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93498011碩論with浮水印.doc

Similar document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s degree Research of e-learning style for public serva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Microsoft Word - 6_0目錄.doc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 1944,1948,1960,,, - ( ), ,96 % ; , 80 %, % 60,,, % 70,, 50 90, 20 % 33 % ; 1991, 10 % 1986,80 % ; 78, 21 % 22 %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封面

I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香港藝術發展局委託報告

Microsoft Word - Paper on PA (Chi)_ docx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4D F736F F 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II

穨CY03519.PDF

Microsoft Word doc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I

Microsoft Word - part1

Microsoft Word - MP2018_Report_Chi _12Apr2012_.doc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皮肤病防治.doc

性病防治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一)

全唐诗24

509 (ii) (iii) (iv) (v) 200, , , , C 57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I


M M. 20

政治哲學要跨出去!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Microsoft Word - 論文獎助扉頁5份.doc

Microsoft Word 年第三期09

高層辦公建築避難演練驗證與避難安全評估之研究

Microsoft Word - 刘藤升答辩修改论文.doc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23 期 Chiang Ching-kuo 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and Its Effects ( ) Abstract Wen-yuan Chu * Chiang Ching-kuo wa

60 台 灣 社 會 學 第 九 期 From Chinese Original Domicile to Taiwanese Ethnicity: An Analysis of Census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Fu-chang Wang Instit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has become a rarity. In other words, the water resources that supply the needs in Taiwan depend crucially on the reservoirs built at least more than t

台 灣 人 權 學 刊 第 三 卷 第 三 期 他 還 接 受 教 育 部 的 委 託, 長 年 擔 任 中 央 層 級 的 人 權 教 育 輔 善 團 的 指 導 教 授, 至 今 已 有 多 年 我 雖 然 不 是 很 了 解 為 什 麼 他 可 以 一 邊 承 擔 教 育 部 賦 予 的 任

Microsoft Word ºÂ¾åÄõ.doc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4D F736F F D20342EC555A5DFA5C1A7EFADB2B67DA9F1A548A8D3A4A4A640B0EAAE61B56FAE69BED4B2A4B357B9BA2E646F63>

D A


% % % % % % ~


「香港中學文言文課程的設計與教學」單元設計範本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大研究生教育的展与改革的几

全唐诗28

穨學前教育課程指引.PDF

Microsoft Word - 上傳電子檔.doc

眼病防治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八)

TWGHs S

Public Projects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National Kaohsiung Fir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artial

Microsoft Word 定版

Microsoft Word - S.3 guide book 15-16

荨荨 % [3] [4] 86%( [6] 27 ) Excel [7] 27 [8] 2 [9] K2 [2] ; Google group+ 5 Gmail [2] 2 fxljwcy 3E [22] 2 2 fxljzrh 2D [23] 3 2 fxzphjf 3D 35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icrosoft Word - 试论我国近30多年来新闻报道方式的革新.doc

/ 3 /

中医疗法(下).doc

39898.indb

穨ecr2_c.PDF

電腦相關罪行跨部門工作小組-報告書

i

发展党员工作手册

i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研 究 背 景... 1 第 二 節 研 究 動 機... 5 第 三 節 研 究 問 題... 6 第 四 節 研 究 方 法... 6 第 五 節 研 究 架 構... 7 第 六 節 研 究 流 程... 8 第 七 節 研 究 限 制...

% 6 9 [1] % 97% [2] 2 93% 3 4,, 2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99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 J J J J See HUAN Q Z.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 % 99% Sautman B.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The Case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tember, 2013, Vol. 8, No. 2, pp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nd the Mult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政治哲學要跨出去!

~ 10 2 P Y i t = my i t W Y i t 1000 PY i t Y t i W Y i t t i m Y i t t i 15 ~ 49 1 Y Y Y 15 ~ j j t j t = j P i t i = 15 P n i t n Y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80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 第 25 卷 第 1 期 构 混 乱 表 意 不 明 不 合 逻 辑 其 中 前 四 种 属 于 结 构 类 语 病, 考 查 几 率 较 高 ; 后 两 种 属 于 语 义 类 语 病, 有 时 会 单 独 出 题 上 面 这 道 题

Microsoft Word - Alan Jameson's Master's Thesis.pdf

摘要

在 应 用 实 践 上 指 导 性 建 议 ( 黄 白,2008) 近 几 年 来, 国 家 政 府 在 教 育 方 面 高 度 重 视 教 育 信 息 化 工 作, 相 继 出 台 一 系 列 政 策 文 件 和 规 范 来 促 进 和 推 动 信 息 技 术 在 教 育 教 学 领 域 的 广

民國初年小學國語課本的實用主義傾向──以黎錦暉編寫版本為主要分析對象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数量优势下的恐惧

Microsoft Word - MCHA

附件1:

,20 80,,,,, ; 80 90,, [ 4 ], [ 5 ],, ;21,,,,,,,20 80,,,,, ( ) ; ( ) ; ( ) ; ( ) [6 ], 90,,,,, [ 7 ] 21,,,,, [ 8 ],,, 30,,,,,,,,,,, ;,, ;,, ; 30,,,,,,,

Your Paper's Title Starts Here: Please Center use Helvetica (Arial) 14

259 I

Transcription:

技 術 及 職 業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A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Tertiary Education of Indigenous in Taiwan 研 究 生 : 吳 國 譽 指 導 教 授 : 劉 曉 芬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誌 謝 剛 進 研 究 所 時 的 青 澀 與 無 知, 從 歷 史 改 讀 教 育, 轉 換 領 域 才 領 會 到 隔 行 如 隔 山 這 句 話, 但 卻 也 是 對 自 己 很 大 的 挑 戰 並 帶 來 許 多 新 的 學 習 在 這 漫 長 的 學 習 當 中, 除 了 感 謝 家 人 的 支 持, 首 先 要 感 謝 我 的 恩 師 劉 曉 芬 老 師, 感 謝 曉 芬 老 師 擔 任 我 的 指 導 教 授, 在 我 論 文 撰 寫 過 程 中 的 指 導 與 包 容, 接 受 我 的 慢 動 作 與 航 向 冷 僻 又 遙 遠 的 原 住 民 教 育 領 域, 並 且 不 辭 厭 煩, 長 時 間 對 我 的 鼓 勵 與 協 助 謝 謝 口 試 委 員 熊 同 鑫 老 師 及 蔡 銘 修 老 師, 熊 老 師 長 時 間 對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專 業, 直 指 核 心 的 提 問 與 相 當 多 寶 貴 的 建 議, 令 我 獲 益 良 多 ; 銘 修 老 師 也 相 當 關 心 研 究 進 度 與 生 活 狀 況, 在 論 文 上 能 看 到 許 多 質 性 研 究 所 忽 略 的 量 化 思 維 當 然 也 要 感 謝 研 究 所 一 路 上 相 伴 與 相 互 砥 礪 的 同 學 們, 還 有 感 謝 行 政 院 原 民 會 的 長 官 與 同 仁 提 供 我 相 當 多 且 豐 富 上 的 研 究 所 需 資 料 碩 士 課 程 中, 論 文 的 寫 作 過 程 時 常 帶 給 自 己 相 當 大 的 成 長, 從 臨 摹 他 人 寫 作 筆 法 與 架 構 開 始, 才 知 道 真 的 要 感 謝 前 人 種 樹, 後 人 乘 涼 站 在 巨 人 的 肩 膀 上, 要 感 謝 這 些 枯 了 的 萬 骨 在 咖 啡 因 作 祟, 文 思 泉 湧 時, 字 句 與 推 論 如 滿 溢 的 啤 酒 泡 沫 一 發 不 可 收 拾 ; 腦 袋 空 空 時, 寫 不 出 那 一 字 半 句, 有 如 久 占 毛 坑, 卻 始 終 沒 那 一 聲 半 響, 面 露 青 筋 只 差 沒 爆 血 管 所 有 所 學 與 論 文 所 用, 都 要 感 謝 先 行 者 的 智 慧 與 身 旁 指 導 者 的 祝 福, 因 此, 我 滿 是 感 謝 與 感 激 研 究 所 課 程 的 修 畢 與 碩 士 論 文 的 完 成, 不 是 個 結 束, 而 是 另 一 個 開 始, 感 謝 所 有 一 路 相 伴 的 師 長 家 人 與 朋 友, 我 仍 會 堅 持 下 去 的 航 向 下 個 知 識 領 域 吳 國 譽 謹 誌 二 零 零 八 年 陸 月

摘 要 論 文 名 稱 :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頁 數 :169 校 所 別 : 國 立 台 北 科 技 大 學 技 術 及 職 業 教 育 研 究 所 畢 業 時 間 : 九 十 六 學 年 度 第 二 學 期 研 究 生 : 吳 國 譽 學 位 : 碩 士 指 導 教 授 : 劉 曉 芬 博 士 關 鍵 詞 :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原 住 民 主 體 意 識 原 住 民 教 育 高 等 教 育 19 世 紀 末 開 始 便 興 起 各 地 的 國 際 原 住 民 運 動, 在 世 界 的 潮 流 下 也 影 響 到 台 灣 的 原 住 民 教 育 改 革 本 研 究 在 探 討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現 況 外, 並 分 析 世 界 主 要 國 家 的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之 內 容 與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的 現 況, 進 一 步 以 原 住 民 教 育 理 論 觀 察 比 較 並 分 析 各 國 及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發 展 的 差 異 情 形, 最 後 對 我 國 的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提 出 建 議 本 研 究 採 用 文 獻 分 析 法 與 理 論 分 析 法 進 行 在 第 二 章 對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理 念 與 目 標 進 行 探 究 並 深 入 探 討 原 住 民 教 育 發 展 的 五 種 主 要 理 論 : 同 化 主 義 融 合 主 義 統 合 主 義 文 化 多 元 主 義 與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以 便 對 現 今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演 進 和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相 關 研 究 做 了 解 第 三 章 則 分 別 對 中 國 大 陸 紐 西 蘭 毛 利 加 拿 大 和 挪 威 薩 米 的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狀 況 進 行 分 析 並 比 較 得 出 總 結 第 四 章 是 對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制 度 演 進 行 政 現 況 與 政 策 發 展 進 行 分 析 第 五 章 則 分 別 對 原 住 民 籍 大 學 部 學 生 研 究 生 的 現 況 及 原 住 民 族 學 院 現 況 進 行 分 析 探 討 最 後 第 六 章 對 我 國 原 住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提 出 以 下 結 論 : 一 原 住 民 族 對 教 育 主 體 意 識 逐 漸 抬 頭 二 國 家 教 育 政 策 尚 欠 缺 多 元 文 化 觀 念 三 我 國 原 住 民 事 務 之 制 度 設 計 仍 落 後 先 進 國 家 四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傾 向 採 取 消 極 的 鼓 勵 措 施 i

五 原 住 民 保 障 名 額 成 為 隔 離 政 策 的 延 續 六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結 構 的 不 平 衡 七 我 國 民 族 學 院 的 發 展 與 一 般 大 學 差 異 不 大 八 國 內 對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發 展 的 研 究 仍 顯 匱 乏 本 研 究 並 提 出 建 議 : 進 行 民 族 教 育 研 究, 強 化 民 族 教 育 理 論 基 礎 ; 積 極 發 展 民 族 教 育 體 系 ; 加 強 國 民 教 育 之 多 元 文 化 理 念 課 程 檢 討 原 住 民 的 入 學 方 式 ; 建 立 以 民 族 學 為 主 的 原 住 民 民 族 學 院 ; 多 管 道 投 入 對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提 升 也 建 議 未 來 研 究 者 可 用 更 多 元 如 德 菲 法 與 深 度 訪 談 對 : 優 惠 政 策 民 族 學 院 與 原 住 民 重 點 學 校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就 業 調 查 雙 語 政 策 與 族 語 認 證 及 民 族 議 會 的 建 立 進 行 更 深 入 的 探 討 ii

ABSTRACT Title:A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Tertiary Education of Indigenous in Taiwan Pages:169 School: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Institute of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Time:June, 2008 Researcher: Kuo-Yu Wu (La-Ace, Aming) Degree:Master Advisor:Dr. Hsiao Fen Liu Keywords : Multiculturalism, Indigenous identity consciousness, Indigenous education, Tertiary education Since the end of 19 Century, International Indigenous Movements have begun to spring up everywhere; under such world trends, the reforms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in Taiwan have also been influenced. In addition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in Taiwan, this study has also analyzed the content of indigenous tertiary education in majo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status quo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indigenous tertiary education in Taiwan, to further observe,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other countries based on indigenous education theory.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bout indigenous tertiary education in Taiwan have been proposed.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In Chapter 2, the belief and goal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had been explored, and five major theori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assimilationism, amalgamatism, corporatism, cultural pluralism and multiculturalism had also been probed into deeply, in order to acquir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volvement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in Taiwan at present and the related studies about indigenous education in Taiwan. In Chapter 3, the situations of indigenous tertiary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Maori in New Zealand, Canada, and Saami had been analyzed respectively and compared to draw up conclusions. In Chapter4, the evolvement of systems, the status quo of administ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ies in indigenous education in Taiwan had been analyzed. In Chapter5, the status quo of indigenous under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 and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of Indigenous Studies had been analyzed and explored respectively. Finally, in Chapter 6, aiming at the status quo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indigenous tertiary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conclusions are proposed as follows: 1. The indigenous people has much more concerns about identity consciousness iii

toward education gradually. 2. Our national policies about education lack for the concept of multiculturalism. 3. The design of systems of indigenous affairs in Taiwan is far more behind than that of developed countries. 4. Passive measures of encouragement tend to be used in talent cultivation in indigenous tertiary education. 5. Indigenous Quota has become the extension of segregation policy. 6. Imbalance has occurred in the talents structure of indigenous tertiary education. 7.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of Indigenous Studies has few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at of general universities. 8. Domestic studies about the developments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in Taiwan are still insufficient. Some suggestions in this study have been proposed: Studies about race educ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to enhance the basis of race education theories; the system of race educ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actively; the courses of multiculturalism concept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and the entrance ways for the indigenous should be reviewed; a College of Indigenous Studies based on ethnology should be established; by multi-channels, more efforts should be put in to enhance indigenous education. Besides, it is also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research can be done by more diversified means such as Delphi Method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further explore some aspects such as preferential policies, College of Indigenous Studies and indigenous key schools, career investigations on talents of indigenous tertiary education, bilingual policies and certificates of tribe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foundation of race assembly. iv

目 錄 中 文 摘 要...i 英 文 摘 要... iii 目 錄...v 表 次...vii 圖 次...ix 第 一 章 緒 論...1 第 一 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與 概 念 架 構...7 第 三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方 法...9 第 四 節 名 詞 釋 義...10 第 五 節 研 究 限 制...10 第 二 章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意 涵 理 論 與 相 關 研 究...11 第 一 節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相 關 意 涵... 11 第 二 節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理 論 背 景...14 第 三 節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相 關 研 究...21 第 三 章 世 界 主 要 國 家 原 住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概 況...27 第 一 節 中 國 大 陸 少 數 民 族 高 等 教 育...27 第 二 節 紐 西 蘭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38 第 三 節 加 拿 大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48 第 四 節 挪 威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56 第 五 節 本 章 小 結...70 第 四 章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的 制 度 現 況...77 第 一 節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演 進...77 第 二 節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行 政 的 規 劃...83 第 三 節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政 策 與 措 施...91 第 四 節 本 章 小 結...102 v

第 五 章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的 執 行 現 況...107 第 一 節 原 住 民 籍 大 學 部 學 生 的 現 況 分 析...107 第 二 節 原 住 民 籍 研 究 所 學 生 的 現 況 分 析... 111 第 三 節 原 住 民 民 族 學 院 的 現 況 分 析...124 第 四 節 本 章 小 結...133 第 六 章 結 論 與 建 議...135 第 一 節 結 論...135 第 二 節 建 議...139 參 考 文 獻...143 附 錄...151 國 內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之 學 位 論 文 一 覽 表...151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法 相 關 業 務 及 權 責 分 工 表...159 教 育 部 補 助 辦 理 人 文 及 原 住 民 教 育 學 術 活 動 原 則...167 作 者 簡 介...169 vi

表 次 表 1-1 歷 年 原 住 民 族 人 口 數 占 全 國 總 人 口 數 之 比 率...4 表 1-2 95 學 年 度 各 教 育 層 級 全 體 學 生 與 原 住 民 學 生 人 數 及 比 率...5 表 2-1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學 位 論 文 篇 數 一 覽 表...21 表 2-2 國 內 以 他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為 研 究 對 象 之 學 位 論 文 一 覽 表...23 表 3-1 北 歐 薩 米 人 口 分 佈 表...56 表 3-2 各 國 民 族 政 策 沿 革 背 景 表...71 表 3-3 各 國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行 政 負 責 機 關 一 覽 表...72 表 3-4 各 國 原 住 民 族 高 等 學 校 行 政 一 覽 表...73 表 3-5 各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未 來 發 展 方 向 一 覽 表...74 表 4-1 國 民 政 府 遷 台 後 原 住 民 教 育 分 期 表...82 表 4-2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政 策 與 重 要 措 施 一 覽 表...92 表 4-3 大 專 原 住 民 學 生 獎 助 學 金 核 發 人 數 一 覽 表...99 表 4-4 專 門 人 才 獎 勵 統 計 表...100 表 4-5 原 住 民 公 自 費 留 學 及 短 期 出 國 研 究 人 數 一 覽 表...101 表 4-6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沿 革 背 景 表...102 表 4-7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行 政 負 責 機 關 一 覽 表...103 表 4-8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優 惠 方 式 一 覽 表...104 表 4-9 教 育 部 與 原 民 會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政 策 方 向 一 覽 表...105 表 5-1 95 學 年 度 高 等 教 育 學 生 入 學 方 式 統 計 表...108 表 5-2 95 學 年 度 大 專 全 體 學 生 與 原 住 民 學 生 系 所 人 數 分 布 表...110 表 5-3 95 學 年 度 公 立 大 學 校 數 研 究 所 數 與 碩 士 生 數 一 覽 表... 111 表 5-4 95 學 年 度 大 學 校 院 數 研 究 所 數 與 碩 士 生 數 一 覽 表...113 表 5-5 原 住 民 籍 碩 士 研 究 生 人 數 及 比 率 一 覽 表...115 表 5-6 95 學 年 度 碩 士 班 全 體 學 生 與 原 住 民 學 生 系 所 人 數 分 布 表...116 表 5-7 95 學 年 度 博 士 班 數 與 博 士 研 究 生 數 一 覽 表...117 vii

表 5-8 原 住 民 籍 博 士 研 究 生 人 數 及 比 率 一 覽 表...119 表 5-9 95 學 年 度 博 士 班 全 體 學 生 與 原 住 民 學 生 系 所 人 數 分 布 表...120 表 5-10 87 至 95 學 年 度 我 國 原 住 民 籍 博 碩 士 研 究 生 人 數 與 比 率 一 覽 表...121 表 5-11 東 華 大 學 原 住 民 民 族 學 院 歷 年 入 學 及 畢 業 學 生 人 數 統 計 表...129 viii

圖 次 圖 1-1 研 究 步 驟 及 概 念 圖...8 圖 3-1 加 拿 大 原 住 民 族 群 比 例 圖...48 圖 3-2 薩 米 方 言 分 佈 圖...57 圖 3-3 挪 威 薩 米 議 會 組 織 架 構 圖...66 圖 4-1 教 研 會 補 助 辦 理 各 項 原 住 民 教 育 活 動 行 政 流 程 圖...86 圖 5-1 我 國 原 住 民 大 學 生 就 讀 公 私 立 學 校 別 比 例 圖...108 圖 5-2 我 國 原 住 民 大 學 生 性 別 比 例 圖...109 圖 5-3 我 國 原 住 民 籍 碩 士 生 就 讀 公 立 大 學 校 院 分 布 圖...112 圖 5-4 我 國 原 住 民 籍 碩 士 生 就 讀 私 立 大 學 校 院 分 布 圖...114 圖 5-5 我 國 原 住 民 籍 碩 士 生 就 讀 班 別 比 例 圖...114 圖 5-6 我 國 原 住 民 籍 博 士 研 究 生 就 大 學 校 院 分 布 圖...118 圖 5-7 我 國 原 住 民 籍 博 士 研 究 生 族 別 分 布 圖...119 圖 5-8 東 華 大 學 原 住 民 民 族 學 院 行 政 組 織 架 構 圖...125 ix

x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章 緒 論 本 章 主 要 闡 明 本 研 究 的 時 空 背 景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研 究 架 構 與 方 法 重 要 的 名 詞 釋 義, 以 及 本 研 究 進 行 時 所 可 能 產 生 的 限 制, 並 期 透 過 本 章 瞭 解 本 研 究 之 基 本 理 念 架 構 設 計 的 邏 輯 與 研 究 方 法 的 應 用 第 一 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壹 研 究 背 景 本 節 研 究 背 景 分 為 三 部 分, 依 序 為 國 際 原 住 民 運 動 的 興 起 國 際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發 展 和 我 國 原 住 民 的 教 育 概 況 一 國 際 原 住 民 運 動 的 興 起 一 般 來 說, 全 世 界 原 住 民 資 源 的 被 掠 奪, 係 從 殖 民 主 義 與 資 本 主 義 的 全 球 性 擴 張 開 始, 原 住 民 族 遭 受 到 同 化 與 滅 絕 的 危 機 早 在 1882 年, 毛 利 人 便 向 英 國 維 多 利 亞 女 王 (Queen Victoria) 提 出 控 訴,1906 年, 加 拿 大 印 地 安 人 也 曾 晉 見 英 國 國 王 愛 德 華 七 世 (King Edward VII), 並 向 帝 國 呈 遞 請 願 書, 控 告 殖 民 政 府 毀 約 1919 年, 加 拿 大 與 紐 西 蘭 原 住 民 向 剛 成 立 的 國 際 聯 盟 (League of Nations) 請 願, 要 求 國 際 聯 盟 承 認 其 國 家 資 格 和 與 國 家 間 的 對 等 關 係 1923 年, 加 拿 大 Iroquois 酋 長 和 國 際 聯 盟 接 觸, 其 在 日 內 瓦 所 進 行 的 活 動 引 起 當 時 國 際 社 會 的 注 意 1940 年 美 洲 印 地 安 人 於 墨 西 哥 成 立 區 域 性 的 原 住 民 組 織 美 洲 印 地 安 組 織 (American Indian Organization)(Wilmer, 1993), 其 後 區 域 性 原 住 民 組 織 相 繼 成 立 1945 年 聯 合 國 成 立, 原 住 民 代 表 也 曾 向 這 個 國 際 組 織 提 出 原 住 民 權 利 的 呼 籲 1974 年, 加 拿 大 原 住 民 領 袖 George Manuel 提 出 第 四 世 界 (the Forth World) 概 念, 藉 此 概 念 統 合 串 連 世 界 原 住 民 1975 年, 成 立 國 際 原 住 民 組 織 (World 1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Council of Indigenous Peoples, WCIP), 開 啟 了 國 際 的 原 住 民 權 利 運 動 (Burman, 1993) 1984 年, 第 四 屆 於 巴 拿 馬 舉 行 的 世 界 原 住 民 會 議 通 過 原 住 民 權 利 原 則 宣 言 (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of Indigenous Rights), 要 求 承 認 原 住 民 的 土 地 權 文 化 權 資 源 權 自 決 權 與 母 語 教 育 權 (Maiguashca, 1998) 世 界 原 住 民 會 議 成 為 聯 合 全 球 原 住 民 組 織 的 國 際 民 間 組 織, 同 時 也 讓 原 住 民 議 題 邁 向 國 際 化 經 過 全 球 各 原 住 民 團 體 的 努 力 爭 取, 及 聯 合 國 委 託 專 家 學 者 所 進 行 的 研 究, 從 1980 年 代 起, 聯 合 國 開 始 關 心 原 住 民 議 題,1982 年 5 月 10 日, 聯 合 國 人 權 委 員 會 通 過 第 34 號 決 議, 核 准 成 立 原 住 民 工 作 小 組 (Working Group on Indigenous Peoples, WGIP), 原 住 民 爭 取 到 國 際 法 中 不 同 於 弱 勢 族 群 (minorities) 的 民 族 (Peoples) 地 位, 弱 勢 族 群 僅 享 有 個 人 (individual) 基 本 人 權, 而 民 族 享 有 人 權 外, 還 有 集 體 (collective) 與 自 決 (self-determination) 的 權 利 (Venne, 1998) 聯 合 國 並 訂 1993 年 為 國 際 原 住 民 年,1993 年 12 月 21 日, 聯 合 國 大 會 依 第 48/163 號 決 議, 宣 布 1995 至 2004 年 為 第 一 個 原 住 民 國 際 十 年 (International Decade of the World s Indigenous People)(UN, 1993) 2004 年 12 月 20 日, 聯 合 國 大 會 第 59/174 號 決 議, 宣 布 2005 年 月 1 日 開 始 為 第 二 個 原 住 民 國 際 十 年 並 對 原 住 民 權 利 的 公 約 與 執 行 辦 法 發 展 更 多 的 討 論 (UN, 2004) 2008 年 2 月 13 日, 澳 洲 總 理 陸 克 文 (Kevin Rudd) 在 聯 邦 國 會 的 演 說 中 便 提 到 : 今 日, 我 們 向 這 塊 土 地 的 原 住 民 族 致 敬, 他 們 是 歷 史 上 最 古 老 的 持 續 文 化 我 們 反 省 過 去 他 們 所 受 到 的 錯 待, 尤 其 是 被 偷 走 的 世 代 (The Stolen Generation) 所 受 到 的 待 遇 - 這 是 我 國 歷 史 上 的 污 點 過 去 歷 任 國 會 與 政 府 所 制 訂 的 某 些 法 律 與 政 策, 曾 造 成 這 些 澳 洲 同 胞 深 刻 的 悲 痛 與 損 失, 為 此, 我 們 道 歉 (We say sorry)( 引 自 尹 萍,2008:110) 澳 洲 總 理 的 道 歉, 為 世 界 原 住 民 運 動 跨 出 了 新 的 一 步 二 國 際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發 展 從 相 關 文 獻 對 於 加 拿 大 紐 西 蘭 澳 洲 與 美 國 的 原 住 民 教 育 沿 革 所 做 的 研 究 來 看, 各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發 展 脈 絡 如 下 : 2

第 一 章 緒 論 ( 一 )1940 年 代 以 前 以 殖 民 主 義 的 同 化 與 融 合 政 策 為 主 殖 民 主 義 始 於 十 六 世 紀, 直 到 十 九 世 紀 初 列 強 征 服 了 美 洲 大 洋 洲 與 部 分 亞 洲, 剝 削 與 掠 奪 殖 民 地 經 濟 與 資 源 西 方 人 的 進 入, 引 進 基 於 歐 洲 優 越 及 普 及 文 明 假 設 的 歐 洲 中 心 式 教 育 (Eurocentric Education), 其 完 全 拒 絕 或 排 斥 原 住 民 的 語 言 文 化 和 世 界 觀, 並 透 過 教 育 來 改 造 原 住 民, 以 符 合 殖 民 需 要 原 住 民 在 殖 民 列 強 文 化 霸 權 的 同 化 與 融 合 政 策 下, 無 論 在 政 治 經 濟 社 會 教 育 與 文 化 各 方 面 都 處 於 結 構 性 的 弱 勢, 加 上 人 口 急 速 下 降 語 言 文 化 斷 層, 使 許 多 族 群 產 生 滅 絕 (Armitage, 1995) ( 二 )1940 年 代 至 1980 年 代 展 現 弱 勢 族 群 的 保 護 福 利 與 統 合 政 策 殖 民 主 義 的 情 勢 直 到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後 才 有 所 改 變 先 後 成 立 的 國 際 聯 盟 與 聯 合 國 主 要 的 任 務 之 一 便 是 保 護 弱 勢 族 群 國 際 勞 工 組 織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希 望 以 實 際 行 動 改 善 弱 勢 勞 工 的 福 利, 1936 年, 國 際 勞 工 組 織 便 將 原 住 民 議 題 納 入, 但 都 將 原 住 民 視 為 被 壓 迫 與 剝 削 的 勞 工, 國 際 勞 工 組 織 的 專 家 認 為 造 成 原 住 民 進 入 社 會 障 礙 的 主 因, 便 是 其 傳 統 文 化 與 價 值 觀 (Venne, 1998) 1960 年 以 後 世 界 各 地 族 群 衝 突 愈 趨 頻 繁, 且 各 地 原 住 民 的 自 決 運 動 也 迫 使 各 國 重 視 原 住 民 問 題, 漸 將 同 化 政 策 轉 為 統 合 政 策 社 會 福 利 也 漸 成 為 一 般 性 公 共 政 策, 在 國 家 之 下 基 於 平 等 原 則, 將 社 會 福 利 擴 及 所 有 弱 勢 族 群 包 含 原 住 民 (Armitage, 1995) ( 三 )1980 年 代 以 後 開 始 尊 重 文 化 自 主 性 的 多 元 文 化 政 策 1970 年 代 開 始, 世 界 原 住 民 成 立 區 域 及 國 際 性 的 非 政 府 組 織, 並 且 召 開 多 次 國 際 會 議, 督 促 聯 合 國 保 障 原 住 民 權 利, 而 聯 合 國 也 回 應 其 關 心, 並 成 立 原 住 民 工 作 小 組, 以 保 障 原 住 民 的 人 權 集 體 權 與 民 族 自 決 權 聯 合 國 與 各 國 代 表 及 原 住 民 組 織 合 作 的 聯 合 國 原 住 民 族 權 利 宣 言 草 案 (Discrimination Against Indigenous Peoples) 第 三 部 分 及 第 四 部 分 即 指 出 : 原 住 民 有 權 遵 循 和 振 興 其 文 化 和 傳 統, 並 向 後 代 傳 授 其 歷 史 語 言 傳 統 哲 學 和 著 作 ; 原 住 民 有 權 獲 得 各 種 教 3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育, 並 有 權 建 立 和 掌 管 自 己 的 語 言 有 文 化 特 色 的 教 學 方 法 教 育 體 系 教 育 機 構 和 傳 播 媒 介 ( 引 自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族 委 員 會,1999a) 2005 年 10 月,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 所 通 過 的 保 護 和 促 進 文 化 多 樣 性 表 現 形 式 公 約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Contents and Artistic Expressions) 中 便 承 認 原 住 民 知 識 體 系 的 重 要, 並 需 要 充 分 的 保 護 和 提 供 發 展 所 需 要 的 資 源 三 我 國 原 住 民 的 教 育 概 況 根 據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族 委 員 會 ( 以 下 簡 稱 原 民 會 )2008 年 2 月 的 統 計, 原 住 民 總 人 數 為 485,687 人, 約 佔 全 國 人 口 的 2.1% 我 國 原 住 民 族 分 為 阿 美 族 (173,446 人 ) 泰 雅 族 (81,748 人 ) 排 灣 族 (83,745 人 ) 布 農 族 (49,169 人 ) 卑 南 族 (10,959 人 ) 魯 凱 族 (11,450 人 ) 鄒 族 (6,502 人 ) 賽 夏 族 (5,573 人 ) 雅 美 族 (3,383 人 ) 邵 族 (626 人 ) 太 魯 閣 族 (23,679 人 ) 噶 瑪 蘭 族 (1,092 人 ) 和 撒 奇 萊 雅 族 ( 約 5,000 至 10,000 人 ), 共 13 族 2008 年 4 月 23 日, 行 政 院 通 過 賽 德 克 族 (Sediq) 正 名 案, 成 為 我 國 原 住 民 族 第 14 族, 賽 德 克 族 長 期 被 歸 類 為 泰 雅 族, 人 口 估 計 約 有 1 萬 人 表 1-1 歷 年 原 住 民 族 人 口 數 占 全 國 總 人 口 數 之 比 率 年 度 別 全 國 總 人 口 數 原 住 民 族 人 口 數 占 全 國 總 人 口 數 之 比 重 (%) 西 元 1998 年 21,928,591 396,094 1.81% 1999 年 22,092,387 401,989 1.82% 2000 年 22,276,672 408,030 1.83% 2001 年 22,405,568 420,892 1.88% 2002 年 22,520,776 433,689 1.93% 2003 年 22,604,550 444,823 1.97% 2004 年 22,689,122 454,951 2.01% 2005 年 22,770,383 464,961 2.04% 2006 年 22,876,527 474,918 2.08% 資 料 來 源 : 財 團 法 人 中 國 生 產 力 中 心 (2007:126) 4

第 一 章 緒 論 1998 年 原 住 民 族 人 數 佔 全 國 總 人 口 之 1.81%, 至 2006 年 已 經 成 長 至 2.08%, 原 住 民 族 學 生 佔 全 國 總 學 生 數 從 87 學 年 度 的 1.68%, 至 95 學 年 度 已 提 升 至 2.21%, 依 人 口 比 例 來 看, 原 住 民 學 生 總 數 所 佔 比 例 已 有 明 顯 提 升 95 學 年 度, 原 住 民 國 小 生 佔 全 國 小 學 生 的 2.76%, 原 住 民 國 中 生 佔 全 國 國 中 生 的 2.72%, 高 職 部 分 佔 2.31%, 高 中 部 分 佔 2.08%, 大 專 院 校 部 分 佔 1.23% 我 國 95 學 年 度 碩 士 班 全 體 學 生 數 163,585 人, 其 中 原 住 民 學 生 為 461 人, 佔 總 人 數 的 0.28%; 博 士 班 全 體 人 數 29,839, 其 中 原 住 民 學 生 為 33 人, 佔 總 人 數 的 0.11%, 在 研 究 所 教 育 部 分, 原 住 民 及 學 生 所 佔 比 例 遠 低 於 人 口 比 例, 整 理 如 下 表 1-2 表 1-2 95 學 年 度 各 教 育 層 級 全 體 學 生 與 原 住 民 學 生 人 數 及 比 率 全 體 學 生 人 數 原 住 民 學 生 數 原 住 民 學 生 所 占 比 率 總 計 博 士 碩 士 大 專 高 中 高 職 國 中 國 小 4,819,765 29,839 163,585 1,120,569 419,140 335,554 952,642 1,798,436 106,296 33 461 13,753 8,712 7,747 25,900 49,690 2.21% 0.11% 0.28% 1.23% 2.08% 2.31% 2.72% 2.76% 資 料 來 源 : 財 團 法 人 中 國 生 產 力 中 心 (2007:20) 貳 研 究 動 機 原 住 民 社 會 振 興 與 持 續 發 展 要 靠 人 才 培 育, 人 才 的 缺 乏 不 僅 有 礙 不 同 民 族 間 社 會 的 整 合, 也 會 因 此 而 限 制 原 住 民 社 會 的 發 展 目 前 國 內 原 住 民 人 才 培 育 多 為 行 政 命 令 尚 無 完 整 的 人 才 培 育 政 策, 且 由 於 人 才 培 育 政 策 無 法 可 依, 也 不 夠 制 度 化 及 系 統 化, 導 致 措 施 缺 乏 權 威 性 系 統 性 及 根 本 性, 無 法 因 應 原 住 民 現 代 需 要, 尤 其 在 高 等 人 才 的 培 育 上 僅 停 留 在 蒐 集 統 計 數 據 與 提 供 獎 補 助 的 階 段, 未 對 任 何 資 料 進 行 分 析 近 十 年 來 我 國 研 究 所 人 數 逐 年 攀 升, 而 以 原 住 民 研 究 所 高 等 教 育 為 主 軸 的 教 育 政 策 與 學 術 文 獻 卻 是 付 之 闕 如 人 才 培 育 要 順 應 時 代 的 思 維 與 現 況, 可 以 藉 由 當 代 的 國 際 思 潮 的 反 省 可 用 來 檢 驗 並 提 升 我 國 未 來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藍 海 策 略 5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由 於 原 住 民 教 育 發 展 欠 缺 整 體 性, 人 才 養 成 甚 為 緩 慢, 致 使 原 住 民 人 才 數 量 嚴 重 缺 乏, 遠 不 能 適 應 當 前 發 展 需 要 ( 原 民 會,2006:6) 87 至 95 學 年 度 國 小 及 國 中 分 佔 全 國 的 2.05~2.78% 間, 尚 接 近 人 口 比 ; 高 中 職 及 大 學 校 院 所 占 比 例 與 前 年 相 比 則 不 升 反 降, 意 味 著 原 住 民 學 生 在 升 學 一 般 高 中 與 大 學 的 情 形 仍 處 相 對 弱 勢 我 國 碩 士 班 科 系 人 數 最 多 的 前 五 類 依 序 為 : 工 程 學 類 商 業 及 管 理 學 類 教 育 學 類 數 學 及 電 算 機 科 學 類 和 人 文 學 類, 原 住 民 就 讀 碩 士 班 科 系 學 生 最 多 的 前 五 類 依 序 為 : 經 社 及 心 理 學 類 教 育 學 類 商 業 及 管 理 學 類 體 育 及 其 他 類 人 文 學 類 和 工 程 學 類 等 高 而 原 住 民 人 才 專 長 結 構 以 軍 公 教 為 主, 工 商 金 融 經 營 管 理 及 科 技 等 專 業 技 術 人 才 少 ( 原 民 會,2006:7), 可 以 看 出 我 國 原 住 民 籍 研 究 生 選 擇 的 系 所 類 別 與 主 流 社 會 有 明 顯 的 差 異 其 中 碩 士 研 究 生 461 人 之 中, 就 讀 國 立 東 華 大 學 有 89 人, 就 讀 國 立 台 東 大 學 有 44 人, 兩 校 的 原 住 民 籍 研 究 生 人 數 佔 全 原 住 民 籍 碩 士 生 人 數 的 28.85% 494 名 博 碩 士 生 中, 約 100 人 (20.24%) 就 讀 與 民 族 文 化 相 關 的 系 所 我 國 原 住 民 籍 研 究 生 在 數 量 上 遠 低 於 社 會 多 數 族 群 的 平 均 值, 且 就 讀 的 校 系 別 過 於 偏 狹, 因 此 瞭 解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甚 有 必 要 研 究 者 身 為 原 住 民 子 弟, 也 數 度 奉 派 出 國 交 流, 同 時 亦 有 不 少 原 住 民 研 究 生 友 人, 從 彼 此 的 交 流 與 討 論 中 及 過 去 的 文 獻 中 發 現, 國 內 對 原 住 民 教 育 研 究 相 當 稀 少, 且 目 前 現 有 之 研 究 對 象 大 多 為 幼 兒 教 育 與 國 民 教 育, 國 內 對 於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之 研 究 極 為 罕 見 此 外 基 於 對 民 族 情 感 與 現 實 關 懷, 希 望 能 藉 此 研 究 了 解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之 現 況 以 盡 一 己 的 力 量, 並 提 供 台 灣 在 未 來 的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上 有 所 引 證 與 比 較 之 機 會 6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與 概 念 架 構 壹 研 究 目 的 基 於 前 述 的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目 的 在 希 望 達 成 以 下 三 項 的 具 體 研 究 目 的 : 一 探 討 我 國 的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制 度 及 政 策 規 劃 二 瞭 解 我 國 原 住 民 籍 大 學 生 研 究 生 教 育 及 民 族 學 院 之 執 行 現 況 三 分 析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所 面 臨 的 問 題 俾 提 供 未 來 改 革 的 相 關 建 議 7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貳 研 究 概 念 架 構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步 驟 與 研 究 概 念 架 構 : 研 究 動 機 研 究 目 的 研 究 方 法 研 究 步 驟 1. 我 國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政 策 是 否 合 乎 世 界 潮 流 2. 我 國 原 住 民 研 究 生 就 讀 校 系 別 過 於 偏 狹, 因 此 想 瞭 解 我 國 原 住 民 研 究 生 就 學 現 況 為 何 3. 國 內 對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研 究 相 當 稀 少, 對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之 論 著 更 為 罕 見 1. 探 討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制 度 及 政 策 規 劃 2. 瞭 解 我 國 原 住 民 大 學 生 研 究 生 教 育 及 民 族 學 院 之 現 況 3. 分 析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所 面 臨 的 問 題 1. 文 獻 分 析 2. 理 論 分 析 1. 擬 定 研 究 題 目 2. 擬 定 研 究 計 畫 3. 蒐 集 閱 讀 相 關 文 獻 4. 修 訂 研 究 計 畫 5. 資 料 統 計 分 析 6. 資 料 交 互 比 較 7. 歸 納 結 論 建 議 8. 進 行 論 文 口 試 9. 完 成 論 文 撰 寫 圖 1-1 研 究 步 驟 及 概 念 圖 8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三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方 法 壹 研 究 範 圍 本 研 究 之 範 圍 為 教 育 部 統 計 處 2007 年 所 公 布 的 95 學 年 度 大 專 原 住 民 學 生 名 錄 中 的 大 學 部 學 生 與 博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其 中 大 學 生 13, 753 人, 碩 士 研 究 生 461 人, 博 士 研 究 生 33 人 貳 研 究 方 法 本 論 文 採 取 文 獻 分 析 法 與 理 論 分 析 法 進 行 之 : 一 文 獻 分 析 法 為 達 成 本 研 究 之 目 的, 本 論 文 蒐 集 和 整 理 相 關 文 獻 資 料, 並 加 以 描 述 分 析, 以 詮 釋 我 國 原 住 民 研 究 生 教 育 環 境 的 實 際 狀 況 文 獻 分 析 的 對 象 包 含 國 內 外 出 版 的 文 件 年 鑑 調 查 統 計 報 告 書 籍 期 刊 和 有 關 論 文, 藉 以 瞭 解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環 境 的 演 變 現 況 問 題 與 發 展 趨 勢 此 外 兼 用 歷 史 研 究 法, 在 現 況 探 討 前, 先 對 背 景 情 勢 予 以 釐 清 並 了 解, 為 更 深 入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問 題, 透 過 歷 史 資 料 及 統 計 資 料 的 描 述, 以 掌 握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沿 革 與 發 展, 並 瞭 解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實 際 現 況 二 理 論 分 析 法 理 論 分 析 法 是 以 理 性 的 態 度, 將 分 析 思 辨 辯 證 與 詮 釋 四 種 思 維 歷 程 整 合 運 用 Bensman 和 Vidich 認 為, 理 論 可 以 為 研 究 指 出 方 向 使 用 理 論 分 析 而 產 生 的 結 論 可 以 加 深 使 用 者 與 讀 者 對 於 經 驗 性 事 務 的 認 識 並 且 能 讓 研 究 者 的 產 物 與 先 前 研 究 者 的 研 究 成 果 相 互 連 結, 藉 以 檢 視 社 會 現 象 與 事 件 ( 陳 向 明,2002) 本 研 究 先 蒐 集 國 內 外 與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的 理 論 與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狀 況, 其 後 以 同 化 主 義 融 合 主 義 統 合 主 義 文 化 多 元 主 義 與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等 五 種 理 論 觀 點, 針 對 我 國 原 住 民 籍 研 究 生 教 育 的 發 展 進 行 分 析 詮 釋 批 判 與 反 省 9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第 四 節 名 詞 釋 義 一 原 住 民 教 育 依 1998 年 6 月 總 統 令 制 定 公 布,2004 年 9 月 總 統 令 修 正 公 布 之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法 第 四 條 所 述, 原 住 民 教 育 為 原 住 民 族 之 一 般 教 育 及 民 族 教 育 之 統 稱, 其 包 含 依 原 住 民 學 生 教 育 需 要, 對 原 住 民 學 生 所 實 施 之 一 般 性 教 育, 以 及 依 原 住 民 族 文 化 特 性, 對 原 住 民 族 學 生 所 實 施 之 傳 統 民 族 文 化 教 育 二 原 住 民 籍 大 學 生 與 研 究 生 本 研 究 所 指 之 原 住 民 籍 大 學 生 與 研 究 生, 係 為 原 住 民 身 分 法 所 訂 定 擁 有 原 住 民 族 籍, 且 就 讀 於 國 內 公 私 立 大 學 校 院 技 專 校 院 及 軍 警 學 校, 不 含 空 中 大 學 及 海 外 校 院 之 大 學 部 與 博 碩 士 班 學 生 三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本 研 究 所 探 討 之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係 指 : 制 度 性 現 況 分 析, 包 含 教 育 行 政 及 政 策 規 劃 等 以 及 執 行 層 面 之 分 析 ; 以 及 大 學 部 和 研 究 所 學 生 之 一 般 性 現 況 分 析, 如 學 校 類 型 領 域 別 系 所 別 和 族 別 等 除 描 述 現 況 外, 並 運 用 原 住 民 教 育 理 論 分 析, 進 行 其 背 後 隱 藏 問 題 及 延 伸 因 素 的 探 討 第 五 節 研 究 限 制 受 限 於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之 相 關 資 料 來 源 有 限 取 得 不 易, 本 研 究 主 要 係 依 據 原 民 會 及 教 育 部 公 布 之 官 方 資 料 進 行 分 析, 恐 有 未 盡 周 延 之 處, 以 致 影 響 本 研 究 的 推 論 結 果 10

第 二 章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意 涵 理 論 與 相 關 研 究 第 二 章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意 涵 理 論 與 相 關 研 究 本 章 主 要 闡 明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相 關 意 涵 理 論 背 景 以 及 國 內 外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相 關 研 究, 期 能 透 過 本 章 瞭 解 原 住 民 教 育 研 究 之 理 論 與 研 究 脈 絡 第 一 節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相 關 意 涵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意 涵 包 含 兩 部 分, 即 教 育 理 念 與 教 育 目 標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發 展 可 分 為 山 地 平 地 化 時 期 整 體 融 合 時 期 開 放 發 展 時 期 和 主 題 發 展 時 期 四 個 階 段 ( 教 育 部,2006), 直 到 1988 年 以 後 第 三 階 段 開 放 發 展 時 期, 政 府 才 注 意 到 多 元 文 化 的 觀 念, 並 且 開 始 逐 步 推 出 原 住 民 教 育 政 策, 迄 今 20 年 的 時 間, 共 提 出 發 展 與 改 進 原 住 民 教 育 五 年 計 畫 發 展 與 改 進 原 住 民 教 育 五 年 計 畫 ( 第 二 期 ) 和 發 展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中 程 五 年 個 案 計 畫 三 期 的 原 住 民 教 育 發 展 計 畫, 在 前 兩 期 的 發 展 計 畫 中 皆 欠 缺 原 住 民 本 身 的 主 體 性 ( 林 金 泡,1997), 直 至 第 三 期 發 展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中 程 五 年 個 案 計 畫 的 內 容 中 才 出 現 以 原 住 民 為 主 體 的 原 住 民 教 育 概 念 國 內 有 關 原 住 民 教 育 理 念 的 文 獻 中, 譚 光 鼎 (1998) 曾 提 出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六 項 理 念, 分 別 是 : 尊 重 文 化 差 異, 發 展 多 元 教 育 型 態 ; 結 合 社 區 資 源, 開 啟 文 化 發 展 生 機 ; 珍 惜 固 有 文 化, 建 立 族 群 自 我 認 同 ; 推 動 實 驗 研 究, 提 升 學 習 基 本 能 力 ; 廣 開 社 會 資 源, 拓 展 向 上 流 動 機 會 ; 增 進 溝 通 瞭 解, 促 進 族 群 和 諧 關 係 這 六 項 理 念 符 合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的 理 念, 惟 仍 缺 乏 原 住 民 的 主 體 性 在 國 際 上, 晚 近 在 挪 威 薩 米 大 學 (Saami University) 所 提 出 的 教 育 理 念 (1989) 則 較 趨 近 原 住 民 的 主 體 意 識 : 一 語 言 教 育 和 語 言 的 持 續 發 展 (language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11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語 言 為 文 化 延 續 的 重 要 指 標, 薩 米 人 透 過 整 體 原 住 民 教 育 體 系, 持 續 語 言 教 育 與 文 化 的 傳 承, 並 且 透 過 高 等 原 住 民 教 育 體 系 的 研 究 發 展, 讓 語 言 不 會 停 滯 發 展, 而 是 不 斷 的 持 續 進 化 二 在 生 物 多 樣 性 的 原 則 下, 盡 可 能 持 續 發 展 文 化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iodiversity): 承 認 薩 米 人 必 須 與 挪 威 人 在 社 會 經 濟 上 相 互 合 作 才 能 得 到 持 續 的 發 展, 在 維 持 現 實 生 活 提 升 的 情 況 下, 保 存 並 且 維 護 其 傳 統 文 化 三 薩 米 文 化 的 傳 授 與 推 廣 (Saami teaching and understanding): 在 校 園 中 無 論 任 何 課 程, 全 都 使 用 薩 米 語 教 學, 並 使 學 生 瞭 解 薩 米 的 世 界 觀 與 價 值 觀, 進 而 透 過 溝 通 與 推 廣 讓 主 流 社 會 瞭 解 其 文 化 意 涵 基 本 上 挪 威 薩 米 人 的 教 育 理 念 是 以 原 住 民 主 體 性 為 基 礎, 讓 學 生 除 了 能 面 對 主 流 文 化 的 社 會 影 響, 同 時 能 保 存 並 且 理 解 薩 米 文 化 的 價 值 觀, 更 進 一 步 讓 挪 威 人 尊 重 與 理 解 薩 米 人 的 思 維 模 式 因 此 台 灣 未 來 在 原 住 民 的 教 育 理 念 上, 應 該 提 升 原 住 民 主 體 性 為 主 軸 的 價 值 觀 與 思 維, 並 提 出 實 質 的 原 住 民 主 體 性 教 育 政 策 與 措 施 歐 用 生 在 探 討 原 住 民 教 育 政 策 的 研 究 中 發 現,91% 的 受 調 查 者 認 為 原 住 民 教 育 應 定 位 在 適 應 現 代 生 活, 並 維 護 傳 統 文 化 ( 引 自 李 亦 園 歐 用 生,1992), 此 調 查 的 結 果 成 為 教 育 部 訂 定 發 展 及 改 進 原 住 民 教 育 五 年 計 畫 的 政 策 依 據 浦 忠 成 (1996) 為 行 政 院 教 育 改 革 委 員 會 的 研 究 也 有 相 似 的 結 論, 受 訪 者 被 詢 問 你 認 為 原 住 民 的 教 育 目 標 應 如 何 定 位,74% 的 受 訪 者 支 持 以 接 受 漢 人 文 化 為 主, 但 也 注 意 本 族 文 化 的 保 存 與 發 揚 1990 年 所 通 過 的 憲 法 增 修 條 文 第 10 條 第 11 款 : 國 家 肯 定 多 元 文 化, 並 積 極 維 護 發 展 原 住 民 族 語 言 及 文 化 因 此 適 應 主 流 生 活, 同 時 維 護 傳 統 文 化, 成 為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目 標, 且 在 國 家 積 極 的 支 持 下, 於 1998 年 通 過, 並 在 2004 12

第 二 章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意 涵 理 論 與 相 關 研 究 年 修 正 完 成 的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法 中, 對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下 了 定 義 :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包 含 原 住 民 學 生 對 生 活 所 需 之 一 般 性 質 教 育 與 維 護 傳 統 文 化 之 民 族 教 育 兩 部 分 此 論 述 漸 有 尊 重 原 住 民 主 體 性 的 意 涵, 亦 成 為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現 階 段 的 發 展 目 標 13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第 二 節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理 論 背 景 本 節 探 究 影 響 原 住 民 教 育 發 展 有 關 的 五 種 理 論 及 發 展, 包 括 同 化 主 義 (assimilationism) 融 合 主 義 (amalgamatism) 統 合 主 義 (corporatism) 文 化 多 元 主 義 (cultural pluralism) 與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multiculturalism) 壹 同 化 主 義 同 化 主 義 最 具 代 表 的 是 二 十 世 紀 初 至 二 次 大 戰 結 束 期 間 美 國 芝 加 哥 學 派 (Chicago School) 的 研 究 在 思 想 基 礎 上, 其 與 19 世 紀 以 來 美 國 盛 行 的 同 化 主 義 思 想 有 著 密 切 的 關 連, 即 佔 據 社 會 支 配 地 位 的 所 謂 美 國 白 人 開 拓 者, 強 制 要 求 新 移 民 和 少 數 民 族 採 用 與 自 身 族 群 相 同 的 語 言 和 文 化, 也 就 是 通 常 所 說 的 盎 格 魯 文 化 同 化 主 義 (Anglo-Conformity) 或 是 所 謂 的 美 國 化 (Americanization) 同 化 論 核 心 理 論, 可 以 列 舉 1920 年 代 Park 和 Burgess 提 出 的 民 族 同 化 週 期 說, 也 稱 為 接 觸 理 論 Park 和 Burgess 認 為, 民 族 的 同 化 必 須 經 過 一 個 相 互 接 觸 和 較 量 的 一 個 週 期 一 般 這 個 週 期 由 接 觸 競 爭 衝 突 調 整 同 化 幾 個 階 段 所 構 成, 最 終 被 霸 權 集 團 的 文 化 所 同 化 同 化 主 義 有 其 基 本 假 定, 便 是 假 定 弱 勢 文 化 的 特 質, 會 使 其 成 員 在 主 流 文 化 中 難 以 生 存, 因 為 這 些 文 化 特 質 是 缺 陷 與 病 態, 必 須 改 變 ( 引 自 譚 光 鼎 劉 美 慧 游 美 惠,2001) 同 化 主 義 認 為 特 殊 文 化 無 益 於 學 生 進 入 社 會, 故 不 需 反 映 在 教 育 內 運 用 美 國 社 會 學 家 Newman 的 公 式 來 形 容 同 化 論, 便 是 A+B=A 1960 年 代, 美 國 學 者 對 同 化 理 論 的 研 究 開 始 產 生 變 化, 主 要 轉 向 少 數 民 族 和 移 民 的 民 族 同 化 意 識 以 及 如 何 被 同 化 的 觀 察 角 度 1964 年 Gordon 提 出 同 化 的 七 個 階 段 : 一 移 民 和 少 數 民 族 表 現 出 向 主 流 民 族 ( 支 配 民 族 ) 靠 攏 二 與 主 流 民 族 建 立 密 切 關 係 ( 工 作 學 習 娛 樂 等 的 伙 伴 關 係 ) 三 與 主 流 民 族 增 加 通 婚 14

第 二 章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意 涵 理 論 與 相 關 研 究 四 民 族 屬 性 的 改 變 ( 產 生 對 主 流 民 族 的 歸 屬 意 識 ) 五 減 少 對 主 流 民 族 的 偏 見 六 消 除 差 別 意 識 七 放 棄 與 主 流 民 族 間 的 權 力 競 爭 1979 年, 美 國 移 民 社 會 學 者 Greeley 從 分 析 移 民 者 的 心 理 著 手, 其 認 為 同 化 的 結 果 並 非 是 一 直 線 的 進 行, 而 提 出 了 同 化 六 階 段 說 : 一 主 流 文 化 對 移 民 的 衝 擊 二 因 異 文 化 的 衝 擊 所 引 起 對 本 民 族 的 情 感 強 化 三 隨 著 民 族 自 尊 和 自 信 的 恢 復, 開 始 正 式 吸 收 主 流 民 族 的 文 化 四 一 部 份 趨 向 同 化 並 獲 得 一 定 權 利 的 領 袖 人 物 從 移 民 集 團 中 脫 穎 而 出, 他 們 在 設 法 消 除 本 集 團 的 偏 見 和 差 別 意 識 的 同 時, 為 提 高 本 集 團 的 社 會 地 位 也 必 須 與 其 他 民 族 集 團 競 爭 然 而 這 些 人 所 採 取 的 對 抗 態 度 往 往 受 到 主 流 民 族 的 警 惕 與 壓 制, 從 而 常 常 驅 使 他 們 的 偏 見 和 差 別 意 識 重 新 得 到 強 化 五 挫 折 與 反 省 使 他 們 對 兩 個 民 族 都 加 深 了 認 識, 開 始 思 索 能 使 雙 方 共 同 生 存 的 第 三 種 方 式 六 最 終 形 成 可 以 在 兩 個 世 界 自 由 轉 換 的 概 念 體 系 貳 融 合 主 義 融 合 主 義 也 被 稱 為 熔 爐 論 (Melting Pot Theory) 其 代 表 性 的 人 物 為 美 國 的 歷 史 學 家 H. J. Turner 融 合 主 義 的 核 心 思 想, 是 主 張 不 要 完 全 排 除 各 少 數 民 族 的 固 有 文 化, 在 相 互 吸 收 其 他 民 族 包 括 主 流 民 族 的 優 秀 文 化 的 同 時, 部 分 的 放 棄 或 修 正 本 民 族 的 文 化, 將 各 民 族 的 文 化 融 合 起 來, 從 而 共 同 創 造 一 種 綜 合 的 新 文 化 運 用 美 國 社 會 學 家 Newman 的 公 式 來 形 容 融 合 論, 便 是 A+B=C 融 合 主 義 的 提 出 有 其 深 刻 的 歷 史 背 景, 美 國 早 期 來 自 英 法 德 國 等 所 謂 早 15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期 西 歐 白 人 的 開 拓 者, 佔 有 支 配 性 的 地 位, 繼 而 19 世 紀 末 至 20 世 紀 初, 從 義 大 利 波 蘭 中 國 和 日 本 等 國 家 移 民 大 量 移 入 各 民 族 的 共 同 努 力 才 使 美 國 取 得 了 空 前 的 發 展 ( 平 治 安 政,1994) 參 統 合 主 義 以 融 合 主 義 為 出 發 點, 再 加 上 國 家 利 益 的 考 量, 便 成 為 統 合 主 義 在 統 合 主 義 中, 國 家 利 益 大 於 其 他 個 人 族 群 或 階 級 的 權 益 統 合 主 義 是 國 家 機 關 和 社 會 關 係 的 一 種 制 度 安 排, 作 為 一 種 制 度, 它 曾 出 現 於 法 西 斯 極 權 體 制 1930 年 代 拉 丁 美 洲 的 民 粹 體 制 或 1960 年 以 後 的 官 僚 威 權 體 制, 亦 曾 在 亞 洲 的 日 本 韓 國 印 尼 等 國 以 及 台 灣 的 威 權 黨 國 體 制 (authoritarianism) 中 出 現 ; 或 者 在 二 次 大 戰 以 後 的 歐 洲 社 會 民 主 體 制 中 實 行 由 於 統 合 主 義 的 制 度 安 排, 曾 經 出 現 在 不 同 的 體 制 甚 至 極 端 對 立 的 體 制 之 中, 因 此 這 種 制 度 不 僅 備 受 爭 議, 也 造 成 解 釋 上 的 困 難 ( 丁 人 方,1999) 一 般 多 以 Wiarda(1997) 所 下 的 定 義 為 本, 視 統 合 主 義 為 : 一 種 社 會 和 政 治 的 組 織 體 系 (a system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 在 這 體 系 中, 一 些 主 要 的 社 會 團 體 和 利 益 ( 勞 工 企 業 農 民 軍 方 族 群 氏 族 或 恩 侍 團 體 宗 教 組 織 ) 全 都 統 合 到 政 府 的 體 系 中, 而 經 常 是 以 一 種 壟 斷 的 基 礎, 而 基 於 國 家 的 指 導 定 向 保 護 和 控 制, 以 達 到 協 調 性 的 國 家 發 展 ( 引 自 徐 振 國,2000:19) 從 整 個 定 義 的 脈 絡 上 看, 統 合 主 義 就 不 只 是 政 府 和 各 類 社 會 組 織 的 結 合 形 態, 而 是 以 國 家 的 整 體 功 能 和 目 標 來 統 合 各 級 政 府 和 各 類 民 間 社 會 團 體 之 間 的 互 動,Wiarda 認 為, 這 樣 的 國 家 統 合 性 功 能 和 目 的 是 普 遍 存 在 的 肆 文 化 多 元 主 義 文 化 多 元 主 義 的 概 念, 最 早 是 在 1915 年 美 國 學 者 H. Kallen 所 提 出 的, 他 認 為 同 化 主 義 及 政 策 歧 視 次 文 化 的 族 群, 此 違 反 了 獨 立 宣 言 的 平 等 精 神 但 在 16

第 二 章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意 涵 理 論 與 相 關 研 究 當 時 的 歷 史 條 件 下, 所 謂 的 平 等 和 自 由 權 都 尚 未 有 社 會 制 度 上 的 保 障 文 化 多 元 主 義 基 本 上 假 定 少 數 族 群 的 文 化 並 非 缺 陷 或 病 態, 而 是 高 度 秩 序 化 並 有 其 結 構 性, 少 數 民 族 文 化 只 是 不 同 於 主 流 文 化, 絕 非 較 低 劣 的 文 化 (Banks, 1987) 文 化 多 元 主 義 主 張 保 存 各 族 文 化, 豐 富 整 體 社 會 文 化, 以 呈 現 出 文 化 多 元 之 美 文 化 多 元 主 義 衍 生 的 教 育 理 論, 教 育 應 強 調 差 異 的 價 值 與 相 互 的 尊 重, 課 程 則 呈 現 不 同 文 化 觀 點, 讓 學 生 瞭 解 不 同 文 化 對 同 一 事 件 的 不 同 詮 釋 觀 點 運 用 美 國 社 會 學 家 Newman 的 公 式 來 形 容 多 元 文 化 論, 便 是 A+B=A+B 文 化 多 元 主 義 是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的 先 聲, 直 到 1960 年 代, 美 國 黑 人 權 力 運 動 興 起, 才 有 如 今 的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伍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承 襲 文 化 多 元 主 義 而 來, 而 兩 者 間 的 差 異 在 於 個 體 社 會 化 的 過 程 中, 固 然 族 群 團 體 的 身 份 扮 演 相 當 重 要 的 功 能, 但 個 體 也 深 受 國 家 共 同 文 化 的 影 響 (Banks, 1989)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不 僅 要 求 族 群 的 相 互 尊 重 文 化 間 平 等, 更 要 求 將 這 些 平 等 落 實 到 政 治 經 濟 生 活 中, 故 其 訴 求 更 具 體 而 深 刻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成 為 目 前 文 化 研 究 的 顯 學, 國 內 亦 成 立 多 所 多 元 文 化 的 研 究 所 及 研 究 中 心 運 用 美 國 社 會 學 家 Newman 的 公 式 來 形 容 多 元 文 化 論, 便 是 A+B=A +B 以 下 分 別 介 紹 不 同 理 論 派 別 所 發 展 出 來 的 多 元 文 化 論 述 一 自 由 主 義 的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liberal multiculturalism) 基 本 假 定 每 個 人 不 論 種 族 性 別 與 階 級, 都 是 生 而 平 等 不 分 優 劣 且 擁 有 同 等 地 位 的 個 人, 因 而 能 在 社 會 上 公 平 競 爭 自 由 主 義 的 基 本 特 色 是 強 調 個 人 自 主 與 自 決, 但 每 個 人 都 不 希 望 受 到 他 人 干 涉, 為 避 免 彼 此 的 紛 爭, 每 個 人 都 需 要 尊 重 他 人 的 自 由 權, 每 個 人 都 有 均 等 的 機 會 追 求 自 我 實 現 在 種 族 階 級 方 面, 人 的 才 智 不 會 因 種 族 階 級 的 不 同 而 有 差 異, 只 要 努 力, 便 能 和 主 流 族 群 擁 有 相 同 成 就 自 由 主 義 的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便 是 主 張 以 相 互 尊 重 與 容 忍 的 態 度 來 面 對 不 同 文 化 間 的 差 異 雖 然 允 許 擁 有 不 同 的 論 述, 但 是 由 於 此 理 論 強 調 彼 此 的 相 同 及 重 視 追 求 17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共 同 性 與 統 一, 以 致 產 生 另 一 種 單 一 文 化 的 發 展, 而 導 致 弱 勢 文 化 無 法 顯 現, 使 主 流 族 群 的 地 位 更 形 穩 固, 結 果 反 妨 礙 了 多 元 文 化 的 發 展 ( 游 美 惠,2001) 二 複 合 論 的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pluralist multiculturalism) 複 合 論 與 自 由 主 義 的 多 元 文 化 論 有 很 多 相 似 之 處, 同 樣 都 忽 略 了 歷 史 與 社 會 情 境 因 素, 並 應 該 要 去 挑 戰 歐 洲 中 心 思 想 的 普 遍 性 ( 游 美 惠,2001) 兩 者 論 點 最 大 的 不 同, 在 於 複 合 論 者 承 認 且 肯 定 差 異 的 存 在, 且 複 合 論 者 較 不 主 張 同 化 因 此 複 合 論 的 多 元 文 化 論 者, 在 教 育 上 主 張 學 生 多 元 的 學 習, 放 棄 偏 見 並 學 習 各 相 異 族 群 或 階 級 的 知 識 價 值 觀 如 此 的 主 張 即 為 當 今 多 元 文 化 教 育 的 核 心 理 論 基 礎, 但 若 只 保 留 在 學 習 異 文 化 表 象 上, 對 改 變 權 力 結 構 的 現 況 並 沒 有 任 何 幫 助, 反 倒 有 將 弱 勢 族 群 之 異 文 化 工 具 化, 進 而 捍 衛 既 存 權 力 結 構 (Kincheloe & Steinberg, 1997) 三 批 判 性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這 一 派 的 理 論 源 於 1929 年 成 立 於 的 德 國 法 蘭 克 福 (Frankfurt) 的 社 會 科 學 研 究 所 批 判 理 論 (Critical Theory) 主 要 是 用 批 判 的 方 式, 喚 醒 人 類 自 主 的 理 性, 現 代 工 業 社 會 中 霸 權 結 構 與 權 力 運 作 為 其 關 切 問 題 與 批 判 焦 點 批 判 性 多 元 文 化 論 者 繼 承 批 判 理 論 之 主 張, 強 力 批 判 強 加 於 他 者 的 文 化 暴 力 要 先 檢 視 主 流 族 群 優 勢 與 規 範 的 形 成 及 影 響, 重 新 以 批 判 觀 點 和 多 元 文 化 的 角 度 建 構 主 流 族 群 意 識, 才 是 肯 定 並 承 認 種 族 差 異 的 具 體 作 法, 不 能 忘 記 主 流 族 群 只 是 種 族 的 一 支, 亦 不 能 將 其 價 值 觀 普 遍 化 到 其 他 種 族 批 判 性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衍 生 的 教 育 理 論, 便 是 教 導 學 生 去 探 究 權 力 關 係 如 何 型 塑 學 生 自 己 的 價 值 觀, 並 進 一 步 思 索 如 何 反 抗 與 轉 化 現 實 (Kincheloe & Steinberg, 1997) 批 判 性 多 元 文 化 觀 點 不 僅 強 調 多 元 存 在 的 事 實, 還 要 批 判 族 群 平 等 的 實 踐 成 果 ( 張 錦 華,1997) 18

第 二 章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意 涵 理 論 與 相 關 研 究 陸 綜 合 論 述 理 論 的 發 展 與 當 代 的 大 環 境 有 很 直 接 的 關 係, 從 上 述 理 論 的 演 進 可 發 現, 同 化 主 義 的 起 源 最 早, 也 最 欠 缺 原 住 民 主 體 性, 是 以 優 勢 支 配 的 白 人 角 度 出 發 ; 融 合 及 統 合 主 義 看 似 尊 重 原 住 民, 但 仍 屬 一 種 機 械 式 的 結 合, 且 對 國 家 統 治 階 層 而 言, 集 體 利 益 永 遠 大 於 單 一 族 群 的 權 利 到 了 文 化 多 元 與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才 發 展 出 深 刻 的 集 體 反 省, 經 由 不 斷 的 批 判 與 修 正, 也 逐 漸 讓 原 住 民 的 主 體 意 識 與 文 化 權 受 到 尊 重, 並 且 成 為 國 際 公 約 與 普 世 價 值 1992 年 6 月 15 日, 聯 合 國 在 巴 西 里 約 熱 內 盧 訂 定 生 物 多 樣 性 公 約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第 八 條 就 地 保 護 : 每 一 締 約 國 應 盡 可 能 並 酌 情 : 建 立 保 護 區 系 統 或 採 取 特 別 措 施 以 保 護 生 物 多 樣 性 地 區,, 依 照 國 家 之 立 法, 尊 重 保 存 和 維 持 原 住 民 和 地 方 社 區 體 現 傳 統 生 活 方 式 而 與 生 物 多 樣 性 保 護 和 持 久 使 用 相 關 的 知 識, 創 新 和 作 法 並 促 進 其 廣 泛 應 用, 由 等 之 事 創 新 和 作 法 的 擁 有 者 認 可 和 參 與 其 事 並 鼓 勵 公 平 的 分 享 與 利 用 此 等 知 識, 創 新 和 作 法 所 獲 得 的 惠 益, 第 十 條 生 物 多 樣 性 部 分 的 持 久 使 用 : 保 障 及 鼓 勵 那 些 按 照 傳 統 文 化 慣 例 而 且 符 合 保 護 或 持 久 使 用 要 求 的 生 物 資 源 習 慣 使 用 方 式 在 生 物 多 樣 性 已 減 少 的 退 化 地 區 支 持 與 協 助 地 方 居 民 規 劃 和 實 施 補 救 行 動, 第 十 三 條 公 眾 教 育 和 認 識 : 締 約 國 應 促 進 和 鼓 勵 對 保 護 生 物 多 樣 性 的 重 要 性 及 所 需 措 施 的 理 解, 並 通 過 大 眾 傳 播 工 具 進 行 宣 傳 和 將 這 些 題 材 列 入 教 育 課 程 ; 酌 情 其 他 國 家 和 國 際 組 織 合 作 制 訂 關 於 保 護 和 持 久 使 用 生 物 多 樣 性 的 教 育 和 公 眾 認 識 方 案 該 公 約 的 第 八 及 第 十 條, 尊 重 不 同 的 文 化 並 且 予 以 保 存 和 尊 重 其 永 久 使 用 的 權 力 便 是 文 化 多 元 的 概 念 ; 第 十 三 條, 在 承 認 文 化 多 元 的 同 時, 讓 不 同 的 文 化 相 互 接 觸, 讓 各 文 化 產 生 新 的 思 維 與 模 式, 則 是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的 觀 念 2001 年 11 月 2 日, 聯 合 國 教 育 科 學 與 文 化 組 織 (UNESCO) 通 過 世 界 文 化 多 樣 性 宣 言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 因 為 宣 言 僅 有 宣 誓 性, 並 無 實 際 效 力, 在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持 續 催 生 下, 持 續 制 訂 文 化 多 元 主 義 精 神 的 國 際 公 約 : 於 2003 年 通 過 保 護 非 物 質 文 化 遺 產 公 約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於 2005 年 通 過 保 護 和 促 進 文 19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化 多 樣 性 表 現 形 式 公 約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Contents and Artistic Expressions), 並 於 2007 年 3 月 18 日 正 式 生 效, 公 約 中 便 闡 述 文 化 多 樣 性 是 人 類 的 共 同 遺 產, 應 當 為 了 全 人 類 的 利 益 對 其 加 以 珍 惜 和 維 護 2005 年 8 月 18 日, 當 時 的 聯 合 國 秘 書 長 (Secretary-General) 安 南 (Kofi A. Annan), 於 聯 合 國 第 六 十 屆 大 會 上 提 出 報 告 (UN, A/60/270), 報 告 中 一 再 揭 示 文 化 多 元 與 多 元 文 化 的 核 心 價 值, 並 且 建 議 全 球 各 國 共 同 推 行 2008 年 2 月 13 日, 澳 洲 總 理 陸 克 文 國 會 演 說 時 便 對 過 去 政 府 失 當 的 原 住 民 政 策 道 歉 尊 重 文 化 的 多 元 並 增 加 文 化 間 的 接 觸, 在 時 代 的 發 展 下, 已 經 不 僅 是 理 論, 在 與 時 事 潮 流 相 結 合 後, 儼 然 成 為 全 球 性 的 國 際 公 約 與 價 值 觀 我 國 雖 非 聯 合 國 的 會 員 國, 但 是 對 國 際 公 約 的 遵 守, 以 及 對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和 文 化 多 樣 性 國 際 潮 流 的 響 應 不 應 因 此 而 減 少 國 人 對 加 入 或 重 返 聯 合 國 有 殷 切 的 期 盼, 但 對 國 際 訊 息 卻 涉 略 未 深, 加 入 國 際 組 織 不 應 只 是 政 治 議 題, 更 該 將 國 際 議 題 在 公 民 社 會 (civil society) 中 深 化 文 化 多 樣 性 與 多 元 文 化 主 義 的 公 民 教 育, 便 是 徹 底 解 決 時 常 發 生 族 群 論 述 與 省 籍 情 結 等 政 治 鬥 爭 的 方 式 政 府 的 原 住 民 政 策 與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改 革 始 終 龜 速 前 進, 僅 在 觀 光 與 選 舉 時 期 才 見 原 住 民 議 題 浮 出 檯 面 仍 不 見 國 內 在 公 民 社 會 中 增 加 對 國 際 議 題 的 傳 授 及 多 元 文 化 與 文 化 多 樣 性 知 識 的 厚 植 20

第 二 章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意 涵 理 論 與 相 關 研 究 第 三 節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相 關 研 究 在 多 民 族 國 家 裡, 人 數 較 少 的 民 族 於 國 家 社 會 中, 多 居 於 較 不 利 的 狀 態, 於 我 國 原 住 民 為 人 數 較 少 的 族 群, 因 此 歷 國 內 來 與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的 學 術 研 究, 多 在 探 討 少 數 族 群 低 成 就 的 原 因 ( 譚 光 鼎,1998) 在 1990 年 以 後, 國 內 對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研 究 逐 漸 增 加 本 研 究 以 國 家 圖 書 館 博 碩 士 論 文 資 訊 網 搜 尋 2008 年 6 月 以 前 登 錄 與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之 學 位 論 文 以 原 住 民 教 育 原 住 民 研 究 生 原 住 民 學 生 及 原 住 民 學 童 為 主 題 或 關 鍵 自 進 行 搜 尋, 搜 尋 結 果 如 表 2-1, 共 150 篇, 經 分 類 與 剔 除 重 複 之 論 文 後, 為 139 篇, 並 詳 細 整 理 出 論 文 日 期 出 處 研 究 方 法 與 理 論 基 礎 如 附 錄 一 本 節 將 搜 尋 之 學 位 論 文 分 為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及 他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兩 部 分 來 分 別 探 討 表 2-1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學 位 論 文 篇 數 一 覽 表 主 題 或 原 住 民 教 育 原 住 民 原 住 民 原 住 民 他 國 原 住 民 關 鍵 字 或 山 地 教 育 研 究 生 學 生 學 童 教 育 篇 數 58 1 43 40 8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自 行 整 理 壹 與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的 學 位 論 文 本 研 究 以 國 家 圖 書 館 全 國 博 碩 士 論 文 資 訊 網 搜 尋 以 原 住 民 教 育 或 山 地 教 育 為 研 究 主 題 或 是 關 鍵 詞 的 學 位 論 文, 共 58 篇 以 原 住 民 研 究 生 學 生 與 學 童 來 進 行 搜 尋, 共 84 篇 剔 除 重 疊 之 論 文 後, 與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的 學 位 論 文 共 131 篇, 分 析 如 下 : 一 研 究 對 象 依 研 究 的 教 育 層 級 來 分, 其 中 1 篇 為 幼 兒 教 育 67 篇 為 小 學 國 中 13 篇 高 中 4 篇 高 職 或 五 專 10 篇 同 時 討 論 高 中 與 高 職 2 篇 高 等 教 育 8 篇 跨 多 層 級 的 研 究 4 篇 教 育 政 策 6 篇 部 落 教 育 或 鄉 土 教 育 3 篇 教 師 行 為 與 適 應 3 21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篇 教 育 史 1 篇, 其 他 類 9 篇 二 研 究 方 法 41 篇 使 用 問 卷 調 查 法 進 行 量 化 研 究,61 篇 採 訪 談 觀 察 文 獻 分 析 內 容 分 析 焦 點 團 體 或 民 族 誌 的 質 性 研 究 方 法,11 篇 兼 採 量 化 與 質 性 研 究 方 法,11 篇 為 行 動 研 究,7 篇 採 實 驗 或 準 實 驗 研 究 法 三 理 論 基 礎 在 研 究 中 使 用 的 理 論 觀 點, 有 9 篇 以 多 元 文 化 論 為 基 礎, 其 餘 皆 為 現 況 之 探 討 四 研 究 來 源 131 篇 論 文 中,66% 的 論 文, 共 87 篇 出 自 師 範 體 系 院 校 的 相 關 科 系 39 篇 出 自 一 般 大 學 2 篇 出 自 技 職 體 系 校 院 2 篇 出 自 體 育 學 院 1 篇 出 自 醫 學 教 育 體 系 一 般 大 學 體 系 的 39 篇 中,11 篇 出 自 東 華 大 學 5 篇 出 自 慈 濟 大 學 5 篇 出 自 政 治 大 學 3 篇 出 自 嘉 義 大 學, 其 他 學 校 如 : 暨 南 南 華 世 新 元 智 中 山 淡 江 文 化 成 功 中 正 清 華 與 東 吳 大 學 各 1 篇 131 篇 論 文 中, 博 士 論 文 8 篇, 碩 士 論 文 123 篇, 整 理 如 附 錄 一 貳 以 他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為 主 題 的 學 位 論 文 本 研 究 以 國 家 圖 書 館 全 國 博 碩 士 論 文 資 訊 網 搜 尋 關 於 他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為 主 題 的 學 位 論 文, 共 8 篇, 分 析 如 下 : 一 研 究 對 象 解 嚴 之 後, 國 內 才 開 始 出 現 對 他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相 關 研 究 對 他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學 位 論 文 共 8 篇, 分 別 是 以 紐 西 蘭 原 住 民 教 育 為 對 象 共 4 篇, 以 加 拿 大 原 住 民 教 育 為 研 究 對 象 共 3 篇, 以 澳 洲 原 住 民 為 對 象 僅 1 篇 22

第 二 章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意 涵 理 論 與 相 關 研 究 二 研 究 方 法 上 述 八 篇 論 文 皆 使 用 文 獻 分 析, 其 中 五 篇 加 上 使 用 比 較 研 究 法, 另 兩 篇 使 用 實 地 觀 察 訪 談 法 三 理 論 基 礎 在 研 究 中 使 用 的 理 論 觀 點 部 分, 五 篇 以 多 元 文 化 論 為 基 礎, 一 篇 以 後 殖 民 主 義 為 基 礎, 另 外 兩 篇 則 採 純 現 況 分 析 的 描 述 性 研 究 四 研 究 來 源 8 篇 他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論 文 中,4 篇 出 自 暨 南 大 學 比 較 教 育 研 究 所 1 篇 出 自 台 灣 師 大 三 民 主 義 研 究 所 1 篇 出 自 台 灣 師 大 教 育 所 1 篇 出 自 政 大 民 族 所 1 篇 出 自 台 東 師 院 教 育 所 皆 為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無 博 士 學 位 論 文 並 整 理 如 下 表 2-2 表 2-2 國 內 以 他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為 研 究 對 象 之 學 位 論 文 一 覽 表 作 者 / 學 年 學 位 論 文 題 目 出 處 研 究 方 法 理 論 觀 點 鄒 岱 妮 加 拿 大 原 住 民 自 治 體 制 與 政 治 大 學 文 獻 分 析 多 元 文 化 94/ 碩 士 教 育 政 策 研 究 民 族 所 黃 順 星 紐 西 蘭 毛 利 大 學 多 元 文 化 暨 南 大 學 文 獻 分 析 多 元 文 化 93/ 碩 士 課 程 的 實 踐 之 研 究 比 較 教 育 李 承 傑 加 拿 大 原 住 民 教 育 之 研 台 東 師 院 文 獻 分 析 多 元 文 化 92/ 碩 士 究 教 育 所 比 較 研 究 周 維 萱 90/ 碩 士 紐 西 蘭 原 住 民 教 育 政 策 之 研 究 - 以 毛 利 教 育 為 例 台 師 大 三 研 所 文 獻 分 析 歷 史 研 究 比 較 研 究 多 元 文 化 族 群 融 合 吳 毓 真 90/ 碩 士 高 幼 蘭 90/ 碩 士 黃 麗 容 87/ 碩 士 張 善 娟 87/ 碩 士 台 灣 與 加 拿 大 原 住 民 教 育 政 策 之 比 較 研 究 後 殖 民 的 觀 點 臺 灣 及 紐 西 蘭 原 住 民 傳 統 幼 童 教 育 之 比 較 研 究 紐 西 蘭 毛 利 語 教 育 之 研 究 以 小 學 完 全 浸 滲 式 毛 利 語 教 學 為 例 中 澳 原 住 民 教 育 政 策 之 比 較 資 料 來 源 : 研 究 者 自 行 整 理 暨 南 大 學 比 較 教 育 暨 南 大 學 比 較 教 育 台 師 大 教 育 所 暨 南 大 學 比 較 教 育 文 獻 分 析 比 較 教 育 比 較 研 究 實 地 訪 談 文 獻 分 析 觀 察 法 實 地 訪 談 文 獻 分 析 比 較 研 究 後 殖 民 主 義 無 無 多 元 文 化 23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參 綜 合 論 述 在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學 位 論 文 中, 研 究 層 級 為 高 等 教 育 的 僅 8 篇, 其 中 7 篇 是 討 論 原 住 民 籍 學 生 在 高 等 教 育 中 的 學 習 適 應 及 學 習 成 就,1 篇 討 論 原 住 民 籍 學 生 的 生 涯 選 擇 8 篇 中 再 以 研 究 學 制 層 級 來 觀 之,5 篇 討 論 大 學 部 教 育 同 時 研 究 大 學 部 與 研 究 所 的 1 篇 研 究 生 學 習 歷 程 1 篇 學 術 菁 英 之 學 習 歷 程 1 篇 我 國 教 改 推 行 後, 進 入 高 等 教 育 之 門 大 開,96 學 年 度 大 學 錄 取 率 已 提 高 至 93%, 大 學 教 育 普 及, 進 入 研 究 所 持 續 深 造 成 為 許 多 學 生 的 重 要 選 擇, 但 是 在 原 住 民 籍 研 究 生 人 數 比 例 遠 低 於 人 口 平 均 值, 且 就 學 現 況 的 調 查 與 評 估 在 學 術 上 從 未 被 慎 重 討 論 以 原 住 民 教 育 政 策 為 研 究 主 題 的 6 篇 論 文 中,3 篇 在 探 討 原 住 民 的 加 分 政 策 1 篇 以 多 元 化 文 論 探 討 原 住 民 教 育 政 策 的 論 述 1 篇 以 少 數 民 族 理 論 探 討 原 住 民 教 育 1 篇 以 部 落 教 育 問 題 看 教 育 政 策 6 篇 當 中 皆 未 以 原 住 民 主 體 意 識 為 主 要 觀 點, 都 是 直 接 對 現 況 所 產 生 的 問 題 進 行 批 判 在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的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中 缺 乏 同 時 採 用 多 種 文 化 理 論 的 理 論 分 析 法, 對 時 空 縱 軸 延 伸 的 現 況 進 行 交 叉 探 究 與 比 對 的 論 文 多 數 論 文 都 是 對 某 特 定 現 況 進 行 研 究, 缺 少 較 上 位 的 理 論 依 據 教 育 發 展 為 國 家 行 政 體 系 培 養 人 民 素 質 重 要 的 環 節, 我 國 為 多 民 族 國 家, 重 視 多 元 文 化 教 育 且 順 應 當 今 世 界 潮 流, 為 我 國 目 前 推 動 教 育 改 革 與 發 展 未 來 教 育 的 理 念 之 一 ( 教 育 部,2006), 在 本 節 的 分 析 下, 可 以 初 步 掌 握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學 位 論 文 的 數 量 與 脈 絡, 以 多 元 文 化 的 觀 點 分 析 世 界 各 國 的 原 住 民 教 育 現 況 已 然 成 為 主 流, 而 以 原 住 民 主 體 意 識 為 核 心 價 值 的 觀 念 也 在 國 際 間 開 始 成 形 由 於 國 內 對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研 究 數 量 少, 且 涵 蓋 的 廣 度 不 足 ( 譚 光 鼎,1998), 在 本 節 的 整 理 中 發 現 對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相 關 學 位 論 文 中, 研 究 層 級 多 為 研 究 國 小 教 育 ( 佔 學 位 論 文 數 的 50%), 對 目 前 高 等 教 育 膨 脹 及 教 育 轉 型 的 現 代 而 言, 在 研 究 所 教 育 及 教 育 政 策 方 面 所 進 行 的 研 究 顯 得 相 當 稀 少 而 所 有 的 論 文 都 是 在 政 府 解 嚴 之 後 才 產 出, 並 在 公 元 2000 年 後 才 較 為 密 集 的 產 出 在 對 國 外 的 原 住 民 教 育 研 究 中, 紐 西 蘭 原 住 民 教 育 為 對 象 的 文 獻 最 多, 澳 24

第 二 章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意 涵 理 論 與 相 關 研 究 洲 美 國 與 加 拿 大 三 國 的 研 究 數 量 相 差 不 大, 並 且 多 認 為 紐 西 蘭 為 原 住 民 教 育 推 行 較 成 功 的 地 區 但 是 紐 西 蘭 的 成 效 與 方 式 很 難 為 我 國 所 引 用, 以 國 情 人 口 狀 況 而 言, 紐 西 蘭 原 住 民 佔 總 人 口 的 20%(Durie, 1998) 美 國 原 住 民 佔 總 人 口 的 0.8% (Pavel, Skinner, Farris, Cahalan, Tippeconnic & Stein, 1999) 加 拿 大 原 住 民 佔 總 人 口 之 2%(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1996) 澳 洲 原 住 民 佔 總 人 口 之 1.8%( 張 善 娟, 1998) 挪 威 原 住 民 佔 總 人 口 之 1%(GALDU, 2006) 若 能 向 人 口 比 例 與 我 國 情 況 較 為 接 近, 且 原 住 民 政 策 落 實 較 成 功 的 國 家 吸 收 其 經 驗 較 能 接 近 我 國 所 需 我 國 為 海 島 型 的 國 家, 且 目 前 正 值 原 住 民 教 育 改 革 的 階 段, 增 加 國 內 原 住 民 教 育 相 關 研 究 的 質 與 量, 並 汲 取 世 界 各 先 進 國 家 的 原 住 民 教 育 內 容, 增 加 對 他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研 究 及 國 際 組 織 對 原 住 民 教 育 提 出 的 知 識 文 件 引 以 為 借 鏡, 同 時 提 高 對 我 國 原 住 民 教 育 的 基 礎 調 查 統 計 的 準 確 性, 並 系 統 性 的 增 加 對 整 體 教 育 體 系 的 研 究, 在 高 等 教 育 充 斥 的 現 在 提 升 對 原 住 民 籍 研 究 生 的 調 查 與 研 究, 在 發 展 原 住 民 的 高 等 教 育 及 培 育 專 門 人 才 能 更 有 系 統 性 並 且 有 效 率 的 提 高 量 與 質, 藉 此 對 我 國 發 展 中 的 原 住 民 教 育 體 系 會 有 莫 大 的 幫 助, 對 提 昇 國 際 視 野 並 與 世 界 相 互 連 結 亦 有 一 定 的 功 效 25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26

第 三 章 世 界 主 要 國 家 原 住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概 況 第 三 章 世 界 主 要 國 家 原 住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概 況 本 章 共 分 為 五 節, 前 四 節 擬 針 對 世 界 主 要 國 家 之 原 住 民 教 育 進 行 分 析, 本 文 從 亞 洲 大 洋 洲 美 洲 及 歐 洲 各 挑 選 出 較 具 代 表 性 原 住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概 況 進 行 探 討, 因 此 分 別 探 討 亞 洲 的 中 國 大 陸 大 洋 洲 的 紐 西 蘭 美 洲 的 加 拿 大 及 歐 洲 的 挪 威 四 國 之 原 住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本 章 各 節 皆 依 政 策 之 沿 革 背 景 現 況 執 行 與 發 展 方 向 三 部 分 進 行 分 析, 來 探 討 各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的 內 涵 與 概 況 本 章 最 後 的 第 五 節 則 提 出 本 章 小 節 第 一 節 中 國 大 陸 少 數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中 國 政 府 不 承 認 境 內 有 原 住 民 族 (indigenous), 僅 承 認 有 少 數 民 族 (ethnic minority), 但 是 中 國 政 府 駐 聯 合 國 代 表 於 2007 年 5 月 聯 合 國 原 住 民 常 設 論 壇 (UN, Permanent Forum on Indigenous Issue) 召 開 時 公 開 發 言 表 示, 願 意 以 國 際 上 對 待 原 住 民 族 的 方 式 來 處 理 境 內 的 少 數 民 族 議 題, 且 兩 岸 之 主 流 族 群 有 同 文 同 種 的 關 係, 故 本 節 探 討 係 以 中 國 之 少 數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為 對 象 2000 年 的 全 國 人 口 普 查 統 計, 中 國 大 陸 55 個 少 數 民 族, 人 數 共 有 約 1.05 億 人, 約 佔 總 人 口 的 8.41%( 國 家 民 族 事 務 委 員 會,2004) 壹 沿 革 背 景 中 國 共 產 黨 ( 簡 稱 中 共 ) 在 1931 年 7 月, 首 次 全 國 代 表 大 會 中 通 過 中 華 蘇 維 埃 共 和 國 憲 法 大 綱 及 關 於 中 國 境 內 少 數 民 族 問 題 的 決 議 案, 這 兩 份 文 件 當 中 便 包 含 了 對 少 數 民 族 文 化 教 育 的 論 述 1941 年, 中 國 共 產 黨 在 延 安 開 辦 了 第 一 所 民 族 學 院 中 共 承 認 境 內 少 數 族 群 的 民 族 自 決 權, 並 支 持 少 數 民 族 的 獨 立 自 治, 以 脫 離 施 行 大 漢 族 主 義 的 國 民 政 府 地 方 軍 閥 或 權 貴 的 統 治, 開 展 民 族 獨 立 與 民 族 解 放 運 動 ( 陶 愚 川,1988) 27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1949 年, 中 共 建 立 政 權 以 後, 少 數 民 族 教 育 政 策 的 發 展 可 分 為 三 期, 各 有 不 同 的 訴 求 : 一 1949 年 至 1965 年 中 共 建 政 之 後, 號 召 在 統 一 國 家 之 內 建 立 民 族 自 治, 從 而 否 定 少 數 民 族 的 獨 立 建 國, 並 藉 此 政 策 掌 握 對 少 數 民 族 的 控 制 權 ( 陳 小 紅,1991) 此 時 期 民 族 教 育 的 基 本 政 策 是 發 展 政 治 經 濟 文 化 與 教 育 的 建 設 以 此 出 發 點, 消 除 少 數 民 族 地 區 的 封 建 餘 孽 鞏 固 黨 國 政 權 與 培 養 少 數 民 族 幹 部 成 為 了 民 族 教 育 的 核 心 目 標 中 央 民 族 學 院 與 各 地 民 族 學 院 相 繼 成 立, 有 些 地 區 則 成 立 民 族 幹 部 訓 練 學 校 ( 何 波 劉 旭 東,1995) 1951 年 9 月, 中 共 教 育 部 召 開 第 一 次 全 國 民 族 教 育 工 作 會 議, 對 少 數 民 族 教 育 的 內 容 性 質 和 方 針 任 務 都 進 行 了 討 論 並 深 刻 影 響 此 時 期 的 少 數 民 族 教 育 發 展, 其 主 要 內 容 如 下 ( 尹 建 中,1991; 顧 明 遠,1992): ( 一 ) 少 數 民 族 教 育 是 民 族 科 學 與 大 眾 的 教 育, 並 採 取 適 合 各 民 族 發 展 的 形 式 ( 二 ) 在 中 央 與 各 級 地 方 政 府 的 教 育 行 政 部 門 設 立 專 門 單 位 或 專 人 以 掌 管 少 數 民 族 教 育 工 作 ( 三 ) 當 前 少 數 民 族 教 育 應 以 培 養 少 數 民 族 幹 部 為 首 要 任 務 ( 四 ) 在 少 數 民 族 地 區, 應 有 系 統 的 實 施 愛 國 中 心 主 義 的 政 治 思 想 教 育 ( 五 ) 各 少 數 民 族 學 校 的 教 學 計 畫 與 授 課 大 綱 應 以 中 央 的 規 定 為 基 礎, 各 民 族 依 實 際 狀 況 酌 情 調 整 ( 六 ) 少 數 民 族 地 區 中 小 學 的 各 科 課 程, 必 須 以 其 民 族 語 文 授 課, 各 校 得 依 地 需 需 要 及 族 群 意 願 設 漢 文 課 ( 七 ) 少 數 民 族 教 育 經 費 以 專 款 撥 支 二 1966 年 至 1976 年 1966 年 至 1976 年 為 文 化 大 革 命 的 十 年, 中 國 教 育 事 業 紊 亂 與 停 滯, 民 族 教 28

第 三 章 世 界 主 要 國 家 原 住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概 況 育 亦 遭 破 壞 ( 崔 斌 子,1982) 此 時 期, 許 多 學 校 遭 遷 移 合 併 或 解 散, 民 族 主 義 遭 紅 衛 兵 清 算 鬥 爭, 破 四 舊 口 號 下 的 民 族 風 俗 習 慣 被 摒 棄, 民 族 語 言 亦 遭 禁 止 ( 陳 小 紅,1991) 民 族 學 院 與 學 校 幾 乎 全 面 停 招 或 停 辦 文 革 讓 中 國 的 少 數 民 族 教 育 被 徹 底 的 摧 毀, 並 且 停 擺 十 年 三 1977 年 以 後 文 革 結 束 後, 中 共 重 提 民 族 區 域 自 治, 在 民 族 教 育 上 則 採 取 優 先 重 點 的 發 展 方 針, 調 整 學 校 體 系 建 立 成 人 教 育, 重 新 發 展 民 族 教 育 ( 陳 小 紅,1991) 1979 年 成 立 民 族 教 育 司, 開 始 設 立 民 族 幼 稚 園, 於 全 國 重 點 大 學 和 部 分 省 屬 高 等 學 校 開 辦 民 族 班 ( 王 關 逢,1986) 1981 年, 召 開 第 三 次 全 國 民 族 教 育 工 作 會 議, 會 議 對 民 族 教 育 法 規 民 族 教 育 體 系 與 民 族 教 育 方 針 和 任 務 進 行 探 討, 多 樣 辦 學 形 式 重 點 寄 宿 制 等 再 度 受 到 關 注 1994 年 召 開 中 共 的 第 二 次 全 國 教 育 工 作 會 議, 會 議 綱 要 中 便 提 出 需 重 視 與 扶 植 少 數 民 族 教 育, 並 提 出 民 族 教 育 的 四 項 重 點, 這 些 重 點 也 成 為 這 時 期 的 核 心 目 標 ( 何 波 劉 旭 東,1995): ( 一 ) 重 視 並 扶 持 民 族 教 育 ( 二 ) 提 升 民 族 教 育 的 投 資 ( 三 ) 特 殊 困 難 的 少 數 民 族 地 區, 採 行 傾 斜 的 重 點 措 施 ( 四 ) 鼓 勵 各 民 族 地 區 發 展 民 族 教 育 的 新 方 案 貳 執 行 現 況 本 節 將 執 行 現 況 分 為 高 等 教 育 之 教 育 行 政 學 校 行 政 與 優 惠 措 施 等 三 部 分, 以 瞭 解 中 國 的 少 數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執 行 現 況 一 教 育 行 政 中 國 在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的 管 理 上, 國 家 民 族 事 務 委 員 會 與 高 等 教 育 部, 於 1964 29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年 5 月 15 日 至 6 月 4 日, 所 召 開 的 全 國 第 四 次 民 族 學 院 院 長 會 議 中 確 定 其 方 向 : 中 央 民 族 學 院 及 其 中 南 分 院 西 北 民 族 學 院, 由 國 家 民 族 事 務 委 員 會 和 高 等 教 育 部 雙 重 管 理, 以 國 家 民 族 事 務 委 員 會 主 導, 其 他 民 族 學 院 由 所 在 的 省 或 自 治 區 黨 委 人 民 委 員 會 管 理, 教 學 業 務 由 高 等 教 育 部 負 責 指 導 ( 謝 啟 晃,1989) 因 此 與 少 數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相 關 的 教 育 行 政 就 受 到 現 行 國 家 民 族 事 務 委 員 會 與 國 家 教 育 委 員 會 兩 個 部 門 的 共 管 ( 一 ) 國 家 民 族 事 務 委 員 會 的 教 育 科 技 司 中 共 中 央 最 高 民 族 教 育 行 政 機 關 為 國 務 院 下 設 的 國 家 民 族 委 員 會 簡 稱 國 家 民 委 國 家 民 委 的 主 要 任 務 是 管 理 民 族 事 務, 促 進 少 數 民 族 和 其 地 區 的 經 濟 科 技 和 教 育 文 化 發 展, 保 障 少 數 民 族 的 平 等 與 自 治 權, 並 管 理 全 國 少 數 民 族 總 體 工 作 加 強 民 族 團 結 和 實 現 族 群 共 榮 國 家 民 委 內 部 設 有 : 辦 公 廳 政 策 法 規 司 經 濟 發 展 司 文 化 宣 傳 司 教 育 科 技 司 國 際 司 規 劃 財 務 司 人 事 司 機 關 黨 委 離 退 休 幹 部 局 民 族 問 題 研 究 中 心 ( 政 策 研 究 室 ) 信 息 中 心 機 關 服 務 局 及 全 國 少 數 民 族 古 籍 整 理 研 究 室 其 他 附 屬 單 位 有 六 所 民 族 大 學 與 學 院 中 國 民 族 語 言 翻 譯 中 心 中 央 民 族 歌 舞 團 民 族 出 版 社 民 族 畫 報 社 民 族 團 結 雜 誌 社 民 族 文 化 宮 中 國 民 族 博 物 館 民 族 報 社 及 中 央 民 族 幹 部 學 院 國 家 民 委 中 的 教 育 科 技 司 負 責 管 理 民 族 教 育 工 作, 職 責 如 下 : 參 與 研 究 制 訂 和 規 劃 民 族 教 育 政 策 ; 管 理 所 屬 民 族 學 院 的 教 育 計 畫 指 導 教 學 教 材 編 寫 師 資 培 訓 科 學 研 究 研 究 生 招 生 分 配 等 事 項 ; 管 理 國 際 組 織 給 國 家 民 委 的 教 育 援 助 和 選 送 教 師 出 國 進 修 等 ( 國 家 民 委,1990) ( 二 ) 教 育 部 的 民 族 教 育 司 第 9 屆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第 一 次 會 議 批 準 國 務 院 機 構 改 革 方 案 和 國 務 院 關 于 機 構 設 置 的 通 知, 將 原 國 家 教 育 委 員 會 更 名 為 教 育 部 教 育 部 的 民 族 教 育 司 為 中 央 管 理 少 數 民 族 教 育 的 單 位, 負 責 研 擬 少 數 民 族 地 區 教 育 的 具 體 方 針 政 策 及 法 規, 並 進 行 協 調 指 導 和 實 施 ( 國 家 機 構 編 制 委 員 30

第 三 章 世 界 主 要 國 家 原 住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概 況 會 辦 公 室,1990) 民 族 教 育 司 的 職 權 是 綜 管 並 協 調 少 數 民 族 教 育 的 特 殊 性 工 作, 統 籌 規 劃 和 指 導 少 數 民 族 語 言 文 字 教 材 建 設 和 少 數 民 族 師 資 培 訓 工 作, 負 責 組 織 並 協 調 針 對 少 數 民 族 地 區 教 育 的 援 助 工 作 ( 國 務 院 辦 公 廳 秘 書 局,1995) 二 學 校 行 政 為 因 應 大 量 培 養 少 數 民 族 幹 部, 從 1951 年 起, 便 於 北 京 設 立 中 央 民 族 學 院, 並 在 東 北 中 南 西 北 與 西 南 各 設 分 院, 並 在 少 數 民 族 省 分 設 立 民 族 幹 部 學 校 或 於 縣 地 方, 視 當 地 需 要 成 立 臨 時 性 民 族 幹 部 訓 練 班 成 立 民 族 學 院 主 要 是 為 培 養 民 族 幹 部 與 民 族 教 師, 亦 設 有 研 究 生 院, 提 供 更 高 深 的 學 術 研 究 所 以 民 族 學 院 同 時 培 養 政 治 幹 部 與 各 種 專 業 技 術 人 才 民 族 學 院 也 對 少 數 民 族 的 語 言 歷 史 文 化 社 經 與 民 族 問 題 進 行 研 究, 並 傳 播 各 族 歷 史 文 化, 並 翻 譯 編 輯 出 版 與 少 數 民 族 相 關 或 針 對 少 數 民 族 閱 聽 人 的 書 籍 ( 張 嘉 育,1993; 顧 明 遠,1992) 目 前 國 家 民 委 直 屬 下 設 有 七 所 民 族 大 學 與 民 族 學 院 : 中 央 民 族 大 學 中 南 民 族 大 學 西 北 民 族 大 學 西 南 民 族 大 學 北 方 民 族 大 學 大 連 民 族 學 院 與 以 培 養 中 高 階 民 族 幹 部 的 中 央 民 族 幹 部 學 院 同 時 亦 在 其 他 普 通 高 等 學 校 設 有 民 族 班, 以 培 養 各 類 的 少 數 民 族 人 才 ( 一 ) 中 央 民 族 大 學 中 央 民 族 大 學 ( 簡 稱 中 央 民 大 ) 為 中 國 211 工 程 與 985 工 程 的 重 點 大 學, 其 的 前 身 是 1941 年 10 月 成 立 的 延 安 民 族 學 院 ;1951 年, 中 央 民 族 學 院 在 北 京 正 式 成 立 ;1978 年, 被 列 為 國 家 重 點 大 學 ;1993 年 11 月, 更 名 為 中 央 民 族 大 學 中 央 民 大 以 人 文 社 會 學 科 為 學 校 發 展 主 軸, 全 日 制 在 校 生 約 15000 多 人, 設 有 60 個 科 系 62 個 碩 士 點 與 23 個 博 士 點 民 族 學 與 少 數 民 族 語 言 文 學 為 具 有 國 際 水 準 的 優 勢 學 科 在 宗 教 學 中 國 民 族 史 民 族 理 論 與 政 策 民 族 法 學 民 族 地 區 公 共 管 理 中 國 少 数 民 族 經 濟 少 数 民 族 藝 術 民 族 教 育 民 族 醫 藥 生 態 與 環 境 資 訊 科 學 等 學 科 則 深 具 特 色 中 華 民 族 多 元 一 體 格 局 理 論 為 學 校 31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發 展 的 核 心 精 神, 並 以 培 養 少 数 民 族 之 菁 英 民 族 工 作 幹 部 及 民 族 團 結 的 典 範 為 重 要 責 任 ( 國 家 民 委,2006) ( 二 ) 中 南 民 族 大 學 中 南 民 族 大 學 是 為 综 合 性 民 族 大 学, 位 在 湖 北 省 武 漢 市 前 身 為 中 南 民 族 学 院, 創 建 於 1951 年,2002 年 3 月 更 名 為 中 南 民 族 大 學 向 中 南 華 東 西 南 西 北 等 地 31 個 省 市 自 治 區 招 生, 全 日 制 在 校 生 約 兩 萬 人, 設 有 57 個 科 系 44 個 碩 士 點 社 會 主 義 為 立 校 的 精 神, 為 少 數 民 族 和 為 民 族 地 區 服 務 為 辦 學 宗 旨, 提 高 人 才 培 養 的 質 量 和 教 學 研 究 並 重 ( 國 家 民 委,2008) ( 三 ) 西 南 民 族 大 學 西 南 民 族 大 學 為 综 合 型 民 族 高 等 學 府, 位 於 四 川 成 都 創 建 於 1950 年,1951 年 6 月 1 日 正 式 成 立, 學 生 約 兩 萬 人, 設 有 62 個 科 系 41 個 碩 士 點 與 2 個 博 士 點, 並 培 養 出 中 國 首 位 的 藏 族 博 士 羌 族 博 士 學 術 發 展 特 别 在 畜 牧 獸 醫 理 論 與 技 術 古 典 文 學 藏 彝 羌 苗 民 族 文 化 研 究 和 彝 藏 傣 族 语 言 文 字 資 料 處 理 等 領 域 有 相 當 的 研 究 成 果 族 群 平 等 相 互 尊 重 與 多 民 族 统 一 的 社 會 主 義 路 線 為 立 校 精 神 ( 國 家 民 委,2008a) ( 四 ) 西 北 民 族 大 學 西 北 民 族 大 學 校 址 位 在 甘 肅 蘭 州, 建 立 於 1950 年 8 月, 是 共 產 黨 建 政 後 創 建 的 第 一 所 民 族 院 校, 前 身 為 西 北 人 民 革 命 大 學 蘭 州 分 校 第 三 部 1949 年 9 月, 解 放 軍 在 蘭 州 創 辦 藏 民 問 题 研 究 班 同 年 11 月, 藏 民 問 题 研 究 班 擴 大 為 藏 民 學 校 1950 年 初, 藏 民 學 校 改 稱 西 北 人 民 革 命 大 學 蘭 州 分 校 第 三 部 ( 簡 稱 革 大 三 部 ) 從 1950 年 2 月 起, 在 革 大 三 部 的 基 礎 上, 始 籌 建 西 北 民 族 學 院, 是 年 8 月, 西 北 民 族 學 院 正 式 成 立 2003 年 4 月, 國 家 民 委 和 教 育 部 批 准 西 北 民 族 學 院 更 名 西 北 民 族 大 學, 學 校 開 發 出 藏 語 的 資 訊 系 統 與 電 腦 視 窗 平 台, 對 藏 族 研 究 極 具 特 色 現 有 在 校 生 19000 人, 設 有 47 個 科 系 ( 國 家 民 委,2004a) ( 五 ) 北 方 民 族 大 學 北 方 民 族 大 學 位 在 寧 夏 银 川 市, 建 於 1984 年, 是 建 立 在 少 數 民 族 自 治 區 的 32

第 三 章 世 界 主 要 國 家 原 住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概 況 综 合 性 民 族 高 等 教 育 學 府, 設 有 43 個 科 系 10 個 碩 士 點 以 培 養 高 品 質 的 民 族 應 用 型 人 才 民 族 文 化 傳 承 與 發 揚 及 研 究 民 族 理 論 與 政 策 為 建 校 目 的, 同 時 對 西 北 民 族 地 區 特 殊 經 濟 服 務 進 行 研 究, 所 培 養 出 的 畢 業 生 有 80% 都 在 民 族 地 區 就 業 與 服 務 ( 國 家 民 委,2004b) ( 六 ) 大 連 民 族 學 院 大 連 民 族 學 院 位 於 遼 寧 省 大 連, 是 唯 一 設 在 東 北 和 沿 海 地 區 的 民 族 高 等 學 府, 也 是 唯 一 以 工 科 和 應 用 科 學 為 教 學 研 究 主 軸 的 民 族 高 等 學 校 1984 年 開 始 籌 建,1993 年 開 始 招 生,1997 年 正 式 建 校 設 有 37 個 科 系, 現 有 在 校 生 11000 人, 少 數 民 族 學 生 佔 65%( 國 家 民 委,2007) ( 七 ) 中 央 民 族 幹 部 學 院 中 央 民 族 幹 部 學 院 是 為 培 養 中 高 级 民 族 幹 部 的 高 等 學 府, 位 於 北 京 市 郊, 前 身 為 中 央 少 數 民 族 管 理 幹 部 學 院,1983 年 成 立 在 實 施 西 部 大 開 發 和 加 入 世 界 貿 易 組 織 的 情 勢 下, 為 提 高 民 族 地 區 中 高 级 幹 部 的 學 術 與 行 政 素 質 而 成 立, 希 望 藉 此 建 立 一 支 適 應 民 族 地 區 社 會 主 義 現 代 化 建 設 和 新 時 代 民 族 工 作 所 需 的 高 素 質 民 族 幹 部 團 隊 2003 年 新 校 區 完 工 並 更 名 為 中 央 民 族 幹 部 學 院 院 長 由 國 家 民 委 主 任 兼 任 之 中 央 民 族 幹 部 學 院 的 主 要 任 務 是 : 承 擔 中 共 中 央 组 織 部 與 國 家 民 委 等 有 關 部 門 下 達 的 幹 部 培 訓 任 務 ; 負 責 國 家 民 委 的 會 議 和 接 待 任 務 ; 其 他 地 區 部 門 和 單 位 的 幹 部 培 訓 會 議 工 作 ; 進 行 對 外 學 術 合 作 與 國 際 交 流 ; 部 分 幹 部 學 位 培 訓 及 组 織 管 理 工 作 ; 進 行 幹 部 培 養 教 育 的 相 關 研 究, 為 民 族 幹 部 培 养 與 選 拔 任 用 提 供 諮 詢 學 院 同 時 對 支 援 民 族 地 區 民 族 幹 部 和 民 族 工 作, 並 向 社 會 大 眾 提 供 接 待 等 活 動 ( 國 家 民 委,2008b) ( 八 ) 普 通 高 等 學 校 民 族 班 設 立 普 通 高 等 教 育 學 校 的 民 族 班 有 主 要 的 雙 重 目 的 : 利 用 重 點 大 學 優 良 的 軟 硬 體 設 施, 可 以 快 速 培 養 出 民 族 地 區 所 急 需, 而 當 地 又 無 力 養 成 的 各 類 高 素 質 專 門 人 才 ; 其 次, 降 低 錄 取 門 檻, 降 分 較 多 的 先 送 進 預 科 學 習, 以 增 加 少 數 民 族 學 生 的 升 學 機 會 ( 孫 若 窮,1990) 33

我 國 原 住 民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育 現 況 之 研 究 因 此 為 加 速 提 升 少 數 民 族 地 區 在 國 防 經 濟 工 業 與 農 業 四 方 面 現 代 化 的 人 才, 於 1980 年 頒 佈 1980 年 全 國 重 點 高 等 學 校 試 辦 少 數 民 族 般 的 通 知, 指 示 部 分 一 般 高 校 專 門 學 院 師 範 學 院 試 辦 民 族 班, 民 族 班 的 招 生 人 數 也 逐 年 提 升 ( 張 嘉 育,1993) 普 通 高 校 的 研 究 生 院 也 招 收 少 數 民 族 學 生 三 優 惠 措 施 ( 一 ) 放 寬 高 考 門 檻 少 數 民 族 學 生 因 教 育 基 礎 較 漢 族 薄 弱, 因 應 其 於 高 考 時 所 面 臨 的 壓 力, 同 時 培 養 少 數 民 族 人 才, 於 是 在 全 國 高 考 便 給 予 分 數 的 優 惠 與 其 他 優 惠 措 施 ( 張 嘉 育,1993) 1. 某 些 少 數 民 族 入 學 較 遲, 因 此 對 少 數 民 族 學 生 的 報 考 年 齡 與 入 學 年 齡 上 做 適 當 的 放 寬 ( 方 田 古 唐 何,1991; 張 嘉 育,1993) 2. 放 寬 錄 取 標 準 :1. 早 在 1956 年, 高 等 教 育 部 通 知 關 於 優 先 錄 取 少 數 民 族 學 生 事 中 便 說 明 只 要 少 數 民 族 學 生 的 學 科 成 績 達 到 最 低 錄 取 標 準, 漢 語 程 度 能 聽 懂 講 課, 便 優 先 錄 取 ( 謝 啟 晃,1989) 在 1980 年 全 國 重 點 高 等 學 校 試 辦 少 數 民 族 般 的 通 知 與 1987 年 普 通 高 等 學 校 招 生 暫 行 條 例 中 都 提 出 降 低 錄 取 分 數 並 則 優 錄 取 的 措 施 ( 張 嘉 育,1993) 2. 高 考 招 生 中, 在 民 族 自 治 地 方, 少 數 民 族 學 生 錄 取 比 例 逐 步 達 到 不 低 於 少 數 民 族 人 口 比 例 ( 朴 勝 一,1991) 3. 放 寬 語 文 能 力 要 求 : 民 族 地 區 以 民 族 語 授 課 的 高 校 校 系 之 招 生 事 宜, 可 由 地 方 招 生 委 員 會 自 行 命 題 並 組 織 考 試 少 數 民 族 學 生 報 考 漢 語 授 課 的 高 校 則 需 參 加 以 漢 文 應 試 的 全 國 統 一 考 試, 由 國 家 教 育 委 員 會 另 行 命 題, 同 時 省 自 治 區 可 自 行 決 定 是 否 加 考 民 族 語 文, 並 負 責 命 題, 而 漢 文 與 民 族 語 文 的 考 試 成 績 個 案 50% 記 入 總 分, 但 漢 文 需 達 及 格 標 準 始 能 錄 取 ( 方 田 古 唐 何,1991; 師 大 教 育 研 究 中 心,1992; 國 家 民 委 教 育 司,1991; 張 嘉 育,1993; 謝 啟 晃,1989) ( 二 ) 保 送 措 施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