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悲心利物大悲心 ( 無量樂 ) 慚愧恒沙大悲心 ( 願往生 ) 受我微心入道場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專心淨土佛前期 ( 無量樂 ) 一一如來大海眾 ( 願往生 ) 從佛乘華來入會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盡是往生增上緣 ( 無量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悲心利物大悲心 ( 無量樂 ) 慚愧恒沙大悲心 ( 願往生 ) 受我微心入道場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專心淨土佛前期 ( 無量樂 ) 一一如來大海眾 ( 願往生 ) 從佛乘華來入會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盡是往生增上緣 ( 無量"

Transcription

1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 ( 二卷 ) 沙門善導集記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卷上 奉請四天王奉請師子王奮迅身毛衣回頭請法師 直入道場中師子亦難逢眾魔退散去直取涅槃城 序曰 竊以娑婆廣大火宅無邊 六道周居重昏永夜 生盲無目慧照未明 引導無方俱摧死地 循環來去等逝水長流 託命投神誰之能救 斯乃識含無際 窮塵之劫更踰 自爾悠悠遇勝緣之何日 上從海德初際如來 乃至今時釋迦諸佛 皆乘弘誓悲智雙行 不捨含情三輪普化 然我無明障重 佛出不逢 設使同生 還如覆器 神光等照不簡四生 慈及無偏皆資法潤 雖沈法水長劫由頑 苦集相因毒火臨時還發 仰惟大悲恩重等潤身田 智慧冥加道芽增長 慈悲方便視教隨宜 勸念彌陀歸乎淨土 地則眾珍雜間光色競輝 德水澄華玲瓏影徹 寶樓重接等輝神光 林樹垂瓔風塵雅曲 華臺嚴瑩種種希奇 聖眾同居明踰千日 身則紫金之色相好儼然 進止往來乘空無礙 若論依報則超絕十方 地上虛空等皆無異 他方凡聖乘願往來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但以如來善巧總勸四生 棄此娑婆忻生極樂 專稱名號兼誦彌陀經 欲令識彼莊嚴厭斯苦事 三因五念畢命為期 正助四修則剎那無間 回斯功業普備含靈 壽盡乘臺齊臨彼國 凡欲為自欲為他立道場者 先須嚴飾堂舍安置尊像 旛華竟眾等無問多少 盡令洗浴著淨衣入道場聽法 若欲召請人及和讚者盡立 大眾令坐 使一人先須燒香散華周匝一遍竟 然後依法作聲召請云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大眾同心厭三界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三塗永絕願無名 ( 無量樂 ) 三界火宅難居止 ( 願往生 ) 乘佛願力往西方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念報慈恩常頂戴 ( 無量樂 ) 大眾持華恭敬立 ( 願往生 ) 先請彌陀入道場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不違弘願應時迎 ( 無量樂 ) 觀首勢至塵沙眾 ( 願往生 ) 從佛乘華來入會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觀音接手入華臺 ( 無量樂 ) 無勝莊嚴釋迦佛 ( 願往生 ) 受我微心入道場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碎身慚謝釋迦恩 ( 無量樂 ) 彼國莊嚴大海眾 ( 願往生 ) 從佛乘華來入會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助佛神化度眾生 ( 無量樂 ) 十方恒沙佛舒舌 ( 願往生 ) 證我凡夫生安樂 ( 無量樂 )

2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悲心利物大悲心 ( 無量樂 ) 慚愧恒沙大悲心 ( 願往生 ) 受我微心入道場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專心淨土佛前期 ( 無量樂 ) 一一如來大海眾 ( 願往生 ) 從佛乘華來入會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盡是往生增上緣 ( 無量樂 ) 佛使二十五菩薩 ( 願往生 ) 一切時來常護念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畢命直入涅槃城 ( 無量樂 ) 佛恐眾生四魔障 ( 願往生 ) 未至極樂墮三塗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直心實行佛迎來 ( 無量樂 ) 我今眾等深慚謝 ( 願往生 ) 受我微心來入會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心心專注出娑婆 ( 無量樂 ) 本國彌陀諸聖眾 ( 願往生 ) 平等俱來坐道場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道場聖眾實難逢 ( 無量樂 ) 眾等頂禮彌陀會 ( 願往生 ) 普散香華同供養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彌陀光攝往生人 ( 無量樂 ) 對佛彌陀涅槃會 ( 願往生 ) 各發誓願請華臺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極樂莊嚴門盡開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專心念佛坐華臺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乘華直入不須疑 ( 無量樂 ) 眾等齊心請高座 ( 往生樂 ) 愍懟智影說尊經 ( 往生樂 ) 難思議 ( 往生樂 ) 雙樹林下 ( 往生樂 ) 難思 ( 往生樂 ) 道場時逢難叵遇 ( 往生樂 ) 無常迅速命難停 ( 往生樂 ) 難思議 ( 往生樂 ) 雙樹林下 ( 往生樂 ) 難思 ( 往生樂 ) 眼前業道人人見 ( 往生樂 ) 皆由三毒作因緣 ( 往生樂 ) 難思議 ( 往生樂 ) 雙樹林下 ( 往生樂 ) 難思 ( 往生樂 ) 雖得人身常闇鈍 ( 往生樂 ) 貪瞋邪見轉專專 ( 往生樂 ) 難思議 ( 往生樂 ) 雙樹林下 ( 往生樂 ) 難思 ( 往生樂 ) 日夜惛惛不惺悟 ( 往生樂 ) 還是流浪三塗因 ( 往生樂 ) 難思議 ( 往生樂 ) 雙樹林下 ( 往生樂 ) 難思 ( 往生樂 ) 忽爾輪回長劫苦 ( 往生樂 ) 彌陀淨土何時聞 ( 往生樂 ) 難思議 ( 往生樂 ) 雙樹林下 ( 往生樂 ) 難思 ( 往生樂 ) 大眾同心請高座 ( 往生樂 ) 為度群生轉法輪 ( 往生樂 ) 難思議 ( 往生樂 ) 雙樹林下 ( 往生樂 ) 難思 ( 往生樂 ) 眾等傾心樂聞法 ( 往生樂 ) 手執香華常供養 ( 往生樂 ) 難思議 ( 往生樂 ) 雙樹林下 ( 往生樂 ) 難思 ( 往生樂 ) 道場大眾裹相與至心敬禮道場大眾裹相與至心敬禮道場大眾裹相與至心敬禮 南無常住佛南無常住法南無常住僧

3 敬白 道場眾等各各斂心 彈指合掌叩頭歸命 禮本師釋迦佛過現未來諸世尊 所以歸依佛者 佛是眾生大慈悲父 亦是出世增上良緣 計其恩德 過於塵劫述之難盡 賢愚經言 一一諸佛 從初發意終至菩提 專心求法不顧身財 悲智雙行曾無退念 或可逢人逼試皮肉分張 或自割身而延鴿命 或捨千頭以求法 或釘千釘而求四句 或刺身血以濟夜叉 或捨妻子以充羅剎 或設慈悲方便 化作禽魚 用濟蒼生免其飢難 或作金毛師子以上獵師 或作白象抽牙為求菩提而奉施 或觀怨家由如赤子 或現外道比若親兒 彼我無殊 聖凡何異 三祇起行 皆與無漏相應 地地收功始得果圓號佛 身則閻浮金光色 喻千日競暉 相好分明譬若眾星夜朗 跏趺正坐不背之相圓明 法界同歸 各覩如來面相 身心湛寂 化用不失時機 隨類變通 報體則元來不動 但以如來智德嘆之難盡 道場眾等各生慚謝之心 能使諸佛為我捨身 過於塵劫 哀哉世尊能為難事 長劫勤勤忍疲勞之苦痛 雖復為生苦行 不覓小恩 望欲等出塵勞會菩提而歸彼岸 眾等齊心 為今施主某甲等 奉請十方諸佛一切世尊 弟子等敬尋諸佛境界 唯佛能知 國土精華非凡所測 三身化用皆立淨土 以導群生 法體無殊 有識歸之得悟 但為凡夫亂想寄託無由故 使釋迦諸佛不捨慈悲 直指西方十萬億剎國名極樂 佛號彌陀 現在說法 其國清淨具四德莊嚴 永絕譏嫌等無憂惱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何意然者 乃由彌陀因地世饒王佛所捨位出家 即起悲智之心廣弘四十八願 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復因韋提致請誓捨娑婆 念念無遺決定求生極樂 如來因其請故 即說定散兩門三福九章 廣作未聞之益 十方恒沙諸佛 共讚釋迦 舒舌遍覆三千 證得往生非謬 如是等諸佛世尊 不捨慈悲 受今施主某甲及眾生請 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奉請已 今勸眾生等各各斂心歸依合掌 下座接高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 眾等咸歸命本師釋迦佛十方世界諸如來 願受施主眾生請 不捨慈悲入道場 證明功德滅諸罪 回心一念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踊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高接下請召云 重白 道場大眾等 各各斂心彈指合掌 叩頭一心歸命 為今施主及眾生 次當奉請十方法界諸佛所說修多羅藏八萬四千 又請全身散身舍利等 唯願放大神光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又請十方聲聞緣覺得道聖人 唯願不捨慈悲現大神通 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又當奉請諸菩薩眾普賢文殊觀音勢至等 唯願不捨慈悲滿眾生願 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所以歸依奉請者 此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提 常行平等接引無偏 自利利他無時暫息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光明普照無量佛土 一切世界六種震動 總攝魔界動魔宮殿 摑裂邪網消滅諸見 散諸塵勞壞諸欲塹 開闡法門 顯明清白光融佛法 宣流正化 常作不染身口意業 常行不退身口意行 常行不動身口意業 常行讚嘆身口意業 常行清淨身口意業 常行離惱身口

4 意業 常行智慧身口意業 覺悟成就定慧成就 此諸菩薩 常為諸天龍八部人王梵王等 守護恭敬供養 一切眾生為救為歸 為明為尊為勝為上 具無量行願多所饒益 安穩天人利益一切 遊步十方行權方便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轉佛法輪 成就如來一切種智 於一切法悉得自在 如是等菩薩大士不可稱計 唯願不捨慈悲 受眾生請一時來會入此道場 為今施主某甲證明功德 今勸道場眾等人等 斂心歸依合掌禮 願往生願往生 眾等希聞諸佛法 龍宮八萬四千藏 已施神光入道場 證明功德復滿願 因茲離苦見彌陀 法界含靈亦除障 我等身心皆踊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 龍宮經藏如恒沙 十方佛法復過是 我今標心普皆請 放大神光入道場 證明功德復除罪 增長施主菩提芽 眾等各各齊心念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今日道場難得遇 無上佛法亦難聞 畢命形枯斷諸惡 從是念念罪皆除 六根得了得惺悟 戒定慈悲誓不虛 眾等身心皆踊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久住娑婆常沒沒 三惡四趣盡皆停 被毛戴角受眾苦 未曾聞見聖人名 憶此疲勞長劫事 誓願捨命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踊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 眾等咸歸命 今為施主及眾生 已請十方法界全身舍利碎體金剛 物利隨宜 分形影赴 雖復形分大小 神化一種無殊 大則類同山岳 小則比若芥塵 畢命真誠齊心供養 近則人天獲報 富樂長劫隨身 遠則淨土無生剋果 則涅槃之常樂 又願道場眾等 各各齊心 手執香華常供養

5 願往生願往生 真身舍利隨大小 見聞歡喜修供養 自作善根他人福 一切 合集皆回向 晝夜精勤不敢退 專心決定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踊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普賢文殊弘誓願 十方佛子皆亦然 一念分身遍六道 隨機化度斷因緣 願我生生得親近 圍繞聽法悟真門 永拔無明生死業 誓作彌陀淨土人 眾等各各齊身心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十方菩薩大慈悲 不惜身命度眾生 六道分身隨類現 為說妙法證無生 無生淨土隨人入 廣大寬平無比量 四種威律常見佛 法侶携將入寶堂 眾等身心皆踊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 為今施主及眾生 奉請賢聖入道場 證明功德修供養 三毒煩惱因茲滅 無明黑闇罪皆除 願我生生值諸佛 念念修道至無餘 回此今生功德業 當來畢定在金渠 眾等各各齊身心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菩薩聖眾身雖別 慈悲智慧等無殊 不惜身財求妙法 難行苦行未曾休 誓到菩提登彼岸 放大慈光度有流 有流眾生我身是 乘光畢命入西方 眾等身心皆踊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為今施主皆已請十方諸佛入道場 龍宮法藏真舍利 已放神光入道場 羅漢辟支通自在 一念乘華入道場 普賢文殊諸菩薩 一切俱來入道場 是諸聖眾如雲集 地上虛空難可量 各坐蓮華百寶座 證明功德放慈光 如此聖眾難逢遇 同時發願入西方 眾等齊心皆踊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請觀世音讚云 奉請觀世音 ( 散華樂 ) 慈悲降道場 ( 散華樂 ) 斂容空裹現 ( 散華樂 ) 忿怒伏魔王 ( 散華樂 ) 騰身振法鼓 ( 散華樂 ) 勇猛現威光 ( 散華樂 ) 手中香色乳 ( 散華樂 ) 眉際白毫光 ( 散華樂 )

6 寶蓋隨身轉 ( 散華樂 ) 蓮華逐步祥 ( 散華樂 ) 池回八味水 ( 散華樂 ) 華分戒定香 ( 散華樂 ) 飢飡九定食 ( 散華樂 ) 渴飲四禪漿 ( 散華樂 ) 西方七寶樹 ( 散華樂 ) 聲韻合宮商 ( 散華樂 ) 枝中明實相 ( 散華樂 ) 葉外現無常 ( 散華樂 ) 願捨閻浮報 ( 散華樂 ) 發願入西方 ( 散華樂 ) 高接下請香華云 重白 道場眾等各各斂心 彈指合掌叩頭標心運想 今為施主某甲等 奉請十方法界人天凡聖 水陸虛空一切香華 音樂光明寶藏 香山香衣香樹香林香池香水 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寶樹寶林寶衣寶池寶水寶幢寶蓋寶華寶網寶樓寶閣 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華林華樹華幢華蓋華樓華閣華宮華殿華衣 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光雲樹光雲林光雲網光雲衣光雲蓋光雲幢光雲臺光雲樓光雲閣光雲樂光雲香光雲池光雲水光雲山 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香雲山香雲衣香雲樹香雲林香雲網香雲蓋香雲幢香雲樓香雲閣香雲池香雲水香雲光香雲樂香雲華香雲臺 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寶雲山寶雲樹寶雲華寶雲果寶雲衣寶雲幢寶雲蓋寶雲網寶雲旛寶雲樂寶雲樓寶雲閣寶雲光明寶雲天衣寶雲供養海 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華雲山華雲林樹華雲幢蓋華雲衣服華雲羅網華雲音樂華雲臺座 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天人變化莊嚴供養海 一切聲聞變化莊嚴供養海 一切菩薩變化莊嚴供養海 一切諸佛變化莊嚴供養海 如是等無量無邊恒沙供養 種種莊嚴悉皆奉請 入此道場 供養一切佛舍利竝真法菩薩聲聞眾 受此香華雲莊嚴供養海 為滿施主眾生願 隨心變現受用作佛事 供養已 人各至心歸依合掌禮 願往生願往生 願在彌陀會中坐 手執香華常供養 奉請既竟即須行道七遍 又使一人將華在西南角立 待行道人至即盡行華與行道眾等 即受華竟不得即散 且待各自標心供養 待行道至佛前 即隨意散之 散竟即過至行華人所 更受華亦如前法 乃至七遍亦如是 若行道訖即各依本坐處立 待唱梵聲盡即坐 高接下勸眾行道即云 奉請一切香華供養已訖 一切恭敬 道場眾等各執香華 如法行道 行道讚梵偈云

7 奉請彌陀世尊入道場 ( 散華樂 ) 奉請釋迦如來入道場 ( 散華樂 ) 奉請十方如來入道場 ( 散華樂 ) 道場莊嚴極清淨過現諸佛等靈儀全身碎身真舍利瞻仰尊顏繞七匝願我身淨如香爐念念焚燒戒定香慚愧釋迦大悲主不捨慈悲巧方便弘誓多門四十八人能念佛佛還念一切回心向安樂淨土莊嚴諸聖眾行者見已心歡喜一念乘華到佛會 天上人間無比量人天龍鬼中法藏大眾持華散其上梵響聲等皆供養願我心如智慧火供養十方三世佛十方恒沙諸世尊共讚彌陀弘誓門遍標念佛最為親專心想佛佛知人即見真金功德身籠籠常在行人前終時從佛坐金蓮即證不退入三賢 下接梵人聲立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 道場眾等爾許多人歷劫已來 巡三界輪回六道 無休止 希見道場請佛會 親承供養難思議 七周行道散華訖 悲喜交流願滅罪 乘此善根生極樂 華開見佛證無為 眾等持心就本座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釋迦如來初發願 頓捨塵勞修苦行 念念精勤無有退 不限日月及歲年 大劫小劫僧祇劫 過踰大地等微塵 不惜身財求妙法 慈悲誓願度眾生 普勸歸西安養國 逍遙快樂得三明 眾等各各傾身心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 眾等齊心生渴仰 慇懃頂禮樂聞經 聖人所重不過命 不貪王位捨千頭 七寸長針遍體入 標心為物不生憂 自取身皮寫經偈 普願群生入法流 千燈炎炎流身血 諸天泣淚散華 周感傷大士身心痛 微微含笑願無瞋 仰願同聞同斷惡 難逢難遇誓當專 念念回心生淨土 畢命入彼涅槃門 各各傾心無異想 手執香華常供養

8 願往生願往生 曠劫已來居生死 三塗常沒苦皆逕 始服人身聞正法 由如渴者得清泉 念念思聞淨土教 文文句句誓當勤 憶想長時流浪苦 專心聽法入真門 淨土無生亦無別 究竟解脫金剛身 以是因緣請高座 報佛慈恩轉法輪 眾等身心皆踊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眾生見佛心開悟 發願同生諸佛家 住此娑婆已來久 無功捨命劫塵沙 自覺心頑神識鈍 良由地獄臥銅車 銅車炎炎難居止 一念之間百千死 非直此中多苦痛 一切泥犁亦如是 泥犁一入過塵劫 畜生鬼道還如此 今得人身貪造罪 諸佛聖教生非毀 非毀聖教罪根深 謗說良善苦常沈 大聖雖有神通力 無能相救益悲心 今勸道場時眾等 發露懺悔罪無窮 眾等同心彼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座待下座聲盡即懺云 敬白 道場說眾等今為施主某甲及諸眾生 歸命十方諸佛龍宮法藏舍利真形菩薩大士緣覺聲聞等 現在道場證明懺悔 又白 天曹地府閻天子 五道太山三十六王 地獄典領天神地神 虛空神山林河海 一切靈祇及眾賢聖等 各有天通道眼他心宿命漏盡智人 現在道場 證明弟子今日施主某甲及諸眾生披心懺悔 弟子道場眾等內外爾許多人 自從過去 盡過去際現在際未來際 身口意業行住坐臥 於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上 具造一切惡 常起一切惡 相續起一切惡 方便起一切惡障業障報障煩惱等障 生死罪障不得見聞佛法僧障 弟子眾等自從曠劫已來 乃至今身至今日 於其中間作如是等罪 樂行多作無量無邊 能令我等墮於地獄 無有出期 是故經言 阿鼻地獄 十八寒氷地獄 十八黑闇地獄 十八小熱地獄 十八刀輪地獄 十八劍輪地獄 十八火車地獄 十八沸屎地獄 十八鑊湯地獄 十八灰河地獄 五百億刀林地獄 五百億劍林地獄 五百億刺林地獄 五百億銅柱地獄 五百億鐵鐖地獄 五百億鐵網地獄 十八鐵窟地獄 十八鐵丸地獄 十八火石地獄 十八飲銅地獄 如是等眾多地獄 佛言 阿鼻地獄 縱廣正等八萬由旬 七重鐵城七層鐵網 下十八隔周匝七重 皆是刀林 七重城內復有劍林 下十八隔有八萬四千重 於其四角有大銅狗 其身廣長四十由旬 眼如掣電 牙如劍樹 齒如刀山 舌如鐵刺 一切身毛皆出猛火 其煙臭惡 世間臭物無以可譬 有十八獄率 頭如羅剎頭 口如夜叉口 六十四眼 眼散迸鐵丸 如十里車 鉤牙上出 高四由旬 牙頭火流 燒前鐵車

9 令鐵車輪一一輪輞 化為一億火刀鋒刃劍戟 皆從火出 如是流火燒阿鼻城 令阿鼻城赤如融銅 獄率頭上有八牛頭 一一牛頭有十八角 一一角頭皆出火聚 火聚復化成十八輞 火輞復變作火刀輪 如車輪許 輪輪相次在火炎間 滿阿鼻城 銅狗張口吐舌在地 舌如鐵刺 舌出之時化無量舌 滿阿鼻城 七重城內有四鐵幢 幢頭火流如沸湧泉 其鐵流迸滿阿鼻城 阿鼻四門於門閫上 有八十釜 沸銅湧出 從門漫流滿阿鼻城 一一隔間有八萬四千鐵蟒大蛇 吐毒吐火身滿城內 其蛇哮吼如天震雷 雨火鐵丸滿阿鼻城 此城苦事八萬億千 苦中苦者集在此城 五百億蟲 蟲八萬四千觜 觜頭火流如雨 而下滿阿鼻城 此蟲下時 阿鼻猛火其炎大熾 赤光火炎照八萬四千由旬 從阿鼻地獄上 衝大海沃燋山下 大海水渧如車軸許 成大鐵炎 滿阿鼻城 佛言 若有眾生殺害三寶 偷劫三寶 污染三寶 欺誑三寶 謗毀三寶 破壞三寶 殺害父母 偷劫父母 污染父母 欺誑父母 謗毀父母 破壞父母 罵辱六親 作如是等殺逆罪者 命終之時銅狗張口 化十八車狀如金車 寶蓋在上 一切火炎化為玉女 罪人遙見心生歡喜 我欲往中我欲住中 風刀解時寒急失聲 寧得好火 在車上座 然火自爆 作是念已即便命終 揮霍之間已坐金車 顧瞻玉女皆捉鐵斧斬截其身 身下火起如旋火輪 譬如壯士屈伸臂頃 直落阿鼻大地獄中 從於上隔如旋火輪 至下隔際身遍隔內 銅狗大吼 齧骨唼髓 獄卒羅剎捉大鐵叉 叉頸令起遍體火炎 滿阿鼻城 鐵網雨刀從毛孔入 化閻羅王大聲告勅 癡人獄種 汝在世時不孝父母 邪慢無道 汝今生處名阿鼻獄 汝不知恩 無有慚愧 受此苦惱 為樂不耶 作是語已即滅不現 爾時獄卒復駈罪人 從於下隔乃至上隔 經歷八萬四千隔中 [ 打 - 丁 + 聿 ] 身而過至鐵網際 一日一夜當此閻浮提日月歲數六十小劫 如是壽命盡一大劫 五逆罪人無慚無愧 造作五逆罪故 臨命終時 十八風刀如鐵火車解截其身 以熱逼故便作是言 得好色華清涼大樹 於下遊戲 不亦樂乎 作此念時 阿鼻地獄八萬四千諸惡劍林化作寶樹 華菓茂盛行列在前 大熱火炎化為蓮華 在彼樹下 罪人見已 我所願者今已得果 作是語時疾於暴雨坐蓮華上 坐已 須臾鐵觜諸蟲 從火華起 穿骨入髓徹心穿腦 攀樹而上 一切劍枝削肉徹骨 無量刀林當上而下 火車爐炭十八苦事一時來迎 此相現時陷墜地下 從下隔上身如華敷 遍滿下隔 從下隔起火炎猛熾至於上隔 至上隔已身滿其中 熱惱急故張眼吐舌 此人罪故 萬億融銅百千刀輪從空中下 頭入足出 一切苦事過於上說 百千萬倍 具五逆者其人受苦 足滿五劫 弟子道場眾等 自從元身已來 乃至今身至於今日 於其中間放縱三業 作如是等罪 樂行多作無量無邊 今聞佛說阿鼻地獄 心驚毛竪 怖懼無量慚愧無量 今對道場凡聖 發露懺悔願 罪消滅永盡無餘 懺悔已 至心歸命禮阿彌陀佛 懺悔已 至心歸命禮阿彌陀佛

10 高接下懺云 弟子道場眾等 自從曠劫已來 乃至今身至於今日 於其中間 放從身口意業 造一切罪 或破五戒八戒 十戒三歸戒 四不壞信戒 三業戒十無盡戒 聲聞戒大乘戒 及一切威儀戒 四重八戒等 虛食信施 誹謗邪見不識因果 斷學波若 毀十方佛 偷僧祇物 婬妷無道 逼掠淨戒諸比丘尼姊妹親戚 不知慚愧 毀辱所親 造眾惡事 或樂行十惡不修十善障 樂行八苦不持八戒障 樂行三毒不受三歸障 樂行五逆不持五戒障 樂行地獄極苦業不修淨土極樂障 樂行畜生愚癡業 不修智慧慈悲障 樂行慳貪餓鬼嫉妬業 不行布施利他障 樂行諂曲虛詐修羅業 不行真實言信不相違障 樂行瞋惱殺害毒龍業 不行歡喜慈心障 樂行我慢自大下賤不自在業不行謙下敬上尊貴障 樂行邪見破戒破見惡見謂修善無福造惡無殃外道闡提業 不行正見禁行出世往生淨土障 樂行破滅三寶壞人善事惡鬼業 不行護惜三寶成人功德具足障 樂受三界人天長時縛繫業 不貪淨土無生解脫障 樂受二乘狹劣業 不行菩薩廣大慈悲障 樂行親近惡友業 不樂親近諸佛菩薩善知識障 樂行六貪六弊業不行六度四攝障 樂行不識因果觝突業 不知身中有如來佛性障 樂行食噉一切眾生酒肉五辛多病短命業 不行慈心樂聞佛法僧香華供養障 如是障罪自作教他 見作隨喜 若故作誤作 戲笑作瞋嫌作 違順愛憎作無量無邊 思量不可盡 不可盡說不可說 亦如大地微塵無數虛空無邊法界無邊法性無邊方便無邊 我及眾生造罪亦復如是 如是等罪上至諸菩薩 下至聲聞緣覺 所不能知 唯佛與佛乃能知我罪之多少 地獄經云 若有眾生作是罪者 臨命終時 風刀解身 偃臥不定 如被楚撻 其心荒越 發狂癡想 見己室宅 男女大小一切皆是不淨之物 屎尿臭處盈流于外 爾時罪人即作是語云 何此處無好城郭及好山林使吾遊戲 乃處如此不淨物間 作是語已 獄卒羅剎以大鐵叉擎 阿鼻獄及諸刀林 化作寶樹及清涼池 火炎化作金葉蓮華 諸鐵觜蟲化為鳧雁 地獄痛聲如歌詠音 罪人聞已 如此好處吾當遊中 念已尋時坐火蓮華 諸鐵觜蟲從身毛孔 唼食其軀 百千鐵輪從頂上入 恒沙鐵叉挑其眼精 地獄銅狗化作百億鐵狗 競分其身 取心而食 俄爾之間 身如鐵華滿十八隔中 一一華葉八萬四千 一一葉頭身手支節在一隔間 地獄不大此身不小 遍滿如此大地獄中 此等罪人墮此地獄 經歷八萬四千大劫 此泥犁滅復入東方十八隔中 如前受苦 此阿鼻獄南亦十八隔 西亦十八隔 北亦十八隔 謗方等經具五逆罪 破壞僧祇 污比丘尼 斷諸善根 如此罪人具眾罪者 身滿阿鼻獄 四支復滿十八隔中 此阿鼻獄但燒如此獄種眾生 劫欲盡時東門即開 見東門外 清泉流水華菓林樹一切俱現 是諸罪人從下隔見 眼火暫歇 從下隔起婉轉腹行 [ 打 - 丁 + 聿 ] 身上走到上隔中 手攀刀輪 時虛空中雨熱鐵丸 走趣東門既至門閫 獄卒羅剎手捉鐵叉 逆刺其眼 鐵狗齧心悶絕而死 死已復生 見南門開如前不異 如是西門北門亦皆如此 如此時間經歷半劫 阿鼻獄死生寒氷中 寒氷獄死生黑闇處 八千萬歲目無所見 受大蛇身婉轉腹行 諸情闇塞無所解知 百千狐狼牽掣食之 命終之後生畜生中 五千萬身受鳥獸形 還生人中 聾盲瘖瘂疥癩癰疽貧窮下賤 一切諸衰以為嚴飾 受此賤身經五百身

11 後 還得生餓鬼之中 如是等輪迴三惡無量無邊 弟子眾等今聞地獄 心驚毛竪 怖懼無量 恐畏殘殃不盡復還流浪 今生已來縱暴三業 造眾重罪 若不懺悔定招此苦 無有出期 今對三寶道場大眾前 發露懺悔 即安樂 知而不敢覆藏 唯願十方三寶法界眾生 發大慈悲 廣大慈悲不計我惡 如草覆地 布施歡喜 受我懺悔 憶我清淨 唯願不捨慈悲攝變我等 已作之罪願除滅 未起之罪願不生 已作之善願增長 未作之善方便令生 願從今日乃至不起忍已來 誓共眾生捨邪歸正 發菩提心 慈心相向 佛眼相看 菩提眷屬 真善知識同生淨土 乃至成佛 如是等罪永斷相續 更不敢覆藏 發願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願往生願往生 願在彌陀佛前立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 願在彌陀會中坐 手執香華常供養 西方淨土法事讚卷上 經文資訊 大正藏第 47 冊 No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 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下卷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皆是大阿羅漢 眾所知識 長老舍利弗 摩訶目揵連 摩訶迦葉 摩訶迦旃延 摩訶俱絺羅 離婆多 周利槃陀伽 難陀 阿難陀 羅睺羅 憍梵波提 賓頭盧頗羅墮 迦留陀夷 摩訶劫賓那 薄拘羅 阿 [ 少 / 兔 ] 樓馱 如是等諸大弟子 并諸菩薩摩訶薩 文殊師利法王子 阿逸多菩薩 乾陀訶提菩薩 常精進菩薩 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及釋提桓因等 無量諸天大眾俱 願往生願往生 諸佛大悲心無二 方便化門等無殊 捨彼莊嚴無勝土 八相示現出閻浮 或現真形無利物 或同雜類化凡愚 分身六道無停息 變現隨宜度

12 有流 有流見解心非 一故有八萬四千門 門門不同亦非別 別別之門還是同 同故即是如來致 別故復是慈悲心 悲心念念緣三界 人天四趣罪根深 過現諸佛皆來化 無明業障不相逢 慚愧 釋迦弘誓重不捨娑婆十惡業 希遇道場聞淨土 騰神永逝出煩籠 眾等傷心共悲嘆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釋迦如來成正覺 四十九載度眾生 五天竺國皆行化 邪魔外道盡歸宗 天上天下無過佛 慈悲救苦實難逢 或放神光遍六道 蒙光觸者起慈心 或住或來皆盡益 三塗永絕斷追尋 或震大地山河海 為覺萠冥信未深 或自說法教相勸 展轉相將入法林 法林即是彌陀國 逍遙快樂不相侵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如來教法元無二 正為眾生機不同 一音演說隨緣悟 不留殘結證生空 或現神通 或說法 或服外道滅魔蹤 自利一身雖免縛 悲心普益絕無功 灰身滅智無餘證 二萬劫盡復生心 生心覺動身還現 諸佛先教發大乘 眾等回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 菩薩大眾無央數 文殊師利最為尊 發大慈悲行苦行 不違弘願度眾生 或現上好莊嚴相 或現上好莊嚴身 含靈覩見皆生喜 為說妙法入真門 十方佛國身皆到 助佛神化轉法輪 眾等回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與佛聲聞菩薩眾同遊舍衛住祇園 願閉三塗絕六道 開顯無生淨土門 人天大眾皆來集 瞻仰尊顏聽未聞 見佛聞經同得悟 畢命傾心入寶蓮 誓到彌陀安養界 還來穢國度人天 願我慈悲無際限 長時長劫報慈恩 眾等回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 從是西方 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 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 號阿彌陀 今現在說法 舍利弗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故名極樂

13 願往生願往生 人天大眾皆圍繞 傾心合掌願聞經 佛知凡聖機時悟 即告舍利用心聽 一切佛土皆嚴淨 凡夫亂想恐難生 如來別指西方國 從是超過十萬億 七寶莊嚴最為勝 聖眾人天壽命長 佛號彌陀常說法 極樂眾生障自亡 眾等回心願生彼 手執香華常供養 又舍利弗 極樂國土 七重欄楯 七重羅網 七重行樹 皆是四寶 周匝圍繞 是故彼國名曰極樂 願往生願往生 三界眾生無智慧 惛惛六道內安身 諸佛慈心為說法 聾盲觝突伴不聞 忽爾無常苦來逼 精神錯亂始驚忙 萬事家生皆捨離 專心發願向西方 彌陀名號相續念 化佛菩薩眼前行 或與華臺或授手 須臾命盡佛迎將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歷劫已來未聞見 西方淨土寶莊嚴 地上虛空皆遍滿 珠羅寶網百千重 一一網羅結珍寶 玲瓏雜色盡暉光寶 樹枝條異相間 行行整直巧相當 此是彌陀悲願力 無衰無變湛然常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又舍利弗 極樂國土 有七寶池 八功德水 充滿其中 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四邊階道 金銀瑠璃玻瓈合成 上有樓閣 亦以金銀瑠璃玻瓈硨磲赤珠碼碯 而嚴飾之 池中蓮華大如車輪 青色青光 黃色黃光 赤色赤光 白色白光 微妙香潔 舍利弗 極樂國土 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願往生願往生 極樂世界廣清淨 地上莊嚴難可量 八功香池流遍滿 底布金沙照異光 四邊階道非一色 岸上重樓百萬行 真珠碼碯相映飾 四種蓮華開

14 即香 十方人天得生者 各坐一箇聽真常 是故彼國名極樂 眾等持華來供養 又舍利弗 彼佛國土 常作天樂 黃金為地 晝夜六時而雨曼陀羅華 其國眾生 常以清旦 各以衣裓盛眾妙華 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即以食時 還到本國 飯食經行 舍利弗 極樂國土 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願往生願往生 彌陀佛國最為勝 廣大寬平實是精 天樂音聲常遍滿 黃金為地間奇珍 晝夜六時華自散 法音常說自然聞 彼國眾生更無事 衣裓盛華詣十方 一一親承修供養 塵勞垢習永消亡 種種隨心皆稱意 無不利益是真常 歘爾飛騰還本國 飯食經行七寶臺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復次舍利弗 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 白鵠孔雀 鸚鵡舍利 迦陵頻伽 共命之鳥 是諸眾鳥 晝夜六時出和雅音 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其土眾生聞其音已 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 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 所以者何 彼佛國土無三惡趣 舍利弗 其佛國土尚無三惡道之名 何況有實 是諸眾鳥 皆是阿彌陀佛 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舍利弗 彼佛國土 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 出微妙音 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 聞是音者 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 其佛國土 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願往生願往生 道場清淨希難見 彌陀淨土甚難聞 難聞難見今得會 如說修行專意專 願佛慈悲遙攝受 臨終寶座現其前 既見華臺心踊躍 從佛逍遙歸自然 自然即是彌陀國 無漏無生還即真 行來行止常隨佛 證得無為法性身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極樂莊嚴間雜寶 實是希奇聞未聞 寶鳥臨空讚佛會 文文句句理相同 晝夜連聲無有息 哀婉雅亮發人心 或說五根七覺分 或說八聖慈悲門 或說他方離惡道 或說地獄封人天 或說長時修苦行 或說無上菩提因

15 或說散善波羅蜜 或說定慧入深禪 菩薩聲聞聞此法 處處分身轉法輪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極樂莊嚴出三界 人天雜類等無為 法藏行因廣弘願 設我得佛現希奇 或現鳥身能說法 或現無請能應機 或使微波出妙響 或使林樹讚慈悲 或使風光相應動 或令羅網說音辭 一切莊嚴聲遍滿 恒沙天樂自依時 為引他方凡聖類 故佛現此不思議 我等聞之身毛竪 碎骨慚謝阿彌師 一受專精不惜命 須臾即到豈為遲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 彌陀佛國真嚴淨 三惡六道永無名 事事莊嚴難可識 種種妙微甚為精 地迴寬平眾寶問 一一同耀五百光 一一光成寶臺座 一一座上百千堂 千堂化佛塵沙會 眾生入者共相量 無數音聲遊空轉 化天童子散華香 晝夜六時無間息 地上虛空難可量 八德香池隨意入 灌注由人無淺池 或出或沒三禪樂 徐徐相喚入檀林 檀林寶座行行別 聖眾猶若超日月 日月即是長時劫 或坐或立或遊方 到處唯聞無上法 永絕凡夫生死殃 是故彼國名安樂 眾等回心願往生 往生彼國無餘事手執香華常供養 舍利弗 於汝意云何 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舍利弗 彼佛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 無所障礙 是故號為阿彌陀 又舍利弗 彼佛壽命及其人民 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故名阿彌陀 舍利弗 阿彌陀佛成佛已來 於今十劫 又舍利弗 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 皆阿羅漢 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諸菩薩眾 亦復如是 舍利弗 彼佛國土 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願往生願往生 果得涅槃常住世 壽命延長難可量 千劫萬劫恒沙劫 兆載永劫亦無央 一坐無移亦不動 徹窮後際放身光 靈儀相好真金色 巍巍獨坐度眾生 十方凡聖專心向 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會 身色壽命盡皆平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16 願往生願往生 彼佛從因行苦行 勇猛專精無退時 一坐百劫長時劫 難作 能作不生疲 自利利他同斷惡 不捨怨憎由大悲 有識含靈皆普化 同因同行至菩提 誓願莊嚴清淨土 見聞歡喜證無為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彌陀化主當心坐 華臺獨迴最為精 百億摩尼間雜寶 葉葉莊嚴相自成 正坐已來經十劫 心緣法界照慈光 蒙光觸者塵勞滅 臨終見佛往西方 到彼華開入大會 無明煩惱自然亡 三明自然乘佛願 須臾合掌得神通 彼佛聲聞菩薩眾 塵沙算數亦難窮 願我今生強發意 畢命往彼聖人叢 眾等傾心願往生 手執香華常供養 又舍利弗 極樂國土眾生生者 皆是阿鞞跋致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其數甚多 非是算數所能知之 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說 舍利弗 眾生聞者 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所以者何 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舍利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願往生願往生 釋迦如來告身子 即是普告苦眾生 娑婆六道非安處 冥冥長夜闇中行 聖化同居不相識 動生瞋毒鬪無明 為此無明繫六道 愛憎高下何時平 既無善業排生死 由貪造罪未心驚 犯此人皮裹驢骨 三塗自入不須爭 我等聞之心髓痛 誓願頓捨世間榮 普願回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娑婆極苦非生處 極樂無為實是精 九品俱回得不退 阿鞞跋致即無生 非直初生無限極 十地已下劫難窮 如此大海塵恒沙 有緣到者入其中 四種威儀常見佛 行來進止駕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 未藉思量一念功 普勸同生善知識 專心專注往西方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17 舍利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說阿彌陀佛 執持名號 若一日 若二日 若三日 若四日 若五日 若六日 若七日 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 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 心不顛倒 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舍利弗 我見是利故說此言 若有眾生聞是說者 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願往生願往生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七日七夜心無間 長時起行倍皆然 臨終聖眾持華現 身心踊躍坐金蓮 坐時即得無生忍 一念迎將至佛前 法侶將衣競來著 證得不退入三賢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彌陀侍者二菩薩 號曰無邊觀世音 一切時中助佛化 分身六道起慈心 念念隨機為說法 惛惛難悟罪根深 百計千萬數出世 萬中無一出煩籠 念汝眾生長劫苦 諸佛對面不相逢 人天少善尚難辯 何況無為證六通 雖得見聞希有法 麁心懈怠益無功 縱使連年放脚走 趁得貪瞋滿內胸 貪瞋即是身三業 何開淨土裹真空 寄語同生善知識 念佛慈悲入聖叢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舍利弗 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 東方亦有阿閦鞞佛 須彌相佛 大須彌佛 須彌光佛 妙音佛 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各於其國 出廣長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說誠實言 汝等眾生 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願往生願往生 釋迦如來常讚嘆 東方恒沙等覺尊 大悲同化心無二 一佛施功多亦然 為斷凡夫疑見執 皆舒舌相覆三千 共證七日稱名號 又表釋迦言說真 終時正意念彌陀 見佛慈光來照身 乘此彌陀本願力 一念之間入寶堂 寶堂莊嚴無限極 化佛聖眾坐思量 心性明於百千日 悲智雙行法爾常 我今既到無為處 普願含靈歸此方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18 舍利弗 南方世界 有日月燈佛 名聞光佛 大焰肩佛 須彌燈佛 無量精進佛 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各於其國 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說誠實言 汝等眾生 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願往生願往生 南方諸佛如恒沙 亦舒舌相覆三千 為其本國凡聖眾 讚嘆釋迦變現身 出現娑婆五濁內 標心為化罪根人 我見邪貪增上慢 教令出世及生瞋 念汝眾生流浪久 諸佛誠言謂不真眾 等回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舍利弗 西方世界 有無量壽佛 無量相佛 無量幢佛 大光佛 大明佛 寶相佛 淨光佛 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各於其國 出廣長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說誠實言 汝等眾生 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願往生願往生 西方諸佛如恒沙 各於本國讚如來 分身百億閻浮內 示現八相大希奇 五濁凡夫將謂實 六年苦行證無為 降魔成道說妙法 種種方便不思議 普勸眾生歸淨土 前思却慮更生疑 我今舒舌以為證 西方極樂必須依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舍利弗 北方世界 有焰肩佛 最勝音佛 難爼佛 日生佛網明佛 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各於其國 出廣長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說誠實言 汝等眾生 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願往生願往生 北方諸佛如恒沙 皆舒舌相證牟尼 為我凡夫來出世 隨緣說法應時機 時機相感聞即悟 如說修行不致疑 七日稱名無間雜 身心踊躍喜

19 還悲 慶得希聞自家國 諸佛證判得還歸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舍利弗 下方世界 有師子佛 名聞佛 名光佛 達摩佛 法幢佛 持法佛 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各於其國 出廣長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說誠實言 汝等眾生 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願往生願往生 下方諸佛如恒沙 各於本國度眾生 證讚釋迦出五濁 能為難事化群萠 善巧隨宜令斷惡 偏心指授向西方 一切福業皆回向 終時化佛自來迎 利根智者聞歡喜 忽憶三塗心即驚 驚心泥竪勸懺悔恐罪不滅墮深坑 眾等回心生眾生 手執香華常供養 舍利弗 上方世界 有梵音佛 宿王佛 香上佛 香光佛 大焰肩佛 雜色寶華嚴身佛 娑羅樹王佛 寶華德佛 見一切義佛 如須彌山佛 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各於其國 出廣長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說誠實言 汝等眾生 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願往生願往生 上方諸佛如恒沙 還舒舌相為娑婆 十惡逆五多疑謗 信邪事鬼餒神魔 妄想求恩謂有福 災障禍橫轉彌多 連年臥病於床枕 聾盲脚折手攣橛 承事神明得此報 如何不捨念彌陀 彌陀願力皆平等 但使回心華自捧 一念逍遙快樂國 畢竟常安無退動 眾等回心願生彼 手執香華常供養 舍利弗 於汝意云何 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是諸佛所說名及經名者 是諸善男子善女人 皆為一切諸佛 共所護念 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舍利弗 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舍利弗 若有人 已發願 今發願 當發願 欲生阿彌陀佛國者 是諸人等 皆

20 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彼國土 若已生 若今生 若當生 是故舍利弗 諸善男子善女人 若有信者 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願往生願往生 釋迦如來大慈悲 應現娑婆度有緣 有緣遍滿三千界 隨機示悟斷貪癡 總勸厭此人天樂 無常八苦火燒人 念佛誦經除罪障 諸佛遙加護念身 晝夜六時強發願 持心不散業還成 業成見佛華臺主 須臾變作紫金臺 從佛逍遙入寶國 畢竟永絕愁憂聲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舍利弗 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彼諸佛等 亦稱說我不可思議功德 而作是言 釋迦牟尼佛 能為甚難希有之事 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諸眾生 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 當知 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一切世間 說此難信之法 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 舍利弗 及諸比丘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 聞佛所說 歡喜信受 作禮而去 願往生願往生 世尊慇懃告身子 表知諸佛大悲同 互相讚德心無異 巧應時機各有功 六方如來皆讚嘆 釋迦出現甚難逢 正治五濁時興盛 無明頑硬似高峯 劫濁時移身漸小 眾生濁惡等蛇龍 惱濁遍滿過塵數 愛憎違順若岳山 見濁叢林如棘刺 命濁中夭剎那間 依正二報同時滅 背正歸邪橫起怨 九十五種皆污世 唯佛一道獨清閑 出到菩提心無盡 還來火宅度人天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如來出現於五濁 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 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 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 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 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眾等回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高接下讚云

21 願往生願往生 世尊說法時將了 慇懃付屬彌陀名 五濁增時多疑謗道俗相嫌不用聞 見有修行起瞋毒 方便破壞競生怨 如此生盲闡提輩 毀滅頓教永沈淪 超過大地微塵劫 未可得離三塗身 大眾同心皆懺悔 所有破法罪因緣 眾等回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座待下座聲盡 即為大眾 總懺悔云 弟子道場眾等 爾許多人各各標心愧謝 諸佛冥空幽顯得道聖人 三十三天等 一切天神地神 虛空山林河海神等 天曹地府 閻羅伺命 五道太山 三十六王地獄 典領一切靈祇等 及此道場尊經 舍利形像靈儀等 唯願大悲光威神 加備護念攝受證明 今日道場主某甲 及爾許多人 披心懺悔 弟子某甲等 自從無身有身無識有識已來 乃至今日至於今時 於其中間 所作身口意業十惡之罪 無量無邊 或放縱身業 殺害劫奪一切地獄畜生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殺害劫奪一切修羅鬼神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殺害劫奪一切人天三寶師僧 父母六親眷屬 善知識法界眾生 不可知數 或故殺誤殺 戲笑殺自殺 教他殺隨喜殺 相續殺無間殺 愛憎違順殺 放逸殺貪味為財殺 如是等殺罪無量無邊 今對道場凡聖 發露懺悔 永盡無餘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偷盜罪 或放縱身業 偷盜劫奪一切地獄畜生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偷盜劫奪一切修羅鬼神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偷盜劫奪一切人天三寶師僧 父母六親眷屬 善知識法界眾生 不可知數 或故盜誤盜 戲笑盜自盜 教他盜隨喜盜 放逸盜無間盜 愛憎盜違順盜 貪味為財盜 如是等偷盜罪無量無邊 今對道場凡聖 發露懺悔 永盡無餘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22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邪婬顛倒罪 或放縱身業 起於邪婬 或逼掠一切畜生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起婬逼掠一切鬼神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起婬心 逼掠一切師僧 父母六親眷屬 善知識法界眾生 不可知數 或放逸作故作 誤作戲笑作 自作教他作 隨喜作無慚愧作 相續作無間作 邪貪惡貪作 如是等邪婬罪無量無邊 今對道場凡聖 發露懺悔 永盡無餘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口業虛誑罪 或放縱口業 欺誑一切地獄畜生 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欺誑一切修羅鬼神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欺誑一切人天三寶師僧 父母六親眷屬 善知識法界眾生 不可知數 或常作無間作 故作誤作戲笑作 自作教他作 隨喜作邪貪惡貪作 如是等欺誑罪無量無邊 今對道場凡聖 發露懺悔 永盡無餘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調戲之罪 或放縱口業 調戲輕弄一切地獄畜生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調弄一切修羅鬼神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調弄一切人天三寶師僧 父母六親眷屬 善知識法界眾生 不可知數 或常作無間作 故作誤作戲笑作 自作教他作隨喜作 如是等調弄之罪無量無邊 今對道場凡聖 發露懺悔 永盡無餘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23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惡口罪 或放縱口業 罵辱誹謗毀呰 一切地獄畜生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罵辱誹謗毀呰 一切修羅鬼神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罵辱誹謗毀呰 一切人天三寶師僧 父母六親眷屬 善知識法界眾生 不可知數 或常作無間作 故作誤作戲笑作 自作教他作隨喜作 邪貪惡貪作 如是等惡口罪無量無邊 今對道場凡聖 發露懺悔 永盡無餘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兩舌罪 或放縱口業 兩舌鬪亂破壞 一切畜生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鬪亂破壞 一切修羅鬼神眾生 水陸虛空蠕動之類 不可知數 或鬪亂破壞 一切人天三寶師僧 父母六親眷屬 善知識法界眾生 不可知數 或常作無間作 故作誤作戲笑作 自作教他作隨喜作 邪貪惡貪作 如是等兩舌罪無量無邊 今對道場凡聖 發露懺悔 永盡無餘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意業罪 或起邪貪惡貪 動身口意業 不可知數 或起邪瞋 動身口意業 不可知數 或起邪癡顛倒惡見顛倒 動身口意業 不可知數 或因意業 造作身業十惡之罪 不簡凡聖六道眾生親疎人畜等眾生 不可知數 或故作誤作 常作無間作 自作教他作 隨喜作 如是等意業罪無量無邊 今對道場凡聖 發露懺悔 永盡無餘 總懺十惡罪竟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 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此十惡即攝一切惡 盡今懺悔十惡罪者 即懺一切罪盡 應知

24 願往生願往生 三界無安如火宅 六道周慞競出門 門門不同八萬四 各各皆當心眼前 棄棄欲出還回去 為箇無明誤殺人 貪財愛色無厭足 虛華幻惑詐相親 財盡色落相嫌恨 須臾義斷若屠怨 屠怨遍滿娑婆內 有識含情皆亦然 為此如來偏指授 勸使專修淨土因 淨土因成自然到 終時合掌奉香煙 香煙直注彌陀佛 聖眾持華迎我身 即坐華臺皆金色 到彼無漏真復真 眾等悲流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願往生願往生 劫欲盡時五濁盛 眾生邪見甚難信 專專指授歸西路 為他破壞還如故 曠劫已來常如此 非是今生始自悟 正由不遇好強緣 致使輪回難得度 今日今時聞要法 畢命為期誓堅固 堅固持心不惜身 慚愧釋迦諸佛恩 標心為說西方樂 欲使齊歸入正門 正門即是彌陀界 究竟解脫斷根源 去來他鄉不可停 從佛歸家還本國 一切行願自然成 眾等各各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 大眾人人皆合掌 碎身慚謝釋迦恩 能得慈悲巧方便 指授西方快樂門 道場欲散人將別 努力相勸斷貪瞋 貪瞋因緣障聖土 不得自悟永沈淪 同行相親相策勵 畢命為期到佛前 願此法輪相續轉 道場施主益長年 大眾咸同受安樂 見聞隨喜亦皆然 普願回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高接下讚云 又誦經唱讚已 高座即令一人行香與大眾行華 次當讚人等向行道處立 又令小者唱禮供養及如法行道 唱已其散華法用一如上 或三匝或七匝竟 即當佛前立 次唱後讚 高座唱讚下座和云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大眾人人皆合掌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道場聖眾欲歸還 ( 無量樂 ) 眾等傷心共傷歎 ( 願往生 ) 唯知慚謝釋迦恩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悲喜交流深自慶 ( 無量樂 ) 不因釋迦佛開悟 ( 願往生 ) 彌陀名願何時聞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荷佛慈恩實難報 ( 無量樂 ) 四十八願慇懃喚 ( 願往生 ) 乘佛願力往西方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娑婆永別更何憂 ( 無量樂 )

25 無問罪福時多少 ( 願往生 ) 心心念佛莫生疑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六方如來證不虛 ( 無量樂 ) 三業專心無雜亂 ( 願往生 ) 百寶蓮華應時見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臨終聖眾自來迎 ( 無量樂 ) 行者見佛心歡喜 ( 願往生 ) 彌陀接手坐華臺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坐已身同紫金色 ( 無量樂 ) 從佛須臾至寶國 ( 願往生 ) 直入彌陀大會中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見佛莊嚴無數億 ( 無量樂 ) 三明六通皆具足 ( 願往生 ) 憶我閻浮同行人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同行相親願莫退 ( 無量樂 ) 七周行道散華竟 ( 願往生 ) 供養冥空諸佛會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大會頂禮別彌陀 ( 無量樂 ) 行道散華七周竟次向佛前立唱讚云 慚愧彌陀諸聖眾 ( 願往生 ) 受我施主眾生請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慈悲平等度眾生 ( 無量樂 ) 證明功德除罪障 ( 願往生 ) 存亡利益難思議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形枯命斷佛前期 ( 無量樂 ) 供養莊嚴不如法 ( 願往生 ) 布施眾生歡喜心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見聞流淚同懺悔 ( 無量樂 ) 散華行道訖 ( 願往生 ) 諸佛隨緣還本國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普散香華心送佛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願佛慈心遙護念 ( 無量樂 ) 般舟三昧樂 ( 願往生 ) 同生相勸盡須來 ( 無量樂 ) 次打磬子唱敬禮常住三寶 次唱歎佛呪願 歎佛竟 即依法唱七禮敬唱隨意 竊以 彌陀妙果號曰無上涅槃 國土則廣大莊嚴 遍滿自然眾寶 觀音大士左侍靈儀 勢至慈尊則右邊供養 三華獨迴寶縵臨軀 珠內輝光天聲外繞 聲聞菩薩數越塵沙 化鳥天同無不遍會 他方聖眾起若雲奔 凡惑同生過踰盛雨 十方來者皆到佛邊 鼓樂彌歌香華繞讚 供養周訖隨處遍歷親承 或入百寶池渠會 或入寶樓宮殿會 或入寶林寶樹會 或上虛空會 或入大眾無生法食會 如是清淨莊嚴大會聖眾等 同行同坐同去同來 一切時中無不證悟 西方極樂種種莊嚴 歎莫能盡 然今清信弟子某甲等爾許多人 知身假合四大共成 識命浮危譬似嚴霜對日 十方六道同此輪回 無際循循沈愛波 而沈苦海 佛道人身難得今已得

26 淨土難聞今已聞 信心難發今已發 仰惟今時同生知識等爾許多人 恐畏命同石火久照難期 識性無常逝踰風燭 故人人同願共結往生之業 各誦彌陀經 爾許萬遍 念彌陀名爾許萬遍 又造某功德等 普皆周備 故於某月日 莊嚴院宇 瑩飾道場 奉請僧尼 宿宵行道 又以厨皇百味種種甘香 奉佛及以僧徒 同心慶喜 又願 持戒誦經念佛行道 及造諸功德等 當今施主 及同行諸人法界眾生 從今已去 天神影衛萬善扶持 福命休強離諸憂惱 六方諸佛護念信心 淨土彌陀慈心攝受又願 觀音聖眾駱驛往來 念念無遺遙加普備 春秋冬夏四大常安 罪滅福成迴生淨土 又願 臨終無病正念堅強 聖眾來迎華臺普集 彌陀光照菩薩扶身 化佛齊心同聲等讚 乘臺一念即至西方 見佛尊顏悟無生忍 仰願往生同行人等得如此善 又願 此功德資益 大唐皇帝 福基永固聖化無窮 又願 皇后慈心平等哀愍六宮 又願 皇太子承恩厚地 同山岳之莫移 福命唐唐類滄波而無盡 又願 天曹地府閻羅伺命滅除罪障注記善名 又願 修羅息戰諍 餓鬼除飢虛 地獄與畜生 俱時得解脫 竪通三界橫括九居 莫不等出娑婆同歸於淨土 下座唱七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等一切三寶 我今稽首禮迴 願往生無量壽國 南無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微塵剎土中一切三寶 我今稽首禮迴 願往生無量壽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摩訶薩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諸菩薩摩訶薩清淨大海眾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普為四恩三友 帝王人王師僧 父母善知識 法界眾生斷除三障 同得往生阿彌陀佛國 和上一切賢聖 迴願往生無量壽國 唱竟即云隨意 白行者等 一切時常依此法 以為恒式 應知 送經致何處 送至摩尼寶殿

27 中 送經致何處 送至龍宮大藏中 送經致何處 送至西方石窟寶函中 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卷下 ( 終 ) 經文資訊 大正藏第 47 冊 No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kāi jīng jì 開經偈 wú shàng shèn shēn wéi miào fǎ 無上甚深微妙法 bǎi qiān wàn jié nán

More information

法林即是彌陀國逍遙快樂不相侵眾等傾心皆願往手執香華常供養高接下讚云下接高讚云願往生願往生如來教法元無二正為眾生機不同一音演說隨緣悟不留殘結證生空或現神通或說法或服外道滅魔蹤自利一身雖免縛悲心普益絕無功灰身滅智無餘證二萬劫盡復生心生心覺動身還現諸佛先教發大乘眾等迴心生淨土手執香華常供養下接高讚云高接下

法林即是彌陀國逍遙快樂不相侵眾等傾心皆願往手執香華常供養高接下讚云下接高讚云願往生願往生如來教法元無二正為眾生機不同一音演說隨緣悟不留殘結證生空或現神通或說法或服外道滅魔蹤自利一身雖免縛悲心普益絕無功灰身滅智無餘證二萬劫盡復生心生心覺動身還現諸佛先教發大乘眾等迴心生淨土手執香華常供養下接高讚云高接下 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卷下 沙門善導集記 高座入文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 千二百五十人俱, 皆是大阿羅漢, 眾所知識 : 長老舍利弗 摩訶目犍連 摩訶迦葉 摩訶迦旃延 摩訶俱絺羅 離婆多 周利槃陀伽 難陀 阿難陀 羅睺羅 憍梵波提 賓頭盧頗羅墮 迦留陀夷 摩訶劫賓那 薄拘羅 阿 [ 少 * 兔 ] 樓馱, 如是等諸大弟子 並諸菩薩摩訶薩 : 文殊師利法王子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贊助資訊卷目次 1 2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贊助資訊卷目次 1 2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贊助資訊卷目次 1 2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16 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2.0 為基礎, 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 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 部份 epub 閱讀器可能無法呈現指定的顏色 )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 歡迎來函

More information

觀音勢至塵沙眾願往生從佛乘花來入會無量樂般舟三昧樂願往生觀音接手入花臺無量樂無勝莊嚴釋迦佛願往生受我微心入道場無量樂般舟三昧樂願往生碎身慚謝釋迦恩無量樂彼國莊嚴大海眾願往生從佛乘花來入會無量樂般舟三昧樂願往生助佛神化度眾生無量樂十方恒沙佛舒舌願往生證我凡夫生安樂無量樂般舟三昧樂願往生悲心利物大悲心無

觀音勢至塵沙眾願往生從佛乘花來入會無量樂般舟三昧樂願往生觀音接手入花臺無量樂無勝莊嚴釋迦佛願往生受我微心入道場無量樂般舟三昧樂願往生碎身慚謝釋迦恩無量樂彼國莊嚴大海眾願往生從佛乘花來入會無量樂般舟三昧樂願往生助佛神化度眾生無量樂十方恒沙佛舒舌願往生證我凡夫生安樂無量樂般舟三昧樂願往生悲心利物大悲心無 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卷上 沙門善導集記 奉請四天王直入道場中奉請師子王師子亦難逢奮迅身毛衣眾魔退散去回頭請法師直取涅槃城序曰 : 竊以娑婆廣大, 火宅無邊 ; 六道周居, 重昏永夜 生盲無目, 慧照未明 ; 引導無方, 俱摧死地 循環來去, 等逝水長流 ; 託命投神, 誰之能救! 斯乃識含無際, 窮塵之劫更踰 ; 自爾悠悠, 遇勝緣之何日! 上從海德初際如來, 乃至今時釋迦諸佛, 皆乘弘誓,

More information

Kinh A Di Da

Kinh A Di Da Phật Thuyết A Di Đà Kinh 佛說阿彌陀經 Tam Tạng Pháp Sư Cưu Ma La Thập kính dịch 2 Lián Chí Zàn 蓮池讚 LIÊN TRÌ TÁN Lián Chí Hăi Hùi, Mí Tuó Rú Lái, 蓮 池 海 會, 彌 陀 如 來, Liên Trì Hải Hội, Di Đà Như Lai, Guān Yīn Shì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Informasi Penting Sutra ini disalin dan dipublikasikan oleh ( 聖輪雷藏寺 ). Sutra ini di buat berdasarkan standard sutra dalam bahasa mandarin yang di pero

Informasi Penting Sutra ini disalin dan dipublikasikan oleh ( 聖輪雷藏寺 ). Sutra ini di buat berdasarkan standard sutra dalam bahasa mandarin yang di pero Maha Mula Acarya Lian Sheng Maha Guru Lian Sheng (Lu Sheng-Yen) adalah perintis Zhen Fo Zong (True Buddha School) yang dilahirkan pada tahun 1945 (Imlek tanggal 18 bulan 5) di Chiayi, Taiwan. Beliau juga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贊助資訊卷目次 1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贊助資訊卷目次 1 目次 編輯說明章節目次贊助資訊卷目次 1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16 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2.0 為基礎, 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 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 部份 epub 閱讀器可能無法呈現指定的顏色 )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 歡迎來函

More information

四者 作願門 : 所謂專心, 若晝 若夜, 一切時 一切處, 三業四威儀所作功德, 不問初 中 後, 皆須真實心中發願願生彼國 ; 故名作願門 五者 迴向門 : 所謂專心, 若自作善根, 及一切三乘 五道, 一一聖凡等所作善根, 深生隨喜 ; 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 我亦如是隨喜 以此隨喜善根, 及己

四者 作願門 : 所謂專心, 若晝 若夜, 一切時 一切處, 三業四威儀所作功德, 不問初 中 後, 皆須真實心中發願願生彼國 ; 故名作願門 五者 迴向門 : 所謂專心, 若自作善根, 及一切三乘 五道, 一一聖凡等所作善根, 深生隨喜 ; 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 我亦如是隨喜 以此隨喜善根, 及己 往生禮讚偈一卷 沙門善導集記 勸一切眾生, 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 六時禮讚偈 謹依 大經 及龍樹 天親 此土沙門等所造往生禮讚, 集在一處, 分作六時 唯欲相續繫心, 助成往益 ; 亦願曉悟未聞, 遠沾遐代耳 何者? 第一 謹依 大經 釋迦及十方諸佛讚歎彌陀十二光名, 勸稱 禮 念, 定生彼國 ; 十九拜, 當日沒時禮 第二 謹依 大經, 採集要文, 以為禮讚偈 ; 二十四拜, 當初夜時禮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恭敬禮拜 稱名讚歎 憶念觀察 回向發願 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 故名無間修 又不以貪瞋煩惱來間 隨犯隨懺 不令隔念隔時隔日 常使清淨 亦名無間修 畢命為期 誓不中止 即是長時修 又菩薩已免生死 所作善法回求佛果 即是自利 教化眾生盡未來際 即是利他 然今時眾生悉為煩惱繫縛 未免惡道生死等苦 隨緣起行

恭敬禮拜 稱名讚歎 憶念觀察 回向發願 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 故名無間修 又不以貪瞋煩惱來間 隨犯隨懺 不令隔念隔時隔日 常使清淨 亦名無間修 畢命為期 誓不中止 即是長時修 又菩薩已免生死 所作善法回求佛果 即是自利 教化眾生盡未來際 即是利他 然今時眾生悉為煩惱繫縛 未免惡道生死等苦 隨緣起行 往生禮讚偈 ( 一卷 ) 沙門善導集記 勸一切眾生 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 六時禮讚偈 謹依大經及龍樹天親 此土沙門等所造往生禮讚 集在一處分作六時 唯欲相續係心助成往益 亦願曉悟未聞 遠沾遐代耳 何者 第一謹依大經釋迦及十方諸佛讚歎彌陀十二光名 勸稱禮念定生彼國 十九拜當日沒時禮 第二謹依大經採集要文 以為禮讚偈 二十四拜當初夜時禮 第三謹依龍樹菩薩願往生禮讚偈 十六拜當中夜時禮 第四謹依天親菩薩願往生禮讚偈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doc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doc fó shuō ā mí tuó jīng 佛说阿弥陀经 yáo qín sān zhàng fǎ shī jiū mó luó shí yì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http://www.laohuangli.net 老黄历网佛教频道制作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佛说阿弥陀经 rú shì wǒ wén yī shí fó zài shè wèi guó qí shù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Maha Mula Acarya Lian Sheng

Maha Mula Acarya Lian Sheng 佛說阿彌陀經手抄文件 Penyalinan Sutra Amitabha Buddha 满足成就佛陀智慧 一切衆生無上福田 Page 1 Maha Mula Acarya Lian Sheng Maha Guru Lian Sheng (Lu Sheng-Yen) adalah perintis Zhen Fo Zong (True Buddha School) yang dilahirkan pada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amthoiheniem-viet 25K-MS

Microsoft Word - tamthoiheniem-viet 25K-MS Trung Phong Tam Thời Hệ Niệm Pháp Sự Toàn Tập 三中時峰繫念法事全集 Trung Phong Tam Thời Hệ Niệm Pháp Sự Toàn Tập Trang 2 Trung Phong Tam Thời Hệ Niệm Pháp Sự Toàn Tập Trang 3 Jiè Dìng Xiāng Zàn 戒定香讚 GIỚI ĐỊNH HƯƠNG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A6F2BBA1AAFCC0B1AAFBB867A4CEAD6EB8D12DEAF9AF71A46AAE76A4CEB946C071AA6BAE76ACECA15DA7EFA15E2E646F63>

<4D F736F F D20A6F2BBA1AAFCC0B1AAFBB867A4CEAD6EB8D12DEAF9AF71A46AAE76A4CEB946C071AA6BAE76ACECA15DA7EFA15E2E646F63> 1 明 蕅益大師文 清 達默法師科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科文 蓮榮共修會印行 2 3 彌陀要解科文序 在民國六十五年至七十五年十年間, 正值雪廬老人弘法法運達顛峰之際, 老人的座下學生遍佈台灣各地, 不但定期回到蓮社聽課, 也在所住之處興辦各種教法的研學, 使得璀璨的蓮花在台灣寶島上處處開放 老人特別重視淨土法門的弘揚, 所以各地也興起對淨土經典的學習,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北, 有親近老人的學生及私淑的弟子共同組成彌陀經要解的研究班,

More information

五念門是往生論的心要 ( 一 )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壹 往生論的源流 戰禍蒙塵, 甚少有人講解弘傳, 故特撰文推介, 期望社會大眾聞 往生論 是 無量壽經 法受益, 早成佛道 優婆提舍願生偈 的簡稱, 收藏 於 大正藏 第二十六冊, 是淨 貳 往生論的結構與內容 土宗 五經一論 所稱的論,

五念門是往生論的心要 ( 一 )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壹 往生論的源流 戰禍蒙塵, 甚少有人講解弘傳, 故特撰文推介, 期望社會大眾聞 往生論 是 無量壽經 法受益, 早成佛道 優婆提舍願生偈 的簡稱, 收藏 於 大正藏 第二十六冊, 是淨 貳 往生論的結構與內容 土宗 五經一論 所稱的論,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壹 往生論的源流 戰禍蒙塵, 甚少有人講解弘傳, 故特撰文推介, 期望社會大眾聞 往生論 是 無量壽經 法受益, 早成佛道 優婆提舍願生偈 的簡稱, 收藏 於 大正藏 第二十六冊, 是淨 貳 往生論的結構與內容 土宗 五經一論 所稱的論, 為 五世紀時北印度人 世親菩薩 ( 西元 420 年 ~500 年 ) 所作, 翻譯者菩提流支亦為北印度人 西元六世紀初, 時值中國南北朝,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簡報

PowerPoint 簡報 淨土 緣講座系列 九品往生極樂淨土的啟示 陳雁姿博士主講 佛教法相學會 陳廷驊基金會 淨薈 主辦 贊助 協理 內容概要 ( 一 ) 淨土三經的關係 ( 二 ) 九品往生的出處 ( 三 ) 定善與散善的區分 ( 四 ) 九品往生的因緣及情況 ( 五 ) 重要啟示 淨土三經 無量壽經 ( 大本 ) 觀無量壽經 ( 觀經 ) 佛說阿彌陀(Amita) 經 ( 小本 ) 三經為淨土宗的根本經典 至於三經的關係,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6-23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More information

彌陀疏鈔 為蓮池大師 主張淨土 護持正法之書 廣稱博引 證據詳明 共十萬餘言 最為該洽 滋擷其精華 分註於經文每句之下 俾易於觀覽 名之曰彌陀疏鈔擷 讀者庶無忘雲棲嘉惠後學之至意焉 樂淨居士謹識法會眾證分第一佛土依正分第二寶樹蓮池分第三天人供養分第四禽樹演法分第五佛德無量分第六往生發願分第七脩持正行

彌陀疏鈔 為蓮池大師 主張淨土 護持正法之書 廣稱博引 證據詳明 共十萬餘言 最為該洽 滋擷其精華 分註於經文每句之下 俾易於觀覽 名之曰彌陀疏鈔擷 讀者庶無忘雲棲嘉惠後學之至意焉 樂淨居士謹識法會眾證分第一佛土依正分第二寶樹蓮池分第三天人供養分第四禽樹演法分第五佛德無量分第六往生發願分第七脩持正行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22, No. 428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428-A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擷敘嗚呼 人生如夢 轉瞬皆虗 富貴等於浮雲 功名同於朝露 當年恩愛 頓入壟邱 塵世繁華

More information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indd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indd -a-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出版聲明一 本書係依據華藏佛教圖書館 一九九 年十月印製之 中峰三時繫念全集 木刻版本 重新排版印製 二 本會出版之一切書籍 免費結緣 禁止販售 歡迎翻印 惟請勿增刪內容 如欲翻印此書 請洽本會圖書組(amtb9@amtb.org.tw ) 或至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查詢本書最新印製之版本 三 諸位仁者若發現此書內容 文字有訛誤之處 尚祈不吝賜教為盼!華藏淨宗學會圖書組謹識

More information

參 本經宗旨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 四帖疏, 另參考智者大師之 觀經疏 1. 四帖疏 : 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前指十三觀, 後指三福九品 2. 智者疏 妙宗鈔 : 以實相為體 以修心妙觀 能感淨土為宗 生善滅惡為力用 肆 十六觀的名稱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之

參 本經宗旨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 四帖疏, 另參考智者大師之 觀經疏 1. 四帖疏 : 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前指十三觀, 後指三福九品 2. 智者疏 妙宗鈔 : 以實相為體 以修心妙觀 能感淨土為宗 生善滅惡為力用 肆 十六觀的名稱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之 觀無量壽佛經疏 綱要簡介 壹 本經概說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之 四帖疏 一 序分 : 1. 證信序 : 如是我聞 2. 發起序 : 細分為七 (1) 化前序 (2) 禁父之緣 (3) 禁母緣 (4) 厭 苦緣 (5) 欣淨緣 (6) 散善顯行緣 (7) 定善示觀緣 二 正宗分 : 1. 定善 : 十三觀, 佛應韋后之請, 說觀想西方依正之法 2. 散善 : 後三觀 ( 三福以為正因, 九品以為正行

More information

快樂就是好運 聖嚴師父 有一位老人家看了我的傳記後很受感動, 於是來看我 他第一句話說 : 法師, 你小時候命比較不好, 現在你的命比較好 我則回答 : 小時候是歹命的小孩, 現在是歹命的老人 從他的角度看, 好像我小時候不好, 現在就好了 但從我的角度來看, 小時候我並不覺得苦 好運與壞運存乎一心

快樂就是好運 聖嚴師父 有一位老人家看了我的傳記後很受感動, 於是來看我 他第一句話說 : 法師, 你小時候命比較不好, 現在你的命比較好 我則回答 : 小時候是歹命的小孩, 現在是歹命的老人 從他的角度看, 好像我小時候不好, 現在就好了 但從我的角度來看, 小時候我並不覺得苦 好運與壞運存乎一心 僧芽 2014 年第三期 發行單位 : 法鼓山僧伽大學教務處 網頁 :http:// www.ddsu.org 電話 :(02) 2498-7171#2351 2014/2/26 歡迎加入粉絲頁 >> 法鼓山僧伽大學 本期主題 心靈閱讀書 僧大新鮮人 Theme 快樂就是好運 Spiritual Book Review 心靈環保經濟學 DDSU Freshmen's Corner 極樂國 / 最好的禮物

More information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菩薩藏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1491 菩薩藏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91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及七萬二 千菩薩 是時長老舍利弗承佛神力 即從坐起

More information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佛子 諸佛世尊 有十種廣大佛事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 皆不能知 去來現在 所有一切聲聞獨覺 亦不能知 唯除如來威神之力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諸佛 於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世界 兜率陀天 皆現受生 修菩薩行 作大佛事 無量色相 無量威德 無量光明 無量音聲 無量言辭 無量三昧 無量智慧 所行境界 攝取一切人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阿脩羅等 大慈無礙

More information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二中沒 是名大地六種震動 五 舌根放大光明 大光普照 大光普照者 轉無常以為常 轉不凈以為凈 轉苦以為樂 轉無明以為明 爾時 六 佛光所照之處 山林國土 江河大海 鐵圍山川 一切地獄 高下平正 皆悉清凈 無諸穢惡 猶如東方清凈莊嚴滿月世界 爾時 釋迦分身諸佛 七 從空化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二中沒 是名大地六種震動 五 舌根放大光明 大光普照 大光普照者 轉無常以為常 轉不凈以為凈 轉苦以為樂 轉無明以為明 爾時 六 佛光所照之處 山林國土 江河大海 鐵圍山川 一切地獄 高下平正 皆悉清凈 無諸穢惡 猶如東方清凈莊嚴滿月世界 爾時 釋迦分身諸佛 七 從空化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一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爾時 一 釋迦牟尼佛因信相菩薩 為一切眾生及自己身 問諸佛名 佛說十方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大菩薩僧已 復欲大師子吼 有師子吼者 名決定說 決定說者 明知如來 常住不滅 并說眾生 盡有佛性 二 諸魔怖畏 外道歸伏故 是名師子吼 如是顯說已 三 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世界 六種震動 六種震動者 東涌西沒 四 西涌東沒 南涌北沒 北涌南沒 中涌邊沒

More information

便門不為自身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成佛, 即名為樂清淨心 這種樂清淨心是欲令一切眾生同得大乘菩提覺法樂, 同得生西方安樂國,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不變不失, 安住大般涅槃, 具足常樂我淨, 自在清淨的真實功德樂 這才是 往生論 所說的順大乘菩提門法 八 名義攝對 往生論 說 智慧 慈悲 方便三種門

便門不為自身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成佛, 即名為樂清淨心 這種樂清淨心是欲令一切眾生同得大乘菩提覺法樂, 同得生西方安樂國,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不變不失, 安住大般涅槃, 具足常樂我淨, 自在清淨的真實功德樂 這才是 往生論 所說的順大乘菩提門法 八 名義攝對 往生論 說 智慧 慈悲 方便三種門 五念門是 往生論 的心要 ( 二 )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這智慧 慈悲 方便三者, 即是無上菩提心, 是成佛的基本因素和必要條件, 與 觀經 大般若經 所說三種心, 含義相同 假如修五念門, 僅知念佛 拜佛 作願 觀察, 而沒有智慧 慈悲 方便迴向, 則不能遠離三種與菩提相違的法, 當然會產生障礙菩提大道 大菩提心不成, 不僅不可能成佛, 往生淨土亦是不容易, 行者當慎思之 七 順菩提門 菩薩遠離三種相違菩提門法,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四年十一月 放眼二十一世紀的大世界 核武 擴散 戰亂依然 環境污染 溫 室效應加劇 惡疾 空難 以及 自 然 災 害 頻 生 火 宅 中 人 苦不堪言 傳統的人生觀 價值觀逐漸剝離 網絡社會的虛 擬現實 真偽難辨 是非難決 令本來精神貧乏 心靈空虛的人 更加惶惑不安 環顧我們身處的 香港 政制 經濟 以至民生都 不得安穩 怨氣沖天 暴戾詛咒 抑鬱苦悶湧現 再加上自身的人 事感情 學業工作 可謂無一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1 / 年 03 月 02 日 御製無量壽佛贊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嘗以極樂為觀想 廣與眾生分別說 舉目即見阿彌陀 佛身色相顯光明 閻浮檀金無與等 其高無比由旬數 六十萬億那由他 眉間白毫五須彌 紺眼弘澄四大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1 / 年 03 月 02 日 御製無量壽佛贊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嘗以極樂為觀想 廣與眾生分別說 舉目即見阿彌陀 佛身色相顯光明 閻浮檀金無與等 其高無比由旬數 六十萬億那由他 眉間白毫五須彌 紺眼弘澄四大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1 / 34 2016 年 03 月 02 日 御製無量壽佛贊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嘗以極樂為觀想 廣與眾生分別說 舉目即見阿彌陀 佛身色相顯光明 閻浮檀金無與等 其高無比由旬數 六十萬億那由他 眉間白毫五須彌 紺眼弘澄四大海 光明演出諸毛孔 一孔遍含諸大千 一界中有一河沙 沙有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中復如是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光山版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光山版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譯佛光山標點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菩薩三萬二千, 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爾時, 王舍大城有一太子, 名阿闍世, 隨順調達惡友之教, 收執父王頻婆娑羅, 幽閉置於七重室內, 制諸群臣, 一不得往 國大夫人, 名韋提希, 恭敬大王, 澡浴清淨, 以酥蜜和麨, 用塗其身, 諸瓔珞中盛葡萄漿, 密以上王 爾時, 大王食麨飲漿,

More information

塵塵究竟 教海無一名相可筌蹄 法門無一因果可比擬 然此等希有十方罕聞 而唯 在極樂者何哉 緣深故耳 緣何謂深 信深也 何謂淺 信淺也 信根淺處恒情域之 如朝廷之有資格高才皓齒而不遷 如麟鳳之於走飛羽道毛羣而一類 何由大方闊步 豁破無明 又諸佛度生皆窮累劫 從凡階聖不退為難 今求生極樂但七日竭誠十念傾

塵塵究竟 教海無一名相可筌蹄 法門無一因果可比擬 然此等希有十方罕聞 而唯 在極樂者何哉 緣深故耳 緣何謂深 信深也 何謂淺 信淺也 信根淺處恒情域之 如朝廷之有資格高才皓齒而不遷 如麟鳳之於走飛羽道毛羣而一類 何由大方闊步 豁破無明 又諸佛度生皆窮累劫 從凡階聖不退為難 今求生極樂但七日竭誠十念傾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1, No. 116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164-A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重刻序 (此序西蜀潘存評點) 淨土法門者何 法界緣起也 何謂法界 吾人現前一念之心 不唯非塊然

More information

塵塵究竟 教海無一名相可筌蹄 法門無一因果可比擬 然此等希有十方罕聞 而唯 在極樂者何哉 緣深故耳 緣何謂深 信深也 何謂淺 信淺也 信根淺處恒情域之 如朝廷之有資格高才皓齒而不遷 如麟鳳之於走飛羽道毛羣而一類 何由大方闊步 豁破無明 又諸佛度生皆窮累劫 從凡階聖不退為難 今求生極樂但七日竭誠十念傾

塵塵究竟 教海無一名相可筌蹄 法門無一因果可比擬 然此等希有十方罕聞 而唯 在極樂者何哉 緣深故耳 緣何謂深 信深也 何謂淺 信淺也 信根淺處恒情域之 如朝廷之有資格高才皓齒而不遷 如麟鳳之於走飛羽道毛羣而一類 何由大方闊步 豁破無明 又諸佛度生皆窮累劫 從凡階聖不退為難 今求生極樂但七日竭誠十念傾 修訂日期: 2005/08/08 發行日期: 2005/8/1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1, No. 116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164-A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重刻序 (此序西蜀潘存評點) 淨土法門者何 法界緣起也 何謂法界 吾人現前一念之心 不唯非塊然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4j\304_\277n\270g\265L\266q\271\330\246p\250\323\267|.doc)

(Microsoft Word - \244j\304_\277n\270g\265L\266q\271\330\246p\250\323\267|.doc)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無量壽如來會上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法會聖眾第一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 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皆是諸大聲聞, 眾所知識 其名曰 : 尊者阿若憍陳如 馬勝 大名 有賢 無垢 須跋陀羅 善稱 圓滿 憍梵缽提 優樓頻蠡迦葉 那提迦葉 伽耶迦葉 摩訶迦葉 舍利弗 大目揵連 摩訶迦旃延 摩訶劫賓那 摩訶注那 滿慈子 阿尼樓馱 離波多 上首王 住彼岸

More information

2 捌 受持讀誦 阿彌陀經 的功德利益玖 阿彌陀經的版本壹拾 高僧大德註解補充一 念佛不能專心 先念一部 阿彌陀經 把妄想 雜念放下再念佛 淨空法師補充二 讀誦 阿彌陀經 的功德 大安法師壹 淨土五經是哪五經 一 淨土五經為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佛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普賢菩薩行

2 捌 受持讀誦 阿彌陀經 的功德利益玖 阿彌陀經的版本壹拾 高僧大德註解補充一 念佛不能專心 先念一部 阿彌陀經 把妄想 雜念放下再念佛 淨空法師補充二 讀誦 阿彌陀經 的功德 大安法師壹 淨土五經是哪五經 一 淨土五經為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佛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普賢菩薩行 淨土五經系列 佛說阿彌陀經 演講第二講演講緣起與受持功德利益 下 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 07 年 6 月 4 日菩薩戒弟子蔡恆明居士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演講大綱

More information

Slide 1

Slide 1 梁皇寶懺卷 釋果見 四 2012.4.1 開經偈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三稱 )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一 前言 四十個主題 卷數主題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1 歸依三寶 2 斷疑 3 懺悔 4 發菩提心 5 發願 6 回向心 7 顯果報 第四卷 7 顯果報之餘 8 出地獄 第五 六卷 9 解冤釋結 四十個主題 卷數主題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1 歸依三寶

More information

才門 皆悉已得 清淨無礙 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以本願力 盡未來際 而無厭倦 汝應請彼 彼當為汝 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 諸菩薩眾 聞普賢名 即時獲得不可思議 無量三昧 其心無礙 寂然不動 智慧廣大 難可測量 境界甚深 無能與等 現前悉見無數諸佛 得如來力 同如來性 去來現在 靡不明照 所有福德 不

才門 皆悉已得 清淨無礙 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以本願力 盡未來際 而無厭倦 汝應請彼 彼當為汝 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 諸菩薩眾 聞普賢名 即時獲得不可思議 無量三昧 其心無礙 寂然不動 智慧廣大 難可測量 境界甚深 無能與等 現前悉見無數諸佛 得如來力 同如來性 去來現在 靡不明照 所有福德 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爾時世尊 在摩竭提國 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始成正覺 於普光明殿 入剎那際諸佛三昧 以一切智自神通力 現如來身 清淨無礙 無所依止 無有攀緣 住奢摩他最極寂靜 具大威德 無所染著 能令見者 悉得開悟 隨宜出興 不失於時 恒住一相 所謂無相 與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 靡不皆入灌頂之位 具菩薩行 等于法界無量無邊 獲諸菩薩普見三昧 大悲安隱一切眾生 神通自在 同於如來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簡報

PowerPoint 簡報 法華經 與 改變的力量 講師 : 果慨法師 功課作了沒? 我的佛國世界記述佛名 國名 國土的情形 時代名 佛的壽命的長短 正法與像法的時期 學佛, 是為了遇見自己, 不是為了遇見佛 本來面目 通過修行, 最終得到了什麼? 佛陀答 : 什麼都沒有得到. 再問 : 那您還修行做什麼呢?. 佛陀微笑 :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失去的東西,. 我失去憤怒 憂慮 悲觀和沮喪. 失去焦慮不安 失去了自私自利和貪嗔痴三毒,.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Aug Amituofo One day treat Chanting Book.docx

Microsoft Word - Aug Amituofo  One day treat Chanting Book.docx BLOOMINGTON BUDDHISM STUDY GROUP CHANTING BOOK Incense Praise 鑪香讚 lu xiāng zan Incense in the censer now is burning; All the Dharma Realm receives the fragrance. 鑪香乍熱 法界蒙熏 Lu xiang zha re fa jie meng xun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目錄 香讚 開經偈 001 淨三業 安土地 普供養真言 00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003 悉曇般若無盡藏真言 金剛心真言 029 悉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言般若菩薩真言 030 悉曇修習般若真言 031 補闕 補闕圓滿 普迴向真言 032 迴向偈 033 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ˉ 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ˉ 無常住十方佛 ˉ 無常住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極樂密碼封面--繁1

極樂密碼封面--繁1 目 錄 前言... 4 緣起... 9 書名淺釋... 13 淺述十三題綱 一論一註一法語... 15 壹 極樂世界存在的真實性... 15 貳 極樂世界二十二殊勝莊嚴, 超越十方佛剎... 17 參 阿彌陀經 在經教中, 所佔的地位如何?.19 肆 為何要求生極樂淨土?... 21 伍 往生極樂世界之正因為何?... 23 陸 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之主因為何?... 67 柒 往生極樂世界之臨終助緣...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前言 梁皇寶懺 是高僧大德特別為我們這些苦惱罪業眾生所做的, 使我們能依文作觀來懺悔 為什麼慚愧? 我們還是凡夫的眾生, 有種種束縛, 所以要生慚愧 在這三界無安的娑婆世界裡, 我們不但聞到佛法, 還能修持佛法, 大家又能來這個好道場共修, 要慶幸我們是很有善根的人, 要把握時間好好來聽經聞法 2 梁皇懺第一卷 皈依三寶 斷疑 懺悔業障 3 第二卷是說明成佛道的目標 發願 要迴向 滿菩提願 4 花奉獻

More information

畺良耶舍:劉宋‧元嘉元年(424),經沙河抵達建業(南京),元嘉19年(442)示寂

畺良耶舍:劉宋‧元嘉元年(424),經沙河抵達建業(南京),元嘉19年(442)示寂 觀無量壽經 此經的漢譯是畺良耶舍在劉宋元嘉年中(424~442) 建業 ( 今南京 ) 鐘山道林精舍譯出 ( 不確定哪一年時間 ) 又稱 觀無量壽佛經 無量壽佛觀經 無量壽觀經 或 十六觀經, 簡稱 觀經 收在 大正藏 第十二冊 本經之梵本現已不存, 西藏本亦無, 而漢譯本亦僅存畺良耶舍譯本 然在新疆曾發現維吾爾文譯本之殘卷 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應英國牛津大學馬克士 穆勒之請, 據現行本譯成英文, 與

More information

極樂密碼封面--簡--OK

極樂密碼封面--簡--OK 目 錄 前言... 4 緣起... 9 書名淺釋... 13 淺述十三題綱 一論一註一法語... 15 壹 極樂世界存在的真實性... 15 貳 極樂世界二十二殊勝莊嚴, 超越十方佛剎... 17 參 阿彌陀經 在經教中, 所佔的地位如何?.19 肆 為何要求生極樂淨土?... 21 伍 往生極樂世界之正因為何?... 22 陸 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之主因為何?... 66 柒 往生極樂世界之臨終助緣...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華嚴專宗學院大學部第九屆畢業論文 普賢十大願修行之初探 指導教授 : 蔡伯郎教授 學生 : 釋法薰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普賢十大願修行之初探 壹 前言 古德云 : 行如山 願如海, 願與行如鳥之雙翼, 兩翼相輔便能展翅高飛 大乘菩薩, 初發心即誓願救度一切眾生 誓成無上正等正覺 在 華嚴經 中說到普賢菩薩立下十大願此十大願, 是普賢菩薩的弘誓, 菩薩即此大願, 於自證之心性中, 發起 念念相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262b\244g\244Q\272\303\275\327\276\311\305\252.docx)

(Microsoft Word - 2.\262b\244g\244Q\272\303\275\327\276\311\305\252.docx) 淨土十疑論導讀 講記 講述者 : 上下淨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修改 增刪 販賣 - 1 - 簡要目錄.. 一 淨土十疑論 ( 原文 ) 3 ~ 25 頁 二 淨土十疑論導讀 ( 講記 ) 26~ 210 頁 - 2 - 淨土十疑論 原文..隋天臺智者大師第一疑問曰 : 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 若欲救度眾生, 祗應願生三界, 於五濁三塗中, 救苦眾生 因何求生淨土自安其身?

More information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釋信願編撰壹 中國淨宗祖師之成立在淨土教的歷史上 努力倡導弘揚念佛法門的主要人物 一般稱之為 淨土宗祖師 或 蓮宗祖師 從傳記所見 早期有七祖 九祖說 近代則有十二祖 十三祖說 然而 此所謂淨土宗的祖師 見於文獻的記載 乃出於宋代以後之事 最早的文獻 樂邦文類 及 佛祖統紀 雖明白記載 祖師 說的名稱 然而皆作為 蓮社 之祖 並無所謂 宗 的名稱 茲就古籍所載 關於淨土宗 即蓮社或蓮宗

More information

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6 期 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 丁 佛果功德 (p.418 ~p.430) 釋厚觀 (2003.9.10) (p.418) 佛之三身 ( 一 ) 法身 ( 佛自性身 ) 約圓滿覺證說, 是出離了煩惱障所顯的最清淨法空性 ( 二 ) 報身 ( 法性所流身 ) 又稱法性所生身 因契證法性而有的功德身 約大菩薩所見的, 顯現無邊功德的莊嚴相而別出報身 ( 三 ) 化身 為地前菩薩 二乘 凡夫而現起的佛身

More information

壹 前言 : 智旭大師 ( 西元一五九九 ~ 一六五五 ), 字蕅益, 俗姓鍾, 名際明, 號靈峰, 別號 八 不道人, 江蘇吳縣木瀆人 三十七歲後, 宏揚佛法於各方, 並著述各種經論疏解, 計四 十八種, 約三百餘卷, 阿彌陀經要解 即為其著作之一 1 蕅益大師一生綜學法相 禪 律 華嚴 天台 淨

壹 前言 : 智旭大師 ( 西元一五九九 ~ 一六五五 ), 字蕅益, 俗姓鍾, 名際明, 號靈峰, 別號 八 不道人, 江蘇吳縣木瀆人 三十七歲後, 宏揚佛法於各方, 並著述各種經論疏解, 計四 十八種, 約三百餘卷, 阿彌陀經要解 即為其著作之一 1 蕅益大師一生綜學法相 禪 律 華嚴 天台 淨 往生極樂世界的品位提昇 以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為核心之考察 楊雯妃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摘要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 往生有四土, 各論九品, 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執持名號, 未斷見思, 隨其或散或定, 於同居土, 分三輩九品 又 觀無量壽佛經 : 欲生彼國者, 當修三福 : 一者 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 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 二者 受持三歸, 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 三者

More information

佛說大乘無量壽經全文

佛說大乘無量壽經全文 法會聖眾第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一切大聖 神通已達 其名曰 尊者憍陳如 尊者舍利弗 尊者大目犍連 尊者迦葉 尊者阿難等 而為上首 又有普賢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 彌勒菩薩 及賢劫中一切菩薩 皆來集會 法會 聖 眾 第一 眾萬二千人俱 解 這一品經文 是說明當時親自參加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大會的聽眾殊勝 法會 釋迦牟尼

More information

往生禮讚偈 唐.. 善導大師編著 作者簡介 善導大師 ( 西元六一三 六八一 ), 唐代 隨煬大葉九年生, 山東臨淄人, 俗姓朱, 號中南大師 善導十四歲時依止密州明勝法師出家, 學習 < 法華 > < 維摩 > 等經, 後讀誦觀無量壽佛經, 乃依之修習時十六種觀行 一日, 善導見西方變相圖而大受感

往生禮讚偈 唐.. 善導大師編著 作者簡介 善導大師 ( 西元六一三 六八一 ), 唐代 隨煬大葉九年生, 山東臨淄人, 俗姓朱, 號中南大師 善導十四歲時依止密州明勝法師出家, 學習 < 法華 > < 維摩 > 等經, 後讀誦觀無量壽佛經, 乃依之修習時十六種觀行 一日, 善導見西方變相圖而大受感 往生禮讚偈 唐.. 善導大師編著 作者簡介 善導大師 ( 西元六一三 六八一 ), 唐代 隨煬大葉九年生, 山東臨淄人, 俗姓朱, 號中南大師 善導十四歲時依止密州明勝法師出家, 學習 < 法華 > < 維摩 > 等經, 後讀誦觀無量壽佛經, 乃依之修習時十六種觀行 一日, 善導見西方變相圖而大受感動, 發願往生淨土 一回, 善導大師請問道綽念佛是否真能往生淨土, 道綽示意扇導兩人各取蓮花一朵, 精進念佛七日,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KEBAKTIAN PAGI INA

Microsoft Word - KEBAKTIAN PAGI INA lián chí zàn 蓮 池 讚 lián chí hǎi huì mí tuó rú lái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 uān yīn shì zhì zuò lián tái 觀音勢至坐蓮臺 jiē yǐn shàn jīn jiē dà shì hón kāi 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 pǔ yuàn lí chén āi 普願離塵埃 nā mó lián chí hǎi huì pú sà 南無蓮池海會菩薩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3037A169A6F2A8EEB74FB464B1E7ACD3C45FC B2C4A443A8F7A16AAED5A55AA64CA6E6A5BB F312D3335B1695F2E646F63>

<4D F736F F D203037A169A6F2A8EEB74FB464B1E7ACD3C45FC B2C4A443A8F7A16AAED5A55AA64CA6E6A5BB F312D3335B1695F2E646F63> 佛制慈悲梁皇寶懺第七卷 佛曆一 七四年(西元五一二年)梁武帝年間大德高僧誌公法師奉詔於開封菩提寺編寫 佛曆二五六八年(西元二 六年)民國大德高僧達傳於台灣台北縣泰山鄉大覺禪寺校刊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佛曆二五六八年(西元二 六年)農曆丙戍年五月十七日校正 足七菩提分( 讚 酥酡食, 天廚獻上來 享受法食人間供, 諸佛菩薩降臨來 牧女雙雙獻香糜, 普施十方界, 大甘露法食 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三稱)

More information

何不但現一實之身令聖凡同見 答由機福力不同故身現有其麁妙 問如彼觀經云彼佛身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又鼓音經所說是剎利種者 此並是何身耶 答如彼觀經者是報身 鼓音經者即是化身 問何以知之 答准淨居天身身量皆大 如來報身皆在淨居色究竟天實報淨土故報身大也 若在閻浮提示有種姓父母生處及有得道菩提樹

何不但現一實之身令聖凡同見 答由機福力不同故身現有其麁妙 問如彼觀經云彼佛身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又鼓音經所說是剎利種者 此並是何身耶 答如彼觀經者是報身 鼓音經者即是化身 問何以知之 答准淨居天身身量皆大 如來報身皆在淨居色究竟天實報淨土故報身大也 若在閻浮提示有種姓父母生處及有得道菩提樹 阿彌陀經疏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7, No. 1757 No. 1757 [cf. No. 366] 阿彌陀經疏 京兆慈恩寺基法師撰 竊聞 三寶之寶理超繫象之表 三乘之乘事涉名言之迹 原夫真際之理平等性空 赴機啟權實之門

More information

今當一心合掌歸依未來大慈悲者 我當為汝廣分別說 彌勒佛國從於淨命無諸諂偽 檀波羅蜜 尸羅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得不受不著 以微妙十願大莊嚴 得一切眾生起柔軟心 得見彌勒大慈所攝 生彼國土調伏諸根 隨順佛化 舍利弗 四大海水面各減少三千由旬 時閻浮提地縱廣正等十千由旬 其地平淨如流璃鏡 大適意華 悅可意

今當一心合掌歸依未來大慈悲者 我當為汝廣分別說 彌勒佛國從於淨命無諸諂偽 檀波羅蜜 尸羅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得不受不著 以微妙十願大莊嚴 得一切眾生起柔軟心 得見彌勒大慈所攝 生彼國土調伏諸根 隨順佛化 舍利弗 四大海水面各減少三千由旬 時閻浮提地縱廣正等十千由旬 其地平淨如流璃鏡 大適意華 悅可意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456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4, No. 456 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 ( 孤絕山也 ) 過去諸佛常降魔處 夏安居中與舍 利弗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no.170\244j\255\274\265L\266q\271\330\270g\245\325\270\334\270\321.doc)

(Microsoft Word - no.170\244j\255\274\265L\266q\271\330\270g\245\325\270\334\270\321.doc)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序 黃念祖上師, 學淨於夏蓮居大德, 學密於蓮華正覺王家齊上師 王上師與華藏上師, 同是諾那祖師傳下之金剛阿闍黎 二師相交甚篤, 雖因時局所迫, 闊別天宇, 然相互護持之情, 終生不渝, 實為後世懍遵之典範也 據華藏上師所言, 王上師每譯出新法本, 第一份譯稿必寄付華藏上師 此情此景, 每一思及, 無不令我輩自愧自慚 王上師既將法脈傳付黃念祖上師, 則黃上師與我等, 實是系出同源之師兄矣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初印原序...2 重印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會集序...3 會校無量壽經粗竣敬題三偈...8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10 敬跋三印大經會集本後...39 大經合讚...43 1 初印原序無量壽經, 為淨土群經綱要, 東來最早, 譯本最多 自漢迄宋, 凡十二譯 宋元而後, 僅存五本 此五本中, 互有詳略, 初心學者, 遍讀為難 王龍舒居士取漢吳魏宋四譯, 匯為一本,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念佛往生淨土如何可能 - 以印光大師全集為主要範圍 How is it possible to chant Buddha for rebirth in Amitabha s Pure Land-Focus on Literatures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661C2C3B5D0C2C4A5BBC440B8672DACEC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661C2C3B5D0C2C4A5BBC440B8672DACEC2E646F63> 1 唐 于 闐 國 三 藏 沙 門 實 叉 難 陀 譯 古 鹽 匡 菴 青 蓮 苾 芻 靈 椉 父 輯 地 藏 菩 薩 本 願 經 科 文 2 序 佛 法 在 盛 況 時 是 講 經 的 法 師 道 高 德 備, 學 習 者 是 佛 門 法 器, 聽 經 聞 法 是 尋 幽 覽 勝, 師 資 彼 此 道 合, 能 令 政 治 清 明, 社 會 人 心 淳 厚, 是 國 家 之 大 幸, 眾 生 之

More information

薩 文殊師利菩薩 皆來集會 彌勒菩薩 及賢劫中儀竊菩 所謂善思惟菩薩 慧辯才菩 薩 文殊師利菩薩 彌勒菩薩 及賢劫中一切菩 薩 薩 皆來集會 德遵普賢第二 德遵普賢第二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 觀無住菩薩 神通花菩薩 光英菩薩 寶幢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 所謂善思惟菩薩 慧辯才菩 薩 智上菩薩 寂根菩薩 信慧

薩 文殊師利菩薩 皆來集會 彌勒菩薩 及賢劫中儀竊菩 所謂善思惟菩薩 慧辯才菩 薩 文殊師利菩薩 彌勒菩薩 及賢劫中一切菩 薩 薩 皆來集會 德遵普賢第二 德遵普賢第二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 觀無住菩薩 神通花菩薩 光英菩薩 寶幢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 所謂善思惟菩薩 慧辯才菩 薩 智上菩薩 寂根菩薩 信慧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二 佛說大乘無亮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耆闍崛山中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法會聖眾第一 一時佛在王舍城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 儀竊大聖 神通已達 會集各譯 法名 慈濟 尊者舍利佛 尊者大目犍連 而唯上首 敬分 章次 與大 其名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 耆闍崛山中 與大 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尊者憍陳如 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一切大聖 神通已達

More information

三者備矣 爰佛名焉 在者處成也 在亦云住 住有八 今略有二 一境界住 二依止住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者 出二住 境界為化在俗之徒 園是依止之處 為接出家眾 祇陀太子云戰勝 太子載誕之時 王破敵軍之賊宮人聞奏因以為名 給孤獨本須達 此云善慈 內外慈而富 賑貧而恤寡 鄉人美之 因以號焉 人有上下 不可先

三者備矣 爰佛名焉 在者處成也 在亦云住 住有八 今略有二 一境界住 二依止住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者 出二住 境界為化在俗之徒 園是依止之處 為接出家眾 祇陀太子云戰勝 太子載誕之時 王破敵軍之賊宮人聞奏因以為名 給孤獨本須達 此云善慈 內外慈而富 賑貧而恤寡 鄉人美之 因以號焉 人有上下 不可先 阿彌陀經義述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7, No. 1756 No. 1756 [cf. No. 366] 阿彌陀經義述 慧淨述 阿彌陀經 ( 此云無量壽後秦羅什師元譯小無量壽元壽求那跋陀法師重譯 ) 竊以 法身無像像

More information

初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者

初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者 -1- 佛說無量壽經補充講表 附表一 釋 教起所因 義大悲憫念末法 為作津梁者 佛成道時 已當濁世 況今末法 正入鬥爭 轉展陵夷 後之又後 皆賴此經神力 救拔餘生 豈非至極悲心 預垂濟度 特於無量法門 出勝方便者 入道多門 本無揀擇 險夷曲直 難易攸分 則無量門中 念佛一門 最為方便 略陳有四 不值佛世 得常見佛方便 不斷惑業 得出輪迴方便 不修餘行 得波羅密方便 不經多劫 得疾解脫方便 -2- 激揚生死凡夫

More information

25K-CH 往生論講記_道源法師_-2012

25K-CH 往生論講記_道源法師_-2012 道源長老講述施旺坤敬記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講記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一切佛經, 及闡揚佛法諸書, 無不令人趨吉避凶, 改過遷善 明三世之因果, 識本具之佛性 出生死之 苦海, 生極樂之蓮邦 讀者必須生感恩心, 作難遭想 淨手潔案, 主敬存誠 如面佛天, 如臨師保 則無邊 利益, 自可親得 若肆無忌憚, 任意褻瀆 及固執管 見, 妄生毀謗, 則罪過彌天, 苦報無盡 奉勸世人, 當遠罪求益, 離苦得樂也

More information

時人壽數百萬歲 皆有諍競之心 雖食自然更相偷奪 互相打拍 粳米滅盡 自然生 便共分疆列畔 各自守護 由有愚人私相篡盜不可禁制 便立王法 公卿百官更相檢校 賞善罰惡 政法治國不枉人民 人各各求輸衣食以供王 當爾時人壽五百歲 從是已後共相低突 負債不還者即變畜生身 飲水噉草 生即負重 死即剝皮 象馬牛羊

時人壽數百萬歲 皆有諍競之心 雖食自然更相偷奪 互相打拍 粳米滅盡 自然生 便共分疆列畔 各自守護 由有愚人私相篡盜不可禁制 便立王法 公卿百官更相檢校 賞善罰惡 政法治國不枉人民 人各各求輸衣食以供王 當爾時人壽五百歲 從是已後共相低突 負債不還者即變畜生身 飲水噉草 生即負重 死即剝皮 象馬牛羊 妙法蓮華經馬明菩薩品第三十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2899 完成日期 : 2002/11/04 妙法蓮華經馬明菩薩品第三十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85, No. 2899 佛言 地深二十億萬里 地下有潤澤 深二十億萬里 澤下有金粟 深二十億萬 里 金粟下有金剛 深二十億萬里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目錄香讚001 開經偈002 淨三業 安土地 普供養真言00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004 悉曇般若無盡藏真言 金剛心真言047 悉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言般若菩薩真言048 悉曇修習般若真言049 補闕 補闕圓滿 普迴向真言050 迴向偈051 2 3 4 5 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More information

故 此經乃是第四宗也 依文判教 教但有三 以類准宗 宗乃有八 教但三者 一多說有宗 說阿含等小乘教是 二多說空宗中百十二門般若等是 三非有宗 華嚴深密法華及此經等是 有為無為名之為有 我及我所名之為空 此等三教處所廣明 宗有八者 一我法空有宗 犢子部等是 二有法無我宗 薩婆多等是 三法無去來宗 大眾

故 此經乃是第四宗也 依文判教 教但有三 以類准宗 宗乃有八 教但三者 一多說有宗 說阿含等小乘教是 二多說空宗中百十二門般若等是 三非有宗 華嚴深密法華及此經等是 有為無為名之為有 我及我所名之為空 此等三教處所廣明 宗有八者 一我法空有宗 犢子部等是 二有法無我宗 薩婆多等是 三法無去來宗 大眾 阿彌陀經通贊疏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7, No. 1758 No. 1758 [cf. No. 366] 阿彌陀經通贊疏序 大慈恩寺沙門窺基撰 詳夫理絕眾詮 豈三乘之可攝 智圓萬德 非十地以能觀 布慈雲而廕四生

More information

妙法蓮華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3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9, No No. 262 [Nos. 263, 264] 御製

妙法蓮華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3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9, No No. 262 [Nos. 263, 264] 御製 妙法蓮華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3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9, No. 0262 No. 262 [Nos. 263, 264] 御製大乘妙法蓮華經序 昔如來於耆闍崛山中 與大阿羅漢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無量等眾 演說大乘真經 名無量義 是時天雨寶華布濩充滿

More information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和西方確指 林崇安教授編 佛法教材系列 U1c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1 編序 釋尊時期, 證得聖果的弟子們其數成千上萬, 這些聖弟子都能出離三界而入無餘涅槃, 但是釋尊入滅後, 一直到彌勒成佛之前, 在世間還有億萬的眾生輪迴著, 如何是好? 大智和大悲的釋尊, 於入滅前對這些難以教化的末世眾生, 特別教導出念佛法門, 使善男信女們可以於臨終時往生淨土, 繼續修學 一般凡夫, 於臨終時有二種往生,

More information

25K-精裝-CH 無量壽經(魏譯本)

25K-精裝-CH 無量壽經(魏譯本) 蓮池讚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 金階大誓弘開普願離塵埃 南無蓮池海會菩薩摩訶薩 ( 三稱 ) ㄨㄥ ˋ 唵 淨口業真言 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薩婆訶 ㄨㄥ ˋ 唵 淨意業真言 ㄨㄚㄌㄚ ˋ 日囉 怛訶賀斛 佛說無量壽經一 佛說無量壽經二 ㄨㄥ ˋ 唵 淨身業真言 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薩婆訶 安土地真言 ㄨㄥ ˋ 南無三滿哆沒馱喃唵 度嚕度嚕地尾薩婆 訶 ㄨㄥ ˋ 唵 普供養真言 ㄧㄝ

More information

若欲披尋眾典, 勸處彌多, 遂以採集真言, 助修往益 何者? 欲使前生者導 後, 後去者昉前, 連續無窮, 願不休止, 為盡無邊生死海故 第二 據諸部大乘, 明說聽方軌者 於中有六 : 第一 大集經 云 : 於說法者, 作醫王想 作拔苦想 ; 所說之法, 作甘露想 作醍醐想 ; 其聽法者, 作增長勝

若欲披尋眾典, 勸處彌多, 遂以採集真言, 助修往益 何者? 欲使前生者導 後, 後去者昉前, 連續無窮, 願不休止, 為盡無邊生死海故 第二 據諸部大乘, 明說聽方軌者 於中有六 : 第一 大集經 云 : 於說法者, 作醫王想 作拔苦想 ; 所說之法, 作甘露想 作醍醐想 ; 其聽法者, 作增長勝 安樂集卷上 釋道綽撰 此 安樂集, 一部之內總有十二大門, 皆引經論證明, 勸信求往 今先就第一大門內, 文義雖眾, 略作九門料簡, 然後造文 第一 明教興所由, 約時被機, 勸歸淨土 第二 據諸部大乘, 顯說聽方軌 第三 據大乘聖教, 明諸眾生發心久 近供佛多少, 欲使時會聽眾力勵發心 第四 辨諸經宗旨不同 第五 明諸經得名各異, 如 涅槃 般若經 等, 就法為名 ; 自有就喻, 或有就事, 亦有就時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lib..5.doc

Microsoft Word - lib..5.doc 從 法華三昧懺儀 看人文精神與實踐工夫 The Humanist Spirits and Practical Procedures in Fa-hua-san-mei ch an-i 南華大學哲研所副教授 尤惠貞 摘要 本文主要是就天臺智者大師之 法華三昧懺儀, 以論述行此懺法之相關儀禮 其所依之義理根據 實踐觀行, 以及修習所可能達到的證相 論文之目的在於藉由探討作為大乘佛教一種修證法門的 法華三昧懺儀,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2, No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A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2, No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A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2, No. 1196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1196-A 序夫所謂土者 心而已矣 心外無土 土外無心 淨名所謂心淨則土淨也 倘以肉團為心 緣影為心 既未證心之所以為心

More information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Diamond Sutra 由謝宏其 ( 台灣 ) 翻譯成白話中文和英文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nd oral Chinese by Gary Hsieh, Taiwan www.sutranet.org sutranet.org@gmail.com sutranet@sina.com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妙法蓮華經 1. 法華經 的思想源流 2. 法華經 的思想特色 3. 法華經 的思想義涵 4. 法華經 的經題釋說 5. 法華經 的內容概說 法華經 的思想源流 1. 妙法蓮華經 是當初佛陀在靈鷲山 上, 所說的大乘經典 有百萬人天的聽 眾, 舍利弗曾三次請求佛陀講說本經 (1) 最初佛告舍利弗 : 止! 止! 不須復 說 若說是事, 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 驚疑 (2) 舍利弗再次請求, 佛陀回答

More information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时, 长老须菩提, 在大众中, 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More information

諸善知識 專意承奉 不違其教 願一切眾生 樂善知識 常不捨離 無間無雜 亦無誤失 願一切眾生 能以其身 施善知識 隨其教命 靡有違逆 願一切眾生 為善知識之所攝受 修習大慈 遠離諸惡 願一切眾生 隨善知識 聽聞諸佛所說正法 願一切眾生 與善知識 同一善根 清淨業果 與諸菩薩 同一行願 究竟十力 願一

諸善知識 專意承奉 不違其教 願一切眾生 樂善知識 常不捨離 無間無雜 亦無誤失 願一切眾生 能以其身 施善知識 隨其教命 靡有違逆 願一切眾生 為善知識之所攝受 修習大慈 遠離諸惡 願一切眾生 隨善知識 聽聞諸佛所說正法 願一切眾生 與善知識 同一善根 清淨業果 與諸菩薩 同一行願 究竟十力 願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四佛子 菩薩摩訶薩 以種種車 眾寶嚴飾 奉施諸佛 及諸菩薩 師長善友 聲聞緣覺 如是無量種種福田 乃至貧窮 孤露之者 此諸人眾 或從遠來 或從近來 或承菩薩名聞故來 或是菩薩因緣故來 或聞菩薩 往昔所發 施願故來 或是菩薩 心願請來 菩薩是時 或施寶車 或施金車 悉妙莊嚴 鈴網覆上 寶帶垂下 或施上妙 瑠璃之車 無量珍奇 以為嚴飾 或復施與白銀之車 覆以金網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iamond Sutra v doc

Microsoft Word - Diamond Sutra v doc THE DIAMOND OF PERFECT WISDOM SUTRA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Translated by the Chung Tai Translation Committee January 2009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by Tripitaka Master Kumarajiva, 5th Century The following prior

More information

意所為 此諸菩薩亦復如是 學一切法 貫綜縷練 所住安諦 靡不感化 無數佛土 皆悉普現 未曾慢恣愍傷眾生 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菩薩經典究暢要妙 名稱普至導御十方 無量諸佛咸共護念 佛所住者皆已得住 大聖所立而皆已立 如來導化各能宣布 為諸菩薩而作大師 以甚深禪慧開導眾人 通諸法性達眾生相 明了諸國供養諸

意所為 此諸菩薩亦復如是 學一切法 貫綜縷練 所住安諦 靡不感化 無數佛土 皆悉普現 未曾慢恣愍傷眾生 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菩薩經典究暢要妙 名稱普至導御十方 無量諸佛咸共護念 佛所住者皆已得住 大聖所立而皆已立 如來導化各能宣布 為諸菩薩而作大師 以甚深禪慧開導眾人 通諸法性達眾生相 明了諸國供養諸 佛說無量壽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2, No. 360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北美某大德提 供 No. 360 [Nos. 361-364]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

More information

Ava_ch40-普賢行願品科判.indd

Ava_ch40-普賢行願品科判.indd 別解文義 ( 分三 ) A1. 結前所說爾時, 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 : 善男子! 如來功德, 假使十方一切諸佛, 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 相續演說, 不可窮盡 A2. 正示普因 ( 分二 ) B1. 長行 ( 分三 ) C1. 正顯普因分 ( 分四 ) D1. 標示所應若欲成就此功德門, 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D2. 徵列名數何等為十? 一者 禮敬諸佛 ; 二者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淨空法師法語_初編續編合刊_.doc

Microsoft Word - 淨空法師法語_初編續編合刊_.doc 淨空法師法語 ( 初編續編合刊 ) 淨空法師講述劉承符居士輯 目次 自序... 1 原序... 3 淨空法師法語 ( 初編 )... 4 淨空法師法語 ( 續編 )... 153 出版說明... 308 1 自序禪宗祖師慈悲心重, 不許研究經教, 恐學人執著文字, 向名言中覓般若, 徒增所知障, 乃用遣蕩工夫, 破其情執, 使心中不留一個字腳, 一旦破了黑漆桶, 則大有成就 須知義蘊淵涵之般若智慧乃是佛智,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我的 十六 異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3 習應品 ( 資料 8) 開仁編 2018/12/1 書 p.28 經 佛告舍利弗 :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應如是思惟 : 菩薩但有字, 佛亦但有字, 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字 ; 色但有字, 受 想 行 識亦但有字 舍利弗! 如我但有字, 一切我常不可得, 眾生 壽者 命者 生者 養育 眾數 人 作者 使作者 起者 使起者 受者 使受者 知者 見者, 是一切皆不可得

More information

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畫像

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畫像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民國 106 年 9 月出刊 贈閱 廣度十方眾生宗第旨雙月刊 28 期 Pure Land Buddhism September. 2017 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畫像 中國淨土宗 十五位祖師 初祖 慧遠大師 二祖 曇鸞大師 三祖 道綽大師 四祖 善導大師 宗祖 五祖 承遠大師 六祖 法照大師 七祖 少康大師 八祖 延壽大師 九祖 省常大師 十祖 蓮池大師 十一祖

More information

<A175B752A662A440B05FA176A4BDAF71B971B5F8B74FB5BDB860A5D8C3D9A755A5D3BDD0AED12E706466>

<A175B752A662A440B05FA176A4BDAF71B971B5F8B74FB5BDB860A5D8C3D9A755A5D3BDD0AED12E706466> 先睹為快 蓮生活佛最新文章 華光佛的神通第一 詳細內容請看第3版 2012 國內郵資已付 台 許 北 郵 可 局 證 台北字第4222號 台灣郵政台北雜字第1121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華光 龍開新局 傳承 聖尊蓮生活佛慈悲願行 2012年華光功德會 公益電視慈善節目 愛在一起 開播 歡迎十方大眾踴躍贊助 華光功德會公益電視慈善節目 即贈送獨一無二的 蓮生活佛加持開運印鑑 開創真佛宗電視媒體新紀元

More information

阿彌陀經要解精華導讀 簡要科判及目錄前言代序 一甲一 思想傳承 一 甲二 緣起甚深 三六甲三 修學心要 五五甲四 經文要義 六三甲五 結示勸修 一六四 阿彌陀經要解精華導讀 簡要科判及目錄前言代序 一甲一 思想傳承 一 甲二 緣起甚深 三六甲三 修學心要 五五甲四 經文要義 六三甲五 結示勸修 一六四 1 前言代序(一之一)前言代序學人這次要跟大家討論的主題是蕅益大師的 阿彌陀經要解 彌陀要解 在淨土宗的傳承當中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6\362\273\241\244\353\244W\244k\270g.doc)

(Microsoft Word - \246\362\273\241\244\353\244W\244k\270g.doc) 佛說月上女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國大樹林中草茅精舍 與大比丘五百人俱皆阿羅漢 復有菩薩八千人俱皆是大德 有大威力有大神通 悉皆受持諸陀羅尼 得無礙辯得諸禪定 得無生忍具足五通 所言真實無有虛妄離諸譽毀 於己眷屬及以利養悉不染著 不求報故為人說法得深法忍能度彼岸 具足無畏已過魔事無有業結 於諸法性無有疑滯 無量百千那由他劫修行成就 恒以悅色慰喻行者終無嚬蹙 善巧辭句心不變改辯說無窮

More information

《觀經四帖疏》綱要 - 隨身書 017

《觀經四帖疏》綱要 - 隨身書 017 慧淨法師編述 觀經四帖疏 綱要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淨土宗網站地址 :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 150 巷 22 弄 41 號電話 :02-27580689 (2009 年 4 月版本 ) 目錄... 一 五部九卷本疏具疏教門行門安心起行 1... 二 彌陀指授諸佛證誠楷定古今尊信如經 3... 三 九品唯凡觀經一部佛為凡說非為聖人 12... 四 彌陀報身極樂報土凡夫入報全託佛願 24... 五 六字名號機法一體具信願行是正定業

More information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田博堯 撰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田博堯  撰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一 前言 普賢菩薩以大行的特德, 與大智文殊菩薩, 是毗盧遮那佛的二大脇侍, 合稱 華嚴三聖, 代表 華嚴經 所指 華藏世界 的三位聖者 學佛者依文殊菩薩的正見 智慧為導, 透過普賢菩薩的正行 大行, 乃能成就不可思議的佛果 普賢菩薩是一位在這個世界上實踐菩薩行的典範, 他代表應用智慧, 積極去利益眾生 普賢菩薩所呈現的是將我們覺悟的真理, 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 在這個世界上,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大智度論 講義 ( 第 09 期 ) 經 慧日佛學班第 09 期 /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20 期 大智度論 卷 60 釋校量 1 法施 2 品第三十 3 八 ( 大正 25,481b14-486a22) 壹 舉 以世間善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 壹 ) 舉 以十善道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一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校量 經卷化他 ( 一 ) 正說 經卷化他 勝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釋厚觀 (2010.11.13)

More information

佛祖 抒臆見而卑之 賜進士出身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海虞嚴訥撰 樂邦文類序 周道既往 百家各以其說爭衡於世 久之浸息 獨儒老釋三之教 幾於並行 大 率皆主於勸善戒惡 其言不同 而其歸則一 然釋宗比道家為尤盛 余未甞讀佛書 初無心佞佛 惟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戒 不敢須臾去心 佛之本意似不出此 世有 習西

佛祖 抒臆見而卑之 賜進士出身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海虞嚴訥撰 樂邦文類序 周道既往 百家各以其說爭衡於世 久之浸息 獨儒老釋三之教 幾於並行 大 率皆主於勸善戒惡 其言不同 而其歸則一 然釋宗比道家為尤盛 余未甞讀佛書 初無心佞佛 惟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戒 不敢須臾去心 佛之本意似不出此 世有 習西 樂邦文類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3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7, No. 1969A No. 1969A 樂邦文類序 昔善逝愍群生之旋復於諸苦趣也 指樂邦令歸依 列聖幽讚 宿耆受生者不一 載諸竺墳 燦如星陳 及後之宗焉者漸遠 率以聲色求 而不知求諸心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念佛淺說〉.doc

Microsoft Word - 1〈念佛淺說〉.doc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25 期 淨土學論集 淨土學論集 念佛淺說 1 四十二年冬在臺北善導寺講 淨土學論集 p.1 ~ p.41( 錄自 淨土與禪 p.77 ~ p.122) 釋貫藏敬編 2013.3.4 1 (1) 印順導師 華雨集第五冊 台灣當代淨土思想的動向 讀後,p.102 ~ p.103: 二 民國四十年冬 1, 我在香港講 淨土新論, 是依虛大師所說, 淨為三乘共庇, 說明佛法中的不同淨土,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