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Transcription

1 興大人文學報 第五十三期頁 二 一四年九月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李建德* 摘 要 三官信仰源於漢末古天師道歷經各朝的發展正一 靈寶 上清 樓觀 全 真等道教宗派及明代以來的新興民間秘密教派皆參與其發展使三官信仰產生極大 的變革進而影響當代臺灣社會對三官神的認知筆者透過文獻研究法先考證三 官神由漢末至宋 元的流變提出 正一發其端而靈寶成其大 的觀點 其次對 明 清兩代提及三官神的史冊 道典 筆記 說部進行辨析歸納明代出現 以五 行釋三官 水不當與天 地配 三官為陳氏與龍女所生 等三種說法而清代 對三官神的信仰則可分為 全然接受 以八卦釋三官並增火官為四官 以 堯 舜 禹為三官 陳氏子為三官應化身 等說由是筆者認為臺灣主祀三官 大帝的廟宇多將三官視為堯 舜 禹此一現象雖可視為對功國神靈的崇拜然 歸根究柢則係受到清初新興秘密宗教僊傳小說 歷代神仙演義 的影響值得吾 人深思 關鍵詞 三官 三元 小說之教 道教 寶卷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 育中心兼任講師 收稿日期 通過刊登日期

2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千餘年的濡染將崇德報功的觀 念內化 積澱為生命的一部分因此中國人的心靈信仰除了源自外國的佛教 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之外仍然以發源自本土的道教及儒家 尊天法祖 觀為大宗 即便是道教徒日常祭祀的神聖 仙真除了道炁凝結 未有降生之跡的 先天真聖 淵源自先民萬物有靈的 自然神靈 與各宗派發展史上的 宗師真人 之外亦不 乏取法自 禮記 祭法 法施於民 以死勤事以勞定國 能禦大菑 能捍大患 2 此 五祀 觀點的 功國神靈 並隨著先民移入臺灣 在臺灣的道教信仰中雖以媽祖 王爺 關帝為三大功國神靈 崇拜叢 所產 生的研究論述亦復眾多然而若論及神祇地位的崇高在常民大眾的心中則以 玉皇上帝 三官大帝為最3簡言之玉皇上帝係道教對古 天帝 信仰的繼承與結 合4固不贅言 三官大帝則為漢代古天師道的崇祀神之一近二十年來國內外學 古埃及以象徵永生不死的太陽神為至上神古希臘崇拜以宙斯為首的奧林帕斯山眾神古印 度以梵天 創造神 毗溼奴 保護神 與溼婆 破壞神 為三大主神古中國則以 帝 天 帝 作為最高信仰 漢 鄭玄注唐 孔穎達等疏 禮記正義 參清 阮元校刻 十三經注疏 北京 中華 書局1980 年 頁 1590 中 日籍學者增田福太郎云 所謂三官大帝是天官 紫微大帝 地官 清虛大帝 水官 洞陰 大帝 的合稱咸謂天官賜人以福地官赦人之罪水官解人之厄其尊貴次於上帝也是 很少雕刻神像多僅備爐祭祀 見日本 增田福太郎撰黃有興譯 臺灣宗教論集 南 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年 頁 10 依據筆者近年承接財團法人臺北行天宮委託執行之 玉皇上帝洪慈救劫寶經 註譯專案的研 究成果 玉皇 原非道教的至上神且其名原有多義性六朝高道陸修靜曾將之與佛教 過 去七佛 的 拘留孫佛 相提並論見唐 王懸河修 三洞珠囊 卷二 敕追召道士品 引 道學傳 陸修靜 收入明 張宇初等編纂 正統道藏 文物出版社 上海書店 天津古 籍出版社聯合影印上海涵芬樓藏北京白雲觀所藏明刊本1988 年 (本文所引 道藏 皆採 此一版本不另注版本項 太平部懷字號第廿五冊頁 305 下其後玉皇成為六朝道教 三代天尊 之一並在上清派的 真靈位業圖 被列為 玉清三元宮 右位第十一 玉皇 道君 及第十九 高上玉皇 尊神見南朝梁 陶弘景撰唐 閭丘方遠校定 洞玄靈寶真 168

3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者及民間文史工作者對三官大帝進行的研究成果頗為豐碩如李豐楙教授 嚴肅與 遊戲 道教三元齋與唐代節俗 5以 常與非常 切入點探討六朝道教的三元齋對 唐代朝廷與民間節令產生的影響黃榮洛聚焦在臺灣客籍居民的三官信仰對於民 俗調查頗有先行之功6馬水金認同 神仙通鑑 的論點逕將三官大帝視為上古三 代的聖王堯 舜 禹撰作 三官大帝傳 堯 舜 禹的禪讓與治化 較欠缺學術 依據但馬氏也坦言 以宗教研究立場堯 舜 禹則為多種說法的其中之一至 少 搜神記 的記載就另有其人 7香港學者黎志添教授以文獻研究法撰成 天地 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 8田金昌研究清領到日治時期桃園地區的三 官大帝信仰撰成學位論文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 以桃園地區為中心 姜守誠以中國現存十餘種明 清 三官經 刊本進行分析撰成 三元經 版本的文獻學研究 10蕭進銘教授透過道典與統計資料撰成 萬星宗主 賜福天 靈位業圖 正統道藏 洞真部譜錄類騰字號第三冊頁 273 上唐五代高道杜光庭復將 玉皇視為扶桑大帝東王公的別稱見氏撰 仙傳拾遺 卷一收入宋 李昉等編 太平廣 記 北京 中華書局1961 年 第一冊頁 5後來宋真宗 徽宗二上尊號稱玉皇為 玉皇大天帝 昊天玉皇上帝 玉皇始與中國的至上 天帝 結合並成為道教在三清尊 神之下的 四御天帝 之首但是此一舉動也引起部分宋儒的不滿如朱子即云 尊老 子為三清 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悖戾僭逆莫此為甚 老子既是人鬼如何卻居昊天上帝之上 朝廷更不正其位次 參宋 黎靖德編 朱子語 類 收入朱傑人等主編 朱子全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2002 年 第十八冊頁 李豐楙 嚴肅與遊戲 道教三元齋與唐代節俗 收入鍾彩鈞主編 傳承與創新 中央研 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 年 頁 黃榮洛 臺灣客家人與三官大帝廟 客家雜誌 71 期 1996 年 5 月 頁 客家雜 誌 72 期 1996 年 6 月 頁 客家雜誌 75 期 1996 年 9 月 頁 馬水金 三官大帝傳 堯 舜 禹的禪讓與治化 臺中 文學街出版社1999 年再版 頁 黎志添 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 臺灣宗教研究 2 卷 1 期 2002 年 12 月 頁 田金昌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 以桃園地區為中心 桃園縣中壢市 國立中 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10 姜守誠 三元經 版本的文獻學研究 成大歷史學報 33 號 2007 年 12 月 頁

4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官及伏魔祖師 紫微大帝信仰源流考察 11認為三官大帝中的 天官 以 紫微 大帝 為名係受到先民星辰崇拜的影響然蕭氏認為天官紫微大帝係漢代北極紫 微信仰在六朝的流變或未慮及道教各宗派對仙真名號的 一詞多義 賴全 論道 教三官信仰及其宗教象徵意義 認為三官之外的新出 考校火官 與灶神信仰有關 12 但並未能夠提出強力論據證成己說李建德撰有 本真與美善的交融 道教普度科 儀 儒道會通 思想析論 與 陶鈞萬彙相讎相成 木父懺 金母懺 蠡探 13 對於三官信仰在六朝產生的影響以及在佛教懺法尚未出現之前14道教即已產生 無 懺法 之名有 懺悔 之實 這種合會儒道的 三官手書 進行討論此 外許翹庭以個案研究法探討北臺灣客家族群中主祀三官大帝廟宇與地方聯庄 制度發展的關係撰成 客家地區宮廟與祭祀圈發展之研究 以楊梅錫福宮為 例 15黃麗宭則透過史料分析中國各省在歷代 三元節 的上元 中元禮俗與文化 撰成 上元 中元禮俗研究 16由此觀之目前對三官信仰的研究成果已頗為可 觀 筆者長期投入道教思想研究並從事道教經典科書的實務教學 詮釋 校讎工 作因於 2012 年接受委託執行明代道典 三官經 的注譯專案17遂對於臺灣三官 大帝信仰的蓬勃發展益加關注18在筆者從事前揭專案期間進而產生一個疑問 源 蕭進銘 萬星宗主 賜福天官及伏魔祖師 紫微大帝信仰源流考察 2008 保生文化祭 道教神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 臺北保安宮2009 年 頁 賴全 論道教三官信仰及其宗教象徵意義 宗教學研究 2010 年 2 期頁 李建德 本真與美善的交融 道教普度科儀 儒道會通 思想析論 民俗與文化 第 5 期 2008 年 12 月 頁 李建德 陶鈞萬彙相讎相成 木父懺 金母懺 蠡探 收入 海峽兩岸東王公西王母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中 國立臺中技術學院 2008 年 頁 有關佛教懺法的濫觴學界或佛教界多認為始於梁武帝命僧人寶志所編纂的 慈悲道場懺法 十卷即現今俗稱的 梁皇寶懺 見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四十五冊No.1909頁 案 本文凡引用佛藏皆使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電子佛典 2010 年版不另說明版本項 許翹庭 客家地區宮廟與祭祀圈發展之研究 以楊梅錫福宮為例 桃園中壢 國立中央 大學客家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 年 黃麗宭 上元 中元禮俗研究 臺中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 年 三官大帝感應妙經 及 三官大帝寶誥 註譯專案 委託單位 財團法人臺北行天宮 執行期間 2012 年 2 月 29 日 2012 年 10 月 31 日 瞿海源教授根據昭和五年 1930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所存的寺社臺帳資料得知臺灣 在日治時期主祀三官大帝的廟宇共計 82 座見 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三 住民志 宗教篇 170

5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自漢魏六朝的 三官 崇拜隨著先民移入臺灣之後為何由 天 地 水 的自 然崇拜轉而成為對上古聖王 堯 舜 禹 的崇拜 19這種 典範的轉移 究竟於何 時開始產生 因此筆者使用考鏡源流的文獻分析法試圖透過 道藏 經籍 歷 代史冊 時人筆記及民間宗教寶卷 僊傳小說的資料先稽考道教三官信仰的濫觴 與流變進而分就明 清兩代道教宗派與民間新興秘密教派對三官信仰的接受與改 造加以釐定論證臺灣居民對三官大帝的認識應當係受到明 清兩代新出 小說 之教 的影響 二 道教宗派的共同促成 元代以前的三官信仰 吾人既然欲瞭解三官大帝信仰的流變宜先使用考鏡源流的治學路徑對其濫 觴及其歷代轉型加以稽考方能透過歷時性的宏觀角度理解三官信仰的承衍與改 變就筆者所見文獻有關道教的三官信仰當以 三國志 裴松之注 魏書 張 魯傳 時引魚豢 典略 所載資料為最早其說云 五斗米道 請禱之法 書病者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 著山上 其一埋之地 其一沉之水謂之 三官手書 20 魚氏所載的 三官手書 係正一道 祖天師 張道陵 及其子 嗣師 衡 179 其孫 系師 魯 216 於漢中傳佈五斗米道時使致病的奉道 者 首過 並立誓斷惡修善的祈禱文書由於晉人 小仙翁 葛洪 所 南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年 頁 1023筆者亦使用 全國宗教資訊系統 年 6 月 1 日檢索得知近年國內以 三官大 帝 為主祀神的廟宇共計 122 座然而由於該資料庫僅收錄正式辦理寺廟登記立案者 故若包含其他尚未登記或以三官大帝為配祀神的宮觀數量而言應遠多於 122 座 阮昌銳教授在 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三 住民志 禮俗篇 提及 民間並以堯帝至仁以德 配天為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大舜耕地為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大禹治水為下元解厄 水官洞陰大帝三官大帝奉玉皇大帝之命來下界治理民眾 信徒中以漳籍移民最為虔誠 見 重修臺灣省通志 南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頁 12許翹庭則云 道教以 這天 中元節 為三官大帝之地官大帝也稱清虛大帝的誕辰清虛大帝指的就是舜帝 見 氏撰 客家地區宮廟與祭祀圈發展之研究 以楊梅錫福宮為例 頁 119至於 全國宗 教資訊系統 所收主祀三官大帝廟宇及內政部登記立案之社團法人 中華民國三官大帝道 脈宏孝協進會 對三官大帝的身分亦多認為即上古三代的聖王堯 舜 禹 西晉 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三國志 北京 中華書局1959 年 頁

6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撰的 神仙傳 卷五 張道陵 記載 天師張道陵字輔漢沛國豐縣人也本太 學書生博採 五經 21張道陵既然本為嫻熟 五經 的太學諸生筆者認為 張氏極有可能將本身所學的禮樂政刑 典章制度運用在傳佈教理教義的漢中地區 而 三官手書 可能即脫胎自 儀禮 覲禮 記載的 祭天燔柴 祭山 丘陵 升 祭川沉 祭地瘞 22因此張氏制定的 三官手書 才會規定凡上詣天官 的文書應當於山上焚化 呈送地官的文書必須埋瘞於土中 通傳水官的文書 則沉之於江河亦即自張道陵改造 前道教 pre-taoism 並創立教團起即援 儒入道以儒家禮儀為道教的三官信仰張軍 進入六朝之後南方的上清派將古天師道的 三官 之說轉化為職司死者功 過之考核 真誥 即收錄不少這類的資料23 靈寶派同樣接受古天師道的 三官 之說並將之與 三元 相結合如東晉葛巢甫所傳十部三十五卷 二十九種靈寶 經中即有 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 與 太上大道三元品誡謝罪上法 24 而靈寶派重要道典 靈寶无量度人上品妙經 所述 三官九署十二河源上解祖 考億劫種親疾除罪簿落滅惡根 25認為三官及其所轄的官署掾吏能夠解除 修道者因歷代祖宗積累的 承負 之罪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 則建立在六 朝的 末世真君觀 之上提出 三官鼓筆料別種人考筭功過善惡當分 26的 看法認為三官神具備考核修道者功過善惡之任係修道者是否能夠成為 種民 的關鍵至於直接冠上 三元 二字的 太玄女青三元品誡拔罪妙經 則云 一切 21 晉 葛洪撰胡守為校釋 神仙傳校釋 北京 中華書局2010 年 道教要籍選刊 本 頁 漢 鄭玄注唐 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 十三經注疏 頁 1094 上 23 真誥 卷二 卷四 運題象 卷六至卷八 甄命授 卷十三至卷十四 稽神樞 卷十五 至卷十六 闡幽微 卷十八 握真輔 等皆有 三官 之稱茲舉卷十三 稽神樞 之例 云 三官如今刑名之職主諸考謫常以真仙 司命兼以總禦之也並統仙府共司生死 之任也 見 正統道藏 太玄部定字號第二十冊頁 566 中有關運用 真誥 資料來 補充六朝三官信仰之流變係審查委員所提供之建議謹致謝忱 24 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 收入 正統道藏 洞玄部戒律類陶字號第六冊頁 873 上-885 中 太上大道三元品誡謝罪上法 收入 正統道藏 洞玄部玉訣類位字號第 六冊頁 581 下-586 下有關對此二書之析合辨證參蕭登福 六朝道教靈寶派研究 臺 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2008 年 頁 靈寶无量度人上品妙經 正統道藏 洞真部本文類天字號第一冊頁 3 下 26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 正統道藏 洞玄部本文類人字號第五冊頁 844 下 172

7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眾生展轉輪歿生死報對禍福應現毫末無差並俟三元之日三官考籍之宵 分配死生定其貧富 27認為三官會在每年的正月十五 七月十五與十月十五等三 日考核存亡眾生的功過善惡以定其來世的貧富壽夭 除了六朝道典之外身為上清派第七代宗師的南方高道陸修靜 繼 承天師道 三張 靈寶派 二葛 之遺法編整道門齋醮科儀成為 科教三師 之首28陸氏對於古天師道的三官崇拜也極為重視並將之列為自己編訂整理的 九 齋十二法 29之一的 三元齋 其說云 三元齋 學士一年三過自謝涉學犯戒之罪 法以正月 七月 十月皆 用月半一日三時沐浴三時行道于齋堂中禮謝二十一方也 30 陸氏認為修道之士應當在正月十五 七月十五 十月十五等三日齋戒沐浴並於壇 靖中懺悔往昔曾故作誤為 蹈犯戒律之舉此處的 三元 與 三元日 綰合之後 被視為懺悔前非的重要日期這種理路被較晚成書的北周 无上秘要 加以繼承 該書卷五二 三元齋品 即以正 七 十月的十五日修齋行道並向天尊 仙真懺 謝己身所可能觸犯的三官九府所掌一百八十條罪過31此外陸氏的這種觀點也被 唐人所接受並編入國家律令政典之中32 進入唐代之後在歐陽詢 等人編纂的 藝文類聚 卷四 歲時中 27 太玄女青三元品誡拔罪妙經 卷上 正統道藏 洞真部本文類辰字號第一冊頁 837 中 科教三師 一詞見於明代高道周思得所編纂之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 卷三六 文檢立 成門 申科教三師 祖師簡寂先生陸真人 清都先生張真人 廣成先生杜真人 參胡道靜 等主編 藏外道書 成都 巴蜀書社1994 年 第十七冊頁 481 左上 29 九齋 為金籙 黃籙 明真 三元 八節 自然 洞神三皇 太一 指教屬於 洞玄靈寶 之齋 再加上兩種 洞真上清之齋 與 三元塗炭之齋 合稱 十二法 各齋用意參南 朝宋 陸修靜 洞玄靈寶五感文 正統道藏 正一部笙字號第卅二冊頁 618 下-621 上 30 南朝宋 陸修靜 洞玄靈寶五感文 正統道藏 第 32 冊頁 620 中括號中係陸氏自注之 語 31 无上秘要 卷五二 三元齋品 收入 正統道藏 太平部比字號第廿五冊頁 189 中-190 上運用 无上秘要 資料來補充六朝三官信仰之流變係審查委員所建議謹致謝忱 32 唐六典 卷四 祠部郎中 云 三元齋 正月十五日天官為上元 七月十五日地官為 中元 十月十五日水官為下元皆法身自懺愆罪焉 見唐 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 唐 六典 北京 中華書局1992 年 頁

8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七月十五 條記云 道經曰 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人間分別 善惡諸天聖眾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傳錄餓鬼囚徒一時俱集 33該 資料與敦煌出土的道教文獻 太上洞玄靈寶中元玉京玄都大獻經 34所載行文相同 可知時人已認為地官會在中元日考核善惡功過故人世須舉行齋醮並仿效天界玉 京山的獻供儀方能免除災難盛唐時道教的三元日更影響朝廷的政策明訂於 三元日禁屠 戒殺三天35在元代全真高道苗善時對唐代道典進行分章 校正的 太 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壽真經 36中由於該經淵源係 大聖祖玄元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受 通玄至德大真人 啟問三元帝真之功德其徒 無上文始妙道天尊金闕帝君 尹喜遂代師宣說此經可知當時盛行的樓觀道也接受了三官信仰而晚唐五代的 高道杜光庭 除在其編撰的 太上黃籙齋儀 設置三元日的對應齋醮科 儀37也在其他卷帙多次提及三官如該書卷七 第三日清旦行道 云 仰慮億曾往 識 見在親緣結咎釁於三官積愆瑕於九地 38並在同書卷五四 鎮壇真文玉訣 引 靈寶玉訣經 的記載提出 當以三元 八節 甲子 本命之日書文玉簡 投諸名山除宿世罪簿言名上天事事三過諸天三官九府記其善功 39認為 可於三元 八節 本命 甲子等日在天下名山透過 投龍簡 的方式放置山 土 水三簡必能使三官削惡注功筆者認為這種投龍簡的儀式應當係由 儀禮 33 唐 歐陽詢撰汪紹楹點校 藝文類聚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年 頁 80 敦煌寫卷 S.3061 太上洞玄靈寶中元玉京玄都大獻經 收入李德範輯 敦煌道藏 北京 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9 年 第二冊頁 舊唐書 武宗本紀 云 會昌四年春正月 仍准開元二十二年敕三元日各斷三日餘 月不禁 參後晉 劉劬等撰 舊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75 年 第二冊頁 599又 冊府元龜 載 唐開元二十二年十月敕曰 道家三元誠有科誡朕嘗精意禱亦久矣 今月十四日 十五日是下元齋日都內人應有屠宰令河南尹李適之勾當總與贖取其百 司諸廚日有肉料亦責數奏來并百姓間是日並停宰殺漁獵等兼肉料食自今已後兩 都及天下諸州每年正月 七月 十月元日起十三至十五兼宜禁斷 參北宋 王欽若 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 冊府元龜校訂本 南京 鳳凰出版社2006 年 第一冊頁 元 苗善時編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壽真經 正統道藏 洞神部本文類女字號第十一冊 頁 唐 杜光庭 太上黃籙齋儀 卷卅二 三元清旦行道 卷卅三 三元中分行道 卷卅四 三 元落景行道 收入 正統道藏 洞玄部威儀類歸字號第九冊頁 269 下-278 中 38 同前註頁 201 上 39 同註 37頁 352 下

9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覲禮 先轉變為古天師道的 三官手書 再被靈寶派接受所形成的祈禳科儀 而在宋 元兩代的道典中亦接受漢末出現的三官信仰如宋室南渡初期 創 立天臺山靈寶東華派的高道寧全真 在其傳授的 上清靈寶大法 卷十 三界所治門 三官九府 中記載 三元總九宮 二十七府 百二十曹靈仙 真聖無量無極天地神靈莫不屬之職之大者惟三元三官也 41並對三官及 其所居宮闕進行論述其說云 上元天官宮 上元三官者上帝之所居一品天官治於其中上有三宮一 宮之下有三府一府之中別有四曹總三官九府三十六曹上主諸天上聖 下主生化品物經化元始青黃白三色之炁成宮闕也 中元地官宮 中元三宮者上帝之離宮二品地官治於其中上有三宮一 宮之下有三府共有九府四十二曹總主諸地仙官靈祇及生化品物結元 洞混靈之炁凝極黃之精成宮闕也 下元水 官 宮 下元三宮者亦上帝之離宮三品水官治於其中上有三 宮一宮之下有三府共九府四十二曹總主八海四瀆水帝龍王水仙及陰 陽生化結風澤之炁凝晨浩之精而成宮闕也 42 在這三段文獻中寧全真分別陳述天 地 水三官所治的三宮九府及所轄曹司 主 管職權並認為三官神所治宮闕皆由道炁凝結而成而靈寶東華派的後學 宋元高 道林靈真 也接受寧全真的觀點在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 卷廿六 科 儀立成品 編列 三官醮儀 43一項作為舉行煉度科儀時的醮獻法事 至於年代稍後寧氏的金允中雖力詆天臺山靈寶東華派以維護杜廣成古法為 有關宋代天臺山靈寶東華派的形成與發展詳見李建德 宋代南方道教思想之研究 彰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第六章 宋代靈寶派之道教思想 頁 宋 寧全真授王契真纂 上清靈寶大法 正統道藏 正一部樓字號第卅冊頁 739 中 同前註頁 739 下-740 中 宋 寧全真授林靈真編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 正統道藏 洞玄部威儀類罪字號第七冊 頁 157 下-159 上 175

10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己任但在其編纂的 上清靈寶大法 中亦承認漢魏以來的三官信仰如該書卷 五 朝元入靖品 將三官神的品秩列在諸天上帝 日月斗星之後位居北極四聖 謝三官箋 45係作為啟 靈寶五師之前 44卷廿六 六幕啟謝品 收有 啟三官箋 建齋醮時迎請 禮謝三官大帝的文書範式 卷四一 投龍送簡品 則引述杜光庭 的科範提出 大道以一炁化生三才陶鈞萬有故分三元之曹以主張罪福即 天地水三官實司於三元也人之生死 壽夭 罪福 善惡 吉凶莫不係焉三 籙文亦三元之典功也修齋之法當投三簡以告三元故山一投諸天洞府奏 天官上元也 水簡投靈白水府告水官下元也 土簡投於壇宅告地官中元也 46 的說法認為天 地 水三官皆為道體以一炁所化生主司眾生的生死壽夭 罪福 善惡 此外元代懷孟路學正李孝純在 重修天地水三官廟記 提出 覆萬物者莫大 乎天載萬物者莫厚乎地潤萬物者莫潤乎水天地即萬物之父母水則五行 長 期以成終而以成始也 蓋取無極之道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萬自是而計 無不在其中矣 上世貴質制有鳥官 人官故以三為元數官為定名從省 文也 47的論述則是明顯運用先秦道家的道體論為道教主張 天地水三官並立 的現象加以解釋 透過六朝以降史冊 道典的記載吾人可以從中窺見 三官信仰源自漢末古天 師道係以 援儒入道 的方式制訂對 天 地 水 自然崇拜的禮節與懺悔方式 經過靈寶 上清 樓觀 全真等宗派的接受從六朝至宋元成為道教極重要的神 祇更可看出明代以前的三官信仰呈現 正一發其源而靈寶成其大 的現象 三 從自然神到本有其人 三官信仰在明代的改造 透過上節的論述吾人已對三官信仰在明代以前的發展有初步的瞭解以下 筆者再以明代道典 筆記所載辨析三官信仰為朱明世人所接受及改造之處 44 宋 金允中編 上清靈寶大法 收入 正統道藏 正一部獸字號第卅一冊頁 372 中 上清靈寶大法 正統道藏 正一部彩字號第卅一冊頁 508 上-508 中頁 510 下-511 中 46 上清靈寶大法 正統道藏 正一部靈字號第卅一冊頁 632 下-633 上 47 陳垣編纂陳智超 曾慶瑛校補 道家金石略 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8 年 頁

11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首先在宋宗真等羽士於洪武七年 1374 奉敕編纂的 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 範 書中收有 建度亡醮三日節次 該儀軌載明 第二日 禮懺或 朝天 懺 或 九幽懺 或 三官懺 48既已提及 三官懺 49可見明初官方及 皇家 御用道士 對三官信仰的界定係用於超拔亡魂的齋壇 到了明代中葉道教更產生一部與三官大帝直接相關的經典 太上三元賜福赦 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 簡稱 三官經 被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 掌教 奉敕收入 萬曆續道藏 中50此經一出便取代六朝以來的各 種三官經典在朝野蔚為風行當時甚至產生 此經為皇帝御撰 的街談巷議51至 成化年間 憲宗亦奉其母周氏之命以內帑興建三官廟竣工之日 朝廷眾臣皆前往瞻禮52而明代晚期的史學家胡應麟 更在 少室山 房筆叢 卷四十 莊嶽委談上 記錄當時民間崇祀三官的盛況 世所祀天 地 水 三官祠宇幾遍海内 但也提出自身的疑問認為 其顯迹前代傳記殊未聞 進而透過對史料的考證認為三官信仰 推原實始漢末唐宋而盛至於今極矣 張 道陵敎法凡祈禱服罪之人以三符授之 一着山上 一地下 一水中詳載 漢 書 53 正因為明代內廷與民間對三官大帝的熱烈信仰服膺孔門儒教的士人開始對 三 48 明 宋宗真等撰 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範 正統道藏 洞玄部威儀類壹字號第九冊頁 2 下 49 宋宗真所述 三官懺 未詳內容然 道藏 現存有兩種版本 三官懺 一係 太上靈寶上 元天官消愆滅罪懺 太上靈寶中元地官消愆滅罪懺 及 太上靈寶下元水官消愆滅罪懺 合稱 三官寶懺 收入 正統道藏 洞玄部威儀類被字號第九冊頁 875 上-884 中 一係 太上慈悲道場滅罪水懺 三卷為 三元水懺 收入 正統道藏 洞玄部威儀類木字號 第十冊頁 121 中-128 下 50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 正統道藏 續道藏隸字號第卅四冊頁 733 下-737 上 51 萬曆野獲編 卷二四 南內 條云 或云 今所傳送 三官經 為英廟無聊時所做 參 明 沈德符撰 萬曆野獲編 北京 中華書局1959 年 元明史料筆記叢刊 本 頁 明 陸容撰佚之點校 菽園雜記 北京 中華書局1985 年 元明史料筆記叢刊 本 頁 明 胡應麟撰 少室山房筆叢 北京 中華書局1958 年 頁

12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官 起源進行反思與論辨首先洪武 永樂間 的王逵在 蠡海集 答人問 天 地 水府三元三官 之說時持論 葢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 化用司於三界而三時首月之望候之故曰三元金為生候天氣 土為成候 地氣 水為化候水氣三元正當三臨官故曰三官也 55認為天主萬物之生地 司萬物之成水主萬物之化而五行之中金 土 水分別對應天 地 水故稱 為三官觀王氏此說係以五行之說對道教的三官神強作詮解立論實不夠完備 其後郎瑛 接受此一觀點並略加改造收錄於 七修類稿 卷二 十七 三官 條其說云 世有三元三官天地水府之說此理也盖天氣主生木 為生候 地氣主成金為成候 水氣主化水為化候其用司於三界而以三時首 月候之故曰三元元大也兩間之用孰大於此 三元正當三臨官故又曰三 改為 木 金 水 雖較為合理但亦無法 官 56將王逵持論的 金 土 水 完全說服當時的儒者因此晚明文人謝肇淛 便在 五雜組 卷二 天部 持論云 道經以正月望為上元七月望為中元十月望為下元遂有三元三官大帝之 稱此俗妄之甚也天地以金 木 水 火 土為五府猶人之有五官也 春木 夏火 秋金 冬水而土寄王焉火官主於行火俗所避忌而土官 又不可得見故遂以春為天官 秋為地官 冬為水官其實木 金 水三位 也四時五氣合而成歲闕一不可何獨祀其三而遺其二乎 至於火之功 用尤鉅古人四時鑽燧改火而今乃擯之不得與三官之列亦不幸矣 57 謝氏在這段論述中先認為當時民間接受道教觀點以天 正月望 地 七月望 水 十月望 為 三元三官大帝 之說為俗妄之言再繼承郎瑛以 木 金 水 為 三元 的觀點認為民間除了以春 木 為天官 秋 金 為地官 冬 水 為水官之外缺乏 土官 也遺漏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 火官 是令人質疑 此說為四庫館臣所考證界定見 蠡海集 提要 收入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5 年 子部雜家類第八六六冊頁 700 上 明 王逵撰 蠡海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子部雜家類第八六六冊頁 730 下 明 郎瑛撰 七修類稿 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 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5 年 子部 1123 冊頁 188 上-188 下 明 謝肇淛撰 五雜組 收入 續修四庫全書 子部 1130 冊頁 366 下-367 上 178

13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的現象 在以五行解說三官崇拜現象之外明代也有第二種看法認為 水官 不應與 天 地二官相提並論如曹安 正統甲子 1444 年舉人成化廿二 1486 年在 世 在所撰的 讕言長語 先揭明當時三官信仰的興盛再引用明初文宗宋濂 跋三官祠記 的考證進而提出自己的觀點其說云 夫至高者天至厚 者地水縱大亦兩間一物耳何得與天地抗哉 今並稱之為三是必有其說矣 宋公之論足破羣疑元揭文安公作 曲阿三官祠記 一切歸諸道家不審何哉 58 認為 水 為至高之 天 與至厚之 地 間的 一物 按理不應與天 地相頡 頏但曹氏認為三官既然以天 地 水並稱必有其存在之理不宜如元代揭傒斯 在 曲阿三官祠記 中的論述將三官崇拜一概視為道教之舉而 成化朝以內帑建三官廟之後陸容在 答兵部尚書張鵬 問三官起源時除了引用宋濂的考證之外也作了以下這段評論 水為五行之一生於天而附於地非外天地而為物也今以水與天地竝列 已為不通之論若其使民服罪之書水官者沉之水地官者埋之地似矣 天官者既云上之天則置之雲霄之上可也卻云著之山上然則山非地乎 其誣惑蚩蚩之民甚矣 59 陸氏認為 水 是天地派生的五行之一並非在天 地之外特有一物不宜與天地 並列之後再對 三官手書 進行評論認為上呈天官之文書不宜置於山上 在 陸氏的觀點中山為地之屬 遂將三張的 三官手書 視為誣惑生民之舉然而 筆者認為陸氏未著眼於張道陵的儒者出身遂未能理解 三官手書 實係道士繼承 儒者對 儀禮 覲禮 的踐履 再者明代對於三官神的來源又產生 本有其人 的第三種說法如明中葉 唐宋派文人歸有光 在 震川先生集 卷十五 汝州新造三官廟記 即云 三官者出於道家其說以天 地 水府為三元能為人賜福 赦罪 解厄 皆以帝君尊稱焉或又以為始皆生人而兄弟同產如漢茅盈之類其說詭異蓋 明 曹安撰 讕言長語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子部雜家類第八六七冊頁 34 下 同註 52卷九頁

14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不可曉然人之所奉則其神必靈如史載秦所祠祀多不經亦有光景動人民故 能致其昭格雖古聖人建天地山川之祀皆興于人意不過如此今特以出于道家 故儒者莫能知其說 60該文先陳述道教以天 地 水為三官神並說明其賜福 赦 罪 解厄之職司接著歸氏又引述當時社會上認為 三官為兄弟三人 的另一種 觀點並認為該說詭異不可曉但今日中國全真道齋醮科儀中的 三元朝科 在其 聖班列出 三元聖父沖虛明哲天尊三元聖母淑德一氣元君 61二神顯然係接受三 官神 本有其人 的說法方能將其父母納入啟請 醮祀之列 屬於 三官本有其人 的說法尚出現在明代的僊傳典籍之中如 三教源流 搜神大全 卷一的 三元大帝 便認為三官大帝為生人所證之神其說如下 三元大帝乃是元受真仙之骨受化更生 再甦為人父姓陳名子檮又曰 陳郎為人聰俊美貌於是龍王三女自結為室三女生於三子俱是神通 廣大 法力无邊天尊見有神通廣法 顯現无窮即封為上元一品九氣天官 紫微大帝 中元二品七氣地官清虛大帝 下元三品五氣水官洞陰大 62 帝 這段資料係將三官大帝視為陳子檮與龍王三女所生的三子乃 同父異母 同外 祖 的類型然其前身則為元受真仙因受煉度而 仙化成人 遂能具備法力無 邊的神通進而受封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這種 三官本有其人 的說法更因為書坊流通之便而蔚為風行但當時士人 已頗為反感如何瑭 便在 栢齋集 卷八 重修三官廟記 持論 不 知何世妄人乃撰為 三官經 典謂陳氏子娶龍女生三子俱有神通一為天官 一 為地官 一為水官可謂恠誕之甚矣 63更甚者則造成明末的 儒道之爭 如 第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 掌教 於崇禎十五年 1642 上疏 請加三官神封號64思宗 在位 許之命中外一體尊奉 明 歸有光撰周本淳點校 震川先生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頁 402 閔智亭 道教儀範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 年 頁 132 清 葉德輝校刊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清宣統元 1909 年刊本 收入 藏外道書 第 卅一冊頁 747 下 明 何瑭撰 栢齋集 收入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集部別集類第一二六六冊頁 579 清 張廷玉等撰 明史 北京 中華書局1974 年 第廿五冊頁

15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慶賀引起儒臣的反對如禮部右侍郎王錫衮 1647 即云 三官號不經且 邇來奸民竄入白蓮 無為諸教所在充塞害不可勝言請斥應京清輦轂 65同 為禮部侍郎的蔣德璟 則上疏糾彈其說云 真人張應京 乞渙發三官徽號 一疏則臣等不能無駭者㨿 道藏 並無 三官之說近世始有之其經以天官 地官 水官為陳子椿之子有 無 不可知然既經晉號而應京復請齎諭中外一體遵奉 共奉慶賀則不惟例 所不載其意欲以何為 得無借以簧鼓愚民使之奔走供奉以為利乎 抑 幾倖差遣招搖誑耀以為名乎 近年異教盛行游惰姦民棄農不務逃 入二氏之徒脫漏戶口消減丁糧不啻千萬別有白蓮 無為等教夜聚 曉散所在充塞若復許之慶賀其惑亂有不忍言者 66 王氏的說法認為三官之號非出於先王政典若朝廷允許加封易受到當時白蓮教 無為教等民間新興秘密宗教利用反無益於民生 蔣氏論點除同樣懼怕秘密宗教利 用 三官神 鼓惑民眾之外更提出 近世 道藏 始出陳子椿之子為天 地 水三官 之說亦即與前述的 三教搜神大全 栢齋集 所引資料相同將 三 官 視為 本有其人 之說然而筆者覆覈今本 道藏 中的 三官經 並無以 陳子椿三子為三官之說至於臺灣北部正一派 道法二門 系統及新竹 正一嗣壇 流傳的 三官經 在正文之前的 太上說 三官經 序 則存在這種說法67由此 可見此說或許曾隨先民渡海來臺而一併傳入同樣地姜守誠則由中國現存的十 餘種 三官經 版本發現 三官經 存在 繁本 與 淨本 互異的情形姜氏 所謂的 繁本 在經文前收有 太上說 三官經 序 或稱 靈驗記 正德以 後出現的 淨本 則無之並因收入 萬曆續道藏 而成為今日定本68因此蔣德 璟所見 以三官為陳氏之子 應係當時民間的新興之說而非正統 萬歷年間兩 道 藏 所收文獻蓋蔣氏一時誤察所致之故 此外將三官神視為 陳子檮與龍王三女所生三子 的說法亦透過民間 寶 65 清 徐鼒撰 小腆紀傳 北京 中華書局1958 年 頁 314 清 孫承澤撰王劍英點校 春明夢餘錄 北京 中華書局1992 年 下冊頁 三官經 太上說三官經序 收入美國 蘇海涵編輯 莊林續道藏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75 年 第七冊頁 姜守誠 三元經 版本的文獻學研究 成大歷史學報 33 期 (2007 年 12 月) 頁

16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卷 的形式保存在中國當代社會筆者所見講唱三官成神故事的 三官寶卷 其 梗概係玉帝命太白金星將龍宮幻化為大富人家引領陳子春前往觀賞花燈進而促 成陳子春娶龍王三女為妻三位公主各生一子取名上元 中元 下元其後陳 子春告別返家並上京應試得中狀元無嗣的皇帝命公主拋繡球招親公主以繡 球擊中陳子春而陳氏堅拒不從皇帝遂命其立即赴缺乏錢糧的邊關任職然而 邊關的魔王派兵前來攻打陳子春遂親身前去勸說退兵反被魔王擒住受苦另一 方面三元兄弟三人離家學道有成返回龍宮得知身世其母命其前往人世尋父 三元在路途中遇到太白金星金星先指點三元往皇宮除妖立功再指點三元向皇帝 借兵攻打魔王並順利救出其父而後皇帝誥封陳子春一家玉帝亦封三元兄弟 為三官大帝69 透過上述資料吾人當可發現三官信仰到了明代除受到皇宮內廷與民間的廣 泛崇拜當時社會也對三官神的來源產生 五行生成說 水不當與天地並稱說 以及 本有其人說 等三種不同的詮釋其中的 本有其人說 更透過書肆刊印 講唱寶卷等方式影響現當代華人社會對三官大帝信仰的認同 四 聖王崇拜的小說之教 清代三官崇拜的質變 明末天下大亂崇禎帝雖依張應京之請加三官神之封號然未受到三官賜福 赦罪解厄之應驗終不免於自縊煤山 身死鼎革而代明奄有天下的滿清對於三 官神亦有一定程度的信仰如 清史稿 卷二四九 索尼傳 載 太宗崩後五日 睿親王多爾袞詣三官廟召索尼議冊立 乃定議奉世祖即位索尼與譚泰 圖 賴 鞏阿岱 錫翰 鄂拜盟於三官廟誓輔幼主六人如一體 70可見在滿人入關 之前東北即已出現三官廟並作為滿人立誓會盟的重要場所福臨 在位 更在順治十四年 1657 御撰 盛京三元神廟碑 提及 國家當 干戈擾攘之際急圖康阜使時和年豐 室廬相慶則天官賜福主之 其或貫索未 空 金氣猶沴使斯民秉德格非遠刑罰而登仁壽則地官赦罪主之 又或大軍之 致凶年 大荒之致奇疫滌其眚災而消其害氣則水官解厄主之然則使民殷富 該 三官寶卷 電子檔係由江蘇常熟白茆地區之抄本翻拍為丘慧瑩教授所提供謹致謝 忱 趙爾巽等撰 清史稿 北京 中華書局1977 年 第卅二冊頁

17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使民樂利 使民康寧而因以默祐我邦家孰非神之賜也歟 71可見清初帝王對三 官神的崇信係立基於祈求國家安泰之上而在有清近三百年國祚中三官信仰更 產生重大的變革筆者將之說明於次 首先先看清代民間對三官信仰的接受身處清初順康之世的劉獻廷 即在 廣陽雜記 卷三記云 楚中佛事鈸 鼓之外加以銅鑼哀雅梵音 之中忽聞此聲令人驚悸問其所誦經卷則 普門品 暨 三官經 也嗚呼 彼三官者乃五斗米賊所設之教顧有經焉 此地且與 普門 並駕而馳矣 72在 劉氏的記錄中吾人可看出清初兩湖地區的度亡法事使用佛教的 大乘妙法蓮華 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與道教的 三官經 因而引起劉氏的不滿認為三官神的 崇拜起於漢末五斗米教豈有相應的經典 然而劉獻廷的觀點較為偏頗何以 由 外鑠我 的觀音可以有 法華經 普門品 而源自中國本土的三官神則不可出現 三 官經 這是無法自圓其說的透過這段資料吾人不僅可以得知明代中葉以後出 現的 三官經 在清初的傳佈情形更可確切瞭解清初民間繼承明初 大明玄教立 成齋醮儀範 的規定在度亡法事運用三官道典此傳統一直保存到當代如全真 道在舉行度亡法事時便安排了 三元午朝科 一節 清末由福州傳入臺灣的斗堂 則在舉行參靈虞祭科儀的 超場 時安排課誦 三官經 73 其次清代對於三官神又出現 以八卦釋三官 的第二種說法此說同為劉 獻廷所持論 廣陽雜記 卷四即云 辛未秋予寓漢上時臥處共有四官象乃天 地 水 火也三官始于黃巾而道士家因之不知何時益之以火 漢口皆是也 天 地 水 火為四正益以風 雷 山 澤為八卦之神亦是一說 74劉氏表 示自己曾於辛未 康熙 年 在湖北地區看到 四官 的組合即天 地 水三官之外另增一 火官 像且此現象流行於漢口一帶在前節的敘述中吾 71 世祖章皇帝實錄 卷一 八收入 清實錄 北京 中華書局1985 年 第三冊頁 842 上-842 下 72 清 劉獻廷撰汪北平 夏志和點校 廣陽雜記 北京 中華書局1957 年 清代史料 筆記叢刊 本 頁 閔智亭 道教儀範 頁 陳文洲 李建德 道教之生命思想及其虞祭參靈科儀析 論 收入徐福全主編 談禮儀說習俗 福全臺灣民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2011 臺中 中 華殯葬教育學會2013 年 頁 同註 72頁

18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人已知晚明的謝肇淛記載福建地區僅有 三官 並列並無在三官之外另增 火官 而清初則在湖北出現 天地水火 四官的組合可以看出民間基於 水 火並重 的原因而將火官納入75然而劉氏認為三官係出於漢代倡導黃巾起事的太平道 並不符合史實 又認為四官組合出自八卦中的四正卦若再增加風 雷 山 澤四 神更能成為八卦之神此論亦非是76 再者清代對於三官神的起源出現 元始天尊為先天父堯 舜 禹為後天 身 的第三種說法此說見於清初徐道所撰的 歷代神仙演義 在該書卷一第五節 弗于逮再成聖果玉清宮剖析根源 中小說作者先敘述三官神的先天出身其 說云 元始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 在九土洞陰取清虛七氣 更于洞陰 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于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 融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霄原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 明又于秋一月望日 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是為上 中 下三元皆 長為昂藏丈夫元始語以玄微至道悉能通徹 77 在這段資料中元始天尊將始陽九氣 清虛七氣 晨浩五氣吸入口中透過內煉而 結成元嬰聖胎並分別於正月十五 七月十五 十月十五以 非自然生產 的方 式 吐出 上元 中元 下元三子並授以玄微大道 其實道教極講究水火的對應與平衡關係如 太上說南斗六司延壽度人妙經 云 南斗火 司除毒害北斗水神滅凶災 收入 正統道藏 洞神部本文類傷字號第十一冊頁 351 下而宋代盛行的煉度科儀亦將火池 水沼視為煉度亡者魂魄的天界具象化其餘論證頗 多不另贅述因此可知清初民間在三官之外別立火官是合理的現象而筆者就臺灣三 官信仰進行社會調查時也在建廟長達 260 年歷史的臺北市松山區慈祐宮見到天 地 水 火四官並祀的現象 六朝道教認為八卦之神皆有其名見宋 張君房等纂 雲笈七籤 卷十八 三洞經教部 引 太上老君中經 云 八卦天神下游於人間宿衛太一為八方使者主八節日上計校定 吉凶乾神字仲尼號曰伏羲 坎神字大曾子 艮神字照光玉 震神字小曾子 巽神字大夏 侯 離神字文昌 坤神字楊翟王號曰女媧 兌神字一世 注 一云字八世 收入 正統 道藏 太玄部優字號第廿二冊頁 136 中-136 下因此劉獻廷欲將天 地 水 火四官 視為八卦神的系統並不合理 清 徐道撰 程毓奇續周晶等校點 歷代神仙演義 瀋陽 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 年 頁

19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接著該書卷三第一節 開紫府青帝延賓醉蟠桃祝融奏曲 再為三元歷劫轉 世為堯 舜 禹埋下伏筆其說云 元始曰 爾三元地位雖則清高功行猶宜建方方今世道下移民情澆薄 惟知劫奪為先孰識禮儀相讓 汝等下降人間必須一德相傳使後世知揖 讓為美 78 此段係讓元始天尊對其 兒子 上 中 下三元的耳提面命元始天尊認為三元雖 然地位清高但缺乏實際的功績且當時人間世道澆漓只知搶奪視禮儀為無物 因此元始天尊敕命三元下凡歷劫時應當 一德相傳 使人世知道揖讓的美德 等到堯 舜 禹三位聖王陸續 功成歸天 之後小說作者又在 歷代神仙演 義 卷四第四節 游仙苑父女重逢錫天爵君臣共證 為三位聖王錫封天爵其說 云 蒲衣惻然曰 唐堯仁德愛民舜 禹至孝澤及後世今雖歸位三元未審 按司何事 元始手執如意朗聲而言曰 凡勤修苦行者毋患道之不成特患功之未滿 耳 三子皆建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本自三元真氣今敕為三官 大帝官者司也官天下而無私也上元為九氣一品天官處玄都元陽九 氣七寶紫微上宮總主上宮諸天帝王 上聖高真 森羅萬象星君每至寅月 十五日上元考籍中元敕為七氣二品地官居九土無極世界洞空清虛之宮 總主五岳諸神并二十四山川 九地土皇四維八極神眾每致 至 申月十五 地官考籍下元敕為五氣三品水官來往洞元風澤之氣 晨浩之精 金靈長 樂之宮總主九江四瀆 三河五海 十二溪真聖神君每至亥月十五水官考 籍三元在三界中上至諸天大神升臨之籍 星宿照臨國土分野之簿中至 人品考限之期下至魚龍變化 飛走潛動生化之目并俟三宮集聖之時分 別錄奏隨孽改形隨福受報隨劫輪轉隨光生死善惡分明無復差別 也 同前註頁 同註 77頁

20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本段先安排 莊子 中的寓言人物 披衣 即蒲衣 出面提問認為堯 舜 禹皆 有功德於人世既已歸位為三元應當有適何的職司因此元始天尊作為三元前 身之父 三王今世之君乃將堯 上元 舜 中元 禹 下元 分別封為九氣一 品天官 七氣二品地官與五氣三品水官 筆者認為 歷代神仙演義 以堯 舜 禹為三官大帝的說法屬於清儒錢大昕 所說的 小說之教 80錢氏認為小說的內容會影響社會各階層 各職業的想法故遠較傳統儒家或道 佛二教的傳佈更加無遠弗屆然而早在 六朝齊 梁之世上清派已將堯 舜 禹三位聖王納入道教的神界譜系 洞玄靈 寶真靈位業圖 即云 第三左位 帝舜 服九轉神丹入於九疑山而得道矣 夏禹 受鍾山異人 靈寶九跡法 治水有功 帝堯 81將堯 舜 禹與黃帝 顓頊 帝嚳 孔子 顏回等上古帝王 儒家聖哲並列於天界第三階的左位甚至遠 高於第四右位的五方帝但並未將堯 舜 禹與三官神等同視之因此將堯 舜 禹視為三官大帝應當始於 歷代神仙演義 的記載而此說更對臺灣近現代的三 官信仰發生極大的影響力 此外清代亦有接受明代 三官為兄弟三人 的觀點並加以詮解者如金埴 即在 不下帶編 卷五提出以下的論述 世人敬奉三元者徧天下顧不曉三元所自按 單志 唐貞觀中有陳子 春者居於單尋真採藥拯物濟人遊東海之濱龍神妻以三女各產一子 及長皆入山學道道成證位三元爲天 地 水三官子春亦得道尸解 葬于故里單人至今稱陳祖墓建三元廟焉 又云 海州雲臺山三元得 道處 埴考道求無確指竊思鬼神者造化之跡其稱天地水三官者體 天主生體地主成體水主養各有所司故謂之官物生于春故以正月 為上元 成于秋故以七月為中元 水旺于冬故以十月為下元蓋天人相 清 錢大昕 潛研堂文集 卷十七 雜著一 正俗 云 古有儒 釋 道三教自明以來 又多一教曰 小說 小說演義之書也未嘗自以為教也 而士大夫 農工商賈無不習聞 之以至兒童 婦女 不識字者亦皆聞而如見之是其教較之儒 釋 道而廣之 參氏 撰陳文和主編 嘉定錢大昕全集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 第九冊頁 272 同註 4 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 正統道藏 第三冊頁 275 中 186

21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感之機神靈變化之妙有未易以言語形容者如 道藏 所稱文昌七十二 化無非出沒人間利人濟物則三元之為神豈無化理 其托生于陳氏 或亦一化歟 82 金氏先引用 單縣志 的資料可見當時部分方志已接受 三官大帝為陳子春與龍 女所生的兄弟三人 的看法方志並將之繫年為唐貞觀 之舊事更提 出單縣有陳子春之墓用以證成其說然而金氏對該資料加以反思舉 清河內 傳 稱文昌帝君有七十餘次化身為例83而這些化身皆有利人濟物之功德因此金 氏認為世俗將三官視為陳子春與龍女所生之子應當與文昌帝君相同84屬於 應化 身 的類型 透過上述資料吾人當可發現清代的三官信仰大底可分為 全然接受 以 八卦釋三官並增火官為四官 以堯 舜 禹為三官 等三種說法並以屬於小 說之教的 以堯 舜 禹為三官 對近現代影響最鉅此外也有接受明代出現的 陳氏娶龍女生三子 的說法並認為明人 三官為陳氏與龍女之子 之說應當 屬於 應化身 的類型 五 結語 對於影響臺灣常民大眾文化心理層面甚深的三官大帝信仰其源流從 萬物有 靈 轉變為 聖王崇拜 的過程筆者透過文獻研究法得知以下的結果茲述如 次 自東漢末年張道陵援用 儀禮 覲禮 的制度創設 三官手書 作為道民懺悔 首過的文書開始經過靈寶 上清 樓觀 全真等宗派的接受由六朝至宋元三 官神成為道教極重要的神祇更可看出明代以前的三官信仰呈現 正一發其源而 靈寶成其大 的現象 82 清 金埴撰王湜華點校 不下帶編 北京 中華書局1982 年 清代史料筆記叢刊 本 頁 清河內傳 正統道藏 洞真部譜錄類騰字號第三冊頁 286 中 84 文昌本為星名宋代以來扶鸞而成的 梓潼帝君化書 清河內傳 等道典又將文昌星 與魏晉時期的張惡子 一作張亞子 相結合出現文昌帝君七十餘化的論述有關文昌信仰 及其思想筆者將另行撰文探討此處不贅 187

22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明代不僅在內廷興建三官廟也出現集三官信仰大成的 三官經 民間更對三 官神的來源進行詮釋除完全接受原來的三官信仰之外亦產生 以五行釋三官 水不當與天 地配 三官為陳氏與龍女所生 三種說法最後一種更是透過書 坊印刷 三教搜神大全 及講唱寶卷而流傳迄今 滿人入關之初便於三官廟會盟 議訂皇位歸屬皇帝亦親撰三官廟的碑文 可見皇室對三官神的崇信至於民間對三官信仰的接受與改造則可分為 全然接 受 以八卦釋三官並增火官為四官 以堯 舜 禹為三官 等三種說法並 以屬於 小說之教 的 以堯 舜 禹為三官 對當代臺灣社會的三官信仰影響最 鉅此外也有接受明代出現的 陳氏娶龍女生三子 的說法並認為明人 三官 為陳氏與龍女之子 之說應當屬於 應化身 的類型 因此吾人當可發現臺灣奉祀三官大帝者多將三官視為堯 舜 禹的 聖王 崇拜 現象雖可一概視為對 功國神靈 的崇拜85然而歸根究柢則係受到清 初新興秘密宗教僊傳小說 歷代神仙演義 的影響實值得吾人深思 85 審查委員另提供一條資料在 欽定大清會典 卷四五 禮部 中祀二 先王廟 提及 凡 祭前代帝王之禮為廟於皇城之西殿曰 景德崇聖 內設七室 東一室奉 帝堯陶 唐氏 帝舜有虞氏 西一室奉夏王禹 除了拙文從民間觀點立論之外審查委員提供 的資料由官方祀典來補足對拙文有極大的助益謹致謝忱 188

23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參考書目 傳統文獻 晉 陳 壽撰南朝宋 裴松之注 三國志 北京 中華書局1959 年 晉 葛 洪撰胡守為校釋 神仙傳校釋 北京 中華書局2010 年 唐 歐陽詢撰汪紹楹點校 藝文類聚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年 唐 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 唐六典 北京 中華書局1992 年 後晉 劉 劬等撰 舊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75 年 北宋 李 昉等編 太平廣記 北京 中華書局1961 年 北宋 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 冊府元龜校訂本 南京 鳳凰出版社2006 年 南宋 黎靖德編 朱子語類 收入朱傑人等主編 朱子全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2002 年 明 王 逵 蠡海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子部 866 冊 明 張宇初等編纂 正統道藏 文物出版社 上海書店 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影 印上海涵芬樓藏北京白雲觀所藏明刊本1988 年 明 郎 瑛 七修類稿 續修四庫全書 子部 1123 冊 明 曹 安 讕言長語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子部 867 冊 明 歸有光撰周本淳點校 震川先生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 北京 中華書局1958 年 明 沈德符撰 萬曆野獲編 北京 中華書局1959 年 明 陸 容撰佚 之點校 菽園雜記 北京 中華書局1985 年 明 何 瑭撰 栢齋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集部 1266 冊 明 謝肇淛 五雜組 續修四庫全書 子部 1130 冊 清 徐 道撰程毓奇續周 晶等校點 歷代神仙演義 瀋陽 遼寧古籍出版 社1995 年 清 孫承澤撰王劍英點校 春明夢餘錄 北京 中華書局1992 年 清 張廷玉等撰 明史 北京 中華書局1974 年 清 劉獻廷撰汪北平 夏志和點校 廣陽雜記 北京 中華書局1957 年 189

24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清 金 埴撰王湜華點校 不下帶編 北京 中華書局1982 年 清 阮 元校刻 十三經注疏 北京 中華書局1980 年 清 錢大昕撰陳文和主編 嘉定錢大昕全集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 清 徐 鼒撰 小腆紀傳 北京 中華書局1958 年 清實錄 北京 中華書局1985 年 近代論著 田金昌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 以桃園地區為中心 桃園縣中壢市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阮昌銳撰 重修臺灣省通志 住民志 禮俗篇 南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李德範輯 敦煌道藏 北京 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9 年 李豐楙 嚴肅與遊戲 道教三元齋與唐代節俗 收入鍾彩鈞主編 傳承與創新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 究所籌備處1999 年 頁 李建德 陶鈞萬彙相讎相成 木父懺 金母懺 蠡探 收入 海峽兩岸東 王公西王母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中 國立臺中技術學院2008 年 頁 宋代南方道教思想之研究 彰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胡道靜等主編 藏外道書 成都 巴蜀書社1994 年 馬水金 三官大帝傳 堯 舜 禹的禪讓與治化 臺中 文學街出版社1999 年 許翹庭 客家地區宮廟與祭祀圈發展之研究 以楊梅錫福宮為例 桃園中壢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 年 陳 垣編纂陳智超 曾慶瑛校補 道家金石略 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8 年 陳文洲 李建德 道教之生命思想及其虞祭參靈科儀析論 收入徐福全主編 談 禮儀說習俗 福全臺灣民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2011 臺中 中華殯葬教育學會 2013 年 頁 閔智亭 道教儀範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 年 黃麗宭 上元 中元禮俗研究 臺中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90

25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2011 年 蕭登福 六朝道教靈寶派研究 臺北 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 蕭進銘 萬星宗主 賜福天官及伏魔祖師 紫微大帝信仰源流考察 收入 2008 保生文化祭 道教神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 臺北保安宮2009 年 頁 瞿海源撰 重修臺灣省通志 住民志 宗教篇 南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年 美 蘇海涵編輯 莊林續道藏 臺北 成文出版社1975 年 日 增田福太郎撰黃有興譯 臺灣宗教論集 南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年 期刊論文 李建德 本真與美善的交融 道教普度科儀 儒道會通 思想析論 民俗與文化 5 期 2008 年 12 月 頁 姜守誠 三元經 版本的文獻學研究 成大歷史學報 33 期 2007 年 12 月 頁 黃榮洛 臺灣客家人與三官大帝廟 客家雜誌 71 期 1996 年 5 月 頁 客家雜誌 72 期 1996 年 6 月 頁 客家雜誌 75 期 1996 年 9 月 頁 黎志添 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 臺灣宗教研究 2 卷 1 期 2002 年 12 月 頁 1-30 賴 全 論道教三官信仰及其宗教象徵意義 宗教學研究 2010 年 2 期頁 網路資料 內政部 全國宗教資訊系統 網址 年 6 月 1 日檢索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電子佛典 2010 年版 三官寶卷 翻攝電子檔江蘇常熟白茆地區抄本丘慧瑩教授提供 191

26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From Animism to Sage Kings Worship The Rheology of Taoism Three Divine Officials Worship in Taiwan Chien-te Li* Abstract The Three Divine Officials 三官大帝 worship was originated by Zhengyi 正一 Taoist sect in Han Dynasty. From Han to Ming Dynasty, several Taoist sects, including Lingbao 靈寶, Shangqing 上清, Louguan 樓觀 and Quanzhen 全真, all received Three Divine Officials worship. However, because the new secret religion in the Ming Dynasty was adapted for Three Divine Officials, this worship underwent significant changes, thereby affecting the perception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bout Three Divine Officials. This paper uses documentary research. First, I research the rheology of Three Divine Officials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Yuan Dynasty, and advance the view that "Zhengyi rather originated and Lingbao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Divine Officials." Second, I analyze the history books, Taoist classics, literary sketches, stories written during Ming to Qing Dynasty that mention Three Divine Officials. There are seven views about Three Divine Officials from Ming to Qing Dynasty. Through the above steps, I think that the reader can see the phenomenon of several Taoism temples name Three Divine Officials as Yao 堯, Shun 舜 and Yu 禹, can be interpreted as great men worship in Taiwan, but the essence is still affected by this Fantasy Story Ancient gods Yan Yi which was written by the new secret folk religion in early Qing Dynasty. Keywords : Three Divine Officials 三官, Three yuan 三元, Effects of the novel 小說之教,Taoism, Baojuan 寶卷 * PhD student &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net of Chinese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Received March 31,2014 Accepted August 28,2014). 192

Microsoft Word - 刘平

Microsoft Word - 刘平 中 国 邪 教 的 由 来 与 演 变 刘 平 ( 山 东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学 院, 山 东, 济 南,250100) 摘 要 : 所 谓 邪 教, 就 是 被 历 代 政 府 合 法 宗 教 和 主 流 社 会 所 排 斥 的 民 间 教 派 如 果 以 中 国 历 史 上 有 代 表 性 的 邪 教 活 动 作 为 中 国 邪 教 演 变 阶 段 的 标 准 的 话, 中 国 邪 教 大

More information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45 * ** 45-86 TAIPEI THEATRE JOURNAL 24 (2016) : 45-86 School of Theatr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2015.11.20 2016.6.22 * 14BZS079 13BZS017 1980 15CZW044 **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More information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13 期, 頁 185-206 民 國 101 年 6 月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臺 灣 分 館 1920 年 臺 灣 廢 廳 反 對 運 動 與 地 方 意 識 *1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政 治 史 的 再 論 析 **2 蔡 蕙 頻 摘 要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與 戰 後 特 殊 的 時 空 背 景, 日 治 時 期 政 治 史 研 究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歷 BIBLID1683-97942008.634. pp.1~28 2008 年 6 ~28 歷 羅 來 量 惡 說 見 更 屢 見 說 論 羅 歷 理 兩 匿 了 見 論 更 歷 BIBLID1683-97942008.634. pp.1~28 2008 年 6 ~28 歷 見 說 論 行 量 見 量 年 了 北 降 北 年 ~ 劉 了 領 論 歷 理 料 老 量 了 歷 年 北 陵 了 年 兩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參 行 玲 年 年 理 行 年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關 懷, 使 得 作 品 內 涵 有 著 生 命 悲 嘆 生 死 的

More information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 1 61 146 167 374 36 14 2 2 1 1 9 1 3 2 3 1 7 1 1 3 1 1 3 28 4 104 35 5 22 3 3 2 1 2 1 11 5 10 2 3 1 1 2 2 1 1 2 1 2 1 1 3 1 3 2 1 3 3 2 1 5 1 600 166 77 50 6 5 8 2 22 5 1 1 2 6 1 3 1 3 5 1 1 3 17 1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27-256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方 東 樹 昭 昧 詹 言 論 陶 詩 張 俐 盈 摘 要 方 東 樹 (1772-1851) 論 詩 名 著 昭 昧 詹 言, 係 就 王 士 禛 古 詩 選 與 姚 鼐 今 體 詩 鈔 所 選 名 家 之 作, 一 一 論 其 詩 法 而 成 全 書 凡 二 十 一 卷, 其 中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53-276 20 1 91 6 * 253 254 20 1 1724-1805 1 1729-1781 2 3 4 1 1980 6 3 2 1974 54 1967 223 3 1755 1980 106 4 1966 7 255 5 6 7 8 5 1325 4 7 6 1979 1933 7 19 7 8 4 2000.12

More information

Avision

Avision 單 單 DOl: 10.6249/SE.20 13.64.3.4 收 稿 日 期 : 2013/8/26 修 訂 日 期 ; 201319/12 接 受 日 期 : 2013/9112 古 典 散 文 教 學 重 點 與 方 法 從 兒 時 記 趣 出 發 李 清 筠 副 教 授 團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圖 文 學 系 摘 要 ( 兒 時 記 趣 ) 是 中 學 階 段 許 多 學 生 第

More information

9 41-60 2004 12 * * 42 9 1 2 1619-1692 3 1 1996 152 2 1981 95 198 2000 38-47 3 1998 13 499 2 1 241-242 43 4 5 6 7 4 1982 147 5 1986 700 5 25 6 701 75 38 7 1 5 1027 44 9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59 16 1114

More information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2012 年 3 月 頁 205-234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陳 金 英 摘 要 宋 代, 是 一 個 茶 風 熾 盛 的 朝 代, 而 代 表 宋 代 的 文 學 體 裁 宋 詞, 正 是 蘊 含 大 量 飲 茶 風 俗 的 重 要 文 獻 然 而 歷 來 研 究 宋 詞 或 研

More information

,,,,,,,,,,1861 12 ; (),,,,,,,, 1862,1864 8,,() () () () () () (), :,,,,,,,,,,,,,,,, 95 %,, 1.,,, 20 (1838 ) (1873 ),1 1 1953 1953 18731953 ( ) 54440 3

,,,,,,,,,,1861 12 ; (),,,,,,,, 1862,1864 8,,() () () () () () (), :,,,,,,,,,,,,,,,, 95 %,, 1.,,, 20 (1838 ) (1873 ),1 1 1953 1953 18731953 ( ) 54440 3 () FUDAN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2000 5 No. 5 2000 ( 200433) [] [ ],,,, [] K254 C921 [] A [ ] 0257 0289(2000) 05 0033 012 The Effect of the War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n the Population of Zhejiang

More information

60 教 育 資 料 集 刊 第 四 十 五 輯 2010 各 國 初 等 教 育 ( 含 幼 兒 教 育 ) The Centennial Change from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 A Strategic Adjustment in the Reform of C

60 教 育 資 料 集 刊 第 四 十 五 輯 2010 各 國 初 等 教 育 ( 含 幼 兒 教 育 ) The Centennial Change from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 A Strategic Adjustment in the Reform of C 從 模 仿 到 創 新 的 百 年 探 索 旅 程 中 國 學 前 教 育 改 革 進 入 新 的 戰 略 調 整 期 59 從 模 仿 到 創 新 的 百 年 探 索 旅 程 中 國 學 前 教 育 改 革 進 入 新 的 戰 略 調 整 期 * 霍 力 岩 ** 李 敏 誼 摘 要 中 國 學 前 教 育 現 代 化 走 過 了 一 百 多 年 的 發 展 歷 程, 其 中 經 歷 了 四 次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四 十 期 2013 年 3 月 頁 61-88 永 遠 的 革 新 號 側 論 筆 匯 遺 漏 在 文 學 史 上 的 密 碼 及 其 重 要 性 陳 明 成 摘 要 由 於 歷 來 有 關 文 學 雜 誌 與 現 代 文 學 的 研 究 成 果 已 呈 豐 碩, 相 形 之 下, 對 於 栽 種 在 兩 者 之 中 的 革 新 號 筆

More information

1邱敏捷-人文.indd

1邱敏捷-人文.indd 39 2 94 1 27 1 1 1893 1964 2 3 NSC93 2411 H 024 003 1 80 2 76 878 3 80 12 21 59 2 4 437 495 5 6 7 343 413 8 4 72 12 3649 5 5568 6 7 147 167 334 416 8 6 91998 2 280 3 9 10 11 1990 1847 2073 2778 4382 9

More information

穨1-林聖欽.doc

穨1-林聖欽.doc 1 39 92 11 Geographical Research No. 39, November. 2003 *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study of the Taiwanese christening culture: A case of Xuei-gia-liau, Xuei-gia Bau, Yan-Shui-Gang Ting in Japanese Rul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吳靜宜.doc

Microsoft Word - 09-吳靜宜.doc 台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創 刊 號 2006 259 天 臺 宗 與 茶 禪 的 關 係 吳 靜 宜 摘 要 本 文 主 要 著 重 天 臺 禪 觀 與 茶 禪 掌 故 的 考 察, 企 圖 證 明 茶 禪 一 味 在 中 國 天 臺 宗 與 茶 禪 發 展 中, 已 然 成 形 天 臺 禪 法 重 視 由 定 生 慧, 品 茗 助 於 修 止 觀 調 五 事, 使 三 昧 易 生 由 於

More information

《中庸》釋疑*以書中九則詞語為例

《中庸》釋疑*以書中九則詞語為例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2010 年 10 月 頁 95~114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經 學 研 究 所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黃 忠 天 摘 要 朱 熹 萃 聚 群 賢 之 論, 推 敲 注 釋, 傾 其 畢 生 心 血, 完 成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自 元 仁 宗 皇 慶 二 年 (1313 年 ) 以 降, 此 書 更 成 為 科 舉 考

More information

李宜涯 元刊五種平話中的道教色彩.PDF

李宜涯 元刊五種平話中的道教色彩.PDF An Examination of the Taoist Color of the Five Ping-hua Stories of the Yuan Dynasty Li Yi Ya Abstract 147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Taoism on the five Ping-hua stories of the

More information

1-34

1-34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1-34 18 2 89 12 * 1 2 1 2 1 38 1981.6 854 2 11 1982.6 15-34 1992.4 232-250 3 3 3 1965.6 20 5 60 983-984 4 4 5 6 7 4 1980 20 1388 15005 5 1994.11 10 23 6 1980 11 387 8276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一 期 2012 年 6 月 頁 121 144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以 經 為 法 : 廖 燕 文 學 觀 的 另 一 個 面 向 * 張 政 偉 摘 要 學 界 對 清 初 文 人 廖 燕 的 文 學 創 作 與 理 論 的 研 究 逐 漸 展 開, 並 且 獲 致 一 定 的 成 果 然 而 目 前 似 乎 將 廖 燕 的 文 學 觀 點 歸 類 為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1-3 蘇全正教授.doc

Microsoft Word - 21-3 蘇全正教授.doc 霧 峰 林 家 的 女 性 學 佛 人 以 台 中 靈 山 寺 德 真 法 師 為 例 61 霧 峰 林 家 的 女 性 學 佛 人 以 台 中 靈 山 寺 德 真 法 師 為 例 蘇 全 正 摘 要 : 霧 峰 林 家 在 臺 的 發 跡 歷 程, 由 地 方 豪 強 經 歷 清 初 林 爽 文 抗 清 事 件 的 頓 挫 及 其 後 遷 徙 至 霧 峰 重 整 崛 起 沒 落, 家 勢 幾 度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列 仙 傳 列 異 傳 神 仙 鬼 怪 方 術 研 究 A study of Lie Xian Zhuan and Lie Yi Zhuan 研 究 生 : 林 昀 佑 Yun-You

More information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On the Tea Culture in Verses of the Yuan Dynasty Shu-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 Tang poetry, Sung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On the Tea Culture in Verses of the Yuan Dynasty Shu-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 Tang poetry, Sung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頁 189-216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 NKUHT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Vol.6, pp.189-216, December 2010 也談元代散曲中的茶文化 莊淑紅 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摘要 在中國文學中 唐詩 宋詞 元曲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它們記錄並傳承著中 古時代的東方文化 記敘了那個時空下璀璨的中國歷史 在本論文中

More information

311121 xudajun@ 263. net 15ZDB074 14BZW066 Title The Play-text Forms of Early Zaju and Narrative Sanqu in the Jin and Yuan Dynasties Abstract The setting of the recitative protagonist is the core of Sanqu

More information

872412H156001

872412H156001 The Pacification of Plagues Ritual as Performed in Donggang--An analysis of Cults to the Lords on Taiwan, Dean, Kenneth 1988 Taoism and Popuilar Religion on Southeast China: History and Revival, Dissertation,

More information

2012 2 157 No. 2 2012 Jinan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57 100871 I127. 41 A 1000-5072 2012 02-0002 - 10 4 1 1 2 1540 1503 2 2011-06 - 27 1969 1 1985 19 2 3 1997 1998 3 2 34 2 3 1540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期 2013 年 12 月 頁 99-117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劉 師 培 三 傳 荀 子 相 通 考 * 探 析 * 吳 聲 佑 摘 要 筆 者 檢 視 劉 氏 文 本, 釐 清 待 議 問 題 者 有 三 首 探 劉 氏 尊 荀 為 經 之 因, 究 得 清 代 揚 荀 學 風 荀 子 從 祀 荀 子 升 經 三 端 次 就 三 傳 荀 子 相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13 卷 摇 第 2 期 2014 年 6 月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Vol. 13 摇 No. 2 Jun. 摇 2014 芍 药 作 为 中 国 爱 情 花 冶 之 史 考 于 晓 南 1,2, 苑 庆 磊 1 1, 郝 丽 红 (1. 北

More information

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

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外 語 學 院 韓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Master of Arts Thesis Graduate Institute of Kore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韓 國 與 台 灣 的 民 間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0)18: pp. 175-198 18 89 12 * 175 176 20 177 1980 1982 1985 1985 1972 -p -t -k 178 1985 1987 1990 1992 1991 1985 1980 1980 1980 1981 1981 1980 1990 1995 1982 1991 1985 1993 1992 1992

More information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in Tai Pin Chin as the topic of the essay, it s because: first, as knowing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in Tai Pin Chin as the topic of the essay, it s because: first, as knowing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 2002 12 211~240 A Research for the theory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of Tai Ping Classic * Yong Shu-Howi Abstract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is the main idea in Taoism. Because the

More information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佛 教 与 中 国 士 大 夫 的 人 文 精 神 上 海 社 会 科 学 院 哲 学 所 夏 金 华 内 容 提 要 : 佛 教 自 东 汉 传 入 本 土 后, 一 直 与 中 国 的 封 建 士 大 夫 们 保 持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事 实 上, 他 们 在 有 意 无 意 中 充 当 了 吹 鼓 手 的 角 色 因 而 佛 教 对 他 们 的 影 响 也 是 全 方 位 的 本 文 仅

More information

沈俊平 70 他工商業一樣急劇衰落 康熙二十年 1681 吳三桂 1612 1678 等三藩之亂平 定後清廷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社會生產力逐漸恢復書坊業才回復生機 4 清代書坊中心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不僅南京杭州遠不如明代建陽書坊也 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北京蘇州廣州取而代之成為三大書坊中心 新興的書坊 刻

沈俊平 70 他工商業一樣急劇衰落 康熙二十年 1681 吳三桂 1612 1678 等三藩之亂平 定後清廷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社會生產力逐漸恢復書坊業才回復生機 4 清代書坊中心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不僅南京杭州遠不如明代建陽書坊也 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北京蘇州廣州取而代之成為三大書坊中心 新興的書坊 刻 清代坊刻考試用書的影響與朝廷的回應 * 沈俊平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 緒言 1 考試用書早在唐代隨著科舉考試制度的確立便已開始出現 在宋元明三代迭有 2 出版 入清以後出版環境極為艱辛 其後坊刻考試用書出版漸多在嘉道年間 3 甚至出現了 如山如海 的繁盛局面 在這兩個多世紀期間坊間充斥著幫助士子了 解經書意旨的四書五經講章指導寫作四書文和五經文章法結構的制義考據訓詁 四書人物事物的參考書八股文選本試律詩選本等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309-327 19 1 90 6 80 1983 1 * 1 1983.8 195-206 309 310 19 1 2 1.1983 1986 3 2 1984.9.21 1986.12.18 1984 12 42-46 1996 3 45-47 1987.2.4 1992 1 127-130 1995.12.17 1996.1.13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肉 蒲 團 研 究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肉 蒲 團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Rou Pu Tuan 研 究 生 : 林 欣 穎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f Poetry by Huang Tsung-Yi, Writer in Residence at Taiwan during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Reigns Lai Li-Gyan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A Study of Poetry by Huang Tsung-Yi, Writer in Residence at Taiwan during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Reigns Lai Li-Gyan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2006 6 139 170 1849 139 A Study of Poetry by Huang Tsung-Yi, Writer in Residence at Taiwan during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Reigns Lai Li-Gyan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Re-examination of the Core Value in Yi Jing Studies of Xun Shuang: Constructing the Confucius Meaning via Phenomenon and Number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Re-examination of the Core Value in Yi Jing Studies of Xun Shuang: Constructing the Confucius Meaning via Phenomenon and Number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1-28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縱 橫 象 數, 儒 門 義 理 荀 爽 易 學 核 心 價 值 的 重 建 與 再 定 位 * 曾 暐 傑 摘 要 荀 爽 (128-190) 易 學 歷 來 為 人 所 關 注 的 即 其 乾 升 坤 降 的 學 說, 並 將 此 視 為 其 易 學 的 核 心 觀 念 順 此,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0)18:1 pp. 237-253 18 1 89 6 237 238 239 1 36 1 22 250 351 4415 353 4426 240 2 36 2 1998 1040-1076 241 3 4 3 1983 4 1991 9 242 25 36 108 108 243 5 6 5 1 1979 3-14 6 1992 300 244 7 8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 47 1 102 1~18 DOI 10.3966/207352192013044701001 年 行 六 兩 行 六 2 歷 更 歷 歷 列 2005 10,770 4.86% 523 令 靈 療 不 易 1 2 3 4 1 ( 歷 1997 12 ) 12 2 更 歷 3 4 歷 不 不 更 3 不 5 靈 靈 6 靈 異 7 靈 神 神 益 靈 神 益 不 切 靈 8 靈 句 靈 寧 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2008 年 3 月 頁 165~192 165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與 聖 人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受 命 觀 李 宗 定 摘 要 葛 洪 以 抱 朴 子 內 篇 一 書 奠 定 道 教 史 上 承 先 啟 後 的 地 位, 書 中 講 神 仙 方 術 養 生 延 年, 又 繼 承 魏 伯 陽

More information

2012 4 1 1 13 7. 8 2 2 1680 1691 2 11. 6 12 9 5 1722 ~ 1735 11 2 3 6 1735 ~ 1795

2012 4 1 1 13 7. 8 2 2 1680 1691 2 11. 6 12 9 5 1722 ~ 1735 11 2 3 6 1735 ~ 1795 31 4 10. 3969 /j. issn. 1000-7067. 2012. 04. 001 * 510610 310024 Abstract The art of Yixing teapot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Chinese craft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could be seen as a symbol

More information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 新 學 報 31 期 pp.37-55 Volume 31, Ming Hsin Journal, October 2005 李 商 隱 審 美 觀 之 形 成 及 其 理 論 初 探 陳 靜 芬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摘 要 唐 代 詩 歌 雲 蒸 霞 蔚, 詩 人 各 擅 其 場, 李 商 隱 是 晚 唐 詩 壇 最 後 的 絕 響, 在 深 美 閎 約 的 詩 歌 花

More information

62 戲劇學刊 An Analysis of Cao-xie-gong Zhen in Tainan Abstract Te-yu Shih* Tainan is among the first areas that were developed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a

62 戲劇學刊 An Analysis of Cao-xie-gong Zhen in Tainan Abstract Te-yu Shih* Tainan is among the first areas that were developed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a 61 * 1870 61-85 TAIPEI THEATRE JOURNAL 27 (2018): 61-85 School of Theatre Arts,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2017.12.21 2018.1.11 * 62 戲劇學刊 An Analysis of Cao-xie-gong Zhen in Tainan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林文彬

Microsoft Word - 01林文彬 興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三 十 一 期 (2012) 民 國 101 年 6 月 出 版 1 周 易 艮 卦 義 理 衍 析 林 文 彬 * 摘 要 易 經 艮 卦 艮 之 本 義 傳 統 上 都 以 注 視 解 之, 引 申 為 止 是 指 目 視 之 所 注 止 本 文 則 認 為 艮 之 本 義 或 當 為 不 見, 引 申 的 止 義 是 說 因 不 見 而 目 視 為 之 止, 艮 卦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5.黃鶴樓新詮.doc

Microsoft Word - 5.黃鶴樓新詮.doc 東 華 漢 學 第 6 期 ; 頁 131-156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7 年 12 月 仙 鄉 帝 鄉 梓 鄉 : 崔 顥 黃 鶴 樓 新 詮 陳 一 弘 * 摘 要 崔 顥 的 黃 鶴 樓, 所 以 擁 有 絕 唱 的 不 朽 文 學 價 值, 在 於 詩 中 所 展 現 的 生 命 省 思 與 追 尋 總 括 言 之 有 三 大 方 向, 即 神 仙 嚮 往 揚 名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玄 奘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客 家 安 徒 生 張 捷 明 童 話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羅 宗 濤 博 士 研 究 生 : 黃 春 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0 二 年 六 月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More information

104王三慶.doc

104王三慶.doc 2005 12 95 120 4 2 437-464 On Establishment and Abolishment of 95 New Words made by Wu Tse-t ien, as well as Multiple Version of Written Languages Wang San-Ch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More information

23-46

23-46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3-46 19 1 90 6 1 2 * 1 121 1982.11 3124-3125 2 1988.3 6 23 24 19 1 3 4 3 1986.12 4 1980.9 505 25 5 6 7 8 5 9 1993.10 425 6 579-580 7 552-554 8 26 19 1 9 10 11 12 Benedetto

More information

32 庶 民 文 化 研 究 第 11 期 圖 14 七 品 夏 朝 冠, 新 竹 李 錫 金 家 族 傳 世 文 物, 國 立 台 灣 歷 史 博 物 館 藏 ( 引 自 張 淑 卿 等 2013, 頁 76-77 ) 4 小 結 透 過 文 物 的 實 際 觀 察, 得 知 目 前 現 有 的

32 庶 民 文 化 研 究 第 11 期 圖 14 七 品 夏 朝 冠, 新 竹 李 錫 金 家 族 傳 世 文 物, 國 立 台 灣 歷 史 博 物 館 藏 ( 引 自 張 淑 卿 等 2013, 頁 76-77 ) 4 小 結 透 過 文 物 的 實 際 觀 察, 得 知 目 前 現 有 的 臺 灣 考 古 出 土 與 傳 世 清 代 官 帽 與 頂 戴 研 究 31 (2) 新 竹 李 錫 金 家 族 傳 世 夏 朝 冠 國 立 臺 灣 歷 史 博 物 館 藏 新 竹 李 錫 金 家 族 傳 世 七 品 夏 朝 冠, 其 冠 頂 可 分 成 三 個 部 分, 為 朝 冠 頂 紅 纓 與 帽 胎 圖 14 朝 冠 頂 為 銅 胎 鎏 金, 座 頂 銜 有 鎏 金 角 錐 狀 銅 質 立

More information

当 代 外 国 文 学 No. 4, 2014 的 暗 流 当 代 加 拿 大 作 家 艾 丽 丝 门 罗 (Alice Munro,1931 ) 的 作 品 充 满 浓 厚 的 地 域 色 彩, 并 以 真 实 的 情 感 和 细 腻 的 笔 触 绘 制 出 了 一 个 色 彩 斑 斓 的 文 本

当 代 外 国 文 学 No. 4, 2014 的 暗 流 当 代 加 拿 大 作 家 艾 丽 丝 门 罗 (Alice Munro,1931 ) 的 作 品 充 满 浓 厚 的 地 域 色 彩, 并 以 真 实 的 情 感 和 细 腻 的 笔 触 绘 制 出 了 一 个 色 彩 斑 斓 的 文 本 诺贝尔获奖作家研究 任 冰 内容提要 门罗的故事不少源于她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很多内容都是根据回忆复 现的 本文拟用记忆理论对其小说进行解读 考察其如何在对个人记忆 日常记忆和 家庭记忆的追溯中 唤起并激活社群的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和民族记忆 关键词 艾丽丝 门罗 记忆书写 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 民族记忆 作者简介 任冰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Title: Alice Munro

More information

/ 1942 11 1937 2 1936 10 4 1936 8 1 2 1936 10 110 1934 10 2 6 40 1 2 4 5 3 13 No. 709 3 20 1 1936 5 10 11 8 5 10 200 50 1937 2 110 10 2 3 30 20 1942 1

/ 1942 11 1937 2 1936 10 4 1936 8 1 2 1936 10 110 1934 10 2 6 40 1 2 4 5 3 13 No. 709 3 20 1 1936 5 10 11 8 5 10 200 50 1937 2 110 10 2 3 30 20 1942 1 2016 3 30 122 May 2016 NO. 3 1942 100091 K26 E297 A 1009-3451 2016 03-0012 - 19 Vivid Descriptions and Tensile Force of Life in Narrative Texts during the Early Long March Interpretation of the 1942 Edition

More information

組合 1.pdf

組合 1.pdf 32 2016 12 1-29 2016-03-31 2016-10-26 DOI: 10.6183/NTUJP.2016.32.1 1257 2 32 Fofa Daming Lu Jing-huei Tsau Abstract Fofa Daming Lu consists of 20 volumes advocating the thought of the three teachings harmonious,

More information

http / /book. sina. com. cn /news /c / /3 /2586. shtml

http / /book. sina. com. cn /news /c / /3 /2586. shtml 2012 8 * 20 I206. 7 A 0257-5833 2012 08-0169-18 100871 2002 2000 700 800 2002 1000 2012-03-06 * 10&ZD 098 169 2012 8 1 2 1 2 2002 http / /book. sina. com. cn /news /c /2003-03 - 26 /3 /2586. shtml. 2008

More information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2006 12 107-136 1661-107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96 7 () 124

96 7 () 124 123~142 96 7 Journal of Kun Shan University, Vol.4, pp.123~142jul, 2007 * ** * ** 123 96 7 () 124 125 96 7 邨 126 () 嶫 127 96 7 : : 128 129 96 7 130 ( 131 96 7 邨 132 ( ). 133 96 7.. 悞 菓 躭 134 畊 嶫 薲 苽 湙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ϲ ฯ र ቑ ጯ 高雄師大學報 2015, 38, 63-93 高雄港港史館歷史變遷之研究 李文環 1 楊晴惠 2 摘 要 古老的建築物往往承載許多回憶 也能追溯某些歷史發展的軌跡 位於高雄市蓬 萊路三號 現為高雄港港史館的紅磚式建築 在高雄港三號碼頭作業區旁的一片倉庫 群中 格外搶眼 這棟建築建成於西元 1917 年 至今已將近百年 不僅躲過二戰戰 火無情轟炸 並保存至今 十分可貴 本文透過歷史考證

More information

明清湘鄂赣地区食盐的输入与运销

明清湘鄂赣地区食盐的输入与运销 明 清 湘 鄂 赣 地 区 的 淮 界 与 私 盐 方 志 远 ( 江 西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系, 江 西, 南 昌,007) 摘 要 : 明 清 时 期, 国 家 盐 税 总 收 入 的 一 半 来 自 两 淮, 两 淮 盐 税 的 三 分 之 二 来 自 湘 鄂 赣 淮 界 但 是, 官 盐 在 湘 鄂 赣 淮 界 的 销 量, 仅 占 实 际 需 求 量 的 一 半 左 右, 其 余 均

More information

mode of puzzle-solving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5 174 * * 146 1 1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7 83-105 148 2 3 2 3 151 91 12 149 150 4 4 101-104 91 12 151 identity 5 6 7 5 6 7 100 140 152 8 9 10 8 31-32 9 27-29 10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More information

20世纪50_60年代西藏墨脱县珞巴族老照片与民风民俗_冀文正;李跃平

20世纪50_60年代西藏墨脱县珞巴族老照片与民风民俗_冀文正;李跃平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2 /02 10 DOI 10. 3969 /j. issn. 1674-9391. 2012. 02. 007 20 50 ~ 60 / 28 16 C951 A 1674 9391 2012 02 0048 15 1933-610071 1958-610041 1950 1988 47 1954-1970 16 84 56 3 1 P. 44-45

More information

营养学于一身的著作 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膳专书 书中许多内容对今天人们的饮食 营养 食疗食补 养生避忌等有着指导性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问世之后进献元朝文宗皇帝 文宗批示 命中院使臣拜住刻梓而广传之 兹举也 意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 推 ①忽思慧又作和斯辉 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 恩泽之厚

营养学于一身的著作 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膳专书 书中许多内容对今天人们的饮食 营养 食疗食补 养生避忌等有着指导性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问世之后进献元朝文宗皇帝 文宗批示 命中院使臣拜住刻梓而广传之 兹举也 意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 推 ①忽思慧又作和斯辉 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 恩泽之厚 元代宫廷饮食文化探秘 文章编号 1001-5558 2011 01-0202-06 双 金 摘要 成书于 1330 年的 饮膳正要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集饮食文化与营养学于 一身的著作 是元朝蒙古族医学家 营养学家忽思慧于担任元仁宗宫廷饮膳太医期间 在积 累丰富的烹饪技术 营养卫生及饮食保健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该书在我国蒙古 族 汉族医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饮膳正要 元代 宫廷 饮食文化

More information

5 /04 0 0 4 0 0 70 5 6 50 7 4 5 6 7 985 7 990 9 99 5 99 5 996 004 07 7 949 ~ 00 4 9 50 005 005 980 005 006 5 0 95 7 96 96 948 00 96 0 96 98 97 98 98 4

5 /04 0 0 4 0 0 70 5 6 50 7 4 5 6 7 985 7 990 9 99 5 99 5 996 004 07 7 949 ~ 00 4 9 50 005 005 980 005 006 5 0 95 7 96 96 948 00 96 0 96 98 97 98 98 4 90 0 0 70 K45 A 007 87 04 05 069 0 4 5 0 0-0 80 0 6 99 994 4 006 986 006 008 008 6 009 4 006 986 006 008 4 007 4 5 99 6 Public History 007 69 5 /04 0 0 4 0 0 70 5 6 50 7 4 5 6 7 985 7 990 9 99 5 99 5 996

More information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2006 12 137-178 The Various Viewpoints of Yao Ying s Jail-period Poems 137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More information

304 吳淑鈿 4 的文化理想其境界比夏氏於唐詩中最推重的孟郊詩更高 第二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所表現的詩歌審美觀念夏氏肯定梅堯臣在詩學上能學唐而有所樹立開拓宋詩新 境他一方面推崇梅詩能開多種境界的平淡一方面強調梅詩開宋詩面目的能鍊和 求生新綜融唐宋開發無窮境界也是夏氏的詩學理想第三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的

304 吳淑鈿 4 的文化理想其境界比夏氏於唐詩中最推重的孟郊詩更高 第二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所表現的詩歌審美觀念夏氏肯定梅堯臣在詩學上能學唐而有所樹立開拓宋詩新 境他一方面推崇梅詩能開多種境界的平淡一方面強調梅詩開宋詩面目的能鍊和 求生新綜融唐宋開發無窮境界也是夏氏的詩學理想第三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的 夏注 梅堯臣詩 的詩學意義 吳淑鈿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近代學者夏敬觀 1875 1953 於 1940 年出版了六本唐宋金詩選注其一為 梅堯臣 1 詩 梅堯臣的詩歌在宋代備受推崇但元明後肯定其成就者卻不多清代至後期 2 始由同光派重新提倡 夏敬觀是同光派中最大力推舉梅詩的學人對梅詩作了深入 3 研究選注之外尚對全部詩作做了校注 於現代梅詩研究有重要意義具有探討 價值本論文以夏注梅詩的詩學意義作為研究範圍考察夏氏選注的詩學思想詩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137-165 19 1 90 6 ** * ** NSC87-2411-H-001-036 NSC88-2411-H-001-025 NSC89-2411-H-001-034 2000 9 28 2000 10 10 2000 10 25 2001 2 7 137 138 19 1 1 2 shamanism shamanic illness

More information

171-200

171-200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171-200 19 2 90 12 * 171 172 19 2 1 2 1 1979 232-233 2 1968 3 125 35 700 173 3 4 3 2000.4 4 1989 12 541-542 174 19 2 5 6 7 8 9 10 5 1987 9 432 6 5 17 539 7 1988 6477 8 4

More information

2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he revolt of Li Ch'iao "Spring of Lan cai xia" Li HuiRu Abstract "Spring of Lan cai xia " namely assumed appears the Taiwan prostit

2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he revolt of Li Ch'iao Spring of Lan cai xia Li HuiRu Abstract Spring of Lan cai xia  namely assumed appears the Taiwan prostit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104 年 9 月 頁 1 13 1 李喬 藍彩霞的春天 中的反抗哲學 李蕙如 摘 要 台灣文學作家李喬於一九八五年的著作 藍彩霞的春天 中 呈顯出一部 微縮的台灣妓女悲史 在金錢與暴力的制約中 貧窮與柔弱成了強權壓迫的對 象 小說中的主角 藍彩霞 無法抵抗貧窮的命運 被父親所賣 淪落風塵 作者所描繪的悲壯心聲 實乃意欲讀者能夠從一個充斥著 妓的世界 裡思考 某種社會倫理

More information

曹美秀.pdf

曹美秀.pdf 2006 3 219 256 (1858-1927) (1846-1894) 1 2 3 1 1988 70 2 1998 51 3 5 1991 12 37-21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1998 5 1998 6 1988 7 1994 8 1995 725-732 9 1987 170 10 52 11 1994 121 12 2000 51 13

More information

10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总 第 118 期 国 山 河 为 目 的 游 记 ; 表 达 自 己 对 新 中 国 新 国 民 新 道 德 新 思 想 期 盼 与 希 望 的 书 信 等 等, 都 是 蔡 东 藩 的 论 说 范 围 但 不 论 何 种 题 材, 其 取 材 立 论

10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总 第 118 期 国 山 河 为 目 的 游 记 ; 表 达 自 己 对 新 中 国 新 国 民 新 道 德 新 思 想 期 盼 与 希 望 的 书 信 等 等, 都 是 蔡 东 藩 的 论 说 范 围 但 不 论 何 种 题 材, 其 取 材 立 论 第 1 期 2011 年 01 月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1 Jan. 2011 蔡 东 藩 著 述 考 释 范 志 强 ( 浙 江 万 里 学 院 文 化 与 传 播 学 院, 浙 江 宁 波 315100 ) [ 摘 要 ] 蔡 东 藩 作 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封面.doc

Microsoft Word - 1.封面.doc 逢 甲 大 學 歷 史 與 文 物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日 治 以 來 彰 南 地 區 客 家 移 民 與 竹 塘 醒 靈 宮 之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王 志 宇 研 究 生 : 柯 光 任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六 月 謝 誌 衷 心 感 謝 王 志 宇 老 師 在 研 究 所 期 間, 細 心 的 教 導 課 業 和 充 當 心 靈 導 師, 並 提 供 多 項

More information

38 張 元 素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研 究 本 文 以 張 元 素 著 述 為 主 要 材 料, 采 用 上 海 涵 芬 樓 景 印 元 杜 思 敬 濟 生 拔 粹 刊 本 4 ; 醫 學 啟 源 為 任 應 秋 點 校 本, 任 本 以 明 成 化 八 年 刊 本 為 底 本, 旁 校 上

38 張 元 素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研 究 本 文 以 張 元 素 著 述 為 主 要 材 料, 采 用 上 海 涵 芬 樓 景 印 元 杜 思 敬 濟 生 拔 粹 刊 本 4 ; 醫 學 啟 源 為 任 應 秋 點 校 本, 任 本 以 明 成 化 八 年 刊 本 為 底 本, 旁 校 上 J Chin Med 24(1): 37-47, 2013 37 1 1,2, * 1,2 1,2 1 2 101 04 09 101 09 26 張 元 素, 字 潔 古, 金 代 易 州 ( 河 北 易 水 ) 人, 他 學 識 淵 博, 臨 證 經 驗 豐 富, 善 於 化 裁 古 方 他 建 立 了 以 臟 腑 辨 證 為 核 心 的 臨 床 證 治 體 系, 創 新 了 用 藥 理 論,

More information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都 市 發 展 與 建 築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高 雄 後 勁 地 區 傳 統 民 居 特 徵 之 研 究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Houjing District in Kaohsiung 研 究 生 : 許 輝 隆 撰 指 導 教 授 : 陳 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蕭敏如.doc

Microsoft Word - 06-蕭敏如.doc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5 期 2008 年 9 月 頁 193~232 193 清 初 遺 民 春 秋 學 中 的 民 族 意 識 以 王 夫 之 顧 炎 武 為 主 的 考 察 蕭 敏 如 摘 要 清 初 滿 洲 入 關 後, 使 中 原 地 區 形 成 漢 文 化 與 異 文 化 頻 繁 交 涉 的 情 境, 成 為 鼓 動 夷 夏 民 族 意 識 的 土 壤 遺 民 以 種 種

More information

2014 4 97 610064 330077 Abstract: Historical biography is documentary. Documentation is a prescribed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that shows the way historical biography is accepted. Historical biography

More information

9 61-89 2004 12 * * 62 9 1 2 3 4 5 6 1 3 4 5 6 7 8 2 3 4 5 6 63 7 8 12 1 1 1 1 2 3 1 6 1 1 9 56 11 13 24 2 7 8 9 64 9 7 7 3 4 9 10 23 11 1357 2468 11 10 19 2003 10 1 65 7 5 3 1 2 4 6 8 1 6 8 4 4 6 1 30

More information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研 究 成 果 報 告 ( 精 簡 版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編 號 :NSC 99-2410-H-151-025- 執 行 期 間 :99 年 08 月 01 日 至 100 年 07 月 31

More information

台灣童謠主題教學運用於幼稚園之研究

台灣童謠主題教學運用於幼稚園之研究 1 2 30 4016 1. 2. 3. 4. A Study of Applying Theme Based Taiwanese Nursery Rhyme in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Fu Chih Sun Chun Sheng Wu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the theme based Taiwanese

More information

22 戲劇學刊 Shingeki, Shinkageki, Bunkageki and Bunkakageki: The Forms and Themes of Modern Theatre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Revealed by Columbia

22 戲劇學刊 Shingeki, Shinkageki, Bunkageki and Bunkakageki: The Forms and Themes of Modern Theatre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Revealed by Columbia 21 * ** 1920 1930 21-58 TAIPEI THEATRE JOURNAL 26 (2017) : 21-58 School of Theatr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2016.12.132017.6.30 * ** 22 戲劇學刊 Shingeki, Shinkageki, Bunkageki and Bunkakageki: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sacred mountains is an essential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The importance of mountain in Chinese t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sacred mountains is an essential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The importance of mountain in Chinese t 2002 12 143~165 Sacred Mountains as Location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Buddhism and Daoism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and Daoism in Tiantai Mountain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 Lin Chia-jung 143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第 30 卷 53 贾熟村 太平天国时期的左宗棠集团 之浮收中饱 有不遵守之州县 欲求阻挠之吏绅 即予撤革 于是 咸丰元 二 三 四等年之民 间积欠 率皆踊跃输将 使国课不至虚悬 军储 不至束手 州县办公亦不至拮据 收到了很好的 [2] 效果 农民亦欢欣鼓舞 咸丰六年正月 道员王錱陷湖南江华 升平

第 30 卷 53 贾熟村 太平天国时期的左宗棠集团 之浮收中饱 有不遵守之州县 欲求阻挠之吏绅 即予撤革 于是 咸丰元 二 三 四等年之民 间积欠 率皆踊跃输将 使国课不至虚悬 军储 不至束手 州县办公亦不至拮据 收到了很好的 [2] 效果 农民亦欢欣鼓舞 咸丰六年正月 道员王錱陷湖南江华 升平 第 30 卷 第 5 期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 Vol. 30 No.5 2009 年 9 月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Sept. 2009 錱 收 稿 日 期 :2009-02-21 作 者 简 介 : 贾 熟 村 (1930-), 男, 河 南 偃 师 人, 研 究 员, 主 要 从 事 中 国 近 代 史 研 究 第 30 卷 53 贾熟村

More information

218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第五期 一般論文 結構的當時 作為一個企圖和日語本位主義文化擴張進行抵抗 扭轉不均衡文化流向的批判性知識社群 以民間文學整理作為鏈 接的契機 以學院資源取得合法關鍵 不計採取民族文學遺產 化 知識化的柔軟姿態 開拓創作與言論空間 林荊南等人的努 力具有不可漠視的文化價值與啟

218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第五期 一般論文 結構的當時 作為一個企圖和日語本位主義文化擴張進行抵抗 扭轉不均衡文化流向的批判性知識社群 以民間文學整理作為鏈 接的契機 以學院資源取得合法關鍵 不計採取民族文學遺產 化 知識化的柔軟姿態 開拓創作與言論空間 林荊南等人的努 力具有不可漠視的文化價值與啟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五期 2007年10月 頁217-258 國立台灣文學館 文化遺產與知識鬥爭[ ] 戰爭期漢文現代文學雜誌 南國文藝 的創刊 柳書琴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摘要 1937年7月台灣報刊廢止漢文欄 漢文文學雜誌紛紛停刊 然而 就在1941年12月1日 大東亞戰爭爆發前一週 台北市日 新町意外發行了一份帶有重建純文學理想的漢文雜誌 南國 文藝 何以一份漢文純文學雜誌得以在太平洋戰爭前夕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中 文 系 一 四 年 度 碩 士 位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陳 睿 宏 教 授 鄭 玄 易 緯 注 及 其 詮 釋 述 評 研 究 生 : 邵 吉 辰 通 過 日 期 : 一 五 年 六 月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ore information

續耳談

續耳談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三 期 2016 年 6 月 頁 69-11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踵 事 增 華 與 雜 湊 稗 販 續 耳 譚 之 編 纂 及 其 性 質 考 論 * 賴 信 宏 摘 要 續 耳 譚 今 存 內 閣 文 庫 早 稻 田 大 學 二 藏 本, 由 於 保 留 於 域 外, 歷 來 論 者 不 多 現 存 二 本 版 式 雖 同, 卻 存 在 兩

More information

08

08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189-216 20 2 91 12 1 * 189 190 20 2 1 1. 2. 3. 4. 2 1 1 1985 41 494 2 19 3 2000.8 372-383 191 3 4 5 6 7 8 9 10 3 1989 162 4 1978 121 5 1990 569 6 1999 51 66 7 3 1996 128

More information

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999 1992 11 7 1999 8811218 800 150.456 1387 1392 1680 The Research on the Faith in Cheng Hwang Yeh in Kinmen This research is written by a native kinmenese who does a long period of field research and

More information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三 十 九 期 2015 年 01 月 頁 223~258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由 心 到 腦 從 腦 的 語 義 脈 絡 論 晚 清 民 初 的 文 化 轉 型 * 徐 瑞 鴻 提 要 傳 統 的 中 醫 理 論 以 心 為 神 明 之 主, 掌 管 思 維 記 憶 與 情 感, 此 一 觀 點 在 近 現 代 受 到 西 方 解 剖 學 的 巨

More information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小學社會科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小學社會科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教科書研究 第九卷 第一期 2016 年 4 月 37-70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 小學社會科 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周淑卿 1 章五奇 2 1979~1988 年間 板橋教師研習會發展社會科實驗教材 其後成為全國 通行的國立編譯館教科書 這段歷程是臺灣課程史上由 課程編製 轉向 課程發展 的重要里程碑 在此典範轉移中 實驗教材如何轉 型為官方課程 國立編譯館與教師研習會成員如何歷經磋商

More information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第 三 十 八 期 專 題 論 文 宋 朝 士 大 夫 的 仁 義 觀 為 紀 念 文 天 祥 誕 辰 七 百 七 十 週 年 而 作 王 德 毅 1 明 代 燒 荒 考 兼 論 其 生 態 影 響 邱 仲 麟 25 試 論 黃 宗 羲 政 治 思 想 的 歷 史 意 義 中 西 公 私 觀 演 變 的 一 個 比 較 王 遠 義 65 職 分 與 制 度 錢 賓 四 與 中

More information

跨越文藝復興女性畫像的格局—

跨越文藝復興女性畫像的格局— 2003 11 215 ~ 266 * 鉢 92.8.5 92.10.15 * 216 鉢 繋 217 A Research on Drama and Small Pla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from Pre-Qin Era to Tang Dynasty Tseng, Yong-yih *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assert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經解與神話-tangshong.doc

Microsoft Word - 經解與神話-tangshong.doc 湯 說 演 繹 陳 惠 玲 摘 要 墨 子 兼 愛 下 載 及 湯 說, 文 闕 不 全, 引 起 後 人 諸 多 爭 辯 筆 者 同 意 下 列 三 家 之 說 : 一, 孫 詒 讓 : 湯 說 是 湯 禱 旱 於 桑 林 之 辭 黃 暉 論 衡 感 虛 注 文 主 之 二, 徐 時 棟 : 湯 說 有 二, 一 為 伐 桀, 是 為 今 文 ; 一 為 禱 旱, 錯 見 於 古 文 梅 氏 竊

More information

0.a.b Farzeen Baldrian-Hussein Baldrian- Hussein, Farzeen, Procédés secrets du Joyau magique-traité d alchimie taoïste du XI siécle. Paris: Les Deux O

0.a.b Farzeen Baldrian-Hussein Baldrian- Hussein, Farzeen, Procédés secrets du Joyau magique-traité d alchimie taoïste du XI siécle. Paris: Les Deux O 00. - 0.a.b Farzeen Baldrian-Hussein Baldrian- Hussein, Farzeen, Procédés secrets du Joyau magique-traité d alchimie taoïste du XI siécle. Paris: Les Deux Océans.,.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Ling-bao

More information

03

03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57-80 20 2 91 12 vs. 1684-? * 57 58 20 2 1 2 3 4 5 transmission transformation 6 Whiggish interpretation 1 2000 8 559-563 539-558 1993 4 64-67 16 4 1995 3-7 2 1978 3 4 HPM

More information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翁方綱對黃庭堅詩的評價 何繼文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引論 蘇軾 1036 1101 黃庭堅 1045 1105 一直是宋詩特徵的典範其毀譽反映著宋詩 地位的升降自宋迄明不少崇唐抑宋的詩學家往往強烈批評蘇黃以表示整 體的宋詩不能繼承唐音例如胡應麟說 大曆而後學者溺於時趨罔知反正 宋元諸子亦有志復古而不能者其說有二 一則氣運未開 一則鑒戒未備 1 蘇黃矯晚唐而為杜得其變而不得其正故生澀崚嶒而乖大雅

More information

中文版样板

中文版样板 第 17 卷 第 3 期 衡 水 学 院 学 报 Vol. 17, No. 3 2015 年 6 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Jun. 2015 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5.03.005 董 仲 舒 : 儒 学 发 展 史 上 的 一 座 丰 碑 钱 耕 森 ( 安 徽 大 学 哲 学 系, 安 徽 合 肥 230039)

Mor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idate:linan Adviser:Prof. Han Xinmin Nanjing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idate:linan Adviser:Prof. Han Xinmin Nanjing 密 级 : 公 开 学 号 :20081209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 医 儿 科 标 准 数 据 库 建 设 研 究 研 究 生 李 楠 指 导 教 师 学 科 专 业 所 在 学 院 毕 业 时 间 韩 新 民 教 授 中 医 儿 科 学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2011 年 06 月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人 文 藝 術 學 院 語 文 與 創 作 學 系 語 文 教 學 碩 士 班 ( 暑 期 班 ) 碩 士 論 文 Master Program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 Summer Program)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Creative Writ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More information

<3236372D333036B3AFBF432DB1E4ACFCA8712E706466>

<3236372D333036B3AFBF432DB1E4ACFCA8712E706466> 2007 3 267 306 (1810-1882) 1 2 3 1 1990 4 219 15b 2 1996 3 3 1998 1-16 2000 162 1988 25 2 1996 10 8 1995 1-267- 4 5 (1854) (1855) 6 (1856) 7 (1858) (1860) 8 (1871) 9 (1876) 10 4 1993 317 1975 669 5 4 29b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