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7 8 B C , 12, 15, 20, 27, ( ) D A.30 B.36 C.38 D , 6, 10, 14, 22, ( ) A.24 B.26 C.28 D , 197, 170, ( ), 122

Similar documents
第 0 讲 : 多级数列与多重数列 === 课前测验 === 测验 河北 ,6,77,6,( ) A. 63 B. C. 38 D. 22 测验 2 吉林 200-0,2,5,20,27,( ) A. 30 B. 36 C. 38 D. 8 测验 3 贵州 200-6,6,56,3

数字推理 - 无特征数列 ( 讲义 ) 多级数列 方法 : 广东 12.7,20.9,31.1,43.3,( ) A.55.5 B.57.5 C.57.7 D 吉林政法 8,22,43,71,( ) A.105 B.106 C.109 D

数字推理题720道详解

行测专项 - 数量资料 1( 讲义 ) 基础数列 例 1 ( 2015 广东 ) ( ) A.114 B.133 C.171 D.190 例 2 (2014 广东 ) ( ) A.3 B.6 C.9 D.12 例 3 (2015 广州

数字推理 : 特征数列基础数列 1 常数 例 等差 例 等比 例 质数 合数

专题综合检测三

四 思维图示 解答一道数字推理题, 简单来说分成两步 :1 判断类型;2 按类型使用具体方法 后者很重要 : 掌握具体题型的具体解题方法是数字推理解题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后面将分门别类的介绍五大基本题型各自的典型解题方法和经典例题 前者更重要 : 这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拿到一道数字推理题, 我们如何

求出所有的正整数 n 使得 20n + 2 能整除 2003n n 20n n n 20n n 求所有的正整数对 (x, y), 满足 x y = y x y (x, y) x y = y x y. (x, y) x y =

中国 MBA MPA MPAcc EMBA 考前辅导第一品牌真正名师真正第一 sice 00 华杰门户网 : 华杰微信公众号 :hujiemb 华杰官网微博 华杰 MBA 专硕 三边可知充分 ; 条件 ( c b c c 成立, 所以 ( 也充分 答案选 D k

4.C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1 约 21 分 15 秒处 ) 5.E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1 约 32 分 05 秒处 ) 6.D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2 约 4 分 28 秒处 ) 7.C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2 约 14 分 05 秒处 )

幻灯片 1



Microsoft Word - 专题一.doc

5 () 由 () 得 b =, b4 = a5 = 8 设 b 的公比为 q, 则 q b b 4 8, 从而 q 故 b 的前 项和 ( ) ( b q ) T q 典例 已知等比数列 a () 若 4 a, 求数列 的公比为 q a 的前 项和 ; () 证明 : 对任意 k N, ak, a

图客巴巴

山东建筑大学学分制管理规定(试行)

0 0 当 或 0 0 当 或 0 当 4 当 0 时, 时, 0 二 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 时, 时, 是递增数列 ; 是递减数列 ; 为常数列 ( 0) ; 为摆动数列, 所有的奇数项 ( 偶数项 ) 同号, 奇数项与偶数项异号 首项为, 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的公式为 ( ), (

Born to win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三试题解析 一 选择题 :1~8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32 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 指定位置上. 1. 下列函数中, 在 x 0 错误! 未找到引用

2016 西城区高二 ( 下 ) 期末数学 ( 文科 ) 一 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 1.( 5 分 ) 已知集合 A={x R 0<x<1},B={x R x (2x-1)>0}, 则 A B=( )


前言 高考命题规律 年份 题号 题型 考查内容 思想方法 分值 理 :7 解答题 等比数列求通项 求前 项和 方程组思想 分 0 年 文 :6 选择题 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 方程组思想 5 分 文 :7 解答题 等比数列求通项 求前 项和 方程组思想 0 分 理 :5 选择题 等比数列的性质 方程组思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

C++ 程序设计 告别 OJ1 - 参考答案 MASTER 2019 年 5 月 3 日 1

第二节 换元积分法

BQ.s92

第一章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A 组 ( ) 一 选择题 : 共 6 小题 1 ( 易诱导公式 ) 若 A B C 分别为 ABC 的内角,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sin( A B) sin C C. tan( A B) tan C 2 ( 中诱导公式 ) ( ) B. cos(

Microsoft Word - 专题九:数论.docx

Born to win 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一试题解析 一 选择题 :1~8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32 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 指定位置上. k (1) 当 x 0 时, 若 x tan x与

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

<4D F736F F D2036A1A BFBCD1D0CAFDD1A7B6FED5E6CCE2BCB0B4F0B0B8BDE2CEF6A3A8CEC4B6BCB0E6A3A9>

01-26

<4D F736F F D20CDBCD0CEBCC6CBE3C6F7D4DACAFDC1D0D1A7CFB0D6D0B5C4D7F7D3C3B3F5CCBD2E646F63>

题不在多, 而在于精! 越付出越富有! 各章节核心题系列 因式分解 25 道核心题 ( 韩春成长期班学员内部资料 ) 第一部分 : 题型框架一 因式分解的意义二 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三 公式法 1. 平方差公式 2. 完全平方公式 3. 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4. 提公因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结合四 分组分解

Bor to wi 曲面 z y 的法向量为 (, y, ), 因为平面过 (,,), 则平面方程为 ( X ) yy Z, 又因为平面过 (,, ), 故 y 由此, 取特殊值 ; 令 =, 则法向量为 (,, ), 故 B 选项正确. ( ) ( )! A. si cos B. si cos C

2019 考研数学三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来源 : 文都教育 一 选择题 :1~8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32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k 1. 当 x 0 时, 若 x - tan x 与 x 是同阶无穷小, 则 k = A. 1. B. 2. C

宏湃培训 102 国家电网综合知识习题册 7. 解析 : 答案 B ( 考查词语辨析及语境搭配 ) 第一空不好区分, 可以先从第二空入手, 文中指出父母错失了孩子在玩中开发智慧和能力的机会, 消耗 指 ( 精神 东西 力量等 ) 因使用或受损失而逐渐减少, 排除 A; 浪费 指不充分利用 不珍惜,

数学分析(I)短课程 [Part 2] 4mm 自然数、整数和有理数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二试题

绝对值 绝对值 - 5 = 5 绝对值 - 5 = 5

目 录

(8) 设 A = ( α α α α) 是 阶矩阵 A 为 A 的伴随矩阵 若 ( ) T 是方程组 A = 的一个基础解系 则 A= 的基础解系可为 ( ) (A) α α (B) α α (C) α α α (D) α α α 二 填空题 (9~ 小题 每小题 分 共 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f ( d ) = f( d ) f ( d ) = [ f( ) f( ) ] d B: 函数 Φ ( ) 在 (, + ) 上无极值点 (5) 若函数 f ( ) 在闭区间 [, ] 上都连续.,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f () 是 的函数 B: f () 是 的函数 f () 是

精勤求学自强不息 Bor to w! (4) 设函数 s k l( ) 收敛, 则 k ( ) (A) (B) (C)- (D)- 答案 C k s k l( ) o( ) k o( ) 6 k ( k) o( ) 6 因为原级数收敛, 所以 k k. 选 C. (5) 设 是 维单位列向量, E

湖北文都考研官网 : 考研数学一考试真题 ( 完整版 ) 来源 : 文都教育 一 选择题 :1~8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32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k 1. 当 x 0, 若 x tan x与 x 是同阶

Part 1 走 进 师 大... 1 印 象 师 大... 2 教 育 概 况... 2 选 择 师 大... 5 漫 步 校 园... 7 精 彩 师 大... 8 学 术 资 源... 9 奖 助 体 系 信 息 平 台 机 构 设 置 Part 2 求 学

轻松搞定小图形 ( 讲义 ) 1.(2012 国家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 使 之呈 2.(2015 广东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 使 之呈 3.(2016 国考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 使之 呈 4.(

(华是提供)数学高分突破专题训练与详解(数学吊师时光朋).doc

2014年10月在职MBA联考数学真题

GCT数学公式大全

数量关系真题训练

7. 下列矩阵中, 与矩阵 相似的为. A.. C.. B.. D. 8. 设 AB, 为 n 阶矩阵, 记 rx ( ) 为矩阵 X 的秩,( XY?) 表示分块矩阵, 则 A. r( A? AB) r( A). B. r( A? BA) r( A). C. r A B r A r B (? )

1-2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21 例 1 代入法判斷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 { x3y5 2xy3 x1y2 x3y3 x2y1 xy 二元一次式 x y x+3y x-y x2y1 x2y1 { x3y5 2xy3 { 2x3y1 xy3 x2y1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k 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与性质 x k 的符号 k> k< 图象的大致位置 经过象限 第一 第三象限 第二 第四象限 性质 在每一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在每一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3 二次函数 y=x +x+c(c 为常数 的图象与性质 的符号 > < 图象 开口方向开口向

! #



(华是提供)数学高分突破专题训练与详解(数学名师时光朋).doc

2018 吉林 一 根据以下资料, 回答 1~5 题 2017 年 7 月 24 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 2016 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指出,2016 年全国出版 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亿元, 较 2015 年增加 亿元, 增长 9% 其中, 数字出

1

所给出的图 表 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比较 计算和判断处理 2011 联考一 根据以下资料, 回答 1~5 题 2010 年 1~6 月, 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21.4%; 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6国考数学运算答案

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

2019 考研数学一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来源 : 文都教育一 选择题 :1~8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32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k 1. 当 x 0 时, 若 x tan x 与 x 是同阶无穷小, 则 k = A.1. B.2. C.3. D.4.

RSA 图为 RSA 公开密钥算法的发明人, 从左到右 Ron Rivest, Adi Shamir, Leonard Adleman. 照片摄于 1978 年 裴士辉 QQ:

精 勤 求 学 自 强 不 息 Born to win! 解 析 : 由 极 限 的 保 号 性 知 存 在 U ( a) 当 a 时 f ( ) f ( a) 故 f ( ) 在 点 a 不 取 极 值 f ( ) f ( a) f ( ) f ( a) lim lim a a a a ( a)

MBA历年真题代数解题技巧.doc

2019 年天津定向招录选调生 公开课 综合知识考前辅导内部资料 科目 : 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 主讲 : 郭霞 时间 :2018 年 12 月 22 日

untitled

《杜甫集》

五年级上册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章第节

湖北文都考研官网 : 考研数学二考试真题 ( 完整版 ) 来源 : 文都教育 一 选择题 1~8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32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k 1. 当 x 0 时, x tan x与 x 同阶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公 开 刊 物 须 有 国 内 统 一 刊 (CN), 发 表 文 章 的 刊 物 需 要 在 国 家 新 闻 出 版 广 电 总 局 ( 办 事 服 务 便 民 查 询 新 闻 出 版 机 构 查 询 ) 上 能 够 查 到 刊 凡 在 有 中 国 标 准 书 公 开

untitled

DLJ1.nps

29、超纲离散.doc

避孕篇


<473A5CD7CAC1CFC3E2B7D1B9B2CFEDC9CFB4ABD5E6CCE2A3ACBDB2D2E5A3ACA3ACB4F3B8D9B4CABBE3B5C85C C4EAD7DBBACFB4F3B8D9BCB0CAFDD1A7B9ABCABD2E646F6378>

数学分析考研辅导班讲义4.doc

Homework9 答案 1. 粒子在一维势场 V (x) = k x ν 中运动,k, ν > 0. 利用测不准关系估算基态能级和 x. 解 : 粒子在某个态下的能量期望值可以写成 : p 2 E = 2m + k x ν (1) 考虑 x ν x 2 ν/2 V (x) = k x ν 是偶函数

上证指数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1 联考一 根据以下资料, 回答 1~5 题 2010 年 1~6 月, 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21.4%; 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5.9% 其中, 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 2979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1 4

所给出的图 表 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比较 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 2012 联考一 根据以下资料, 回答 1~5 题 2012 年我国夏粮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 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 万吨, 比 2011 年增加 356 万吨, 增长

2009ÄêÈ«¹ú˶ʿÑо¿ÉúÈëѧͳһ¿¼ÊÔÊýѧ¶þÊÔÌâ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RS Pro 以实惠的价格 提供您所需的品质与性能 细节决定成败 正确的选择可以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 每个决策 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因此 RS Pro 为您提供了约 40,000 种产品供您选择 这些产品均经过产品质量测试 专为严苛的制造和工业环境而设计 并在不断推陈出新 RS Pro 深知每个

第一章自然数 1.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自然数的性质, 了解基数理论下自然数性质的证明 ; 掌握自然数的性质, 了解序数理论下自然数性质的证明 ;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证明, 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实质和运用技巧, 理解各种形式数学归纳法之间的联系 2.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 理论 原理通过本章学习, 使学生能

广东德元律师事务所


答案解析 : 七情, 即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七种情志变化 其他选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 7. 答案 :A 答案解析 : 选项 A 正确 ; 选项 B 为甲醛 ; 选项 C 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就是来自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 ; 选项 D 钛比铝还重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 8. 答案 :D 答案

Microsoft Word - 资料分析练习题09.doc

Transcription:

1.-2, - 1 3, 2 5, 1, ( ) A. 23 11 B. 14 9 C. 21 11 数字推理 150 题 ( 参考答案在题目最后 ) D. 11 9 2.5, 3, 9, 6, 13, 9, 17, 12, 21, ( ) A.5 B.15 C.14 D.28 3.1, 7, 8, 57, ( ) A.457 B.114 C.58 D.116 4.3, 10, 29, 66, ( ) A.85 B.166 C.87 D.127 5.-2, -1, 2, -2, ( ), 8 A.1 B.-1 C.4 D.-4 6.2246,3164, 5180, 6215, ( ) A.5711 B.7132 C.8591 D.9125 5 6 11 17 7.,,,, ( ) 6 11 17 28 28 A. 45 28 B. 43 28 C. 44 28 D. 42 8.-4, 0, 24, 80, ( ) A.120 B.132 C.158 D.180 9.1.1, 3.4, 6.9, 10.16, ( ) A.12.49 B.15.25 C.13.36 D.14.49 10.-2, 2, 11, 36, 100, ( ) A.188 B.207 C.236 D.269 11.-2, 0, 1, 1, ( ) A.-1 B.0 C.1 D.2 12.0, 1, 4, 15, 56,( ) A.203 B.205 C.207 D.209 13.3, 5, 15, 27, 49, ( ) A.64 B.56 C.81 D.83 7 14.2, 5, 2, 17 4, ( ) 1 / 25

A. 7 8 B. 17 8 C. 31 8 15.10, 12, 15, 20, 27, ( ) D. 37 8 A.30 B.36 C.38 D.48 16.4, 6, 10, 14, 22, ( ) A.24 B.26 C.28 D.32 17.226, 197, 170, ( ), 122 A.100 B.145 C.125 D.123 18.-2, 4, 0, 8, 8, 24, 40, ( ) A.104 B.98 C.92 D.88 19.4, 1, 12, 13, ( ) A.16 B.19 C.23 D.28 20.157, 65, 27, 11, 5, ( ) A.4 B.3 C.2 D.1 21.2, 3, 20, 92, 448, ( ) A.2160 B.2060 C.1960 D.1860 22.1, 2, 5, 14, ( ) A.30 B.31 C.41 D.61 23.5, 10, 26, 50, 122, ( ) A.148 B.158 C.170 D.178 24.-2, 14, 6, 10, 8, ( ) A.4 B.7 C.9 D.10 25. 1 3, 4 7, 7 11, 2 3, 13 19, ( ) A. 16 B. 16 C. 18 21 23 21 26.17, 20, 21, 22, 25, ( ) A.28 B.26 C.30 D.32 27.2, 3, 2+ 2, ( ), 4 D. 17 21 A.3+ 2 B.4.5 C.2+ 3 D. 4 3 2 28.188, 92, 44, 20, ( ) A.22 B.16 C.8 D.5 29.512, 422, 413, 332, 233, ( ) A.151 B.126 C.108 D.206 30.4, 7, 9, 4, 25, ( ) A.487 B.441 C.386 D.364 2 / 25

31. 3, 15, 35, 63, ( ) A. 77 B. 99 C. 103 D. 143 32. 5 3, 4 2 ( ) 3, 11 3 ( ), 9 17 5 8 A. ( ) B. ( ) 5 15 7 7 4 ( ) 6, ( ) 33.4, 7, 13, 25, 49, ( ) 15 C. ( ) 13 A.80 B.90 C.92 D.97 37 34.19, 7, 9, 23 8, ( ) 5 11 D. ( ) 6 5 A.2 B.1 C. 11 5 D. 15 7 35. 13 48, 14 59, 17 81, 22 125, ( ) A. 29 213 B. 30 219 36.1, 5, 20, 60, ( ) C. 30 239 A.80 B.100 C.160 D.120 37.5, 8, 9, 12, 10, 13, 12, ( ) A.15 B.14 C.13 D.25 38.21, 27, 40, 61, 94, 148, ( ) A.239 B.242 C.246 D.252 39.6, 7, 18, 23, 38, ( ) A.47 B.53 C.62 D.76 40.0, 10, 24, 68, ( ) A.96 B.120 C.194 D.254 41.2, 4, 4, 6, 7, ( ) A.8 B.8.5 C.9 D.9.5 42.2, 7, 23, 47, 119, ( ) A.125 B.167 C.168 D.170 43.5, 16, 50, 153, ( ) A.256 B.369 C.454 D.463 44.2, 2, 8, 72, ( ) A.162 B.1152 C.242 D.512 45. 1 16, 1 27, 1 16, 1 5, ( ), 7 D. 29 239 3 / 25

A. 1 16 B.1 C.2 D. 1 24 46.8, 18, 40, 63, 110, ( ) A.121 B.130 C.144 D.156 47.3, 30, 29, 12, ( ) A.92 B.7 C.8 D.10 48.1, 3, 3, -1, 15, ( ) A.175 B.215 C.255 D.295 49.2, 1, -1, 1, 12, ( ) A.26 B.37 C.19 D.48 50.-2, -4, 0, 16, ( ) A.25 B.32 C.50 D.64 51.1, 1, 2, 5, 29, ( ) A.841 B.866 C.961 D.1024 52.119, 327, 545, 783, ( ) A.7161 B.8353 C.9161 D.9355 53.0, 2, 5, 15, 44, ( ) A.89 B.110 C.131 D.132 54.-26, -6, 2, 4, 6, ( ) A.11 B.12 C.13 D.14 55.2, 12, 6, 30, 25, 100, ( ) A.96 B.86 C.75 D.60 56.-7, -5, -1, 5, ( ), 23 A.10 B.11 C.13 D.20 57.21, 30, 40, 52, 68, ( ) A.112 B.113 C.95 D.92 58.2.3, 4.8, 8.24, 16.51, 32.89, ( ) A.64.138 B.64.136 C.128.138 D.128.136 59.3, 11, 4, 2 6, 35, ( ) A. 51 B.7 C.6 D. 3 2 60.4, 2, 37 A. 11 11 19 10,,, ( ) 5 7 3 21 B.4 C. 13 D.5 61.1, 7, 17, 31, 49, ( ) A.57 B.67 C.71 D.73 4 / 25

62. 1 4, 1 2, 3, 6, 30, ( ) 2 A.90 B.180 C.150 D.210 63.21, 30, 40, 53, 71, ( ) A.112 B.113 C.95 D.96 64. 3, 5, 3, 4, 2 7, ( ) A. 24 B.5 C.7 D.3 2 65.-5,-1,5,13,( ),35 A.20 B.21 C.23 D.25 66.99,143,195,255,323,( ) A.353 B.366 C.398 D.399 67.1,2,3,6,21,( ) A.126 B.114 C.105 D.91 68. 1 4, 1 2, 5 8, 7 10, 3 4,( ) A. 14 9 B. 11 14 69. 2,2, 7, 2 3, 21,( ) C. 13 14 D. 17 16 A. 38 B. 30 C. 6 D.5 2 70. 3 1, 3 1,1,5,35,( ) A.315 B.215 C.115 D.96 1 3 7 13 3 71.,,11,,,( ) 5 7 19 5 源 11 21 31 A.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B.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C. 47 37 67 72.4.2,5.2,8.4,17.8,44.22,( ) A.125.62 B.85.26 C.99.44 D.125.64 73.2,3,4, 3 3,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A.81 B. 2 5 C. 3 5 D.9 74.2,7,14,25,38,( ) A.54 B.55 C.57 D.58 75.18,20,16,24,8,( ) A.40 B.36 C.28 D.32 76. 2,2,3, 17, 2 7,( ) A.6 B.7 C. 42 D. 4 3 77.7,14,33,70,131,( ) A.264 B.222 C.230 D.623 31 D. 错误! 未找到引用 47 5 / 25

78. 1 3 7 13 21,,10,,,( ) 2 5 17 26 31 A. 47 B. 7 5 65 C. 97 31 D. 37 79.3,9,17,27,39,( ) A.48 B.53 C.56 D.59 80.137,140,149,176,257,( ) A.300 B.350 C.400 D.500 81. 3 1, 3 2,2,10,70,( ) A.770 B.723 C.760 D.1400 82.-12,-7,2,19,52,( ) A.62 B.77 C.97 D.117 83. 42, 3 5, 4 3, 3 6, 6 2,( ) A.12 B. 2 35 C. 2 37 D.144 84.-1,3,-3,-3,-9,( ) A.-9 B.-4 C.-14 D.-45 85.4,5,7,16,80,( ) A.296 B.423 C.592 D.705 86.4.1,4.3,12.1,12.11,132.1,( ) A.120.8 B.124.12 C.132.131 D.132.12 1 1 3 5 4 87.,,,,,( ) 3 2 7 11 9 13 A. 29 B. 11 27 9 C. 25 6 / 25

15 D. 31 88.1, 2 3,1, 4 30, 5 21,( ) A. 2 41 B.3 10 C. 3 D. 5 6 4 89.1,1.2,1.8,3.6,9,( ) A.12 B.16.2 C.25.2 D.27 90.36,45,70,119,200,( ) A.321 B.341 C.421 D.441 91. 2, 3 2,2,3, 4 2,( ) A. 5 2 2 B. 6 5 2 C. 7 3 2 D. 9 6 2 2 11 16 7 26 92.,,,,,( ) 5 18 21 8 27 31 A. 30 31 B. 32 61 C. 60 63 D. 64 93.2,6,15,28,55,( ) A.72 7 / 25

B.78 C.86 D.160 94.23,1,-5,5,31,( ) A.-11 B.47 C.73 D.83 95.2,3,6,18,108,( ) A.1944 B.1620 C.1296 D.1728 96. 2 7,-1, 8 1, 8 1, 32 5,( ) 7 A. 64 7 B. 32 1 C. 8 D. 16 5 97.52, 32, 20, 12, 8, ( ) A.3 B.4 C.5 D.6 98.143, 59, 25, 9, 7, ( ) A.-2 B.-3 C.-4 D.-5 99.2, 3, 7, 34, 50, 175, ( ) A.211 B.213 C.215 D.217 100.1, 1, 5, 7, 13,( ) A.15 B.17 C.19 D.21 101.11, 6, 21, -16, 1, 36, ( ) A.-53 B.-21 C.21 D.53 102.-3, 3, 6, 30, 240, ( ) A.480 B.1200 C.1920 D.2640 103.3, 4, 6, 12, 36,( ) A.72 B.108 C.216 D.288 104.-23, -3, 20, 44, 72, 105, 147, ( ) 8 / 25

A.203 B.218 C.275 D.296 105.2, 6, 21, 43, 82, ( ) A.130 B.134 C.144 D.156 106.1, 2, 7, 23, 76, ( ) A.206 B.218 C.239 D.251 107.1, -4, 4, 8, 40, ( ) A.160 B.240 C.320 D.480 108.5, 11, -3, 7, -5, ( ) A.6 B.7 C.8 D.9 109.5, 7, 10, 15, 22, ( ) A.28 B.30 C.33 D.35 110.2, 365 A. 120 5 11 35 73,,,, ( ) 2 4 12 24 377 383 B. C. 120 120 395 D. 120 111.2, 3, 5, 9, 17, 33, ( ) A.62 B.63 C.64 D.65 112.61, 60, 40, 41, 23, ( ) A.22 B.24 C.26 D.28 113.3, 5, 8, 11, 16, 19, ( ) A.20 B.22 C.24 D.26 114.5, 63, 37, 511, 101, ( ) A.1727 B.1833 C.1905 D.1929 115.34, 41, 46, 56, 64, ( ), 88 A.75 B.77 C.79 D.81 116.2, 3, 4, 9, 16, 45, ( ), 315 A.90 B.96 C.102 D.120 117.2,6,16,44,( ),328 A.104 B.108 C.112 D.120 118.3,21,58,114,189,( ) A.261 B.283 C.295 D.302 9 / 25

119.80,56,52,30,37,( ) A. 2 21 B.11 C. 2 23 D.12 120.1,2,7,20,61,182,( ) A.268 B.374 C.486 D.547 121.5,126,175,200,209,( ) A.210 B.212 C.213 D.215 122.3,3,6,18,( ) A.54 B.72 C.90 D.108 1 3 15 105 123.1,,,,,( ) 3 5 7 9 A. 13 1 18 B. 2 1 19 C. 11 4 34 10 D. 85 11 124.2,3,7,16,65,( ) A.146 B.256 C.321 D.475 125.1,0,1,8,81,( ) 10 / 25

A.121 B.125 C.243 D.1024 126.4,-2,1,3,2,6,11,( ) A.16 B.19 C.22 D.25 127.-1,1,3,10,19,( ),55 A.27 B.35 C.43 D.56 128.1, 3, 6, 9, 9, ( ) A.0 B.6 C.9 D.18 7 129.1, 8, 11 16, 1 2, 11 32, ( ) A. 29 B. 27 C. 15 D. 7 128 64 32 32 130.1, 5, 9, ( ), 17, 21 A.12 B.13 C.14 D.15 131.1, 10, 37, 82, 145, ( ) A.170 B.197 C.224 D.226 132.-1, 1, 7, 25, 79, ( ) A.121 B.241 C.243 D.254 133.9, 35, 79, 141, 221, ( ) A.357 B.319 C.303 D.251 134.15, 26, 35, 50, 63, ( ) A.74 B.78 C.82 D.90 135.2, 6, 15, 30, 45, ( ) A.63 B.57 C.51 D.45 136.109, 254, 345, 454, 680, ( ) A.555 B.786 C.804 D.823 137.44, 52, 68, 76, 92, ( ) A.104 B.116 C.124 D.128 138.13, 56, 99, 1312, 1715, 2118, 2521, 2924, 3327, ( ), 11 / 25

A.3727 B.3730 C.3733 D.3736 139.2, 5, 10, 18, 31, 52, 86, 141, ( ), A.175 B.196 C.230 D.285 140.2, 7, 9, 16, 20, 29, 35, 46, ( ), A.48 B.50 C.52 D.54 141.-2, -5, 8, 9, -14, -13, 20, 17, -26, ( ), A.-21 B.21 C.-29 D.29 142. 八进制整数数列 4, 5, 6, 7, 10, 11, 12, 13, 的第 13 项是 ( ) A.17 B.18 C.20 D.21 143.-3, -1, 3, 11, 27, ( ) A.29 B.39 C.49 D.59 144.1, 121, 441, 961, 1681, ( ) A.2401 B.2601 C.3721 D.4961 145.9, 30, 69, 132, 225, ( ) A.354 B.387 C.456 D.540 146.2.1, 2.2, 4.1, 4.4, 16.1 ( ) A.32.4 B.32.16 C.16.4 D.16.16 1 19,,( ) 9 147. 3 1, 7 11 A. 21 7 1,, 31 45 63 B. 65 13 C. 51 91 D. 165 148.2, 17, 29, 38, 44, ( ) A.45 B.46 C.47 D.48 1 149., 1, 3, 15, 120, ( ) 2 A.240 B.360 C.144 D.1440 150.3, 19, 43, 79, 133,( ) A.169 B.205 C.214 D.229 参考答案 1. 解析 B 数列可以写成: 2, 1, 2, 7 其中, 各项分子构成二级等差数列, 下一项是 14; 各项分 1 3 5 7 14 母构成奇数列, 下一项是 9 因此, 未知项为 9 2. 解析 B 数列奇数项是 5,9,13,17,21, 构成公差是 4 的等差数列 ; 偶数项是 3,6,9,12, 构 成公差是 3 的等差数列 因此, 未知项为 12+3=15 3. 解析 A 由 1 7+1=8,7 8+1=57 可知, 数列的规律是 : 前一项 中间项 +1= 后一项 因此, 未知 12 / 25

项为 8 57+1=457 4. 解析 D 数列各项可以写成 :1 3 +2,2 3 +2,3 3 +2,4 3 +2 因此, 未知项为 5 3 +2=127 5. 解析 D 由 2=(-2) (-1),-2=(-1) 2 可知, 数列的递推规律是 : 前一项 中间项 = 后一项, 因此未知项为 2 (-2)=-4 6. 解析 A 数列每一项各位数字之和都是 14, 观察选项, 只有 A 项符合规律 7. 解析 A 观察数列可知, 数列各项中, 后一项的分母是前一项分子与分母之和 ; 后一项的分子是前 28 28 一项的分母 因此, 未知项为 17 28 45 8. 解析 D 由 -4=-2 2,0=0 4,24=4 6,80=10 8 可知, 数列各项的两个因数分别构成新数列 -2, 0,4,10 和 2,4,6,8; 第一个数列是公差是 2 的二级等差数列, 下一项为 10+(10-4)+2=18, 第二个数列是 公差是 2 的等差数列, 下一项为 8+2=10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18 10=180 9. 解析 B 数列各项整数部分为二级等差数列, 即 1,3,6,10,(15); 小数部分为平方数列, 即 l,4,9,16,(25), 因此, 未知项为 15.25 10. 解析 D 数列后一项减前一项, 所得的差构成平方数列 :2 2,3 2,5 2,8 2 新平方数列的底数构成 和数列, 即前一项 + 中间项 = 后一项, 则新平方数列的下一项是 (5+8) 2 =169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100+169=269 11. 解析 B 数列是二级等差数列 -2 0 1 1 (0) 2 1 0 (-1) 公差是 -1 的等差数列 12. 解析 D 数列的递推规律是 : 中间项 4- 前一项 = 后一项, 因此, 未知项为 56 4-15=209 13. 解析 D 数列是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3 5 15 27 49 (83) 2 10 12 22 (34) 和数列 ( 前一项 + 中间项 = 后一项 ) 7 17 31 14. 解析 C 数列的递推规律是:( 前一项 + 中间项 ) 2= 后一项, 因此, 未知项为 ( ) 2 2 4 8 15. 解析 C 数列前一项 - 后一项, 所得的差构成新数列 :2,3,5,7, 新数列是质数列, 下一项是 11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27+11=38 16. 解析 B 数列各项除以 2, 构成质数列 2,3,5,7,11,(13), 因此原数列未知项为 13 2=26 17. 解析 B 数列各项变化不大, 先尝试 后一项减前一项, 得新数列 -29,-27,x,y, 猜测新数 列是公差是 2 的等差数列, 则 x=-25,y=-23 代入原数列检验, 未知项为 170+x=122-y=145, 猜测正确 18. 解析 D 数列奇数项是多级数列 -2 0 8 40 2 8 32 公比是 4 的等比数列 13 / 25

数列偶数项规律和奇数项一致 4 8 24 (88) 4 16 (64) 公比是 4 的等比数列 19. 解析 D 数列可写成 :1 2 +3,2 2-3,3 2 +3,4 2-3, 奇数项为连续奇数的平方加 3, 偶数项为连续偶数 的平方减 3 因此, 未知项为 5 2 +3=28 20. 解析 D 数列的递推规律是 : 前一项 - 中间项 2= 后一项 因此, 未知项为 11-5 2=1 21. 解析 A 数列的递推规律是 :( 前一项 + 中间项 ) 4= 后一项 因此, 未知项为 (92+448) 4=2160 22. 解析 C 数列是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1 2 5 14 (41) 1 3 9 (27) 公比是 4 的等比数列 23. 解析 C 数列各项可写成 :2 2 +1,3 2 +1,5 2 +1,7 2 +1,11 2 +1, 各项均为连续质数的平方加 1, 因此, 未知项为 13 2 +1=170 24. 解析 C 数列的递推规律是:( 前一项 + 中间项 ) 2= 后一项 因此, 未知项为 (10+8) 2=9 2 10 25. 解析 B 数列第四项可写成 3 15, 则数列分子 1,4,7,10,13, 构成公差是 3 的等差数列, 下 16 一项是 13+3=16; 分母 3,7,11,15,19, 构成公差是 4 的等差数列, 下一项是 19+4=23 因此, 未知项为 23 26. 解析 A 数列前一项加后一项所得的和构成新数列 :37,41,43,47, 新数列是质数列, 下一项 是 53 则原数列未知项为 53-25=28 27. 解析 C 数列各项可写成 :2+ 0,2+ 1,2+ 2,(2+ 3 ),2+ 4 28. 解析 C 数列前一项 2-2= 后一项, 因此, 未知项为 20 2-2=8 29. 解析 D 数列中各项三位数字相加, 所得的和都是 8, 选项中只有 D 项符合此规律 30. 解析 B 数列的递推规律是 :( 前一项 - 中间项 ) 2 = 后一项 因此, 未知项为 (4-25) 2 =441 31. 解析 B 根号内部的数构成新数列 3,15,35,63, 新数列为二级等差数列 3 15 35 63 (99) 12 20 28 (36) 公差是 8 的等差数列 5 8 11 14 32. 解析 A 四个选项的指数都为 5, 只需考虑底数部分 数列各项的底数可写成 :,,, 3 6 9 12, 数 列各项的分母构成公差是 3 的等差数列则该数列的下一项为 15; 分子也构成公差是 3 的等差数列, 下一项为 17 17 因此, 新数列下一项为 15 33. 解析 D 方法一 : 数列是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4 7 13 25 49 (97) 14 / 25

3 6 12 24 (48) 公比是 2 的等比数列 方法二 : 数列前一项 2-1= 后一项 因此未知项为 49 2-1=97 19 34. 解析 C 原数列可写成 1, 28 4, 37 9, 46 16 数列各项分子分别为 19,28,37,46, 构成公差是 9 的等差数列, 下一项为 46+9=55; 各项分母分别为 1,4,9,16, 构成平方数列, 下一项为 25 因此, 原数 55 列未知项为 25 =11 5 35. 解析 A 数列各项分子分别为 13,14,17,22, 构成二级等差数列, 下一项是 29; 数列各项分母 分别为 48,59,81,125, 后一项减前一项, 所得的差分别为 11,22,44, 构成公比是 2 的等比数列, 则分母 29 数列的下一项为 125+44 2=213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213 36. 解析 D 数列后一项除以前一项, 所得的商构成新数列 :5,4,3,(2), 因此, 原数列未知数 为 60 2=120 37. 解析 A 将数列每两项分为一组, 每组中, 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差都是 3 因此, 未知项为 12+3=15 38. 解析 A 数列是多级等差数列的变式 21 27 40 61 94 148 (239) 6 13 21 33 54 (91) 7 8 12 21 (37) 1 4 9 (16) 自然数的平方数列 39. 解析 A 数列是平方数列的变式, 可以写成 :2 2 +2,3 2-2,4 2 +2,5 2-2,6 2 +2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 为 7 2-2=47 40. 解析 B 数列是立方数列的变式, 可以写成 :1 3-1,2 3 +2,3 3-3,4 3 +4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为 5 3-5=120 41. 解析 D 数列的递推规律是 : 前一项 + 中间项 2= 后一项 因此, 未知项为 6+7 2=9.5 42. 解析 B 数列是平方数列的变式 原数列可以写成 :2 2-2,3 2-2,5 2-2,7 2-2,11 2-2, 数列中各项被 减数的底数构成质数列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13 2-2=167 43. 解析 D 16=5 3+1,50=16 3+2,153=50 3+3, 则数列的递推规律是 : 前一项 3+ 前一项的项 数 = 后一项 因此未知项为 153 3+4=463 44. 解析 B 数列后一项除以前一项, 所得的商构成新数列 :1,4,9 新数列是自然数的平方数列, 下一项为 16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72 16=1152 45. 解析 B 数列中各项可写成 :2-4,3-3,4-2,5-1,( ),7 1, 各项的底数和指数分别构成公差是 1 的等差数列, 则未知项为 6 0 =1 46. 解析 D 数列中各项可写成 :4 2,6 3,8 5,9 7,10 11, 其中, 各项的第一个乘数构成 合数列, 下一项是 12; 第二个乘数构成质数列, 下一项是 13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12 13=156 15 / 25

47. 解析 B 数列中各项可写成:1 4 +2,3 3 +3,5 2 +4,7 1 +5, 其中, 第一个加数的底数构成奇数列, 下一项为 9; 指数构成公差是 -1 的等差数列, 下一项为 0; 第二个加数构成公差是 1 的等差数列, 下一项为 6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9 0 +6=7 48. 解析 C 数列的递推规律是:( 前一项 - 中间项 ) 2-1= 后一项 因此, 未知项为 (-1-15) 2-1=255 49. 解析 B 数列是三级等差数列 2 1-1 1 12 (37) -1-2 2 11 (25) -1 4 9 (14) 公差是 5 的等差数列 50. 解析 C 原数列各项可以写成:-2 1,-1 4,0 9,1 16, 各项前一个乘数构成公差是 1 的等差数列, 下一项为 2; 后一个乘数构成自然数平方数列, 后一项是 25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2 25=50 51. 解析 B 由 2=1 2 +1 2,5=1 2 +2 2,29=2 2 +5 2 可知, 数列的递推规律是 : 后一项 = 前一项的平方 + 中间项的平方, 因此, 未知项为 5 2 +29 2, 尾数法求得尾数是 6,B 项符合 52. 解析 C 将数列各项分为三部分, 各项第一个数字分别是 1,3,5,7, 构成奇数列, 下一项是 9; 中间数字分别是 1,2,4,8, 构成公比是 2 的等比数列, 下一项是 16; 最后一个数字分别是 9,7,5,3, 构成公差是 -2 的等差数列, 下一项是 1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9161 53. 解析 B 数列是二级等差数列的变式 0 2 5 15 44 (110) 2 3 10 29 (66) 0 3 +2 1 3 +2 2 3 +2 3 3 +2 4 3 +2 立方数列变式 3 3 3 3 3 54. 解析 D 数列可写成 : 3 1, 2 2, 1 3,0 4,1 5, 数列各项是连续整数的立方 与连续自然数的和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2 3 +6=14 55. 解析 A 由 12 2=12-6=6 30 6=30-25=5 可知, 数列各项中, 偶数项除以前一项所得的商, 等于该项减后一项所得的差 因此, 未知项为 100-100 25=96 56. 解析 C 57. 解析 D 16 / 25

58. 解析 A 分组数列 小数点之前的部分 2 4 8 16 32, 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下一项为 64 小数点之后的部分 3 8 24 51 89, 两两得到 5 16 27 38, 是公差为 11 的等差数列, 则下一项小数点之后的数字为 11+38+89=138 因此未知项为 64.138 59. 解析 B 由于 3= 9,4= 16, 则根号内数字构成的数列具有如下规律 : 则可得未知项根号内的数字为 49, 未知项为 49 =7 4 6 11 19 30 60. 解析 B 分数数列 题干的数列可以写为: ( ) 观察可知, 分母构 1 3 5 7 9 成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则未知项的分母应为 11 分子构成的数列是 4 6 11 19 30, 两两可得到一个 44 新的等差数列 :2 5 8 11, 则括号内所填数字的分子应为 30+14=44 综上可得, 未知项为 =4 11 61. 解析 C 62. 解析 B 63. 解析 D 17 / 25

64. 解析 C 原数列可转化为 : 3, 5, 9, 16, 28, ( ) 根号内数字构成的数列具有 如下规律 : 注意 : 本题在两次之后得到 2,3,5, 猜测可能为质数数列或递推和数列的规律, 但 经过验证并无对应选项, 所以考虑继续 65. 解析 C 后项减前项得到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4,6,8,(10),12, 则未知项应为 13+10=23, C 项当选 66. 解析 D 后项减前项得到公差为 8 的等差数列 :44,52,60,68,(76), 则未知项为 323+76 =399,D 项当选 67. 解析 A 递推数列 :1 (2+1)=3,2 (3+0)=6,3 (6+1)=21, 则未知项为 6 (21+0) =126 A 项当选 1 3 5 7 9 68. 解析 B 原数列可以变形为:,,,,,( ) 新数列分子 分母分别构成公差 4 6 8 10 12 11 为 2 的等差数列, 因此未知项为,B 项当选 14 69. 解析 A 将数列各项都转化为根式形式: 2, 4, 7, 12, 21, ( ) 根号内数字构成的数列具有 如下规律 : 70. 解析 A 两两作商得 1,3,5,7,(9), 则 35 后面一项为 35 9=315 因此 A 项当选 18 / 25

3 21 71. 解析 C 将反约分为 分子两两得 2,4,6,8,(10), 因此未知项的分子为 21+10=31 5 35 31 分母两两得 2,4,8,16,(32), 因此未知项的分母为 35+32=67 未知项为 因此 C 项当选 67 72. 解析 A 整数部分得 1,3,9,27,( 81), 构成等比数列, 因此未知项的整数部分为 44+81=125 各项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4=2 2,5=2 2+1,8=4 2,17=8 2+1,44=22 2,125=62 2+1 答案为 125.62, 因此 A 项当选 73. 解析 D 2= 4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3= 9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4= 16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只看底数 : 4 9 16 27 46 (81) 5 7 11 19 (35) 再 2 4 8 (16)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因此未知项为 9,D 项当选 74. 解析 B 两两得 5,7,11,13, 构成质数数列, 下一项差为 17 答案为 38+17=55 B 项当选 75. 解析 A 因此 A 项当选 76. 解析 C 2= 4,3= 9, 2 7 = 28 只看底数: 77. 解析 B 三次 19 / 25

因此正确答案是 222,B 项当选 78. 解析 D 分子部分得 2,4,6,8,(10) 分母部分得 3,5,7,9,(11) 因此最后 31 一个数的分子为 31, 分母为 37, 括号中的数为,D 项正确, 当选 37 79. 解析 B 相邻两项 因此 B 项当选 80. 解析 D 相邻两项得,3,9,27,81,( ), 分别为 3 1,3 2,3 3,3 4,(3 5 ) 因此未知项为 257+3 5 =500 D 项当选 81. 解析 A 相邻两项作商得,2,3,5,7,( ), 为质数数列, 因此未知项应为 70 11=770,A 项当选 82. 解析 D 二次 因此 D 项当选 83. 解析 A 后作商 3 5 = 45, 4 3 = 48, 3 6 = 54, 6 2 = 72 只看底数: 因此未知项为 144 12,A 项当选 84. 解析 D 题干倍数关系明显, 考虑作商 后项除以前项得到新数列 :-3-1 1 3, 新数列为公差 是 2 的等差数列, 则新数列的下一项应为 5, 所求项为 :-9 5=-45,D 项当选 85. 解析 D 题干无明显特征, 考虑 后项减前项得到新数列 :1 2 9 64, 出现 9 和 64 考虑 幂次数列, 可将新数列转化为 1 0 2 1 3 2 4 3, 则新数列的下一项应为 5 4, 所求项为 :80+5 4, 计算尾数为 5,D 项当选 86. 解析 C 前一项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积为下一项整数部分, 前一项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差为 下一项小数部分 则所求项整数部分为 132 1=132, 小数部分为 132-1=131, 所求项为 132.131,C 项当选 20 / 25

1 2 3 5 8 87. 解析 A 题干为分数数列 且变化趋势不定, 先考虑反约分, 得到新数列 : 3 4 7 11 18 分母成新数列 3 4 7 11 18, 由 3+4=7,4+7=11,7+11=18, 可知前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 则下一项分母 为 11+18=29 分子规律相同, 则下一项分子为 5+8=13 因此所求项为: 13,A 项当选 29 2 3 6 15 88. 解析 A 题干为分数数列, 且出现整数, 先考虑反约分, 可得新数列 : 2 4 6 8 42 新数列根号内分母依次为 2 4 6 8 10, 则下一项根号内分母为 12 根号内分子依次为 2 3 6 10 15 42, 可得 1 3 9 27, 构成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 则下一项分子为 42+27 3=123 因此原数列下一 项为 123 41,A 项当选 12 2 89. 解析 C 数列无明显特征, 优先考虑 后得到新数列 :0.2,0.6,1.8,5.4,( ), 构 成公比是 3 的等比数列, 因此新数列的下一项 =5.4 3=16.2, 所求项 =9+16.2=25.2 C 项当选 90. 解析 A 数列无明显倍数或幂次特征, 优先考虑 后得到新数列 :9,25,49,81,( ), 分别为 3 2,5 2,7 2,9 2,( ), 即连续奇数的平方数, 则新数列的下一项为 11 2 =121, 所求项为 200+121=321 A 项当选 91. 解析 C 后得到新数列: 3 2 2, 2 1,1, 2 1,( ) 递推可得: 3 2 2 2 2 1 1, 2 1 2 1 2 1 下一项 = 1 2 2 1 = 2 2 3, 由此可得所求项 = 4 2 2 2 3 7 3 2, 即新数列第一项 + 第二项的 2 倍 = 第三项, 因此新数列的 C 项当选 6 11 16 21 26 92. 解析 A 原数列可转化为:,18,,,,( ), 分母为公差是 3 的等差数列, 15 21 24 27 26 5 31 分子为公差是 5 的等差数列, 则所求项 = A 项当选 27 3 30 93. 解析 B 数列无明显特征, 与递推均无规律, 且后几项均为合数, 考虑因数分解 原数列可 分别分解为 :1 2,2 3,3 5,4 7,5 11,( ) 乘号前为连续自然数列, 下一项为 6 乘号后为连续 质数列, 下一项为 13 则所求项 =6 13=78 B 项当选 94. 解析 C 两两得 :-22,-6,10,26, 构成一个公差为 16 的二级等差数列 则所求项为 31+ (26+16)=73,C 项当选 95. 解析 A 2 3=6,3 6=18,6 18=108, 前两项相乘等于下一项, 则所求项为 18 108, 尾数 为 4,A 项当选 7 4 1 2 5 96. 解析 C 分数数列反约分后得:,,,16, 分子是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 分母 2 4 8 32 8 1 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所求项应为 C 项当选 64 8 97. 解析 B 第 n 项减去第 n+1 项等于第 n+2 项 (n 1) 即 52-32=20,32-20=12,20-12=8,12-8=(4) 21 / 25

98. 解析 D 第 n 项减去第 n+1 项的 2 倍等于第 n+2 项 (n 1) 即 143-2 59=25,59-2 25=9,25-2 9=7, 9-2 7=(-5) 99. 解析 A 得到 :1,4,27,16,125, 写成幂次数列的形式, 分别为 1 3,2 2,3 3,4 2,5 3, 即 底数成等差数列, 奇数项立方, 偶数项平方, 因此原数列中的未知项为 175+6 2 =211 100. 解析 B 两两作和得 2,6,12,20, 再得 4,6,8, 为等差数列 因此未知项为 10+20-13=17 本题还可隔项 隔项得 4,6,8, 构成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因此未知项为 10+7=17 101. 解析 A 第 n 项减去第 n+1 项再减去第 n+2 项等于第 n+3 项 (n 1) 即 11-6-21=-16,6-21- (-16)=1,21-(-16)-1=36,-16-1-36=(-53) 102. 解析 D 两两作商得 -1,2,5,8, 是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 未知项为 240 11=264 103. 解析 C 第 n 项 第 n+1 项 2= 第 n+2 项 (n 1) 即 3 4 2=6,4 6 2=12,6 12 2=36, 12 36 2=(216) 104. 解析 A 数列得 :20,23,24,28,33,42; 继续 3,1,4,5,9,(14), 是和数列, 因此未知项为 14+42+147=203 105. 解析 B 两项和为 2 3,3 3,4 3,5 3,(6 3 ), 因此未知项为 216-82=134 106. 解析 D 第 n 项加上第 n+1 项的 3 倍等于第 n+2 项 (n 1) 即 1+2 3=7,2+7 3=23,7+23 3=76,23+76 3=(251) 107. 解析 C 后一项除以前一项结果为 -4,-1,2,5,(8), 构成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 因此未知项 为 40 8=320 108. 解析 A 作和数列 5 11-3 7-5 (6) 作和 16 8 4 2 (1) 公比为 1 的等比数列 2 109. 解析 C 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数列 2,3,5,7, 构成质数列, 下一项为 11, 因此原数列未知项 为 22+11=33 110. 解析 B 两两, 得到 73 1 377 项为 24 10 120 1 1 1 1 1,,,, 分母构成等差数列, 下一项为, 因此原数列未知 2 4 6 8 10 111. 解析 D 两两得到 1,2,4,8,16,(32), 为幂次等差数列, 因此未知项为 33+32=65 112. 解析 C 两两作和, 得到 121,100,81,64,(), 可以写成 11 2,10 2,9 2,8 2,(7 2 ), 因此 未知项为 7 2-23=26 113. 解析 C 将每一项进行拆分, 得到 2+1,3+2,5+3,7+4,11+5,13+6, + 前面的数构成质数 列, + 后面的数构成自然数列, 因此下一项为 17+7=24 114. 解析 A 数列各项可以写成 2 2 +1,4 3-1,6 2 +1,8 3-1,10 2 +1,(12 3-1=1727) 115. 解析 B 34 41 46 56 64 (77) 88 隔项 22 / 25

12 15 18 (21) 24 116. 解析 B 奇数项 2,4,16,(96) 后一项除以前一项的商分别为 2,4,6; 偶数项 3,9,45,315 后一项除以前一项的商分别为 3,5,7 117. 解析 D 数列呈现递增趋势, 无规律后, 考虑递推 可得前两项和的 2 倍等于下一项, 即 : (2+6) 2=16,(6+16) 2=44,(16+44) 2=120, 验证所求项 :(44+120) 2=328, 满足条件 因此 D 项当选 118. 解析 B 数列呈现递增趋势, 优先考虑 一次后可得新数列 :18,37,56,75,( ) 新数列是公差为 19 的等差数列, 则新数列下一项为 :75+19=94, 题目所求项为 :189+94=283 因此 B 项当选 56 119. 解析 C 无规律后, 考虑递推 可得第一项减去第二项的一半等于第三项, 即 :80- =52, 2 52 30 37 23 56- =30,52- =37, 所求项为 :30- = 因此 C 项当选 2 2 2 2 120. 解析 D 在数列和作商均得不出规律的情况下, 考虑相邻项相加, 得 3,9,27,81,243, 分别可写为 3 1,3 2,3 3,3 4,3 5, 则下一项为 3 6 =729, 所以原数列下一项为 :729-182=547 因此 D 项当选 121. 解析 C 对题干数字可得 :121,49,25,9 观察可知分别写为 11 2,7 2,5 2,3 2,(), 连 续递减质数的平方, 因此括号内应为 2 2 =4, 可推得所求数字为 209+4=213 因此 C 项当选 122. 解析 B 数列前后项存在明显的倍数关系, 后项除以前项可得倍数依次是 :1 2 3 ( ), 所求项为 :18 4=72 因此 B 项当选 1 1 3 15 105 123. 解析 D 原数列可转化为:,,,,,( ), 观察可得分母是公差为 2 的等差 1 3 5 7 9 数列, 分子存在明显倍数关系, 倍数依次是 1 3 5 7, 倍数构成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则所求项分子为 :105 (7+2)=945, 分母为 :9+2=11, 即 945 10 85 因此 11 11 D 项当选 124. 解析 C 数列单调递增, 作商没有明显规律, 考虑三项递推 第三项 = 第一项 2 + 第二项, 所求项 =16 2 +65, 可采用尾数法算出尾数为 1 因此 C 项当选 125. 解析 D 数列起伏较大, 而且出现典型幂次数, 分别可写为 (-1) 0,0 1,1 2,2 3,3 4, 则所求项 应为 4 5 =1024 D 项当选 126. 解析 B 数列起伏不定, 没有规律, 考虑递推 第一项 + 第二项 + 第三项 = 第四项, 则所求项 为 2+6+11=19 B 项当选 127. 解析 B 后得到新数列 :2,2,7,9,( ),( ) 对二级数列作和, 两两作和后得到 新数列 :4,9,16,( ),( ), 分别为 2,3,4,(5),(6) 的平方数, 故作和后的新数列应该是 4, 9,16,(25),(36), 则二级数列为 2,2,7,9,(16),(20), 因此题干所求项应为 55-20=19+16=35 B 项当选 128. 解析 A 中间项减前一项的差的 3 倍等于后一项 :(3-1) 3=6;(6-3) 3=9;(9-6) 3=9 因此, 未知项为 (9-9) 3=0,A 项正确 129. 解析 A 数列各项可写为 : 4 4, 7 8, 11 16, 16 32, 22 64 分母是以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未知项的 分母是 64 2=128; 分子是二级等差数列, 相邻两项得到数列 :3,4,5,6,(7), 因此未知项的分子是 23 / 25

22+7=29,A 项正确 130. 解析 B 数列是公差为 4 的等差数列, 未知项为 9+4=13,B 项正确 131. 解析 D 方法一 : 数列是二级等差数列 相邻两项得 :9,27,45,63,(81), 构成公差 为 18 的等差数列 因此未知项为 81+145=226,D 项正确 方法二 : 各项可写作 0 2 +1,3 2 +1,6 2 +1,9 2 +1,12 2 +1 可知未知项为 15 2 +1=226,D 项正确 132. 解析 B 方法一 : 数列后一项 = 前一项 3+4 因此未知项为 79 3+4=241,B 项正确 方法二 : 相邻两项得 2,6,18,54,(162), 构成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 因此未知项为 162+79=241, B 项正确 133. 解析 B 方法一 : 数列为二级等差数列, 相邻两项依次得 :26,44,62,80,(98), 构成 公差为 18 的等差数列, 所求项为 221+98=319 方法二 : 数列各项可写为 : 3 2, 6 2-1, 9 2-2, 12 2-3, 15 2-4,( 18 2-5), 根据尾数法, 快速判 断出 B 项正确 134. 解析 C 数列为幂次数列的变式, 可转化为 :4 2-1,5 2 +1,6 2-1,7 2 +1,8 2-1,(9 2 +1=82) 135. 解析 D 后一项除以前一项依次得 :3,2.5,2,1.5,(1), 构成公差为 -0.5 的等差数列 则原 数列未知项为 45 1=45 136. 解析 A 每一项的各位数字相加依次得 :10,11,12,13,14, 可推出未知项各位数字相加的和 为 15, 只有 A 项正确 137. 解析 B 观察发现原数列各项有公约数 4, 将原数列各项同时除以 4, 得新数列 :11,13,17, 19,23 为质数数列, 下一项为 29 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29 4=116 138. 解析 B 将每一项拆成两个部分看, 前半部分为 :1,5,9,13,17,21,25,29,33,(37) 是公差为 4 的等差数列 ; 后半部分为 :3,6,9,12,15,18,21,24,27,(30) 是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 所 以下一项为 3730 139. 解析 C 二级数列 相邻两项得到 :3,5,8,13,21,34,55, 是递推和数列, 所以 下一项为 34+55=89, 则未知项为 89+141=230 140. 解析 D 隔项得到 :7,9,11,13,15,17,(19); 则未知项为 35+19=(54) 此外还可 相邻两项作和, 构成平方数列, 可求出未知项为 54 141. 解析 A 分组数列 两两分组,(-2,-5) (8,9) (-14,-13) (20,17) (-26,?), 相邻两项做加法得到 -7,17,-27,37,(-47), 所以未知项为 -47-(-26)=-21 142. 解析 C 八进制是一种以 8 为基数的计数法, 采用 0,1,2,3,4,5,6,7 八个数字, 逢 8 进 1, 如 0,1,2,3,4,5,6,7,10,11,12,13,14,15,16,17,20 题干八进制数列第 8 项为 13, 那么第 13 项应为 20 143. 解析 D 利用法, 相邻两项之差依次为 :2,4,8,16,(32), 这是一个公比为 2 的等比 数列, 括号处应填 27+32=59 因此,D 项正确 144. 解析 B 观察可知, 数列各项依次为 1 2,11 2,21 2,31 2,41 2,(51 2 =2601), 因此,B 项正确 145. 解析 A 数列各项依次为 2 3 +1,3 3 +3,4 3 +5,5 3 +7,6 3 +9,(7 3 +11=354), 因此,A 项正确 24 / 25

146. 解析 D 前一项整数部分数字与小数部分数字相乘即为后一项整数部分数字, 相除即为后一项小数部分数字, 依此规律 D 项正确 147. 解析 B 将每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加, 依次是 4,8,16,32,64,(128), 这是一个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观察选项, 只有 B 项的分子分母相加为 128 148. 解析 C 利用法, 后一项减去前一项, 相邻两项之差依次为 :15,12,9,6,(3), 这是一个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 因此, 括号处应填入的数字是 44+3=47,C 项正确 149. 解析 D 相邻两项作商, 得到新数列 2,3,5,8,(12), 该数列相邻两项之差依次为 1,2,3, (4), 括号处应填入的数字是 120 12=1440 150. 解析 C 相邻两项之差依次为:16,24,36,54,(81) 这是一个公比为 1.5 的等比数列, 括号处应填入 133+81=214 公考通网校 官方微信公众号 ( 扫码听免费课程 ) 25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