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chbj1107.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chbj1107.doc"

Transcription

1 中華佛學學報第 11 期 (pp ):( 民國 87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1, (1998)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慧思與智者 意識說之探討 陳英善中華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提要 心意識說, 乃是中國南北朝佛教一相當複雜的課題, 其中又以 阿黎耶識 之見解頗具爭議, 歸納約有三種看法 : 染 淨 染淨和合識 天台宗之慧思 智者正逢於此時代, 其又如何來看待此問題? 彼此間之見解有否差異? 據本文之研究, 慧思由於著重禪觀之修證, 視阿黎耶識為淨識 ; 智者著重於問題之釐清, 對三種阿黎耶識看法採批判態度, 認為三者乃 一三, 三一 之關係 ; 乃至備受爭議的 大乘止觀法門 則視阿黎耶識為染淨識 至於心意識問題, 就慧思而言, 並未有明確之區分, 尤其對第七識更顯得模糊 ( 直以金剛智視之 ), 此種情形亦同樣出現在 大乘止觀法門 中, 對第七識未有明確之交待 就智者而言, 仍秉著釐清問題的態度批判將心意識作對立性之思考, 認者三者之關係乃是 一三, 三一 基於本文之研究, 雖然認為 大乘止觀法門 之立論與慧思觀點有別, 然其對金剛智之重視, 可說延續著慧思禪觀核心思想, 由此更顯示其與慧思間之密切關係 雖其受 大乘起信論 之影響採染淨和合識, 但於禪觀本質並未有所改變, 由此反而更可證明其與慧思之關係, 採染淨和合識只是思想之發展性運用而已 此顯示了像 大乘止觀法門 一部頗具爭議的論著, 從不同面向切入時, 會得出不同結論 本文之論述主要有三部份 : 首先, 探討慧思心意識之看法 ; 接著, 論述智者心意識之看法 ; 最後, 順帶處理 大乘止觀法門 之看法 關鍵詞 :1. 阿黎耶識 2. 金剛智 3. 無塵智 4. 覺意三味

2 p. 156 一 前言 有關心意識問題, 是中國南北朝佛教中地論師 攝論師所諍論的重要議題, 南岳慧思 天台智者正處於此時代中, 其如何來面對此問題呢? 從慧思的論著中, 吾人可得知慧思對心意識的處理似乎並不明確, 其主要原因 : 著重於如何以金剛智轉識, 其認為意識 金剛智皆只是假名, 皆是空, 若能覺了, 意識即是藏識 若就此而論, 意識 ( 第六識 ) 金剛智 ( 第七識 ) 藏識 ( 阿賴耶識 ) 等三法可說祇是一法而已 若上述論點可以成立, 吾人進而探討天台智者對心意識的看法, 實與慧思之論點有密切之關係 依天台智者的看法, 心意識乃是 一法論三, 三中論一 耳, 不可偏執, 且對地論師 攝論師之偏執提出嚴厲之批判 而慧思與智者之最大不同, 在於慧思視阿黎耶識為淨識 ; 智者則採取批判的態度, 認為阿黎耶識為淨或染或染淨和合, 皆由於所依因緣不同所致 就此而言, 智者並未對慧思觀點提出批評, 可能因為慧思只基於禪觀修證上視阿黎耶識為淨識, 而未捲入地論師 攝論師等之爭執中 此外, 本文亦探討了 大乘止觀法門 對心意識之看法 大乘止觀法門 雖然受 大乘起信論 之影響, 視阿黎耶識為染淨和合識, 但對第七識的交待並不清楚, 尤其對無塵智 金剛智之重視, 此等與慧思一向極重視金剛智及對第七識未有明確之交待是不謀而合的 由此反而可證明 : 大乘止觀法門 雖受 起信論 之影響, 採染淨和合識, 但其對金剛智之重視, 將之運用於轉識上, 此可說延續著慧思一貫的禪觀思想, 由此更可以證明其與慧思間之密切性 假設 大乘止觀法門 為慧思晚期之作品, 但吾人可以看出慧思晚期思想雖有其發展性, 而其骨子本質的禪觀思想是不變的, 此從 大乘止觀法門 重視金剛智可得知 藉由慧思 智者 大乘止觀法門 對心意識之探討, 可得知其面對問題 處理問題之方式是不一樣的, 其中論點亦有所不同, 但彼此之間又維繫著某種之關連性, 尤其慧思與 大乘止觀法門 彼此間的關係更是微妙 這也是本論文何以以心意識作為探討主題之所在, 一方面呈現出南北朝佛教心意識之複雜性 ; 一方面論述天台宗心意識的看法 ; 另方面也顯示 大乘止觀法門 與慧思間之微妙關係 二 慧思對心意識之看法 ( 一 ) 隨自意三昧 之論點 一般將心 意 識視之為 :[1] p. 157

3 心 第八識 ( 阿黎耶識 藏識 ) 意 第七識 ( 末那識 阿陀那識 ) 識 前六識 ( 或指意識 ) 慧思雖也運用了以上之名相, 然其所指涉之意義是有所不同的, 其不同在於視第七識為轉識之覺慧 ( 金剛智 ) 及第八識 ( 阿黎耶識 ) 為藏識 會有此之轉變, 可能是慧思極重視禪觀, 以金剛智轉凡夫分別識及覺了分別識即藏識所致, 如 隨自意三昧 云 : 凡俗愚人是六種識隨緣繫縛,... 是名凡夫分張識相, 生死根栽, 非是聖慧 新學菩薩用第七識剛利智觀察五陰十八界等無有集散, 虛妄不實, 無名無字, 無生無滅, 是時意根名為聖慧根者 [2] 此乃藉由凡夫之意根與新學菩薩之聖慧根來作對比, 凡俗愚人六種識是隨緣繫縛流轉生死中 ; 而所謂新學菩薩乃是能運用第七識金剛智來觀察五陰十八界等一切諸法虛妄不實 無生無滅, 由此將意根轉為聖慧根 簡言之, 所謂凡夫乃是不能覺了諸法因緣空之道理而流轉生死 ; 所謂初學菩薩即能覺了之, 此時意根名為聖慧根, 以此進而修行之, 如其接著云 : 從得信根乃至慧根, 如是五根 ( 指信 念 定 精進 慧 ) 中說 因此信 慧二根力無所畏, p. 158 總說有二種用 : 內能覺了破煩惱結, 入無間三昧得解脫智, 能覺一切眾生根性 ; 外能摧伏天魔外道, 宿命神通皆得具足, 發言可信, 實不虛謬, 名為信慧善轉眾生住七覺慧, 故名聖慧根 [3] 由於所得信 慧二根力無所畏, 因而能以此慧破煩惱結, 入無間三昧得解脫智 ; 以及摧伏天魔外道 具足種種神通, 亦以此令眾生覺了住聖慧中 此即是聖慧根之涵義, 不僅自覺了, 亦令眾生覺了, 才可以稱之為聖慧根, 否則只是慧而已, 不足以稱為 聖 對此, 隨自意三昧 有進一步之解釋, 如其云 : 聖, 名無著, 亦名清淨 能度眾生, 立照為聖 無著者, 以聖慧根覺知六根空無有主, 覺知六塵無色, 覺知六識無名無相, 如是三六 ( 指六根 六塵 六識 ) 無滅無取無捨, 斷一切受, 故名無著 雖知己身及外眾生諸法實相, 亦能生知眾生根性, 是故名聖 得陰界實相, 捨一切著, 故名無著 若無愛著, 即無染累, 了知諸法自性清淨畢竟寂然,... 妄念心凡夫不了, 能作生死,... 菩薩以此聖慧根力善教道之, 令諸眾生同證聖慧, 故言清淨 [4]

4 此說明了以 聖 慧根立名之原由, 聖乃偏重於度化眾生來說 當吾人能覺了諸法實相時, 即能無取無捨斷一切受, 離一切染愛, 此即是無著, 偏著於自度上 若能以此覺慧覺了眾生, 除了了知諸法實相外, 亦能了知眾生根性種種差別, 而施以化度, 此名為聖 因為菩薩能以此聖慧根自度亦能度他, 令諸眾生同證聖慧, 就此而言清淨, 以顯示凡聖平等無二, 如 隨自意三昧 云 : 是故佛言 : 眾生性即菩提性, 菩提性即眾生性 菩提眾生無二, 知如此作天人師 凡夫六根 聖人六根, 是凡聖根無一無二, 不覺是凡夫, 覺了是聖人 生死煩惱根即是聖慧根 ; 凡夫醜陋不淨身即是相好妙法身 [5] 若能徹底覺了凡聖根性無二, 眾生性即菩提性, 菩提性即眾生性, 所不同者, 在覺與不覺而已 若能如此徹底覺了, 則能了知 生死煩惱根即是聖慧根 ; 凡夫醜陋不淨身即是相好妙法身 換言之, 透過覺了, 意根轉為聖慧根, 不淨身成為相好妙法身 ; 不捨煩惱根求菩提, p. 159 不捨生死身求法身 如此則能徹底顯示諸法清淨平等無二, 了知諸法自性清淨畢竟寂然, 臻於解脫境 由上之論述, 可得知第七識金剛智並未離意識, 只是轉意根為聖慧根 轉意識為第七識金剛智, 甚至覺了意識即是清淨藏識 有關六識 第七識 第八識等之種種關係, 隨自意三昧 有段精采之論述, 有助吾人對此之了解, 抄錄如下 : 問曰 : 眾生六識是生死識, 不是智慧, 涅槃經 云 : 依智不依識 今此意識是何等識, 而能如是種種巧用智慧無差? 答曰 : 一切眾生用智有異, 不得一等 愚癡凡夫用六情識 ; 初心菩薩用二種識 : 一者轉識, 名為覺慧,...; 二者名為藏識, 湛然不變, 西國云阿黎耶識, 此土名為佛性, 亦名自性清淨藏, 亦名如來藏 若就隨事, 名智慧性 ; 覺了諸法時, 名為自性清淨心 [6] 又云 : 凡夫六識, 名為分張識, 隨業受報天人諸趣 ; 菩薩轉, 名第七識, 能轉一切生死 業即是涅槃, 能覺凡夫六分張識令無變易, 即是藏識 此第七識名金剛智, 能破一切無明煩惱, 生死結使即是佛法, 譬如健將降伏四方, 夷狄怨賊諸國弭伏皆作民子, 第七識勇猛金剛決斷諸法亦復如是 藏識者, 名第八識, 從生死際乃至佛道, 凡聖愚智未曾變易, 湛若虛空, 亦無垢淨, 生死涅槃無一無二, 假名亦不可得, 五根不能見, 無言能空, 何以故? 無空無無想, 亦無有無作 [7]

5 此透過意識來區分凡聖之差別, 凡夫以情執用六識, 因而隨業受種種諸趣果報 菩薩則將意識轉為覺慧 ; 覺了六識湛然不變, 此六識即為藏識 ( 阿黎耶識 佛性 自性清淨心 如來藏 ) 由此可知, 菩薩所用的識, 從隨事而言, 名智慧性 ; 從覺了諸法而言, 名自性清淨心, 此二種識乃是一體之兩面 此亦可由第二段引文得知, 從轉識而言, 名為第七識 ( 金剛智 ); 從所覺六識無變易湛若虛空而言, 名為第八識 ( 藏識 ) 以此顯示菩薩所用之識不同凡夫 ; 同時也顯示了六識 第七識 第八識乃一法而說三, 從迷而言, 即是六分張識 ; 就悟而論, 即是轉識 ( 第七識覺慧 ) 與藏識 ( 第八識 ) p. 160 即透過金剛智之覺悟, 了知諸法自性清淨畢竟寂滅, 甚至連所用之假名亦不可得, 因為無空無無想, 亦無有無作, 稱此為自性清淨心 如來藏... ( 二 )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之論點 在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中, 未見對心意識作明確之分別, 但認為六識是枝條及心識才是根本之說法, 如其云 : 六識為枝條, 心識為根本, 無明波浪起隨緣生六識, 六識假名字, 名為分張識, 隨緣不自在, 故名假名識 心識名為動轉識, 遊戲六情作煩惱, 六識緣行善惡業, 隨業受報遍六道 [8] 此中所謂的 心識 究竟何指? 是第七識抑或第八識? 由文中並不易確知, 只知其是根本 是動轉識而已 若對照下文其對一心所作的分法, 仍存在著第七識與第八識之兩種可能性, 如其云 : 更總說心作, 二分名心相, 二分名心性 ( 心 ) 相常共六識行, 心性畢竟常空寂, 無有生滅, 無三受則無一切諸煩惱 [9] 此將心分為心相與心性, 心相常共六識行, 心性畢竟常空寂 於此中吾人仍無法作進一步之推斷, 彼此存在著 : 六識 心相 心性三者之關係 若依 隨自意三昧 而論, 心性指的即是第八識, 而心相是指第七識, 此第七識常共六識行 若將此與前段引文結合來看, 可得知心識指的即是第七識, 故稱此第七識為根本識 動轉識, 因第七識無明波浪起隨緣生六識 然若就 大乘止觀法門 而言, 心相則是指第八識 ( 容後論述 ) 以上之解釋, 亦只是一種推知, 在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中並未使用 第七識 及 第八識 此等名詞, 只以 心相 和 心性 來分之, 於觀法上, 亦名 觀心相 觀心性, 如其云 : 復次, 欲破業障諸煩惱, 作如是思惟 : 由我有身故, 諸業聚集生, 我今此身從何處來? 本無從何生? 誰之所作? 如是觀時, 即知此身因過去世無明行業和合聚集而來生此

6 p 業若屬我, 遍身內外中間觀察都不見業 ; 業若在身外, 在何方所? 遍觀察之, 都無處所 既不見業, 觀造業心 ;... 心行若無常, 我亦無業報, 何以故? 念念滅盡故 心行若是常, 我亦無業報, 何以故? 常法如空不變易故 但虛妄念如夢所見, 無作夢者, 何況見夢法 心相如夢者, 諸行如夢法, 無夢無夢法, 亦無觀夢者, 夢非是生滅, 亦非無生滅, 觀夢者亦然 觀察心相及行業不斷不常, 觀亦爾, 是名觀心相破一切業障, 名之為解脫 即觀心性時, 心性無生滅, 無名無字, 無斷常, 無始無原, 不可得,... [10] 此明心相如夢者, 諸行如夢法, 夢及夢法皆不可得, 心性亦如是 此二觀法, 即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之身身與身本觀法 [11] 其觀法基本上是藉由金剛智之覺了, 了知諸法畢竟空, 如其云 : 能觀六根空無主, 即悟諸法畢竟空 ; 觀妄念心無生滅, 即斷無始無明空 解六識空得解脫, 無六識空無縛解, 何以故? 六識非有亦非空, 無名無字無相貌, 亦無繫縛無解脫, 為欲教化眾生故, 假名方便說解脫 解脫心空, 名金剛智, 何以故? 心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中間, 無生滅, 無名字, 無相貌, 並繫無縛無解脫, 一切結無障礙, 假名說為金剛智 [12] 此即由觀六根 六識, 乃至妄念心空, 而得解脫 由此知六識是假名而說, 乃至金剛智亦是假名而立說 為教化眾生, 說有六識, 觀六識空得解脫 若本無六識, 何來有繫縛? p. 162 既無繫無縛, 何有解脫? 因此可知, 六識 縛脫等皆是假名立說 至於金剛智, 乃是從解脫心亦空而立, 因為心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中間, 無生滅, 無名字, 無相貌, 無繫無縛無解脫, 而於 一切結無障礙, 假名說為金剛智 換言之, 求心不可得而於一切結使無障礙, 稱此心為金剛智 至此, 吾人亦可得知金剛智名稱之由來, 實乃指解脫心空無障礙而言 即以金剛智代表解脫心空 無障礙, 為化眾生, 假名立說稱之為金剛智 ( 三 ) 法華經安樂行義 之論點 同樣地, 在 法華經安樂行義 亦強調以金剛智覺了諸法空, 但對於心意識未有明確之看法, 如其云 :

7 用金剛慧覺了愛心即是無無明無老死, 是金剛慧其力最大, 名為首楞嚴定 譬如健將能伏怨敵, 能令四方世界清淨 是金剛智慧亦復如是, 能觀貪愛無明諸行即是菩提涅槃聖行, 無明貪愛即是菩提金剛智慧 [13] 藉由金剛智的覺了, 了知無無明無老死, 如此能破一切無明煩惱 ; 藉由金剛智之覺了, 能觀貪愛無明諸行即是菩提涅槃聖行, 乃至能觀無明貪愛即是菩提金剛智慧 此論點基本上是與 隨自意三昧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共通的, 是以金剛智覺了諸法空, 進而覺了生死涅槃無一無二 若就此對比來看, 法華經安樂行義 雖未明述心意識問題, 但涉及了六識 轉識 藏識等內容, 如 隨自意三昧 所述 而對於藏識的論述方面, 法華經安樂行義 顯然比 隨自意三昧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濃厚, 此從其所論述 妙 是指眾生妙可得知, 如其云 : 眾生妙者, 一切人身六種相妙, 六自在王性清淨故 六種相者, 即是六根, 有人求道受持法華讀誦修行, 觀法性空, 知十八界無所有, 得深禪定具足四種妙安樂行, 得六神通父母所生清淨常眼 得此眼時, 善知一切諸佛境界, 亦知一切眾生業緣色心果報生死出沒上下好醜, 一念悉知, 於眼通中具足十力 十八不共 三明八解脫一切神通, 悉在眼通一時具足, 此豈非眾生眼妙, 眾生眼妙即佛眼也... 凡種聖種無一無二, 明與無明亦復如是, 故名為眼種相妙 耳 鼻 舌 身 意亦復如是 [14] p. 163 此明眾生六根即是妙相 六根如此, 六識亦復如此, 皆藉由金剛智之覺了, 了知諸法自性清淨, 此即是六根自在性清淨 若就眾生眼而言, 眾生眼清淨具足十力 十八不共法 三明八解脫等, 若就此而論, 眾生眼妙即是佛眼, 顯示凡種與聖種無一無二 ; 明與無明亦復如此 慧思於 法華經安樂行義 可說廣申述此妙法, 而此妙法則須藉由金剛智之覺了才能得知 因此, 慧思於其諸論著中皆非常重視金剛智, 此亦成為其禪觀思想之特質, 其重要性凌駕於對心意識之探討 ( 四 ) 小結 綜合慧思上述諸論著對心意識的探討, 可知 隨自意三味 對此之著墨較多, 但對 意 ( 第七識 ) 並未有任何解釋, 只言 : 新學菩薩用第七識剛利智觀察五陰十八界等無有集散,... [15]

8 初心菩薩用二種識 : 一者轉識, 名為覺慧,...; 二者...[16] 凡夫六識, 名為分張識, 隨業受報天人諸趣 ; 菩薩轉, 名第七識, 能轉一切生死惡業即是涅槃, 能覺凡夫六分張識令無變易即是藏識 [17] 此第七識, 名金剛智, 能破一切無明煩惱,... 譬如健將降伏四方, 夷狄怨賊諸國弭伏皆作民子, 第七識勇猛金剛決斷諸法亦復如是 [18] 此等在在顯示了慧思視第七識為金剛智 ( 轉識 覺慧 ), 能轉生死惡業 能覺了六識不生不滅, 亦能勇猛決斷一切無明煩惱, 故假名稱之為金剛智 因此, 可知慧思所謂的 第七識, 是指轉生死業的覺慧, 故以金剛智稱之, 而非一般所說的我執識 ( 末那識 ) [19] p. 164 至於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及 法華經安樂行義 對心意識之論述則更少, 甚至連第七識 第八識之名稱皆未提及 雖如此, 然而此三部論著中皆提到了 金剛智, 顯示了慧思對此問題的重視, 勝過於對心意識之關注, 乃至備受爭議的 大乘止觀法門 亦延續此論述轉識 三 智者對心意識之看法 智者於早期作有 覺意三昧, [20] 於臨命終口授 觀心論, [21] 於其它論著中往往以 觀心釋 隨文入觀 明之, [22] 此等皆顯示了其對 心 意 識 之重視 就智者而言, 心 意 識並非對立的, 因此對心意識之看法並未有嚴格之區分, 或言其基本上是反對嚴格區分對立的, 此從其對當時諸論師之批判可得知 ( 容於後述 ) 智者的諸論著中, 所謂的 心, 往往是指眾生當下之一念心而言 此一念心, 也可稱之為 意 或 識, 如 摩訶止觀 於觀陰入界境時, 以識陰為心, [23] 又如 覺意三昧 p. 165 論述 意之實際, 又稱之為 心源, [24] 以意代表諸心 心數, 如其云 : 意, 名諸心心數,... 行者諸心心數起時, 反照觀察不見動轉, 以是義故, 名為覺意三昧 [25]

9 可知心 意等彼此是共通的 亦因為如此, 智者將心意識之關係視之為 一三, 三一, 即一法論三及三即是一法 ( 詳見後述 ) 由於智者在論述心意識的關係中, 較從批判的角度來切入, 因此, 以下先探討智者對論師偏執之批判, 後再論述智者之心意識看法 ( 一 ) 對論師偏執心染淨之反省 在 摩訶止觀 論述一念三千時, 對地論師 攝論師之偏執心具或緣具三千法 ( 指一切法 ) 展開了批判 有關一念三千是不可思議境, 依 摩訶止觀 的看法, 可說從三個角度來切入, 即就所證第一義諦 慈悲憐憫假名說 真俗不二中道觀 就第一義諦言, 如 摩訶止觀 論一念三千時一開始所說的 : 夫一心具十法界三十種世間, 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 此三千在一念心, 若無心而已, 介爾有心即具三千 亦不言一心在前 一切在後, 亦不言一切法在前 一心在後 例如八相遷物, 物在相前, 物不被遷 ; 相在物前, 亦不被遷, 前亦不可, 後亦不可, 祇物論相遷, 祇相遷論物 今心亦如是, 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 此則是縱 ; 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 此即是橫, 縱亦不可, 橫亦不可, 祇心是一切法, 一切法是心, 故非縱非橫, 非一非異, 玄妙深絕, 非識所識, 非言所言, 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 [26] 很顯然地, 立一念三千為所觀境之不可思議境, 是從一念與三千的不可分割性而言, p. 166 亦即一念與三千的關係是非縱非橫 非前非後之關係, 甚至連 非縱非橫 求三千法亦不可得, 此即是不可思議境 換言之, 以縱 橫 亦縱亦橫 非縱非橫等求一念求三千皆不可得 智者對地論師 攝論師之批判, 顯然是從此來評破之 ( 於後論之 ), 認為他們忘掉了第一義諦中無有一法可得 除了以第一義諦評破之外, 智者亦基於俗諦隨因緣可說來開顯之, 由開顯中是一種疏解, 實亦蘊藏著鞭破, 此即是以四悉檀因緣四句展開之, 如此一來, 於世界悉檀立心具 緣具 共具 離具一切法, 一一皆可成立, 其餘三悉檀亦如是 [27] 如此一來, 可立說之法門是無量多的, 此反映了地論師和攝論師固執一端之偏執 ( 不論是言心具一切法或緣具一切法 ), 只不過皆就一邊之立說而已 此即是第二個角度, 就俗諦假名立說 第三個角度即是從真 ( 第一義諦 ) 俗之關係入手, 從前面論述中, 已得知就第一義諦而言, 無有一法可得 ( 一念不可得, 更何況三千法 ); 若就俗諦而言, 可立無量法乃至無量法門 然此不可說 ( 不可得 不可思議 第一義諦 ) 與可說 ( 俗諦 ) 並不是絕然對立的, 如 摩訶止觀 云 :

10 佛旨盡淨, 不在因 緣 共 離, 即世諦是第一義諦也, 又四句俱皆可說, 說因亦是, 說緣亦是, 共亦是, 離亦是 若為盲人說乳, 若貝 若粖 若雪 若鶴, 盲聞諸說即得解乳, 即世諦是第一義諦 當知! 終日說終日不說 ; 終日不說終日說 ; 終日雙遮終日雙照, 即破即立, 即立即破, 經論皆爾 [28] 就 佛旨盡淨 而言, 無有法可說, 故言 不在因 緣 共 離, 若能如是解, 即世諦是第一義諦 ; 若從可說而言, 說心具, 說緣具, 說共具, 說離具一切法, 實一一皆可成立, 此無非令眾生悟入第一義諦, 如盲人聞種種譬喻而解乳 因此, 經論之說或不說, 實乃一體之兩面, 應作如是解 : 終日說即是終日不說 ; 終日不說亦即是終日說, 說與不說實並非對立, 能如是解, 則能同時雙遮雙照, 明了 即破即立, 即立即破 之道理 吾人往往將 破 與 立 作對立式的理解, 在此顯示了 破 實際上亦是 立 p. 167 ; 立 實際上亦是 破, 並非只是孤立單一之意思而已, 而是 即破即立, 即立即破 的 因此, 對一念三千不可思議境之了解 ; 可就 不可說 明之 ; 可就 可說 論之 ; 亦可就雙遮雙照顯之 如是了解, 才是相應空假中實相道理 智者如何評破地論師 攝論師之偏執? 此可從對一念三千所產生的疑惑來了解, 如 摩訶止觀 云 : 問 : 心起必託緣, 為心具三千法? 為緣具? 為共具? 為離具? 若心具者, 心起不用緣 ; 若緣具者, 緣具不關心 ; 若共具者, 未共各無, 共時安有 ; 若離具者, 既離心離緣, 那忽心具 四句尚不可得, 云何具三千法耶? 答 : 地人云 : 一切解惑真妄依持法性, 法性持真妄, 真妄依法性也 攝大乘 ( 指攝論師 ) 云 : 法性不為惑所染, 不為真所淨, 故法性非依持, 言依持者, 阿黎耶是也, 無沒無明盛持一切種子 若從地師, 則心具一切法 ; 若從攝師, 則緣具一切法, 此兩師各據一邊 [29] 由問中, 吾人可以看出除了對心具 緣具 共具 離具三千法提出質疑之外, 實亦提出了 四句尚不可得 之答案及對三千法之質疑, 事實上在問中已蘊含了自答 ( 此部份 若心具者,... 可移至正答中, 亦當 ) 在答中, 說明了為何有心具緣具一切法等問題, 實來自於地論師攝論師之故, 由於地論師攝論師偏執一端之緣故, 所以才會有心具一切法? 緣具一切法?... 等諸問題 因此,

11 在答中先對地論師攝論師之主張提出 ( 如地論師主張法性為一切法依持 ; 攝論師主張無沒無明之阿黎耶識才是一切法之依持 ); 接著, 則針對其論點加以評破, 如 摩訶止觀 云 : 若法性生一切法者, 法性非心非緣, 非心故而心生一切法 ; 非緣故亦應緣生一切法, 何得獨言法性是真妄依持耶? 若言法性非依持, 黎耶是依持 離法性外, 別有黎耶依持, 則不關法性 ; 若法性不離黎耶, 黎耶依持即是法性依持, 何得獨言黎耶是依持?[30] 此第一段引文, 是針對地論師之論點提出反駁, 地論師主張法性為一切法依持, 換言之, p. 168 即是主張心具一切法 若就此而論, 法性既非心亦非緣, 既然可以立心生一切法, 為何不能立緣生一切法, 由此可知, 立心生一切法才是, 是種偏執 若從立而言, 心可以為法性, 緣亦可為法性 ; 心可生 ( 具 ) 一切法, 同樣地, 緣亦可生 ( 具 ) 一切法, 如此才能避免偏執 第二段引文, 則是針對攝論師之主張來加以評破, 依攝論師的看法, 法性是清淨的, 不能為一切法之依持, 所以主張無沒無明之阿黎耶識為一切法之依持, 天台即針對此論點展開評破, 以反問的方式來破之, 如既然主張阿黎耶識為一切法依持, 那麼阿黎耶識是離法性外而有呢? 或不離法性? 若離法性外別有阿黎耶識, 如此則不關法性 ; 若阿黎耶識不離法性, 那麼既可談阿黎耶識為一切法依持, 何不能言法性為依持呢? 因此, 吾人可以看出 摩訶止觀 對地論師 攝論師之論破, 其所使用方式是找出彼此立論的自相矛盾之處, 如此則不攻自破 除了找出其自相矛盾外, 亦引用了經論, 來說明地論師攝論師之背離經論, [31] 甚至舉眠夢之譬喻以明之 [32] 上述透過四句 ( 心具 緣具 共具 離具 ) 對一念三千所提出的質疑, 基本上只是就 橫 來論破而已, 另亦可從縱 亦縱亦橫 非縱非橫等皆不能成立來論破 [33] 直至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34] 才顯示一念三千不可思議境之涵義 此即是藉由諸法寂滅, 一念 三千不可得不可說, 來顯示一念三千不可思議境, 同時亦以此評破地論師攝論師之偏執 除了評破之外, 摩訶止觀 另方面又擔任著開 ( 立 ) 的角色, 顯示地論師 攝論師之主張只不過依不同因緣立論吧了, 既然因緣無量, 所可立論者亦無量, 何止心具一切法 緣具一切法而已 然不管 破 或 立, 實亦非對立的, 是 即破即立, 即立即破, 如此才與中道實相相應 至此, 吾人亦可看出天台即空即假即中思想之提出, 實與南北朝地論師攝論師思想之激發有密切之關係 [35]

12 從 摩訶止觀 對地論師與攝論師之評破中, 吾人已隱隱約約地可以看出智者對心意識之看法, p. 169 亦即說心 說意 說識, 皆只是因緣方便立說, 是不能絕然對立的 如地論師偏心具一切法立說 ; 攝論師偏緣 ( 阿黎耶識 ) 具一切法立論, 此等立論皆是種偏執 若從諸法不可得不可說而言, 無心亦無識, 法性非心亦非識 ; 若從可說而言, 立心亦是, 立識 ( 阿黎耶識 ) 亦是 心 識只不過一體之兩面, 乃至 意 亦如此, 是 一而三, 三而一 之關係 ( 於下詳論之 ) ( 二 ) 心意識三者之關係 智者對心 意 識之看法, 基本上, 是從 覺 來掌握心意識三者之關係, 如 摩訶止觀 在論述 非行非坐 之覺意三昧時所言 : 四 非行非坐三昧者,... 實通行坐及一切事, 而南岳師 ( 指慧思 ) 呼為隨自意, 意起即修三昧 ; 大品 ( 般若經 ) 稱覺意三昧, 意之趣向, 皆覺識明了 雖復三名 ( 指非行非坐 隨自意 覺意三昧 ), 實是一法 今依經釋名, 覺者, 照了也 意者, 心數也 三昧者, 如前釋 行者心數起時, 反照觀察, 不見動轉根源終末來處去處, 故名覺意 [36] 又云 : 覺者, 了知心中非有意, 亦非不有意 ; 心中非有識, 亦非不有識 ( 了知 ) 意中非有心, 亦非不有心 ; 意中非有識, 亦非不有識 ( 了知 ) 識中非有意, 亦非不有意 ; 識中非有心, 亦非不有心 心 意 識非一, 故立三名 ; 非三, 故說一性 若知名非名, 則性亦非性 非名, 故不三 ; 非性, 故不一 非三, 故不散 ; 非一, 故不合 不合, 故不空 ; 不散, 故不有 非有, 故不常 ; 非空, 故不斷 若不見常斷, 終不見一異 若觀意者, 則攝心識, 一切法亦爾 若破意, 無明則壞, 餘使皆去 故諸法雖多, 但舉意以明三昧 [37] 在第一段引文中, 首先說明了非行非坐三昧 隨自意三昧 覺意三昧等雖有三名實是一法而已 因此, 採 般若經 之覺意三昧來加以解釋, 認為 覺 是指照了, 意 是指心數, 三昧 是指調直定, 於意起時, 反照觀察其根源終末來去處等皆不可得, p. 170 此即是覺意, 此中值得注意的是, 對 意 的解釋, 以 心數 來解釋 意, 且以意攝心 識 因此, 於第二段引文中, 則就 覺 來探討心意識三

13 者之關係 所謂覺, 是指覺了 心 非意非非意 非識非非識 ; 意 非心非非心 非識非非識 ; 識 非意非非意 非心非非心 若能如是覺了心意識, 就可以明瞭心意識三者並非對立的, 且彼此有極密切之關係, 因為心是非意 非識, 同時亦是非非意 非非識, 換言之, 以意以識明心皆不可, 但亦不離意 識而顯心 餘者 ( 如意 識 ) 亦復如此, 心 識非 意, 亦不離心 識明意 ; 心 意非 識, 亦不離心 意而有識 如此一來, 可以了解到心意識之關係, 是 非一 非三 之關係 因為非一, 所以立心意識三名 ; 因為非三, 所以心意識同一性 因為非名而立名, 同樣地, 亦是非性而立性 可知三名一性皆是假名而立, 實亦是非名非性 既是非名, 所以 不三 ; 既是非性, 所以 不一 若能了心意識之關係是非三非一, 則知三者不散不合不空不有不常不斷 如此, 則能泯除一異之偏見 ; 亦唯如此, 才是所謂的 覺, 否則仍墮入於一異斷常見中 因此, 我們可以看出心 意 識之關係, 是屬於 非一非異 ( 非一非三 ) 之關係 智者之所以提出 非三非一 來論述心意識, 其實是針對當時將心意識三分來評破之, 此在 摩訶止觀 論述覺意三昧之前, 就作了如此之評破, 如其云 : ( 問 ) 諸數無量, 何故對意論覺? ( 答 ) 窮諸法源皆由意造, 故以意為言端 對境覺知異乎木石, 名為心 ; 次心籌量, 名為意 ; 了了別知, 名為識 如是分別, 墮心想見倒中, 豈名為覺?[38] 在此問答中, 首先對心數無量 ( 如心 意 識等 ) 提出質疑, 認為諸數既無量, 何以以 意 來修三昧? 何以以 意 來論覺悟? 針對此疑問, 於回答中, 先就 窮諸法源皆由意造 來加以答覆 緊接著, 則針對將心 意 識三分提出評破, 認為以覺知釋 心 ; 以籌量釋 意 ; 以了別釋 識, 是墮於 心 想 見倒 中, 既已墮入見倒, 又如何稱之為覺呢? 所以, 覺是覺悟此顛倒見 泯除此顛倒見, 了知心意識 非三非一 之關係 由此可知, 智者以 非三非一 來論述心意識之關係, 基本上是藉由 覺 來加以掌握, 同時以此來評破將心意識作對立性之謬 除了探討心意識 非三非一 之關係外, 在 法華玄義 亦論及阿黎耶識 菴摩羅識 p. 171 阿陀那識等三識之關係, 如其云 : 二 類通三識者, 菴摩羅識即真性軌 ; 阿黎耶識即觀照軌 ; 阿陀那識即資成軌 若地人 ( 指地論師 ) 明阿黎耶是真常淨識攝 ; 大乘人 ( 指

14 攝大乘論師, 簡稱攝論師 ) 云是無記無明隨眠之識, 亦名無沒識, 九識乃名淨識, 互諍 [39] 又云 : 今例近況遠, 如一人心復何定? 為善, 則善識 ; 為惡, 即惡識 ; 不為善惡, 即無記識 此三識何容頓同水火?! 祇背善為惡 ; 背惡為善 ; 背善惡為無記, 祇是一人三心耳 三識亦應如是, 若阿黎耶識中有生死種子, 熏習增長即成分別識, 若黎耶中有智慧種子, 聞熏習增長即轉依道後真如, 名為淨識 ; 若異此兩識, 祇是阿黎耶識此法論三, 三中論一耳 [40] 於引文的第一段中, 先就三軌 ( 真性軌 觀照軌 資成軌 ) 類通三識 ( 菴摩羅識 阿黎耶識 阿陀那識 ) 來配屬之 接著, 則提出地論師與攝論師對阿黎耶識 ( 為淨? 為染?) 不同論點之諍執 之後, 緊接著於第二段引文中, 對地論師攝論師之互諍提出反省, 認為吾人之心是難以定奪的, 為善則成善識 ; 為惡則成惡識, 不為善不為惡則是無記識 同樣地, 三識亦如同吾人之三心 ( 善 惡 無記 ), 阿黎耶識之染淨亦復如此, 若阿黎耶識中有生死種子, 加以熏習增長, 則成為 分別識 ( 即阿陀那識 ); 若阿黎耶識中有智慧種子, 藉由聞知熏習增長, 即成為轉依道後真如, 此即是淨識 ( 即菴摩羅識 ); 若阿黎耶識非生死染之阿陀那識, 亦非道後真如之菴摩羅識, 那麼此即是阿黎耶識 換言之, 三識只是一法, 於一法中說三 故皆以 若 明之, 顯示法無定性, 心亦如此 為了說明 一三, 三一 之關係, 法華玄義 舉 攝論 及 法華經 之譬喻以明之, 如其云 : 攝論 云 : 如金土染淨, 染譬六識, 金譬淨識, 土譬黎耶識, 明文在茲, 何勞苦諍 下文 ( 指 法華經 ) 譬如有人至親友家, 醉酒而臥, 豈非阿黎耶識 ; 世間狂惑分別之識起已, 遊行以求衣食, 豈非阿陀那識 ; 聞熏種子稍起增長, 會遇親友示以衣珠, p. 172 豈非菴摩羅識 菴摩羅識, 名無分別智光 [41] 此以 攝論 之金土染淨明諸識, 如下表 : 染 六識金 淨識土 阿黎耶識

15 就土之染而言, 即六識 ( 應包括阿陀那識 ); 就土之淨 ( 金 ) 而言, 即是淨識 ( 菴摩羅識 ); 就土本身而言, 即是阿黎耶識 另就 法華經 五百弟子授記品 之繫珠喻明之, 如下 : 醉酒而臥 阿黎耶識 遊行以求 阿陀那識 親友示珠 菴摩羅識 此以醉酒而臥不知身上繫有寶珠, 譬喻為阿黎耶識 ; 以不知故起諸誑惑分別識到處乞求, 譬喻為阿陀那識 ; 後會遇親友告示其衣中之寶珠, 譬喻如同藉由聞熏得知菴摩羅識, 此菴摩羅識即是無分別智 四 大乘止觀法門 之心意識 從前面之論述中, 已得知慧思對心意識並未作嚴格之區分, 雖然用到了六識 第七識 第八識之名相, 但也只是運用而已, 而特重以金剛智轉識覺了六識即藏識, 視阿黎耶識為淨識 此等看法與天台智者之立論是不同的, 智者對心意識乃至阿黎耶識之染淨問題, 皆以批判的角度來處理之, 且認為心意識三者之關係是 一三, 三一, 及阿黎耶識之染 淨 染淨和合等之關係, 亦是 一三, 三一 的關係, 對於覺慧所強調的是對 一三, 三一 之覺了 至於備受學界囑目且爭議頗大的 大乘止觀法門 又如何看待此等問題呢? 若依一般看法, 視 大乘止觀法門 為慧思晚期之作, [42] 那麼其思想正好介於慧思與智者之間, p. 173 由此來探討其對心意識的看法, 也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尤其學界長久以來對它與慧思間所存在的疑問, 是否也可以因此得到進一步之釐清 這也是本文於論述慧思 智者心意識之後, 進而以其為探討對象之原因 筆者已曾發表 由 大乘止觀法門 論慧思思想有否與前期相違 一文, [43] 著重於心性方面來探討其思想與慧思是一致的 由於像 大乘止觀法門 這樣一部頗具有爭議的論著, 從不同的面向切入時, 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如前述拙文由 心性 切入, 得知其前後思想一致 ; 而學界從其受 大乘起信論 之影響採阿黎耶識染淨說, 視其與慧思思想相違背 若從 大乘止觀法門 視阿黎耶識為染淨和合識這點而論, 可得知與慧思視阿黎耶識為淨識之看法是不同的 而此之不同是吸收了 大乘起信論 阿黎耶識染淨說所致, 依筆者的看法, 此乃是思想的發展及名相之運用而已 藉由本文的研究, 筆者發現慧思的禪觀思想潛存於 大乘止觀法門 中, 形成彼此之間

16 的一種延續性, 此從其同樣重視金剛智及對第七識未有明確交待可得知, 尤其是金剛智所扮演的角色, 連接了彼此微妙之關係 因此, 於下文中, 先就 大乘止觀法門 所重視的金剛智來加以探討 ; 然後, 再探索其對心意識之看法 ( 一 ) 金剛智之角色 大乘止觀法門 除了著重於藏識之外, 其本身亦相當地重視轉識, 且重視以無塵智 金剛智來轉意識, 此可從其論述佛性之覺心 轉凡成聖 由意識依止一心修止觀等可知, 如其云 : 如是果 ( 指果時無明 ) 子 ( 指子時無明 ) 相生無始流轉, 名為眾生 後遇善友為說諸法皆一心作, 似有無實, 聞此法已, 隨順修行, 漸知諸法皆從心作, 唯虛無實 若此解成時, 是果時無明滅也 無明滅故, 不執虛狀為實, 即是妄想及妄境界滅也 爾時意識轉, 名無塵智, 以知無實 塵故 [44] 又云 : 無塵之智即能知彼虛狀果報體性非有, 本自不生, 今即無滅, 唯是一心, 體無分別, p. 174 以唯心外無法故, 此智即是金剛無礙智也 [45] 此明眾生由於果時無明與子時無明相生, 無始流轉於六道 後因遇善知識之開導, 了解諸法皆因緣生無有實, 之所以執以為實乃是心之妄想分別所執故 若能因此隨順而修, 則能滅果時無明 妄想 妄境界, 此時意識轉為無塵智, 以此無塵智繼續熏習, 即能滅所執之虛相 ( 即子時無明, 前雖言已知境虛滅果時無明, 但仍執於虛相, 稱此執為子時無明 ), 了知虛狀果報體性非有 此時之無塵智, 稱之為金剛無礙智 以此金剛智繼續熏心, 即能斷破無明習氣, 證得無分別智, 如 大乘止觀法門 云 : 此智 ( 指金剛智 ) 成己, 即復熏心, 心為明智熏故, 即一念無明習氣於此即滅, 無明盡故, 業識染法種子習氣即亦隨壞... 種子習氣壞故, 虛狀永泯 虛狀泯故, 心體寂照, 名為體證真如... 無能證所證之別, 名為無分別智, 何以故? 以此智外無別有真如可分別故, 此即是心顯成智,... [46]

17 此明斷滅無明習氣, 業識染法種子習氣亦隨之而滅, 此時心體寂照, 名為體證真如, 除寂照外, 無有真如為其所證為其所分別, 即無能證所證之分別, 稱此智為無分別智 至此, 除了智外, 已無有真如可分別 由上之述, 可知轉識之過程 : 意識 無塵智 金剛智 無分別智 整個焦點即是由意識入手, 此在 大乘止觀法門 論述 以何依止 時, 有更明確的提示, 如其云 : 問曰 : 以何依止此心修止觀? 答曰 : 以意識依止此心修止觀也 此意云何? 謂以意識能知名義故, 聞說一切諸法自性寂靜本來無相, 但以虛妄因緣故有諸法, 然虛妄法有即非有, 唯一真心無別真相可取 聞此說已, 方便修習, 知法本寂唯是一心 然此意識如此解時, 念念熏於本識, 增益解性之力, 解性增己, 更起意識轉復明利, 知法如實久久熏心, 故解性圓明照己體本唯真寂, 意識即息 爾時本識轉成無分別智, 亦名證智 以是因緣, 以意識依止真心修止行也 [47] p. 175 由於意識之能知種種名義, 故修止觀由意識下手 透過意識之聞知諸法因緣生無實, 以此解性不斷熏於本識 ( 指阿黎耶識 ), 久久熏之, 解性圓明, 意識即息, 此時本識轉成無分別智 由此可知, 所證之無分別智, 乃是由轉本識而成的 此無分別智, 即是證智, 即是體證真如, 唯智之外已無有真如可作分別, 這也是為何 大乘止觀法門 於論述修習止觀時, 以一心為依止 廣明藏識之所在, 由體證之智明示之, 作為修行之所依止 ( 二 ) 心意識之看法 已知轉識之種種情形, 接著所要探討的是 大乘止觀法門 如何看待心意識之問題? 於探討此問題之前, 吾人先將前述之轉識情形以簡表列之如下 :

18 由圖表中, 可得知意識 本識及三種智, 若將此二識與三種智作一配屬 : 意識轉成無塵智 本識轉成無分別智, 會發現金剛智並沒有對象 ( 所謂無對象, 是指並不明顯, 而非實無, 依前論述金剛智破無明 ), 為何會如此呢? 此蘊含著什麼涵義? 七識於 大乘止觀法門 為何? 從無塵智 金剛智 無分別智的轉成中, 是否可以推知第七識? 若成立, 三識三智之心意識的關係如何? 要解決以上問題, 吾人先來了解 大乘止觀法門 對阿黎耶識之看法, 如其云 : 問曰 : 上來唯言淨心真心, 今言本識意有何指? 答曰 : 本識 阿黎耶識 和合識 種子識 果報識等, 皆是一體異名... 今更為汝重說, 謂真心是體, 本識是相, 六七等識是用 如似水為體, 流為相, 波為用, 類此可知... 雖復體具淨性, 而復體具染性, 故而為煩惱所染 以此論之, 明知就體據一性說為淨心, 就相與染事和合說為本識 以是義故, 上來就體性以明 ; 今就事相說, 亦無所妨 [48] p. 176 又引 起信論 云 : 是故 論 云 : 阿黎耶識有二, 一者覺 ; 二者不覺 覺即是淨心 ; 不覺即是無明, 此二和合說為本識 是故道淨心時更無別有阿黎耶識 ; 道阿黎耶時更無別有淨心, 但以體相義別, 故有此二名之異 [49] 又云 : 此心就體相論之, 有其二種 : 一者真如平等心, 此是體也, 即是一切凡聖平等共相法身 二者阿黎耶識即是相也, 此就阿黎耶識中復有二種 : 一者清淨分依他性, 亦名清淨和合識, 即是一切聖人體也 ; 二者染濁分依他性, 亦名染濁和合識, 即是一切眾生體也 此二種依他雖有用別, 而體融一味, 唯是一真如平等心也, 以此二種依他性體同無二故 [50]

19 上三段引文所述, 大體而言, 是探討一心 阿黎耶識 六識七識之關係, 且以體相用而明之, 以圖表之如下 : 因此, 吾人可得知, 說阿黎耶識 六識七識, 皆就一心之相用明之, 說淨心時即無阿黎耶識 ; 說阿黎耶識時即無淨心 阿黎耶識乃是就染淨和合而說, 表一心之相, 以阿黎耶識之染淨依他性表凡體聖體 六 七識等, 則表一心之用 由六七識歸為用, 可知轉識中未將七識標出之原由所在, 因為六七識只是無明粗細之差別, 當意識轉成無塵智, 再深細即是金剛智, 此可推知由第七識轉成的 從第七識金剛智來看, 可得知其延續著慧思早期禪觀思想 若就此而論, 其與慧思思想有極密切之關係 縱使對阿黎耶識之看法有所不同, 但卻顯示了金剛智乃慧思本質之初衷不變 p. 177

20 五 結語 由上述之探討, 可得知慧思 智者乃至 大乘止觀法門 對心意識論點之不同 依慧思的看法, 其對心意識之處理, 可說並不明確, 由於其重視禪觀之修行體證, 視阿黎耶識為淨識, 藉由金剛智 ( 第七識 ) 之覺了, 了知意識即是藏識 ( 淨識 ) 依智者的看法, 其主要針對南北朝諸論師的種種偏執, 而採取批判的態度, 認為心意識之關係, 乃是 一法論三, 三中論一, 甚至阿黎耶識之淨 染 染淨和合等論點之不同, 亦復如此, 只不過各據不同因緣立說有別, 但不能因此將之對立形成偏執互諍 最後, 本文亦從備受爭議的 大乘止觀法門 來探討此問題, 其視阿黎耶識為染淨和合識, 其論點與慧思其它著作之看法是不同的 然其對藏識的重視, 及其由意識入手 以金剛智轉識, 此等看法與慧思論點是相通的 由以上之論述, 吾人可以看出慧思 智者 大乘止觀法門 之立論是有所不同的 形成此之不同, 在於慧思著重修證的淨識上 ; 智者著重於問題的釐清上 ; 大乘止觀法門 著重於凡聖所依上及如何轉識上 因此, 呈現出對心意識之不同看法, 尤其是阿黎耶識染淨問題上 雖有上述之種種不同, 其彼此關係是頗微妙的 慧思重視禪觀之金剛智, 此形成其對心意識並未作明顯之區分, 此之情形與智者 一三, 三一 的心意識說有某種程度的相似 智者雖嚴厲地批判心意識之對立及阿黎耶識染淨等種種偏執, 但所批判亦只是偏執而已, 並不否定隨緣可立說之種種情形, 就此而論, 慧思之阿黎耶識為淨及 大乘止觀法門 之阿黎耶識為染淨, 皆是就不同緣而立 ( 從轉識而言淨 ; 從凡聖所依而言染淨 ), 若能如此了知, 則可以避免如地論師 攝論師等之爭執 再就慧思與 大乘止觀法門 而言, 雖有彼此立論之不同, 然其對金剛智之重視卻是一致的 此顯示了慧思禪觀核心思想延展至 大乘止觀法門 中, 由此更反而可以證明其與慧思間之密切關係 雖然吸收 起信論 阿黎耶識染淨和合觀念, 然此可說是種時代的產物 觀念之運用, 但於其本質的核心金剛智禪觀思想卻是不變的 這也可以看出金剛智與慧思之禪觀有極密切關係, 因此, 於 大乘止觀法門 受 起信論 影響之下, 仍是藕斷絲連地浮現出來 p. 178

21 A Study of the Theories of Citta, Manas and Vijñāna by Hui-shih and Chih-yih Chen Ying-shan Associate Researcher,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Summary The theory of citta, manas and Vijñāna is a rather complicated Buddhist theme in the Southern Northern Dynasties of China. In particular, the understanding on ālayavijñāna is quite diverse. Three opinions can be induced: defiled, pure, and both defiled and pure. Hui-shih and Chih-yih of Tientai Sect were in this period. How did they look at this question? Did the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because Hui-shih stressed on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he considered ālaya vijñāna as pure.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Chih-yih stressed on the clarification of question, he was critical about the three opinions on ālaya vijñāna and considered the three as one in three and three in one. The rather controversial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śyana in Mahāyāna Buddhism considers ālaya vijñāna as both defiled and pure. As to the problem of citta, manas, and vijñāna, Hui-shih didn't distinguish them very clearly. Especially, he seemed to be ambiguous about the 7th vijñāna and called it vajra prajñā. The same case happend in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śyana in Mahāyāna Buddhism. Yet, chih-yih still based on the attitude of clarifying problems to criticize the existing opinions and speculated on citta, manas and vijñāna comparatively by considering the three as one in three and three in one. Although the standpoint of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śyana in Mah yāna Buddhism is differe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Hui-shih, its stress on the vajra prajñā is considered as the continuation of Hui-shih's core thought on meditation. This can show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ui-shih. Although it was p. 179 affected by The Saastra on the Arising Faith in Mahāyāna and considered the ālaya vijñāna as both defiled and pure, it didn't change the viewpoint on the essence of meditation. This would further prove its relationship with Hui-shih. Considering the ālaya vijñāna as both defiled and pure is only an applic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This shows that a controversial book like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śyana in Mahāyāna Buddhism would Obtain a different conclusion when discussing the problem from a different dimension.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1. To investigate Hui-shih's viewpoint on citta, manas and vijñāna. 2. To describe Chih-yih's viewpoint on citta, manas and vijñāna. 3. To discuss the viewpoint in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śyana in Mahāyāna Buddhism. Keywords: 1.Ālaya vijñāna 2.vajra prajñā 3.unstained prajñā 4.the mindful samādhi

22 [1] 如 起信論 云 : 生滅因緣者, 所謂眾生依心 意 意識轉故 此義云何? 以依阿黎耶識, 說有無明 不覺而起, 能見能現, 能取境界, 起念相續, 故說為意... 復次, 言意識者, 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 計我 我所, 種種妄執隨事攀緣, 分別六塵, 名為意識,... ( 大正藏 冊 32, 頁 577 中 ) 此即將心意識三者分別論述, 於唯識學方面, 更是如此, 如 瑜伽師地論 云 : 此中諸識, 皆名心意識 若就最勝, 阿賴耶名心... 末那名意, 於一切時執我 我所及我慢等思想為性 餘識名識, 謂於境界了別為相 ( 大正藏 冊 30, 頁 651 中 ) 又如 成唯識論 云 : 薄伽梵處處經中, 說心意識三種別義 集起名心, 思量名意, 了別名識, 是三別義 如是三義, 雖通八識, 而隨勝顯, 第八名心, 集諸法種起諸法故 ; 第七名意, 緣藏識等恆審思量為我等故 ; 餘六名識, 於六別境麁動間斷, 了別轉故 ( 大正藏 冊 31, 頁 24 下 ) 另從 摩訶止觀 對當時心意識之批評亦可得知, 如其云 : 對境覺知異乎木石, 名為心 ; 次心籌量, 名為意 ; 了了別知, 名為識 如是分別, 墮心想見倒中, 豈名為覺?! ( 大正藏 冊 46, 頁 14 下 ) [2] 卍續藏 冊 98, 頁 348 左下 [3] 同上 [4] 卍續藏 冊 98, 頁 348 左下 ~ 頁 349 右上 [5] 卍續藏 冊 98, 頁 349 右上 [6] 卍續藏 冊 98, 頁 351 右上 [7] 卍續藏 冊 98, 頁 351 右上 ~ 下 [8] 大正藏 冊 46, 頁 640 上 [9] 大正藏 冊 46, 頁 640 上 [10] 大正藏 冊 46, 頁 640 上 ~ 中 [11] 身身 ( 心身 ) 觀指心相觀, 所謂 身身者, 從妄念心生, 隨業受報天人諸趣, 實無去來, 妄見生滅 ( 大正藏 冊 46, 頁 628 上 ) 身本觀, 是指心性觀, 如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云 : 次欲坐禪時, 應先觀身本 身本者, 如來藏也, 亦名自性清淨心, 是名真實心,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中間, 不斷不常, 亦非中道, 無名無字無相貌, 無自無他, 無生無滅, 無來無去無住處, 無愚無智, 無縛無解 生死涅槃無一二, 無前無後無中間, 從昔已來無名字, 如是觀察真身竟 ( 大正藏 冊 46, 頁 628 上 ) 由此可得知, 真身觀 身本觀 真心觀, 即是心性觀 ; 而身身 心身之觀, 即是心相觀 藉由此二種觀法, 仍不易確知心相 ( 心識 ) 究竟何指 若依 隨自意三昧 心性 ( 如來藏 ) 是指第八識, 而 心相常共六識行, 可推知是指第七識 然若就 大乘止觀法門 而論, 心相乃指第八識, 心性為第九淨識

23 [12] 大正藏 冊 46, 頁 640 上 [13] 大正藏 冊 46, 頁 699 上 [14] 大正藏 冊 46, 頁 648 下 ~ 頁 699 上 [15] 卍續藏 冊 98, 頁 348 左下 [16] 卍續藏 冊 98, 頁 351 右上 [17] 卍續藏 冊 98, 頁 351 右下 [18] 同上 [19] 一般對第七識之解釋, 將之視為執我 我所等之俱生我執, 如 起信論 以五意釋之, 所謂 : ( 無明 ) 不覺而起, 能見能現, 能取境界, 起念相續, 故說為意 此意復有五種名, 云何為五? 一者名為業識, 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二者名為轉識, 依能動心能見相故 三者名為現識, 所謂能現一切境界,... 四者名為智識, 謂分別染淨法故 五者名為相續識, 以念相應不斷故... ( 大正藏 冊 32, 頁 577 中 ) 如 瑜伽師地論 云 : 末那名意, 於一切時執我 我所及我慢等思想為性 ( 大正藏 冊 30, 頁 651 中 ) 又如 成唯識論 云 : 第七名意, 緣藏識等恆審思量為我等故 ( 大正藏 冊 31, 頁 24 下 ) 因此, 可看出慧思所說的第七識金剛智, 是類似唯識學中轉識後的智 ( 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 ), 而思特以金剛智稱之, 可能與其重視覺慧有關, 覺了生死即涅槃, 覺了六識即清淨識, 而非在於轉識 縱使其亦用了 轉識 之名詞為第七識, 而此轉識是指金剛智而言, 而與一般所言之轉識亦有別 [20] 覺意三昧 之全名, 是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覺意三昧 ( 收錄於 大正藏 冊 46, 頁 621 上 ~ 頁 627 中 ) 依佐藤哲英 天台大師的研究, 將之歸屬於前期時代著作 ( 參見頁 99~ 頁 100, 百華苑刊,1961) [21] 觀心論, 又名 煎乳論 ( 收錄於 大正藏 冊 46, 頁 584~ 頁 587 中 ) 如章安灌頂 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 云 : ( 智者 ) 又經少時, 語弟子云 : 商行寄金, 醫去留藥, 吾雖不敏, 狂子可悲, 仍口授 觀心論, 隨語疏成, 不加點潤 ( 大正藏 冊 50, 頁 195 下 ) [22] 如 法華玄義 於七番共解五重玄義中, 標 觀心 明五重玄義 ( 參 大正藏 冊 33, 頁 685 下 ~ 頁 686 中 ) 於釋諸境諦妙中, 一一境中皆標 觀心 明之 ( 參 t 頁 698 下 頁 700 下...), 迹妙如此, 本妙亦如此 ( 參頁 765 上 頁 771 中 ), 乃至對 妙法蓮華經 之 經 字解釋亦如此 ( 參頁 775 上 頁 778 上 ~ 頁 779 上 ) 諸如此類, 可說不勝枚舉 其它論著, 如 法華

24 文句 維摩經文疏 等, 莫不皆如此, 尤其 摩訶止觀 之十觀法更是如此 [23] 如 摩訶止觀 云 : 心是惑本, 其義如是, 若欲觀察, 須伐其根, 如炙病得穴, 今當去丈就此, 去尺就寸, 置色等四陰, 但觀識陰 識陰者, 心是也 ( 大正藏 冊 46, 頁 52 上 ~ 中 ) [24] 如其云 : 夫行人欲度生死大海登涅槃彼岸者, 必須了達妄惑之本, 善知至道出要 妄惑之本, 是即意之實際 ; 至道出要, 所謂反照心源 識之實際, 即是... ( 大正藏 冊 46, 頁 621 上 ) 此中心 意 識是共同的 [25] 大正藏 冊 46, 頁 621 下 [26] 大正藏 冊 46, 頁 54 上 [27] 如 摩訶止觀 云 : 有因緣故, 亦可得說, 謂四悉檀因緣也 雖四句冥寂, 慈悲憐愍, 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 或作世界 ( 悉檀 ), 說心具一切法,...; 或說緣生一切法,...; 或言因緣共生一切法,... 或言離生一切法,... 此四句即世界悉檀說心生三千一切法也 云何為人?... 云何對治?... 云何第一義悉檀?... ( 大正藏 冊 46, 頁 54 下 ~ 頁 55 上 ) 此皆就四悉檀各四句來論述可就心或緣或共或離生一切法 另可參見拙文 評從 法性即無明 到 性惡 (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第 2 期, 頁 86~ 頁 89) [28] 大正藏 冊 46, 頁 55 上 [29] 大正藏 冊 46, 頁 54 上 [30] 大正藏 冊 46, 頁 54 上 ~ 中 [31] 如 摩訶止觀 云 : 又違經, 經言 : 非內, 非外, 亦非中間, 亦不常自有 又違龍樹, 龍樹云 : 諸法不自生, 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 ( 大正藏 冊 46, 頁 54 中 ) 此是從諸法寂滅非內 外 中間而有, 非自 他 共 無因生等來評破各種偏執 [32] 參見 摩訶止觀 ( 大正藏 冊 46, 頁 54 中 ) [33] 此乃是綜合 摩訶止觀 之整個論破, 以顯示諸法寂滅不可言宣 ( 詳參 大正藏 冊 46, 頁 54 上 ~ 中, 另可參見拙文 評從 法性即無明 到 性惡 ( 頁 86 之圖表 ) [34] 大正藏 冊 46, 頁 54 中 [35] 參見拙文 天台智者思想形成之時代背景 南北朝佛學思潮對智者之激發 ( 諦觀 第 81 期, 頁 148~ 頁 156,1995)

25 [36] 大正藏 冊 46, 頁 14 中 ~ 下 另可參 覺意三昧 ( 大正藏 冊 46, 頁 621 中 ~ 下 ) [37] 大正藏 冊 46, 頁 14 下 [38] 同上 [39] 大正藏 冊 33, 頁 744 中 [40] 大正藏 冊 33, 頁 744 中 ~ 下 [41] 大正藏 冊 33, 頁 744 下 另可參見 維摩詰經玄疏 ( 大正藏 冊 38, 頁 553 上 ~ 中 ) [42] 有關 大乘止觀法門 作者問題, 請參見釋聖嚴法師 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 一書 ( 中華佛教文化館印行, 民國 68 年 ) 另於拙文 由 大乘止觀法門 論慧思思想有否與前期相違 ( 諦觀 第 85 期, 民國 85) 亦已略述及之, 在此不贅述 [43] 請參見 諦觀 第 85 期 [44] 大正藏 冊 46, 頁 643 上 [45] 大正藏 冊 46, 頁 643 中 [46] 大正藏 冊 46, 頁 643 中 [47] 大正藏 冊 46, 頁 653 中 ~ 下 [48] 大正藏 冊 46, 頁 653 下 [49] 大正藏 冊 46, 頁 653 下 ~ 頁 654 上 [50] 大正藏 冊 46, 頁 652 上 ~ 中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0106.doc

Microsoft Word - chbj0106.doc 中 華 佛 學 學 報 第 1 期 (pp.137-152):( 民 國 76 年 ), 臺 北 :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 (1987)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 7132 壇 經 與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組合 1.pdf

組合 1.pdf 32 2016 12 1-29 2016-03-31 2016-10-26 DOI: 10.6183/NTUJP.2016.32.1 1257 2 32 Fofa Daming Lu Jing-huei Tsau Abstract Fofa Daming Lu consists of 20 volumes advocating the thought of the three teachings harmonious,

More information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壹 前言 172A.D.-217 A.D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壹 前言 172A.D.-217 A.D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吳秉勳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 摘 要 關鍵詞 : 三國演義 魯肅 人物形象 儒家 25 三國演義 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 壹 前言 172A.D.-217 A.D. 1 1973 2 3 1982 4 2000 5 1 19771271 21021973 1022-23 31071996 12 110-115 4 1982 01 71-75 5 20063 78-79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曹美秀.pdf

曹美秀.pdf 2006 3 219 256 (1858-1927) (1846-1894) 1 2 3 1 1988 70 2 1998 51 3 5 1991 12 37-21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1998 5 1998 6 1988 7 1994 8 1995 725-732 9 1987 170 10 52 11 1994 121 12 2000 51 13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8 戲劇學刊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Peking opera and Modern Drama in Shanghai during the Isolated Island Period: Two Different Kinds of MingmoYihen and t

8 戲劇學刊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Peking opera and Modern Drama in Shanghai during the Isolated Island Period: Two Different Kinds of MingmoYihen and t 田村容子 孤島 時期上海跨劇種的互動關係 兩種 明末遺恨 及 改良 之口號 孤島 時期上海跨劇種的互動關係 兩種 明末遺恨 及 改良 之口號* 田村容子** 中文摘要 近年 以抗戰時期的上海話劇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在中國相繼出版問世 但是另一方面 不僅僅局限於話劇 而對同時期的其它諸如京劇 平劇 文明 戲以及申曲 越劇之類的演劇形態也加以關注 並從這些劇種都在 抗戰時期的 上海 這一特殊歷史時空中並存共生這一視角出發所做的研究卻不多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980103修.doc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980103修.doc 淡 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學 系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呂 正 惠 蘇 敏 逸 博 士 博 士 倚 天 屠 龍 記 愛 情 敘 事 之 研 究 研 究 生 : 陳 麗 淑 撰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 月 淡 江 大 學 研 究 生 中 文 論 文 提 要 論 文 名 稱 : 倚 天 屠 龍 記 愛 情 敘 事 之 研 究 頁 數 :128 校 系 (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 CO3 A 1674-2486 2011 04-0005 - 18 P. 253 * 5 1. 1949 1991 1949 1991 6 2. 7 1 2001 2 2008 8 1 2 2008 11 http / /www. rnd. ncnu. edu. tw /hdcheng /method /ways. doc 2008 / 9 disciplinary matrix 1 1. 2001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私 立 東 吳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林 伯 謙 教 授 中 國 素 食 文 化 與 漢 傳 佛 教 關 係 之 研 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Vegetarianism and Mahayana 研 究 生 : 方 廉 豐 撰 民 國 一 Ο 四 年 六 月 1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人10 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DOC

人10 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DOC 330 330340 CHIA-NAN ANNUAL BULLETIN VOL. 30, PP. 330 340, 2004 331 (1) (2) (3) (4) (5) (6) (7) 1. (8) 332 2. (9) (15) 333 3. (10) 4. 334 (11) 335 (12) (13) 1. 336 2. (14) 3. 337 4. 5. 6. 338 1. 69 2. 321

More information

南 華 大 學 宗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摩 訶 止 觀 之 懺 悔 思 想 研 究 Study on the Confession Thought of Mohozhuguan 指 導 教 授 : 黃 國 清 博 士 研 究 生 : 陳 俊 明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三 年 元 月 摘 要 摩 訶 止 觀 是 天 台 智 顗 大 師 晚 年 的 一 部 著 述, 為 一 部

More information

10384 X9908009 UDC Study On Causation Of Civil Tort Liability 2004 4 2004 2004 2004 4 [M] 1991476 [M] 1996635 ABSTRACT ABSTRACT Theory of causation, which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thorny of tort law,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An Introduction of Wang Mon s Ideological Novel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Novels 林文軒 (Lin,

More information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元 代 題 畫 女 性 詩 歌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Painting Poetries of Women Pictures in Yuan Dynasty 研 究 生 : 張 書 容 指 導 教 授 : 張 高 評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七 月 摘 要 元 代 題 畫 詩 在 唐 宋 完 善 的 基 礎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217010311110028谢雯雯.doc

Microsoft Word - 24217010311110028谢雯雯.doc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S DEGREE DISSERTATION 80 后 女 硕 士 生 择 偶 现 状 以 武 汉 市 七 所 高 校 为 例 POST-80S FEMALE POSTGRADUATE MATE SELECTION STATUS STUDY TAKE WUHAN SEVEN UNIVERSITIES

More information

戲劇研究 第二期 9 0 周育德 金水 中國戲史略 鄧濤 劉立文 中國古代戲劇文學史 張 庚 9-003 郭漢城 中國戲曲通史 廖奔 劉彥君 中國戲曲發展 12 史 等都或簡或繁地把它當作論題 就中後兩部著墨較多 自然也較富於參考 價值 而盧前之書成書較早 已將花雅爭衡分為三期 始於秦腔 繼以徽調

戲劇研究 第二期 9 0 周育德 金水 中國戲史略 鄧濤 劉立文 中國古代戲劇文學史 張 庚 9-003 郭漢城 中國戲曲通史 廖奔 劉彥君 中國戲曲發展 12 史 等都或簡或繁地把它當作論題 就中後兩部著墨較多 自然也較富於參考 價值 而盧前之書成書較早 已將花雅爭衡分為三期 始於秦腔 繼以徽調 戲 劇 研 究 008 年 7 月 第 期 頁 48 論說戲曲雅俗之推移 上 從明嘉靖至清乾隆 曾永義 世新大學講座教授 中國戲曲史上有所謂 花雅爭衡 或作 花雅之爭 這是一件大事 因 為論時間在百年之上 論結果則使得劇壇盟主 由雄霸元明兩代的詞曲系曲牌體 戲曲劇種 轉而為詩讚系板腔體戲曲劇種 同時也使得腔調劇種由明代之單腔調 劇種轉為多腔調劇種 其劇場之主宰者也由元明兩代之劇作家劇場轉為演員中心

More information

佛法與 e 世代 聖嚴法師與張學友 侯文詠的對話 佛法與 e 世代 時間 : 二 年三月四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張學友 ( 歌手 ) 侯文詠 ( 作家 ) 陳月卿 : e 張學友 :

佛法與 e 世代 聖嚴法師與張學友 侯文詠的對話 佛法與 e 世代 時間 : 二 年三月四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張學友 ( 歌手 ) 侯文詠 ( 作家 ) 陳月卿 : e 張學友 : 佛法與 e 世代 目錄 佛法與 e 世代 2 珍惜當下踏實生活 6 面對逆境與無常 11 佛法與 e 世代 聖嚴法師與張學友 侯文詠的對話 佛法與 e 世代 時間 : 二 年三月四日地點 : 臺北國父紀念館主持人 : 陳月卿 ( 華視企劃室經理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張學友 ( 歌手 ) 侯文詠 ( 作家 ) 陳月卿 : e 張學友 : 佛法與 e 世代 侯文詠 : 佛法與

More information

2012 2 157 No. 2 2012 Jinan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57 100871 I127. 41 A 1000-5072 2012 02-0002 - 10 4 1 1 2 1540 1503 2 2011-06 - 27 1969 1 1985 19 2 3 1997 1998 3 2 34 2 3 1540

More information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2006 12 137-178 The Various Viewpoints of Yao Ying s Jail-period Poems 137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More information

12-2-人文封面

12-2-人文封面 105 12 2 135-157 515-577 150-250 1996 1996 136 1 1994 2 3 515 4 1 [ ] 1996 17 50 563-564 2 [ ] 1994 6 49 180 3 19791984 19941998 1998 20012001 20062007 200820082008 4 [ ] 1994 6 49 179 137 529 5 maha-yana

More information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都 市 發 展 與 建 築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高 雄 後 勁 地 區 傳 統 民 居 特 徵 之 研 究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Houjing District in Kaohsiung 研 究 生 : 許 輝 隆 撰 指 導 教 授 : 陳 啟

More information

< D313738B1F5A46CB5C4B773B1B42DB4BFA5C3B8712E706466>

< D313738B1F5A46CB5C4B773B1B42DB4BFA5C3B8712E706466> 2007 3 143 178 1 1 20 2002 3 11-112 2002 22-180 -143- 2 3 4 2 1985 160-179 3 2004 192-210 4 14 1999 3 223-255 -144- (1622) 5 6 (1715) 1703 7 5 1992 135 6 1969 3 1a-b 7 [1897] 6 3 5 195b -145- 8 9 (1756-1766)

Mor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idate:linan Adviser:Prof. Han Xinmin Nanjing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idate:linan Adviser:Prof. Han Xinmin Nanjing 密 级 : 公 开 学 号 :20081209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 医 儿 科 标 准 数 据 库 建 设 研 究 研 究 生 李 楠 指 导 教 师 学 科 专 业 所 在 学 院 毕 业 时 间 韩 新 民 教 授 中 医 儿 科 学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2011 年 06 月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More information

,20,, ; ;,,,,,,,, 20 30,,,,,, ( 2000 ) ( 2002 ) ( ) ( ) ( ), ( ) :, ;:, ; 20 ( ) (181 ) 185

,20,, ; ;,,,,,,,, 20 30,,,,,, ( 2000 ) ( 2002 ) ( ) ( ) ( ), ( ) :, ;:, ; 20 ( ) (181 ) 185 20 (1900 1930) 20,,,,,, 20,,20, (,50 ),, 90, 184 ,20,, ; ;,,,,,,,, 20 30,,,,,, ( 2000 ) ( 2002 ) ( 2002 6 ) 20 20 40 ( 2002 4 ) ( 2000 2 ), ( 2002 4 ) :, 1995 2 ;:, 1997 3 ; 20 ( 2003 4 ) (181 ) 185 2004

More information

,,,,, (,1988: 630) 218

,,,,, (,1988: 630) 218 * 1 19 20 * 1,,,,, (,2006) 217 2018. 1 1959 453 1959 472 1 20 20 1928 1929 2014 20 30 1,,,,, (,1988: 630) 218 2003 405 1930 2005 1 2005 2 20 20 1930 2003 405 1934 1936 2003 411 2003 413 2005 206 2005 219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69-8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百回本 西遊記 之 敘事矛盾 孫悟空到底贏了誰的 瞌睡蟲 提要 關鍵字 : 西遊記 敘事矛盾 瞌睡蟲 天王 69 百回本 西遊記 之 敘事矛盾 孫悟空到底贏了誰的 瞌睡蟲 一 引言 兩種不同形態之 瞌睡蟲 70 二 兩種異說與兩種假設 71 72 73 74 75 76 三 內證上的思索 77 78 79 四 由完美之作看敘事矛盾

More information

http / /book. sina. com. cn /news /c / /3 /2586. shtml

http / /book. sina. com. cn /news /c / /3 /2586. shtml 2012 8 * 20 I206. 7 A 0257-5833 2012 08-0169-18 100871 2002 2000 700 800 2002 1000 2012-03-06 * 10&ZD 098 169 2012 8 1 2 1 2 2002 http / /book. sina. com. cn /news /c /2003-03 - 26 /3 /2586. shtml. 200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武術合併

Microsoft Word - 武術合併 11/13 醫 學 系 一 年 級 張 雲 筑 武 術 課 開 始, 老 師 並 不 急 著 帶 我 們 舞 弄 起 來, 而 是 解 說 著 支 配 氣 的 流 動 為 何 構 成 中 國 武 術 的 追 求 目 標 武 術, 名 之 為 武 恐 怕 與 其 原 本 的 精 義 有 所 偏 差 其 實 武 術 是 為 了 讓 學 習 者 能 夠 掌 握 身 體, 保 養 身 體 而 發 展, 並

More information

253-277

253-277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253-277 21 1 92 6 1085 1055-1101 1 * 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 1 253 254 21 1 1036-1101 2 : 3 1048-1116 1977 280d 10 1974 6b-7a 1991 155 2 11 7b-8b 26 1982 1374 809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18 卷 第 4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12 月 Vol.18 No.4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Dec. 2008 赵 文 化 研 究 论 赵 都 邯 郸 与 赵 国 都 城 研 究 问 题 朱 士 光 (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所, 陕 西 西 安 710062) 摘 要 : 战 国 七 雄 之 一 的 赵 国 都 城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Co-construction Contract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Co-Construction Contract ( ) ABSTRACT Co-constructio in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holds the quite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167-196 18 2 89 12 * 167 168 6 577 578 6 2 2 580 5 8 581 2 2 8 9 1 2 1 1 119 19 2 1977.6 1 1 22-23 Denis Twitchet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3, Sui and T ang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 ii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o encourage and help employees to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so that they can fully contribute to the organization s goals. The main

More information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49-276 19 1 90 6 ** * ** 88 I 2000 8 249 250 19 1 251 1873-1929 1900 1 1902 1 35 1900 1960 7-12 252 19 1 2 3 2 1900 1902 3 2000 129-197 253 4 5 6 4 1902 1962 103 5 Joseph

More information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45 * ** 45-86 TAIPEI THEATRE JOURNAL 24 (2016) : 45-86 School of Theatr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2015.11.20 2016.6.22 * 14BZS079 13BZS017 1980 15CZW044 **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More information

94 摘 要 河 患 困 擾 中 國 數 千 年 從 治 水 的 歷 史 發 展 看 來, 歷 代 對 於 水 患 雖 未 能 完 全 根 絕 ; 但 經 過 歷 代 河 工 從 錯 誤 中 不 斷 的 嘗 試, 已 摸 索 出 相 當 豐 富 的 經 驗 清 代 總 結 了 歷 史 上 治 河 的

94 摘 要 河 患 困 擾 中 國 數 千 年 從 治 水 的 歷 史 發 展 看 來, 歷 代 對 於 水 患 雖 未 能 完 全 根 絕 ; 但 經 過 歷 代 河 工 從 錯 誤 中 不 斷 的 嘗 試, 已 摸 索 出 相 當 豐 富 的 經 驗 清 代 總 結 了 歷 史 上 治 河 的 93 地理研究 第45期 民國95年11月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No.45, November 2006 清初河防政策與河工研究 以靳輔的治河為考察重心 A Research of River Engineering Plans and Hydraulic Engineers from the Ch ing Dynasty Focus of the theories

More information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Meinong s Paper Umbrella Painting Abstract Meinong paper umbrellas are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rt for the Hakka peo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Meinong s Paper Umbrella Painting Abstract Meinong paper umbrellas are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rt for the Hakka peo 美濃紙傘彩繪文化元素之分析及其應用 歐純純 何明穎 摘 要 美濃紙傘是客家人的傳統工藝 也是客家人生活習俗的一部分 就推廣客家文化而言 是 一個非常值得探究的課題 然而就紙傘的研究而言 到目前為止數量並不多 而且針對彩繪元素 的論述並不完整 是以本文企圖以較為細膩深入的方式 對於紙傘的彩繪進行主題式研究 針對 繪圖時所運用的文化元素進行分析 讓讀者能清楚掌握美濃紙傘彩繪時 這些文化元素的圖象類 型及其意涵

More information

從篤加有二「區」談當代平埔文化復振現相

從篤加有二「區」談當代平埔文化復振現相 從 篤 加 有 二 邱 談 族 群 正 名 運 動 從 篤 加 有 二 邱 談 族 群 正 名 運 動 陳 榮 輝 台 南 女 子 技 術 學 院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師 摘 要 本 文 從 篤 加 村 非 平 埔 族 裔 的 正 名 運 動, 探 討 篤 加 村 民 因 不 認 同 廟 後 區 ( 邱 ) 所 形 成 的 平 埔 族 裔 概 念, 從 地 理 變 遷 村 廟 沿 革 族 譜

More information

一 前 提 戰 國 楚 道 家 之 作 二 簡 短 的 篇 幅 與 兩 階 段 的 論 述 -124-

一 前 提 戰 國 楚 道 家 之 作 二 簡 短 的 篇 幅 與 兩 階 段 的 論 述 -124- 200 23 44 從 出 土 簡 帛 文 獻 看 戰 國 楚 道 家 的 道 論 及 其 相 關 問 題 以 帛 書 道 原 太 一 生 水 與 亙 先 為 核 心 前 言 235-23 23-2 2003 25-300 -123- 一 前 提 戰 國 楚 道 家 之 作 二 簡 短 的 篇 幅 與 兩 階 段 的 論 述 -124- 2 3 三 道 的 本 體 與 創 生 2 235-23 3

More information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 呂 湘 瑜 龍 華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唐 彪 乃 清 初 浙 江 名 儒, 其 讀 書 作 文 譜 簡 潔 地 呈 現 了 對 於 讀 書 作 文 以 及 文 學 的 種 種 看 法 其 以 為 無 論 是 讀 書 或 者 作 文, 都 必 須 以 靜 凝 神 為 出 發 點, 先 求 得 放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聖 斯止觀之用驗矣 我大師惜之無聞後代 從大悲心出此數萬言 目為大乘止觀亦名一乘亦名曲示心要 分為二卷 初卷開止觀之解 次卷示止觀之行 解行備矣猶目足焉 俾我安安不遷而運到清涼池 噫斯文也歲月遼遠 因韜晦于海外道將復行也 果咸平三祀日本國圓通大師寂照錫背扶桑杯汎諸夏 既登鄮嶺解篋出卷 天竺沙門遵式首

聖 斯止觀之用驗矣 我大師惜之無聞後代 從大悲心出此數萬言 目為大乘止觀亦名一乘亦名曲示心要 分為二卷 初卷開止觀之解 次卷示止觀之行 解行備矣猶目足焉 俾我安安不遷而運到清涼池 噫斯文也歲月遼遠 因韜晦于海外道將復行也 果咸平三祀日本國圓通大師寂照錫背扶桑杯汎諸夏 既登鄮嶺解篋出卷 天竺沙門遵式首 修訂日期 : 2004/11/15 發行日期 : 2006/2/15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6, No. 1924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1924 南嶽大乘止觀序兩浙路勸農使兼提點刑獄公事朝奉大夫行尚書度支員外郎護軍借紫朱頔撰鶴林示滅而來賢聖應世者非一 咸以六度萬行通達大智

More information

mode of puzzle-solving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5 174 * * 146 1 1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7 83-105 148 2 3 2 3 151 91 12 149 150 4 4 101-104 91 12 151 identity 5 6 7 5 6 7 100 140 152 8 9 10 8 31-32 9 27-29 10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More information

CMRO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CMRO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1 5 16 ; ; [China Media Report Overseas. 2011; 7(4): 25-37] 2004 11 2010 10 322 369 691 96 () 2 8 5 2008 --2010 5 16 7 2 5 1 1 1 16 1 [] 08EXW001 2.[M].2005. http://www.chinamediaoverseas.com 25 editor@chinamediaoverseas.com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yangjisheng

yangjisheng 执 样 应 对 饥 间 领 导 为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throw a light on the communist leaders misguided actions, particularly those of Mao Zedong, which resulted in the starvation of millions. It blames the

More information

10389144 2006 5 30 2006 5 30

10389144 2006 5 30 2006 5 30 10389144 10389144 2006 5 30 2006 5 30 ED ED IIEFEFOF SDISOS ED 10 2 2 1 10 4 1 1 4 4 IIEF SD EFOFISOS EF 2 1 1 4 1 ED ED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ex Therapy for Erectile Dysfunction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More information

<3236372D333036B3AFBF432DB1E4ACFCA8712E706466>

<3236372D333036B3AFBF432DB1E4ACFCA8712E706466> 2007 3 267 306 (1810-1882) 1 2 3 1 1990 4 219 15b 2 1996 3 3 1998 1-16 2000 162 1988 25 2 1996 10 8 1995 1-267- 4 5 (1854) (1855) 6 (1856) 7 (1858) (1860) 8 (1871) 9 (1876) 10 4 1993 317 1975 669 5 4 29b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01 12 93-122 * 2012.7.10 2012.12.5 * 94 638-712 677-744 709-788 749-814 -850-867 1 980-1052 1007-1072 1037-1101 1010-1071 1032-1098 1007-1072 1009-1059 2 1023-1063 992-1049 1002-1069 * 1 2 49 880 1997

More information

33-57

33-57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33-57 19 2 90 12 1465-1547 1 2 * 1 1990 4 2 1 4-5 33 34 19 2 3 4 3 1995 3 138 147-149 1990 7 400-407 1994 19 19 23 1980 34 162 177 1971 3 3 27 1961 78 3 1988.6 175-183 4

More information

T1924 大乘止觀法門

T1924 大乘止觀法門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南嶽大乘止觀序南嶽禪師止觀序大乘止觀法門贊助資訊卷目次 1 2 3 4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16 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2.0 為基礎, 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 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 部份 epub 閱讀器可能無法呈現指定的顏色

More information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佛 教 与 中 国 士 大 夫 的 人 文 精 神 上 海 社 会 科 学 院 哲 学 所 夏 金 华 内 容 提 要 : 佛 教 自 东 汉 传 入 本 土 后, 一 直 与 中 国 的 封 建 士 大 夫 们 保 持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事 实 上, 他 们 在 有 意 无 意 中 充 当 了 吹 鼓 手 的 角 色 因 而 佛 教 对 他 们 的 影 响 也 是 全 方 位 的 本 文 仅

More information

˘ªF¶Î

˘ªF¶Î 2004 3 129 153 1 2 NSC 92-2411 - H - 001-009 - A C 1 1 968 1 0 2 003 C. R. Boxer, The Christian C e n t u ry in Japan, 1549-165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Boxer 2 Helen J. Baroni,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宗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六 祖 壇 經 坐 禪 品 研 究 : 以 看 心 看 淨 之 辯 證 為 中 心 A Study of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 Patriarch Sitting Meditation Chapter 研 究 生 : 趙 朝 民 指 導 教 授 : 呂 凱 文 教 授 中 華 民 國 一 年 六 月 十 六

More information

Tenure-track Tenure-track WTO Peer Effect 46

Tenure-track Tenure-track WTO Peer Effect 46 2004 ~ 2014 * 21 Tenure-track 2004 2004 Tenure-track * 45 2015 1 3 21 2003 Tenure-track Tenure-track WTO 2004 985 Peer Effect 46 2007 Tenure-track Tenure AAUP 1915 12 31 1 1940 7 1 Tenure-track 2 Tenur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01...v...doc

Microsoft Word - 001...v...doc 政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期 2005 年 12 月 59-78 頁 陸 游 評 價 的 系 譜 愛 國 詩 人 與 國 家 主 義 高 津 孝 摘 要 本 文 以 南 宋 詩 人 陸 游 為 檢 點 的 焦 點, 從 文 學 史 的 角 度 考 察 陸 游 的 評 價 歷 史, 探 討 文 學 研 究 所 隱 含 的 政 治 性 問 題 和 國 家 主 義 問 題 文 學 史 在 取 舍 評

More information

圣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 法 成 法 师 译 藏 任 杰 由 藏 译 汉 如 是 我 闻, 一 时 薄 伽 梵 住 王 舍 城 鹫 峰 山 中, 与 大 比 丘 众, 及 诸 菩 萨 摩 诃 萨 俱 尔 时, 世 尊 等 入 甚 深 明 了 三 摩 地 法 之 异 门 复 于 尔 时, 观

圣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 法 成 法 师 译 藏 任 杰 由 藏 译 汉 如 是 我 闻, 一 时 薄 伽 梵 住 王 舍 城 鹫 峰 山 中, 与 大 比 丘 众, 及 诸 菩 萨 摩 诃 萨 俱 尔 时, 世 尊 等 入 甚 深 明 了 三 摩 地 法 之 异 门 复 于 尔 时, 观 本 册 总 目 录 圣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1 索 达 吉 堪 布 著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 讲 记...3 心 经 修 法...182 心 经 要 义 之 辨 析...199 博 士 访 谈 录...209 顺 治 皇 帝 出 家 偈 浅 释...342 川 西 名 刹 多 芒 寺...382 炉 霍 二 高 僧 圆 寂 纪 实...386 圣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 碩士論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十四日 Elfin Excel I II III ABSTRACT Since Ming Hwa Yuan Taiwanese Opera Company star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Chinese orchestra, the problem of how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music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2008 年 3 月 頁 165~192 165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與 聖 人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受 命 觀 李 宗 定 摘 要 葛 洪 以 抱 朴 子 內 篇 一 書 奠 定 道 教 史 上 承 先 啟 後 的 地 位, 書 中 講 神 仙 方 術 養 生 延 年, 又 繼 承 魏 伯 陽

More information

*王心齋說得好:「天理者,」

*王心齋說得好:「天理者,」 樂 是 樂 此 學 學 是 學 此 樂 - 梁 漱 溟 對 泰 州 學 派 的 現 代 繼 承 與 改 造 王 汝 華 摘 要 以 發 皇 新 孔 學 為 畢 生 志 業 的 民 初 大 儒 梁 漱 溟, 其 由 佛 歸 儒 的 主 要 思 想 進 路 即 是 泰 州 學 派 本 文 乃 扣 緊 梁 漱 溟 與 泰 州 學 派 的 關 係 而 發, 參 稽 梁 漱 溟 的 系 列 著 作 ; 檢 視

More information

62 互 動 性 裝 置 藝 術 對 幼 保 系 學 生 壓 力 情 緒 療 癒 影 響 之 案 例 探 究 62 壹 緒 論 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根 據 財 團 法 人 董 氏 基 金 會 於 2008 年 1 對 大 學 生 主 觀 壓 力 來 源 與 憂 鬱 情 緒 相 關 性 研

62 互 動 性 裝 置 藝 術 對 幼 保 系 學 生 壓 力 情 緒 療 癒 影 響 之 案 例 探 究 62 壹 緒 論 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根 據 財 團 法 人 董 氏 基 金 會 於 2008 年 1 對 大 學 生 主 觀 壓 力 來 源 與 憂 鬱 情 緒 相 關 性 研 幼 兒 教 保 研 究 期 刊 2015 第 15 期 61 互 動 性 裝 置 藝 術 對 幼 保 系 學 生 壓 力 情 緒 療 癒 影 響 之 案 例 探 究 陳 麗 媜 李 依 儒 陳 麗 安 盧 奕 帆 鍾 羽 芃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幼 兒 保 育 系 摘 要 現 今 大 學 生 因 面 臨 各 種 壓 力 而 經 常 產 生 憂 鬱 的 情 緒 適 當 的 壓 力 紓 解 及 良

More information

1

1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8 15 9 10 11 12 13 16 14 17 18 19 20 21 22 15 23 2.3 不同的分析角度 以上種種對影響健康因素的分析 其實來自不同的學說和理論 它們從不同角度分析 健康 建立對健康及影響健康因素的不同理解 這些角度包括 1 生物 2 社 會 3 心理 4 靈性 5 生態及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3 4 2014 467 47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4 2014 030006 20 20 N092 O6-092 A 1000-1224 2014 04-0467-12 200 13 Roger Bacon 1214 ~ 1292 14 Berthold Schwarz 20 Luther Carrington

More information

00. - 0-000 0 10 0 00-0 0 11 12 13 14 15 b 16 17 18 19 0 - 20 0 0-0 0 21 22 H.Mead 0-0 - ( ) 23 ( ) 24 ( ) 25 ( ) 26 27 00 0 00 0 28 29 30 31 ( ) 0 0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 ) Northrop F.S.C.

More information

32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2 期 1. 2. (1) (2) 1 2 1 1986 60 A 282-294 Valerie Hansen,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

32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2 期 1. 2. (1) (2) 1 2 1 1986 60 A 282-294 Valerie Hansen,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 BIBLID 0254-4466(2010)28:2 pp. 327-362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2 期 ( 民 國 99 年 6 月 ) ** * 關 鍵 詞 : 2009 1 5 2009 11 3 2010 5 6 * ** 2008.8.14-16 327 32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2 期 1. 2. (1) (2) 1 2 1 1986 60 A 282-294

More information

根據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 第 60 條所備存的成交記錄冊 Register of Transactions kept for the purpose of section 60 of the Residential Properties (First-hand Sales) Ordinance 第

根據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 第 60 條所備存的成交記錄冊 Register of Transactions kept for the purpose of section 60 of the Residential Properties (First-hand Sales) Ordinance 第 根據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 第 60 條所備存的成交記錄冊 Register of s kept for the purpose of section 60 of the Residential Properties (First-hand Sales) Ordinance 第一部份 : 基本資料 Part 1: Basic Information 發展項目名稱 Name of Development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I II III IV The theories of leadership seldom explain the difference of male leaders and female leaders. Instead of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leaders leading traits and leading styles of two sexes are th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組心得.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組心得.doc 徐 婉 真 這 四 天 的 綠 島 人 權 體 驗 營 令 我 印 象 深 刻, 尤 其 第 三 天 晚 上 吳 豪 人 教 授 的 那 堂 課, 他 讓 我 聽 到 不 同 於 以 往 的 正 義 之 聲 轉 型 正 義, 透 過 他 幽 默 熱 情 的 語 調 激 起 了 我 對 政 治 的 興 趣, 願 意 在 未 來 多 關 心 社 會 多 了 解 政 治 第 一 天 抵 達 綠 島 不 久,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9932005 1 1993-2005 The Urban Residential Housing System in Shanghai 1993-2005: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and Housing Affordability Jie Chen, Assistant Professor, Management School of Fudan University,

More information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致 谢 文 学 是 我 们 人 类 宝 贵 的 精 神 财 富 两 年 半 的 硕 士 学 习 让 我 进 一 步 接 近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609.doc

Microsoft Word - 7609.doc 民 国 时 期 国 人 对 电 视 的 认 知 谢 鼎 新 ( 安 徽 大 学 新 闻 传 播 学 院 副 教 授 博 士 ) 摘 要 : 在 现 有 的 电 视 史 研 究 中, 都 是 以 1958 年 北 京 电 视 台 ( 中 央 电 视 台 的 前 身 ) 成 立 为 中 国 电 视 史 的 起 点, 在 此 之 前 国 人 对 电 视 的 认 知 如 何 还 是 个 盲 点 本 文 试

More information

萬法唯識 識外無境 鄭振煌 講述 / 林雪紅 整理 一 前言 部派佛教 實在論觀點 主張 人空法有 法有 是指有為 法雖因緣所生 卻皆有體(地水火風空識六大) 大乘性空唯名系進一 步空掉有為法的體性 其真義應是龍樹菩薩所詮 緣起故性空 性 空故假名 的八不中道 遠離空有二邊 屬於 遮詮 的中道觀 但

萬法唯識 識外無境 鄭振煌 講述 / 林雪紅 整理 一 前言 部派佛教 實在論觀點 主張 人空法有 法有 是指有為 法雖因緣所生 卻皆有體(地水火風空識六大) 大乘性空唯名系進一 步空掉有為法的體性 其真義應是龍樹菩薩所詮 緣起故性空 性 空故假名 的八不中道 遠離空有二邊 屬於 遮詮 的中道觀 但 萬法唯識 識外無境 鄭振煌 講述 / 林雪紅 整理 一 前言 部派佛教 實在論觀點 主張 人空法有 法有 是指有為 法雖因緣所生 卻皆有體(地水火風空識六大) 大乘性空唯名系進一 步空掉有為法的體性 其真義應是龍樹菩薩所詮 緣起故性空 性 空故假名 的八不中道 遠離空有二邊 屬於 遮詮 的中道觀 但無知者卻執 不有 而忘了 不空 成為極端的偏空 頑空 為 糾正此弊 大乘虛妄唯識系主張 無境唯識 無境故

More information

马 大 华 人 文 学 与 文 化 学 刊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6 前 言 顾 城 曾 在 接 受 德 国 汉 学 家 顾 彬 及 张 穗 子 专 访 中, 将 其 诗 歌 创 作 分 为 四 个 时 期, 即 自 然 阶 段 文 化

马 大 华 人 文 学 与 文 化 学 刊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6 前 言 顾 城 曾 在 接 受 德 国 汉 学 家 顾 彬 及 张 穗 子 专 访 中, 将 其 诗 歌 创 作 分 为 四 个 时 期, 即 自 然 阶 段 文 化 5 顾 城 水 银 组 诗 的 水 意 象 解 读 内 容 摘 要 : 意 象 长 久 以 来 扮 演 着 沟 通 人 与 物 之 间 的 桥 梁 在 顾 城 的 诗 歌 中, 意 象 更 发 挥 了 回 归 到 本 身 及 本 质 上 的 功 用 本 文 旨 在 探 讨 顾 城 组 诗 水 银 里 意 象 所 拼 凑 出 来 的 有 关 复 归 本 源 / 自 然 的 命 题 在 顾 城 笔 下,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I III The Study on the Calligraphy Theory and Writing Arts of Sun Guoh-Tyng Shu Puu Summary Sun Chyan-Lii, also known as Guoh-Tyng, was born in Chern Liou (or Fuh Yang)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t the

More information

~ 10 2 P Y i t = my i t W Y i t 1000 PY i t Y t i W Y i t t i m Y i t t i 15 ~ 49 1 Y Y Y 15 ~ j j t j t = j P i t i = 15 P n i t n Y

~ 10 2 P Y i t = my i t W Y i t 1000 PY i t Y t i W Y i t t i m Y i t t i 15 ~ 49 1 Y Y Y 15 ~ j j t j t = j P i t i = 15 P n i t n Y * 35 4 2011 7 Vol. 35 No. 4 July 2011 3 Population Research 1950 ~ 1981 The Estim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of Cohort Age - specific Fertility Rates Wang Gongzhou Hu Yaol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re information

壹 前言 archives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SAA

壹 前言 archives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SAA 71975869 選輯衛生醫療檔案之意涵 Implication of Health Archives Selective Compilation Wu, Shiao-Chi Professor,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 Policy,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e-mail: scwu@ym.edu.tw Chen, Mei-Jung

More information

380 朝 陽 學 報 第 十 三 期 前 言 莊 子 ( 約 369-286 B.C.) 於 齊 物 論 一 文 的 結 尾, 提 及 莊 周 夢 蝶 的 故 事, 最 後 以 周 與 蝴 蝶 則 必 有 分 矣, 此 之 謂 物 化 作 結 物 化 一 語, 不 僅 文 學 家 視 其 是 事

380 朝 陽 學 報 第 十 三 期 前 言 莊 子 ( 約 369-286 B.C.) 於 齊 物 論 一 文 的 結 尾, 提 及 莊 周 夢 蝶 的 故 事, 最 後 以 周 與 蝴 蝶 則 必 有 分 矣, 此 之 謂 物 化 作 結 物 化 一 語, 不 僅 文 學 家 視 其 是 事 論 莊 子 物 化 的 哲 學 蘊 義 379 論 莊 子 物 化 的 哲 學 蘊 義 劉 振 維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莊 子 ( 約 369-286 B.C.) 於 齊 物 論 一 文 的 結 尾, 提 及 莊 周 夢 蝶 的 故 事, 最 後 以 周 與 蝴 蝶 則 必 有 分 矣, 此 之 謂 物 化 作 結 物 化 一 語, 歷 來 論 者 單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李宜涯 元刊五種平話中的道教色彩.PDF

李宜涯 元刊五種平話中的道教色彩.PDF An Examination of the Taoist Color of the Five Ping-hua Stories of the Yuan Dynasty Li Yi Ya Abstract 147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Taoism on the five Ping-hua stories of th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興 大 人 文 學 報 第 三 十 九 期, 頁 167-188 1 二 七 年 九 月 誤 入 與 遊 歷 宋 傳 奇 王 榭 仙 鄉 變 型 例 探 究 黃 東 陽 摘 要 肇 興 六 朝 的 仙 鄉 傳 說 不 僅 騰 播 於 當 時, 後 世 亦 多 仿 摹 其 撰 寫 體 制 及 內 容, 嘗 為 小 說 及 戲 曲 的 重 要 命 題 惟 於 六 朝 所 奠 定 下 仙 鄉 的 基 本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วารสารจ นศ กษา มหาว ทยาล ยเกษตรศาสตร การเล อกสรรของย คสม ยท แตกต างก น โดยว เคราะห 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 บทละครโทรท ศน หร อบทภาพยนต จากผลงานคลาสส 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 สม ยใหม ของจ น The Choice of Times Film Adaptation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九 期 2010 年 07 月 頁 51-82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蒙 以 養 正 李 贄 九 正 易 因 之 蒙 卦 解 與 童 心 說 袁 光 儀 * 摘 要 本 論 文 主 要 藉 由 李 贄 的 九 正 易 因 一 書 中 對 蒙 卦 的 闡 釋, 與 其 眾 所 週 知 的 童 心 說 作 一 對 照 與 印 證 李 贄 長 期 被 視

More information

201005 2 4 C J. C. Caldwell 訛 輯 輥 訛 輰 輥 Victor Nee 1 輥 輱 訛 1 1950 ~ 1971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5.96 5.90 6.67 6.18 6.

201005 2 4 C J. C. Caldwell 訛 輯 輥 訛 輰 輥 Victor Nee 1 輥 輱 訛 1 1950 ~ 1971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5.96 5.90 6.67 6.18 6. * 1949 ~ 1973 20 60 Abstract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high birth rate during the collectivization period in rural China have been focused on how the number of children helped towards the family s financial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中 文 摘 要 王 充 (27-100) 的 人 性 論 本 於 世 碩 公 孫 尼 子, 主 張 人 性 先 天 上 有 善 有 惡, 進 而 批 評 在 其 之 前 諸 家 的 各 種 陳 言, 斷 其 優 劣, 在 中 國 人 性 論 發 展 史 上 十

More information

豐佳燕.PDF

豐佳燕.PDF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chiayen@estmtc.tp.edu.tw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me-oriented teach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Six core concepts of the problem

More information

090304issue

090304issue 2008-2009 年 3 至 4 月 份 春 天 是 一 個 乍 暖 還 寒 的 日 子, 又 是 流 感 高 峰 期, 校 長 希 望 大 家 能 多 做 運 動, 注 重 均 衡 飲 食, 保 持 身 體 健 康 本 校 致 力 營 造 關 愛 校 園 文 化, 成 立 小 角 義 工, 金 章 同 學 會 及 關 愛 大 使, 目 的 是 透 過 學 生 參 與 不 同 的 服 務 經 歷,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生 死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吳 晟 詩 文 作 品 中 生 命 觀 之 研 究 A Study On Life Viewpoint Of Wu S heng's Poems and Essays 研 究 生 : 施 玉 修 指 導 教 授 : 廖 俊 裕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5 月 14 日 謝 誌 感 謝 我 的 父 母, 賦 予 我 一 個 圓 滿 的 生

More information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in Tai Pin Chin as the topic of the essay, it s because: first, as knowing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in Tai Pin Chin as the topic of the essay, it s because: first, as knowing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 2002 12 211~240 A Research for the theory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of Tai Ping Classic * Yong Shu-Howi Abstract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is the main idea in Taoism. Because the

More information

論文封面

論文封面 6 21 1973 13 274 A Study of Children s Poetry by Lin Huan-Chang Chen, Chun-Yu National Taitung Teachers College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 s Literature Abstract Lin Huan-Chang, the poet who devoted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