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明真唯識量以辨邪宗 ( 三 ) 初顯真唯識 ( 諸識下九段 ) 次喻破二見 ( 譬如下三段 ) 三揀辨邪宗 ( 破諸外道下三段 ) 次示七種聖義以別邪見 ( 二 ) 初示正義 ( 有七種一段 ) 次明斥非 ( 云何外道二節 ) 三揀邪因以示正因 ( 二 ) 初揀邪因 ( 妄想三有苦下八段 ) 次示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初明真唯識量以辨邪宗 ( 三 ) 初顯真唯識 ( 諸識下九段 ) 次喻破二見 ( 譬如下三段 ) 三揀辨邪宗 ( 破諸外道下三段 ) 次示七種聖義以別邪見 ( 二 ) 初示正義 ( 有七種一段 ) 次明斥非 ( 云何外道二節 ) 三揀邪因以示正因 ( 二 ) 初揀邪因 ( 妄想三有苦下八段 ) 次示"

Transcription

1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17, No. 326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326-A 觀楞伽記略科題辭科以分經 從古製也 昔道安法師以三分科經 時人譏其離析經義 及親光論至 果以三分斷其全經 時迺嘆其雅合 蓋經經各有綱宗 科迺提挈綱要而振起之 使觀者得其要領 庶離言得義而悟入之 令捨筌蹄 殆非支分節解逞臆斷也 後之義學 昧於離言之旨 各恃己見 駢枝其說 以取謗法之愆 使學者莫之適從 正所謂以多岐亡羊耳 茲楞伽以離言說第一義為宗 不涉唇吻 又豈可妄想分別能入 而其所以科節之 蓋以經文簡古 血脈幽潛 不得其門而入 故特提其綱領 使知問答來源 融會一貫 了然心目 冀可忘言得義 不以文言為障礙耳 非臆斷也 即此已為剩法 後之覺者 切不得以此為欠 而更增益其說 自取謗法之罪不淺矣 萬歷戊戌孟夏佛成道日沙門德清題于五羊之青門壘壁間 No. 326-B 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略科海印沙門釋德清排訂 通科分 ( 二 ) ( 經一卷初 ) ( 凡經皆有三分此經來未盡故闕流通分 ) 一序分二正宗分 ( 二 ) 初直指一心真如以顯三界唯心 ( 二 ) 初約數句問 ( 百八問 ) 次非數句答 ( 二 ) 初牒 ( 無上全章 ) 次答 ( 不生句全章 ) 次曲示一心生滅以顯萬法唯識 ( 八 ) 初明真妄因依廣示八識以顯生滅因緣相 ( 二 ) 初略明唯識以別邪正之因 ( 三 ) P. 1

2 初明真唯識量以辨邪宗 ( 三 ) 初顯真唯識 ( 諸識下九段 ) 次喻破二見 ( 譬如下三段 ) 三揀辨邪宗 ( 破諸外道下三段 ) 次示七種聖義以別邪見 ( 二 ) 初示正義 ( 有七種一段 ) 次明斥非 ( 云何外道二節 ) 三揀邪因以示正因 ( 二 ) 初揀邪因 ( 妄想三有苦下八段 ) 次示正因 ( 若復諸餘下一章 ) 次廣明八識以示識智之相 ( 二 ) 初明八識相 ( 問心意意識等全章 ) 次明三智相 ( 聖智三相全章 ) 二明返妄歸真約五法自性無我以辨邪正因果相 三明五法自性八識無我究竟差別相 四明法身常住以示生死涅槃平等相 五示藏心自性以明真妄生滅平等相 六廣明六度以示自性妙行無修相 七廣決眾疑以顯法身離過 P. 2

3 八特示性戒以彰生佛平等 已上因緣科已竟 二明返妄歸真約五法自性無我以辨邪正因果相分 ( 二 ) ( 此科至四卷中止 ) 初辨邪正頓示一乘理行因果相 ( 二 ) 初辨明因地心 ( 二 ) 初破邪顯正以示常住真理 ( 二 ) 初約三門破邪因以顯正因 ( 五 ) 初明五法 ( 六 ) 初破名相妄想 ( 知大眾心念下問答有無全章 ) 二顯正智如如 ( 淨除自心現流下一章顯正智法依佛章顯如如 ) 三破二種邪因 ( 二 ) 初即二乘邪因以示正因 ( 二種聲聞一章 ) 次以聖智破外道邪因 ( 常不思議一章 ) 四舉果驗因 ( 二乘外道一章 ) 五勘果知因 ( 五無間全章 ) 六示因果一如 ( 一闡提全章 ) 二明三自性 ( 一章 ) 三明二無我 ( 一章 ) 四破有無二見 ( 建立誹謗一章 ) P. 3

4 五結示正因 ( 善知心意下偈終 ) 次約一心破妄計以顯真理 ( 二 ) 初明寂滅一心 ( 空無生無二離自性一章 ) 次示如來藏性 ( 經二卷初 ) ( 疑如來藏同外道我一章 ) 次依理勘訂以辨邪正二行 次辨明果地覺 次依前理行頓示斷惑證真因果相 上顯理已竟 下顯行 次依理勘訂以辨邪正二行 ( 四 ) 初總示正行之方 ( 四 ) 初能觀之智 ( 四方使一章 ) 二所破之惑 ( 明緣生無性破依他起明妄想無性破徧計執 ) 三顯圓成之理 ( 無四句可離無聖智可得 ) 四顯離過絕非 ( 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等二段 ) 二略示邪正因果相 ( 四 ) 初略示邪正二因 ( 二 ) 初示二種邪因禪次示三種正因禪 二略明邪正二果 ( 二 ) P. 4

5 初如來涅槃真果 ( 爾時 ) 次二乘涅槃果假 ( 復次 ) 三略示當轉二性 ( 言說自性事自性 ) 四略示感應二徵 ( 現身面言說加持手灌頂神力加持 ) 三廣釋邪正因果差別相 ( 二 ) 初廣釋前三種禪以顯三乘差別因果相 ( 二 ) 初廣辨因別 ( 三 ) 初釋愚夫所行禪 ( 二 ) 初外道邪禪 ( 二 ) 初緣起無性以破言說自性相 ( 緣起一章 ) 次辨妄想無性以破事自性相 ( 七 ) 初明妄境真常以破斷見 ( 常聲者何事說至非聖言說半章 ) 二明法一見異以破常見 ( 惑亂起二種種性至種性義半章 ) 三明心境如如以破一異見 ( 即彼惑亂不妄想一節已上三科共一章 ) 四明緣生如幻以破有無見 ( 問惑亂為有無起兩全章至是故說如幻止 ) 五明本自無生以破因生見 ( 問一切性無生一章 ) 六明言說無性以破名言習氣 ( 當說名句形身一章 ) 七顯名言雙絕以誡忘言默證 ( 未來世智者止論一章至偈文離自性 ) P. 5

6 次二乘偏禪 次觀察義禪三釋攀緣如禪 ( 三 ) 初觀四大如次觀五陰如三結示正觀 次廣辨果別 ( 先示邪果後示正果 ) 次廣釋如來禪融會妄想如如以顯一乘平等因果相 ( 三 ) 初明即妄即真以顯因平等 ( 十二妄想一章 ) 次明即心即境以顯果平等 ( 妄想無性半章以顯即心一乘半章以顯即境 ) 三即權即實以顯法平等 ( 不說一乘一章 ) 四舉果驗因以示一乘真因相 ( 二 ) ( 經三卷初 ) 初舉意生身真果相 ( 意生身一章 ) 次示五無間行真因相 ( 五無間一章 ) 已上自初卷第二返妄歸真科中初頓示理行以辨因地心竟 次辨果地覺分 ( 三 ) 初明三身以顯法身常德 ( 三 ) 初總示佛之知覺 ( 一章 ) 次顯報化二身 ( 四等一章 ) P. 6

7 三顯常住法身 ( 不說一字一章 ) 次破二見以顯涅槃離過 ( 有無相一章 ) 三示二通以明果海離言 ( 宗說二通一章 ) 已上辨別邪正頓示一乘理行因果相竟從前初卷五法章至此二通畢 次下依前理行頓示斷證因果相分 ( 二 ) ( 此科從初卷來 ) 初翻顯因行 ( 二 ) 初自利功圓 ( 四 ) 初明妄想不實以破我執斷煩惱障 ( 問不實妄想全章 ) 二明言說性空以破法執斷所知障 ( 四 ) 初明言說為法執之本 ( 當說語義全章 ) 二示智識為縛脫之源 ( 智識相全章 ) 三即轉變相以明動本不動 ( 九種轉變全章 ) 四斷相續心以明生本無生 ( 問一切法相續義全章 ) 三遣境智以明無智無得 ( 二 ) 初遣所觀境分 ( 二 ) 初遣事境 ( 彼彼妄想全章 ) 次遣理境 ( 一切法不生全章 ) 次遣能觀智 ( 攀緣事不得一章 ) 已上明斷證因相竟 下明斷證果相 P. 7

8 四明忘言頓證以顯果海離緣 ( 愚痴凡夫一節 ) 次利他行滿 ( 二 ) 初雙結二行 ( 二通全章 ) 次特示利他 ( 止論一章 ) 次正顯果德 ( 二 ) 初轉依涅槃果 ( 二 ) 初揀二十一種邪宗 ( 問涅槃前半章 ) 次示最上一乘正果 ( 如我所說涅槃一節 ) 次轉依菩提果 ( 五 ) ( 經四卷初 ) 初顯法身真我德 ( 二 ) 初顯三德秘藏 ( 明法身般若解脫共一章 ) 次顯一心真如 ( 二 ) 初明離一切相 ( 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共一章 ) 次結究竟一心 ( 無相見勝下至偈終 ) 二顯法身真常德 ( 二 ) 初破七種無常 ( 七無常一章 ) 次正顯真常 ( 文錯簡在三昧章後 ) P. 8

9 三顯法身真樂德 ( 三昧全章 ) 四顯法身真淨德 ( 如來藏半章 ) 五釋疑勸修 ( 若無識藏名下三段 ) 前從初卷分別自性章起止此大科第二通約三門辨邪正理行因果相竟 三明五法自性八識無我究竟差別相 ( 二 ) 初總明迷悟因依 ( 問五法等一章 ) 次別顯四門攝入 ( 五 ) 初明五法差別相 ( 二 ) 初總明差別之法 ( 愚夫章至是名如如 ) 次顯住如如之人 ( 住如如者二段 ) 二明三門入五法 ( 二 ) 初明三自性入五法 ( 全章 ) 次明八識無我入五法 ( 復次一章 ) 三明四門攝一切法 ( 五法一節 ) 四明總歸如如示以正觀 ( 五法半章 ) 五結勸修學 ( 是名一節 ) P. 9

10 此上第三科四門差別相已竟 四明法身常住以示生死涅槃平等相 ( 二 ) 初明法身常住 ( 恒沙前半章 ) 次明平等如如 ( 生死本際半章 ) 五示藏心自性以明真妄生滅平等相 ( 剎那全章偈錯簡在六度章後 ) 六廣明六度以示自性妙行無修相 ( 六度全章 ) 七廣決眾疑以顯法身離過 ( 六疑全章 ) 八特示性戒以彰生佛平等 ( 不食肉全章 ) 觀楞伽記略科畢 No. 326 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卷第一宋天竺三藏沙門求那跋陀羅譯明建鄴海印沙門釋德清筆記記曰 舊註 楞伽 山名 此云不可往 又云城名 以山頂有夜叉王城故 山居南海濱 阿跋多羅 此云無上 寶 貴重義 以通喻此經 是不可往無上寶經 非也 受公謂自覺聖智之境 非邪智可造 故云不可往 隨色摩尼之珠 非世寶可比 故云無上 謂不可往處 有此無上寶也 此亦未盡然 華嚴論云 世尊於南海摩羅耶山之頂楞伽城中說法 其山高五百由旬 下瞰大海 無路可上 其城乃眾寶所成 光映日月 無門可入 得神通者堪能升往 表心地法門 無修無證方能升也 此說固爾 愚居五臺時 曾遇一梵師 于闐國人 髮長丈餘 不言其壽 但云入此土三十餘年 精於禪觀 兼明教乘 且善方言 愚請同住阿蘭若三年 每於談次 以經中所有梵語已明者 嘗請試之 所說皆與古譯 [ 泳 - 永 + 曶 ] 合 愚因問及楞伽經 師乃驚曰 遮裡亦有此經耶 此是不可說不可得之法也 我土國王寶之 因問有多少卷 余曰 傳者四卷 師笑曰 來未盡耳 此經有四十卷 此才十分之一 及扣經中旨趣 言言皆發明離心意識境界 不可具述 因問楞伽山在何處 師曰 此山在天竺國之南海中 又問何以楞伽為名 師曰 楞 ( 去聲呼 ) 伽 乃寶名 其狀八楞 視之渾圓 體極堅固 不可鑽穿 常放光明 世間之寶 無有過上者 故阿跋多羅 此云無上 以山純此寶 是山以寶名 故曰楞伽阿跋多羅寶山 山頂有城 此寶天成 無門可入 而為夜叉鬼王所據 佛在此山頂城中說此經 故經以處名耳 又問此山人能到否 師云人不能到 以其此山下細上大 每於陰雲黑夜 或波濤洶湧 其山形益顯露分明 光明愈盛 若海湛空澄 天無雲翳 海空一色 其山即不見 然彼土僧有修禪者 于海岸經行 P. 10

11 望之以入觀耳 是則按華嚴論 準此梵師言 則山以寶名 經以處名 深有意焉 緣起經云 難入未曾有會中 說隨他緣起陀羅尼智 名為楞伽王識 蓋約處表法 又見深玄 然教稱智海 性海 覺海 心海 至若寶明空海 此經云藏識海 且又以生死喻海 涅槃喻海 喻山 五蘊亦喻山 況夜叉 云可畏鬼 乃飛行而食生物者 然吾佛特住此海中寶山夜叉王城而說此經 顯示自覺聖智境界 其經所詮者 乃五法三自性 八識二無我 即處觀法 其旨微哉 何則 經云 藏識海常住 境界風所動 洪波皷冥壑 無有斷絕時 斯則智海無性 因覺妄而成凡 湛淵心海 變而為生死之業海 寶明妙心 變而為八識五蘊幻妄之身心 故寶有八楞 山高五百由旬 而為煩惱生死夜叉所據耳 然至昏雲黑夜 或波濤洶湧之際 而山形愈顯露者 所謂妄想興而涅槃現 夜叉鬼王請佛說法者 所謂煩惱起而佛道成 抑益顯此寶明妙性 雖住生死大海五蘊山中 不為煩惱所奪 不為生死波流 不為境界風動 無明黑暗 暗不能昏 長夜冥冥 靈光獨露耳 且云海湛空澄 山即不現者 愈見智海圓澄 萬象森羅炳然齊印 身心世界當下銷融 生死涅槃應時平等 至此魔佛皆空 二俱不可得矣 噫 信乎此為自覺聖智無上尊頂法門也 且義翻此經名不可往 唯神通者能至 意顯此法門 非心行處 唯上上根人 一入頓入 不許捫摸湊泊 不入 亦不許思量攀緣 但只於境界波濤煩惱黑暗中觀之而已 不觀 則不知生死海中有此物也 此經為根熟者 頓說業識種子為如來藏 名頓教大乘 古德云 楞伽說五法三自性皆空 八識二無我俱遣 故達磨大師指此為心印 馬大師云 楞伽以佛語心為宗 無門為法門 是以宗門師匠教人 直須離心意識參 出凡聖路學 而說者但只標名立法 不知空遣 奈何益使後之學者 臆度祖師心印亦如是而已 悲夫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上記曰 品以心名者 以一心為宗也 所謂寂滅者名為一心 即性自性清淨第一義心 一切諸佛皆證此心 而為眾生開示者 直指此心耳 故云一切佛悟心 舊注 此經大部有十萬偈 四十萬句 三百二十萬言 一百五十品 其所來者惟此一品 雖文廣卷多 其實通皆頓示此一心法也 此經在十二部中 為未曾有部 在五教中 為頓教大乘 又兼頓圓 謂頓示圓滿一心 五性三乘皆同證故 若約天台五義釋之 則以單喻為名 以楞伽寶喻識性故 寶山寶城佛魔同住 喻五蘊身心是一切聖凡所依止故 以如來藏為體 謂如來藏是善不善因故 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一切眾生身中故 性自性第一義心為宗 一切聖凡所同證故 摧邪顯正斷疑生信為用 為裂外道二乘邪見疑網 令生決定一乘正信故 以熟酥為教相 謂說五性三乘皆有成佛之分 但未蒙授記 可一變而至於道 如彼熟酥可一變而至醍醐 施功易故 謂略示開權顯實之機 以為法華前導故 若以宗趣言之 則以第一義心為宗 自覺聖智為趣 又以自覺聖智無相法門為宗 忘言默證為趣 P. 11

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南海濵楞伽山頂 種種寶華以為莊嚴 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 從彼種種異佛剎來 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 神通遊戲 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一切諸佛手灌其頂 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 種種眾生 種種心色 無量度門 隨類普現 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 記曰 此敘說法由致也 如是我聞等者 謂如是之法 我從佛聞 一時 乃機感應會之時 非定指也 佛乃說主 山乃說處 菩薩乃聽眾 此結集者因佛顧命立言 一切經首 都皆置之 無煩他說 山頂種種寶華以為莊嚴者 謂此無上頂法如來藏心 乃一切諸佛之因地也 佛與菩薩皆從異佛剎來者 以示此中聖凡不立故 大慧為上首者 此法非心識可到 唯許大智可入故 自心下 歎德也 至於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五法自性八識無我等法 皆是自心現境 而獨大智慧人善解其義 究竟通達 二譯皆云 婆伽婆住大海濵摩羅耶山頂楞伽城中 其城乃婆羅那夜叉王所據 因佛於海龍王宮說法七日已 而從大海出 舉目觀見山頂之城 而作是言 昔諸如來應正等覺 于此說自所得聖智證法 非諸外道臆度邪見及以二乘修行境界 我今亦當為婆羅那王開示此法 時夜叉王以佛神力聞佛言音 即與眷屬請佛歸其城中 云云 二譯皆有夜叉王問法因緣 此經略之 觀者融會彼譯 則頓見此經宗趣矣 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剎土 承佛神力 從座而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以偈讚佛 記曰 此別敘當機見佛之儀也 大慧為當機者 惟此無上法門 非大智慧人不能擔荷 而與摩帝同遊者 摩帝此亦云慧 所謂達者同遊涅槃路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虗空華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遠離於心識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遠離於斷常 世間恒如夢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知人法無我 煩惱及爾燄 常清淨無相 而興大悲心 一切無涅槃 無有涅槃佛 無有佛涅槃 遠離覺所覺 若有若無有 是二悉俱離 牟尼寂靜觀 是則遠離生 是名為不取 今世後世淨 記曰 此正發啟全經之宗趣也 爾燄 梵語 此云所知 又云智障 一切無涅槃 魏譯云有無二俱離 蓋一切 乃生死有法也 涅槃 乃無法也 無者 此二皆空 故雜華云 有諍說生死 無諍說涅槃 生死及涅槃 二俱不可得 故次釋云 無有涅槃佛 無有佛涅槃 遠離覺所覺 有無二俱離也 是知此二 乃分別妄見耳 故二譯實叉云 夜叉王請佛入楞伽城 獻供已畢 即以二法問佛 謂言 如來常說法尚應捨 何況非法 云何得捨此二種法 何者是法 何者非法 世尊答言 法與非法差別之相 此是凡夫之所分別 非聖智見 乃至何者是法 所謂二乘及諸外道虗妄分別 說有實等為諸法因 如是等法 應捨應離 不應於中分別取相 見自心法性 則無執著 諸觀行人 以畏鉢舍那如實觀察 名捨諸法 何者是非法 所謂諸法無性無相永離分別 如實見者 若有若無如是境界彼皆不起 是名捨非法 流支云 如實見者 名 P. 12

13 為正見 若他見者 名為邪見 若分別者 名為二取 皆是虗妄 不得寂滅 寂滅者名為一心 一心者名如來藏 如來藏者 入自內身智慧境界 得無生法忍三昧 故此偈讚佛有無二俱離也 甚矣 有無二見為法身之刺也 所言自覺聖智無他 但知此離此而已 更無實法可得 實此經之宗極也 行人知此 可謂行無行 證無證耳 苟一念行證未忘 則復墮此 況以分別言語文字為得乎 觀者若如是觀 可謂識法實相矣 是則向下大慧所問 皆有無二法 世尊皆令離此捨此而已 故一切皆非 苟離此捨此 非自覺聖智而何 故下偈流支云 若如是觀佛 寂靜離生滅 實叉云 是人今後世 離著無所取 是則全經之旨 不出于夜叉王一問 及此大慧偈讚而已 上敘分已竟 下正宗分二 初直指一心真如以顯三界唯心有二 初約數句問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 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 通達於大乘 今以百八義 仰諮尊中上 世間解之士 聞彼所說偈 觀察一切眾 告諸佛子言 汝等諸佛子 今皆恣所問 我當為汝說 自覺之境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 頂禮佛足 合掌恭敬以偈問曰 記曰 大慧首以百八義問佛者 蓋依一心轉變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迷悟因果之法而問也 舊說百八句 表對治百八煩惱 非本指矣 然一心者佛語心也 所謂寂滅者名為一心 本無十界色心依正之相 但迷之而為生死 故變一心而成三界 悟之而為涅槃 故轉三界而為一心 然生死 有法也 涅槃 無法也 此二皆由愚夫分別妄見 而此寂滅心中本無此事 是則大慧所問者 乃十界依正色心迷悟因果心行種種差別之相 要之不出凡聖有無 此特分別妄見對待之法耳 殊不知此寂滅一心絕諸對待 故偈云若有若無有是二悉皆離 佛將直指最極心源 故下一一牒答 而斥之曰非也 此正離心意識 出凡聖路 唯諸佛自覺聖智境界 雖大智慧人 亦不免墮於數句 況其他乎 愚謂此百八句 總依三界二十五有 有法上起四句見而立 謂凡夫外道見三界實是有法 為有句 二乘見三界是無法 為無句 菩薩見三界即真即俗 為亦有句亦無句 而却指佛見三界非真非俗 為非有非無句 此乃正教所明 而外道自宗立有無一異俱不俱常無常等四句 各執一見 此皆不出常情分別計度 以邪正之見有八 所見之境有百 故流支云百八見 於正位中總皆是謗 若四句既離 則百非自遣 又何煩惱可捨 又何佛道可取耶 故僧問馬大師 離四句絕百非 請師直指某甲西來意 師云 我今日頭痛 不能為汝說 問取智藏去 云何淨其念 云何念增長 云何見癡惑 云何惑增長 ( 唐譯云 云何起計度 云何淨計度 云何起迷惑 云何淨迷惑 ) 記曰 此總依一心生滅迷悟二途而問也 然大慧請百八義 開口即問此四句者 蓋一心真源 聖凡平等 了無差別之相 但約迷悟之分 故有十界依正因果種種性相之異 然今將窮十界之源 故首出迷悟之見 所謂迷一心 而正智翻為妄想 如如翻 P. 13

14 為名相 此念惑增長也 悟一心 而妄想即成正智 名相即是如如 此淨念見癡惑也 然皆迷悟邊事 故經云 順流轉者妄見生死 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是則大慧依生滅門迷悟對待而問 故先以淨念不淨念見惑不見惑發端 而後所指者皆迷悟中差別之相 佛單依一心真如而答 故向下牒問之初 乃即告云 若生若不生 涅槃及空相 流轉無自性 即此生不生涅槃空相二句 乃總牒盡大慧之問 流轉二字 斥盡大慧之見 所謂生死涅槃 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故此總屬流轉 而以無自性三字 盡顯諸法實相 破盡大慧之疑耳 然世尊雖以此答 猶是生滅對待 惟寂滅心源總無此事 故牒問已畢 而一一直示之曰非也 斯正所謂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若有若無有 是二悉皆離也 學者了此 可許入楞伽 何故剎土化 相及諸外道 云何無受次 何故名無受 何故名佛子 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記曰 此總問十界依正名相因何而有也 剎土化相 通指二土 謂實報莊嚴土 凡聖同居土 以約名相 故不言寂光 諸外道 通指三界凡夫 無受次 謂次於無受 通指三乘有學 無受 通指三乘無學 佛子 單指菩薩 解脫 謂涅槃 縛乃生死 謂生死誰縛之 涅槃誰解之 蓋涅槃 指佛界也 何等禪境界 云何有三乘 唯願為解說 緣起何所生 云何作所作 云何俱異說 云何為增長 ( 唐譯云 云何諸有起 ) 云何無色定 及與滅正受 云何為想滅 何因從定覺 云何所作生 進去及持身 云何現分別 云何生諸地 記曰 此十五句 別問九界差別之相也 前三句 問三乘行相因何而有 緣起 問正法 下二句 問外道邪見因何而起 云何為增長二句 問三界因果因何而有 滅正受二句 問小乘因何樂住寂定不欣說法 何因從定覺下四句 問大乘菩薩因何樂說法度生 云何生諸地一句 問菩薩因何又立地位名目 破三有者誰 何處身云何 往生何所至 云何最勝子 何因得神通 及自在三昧 云何三昧心 最勝為我說 記曰 此八句 特問三乘行相也 謂三乘人為何出三界去 既出三界 又生何處 既捨此身 又受何身 畢竟住於何處 云何稱為菩薩是佛弟子 何故又說有神通三昧之事 不知三昧心是何相狀 云何名為藏 云何意及識 云何生與滅 云何見已還 云何為種性 非種及心量 云何建立相 及與非我義 云何無眾生 云何世俗說 云何為斷見 及常見不生 云何佛外道 其相不相違 云何當來世 種種諸異部 記曰 此十六句 通問心性是一云何眾生所見種種不同也 初四句 謂如來藏心是一 云何又名藏識 又名意及意識 云何又說生滅妄見 又說不生滅心 見已還 魏譯云斷所見 唐譯云退諸見 皆不生滅義也 次種性二句 謂聖凡同稟此心 如何又說三乘人是種性 外道闡提是非種性 而說彼心皆有限量耶 次建立相三句 謂心 P. 14

15 既無相 因何而立我人眾生之相 為何又說無我人眾生之相 次世俗說五句 謂三界凡夫外道為何起斷常二見 蓋世俗說 即凡夫外道斷常二見也 又如何得二見不生 如何得眾生與佛平等無二 次當來世二句 謂佛既有教 如何佛滅度後 弟子又起種種異見也 云何空何因 云何剎那壞 云何胎藏生 云何世不動 何因如幻夢 及犍闥婆城 世間熱時燄 及與水月光 何因說覺支 及與菩提分 云何國土亂 云何作有見 記曰 此十二句 通問世界眾生都是有相之法 因何而有生滅不生滅 常與無常 真妄之不同也 初二句 魏譯云 云何名為空 云何念不住 此蓋問依報世界為何而有成住壞空 特舉空壞以攝成住 云何胎藏生一句 問正報眾生為何而有生死遷流 蓋舉生以攝死耳 云何世不動一句 義該上世界眾生見今而有遷變無常 為何而說常住不動 蓋世字指有情無情二世間 何因如幻夢下四句 唐譯云 云何諸世間 如幻亦如夢等 意謂上諸眾生世界有為之法現今實有 為何而說如幻等不實 何因說覺支下二句 謂如何覺上世間諸法不實 當體常住者 則為正智 蓋覺支菩提 總指正智也 云何國土亂二句 謂如何見上世間諸法是實有無常者 名為有見 蓋亂 即生滅不停 有見 即妄想分別也 此上通問名相妄想正智 下問如如 云何不生滅 世如虗空華 云何覺世間 云何說離字 離妄想者誰 云何虗空譬 記曰 此六句 問如如也 唐譯云 云何知世間 云何離文字 云何如空華 不生亦不滅 意謂如何悟彼世間生滅諸法當體如如 離言說相 離名字相 如空中華不生不滅 遠離妄想分別 猶若虗空 即是真如也 此上通問五法自性生起相 下問差別相 如實有幾種 幾波羅密心 何因度諸地 誰至無所受 何等二無我 云何爾燄淨 諸智有幾種 幾戒眾生性 記曰 此八句 單問如如正智差別相也 前四句 謂真如實際是一 云何又有修證頓漸之不同 故云如實有幾種 幾波羅蜜 謂因行差別 諸地 謂地位階級 度 超越 謂何因得頓超諸地也 至無所受 問究竟佛地 何等下四句 問正智差別 二我 即煩惱障 爾燄 即所知障 實叉云 云何所知淨 蓋二無我 淨所知 斯以正智破二障耳 正智既一 如何又有隨根授法 是則智有幾種 眾生根性不一 教戒有幾種 前從初問起至此 通依一心真源 約迷悟對待而有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法差別之不同 以顯十界依正因果之相 意顯不離一心 故翻歸如如正智耳 P. 15

16 向後誰生諸寶性已下 直至問終 但問名相妄想緣起聖凡依正大小染淨諸法 心念性欲音聲色相種種差別之不一也 誰生諸寶性 摩尼真珠等 誰生諸語言 眾生種種性 明處及伎術 誰之所顯示 記曰 明處伎術 乃問五明也 西域學術 以此為準 故有五明論 一曰聲明 謂釋詁訓字 詮目流別 二曰工巧明 謂伎術機關 陰陽歷數 三曰醫方明 謂禁呪閑邪 藥石鍼艾 四曰因明 謂考計正邪 研覈為偽 五曰內明 謂究暢五乘因果妙理 前三外藝 後二內教 伽陀有幾種 長頌及短句 成為有幾種 云何名為論 ( 魏譯云 法復有幾種 解義復有幾 唐譯云 道理幾不同 解釋幾差別 ) 云何生飲食 及生諸愛欲 云何名為王 轉輪及小王 云何守護國 諸天有幾種 云何名為地 星宿及日月 解脫修行者 是各有幾種 弟子有幾種 云何阿闍黎 佛復有幾種 復有幾種生 魔及諸異學 彼各有幾種 自性及與心 彼復各幾種 云何施設量 ( 魏譯作施假名 唐譯作唯假設 ) 唯願最勝說 記曰 上皆名相妄想也 然言語飲食愛欲心性皆屬妄想 其餘皆名相 且何因而有 皆問緣起也 阿闍黎 此云軌範師 然佛有法身報身化身 故問佛有幾種生 云何空風雲 ( 魏譯云 何因有風雨 ) 云何念聰明 記曰 此句承上心性是一云何而有念慧之別也 聰明 即別境中慧 故魏譯云 何因有黠慧 唐譯云 念智何因有 此亦屬妄想耳 云何為林樹 云何為蔓草 云何象馬鹿 云何而捕取 云何為卑陋 何因而卑陋 云何六節攝 ( 唐譯云 六時攝 舊注 西域兩月為時 年分六節 外道有六節師 ) 云何一闡提 ( 一闡云信 提云不具 謂信不具之人 ) 男女及不男 斯皆云何生 云何修行退 云何修行生 ( 二譯皆作修行進 ) 禪師以何法 建立何等人 ( 魏譯云 教何等人修 令住何等法 ) 眾生生諸趣 何相何像類 云何為財富 何因致財富 云何為釋種 何因有釋種 云何甘蔗種 無上尊願說 記曰 甘蔗種 乃瞿曇釋種也 舊注引本行經云 劫初大茆草王得成王仙 被獵師所射 滴血於地 生二甘蔗 曰炙而開 一出童男 一出童女 占相師立男名善生 即灌頂甘蔗王 女名善賢 為第一妃 瞿曇釋種 即其裔也 大慧問甘蔗種因何而有也 云何長苦仙 彼云何教授 ( 唐譯云 仙人常苦行 是誰之教授 ) 如來云何於一切時剎現 種種名色類 最勝子圍繞 云何不食肉 云何制斷肉 食肉諸種類 何因故食肉 記曰 從誰生諸寶性至此 蓋問天地萬物之不同 聖凡種類之各別 心行性欲之不一 此皆何因而有也 但其語不次 而意不出此 若觀華嚴問明品 則知此中歸趣 P. 16

17 矣 云何日月形 須彌及蓮華 師子勝相剎 側住覆世界 如因陀羅綱 或悉諸珍寶 箜篌細腰皷 狀種種諸華 或離日月光 如是等無量 記曰 此問佛剎安立形狀之不同也 廣如華藏世界品 故結云如是等無量 因陀羅 此云帝 即帝網也 謂帝釋殿有眾寶珠綱 雖百千重 不相障礙 互相涉入 交光相羅 世界如之 云何為化佛 云何報生佛 云何如如佛 云何智慧佛 記曰 此問佛唯一真 云何名義之不同也 隨機普應為化佛 酬其宿因為報佛 體性無二名真如佛 本覺顯照為智慧佛 蓋真如智慧 乃法身也 名義雖四 唯屬三身 云何於欲界 不成等正覺 何故色究竟 離欲得菩提 記曰 此問佛既現身與民同患 何不就欲界成佛 乃於有頂離欲之處而得菩提也 善逝般涅槃 誰當持正法 天師住久如 正法幾時住 ( 二譯皆以天師作世尊 ) 記曰 此問法住久近 及滅後誰人當可持正法也 持正法 即所傳正法眼藏 悉檀及與見 各復有幾種 毗尼比丘分 云何何因緣 記曰 此問法之差別也 悉檀者 此華梵雙舉 悉 徧也 檀 此云施 謂佛以四法徧施眾生 故云悉檀 四法者 謂世界 為人 對治 第一義也 廣如止觀所明見 謂所被之機 所見各有幾種也 毗尼 此云律 比丘分 乃比丘二百五十戒 問如何是毗尼 為何又設比丘分也 彼諸最勝子 緣覺及聲聞 何因百變易 云何百無受 云何世俗通 云何出世間 云何為七地 唯願為演說 記曰 此問三乘人法因何差別也 唐譯云 一切諸佛子 獨覺及聲聞 云何轉所依 云何得世通 云何得出世 復以何因故 心住七地中 按此則知百變易二句 謂初地菩薩何因能現百佛界身 得百種三昧 蓋無受 即三昧也 世俗通 謂五地聖人因何而能通達世諦涉俗利生 七地遠行 名出世間 僧伽有幾種 云何為壞僧 云何醫方論 是復何因緣 記曰 此問僧之差別 及應機之法不一也 壞僧 謂不具戒者 醫方論 非世俗醫方 蓋言佛為三界醫王 其所說法應機施設 如應病與藥 故謂之醫方論 大經有舊醫新醫 法華有醫師喻 唐譯云廣說醫方論 是知蓋言佛法耳 從云何為化佛止此 通問三寶因何而有差別也 何故大牟尼 唱說如是言 迦葉拘留孫 拘那含是我 記曰 此問因上言佛有四等名義不同 因何又說迦葉等多佛是我 此又不別也 P. 17

18 何故說斷常 及與我無我 何不一切時 演說真實義 而復為眾生 分別說心量 記曰 此因上法之差別 故復問邪正權實之不同也 斷常我 乃外道邪宗 無我 乃佛之正法 心量 乃妄想分別心數之法 意謂何故說斷常及我為邪宗 何故說無我為正法 然無我既是真實 何不始終說其真實之法 而又為眾生說妄想心數不實之法耶 何因男女林 訶梨阿摩勒 記曰 此問林木果實之不一也 男女林 亦云屍陀林 其果如男女之狀 熟則顏色美豔 未幾即落地 狀如死屍 臭穢不堪 佛弟子多依此林修不淨觀 大慧問此林因何而有也 訶梨 阿摩勒 二果名也 皆可為藥 訶梨 舊云訶梨勒 新云訶梨怛雞 此云天上持來 阿摩勒 其實如胡挑 意謂一等皆樹果 因何彼如男女之狀耳 雞羅及鐵圍 金剛等諸山 無量寶莊嚴 仙闥婆充滿 記曰 此問八部之眾因何不住人間天上 而住鐵圍七金山中也 唐譯云 仙人乾闥婆 一切悉充滿 此皆何因緣 願佛為我說 此上大慧所問 除及字 但取云何 何因 何故 何等 誰字之類為義 則有一百三十餘句 其中意義 不出十界四門 然世尊所答 以依真如一心 則一法不立 故一一云非 若依生滅門唯識建立 則全經之旨皆別答此問耳 然雖經來未盡 而此四卷之文 所詮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四門名義開合之旨已足 觀者臨文會意 自當證之 此下乃世尊牒答 先牒 後答 且初 無上世間解 聞彼所說偈 大乘諸度門 諸佛心第一 善哉善哉問 大慧善諦聽 我今當次第 如汝所問說 記曰 此結集者敘置 及佛讚許之辭也 前一偈 唐譯云 爾時世尊聞其所請大乘微妙諸佛之心最上法門 然大慧所問 乃十界依正差別之相 正是三乘凡夫外道妄見分別境界 實大慧因之而起疑者 蓋不知此等諸法因何而有也 故興此問 而結集者即便指為微妙佛心最上法門 何也 金剛般若云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況眾生世界乎 所謂一切分別皆分別自心 若分別不生 當體即名諸佛自覺聖智矣 故此所問聖凡依正邪正因果 自性常住 即是微妙佛心 非智眼明見 何以與此 故敘置之 生及與不生 涅槃空剎那 趣至無自性 記曰 此世尊總領大慧問義也 謂所問多種 不出生與不生涅槃空相耳 剎那 生滅流轉也 趣至 猶究竟也 唐譯云 若生若不生 涅槃及空相 流轉無自性 謂此世出世間 皆生滅流轉妄見之法 一一究竟本無自性也 此總牒領其意而默答已竟 義已見前注 何後一一皆總述大慧問語耳 然前問語或略或闕 而世尊皆補而出之 蓋亦互相發明 但其語隨便 故參差不類 其意自周 P. 18

19 佛諸波羅蜜 佛子與聲聞 緣覺諸外道 及與無色行 如是種種事 記曰 此綜領大慧所問之事也 謂所問之事雖多 總不出十界人法因果耳 佛 佛子 聲聞 緣覺 四聖也 無色 該天道 外道 該人及三途 以外道邪行 乃三途之因故 此皆人也 波羅蜜 四聖之法也 無色行 意該外道 六凡之法也 因果依正無不備具 故云如是種種事 意謂大慧所問者槩不出此 下乃一一重述其辭 須彌巨海山 洲渚剎土地 星宿及日月 外道天脩羅 ( 此領上問諸天有幾種 云何名為地 星宿及日月 牒意該三界六凡也 ) 解脫自在通 力禪三摩提 滅及如意足 覺支及道品 諸禪定無量 ( 此領上云何說覺支 及與菩提分 蓋廣牒三十七品助道 四聖法也 ) 諸陰身往來 ( 領上眾生生諸趣 ) 正受滅盡定 ( 領上及與滅正受二句 ) 三昧起心說 ( 領上何因從定覺四句 ) 心意及與識 無我法有五 自性想所想 及與現二見 乘及諸種性 ( 此領上云何名為藏已下至非我義八句 總歸四門 ) 金銀摩尼等 ( 領上誰生諸寶性等 ) 一闡提大種 ( 領上云何一闡提 然大種無問 蓋世尊意指闡提外道所計大種為生因者 非特言四大也 ) 荒亂及一佛 智爾燄得向 ( 荒亂 領上云何國土亂 一佛 領上迦葉等是我 智爾燄 領上爾燄淨二句 得向 領上解脫修行 ) 眾生有無有 ( 領上及與我無我 ) 象馬諸禽獸 云何而捕取 ( 領上云何象馬鹿 云何而捕取 ) 譬因成悉檀 及與作所作 ( 領上悉檀及與見 唐譯云 云何因譬喻 相應成悉檀 謂四悉檀 皆因譬所成者 故併意牒之 然能作所作皆屬妄見 ) 叢林迷惑通 心量不現有 ( 上句領云何世俗通 謂眾生心想邪見稠密如叢林也 下句領云何出世間 唐譯云 眾林與迷惑 如是真實理 唯心無境界 魏譯云 相迷惑如實 但心無境界 此蓋牒出其義也 ) 諸地不相至 ( 領上何因度諸地 ) 百變百無受 醫方工巧論 伎術諸明處 ( 如文可知 此諸山須彌地已下 至毛孔眉毛幾 乃大慧問不到處 而世尊指而出之 ) 諸山須彌地 巨海日月量 下中上眾生 身各幾微塵 一一剎幾塵 弓弓數有幾 肘步拘樓舍 半由延由延 兔毫窻塵蟣 羊毛 [ 麩 - 夫 + 廣 ] 麥塵 記曰 七極微塵成一窻塵 七窻塵成一兔毛頭塵 七兔毛頭塵成一羊毛頭塵 七羊毛頭塵成一牛毛頭塵 七牛毛頭塵成一蟣 七蟣成一虱 七虱成一芥 七芥成一大麥 七大麥成一指節 七指節成半尺 兩半尺成一尺 二尺成一肘 四肘成一弓 五弓成一丈 二十丈名一息 八十息名一俱盧舍 八俱盧舍成一由旬 由延 即由旬也 此按舊注引釋梵之語 鉢他幾 [ 麩 - 夫 + 廣 ] 麥 阿羅 [ 麩 - 夫 + 廣 ] 麥幾 獨籠那佉梨 勒又及舉利 乃至頻婆羅 是各有幾數 記曰 鉢他 一升也 阿羅 一斗也 獨籠 一斛也 那伽梨 十斛也 勒又 一萬也 舉利 一億也 頻婆羅 一兆也 謂幾 [ 麩 - 夫 + 廣 ] 麥之塵成一升 又幾 [ 麩 - 夫 + 廣 ] 麥之塵成一斗 餘類此 為有幾阿 [ 少 / 兔 ] 名舍梨沙婆 幾舍利沙婆 名為一賴提 幾賴提摩沙 幾摩沙陀那 復幾陀那羅 為迦梨沙那 幾迦梨沙那 為成一波羅 此等積聚相 幾波羅彌 P. 19

20 樓 記曰 阿 [ 少 / 兔 ] 亦塵也 舍利沙婆 芥子也 賴提 草子也 摩沙 豆也 陀那 銖也 迦利沙那 兩也 波羅 斤也 彌樓 須彌山也 謂以幾斤之塵能成此彌樓之山 唐譯云 幾斤成須彌 此按舊注 是等所應請 何須問餘事 聲聞辟支佛 佛及最勝子 身各有幾數 何故不問此 火燄幾阿[ 少 / 兔 ] 風阿[ 少 / 兔 ] 復幾 根根幾阿 [ 少 / 兔 ] 毛孔眉毛幾( 唐譯云 火風各幾塵 一一根有幾眉及諸毛孔 復各幾塵成 ) 記曰 從諸山須彌地已下至此 共有三十八句 計三十二事 皆大慧問不到處 故世尊特為表而出之 然且責之云何故不問此者 何也 如華嚴諸品皆佛力加被菩薩所說 至若阿僧祗品 則佛親說 以其甚微細事 非一切種智不能悉知悉見 殊非菩薩所知 不知故問不及 苟不及此 則心外有剩法矣 故特表而出之 以顯自覺聖智徹法無遺 信乎佛之知見 閻浮提雨皆知滴數 現前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因也 然須彌山略指依報總相 其弓步微塵 別相也 三乘聖人身有大小 蓋身乃正報總相 其數量毛孔微塵 別相也 意責大慧但知諸法總相 不知別相 此則但知共相 不達自相 其迷於自心現量多矣 故以甚微細智以發之 下文復領大慧之問 護財自在王 轉輪聖帝王 云何王守護 云何為解脫 廣說及句說 如汝之所問 眾生種種欲 種種諸飲食 云何男女林 金剛堅固山 云何如幻夢 野鹿渴愛譬 云何山天仙 犍闥婆莊嚴 ( 唐譯云 云何諸妙山 仙闥婆莊嚴 ) 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云何禪境界 變化及外道 云何無因作 云何有因作 有因無因作 及非有無因 ( 舊注 此四因 領上云何俱異說 ) 云何現已滅 ( 領上云何見已還 ) 云何淨諸覺 云何諸覺轉 及轉諸所作 ( 領上云何淨其念 云何念增長 ) 云何斷諸想 云何三昧起 破三有者誰 何處為何身 云何無眾生 而說有吾我 云何世俗說 ( 領上云何建立相四句 ) 唯願廣分別 ( 二譯皆無此一句 ) 所問相云何 及所問非我 ( 此猶屬建立相四句義 ) 云何為胎藏 及種種異身 ( 領上種種名色相 ) 云何斷常見 云何心得定 ( 領上云何三昧心 ) 言說及諸智 戒種性佛子 ( 領上誰生語言二句 及諸智有幾種 幾戒眾生性二句 ) 云何成及論 ( 領上成為有幾種 云何名為論 ) 云何師弟子 種種諸眾生 斯等復云何 云何為飲食 ( 上一句 領弟子有幾種 云何阿闍黎二句 下三句 綜領男女及不男 及眾生生諸趣四句意 ) 聰明魔施設 ( 此一句 綜領魔及諸異學已下六句意 及云何念聰明一句 ) 云何樹葛藤 ( 領上云何為樹林 云何為蔓草二句 ) 最勝子所問 云何種種剎 ( 下自有領剎土形狀之句 此應是領何故剎土化一句之意 ) 仙人長苦行 ( 此領云何長苦仙二句 ) 云何為族姓 ( 此領云何為釋種四句 ) 從何師受學 ( 領禪師以何法二句 ) 云何為醜陋 云何人修行 ( 此一句 領云何修行退二句 ) 欲界何不覺 阿迦膩吒成 ( 此領云何於欲界 不成等正覺四句 阿迦膩吒 此云色究竟天 ) 云何俗神通 ( 領上云何世俗通 ) 云何為比丘 ( 領上毗尼比丘分二句 ) 云何為化佛 云何為報佛 云何如如佛 平等智慧佛 云何 P. 20

21 為眾僧 ( 此一句領上僧伽有幾種二句 ) 佛子如是問 箜篌腰鼓華 剎土離光明 ( 領上云何日月形已下十句 ) 心地者有七 ( 領上云何為七地 ) 所問皆如實 此及餘眾多 ( 唐譯云 此及於餘義 ) 佛子所應問 一一相相應 遠離諸見過 記曰 此五句乃讚大慧所問稱理無過也 然大慧問意次第有主 而世尊牒領者 大槩綜括其辭 不復次序 且亦有牒不盡者 故結之云此及餘眾多 意謂凡係佛子所問者 一一皆與實理相應 遠離諸見過也 然雖如是 但法離言說 今於無說示說 故下結云 悉檀離言說 我今當顯示 次第建立句 佛子善諦聽 此上百八句 如諸佛所說 記曰 此六句 乃結牒問義 許說誡聽 啟後答意也 謂大慧所問雖稱理無過 但法本離言 今當於無說處示現言說 故為次第建立耳 且此上百八句義 若如諸佛所說 則一一皆非 故此二句 乃結上起下 而義貫下文讀之 然百八句 魏譯云百八見 初大慧云 今以百八義 仰咨尊中上 及考其問 有一百九十餘句 若但取云何 何因 何故 何等 誰字之類為義 則有一百三十餘句 及世增補出大慧問不及者 又三十二句 至此猶云 此上百八句 如諸佛所說 是果定局百八句耶 而說者又按其下世尊自分其句但一百四 又少四句 而必以此為定見 豈非刻舟求劒耶 是但以一句字為礙耳 殊不觀大慧云百八義 流支云百八見也 若以義見二字觀之 則可謂具通方之眼矣 苟於句數難合 或當以愚見依三界法作有無等四句為準 但約佛教所明不出四句 而外道所計亦不出四句 此則邪正共有八句 以能分別之見有八 所見之境有百 故云百八見也 故下經云 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 謂一異有無等 又云 為淨二種障故 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 故世尊答云一切皆非 為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故下依生滅門建立而有言說 故一一別答耳 然所說者亦不過破此四計而已 上乃綜牒其問辭 下先約心真如門總答 不生句 生句 ( 唐譯云 生句 非生句 ) 常句 無常句 相句 無相句 ( 魏譯云 生見 不生見 常見 無常見 相見 無相見 ) 記曰 此總約心真如門而答也 大慧問義雖多 總不出生與無生 常與無常 相與無相之法耳 故世尊已牒所問 而復綜其大義而破之曰 此上百八句 若如諸佛所說不生義者 即此生法便是 以生本不生故 所言真常義者 即此無常便是 以諸法當體真常故 所言相者 諸法本自無相故 此順二譯 以生句為首義解 若依此經以不生句為首解者 意謂諸佛所說真實無生 不容起見 故下文云 一切法不生 不應立宗 意謂汝才作不生見 蚤墮生法 才作常見 蚤墮無常矣 何者 以真如界中不容擬議 以舉心即錯 動念即乖 以相本無相 故云不生句生句等 自此已往 凡所分別 皆與真如實相理不相應 故一一斥之曰非也 永嘉云 一切數句非數句 與吾靈覺何交涉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 非實非虗 非如非異 斯正諸佛所證自覺聖智境界 P. 21

22 故非妄想分別可到也 故宗門云 三句明一句 一句明三句 三一不相關 分明向上路 了此可許觀楞伽 住異句 非住異句 剎那句 非剎那句 自性句 離自性句 空句 不空句 ( 魏譯云 離自性見 非離自性見 空見不空見 唐譯云 自性句 非自性句 ) 記曰 此併上三句 蓋佛自遣之辭也 以前牒文首云 生及與不生 涅槃空剎那 趣至無自性 世尊意謂前因大慧執有世出世間生住異滅以問 故我聊以此句義破彼執情耳 非實法也 以真如理中本無言說故 故此答云此亦皆非 謂不但無生 而住異滅皆不可得 剎那 生滅也 然上常句 即指涅槃 魏譯云 離自性見 非離自性見 前云趣至無自性 然趣至 猶言究竟 蓋言世出世法究竟皆無自性 此言離自性句 亦了不可得 故都云非 此佛自遣之辭 向下皆遣大慧所執之辭也 斷句 不斷句 邊句 非邊句 中句 非中句 常句 非常句 記曰 此通斥世出世間邪正之法也 前常無常句 乃涅槃真常 及生死無常 此常句 乃外道斷常二見 謂確定死常 非常句乃斥之也 中乃出世一乘中道法 邊謂空有二邊 乃出世三乘法 斷常乃世間外道邪見法也 真如理中 聖凡不立 迷悟皆空 故都云非 緣句 非緣句 因句 非因句 煩惱句 非煩惱句 愛句 非愛句 方便句 非方便句 巧句 非巧句 ( 唐譯云 善巧句 非善巧句 ) 淨句 非淨句 成句 非成句 譬句 非譬句 弟子句 非弟子句 師句 非師句 種性句 非種性句 三乘句 非三乘句 所有句 非所有句 ( 魏譯云 寂靜見 非寂靜見 唐譯云 無影像句 非無影像句 ) 願句 非願句 三輪句 非三輪句 相句 非相句 ( 唐譯云 標相句 非標相句 ) 有品句 非有品句 ( 唐譯云 有句 非有句 無句 非無句 ) 俱句 非俱句 緣自聖智現法樂句 非現法樂句 ( 唐譯云 自證聖智句非自證聖智句 現法樂句 非現法樂句 ) 剎土句 非剎土句 阿 [ 少 / 兔 ] 句 非阿 [ 少 / 兔 ] 句 ( 唐釋云 塵句 非塵句 ) 水句 非水句 弓句 非弓句 實句 非實句 ( 唐譯云大種句非大種句 ) 數句 非數句 ( 唐譯云 算數句 非算數句 ) 數句 非數句 記曰 二譯皆無此句 舊注以此數字讀作上聲 非也 蓋上數句 乃牒阿劣以下世尊所補三十二句 皆算數也 次數句 乃謂真如理中本無此等數量 正所謂一切數句非數句也 明句 非明句 ( 唐譯云 神通句 非神通句 ) 虗空句 非虗空句 雲句 非雲句 工巧伎術明處句 非工巧伎術明處句 風句 非風句 地句 非地句 心句 非心句 施設句 非施設句 自性句 非自性句 ( 唐譯云 體性句 非體性句 ) 陰句 非陰句 眾生句 非眾生句 慧句 非慧句 涅槃句 非涅槃句 爾燄句 非爾燄句 ( 唐譯云 所知句 非所知句 ) 外道句 非外道句 荒亂句 非荒亂句 幻句 非幻句 夢句 非夢句 燄句 非燄句 ( 二譯皆云陽燄 ) 像句 非像句 輪句 非輪句 ( 唐譯云 火輪句 ) 犍闥 P. 22

23 婆句 非犍闥婆句 天句 非天句 飲食句 非飲食句 婬欲句 非婬欲句 見句 非見句 波羅蜜句 非波羅蜜句 戒句 非戒句 日月星宿句 非日月星宿句 諦句 非諦句 果句 非果句 滅起句 非滅起句 ( 唐譯云 滅句 非滅句 起句 非起句 ) 治句 非治句 ( 唐譯云 醫方句 ) 相句 非相句 記曰 所答凡有三相句 舊注謂前乃名相之相 次則標相之相 此則占相之相 以醫方冠於上文故 非也 然占相總在五明 而此醫方句 蓋答前別有醫方之問 乃喻佛應機之法 非世俗醫方也 前解具明 是則此非占相之相 明矣 然前大慧問義有三種相句 故此次第而答之耳 以初問何故剎土化相及外道等 乃通問十界依正聖凡名相之事因何而有 故此初答云相句無相句 意謂彼諸凡聖依正之相 本自無相 故也 次問云何建立相 謂心既無相 云何建立我人眾生壽命之相 故此答云標相句非標相句 以標即建立義 言彼建立亦本無建立之相也 後又問眾生生諸趣 何相何像類 然相乃眾生形狀 而像乃支體像貌 故此答意云 眾生本無眾生之相 又何支分之有 故云相句非相句 而下即云支分也 支句 非支句 ( 唐譯云 支分句 ) 巧明處句 非巧明處句 ( 唐譯無此句 ) 禪句 非禪句 迷句 非迷句 現句 非現句 護句 非護句 族句 非族句 ( 唐譯云 種族句 ) 仙句 非仙句 王句 非王句 攝受句 非攝受句 寶句 非寶句 記句 非記句 一闡提句 非一闡提句 女男不男句 非女男不男句 味句 非味句 事句 非事句 身句 非身句 覺句 非覺句 動句 非動句 根句 非根句 有為句 非有為句 無為句 非無為句 因果句 非因果句 色究竟句 非色究竟句 節句 非節句 ( 唐譯云 時節句 ) 叢樹葛藤句 非叢樹葛藤句 雜句 非雜句 ( 唐譯云 種種句 ) 說句 非說句 ( 唐譯此下 有決定句 非決定句 ) 毗尼句 非毗尼句 比丘句 非比丘句 處句 非處句 ( 二譯皆云 住持句 非住持句 ) 字句 非字句 ( 唐譯云 文字句 ) 記曰 此上約一心真如門以答一百八句已竟 然所以皆云非者 謂真如性中本無此諸句數故 起信論云 當知真如自性 非有相非無相 非非有相 非非無相 非有無俱相 非一相 非異相 非非一相 非非異相 非一異俱相 從本以來 一切染法及一切眾生妄心分別 皆不相應故 即是真心 常恒不變 淨法滿足 亦無有相可取 以離念境界 唯證相應故 故此答云一切皆非 然前文已一一具牒其辭 而此又一一複疊其句而斥其非者 蓋西域文勢如此 凡有所問 必備牒其辭而答之 言雖似複 義實直捷 皆指歸第一義諦離言說處也 蓋上一句即疊所問 而下非字一句乃破斥耳 以馬鳴宗此楞伽等百部大乘經造起信論 而論中立義 分一心二門 故今亦宗其論 後多引之 大慧 是百八句 先佛所說 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記曰 此結勸修學也 前云此上百八句 若如諸佛所說 則一切皆非 故此結云 此百八句 乃過去先佛所說 汝及諸菩薩應當如是修學也 P. 23

24 科初直指一心真如以顯三界唯心已竟 次曲示一心生滅以顯萬法唯識 通分八科 初明真妄因依廣示八識以顯生滅因緣相 此中分二 初略明唯識以別邪正之因 二廣明八識以示識智之相 今初中又三 初明真唯識量以辯邪宗 此中又三 初以法顯真唯識量 次以喻成懸破二見 三正揀辯邪宗 且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 世尊 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佛告大慧 諸識有二種生住滅 非思量所知 記曰 此下至經終 通約心生滅門以顯萬法唯識 且初以法顯真唯識量也 問曰 大慧承佛答百八句一切皆非已 乃復陡問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者何也 按馬鳴大士宗此經造起信論 依一心法立二種門 謂一者心真如門 二者心生滅門 依第二門有覺不覺義 依後義起三細六麤等 總攝世出世法 直指一心為迷悟之源 故此經說五法三自性皆空 八識二無我俱遣 然五法者 謂名 相 妄想 正智 如如也 三自性者 謂妄想 緣起 成也 以依一心而有迷悟之別 故有此八 由迷一心而轉正智如如作名相妄想 是則諸法乃妄想緣起也 悟一心而轉名相妄想為正智如如 所謂成也 此品名佛語心者 即所謂寂滅一心名為真如 論云 心真如者 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一切諸法 唯依妄念而有差別 若離心念 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是知前來大慧所問者 乃依名相妄想境界邊事 故有世出世間種種諸法 成百八見 而世尊直指一心真源 離言說相 離名字相 離心緣相 故牒而斥之曰一切皆非 是則從前經文正約一心真如門也 若約真如門 則離言說相 以三界唯心故 但智證現量 則不容有說 所可說者 皆生滅門中依妄想緣起邊事 故凡落言詮 即屬比量 故從此已下 皆約生滅門以顯示緣起差別諸法皆唯識所現 故云萬法唯識 然識如幻夢 但是一心 心寂而知 真妄皆離 即名自覺聖智 以此成立真唯識量 故大慧已領一心離言之旨 次即便問諸識有幾種生住滅也 良由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 成第八阿賴耶識 故生滅門中首問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而答云有二種生住滅 以生即無生 住本無住 滅而不滅 故云非思量所知 諸識有二種生 謂流注生 及相生 有二種住 謂流注住 及相住 有二種滅 謂流注滅 及相滅 記曰 此通指八識皆有麤細二種四相也 解者謂流注生住滅單屬第八賴耶 相生住滅則屬前七 今諦觀經意諸識之言 蓋謂八箇識中皆有麤細四相也 良以八識皆有思量了別之用 隨見隨即分別 而此行相麤顯 故云相生住滅 究其源底 皆是第八識精應緣之業用 三相隱微 一類相續 故云流注 雖有八識分位 其實總皆一類微細流注 種子現行 交相熏發 甚深微細 不可思議 故經云 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瀑流 故云諸識有二種生住滅 密嚴云 八種流注心 雖無若干體 或隨緣頓起 或時而漸生 如波濤依水 蓋波濤喻相 水喻流注 不相離故 故下文云非一非異 P. 24

25 大慧 諸識有三種相 謂轉相 業相 真相 記曰 此釋八識之體相 以明依生滅門有覺不覺義也 真相 即本覺真心 轉業二相 即無明不覺 問曰 論列三細 謂業 轉 現 此經三相 以轉為首 以業次之 而繼之以真 且云諸識皆有三種相者何也 答曰 此言八箇識中皆具三相 不同論中三細單屬第八識也 何者 論云 一者無明業相 以依不覺故心動 說名為業 此乃單指無明 二者能見相 以依動故能見 即名轉相 三者境界相 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謂能現一切境界 如鏡現像 名為現相 此論意也 然此經不同論意 而以轉為首者 此轉不是三細之轉 乃是釋前諸識各有二種生住滅義 謂依此生滅剎那剎那念念流轉 而此轉相即前流注生滅 已具論中三細 而此業字 乃業力造業之業 即前相生住滅 而六麤相皆具此中 而人不知念念生滅起惑造業者皆真心也 故先舉轉業 而繼之以真相 要在即妄明真 正論中所明依生滅門有覺不覺義耳 下文云 種種諸識浪 騰躍而轉生 譬如海波浪 是則無差別 諸識心如是 異亦不可得 又云 藏識如巨海 業相猶波浪 唐譯云 轉識同波浪 故知轉業乃釋二種生滅義也 若約三性釋者 轉相 乃依他起 如波浪依海水起 業相 乃徧計執 如但見波浪洶湧 不知是水 真相 則圓成實 唯一海水也 然此真相 即本覺真如 正是隨緣不變者 問曰 馬鳴依楞伽等經造起信論 而三細尤論中生起之綱要 何乃遽云不同耶 答曰 此蓋通言八識之相 以經云諸識有三種相故 若三細六麤 向下不思議熏變等 自有明文 大慧 略說有三種識 廣說有八相 何等為三 謂真識 現識 及分別事識 大慧 譬如明鏡持諸色像 現識處現亦復如是 記曰 此釋前諸識之名也 前云諸識 不知識有幾種 故此釋云 略說有三 廣說有八 然魏譯云 略說有二 一了別識 二分別事識 唐譯云 略則惟二 謂現識 及分別事識 俱缺真識二字 然此中真識 即是不生不滅如來藏清淨真心也 亦即是真如 然真如亦云識者 以有照境之用故 而此現識 即第八識也 故論云 以依阿賴耶識 說有無明 不覺而起 能見能現 能取境界者 亦名智識 即此中分別事識 乃前七也 若約鏡像喻 則八識一體 無二無別 故論云 現識者 所謂能現一切境界 猶如明鏡現眾色像 現識亦爾 隨其五塵對至即現 無有前後 以一切時任運而起 常在前故 由是而觀 則此經三種 乃真妄對立 要顯識即是真如故 故下文云 如來藏名識藏 然魏唐二種者 以了別與現識 乃真妄合說耳 所以合說者 以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成阿黎耶識故 故經云 佛說如來藏 即是阿賴耶 宗鏡云 此經直指八識即真 不比他經別立九識 故云真妄合說 大慧 現識及分別事識 此二壞不壞相 展轉因 記曰 此釋八識生起之相 以顯本無二體也 展轉因 謂前七轉識與第八識互相為因 由前七現行熏種子 而第八種子又熏起現行 故識論云 諸法於藏識 識於法 P. 25

26 亦爾 更互為因性 亦常為果性 蓋可壞者妄識 不可壞者真識也 魏譯云 彼二種識無差別 遞共為因 唐譯云 此二識無異相 互為因 大慧 不思議熏 及不思議變 是現識因 記曰 此特明第八生起之因 以明前二種生中流注生 顯三細相也 然不思議熏變是現識因者 乃無明熏真如為八識之因 所謂流注生也 論云 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 為諸染因 此當業相也 以有無明染法因故 即熏習真如 以熏習故 則有妄心 以有妄心 即熏習無明 此當轉相也 不了真如法故 不覺起念 現妄境界 此當現相也 斯則因無明熏習力故 令真如變為現識 此正無明不覺生三細也 言不思議熏變者 謂真如本不可熏而熏 故名不思議熏 真如之體本自不變 而今隨無明緣成一成法 故云不思議變 魏譯云 了別識 不可思議熏變因 唐譯云 現識 以不思議熏變為因 但三相隱微 故以不思議熏變釋流注生耳 大慧 取種種塵 及無始妄想熏 是分別事識因 記曰 此明前七轉識生起之因 以明相生 顯六麤相也 論云 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 即熏習妄心 令其念著 造種種業 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此正六麤相也 然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者 妄想習氣種子也 乃第八識所藏種子 因此熏起前七根境現行 又取以為實我實法 故云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 此則第八與前七為因 所謂相生 然妄想熏 又相中流注生也 故論云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 一者根本熏習 以能成就業識義故 二者所起見愛熏習 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前不思議熏 乃根本熏 此則見愛熏也 大慧 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虗妄滅 則一切根識滅 是名相滅 記曰 此釋前二種滅中相滅也 覆 返也 即返流全一 頓契真如 則一切塵垢當下銷亡 而根塵識心應時銷落 是名相滅 唐譯云 阿賴耶識虗妄分別種種習氣滅 即一切根識滅 是名相滅 然生則從細至麤 故先流注生 今滅則從麤至細 故先相滅 大慧 相續滅者 相續所因滅 則相續滅 所從滅及所緣滅 則相續滅 大慧 所以者何 是其所依故 依者謂無始妄想熏 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 記曰 此釋前二種滅中流注滅也 相續 即流注義 謂八識湛淵 本無生滅 但因前七識風鼓習成種 故有之耳 然此生滅既因前七轉識而生 今所因滅 則此流注相續自滅 故曰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 此釋流注生滅中流注滅也 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者 此釋相生滅中流注滅也 謂第七轉識本無生滅 但從根本無始無明習氣內熏 外有六塵境界風吹皷動心海 內外交扇 故起七識波浪 今內門所從無明既滅 則外門境界風停 而心體湛淵 波浪自息 則七識當下無生矣 今所從所緣既滅 而相續即滅者 以一切動相皆依無明而起故 故釋之曰是其所依故 依者無始妄想熏 然無始妄想 乃根本無明 即今目為七識結生相續 因此熏彼八識不得成智 常在纏 P. 26

27 縛故 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 妄想者謂根身器界 本是八識所變相分 還為八識見分所緣之境 此正識論所明因緣依也 今云相續所因滅 則生滅情亡 所緣滅 則根塵自泯 如此 則八識無明 宛是平等如如不生滅之正智矣 故論云 唯癡滅故 心相隨滅 前生則更互生 今滅亦更互滅耳 此上以法顯真唯識量竟 下以喻成懸破二見 大慧 譬如泥團微塵 非異非不異 金莊嚴具亦復如是 大慧 若泥團微塵異者 非彼所成 而實彼成 是故不異 若不異者 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 記曰 此以喻成前真唯識量 將以懸破外道一異斷常二見之執也 譬如泥團微塵者 正示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成第八阿賴耶識 以顯真妄非一非異 以示聖凡之相亦如此 故重以金莊嚴具成之 由彼外道別立異因 將破彼見 故以此喻示之 如是大慧 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 藏識非因 記曰 此正釋不異 以破外道妄執別有一法為生因也 意謂前七與八若異者 則八識不應與前七作生起因 今既與彼為因 則知不異矣 以前七真相 原是八識精明之體 八識真相 原是真如 故魏唐二譯 止有轉識藏識 無真相二字 然彼但約八識不異 而此譯加真相二字 要明真妄不異 將顯妄即是真故 此義自足 真相即八識自體 乃本覺真如 今云藏識為因者 謂如來藏不但為生死因 亦為涅槃因 後文云 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 能徧興造一切趣生 若不異者 轉識滅 藏識亦應滅 而自真相實不滅 是故大慧 非自真相識滅 但業相滅 若自真相識滅者 藏識則滅 大慧 藏識滅者 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記曰 此釋不一 以破外道斷滅見也 謂若八識是一 則前七滅時 而第八藏識亦應滅 藏識若滅 誰證無生 是則八識但滅戲論虗妄習氣 名為滅耳 其實八識自體本覺真如實不滅也 故云非自真相識滅 論云 所言滅者 唯心相滅 非心體滅 又云 唯癡滅故 心相隨滅 非心智滅 此業相 即前三相中業相 通指無明惑業名業相耳 意謂所可滅者 但是虗妄習氣惑業耳 而真相豈可滅耶 故經又云 自真相若滅者 藏識則滅 藏識若滅者 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唐譯云 識真相不滅 但業相滅 若真相滅者 藏識應滅 若藏識滅者 即不異外道斷滅論 上懸破二見竟 下正揀辯邪宗 大慧 彼諸外道作如是論 謂攝受境界滅 識流注亦滅 若諸流注滅者 無始流注應斷 記曰 此出外道斷滅論 所以揀辯邪宗也 唐譯云 彼外道作如是說 取境界相續識滅 則無始相續識滅 然取境界相續識 即前六識 并七識麤相也 流注 即八識自體 及七識細相也 彼外道但見前六七麤相滅 便謂八識俱滅 此所以為斷佛種 P. 27

28 性者 故佛破之曰 若識流注滅者 則無始流注應斷 此正返顯前文但業相滅真相不滅也 此不滅者 寶鏡謂之真常流注 然外道說八識一齊滅者 以不知第八阿賴耶識為生因 將謂別有一法為生生之因故 故佛向下出其計云 大慧 外道說流注生因 非眼識色明集會而生 更有異因 大慧 彼因者 說言若勝妙 若士夫 若自在 若時 若微塵 記曰 此出外道妄計生因也 唐譯云 彼諸外道說相續識從作者生 不說眼識依色光明等緣和合而生 唯說作者為生因故 作者是何 彼所計勝性 丈夫 自在 時 及微塵 為能作者 此正外道不知唯識是生起諸法之因 乃離識外別立勝性等為生起因 所謂異因也 然西域外道所計雖有多種 總之不出斷常二見 按識論所破有七 而此中世尊所指唯五耳 論中七者 一數論師 計二十五冥諦 謂從神我為冥初主諦 從冥生覺 從覺生我心 從我心生五塵 從五塵生五大 從五大生十一根 共二十五法 而以神我為勝性 而此中勝妙 即彼神我也 二勝論師 計六句為生生之因 謂實 德 業 大有 和合 同異 妄指此六皆有實性 而一切法皆從此六句生 又從實句中執有九法 謂地 水 火 風 空 時 方 和合 又計極微以成器界 故計極微常住不滅 而此中時與微塵 即彼勝論所計也 三有外道 計大自在天 體實徧常 能生諸法 此中自在 即彼所計也 四有七種外道 計大梵 時 方 本際 自然 虗空 我等七法 常住實有 具諸功能 生一切法 而此中丈夫 即彼大梵 謂大梵天能生一切 而此中時 亦即是實句九法中時也 五六有二聲論師 計聲是常 能為定量 表詮諸法 一待緣生 二待緣顯 謂聲是常 定能表詮一切諸法也 七有順世外道 計四大是實是常 能生有情 謂極微實常 能生麤色 而此中微塵 亦計極微者 準此七種 而世尊所指五種 唯缺二聲論師 向後因緣二自性補之 然諸外道品類雖多 所執有法不過四種 謂定一 如數論等 定異 如勝論等 亦一亦異 如無慚外道等 四非一非異 如邪命外道等 此皆不達唯識真妄非一非異真實道理 妄執定一定異 而作如是矯亂議論 橫起斷常二見也 然此中單出定一定異二種邪見 而佛預以泥團微塵非一非異按破之 且此二種皆是斷見 何者 若謂定一 則七識滅時 而八識亦隨滅 則墮斷見 若謂定異 則相續識滅 別有異因 既立異因 則是無因 亦是斷見 然世尊所指若勝性等五 在此為斷見 在論都是執常見者何也 蓋彼所執之常 即是此中之斷 何者 以外道不知唯識真常道理 乃謂八識俱是斷滅 而又別執異法將作真常 斯則在彼既執異法為常 則本有真常識性返作斷滅 此所以彼執為常 即墮此斷 正是以無常為常 以常為無常 真顛倒見也 斯義深玄 知之者希 復次大慧 有七種性自性 所謂集性自性 性自性 相性自性 大種性自性 因性自性 緣性自性 成性自性 P. 28

29 記曰 此出外道妄計宗論也 魏譯云 外道有七種自性 觀此有外道二字 則是由前云外道說諸法不從識生 更有異因 而妄說勝妙等五 是實是常 能生諸法 由是觀之 則前五乃指所執之法 而此七種自性 乃出彼所立之教有七也 然此七種 都是妄計離識別有自性者 約識論義解 集性自性者 集謂集聚 此指數論師所立二十五法 論云 然大等法 三事合成 又云 大等諸法多事合成 如軍林等 以彼所執五大十一根 從初覺心五塵三事集聚生起 故云集性自性也 性自性者 亦即立勝性為自性者是也 相性自性者 相即質礙之色 此指勝論師所立六句 以實德業大有和合同異 及四大極微諸質礙法 為生起因也 大種性自性者 此指順世所立四大是常 能生諸法 即前云微塵能生麤色是也 因性自性 緣性自性者 此二即二聲論師所立 一待緣生 即以聲為生法之因 此乃單以聲為因 故云因性自性也 二待緣顯 即以生聲之緣為因 故云緣性自性也 成性自性者 此指計六句中和合句也 彼執諸法和合而成 故云成性自性 此七種自性 總不出四句 謂自生 他生 共生 無因生也 然因性自性 即自生 大種性自性 緣生自性 即他生 集性自性 相性自性 成性自性 即共生 性自性 即無因生 總之不出斷常二見 皆妄想邪執 非如我之第一義也 故下文云我有七種第一義 上辯邪宗已竟 下示七種聖義以別邪見 分二 初示正義 復次大慧 有七種第一義 所謂心境界 慧境界 智境界 見境界 超二見境界 超子地境界 如來自到境界 大慧 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 以性自性第一義心 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法 聖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 所建立 不與外道論惡見共 記曰 此出如來正教量 以第一義為宗 不同外道惡見論也 魏譯云 我有七種第一義等 謂我此七種境界 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 以此性自性第一義心 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最上法 乃是聖慧眼入自共相之所建立如 如 稱也 謂我所建立 乃稱性建立 不與外道惡見共也 入 證也 自相 謂一心真如 共相 乃八識因緣 謂我已證入唯心唯識 以此建立世出世間最上法門 不比外道妄立異因為生法本 故云不與外道惡見共 次斥其非 大慧 云何外道論惡見共 所謂自境界妄想見 不覺識自心所現分齊 不通 記曰 此牒釋上外道惡見之所以也 佛謂我之七種第一義境界 乃是聖慧眼所觀 真知見力 彼外道惡見 乃隨自己妄想境界所見 由不覺知是自心妄想所現之分齊 故作如是七種邪執斷常 以為定一定異而不通也 大慧 愚癡凡夫 性無性 自性第一義 作二見論 P. 29

30 記曰 此總結成外道惡見 於第一義中作二見論也 魏譯云 諸愚癡凡夫 無有實體 以為第一義說二見論 謂由不達諸法無性 而妄立自性 隨愚癡顛倒妄見 故於第一義中作二見論耳 此前從諸外道作如是論以來止此 通出外道一異斷常二見非真 以立真唯識量已 向後痛斥外道二見因果俱非真實 由不達唯心所現 故妄執是有是無而成斷滅戲論 然後備示唯心觀門 將欲行人依不生滅心 了達唯心如幻境界而觀 必獲常住二轉依果也 上示七種聖義以別邪見已竟 下正揀邪因以示正因三 初揀邪因 復次大慧 妄想三有苦滅 無知愛業緣滅 自心所現幻境隨見 今當說 記曰 此承上外道不達唯心如幻境界 妄作二見 故於三有苦不能得滅 今將示行人唯心如幻法門 以為正修行路 故先以此揭示也 唐譯云 若了境如幻自心所現 則滅妄想三有苦 及無知愛業緣 三有苦 即三界苦果 此諸苦果 皆依妄想而有 故云妄想三有苦也 無知 即根本無明 乃發業者 愛即貪慾 乃潤生無明 此二乃三界二十五有之業因 所謂惑也 業緣 即從無知愛二種妄惑所結生死之業 繫縛不得出離 故云業緣 然此業因苦果所以不得消滅者 皆由不達一切境界唯心所現 特隨妄見流轉故耳 且彼外道雖有出苦之心 又不知出苦之要 及其所修 特依斷常二見而修 斯正以苦欲捨苦 依止此諸見 深著虗妄法 為此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 故枉費辛勤 都無實證 佛意謂諸行人若了境如幻唯心所現 則三界因果當下消滅矣 故從此已下至妄稱一切智說 總斥外道二見不真 從若復諸餘沙門已下 至自悉檀善應當學 通示唯心觀門 大慧 若有沙門婆羅門 欲令無種有種因果現 及事時住 緣陰界入生住 或言生已滅 記曰 此出外道依有無二見妄立異因也 唐譯云 妄計非有及有 於因果外顯現諸物 依時而住 或計蘊界處依緣生住 有已即滅 此正指外道依斷常二見 於唯識真因量外妄立異因 謂有因有生 無因無生 以此有無為生因 顯現世間一切事業為生果 故云欲令無種有種因果現 不知一切世界是妄想所持 乃又妄計依時而住 或又計蘊界處依四大時方等緣而住 或又妄計一切蘊界諸法有已即滅 不復更生 此皆妄見斷滅 皆非真因 故下斥之 然外道有內外二種 內 即依佛法起妄計者即沙門 外 即婆羅門也 大慧 彼若相續 若事 若生 若有 若涅槃 若道 若業 若果 若諦 破壞斷滅論 所以者何 以此現前不可得 及見始非分故 大慧 譬如破瓶 不作瓶事 亦如焦種 不作芽事 記曰 此總斥外道因地不真 故果成破壞也 彼 即指上內外二種外道 謂彼外道 由依有無二見 不達唯心 故所立因果皆成斷滅 相續 謂生死相續 以彼不知 P. 30

31 結生相續 乃妄指冥初及四大等為生因 正如此方以陰陽二氣五行生人者是也 若事若生若有 唐譯云 若作用 若生滅 若諸有 作用 即凡所作為 若生滅 即生死 若諸有 即指上言三界諸法 以彼生有異因 死歸斷滅 諸有為法 畢竟無常 若涅槃 彼指五現為涅槃 若道 以拔髮熏鼻 臥棘塗灰 牛狗戒等 為出苦也 若業 謂業因 彼以妄計圓常等為業因 若果 彼妄以斷滅等為真果 若諦 彼妄指冥初為主諦 似此之類 皆不了唯識 都成破壞斷滅論也 所以為斷滅者何也 以此現前皆非真實故 及見始非分故 唐譯云 不見根本故 以唯心唯識真實根本道理 彼絕分故 故作如是種種戲論 終無利益 譬如破瓶 不能作瓶事 又如焦芽敗種 不能作芽事 破瓶喻無果 焦芽喻無因 外道事業亦若此 如是大慧 若陰界入性 已滅 今滅 當滅 自心妄想見 無因 故彼無次第生 記曰 此合上二喻以證彼外道無因無果之說也 謂彼外道說此蘊界處法 不從前世所作業行而生 更有異因 是則前世已成斷滅 又說現世受苦若盡 則再不受後報 是則現在又成斷滅 若現在既滅 則向後未來永成斷滅矣 似此皆是隨自妄想所見 妄作異因 總是無因 若無因則無果 故彼無次第相續生也 大慧 若復說無種有種識 三緣合生者 龜應生毛 沙應出油 汝宗則壞 違決定義 有種無種說 有如是過 所作事業 悉空無義 記曰 此釋外道轉計也 佛意恐彼外道聞佛唯識之說而便轉計 謂我說蘊界處從有種無種與識三緣和合而生 豈是無因 然外道雖說識 畢竟妄計有無二見 及神我為主 故佛牒而喻曉之曰 若復說有無與識三緣合生者 如此則龜應生毛 沙應出油 亦無是理 龜本無毛 是無因也 沙非油本 是無果也 若如此說 汝宗則壞 宛是無因無果 都成斷滅 違我大乘決定真實道理 乃斥之曰 有無二見有如是斷滅之過 既無其本 則所作事業悉空無義 唐譯云 悉空無益 然所作事業 指外道苦行教法等事 空 猶枉也 斥彼依止邪見修行 枉受辛苦 終無利益 大慧 彼諸外道說有三緣合生者 所作方便 因果自相 過去未來現在有種無種相 從本已來成事相承 覺想地轉 自見過習氣 作如是說 記曰 此釋上所作事業悉空無益之意也 方便 魏譯云阿含 唐譯云教理 乃外道教法也 謂彼外道妄計三緣以無因為生因者 凡所作事業 若教法 若因果自相 若三世蘊界處生相 此等事業 俱成斷滅戲論 悉空無益 且此邪見邪教邪因邪果 遞代相承 盲盲相引 其來久矣 故云從本已來成事相承 成 作也 承 傳襲也 謂彼所作事業 以此傳襲為教 非真知見 乃是依自覺妄想地轉 覺 妄見也 抑由自己邪見過患熏習 作如是說 此其所作事業悉空無益也 然西域外道本源 首出迦毗羅 此云黃頭 計因中有果 次漚樓僧佉 此云休睺 計因中無果 三勒沙婆 此云苦行 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 從此外道相傳 至佛出世時 有六大師 故云從本已 P. 31

32 來成事相承 如是大慧 愚癡凡夫惡見所噬 邪曲迷醉 無智 妄稱一切智說 記曰 此結邪師邪教 不徒無益 而返成害也 然彼邪師 俱是愚癡凡夫 無正知見 乃為邪見所害 邪曲迷醉 昏昧此中 不能自覺 西域外道 一師各得三種法 一一切智法 二得神通法 三得韋陀法 一切智法者 各於所計生一種見 解心明利 將此見通一切法 故名一切智外道 其實無智而自妄稱一切智說 故從本已來成事相承 所謂一盲引眾盲 相牽入火坑 當所痛誡 故下文云 正修行者 當勿親近外道惡見議論 前總標章云 妄想三有苦滅 自心所現幻境隨見 今當說 從此以前歷破外道無因邪見 俱是妄想三有苦因 乃無知愛業緣也 佛意誡諸行人 知彼邪因 不墮邪見 了達諸法唯心所現 如幻境界 方得現證自覺聖智 故向下廣示修習如幻法門之方法 使行人依之造修 滅三有苦因 得二轉依果 從若復下至章末自悉檀善應當修學止 約三百五十餘言 總顯了達唯心如幻觀門 隨文難釋 以唐譯逐節對之 其義自曉 上八節正揀邪因已竟 下一章特示正因 大慧 若復諸餘沙門婆羅門 記曰 此揀前內外二種外道 別指二種正修行者 故置言若復諸餘 見離自性 浮雲火輪乾闥婆城 無生 幻燄水月 及夢 內外心現 妄想無始虗偽 不離自心 記曰 此正教觀心之方法也 唐譯云 觀一切法皆離自性 如空中雲 如旋火輪 如乾闥婆城 如幻 如燄 如水中月 如夢所見 不離自心 由無始虗妄見故 取以為外 然此中多無生二字 是則觀一切法無自性如浮雲等 觀一切法無生如幻等 觀一切法唯心所現如夢事也 內外心者 內心 指第八識中含藏無始時來虗偽習氣種子 熏起六識 變似外境 實非外境 故云內外心現 妄想無始虗偽因緣所變 如夢中事 實不離自心 故又以及字揀別上喻 欲行人直觀一切境界如夢 唯心所現耳 妄想因緣滅盡 離妄想說 所說 ( 唐譯云 作是觀已 斷分別緣 亦離妄心所取名義 ) 觀所觀受用建立身之藏識 記曰 此直示觀境也 妄想說 意言分別心也 所說 分別境也 受用建立 乃外器界 即六塵境 身即根身 謂此根身器界 乃依八識所變相分 而人不達唯心所現 如夢中事 而返執取為我我所受用之境 今直觀八識自性清淨 本無所有 世界身心 唯識所現 作是觀時 則一切妄想因緣 蕩然滅盡 名字性空 則根塵識心 當下銷落 故都云離 此所謂離心意識參 離妄想境界求也 然觀 即能觀 藏識 即所觀 故云觀所觀建立身之藏識 依主釋也 論云 菩薩創發心時 即觀本識自性緣起因果之體 若欲入唯識觀 且識性無體 又何所觀 然但緣意言分別為境耳 以 P. 32

33 一切境界 但以名言為體故 若離意言分別 前無所有 故下文直示本體云 於識境界攝受 ( 能取之心 ) 及攝受者 ( 所取之境 ) 不相應 記曰 此直指心體 但有能所 即不相應也 二取相 謂我及我所 以二相角立 故不相應 謂於識境界了達能所皆不相應處 便見自心 故古德云 忘能所 滅影像 此禪之一德也 以纔作意 便不相應故 無所有境界 離生住滅 ( 境空心寂 ) 自心起隨入分別 ( 唐譯云 無能所取 及生住滅 如是思惟 恒住不捨 魏譯云 如是思惟 觀察自心以為生故 ) 記曰 然心境既空 而又起隨入分別 且云恒住 云生者 正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 上示觀心成就 下示觀成得果 大慧 彼菩薩不久當得生死涅槃平等 大悲巧方便 無開發方便 大慧 彼於一切眾生界 皆悉如幻 不勤因緣 遠離內外境界 心外無所見 次第隨入無相處 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境界 記曰 此至得如來身止 通示觀成得二轉依果相也 二果者 謂轉染令淨 生死即涅槃 轉迷令悟 煩惱即菩提 謂正修行菩薩 若唯心觀成就 不久當得染淨平等 則以大悲方便無功用行度諸眾生 觀眾生如幻 度無度相 從緣無起 故云不勤因緣 心境一如 故云遠離內外境界 唯一真心 除此心外 無片事可得 智與真如 平等平等 俱離能取所取相故 故云心外無所見 此觀純淨 則得無分別智 創登初地 漸次增明 則從二地三地乃至八地 故云次第入無相處 漸昇諸地 住三昧境界也 解三界如幻 分別觀察 當得如幻三昧 度自心現無所有 得住般若波羅蜜 記曰 此從八地至十地 出真入假也 謂於八地無功用行 斷俱生我執已 證我空理 故云自心現無所有 然猶墮於我空 迷於法空 不能空空 故不能度 故華嚴設三加七勸而引拔之 此則以如幻觀 觀察三界如幻不實 以如幻大悲 度如幻眾生 故云得如幻三昧 故九地方能說法度生 十地方能分身十方承事諸佛 故云度無所有 得住無礙般若波羅蜜 以斷俱生法執也 若不能度無所有 宗門謂之法身墮 所謂百尺竿頭坐的人 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重進步 大千世界現全身 故云度自心現無所有 得住般若波羅蜜 捨離彼生 所作方便 金剛喻三摩提 隨入如來身 隨入如如化 神通自在 慈悲方便 具足莊嚴 等入一切佛剎外道入處 記曰 此等覺菩薩 以金剛喻定 頓斷最初生相無明 頓入妙覺也 彼生 即生相無明 故論云 菩薩地盡 滿足方便 一念相應 覺心初起 心無初相 以遠離微細念故 得見心性 心即常住 名究竟覺 故云隨入如來身 隨 即也 論云 以有 P. 33

34 如是大方便智 除滅無明 見本法身 即與真如等徧一切處 故云隨入如來身 隨入如如化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 故云神通自在 慈悲方便 具足莊嚴 所以觀音大士 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一念成就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 即得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 下與六道眾生共一悲仰 故云等入一切佛剎外道入處 離心意意識 是菩薩漸次轉身 得如來身 記曰 此結束觀行也 謂正修行菩薩 作唯心識觀 乃離心意意識境界 即此便是菩薩漸次轉生死身 得證如來本法身二轉依果之方便也 故曰 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十方婆伽梵 一路涅槃門 然此頓證法門 直觀唯識 頓悟自心 而此又云漸次者 所謂理須頓悟 乘悟併消 事須漸除 因次第盡 溈山云 若人一念頓悟自心 尚有無始積生現業流識 漸次淨除 故謂漸修 所云流識者 乃流注生滅 正二障俱生習氣種子耳 故此離心意識 乃頓悟自心 漸次得如來身者 正淨除現業流識也 前云離妄想說所說及生滅等 即離心意識境界 從地至地 至捨離彼生等 乃是漸修 非離此之外別有修也 故宗門教人只須離心意識參 離妄想境界求 謂是故耳 大慧 是故欲得如來隨入身者 當遠離陰界入 ( 此牒離妄想境界 ) 心因緣所作方便 生住滅妄想虗偽 ( 此牒離心意識 ) 唯心直進 觀察無始虗偽過 ( 此指無始根本無明 ) 妄想習氣因 ( 因指八識中二障種子 ) 三有思惟無所有 ( 觀三界本空 ) 佛地無生 到自覺聖趣 ( 直觀無生可到自覺聖智 ) 自心自在 到無開發行 記曰 此總結前文 直指唯心方便也 離二取執 則心自在 無開發方便 唐譯云無功用行 即無師智 自然智也 經云 奇哉 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若離妄想執著 則無師智自然智當下現前 故都云到 如隨眾色摩尼 隨入眾生微細之心 而以化身隨心量度 ( 此摩尼喻牒上隨入如來身等 ) 諸地漸次 相續建立 ( 此教之以度生儀軌 ) 是故大慧 自悉檀善 應當修學 記曰 此牒述觀益 切勸修持也 謂正修行菩薩 欲速得如來法身 證自覺聖智趣 應當直觀一心本來清淨 本自無生 除一心外無片事可得 如是觀時 漸漸純熟 則一念頓證 不從外得 則自利利他 功備於此 故先教唯心觀門 此又總牒而叮嚀告誡 切勸修持 謂我此法施最善 應當修學也 經以佛語心為宗者 正所謂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也 乃一切眾生本具足者 但今迷之而隨染緣 則煩惱生死三有之相從此而生 若悟之而隨淨緣 則菩提涅槃二轉依果依之而立 是則煩惱菩提生死涅槃 皆依迷悟染淨轉變之相耳 故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而如來藏中本無此事 故曰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然吾人能達本無 日用現前境界了不可得者 可謂即到自覺聖智矣 此佛祖從上所傳心印 其密造自得工夫 備載此章 至其肯綮 又在離心意識妄想境界一語而已 故世尊反覆叮嚀告誡如此 學者知此 可謂不辜本有 不負佛恩矣 上特示正因竟 P. 34

35 上略明唯識以別邪正之因已竟 下廣明八識以示識智之相 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第一 P. 35

36 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卷第二宋天竺三藏沙門求那跋陀羅譯明建鄴海印沙門釋德清筆記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下次廣明八識以示識智之相 分二 初明八識相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 世尊所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 ( 唐譯云 惟願為我說五法自性相眾妙法門 ) 一切諸佛菩薩所行 自心見等所緣境界 不和合 顯示一切說 ( 魏譯云 諸佛菩薩修行之處 遠離自心邪見境和合故 能破一切言語譬喻體相故 唐譯云 此是一切諸佛菩薩入自心境 離所行相 ) 成真實相一切佛語心 ( 唐譯云 稱真實義諸佛教心 ) 為楞伽國摩羅耶山海中住處諸大菩薩 說如來所歎海浪藏識境界法身 ( 魏譯云 說觀察阿黎耶識大海波境界 說法身如來所說法故 唐譯云 唯願為此山中諸菩薩眾 隨順過去諸佛說藏識海浪法身境界 ) 記曰 此問明一心轉變 以釋廣說識有八種相也 問云 大慧前問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世尊備答 且直示以唯心識觀 其轉凡成聖之功已畢 大慧至此復以心意識五法三自性為請者何也 答曰 此經直指寂滅一心 然此一心 本無迷悟 不屬聖凡 故曰五法三自性皆空 八識二無我俱遣 以隨迷悟之分 故有真妄之別 至若轉變之相 亦不出此四法而已 故大慧先以百八句為問 世尊答云一切皆非者 蓋約真如門中不容窮詰故也 大慧隨問諸識有幾種生住滅者 是在生滅門中容有言說耳 前世尊雖示唯心識觀 略明修證之門 未達一心轉變之妙 且不知諸識因何而生 故此請說五法自性眾妙法門 意顯即生滅而頓證真如 故唐譯云 唯願為說藏識海浪法身境界也 然心意意識 即前略說有三種識 今廣說有八種相也 五法者 謂名 相 妄想 正智 如如 三自性者 謂妄想 緣起 成 二無我 即人法二無我 今云轉變之妙者 良由一心真如 離名離相 真智獨照 本自圓成 人法雙忘 聖凡俱絕 蓋迷一心而為八識 故真如隨緣 變為名相之境 正智有待 翻為妄想之心 心境角立 緣起相生 人法雙彰 聖凡懸隔 悟一心而為藏性 轉八識而成四智 名相即是如如 緣起無性 本自圓成 人法俱空 聖凡齊泯 以即生滅而證真常 故云藏識海浪 即法身境界 是所以成真實相一切佛語心 此乃自覺聖智所緣境界 以離心自性相 是法身境界 故魏譯云 說法身如來所說法故 然而轉變之殊 只在生與無生 若達生本無生 則本有法身自現 故向下世尊徑若以識生之由 全經之旨 槩不出此 至若節節展轉折難 以破外道之見者 以彼不達自心現量 故妄生橫計 故云 未達境唯心 起種種分別 達境唯心已 分別即不生 苟會無性緣生 緣生無性 則無生之旨洞然心目 一切言說皆剩語矣 智者請深觀之 P. 36

37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言 四因緣故 眼識轉 何等為四 謂自心現攝受不覺 無始虗偽過色習氣計著 識性自性 欲見種種色相 大慧 是名四種因緣 水流處藏識 轉識浪生 記曰 此言七識生起之由 正顯緣生無性義也 四因緣者 唐譯云 所謂不覺自心現而執取故 無始時來取著於色虗妄習氣故 識本性如是故 樂見種種諸色相故 此四因緣也 良以心本無生因境有 由此四種因緣 故本不生而生也 境有牽心之業用 以不達唯心所現 妄生取著 故不覺心生 以過去無始時來 各有自類種子 今心境相接 則習氣內熏 妄生分別 故本不生而生 以心有了境之功能 境緣一至 法爾心生 以愛阿賴耶 樂阿賴耶 而為主宰 居然樂見諸塵境界 故自然心生 此通言七識各因自境生起之相 蓋舉一例餘 故單言眼色為緣 生於眼識 其實無明為因 境界為緣 八識更互相依 故結云 水流處藏識 轉識浪生 故下文云如眼識等 問曰 唯識云 眼識九緣生 耳識唯從八 鼻舌身三七 後三五三四 何以此言前七轉識都具四緣耶 答曰 彼但言八識具緣多寡 此言七識生起之狀 故云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 大慧 如眼識 一切諸根微塵毛孔俱生 隨次境界生 亦復如是 譬如明鏡現眾色相 猶如猛風吹大海水 記曰 此言諸識生起頓漸 以示先後不同也 唐譯云 如眼識 餘亦如是 於一切諸根微塵毛孔眼等轉識 或頓生 譬如明鏡現眾色相 或漸生 猶如猛風吹大海水 諸根毛孔 根也 微塵 塵也 根塵和合 識生其中 而言頓漸者 蓋五現量識 與同時意識 等一一根 周徧法界 名曰圓成 故眼根初見色時 最初未起分別 但如鏡中無別分析 則色之一塵徧現諸根 一塵既爾 根根皆然 故曰頓生 如鏡現相 及至第二念轉入意識而起分別 則五根隔越 諸塵隨根不同 先後亦異 故云漸生 如風吸海水 行人若了頓生 則達自心現量 無生之旨 如觀掌果 外境界風飄蕩心海 識浪不斷 因所作相異不異 合業生相 深入計著 不能了知色等自性 故五識身轉 大慧 即彼五識身俱 因差別分段相知 當知是意識因 記曰 此言八識更互為因 生起之相也 謂心海澄淵 由外境界風飄蕩不停 故七識波浪相續不斷 此總明八識本自不生 由境牽心 故諸識相生 以顯八識無明因境界而起也 因所作相異不異者 謂心境一如 以成本不生義 此句心境合明 俱有異不異相 心異不異者因 即八識自證分 所作相 即見分 以前七轉識總屬見分 今八識各了自境 故異 惟一精真 故不異 境異不異者 因 即無明業相 所作相 即所變相分 以六塵四大總屬相分 今各對諸根 故異 本唯一體 故不異 心境合明異不異者 因 即如來藏心 所作相 即妄心妄境 心境角立 故異 唯心所現 本一真心 故不異也 合業生相等者 唐譯云 業與生相 謂彼外境本唯心現 以無明不覺 不達唯心 故深生計著 執之取之 以為實我實法 此則七識因無明而有 P. 37

38 也 由此堅執我愛 不能了知色等如幻不實 而妄生貪愛 故眼得之而為色 耳得之而為聲等 故云不能了知色等自性 故五識身轉 此則五識因七識而有也 且五識緣境之時 最初一念 得境自性 不帶名言 無籌度心 故屬現量 而同時意識 與五識俱 或因分別五塵分段差別境界 有第六意識生 故云 即彼五識身俱 因差別分段相知 當知是意識因 此則六識因五識而生 此所謂諸識展轉相因而生也 蓋前七轉識 總屬八識見分了別之用 然前五對五塵時 其實六識同時而起 但最初一念未起分別 即名前五 亦名明了意識 但第二念剎那分別好惡差別等相 即名第六分別意識 此五八六七親疏之辯也 彼身轉 彼不作是念我展轉相因 自心現妄想計著轉 而彼各各壞相俱轉 分別境界分段差別 謂彼轉 記曰 此通言八識緣生無性 密示生本無生義 以成上異不異也 意謂諸識本自不生 元無異相 但約各了自境為生 故異耳 唐譯云 然彼諸識不作是念 我等同時展轉為因 而於自心所現境界 分別執著 俱時而起 無差別故 各了自境 以無性緣生 故不作念而展轉相因 以緣生無性 故各了自境而本無差別 若知了境無差 則無生之理自契 大經云 譬如河中水 湍流競奔逝 諸法不相知 各各亦如是 各了自境者 六塵 是前六境 第八見分 是七識境 根身種子器界 是八識境 如修行者入禪三昧 微細習氣轉而不覺知 而作是念 識滅 然後入禪正受 實不識滅而入正受 以習氣種子不滅 故不滅 以境界轉攝受不具 故滅 記曰 此下二段 言八識微細生滅 非劣三昧所能知也 二乘入禪 自謂滅識 然所滅者 但六識不取境界而為滅識 其藏識習氣種子實未滅也 唐譯云 諸修行者 入於三昧 以習力微起而不覺知 但作是念 我滅諸識入於三昧 實不識滅而入三昧 以彼不滅習氣種故 但不取諸境 名為識滅 大慧 如是微細藏識究竟邊際 除諸如來及住地菩薩 諸聲聞緣覺外道修行 所得三昧智慧之力 一切不能測量決了 記曰 二乘外道修行 以不知八識為生死根本 故錯亂修習 二乘得少為足 外道橫生邪見 蓋以生滅心為本修因 因地不真 故果招迂曲 今欲返妄歸真 轉識成智 必須頓悟自心現量 如實了知虗妄境界 明見自心微細流注 方能超生死證真常也 故下文明之 餘地相 智慧巧便 分別決斷句義 最勝無邊善根成熟 離自心現妄想虗偽 記曰 此下正指修行如實行者 方能入此法門也 唐譯云 唯有修行如實行者 以智慧力了諸地相 善達句義 無邊佛所廣集善根 不妄分別自心所見 能知之耳 故經云 能信此法者 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故云無邊善根成熟者 方能入此法門 殆非淺根劣解所可信也 P. 38

39 宴坐山林 下中上修 能見自心妄想流注 無量剎土諸佛灌頂 得自在力神通三昧 諸善知識佛子眷屬 彼心意意識自心所現自性境界虗妄之想 生死有海業愛無知 如是等因悉已超度 記曰 此明如實修行之速效也 真修之士 宴坐山林 習唯心觀門 能見自心微細流注 一念頓證無生 則得百千三昧神通 得十方諸佛同時灌頂 佛子眷屬自然圍繞 彼於心意識妄想境界業愛無明 當下頓脫 故云如是等因悉已超度 此所謂最勝知識也 是故大慧 諸修行者 應當親近最勝知識 記曰 佛法有因有緣 內以本具真如熏發為因 外以師友知識助發為緣 從上佛祖 未有不由知識而能得成菩提者 故世尊結勸修行如實行者 應當親近最勝知識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風起 洪波鼓冥壑 無有斷絕時 藏識海常住 境界風所動 種種諸識浪 騰躍而轉生 記曰 此總頌外境界風飄蕩心海 識浪不斷 青赤種種色 珂乳及石蜜 淡味眾華果 日月與光明 非異非不異 海水起波浪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記曰 此頌因所作相異不異 以明漸生也 青赤 色塵 珂貝 聲塵 乳 香塵 石蜜淡味 味塵 華果 舊註為法塵 引宗鏡云 現在之華 未來之果 種種法塵 隨為彼識所緣境界 此所謂外境界風飄蕩心海 七識波浪相續不斷也 日月光明 喻心境異不異相 以不達境唯心 妄生分別 故為所動 譬如海水變 種種波浪轉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謂彼藏識處 種種諸識轉 記曰 此頌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 以明頓生也 謂彼七識全是八識所變波浪 本無實體 但是一心 更無前後 故下文言不異相 謂以彼意識 思惟諸相義 不壞相有八 無相亦無相 記曰 此頌無差別故各了自境也 以各了自境 故云謂以彼意識思惟諸相義 以本無差別 故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 唐譯云 心意及意識 為識相故說 八識無別相 無能相所相 不壞有八者 長行云 各各壞相俱轉 此言不壞相有八 由前生滅章中云 現識及分別事識 此二壞不壞相 展轉因 蓋可壞者 前七轉識 生滅心也 不壞者 八識自體 不生滅心也 以不壞而壞 故無性緣生 本不生而生 以壞而不壞 故緣生無性 雖生而不生 長行偈頌 互相發明 以顯真無生意 宗鏡云 如是八識 從無始來 三際不動 四相不遷 真實常住 自性清淨 不壞之相 具足圓滿 無所缺少 而如是等一切功德 同法界故 亦是無相 以皆無相故 故云不壞相有八 無相亦無相 P. 39

40 譬如海波浪 是則無差別 諸識心如是 異亦不可得 記曰 此以喻顯無差別義也 心名採集業 意名廣採集 諸識識所識 現等境說五 記曰 此頌八識得名之所以也 第八名心 以受熏持種 為生死主 故云採集業 第七名意 以偏執我法 恒審思量 四惑相應 前六造業依此為根 故云廣採集 前六通名識 但對現在五塵 故說五識 以分別過去五塵 名意識 故云諸識識所識 對現境說五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曰 青赤諸色相 眾生發諸識 如浪種種法 云何惟願說 記曰 大慧聞前世尊說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 心境皆空 今聞心名採集等 遂疑世尊自語相違 故以心境皆有為難 意謂既云青赤色等六塵境界風 起七識波浪 是境實有也 又云心名採集業 意名廣採集 諸識識所識 現等境說五 此則心實有也 然心境既是實有 而又差別不同 何以世尊言無相 亦無相異亦不可得耶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青赤諸雜色 波浪悉無有 採集業說心 開悟諸凡夫 記曰 此總答問義也 海本澄停 因風起浪 是則境本無也 心本湛淵 緣擊發識 是心本空也 心境本空 而云境從心起 採集名心等者 但為開悟凡夫 隨他語耳 故唐譯云 青赤諸色像 浪中不可得 言心起眾相 開悟諸凡夫 彼業悉無有 自心所攝離 所攝無所攝 與彼波浪同 記曰 此釋心境皆空也 彼業悉無有 則心本不生 自心所攝離 所攝 境也 離則境本不有 斯則能所雙寂 心境皆空 如彼海波 瀑性不動 故唐譯云 而彼本不起 自心所取離 能取及所取 與彼波浪同 受用建立身 是眾生現識 於彼現諸業 譬如水波浪 記曰 此釋心境不異也 受用建立身 唐譯云身資財安住 謂六塵境 乃眾生資生受用之具 取此而得住世者 然此皆是唯心所現 故云是眾生現識 由眾生不達境唯心現 而取之執之以為實我實法 依之造業 招生死苦 故云於彼現諸業 良由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故心境似有 若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斯則心境本空 如水波浪 雖有而不有也 以有而不有 故說無相無差別 異亦不可得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 大海波浪性 鼓躍可分別 藏與業如是 何故不覺知 記曰 此約喻難法也 意謂業相如波浪 何以波浪可見 而業相不可見耶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P. 40

41 凡夫無智慧 藏識如巨海 業相猶波浪 依彼譬類通 記曰 由藏識微細難知 凡夫無智 故取海波為譬 令彼開曉耳 非謂業識有相可見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 日出光等照 下中上眾生 如來照世間 為愚說真實 已分部諸法 何故不說實 記曰 此因法難喻也 世尊向對劣解眾生 唯說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 而未言及八識 故大慧疑謂 如來照世 如日升天 高低普應 宜平等說法 何故向來分部諸法 而不說此真實 豈不墮不平等過耶 伽陀曰 阿陀那識甚深細 習氣種子成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故下答云 非我不說真實 但彼心不真實耳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若說真實者 彼心無真實 譬如海波浪 鏡中像及夢 一切俱時現 心境界亦然 境界不具故 次第業轉生 識者識所識 意者意謂然 五則以顯現 無有定次第 譬如工畫師 及與畫弟子 布彩圖眾形 我說亦如是 彩色本無文 非筆亦非素 為悅眾生故 綺錯繪眾像 記曰 此明如來應機說法 故教有祕密不定之設也 說法不投機 終是閒言語 若為心不實者說實法 則返致疑而不信 醍醐翻成毒藥矣 故下偈云 所說非所應 於彼為非說 以不堪說 非祕吝而不說也 然所說法 元無先假後實之分 即說六識 未嘗不兼帶八識而言 但言不頓彰 故有先後之別 何者 良以心境同時頓現 如海波鏡像夢事 非次第生 本無八識之異 但由境界不具 有次第業生 因而故說分別法塵者為六識 執自內我者為七識 對現五塵者為五識耳 故曰 識者識所識 意者意謂然 五則以顯現 其實本無定次第也 以隨機施設 如畫師畫像 弟子填彩 彩後像先 要亦不出形外 我所說法 亦如是而已 然法本無說 故如彩本無文 文字俱離 故非筆非素 但應機利物 言象乃興 故如悅眾生綺繪成像 言說別施行 真實離名字 分別應初業 修行示真實 真實自悟處 眾想所覺離 此為佛子說 愚者廣分別 種種皆如幻 雖現無真實 如是種種說 隨事別施設 所說非所應 於彼為非說 記曰 法本離言 言生理喪 故魏云 言說離真實 真實離文字 無說而示說者 乃分別權應初機 若如實修行者 乃可為說真實耳 真實乃自證境界 一切能所分別俱離 非上根利智不能入 故為佛子說 若夫愚者 非廣分別則不能知 即其所說 若權若實 種種法門 皆悉如幻 本無實法與人 故云 雖現無真實 如是種種說 隨根別施設 皆權示也 所以說法必用權者 以所說非所應 則於彼為非說 是以不得已而施權 非佛本懷 故三七思惟 意在於此 P. 41

42 彼彼諸病人 良醫隨處方 如來為眾生 隨心應量說 妄想非境界 聲聞亦非分 哀愍者所說 自覺之境界 記曰 眾生有種種欲 種種憶想分別 惟有如來如實見之 故一一應量說法 令出苦得樂 此是如來自覺境界 非凡夫外道二乘所可知也 故云 妄想非境界 聲聞亦非分 復次大慧 若菩薩摩訶薩 欲知自心現量攝受及攝受者妄想境界 當離羣聚習俗睡眠 初中後夜常自覺悟 修行方便 當離惡見經論言說 及諸聲聞緣覺乘相 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 記曰 此教令如法修行也 大經云 如人數他寶 自無半錢分 於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故聞法貴乎思修 世尊意謂已說能取所取一切妄想境界 皆是自心所現 若欲了知唯心境界 應當遠離浮沈諸惡覺觀 如實修行 方便觀察 久久自當通達了悟也 此勸修 下示修之之方 上明八識相已竟 次明三智相 復次大慧 菩薩摩訶薩 建立智慧相 住已 於上聖智三相 當勤修學 記曰 前明識相有八 此明智相有三 且教令修如實行之方便也 了達自心現量 非外道二乘妄想無明境界 如上所說 故云建立智慧相 既住此已 若欲實證 於上聖智三相 當勤修學 此三相 乃自覺聖智境界 故云上聖智 揀非外道二乘劣三昧也 何等為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所謂無所有相 一切諸佛自願處相 自覺聖智究竟之相 修行得此已 能捨跛驢心智慧相 得最勝子第八之地 則於彼上三相修生 記曰 此標三相名也 舊註 謂七地觀三界生死不定心 名跛驢慧 以不能行故 由未得無功用道 故以此況之 下釋相 大慧 無所有相者 謂聲聞緣覺及外道相 彼修習生 ( 魏譯云 謂觀聲聞緣覺外道相 唐譯云 謂慣習一切二乘外道相故 而得生起 ) 大慧 自願處相者 謂諸先佛自願處修生 大慧 自覺聖智究竟相者 一切法相無所計著 得如幻三昧身 諸佛地處進趣行生 記曰 此釋三相之相 即當三觀義也 佛觀三界 非實非虗 非如非異 以觀諸法非實 故云無所有相 且云習二乘外道而生者 肇公云 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 但心有大小為差耳 以外道二乘不達性空 故妄生斷滅之見 菩薩既了唯自心現 本無所有 其所覺雖同 所證則異 且令知非究竟而不取證 抑為轉彼惡見故 故云觀二乘外道相 此當空觀義也 自願處相 謂諸先佛自願處修生者 以觀諸法非虗 則法法真常 世相常住 既世相常住 則無一法而非真常 無一類非自願處 故諸佛為令正法久住 佛種不斷故 不捨度生事業 經云 我本立誓願 欲令一切眾 如我等 P. 42

43 無異 故魏譯云 諸佛本自作願住持諸法 此當假觀義也 自覺聖智究竟相 一切法相無所計著 得如幻三昧等者 謂觀三界非如非異 不取法非法相 得如幻三昧 趣佛地智 此當中道觀義也 上云常自覺悟修心方便 故告之聖智三相如此 欲令用此而修 捨此即為邪智矣 大慧 是名聖智三相 若成就此聖智三相者 能到自覺聖智究竟境界 是故大慧 聖智三相 當勤修學 記曰 自覺聖智境界 非此三種方便不能入 故勉令修學 上初明真妄因依廣示八識以顯生滅因緣相已竟 下明返妄歸真約五法自性無我以辨邪正因果相 分二 初辯別邪正頓示一乘理行因果相 又二 初辯明因地心 又二 初破邪顯正以示常住真理 又二 初約三門破邪因以顯正因 分五 初明五法 又分六 初破名相妄想 此辯因地心文直至三卷五無間行章止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 知大菩薩眾心之所念 名聖智事分別自性經 承一切佛威神之力 而白佛言 世尊 惟願為說聖智事分別自性經 百八句分別所依 ( 唐譯云 惟願為說百八句差別所依聖智事自性法門 ) 記曰 前百八句總問五法自性等法門 以約真如門 故云一切皆非 今請一一分別 故云依百八句差別相也 如來應供等正覺 依此分別說菩薩摩訶薩入自相共相妄想自性 以分別說妄想自性故 則能善知周徧觀察人法無我 淨除妄想 照明諸地 ( 唐譯云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為諸菩薩摩訶薩墮自共相者 說此妄計性差別義門 知此已 則能淨治二無我觀 照明諸地) 超越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諸禪定樂 觀察如來不可思議所行境界 畢定捨離五法自性 諸佛如來法身智慧 善自莊嚴 ( 唐譯云 以一切佛法身智慧而自莊嚴 ) 起幻境界 ( 唐譯云 入如幻境) 昇一切佛剎兜率天宮 乃至色究竟天宮 逮得如來常住法身 ( 唐譯云 住一切剎兜率陀宮 色究竟天 成如來身 ) 記曰 此問來意 由前大慧通問心意意識五法三自性眾妙法門 而世尊止答八識生起之相 其餘尚未蒙一一開示 但不知如何是名相妄想 如何是正智如如 此乃聖智分別自性法門 大慧知眾心念 故特重請 惟願為說百八句差別所依聖智事自性法門也 諸菩薩眾以不知此聖智自性法門 故墮自共相 妄計差別 若知此已 則能如法修行 淨治二無我觀 了達唯心 照明諸地 則能超越外道二乘 得證如來不思議境界 畢竟捨離五法自性 得究竟自覺聖智 成無上佛果也 故世尊向下逐一開示 先明五法 次明三自性 然後明二無我 自相共相者 謂一切諸法皆有自相共相 真如自性 自相也 隨緣成事 共相也 五蘊諸法各有自體 自相也 和合成人 共相也 以外道二乘不達諸法唯心所現 故妄計執著 謂實有如是自相共相 故云墮自共相者 由是故執諸法自生 他生 共生 無因生 此皆依妄想自性 非自覺聖智事 P. 43

44 世尊雖破有無二見 意顯一切法不生 明見諸法不生者 方名自覺聖智也 佛告大慧 有一種外道 作無所有妄想計著 覺知因盡 兔無角想 如兔無角 一切法亦復如是 大慧 復有餘外道 見種 求那 極微 陀羅驃 形處 橫法各各差別見已 計著無兔角橫法 作牛有角想 記曰 此敘外道因執兔牛無角有角 於諸法起斷常二見 以破五法中名相由妄想而起也 良以諸法唯心所現 本自如如 不容起見 然彼外道 不了唯心 橫生妄計因見諸法隨因而盡 遂想兔無角起於無見 因見大種求那塵等諸物 以有形量分位差別 由執彼兔無角 於此遂生牛有角想起於有見 然諸法本如 不屬有無 而有無名相 皆由妄想分別而起也 種 即四大種 求那 極微 陀羅驃 皆塵也 無故而起曰橫 上敘計 下破之 大慧 彼墮二見 不解心量 自心境界妄想增長 ( 唐譯云 彼墮二見 不了唯心 但於自心增長分別 ) 身受用建立妄想根量 ( 唐譯云 身及資生器世間等 一切皆唯分別所現 ) 大慧 一切法性 亦復如是 離有無 不應作想 ( 唐譯云 應知兔角離於有無 諸法悉然 勿生分別 ) 大慧 若復離有無而作兔無角想 是名邪想 彼因待觀故 兔無角 不應作想 記曰 此互破無見也 唐譯云 云何兔角離於有無 互因待故 意謂諸法本無 不應更作無想 如兔角本無 而復作無想者 是名邪見妄想也 且兔無角見 因牛有角起 故云互因待故 以不達牛角亦不可得 故下文云 乃至微塵分別自性 悉不可得 記曰 此互破有見也 唐譯云 分析牛角乃至微塵 求其體相終不可得 謂彼執兔無角者 以為牛角實有 故執兔角實無 殊不知牛角亦無 若分析牛角乃至極微鄰虗 終歸於空 是則自性悉不可得 諸法亦爾 大慧 聖境界離 不應作牛有角想 ( 唐譯云 聖智所行 遠離彼見 是故於此 不應分別 ) 記曰 此言聖智明見諸法本無 故應遠離二見也 意謂但於諸法不作有無二見者 方可親近隨順自覺聖智也 然有無即名相 二見即妄想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世尊 得無妄想者 見不生想已 隨比思量觀察 不生妄想言無耶 記曰 此設轉計 將顯心境皆離也 大慧聞說執兔角無者因牛角有 若分析牛角至不可得 而牛角亦無 故不應作想 因而轉計 意謂所以不生妄想者 豈不因觀察牛角不有 而知兔角本無 以此不生妄想言無耶 故唐譯云 豈不以妄見起相比度 觀待妄計無耶 此則雖知牛角不有 而畢竟執兔角是無 未離無見 棄有著無 此外道之通病也 前破因有計無 此破因無計無 所謂寧起有見如須彌山 不起無見如芥子許 故須逐破 直欲心境皆離 方遣有無二見也 P. 44

45 佛告大慧 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 所以者何 妄想者因彼生故 依彼角生妄想 以依生角妄想 是故言依因故 離異不異故 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角 記曰 此直示無生義也 謂心境絕待 本自無生 不容起念 故云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 何也 所言妄想者 因彼境界而生故 以心境對待 分別乃生 所謂若法因待成 是法還成待 前云因牛角有而執兔角無 固是妄想 故云依彼角生妄想 今若執兔角無亦似牛角本無者 亦是妄想 以依角而生分別 故云以依角生妄想 以妄想畢竟因角有無而生 未離角故 展轉皆妄 故云離異不異 且兔角天然本無 不必分別 豈因觀牛角是無而後方知兔角無耶 故云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角 大慧 若復妄想異角者 則不因角生 若不異者 則因彼故 記曰 此釋上離異不異 以顯妄想無性 以明心本無也 若言心境定異 是妄想別有自性 則不因角而生 今既因角生 此不異也 若言心境定一 是舉心則無境 又何所分別 舉境則無心 誰為分別 此不一也 不一不異 足見妄想無性矣 乃至微塵分析推求 悉不可得 不異角故 彼亦非性 二俱無性者 何法何故而言無耶 記曰 上言心無自性 此言境無自性 以明境本無也 故以亦字揀之 兔角本無 無固已無自性矣 然而牛角雖有 若分析極微 推而求之 亦不可得 亦與兔角無異 斯則有亦無自性也 故云彼亦非性 且彼有無二皆無性 則境本無也 心境俱無 又有何法當情 何故執異有而言無耶 故唐譯云 異於有角言無角者 如是分別決定非理 二俱非有 誰待於誰 大慧 若無故無角 ( 唐譯云 若相待不成 ) 觀有故言兔無角者 不應作想 記曰 此言絕待以顯真心也 唐譯云 待於有故言兔角無 不應分別 謂有無俱離 則無可分別 故云若無故無角 無角則無對待 對待既無 而云因觀牛角有而言兔角無者 皆邪見也 不應作此分別 大慧 不正因故 而說有無 二俱不成 記曰 外道不達諸法本自無生 而妄計有無為生因 非真因也 因地不真 故果招迂曲 故云不正因故而說有無二俱不成 上遣有無二見 意在翻妄想而成正智 下顯空色一如 意在翻名相即是如如 又前破無見 後破有也 大慧 復有餘外道見 計著色空事形處橫法 不能善知虗空分齊 言色離虗空 起分齊見妄想 記曰 此敘計也 唐譯云 復有外道 見色形狀虗空分齊 而生執著 言色異虗空 起於分別 大慧 虗空是色 隨入色種 大慧 色是虗空 持所持處所建立性 色空事 分別當知 P. 45

46 記曰 此明空色一如也 魏譯云 以依色分別虗空 依虗空分別色故 唐譯云 色空分齊分別 應如是知 經云 譬如虗空 徧至一切色非色處 是虗空隨入色種中也 此空即是色 非色外空 以色即是空 能持所持建立性故 此色性自空 非色滅空也 大慧 四大種生時 自相各別 亦不住虗空 非彼無虗空 記曰 此明色性即空 以破外道執四大種以為生因也 是乃計著形處橫法 因兔角無而生牛角有見者 言含縱奪 以彼外道執四大種各有自相 能生諸法 與空無干 故云四大種生時 自相各別 故縱云亦不住虗空 復奪云非彼無虗空 以彼不知色性即空 故妄計為生因 今色性既空 是色本無也 四大造色本無 而執為生因 是無因也 以無因為生因 豈非妄計乎 西域外道多種 然所計不出斷常有無二見 良以不達自心現量 故不了真因 雖執有見 總歸無因 世尊多方逐破 唯顯正因 以破彼無因耳 如是大慧 觀牛有角 故兔無角 大慧 又牛角者析為微塵 又分別微塵剎那不住 ( 唐譯云 又析彼微塵剎那不現 ) 彼何所觀故而言無耶 若言觀餘物者 彼法亦然 記曰 此總會上有無二無 以例觀諸法 而生正智 契如如也 且彼計無者 因牛角有 故執兔角無 今若將牛角分析乃至微塵 亦了不可得 然所因牛角亦無 而又何所比觀而言兔角之無耶 然諸法本無 因妄見有 苟一念不生 二見斯絕 真智獨照 心境如如 作如是觀者 方名正觀 若他觀者 乃邪觀也 故云觀餘物者彼法亦然 故下結勸云 當離異見妄想 思惟自心現妄想也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 當離兔角牛角虗空形色異見妄想 汝等諸菩薩摩訶薩 當思惟自心現妄想 隨入為一切剎土最勝子 以自心現方便而教授之 ( 唐譯云 為諸佛子 說觀察自心修行之法 )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色等及心無 色等長養心 記曰 此明六塵妄境 及分別妄心 本來不有 但不了境唯心 妄生分別 故云色等長養心 身受用安立 識藏現眾生 記曰 身受用者 謂資生住處一切諸境 乃藏識所現影像 故云藏識現眾生 以不了故 妄生取著 心意及與識 自性法有五 無我二種淨 廣說者所說 記曰 此明如來說法權實雙彰之意也 然心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等種種法門 是為不了唯心者 不得已而建立之 以破彼妄計耳 其實五法三自性皆空 八識二無我俱遣 但示一心 更無別法 此乃如來說法之式 故云廣說者所說 P. 46

47 長短有無等 展轉互相生 以無故成有 以有故成無 微塵分別事 ( 唐譯云 微塵分析事 ) 不起色妄想 心量安立處 惡見所不樂 覺想非境界 ( 唐譯云 外道非行處 ) 聲聞亦復然 救世之所說 自覺之境界 記曰 一切世間有為之法 不出長短相形 有無相生 皆展轉對待分別而有 至若分析微塵性空 於色等境了達唯心 不起分別 如此微妙法門 則惡見者所不樂聞 殊非外道二乘境界 乃如來所說自覺之境界也 上約有無色空一異等法以破五法中名相妄想竟 下顯正智如如 且先顯正智 爾智大慧菩薩 為淨除自心現流故 復請如來 白佛言 世尊 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為頓為漸耶 記曰 此就淨眾生心習現流以明五法中正智義也 良以一切眾生日用心習現流 原是如來法身智慧 以不覺故 順無明流 隨心意識轉 故自覺聖智隱而不現 如來說法 因其本有而開導之 但令自悟本有 故云淨除 非有實法增益眾生也 故大經云 奇哉奇哉 一切眾生 具有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顛倒執著 而不證得 若離妄想顛倒執著 則一切智無師智即得現前 此所謂淨除現流以明正智也 唐註 謂能淨者自覺聖智 所淨者自心現流 意以聖智屬佛 現流單約眾生 恐非本旨 佛告大慧 漸淨非頓 如菴羅果 漸熟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漸淨非頓 譬如陶家造作諸器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漸淨非頓 譬如大地漸生萬物 非頓生也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漸淨非頓 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技術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漸成非頓 記曰 上明四漸 下明四頓 譬如明鏡 頓現一切無相色像 ( 唐譯云 譬如明鏡 頓現眾相 而無分別 )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頓現無相無有所有清淨境界 如日月輪 頓照顯示一切色像 如來為離自心現習氣過患眾生 亦復如是 頓為顯示不思議智最勝境界 譬如藏識 頓分別知自心現及身安立受用境界 彼諸依佛亦復如是 頓熟眾生所處境界 以修行者安處於彼色究竟天 ( 唐譯云 譬如阿黎耶識 分別現境自身資生器世間等 一時而知 非是前後 大慧 報佛如來亦復如是 一時成熟諸眾生界 置究竟天淨妙宮殿修行清淨之處) 譬如法佛所作依佛 ( 唐譯云 譬如法佛頓現報佛 ) 光明照耀 自覺聖趣亦復如是 彼於法相有性無性惡見妄想 照令除滅 記曰 此約化法頓漸 以明理須頓悟 事須漸除之意也 舊以頓漸皆約佛 然諦觀喻中 漸取成熟義 頓取顯現照用義 是頓單約佛 漸單約機耳 蓋如來圓滿自覺聖智 安住海印三昧 照明法界 平等顯現 譬如明鏡現像 纖悉不遺 鑑機說法 如日月升天 雲雨普潤 但山有高下 故蒙光有先後 根有大小 故成熟有遲速 所 P. 47

48 謂法本不異 異自機耳 故如來說法 如師子調兒 雖顧盻頻呻 皆盡全力 此所以化法有祕密不定義也 然此皆約佛以明頓漸者 以依三身說法 頓漸有四義 謂頓頓 頓漸 漸頓 漸漸 良以眾生各各自心 本是自覺聖智 但以無明熏習 變為現業流識 今轉識成智 因無明有厚薄 故法有頓漸不同 若有眾生 一念頓悟本有法身智慧 照明自心本無身心世界之相 永離攀緣 一切根量相滅 一念頓證自覺聖智 所謂法佛說頓法 頓淨眾生自心現流 此頓頓也 若有眾生 因師教熏習之力 雖能了悟自心 以無明習氣力 不能頓離心意意識妄想境界 但觀一切諸法緣生無性 一切身心世界如幻不實 唯自心現 漸斷無明 證自覺聖智 先解 次行 後證 此乃報佛說頓漸法 淨眾生現流 此頓漸 漸頓也 若諸眾生 雖遇外緣 不能頓悟自心 但依如來權教大乘所說施戒忍進禪定智慧 漸次觀察 漸離心境 得正知見 此化佛說漸漸法 漸淨眾生自心現流 此漸漸也 由是觀之 在佛雖漸亦頓 以平等顯現故 故頓單約佛 在機亦頓亦漸 以因多生久積善根成熟 今始一念頓悟 雖頓亦因漸 故漸單約機 故下隨舉三佛說法之式 釋成頓漸義 然化佛雖說漸法 以三身一體 故雖漸亦頓 故經云 更以異方便 助顯第一義也 上顯正智竟 下顯如如 大慧 法依佛說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現習氣因 相續妄想自性計著因 種種不實如幻 種種計著不可得 記曰 此明報佛說緣生無性法 成上頓漸漸頓義 以顯如如也 從法垂報 故云法依佛 真如不守自性 隨緣成一切法 故云入自相共相 無明為因生三細 故云自心現習氣因 境界為緣長六麤 故云相續妄想自性計著因 謂一心真如隨緣成一切法 以一切法緣生無性 故種種不實如幻 妄想本無 從緣而生 生亦無性 故不可得 故華嚴以法界緣起為宗 故此云報佛說緣生法也 下以喻顯 復次大慧 計著緣起自性 生妄想自性相 大慧 如工幻師 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 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 起種種妄想 彼諸妄想 亦無真實 記曰 此以喻釋成緣生無性義也 由妄想自性依緣起自性而起 故云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 幻師 喻心 草木瓦石 喻無明緣 若干色像 喻一切法 見者種種分別 喻眾生不了唯心 起種種妄計 總皆如幻不實 斯則不獨妄境原無 而妄心亦本不有 此其緣生故如幻也 如是大慧 依緣起自性 起妄想自性 種種妄想心 種種相行事妄想相 計著習氣妄想 是為妄想自性相生 大慧 是名依佛說法 記曰 此以法合喻也 唐譯云 此亦如是 由取著境界習氣力故 於緣起性中有妄計性 種種相現 是名妄計性生 大慧 是名法性所流佛說法相 P. 48

49 大慧 法佛者 離心自性相 自覺聖所緣境界建立施作 記曰 此明法佛說法 成上頓頓義也 凡離心意識顯自覺聖智境界 皆法佛所說法相 此經純頓 義見於此 故前五法章首 大慧請惟願為說法身如來所說法也 大慧 化佛者 說施戒忍精進禪定及心智慧 離陰界入 解脫識相 分別觀察建立 超外道見無色見 記曰 此明化佛說法相 成上漸漸義也 外道妄見無色為究竟 故云見無色見 大慧 又法佛者 離攀緣 攀緣離 一切所作根量相滅 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計著我相所著境界 自覺聖究竟差別相建立 是故大慧 自覺聖究竟差別相 當勤修學 自心現見 應當除滅 記曰 此結歸法佛 直指頓頓 以示此經宗極也 上歷言三佛說法相 而復以法佛結勸者 意謂有攀緣心 故妄見境界 分別計著 即名妄想 離此攀緣 即是自覺聖智也 且前三相中云自覺聖智究竟相 此云究竟差別相者 意顯佛三身一體 而所說法 乃即實之權 即頓之漸 即究竟之差別 直欲行人專依頓頓而修耳 上顯正智如如竟 下破二種邪因 先就二乘邪因以示正因 復次大慧 有二種聲聞乘通分別相 謂得自覺聖差別相 及性妄想自性計著相 記曰 此由前法佛說法乃自覺聖智 非凡夫二乘外道境界 故隨明聲聞外道相 以示所以非聖智之意也 然二乘依佛教而修 以不達即實之權 故但得聖智差別 不得聖智究竟中差別 所以久滯化城 未登寶所 外道妄立神我 自背真常 故深著邪見 欲令行人離此權邪 方得自覺聖智究竟差別建立相也 云何得自覺聖差別相聲聞 謂無常苦空無我境界 真諦離欲寂滅 息陰界入自共相 外不壞相如實知 心得寂止 心寂止已 禪定解脫三昧道果正受解脫 不離習氣不思議變易死 得自覺聖樂住聲聞 是名得自覺聖差別相聲聞 記曰 此揀二乘邪因也 聲聞有二種 一利根 謂依四諦而修 觀空而悟入者 一鈍根 謂依權教八背捨觀而修 析色而取偏空者 此明利根聲聞也 故唐譯云 云何自證聖智殊勝相 謂明見苦空無常無我諸諦境界 離欲寂滅 故於蘊界處 若自若共 外不壞相 如實了知 故心住一境 住一境已 復禪定解脫三昧道果而得出離 住自證聖智境界樂 未離習氣 及不思議變易死 是名聲聞住自證聖智境界相 然明見無常無我境界 此所謂等觀性空而得道也 但貪三昧樂 不起度生之心 故云住自證聖智境界樂 以未離無明習氣種子 故不能度變易生死 然生死有二種 識論云 一分段生死 謂諸有漏善不善業 由煩惱障緣勢力 所感三界麤異熟果 身命長短 隨因緣力有定劑限 故名分段 二不思議變易生死 由所知障緣助勢力 所感殊勝細異熟果 由悲願力改轉身命 無定劑限 故云變易 無漏定願正所資感 妙用難測 名不思議 P. 49

50 大慧 得自覺聖差別樂住菩薩摩訶薩 非滅門樂正受樂 顧憫眾生及本願 不作證 大慧 是名聲聞得自覺聖差別相樂 菩薩摩訶薩 於彼得自覺聖差別相樂 不應修學 記曰 此通妨難 以顯聲聞菩薩所觀雖同 所證則異 以明心有大小為差也 問曰 菩薩亦得此自覺聖智境界 何以不同聲聞 故唐譯云 菩薩雖亦得此聖智境界 以憐憫眾生故 本願所持 不證寂滅門及三昧樂 由觀空而不取證 此所以異於聲聞也 故勉之曰 菩薩摩訶薩 於此自證聖智樂中 不應修學 大慧 云何性妄想自性計著相聲聞 所謂大種 青黃赤白堅濕煖動 非作生 自相共相 先勝善說 見已 於彼起自性妄想 記曰 此明鈍根聲聞也 謂此聲聞不知觀空 但依聖教所說權乘八背捨等觀門而修 觀四大等諸法實有自相共相 雖不同外道計作者生 然亦執彼諸法以為實有自性 亦不離妄想 故唐譯云 云何分別執著自性相 所謂知堅濕煖動青黃赤白如是等法 非作者生 然依教理見自共相 分別執著 魏譯云 分別有物 執虗妄相 謂於彼法虗妄執著以為實有 菩薩摩訶薩 於彼應知應捨 隨入法無我相 滅人無我相見 漸次諸地相續建立 記曰 此結勸離過也 聲聞已得人無我 未得法無我 以人無我即是法執 故滅人無我相見 即是入法無我相也 是名諸聲聞性 妄想自性計著相 記曰 此結名也 謂離彼二種聲聞見 即名正智 故勸令應捨 上即二乘邪因以示正因竟 下以聖智正因破外道邪因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世尊 世尊所說常不思議自覺聖趣境界 及第一義境界 世尊 非諸外道所說常不思議因緣耶 記曰 前明離二乘見 此明離外道見也 以外道計神我為生因 非真因也 以無常為常 非真常也 總皆邪見 離此即名正智 故發此問 意謂佛說自覺聖智 及第一義 為真常不思議 而外道亦說常不思議 世尊所說 豈不同彼外道所說耶 佛向下以因相不同 故不比外道所說答之 佛告大慧 非諸外道因緣得常不思議 記曰 如來所說常不思議 以第一義為因 以自覺聖智為相 所謂實相真因 非彼外道妄計神我為因 乃以無常為常 故不同彼論 所以者何 諸外道常不思議 不因自相成 記曰 此徵釋不同所以也 謂彼常不思議 乃妄立神我 不因自覺聖智相第一義智而成 故云不因自相成 P. 50

51 若常不思議不因自相成者 何因顯現常不思議 記曰 此正顯彼非真常也 謂常不思議 必仗真因 若非真因 何能顯現常不思議義耶 復次大慧 不思議若因自相成者 彼則應常 由作者因相 故常不思議不成 記曰 此縱奪妨轉計也 恐彼聞佛說真常因自相成 乃轉計曰 我說常不思議亦因自相成 何以不同佛說 故縱之曰 彼外道不思議若果然因自相成者 則彼亦應是真常矣 但由所計作者為因耳 然作者非真因 因既不真 豈獲常果 故常不思議不成 下顯正因 大慧 我第一義常不思議 第一義因相成 離性非性 得自覺相 故有相 第一義智因 故有因 離性非性故 譬如無作 虗空 涅槃 滅盡 故常 如是大慧 不同外道常不思議論 記曰 此明佛說因相俱真 以顯真常不思議也 佛言 我說常不思議 乃依第一義諦因相成立 離有無二見 以得自覺聖智相 故有實相 得第一義智因 故是真因 一切有無戲論俱離 當體寂滅 譬如三無為法 永離諸過 故是真常 此其所以不同外道常不思議邪見論也 如是大慧 此常不思議 諸如來自覺聖智所得 如是 故常不思議自覺聖智所得 應當修學 記曰 此結指真常 故勸令修學 復次大慧 外道常不思議 無常性 異相因故 非自作因相力故常 記曰 此明外道不同佛說常不思議之所以也 所以不同者 以彼所立 於有為法外 別立作者以為生因 故為異因 佛以自覺聖智為因 故為真因 此所以不同 故唐譯云 外道常不思議 以無常異相因故常 非自相因力故常 謂彼以異因 故非真常 我以自覺聖智為因相力 非自相作者因相力 故是真常也 復次大慧 諸外道常不思議 於所作性非性 無常 見已 思量計常 大慧 我亦以如是因緣所作者性非性 無常 見已 自覺聖境界 說彼常無因 記曰 此就彼所立 以顯真能破也 然諸外道因見諸法有已還無 妄計別有作者是常 而如來亦見諸法有已還無 說是無常 故唐譯云 外道常不思議 以見所作法有已還無 無常已 比知是常 我亦見所作法有已還無 無常已 不因此說常 若以三支比量合之 常不思議 是有法 定常宗 因云所作性故 喻如瓶等 所作瓶等 是無常法 因喻不轉 故不成常宗 無常是有法 定非是常宗 因云所作性故 喻如瓶等 瓶等所作 是無常法 故即彼所立 翻成所破 然彼以妄計比知 我以自覺聖智現量 故我所說 非彼所論 大慧 若復諸外道因相成常不思議 因自相性非性同於兔角 此常不思議 但言說妄想 諸外道輩有如是過 所以者何 謂但言說妄想 同於兔角 自因相非分 P. 51

52 記曰 此言外道所計作者 是以無因為因 竟成斷滅 同於兔角 故其所立以無常為常 但有言說 都無實義 故唐譯云 外道以如是因相成常不思議 此因相非有 同於兔角 故常不思議 唯是分別 但有言說 何故彼因同於兔角 無自因相故 以非第一義自覺聖智為因相 故云自因相非分 大慧 我常不思議 因自覺得相故 離所作性非性 故常 非外性非性無常 思量計常 大慧 若復外性非性無常 思量計常不思識常 而彼不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 去得自覺聖智境界相遠 彼不應說 記曰 此明如來以自覺聖智為因 結成不同外道之論也 然外道於一切法 起有無二見 故於無常妄計為常 以彼不知自因之相 故去自覺聖智境界相遠 如來說法 離此諸過 故不可與彼同日語也 上明二乘偏執外道邪見皆非正智 意顯捨此即證自覺聖智矣 下二章約不滅不生 以明正智即如如 上破二種邪因已竟 下舉果驗因二 初破二乘滅見 復次大慧 諸聲聞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 不知生死涅槃差別 一切性妄想非性 ( 魏譯云 不知世間涅槃無差別故 唐譯云 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之相 一切皆是妄分別有 無所有故 ) 未來諸根境界休息 作涅槃想 非自覺聖智趣藏識轉 ( 唐譯云 妄計未來諸根境滅 以為涅槃 不知證自智境界 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 ) 是故凡愚說有三乘 說心量趣無所有 是故大慧 彼不知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自心現境界 計著外心現境界 生死輪常轉 ( 唐譯云 彼愚癡人說有三乘 不說唯心無有境界 大慧 彼人不知去來現在諸佛所說自心境界 取心外境 常於生死輪轉不絕 ) 記曰 此言諸法本自寂滅 不容更滅 以示真常不思議因 以明即妄想以證正智 即正智以顯如如 以破二乘滅見也 然生死境界 本來不有 但唯心所現 藏識轉變 而依妄想分別而有 若了妄想無性 即轉識成智 若以正智圓照 則萬法皆如 當體寂滅 豈容更滅 二乘愚癡 不能了此 妄取不受後有以為滅度 詎非大謬 所謂但盡生死 謂為解脫 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所以常在生死輪轉不息 以不達唯心現量 妄起種種分別故 上言不滅 下言不生 次破外道生見 復次大慧 一切法不生 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所說 所以者何 謂自心現 性非性 離有非有生故 大慧 一切性不生 一切法如兔馬等角 是愚癡凡夫 不覺妄想自性 妄想故 大慧 一切法不生 自覺聖智趣境界者 一切性自性相不生 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 記曰 此言諸法本自不生 以示真常不思議因 以顯即如如明正智 以破外道生見也 良以諸法無生 是三世如來所傳心印 惟證相應 以唯心所現 緣生無性 離 P. 52

53 有無二見 如兔馬角 非生而後無 蓋生本無也 由凡愚不達 故妄執為有 然此無生理趣 乃自證聖智所行之處 非愚夫分別二見境界 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 大慧 藏識攝所攝相轉 愚夫墮生住滅二見 希望一切性生 有非有妄想生 非聖賢也 大慧 於彼應當修學 記曰 此結上二章 以明生滅皆妄見也 故唐譯云 身及資生器世間等 一切皆是藏識影像 所取能取二種相現 彼諸愚夫墮生住滅二妄見中 故於中妄起有無分別 斯則根身器界本自無生 唯八識影現 七識妄起執取分別 以為實我實法 此乃愚夫於無生中妄見有生 非聖賢也 意令即生滅以證真常 故於彼法應當修學 苟達生滅即常 則妄想即成正智 名相本自如如 即彼二乘外道可起如來種性矣 故下文明五無間種性 五勘果知因 謂勘驗現行之果 足知過去習氣之因也 復次大慧 有五無間種性 云何為五 謂聲聞乘無間種性 緣覺乘無間種性 如來乘無間種性 不定種性 各別種性 ( 唐譯云無種性 ) 記曰 此言五性不同 以明眾生本具法性是一 但由外緣故異 以成自覺聖智究竟差別相也 然心佛與眾生 是三無差別 初無纖毫間隔 本無三乘五性之別 良以外緣熏習不一 故有五性不同 斯則機本不異 異在於師 故前勉修如實行者 應當親近最勝知識 故此下文云 當轉彼惡見 則二乘外道當得如來法身 闡提亦作得度因緣也 引權入實 義見於此 言種性者 相似曰種 體同曰性 又種者 因義 類義 謂眾生佛性本來是一 蓋由昔聞教法熏習成種 各有自類種子 故曰種性 此種性義 識論所明有其二類 一者本有 謂舊熏也 二者始起 謂新熏也 本有者 謂無始時來 異熟識中法爾而有 長劫所熏染淨種子 此即名為本性住種 如佛於大通智勝時說法華經 而諸聞者直至今生還蒙佛化 方得成熟 此淨法熏習 而為本性住種者也 如阿難與摩登伽 歷劫恩愛 直至今生 尚為障道因緣 此染法熏習而成本性住種者也 以長劫不斷 故名本性住種 二始起者 謂無始來數數現行熏習成種 以至今生 於染淨法見聞熏習 又為未來染淨種子 此則名為習所成種 由此二種為因 若一遇外緣師教熏發 故即成熟 此五性之別 所由來矣 是故親師擇友 不可不慎也 由是觀之 此五種性 其三乘種性 良由聞前三佛所說之法而成熟者 以執化佛所說權法 則成聲聞種性 以執報佛所說緣生之法 則成緣覺種性 以悟法佛所說離攀緣法 則成如來種性 若聞此三法而半信半疑者 則成不定種性 若聞此三佛之法不起信心 返生異見而毀謗者 則成無種性矣 故下經云 捨一切善根 謂謗菩薩藏 蓋三佛一體 法法全真 皆為顯示自覺聖智趣 而聞者不達 隨其所取 執以成種 此又法本不異 異自機耳 故曰種性 此蓋自覺聖智究竟之差別相也 云何知聲聞乘無間種性 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斷知時 舉身毛孔熈怡欣悅 及樂修相智 不修緣起發悟之相 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 P. 53

54 記曰 此言聲聞乘無間種性也 而云若聞說等者 足徵由師教熏發 所謂習性成種者也 斷知時 舊註謂知苦斷集 證滅修道時也 及樂修相智者 相即偏空相 智即我空智 乃聲聞所樂修者 至若緣起發悟無生實相之理 非彼所樂 故云不修 因舊有小乘狹劣習氣 今一聞所說 熏發現行 故舉身毛孔熈怡欣悅耳 聲聞無間見第八地 起煩惱斷 習煩惱不斷 不度不思議變易死 度分段死 天師子吼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不受後有 如實知修習人無我 乃至得般涅槃覺 記曰 此明聲聞斷證俱未究竟 自生滿足滅度想也 然聲聞依四諦修 但斷三界見思煩惱 尚餘塵沙無明細惑未盡 猶沈變易生死 但得人空 未得法空 而便自生究竟之想 乃於天人魔外之中 便師子吼 作是唱言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 遂生得涅槃覺 此所謂得少為足者也 見第八地者 華嚴八地菩薩 證我空真如 樂住三昧 不起滅定 諸佛因而勸之曰 起善男子 勿得樂住三昧 汝之三昧 二乘亦得 故此云見第八地 現行為起煩惱 種子習氣為習煩惱 以二乘但斷煩惱障 未斷所知障故 大慧 各別無間者 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 彼諸眾生作如是覺 求般涅槃 記曰 此明外道種性也 唐譯云 復有眾生求證涅槃 言能覺知我人眾生養者取者 此是涅槃 此外道妄見一切眾生從我流出 我能長養一切眾生 遂立神我以為涅槃 聞者因而師之 遂成邪種 或於佛教中聞有涅槃之說 遂執謬解而起邪見者 復有異外道 說悉由作者 見一切性已 言此是般涅槃 ( 唐譯云 復有說言 見一切法因作者有 ) 記曰 此計實德業及四大時方勝自在等以為生因 故稱作者 妄計此等以為涅槃 作如是覺 法無我見非分 彼無解脫 記曰 此結外道邪見非解脫也 言法無我見非分者 謂諸外道 向於佛所說無我之法 不生信樂 或生毀謗 未得受熏成種 故曰非分 或於佛所說涅槃之法 即起希望 有所證得之想 或依教修行有所開悟 而執所悟為我 即墮邪見 如圓覺所明四相未忘 皆是於法無我見非分者也 然此外外道為煩惱縛 內外道為法縛 故云彼無解脫 大慧 此諸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 不出出覺 為轉彼惡見故 應當修學 記曰 此總結聲聞外道二種性也 然聲聞妄取涅槃 外道妄計神我 俱於未出離中生出離想 此皆因邪師邪教 誤為熏習 為令轉彼惡見 故勸令修學 前上聖智三相中無所有相 謂慣習二乘外道相 義見于此 意謂令彼捨離偏邪惡見 即名正智 可入如來種性矣 故此人雖偏邪 而性實無間也 大慧 緣覺乘無間種性者 若聞說各別緣無間 舉身毛竪 悲泣流淚 不相近緣 所有不著 ( 唐譯云 離闠閙緣 無所染著 ) 種種自身 種種神通 若離若合種種變化 P. 54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 No. 326-A 觀楞伽記略科題辭 No. 326-B 觀楞伽阿䟦多羅寶經記略科經題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下一切佛語心品第二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二之下一切佛語心品第三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三之下一切佛語心品第四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四之下 No. 326-C 觀楞伽寶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 No. 326-A 觀楞伽記略科題辭 No. 326-B 觀楞伽阿䟦多羅寶經記略科經題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下一切佛語心品第二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二之下一切佛語心品第三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三之下一切佛語心品第四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四之下 No. 326-C 觀楞伽寶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 No. 326-A 觀楞伽記略科題辭 No. 326-B 觀楞伽阿䟦多羅寶經記略科經題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下一切佛語心品第二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二之下一切佛語心品第三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三之下一切佛語心品第四之上一切佛語心品第四之下 No. 326-C 觀楞伽寶經閣筆記 No. 326-D 贊助資訊卷目次 1 2 3 4 5 6 7 8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 CBETA

More information

大慧讚佛五偈半 極盡一心之旨 故後顯一心文云 空無生無二 離自性相故 初偈云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虗空華 此讚佛能證一心空義 目明了徧計本無也 言世間即該三世間 謂智正覺世間 有情世間 器世間 通該十法界依正因果 目此三種世間皆生滅法也 目唯心所現本無生滅 但依徧計而有 以性空故 故如空華 即此一偈 已

大慧讚佛五偈半 極盡一心之旨 故後顯一心文云 空無生無二 離自性相故 初偈云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虗空華 此讚佛能證一心空義 目明了徧計本無也 言世間即該三世間 謂智正覺世間 有情世間 器世間 通該十法界依正因果 目此三種世間皆生滅法也 目唯心所現本無生滅 但依徧計而有 以性空故 故如空華 即此一偈 已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17, No. 327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327 楞伽補遺明德清補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者 楞伽寶名 具云釋迦毗楞伽 此云能勝 義云堅固 阿跋多羅 此云無上 謂此楞伽

More information

T050X_02

T050X_02 1. 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為頓為漸耶 佛告大慧 漸淨非頓 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陶家造作諸器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技術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More information

擊搖枝動葉 百千妙香一時流布 百千妙音一時俱發 重巖屈曲處處皆有 僊堂靈室龕窟無數 眾寶所成內外明徹 日月光輝不能復現 皆是古昔諸仙賢聖 思如實法得道之處 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 皆從種種他方佛土俱來集會 是諸菩薩 具足無量自在三昧神通之力奮迅遊化 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而授佛位 自

擊搖枝動葉 百千妙香一時流布 百千妙音一時俱發 重巖屈曲處處皆有 僊堂靈室龕窟無數 眾寶所成內外明徹 日月光輝不能復現 皆是古昔諸仙賢聖 思如實法得道之處 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 皆從種種他方佛土俱來集會 是諸菩薩 具足無量自在三昧神通之力奮迅遊化 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而授佛位 自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01, No. 008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A 楞伽會譯序此經凡四譯今存者三 其一則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成四卷 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其二則元魏菩提流支譯成十卷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空教 ) 解深 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 阿賴耶識的思想 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甚深意 = 密意 甚深意 : 般若經中佛說 甚深意 = 一切法空 nirmocana:

More information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No. 324-B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集註題辭大雄氏所說阿跋多羅寶經凡經三譯其四卷者宋元嘉中中印度求那跋陀羅也其十卷者後魏延昌中北印度菩提流支也迨至於唐實义難陀來自于闐復以跋陀之譯未弘流支之義多舛與僧復禮重翻為七卷則久視初也於是判教諸師提綱挈領李通玄則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言智覺延壽則以實相佛語心自

No. 324-B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集註題辭大雄氏所說阿跋多羅寶經凡經三譯其四卷者宋元嘉中中印度求那跋陀羅也其十卷者後魏延昌中北印度菩提流支也迨至於唐實义難陀來自于闐復以跋陀之譯未弘流支之義多舛與僧復禮重翻為七卷則久視初也於是判教諸師提綱挈領李通玄則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言智覺延壽則以實相佛語心自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17, No. 324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324-A 集註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朝議大夫新淮東安撫司參議官竹齋沈瀛撰我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三百餘會說法度眾生本無二致以眾生性有上中下之別故佛語有淺深之異於諸經中如楞嚴圓覺皆為上根者說故其語深遠惟上根之人方可了解而初機者未易究也至若楞伽一經以楞伽為名實相為體佛語心為宗自覺聖智為用其語深遠又在楞嚴圓覺諸經之上故目今所說上根之人無如內翰蘇公尚曰楞伽義趣幽眇文字簡古讀者尚不能句而況遺文以得義忘義以了心所以寂寥於世幾廢而僅存而況餘人乎少傅白公樂天與常禪師詩有求師治此病惟勸讀楞伽又曰人間此病治無藥惟有楞伽四卷經荊國王公介甫亦曰楞伽我亦見髣髴是知此經惟上上根人所深好而研窮之其它人莫識也達磨謂二祖曰吾觀震旦所有經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祖祖相授心為心法則知傳心之印無出此經有自來矣今世談禪者浩浩而於此經謾不知有非不知有正以所見不高不能深識義趣故不敢啟口耳蘇內翰又謂近世學者各宗其師務從簡便得一句一偈自謂了證至使婦人孺子抵掌嬉笑爭談禪悅高者為名下者為利而佛法微矣乃謂此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如毉之有難經今俚俗毉師不由經論直授方藥以之療病非不或中至於遇病輒應懸斷死生則與知經學古者不可同日語世人徒見其有一至之功或捷於古人因謂難經不學而可豈不悞哉此正謂今日設也仰惟雷菴受公老師飽學飽參既有實學遂見實相非今虗頭禪衲比也人皆於此經讀尚不成句讀師乃敢抗志而註釋之非精勤力學不能到也且其註釋又非今講人之比字字訂前人之訛句句說經意之盡其文不晦僻其義又坦明使蘇內翰復生而見之亦歡喜讚歎不盡而況餘人乎凡於此道得其趣者而觀之當手之而不釋也竹齋沈瀛既見是書合掌頂禮普勸四眾至心讀誦詳其註義使佛語渙然冰釋於一句中頓明見地即達磨付囑之意便在眼前其一堆八擔葛藤便可束之高閣矣昔太保樂全張公安道慶曆中嘗為滁州至一僧舍偶見此經入手恍然如獲舊物開卷未終夙障冰解細視筆畫手迹宛然悲喜太息從是悟入常以經首四偈發明心要蘇內翰過南都親見公說且以錢三十萬託公印施於江淮間而內翰親為之書此經印人心地明驗如此敬庵居士黃公師說靜照居士仲威之子妙德居士節夫之姪孫心心相傳其於此經深解義趣捐金鏤板以廣流通是亦樂全公之意也若其註釋本末則具見於雷菴閣筆記此不重述惟以世人所共知蘇內翰張太保二事冠于篇首以啟人之信心云雷菴又有普燈三十卷及楞嚴合論捋繼此行于世嗚呼盛哉嗚呼盛哉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突起者為山汪洋者為江海川瀆飛者為鳥躍者為魚馳者為獸總總林林者為艸木一定而不可移易者何居皆是與天地並立而為萬物之最靈者名之曰人是人與天地萬物安種種名立種種相謂之妄想建立又謂之意言境其實天地萬物未始有種種相亦未始有種種名也名相既立於是乎卑高陳焉貴賤位焉有無傾焉妍醜出焉彼此立焉是非興焉於是乎執此名非彼名此

突起者為山汪洋者為江海川瀆飛者為鳥躍者為魚馳者為獸總總林林者為艸木一定而不可移易者何居皆是與天地並立而為萬物之最靈者名之曰人是人與天地萬物安種種名立種種相謂之妄想建立又謂之意言境其實天地萬物未始有種種相亦未始有種種名也名相既立於是乎卑高陳焉貴賤位焉有無傾焉妍醜出焉彼此立焉是非興焉於是乎執此名非彼名此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17, No. 331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331-A 楞伽楞嚴合轍序楞伽以達磨重楞嚴以智者重並為緇門要典而其流通淺深之故亦略相類當楞伽之機者大慧也自覺聖智境界惟證乃知而譯者艱晦其詞使讀者棘口瞠目徐思之又如蚊咬鐵牛了無入處故中下之士不甚躍然當楞嚴之機者慶喜也其落想送難與凡夫頗近又得文士為之潤色讀者如癢得搔各以思惟分別通之至旁引經論之似者為註脚雖復近之彌益戲論自來講席于此二經不過守其師說期無大謬而止至雪浪大師出始盡掃依門傍戶之病一以自心現量出之覺靈山一會重開生面然師舌而不筆聊為人天留一影而已自是而諸師撰述各露鋒頴數年來可謂人握靈蛇至交光之正脉幾于前無古人矣然于楞伽猶未遑也二經並有發明惟憨山老人及今一雨法師耳師少參雪浪夙佩傳心之印浪不拘細節一時門人皆鮮衣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意生身就是要以平等為基本, 自己平等, 眾生平等, 我 他都平等, 這個時間才能夠慢慢修意生身 思念 : 思 : 是善思, 是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念 : 是打破六識 六識不存, 五識不攀緣, 七識平等了, 這個時間才是起意生身的時間 意生身都是在平等性上面起的 意生身雖然是分別通相, 但不是真正的分別

意生身就是要以平等為基本, 自己平等, 眾生平等, 我 他都平等, 這個時間才能夠慢慢修意生身 思念 : 思 : 是善思, 是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念 : 是打破六識 六識不存, 五識不攀緣, 七識平等了, 這個時間才是起意生身的時間 意生身都是在平等性上面起的 意生身雖然是分別通相, 但不是真正的分別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請各位合掌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講次 :#217 講述日期 :06/15/2004 講者 : 高老師先祿居士轉錄者 : 學生薄海雷 卷三 ( 經文 )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 : 意生身分別通相, 我今當說 諦聽! 諦聽! 善思念之 (p237-1)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BaShiGuiJuSong_11.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BaShiGuiJuSong_11.doc 八識規矩頌第十一講 ( 第八識頌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喇嘛! 法師! 各位居士大德! 大家晚上好! 我們繼續看, 第八識規矩頌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這兩句頌是說第八識的行相非常的深隱幽微, 不但凡夫難以發現它的行相, 就是二乘聖者也難以了達, 由於如此, 才興起了大乘菩薩論主的論諍 這就是這兩句頌的意思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6-23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More information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熊十力之初期唯識觀 從 解深密經 攝大乘論 成唯識論 對唯識三性的不同解釋看其思想發展之意義 元弼聖 一 前言在唯識教學中, 所謂三性說是指 遍計所計性 (parakapita-svabhava: 分別性 ) 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ava: 依他性 ) 圓成實性(parimispanna-svabhava: 真實性 ) 在此所謂 svabhava( 自性 ) 是以 parikapita paratantra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氷解攀緣盡淨謬稱禪那祗令傷教無有是處嗟乎宗之難言久矣余性懶于諸內典不能槩讀 譯取可常誦數種間有解領謬謂會心唯嘆楞伽詞旨簡奧每讀中輟以為業重固然此生已矣 一獲舜徵所輯倒語棘句始有分疏綱提領挈粗嫺義趣佐以群宗古德單提諸則參稽合印是 經佛語心自覺聖智真燦然指掌夫剗削文字說法熾然迷者相誹知者皆為導師舜徵所輯

氷解攀緣盡淨謬稱禪那祗令傷教無有是處嗟乎宗之難言久矣余性懶于諸內典不能槩讀 譯取可常誦數種間有解領謬謂會心唯嘆楞伽詞旨簡奧每讀中輟以為業重固然此生已矣 一獲舜徵所輯倒語棘句始有分疏綱提領挈粗嫺義趣佐以群宗古德單提諸則參稽合印是 經佛語心自覺聖智真燦然指掌夫剗削文字說法熾然迷者相誹知者皆為導師舜徵所輯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17, No. 330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330-A楞伽宗通緣起 余甲申自長洲歸暫憩嘉禾遘達觀密藏二衲若夙契云日從咨詢禪悅游意乎方之外一 夕夢履兜羅綿界覩慈尊容貌甚偉肅躬伏謁欽承教語語曰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旦起問二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_17_

_17_ 印 度 佛 教 史 (17) 101 / 9 / 24 釋 清 德 中 觀 大 乘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 第 四 章 第 一 節 龍 樹 及 其 論 著 1 龍 樹 的 時 代 背 景 多 方 面 傳 出 的 大 乘 經, 數 量 不 少, 內 容 又 各 有 所 重 ; 在 下 化 眾 生, 上 求 佛 道, 修 菩 薩 行 的 大 原 則 下, 初 期 大 乘 經 的 行 解, 不 免 有

More information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佛子 諸佛世尊 有十種廣大佛事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 皆不能知 去來現在 所有一切聲聞獨覺 亦不能知 唯除如來威神之力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諸佛 於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世界 兜率陀天 皆現受生 修菩薩行 作大佛事 無量色相 無量威德 無量光明 無量音聲 無量言辭 無量三昧 無量智慧 所行境界 攝取一切人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阿脩羅等 大慈無礙

More information

15?????[???L?~???Q??

15?????[???L?~???Q?? 1 中論 觀有無品 [ 吉藏釋此品由來 ] 此品來 ( 者 ), 有近 遠兩義 :(p.579) 1. 遠來由 約上諸品意以明來由 : 上來諸品處處已破有 無, 六種 ( 品 ) 云: 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 乃至 ( 觀 ) 行品 云 : 若有不空法應當有空法 ; 如是並已破竟 但上來是略破 散破, 今廣破, 是束破 所以具須作廣 略破者, 有 無是諸見根, 障 中道 本 諸見根者, 如因有 無成斷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宗鑑錄序 宗鏡錄序 宗鏡錄序 1 標宗章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宗鑑錄序 宗鏡錄序 宗鏡錄序 1 標宗章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宗鑑錄序 宗鏡錄序 宗鏡錄序 1 標宗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More information

總主 以此異熟識體 望前善惡業習 業習是因 此識是果也 三名一切種識者 此識一類無記 受前七識諸法之熏 持前七識諸法之種 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 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 諸法現行是果 此識是因也 四言不可知者 謂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 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 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 五言

總主 以此異熟識體 望前善惡業習 業習是因 此識是果也 三名一切種識者 此識一類無記 受前七識諸法之熏 持前七識諸法之種 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 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 諸法現行是果 此識是因也 四言不可知者 謂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 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 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 五言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1, No. 828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28 唯識三十論直解世親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蕅益沙門智旭解護法等菩薩 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 此玄奘師敘述之辭也 按佛滅後九百年

More information

12

12 第十㆓講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㆒ 這品經的宗旨 : ( ㆒ ) 七品經已說明基本原理 ( ㆓ ) 現在, 要說成就如來成所作 : 活出自己的如來 過如來生活 得大解脫 : 又世出世間不㆓ : 染淨不㆓之如來 要談如來成所作事 ㆕智 : 1. 成所作智 ( 五識 ) 2. 妙觀察智 ( 六識 ) 3. 平等性智 ( 七識 ) 因 轉 果 轉 4. 大圓鏡智 ( 八識 ) ㆓ 文殊菩薩問文殊菩薩問如來法身有何等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修改.doc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修改.doc 圓覺經第九講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 經文 善男子! 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 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何以故? 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 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從真起妄 一念不覺生三細, 境界為緣長六粗 三細 : 1 業相生相無明 2 轉相 3 現相六粗 : 住相無明 1 智相 2 相續相 3 執取相 4 計名字相異相無明 5 起業相滅相無明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我的 十六 異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3 習應品 ( 資料 8) 開仁編 2018/12/1 書 p.28 經 佛告舍利弗 :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應如是思惟 : 菩薩但有字, 佛亦但有字, 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字 ; 色但有字, 受 想 行 識亦但有字 舍利弗! 如我但有字, 一切我常不可得, 眾生 壽者 命者 生者 養育 眾數 人 作者 使作者 起者 使起者 受者 使受者 知者 見者, 是一切皆不可得

More information

密嚴世界超諸佛國 遠離星宿及日月 如無為性不同微塵 此密嚴中佛及弟子 并餘世界來此會者 當如涅槃及以虛空非擇滅性 爾時世尊 現彼世界佛及菩薩 威神功德勝妙事已 復以佛眼遍視十方諸菩薩眾 告一切佛法如實見菩薩摩訶薩言 如實見今此世界名曰密嚴 是中菩薩悉於欲色無色無想有情之處 以三摩地力生智慧火 焚燒色

密嚴世界超諸佛國 遠離星宿及日月 如無為性不同微塵 此密嚴中佛及弟子 并餘世界來此會者 當如涅槃及以虛空非擇滅性 爾時世尊 現彼世界佛及菩薩 威神功德勝妙事已 復以佛眼遍視十方諸菩薩眾 告一切佛法如實見菩薩摩訶薩言 如實見今此世界名曰密嚴 是中菩薩悉於欲色無色無想有情之處 以三摩地力生智慧火 焚燒色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6, No. 682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682 [No. 681] 大唐新翻密嚴經序朕聞西方有聖人焉 演不言之言垂無教之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大乘三系的商榷 ( 印順導師 無諍之辯 p.125 ~ p.136) 釋貫藏敬編 2012.6 1 目次一論前泛說...2 虛大師立大乘三宗, 導師為何另立內容大體相同的三系, 有三點先要注意...2 ( 一 ) 著重某一角度而說, 立名即會有不同...2 ( 二 ) 用三五字來表示, 每每不免有例外...2 ( 三 ) 應研尋安立三名的意趣 : 但求闡義有獨到處, 立名不太濫, 就有參考價值...2

More information

餘世界來此會者 當如涅槃及以虛空非擇滅性爾時世尊 現彼世界佛及菩薩 威神功德勝妙事已 復以佛眼遍視十方諸菩薩眾 告一切佛法如實見菩薩摩訶薩言 如實見今此世界名曰密嚴 是中菩薩悉於欲色無色無想有情之處 以三摩地力生智慧火 焚燒色貪及以無明 轉所依止得意成身 神足力通以為嚴飾 無竅隙無骨體 猶如日月摩尼

餘世界來此會者 當如涅槃及以虛空非擇滅性爾時世尊 現彼世界佛及菩薩 威神功德勝妙事已 復以佛眼遍視十方諸菩薩眾 告一切佛法如實見菩薩摩訶薩言 如實見今此世界名曰密嚴 是中菩薩悉於欲色無色無想有情之處 以三摩地力生智慧火 焚燒色貪及以無明 轉所依止得意成身 神足力通以為嚴飾 無竅隙無骨體 猶如日月摩尼 大乘密嚴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No. 682 [No. 681] 大唐新翻密嚴經序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6, No. 682 朕聞西方有聖人焉 演不言之言垂無教之教 啟迪權實發披聾瞽 遷其善者不疾 而速 階其益者即聖自凡 擊蒙求以娑婆丘陵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19 期 (pp.27-46): ( 民國 95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9, (2006)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分別與無分別 無分別 > 分別 > 分別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Microsoft Word - 行相研究.doc 第一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 唯識學 行相 (AkAra) 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 陳一標 2003.10.05 提要 : 行相 (AkAra) 一詞具有識中所現外境相貌的影像義, 以及心 心所的取境作用義 說一切有部認為行相是慧心所中所現的無常 苦 空 無我等相貌 世親在 俱舍論 中則說行相是一切心 心所緣取所緣境的類別, 也就是心 心所中所現起的青 黃等相貌 唯識學不承認外境的存在, 在心

More information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No [cf. Nos ]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No [cf. Nos ]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1564 No. 1564 [cf. Nos. 1565-1567] 中論卷第一 釋僧叡序 中論有五百偈 龍樹菩薩之所造也以中為名者 照其實也 以論為稱者 盡其言 也 實非名不悟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前言 釋道論 M9921014 轉識成智 之理論與實踐 壹 前言貳 轉識成智的必要性 ( 一 ) 何謂 識 ( 二 ) 何謂 智 參 何謂轉八識成四智 ( 一 ) 妙觀察智 ( 二 ) 平等性智 ( 三 ) 大圓鏡智 ( 四 ) 成所作智肆 四智的現起分位伍 四智之所緣境陸 唯識的 轉依 意義 ( 一 ) 能轉道 ( 二 ) 所轉依 ( 三 ) 所轉捨 1 ( 四 ) 所轉得柒 從三性論 轉依 意義 (

More information

《大乘起信论》中的真妄互熏

《大乘起信论》中的真妄互熏 解析 大乘起信論 中的 熏習 The Theory about Perfume in Awakening of Faith 包 蕾 台灣大學哲學所博士班 年級 提要 : 大乘起信論 中的 熏習 及其相關內容在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既是 理解 大乘起信論 核心思想的關鍵環節, 同時又是民國以來各家學者對 起信 論 義理爭議的焦點, 本人以此為立腳點, 對史上各家的解說進行梳理比較, 並 希望借此更好的理解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養 ( 下奉上曰養 則去聲 生養畜養自養皆上聲 ) 去 ( 來去則去聲除去則上聲 ) 語 ( 上聲 言語也 又以言告人曰語 即去聲 ) No. 652-B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序 堪忍學人魏學渠撰 予閱首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言 我昔供養觀音如來 彼佛授我如幻金剛三昧 得 悟耳根圓通 又云 此方真教體 清淨

養 ( 下奉上曰養 則去聲 生養畜養自養皆上聲 ) 去 ( 來去則去聲除去則上聲 ) 語 ( 上聲 言語也 又以言告人曰語 即去聲 ) No. 652-B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序 堪忍學人魏學渠撰 予閱首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言 我昔供養觀音如來 彼佛授我如幻金剛三昧 得 悟耳根圓通 又云 此方真教體 清淨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35, No. 652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652-A 金剛三昧經序 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 諔 - 又 ] 震述 金剛三昧經者 一乘圓頓之教 諸佛真實之宗 妙絕羣經

More information

.2. 中華佛學研究第十五期 ( 民國一 三年 ) 目次 一 前言二 十地品 的唯心 ( 一 ) 三界的起源 ( 二 ) 十地品 的四種心三 十地經論 的唯心 ( 一 ) 心意識 ( 二 ) 阿梨耶識四 法藏的唯心 ( 一 ) 染法緣起 ( 二 ) 十重唯識五 澄觀的唯心 ( 一 ) 相應心 不相應

.2. 中華佛學研究第十五期 ( 民國一 三年 ) 目次 一 前言二 十地品 的唯心 ( 一 ) 三界的起源 ( 二 ) 十地品 的四種心三 十地經論 的唯心 ( 一 ) 心意識 ( 二 ) 阿梨耶識四 法藏的唯心 ( 一 ) 染法緣起 ( 二 ) 十重唯識五 澄觀的唯心 ( 一 ) 相應心 不相應 中華佛學研究第十五期頁 1-35( 民國一 三年 ), 新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 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 15, pp. 1-35 (2014) New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26-969X.1. 華嚴宗唯心的開展 以 十地品 為核心 釋正持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文學博士

More information

P. 2 有法方所別彼不得言一影障若非大則彼二非彼若一行不次取捨亦不同差別無量處微細亦應見現見如夢中見所見不俱見時不分別云何言現見先說虛妄見則依彼虛憶見虛妄夢者未寤則不知迭共增上因彼此心緣合無明覆於心故夢寤果別死依於他心亦有依自心及種種因緣破失自心識經說檀拏迦迦陵摩燈國仙人瞋故空是故心業重諸法心為本

P. 2 有法方所別彼不得言一影障若非大則彼二非彼若一行不次取捨亦不同差別無量處微細亦應見現見如夢中見所見不俱見時不分別云何言現見先說虛妄見則依彼虛憶見虛妄夢者未寤則不知迭共增上因彼此心緣合無明覆於心故夢寤果別死依於他心亦有依自心及種種因緣破失自心識經說檀拏迦迦陵摩燈國仙人瞋故空是故心業重諸法心為本 唯識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1, No. 1588 No. 1588 [Nos. 1589, 1590; cf. No. 1591] 唯識論一卷 ( 一名破色心論 ) 天親菩薩造 後魏瞿曇般若流支譯 唯識無境界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大般若經 中菩薩摩訶薩不證實際的探討 一 前言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52 期,2010) 玄奘大師所譯的 大般若經 是由 16 部經典所組成, 分成十六分, 也稱作十六會 前三分的內容大致相同而經文長短有異, 其品數和卷數為 : 初分 七十九品 400 卷 : 卷 1 卷 400 第二分 八十五品 78 卷 : 卷 401 卷 478 第三分 三十一品 59 卷 : 卷 479 卷 537 以下引用這三分的經文,

More information

為比量 此長短等相 是帶彼外境本質而起 名似帶質 以是假故 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 亦名有質獨影 乃意識所變 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 中間相分一頭生 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 若緣空華兔角等事 名無質獨影 若散心所緣 又有夢中境界 及病中狂亂所見 皆是非量 并定中觀魚米肉山等事皆現量 明了意識雖通三量 現多

為比量 此長短等相 是帶彼外境本質而起 名似帶質 以是假故 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 亦名有質獨影 乃意識所變 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 中間相分一頭生 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 若緣空華兔角等事 名無質獨影 若散心所緣 又有夢中境界 及病中狂亂所見 皆是非量 并定中觀魚米肉山等事皆現量 明了意識雖通三量 現多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5, No. 893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93 八識規矩通說唐三藏法師玄奘集明憨山沙門德清述八識規矩者 初玄奘法師 糅成唯識論就 窺基法師 因見本論十卷 文廣義幽

More information

先列舉數論派的一些重要主張 : (1) 將一切所知分為廿五諦 :1 神我 ( 我 士夫 ),2 根本自性 ( 主 ), 3 大 ( 覺知 ),4 慢,5-9 五唯,10-20 十 根, 和 五大種 五唯是 : 色 聲 香 味 觸 十一根是 : 五覺根 五作根 ( 五身根 ) 和意根 五覺

先列舉數論派的一些重要主張 : (1) 將一切所知分為廿五諦 :1 神我 ( 我 士夫 ),2 根本自性 ( 主 ), 3 大 ( 覺知 ),4 慢,5-9 五唯,10-20 十 根, 和 五大種 五唯是 : 色 聲 香 味 觸 十一根是 : 五覺根 五作根 ( 五身根 ) 和意根 五覺 入中論 破 離蘊我 的探究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12 期,2007) 一 前言 在傳統上, 印度把禪修者通稱作 瑜伽師 佛教的瑜伽師修習止觀, 為的是體證究竟的真理, 斷除一切煩惱和過患, 脫離生死輪回, 得到解脫 這究竟的真理稱作 真實性 瑜伽師們欲求悟入真實性, 並斷除一切煩惱和過患, 先想著 : 生死輪回是以何為根本? 經由智慧的觀察, 便看見貪 瞋等煩惱以及生老病死等一切過患, 皆從薩迦耶見產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ßÃѤT¤Q¹|²LÄÀ3.doc

Microsoft Word - °ßÃѤT¤Q¹|²LÄÀ3.doc 唯識三十頌簡述 張尚德講 可了記錄 第二頌三能變 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 語譯 識的能變或能變的識有三類, 它們是 異熟 ( 識 ) 即第八識 思量 ( 識 ) 即第七識 了別境 ( 識 ) 即第六識 最初也是最根本的為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也稱作異熟識及一切種識 解釋 佛法的根本中心或者說大前提, 就是其提出了生命的種子一說法 這一說法的為對為錯先不去管它, 絕對要注意和把握的是,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山見烟知彼有火 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即屬比量 以有比度故名比量 言非量者 若心緣境時 於境錯謬虗妄分別不能正知 境不稱心名為非量 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 而所緣之境亦有三 謂性境. 帶質境. 獨影境 性境者 乃現量所緣 言性者實也 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 無美無惡 以能緣之心無分別故 境無美惡是為

山見烟知彼有火 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即屬比量 以有比度故名比量 言非量者 若心緣境時 於境錯謬虗妄分別不能正知 境不稱心名為非量 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 而所緣之境亦有三 謂性境. 帶質境. 獨影境 性境者 乃現量所緣 言性者實也 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 無美無惡 以能緣之心無分別故 境無美惡是為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5, No. 894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894-A 此規矩纂釋者以古解 單用論文 故學者難入 今時有證義. 集解 亦互有出入 故學者猶難取裁 今此纂以古補註為主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Feb 26,2017 前六識 很粗淺的叫 了別, 明了跟分別, 明了是指前五識 前五識它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 像眼睛看到一個歡喜的東西, 產生一種樂受, 耳朵聽到不歡喜的聲音, 產生痛苦的感受, 前五識的感受完全受業力的主導, 如果前生善業強, 今生快樂的感受多一點, 痛苦的感受少一點 ; 如果前生罪業造得多, 今生痛苦的感受多一點, 快樂的感受少一點 所以前五識完全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 它也不論善惡,

More information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大乘頂王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4, No. 478 No. 478 [Nos. 477, 479] 大乘頂王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歸命大智海圓滿淨覺尊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菴羅樹園 與大比丘僧八百人俱

More information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修訂日期: 2006/01/05 發行日期: 2006/2/15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4, No. 2131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31 翻譯名義序 宋唯心居士荊谿周敦義述 余閱大藏 嘗有意效崇文總目 撮取諸經要義 以為內典總目 見諸經中每用梵 語 必搜檢經教

More information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修訂日期: 2009/04/23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2, No. 2115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15 鐔津文集目錄 卷首 行業記(此即序) (陳舜俞撰) 卷一 輔教篇上 原教 勸書(并序共四篇) 卷二 輔教篇中 廣原教(并序共二十六篇)

More information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2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624-A洪覺範林間錄序 臨川 謝逸 撰 洪覺範得自在三昧於 雲菴老人 故能游戲翰墨場中 呻吟謦欬皆成文章 每與林間勝士抵掌清談

More information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1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蔡寧君大德輸入 禪苑蒙求目錄 卷上(千八百四十二則一百八十六人) 釋迦七步 達磨九年 靈山密付 少室單傳 青原與斧 南岳磨磚 大雄創寺 百丈開田 溈仰體用

More information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9, No. 15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559 嘉泰普燈錄卷第一 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臣) 僧 (正受) 編 紀佛祖 傳燈曰 如來將化 預命摩訶迦葉云 吾以清淨法眼 涅槃妙心

More information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釋智宣法師輸入 金剛經持驗目錄 上卷魏博士盧景裕 梁釋琰法師 隋趙文若 隋寺丞趙文昌 隋博士徐孝克 隋書生荀氏 隋邑令睦彥通 隋參軍杜之亮 隋宋國公蕭瑀

More information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7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78 依楞嚴究竟事懺卷上 凡熏修楞嚴究竟懺法 不須別作佛事 不必申奏表牒 不用金銀錢袱 不動鐃鈸 雲鑼 但當延名僧善士

More information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35-A無異禪師語錄序 大光明中 無物不有 無物不空 真俗二諦 於中影現 一點靈明 溷入知見 一念瞥起 認為安身立命之處

More information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9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95-A序 夫水懺隨聞錄者 乃晝中禪師註釋也 昔悟達國師患人面之瘡 若不感諾迦尊者 現澗泉之水 焉能不復為冤 始知因緣會遇

More information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5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5-A 無 門 老 子 早 修 杜 多 行

More information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9, No. 13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59-A應庵和尚語錄序 道不可以言傳 不可以情解 不可以識識 夫如是則應庵語錄 將何用哉 自昔 古尊宿 未甞有無言者 如以黃葉止小兒啼

More information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3, No. 123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236-A 重 編 曹 洞 五 位 序 傳 付

More information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0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0-A 金 陵 保 寧 禪 院 勇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No. 1369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6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靈 隱 大 川 濟 禪 師 語 錄 目

More information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86, No. 1601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601-A 序 昔 世 尊 以 正 法 眼 藏

More information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No. 1347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4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長 靈 和 尚 語 錄 東 京 天 寧

More information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9, No. 1043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43 看 命 一 掌 金 唐 一 行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8, No. 103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32-A 華 嚴 原 人 論 解 序 長 安

More information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5, No. 22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229-A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普 賢 行

More information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23, No. 44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446 七 俱 胝 佛 母 所 說 準 提 陀 羅

More information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2, No. 119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192-A 清 珠 集 序 執 塗 之 人 而

More information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42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42-A旅泊菴稿序 天地一逆旅也 日月往來 山河流峙 逆旅中之世界也 二乘禪寂 四生升沉 逆旅中之眾生也 三世諸如來 歷代諸祖師

More information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7, No. 130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08-A序 徑石滴乳者 山鐸在公所編 道脈淵源之書也 書垂成而在公脫去 其得法門人 石源雲公 取而錄成之 以彰先人之用

More information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1, No. 01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7 佛 說 長 壽 滅 罪 護 諸 童 子 陀

More information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39, No. 70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709-A序 夫毗尼是正法之壽命者 蓋由戒淨僧真 性遮之業而無染覆 道弘德備 權實之 教而克闡揚 自行利他 越苦海而登彼岸 紹先啟後

More information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73, No. 144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449-A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More information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5, No. 1281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281-A 上諭 佛祖之道 指悟自心為本 是此說者 名為正知正見 用之以利人接物 令人直達心源 方得稱佛祖兒孫 所言外道魔道者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25K_

25K_ 霽月法師著 三時繫念註解 禪源淨海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一切佛經, 及闡揚佛法諸書, 無不令人趨吉避凶, 改過遷善 明三世之因果, 識本具之佛性 出生死之苦海, 生極樂之蓮邦 讀者必須生感恩心, 作難遭想 淨手潔案, 主敬存誠 如面佛天, 如臨師保 則無邊利益, 自可親得 若肆無忌憚, 任意褻瀆 及固執管見, 妄生毀謗, 則罪過彌天, 苦報無盡 奉勸世人, 當遠罪求益, 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0305.doc

Microsoft Word - chbj0305.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3 期 (pp. 83-116) : ( 民國 79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3, (1990)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 7132 乘 問 提要 曇曠巴宙輯校 此作品為唐代曇曠大師所撰

More information

其文藏有三譯 元魏留支. 陳天竺真諦二譯 要不如姚秦鳩摩羅什所譯 辭特簡明 義無脫誤 是以震旦誦習 日月爭光 而註釋多門 意見差別 愚自弱冠志學 即知三教會通 丙辰歲 以梁生奇緣 皈依憨山大師 于東遊之日 得受金剛決疑 以為指歸 其大意謂 佛說法三十年 上首弟子猶是懷疑 此經隨空生所疑處 即便逐破

其文藏有三譯 元魏留支. 陳天竺真諦二譯 要不如姚秦鳩摩羅什所譯 辭特簡明 義無脫誤 是以震旦誦習 日月爭光 而註釋多門 意見差別 愚自弱冠志學 即知三教會通 丙辰歲 以梁生奇緣 皈依憨山大師 于東遊之日 得受金剛決疑 以為指歸 其大意謂 佛說法三十年 上首弟子猶是懷疑 此經隨空生所疑處 即便逐破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25, No. 485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 No. 485-A 金剛經如是解自述金剛者 性喻也 性無形似 落言即非 天竺先生不得已而有言 於是名之以般若 名之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MoHeZhiGuan_05.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MoHeZhiGuan_05.doc 摩訶止觀第五講 ( 中觀 息二邊分別止 )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講於臺北新店二 一五年六月十四日 法師! 各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前面修了空觀, 又修了假觀 請問 : 空觀 假觀都修好了, 可以開悟嗎? 可以開悟嗎? 開悟了沒有?( 答 : 沒有!) 為什麼? 為什麼還不可以開悟? 因為修空觀會墮在空邊 對不對? 他就真的入涅槃去了, 反正一切因緣所生法, 自性是空的 我空 法空 眾生空,

More information

237 金 廠房 工作團隊和生產技術, 缺一不可 三國時代的周瑜與曹操大戰於赤壁, 其決勝關鍵還需要諸葛孔明借東風啊 宇宙萬法亦復如是, 其生成皆必須依賴因緣和合, 從自性中應物現形, 緣生則生, 緣滅則滅, 有因無緣, 或是有緣無因, 都是徒勞無功的 根據 華嚴經 的歸類, 緣起法共有四種, 即業

237 金 廠房 工作團隊和生產技術, 缺一不可 三國時代的周瑜與曹操大戰於赤壁, 其決勝關鍵還需要諸葛孔明借東風啊 宇宙萬法亦復如是, 其生成皆必須依賴因緣和合, 從自性中應物現形, 緣生則生, 緣滅則滅, 有因無緣, 或是有緣無因, 都是徒勞無功的 根據 華嚴經 的歸類, 緣起法共有四種, 即業 236 淺談緣起性空的生命觀 淺談緣起性空的生命觀 釋隆迅 前言 : 昔日舍利弗尊者遇馬勝比丘, 聽到這一首偈頌 : 諸法因緣起, 諸法因緣滅 ; 我佛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以此因緣從此皈止在佛陀座下 緣起緣滅是什麼呢? 簡單說, 就是佛教的生命觀 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 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說 : 奇哉! 奇哉!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只因妄想執著, 不能證得 佛陀當時所證得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1107.doc

Microsoft Word - chbj1107.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11 期 (pp.155-179):( 民國 87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1, (1998)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 7132 慧思與智者 意識說之探討 陳英善中華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More information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內觀之道 林崇安教授圖 / 文 內觀臉書系列 4 內觀教育基金會 / 內觀教育禪林 2015.07( 初版 ) 1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2015.07.30 2 內觀之道 1 離苦 內觀之道就是離苦之道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中論易解三版 b.doc

Microsoft Word - 中論易解三版 b.doc 中論易解 歐陽志宏撰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中論易解 目次 凡例 5 自序 6 緒論 8 觀因緣品第一 26 觀去來品第二 43 觀六情品第三 61 觀五陰品第四 69 觀六種品第五 77 觀染染者品第六 88 觀三相品第七 96 觀作作者品第八 122 觀本住品第九 132 觀燃可燃品第十 141 觀本際品第十一 154 觀苦品第十二 161 觀行品第十三 169 觀合品第十四 180 3 中論易解

More information

探討《楞伽經》中阿羅漢迴心思想與如來藏及唯識等的關係

探討《楞伽經》中阿羅漢迴心思想與如來藏及唯識等的關係 楞伽經 中阿羅漢迴心思想之探源 釋道玄圓光佛學研究所二年級 提要 原始佛教時期, 阿羅漢普遍被視為已達到圓滿解脫的境界 但在大乘佛法興起時代, 對阿羅漢涅槃已視為不究竟, 因此漸漸形成聲聞 辟支佛 菩薩三乘的存在 在大乘經典中對阿羅漢已證入無餘涅槃, 是否能夠迴心向大各有不同的看法, 而立足於迴心的理由亦有差異 本論文將追溯早期大乘經典, 在歷史傳承中, 對已證涅槃的阿羅漢, 其迴心思想演變的脈胳

More information

5. 若心取相, 便成我相, 而所取之相, 由能取之我而有, 故所取之境便成人相, 所取之相相疊起叢生便成眾相, 其相不斷變成壽者相, 故曰若心取相, 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也, 言一取便著了 6. 若取法相亦著我 人 眾生 壽者四相了, 所云無法相, 謂其不取著耳, 非畢竟無法無相, 否則落入斷滅 7

5. 若心取相, 便成我相, 而所取之相, 由能取之我而有, 故所取之境便成人相, 所取之相相疊起叢生便成眾相, 其相不斷變成壽者相, 故曰若心取相, 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也, 言一取便著了 6. 若取法相亦著我 人 眾生 壽者四相了, 所云無法相, 謂其不取著耳, 非畢竟無法無相, 否則落入斷滅 7 金剛經 中所開示之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張泰隆 張泰隆居士於一九六一年自台灣大學藥學系畢業返鄉前, 登門拜訪慧炬創辦人周宣德居士, 臨行前曾蒙周居士贈予 金剛經講義 一本 時隔五十年, 張居士於二 五年, 年近七旬, 忽然大夢初醒, 瞬覺人生短促, 常於工作之餘, 研讀 金剛經講義, 並將其所領會之 金剛經講義 精要擇錄整理, 歸結成十篇心得, 每篇均先擬定題目, 而後再將所擇錄精要相關者歸在主題之下,

More information

才門 皆悉已得 清淨無礙 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以本願力 盡未來際 而無厭倦 汝應請彼 彼當為汝 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 諸菩薩眾 聞普賢名 即時獲得不可思議 無量三昧 其心無礙 寂然不動 智慧廣大 難可測量 境界甚深 無能與等 現前悉見無數諸佛 得如來力 同如來性 去來現在 靡不明照 所有福德 不

才門 皆悉已得 清淨無礙 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以本願力 盡未來際 而無厭倦 汝應請彼 彼當為汝 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 諸菩薩眾 聞普賢名 即時獲得不可思議 無量三昧 其心無礙 寂然不動 智慧廣大 難可測量 境界甚深 無能與等 現前悉見無數諸佛 得如來力 同如來性 去來現在 靡不明照 所有福德 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爾時世尊 在摩竭提國 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始成正覺 於普光明殿 入剎那際諸佛三昧 以一切智自神通力 現如來身 清淨無礙 無所依止 無有攀緣 住奢摩他最極寂靜 具大威德 無所染著 能令見者 悉得開悟 隨宜出興 不失於時 恒住一相 所謂無相 與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 靡不皆入灌頂之位 具菩薩行 等于法界無量無邊 獲諸菩薩普見三昧 大悲安隱一切眾生 神通自在 同於如來

More information

中道佛學會 22 2) 認識作用的源泉 : 由意生識 眼識 眼 色 耳識 耳 聲 五俱意識 鼻識 鼻 香 意識 舌識 舌 味 身識 身 觸 獨頭意識 意識 法 * 根是生義, 如樹依根而發枝葉 ; 六根能發識, 所以稱根 * 平常說 : 依眼根生眼識, 依意根生意識, 這還是大概的解說 * 精密說

中道佛學會 22 2) 認識作用的源泉 : 由意生識 眼識 眼 色 耳識 耳 聲 五俱意識 鼻識 鼻 香 意識 舌識 舌 味 身識 身 觸 獨頭意識 意識 法 * 根是生義, 如樹依根而發枝葉 ; 六根能發識, 所以稱根 * 平常說 : 依眼根生眼識, 依意根生意識, 這還是大概的解說 * 精密說 中道佛學會 21 第八章佛法的心理觀 佛教對 心 的理論發展 心意識 識意心 前五識 第六識意心 前五識第六識意心 第一節心意識 1 意 ( 末那 manas) 末那 : 意 思量認識的中樞 Manas: mind ( 泛指一切的心理作用 ),intellect, intelligence, understand, perception, sense, conscience. 1) 身心交感的中樞

More information

( 五識所託 ) -- 攝 攝為自體 根身 ( 五根 -- 第八識 執 -- 親相分 ) 第八識 持 -- 持令不壞 -- 內變 -- 領 領以為境 種子 受 -- 覺 令生覺受 器界 ( 五境 -- 第八識 ---- 外變 疏相分 五識所緣 ) 成唯識論 云

( 五識所託 ) -- 攝 攝為自體 根身 ( 五根 -- 第八識 執 -- 親相分 ) 第八識 持 -- 持令不壞 -- 內變 -- 領 領以為境 種子 受 -- 覺 令生覺受 器界 ( 五境 -- 第八識 ---- 外變 疏相分 五識所緣 ) 成唯識論 云 唯識表解熊琬老師講義 2011.12.12 唯識三十論頌 卷 1: 1.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 2 謂異熟 思量, 及了別境識 1 識所變 Vijñāna-pariṇāma. 能變 Pariṇāma. 異熟 Vipāka. 思量 Manana. 了別境識 Viṣaya-vijñapti.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3 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2 阿賴耶識 laya-vijñāna.

More information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菩薩藏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1491 菩薩藏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91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及七萬二 千菩薩 是時長老舍利弗承佛神力 即從坐起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45-134_\244\337\275\ )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45-134_\244\337\275\ )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45/134 編輯出版 : 淨願蘭若 / 釋心賢 請大家打開 講義 第 96 頁 : 辛七 明藏性即識大性 - 壬二 明大均在本經的 正宗分 開始的時候, 阿難尊者請佛陀開示 首楞嚴王三昧 的修學法門, 佛陀花了三卷的時間,

More information

一 前言 就許多一般人的認識而言, 都認為佛教對於妄念的態度是 需要摒棄的 需要抑制的, 許多學者也都是如此看待, 學者葛兆光道出了許多人心中的看法與感受 : 心靈中的妄念也罷 幻相也罷, 雖然是佛教要求摒棄的, 但這些人人都難以免俗的心理現象是不言而喻的實際存在 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每一個人自他一降

一 前言 就許多一般人的認識而言, 都認為佛教對於妄念的態度是 需要摒棄的 需要抑制的, 許多學者也都是如此看待, 學者葛兆光道出了許多人心中的看法與感受 : 心靈中的妄念也罷 幻相也罷, 雖然是佛教要求摒棄的, 但這些人人都難以免俗的心理現象是不言而喻的實際存在 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每一個人自他一降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頁 169-196( 西元 2009 年 ), 臺北市華嚴蓮社 Colle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is Relating to Buddhism Taipei Hua-yen Lotus Society0000-0000( 暫未申請 ) - 兼論 在家眾可否研讀律藏 問題 - 曾瓊瑤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生 提要 : 本文探討憨山德清對於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華嚴宗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 以智儼 法藏為主 陳英善撰 提要 阿賴耶識, 乃是唯識學的核心思想, 以阿賴耶識作為生死流轉之所依, 且涅槃之證得亦不離阿賴耶識 在唯識相關的經論典籍中, 對阿賴耶識的看法, 較著重於生滅事法 妄染的角度來詮釋阿賴耶識, 而對阿賴耶識本身亦含有真淨的成分, 則以較曖昧的方式表達之 有關阿賴耶識是染? 淨? 染淨和合? 非染非淨? 在佛教諸經論中, 皆有論及 之

More information

是追求 身相端嚴, 也不是為了 五欲快樂 等福報, 自自然然的該做就做, 這樣的 布施 就對了 例如很多修行的朋友, 希望下輩子長的莊嚴, 就專門供花 ; 希望求財, 就專門打聽, 那裡在建廟, 可以供龍柱或是佛像等, 如此的情形, 大家看了很多, 這就有所 住 的布施 六祖能大師說真正的菩薩, 布

是追求 身相端嚴, 也不是為了 五欲快樂 等福報, 自自然然的該做就做, 這樣的 布施 就對了 例如很多修行的朋友, 希望下輩子長的莊嚴, 就專門供花 ; 希望求財, 就專門打聽, 那裡在建廟, 可以供龍柱或是佛像等, 如此的情形, 大家看了很多, 這就有所 住 的布施 六祖能大師說真正的菩薩, 布 金剛經第六講 一 前言 : 上個星期與大家共同研究 :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於法, 應無所住, 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 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 菩薩應如是布施, 不住於相 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 於意云何, 東方虛空, 可思量不? 不也, 釋尊 須菩提, 南西北方, 四維上下虛空, 可思量不? 不也, 釋尊 須菩提, 菩薩無住相布施, 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More information

No. 651 金剛三昧經註卷第一失譯人名附北凉錄明會稽顯聖寺沙門圓澄註金剛義言堅固三昧義翻正見世以不見為昧佛法以無見為正見故亦云正定因二行所發故有二名為止所發則名正定修觀所發則名正見見驅內惑定却外魔二者同得堅固取喻金剛也夫金剛之為義也而有多種姑舉三名一曰能持二曰勇徤三曰威猛是三者合三世間能持者即是

No. 651 金剛三昧經註卷第一失譯人名附北凉錄明會稽顯聖寺沙門圓澄註金剛義言堅固三昧義翻正見世以不見為昧佛法以無見為正見故亦云正定因二行所發故有二名為止所發則名正定修觀所發則名正見見驅內惑定却外魔二者同得堅固取喻金剛也夫金剛之為義也而有多種姑舉三名一曰能持二曰勇徤三曰威猛是三者合三世間能持者即是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35, No. 651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651-A 金剛三昧經註解敘夫真心獨露若皓月之朗於太虗法性無虧似驪珠之耀於滄海了了不昧日用明明無生即生以真如不守自性而變現隨緣生即無生以實相本來無物而一塵不受求之叵得如木中火決定是有而方處無憑體之即神比鏡內華儼然可見而取不能得無方妙用猶暎色之摩尼影雖移而體實不變具足本來若迷家之貧子身雖困而寶未甞無悲夫我輩沈埋曠劫迷背日深本有家財致生難認良由不逢善友開悟何從故我如來離兜率降皇宮捨富貴逃雪嶺苦行六年覩星成道作眾生之慈父為九界之宗師三七思惟法輪大轉葢為利鈍難齊所以教分漸頓四十餘年欲說不能說權實互覆涅槃時近欲休不能休罄示一心其猶握金剛劒用斬群疑豎正法幢破諸邪惑革小乘而純入一乘會百川而同歸大海真救病之良藥運寶筏以濟人是故世尊無問自說施甘露而普救沉疴伽陀說偈贊揚鼓瑟琶而相席打令解脫發廣問之端知六度皆歸無相心王問無生之義識三行惟一自心無住示法身非來非去大力啟果德有証有修身子重聞一偈之因緣達真空具含四德梵行守真修之一味即俗諦頓具四緣地藏騰七品之餘疑阿難請一經之名字始末究竟秪是自心前後辨明寧逃法性惜乎澆漓末世妙典難逢茲得無瑕師夢祈神授刻此流通旨奧文奇讀者彷彿由是不揣愚庸伸此管見若夫昔人片言而擲地金聲一語而大千廣被余何敢言但心慕大乘聊希贊嘆奈聖言莫測凡智叵思倘或淆訛願施懺悔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