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

Transcription

1 新世紀宗教研究 第 5 卷第 2 期 2006 年 12 月 建構佛教心理學的新典範 唯識學八識學說的現代省思 陳玉璽 佛光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摘要本文前半部論述佛教早期唯識學的洞見, 包括開展三性義理和唯識中道觀的論述 後半部以原始佛教緣起觀和現代意識研究為參照點, 重新省思和探討唯識宗的八識學說, 主要論題包括末那識的分別作用 阿賴耶識的多元功能 本體與現象的辯證關係等 本文特別論證阿賴耶識內涵的歷史演變如何引致義理詮釋上的混淆, 以及阿賴耶識與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非一非異 的辯證原理, 冀能釐清歷來有關虛妄染污識是否可以包含清淨本覺心的爭議 最後結論指出 虛妄唯識 與 真常唯心 是佛法之兩翼, 不可割裂 關鍵字 : 實體化 觀念論 唯識學派 末那識 阿賴耶識 如來藏 意識研究 個人意識 集體無意識 辯證同一性 Construct a New Paradigm for Buddhist Psychology A Modern Critique on the Yogacara Doctrine of Consciousness Chen, Yu Hsi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Religious Studies, Fo Gua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first half of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sights of the earlier Yogacara Buddhist thoughts, including the elaboration of the doctrine of trilaksana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Yogacara middle way. Using the dependent origination doctrine of the early Buddh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consciousness as a comparative frame of reference, this article goes on to re-examines the Yogacara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Among other things, it sheds light on the hermeneutical confusion

2 2 caused by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the interpretations of Alayavijnana, and on the dialectical principle that Alayavijnana (the phenomenal aspect of mind) and Tathagatagarbha (the absolute aspect of mind) are neither identical nor different, thereby hoping to clarify the historical controversy as to whether the deluded and defiled consciousness of Alayavijnana can embrace the pure mind of original enlightenment.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School of Deluded Consciousness and the School of Absolute Mind are two wings of Buddha-dharma and therefore cannot be separated. Keywords: hypostatization, Idealism, Yogacara School, Manas, Alayavijnana, Tathagatagarbha, studies of consciousness, the individual unconscious,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dialectical oneness. 壹 前言 提起佛教心理學, 佛教界一般認為是指唯識學 儘管唯識學在唐朝一度興盛後趨於沒落, 一千多年來研究者少, 了解者不多, 但由於佛學大師玄奘一系的弘揚和皇朝的全力支持, 其 聖言量 的權威地位迄今不衰 台灣佛教界很多人認為唯識學就是佛教心理學, 甚至是比西方心理學更高深 更權威的心理學 這種看法有兩點值得商榷 : 第一 : 唯識學是研究意識的宗教哲學, 能不能稱為心理學, 頗有商權餘地 ; 唯識學創始人無著 世親的著作固然有不少地方具有瑜伽修行的體證基礎, 因而深具洞見和學理價值 ( 可以無著 世親的 辯中邊論 和世親的 唯識三十頌 為例, 詳見下述 ); 後來發展並譯介到中國的龐大唯識體系, 也蘊含著源遠流長的唯識傳承和佛法精華, 然而其中有關八識的概念, 若從原始佛理和現代意識心理學原理來作比較研究, 實有商榷和討論的空間 第二 : 佛法的心理學基礎之深厚, 現已漸為西方學界所洞識,1 其中所關涉的當然不止意識研究, 還涵蓋超個人心理治療與靈性療癒 人格轉化與心靈成長 覺醒心理 禪藝美學心理等等 ; 具體地說, 包括以下諸次領域 : 原始佛教心理學 阿毗達磨 研究 ( 研究者有 Nyanaponika Thera, Daniel Goleman, etc.) 原始佛教念住修行心理研究 ( 研究者有 Padmal de Silva, S.N. Goenka, etc.) 覺醒心理學( 研究者 John Welwood) 禪心理分析( 研究者鈴木大拙 佛洛姆 阿部正雄等 ) 密宗佛法心理分析 ( 研究者 Carl Jung, Walter Evans-Wentz,Radmila Moacanin, etc.) 禪佛心療 ( 研究者 David Brazier, DanielGoleman, A. H. Almaas, 森田正馬等 ), 等等 此外, 肯恩偉伯 (KenWilber) 從超個人心理學探索佛理, 日本京都學派結合佛理與西方哲學 現象學及意識心理學, 據以論證終極實相, 也都可以劃入佛教心理學的範疇 佛教心理學雖尚未為華人社會所重視, 但在西方卻日趨興盛, 研究範圍愈來愈廣泛和多樣化, 其中特別引人矚目的是把佛教義理應用於心理治療與諮商 靈性療癒 人格轉化與心靈成長等方面, 具有匡時濟世 救度眾生於

3 3 身心煎熬痛苦之中的時代意義 這些面向的佛教心理學, 可以另文介紹, 本文主旨集中於唯識學八識義理的探討和論評 人類的心智活動有一個大盲點, 就是在認知事物時, 把外在的一切事物視為客觀獨立的存有, 客觀 的意思是說事物擁自體( 實體 ) 的存在性, 跟認知主體的主觀意識和觀念無關 ; 獨立 的意思是說事物不是在與其他事物和因緣條件的互動互依關係中成立的, 而是可以單獨成立 獨立存在 唯其客觀, 故事物具有真實性 質體性 ( 即不是出於認知主體的幻覺或主觀感覺 ); 唯其獨立, 故事物具有固定不變性 ( 即不受其他因緣條件的影響或限定 ) 例如我們習慣於把自己的身體看成真實的 固定不變的存有, 我門看不出身體受到諸多因緣條件的限定和影響而分秒生變的事實, 也不明白身體及一切事物之所以顯現這個對人具有意義的樣態, 跟視覺神經 ( 意識 ) 和語言觀念的介入有密切關係, 故不是客觀真實的存有 佛教把這種背離實相的認知方式叫做 自性見 或 實體見, 自性化或實體化的認知是導致貪瞋取斥從而帶來痛苦煩惱的深層心理原因 近代西方科學不明白這種意識心理原理, 反而提出二元論和實證論, 認為只有經由認知主體所觀察到的客體對象才是客觀真實的, 因此才可作為科學研究的基礎 二元論和實證論導致人與所謂客觀世界的疏離對立, 導致物化 實體化以及唯物主義和理性主義對靈性 神性和精神價值的排斥, 為西方文明帶來了精神危機 2 十八世紀後半期, 德國哲學家康德等人看出了科學文明的這種實體化傾向, 遂提出 觀念論, 破天荒第一遭告訴西方人說, 宇宙事物並不是人們所以為的客觀獨立的實體存有, 而是 心 (mind, 即意識和觀念 ) 參與詮釋和建構的結果 例如一輪明月高掛天空, 數千年來人類一直以為是客觀獨立的宇宙實體, 其實是焦距 視角 光波折射等自然原理透過人的意識而顯現的影像, 不是客觀獨立的存有 由觀念論的這個發現, 導出後來的現象學有系統地論證意識與現象的關係, 可說是西方哲學認識論的一大躍進 然而, 早在觀念論問世一千多年前, 大乘佛教的經典 解深密經 就已指出, 一切事物都是依靠他緣 特別是意識之緣 而顯現的 ( 依他起性 ), 因此沒有客觀獨立的實體, 可是人們不能明白依他起性的道理, 盲目固執一切事物有實體 ( 自性 ), 解深密經 把這種錯誤認知叫做 遍計所執性 以為事物有客觀的真實性 質體性, 而且是固定不變的, 這種虛妄認知的意識是引致貪瞋煩惱 痛苦和各種衝突的根源 解深密經 的教示是 : 人必須明白自己遍計執的虛妄意識, 透過修行深入領會依他起的事物原理, 最後達成 圓成實性 的圓滿智慧, 就能從無明煩惱中解脫 從公元第四世紀開始, 佛教唯識學者把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有關意識的論述加以蒐集整理和詮釋, 發展出瑜伽行派, 解深密經 便是該學派所依據的主要經典之一 唯識學的旨趣, 一言以蔽之, 是指出一切事物依意識而生起, 由識所變現, 冀能破除眾生對世界實體見的執著 ( 遍計執 ), 深入明白依他起的道理, 達致圓成實的解脫智慧 這個大乘佛教的三性義理自有其思想史上的傳承, 後來的唯識學予以繼承和發展 唯識學說本來是立足於認識論, 而以救贖解脫為目的, 並沒有否定世界的 有 ( 詳見本文下述有關 辯中邊論 的論述 ),

4 4 但是發展到後來卻變成一種較極端的唯心哲學, 說世界除了 識, 什麼都沒有, 識是真實的, 世界的一切都是識的 種子 所變現, 因此是空無虛幻的 ( 即所謂唯識無境 識有境無 ) 對照原始佛法所講的意識參與顯現存有( 感官與外緣結合而生起境與識 ) 的緣起認識論, 這種唯心論似乎認為 識 是決定世界存有的根本要素, 一切因緣條件也都以 識 為依據而生起 這與唯識學創始人無著與世親所闡述的唯識中道觀 ( 見下述 ) 實有一段認知上的差距 貳 早期唯識學的洞見從無著和世親的著作, 我們發現原初唯識學具有很多符合佛法根本義理及意識心理學的洞見 最重要的是由無著作頌 世親作論的 辯中邊論 所提出的 唯識中道 思想, 論證世界的本質是超越有無虛實的中道 人們慣於把世界看成實體性的存有, 以為認識主體與被認識客體 ( 對象 ) 的二元分別也是實體性的存有, 無著與世親指出這些都是虛妄分別認知的結果, 從超越的智慧來看, 認識主體與被認識對象都沒有人們所執取的實體性 但是世界本質的另一方面是依他起, 亦即依照各種因緣法則和原理成立世界, 從證悟觀點看固然是畢竟空如本相, 但從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現象界來看, 緣起事物即是 有, 而不是虛無 領悟世界的空性 ( 無實體性 ), 幫助我們建立無執的世界觀, 不把自我看成實體存有, 就可以消除自我中心的執著及其所帶來的痛苦煩惱 ; 了解世界緣起的 有, 使我們不放棄對世界和對自己的責任承擔, 而不致走入虛無主義的歧途 事實上, 只有站穩 有 的立場, 認真面對生命, 關懷世界和眾生, 才有可能證悟空性的解脫智慧 唯識中道觀的另一涵義是體認宇宙萬法互相依托 互相聯繫, 沒有認識主體就不可能有被認識的對象, 沒有被認識的對象也就沒有能認識的主體, 主體與客體之間, 我與世界之間, 並不是分離對立的, 而是互為一體的, 這種唯識中道觀, 使自我融入世界, 與眾生結成一體, 這是 無我 的精義所在, 也是展現慈悲和智慧的解脫境界 3 如果說 辯中邊論 的唯識中道觀是從意識心理學的觀點發揮龍樹的不二義理, 世親的 唯識三十頌 可說是從現象學闡明執著心理如何從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中產生, 執著是貪愛與瞋斥的總稱, 是生命痛苦的根源 世親的洞見, 是從現象經驗論, 直指執著是依於對象 ( 所緣 ) 而生起 ; 若主體心識失去了對象 ( 所緣 ), 則貪瞋執著不復存在, 這時心就可安住於唯識真理 ( 領悟一切事物為識所現, 故無有實體可得 ) 4 這個現象學原理為解脫道修行提供了適切的指引, 根據此原理, 修行者只要領悟由語言觀念所認知的對象 ( 所緣 ) 必然帶有實體化的性質, 破除實體見證悟對象是空無有實體可得, 貪瞋煩惱就會消失 而對象的空性與主體的空性是一體兩面, 主體的空性是超越一切二元心識, 包括人我分離 主客對立 善惡二分等二元性所達致的智慧領悟, 唯識三十頌 第二十九頌把這主體的空性稱為 無心 ( 玄奘譯為 不思議 ), 把對象的空性稱為 無得, 因無心故無所得, 所以二十九頌說 無心無得是出世間智 主體的心識與被認

5 5 識的對象都無實體可得, 這種領悟是超越經驗現象界 ( 出世間 ) 的大智慧 由此推論, 行者若只是從理性思維上理解 三界唯識故無實體 的道理, 仍不能從貪瞋煩惱解脫出來, 因為理性的了解仍有認知對象, 即把唯識真理當作一個對象來執取, 而這種對真理的觀念執著是最難破除的, 這樣就不能算是真正安住於唯識真理, 故第二十七頌說 : 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立少物 的意思是把真理當做一種觀念來執取 此頌在現象學和意識心理學上的涵義, 是指出我們以語言觀念認知真理, 必然把真理對象化和實體化, 如此就不能領悟無實體 ( 破除實體見 ) 的真理, 因此也就不能從貪瞋煩惱中解脫出來 領悟無實體, 破除 實體 的觀念建構, 同時也破除 無實體 的觀念執著, 超越 實體 與 無實體, 才是證悟空性, 才是真正的見道 護法的 成唯識論 對此頌的詮釋頗有見地, 他說 : 菩薩此四位中, 猶於現前安立少物, 謂是唯識真勝義性 以彼 空 有二相未除, 帶相觀心, 有所得故, 非實安住真唯識理 彼相滅已, 方實安住 5 他的意思是說菩薩修完五位法的第一位資糧位而進入加行位的四善根修持時, 心中仍有一些障礙, 即對唯識真理的執著 不但把世間的東西 ( 有 ) 當作對象 ( 相 ), 而且也把出世間的空如真理當作對象來執取, 在自心觀照中帶有對象性, 仍有對象的實體見 ( 有所得 ), 這就不是真實地安住於唯識真理 必須領悟對象的無實體性, 加以破除, 才是真正的安住 6 以上介紹了唯識學的部份精華內容, 這些精華內容在玄奘的翻譯系統中都找得到 但是唯識學發展到後來, 特別是玄奘所師崇的護法一系, 唯識宗對 識 的詮釋出現了一些與原始佛理或及現代意識研究相左的內容, 本文擬就其中犖犖大者加以探討和論評 參 唯識宗關於六識的問題探討首先是 識 的性質問題 唯識宗認為 識 是真實存有, 一切事物皆由識所 變現, 沒有外在的存在基礎 換言之, 識是非緣起, 而境和構成境的各種因緣都由識所現起 然而根據原始佛法, 眼耳鼻等六識都是緣起法, 即六根 ( 眼耳鼻等六種感覺神經 ) 必須與六塵 ( 光波 振波 氣味粒子等六種外在對象 ) 接觸, 才能生起六識, 以 識 認知外境 阿含經 說 : 根境( 塵 ) 和合生識, 便是強調識的緣起性格 換言之, 六識並不是本來就有的, 不是自生的和實有的, 這是佛法的一個基本原則 外境的現起也是由於六塵與感覺神經系統 ( 六根 ) 及識的互動, 識的角色只是參與, 並不能單獨決定外境存有, 這是原始佛理和德國觀念論的基本觀點 ; 現代實驗心理學也證明, 光波經視網膜神經傳達到大腦, 經大腦解讀後, 才顯現為物象, 絕對不可能由 識 自己 變現 外境 在參與建構外境時, 識 反而必須服從因緣法則和自然原理, 例如一根筷子放入杯水中,

6 6 在我們的眼識中呈現彎曲, 這並不是眼識的 變現, 而是眼識反映自然物理原理 ( 光線折射原理 ) 的結果 這個 識服從因緣法則及自然原理 的原則, 可以推廣到現象界的一切事物, 顯示識並不是可以單獨片面決定外境以及各種因緣條件 境由因緣法則和自然原理所成, 故非無 ; 識不能自生, 故非有 換言之, 識 與一切現象一樣都是緣起的 有, 而不是真實的 有 尤有進者, 人類和動物並不是一出生就有六識, 六識只是一種潛能, 必須靠感覺神經與外在對象的不斷互動, 才能鍛鍊出來 實驗心理學證明, 如果一隻如果一隻小貓出生時, 雙眼就被遮蓋, 錯過了視覺神經的發育期, 這隻小貓將會終生失明 以上從佛理和實驗心理學論證識是緣起的, 外境也不是由識單獨決定的 然而唯識宗卻把識當成 變現 外境的唯一因素; 成唯識論 的作者護法主張阿賴耶識的種子開出 相分 ( 認知對象 ) 與 見分 ( 認知主體 ), 認知對象和認知主體都是由識的種子所變現, 對象源於心識, 與外在因素無關 成唯識論 說 : 境依內識而假立故, 唯世俗有 ; 識是假境所依事故, 亦勝義有 7 這意思是說, 外境由內識所變現, 故是虛假的, 是世間的假有 ; 識則是虛假的外境所依的根源, 故是絕對的真實有 吳汝鈞教授在比較護法與安慧的學說時指出 : 他( 指護法 ) 的說法也很有有形象識論的傾向, 以對象源於心識, 因他以相分 ( 對象 ) 由心識所轉似而出, 相分來自心識, 不來自外界 8 對照根本佛法, 這裡可以商榷的地方有二 : 一是識可單獨決定外境, 與原始佛法 根塵和合 生起境與識的緣起法則相左 ; 二是識是絕對的真實有, 是非緣起的, 這也不符原始佛教的緣起法則 對照之下, 根據吳汝鈞教授的研究, 論釋 唯識三十頌 的另一論師安慧, 不提相分, 也不提與相分相對比的見分, 因而安慧並不太有後期唯識學派所強調的對象源於心識說的傾向, 所謂有形象識論 9 由於玄奘師崇護法一系, 安慧的詮釋則未為玄奘所特別留意, 卻傳入西藏, 這便是所謂 唯識三十論釋 中土人士講唯識學, 都是依護法那一套來講, 安慧的唯識學則由於沒有漢譯而乏人問津 他們所理解的世親的唯識學, 也基本上是由護法的 成唯識論 反映出來的 實際上, 日本和西方的佛學研究界幾乎已有一個共識, 認為安慧的唯識學較接近世親的原意, 護法的唯識學反而不那麼接近, 這便展示出中土人士在依護法來理解世親的唯識學上的偏差, 一千多年來都是此 這對於關心唯識學的人士來說, 無疑是一件很惋惜和遺憾的事 10 關於識的功能究竟是 能變 ( 識能變現內識與外境, 相分與見分 ), 抑或是 能緣 ( 識是認知外境的心識主體 ), 這個問題涉及文獻翻譯上的一些歧異 玄奘把 vijnana ( 識 ) 譯為 能變, 而比他早一世紀的譯經大師真諦 ( 安慧的學生 ) 則譯為 能緣, 究竟誰的翻譯正確呢? 吳汝鈞教授有如下一段評論 : 就世親以前的唯識典籍, 例如 大乘莊嚴論 中邊分別論 攝大乘論 和 法性分別論 等來說, 識的意思基本上是能緣, 而能變的意思並不明顯, 所以真諦所譯的能緣, 較為符合世親以前的識的意義 而能變可能是玄奘自己提出的 吳教授考察世親 唯識三十頌 梵文本的玄奘譯本和真諦譯本, 發現玄奘

7 7 譯為 此能變 之處, 真諦譯為 能緣, 玄奘譯為初能變 第二能變和第三能變之處, 真諦譯為第一識 第二識和第三識, 由此確定 能變 是玄奘的獨特用詞 11 玄奘強調識能變現外境, 這是師承護法的主張, 與早期唯識學的能緣意涵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 從佛陀到早期唯識學者無著和世親, 從近代德國觀念論到現代現象學和實驗心理學, 都確認意識的功能只是參與建構現象, 而不是單獨變現對象, 甚至決定現象的存有 但是護法一系的後期唯識宗卻突出識 能變 的唯心論立場, 從原始佛教緣起法則和意識心理學原理來看, 應有商榷的餘地 在此必須補充意識心理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理, 就是現象世界之所以能成立, 成為對人具有意義的存有, 並不是只靠意識, 而且是靠語言和觀念投射 ( 假名施設 ) 參與建構存有 例如房子對人是有意義的存在物, 我們看出它具有獨特的內涵和範疇, 它與週遭事物之間的界限分明, 那是因為我們的語言觀念參與建構了它 ; 人類嬰兒和動物依靠眼識 ( 視覺神經 ) 也能看到房子的影像, 但卻不知房子是什麼, 不知它與週遭一切事物有什麼分別, 換言之, 房子 ( 以及一切外境 ) 對嬰兒和動物並不是具有意義的存有, 因為嬰兒和動物沒有運用語言和觀念來思考 認知和分別的能力 這一點是我們探討 識 變現世界的唯識觀點時必須特別留意的 語言觀念參與建構存有的原理, 引伸出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是否具有分別作用的議題 根據原始佛法, 五識的功能不是分別, 只是感性直覺, 即直覺地感知外境的形相, 而不能認知和分別其屬性和意義 ; 必須有第六 意 識 ( 或想蘊 ) 的參與, 才能發生分別作用 例如就顏色和形狀來說, 眼識只是感知色彩和物象, 必須 意 識或想蘊參與解釋, 才能辨別出紅色 綠色 圓形 正方形 長方形等具有意義的概念類別來 因此五識是中性的, 唯識宗說它們是虛妄分別識,12 這是可以質疑和商榷的 原始佛教論著 俱舍論 對五識和第六 意 識的分工和互動關係有如下的說明 : 五識各緣自境, 名各別境識 ; 意識遍緣一切境, 名為一切境識 13 其意為五識都有第六 意 識的參與, 才能生起分別 印順法師曾引述 中阿含. 嗏啼經, 指出 意根不但是意識, 也是五識生起的所依 凡是論到六識的生起, 是不能離開意根的 14 著名南傳佛教心理學者羅目侯羅 (Walpola Rahula) 在論述六識功能時, 也特別強調識的這種功能區分, 他說 : 識 ( 本文作者按 : 應是指眼耳等前五識 ) 不能辨認事物, 這一點必須明白了解 它只是一種知覺, 對於某一事物的存在的察覺 眼睛接觸一種顏色, 比方說藍色的時候, 眼識即行生起 但它只是察覺到有一種顏色存在, 而並不認識它是藍色 在這階段尚沒有認識 認出它是藍色的是想蘊 眼識一詞是一個哲學名詞 它表詮的意念與普通 看 字所表達的一樣 看的意思並不就是認識 其他各識亦復如是 15 這些論述從現代實驗心理學來看是有道理的, 人類嬰兒和動物眼睛所看到的 只是單純的形相 ( 包括顏色感 ), 並沒有分別作用, 這是因為嬰兒和動物不能運

8 8 用語言和觀念來思考和分別的緣故, 亦即想蘊 ( 專司觀念思維 認知 分別 想像等 ) 或意根 ( 執行想蘊功能的大腦神經系統 ) 不發達, 故無觀念認知和分別的能力 由此可見分別不但有賴意根, 而且必須等到運用語言和觀念來思考的能力成熟以後, 意根 ( 或想蘊 ) 才有分別能力 對照之下, 唯識宗認為五識本身有分別作用, 因此是虛妄分別, 修行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把五識的虛妄和染污轉掉 成唯識論 說 : 識所變相雖無量種, 而能變識類別唯三 三謂了境, 即前六識, 了境相麤故 及言顯六, 合為一種 意思是前六識都能分別較粗的境相, 所以六識合為一類 吳汝鈞教授詮釋如下 : 了別 (khyati) 是對於對象生起一種分別的認識, 亦就是前六識的作用 其中的前五識, 即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其作用是了別具體的對象, 透過眼 耳 鼻 舌 身這五種感覺器官去認識具體的對象 第六識則是了別抽象的對象 這六識的作用都有執取的意味, 即執取對象, 以為這些對象有自性 所以, 前六識的作用都不是對於對象的真實的認知, 而是虛妄分別 16 虛妄意識來自二元分別識, 而二元分別識是第六 意 識的作用, 不是前五識, 故佛教各宗派破除虛妄都是從 意 下手, 意 若轉化, 六根自然清淨 對照之下, 唯識宗卻有不同看法, 提出 轉識成智, 本無不妥, 但把前五識當作虛妄染污識來轉, 是否恰當? 這是可以探討和商榷的 肆 對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的重新思考唯識宗對意識的研究, 在傳統六識之外, 另提出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 這些在原始佛法中都不存在 ( 按 : 阿含經 雖有 阿賴耶 一詞, 但不是指第八阿賴耶識 ) 唯識學所立足的主要經典之一 解深密經, 也沒有提到末那識 ; 該經 心意識品 雖提到阿賴耶識, 但其意義與唯識宗的阿賴耶識不同 ( 是指作為根本識的阿陀那識 ) 另一部關涉意識心理的經典 楞伽經 雖論及末那識和阿賴耶識, 但阿賴耶識是指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 按 : 該經又把阿賴耶識視為如來藏與虛妄雜染識的結合, 即 如來藏藏識 ; 究其實, 這應是指二者非一非異的辯證關係, 亦即後來 大乘起信論 所提出的辯證概念 和合, 而不是二者有如現象界事物那樣結合在一起 ), 末那識是指二元分別的虛妄識 ( 按 : 這是西方佛學的通義, 見下述鈴木大拙的詮釋 ), 與唯識宗所講執持 見分 為我的說法也不盡相同 唯識宗建立這兩個 識, 是不是在意識心理原理上有什麼新發現呢? 這是本文思考的重點 先說末那識的問題 第六 意 識的 意, 巴利文是 mano, 末那識則用梵文 manas, 兩個詞的意思是完全一樣的, 都是 意 ( 意思是思考 認知和分別的功能 ) 同一個 意 識, 卻分成第六識與第七識, 理由何在? 據唯識宗說,

9 9 第六識的思量作用是時斷時續, 第七末那識則是 恆審思量, 永恆不斷地 自發地在 思量, 思量的對象是第八阿賴耶識中的 見分 ( 認識主體 ) 種子, 末那識執取了這個種子, 作成 我 識, 而有我執我愛, 是為生命痛苦的根源 我執我愛是煩惱根源, 這當然是佛法的通義, 但末那識執持阿賴耶種子之說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 意 識屬個人經驗現象, 跟前五識一樣, 必須有外緣的刺激才能生起作用, 這是基本的緣起法則 正如達賴喇嘛所說 : 我們稱為心或意識的東西, 當它遇到不同條件和環境時, 是會改變的, 這告訴我們它分分秒秒變化的性質, 它會改變的必然性 1 7 再從語言心理學的原理來看, 人類必須進化到能運用語言和觀念來思考時, 才出現分別意識, 即末那 ( 意 ) 的作用, 故末那是緣起的, 不是無始以來本有的所謂 恆審思量 宇宙間只有超越現象界的真如本覺心才能自發地 自主地生起功用, 即不必依靠因緣條件而能恆時照明, 但是現象界的事物 ( 包括末那識 ) 必然是緣生緣滅的, 沒有任何經驗意識能夠 恆審思量 其次, 現代研究意識的心理學己清楚了解到, 自我 意識的來源是人類大腦發達到能夠運用語言觀念思考時, 自然出現二元性和對象性的認知模式, 透過二元性和對象性的認知, 人類才有可能認識世界, 發展文明 ; 而二元性和對象性首先表現為認知主體的 我 與被認知客體 ( 對象 ) 的 非我 ( 包括世界和他人 ) 互相依待地同時成立 ; 若沒有 非我 作為潛意識心理背景, 絕對不會有 我 的意識, 反之亦然 這個二元相依的原理, 就算我們不談心理學, 光是從佛家和道家的哲理來看, 也可知離惡無善 離妄無真的道理 ; 我與非我 主體與客體的二元性也不能例外 換言之, 我 不能單獨成立, 而是在與其對反面 非我 的主客二元互動互依中才得以成立, 在此互動互依中, 人類才產生了 自反 (self-reflective) 意識, 即人的意識不只是向外認識世界, 而且反過來意識到有一個能認識的主體存在, 這就是 我 這個二元性的洞見, 相信唯識學始祖無著和世親是有的, 因為他們提出了 二取隨眠 的觀點, 所謂 二取 是能取與所取, 即能認知的主體與被認知的客體對象, 二元相依地潛存於深層意識裡 這個 二取隨眠 的潛能, 等到人類大腦的觀念思考成熟時, 就透過 意 根 ( 或想蘊 ) 的作用展現為 我 與 非我 的主客二元對立 這就是 自我 意識出現的原理 前述無著和世親的唯識中道觀認為 : 認知主體與被認知客體在互動互依中成立, 也證明了早期唯識學派的確了解這個二元性原理 這裡有一點必須了解, 二取隨眠的潛能並不是存在於個人經驗性質的阿賴耶識, 而是存在於普遍的 超經驗的潛意識領域 以榮格 (Carl Jung) 心理學來說, 就是 集體無 ( 潛 ) 意識 (the collectiveunconscious), 依榮格理論, 這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普遍而深廣的潛意識領域, 裡面含藏各種人類共通的精神意識模型, 包括二元對偶性 (duality) 的意識模型 ( 如主體與客體 我與非我 善與惡 愛與恨 陰與陽等等二元對偶性事物 ), 前面提到的 二取隨眠 ( 主客二元性的潛能 ) 只不過是榮格所論述的二元對偶性意識模型的一部份 我們不必將榮格心理學理論套用於唯識學, 然而二者都是研究意識的學問, 在學理思路上應有一脈相通以及互相借鏡之處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集體無( 潛 ) 意識 作為先驗的 普遍

10 10 的 ( 宇宙性的 ) 潛意識的邏輯進路, 應該是可以拿來跟唯識學互相借鏡和參考的 這樣, 從 集體無意識 的視野來考察 自我 意識的起源, 榮格心理學提供了重要的思考線索 自我 意識不是單獨成立的, 而是來自二元對偶性意識模型, 或二取隨眠的潛能, 在世間生命的因緣條件下, 主體之我與客體之非我互相依待地呈現於意識中 其次, 二元對偶性意識模型, 或二取隨眠的潛能, 是存在於先驗的 潛能性質的宇宙潛意識領域, 這是跟個人經驗性質的阿賴耶識很不同的學理概念 個人經驗性質的阿賴耶識類似榮格和弗洛依德 (Sigmund Freud) 的 個人無 ( 潛 ) 意識, 二元對偶性意識模型及其他一切意識模型 ( 即原型, archetypes) 都不是存在於這個 個人無 ( 潛 ) 意識 裡, 這是邏輯思路的問題 由二元對偶性意識模型或二取隨眠的潛能發展到 我 與 非我 二元對立的現實經驗, 這中間的觸媒是什麼呢? 是上文提到的大腦運用語言和觀念來思考的功能成熟了, 自然展現出二元意識, 成為人類思考的基本模式, 這個功能也就是第六 意 識 ( 或想蘊 ) 的功能 原始佛教講 意 的功能, 就是以 了別為性, 並沒有說前五識是以了別為性, 了別就是 我 與 非我 等二元性的分別作用 二元意識是人類之所以能認識世界 經營世界的憑藉, 由動物意識進展到二元意識, 是宇宙進化上的一大躍進 但它的負面作用是造成我與非我的對立, 以及善與惡 美與醜等等二元觀念的執著, 也造成實體見的虛妄意識, 成為人類痛苦和衝突的根源 二元意識既然這樣重要, 難道不可以另立一個概念類別, 叫做 二元識 或 末那識 嗎? 對於這個問題, 本文的答覆是, 既然二元意識是由第六 意 識所展現, 若在第六 意 識之外, 另立一個與它並行的第七末那識, 在邏輯思路上有欠清晰 若要凸顯二元意識的重要性, 不妨把第六 意 識再細分幾個層次, 其中包括二元分別意識 ( 稱它為末那識也可以 ) 事實上, 根據鈴木大拙的詮釋, 楞伽經 就是把末那識包括於第六 意 識之中, 其作用是負責分別主客二元性 ; 第六 意 識再按照末那識的分別, 作出判斷, 引發一連串的貪瞋執著和偏見 ( 然而 楞伽經 又把末那識稱為第七識, 這是邏輯思路上的前後不一致 ) 18 再者, 西藏佛教密續依照佛陀六識說的教導, 不立末那識和阿賴耶識 由於已有第六 意 識, 就毋需再立與它重疊的末那識, 只是把第六 意 識再細分成幾個不同層次 密續雖有 昆息 (kun zhi) 的概念, 意即阿賴耶識, 但卻不是唯識宗的阿賴耶識, 而是指真如本覺心 佛性 如來藏, 是最微細的宇宙意識, 這樣定義阿賴耶識, 應該是來自 楞伽經 及其他早期大乘經論的傳承 ( 詳見下文 ) 19 西藏密宗把這個最微細心 ( 就是他們所說的昆息 阿賴耶識 ) 列為第六 意 識的最深層, 正如榮格心理學把類似意義的 真我自性 (Self, 指宇宙絕對意識, 亦即超個人的真心本性 ) 放在集體無意識的最深層 事實上, 它是超越而又不離現象界的 ; 西藏密宗的阿賴耶識也是這種超越意識 它超越了個人的業力習氣 貪瞋癡諸煩惱以及經驗現象界的一切事物 如此定義的阿賴耶識有沒有佛典根據呢? 早期大乘佛教經典如 楞伽經 說阿賴耶識即是超越一切的如來藏真心 ( 詳見下述鈴木大拙氏的詮釋 ); 印順法師也說阿賴耶識之名是來自 聖尊 ( 阿利耶,Ariya) 的諧音, 指聖智 真心 佛性 如來藏等勝義,

11 11 與後期唯識宗的阿賴耶識具有不同的涵義 20 第八阿賴耶識是唯識宗認為八識中最重要的根本識, 佛教的其他宗派, 如地論宗 攝論宗等都曾論述阿賴耶識, 有的說它是超經驗的如來藏真心, 因此是宇宙萬法的本源 ( 如楞伽經及地論南宗 ), 有的說它是個人經驗的虛妄雜染識, 但也含有清淨義, 所謂 解性黎耶 ( 如攝論宗 ); 大乘起信論 則說它是生滅妄心與不生不滅真心 ( 如來藏 ) 的 和合, 二者非一非異 21 到了護法一系的後期唯識宗, 一面強調阿賴耶識是有漏的虛妄雜染,2 2 另一方面又說它含有 無漏種 ( 圓滿智慧的種子 ), 是轉識成智的依據 無漏種可藉由後天熏習而 增盛, 依靠聽聞正法使無漏種不斷增加, 有漏種不斷減少, 即能成就佛道正智 這樣似乎把無漏種和有漏種都視為經驗現象界的事物, 二者並存於阿賴耶識中, 因而引起 範疇錯置 和 真諦俗化 的質疑 即是說, 無漏正智屬本體義, 本無生滅增減, 不能與經驗現象界的有漏法並存於虛妄雜染的阿賴耶識中 ; 若無漏種可生滅增減, 則變成有限的和相對的經驗界事物, 那就不能作為成佛的依據 茲根據玄奘編譯的 成唯識論 及中國法相宗 ( 唯識宗 ) 開山祖師窺基的 成唯識論述記,23 以及唯識學者的解釋, 將阿賴耶識的雜多功能歸納如下 :. 阿賴耶識攝藏過去世諸種善惡行為和貪瞋癡的業力習氣, 成為 種子, 種子異熟能引生下一期生命的相應果報, 故阿賴耶識是生命輪迴的主體 它是虛妄染污識, 是在三界六道流轉的習氣團, 類似俗稱的神識. 阿賴耶識含藏宇宙萬法的種子, 能現起一切現象和事物, 我們之所以能看見山河大地 日月星辰以及器世間 ( 物質宇宙 ) 的一切事物, 是因為我們的阿賴耶識所含藏的萬法種子起現行的緣故, 故阿賴耶識是宇宙萬法的根源. 阿賴耶識是眼耳鼻等六識生起的基礎, 並能執持根身 ( 即控制肉體及各種器官 ), 使身體能健全運作而不敗壞, 故為根本識. 阿賴耶識中的 見分 ( 認識主體 ) 之種子被第七末那識所執持, 成為虛妄的我識, 故阿賴耶識是自我之本源. 阿賴耶識含有一丁點清淨的無漏種子, 是轉識成智而獲得生命解脫的根本依據 無漏種子可以生滅變異, 可以透過 聽聞正法 的熏習令其增多繁盛 這裡必須商榷的是, 賦予阿賴耶識這麼多的功能, 會不會混淆現象與本體的辯證關係, 以及混淆絕對 ( 超越 ) 意識與個人經驗意識的分際? 一千多年來研究唯識學的人士對這個學說不曾提出質疑, 可能原因有二, 第一 : 據說一般研究唯識的學者, 必須 持守一種家法, 對 成唯識論 所說的都不會批評 24 在台灣, 凡是義理詮釋與 成唯識論 和 述記 相左者 ( 如安慧菩薩 ), 還會被指斥為誹謗大乘法 25 第二 : 唯識學研究採取哲學進路, 哲學講的是抽象的

12 12 普遍原則, 只有邏輯推理的嚴謹問題, 沒有經驗上對或錯的實證問題 然而作為經驗意識的阿賴耶識並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則, 而是經驗現象界的事物, 屬於意識心理研究的範疇, 與其說它是哲學課題, 不如說是心理學的課題, 唯識學研究不應該排除心理學的進路 古代西方因為心理科學尚未發展, 心理課題併入哲學領域, 難免以臆測代替實證, 故十九世紀遂有實驗心理學的興起 ;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 原屬宗教哲學的靈性相關課題, 也開始由宗教心理學來研究 在佛教方面, 心理學家榮格 (Carl Jung) 以集體潛意識理論研究西藏密宗, 為後者注入了一股現代知識活力而為西方學界所矚目 近年來達賴喇嘛曾多次邀集西方心理學者和腦神經學者召開探討西藏佛教的論壇, 目的是要借重現代科學研究來豐富和強化西藏佛教的義理, 他一再謙虛地表示, 佛教義理若有不符科學原理之處就應該改正, 才能向前發展 達賴這番努力的成果有目共睹, 不但有各國文字的大量文獻出版, 而且使西藏佛教在國際社會佔有一席之地, 值得漢傳佛教和唯識學研究借鏡 與此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 漢傳佛教學界認為佛教各宗派各有各的論述架構, 不可以一宗派的論述架構來否定其他宗派 此說自有一定道理, 但這並不等於說, 古代佛教因受文字表達及邏輯思路的侷限而詮釋不清楚的義理, 我們不可以現代知識和概念來詮釋, 更不等於說, 當佛教義理與科學原理或心理學原理相左時, 我們不可以現代科學或心理學來加以補充解釋 這是達賴的豁達之見 唯識學把阿賴耶識界定為輪迴主體, 稱它為異熟識, 即是業果於不同時間成熟引生輪迴報應, 又稱它為虛妄雜染識 ( 即上述雜多功能第一項 ); 印順法師的著作也多處提到唯識宗的阿賴耶識是虛妄雜染識 那麼它顯然是個人經驗意識, 而不是 楞伽經 所講的超個人 超經驗的 阿賴耶識 ( 即如來藏 ) 個人經驗意識不可能成為宇宙萬法的根源, 也不可能作為產生六識及執持根身的基礎, 這兩項功能都屬於超個人 超經驗 超意識的真如本體 ( 或如來藏 / 絕對意識 ), 真如本體如何成為一切意識和現象的終極基礎和依據呢? 這是一個很大的論題, 這裡無法詳論, 本文只是要指出個人經驗意義上的阿賴耶識不是宇宙萬法的根源 其次, 唯識宗說阿賴耶識是宇宙萬法的根源, 此說類似大乘佛教的真如緣起說, 即真如本體是宇宙萬法的根源, 真如的終極原理隨順現象界的因緣條件而化現宇宙萬法 如果阿賴耶識是指真如本體, 就可以說它是宇宙萬法根源, 但唯識宗的阿賴耶識既然是經驗現象界的虛妄雜染識, 就不能與真如緣起說相提並論, 況且真如緣起說有一個很重要的 緣起 概念, 即必須有現象界的因緣條件, 真如的終極原理才能化現萬法, 但是唯識宗說阿賴耶識是宇宙萬法的根源, 並沒有強調現象界的緣起, 只是說阿賴耶識含藏宇宙萬法的 種子, 種子成熟時可以變現萬法 護法據此提出二分說, 即阿賴耶識的種子能開出 見分 ( 認識主體 ) 與 相分 ( 被認識的客體對象 ), 認識主體與被認識的客體對象都是來自阿賴耶識的種子, 至於外在的因緣條件, 唯識宗的學說則沒有強調 但是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 如果沒有外在的因緣條件, 一切外境都不能生起 ; 其中一個極重要的因緣條件是語言觀念的施設, 主體與客體的二元分化乃是語言觀念施設的結果, 如果沒有語言觀念的投入, 我們絕對不能產生主客二元對待的意識, 也不能認知一

13 13 切對象的分別相, 就像尚未學習語言的小孩和動物眼中所見只是一片混沌的影像, 根本沒有分別, 也沒有以主體之我觀看客體對象的觀念 所謂萬法, 必須以語言觀念作為現起的條件, 沒有語言觀念, 就沒有萬法可言 唯識宗在建構龐大的八識學說時, 忽略了這個非常重要的意識心理學 ( 也是語言心理學 ) 原理, 現代唯識學研究實有必要加以補充 經典上有沒有說阿賴耶識是宇宙萬法的根源呢? 有的, 楞伽經 就是這麼說, 可是 楞伽經 所說的阿賴耶識是如來藏與虛妄染污識的結合 ( 如來藏藏識 ), 又是如來藏的異名, 指超個人 超經驗 超意識的真如本體, 而不是作為個人經驗意識的阿賴耶識 茲根據研究楞伽經的國際權威學者鈴木大拙的著作, 說明阿賴耶識的超越絕對性質 : 它( 阿賴耶識 ) 是純淨無垢的, 意即它超離了主體與客體二元性, 因為它是純粹的覺照, 還沒有知者與被知者的分化 末那識的作用主要是作用於阿賴耶識, 從阿賴耶識的純粹一體不二性中分別出主體與客體 26 一旦末那識從阿賴耶識的絕對統一中演化出主客二元性, 意識及其他五識就開始運作 27 鈴木進一步把阿賴耶識定義為 宇宙遍在意識 (universal consciousness), 他說 : 阿賴耶識是一種宇宙遍在意識, 而末那識則是個人經驗意識 在阿賴耶識中, 一切萬法都以精粹或潛態的方式被攝藏著, 不論是善的或惡的, 但阿賴耶識沒有分別作用, 分別作用是末那識介入以後才出現的 阿賴耶識不是個人經驗對象, 其性質是宇宙性的 28 這樣的阿賴耶識當然就是如來藏, 它 攝藏一切 (all-conserving), 所攝藏的不是個人業力習氣, 而是宇宙萬法原理的潛態 宇宙萬法的原理從無始以來都以潛態的方式貯藏於阿賴耶識 ( 如來藏 ), 鈴木說它 超越於意識之外, 準備作進一步的轉變 29( 筆者按 : 鈴木氏在這裡所論述的阿賴耶識是指它的本體面向, 即如來藏或真如法性 ; 阿賴耶識的現象面向則是眾生業行及經驗所回熏的習氣 / 種子的總集合體 本體與現象一體不二, 故阿賴耶識實是一個真妄和合 體用不二的複合概念, 此即楞伽經所說的 如來藏藏識 的真正意涵 後世有關阿賴耶識究竟是真識抑或妄識的爭論, 都是因為不明白真妄和合 體用不二的佛法義理所引起的 ) 阿賴耶識是生起六識的基礎嗎? 部派佛教固然有根本識生起六識之說, 但什麼是根本識, 未見有明確定義 從意識心理學來看, 根本識必然是本體義, 即指如來藏或真如本體, 而不是作為個人經驗的阿賴耶識 純粹意識 ( 即如來藏或真如本體 )( 即真如本體或終極實相 ) 是一切意識 ( 包括六識 我識和主客二元意識 ) 的基礎, 關於這個十分重要的現象學和意識心理學原理, 相關學界已有很多論述 30 鈴木在詮釋 楞伽經 時, 曾強調六識的功能必然是 意 ( 末那 ) 的二元分別識作用於絕對統一的阿賴耶識 ( 如來藏 ) 所產生的結果, 沒有阿賴耶識 ( 如來藏 ) 就沒有六識 31 達賴喇嘛在論述最微細意識 ( 真如本體 / 佛性 ) 時曾經說道 : 這個意識是內在最深層的細心, 我們稱之為佛性, 這是一切意識的真正來源 32 由此可見部派佛教所說的作為六識根源的根本識應該是指如來藏或真如本體, 而不是虛妄的阿賴耶識

14 14 最後我們要探討阿賴耶識是否轉迷成悟和生命解脫的依據 這裡有必要先澄清唯識學上一個至今仍眾說紛紜的公案, 此即阿賴耶識的虛妄有漏雜染中是否也含有無漏清淨心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從意識研究的學理來看是一清二楚的 無漏清淨心是屬於超越意識 ( 或純粹意識 / 絕對意識 ) 的層次, 是超個人和超經驗的, 不能與個人經驗的虛妄染污識混合在一起, 然而一切現象和意識又是以這個純粹意識作為生起的基礎和依據, 故無漏清淨心是超越虛妄染污識而又不離虛妄染污識, 二者形成一種 非一非異 的辯證同一關係 大乘論典 大乘起信論 的 心生滅門 說 : 心生滅者, 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 非一非異, 名為阿黎耶識 3 3 這裡所說 和合 就是非一非異的意思, 意即阿賴耶識與如來藏是屬於兩個不同層次, 前者是經驗現象界, 後者是超越的本體界, 但前者又是以後者作為生起的 超越依據 ( transcendental ground) 或 本體基源 (ontological matrix), 現象與本體具有非一非異 體用不二的辯證同一性 這樣的詮釋與前述意識研究的原理是一致的, 但是後世佛教學界因為沒有領會這個佛法辯證原理, 所以在認識上產生分歧和偏差, 有人說在阿賴耶識中虛妄染污與自性清淨心並存, 另有人則反駁說, 阿賴耶識就是虛妄染污識, 不能含有自性清淨心 34 後一派人士以為研究唯識必須謹守 虛妄唯識 的立場, 不能涉及如來藏, 他們並且推崇唐玄奘是歷史上唯一能謹守 虛妄唯識 的論師 然而我們從上述真妄和合 體用不二的辯證原理來看, 這種 賴耶唯妄 的說法未免偏離了佛法的正義 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是宇宙終極原理 ( 佛法稱為真如或法性 ) 在眾生生命中的呈現, 虛妄意識跟宇宙一切事物一樣, 都是以終極原理 ( 或如來藏 ) 為其超越依據或本體基源, 隨順世間的因緣條件而化現的, 緣起故空, 虛妄意識的本性是空 ; 唯其性空, 故能 還滅, 即滅除染妄, 回歸真如本性, 使生命得到解脫 可見阿賴耶識的生滅染污識與如來藏不生不滅的清淨心, 具有辯證同一性, 是不能割裂的, 也是佛法的兩翼, 怎麼能說研究唯識不可涉及如來藏? 從印順法師的論著裡, 也可以看出唯識學始祖無著和世親的 攝大乘論 思想已含有阿賴耶識與清淨覺性 ( 如來藏 ) 不可分離的論述 公元第六世紀中葉到中國譯經弘法的大師真諦, 為了釐清有關阿賴耶識和如來藏的辯證關係, 提出了 解性黎 ( 賴 ) 耶 的概念, 表示阿黎 ( 賴 ) 耶識含有覺性 ( 解性, 即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 依真諦之意, 如來藏 ( 他稱為 阿摩羅識 ) 是絕對的 清淨無漏的 常住不變的本體 ; 阿賴耶識則是相對的 染污有漏的 無常變化的現象界事物, 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超越阿賴耶識, 但又是阿賴耶識得以轉化, 使生命轉迷成悟的依據 這樣的詮釋確實符合佛法的辯證原理 然而一百年後中國法相宗 ( 唯識宗 ) 明言反對真諦的詮釋, 說是第八阿賴耶識中已有清淨心 ( 無漏種 ) 的成分, 不必再立第九阿摩羅識識, 窺基並批評真諦論師的阿摩羅識之說為錯誤 3 5 漢傳法相宗堅持阿賴耶識中有 無漏種, 這無漏種有如現象界的種子那樣, 可以生滅增減, 修行人依靠聽聞正法, 可使無漏種子 增盛, 以達到轉識成智的目標 這裡可商榷的是, 能生滅增減者是世間現象界的事物, 如何能作

15 15 為成就佛道的依據? 佛法解脫道並不是要消滅經驗現象界的染污, 增加經驗現象界的清淨, 而是要領悟二元對立的染妄與清淨都無實體可得, 達致不二 ( 超越二元性 ) 的空性智慧, 本非語言觀念所可表達, 但為解說方便, 權立假名為 淨 (= 真淨, 即無漏智 ) 真淨是超越的 絕對的本體義, 不宜與經驗現象界的染淨法混為一談, 這應是真諦論師的意思 成就佛道的依據是真諦論師所說的那個超越而又不離阿賴耶識 恆常絕對的阿摩羅識 ( 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 也就是不生不滅 不增不減的佛性, 絕不可能是一丁點可生滅增減的 無漏種 請注意真諦所強調的論點 阿賴耶識 ( 現象面向 ) 是貪瞋煩惱之根本, 不能作為轉迷成悟和生命解脫的依據 然而一百年後, 漢傳法相宗傳承後期唯識宗的思想, 一方面說阿賴耶識是唯妄唯染, 同時又說阿賴耶識中的 無漏種 是轉識成智和生命解脫的依據, 難免在佛法和唯識學的思路上引起了混亂 伍 結語 : 對唯識學的建議本文上半部論述早期唯識學的洞見, 首先是開展 解深密經 的三性義理, 以依他起性為核心, 論述由遍計所執性轉化為圓成實性的佛教認識論 其次是唯識中道觀, 藉由了解人類意識的虛妄分別的原理, 破除對認識主體與所識客體 ( 對象 ) 的 實體見, 體證事物本無實體的空性, 但又不否定世間緣起的假有, 既能展現無執的智慧以破除貪瞋癡煩惱, 又能對自我及世界作出承擔, 而不墮入虛無主義及逃避現實的歧途 最後論述出世間的智慧, 從主客二元對立的格局探究執著心理的根源, 乃在於妄識把所識客體 ( 所緣 = 對象 ) 實體化, 才會產生貪愛執取的心理 若能洞察對象的無實體性, 則能獲致 無得 的智慧, 使貪瞋執取的心理不復存在 ; 而此智慧乃來自破除虛妄分別及實體化的妄見 ( 即 無心, 玄奘譯 不思議 ), 故 無心無得 是轉迷成悟的大智慧 ( 出世間智 ) 本文後半部參照原始佛教的緣起觀和現代意識研究的原理, 對唯識宗的 八識 義理提出省思和商榷, 主要問題包括 :(1) 唯識宗以 識 為實有 勝義有, 又以實有之 識 變現虛無之 境 ( 所謂 識有境無 ); 對照之下, 原始佛教以來一脈相傳的緣起論則認為感官 ( 根 ) 與外塵 ( 光波等 ) 因緣和合始能生起識與境, 而識與境皆無實體可得 (2) 原始佛法和實驗心理學都闡明, 五識各緣自境, 第六 意 識遍緣一切境, 有了第六 意 識的參與, 才能生起分別作用, 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本身並無分別作用, 談不上虛妄染污 ; 但後期唯識宗及漢傳法相宗則說前五識亦有分別作用和虛妄染污, 必須被轉掉 (3) 執行分別功能的 意 識是世間經驗現象界的分別識, 其性質是緣起的, 必須與外緣互動才能生起, 而 意 識的分別功能也必須等到人類大腦思考能力及運用語言觀念來思考的能力成熟以後才能實現, 但後期唯識宗不談這些緣起性 (4) 二元分別識必然表現為主體與客體 我與非我的二元對待, 我 ( 或主體 ) 必依非我 ( 或客體 ) 而成立, 不能單獨成立, 反之亦然, 但唯識宗認為 意 ( 末那 ) 可以執持阿賴耶識中的 見分 種子為 我, 使主體之我單獨成立, 而不談 我 與 非我 的相互依待性 (5) 依照榮格 (Carl Jung) 心理學, 集體無 ( 潛 ) 意

16 16 識含有各種二元對偶性的潛態 ( 包括我與非我二元對偶性的潛態 ), 我與非我 善與惡等等二元性必然相伴而生, 不能片面存在 ; 再者, 因為集體無意識是先驗的和普遍的, 所以能含藏各種意識模型的潛能 阿賴耶識如果是指先驗的 普遍的宇宙意識 ( 如鈴木大拙和藏密學者所論述者 ), 當然可以含藏宇宙萬法的潛能, 但若是指個人經驗的意識 ( 如唯識宗所論述者 ), 則在學理和邏輯思路上不能說它含藏萬法潛能 ( 種子 ), 因為萬法潛能是先於經驗且是普遍性的 (6) 後期唯識宗既然把阿賴耶識定義為個人經驗的虛妄染污識, 但又說它是宇宙萬法的根源, 能生起六識和執持根身, 又是轉迷成悟 成就佛道的依據, 引起了佛法邏輯思路的混亂和誤解 本文指出, 必須釐清經驗現象界與本體界二者非一非異 體用不二的辯證同一關係, 才能避免這些混亂和誤解 本文建議現代唯識學的研究重新思考 識 的緣起性, 這不但符合佛教的緣起法則, 而且跟早期瑜伽唯識學所講, 認識主體與被認識客體在互動互依中成立的原理一致 識由緣起, 亦由緣滅, 如此才能為轉識成智的可能性留下空間 ; 若識不是緣起法, 而是實有的實體之物, 如何能被轉化? 其次, 確認眼耳等前五識並無分別作用, 因而不生虛妄染污, 能分別及因分別而生起虛妄染污的是第六 意 識, 確認了這一點, 修行只要集中對治 意 的虛妄分別, 而不必談 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的問題 第三, 關於第七末那識的功能, 可參考西方佛學界把 末那 (Manas) 界定為二元分別識 (dualistic discrimination, 主要為分別主體與客體的二元對待 ), 而不是片面執持 見分 為我 我們應了解 末那 ( 梵文 Manas) 與第六 意 識的 意 ( 巴利文 Mano) 是同一回事, 都是思量分別的心識作用, 英文都譯為 mind, 只不過為了強調 我 及 我 與 非我 二元對立之分別妄識的重要性, 特別把這妄識從第六 意 識中分離出來, 稱為 末那, 這是詮釋學及教學上的意涵, 而不是說在現象 / 心理學的研究上發現另一個先天存在的 識 本文的重點在於建議重新思考阿賴耶識的內涵 阿賴耶識承載著沉重的歷史包袱, 其內涵迭經演變, 由早期大乘的聖智本體義到如來藏與虛妄染污識的結合, 再到後來的虛妄雜染識, 即個人經驗性質的虛妄意識 後期唯識宗的阿賴耶識是個人性質的潛意識, 類似弗洛依德所研究的潛意識, 其內容是個人自童年以來各種記憶和被壓抑的欲望和感情的貯藏 ( 唯識宗的阿賴耶識是個人業力習氣的貯藏 ) 但是潛意識除了個人經驗的潛意識以外, 還有無限廣大的集體無 ( 潛 ) 意識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其所貯藏的是宇宙普遍的意識 原型, 即各種意識 ( 包括二元對偶性的意識 ) 的潛態, 而不是個人的經驗意識 這個集體無 ( 潛 ) 意識的概念跟大乘佛法的阿賴耶識 ( 本體面向 ) 是可以相類比的, 研究西藏佛教的學者就把阿賴耶識解釋為 : 一切意識的源泉, 是普遍心 (Universial Mind), 它貯藏了自太初以來的各種原始形式和經驗, 當它被相應的環境和聯想喚醒時, 潛在的內容就會出現在其他意識中 36 如此定義的阿賴耶識跟榮格的集體潛意識很相似 ; 研究榮格心理學與西藏密宗的心理學者莫阿卡寧 (Radmila Moacanin) 就曾依照大乘佛教及西藏密續傳統對阿賴耶識的解釋, 把

17 17 阿賴耶識與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相提並論, 指出 : 阿賴耶識的概念顯然與榮格的 無意識 ( 按指集體無意識 ) 概念相應 與榮格對無意識的表述相似, 格文達喇嘛論述道 : 阿賴耶識 既包含了神性, 也具有魔性 ; 既有仁慈憐憫, 也有殘酷無情 ; 既無私, 又自私 ; 既有知識, 又有妄見 ; 既深切地渴望光明和解脫, 又有盲目的激情和最蒙眛黑暗的衝動 37 這裡所說的阿賴耶識顯然不同於唯識宗的個人經驗的阿賴耶識, 是指普遍性的和先驗的集體潛意識 唯識宗的阿賴耶識若要包含二元對偶性論述 ( 包括 二取隨眠 及上述格達文喇嘛的二元意識模型論述 ), 那就有必要重新清楚界定阿賴耶識, 從個人經驗的潛意識擴大為普遍的先驗的集體無意識 我們無意要求唯識學接受 集體無意識 的西方概念, 但是在邏輯思路上可以朝向 集體無意識 的路向去思考 例如可以考慮把阿賴耶識區分為兩個區塊 個人阿賴耶識 與 集體阿賴耶識, 前者積藏個人的業力習氣, 是生死輪迴的依據 ; 後者的內容包含二取隨眠 ( 主客二元對立的分別妄識之潛態 ) 以及一切二元對偶性事物 ( 例如上述格文達喇嘛所說的神性 Vs. 魔性等二元意識模型 ) 的潛態 此外, 榮格心理學的集體潛意識的所有 原型 (archetypes) 都可作為 集體阿賴耶識 的內容 其中必須特別一提的是榮格所強調的宗教意識, 即所有人類都具有回歸神性生命源頭 (Source of life) 的靈性渴望, 它以各種神聖象徵 ( 例如曼陀羅 ) 貯存於集體潛意識裡 從佛教來說, 這就是上求佛道使生命得到終極安頓的願力和渴望, 龍樹菩薩稱之為 法求 如果阿賴耶識不擴及集體潛意識, 我們就無從說明阿賴耶識具有 法求 的原型, 甚至連二取隨眠也不能說了 集體阿賴耶識 既然含藏一切意識及宇宙萬法原理的潛態, 它就是上述的 普遍 ( 宇宙 ) 心 (Universal Mind), 也就是回歸西藏密續以及被大乘佛教視為如來藏之異名的阿賴耶識 重新釐清阿賴耶識的概念, 可使自古以來有關阿賴耶識是否含有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的爭議告一段落 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既然是超個人 超經驗 超意識的本體層次, 自然不能與現象層次的阿賴耶識混為一談, 但應確認二者具有非一非異 體用不二的辯證同一關係 那些認為阿賴耶識是個人經驗的虛妄染污識, 故不能含有清淨本覺心的學者, 若能接受 集體阿賴耶識 ( 或 超越的阿賴耶識 ) 的概念, 就可明白楞伽經等大乘經論所說的阿賴耶識, 其實就是指 集體阿賴耶識 ( 或 超越的阿賴耶識 ), 在此意義上說它是如來藏清淨本覺心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而那些認為阿賴耶識含有如來藏清淨本覺心的學者, 也可以藉著 集體阿賴耶識 與 個人阿賴耶識 的概念區分, 去體認二者是本體與現象之間 非一非異 的辯證同一關係, 而不是二者在經驗現象層次 結合 在一起 如是, 這兩派學者的觀點就趨於一致 尤有進者, 那些主張謹守虛妄唯識立場 不准講如來藏的近現代唯識學者, 也可以藉著阿賴耶識概念的釐清, 重新

18 18 思考 虛妄唯識 與 真常唯心 為佛法之兩翼因而不可割裂的重要課題 註腳 1 丹尼爾 高曼 (Daniel Goleman) 著, 張美惠譯 (2003), 破壞性情緒管理 ( 台北 : 時報文化 ), 頁 魏敦友著 (1999), 回返理性之源 ( 武漢市 : 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 魏德東釋譯 (1997), 辯中邊論 ( 台灣 : 佛光文化 ), 頁 參見 唯識三十頌 第二十八頌, 玄奘譯本作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其中 智都無所得 不但與梵文原文不符, 而且在佛理上講不通 玄奘之所以如此翻譯, 似與其師護法在 成唯識論 中對二十八頌的類似詮釋有關 詳細說明和重譯, 參見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一 ) 世親與護法 ( 台北 : 學生書局 ), 頁 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一 ) 世親與護法, 頁 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一 ) 世親與護法, 頁 護法造, 唐 玄奘譯, 成唯識論 卷一,T31,p1a 參見吳汝鈞著(2002), 唯識現象學( 一 ) 世親與護法, 頁 23 8 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二 ) 安慧 ( 台北 : 學生書局 ), 頁 IX-X 9 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二 ) 安慧, 頁 IX 10 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二 ) 安慧, 頁 VII-VIII 11 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一 ) 世親與護法, 頁 護法將八識分成三類, 第三類是前六識, 都屬了別境識 成唯識論 說 : 三謂了境, 即前六識, 了境相麤故 及言顯六, 合為一種 ( 護法造, 唐玄奘譯, 成唯識論,T31,p7b) 吳汝鈞教授對這段文字的解釋是 前六識的作用都不是對於對象的真實的認知, 而是虛妄分別 參見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 一 ) 世親與護法, 頁 釋光述, 俱舍論記 卷第三,T 41,p57b 14 印順著 (2000 唯識學探源 ( 台北 : 正聞出版 ), 頁 引自羅目侯羅著, 張澄基譯 (1991), 釋迦的教示 ( 香港 : 香港顯密學會 ), 頁 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一 ) 世親與護法, 頁 引自索甲仁波切著, 鄭振煌譯 (1996), 西藏生死書 ( 台北 : 張老師文化 ), 頁 關於第六意識和第七末那識之關係的說明, 參見鈴木大拙研究楞伽經的英文著作 Daisetz Suzuki (1994). Studies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pp 關於末那識包含於第六意識的詮釋, 見該書頁 關於西藏密續不立第七識和第八識, 請參閱達賴喇嘛的講話, 載於 Jeremy W.

19 19 Hayward and Francisco J. Varela 主編, 靳文穎譯 (1996), 揭開心智的奧秘 ( 台北 : 眾生文化 ), 頁 參見 Daisetz Suzuki(1994). Studies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 pp 另參見印順著 (2000), 大乘起信論講記 ( 台北 : 正聞 ), 頁 關於楞伽經有關阿賴耶識的解釋, 參見 Ibid., pp 其餘參見印順著 (2000), 大乘起信論講記, 頁 參見印順著 (2000), 大乘起信論講記, 頁 87, 有關阿賴耶識的解說, 參見護法造, 唐 玄奘譯, 成唯識論 卷二及唐 窺基著, 成唯識論述記 卷三 24 參見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一 ) 世親與護法, 頁 參見蕭平實著 (2005), 識蘊真義 ( 台北 : 佛教正覺同修會出版 ), 頁 引自 Daisetz Suzuki (1994). Studies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 p Ibid., p Ibid., pp Ibid., p 參見 Matao Noda ( ). East-West Synthesis in Kitaro Nishida.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4, p.347. 另參閱吳汝鈞著 (1998), 京都學派哲學七講 ( 台北 : 文津出版 ), 首章有關西田幾多郎的哲學思想論述, 頁 參見 Daisetz Suzuki (1994). Studies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 pp 引自索甲仁波切著, 鄭振煌譯 (1996), 西藏生死書, 頁 319 原文見 The DalaiLama (1988),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the Dalai Lama at Harvard. Ithaca, NY:Snow Lion, p 蕭萐父釋譯, 慈惠法師等編 (1996), 大乘起信論 ( 台北 : 佛光 ), 頁 呂澂主張 性寂 而力斥性覺或本覺, 他說 : 如從本覺著力, 猶之磨磚做鏡, 期明何世? 眾生心妄, 未曾本覺, 榨沙取油, 寧可得乎? 詳見林鎮國著 (1999), 空性與現代性 ( 台北 : 立緒文化 ), 頁 引自吳汝鈞著 (1992), 佛教概念與方法, 頁 340 另參見唐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卷三,T43,p344c 36 引自莫阿卡寧 (Radmila Moacanin) 著, 江亦麗等譯 (1992), 榮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 : 心理分析曼荼羅, 頁 同上註

20 20 參考書目 Suzuki Daisetz, (1994). Studies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Jeremy W. Hayward and Francisco J. Varela 主編, 靳文穎譯 (1996), 揭開心智的奧秘, 台北 : 眾生文化 Noda Matao, ( ). East-West Synthesis in Kitaro Nishida.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4. The Dalai Lama (1988).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The Dalai Lama at Harvard. Ithaca, NY: Snow Lion. 丹尼爾 高曼 (Daniel Goleman) 著, 張美惠譯 (2003), 破壞性情緒管理, 台北 : 時報文化 世親造, 唐玄奘譯, 唯識三十論頌, 大藏經 冊 31 印順著 (2000), 唯識學探源, 台北 : 正聞出版社 印順著 (2000), 大乘起信論講記, 台北 : 正聞出版社 吳汝鈞著 (1992), 佛教概念與方法, 台北 : 台灣商務 吳汝鈞著 (1998), 京都學派哲學七講, 台北 : 文津出版 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一 ) 世親與護法, 台北 : 學生書局 吳汝鈞著 (2002), 唯識現象學( 二 ) 安慧, 台北 : 學生書局 林鎮國著 (1999) 空性與現代性, 台北 : 立緒文化 唐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大藏經 冊 43 索甲仁波切著, 鄭振煌譯 (1996), 西藏生死書, 台北 : 張老師文化 莫阿卡寧 (Radmila Moacanin) 著, 江亦麗等譯 (1992), 榮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 : 心理分析曼荼羅, 台北 : 台灣商務 蕭平實著 (2005), 識蘊真義, 台北 : 佛教正覺同修會出版 蕭萐父釋譯, 慈惠法師等編 (1996), 大乘起信論, 台北 : 佛光 魏敦友著 (1999), 回返理性之源, 武漢市 : 武漢大學出版社 魏德東釋譯, 慈惠法師編 (1997), 辯中邊論, 台灣 : 佛光文化 建構佛教心理學的新典範 唯識學八識學說的現代省思 85 羅目侯羅著, 張澄基譯 (1991), 釋迦的教示, 香港 : 顯密學會 釋光述, 俱舍論記, 大藏經 冊 41 釋昭慧著 (2001), 唯識初期思想 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 台北 : 法界出版社 護法造, 唐玄奘譯, 成唯識論, 大藏經 冊 31 初稿收件 :95/09/25 二稿收件 :95/11/17 審查通過 :95/11/20

21 21 責任編輯 : 洪鳳櫻 新世紀宗教研究第五卷第二期 (2006 年 12 月 )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1

1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8 15 9 10 11 12 13 16 14 17 18 19 20 21 22 15 23 2.3 不同的分析角度 以上種種對影響健康因素的分析 其實來自不同的學說和理論 它們從不同角度分析 健康 建立對健康及影響健康因素的不同理解 這些角度包括 1 生物 2 社 會 3 心理 4 靈性 5 生態及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高雄市立茄萣國中國中 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 英文補救教學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表 一 教材來源 : 二 教學節數 : 每週 (1) 節, 學期共 ( 20 ) 節 三 各單元內涵分析 : 週次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9/1 9/5 9/8 9/12 9/15 9/19 9/22 9/26 Lesson1 ( 一 ) Lesson1 ( 一 ) Lesson2 ( 二 ) Lesson2

More information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An Introduction of Wang Mon s Ideological Novel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Novels 林文軒 (Lin,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凡發生過的必留下痕跡 同位素分析的考古應用? 如何考古 06 2013 9 489 經由人骨中碳和氮同位素的分析, 提供考古學家另一個探討古代攝食系統的途徑 另外, 可以藉由鍶同位素分析了解人群的來源與遷移過程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13 15 13 12 15 14 13 15 13 12 15 13 15 13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2013 9 489 07 δ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鄭燕祥教授演講座座無虛席專題追蹤電子學習電子學習如何提升 學與教 模式? 學與教博覽 2010 論壇直擊報道 整理 : 蘇家輝 2 學與教博覽 2010 於本年 7 月 15 日至 17 日假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其中 電子學習提升 學與教 模式 論壇邀請了多位學者 專家和官員就相關話題發表意見, 當中不乏具啟發性的觀點, 值得老師參考和細思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More information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1 圓方程式 第 章 二次曲線 38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線合稱為圓錐曲線 因為在平面坐標 系中 其對應的方程式均為二元二次式

More information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第一章導言第一章 導 言 1-1 人一生的年齡變化和老年的概念 1994 0 14 15 6465 20 WHO 44 45 59 60 74 1 1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青老年,75-84 歲稱為 中老年,85 歲以上稱為 老老年 ( 鈕則誠,2006);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年輕老人期 (the youngold),75-84 歲稱為 中度老人期 (moderately),85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第七章 1984 與 重裝任務 文本中的極權世界與烏托邦 1984 George Orwell, 一 喬治 歐威爾的 1984 George Orwell, Indian i

第七章 1984 與 重裝任務 文本中的極權世界與烏托邦 1984 George Orwell, 一 喬治 歐威爾的 1984 George Orwell, Indian i 人權影像 : 從電影文本理解公民社會 1984 摘要 1 1984 George Orwell, 1903-1950 1948 1984 1984 1984 1 98 第七章 1984 與 重裝任務 文本中的極權世界與烏托邦 1984 George Orwell, 1903-1950 1984 1984 一 喬治 歐威爾的 1984 George Orwell, 1903-1950 1984 40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抓到重點 + 專注力, 做事有效率 GPS You Can Change Your Way of Working Just by Changing Your Way of Thinking 高橋政史 著 黃玉寧 譯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8 12 1930 60 3 Steve Jobs 你所需要的是技巧? 還是思考方法?

More information

Erwin Schrodinger

Erwin Schrodinger 基因改造 的過去 與未來 一般報導 地球是一個充滿生命的星球 在這兒 各種生物所展現的生命跡象都有一些共通性 只是 這麼多千奇百怪的生命現象與生物個體 又具有哪些獨特的性質呢 演講人 周成功 演講人 Erwin Schrodinger 20042374 57 ATGC DNA J. D. Watson and F. Crick DNAATGC DNAATGC DNA ATGC ATGC DNA A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6 2012 8476你猜得到它是什麼嗎 它就是 高分子! 生活中的高分子 有種物質的重要性不亞於我們所呼吸的空氣, 不管身在何處, 都有它的存在, 它甚至就隱藏在人體裡面! 人類若失去了它, 就得回到遠古時代, 甚至可能終止生命 高分子是什麼 高分子是由千個 甚至萬個以上的原子所組成, 呈現柔軟的特性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膠袋就是由高分子製造的, 人體組成中的 DNA 也是一種高分子 2012 8476

More information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997 197-210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7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一 問題與方法 1 ---- ---- 2 3 1 2 3 ---- 198 ---- ---- 4 二 內聖人格的形成與文學理想之建構 ( 一 ) 道德主體的確立 ( 仁 ) 與文學理想之根據 ( 質 ) 4 199 5 ---- 6 ( 二 ) 道德主體的落實 ( 禮 ) 與文學質素之要求

More information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您選對雷射了嗎 40 1917 1959 Maiman 1963 20 1983 AndersonParrish 22 2013 5 485 以往須以手術 磨皮等方法才能去除的刺青, 現在用雷射就可以輕易處理 此外, 各種皮膚血管病變 痣 疤痕, 乃至於皺紋的去除, 也可以用雷射來達成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585 590 595 600 1.5 40 4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2 3 4 5 ~ 6 1. 2. 3. 4. 7 ~ 8 9 ~ 10 11 12 13 14 1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五 執行方式 一 甄試過程照片 16 17 18 夣 19 20 21 22 23 24 2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26 27 28 . 29 30 31 32 33 . 34 . 3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

More information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第二節民主式人民主義策略 conjuncture 446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vs vs vs 448 第二節民主式人民主義策略 449 平等分享塑造性偏好的權力 450 多元主義 : 自由派 vs 人民民主 451 self-legitimizing 更精確地說, 如 452 果某個團體就地共同決定的反宰制實踐, 沒有遭到其他人民主體 (

More information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學習輔導 課業輔導 381 19 學習輔導 五至七章重點整理 第五章 在學學生的學習輔導 / 第一節 中學生的學習特徵 1. 2. 3. 4. 1. 2. 3. 1. 2. 3. 4. 5. 1. 2. 3. 4. (381)019-030 學習輔導.indd 19 2007/5/31 2:44:08 PM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heepwoh-cover

heepwoh-cover 2016-2017年度 enquiry@heepwoh.edu.hk PDF processed with CutePDF evaluation edition www.cutepdf.com 目 錄 一 本校辦學團體...P. 3 二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教育事工部組織架構...P. 3 三 願景 使命及核心價值...P. 3 四 辦學宗旨...P. 3 五 校徽 校訓...P. 3 六 校歌...P.

More information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3 家庭變遷對健康的影響 在經濟起伏時 家庭支持十分重要 在 兩地三岸社會政策 一書中 魏雁濱 曾群 在 社會排斥 一文提及一項研究發現 在北歐六國和蘇格蘭 家人支持對防止失業 青年陷入貧窮發揮重要作用 在福利制度相對比北歐較弱的南歐國家如意大利 家庭 和社會網絡對失業者起較大的支持和保護作用 在中國人社會 家庭支持也十分重要 根據本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information

本章大綱 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定義人體組成的層次身體系統介紹恆定 正回饋 負回饋恆定正回饋機轉負回饋機轉解剖語言解剖學姿勢身體剖面體腔背側體腔腹側體腔腹部四象限分法與九分法四象限分法九分法 學習目標 1. 能了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定義及範圍 2. 能了解人體組成的各個階層 3. 能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 4.

本章大綱 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定義人體組成的層次身體系統介紹恆定 正回饋 負回饋恆定正回饋機轉負回饋機轉解剖語言解剖學姿勢身體剖面體腔背側體腔腹側體腔腹部四象限分法與九分法四象限分法九分法 學習目標 1. 能了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定義及範圍 2. 能了解人體組成的各個階層 3. 能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 4. 第一章 本章大綱 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定義人體組成的層次身體系統介紹恆定 正回饋 負回饋恆定正回饋機轉負回饋機轉解剖語言解剖學姿勢身體剖面體腔背側體腔腹側體腔腹部四象限分法與九分法四象限分法九分法 學習目標 1. 能了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定義及範圍 2. 能了解人體組成的各個階層 3. 能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 4. 能了解人體恆定的機轉 5. 知道人體的解剖語言 6. 能明白人體各項解剖面的定義 7. 能清楚了解人體的主要體腔及重要器官位置的敘述方式

More information

二 戶外教學的性質

二 戶外教學的性質 285 一 戶外教學的意涵 價值及其面對的挑戰 1999 1994174 1. 286 2. 3. 二 戶外教學的性質 6 1999 26 1. 2. 3. 287 4. 5. 三 鄉土戶外教學的教學目標 10-1 1. (curriculum) (subject material) 288 (1998) 10-2 (conceptualizing) (generalizing) 2. (Educational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9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Assistant Police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s Regulation: Suzhou as an Example 陳銘聰

More information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WHO Qatar 2013 MERS MERS 耗費巨大的社會成本 MERS V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WHO Qatar 2013 MERS MERS 耗費巨大的社會成本 MERS V 54 2015 1 505 新興的中東呼吸症候群 冠狀病毒 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忘記過去的人, 注定要重蹈覆轍 2012 4 Zarqa 13 2 2012 9 WHO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 11 MERS 9 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1 2 3 4 5 6 7 8 公式 2 4 2 1 能 整除 因此後玩 者贏 且關鍵數 字為3 的倍數 3 0 3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數字是 4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4 0 4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 5 的倍數 5 0 5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 數字是 6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7 0 6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7

More information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從 解深密經 攝大乘論 成唯識論 對唯識三性的不同解釋看其思想發展之意義 元弼聖 一 前言在唯識教學中, 所謂三性說是指 遍計所計性 (parakapita-svabhava: 分別性 ) 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ava: 依他性 ) 圓成實性(parimispanna-svabhava: 真實性 ) 在此所謂 svabhava( 自性 ) 是以 parikapita paratantra

More information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禪學與生活補充教材 397 35 淺原才市念佛入禪的心識轉化 ( 下 ) / 三 超凡入塵 36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37 叁 評論才市的禪境與疑情 38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一 才市是否有禪病? 39 二 淨土宗如何消除業障? 40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Bhaktiyoga 41 三 有相念佛 42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43 四 唯心淨土 44 397 補充教材

More information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52 2013 4 484 人類活動與 地球熱循環 46 不斷追求進步的我們, 殊不知在迅猛發展的同時, 已經陸續對地球的整個環境生態引爆一顆顆不定時炸彈, 所造成的傷害正逐漸擴大並增強中 10 6,000 500 地球的熱循環 3 2013 4 484 53 54 2013 4 484 工業革命後, 人類活動產生的熱迅速增加, 使地球原本趨於最適合人類活動的熱平衡必須重新調整 環境變遷 18 280

More information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目錄 宇宙大震撼 3 宇宙的形成與 華嚴經 宇宙觀 12 科學與心識奧祕 19 量子世界與心識業力 23 人類的未來 34 現場問答 37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目錄 2013 年度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目錄 1 4 2 5 3 6 3.1 6 3.2 7 3.3 7 4 8 4.1 8 4.2 2013 9 4.3 10 5 15 5.1 15 5.2 16 5.3 18 6 19 6.1 19 6.2 20 6.3 21 6.4 22 6.5 23 6.6 24 6.7 24 6.8 24 7 25 7.1 25 7.2 26 7.3 27 7.4 27 7.5

More information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Photoshop CC Camera Raw Photoshop Camera Raw Step 1 3 1 2 3 SCOTT KELBY Step 2 B Camera Raw 088 Chapter 3 Camera Raw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3-4 -100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75-50 Step 4 0 ( 下一頁

More information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6 20114460台灣綠建築政策的成就 台灣的建築產業消耗了大量的水泥, 也排放了很多的營建廢棄物, 建築物的壽命卻嚴重偏低 建築的環保時代已來臨 1992 199212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1998 1996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27.22 34 1 6 20114460 7 8 201144604

More information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4 素人頭家圓夢 65 圓夢 桃城食在好味道 3 5 2000 9 6 5 11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8 素人頭家圓夢 69 透過臉書分享, 用美食料理和粉絲搏感情 3 好手藝 講究的製程, 這些店家習以為常 的事, 對消費者來說卻是最難得的堅持, 3 消費者在找的不就是這樣的好東西? 2000 1500 1000 8 70 素人頭家圓夢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大乘三系的商榷 ( 印順導師 無諍之辯 p.125 ~ p.136) 釋貫藏敬編 2012.6 1 目次一論前泛說...2 虛大師立大乘三宗, 導師為何另立內容大體相同的三系, 有三點先要注意...2 ( 一 ) 著重某一角度而說, 立名即會有不同...2 ( 二 ) 用三五字來表示, 每每不免有例外...2 ( 三 ) 應研尋安立三名的意趣 : 但求闡義有獨到處, 立名不太濫, 就有參考價值...2

More information

46 2011 11 467 數位遊戲式學習系統 7 2011 11 467 47 3 DBGameSys 48 2011 11 467 正規化資料模組 如何配置並儲存電子化資料 以 便減少資料被重覆儲存的程序 DBGameSys的主要功能模組包 學習者 審核評分模組 含 正規化資料模組 審核評分 模組 高分列表模組3大區塊 系統資料庫 在正規化資料模組的執行 高分列表模組 過程中 先要求學習者瀏覽遊戲

More information

軍人干政/ 軍人中立 提法的不當 221

軍人干政/ 軍人中立 提法的不當 221 第五節統獨篇 1990 220 軍人干政/ 軍人中立 提法的不當 221 53-60 1990 222 省籍 / 統獨 / 權術來解釋李郝現象之不當 1990 223 224 從 台灣乎? 中國乎? 分析李登輝之不當 225 paternalistic 威權體制的重返 提法之不當 226 19 16 227 1991 520 在這個時期的 李登輝 - 省籍 情結, 有其特定的右派傾向 228 17

More information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5: 43-48 Stephen F. Olford 5: 43 神厭惡罪 神愛罪人 Henry Drummond 愛的偉大卻被它的缺乏所勝過 5: 48 200 N. Main Street, Milltown, NJ 08850, U.S.A Tel: 732-828-4545 Fax: 732-745-2878 E-mail: info@crmnj.org 237 118 Tel: (02)

More information

領袖指南 – 自立

領袖指南 – 自立 前言 1 2 3 124 143 128 11 1. 指導手冊第二冊 : 管理教會 20106.1.1 2. 1987 2 聖徒之聲 3 3. srs. lds. org 公車司機的比喻 Intellectual Reserve, Inc. 2014, 2015 6/15 6/15 Leader Guide Chinese 12373 265 聖職領袖的責任 支聯會會長團 ( 或區會會長團 ) 1.

More information

壹 前言 archives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SAA

壹 前言 archives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SAA 71975869 選輯衛生醫療檔案之意涵 Implication of Health Archives Selective Compilation Wu, Shiao-Chi Professor,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 Policy,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e-mail: scwu@ym.edu.tw Chen, Mei-Jung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大國 是怎樣 崛起 的? 馬克思對經濟學的革命 002 金箍棒 與 緊箍咒 : 債務驅動的暴力 010 人 如何成為 世界貨幣 026 文明的辯證法 049 反對 資本主義 不等於反對 資本 066 社會主義與金融 085 第二章古典經濟學的 扯淡 批判 與 扯淡 122 市場經濟的起源 125 信用 : 貨幣化的道德 140 銀行券 : 債務貨幣 157 怎樣讀懂 資本論 167

More information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20 期 105 年 9 月頁 161~210 161 唯識學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的二種 所依 (Āśraya) 探研 * 以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為中心 ** 趙東明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研 成唯識論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中, 關於 轉依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More information

... 03... 10 2... 15...20... 26... 30... 34

... 03... 10 2... 15...20... 26... 30... 34 99 ... 03... 10 2... 15...20... 26... 30... 34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概念類 1. 理解概念 2. 空間概念 3. 速度概念 4. 專注力 5. 記憶力 6. 數概念 理解概念 空間概念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More information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透視地球深處 的窗戶? extreme condition extreme environment 94.5 1 270 21 3.9 12.3 6,400 300 4,000 1864 Jules Gabriel Verne 1959 2008 1990 Paul Preuss 2003 24 2013 2 482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More information

澳門政治發展的遞嬗 : 以 2013 澳門立法會選舉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貳 2013 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澳門政治發展的遞嬗 : 以 2013 澳門立法會選舉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貳 2013 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3 年 3 月 澳門政治發展的遞嬗 : 以 2013 澳門立法會選舉為例 Macao s Gradual Chang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Legislative Assembly Election 2013 as An Example 董致麟 (Tung,Chih-Li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澳門研究中心執行秘書

More information

005 The Master Key System 006 007 The Master Key System 008 009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0 011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2 013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4 015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6 017 Contents chapter

More information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編撰教育部出版中華民國 96 年 9 月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林育瑋 3 目錄 幸福拼圖 序文...p.2 引言 能和心愛的人共度一生, 就是最大的幸福!...p.6 幸福方程式 : 我 + 你 = 幸福關鍵一 我...p.10 關鍵一 你...p.20 關鍵一 +...p.28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撇步 附錄一...p.48

More information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當智慧財產 侵犯人權? 智慧財產與人權 Kickstarter The Matrix The Matrix Avatar Eywa 12 2013 4 484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More information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壹 前言 172A.D.-217 A.D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壹 前言 172A.D.-217 A.D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吳秉勳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 摘 要 關鍵詞 : 三國演義 魯肅 人物形象 儒家 25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壹 前言 172A.D.-217 A.D. 1 1973 2 3 1982 4 2000 5 1 19771271 21021973 1022-23 31071996 12 110-115 4 1982 01 71-75 5 20063 78-79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目錄 2014 年度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目錄 1 4 2 5 3 7 3.1 7 3.2 8 3.3 8 4 9 4.1 9 4.2 2014 10 4.3 11 5 16 5.1 16 5.2 18 5.3 20 5.4 21 6 22 6.1 22 6.2 23 6.3 24 6.4 25 6.5 26 6.6 27 6.7 27 6.8 27 7 28 7.1 28 7.2 29 7.3 30 7.4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一年二班 A081. 生活實業家 音樂教室三 一年二班 A071. 民主審議與公民行動 5F 多功七 一年二班 F191. 插畫設計與版畫創意 4F 圖書館 一年二班 A081. 生活實業家 音樂教室三 一年二班 C091. 打開潘朵拉的盒

一年二班 A081. 生活實業家 音樂教室三 一年二班 A071. 民主審議與公民行動 5F 多功七 一年二班 F191. 插畫設計與版畫創意 4F 圖書館 一年二班 A081. 生活實業家 音樂教室三 一年二班 C091. 打開潘朵拉的盒 107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跨班 / 跨校選修課程 - 選課結果 班級 座號 科目 教室 一年一班 01 107A051. 探索生命世界的數學祕密 你我都是公民科學家 生物實驗室 一年一班 02 107F181. 動畫設計與邏輯思考 4F 圖書館 一年一班 03 107B111. 中崙趴趴 GO 廟宇篇 6F 多功能群組教室 一年一班 04 107B111. 中崙趴趴 GO 廟宇篇 6F 多功能群組教室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在餐點設計時, 往往會運用不同的質地做搭配, 以達到食用者口感的最佳平衡與變化

在餐點設計時, 往往會運用不同的質地做搭配, 以達到食用者口感的最佳平衡與變化 百變的 廚房世界 廚藝與感官的饗宴 5 26 2014 2 494 在餐點設計時, 往往會運用不同的質地做搭配, 以達到食用者口感的最佳平衡與變化 2014 2 494 27 28 2014 2 494 食物的物理變化 5 廚房好比是一個食物實驗室, 運作時, 都在進行無數的物理與化學變化, 才能把樸實的原料食材轉為一道道令人驚嘆的美味 食物的化學變化 C 2014 2 494 29 62 65 廚房的魔術秀

More information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迎接下一個五年 01 築 93 10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03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夢南關粉墨社區 社團跳動參與社團,開啟了心中的桃花源;走進社區,沉浸在民眾散發的人情味 04 築透過南關社區大學藝術列車, 人文種子在社區中不斷地萌芽與茁壯!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補充教材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2 Anne Boleyn

補充教材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2 Anne Boleyn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補充教材 394 99 第 4 章第 3 節 伊莉莎白一世婚姻外交的智慧 / 一 前言 1998 Elizabeth 1 1558 1603 17 二 貞女女王的婚姻與外交策略 100 394 補充教材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2 Anne Boleyn 6 1547 10 1558 5 1558 25 45 3 400 40 3 4 101 5 6 7 1577 6 8

More information

2 二 會計用語之修正 : 三 財務報表之修正 IFRS 1

2 二 會計用語之修正 : 三 財務報表之修正 IFRS 1 會計焦點報 business.lungteng.com.tw 29 期 發 行 人 李枝昌 責任編輯 張瑩馨 羅正堯 出 刊 月 民國 104 年 4 月 發 行 所 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 248 新北市五股區五權七路 1 號 電 話 (02)2298-2933 傳 真 (02)2298-9766 會計 我國會計項目之修正及一致化 蕭麗娟老師 經濟 不能不知道的 紅色供應鏈 龍騰商管教研小組

More information

若能利用生物科技來改變外觀體色, 使熱帶魚有了特殊色澤, 便能大大地提高這魚種的觀賞價值及國際競爭力 GM pet fish DNA DNA DNA 觀賞水族界的新寵兒 Time Qrio 水產轉殖科技的活教材

若能利用生物科技來改變外觀體色, 使熱帶魚有了特殊色澤, 便能大大地提高這魚種的觀賞價值及國際競爭力 GM pet fish DNA DNA DNA 觀賞水族界的新寵兒 Time Qrio 水產轉殖科技的活教材 美麗的意外 A B C D DNA medaka fish 鱂 A 鱂 1997 B CD 1999 DNA 24 2015 7 511 若能利用生物科技來改變外觀體色, 使熱帶魚有了特殊色澤, 便能大大地提高這魚種的觀賞價值及國際競爭力 GM pet fish DNA DNA DNA 觀賞水族界的新寵兒 Time 2003 40 Qrio 水產轉殖科技的活教材 2015 7 511 25 2003

More information

苦難地球 2012 黑暗勢力 POP 2010/12 POP

苦難地球 2012 黑暗勢力 POP 2010/12 POP 寧靜致遠 19 淺談 POP 潛能心理學理論架構的由來 光明正大法王子 光明的密碼 POP POP POP POP POP POP POP POP 心靈經驗 POP 2010/12 苦難地球 2012 黑暗勢力 POP 2010/12 POP 釋放自己 223 75 Dark Matter 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 WIMP D a r k Energy

More information

超捷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超捷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查詢條件為 : 分公司 : 超捷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高雄 - 高雄出發地 : 高雄港 到達港口 : 香港 出發地到達港口結關日預定開航日預定抵達日運輸時間船名航次船公司碼頭注意事項 Departure Destination Closing ETD Day ETA Transit VesselVoyage Time VoyageCarrierTerminal Remark Keelung Keelung

More information

生物科 左營高中 / 許惠紋 一 前言 二 試題特色 號稱五年來最難題目 2. 高二 高三課程出題比例高 康熹 97 指考科目. 生物科

生物科 左營高中 / 許惠紋 一 前言 二 試題特色 號稱五年來最難題目 2. 高二 高三課程出題比例高 康熹 97 指考科目. 生物科 97 指定科目考試生物趨勢分析 2 97 指定科目考試生物解析大揭密 5 康熹生物科 試題 答案依據大考中心公布內容 本刊物內容同步刊載於 http://www.knsi.com.tw 970038 248 30 (02) 2299-9006 (02) 2299-9110 0800-313-688 97 7 16 生物科 左營高中 / 許惠紋 一 前言 二 試題特色 10.5 1 6 2 1.5 3

More information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 ) 孩子的另一扇門 ( 特生 / 郁絜爸爸 ) 3 82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 ) 孩子的另一扇門 ( 特生 / 郁絜爸爸 ) 3 82 (4) 屬於家長的感動 回首來時路點點滴滴 ( 特生 / 禮綸爸爸 ) 81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 ) 孩子的另一扇門 ( 特生 / 郁絜爸爸 ) 3 82 儲存愛的能量 ~ 為 1 比 1 特教加油 ( 特生 / 承恩爸爸 ) 9 4 7 5 83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ADHD( ) 4 4 2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84 28 1 28 1 1 1 1

More information

從傳播符號理論看運動競賽的傳播行為

從傳播符號理論看運動競賽的傳播行為 從傳播符號理論看運動競賽的傳播意義 關鍵詞 : 傳播 符號 運動 1 一 運動符號 二 運動符碼 2 三 運動的傳播符號體系 一 運動現場符碼 3 二 運動勝利符碼 VS. 運動失敗符碼 4 一 運動的語文傳播 (sports verbal communication ) 二 運動的非語文傳播 (sport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5 三 運動的大眾傳播 (sports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52DB7ECA6F7A6E6ACA3AABAA5CDA952C65B2DB3AFA3B8BCD02D393730383136>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52DB7ECA6F7A6E6ACA3AABAA5CDA952C65B2DB3AFA3B8BCD02D393730383136> 瑜 伽 行 派 的 生 命 觀 113 瑜 伽 行 派 的 生 命 觀 陳 一 標 摘 要 阿 賴 耶 識 是 瑜 伽 行 派 中 極 為 重 要 的 概 念, 乃 一 切 雜 染 與 清 淨 法 的 所 依, 具 有 一 切 種 子 執 受 所 依 異 熟 所 攝 的 三 種 特 質 因 為 阿 賴 耶 識 含 藏 一 切 精 神 與 物 質 的 種 子, 所 以 是 我 們 的 精 神 活 動

More information

Hz 1 k ,186 Hz k 4 k 8 k 2 k

Hz 1 k ,186 Hz k 4 k 8 k 2 k 樂音或噪音! 頻率與音高 6 215 2 56 44 16 25, Hz 2 2 K Hz 27.5 4,186 Hz 2196.16 47 13289.75 9397.27 77 8372.2 5587.65 4186.1 3729.31 44. 261.63 41.2 32.7 27.5 18.35 16.35 2 25 5 Hz 1 k 27.5 4,186 Hz 63 125 2 k 4 k

More information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生命的價值 目錄 生命的價值 2 青少年問題面面觀 4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1 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18 墮胎是不尊重個體的生存權 28 栽培自我, 展現生命之光 40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More information

想像力能將世界形成家園, 也可形成一個煉獄或戰場 是那看不見之事, 決定你如何看待這世界, 看它為家園 或煉獄, 還是戰場 沒有人住在 客觀 的世界裡, 只有一個經想像過濾的世界 Czesław Miłosz 1980 a imagination image 2015 /

想像力能將世界形成家園, 也可形成一個煉獄或戰場 是那看不見之事, 決定你如何看待這世界, 看它為家園 或煉獄, 還是戰場 沒有人住在 客觀 的世界裡, 只有一個經想像過濾的世界 Czesław Miłosz 1980 a imagination image 2015 / 想像力 封面故事昏睡中的 2015 / 5 6 13 想像力能將世界形成家園, 也可形成一個煉獄或戰場 是那看不見之事, 決定你如何看待這世界, 看它為家園 或煉獄, 還是戰場 沒有人住在 客觀 的世界裡, 只有一個經想像過濾的世界 Czesław Miłosz 1980 a imagination image 2015 / 5 6 14 封面故昏睡中的 想像力 誰來喚醒? Heike Goebel

More information

COVER STORY 文 林亞偉 圖 采泥藝術 霍剛的圓滿藝境 甲子風華 今 年 會是東方畫會 再被人們憶起的一年 60年前 的1956年 一群熱血的青年 他們20出頭 全身 投入擎起現代藝術大旗的事業 他們就像更早一輩的林 風眠 徐悲鴻 劉海粟 顏文樑領軍下的藝壇子弟 曾 經徘徊於東方與西方藝術

COVER STORY 文 林亞偉 圖 采泥藝術 霍剛的圓滿藝境 甲子風華 今 年 會是東方畫會 再被人們憶起的一年 60年前 的1956年 一群熱血的青年 他們20出頭 全身 投入擎起現代藝術大旗的事業 他們就像更早一輩的林 風眠 徐悲鴻 劉海粟 顏文樑領軍下的藝壇子弟 曾 經徘徊於東方與西方藝術 SPECIAL REPORT Malaysia 2016 June No.104 NT.180 COVER STORY 文 林亞偉 圖 采泥藝術 霍剛的圓滿藝境 甲子風華 今 年 會是東方畫會 再被人們憶起的一年 60年前 的1956年 一群熱血的青年 他們20出頭 全身 投入擎起現代藝術大旗的事業 他們就像更早一輩的林 風眠 徐悲鴻 劉海粟 顏文樑領軍下的藝壇子弟 曾 經徘徊於東方與西方藝術間的道路

More information

CU0594.pdf

CU0594.pdf 8 SOHO 1 3 003 SOHO SOHO Coder Programmer HTML CSS PHP JavaScrip 009 LECTURE 1-1 1 048 PART 2 LECTURE 1-1 1 049 SOHO Landing Page Landing 050 PART 2 LECTURE 1-1 1 SEO SEO P.093 SEO SEO SEO SEO SEO 051

More information

跨越文藝復興女性畫像的格局—

跨越文藝復興女性畫像的格局— 2004 11 139 ~ 178 * 93.6.21 93.10.20 * 140 The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from the Comparison of Myth, Lao Tze and Chuang TzeToward To Modern New Taoism Lai, His-san * Abstract A comparison between myth,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BaShiGuiJuSong_11.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BaShiGuiJuSong_11.doc 八識規矩頌第十一講 ( 第八識頌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喇嘛! 法師! 各位居士大德! 大家晚上好! 我們繼續看, 第八識規矩頌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這兩句頌是說第八識的行相非常的深隱幽微, 不但凡夫難以發現它的行相, 就是二乘聖者也難以了達, 由於如此, 才興起了大乘菩薩論主的論諍 這就是這兩句頌的意思

More information

2013~2015 保健食品產業專業人才 供需調查 2011 5 2011529 2012 2013~2015 2012 44.67% 2011 11.96% 2013~2015 ... 1... 1... 5... 10... 12... 13... 14... 19... 20... 22... 24... 12... 19... 21... 22 III IV 1... 1 2... 3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專題研究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A Stud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張峻豪 * (Chang, Chun-Hao)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摘 要 關鍵詞 : 社區 社區發展 社區交流 兩岸關係 基層民主 * 47 PROSPECT

More information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40 2014 2 494 台灣食蛇龜生存的挑戰 失落的龜樂園 20 台灣的食蛇龜 J. E. Gray 1863 R. Swinhoe J. Reeve 台灣原來還算普遍的食蛇龜, 也名列投機者高價競逐的少數物種之一, 前景令人擔憂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0.07 8.25 2 40 5 16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2014 2 494

More information

(Hans-Georg Gadamer) 4 (Hans-Georg Gadamer)

(Hans-Georg Gadamer) 4 (Hans-Georg Gadamer) 006 45 5 有邪? 無邪? 王弼對 老子 之道的詮釋 一 前言 5 5 5-54 -145- (Hans-Georg Gadamer) 4 (Hans-Georg Gadamer) 4 6-146- 5 (effective-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6 5 (Hans-Georg Gadamer) (44) (0) 6 44-44 6 (Hans-Georg Gadamer)

More information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寧靜致遠 21 淺談 POP 潛能心理學理論架構的由來 飛吧! 宇宙先鋒 海星的故事 我是漁夫 POP 2011/10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urna Maitrayanip u t r a 耶穌基督誕生在仇恨之地 1-13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的地藏王 POP 2011/10 10 (551-479B.C.E.)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TH Anniversary Solidity Integrity Innovation 2015-2016 Coalition 上海實業 ( 集團 ) 有限公司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報告簡介 本報告由上海實業 ( 集團 ) 有限公司發佈 2016 年是上海實業 ( 集團 ) 有限公司成立 35 週年, 本報告從百年傳承 開放窗口 滬港紐帶 產業提升和融產結合 創新轉型, 系統介紹上海實業 35

More information

1575 Martin de Rada

1575 Martin de Rada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Glen Dudbridge 1978 Ithaca 1990 20 1 2010 1 2003

More information

老人 社 交 活 動 McAuley et al., 2000 Glass 1999 Mendes de Leon ~2 1~ % 10.56% 9.23% 6.05% 24.72% 14.18% 12.12% 影響老人社交活動的因素一 生理功能的改變 Bar

老人 社 交 活 動 McAuley et al., 2000 Glass 1999 Mendes de Leon ~2 1~ % 10.56% 9.23% 6.05% 24.72% 14.18% 12.12% 影響老人社交活動的因素一 生理功能的改變 Bar 社交活動對老人的影響 文 / 張麗芳 RN, 新樓醫院護理部督導, 導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研究所進修中 前言 7 28 1993 7 2007 10 65 233 133 10.16 57.6 95 2.4 2005 65 29.52% 65.20% 55.16% Mendes de Leon Glass Berkman 2002 34.1% 43.2% 2005 社交活動的概念一 社交活動的定義 social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瑜伽行派轉識成智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sciousness into wisdom in Yogacara school 研究生 : 陳世賢撰 指導教授 : 蔡錚雲教授 游淙祺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摘要 智與識都是一種認識作用, 其中的差別就在於染污識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行使其認識作用, 然而智就與染識不同,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