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1 -



Similar documents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453A5CB1BED0A3CBB6CABFC2DBCEC45C3037BCB6CBB6CABFC2DBCEC4A3A A3A95C BDECC8CBCEC4D1A7D4BAB1CFD2B5C2DBCEC45CC3F1CBD7D1A75CBAFAB1FEC4EAB1CFD2B5C2DBCEC4A3A8CEDED2B3C3BCA3A92E646F63>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10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总 第 118 期 国 山 河 为 目 的 游 记 ; 表 达 自 己 对 新 中 国 新 国 民 新 道 德 新 思 想 期 盼 与 希 望 的 书 信 等 等, 都 是 蔡 东 藩 的 论 说 范 围 但 不 论 何 种 题 材, 其 取 材 立 论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排版稿.FIT)

4.阿的故事地圖-林曉萍.doc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idate:linan Adviser:Prof. Han Xinmin Nanjing

A-錢穆宗教觀-171

Japan He Bin Professor,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daily life, the food on the table in the fa

标题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 ~ ~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194 边 疆 考 古 研 究 ( 第 14 辑 ) 由 此 可 知, 瓮 衮 汪 古 只 是 一 词 的 不 同 译 音, 应 是 神 之 意 汪 古 部 当 是 以 所 居 的 瓮 衮 山 为 该 部 族 的 名 称, 而 非 来 自 长 城 之 蒙 古 语 译 音, 更 非 来 自 匈 奴 温

1 1. M J M M J M J M M J

59-81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32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Beijing Opera s Jing Actors and Their Vocal Accen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Using Two Operas, Muhuguan and Yuguoyuan, as Exa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文档 9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sacred mountains is an essential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The importance of mountain in Chinese t

营养学于一身的著作 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膳专书 书中许多内容对今天人们的饮食 营养 食疗食补 养生避忌等有着指导性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问世之后进献元朝文宗皇帝 文宗批示 命中院使臣拜住刻梓而广传之 兹举也 意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 推 ①忽思慧又作和斯辉 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 恩泽之厚

第一章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 No

35-55

<4D F736F F D203037AB6EA578C657A467A661A4BDAFABB9B3B455AB61B379A7CEACE3A873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論文獎助扉頁5份.doc


Microsoft Word - 18-p0402-c3.doc


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M. A. S Dissertation Emotional Design of Home Textile Based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edding Bedding for Example Ca

标题

<4D F736F F 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Explore Rou Jin Yang Jing Learning Ideology Of Prof. Jin Hongzhu And Application Spinal Column Ailment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octorate Cand

<4D F736F F D ED1EEBAEAC1D2A3A8BFECD1B6A3A93131A3A831B2CA2D A3A92DB9E3D6DDA1B0CAAEC8FDD0D0A1B1B5D8C3FBCEC4BBAFB5C4BFBCBEBFD3EBC0FBD3C32E646F63>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4D F736F F D20D1F4D0E9CCE5D6CAD1F8C9FAB7BDB0B8D1D0BEBF2E646F63>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WTO

untitled

untitled

Untitiled

2005 3,, :,,,, (),,,,, [],,,,,,,,,,, (),, (,, ),,,,,,,,,,,,,,,,,,,,,,,,,( ),, :,,, :,?,,, :,1999,

Microsoft Word - A doc


第 3 期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石 摇 敏 : 从 稻 鱼 鸭 共 生 冶 看 侗 族 的 原 生 饮 食 77 居 [3] 虽 然 远 离 江 海, 但 仍 保 留 着 饭 稻 羹 鱼 冶 的 传 统 劳 作 方 式 及 生 活 习 俗 从 江 侗 族 家 家 户 户 都

< D313738B1F5A46CB5C4B773B1B42DB4BFA5C3B8712E706466>



<4D F736F F 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附件1:

1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a Honig 986 Hershatter Walder

094THU DOC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untitled


4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s degree Research of e-learning style for public serva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20世纪50_60年代西藏墨脱县珞巴族老照片与民风民俗_冀文正;李跃平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in Tai Pin Chin as the topic of the essay, it s because: first, as knowing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06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Meinong s Paper Umbrella Painting Abstract Meinong paper umbrellas are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rt for the Hakka peo



Microsoft Word - xb 牛尚鹏.doc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穨1-林聖欽.doc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1對外華語文詞彙教學的策略研究_第三次印).doc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一 -50-

1邱敏捷-人文.indd

( ), :1., ;2., ;3. ;4.,,,, (,1999,2000 ;,2002),, ;, ;,,,, (),, ;, ( ), :, :15-50 (, ) (,, ) (,,: ), ( ) :1.,: ( ), :,2., :,, :,, A B C 103, ( ) :, ;,,


Transcription:

单 位 代 码 :10458 学 号 :T104580908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研 究 学 院 :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音 乐 学 院 申 请 人 姓 名 : 马 晓 春 学 科 专 业 : 音 乐 学 研 究 方 向 : 齐 鲁 音 乐 文 化 研 究 导 师 : 张 桂 林 研 究 员 培 养 类 别 : 同 等 学 力 论 文 完 成 时 间 : 2013 年 3 月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1 -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2 -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目 录 论 文 独 创 声 明 及 授 权 书 ----------------------------------------------- 目 录 --------------------------------------------------------------- 中 文 摘 要 ----------------------------------------------------------- ABSTRACT----------------------------------------------------------- 第 一 章 泰 山 信 仰 ----------------------------------------------------1 第 一 节 泰 山 古 代 人 文 遗 迹 -----------------------------------------1-3 -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 二 节 泰 山 道 教 与 道 观 -------------------------------------------3 第 二 章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4 第 一 节 收 藏 的 道 教 音 乐 史 料 ----------------------------------------4 第 二 节 泰 山 道 观 经 韵 音 乐 考 ----------------------------------------12 一 实 地 采 风 调 查 ------------------------------------------------12 二 泰 山 道 观 经 韵 的 历 史 与 现 状 ------------------------------------13 第 三 章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音 乐 及 其 形 态 研 究 ------------------------------17 第 一 节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概 述 ----------------------------------------17 第 二 节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音 乐 分 类 ------------------------------------18 一 经 韵 ( 声 乐 ) ------------------------------------------------18 二 器 乐 --------------------------------------------------------22 第 三 节 经 韵 音 乐 的 属 性 分 类 ----------------------------------------22 第 四 节 法 器 ------------------------------------------------------24 第 五 节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经 韵 速 度 节 奏 板 式 调 式 ------------------26 第 六 节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经 韵 音 乐 形 态 研 究 ----------------------------29 结 语 ---------------------------------------------------------------45 参 考 文 献 -----------------------------------------------------------46 附 录 : 泰 山 王 母 池 经 韵 音 乐 曲 目 ----------------------------------------47 致 谢 ---------------------------------------------------------------55 攻 读 学 位 期 间 发 表 的 学 术 论 文 -----------------------------------------56 音 乐 大 观 杂 志 社 更 正 声 明 ------------------------------------------57-4 -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 文 摘 要 泰 山 文 化 是 齐 鲁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从 古 代 帝 王 文 人 及 黎 民 百 姓 共 同 创 造 积 淀 了 丰 厚 的 泰 山 文 化, 并 深 刻 的 影 响 着 中 国 社 会 的 发 展 道 教 是 中 国 土 生 土 长 的 宗 教, 是 传 统 文 化 的 组 成 部 分, 在 长 期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形 成 了 完 整 的 道 教 文 化 体 系 道 教 既 有 深 奥 的 哲 学 思 想, 又 有 普 遍 的 民 间 信 仰, 积 累 了 大 量 的 经 籍 文 献 资 料, 为 我 们 留 下 了 珍 贵 的 文 化 遗 产 - 5 -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道 教 音 乐 是 道 教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道 教 音 乐 伴 随 着 祷 神 斋 醮 的 各 类 法 事 科 仪 而 存 在 改 革 开 放 以 后 至 今, 众 多 音 乐 工 作 者 投 入 到 道 教 音 乐 的 研 究 领 域,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的 研 究 与 全 国 的 差 距 不 小, 这 与 参 与 的 人 不 多, 专 著 较 少 有 很 大 关 系 然 而 五 岳 之 首 的 泰 山, 是 我 国 道 教 名 山, 在 古 代 道 观 中 珍 藏 着 大 量 文 化 史 料 也 是 齐 鲁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有 必 要 进 行 研 究, 取 其 精 华 我 生 长 于 泰 山 脚 下, 随 导 师 学 习 的 过 程 中, 遂 产 生 了 将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挖 掘 整 理 进 行 较 系 统 研 究 的 念 头, 为 进 一 步 研 究 做 一 些 基 础 工 作, 也 是 为 泰 山 文 化 研 究 填 补 一 项 空 白 本 文 首 先 将 泰 山 古 道 观 岱 庙 珍 藏 的 道 藏 中 道 教 音 乐 部 分 做 阐 述, 尤 对 藏 外 道 书 上 清 灵 宝 大 成 济 度 金 书 之 赞 唱 应 用 门 曲 线 谱 集 予 以 考 证, 并 对 道 教 大 词 典 中 存 世 仅 三 部 之 说 进 行 补 充 在 藏 谱 中 还 有 泰 山 独 有 的 道 教 器 乐 曲 谱 集 玉 音 仙 范, 对 其 中 的 一 百 多 首 的 曲 牌 与 戏 曲 山 东 梆 子 曲 牌 山 东 柳 子 戏 曲 牌 佛 教 音 乐 进 行 比 较 研 究 其 次, 自 全 真 教 创 立 至 今 的 八 百 多 年 中, 五 岳 独 尊 的 泰 山 一 直 没 有 关 于 道 场 中 演 唱 经 韵 的 任 何 记 载, 在 采 访 的 有 关 道 士 过 程 中, 也 无 人 提 及 演 唱 经 韵 之 事 本 文 通 过 对 全 真 教 经 韵 传 播 的 综 合 研 究, 以 解 开 泰 山 道 观 无 乐 谱 记 载 经 韵 之 谜 泰 山 道 教 为 全 真 派, 现 今 在 碧 霞 祠 ( 乾 道 ) 与 王 母 池 ( 坤 道 ) 两 道 观 住 有 道 士, 在 1992 对 泰 山 碧 霞 祠 道 观 经 韵 音 乐 进 行 整 理 的 基 础 上,2012 年 对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的 经 韵 音 乐 进 行 历 史 上 首 次 整 理, 研 究 道 教 音 乐 的 诸 多 方 面, 如 : 节 奏 速 度 板 式 音 乐 形 态 方 面 进 行 本 体 性 研 究, 将 道 乐 与 科 仪 程 式 相 结 合, 将 经 韵 音 乐 放 在 宗 教 思 想 与 审 美 情 趣 中, 发 现 并 探 索 音 乐 之 宗 教 性 规 律 对 代 表 性 的 韵 曲, 与 其 他 宫 观 进 行 比 较 研 究, 从 中 可 以 看 出 长 期 严 格 的 受 戒 制 度 下 所 唱 经 韵 的 统 一 性 与 差 异 性 博 大 精 深 的 道 教 音 乐 研 究 不 是 一 朝 一 夕, 几 篇 论 文 可 以 涵 盖 其 精 髓 的 从 学 术 研 究 的 角 度 来 看, 本 文 可 能 只 是 原 始 资 料 的 发 掘 整 理, 但 这 些 基 础 性 的 工 作 又 是 不 可 替 代 的, 本 文 在 写 作 中 采 用 多 学 科 的 研 究 方 法, 力 求 做 到 科 学 严 谨 以 人 类 学 的 田 野 调 查 为 基 础, 收 集 岱 庙 古 藏 谱, 对 王 母 池 道 观 科 仪 法 事 实 地 采 录, 获 得 第 一 手 资 料 用 历 史 学 的 研 究 方 法, 综 合 道 教 历 史 发 展 脉 络 对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历 史 进 行 梳 理 运 用 音 乐 学 的 研 究 方 法, 对 所 采 录 音 乐 进 行 音 乐 本 体 研 究 运 用 比 较 音 乐 学 的 方 法 证 实 经 典 经 韵 的 统 一 性 与 差 异 性 - 6 -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关 键 词 : 泰 山 文 化 道 教 经 韵 历 史 脉 络 音 乐 形 态 山 东 梆 子 ABSTRACT Mount Tai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ilu culture. The ancient emperors, scholars, together with common people created the rich Mount Tai culture and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Taoism, a native religion of China, is a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integrated - 7 -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Taoist culture system is formed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Taoism has both esoteric philosophy and popular folk beliefs, and has accumulated a large amount of classics documents, which are left as a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Taoist music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aoist culture, Taoism music accompanied by prayer God praying all kinds of religious ritual and the existence of.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many musicians has involved in the Taoist music research areas. Bu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Taoist music research in Mount Tai and that in the whole na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fewer people involved and less monographs. However, Mount Tai is the first of 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 and also a famous Taoist mountain in China.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cultural materials are reserved in the ancient Taoist temples. Thi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ilu culture and its essence need to be absorbed. I was born and grew up at the foot of Mount Tai, and had the idea of excavating and organizing the Taoist music of Mount Tai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with my supervisor. but also for the study of Taishan culture to fill a gap. First, the thesis elaborates the Taoist music in <DaoZang> which is treasured in Dai Temple which is an ancient Taoist temple of Mount Tai, proves the curve music notation of < Praise singing application door > of < Shangqing Lingbao Dacheng economic degrees Golden Book of> and supplements the statement in the Taoist Dictionary that there are onlt - 8 -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three left in the world. There is a unique Taoist instrumental music collection of Mount Tai in Zang music books, Jade sound celestial model, which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ore than 100 Qupai and that of Shandong Bangzi opera, Buddhist music. Second, since the Quanzhen Taoist is founded, there is no record of the rhyme in Taoist rites of Mount Tai during the 800years. No Taoist priest mentioned the rhyme in the interview. This thesis aim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pread of Quanzhen rhyme to explain why there is no rhyme in the Taoist temple of Mount Tai. Mount Tai Taoist is Quanzhen Taoism, and there are Taoists in Bixia temple (male Taoist temple) and Queen Mother of the pool (female Taoist temple). This thesis sorts out the rhyme in Queen Mother of the pool in 2012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basis of the rhyme in Bixia temple organized in 1992. It makes subjective-involved research of many aspects of Taoist music, such as rhyme, tempo, and type of meter and music forms. It combines the Taoist music with Secco meter program, researches rhyme in religious thought and aesthetic taste, and discovers and explores the religious rules of music. The unity and difference of the long-term rigorous ordaining system can be found out by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epresentative rhyme and that of other types. The research of extensive and profound Taoist music can t be completed overnight, and it can not be covered by several theses. From academic - 9 -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research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only explores and organizes the original data, but the basic work is irreplaceable. This thesis employs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technique striving to achieve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Based on 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this study collects Tibetan spectrum of Dai temple and records the rituals and religious sites of the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pool on the spot and get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It sorts out the history of the Taoist music of Mount Tai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oist history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historiography, analyzes the record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musicology, and proves the unity and difference of classic rhyme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omparative musicology. Key words: Mount Tai culture, Taoist rhyme, historical context, music forms, Shandong Bangzi opera - 10 -

泰 山 巍 巍 群 山 雄, 五 岳 独 尊 谁 与 同 岱 览 第 一 章 泰 山 信 仰 第 一 节 泰 山 古 代 人 文 遗 迹 几 千 年 来, 泰 山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神 山 圣 山, 是 中 华 民 族 礼 仪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在 中 华 五 千 年 文 化 中 有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是 其 他 文 化 名 山 不 可 比 拟 的, 被 尊 为 五 岳 独 尊 五 岳 之 宗 泰 山 所 处 地 理 位 置 南 至 长 江 北 至 燕 山 东 至 大 海 西 至 河 南, 在 这 广 袤 的 区 域 内 均 为 丘 陵, 其 高 度 没 有 其 它 山 能 与 泰 山 相 比 较, 被 赞 为 拔 地 通 天 东 天 一 柱 古 代 先 民 的 脑 海 里 对 于 天 象 的 变 化, 充 满 了 神 奇, 云 雾 中 的 泰 山 更 是 神 秘 莫 测, 风 雨 雷 电 令 人 惊 诧 莫 名 因 此 泰 山 的 神 秘 感 越 发 浓 重, 对 泰 山 的 崇 拜 愈 加 强 烈, 认 为 泰 山 可 以 上 通 天 庭, 是 神 仙 居 住 的 地 方, 在 自 然 崇 拜 这 一 最 原 始 的 宗 教 形 式 中, 泰 山 地 位 越 来 越 高 人 们 在 面 对 生 活 中 的 种 种 困 难 时 将 幻 想 寄 托 于 泰 山, 认 为 泰 山 能 主 宰 人 类 之 命 运, 因 此 在 古 代 人 们 崇 拜 泰 山 历 代 有 加, 成 为 中 华 文 化 的 最 高 峰 11 古 代 帝 王 登 封 告 祭 由 于 人 们 对 泰 山 的 崇 拜, 历 代 帝 王 多 次 来 泰 山 封 禅 告 祭, 史 记 封 禅 书 和 论 衡 记 载 炎 帝 黄 帝 等 七 十 二 位 帝 王 都 到 过 泰 山 但 据 史 书 记 载 从 秦 皇 汉 武 到 唐 宗 宋 祖 都 在 泰 山 留 下 登 封 告 祭 的 文 化 遗 迹, 至 明 清 时 帝 王 亲 临 泰 山 或 派 重 臣 来 泰 山 告 祭 建 庙 宇, 树 碑 立 传 历 代 帝 王 来 泰 山 举 行 封 禅 在 泰 山 志 中 载 有 1 : 秦 始 皇 于 二 十 八 年 ( 公 元 前 219 年 ) 汉 武 帝 于 元 封 元 年 ( 公 元 前 110 年 ) 三 月 汉 光 武 帝 与 建 武 三 十 二 年 ( 公 元 56 年 ) 二 月 十 二 唐 高 宗 于 麟 德 二 年 ( 公 元 665 年 ) 十 月 唐 玄 宗 于 开 元 十 三 年 ( 公 元 725 年 ) 十 月 宋 真 宗 于 大 中 祥 符 元 年 ( 公 元 1008 年 ) 十 月 均 是 亲 自 率 重 臣, 千 乘 万 骑 浩 浩 荡 荡 到 泰 山 封 禅, 历 史 上 皇 帝 亲 临 泰 山 祭 祀 或 派 重 臣 告 祭 泰 山 共 有 123 次 历 代 帝 王 凡 有 重 大 典 礼 大 政 务 征 伐 祈 雨 祈 雪 祈 年 新 君 继 位 或 巡 守 经 过 均 如 此 元 明 清 各 朝 是 告 祭 泰 山, 皇 帝 专 程 告 祭 或 派 重 臣 告 祭 泰 山, 如 明 太 祖 于 洪 武 年 间 派 道 士 为 特 使 3 次 来 泰 山, 明 成 祖 专 派 道 士 2 次 来 泰 山, 其 他 次 数 较 多 的 有 明 宪 宗 7 次 清 康 熙 9 次 乾 隆 23 次 历 代 帝 王 1 山 东 省 地 方 史 志 编 纂 委 员 会 编 泰 山 志 [M]1993 中 华 书 局 424-438

封 禅 或 告 祭 均 看 出 对 泰 山 的 的 崇 拜 大 到 国 家 安 宁 朝 代 更 迭, 小 到 祈 雨 雪 都 要 来 泰 山, 历 代 帝 王 文 人 与 百 姓 都 认 为 只 有 泰 山 能 承 载 起 国 家 与 民 族 的 命 运, 由 此 泰 山 在 人 们 的 心 目 中 成 为 一 座 帝 王 的 山 2 历 代 帝 王 文 人 之 文 化 遗 迹 历 代 文 人 雅 士 也 多 到 泰 山 拜 祭 观 光, 留 下 了 众 多 的 文 化 遗 迹 如 : 秦 始 皇 封 禅 泰 山 留 下 了 李 斯 碑 孔 子 之 丘 陵 歌 汉 武 帝 刘 彻 八 次 登 泰 山 留 下 了 无 字 碑 和 汉 武 鼎 铭 : 登 于 泰 山 万 寿 无 疆 三 国 曹 植 驱 车 篇 驱 车 挥 驽 马, 东 到 奉 告 ( 今 泰 安 ) 城 神 哉 彼 泰 山, 五 岳 专 其 名 唐 玄 宗 李 隆 基 之 开 元 13 年 东 封 泰 山 时 的 诗 作 登 封 喜 雪, 唐 李 白 赞 美 泰 山 泰 山 的 诗 句 : 四 月 上 泰 山 石 屏 御 道 开 天 门 一 长 啸 万 里 清 风 来 唐 玄 宗 天 宝 四 年, 杜 甫 在 泰 山 留 下 了 堪 称 千 古 绝 唱 的 望 岳 : 岱 宗 夫 如 何, 齐 鲁 青 未 了, 造 化 钟 神 秀, 阴 阳 割 分 晓 荡 胸 生 层 云, 决 眦 入 归 鸟, 会 当 陵 绝 顶, 一 览 众 山 小 宋 真 宗 封 禅 泰 山, 修 建 碧 霞 祠 并 扩 建 岱 庙 宋 石 介 之 泰 山 金 元 好 问 登 岱 元 张 养 浩 登 泰 山 明 陈 沂 南 天 门 吴 承 恩 泰 山 清 蒲 松 龄 登 岱 行 乾 隆 谒 岱 庙 瞻 礼 等 等 在 古 碑 石 刻 遍 布 的 泰 山, 其 中 登 山 道 计 有 摩 崖 石 刻 82 处, 其 中 重 要 的 碑 刻 如 刻 于 经 石 峪 的 隶 书 金 刚 经, 被 誉 为 大 字 鼻 祖 榜 书 之 宗, 唐 玄 宗 御 撰 亲 书 纪 泰 山 铭, 都 成 为 珍 贵 的 历 史 文 化 遗 迹, 泰 山 由 此 成 为 一 座 文 化 的 山 3 顺 应 民 俗 信 仰 之 需 关 于 泰 山 崇 拜, 在 古 代 主 要 的 以 信 仰 神 为 主, 认 为 泰 山 神 法 力 大, 而 且 灵 验, 甚 至 主 人 生 死 命 运, 古 往 今 来 便 以 泰 山 神 为 崇 拜 对 象, 诸 如 泰 山 神 碧 霞 元 君 王 母 娘 娘 送 生 娘 娘 眼 光 娘 娘 青 帝 泰 山 三 郎 天 门 三 将 军 延 禧 真 人 等 还 认 为 凡 泰 山 石 皆 有 神 力, 因 此 有 泰 山 石 敢 当 之 信 仰, 言 泰 山 石, 不 同 凡 石, 有 奇 异 神 力 可 做 镇 宅 之 石, 这 种 信 仰 影 响 尤 为 广 泛 由 于 人 们 对 泰 山 的 崇 拜 及 对 神 的 信 仰 还 创 作 了 许 多 神 话 传 说 等 等, 进 一 步 丰 富 了 泰 山 文 化 的 内 涵, 使 泰 山 成 为 一 座 民 俗 的 山 从 古 至 今 是 由 历 代 帝 王 与 中 外 文 人 百 姓 共 同 创 造 积 淀 了 丰 厚 的 泰 山 文 化, 可 以 说 泰 山 博 大 精 深 内 涵 丰 富 的 文 化 在 中 华 大 地 上 没 有 其 他 山 可 以 与 之 相 提 并 论

第 二 节 泰 山 道 教 与 道 观 泰 山 是 一 座 道 教 名 山, 泰 山 风 景 秀 丽, 被 认 为 是 神 仙 居 住 的 圣 地, 也 成 为 道 士 理 想 的 修 炼 圣 地, 更 是 由 于 泰 山 文 化 在 人 们 心 目 中 享 有 崇 高 的 地 位, 因 此 泰 山 自 古 道 观 较 多, 道 人 在 泰 山 留 有 众 多 遗 迹, 历 代 帝 王 与 文 人 善 男 信 女 长 年 络 绎 不 绝 登 封 泰 山 拜 祭 观 光 旅 游 据 史 书 记 载, 秦 始 皇 东 游 泰 山 时 曾 见 到 方 士 安 期 生, 汉 武 帝 东 封 泰 山 时 由 泰 山 道 士 稷 邱 君 抱 琴 迎 拜 等 等 东 汉 末 年 张 道 陵 创 五 斗 米 道, 奉 老 子 为 教 主, 以 道 德 经 为 经 典 张 陵 弟 子 崔 文 子 曾 布 道 于 泰 山 唐 时 为 巩 固 皇 权, 李 唐 皇 室 奉 老 子 为 宗 祖, 使 道 教 有 了 飞 速 的 发 展 宋 代 也 紧 步 其 后, 大 力 发 展 推 崇 道 教 在 泰 山 脚 下 扩 建 岱 庙, 山 顶 建 碧 霞 祠 道 观 此 时 由 皇 室 主 持 修 订 了 统 一 的 全 国 道 观 所 唱 经 韵 词 曲, 给 后 人 留 下 了 丰 厚 的 传 统 文 化 遗 产 金 元 时 期 丘 处 机 居 岱 麓 长 春 观, 并 传 播 道 教 音 乐, 后 其 女 弟 子 訾 守 慎 任 住 持 明 清 时, 随 着 专 制 主 义 的 加 强, 朝 廷 对 宗 教 采 取 严 格 的 限 制 政 策, 以 控 制 道 教 的 发 展, 明 洪 武 三 年 (1370 年 ) 随 着 封 禅 制 度 的 嬗 变, 改 祀 神 封 号 1 等 等, 对 道 教 发 展 产 生 一 定 影 响 明 岱 史 载 : 泰 山 有 道 观 22 处 清 代 据 清 泰 山 志 收 录 的 道 教 宫 观 有 80 多 处 现 今 泰 山 道 观 从 山 下 登 山 大 道 起 有 岱 庙 王 母 池 关 帝 庙 红 门 万 仙 楼 斗 母 宫 灵 应 宫 直 至 南 天 门 碧 霞 祠 玉 皇 庙 等 古 时 历 代 封 建 王 朝 为 巩 固 皇 权 的 统 治 地 位 总 是 在 利 用 道 教 推 崇 道 教 管 理 道 教 明 清 在 岱 庙 碧 霞 祠 设 立 管 理 机 构, 岱 庙 的 住 持 也 由 朝 廷 任 免 等 措 施 来 管 控 道 教 的 发 展 辛 亥 革 命 后 道 教 式 微, 又 因 战 事 频 发, 使 庙 宇 破 坏 严 重, 从 此 以 后 道 人 大 多 还 俗, 使 道 观 处 于 难 以 维 持 的 境 地 雄 伟 壮 丽 的 泰 山 几 千 年 来, 古 代 帝 王 封 禅 告 祭 泰 山, 文 人 参 拜 泰 山, 各 地 善 男 信 女 平 民 百 姓 崇 拜 和 信 奉 泰 山, 古 今 神 话 传 说 颇 多 在 信 奉 的 诸 神 圣 诞 纪 念 庆 贺 之 时, 便 云 集 泰 山 道 观, 为 碧 霞 元 君 王 母 娘 娘 庆 贺 祝 寿 还 愿 等 泰 山 在 五 岳 之 中 居 首 位, 被 称 之 为 五 岳 独 尊 的 泰 山 可 谓 是 一 路 风 景, 一 路 文 化 是 古 今 亿 万 人 民 共 同 创 造 积 淀 了 丰 厚 的 泰 山 文 化 1 山 东 省 地 方 史 志 编 纂 委 员 会 编 泰 山 志 [M]1993 中 华 书 局 440

第 二 章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泰 山 道 教 历 史 悠 久, 道 观 较 多, 流 传 下 丰 富 的 道 教 音 乐 文 化 遗 产,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主 要 由 三 部 分 组 成 : 一 是 原 道 观 收 藏 的 古 代 历 朝 各 代 流 传 下 来 的 道 教 音 乐 史 料 ; 二 是 历 史 上 自 金 代 王 重 阳 创 立 全 真 教 时 至 建 国 后 文 革 前 的 八 百 多 年 时 间 里, 泰 山 道 观 道 士 所 唱 的 经 韵 是 什 么? 这 在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的 时 段 里, 一 无 史 料, 采 访 在 世 道 士 时 从 未 有 人 谈 起 唱 的 问 题, 只 是 谈 起 或 哼 唱 几 首 小 曲, 也 多 是 岱 庙 藏 谱 玉 音 仙 范 中 的 部 分 曲 目, 较 深 入 的 问 询 下, 就 是 回 答 不 清 楚 了 对 于 道 士 唱 什 么 韵, 查 无 踪 迹 这 是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中 的 一 项 重 大 课 题 ; 第 三 是 当 代 泰 山 道 观 道 士 所 唱 的 经 韵 曲 目 来 龙 去 脉 如 何? 以 下 分 而 述 之 : 111 收 藏 的 道 教 音 乐 史 料 ( 现 藏 于 泰 安 市 博 物 馆 ) 据 史 料 记 载, 明 万 历 二 十 七 年 ( 公 元 1599 年 ) 皇 家 向 泰 山 道 观 岱 庙 颁 发 道 藏 5486 卷, 因 年 代 久 远, 大 多 已 佚 失, 现 存 1370 卷 及 圣 旨 一 帖 道 藏 中 收 录 了 宋 代 道 乐 ( 经 韵 ) 谱 集 玉 音 法 事, 也 是 我 国 道 教 历 史 上 第 一 部 声 乐 谱 籍, 曲 线 记 谱, 集 唐 宋 时 期 的 道 教 音 乐 曲 目, 通 用 于 全 国 道 观 现 将 宋 玉 音 法 事 谱 集 做 一 简 述 唐 代 皇 室 自 封 老 子 为 其 先 祖, 大 力 推 崇 道 教 玄 宗 亲 制 道 曲 并 教 道 士 步 虚 声 宋 代 皇 室 更 是 紧 步 其 后 尘, 特 别 是 在 宋 徽 宗 政 和 四 年 (1114 年 ) 三 月 诏 诸 路 监 督 司, 每 路 通 选 宫 观 道 士 十 人 遣 发 上 京, 赴 左 右 街 道 道 录 院 讲 习 科 道 声 赞 规 仪, 后 习 熟 遣 还 本 处 1 至 此, 在 全 国 统 一 了 道 观 道 士 所 唱 经 韵 宋 徽 宗 参 与 了 创 制 道 乐 唱 词 白 鹤 词 玉 清 乐 散 花 词 上 清 乐 步 虚 词, 这 是 我 国 第 一 部 道 乐 曲 谱 集, 用 曲 线 记 谱, 至 今 未 能 破 译 见 谱 例 1 刘 秀 池 泰 山 大 全 [M] 1995 山 东 友 谊 出 版 社 1842

道 藏 中 还 载 有 明 代 大 明 御 制 玄 教 乐 章, 工 尺 记 谱 迎 风 辇 迎 神 马 晓 春 译 谱 巍 巍 道 德 显 至 灵, 阴 阳 斡 运 化 育 成 合 四 一 四 尺 一 尺 五 六 工 尺 合 四 合 冥 冥 窈 窈 非 常 名, 超 离 浩 劫 能 长 生 合 四 一 四 六 工 尺 六 工 尺 一 合 四 合 乘 云 驭 飓 来 太 清, 苹 系 荐 祀 鉴 衷 诚 合 四 一 四 六 尺 工 六 工 尺 一 合 四 合 大 明 御 制 玄 教 乐 章 是 明 成 祖 朱 棣 在 位 时 (1403-1424) 颁 布 的 道 乐 曲 集, 载 有 十 四 首 钦 定 乐 曲 所 有 曲 目 均 为 一 字 一 音, 无 节 奏 标 记, 当 演 唱 起 来 时, 显 得 呆 板 平 滞, 与 宋 代 祭 祀 所 用 乐 曲 音 乐 风 格 是 相 同 的, 每 年 的 泰 山 国 际 登 山 节 期 间 都 要 进 行 仿 宋 祭 祀 表 演, 所 用 曲 目 如 高 安 恭 安 等 也 是 一 字 一 音 泰 山 仿 宋 祭 祀 封 禅 曲 目 之 一 1

高 安 降 神 万 依 译 谱 演 奏 符 号 : 柷 鼓 轻 击 特 钟 搏 拊 敔, 连 续 演 奏 三 次 大 明 御 制 玄 教 乐 章 我 认 为 是 继 承 宋 代 雅 乐 之 特 点 而 设 计 的 音 乐, 一 字 一 音 与 宋 代 祭 祀 乐 风 格 相 同, 内 容 为 歌 颂 皇 帝 永 乐 太 平 盛 世 神 灵 保 佑 忠 君 爱 民 的 自 我 颂 歌 此 举 说 明 了 帝 王 对 道 教 道 乐 的 重 视, 御 制 道 曲, 这 也 是 道 内 人 士 所 希 望 的, 因 为 有 官 方 支 持 其 社 会 地 位 及 生 存 状 态 会 更 好 些 如 明 太 祖 于 洪 武 十 一 年 (1378 年 ) 派 道 士 吴 永 兴 作 为 皇 帝 特 使 祭 祀 泰 山 1 对 于 御 制 道 乐 ( 实 际 是 宫 廷 祭 祀 乐 雅 乐 范 畴 ) 的 评 价 专 家 学 者 多 有 不 同 见 解, 有 对 于 雅 乐 持 完 全 否 定 的 观 点, 如 音 乐 学 家 杨 荫 浏 先 生 : 雅 乐 问 题, 非 常 简 单 我 们 无 论 从 内 容 上 技 术 上 和 理 论 上, 都 可 以 放 心 大 胆 地 加 以 全 面 否 定 2 作 为 道 内 人 士 的 观 点 认 为, 不 在 于 其 旋 律 如 何, 而 在 于 通 神 遣 鬼 的 法 力 功 能, 因 此 当 一 种 唱 法 固 定 下 后, 特 别 是 御 制 曲 目 更 不 能 改 动, 修 改 后 会 影 响 了 其 法 力 这 与 道 外 人 士 从 音 乐 艺 术 的 角 度 来 衡 量 则 认 为 其 价 值 极 低 观 点 差 距 如 此 之 大 的 根 源 在 于, 道 内 与 道 外 对 音 乐 的 要 求 标 准 不 同, 道 内 对 音 乐 的 要 求 是 通 神 的 功 能, 道 外 学 者 多 偏 重 于 艺 术 价 值 因 此 出 现 不 同 的 结 论, 对 此 我 认 为 各 有 其 道 理 1 刘 秀 池 泰 山 大 全 [M]1995 山 东 友 谊 出 版 社 1910 1 山 东 省 地 方 史 志 编 纂 委 员 会 编 泰 山 志 [M]1993 中 华 书 局 432 2 杨 荫 浏 中 国 古 代 音 乐 史 稿 [M]1985 人 民 音 乐 出 版 社 上 册 407 页

泰 山 珍 藏 道 教 乐 谱 上 清 灵 宝 济 度 大 成 金 书 之 赞 唱 应 用 门 收 藏 的 道 教 乐 谱 中 还 有 上 清 灵 宝 济 度 大 成 金 书 之 赞 唱 应 用 门, 此 书 为 曲 线 记 谱, 属 藏 外 道 书 对 此, 我 通 过 学 习 查 阅 有 关 道 教 音 乐 史 料, 在 道 教 大 辞 典 中, 发 现 此 书 之 出 处, 为 此 曾 写 了 一 篇 文 章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重 点 介 绍 此 书 之 出 处 以 及 主 要 内 容, 发 表 于 泰 安 师 专 学 报 1996 年 第 3 期 此 曲 集 为 曲 线 记 谱, 上 清 与 灵 宝 为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出 现 的 两 个 道 派, 后 归 入 正 一 道 本 曲 集 是 由 明 代 高 道 周 思 德 在 继 宋 代 玉 音 法 事 的 基 础 上, 根 据 当 时 道 场 的 实 际 情 况 做 了 部 分 修 订 后, 于 明 宣 德 八 年 ( 公 元 1433 年 ) 刊 行 问 世 的 基 本 与 宋 玉 音 法 事 大 同 小 异 此 谱 集 据 丁 煌 先 生 考 证, 因 周 思 德 与 高 徒 与 后 人 贤 者 众, 此 书 一 直 流 传 到 民 国 三 十 年 ( 公 元 1941 年 ) 前 后 此 举 在 于 破 解 了 此 书 的 来 历, 而 据 道 教 大 辞 典 中 载 1 : 此 书 分 别 收 藏 于 上 海 图 书 馆 台 北 中 央 图 书 馆 和 美 国 普 林 斯 顿 大 学, 据 说 世 存 仅 此 三 部 此 次 发 现 应 该 是 对 上 述 之 说 的 补 充 收 藏 的 乐 谱 中 还 有 残 缺 不 全 的 手 抄 本 玉 音 仙 范 谱 集, 岱 庙 藏 谱 玉 音 仙 范 抄 本 谱 集 为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之 器 乐 部 分, 多 年 来 有 多 位 音 乐 工 作 者 对 该 谱 集 进 行 了 研 究, 探 讨 其 音 乐 的 形 成 谱 式 曲 式 调 式 等, 取 得 了 可 喜 的 成 果 近 几 年 来 我 1 中 国 道 教 协 会 苏 州 道 教 协 会 道 教 大 辞 典 [M]1994 华 夏 出 版 社 出 版 发 行 137

在 调 查 泰 山 道 观 音 乐 ( 声 乐 部 分 ) 的 同 时, 对 其 器 乐 谱 本 玉 音 仙 范 也 做 了 一 些 学 习 与 研 究, 对 其 有 关 问 题 也 谈 一 下 个 人 之 见 : 玉 音 仙 范 其 名 称 与 北 宋 玉 音 法 事 道 乐 谱 集 之 名 相 似, 学 者 蒲 亨 强 先 生 对 玉 音 的 解 释 为 仙 乐 仙 范 二 字 个 人 认 为 是 道 教 仙 乐 之 范 本, 在 藏 谱 中 共 有 手 抄 本 十 八 本, 写 有 玉 音 仙 范 字 样 的 有 十 三 本, 共 有 曲 牌 一 百 多 首 泰 山 珍 藏 玉 音 仙 范 道 观 音 乐 与 民 间 俗 乐 关 系 密 切, 因 此 道 观 在 运 用 音 乐 的 类 别 上 有 其 广 泛 性, 从 唐 宋 至 明 清 皆 是 如 此, 如 明 代 永 乐 皇 帝 御 制 了 大 明 御 制 玄 教 乐 章, 其 中 迎 风 辇 步 步 高 青 天 歌 醉 仙 喜 天 下 乐 等 等, 很 可 能 就 是 乐 工 已 经 实 际 用 于 玄 教 乐 章 之 中 的 乐 曲, 皇 帝 颁 布 流 行 于 各 道 观 之 中 由 此 说 明 了 道 观 道 士 在 做 法 事 中, 吸 收 社 会 上 的 某 些 曲 目 用 于 法 事 道 场 之 中, 皆 已 成 惯 例, 上 行 下 效 即 可, 进 一 步 印 证 了 玉 音 仙 范 曲 集 形 成 的 过 程 山 东 是 元 杂 剧 主 要 流 行 地 区 之 一, 泰 山 西 部 的 东 平 当 时 是 元 杂 剧 最 兴 盛 的 地 方 元 人 钟 嗣 成 的 录 鬼 簿 和 明 初 无 名 氏 的 录 鬼 簿 续 篇 中 记 载 的 山 东 籍 戏 曲 作 家

共 28 人, 其 中 东 平 藉 占 10 人, 有 高 文 秀 张 寿 卿 张 时 起 等 元 明 时 泰 山 周 围 有 多 种 戏 曲 剧 种 在 此 传 播 演 出, 如 柳 子 戏 罗 罗 大 弦 子 戏 等 等 古 籍 中 多 有 记 载, 明 末 清 初 散 文 家 张 岱 在 泰 安 州 客 店 一 文 中 曾 这 样 写 到 有 戏 子 寓 二 十 馀 处, 演 戏 者 二 十 馀 处, 弹 唱 者 不 胜 计 奔 走 服 役 者 一 二 百 人 泰 安 一 州 于 此 店 比 者 五 六 所 1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当 时 泰 山 脚 下 戏 曲 演 出 非 常 兴 盛 明 末 清 初 山 陕 梆 子 形 成 后 传 入 山 东, 逐 渐 在 菏 泽 临 沂 泰 山 周 围 的 泰 安 章 丘 莱 芜 济 宁 等 地 传 播 开 来, 与 山 东 各 地 当 地 的 风 俗 语 言 相 结 合 形 成 了 曹 州 梆 子 山 东 梆 子 等 剧 种 清 乾 隆 年 间 徽 班 进 京, 泰 山 便 是 进 京 的 旱 路 必 经 之 路 清 道 光 年 间 徽 班 老 阳 春 来 到 泰 安, 定 居 于 今 泰 山 西 南 19 公 里 处 的 夏 张 镇, 此 后 经 常 与 当 地 的 梆 子 戏 班 一 同 演 出, 提 供 了 相 互 交 流 相 互 借 鉴 的 条 件 在 当 地 语 言 及 欣 赏 风 格 的 影 响 下, 徽 戏 的 演 出 机 会 越 来 越 少, 山 东 梆 子 进 一 步 借 鉴 徽 戏, 逐 渐 形 成 了 另 一 梆 子 剧 种 莱 芜 梆 子 据 老 人 们 回 忆 当 时 梆 子 戏 的 各 个 班 社 不 少 于 一 百 个 2 泰 山 道 教 明 清 以 来 衰 微, 道 众 生 活 艰 难 在 岱 庙 感 恩 复 赡 田 碑 中 曾 记 载 岱 庙 道 众 要 靠 变 卖 田 产 以 度 日, 在 知 府 的 干 预 下 将 赡 田 收 回 的 窘 境 长 时 间 内 道 众 只 能 以 做 超 度 祈 雨 等 法 事 来 维 持 生 计, 在 民 俗 中 必 然 会 加 入 一 些 喜 闻 乐 见 的 民 间 乐 曲 成 分, 在 玉 音 仙 范 中 的 乐 曲 名 称 上 可 见 端 倪, 如 贾 平 章 游 湖 吹 船 引 貂 蝉 拜 月 武 三 思 斩 妖, 为 更 多 吸 引 人 而 采 用 戏 曲 曲 牌 名, 如 代 柳 戏 靠 凡 柳 戏, 但 经 过 仔 细 对 照 柳 子 戏 曲 牌, 以 上 二 曲 与 柳 子 戏 曲 牌 只 是 名 称 相 似, 乐 曲 的 旋 律 结 构 上 与 柳 子 戏 并 无 相 似 之 处 一 通 过 比 较 发 现 玉 音 仙 范 中 的 许 多 乐 曲 与 泰 山 周 围 影 响 较 大 的 戏 曲 --- 山 东 梆 子 部 分 曲 目 有 很 多 相 似 之 处 如 玉 音 仙 范 大 管 子 卷 二 报 子 令 吹 南 蝶 落 与 山 东 梆 子 曲 牌 双 枪 3 1 张 岱 陶 庵 梦 忆 西 湖 寻 梦 [M]1982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39 2 曹 新 库 山 东 梆 子 音 乐 唱 腔 研 究 [M]2012 山 东 文 化 音 像 出 版 社 2 3 田 和 灵 叶 健 山 东 梆 子 音 乐 曲 牌 [M]2004 中 国 文 联 出 版 社 127

以 上 两 曲 除 调 性 音 区 有 所 不 同, 其 旋 律 基 本 相 同, 同 为 1/4 拍, 流 水 板 双 枪 较 之 报 子 令 吹 南 蝶 落 在 后 半 部 分 略 有 扩 充 二 玉 音 仙 范 大 管 子 卷 二 锁 南 皮 与 山 东 梆 子 曲 牌 反 唢 呐 皮 1 上 例 两 首 乐 曲 同 为 宫 调 式, 开 始 与 结 尾 的 旋 律 基 本 一 致, 乐 曲 的 发 展 中 长 短 稍 有 不 同, 山 东 梆 子 曲 牌 稍 长, 可 能 是 依 据 戏 曲 唱 词 的 需 要 对 乐 曲 做 了 处 理 乐 曲 同 为 1/4 拍 切 分 节 奏 在 乐 曲 的 运 用 位 置 上 相 同, 曲 名 相 似 在 玉 音 仙 范 中 有 多 首 乐 曲 与 民 间 乐 曲 有 音 同 字 不 同 的 情 况 出 现, 如 锁 南 皮 与 唢 呐 皮, 山 坡 羊 与 玉 音 仙 范 中 的 山 破 羊, 大 扬 州 与 玉 音 仙 范 的 大 杨 州, 玉 音 仙 范 全 部 为 手 抄 本, 出 现 这 样 的 情 况 很 可 能 是 在 传 抄 过 程 中 的 笔 误 所 致 三 玉 音 仙 范 的 大 杨 州 与 山 东 梆 子 曲 牌 扬 州 2 : 1 田 和 灵 叶 健 山 东 梆 子 音 乐 曲 牌 [M]2004 中 国 文 联 出 版 社 96 2 田 和 灵 叶 健 山 东 梆 子 音 乐 曲 牌 [M]2004 中 国 文 联 出 版 社 219

此 两 曲 比 较, 大 杨 州 曲 子 稍 长, 但 是 前 部 后 部 与 扬 州 相 同, 仅 在 中 间 有 加 有 新 材 料 ( 省 略 部 分 ) 对 照 两 曲 相 同 部 分 可 以 看 出, 旋 律 骨 干 音 基 本 一 致, 扬 州 较 大 杨 州 节 奏 更 复 杂, 音 乐 更 为 流 畅 结 束 时 音 区 的 变 化 也 影 响 了 乐 曲 的 情 感 走 向, 可 谓 是 同 而 不 和, 各 具 特 色

四 泰 山 自 古 便 有 佛 教 道 教 在 此 传 播, 如 泰 山 红 门 宫 清 初 为 寺 院, 但 香 火 冷 落, 难 以 维 持, 僧 众 后 来 东 院 仍 为 弥 勒 院, 供 奉 佛 教 弥 勒 佛, 将 西 院 供 上 了 碧 霞 元 君 的 神 像, 香 火 才 日 渐 兴 旺 再 如 泰 山 斗 母 宫, 明 嘉 靖 二 十 一 年 (1254 年 ) 重 修, 正 殿 供 奉 道 教 女 神 斗 母 及 十 二 星 君 像, 东 配 殿 奉 佛 教 观 音 文 殊 普 贤 菩 萨, 西 配 殿 祀 碧 霞 元 君, 北 院 正 殿 为 观 音 像 正 因 为 泰 山 佛 道 两 家 相 互 交 融 的 历 史, 促 成 了 文 化 的 融 合 与 借 鉴, 藏 谱 玉 音 仙 范 中 的 迎 风 辇 与 泰 山 普 照 寺 永 柱 法 师 演 唱 的 的 行 道 1 两 首 乐 曲 旋 律 前 23 小 节 基 本 相 同,24 小 节 以 后 不 同 但 是 结 束 音 相 同, 调 式 同 为 徵 调 式 第 二 节 泰 山 道 观 经 韵 音 乐 考 1 马 吉 玉 云 海 佛 光 [M]1994 泰 安 市 新 闻 出 版 局 52

泰 山 上 下 自 古 道 观 由 几 十 处 之 多, 是 宗 教 活 动 的 重 要 场 所, 道 教 在 长 期 发 展 的 历 史 进 程 中 逐 步 完 善 了 道 士 日 常 活 动 各 类 仪 规 及 法 事 道 场 特 别 自 金 元 时 王 重 阳 创 立 全 真 教, 力 主 儒 释 道 三 教 合 一, 出 家 住 观, 修 道 长 生 之 目 的 对 后 世 影 响 巨 大 在 道 士 日 常 活 动 中, 主 要 是 做 各 类 法 事, 如 日 常 早 晚 课 及 斋 醮 法 事 道 场 在 法 事 过 程 中 演 唱 配 以 法 器 的 经 韵 曲, 已 达 到 乐 神 赐 福 求 长 生 的 目 的 泰 山 道 教 为 全 真 派, 演 唱 全 真 道 韵 是 正 常 的 道 教 活 动, 理 应 有 据 可 查 现 在 泰 安 博 物 馆 藏 谱 中 仅 有 清 末 民 初 残 缺 不 全 的 器 乐 谱 本 玉 音 仙 范, 而 道 观 所 演 唱 的 经 韵 音 乐 史 料 则 是 毫 无 踪 迹, 为 此 一 直 在 设 法 寻 找 一 实 地 采 风 调 查 1985 年 泰 安 音 乐 工 作 者 须 旅 为 挖 掘 整 理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曾 对 藏 谱 玉 音 仙 范 部 分 曲 目 进 行 试 译 后 又 多 次 采 访 原 道 观 道 士, 有 岱 庙 道 士 吕 化 起 秦 盛 茂 王 母 池 道 士 孙 至 富 等 在 他 们 哼 唱 的 曲 中 有 大 杨 州 游 仙 台 及 迎 风 辇 等, 并 说 是 他 们 经 常 演 奏 的 曲 目, 但 这 些 曲 牌 都 是 博 物 馆 收 藏 的 器 乐 曲 集 玉 音 仙 范 中 的 乐 曲, 共 同 认 知 的 回 忆 是 王 母 池 的 道 姑 只 学 经 卷, 不 学 乐 器 谈 到 住 观 道 士 如 何 学 习 演 奏 乐 器 及 做 法 事 时 原 岱 庙 道 士 谈 的 是 : 道 士 早 起 练 功 念 经, 学 乐 器 的 道 士 先 是 背 唱, 再 练 乐 器, 把 嘴 都 吹 破 了, 很 苦, 学 会 了 才 能 吹 1 做 法 事 道 场 是 祈 雨 发 丧 出 殡 此 说 与 藏 谱 玉 音 仙 范 是 一 致 的, 乐 曲 以 管 子 谱 居 多 采 访 中 无 一 人 提 及 演 唱 经 韵 的 任 何 曲 目 为 了 进 一 步 了 解 全 面 情 况,2012 年 9 月 10 日 采 访 了 岱 庙 住 持 尚 士 廉 (1893-1970) 的 外 甥 刘 承 喜, 现 年 76 岁, 年 幼 时 便 一 直 随 其 舅 父 尚 士 廉, 并 拜 其 为 师 现 为 山 东 道 协 理 事, 从 事 泰 山 道 观 后 勤 工 作 在 采 访 中 刘 师 傅 谈 了 以 下 情 况 : 道 士 们 吹 吹 打 打 是 常 事 当 问 及 是 否 有 唱 时, 刘 师 傅 说 : 也 有 唱 问 唱 的 是 什 么 时, 回 答 是 : 记 不 清 了 又 介 绍 说 : 我 舅 舅 尚 士 廉 是 岱 庙 的 住 持, 也 是 我 的 师 傅, 他 的 师 傅 是 宋 纪 昌 ( 曾 任 清 道 纪 司 ) 是 我 的 师 爷, 属 于 龙 门 华 山 派, 传 到 师 爷 这 代 是 第 二 十 一 代, 我 舅 舅 是 二 十 二 代, 按 辈 分 传 下 来, 前 十 四 个 辈 分 记 不 清 楚 了, 后 十 四 个 辈 分 为 : 仁 能 贞 心 传 已 纪 世 见 生 前 洁 太 元 当 问 及 尚 士 廉 情 况 时 说 : 尚 士 廉, 泰 安 人, 十 一 岁 出 家, 曾 任 省 人 大 代 表 省 政 协 委 员 中 国 道 协 理 事 岱 庙 住 持 日 伪 统 治 时 期 为 保 护 道 观 文 物 古 迹 被 铺 入 狱, 由 于 泰 安 1 须 旅 玉 音 仙 范 泰 山 岱 庙 藏 谱 解 译 [M]2011 宗 教 文 化 出 版 社 4

各 界 知 名 人 士 上 书 后 被 释 放 文 革 中 受 尽 折 磨, 被 红 卫 兵 抄 家 后, 以 牛 鬼 蛇 神 之 名 于 1966 年 9 月 6 日 被 逐 出 岱 庙, 于 1970 年 10 月 病 逝 二 泰 山 道 观 经 韵 的 历 史 与 现 状 全 真 派 道 观 道 士 日 常 活 动 有 严 格 仪 范 程 序, 作 为 出 家 道 士 必 须 按 照 传 统 仪 规 做 法 事, 在 做 法 事 道 场 中 必 须 演 唱 经 韵 其 经 韵 谓 之 全 真 正 韵, 现 今 全 真 道 观 通 用 的 全 真 正 韵 是 在 清 代 光 绪 二 十 三 年 (1906 年 ) 成 都 二 仙 庵 雕 版 印 刷 的, 彭 定 求 编 辑 的 重 刊 道 藏 辑 要 全 真 正 韵 1 共 有 73 首 经 韵, 与 中 国 道 教 协 会 原 会 长 闵 智 亭 收 藏 的 清 乾 隆 五 十 八 年 (1783 年 ) 的 太 上 玄 门 功 课 经 完 全 一 致, 都 是 在 各 种 法 事 道 场 中 使 用 的, 没 有 乐 谱 记 录, 有 法 器 当 请 谱, 为 密 授 方 式, 只 有 在 师 傅 的 指 导 下 才 能 吟 唱 此 方 法 也 增 强 了 道 教 的 神 秘 感 出 版 此 书 谓 之 重 刊 即 说 明 了 此 书 成 书 时 间 要 早 于 1906 年, 与 闵 智 亭 会 长 的 藏 书 相 同, 又 将 正 韵 形 成 时 间, 提 前 了 一 百 多 年, 乐 谱 相 同, 又 说 明 了 其 传 承 的 稳 定 性 据 蒲 亨 强 先 生 考 证 正 韵 中 绝 大 多 数 曲 目 唱 词 已 见 载 于 宋 元 科 书, 显 已 用 于 当 时 的 正 统 科 仪 音 乐 2 金 元 时 期 的 王 重 阳 创 道 初 期 便 使 用 演 唱 经 韵 的 传 道 方 式, 后 来 全 真 丛 林 专 门 设 立 韵 学 教 授 全 真 正 韵 道 人 将 经 韵 音 乐 看 的 很 重 要, 贯 穿 于 各 类 法 事 中 据 此 可 以 得 出 结 论 : 全 真 派 经 韵 音 乐 的 成 熟 定 型 应 在 元 代 全 真 派 从 金 代 创 立 始 经 韵 直 到 二 十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一 直 无 乐 谱 记 载, 全 真 道 派 的 经 韵 音 乐 传 承 靠 口 传 心 授 的 方 式 流 传 下 来 金 元 交 替 时 期, 丘 处 机 应 成 吉 思 汗 之 诏 赴 西 域 雪 山 ( 今 阿 富 汗 兴 都 库 什 山 ) 谒 见 元 太 祖 成 吉 思 汗 被 封 为 大 宗 师, 住 持 北 京 白 云 观 掌 管 天 下 道 教 此 时 正 值 蒙 古 大 军 大 举 南 侵, 全 真 派 利 用 这 个 机 会 向 南 扩 展, 至 元 统 一 后, 全 真 派 道 观 遍 及 大 江 南 北, 全 真 派 经 韵 音 乐 也 迅 速 得 到 了 传 播 全 真 派 发 展 至 清 代, 龙 门 派 王 常 月 改 师 徒 单 独 传 授 的 密 授 方 式 为 公 开 传 戒, 清 初 在 北 京 白 云 观 公 开 传 戒 时 有 一 千 多 人, 康 熙 帝 也 曾 受 方 便 戒 于 他 的 门 下 ( 方 便 戒 是 为 年 老 体 弱 或 特 殊 原 因 不 能 临 坛 受 戒 的, 受 以 方 便 戒 ) 公 开 受 戒 后 的 道 士 回 到 各 自 宫 观 才 能 再 行 传 戒 之 职, 此 制 沿 用 至 今 受 戒 之 时 能 够 熟 练 演 唱 早 1 蒲 亨 强 道 乐 通 论 [M]2004 中 央 音 乐 学 院 出 版 社 65 2 同 上

晚 功 课 经 便 是 其 基 本 条 件 由 此 使 统 一 的 经 韵 随 着 受 戒 道 士 传 遍 各 处 全 真 道 观 全 真 正 韵 通 过 战 争 因 素 及 道 内 传 戒 制 度 进 行 传 播 与 统 一 也 可 以 从 中 国 道 协 原 会 长 闵 智 亭 大 师 用 所 掌 握 的 全 真 正 韵 音 乐, 云 游 全 国 道 观 做 法 事, 所 唱 经 韵 与 各 地 都 是 一 致 的, 其 统 一 性 便 可 以 得 到 印 证 在 全 真 道 观 中 还 有 地 方 韵, 如 崂 山 宫 观 的 崂 山 韵 沈 阳 太 清 宫 的 东 北 韵 他 们 的 形 成 与 音 乐 风 格 都 有 其 独 特 性, 在 此 不 一 一 赘 述 自 近 代 由 于 军 阀 之 间 矛 盾 重 重, 战 事 频 繁, 庙 宇 破 坏 严 重, 住 道 观 人 数 逐 渐 减 少, 难 以 维 持 生 计 1928 年 日 军 侵 占 济 南, 国 民 党 山 东 省 政 府 迁 至 泰 安, 岱 庙 道 士 被 赶 走, 岱 庙 大 殿 被 改 作 人 民 大 会 堂, 殿 内 神 像 被 毁, 墙 面 上 的 壁 画 有 的 被 铲 掉, 同 年 国 民 党 省 政 府 颁 布 神 祠 废 存 标 准, 对 泰 山 道 观 产 生 消 极 影 响, 后 来 道 教 又 被 视 为 封 建 迷 信 活 动, 这 些 对 于 住 观 道 士 来 说 都 是 雪 上 加 霜, 致 使 道 士 们 难 以 维 持 生 计, 有 的 道 人 还 俗 从 事 农 业 生 产 或 从 事 其 他 行 业, 使 在 道 观 内 的 道 士 进 一 步 减 少, 道 士 实 质 上 已 成 守 庙 看 家 护 院 之 人 建 国 后, 由 于 历 次 政 治 运 动 的 影 响, 泰 山 道 观 总 是 处 于 艰 难 的 维 持 局 面, 至 19 58 年 时 泰 山 所 有 道 观 道 士 只 有 12 人 1 文 革 时 期, 对 于 道 教 来 说, 是 一 次 灾 难 性 的 冲 击, 捣 毁 宫 观 文 物 如 : 1966 年 8 月 25 日, 泰 城 一 群 红 卫 兵, 首 先 到 了 王 母 池 道 观 及 斗 母 宫 道 观, 见 塑 像 就 砸 ( 名 曰 : 破 四 旧 编 者 加 ) 一 气 之 下 就 砸 到 了 山 顶, 碧 霞 祠 玉 皇 庙, 只 用 了 不 到 一 天 的 时 间 砸 毁 神 像 等 近 百 座 同 日 泰 安 水 校 及 农 学 院 学 生 ( 红 卫 兵, 编 者 加 ), 突 然 来 到 岱 庙, 把 大 殿 ( 天 贶 殿 ) 内 神 像 拉 倒 用 刷 子 蘸 墨 汁 在 大 殿 东 北 墙 壁 画 下 书 写 上 砸 烂 旧 世 界 的 大 字 标 语, 又 在 西 墙 及 后 门 西 北 墙 壁 画 人 物 稠 密 处, 用 铁 锹 横 竖 割 划, 使 壁 画 大 受 损 伤, 从 此 大 殿 关 门 强 迫 住 观 道 士 遣 返 还 俗 2 试 想, 即 使 有 部 分 古 迹 文 物 经 卷, 也 是 历 经 磨 难 侥 幸 存 留 下 来 的 1 山 东 省 地 方 史 志 编 纂 委 员 会 编 泰 山 志 [M]1993 中 华 书 局 441 2 泰 安 市 人 民 政 府 门 户 网 站 : 走 进 泰 安 > 百 年 泰 安 > http://www.taian.gov.cn/zjta/bnta/19661976/201102/t20110223_249954.htm

1 多 次 自 然 灾 害 以 及 战 争 的 袭 扰 政 治 运 动 的 影 响 等 等, 道 观 及 道 士 群 体 的 状 况 都 与 其 密 切 联 系 在 一 起, 息 息 相 关 泰 山 道 观 状 况 自 在 其 中, 一 直 都 不 景 气, 道 士 在 各 种 法 事 中 所 演 唱 的 经 韵 自 古 便 是 只 靠 口 传 心 授 的 方 式 传 承, 而 且 是 单 传 秘 传, 无 乐 谱 记 载, 至 清 代 才 发 现 有 了 只 记 当 请 谱 的 全 真 正 韵, 因 此 无 师 傅 传 唱 根 本 无 法 传 承 试 想 在 长 达 几 百 年 的 时 间 里, 随 着 时 间 的 流 逝, 一 代 代 道 人 的 离 去, 泰 山 道 观 长 期 只 能 处 于 维 持 阶 段, 对 于 住 观 道 士 日 常 法 事 也 是 由 多 渐 少 人 数 的 减 少 使 得 只 能 看 守 道 观, 最 后 对 于 法 事 的 程 序 等 等 谁 也 无 从 说 起 了 即 使 有 记 载 的 资 料 也 是 残 缺 不 全, 如 器 乐 曲 玉 音 仙 范 乐 谱, 而 无 记 载 的 全 真 派 的 经 韵 音 乐 在 泰 山 道 观 中 成 了 查 无 踪 迹 的 断 代 绝 响 道 士 成 了 实 质 上 的 看 家 护 庙 之 人, 对 道 观 道 士 所 唱 经 韵 谁 也 说 不 清 楚, 则 在 情 理 之 中 从 以 上 所 论 述 实 况 可 以 认 定 : 1 全 真 正 韵 定 型 于 元 代 2 全 真 正 韵 在 历 史 上 从 无 乐 谱 记 载 3 全 真 正 韵 靠 口 传 心 授 方 式 传 遍 大 江 南 北 宫 观 4 近 代 泰 山 道 观 衰 微, 随 着 道 人 的 羽 化 仙 逝, 使 全 真 正 韵 在 泰 山 出 现 了 断 代, 当 代 在 世 道 人 就 谁 也 说 不 清 了 历 经 近 千 年 的 全 真 派 十 方 韵 由 口 传 心 授 的 传 承 方 式 流 传 至 今, 在 相 对 封 闭 的 环 境 中 保 存 下 来 更 是 难 能 可 贵 五 岳 之 首 的 泰 山 在 全 国 十 方 丛 林 中 占 有 重 要 位 置, 有 庞 大 的 道 观 建 筑 群 和 道 士, 根 据 以 上 的 论 述, 全 真 派 有 严 格 的 科 仪 规 范, 在 泰 山 道 观 中 演 唱 全 真 经 韵 也 是 顺 理 成 章 的 事 现 今 道 观 内 所 唱 的 经 韵 为 全 真 1 同 上

正 韵 ( 即 十 方 韵 ), 是 在 文 革 后 恢 复 宗 教 活 动, 于 1985 年 由 陕 西 终 南 山 道 士 文 理 学 传 授 的 我 认 为 现 在 泰 山 碧 霞 祠 王 母 池 两 道 观 道 士 做 法 事 所 演 唱 的 经 韵, 就 是 古 代 泰 山 道 观 道 士 所 唱 经 韵 的 回 归, 即 全 真 正 韵 第 三 章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音 乐 及 其 形 态 研 究 第 一 节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概 述 泰 山 王 母 池 位 于 泰 山 南 麓, 红 门 宫 东 南, 岱 宗 坊 北, 依 山 傍 水 而 建 古 称 群 玉 庵, 唐 代 称 瑶 池, 也 称 王 母 庙 创 建 年 代 无 考, 三 国 魏 曹 植 曾 有 仙 人 篇 东 过 王 母 庐, 俯 观 五 岳 间 的 诗 句, 唐 李 白 则 有 朝 饮 王 母 池, 暝 投 天 门 阙 的 吟 咏, 足 见 其 久 远 后 历 代 都 有 修 缮 增 建 现 为 前 后 两 进 院 落, 前 院 有 长 方 形 水 池, 为 王 母 池, 旁 有 王 母 泉, 正 殿 为 王 母 殿, 供 奉 王 母 娘 娘 西 为 药 王 殿, 供 奉 药 王 孙 思 邈 东 为 观 澜 亭, 亭 下 为 梳 洗 河, 与 河 对 岸 的 吕 祖 洞 遥 相 辉 映 后 院 正 殿 为 七 真 殿, 祀 吕 洞 宾 何 仙 姑 李 铁 拐 柳 树 精 苗 庆 焦 成 广 济 宵 堂 王 母 池 道 观 依 山 临 水 而 建 的 整 个 建 筑 群 为 朱 砂 色, 掩 映 于 观 内 外 古 柏 名 木 之 中, 犹 如 一 处 幽 静 的 世 外 桃 源

泰山王母池道观 摄影 马晓春 王母娘娘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在 山海经 中载 西王母 其状如人 豹尾 虎齿 蓬鬓 此形象成了一位相貌丑陋的怪神 在 汉武帝内传 里则 成了一位在人间与天子同席宴饮 年仅三十的容貌绝世的女神 凡此种种之说 均是推崇王母娘娘为登仙得道者 是掌管女仙名籍的领袖 其中还叙述汉武帝好 长生之术 屡祀名山大川 因此感动了王母娘娘 于是下降人间 接见汉武帝,宴 请时告养生之道 并把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汉武帝 在民间传说及戏曲中 便多有为王母设蟠桃盛会的故事 每当蟠桃成熟时 王母大开蟠桃寿宴 热闹非 凡 诸神都来为她上寿 古典著作中皆宣扬诚能通神 在 心诚则灵 影响之下自 古延续至今 农历三月初三世界各地香客云集王母池道观 游人汇成人山人海 盛况年年如此 届时邀请北京 苏州等道教乐团奏乐及做道场 为盛会助兴 全真教自创教以来便有非常严格的科范威仪程序 金元时期的丘处机确立了 以现今北京白云观为 十方丛林 祖庭的传戒制度 一直沿用至今 现全国各全真 道观均使用原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闵智亭 19242004 所著 道教仪范 所列科仪进行日常宗教活动 道教中的各种科仪是在其长 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并代代相传至今 ①①① 泰山王母池道观音乐分类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自 古 便 为 重 要 的 道 教 活 动 之 地, 至 建 国 时 仍 由 道 士 孙 至 富 住 持 道 观, 后 由 全 真 龙 门 派 道 人 郑 理 祥 看 管, 文 革 后 恢 复 道 教 的 正 常 活 动 以 后, 现 为 坤 道 院, 常 住 坤 道 8 人, 该 道 观 由 全 真 道 华 山 派 二 十 五 代 弟 子 刁 宇 松 任 住 持, 长 年 按 道 教 仪 规 做 各 种 法 事 该 道 观 之 经 韵 音 乐, 由 于 从 未 有 人 涉 足, 故 专 程 去 王 母 池 道 观 做 调 查, 掌 握 第 一 手 资 料, 以 便 为 进 一 步 研 究 经 实 地 采 访 道 观 道 士 所 演 唱 的 经 韵, 对 所 做 的 道 场, 进 行 了 录 音 录 像 包 括 : 早 坛 功 课 经 韵 午 坛 功 课 经 韵 晚 坛 功 课 经 韵 开 坛 经 韵 祝 寿 法 事 经 韵 庆 贺 法 事 经 韵 超 度 道 场 经 韵 对 所 唱 经 韵 均 做 了 记 谱 整 理, 共 整 理 曲 目 计 二 十 九 首 先 对 其 进 行 梳 理, 以 开 启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经 韵 音 乐 的 研 究 之 门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经 韵 音 乐 分 为 两 大 类, 在 各 类 法 事 道 场 中 所 演 唱 的 声 乐 类 经 韵 和 用 各 种 法 器 演 奏 的 器 乐 类 1 经 韵 ( 声 乐 ) 1 修 持 法 事 音 乐 修 持 法 事 是 道 士 在 王 母 殿 内 每 天 所 做 的 功 课 按 照 道 教 信 仰 戊 日 休 息, 不 做 任 何 法 事, 每 月 有 3 天 戊 日 是 按 传 统 的 天 干 地 支 的 计 算 方 法, 每 天 都 对 应 一 个 天 干 地 支,60 天 算 作 一 个 甲 子 循 环 一 个 甲 子 中 有 戊 子 戊 寅 戊 辰 戊 午 戊 申 戊 戌 这 六 天 就 叫 戊 日 修 持 法 事 中 道 众 通 过 演 唱 经 韵 澄 净 心 灵 讴 歌 神 灵 以 及 自 身 的 虔 诚 信 仰, 来 达 到 自 我 修 持 经 韵 有 早 坛 功 课 经 韵 晚 坛 功 课 经 韵 和 逢 初 一 十 五 及 祖 师 圣 诞 做 的 午 坛 功 课 经 韵 法 事 过 程 中 经 韵 只 配 以 法 器 伴 奏, 中 间 穿 插 念 唱 形 式 的 经 文 道 众 通 过 这 种 科 仪 程 式 寻 求 悟 道 与 功 德, 所 用 经 韵 与 程 式 列 表 如 下 :( 注 : 为 经 韵 曲, 为 经 诰 咒 )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修 持 法 事 科 仪 程 式 及 所 用 经 韵 一 览 表 早 坛 功 课 经 韵 午 坛 功 课 经 韵 晚 坛 功 课 经 韵 高 功 说 文 : 大 道 洞 玄 虚, 有 念 无 不 契 澄 清 韵 步 虚 步 虚 举 天 尊 举 天 尊 举 天 尊

提 纲 提 纲 下 水 船 香 供 养 双 吊 挂 漫 澄 清 提 纲 香 供 养 香 供 养 提 纲 提 纲 大 启 请 小 启 请 大 启 请 小 启 请 中 堂 赞 开 经 偈 太 上 洞 玄 灵 宝 救 苦 妙 经 念 咒 : 静 心 神 咒 净 口 起 诰 : 天 官 宝 诰 地 官 提 纲 神 咒 净 身 神 咒 宝 诰 中 堂 赞 小 赞 韵 三 皈 依 念 : 忏 悔 文 二 十 四 愿 念 咒 : 土 地 咒 起 诰 : 斗 姥 宝 诰 三 官 宝 诰 玄 天 宝 诰 小 赞 韵 三 礼 九 叩 结 束 高 功 说 文 : 于 是 七 元 君, 大 圣 善 通 灵 念 咒 : 土 地 咒 小 赞 韵 提 纲 念 : 土 地 咒 结 经 偈 午 皈 依 提 纲 志 心 称 念,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三 礼 九 叩 结 束 三 礼 九 叩 结 束 早 晚 坛 功 课 经 摄 影 : 马 晓 春 2 纪 念 法 事 音 乐 这 一 类 包 括 王 母 池 道 观 逢 神 仙 祖 师 圣 诞 所 做 法 事 中 使 用 的 音 乐 其 内 容 主 要 是 为 祖 师 圣 诞 庆 贺 法 事 在 道 场 中 依 程 序 进 行, 此 次 采 录 的 是 为 王 母 祝 寿 庆

贺和为此所做的开坛科仪过程中演唱的经韵 演唱的同时配以法器 打击乐器 以便使速度 节奏统一 法器有时即兴加花击奏 起到点缀音乐效果 现将开坛 祝寿 庆贺道场中所演唱的经韵及程式列於表下 注 为经韵曲 为经 诰 咒 泰山王母池道观王母像 摄影 马晓春 泰山王母池道观纪念法事科仪程式及所用经韵一览表 开坛科仪 高功说文 日出扶桑映 海红 步虚 举天尊 阴历七月十七晚祝寿 阴历七月十八早庆贺 高功说文 稽首三宝礼 步虚 高功说文 举步朝金阙 步虚 举天尊 举天尊 倒卷帘 香供养 高功说文 此日瑶坛设 像 举天尊 漫澄清 香供养 高功说文 香通三界之 中 举天尊 漫澄清 香供养 高功说文 兰林上品 举天尊 高功说文 坛树八极 提纲 提纲

表 白 宣 开 坛 符 三 宝 词 香 供 养 三 宝 香 香 供 养 举 天 尊 高 功 说 文 : 阊 阖 开 黄 道 高 功 说 文 : 臣 闻, 大 罗 天 上 澄 清 韵 举 天 尊 举 天 尊 诰 : 三 清 四 御 弥 罗 等 提 纲 提 纲 大 赞 高 功 念 唱 : 祝 寿 文 祝 香 咒 经 文 威 灵 咒 高 功 说 文 : 向 来 开 坛 功 高 功 起 : 王 母 诰 提 纲 德 提 纲 不 可 思 议 功 德 大 赞 称 职 三 礼 九 叩 科 仪 结 束 高 功 说 文 : 稽 首 天 中 天 念 唱 : 祝 寿 文 起 : 王 母 诰 提 纲 志 心 称 念 焚 化 赞 升 表 香 客 名 单 高 功 起 : 王 母 诰 三 礼 九 叩 送 花 赞 祝 寿 完 毕 高 功 说 文 : 金 炉 腾 瑞 霭 3 斋 醮 法 事 音 乐 三 礼 九 叩 庆 贺 完 毕 斋 醮 法 事 主 要 为 死 者 举 行 法 事 道 场, 超 度 亡 魂, 使 之 免 受 地 狱 之 苦, 也 为 善 终 老 人 祈 福 颂 德 等 因 超 度 科 仪 因 其 仪 程 长 大, 故 单 独 以 文 字 形 式, 将 进 行 程 序 以 先 后 为 序 叙 述 于 下 :( 注 : 为 经 韵 曲, 为 经 诰 咒 ) 高 功 执 幡 说 文 : 大 道 洞 玄 虚 遂 成 金 刚 体 步 虚 举 天 尊 下 水 船 香 供 养 高 功 说 文 : 伏 以, 东 极 宫 中 宝 号 称 扬 举 天 尊 提 纲 救 苦 经 高 功 说 文 : 爱 河 千 尺 浪 大 众 转 天 尊 高 功 起 天 尊 板 由 救 苦 坛 转 至 城 隍 坛 宣 读 超 度 名 单 歌 斗 章 天 尊 板 转 坛 小 赞 韵 高 功 说 文 : 焚 炉 内 真 香 举 天 尊 五 召 请 救 苦 诰 柳 枝 雨 高 功 说 文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下 驾 天 尊 板 转 坛, 由 城 隍 坛 转 至 孤 魂 坛 返 魂 香 开 经 偈 玄 蕴 神 咒 举 天 尊 清 化 诰 柳 枝 雨 三 奠 茶

高 功 说 文 : 救 苦 天 尊 誓 愿 深 大 众 回 坛 称 天 尊 天 尊 板 转 坛 经 或 诰 小 赞 韵 三 柱 香 香 供 养 高 功 说 文 : 伏 以, 东 极 宫 中 宝 号 称 扬 举 天 尊 提 纲 祝 香 咒 提 纲 称 职 救 苦 诰 送 花 赞 天 尊 板 转 坛, 高 功 与 经 师 由 救 苦 坛 出 观 门, 意 味 着 将 孤 魂 送 出 道 观, 超 度 科 仪 结 束 道 士 在 法 事 中 诵 唱 摄 影 : 马 晓 春 11 器 乐 道 教 音 乐 将 法 器 中 的 镲 记 做 请, 铛 子 记 做 当 此 种 记 谱 法 在 成 都 二 仙 庵 清 末 重 刊 道 藏 辑 要 全 真 正 韵 中 便 是 如 此 用 法 见 图 :

重 刊 道 藏 辑 要 全 真 正 韵 首 页 ( 注 : 图 中 鱼 是 指 法 器 中 的 木 鱼 ) 重 刊 道 藏 辑 要 全 真 正 韵 无 乐 谱 记 载, 唱 腔 靠 口 传 心 授 的 方 式 传 承, 在 该 书 中 只 记 录 法 器 符 号, 因 此 离 开 师 父 是 无 法 传 唱 的 当 请 即 铛 子 与 镲 是 在 传 唱 的 过 程 中 用 以 伴 奏 的 形 式 出 现, 其 中 使 用 的 法 器 ( 乐 器 ) 不 记 谱 的 还 有 手 铃 鼓 磬 等 还 有 一 种 为 铙 镲 为 主 奏 乐 器 的 演 奏 形 式, 此 种 演 奏 的 用 法 主 要 用 于 演 唱 经 韵 间 的 链 接 或 经 韵 结 尾, 起 到 烘 托 道 场 气 氛, 以 使 唱 奏 形 成 一 个 整 体 所 用 法 器 ( 乐 器 ) 有 大 铙 小 铙 大 镲 鼓 木 鱼 磬 等 111 经 韵 音 乐 属 性 分 类 有 关 阴 阳 之 说 在 人 类 尚 未 科 学 的 认 识 世 界 之 时, 只 是 简 单 的 认 为 向 着 太 阳 的 一 面 为 阳, 背 着 太 阳 的 一 面 为 阴, 后 来 逐 步 认 识 到 万 物 都 可 以 阴 阳 来 划 分, 如 冷 与 热, 人 分 男 女 等 等, 世 界 就 是 由 阴 与 阳 的 对 立 统 一, 从 而 维 系 着 宇 宙 之 平 衡 阴 阳 之 说 是 相 对 而 言, 诸 如 白 昼 明 亮 的 刚 的, 生 的 等 等 为 阳, 而 相 对 的 黑 夜 阴 暗 的 柔 的 死 的 等 等 为 阴 人 信 仰 的 天 神 为 阳, 鬼 为 阴, 天 为 阳, 地 为 阴 等 等, 将 人 与 大 自 然 融 为 一 体, 使 自 然 界 的 一 切 都 按 其 属 性 划 分, 此 观 点 也 界 定 出 道 教 经 韵 的 属 性, 分 出 阳 韵 与 阴 韵 与 其 应 用 范 围, 上 午 为 阳 中 之 阳, 下 午 为 阳 中 之 阴, 用 同 理 黑 夜 之 前 半 夜 为 阴 中 之 阳, 后 半 夜 为 阴 中 之 阴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道 士 所 演 唱 的 经 韵 依 据 阳 事 阴 事 道 场 本 质 不 同, 配 以 不 同 的 经 韵, 其 经 韵 可 分 为 阳 韵 与 阴 韵 有 关 阴 阳 之 说 最 早 见 于 北 周 武 帝 宇 文 邕 (572 年 ) 敕 纂 的 道 教 典 籍 无 上 秘 要 卷 二 十 中 有 阳 歌 阴 歌 的 记 载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的 阳 事 包 括 修 持 功 课 为 道 教 各 位 祖 师 寿 诞 和 为 民 消 灾 祈 福 所 做 的 科 仪 法 事, 包 括 早 课 午 课 开 坛 祝 寿 庆 贺 所 用 经 韵 为 阳 韵, 法 事 地 点 为 殿 内 或 殿 外, 做 法 事 时 间 白 天 夜 晚 均 有 阴 事 是 指 修 持 法 事 中 的 晚 课 和 超 度 亡 魂 的 超 度 科 仪, 所 用 经 韵 有 阴 韵 和 部 分 阳 韵, 晚 课 在 殿 内 进 行, 超 度 则 在 殿 外, 法 事 时 间 为 夜 晚 阳 事 阴 事 中 所 使 用 的 法 器 基 本 相 同 此 次 采 录 的 二 十 九 首 经 韵 曲 中 阴 韵 阳 韵 分 类 如 下 : 分 类 经 韵 名 阳 韵 ( 十 五 首 ) 步 虚 倒 卷 帘 香 供 养 漫 澄 清 小 启 请 中 堂 赞 三 宝 词 三 宝 香 三 皈 依 小 赞 韵 天 尊 板 大 赞 午 皈 依 焚 化 赞 送 花 赞 阴 韵 ( 七 首 ) 下 水 船 歌 斗 章 五 召 请 柳 枝 雨 返 魂 香 三 奠 茶 三 炷 香 通 用 韵 ( 七 首 ) 大 启 请 澄 清 韵 举 天 尊 提 纲 双 吊 挂 祝 香 咒 称 职 在 阴 事 道 场 中 为 解 冤 拔 罪 普 度 众 生 也 要 请 神 敬 神 乐 神 如 请 青 华 教 主 ( 为 领 鬼 之 神 ) 也 要 唱 赞 颂 神 灵 的 阳 韵, 因 此 使 得 一 部 分 阳 韵 也 在 阴 事 道 场 中 演 唱 如 小 赞 步 虚 举 天 尊 大 赞 大 启 请 等 但 阴 韵 不 能 用 于 阳 事 道 场 如 王 母 池 道 观 经 韵 曲 小 赞, 早 坛 和 超 度 中 都 有 使 用, 他 们 名 同 曲 同, 经 词 不 同, 但 都 是 赞 颂 诸 神 的 经 韵 如 : 早 坛 功 课 小 赞 的 经 词 : 诵 经 功 德 不 可 思 议, 诸 天 诸 地 转 灵 机, 皇 王 寿 天 齐,

大 道 慈 悲, 万 化 乐 雍 熙 超 度 亡 灵 法 事 中 小 赞 经 词 : 青 华 教 主 太 乙 慈 尊, 玉 清 应 化 显 金 身, 大 千 甘 露 门, 接 引 群 生, 永 出 爱 河 津 111 法 器 道 士 在 道 场 做 法 事 时 手 持 法 器 进 行 关 于 法 字 的 运 用, 是 因 为 所 用 器 物 在 道 内 人 看 来 都 被 赋 予 了 无 限 的 法 力, 可 以 通 神 灵, 去 邪 祟 具 有 神 秘 的 象 征 意 义, 因 此 被 称 之 为 法 器 法 器 的 使 用 历 史 久 远, 在 晋 葛 洪 抱 朴 子 道 意 篇 载 : 撞 金 伐 革, 讴 歌 踊 跃, 拜 伏 稽 首, 守 清 虚 坐, 乞 求 福 愿 这 便 是 古 代 对 道 观 运 用 法 器 的 描 述 明 代 朱 权 太 清 玉 册 载 : 蚩 尤 至, 驱 虎 豹 与 黃 帝 战 黃 帝 作 铙 钹 以 破 之, 其 虎 豹 畏 铙 钹 之 声 故 也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跨 九 头 狮 子, 其 吼 声 如 铙 钹 之 声, 响 彻 地 狱, 故 以 铙 钹 效 狮 子 之 吼 声, 以 惊 破 地 狱 也 洞 真 太 上 太 霄 琅 书 卷 四 载 : 法 者 何 也? 应 也 何 也, 洗 垢 去 尘, 息 欲 静 止, 去 念 玄 宗, 十 善 为 业, 行 止 合 道, 三 界 所 崇, 以 正 驱 邪, 故 为 法 也 法 器 在 道 教 中 被 认 为 是 具 有 无 限 的 法 力, 因 此 逢 做 道 场 必 用 法 器 在 道 内 被 称 之 为 法 器 的 有 两 种, 一 种 法 器 为 朝 简 玉 册 玉 印 宝 剑 令 旗 令 箭 天 篷 尺 镇 坛 木, 持 此 类 法 器 在 法 事 道 场 中 可 起 到 敬 神 敬 祖 师 及 驱 恶 镇 邪 的 作 用 另 一 类 被 称 之 为 法 器 的 是 打 击 乐 器, 法 事 中 持 此 器 物, 对 上 可 召 神 对 下 可 驱 魔 如 大 铙 小 铙 钹 磬 铛 子 木 鱼 手 铃 大 鼓 小 鼓 引 磬 等 在 道 场 之 始, 先 擂 大 鼓 ( 也 称 法 鼓 ) 三 通, 意 为 祛 除 邪 气 通 报 鬼 神, 以 示 道 场 开 始 如 图 : 摄 影 马 晓 春

大木鱼 铛子 镲 引磬 手铃 小木鱼

磬 小 吊 钟 铙 大 鼓 111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经 韵 音 乐 速 度 节 奏 板 式 调 式 1 速 度 在 所 采 录 的 二 十 九 首 经 韵 中 大 多 都 在 每 分 钟 六 十 拍 左 右, 与 心 脏 脉 搏 次 数 极 为 相 近, 演 唱 速 度 平 稳 舒 缓 而 平 和, 很 适 合 身 居 深 山 幽 谷 道 观 中 道 士 修 炼 的 环 境, 也 正 是 道 教 所 追 求 的 顺 其 自 然 清 静 无 为 修 身 养 性 的 自 然 状 态 2 节 奏 板 式 节 奏 是 音 乐 的 骨 架, 其 节 奏 规 律 与 道 士 的 宗 教 信 仰 密 切 相 关, 特 别 在 散 板 中, 旋 律 悠 然 舒 展, 表 现 出 一 种 无 拘 无 束 的 境 界, 这 是 信 仰 心 态 的 自 然 流 露, 丛 道 士 在 法 事 中 表 现 出 聚 精 会 神 的 状 态 可 以 看 出, 道 士 是 出 于 对 神 的 虔 诚 与 敬 畏, 按 照 传 统 仪 程, 将 经 韵 演 唱 出 真 情, 而 不 是 将 唱 与 动 作 视 为 某 种 艺 术 表 演 唱 诵 及 仪 式 中 的 动 作 服 从 宗 教 仪 规 所 需, 心 态 宁 静 悠 缓 适 宜, 多 为 一 板 一 眼 (2/4 拍 ), 其 次 为 一 板 三 眼 (4/4 拍 ) 流 水 板 (1/4 拍 ) 和 吟 唱 式 的 散 板 在 演 唱 经 韵 时,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所 唱 经 韵 都 是 由 高 功 领 唱 散 起, 第 二 小 节 所 有 法 器 和 众 道 士 演 唱 进 入, 这 样 高 功 对 速 度 及 调 高 等 等, 起 到 统 一 引 领 的 作 用 铛 子 镲 木 鱼 等 法 器 贯 穿 于 整 个 经 韵 演 唱 过 程 中, 每 遇 经 文 中 神 仙 法 号 时, 便 击 磬 一 声, 表 达 出 道 人 对 诸 神 的 尊 敬 与 虔 诚 的 心 态, 也 显 示 出 法 器 具 有 通 神 的 无 限 法 力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经 韵 节 奏 板 式 : 节 奏 板 式 韵 名 1/4 有 板 无 眼 中 堂 赞 部 分 ( 早 课 ) 经 诰 咒 全 部 为 半 念 半 唱 形 式 的 流 水 板 2/4 一 板 一 眼 步 虚 漫 澄 清 香 供 养 三 宝 香 称 职 ( 同 祝 香 咒 ) 下 水 船 歌 斗 章 小 赞 韵 柳 枝 雨 返 魂 香 三 奠 茶 三 炷 香 中 堂 赞 大 赞 小 启 请 大 启 请 午 皈 依 三 皈 依 双 吊 挂 三 宝 词 天 尊 板 4/4 一 板 三 眼 焚 化 赞 送 花 赞 五 召 请 澄 清 韵 混 合 4/4 与 2/4 散 板 与 2/4 焚 化 赞 ( 庆 贺 ) 举 天 尊 散 板 提 纲 板 式 主 要 是 指 法 器 中 的 打 击 乐 器, 击 奏 的 节 奏 形 式 古 代 道 教 用 当 请 谱 来 记 录 传 承 经 韵 的 一 种 谱 式, 用 汉 字 请 字 代 表 镲 的 击 奏, 当 代 表 铛 子, 辅 以 点 圈 标 注 板 眼 节 奏, 经 韵 腔 则 是 师 徒 间 口 传 心 授, 当 请 谱 内 无 音 高 记 录 在 道 教 音 乐 板 式 中, 称 谓 有 一 三 五 七 九 几 种 板 式, 只 使 用 单 数 的 缘 由 是 受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中 单 数 为 阳, 双 数 为 阴 的 观 念 影 响, 如 十 二 律 中 的 阴 阳 分 类, 单 数 的 六 律 为 阳 律, 双 数 的 六 律 为 阴 律 因 此 在 道 教 音 乐 中 只 有 一 请 板 三 请 板 五 请 板 七 请 板 九 请 板 为 板 式 名 称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演 唱 的 经 韵 使 用 的 板 式 为 七 请 板 也 称 之 为 七 星 板 七 请 板 分 为 两 种 击 奏 法, 用 法 也 有 差 异 : 在 经 韵 演 唱 过 程 中, 当 请 谱 记 为 : 当 当 丨 请 当 当 丨 请 当 请 当 丨 请 当 请 当 请 当 丨 请 经 韵 段 落 间 或 结 尾 处 七 请 板 的 使 用 : 请 请 丨 请 请 丨 请 请 请 如 经 韵 曲 小 启 请 的 当 请 使 用 : 马 晓 春 记 谱

31 调 式 结 束 音 宫 音 经 韵 名 步 虚 举 天 尊 下 水 船 香 供 养 歌 斗 章 三 宝 词 天 尊 板 柳 枝 雨 返 魂 香 三 炷 香 称 职 同 祝 香 咒 送 花 赞 小 启 请 澄 清 韵 双 吊 挂 中 堂 赞 ( 午 课 ) 商 音 中 堂 赞 ( 早 课 ) 角 音 提 纲 徵 音 小 赞 韵 ( 早 课 ) 五 召 请 三 奠 茶 漫 澄 清 三 宝 香 焚 化 赞 大 赞 大 启 请 三 皈 依 中 堂 赞 ( 晚 课 ) 午 皈 依 倒 卷 帘 羽 音 小 赞 ( 晚 课 )

中 国 传 统 音 乐 中 的 结 束 音 与 调 式 主 音 有 着 紧 密 的 关 系, 由 上 表 可 以 看 出, 结 束 于 宫 音 和 徵 音 的 经 韵 曲 最 多, 乐 曲 庄 严, 契 合 于 道 教 的 清 修 高 雅 玄 虚 空 灵 的 审 美 观 这 其 中 落 于 宫 音 的 大 部 分 为 阳 韵, 赞 颂 诸 神 的 为 多, 有 步 虚 小 启 请 香 供 养 等 等 第 六 节 王 母 池 道 观 经 韵 音 乐 形 态 研 究 经 韵 是 道 观 道 士 在 做 各 种 法 事 中 所 演 唱 的 经 韵 旋 律, 其 音 乐 特 色 尤 为 突 出 闻 此 乐 声 便 有 一 种 身 在 世 外 桃 源 之 感, 经 韵 音 乐 优 雅 平 静 而 深 沉, 将 人 们 引 入 一 种 全 新 的 氛 围 之 中, 在 乐 神 的 同 时 也 在 感 染 着 听 乐 之 人 其 音 乐 比 较 平 和 舒 缓, 其 特 色 多 为 旋 律 重 复 级 进, 表 现 为 宁 静 自 然 的 状 态 并 用 典 型 音 型 节 奏 型 衬 字 等 手 法 使 经 韵 旋 律 得 到 进 一 步 发 展, 诸 多 因 素 对 韵 腔 的 发 展 变 化 产 生 影 响, 如 用 变 奏 重 复 循 环 套 曲 等 曲 式 结 构 手 法, 形 成 了 完 整 的 道 乐 体 系, 以 下 做 进 一 步 探 究 寻 其 规 律 与 特 色 所 在 1 经 韵 旋 律 的 发 展 法 1 利 用 典 型 与 独 具 特 色 的 乐 句 与 节 奏 型 发 展 旋 律 此 次 采 风 中 发 现 有 很 多 典 型 的 特 色 节 奏 型 与 韵 句 在 经 韵 中 反 复 运 用, 其 核 心 尤 富 个 性 作 为 音 乐 动 机, 发 展 成 为 完 整 的 韵 段, 民 族 音 乐 特 色 尤 为 突 出, 经 韵 之 旋 律 久 久 不 绝 于 耳, 其 中 较 典 型 的 乐 句 如 : 香 供 养 举 天 尊 歌 斗 章 结 尾 中 堂 赞 开 始 句 双 吊 挂 开 始 句 大 启 请 开 始 句 返 魂 香 三 宝 香 送 花 赞 柱 香 柳 枝 雨 三 宝 词 三 柱 香 焚 化 赞 柳 枝 雨 三

漫 澄 清 三 宝 香 步 虚 祝 香 咒 中 堂 赞 小 启 请 以 上 典 型 乐 句 贯 穿 于 道 观 所 唱 经 韵 旋 律 的 始 终, 形 成 别 具 一 格 的 道 乐 风 格, 表 现 了 道 人 的 思 想 追 求 与 向 往 听 后 始 终 在 耳 边 回 荡 的 主 要 原 因, 一 是 因 其 音 乐 的 个 性 突 出, 二 是 在 经 韵 中 的 反 复 运 用, 使 其 成 为 旋 律 的 核 心 音 型 并 变 化 发 展 正 是 其 精 华 和 个 性 特 色 所 在, 才 历 经 八 百 年 流 传 不 衰, 成 为 中 国 民 间 音 乐 文 化 中 的 活 化 石 之 一 又 如 完 全 相 同 的 附 点 节 奏 型 的 连 续 运 用 : 小 赞 韵 中 堂 赞 此 种 节 奏 型 的 连 续 运 用, 通 过 衍 展 手 法, 发 展 成 不 同 功 能 的 经 韵, 这 种 自 然 舒 展 并 稍 带 跳 跃 的 节 奏, 对 旋 律 发 展 起 到 助 推 的 作 用 2 经 韵 中 运 用 衬 字 对 韵 腔 的 影 响 在 经 韵 中 衬 字 的 运 用 渊 源 古 老, 最 早 的 书 面 记 载 追 溯 到 宋 代 道 乐 谱 集 玉 音 法 事 中, 衬 字 用 在 经 韵 中 的 显 著 特 色 是 字 疏 腔 长 在 经 文 ( 唱 词 ) 中, 加 进 了 啊 哎 呀 哪 等 衬 字, 使 甩 腔 变 化 丰 富 优 美, 起 到 助 推 旋 律 线 发 展 的 作 用, 有 利 于 经 韵 韵 意 的 表 达 衬 字 紧 随 其 前 面 经 韵 词 的 字 尾 发 音, 随 腔 起 伏, 连 绵 不 断, 使 之 形 成 自 然 结 合, 有 利 于 释 放 出 声 音, 使 声 腔 富 于 变 化, 更 加 丰 富 多 彩, 进 一 步 表 达 道 人 的 心 声, 形 成 连 贯 的 歌 腔 其 中 有 一 字 一 板 至 二 板 三 板 四 板, 如 : 祝 寿 科 仪 中 的 三 宝 词 马 晓 春 记 谱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教 经 韵 在 旋 律 中 音 符 时 值 以 四 分 八 分 音 符 居 多, 十 六 分 音 符 次 之 经 韵 中 还 有 以 一 字 一 板 两 字 一 板 的 一 字 两 板 一 字 三 四 板 等 等 下 面 做 一 分 析 如 : 小 赞 和 午 皈 依 马 晓 春 记 谱 小 赞 午 皈 依 一 字 四 板 一 字 两 板 3 板 式 的 变 化 对 旋 律 发 展 的 影 响 散 起 散 落 以 早 坛 功 课 为 例 : 第 一 首 经 韵 澄 清 韵, 速 度 每 分 钟 58 拍, 由 高 功 领 唱 散 板 起, 无 拘 无 束 的 韵 腔 自 然 圆 润 流 畅, 仿 佛 身 处 在 空 旷 寂 静 的 宇 宙 间, 心 神 任 其 翱 翔, 深 入 其 境 天 无 氛 秽, 地 无 妖 尘, 自 由 平 静, 进 入 人 之 向 往 的 仙 境 上 板 后 众 人 合 唱, 速 度 与 心 跳 次 数 基 本 相 同, 慢 速 而 幽 静 结 尾 时 又 转 入 散 板, 在 自 由 无 拘 无 束 中 慢 慢 结 束, 符 合 道 人 所 追 求 无 拘 无 束 的 自 然 意 境 之 中 使 旋 律 进 行 在 自 由 状 态 下, 得 到 了 进 一 步 延 伸, 也 可 以 看 做 是 乐 段 的 从 属 部 分 如 澄 清 韵 马 晓 春 记 谱

4 经 韵 旋 律 重 复 式 发 展 法 重 复 式 是 指 在 乐 段 中 至 少 一 次 重 复 或 稍 加 变 化 重 复 前 面 的 音 乐 材 料, 以 使 经 韵 之 旋 律 得 到 延 伸 扩 展 的 方 法 1 旋 律 合 头 换 尾 重 复 法 之 一 合 头 换 尾 以 某 一 曲 调 为 基 础 后 句 的 是 前 句 的 重 复 或 变 化 重 复, 采 取 变 化 结 尾 的 方 法, 以 使 音 乐 前 后 句 呼 应, 旋 律 统 一, 又 得 到 发 展 如 午 坛 功 课 中 堂 赞 的 重 复 换 尾 马 晓 春 记 谱 重 复 换 尾 中 堂 赞 开 始 后 至 第 10 小 节 为 旋 律 第 一 次 呈 示, 第 11 小 节 重 复 原 旋 律 第 一 句 开 始 重 复 至 14 小 节, 从 15 小 节 起 换 成 结 尾 乐 句 2 经 韵 中 的 乐 句 完 全 重 复 如 : 庆 贺 道 场 和 超 度 亡 灵 中 祝 香 咒 马 晓 春 记 谱 引 子 上 句 下 句

完 全 重 复 上 例 中 第 四 至 第 十 一 小 节 分 为 上 下 两 个 乐 句, 上 句 结 束 于 第 五 小 节 的 羽 音, 下 句 结 束 于 第 十 一 小 节 的 宫 音, 所 表 现 出 的 音 乐 形 象 完 美 统 一 紧 接 着 上 下 句 完 全 重 复 一 次, 结 合 经 韵 的 词 意 而 言, 对 用 心 学 习 经 韵, 虔 诚 之 心 认 真 学 道 的 的 态 度 起 到 肯 定 的 作 用 3 套 曲 中 的 换 头 式 重 复 在 开 坛 科 仪 中 倒 卷 帘 不 间 断 接 唱 香 供 养 与 祝 寿 科 仪 中 的 漫 澄 清 不 间 断 接 唱 香 供 养, 都 可 以 看 做 是 套 曲 中 的 换 头 式 重 复 因 为 香 供 养 是 在 科 仪 仪 式 中 拈 香 叩 拜 时 演 唱 的 是 附 属 于 其 他 经 韵 后 的 不 单 独 使 用 的 韵 曲, 使 用 时 前 面 不 同 的 经 韵 最 后 都 以 此 曲 结 束, 结 束 于 宫 调 式 主 音, 有 明 显 段 落 终 止 感, 可 以 视 为 换 头 法 的 运 用 ( 此 法 是 在 套 曲 中 应 用 ) 笔 者 采 录 的 经 韵 曲 运 用 此 法 的 还 有 : 开 坛 科 仪 倒 卷 帘 香 供 养 祝 寿 科 仪 漫 澄 清 香 供 养 三 宝 词 香 供 养 庆 贺 科 仪 三 宝 香 香 供 养 超 度 科 仪 三 柱 香 香 供 养 下 水 船 香 供 养 早 坛 科 仪 双 吊 挂 香 供 养 4 单 一 经 韵 的 变 奏 ( 唱 ) 换 尾 变 化 重 复 是 把 主 旋 律 呈 现 之 后, 进 行 加 花 变 唱 旋 律 ( 同 器 乐 曲 的 变 奏 ), 如 晚 坛 功 课 的 中 堂 赞 中 主 旋 律 反 复 过 程 中, 便 使 用 了 变 唱 的 手 法, 仍 以 五 声 音 阶 为 基 础, 用 大 二 度 小 三 度 来 丰 富 原 主 旋 律 的 手 法, 使 之 更 加 优 美 动 听 丰 富 多 彩

例 如 早 坛 中 堂 赞 马 晓 春 记 谱 5 单 一 经 韵 中 的 换 头 合 尾 王 母 寿 诞 朝 贺 道 场 中 三 宝 香 ( 乐 谱 详 见 附 录 ) 第 一 句 :(1 7 小 节 ) 第 二 句 :(19 26 小 节 ) 这 两 句 的 第 一 二 小 节 旋 律 节 奏 型 均 不 同, 而 后 六 个 小 节 旋 律 与 节 奏 基 本 相 同, 此 种 手 法 可 以 看 做 是 换 头 合 尾 的 运 用

6 增 板 法 扩 充 旋 律 王 母 寿 诞 祝 寿 道 场 中, 经 韵 三 宝 词 乐 句 的 扩 充 ( 乐 谱 详 见 附 录 ) 第 一 句 旋 律 :(37 38 小 节 ) 第 二 句 旋 律 :(45 48 小 节 ) 第 一 句 只 有 两 小 节, 而 第 二 句 用 原 旋 律 加 以 扩 充 变 唱 成 为 四 板, 旋 律 得 到 了 延 伸, 听 起 来 仍 保 留 原 有 素 材, 使 其 音 乐 风 格 保 持 一 致 再 如 晚 坛 三 皈 依 ( 乐 谱 详 见 附 录 ) 第 一 句 旋 律 :(11 14 小 节 ) 第 二 句 旋 律 :(66 71 小 节 ) 上 例 中 第 二 句 由 原 来 第 一 句 四 板, 音 乐 风 格 与 落 音 完 全 一 致, 在 同 一 旋 律 基 础 上 延 伸 扩 展 至 六 板, 旋 律 得 到 进 一 步 发 展, 音 乐 不 论 是 从 结 构 还 是 情 感 上 都 得 到 了 进 一 步 提 升 7 旋 律 递 降 旋 律 递 降 是 指 旋 律 线 有 层 次 的 层 层 递 降, 是 一 种 用 以 扩 展 旋 律 的 方 法 如 : 举 天 尊 马 晓 春 记 谱 下 行 下 行 下 行 经 韵 曲 发 展 散 板 下 行 至 re, 旋 律 发 展 下 行 落 于 do, 齐 唱 后 全 曲 仍 落 于 宫 音

旋 律 递 降 手 法 之 逆 行 递 降 之 逆 行 是 与 旋 律 递 降 发 展 手 法 相 对 而 言, 即 旋 律 发 展 过 程 中, 下 行 后 由 低 音 上 行 至 高 音 ( 原 音 ) 返 回 的 发 展 手 法, 也 是 在 动 机 衍 生 的 一 种 手 段 如 三 皈 依 (14 15 小 节 ) 递 降 逆 行 (11 12 小 节 ) 递 降 逆 行 (17 18 小 节 ) 递 降 逆 行 2 经 韵 曲 体 结 构 在 采 录 的 经 韵 曲 中, 其 音 乐 的 曲 式 结 构 完 全 符 合 道 人 的 心 境 与 思 维 规 律, 有 一 句 体 结 构 的 乐 段, 如 举 天 尊 ; 有 多 句 体 结 构 的 乐 段, 这 都 是 在 科 仪 实 践 中 逐 步 形 成 的 音 乐 结 构 有 单 段 体, 也 有 多 段 体 变 奏 体 循 环 体 联 曲 体 等 等, 具 体 如 下 : 1 单 段 体 王 母 池 道 观 经 韵 音 乐 中 独 立 的 单 段 体 较 多, 其 旋 律 长 短 受 所 唱 韵 词 的 制 约 完 整 的 单 段 体 能 表 达 一 种 独 立 的 韵 意 情 绪 或 单 一 的 音 乐 形 象 1 一 句 结 构 的 单 段 体 一 句 结 构 的 单 段 体, 是 乐 段 中 最 简 单 的, 相 当 于 一 个 普 通 乐 句 如 举 天 尊 前 部 运 用 了 散 板 式 的 节 奏, 使 旋 律 自 由 舒 展 悠 扬, 更 进 一 步 表 达 了 道 士 高 举 天 神 时, 呼 唤 天 神 的 诚 意, 上 板 时 起 于 宫 音, 最 后 结 束 于 稳 定 的 宫 音 此 乐 段 在 法 事 道 场 中 多 依 附 于 某 一 经 韵 后, 用 在 段 落 结 尾 处, 使 之 有 浓 重 的 稳 定 感 例 :

2 引 伸 式 手 法 构 成 的 单 段 体 以 乐 曲 开 端 的 乐 句 为 基 础, 以 其 所 提 供 的 节 奏 旋 律 线 和 内 涵 的 表 现 特 征, 形 成 自 由 衍 展 的 旋 律 线, 但 保 持 音 乐 内 在 联 系, 音 乐 风 格 统 一 一 气 呵 成, 构 成 了 单 段 体 如 双 吊 挂 马 晓 春 记 谱 上 例 中 第 一 和 二 小 节 为 开 端 乐 句, 起 于 宫, 落 于 宫, 第 三 小 节 以 五 声 音 阶 级 进 为 基 础, 提 高 大 二 度 自 由 发 展, 接 着 又 提 高 一 个 大 三 度, 至 高 音 时 即 下 行, 至 第 八 小 节 又 落 于 宫 音, 使 旋 律 在 不 断 展 开 延 伸 后 仍 给 人 以 稳 定 感 归 属 感,( 此 处 加 第 一 句 经 词 的 结 束 音 ) 紧 接 以 鱼 咬 尾 的 发 展 手 法, 使 旋 律 得 到 延 伸, 之 后 旋 律 在 中 音 区 不 断 加 花 发 展, 韵 律 流 畅, 最 后 结 束 于 宫 音, 旋 律 起 伏 不 大, 符 合 道 人 那 种 清 净 淡 泊 的 自 然 心 态 2 对 比 式 双 段 体 曲 体 结 构 指 在 一 首 曲 中 两 乐 段 之 间 形 成 对 比 式 的 结 构, 重 复 段 保 持 原 旋 律 特 色, 风 格 统 一, 但 由 于 旋 律 的 扩 展, 给 人 耳 目 一 新 的 听 觉 感 受, 形 成 乐 段 间 的 对 比 如 午 坛 大 赞 此 曲 第 一 段 为 颂 赞 天 地 日 月 马 晓 春 记 谱

第 二 段 为 赞 颂 父 母 养 育 之 恩 的 颂 歌 将 第 一 段 结 束 的 宫 音 提 高 八 度 后 演 唱 第 一 段 与 第 二 段 小 节 数 相 同 但 是 在 旋 律 发 展 上 第 二 段 一 开 始 便 在 第 一 段 音 高 基 础 上 提 高 了 八 度, 前 四 小 节 旋 律 变 化 上 也 较 第 一 段 丰 富 多 彩, 节 奏 型 相 近, 旋 律 新 颖 流 畅 优 美, 是 歌 颂 父 母 养 育 之 恩 的 自 然 流 露, 更 加 真 实 感 人 调 式 上 第 一 段 结 束 于 宫 音, 第 二 段 结 束 于 徵 音, 因 此 在 旋 律 发 展 上, 音 高 调 式 等 两 段 之 间 都 形 成 了 明 显 的 对 比

3 变 奏 ( 唱 ) 曲 体 结 构 即 乐 段 用 变 奏 的 手 法 使 其 得 到 进 一 步 发 展, 从 而 形 成 变 奏 曲 体 结 构, 在 泰 山 道 乐 中 运 用 此 方 法 发 展 旋 律 较 为 多 见 如 下 水 船 马 晓 春 记 谱

3 科 仪 中 的 套 曲 曲 式 结 构 套 曲 曲 式 即 将 相 对 独 立 的 声 乐 器 乐 曲 按 一 定 逻 辑 联 缀 成 套 的 曲 式 结 构 在 道 教 各 种 法 事 道 场 中 超 度 道 场 较 为 长 大 应 斋 主 要 求 持 续 几 天 甚 至 七 七 四 十 九 天 的, 其 仪 式 过 程 便 形 成 了 长 大 的 经 韵 曲 套 曲 结 构 与 经 诰 咒 的 组 成 的 综 合 体 在 道 教 科 仪 中 各 项 法 事 音 乐 都 是 由 多 首 经 韵 组 成 的 大 型 套 曲 的 形 式 科 仪 所 用 仪 程 基 本 是 固 定 的 形 式, 这 其 中 经 韵 演 唱 法 器 演 奏 与 道 士 们 的 表 演 动 作 程 式 皆 是 按 照 固 定 仪 程 进 行 经 韵 与 法 器 之 间 经 韵 与 经 诰 咒 的 衔 接 都 紧 密 配 合 在 一 起, 环 环 相 扣 形 成 一 个 有 机 整 体, 在 其 科 仪 用 乐 过 程 中 便 形 成 套 曲 的 形 式 1 套 曲 曲 式 如 泰 山 王 母 池 早 坛 功 课 : 第 一 首 韵 为 澄 清 韵, 用 以 澄 清 道 众 之 心, 高 功 散 板 起 众 人 合, 宫 调 式,4/4 拍, 速 度 每 分 钟 60 拍, 将 道 众 心 灵 引 入 到 浩 瀚 飘 渺 无 妖 尘 的 宇 宙 中, 可 以 在 荡 除 杂 念, 心 平 气 和 中 进 入 修 身 养 性 的 境 界 然 后 是 高 功 散 板 领 唱 的 举 天 尊, 仅 一 句 经 词, 上 板 后 为 2/4 拍, 调 式 主 音 落 于 宫, 有 段 落 稳 定 感 然 后 由 高 功 散 板 吟 唱 提 纲, 另 外 三 位 经 师 同 用 提 纲 接 唱 三 句, 落 音 均 为 角 音, 所 表 现 出 的 个 人 音 色 不 同 及 与 前 后 曲 的 调 式 变 化, 给 人 以 耳 目 一 新 的 感 觉 接 唱 双 吊 挂 香 供 养 每 分 钟 48 拍,2/4 拍, 曲 中 多 用 一 字 一 板, 全 部 为 宫 调 式, 调 式 统 一 而 具 有 稳 定 感 下 接 提 纲 ( 曲 调 同 前 ), 高 功 起, 第 二 句 表 白 接 唱 后 接 大 启 请 小 启 请, 两 首 经 韵 速 度 相 同, 每 分 钟 50 拍,2/4 拍, 曲 中 多 为 一 字 一 板, 最 后 落 在 音 宫 上 而 后 是 半 念 半 唱 形 式 的 净 心 神 咒 等, 介 于 念 与 唱 之 间 后 接 经 韵 曲 中 堂 赞 提 纲 午 皈 依, 中 间 穿 插 忏 悔 文 土 地 咒 等 经 文 结 束 早 坛 功 课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一 个 法 事 科 仪 中 经 韵 曲 相 对 独 立, 又 连 接 成 套, 统 一 于 道 教 的 审 美 情 趣 之 中, 玄 远 妙 绝, 难 以 名 状 2 套 曲 中 部 分 曲 目 重 复 使 用 套 曲 中 某 一 韵 曲 重 复 出 现 多 次, 是 道 教 法 事 中 使 用 的 经 韵 采 用 套 曲 的 表 现 形 式, 多 个 曲 牌 连 缀, 其 中 某 一 段 韵 ( 同 名 同 曲 ) 重 复 出 现 多 次 在 阴 历 七 月 十 七 晚 祝 寿 中 的 提 纲 在 法 事 科 仪 中 重 复 使 用 三 次 如 下 :

高 功 说 文 : 稽 首 三 宝 礼 -- 步 虚 -- 举 天 尊 -- 漫 澄 清 香 供 养 -- 高 功 说 文 : 香 通 三 界 之 中 -- 举 天 尊 -- 提 纲 ( 第 一 次 )-- 三 宝 词 香 供 养 -- 高 功 说 文 : 阊 阖 开 黄 道 -- 举 天 尊 -- 提 纲 ( 第 二 次 )-- 高 功 念 唱 : 祝 寿 文 -- 高 功 起 : 王 母 诰 -- 大 赞 -- 高 功 说 文 : 稽 首 天 中 天 -- 提 纲 ( 第 三 次 ) 志 心 称 念 -- 三 礼 九 叩, 祝 寿 完 毕 套 曲 中 部 分 曲 目 重 复 使 用 的 情 况 还 有 : 王 母 池 各 类 功 课 经 中 的 提 纲 在 早 晚 功 课 经 中 重 复 出 现 三 次, 再 如 举 天 尊 在 开 坛 科 仪 中 重 复 出 现 三 次 香 供 养 在 庆 贺 科 仪 中 重 复 出 现 两 次, 在 超 度 亡 灵 道 场 中, 经 韵 柳 枝 雨 共 重 复 使 用 两 次, 天 尊 板 重 复 使 用 五 次 此 种 用 法 在 各 种 法 事 道 场 中 较 多, 不 再 赘 述 ( 见 本 论 文 科 仪 程 式 列 表 ) 4 经 韵 音 乐 形 态 比 较 全 真 正 韵 流 传 于 十 方 丛 林 道 观, 历 代 相 传, 其 传 承 方 式 至 今 仍 是 口 传 心 授 对 此 有 法 不 传 六 耳 之 说, 在 相 对 封 闭 的 环 境 中 得 以 传 承 下 来, 也 减 少 变 异 的 可 能 性, 但 由 于 流 传 时 间 久 远, 在 流 传 过 程 中 由 于 道 人 的 素 质 不 同 地 域 性 的 音 乐 语 言 风 俗 等 的 差 异 影 响, 正 韵 也 难 免 有 变 化 的 不 稳 定 因 素, 出 现 一 定 程 度 的 变 异, 现 以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与 全 国 几 处 著 名 宫 观 的 同 一 首 经 韵 曲 的 音 乐 形 态 比 较 : 1 步 虚 韵 之 音 乐 形 态 比 较 步 虚 又 名 步 虚 韵 步 虚 声, 为 道 士 诵 经 之 声, 是 道 教 音 乐 中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经 韵, 据 最 早 见 于 南 朝 宋 刘 敬 叔 异 苑 中 所 述 : 陈 思 王 曹 植 游 山, 忽 闻 空 里 诵 经 声, 为 神 仙 声 道 士 效 之, 作 步 虚 声 1 北 魏 寇 谦 之 著 云 中 音 诵 新 科 之 戒 中 也 有 关 于 步 虚 的 记 述 步 虚 之 名 在 不 同 教 派 中 都 有, 实 属 一 名 多 曲, 词 也 各 异 本 文 中 比 较 的 为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十 方 韵 步 虚, 在 此 与 国 内 不 同 道 观 中 同 一 经 韵 进 行 比 较 谱 例 1 中 国 道 教 协 会 编 道 教 大 辞 典 [M]1994 华 夏 出 版 社 549

( 泰 山 王 母 池 步 虚 马 晓 春 记 谱 闵 道 长 传 谱 引 自 武 汉 音 乐 学 院 道 教 音 乐 研 究 室 全 真 正 韵 谱 辑 [M]1991 中 国 文 联 出 版 社 北 京 白 云 观 湖 北 武 当 山 四 川 青 城 山 引 自 王 忠 人 刘 红 全 真 正 韵 采 录 整 理 报 告 [J]1991 年 第 四 期 黄 钟 ) 通 过 王 母 池 道 观 记 录 的 步 虚 与 中 国 道 协 原 会 长 闵 智 亭 大 师 传 谱 的 步 虚, 结 合 北 京 白 云 观 四 川 青 城 山 湖 北 武 当 山 河 北 道 教 协 会 的 步 虚, 是 词 ( 经 文 ) 相 同, 在 声 腔 变 化 上 有 一 定 差 异, 节 奏 主 旋 律 稍 有 变 化, 但 是 调 式 音 乐 风 格 相 同, 具 有 一 定 统 一 性, 传 承 的 稳 定 使 得 在 十 方 丛 林 中 差 异 的 普 遍 性 与 相 似 的 广 泛 性 并 存 2 干 倒 拐 经 韵 之 音 乐 形 态 比 较 干 倒 拐 韵 曲 常 用 于 阴 事 道 场 中, 表 达 出 道 人 及 其 所 超 度 之 人, 凭 借 悟 道 与 修 道, 脱 离 苦 海, 得 道 成 仙 的 理 想 主 义 的 思 想 泰 山 碧 霞 祠 经 韵 曲 干 倒 拐 1 马 晓 春 记 谱 1 马 吉 玉 碧 霞 祠 钟 声 [M]1993 泰 安 市 新 闻 出 版 局 37

闵 智 亭 大 师 传 谱 干 倒 拐 1 1 武 汉 音 乐 学 院 道 教 音 乐 研 究 室 全 真 正 韵 谱 辑 [M]1991 中 国 文 联 出 版 社 37

泰 山 碧 霞 祠 道 观 经 韵 干 倒 拐 与 闵 智 亭 大 师 传 谱 的 全 真 正 韵 谱 辑 之 干 倒 拐 其 音 乐 结 构 与 音 乐 风 格 相 比 较 : 1 经 韵 名 称 相 同 2 韵 词 完 全 相 同, 同 为 七 言 句 式 3 曲 体 结 构 形 态 差 异 较 大 泰 山 道 乐 干 倒 拐 开 始 五 句 为 G 调 散 板, 而 后 转 为 D 调 一 板 一 眼 2/4 拍, 结 束 于 徵 调 式, 伴 奏 法 器 为 木 鱼 闵 智 亭 大 师 传 谱 的 干 倒 拐 其 板 式 为 整 起 整 落 的 一 板 一 眼 2/4 拍, 结 束 于 D 宫 调 式, 伴 奏 法 器 为 铛 子 与 镲, 使 用 七 请 板 通 过 此 段 韵 的 对 比, 可 以 看 出 同 韵 之 间 差 异 较 大, 但 属 个 例, 其 他 韵 如 小 赞 小 启 请 中 堂 赞 在 某 些 乐 句 中 也 有 类 似 情 况, 但 就 整 体 而 言 仍 是 相 似 或 相 同 居 多 道 教 音 乐 在 道 教 各 种 法 事 道 场 中 贯 穿 始 终, 道 教 利 用 音 乐 作 为 媒 介 达 到 通 神 娱 神 赐 福 镇 邪 驱 鬼 之 目 的, 在 道 众 心 中 并 非 单 纯 追 求 其 音 乐 水 准, 而 主 要 在 于 通 神 娱 神, 配 合 诵 经 念 咒 禹 步 等 形 式, 形 成 了 一 种 综 合 性 的 道 教 科 仪 程 式, 其 音 乐 旋 律 风 格 犹 能 体 现 出 道 教 所 追 求 的 那 种 清 静 无 为, 在 世 外 桃 源 中 与 人 无 争, 清 净 至 上 的 心 境 将 师 父 秘 传 的 正 韵 旋 律 视 为 法 宝, 演 唱 好 经 韵 是 每 个 虔 诚 的 道 士 所 追 求 的 目 标, 以 达 祈 神 赐 福 之 目 的 为 道 人 所 追 求 的 清 净 无 为 修 道 长 生 服 务 道 人 的 追 求 并 与 之 相 适 应 的 表 达 方 式, 必 然 形 成 一 种 独 具 道 人 心 灵 特 色 的 音 乐, 并 在 实 践 中 不 断 的 流 传 与 发 展 全 真 正 韵 在 封 闭 的 道 观 中 得 以 保 护 与 流 传, 虽 历 经 近 千 年 传 唱, 仍 能 共 性 大 于 个 性 从 而 验 证 了 其 一 是 道 人 对 诸 神 的 虔 诚, 天 天 不 厌 其 烦 的 演 唱 ; 其 二 是 旋 律 优 美 动 听, 并 善 于 表 达 道 人 的 心 声, 使 得 中 华 民 族 优 秀 的 音 乐 文 化 遗 产 得 以 传 承 至 今

结 语 本 次 对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经 韵 音 乐 的 实 地 调 查 记 谱 分 析, 对 于 其 音 乐 的 专 题 研 究 来 说 是 一 次 基 础 性 的 工 作, 也 仅 仅 是 一 个 开 端, 做 为 道 外 人 的 我, 局 限 于 音 乐 层 面, 关 注 其 节 奏 调 式 旋 律 音 乐 形 态 等 问 题 其 实 道 乐 的 艺 术 性 只 是 其 表 象, 深 层 次 的 功 能 价 值 应 是 作 用 于 宗 教 科 仪 程 式 中 来 衡 量 将 道 的 核 心 内 容 与 音 乐 相 关 联, 将 音 乐 置 于 道 教 科 仪 之 中, 所 具 有 的 宗 教 性 的 理 解 与 研 究 本 文 还 是 较 粗 浅 王 母 池 道 观 道 士 所 唱 奏 的 经 韵 音 乐, 是 为 其 宗 教 的 宗 旨 服 务 的, 道 内 人 对 道 外 人 士 单 纯 的 对 其 音 乐 艺 术 水 平 高 低 的 评 价 并 不 那 么 关 注 道 教 韵 曲 其 音 乐 只 限 于 道 观 内 宗 教 仪 式 中 使 用, 历 经 八 百 多 年 流 传 而 不 衰, 这 正 是 道 乐 在 传 统 音 乐 中 占 有 一 席 重 要 地 位 原 因 之 所 在 我 也 将 继 续 对 其 进 行 认 真 的 整 理 与 研 究 当 今 社 会 已 进 入 信 息 化 的 新 时 代, 道 观 所 处 的 社 会 环 境 也 随 之 发 生 了 变 化, 在 其 社 会 功 能 方 面 应 顺 应 社 会 发 展 变 迁, 因 此 要 在 继 承 传 统 道 乐 的 基 础 上 有 所 突 破, 即 所 唱 经 韵 及 所 奏 音 乐 有 所 创 新 与 提 高, 但 这 种 变 化 必 须 服 从 道 教 信 仰 的 需 要, 不 失 其 道 乐 音 乐 风 格 特 色 为 根 本 发 展 提 高 道 乐 之 娱 神 乐 人 之 艺 术 水 平, 以 使 道 观 的 社 会 职 能 在 新 的 社 会 环 境 中 不 断 改 进, 以 融 入 社 会 大 环 境 中 现 今 泰 山 王 母 池 道 观 的 道 士 正 在 不 断 的 创 造 条 件, 有 所 作 为, 已 有 部 分 道 士 在 全 真 祖 庭 北 京 白 云 观 挂 单 和 中 国 道 教 学 院 进 修, 音 乐 的 传 承 也 不 仅 单 纯 是 师 傅 口 传 心 授, 学 习 经 韵 过 程 中 也 使 用 乐 谱 及 有 关 书 籍, 法 事 内 容 随 着 科 学 文 明 的 发 展 也 在 不 断 改 进, 如 传 统 的 祈 雨 法 事 现 在 已 经 不 再 做 了 作 为 道 内 人 的 观 点, 道 教 音 乐 存 在 的 价 值, 必 然 要 植 根 于 科 仪 之 中, 通 神 的 宗 教 性 是 其 核 心 在 道 教 宫 观 中, 通 过 道 教 各 类 科 仪 程 式 来 传 展 演, 也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更 好 的 传 承 与 发 扬 中 国 传 统 的 道 教 音 乐, 并 在 其 不 断 发 展 与 演 变 的 历 史 长 河 中, 逐 渐 创 作 出 神 与 人 共 同 接 受 的 音 乐, 使 这 棵 古 老 的 音 乐 之 树, 不 断 透 出 幼 芽 开 新 花, 在 民 族 音 乐 的 百 花 园 中 独 放 奇 艳 巍 巍 泰 山, 王 母 道 观, 传 统 道 乐, 珍 贵 遗 产, 仙 家 之 乐, 声 绕 神 坛 参 考 文 献 :

一 古 籍 文 献 工 具 书 : 山 东 省 地 方 史 志 编 纂 委 员 会 编 泰 山 志 [M]1993 中 华 书 局 刘 秀 池 泰 山 大 全 [M]1995 山 东 友 谊 出 版 社 清 聂 剑 光 泰 山 道 里 记 [M] 中 华 书 局 宋 玉 音 法 事 [M]2002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大 明 御 制 玄 教 乐 章 [M] 民 国 十 三 年 上 海 涵 芬 楼 影 印 本 中 国 道 教 协 会 苏 州 道 教 协 会 道 教 大 辞 典 [M]1994 华 夏 出 版 社 出 版 发 行 中 国 大 百 科 全 书 音 乐 舞 蹈 卷 [M]1989 中 国 大 百 科 全 书 出 版 社 社 中 国 艺 术 研 究 院 音 乐 研 究 所 中 国 音 乐 词 典 [M]1985 人 民 音 乐 出 版 社 任 继 愈 宗 教 词 典 [M]1981 上 海 辞 书 出 版 社 专 著 期 刊 及 论 文 : 杨 荫 浏 中 国 古 代 音 乐 史 稿 [M]( 上 下 )1981 人 民 音 乐 出 版 社 张 岱 陶 庵 梦 忆 西 湖 寻 梦 [M]1982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曹 新 库 山 东 梆 子 音 乐 唱 腔 研 究 [M]2012 山 东 文 化 音 像 出 版 社 田 和 灵 叶 健 山 东 梆 子 音 乐 曲 牌 [M]2004 中 国 文 联 出 版 社 马 吉 玉 云 海 佛 光 [M]1994 泰 安 市 新 闻 出 版 局 须 旅 玉 音 仙 范 泰 山 岱 庙 藏 谱 解 译 [M]2011 宗 教 文 化 出 版 社 蒲 亨 强 道 乐 通 论 [M]2004 中 央 音 乐 学 院 出 版 社 武 汉 音 乐 学 院 道 教 音 乐 研 究 室 全 真 正 韵 谱 辑 [M]1991 中 国 文 联 出 版 社 马 吉 玉 碧 霞 祠 钟 声 [M]1993 泰 安 市 新 闻 出 版 局 闵 智 亭 道 教 仪 范 [M]2004 宗 教 文 化 出 版 社 李 养 正 道 教 手 册 [M]1993 郑 州 中 州 古 籍 出 版 社 史 新 民 中 国 武 当 山 道 教 音 乐 [M]1987 中 国 文 联 出 版 公 司 李 西 安 军 驰 中 国 民 族 曲 式 [M]1986 人 民 音 乐 出 版 社 曹 新 库 山 东 梆 子 史 料 汇 编 [M]2006( 内 部 资 料 ) 曹 新 库 山 东 梆 子 音 乐 教 材 [M]2000 泰 安 艺 术 学 校 教 材 王 忠 人 刘 红 全 真 正 韵 采 录 整 理 报 告 [J]1991 年 第 四 期 黄 钟 史 新 民 道 教 音 乐 [M]2005 人 民 音 乐 出 版 社 周 振 锡 史 新 民 道 教 音 乐 [M]1994 北 京 燕 山 出 版 社 孙 凡 全 真 正 韵 闵 谱 研 究 [M]2005 大 众 文 艺 出 版 社 马 吉 玉 马 晓 春 泰 山 道 教 音 乐 [J]1996 泰 安 师 专 学 报 第 三 期 高 鼎 铸 柳 子 戏 音 乐 研 究 [M]1995 山 东 文 艺 出 版 社 附 录 : 泰 山 王 母 池 经 韵 音 乐 曲 目 采 录 记 谱 打 谱 : 马 晓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