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课免 帛
- 5 years ago
- Views:
Transcription
1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國 小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格 分 析 以 南 一 版 為 例 指 導 教 授 : 柯 明 傑 博 士 研 究 生 : 鄺 綺 暖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七 月
2
3 謝 辭 寫 作 論 文 的 日 子 終 於 畫 下 了 句 點, 三 年 前 懷 著 對 文 學 的 熱 愛, 報 考 了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班, 就 這 樣 有 幸 進 入 了 知 識 的 寶 庫 離 開 校 園 多 年, 再 回 到 求 學 的 路, 感 受 特 別 的 不 同, 過 去 幾 年, 自 己 的 角 色 總 是 站 在 講 台 前, 而 今 回 到 講 台 下, 接 受 教 授 們 的 指 導, 絞 盡 腦 汁 的 書 寫 報 告, 站 在 圖 書 館 的 藏 書 中 查 詢 資 料, 這 些 點 滴, 將 成 為 人 生 中 難 忘 的 一 段 時 光 感 謝 所 有 中 文 所 的 師 長 們, 總 不 吝 惜 將 所 學 傳 授 給 我 們, 開 啟 我 們 的 智 慧, 拓 展 我 們 的 視 野, 奠 定 了 我 們 厚 實 的 語 文 基 礎 感 謝 我 的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柯 明 傑 主 任, 耐 心 的 看 完 我 的 草 稿, 細 心 的 回 答 我 的 一 切 疑 問, 也 要 感 謝 口 試 委 員 簡 貴 雀 館 長 及 鄭 瓊 月 教 授, 提 出 許 多 寶 貴 的 意 見, 讓 我 的 論 文 更 臻 完 善 感 謝 父 母 親 和 姐 姐 從 不 間 斷 的 愛, 讓 我 於 工 作 和 學 業 上 都 無 後 顧 之 憂, 感 謝 碩 士 班 所 有 的 同 學, 讓 我 於 語 文 領 域 有 更 上 一 層 樓 的 見 解, 感 謝 王 信 雄 校 長 及 同 事 們 的 鼓 勵, 使 我 擁 有 堅 定 的 信 心 突 破 困 難 這 三 年 的 學 習 已 成 為 我 生 命 中 最 重 要 的 養 分, 謹 將 這 份 榮 耀 獻 給 我 敬 愛 的 師 長 們 及 愛 護 我 的 所 有 人! 鄺 綺 暖 謹 誌
4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南 一 出 版 社 一 百 學 年 度 國 語 教 科 書 中, 修 辭 格 教 學 內 容 及 課 文 修 辭 格 使 用 類 型 研 究 者 以 文 獻 分 析 法 及 文 本 分 析 法 為 研 究 方 法, 針 對 南 一 出 版 社 一 百 學 年 度, 一 到 十 二 冊 的 國 語 教 科 書 及 備 課 指 引, 探 討 其 修 辭 格 教 學 內 容 及 課 文 修 辭 格 分 布 情 形,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一 各 冊 使 用 總 數 分 析 一 到 十 二 冊 課 文 的 修 辭 格 使 用 總 數 為 3181 次, 一 到 十 二 冊 課 文 的 修 辭 格 使 用 次 數 並 非 遞 增, 其 中 第 九 冊 使 用 次 數 最 多, 佔 了 總 數 的 13.05%, 其 次 才 是 第 十 二 冊 其 中, 一 到 四 冊 的 使 用 修 辭 格 總 數 每 一 冊 皆 不 超 過 200 次 中 年 級 課 本 使 用 修 辭 格 次 數 為 第 七 冊 最 多, 其 次 是 第 八 冊, 第 七 冊 中, 設 問 譬 喻 轉 化 和 對 偶 的 使 用 次 數 明 顯 高 於 第 八 冊 高 年 級 課 本 使 用 次 數 為 第 九 冊 最 多, 其 次 為 第 十 二 冊, 第 九 冊 的 對 偶 使 用 次 數 明 顯 高 於 其 他 三 冊 二 使 用 辭 格 種 類 分 析 一 到 十 二 冊 總 共 使 用 了 27 種 修 辭 格 於 課 文 之 中, 其 中 仿 擬 藏 詞 與 飛 白 完 全 沒 有 使 用 語 文 天 地 介 紹 了 16 種, 皆 曾 運 用 於 課 文 之 中 指 引 未 分 析 出 的 有 7 種, 而 指 引 中 有 列 出 但 未 放 在 語 文 天 地 中 教 學 的 有 4 種 各 冊 使 用 辭 格 的 種 類 數 幾 乎 屬 於 遞 增, 只 有 第 十 一 冊 略 多 於 第 十 二 冊 三 語 文 天 地 和 課 文 修 辭 的 相 關 性 分 析 語 文 天 地 在 對 偶 修 辭 格 的 教 學 內 容 上, 與 備 課 指 引 的 分 類 不 同 轉 化 修 辭 格 的 運 用, 在 低 中 年 級 的 課 本 上 屬 多 數, 但 語 文 天 地 卻 是 放 在 五 下 教 學 最 後 依 本 研 究 的 發 現, 給 予 編 輯 者 及 教 師 提 供 進 一 步 的 建 議 關 鍵 字 : 國 小 南 一 版 教 科 書 國 小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格
5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Nan-I one hundred academic year Mandarin textbooks, teaching content and rhetorical texts rhetorical type of use. Researcher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text analysis" as the research method, a publishing house for Nan-I one hundred academic year, the first to the twelfth Mandarin textbooks and lesson planning guidelines, to explore its contents and teaching rhetoric rhetorical texts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found First, the volume of the total use of The first to the twelfth rhetorical texts using a total of 3181 times, the first to the twelfth rhetorical texts frequency of use is not incremented ninth book in which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accounting for 13.05% of the total, followed by the twelfth books. Among them, one to four the total number of each volume using rhetoric neither more than 200 times. Rhetoric in the number of grades used textbooks for the seventh book, followed by the eighth book, in the seventh book, asked the question, simile, and duality transformation frequency of u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ighth album. Frequency of use of high school textbooks ninth book, followed by the twelfth book, the ninth book of dual frequency of u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three. Second, the use of speech, analyzed by category One to twelve using a total of 27 kinds of rhetoric in texts among which Fang-Ni, Hidden-words and Fei-Bo completely not used. Language Corner describes 16 species have been used in both texts being. Guidelines are not out of the seven species analyzed, but the guidelines are listed on the world of language teaching there are four. Each book using the number of types of speech almost belong increments, only slightly more than the twelfth eleventh album booklet. Third, the Chinese world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hetorical texts
6 Language Corner duality rhetoric in teaching content, and preparation guidelines segments. Transforming the use of rhetoric in the low and medium grade textbook case of the majority, but the world is on the five languages of Teaching. Final version of the study's findings by giving editors and teachers to provide further advice. Keywords: Elementary Nan-I textbook, Elementary Mandarin textbooks, rhetoric
7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1 第 二 節 研 究 方 法 步 驟 與 範 圍 5 第 三 節 國 小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相 關 研 究 探 討 6 第 二 章 修 辭 理 論 探 討 25 第 一 節 修 辭 的 定 義 25 第 二 節 修 辭 的 功 用 28 第 三 節 修 辭 格 的 定 義 30 第 四 節 修 辭 格 各 家 分 類 33 第 三 章 南 一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語 文 天 地 辭 格 教 學 之 分 析 40 第 一 節 四 年 級 辭 格 教 學 分 析 40 第 二 節 五 年 級 辭 格 教 學 分 析 51 第 三 節 六 年 級 辭 格 教 學 分 析 64 第 四 節 結 語 79 第 四 章 南 一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各 冊 辭 格 分 析 81 第 一 節 低 年 級 81 第 二 節 中 年 級 128 第 三 節 高 年 級 177 第 四 節 研 究 發 現 245 第 五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249 第 一 節 結 論 249 第 二 節 建 議 250 參 考 資 料 252 一 專 書 252 二 教 科 書 與 備 課 指 引 254 三 碩 士 論 文 254 四 期 刊 論 文 256 附 錄 261 附 錄 一 各 家 學 者 對 修 辭 的 定 義 261 I
8 表 次 表 1-1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內 容 研 究 碩 士 論 文 一 覽 表 62 表 1-2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內 容 研 究 期 刊 論 文 一 覽 表 21 表 2-1 修 辭 的 功 用 28 表 2-2 修 辭 格 定 義 30 表 2-3 臺 灣 學 者 辭 格 分 類 33 表 2-4 大 陸 學 者 辭 格 分 類 36 表 3-1 譬 喻 修 辭 格 定 義 40 表 3-2 譬 喻 修 辭 格 使 用 原 則 41 表 3-3 譬 喻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41 表 3-4 排 比 修 辭 格 定 義 44 表 3-5 感 歎 修 辭 格 定 義 47 表 3-6 感 歎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48 表 3-7 類 疊 修 辭 格 定 義 49 表 3-8 類 疊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50 表 3-9 對 偶 修 辭 格 定 義 51 表 3-10 對 偶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52 表 3-11 引 用 修 辭 格 定 義 54 表 3-12 引 用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54 表 3-13 設 問 修 辭 格 定 義 55 表 3-14 設 問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56 表 3-15 轉 化 修 辭 格 定 義 57 表 3-16 轉 化 修 辭 格 使 用 原 則 58 表 3-17 轉 化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59 表 3-18 誇 飾 修 辭 格 定 義 60 表 3-19 誇 飾 修 辭 格 使 用 原 則 61 表 3-20 頂 真 修 辭 格 定 義 62 表 3-21 層 遞 修 辭 格 定 義 64 表 3-22 層 遞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64 表 3-23 摹 寫 修 辭 格 定 義 66 表 3-24 摹 寫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66 II
9 表 3-25 借 代 修 辭 格 定 義 69 表 3-26 借 代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69 表 3-27 呼 告 修 辭 格 定 義 73 表 3-28 呼 告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74 表 3-29 映 襯 修 辭 格 定 義 75 表 3-30 映 襯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75 表 3-31 雙 關 修 辭 格 定 義 77 表 3-32 雙 關 修 辭 格 分 類 與 舉 例 78 表 4-1 各 辭 格 於 各 冊 使 用 次 數 245 表 4-2 各 辭 格 於 全 12 冊 使 用 次 數 與 比 例 統 計 表 247 III
10 第 一 章 緒 論 本 章 分 為 三 節 第 一 節 說 明 研 究 之 動 機 與 目 的 ; 第 二 節 說 明 研 究 方 法 步 驟 與 範 圍, 第 三 節 探 討 國 小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相 關 研 究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一 修 辭 和 語 文 教 育 語 文 不 論 是 在 學 習 上 或 是 社 會 溝 通 上 都 扮 演 著 相 當 重 要 的 角 色, 它 是 我 們 溝 通 的 媒 介, 也 是 獲 取 訊 息 了 解 知 識 的 管 道, 語 文 使 用 得 當 對 個 人 一 定 會 有 正 面 的 影 響 然 而 語 文 教 育, 許 多 人 只 會 跟 學 習 寫 字 或 是 認 識 語 詞 連 結, 陳 正 治 先 生 也 認 為 : 大 部 分 的 人 把 語 文 學 科 當 做 工 具 學 科, 學 習 語 文 只 為 了 得 到 聽 說 讀 寫 的 功 用 而 已, 因 此 教 師 教 學 國 語 文, 也 只 重 視 狹 窄 的 語 言 層 次 教 學 1 更 且 今 日 小 學 的 國 語 文 教 學, 時 數 從 九 年 一 貫 改 革 前 的 一 週 十 節, 刪 減 到 目 前 的 一 週 五 節, 每 一 冊 的 課 文 只 剩 下 十 六 到 十 二 課, 那 麼 在 有 限 的 五 節 國 語 課 中, 如 何 做 完 整 的 語 文 教 育? 內 容 又 應 該 包 含 什 麼, 才 能 達 到 語 文 教 學 的 目 標 呢? 吳 敏 而 曾 提 出 語 文 學 習 的 四 大 領 域, 包 含 聽 說 讀 寫 四 項, 並 將 每 一 項 列 出 學 習 目 標 聽 的 學 習 目 標 有 四 :1. 聽 出 順 序 2. 聽 出 層 次 3. 邊 聽 邊 做 比 較 4. 邊 聽 邊 判 斷 是 非 ; 說 的 學 習 目 標 有 三 :1. 知 道 別 人 是 否 聽 懂 2. 依 對 象 調 整 說 話 的 方 法 和 內 容 3. 要 求 澄 清 ; 讀 的 教 學 目 標 有 三 :1. 文 字 用 途 的 概 念 2. 廣 泛 閱 讀 的 習 慣 3. 提 高 閱 讀 理 解 能 力 ; 寫 的 教 學 目 標 有 二 :1. 充 實 文 章 內 容 2. 培 養 獨 立 修 改 文 章 的 能 力 2 從 上 述 學 習 及 教 學 目 標 我 們 可 以 發 現, 在 聽 說 和 讀 的 目 標 中, 了 解 語 意 是 很 重 要 的 一 環, 要 聽 懂 別 人 說 的, 要 說 出 別 人 聽 得 懂 的, 並 要 讀 懂 別 人 寫 的, 這 其 實 都 和 修 辭 有 很 大 的 關 係, 而 寫 作 的 教 學 目 標 更 是 和 修 辭 密 不 可 分 文 章 句 子 有 了 好 的 修 辭, 就 像 在 舞 台 上 打 了 一 盞 燈, 看 起 來 就 是 不 一 樣 陳 正 治 先 生 也 認 為 語 文 教 育, 應 教 學 文 學 欣 賞 思 維 力 創 造 力 及 文 化 1 2 陳 正 治 : 國 語 文 教 材 教 法 ( 自 序 )( 台 北 : 五 南 圖 書,2008 年 9 月 ), 頁 5 詳 見 吳 敏 而 : 語 文 學 習 百 分 百 ( 台 北 市 : 天 衛,1998 年 6 月 ), 頁
11 層 面 3 黃 慶 萱 也 曾 提 出 二 個 理 由 來 解 釋 爲 什 麼 要 學 修 辭 學, 第 一 是 就 學 術 體 系 而 言, 修 辭 學 居 於 國 文 系 基 礎 學 科 的 最 高 層 ; 第 二 是 就 實 際 運 用 而 言, 修 辭 學 有 助 於 優 美 辭 令 的 欣 賞 與 創 造 4 可 知 修 辭 和 語 文 教 育 無 法 脫 鉤, 完 整 的 語 文 教 育 不 能 將 修 辭 獨 立 在 外 張 春 榮 認 為 修 辭 是 語 文 智 能 ( 修 辭 方 面 的 能 力 記 憶 方 面 的 能 力 解 釋 方 面 的 能 力 ) 之 一, 寫 作 中 描 寫 能 力 的 具 體 實 踐 與 立 意 運 用 詞 彙 構 詞 與 組 句 取 材 運 材 與 佈 局 選 擇 文 體 確 立 風 格 交 織 形 塑 成 語 文 的 特 殊 能 力 5 可 見 修 辭 在 語 文 的 學 習 中 有 著 一 定 的 重 要 性, 在 教 學 中 更 是 不 可 輕 忽 的 一 環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三 月 七 日, 李 家 同 教 授 投 書 聯 合 報, 評 論 當 時 一 份 國 小 四 年 級 的 國 語 考 卷, 引 起 了 整 個 社 會 對 小 學 修 辭 教 學 的 注 意, 當 時 國 內 報 紙 曾 以 你 有 小 四 國 語 程 度 嗎? 為 標 題, 將 這 份 國 語 考 卷 的 部 分 考 題 刊 載 出 來, 題 目 是 五 個 課 文 句 子, 請 同 學 從 十 一 個 句 型 類 目 中 選 出 正 確 的 答 案 填 入, 簡 單 而 言, 就 是 請 小 四 的 學 生 判 斷 這 五 個 句 子 所 使 用 的 修 辭 句 型 這 份 投 書 引 起 當 時 社 會 廣 泛 探 討 國 小 語 文 課 教 修 辭 的 必 要 性 與 考 修 辭 的 意 義 一 時 間 修 辭 儼 然 成 為 語 文 學 習 的 一 個 巨 大 障 礙 以 這 個 角 度 來 看 修 辭 教 學 其 實 還 有 很 大 的 討 論 空 間, 用 一 個 不 適 當 的 國 語 考 卷, 來 說 明 教 授 修 辭 會 使 學 童 面 對 國 語 課 感 到 巨 大 的 壓 力, 對 修 辭 教 學 本 身 而 言 也 不 公 平 筆 者 從 事 國 小 語 文 科 教 學 十 年, 發 現 修 辭 教 學, 大 多 數 學 生 必 須 先 從 理 解 專 有 名 詞 出 發, 但 到 了 國 小 六 年 級, 要 將 修 辭 格 歸 類 仍 有 許 多 迷 思, 要 推 到 欣 賞 甚 至 是 創 造 力 的 層 面 對 小 學 生 而 言, 是 比 較 困 難 的 細 看 國 小 學 童 作 文, 錯 字 用 詞 不 當 是 時 常 犯 的 錯 誤, 就 內 容 而 言, 句 式 簡 單, 修 辭 使 用 更 是 少 之 又 少 但 國 小 教 師 手 冊 從 小 學 三 年 級 開 始 將 課 文 內 容 逐 一 分 析 歸 類 修 辭 格, 經 過 四 年 的 學 習, 學 生 對 於 修 辭 的 概 念 卻 仍 就 有 許 多 模 糊 不 清 的 地 方, 那 麼 課 本 上 的 修 辭 教 學 同 注 1, 同 頁 原 文 如 下 : 大 多 數 國 小 的 國 語 文 月 考 或 期 末 考 的 考 卷, 教 師 出 的 評 量 項 目 大 多 是 : 注 音 譯 國 字 改 錯 解 釋 選 擇 選 詞 造 句 部 首 相 似 相 反 詞 等 語 言 問 題 ; 頂 多 加 了 閱 讀 測 驗 而 已 這 些 評 量 的 項 目 是 評 量 語 言 的 基 本 能 力, 很 重 要, 但 是 語 文 的 教 學 不 只 這 樣, 還 應 教 學 文 學 欣 賞 思 維 力 創 造 力 及 文 化 層 面 陳 正 治 : 黃 慶 萱 教 授 與 修 辭 學, 文 訊 第 264 期 (2007 年 6 月 ), 頁 24 張 春 榮 : 修 辭 教 學 設 計, 國 文 天 地 21 卷 12 期 (2006 年 5 月 ), 頁 5 2
12 是 否 有 其 不 足 需 要 補 充 的 地 方 呢? 教 師 教 授 修 辭 當 然 需 從 教 材 中 著 手, 教 材 編 寫 方 向 要 正 確, 學 生 才 能 從 中 獲 取 最 正 確 的 資 訊 學 校 教 育 是 從 課 程 與 教 材 出 發, 教 材 也 主 導 著 教 師 進 行 教 學 活 動 一 般 國 小 的 語 文 課 程, 也 脫 離 不 了 國 語 教 科 書, 語 文 的 學 習 從 教 科 書 出 發, 以 教 科 書 為 主 的 教 學 又 從 課 文 開 始 有 鑑 於 此, 加 強 教 科 書 與 教 材 的 研 究 是 有 其 必 要 性 的, 課 文 是 每 位 學 子 熟 讀 的 材 料, 課 文 中 所 使 用 的 修 辭, 不 論 是 辭 格 或 是 修 辭 句 型, 均 是 學 子 最 易 接 觸 到 的 學 習 典 範 目 前 國 小 開 放 各 版 本 的 教 科 書 供 教 師 選 用, 教 科 書 市 場 百 家 爭 鳴, 教 師 如 何 選 材, 才 能 讓 學 生 在 多 元 版 本 中 學 到 最 適 宜 又 正 確 的 知 識, 頗 值 得 研 究 二 修 辭 和 國 民 小 學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綱 要 教 育 部 於 民 國 一 百 年 發 布 的 國 民 中 小 學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綱 要 語 文 學 習 領 域 ( 國 語 文 ), 其 基 本 理 念 有 四, 其 中 一 到 三 點 和 修 辭 相 關 第 一 點 : 培 養 學 生 正 確 理 解 和 靈 活 應 用 本 國 語 言 文 字 的 能 力 以 使 學 生 具 備 良 好 的 聽 說 讀 寫 作 等 基 本 能 力, 並 能 使 用 語 文, 充 分 表 情 達 意, 陶 冶 性 情, 啟 發 心 智, 解 決 問 題 這 裡 面 提 到 使 用 語 文, 充 分 表 達 情 意, 我 們 可 以 將 之 和 修 辭 做 一 個 連 結, 當 我 們 想 要 使 用 語 文, 不 論 是 在 口 語 上 或 是 書 寫 文 章, 要 能 表 情 達 意, 完 整 正 確 的 傳 達 個 人 的 意 思, 一 定 要 使 用 正 確 的 修 辭 方 式, 如 果 沒 有 基 本 的 修 辭 觀 念, 很 容 易 使 聽 者 誤 解 了 本 意 基 本 理 念 第 二 點 : 培 養 學 生 有 效 應 用 國 語 文, 從 事 思 考 理 解 推 理 協 調 討 論 欣 賞 創 作, 以 融 入 生 活 經 驗, 擴 展 多 元 視 野, 面 對 國 際 思 潮 單 從 思 考 理 解 欣 賞 創 作 四 點 切 入, 就 已 經 和 修 辭 密 切 相 關, 面 對 一 篇 文 章 或 是 一 場 演 說, 懂 得 寫 作 者 所 使 用 的 修 辭 方 式, 便 能 夠 欣 賞 其 中 的 精 華, 學 習 到 精 髓 之 後 才 可 以 轉 化 為 創 作 的 能 力 基 本 理 念 第 三 點 : 激 發 學 生 廣 泛 閱 讀 的 興 趣, 提 升 欣 賞 文 學 作 品 的 能 力, 以 體 認 本 國 文 化 精 髓 很 多 時 候 我 們 說 一 篇 文 章 好, 可 是 好 在 那 裡, 是 那 一 句 或 是 那 一 個 想 法 好, 在 語 文 教 學 中, 學 生 能 夠 說 得 出 來, 能 夠 講 得 清 楚 嗎? 假 使 我 們 能 用 修 辭 去 分 析 文 章, 語 文 學 習 很 快 就 能 有 一 個 理 論 來 解 釋 再 細 看 課 綱 中 的 能 力 指 標, 明 確 指 出 修 辭 二 字 的 有 以 下 幾 點 : 能 理 解 簡 易 的 文 法 及 修 辭 能 欣 賞 作 品 的 寫 作 風 格 特 色 及 修 辭 技 巧 3
13 6-3-6 能 把 握 修 辭 的 特 性, 並 加 以 練 習 及 運 用 能 理 解 簡 單 的 修 辭 技 巧, 並 練 習 應 用 在 實 際 寫 作 能 靈 活 應 用 修 辭 技 巧, 讓 作 品 更 加 精 緻 感 人 能 靈 活 的 運 用 修 辭 技 巧, 讓 作 品 更 加 精 緻 優 美 以 上 六 點 有 三 項 是 在 第 三 階 段, 有 三 項 是 在 第 四 階 段, 也 就 是 集 中 在 小 學 高 年 級 ( 五 六 年 級 ) 和 國 中 階 段 ( 七 八 九 年 級 ) 教 育 部 的 規 劃, 也 就 是 希 望 國 語 文 教 師 能 從 高 年 級 開 始 讓 學 童 接 觸 簡 易 的 修 辭, 並 理 解 之 後 活 用 那 麼, 國 小 的 語 文 教 材 上 應 該 也 要 有 這 樣 完 善 的 規 劃, 讓 國 小 學 生 從 簡 單 的 修 辭 開 始 認 識 除 了 在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綱 要 中 有 規 劃 與 修 辭 相 關 的 能 力 指 標 之 外, 教 育 部 所 編 寫 的 中 小 學 國 語 文 基 本 學 力 指 標 系 統 中, 與 修 辭 相 關 的 表 現 標 準 也 有 以 下 四 點, 小 四 : 寫 出 完 整 的 句 子, 如 : 直 敘 句 問 句 小 六 : 有 效 運 用 常 見 的 修 辭 技 巧, 如 : 比 喻 擬 人 疊 字 詞 等 國 三 : 有 效 運 用 各 種 修 辭 技 巧 高 三 : 靈 活 運 用 各 種 修 辭 技 巧 6 在 在 都 顯 示 出 修 辭 運 用 的 好 壞 可 以 評 鑑 出 學 童 的 語 文 能 力 上 述 二 點, 引 發 了 筆 者 對 國 小 教 科 書 中 修 辭 現 象 的 注 意, 修 辭 是 語 文 教 學 不 可 忽 略 的 一 項, 如 何 將 現 行 的 國 語 課 文 中 的 修 辭 現 象 結 合 修 辭 教 學, 以 精 進 學 童 的 修 辭 理 解, 提 升 全 面 性 的 語 文 能 力, 首 先 必 須 將 國 語 課 本 中 的 修 辭 現 象 做 一 個 完 整 的 探 討 本 研 究 試 圖 分 析 南 一 版 國 小 國 語 教 科 書, 其 原 因 如 下 : 目 前 國 小 教 師 選 用 的 版 本 有 三, 分 別 為 康 軒 南 一 翰 林, 從 2005 年 林 洪 正 國 語 教 科 書 詩 歌 體 範 文 之 修 辭 探 究 以 九 年 一 貫 第 一 階 段 為 例 2005 年 林 君 鴻 九 年 一 貫 國 小 高 年 級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教 學 之 探 究 以 南 一 康 軒 翰 林 版 為 例 2006 年 張 瓊 華 國 語 教 科 書 詩 歌 體 範 文 之 修 辭 研 究 以 九 年 一 貫 第 二 階 段 之 童 詩 為 例 2007 年 李 忠 政 國 小 語 文 領 域 國 語 文 第 二 階 段 修 辭 教 學 教 材 研 究 以 康 軒 南 一 翰 林 仁 林 版 為 例 的 研 究 中 可 以 發 現, 南 一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所 使 用 的 修 辭 格 次 數 皆 為 三 版 本 中 最 多, 故 筆 者 選 用 南 一 版 本 作 為 研 究 對 象 基 於 上 述 的 研 究 動 機, 研 究 者 欲 達 成 的 研 究 目 的, 主 要 有 四 : ( 一 ) 了 解 南 一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一 到 十 二 冊 中, 所 出 現 的 修 辭 類 型 ( 二 ) 了 解 南 一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中, 課 文 運 用 之 辭 格 的 分 布 情 形 與 國 語 課 本 語 文 6 詳 見 教 育 部 教 育 研 究 委 員 會 編 著 : 我 國 中 小 學 國 語 文 基 本 學 力 指 標 系 統 規 劃 研 究 完 整 版 ( 下 冊 ) ( 台 北 : 教 育 部 ),2001 年 12 月, 頁
14 天 地 辭 格 教 學 部 分 有 無 相 關 ( 三 ) 檢 視 南 一 版 國 語 備 課 指 引 的 修 辭 技 巧 說 明 是 否 有 歸 類 不 當 或 是 遺 漏 之 處 ( 四 ) 國 小 國 語 科 教 師 可 根 據 研 究 結 果, 提 供 選 擇 南 一 版 教 科 書 的 參 考 依 據, 爲 編 寫 南 一 版 教 科 書 的 編 輯 者 提 供 意 見 及 未 來 編 寫 的 方 向, 爲 研 究 國 小 國 語 教 學 教 材 的 研 究 者 一 個 思 考 面 向 第 二 節 研 究 方 法 步 驟 與 範 圍 一 研 究 方 法 本 研 究 所 採 用 的 研 究 方 法 有 二 : ( 一 ) 蒐 集 相 關 研 究 文 獻, 採 用 文 獻 分 析 法, 將 資 料 加 以 歸 納 並 檢 視 ( 二 ) 蒐 集 民 國 一 百 年 南 一 版 一 到 十 二 冊 的 國 語 教 科 書 備 課 指 引, 以 文 本 分 析 法 進 行 課 文 內 容 分 析, 備 課 指 引 深 究, 整 體 修 辭 架 構 評 述 在 研 究 目 的 第 一 項 了 解 南 一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一 到 十 二 冊 中, 所 出 現 的 修 辭 類 型 中, 擬 分 析 南 一 版 一 百 學 年 度 上 下 學 期 之 國 語 課 文, 將 課 文 中 出 現 的 所 有 修 辭 格 類 型 一 一 列 舉 並 歸 類 研 究 目 的 第 二 項 了 解 南 一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中, 課 文 運 用 之 辭 格 的 分 布 情 形 與 國 語 課 本 語 文 天 地 辭 格 教 學 部 分 有 無 相 關, 擬 將 統 計 歸 納 後 的 所 有 修 辭 格 類 型, 製 表 說 明 分 布 情 形, 並 將 其 與 語 文 天 地 辭 格 教 學 部 分 做 相 關 比 較 分 析, 理 解 課 文 辭 格 使 用 與 語 文 天 地 辭 格 教 學 有 無 相 關 聯 分 析 課 文 的 同 時 也 將 備 課 指 引 中, 歸 類 謬 誤 或 因 疏 漏 未 註 明 的 修 辭 格 提 出 研 究 中 所 使 用 的 修 辭 格 分 類 以 黃 慶 萱 修 辭 學 中 的 修 辭 格 為 規 準, 予 以 分 類 歸 納 二 研 究 步 驟 5
15 本 研 究 首 要 步 驟 是 確 定 研 究 主 題, 接 著 是 閱 讀 蒐 集 分 析 相 關 碩 博 士 論 文 期 刊 論 文 書 籍 資 料 與 文 獻, 再 將 研 究 方 向 擬 定 好, 確 立 研 究 目 的 與 範 圍, 並 以 文 獻 探 討 為 主 軸, 將 南 一 版 十 二 冊 的 國 語 課 文 內 容 修 辭 現 象 分 析 完 畢, 歸 納 出 研 究 結 果, 最 後 提 出 建 議 三 研 究 範 圍 本 研 究 以 南 一 出 版 社 一 百 學 年 度 出 版 的 國 語 教 科 書 和 備 課 指 引 為 研 究 對 象, 包 含 第 一 冊 到 第 十 二 冊 的 國 語 課 本 備 課 指 引, 而 首 冊 的 教 學 內 容 以 注 音 符 號 為 主, 故 不 列 入 研 究 範 圍 之 內 樣 本 數 一 共 為 二 十 四 冊 第 三 節 國 小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相 關 研 究 探 討 國 內 有 多 篇 和 國 小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相 關 之 碩 士 論 文 和 期 刊 論 文, 以 下 就 碩 士 論 文 及 期 刊 論 文 兩 方 面 進 行 探 究 一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相 關 之 碩 士 論 文 直 至 今 日, 有 十 三 篇 研 究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使 用 情 形 的 碩 士 論 文, 以 下 為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內 容 研 究 之 學 位 論 文, 依 完 成 時 間 先 後 列 表 如 下 表 1-1: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內 容 研 究 碩 士 論 文 一 覽 表 研 究 者 ( 畢 業 系 所 ; 論 文 完 成 時 間 ) 論 文 名 稱 研 對 與 圍 究 象 範 研 究 方 法 及 成 果 6
16 楊 淑 雅 國 小 高 年 國 小 此 研 究 以 內 容 分 析 法 進 行 分 析 研 究 現 行 國 小 ( 國 立 嘉 級 國 語 教 科 高 年 國 語 教 科 書 的 修 辭 現 象, 探 討 修 辭 格 的 呈 現 狀 義 大 學 國 書 之 修 辭 探 級 四 況 成 果 如 下 : 民 教 育 研 究 版 本 ( 一 ) 修 辭 類 目 的 分 析 結 果 究 所 ; 之 教 1. 修 辭 類 目 的 分 析 結 果 : 2003) 科 書 表 意 方 法 的 調 整 的 修 辭 與 設 計 優 美 形 式 的 修 辭 出 現 的 次 數 大 約 各 佔 一 半 設 計 優 美 形 式 的 修 辭 比 表 意 方 法 的 調 整 的 修 辭 多 出 9% 本 研 究 所 有 修 辭 分 析 類 目, 按 照 其 出 現 次 數 的 百 分 比 多 寡, 出 現 次 數 較 多 的 分 別 為 : 類 疊 感 嘆 排 比 轉 化 借 代 譬 喻 設 問 等 其 中 最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類 疊 修 辭, 約 佔 全 部 修 辭 分 析 類 目 總 數 的 1/3, 遠 高 於 其 他 修 辭 類 目 顯 示 在 現 今 國 小 高 年 級 國 語 教 科 書 中, 類 疊 修 辭 出 現 的 情 況 最 普 遍 2. 修 辭 類 目 在 各 出 版 社 的 分 布 情 形 以 修 辭 類 目 出 現 的 次 數 總 數 來 看, 修 辭 類 目 出 現 的 次 數 總 數 多 寡 分 別 為 康 軒 版 其 次 是 翰 林 版 國 編 版 南 一 版 ( 二 ) 不 同 出 版 社 修 辭 類 目 之 差 異 : 1. 修 辭 類 目 的 多 樣 性 綜 合 修 辭 類 目 與 次 類 目 的 分 析 結 果 : 國 編 版 的 多 樣 性 最 足 夠, 其 次 為 翰 林 版 康 軒 版 南 一 版 2. 修 辭 類 目 難 易 度 比 較 在 所 有 修 辭 次 類 目 中, 本 研 究 修 辭 難 易 度 的 比 較 以 引 用 譬 喻 類 疊 對 偶 排 比 五 個 修 辭 的 次 類 目 進 行 分 析 比 較 研 究 分 析 結 果, 各 出 版 社 的 修 辭 難 度 依 序 是 : 翰 林 版 7
17 難 度 最 高, 接 著 是 國 編 版, 再 其 次 是 康 軒 版 與 南 一 版 林 芳 如 國 小 一 年 國 小 此 研 究 採 用 內 容 分 析 法, 以 仁 林 光 復 南 一 ( 屏 東 師 級 國 語 科 教 一 年 康 軒 翰 林 出 版 社 所 出 版 之 國 小 一 年 級 國 語 教 範 學 院 國 科 書 修 辭 格 級 五 科 書 為 研 究 對 象, 研 究 工 具 為 研 究 者 修 改 之 民 教 育 研 之 研 究 版 本 修 辭 格 類 目 表, 進 行 國 小 一 年 級 國 語 教 科 究 所 ; 之 教 書 之 修 辭 分 析 其 研 究 結 論 如 下 : 2003) 科 書 ( 一 ) 國 小 一 年 級 國 語 教 科 書 中 之 修 辭 方 式 分 為 二 種, 一 是 表 意 方 法 的 調 整, 其 中 出 現 譬 喻 象 徵 轉 化 映 襯 摹 寫 感 嘆 設 問 等 七 種 修 辭 類 型, 計 有 312 次 ; 另 一 是 優 美 形 式 的 設 計, 其 中 出 現 層 遞 類 疊 頂 真 排 比 鑲 嵌 回 文 等 六 種 修 辭 類 型, 共 計 408 次 而 後 者 出 現 次 數 多 於 前 者 ( 二 ) 國 小 一 年 級 國 語 教 科 書 中, 以 類 疊 修 辭 格 出 現 次 數 最 多, 占 34.44%, 象 徵 修 辭 格 出 現 次 數 最 少, 僅 佔 0.28%, 而 誇 飾 引 用 轉 品 修 辭 格 則 尚 未 出 現 ( 三 ) 在 本 研 究 中 的 五 個 版 本, 出 現 修 辭 格 次 數 最 多 的 是 翰 林 版, 最 少 的 則 是 康 軒 版 ; 出 現 修 辭 格 種 類 最 多 的 是 翰 林 版, 最 少 的 是 南 一 版 四 國 小 一 年 級 國 語 教 科 書 中, 第 二 冊 出 現 修 辭 格 的 次 數 為 505 次, 是 第 一 冊 215 次 的 二 倍 多 ; 第 二 冊 出 現 修 辭 格 的 種 類 略 多 於 第 一 冊, 僅 相 差 象 徵 修 辭 格 一 種 張 志 瑋 九 年 一 貫 國 小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中 國 民 小 學 低 ( 國 立 新 課 程 中 國 民 低 年 年 級 語 文 領 域 本 國 語 文 審 定 本 教 科 書 中, 修 辭 竹 師 範 學 小 學 低 年 級 級 四 方 式 運 用 之 分 析 研 究 分 析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國 民 8
18 院 進 修 部 語 文 領 域 本 個 版 小 學 語 文 領 域 之 本 國 語 文 一 二 年 級 教 科 書, 語 文 教 學 國 語 文 審 定 本 之 比 較 各 版 本 之 出 版 商 計 有 : 康 軒 出 版 社 翰 林 碩 士 班 ; 本 修 辭 方 式 國 語 出 版 社 南 一 出 版 社 及 仁 林 出 版 社 本 研 究 採 2004) 之 比 較 研 究 教 科 用 黃 慶 萱 的 修 辭 學 對 修 辭 方 式 的 分 類, 作 書 為 本 研 究 的 主 類 目, 以 修 辭 方 法 分 析 為 核 心, 採 用 內 容 分 析 法, 分 析 各 版 本 教 科 書 的 內 容, 並 作 一 比 較 與 對 照 由 各 家 版 本 低 年 級 修 辭 方 式 的 統 計 中 發 現 : 各 家 版 本 在 修 辭 方 式 出 現 之 數 量 都 是 從 第 一 冊 至 第 四 冊 採 漸 進 的 方 式 逐 漸 增 多 四 家 版 本 在 低 年 級 都 有 出 現 之 修 辭 方 式 為 : 感 嘆 設 問 摹 寫 誇 飾 譬 喻 借 代 轉 化 呼 告 鑲 嵌 類 疊 對 偶 排 比 層 遞 頂 真 回 文 錯 綜 倒 裝 跳 脫, 計 十 八 種 修 辭 格 從 各 修 辭 方 式 在 各 家 版 本 低 年 級 教 材 中 出 現 之 百 分 比 可 發 現 : 第 一 冊 至 第 四 冊 中, 最 常 出 現 之 修 辭 格 前 三 名 為 類 疊 修 辭 轉 化 修 辭 與 摹 寫 修 辭, 所 佔 之 比 例 超 過 50% 在 本 研 究 所 採 用 之 三 十 種 修 辭 格 分 類 中, 從 未 出 現 在 各 家 版 本 低 年 級 語 文 教 科 書 中 的 修 辭 方 式 有 : 仿 擬 修 辭 引 用 修 辭 藏 詞 修 辭 析 字 修 辭 此 四 種 修 辭 格 本 研 究 與 學 童 在 作 文 運 用 修 辭 方 式 之 情 形 分 析 統 計 中 發 現 : 類 疊 轉 化 摹 寫 排 比 設 問 感 嘆 譬 喻 與 借 代 修 辭 是 各 家 版 本 中 出 現 頻 率 與 百 分 比 最 高 之 辭 格, 雖 然 與 高 年 級 兒 童 常 用 之 作 文 修 辭 方 式 順 序 : 類 疊 感 嘆 譬 喻 摹 寫 對 偶 誇 飾 引 用 鑲 嵌 轉 化 排 比 修 辭 在 類 目 有 大 部 分 相 雷 同, 但 排 位 次 序 差 異 性 頗 大, 值 得 各 家 出 版 社 編 輯 者 思 考, 是 否 能 9
19 夠 有 更 符 合 日 後 實 用 性 的 修 辭 方 式 之 教 材 在 低 年 級 中 出 現 張 小 芬 國 小 四 年 國 小 此 論 文 研 究 方 法 上, 以 內 容 分 析 法 進 行 分 析 研 ( 國 立 高 級 國 語 教 科 四 年 究 ; 研 究 工 具 為 研 究 者 修 改 之 修 辭 格 類 目 雄 師 範 大 書 修 辭 分 析 級 三 表, 進 行 國 小 四 年 級 國 語 教 科 書 之 修 辭 分 析 學 回 流 中 之 研 究 個 版 ( 一 ) 主 類 目 分 析 結 果 : 國 小 四 年 級 國 語 教 科 文 碩 士 本 之 書 出 現 二 十 七 種 修 辭 格, 共 1481 次 最 常 出 班 ;2005) 國 語 現 的 是 類 疊, 其 次 為 擬 人 感 嘆 設 教 科 問 譬 喻 引 用 摹 況 跳 脫 對 書 偶 排 比 鑲 嵌 錯 綜 示 現 借 代 倒 裝 轉 品 誇 飾 映 襯 頂 真 回 文 層 遞 雙 關 象 徵 婉 曲 呼 告 飛 白 倒 反 類 疊 修 辭 佔 29.30%, 約 佔 全 部 修 辭 分 析 類 目 總 數 的 1/3, 仿 擬 藏 詞 析 字 則 未 出 現 ( 二 ) 次 類 目 的 分 析 結 果 : 以 類 疊 中 的 疊 字 佔 14.57% 最 多, 其 次 為 類 字, 擬 人 修 辭 的 擬 人, 設 問 修 辭 的 懸 問, 感 嘆 修 辭 的 不 用 嘆 詞 也 缺 乏 助 詞, 但 明 顯 的 表 達 感 嘆 意 味 的 感 嘆 句, 引 用 修 辭 的 暗 用 ( 三 ) 修 辭 類 目 在 各 出 版 社 的 分 部 情 形 : 康 軒 版 600 次, 南 一 版 463 次, 翰 林 版 418 次 林 洪 正 國 語 教 科 第 一 本 研 究 針 對 九 年 一 貫 第 一 階 段 的 國 語 教 科 書 ( 臺 中 師 書 詩 歌 體 範 階 段 中 之 詩 歌 體 範 文, 進 行 篇 章 和 字 句 修 辭 方 面 之 範 學 院 語 文 之 修 辭 探 三 個 探 討, 並 以 康 軒 翰 林 南 一 三 家 出 版 社 之 教 文 教 育 學 究 以 九 年 版 本 科 書 為 主 要 探 討 對 象 系 碩 士 一 貫 第 一 階 的 國 本 研 究 之 發 現 如 下 : 班 ;2005) 段 為 例 語 教 ( 一 ) 章 法 方 面 : 10
20 科 書 中 之 詩 歌 體 範 文 1. 單 篇 範 文 中 使 用 的 章 法 不 只 一 種, 而 且 章 法 間 具 有 結 構 上 的 層 次 關 係, 而 以 第 一 層 結 構 的 章 法 最 為 重 要 2. 南 一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中 的 詩 歌 體 範 文 使 用 的 章 法 種 類 最 多 元, 而 康 軒 版 使 用 的 章 法 數 量 最 多 3. 並 列 章 法 在 使 用 次 數 和 位 於 第 一 層 結 構 的 次 數 皆 最 多 4. 各 年 段 上 下 學 期 相 比, 下 學 期 範 文 使 用 之 章 法 較 為 多 元, 使 用 章 法 數 量 也 較 多 5. 各 冊 使 用 最 多 的 章 法 均 為 並 列 或 因 果, 但 在 第 一 層 結 構 中 使 用 最 多 的 章 法 則 不 盡 相 同 ( 二 ) 修 辭 格 方 面 : 1. 南 一 版 出 現 修 辭 格 次 數 最 多, 且 南 一 康 軒 版 使 用 之 修 辭 格 最 為 多 元 2. 各 版 本 皆 以 類 疊 修 辭 格 出 現 次 數 最 多 3. 各 版 本 皆 未 出 現 的 修 辭 格 有 仿 擬 引 用 藏 詞 飛 白 析 字 轉 品 婉 曲 倒 反 象 徵 倒 裝 跳 脫 等 十 一 種 4. 各 年 段 上 下 學 期 比 較 時, 下 學 期 國 語 教 科 書 詩 歌 體 範 文 所 使 用 的 修 辭 種 類 較 為 多 元, 使 用 次 數 除 了 二 年 級 上 下 學 期 差 距 特 別 明 顯 外, 大 致 相 近 5. 類 疊 無 論 在 哪 一 冊 中, 使 用 次 數 都 遠 高 於 其 餘 修 辭 格, 且 各 冊 在 修 辭 使 用 上, 都 有 高 度 集 中 化 的 傾 向 林 君 鴻 九 年 一 貫 國 小 本 研 究 試 圖 分 析 國 小 高 年 級 國 語 教 科 書 的 修 ( 國 立 臺 國 小 高 年 級 高 年 辭 教 學 現 象 研 究 發 現 如 下 : 11
21 北 教 育 大 國 語 教 科 書 級 三 ( 一 ) 國 語 課 文 的 辭 格 歸 類 : 由 分 析 結 果 得 知 學 語 文 教 修 辭 教 學 之 個 版 九 年 一 貫 國 小 高 年 級 南 一 康 軒 翰 林 三 種 版 育 學 系 碩 探 究 以 本 國 本 國 語 課 文 出 現 的 辭 格, 主 要 的 有 比 喻 轉 士 班 ; 南 一 康 軒 語 教 化 誇 張 雙 關 類 疊 對 偶 映 襯 排 比 2005) 翰 林 版 為 例 科 書 層 遞 頂 真 摹 寫 鑲 嵌 示 現 設 問 錯 綜 引 用 倒 反 借 代 象 徵 回 文 等 二 十 種, 然 其 例 句 文 學 性 欠 佳, 不 夠 優 質, 有 待 提 高 層 次 ( 二 ) 國 語 教 科 書 的 辭 格 分 布 情 形 由 研 究 結 果 得 知 : 1. 三 種 版 本 出 現 辭 格 總 次 數 以 南 一 版 最 多, 康 軒 次 之, 翰 林 版 最 少 2. 國 語 教 科 書 各 辭 格 出 現 次 數, 以 類 疊 出 現 次 數 最 多, 占 43.61%, 對 偶 次 之, 占 10.13%, 比 喻 又 其 次, 占 9.61% 出 現 最 少 的 辭 格 是 雙 關, 占 0.23%, 次 少 的 辭 格 是 倒 反, 占 0.28%, 第 三 少 的 辭 格 是 象 徵, 占 0.33% ( 三 ) 教 師 手 冊 的 修 辭 技 巧 說 明 有 否 歸 類 糾 謬 不 當 遺 漏 之 處 : 由 分 析 結 果 得 知 轉 化 對 偶 示 現 排 比 頂 真 摹 寫 錯 綜 借 代 回 文 等 辭 格 常 有 歸 類 不 當, 鑲 嵌 擬 人 常 有 辭 格 遺 漏, 類 疊 對 偶 常 有 例 句 不 完 備 之 現 象 ( 四 ) 國 語 習 作 的 修 辭 練 習 是 否 適 切 由 研 究 結 果 得 知, 九 年 一 貫 國 小 高 年 級 國 語 習 作 修 辭 練 習 的 優 點 是 : 1. 可 培 養 兒 童 閱 讀 賞 析 的 能 力 2. 可 培 養 兒 童 的 修 辭 能 力 3. 可 訓 練 兒 童 配 合 語 言 情 境 溝 通 和 表 達 的 能 力 12
22 缺 點 是 : 1. 國 語 習 作 各 大 題 符 合 何 種 能 力 指 標, 並 未 標 出, 宜 補 標 說 明 2. 部 分 題 型 的 修 辭 標 題 與 內 容 不 符 張 瓊 華 國 語 教 科 語 文 本 研 究 旨 在 從 章 法 修 辭 格 兩 個 角 度 分 析 國 小 ( 國 立 臺 書 詩 歌 體 範 領 域 國 語 教 科 書 的 童 詩 範 文 進 行 分 析 的 文 體 種 類 中 教 育 大 文 之 修 辭 研 第 二 是 屬 於 詩 歌 體 的 童 詩 範 文, 本 研 究 獲 致 以 下 結 學 語 文 教 究 以 九 年 階 段 論 : 育 學 系 碩 一 貫 第 二 階 四 個 ( 一 ) 章 法 方 面 士 班 ; 段 之 童 詩 為 版 本 1. 凡 目 在 各 年 級 和 各 版 本 中 都 是 出 現 次 數 2006) 例 之 國 最 多 的 章 法 類 型, 而 且 以 形 成 首 層 結 構 層 級 的 語 文 童 詩 篇 數 佔 多 數 教 科 2. 未 曾 出 現 單 層 結 構 層 級 的 童 詩 篇 章, 四 年 級 書 的 童 詩 多 數 是 雙 層 結 構, 五 年 級 使 用 最 多 三 層 結 構, 六 年 級 使 用 最 多 四 層 結 構 各 版 本 以 雙 層 結 構 的 童 詩 最 多, 其 次 是 三 層 和 四 層 結 構 3. 使 用 的 章 法 類 型 在 各 年 級 和 各 版 本 都 有 重 複 的 情 形 4. 重 於 敘 事 抒 情 說 理 及 景 物 的 描 寫, 屬 於 事 情 理 景 的 童 詩 篇 章 佔 多 數, 首 層 章 法 出 現 最 多 篇 數 的 是 凡 目 結 構, 其 次 是 因 果 結 構 5. 章 法 的 分 布 情 況 與 第 一 階 段 比 較, 章 法 的 使 用 次 數 類 型 及 結 構 層 級 數 有 顯 著 差 異 6. 仍 有 無 法 套 用 章 法 類 型 的 文 章 結 構 ( 二 ) 修 辭 格 方 面 1. 修 辭 格 的 使 用 次 數 在 各 年 級 有 顯 著 的 差 距, 出 現 次 數 最 多 的 修 辭 格 是 類 疊, 其 次 是 轉 化 譬 喻 和 對 偶, 使 用 修 辭 13
23 格 次 數 最 多 的 是 六 年 級 2. 修 辭 格 使 用 次 數 和 種 類 最 多 的 是 南 一 版, 使 用 次 數 最 少 的 是 仁 林 版, 使 用 種 類 最 少 的 是 翰 林 版 3. 使 用 頻 率 高 的 修 辭 格 種 類 在 各 年 級 和 各 版 本 都 有 重 複 的 情 形, 不 曾 出 現 的 修 辭 格 在 各 年 級 中 也 有 重 複 的 情 形 4. 修 辭 格 的 分 布 情 況 與 第 一 階 段 比 較, 使 用 次 數 最 多 的 修 辭 格 同 樣 是 類 疊, 修 辭 格 使 用 的 總 次 數 有 顯 著 差 異, 不 曾 使 用 的 修 辭 格 方 面 則 呈 現 重 複 的 情 形 5. 移 就 則 列 入 轉 化 的 修 辭 格 6. 有 些 修 辭 格 無 法 歸 入 本 研 究 的 修 辭 格 統 計 次 數 李 忠 政 國 小 語 文 九 年 本 研 究 之 發 現 如 下 : ( 玄 奘 大 領 域 國 語 文 一 貫 ( 一 ) 九 年 一 貫 語 文 領 域 本 國 語 文 第 二 階 段 的 學 中 國 語 第 二 階 段 修 第 二 各 版 本 教 學 指 引 中, 所 使 用 的 修 辭, 最 多 介 紹 文 學 系 碩 辭 教 學 教 材 階 段 使 用 的 修 辭 格 是 類 疊 設 問 譬 喻 和 轉 化, 未 士 在 職 專 研 究 以 康 四 個 出 現 的 修 辭 格 有 仿 擬 法 藏 詞 法 飛 白 法 婉 班 ;2007) 軒 南 一 翰 版 本 曲 法 跳 脫 法 等 5 種 修 辭 法 林 仁 林 版 為 本 國 ( 二 ) 修 辭 格 使 用 種 類 最 多 是 康 軒 版, 使 用 種 例 語 文 類 最 少 是 仁 林 版 ; 修 辭 格 使 用 次 數 最 多 是 南 一 領 域 版, 使 用 次 數 最 少 是 康 軒 版 教 學 ( 三 ) 修 辭 格 使 用 種 類 最 多 是 五 年 級, 使 用 種 指 引 類 最 少 六 年 級 ; 修 辭 格 使 用 次 數 最 多 是 六 年 中 的 級, 使 用 次 數 最 少 是 四 年 級 修 辭 ( 四 ) 各 版 本 和 各 年 級 在 修 辭 格 使 用 上, 都 有 教 學 高 度 集 中 化 的 傾 向, 其 中 以 類 疊 修 辭 格 出 教 材 現 的 次 數 幾 乎 都 是 第 一 名 14
24 徐 千 婷 國 小 高 年 國 小 本 研 究 依 據 林 君 鴻 九 年 一 貫 國 民 小 學 高 年 級 ( 高 雄 師 級 國 語 課 文 高 年 國 語 科 教 科 書 修 辭 之 探 究 - 以 南 一 康 軒 翰 範 大 學 回 常 見 修 辭 格 級 三 林 為 例, 所 研 究 統 計 之 辭 格 中, 出 現 總 次 數 流 中 文 碩 之 研 究 個 版 四 十 次 以 上 者 為 常 見 修 辭, 計 有 : 譬 喻 設 問 士 班 ; 本 國 轉 化 映 襯 引 用 摹 寫 類 疊 對 偶 錯 2007) 語 教 綜 鑲 嵌 排 比 等 十 一 種, 研 究 其 定 義 詳 細 科 書 類 目 作 用 原 則 不 只 以 修 辭 的 角 度, 自 語 詞 字 句 段 落 而 篇 章, 分 析 課 文 中 的 修 辭 例 句, 並 進 一 步 詮 釋 常 見 辭 格, 運 用 在 各 文 體 語 詞 字 句 段 落 或 篇 章 上, 所 產 生 的 文 學 效 果 與 藝 術 表 現, 加 以 歸 納 比 較 同 時 為 了 使 學 童 的 學 習, 不 僅 只 停 留 於 辭 格 類 目 的 認 識 階 段, 希 望 能 幫 助 其 經 由 操 作 的 實 踐, 學 習 到 如 何 運 用 辭 格 於 寫 作 上, 本 研 究 在 說 明 分 析 完 每 一 辭 格 後, 都 設 計 了 五 至 八 個 辭 格 練 習 單, 依 字 詞 句 子 篇 章, 循 序 漸 進 的 讓 國 小 學 童, 由 認 識 辭 格 了 解 辭 格 仿 作 辭 格, 到 最 後 能 運 用 辭 格 到 創 作 上, 寫 出 一 篇 篇 動 人 的 美 妙 文 章, 增 進 學 童 語 文 欣 賞 與 創 作 能 力, 進 而 達 到 提 升 學 童 語 文 能 力 的 目 標 邱 玉 枝 國 小 國 語 康 軒 本 研 究 針 對 教 學 指 引 及 習 作 練 習 中 出 現 之 修 ( 國 立 新 教 科 書 修 辭 版 十 辭 教 學 內 容 進 行 分 析 探 討, 將 修 辭 教 學 內 容 分 竹 教 育 大 教 學 內 容 之 二 冊 消 極 修 辭 與 積 極 修 辭 研 究 所 得 結 論 學 人 資 處 研 究 - 以 康 國 小 如 下 : 語 文 教 學 軒 版 為 例 國 語 ( 一 ) 消 極 修 辭 碩 士 班 ; 教 科 1. 同 義 近 義 詞 分 辨 內 容 : 各 冊 指 引 及 習 作 2008) 書 中 出 現 的 同 義 近 義 詞 分 辨 以 詞 為 內 容 者, 主 要 出 現 的 詞 性 種 類 依 次 為 : 動 詞 形 容 詞 名 詞 副 詞 15
25 2. 同 義 句 式 認 識 內 容 : 意 思 相 同 的 主 動 句 與 被 動 句 的 句 式 互 換 出 現 最 多 3. 教 科 書 同 義 近 義 詞 分 辨 內 容 中, 出 現 詞 義 相 近 而 詞 性 不 同 的 情 形, 凡 此 詞 語 選 擇 內 容, 因 詞 性 不 同, 用 法 不 同, 故 不 屬 於 同 義 近 義 詞 分 辨 探 討 範 圍, 應 歸 為 語 法 教 學 內 容 的 詞 性 用 法 辨 析 出 現 詞 義 完 全 不 同 的 情 形, 也 不 屬 於 同 義 近 義 詞 分 辨 探 討 範 圍 ( 二 ) 積 極 修 辭 1. 指 引 與 習 作 出 現 次 數 均 多 的 5 類 修 辭 格 依 次 為 : 類 疊 譬 喻 摹 況 轉 化 感 嘆 2. 指 引 與 習 作 出 現 冊 數 均 多 的 6 類 修 辭 格 依 次 為 : 譬 喻 類 疊 摹 況 排 比 感 歎 轉 化 3. 指 引 教 學 內 容 共 出 現 20 類 修 辭 格, 而 習 作 練 習 只 出 現 16 類 修 辭 格, 未 在 習 作 出 現 練 習 內 容 的 修 辭 格 有 4 類, 分 別 是 : 映 襯 呼 告 回 文 層 遞 4. 在 康 軒 版 國 小 十 二 冊 國 語 教 科 書 中, 有 14 類 修 辭 格 教 學 內 容 定 義 或 舉 例 有 待 商 榷, 分 別 是 : 轉 化 類 疊 感 歎 譬 喻 雙 關 設 問 誇 飾 頂 真 鑲 嵌 示 現 呼 告 借 代 映 襯 層 遞 陳 湘 屏 成 語 的 語 康 軒 本 研 究 的 成 語 本 身 的 兩 大 面 向 分 別 為 語 法 和 ( 國 立 臺 法 與 修 辭 及 版 國 修 辭 手 法, 語 法 部 分 強 調 成 語 的 內 部 結 構 與 外 東 大 學 語 角 色 扮 演 語 課 部 功 能 ; 修 辭 手 法 以 常 見 的 修 辭 格 搭 配 美 學 類 文 教 育 學 以 康 軒 版 國 本 一 型 作 為 分 析 重 點 以 下 為 研 究 成 果 : 系 碩 士 語 教 材 所 見 到 十 ( 一 ) 康 軒 版 國 語 教 材 中 成 語 內 容 分 析 班 ;2009) 為 例 二 冊 1. 教 材 中 成 語 的 年 段 分 布 由 少 到 多 符 合 學 習 歷 程, 但 數 量 略 顯 不 足, 各 冊 間 的 分 布 情 形 也 16
26 不 甚 理 想 2. 教 材 中 成 語 在 不 在 平 衡 語 料 庫 出 現 或 頻 率 過 低 的 成 語 數 量 略 高 3. 教 材 中 成 語 的 語 法 結 構 以 完 全 二 二 相 承 式 中 並 列 型 的 偏 正 + 偏 正 型 最 多 4. 教 材 中 成 語 的 語 法 功 能 以 謂 語 功 能 次 數 最 多 5. 教 材 中 成 語 的 修 辭 手 法 以 比 喻 最 多 6. 教 材 中 成 語 的 修 辭 美 學 以 優 美 類 型 佔 絕 大 多 數 ( 二 ) 康 軒 版 國 語 教 材 中 成 語 的 角 色 扮 演 1. 成 語 數 量 並 非 越 多 越 好, 而 且 會 依 據 所 處 位 置 不 同 而 產 生 不 同 的 效 果 2. 文 本 融 合 了 成 語 語 法 和 修 辭, 變 得 簡 潔 有 力 更 具 形 象 功 能, 加 上 音 韻 的 多 樣 性, 產 生 豐 富 的 文 化 美 感 吳 幸 純 國 小 高 年 國 小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國 小 高 年 級 國 語 教 科 書 中 複 ( 國 立 屏 級 國 語 教 科 高 年 句 句 型 的 分 布 狀 況, 與 句 型 修 辭 相 結 合 的 可 行 東 教 育 大 書 句 型 修 辭 級 三 性 學 中 國 語 研 究 個 版 研 究 者 以 內 容 分 析 法 為 研 究 方 法, 針 對 高 文 學 系 ; 本 國 年 級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中 所 揭 示 的 重 要 句 2009) 語 教 型, 進 行 句 型 教 學 的 內 涵 探 究, 並 進 一 步 探 討 科 書 句 型 與 修 辭 相 互 間 的 關 聯 性, 及 兩 者 結 合 教 學 的 可 行 性 三 家 版 本 複 句 類 型 的 出 現 比 例, 均 偏 重 在 並 列 遞 進 轉 折 條 件 四 種 複 句 句 型 上, 其 他 類 型 的 複 句, 除 了 康 軒 版 的 假 設 複 句 比 例 13 % 之 外, 其 餘 類 型 的 比 例 均 未 超 過 10%, 比 例 上 偏 低 而 關 於 句 型 修 辭 結 合 的 可 行 性 方 17
27 面, 研 究 發 現 複 句 句 型 與 修 辭 格 之 間 確 有 相 通 之 處, 可 互 為 補 充, 如 並 列 複 句 與 排 比 對 偶 修 辭 格 ; 轉 折 複 句 與 映 襯 修 辭 格 ; 遞 進 複 句 與 層 遞 修 辭 格 等 馮 心 怡 國 小 國 語 國 小 本 研 究 的 結 論 如 下 所 列 : ( 國 立 屏 教 科 書 修 辭 三 個 壹 修 辭 格 類 目 之 比 較 分 析 東 教 育 大 內 容 之 研 究 版 本 一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出 現 情 意 內 容 的 深 化 學 教 育 學 國 語 之 修 辭 格 類 目, 以 南 一 版 教 科 書 最 多, 康 軒 版 系 ;2012) 教 科 教 科 書 最 少 書 一 二 整 體 而 言,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呈 現 情 意 到 十 內 容 的 深 化 之 修 辭 格, 以 翰 林 版 教 科 書 難 度 二 冊 最 深 ; 南 一 版 教 科 書 較 符 合 學 生 由 易 而 難 的 語 文 學 習 方 式, 且 類 目 結 合 的 方 式 最 多 元 ; 康 軒 版 教 科 書 則 難 度 介 於 兩 者 之 間, 但 類 目 結 合 方 式 最 少 三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出 現 文 辭 形 式 的 設 計 之 修 辭 格 類 目 皆 相 同, 其 中 又 以 類 疊 出 現 的 次 數 最 多 四 整 體 而 言,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呈 現 文 辭 形 式 的 設 計 之 修 辭 格, 以 南 一 版 教 科 書 出 現 類 目 的 結 合 方 式 最 多, 翰 林 版 教 科 書 最 少 五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共 同 出 現 綜 合 之 修 辭 格 類 目 共 有 17 種, 以 類 疊 之 類 目 所 呈 現 的 結 合 方 式 最 多, 且 結 合 方 式 多 元, 但 各 版 本 的 結 合 方 式 皆 不 盡 相 同 六 整 體 而 言,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呈 現 綜 合 之 修 辭 格, 以 南 一 版 教 科 書 的 結 合 方 式 最 多, 康 軒 版 翰 林 版 教 科 書 次 之 七 整 體 而 言,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呈 現 三 類 修 18
28 辭 格 類 目 的 結 合, 以 南 一 版 教 科 書 的 結 合 方 式 最 多 ; 康 軒 版 教 科 書 最 少 八 修 辭 的 相 關 研 究 中 並 無 綜 合 之 修 辭 格 類 目 的 探 討 貳 國 小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格 整 體 分 布 之 情 形 一 三 類 修 辭 格 在 康 軒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的 分 布 情 形, 就 整 體 分 析 一 至 六 年 級 內 容 分 析, 以 及 低 中 高 年 級 的 分 布 情 形, 皆 以 情 意 內 容 的 深 化 修 辭 格 比 例 最 高, 文 辭 形 式 的 設 計 次 之, 綜 合 最 低 二 三 類 修 辭 格 在 南 一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的 分 布 情 形, 就 整 體 分 析 二 至 六 年 級 內 容 分 析, 以 及 中 高 年 級 的 分 布 情 形, 皆 以 情 意 內 容 的 深 化 修 辭 格 比 例 最 高, 文 辭 形 式 的 設 計 次 之, 綜 合 最 低 ; 僅 一 年 級 為 文 辭 形 式 的 設 計 修 辭 格 的 比 例 最 高, 情 意 內 容 的 深 化 次 之, 綜 合 最 低 三 三 類 修 辭 格 在 翰 林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的 分 布 情 形, 就 整 體 分 析 一 至 六 年 級 內 容 分 析, 以 及 低 中 高 年 級 的 分 布 情 形, 皆 以 情 意 內 容 的 深 化 修 辭 格 的 分 布 比 例 最 高, 文 辭 形 式 的 設 計 次 之, 綜 合 最 低 四 整 體 而 言,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在 三 類 修 辭 格 的 整 體 分 布 情 形, 皆 以 情 意 內 容 的 深 化 之 修 辭 格 的 比 例 最 高, 文 辭 形 式 的 設 計 次 之, 綜 合 最 低 五 就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在 三 類 修 辭 格 分 布 情 形 之 比 較, 翰 林 版 教 科 書 呈 現 情 意 內 容 的 深 化 之 修 辭 格 的 比 例 最 高, 南 一 版 教 科 書 最 19
29 低 ; 南 一 版 教 科 書 呈 現 文 辭 形 式 的 設 計 與 綜 合 之 修 辭 格 的 比 例 皆 為 最 高, 而 翰 林 版 教 科 書 皆 為 最 低 六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皆 出 現 三 類 修 辭 格, 雖 然 三 類 修 辭 格 內 容 分 布 的 比 例 不 一 致, 但 大 致 上 有 隨 年 級 逐 漸 增 加 的 趨 勢, 且 以 南 一 版 教 科 書 在 三 類 修 辭 格 的 分 布 比 例 最 佳 七 三 版 本 國 語 教 科 書 皆 從 低 年 級 開 始, 讓 學 生 逐 步 學 習 修 辭 從 上 述 列 表 可 知, 研 究 低 年 級 ( 包 含 僅 研 究 一 年 級 ) 教 科 書 版 本 比 較 的 有 三 篇, 研 究 第 二 階 段 ( 當 時 的 第 二 階 段 為 四 五 六 年 級 ) 教 科 書 版 本 比 較 的 有 二 篇, 針 對 四 年 級 教 科 書 版 本 比 較 的 有 一 篇, 研 究 高 年 級 教 科 書 版 本 比 較 的 有 四 篇, 研 究 一 到 十 二 冊 國 語 教 科 書 的 有 二 篇, 且 皆 為 康 軒 版, 其 中 一 篇 是 針 對 課 文 中 的 成 語 進 行 修 辭 研 究, 研 究 三 個 版 本 一 到 十 二 冊 的 有 一 篇, 也 就 是 說, 十 三 篇 碩 士 論 文 中 有 十 一 篇 是 在 做 版 本 比 較, 提 供 教 師 作 為 版 本 選 擇 的 一 個 參 考, 而 針 對 南 一 版 或 是 翰 林 版 做 全 面 性 一 到 十 二 冊 的 修 辭 檢 視 則 尚 未 出 現 從 上 述 可 知, 國 小 課 程 中 的 修 辭 教 材 與 修 辭 教 學, 確 有 其 研 究 價 值, 教 材 也 因 出 版 年 代 不 同, 內 容 有 所 更 改, 包 括 課 文 語 文 統 整 ( 因 版 本 不 同 也 稱 之 語 文 天 地 ) 教 師 手 冊 ( 因 版 本 不 同 也 稱 之 備 課 指 引 ) 等, 都 會 順 應 課 程 綱 要 或 是 時 代 潮 流 有 所 變 動, 多 數 論 文 研 究, 是 擇 一 年 段 進 行 三 個 版 本 的 修 辭 使 用 次 數 或 修 辭 格 種 類 多 寡 比 較, 本 研 究 則 是 以 南 一 版 之 國 小 一 到 六 年 級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教 材 與 修 辭 格 使 用 方 式 作 一 審 視, 期 望 找 出 國 小 南 一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之 整 體 修 辭 格 與 修 辭 格 教 學 之 架 構, 並 指 出 其 需 要 加 強 的 部 分 二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相 關 之 期 刊 論 文 直 至 今 日, 有 數 篇 研 究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使 用 情 形 的 期 刊 論 文, 以 下 為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內 容 研 究 之 期 刊 論 文, 依 出 版 時 間 先 後 列 表 如 下 20
30 表 1-2: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內 容 研 究 期 刊 論 文 一 覽 表 作 者 篇 名 出 版 處 ( 出 版 年 月 ) 文 獻 內 容 國 教 天 地 10 期 (1975 年 1 陳 寶 條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中 之 重 疊 詞 研 究 月 ) 國 教 天 地 11 期 (1975 年 4 月 ) 國 教 天 地 12 本 期 刊 論 文 主 要 研 究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中 出 現 的 重 疊 詞, 依 音 節 的 多 寡 可 分 四 大 類, 依 重 疊 形 態 來 分 可 分 十 四 類, 依 詞 性 來 分 可 分 六 類 文 中 列 舉 出 各 種 重 疊 詞 運 用 上 的 意 義 期 (1975 年 6 月 ) 國 小 國 語 國 教 月 刊 34 依 黃 慶 萱 先 生 對 感 歎 修 辭 下 的 定 義 及 分 黃 蕙 蘭 課 文 感 嘆 卷 5 6 期 類, 將 國 語 課 本 中 的 感 嘆 句 列 舉 區 分 於 三 等 修 辭 實 例 (1987 年 12 大 類 之 下, 作 為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與 研 究 的 參 研 析 月 ) 考 國 小 國 語 國 教 月 刊 34 先 將 設 問 下 定 義, 並 將 設 問 分 三 類 : 疑 曾 喜 松 課 文 設 問 卷 7 8 期 問 提 問 激 問 再 將 國 小 國 語 課 本 中 的 等 修 辭 實 例 (1988 年 2 設 問 修 辭 依 三 類 區 分, 作 為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研 析 月 ) 與 研 究 的 參 考 鍾 金 樹 等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引 用 修 辭 實 例 研 析 國 教 月 刊 34 卷 9 10 期 (1988 年 4 月 ) 先 將 引 用 下 定 義, 並 分 明 引 與 暗 引 二 類 再 將 國 小 國 語 課 本 中 的 引 用 修 辭 依 二 類 區 分, 作 為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與 研 究 的 參 考 陳 曉 瑩 等 國 小 國 語 課 本 譬 喻 修 辭 實 例 研 析 國 教 月 刊 34 卷 期 (1988 年 6 月 ) 先 引 黃 慶 萱 對 譬 喻 所 下 的 定 義, 再 說 明 譬 喻 是 由 喻 體 喻 依 和 喻 詞 三 者 配 合 而 成, 並 將 譬 喻 分 明 喻 隱 喻 略 喻 假 喻 四 類 最 後 將 國 小 國 語 課 本 中 的 譬 喻 修 辭 依 四 類 區 分, 作 為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與 研 究 的 參 21
31 考 國 小 國 語 國 教 月 刊 35 課 文 排 比 卷 1 2 期 江 素 卿 等 修 辭 實 例 研 析 ( 上 )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排 比 修 辭 實 例 研 析 ( 中 )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排 比 (1988 年 10 月 ) 國 教 月 刊 35 卷 5 6 期 (1989 年 2 月 ) 國 教 月 刊 35 卷 7 8 期 先 將 排 比 下 定 義, 並 說 明 排 比 修 辭 的 功 用, 在 抒 情 寫 景 記 事 論 說 方 面, 都 很 常 見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的 排 比 修 辭 有 單 句 的 排 比 複 句 的 排 比 分 句 的 排 比 句 中 某 一 成 分 的 排 比 最 後 將 國 小 國 語 課 本 中 的 排 比 修 辭 列 出, 作 為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與 研 究 的 參 考 修 辭 實 例 (1989 年 4 研 析 ( 下 ) 月 ) 吳 金 蔥 等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夸 飾 修 辭 實 例 研 析 國 教 月 刊 35 卷 9 10 期 (1989 年 6 月 ) 先 將 夸 飾 下 定 義, 並 說 明 夸 飾 修 辭 的 主 觀 因 素 和 客 觀 因 素 夸 飾 的 對 象, 有 空 間 的 時 間 的 物 象 的 人 情 的 最 後 將 國 小 國 語 課 本 中 屬 於 夸 飾 修 辭 的 句 子 列 出, 作 為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與 研 究 的 參 考 趙 淑 貞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類 疊 修 辭 實 例 研 析 - 疊 字 ( 上 ) 國 教 月 刊 36 卷 1 2 期 (1989 年 10 月 ) 先 將 類 疊 下 定 義, 並 說 明 類 疊 修 辭 的 功 用, 類 疊 的 內 容 有 單 音 詞 ( 字 ) 複 音 詞 ( 複 詞 ) 的 類 疊 和 語 句 的 類 疊 類 疊 的 方 式, 等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類 疊 修 辭 實 例 研 析 - 疊 字 ( 下 ) 國 教 月 刊 36 卷 3 4 期 (1989 年 12 月 ) 有 連 接 的 類 疊 和 隔 離 的 類 疊 最 後 將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應 用 類 疊 修 辭 中 的 疊 字 語 句 列 出, 作 為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與 研 究 的 參 考 趙 淑 貞 國 小 國 語 國 教 月 刊 36 類 字 為 字 詞 隔 離 的 類 疊 形 式 上, 有 名 22
32 等 課 文 類 疊 卷 5 6 期 詞 代 名 詞 動 詞 形 容 詞 副 詞 連 詞 修 辭 實 例 (1990 年 2 介 詞 等 等 同 一 詞 彙 的 隔 離 使 用 後 將 國 小 研 析 - 類 字 月 ) 國 語 課 文 應 用 類 疊 修 辭 中 的 類 字 語 句 列 ( 上 ) 出, 作 為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與 研 究 的 參 考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類 疊 修 辭 實 例 研 析 - 類 字 ( 下 ) 國 教 月 刊 36 卷 7 8 期 (1990 年 4 月 ) 文 章 的 化 1. 研 究 者 認 為 國 小 國 語 課 文, 較 偏 向 排 妝 藝 術 - 國 教 之 友 47 比 對 偶 譬 喻 摹 寫 設 問 等 幾 個 辭 格 李 慶 章 國 小 國 語 卷 3 期 ( 舉 感 嘆 設 問 引 用 轉 品 夸 飾 譬 課 文 修 辭 年 12 月 ) 喻 排 比 頂 真 回 文 為 例, 分 析 課 文 中 探 討 相 關 例 句 1. 分 析 84 年 國 編 版 一 至 十 二 冊 國 語 課 本 2. 修 辭 方 式 在 課 本 中 出 現 次 數 由 多 至 少 分 別 是 : 類 疊 排 比 譬 喻 設 問 對 偶 陳 香 如 國 小 國 語 課 本 中 的 修 辭 方 式 國 語 文 教 育 通 訊 13 期 (1996 年 12 月 ) 轉 化 摹 寫 感 嘆 呼 告 映 襯 引 用 鑲 嵌 錯 綜 婉 曲 示 現 頂 真 拈 連 其 他 ( 包 括 較 物 精 警 ) 誇 飾 借 代 象 徵 層 遞 回 文 倒 裝 跳 脫 互 文 仿 擬 飛 白 轉 品 其 中 又 以 類 疊 排 比 譬 喻 設 問 對 偶 轉 化 摹 寫 感 嘆 前 八 種 修 辭 方 式 的 出 現 比 率 顯 著 高 於 其 他 各 修 辭 方 式 國 小 國 語 國 立 編 譯 館 以 內 容 分 析 法, 研 究 國 編 版 的 國 小 國 語 課 陳 香 如 科 教 科 書 之 修 辭 方 館 刊 26 卷 1 期 (1997 年 6 本 十 二 冊, 二 百 四 十 課, 修 辭 分 類 參 考 黃 萱 的 修 辭 分 類. 研 究 發 現 : 式 分 析 月 ) 1. 修 辭 方 式 出 現 次 數 較 多 的 八 種 依 序 23
33 為 : 類 疊 排 比 譬 喻 設 問 對 偶 摹 寫 轉 化 感 嘆 2. 沒 有 出 現 的 修 辭 為 : 藏 詞 析 字 雙 關 倒 反 3. 大 多 修 辭 方 式 的 出 現 次 數, 與 文 章 長 度 深 度, 以 及 構 成 此 修 辭 方 式 的 條 件 有 關 4. 大 多 修 辭 方 式 的 出 現 次 數, 隨 著 年 級 的 升 高 而 增 加, 例 外 的 有 感 嘆 轉 化 頂 真 5. 國 小 國 語 教 科 書 出 現 的 修 辭 種 類 隨 著 使 用 年 級 的 升 高 而 增 加 6. 教 科 書 中 出 現 次 數 較 多 的 修 辭 方 式, 平 均 分 布 於 各 冊, 而 出 現 次 數 較 少 的 修 辭 方 式, 則 多 集 中 出 現 在 高 年 級 7. 各 冊 教 科 書 的 每 一 課 課 文, 至 少 出 現 某 一 修 辭 方 式 一 次 以 上 以 上 是 關 於 課 文 內 容 修 辭 格 分 析 的 期 刊 論 文, 從 上 述 可 以 發 現,2000 年 之 後 無 類 似 相 關 研 究, 這 些 期 刊 論 文 所 分 析 取 用 的 都 是 國 編 版 的 國 語 課 本, 當 時 所 採 用 的 標 準 是 教 育 部 的 新 課 程 標 準, 故 不 符 合 當 前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的 需 求, 也 沒 有 南 一 康 軒 翰 林 三 版 本 之 比 較 分 析 24
34 第 二 章 修 辭 理 論 探 討 本 章 分 為 四 節 第 一 節 說 明 修 辭 的 定 義 ; 第 二 節 說 明 修 辭 的 功 用, 第 三 節 說 明 修 辭 格 的 定 義, 第 四 節 說 明 修 辭 格 各 家 分 類 第 一 節 修 辭 的 定 義 關 於 修 辭 一 詞 的 含 意, 黃 慶 萱 修 辭 學 第 一 章 分 別 就 修 和 辭 二 字 下 定 義, 他 認 為 修 是 修 飾 的 意 思 ; 辭 本 指 辯 論 的 言 辭 7 而 修 辭 二 字 的 連 用, 最 早 出 現 於 周 易 文 言 傳 乾 九 三 : 子 曰 : 君 子 進 德 修 業 忠 信, 所 以 進 德 也 ; 修 辭 立 其 誠, 所 以 居 業 也 8 這 句 話 點 明 了 修 辭 最 重 要 的 原 則 是 誠, 但 這 裡 的 修 辭 和 我 們 現 今 對 修 辭 的 見 解 仍 有 所 不 同 中 國 古 代, 關 於 修 辭 的 著 作, 楊 鴻 儒 在 當 代 中 國 修 辭 學 作 一 整 理 在 中 國 歷 史 上, 第 一 部 將 修 辭 二 字 連 用 的 著 作 是 南 朝 梁 代 劉 勰 的 文 心 雕 龍 文 心 雕 龍 中 的 修 辭 二 字 的 涵 義 正 是 我 們 今 天 所 指 的 Rhetoric 最 早 的 一 部 論 修 辭 而 又 比 較 有 系 統 的 著 作, 要 算 南 宋 陳 騤 的 文 則, 共 二 卷 書 中 評 論 文 章 體 式, 雖 然 是 在 著 重 研 究 六 經 朱 子 的 文 章 句 法, 但 創 闢 途 徑, 可 以 說 是 初 步 創 立 了 修 辭 學 第 一 本 以 修 辭 名 書 的 著 作, 要 算 元 代 王 構 的 修 辭 鑒 衡 雖 名 曰 修 辭, 但 對 修 辭 學 的 研 究 沒 甚 貢 獻, 嚴 格 地 說 不 能 算 是 修 辭 學 的 專 著 第 一 部 系 統 的 現 代 修 辭 學 著 作, 要 算 是 陳 望 道 的 修 辭 學 發 凡 9 可 見 中 國 古 代 即 有 修 辭 學, 但 是 修 辭 系 統 化 卻 是 直 到 陳 望 道 的 修 辭 學 發 凡 開 始 黃 慶 萱 也 認 為, 我 國 雖 然 很 早 就 有 討 論 修 辭 方 法 的 作 品, 但 是 從 不 曾 把 修 辭 學 當 作 一 種 專 門 而 有 系 統 的 學 問 看 待 中 國 之 有 修 辭 學, 是 由 西 方 傳 入 日 本, 再 詳 見 黃 慶 萱 :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三 民 書 局 )2010 年 7 月 三 版, 頁 1 南 懷 瑾 徐 芹 庭 註 譯 : 周 易 今 註 今 譯 ( 台 北 市 : 台 灣 商 務 )2009 年 11 月 二 版, 頁 20 詳 見 楊 鴻 儒 : 當 代 中 國 修 辭 學 ( 北 京 : 中 國 世 界 語 出 版 社 )1997 年 11 月 二 版, 頁
35 由 日 本 傳 入 中 國 的 因 此 欲 知 修 辭 學 的 定 義, 便 不 能 不 由 西 方 和 日 本 說 起 10 修 辭 (Rhetoric), 在 西 方 原 始 字 根 意 指 流 水, 是 說 人 類 的 思 想 湧 現, 滔 滔 不 絕, 言 語 流 露, 口 若 懸 河 11 修 辭 學 在 西 方 學 術 界 中, 是 一 門 歷 史 悠 久 的 學 說, 希 臘 人 愛 梭 庫 拉 提 斯 (Isocrates, B.C.) 寫 出 以 修 辭 學 (Rhetorica) 為 名 的 著 作, 並 把 修 辭 學 定 義 為 勸 說 之 學, 包 含 著 語 言 表 達 的 方 方 面 面 : 觀 念 情 感 想 像, 以 及 表 達 它 們 的 各 種 形 式 12 現 代 也 有 許 多 學 者 就 自 己 的 觀 點 對 修 辭 下 定 義, 多 數 學 者 對 修 辭 有 幾 個 共 通 點 1. 修 辭 是 語 言 文 字 的 調 整 修 辭 的 使 用, 就 是 將 一 般 的 語 言 文 字 作 一 變 異, 因 為 修 辭 就 是 一 種 調 整 語 言 文 字 的 手 段, 像 陳 望 道 就 認 為 修 辭 原 是 達 意 傳 情 的 手 段 主 要 爲 著 意 和 情, 修 辭 不 過 是 調 整 語 辭 使 達 意 傳 情 能 夠 適 切 的 一 種 努 力 13 吳 正 吉 認 為 修 辭 是 調 整 文 辭 表 情 達 意 的 方 法, 設 計 文 辭 優 美 形 式 的 技 巧, 能 使 作 者 內 心 的 思 想 感 情 精 確 生 動 表 現 出 來, 引 人 共 鳴 的 一 種 藝 術 14 李 慶 榮 認 為 修 辭 是 依 據 題 旨 情 境, 運 用 各 種 表 現 手 段 方 法, 提 高 語 言 表 達 效 果 的 一 種 活 動 而 研 究 這 種 提 高 語 言 表 達 效 果 規 律 的 科 學 就 叫 修 辭 學 修 辭 和 語 言 的 美 化 有 關 修 辭 就 是 將 語 言 文 字 修 飾 美 化, 使 用 修 辭, 語 言 文 字 會 有 增 色 加 分 的 效 果, 像 是 徐 芹 庭 就 將 修 辭 學 定 義 為 乃 研 究 如 何 修 飾 語 文 詞 句 之 一 種 學 問 也 修 辭 者, 修 飾 語 辭 文 辭 也 16 董 季 棠 認 為 修 辭 從 消 極 方 面 說, 是 洗 汰 言 辭 或 文 辭 裡 一 些 不 必 要 的 渣 滓, 好 像 用 刷 子 洒 刷 塵 垢 ; 從 積 極 方 面 說, 是 創 作 言 辭 或 文 辭 裡 一 些 必 需 的 精 髓, 好 像 用 畫 筆 藻 繪 縟 采 17, 傅 隸 樸 認 為 修 辭 學 是 一 種 追 同 注 1, 頁 4 王 珩 魏 聰 祺 等 編 著 : 國 語 文 教 學 理 論 與 應 用 ( 台 北 市 : 洪 葉 文 化 )2010 年 10 月 二 版, 頁 378 黃 慶 萱 :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三 民 書 局 )2010 年 7 月 三 版, 頁 4 陳 望 道 : 修 辭 學 發 凡 ( 台 北 市 : 文 史 哲 )1989 年 1 月 再 版, 頁 5 吳 正 吉 : 活 用 修 辭 ( 自 序 )( 高 雄 : 復 文 )1988 年 8 月 再 版, 頁 7 李 慶 榮 : 現 代 實 用 漢 語 修 辭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2002 年 12 月, 頁 4 徐 芹 庭 : 修 辭 學 發 微 ( 台 北 市 : 中 華 書 局 )1974 年 3 月 初 版, 頁 1 董 季 棠 : 修 辭 析 論 ( 台 北 市 : 益 智 書 局 )1988 年 7 月 四 版, 頁
36 求 辭 令 之 美 的 學 問 18, 蔡 宗 陽 認 為 修 辭 是 文 學 的 美 容 師, 修 辭 可 以 美 化 文 學 19, 沈 謙 認 為 修 辭 學 就 是 追 尋 語 言 文 辭 之 美 的 一 門 學 問 20 杜 淑 貞 認 為 修 辭, 簡 單 的 說, 即 修 飾 一 切 的 言 辭 與 文 辭 修 辭 學 即 指 使 用 語 言 文 字 作 為 符 號, 來 傳 遞 概 念 與 意 象, 以 表 達 內 在 訊 息 的 一 門 學 問 透 過 修 辭 能 精 確 的 傳 達 意 義 當 我 們 與 人 交 流 時, 不 論 是 透 過 語 言 或 文 字, 想 要 將 情 意 傳 達 的 更 適 切, 必 定 會 使 用 修 辭, 所 以 王 希 杰 就 將 修 辭 學 定 義 為 是 研 究 提 高 語 言 表 達 效 果 的 規 律 的 語 言 科 學 22 劉 鳳 玲 認 為 修 辭 是 一 種 爲 了 增 強 言 語 表 達 效 果 和 接 受 效 果 的 言 語 行 為 或 活 動 23 陳 正 治 認 為 修 辭 學 就 是 研 究 如 何 使 語 文 表 達 精 確 而 生 動, 以 引 起 聽 者 或 讀 者 共 鳴 的 學 問 24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認 為 修 辭 就 是 在 特 定 的 語 言 環 境 下, 選 取 恰 當 的 語 言 形 式, 表 達 一 定 的 思 想 內 容, 以 增 強 表 達 效 果 的 言 語 活 動 25 胡 性 初 認 為 怎 樣 琢 磨 把 文 章 寫 得 準 確 生 動 有 力 ; 把 話 說 得 周 全 得 體 感 人, 這 就 是 進 行 修 辭 修 辭 就 是 指 人 們 運 用 語 言 符 號 或 非 語 言 符 號 的 活 動 及 其 結 果 26 而 黃 慶 萱 所 提 出 的 修 辭 學 是 研 究 在 不 同 的 語 境 下, 如 何 調 整 語 文 表 意 的 方 法, 設 計 語 文 優 美 的 形 式, 使 精 確 而 生 動 地 表 達 出 說 者 或 作 者 的 意 象, 期 能 引 起 讀 者 之 共 鳴 的 一 種 藝 術 27 定 義, 兼 論 了 以 上 三 點, 認 為 修 辭 能 包 含 這 三 個 面 向, 本 篇 論 文 採 黃 慶 萱 之 定 義 看 法 傅 隸 樸 :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正 中 )2000 年 5 月 第 四 次 印 行, 頁 1 蔡 宗 陽 : 應 用 修 辭 學 ( 自 序 )( 台 北 市 : 萬 卷 樓 )2001 年 5 月, 頁 3 沈 謙 : 修 辭 學 ( 自 序 )( 台 北 : 五 南 )2010 年 8 月, 頁 5 杜 淑 貞 : 兒 童 文 學 與 現 代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富 春 文 化 )1992 年 6 月 二 版, 頁 26 王 希 杰 : 漢 語 修 辭 學 修 訂 本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2004 年 10 月, 頁 7 詳 見 劉 鳳 玲 : 修 辭 學 與 語 文 教 學 ( 廣 州 市 : 暨 南 大 學 出 版 社 )2010 年 7 月, 頁 2-3 陳 正 治 : 修 辭 學 ( 台 北 : 五 南 )2001 年 9 月 初 版, 頁 3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書 林 )1991 年 9 月 一 版, 頁 3 胡 性 初 : 修 辭 助 讀 ( 台 北 市 : 書 林 )1998 年 10 月 初 版, 頁 2 黃 慶 萱 :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三 民 書 局 )2010 年 7 月 三 版, 頁 12 27
37 第 二 節 修 辭 的 功 用 修 辭 學 既 是 一 門 學 習 語 文 不 可 忽 略 的 學 科, 其 功 用 各 學 者 也 曾 提 出 說 明, 以 下 就 各 家 學 者 依 發 表 的 時 間 先 後 順 序 列 表 如 下 表 2-1 修 辭 的 功 用 作 者 修 辭 的 功 用 出 處 徐 芹 庭 吳 正 吉 陳 望 道 杜 淑 貞 修 辭 學 之 功 用, 如 專 從 文 辭 言 辭 而 論 則 有 數 點, 一 是 研 究 修 辭 學 可 使 吾 人 對 語 言 文 辭, 有 靈 活 正 確 之 了 解 與 運 用 ; 二 是 助 吾 人 確 定 文 辭 語 辭 之 意 義 ; 三 是 助 吾 人 解 決 疑 難 ; 四 是 指 導 吾 人 以 創 作 之 途 徑 ; 五 是 避 免 不 必 要 之 誤 會 透 過 修 辭, 不 但 可 以 欣 賞 文 章 之 美, 而 且 也 可 以 創 作 美 的 文 章 它 像 一 把 萬 能 的 鑰 匙, 閱 讀 的 時 候, 我 們 可 以 運 用 它 來 開 啟 文 章 的 寶 庫, 登 堂 入 室 的 欣 賞 作 者 的 文 辭 之 美, 情 感 之 真, 思 想 之 善, 意 境 之 高, 培 養 我 們 的 鑑 賞 能 力 寫 作 的 時 候, 我 們 也 可 以 運 用 它 來 觸 發 自 己 的 靈 感, 深 刻 感 人 的 表 達 出 自 己 的 情 意, 化 瑕 石 為 美 玉, 化 平 淡 為 新 穎, 化 腐 朽 為 神 奇, 增 進 我 們 的 創 作 能 力 最 大 的 功 用 是 在 使 人 對 於 語 言 文 字 有 靈 活 正 確 的 了 解 分 三 層 面 來 說 (1) 確 定 意 義 (2) 解 決 疑 難 (3) 消 滅 歧 視 修 辭 可 使 文 句 美 麗 文 氣 壯 盛 文 境 曲 折 文 意 婉 轉, 它 是 文 章 的 美 容 術 詳 見 修 辭 學 發 微 ( 台 北 市 : 中 華 書 局 )1974 年 3 月 初 版, 頁 9-10 活 用 修 辭 ( 自 序 )( 高 雄 : 復 文 )1988 年 8 月 再 版, 頁 7 修 辭 學 發 凡 ( 台 北 市 : 文 史 哲 )1989 年 1 月 再 版, 頁 20 兒 童 文 學 與 現 代 修 辭 學 ( 自 序 )( 台 北 市 : 富 春 文 化 )1992 年 6 月 二 28
38 陳 正 治 王 希 杰 黃 慶 萱 修 辭 學 的 作 用 有 兩 種, 一 是 可 以 把 語 意 表 達 得 精 確 生 動 而 有 效 果, 二 是 可 以 增 進 詩 文 的 欣 賞 與 語 意 的 瞭 解 能 力 修 辭 學 的 功 用, 可 以 從 理 論 和 實 用 兩 個 方 面 來 看 從 理 論 上 看, 修 辭 學 可 以 幫 助 我 們 揭 示 人 類 的 語 言 之 謎, 闡 明 人 類 的 認 識 活 動, 而 且 具 有 美 學 價 值 從 實 用 角 度 看, 一 方 面 可 以 幫 助 我 們 提 高 語 言 表 達 能 力, 即 運 用 於 說 和 寫 ; 另 一 方 面 可 以 提 高 理 解 語 言 的 能 力, 即 運 用 於 聽 和 讀 在 語 文 教 學 中 的 運 用, 則 是 這 兩 者 的 綜 合 當 修 辭 以 語 辭 為 主 的 時 代, 修 辭 學 的 任 務 在 : 專 對 或 勸 說 它 當 然 以 說 服 對 方 為 目 的 當 修 辭 以 文 辭 為 主 的 時 代, 修 辭 學 的 使 命 在 : 美 感 或 欣 賞 它 仍 然 以 引 起 對 方 的 共 鳴 為 要 務 版, 頁 1 詳 見 修 辭 學 ( 台 北 : 五 南 )2001 年 9 月 初 版, 頁 4-7 漢 語 修 辭 學 修 訂 本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 2004 年 10 月, 頁 15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三 民 書 局 )2010 年 7 月 三 版, 頁 10 徐 芹 庭 陳 望 道 王 希 杰 均 有 提 到 修 辭 可 以 使 人 確 定 文 辭 的 意 義, 徐 芹 庭 和 陳 望 道 還 提 到 可 以 解 決 疑 難, 而 提 到 可 以 提 升 或 增 進 語 文 創 作 能 力 的 有 徐 芹 庭 吳 正 吉 王 希 杰 另 外, 從 美 的 觀 點 出 發, 認 為 修 辭 能 使 文 章 增 色 的 有 吳 正 吉 杜 淑 貞 王 希 杰 黃 慶 萱 還 有 就 增 進 欣 賞 能 力 來 說 的 有 吳 正 吉 陳 正 治 黃 慶 萱 修 辭 學 的 功 用 常 見 於 理 解 欣 賞 和 創 作 三 個 層 面 就 理 解 的 層 面 而 言, 修 辭 學 能 夠 幫 助 人 們 理 解 文 辭, 進 而 靈 活 運 用, 也 能 夠 從 修 辭 中 學 到 正 確 的 語 言 文 字 意 義, 進 而 理 解 作 者 的 意 念, 避 免 掉 生 活 上 的 許 多 誤 會, 像 是 有 些 文 章 是 運 用 了 諷 刺 的 手 法 來 寫 作, 若 我 們 不 懂 得 修 辭, 一 味 從 字 面 上 去 解 釋, 就 會 誤 解 了 這 篇 文 章 的 真 意 29
39 就 欣 賞 的 層 面 而 言, 修 辭 學 能 夠 助 人 欣 賞 文 章 語 言 之 美, 有 了 理 解 和 欣 賞 的 基 礎, 就 有 助 於 創 作, 我 們 在 表 達 上 也 會 因 為 理 解 修 辭, 而 使 自 己 的 語 言 文 字 更 加 精 確, 傳 達 上 使 人 更 加 明 瞭, 讓 聽 者 與 讀 者 產 生 更 高 的 共 鳴 所 以 學 習 修 辭 學 能 夠 增 進 對 語 言 文 字 的 理 解 能 力, 正 確 的 判 斷 語 義, 還 能 夠 達 到 欣 賞 的 目 的, 對 於 文 章 語 言 之 美 有 更 深 入 的 體 會 第 三 節 修 辭 格 的 定 義 前 面 已 就 修 辭 的 定 義 以 及 功 用 作 一 論 述, 這 一 節 要 探 討 的 即 是 本 研 究 中, 最 主 要 的 議 題 - 修 辭 格 修 辭 學 家 通 常 會 將 修 辭 格 研 究 放 在 很 重 要 的 位 置, 故 20 世 紀 漢 語 修 辭 學 常 被 提 到 辭 格 中 心 論 沈 謙 在 其 著 作 修 辭 方 法 析 論 中 提 到 修 辭 格 的 來 源, 他 說 : 修 辭 格 簡 稱 辭 格, 或 稱 修 辭 技 巧 修 辭 方 式 修 辭 方 法 表 現 手 段, 此 一 術 語, 係 從 西 洋 修 辭 學 而 來, 非 吾 國 所 固 有, 自 從 民 國 十 二 年 唐 鉞 修 辭 格 一 書 問 世 以 來, 已 有 七 十 年 的 歷 史 28 而 修 辭 格 的 定 義, 黎 運 漢 和 張 維 耿 在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中 也 將 各 個 學 者 的 看 法 提 出 如 下, 以 下 就 各 學 者 的 修 辭 格 定 義 按 著 作 的 時 間 順 序 分 述 如 下 表 2-2 修 辭 格 定 義 作 者 修 辭 格 定 義 出 處 唐 鉞 凡 語 文 中 因 為 要 增 大 或 者 確 定 詞 句 所 有 的 效 力, 不 用 通 常 語 氣 而 用 變 格 的 語 法, 這 種 地 方 叫 做 修 辭 格 修 辭 格, 轉 引 自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編 著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書 林 )1991 年 9 月 一 版, 頁 沈 謙 : 修 辭 方 法 析 論 ( 台 北 : 宏 翰 文 化 )1992 年 3 月, 頁 1 30
40 陳 望 道 陳 介 白 張 弓 林 裕 文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王 希 杰 辭 格 是 積 極 修 辭 的 各 種 格 式, 是 情 境 的 適 應 和 語 感 的 利 用 兩 方 面 的 綜 合, 可 從 構 造 和 功 能 方 面 進 行 分 析 辭 格 屬 於 積 極 的 想 彩, 就 是 想 念 的 理 想 發 展 的 方 式, 亦 稱 為 詞 姿 辭 格 為 修 辭 方 式, 簡 稱 辭 式, 修 辭 方 式 是 適 應 社 會 交 際 的 需 要, 根 據 民 族 語 言 的 內 部 發 展 規 律 創 造 的 具 體 的 一 定 的 手 法 ( 語 言 藝 術 化 的 手 段 ) 辭 格 是 爲 了 使 說 話 生 動 有 力 而 運 用 的 一 些 修 飾 描 摹 的 特 殊 方 法 辭 格 是 人 們 修 辭 上 習 用 的 比 較 固 定 的 方 式 或 格 式, 它 具 有 一 定 的 構 造 形 式, 有 特 定 的 表 達 功 能 修 辭 方 式 不 同 於 修 辭 方 法 修 辭 方 法 是 對 語 言 材 料 的 運 用 加 工 和 調 整 的 方 法, 它 的 概 念 範 圍 比 修 辭 方 式 要 大, 包 括 詞 語 句 式 的 選 擇 與 調 整 以 及 辭 格 的 運 用, 也 可 用 來 指 修 辭 現 象 中 所 有 關 於 形 式 部 分 的 修 辭 手 段 修 辭 格 又 叫 辭 格 語 格 修 辭 方 法 修 辭 手 段 等 為 了 提 高 語 言 的 表 達 效 果 而 有 意 識 地 偏 離 語 言 和 語 修 辭 學 發 凡 1932 年 出 版,( 台 北 市 : 文 史 哲 ) 1989 年 1 月 再 版, 頁 74 修 辭 學 講 話, 轉 引 自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編 著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書 林 )1991 年 9 月 一 版, 頁 94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轉 引 自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編 著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書 林 )1991 年 9 月 一 版, 頁 94 林 裕 文 著 詞 彙 語 法 修 辭, 轉 引 自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編 著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書 林 ) 1991 年 9 月 一 版, 頁 94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書 林 )1991 年 9 月 一 版, 頁 94 漢 語 修 辭 學 修 訂 本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 2004 年 10 月, 頁 11 31
41 黃 麗 貞 劉 鳳 玲 黎 運 漢 盛 永 生 魏 聰 祺 用 常 規 之 後, 逐 步 形 成 的 固 定 格 式 特 定 模 式 人 們 為 了 增 強 情 意 的 表 達, 會 用 特 殊 的 言 語 方 式, 後 人 把 前 人 的 各 種 相 同 相 異 的 方 式 歸 納 整 理 出 來, 就 是 辭 格 辭 格 是 人 們 在 長 期 的 言 語 活 動 中 逐 漸 固 定 下 來 的 具 有 特 定 表 達 效 果 的 言 語 優 化 模 式 它 又 可 稱 為 修 辭 格 修 辭 手 法 辭 式 語 格 等, 但 不 能 叫 做 修 辭 方 法 修 辭 手 段, 或 修 辭 方 式 表 達 手 段, 因 為 後 者 的 涵 蓋 面 大 於 辭 格 修 辭 格 是 在 長 期 的 言 語 交 際 過 程 中 逐 漸 定 型 的, 爲 了 適 應 修 辭 主 體 的 審 美 追 求 和 語 用 需 要 而 運 用 的, 功 能 上 具 有 特 定 的 修 辭 效 果, 結 構 上 具 有 特 殊 的 組 合 關 係 和 聚 合 關 係, 語 用 上 具 有 特 別 的 偏 離 性 和 變 異 性 的 表 達 模 式 修 辭 格 是 語 言 文 辭 中 為 了 提 升 表 達 效 果, 有 意 識 地 臨 時 偏 離 常 規, 而 創 設 的 種 種 特 定 格 式 修 辭 格 是 以 語 言 文 辭 來 表 達 實 用 修 辭 學 ( 增 訂 本 ) ( 台 北 市 : 國 家 )2007 年 1 月, 頁 549 修 辭 學 與 語 文 教 學 ( 廣 州 市 : 暨 南 大 學 出 版 社 )2010 年 7 月, 頁 316 漢 語 修 辭 學 修 訂 版 ( 廣 州 : 廣 東 教 育 出 版 社 )2010 年 8 月, 頁 254 國 語 文 教 學 理 論 與 應 用 ( 台 北 市 : 洪 葉 文 化 ) 2010 年 10 月 二 版, 頁 379 張 弓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王 希 杰 黃 麗 貞 劉 鳳 玲 盛 永 生 魏 聰 祺 皆 提 到, 修 辭 格 是 一 種 特 定 的 語 言 格 式, 也 許 是 根 據 不 同 的 語 言 內 部 發 展, 經 歸 納 整 理 逐 漸 而 來, 唐 鉞 林 裕 文 王 希 杰 黃 麗 貞 劉 鳳 玲 黎 運 漢 盛 永 生 張 維 耿 和 魏 聰 祺 認 為 與 通 常 語 法 有 所 不 同 陳 望 道 認 為 是 積 極 修 辭 的 格 式, 陳 介 白 提 到 是 積 極 的 想 彩, 二 者 有 相 通 之 處 但 是 修 辭 格 等 不 等 於 修 辭 方 法 則 尚 有 爭 議 綜 上 所 述, 修 辭 格 可 以 認 定 為 一 種 提 高 語 言 文 字 傳 達 效 果 的 特 殊 修 辭 形 式 對 於 小 學 修 辭 教 學 而 言, 辭 格 有 固 定 的 功 能 和 模 式, 使 小 學 生 在 學 習 上 有 一 定 的 依 歸, 所 以 辭 格 也 成 了 小 學 修 辭 教 學 上 的 一 個 重 要 的 中 心 理 論 32
42 第 四 節 修 辭 格 各 家 分 類 語 言 語 法 可 以 歸 結 出 一 定 的 規 律 可 依 循, 但 要 將 修 辭 方 法 ( 修 辭 格 ) 歸 結 出 一 定 的 格 式, 則 無 法 像 語 法 一 般 容 易, 因 為 各 個 學 者 在 剖 析 文 章 或 語 句 時 的 角 度 不 同, 因 此 迄 今 修 辭 格 的 分 類 仍 很 難 用 一 個 統 一 的 標 準 來 劃 分, 從 唐 鉞 修 辭 格 一 書 開 始, 將 辭 格 分 作 五 類 ( 根 於 比 較 的 根 於 聯 想 的 根 於 想 像 的 根 於 曲 折 的 根 於 重 複 的 )27 格 29, 其 後 又 有 不 同 的 學 者 提 出 各 自 的 看 法 王 希 杰 提 到 20 世 紀 前 七 十 年, 漢 語 修 辭 格 穩 定 在 三 四 十 格 之 間 60 年 代 末 開 始 了 創 建 新 格 的 潮 流, 到 80 年 代 創 建 新 格 成 了 一 種 風 氣 漢 語 辭 格 急 劇 增 加, 多 到 一 兩 百 個 格 中 之 小 格 也 越 來 越 多, 一 個 比 喻 的 小 類 多 到 五 六 十 個, 越 來 越 繁 瑣 30 可 見 辭 格 的 分 類 陸 陸 續 續 有 增 減 的 現 象, 以 下 先 就 臺 灣 地 區, 列 舉 部 分 學 者 依 著 作 出 版 先 後 分 類 法 整 理 如 下 表 表 2-3 臺 灣 學 者 辭 格 分 類 學 者 分 類 辭 格 出 處 著 作 明 喻 隱 喻 借 喻 借 代 較 物 比 擬 諷 喻 示 現 呼 告 徐 芹 庭 意 境 之 修 辭 法 敷 陳 感 興 烘 托 銷 鎔 映 襯 鋪 張 倒 反 婉 曲 諱 飾 問 答 設 疑 感 嘆 深 言 特 敘 辨 言 驚 憤 反 情 設 辭 反 復 對 偶 排 比 層 遞 轉 修 辭 學 發 微 ( 台 北 市 : 中 華 書 局 )1974 年 3 月 初 版, 頁 章 句 之 修 辭 法 折 抑 揚 擴 延 呼 應 用 典 引 用 擬 效 互 文 錯 綜 參 轉 引 自 袁 暉 : 20 世 紀 的 漢 語 修 辭 學 ( 太 原 : 書 海 出 版 社 )2000 年 5 月 第 1 版, 頁 王 希 杰 : 漢 語 修 辭 學 修 訂 本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2004 年 10 月, 頁 14 33
43 差 變 更 頂 真 聯 鎖 倒 裝 跳 脫 岔 斷 突 接 含 蓄 自 釋 互 備 舉 隅 實 錄 摹 狀 雙 關 拈 連 移 就 片 語 雙 聲 疊 韻 雙 聲 疊 韻 錯 綜 拚 字 複 辭 類 字 疊 詞 語 之 修 辭 法 字 配 字 縮 合 節 稱 省 略 警 策 折 撓 轉 詞 迴 文 神 智 體 藏 詞 飛 白 形 隱 音 隱 義 隱 同 義 意 境 的 寫 實 與 理 想 譬 喻 映 襯 摹 狀 示 現 呼 告 設 問 夸 飾 擬 化 音 節 聯 緜 修 辭 析 論 ( 台 董 季 棠 字 句 的 取 樸 與 求 新 飛 白 引 用 襲 改 借 代 轉 品 析 字 雙 關 統 一 曲 繞 諱 飾 倒 反 北 市 : 益 智 書 局 ) 1988 年 7 月 四 版, 頁 形 式 的 整 齊 與 變 對 偶 排 比 複 疊 層 遞 回 化 文 頂 真 錯 綜 倒 裝 省 略 可 以 使 文 句 生 動 者 感 歎 設 問 摹 寫 仿 擬 引 用 飛 白 轉 品 婉 曲 譬 喻 轉 化 雙 關 象 徵 示 現 可 以 使 文 句 華 美 者 映 襯 鑲 嵌 對 偶 回 文 中 學 國 文 教 學 法 研 究 ( 台 北 王 明 通 可 以 使 文 句 有 力 藏 詞 誇 飾 借 代 倒 反 呼 市 : 五 南 )1989 者 告 類 疊 排 比 層 遞 倒 裝 年 9 月 初 版, 頁 可 以 使 文 句 緊 湊 者 頂 真 跳 脫 285 可 以 使 文 句 變 化 者 錯 綜 析 字 34
44 怎 樣 使 文 句 靈 動 : 示 現 比 擬 取 譬 存 真 曲 析 微 辭 吞 吐 含 蓄 往 復 翻 疊 怎 樣 使 文 句 華 美 : 協 律 儷 黃 永 武 鍛 句 的 方 法 辭 襯 映 回 文 用 典 怎 樣 使 文 句 有 力 : 誇 飾 呼 告 疊 敘 重 複 排 比 直 陳 節 短 凝 鍊 層 遞 聯 鎖 怎 樣 使 文 句 緊 湊 : 頂 真 跳 脫 突 接 截 斷 字 句 鍛 鍊 法 ( 增 訂 本 )( 台 北 市 : 洪 範 )1990 年 12 月 七 版, 頁 怎 樣 使 文 句 變 化 : 倒 裝 參 差 變 換 錯 綜 互 文 省 筆 鍊 字 的 方 法 運 字 法 代 字 法 增 字 法 減 字 法 王 萬 清 情 意 的 抒 發 意 向 的 描 繪 句 式 的 美 化 語 文 知 識 的 運 用 感 嘆 設 問 呼 告 婉 曲 倒 反 跳 脫 摹 寫 譬 喻 轉 化 示 現 夸 飾 替 代 映 襯 排 比 對 偶 層 遞 頂 真 類 疊 回 文 倒 裝 仿 擬 引 用 藏 詞 飛 白 析 字 雙 關 鑲 嵌 國 語 科 教 學 理 論 與 實 務 ( 臺 北 市 : 師 大 書 苑, 1996 年 初 版 ), 頁 與 語 法 無 關 示 現 借 代 雙 關 襯 托 反 語 仿 擬 結 合 語 法 的 十 黃 陶 陶 與 語 法 可 能 有 關 描 摹 譬 喻 對 比 誇 飾 層 遞 錯 綜 拈 連 種 修 辭 格 教 學 國 教 世 紀 2005 與 語 法 關 係 密 切 者 疊 詞 反 復 排 比 對 偶 擬 人 轉 品 倒 裝 頂 真 回 環 列 錦 年 4 月 215 期, 頁
45 表 意 方 法 的 調 整 感 歎 設 問 摹 寫 仿 擬 引 用 藏 詞 飛 白 析 字 轉 品 婉 曲 夸 飾 譬 喻 借 代 轉 修 辭 學 ( 臺 北 黃 慶 萱 化 映 襯 雙 關 倒 反 象 徵 示 現 呼 告 鑲 嵌 類 疊 對 偶 排 比 層 市 : 三 民 書 局 ) 2010 年 7 月 三 版 頁 優 美 形 式 的 設 計 遞 頂 真 回 文 錯 綜 倒 裝 跳 脫 其 他 還 有 張 文 治 沈 謙 陳 正 治 等 人 的 辭 格 分 類 研 究, 分 類 方 式 及 名 稱 皆 有 不 同, 無 法 逐 一 分 析 討 論 上 述 分 類 表 格 中, 徐 芹 庭 董 季 棠 黃 永 武 黃 慶 萱 是 用 一 般 成 年 人 的 角 度 去 分 析 歸 類, 其 中 黃 永 武 跳 脫 辭 格 中 心 論, 以 句 和 字 出 發, 開 發 了 研 究 修 辭 的 一 個 新 的 視 野, 而 王 明 通 是 以 黃 慶 萱 的 三 十 個 修 辭 格 做 基 礎, 從 中 學 國 文 中 的 作 文 教 學 角 度 出 發, 將 修 辭 格 分 五 類, 王 萬 清 參 考 黃 慶 萱 ( 民 64) 徐 芹 庭 ( 民 63) 陳 望 道 ( 民 55) 的 辭 格 分 類, 黃 基 博 ( 民 66) 鄭 發 明 ( 民 69) 教 導 國 小 學 生 使 用 辭 格 的 經 驗, 及 各 辭 格 在 寫 作 說 話 上 的 功 能, 將 辭 格 分 成 四 類, 31 黃 陶 陶 以 語 法 關 係 分 三 類, 將 結 合 語 法 的 修 辭 格 提 出 說 明, 並 舉 康 軒 翰 林 仁 林 南 一 版 的 國 小 課 本 為 例, 盼 有 助 於 國 小 語 文 教 學 大 陸 方 面, 也 有 學 者 對 辭 格 以 不 同 的 角 度 作 分 類, 以 下 就 大 陸 部 分 學 者 的 辭 格 分 類 依 出 版 時 間 順 序 列 表 說 明 表 2-4 大 陸 學 者 辭 格 分 類 學 者 分 類 辭 格 出 處 著 作 根 於 比 較 根 於 類 似 : 顯 比 隱 比 寓 言 根 於 差 異 : 相 形 反 言 階 升 修 辭 格 1923 年 出 版, 轉 引 自 唐 鉞 趨 下 袁 暉 著 : 20 世 紀 根 於 聯 想 根 於 想 像 伴 名 類 名 遷 德 擬 人 呼 告 想 見 揚 厲 的 漢 語 修 辭 學 ( 太 原 : 書 海 出 31 王 萬 清 : 國 語 科 教 學 理 論 與 實 務 ( 臺 北 市 : 師 大 書 苑 )1996 年 初 版, 頁 56 36
46 根 於 曲 折 微 辭 舛 辭 冷 語 負 辭 詰 問 感 嘆 同 辭 婉 轉 約 辭 版 社 )2000 年 5 月 第 1 版, 頁 根 於 重 複 反 複 儷 辭 排 句 複 字 材 料 上 的 辭 格 譬 喻 借 代 映 襯 摹 狀 雙 關 引 用 仿 擬 拈 連 移 就 陳 望 道 意 境 上 的 辭 格 辭 語 上 的 辭 格 比 擬 諷 喻 示 現 呼 告 鋪 張 倒 反 婉 曲 諱 飾 設 問 感 歎 析 字 藏 詞 飛 白 鑲 嵌 複 疊 節 縮 省 略 警 策 折 繞 轉 品 回 文 修 辭 學 發 凡 1932 年 出 版,( 台 北 市 : 文 史 哲 ) 1989 年 1 月 再 版, 頁 章 句 上 的 辭 格 反 復 對 偶 排 比 層 遞 錯 綜 頂 真 倒 裝 跳 脫 描 繪 式 類 比 喻 擬 人 較 物 連 物 誇 張 代 替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1963 年 出 對 照 襯 托 對 偶 反 復 回 版, 轉 引 自 黎 運 張 弓 佈 置 式 類 環 排 疊 層 遞 聯 珠 倒 裝 錯 綜 漢 張 維 耿 編 著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同 語 反 語 撇 語 間 語 引 學 ( 台 北 市 : 書 表 達 式 類 語 幽 默 諷 刺 雙 關 林 )1991 年 9 月 一 版, 頁 98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描 繪 類 比 較 類 詞 語 類 句 式 類 比 喻 比 擬 借 代 誇 張 摹 擬 移 覺 對 照 襯 托 較 物 反 連 反 語 雙 關 婉 曲 拈 連 仿 詞 對 偶 排 比 層 遞 反 復 設 問 反 問 頂 真 回 環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書 林 )1991 年 9 月 一 版, 頁 101 王 希 杰 字 形 變 異 連 邊 析 字 擬 字 借 字 離 修 辭 學 通 論 37
47 合 等 ( 南 京 市 : 南 京 語 音 變 異 繞 口 反 切 巧 綴 等 大 學 出 版 社 ) 語 義 變 異 易 色 移 用 借 代 雙 關 反 語 等 1996 年 6 月 一 版, 頁 418 結 構 變 異 轉 品 換 位 對 偶 排 比 回 環 頂 真 拈 連 仿 擬 等 情 理 變 異 歸 謬 移 時 誇 張 斷 取 別 解 自 相 矛 盾 等 比 喻 比 擬 借 代 拈 連 移 就 婉 轉 諱 飾 倒 反 易 色 語 義 的 特 殊 組 抑 揚 奇 說 互 襯 反 襯 撇 劉 煥 輝 合 語 音 及 其 書 面 符 號 ( 漢 字 ) 的 特 殊 組 合 語 反 詰 同 語 複 迭 引 證 較 物 雙 關 參 互 婉 曲 反 譯 換 意 誇 張 降 用 升 用 飛 白 借 音 諧 音 摹 狀 析 字 擬 字 對 偶 排 比 錯 綜 頂 真 回 修 辭 學 綱 要 ( 修 訂 本 )( 南 昌 市 : 百 花 洲 文 藝 出 版 社 )1997 年 5 月 二 版, 頁 結 構 的 特 殊 組 環 仿 擬 倒 序 藏 詞 鑲 嵌 合 轉 類 節 縮 折 繞 特 注 特 加 特 省 嫁 接 語 形 求 同 類 : 對 偶 排 比 層 黎 運 漢 盛 永 生 語 形 求 同 類 和 語 形 變 異 類 語 義 變 異 類 和 遞 同 異 同 字 迭 現 列 錦 頂 真 反 復 語 形 變 異 類 : 仿 擬 回 環 ( 回 文 ) 析 字 析 詞 藏 詞 鑲 嵌 序 換 錯 綜 斷 取 避 復 節 縮 語 義 變 異 類 : 對 照 襯 托 較 漢 語 修 辭 學 ( 修 訂 版 )( 廣 州 : 廣 東 教 育 出 版 社 )2010 年 8 月, 頁 邏 輯 變 異 類 物 借 代 雙 關 反 語 換 義 38
48 別 解 曲 解 邏 輯 變 異 類 : 誇 張 雜 混 閃 避 岔 題 謬 語 誤 解 搭 配 變 異 類 : 比 喻 借 用 降 用 比 擬 移 就 移 覺 移 時 搭 配 變 異 類 和 用 句 變 異 類 倒 反 易 色 拈 連 轉 類 ( 轉 品 ) 異 語 用 句 變 異 類 : 設 問 反 問 疑 離 奇 設 引 用 互 文 伸 縮 折 繞 避 諱 ( 諱 飾 ) 換 算 設 疑 增 語 其 他 還 有 吳 士 文 在 修 辭 講 話 中 將 修 辭 格 分 為 描 繪 體 描 繪 對 象 體 換 代 體 換 代 本 事 體 引 導 體 引 導 隨 從 體 形 變 體 形 變 原 形 體 四 類 二 十 五 格, 32 唐 松 波 黃 建 霖 的 漢 語 修 辭 格 大 辭 典 則 收 錄 高 達 156 種 辭 格, 並 區 分 作 語 義 佈 置 辭 趣 文 學 四 類, 33 以 上 皆 針 對 成 年 人 做 辭 格 分 類 從 上 述 可 見, 大 陸 學 者 對 於 修 辭 分 類 的 研 究 與 論 述, 也 十 分 多 樣, 多 得 不 勝 枚 舉 白 雅 惠 國 小 高 年 級 國 語 文 修 辭 評 量 之 探 究 中 整 理 出 各 學 者 之 修 辭 分 類 表, 並 發 現 黃 慶 萱 的 修 辭 方 式 分 類 多 涵 蓋 其 他 學 者 的 分 類, 是 較 為 詳 盡 的 分 類 方 式 34 根 據 上 述 研 究 方 式 及 成 果, 發 現 以 黃 慶 萱 的 修 辭 格 分 類 最 常 為 研 究 者 使 用, 加 上 其 他 學 者 的 分 類 並 未 像 黃 慶 萱 的 修 辭 分 類 有 系 統 並 且 清 楚 明 白, 有 些 修 辭 專 書 也 以 黃 慶 萱 的 修 辭 分 類 為 基 礎 加 以 發 展 黃 慶 萱 的 修 辭 方 式 更 常 被 其 他 修 辭 學 領 域 的 學 者 論 述 討 論, 故 本 研 究 的 修 辭 分 類 亦 採 用 黃 慶 萱 的 修 辭 格 分 類 轉 引 自 黎 運 漢 張 維 耿 編 著 : 現 代 漢 語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書 林 )1991 年 9 月 一 版, 頁 100 唐 松 波 黃 建 霖 主 編 : 漢 語 修 辭 格 大 辭 典 ( 北 京 市 : 中 國 國 際 廣 播 出 版 社 )1989 年 12 月 初 版, 頁 白 雅 惠 : 國 小 高 年 級 國 語 文 修 辭 評 量 之 探 究 ( 臺 中 : 國 立 台 中 教 育 大 學 語 文 教 育 學 系 碩 博 士 班 碩 士 論 文,2010), 頁
49 第 三 章 南 一 版 國 語 教 科 書 語 文 天 地 辭 格 教 學 之 分 析 一 百 學 年 度 南 一 版 國 語 課 本 自 四 上 第 七 冊 開 始, 到 六 下 第 十 二 冊, 每 三 到 四 課 會 有 一 個 語 文 天 地 做 語 文 知 識 的 統 整, 其 中 有 十 六 個 單 元, 包 含 認 識 修 辭 格 之 教 學, 本 章 將 這 六 冊 所 舉 出 的 十 六 個 修 辭 格 依 教 學 年 級 分 節, 列 出 定 義 分 類 和 舉 例, 與 黃 慶 萱 修 辭 學 35 中 的 修 辭 格 相 比 較, 分 析 二 者 間 的 差 異, 以 利 第 四 章 做 課 文 辭 格 歸 類 第 一 節 四 年 級 辭 格 教 學 分 析 本 節 旨 在 分 析 南 一 版 國 語 課 本 四 上 ( 第 七 冊 ) 四 下 ( 第 八 冊 ) 的 辭 格 教 學 內 容, 在 四 上 的 語 文 天 地 中, 安 排 了 譬 喻 和 排 比 的 教 學, 四 下 則 是 感 嘆 與 類 疊, 以 下 分 項 說 明 一 譬 喻 ( 一 ) 定 義 表 3-1 譬 喻 修 辭 格 定 義 南 一 版 國 語 課 本 譬 喻 是 用 某 一 事 物 或 情 境, 來 比 喻 另 一 事 物 或 情 境 的 修 辭 法, 也 就 是 我 們 常 說 的 打 比 方 ( 第 七 冊, 四 上 語 文 天 地 一, 頁 24) 黃 慶 萱 譬 喻 昰 一 種 借 彼 喻 此 的 修 辭 法, 凡 二 件 或 二 件 以 上 的 事 物 中 有 類 似 之 點, 說 話 作 文 時 運 用 那 有 類 似 點 的 事 物 來 比 方 說 明 這 件 事 物 的, 就 叫 譬 喻 ( 頁 321) 35 黃 慶 萱 : 修 辭 學 ( 台 北 市 : 三 民 書 局 )2010 年 7 月 三 版 40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 ) 2-1 p33 3-1 p78 3-2 p79 3-3 p80 3-4 p90 4-1 p95 4-2 p97 4-3 p100 4-4 p103 4-5 p105 4-6 p107 4-7 p108 4-8 p108 4-9 p112 4-10 p114 4-11 p117 4-12 p119 4-13 p121 4-14 p123 4-15 p124 4-16 p131 4-17 p133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对 外 汉 语 初 中 级 副 词 情 境 教 学 研 究 与 实 践 院 系 :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学 科 专 业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姓 名 : 顾 妍 指 导 教 师 : 缪 俊 2016 年 5 月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人 文 藝 術 學 院 語 文 與 創 作 學 系 語 文 教 學 碩 士 班 ( 暑 期 班 ) 碩 士 論 文 Master Program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 Summer Program)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Creative Writ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論 文 摘 要 本 文 乃 係 兩 岸 稅 務 爭 訟 制 度 之 研 究, 蓋 稅 務 爭 訟 在 行 訴 訟 中 一 直 占 有 相 當 高 的 比 例, 惟 其 勝 訴 率 一 直 偏 低, 民 87 年 10 月 28 日 行 訴 訟 法 經 幅 修 正 後, 審 級 部 分 由 一 級 一
法 院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王 文 杰 博 士 兩 岸 稅 務 爭 訟 制 度 之 比 較 研 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ystem of cross-straits tax litigation 研 究 生 : 羅 希 寧 中 華 民 一 0 一 年 七 月 論 文 摘 要 本 文 乃 係 兩 岸 稅 務 爭 訟 制 度 之
A Study on Grading and Sequencing of Senses of Grade-A Polysemous Adjectives in A Syllabus of Graded Vocabulary for Chinese Proficiency 2002 I II Abstract ublished in 1992, A Syllabus of Graded Vocabulary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 立 臺 灣 藝 術 大 學 藝 術 與 人 文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本 論 文 獲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博 ( 碩 ) 士 論 文 研 究 獎 助 課 外 讀 物 對 於 國 小 低 年 級 國 語 科 教 科 書 輔 助 性 之 研 究 - 以 新 北 市 100 年 度 國 民 小 學 推 動 閱 讀 計 畫 優 良 圖 書 為 例 指 導 教 授 : 張 純
20
37 92 19 40 19 20 21 1 7 22 1/5 6/30 5/3030 23 24 25 26 1 2 27 1 2 28 29 30 5 8 8 3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A Study Investigati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Concept of the Unit in Fraction in Northern
66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藝 術 類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implementing outcomes of ability grouping practice for freshman English at a u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藝 術 類 0 年,(),-0 65 私 立 科 技 大 學 四 技 大 一 新 生 英 文 能 力 分 級 教 學 成 效 分 析 An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ing Outcomes of Ability Grouping of Freshman English in 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溫
致 谢 本 论 文 能 得 以 完 成, 首 先 要 感 谢 我 的 导 师 胡 曙 中 教 授 正 是 他 的 悉 心 指 导 和 关 怀 下, 我 才 能 够 最 终 选 定 了 研 究 方 向, 确 定 了 论 文 题 目, 并 逐 步 深 化 了 对 研 究 课 题 的 认 识, 从 而 一
中 美 国 际 新 闻 的 叙 事 学 比 较 分 析 以 英 伊 水 兵 事 件 为 例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Narration of Sino-US International News Case Study:UK-Iran Marine Issue 姓 名 : 李 英 专 业 : 新 闻 学 学 号 : 05390 指 导 老 师 : 胡 曙 中 教 授 上 海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社 會 發 展 學 系 社 會 科 教 學 碩 士 學 位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吳 根 明 博 士 國 民 小 學 社 會 學 習 領 域 教 科 書 綠 色 生 活 概 念 之 內 容 分 析 研 究 生 : 王 麗 娟 撰 中 華 民 國 1 0 3 年 7 月 1 日 謝 辭 時 光 荏 苒, 轉 眼 間 白 天 工 作 晚 上 讀 書 還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DISSERTATION 学 院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专 业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硕 士 题 目 届 别 2010 届 学 生 陈 炜 导 师 张 艳 莉 副 教 授 日 期 2010 年 4 月 A VALIDATION STUDY
度 身 體 活 動 量 ; 芬 蘭 幼 兒 呈 現 中 度 身 體 活 動 量 之 比 例 高 於 臺 灣 幼 兒 (5) 幼 兒 在 投 入 度 方 面 亦 達 顯 著 差 異 (χ²=185.35, p <.001), 芬 蘭 與 臺 灣 幼 兒 多 半 表 現 出 中 度 投 入 與 高 度
臺 灣 與 芬 蘭 幼 兒 園 室 內 自 由 遊 戲 內 涵 之 探 討 林 昭 溶 毛 萬 儀 經 國 管 理 暨 健 康 學 院 幼 兒 保 育 系 副 教 授 joyce@ems.cku.edu.tw 吳 敏 而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研 究 員 rozwu@mail.naer.edu.tw wanyi@ems.cku.edu.tw 摘 要 自 由 遊 戲 被 視 為 是 幼 兒 的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美 學 與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國 小 書 法 欣 賞 教 學 之 研 究 Study on Appreciative Method of Calligraphy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研 究 生 : 蘇 德 隆 指 導 教 授 : 蔡 崇 名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二 年 十 二 月 誌 謝 在 這 本 論 文 即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Meinong s Paper Umbrella Painting Abstract Meinong paper umbrellas are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rt for the Hakka peo
美濃紙傘彩繪文化元素之分析及其應用 歐純純 何明穎 摘 要 美濃紙傘是客家人的傳統工藝 也是客家人生活習俗的一部分 就推廣客家文化而言 是 一個非常值得探究的課題 然而就紙傘的研究而言 到目前為止數量並不多 而且針對彩繪元素 的論述並不完整 是以本文企圖以較為細膩深入的方式 對於紙傘的彩繪進行主題式研究 針對 繪圖時所運用的文化元素進行分析 讓讀者能清楚掌握美濃紙傘彩繪時 這些文化元素的圖象類 型及其意涵
Microsoft Word - ChiIndexofNHE-03.doc
教 育 曙 光 學 報 中 文 論 文 的 分 析 及 主 題 索 引 胡 飄 賀 國 強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自 一 九 六 一 至 二 零 零 三 的 四 十 三 年 間, 教 育 曙 光 學 報 出 版 四 十 七 期 共 刊 登 七 百 篇 論 文, 本 文 將 其 間 以 中 文 發 表 的 三 百 零 六 篇 論 文 按 關 鍵 字 及 主 題 方 法 編 成 索 引 檢 定 本 索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課 程 與 教 學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楊 銀 興 博 士 臺 中 市 國 小 教 師 兼 任 行 政 工 作 與 備 課 情 形 關 係 之 研 究 研 究 生 : 吳 婉 綺 撰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6 月 謝 辭 兩 年 來 的 進 修 即 將 畫 上 尾 聲, 一 步 步 走 到 這 裡, 實 在 是
謝 誌 猶 記 得 六 年 前 初 入 教 育 界 如 誤 闖 叢 林 的 小 白 兔 般, 深 感 自 己 對 教 育 的 徬 徨 與 不 足, 因 而 毅 然 決 然 踏 入 碩 士 學 問 窄 門 課 堂 上 浩 瀚 的 知 識, 引 領 著 我, 同 時 也 備 感 挫 折 ; 寫 論 文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語 文 教 育 學 系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在 職 進 修 教 學 碩 士 學 位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蘇 伊 文 教 授 批 判 式 閱 讀 訓 練 對 奧 瑞 岡 式 辯 論 能 力 之 影 響 研 究 生 : 陳 曉 蓉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八 月 謝 誌 猶 記 得 六 年 前 初 入 教 育 界 如 誤 闖 叢 林 的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典藏
Schoenfeld Sternberg Krutetskii I II An analysis of Mathematics 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of Gifted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with General Intelligent Ability Huang Chia-Chie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Microsoft Word - 口試本封面.doc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客 家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劉 明 宗 博 士 台 灣 客 家 俗 諺 中 的 數 詞 研 究 研 究 生 : 謝 淑 援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六 月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99 度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論 文 獎 助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獎 助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生 死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另 一 種 親 密 關 係 的 社 會 保 障 -- 女 同 志 家 庭 生 活 之 探 究 The Social Protection of Another Intimacy --- A Study on The Lesbian Family Life 研 究 生 : 葉 曉 穎 指 導 教 授 : 魏 書 娥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6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玄 奘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客 家 安 徒 生 張 捷 明 童 話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羅 宗 濤 博 士 研 究 生 : 黃 春 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0 二 年 六 月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1.第二卷第二期p1
通 識 學 刊 : 理 念 與 實 務,3(1),1-42 1 圖 解 思 考 法 在 申 論 題 寫 作 上 的 運 用 : 以 蕭 颯 死 了 一 個 國 中 女 生 之 後 為 例 馬 琇 芬 ( 投 稿 日 期 :2014/11/11; 修 正 日 期 :2015/01/21; 接 受 日 期 :2015/01/26) 摘 要 申 論 是 一 種 培 養 學 生 思 考 能 力 的 寫 作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 ii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o encourage and help employees to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so that they can fully contribute to the organization s goals. The mai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tember, 2013, Vol. 8, No. 2, pp. 23-52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nd the Mult
主 題 論 文 課 程 研 究 8 卷 2 期 2013 年 9 月 頁 23-52 十 二 年 國 教 變 革 下 高 中 課 程 與 大 學 多 元 入 學 方 案 關 係 之 研 究 丘 愛 鈴 摘 要 在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的 變 革 下, 本 研 究 目 的 有 三 : 一 分 析 高 中 教 育 與 大 學 多 元 入 學 政 策 目 標 的 關 係 ; 二 探 討 大
台灣童謠主題教學運用於幼稚園之研究
1 2 30 4016 1. 2. 3. 4. A Study of Applying Theme Based Taiwanese Nursery Rhyme in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Fu Chih Sun Chun Sheng Wu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the theme based Taiwanese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A Study on the Job Stress and the Ways of Coping for the Director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Middle Area of Taiwan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probing the subject current status as related to stress and
Microsoft Word doc
中 考 英 语 科 考 试 标 准 及 试 卷 结 构 技 术 指 标 构 想 1 王 后 雄 童 祥 林 (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考 试 研 究 院, 武 汉,430079, 湖 北 ) 提 要 : 本 文 从 结 构 模 式 内 容 要 素 能 力 要 素 题 型 要 素 难 度 要 素 分 数 要 素 时 限 要 素 等 方 面 细 致 分 析 了 中 考 英 语 科 试 卷 结 构 的
Microsoft Word - ChineseSATII .doc
中 文 SAT II 冯 瑶 一 什 么 是 SAT II 中 文 (SAT Subject Test in Chinese with Listening)? SAT Subject Test 是 美 国 大 学 理 事 会 (College Board) 为 美 国 高 中 生 举 办 的 全 国 性 专 科 标 准 测 试 考 生 的 成 绩 是 美 国 大 学 录 取 新 生 的 重 要 依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by StudentSu-Chen Lee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國 際 暨 大 陸 事 務 學 系 亞 太 研 究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中 國 沿 海 經 濟 開 發 區 之 發 展 研 究 (1980-2011)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in the PRC (1980-2011) 研 究 生 : 丁 聞 指 導 教 授 : 馬 祥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MASTER OF ARTS (CHINESE STUDIES) 拉 曼 大 学 中 华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精 英 汉 语 和 新 实 用 汉 语 课 本 的 对 比 研 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Jing Ying Chinese and The New Practical Chinese Textbook 专 业 : 届 别 : 姓 名 : 导 师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2013 届 王 泉 玲 杨 金 华 1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The Study on the New Pension Scheme for Civil Servants Evidence from Kaohsiung County I II 1. III Thesis Abstract Title of Thesis The Study on the New Pension Scheme for Civil Servants: Evidence from Kaohsiung
國小三年級閱讀理解教學行動研究
國 小 中 年 級 弱 勢 低 成 就 學 童 閱 讀 理 解 補 救 教 學 行 動 歷 程 之 個 案 研 究 國 小 中 年 級 弱 勢 低 成 就 學 童 閱 讀 理 解 補 救 教 學 行 動 歷 程 之 個 案 研 究 林 素 秋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附 設 實 驗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兼 研 究 主 任 中 文 摘 要 本 研 究 是 以 兒 童 讀 書 會 進 行 閱
楹 聯 功 能 之 研 究 摘 要 本 研 究 從 楹 聯 的 起 源 楹 聯 的 格 律 楹 聯 的 分 類 上 做 系 統 性 的 探 討 利 用 眾 家 聯 集 聯 話 聯 論, 分 析 探 索 楹 聯 的 功 能, 並 提 供 應 用 性 藝 術 性 教 育 性 娛 樂 性 的 奇 聯 與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語 文 教 育 學 系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在 職 進 修 教 學 碩 士 學 位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魏 聰 祺 博 士 楹 聯 功 能 之 研 究 研 究 生 : 沈 進 禎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八 月 楹 聯 功 能 之 研 究 摘 要 本 研 究 從 楹 聯 的 起 源 楹 聯 的 格 律 楹 聯 的 分 類 上 做 系
E I
Research on Using Art-play to Construct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Visual Art Aesthetic Sensibility ~Case of Da-Yuan Elementary School E I E II Abstract Research on Using Art-play to Construct Elementary
(Microsoft Word - 001\253\312\255\261.doc)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海 陸 客 家 話 和 閩 南 語 構 詞 對 比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鍾 榮 富 博 士 研 究 生 : 邱 湘 雲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一 月 摘 要 本 文 乃 為 比 較 臺 灣 海 陸 客 家 話 及 閩 南 語 的 構 詞 特 色 而 作, 包 括 詞 彙 的 語 音 構 詞 語 法 及 文 化 部
国 际 视 野 中 国 立 场 原 创 诉 求 专 业 精 神 读 者 寄 语 Readers of the Message
中 国 新 闻 周 刊 2012 年 刊 例 国 际 视 野 中 国 立 场 原 创 诉 求 专 业 精 神 读 者 寄 语 Readers of the Message 中 国 新 闻 周 刊 China Newsweek 中 国 新 闻 社 China News Service 创 刊 于 1999 年 9 月,2000 年 1 月 1 日 正 式 China Newsweek, was first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F4230365FB942A5CEA668B443C5E9BB73A740B5D8A4E5B8C9A552B1D0A7F75FA6BFB1A4ACFC2E646F63>
運 用 多 媒 體 製 作 華 文 補 充 教 材 江 惜 美 銘 傳 大 學 應 用 中 文 系 chm248@gmail.com 摘 要 : 本 文 旨 在 探 究 如 何 運 用 多 媒 體, 結 合 文 字 聲 音 圖 畫, 製 作 華 文 補 充 教 材 當 我 們 在 進 行 華 文 教 學 時, 往 往 必 須 透 過 教 案 設 計, 並 製 作 補 充 教 材, 方 能 使 教 學
造 紙 帶 來 的 水 污 染 是 膠 袋 的 50 倍 而 且 紙 袋 回 收 也 需 要 更 多 的 能 源 ( 附 件 二 ) 英 格 蘭 政 府 於 2005 年 發 佈 一 項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報 告 ( 第 31 頁 ) 指 出 紙 袋 的 重 量 相 當 於 膠 袋 的 6-1
CB(1)1310/12-13(03) 2013 年 產 品 環 保 責 任 ( 修 訂 ) 條 例 草 案 會 議 - 2013 年 6 月 18 日 關 於 > 意 見 書 1 塑 膠 購 物 袋 徵 費 計 劃 目 的 是 鼓 勵 消 費 者 減 少 濫 用 塑 膠 購 物 袋 的 習 慣 推 行 徵 費 計 劃 以 來, 政 府 從 未 有
%
38 1 2014 1 Vol. 38No. 1 January 2014 51 Population Research 2010 2010 2010 65 100028 Changing Lineal Families with Three Generations An Analysis of the 2010 Census Data Wang Yuesheng Abstract In contemporary
慣用左手兒童寫字與書法表現能力之研究論文計劃大綱
A research of left-handed writing students writing abilities and arts of calligraphy - 1 - - 2 - A research of left-handed writing students writing abilities and arts of calligraphy Abstract Most elementary
Microsoft Word - CGJ6-1-05陳伯軒.doc
長 庚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6:1(2013),99-121 命 題 作 文 的 深 度 審 題 與 多 元 思 考 陳 伯 軒 摘 要 審 題 與 立 意 是 作 文 首 要 的 步 驟, 在 諸 多 的 作 文 教 學 研 究 中 都 有 所 強 調 然 而 絕 大 多 數 陳 陳 相 因, 並 未 更 深 入 研 探 審 題 與 立 意 的 方 法 本 研 究 以 教 學 經 驗, 配 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致 谢 文 学 是 我 们 人 类 宝 贵 的 精 神 财 富 两 年 半 的 硕 士 学 习 让 我 进 一 步 接 近 文 学,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78B1CFD2B5C2DBCEC4A3BAA1B6BDF0D8D1D2AAC2D4A1B7D0BAD0C4CCC0B7BDD6A4D1D0BEBF2E646F63>
2003 级 硕 士 研 究 生 毕 业 论 文 金 匮 要 略 泻 心 汤 方 证 研 究 分 类 号 :R2 单 位 代 号 :10315 密 级 : 秘 密 学 科 代 码 :100800 2003 级 硕 士 研 究 生 毕 业 论 文 学 号 :20031023 金 匮 要 略 泻 心 汤 方 证 研 究 学 科 专 业 临 床 中 药 学 导 师 黄 煌 教 授 研 究 生 张 薛 光
untitled
II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approaches Wu Wengying s ci poetry through his different class artistic style, and make a subject comment on the controversy of whether its has modernist element
1556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30 卷 他 关 于 农 村 住 房 结 构 与 抗 震 性 能 的 研 究, 则 多 是 从 工 程 抗 灾 的 角 度, 研 究 某 种 构 造 类 型 的 房 屋, 力 图 找 到 传 统 房 屋 的 结 构 失 误 和 新 建 房 屋 中 存 在 的 问 [
第 30 卷 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30, No.12 Dec., 2012 中 国 农 村 地 区 住 房 结 构 的 区 域 差 异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1, 2, 李 方 一 3 1,, 高 晓 路 2 2, 王 英 杰 (1. 中 国 科 学 院 区 域 可 持 续 发 展 分 析 与 模 拟 重
2011/ P P
2011 / 2012 2011/2012 1. ------------------------------------------------------P.2 2. ---------------------------------------P.11 3. ---------------------------------------------------P.16 4. ---------------------------------------P.19
- I -
2005 Experimental Study about the Effects of the Bone Cement leakage on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in Vertebroplasty () 2005 4 - I - - II - Experimental Study about the Effects of the Bone Cement leakage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12D31332DA655B0CFB9EAAC49A5AEA8E0B942B0CAB943C0B8BDD2B57BB27BAA70A4C0AA522D2D2DBBB2A46A30353032>
137 黃 永 寬 國 立 體 育 學 院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是 了 解 幼 兒 運 動 遊 戲 課 程 在 幼 稚 園 實 施 的 現 況, 並 進 一 步 分 析 北 中 南 三 區 實 施 現 況 差 異 情 形 及 幼 稚 園 教 師 對 幼 兒 運 動 遊 戲 課 程 的 認 知 以 355 名 幼 稚 園 教 師 為 研 究 對 象 研 究 工 具 為 自 編 幼 兒 運 動 遊
Volume 2.Number 5.2007 Volume 2.Number 5.2007 Volume 2.Number 5.2007 Volume 2.Number 5.2007 Volume 2.Number 5.2007 Volume 2.Number 5.2007 Volume 2.Number 5.2007 Volume 2.Number 5.2007 Volume 2.Number
第一章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高 職 共 同 科 目 模 擬 考 成 績 與 入 學 測 驗 之 相 關 研 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two-year and four year the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join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D0B14DACE3313031502D303133A6A8AA47B3F8A76928A4FDAFC0AD7329>
桃 園 創 新 技 術 學 院 教 師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 * 家 長 的 早 期 療 育 選 擇 ********************** 計 畫 編 號 : 教 專 研 101P-013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執 行 年 度 :101 年 度 執 行 期 間 :101 年 1 月 1 日 至 101 年 12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9352D3131382DA4E9AA76AEC9B4C1BB4FC657AAECB5A5BEC7AED5BDD2ABE1B8C9B2DFB867C5E7AAECB1B42E646F63>
嘉 大 教 育 研 究 學 刊, 第 2 5 期 : 9 5-1 1 7 2 0 1 0 國 立 嘉 義 大 學 蔡 元 教 隆 育 朱 學 啟 系 華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初 等 學 校 課 後 補 習 經 驗 初 探 蔡 元 隆 朱 啟 華 衛 生 系 講 師 摘 要 本 文 旨 在 探 討 臺 灣 日 治 時 期 (1927-1945 年 ) 初 等 學 校 ( 含 小 學 校 公 學 校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社 會 學 系 學 士 論 文 小 別 勝 新 婚? 久 別 要 離 婚? 影 響 遠 距 家 庭 婚 姻 感 情 因 素 之 探 討 Separate marital relations are getting better or getting worse? -Exp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社 會 學 系 學 士 論 文 小 別 勝 新 婚? 久 別 要 離 婚? 影 響 遠 距 家 庭 婚 姻 感 情 因 素 之 探 討 Separate marital relations are getting better or getting worse? -Explore the impact of emotional factors couples do not
McGraw-Hill School Education Group Physics : Principles and Problems G S 24
2017 4 357 GLOBAL EDUCATION Vol. 46 No4, 2017 * 1 / 400715 / 400715 / 400715 1 2010-2020 2 * mjzxzd1401 2012 AHA120008 1 23 3 4-7 8 9 McGraw-Hill School Education Group Physics : Principles and Problems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i Examinations have long been adopting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public officials and become an essential tradition in our country. For centuries, the examination system, incorporated with fairness, has
% % % % % % % % : 11. 9: 12. 8:
Regional Economy [ ] [ ] [ ] F127 [ ] A [ ] 1006-5024 (2012 )04-0126 - 06 [ ] 2010 10JL10 [ ] ( 330077 ) 361005 Abstract Since the incep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in 1978 the industry structure
07 353-408
編 號 :CCMP96-RD-006 以 德 菲 法 探 討 中 醫 臨 床 證 型 診 斷 基 準 - 六 淫 證 型 蘇 奕 彰 中 國 醫 藥 大 學 摘 要 德 菲 法 (Delphi Method) 是 廣 泛 被 使 用 的 研 究 方 法, 尤 其 適 用 於 新 的 研 究 領 域 (new research area) 及 探 索 性 研 究 (exploratory studies),
36 一 前 言 教 育 翻 译 和 语 言 原 本 是 三 个 不 同 的 学 科 然 而, 在 人 口 流 动 和 全 球 化 等 诸 多 社 会 因 素 的 推 动 下, 不 同 的 学 科 出 现 交 叉 点 语 言 和 教 育 的 关 系 比 较 密 切 人 们 从 小 学 习 语 言,
马 来 西 亚 人 文 与 社 会 科 学 学 报, 第 五 卷 第 一 期,2016 年 6 月 :35-43 翻 译 与 二 语 教 学 研 究 综 述 1 Transl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ANG Lay Hoon) 摘 要 翻 译 是 一 些 二 语 教 师 常 用 的 教 学 手 法 之 一 在 马 来 西 亚, 多 元 文 化 社 会
18 A B S 17.44±1() ±6.26( ) 54.23±5.5( ) 6.42±1.51() m 30m t α =.05 ( )AB 1 5 (p>.05)( )AB 1 5 (p<.05)( )A (p>.05)( )B (p<.05)( )A B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 on Quick Coordination ability in High School Female Soccer Players 18 A B S 17.44±1() 161.39±6.26( ) 54.23±5.5( ) 6.42±1.51() 15 60-90 30m 30m t α =.05 ( )AB 1 5
(Microsoft Word - 11-\261i\256m\253i.doc)
不 同 接 棒 方 法 對 國 小 學 童 大 隊 接 力 成 績 影 響 之 研 究 不 同 接 棒 方 法 對 國 小 學 童 大 隊 接 力 成 績 影 響 之 研 究 張 峻 詠 林 瑞 興 林 耀 豐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摘 要 本 研 究 主 要 目 的 在 探 討 不 同 接 棒 方 法 對 國 小 學 童 大 隊 接 力 成 績 影 響 之 研 究, 以 高 雄 市 楠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A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RADUATE INSTITUTE IN PUBLISHING NAN HUA UNIVERSITY THE OPERATION MODELS OF WRITERS PRESSES IN TAIWAN ADVISOR: PH.D. CHEN CHUN-JUNG GRADUATE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肉 蒲 團 研 究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肉 蒲 團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Rou Pu Tuan 研 究 生 : 林 欣 穎
ARCLE No.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phabetical Knowledge and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Mitsue ALLEN-TAMAI Chiba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teaching the
the southern c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city. In rural areas the proportion of the nuclear family in the northern region was higher tha
2015 1 208 POPULATION & ECONOMICS No. 1 2015 Tot. No. 208 2010 100028 2010 2000 2010 2000 2010 C92-05 DOI 10. 3969 /j. issn. 1000-4149. 2015. 01. 004 A 1000-4149 2015 01-0034 - 1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系統功能語言的理論及其在國小國語讀寫教學的應用
2013 年 南 臺 灣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系 統 功 能 語 言 的 理 論 及 其 在 國 國 語 讀 寫 教 學 的 應 用 - 以 三 年 級 為 例 研 究 者 : 台 南 市 太 康 國 吳 新 欽 台 南 市 太 康 國 陳 意 佳 台 南 市 太 康 國 林 佳 春 發 表 日 期 :102 年 7 月 19 日 1 系 統 功 能 語 言 的 理 論 及 其 在 國 國
UDC The Policy Risk and Prevention in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10384 200106013 UDC The Policy Risk and Prevention in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2004 5 2004 2004 2004 5 : Abstract Many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the quest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cy on Chinese
Contents 1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生 代 表 大 会 章 程 2 2 优 秀 毕 业 生 评 选 细 则 7 3 议 事 规 则 8 i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代 委 执 事 指 南 发 布 0.0.1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代 委 2016 年 05 月 25 日 Contents 1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生 代 表 大 会 章 程 2 2 优 秀 毕 业 生 评 选 细 则 7 3 议 事 规 则 8 i ii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代 委 执 事 指 南, 发 布 0.0.1
259 I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 STUDY ON SCHOOL LION DANCE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COUNTY 259 I S hie,huei-jing(2011).a Study On School Lion Dance Development in ChangHwa County Unpublished
I
The Effect of Guided Discovery o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Transfer of Grade 5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s I II Abstract The Effect of Guided Discovery o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32 2 2013 227 23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2 No. 2 2013 100191 4972 N092 TS-092 A 1000-1224 2013 02-0227-12 1 1 10 9 1 2012-09-03 2013-06-25 1962 2008 228 32 10 1298 1324 1324 1325
新 竹 縣 教 育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一 期 民 100 年 12 月 Guo,Na-Yi Teacher of Chu-Bei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was to examine the
新 竹 縣 教 育 研 究 集 刊, 民 100, 第 十 一 期, 頁 141~174 運 用 繪 本 教 學 實 施 品 格 教 育 之 行 動 研 究 以 責 任 和 值 得 信 賴 核 心 價 值 為 例 郭 娜 宜 新 竹 縣 竹 北 市 竹 北 國 小 教 師 摘 要 本 研 究 採 行 動 研 究 法, 探 究 以 繪 本 應 用 於 國 小 中 年 級 學 生 之 責 任 和 值 得
運動表現與媒體曝光率關聯性探討-以民生報報導中華職棒為例
14 2003 14 2003 6 1995 1 Coakley, 2001, 335-336 1998 2001a 2002 2003 2003 2001b 1997 1996 6 1995 14 2003 6 1995 5 26 26 2 2003a 14 2003 14 2003 6 96 110 2003b2003c2003d 1980 1985 1992 1996 1997 7 1996
( ) ( ) ( ) ( )
95 7 89-114 * ( ) 600 544 * E-mailyingdear@gmail.com Tel0937-597234 90 95 7 1200 894 ( ) ( ) ( ) 501-1000 ( ) 91 1980 1989 ( 2001 ) 1 2004 1992 1 1994 212,254 151,989 6,020 2,344 38,473 105,152 0 1995
II
I II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in Taiwan With Rope-Jumping as the Main Subject Abstract The first national folk sports competition, held in Tainan city on Sep 9, 1976, established the
by mild (22.7%).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and antibiotics were applied to 94.8% (292 cases), 74.7% (230 cases), and 90.9% (2
论 著 临 床 研 究 doi: 0.7499/j.issn.008-8830.204.2.007 郑 州 市 城 区 儿 童 哮 喘 的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及 发 病 相 关 因 素 分 析 赵 坤 宋 桂 华 古 华 倩 2 刘 爽 3 张 岩 郭 彦 荣 (. 河 南 中 医 学 院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儿 科 医 院, 河 南 郑 州 450000; 2. 杭 州 市 余 杭 区
Microsoft Word - (web)_F.1_Notes_&_Application_Form(Chi)(non-SPCCPS)_16-17.doc
聖 保 羅 男 女 中 學 學 年 中 一 入 學 申 請 申 請 須 知 申 請 程 序 : 請 將 下 列 文 件 交 回 本 校 ( 麥 當 勞 道 33 號 ( 請 以 A4 紙 張 雙 面 影 印, 並 用 魚 尾 夾 夾 起 : 填 妥 申 請 表 並 貼 上 近 照 小 學 五 年 級 上 下 學 期 成 績 表 影 印 本 課 外 活 動 表 現 及 服 務 的 證 明 文 件 及
第三章 国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情况
摘 要 论 文 题 目 :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在 上 海 高 中 信 息 科 技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专 业 :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学 位 申 请 人 : 朱 翠 凤 指 导 教 师 : 孟 琦 摘 要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是 目 前 世 界 上 许 多 国 家 普 遍 采 用 的 一 种 富 有 创 意 的 教 学 理 论 与 策 略, 其 在 培 养 学 生 的 合 作 精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社 會 學 系 學 士 論 文 百 善 孝 為 先? 奉 養 父 母 與 接 受 子 女 奉 養 之 態 度 及 影 響 因 素 : 跨 時 趨 勢 分 析 Changes in attitude toward adult children's responsibilit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社 會 學 系 學 士 論 文 指 導 老 師 : 翁 志 遠 百 善 孝 為 先? 奉 養 父 母 與 接 受 子 女 奉 養 之 態 度 及 影 響 因 素 : 跨 時 趨 勢 分 析 Changes in attitude toward adult children's responsibility to financially support and to live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 文 學 所 ) 碩 士 論 文 論 文 題 目 ( 陳 千 武 小 說 活 著 回 來 及 其 相 關 事 例 研 究 ) 論 文 題 目 (Chen Chien Wu Return Alive And Some Research About It) 研 究 生 : 朱 妍 淩 指 導 教 授 : 林 葉 連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6 月 8 日 陳 千 武 小 說
穨1-林聖欽.doc
1 39 92 11 Geographical Research No. 39, November. 2003 *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study of the Taiwanese christening culture: A case of Xuei-gia-liau, Xuei-gia Bau, Yan-Shui-Gang Ting in Japanese Rule
[1] [2] [3] [4] 20 [5] Thomas Barclay, [1] [2] [3] [4] [5]
BIBLID 1026-5279 (2002) 91:2 pp. 65-92 (2002.12) 6 5 Keywords Taiwan Publication Publishing History Bookstore Chinese Books E-mail: 875a@academia.drnh.gov.tw 66 2002.12 [1] [2] [3] [4] 20 [5] 20 1881 Thomas
第一章 出口退税制改革的内容
密 级 学 号 2 0 0 1 0 3 2 9 毕 业 设 计 ( 论 文 ) 出 口 退 税 制 改 革 对 我 国 出 口 的 影 响 院 ( 系 部 ):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姓 名 : 王 晓 年 级 : 2001 级 专 业 : 国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指 导 教 师 : 杜 秀 芳 教 师 职 称 : 讲 师 2005 年 6 月 10 日 北 京 北 京 石 油 化 工 学 院
Microsoft Word - 01李惠玲ok.doc
康 寧 學 報 11:1-20(2009) 1 數 位 學 習 於 護 理 技 術 課 程 之 運 用 與 評 值 * 李 惠 玲 ** 高 清 華 *** 呂 莉 婷 摘 要 背 景 : 網 路 科 技 在 教 育 的 使 用 已 成 為 一 種 有 利 的 教 學 輔 助 工 具 網 路 教 學 的 特 性, 在 使 學 習 可 不 分 時 間 與 空 間 不 同 進 度 把 握 即 時 性 資
Microsoft Word - 10-朴庸鎮+徐真賢.doc
東 海 中 文 學 報 第 28 期 頁 227-248 東 海 大 學 中 文 系 2014 年 12 月 新 羅 慧 超 往 五 天 竺 國 傳 語 言 研 究 隅 朴 庸 鎮 徐 真 賢 提 要 1908 年 法 國 Pelliot( 伯 希 和 ) 在 中 國 甘 肅 省 敦 煌 莫 高 窟 裡 發 現 往 五 天 竺 國 傳 的 寫 本, 並 將 其 公 諸 於 世 韓 中 日 三 國 學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朱 書 萱 博 士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研 究 生 : 黃 乾 殷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八 月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摘 要 明 代 吳 中 書 派 自 祝 允 明 文 徵 明 一 出, 引 領 時 代 潮 流, 將 整 個 吳 中 書 法 藝 術
by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from 1952 to 2007 and its influence effect was first acceleration and then deceleration second the effects of indust
2011 2 1 1 2 3 4 1. 100101 2. 100124 3. 100039 4. 650092 - - - 3 GDP U 20-30 60% 10% TK01 A 1002-9753 2011 02-0042 - 10 Analysis on Character and Potential of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Reducing by Structure
2010-10-29 ( 1 : 3 1. 2. 2 1/2 3. : 4. http://334.edb.hkedcity.net/doc/chi/er_of_ugc_c_2 5. 0101007.pdf 6. 7. 8. 2 3 1. 2. 3. 4. 5. 2 1/ 2 * (* : : : http://334.edb.hkedcity.net/doc/chi/non- UGC_funded_level_%20requirement%20_Chi_bookl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宗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六 祖 壇 經 坐 禪 品 研 究 : 以 看 心 看 淨 之 辯 證 為 中 心 A Study of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 Patriarch Sitting Meditation Chapter 研 究 生 : 趙 朝 民 指 導 教 授 : 呂 凱 文 教 授 中 華 民 國 一 年 六 月 十 六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中 正 漢 學 研 究 2012 年 第 一 期 ( 總 第 十 九 期 ) 2012 年 6 月 頁 111~134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111 從 哀 傷 到 哀 而 不 傷 : 陳 子 昂 與 張 九 齡 的 感 遇 詩 對 比 研 究 * 丁 涵 摘 要 在 中 國 古 典 文 學 語 境 中, 一 個 主 題 的 奠 立 往 往 需 要 歷 時 彌 久, 而 這 本
168 健 等 木醋对几种小浆果扦插繁殖的影响 第1期 the view of the comprehensive rooting quality, spraying wood vinegar can change rooting situation, and the optimal concent
第 31 卷 第 1 期 2013 年 3 月 经 济 林 研 究 Nonwood Forest Research Vol. 31 No.1 Mar. 2013 木醋对几种小浆果扦插繁殖的影响 健 1,2 杨国亭 1 刘德江 2 (1. 东北林业大学 生态研究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 佳木斯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 为了解决小浆果扦插繁殖中生根率及成活率低等问题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自 然 醫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老 老 恒 言 之 飲 食 宜 忌 與 養 生 粥 譜 研 究 To explore the regimen of porridge and dietary compatibility and incompatibility from the Lao Lao Heng Yan ( Lasting Words in Gerontology )
TWGHs S
TWGHs S C Gaw Memorial College 東 華 三 院 吳 祥 川 紀 念 中 學 Subject Selection S3 to S4 (2013 年 2 月 版 ) 中 三 升 中 四 選 科 手 冊 新 高 中 課 程 東 華 三 院 吳 祥 川 紀 念 中 學 升 學 及 擇 業 輔 導 處 P. 1 目 錄 選 科 導 言 P.3 升 學 路 徑 P.3 如 何 選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教 育 社 會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高 職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性 教 育 課 程 之 行 動 研 究 Action research of sex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a vocational school 研 究 生 : 蘇 淑 惠 指 導 教 授 : 林 昱 瑄 博 士 中
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999 1992 11 7 1999 8811218 800 150.456 1387 1392 1680 The Research on the Faith in Cheng Hwang Yeh in Kinmen This research is written by a native kinmenese who does a long period of field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idate:linan Adviser:Prof. Han Xinmin Nanjing
密 级 : 公 开 学 号 :20081209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 医 儿 科 标 准 数 据 库 建 设 研 究 研 究 生 李 楠 指 导 教 师 学 科 专 业 所 在 学 院 毕 业 时 间 韩 新 民 教 授 中 医 儿 科 学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2011 年 06 月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中文信息学报》投稿模版
文 章 编 号 :1003-0077(2011)00-0000-00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领 域 话 题 语 料 库 的 研 究 与 构 建 胡 韧 奋 1, 朱 琦 1, 杨 丽 姣 (1.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北 京 市 100875) 摘 要 :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领 域, 教 材 上 的 课 文 通 常 围 绕 一 个 话 题 展 开, 话 题 是 教 学 内 容 的 集 中
,,, ( ), ; ( ), ; ( ),, [ 1 ]6,,,, :,,, [ 3 ],,,,,,,,,,, ( ) :,,,,, ;,,,,, ;,,,,, ;,,,,,,,, ;,,,,,,,,,,, ;,,,, ;,,, ;,, ;,,,,, ;, ;,, ;,, ;,,, ;,,,,,,
47 2 Vol. 47 No. 2 2007 3 J 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r., 2007 : (, 130012) [ ],,,,,,, ;,, [ ] ; ; ; ; [ ] DF08 [ ] A [ ] 025722834 (2007) 0220144211 [ ] (06JJD820003) [ ]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