 日一潮 寒实证 虚寒证 月经后期, 经量少色暗, 有血块, 小腹冷痛, 畏寒肢冷, 得热痛减, 舌苔薄白, 脉沉紧 月经后期, 经量少色暗, 有血块 - 寒凝血滞, 经血不通 小腹冷痛, 畏寒肢冷, 得热痛减 - 寒凝收引, 阻遏阳气, 得热阳气充盛, 故痛减 舌薄白, 脉沉紧 - 主寒证 月经后期, 经量少, 色淡质稀, 小腹隐隐作痛, 喜温喜按, 舌淡苔白, 脉沉迟 月经后期, 经量少, 色淡质稀 - 阳虚内寒, 气血生化不及, 血海空虚, 经血未能如期满溢而下 小腹隐隐作痛, 喜温喜按 - 阳虚内寒, 胞宫失于温养 舌淡苔白, 脉沉迟 - 主里寒证 主症 : 月经或提前或错后, 连续 2 个月经周期以上, 经量或多或少 肝郁证 肾虚证 月经提前或错后, 月经色紫暗, 有块, 经行不畅, 量多或少, 胸胁乳房胀痛, 时时叹息, 噯气不舒, 苔薄白, 脉弦 月经提前或错后 - 肝郁气滞, 疏泄失常 月经色紫暗有块, 经行不畅, 量少或多 - 气郁血滞, 经行不畅 ( 气郁化火则量多 ) 胸胁乳房胀痛, 噯气不舒, 时叹息 - 肝郁气滞, 气机不畅, 经脉不和 苔薄白, 脉弦 - 肝气郁滞 月经前后不定, 经量少, 色淡, 腰骶酸痛, 头晕耳鸣, 舌淡苔白, 脉沉弱 月经前后不定 - 肾虚封藏失司, 冲任不固 经量少, 色淡 - 精血不足 腰骶酸痛, 头晕耳鸣 - 肾虚腰府, 耳窍脑髓失养 舌淡苔白, 脉沉弱 - 肾气不足之征 治法 : 温经散寒, 和血通经 主穴 : 气海 血海 归來 三阴交三龟气血 方义 : 气海 - 益气温阳, 温灸可温散寒邪 ; 三阴交 - 调补肝脾肾, 和血调经 ; 归来 血海 - 理气血而调经 实寒证 - 加灸神厥 子宫以暖宫散寒 操作 : 气海 三阴交用毫针补法 灸法 归来用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医嘱 : 见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法 : 疏肝益肾, 调理冲任 主穴 : 关元 肝俞 三阴交 交信三关干交信 方义 : 关元 - 补肾培元, 通调冲任 ; 肝俞 - 疏肝理气, 调理经血 ; 三阴交 - 补脾胃 益肝肾 调气和血 ; 交信 - 为调经血之经验穴 操作 : 肝俞用毫针泻法, 其余主穴用补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胸胁胀痛 : 加膻中 内关 医嘱 : 注意经期卫生, 少进生冷及刺激性饮食 ; 调摄情志, 避免精神刺激 ; 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 神厥 ( 灸 ) 子宫 : 暖宫散寒 命门 腰阳关 : 温经散寒 期门 太冲 : 疏肝解郁 肾俞 太溪 : 补肾益精 38

40 妇女在月经期前后或月经期中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 疼痛剧烈时患者脸色发白, 出冷汗, 全身无力, 四肢厥冷, 或伴有恶心 呕吐 腹泻 尿频 头痛等症状, 甚至剧痛晕厥, 称为痛经 本病以青年妇女为多见 病名 痛经 类别 实证 虚证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主症 : 经期或行经前后下腹部疼痛, 历时数小时, 有时甚至 2-3 天, 疼痛剧烈, 拒按, 经色紫红或紫黑, 有血块, 下血后疼痛缓解 气滞血瘀 寒湿凝滞 经期或行经前后时期, 下腹部疼痛, 疼痛剧烈, 拒按, 经色紫红 或紫黑, 有血块, 下血后疼痛缓解 伴乳房胀痛, 舌有瘀斑, 脉细弦 腹痛剧烈, 拒按, 经色紫红 或紫黑, 有血块 冲任胞脉, 气血郁滞, 血瘀内阻不行, 不通则痛 乳房胀痛, 舌有瘀斑, 脉弦 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之征 腹痛有冷感, 得温热痛减, 经量少, 色紫黑有块, 苔白腻, 脉沉紧 腹痛有冷感, 经量少, 色紫黑有块 - 寒湿壅塞胞宫, 经血凝滞, 不通则痛 温热痛减 - 寒湿得热而温散血行 苔白腻, 脉沉紧 - 寒湿征象 主症 : 腹痛多在经后, 小腹绵绵作痛, 少腹柔软喜按, 月经色淡, 量少 气血不足 肝肾不足 经期腹痛, 面色苍白或萎黄, 倦怠无力, 头晕眼花, 心悸, 舌淡胖大有齿印, 脉细弱 腹痛, 面色苍白萎黄, 倦怠无力, 头晕眼花, 心悸 - 气血不足, 行经或经后气血更为亏虚, 温养不及 舌淡胖大有齿印, 脉细弱 - 气血不足 经期腹痛, 腰膝酸软, 夜寐不安, 头晕耳鸣, 目糊, 舌红苔少, 脉细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目糊 - 肝肾精血亏损, 腰膝头目耳窍失养 夜寐不安 - 肝肾阴虚, 虚热扰神 舌红苔少, 脉细 - 肝肾阴虚 39 治法 : 行气散寒, 通经止痛 主穴 : 中极 次髎 三阴交 ( 中三次 ) 方义 : 中极 三阴交 - 通调冲任, 行气散寒, 通经止痛 次髎 - 治痛经经验穴 操作 : 毫针泻法, 寒邪甚可用灸法 医嘱 : 注意经期卫生, 经期避免重体力劳动, 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 防止受凉, 忌食生冷 治法 : 调补气血, 温养冲任 主穴 : 气海 足三里 三阴交三猪 ( 生 ) 气 方义 : 气海 - 暖下焦, 温养冲任 ; 足三里 - 补益气血 ; 三阴交 - 健脾益气, 调补肝肾 肝脾肾精血充盈, 胞脉得养, 冲任自调, 痛经可愈 操作 : 毫针补法, 配用灸法 医嘱 : 注意经期卫生, 经期避免重体力劳动, 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 防止受凉, 忌食生冷 肝俞, 太冲 - 舒肝解郁 1. 胸闷 : 加膻中, 内关 : 宽胸理气 2. 胁痛 : 加支沟, 阳陵泉 : 疏利肝胆气机 3. 腹胀 : 加天枢, 足三里 : 调理肠胃 归耒, 地机 : 行气散寒 脾俞 胃俞 : 调补气血 肝俞 肾俞 : 补益肝肾 1. 头晕耳鸣 : 加百会 悬钟

41 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 其发病急骤, 暴下如注, 大量出血者为 崩 ; 病势缓, 出血量少, 淋漓不绝为 漏 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 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 如崩血量渐少, 可能转化为 漏, 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 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 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病名 类别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主症 : 月经期超过正常天数, 月经崩漏下血量多, 或淋漓不断, 血色红 治法 : 通调冲任, 祛邪固经 崩漏 实证 血热 湿热 气郁 崩漏下血量多, 血色深红 质黏稠, 气味臭秽, 口干喜饮, 舌红苔黄, 脉滑数 崩漏下血量多 - 血热内蕴胞官, 损伤冲任, 迫血妄行 血色深红 质黏稠, 气味臭秽 - 热灼煎熬经血 口干喜饮, 舌红, 苔黄, 脉滑数 - 实热之征 崩漏出血, 量多, 色紫红而黏腻, 伴带下量多, 色黄臭秽, 阴痒, 苔黄腻, 脉濡数 崩漏出血量多 - 湿热内蕴, 热迫经血妄行 经色紫红而黏腻, 带下量多, 色黄臭秽, 阴痒 - 下焦湿热 苔黄腻, 脉濡数 - 湿热征象 月经时来时止, 血色正常, 或暗有血块, 烦燥易怒, 时欲叹息, 小腹胀痛, 苔薄白, 脉弦 月经时来时止 - 气郁不得疏泄, 冲任气机紊乱 血色暗或有血块, 小腹胀痛 - 气郁血瘀 烦燥易怒, 时欲叹息 - 气郁化火, 叹息则气郁舒解 苔薄白, 脉弦 - 肝气郁滞 主穴 : 关元 三阴交 公孙 隐白隐白三 [ 拜 ] 关公 方义 : 关元, 公孙 - 关元为任脉穴, 公孙通冲脉, 二穴配合可通调冲任, 固摄经血 三阴交 - 足三阴经交会穴, 可清泻三经之湿 热 瘀等病邪, 又可疏肝理气, 邪除则脾可统血 隐白 - 脾经井穴, 治疗崩漏的经验穴 操作 : 关元用平补平泻法, 其余穴位用毫针泻法 医嘱 : 1. 多休息, 避免强体力劳动或运动 2. 平时注重饮食调摄, 疏畅情志 3. 崩漏大出血不止, 应采紧急措施止血, 以防虚脱 中极 血海 : 凉血调理下焦 中极 阴陵泉 : 清利下焦湿热 膻中 太冲 : 疏肝理气 40

42 漏下不止, 下血量多, 血色紫黑, 有血块, 小腹疼痛拒按, 下血后痛减轻, 舌质紫暗有瘀点, 脉沉涩 实证 血瘀 漏下不止, 下血量多 - 瘀血停滞, 血不归经 下血后腹痛减轻 - 下血后脉络暂通 血色紫黑, 有血块, 小腹疼痛拒按, 舌质紫暗有瘀点, 脉沉涩 - 瘀血内停, 脉络不通 膈俞 血海 : 活血袪瘀 主症 : 崩漏下血, 或淋漓不净 崩中漏下, 淋漓不净, 经血色淡清稀, 面色萎黄, 神疲肢倦, 气短懒言, 纳呆便溏, 舌淡胖, 苔白, 脉沉细无力 治法 : 调补冲任, 益气固经主穴 : 气海, 足三里, 地机, 三阴交第三猪 [ 生 ] 气 崩漏 虚证 脾虚 肾阳虚 崩中漏下, 淋漓不净 - 脾虚气不摄血 经血色淡清稀, 面色萎黄, 神疲肢倦, 气短懒言 - 脾虚气血化源不足 纳呆便溏, 舌淡胖, 苔白, 脉沉细无力 - 脾气虚弱 崩漏血量多, 日久不止, 色淡红, 少腹冷痛, 喜温喜按, 形寒肢冷, 大便溏薄, 舌淡, 脉沉细而迟 崩漏血量多, 日久不止 - 肾气阳虚, 封藏失司, 固摄无权, 冲任失约 少腹冷痛, 喜温喜按, 形寒肢冷, 大便溏薄 - 肾阳亏虚, 阳虚内寒, 脾失温煦 舌淡, 脉沉细而迟 - 阳虚内寒 崩漏下血量少, 色红,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舌红少苔, 脉细数 方义 : 气海 - 益气固本, 调补冲任 ; 足三里 - 补益气血, 使经血生化有源 ; 地机 - 脾经郄穴, 统血摄血 ; 三阴交 - 健脾生血 操作 : 毫针补法, 可施用灸法 医嘱 : 1. 多休息, 避免强体力劳动或运动 2. 平时注重饮食调摄, 疏畅情志 3. 崩漏大出血不止, 应采紧急措施止血, 以防虚脱 脾俞 胃俞 : 健脾益气 肾俞 命门 : 温补肾阳 肾俞 太溪 : 滋阴补肾 肾阴虚 崩漏下血量少, 色红, 心烦不寐 - 肾阴虚精血虚少, 阴虚生内热, 下扰冲任血海, 上扰心神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 肾精不足, 腰膝失养 舌红少苔, 脉细数 - 阴虚内热 1. 盗汗 : 加阴郄 2. 失眠 : 加神门 41

43 妇女在 49 岁左右, 月经开始终止, 称为 绝经 有些妇女在绝经期前后, 往往出现月经周期 经期 经量都紊乱, 伴有头晕 心悸 烦躁 出汗 及情志异常等多种全身症状, 称为绝经前后症 主症 : 绝经年龄月经紊乱, 性欲减退, 阵发性潮热, 出汗, 心悸, 情绪不稳定 病名 绝经前后诸证 类别 实证 虚证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肝阳上亢 痰气郁结 肾阴虚 肾阳虚 绝经年龄, 头晕目眩, 心烦易怒, 烘热汗出, 腰膝酸软, 月经紊乱, 经耒量多 或淋漓漏下, 量少, 渐至绝经, 舌质红, 脉弦而数 绝经年龄, 月经紊乱, 经耒量多, 或淋漓漏下, 量少, 渐至绝经 - 肝肾乙癸同源, 七七之年, 天癸渐竭 头晕目眩, 腰膝酸软 - 肾阴亏虚 心烦易怒, 烘热汗出, 舌质红, 脉弦而数 - 肝阳上亢 绝经年龄, 形体肥胖, 胸闷痰多, 脘腹胀满, 恶心呕吐, 食少, 浮肿便溏, 苔腻, 脉滑 形体肥胖, 胸闷痰多, 脘腹胀满, 恶心呕吐 - 脾肾阳虚, 中阳气机不利, 痰气郁结 食少, 浮肿便溏 - 温煦腐熟, 运化失职, 痰湿内停 苔腻, 脉滑 - 痰湿征象 绝经年龄, 头晕耳鸣, 失眠多梦, 心烦易怒, 烘热汗出, 五心烦热, 腰膝酸软, 皮肤干燥瘙痒, 口干便结, 尿少色黄, 舌红苔少, 脉细数 月经紊乱, 量少渐至绝经 - 冲任亏虚, 地道不通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 肾阴精血亏虚, 不能上荣头窍 失眠多梦, 心烦易怒 - 水不济火, 心肾不交 烘热汗出, 五心烦热 - 阴不维阴, 虚阳上越 皮肤干燥瘙痒, 口干便结 - 阴虚血燥生风 尿少色黄, 舌红苔少, 脉细数 - 阴虚内热 绝经年龄, 面色晦暗, 精神萎靡, 形寒肢冷, 纳差腹胀, 大便溏薄, 或面浮肿胀, 尿意频数, 甚或小便失禁, 舌淡苔薄, 脉沉细无力 性欲减退, 面色晦暗, 精神萎靡, 形寒肢冷 - 肾阳虚惫, 命门火衰, 作強不及, 阳气不达, 经脉失养, 温煦不足 纳差腹胀, 大便溏薄, 面浮肿胀 - 肾阳不足, 脾失温运 尿意频数, 小便失禁 - 肾阳虚, 封藏固摄失权 ; 舌淡苔薄, 脉沉细无力 - 阳气衰惫 42 治法 : 滋补肝肾, 调理冲任 主穴 : 气海 肝俞 肾俞 神门 三阴交 太溪三神肝气太盛 方义 : 气海 - 补益精气, 调理冲任 ; 三阴交, 肝俞, 肾俞 - 调补肝肾太溪 - 滋补肾阴 神门 - 安神除烦 操作 : 主穴用毫针补法, 或平补平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医嘱 : 1. 配合精神疏导与情绪调节, 保持乐观豁达心态 2. 适当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风池 太冲 : 平肝潜阳 中脘 丰隆 : 理气化痰 阴谷 照海 : 滋阴补肾 关元 命门 : 温阳补肾

44 正常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内流的一种无色 粘稠 无臭液体, 其量不多 若带下量明显增多, 色 质 气味异常, 或伴有全身及局部症状者, 称带下病 妇女于行经期间 经前或妊娠期带下稍有增多者, 属正常生理现象 病名 带下病 类别 实证 虚证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主症 : 阴道流出的粘稠液体增多, 如涕如脓 湿热下注 带下色黄, 质稠粘, 如脓如涕, 气味秽臭, 阴中瘙痒, 小腹作痛, 小便短赤, 身热, 口苦咽干,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带下色黄, 质稠粘, 如脓如涕, 气味秽臭, 阴中瘙痒 - 湿热蕴结下焦, 煎熬酿液 身热, 口苦咽干, 小便短赤,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 湿热征象 主症 : 阴道流出的粘稠液体增多, 如涕如脓 脾虚型 肾虚型 带下色白, 或淡黄, 无臭味, 连绵不断, 面色萎黄, 食少便溏, 神疲乏力, 舌淡, 苔白腻, 脉濡弱 带下色白, 或淡黄, 无臭味, 连绵不断 脾气虚弱, 运化失司, 湿邪下注, 损伤任带, 使任脉不固, 带脉失约 ; 面色萎黄, 神疲乏力 脾虚中阳不振 ; 纳少便溏 脾虚失运 ; 舌淡, 苔白腻, 脉濡弱 脾虚湿困之征 带下色白, 量多, 质清稀, 绵绵不断, 小腹寒凉, 腰部酸痛, 小便频数清长, 夜间尤甚, 大便溏薄, 舌淡. 疏, 苔薄白, 脉沉 带下色白, 量多, 质清稀, 绵绵不断 - 肾虚固摄失司, 水液滑脱于下 腰部酸痛, 小腹寒凉 - 肾阳虚温煦不足 大便溏薄 - 脾失健运 小便频数清长, 夜间尤甚 - 肾阳虚膀胱失暖, 水液气化不足 治法 : 固摄带脉, 利湿化浊 主穴 : 带脉 中极 白环俞 阴陵泉带白环阴陵中计 方义 : 带脉 - 固摄带脉, 调理经气 ; 中极 - 清理下焦, 利湿化浊 ; 白环俞 - 助膀胱气化, 清利下焦湿邪 ; 阴陵泉 - 健脾化湿, 止带 操作 : 带脉用平补平泻法 其余主穴用毫针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医嘱 : 1. 节制房事, 注意经期及产褥期的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 2. 疏畅情志, 保持心情愉快 3. 注意饮食调节, 忌烟酒辛甘肥腻, 以免酿生湿热 水道 次髎 : 通调水道, 调理下焦, 清利湿热 1. 阴痒 : 加蠢沟 太冲 2. 带下色红 : 血海 三阴交 脾俞 足三里 : 健脾益气, 化浊止带纳少便塘 : 加中院 天枢 肾俞 照海 : 补益肾气, 固摄止带 1. 腰部酸痛 : 加腰眼, 小肠俞 43

45 产后乳汁分泌甚少, 不能满足婴儿需要, 称为 缺乳, 亦称乳少 本证不仅可出现于产后, 在哺乳期亦可出现 主症 : 产后没有乳汁分泌, 或分泌量过少, 或在产褥期 哺乳期乳汁正行之际, 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 病名 缺乳 类别 实证 虚证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肝气郁滞 气血不足 产后乳汁不行或乳少, 乳房胀满疼痛, 身有微热, 情志抑郁不乐, 胸胁胀闷, 脘痞食少, 舌红, 苔薄黄, 脉弦 产后乳汁不行或乳少 情志郁结, 肝气不舒, 气机不畅, 乳络受阻 ; 乳房胀满疼痛 乳汁壅滞, 运行受阻 ; 胸胁胀闷 肝气郁结, 疏泄不利, 气机不畅 ; 情志抑郁不乐, 脘痞食少 肝经气滞, 脾胃受累 ; 舌红, 苔薄黄, 脉弦 肝郁气滞之征 产后乳少或无乳, 乳汁清稀, 乳房柔软无胀感, 面色蒼白, 唇甲无华, 神疲乏力, 食少便溏, 舌淡, 苔薄白, 脉虚细 产后乳少或无乳, 乳汁清稀 气血虚弱, 乳汁化源不足, 无乳可下 ; 乳房柔软无胀感 乳汁不充 ; 面色蒼白, 唇甲无华, 神疲乏力 气虚血少, 不能上荣头面四肢 ; 食少便溏 - 脾失健运 ; 舌淡苔薄白, 脉细 气血虚弱之征 食少便溏 - 中脘 足三里 失血过多 - 肝俞 膈俞 胸胁胀满 - 期门 胃脘胀满 - 中脘 内关 治法 : 调理气血, 疏通乳络 主穴 : 乳根 膻中 少泽膻中少乳 方义 : 乳根 - 调理阳明气血, 疏通乳络 ; 膻中 - 为气会, 调气通络少泽 - 通乳的经验效穴 操作 : 少泽点刺出血, 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医嘱 : 哺乳期应心情舒畅, 避免过度疲劳, 保证充足睡眠, 掌握正确哺乳方法, 多食高蛋白流质食物 肝俞 太冲 : 疏肝理气解郁 1. 胸胁胀满 : 加期门 2. 胃脘胀满 : 加中脘 内关 脾俞 胃俞 : 健脾益气生血 1. 食少便溏 : 加中脘 足三里 2. 失血过多 : 加肝俞 膈俞 妇科经带病定义 经期 周期 经量 月经先期 X 连续 2 个周期以上 月经后期 X 连续 2 个周期以上 月经先后无定期 X 连续 3 个周期以上 崩漏 X X X 行经时间超过半个月以上 闭经 超过 6 个月以上 绝经前后诸症 X X X 年龄 49, 出现烘热汗出, 烦躁易怒, 潮热面红, 眩晕耳鸣, 心悸失眠, 腰背酸楚, 面浮肢肿, 皮肤蚁行样感, 情志不宁等症状 44

46 儿童年满 5 周岁以上, 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小儿, 在睡眠中小便不能自行控制, 称遗尿 偶因疲劳或饮水过多而遗尿者, 不作病态论 主症 : 夜间没有自主控制的排尿, 轻者几天一次, 重者每夜 1-2 次或更多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遗尿 肾阳不足 脾肺气虚 睡中遗尿, 白天小便频多, 甚至难于控制, 面色㿠白, 精神疲乏, 肢冷畏寒, 智力迟纯, 腰腿乏力, 舌淡, 脉沉细 睡中遗尿, 白天小便频多, 甚至难于控制 肾气虚弱, 固摄封藏失职, 膀胱失约 面色㿠白, 精神疲乏, 肢冷畏寒, 腰腿乏力 肾阳不足, 命火衰弱, 气阳不足, 神失所养, 不能上荣于面, 不能温养四肢 智力迟纯 先天禀赋不足, 肾气亏虚, 脑髓失养, 脑髓空虚 舌淡, 脉沉细 气阳不能上荣于舌 ; 阳虚鼓动血脉无力 睡中遗尿, 疲劳后遗尿加重, 白天尿频, 尿量少, 面白气短, 食欲不振, 大便易溏, 舌淡, 苔白, 脉细无力 睡中遗尿, 疲劳后遗尿加重, 白天尿频, 但尿量少 脾为中土, 脾虚则制水无权, 运化失职 ; 肺为华盖, 肺虚则开合失司, 膀胱失约 面白气短 脾肺气虚, 输化无权, 气血因而不足, 不能上荣于面 食欲不振, 大便易溏 脾主运化, 脾虚则运化失司 苔白, 脉细无力 气虚则血亦虚, 舌失所养而舌淡, 气虚则舌虚胖而嫩 ; 肺朝百脉, 气虚血脉失养, 鼓动无力, 故脉弱 治法 : 健脾益气, 温肾固摄 主穴 : 关元 三阴交 中极 膀胱俞三关旁 [ 膀胱 ] 中计 方义 : 关元 - 培补元气, 益肾固本三阴交 - 健脾益气中极 膀胱俞 - 促进加强膀胱气化功能 操作 : 毫针补法, 配合用灸法 夜梦多 : 加百会 神门 医嘱 : 解除患儿心理负担, 培养良好排尿习惯, 晚间适当限制进水量, 日常避免过度疲劳 肾俞 命门 : 温肾固摄 肺俞 脾俞 足三里 : 健脾益气, 培土生金 45

47 第四节 : 皮外骨伤科病证 瘾疹是以异常瘙痒 皮肤出现成块 成片状风团为主症的疾病, 因其时隐时起, 遇风易发, 故名 瘾疹, 又称为 风疹 风疹块 本病急性者短期发作后多可痊愈, 慢性者常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主症 : 发病时在皮肤上突然出现大小不等 形状不一的风团, 成块或成片, 高起皮肤, 边界清楚, 有如蚊虫叮咬之疙瘩, 其色或红或白, 瘙痒异常, 发病迅速, 消退亦快, 此起彼伏, 反复发作, 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病名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瘾疹 风邪袭表 胃肠积热 血虚风燥 发作与天气变化有明显关系, 或疹块以露出部位如头面 手足为重, 或兼有外感表证 風团色白, 遇寒加重, 得暖則減 - 風寒外襲, 客於肌表, 營衛失調惡寒怕冷 - 風寒外束, 卫阳被郁 ; 口不渴 - 阴寒之邪袭表, 津液未伤 舌淡紅, 苔薄白, 脉浮緊 - 风寒束表之征 发作与饮食因素有明显关系, 皮肤瘙痒剧烈, 伴有脘腹胀痛, 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或伴有恶心呕吐, 肠鸣泄泻, 舌质红赤, 舌苔黄腻, 脉滑数 风团片大, 色红 - 肠胃积热, 复感风邪, 热郁皮毛腠理, 内不得疏泄, 外不得透达, 热盛色红 瘙痒剧烈 - 正邪相争剧烈 脘腹胀痛, 大便秘结, 肠鸣泄泻 - 湿热困脾, 脾失健运 恶心呕吐 - 胃失和降, 浊气上逆 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滑数 - 湿热征象 病久不愈, 热伤阴血, 可导致血虚风燥之证 反复发作, 迁延日久, 午后或夜间加剧 ; 伴心烦易怒, 口干, 手足心热 ; 舌红, 少津, 脉沉细 反复发作, 迁延日久 正虚邪盛午后或夜间加剧 血虚不能涵阳, 午后虚阳入里, 卫气不足以抗邪伴心烦易怒 血虚肝旺, 肝阳扰心口干 阴血虚, 精血津液同源, 不足无以上承于口手足心热 ; 舌红, 少津, 脉沉细 阴虚之象 46 治法 : 疏风和营 主穴 : 膈俞 曲池 合谷 血海 委中血池中委 ( 倒述为委中 ) 割合谷 方义 : 曲池 合谷 : 同属阳明, 擅开泄, 既可疏风解表, 又能清泻阳明, 故外邪侵袭或肠胃蕴热之瘾疹皆宜 膈俞 委中 血海 : 本病邪在营血, 膈俞为血之会, 委中又名血郄, 与血海同用, 可调理营血, 而收 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之效 操作 : 主穴用毫针泻法, 风寒束表或湿邪较重者可灸, 血虚风燥者只针不灸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医嘱 :1. 注意避风寒, 忌食鱼虾等发物食物, 远离过敏源 平时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外关 风池 : 疏风解表散到 内庭 天枢 : 清泻胃肠积热 湿邪较重 : 加阴陵泉 三阴交 - 清热利湿 足三里 三阴交 : 养血祛风, 止痒 湿邪较重 : 加阴陵泉 三阴交 呼吸困难 : 加天突 恶心呕吐 : 加内关

48 蛇串疮是以单侧腰腹 胸背及颜面部, 突发簇集状水泡呈带状分布的皮疹, 并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症的病证 又称为 蛇丹 蛇窠疮 蜘蛛疮 火带疮 缠腰火丹 等外科疾病 主症 : 初起时先觉发病部位皮肤灼热疼痛, 皮色发红, 继则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状疤疹, 多呈带状排列, 以腰 胁部为最常见 疤疹消失后可遗留疼痛感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蛇串疮 肝经郁火 脾经湿热 疤疹色鲜红, 灼热疼痛, 泡壁紧张, 口苦, 心烦, 易怒, 脉弦数 疱疹色鲜红, 灼热疼痛, 疱壁紧张 - 疱疹湿热邪毒, 侵犯肝胆经络, 灼烙血脉, 郁遏搏结于肌肤 口苦, 心烦易怒, 脉弦 - 肝胆火盛 疤疹色淡红, 起黄白水泡, 泡壁易于穿破, 渗水糜烂, 身重腹胀, 苔黄腻, 脉滑数 疱疹色淡, 黄白水疱, 疱壁易破溃, 渗水糜烂 - 脾经湿热, 湿热蕴蒸, 浸淫肌肤经络 身重腹胀, 苔黄腻, 脉滑数 - 脾经湿热 治法 : 泻火解毒, 清热利湿 主穴 : 局部阿是穴 夹脊阿是夹鸡 方义 : 局部阿是穴围针刺或点刺拔罐可引火毒外出 相应的夹脊穴 : 本病是疱疹病毒侵害神经根所致, 直针毒邪所留之处, 可泻火解毒, 通络止痛 操作 : 诸穴均用毫针泻法 疱疹局部阿是穴用围针法, 在疱疹带的头 尾各刺一针, 两旁则根据疱疹带的大小选取 1~3 点, 向疤疹带中央沿皮平刺 或用三棱针点刺疱疹及周围, 拔火罐, 令每罐出血 3~5m1 配穴亦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行间 侠溪 : 清肝泻火解毒 阴陵泉 内庭 : 清利湿热 血络不通 疤疹消失后遗留疼痛者, 证属余邪留滞, 血络不通 疱疹后遗神经痛 - 气血瘀滞, 血络不通 医嘱 : 1. 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煎烤肥腻及魚虾蟹等发物 2. 可配合内服清热解毒祛湿中药或外用雄黄散塗敷 ( 局部阿是穴 : 剌络拔罐 - 活血通络 ) 47

49 痄腮是以发热 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症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俗称 蛤蟆瘟 " 一般流行于冬春季节, 儿童多见, 尤以 3~6 岁发病率最高, 成人发病者多症状较重 主症 : 耳下腮部肿胀疼痛, 或伴有发热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痄腮 温邪在表 温毒蕴结 温毒内陷 轻者仅觉耳下腮部酸痛肿胀, 而无其他见症, 可在数日内逐渐肿消痛止, 较重者, 初起有恶寒 发热等症, 为温邪在表轻证 若发热 耳下腮部红肿热痛 咀嚼困难, 为温毒蕴结少阳阳明重证 耳下腮部红肿热痛, 咀嚼困难 热毒蕴静结足少阳络, 经脉受阻 高热 邪热入里, 热毒壅盛 若见高热烦渴, 或睾丸肿痛, 甚则神昏 抽搐, 为温毒内陷厥阴心肝危候 高热烦渴, 神昏, 抽搐 热毒内陷心营, 扰乱心神, 扰动肝风 睾丸肿痛 热毒循经下行, 郁滞肝胆之经 治法 :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主穴 : 翳风 颊车 外关 合谷 关冲外关冲车医谷 方义 : 翳风 颊车 : 局部取穴, 宣散患部气血的蕴结 外关 关冲 合谷 : 循经取穴, 疏风解表, 清热消肿 清泻少阳 阳明两经郁热温毒 操作 : 诸穴均针用泻法, 关冲 商阳 十宣 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医嘱 : 本病有传染性, 自起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期须注意隔离 多休息饮水, 宜进食流质食物, 忌辛热煎炸物 一般得病后具有免疫功能 高热 - 大椎 商阳 : 清热泻邪解毒 睾丸肿痛 - 太冲 曲泉 : 舒筋缓急, 消肿止痛 神昏抽搐 - 人中 十宣或十二井 : 泻热开窍, 镇静止痉 48

50 肠痈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主症 主症 :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疼痛呈持续性, 阵发性加剧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肠痈 肠腑气蕴痛势不剧, 无明显全身症状治法 : 清泻湿热, 通调腑气 热盛肉腐 ( 重证 ) 痛势剧烈, 腹皮拘急 拒按, 局部或可触及肿块, 壮热汗出, 脉象洪数等全身症状明显者 痛势剧烈, 腹皮拘急, 拒按 - 热邪炽盛, 内结肠腑, 血气凝滞局部或可触及肿块, 壮热自汗 - 热盛肉腐, 脓液内蓄脉象洪数 热盛之征 主穴 : 天枢 阿是穴 阑尾 上巨虚天上巨狼 阿是 方义 : 天枢 上巨虚 : 大肠募合穴相配, 通调肠腑, 清泻肠腑积热 阑尾 : 治疗肠痈的经验效穴 阿是穴 : 畅通患部气血, 消痈止痛 操作 : 诸穴均用毫针刺法 留针 30~60 分钟, 每日针 2 次 医嘱 : 若見高热汗出, 腹痛剧烈, 腹肌拘急, 触及肿块拒按者, 为危重急症, 应即送医院 发热 : 加曲池 呕吐 : 加内关 便秘 : 加腹结 49

51 扭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的软组织 ( 如肌肉 肌腱 韧带 血管等 ) 损伤, 而无骨折 脱臼 皮肉破损等情况 临床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 多发于腰 踝 膝 肩 腕 肘 髋等部位 主症 : 扭伤部位疼痛, 关节活动不利或不能, 继则出现肿胀, 伤处肌肤发红或青紫 瘀血留滞 皮色发红, 多为皮肉受伤, 青色多为筋伤, 紫色多为瘀血留滞 扭伤 证型 治法 气血阻滞 寒湿侵袭瘀血阻络 急性腰扭伤 新伤疼痛肿胀, 活动不利者, 为气血阻滞 若陈伤每遇天气变化而反复发作者, 为寒湿侵袭, 瘀血阻络 急性腰扭伤脊椎正中扭伤为伤在督脉, 一侧或两侧腰部扭伤为伤在足太阳经 祛瘀消肿, 舒筋通络方义 : 扭伤多为关节伤筋, 属经筋病, 在筋守筋, 以扭伤局部取穴为主, 以疏通经络, 散除局部的气血壅滞, 通则不痛 部位主穴 * 配穴 髋部阿是穴 环跳 秩边 承扶阿是边跳成佛根据手足同名经取穴法 - 关节对应取穴法 - 髋关节 肩关节 腰部 膝部 踝部 阿是穴 肾俞 腰痛点 委中阿是剩中腰 阿是穴 膝眼 膝阳关 梁丘阿是细眼量夕阳 / 阿是量双膝 阿是穴 申脉 丘墟 解溪深秋阿是姐 / 阿是解深秋 根据受伤部位的经络所在, 配合循经远取, 腰部正中扭伤 督脉 人中 后溪腰椎一侧或两侧 ( 紧靠腰椎处 ) 疼痛明显者 手阳明经筋夹脊内 手三里 三间 1. 手足同名经取穴法 - 关节对应取穴法 : 膝关节 肘关节膝关节内上侧扭伤 足太阴经 对应肘关节手太阴经 尺泽穴 明显压痛点 2. 受伤部位的上下循经邻近取穴 : 膝内侧损伤 足太阴脾经 血海 阴陵泉 手足同名经取穴法 - 关节对应取穴法 : 踝关节 腕关节踝关节外侧昆仑 申脉穴 足太阳经 对侧腕关节手太阳经 养老 阳谷穴 明显压痛点 肩部阿是穴 肩隅 肩髎 肩贞阿是捐了真鱼手足同名经取穴法 - 关节对应取穴法 - 肩关节 髋关节 肘部阿是穴 曲池 小海 天井阿是天井 [ 唱 ] 小曲手足同名经取穴法 - 关节对应取穴法 - 肘关节 膝关节 腕部阿是穴 阳溪 阳池 阳谷阿是羊谷慈禧手足同名经取穴法 - 关节对应取穴法 - 腕关节 踝关节 操作诸穴均针, 用泻法 ; 陈旧性损伤可用灸法 医嘱 : 宜保持心情舒畅, 减少关节肌肉运动, 以加速复元 50

52 第五节 : 五官科病证 目赤肿痛为多种眼部疾患中的一个急性症状 古代文献根据发病原因 症状急重和流行性, 又称 风热眼 暴风客热 天行赤眼 等 主症 : 目赤肿痛, 羞明, 流泪, 眵多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目赤肿痛 风热证 肝胆火盛 目赤肿痛, 羞明, 流泪, 眵多, 头痛, 发热, 脉浮数 目赤肿痛, 羞明, 流泪, 眵多 - 风热侵袭目窍, 壅郁于目 头痛, 发热, 脉浮数 - 风热外袭, 上犯头目, 风热表证 目赤肿痛, 羞明, 流泪, 眵多, 口苦, 烦热, 便秘, 脉弦滑 目赤肿痛, 羞明, 流泪, 眵多 - 肝开窍于目, 肝胆火盛, 循经上扰, 热火燻蒸于目 口苦, 烦热 - 肝胆火盛, 胆失疏泄便秘 - 火盛伤津脉弦滑 ( 数 )- 肝胆火盛之征 治法 : 清泻风热, 消肿定痛 主穴 : 睛明 太阳 风池 合谷 太冲太阳谷风冲 [ 眼 ] 睛 方义 : 目为肝之窍, 阳明 太阳 少阳经脉均循行目系 合谷 : 调阳明经气以泻风热 太冲 风池 : 分属肝胆两经, 上下相应, 导肝胆之火下行 睛明 : 足太阳 阳明交会穴, 可宣泄患部之郁热 太阳 : 泻热消肿 操作 : 毫针泻法 少商 太阳 上星点刺出血 医嘱 : 多休息喝水, 忌辛辣燥热之品, 禁烟酒, 注意眼部卫生预防感染 少商 上星 : 点刺出血, 疏风泻热 行间 侠溪 : 清泻肝胆郁热 51

53 耳聋 耳鸣是指听觉异常的两种症状 耳鸣是以自觉耳内鸣响为主症, 耳聋则以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为主症, 耳聋往往由耳鸣发展而来 两者在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方面大致相同, 故合并论述 病名 类别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主症 : 暴病耳聋, 或耳中觉胀, 鸣声隆隆不断, 按之不减 治法 : 清肝泻火, 疏通耳窍 耳鸣耳聋 实证 虚证 肝胆火盛 外感风邪 头胀, 面赤, 咽干, 烦躁善怒, 脉弦 头胀, 面赤 咽干 - 肝胆火盛, 循经上扰头面, 清窍 烦躁善怒 - 肝胆火盛, 气机郁滞, 热扰心神 脉弦 ( 数 )- 肝胆火盛之征 耳聋, 或耳中鸣声隆隆, 畏寒, 发热, 脉浮 耳聋, 或耳中鸣声隆隆 - 风邪外袭, 上犯壅遏耳窍 畏寒, 发热, 脉浮 - 风邪侵袭, 卫阳被遏, 卫表失和表征 主症 : 久病耳聋, 耳中如蝉鸣, 时作时止, 劳累则加剧, 按之鸣声减弱 肾气亏虚 肝肾亏虚 头晕, 腰膝酸软, 乏力, 遗精, 带下, 脉虚细 耳鸣, 耳聋, 头晕, 腰膝酸软, 神疲乏力 - 肾气不充, 头窍腰督失养 遗精, 带下 - 肾气亏虚, 固摄无权 舌质淡, 脉弱 - 为肾气亏虚之象 耳鸣, 耳聋, 五心烦热, 遗精盗汗, 舌红少津, 脉细数 耳鸣, 耳聋 - 肝肾亏虚, 耳窍失充 五心烦热 - 阴虚生内热, 盗汗 - 虚热内盛, 迫津外泄 遗精 - 肾阴亏虚, 相火易动, 精关不固 舌红, 少津, 脉细数 - 为阴虚火旺之象 主穴 : 听宫 听会 翳风 中渚 侠溪侠医宫会中毒 方义 : 中渚 翳风 听会 侠溪 : 手 足少阳经均入耳中, 因此取手少阳之中渚 翳风, 足少阳之听会 侠溪, 疏通少阳经络, 清肝泻火 听宫 : 为手太阳与手足少阳经交会穴, 气通耳内, 加强疏通耳窍作用 操作 : 毫针泻法 医嘱 : 平时注意起居, 避免感受外邪, 避开躁音环境, 劳逸适度 治法 : 益肾养窍 主穴 : 耳门 听宫 太溪 照海 耳听溪海 方义 : 肾开窍于耳, 肾气和肾精的充足是耳聪的基础 太溪 照海 : 补益肾精 肾气 耳门 听官 : 为局部选穴, 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 操作 : 虚证用毫针补法 医嘱 : 平时注意起居, 避免感受外邪, 避开躁音环境, 劳逸适度, 房室有节, 饮食调摄, 疏调情志 太冲 丘墟 : 清肝泄火 外关 合谷 : 疏风清热散邪 肾俞 气海 : 补益肾气 肾俞 肝俞 : 补益肝肾, 充养耳窍 52

54 鼻渊是以鼻流腥臭浊涕 鼻塞 嗅觉丧失等为主症 重者称之 脑漏 主症 : 鼻流浊涕, 色黄腥秽, 鼻塞不闻香臭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鼻渊 肺经风热 湿热阻窍 病变初发, 黄涕量多, 或伴头痛 发热 咳嗽 舌红 苔黄 脉浮数 黄涕量多, 或伴头痛 发热 咳嗽 - 风热上犯, 肺窍不利, 肺失清宣 舌红, 苔黄, 脉浮数 - 风热在表 经久不愈, 反复发作者, 则兼见头昏 眉额胀痛 思绪分散 记忆衰退 舌红 苔腻 头昏 眉额胀痛 思绪分散 记忆衰退 - 湿热上蒸, 蒙闭清窍舌红 苔腻 ( 脉滑数 )- 湿热之象 治法 : 清热宣肺, 通利鼻窍 主穴 : 迎香 印堂 列缺 合谷香堂列谷 方义 : 列缺 : 肺经络穴列缺, 鼻为肺窍, 取列缺以宣肺气, 祛风邪 合谷 迎香 : 合谷 迎香可疏调手阳明经气, 清泻肺热 ; 迎香为治鼻塞效穴 印堂 : 位于近鼻根部, 散郁热以通鼻窍 操作 : 毫针泻法, 少商点刺出血 医嘱 : 1. 注意起居, 避风寒热邪气以防受感 2. 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扬 3. 适当体育活动锻炼体质 尺泽 少商 : 泻肺热 曲池 阴陵泉 : 清热除湿 53

55 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 为口腔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 牙髓炎 根尖周围炎和牙本质过敏等 遇冷 熱 酸 甜等刺激时, 牙痛发作或加重, 属中医的 牙宣 骨槽风 范畴 主症 : 牙齿疼痛 病名 证型临床表现 / 症候分析治法 / 主穴 / 方义 / 操作配穴 牙痛甚, 痛甚而龈肿, 兼形寒身热, 脉浮数等症者 治法 : 祛风泻火, 通络止痛 牙痛 风火牙痛 胃火牙痛 肾虚牙痛 牙痛甚, 痛甚而眼肿 - 风邪外袭经络, 郁于阳明而化火, 火邪循经上炎 形寒身热, 脉浮数 - 风热表征 牙痛甚烈, 兼有口臭 口渴 便秘 脉洪等症 牙痛甚烈 - 阳明胃火循经上炎 口臭 口渴 便秘 - 阳明腑热, 燻蒸于上, 耗伤津液 脉洪 - 阳明火盛之象 隐隐作痛, 时作时止, 口不臭, 脉细或齿浮动 隐隐作痛, 时作时止, 口不臭 - 肾主骨, 齿为骨之余, 肾阴不足, 虚火上炎 齿浮动 - 骨髓失养则齿根动摇 脉细或数 - 肾阴虚之象 主穴 : 颊车 下关 合谷 合谷下车 方义 : 合谷 : 为远道取穴, 可疏通阳明经络, 并兼有祛风作用, 可通络止痛, 为治疗牙痛之要穴 颊车 下关 : 近部选穴, 疏通足阳明经气血 操作 : 主穴用泻法, 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 合谷持续行针 1-3 分钟 配穴太溪用补法, 行间用泻法, 余穴均用泻法 医嘱 : 平时注意口腔卫生, 预防蛀牙, 勿过食甜腻, 牙痛发时忌辛辣燥热食物 外关 风池 : 疏风散热 内庭 二间 : 清泻阳明胃火 太溪 行间 : 滋肾阴, 清虚火 54

Microsoft Word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选编(六)

Microsoft Word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选编(六) A2 型题 31. 患者, 女,43 岁 眩晕 2 个月, 加重 1 周, 昏眩欲仆, 神疲乏力, 面色咣白, 时 有心悸, 夜寐欠安, 舌淡, 脉细 治疗应首选 A. 风池 肝俞 肾俞 行间 侠溪 B. 丰隆 中脘 内关 解溪 头维 C. 百会 上星 风池 丰隆 合谷 D. 脾俞 足三里 气海 百会 E. 百会 太阳 印堂 合谷 答案 :D 考察点 : 常见病证的辨证 处方 ( 眩晕 ) 32.

More information

头痛

头痛 头痛 Headache Dr Igor Micunovic Ph.D 概述 summary 定义 concept : 指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疾病 main complains as headache 分类 :classifications: 1 根据发病的缓急 : 急性 ( 二周内 ) 亚急性 ( 三个月内 ) 和慢性头痛 ( 三个月以上 );acutewithin 2 weeks, over 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361\351????? ?\317\266? ?\317\266\366\275?)

(Microsoft Word \361\351????? ?\317\266? ?\317\266\366\275?)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针灸治疗 Luke 整理 (http://healerj.tistory.com) 治疗总论... 2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3 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20 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25 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30 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 33 1 治疗总论 一 针灸的治疗原则 : 补虚泻实 清热温寒 标本缓急 三因制宜 二 针灸治疗作用 : 疏通经络 ;

More information

17 RCT 1 [5] 60% 1.4 缺乏对品种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学数 Jadad 据支持, 无力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挑战 RCT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A 益气, 养血, 安神 心悸气血两虚证, 可改善头晕目眩, 心悸, 失眠, 多梦 B 补肾益智

17 RCT 1 [5] 60% 1.4 缺乏对品种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学数 Jadad 据支持, 无力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挑战 RCT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A 益气, 养血, 安神 心悸气血两虚证, 可改善头晕目眩, 心悸, 失眠, 多梦 B 补肾益智 朱文涛 1,2, 王煊 3, 刘小亚 4, 乔延江 5* 1. 029 2. 029 3. 029 4. 061 5. 0102 通过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发现, 中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中药材质量难保证 中药材资源 难持续 同质化现象严重 中药产品临床定位不清, 适应证不明确 产品缺乏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 学数据支持 缺乏系统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等制约因素为促进中药企业健康发展, 提出应保证中药材质量

More information

1. 十二经别的分布 2. 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 : 十二经筋 1. 十二经筋的分布 2. 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七 : 十二皮部 1. 十二皮部的分布 2. 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细目一 : 经络的作用 1. 联系脏腑, 沟通内外 2

1. 十二经别的分布 2. 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 : 十二经筋 1. 十二经筋的分布 2. 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七 : 十二皮部 1. 十二皮部的分布 2. 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细目一 : 经络的作用 1. 联系脏腑, 沟通内外 2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 针灸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 细目一 :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 : 十二经脉 1. 十二经脉的名称 2.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 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5.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6.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细目三 : 奇经八脉 1. 奇经八脉的名称 2.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3. 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四 : 十五络脉

More information

1. 感冒 1.1 概念 : 感冒 时行感冒 虚体感冒的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类证鉴别 : 与温病早期相鉴别 1.4 辨证论治 : 风寒证 风热证 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 (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 等各证型的症状 治法 方药 2. 咳嗽 2.1 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

1. 感冒 1.1 概念 : 感冒 时行感冒 虚体感冒的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类证鉴别 : 与温病早期相鉴别 1.4 辨证论治 : 风寒证 风热证 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 (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 等各证型的症状 治法 方药 2. 咳嗽 2.1 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 中医内科学 ( 一 ) 总论 1. 绪论 1.1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1.2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概况 2. 气血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2.1 气 : 虚证 ( 气虚 气陷 ) 实证( 气滞 气逆 ) 各证型的主要脉证 治则 方药 2.2 血 : 出血 血瘀 血虚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 治则 方药 3. 风寒燥火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3.1 风 : 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 阴虚风动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 治则 方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ZW-新

Microsoft Word ZW-新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 年 12 月第 39 卷第 12 期 Int J Trad Chin Med, December 2017, Vol. 39, No.12 1097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候的现代文献研究 论著 黄正慧徐雯洁郭婧黄玉华 摘要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常见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 为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

More information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 : 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 : 十二经脉要点 : 1. 十二经脉的名称 2.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 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5.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6.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 : 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 : 十二经脉要点 : 1. 十二经脉的名称 2.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 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5.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6.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执业医师 考点班 直播串讲 中医执业医师 针灸学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 : 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 : 十二经脉要点 : 1. 十二经脉的名称 2.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 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5.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6.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细目三 : 奇经八脉要点 : 1. 奇经八脉的名称 2.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3. 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四

More information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 : 主治特点要点 : 1. 近治作用 2. 远治作用 3. 特殊作用细目二 : 主治规律要点 : 1. 分经主治规律 2. 分部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 : 1. 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 2. 五输穴 原穴 络穴 背俞穴 募穴 八脉交会穴 八会穴 郄穴 下合穴 交会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 : 主治特点要点 : 1. 近治作用 2. 远治作用 3. 特殊作用细目二 : 主治规律要点 : 1. 分经主治规律 2. 分部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 : 1. 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 2. 五输穴 原穴 络穴 背俞穴 募穴 八脉交会穴 八会穴 郄穴 下合穴 交会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 : 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 : 十二经脉要点 : 1. 十二经脉的名称 2.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 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5.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6.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细目三 : 奇经八脉要点 : 1. 奇经八脉的名称 2.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3. 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四 : 十五络脉要点 : 1. 十五络脉的分布

More information

(1) 小肠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2) 膀胱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A. 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B. 畏寒肢冷 心痛 面色 白或面唇青紫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3) 心气虚证可见 :( ) (4) 心阳虚证可见 :( ) 4.X 型题 (1) 下列哪些是心阴虚和心血虚的共同见

(1) 小肠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2) 膀胱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A. 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B. 畏寒肢冷 心痛 面色 白或面唇青紫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3) 心气虚证可见 :( ) (4) 心阳虚证可见 :( ) 4.X 型题 (1) 下列哪些是心阴虚和心血虚的共同见 第八章 脏腑辨证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 能力测试题 ] 一 选择题 1.A 型题 (1) 心悸与下列哪项同见, 对诊断心阴虚证最有意义 ( ) A. 失眠多梦 B. 心悸潮热 C. 舌红少苔 D. 五心烦热 E. 怔忡健忘 (2) 心脉痹阻中, 若胸痛以闷痛为特点的是 :( ) A. 痰阻心脉 B. 气滞血脉 C. 寒凝心脉 D. 热郁心脉 E. 瘀阻心脉 (3) 症见心悸, 兼有口咽干燥,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一期 谭杨 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 教材变动说明 2. 考试时间介绍 3. 实践技能考试形式介绍 4. 笔试及实践技能复习计划 5. 题目测试 本次自习室具体安排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More information

第六章 按摩与保健 205 图 6唱 17 常用穴位示意图 三 选穴原则 穴位按摩是针对穴位进行点 按 揉 推等多种手法的刺激 引起局部出现 酸 麻 胀 痛或温热感觉 一般每天按摩 1 2 次 每次可选用 3 6 个 对 穴 位交替进行按摩 同时 穴位的选择应根据人体的体质和病情 从全身的穴位中 选出一些对某种病症有效的穴位 也称配穴 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一 一般规律 虽然全身的穴位很多 每个穴位的主治功能又有不同

More information

6 号题 6 月 17 日第一站 :1 哮病, 肺脾气虚, 六君子汤 2 痔疮湿热证, 脏连丸 1 哮病缓解期 - 肺脾气虚证主症 : 有哮喘反复发作史 气短声低, 自汗, 怕风, 常易感冒, 倦怠无力, 食少便溏, 或可有喉中时有轻度哮鸣, 痰多质稀色白, 舌质淡, 苔白, 细弱 证机概要 : 哮

6 号题 6 月 17 日第一站 :1 哮病, 肺脾气虚, 六君子汤 2 痔疮湿热证, 脏连丸 1 哮病缓解期 - 肺脾气虚证主症 : 有哮喘反复发作史 气短声低, 自汗, 怕风, 常易感冒, 倦怠无力, 食少便溏, 或可有喉中时有轻度哮鸣, 痰多质稀色白, 舌质淡, 苔白, 细弱 证机概要 : 哮 第一站 : 病案分析 2 号题 6 月 18 日第一站 : 妇科崩漏 肾阳虚证 右归丸 + 党参, 黄芪, 三七 已给出答案, 无需作答 3 号题 6 月 17 日第一站 : 1 周某, 男,65 岁, 已婚工人,2016 年 12 月 8 日初诊 患者 10 余年来每逢冬季, 剧发咳嗽, 咯痰, 每年咳嗽持续时间 3 个月 1 个月前咳嗽加重, 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 中药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 效果不明显

More information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2018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8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与 2017 年考试大纲相比会有点小变化, 小编整理了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 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

More information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过红玲顾浩王耘 ** 乔延江 100102 目的 : 建立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揭示中药功效间的联系, 明确功效概念网络的应用途径方法 : 通过整理 2010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一部 ) 记载的中药功效, 对中药功效概念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系 统分析, 构建功效概念网络, 并从中抽提特定功效的子网络, 利用网络聚类算法发现连锁出现的功效群结 果 : 构建包含 422 个功效概念的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More information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癌症 年我国新发病例约 % 万 占全球总发病数的 &0 死亡 1 万 占全球总死亡数的 0 中国东部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更高 尤其浙江嘉善 嘉兴地区 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得结直肠癌成为浙江省肿瘤防治的重点癌种 高危 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 % 年生存率为 0 &0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癌症 年我国新发病例约 % 万 占全球总发病数的 &0 死亡 1 万 占全球总死亡数的 0 中国东部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更高 尤其浙江嘉善 嘉兴地区 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得结直肠癌成为浙江省肿瘤防治的重点癌种 高危 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 % 年生存率为 0 &0 临床论著 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中医证候分布观察 李 妍 邹 莹 谷建钟 周华妙 郭 勇 摘要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中医证候分布 方法 收集 & 例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前 化疗早期 化疗中期 化疗末期 个阶段的中医临床证候资料 分析 个阶段证候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 结果 辅助化疗前有 个证候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 例患者以阴虚内热夹湿证 例 0 气虚证 例 0 为主 辅助化疗早期有 & 个证候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SFDA

Microsoft Word - SFDA 关于修订通脉强肾酒等品种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通知 国食药监注 [2009]688 号 2009 年 10 月 15 日发布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根据 药品管理法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 试行 ) 的有关规定以及药品标准变更等情况, 国家局决定对通脉强肾酒 柴胡滴丸 柴胡口服液和经前平颗粒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进行修订 ( 见附件

More information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一 选择题 1.A 型题 (1)B (2)A (3)D (4)D (5)C (6)E (7)A (8)E (9)C (10)B 2.B 型题 (1)C (2)A (3)D (4)B 3.C 型题 (1)C (2)A (3)A (4)C 4.X 型题 (1)ACD (2)AD (3)BCDE (4)AB 1.N 2.N 1. 心阳虚证 2. 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乱脉结或代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事业单位招考 中医内科学 毕德众 第 0 页 中医内科学 目录 课堂导语... 3 肺系疾病... 4 感冒... 4 咳嗽... 5 哮病 喘证... 7 肺痨 肺痈 肺痿... 9 胀病... 10 肺胀... 10 鼓胀 水肿... 11 痛证... 14 头痛 :... 15 真心痛... 16 胃痛... 17 腹痛... 18 胁痛... 19 腰痛... 19 脑系疾病... 20 眩晕...

More information

19 年中医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 具有规定学历 )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6 年版 ) 一 医患沟通二 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 一 ) 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 二 ) 病证诊断 (

19 年中医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 具有规定学历 )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6 年版 ) 一 医患沟通二 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 一 ) 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 二 ) 病证诊断 ( 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 具有规定学历 )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6 年版 ) 一 医患沟通二 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 一 ) 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 二 ) 病证诊断 ( 三 ) 鉴别诊断 ( 四 ) 确立治法 ( 五 ) 选方与用药 ( 六 ) 预防与调护三 中医技术操作技能 ( 一 ) 中医四诊 ( 二 ) 针灸常用腧穴 1. 尺泽 2. 孔最 3. 列缺 4. 鱼际 5. 少商 6.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概说 一 概念 : 脏腑辨证, 是指以脏腑的生理 病理为依据, 综合分析四诊所得的病情资料, 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 病因 病性等,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归类方法 特点 : 结论具体, 定位 定性清楚, 指导治疗明确 知识准备 熟练掌握脏象学说, 由脏腑生理功能指导病理表现 熟悉气血津夜的功能和四个基本虚证的表现 二 脏腑辨证归类方法的形成 : 脏腑辨证方法形成很早,

More information

请与接触性皮炎鉴别 答案解析中医疾病诊断 : 湿疮 ; 中医证候诊断 : 脾虚湿蕴证 辨病辨证依据 ( 含病因病机分析 ) 饮食失节, 脾胃受损, 失其健运, 湿浊内生, 又兼外受风邪, 内外两邪相搏, 风湿浸淫肌肤所致 中医治法 : 健脾利湿止痒 方剂 : 除湿胃苓汤加减 药物组成及煎煮方法 (

请与接触性皮炎鉴别 答案解析中医疾病诊断 : 湿疮 ; 中医证候诊断 : 脾虚湿蕴证 辨病辨证依据 ( 含病因病机分析 ) 饮食失节, 脾胃受损, 失其健运, 湿浊内生, 又兼外受风邪, 内外两邪相搏, 风湿浸淫肌肤所致 中医治法 : 健脾利湿止痒 方剂 : 除湿胃苓汤加减 药物组成及煎煮方法 ( 第一站病例分析中医医师 010 摘要 1 康某, 女,19 岁, 未婚, 学生 2015 年 8 月 9 日初诊 患者 3 天前受凉后, 出现恶寒, 发热, 咳嗽 1 天前出现气喘 现症 : 喘息咳逆, 呼吸急促, 胸部胀闷, 痰多稀薄色白, 恶寒, 发热, 头痛, 无汗, 口不渴, 舌淡, 苔薄白而滑, 脉浮紧 根据上述摘要, 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答案解析 1 中医疾病诊断 : 喘证 ; 中医证候诊断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助理医师第二单元模拟题答案 + 解析 A1 型题 (1~76 题 )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 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 尿色红赤, 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 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 尿血多无疼痛之感, 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 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 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 不

中医助理医师第二单元模拟题答案 + 解析 A1 型题 (1~76 题 )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 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 尿色红赤, 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 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 尿血多无疼痛之感, 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 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 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 不 中医助理医师第二单元模拟题答案 + 解析 A1 型题 (1~76 题 ) 1. 正确答案 :C 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 尿色红赤, 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 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 尿血多无疼痛之感, 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 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 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 不痛者为尿血 2. 正确答案 :B 水肿湿热壅盛证 治法 : 分利湿热 代表方 : 疏凿饮子加减 3. 正确答案 :C

More information

Zjzlml.mps

Zjzlml.mps 针灸治疗学 北京 内容简介本书是枟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枠之一, 紧扣枟针灸治疗学枠最新教学大纲, 内容上分两篇 在上篇重点 难点 知识点部分, 以章节为序, 分重点难点提示 知识点精析, 精简提炼教材内容, 采用图 表 歌诀等便于理解 记忆的形式巧解枟针灸治疗学枠知识点 ; 再在下篇测试部分予以各章综合能力测试及其参考答案 ; 另外, 还有五套综合模拟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本书特点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FBEFAADE3BC D2B4D3F83F3FEFD2D1A2CDC5FAB73F3FE2A9F8C13F3FF1E93F3FD9BC3F3FCFE9>

<4D F736F F D20DFBEFAADE3BC D2B4D3F83F3FEFD2D1A2CDC5FAB73F3FE2A9F8C13F3FF1E93F3FD9BC3F3FCFE9> 上海市 2018 年度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中医学模拟试卷 1 治疗睡中遗尿, 精神疲乏, 肢冷畏寒, 舌淡, 脉沉细, 除相应的背俞穴外, 应选取的经脉是 A 足太阳 足少阴 B 足太阳 手太阴 C 足太阳 手少阳 D 任脉 足太阴 E 任脉 足太阳 2 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 关键在于 A 恶寒的轻与重 B 发热的轻与重 C 咽喉肿痛与否 D 有无流行性 E 脉数与否 3 虚里按之应手,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妇科学 (18/10/17 第二版 ) 月经病 1 月经先期 1 月经后期 3 月经先后不定期 5 月经过多 6 月经过少 7 经期延长 9 经间期出血 11 崩漏 13 闭经 16 痛经 18 月经前后诸证经行乳房胀痛 20 20 经行头痛 21 经行感冒 22 经行身痛 24 经行泄泻 25 经行浮肿 26 经行吐衄 27 绝经前后诸证 28 经断复来 30 带下病 32 带下病 - 带下过多

More information

附:教学大纲格式

附:教学大纲格式 针灸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针灸学 课程编号 : N2050162 英文名称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课程性质 : 必修课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 : 32 实验学时 :16 学分 :3 适用对象 : 五年制中西医临床 中医学 ( 临床心理学方向 ) 等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 : 中医各基础课程一 课程性质 目的和任务 针灸学 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各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

More information

B1 型题 1~2 题 A. 心火亢盛 B. 脾胃火盛 C. 肝胆火热 D. 肾水将涸 E. 肺热壅盛 1. 舌边生芒刺多为 答案 :1.C 2. 舌中生芒刺多为 答案 :2.B 3~4 题 A. 口气酸臭 B. 口气腥臭 C. 口气腐臭 D. 口气臭秽 E. 口气臊臭 3. 胃肠积滞, 口气多为

B1 型题 1~2 题 A. 心火亢盛 B. 脾胃火盛 C. 肝胆火热 D. 肾水将涸 E. 肺热壅盛 1. 舌边生芒刺多为 答案 :1.C 2. 舌中生芒刺多为 答案 :2.B 3~4 题 A. 口气酸臭 B. 口气腥臭 C. 口气腐臭 D. 口气臭秽 E. 口气臊臭 3. 胃肠积滞, 口气多为 B1 型题 1~2 题 A. 心火亢盛 B. 脾胃火盛 C. 肝胆火热 D. 肾水将涸 E. 肺热壅盛 1. 舌边生芒刺多为 答案 :1.C 2. 舌中生芒刺多为 答案 :2.B 3~4 题 A. 口气酸臭 B. 口气腥臭 C. 口气腐臭 D. 口气臭秽 E. 口气臊臭 3. 胃肠积滞, 口气多为 答案 :3.A 4. 体内有溃腐脓疡, 口气多为 答案 :4.C 5~6 题 A. 声高而清 B. 声低而浊

More information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本科课程学习大纲 课程名 : 中医学 课程课时 : 72 学分 : 3.5 开课单位 : 中医学教研室 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编印 二〇一六年九月 一 课程简介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 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 中医学 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药学 方剂学 针灸经络学 腧穴学及针灸治疗学等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为一体, 选其精华部分向学生讲授 理论授课主要讲授阴阳五行学说

More information

痛较剧, 多因油腻饮食诱发或加重, 临床常伴有寒热往来 口苦心烦 胸闷纳呆 目黄肤黄等症 胃脘痛病变在胃, 虽肝气胃痛可病连两胁, 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腹痛胃脘痛的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窝处, 疼痛部位较局限, 病变在胃, 常伴有嗳气 泛酸 纳差 呕吐等症状 腹痛的病位则在胃脘以下 耻骨毛

痛较剧, 多因油腻饮食诱发或加重, 临床常伴有寒热往来 口苦心烦 胸闷纳呆 目黄肤黄等症 胃脘痛病变在胃, 虽肝气胃痛可病连两胁, 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腹痛胃脘痛的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窝处, 疼痛部位较局限, 病变在胃, 常伴有嗳气 泛酸 纳差 呕吐等症状 腹痛的病位则在胃脘以下 耻骨毛 胃脘痛诊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 胃脘痛又称胃痛, 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多由忧思郁怒 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 感受外邪等导致胃之气机阻滞, 不通则痛 ; 亦有因脾胃虚弱, 络脉失养, 不荣则痛 病位在胃, 但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 一般来说邪气犯胃所致胃脘痛多属急症 实证 ; 脏腑失调, 胃痛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者, 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 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 胃痉挛 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征候部分术语语义码初探.doc

中医征候部分术语语义码初探.doc ( 发表于 : 中华学术论坛,No9-10,71-73. 2005) 中医证候术语学与语义码初探 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四 包含飞严世芸周强鲍颖洁杨枝清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信息化标准化研究室 201203,bhf2002@online.sh.cn 摘要本文从探索中医学内在的认知科学 信息学和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医证候术语的构成要素 相互关系和特征及其构成规律 ( 中医术语学 ) 希望在此基础上, 探索中医证名术语的语义码,

More information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11) 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 阳邪致病 B. 阳气偏盛 C. 阳气亏虚 D. 阴液亏虚 E. 寒湿郁久 (12)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 ) A. 经常畏冷 B. 不渴不饮 C. 恶心呕吐 D. 腹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11) 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 阳邪致病 B. 阳气偏盛 C. 阳气亏虚 D. 阴液亏虚 E. 寒湿郁久 (12)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 ) A. 经常畏冷 B. 不渴不饮 C. 恶心呕吐 D. 腹 第五章 八纲辨证 [ 能力测试题 ] 一 选择题 1.A 型题 (1) 下述哪种理解最正确 :( ) A. 皮肤的病变均是表证 B. 表证的病位不在脏腑 C. 内脏的病变均无表证 D. 表证的病位均在皮毛 E. 符合表证特征为表证 (2) 下述哪种理解最正确 :( ) A. 表证的病位一般在皮毛 B. 皮肤的病变一般属表证 C. 表证的定位也可在内脏 D. 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 E. 内脏的病不会出现表证

More information

8.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 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0.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银翘解毒软胶囊说明书 通用名称 : 银翘解毒软胶囊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疏风解表, 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头痛

8.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 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0.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银翘解毒软胶囊说明书 通用名称 : 银翘解毒软胶囊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疏风解表, 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头痛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 ( 银黄颗粒 银翘解毒软胶囊 银翘解毒丸 ( 浓缩丸 ) 元胡止痛胶囊 元胡止痛口服液 元胡止痛软胶囊 越鞠保和丸 云香祛风止痛酊 ( 云香精 )) 部分非处方药品种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国食药监注 [2010]449 号 2010 年 11 月 24 日发布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按照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摇 1242 环球中医药 2017 年 11 月第 10 卷第 11 期摇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vember 2017,Vol 郾 10, No 郾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多元分析 数据挖掘 余燚薇摇赵瑞华摇张润顺摇史云摇王小云摇刘雁峰摇王必勤摇梁瑞宁摇李伟莉摇宋 殿荣 揖摘要铱摇目的摇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More information

1. 概述 产后病 : 产妇在产褥期内所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 产褥期 :6 周 产后 新产后 :1 周 小满月 : 弥月为期,1 个月 大满月 : 百日为度,3 个月 2

1. 概述 产后病 : 产妇在产褥期内所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 产褥期 :6 周 产后 新产后 :1 周 小满月 : 弥月为期,1 个月 大满月 : 百日为度,3 个月 2 产后病 1 1. 概述 产后病 : 产妇在产褥期内所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 产褥期 :6 周 产后 新产后 :1 周 小满月 : 弥月为期,1 个月 大满月 : 百日为度,3 个月 2 2.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一 亡血伤津二 元气受损多虚多瘀三 瘀血内阻四 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 产后百节空虚 - 稍有不慎或调摄失当 - 诸病 3 3. 诊断 三审 : 审小腹痛与不痛 - 辨有无恶露停滞 审大便通与不通

More information

8.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小儿宝泰康颗粒说明书 通用名称 : 小儿宝泰康颗粒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解表清热, 止咳化痰 用于小儿风热外感, 症见发热 流涕 咳嗽 脉浮 [ 规格 ] 每袋装

8.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小儿宝泰康颗粒说明书 通用名称 : 小儿宝泰康颗粒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解表清热, 止咳化痰 用于小儿风热外感, 症见发热 流涕 咳嗽 脉浮 [ 规格 ] 每袋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 ( 小儿宝泰康颗粒 小儿敷脐止泻散 小儿感冒口服液 小儿感冒宁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小儿消食片 小儿泻速停颗粒 小儿咽扁颗粒 ) 部分非处方药品种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国食药监注 [2010]449 号 2010 年 11 月 24 日发布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按照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 试行

More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年 11 月第 5 卷第 6 期 Journal of Chinese Integ rative M edicine November 2007 Vol 5 No 6 607 确定证素辨证权值的 双层频权剪叉 算法 朱文锋 何军锋 晏峻峰 黄碧群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 湖南 长沙 410007 摘要 根据证候 辨别证素 组成证名 是中医辨证的规律与过程 中医辨证是非线性复杂巨系统

More information

2 感冒 风寒束表 风热犯表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痛, 肢节酸疼, 鼻塞声重, 或鼻痒喷嚏, 时流清涕, 咽痒, 咳嗽, 痰吐稀薄色白,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苔薄白而润, 脉浮或浮紧 ( 表湿重 - 羌活胜湿汤 )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

2 感冒 风寒束表 风热犯表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痛, 肢节酸疼, 鼻塞声重, 或鼻痒喷嚏, 时流清涕, 咽痒, 咳嗽, 痰吐稀薄色白,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苔薄白而润, 脉浮或浮紧 ( 表湿重 - 羌活胜湿汤 )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 1 系页数 肺系 感冒 2 肺系 咳嗽 4 肺系 哮病 7 肺系 喘证 11 肺系 肺胀 14 肺系 肺痈 16 肺系 肺痨 18 肺系 肺痿 20 心系 心悸 21 心系 胸痹 24 心系 附 - 真心痛 27 心系 厥证 29 心系 不寐 31 心系 附 - 多寐 33 心系 附 - 健忘 34 心系 痴呆 35 心系 癫证 37 心系 狂证 37 心系 痫病 39 脾胃系胃痛 42 脾胃系 附

More information

基于循?医学的?穴功能研究-以足三里、支?穴?例-_docx

基于循?医学的?穴功能研究-以足三里、支?穴?例-_docx 学校代码 :10063 专业代码 :100512 二 一三届博士研究生毕业暨学位论文 基于循证医学的循证医学的腧穴腧穴功能研究 - 以足三里 支沟穴为例 - Research of acupoints function based on EBM - take Zusanli(ST36) and Zhigou(TE6) for example - 专 业 : 针灸推拿学 学位类型 : 科学学位研究生

More information

(13) 二岁患儿于今年 6 月起病即发热, 烦渴, 但未见汗出, 反而尿多 此症延至 9 月 后不药而热退身安 应属 ( ) A. 阳证转阴证 B. 正虚邪恋 C. 邪去正亦虚 D. 小儿夏季热 E. 纯阳之体的反映 (14) 中午寒战, 午后即发热恶热, 汗出好转, 每日 1 次, 其病属 (

(13) 二岁患儿于今年 6 月起病即发热, 烦渴, 但未见汗出, 反而尿多 此症延至 9 月 后不药而热退身安 应属 ( ) A. 阳证转阴证 B. 正虚邪恋 C. 邪去正亦虚 D. 小儿夏季热 E. 纯阳之体的反映 (14) 中午寒战, 午后即发热恶热, 汗出好转, 每日 1 次, 其病属 ( 第三章 问诊 [ 能力测试题 ] 一 选择题 1.A 型题 (1) 中医所谓问诊是 ( ) A. 向病人或陪诊者广泛询问 B. 着重询问病人既往病史 C. 主要询问病人家族病史 D. 重点询问病人现在症状 E. 向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 (2) 总结概括问诊内容为 十问歌 的医学家是 ( ) A. 喻嘉言 B. 张仲景 C. 张景岳 D. 李时珍 E. 赵晴初 (3) 与籍贯或所处地域有关的是

More information

9.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四制香附丸说明书 通用名称 : 四制香附丸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理气和血, 补血调经 用于血虚气滞, 月经不调, 胸腹胀痛 [ 规格 ] [ 用法用量 ] 口服 一次 9 克, 一日 2 次 [

9.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四制香附丸说明书 通用名称 : 四制香附丸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理气和血, 补血调经 用于血虚气滞, 月经不调, 胸腹胀痛 [ 规格 ] [ 用法用量 ] 口服 一次 9 克, 一日 2 次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 ( 舒筋活血定痛散 四制香附丸 苏子降气丸 缩泉丸 天麻头痛片 铁笛口服液 铁笛丸 通乐颗粒 通宣理肺胶囊 通幽润燥丸 ) 部分非处方药品种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国食药监注 [2010]449 号 2010 年 11 月 24 日发布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按照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 试行 ) 和相关法律法规

More information

( 五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六 ) 经络 4. 六腑的生理功能 5. 奇恒之腑 6.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 气 2. 血 3. 津液 1. 经络系统的组成 2. 十二经脉 3. 奇经八脉 (3) 脾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4) 肝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5) 肾与志 液 体 华

( 五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六 ) 经络 4. 六腑的生理功能 5. 奇恒之腑 6.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 气 2. 血 3. 津液 1. 经络系统的组成 2. 十二经脉 3. 奇经八脉 (3) 脾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4) 肝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5) 肾与志 液 体 华 2017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考试大纲 2017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考试大纲已经顺利公布, 壹医考搜集整理 如下, 请广大执业药师考生参考 :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1. 整体观念 ( 一 ) 中医学的基本 (2) 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特点 (1) 症 证 病的区别 2. 辨证论治 (2)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1. 阴阳的属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

More information

1. 掌握肺系病证的一般护理 第一章 2. 熟悉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与常见证候 3. 了解肺的生理功能及病变特点 1. 肺的生理功能与病变特点的关系 2. 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与常见证候 3. 肺系病证的一般护理 1. 掌握感冒的辨证施护 肺病病证 第一节感冒 2. 熟悉感冒的定义 辨证要点 护治原则

1. 掌握肺系病证的一般护理 第一章 2. 熟悉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与常见证候 3. 了解肺的生理功能及病变特点 1. 肺的生理功能与病变特点的关系 2. 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与常见证候 3. 肺系病证的一般护理 1. 掌握感冒的辨证施护 肺病病证 第一节感冒 2. 熟悉感冒的定义 辨证要点 护治原则 中医临床护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中医临床护理学课程编号 : 英文名称 : Clinical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课程性质 : 必修课总学时 :48 学时讲课学时 :42 学时实验学时 :6 学时学分 :3 学分适用对象 : 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 : 中医基础理论 ( 含中诊 )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饮食调护等一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内科 ( 十一五 ) 目录 系病名页数 肺系 感冒 1 肺系 咳嗽 3 肺系 哮病 6 肺系 喘证 10 肺系 肺痈 13 肺系 肺痨 15 肺系 肺胀 17 肺系 肺痿 19 心系 心悸 20 心系 胸痹 23 心系 真心痛 26 心系 不寐 28 心系 健忘 30 心系 多寐 31 心系 癫证 32 心系 狂证 32 心系 痫病 34 心系 痴呆 36 心系 厥证 38 脾胃系 胃痛 40 脾胃系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Preliminary Methodology Exploration of TCM Syndrome Regulation Laws Research Based on TCM Constitution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ng Nan Zheng Hou Syndromes

More information

C 柴胡疏肝散 D 痛泻要方 E 五磨饮子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泄泻之肝气乘脾证 证候主症 : 腹痛而泻, 腹中雷鸣, 攻窜作痛, 矢气频作, 每因抑郁恼怒, 或情绪紧张之时而 作, 素有胸胁胀闷, 嗳气食少, 舌淡红, 脉弦 治法 : 抑肝扶脾 代表方 : 痛泻要方加减 4 按痰饮停积的部位分

C 柴胡疏肝散 D 痛泻要方 E 五磨饮子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泄泻之肝气乘脾证 证候主症 : 腹痛而泻, 腹中雷鸣, 攻窜作痛, 矢气频作, 每因抑郁恼怒, 或情绪紧张之时而 作, 素有胸胁胀闷, 嗳气食少, 舌淡红, 脉弦 治法 : 抑肝扶脾 代表方 : 痛泻要方加减 4 按痰饮停积的部位分 中医助理医师第二单元 (150 道 ) 一 A1 型题 1 哮病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 A 肺气不清 B 肺气虚寒 C 肺失宣降 D 痰阻气闭 E 伏痰引触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哮病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 伏痰 遇感引触, 痰随气升, 气因痰阻, 相互 搏结, 壅塞气道, 气道挛急, 通畅不利, 肺气宣降失常, 引动停积之痰, 而致痰鸣如吼, 气 息喘促 2 痫病病位在脑, 涉及的脏腑为 A 肝

More information

第二节 气血辨证

第二节  气血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目的要求 1. 掌握气病 血病 气血同病 津液病各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2. 熟悉气血津液辨证的实质是辨别证的原因与性质, 熟悉其辨证意义 3. 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气血津液辨证 主要内容 : 气血辩证气血同病 虚证 气虚 血虚实证 气滞 血瘀 血热 血寒 津液辩证 津液亏虚 水液停聚 一 气血辩证 虚证 血 虚 证 定义 : 血液亏虚, 脏腑百脉失养, 表现全身虚弱的证侯 成因

More information

精品库我们的都是精品 _www.jingpinwenku.com 6. 下列哪项不属于阴水证的临床表现 A. 起病缓, 病程长 B. 水肿皮薄光亮 C. 水肿先从下肢肿起 D. 下半身肿痛 E. 腰酸肢冷 7. 若寒邪中阻, 腹痛拒按, 宿食不化, 舌苔白厚, 脉象多见 A. 弦紧 B. 滑数 C.

精品库我们的都是精品 _www.jingpinwenku.com 6. 下列哪项不属于阴水证的临床表现 A. 起病缓, 病程长 B. 水肿皮薄光亮 C. 水肿先从下肢肿起 D. 下半身肿痛 E. 腰酸肢冷 7. 若寒邪中阻, 腹痛拒按, 宿食不化, 舌苔白厚, 脉象多见 A. 弦紧 B. 滑数 C. 更多内容请查看精品文库网 www.jingpinwenku.com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历年考试真题和答案汇总 ( 一 ) 一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 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患者男性,38 岁 近日发热微恶寒, 口苦, 胁痛, 尿短黄, 大便粘臭, 舌红苔薄白, 脉数 其证候是 A. 真寒假热 B. 真热假寒 C.

More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阴火 为由内伤引起的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 邪气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阴火 为由内伤引起的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 邪气 名师汇讲 指导 严世芸 男 生 浙江宁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名中医 上海市教学名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 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 国家教育部及上海市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带头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More information

17. 白头翁 :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18. 威灵仙 : 祛风湿, 通经络, 消痰水, 治骨鲠 可用于风寒湿痹, 肢体拘挛, 瘫痪麻木, 痰饮积聚, 诸骨鲠喉 19. 防己 : 祛风湿, 止痛, 利水 可用于风湿痹痛, 尤以热痹为佳, 水肿, 腹水, 脚气浮肿, 小便不利 20. 桑寄生 : 祛

17. 白头翁 :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18. 威灵仙 : 祛风湿, 通经络, 消痰水, 治骨鲠 可用于风寒湿痹, 肢体拘挛, 瘫痪麻木, 痰饮积聚, 诸骨鲠喉 19. 防己 : 祛风湿, 止痛, 利水 可用于风湿痹痛, 尤以热痹为佳, 水肿, 腹水, 脚气浮肿, 小便不利 20. 桑寄生 : 祛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 100 考点 1. 紫苏 :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可治疗风寒感冒, 咳嗽胸闷, 脾胃气滞证, 气滞胎动证, 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2. 羌活 : 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 可治疗风寒表证, 表证夹湿, 风寒湿痹, 风寒头痛 3. 香薷 : 发汗解表, 和中化湿, 利水消肿 可治疗夏季乘凉饮冷 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 水肿, 小便不利 4. 桑叶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年 9 月第 30 卷第 5 期 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OFTCMVol.30No.5Sep.2014 417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选穴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陈霞 1, 卢圣锋 1, 朱冰梅 1, 倪光夏 1,2*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2.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19)

More information

慢性肝炎的辨证论治 和常用的中成药

慢性肝炎的辨证论治 和常用的中成药 慢性肝炎的辨证论治和常用的中成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张玮 张玮龙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浦东新区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主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2015 年上海市 十佳 公共卫生工作者 2017 年上海市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 2017 年全国最美中医上海市医务工会先进个人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科主任

More information

中医药通报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之门诊 病房 住院 胃镜室 年龄最小者为 岁 最大者为 岁 平均年龄 患有 慢 性 胃 炎 且 符 合 纳 入 标 准 研 究 之 连 续 病 例 ± 岁 职业分布情况 工人 例 例 农 民 例 干 部 例 诊断标准 采用 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

中医药通报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之门诊 病房 住院 胃镜室 年龄最小者为 岁 最大者为 岁 平均年龄 患有 慢 性 胃 炎 且 符 合 纳 入 标 准 研 究 之 连 续 病 例 ± 岁 职业分布情况 工人 例 例 农 民 例 干 部 例 诊断标准 采用 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 中医药通报 海外中医 慢性胃炎 例辨证要素研究 与频数变量聚类分析 卢致鹏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辨证要素 证候分布 吴 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系指各种不同病因所引起之胃粘膜慢 帆 聚类分析 用辨别处理各种临床现象 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 是常见病 多发病 且其发病 慢性胃炎之病位证素 胃 主要是指胃脘部之症 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趋高之势 慢性胃炎之发病因 状与消化 受纳等功能失常所表现出之证候 其证候 素有多种

More information

总论部分

总论部分 第一章经络总论 1. 腧穴经络 2. 循行分布病理变化 3. 体表络脉 4. 筋肉关节外周连属 5. 肺经肝经 6. 胞中一源三歧 7. 大包胸胁 8. 隐白大包 9. 睛明跗阳 10. 腋内动脉寸口之中 1, 针灸学中所提及的 标本 主要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标 如树梢, 有上的含义, 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 ; 本 犹如树根, 有下的含义, 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十二经脉均有 标 部与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a.doc

Microsoft Word a.doc 2012 年 3 月第 19 卷第 3 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9 基于隐结构模型分析的心血管疾病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研究 许朝霞 1, 刘腾飞 2, 王忆勤 1, 张连文 2, 刘国萍 1, 燕海霞 1, 郭睿 1, 徐琎 1, 郝一鸣 1, 洪毓键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 201203;2.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香港 摘要 :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特征,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7.% ) 3 : &7.% " / 1) 0 0 : 0 1! / 00! 0/ 10 0 /1 0 : : 0 " + 0 : 1) 1 0 / %" / 1)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7.% ) 3 : &7.%  / 1) 0 0 : 0 1! / 00! 0/ 10 0 /1 0 : : 0  + 0 : 1) 1 0 / % / 1) : 肝失疏泄主要证候在经前焦虑性障碍中的差异 詹向红 伍盼盼 杨丽萍 张惠云 闫国立 赵 川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前焦虑性障碍 / 01! 0/) + 0,, 患者中医症状及肝失疏泄证候分布特点 相关神经内分泌水平的变化 方法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法对 %& 名 &% 岁女性门诊患者进行面访调查 根据 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第 & 版, 筛查 对,, 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别 并对其主证及常见证的中医症状进行积分比较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目录 第 8 章月经病 1 01 月经先期 2 02 月经后期 4 03 月经先后无定期 6 04 月经过多 7 05 月经过少 8 06 经期延长 9 07 经间期出血 10 08 崩漏 11 09 闭经 13 10 痛经 16 11 经行发热 18 12 经行头痛 19 13 经行眩晕 20 14 经行身痛 21 15 经行吐衄 22 16 经行泄泻 23 17 经行浮肿 24 18 经行乳房胀痛

More information

10.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利咽解毒颗粒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 : 利咽解毒颗粒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清

10.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利咽解毒颗粒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 : 利咽解毒颗粒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 ( 利咽解毒颗粒 六味地黄胶囊 六味地黄颗粒 六味地黄软胶囊 六味地黄丸 驴胶补血颗粒 马应龙八宝眼膏 脑立清胶囊 诺迪康胶囊 片仔癀 ) 部分非处方药品种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国食药监注 [2011]206 号 2011 年 05 月 10 日发布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按照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More information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考前绝密押题! 扫码免费送! 每科 60 道题目, 每道都是必考点! 2018 年壹医考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知识点速记 1. 生姜 高良姜 姜黄 生姜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 鱼蟹 半夏及天南星毒 干姜温中, 回阳, 温肺化饮 ( 温里药 ) 炮姜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 ( 止血药 ) 高良姜 姜黄 散寒止痛, 温中止呕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2. 夏枯草 青葙子

More information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2017 年医学院 ( 含转化院 遗传所 ) 硕士研究生上线考生名单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外语政治 业务 1 业务 2 总分 报考类别 考试方式 备注 103357000912484 72 72 242 0 386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2003 71 72 242 0 385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1503 77 73 234 0 384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1098

More information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1 普通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2 肛肠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1 普通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2 肛肠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2012 级七年制选择 5+3 培养模式转段结果 学号录取学院录取专业 方向 039012123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1 肾脏病临床研究 032012310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1 肾脏病临床研究 039012128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FFAEBEAC8EFD2EAC8D0E0F1ABF6BDEBE53F>

<4D F736F F D FFAEBEAC8EFD2EAC8D0E0F1ABF6BDEBE53F>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80 个穴位定位及主治 Organized by Luke 目录 1 手太阴肺经... 7 1. 尺泽 (LU 5) 合穴... 8 2. 孔最 (LU 6) 郄穴治疗肺热咳血首选穴... 9 3. 列缺 (LU 7) 络穴 ; 八脉交会穴 ( 通于任脉 )... 10 4. 鱼际 (LU 10) 荥穴... 11 5. 少商 (LU 11) 井穴... 12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儿科复习表 ( 十一五,2016 考试大纲 ) (18/10/17 第二版 ) 新生儿病 1 胎黄 1 肺系病证 4 感冒 4 咳嗽 7 哮喘 9 慢惊风 33 癫痫 35 肾系病证 38 尿频 38 遗尿 40 五迟 五软 42 附录 一. 证型与方剂 58 二. 方剂索引 61 三. 病名索引 65 脾系病证 12 鹅口疮 12 口疮 13 呕吐 15 腹痛 17 泄泻 19 厌食 22 积滞

More information

(4) 肝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5) 肾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 五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六 ) 经络 ( 七 ) 体质 4. 六腑的生理功能 5. 奇恒之腑 6.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 气 2. 血 3. 津液 1. 经络系统的组成 2. 十二经脉 3. 奇经八脉 4. 经

(4) 肝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5) 肾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 五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六 ) 经络 ( 七 ) 体质 4. 六腑的生理功能 5. 奇恒之腑 6.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 气 2. 血 3. 津液 1. 经络系统的组成 2. 十二经脉 3. 奇经八脉 4. 经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大纲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1. 整体观念 ( 一 ) 中医学的 (2) 人与环境的统一性基本特点 (1) 症 证 病的区别 2. 辨证论治 (2)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1. 阴阳的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与运用 (1) 阴阳的对立制约 2. 阴阳的相互关 (2) 阴阳的互根互用 ( 二 ) 阴阳学说系 (3) 阴阳的消长平衡 (4) 阴阳的相互转化 3.

More information

(3) 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4) 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5) 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6) 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7) 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8) 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9) 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10) 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1) 心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2) 肺与志 液

(3) 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4) 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5) 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6) 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7) 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8) 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9) 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10) 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1) 心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2) 肺与志 液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1. 整体观念 ( 一 )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 辨证论治 (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 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1) 症 证 病的区别 (2)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1. 阴阳的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 (1) 阴阳的对立制约 2. 阴阳的相互关系 ( 二 ) 阴阳 学说 (2) 阴阳的互根互用 (3) 阴阳的消长平衡 (4) 阴阳的相互转化 3. 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1)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精简版白皮书 第一篇 常用单味中药 一 解表药 1. 麻黄 :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平喘蜜炙, 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 2. 香薷 : 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主治阴暑证 水煎凉服 夏月麻黄 3. 桂枝 :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既走表, 又走里 4. 紫苏 :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5. 生姜 :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More information

明目上清片说明书 通用名称 : 明目上清片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清热散风, 明目止痛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暴发火眼 红肿作痛 头晕目眩 眼边剌痒 大便燥结 小便赤黄 [ 规格 ] [ 用法用量 ] 口服 一次 4 片, 一日 2 次 孕妇 年老体弱 白内障患者忌服 1. 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

明目上清片说明书 通用名称 : 明目上清片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清热散风, 明目止痛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暴发火眼 红肿作痛 头晕目眩 眼边剌痒 大便燥结 小便赤黄 [ 规格 ] [ 用法用量 ] 口服 一次 4 片, 一日 2 次 孕妇 年老体弱 白内障患者忌服 1. 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 ( 麻仁滋脾丸 明目上清片 木香顺气丸 牛黄上清片 牛黄蛇胆川贝液 朴沉化郁丸 杞菊地黄胶囊 杞菊地黄片 杞菊地黄丸 ( 浓缩丸 ) 气滞胃痛片 ) 部分非处方药品种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国食药监注 [2010]449 号 2010 年 11 月 24 日发布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按照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More information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4 肺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5 肝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4 肺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5 肝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 2011 级七年制选择 5+3 培养模式学生转段结果学号录取单位录取专业 方向 032011245 003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1 肾脏病临床研究 032011253 003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1 肾脏病临床研究 039011116 003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1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精简版白皮书 第一篇常用单味中药 一 解表药 1. 麻黄 :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平喘蜜炙, 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 2. 香薷 : 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主治阴暑证 水煎凉服 夏月麻黄 3. 桂枝 :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既走表, 又走里 4. 紫苏 :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5. 生姜 :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More information

证机概要 : 脾湿生痰, 上渍于肺, 壅遏肺气 治法 : 燥湿化痰, 理气止咳 代表方 :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肠痈热毒证证候 : 腹痛剧烈, 全腹压痛 反跳痛, 腹皮挛急, 高热不退, 或恶寒发热, 时时汗出, 烦渴, 恶心呕吐, 腹胀, 便秘或似痢不爽 ; 舌红绛而干, 苔黄厚干燥或黄糙

证机概要 : 脾湿生痰, 上渍于肺, 壅遏肺气 治法 : 燥湿化痰, 理气止咳 代表方 :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肠痈热毒证证候 : 腹痛剧烈, 全腹压痛 反跳痛, 腹皮挛急, 高热不退, 或恶寒发热, 时时汗出, 烦渴, 恶心呕吐, 腹胀, 便秘或似痢不爽 ; 舌红绛而干, 苔黄厚干燥或黄糙 2017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考试真题及解析 01 号题 6 月 17 日第一站 : 风寒感冒, 和时行感冒鉴别 ; 肠痈, 湿热证, 和宫外孕破裂鉴别 答案解析 :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较轻, 全身症状不重, 少有传变 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 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若感冒 1 周以上不愈, 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 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 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 发病急, 全身症状显著,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站 辨证论治

第一站 辨证论治 2016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考试大纲 2016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考试大纲已经顺利公布,24 小时医学搜 集整理如下, 请广大执业药师考生参考 :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 一 ) 中医学 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2. 辨证论治 (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 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1) 症 证 病的区别 (2)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1. 阴阳的属性 2. 阴阳的相互关系

More information

经络腧穴学

经络腧穴学 经学学络习腧指穴南经络腧穴学教研室 2015 年 9 月 6 日 课程编号 :02.023.2.1 课程名称 : 经络腧穴学 (Theory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开课部门 : 针灸推拿学院经络腧穴教研室课程性质 : 必修课学时 :91 学时 ( 含理论课 28 学时, 实践课 56 学时, 自学 7 学时 ) 学分 :6.5 分前期课程 : 中医基础理论 人体解剖学和医古文授课对象

More information

210 WORLDCHINESEMEDICINE February.2016,Vol.11,No.2 (MeSH) 中译本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以 OR 相连, 英文疾病检索词限定为 nausea,vomi ting,emesis,antiemetictherapy,antineoplastic

210 WORLDCHINESEMEDICINE February.2016,Vol.11,No.2 (MeSH) 中译本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以 OR 相连, 英文疾病检索词限定为 nausea,vomi ting,emesis,antiemetictherapy,antineoplastic 世界中医药 年 月第 卷第 期 针灸治疗妊娠性恶心呕吐的选穴规律分析 石云舟 王富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 摘要 目的 通过检索国内外针灸治疗妊娠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 分析其选穴规律 方法 采用计 算机检索 计算机检索范围为 P M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 VI P 中符合针灸或针灸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妊娠性恶心呕吐相关 文献 通过检索及梳理

More information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1. 整体观念 ( 一 ) 中医学 (2) 人与环境的统一性的基本特点 (1) 症 证 病的区别 2. 辨证论治 (2)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1. 阴阳的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 (1) 阴阳的对立制约 (2) 阴阳的互根互用 ( 二 ) 阴阳学 2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1. 整体观念 ( 一 ) 中医学 (2) 人与环境的统一性的基本特点 (1) 症 证 病的区别 2. 辨证论治 (2)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1. 阴阳的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 (1) 阴阳的对立制约 (2) 阴阳的互根互用 ( 二 ) 阴阳学 2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1. 整体观念 ( 一 ) 中医学 (2) 人与环境的统一性的基本特点 (1) 症 证 病的区别 2. 辨证论治 (2)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1. 阴阳的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 (1) 阴阳的对立制约 (2) 阴阳的互根互用 ( 二 ) 阴阳学 2. 阴阳的相互关系 (3) 阴阳的消长平衡说 (4) 阴阳的相互转化 3. 阴阳学说的临床 (1)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应用

More information

ssreader

ssreader 140-3 试卷标识码 : 川 * 将此标识码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017 年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 ( 三 ) ( 医学综合笔试部分 ) 医执业医师 第三单元 考试日期 : 2017 年 月 日 考试时间 :9:00~11:30 考生姓名 : 准考证号 : 考场号 : 中国协和医矛斗大学出 1 反手土 , 答题须知 1. 考生答题前应先检查试卷封面标示的考试类别和每页页码所标出的考试类别是否与本人准考证上的报考类别一致

More information

9. 足太阳膀胱经

9. 足太阳膀胱经 太阳膀胱经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 BL 1 一 经脉循行 太阳膀胱经, 起始于内眼角, 向上过额部, 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其支脉, 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 其直 支脉, 从头顶 颅内络脑, 再浅出沿枕项部下, 从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下 达腰部, 进 脊旁肌, 内络于肾, 属于膀胱 支脉从腰中分出, 向下夹脊旁, 进 腘窝中 ; 支脉从左右肩胛内侧分别下, 穿过脊旁肌,

More information

6. 围绝经期 7. 老年期 细目二 : 月经的生理 1. 月经的生理现象 2. 月经产生的机理 3. 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节 4. 绝经机理 细目三 : 带下生理 1. 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 2. 带下产生的机理 细目四 : 妊娠生理 1. 受孕机理 2. 妊娠的生理现象 3. 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细

6. 围绝经期 7. 老年期 细目二 : 月经的生理 1. 月经的生理现象 2. 月经产生的机理 3. 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节 4. 绝经机理 细目三 : 带下生理 1. 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 2. 带下产生的机理 细目四 : 妊娠生理 1. 受孕机理 2. 妊娠的生理现象 3. 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细 第一单元绪论 www.cyikao.com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 中医妇科学 要点 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及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器官 细目一 : 外生殖器 1. 阴户的位置 2. 阴户的功能 细目二 : 内生殖器 1. 阴道的位置及功能 2. 子门的位置及功能 3. 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功能和特性 第三单元女性生殖生理 细目一 : 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1.

More information

<46495420446F63756D656E7428442D2D796E2DD6D0D2BDD2A92DB5DA3132C6DA2DB7E2C3E6CDC6BDE9A3A8323031342D3132A3A9CCE6BBBB2E6D6469>

<46495420446F63756D656E7428442D2D796E2DD6D0D2BDD2A92DB5DA3132C6DA2DB7E2C3E6CDC6BDE9A3A8323031342D3132A3A9CCE6BBBB2E6D6469> 0 第十六卷 第十二期 绎Vol.6 No.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 关节炎临床选穴规律分析 梁 爽 黄凯裕 许岳亭 卢圣锋 元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南京 00.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南京 00 摘 要 目的 分 析总结针灸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选穴 规律 方法 收集中国知 网数据库 CNKI 中近 0 年运用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文献 运用 Excel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4 小时客服电话 :010-82311666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 正确分析 处理和解决在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和指导合理用药工作中所遇到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集中反映执业药师 理论联系实际 有效开展药学服务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 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医理论 ( 包括民族医药 ) 知识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361\351???????\320\374\322\366\315\305??? \360\257\354\351\363\327)

(Microsoft Word \361\351???????\320\374\322\366\315\305??? \360\257\354\351\363\327) 2018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汇总 第一站 : 病 - 证 - 法 - 方 53 种病 (57 种病 =53 种 + 从来不考的 4 种骨伤相关病 ) Organized by Luke (http://healerj.tistory.com) 1 目录 中医内科... 5 考点一感冒... 5 考点二咳嗽... 7 考点三哮病... 9 考点四喘证... 12 考点五肺痨... 14 考点六心悸...

More information

6. 耳鸣与耳聋 (1) 概述 及意义 7. 鼻出血 (1) 概述 8. 口腔溃疡 (1) 概述 及意义 9. 牙痛 (1) 常见病因 (2) 临床特点 (3) 处理和转诊 10. 咽痛 (1) 概述 (4) 处理和转诊 11. 吞咽困难 (1) 概述 及意义 12. 咳嗽与咳痰 (1) 概述 13

6. 耳鸣与耳聋 (1) 概述 及意义 7. 鼻出血 (1) 概述 8. 口腔溃疡 (1) 概述 及意义 9. 牙痛 (1) 常见病因 (2) 临床特点 (3) 处理和转诊 10. 咽痛 (1) 概述 (4) 处理和转诊 11. 吞咽困难 (1) 概述 及意义 12. 咳嗽与咳痰 (1) 概述 13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400-6906-109 第三部分 : 全科医疗 第三部分 全科医疗 单元 细目 要点 (1) 全科医疗的概念 一 全科医学基本知识 1. 全科医疗 (2) 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 基本特征和原则 (3) 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4) 临床预防 (5) 全科医疗的常用工具 2. 全科医生 (1) 全科医生的概念 (2) 全科医生的签约服务 (3)

More information

8.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9.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清热灵颗粒说明书 通用名称 : 清热灵颗粒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 用于感冒

8.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9.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清热灵颗粒说明书 通用名称 : 清热灵颗粒汉语拼音 :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 用于感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 ( 清热灵颗粒 清热镇咳糖浆 清暑益气丸 祛痰灵口服液 人参首乌胶囊 润肺止嗽丸 桑姜感冒片 桑菊感冒合剂 山香圆片 蛇胆陈皮胶囊 / 片 ) 部分非处方药品种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国食药监注 [2010]449 号 2010 年 11 月 24 日发布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按照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More information

[题解]

[题解] [ 题解 ] 一 选择题 1.A 型题 (1)E(2)C (3)C (4)C (5)E (6)A (7)D (8)B (9)E (10)C (11)D(12)B (13)D (14)C (15)B (16)E (17)C (18)A (19)E (20)C (21)D (22)A (23)C (24)C (25)A (26)B (27)A (28)C (29)D (30)D (31)A (32)B

More information

A. 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B. 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也较轻 C. 上呼吸道症状以及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均较重 D. 无上呼吸道症状, 而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E. 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无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 9 治疗脾阳虚衰型水肿的主方为 ( ) A. 参苓白

A. 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B. 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也较轻 C. 上呼吸道症状以及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均较重 D. 无上呼吸道症状, 而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E. 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无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 9 治疗脾阳虚衰型水肿的主方为 ( ) A. 参苓白 2018 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 1 既可利水又可安神的药物是 ( ) A. 泽泻 B. 茯苓 C. 猪苓 D. 薏苡仁 E. 香加皮 2 阴盛格阳证属于 ( ) A. 真寒假热证 B. 真热假寒证 C. 虚寒证 D. 虚热证 E. 阴阳两虚证 3 下列引起脉压增大的疾病是 ( ) A. 休克 B. 心衰 C. 严重贫血 D. 心包填塞 E. 主动脉瓣狭窄 4 患者症见胸闷心悸, 喘咳气短,

More information

附属八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04 普通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07 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妇科学 01

附属八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04 普通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07 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妇科学 01 2014 级七年制选择 5+3 培养模式转段结果 学号 拟录取单位 拟录取专业 研究方向 备注 032014101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5701 中医内科学 06 肾脏病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032014102 024 附属八一医院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02 肿瘤内科诊治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032014103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02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More information

沉细 答案 : 咳嗽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乳癖 -- 冲任失调 -- 调摄冲任 -- 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7 号题 1: 韩某, 女,30 岁, 已婚, 职员 2015 年 10 月 9 日初诊 患者自幼有发作性痰鸣气喘病史, 多在秋季发病 今晨突然出现鼻痒, 咽痒, 喷嚏, 鼻塞,

沉细 答案 : 咳嗽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乳癖 -- 冲任失调 -- 调摄冲任 -- 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7 号题 1: 韩某, 女,30 岁, 已婚, 职员 2015 年 10 月 9 日初诊 患者自幼有发作性痰鸣气喘病史, 多在秋季发病 今晨突然出现鼻痒, 咽痒, 喷嚏, 鼻塞, 1 号题 : 1: 患者, 女,45 岁, 已婚, 患者 1 天前外出受凉出现, 恶寒发热, 头痛鼻塞, 流清涕, 未诊治, 现症 : 恶寒重发汗轻, 无汗, 头痛, 肢体酸痛, 鼻塞声重, 咽痒咳嗽, 吐痰稀薄白色, 渴喜热饮, 苔薄白而润, 脉浮紧 2; 患者, 女,28 岁, 已婚, 右下腹痛 36 小时, 伴发热 12 小时, 纳呆, 恶心, 呕吐 1 次, 为胃内容物, 月经史无异常, 末次

More information

6 血虚肝郁的脉象是 ( ) A. 细数 B. 沉细 C. 弦细 D. 沉弦 E. 弦滑 7 尿中出现脂肪管型最常见的是 ( ) A. 慢性肾衰竭 B. 肾病综合征 C. 急性肾炎 D. 肾盂肾炎 E. 急性 肾小管坏死 8 下列疾病可出现干性咳嗽的是 ( ) A. 肺炎 B. 胸膜炎 C. 支气管

6 血虚肝郁的脉象是 ( ) A. 细数 B. 沉细 C. 弦细 D. 沉弦 E. 弦滑 7 尿中出现脂肪管型最常见的是 ( ) A. 慢性肾衰竭 B. 肾病综合征 C. 急性肾炎 D. 肾盂肾炎 E. 急性 肾小管坏死 8 下列疾病可出现干性咳嗽的是 ( ) A. 肺炎 B. 胸膜炎 C. 支气管 2018 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六 1 可导致心悸 惊恐不安的情志因素是 ( ) A. 过度愤怒 B. 喜乐过度 C. 过度悲忧 D. 突然受惊 E. 思虑过度 2 患者尖叫一声, 突然倒地, 意识丧失, 四肢抽搐, 双目上翻, 牙关紧闭, 口吐白沫, 小便失禁, 约 20 分钟后, 抽搐停止, 神识清醒, 自觉肢体酸痛 头颅 CT 血液生化检 查均正常 自幼有类似发病 其诊断是 ( ) A.

More information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85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69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85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69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2018 年秋季报考博士上线考生名单 序号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外语成绩专业基础课成绩报考类别 备注 1 18037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2 18039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3 180427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4 180436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5 180474

More information

5 患者, 女,29 岁 妊娠 4 个月, 因尿痛 尿频 尿急 2 天来诊, 无发热与血尿, 尿蛋白 (+), 沉渣镜检白细胞满视野 首选哪种治疗 ( ) 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庆大霉素 D. 氟哌酸 E. 氨苄青霉素 6 伤寒 是指 ( ) A. 寒邪伤于脏腑 B. 寒邪伤于肌表 C.

5 患者, 女,29 岁 妊娠 4 个月, 因尿痛 尿频 尿急 2 天来诊, 无发热与血尿, 尿蛋白 (+), 沉渣镜检白细胞满视野 首选哪种治疗 ( ) 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庆大霉素 D. 氟哌酸 E. 氨苄青霉素 6 伤寒 是指 ( ) A. 寒邪伤于脏腑 B. 寒邪伤于肌表 C. 2018 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二 1 具有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功能的是 ( ) A. 脾 B. 三焦 C. 膀胱 D. 胃 E. 小肠 2 下列关于十二经脉说法错误的是 ( ) A. 有一定的起止 B. 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 C. 相互之间有表里关系 D. 没有交接次序 E.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3 家兔静脉内注人 20% 葡萄糖 20ml, 尿量将增加, 其原因是 A. 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

More information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中医考研, 了解更多中医考研知识 2017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 ) 试卷 一 A 型题 :1~6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37~81 小题, 每小题 2 分 ; 共 14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A B C D 四个选项中, 请选出一项最符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中医考研, 了解更多中医考研知识 2017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 ) 试卷 一 A 型题 :1~6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37~81 小题, 每小题 2 分 ; 共 14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A B C D 四个选项中, 请选出一项最符合 2017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 ) 试卷 一 A 型题 :1~6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37~81 小题, 每小题 2 分 ; 共 14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A B C D 四个选项中, 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素问 疏五过论 所说的 尝贵后贱 可致 脱营, 其影响因素是 A. 体质差异 B. 气候变化 C. 社会环境变更 D. 地域环境变更 2.

More information

许某, 男,15 岁 2017 年 2 月 18 日就诊 患者家族中有哮病史, 幼年时反复出现发作性的喉中痰鸣气喘, 两天前因天气转凉而出现喉中哮鸣, 声如拽锯, 呼吸困难, 喘急胸满, 但坐不得卧, 咳痰黏腻难出, 白色泡沫痰液, 无明显寒热倾向, 自觉鼻 咽 眼 耳发痒, 鼻塞, 流涕, 胸部憋

许某, 男,15 岁 2017 年 2 月 18 日就诊 患者家族中有哮病史, 幼年时反复出现发作性的喉中痰鸣气喘, 两天前因天气转凉而出现喉中哮鸣, 声如拽锯, 呼吸困难, 喘急胸满, 但坐不得卧, 咳痰黏腻难出, 白色泡沫痰液, 无明显寒热倾向, 自觉鼻 咽 眼 耳发痒, 鼻塞, 流涕, 胸部憋 1. 病案摘要 : 李某, 女,19 岁, 学生 2017 年 1 月 8 日来诊 患者于 2 天前, 因天气骤然变化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 流清涕 现症 :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鼻塞声重, 流清涕, 打喷嚏, 咽痒, 咽痛, 咳嗽, 痰吐稀薄色白 舌苔薄白, 脉浮紧 请与时行感冒相鉴别 ( 助理不考 ) 参考答案 中医疾病诊断 : 感冒 ; 中医证候诊断 : 常人感冒 - 风寒感冒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More information

概述月经病的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概述月经病的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6, 5(2), 49-55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6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tcm http://dx.doi.org/10.12677/tcm.2016.52009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al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山东面试赠送资料 针灸推拿 1. 药物的七情配伍 参考答案 神农本草经 序例 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 有单行者, 有相须者, 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 有相恶者, 有相反者, 有相杀者, 凡此七情, 合和视之 (1) 单行 : 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对于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 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如古方独参汤, 即单用一味人参, 治疗大失血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十一期 谭杨 本次自习室主讲内容 : 1. 口腔检查 鼻的检查 病理反射 脑膜刺激征 ; 2. 实践技能针灸部分内容讲解 站次具有规定学历人员 ( 中医执业 助理 ) 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 ( 中医执业 助理 ) 中西医结合人员 ( 执业 助理 ) 考试内容考试分数考试方法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分数考试方法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分数考试方法考试时间第二站中医操作 10 实际操作

More information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女 中西七 1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脾胃病临床研究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女 中西七 1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脾胃病临床研究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 2011 级七年制专业选择 5+3 培养模式学生录取结果 学号 性别 班级 录取医院 录取专业 录取专业名称 录取方向名称 032011142 女 中西七 111 南京市中医院 105701 中医内科 039011115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 肿瘤临床研究 032011108 女 中西七 111 江苏省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More information

7. 感冒的病程是 C A.1~3 天 B.3~5 天 C.3~7 天 D.7~10 天 E. 长短不定 8. 除下列哪项外均为感冒的特征 E A. 恶寒发热 B. 鼻塞声重 C. 头身疼痛 D. 喷嚏流涕 E. 咳喘痰多 9.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此语出于 A A. 素问 B. 诸病源候

7. 感冒的病程是 C A.1~3 天 B.3~5 天 C.3~7 天 D.7~10 天 E. 长短不定 8. 除下列哪项外均为感冒的特征 E A. 恶寒发热 B. 鼻塞声重 C. 头身疼痛 D. 喷嚏流涕 E. 咳喘痰多 9.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此语出于 A A. 素问 B. 诸病源候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 A1 型题 1. 感冒病证多发季节 D A. 春夏 B. 夏秋 C. 秋冬 D. 冬春 E. 四季 2.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出自下列何书 E A. 仁斋直指方 B. 伤寒论 C. 诸病源候论 D. 丹溪心法 E. 素问 3. 导致感冒的主因是 A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燥邪 E. 湿邪 4. 感冒的主要病机是 C A. 肺失宣降 B.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ZW

Microsoft Word ZW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8 年 6 月第 40 卷第 6 期 Int J Trad Chin Med, June 2018, Vol. 40, No.6 481 抑郁症 三期五脏十候 的中医诊疗模式探讨 专题论坛 王建军孔繁鑫林松俊刘璇李晋芳刘红敏虢周科 摘要 在传承基础上以 五脏神 为理论基础, 总结抑郁症 3 个典型病期的病机传变规律, 形成包括中药 针灸及中医特色心理干预在内的捆绑式分期治疗单元,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