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專題一 明信 : 信是斷除一切疑, 由智生解的意思, 所謂 : 佛法如大海, 信為 能入 如果不具信心, 則如是勝妙的極樂世界, 終久是不能到的 茲分七種來講 :(1) 信佛言 (2) 信佛願 (3) 信佛土 (4) 信法門 (5) 信自心 (6) 信事理 (7) 信因果 (1) 信佛言 : 信

Similar documents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淨土宗的形成與發展(1)

五念門是往生論的心要 ( 一 )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壹 往生論的源流 戰禍蒙塵, 甚少有人講解弘傳, 故特撰文推介, 期望社會大眾聞 往生論 是 無量壽經 法受益, 早成佛道 優婆提舍願生偈 的簡稱, 收藏 於 大正藏 第二十六冊, 是淨 貳 往生論的結構與內容 土宗 五經一論 所稱的論,

淨土宗的形成與發展(2)

所以有些修行人 修禪不修淨土, 這樣的人, 十個人有九個人會走錯路, 容易走火入魔 陰境若現前 的 陰境, 就是 楞嚴經 最後面講的五十種陰魔 ; 在打坐的過程裡面, 五十陰魔 如果現前不認識的話, 一下子就被它拖去做天魔外道的眷屬 第二個就是 無禪有淨土, 就是我不會參禪, 但是我會念佛 這樣的人

2 捌 受持讀誦 阿彌陀經 的功德利益玖 阿彌陀經的版本壹拾 高僧大德註解補充一 念佛不能專心 先念一部 阿彌陀經 把妄想 雜念放下再念佛 淨空法師補充二 讀誦 阿彌陀經 的功德 大安法師壹 淨土五經是哪五經 一 淨土五經為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佛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普賢菩薩行

若有人於淨土教法生起殷重信心, 一時願力俱足, 念力提起, 發懇切心, 恭敬虔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當下能銷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清淨深心植入八識田中成為當來成佛菩提種子, 因謹遵彌陀經教法如實虔修故, 十方諸佛悉皆護念, 彌陀乘願慈光加被, 淨土即刻蓮開一朶, 光華燦爛, 炯耀異常 百萬善門開啟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述筆記 卷首

<B9ACA6F7C2E5C B4C1A4BAA4E52E706466>

經典專題問曰 : 大乘般若 是明一切法皆空, 如心經 金剛經等, 所明 : 既一切 法皆空, 為何又有西方淨土的可說? 又經論所明 :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為何離心識之外, 更有諸佛淨土呢? 答 : 噫! 這皆是未能深明佛法圓融一貫的道理, 須知佛法的明空正為破執故, 是即有而說空, 然有乃非有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學佛五講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2

的三月專修不同 阿彌陀經 只說 於其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 6, 與 般舟三昧 的定中見佛不同 三卷本補充為 : 過七日已後, 見阿彌陀佛 ; 於覺不見, 於夢中見之 7, 才含攝了夢中見佛 所以 般舟三昧 的三月專修, 定中見佛, 本來是與 阿彌陀經 所說不同的 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 當然是由於當時念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PowerPoint 簡報

T031J_01

往生淨土論講記 壹 懸論 (p ) 十住毘婆沙論 8中 均曾附帶提及此一法門 而世親菩薩本論 尤為專門 提倡此法門者 故知念佛在印度 古已有之 到華為甚 但華印念佛方便略有 不同耳 二 釋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今釋題分二段 一 無量壽經 二 優波提舍 一 釋 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 無量即阿

壹 前言 : 智旭大師 ( 西元一五九九 ~ 一六五五 ), 字蕅益, 俗姓鍾, 名際明, 號靈峰, 別號 八 不道人, 江蘇吳縣木瀆人 三十七歲後, 宏揚佛法於各方, 並著述各種經論疏解, 計四 十八種, 約三百餘卷, 阿彌陀經要解 即為其著作之一 1 蕅益大師一生綜學法相 禪 律 華嚴 天台 淨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淨土文選一.indd


Microsoft Word - 1〈念佛淺說〉.doc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Microsoft Word - 3.\251\300\246\362\252k\255n_\301\277\260O_ \244\337\275\345)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佛祖 抒臆見而卑之 賜進士出身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海虞嚴訥撰 樂邦文類序 周道既往 百家各以其說爭衡於世 久之浸息 獨儒老釋三之教 幾於並行 大 率皆主於勸善戒惡 其言不同 而其歸則一 然釋宗比道家為尤盛 余未甞讀佛書 初無心佞佛 惟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戒 不敢須臾去心 佛之本意似不出此 世有 習西

Microsoft Word - chbj1406.htm

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畫像

學佛五講

便門不為自身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成佛, 即名為樂清淨心 這種樂清淨心是欲令一切眾生同得大乘菩提覺法樂, 同得生西方安樂國,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不變不失, 安住大般涅槃, 具足常樂我淨, 自在清淨的真實功德樂 這才是 往生論 所說的順大乘菩提門法 八 名義攝對 往生論 說 智慧 慈悲 方便三種門

淨土文選二.indd

(Microsoft Word - 2.\262b\244g\244Q\272\303\275\327\276\311\305\252.docx)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淨 土 宗 宗 祖 善 導 大 師 畫 像


中華佛學學報第二十期 ( 民國九十六年 ) 目次 一 前言二 清初華嚴念佛思想的淵源三 清初華嚴與念佛的融合四 清初倡導華嚴念佛的理由五 清初華嚴念佛思想的義蘊六 清初華嚴念佛思想的影響七 結論

25K-CH 往生論講記_道源法師_-2012

若欲披尋眾典, 勸處彌多, 遂以採集真言, 助修往益 何者? 欲使前生者導 後, 後去者昉前, 連續無窮, 願不休止, 為盡無邊生死海故 第二 據諸部大乘, 明說聽方軌者 於中有六 : 第一 大集經 云 : 於說法者, 作醫王想 作拔苦想 ; 所說之法, 作甘露想 作醍醐想 ; 其聽法者, 作增長勝

目 錄 一 本解序文 淨空法師作... 一... 第一卷 壹 前言 一... 貳 概要 八... 九 一一一一 教起因緣... 一六 二二二二 本經體性... 二 三三三三 一經宗趣... 三二 四四四四 方便力用... 三七 五五五五 所被根器... 四三 六六六六 藏教所攝... 目 錄 一 二

止觀在中國佛教初期彌陀信仰中的地位 以南北朝之前為探討中心 釋道昱圓光佛學研究所副所長

編者序編者序 一 理真

淨土文選五.indd

淨空法師法語(三編)

修六和敬祈禱文 淺釋 ( 共一集 ) 2010/8/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 : 我們現在世界各地災難都很頻繁, 我們看到就是上個禮拜在甘肅舟曲就發生了泥石流, 有一千多人因此而喪生 這些天災, 包括人禍, 在佛經上講都是我們眾生自己業力所造成的, 那要幫助這個世間消

目錄 本解序文 ( 淨空法師作 )... 一第一卷... 一壹 前言... 一貳 概要... 八一 教起因緣... 九二 本經體性... 一七三 一經宗趣... 二一四 方便力用... 三四五 所被根器... 三八六 藏教所攝... 四五 目錄 一 二 七 部類差別... 六一八 譯會校釋... 六

畺良耶舍:劉宋‧元嘉元年(424),經沙河抵達建業(南京),元嘉19年(442)示寂

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畫像

第二節 女性往生淨土的實踐-行「五念門」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T1969A 樂邦文類

淨土安心法門││彌陀大願攝眾往生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如何契入念佛法門_封面_

淨修捷要 夏蓮居居士著 淨宗一法, 易行難信, 非探教海, 莫窺津涯 雖華嚴以十願為歸, 天親以五念為門, 而末法淺學, 未易遽入也 必須熟讀大經, 方能略明綱要 然而今之修淨業者, 大率僅持小本, 於小本, 僅持秦譯, 能持唐譯且誦大經者, 殊不易睹 此其所以號稱習淨者多, 而具深信切願者少 信願

Microsoft Word - 淨空法師法語_初編續編合刊_.doc

現代修行節空老法師講述蠻淨香港佛陀教育協要會恭敬整理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淨五-小.indd

所以澫益大師對淨土宗的開示, 認爲說, 真正的念佛是心力跟佛力的和合 所謂以心力來感動佛力 也就是說, 我們修淨土宗的人, 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 佛陀有再大的加持力, 他永遠是處于被動的狀態, 佛陀是不能主動加持我們的, 我們必須要釋放一種對佛陀的信仰, 對佛陀的憶念 你的心力要釋放出去, 佛陀

2016_05_#241.pub

Microsoft Word - 佛说观无量寿经导读.docx

(Microsoft Word - no.170\244j\255\274\265L\266q\271\330\270g\245\325\270\334\270\321.doc)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8, No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A淨土聖賢錄

Microsoft Word - 01時事-民法.doc

淨 土 宗 宗 祖 善 導 大 師 畫 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4D F736F F D20A4AFB771AA6BAE76C1BFB867A16DC65BB54CB671B9D8A6F2B867AD6EB87120C1BFB04FA16E>

<4D F736F F D20A6F2BBA1AAFCC0B1AAFBB867A4CEAD6EB8D12DEAF9AF71A46AAE76A4CEB946C071AA6BAE76ACECA15DA7EFA15E2E646F63>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佛說大乘無量壽經全文

Microsoft Word D0A-1861AA.doc

淺說 普賢行願品 住位 十行位 十迴向位 十地位 等覺 妙覺, 這叫五十二位, 最後參普賢菩薩法身大士, 五十三位才圓滿了 在 華嚴經 上, 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 他已經圓滿等覺菩薩, 跟普賢菩薩 跟彌勒菩薩一樣位置, 彌勒菩薩叫他再回頭參文殊師利菩薩 因為善財童子最初發心的時候, 是參文殊師利菩薩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贊助資訊卷目次 1


初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者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種變化 ; 即是神通力度眾生 四者諸佛如來有無量名號, 若總若別 其有眾生, 繫心稱念, 莫不除障獲益, 皆生佛前 ; 即是名號度眾生 計今時眾生, 即當佛去世後第四五百年, 正是懺悔修福, 應稱佛名號時者 若一念稱阿彌陀佛, 即能除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一念既爾, 況修常念, 即是 恆懺悔人也 又若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極樂密碼封面--繁1

極樂密碼封面--簡--OK

彌陀疏鈔 為蓮池大師 主張淨土 護持正法之書 廣稱博引 證據詳明 共十萬餘言 最為該洽 滋擷其精華 分註於經文每句之下 俾易於觀覽 名之曰彌陀疏鈔擷 讀者庶無忘雲棲嘉惠後學之至意焉 樂淨居士謹識法會眾證分第一佛土依正分第二寶樹蓮池分第三天人供養分第四禽樹演法分第五佛德無量分第六往生發願分第七脩持正行

業三福了淨空法師門都能成佛, 可是在眾生有利 鈍根的根性淨傳淨居士錄校正因輯佛教的經典, 字字句句都含著無量義諦, 隨著一切眾生的知見見解, 個人所得的利益自有淺深廣狹的不同 如果我們能誠心祈求 體會 奉行, 則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殊勝的利益, 這就是三寶對我們的加持 而世俗所講佛菩薩對我們的保佑, 也


參 本經宗旨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 四帖疏, 另參考智者大師之 觀經疏 1. 四帖疏 : 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前指十三觀, 後指三福九品 2. 智者疏 妙宗鈔 : 以實相為體 以修心妙觀 能感淨土為宗 生善滅惡為力用 肆 十六觀的名稱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之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No A 淨土聖賢錄敘 淨土聖賢錄發凡 淨土聖賢錄偈 淨土聖賢錄目次 淨土教主第一 阿彌陀佛 闡教聖眾第二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普賢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 祁婆迦尊者 馬鳴尊者 龍樹尊者 天親論師 覺明妙行菩薩 往生比邱第三之一 慧遠 慧永 僧顯 慧虔 僧濟 慧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

b024《念佛實用問答》pdf

Transcription:

斌宗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釋節錄一學佛的要旨在實行, 然諸實行中, 求其最方便 最簡捷 最要妙 最圓頓的無不是念佛法門, 所以在西域的諸大善知識們, 都是以淨土法門, 奉為自行化他的無上要訣 在我國自淨土經典傳入以來, 實行奉持首倡念佛法門, 則始於東晉慧遠大師, 繼之有曇鸞 道綽 善導等諸大師力宏此宗, 遂成為專宗 淨土宗, 或云蓮宗, 又稱念佛宗 在四種念佛中, 三根普被收機最廣, 則持名一法, 所以我極力弘揚持名念佛法門, 在過去數年間, 於各地不斷的宣講了十數次的阿彌陀經 須知本經是淨土三經之一, 在大藏教海中則世尊大暢本懷無問自說的一部, 其內容是說 : 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種種的莊嚴 佛陀及眾生的壽命悉皆無量 持名念佛的行者, 若能念到一心不亂, 即得生彼國土 六方諸佛皆異口同音的稱讚, 以及世尊特勸當時及未來的有情當發願求生的勸詞, 由斯觀之, 這法門最適宜現代眾生的修持, 故略述之 本來一切諸經的宗趣各有所詮, 如法華經 以一乘因果為宗 ; 金剛經 以發菩提心為宗 然, 本經以何為宗? 則以信 願 持名, 為本經修行的宗要 信 : 即相信, 願 : 即發願, 持名 : 即修行念佛 經中的文義是先說陳明依正莊嚴以起信 ; 次則特勸求生以發願 ; 再而詳示念佛以立行 如本經中云 : 爾等皆當信受我語, 當信是稱讚 ( 勸信 ); 應當發願 ( 勸願 ); 執持名號 ( 勸行 ) 在本經中處處常有明示 這微妙的法門, 若非深信斷不能夠啟願, 非願無由導行, 非行不能滿所願, 所欲思證必須深信 當知, 信願行三者, 如鼎三足, 缺一不可的 但是信 要深信, 願 要切願, 行 要力行 今不厭煩, 略略述之 : 先 明信, 次 明願, 三 明持名 16

經典專題一 明信 : 信是斷除一切疑, 由智生解的意思, 所謂 : 佛法如大海, 信為 能入 如果不具信心, 則如是勝妙的極樂世界, 終久是不能到的 茲分七種來講 :(1) 信佛言 (2) 信佛願 (3) 信佛土 (4) 信法門 (5) 信自心 (6) 信事理 (7) 信因果 (1) 信佛言 : 信此念佛法門, 非是一切邪魔外道所能得知, 更不是鬼神等無稽之談, 這是釋迦如來金口所親說的 佛陀是大聖人, 三界的大導師, 四生的大慈父, 可信之! 決無妄語欺人, 如金剛經云 : 如來是真語者 實語者 如語者 不誑語者 不異語者 以現代之有道君子, 尚不妄語, 況佛是出世之大聖人, 豈有妄語之為! 故當深信, 受佛真實教誨, 勿生疑惑為善, 古德云 : 佛言不信, 誰言可信 可惜! 有一般未深達佛法者, 嘗疑此經是佛寓言, 認為佛陀欲引誘眾生入道, 假設方便之談, 既如此則彌陀極樂終成想像, 佛口金言亦屬虛妄了 更有教宗門下之輩, 自恃聰明, 藐視此經, 甚至排斥, 例如日本僧日蓮, 毀謗此經是偽造, 真是罪過也! 似此, 實令人可驚可嘆! 當知佛為一大事因緣, 所以才出現於世, 如法華云 : 欲令眾生, 開佛之知見, 示佛之知見, 悟佛之知見, 入佛之知見 總而言之, 是欲使一切眾生, 離苦得樂, 究竟成佛的妙道 奈何! 眾生業重垢深, 迷昧不覺, 一時不能深入大法, 成佛之道, 直下不敢承當, 故使如來四十九年不休息的說法, 或權 或實 或漸 或頓 或偏 或圓, 無不是對病與藥, 鑒機施教的 唯此彌陀一經來說, 這豈不是如來慈悲至極之談, 特為憐愍末法的眾生, 根性鈍劣, 智慧淺薄, 壽命短促, 其餘的法門難能深入, 唯此持名念佛一法, 最易得度, 極為投機, 故如來無問而自說 復次當知, 世尊說此最簡便 最直捷 最妥當 最要妙的念佛法門, 這是三根普被, 萬法圓收, 誠如來一代普度眾生之絕上無比的勝妙法門, 同時又不是阿含權漸之說可能比擬! 在當時說阿含, 這即是權巧方便的法門, 故法華有化城之喻, 及至方等般若會上, 佛陀則開始種種的彈斥, 使令一切有情棄小向大, 廢權就實, 及至法華會上, 根機已純熟, 世尊就直接開示入佛之知見, 凡有緣者, 皆同成佛, 咸能得著印可的授記別 所謂阿含權漸之教, 終是必受棄斥的, 唯此念 No.514 Apr. 2007 17

佛說阿彌陀經要釋 節錄一 佛殊勝的法門, 不見他經餘典, 佛陀有所彈斥之語, 這可證明此經非是權漸 引誘 假設之說! 蓋佛說此經時, 曾感動六方諸佛, 異口同音, 稱揚讚歎 更有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的專門倡導此法的奧妙, 至於妙冠群經, 世稱經王的法華, 亦倡往生之說, 彼云 : 誦斯經者, 命終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更說是王於三藏, 世稱經母的華嚴, 末後的普賢菩薩也以十大願王, 導引善財及華藏海眾諸大菩薩, 同歸淨土 勝於諸部, 世稱經寶的楞嚴, 在勢至念佛章, 亦極致提倡念佛法門 ; 彼云 : 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今於此界, 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又鼓音王經云 : 若有四眾受持阿彌陀名號, 臨命終時, 佛與聖眾接引往生 大集經云 : 末法億億人修行, 罕有一人得道, 唯依念佛法門而得度脫生死 般舟三昧經云 : 菩薩入是三昧, 即見阿彌陀佛國 目連所問經云 : 我說無量壽國易往易生, 而人不能修行往生, 反事九十六種外道, 我說是人無眼無耳 大雲經云 : 西方世界, 有國名安養, 佛號無量壽, 現在說法 其餘如悲華經 觀佛三昧經 十住斷結經 文殊般若經 寶積經 坐禪三昧經等也都提倡念佛法門 至於諸大乘論部, 如龍樹菩薩所造的大智度論說 : 念佛能除種種煩惱及滅先世罪業, 乃至念佛有大福德, 能度眾生 諸三昧中無如念佛三昧福德 又毘婆娑論示念佛為易行道, 速出生死, 彼云 : 佛有無量法門, 如世間行路有難有易, 徒步則難, 乘船則易, 欲易生, 疾當念阿彌陀佛 至於馬鳴, 會宗百部的大乘經, 而造大乘起信論, 末後也示人專念彌陀, 即可往生西方, 彼云 : 生彼國者, 常見佛故, 終得不退 乃至天親菩薩所造的 往生淨土論, 亦極力發揮淨土莊嚴的利益, 天台智者大師之 十疑論 更專志西方 攝大乘論 念佛三昧寶王論等, 都是極力提倡念佛法門, 其他勸修念佛法門的經論甚多, 散見大藏, 現在不便一一引證 又如諸菩薩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 他也嚮往西方, 求生極樂, 曾謂 : 諸修行門, 無過念佛, 其求生偈說 : 願我命終時, 盡除諸煩惱, 面見彌陀佛, 往生安樂剎 又云 : 生彼佛國已, 成滿諸大願, 阿彌陀如來, 親前授我記 普賢菩薩發願求生偈云 : 願我臨命欲終時, 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剎 又云 : 我既往生彼國已, 現前 18

經典專題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 利樂一切眾生界 ( 出華嚴行願品 ) 其餘如觀 音 勢至等諸大菩薩, 亦莫不發大願求生西方, 親近彌陀 至於西天東土歷代的祖師, 如龍樹 馬鳴, 已如上說 其他, 如廬山遠公大師創立蓮社專志弘揚淨土 禪宗著名的百丈禪師, 謂 : 修行以念佛為最穩當 宋永明禪師, 著四料簡, 終身念佛 慈恩宗的窺基大師 賢首之清涼國師 律宗之靈芝律師 紫柏老人 ( 見紫柏老人集 ) 憨山大師( 見示念佛切要 ), 他們都是弘揚本宗之列, 極力讚揚淨土 至於幽溪大師著圓中鈔, 智旭大師著要解, 蓮池大師著疏鈔, 這也不出是為專志弘揚淨土 再來談談近代禪宗的高僧, 虛雲和尚 台宗泰斗的諦閑法師 ( 見開示念佛緊要 ) 唯識宗的太虛大師( 見淨土法門集 ) 律宗的弘一律師( 見人生最後 ) 畢生專弘淨土的印光大師等, 除印老外, 他們雖各有專宗, 然皆極力勸修念佛, 讚頌彌陀的功德, 稱揚淨土的勝妙 並且古今的賢哲, 依之修持而得往生極樂的明驗者, 亦不可勝計 ( 見往生淨土聖賢錄 ), 由是觀之, 大藏經論中既處處稱頌指歸, 又得歷代賢聖, 相繼弘揚而修證, 這怎能可以妄擬彌陀是理想? 極樂是想像? 釋迦是寓言? 這豈不自獲罪戾, 誤人誤己的一大不利! 當知大覺世尊的妙言, 句句是從慈悲心的底奧流出來的, 無非為利益人天, 使眾生離一切苦, 得一切樂, 故祈敬重之! 深信之! 切勿輕生疑惑, 而失去不可思議的利益! 願諸行者學者們, 慎之思之! (2) 信佛願 : 佛, 是指西方教主的阿彌陀佛, 願, 即願力, 這是說彌陀如來的願力, 稱實無虛, 我們可以信, 他的依正莊嚴的極樂世界, 是其大願力用所造成就的 他在過去久遠世中為法藏比丘時, 曾於世自在王佛前發大菩提心, 誓立四十八種宏願 ( 四十八願參看彌陀略歷文 ), 造成殊勝無比的極樂淨土, 為廣度一切眾生 經無量劫如一日的行菩薩道, 世世依願修行, 不退初心, 願願莊嚴淨土, 現在既是功行圓滿成佛, 號稱阿彌陀, 本經 No.514 Apr. 2007 19

佛說阿彌陀經要釋 節錄一 云 : 彼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當知! 佛是萬德之尊, 決無虛誓 凡是世間一切事, 無論大小, 悉皆由願誓力所能成 古云 : 有志竟成, 有願必酬 斯言真不謬哉! 況佛是大聖人, 絕對無有其願而不成其事之理 又彌陀所發四十八大願, 乃超絕十方諸佛 ( 如鼓音王經明 ), 故云 : 十方三世佛, 阿彌陀第一 願大家當深信之! (3) 信佛土 : 謂信極樂國土殊勝莊嚴, 超絕十方一切淨土, 無論是依報 正報, 一一勝妙無比, 這無他, 是彌陀願力的大作用, 故能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如本經中明 ( 廣載在無量壽經 ) (4) 信法門 : 謂信這念佛法門, 是三根普被, 上至等覺, 如觀音 勢至等 ; 中而西域東土歷代祖師, 如馬鳴 龍樹 遠公 智者 蕅益 蓮池等 ; 下至愚夫 愚婦, 乃至五逆十惡 鸚鵡 八哥等 ; 如是肯發大心念佛求生, 也能夠可以帶業往生, 蒙佛的慈悲能受接引的 雖是等覺菩薩, 也不能越其閫, 故信此法門是萬法圓修, 一句洪名則萬德具備, 眾行齊賅, 疏鈔云 : 舉其名兮眾德而具備, 專乎持也, 統百行以無遺 由斯可知這法門, 最為方便, 不論僧俗男女, 無分賢愚老少, 至於動靜閒忙, 均可修持, 單念一句彌陀, 則能往生極樂世界 信此法門, 最為圓頓, 不歷三祇, 不經次第, 只是執持名號, 一日乃至七日中, 能得一心不亂, 或臨終十念心不顛倒, 即得往生 信此法門, 最為了義, 能得到往生, 即得不退轉, 直至成佛, 所謂 : 一超直入如來地 信此法門, 最為要妙, 不必再用力修持另餘的法門, 可以永遠度脫生死, 究竟成佛, 雖是說見思煩惱未斷, 亦可帶業往生, 橫超三界的殊勝 總而言之 : 信此念佛一法, 是最殊勝無比的妙法門, 扼要的說 : 它有三種殊勝, 一 單持一佛號便可永了生死 ; 二 可能帶業往生, 橫超三界 ; 三 一生極樂, 即得不退轉的大利益 ( 待續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