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中論易解三版 b.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中論易解三版 b.doc"

Transcription

1 中論易解 歐陽志宏撰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2

3 中論易解 目次 凡例 5 自序 6 緒論 8 觀因緣品第一 26 觀去來品第二 43 觀六情品第三 61 觀五陰品第四 69 觀六種品第五 77 觀染染者品第六 88 觀三相品第七 96 觀作作者品第八 122 觀本住品第九 132 觀燃可燃品第十 141 觀本際品第十一 154 觀苦品第十二 161 觀行品第十三 169 觀合品第十四 180 3

4 中論易解 觀有無品第十五 187 觀縛解品第十六 196 觀業品第十七 206 觀法品第十八 231 觀時品第十九 249 觀因果品第二十 255 觀成壞品第二十一 268 觀如來品第二十二 285 觀顛倒品第二十三 300 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320 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345 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365 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376 4

5 凡例 一 本書所謂 智論, 一律表示 大智度論 二 本書所引經論出自中華電子佛典學會 (CBETA) 所製作之電子大藏經 2014 年版 三 本書所引偈頌用字, 若與 CBETA 用字不同之處, 將以旁註方式說明之 四 本書凡有解釋 論述 反問句偈頌 之處, 如 果為從緣生? 為從非緣生? 其問號一律置於引號中 5

6 第三版序 在羅什大師所譯的 中論 序中, 僧叡大師開門見山解釋何謂 中? 何謂 論? 大師云 : 以 中 為名者, 照顯其實相 ; 以 論 為稱者, 詳盡其言教也 實相, 若不假借名言, 則不悟其實, 故寄 中 以宣說 ; 言教, 若不註解詮釋, 則不盡其言, 故假 論 以明表 實相既已宣說, 言教既已明表, 於菩薩之深觀廣行, 道場之照物利生, 朗然如日懸空, 光明遍照, 無所障礙矣! 北齊時代的慧文大師, 詳覽 中論 觀四諦品 後, 領悟偈頌中的空 假 中義, 具足於 一心 中, 由此完成教理與禪觀結合的 一心三觀, 形成未來的天台教義 教觀兼備 的雛形 這種思想, 對於當時教界中諸多散心讀經, 亂心多聞, 未證謂證等種種不如法的現象, 起了不少對治的作用 話說回來, 中論 是龍樹思想的代表作, 也是印度中觀學派的中心論書, 直顯即俗即真, 空有不二之空義 基於 中論 的問世, 對於大乘佛教的發展影響深遠, 如今筆者思考的問題是 : 龍樹菩薩是造了一部融攝三乘教義的論書? 或造了一部觀照一切法空的禪法? 或是 教觀兼備? 若說是教義, 它有解決你的教理問題? 若說是禪法, 它有減輕你的煩惱習氣? 若說是 教觀兼備, 究竟二者為一, 或異? 若是一者, 為何分別有教 有觀? 若是異者, 豈不是 教 觀 不相干, 這將如何兼備? 6

7 第三版序 本書經過三個版本的刪補, 對於中觀法義的詮釋, 筆者的責任已大致完成, 以上的問題就留給讀者, 未來的歲月中, 期待能聽見意外的迴響 所謂 菩薩知諸法實相, 如涅槃不盡, 福德入諸法實相故, 而亦不盡 無論如何, 最終謹願讀者諸君, 能因為本書所提供的法義而深知諸法實相, 如涅槃不盡 ; 又能引領福德因緣入於諸法實相, 而無窮無盡! 7

8 緒論 註釋及其譯 部派佛教時期, 思想學說百家爭鳴, 但若非執於 有, 即執於 空, 鮮少有契入佛法精髓者, 直到龍樹菩薩大開法宴, 貫通三乘, 融攝空宗 有宗, 方才彰顯 不二入 之中道實相, 趣入佛法的根本精神 中論 直顯真俗不二, 是龍樹思想的代表作, 也是印度中觀學派的中心論書, 其註釋據說有七十餘家, 在中國譯出的文本乃羅什大師依青目之論釋所譯, 但羅什及其門人認為青目 其人雖信解深法, 而辭不雅中 因此即便加以傳譯, 也多有刪改修正, 所以現存的中論 長行 其實是經過修飾的版本 最後, 僧叡大師給予這部譯著的評價是 於經通之理盡矣, 文或左右未盡善也 智論 與 中論, 在學術研究風氣尚未興盛以前, 沒有人懷疑這兩部論著不是出自同一作者, 而時至今日, 陸續有學者提出疑議, 但不論是否有理, 純屬學術自由, 至少敝人以為, 這兩部論典的文義相通, 內容相符之處, 隨處可見, 甚至一字不差 ; 印順法師在 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 一書中也有詳盡的剖析, 破除誤解之立論十足, 再再指出 智論 與 中論 實為同一作者, 無庸置疑 在確信此一事實的前提下, 敝人自忖, 倘若以 智論 之詳實淵博解釋 中論 之簡約精要, 誠屬天經地義, 再好不過了! 8

9 緒論 中論易解 以羅什大師所譯之偈頌為藍本, 佐以 智論 之教示引證其義, 又因 中論 沿用了諸多 阿含 之教, 因此兼有 阿含 之說, 所謂 菩薩智慧相, 與聲聞智慧, 是一智慧 由此得見 再有永明大師於龍樹論著亦有諸多獨到的詮釋, 載於 宗鏡錄 中, 其辭義之美, 美不勝收, 無法讓人視而不見, 因此多有採用 種種促使本書完備之增上緣, 敝人皆一一銘感五內, 但祈求三寶加被, 使失誤降至最低, 開啟眾生之慈悲及智慧無所障礙 第一章抉擇空義之要件 一 以柔軟慈悲為前提 中論 共 27 品,448 偈 主要意趣在於破斥一切法之自性見, 泯除 空 有 二邊之憶想, 彰顯 不二 之中道實相 甚深空義固然引人入勝, 然而在各家爭相註釋之餘, 其重大前提似乎也逐漸為人所遺忘, 此一弊病並非後來才有, 而是早已普遍存在的現象, 因此龍樹論中處處提醒 觀真空人, 先有無量布施 持戒 禪定, 其心柔軟, 諸結使薄, 然後得真空 但問 : 柔軟心 慈悲心等善法, 比之於 觀甚深法 果真如此重要嗎? 若心生疑慮, 吾人也當反問, 若非如此, 為何論主時時耳提面命, 深恐學人遺忘了? 例如 智論 卷 76 又說 : 菩薩欲觀甚深法, 所謂十八空 三十七品 三解脫門 先應作是念 : 眾生長夜著我相等, 行者若直觀甚深法, 或得聲聞 9

10 中論易解 道, 或墮邪見, 以無憐愍心, 不能深入自相空故 (T25,594b) 由此可見 深入甚深法 恰如成就佛 三十二相 一般, 皆是匯集了無量功德所成, 不僅是 空觀 而已 為了比擬其中的差異, 凸顯 憶想空見 之無知, 論主更以 田舍人初不識鹽, 滿口食之 作喻, 指出學人普遍犯下的過失, 又說 無智人聞空解脫門, 不行諸功德, 但欲得空, 是為邪見, 斷諸善根 換言之, 抉擇空義的前提, 即是 菩薩欲觀甚深法 所應抱持的態度, 它實際所展現的, 正是 六波羅蜜 的清淨行相 二 以六波羅蜜為行相 智論 中有人問道: 已知般若體相是無相無得法, 行者如何能得到此法? 論主回答 : 初發心菩薩不論從佛聞法, 或從佛弟子聞法, 了知一切法畢竟空, 無有定性可取可著 ; 第一實法滅諸戲論, 涅槃相最為安隱 此時必須如此思惟 : 我本立願度脫眾生, 怎麼可以獨取涅槃? 現今我的福德力 智慧力 神通力尚未具備, 不足以引導眾生, 為了具足這些因緣, 應當實踐布施等六波羅蜜才是 又更進一步想 : 雖然是初發意, 但應住畢竟空中, 思惟一切法不可得, 不起聲聞 辟支佛心 ; 以不取相心, 一切諸善根皆迴向無上正等正覺之佛道 (1) 以財布施的因緣可得大富, 法布施的因緣可得智慧, 以此二施因緣便可以引導貧窮眾生, 令入三乘道 ; 又行般若波羅蜜, 淨 10

11 緒論 薩婆若道, 住畢竟空中, 以不生慳心之故 (2) 以持戒因緣, 得生人天尊貴之家, 不但自己離三惡道, 也令眾生免於三惡道苦 ; 又行般若波羅蜜, 淨薩婆若道, 住畢竟空中, 於罪不罪, 不著心取相之故 (3) 以忍辱因緣, 降伏瞋恚之毒, 獲得身色端正, 威德第一, 凡見我者莫不歡喜敬信, 濡伏其心, 何況為他說法而不信受? 又行般若波羅蜜, 淨薩婆若道, 住畢竟空中, 以不生瞋心故 (4) 以精進因緣, 破除今世後世福德 道法之懈怠, 得金剛身 不動心, 以如此殊勝之身 心, 能破除凡夫憍慢, 令得涅槃 ; 又行般若波羅蜜, 淨薩婆若道, 住畢竟空中, 以身心精進不懈怠之故 (5) 以禪定因緣, 滅除散亂心, 離五欲過患, 為眾生宣說離欲法 ; 依於禪, 般若波羅蜜自然而生, 淨薩婆若道, 住畢竟空中, 不亂不昧之故 (6) 以般若波羅蜜因緣, 淨薩婆若道, 住畢竟空中, 以不生癡心之故 在六波羅蜜因緣展轉增上, 善法相生的作用下, 行者終究 能觀甚深法, 非但如此, 又獲得世世不失的大果報, 所願如意, 無事不得 智論 中常讚歎此事, 如卷 32: 若以般若波羅蜜心布施, 不生執著, 即得大果報 復次, 為涅槃而布施, 得大果報 再者, 生大悲心, 為度一切眾生而布施, 亦得大果報 (T25,301b) 又如 智論 67: 菩薩專注一心, 得佛法之信解, 供養般若波羅蜜, 也以同樣的用心愛念諸佛, 常行念佛三昧, 始終不離諸佛, 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不離六波羅蜜 若能如此, 必得今世 後世之大果報 (T25,530b) 11

12 中論易解 第二章中論之特色 學習般若即便有難易之別, 或有前後次第, 皆應當下與空義相應才行, 1 這是探究空義的一項難處 有鑑於此, 敝人曾試著從中整理出三種在解明空義上有難易差別的文義 ( 詳載於 空谷回音 ), 它們是 : 一 以比喻解明空義的 比類思惟 ; 二 以論理思辯推論空義的 論理思惟 ; 三 以觀察諸法空相以契入空義的 觀察思惟 而毋庸置疑, 中觀論理乃屬 論理思惟 的範疇, 並以真俗二諦, 相互作證, 明一切法空 職是之故, 敝人以為, 中論之特色有二 : 一 真俗互顯 : 以真俗二諦, 相互作證, 彰顯 不二入 之中道實 相 二 論理法則 : 立基於緣起無性之法則, 以論理思辯滌蕩一切憶想 分別之定見 邪見, 助顯空義 此二特色, 說明如下 : 一 真俗互顯 ( 一 ) 真俗二諦相互證成 大般涅槃經 卷 12 云 : 文殊師利菩薩問佛 : 1 智論 87: 佛語須菩提, 汝若不見實定有, 云何以次第等難空, 而次第法 不離於空 (T25,670b) 12

13 緒論 世尊! 所說世諦 第一義諦, 其義云何? 世尊, 第一義中有世諦不? 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 如其有者, 即是一諦 ; 如其無者, 將非如來虛妄說耶? 善男子! 世諦者即第一義諦 世尊! 若爾者則無二諦 佛言 : 善男子! 有善方便隨順眾生, 說有二諦 善男子! 若隨言說, 則有二種 : 一者世法 二者出世法 善男子! 如出世人之所知者, 名第一義諦, 世人知者名為世諦 (T12,684c) 如佛所說, 二諦 完全是隨順眾生而有的教說, 也是因眾生根器之差異而有不同的立論 世諦 又稱 俗諦, 多說 有 ; 而 第一義諦 又稱 真諦, 多說 無 不免令人感到玄奇的是, 既然 諦 是真實不虛, 亙萬世而不改, 既曰 真理, 為何又有二種? 解答此一問題之津梁, 必然指向 空有不二, 究竟無漏之正見, 唯有依中道的觀察方可會入, 所謂 巧出者, 二諦不相違故 : 所謂世諦, 第一義諦 ; 智者不能壞, 愚者不起諍故 若肯定諸法具 二諦 之義, 二諦之間自自然然, 必定具有相互證成的關係, 此乃抉擇 諸法實相 必備的認知 再者, 所謂 俗諦 乃世俗共許的認知, 依於 緣起 而建立一切生滅 來去 因果 凡聖等差別 而 真諦 乃透過如理思惟而得知世間諸法互為緣起, 自性空寂, 如幻如化 中論之論理, 若 13

14 中論易解 破斥 有見, 大多訴諸聖言量或比量, 使人了知所執如幻 ; 若是破斥 無見, 大多訴諸聖言量或現量, 使人了知所執不符合世俗共見, 世間無此道理 依俗諦而顯現真諦, 知一切法空, 名為 以俗證真, 中論 所謂 若不依俗諦, 不得第一義 相對的, 依於真諦, 世間森羅萬象才可能依緣而生, 依緣而滅, 名為 以真證俗, 所以 中論 也說 以有空義故, 一切法得成 可見, 以俗證真 乃從生滅無常之世間諸法發現 決定相 不可得, 空無所有, 自性寂滅 而 以真證俗 乃從諸法寂滅的實相中, 發現新新生滅的森羅萬象, 如夢如幻 試舉一偈為例, 中論 三相品 說 : 若謂生住滅, 更有有為相, 是即為無窮, 無即非有為 生住滅 是有為法, 也是世間諸法在時光的遷移中所必經的, 無常變異的過程, 無人可免, 此乃世俗共許, 所以是 俗諦 若進一步問 : 俗諦 中何以有 真諦? 透過論理得知, 若 生住滅 實有, 依據 此生故彼生 的原則, 若有 所生 所住 所滅, 當然必須有 能生 能住 能滅, 所以必須各各又有生住滅, 如此衍生, 必然生生不已, 無有止境, 出現 無限後退 的錯謬 若 生住滅 各各再無三相, 怎能說是 有為法? 可見 生住滅 自性空寂, 但只假名 有為法, 此即 以俗證真 相對的, 假如 生住滅 不空, 而有 決定 之生住滅, 如何能生滅相續? 假如決定有 生, 生則不滅不住, 但若不滅不住, 14

15 緒論 何以有 生? 若決定有 住, 住則不滅不生, 但若不滅不生, 何以能 住? 可見, 一旦 生住滅 決定有, 法即不空, 若不空, 必無 生住滅 可得, 何況相續! 此即 以真證俗 所謂 無生無滅及生滅, 其實是一, 說有廣略 天台家也說 即真即俗, 或 即空即假, 二諦即一諦, 誠屬真實不虛! 上述道理, 智論 也以日常生活作比喻, 多了一分親切感 : 假如諸法 有滅, 最初應已有滅, 不應後來才滅 如人穿上新衣, 若 決定是新衣 必定不老舊, 不論衣服穿了多久, 應保持常新 ; 本不應老舊, 但不知不覺中成了舊衣 可見諸法無有決定之生時 住時 滅時, 方有 生住滅 的無常變異 從一切的教示中, 綜觀真俗互顯之義, 誠如吉藏大師所說 : 相待者, 諦帶真俗, 名真諦俗諦 ; 論相待, 由性空是真俗, 則顯有是俗諦 ; 亦由瓶衣等法是俗諦, 顯性空是真諦 此則由真諦顯俗諦, 由空諦顯有諦, 由聖諦顯凡諦, 就此義故, 明二諦相待也 (T45,102a) ( 二 ) 二諦互證指向中諦 中論 提到 諸佛依二諦, 為眾生說法 又說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智論 也說 菩薩住二諦中, 為眾生說法, 不但說空, 不但說有 所謂 二諦說法, 般若經的特色如此, 龍樹論的特色也是如此, 此一特色影響漢傳佛教至為深遠, 天台宗依此而成立 三諦 以統攝一切佛 15

16 中論易解 法, 但近代一分學者不以為然, 認為龍樹論中明明只論 二諦, 為何天台家成立 三諦? 敝人以為, 所謂 諸佛依二諦, 為眾生說法 不成問題, 但不表示不可以成立三諦, 若將 不可說法 包含在內, 共成 三諦, 如理如法, 何來問題之有? 龍樹論中 三諦 本有諸多異名, 如云 眾生從有為法假名而生, 無為法是第一義 又云 佛說三種法 : 有為法 無為法 不可說法, 則為已說一切法竟 可見 三諦 之理真實不虛 龍樹論中雖然處處說世俗諦 第一義, 但目標再再指向 不可說法 之立意極為明確 如上所論, 二諦 具有相互證成之義, 其異名, 如 有為法 無為法 或三法印中之 無常 無我 皆可證實 二諦 外, 另有非真非俗之 寂靜涅槃, 即 中諦 即一而三, 即三而一, 圓融無礙 再者, 敝人以為, 以 二諦 涵蓋一切法, 並非毫無困難, 其難處在於 第一義諦 必須肩負 對治 與 實相 的雙重任務, 不免造成模糊 若用於 對治, 有所謂 世諦故, 說三十二相 ; 第一義諦故, 說無相 為世諦故, 說有眾生 ; 為第一義諦故, 說眾生無所有 若用於表現 實相, 有所謂 第一義, 名諸法實相, 不破不壞故, 是諸法實相亦空 何以故? 無受無著故 當然, 若說此 難處 來自眾生之憶想分別也是事實, 而天台 俗 真 中 三諦正好化解此一難處, 何過之有? 何況 實相 乃一切法根本, 成立 中諦 恰如其分, 所謂 三世諸佛, 皆以諸 16

17 緒論 法實相為師 又云 一切佛法, 皆為涅槃故說, 譬如眾流皆入于海 其次, 若將俗諦 第一義諦 諸法實相三者區分其層次差別, 有所謂 一切法不離第一義, 第一義不離諸法實相 ; 能使諸法實相空, 是名為第一義空 也符合 俗 真 中 之 三諦, 順理成章 吉藏大師廣引諸經, 闡述三諦之義, 他說 :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是為假名, 亦是中道義, 此偈是經是論 何者? 此是華首經中偈, 龍樹引來即是論, 既云假名即中道, 故中道二諦體也 又華嚴云 : 一切有無法, 了達非有無, 達有不有, 達無不無, 達有無不有無, 故不有無, 為有無體也 又仁王經云 : 三諦, 亦是不二為體 有諦 無諦即是教 ; 非有非無, 中道第一義諦, 即是理也 (T45, 109a) ( 三 ) 言語道斷中諦何在? 經過上文舉證, 或有人問, 是否有明顯證據顯示 中諦 一語出現於龍樹論中? 只是 中諦 乃天台家之用語, 龍樹論未見 中諦 誠屬自然 話雖如此, 但見 第三諦 之說, 不知可否算數? 此外, 其他 同義語, 如中道 寂滅 涅槃 甚深法 不可說法 諸法實相等, 不勝枚舉 常見者如 般若波羅蜜, 少見者如 第三諦, 再再顯示龍樹論中確有 三諦 之教說 17

18 中論易解 敝人以為, 重點不在 中諦 一語是否出現於龍樹論, 應該問的是, 是否有別樹一幟, 專屬 中諦 而有別於 真 俗 二諦之論述 不難發現, 若將 第三諦 之說包含在內, 至少有如下三種 : 1 不可得相 的敘述 : 智論 11: 是般若波羅蜜, 不可得相, 若有若無, 若常若無常, 若空若實 是般若波羅蜜, 非陰界入所攝, 非有為 非無為, 非法 非非法, 無取無捨, 不生不滅, 出有無四句, 適無所著 譬如火焰, 四邊不可觸, 以燒手故 ; 般若波羅蜜相, 亦如是不可觸, 以邪見火燒故 (T25,139c) 智論 23: 若菩薩得是信等五根, 是時能信諸法實相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非有非無, 非取非捨, 常寂滅, 真淨, 如虛空, 不可示 不可說, 一切語言道過, 出一切心心數法, 所行如涅槃, 是 則佛法 (T25,235a) 2 四句 的敘述 : 智論 1: 一切實, 一切非實, 及一切實亦非實, 一切非實非不實, 是名諸法之實相 (T25,61b) 智論 54: 須菩提所說般若波羅蜜, 畢竟空義, 無有定相, 不可取, 不可傳譯得悟 ; 不得言 有, 不得言 無, 不得言 有無, 不得言 非有非無, 非非有非非無 亦無, 一切心行處滅, 言語道斷故 (T25,448b) 18

19 緒論 3 第三諦 的敘述 : 智論 54: 聲聞人智力薄故, 初始不能觀五眾若遠離, 若寂滅等, 但能觀無常等 ; 入第三諦, 乃能觀寂滅 ; 菩薩利根故, 初觀五眾, 便得寂滅相 (T25,444a) 智論 57: 佛寶者, 佛法所攝無學五眾 ; 法寶者, 第三諦, 所謂涅槃, 除四沙門所攝學 無學功德, 餘殘辟支佛功德, 菩薩功德 ; 僧寶者, 四向 四果, 學 無學五眾 (T25,468a) 二 論理法則 以緣生無性之法則作為論理依據, 破邪顯正, 乃龍樹論之特色 換言之, 中觀論理, 之所以不能與世俗邏輯相提並論, 乃因其立基於緣起之空義而有 論主提出此一原則, 呼籲後學者必須依此而行 如 五陰品 提到 : 若人有問者, 離空而欲答, 是則不成答, 俱同於彼疑 若人有難問, 離空說其過, 是不成難問, 俱同於彼疑 上文說 : 一切問答必須依緣起無性之空義, 依諸法眾緣和合, 因待而有的原則, 彼此問答才有結果, 否則 答不成答, 問不成問, 既不能彰顯過失, 亦無從解除疑慮, 徒勞無功, 反而落入與問難者同樣的疑慮中 立基於此, 敝人蒐羅中論之論理, 發現共有七種法則, 不妨說 19

20 中論易解 它們是 八不緣起 的廣泛運用, 也是 般若觀 的實際作為, 它們是 : 相待法 有無法 生滅法 一異法 常斷法 來去法 三時法 曾經有學者依據 有無品 的頌文認定 八不緣起 是依化迦旃延等經闡揚的! 2 敝人以為不僅如此, 化迦旃延經 所表達的 離有 離無, 或許是佛說 緣起法 的根本意趣所在, 經由龍樹的深觀廣論, 獲得進一步的開演 七種論理法則中, 相待法 論理最為頻繁, 而 生滅法 一異法 有無法 經常又衍生成 四句, 恰如有四邊鐵網的柵欄一般, 使邪見無所遁形, 又如火炬, 四邊不可碰觸 七種法則之間並非毫無干涉, 而是交相搭配, 相互證成的 而論理的目的, 當然不僅僅是為了論辯而論理, 實在是為了導正偏邪之見, 以及唯一的終極目的 般若波羅蜜而有的 中觀論理, 問答之間的遊戲規則為何? 不難看出 : 問難者 如是 說, 即必須隨順問難者的思考而 如是 論辯, 但經常發生的問題是, 問難者對於自己提出的問題, 不見得 如實自知, 因此審定對方 定見 乃不可或缺的程序, 亦即, 論理法則是一則 先審後論 的過程 若說 有, 必須始終一如, 不可先無今有, 或從有還無 而說 無 說 滅 也是如此, 無 則決定無, 不可無中生有 ; 滅 則決定滅, 一滅永滅, 不可滅而復生 經過理性的思辯, 方能於 諸法實相 有所抉擇 這七種法則, 舉例如下 : 2 中論 有無品 : 佛能滅有無, 如化迦旃延, 經中之所說, 離有亦離無 20

21 緒論 ( 一 ) 相待法 : 有此 乃緣於有彼, 無此 乃緣於無彼 世間的一切活動, 一者人, 一者法, 人 法 互緣, 相互因待而有一切作為, 但世人總是習慣設想 實有人 或 實有法, 反而無法解釋世間的一切, 既然是妄想, 必然可以經由論理而評破, 這便是此一論理法則出現的因緣 例如 作作者品 偈頌云 : 因業有作者, 因作者有業, 成業義如是, 更無有餘事 此一偈頌之本意乃為破除實有 作者 作業 之定見 意謂 : 假如認為 作者 決定 有我, 那何必有所作為, 因為一切業果必然已經決定! 若認為 作者 決定 無我, 那一切身業口業的造作, 無業亦無果, 豈不枉然! 那究竟何者為 作作者 的實相? 乃因 作業 而有 作者 ; 也因 作者 而有 作業, 相互因待而自性空寂, 一切業相之成立莫不如是, 不再有其他可能 ( 二 ) 有無法 : 若有 則恆常恆有, 若無 則恆常恆無 認定諸法 實有 或 實無, 不待因緣, 名為 性 世間人多以為諸法必有定性, 若不是 實有 便是 實無, 尤其是普遍以為生命中有一永恆之 神我 雖然堅持此一妄見, 卻無法解釋生命的無常現象, 這便是此一論理法則出現的因緣, 如 行品 偈頌云 : 若諸法有性, 云何而得異? 若諸法無性, 云何而有異? 此一偈頌之本意在於破除眾生 有我 或 無我 的迷思, 亦即 有性 或 無性 的決定想 意謂 : 假如眾生 有性, 有應 21

22 中論易解 常有, 不用因緣 ; 假使眾生 無性, 無應常無, 也不用因緣 如此一來, 不論眾生 有性 或 無性, 吾人皆不應該從嬰兒乃至老年有種種的變異 ( 三 ) 生滅法 : 有生 則生生不已, 有滅 則一滅永滅 世俗常言 : 眼見它起高樓, 眼見它樓塌了, 即已表明現實世界中之生滅 成壞永遠相對存在, 但 生 滅 是實有的嗎? 若堅持一切法實有 生 或 滅, 反而無法顯現一切的生滅現象, 既然是妄見, 也必然可以論理而評破之, 這便是此一論理法則出現的因緣 如 成壞品 偈頌云 : 若初有滅者, 則無有後有, 初有若不滅, 亦無有後有 偈頌之本意在於指出 相續論者 的過失, 並以前世 後世之相續為例 意謂 : 眾生前世 初有 是因, 後世 後有 是果, 此乃世俗共許的認知 於此前提之下, 假如前世 初有 已滅, 一滅永滅, 怎能有 後有? 何況相續不斷? 再者, 假如前世 初有 不滅, 不滅則常住, 後有 以何為因? 若無因, 怎能有 後有? 何況相續不斷? 倘若無因而 後有 自然生起, 豈不是初有 後有雙雙存在, 甚至無限存在? 到底哪一個才是你呢? ( 四 ) 一異法 : 若一 則名義不分, 若異 則兩不相干 從現象界觀察, 諸法必有所因, 不離眾緣和合, 此乃世俗共許的認知, 但若堅持一切法實有和合, 到底是 一 而和合? 或 異 22

23 緒論 而和合? 其實不論說 一 說 異, 全然無法成立一切眾緣和合的現象, 既然是妄見, 也必然可以論理而評破之, 這便是此一論理法則出現的因緣 如 因果品 偈頌云 : 若眾緣合時, 而有果生者, 生者及可生, 則為一時俱 若先有果生, 而後眾緣合, 此即離因緣, 名為無因果 偈頌之本意在於破斥實有 眾緣生果 的決定想 意謂 : 假如 生者之眾緣 及 可生之果 俱有 ( 一時 ), 將如何分別 生者 可生? 假使 因 果 不可分別, 何來有因 有果? 反過來看, 可否 生者 及 可生 異時而成? 但若 異 則決定異, 二者互不相干, 和合歸和合, 果生歸果生, 如此一來, 豈不也可以 先有果生, 而後眾緣合? 這便犯了 離因緣 的過失, 這 果 亦是無因之果, 但眾所周知, 無有此理 ( 五 ) 常斷法 : 若常 則無生死相續, 若斷 亦無生死相續 業力之說, 之所以深植人心, 大多因於痛苦的人生經驗, 對照佛典所說而得到證實 所謂 因業感果 必然是前因後果, 相續而有, 此為世俗共許的認知, 以此而成立業果的聯繫 其實佛法所謂 業果相續 乃隨順世俗而有的假名, 若深入參詳, 終將發現此一相續, 不論說 常 說 斷, 反而無法成立業果的聯繫, 既然是妄見, 必然可以論理而評破之, 這便是此一論理法則出現的因緣 如 業品 偈頌云 : 業住至受報, 是業即為常? 若滅即無業, 云何生果報? 23

24 中論易解 偈頌之本意在論究 業果相續 是 常 或 斷? 若 業住至受報, 莫非業性常住? 業若常住, 即便受了報, 業亦不滅, 必定持續受報, 沒完沒了! 反之, 假如吾人身行言語後, 諸業斷滅, 不但 作業 消滅, 無作業 亦滅, 又將如何成立業果的聯繫? 如何有 業果相續? 以此可知, 不論決定諸業是 常 或 斷, 皆不免過失 ( 六 ) 來去法 : 有來 則因不異果, 有去 則果不異因 六道眾生之升沉往來, 若以為實有 定因定緣 不變異而來, 或不變異而去 不論從 未來 來到 現在, 或 現在 去到 過去, 凡此種種設想, 全然不可能成立世間一切的因果現象, 更不可能改變現狀 此一論理法則便是為了評破此一妄見而出現的 如 邪見品 偈頌云 : 法若定有來, 及定有去者, 生死則無始, 而實無此事 偈頌之本意在於破斥諸法 有來 有去 之邪見 若以為眾生 現在五陰 決定從 未來五陰 而來, 或以為 過去五陰 決定從 現在五陰 而去, 眾生一開始便不應該有生死, 必須一切恆常如故才是, 但眾所周知, 事實不然 ( 七 ) 三時法 : 已去 諸事已滅 ; 未去 尚未發生, 去時去 不離前二去 世事變化, 雖然不是時間造成的, 但世間既然有人逝世, 也有 24

25 緒論 人誕生, 可知必然有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 此為世俗共許的認知 從實相而論, 若以為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是真實有 決定有, 必然三世之間不相往來, 如此反而無法成立一切法的前因後果, 此一論理法則便是為了破除此一妄見而出現的 如 去來品 偈頌云 : 已去無有去, 未去亦無去, 離已去未去, 去時亦無去 偈頌之本意在於破斥 實有去性 意謂 : 若 已去 則已成過去, 了無去相, 又是因待 未去 而說已去 所謂 未去 則尚未發生, 不見去相, 又是因待 已去 而說未去 所謂 去時 不住, 不離已去 未去, 空無自性 ; 亦非已去 未去, 因待而有, 實無去時 可見 去性 不可得! 結語 任何法門都有學習的次第, 撰寫本書的過程, 也特別注意此一問題 智論 云 : 般若波羅蜜有二分 : 有小有大 欲得大者, 先當學小方便門 ; 欲得大智慧, 當學十八空 而探討 十八空 的內容及意義, 毫無疑問的正是 八不中道 具體展現的意義, 可見此道, 正是向於畢竟空之入道 中論 論理所破斥的對象, 再再指向眾生之根本煩惱, 及種種根深蒂固的自性有見 吾人相信只要遵循菩薩的教示, 住是小智慧方便門, 不斷地 讀誦 正憶念 思惟 如說修行, 有朝一日必能解黏去縛, 入於般若波羅蜜大海, 得無量珍寶 而今生欣逢此一殊勝大法, 吾人何其有幸! 25

26 觀因緣品第一 ( 十六偈 )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般若經 云: 菩薩摩訶薩欲知諸法因緣 次第緣 緣緣 增上緣, 當學般若波羅蜜 世間諸法, 一切有為法, 盡從四緣所生 而龍樹菩薩又是以甚麼因緣造此中論? 青目論師解釋 : 現前之世間萬法, 山河大地, 有人說從大自在天生, 或說從韋紐天而生, 或說和合生, 或說從時節而生, 或說從世間性而生, 也有人認為是變化而生, 或自然生, 或從微塵生, 種種謬誤全墮於無因 邪因 斷常等邪見 這些說法, 若不是說 有我 便說 有我所, 全然不知正法為何! 為了斷除邪見, 佛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 而後又為已久習佛法, 發大心, 堪受深法者, 以大乘法宣說因緣相 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 不一不異, 畢竟空, 無所有 如般若波羅蜜中說 : 佛告須菩提, 菩薩坐道場時, 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 佛滅度後五百年, 佛教進入像法時期, 眾生根機闇鈍, 以情見深著諸法, 只求十二因緣 五陰 十二入 十八界等之決定相 執著文字, 而不知佛意, 聽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 便心生懷疑 : 假如一切法畢竟空, 如何分別罪福報應? 如此豈非無有世諦 第一義諦? 或有人執取空相, 於畢竟空無法深入 龍樹菩薩見到世間種種 26

27 觀因緣品第一 偏見 邪見充斥, 以憐憫眾生之故, 於是造此中論 智論 中, 一段佛與須菩提的對話, 論及 性空是凡夫人大怖畏處, 或可揣摩龍樹菩薩造此中論的心境 須菩提問佛 : 應該如何教化新發意菩薩, 使他們知道平等性空? 由於凡夫聽聞一切法空 不可得 無所有, 有如面臨深坑懸崖, 心生恐怖而難以想像, 這該如何是好? 佛說 : 難道一切法是本來有, 後來無的嗎? 須菩提當然了了分明, 一切法本來無, 現今也無 ; 但新發意者因為我見心蒙蔽, 不見實相而心生驚怖 佛說 : 為了使他們如實知見, 應教化新發意者說 : 若諸法本來有, 但因修行之故而消失, 那應當恐怖 ; 實際上, 一切法本來空無所有, 又從何消失? 因修行而消失的只是顛倒妄見而已 偈頌全文 標宗 [ 八不所示, 諸法實相 ] 1.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 善滅戲論, 諸說第一 ] 2.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觀法無生 無性 27

28 中論易解 [ 法不自生, 非無因生 ] 3.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 法無自性, 他性亦無 ] 4. 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 立四緣有 [ 諸法成立, 不外四緣 ] 5. 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 破 緣 之實 [ 先審後論, 緣性為何?] 6. 果為從緣生為從非緣生是緣為有果是緣為無果 [ 若果未生, 緣名亦無 ] 7. 因是法生果是法名為緣若是果未生何不名非緣 破 因緣 自性 [ 果於緣中, 有無皆非 ] 8. 果先於緣中有無俱不可先無為誰緣先有何用緣 [ 果性無生, 何來有緣?] 9. 若果非有生亦復非無生亦非有無生何得言有緣 破 次第緣 自性 [ 不滅已滅, 皆不緣後 ] 10. 果若未生時則不應有滅滅法何能緣故無次第緣 破 所緣緣 自性 28

29 觀因緣品第一 [ 諸緣不實, 何有緣緣?] 11. 如諸佛所說真實微妙法於此無緣法云何有緣緣 破 增上緣 自性 [ 俗曰增上, 真曰不然 ] 12. 諸法無自性故無有有相說有是事故是事有不然 破果從緣出 [ 略廣因緣, 求果不得 ] 13. 略廣因緣中求果不可得因緣中若無云何從緣出 [ 緣中無果, 緣同非緣 ] 14. 若謂緣無果而從緣中出是果何不從非緣中而出 [ 無性生果, 何必從緣 ] 15. 若果從緣生是緣無自性從無自性生何得從緣生 結觀 諸法無生 [ 無果無緣, 亦無非緣 ] 16. 果不從緣生不從非緣生以果無有故緣非緣亦無 偈頌註釋 標宗 [ 八不所示, 諸法實相 ] 1.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29

30 中論易解 [ 簡譯 ] 世間一切法的真相, 非如世人所見到的生生滅滅, 而是 不生不滅 的寂靜相 ; 世間一切法的真相, 非如世人所見的恆常或斷滅, 而是 不常不斷 的相續相 ; 世間一切法的真相, 非如世人所見的一相或異相, 而是 不一不異 的和合相 ; 世間一切法的真相, 非如世人所見的有來 有出, 而是 不來不出 的不動相 [ 善滅戲論, 諸說第一 ] 2.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 [ 簡譯 ] 佛是無上正等正覺者, 唯有佛的大智慧, 方能如實道盡因緣所生法, 善巧滅除種種二邊之戲論 以高山仰止的心境, 我稽首禮佛, 讚歎諸佛, 認定不生不滅等 八不 為諸說中第一, 一切法義中, 沒有再更殊勝的了! [ 釋文 ] 八不中道 不但是因緣生法的根本實相, 同時也是滅除種種戲論 邪見的利器良藥, 因而龍樹認定為佛法 諸說中第一 世間現象, 世間人向來習慣以 生滅 一異 常斷 來去 抉擇一切, 從世俗共許的層面而言, 或可視為世俗諦, 但若心生決定想, 入於二邊定見, 情感上不免有所執持, 而引生無盡的煩惱, 那便是妄見 妄見 若略說, 如生滅等四句, 廣說則無量 中論即以回歸諸法之空寂性為宗旨, 處處運用 八不 與 有無四句 相互呼應, 形成善巧的論理關係, 彰顯實相, 面面俱到, 行者若能善加思惟, 必能受用無窮, 得未曾有 30

31 觀因緣品第一 觀法無生 無性 [ 法不自生, 非無因生 ] 3. 諸法不自生, 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 是故知無生 [ 簡譯 ] 假如諸法自主, 從於自相, 無因而生, 名為 自生 若諸法自主, 從於異相, 無因而生, 名為 他生 若諸法自主, 從自相他相和合而生, 名為 共生 諸如此類, 無因又自主的 生法 好在全屬子虛烏有, 世間萬法才得以在無性而空寂的條件下, 假名因緣和合, 不無因 而幻生幻滅, 是故世間萬法乃 無生 之法 [ 釋文 ] 但問, 為何 諸法不自生? 法若自生, 頓失自相, 自不名自, 何況生生不已, 沒完沒了! 為何諸法 不從他生? 法若從他生, 他相不定, 何者為他? 何況因果錯亂 又為何諸法 不共生? 自歸自, 他歸他, 自他和合, 何以共生? 再者, 若諸法自生, 則不他生 ; 若他生, 則不自生, 何以能共生? 總結以上所說, 諸法若有定因定緣, 則一無所成 再者, 又為何諸法 不無因? 諸法若失於因待, 無因無緣, 更是一無所成 下文第 10 偈, 不妨視為本偈之實例 [ 引證 ] 大般涅槃經 8: 善男子! 不可定言乳中有酪, 乳中無酪, 亦不可說從他而生 若言乳中定有酪者, 云何而得體味各異? 是故不可說言乳中定有酪性 若言乳中定無酪者, 乳中何故不生兔角? 置毒乳中, 酪則殺人, 是故不可說言乳中定無酪性 若言是酪 31

32 中論易解 從他生者, 何故水中不生於酪? 是故不可說言酪從他生 善男子! 是牛食噉草因緣故, 血則變白, 草血滅已, 眾生福力變而成乳 是乳雖從草血而出, 不得言二, 唯得名為從因緣生 善男子! 明與無明亦復如是, 若與煩惱諸結俱者, 名為無明 ; 若與一切善法俱者, 名之為明 是故我言, 無有二相 以是因緣, 我先說言 : 雪山有草, 名曰肥膩, 牛若食者, 即成醍醐 ; 佛性亦爾 (T12, 411b) [ 引證 ] 宗鏡錄 3: 無生有二, 如通心論云, 一法性無生 : 妙理言法, 至虛言性, 本來自爾, 名曰無生 二緣起無生 : 夫境由心現, 故不從他生 心籍境起, 故不自生 心境各異, 故不共生 相因而有, 故不無因生 (T48,430a) [ 法無自性, 他性亦無 ] 4. 如諸法自性, 不在於緣中, 以無自性故, 他性亦復無 [ 簡譯 ] 尋覓諸法 自成之性 一切處不可得, 緣中亦無 ; 既無 自成之性, 若無自, 何有他? 怎能說有 他成之性? [ 釋文 ] 諸法若有自生自滅, 自成自存之性, 稱為 自性, 但這種自我性, 從來不存在, 更不存在 緣 中 自性若不存在, 所謂 無性之理, 理無不現, 一空一切空, 他性也不存在, 何況自他相待, 若無自, 何有他? 所以說 以無自性故, 他性亦復無 本偈將上文諸法 不自生 不他生 的理由做了進一步說明 32

33 觀因緣品第一 [ 引證 ] 智論 31: 問曰: 諸法不盡空, 何以故? 因緣所生法空, 而因緣不空 譬如梁椽因緣合和, 故名舍, 舍空而梁椽不應空! 答曰 : 因緣亦空, 因緣不定故 譬如父子, 父生故名為子, 生子故名為父 復次, 最後因緣, 無依止故 ; 如山河樹木眾生之類, 皆依止地, 地依止水, 水依止風, 風依止虛空, 虛空無所依止 若本無所依止, 末亦無所依止 ; 以是故, 當知一切法畢竟空 (T25,290a) 立四緣有 [ 諸法成立, 不外四緣 ] 5. 因緣次第緣, 緣緣增上緣, 四緣生諸法, 更無第五緣 [ 簡譯 ] 依佛典所說, 一切諸法的成立, 不外乎因緣 次第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以此 四緣 而成就諸法, 此外更無有第五緣 [ 釋文 ] 世間諸法的成立, 必須眾緣和合, 其中最不可或缺的, 名為 因緣 或 親因緣, 大抵通於一切有為法 凡夫人過去 現在之心心所法, 能使因緣次第相續, 名 次第緣 或 等無間緣 心心所法必有所緣境, 名為 緣緣 或 所緣緣 因待於前三緣, 凡使其無礙者, 皆名 增上緣 於此可知緣緣 增上緣通於一切, 一切法莫不由此四緣而生, 更不再有第五緣 世間一切法雖從四緣所生, 但菩薩看待世間不作決定想 以下各偈頌將逐次遣除 實有諸緣 之見 [ 引證 ] 智論 32: 一切有為法, 皆從四緣生, 所謂因緣 次第緣 緣緣 增上緣 因緣 者, 相應因 共生因 自種因 遍 33

34 中論易解 因 報因, 是五因名為因緣 復次, 一切有為法, 亦名因緣 次第緣 者, 除阿羅漢過去 現在末後心心數法, 諸餘過去 現在心心數法, 能與次第, 是名次第緣 緣緣 增上緣 者, 一切法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 如是觀四緣, 心無所著 ; 雖分別是法, 而知其空, 皆如幻化 ; 幻化中雖有種種別異, 智者觀之, 知無有實, 但誑於眼 菩薩觀知諸法從四緣生, 而不取四緣中定相 四緣和合生, 如水中月, 雖為虛誑無所有, 要從水月因緣生, 不從餘緣有 諸法亦如是, 各自從因緣生, 亦無定實 (T25,296b) 破 緣 之實 [ 先審後論, 緣性為何?] 6. 果為從緣生? 為從非緣生? 是緣為有果? 是緣為無果? [ 簡譯 ] 假如認為 緣 實有, 無可避免的, 總該交代 果 與 緣 的關係吧! 先審後論, 理當如此, 必然更有徵信之效 所謂 果 究竟從 緣 而生? 或 非緣 而生? 究竟緣中 已有果? 或緣中 本無果? [ 釋文 ] 中觀論理, 問答之間必須如實規範 問難者 如是 說, 當然 如是 論理, 因此必須審定對方的定見, 否則論理無所依據 若說 有, 必須初始即有, 有應常有, 不可本無今有, 從有還無 ; 說 無 說 滅 也是如此, 無應常無, 滅應常滅, 一滅永滅, 不可滅而復生 若想確定 緣 之虛實, 必須了知 緣 與 果 的關係, 到底 果為從緣生? 為從非緣生? 到底 是緣為有果? 是 34

35 觀因緣品第一 緣為無果? [ 若果未生, 緣名亦無 ] 7. 因是法生果, 是法名為緣, 若是果未生, 何不名非緣? [ 簡譯 ] 所謂 前因後果 乃世俗共許的認知, 凡因某事某物而有結果, 觀待前因而名為 緣 ; 倘若堅持 緣 實有, 但結果尚未出現之前, 到底 緣 為何物? 又在何處? 難道稱之為 非緣 不成? [ 釋文 ] 依 此有故彼有 之緣起法則, 凡因某事某物而有結果, 則名為 緣, 所以 因是法生果, 是法名為緣, 兩兩空無自性 如見瓦罐而知水土 窯燒為緣 ; 若瓦罐尚未製造, 而執意 緣 為實有, 何不稱水土 窯燒為 非緣? 所以說 若是果未生, 何不名非緣? 本偈乃典型的 相待法 論理 破 因緣 自性 [ 果於緣中, 有無皆非 ] 8. 果先於緣中, 有無俱不可, 先無為誰緣? 先有何用緣? [ 簡譯 ] 所謂 緣, 不就是以 果 而說有 緣 嗎? 假如你不同意, 不妨試試以 果 先於 緣 中之 有無, 而求 緣 之自性, 不論先有 先無, 必定全然不可得 試問 : 若緣中先無果, 何以名為緣? 若緣中已有果, 何須用緣? [ 釋文 ] 上偈從 緣 與 果 的相待關係, 而了知緣性不實, 35

36 中論易解 本偈從 果 於 緣 中之有無, 尋求 緣 之自性 或有人問, 為何作這種假設? 只因有人認定 緣 實有, 只好把 緣 與 果 當作實物, 一起放在檯面上檢視, 此時發現 緣 與 果 之間, 只有二種情況 : (1) 果於緣中本無 此乃以事實而論, 假如 果 本來不存在於 緣 中, 無應常無, 若不見有 果, 何以名為 緣? (2) 果於緣中已有 此乃以假設而論, 假如 果 已存在於 緣 中, 有應常有, 若已有 果, 何須用 緣? 以此可知, 不論從事實, 或假設而論, 全然無法成立 緣 之自性 本偈運用 有無法 論理 [ 引證 ] 智論 32: 若因中先有果, 是事不然 ; 因中先無, 亦不然 若先有, 則無因 ; 若先無, 以何為因? 若先無而有者, 亦可從無因而生 復次, 見果從因生, 故名之為因 ; 若先無果, 云何名因? 復次, 若果從因生, 果則屬因, 因不自在, 更屬餘因 ; 若因不自在者, 云何言果但從此因生? 如是種種, 則知無因緣 (T25, 296b) [ 果性無生, 何來有緣?] 9. 若果非有生, 亦復非無生, 亦非有無生, 何得言有緣? [ 簡譯 ] 如上所說, 若 緣性 不可得, 那 果性 實有嗎? 若 果有生, 有應常有, 豈不生生不已, 沒完沒了! 若 果無生, 36

37 觀因緣品第一 無應常無, 必定無果可得 這麼說, 難道 有無共生? 但 有無 矛盾, 如何共生? 若 果 之 生相 不可得, 此無故彼無, 觀待前緣, 怎能說 緣性 實有? [ 釋文 ] 本偈論理的方向, 從 果 之 有無四句 檢視 果性 及 緣性 之虛實 有 無 亦有亦無 非有非無, 但最後一句則略去不論 (1) 為何 果非有生? 果若 有生, 不外自生 他生, 無須因緣, 有應常有 如此, 豈非一切法皆可無因而生, 且生生不已? (2) 為何 果非無生? 果若 無生, 無應常無, 絕不變異 若決定無果, 也無須作因, 凡有作因, 亦無果可得 (3) 為何 果非有無生? 有無 立場矛盾, 共有尚且不可能, 何況能生果? 以此可知 果 之 生相 無處可尋, 此無故彼無, 觀待前緣, 怎能說 緣性 實有? 破 次第緣 自性 [ 不滅已滅, 皆不緣後 ] 10. 果若未生時, 則不應有滅, 滅法何能緣? 故無次第緣 [ 簡譯 ] 你認為念念相續的 次第緣 實有嗎? 依因果生滅法則, 若後念之果未生, 表示前念 因 未滅, 若不滅, 永無後念之果 假使前念 因 已滅呢? 一滅永滅, 滅法如何能緣於後念? 可見, 不論前念不滅 已滅, 皆不可能緣於後念, 故無次第緣 37

38 中論易解 [ 釋文 ] 此一事實指出 : 雖有前念 後念之名, 實則假名安立 心念之相續, 既不自生, 也不從前念他生, 也不是前念後念共生, 更不能 失去因待 而有 對於世間萬法的認知, 心念的生生滅滅, 前念為因, 後念為果, 次第相續之 等無間緣 為世俗共許, 依此認知為前提, 論及心念相續之實相, 情況有二 : (1) 若前念不滅 前念為因, 後念為果 前念若不滅, 後念之 果 無因而無從生起, 此為本偈前二句之意 換言之, 若前念不滅, 則 前念 之名尚且未有, 何以為 後念 之因? (2) 若前念已滅 前念為因, 後念為果 假如前念已滅, 便可為後念之因嗎? 試想, 若前念已滅, 一滅永滅, 滅則無因, 如何緣於後念, 使其有生? 可見所謂念念生滅, 次第相續, 實乃假名安立, 若詳究其實, 則 次第緣 不可得 破 所緣緣 自性 [ 諸緣不實, 何有緣緣?] 11. 如諸佛所說, 真實微妙法, 於此無緣法, 云何有緣緣? [ 簡譯 ] 如諸佛所說, 諸法無生, 諸緣不實的真實微妙法, 依於此無有緣性之法, 何以說實有 所緣緣? [ 釋文 ] 如佛所說, 雖一念剎那, 身諸法 諸根 諸慧, 轉滅不停, 但又不至後念 雖然念念生滅, 但又不失無量世的因緣業 雖然五陰 空無我, 眾生卻流轉五道中, 累劫受生受死 如是種種, 38

39 觀因緣品第一 即佛所說的 真實微妙法 甚深微妙法中 因緣 不實, 次第緣 亦非有, 因待之 所緣緣 不離此二緣, 如何能為 實有? 所以說 於此無緣法, 云何有緣緣? 能通達 無緣法 者, 唯有諸佛, 因而能以 無緣大慈 廣度含靈, 任運自在 [ 引證 ] 智論 20: 無緣者, 是慈但諸佛有, 何以故? 諸佛心不住有為 無為性中, 不依止過去世, 未來 現在世, 知諸緣不實, 顛倒虛誑故, 心無所緣 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 往來五道, 心著諸法, 分別取捨 ; 以是諸法實相智慧, 令眾生得之, 是名無緣 (T25,209c) 破 增上緣 自性 [ 俗曰增上, 真曰不然 ] 12. 諸法無自性, 故無有有相, 說有是事故, 是事有不然 [ 簡譯 ] 在諸法實相中, 本無 自成之性, 故無絲毫 有相 雖然佛一再彰顯 此有故彼有 之緣起法, 雖然 說有是事 增上, 但皆是緣生無性, 非如世人所斷定的真實有, 決定有 [ 釋文 ] 只要不障他法生起, 皆名 增上緣, 範圍廣泛, 但本偈約 十二因緣 而論 如 雜阿含 所云 是事有故是事有, 是事起故是事起 凡夫觸受外境, 貪愛增長, 皆是無明 增上 的結果 以觸受 是事有 之因, 造成愛取等 是事有 之後果 前浪後浪, 層層增上, 憂悲苦惱, 無窮無盡 39

40 中論易解 現實生活中, 增上緣 無時無刻不起作用, 以俗諦而論十二因緣之法相宛然, 世間諸法無不依緣而有, 但論及實相, 只要眾緣和合, 即 諸法無自性, 故無有有相, 此為 此有故彼有 之真實義 換言之, 說有是事 的世俗認知儼然呈現寂滅無為之真諦, 即俗即真, 真俗不二, 所以說 是事有不然 再試想, 若 增上緣 實有, 誰人可得解脫? 行者必然隨順過去的無明 增上, 而流轉生死, 無論如何不得解脫! [ 引證 ] 智論 32: 又過去心心數法都滅, 無所能作, 云何能為次第緣? 現在有心則無次第, 若與未來欲生心次第者, 未來則未有, 云何與次第? 如是等則無次第緣 如是一切法無相 無緣, 云何言緣緣? 若一切法無所屬, 無所依, 皆平等, 云何言增上緣? (T25,296b) 破果從緣出 [ 略廣因緣, 求果不得 ] 13. 略廣因緣中, 求果不可得, 因緣中若無, 云何從緣出? [ 簡譯 ] 如上論理得知, 不論從簡略或廣泛的因緣, 求果之實性而不可得 因緣中若無 果 可得, 怎能說 果從緣而出? [ 釋文 ] 從 果先於緣中, 有無俱不可 的論理得知 果 無自性 不可得, 此為 略因緣 ; 而從因緣 次第緣 緣緣 增上緣中, 各各求 果 不可得, 此為 廣因緣, 所以說 略廣因緣中, 求果不可得 結論是 因緣中若無果, 為何說 果從緣出? 40

41 觀因緣品第一 [ 緣中無果, 緣同非緣 ] 14. 若謂緣無果, 而從緣中出, 是果何不從, 非緣中而出? [ 簡譯 ] 既然已知 緣 中無 果 可得, 緣性亦不實有, 若又堅持 果從緣中出, 為何不乾脆說 果從非緣中而出 呢? [ 無性生果, 何必從緣?] 15. 若果從緣生, 是緣無自性, 從無自性生, 何得從緣生? [ 簡譯 ] 世俗法論及 緣 與 果, 都說 果從緣生, 但所謂 緣, 其實空無自性, 若 無自性 決定可以生果, 那一切法皆空無自性, 豈不皆可任意生果? 何必決定 從緣而生? [ 釋文 ] 所謂 果從緣生 乃世俗共許的認知, 但正好證明 緣 無自性, 因待於 果 而立名 若 空無自性 決定能生果, 大可無中生有, 何必從緣而生? 所以說 從無自性生, 何得從緣生? 此乃 以俗證真 之理, 證明所謂 緣, 所謂 果 乃假名施設, 空無實性 結觀 諸法無生 [ 無果無緣, 亦無非緣 ] 16. 果不從緣生, 不從非緣生, 以果無有故, 緣非緣亦無 [ 簡譯 ] 總觀本文所論, 果 不從 緣生, 也不從 非緣生, 若無有 果 之實性, 你能說實有 緣 或 非緣 嗎? 41

42 中論易解 [ 釋文 ] 本偈為 果性 緣性 作一總結, 但也不妨從 緣 之 有無二句 略作論理, 檢視 果性 及 緣性 之虛實 (1) 為何 果不從緣生? 有應常有, 有緣 表示有一自性常住, 不可變異之 緣 假如此 緣 能生果, 即可變可異, 反而不成 緣 ; 若又決定生果, 豈不是生生不已, 沒完沒了! (2) 為何 不從非緣生? 無應常無, 非緣 表示有一自性常住, 不可變異之 非緣 假使此 非緣 能生果, 即可變可異, 不成 非緣 又所謂 非緣 即已表明決非生果之緣, 若從 非緣 而生, 豈不是無中生有? (3) 緣 及 非緣 已該攝一切緣性, 且已證明全無有 果性 可得, 這樣 以果無有故, 此無故彼無, 可知一切 緣 非緣 亦無 諸法無生之理, 由此得見, 朗然如日 [ 引證 ] 智論 55: 所謂一切法四緣: 因緣, 生一切有為法 ; 次第緣, 過去現在心心數法 ; 緣緣 增上緣, 一切法 是四種緣, 一切處 一切時皆有故, 說緣無邊 ; 緣無邊故, 般若波羅蜜無邊 復次, 緣無邊者, 四緣法虛誑無實, 畢竟空故無邊 (T25,456b) 42

43 觀去來品第二 ( 二十五偈 ) 眼見世間諸行無常, 人物 事物有來有去, 此乃眾所周知, 何以說諸法實相 不來不去? 這幾乎是學習 空義 必然遇上的難題 僧肇大師表示 : 寒暑迭遷, 有物流動, 人之常情, 余則謂之不然 大師為何 不以為然? 他說 : 世人認為諸法變動是因為 昔物不至今 ; 而我認為諸法寂靜也因為 昔物不至今 奇哉! 世人以為諸法變動而非寂靜, 是由於 不來, 所以皆曰 : 時光一去不復返 ; 而大師認為諸法寂靜而非變動, 是由於 不去 可以想見, 天地之造化無有二致, 但只所見不同, 即有迷悟之差別 性空學 所指涉的 來去, 依理而觀, 諸法必須不假眾緣, 不變異而來, 不變異而去, 方可稱為 來去, 但眾所周知, 世間終無此理 世俗所謂的來去 運動, 必然有去者, 去法, 不去者, 住者等種種差別, 但以空義深思, 畢竟空無一物 偈頌全文 論 去性 [ 開宗明義, 三時無去 ] 1. 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 立 去時去 43

44 中論易解 [ 因有動處, 立去時去 ] 2. 動處則有去此中有去時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時去 破 去時去 [ 離於去法, 何有去時?] 3. 云何於去時而當有去法若離於去法去時不可得 [ 去時獨去, 是人有咎 ] 4. 若言去時去是人則有咎離去有去時去時獨去故 [ 去時有去, 則有二去 ] 5. 若去時有去則有二種去一謂為去時二謂去時去 [ 有二去法, 有二去者 ] 6. 若有二去法則有二去者以離於去者去法不可得 破 去者 [ 去者去法, 緣生性空 ] 7. 若離於去者去法不可得以無去法故何得有去者 [ 去不去者, 皆無有去 ] 8. 去者則不去不去者不去離去不去者無第三去者 破 去者去 [ 既無去者, 何得有去?] 9. 若言去者去云何有此義若離於去法去者不可得 [ 去者有去, 則有二去 ] 10. 若去者有去則有二種去一謂去者去二謂去法去 44

45 觀去來品第二 [ 離於緣起, 是人有咎 ] 11. 若謂去者去是人則有咎離去有去者說去者有去 破三時有發 [ 遍尋三時, 皆無有發 ] 12. 已去中無發未去中無發去時中無發何處當有發 [ 初因無發, 三時無發 ] 13. 未發無去時亦無有已去是二應有發未去何有發 [ 諸法實相, 三時無發 ] 14. 無去無未去亦復無去時一切無有發何故而分別 破 住住者 [ 去不去者, 皆無有住 ] 15. 去者則不住不去者不住離去不去者何有第三住 [ 本無去者, 何得有住?] 16. 去者若當住云何有此義若當離於去去者不可得 [ 三去中求, 皆無有住 ] 17. 去未去無住去時亦無住所有行止法皆同於去義 破 去去者 [ 去者去法, 非一非異 ] 18. 去法即去者是事則不然去法異去者是事亦不然 [ 去去者一, 人法不分 ] 19. 若謂於去法即為是去者作者及作業是事則為一 45

46 中論易解 [ 去去者異, 兩不相干 ] 20. 若謂於去法有異於去者離去者有去離去有去者 [ 二門不成, 何當有去?] 21. 去去者是二若一異法成二門俱不成云何當有成 [ 緣起無先, 無有一去 ] 22. 因去知去者不能用是去先無有去法故無去者去 [ 緣起無二, 無有二去 ] 23. 因去知去者不能用異去於一去者中不得二去故 結觀 去者 去法 不可得 [ 但觀去者, 非定不定 ] 24. 決定有去者不能用三去不決定去者亦不用三去 [ 但觀去法, 非定不定 ] 25. 去法定不定去者不用三是故去去者所去處皆無 偈頌註釋 論 去性 [ 開宗明義, 三時無去 ] 1. 已去無有去, 未去亦無去, 離已去未去, 去時亦無去 [ 簡譯 ] 世事的遷流變化似乎有 去來 之運動 依時間前後, 不外已去 未去 去時 但開宗明義, 論主表明 三時 不可得 為何? 若已去, 了無去相 ; 若未去, 不見去相 ; 而去時不離已去 46

47 觀去來品第二 未去, 空無自性 ; 也不是已去 未去, 因待而有 可見表象所見之 來去, 畢竟空無 去性! [ 釋文 ] 本來世間的興衰, 人類的文明, 皆依生滅變化而建立, 包括過去的歷史, 現在的計畫, 未來的期許, 前後一脈相承, 有來有去, 從俗諦而言, 理所當然 但世人有所不知, 世間的一切法之所以成辦, 全建立於 空無自性 的基石上, 這也是論主極力宣揚的真相 再者, 世俗共許的現象, 若以為實有, 必依於情識而生, 非幻成幻, 認妄為真, 這也是論主極力想破除的 但如何證明眾生皆認妄為真呢? 從本偈之三時而論, 所謂 已去 已成過去, 了無去相, 又是因待 未去 而說已去, 實無已去 所謂 未去 則尚未發生, 不見去相, 又是因待 已去 而說未去, 實無未去 所謂 去時 不住, 既非已去, 亦非未去, 又是因待 已去 未去 而說去時, 若離於因待, 何得有 去時? 可見 去性 不可得! [ 引證 ] 智論 51: 問曰: 諸法現有來 去可見, 云何言 不動相, 無來無去? 答曰 : 三世中求去相不可得, 所以者何? 已去中無去, 未去中亦無去, 離已去未去, 去時亦無去 (T25, 427c) 立 去時去 [ 因有動處, 立去時去 ] 2. 動處則有去, 此中有去時, 非已去未去, 是故去時去 47

48 中論易解 [ 簡譯 ] 有人認為 : 何以無有去時? 有動作則 有去, 這不就是 去時 嗎? 既不是已去, 也不是未去, 而是 去時去! [ 釋文 ] 一般人習慣眼見為憑, 一切活動, 眼見有變化 來去, 例如某人從甲地離開, 風塵僕僕走向乙地, 既非 已去, 也不是 未去, 而是 去時去, 難道不夠真實嗎? [ 引證 ] 宗鏡錄 33: 如人初在東方, 卓立不動, 則名未去 ; 未去故, 未去不得名為去, 若動一步離本立處, 反望本立處, 名已去 ; 已去故, 已去不得名為去 ; 惑人便轉計云, 動處則有去, 此中有去時, 非已去未去, 是故去時去 龍樹便以相待破云, 若有已去未去, 則有去時 ; 若無已去未去, 則無去時 故偈云, 離已去未去, 去時亦無去, 如因兩邊短, 有中間長 ; 若無兩邊短, 即無中間長也 ( 此以掌中三指為喻 ) 青目即以相違破, 何者? 去時者, 謂半去半未去, 名曰去時, 則一法中有二, 墮相違, 去義不成, 是故去時亦無去 (T48,606a) 破 去時去 [ 離於去法, 何有去時?] 3. 云何於去時, 而當有去法? 若離於去法, 去時不可得 [ 簡譯 ] 論主反問 : 你怎麼能說 當去之時, 有一去法? 似乎 去時 是決定有的! 試想, 若離於去法, 哪裡有去時? 48

49 觀去來品第二 [ 釋文 ] 上偈指出, 有人認為 去時去 決定有, 因此論主從此以下四偈指出此一定見的謬誤 所謂 去時去, 意謂 當去之時, 有一去法 但世人從未注意到其中的去法 ( 動作 ) 去時 ( 時間 ) 相互為緣, 所以論主反問 : 為何說 當去之時, 有一去法? 難道 去時 自性有? 事實上, 離了 去法, 哪有 去時 可得? [ 去時獨去, 是人有咎 ] 4. 若言去時去, 是人則有咎, 離去有去時, 去時獨去故 [ 簡譯 ] 若堅持說有 去時去 則難免過失, 甚麼過失呢? 以為離於去法而另有去時, 且 去時 獨去, 犯了離於因待的過失! [ 釋文 ] 所謂 去時去 之過失, 其實在第 2 偈中, 問難者提出有 去時去 時, 已顯示過失所在, 只是自己渾然不覺 他說 非已去未去, 是故去時去 假如非已去 非未去, 則 去時 無所因待, 又空無自性, 如何能 去時獨去? [ 去時有去, 則有二去 ] 5. 若去時有去, 則有二種去, 一謂為去時, 二謂去時去 [ 簡譯 ] 倘若堅持 去時有去, 等於決定有二種去 : 一者是時間之去 ( 去時 ), 另一者為動作之去 ( 去時去 ), 各自獨立 [ 有二去法, 有二去者 ] 6. 若有二去法, 則有二去者, 以離於去者, 去法不可得 49

50 中論易解 [ 簡譯 ] 如上所說, 假使決定有 二去法, 豈非有 二去者? 即便以世俗認知, 亦難容此理 事實上, 一旦離於 去者, 何有 去法 可得? [ 釋文 ] 若說實有二種去, 一個人怎能有二種去? 莫非去者有二人? 當知 人 法 不相離, 所以說 以離於去者, 去法不可得 若理解 人 法 因待而有, 則不但 去者 非實有, 且 去法 也非實有 以上皆屬 相待法 論理, 下文更作詳細解說 破 去者 [ 去者去法, 緣生性空 ] 7. 若離於去者, 去法不可得, 以無去法故, 何得有去者? [ 簡譯 ] 再論 去者 實相 若離於去者, 不應有去法 ; 反之, 若無有去法, 哪有去者? 去者 去法 相互為緣, 空無自性 [ 去不去者, 皆無有去 ] 8. 去者則不去, 不去者不去, 離去不去者, 無第三去者 [ 簡譯 ] 所謂 去者 不是 去法, 又是因待 不去者 而有, 怎能自性有去? 而 不去者 自然不去, 此外還有第三種去者嗎? [ 釋文 ] 為何 去者 不去者 皆不去? 說明如下 : (1) 從五陰而論 去者 不去者 皆五陰和合, 若五陰 有去, 豈能和合? 如此還能有 去者 不去者 之名稱及作用嗎? 50

51 觀去來品第二 (2) 從相待而論 去者 去法 乃人 法因待而有, 以去者而說去法, 以去法而說有去者 不論去者 不去者, 皆自性空寂, 如何有去? (3) 從相待而論 去者 不去者 為兩兩因待而有, 以去者而說不去者, 以不去者而說去者, 全然自性空寂, 如何有去? 而若離於 去者 不去者, 還有第三種去者嗎? [ 引證 ] 智論 19: 問曰: 不去者不去應爾, 去者何以故言不去? 答曰 : 除去業, 去者不可得 ; 除去者, 去業不可得, 如是等一切業空, 是名正業 諸菩薩入一切諸業平等, 不以邪業為惡, 不以正業為善, 無所作, 不作正業, 不作邪業, 是名實智慧, 即是正業 (T25,205c) 破 去者去 [ 既無去者, 何得有去?] 9. 若言去者去, 云何有此義? 若離於去法, 去者不可得 [ 簡譯 ] 論主問道 : 你所謂 去者去 又是怎麼回事? 前文已說過 人 法 因待而有, 倘若離於去法, 則去者不可得, 何況說有 去者去! [ 釋文 ] 上文已破除 去者 之決定相, 有人念頭一轉, 以為說 去者去 應該不會錯吧! 只是 去法 去者 始終為緣, 若離於 去法, 何得有 去者? 何況說有 去者去! 51

52 中論易解 [ 引證 ] 宗鏡錄 33: 一 已去無去者, 去法已謝 二 未去無去者, 去法未萌 三 去時無去者, 正去無住, 又以去者 去法二事俱無 若無去者, 即無去法, 亦無方所 去者即是人, 以法因人致, 離人無有法, 離法無有人 (T48,607) [ 去者有去, 則有二去 ] 10. 若去者有去, 則有二種去, 一謂去者去, 二謂去法去 [ 離於緣起, 是人有咎 ] 11. 若謂去者去, 是人則有咎, 離去有去者, 說去者有去 [ 簡譯 ] 決定 去者有去 之情見, 等於允許二種 決定之去, 各自獨立, 一者 去者去, 二者 去法去 若有此見, 則難免過失, 認為離於去法, 而另有去者, 以此情見而說 去者去! 破三時有發 [ 遍尋三時, 皆無有發 ] 12. 已去中無發, 未去中無發, 去時中無發, 何處當有發? [ 簡譯 ] 經過觀察可知, 若 已去 已成過去, 何得有動發? 若 未去 則無聲無息, 何以有動發? 而 去時 本無定相, 不離於 已去 未去 ; 若已去 未去皆無動發, 去時 何有動發? 究竟何處有動發? [ 釋文 ] 觀察一切行為, 皆有最初因, 稱為 動發 有人以為只要決定有 動發 即可決定 有去, 這倒也不失為方法之一, 但 52

53 觀去來品第二 無別處, 仍必須從 三時 尋求 本偈仍屬 三時法 論理 [ 引證 ] 般若燈論 3 解釋 : 已去中無發者, 謂去作用, 於彼已謝故 未去亦無發者, 謂未行無去, 去則不然 去時中無發者, 謂已去 未去等皆無去義, 云何可說去時有去? 如是三種, 俱無初 發 (T25,62b) [ 初因無發, 三時無發 ] 13. 未發無去時, 亦無有已去, 是二應有發, 未去何有發? [ 簡譯 ] 承上偈所說, 假如 動發 無處可尋, 反觀三時, 如何有 去時 已去? 此二時, 似乎應該有 動發, 但若最初因之 未去 無聲無息, 為何能無中生有, 自性有發? [ 釋文 ] 或有人問, 一切 去來 動作, 不都是從 未去 而動發的嗎? 為何 未去 無有發? 如 三相品 云 : 若有未生法, 說言有生者, 此法先已有, 更復何用生? 以此例觀本偈可知, 若說有一 未去, 諸法從此而動發, 豈不是 此法先已有? 這還可以稱為 未去 嗎? 既然已有, 何必 動發? 所以說 : 未去何有發? [ 諸法實相, 三時無發 ] 14. 無去無未去, 亦復無去時, 一切無有發, 何故而分別? [ 簡譯 ] 諸法實相, 無有已去 未去 去時, 即使是 動發 也不可得 既然 一切無有發, 何故妄生分別有來 有去? 53

54 中論易解 [ 釋文 ] 本偈為上文所論作一小結 諸法實相, 無已去 未去 去時, 不但 三時 非有, 即使 動發 也不可得, 為何妄認有來 有去? 所謂 妄生分別 如眼根有病之人, 見虛空中有蚊蠅亂舞, 實際上毫無體性 佛法中的相關議題, 如本際 初始等等, 一向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真實有的, 但全然是眾生的憶想分別 [ 引證 ] 智論 31: 有始是大惑, 所以者何? 若有始者, 初身則無罪福因緣, 而生善惡處 ; 若從罪福因緣而生, 不名為初身 (T25,291b) 破 住住者 [ 去不去者, 皆無有住 ] 15. 去者則不住, 不去者不住, 離去不去者, 何有第三住? [ 簡譯 ] 所謂 去者 自然不住, 而 不去者 不是 不去法, 又是因待 去者 而有, 怎能自性有住? 此外還有第三種住嗎? [ 釋文 ] 為何 去者 不去者 皆不住? (1) 從五陰而論 去者 不去者 皆五陰和合, 若五陰有住, 則不生不滅, 恆常如故, 何來 去者 不去者 之名稱及作用? (2) 從相待而論 去者 去法 乃人 法因待而有, 以去者而說有去法, 以去法而說去者 假如 去者 不去者 空無自性, 如何有住? 54

55 觀去來品第二 (3) 從相待而論 去者 不去者 為兩兩因待而有, 以去者而說不去者, 以不去者而說去者 若 去者 不去者 空無自性, 如何有住? 而離於 去者 不去者, 第三種去者尚且不可得, 何況有第三種住法! [ 本無去者, 何得有住?] 16. 去者若當住, 云何有此義? 若當離於去, 去者不可得 [ 簡譯 ] 若說 去者 有住, 已經不合世俗常理, 而論其實相, 更是與 去法 因待而有 ; 若離於去法, 亦無有去者, 何況有住! [ 釋文 ] 本偈以真俗二諦, 全顯一切法空 前二句以俗諦說明 : 若說 去者 有住, 不合事實 ; 後二句以緣起之真諦說明 : 一切法相互因待, 若離於去法, 則去者不可得, 何況有住! [ 三去中求, 皆無有住 ] 17. 去未去無住, 去時亦無住, 所有行止法, 皆同於去義 [ 簡譯 ] 從三時而論, 已去 未去 本無去相, 因待而觀, 亦無有住 而 去時 無定相, 自然無住 諸法自性空寂, 無為無住, 由此得見 不僅 去義 如此, 一切行住坐臥之 行止法 也同樣一體適用 [ 釋文 ] 再從 三時 而求 若已去, 已成過去, 何以有住? 若有住, 則不名 已去 倘若未去, 尚無去名, 何況有住? 若有住, 則不名 未去, 由此可見 去 未去無住 而 去時 本無定相, 55

56 中論易解 自然無住 論主提醒大眾, 一切語默動靜, 應如是觀照, 念念空寂, 毋須染心著境, 所以說 所有行止法, 皆同於去義 [ 引證 ] 智論 19: 諸法無常相, 故無住時 若心一念住, 第二念時亦應住, 是為常住, 無有滅相 以是故知, 無有實受樂者 ; 但世俗法以諸心相續故, 謂為一相受樂 (T25,200b) 破 去去者 [ 去者去法, 非一非異 ] 18. 去法即去者, 是事則不然, 去法異去者, 是事亦不然 [ 簡譯 ] 上文已論及諸多 去法 去者 實相, 但二者是 一 或 異 呢? 若二者為 一 則 人 法 錯亂, 不可能成事 ; 若二者為 異 則 人 法 無關, 也不能成事 究竟二者是 一 或 異 呢? [ 去去者一, 人法不分 ] 19. 若謂於去法, 即為是去者, 作者及作業, 是事則為一 [ 去去者異, 兩不相干 ] 20. 若謂於去法, 有異於去者, 離去者有去, 離去有去者 [ 簡譯 ] 假如說 去法 即 去者, 豈不是 作者及作業 二者為一? 一旦 去業 消失, 難道 去者 也隨之消失? 再者, 倘若 去法 異於 去者, 莫非二者不相干? 離於去者, 另有去法 ; 離於去法, 另有去者? 如此還有 去法 去者 之名稱嗎? 56

57 觀去來品第二 [ 二門不成, 何當有去?] 21. 去去者是二, 若一異法成, 二門俱不成, 云何當有成? [ 簡譯 ] 若以妄見安立 去法 去者 為二, 一錯再錯而論二者為 一 或 異, 自然不難成立, 但如上二偈所論 一 異 之 二門 皆無從成立, 何來實有去法 去者? [ 引證 ] 智論 25: 問曰: 義之與名為合耶? 為離耶? 若合名, 說火時應燒口 ; 若離, 說火時應得水! 答曰 : 亦不合, 亦不離 古人假為立名以名諸法, 後人因是名字識是事, 如是各各有名字, 是為法 是名字及義, 云何令眾生得解? 當以言辭分別莊嚴, 能令人解, 通達無滯, 是名辭無礙智 (T25,246b) [ 緣起無先, 無有一去 ] 22. 因去知去者, 不能用是去, 先無有去法, 故無去者去 [ 簡譯 ] 若是緣於 去法 而知 去者, 就不可起分別想, 決定有 一去 而且不是先有去法, 後有去者, 怎能實有 一去? 何況說 去者去? [ 緣起無二, 無有二去 ] 23. 因去知去者, 不能用異去, 於一去者中, 不得二去故 [ 簡譯 ] 若是緣於 去法 而知 去者, 何來相異的二去? 眼前的事實是 去者 就一個, 怎能有二種去? 57

58 中論易解 [ 釋文 ] 以上二偈, 論主運用 相待法 及 一異法 論理作一 小結 緣起空義之彰顯, 乃為遣除妄想安立之決定見 於此同時, 對於世俗共許的 一去者 也沒有絲毫的破壞 結觀 去者 去法 不可得 [ 但觀去者, 非定不定 ] 24. 決定有去者, 不能用三去, 不決定去者, 亦不用三去 [ 簡譯 ] 假如 決定有去者, 何必緣於 去法? 若與 去法 無關, 即無所謂 已去 未去 去時 之 三去法 倘若 不決定去者, 既然無有 去者, 自然也談不上 已去 未去 去時, 所以 亦不用三去 [ 釋文 ] 所謂 決定 乃 常 或 有 之決定想 ; 所謂 不決定 乃 斷 或 無 之決定想, 參考本論其他論述, 可確定此一習慣用語 由於 去者 去法 互為緣起, 自性空寂, 不論決定何者實有, 必有過失 本偈說明 : 不論決定 有 無 去者, 皆不可得 已去 未去 去時 [ 但觀去法, 非定不定 ] 25. 去法定不定, 去者不用三, 是故去去者, 所去處皆無 [ 簡譯 ] 相對於 去者 的 去法 也是如此, 若 去法 決定有, 何必緣於去者? 若 去法 決定無, 去者 自然亦無 以此可知, 不論 有 無 去法, 皆談不上 去者 不去者 住者, 58

59 觀去來品第二 所以 去者不用三 以此可知所謂 去法 去者 所去處 全然不可得 [ 釋文 ] 所謂 定 乃 常 或 有 之決定想 ; 而 不定 乃 斷 或 無 之決定想 不論 有 無 去法, 全談不上 去者 不去者 住者, 此三者全在本文論議過, 以此可知 以有空義故, 一切法得成, 若無空義者, 一切則不成 以上二偈, 若將 決定 不決定 指向 一 異 的關係, 則另有一番解釋 : (1) 以 去者 而言, 所謂 決定有去者, 意謂去者 去法 相異 之見 既然 去者 自性有, 而與 去法 無關, 自然談不上已去 未去 去時等 三去, 所以 不能用三去 (2) 以 去者 而言, 所謂 不決定去者, 意謂去者 去法 相即 之見 若二者為一, 既然去者 去法不分, 又如何分別已去 未去 去時等 三去? 所以 亦不用三去 (3) 以 去法 而言, 所謂 去法定, 意謂決定 已去 未去 之見 但若去法 已去 則已滅, 若 未去 則尚未發生 以此二 去法 檢視 去者 不去者 住者, 則空無所有, 所以 去者不用三 (4) 以 去法 而言, 所謂 去法不定, 意謂半去 半不去的 去時 但若離已去 未去, 何有 去時? 既然 去時 不實有, 若以 去時 檢視 去者 不去者 住者, 則空無所有, 所以說 59

60 中論易解 去者不用三 如上所論可知, 去法 去者 所去處, 全然空無 所有, 徒有假名, 如幻如化 60

61 觀六情品第三 ( 八偈 ) 佛典中稱六根為六情, 乃因於眾生以六根接觸外境, 隨念分別, 引發情識, 故稱 六情 佛在世時常囑咐弟子們守護六情, 以免滋生妄念, 所謂 是諸阿羅漢, 欲染處不染, 應瞋處不瞋, 應癡處不癡, 守護六情 或有人問, 菩薩守護六情可有特別之法? 的確是有的, 菩薩以般若空慧觀察眾生之能見 所見, 皆是 虛誑因緣果報, 因此以觀照六情無我, 眾生本空, 徹底覺知 六情實相 為最佳守護之道 般若經 說: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論主解釋 : 眼自見色, 耳自聞聲, 鼻嗅香, 舌知味, 身知觸, 意知法, 空無我法 ; 離此六事, 更無眾生 意思是 : 六情有六, 眾生是一, 六不是一, 一不是六, 所謂 眾生 其實是六種差別之覺受, 別無有 我 平實而論, 此一 空義 之法極為簡便, 只須認識六情作用, 而後 於內六情不著, 於外六塵不受, 能於此二不作分別 即可 況且, 本文再度將此一法門作了詳實解析, 最初從 眼見非實 作推論, 進而觀察 見 見者 乃虛妄相待, 以此例觀其餘五情, 全然同一空義 行者若能攝心深觀, 達於此境, 是為真知灼見 61

62 中論易解 偈頌全文 立六情 [ 眼等六情, 感知六塵 ] 1. 眼耳及鼻舌身意等六情此眼等六情行色等六塵 破眼見 [ 眼不自見, 何以有見?] 2. 是眼則不能自見其己體若不能自見云何見餘物 [ 三時檢視, 不成眼見 ] 3. 火喻則不能成於眼見法去未去去時已總答是事 [ 見若未見, 何言能見?] 4. 見若未見時則不名為見而言見能見是事則不然 破見者 [ 若實無見, 亦無見者 ] 5. 見不能有見非見亦不見若已破於見則為破見者 破見性 [ 離於因待, 無見見者 ] 6. 離見不離見見者不可得以無見者故何有見可見 別觀 還滅門 [ 見等若空, 無明還滅 ] 7. 見可見無故識等四法無四取等諸緣云何當得有 62

63 觀六情品第三 例觀 五根 五塵等 不可得 [ 五根五塵, 同一空義 ] 8. 耳鼻舌身意聲及聞者等當知如是義皆同於上說 偈頌註釋 立六情 [ 眼等六情, 感知六塵 ] 1. 眼耳及鼻舌, 身意等六情, 此眼等六情, 行色等六塵 [ 簡譯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稱為六情 此眼等六情足以感知 ( 行 ) 色 聲 香 味 觸 法六塵 如此明顯的存在, 何以說無有眼見? [ 釋文 ] 六情, 漢傳佛教比喻為 六根門頭, 表明一切行為的源頭在此 眾生以眼等六根接觸外境, 根境和合, 引發情識而有一切苦樂, 故稱 六情 依於能取的 眼等六情 感知外境, 分別諸法, 稱為 行 ; 而 色等六塵 又名為六境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所謂 塵 乃塵埃, 有染污之義, 足以染污人們的心靈, 所謂 眾生皆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 引證 ] 智論 19: 從內六情 外六塵和合故, 生六種識 六種識中生三種受 : 苦受 樂受 不苦不樂受 是樂受一切眾生所欲, 苦受一切眾生所不欲, 不苦不樂受不取 不棄 (T25,199c) 63

64 中論易解 破眼見 [ 眼不自見, 何以有見?] 2. 是眼則不能, 自見其己體, 若不能自見, 云何見餘物? [ 簡譯 ] 論主說 : 眾生之 見 真有如此真實嗎? 眾生之眼見, 若 自見其己體 都做不到, 尚且不能自見, 怎能說 真實 見著了餘物? [ 釋文 ] 為何 眼不自見 不稱為 見? 即使見 餘物 也不真實? 當知若有 決定眼見 則無所限制, 遍一切處, 無所不見 假如 自見其體 尚且不能, 有這麼大的限制, 怎能說是 真實眼見? 有條件限制之 見, 即使見了 餘物, 如何承認是 真實之見? [ 引證 ] 智論 18: 若深心攝念, 能如實見諸法實相 諸法實相者, 不可以見聞念知能得 何以故? 六情 六塵, 皆是虛誑因緣果報 ; 是中所知所見, 皆亦虛誑 是虛誑知, 都不可信 ; 所可信者, 唯有諸佛於阿僧祇劫所得實相智慧 以是智慧, 依禪定一心, 觀諸法實相, 是名禪定中生般若波羅蜜 (T25,196c) [ 三時檢視, 不成眼見 ] 3. 火喻則不能, 成於眼見法, 去未去去時, 已總答是事 [ 簡譯 ] 假以 已燒 未燒 燒時 之 火喻 也足以證明所謂 眼見 不成立 去來品 論及 已去 未去 去時 實相時, 64

65 觀六情品第三 已經作了完整答覆 [ 釋文 ] 上偈之說, 總有人未被說服, 有人問 : 眼雖不見自體, 但能見外境, 為何不可? 於是本偈以 火燒 比喻說明 已見 如 已燒, 如火已燒盡 ; 未見 如 未燒, 尚未見火苗 或有人問 : 至少 見時 如 燒時 應當有吧? 不然! 見時 如 燒時, 不離已燒 未燒, 空無自性 ; 亦非已燒 未燒, 因待而有 如是例觀已見 未見 見時, 全無 見 可得, 因此 火喻則不能, 成於眼見法 可見世俗所謂 眼見, 於 過 現 未 三時中, 畢竟空無所見 [ 引證 ] 智論 35: 般若波羅蜜雖是假名, 而能破諸戲論 ; 以自性無故, 說言不可見 如火從眾緣和合, 假名為火, 雖無實事而 能燒物 (T25,318b) [ 見若未見, 何言能見?] 4. 見若未見時, 則不名為見, 而言見能見, 是事則不然 [ 簡譯 ] 所謂 見 必須倚仗因緣, 若尚有未見之時, 就不應該名為 見, 而你斷然地說 有見能見, 顯然不是事實 [ 釋文 ] 若實有 見性 則應於一切時 一切處無所不見, 不受限制 若必須依於條件才有 見, 表示尚有 未見 之時, 或能見內不能見外, 或能見外不能見內, 這樣的情況, 見若未見時, 則不名為見 而你竟然說 有見能見, 顯然不是事實 65

66 中論易解 破見者 [ 若實無見, 亦無見者 ] 5. 見不能有見, 非見亦不見, 若已破於見, 則為破見者 [ 簡譯 ] 如上所說, 所謂 見 不能自性有見, 何況 非見! 所謂 非見 當然一無所見 若一切 見 不實有, 則已破於見, 又何來實有 見者? [ 釋文 ] 上文以 眼不自見, 何以有見? 三時檢視, 不成眼見, 見若未見, 何言能見? 以三次論證 見 不可得 倘若 見 不真實, 何況 非見! 又何來實有 見者? 破見性 [ 離於因待, 無見見者 ] 6. 離見不離見, 見者不可得, 以無見者故, 何有見可見? [ 簡譯 ] 不論見者 離見 不離見, 見者皆不可得, 為何? 假如見者離了見, 何以名為見者? 假如見者不離見, 豈不是 見者 即是作用, 而人 法不分? 若根本無有 見者, 怎能說有 能見 的作用, 及 可見 的色塵? [ 釋文 ] 所謂 見 意指眼根能見色塵之作用, 見者 指我人 所謂見者離見 不離見, 意指 人 法 離於因待的情況 : (1) 若見者 離見 則兩不相干, 二者為 異, 異則決定異, 哪還有 見 見者 之名? 尚且無有其名, 何況有實! 66

67 觀六情品第三 (2) 若見者 不離見 則人 法不分, 互不因待, 二者為 一, 這樣的 見 見者, 尚且無有其名, 何況有實! 又若見者 不離見, 一旦 見 的作用消失, 豈不是 見者 也隨之消失! 由此可知 見者 本不實有, 何來 能見 可見? 換個方式問 : 又是誰人 能見 可見 了呢? 別觀 還滅門 [ 見等若空, 無明還滅 ] 7. 見可見無故, 識等四法無, 四取等諸緣, 云何當得有? [ 簡譯 ] 由上文可知, 能見之作用 可見之色塵, 全是假名施設而無實性 若 根 塵 不實有, 經由 根 塵 和合而生之 識 觸 受 愛 等四法怎能實有? 如此由無明 貪愛所結生的 四取 等諸緣, 又怎能說 有 呢? [ 釋文 ] 所謂 識等四法 意指十二因緣的 識 觸 受 愛 四支 如 阿含經 云 : 眼 色緣生眼識, 三事和合觸, 觸緣受, 若苦若樂, 不苦不樂 所謂 四取 乃欲取 見取 戒取 我語取 一切眾生皆因 四取 而結生三界之 業有 而 見 可見 根塵和合, 代表以 無明 為導的身口意諸行, 若無明諸行空, 致使生死流轉的 識等四法 及 四取等諸緣 當然也一切皆空 以此可知, 本偈乃以 如實之空義 詮釋十二因緣之還滅門 67

68 中論易解 [ 引證 ] 智論 28: 但以內六情 外六塵和合生六識, 及生六 受 六想 六思 以是故, 心如幻化, 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無 有知者, 無有見者 (T25,265c) 例觀 五根 五塵等 不可得 [ 五根五塵, 同一空義 ] 8. 耳鼻舌身意, 聲及聞者等, 當知如是義, 皆同於上說 [ 簡譯 ] 不但 眼根 色塵 之 見 可見 空無所有, 例觀其餘 耳 鼻 舌 身 意 五根, 及 聲 香 味 觸 法 五塵, 乃至 聞者 嗅者 等, 皆同上文所說, 同一空義 [ 釋文 ] 反過來看, 眼等六情, 色等六境, 正因為具足 空無我 的寂滅性, 才能根境相待, 不相錯亂 諸法實相, 即俗即真, 法爾如是 本偈以論證 見 見者 空無自性, 使吾人了知六根 六塵 見者 聞者, 乃至十二因緣等, 如 般若經 所說 :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 引證 ] 智論 6: 諸法相雖空, 亦有分別可見 不可見 譬如幻化象 馬及種種諸物, 雖知無實, 然色可見, 聲可聞, 與六情相對, 不相錯亂 諸法亦如是, 雖空而可見 可聞, 不相錯亂 (T25, 101c) 68

69 觀五陰品第四 ( 九偈 ) 在龍樹的時代, 有人認為何必大費周章成立五陰! 只須知道 垢心即煩惱, 淨心即善法, 不就夠了? 龍樹說 : 如果這麼簡單, 垢心生起後, 有何理由變成清淨心? 清淨心生起後, 又何以轉成垢心? 只知道粗鄙現行的事相而不知 心所法 是不對的, 必須知道有 五陰 才行 又有人問 : 若有這些個心所, 何以不多不少只說五種, 為何不是六種或七種? 龍樹說 : 世間諸法, 各有定數, 恰如一手有五隻指頭一樣, 不能要求多或少, 佛分判五陰, 恰如其份 五陰於世間的意義, 智論 說 : 眾生因五欲, 所以承受苦樂 ( 受陰 ), 又因取相而深染快樂 ( 想陰 ), 以深染快樂之故生三毒, 或生三善根, 便是 行陰 ; 而 識陰 永遠是這些心思的主人 五欲即 色陰, 乃煩惱之根本 所以佛最初說 色陰, 其餘次第立名 五陰, 若各別觀照, 如 雜阿含 云 :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燄,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佛陀希望弟子們晝夜專精, 正智繫念五陰, 達解脫之境 能否觀照五陰寂靜, 甚至成為 法師資格 的判準, 其重要性由此可見 如 雜阿含 卷 1: 佛告比丘: 若於色說是生厭 離欲 滅盡 寂靜法者, 是名法師 若於受 想 行 識, 說是生厭 離欲 滅盡 寂靜法者, 是名法師 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T99,5c) 有關 五陰空無我 之論, 般若經論中隨處可見, 所謂 五眾 69

70 中論易解 寂滅者, 因緣生故無性, 無性故寂滅, 寂滅故如涅槃 但若 五陰空無我 而說五陰各各有我, 可以嗎? 除去 實有眾生 之法, 稱為 眾生空, 而除去 五陰各各實有 之法, 稱為法空, 本文所論述的重點即在於此 論主充分運用 相待法 論理, 深入探索 色因 與 色法 之空寂性 偈頌全文 論 色陰 性空 [ 色因色法, 緣生性空 ] 1. 若離於色因色則不可得若當離於色色因不可得 [ 無因有果, 是事不然 ] 2. 離色因有色是色則無因無因而有法是事則不然 [ 無果有因, 無有是處 ] 3. 若離色有因則是無果因若言無果因則無有是處 論 色因 性空 [ 有色無色, 不用色因 ] 4. 若已有色者則不用色因若無有色者亦不用色因 [ 色因非實, 云何有色?] 5. 無因而有色是事終不然是故有智者不應分別色 結觀 五陰 性空 70

71 觀五陰品第四 [ 色法色因, 非一非異 ] 6. 若果似於因是事則不然果若不似因是事亦不然 [ 例觀餘陰, 皆同色陰 ] 7. 受陰及想陰行陰識陰等其餘一切法皆同於色陰 結示 空法 為依 [ 離空欲答, 答不成答 ] 8. 若人有問者離空而欲答是則不成答俱同於彼疑 [ 離空難問, 問不成問 ] 9. 若人有難問離空說其過是不成難問俱同於彼疑 偈頌註釋 論 色陰 性空 [ 色因色法, 緣生性空 ] 1. 若離於色因, 色則不可得 ; 若當離於色, 色因不可得 [ 簡譯 ] 假如離於種種客觀存在的色因, 何來主觀存在的色法? 假如離於主觀存在的色法, 又何來種種客觀存在的色因? [ 釋文 ] 五陰 之所以為空相, 最為簡易的理解是 因緣和合, 但若五陰是因緣生, 五陰各各是實有的嗎? 以 色陰 為例, 本偈指出 色因 與 色法 全是虛妄因待而有的, 例如因為轅 軸 輻 輞等組合, 而有了 車 的認識 ; 相對的, 也因為有 車 的認識, 而有專屬於車的轅 軸 輻 輞等概念 同樣的, 若說 色 71

72 中論易解 陰 實有, 其實是建立於 色因 與 色法 的虛妄因待而有, 若因緣生即是無性, 寂滅如涅槃 [ 無因有果, 是事不然 ] 2. 離色因有色, 是色則無因, 無因而有法, 是事則不然 [ 簡譯 ] 假如不待他緣, 離去種種 色因 而以為實有色法, 此色法豈不是無因? 若說可以 無因 而成一切法, 有這種事嗎? [ 釋文 ] 上偈已表明 色因 與 色法 乃虛妄因待, 有人想, 若諸法依於 此有故彼有 而成立, 那因待的二邊, 至少有一邊是 實有 的吧! 或許 色法 是實有的吧! 但實有之法必然可以自成自存, 不待他緣 論主說 : 若不待他緣, 離去種種 色因 而說實有色法, 顯然不合理! [ 無果有因, 無有是處 ] 3. 若離色有因, 則是無果因, 若言無果因, 則無有是處 [ 簡譯 ] 假使不待他緣, 離去 色法 而以為實有 色因, 豈不成了無果之因? 若說世上有無果之因, 有這種事嗎? [ 釋文 ] 若諸法依於 此有故彼有 而成立, 有人想, 那相待的二邊, 假如 色法 不實有, 至少應該 色因 是實有的吧! 但實有之法, 必然可以自成自存, 不待他緣 論主回應 : 若不待他緣, 離於 色法 而說有種種色因, 豈不成了無果之因? 若說有無果之因, 顯然不合理! 72

73 觀五陰品第四 不必有 果, 但見有 因 的存在, 乍看之下, 似乎不成問題! 例如不必房舍, 但有磚瓦, 有何不可? 試想, 若磚瓦不以房舍為緣, 離於因待, 還稱為磚瓦嗎? 所以說 若離色有因, 則是無果因 所謂 無果因 乃虛妄不實之自性有見, 所以說 若言無果因, 則無有是處 以上三偈皆是 相待法 論理的運用 論 色因 性空 [ 有色無色, 不用色因 ] 4. 若已有色者, 則不用色因, 若無有色者, 亦不用色因 [ 簡譯 ] 假使執意一切法有其定性, 不外乎 已有 無有 但若 已有 色法, 又何須種種色因? 假如 無有 色法, 因果相待, 又何須種種色因? [ 釋文 ] 若說諸法有定性, 若非 已有, 便是 無有, 這二種情況全然不待他緣 本偈以 有無法 論理檢驗 色法 之虛實, 轉而求證有無 色因 之定性? 最終指出二件事實 : (1) 色法 不論 已有 無有 定性, 必定 色因 不可得 (2) 色法 若是 非已有 非無有, 又是如何 有 的? 可見 色法 與 色因 乃緣生性空, 虛妄因待而有 [ 引證 ] 智論 32: 若因中先有果, 是事不然 ; 因中先無, 亦不然 若先有, 則無因 ; 若先無, 以何為因? 若先無而有者, 亦可從無因而生 復次, 見果從因生, 故名之為因 ; 若先無果, 云何名 73

74 中論易解 因? 復次, 若果從因生, 果則屬因, 因不自在, 更屬餘因 ; 若因不 自在者, 云何言果但從此因生? 如是種種, 則知無因緣 (T25, 296b) [ 色因非實, 云何有色?] 5. 無因而有色, 是事終不然, 是故有智者, 不應分別色 [ 簡譯 ] 如上所論可知 色因 非實, 若已知 色因 非實, 又說色法實有, 豈不是矛盾? 有智慧的佛弟子不應該以決定想而分別色因 色法! [ 引證 ] 宗鏡錄 49: 因果等言, 皆假施設, 觀現在法有引後用, 假立當果, 對說現因 ; 觀現在法有酬前相, 假立曾因, 對說現果 假謂現識, 似彼相現 如是因果, 理趣顯然, 遠離二邊, 契會中道, 諸有智者, 應順修學 (T48,707c) 結觀 五陰 性空 [ 色法色因, 非一非異 ] 6. 若果似於因, 是事則不然, 果若不似因, 是事亦不然 [ 簡譯 ] 若色法之 果 相似於色法之 因, 難道可以稱呼眾生為頭 手 身 足嗎? 假如色法之 果 不相似於色法之 因, 莫非離於頭 手 身 足之外, 還有另一個色身? [ 釋文 ] 本偈以 一異法 論理審視 色因 色法 之間 相似 及 不相似 的可能性, 結果顯示二者非一非異, 緣生性空 74

75 觀五陰品第四 [ 引證 ] 百論 1: 假如 象 與象鼻子截然不同, 也與象頭 象腳等截然不同, 但若除去頭 腳等各部位, 難道有另一隻象嗎? 假如全分 ( 全象 ) 中具足了各部分, 為何頭部中找不到腳呢? 此一道理在 破異品 有所論述 又若 象 與象鼻子不異, 也在同一隻象身上, 但若全分 ( 全象 ) 與各部分不異, 那象頭也是象, 象腳也是象, 既然此二者與象不異, 豈不是象頭就是象腳! 此一道理在 破一品 已有論述 (T30,169a) [ 例觀餘陰, 皆同色陰 ] 7. 受陰及想陰, 行陰識陰等, 其餘一切法, 皆同於色陰 [ 簡譯 ] 不僅色陰如此, 其餘受陰 想陰 行陰 識陰等一切法同樣緣生性空, 而破其自性, 顯其 非一非異 之空義, 其道理與 色陰 一致 [ 釋文 ] 觀照五陰實相, 除了逐次解析外, 也不妨觀照 五陰 全體與 眾生 的關係 假如 五陰 相似於 眾生, 那 五陰 剎那生滅變異, 難道 眾生 也無常變異而無有後世? 假如 五陰 不相似於 眾生, 難道離於 五陰 而有另一 眾生? [ 引證 ] 智論 14: 問曰: 定有眾生, 何以故言無? 五眾因緣, 有眾生法 ; 譬如五指因緣, 拳法生 答曰 : 此言非也! 若五眾因緣有眾生法者, 除五眾, 則別有眾生法, 然不可得 ; 眼自見色, 耳自聞聲, 鼻嗅香, 舌知味, 身知觸, 意知法, 空無我法 ; 離此六事, 更無眾生 諸外道輩倒見故, 言眼能見色, 是為眾生, 乃至意能知 75

76 中論易解 法, 是為眾生 ; 又能憶念, 能受苦樂, 是為眾生 ; 但作是見, 不知 眾生實 若眾生於五眾因緣有者, 五眾無常, 眾生亦應無常 何 以故? 因果相似故 ; 若眾生無常, 則不至後世 (T25,163c) 結示 空法 為依 [ 離空欲答, 答不成答 ] 8. 若人有問者, 離空而欲答, 是則不成答, 俱同於彼疑 [ 簡譯 ] 假如有人來問難, 一旦離於空義作答, 必然 答不成答 ; 不僅如此, 自己也將落入與問難者同樣的疑惑中 [ 離空難問, 問不成問 ] 9. 若人有難問, 離空說其過, 是不成難問, 俱同於彼疑 [ 簡譯 ] 假如有人來問難, 一旦離於空義而欲反問, 指陳過失, 必然 問不成問 ; 不僅如此, 自己也將落入與問難者同樣的疑惑中 [ 釋文 ] 一切問答, 必須依於諸法眾緣和合, 相因相待, 緣起無性之空義, 如本文之論議一般, 否則答不成答, 問不成問, 既不能彰顯過失, 亦無從解除疑惑而徒勞無功, 反而落入與問難者同樣的狐疑中 佛法中所謂的 相似法 尚且應該摒除, 何況是離於空義的問答! 空義 論理, 之所以不適合與世間法 邏輯 相提並論, 主要原因也在於此 76

77 觀六種品第五 ( 八偈 ) 六種, 又名六界, 乃有情身心所依的六種根本 地 水 火 風 空 識 中阿含 所謂.. 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 因六界便有六處 由於 六種 於眾生界無處不有, 故名為大 前四者, 於有情身心中, 以身根所能感觸的堅性 濕性 熱性 動性, 而有四大之名 ; 另有虛空的容受性, 及識的了別性, 合稱六大 眾生所受之苦, 六大中之 四大 佔了相當的份量, 所謂 吾所以有大患, 為吾有身, 佛典中說它們 性不相宜, 各各相害 或 四大為身, 常相侵害, 甚至比喻成毒蛇, 期勉佛弟子應認清真相, 思惟無常 苦, 避免墮入 愛取 的繫縛中 此外 六大 也是菩薩觀察 諸法空相 的入處 如觀察無我, 所謂 四大及造色圍虛空, 故名為身 ; 是中內外入因緣和合生識種, 身得是種和合, 作種種事 觀察男女空相時, 所謂 於空六種和合中, 強名為男, 強名為女 ; 若六種是男, 應有六男, 不可以一作六, 六作一 種種以 六大 為對象而發起的空義思惟, 比比皆是 智論 在論證 心力為大 的課題中, 六大 亦不缺席, 所謂 以地有色 香 味 觸重故, 自無所作 ; 水少香故, 動作勝地 ; 火少香 味故, 勢勝於水 ; 風少色 香 味故, 動作勝火 ; 心無四事故, 所為力大 雖然沒有提及 空大, 但推想可知虛空無相, 恰如心之無相, 因此 心力為大 77

78 中論易解 本文論理, 從 虛空 之相為起始, 其原因在於世間的一切, 包括吾人色身乃至山河大地等萬物萬法, 莫不依於 虛空 而住 但若一向被世人認為恆常恆久的 虛空, 與吾人生活息息相關的 虛空, 如神我一般無因而先有的 虛空, 最終證明 畢竟空無相, 亦 空無所相, 世間還有任何一物, 任何一法, 可以分別為實有嗎? 偈頌全文 論虛空本相 [ 先有先無, 虛空無相 ] 1. 空相未有時則無虛空法若先有虛空即為是無相 [ 一切處無, 相無所相 ] 2. 是無相之法一切處無有於無相法中相則無所相 論六種 無所住 [ 有相無相, 相無所住 ] 3. 有相無相中相則無所住離有相無相餘處亦不住 論六種 無所相 [ 無決定無, 因待亦無 ] 4. 相法無有故可相法亦無可相法無故相法亦復無 破一切相 78

79 觀六種品第五 [ 離相可相, 更無他物 ] 5. 是故今無相亦無有可相離相可相已更亦無有物 破 知者 [ 有無既空, 誰知有無?] 6. 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有無既已無知有無者誰 結觀 六種 皆空 [ 如虛空相, 餘五皆同 ] 7. 是故知虛空非有亦非無非相非可相餘五同虛空 [ 說有說無, 非安穩法 ] 8. 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是則不能見滅見安隱法 偈頌註釋 論虛空本相 [ 先有先無, 虛空無相 ] 1. 空相未有時, 則無虛空法, 若先有虛空, 即為是無相 [ 一切處無, 相無所相 ] 2. 是無相之法, 一切處無有, 於無相法中, 相則無所相 [ 簡譯 ] 假如 虛空 自性恆常, 離於因待, 不外 先無 或 先有 若虛空先無, 這空相未有時, 尚且無有其名, 何況有實? 若無因而先有虛空, 更是無相, 為何? 以既是無所因待之無相, 必然一切處無有, 不得有所相, 若無所相, 如何安立虛空相? 79

80 中論易解 [ 釋文 ] 論主開宗明義, 指出這件事實, 是為本文論理的重大前提 假如 虛空 自性恆常, 離於因待, 則毫無任何商量的餘地, 虛空必定 空無相 亦 空無所相 再者, 天文學家說 140 億年前, 宇宙大爆炸尚未發生前, 確實沒有虛空存在, 從科學也可證明 空相未有時, 則無虛空法 [ 引證 ] 十二門論 1: 為何一切法空? 一切相中, 相而無相, 假如諸法無因無緣, 先已有相, 何必假借因緣而顯相? 若一切相中實有其相, 則有二相的過失 : 一 無因而先已有相 ; 二 有相從他處來顯此相 因此一切有相中, 實無可顯之相 ; 而無相中, 本無可顯之相 假如畢竟無相, 又有哪一法名為 無相 而以 有相 來顯現呢? (T30,163c) 論六種 無所住 [ 有相無相, 相無所住 ] 3. 有相無相中, 相則無所住, 離有相無相, 餘處亦不住 [ 簡譯 ] 凡說諸法有所住, 若非住於有, 便是住於無, 但如上文所論, 不論虛空 先有 或 先無, 皆空無所相, 既無所相, 則無所住, 而離於有相 無相, 尚有其餘可住之相嗎? [ 釋文 ] 假如虛空為六種之根本依止, 但如 三相品 云 : 住不自相住, 亦不異相住 若一切法可自相住, 不應有所變異 ; 那麼 異相住 可以嗎? 若異即是異, 決定是異, 六種之間如何能住? 80

81 觀六種品第五 [ 引證 ] 智論 6: 若虛空法實有, 虛空應有住處, 何以故? 無住處則無法 若虛空在孔穴中住, 是為虛空在虛空中住, 以是故不應孔中住 ; 若在實中住, 是實非空則不得住, 無所受故 問曰 : 虛空有相, 汝不知故言無, 無色處是虛空相 答曰 : 不爾! 無色是名破色, 更無異法, 如燈滅, 以是故無有虛空相 (T25,102c) 論六種 無所相 [ 無決定無, 因待亦無 ] 4. 相法無有故, 可相法亦無, 可相法無故, 相法亦復無 [ 簡譯 ] 六種之間看似相互表顯 相 可相 而有, 但若根本所依之虛空畢竟無相, 亦無住處, 其餘之地 水 火 風 識, 如何成為 可相? 既然 可相法 畢竟不成可相, 又何來實有因待之 相法? [ 釋文 ] 上文指出若虛空自性恆常, 離於因待之相狀, 本偈指出虛空有所因待之相狀 有人以為 相法 可相法 因待而有, 天地之間, 山河大地, 不都是因為有虛空, 然後顯相在虛空中嗎? 虛空如此明顯存在, 哪裡有問題? 論主說 : 假如虛空本來無相, 爾後的色相, 也無所住 ; 若虛空先已有相, 但毫無可顯之相 不論有相 無相, 虛空皆無住處, 若 相 無住處, 為何說有 可相? 相對的, 既然 可相法 非有, 則 相法 亦無 一切法皆如此, 不名為相, 不名所相, 寂滅無為 由此可知, 虛空不論 離於因待, 或 有所因待, 全然無相 81

82 中論易解 [ 引證 ] 智論 51: 問曰: 常有虛空, 因色故虛空相現, 然後相在虛空? 答曰 : 若虛空先無相, 後相亦無所住 ; 若虛空先有相, 相無所相 ; 若先無相, 相亦無所住 若離相 無相已, 相無住處 ; 若相無住處, 所相處亦無 ; 所相處無故, 相亦無 ; 離相及相處, 更無有法 以是故虛空不名為相, 不名為所相, 不名為法, 不名為非法, 不名為有, 不名為無, 斷諸語言, 寂滅如無餘涅槃 餘一切法 亦如是 (T25,426c) [ 引證 ] 智論 70: 相 與 所相 不定, 相 或時作 所 相, 所相 或時是 相 是故 相 不定 不實故, 所相 亦 無 ; 若 所相 不定 不實故, 相 亦無 (T25,549a) 破一切相 [ 離相可相, 更無他物 ] 5. 是故今無相, 亦無有可相, 離相可相已, 更亦無有物 [ 簡譯 ] 世間一切法, 不離 相 可相, 今得知虛空等 六種 空無定相, 亦不實為可相, 而若離於 相 及 可相, 更有其他物相嗎? [ 釋文 ] 有人以為 相法 可相法 因待而有, 如 色法 虛空 因待而有, 無色處不就是虛空嗎? 但所謂 無色是名破色, 更無異法, 如燈滅 再試想, 若大地一片昏暗, 星月無光, 既無色法, 何來無色法? 可見世間諸法, 本無實有相待 假如 虛空 為一切法的根本依止, 若虛空之 本 無所依止, 其餘大種之 末 何所 82

83 觀六種品第五 依止? 由此可知, 一切法畢竟空無 [ 引證 ] 智論 6: 是虛空法無, 何以故? 汝因色故, 以無色處是虛空相 若爾者, 色未生時, 則無虛空相 以是故, 虛空但有名而無實 如虛空, 諸法亦如是, 但有假名而無實 (T25,103a) [ 引證 ] 智論 31: 最後因緣無所依止故, 如山 河 樹木 眾生之類皆依止地, 地依止水, 水依止風, 風依止虛空, 虛空無所依止 若 本 無所依止, 末 亦無所依止, 以是故當知一切法 畢竟空 (T25,290a) 破 知者 [ 有無既空, 誰知有無?] 6. 若使無有有, 云何當有無? 有無既已無, 知有無者誰? [ 簡譯 ] 假如虛空及諸法 有 不能成立, 何況是 無! 假使 有 無 乃虛妄分別, 空無實性, 那一個分別 有無 者, 又是誰人? [ 釋文 ] 若 有相 不可得, 何況 無相! 眼見耳聞尚不可得, 何況無物? 若 有無 虛妄因待, 而那一個分別 有無 之知者, 如何不虛妄? 本偈以 有 無 相空, 進破 知者 亦空 前二句以 相待法 雙破 有無, 後二句也以 相待法 進破 知者 而 有無 是法, 知者 是人 ; 人 法 亦是 相 及 可相, 所謂 : 相法無有故, 可相法亦無, 可相法無故, 相法亦復無 83

84 中論易解 論主提醒行者 : 若已知 有 無 虛妄因待, 人 法 虛妄因待, 相 可相 亦虛妄因待, 那一個分別 有無者 何得不虛妄? [ 引證 ] 智論 95: 須菩提意: 若但顛倒故有世間, 若有顛倒亦應有實, 虛實相待故, 是故問 : 世尊! 凡夫所著, 頗有實生著起業, 業因緣故, 六道生死不得解脫? 佛答言 : 不! 何以故? 此中佛自說因緣 : 但顛倒故生著, 若無顛倒, 云何有相待實法? 乃至無毫釐許實事, 畢竟無故 (T25,723a) 結觀 六種 皆空 [ 如虛空相, 餘五皆同 ] 7. 是故知虛空, 非有亦非無, 非相非可相, 餘五同虛空 [ 簡譯 ] 由上文論理可知虛空自性空寂, 不住有, 不住無, 非相, 非可相 不僅虛空如此, 其餘的地 水 火 風 識等 餘五種 亦同於虛空 [ 釋文 ] 中觀論理, 並不否定與吾人生活息息相關的 六種, 但否定如 神我 一般, 被執為自性恆常的 六種, 因此論主明快地指出其 畢竟無相 的事實 或有人問 : 虛空無相 尚可接受, 而地是堅相, 水是濕相, 火是熱相, 風是動相, 識是了知相, 各各有相, 怎麼能說 餘五同虛空? 理解如下 : (1) 以 火熱相 為例 若決定 火為熱相, 那麼 可相 為何? 或是焰, 或是煙, 或無相, 以 可相法 不定 不實故, 相亦無 84

85 觀六種品第五 再者, 有物遇小熱則燒, 有物遇大熱亦不燒, 若 可相法 不定, 可知 相法 亦無, 所以 火熱相 不可得 (2) 以 識了知相 為例 由於 識 能了別外境, 經常被認為 有性, 且是 神我 之所在 智論 中有人問 : 若內無神, 色識念念生滅, 云何分別知色青 黃 赤 白? 論主以 識性相依, 念依識性, 識性生滅而有念力, 表達不必有 神我 之識性作用 假如本無神我之 相, 又何來實有外境之 所相? 如下引證 : [ 引證 ] 智論 12: 汝若有神, 亦不能獨知, 要依眼識故能知 若爾者, 神無用也 眼識知色, 色生滅, 相似生, 相似滅, 然後心中有法生, 名為念 是念相, 有為法雖滅過去, 是念能知 如聖人智慧力, 能知未來世事, 念念亦如是, 能知過去法 若前眼識滅, 生後眼識, 後眼識轉利有力 色雖暫有不住, 以念力利故能知 以是事故, 雖念念生滅無常, 能分別知色 (T25,149c) [ 釋文 ] 六種, 除了以 相 可相 論理, 也不妨另外從四方面理解其 無相 : (1) 眾緣和合而無定相 : 若諸法實有, 則 六種 不應以心識而覺知有 如地堅相, 以身根 身識和合而有, 故知其無有定相 (2) 因緣不同而無定相 : 在差別因緣之下, 如氣溫或壓力的改變, 六種 必然發生變化, 故知其無有定相 85

86 中論易解 (3) 見解不同而無定相 : 以論議師所論之 六種, 見解各各不同 ; 又若以 空法 論議可知一切法無相 (4) 神力所及而無定相 : 以神通者能力所及, 六種 毫無障礙, 亦無有定相 如下引證 : [ 引證 ] 智論 15: 若諸法實有, 不應以心識故知有 ; 若以心識故知有, 是則非有 如地堅相, 以身根 身識知故有, 若無身根 身識知, 則無堅相 諸論議師輩, 有能令無, 無能令有 ; 諸賢聖人, 坐禪人能令地作水, 水作地, 如是等諸法皆可轉 (T25,171a) [ 引證 ] 智論 31: 相不定故不應是相, 如酥 蜜 膠 蠟等皆是地相, 與火合故自捨其相, 轉成溼相 ; 金 銀 銅 鐵與火合故, 亦自捨其相, 變為水相 ; 如水得寒成冰, 轉為地相 ; 如人醉睡入無心定, 凍冰中魚皆無心識, 捨其心相, 無所覺知 ; 如慧為知相, 入諸法實相, 則無所覺知, 自捨知相 是故諸法無有定相 (T25, 294b) [ 說有說無, 非安穩法 ] 8. 淺智見諸法, 若有若無相, 是則不能見, 滅見安隱法 [ 簡譯 ] 智慧淺薄者, 放眼所及, 見世間一切, 若非 有相 即是 無相, 處處虛實相待 以這般的憶想分別, 終究見不到能滅一切妄想的涅槃安穩法 86

87 觀六種品第五 [ 釋文 ] 以所緣之不同, 世人常犯的五見是 : 身見 邊見 邪見 戒取見 見取見 ( 認為自己的見解最好 ) 尚未見道者, 由於不見實相, 以愛見因緣而生種種 有無 戲論 但若最容易被執為實有, 又可以容受一切的 虛空, 最終證明畢竟空無相, 亦空無所相, 世間還有什麼是實有的? 般若經論中, 虛空 常被用於比喻諸法實相的清淨 平等 無邊, 可謂意義深遠, 非如凡愚以妄心分別之恆常 恆有 [ 引證 ] 智論 18: 邪見人雖口說一切空, 然於愛處生愛, 瞋處生瞋, 慢處生慢, 癡處生癡, 自誑其身 ; 如佛弟子實知空, 心不動, 一切結使生處不復生 譬如虛空, 火不能染, 大雨不能濕, 如是觀空, 種種煩惱不復著其心 (T25,194a) [ 引證 ] 智論 41: 菩薩得如是大智, 心亦不高, 心相常清淨故, 如虛空相常清淨, 煙雲塵霧假來覆蔽 不淨 ; 心亦如是, 常自清淨, 無明等諸煩惱客來覆蔽故, 以為不淨, 除去煩惱, 如本清淨 行者功夫微薄, 此清淨非汝所作, 不應自高, 不應念, 何以故? 畢 竟空故 (T25,363a) 87

88 觀染染者品第六 ( 十偈 ) 貪等三毒, 向來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離欲 也一向是佛弟子的神聖使命, 因此三毒之厚薄, 也成了 五乘差別 的基本指標 智論 提及, 菩薩何以欲使十方諸佛稱讚其名, 不求他人? 因為 餘人餘眾生貪欲 瞋恚 愚癡覆心故, 不能如實讚歎, 諸天 世人雖有智慧, 三毒薄者亦不能得如實讚, 猶有謬失, 聲聞 辟支佛三毒雖盡, 亦不能如實讚, 猶有餘氣未盡, 又智慧不具足故 唯佛一人, 三毒及氣永盡, 成就一切智故能如實讚, 不增不減 貪欲等三毒, 無論增上或衰減, 皆有互相連動的關係, 而且以貪欲為首, 所謂 若斷貪欲, 當知恚癡亦斷 佛陀時代, 佛弟子總以 離欲 為修行目標, 且普遍從 不淨觀 入手 有人以為大乘法不用不淨觀, 其實是誤解, 不淨觀 仍為般若法門所攝受, 只因各人性格或智慧深淺不同, 有所取捨而已, 若論其效用, 終究不容懷疑, 所謂 三毒薄故, 一切九十八使山皆動, 九相雖是不淨觀, 依是能成大事 成就何等大事? 佛說 汝若能斷貪欲, 我保汝得阿那含 以大乘行者而言, 所謂 於菩薩, 離欲因緣故, 得五神通 斷貪欲, 入道行, 所謂檀波羅蜜 魔不能壞 等等, 皆是遠離生死, 向於佛道的大事, 在在與 離欲 有關 若以空義思惟, 可知 貪欲 莫不與 貪欲者 虛妄因待而空無自性, 不一不異, 亦不和合 行者若深入思惟, 必能洞見 貪欲非義, 如是義不應行 本文論理的意義, 即在於此 88

89 觀染染者品第六 偈頌全文 破 染染者自性 [ 先有染者, 應生染法 ] 1. 若離於染法先自有染者因是染欲者應生於染法 [ 染者染法, 因待而有 ] 2. 若無有染者云何當有染若有若無染染者亦如是 破 染染者和合 [ 人法和合, 無有因待 ] 3. 染者及染法俱成則不然染者染法俱則無有相待 [ 一法不合, 異法不合 ] 4. 染者染法一一法云何合染者染法異異法云何合 [ 若實有合, 離伴應合 ] 5. 若一有合者離伴應有合若異有合者離伴亦應合 破 異法和合 [ 先異後合, 非染染者 ] 6. 若異而有合染染者何事是二相先異然後說合相 [ 既成異相, 云何有合?] 7. 若染及染者先各成異相既已成異相云何而言合 評問難之過失 [ 自說反覆, 一無所成 ] 8. 異相無有成是故汝欲合合相竟無成而復說異相 89

90 中論易解 [ 異合無成, 黔驢技窮 ] 9. 異相不成故合相則不成於何異相中而欲說合相 結觀諸法 不合不散 [ 如是諸法, 非合不合 ] 10. 如是染染者非合不合成諸法亦如是非合不合成 偈頌註釋 破 染染者自性 [ 先有染者, 應生染法 ] 1. 若離於染法, 先自有染者, 因是染欲者, 應生於染法 [ 簡譯 ] 假使離於 染法 而確實有一 染者, 我也得承認此一染欲者, 應生起染法 [ 釋文 ] 論主此一話語, 乍看之下, 似乎同意此一主張! 其實不然, 這是論主慣常使用的 反式語調, 以顯示邪見者過失所在 但問, 此一主張有何過失? 眾生名為 染者, 貪欲名為 染法, 世人大多以為先有人, 後有煩惱習氣, 因此先有 染者, 而後有 染法 似乎理所當然, 但事實是如此嗎? 試想, 離於 染法, 何有 染者? 可見所謂 若離於染法, 先自有染者 根本不成立, 哪有可能 因是染欲者, 應生於染法? 90

91 觀染染者品第六 [ 染者染法, 因待而有 ] 2. 若無有染者, 云何當有染? 若有若無染, 染者亦如是 [ 簡譯 ] 話說回來, 假使先無有 染者 可以嗎? 但若 無, 無應常無, 若無有 染者, 又何來 染法? 染者 是如此, 而 染法 何嘗不是! 不論 染法 定有或定無, 染者 皆無用 [ 引證 ] 智論 17: 是貪欲 貪欲者, 不一不異 何以故? 離貪欲, 貪欲者不可得 ; 離貪欲者, 貪欲不可得, 是但從和合因緣生 和合因緣生法, 即是自性空 如是貪欲 貪欲者異不可得 ; 若一, 貪欲 貪欲者, 則無分別 (T25,189b) 破 染染者和合 [ 人法和合, 無有因待 ] 3. 染者及染法, 俱成則不然, 染者染法俱, 則無有相待 [ 簡譯 ] 假如 人 法 不可相離, 可否 人 法 和合俱成? 但若 俱成 則表示 染者 染法 不相因待, 而俱不可得 [ 釋文 ] 上文已論證 染者 染法 任何一者, 不論定有或定無, 都有過失, 有人便轉了念頭 : 若二者和合, 染者及染法 俱成 總不成問題吧? 殊不知 俱成 則離於因待, 那問題更大, 到底有何問題, 問難者恐怕自己也不清楚, 於是下文中, 論主抽絲剝繭, 為之釐清真相 91

92 中論易解 [ 引證 ] 智論 42: 稱為物故, 物為稱故, 二事相待, 若離物 無稱, 離稱無物 (T25,369a) [ 一法不合, 異法不合 ] 4. 染者染法一, 一法云何合? 染者染法異, 異法云何合? [ 簡譯 ] 假如 染者 染法 離於因待, 其關係若非 一 便是 異 若二者 即一, 本是一體, 何須和合? 若二者 相異, 異則決定異, 兩不相干, 如何和合? 即便強令和合, 仍然是 異, 若一定要說 實有和合 更有過失如下 : [ 若實有合, 離伴應合 ] 5. 若一有合者, 離伴應有合, 若異有合者, 離伴亦應合 [ 簡譯 ] 若 本為一體, 即便已不須伴緣, 但因實有和合, 所以 離伴應有合 若 本為異體, 即便不須伴緣, 但因實有和合, 所以 離伴亦應合, 這便是過失所在 破 異法和合 [ 先異後合, 非染染者 ] 6. 若異而有合, 染染者何事? 是二相先異, 然後說合相 [ 簡譯 ] 有人認為 一體 不成和合, 尚可接受, 但 異體 應有和合吧! 論主問他 : 你所謂 先異而後合 與染染者有何相干? 難道 染者 染法 可以離於因待, 先相異, 而後和合嗎? 92

93 觀染染者品第六 [ 既成異相, 云何有合?] 7. 若染及染者, 先各成異相, 既已成異相, 云何而言合? [ 簡譯 ] 若照你所說 : 染者 染法 先各成異相, 既已成異相, 異便是異, 兩不相干, 如何和合? 評問難之過失 [ 自說反覆, 一無所成 ] 8. 異相無有成, 是故汝欲合, 合相竟無成, 而復說異相 [ 簡譯 ] 綜觀上文, 足下有關 染者 染法 的主張, 前後反覆了兩次, 自己發現了嗎? 你本來主張染者 染法 相異 而不成立, 又主張和合, 但發現 合相 不成立, 再度回頭說 異相 [ 釋文 ] 本偈, 乃論主數落問難者之過失所在 所謂 異相無有成 意指第 1 偈頌, 問難者想成立 若離於染法, 先自有染者 的主張, 但論主以 相待法 論理而評破之 若無有染者, 云何當有染? 所謂 是故汝欲合 意指第 3 偈頌, 問難者想成立 染者染法俱 的論調, 但論主以 一異法 論理而評破之 染者染法俱, 則無有相待 所謂 合相竟無成, 而復說異相 意指第 6 偈頌中, 問難者想成立 先異後合 的論調, 但論主以 既成異相, 云何言合 評破之 93

94 中論易解 [ 異合無成, 黔驢技窮 ] 9. 異相不成故, 合相則不成, 於何異相中, 而欲說合相? [ 簡譯 ] 論主說 : 足下之主張全然不合 染者 染法 的實相 你因 異相不成, 改而主張 合相, 由於不成因待, 所以 合相則不成 足下的異相之論, 說完了嗎? 還想從哪一招 異相 中成立 合相 呢? [ 釋文 ] 上文中問難者共提出二種 異相 之論 :(1) 自外於染法, 先行存在的染者 ;(2) 先異後合的染染者 這二種想法不論 異 或 合, 全然不離自性有的過失, 所以說 異相不成故, 合相則不成 本偈後二句, 論主以調侃的語氣說道 : 你的 異相之論 說完了嗎? 是否還想從哪一招 異相 成立 合相 呢? 結觀諸法 不合不散 [ 如是諸法, 非合不合 ] 10. 如是染染者, 非合不合成, 諸法亦如是, 非合不合成 [ 簡譯 ] 所謂的 染染者 實相, 本非二者, 所以不是和合而成 ; 亦非一者, 所以也不是不和合而成 一切法也是如此, 非和合, 非不和合而成, 緣起如幻, 空無所有 [ 釋文 ] 觀照 染染者 自性空寂, 除了上文所說, 智論 另外提到如下三種思惟 : 94

95 觀染染者品第六 (1) 思惟 貪欲非內非外, 亦不中間 若貪欲在身內, 應時常自生貪欲, 不必因待外境 ; 若貪欲在身外, 與我何干? 若貪欲在內外中間, 但無處可尋 (2) 思惟 貪欲不來不去 若貪欲從過去世來, 童子應該有貪欲 ; 若貪欲去到後世, 世間決無有斷貪欲者, 亦無聖賢可成 (3) 思惟 貪欲不定一處, 不遍身 貪欲不固定於一處, 亦不遍及全身, 亦非實有 不一, 不異 ( 多 ), 不可見, 不可得, 空無所有 [ 引證 ] 智論 82: 須菩提言: 世尊! 云何菩薩摩訶薩應習行六波羅蜜? 佛言 :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 : 色不合不散, 受 想 行 識不合不散, 乃至一切種智不合不散 ; 是名菩薩摩訶薩習行六波羅 蜜 (T25,634c) 95

96 觀三相品第七 ( 三十五偈 ) 器世間的成住壞空, 有情世間的老病死, 心念的生住滅, 凡有一期生滅變化之物質 ( 色法 ) 非物質 ( 心法 ), 統稱 有為法, 涵蓋自然界的一切, 無所不包 換言之, 凡有 生住滅 三相者, 無不是 有為法 觀照 有為法 之實相, 即是無為法, 也即是無漏慧的初步, 向於離欲解脫 或有人認為, 無漏慧的基本觀門, 難道不是佛所囑咐的 四念處 嗎? 與 有為法 何干? 其實, 二者差別只在 廣略 眾生之身心活動統稱五陰, 以觀照五陰而起的智慧, 稱為 四念處, 所謂 身念處說色眾, 受念處說受眾, 心念處說識眾, 法念處說想眾 行眾 換言之, 四念處所緣, 緣於身心 生住滅 之無常 無我 ; 有為法 之所以成為 觀門, 其原因在此, 所謂 一切有為法無常印 有為相者, 生 滅 住異 ; 無為相者, 不生 不滅 不住 不異, 是為入佛法之初門 本文雖然少談無為法, 只論有為之生 住 滅, 實則處處論證不生 不住 不滅, 所謂 有為 無為法, 相待而有, 若除有為, 則無無為 ; 若除無為, 則無有為, 是二法攝一切法 行者觀有為法無常 苦空等過, 知無為法所益處廣, 是故二事合說 本文論理, 真俗二諦, 相互證成, 充滿新新生滅的活力及律動 在生滅相依, 前後相因之間, 呈顯 生滅 之不可思議, 亦非無有生滅 96

97 觀三相品第七 偈頌全文 破 有為法 實有 [ 先審後論, 有為三相 ] 1. 若生是有為則應有三相若生是無為何名有為相 [ 或聚或散, 不得三相 ] 2. 三相若聚散不能有所相云何於一處一時有三相 [ 三相有為, 無限後退 ] 3. 若謂生住滅更有有為相是即為無窮無即非有為 立 本生說 [ 立本生說, 迴避過失 ] 4. 生生之所生生於彼本生本生之所生還生於生生 破 本生說 [ 從本而生, 何能生本?] 5. 若謂是生生能生於本生生生從本生何能生本生 [ 從彼而生, 何能生彼?] 6. 若謂是本生能生於生生本生從彼生何能生生生 破 生時生 [ 生生未有, 何來本生?] 7. 若生生生時能生於本生生生尚未有何能生本生 [ 本生未有, 何來生生?] 8. 若本生生時能生於生生本生尚未有何能生生生 97

98 中論易解 立 自生生彼 [ 譬如燈照, 自生生彼 ] 9. 如燈能自照亦能照於彼生法亦如是自生亦生彼 破 自生生彼 [ 明暗相待, 各無自性 ] 10. 燈中自無闇住處亦無闇破闇乃名照無闇則無照 [ 燈光破暗, 不及一切 ] 11. 云何燈生時而能破於闇此燈初生時不能及於闇 [ 不及而破, 無有是事 ] 12. 燈若未及闇而能破闇者燈在於此間則破一切闇 [ 若照有性, 暗亦有性 ] 13. 若燈能自照亦能照於彼闇亦應自闇亦能闇於彼 破 自性 有生 [ 未生無生, 已生無生 ] 14. 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若生已自生生已何用生 [ 三時無生, 去來中答 ] 15. 生非生已生亦非未生生生時亦不生去來中已答 破 和合 而生 [ 和合有生, 亦不可得 ] 16. 若謂生時生是事已不成云何眾緣合爾時而得生 [ 眾緣和合, 其性寂滅 ] 17. 若法眾緣生即是寂滅性是故生生時是二俱寂滅 98

99 觀三相品第七 破 未生 而生 [ 言有未生, 此法已有 ] 18. 若有未生法說言有生者此法先已有更復何用生 破 生時 而生 [ 生時有生, 誰生此生?] 19. 若言生時生是能有所生何得更有生而能生是生 [ 生生不已, 法法自生 ] 20. 若謂更有生生生則無窮離生生有生法皆能自生 破 生 之決定相 [ 法有法無, 皆不應生 ] 21. 有法不應生無亦不應生有無亦不生此義先已說 [ 法滅不滅, 皆不應生 ] 22. 若諸法滅時是時不應生法若不滅者終無有是事 破 住 之決定相 [ 三法檢視, 皆不應住 ] 23. 不住法不住住法亦不住住時亦不住無生云何住 [ 法滅不滅, 皆不應住 ] 24. 若諸法滅時是則不應住法若不滅者終無有是事 [ 凡老死相, 終不見住 ] 25. 所有一切法皆是老死相終不見有法離老死有住 [ 自相異相, 皆不得住 ] 26. 住不自相住亦不異相住如生不自生亦不異相生 99

100 中論易解 破 滅 之決定相 [ 法滅不滅, 皆不應滅 ] 27. 法已滅不滅未滅亦不滅滅時亦不滅無生何有滅 [ 法住不住, 皆不應滅 ] 28. 法若有住者是則不應滅法若不住者是亦不應滅 [ 是時不滅, 異時不滅 ] 29. 是法於是時不於是時滅是法於異時不於異時滅 [ 法若無生, 亦無有滅 ] 30. 如一切諸法生相不可得以無生相故即亦無滅相 論 有為法 非有非無 [ 法若有者, 不應有滅 ] 31. 若法是有者是即無有滅不應於一法而有有無相 [ 法若無者, 不應再滅 ] 32. 若法是無者是即無有滅譬如第二頭無故不可斷 結觀 有為法 無為法 空 [ 法不自滅, 亦不他滅 ] 33. 法不自相滅他相亦不滅如自相不生他相亦不生 [ 若有為空, 無為亦空 ] 34. 生住滅不成故無有有為有為法無故何得有無為 結觀 諸法如幻 [ 生住滅相, 如幻如夢 ] 35. 如幻亦如夢如乾闥婆城所說生住滅其相亦如是 100

101 觀三相品第七 偈頌註釋 破 有為法 實有 [ 先審後論, 有為三相 ] 1. 若生是有為, 則應有三相, 若生是無為, 何名有為相? [ 簡譯 ] 論主說 : 假如 生住滅 是 有為法, 表示 生 住 滅 各各是 有為法, 那 生 不也應該有三相嗎? 否則 若生是無為, 如何成立 生住滅 三相而名為 有為相? [ 釋文 ] 本偈先行審定 有為法 的相狀, 再作逐步論理 從俗諦而說 有為法 有 生住滅 三相, 不成問題, 但 相待有之有為法 與 決定有之有為法, 其意義迥然不同 本文最初先確立 有為法 應有三相之相狀, 具備此一 世俗 共識, 以下才可能逐步論理 [ 若聚若散, 不得三相 ] 2. 三相若聚散, 不能有所相, 云何於一處, 一時有三相? [ 簡譯 ] 如果 有為法 決定有 生住滅 三相, 那究竟是甚麼相狀? 是散, 或是聚呢? 三相若散 則生住滅各散一處, 不相為緣, 豈能成相? 而 三相若聚 則生住滅聚合一處, 互相有抵觸, 怎能於一處一時有三相? 101

102 中論易解 [ 釋文 ] 若說有為法 三相實有, 究竟三相是聚? 或是散? 假如各散一處, 離於因待, 如何有 生住滅? 三相若聚, 但彼此矛盾, 生 無 住 滅, 住 無 生 滅, 滅 無 生 住, 如何一處一時共有? 倘若三相 聚 不成, 散 也不成, 如何能說有為法 實有三相? [ 引證 ] 智論 15: 佛說有為法, 皆有三相 若極少時中生而無滅者, 是為非有為法 若極少時中心生 住 滅者, 何以但先生而後滅, 不先滅而後生? 復次, 若先有心, 後有生, 則心不待生 ; 何以故? 先已有心故 若先有生, 則生無所生 又生 滅性相違, 生則不應有滅, 滅時不應有生 以是故, 一時不可得, 異亦不可得, 是即無生 ; 若無生, 則無住 滅 ; 若無生 住 滅, 則無心數法 ; 無心數法, 則無心不相應諸行 (T25,171a) [ 三相有為, 無限後退 ] 3. 若謂生住滅, 更有有為相, 是即為無窮, 無即非有為 [ 簡譯 ] 若以為 生住滅 決定是 有為相, 必定 生 住 滅 各各更有 生 住 滅, 如此衍生, 豈非無窮無盡? 這如何決定 有為相? 反之, 假使 生 住 滅 不再有 生 住 滅, 怎能說它是 有為相? [ 釋文 ] 一旦認為 有為相 決定有, 則 生 住 滅 必發生無限後退的矛盾 但若 生 住 滅 各各再無三相, 如何能說是有為法? 可見有為法之 生住滅 徒有假名而非實有, 此即是 以 102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No [cf. Nos ]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No [cf. Nos ]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1564 No. 1564 [cf. Nos. 1565-1567] 中論卷第一 釋僧叡序 中論有五百偈 龍樹菩薩之所造也以中為名者 照其實也 以論為稱者 盡其言 也 實非名不悟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_17_

_17_ 印 度 佛 教 史 (17) 101 / 9 / 24 釋 清 德 中 觀 大 乘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 第 四 章 第 一 節 龍 樹 及 其 論 著 1 龍 樹 的 時 代 背 景 多 方 面 傳 出 的 大 乘 經, 數 量 不 少, 內 容 又 各 有 所 重 ; 在 下 化 眾 生, 上 求 佛 道, 修 菩 薩 行 的 大 原 則 下, 初 期 大 乘 經 的 行 解, 不 免 有

More information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我的 十六 異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3 習應品 ( 資料 8) 開仁編 2018/12/1 書 p.28 經 佛告舍利弗 :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應如是思惟 : 菩薩但有字, 佛亦但有字, 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字 ; 色但有字, 受 想 行 識亦但有字 舍利弗! 如我但有字, 一切我常不可得, 眾生 壽者 命者 生者 養育 眾數 人 作者 使作者 起者 使起者 受者 使受者 知者 見者, 是一切皆不可得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9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諦 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 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T30a1564_0001b) 由此可知,當時有兩大類邪執,一是以 說一切有部 為代表的實有論者,他們立 法性恆住 三世實有,說一切法都是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恆存的,又認為 假必依實,五蘊 十二處 十八

9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諦 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 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T30a1564_0001b) 由此可知,當時有兩大類邪執,一是以 說一切有部 為代表的實有論者,他們立 法性恆住 三世實有,說一切法都是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恆存的,又認為 假必依實,五蘊 十二處 十八 93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背景簡介初期大乘經典,約出現於公元前五十年至公元二百年間 其中以 般若經 最為重要,而大乘菩薩的行持,亦是以般若智慧為心要 龍樹亦有註釋 大品般若經 的作品,即鳩摩羅什所譯的 大智度論 般若心經 ( 下稱 心經 ) 不在 大般若經 內,不過很多研究指出, 心經 的經文句義,大部分出於 大般若經 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一,及 大品般若 習應品第三 心經 文字精簡,組識嚴密,內容深廣而微妙,故學者一般認同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8K-十二門論及百論-歐陽志宏 doc

Microsoft Word - 18K-十二門論及百論-歐陽志宏 doc 十二門論 及 百論易解 歐陽志宏撰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十二門論易解目次 自序 5 三論義理概述 7 凡例 13 十二門論品目 15 觀因緣門第一 17 觀有果無果門第二 23 觀緣門第三 41 觀相門第四 44 觀有相無相門第五 53 觀一異門第六 56 觀有無門第七 62 觀性門第八 67 觀因果門第九 72 觀作者門第十 74 觀三時門第十一 85 觀生門第十二 88 3 百論易解目次 前言

More information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0 所 有 圖 檔, 皆 為 權 巧 方 便 詮 釋 之 用, 並 非 究 竟 義, 請 勿 複 製, 阿 彌 陀 佛 1 舌 入 阿 難! 譬 如 有 人 : 以 舌 舐 吻, 熟 舐 令 勞 其 人 若 病, 則 有 苦 味 無 病 之 人, 微 有 甜 觸 由 甜 與 苦, 顯 此 舌 根, 不 動 之 時, 淡 性 常 在 兼 舌 與 勞, 同 是 菩 提, 瞪 發 勞 相 ( 圖 39.4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2 3 4 5 ~ 6 1. 2. 3. 4. 7 ~ 8 9 ~ 10 11 12 13 14 1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五 執行方式 一 甄試過程照片 16 17 18 夣 19 20 21 22 23 24 2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26 27 28 . 29 30 31 32 33 . 34 . 3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6-23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More information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空教 ) 解深 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 阿賴耶識的思想 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甚深意 = 密意 甚深意 : 般若經中佛說 甚深意 = 一切法空 nirmocana: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1 2 3 4 5 6 7 8 公式 2 4 2 1 能 整除 因此後玩 者贏 且關鍵數 字為3 的倍數 3 0 3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數字是 4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4 0 4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 5 的倍數 5 0 5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 數字是 6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7 0 6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7

More information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高雄市立茄萣國中國中 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 英文補救教學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表 一 教材來源 : 二 教學節數 : 每週 (1) 節, 學期共 ( 20 ) 節 三 各單元內涵分析 : 週次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9/1 9/5 9/8 9/12 9/15 9/19 9/22 9/26 Lesson1 ( 一 ) Lesson1 ( 一 ) Lesson2 ( 二 ) Lesson2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抓到重點 + 專注力, 做事有效率 GPS You Can Change Your Way of Working Just by Changing Your Way of Thinking 高橋政史 著 黃玉寧 譯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8 12 1930 60 3 Steve Jobs 你所需要的是技巧? 還是思考方法?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6 20114460台灣綠建築政策的成就 台灣的建築產業消耗了大量的水泥, 也排放了很多的營建廢棄物, 建築物的壽命卻嚴重偏低 建築的環保時代已來臨 1992 199212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1998 1996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27.22 34 1 6 20114460 7 8 201144604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01 用 ActionScript 3.0 開始認識 Flash CS3 Flash 是應用在網路上非常流行且高互動性的多媒體技術, 由於擁有向量圖像體積小的優點, 而且 Flash Player 也很小巧精緻, 很快的有趣的 Flash 動畫透過設計師的創意紅遍了整個網際網路 雖然很多人都對 Fl

01 用 ActionScript 3.0 開始認識 Flash CS3 Flash 是應用在網路上非常流行且高互動性的多媒體技術, 由於擁有向量圖像體積小的優點, 而且 Flash Player 也很小巧精緻, 很快的有趣的 Flash 動畫透過設計師的創意紅遍了整個網際網路 雖然很多人都對 Fl 01 用 ActionScript 3.0 開始認識 Flash CS3 Flash 是應用在網路上非常流行且高互動性的多媒體技術, 由於擁有向量圖像體積小的優點, 而且 Flash Player 也很小巧精緻, 很快的有趣的 Flash 動畫透過設計師的創意紅遍了整個網際網路 雖然很多人都對 Flash 可以做精美的網路動畫並不陌生, 但是實際上 Flash 不僅如此, 只要搭配 ActionScript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T050X_02

T050X_02 1. 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為頓為漸耶 佛告大慧 漸淨非頓 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陶家造作諸器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技術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More information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2 9 10 11 13 17 18 20 22 23 24 27 28 29 30 32 34 35 37 38 41 42 43 45 46 47 47 49 50 52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1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講義講義 目次目次 ( 九十一學年度,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 ) 引言 ( 釋厚觀 )

目次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講義講義 目次目次 ( 九十一學年度,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 ) 引言 ( 釋厚觀 ) 中觀今論 講義 福嚴佛學院 授課老師 : 釋厚觀 中華民國九十一學年度 (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目次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講義講義 目次目次 ( 九十一學年度,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 ) -------------------------------------------------------- 3 引言 ( 釋厚觀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Photoshop CC Camera Raw Photoshop Camera Raw Step 1 3 1 2 3 SCOTT KELBY Step 2 B Camera Raw 088 Chapter 3 Camera Raw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3-4 -100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75-50 Step 4 0 ( 下一頁

More information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第二節民主式人民主義策略 conjuncture 446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vs vs vs 448 第二節民主式人民主義策略 449 平等分享塑造性偏好的權力 450 多元主義 : 自由派 vs 人民民主 451 self-legitimizing 更精確地說, 如 452 果某個團體就地共同決定的反宰制實踐, 沒有遭到其他人民主體 (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RW A1\253???? \273<?????? ?????> ????.doc)

(Microsoft Word DRW A1\253???? \273<?????? ?????> ????.doc) 第四章中道之方法論第二節因明與中觀 ( 印順導師 p.43 ~ p.52) 1 目次 釋貫藏敬編 2013.12 第一節中觀與中論...2 第二節因明與中觀...2 一 總說...2 ( 一 ) 因明 : 僅是正理學派方法 ( 常人的方法論 ) 的修正...2 ( 二 ) 中觀 : 本源於佛陀的緣起法...2 論理方法不同, 中道實相也就不同 : 這是空有二宗的根本不同處...2 二 詳說...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唯 識 三 十 頌 第 五 講 最 尊 貴 的 淨 蓮 上 師 講 解 講 於 新 加 坡 Orchid Country Club 2014 年 6 月 5 日 喇 嘛! 各 位 居 士 大 德! 晚 上 好! 我 們 昨 天 介 紹 了 賴 耶 的 自 相, 就 是 阿 賴 耶 識 它 的 自 體 的 功 能, 有 能 藏 所 藏 跟 執 藏, 最 主 要 是 講 這 個 我 愛 執 藏 就 是

More information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目錄 宇宙大震撼 3 宇宙的形成與 華嚴經 宇宙觀 12 科學與心識奧祕 19 量子世界與心識業力 23 人類的未來 34 現場問答 37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More information

( 叁 ) 薩婆多部立 虛空 與 虛空無為 (pp ) 唯有薩婆多部, 把空分為兩種 : 3 一 有為有漏的虛空 (p.126) 有為有漏的虛空, 即上來所說的眼見 ( 身觸 ) 的虛空 4 二 虛空無為 (pp ) 虛空無為, 此是不生滅法 如說 : 虛空但以無礙為性,

( 叁 ) 薩婆多部立 虛空 與 虛空無為 (pp ) 唯有薩婆多部, 把空分為兩種 : 3 一 有為有漏的虛空 (p.126) 有為有漏的虛空, 即上來所說的眼見 ( 身觸 ) 的虛空 4 二 虛空無為 (pp ) 虛空無為, 此是不生滅法 如說 : 虛空但以無礙為性,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27 期 ( 中觀今論 ) 第七章有 時 空 動第三節空間 (pp.126-131) 釋厚觀 (2014. 3.29) 壹 各學派對 空間 之看法 (pp.126-128) ( 壹 ) 印度外道把空看成是實體的東西 (p.126) 空間, 所遭遇的困難, 與時間差不多 印度的外道, 把空也看成實體的東西, 他們將空與地 水 火 風合稱為五大, 認此五大是組成宇宙萬象的五種原質 1

More information

15?????[???L?~???Q??

15?????[???L?~???Q?? 1 中論 觀有無品 [ 吉藏釋此品由來 ] 此品來 ( 者 ), 有近 遠兩義 :(p.579) 1. 遠來由 約上諸品意以明來由 : 上來諸品處處已破有 無, 六種 ( 品 ) 云: 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 乃至 ( 觀 ) 行品 云 : 若有不空法應當有空法 ; 如是並已破竟 但上來是略破 散破, 今廣破, 是束破 所以具須作廣 略破者, 有 無是諸見根, 障 中道 本 諸見根者, 如因有 無成斷

More information

1

1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8 15 9 10 11 12 13 16 14 17 18 19 20 21 22 15 23 2.3 不同的分析角度 以上種種對影響健康因素的分析 其實來自不同的學說和理論 它們從不同角度分析 健康 建立對健康及影響健康因素的不同理解 這些角度包括 1 生物 2 社 會 3 心理 4 靈性 5 生態及

More information

SW cdr

SW cdr 1~2 3 4 5~6 7~8 9~10 11 12 13 14 15 16~18 16 16 17 17 18 18 18 19 19 19 20 21 22 23~26 23 24 24 25 26 27 27 27 : 110V 1 110V 110V 15A 2 3 23 24 4 ( ) 5 6 1 2 26 20 l 1 7 3 4 5 15 17 18 12 7~13 6 ~ 8 ~

More information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二 1 龍樹史略 二八 2 龍樹對於佛法之特識 三一四 中論 之弘傳 三三 三七 1 中論 在印度之弘傳 三三 2 中論 在中國之弘傳 三四五 中論 之應用 三七 四〇正釋一標宗 四一 五九二一切皆空 六〇 一〇〇外人惡取空而責空 六一論主善取空以立空 七〇 1 安立二諦 七〇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二 1 龍樹史略 二八 2 龍樹對於佛法之特識 三一四 中論 之弘傳 三三 三七 1 中論 在印度之弘傳 三三 2 中論 在中國之弘傳 三四五 中論 之應用 三七 四〇正釋一標宗 四一 五九二一切皆空 六〇 一〇〇外人惡取空而責空 六一論主善取空以立空 七〇 1 安立二諦 七〇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略述付印緣起 一中觀論選頌頌文 五懸論一論 一九 二〇二 中論 二一 二八 1 論以中為宗 二一 2 中以空為相 二四 3 空以緣起為依 二七三 中論 之作者 二八 三三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一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二 1 龍樹史略 二八 2 龍樹對於佛法之特識 三一四 中論 之弘傳 三三 三七 1 中論 在印度之弘傳 三三 2 中論 在中國之弘傳 三四五 中論 之應用 三七 四〇正釋一標宗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一節 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一 緣起的定義 (p.147-p.149) ( 一 ) 略說緣起染淨的判攝 (p.147) 1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因緣有雜染的 清淨的,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1 緣起法的定義, 是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說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則 它的內容, 是 謂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寧靜致遠 21 淺談 POP 潛能心理學理論架構的由來 飛吧! 宇宙先鋒 海星的故事 我是漁夫 POP 2011/10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urna Maitrayanip u t r a 耶穌基督誕生在仇恨之地 1-13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的地藏王 POP 2011/10 10 (551-479B.C.E.)

More information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3 家庭變遷對健康的影響 在經濟起伏時 家庭支持十分重要 在 兩地三岸社會政策 一書中 魏雁濱 曾群 在 社會排斥 一文提及一項研究發現 在北歐六國和蘇格蘭 家人支持對防止失業 青年陷入貧窮發揮重要作用 在福利制度相對比北歐較弱的南歐國家如意大利 家庭 和社會網絡對失業者起較大的支持和保護作用 在中國人社會 家庭支持也十分重要 根據本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information

2012 3 A 1 (T65C 1) 0.6 0.4 15. 8 7.2 0.7 2.3 ; (T65C 1) A (T65C 1) 7.2 2.2 1.6 7.2 2.4 0.8 5.4 ( ~ 1) A (T65C 1) A (T96B 3) A (T96B 3) 1 (T96B 3) 0.8

2012 3 A 1 (T65C 1) 0.6 0.4 15. 8 7.2 0.7 2.3 ; (T65C 1) A (T65C 1) 7.2 2.2 1.6 7.2 2.4 0.8 5.4 ( ~ 1) A (T65C 1) A (T96B 3) A (T96B 3) 1 (T96B 3) 0.8 ( ) () 2009 7 ~2010 8 12 ( ) 3000 [1] 12 5.5 A B A 7 3 41 2012 3 A 1 (T65C 1) 0.6 0.4 15. 8 7.2 0.7 2.3 ; (T65C 1) A (T65C 1) 7.2 2.2 1.6 7.2 2.4 0.8 5.4 ( ~ 1) A (T65C 1) A (T96B 3) A (T96B 3) 1 (T96B

More information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1 圓方程式 第 章 二次曲線 38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線合稱為圓錐曲線 因為在平面坐標 系中 其對應的方程式均為二元二次式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1 緒言 澳門博彩業發展面面觀 2010 香港城市大學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仍 未 有 好 轉 的 消 息 2. 同 註

More information

46 2011 11 467 數位遊戲式學習系統 7 2011 11 467 47 3 DBGameSys 48 2011 11 467 正規化資料模組 如何配置並儲存電子化資料 以 便減少資料被重覆儲存的程序 DBGameSys的主要功能模組包 學習者 審核評分模組 含 正規化資料模組 審核評分 模組 高分列表模組3大區塊 系統資料庫 在正規化資料模組的執行 高分列表模組 過程中 先要求學習者瀏覽遊戲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中觀今論講義-07

Microsoft Word - 中觀今論講義-07 目錄 I 目錄 目錄... I 中觀今論講義 編輯緣起... III 中觀今論 自序... 1 中觀今論 引言... 16 第一章 中道之內容及其意義... 22 第一節 中道之內容... 22 第二節 中道之意義... 29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34 第一節 龍樹論略說... 34 第二節 中論 為 阿含 通論考... 43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58 第一節 無生之共證與大乘不共...

More information

中華民國第 四 十 七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中華民國第 四 十 七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中華民國第四十七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作品說明書 高中組生物 ( 生命科學 ) 科 040718 光鮮外表下的神秘面紗 - 探討草莓果實生長及其生殖 學校名稱 : 國立鳳新高級中學 作者 : 高二簡溥辰 指導老師 : 王美玲 高二謝宜芬 高二歐盈佛 高二陳柏維 關鍵詞 : 草莓 (Fagaria sp. ) 果實發育 (fruit develop) 萌芽 (germination)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2章 遺傳.doc

Microsoft Word - 第2章  遺傳.doc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 60 - - 61 - - 62 - - 63 - 2 1 4 1 8 1 16 1-64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T???~???C

?????[?T???~???C 中論 觀三相品 第七 shifaryuan@yahoo.com.tw /0933-305-302 1 中論 觀三相品 第七 [ 此品由來 : 六項 ] 1 有此品來者, 從 因緣 ( 品 ) 竟於 染染者 ( 品 ) 明無所相法 今此一品明無能相, 以能相 所相不可得, 則 有為空 ; 有為空故, 無為亦空 ; 為 無為空 故, 一切法 畢竟空, 即是 諸法實相, 令因此 實相 發生 正觀, 滅諸煩惱,

More information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997 197-210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7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一 問題與方法 1 ---- ---- 2 3 1 2 3 ---- 198 ---- ---- 4 二 內聖人格的形成與文學理想之建構 ( 一 ) 道德主體的確立 ( 仁 ) 與文學理想之根據 ( 質 ) 4 199 5 ---- 6 ( 二 ) 道德主體的落實 ( 禮 ) 與文學質素之要求

More information

T0209_07

T0209_07 不 掉 心 者 :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得 平 等 捨 : 修 心 念 住 的 時 候,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心 有 很 多 種 不 同 的 相 貌 這 裡 是 說 怎 麼 叫 做 不 掉 心? 不 掉 心, 簡 單 地 說, 就 是 不 散 亂, 掉 者, 動 也 ; 就 是 不 動 亂 的 心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 舉, 前 面 解 釋 過, 就 是 昏 沉 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zdl006

Microsoft Word - dzdl006 第一冊 : 大智度論 卷 006 慧日佛學班第 02 期 大智度論 卷 6 釋初品中十喻第十一 ( 大正 25,101c2-106b8) 釋厚觀 (2007.03.17) 壹 十種譬喻 經 解了諸法: ( 1 ) 如幻 1 ( 2 ) 如焰 ( 3 ) 如水中月 ( 4 ) 如虛空 ( 5 ) 如響 ( 6 ) 如犍闥 婆城 2 ( 7 ) 如夢 ( 8 ) 如影 ( 9 ) 如鏡中像 ( 10 )

More information

55202-er-ch03.doc

55202-er-ch03.doc 8 第 章 機 率 - 樣 本 空 間 與 事 件 列 出 擲 一 粒 骰 子 所 出 現 點 數 的 樣 本 空 間, 並 以 集 合 表 示 下 列 各 事 件 : A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偶 數 的 事 件, B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奇 數 的 事 件, C 是 出 現 點 數 大 於 的 事 件 骰 子 出 現 的 點 數 可 能 是,,, 4,5, 6, 因 此 出 現 點 數 的

More information

生老病死VIII 12 三 生之無奈與生之迷茫 中場 : 喜耀合唱團獻唱 成長的路 25 四 生之艱難與生之挑戰 五 生之挫

生老病死VIII 12 三 生之無奈與生之迷茫 中場 : 喜耀合唱團獻唱 成長的路 25 四 生之艱難與生之挑戰 五 生之挫 老病自序 V 生之艱難與生之使命 1 序幕 : 喜耀合唱團獻唱 誰會關注明天 3 一 生老病死 是生命的永恆主題 5 5 二 生之喜悅與生之驚懼 6 6 7 8 9 10 11 12 死目錄 VII 生 生老病死VIII 12 三 生之無奈與生之迷茫 14 14 15 18 19 20 22 24 中場 : 喜耀合唱團獻唱 成長的路 25 四 生之艱難與生之挑戰 26 1. 27 2. 29 3.

More information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看 骨 頭 說 故 事 骨 頸 的 大 小 與 形 狀 1 1 20 2013 9 489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2013 9 489 21 DNA 5 X B6 人 骨 與 獸 骨 的 異 同 B7 28 32 36 22 2013 9 489 B6 B2 3 5 B7 2013 9 489 23 基 於 部 分 動 物 的 移 動 性 低, 透

More information

阿含 否定大乘, 也沒有批判大乘八宗以為自己開宗立派 印順法師一生之努力, 無非就是復歸佛陀行思的本懷, 理論與修證並重, 闡揚純真青壯積極入世的佛法 遵行依人成佛的菩薩大行 ; 也依循龍樹引導學佛者, 融貫大小乘佛法, 貫徹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直探佛陀真意 佛法肝心 龍樹菩薩與印順法師的用心是怎樣

阿含 否定大乘, 也沒有批判大乘八宗以為自己開宗立派 印順法師一生之努力, 無非就是復歸佛陀行思的本懷, 理論與修證並重, 闡揚純真青壯積極入世的佛法 遵行依人成佛的菩薩大行 ; 也依循龍樹引導學佛者, 融貫大小乘佛法, 貫徹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直探佛陀真意 佛法肝心 龍樹菩薩與印順法師的用心是怎樣 論緣起與解脫 ---- 印順復歸釋尊本懷之探索提要 眾生不瞭解 緣起 的寂滅本相, 卻反為 緣起 的幻相所惑亂, 顛倒地以為世間是真實的 常住的 不變的 獨存的, 不是緣起的 這個反於緣起的執著就是 無明, 就是輪迴眾生生死的根本 修學佛法就是修學智慧 佛法的智慧就是 佛說緣起 佛教導聲聞等二乘人由 緣起 開展成 三法印, 印定實相的佛法 但是有誤以涅槃為終點而停滯不前遺忘眾生 ; 也有轉入 法實有

More information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嘉 義 市 第 三 十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猜 拳 決 勝 負 的 最 佳 策 略 探 討 科 別 : 數 學 科 組 別 : 國 小 組 關 鍵 詞 : 剪 刀 石 頭 布 黑 白 猜 編 號 : 壹 摘 要 在 玩 遊 戲 時 往 往 需 要 運 用 猜 拳 剪 刀 石 頭 布 或 黑 白 猜 來 決 勝 負 或 是 分 組, 但 人 數 一 多, 便 無 法

More information

6 2012 8476你猜得到它是什麼嗎 它就是 高分子! 生活中的高分子 有種物質的重要性不亞於我們所呼吸的空氣, 不管身在何處, 都有它的存在, 它甚至就隱藏在人體裡面! 人類若失去了它, 就得回到遠古時代, 甚至可能終止生命 高分子是什麼 高分子是由千個 甚至萬個以上的原子所組成, 呈現柔軟的特性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膠袋就是由高分子製造的, 人體組成中的 DNA 也是一種高分子 2012 8476

More information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當智慧財產 侵犯人權? 智慧財產與人權 Kickstarter The Matrix The Matrix Avatar Eywa 12 2013 4 484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More information

序 釋厚觀 2009 年 7 月筆者應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邀請 於紐 澤西州同淨蘭若舉辦的 佛法度假 中講述 印順導師 佛學著作述要 此 佛法度假 是仁俊長老發起的 每年於美國國慶 7 月 4 日前後舉行一週 分成中文班及 英文班 有美國 加拿大各地法友雲集此地薰修佛法 2009 年的主題是 印順導師著作導讀 課程有仁 俊長老的開示 及超定長老的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開仁法師講 法之研究 圓波法師講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19 期 (pp.27-46): ( 民國 95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9, (2006)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分別與無分別 無分別 > 分別 > 分別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國 中 數 學 基 本 學 習 內 容 補 救 教 材 第 一 冊 一 -1 單 元 一 數 線 與 整 數 的 加 減 運 算 主 題 一 正 數 負 數 的 意 義 一 正 數 和 負 數 : 尋 找 寶 藏 北 西 東 小 明 南 小 明 無 意 間 得 到 了 一 張 藏 寶 圖, 圖 上 的 黑 點 代 表 小 明 現 在 站 的 地 方, 每 個 腳 印 都 代 表 1 步 若 要 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ACL chapter02-5ed.docx

Microsoft Word - ACL chapter02-5ed.docx 第 2 章神奇的質數 2.1.1 什麼是質數 1 1 1 打下好基礎 - 程式設計必修的數學思維與邏輯訓練 1 1 0 10 2 3 5 7 4 6 8 9 10 4 10000 1229 1000 168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101 103 107 109 113 127 131

More information

2

2 2 Tehillim 12:46 Psalmos "le" (I) 27:46 22:1 (II) --- --- --- --- ( 71:14-16) --- ( 71:2) --- ( 71:6) --- ( 71:18) 2 () 73 2 12 50,73-83 11 42,44-49,84-85, 87-88 1 1 48 - 顺 - - - ) 15:1-19 6:33 15:17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目錄 香讚 開經偈 001 淨三業 安土地 普供養真言 00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003 悉曇般若無盡藏真言 金剛心真言 029 悉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言般若菩薩真言 030 悉曇修習般若真言 031 補闕 補闕圓滿 普迴向真言 032 迴向偈 033 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ˉ 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ˉ 無常住十方佛 ˉ 無常住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03-??????

03-?????? 攝 類 學 03 講 者 : 促 稱 格 西 譯 者 : 法 音 法 師 地 點 : 三 學 法 洲 時 間 :20121003 接 續 探 討 常 的 性 相, 如 文 : 非 剎 那 與 法 的 同 位 即 常 的 性 相 空 有 作 用 者, 即 無 事 的 性 相 不 生 即 非 所 作 性 的 性 相 不 堪 生 住 滅 即 無 為 法 的 性 相 非 勝 義 具 有 作 用 者 即 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BS_vol4_03.doc

Microsoft Word - FBS_vol4_03.doc 分破空的探討 31 分破空的探討 釋開仁 提要 大智度論 卷 12 在破極微論者的說明中, 舉出了三種空 分破空 觀空 十八空 其中, 有關分破空的詮釋, 論主只提出短短的四項要點, 卻在舉一經證補充說明後, 即說此乃名為分破空 東晉廬山慧遠與鳩摩羅什在 大乘大義章 針對此分破空作了詳細的討論, 而當代的印順導師 Lamotte Robinson 萬金川等亦曾提出相關的詮釋, 促使原來簡單的論義,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ico說明書繁體new P ICO 智慧型微投影機 使用手冊 電話 + 8 8 6-2 - 2 7 9 0-6 3 0 8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一路90號4樓 w w w. q p o i n t e k. c o m * 內容僅供參考 功能會隨系統版本有所變動 * 如有操作上的問題請洽詢經銷商 本公司或至官網 支援服務..T.I. QP Q.P.T.I. Corporation 索 引 1. 內 容 物 2. 功 能

More information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鄭燕祥教授演講座座無虛席專題追蹤電子學習電子學習如何提升 學與教 模式? 學與教博覽 2010 論壇直擊報道 整理 : 蘇家輝 2 學與教博覽 2010 於本年 7 月 15 日至 17 日假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其中 電子學習提升 學與教 模式 論壇邀請了多位學者 專家和官員就相關話題發表意見, 當中不乏具啟發性的觀點, 值得老師參考和細思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