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辭典下冊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唯識辭典下冊"

Transcription

1 自序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自序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是一部初學唯識者手邊備用的工具書 唯識學 在佛學領域中 一向稱為難治之學 它名相繁瑣 辭意艱深 古人稱此 學 文如鉤鎖 義若連環 字包千訓 辭含萬象 由此可知這是一 門 甚深最甚深 微細最微細 難通達極難通達 的學問 但相對的 它也是一門結構嚴謹 條理分明的理論 佛學中大部分的重要名詞 都 見之於唯識學中 果然能通達了唯識學 則再讀其他經典 名相問題既 已解決 自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但通達唯識之學 談何容易 唯識學所依的典籍 由印度梵文翻譯 出來的 有 六經十一論 一本十支 之學 及揉雜十大論師釋論譯 出的 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述記 以及注釋識論 述記等許多註疏 讀唯識書 須於眾多典籍中 綜理出頭緒 於繁瑣名相間 分析其差別 義 因之詮釋名相的辭書 就成為手邊不可或缺的工具 但許多唯識學 名辭 並不具備於一般的佛學辭典中 這就不得不求之於本宗的專門辭 書 但本宗的專門辭書 據筆者知 民國建立迄今近百年間 唯有在民 國初年 北京三時學會會員朱芾煌居士 曾編纂的一部 法相辭典 法相辭典 是朱芾煌居士參考了七十餘種唯識經論 窮三年之 力編纂完成的 這部辭典 全書兩百萬言 彙集名詞一萬四千餘條 是 一部極珍貴的巨著 但這部辭典 只是 錄而不釋 正如朱居士在序 文中說 皆錄原文 不加詮釋 並標卷頁 藉便檢尋 皆錄原文 初學者多數看不懂 不加詮釋 就失去辭書的功能了 這只供研究高深 的學者使用 而對於初學唯識的人幫助不大 近數年來 筆者為教學所需 在研讀唯識典籍時 於名相部分隨手 劄記 日積月累 積稿盈尺 年來加以整理 得常用的唯識名詞一千五 ~1~

2 自序 百餘條 以容易了解的白話文加以註解 按筆劃順序編輯成書 命名曰 唯識學名詞白話辭典 以供初學唯識者置諸案頭的參考 唯識之學 所依經論浩繁 名相隱晦難解 筆者以個人研讀所得 選 錄及詮釋名相 繆誤之處 在所難免 尚祈方家賜正 無任銘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月 于凌波序於臺中雪廬紀念講堂 ~2~

3 一劃 二劃 辭目索引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辭目索引 一劃 二十二無減 7 一小劫 1 二十八天名稱 7 一大劫 1 二十五諦 7 一分 1 二十四種不相應行 8 一分家 1 二十唯識論 8 一分常論 1 二十唯識論疏 8 一心 2 二十種隨煩惱 8 一心四境 2 二十種煩惱現行 8 一心真見道 2 二分家 10 一切 2 二世一重因果 10 一切行苦 2 二世間 10 一切行無常 2 二地斷障證真 10 一切有為法 2 二我見 10 一切法不生 3 二我執 10 一切種子識 3 二法相違 11 一水四見 3 二法執 11 一中劫 3 二空無漏種子 11 一本十支 3 二取 11 一法中道 4 二受 11 一剎那 4 二重中道 11 一味蘊 5 二根 12 一闡提 5 二真如 12 二劃 二執 12 二十二根 6 二教六理 12 二十二種愚癡 6 二假 13 ~3~

4 辭目索引 二劃 二惑 13 七因明 22 二無心定 13 七地斷障證真 22 二無我 14 七界 22 二無記 14 七真如 22 二業 14 七種憍 23 二種生死 14 七慢 23 二種因果 15 七隨眠 23 二種利行 15 七轉識 24 二種見道 15 七轉第八互為因果 24 二種真如 15 七識十名 24 二種涅槃 16 八正道 24 二種無漏因果 16 八地斷障證真 25 二種資糧 16 八忍八智 25 二種熏習 16 八苦 25 二種轉依 16 八義 25 二障 16 八義證有本識 26 二增菩薩 17 八識 26 二諦 17 八識二執 26 二縛 17 八識三性 27 二轉依果 17 八識三量 27 二類種子 18 八識三境 27 二邊 18 八識三能變 27 二變 19 八識五重 28 七十七智 19 八識六義 28 七十五法 19 八識心王 28 七分別 21 八識王所相應 29 ~4~

5 二劃 辭目索引 八識所依 29 十信 39 八識界地 29 十重唯識 39 八識俱轉 29 十重障 40 八識規矩頌 30 十迴向 41 八識規矩補註 30 十真如 41 八識緣境 30 十善十惡 42 八識緣境廣狹 30 十善業 42 九十六種外道 31 十惡業 42 九上緣惑 31 十隨眠 42 九心輪 32 十一善 42 九地 32 十一勝 43 九地斷障證真 32 十一識 44 九品潤生 33 十二有支 44 九緣生識 33 十二有支流轉門 44 九識義 34 十二有支還滅門 45 十大論師 35 十二處 45 十支論 35 十二類生 45 十因 36 十八不共佛法 45 十行 36 十八界 45 十地 37 了 46 十地經論 37 了別境能變 46 十地經論義記 37 了義 46 十地斷障證真 38 人法二空 47 十住 38 人法二執 47 十使 38 入地三心 47 十波羅蜜 38 力波羅蜜多 47 ~5~

6 辭目索引 三劃 三劃 三苦 55 三十唯識論 48 三思 56 三分別 48 三乘 56 三不退屈 48 三時教 56 三不善根 48 三時業 57 三支 48 三時學會 57 三世因果 48 三能變 58 三世兩重因果 49 三善根 58 三世俗 49 三無生忍 58 三世間 49 三無性 59 三有為 49 三無漏根 59 三地斷障證真 50 三無漏學 60 三身 50 三量 60 三身三德 50 三解脫門 61 三性 50 三業 61 三性中道 51 三業假實 61 三性各具中道 51 三摩地 62 三性業 52 三摩泗多 62 三性對望中道 52 三種成就 62 三性種子 52 三種退屈 62 三所依 52 三種假 63 三受 53 三種習氣 63 三明 54 三慧 63 三法忍 54 三學 64 三科 54 三類境 64 三界九地 55 三雜染 64 ~6~

7 三劃 四劃 辭目索引 三藏伽陀 65 五八識 75 大千 66 五十二位 75 大千世界 66 五上分結 75 大方廣佛華嚴經 66 五下分結 76 大地法 67 五心 76 大乘二種性 67 五因 76 大乘五蘊論 67 五同緣與不同緣意識 77 大乘廣五蘊論 68 五地斷障證真 77 大乘百法明門論 68 五作業根 77 大乘法苑義林章 68 五位百法 78 大乘起信論 68 五位無心 78 大乘起信論真偽之爭 69 五見 78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71 五利使 79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71 五戒 79 大乘莊嚴經論 71 五法 79 大菩提 72 五法三性相攝 80 大圓鏡智 72 五法事理唯識 80 大種 72 五知根 81 大隨煩惱 72 五取蘊 81 士用果 73 五受 81 口業 73 五苦 81 上根 73 五相 82 下地 73 五重唯識觀 82 下乘般涅槃障 73 五根 83 小隨煩惱心所 74 五俱意識 83 四劃 五欲 83 ~7~

8 辭目索引 四劃 五眼 84 不共中不共業 91 五教十理 84 不共中共業 91 五部大論 85 不共相 91 五陰 85 不共無明 91 五陰熾盛苦 85 不共業 92 五鈍使 85 不共種子 92 五遍行心所 85 不妄語 92 五義平等 86 不同緣意識 92 五種因力 86 不住大涅槃 92 五種性 86 不邪淫 92 五種唯識 87 不定心所 92 五境 88 不定種性 93 五蘊 88 不和合性 93 五識 88 不兩舌 93 五識王所相應 89 不放逸心所 93 五識所依 89 不相違因 93 五識料簡 89 不相應行料簡 93 五識得名 90 不信心所 95 五識緣境 90 不害心所 95 不生 90 不俱意識 95 不生不滅 90 不退住 95 不生斷 90 不殺生 95 不可思議 90 不偷盜 96 不可愛 90 不動地 96 不正知心所 90 不動滅無為 96 不同緣意識 91 不惡口 96 ~8~

9 四劃 辭目索引 不善 96 六道四生 106 不綺語 96 六境 106 不增不減真如 97 六塵 106 不壞迴向 97 六轉依 107 不變易性 97 六識 107 六七能遍計 97 六識十名 107 六十二見 97 六識立名 107 六入支 97 六識行相 108 六凡四聖 98 六識取境四因 108 六六法 98 六識相應心所 108 六外處 98 六觸 109 六句義 98 心 109 六因 99 心心數 109 六地斷障證真 99 心不相應行法 109 六位心所 99 心王 110 六門唯識 100 心所有法 110 六波羅蜜 100 心法 110 六界 100 心法六義 111 六神通 100 心相應行 111 六派哲學 101 心意識 111 六師外道 101 心數 111 六根 103 分別 112 六欲天 103 分別名數支 112 六欲四禪 104 分別我執 112 六無為 104 分別依緣 112 六經十一論 105 分別起 112 ~9~

10 辭目索引 四劃 五劃 分別智 113 中道 118 分別瑜伽論 113 中隨煩惱 119 分別變 113 水大 119 分位假立 113 水月 119 分段生死 113 水波 119 內因外緣 113 水界 119 內種 114 火大 119 內塵 114 火界 119 內緣 114 火辨 119 內緣起 114 比量 120 內緣起與外緣起 114 比量相違 120 內證 114 王肯堂 120 引因 115 王恩洋 120 引自果 115 文身 121 引果 115 太虛 121 引發因 115 支那內學院 122 引業 115 化生 123 引滿二業 116 五劃 方 116 四十一位 124 方所 117 四大 124 方便具足住 117 四大種 124 方便善巧波羅蜜多 117 四大種所造色 125 方便智 117 四大種與極微 125 方倫 117 四土 128 中有 117 四分三量 129 中劫 118 四分三境 129 ~10~

11 五劃 辭目索引 四分家 130 四煩惱 137 四生 130 四種不善 138 四加行位 130 四種世俗諦 138 四如實智 131 四種涅槃 138 四有 131 四種勝義諦 139 四地斷障證真 132 四種無明 140 四果 132 四種善 140 四取 132 四種意識 140 四相 132 四種資糧 140 四食 132 四諦義理 141 四苦 133 四種道理 141 四真實 133 四種緣起 141 四智心品 134 四禪 143 四尋思觀 134 四禪天 143 四無色定 135 四禪八定 144 四無色界 135 四緣 144 四無畏 135 四斷 145 四無記 135 四雙八輩 145 四無量心 136 四攝 146 四善根位 136 四變句 146 四義平等 136 生 147 四業 137 生支 147 四愛生 137 生死 147 四道 137 生死長夜 148 ~11~

12 辭目索引 四劃 五劃 生有 148 生我見相應位 148 生因 148 生命 148 生空無漏種子 149 本識 154 生法二空 149 本識八義 154 生苦 149 外取他心難 155 生起因 149 外道 155 生無性 149 外道四見 155 生貴住 150 外道四執 156 生雜染 150 外種 156 生變 150 外塵 157 世事乖宗難 150 外緣起 157 世俗 150 末那三位 157 世俗諦 150 末那三位無有 157 世間 151 末那王所相應 157 世間世俗諦 151 末那所依 158 世間因果 151 末那所緣 158 世間勝義諦 151 末那識 158 世第一法 151 加行 158 世親 152 加行位 159 本有 152 加行道 159 本地分十七地 152 正心住 160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153 正念 160 本性住種 154 平等性智 160 本惑 154 平等性智相應位 160 本際外道 154 印順 160 本質 154 印順定 161 ~12~

13 六劃 七劃 辭目索引 白黑二業 161 功能 161 立因 162 句身 162 ~13~

14 五劃 六劃 辭目索引 失念心所 162 有為果 171 可見有對色 163 有漏 171 布施波羅蜜多 163 有漏因 171 他受用土 163 有漏行 171 玄奘 163 有漏果 171 功用地 164 有漏善 171 尼乾子外道 164 有漏智 171 出離 165 有漏業 172 六劃 有漏道 172 有心位 166 有漏無漏 172 有支 166 有漏無漏種子 173 有支習氣 166 有漏種子 173 有分識 166 有漏識 173 有功用 167 有對 174 有宗 167 有餘依涅槃 174 有宗二諦 167 有學 175 有所依 168 有覆無記 175 有所緣 169 有邊無邊論 175 有相唯識 169 有體 175 有根身 169 有體施設假 175 有執受 169 自內證 175 有情 169 自受用土 175 有情世間 170 自性 175 有頂天 170 自性分別 176 有為生死 170 自性身 176 有為法 170 自性清淨涅槃 176 ~14~

15 辭目索引 六劃 自性善 176 因明入正理論 186 自性無自性 176 因明入正理論疏 186 自性尋思觀 177 因明八論 186 自相共相 177 因相 187 自然外道 177 自業自得 177 自證分 177 自體色與根所取色 177 色 178 色心 179 色有 179 色身 179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179 色法 182 色法分類 182 色界 183 色相非心難 183 色界繫 183 色欲 183 色境 184 色蘊 184 色蘊五種相 185 因力 185 因能變 187 因緣 187 因緣果報 188 因緣變 188 地大 189 地界 189 地獄 189 地論八識 189 地論宗 191 地論釋心 191 行 191 行支 191 行相 192 行苦 192 行捨心所 192 行唯識 193 行蘊 193 名色支 193 因果 185 名身 194 因果三法則 185 名言 194 因果同時 185 名言等三種熏習 194 ~15~

16 六劃 七劃 辭目索引 名言種子 194 舌根 202 名尋思觀 195 舌識 202 共中不共業 195 老死 202 共不共 195 老苦 203 共中共業 195 安立諦 203 共相 195 安慧 203 共相不共相種子 196 朱芾煌 204 共業不共業 196 次第 204 同事因 196 似帶質 205 同事攝 196 宅識 205 同境依 196 至一切處迴向 205 同類因 197 百法口訣 205 同體大悲 197 七劃 如來藏 197 我 206 如來藏緣起 199 我我所 206 如來乘種性 200 我見 206 如相迴向 200 我所 207 如理 200 我所見 207 妄心 200 我空法有 207 妄執 200 我執 207 妄語 201 我執五失 208 死有 201 我執習氣 208 死苦 201 我愛 208 死相 201 我愛執藏現行位 208 耳根 201 我慢 209 耳識 202 我語取 209 ~16~

17 辭目索引 七劃 我癡 209 見 216 成所作智 209 見分 216 成唯識論 209 見分五義 217 成唯識論了義燈 210 見取 217 成唯識論述記 210 見取見 217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211 見道 217 成唯識論圓測疏 211 邪行障 218 成唯識論義蘊 211 邪見 218 成唯識論演秘 212 邪命 219 成唯識論學記 212 邪淫 219 成唯識論隨註 212 邪淫戒 219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 212 邪慢 219 成唯識寶生論 212 決定性 219 戒 212 決定思 219 戒波羅蜜 213 決定業 219 戒禁取 213 決擇 220 戒禁取見 213 忍 220 戒賢 213 忍土 220 戒賢智光判教之爭 213 忍位 220 戒學 215 忍波羅蜜多 220 身口意三業 215 作用道理 221 身見 215 作意心所 221 身受 215 作意緣 221 身根 215 初地斷障證真 221 身業 216 別境心所 221 身識 216 利他中不欲行障 222 ~17~

18 辭目索引 八劃 究竟 222 法無我 231 卵生 222 法無差別真如 231 佛四無畏 222 法爾 231 八劃 法爾道理 231 法 223 法輪 231 法王子住 223 空 232 法之假實 223 空大 232 法住 224 空有 232 法位 224 空有二宗 232 法身 224 空有二執 232 法忍 224 空有二論 233 法空無漏種子 224 空有諍論 233 法性 224 空性 233 法性土 225 空宗 233 法性宗 225 空宗二諦 234 法定 225 空無我 234 法相 225 空無邊處定 234 法相宗 225 空華 234 法相辭典 227 空緣 234 法界 228 所引支 234 法界無量迴向 229 所生支 235 法苑義林章 229 所知依 235 法舫 229 所知障 235 法處所攝色 230 所依 235 法執 230 所詮 236 法雲地 230 所遍計 236 ~18~

19 七劃 八劃 辭目索引 所熏四義 236 性境五不隨 244 所轉依 237 性境五類 244 所轉捨 237 定心所 244 所緣 237 定中獨頭意識 244 所緣緣 237 定果色 245 所轉得 238 定異 245 阿那含 238 定異因 245 阿那含向 238 定業不定業 245 阿那含果 238 定學 246 阿陀那識 238 明 246 阿毘跋致 238 明了意識 246 阿毘達磨俱舍論 239 明代後葉唯識諸師 246 阿梨耶識 240 明昱 247 阿賴耶識 240 明得定 247 阿賴耶緣起 241 明增定 247 阿羅漢向 241 明緣 248 阿羅漢果 242 非空非有中道 248 性 242 非故思所造業 248 性戒 242 非執受大種因聲 248 性決定 242 非想非非想處定 248 性宗相宗 242 非量 248 性相二宗十異 242 非擇滅無為 248 性境 243 果 249 性境不隨心 243 果果 249 ~19~

20 辭目索引 八劃 果能變 249 果俱有 250 果唯識 250 果報 250 ~20~

21 八劃 九劃 辭目索引 受支 250 味境 257 受心所 251 金剛般若論 257 受用身 251 忿心所 257 受所引色 252 放逸心所 257 受念處 252 受蘊 252 取 253 取支 253 取結 253 取與 253 取蘊 253 表色 253 表詮 254 表義名言 254 表義名言種子 254 依正二報 254 依他起性 254 依因 255 事 255 事理 255 剎那 256 剎那滅 256 念心所 256 念根 256 兩舌 257 卑劣慢 258 治心住 258 和合性 258 治地住 258 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 258 兩世一重因果 258 周叔迦 259 兩重二假 259 近代唯識學的復興 260 九劃 相分 262 相州南北派 262 相見同種異種 262 相見道 263 相宗八要 263 相待 263 相待有 263 相待假 263 命者 256 相無性 264 命根 257 相違因 264 ~21~

22 辭目索引 九劃 十劃 相縛 264 恆隨轉 268 相應 264 恒轉如瀑流 269 相應五義 264 胎內五位 269 相應因 265 胎外五位 270 相應無明 265 胎生 270 相續執持位 265 風大 270 相續假 265 風界 270 思已業 266 持因 270 思心所 266 持種依 270 思食 266 信心所 270 思量能變識 266 恨心所 271 思量識 266 待眾緣 271 思惑 266 故思及非故思所造業 271 思慧 266 香境 271 苦 267 怨憎會苦 272 苦受 267 差別尋思觀 272 苦果 267 後得智 272 苦法智 267 計度分別 272 苦法智忍 267 故思所造業 272 苦苦 267 界 273 苦類智 267 客塵 273 苦類智忍 267 毘缽舍那 273 染污意 268 段食 274 染淨二法 268 施設 274 染淨依緣 268 十劃 恒審思量 268 能引支 275 ~22~

23 十劃 辭目索引 能生支 275 真諦 281 能作因 275 俱大種因聲 282 能所 275 俱生起 282 能取所取 275 俱生我執 282 能造所造 275 俱有因 283 能遍計 276 俱有依 283 能詮所詮 276 俱舍宗 284 能熏四義 276 神我 285 能熏所熏 277 神我外道 285 能轉道 277 神通 285 根 277 神識 286 根本依 277 修行住 286 根本依緣 277 修習位 286 根本智 278 修惑 287 根本煩惱 278 莊嚴經論 287 根性 278 莊嚴體義支 287 根所取色 278 高建法幢支 287 根緣 278 涅槃 288 真如 278 涅槃八味 288 真如無為 280 般若波羅蜜多 288 真如熏習 280 救護眾生離眾生迥向 289 真如凝然 281 害心所 289 真見道 281 悔心所 289 真帶質 281 眠心所 289 真實 281 病苦 289 真實行 281 迴向 290 ~23~

24 辭目索引 十劃 十一劃 迷悟 290 唯識五位 299 時 290 唯識古學 299 流轉 290 唯識成空難 299 流轉還滅 290 唯識宗 300 浮根塵 290 唯識所因難 300 破我 291 唯識俗詮 302 帶質境 291 唯識開蒙 302 等持 292 唯識無境 302 奘門四哲 292 唯識義章 303 唐大圓 292 唯識新舊二譯不同論 303 十一劃 唯識傳承 304 唯心 293 唯識實性 304 唯境無識 293 現世 305 唯識 293 現在 305 唯識九難 294 現在五果 305 唯識二十論 295 現行 305 唯識二十論述記 295 現前地 306 唯識三十頌 295 現量 306 唯識三十頌科判方法 295 現量無分別 306 唯識三十頌科判大綱 296 現量違宗難 306 唯識三系 296 現識 307 唯識三系異同 297 欲 307 唯識三性觀 297 欲心所 307 唯識三疏 298 欲天 307 唯識中道 298 欲取 307 唯識今學 298 欲界 307 ~24~

25 十一劃 辭目索引 欲界三欲 308 習氣 313 欲界繫 308 眾生 313 假 308 眾同分 314 假有 308 救 314 假我 308 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314 假和合 309 第一義諦 314 假法 309 第一識 314 淨月 309 第七所繫 314 淨天眼 309 得 314 淨色根 309 得道 315 淨行者 309 理 315 捨心 309 理性 315 捨受 309 理在絕言 315 捨念清淨地 310 理唯識 315 捨濫留純識 310 粗相現行障 315 貪心所 310 虛空無為 316 貪欲 310 通達位 316 貪縛 310 偷盜 316 清淨 310 頂位 317 清淨識 310 殺生 317 清辨護法空有之爭 310 教唯識 317 眼根 312 細意識 317 眼識 312 略陳名數支 317 執 312 粗陳體義支 317 執受大種因聲 313 動發勝思 318 習所成種 313 掉舉心所 318 ~25~

26 辭目索引 十一劃 十二劃 頂位 318 無性 325 惛沉心所 318 無表色 325 牽引因 318 無表思 326 莊嚴體義支 318 無表業 326 密意 318 無垢識 326 捺落迦 318 無相中作加行障 326 奢摩他 319 無相唯識 327 陳那 319 無染淨真如 327 勒那摩提 320 無記 327 梅光羲 320 無恚行 328 張克誠 320 無常 328 十二劃 無欲 328 無分別心 322 無貪心所 328 無分別智 322 無執受 328 無生法 322 無為 328 無生法忍 322 無為法 329 無色有 323 無著 329 無色界 323 無著八支 330 無自性 323 無著行 330 無因外道 323 無著無縛解脫心迴向 330 無我 324 無想天 330 無住處涅槃 324 無想定 330 無沒識 324 無想果 331 無明 324 無愧心所 331 無明支 324 無種性 331 無所有處定 325 無慚心所 331 ~26~

27 十二劃 辭目索引 無漏 331 善惡二業 335 無漏善 332 善惡無記三性 335 無漏九地 332 善惡無記三業 336 無漏果 332 善惡業果位 337 無漏種子 332 善業 337 無盡行 333 善慧地 337 無盡功德藏迴向 333 異生 337 無餘依涅槃 333 異生性 337 無瞋心所 333 異生性障 338 無質獨影 333 異境非唯難 338 無學 333 異熟 338 無學果 333 異熟三義 338 無學道 333 異熟生 339 無覆無記 334 異熟因 339 無類別真如 334 異熟果 340 無癡心所 334 異熟能變 340 無攝受真如 334 異熟習氣 340 無體隨情假 334 異熟無記 341 善心 335 異熟識 341 善心所 335 勝子 341 善因 335 勝友 341 善法 335 勝軍 341 善法行 335 勝流真如 342 善果 335 勝解心所 342 善根 335 勝義 342 善現行 335 勝義世俗諦 343 ~27~

28 辭目索引 十二劃 勝義根 343 菩提 348 勝義勝義諦 343 菩提流支 348 勝義無自性 343 菩薩所觀四智 349 勝義諦 344 菩薩乘種性 349 惡 344 集法忍 349 惡口 344 集法智 350 惡叉聚 344 集類忍 350 惡見心所 344 集類智 350 惡取空 345 發心住 350 惡性 345 發光地 350 惡業 345 發業潤生 350 惡道 345 散位獨頭意識 351 惡緣 345 散亂心所 351 智 345 惑 351 智月 345 惑雜染 352 智自在所依真如 345 斯陀含向 352 智果 345 斯陀含果 352 智周 346 須陀洹向 352 智波羅蜜多 346 須陀洹果 352 智增悲增 346 惱心所 353 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346 尋心所 353 等流 347 喜受 353 等流習氣 347 量 353 等無間緣 347 最勝真如 353 等諸佛迴向 347 尊重行 353 等覺菩薩 348 童真住 354 ~28~

29 十二劃 十三劃 辭目索引 菴摩羅識 354 愛河 361 黑白四業 354 愛毒 361 十三劃 愛渴 361 業 355 愛縛 361 業力 356 道法忍 361 業力輪迴 356 道法智 361 業因 356 道理世俗諦 361 業自在所依真如 356 道理勝義諦 361 業果 356 道類忍 361 業種子 356 道類智 362 業感緣起 357 道寵 362 業雜染 357 極迥色 362 業類差別 357 極略色 362 意 358 極微 363 意生身 358 極微假實 363 意地 358 極微長度 364 意志 358 極難勝地 364 意根 359 遍行心所 364 意業 359 遍行因 365 意識 359 遍行真如 365 意識分析 360 遍計所執色 365 意識所緣 360 遍計所執性 365 愛支 360 滅法忍 366 愛水 360 滅法智 366 愛行 361 滅盡定 366 愛別離苦 361 滅類忍 366 ~29~

30 辭目索引 十三劃 十四劃 滅類智 366 新熏種子 375 煩惱心所 366 補特伽羅 375 煩惱道 367 義尋思觀 376 煩惱障 367 煖位 376 煩惱雜染 367 愧心所 376 解行 367 嫉心所 376 解行地 367 勢速 377 解行相應 367 頓漸二機 377 解脫身 368 聖教相違難 377 解深密經 368 精進波羅蜜多 377 瑜伽行學派 368 楞伽經 378 瑜伽師地論大綱 369 十四劃 瑜伽師地論釋 370 種子 379 想心所 370 種子六義 379 想受滅無為 370 種子生現行 380 想蘊 370 種子來源 380 過過慢 371 種子依緣 381 過慢 371 種子建立的淵源 381 資糧 371 種子特性 382 資糧位 371 種子異名 382 圓成實性 372 種子識 383 圓測 372 境 383 楊仁山 373 境不離識 383 楊白衣 374 境唯識 383 萬法 374 境無識有 383 微細煩惱現行障 375 境緣 384 ~30~

31 十四劃 十五劃 辭目索引 境識俱遣 384 慚心所 389 福非福不動業 384 慳心所 389 福智 384 輕安心所 389 福業 384 誑心所 389 福德資糧 385 遠行地 389 慢 385 綺語 390 慢心所 385 實相 390 慢見 385 養因 390 慢使 385 熏習 390 疑 385 障 391 疑心所 386 對法藏 391 疑蓋 386 廣苞大義支 391 夢中獨頭意識 386 摧破邪山支 391 夢幻泡影 386 羯羅藍位 392 夢覺相違難 386 慈航 392 漏 387 十五劃 漏無漏三業 387 慧心所 393 鼻根 387 慧光 393 鼻識 387 慧沼 393 精進心所 388 慧學 393 精進波羅蜜多 388 瞋心所 393 語表業 388 瞋恚火 394 語無表業 388 瞋恚蓋 394 遣相證性識 388 增上慢 394 遣虛存實識 388 增上緣 394 聞所成慧 389 遮表二門 395 ~31~

32 辭目索引 十五劃 十七劃 遮詮 395 賴耶緣境 401 樂受 395 隨所生所繫 403 樂果 395 隨眠 403 數 395 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 403 數習力 396 隨惑 403 緣起 396 隨煩惱心所 403 憍心所 396 隨說因 404 諂心所 397 獨行無明 404 審慮思 397 獨散意識 404 輪迴 397 獨影唯從見 405 潤生 397 獨影境 405 燄慧地 397 獨頭意識 405 靜慮波羅蜜多 397 獨覺乘種性 405 德慧 397 辨中邊論 405 歐陽漸 398 辨中邊論述記 406 十六劃 靜慮波羅蜜多 406 賴耶三相 399 器世間 406 賴耶三藏 399 擇滅無為 406 賴耶五受相應 399 懈怠心所 406 賴耶王所相應 399 隨念分別 406 賴耶自相 399 燄慧地 407 賴耶因相 400 親勝 407 賴耶行相 400 窺基 407 賴耶果相 400 十七劃 賴耶異名 401 聲境 409 賴耶緣起 401 聲聞乘 409 ~32~

33 十七劃 廿劃 辭目索引 聲聞四果 409 薩伽耶見 415 聲聞乘種性 409 緣變 415 總相別相 409 十九劃 總苞眾義支 409 識 416 總報別報 410 識支 417 隱劣顯勝識 410 識食 417 闇鈍障 410 識無邊處定 417 濕生 410 識蘊 417 韓清淨 410 識變 418 十八劃 識體四分 419 離言中道 412 願波羅蜜多 419 離垢地 412 壞苦 419 離僻彰中支 412 癡心所 420 離癡亂行 412 邊見 420 轉依 412 顛倒 420 轉起 413 類無別真如 420 轉識 413 難陀 420 轉識成智 413 二十劃 證自證分 413 攝大乘論 422 證成道理 414 攝大乘論釋 422 證得世俗諦 414 攝末歸本識 422 雜染 414 攝受因 423 雜集論述記 414 攝散歸觀支 423 覆心所 414 攝論九識 423 藏識三義 414 攝論宗 423 道理勝義諦 415 觸支 425 ~33~

34 辭目索引 廿劃 廿五劃 觸心所 425 顯識論 430 觸食 425 變化 430 觸境 425 變化土 430 二十一劃 變化身 430 護月 427 變易生死 431 護法 427 體用門 431 饒益行 427 體性 432 饒益有情發心 427 體相 432 灌頂住 427 二十四劃 二十二劃 靈潤新舊二譯不同論 433 歡喜行 428 二十五劃 歡喜地 428 觀行 434 二十三劃 觀所緣緣論 434 顯色 429 觀所緣緣論釋 434 顯揚聖教論 429 觀待因 434 顯境名言 429 觀待道理 434 顯識 429 觀察 434 ~34~

35 一劃 一 一劃 一小劫 古代印度的計時單位 大毘婆沙論 載 人壽自十歲起 每過百年增一歲 至八萬四千歲為增劫之極 又自八萬四千歲起 每過百年減一歲 至十歲為減劫之極 此一增一減 共計一千六百 八十萬年 稱為一小劫 一大劫 古代印度的計時單位 一期世界之始末 總括成住壞空四劫 稱為一大劫 瑜伽師地論 卷二載 又此世間 二十中劫壞 二 十中劫壞已空 二十中劫成 二十中劫成已住 即八十中劫為一 大劫 共計兩百六十八億八千萬年 一分 因明用語 與 全分 對稱 指一名相或事物的一部分 或指 多種名相之中的一部分名相或事物 稱為一分 一分家 指安慧所立的心識一分說 謂心識生起認識作用時 唯起於 自證分 自體分 能認識作用的見分 被認識對境的相分 都是 情有理無的遍計所執之法 屬於無體之法 此乃凡夫無始以來執著 我 法的熏習力 而生出類似於能緣 所緣之識體 安慧的一分說 古來即難解 其說雖不是正義 然可說是護法四分說的前驅 另有難陀立二分說 陳那立三分說 後護法之四分說成為最嚴密完 整的學說 遂成一家正義 此即俗稱 安難陳護 一二三四 見 成唯識論 卷八 一分常論 為古代印度外道所執的六十二見之一 屬於計執前際而起 的常見 此類外道共有四種 故又稱四種一分常論 彼等係於前生 後生 或色心之一半而起常見者 故稱一分常論 即 一 謂外道 得宿住通 能觀前世 而以為諸趣皆由梵天之意所化 如是 不見 大梵天之始終 故以為大梵天為 常 而我及世間為 無常 二 計執色法滅而心法存 或心法滅而色法存 或謂色法為心法之一 故為常住者 三 計執從戲忘天而下生此間 依宿住通觀過去 認 ~1~

36 一劃 一 為先前之住處為常住者 四 計執從意恚天而下生此間 依宿住通 觀過去 認為先前之住處為常住者 執持此見解者 相當於外道十 六宗之 自在等因宗 這是唯識家破斥的對象 見 瑜伽師地論 卷六 一心 唯識宗以根本識為一心 指萬有能變之心 即阿賴耶識 成唯 識論卷二 由自心執著 心似外境轉 彼所見非有 是故說唯心 如是處處說唯一心 一心四境 又作一水四見 譬如一水 本無有異 而因天 人 餓鬼 畜生果報不同 故於一水而見有四種境相 即天人見是寶嚴地 人 見是水 餓鬼見是膿血 而魚見是其窟宅 見 攝大乘論釋 卷四 一心真見道 參閱 真見道 條 一切 梵語 sarva 音譯薩婆 乃總賅眾物之詞 大智度論 卷二 十七載 薩婆 秦言一切 翻譯名義集 卷五 一以普及為 言 切以盡際為語 此詞之實際用例頗多 如一切世間 一切眾 生 一切種智等用語皆是 然一切又分為全分與少分二種 全分指 不限定在特殊範圍內者 包含廣的一切 少分指在某種限定範圍內 者 據 成唯識論樞要 卷二之說 一切聲皆是不常不執 此有二 釋 一 一切的一切 即計內外皆常 二 少分的一切 唯內的一 切聲是常 如上所述 前者為全分之一切 後者為少分之一切 見 成唯識論 卷二 一切行苦 一切有為有漏之法 皆遷流不息 故稱為一切行苦 這是 如來所說四法本之一 四法本為一切行無常 一切行苦 一切法 無我 涅槃寂滅 見 俱舍論 卷二十三 一切行無常 指一切有漏法 皆不具有恆常之性 故曰一切行無常 這是如來所說四法本之一 見 俱舍論 卷二十三 一切有為法 泛指一切有作為 有造作的因緣所生法 即包含一切事 ~2~

37 一劃 一 物 物質 精神 以及所有現象的存在 原意作 由因緣而起的存 在者 有為法是無常之法 如 金剛經 偈子云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華嚴經 卷二十五載 如實知一切有為法 虛偽誑詐 假住須臾 誑惑凡人 一切法不生 指謂一切真實之法 乃超越相對的差別界 以其為 絕 對 故不生不滅 此是不變的理法 一切種子識 又作種子識 乃執持一切法的種子而不散失之識 為阿 賴耶識的別名 成唯識論卷二載 此能執持諸法種子 令不失 故名一切種 又攝大乘論釋卷二 謂有能生雜染品法 功能差 別相應道理 由與生彼功能相應 故名一切種子識 於此義中 有 現譬喻 如大麥子 於生自芽有功能 故有種子性 若時陳久 或 火相應 此大麥果功能損壞 爾時麥相雖住如本 勢力壞故 無種 子性 阿賴耶識亦復如是 一水四見 參閱 一心四境 條 一中劫 古代印度的計時單位 謂人壽之一增一減為一小劫 合二十 小劫 共計三萬三千六百萬年 稱為一中劫 一本十支 唯識宗所依的經論 除了 六經十一論 外 並有 一本 十支 之學 即以 瑜伽師地論 為本論 其他釋論為支論 支論 有十 稱為 十支 此十支論即 一 百法明門論 又作略陳名 數支 世親造 以一切法無我為宗 二 大乘五蘊論 又作粗釋體 義支 世親造 依名釋義論 本論略攝本地分中之境事 而以無我 唯法為宗 三 顯揚聖教論 又作總苞眾義支 無著造 乃錯綜瑜 伽十七地要義 而以明教為宗 四 攝大乘論 又作廣苞大義支 無著造 總括瑜伽深密法門 詮阿毘達磨攝大乘一品宗要 而以簡 小入地為宗 五 雜集論 又作分別名數支 廣陳體義支 無著等 作 總括瑜伽師地論一切法門 集阿毘達磨經所有宗要 而以蘊處 ~3~

38 一劃 一 界三科為 六 辨中邊論 又作離僻彰中支 本頌為慈氏菩薩造 釋論為世親造 本論敘七品 以成瑜伽法相 而以中道為宗 七 二十唯識論 又作摧破邪山支 釋七難以成瑜伽唯識 而以唯識無 境為宗 八 三十唯識論 又作高建法幢支 以上二論之本頌為天 親所造 三十唯識之釋為護法菩薩等十師所造 本論廣詮瑜伽境 體 而以識外無別實有為宗 九 大乘莊嚴論 又作莊嚴體義支 本頌為慈氏造 釋為天親造 總括瑜伽菩薩一地法門 而以莊嚴大 乘為宗 十 分別瑜伽論 又作攝散歸觀支 慈氏造 本論未漢譯 若援解深密經中之分別瑜伽品為例 則以止觀為宗 一法中道 指於一法上論非有非空的中道妙理 此為唯識宗所立中道 之一義 與 三性對望中道 對稱 唯識宗以遍計所執性為妄情所 現 故判為空 以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為假有與真有 故判為有 自此三性之對望而立中道義 稱為三性對望中道 又此三性是一法 上之三性 故此法為非有非空之中道 然若詳細論之 則三性中之每一性皆具有中道之義 即遍計所 執性是情有理無 在妄情之上屬有 故非空 依理而言為無 故非 有 是為非有非空之中道 依他起性於眾緣和合上為假之存在 故 為假有實無 以其假有 故非空 以其實無 故非有 是為非有非 空中道 圓成實性遠離一切妄想而無相 故非有 然以其為真實如 常之性 故非空 是為非有非空之中道 上述乃各就三性中之一性 立中道之義 稱為一法中道 一剎那 指極短的時間 剎那 意譯須臾 念頃 即一個心念起動之 間 與發意頃同義 意為瞬間 為表時間之最小單位 俱舍論卷十 二載 一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 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 三十臘縛 為一牟呼栗多 譯作須臾 三十須臾為一晝夜 一剎那約當於今 之七十五分之一秒 ~4~

39 一劃 一 一味蘊 指無始以來 有一味延續的細微意識 乃形成輪迴的主體 這是小乘經量部所立 經量部主張此細意識自無始以來即不間斷 其體為受 想 行 識等四蘊 展轉和合 轉成一味 故稱一味蘊 後世有謂此亦為第八阿賴耶識之前身 見 異部宗輪論 一闡提 一闡提 梵語 icchantika 之音譯 其原意是 有欲求之人 意譯為無種性 斷善根 不能成佛的眾生 大莊嚴論經 卷一載 有二說 一者有性闡提 借助佛力 終可成佛 二者無性闡提 無 論至何時皆不得成佛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卷上 立有斷善闡提 大悲闡提 無性闡提 其中斷善闡提乃屬有性闡提之一類 一闡提 發心至難 有如天生盲人難以治癒 東晉時竺道生主張 闡提成佛 為守舊僧徒所擯棄 後來 大 般涅槃經 出 此說乃漸被接受 唯識宗立五種性 仍主張無種性 者不得成佛 ~5~

40 二劃 二 二劃 二十二根 此是促進增上作用的二十二種法 即 眼 耳 鼻 舌 身 意等六根 男根 女根 命根 苦 樂 喜 憂 捨五受根 信 勤 念 定 慧五善根 未知當知 已知 具知三無漏根 根 為增上之義 若就二十二根的體性而言 男根 女根為身根的一部 分 並無別體 三無漏根以意根 三受根 喜 樂 捨 五善根 等九根為體 而無別體 故其體之數實為十七 見 俱舍論 卷三 二十二種愚癡 菩薩十地與佛地所對治的二十二種愚癡 略稱二十二 愚 此二十二種愚癡的名稱是 一 執著補特伽羅及法愚癡 執著 我法愚 二 惡趣雜染愚癡 三 微細犯愚癡 四 種種業趣愚 癡 五 欲貪愚癡 六 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癡 七 等至愛愚癡 八 法愛愚癡 九 一向作意棄背生起愚癡 純作意背生死愚 十 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癡 純作意向涅槃愚 十一 現前觀察諸行 流轉愚癡 現觀察行流轉愚 十二 相多現行愚癡 十三 微細 相現行愚癡 細相現行愚 十四 一向無相作意方便愚癡 純作 意求無相愚 十五 於無相作功用愚癡 十六 於相自在愚癡 十七 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癡 十八 辯才自在愚癡 十九 大神通愚癡 二十 悟入微細秘密愚癡 二 十一 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 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 二十二 極微細礙愚癡 其中 執著我法愚及惡趣雜染愚係就初地 所斷之惑障而言 微細犯愚及種種業趣愚係就第二地所斷之惑障而 言 欲貪愚及圓滿聞持陀羅尼愚係就第三地所斷之惑障而言 等至 愛愚及法愛愚係就第四地所斷之惑障而言 純作意背生死愚及純作 意向涅槃愚係就第五地所斷之惑障而言 現觀察行流轉愚及相多現 行愚係就第六地所斷之惑障而言 細相現行愚及純作意求無相愚係 就第七地所斷之惑障而言 於無相作功用愚及於相自在愚係就第八 ~6~

41 二劃 二 地所斷之惑障而言 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 愚及辯才自在愚係就第九地所斷之惑障而言 大神通愚及悟入微細 秘密愚係就第十地所斷之惑障而言 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及極 微細礙愚係就第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現在前之際所斷之惑障而言 見 瑜伽師地論 卷七十八 二十二無減 如來四智相應心品 定有二十二法 稱為二十二無減 即作意 觸 受 想 思 欲 勝解 念 定 慧 信 慚 愧 無貪 無瞋 無癡 精進 輕安 不放逸 行捨 不害 及心王 換句話說 二十二無減為心所有法的五遍行 五別境 十一善心所 及執持二十一心所的無垢識 此二十二法為純善無染之法 見 成 唯識論 卷十 二十八天名稱 三界二十八天 為欲界六天 色界十八天 無色界四 天 欲界六天的名稱為 四天王天 仞利天 夜摩天 兜率天 化 樂天 他化自在天 色界天的名稱為 初禪天三天 為梵眾天 梵 輔天 大梵天 二禪天三天 為少光天 無量光天 光音天 三禪 天三天 為少淨天 無量淨天 遍淨天 四禪天九天 為無雲天 福生天 廣果天 無煩天 無熱天 善見天 善現天 色究竟天 無想天 無色界四天的名稱為 為空無邊處天 識無邊處天 無所 有處天 非想非非想處天 二十五諦 這是古代印度六派哲學之一 數論派的哲學 此派將宇宙 萬有分為神我 即精神原理 與自性 即物質原理 二元 而將世 界轉變的過程分為二十五種 以其為真實之理 故稱二十五諦 此 即從自性生 覺 又稱 大 乃存在體內覺知之機關 即決智 自 覺 復生自我意識 我執 之我慢 復於我慢生出地 水 火 風 空等五大 以上八者為萬物衍生的根本 故稱根本自性 又自 五大生色 聲 香 味 觸等五唯 眼 耳 鼻 舌 身 皮 等 ~7~

42 二劃 二 五知根 語 手 足 生殖器 排泄器等五作根 以及心根 以上 十六者乃從他物所生 故稱十六變異 如此 從未顯現之自性中 能顯出覺 我慢等二十三種 加上自性與神我二者 是為二十五諦 古代印度六派哲學 是唯識家破斥的對象 二十四種不相應行 唯識宗立五位百法 不相應行法為五位法的第四 位 是以色 心心所分位 立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 即 得 命根 眾同分 異生性 無想定 滅盡定 無想事 名身 句身 文身 生 老 住 無常 流轉 定異 相應 勢速 次第 方 時 數 和合性 不和合性等 見百法明門論 及不相應行分釋 二十唯識論 參閱 唯識二十論 條 二十唯識論疏 參閱 唯識二十論述記 二十種隨煩惱 隨煩惱心所 是唯識宗五位百法中的六位心所之一 此又名隨惑 是隨根本煩惱而生起的煩惱 隨有三義 一者自類俱 起 二者遍不善性 三者遍諸染心 隨煩惱心所二十個 分為小隨 中隨 大隨三種 小隨煩惱十個 中煩惱二個 大隨煩惱八個 小 中 大的分別 以三義俱備者名大隨 兼具二義者 自類俱起 遍 不善性 名中隨 於不善心中各別而起者稱小隨 小隨煩惱計有十 種 曰忿 恨 覆 惱 嫉 慳 誑 諂 害 憍 其發生作用面 最小 而行相粗猛 於不善心中 各別生起 中隨煩惱有二種 曰 無慚 無愧 其發生之作用範圍較小隨煩惱為寬 具有自類俱起 遍不善心二義 故曰中隨 此二者 對自己所犯的過惡不感到羞恥 是其共同點 而慚者 輕拒賢善 愧者 崇重暴惡 是其相異點 大隨煩惱有八種 曰掉舉 惛沉 不信 懈怠 放逸 失念 散亂 不正知 其發生作用範圍最廣 具有自類俱起 遍不善性 遍諸染 心三義 故曰大隨煩惱 見 百法明門論 二十種煩惱現行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九載 即指 一 隨所欲纏現行 ~8~

43 二劃 二 指在家之人未離諸欲 而於所欲之境 起種種纏縛之業 相續不捨 二 不隨所欲纏現行 指出家之人不隨世間欲樂之境 而生厭離之 心 相續不捨 三 無所了知現行 指住惡說法之人 於善惡法 不生分別 於一切境界無所了知 此癡惑之心 相續不捨 四 有 所了知現行 指住善說法之人 於一切法而生分別 令向善法 而 捨惡法 此了知之心 相續不捨 五 粗煩惱現行 指貪 瞋 癡 諸煩惱 各有增上粗重 或於順境貪惑粗重 或於逆境瞋惑粗重 各起不同 六 等煩惱現行 指貪 瞋 癡等諸煩惱惑 一齊現起 無輕重分別 七 微煩惱現行 指修行求離欲界之人 雖未證果 而於三界煩惱 微細輕薄 八 內門煩惱現行 指修行求離欲界之 人 雖不著於色等外塵之境 而內心所起習氣 相續不捨 九 外 門煩惱現行 指未離欲界之人 隨緣色等外塵諸欲境界 而起種種 煩惱 相續不捨 十 失念煩惱現行 指見聖道得果之人 忽遇餘 緣 聞不正法 習氣發現而失正念 十一 猛利煩惱現行 指未得 道果之人 勤加精進 起不正作意 發勇猛心 相續不捨 十二 分別所起煩惱現行 指人不信正法 於諸邪見而起分別 妄生種種 執著 相續不捨 十三 任運所起煩惱現行 指人起懈怠心 不求 正行 而於五欲 色欲 聲欲 香欲 味欲 觸欲 之境 自然而 起諸惑 相續不捨 十四 尋思煩惱現行 指人於禪定觀法 常自 思念覺察 妄起分別 相續不捨 十五 不自在煩惱現行 指人睡 眠 夢境散亂 意識所緣 相續不捨 十六 自在煩惱現行 指人 醒時所起邪慧之念 遍緣諸境 相續不捨 十七 非所依位煩惱現 行 指如幼少之人 於一切境 不知好惡 起諸放逸 相續不捨 十八 所依位煩惱現行 指修行根熟之人 依於正行之位 斷諸煩 惱 而能斷之心 相續不捨 十九 可救療煩惱現行 指人勤修道 行 斷生死惑業 如救療眾病 唯知生死之病而可救療 不知樂著 ~9~

44 二劃 二 涅槃之心 相續不捨 二十 不可救療煩惱現行 指人不能修諸正 行 以救療生死惑業眾病 而諸煩惱相續不捨 二分家 唯識宗立識體四分 難陀論師主張心識二分說 以由識體生 起認識作用的見分 和被認識的相分 另有安慧的一分說 陳那的 三分說 護法的四分說 參閱 識體四分 條 二世一重因果 大乘唯識宗 於十二有支立二世一重因果 即十二支 中 前十支是因 後二支是果 這前十支的因 與後二支的果 定 不同世 以造因時非即受果時 過去世的十因 感現在世的二果 但若將十因視為現在世 則二果就是未來世了 此這稱為二世一重 因果 二世間 即有情世間與器世間 世者 謂有為法於過去 現在 未來 等三世之遷流 間者 事事物物之間隔 總別為二 即 有情世間 五蘊假合而有情識 以為鬼 畜 人 天等之差別者 器世間 四 大積聚而為山 河 大地 國土 家屋等 以容受有情者 有情世 間為有情之正報 器世間為有情之依報 見 俱舍論 卷十 二地斷障證真 十地中離垢地的菩薩 修十善業 遠離欲垢 捨念清 淨 即斷邪行障 謂身 口 意三者誤犯禁戒 證最勝真如 此 真如具無邊之德 於一切法為最勝 參閱 十地 條 二我見 人我 法我 稱為二我 此二種妄見 稱二我見 一切凡夫 不悟人身乃五蘊假和合 強立主宰 計我為人 即執人有常一我體 之惡見 稱為人我見 二乘之人 不了悟諸法之空性 計一切法 各有體性 雖得人無我智 猶自怖畏生死 妄取涅槃之法 於法取 見 稱為法我見 二我執 二我執 指的是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 一 指於五蘊等法中 強立主宰 妄執為我 與身俱生 稱為俱生我執 二 謂於計我法 中 分別我能行善行惡等事而起執著 即依自己之分別力而生者 ~10~

45 二劃 二 稱為分別我執 二法相違 謂煩惱與涅槃二者相違 瑜伽師地論 卷九十二載 一 煩惱 即指無明貪愛之惑 眾生隨順煩惱 流轉生死 故違涅槃之 道 二 涅槃 nirvana 意譯滅度 眾生厭生死之苦 修習梵行 斷諸煩惱 證大涅槃 故違煩惱之惑 二法執 指俱生法執 分別法執 一 俱生法執 乃無始時來 熏習 成性 常於一切法妄生執著 亦即與身俱生的法執 二 分別法執 謂於邪教 邪師所說之法 分別計度而執為實法 見 大乘法苑義 林章 卷四 二空無漏種子 參閱 無漏種子 條 二取 二取有四種解說 一 相 見二取 所取者為相分 及能取者 為見分 二 名 色二取 五蘊中的第一蘊為色 餘四無色蘊為名 三 心及心所二取 一切五蘊 都不離這心 心所法 四 本 末 二取 取第八識的總報為本 取餘識的別報為末 二受 指身受與心受 受是領納所觸之境的心所法 一 身受乃領納 於身無分別之受 即眼等五識之苦 樂 捨三受 二 心受為領納 於心而起分別之受 即意識之憂 喜二受 見 俱舍論 卷二 卷 九 二重中道 又作二種中道 唯識家認為中道有三性對望中道及一法中 道二義 三性對望中道 即以遍計所執性為非有 依他起性 圓成 實性為非無 以此詮顯非有非無的中道之義 此乃就言詮而論中道 之旨 故又稱言詮中道 上述係於世俗門中論法之有無 然於勝義 諦中則以斷絕心言為非有非無之中道 故稱離言中道 一法中道即 是離言中道 乃於緣生之一法上論非有非無的中道義 關於言詮 離言二重中道的同異 古來有異說 或謂遍計所執性為依 圓二性 上實法之執 於依 圓二性之假有空寂之義外 別無遍計之空 故 ~11~

46 二劃 二 三性對望中道之義無別於一法中道 或謂三性對望中道遮遣遍計之 有 一法中道以依他之體為虛假非有而為空 故二者有差異 見 成 唯識論 卷七 二根 唯識家所指的二根 為五根身的勝義根與扶塵根 勝義根為五 根之本體 為四大種所造的淨色法 非凡夫二乘之所見 非現量所 得 然有發識取境的作用 扶塵根又稱浮根塵 乃外形可見的眼等 五根 此根唯為正根之依處 虛假不實 無發識取境之用 此外 又有利鈍二根 利根又作上根 謂根性銳利 速證妙果者 鈍根又 作下根 乃根性遲鈍難於開悟者 又男根與女根 即男女起色欲之 處 二真如 即二種真如 此有不同解說 而唯識學上所稱的二種真如 為生空真如與法空真如 此又作二空真如 由我空而顯之真理 稱 生空真如 由法空而顯之真理 稱為法空真如 見 成唯識論 卷 十 二執 一般指我執與法執 又作我法二執 生法二執 小乘說一切有 部等主張法體實有 故僅揭出 我執 之說 大乘則觀諸法皆空 故對主張法為實有者 稱為 法執 而說我 法二執 法執乃於 如幻假有之法生起實有之妄執 其體較寬 為獨一而起 我執則迷 於法之用 故其體較狹 而必與法執並起 成唯識論卷一曰 由 執我法 二障俱生 此二執皆以薩迦耶見為體 由於力用不同而 有二障之別 即以執我稱為煩惱障 執法稱為所知障 為斷伏煩惱 所知二障 而說二空 二空智 二障斷盡 即證得大涅槃與大菩提 二教六理 唯識宗用為證明第七末那識的存在 舉出二種教證與六項 理論 二種教證者 一為引 入楞伽經 的偈子 藏識說名心 思量性名意 能了諸境相 是說名為識 二為引用大小乘共許的 解脫經 的偈子 染汙意恆時 諸惑俱生滅 若解脫諸惑 非 ~12~

47 二劃 二 曾非當有 加以證明 六理證者 一者不共無明證 成唯識論 卷五云 謂契經說 不共無明 微細恆行 覆蔽真實 若無此識 彼應非有 二者六二緣證 成唯識論 卷五云 契經說 眼色 為緣 生於眼識 廣說乃至意法為緣 生於意識 若無此識 彼意 非有 三 意名證 成唯識論 卷五云 契經說 思量名意 若無此識 彼應非有 四 二定差別故 成唯識論 卷五云 契 經說 無想 滅定 染意若無 彼應無別 五 無想有染證 成 唯識論 卷五云 契經說 無想有情一期生中 心 心所滅 若 無此識 彼應無染汙 六 有情我不成證 成唯識論 卷五云 契經說 異生善染 無記心時 恆帶我執 若無此識 彼不應有 見 成唯識論 卷五 二假 二假 指無體隨情假 與有體施設假 一 無體隨情假 乃世 間所稱的我法 世間之人於心外之境執為實我實法 此法體但是妄 情 為遍計所執性攝 而無實體 世人隨此妄情而執虛假之我法 故稱無體隨情假 二 有體施設假 乃於依他起性上假名施設之我 法 即內識所變的見 相二分為依他法 從實種子而生 有實的體 用 就此體用假立我法之名 故稱為有體施設假 此二者 為聖教 所稱的我法 見 成唯識論 卷一 二惑 即見惑與思惑 見惑的見 是推度的意思 即以邪見推度而起 之迷情 我見邊見等是 思惑 新譯為修惑 為凡夫之思念 對於 事物而起之惑 貪 瞋 癡等煩惱是 此又稱理惑與事惑 見惑是 迷於理之惑 修惑是迷於事之惑 二無心定 指二十四種不相應行中的無想定 滅盡定而言 此又稱二 定 一 無想定 指外道欲得無想天之果 而修滅一切心想的禪定 屬第四禪 為外道所修出離想所作意 二 滅盡定 謂不還果以上 的聖者 前六識心 心所不起現行 第七識的染污心所亦不起現行 ~13~

48 二劃 二 的禪定 此亦稱滅受想定 為佛教聖者所修的禪定 二無我 即人無我與法無我 百法明門論曰 言無我者 略有二種 一補特伽羅無我 二法無我 補特伽羅 意譯為人 眾生 數取 趣 補特伽羅無我即是人無我 人何以無我 人是四大和合而有 此中無真實之我 法無我者 即固執諸法為實有 這叫做 法我 而諸法都是仗因託緣的有為法 並無其實體自性 此稱 法無我 這是大乘菩薩的觀道 以斷惑障 楞伽經 卷一曰 大乘菩薩摩 訶薩 善觀二種無我相 云何二種無我相 謂人無我法無我 二無記 指三性中 非善非不善的無記性 即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 一 有覆無記 又作染無記 乃惑障之極微弱者 如第七識俱生起 的我法二執 其體性羸弱 然為自性妄惑 能隱覆聖道 故稱有覆 以其非感苦果之惡性 故稱無記 二 無覆無記 又作淨無記 乃 離惑障的無記法 如阿賴耶識的自體及之內五根 外之山河草木 等 以其非自性妄惑 故稱無覆 見 成唯識論 卷三 二業 指引業與滿業 依 俱舍論 卷十七載 有兩種二業 名引業 與別業 六趣各有總 別二報 如人趣中 所有的人皆同屬人趣之 果報 此為總報 其中復有智愚 美醜等差異 稱為別報 引發總 報的業因 稱為引業 成滿其別報的業因 則稱為滿業 此外 善 業與惡業亦稱二業 善業為五戒 十善等善道之所作 能感善趣之 樂果 惡業為五逆 十惡等罪惡之所作 能引惡趣之苦果 二種生死 生死一語 又作輪迴 謂依業因而於天 人 阿修羅 餓 鬼 畜生 地獄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續 永無窮盡之意 與 涅槃 相對稱 成唯識論 卷八 舉出二種生死 一 分段生死 以有 漏之善惡業為因 煩惱障為緣 將受三界內之粗報 其果報對於壽 命之長短 肉體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 故稱為分段身 受此分段身 而輪迴者 稱為分段生死 二 變易生死 又稱不思議變易生死 ~14~

49 二劃 二 阿羅漢 辟支佛 大力菩薩等雖不受分段生死之輪迴 但以無漏之 有分別業為因 所知障為緣 於三界以外受殊勝微妙果報之身 即 受意生身 再以此身來三界內修菩薩行 以至成佛果 其所受之身 因悲願力之故 壽命 肉體皆可自由變化改易 而無一定之限制 故稱為變易身 受變易身者 稱為變易生死 二種因果 世間因果與出世間因果 四聖諦法 有流轉 還滅二門 說為二種因果 一者以苦諦為因 集諦為果 名世間因果 二者以 道諦為因 滅諦為果 為出世間因果 二種利行 指自利 利他二行 菩薩所修之行 依其別相 有自 他 二利 一 修六度 菩提分法等 為自利之行 二 修四攝 四無 量心等 為利他之行 見 成唯識論 卷九 二種見道 二種見道 是真見道和相見道 修唯識行 至見道位 在 此位證得根本 後得二智 悟入唯識性相 故在此位以根本智斷惑 稱真見道 以後得智修習 稱相見道 二種真如 略稱二真如 曰生空真如與法空真如 又作二空真如 二 空真理 由我空而顯之真理 稱生空真如 由法空而顯之真理 稱 為法空真如 此二空真如 為唯識宗所立之真如 見 成唯識論 卷十 此外 尚有其他四種真如 一 離言真如與依言真如 即將真 如妙理依據離言詮及依言詮而分別為二 見 大明三藏法數 卷五 二 空真如與不空真如 前者能究竟而顯實 後者有自體 具足無 漏性功德 見 大乘起信論 三 不變真如與隨緣真如 前者乃 隨順萬象差別之諸法 而不失真如之自性 後者則不囿於自性 而 隨染 淨之緣各生染 淨之法 見 大明三藏法數 卷五 四 有 垢真如與無垢真如 垢指煩惱染法之意 以其有無而區別真如 見 大乘止觀法門 卷二 ~15~

50 二劃 二 二種涅槃 即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 依者 有漏之依身 煩惱永 盡 已斷生死之因 然猶餘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續 稱為有餘依涅槃 更滅依身無所餘者 稱為無餘涅槃 此二種涅槃 同為一體 然無 餘依涅槃 在於有漏依身命終之時 二種無漏因果 即無漏因與無漏果 大般涅槃經 卷十二載 指二 乘之人 由修戒定慧之因 能斷三界生死苦果 則戒定慧三學為無 漏之因 二乘之人 既斷三界生死逼迫之苦 證真空涅槃寂滅之樂 此涅槃即無漏之果 無漏因即四聖諦中的道諦 無漏果即四聖諦中 的滅諦 二種資糧 即福德 智德二種資糧 以此二德為資益己身之糧 得證 佛果 故稱資糧 一 福德資糧 謂布施 持戒等之善根功德 即 六度中之前五度 二 智德資糧者 謂修習正觀而勤求妙智者 如 第六度即是 見 大明三藏法數 卷七 二種熏習 即相分熏與見分熏 唯識家謂七轉識熏習第八識種子時 七轉識的四分中 所緣的相分熏自分的種子及本質的種子 稱為相 分熏 熏習能緣的見分及自證分 證自證分之種子於第八識內 稱 為見分熏 換句話說 見分熏偏重於主觀方面 相分熏偏重於客觀 方面 二種轉依 修唯識行的菩薩 要證得大菩提大涅槃二種勝果 一者要 歷經十地的修行 這是所經的位次 二者修十種勝行 十波羅蜜 這是所修的因 三者斷十重障 這是所對治的斷法 四者證得十種 真如 這是所觀照之理 而後始可證得二種轉依 成唯識論卷十曰 云何證得二種轉依 謂十地中 修十勝行 斷十重障 證十真如 二種轉依 由斯而得 二障 又作二礙 即煩惱障與所知障 這是唯識學上對貪 瞋 癡等 諸惑 就其能障礙成就佛果的作用所作的分類 煩惱障 由我執而 ~16~

51 二劃 二 生 是俱生起的迷執 所知障 由法執而生 是分別起的迷執 二增菩薩 修唯識行的菩薩 無論頓機或漸機 又各有二類 一者智 增菩薩 二者悲增菩薩 智增 是智慧增上 此類菩薩 斷惑證理 的自利行較多 而普化有情的利他行較少 悲增 是大悲增上 此 類菩薩 以利化有情的悲願較多 不欲速證菩提 而久住生死苦海 利益有情 二諦 指真諦與俗諦 並稱真俗二諦 諦者真實不虛之理 真諦又作 勝義諦 第一義諦 即出世間的真理 俗諦又作世俗諦 世諦 即 世間的真理 南海寄歸內法傳 卷四謂 世俗之事乃覆蔽世間的 真理 故俗諦又譯作覆俗諦 覆諦 二諦的意義於大小乘諸經論所 說不一 今僅舉唯識宗的二諦如下 窺基於所著 大乘法苑義林章 卷二 將 瑜伽師地論 卷六十四所舉的四種世俗諦 與 成唯識 論 卷九所說的四種勝義諦 歸納成 四真四俗 四勝義四世俗 之四種二諦 此稱之為 四諦二重 四諦二重的世俗諦 是世間 世俗諦 道理世俗諦 證得世俗諦 勝義世俗諦 四諦二重的勝義 諦 是世間勝義諦 道理勝義諦 證得勝義諦 勝義勝義諦 見 四 諦二重 條 二縛 唯識宗所稱的二縛 指的是相縛與粗重縛 一 相縛 所緣的 相分拘礙能緣見分的心 使不得自在 不了境相如幻 慧沼的 成 唯識論了義燈 卷五 列舉有三種 或以一切相分皆相縛 或唯有 漏之相分即相縛 或以行六度時執三輪之相為相縛 並解相縛之 體 有所知障與煩惱障 百法問答鈔 卷六分其體為正 助 若 正相縛之體 唯有我執 若助相縛之體 並通法執 二 粗重縛 其性無堪任 非調柔細輕 故稱粗重 即其性剛強深重 能縛有情 身心於生死 或使之不了如幻者 皆稱為粗重縛 二轉依果 修唯識行 於第十地滿心 金剛喻定現前時 此時即斷盡 ~17~

52 二劃 二 煩惱 所知二障種子 轉得二種殊勝妙果 即轉煩惱障得大涅槃 轉所知障得大菩提 此即二轉依果 又稱為二種勝果 略稱二轉依 二轉 見 成唯識論 卷十 二類種子 唯識宗立論 第八阿賴耶識儲藏萬法種子 此種子依性質 說 分為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二類 一者有漏種子 這是能產生世 間現象的種子 亦即三界六趣受生死的種子 此中又有名言種子 我執種子 有支種子之分 二是無漏種子 這是能生菩提之因的 種子 亦即入見道位乃至阿羅漢 佛果位的出世種子 無漏種子又 分為生空無漏種子 法空無漏種子 二空無漏種子 成唯識論 卷二曰 諸種子者 謂異熟識所持一切有漏法種 此識性攝 故 是所緣 無漏種子雖然依附此識 而非此識性攝 故非所緣 這 是說 一切有漏種子為第八阿賴耶識之識體所攝持 且為第八識見 分所緣 故稱 故是所緣 而無漏種子雖然也依附於阿賴耶識 但並不是阿賴耶識的識性所攝 故不是此識所緣 無漏種子是能生 菩提之因的種子 此有三種 一者生空無漏種子 即我空無漏 此 屬見道位無漏種子 二者法空無漏 此屬修道位無漏種子 三者二 空 我空 法空 無漏種子 此為無學道無漏種子 無漏種子依於異熟識之自體分 而非異熟識性所攝持 以無漏 種其性唯善 不是無記性 故不與異熟識之體性相順 體性既不相 順 故此無漏種子與異熟識體性不可相即 無漏種子依於異熟識之 自體分 以非異熟識所攝持 亦不為異熟識之見分所緣 有漏種子 即生起諸種現象 三界六趣受生死的種子 此有三種 一者名言種 子 二者我執種子 三者有支種子 種子又名習氣 即是現行熏習 的氣分 瑜伽師地論 卷五十二曰 云何略說安立種子 謂於阿 賴耶識中 一切諸法遍計自性妄執習氣 是名安立種子 二邊 是指離中道的兩極端 惟各書有解釋不盡相同 中論 卷四 ~18~

53 二劃 二 七 謂二邊指有 無 或常 無常 順中論 卷下指為常 斷 玄奘 所譯的 攝大乘論世親釋 卷一 指為增益 損減 止觀輔行 卷三則指為空 假二邊 二變 即因緣變與分別變 據成唯識論卷二載 有漏之識變可分為二 一 隨因 緣之勢力而變 稱為因緣變 二 隨分別之勢力而變 稱為分別變 前者必有用 後者僅為境 參閱 因緣變 分別變 條 七十七智 瑜伽師地論 卷十載 何因緣故 依止緣起 建立七十 七智耶 所謂七十七智 是在十二緣起的各支中 除無明外 於其 餘十一支 各就三世順逆及法性常住觀察之智 每支各具七智 合 為七十七智 七智乃先觀今之緣生而有老死 為知生緣老死智 次 觀非無緣生而有老死 為知非不生緣老死智 如是就過去 未來亦 各作順逆二觀 又遍知生起法 而知有佛無佛 法性常住 是為法 住智 如此十一支中 以 生 支為例 其七智為 知生緣老死智 知非不生緣老死智 知過去生緣老死智 知彼 過去 非不生緣老 死智 知未來生緣老死智 知彼 未來 非不生緣老死智 法住智 其餘十支亦各具同樣的七智 總為七十七智 見 瑜伽師地論 卷 八十八 七十五法 此為小乘俱舍宗對一切法的分類 俱舍宗認為 一切事象 可分七十五種 歸之為五大類 即 第一類 色法十一種 一 眼 根 二 耳根 三 鼻根 四 舌根 五 身根 六 色境 七 聲境 八 香境 九 味境 十 觸境 十一 無表色 其中前五 者能發識取境 故稱五根 次五者為五根所緣之境界 故稱五境 無表色係依身 口發動之善業與惡業 為生於身內的一種無形色 法 乃感苦 樂果之業因 具防非止惡修防善止惡的功能 第二類 心法一種 即依根而生 覺知外境的總作用 指六識 ~19~

54 二劃 七 心王 第三類 心所有法四十六種 又分遍大地法 大善地法 大煩 惱地法 大不善地法 小煩惱地法 不定地法六位 此四十六法皆 隨附於心法而起 故稱心所有法 即 一 遍大地法十種 受 領納苦 樂 捨三境的作用 想 想像事物的作用 思 造作諸業 的作用 觸 對境的作用 欲 希求的作用 慧 揀擇善惡法的作 用 念 記憶不忘的作用 作意 令心 心所警覺對境的作用 勝 解 明了事理的作用 三摩地 又作定 令心心所專注一境而不散 的作用 此十法通於善 不善 無記一切心王而起 故稱遍大地法 二 大善地法十種 信 令心 心所澄淨的作用 不放逸 止惡行 善的作用 輕安 使身心輕妙安穩的作用 行捨 令身心捨離雜執 著諸法之念 而住於平等的作用 為行蘊所攝之捨 慚 於所造罪 生起羞惡之心 愧 於所造罪 生起廉恥之心 無貪 不貪著順境 的作用 無瞋 於逆境不起忿怒的作用 不害 不損惱他的作用 勤 精進修習諸善法的作用 此十法與一切之善心相應而起 故稱 大善地法 三 大煩惱地法六種 無明 以愚癡為性 放逸 於惡 法放逸的作用 懈怠 於善法不勇悍的作用 不信 令心不澄淨的 作用 惛沈 令心沈重的作用 掉舉 令心輕浮的作用 此六法常 與惡心及有覆無記心相應 故稱大煩惱地法 四 大不善地法二種 無慚 不自羞惡的作用 無愧 不顧廉恥的作用 此二法與一切之 不善心相應 故稱大不善地法 五 小煩惱地法十種 忿 令起怒 相的作用 覆 隱藏己過的作用 慳 於財施 法施等 不能惠施 的作用 嫉 妒忌的作用 惱 堅執惡事而惱亂身心的作用 害 損惱他人的作用 恨 於忿境結怨不捨的作用 諂 令心 心所邪 曲不直之作用 誑 欺他不實的作用 憍 心貢高而傲他的作用 此十法唯為修道所斷 僅與意識之無明相應 且其現行各別 而非 ~20~

55 二劃 七 十法俱起 故稱為小煩惱地法 六 不定地法八種 尋 尋求事理 的粗勝作用 伺 伺察事理的細性作用 睡眠 令心心所昏昧的作 用 惡作 思念所作之事而令心追悔的作用 貪 貪愛順境的作用 瞋 於逆境瞋恚的作用 慢 使心高舉而凌他的作用 疑 使於諦 理猶豫不決之作用 此八法不入前五位 廣通善 惡 無記三性 故稱不定地法 第四類 心不相應行法十四種 一 得 令得諸法於身的實法 二 非得 令諸法離身的實法 三 眾同分 各隨其趣 而使得同 一果報的實法 四 無想果 於無想天中令心 心所皆滅的實法 此為外道所執著的涅槃 五 無想定 乃為得無想果所修得的無心 定 六 滅盡定 不還或阿羅漢之聖者 為止息暫時所入之無心定 七 命根 維持壽命的實法 八 生 令諸法生起的實法 九 住 令諸法不遷的實法 十 異 令諸法衰異的實法 十 滅 令諸法 消盡的實法 十二 名身 色聲等之名 十三 句身 諸法無常等 之章句 十四 文身 名與句所依之文字 二個以上 故稱為身 此十四法為非色非心之法 而不與心相應 故稱為心不相應行法 第五類 無為法三種 一 擇滅無為 依正智簡擇力而得的寂 滅法 二 非擇滅無為 非依正智簡擇力 但依缺生緣而現的寂滅 法 三 虛空無為 以無礙為性 容受萬物而遍一切處 此三法無 生 住 異 滅四相之作為 故稱無為法 見 俱舍論 卷四 七分別 唯識家將心識的認知作用 分為有相 無相 任運 尋求 伺察 染污 不染污等七種分別 瑜伽師地論 卷一所載 有相 分別 謂於過去所受之義 諸根成熟而善於名言者所起的分別 二 無相分別 謂隨過去所引者 及嬰兒等 不善於名言者所起的分別 三 任運分別 謂於現前之境界 隨境之勢力 任運而轉者所起的 分別 四 尋求分別 謂觀察尋求諸法所起的分別 五 伺察分別 ~21~

56 二劃 七 謂於已所尋求 已所觀察者 復加以伺察安立所起的分別 六 染 污分別 謂因顧戀過去 希樂未來 執著現在所起的分別 例如恚 分別 害分別 或與煩惱 隨煩惱中任何一法相應所起的分別 皆 屬染污分別 七 不染污分別 例如善 無記等法即屬之 謂出離 分別 無恚分別 無害分別 或與信等任何一善法相應所起的分別 見 成唯識論了義燈 卷五 七因明 這是因明學用語 印度古因明論師彌勒所立 為有關論議要 件的七種規定 即論體性 論處所 論所依 論莊嚴 論墮負 論 出離 論多所作法等七種 見 瑜伽師地論 卷十五 七地斷障證真 十地中遠行地的菩薩 加修一切菩提分法 悟空 無 相 無願三昧 即斷細相現行 於一切法執有緣生及執無相 障 證法無別真如 了種種教法 同一真如 而無別相 參閱 十地 條 七界 七界又稱七心界 七識界 即十八界中 於眼 耳 鼻 舌 身 意等六識外 再加上六根的意根 於十二處中 意根收攝其他 六識 成為意處一者 又於十八界中別說六識 意根僅存其名 於 六識外並無別體 即攝於六識中 故知 七界 一詞 雖有七之名 實質僅為一或六 其所以於六識外別加意根 而立七界之說者 說 一切有部主張 自性不知自性 為不許二心併起 故僅說六識心王 則自知之 心 的自覺層面必隱沒 而欲說明此一自覺層面 故以 時間前後採自性知他性之說 且於六識之外 另立一意根為六識於 過去所落謝者 此說見 俱舍論 卷一 七真如 解深密經 卷三 卷六載 七真如又作七種如如 即 流 轉真如 又作生真如 輪轉如如 若隨相而言 生死流轉非以自在 等為因 即由分別 依他之因緣而起 此乃真實不虛 實相真如 又作相真如 空相真如 指於一切法上之人法二無我所顯的實相 ~22~

57 二劃 七 三 唯識真如 又作了別真如 識真如 若隨相而言 指無漏唯識 的觀智 四 安立真如 又作依止真如 安立真實 即苦聖諦 若 隨相而言 乃我 我所之所執處 指器世間 眾生世間 五 邪行 真如 又作邪行如如 邪行真實 即集聖諦 若隨相而言 為苦因 之渴愛 六 清淨真如 又作清淨如如 清淨真實 即滅聖諦 乃 煩惱 所知二障永滅的畢竟清淨 七 正行真如 又作正行如如 正行真實 即道聖諦 謂苦滅之道 如八正道等 見 解深密經 卷三 七種憍 瑜伽師地論 卷二載 七種憍為無病憍 少年憍 長壽憍 族姓憍 色力憍 富貴憍 多聞憍 七慢 這是由根本煩惱慢心所開展而來 七慢是 一 慢 對於不如 我的 我輕慢他 這叫 於劣計己勝 對於和我相等的 我輕慢 他 這叫做 於等計己等 二 過慢 對方和我相等的 我以為 勝過他 這叫做 於等計己勝 三 過過慢 對方勝過我的 我 不承認 反說我勝過他甚多 這叫做 於勝計己勝 四 我慢 執著於五蘊和合的身心 為我與我所 因而驕傲自大 叫做我慢 五 增上慢 修行者 未得言得 未證言證 這叫做增上慢 六 卑劣慢 自甘卑劣的人 對於勝過他的人 以為 勝過我又該如 何 別人學佛修道 他以為 我不信佛 還不是照樣過日子 此為自甘卑劣之慢 七 邪慢 於慢上起邪見 自己無德 反說 佛菩薩也不過如此 甚至於不信因果 毀謗三寶 這叫邪慢 七隨眠 俱舍論 卷十九載 七隨眠即貪 瞋 癡 慢 疑 見等 六隨眠中 將貪隨眠分為欲貪 有貪二種 合之為七隨眠 此又稱 為七使 隨眠者 是根本煩惱的異稱 隨逐有情而起 且其行相微 細 故稱隨眠 欲貪者 於欲界貪著外在五欲妙境 有貪者 為上 二界之貪 即貪著上二界之定及依身 故稱有貪 ~23~

58 二劃 七 八 七轉識 指前七識 此有二解 一者以第八識為本識 前七識為本生 轉生之識 名七轉識 二者謂修行十地位中 此前七識 於入觀時 是無漏善性 而出觀仍是有漏染性 因有轉易之故 名七轉識 第 八識於金剛心後 由有漏轉無漏 轉識成智 唯此是一轉永轉 故 不名轉識 七轉第八互為因果 唯識家顯七轉識 眼識乃至末那識 與第八識 阿 賴耶識 相互為因果 即七轉識與第八識 於能生 所生及能熏 所熏中互為因果 能生 所生為種子生現行之關係時 第八識為能 生之因 七轉識為所生之果 又能熏 所熏為現行熏種子之關係時 七轉識為能熏之因 第八識為所熏之果 此等因果為同時而非異 時 見 成唯識論 卷二 七識十名 第七末那識 有十種不同的名稱 即 第七識 轉識 妄 相識 相續識 無明識 解識 行識 無畏識 現識 智障識等 八正道 八種求趣涅槃的正道 又作八聖道 八支正道 八聖道分 為四聖諦的道諦 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實踐法門 即八種 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 釋尊轉法輪時 所說離樂欲及苦 行二邊 趨向中道者 即指此八正道 八者即 正見 又作諦見 即見苦是苦 集是集 滅是滅 道是道 有善惡業 有善惡業報 有此世彼世 有父母 世有真人往至善處 去善向善 於此世彼世 自覺自證成就 二 正思惟 又作正志 正分別 即謂無欲覺 恚 覺及害覺 三 正語 又作正言 即離妄言 兩舌 惡口 綺語等 四 正業 又作正行 即離殺生 不與取等 五 正命 又作諦受 即捨咒術等邪命 如法求衣服 飲食 床榻 湯藥等諸生活之具 六 正精進 又作正方便 正治 諦法 諦治 發願已生之惡法令 斷 未生之惡法令不起 未生之善法令生 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 即謂能求方便精勤 七 正念 又作諦意 即以自共相觀身 受 ~24~

59 二劃 八 心 法等四者 八 正定 又作諦定 即離欲惡不善之法 成就初 禪乃至四禪 八聖道乃眾生從迷界的此岸 渡到悟界的彼岸所持之 力 故以船 筏為譬 與八正道相反的 為邪見 邪思 邪語 邪 業 邪命 邪精進 邪念 邪定 此八者災為八邪行 見 四諦論 卷四 八地斷障證真 謂菩薩加修清淨道行 離心意識 得無生法忍 謂一 切諸法 性本不生 而於此法 忍可印證 一切煩惱所不能動 即斷無相中作加行 無相指第七地 謂於無相中加功用行 障 證 不增減真如 此真如不隨淨染而有增減 參閱 十地 條 八忍八智 此指於 見道 審觀四諦 而生無漏之忍 智 各有八種 亦即見道之十六心 此又作八忍八觀 所謂八忍 就是前四者忍可 印證欲界之四諦 即苦法忍 集法忍 滅法忍 道法忍等四法忍 後四者忍可印證色界 無色界之四諦 即苦類忍 集類忍 滅類忍 道類忍等四類忍 以此八忍正斷三界之見惑 故為無間道 見惑既 斷 觀照分明 則為八智 即苦法智 集法智 滅法智 道法智 苦類智 集類智 滅類智 道類智等 是為解脫道 忍者為智之因 智者為忍之果 見 成唯識論 卷九 八苦 八苦 是把五苦中的生老病死苦一條 開為四條 合後四條稱 八苦 涅槃經 亦舉出八苦 即 八相為苦 所謂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 五陰盛苦 參閱 五苦條 八義 因明用語 是研究因明的八個項目 又稱為八門 即 一 能 立 二 能破 三 似能立 四 似能破 五 現量 六 比量 七 似現量 八 似比量 其中一 二 五 六四義為 真 又 稱四真 三 四 七 八四義為 似 又稱四似 四真四似合之 為八義 ~25~

60 二劃 八 八義證有本識 本識指第八識 謂第八識為生起一切善惡諸法的根 本 瑜伽師地論 卷五十一 以八義證明有此第八阿賴耶識 此 八義為 一 依止執受 指此識能為染淨諸法之所依止 執持不失 二 最初生起 指此識最初於母腹託胎之時 如磁石吸鐵 磁石喻 識 鐵喻父精母血 三 有明了性 指此識於一切善 惡 無記 三性諸法 皆悉明了分別 無有暗昧 四 有種子性 指此識能任 持世間出世間諸法種子 令不散失 五 業用差別 指此識隨染緣 而造惡業 隨淨緣而造善業 差別不同 六 身受差別 身以積聚 為義 指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 故稱為身 由能領受第七末那識染 淨之緣所熏 而於善惡諸法不相混濫 故稱身受差別 七 處無心 定 指入無想定或滅盡定 雖滅受想心 斷出入息 而此識不滅 八 命終時識 指命將終時 冷觸漸起 唯有此識 能執持身 此 識若捨 則四大分散 八識 唯識宗所立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 即八識心王 略稱八識 即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末那 阿賴耶八識 其中眼等六識隨 所依根而立名 末那識即為意 依其自性立名 阿賴耶識依攝持諸 法因果之義 亦即從自性立名 或稱眼等五識為前五識 意識為第 六識 末那識為第七識 阿賴耶識為第八識 又眼識至末那識係由 阿賴耶所生起 總稱為轉識或七轉識 對此 阿賴耶為七轉識之因 故稱為根本識 種子識 在 唯識三十頌 中 分八識為三能變 阿賴耶識為初能變 末那識為第二能變 前六識為第三能變 若就 其性而言 眼等前六識以了別為其性 緣色 聲 香 味 觸法六 境 通善 惡 無記三性 末那識以恒審思量為其性 乃有覆無記 性 唯緣阿賴耶識之見分為自之內我 阿賴耶識為無覆無記性 以 微細之行相緣自所變現的器界 種子 及有根身 見 百法問答鈔 八識二執 二執為我執與法執 此在八識中並不相同 前五識與第八 ~26~

61 二劃 八 識 一向無執 第六識與第七識 二執俱有 同時俱起 八識三性 在善 惡 無記三性中 第八識是無覆無記 第七識是有 覆無記 前六識通於三性 即前六識若與信等十一善心所相應 則 屬善性攝 與無慚 無愧及八大隨煩惱等十心所相應 屬不善性攝 二者皆不相應 無記性攝 第八識何以是無覆無記 因為第八識是異熟性 異熟若是善或 染污 流轉還滅即不能成立 又此識如果是善 則不能為染法所依 此識如果是染 則不能為善法所依 再者此識是所熏性 如果此識 為善為染 如極香或極臭 則不能受熏 第七識何以是有覆無記 因為此識與四煩惱心所相應 是染汙法 障礙聖道 隱蔽自心 故 名有覆 或問 此四煩惱何以不名不善而稱無記 答 此四煩惱 行相細微 任運而轉 故無記攝 而非不善 再問 前六識何以通 於三性 若與信等十一善心所相應 是善性攝 與無慚等十法相 應 是不善性攝 若兩者俱不相應 自然是無記性攝 八識三量 在現量 比量 非量的三量中 前五識是根境相對直接的 感覺 所以唯是現量 第八識所緣的是自變的實境 所以也是現量 第七識見分緣第八識見分執為自我 這是錯誤的知 所以是非量 第六識的五俱意識 與前五識俱起緣色境時 是現量 獨頭意識計 度分別 或尋伺推理 或為比量 或為非量 所以第六識通於三量 八識三境 八識緣境 對性境 獨影境 帶質境三境中 前五識緣五 塵境 第八識緣自變的實境 所以都是性境 第七末那識 緣第八 識見分為自我 唯為帶質境 第六識的五俱意識 初緣五塵境親證 自體時 剎那之間是性境 及至分別心起 推理計度 或獨頭意識 的幻想 便成為帶質境或獨影境了 再者 定中的獨頭意識也是性 境 八識三能變 唯識宗立八識 謂八識皆能轉變 而此轉變有三類 即 ~27~

62 二劃 八 唯識三十頌 的頌文曰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唯三 指的是八識唯有三類能變 此三能變是 一 初能變識 又稱異熟能變識 指第八阿賴耶識的轉變 二 第二能 變識 又稱思量能變識 指第七末那識的轉變 三 第三能變識 又稱了別能變識 指前六識的轉變 當識變時 並不是任何一識單 獨轉變 而是三類識全體次第轉變 轉變的原因 是阿賴耶識中儲 藏的種子 何類種子成熟 則轉變出何種境界 八識五重 參閱 五重唯識觀 八識六義 慈恩大師窺基 在 百法明門論解 一書中 解釋此含攝 八識的心法 有曰 心法者 總有六義 這六義的要點是 一 集起名心 謂此心收集 儲藏諸法種子 並於因緣具足時生起現行 換言之 集起之心 指的是第八阿賴耶識而言 積集名心 指前七 轉識 它能熏習積集的諸法種子 又有一說 集起之心是前七轉識 現行 共集熏起種子 而積集之心是第八阿賴耶識 以其能積集諸 法種子故 三 緣慮名心 緣慮之心指第六意識 指此心有攀緣 思慮一切外境的功能 這是第六識獨頭意識的功能 四 或名為識 此心或名為識 識者了別義 了解分別其緣慮的外境 此約指前五 識與五俱意識的功能 五 或名為意 意者等無間故 指心識念念 相續 等無間斷 六 或第八名心 第七名意 前六名識 若寬泛 的說 八識皆可名心 亦可名意 或名為識 但若自八識的功能殊 勝來說 則第八名心 第七名意 前六名識 此三者 全是心識功 能的一部分 八識心王 唯識宗將心解析為八 立下八識心王的名稱 此八識 即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末那識 阿賴耶識 唯識 宗不說心而說識 佛法上謂之方便 事實上 識即是心 亦即是意 心 意 識三者 同體而異名 小乘佛教建立六識 沒有第七 八 ~28~

63 二劃 八 識 但在文字中已有七 八二識的含義 如 順正理論 卷十一謂 心 意 識體雖是一 而訓詞等義類有異 謂集起故名心 思量 故名意 了別故名識 集起故名心者 即相當於第八識 思量故 名意者 即相當於第七識 而了別故名識者 即相當於前六識 唯 識宗將一心析為八識者 無非是破遣我人 實我 的執著 原來我 人通常執著於實我實法 把宇宙萬有視為實體 因此我人說到 心 時 把心視為整體的東西存在 唯識家為對治此等觀念 乃以分析 的方法 解析此心為八 以此心不是一個整體的東西 來破遣 實 我 的執著 八識王所相應 八識心王 各有其相應的心所 因八識的作用各不相 同 相應心所的多寡亦不相同 八識王 所相應的情形如下 一 前五識 各有三十四個心所相應 即遍行心所五 別境心所五 善 心所十一 中隨煩惱心所二 大隨煩惱心所八 根本煩惱中的貪 瞋 癡三煩惱 二 第六識 第六識作用範圍最廣 五十一個心所 均與之相應 三 第七識 有十八個心所與之相應 即遍行心所五 大隨煩惱心所八 別境中的慧心所 以及根本煩惱中的貪 痴 慢 見 四心所 四 第八識 唯五遍行心所與之相應 八識所依 八識心王生起 各有所依 其所依如下 一 眼 耳 鼻 舌 身前五識 依於五根 二 第六意識 依於第七末那識 三 第七末那識 依於第八阿賴耶識 四 第八阿賴耶識 依於第七末 那識 七 八二識是互相為依 八識界地 在三界九地中 鼻 舌二識 僅通於欲界五趣雜居地 眼 耳 身三識 通於欲界五趣雜居地 及色界離生喜樂地 六 七 八三識 通於三界九地 八識俱轉 八識心王 俱不俱轉 情況各不相因 七 八二識 長恆 俱轉 第六識除 五位無心 外 亦恒時現起 前五識則隨緣而轉 ~29~

64 二劃 八 如緣俱足 八識可同時而轉 八識規矩頌 凡四章十二頌四十八句 唐代玄奘三藏著 概述唯識學 說 著重於講說唯識學說中心的心識問題 前三頌說前五識 四至 六頌說第六識 七至九頌說第七識 末三頌說第八識 注釋本甚多 以明代普泰之 八識規矩補註 明昱之 八識規矩補注正義 智 旭之 八識規矩直解 廣益之 八識規矩纂釋 等較為著名 八識規矩補註 凡二卷 明代普泰撰 文略義深 可稱唯識學之精髓 世親菩薩攝取瑜伽百卷之要 精粹成三十頌 開後學易入之道 後 經護法等十師廣釋 卻演為繁瑣難解 故玄奘入竺歸國後 糅百本 之論為成唯識論十卷 至此始見唯識學之大成 師復撮擇精粹 撰 八識規矩頌 一卷四章 十二頌 四十八句 以其文略義深 後 世遂出現多種註解釋文 然以此書較為簡明直截 本註內容以心意 識之問題為主 一部十二偈頌 前三頌明前五識之心王 心所相應 生起 次三頌明第六識之三性 三量及相應心所 次三頌明第七識 最後三頌明第八識 八識緣境 八識緣境 各不相同 其所緣之情形如下 一 眼 耳 鼻 舌 身五識 所緣的是色 聲 香 味 觸五境 二 第六識 緣一切法境 三 第七識緣第八識的見分 恒審思量 執為自我 第八識緣根身 器界 種子 故第八識只緣色法 不緣心法 八識緣境廣狹 唯識宗所立的八識 其緣境有廣有狹 即 一 眼識 緣唯實唯量境 謂眼見色時 即有識生 能緣青 黃 赤 白等實 有之色 稱為性境 現前所有實見之境 此識對境 稱為現量 見 現前之色而能量度 以其但能見色 未起分別 故所緣之境狹 二 耳識緣唯實唯量境 謂耳聞聲時 即有識生 能聞平直曲屈實 有之聲 稱為性境 此識對境 稱為現量 以其但能聞聲 未起分 別 故所緣之境狹 三 鼻識緣唯實唯量境 謂鼻嗅香時 即有識 ~30~

65 二劃 九 生 能嗅好惡實有之香 稱為性境 此識對境 稱為現量 以其但 能嗅香 未起分別 故所緣之境狹 四 舌識緣唯實唯量境 謂舌 嘗味時 即有識生 能嘗不同實有之味 稱為性境 此識對境 稱 為現量 以其但能嘗味 未起分別 故所緣之境狹 五 身識緣唯 實唯量境 謂身覺觸時 即有識生 能緣細滑粗強等實有之觸 稱 為性境 此識所緣 稱為現量 以其但能覺觸 未起分別 故所緣 之境狹 六 意識遍緣一切通徹假實二量 謂此識心 遍緣現前實 有之境 於實境上分別長短方圓等相 稱為假 是則此識三境 性 境 獨影境 帶質境 皆緣 三量 現量 比量 非量 皆具 以 其遍能分別假實諸境 故所緣之境廣 七 第七識見分唯假唯實 謂此識無別體相 依第八識為因而起 復緣第八見分而為相分 分 別思量 常執第八為我 能緣之心是假 所緣之境是實 以其唯起 我執 生諸氣習 不能遍緣諸境 故所緣之境最狹 八 第八識緣 根身器界唯實唯量 根身者 即眼等諸根 器界者 以世界如器 謂此根本之識 染淨同源 一切根身器界 依之而生 而此根界 是八識相分 皆為所緣 是實有現前之量 故所緣之境最廣 九十六種外道 佛陀住世前後 印度出現許多反婆羅門的沙門集團 後來佛教稱之為外道 又稱為九十六種異道 九十六種之說 諸經 論有不同異說 一般說法 認為六師外道富蘭那迦葉 末伽梨拘賒 梨子 刪闍夜毘羅胝子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迦羅鳩馱迦旃延 尼 犍陀若提子等六師 各有十五弟子 合六師總計為九十六人 故稱 為九十六種外道 九上緣惑 九種緣上界上地所起之惑 即見苦所斷之邪見 見取見 戒禁取見 疑 無明 及見集所斷的邪見 見取見 疑 無明等九 種 即十一遍行中 除身 邊二見外之九種 此九種於緣上之中且 約界說 或唯緣一界 或合緣二界 故 品類足論 卷五謂 有諸 ~31~

66 二劃 九 隨眠為欲界繫緣色界繫 緣無色界繫 緣色無色界繫 為色界繫緣 無色界繫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卷六則謂 欲界煩惱除無明 見 疑之外 不能緣上地為境 此無明等雖亦能緣上地 然彼不能 親緣上地如緣自地 小乘 雜集論等亦謂除此九之外 其餘貪 瞋 慢等不能上緣 唯識則謂此等亦得緣上地 見 成唯識論 卷六 九心輪 心對某一對象之一作用有九種 連續不斷 循環如輪 稱為 九心輪 此九種作用為 一 有分心 即未接觸對象以前 毫無知 覺思惟之心 二 能引發心 即對對象能起強烈作用之心 三 見 心 對對象起見 聞 嗅 味等六識之心作用 四 等尋求心 判 斷對象有無價值之心作用 五 等貫徹心 洞悉對象價值之心作用 六 安立心 知悉對象之價值後 而能以語言表達之心作用 七 勢用心 根據前心之決定 進而對對象採取行動之心作用 八 返 緣心 動作既興 將欲休廢時 遂復返緣前所作事之作用 九 有 分心 此即還原至最初之有分心 以上雖分為九種 然除見心通六 識外 餘者無非是意識之作用 見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九地 此指三界中的九地 三界為欲界 色界 無色界 依禪定三昧 的深淺 色界 無色界又各分為四禪天 四無色天 與欲界共立九 種有情的住地 此稱為九地或九有 即九種生存的處所 九地為 一 欲界的五趣雜居地 為地獄 餓鬼 畜生 人 天 六欲天 等雜居之所 二 離生喜樂地 為色界的初禪天 三 定生喜樂地 為色界第二禪天 四 離喜妙樂地 為色界第三禪天 五 捨念清淨地 為色界的第四禪天 六 空無邊處地 為無色界 的第一天 七 識無邊處地 為無色界的第二天 八 無所有處地 為無色界的第三天 九 非想非非想處地 為無色界第四天 即 有頂天 九地斷障證真 謂菩薩以無量智觀察眾生境界 皆如實知 得無礙智 ~32~

67 二劃 九 慧 遍說諸法 普令獲益 即斷利他門中不欲行 謂第八地於無相 中 捨離功用 障 證智自在真如 得此真如 能於四無礙智得自 在 參閱 十地 條 九品潤生 指欲界斷九品修惑有潤七生的作用 潤生 即煩惱滋潤業 而生當來之果 大乘義章 卷五本分別潤生之不同 謂有總 別 二種 所謂總 乃前之三品潤四生 中三品共潤二生 下三品共潤 一生 就別而言 上上品潤二生 上中 上下各潤一生 中上品潤 一生 中中 中下各潤半生 共為一生 下上品潤半生 下中 下下共潤半生 所以九品共潤七生 斷上 中煩惱可得一來果 黑 下可得不還果 見 成唯識論了義燈 卷一 九緣生識 緣為助成之義 謂明 空 根 境等九種緣 生眼 耳 鼻 舌 身等八種識 據 成唯識論 卷二至卷五載 九緣為 一 明緣 謂眼因明而見 無明則不能發於眼識 故明為眼識之緣 二 空緣 謂眼以空而能見 耳以空而能聞 無空則不能發眼 耳之識 故空為眼識與耳識之緣 三 根緣 根 指眼 耳 鼻 舌 身五 根 謂五識依五根而能見 能聞 能嗅 能嘗 能覺 若無五根 則五識無所依 故五根為五識之緣 四 境緣 境指色 聲 香 味 觸五塵之境 謂眼等五根雖具見 聞 嗅 嘗 覺等五識 若 無色等五種塵境為對象 則五識無由生起 五 作意緣 作意為心 所有法 有覺察之義 謂如眼初對色時 便能覺察 引領趣境 使 第六識即起分別善惡之念 耳 鼻 舌 身識亦然 六 根本依緣 即第八阿賴耶識 第八識為諸識之根本 眼等六識依第八識相分而 得生 第八識相分託眼等六識而得起 故根本依為六識及第八識之 緣 七 染淨依緣 染淨依即第七末那識 一切染淨諸法皆依此識 而轉 指眼 耳等六識 於色 聲等六塵境上 起諸煩惱惑業 則 轉此煩惱染法歸於第八識而成有漏 若六識修諸道品白淨之業 則 ~33~

68 二劃 九 轉此道品淨法歸於第八識而成無漏 故稱為染淨依 但此第七識亦 依第八識而能轉 第八識依第七識而隨緣 更互為依 遞相倚託 故染淨依為眼等八種識之緣 八 分別依緣 分別即第六識 此識 能分別善惡 有漏無漏 色心諸法 以眼等五根雖能取境 然皆依 第六識而始有分別 是知五根境之好惡 由分別而生 第七識之染 淨 由分別而知 第八識之相分 由分別而顯 故分別依為眼等八 種識之緣 九 種子緣 種子 即眼等八種識之種子 謂眼識依眼 根種子而能見色 耳識依耳根種子而能聞聲 鼻識依鼻根種子而能 聞香 舌識依舌根種子而能嚐味 身識依身根種子而能覺觸 意識 依意根種子而能分別 第七識依染淨種子而能相續 第八識依含藏 種子而能出生一切諸法 以諸識各依種子而生 故種子為眼根等諸 識之緣 簡單的說 九緣是空緣 明緣 根緣 境緣 作意緣 分別依 緣 染淨依緣 根本依緣 種子依緣 眼識生起 要九緣俱足 耳 識生起不需光明 只要八緣即可 鼻 舌 身三識生起 不要光明 及空間 距離 只需要七緣 因為眼 耳二識是 離中取 而耳 舌 身三識是 合中取境 如 八識規矩頌 所稱 合三離二 觀塵世 即指此而言 九識義 唯識三系的地論宗 唯識宗各立八識 為眼 耳 鼻 舌 身 意等六識 再加第七末那識 第八阿賴耶識 而真諦一系的攝 論宗 則於八識之外復立第九阿摩羅識 無垢識 真如識 成立 九識義 九識即 一 眼識 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 為能見者 二 耳識 耳與聲為緣而生耳識 為能聽者 三 鼻識 鼻與香為緣而 生鼻識 為能嗅者 四 舌識 舌與味為緣而生舌識 為能嘗者 五 身識 身與觸為緣而生身識 為能覺者 六 意識 意與法為 緣而生意識 能分別前五根所緣的五塵境界 加以分別 七 末那 ~34~

69 二劃 十 識 又稱分別識 此識本無定體 即第八識之染分 依第八識自證 分而生 緣第八識見分而執為我 為第六識之主 執轉第六識所緣 善惡之境而成染淨者皆由此識 八 阿賴耶識 意譯作藏識 此識 染淨同源 生滅和合 具有相分 見分 自證分 證自證分等四分 九 阿摩羅識 意譯作清淨識 白淨無垢識 此識乃一切眾生清淨 本源心地 諸佛如來所證法身果德 在聖不增 在凡不減 非生死 之能羈 非涅槃之能寂 染淨俱泯 湛若太虛 這是如來藏一系的 理論 見 成唯識論述記 卷一所載 十大論師 註釋世親 唯識三十頌 的十位論師 全稱唯識十大論師 唯識三十頌 一書 是世親晚年之作 原來印度古人造論 是先 作本頌 總括全書要義 然後依頌作釋 名曰長行 長行是論著的 正文 而世親於三十頌頌文完成後 長行未作而已示寂 此際瑜伽 行學派的理論已成為大乘佛教的主流 研究者極多 世親寂後的百 年之間 許多學者競為三十多作釋論 其中最著名者有十位 後世 稱為十大論師 十大論師的名字是 親勝 火辨 德慧 安慧 難 陀 淨月 護法 勝友 勝子 智月等十人 參閱別釋條 十支論 以 瑜伽師地論 為本論 敘述支分義理的十部書 稱為十 支論 即 一 百法明門論 又作略陳名數論 世親造 二 大 乘五蘊論 又作粗釋體義論 依名釋義論 世親造 三 顯揚聖 教論 又作總苞眾義論 無著造 四 攝大乘論 又作廣苞大 義論 無著造 有世親 無性之釋論 五 阿毘達磨集論雜集論 集論為無著造 師子覺為之作釋 雜集論為安慧糅合集論與師子覺 之釋而成 六 辨中邊論 又作離僻彰中論 本頌係由彌勒菩薩 所造 世親造釋論 七 二十唯識論 又作摧破邪山論 世親造 並親作釋論 八 三十唯識論 又作高建法幢論 世親造本頌 護法等十師造釋論 僅存本頌行世 九 大乘莊嚴論 又作莊嚴 ~35~

70 二劃 十 體義論 彌勒菩薩造本頌 世親造釋論 十 分別瑜伽論 又作 攝散歸觀論 彌勒菩薩造本頌 世親造釋論 以上十論之中 分 別瑜伽論 一書中土未譯 見 成唯識論了義燈 卷一 十因 唯識宗所立之十因 一 隨說因 語言 能說 乃表明事物 所 說 之因 故語言即為隨說因 二 觀待因 觀待 意指相對性 條件性 相對於某物而言 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條件 此 條件即為觀待因 如饑餓為飲食之觀待因 手為執物之觀待因 足 為往來之觀待因 三 牽引因 種子為能於遙遠之未來 引生自果 之因 故稱牽引因 四 攝受因 即種子以外的一切緣 能相互攝 受而起果 故稱為攝受因 五 生起因 種子為於不久之未來 引 生自果之因 故稱生起因 六 引發因 種子起現行時 能夠引生 同類之勝果 故稱引發因 七 定別因 一切有為法 能夠引生自 果 而互不雜亂 稱為定別因 八 同事因 因果和合為一者 稱 為同事因 九 相違因 即於法生成時 產生障礙者 稱為相違因 十 不相違因 即於法生成時 不產生障礙者 稱為不相違因 十行 菩薩修唯識行的四十一階位中 此為第十一至第二十位 又作 十行心 即 一 歡喜行 菩薩以無量如來之妙德 隨順十方 二 饒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 三 無瞋恨行 修忍辱 離瞋怒 謙 卑恭敬 不害自他 對怨能忍 四 無盡行 又作無屈撓行 菩薩 行大精進 發心度一切眾生 令至大涅槃而無鬆懈 五 離癡亂行 常住正念不散亂 於一切法無癡亂 六 善現行 知無有法 三業 寂滅 無縛無著 而亦不捨教化眾生 七 無著行 歷諸塵剎供佛 求法 心無厭足 而亦以寂滅觀諸法 故於一切無所著 八 尊重 行 尊重善根 智慧等法 悉皆成就 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九 善 法行 得四無礙陀羅尼門等法 成就種種化他之善法 以守護正法 令佛種不絕 十 真實行 成就第一義諦之語 如說能行 如行能 ~36~

71 二劃 十 說 語行相應 色心皆順 見 成唯識論 卷十 參閱分釋條 十地 菩薩修唯識行的四十一階位中 此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 經 論所舉的十地 名稱諸說不一 此處所舉者 為唯識宗修行五位中 的歡喜之地 菩薩修唯識行 歷經十住 十行 十迴向 進入十地 此位菩薩所修之行 總攝有為無為一切功德 有如大地能生長草 木 為一切行所依持 故稱曰地 此十地是 一 歡喜地 始入見 道 證二空理 生大歡喜 曰歡喜地 二 離垢地 成就淨戒 遠 離一切諸犯戒垢 曰離垢地 三 發光地 在此位成就勝定 發無 邊妙慧佛光 曰發光地 四 燄慧地 智光增勝 生無生法忍 曰 燄慧地 五 極難勝地 在此地根本智與後得智由互相違逆 終至 互相融攝 曰極難勝地 六 現前地 觀諸法緣起 引最勝般若現 前 曰現前地 七 遠行地 由深觀法相 一切境相不能動搖 住 於無相 曰遠行地 八 不動地 無分別智任運相續 不為一切境 界所動 曰不動地 九 善慧地 謂成就微妙四無礙智 能遍十方 說法 曰善慧地 十 法雲地 謂得總緣一切法智 如雲蔭作大法 雨 曰法雲地 參閱十地別釋 十地經論 印度瑜伽行學派的重要典籍 世親論師著 凡十二卷 北 魏菩提流支 勒那摩提等合譯 十地經論 是解釋 華嚴經 十地 品 的論典 此論內容是解釋菩薩修行的階位 論中謂十地融攝一 切善法 初三地說世間之善法 次四地說三乘修行的情形 末三地 則說一乘教法 此論典是南北朝時地論師所依的重要典籍 十地經論義記 又作十地義記 十地論疏 隋代慧遠撰 凡十四卷 乃注解世親菩薩 十地經論 之作 本書初反覆說明 十地經論 所言的心意識 並以未見經文的阿梨耶識一語說明之 且謂阿梨耶 識與心意識不同 阿梨耶識為真 心意識為妄 然若不以阿梨耶為 第八識 則不得以賴耶緣起之八識論直接比擬真如緣 至於慧遠作 ~37~

72 二劃 十 本書 以心意識 妄識 配前七識 而總第八真識 前七妄識為真 如緣起論之大成 十地斷障證真 謂菩薩以無量智慧 觀察覺了 三昧現前 得大法故 以法身為雲 普周一切眾生 具足自在 即斷諸法中不得自在障 證業自在真如 一切業惑悉得解脫 而與真如之理相應 十住 菩薩修唯識行的四十一階位中 此為第一至第十位 此心安全 於般若空理 曰住 這十住是 一 發心住 此位菩薩 發菩提心 修十信行 二 治心住 此位菩薩 修身口意三業 大悲一切有情 三 修行住 此位菩薩 修勝理觀 起六度妙行 四 生貴生 此 位菩薩 依聖法教化眾生 有如自聖賢正法中生 種性高貴 五 方便住 此位菩薩 所修善根 利生方便具足 六 正心住 此位 菩薩 於一切毀譽 心定不動 七 不退住 此位菩薩 於所聞法 心不退轉 八 童真住 此位菩薩 三業清淨 離世間法之染著 九 法王子住 此位菩薩 通達二諦之理 了悟法王之法 有如將 襲王位之王子 十 灌頂住 此位菩薩 修行漸勝 堪受法王之位 十使 十使又名十惑 亦名十根本煩惱 此又分為二種 貪瞋癡慢疑 五者稱五鈍使 身見 邊見 邪見 見取只 戒禁取見五者稱五利 使 十波羅蜜 又作十勝行 或譯為十度 修唯識行的菩薩 如何能證得 大菩提大涅槃二種勝果呢 這要在十地中修十種勝行 十波羅 蜜 斷十重障 證得十種真如 而後始可證得轉依 故十波羅蜜 是證得二轉依之因 十波羅蜜是 一 布施波羅蜜 施有三種 曰 財施 法施 無畏施 二 戒波羅蜜 戒有三種 謂律儀戒 攝善 戒 饒益有情戒 三 忍波羅蜜 忍有三種 謂耐怨害忍 安受苦 忍 諦察法忍 四 精進波羅蜜 精進有三種 謂被甲精進 攝善 精進 利樂精進 五 靜慮波羅蜜 靜慮有三種 謂安住靜慮 引 ~38~

73 二劃 十 發靜慮 辦事靜慮 六 般若波羅蜜 般若翻譯為慧 亦有三種 謂生空無分別慧 法空無分別慧 二空無分別慧 七 方便善巧波 羅蜜 方便善巧有二種 謂迴向方便善巧 拔濟方便善巧 八 願 波羅蜜 願有二種 謂求菩提願 利樂他願 九 力波羅密 力有 二種 謂思擇力 修習力 十 智波羅蜜 智有二種 謂受用法樂 智 成熟有情智 十信 菩薩修行的五十二階位中 最初十位應修之十種心 此十種心 在信位 能助成信行 全稱十信心 略稱十心 即 一 信心 一 心決定 樂欲成就 二 念心 常修六念 念佛 法 僧 戒 施 及天 三 精進心 聞菩薩藏 精勤修習無間善業 四 定心 於 事於義繫心安住 遠離一切虛偽 輕躁 憶想分別 五 慧心 聞 菩薩藏 思量觀察 知一切法無我無人 自性空寂 六 戒心 受 持菩薩清淨律儀 身口意淨 不犯諸過 有犯悔除 七 迴向心 所修善根 迴向菩提 不願諸有 迴施眾生 不專為己 迴求實際 不著名相 八 護法心 防護己心 不起煩惱 更修默護 念護 智護 息心護 他護等五種護行 九 捨心 不惜身財 所得能捨 十 願心 隨時修習種種淨願 在唯識宗 唐窺基大師把菩薩修行 的十信位 攝入十住的初發心住 把等覺菩薩位攝入十地的法雲地 中 這樣五十二階就成為四十一階了 十重唯識 又作十門唯識 乃是唯識的十種層次 華嚴宗對一切諸法 認為皆由一心所現 故說萬法唯心 其義有十種不同 即 一 相 見俱存唯識 雖有主觀 見分 與客觀 相分 之別 但二者皆由 心識變現 故主觀與客觀俱存乎一心 二 攝相歸見唯識 客觀乃 是隨主觀的作用所顯現 故包攝於主觀之心 心所 精神作用 中 三 攝數歸王唯識 心 心所之中 心所係依心王而起 無獨立之 自體 故由心王所變 謂一切攝歸於心王 四 以末歸本唯識 心 ~39~

74 二劃 十 王之中 七轉識離本識 第八識 之外無有別體 故歸納於本識 五 攝相歸性唯識 以上四種唯識之說 係就識之相而言 惟此識 之相乃真如隨緣所現 故自其本性而言 不外是本覺之如來藏 六 轉真成事唯識 前惟以真如為其本性而言 今則以真如之理隨染淨 之緣 而顯現種種有為法 七 理事俱融唯識 本體真如之理與現 象諸法之事 相互融合 八 融事相入唯識 即現象 事 相互融 合無礙 九 全事相即唯識 前乃就事之作用論其相入 此言諸事 之體互為一體 一即一切 十 帝網無礙唯識 如因陀羅網之彼此 相映而無盡 一中有一切 一切中有一 復有一切 故重重無盡 見 華嚴經探玄記 卷十三 十重障 指十地菩薩所斷的十種重障 略稱十障 這十重障是 一 異生性障 依煩惱 所知二障分別起之種子而立異生性 障無漏之 聖性 入初地見道斷之 二 邪行障 所知障中俱生的一部分 及 其所起而誤犯之三惡行 乃障極淨之尸羅 入第二地斷之 三 闇 鈍障 所知障中俱生起的一部分 令忘失聞思修之法 能障勝定 入第三地斷之 四 微細煩惱現行障 執著諸法實有 無始以來隨 身現行 能障四地之菩提分法 入第四地斷之 五 下乘般涅槃障 厭棄生死 樂趣涅槃 障無差別之道 入第五地斷之 六 粗相現 行障 執有苦集之染及滅道之淨等粗相現行 能障無染淨道 入第 六地斷之 七 細相現行障 執有生滅之細相而現行之障 乃障妙 空無相之道 入第七地斷之 八 無相中作加行障 令無相觀不任 運而起 尚有加行之故 障無加行道 入第八地斷之 九 利他中 不欲行障 樂修利己行 不欲勤修利樂有情行 障四無礙解 入第 九地斷之 十 於諸法不得自在障 於諸法中不得自在 能障大法 智雲 及所含藏並所起用之事業 入第十地斷之 見 成唯識論 卷九 參閱各別分釋 ~40~

75 二劃 十 十迴向 菩薩修唯識行的四十一階位中 此為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 此位菩薩 上為求菩提 下為度眾生 以所修善根迴向法界 故立 迴向之名 此十迴向是 一 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此位菩薩 救護眾生 離眾生相 二 不壞迴向 此位菩薩 於三寶起不壞信 以己善根 迴向一切有情 三 等諸佛迴向 此位菩薩 學十方三 世諸佛一切悲智 而迴向之 四 至一切處迴向 此位菩薩 以所 修善根 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利益一切眾生 而迴向之 五 無盡功德藏迴向 此位菩薩 修大儼酆恆悔 離諸業障 隨喜一切 如來與有情善根 由此隨喜功德 迥向莊嚴佛土 六 隨順一切堅 固善根迴向 此位菩薩 以身命珍寶內外財施與眾生 代替眾生受 無量苦 以此迴向一切眾生 七 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此位菩 薩 增長一切善根 安住忍力 離諸顛倒 迴向所修善根 令諸眾 生脫離生死 亦得一切善根 八 如相迴向 此位菩薩 成就正念 正智 隨順一切平等正法 莊嚴佛土 成就眾生 而迴向之 九 無著無繫解脫心迴向 此位菩薩 於所攝善根 離一切著縛 以無 著解脫心迴向 饒益一切有情 十 法界無量迴向 此位菩薩 受 大法師記別 行法施嚴淨世間 以此善根迴向 等同法界 十真如 修唯識行的菩薩 在十地中修十種勝行 十波羅蜜 斷十 重障 而後證得十種真如 十真如是 一 遍行真如 此真如為我 法二空所顯 萬法中無所不在 故名遍行 二 最勝真如 此真如 具足無邊功德 於一切法中最勝 故名最勝 三 勝流真如 此真 如所流之教法極為殊勝 故名勝流 四 無攝受真如 此真如無所 繫縛 非我執等之所依取 故名無攝受 五 無類別真如 此真如 無類別 非如眼等之有異類 故名無類別 六 無染淨真如 此真 如本性無染 故名無染淨 七 法無差別真如 此真如多數法種種 安立無別異 故名法無差別 八 不增減真如 此真如離增減之執 ~41~

76 二劃 十 非隨染淨而有增減 故名不增減 九 智自在所依真如 若證得此 真如已 則於無礙解得自在 故名智自在所依 十 業自在所依真 如 若證得此真如已 則於一切神通之作業陀羅尼定門 皆得自在 故名業自在所依 見 成唯識論 卷九 十善十惡 十善即十善業 乃身 口 意三業中所行的十種善行為 又作十善業道 十白業道 反之 身口意所行的十種惡行為 稱為 十惡 又作十不善業道 十惡業道 十黑業道 十惡業道即 一 殺生 一 偷盜 三 邪淫 四 妄語 五 兩舌 即說離間語 破語 六 惡口 即惡語 惡罵 七 綺語 即雜穢語 非應語 散語 無義語 乃從染心所發者 八 貪欲 即貪愛 貪取 慳貪 九 瞋恚 十 邪見 即愚癡 離以上十惡 則為十善 依此順序 屬身業者三 屬口業者四 屬意業者三 十善業 指身口意三業中所行的十種善行為 稱為十善 又作十善業 道 此十善業道有身 語 意三方面 身善業即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語善業即不妄語 不兩舌 不惡口 不綺語 意善業即不 貪 不瞋 不痴 十惡業 指身口意所行的十種惡行為 稱為十惡 又作十不善業道 此十不善業道有身 語 意三方面 身惡業即殺生 偷盜 邪淫 語惡業即妄語 綺語 兩舌 惡口 意業即貪欲 瞋恚 愚癡 十隨眠 又作十使 十見 十大惑 即是貪 瞋 癡 慢 疑 惡見 等六種根本煩惱中 惡見開為身見 邊執見 邪見 見取見 戒禁 取見 合計有十種 其中推求理而性猛利的五種煩惱稱為五利使 有 身 邊執 邪 見取 戒禁取 其性遲鈍之五種煩惱稱為五鈍使 貪 瞋 癡 慢 疑 合稱十隨眠 十一善 唯識所立六位心所之一 即十一善心所 一 信 謂於一切 善法 忍可樂欲而不疑 有信實有 於諸法實事之理中 甚深信忍 ~42~

77 二劃 十 信有德 於三寶真淨之德中 甚深信樂 信有能 於世間出世間 一切善法 甚深信力 三種 二 慚 慚者羞惡之心 謂心常知慚 崇重賢善 恥往昔所作過惡 則能對治無慚 息諸惡行 三 愧 愧者廉恥之心 謂心常知愧 不為暴惡 悔往昔所作過非 則能對 治無愧 息諸惡業 四 無貪 謂於五欲順情等境 心生厭離而無 所染著 五 無瞋 謂於五欲違情等境 心常忍辱 不起忿怒 六 無癡 謂於一切理事等法 明解決了 無所迷惑 七 勤 謂於一 切善法 精進修習 不生懈怠 圓滿善業 八 安 安即輕安 謂 遠離粗重惱亂 及除障定之法 調暢身心 而轉安適 九 不放逸 謂精進身 口 意三業 於所斷之惑及所修之善 加功勇猛 速令 成滿世間出世間之一切善法 而無放逸 十 行捨 謂精進身 口 意三業 令心平等 寂靜而住 捨離一切掉舉 昏沈等障 十 不 害 謂於一切有情眾生 無所損惱 不加瞋恚 常運慈悲之心 拔 其危苦 與其安樂 見 成唯識論 卷六 十一勝 十二因緣中 為發業支的無明 有十一種殊勝事 即為 一 所緣勝者 謂無明遍緣於染淨 二 行相勝者 謂無明能隱真顯妄 三 因緣勝者 謂無明為惑業之生本 四 等起勝者 謂無明等能 發起能引 行支 所引 識等五支 能生 愛等三支 所生 生 等二支 之緣起法 五 轉異勝者 謂無明能於隨眠 纏縛 相應 不共等四轉起之相用而異 六 邪行勝者 由迷於無明諦理 而起 增益 有執常見 損減 空執斷見 之行相 七 相狀勝者 無 明微細之自相 遍轉愛與非愛諸法之共相 八 作業勝者 無明能 為生死所依之事業 亦能為障礙涅槃之事業 九 障礙勝者 無明 能障礙勝法 無漏有為 廣法 無漏無為 十 隨轉勝者 無明 能隨轉三途至有頂 十一 對治勝者 無明非有漏智所對治 而乃 見 修二道之無漏智所對治 見 成唯識論述記 卷八 ~43~

78 二劃 十 十一識 這是攝論宗所立 由阿賴耶識的變異而生起十一種識的差 別 即 一 身識 指眼等五根 二 身者識 即染污識 三 受 者識 又作能受識 指意根 即第八 七 六後三識 四 應受識 又作彼所受識或塵識 指色等六塵 五 正受識 又作彼能受識或 用識 即眼識等能緣之六識界 六 世識 生死相續不斷絕之識 七 數識 一乃至無數算計量度之識 八 處識 又作器識 即四 大五塵等之器世間 九 言說識 即依於見聞覺知之一切言說 十 自他差別識 又作自他異識 即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別 而有地獄 人 天等六趣之差別 十一 善惡兩道生死識 即一切生死不離善 惡兩道 此十一識 見唐譯 攝大乘論釋 卷四 十二有支 此又稱為十二因緣有支 十二緣生 這是釋迦牟尼在菩提 樹下證悟的真理 亦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論 以此來解釋人生痛苦 煩惱的起源 及生命流轉的因果 阿含經中所稱的十二支 即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據 長阿 含 大緣方便經 所載 緣癡有行 緣行有識 緣識有名色 緣名 色有六入 緣六入有觸 緣觸有受 緣受有愛 緣愛有取 緣取有 有 緣有有生 緣生有老 死憂 悲 苦惱大患所集 是為此大苦 陰聚 在此十二支中 前者為後者生起之因 後者緣 緣者憑藉 意 前者而生起 前者若滅 後者亦滅 故經中謂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以此說明其相依相待 的關係 十二有支流轉門 十二有支流轉門 是順觀十二因緣 即有情生命流 轉的因果 如 緣起經 曰 依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所謂 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死 起愁 嘆 苦 憂 惱 是名純大苦蘊集 此流轉門 相當於四聖諦中的苦 集二諦 ~44~

79 二劃 十 十二有支還滅門 十二有支還滅門 是逆觀十二因緣 有情生死還滅 的因果 即解脫的因果 如 過去現在因果經 謂 若滅無明則 行滅 行滅則識滅 識滅則名色滅 名色滅則六入滅 六入滅則觸 滅 觸滅則受滅 受滅則愛滅 愛滅則取滅 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 生滅 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此還滅門 相當於四聖諦中的滅 道二諦 十二處 為蘊 處 界三科之一 指內六根加外六境 此又作十二入 處是 托以生識 的意思 指六識是依托六根六塵而生的 亦即六 根六塵是六識所生之處 十二處又稱十二入者 入是 涉入 的意 思 謂根能涉塵 塵能入根 根塵互相涉入而生識 並為識之所入 故稱十二入 此十二處 指眼 耳 鼻 舌 身 意六根 色 聲 香 味 觸 法六塵 合為十二處 見 百法明門論 十二類生 指眾生依受生的差異 而有各種分類 例如九類生 即指 胎 卵 濕 化等四生 再加上有色 無色 有想 無想 非有想 非無想等五類 而於此九類中 除去非有想非無想 再加上非有色 非無色 非有想 非無想等四類 則稱為十二類生 十八不共佛法 此為十八種不共通之法 即不共通於聲聞 緣覺 唯 佛與菩薩特有的十八種功德法 此十八不共佛法 為 一 諸佛身 無失 二 諸佛口無失 三 諸佛念無失 四 諸佛無異想 五 諸佛無不定心 六 諸佛無不知己捨心 七 諸佛欲無減 八 諸 佛精進無減 九 諸佛念無減 十 諸佛慧無減 十一 諸佛解脫 無減 十二 諸佛解脫知見無減 十三 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十四 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十五 諸佛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十六 諸佛智 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 十七 諸佛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 十 八 智慧知見現在世無閡無障 十八界 為蘊 處 界三科之一 指在我人一身中 能依之識 所依 ~45~

80 二劃 了 之根與所緣之境等的十八種法 界為種類 種族之義 謂十八種類 自性各別不同 故稱十八界 即眼 耳 鼻 舌 身 意等六根 能 發生認識的功能 及其所對之色 聲 香 味 觸 法等六境 為 認識之對象 以及感官 六根 緣慮對境 六塵 所生的眼 耳 鼻 舌 身 意等六識 合為十八種 稱為十八界 界是界限的意 思 即根 塵 識三者 各有其界限 不相混淆 不但根 塵 識 三者之間各有其界限 根與根之間 塵與塵之間 識與識之間亦各 有其界限 如眼根有眼根之界 耳根有耳根之界 乃至眼識有眼識 之界 耳識有耳識之界 如眼根以色塵為界 耳根以聲塵為界 眼僅能緣色 不能越色而有見 耳僅能緣聲 不能越聲而有嗅 色塵以眼根為界 聲塵以耳根為界 眼識必由眼根而發 餘根 不能 而眼根除發眼識外 亦不能發耳 鼻 舌 身等識 其他根 識亦然 各有其界 故名十八界 了 成唯識論 卷二曰 了謂了別 即是行相 何謂行相 以能 緣之心 行履於所緣之境的作用 稱為行相 此行相就是指心識四 分中 見分 的作用 了別境能變 三能變識之一 又稱第三能變 全稱了別境能變 即指 眼 耳 鼻 舌 身 意前六識 此六識具有明白了別粗顯的對象 色 聲 香 味 觸 法六境之作用 故稱了別境能變 唯識三 十頌 曰 次第三能變 差別有六種 差別有六種者 謂了別 境識是前六識的總名 若分別來說 包括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六種識 了別色 聲 香 味 觸 法六種境 了義 乃直接顯了法義 與不了義合稱二義 凡直接 完全顯了述盡 佛法道理之教 稱為了義教 如諸大乘經說生死 涅槃無異者 宣 說此道理的經典 稱為了義經 為佛所說 而若順應眾生理解之程 度 不直接顯了義法 而漸次以方便教相引導 則稱不了義教 如 ~46~

81 二劃 人 入 力 諸經宣說厭背生死 欣樂涅槃者 而說此不了義教之經典即稱不了 義經 乃菩薩因人之所說 了義是真實的異名 不了義是方便的異 名 人法二空 又稱我法二空 生法二空 無人我的執著 以身為五蘊和 合 實無常一主宰的我體 稱為人空 無我法之執 以色等諸法亦 歸於空而無實性 稱為法空 一般而言 小乘說一切有部主張 我 空法有 故僅立我空 不說法空 人法二執 人我執與法我執 即計著人之實有為人我執 計著法之實 有為法我執 此與我法二執同一意義 全稱人我執法我執 或生我 執法我執 人我為法我之果 二乘人僅斷果之人我 菩薩更斷因之 法我 見 成唯識論述記 卷一所載 入地三心 修唯識行 於修道位的十地位 十地各有入 住 出三心 入地未久 稱為入心 久住時分 稱為住心 久住之後漸近後位 稱為出心 事實上 每一心都要經過若干大劫 力波羅蜜多 為十波羅蜜多之一 修唯識行 入修道位 修十種勝行 十勝行即是十波羅蜜多 其中第九即是力波羅蜜多 此有二種 一 思擇力 就是菩薩以思惟抉擇之力 知所當行與不當行 二 修習 力 就是以修習力 修習所思擇的當行之法 參閱 十波羅蜜多 條 ~47~

82 三劃 三 三劃 三十唯識論 參閱 唯識三十頌 三分別 這是心識思考分別的三種方式 一者自性分別 以尋或伺心 所為體 直接認識對境之直覺作用 二者計度分別 與意識相應 以慧心所為體之判斷推理作用 三者隨念分別 與意識相應 以念 心所為體 而能明記過去經歷之事的追想記憶作用 在六識之中 前五識僅有自性分別 而第六識則具足三種分別 見 大毘婆沙論 卷四十二 三不退屈 菩薩修唯識行 有三退屈 成唯識論卷九 有三不退屈說 意思是修勝行時 有三退屈 如果以三事練磨其心 於所證修勇猛 不退 一者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 心便退屈 引他人已證大菩 提者 練磨自心 勇猛不退 二聞施等波羅蜜多甚難可修 心便退 屈 反省自己意樂能修布施等 練磨自心 勇猛不退 三者聞諸佛 圓滿轉依極難可證 心便退屈 引他人粗善尚得妙果 況己妙因 練磨其心 勇猛不退 由以上三事練磨其心 堅固熾然修諸勝行 見 成唯識論 卷九 三不善根 指其體不善 能成為一切不善法之因的三種不善 即貪不 善根 瞋不善根 癡不善根 為 三善根 的對稱 貪者 染著順 境 瞋者 忿怒逆境 癡者 無明 不辨事理 此三煩惱乃生起諸 惡的根本 故稱不善根 此外 三不善根均與六識相應 見 成唯 識論 卷六 三支 因明學用語 為三支作法的略稱 此為陳那及其弟子商羯羅主 等新因明論師所立 依宗 命題 因 理由 喻 譬喻 而成立 的因明論式 三世因果 三世 指過去世 現在世 未來世 世間所有的一切事物 或現象 在過去 現在 未來時間的遷流中 為一因果的連鎖 過 ~48~

83 三劃 三 去者為因 現在者為果 現在者為因 未來者為果 此稱為三世因 果 佛教理論 有情的生命流轉 以過去的業力為因 招感現在之 果 復以現在的業力為因 招感未來之果 如是因果相續 生死無 窮 這就是迷界有情生死流轉的因果 三世兩重因果 小乘說一切有部 在十二有支流轉中 以五取蘊為體 建立三世兩重因果 即無明 行兩支 是過去世的惑業 為招感現 世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五支的因 識等五支是現在世的果 這 是一重因果 愛 取 有三支 是現在世的因 愛 取是煩惱 有 是業 現在世的惑業 為招感未來世苦果的因 未來世的老 死二 支 是現在世惑業之因所招感的果 這稱為三世兩重因果 三世俗 指三俗諦 唯識宗依遍 依 圓三性所立 三種世俗為 一 假世俗 為遍計所執性 即以世俗為名 無體性而唯有名者 於四 俗中相當於第一世間世俗 二 行世俗 為依他起性 行 即遷流 之義 有為之行 其體為世俗 於四俗中相當於第二道理世俗 第 三證得世俗 三 顯了世俗 為圓成實性 即指斷除染污之依他起 性及遍計所執性 依此二空門所顯現之真如 於四俗中相當於第四 勝義世俗 見 成唯識論 卷八 三世間 又稱三種世間 乃世間的之三種類別 經論中諸說不一 大 智度論 卷七十載 世間有五陰世間 眾生世間 國土世間等三種 一 五陰世間 又作五眾世間 五蘊世間 此世間之眾生能成之法 其色 受 想 行 識等五蘊各各差別 二 眾生世間 又作假名 世間 指五蘊所成之假名之眾生各各差別 三 國土世間 又作住 處世間 此世間之眾生所依之住處國土各各差別 三有為 指三種有為法 又作三有為相 三相 即 一 色法 乃質 礙之法 小乘俱舍宗指為五根 五境 無表色之十一法 大乘法相 宗指為五根 五境 法處所攝色之十一法 二 心法 乃慮知之法 ~49~

84 三劃 三 小乘俱舍宗指為一心王及四十六心所 大乘唯識宗指八心王及五十 一心所 三 非色非心法 異於色 心二法 小乘俱舍宗指為十四 不相應法 大乘唯識宗指為二十四不相應法 此三者皆由因緣之造 作 故稱有為法 一切法中除無為法 餘悉有為法 見 大乘義章 卷二 三地斷障證真 十地中發光地的菩薩 加功用行 發起深廣之心 如 法修行 智慧光發 即斷闇鈍障 謂忘失聞 思 修三慧 照法不 能顯現 證勝流真如 此真如流出教法 於餘教法極為勝 參閱 十地 條 三身 又作三佛身 身者聚集之義 聚集諸法而成身 故理法之聚集 稱為法身 智法之聚集稱為報身 功德法之聚集稱為應身 又作法 身佛 報身佛 應身佛 解深密經 卷五所說三身 為法身 解 脫身 化身 其中化身指八相示現之身 解脫身指五分法身 法身 指於諸地波羅蜜多 善修出離轉依成滿之妙果 蓋五分法身 聲聞 獨覺亦可得之 故單就此身而言 二乘與如來無異 梁譯 攝大乘 論釋 卷十三載 二乘道究竟果 名解脫知見 二乘解脫知見中 無三身 菩薩解脫知見中有三身差別 何以故 二乘不能滅智障 無一切智故 不得圓滿清淨法身 無大慈悲 不行利益他事故 無 應化兩身 故知二乘之解脫身 無法身及應 化等身 三身三德 三身即法身 報身 應身 三德即法身德 般若德 解脫 德 二者配列 則法身為法身之德 報身為般若之德 應身為解脫 之德 參閱 三身 條 三性 亦稱三自性 即遍計所執性 依他起性 圓成實性 此三自性 為唯識宗一切法義的根本 義淨三藏撰 南海寄歸內法傳 有云 相宗以三性為宗 法相宗以唯識為中道 即是正顯非空非有 簡遮偏空偏有的意思 行者審觀一切法 無一法偏於有 亦無一法 ~50~

85 三劃 三 偏於空 無不具備中道妙理 此若約橫向而觀之 即是三自 解 深密經 一切法相品 謂 謂諸法相略有三種 何等為三 一者遍 計所執相 二者依他起相 三者圓成實相 此中的相字 在此亦 作性字解釋 在三自性中 以依他起性為中心 諸法皆仗因托緣而 起 有情於此因緣和合的假法上 若執著計較 認為是實我 實法 就是遍計所執性 有情在依他起的假法上 了知諸法緣起 皆無本 質自性 這就是圓成實性 若換一個方式表達 遍計所執性 是有 情在依他起法上假立名相而起的 這本是情識上的妄有 而有情於 此假立的名相上執著計較 這就是遍計所執性 依他起性 諸法是 眾多因緣和合而生起 如以水 土和泥而成瓶缽 這是因緣和合的 假有 本身沒有體性 所以是依他 因緣 起性 圓成實性 是依 他起諸法的體性 具有圓滿 成就 實性三義 也就是真如實性 成唯識論 卷八曰 三種自性 皆不離心 心所法 謂心 心 所及所變現 眾緣生故 如幻事等非有似有 誑惑愚夫 一切皆名 依他起性 愚夫於此橫執我法 有無 一異 俱不俱等 如空華等 性相都無 一切皆名遍計所執 依他起上 彼所妄執我 法俱空 此空所顯識等真性名圓成實 是故此三不離心等 三性中道 唯識宗以三性為中道 即是把中道和三自性三無性結合起 來 稱三性中道 成唯識論 卷七曰 遠離增減邊 唯識義成 契會中道 無偏執故 本宗以 萬法唯識所變 客觀的事物本 不存在 偏執之人認為是實有 這就是增 本宗以世間萬法是因緣 和合的假有 偏執的人認為是空 這就是減 遠離增減非空非有 才是中道 成唯識論 卷七又曰 我 法非有 空識非無 離有 離無 故契中道 三性各具中道 唯識中道 是建立在三自性與三無性的基礎上 即一 切法的每一法 各具非空非有二義 即遍計所執性 情有故非空 ~51~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一 前 言 大 般 若 經 中 菩 薩 證 住 實 際 的 探 討 林 崇 安 ( 法 光 雜 誌,251 期,2010) 玄 奘 大 師 所 譯 的 大 般 若 經 是 由 16 部 經 典 所 組 成, 分 成 十 六 分, 也 稱 作 十 六 會 前 五 分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而 經 文 長 短 有 異, 其 品 數 和 卷 數 為 : 初 分 七 十 九 品 400 卷 : 卷 1 卷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3333

3333 起 心 動 念 與 業 力 的 探 討 第 一 篇 種 子 論 第 一 章 種 子 的 意 義 凡 一 切 有 漏 無 漏 的 色 心 諸 法, 無 不 從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中 的 功 能 開 發 而 來 的, 這 種 能 開 發 的 功 能 就 是 所 謂 的 種 子 但 種 子 的 條 件 必 須 具 足 : 剎 那 滅 果 俱 有 恒 隨 轉 性 決 定 待 眾 緣 引 自 果 等 六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3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28, No. 1555 原 始 資 料 : 蕭 鎮 國 大 德 提 供, 維 習 安 大 德 提 供 之 高 麗 藏 CD 經 文, 北 美 某 大

More information

( 三 ) 三 種 觀 義 : 觀 察 陰 界 入, 正 方 便 思 惟 其 義 1 依 五 蘊 觀 察 思 惟 無 我 我 所 ( 雜 阿 含 109 經 ) 2 依 六 根 觀 察 思 惟 十 二 緣 起 3 依 六 界 觀 察 修 習 四 界 別 觀 三 阿 含 與 尼 柯 耶 道 次 第 (

( 三 ) 三 種 觀 義 : 觀 察 陰 界 入, 正 方 便 思 惟 其 義 1 依 五 蘊 觀 察 思 惟 無 我 我 所 ( 雜 阿 含 109 經 ) 2 依 六 根 觀 察 思 惟 十 二 緣 起 3 依 六 界 觀 察 修 習 四 界 別 觀 三 阿 含 與 尼 柯 耶 道 次 第 ( 一 引 言 如 何 認 識 煩 惱 淺 談 佛 教 的 心 所 法 ( 大 綱 ) 2015.7.16 呂 勝 強 於 正 信 佛 青 會 本 報 告 仍 是 秉 承 雜 阿 含 788 經 鄙 法 不 應 近, 放 逸 不 應, 不 應 習 邪 見, 增 長 於 世 間 假 使 世 間, 正 見 增 上 者, 雖 復 百 千 生, 終 不 墮 惡 趣 之 理 念 希 望 為 修 學 團 日 後 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0 所 有 圖 檔, 皆 為 權 巧 方 便 詮 釋 之 用, 並 非 究 竟 義, 請 勿 複 製, 阿 彌 陀 佛 1 舌 入 阿 難! 譬 如 有 人 : 以 舌 舐 吻, 熟 舐 令 勞 其 人 若 病, 則 有 苦 味 無 病 之 人, 微 有 甜 觸 由 甜 與 苦, 顯 此 舌 根, 不 動 之 時, 淡 性 常 在 兼 舌 與 勞, 同 是 菩 提, 瞪 發 勞 相 ( 圖 39.4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學 佛 五 講 佛 法 的 正 見 十 課 前 講 話 世 界 各 地 天 災 人 禍 不 斷, 有 什 麼 方 法 能 幫 助 這 些 在 苦 難 中 的 眾 生 呢? 從 佛 教 的 觀 點 來 看, 除 非 我 們 能 夠 洞 徹 此 中 真 正 的 因 果 關 係, 否 則 絕 對 不 可 能 徹 底 改 善 世 間 的 災 難 當 我 們 在 尋 求 解 決 問 題 辦 法 的 過 程 中,

More information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空教 ) 解深 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 阿賴耶識的思想 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甚深意 = 密意 甚深意 : 般若經中佛說 甚深意 = 一切法空 nirmocana: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界法師 下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釋 心 賢 大 乘 百 法 明 門 論 直 解 第 7 卷 / 共 22 本 論 裡 面 講 到 百 法, 分 成 了 五 位, 就 是 有 五 個 種 類 ; 第 一 個 心 法 跟 第 二 個 心 所 有

More information

《執行力》讀書摘要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執行力》讀書摘要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The Eight Consciousnesses The Operation of the Mind ~~ 探索識界 ~~ 人類心靈的運作 Bhikkhuni Chang-hwa 2012-11/11 Mahayana Buddhism 大乘三系 Madhyamaka Middle Way 中觀 -- Nagarjuna 龍樹 Aryadeva 提婆 Yogacara "Consciousness-Only"

More information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More information

十地障

十地障 十地障 菩薩於十地斷十障, 而證十真如 : 初地 斷異生性障, 證適行真行, 異生性障者, 此地入心中斷之所, 即見道所斷之煩惱所知二障也, 此二障為無始以來凡夫異生之性, 故云異生性 第二 地斷邪行障, 證最勝真如 邪行障者其體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 於諸有情身為行邪之障, 故名邪行障 第三地 斷暗鈍障, 證勝法真如 闇鈍障者, 是亦俱生之所知障之一分 此障能使此地勝定與總持所發之三慧, 忘失所聞思之境,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4觀十二因緣品

Microsoft Word - 14觀十二因緣品 觀 十 二 因 緣 品 第 十 四 章 節 大 意 初 看 這 品 的 偈 頌, 我 們 會 很 驚 訝 : 它 跟 歷 來 的 結 構 章 法 完 全 不 同 歷 來 的 結 構 章 法 乃 是 先 立 再 破, 甚 至 一 破 再 破 而 這 品 竟 只 有 立 而 沒 有 破, 甚 至 立 的 部 分, 也 只 是 平 鋪 直 敘 地 看 不 出 有 任 何 特 勝 之 處 我 們 學 佛 以

More information

( 五識所託 ) -- 攝 攝為自體 根身 ( 五根 -- 第八識 執 -- 親相分 ) 第八識 持 -- 持令不壞 -- 內變 -- 領 領以為境 種子 受 -- 覺 令生覺受 器界 ( 五境 -- 第八識 ---- 外變 疏相分 五識所緣 ) 成唯識論 云

( 五識所託 ) -- 攝 攝為自體 根身 ( 五根 -- 第八識 執 -- 親相分 ) 第八識 持 -- 持令不壞 -- 內變 -- 領 領以為境 種子 受 -- 覺 令生覺受 器界 ( 五境 -- 第八識 ---- 外變 疏相分 五識所緣 ) 成唯識論 云 唯識表解熊琬老師講義 2011.12.12 唯識三十論頌 卷 1: 1.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 2 謂異熟 思量, 及了別境識 1 識所變 Vijñāna-pariṇāma. 能變 Pariṇāma. 異熟 Vipāka. 思量 Manana. 了別境識 Viṣaya-vijñapti.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3 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2 阿賴耶識 laya-vijñāna.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T209_06

T209_06 中 身 表 身, 變 異 身 不 變 異 身, 女 身 男 身 半 擇 迦 身 : 這 是 解 釋 身 念 住 的 身, 一 共 有 三 十 五 現 在 這 裡 是 中 身 : 中 身 就 是 身 體 的 內 部, 是 不 清 淨 的, 自 性 不 淨, 叫 中 身 表 身 : 就 是 身 體 的 表 面, 相 似 的 清 淨 變 異 身 : 變 異 身 是 命 終 了 的 時 候, 青 瘀 膿 爛

More information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查 詢 本 公 司 資 訊 公 開 說 明 文 件, 請 上 本 公 司 網 站, 南 山 產 物 團 體 傷 害 保 險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給 付 ( 日 額 型 ) 附 加 條 款 ( 主 要 給 付 項 目 :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金 日 額 保 險 金 ) 100.05.27(100) 美 亞 保 精 字 第 0097 號 函 備 查 101.08.08(101) 美 亞 保 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大乘廣五蘊論20120807

Microsoft Word - 大乘廣五蘊論20120807 大 乘 廣 五 論 內 文 與 科 判 佛 說 五, 謂 色 受 想 行 識 云 何 色? 謂 四 大 種 及 大 種 所 造 色 四 大 云 何 四 大 種? 謂 地 界 水 界 火 界 風 界 此 復 云 何? 謂 地, 堅 性 ; 水, 濕 性 ; 火, 煖 性 ; 風, 輕 性 界 者, 能 持 自 性, 所 造 色 故 種 云 何 四 大 所 造 色? 謂 眼 耳 鼻 舌 身 色 聲 香

More information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從 解深密經 攝大乘論 成唯識論 對唯識三性的不同解釋看其思想發展之意義 元弼聖 一 前言在唯識教學中, 所謂三性說是指 遍計所計性 (parakapita-svabhava: 分別性 ) 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ava: 依他性 ) 圓成實性(parimispanna-svabhava: 真實性 ) 在此所謂 svabhava( 自性 ) 是以 parikapita paratantra

More information

律 儀 不 律 儀 色 就 是 受 所 引 色 在 五 種 色 裡 面 是 受 所 引 色 三 摩 地 所 行 色 是 定 自 在 所 生 色 另 外 有 極 略 色 就 是 極 微 色 極 迥 色 就 是 極 遠 的 地 方 在 虛 空 裡 面 看 上 去 遠 遠 地 看 那 個 顏 色 就 是

律 儀 不 律 儀 色 就 是 受 所 引 色 在 五 種 色 裡 面 是 受 所 引 色 三 摩 地 所 行 色 是 定 自 在 所 生 色 另 外 有 極 略 色 就 是 極 微 色 極 迥 色 就 是 極 遠 的 地 方 在 虛 空 裡 面 看 上 去 遠 遠 地 看 那 個 顏 色 就 是 辰 六 法 分 二 科 巳 一 出 體 性 分 三 科 午 一 標 略 說 法 界 : 若 假 若 實, 有 八 十 七 法 這 是 外 六 處 最 後 一 個 法 處 也 就 是 我 們 常 說 的 法 塵 前 面 的 色 聲 香 味 觸 都 說 過 了 這 是 最 後 一 個 是 法 界 略 說 法 界 若 假 若 實 有 八 十 七 法 色 聲 香 味 觸 是 以 別 名 表 示 的 每 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唯 識 三 十 頌 第 五 講 最 尊 貴 的 淨 蓮 上 師 講 解 講 於 新 加 坡 Orchid Country Club 2014 年 6 月 5 日 喇 嘛! 各 位 居 士 大 德! 晚 上 好! 我 們 昨 天 介 紹 了 賴 耶 的 自 相, 就 是 阿 賴 耶 識 它 的 自 體 的 功 能, 有 能 藏 所 藏 跟 執 藏, 最 主 要 是 講 這 個 我 愛 執 藏 就 是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菩 提 道 次 第 一 二 三 雪 歌 仁 波 切 講 授 法 炬 法 師 翻 譯 2008/08/31 請 思 惟 : 為 饒 益 等 同 虛 空 般 的 如 母 眾 生, 務 必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必 須 努 力 於 能 證 得 的 方 法 ( 方 便 ), 是 所 聽 聞 之 法 我 們 已 值 遇 此 法, 而 且 已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T0209_07

T0209_07 不 掉 心 者 :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得 平 等 捨 : 修 心 念 住 的 時 候,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心 有 很 多 種 不 同 的 相 貌 這 裡 是 說 怎 麼 叫 做 不 掉 心? 不 掉 心, 簡 單 地 說, 就 是 不 散 亂, 掉 者, 動 也 ; 就 是 不 動 亂 的 心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 舉, 前 面 解 釋 過, 就 是 昏 沉 的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4B6BDE5B5D0C2C4A6E6C440AB7E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4B6BDE5B5D0C2C4A6E6C440AB7E2E646F63>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普 賢 菩 薩 行 願 品 唐 罽 賓 國 三 藏 般 若 奉 詔 譯 爾 時, 普 賢 菩 薩 摩 訶 薩, 稱 讚 如 來 勝 功 德 已, 告 諸 菩 薩 及 善 財 言 : 善 男 子! 如 來 功 德, 假 使 十 方 一 切 諸 佛, 經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佛 剎 極 微 塵 數 劫, 相 續 演 說, 不 可 窮 盡! 若 欲 成 就 此 功 德 門,

More information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 西元 2012 年 ) 開了識, 一切的事物就無法獨立存在 這就是 萬法唯識 的道理, 說明萬法包括心法 色法等一切諸法都是依著識, 在眾緣和和的情況下, 認識宇宙人生的現象, 故也稱之為法相唯識 在大乘的立場在於自利利他, 其中唯識是在大乘體系之下建立的學派, 主要思想脈絡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 西元 2012 年 ) 開了識, 一切的事物就無法獨立存在 這就是 萬法唯識 的道理, 說明萬法包括心法 色法等一切諸法都是依著識, 在眾緣和和的情況下, 認識宇宙人生的現象, 故也稱之為法相唯識 在大乘的立場在於自利利他, 其中唯識是在大乘體系之下建立的學派, 主要思想脈絡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頁 289-306( 西元 2012 年 ), 台北市華嚴蓮社 Colle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is Relating to Buddhism Taipei Hua-yen Lotus Society0000-0000( 暫未申請 ) 楊秀源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摘要 : 向來解行並重的佛教, 目的是讓人們明理之後, 注重行持, 依理實行才能證果,

More information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16. 見 眾 如 來 常 隨 逐, 具 有 無 障 淨 智 者, 有 情 清 淨 遍 無 量, 如 是 具 慧 我 敬 禮 17. 如 所 盡 所 各 別 證, 智 慧 見 者 清 淨 故, 具 慧 不 退 之 僧 眾, 定 具 無 上 之 功 德 18. 眾 生 寂 滅 之 法 性, 證 悟 故

16. 見 眾 如 來 常 隨 逐, 具 有 無 障 淨 智 者, 有 情 清 淨 遍 無 量, 如 是 具 慧 我 敬 禮 17. 如 所 盡 所 各 別 證, 智 慧 見 者 清 淨 故, 具 慧 不 退 之 僧 眾, 定 具 無 上 之 功 德 18. 眾 生 寂 滅 之 法 性, 證 悟 故 大 乘 無 上 續 論 ( 寶 性 論 ) 堪 布 益 西 彭 措 譯 1. 佛 法 僧 及 如 來 藏, 菩 提 功 德 與 事 業, 論 體 一 切 攝 略 說, 如 是 七 種 金 剛 處 2. 應 知 七 種 相 次 第, 依 照 總 持 自 在 王, 經 序 有 三 余 四 處, 菩 薩 如 來 差 別 分 3. 從 佛 有 法 從 法 僧, 從 僧 獲 得 藏 智 界, 終 獲 智 慧

More information

所 修 菩 提, 未 畢 竟 者 終 不 休 息, 成 就 菩 薩 所 有 功 德 其 名 曰 : 慧 光 無 礙 眼 菩 薩 摩 訶 薩 見 一 切 田 莊 嚴 瓔 珞 菩 薩 摩 訶 薩 不 斷 如 來 性 出 世 意 菩 薩 摩 訶 薩 為 諸 眾 生 示 現 細 行 神 足 菩 薩 摩 訶

所 修 菩 提, 未 畢 竟 者 終 不 休 息, 成 就 菩 薩 所 有 功 德 其 名 曰 : 慧 光 無 礙 眼 菩 薩 摩 訶 薩 見 一 切 田 莊 嚴 瓔 珞 菩 薩 摩 訶 薩 不 斷 如 來 性 出 世 意 菩 薩 摩 訶 薩 為 諸 眾 生 示 現 細 行 神 足 菩 薩 摩 訶 香 贊 爐 香 乍 熱, 法 界 蒙 熏, 諸 佛 海 會 悉 遙 聞, 隨 處 結 祥 雲, 誠 意 方 殷, 諸 佛 現 全 身 南 無 香 雲 蓋 菩 薩 摩 訶 薩 ( 三 稱 ) 南 無 本 師 釋 迦 牟 尼 佛 ( 三 稱 ) 開 經 偈 無 上 甚 深 微 妙 法 百 千 萬 劫 難 遭 遇 我 今 見 聞 得 受 持 願 解 如 來 真 實 義 大 方 等 大 集 經 大 方 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第 一 明 論 緣 起 二 釋 論 宗 旨 三 明 藏 所 攝 四 翻 譯 不 同 五 略 解 品 題 六 廣 釋 文 義 初 明 論 緣 起 者 有 二 一 明 本 緣 起 二 明 別 造 意 本 緣 起 者 自 迦 葉 遁 形 於 鷄 足 末 田 乞 地 於 龍 宮 雖 大 義 少 乖 而 微

第 一 明 論 緣 起 二 釋 論 宗 旨 三 明 藏 所 攝 四 翻 譯 不 同 五 略 解 品 題 六 廣 釋 文 義 初 明 論 緣 起 者 有 二 一 明 本 緣 起 二 明 別 造 意 本 緣 起 者 自 迦 葉 遁 形 於 鷄 足 末 田 乞 地 於 龍 宮 雖 大 義 少 乖 而 微 修 訂 日 期 : 2005/10/26 發 行 日 期 : 2006/2/15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41, No. 1823 原 始 資 料 : 蕭 鎮 國 大 德 提 供, 北 美 某 大 德 提 供 No. 1823 [cf. Nos. 1558,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前言 釋道論 M9921014 轉識成智 之理論與實踐 壹 前言貳 轉識成智的必要性 ( 一 ) 何謂 識 ( 二 ) 何謂 智 參 何謂轉八識成四智 ( 一 ) 妙觀察智 ( 二 ) 平等性智 ( 三 ) 大圓鏡智 ( 四 ) 成所作智肆 四智的現起分位伍 四智之所緣境陸 唯識的 轉依 意義 ( 一 ) 能轉道 ( 二 ) 所轉依 ( 三 ) 所轉捨 1 ( 四 ) 所轉得柒 從三性論 轉依 意義 (

More information

執 種 子 就 是 攝 大 乘 論 的 三 種 熏 習 一 樣 的 無 始 戲 論 因 這 是 因 緣 淨 不 淨 業 因 已 熏 習 故 是 增 上 緣 它 是 個 增 上 緣 由 我 愛 無 間 已 生 故 它 也 是 個 增 上 緣 也 是 增 上 緣 這 是 標 所 由 就 是 立 出 來

執 種 子 就 是 攝 大 乘 論 的 三 種 熏 習 一 樣 的 無 始 戲 論 因 這 是 因 緣 淨 不 淨 業 因 已 熏 習 故 是 增 上 緣 它 是 個 增 上 緣 由 我 愛 無 間 已 生 故 它 也 是 個 增 上 緣 也 是 增 上 緣 這 是 標 所 由 就 是 立 出 來 丑 二 生 分 二 科 寅 一 徵 云 何 生? 云 何 生 由 我 愛 無 間 已 生 故 無 始 樂 著 戲 論 因 已 熏 習 故 淨 不 淨 業 因 已 熏 習 故 這 是 第 二 科 生 意 地 裡 面 也 是 分 五 科 意 的 自 性 所 依 所 緣 助 伴 作 業 第 五 科 作 業 裡 面 分 兩 科 第 一 科 約 通 相 辨 第 二 科 約 最 勝 辨 最 勝 辨 裡 面 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玫 瑰 經 聖 號 經 因 父 及 子 及 聖 神 之 名, 阿 門 信 經 我 信 唯 一 的 天 主, 全 能 的 聖 父, 天 地 萬 物, 無 論 有 形 無 形, 都 是 祂 所 創 造 的 我 信 唯 一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天 主 的 獨 生 子, 祂 在 萬 世 之 前, 由 聖 父 所 生, 祂 是 出 自 天 主 的 天 主, 出 自 光 明 的 光 明, 出 自 真 天 主

More information

03-??????

03-?????? 攝 類 學 03 講 者 : 促 稱 格 西 譯 者 : 法 音 法 師 地 點 : 三 學 法 洲 時 間 :20121003 接 續 探 討 常 的 性 相, 如 文 : 非 剎 那 與 法 的 同 位 即 常 的 性 相 空 有 作 用 者, 即 無 事 的 性 相 不 生 即 非 所 作 性 的 性 相 不 堪 生 住 滅 即 無 為 法 的 性 相 非 勝 義 具 有 作 用 者 即 世

More information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210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中, 關於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More information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推 薦 序 山 與 海 對 話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推 薦 序 山 與 海 對 話 著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推 薦 序 山 與 海 對 話 蘭 嶼 行 醫 記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蘭 嶼 行 醫 記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蘭 嶼 行 醫 記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蘭 嶼 行 醫 記 自 序 記 三 年 八 個 月 蘭 嶼 行 醫 日 子 記 三 年 八 個 月 蘭 嶼 行 醫 日 子 推 薦 序 山 與 海 對 話 / 吳 錦 發 自 序

More information

死 第 一 覺 悟 : 世 間 無 常, 國 土 危 脆 金 剛 經 凡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大 般 若 經 云 : 諸 佛 出 世, 皆 說 本 性 空 義, 化 導 有 情, 要 聞 佛 說 本 性 空 義, 乃 入 聖 道 得 聖 道 果, 離 本 性 空, 無 別 方 便 成 佛

死 第 一 覺 悟 : 世 間 無 常, 國 土 危 脆 金 剛 經 凡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大 般 若 經 云 : 諸 佛 出 世, 皆 說 本 性 空 義, 化 導 有 情, 要 聞 佛 說 本 性 空 義, 乃 入 聖 道 得 聖 道 果, 離 本 性 空, 無 別 方 便 成 佛 上 如 下 本 大 法 師 佛 學 講 座 講 義 -- 佛 說 八 大 人 覺 經 華 嚴 經 云 譬 如 暗 中 寶 無 燈 不 可 見 佛 法 無 人 說 雖 慧 莫 能 了 古 德 云 : 有 佛 出 世 龍 天 喜, 無 僧 說 法 鬼 神 愁 佛 說 八 大 人 覺 經 經 含 有 上 契 佛 理, 下 契 眾 生 經 具 四 義 : 一. 貫 串 義 二. 攝 化 義 三. 恆 常 義

More information

55202-er-ch03.doc

55202-er-ch03.doc 8 第 章 機 率 - 樣 本 空 間 與 事 件 列 出 擲 一 粒 骰 子 所 出 現 點 數 的 樣 本 空 間, 並 以 集 合 表 示 下 列 各 事 件 : A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偶 數 的 事 件, B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奇 數 的 事 件, C 是 出 現 點 數 大 於 的 事 件 骰 子 出 現 的 點 數 可 能 是,,, 4,5, 6, 因 此 出 現 點 數 的

More information

別 知 相 是 識 受 陰, 何 所 識? 識 色, 識 聲 香 味 觸 法, 是 故 名 識 受 陰 復 以 此 識 受 陰, 是 無 常 苦 變 易 法 諸 比 丘! 彼 多 聞 聖 弟 子, 於 此 色 受 陰, 作 如 是 學 : 我 今 為 現 在 色 所 食, 9 過 去 世 已 曾 為

別 知 相 是 識 受 陰, 何 所 識? 識 色, 識 聲 香 味 觸 法, 是 故 名 識 受 陰 復 以 此 識 受 陰, 是 無 常 苦 變 易 法 諸 比 丘! 彼 多 聞 聖 弟 子, 於 此 色 受 陰, 作 如 是 學 : 我 今 為 現 在 色 所 食, 9 過 去 世 已 曾 為 ( 一 ) 三 世 陰 世 食 經 三 世 陰 世 食 經 1 ( 雜 阿 含 經.46 經 ) 心 的 樣 相 一 五 蘊 如 是 我 聞 : 一 時, 佛 住 舍 衛 國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有 五 受 陰 2, 云 何 為 五? 色 受 陰, 受 想 行 識 受 陰 若 沙 門 婆 羅 門, 以 宿 命 智 自 識 種 種 宿 命, 已 識, 當 識 今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法 律 學 系 學 士 班 基 礎 科 目 一 覽 表 101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科 目 名 稱 必 規 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第 三 學 年 第 四 學 年 群 學 分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備 註 ( 先 修 科 目 ) 刑 法 ( 一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刑 法 ( 二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 先 修 刑 法 ( 一 ) 刑 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附 件 一 公 務 員 資 歷 組 別 I. 資 歷 組 別 及 名 稱 資 歷 組 別 名 稱 1 無 需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2 中 學 會 考 證 書 第 一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的 第 二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並 具 相 當 經 驗 的 3 高 級 文 憑 及 文 憑 第 一 組 : 高 級 文 憑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3-134_\244\337\275\345201207)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3-134_\244\337\275\345201207)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 釋 心 賢 大 佛 頂 如 來 密 因 修 證 了 義 諸 菩 薩 萬 行 首 楞 嚴 經 33/134 請 打 開 講 義 第 六 十 八 頁 : 壬 二 明 六 入 性 當 我 們 在 研 究 一 部 經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0110602_???:??????????? 2011.7.doc

Microsoft Word - 20110602_???:??????????? 2011.7.doc (p.70-75): 204 習 205 印 尊 於 2 者 舍 知 善 梨 子 善 復 根 答 法 曰 得 : 不 有 壞 也 淨, 問 尊 曰 入 者 正 : 舍 法 梨 賢 耶 子 者? 大! 拘 謂 絺 有 羅 比 丘! 知 頗 更 有 事 知 因 善 此 根 事, 比 丘 成 就 見, 得 正 見, 云 何 知 善 根? 謂? 身 謂 妙 無 行 貪 善 根, 口, 無 意 恚 妙 行 無

More information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九 章 算 術 西 漢 張 蒼 耿 壽 昌 編 定 魏 劉 徽 注 唐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郭 書 春 校 點 九 章 算 術 卷 第 二 魏 劉 徽 注 唐 朝 議 大 夫 行 太 史 令 上 輕 車 都 尉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粟 米 以 御 交 質 變 熒 易 粟 米 之 法 凡 此 諸 率 相 與 大 通, 其 特 相 求, 各 如 本 率 可 約 者 約 之, 別 術 然 也 粟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親子天下》四月改月刊記者會

《親子天下》四月改月刊記者會 親 子 天 下 新 聞 稿, 敬 請 協 助 發 佈 2012 年 3 月 29 日 發 佈, 共 8 頁 親 子 天 下 雜 誌 公 布 國 中 生 學 習 力 大 調 查 十 二 年 國 教 時 代 免 除 基 測, 會 不 會 降 低 國 中 生 學 習 動 機? 調 查 發 現 國 中 生 被 考 試 制 約 : 超 過 五 成 學 生 認 為 自 己 學 習 動 機 不 強 烈 ; 如 果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 第三屆研究生畢業論文

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 第三屆研究生畢業論文 華 嚴 專 宗 學 院 研 究 所 第 三 屆 畢 業 論 文 華 嚴 三 祖 法 藏 十 門 唯 識 說 的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高 明 道 教 授 研 究 生 : 釋 慧 學 中 華 民 國 八 十 六 年 六 月 序 言 華 嚴 宗 是 闡 揚 大 乘 佛 法 圓 滿 教 義 的 宗 派 ( 註 一 ) 開 創 華 嚴 宗 風, 集 其 大 成 的 是 唐 朝 法 藏 大 師 法 藏

More information

sle cover 1

sle cover 1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鳴 謝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2003 For Inquiring Teens With LUPUS ~ Our Thoughts, Issues & Concerns Nichole Niles 為 什 麼 會 有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資 料 庫 正 規 化 正 規 化 的 概 念 何 謂 正 規 化 (Normalization)?? 就 是 結 構 化 分 析 與 設 計 中, 建 構 資 料 模 式 所 運 用 的 一 個 技 術, 其 目 的 是 為 了 降 低 資 料 的 重 覆 性 與 避 免 更 新 異 常 的 情 況 發 生 因 此, 就 必 須 將 整 個 資 料 表 中 重 複 性 的 資 料 剔 除, 否 則

More information

總主 以此異熟識體 望前善惡業習 業習是因 此識是果也 三名一切種識者 此識一類無記 受前七識諸法之熏 持前七識諸法之種 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 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 諸法現行是果 此識是因也 四言不可知者 謂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 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 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 五言

總主 以此異熟識體 望前善惡業習 業習是因 此識是果也 三名一切種識者 此識一類無記 受前七識諸法之熏 持前七識諸法之種 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 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 諸法現行是果 此識是因也 四言不可知者 謂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 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 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 五言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1, No. 828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28 唯識三十論直解世親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蕅益沙門智旭解護法等菩薩 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 此玄奘師敘述之辭也 按佛滅後九百年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目    錄 總 統 令 中 華 民 國 1 0 2 年 1 月 9 日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1 0 2 0 0 0 00811 號 茲 修 正 安 寧 緩 和 醫 療 條 例 第 一 條 第 三 條 至 第 五 條 及 第 六 條 之 一 至 第 九 條 條 文, 公 布 之 總 統 馬 英 九 行 政 院 院 長 陳 冲 安 寧 緩 和 醫 療 條 例 修 正 第 一 條 第 三 條 至 第 五 條 及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2 9 10 11 13 17 18 20 22 23 24 27 28 29 30 32 34 35 37 38 41 42 43 45 46 47 47 49 50 52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小論文-變性狗問卷調查.doc

Microsoft Word - 小論文-變性狗問卷調查.doc 篇 名 : 將 母 狗 變 性 來 解 決 流 浪 狗 問 題 之 問 卷 調 查 研 究 作 者 : 王 柏 勝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柯 志 翰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蔡 其 宏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指 導 老 師 : 陳 光 烈 老 師 1 壹 前 言 流 浪 狗 的 問 題 存 在 已 久,( 註 一 ) 目 前

More information

心 靈 環 保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運 動

心 靈 環 保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運 動 法 鼓 山 的 核 心 主 軸 心 靈 環 保 目 錄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運 動 2 心 靈 環 保 6 慈 悲 沒 有 敵 人, 智 慧 不 起 煩 惱 心 靈 環 保 17 附 錄 : 心 靈 環 保 法 語 精 選 33 心 靈 環 保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運 動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運 動 心 靈 環 保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第一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 唯識學 行相 (AkAra) 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 陳一標 2003.10.05 提要 : 行相 (AkAra) 一詞具有識中所現外境相貌的影像義, 以及心 心所的取境作用義 說一切有部認為行相是慧心所中所現的無常 苦 空 無我等相貌 世親在 俱舍論 中則說行相是一切心 心所緣取所緣境的類別, 也就是心 心所中所現起的青 黃等相貌 唯識學不承認外境的存在, 在心

More information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目 錄 2016 年 中 國 語 文 科 試 卷 三 聆 聽 及 綜 合 能 力 考 核 樣 本 試 卷 示 例 及 說 明 前 言 1 第 五 級 示 例 一 2 第 五 級 示 例 二 11 第 四 級 示 例 一 20 第 四 級 示 例 二 28 第 三 級 示 例 一 37 第 三 級 示 例 二 45 第 二 級 示 例 一 53 第 二 級 示 例 二 61 第 一 級 示 例 一 6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07

Microsoft Word - ch07 五 本 要 點 補 助 款 之 請 撥 及 核 結, 依 下 列 規 定 辦 理 : ( 一 ) 補 助 經 費 由 本 署 直 接 撥 付 至 地 方 政 府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及 其 他 學 校 ( 二 ) 聯 絡 處 及 校 外 會 應 檢 附 收 據, 向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或 地 方 政 府 辦 理 核 銷, 原 始 支 出 憑 證 由 經 費 核 銷 單 位 留 存 備 查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3_???????-Ch20140625_???

Microsoft Word - _3_???????-Ch20140625_??? 綠 河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制 訂 及 修 正 紀 錄 一 本 規 則 初 版 於 2012 年 7 月 21 日 制 訂 二 本 規 則 第 一 次 修 訂 於 2013 年 6 月 29 日 三 本 規 則 第 二 次 修 訂 於 2014 年 6 月 25 日 綠 河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第 1 條 本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More information

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所擁有的正版音樂光碟?

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所擁有的正版音樂光碟? 學 生 的 共 同 筆 記 有 無 著 作 權? 學 校 任 課 教 師 上 課 時 的 授 課 演 講, 是 一 種 語 文 著 作 上 課 的 學 生 將 教 師 的 授 課 內 容, 一 字 一 句 的 抄 錄 成 筆 記, 這 是 一 種 重 製 行 為 學 生 上 課 的 目 的, 在 於 獲 得 授 課 教 師 所 傳 授 的 知 識, 而 學 生 上 課 做 筆 記, 是 一 種 習

More information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 ICO 智慧型微投影機 使用手冊 電話 + 8 8 6-2 - 2 7 9 0-6 3 0 8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一路90號4樓 w w w. q p o i n t e k. c o m * 內容僅供參考 功能會隨系統版本有所變動 * 如有操作上的問題請洽詢經銷商 本公司或至官網 支援服務..T.I. QP Q.P.T.I. Corporation 索 引 1. 內 容 物 2. 功 能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ain....1_......_.doc

Microsoft Word - main....1_......_.doc 建構以四聖諦為綱領的佛法知識體系 香光尼眾佛學院副院長 釋見豪 摘要 :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 從教法的功能與修學歷程而言, 可依 教 理 行 果 境 行 果 與 信 解 行 證 加以分類, 但就整個佛法的內容而言, 以 緣起說 為理論基礎的 四聖諦 是一切教法開展的總綱 所以, 本文以釋尊主要教導的兩件事 苦生與苦滅為始, 從 苦集 的流轉生死與 滅道 的還滅解脫, 來統攝一切兼併理論知見與實踐解脫的佛法

More information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家 長 對 澳 門 中 小 學 教 育 現 狀 的 意 見 調 查 報 告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中 華 學 生 聯 合 總 會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2009.3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00853-28365314 28526255 傳 真 : 00853-28526937 網 址 :

More information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通 報 一 一 年 第 四 週 100 年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度 調 查 結 果 內 政 部 統 處 8 成 5 的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對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各 項 服 務 表 示 有 7 成 5 表 示 會 介 紹 他 人 使 用 有 接 受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協 助 洗 澡 協 助 換 穿 衣 服 協 助 吃 飯 協 助 起 床 站 立

More information

文件2

文件2 大乘唯識宗的涅槃思想 丁孝明 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本文對小乘佛教的 有餘依涅槃 無餘依涅槃 二種涅槃觀和大乘佛教 成唯識論 中的四種涅槃觀, 作了一番探討 說明了佛教 緣起無我 觀與大乘唯識宗涅槃思想在義理上溝通的契機 進而盼望從 成唯識論 涅槃思想的義諦中, 去體證佛陀 不住生死 不住涅槃 的究竟法義! 關鍵詞 : 涅槃 有餘依涅槃 無餘依涅槃 自性清淨涅槃 無住處涅槃 1 佛教對涅槃的定義

More information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學 績 效 考 評 辦 法 修 正 對 照 表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日 教 育 部 臺 教 授 國 部 字 第 1020118431A 號 令 修 正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任 期 考 評 辦 法, 名 稱 並 修 正 為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More information

反 之, 若 連 帶 保 證 乃 保 證 人 與 主 債 務 人 間 之 連 帶, 連 帶 保 證 人 無 先 訴 抗 辯 權 ( 最 高 法 院 45 年 度 台 上 字 第 1426 號 判 決 參 照 ) 例 如 : 甲 乙 丙 三 人 共 同 保 證 A 銀 行 融 資 於 B 公 司 之

反 之, 若 連 帶 保 證 乃 保 證 人 與 主 債 務 人 間 之 連 帶, 連 帶 保 證 人 無 先 訴 抗 辯 權 ( 最 高 法 院 45 年 度 台 上 字 第 1426 號 判 決 參 照 ) 例 如 : 甲 乙 丙 三 人 共 同 保 證 A 銀 行 融 資 於 B 公 司 之 102_2 財 3B 債 各 期 末 考 試 題 ( 林 信 和 ) 註 一 : 不 參 看 法 典, 不 作 弊, 憑 自 己 的 實 力 作 答, 字 體 端 正 適 中 附 法 條 判 決 判 例 及 理 由 註 二 : 請 按 考 題 所 示 題 序 號 碼 逐 一 作 答 以 利 得 分! 請 善 用 暑 期 進 補 厚 植 根 基, 因 為 你 值 得! 一 請 教 幾 個 法 律 概

More information

篇 考 績 察 事 條 例 有 關 額 外 給 與 考 績 獎 金 之 規 定 待 遇 俸 給 現 行 俸 給 及 各 項 加 給 危 勞 降 齡 退 休 具 有 危 險 及 勞 力 等 特 殊 性 質 職 務 降 低 退 休 年 齡 規 定 察 陞 遷 資 積 計 分 察 局 內 部 請 調 或 陞 職, 資 積 計 分 作 業 察 定 期 請 調 作 業 基 層 定 期 請 調 及 特 殊 困

More information

心經釋義

心經釋義 心 經 釋 義 壹 前 言 : 金 剛 經 是 佛 經 的 濃 縮 本, 而 心 經 是 金 剛 經 的 濃 縮 本, 雖 然 只 有 二 百 六 十 個 字, 但 是 浩 瀚 如 海 的 佛 法 都 涵 攝 在 裡 面, 釋 迦 牟 尼 佛 講 經 說 法 四 十 九 年, 遺 留 的 佛 經 數, 但 是 所 有 經 典 的 奧 義, 都 離 不 開 心 經 的 範 圍, 如 果 將 心 經 裡

More information

自序

自序 緣 起 法 一 滴 印 順 導 師 與 佛 法 劉 松 勇 撰 民 國 102 年 ( 西 元 2013 年 ) 7 月 自 序 本 書 是 引 用 印 順 導 師 的 一 些 著 作, 稍 微 排 列 之 組 合 之, 並 且 粗 糙 地 整 理 一 下, 有 時 再 加 上 或 引 用 其 他 善 知 識 如 虛 雲 老 和 尚 太 虛 大 師 阿 姜 查 讚 念 長 老 ( 也 就 是 當 代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2-黃昭元.doc

Microsoft Word - 02-黃昭元.doc 平 等 權 與 自 由 權 競 合 案 件 之 審 查 從 釋 字 第 649 號 解 釋 談 起 黃 昭 元 目 次 壹 前 言 貳 研 究 議 題 與 架 構 參 案 件 類 型 與 審 查 方 式 分 析 一 一 規 定 同 時 侵 害 數 權 利 的 案 件 類 型 二 審 查 方 式 的 區 別 實 益 : 審 查 順 序 標 準 結 果 三 三 種 可 能 的 審 查 方 式 四 各 種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ßÃѤT¤Q¹|²LÄÀ3.doc

Microsoft Word - °ßÃѤT¤Q¹|²LÄÀ3.doc 唯識三十頌簡述 張尚德講 可了記錄 第二頌三能變 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 語譯 識的能變或能變的識有三類, 它們是 異熟 ( 識 ) 即第八識 思量 ( 識 ) 即第七識 了別境 ( 識 ) 即第六識 最初也是最根本的為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也稱作異熟識及一切種識 解釋 佛法的根本中心或者說大前提, 就是其提出了生命的種子一說法 這一說法的為對為錯先不去管它, 絕對要注意和把握的是,

More information

一 序 言 在 大 乘 佛 教 領 域 裡, 菩 提 心 是 一 個 很 基 本 的 名 相, 而 其 根 本 的 定 義 究 竟 是 什 麼? 其 在 大 乘 佛 法 中 的 重 要 性 是 如 何? 這 是 我 們 在 談 發 菩 提 心, 行 菩 薩 行, 首 先 必 須 清 楚 了 解 的

一 序 言 在 大 乘 佛 教 領 域 裡, 菩 提 心 是 一 個 很 基 本 的 名 相, 而 其 根 本 的 定 義 究 竟 是 什 麼? 其 在 大 乘 佛 法 中 的 重 要 性 是 如 何? 這 是 我 們 在 談 發 菩 提 心, 行 菩 薩 行, 首 先 必 須 清 楚 了 解 的 華 嚴 專 宗 學 院 研 究 所 第 三 屆 畢 業 論 文 八 十 華 嚴 離 世 間 品 菩 提 心 觀 指 導 教 授 : 高 明 道 教 授 研 究 生 : 釋 自 莊 一 序 言 在 大 乘 佛 教 領 域 裡, 菩 提 心 是 一 個 很 基 本 的 名 相, 而 其 根 本 的 定 義 究 竟 是 什 麼? 其 在 大 乘 佛 法 中 的 重 要 性 是 如 何? 這 是 我 們 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檔 號 : (20) in EDB(SCR) 25/58/11 Pt.4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3/2012 號 2012 年 教 育 ( 修 訂 ) 規 例 2012 年 教 育 ( 豁 免 )( 提 供 非 正 規 課 程 的 私 立 學 校 )( 修 訂 ) 令 2012 年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條 例 ( 修 訂 附 表 1) 令 [ 注 意 : 本 通 告 應 交 ( a )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Feb 26,2017 前六識 很粗淺的叫 了別, 明了跟分別, 明了是指前五識 前五識它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 像眼睛看到一個歡喜的東西, 產生一種樂受, 耳朵聽到不歡喜的聲音, 產生痛苦的感受, 前五識的感受完全受業力的主導, 如果前生善業強, 今生快樂的感受多一點, 痛苦的感受少一點 ; 如果前生罪業造得多, 今生痛苦的感受多一點, 快樂的感受少一點 所以前五識完全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 它也不論善惡,

More information

BSP 烤箱 - 封面-2

BSP 烤箱 - 封面-2 BSPO615 使 用 及 安 裝 說 明 書 總 代 理 優 氏 集 團 客 林 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台 北 市 內 湖 區 行 愛 路 69 號 2 樓 TEL 02-2794 2588 FAX 02-2794 3789 台 中 市 北 屯 區 后 庄 路 1080-12 號 TEL 04-2422 0958 FAX 04-2422 0938 高 雄 市 左 營 區 政 德 路 633

More information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四 增 進 認 知 體 驗 五 提 升 語 言 層 次 六 激 發 創 造 力 發 展 88 肆 幼 兒 在 積 木 遊 戲 上 的 發 展 過 程 86

More information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台 中 市 財 團 法 人 光 華 高 級 工 業 職 業 學 校 專 業 科 目 -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教 案 本 適 用 科 別 : 機 械 科 製 圖 科 編 寫 單 位 : 光 華 高 工 機 械 製 圖 科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4-134_\244\337\275\345201207)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4-134_\244\337\275\345201207)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 釋 心 賢 大 佛 頂 如 來 密 因 修 證 了 義 諸 菩 薩 萬 行 首 楞 嚴 經 34/134 請 打 開 講 義 第 七 十 頁 : 子 四 明 舌 入 即 藏 性 這 一 大 科, 佛 陀 的

More information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看 骨 頭 說 故 事 骨 頸 的 大 小 與 形 狀 1 1 20 2013 9 489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2013 9 489 21 DNA 5 X B6 人 骨 與 獸 骨 的 異 同 B7 28 32 36 22 2013 9 489 B6 B2 3 5 B7 2013 9 489 23 基 於 部 分 動 物 的 移 動 性 低, 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第 四 章 - 試 分 別 說 明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與 序 向 邏 輯 電 路 之 定 義 解 :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由 基 本 邏 輯 閘 所 組 成 的 此 種 邏 輯 電 路 之 輸 出 為 電 路 所 有 輸 入 的 組 合 因 此 輸 出 狀 態 可 完 全 由 目 前 之 輸 入 來 決 定 而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之 示 意 圖 如 圖 所 a 示 ; 而 序 向 邏

More information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色 彩 時, 不 自 覺 地 會 反 應 出 大 腦 對 色 彩 的 解 釋, 設 計 師 若 能 掌 握 色 彩 所 隱 藏 的 訊 息, 便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並 創 造 出 極 具 魅 力 的 產 品 視 覺 對 知 覺 的 影 響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色 彩 時, 不 自 覺 地 會 反 應 出 大 腦 對 色 彩 的 解 釋, 設 計 師 若 能 掌 握 色 彩 所 隱 藏 的 訊 息, 便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並 創 造 出 極 具 魅 力 的 產 品 視 覺 對 知 覺 的 影 響 色 彩 是 人 的 視 覺 機 制 所 創 造 出 來 用 以 探 究 環 境 的 工 具, 它 不 僅 能 提 供 辨 識 的 作 用, 還 具 有 知 覺 與 文 化 上 的 意 涵, 並 能 引 發 強 烈 到 超 越 理 智 的 情 緒 反 應, 對 人 類 的 生 活 影 響 十 分 深 遠 2120 21 3 30 20109453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More information

第一講唯識宗學統概述

第一講唯識宗學統概述 凌波著佛記于八識規矩頌陀教育基金會印贈講 1231 八識規矩頌講記目錄 898三九 九 六 五 五 9八三 名一 識--------------------------- 一王 ------------------------ -------------- 九23識規矩頌講記目錄 123 玄五第一講 解釋頌 第 識者心之別 前 唯 萬 不以規矩不成方 唯 歷六識學-----------------------

More information

LSM Chinese

LSM Chinese 第 六 十 一 篇 人 救 主 的 神 人 生 活 ( 二 ) 書 名 : 路 加 福 音 生 命 讀 經 第 六 十 一 篇 人 救 主 的 神 人 生 活 ( 二 ) 讀 經 : 希 伯 來 書 二 章 十 四 節 上, 十 六 至 十 七 節 上, 腓 立 比 書 二 章 六 至 八 節, 約 翰 福 音 一 章 一 節, 十 四 節, 五 章 三 十 節, 六 章 三 十 八 節 在 本 篇

More information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行 政 第 二 十 三 卷, 總 第 八 十 八 期,2010 No.2,267 275 267 * 憲 法 和 基 本 法 是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的 憲 制 基 礎, 體 現 在 二 個 方 面 第 一, 一 國 兩 制 的 實 施 需 要 制 度 化 和 法 律 化, 制 度 化 就 是 設 立 特 別 行 政 區, 法 律 化 就 是 制 定 特 別 行 政 區 基 本 法 制 度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