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台 灣 社 會 學 第 九 期 From Chinese Original Domicile to Taiwanese Ethnicity: An Analysis of Census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Fu-chang Wang Instit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60 台 灣 社 會 學 第 九 期 From Chinese Original Domicile to Taiwanese Ethnicity: An Analysis of Census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Fu-chang Wang Instit"

Transcription

1 由 中國省籍 到 台灣族群 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 王甫昌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這篇論文有兩個目的 一是釐清台灣戶口普查中籍別類屬形成與 轉變的歷史 社會 與政治過程 二是定位籍別類屬在戰後台灣政治 與社會體制中的意義與角色 特別是它與當代台灣族群關係的關連 針對第一個目的 本文首先探究歷次戶口普查中 籍別項目的統計類 屬與統計方式之變化 除了將籍別類屬變化區分為四個階段之外 也 經由歷史材料分析 對最初測量方式形成與促成兩次轉變發生原因提 出解釋 針對第二個目的 本文將根據前述歷史性材料的鋪陳 提出 一個解釋分析架構 將官方統計中籍貫別在戰後台灣政治制度中的意 義與作用 進行理論性定位 本文指出 戰後遷台的國民政府在中國 法統想像之下 因為團結人民以及代表中國的統治需要 而產生籍別 類屬分類制度 這種以中國各省份為單位的籍貫區分 在國民政府因 為台灣省民曾受日本長期統治而無法立刻信任的疑慮 以及反攻大陸 的政治需要下 在台灣所建構的臨時性政治制度中 扮演重要角色 這些臨時性政治制度對於台灣省民造成政治與文化上差別待遇的結 果 1970 年代以後 由於國民政府國際地位的變化 中國法統的政治 意識形態開始受到嚴厲的內部挑戰 新興的反對政治勢力在 1980 年 代以後開始發展台灣主體想像以對抗政府的中國法統想像 過去臨時 性政治安排 開始被詮釋為歧視台灣人政策 族群平等成為政治反對 運動的主要訴求 由以 中國 為範圍的 省籍 分類轉變到以 台 灣 為範圍的 族群 分類 代表著新形態的社會群體關係之理想 隨著台灣主體想像之擴散 政治制度開始進行本土化變革 籍貫區分 制度也漸漸失去原先功能 在國會全面改選改革方向被確定之後 本 籍登記制度才被廢止 最後 本文也討論了台灣族群現象發展的特 色 亦即 族群的概念是被發展來對抗民族主義的論述 以及族群關 係的發展與國家認同爭議的同時並行 關鍵詞 戶口普查 籍貫 省籍 族群 族群分類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頁 年 6 月出版 收稿 2004 年 10 月 7 日 接受 2005 年 3 月 25 日 研 究 論 文

2 60 台 灣 社 會 學 第 九 期 From Chinese Original Domicile to Taiwanese Ethnicity: An Analysis of Census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Fu-chang Wang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 The two purposes of this article are to a) identify the historical,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behind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thnic categorization in Taiwan s population census procedures, and b) to locate the position of ethnic categorization i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systems of postwar Taiwan. The author describes how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were categorized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government across seven censuses conducted between 1956 and 2000, then uses the data to propose a four-stage transformation. An explanatory framework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 re-construction by Mainland Chinese in Taiwan during the postwar era is offered to position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ethnic categorizatio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categorizing people in terms of their geographic origins in China or Taiwan was institutionalized by the ROC government under the banner of Chinese national imagination to meet the political goals of unifying people and claiming legitimacy for its efforts to retake the mainland. Categoriz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mporary political institutions that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ruling Kuomintang (KMT) regime to claim that it was still the legitimate ruler of China. However, categorization also revealed the regime s lack of trust in the Taiwanese people to show loyalty to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the government suggested was the result of five decades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he end result was an institution in which Taiwanese were under-represented both politically and culturally. After 1971 (when international support for the KMT regime declined), Chinese national ideology came under intense internal challenge, with the emerging opposition advocating an alternative Taiwanese national imagination. According to demands for ethnic equality, temporary political arrangements were interpreted by opposition groups as institutions of ethnic discrimination against Taiwanes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tegorization from Chinese original domicile to Taiwanese ethnicity entailed not only a change in imagined societal boundaries, but also in ideal patterns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within the society. The original domicile categorization system was eventually abolished after major institutional changes occurred in the early 1990s. The author addresses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he ethnicity concept became salient in Taiwan, and how it was used to counteract a nationalist discourse rather than an explicit racist ideology. Thus, ethnic relations in Taiwan developed concurrently with a dispute over national identity, rather than within a less controversial national boundary. Keywords: population census, original domicile, ethnicity, ethnic categorization Taiwanese Sociology Number 9 (June 2005):

3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61 一 前言 戰後迄今 台灣 1 政府一共進行了五次戶口普查及兩次的戶口抽 樣調查 在這些戶口普查中 有關個人背景與社會特徵的基本調查項 目 性別 年齡 籍別 婚姻 教育 經濟特徵等 中 測量方式有 顯著變化者 是籍別及經濟特徵兩項 隨著台灣戰後經濟發展與變 遷 戶口普查中經濟特徵分類必須跟著變更 以掌握新狀況 是可以 理解的發展 然而 令人意外的是 籍別 分類這個似乎與長遠歷 史 祖籍 有關的個人身分分類 變化速度與程度 遠超過經濟特 徵 籍別分類與統計方式 幾乎每次都有一些小變動 通常兩次調查 後也會有大變動 如果說戶口普查中籍別類屬的設計 反映了政府在 特定統治理念下對於人民分類的看法 則過去五十年來 台灣政府統 治理念或需要似乎一直在改變 過去台灣一般人對於官方統計中 籍別 類屬的觀念與感受 通 常來自於省籍的籍貫區分 在 1992 年立法院通過戶籍法修正案 將 個人本籍登記由 父親之本籍 改為 本人出生地 之前 籍貫可以 說是個人身分基本標誌之一 個人的籍貫不僅出現在各種官方所核發 的證件與執照上 官方人口統計中也通常有籍貫統計 在 1947 年二 二八事件後 台灣省籍和大陸各省籍人民之間的互動關係與 省籍矛 盾 更是台灣社會中最重要政治課題之一 1992 年戶籍法修正時 立法委員提案取消本籍登記的主要目的 是希望能夠藉此消除已經成 為嚴重政治問題的省籍隔閡 國家對於人民的籍貫分類 雖然最初可 能是為了社會整合的目的而建立 2 為何最後卻成為政治矛盾或對立 的來源 而 取消本籍登記 這項劃時代的法律制度變動 為何能在 1992 年實現 這是本文關切的問題 1 2 本文對於 台 臺 二字的使用原則如下 (1)行文敘述一律使用 台 灣 (2)遇 有引述文字或是政府單位的正式名稱 則尊重原始文獻的用法 就本文的問題意識來 看 這兩個字使用習慣的歷史變化 是個值得探究的議題 這個觀點出於本文的評審 見本文第三節

4 62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這篇論文有兩個目的 一是希望能夠在經驗上釐清台灣戶口普查 中 籍別類屬 形成與轉變的歷史 社會 與政治過程 二是希望能 夠定位籍別類屬在戰後台灣政治與社會體制中的角色及功能 特別是 它與當代台灣族群關係變遷的關連 針對第一個目的 本文首先將探 究歷次戶口普查中 籍別項目的統計類屬與統計方式之變化 除了將 籍別 類屬分類方式之變化區分為四個階段之外 這個部分也試圖 釐清最初分類方式之形成 與促成兩次重要轉變發生原因 針對第二 個目的 本文將根據前述歷史性材料的鋪陳 提出一個解釋分析架 構 將官方統計中籍別類屬所代表的籍貫制度在戰後台灣政治制度中 的意義與作用 進行理論性定位 本文將指出 戰後遷台的國民政府 在過去籍貫觀念的影響下 以及日本殖民政府留下的人口統計資料及 制度的基礎上 確立了統計人民籍貫的制度 也使籍貫別統計成為官 方統計中重要的一環 這原本是在政治現代化的企圖下所進行的工 作 卻因為戰後初期台灣民眾與接收政府之間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衝突 經驗 以及政府遷台後政治制度的權宜性安排 而發生了新的社會與 政治意義 為了在遷台期間維持代表中國的宣稱 政府在 1954 年凍 結了中央級民意代表的改選 由遷台的大陸各省代表繼續行使職權 此一權宜性的措施 造成以中國各省份為單位的 籍貫 區分 在國 民政府在台灣所建構的過渡性政治制度與政府權力結構中扮演重要角 色 由於大陸各省來台的中央級政治精英在這些臨時性政治制度中 擁有完全不受人民制衡的絕對優勢權力 因此造成某些台灣人覺得在 政治權力分配上受到不平等待遇 在對抗省籍政治不平等的同時 籍 貫區分制度也連帶地成為政治反對者攻擊的目標 1970 年代以後 由 於國民政府國際地位的變化 中國法統 的政治意識形態開始受到 嚴厲內部挑戰 新興反對政治勢力在 1980 年代以後開始發展 台灣 主體想像 以對抗政府的 中國法統想像 過去臨時性政治安排 開始被詮釋為歧視台灣人施政作為 族群平等逐漸成為政治反對運動 的主要訴求 隨著台灣主體想像的建構與擴散 政治制度開始進行本 土化變革 以大陸各省為國家想像範圍的籍貫區分制度也漸漸失去原

5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63 先功能 在國會全面改選的政治改革方向被確定之後 本籍登記制度 才被廢止 二 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變化 年 在戰後國民政府所公布的眾多官方統計資料中 每十年舉辦一次 的戶口普查無疑是最詳盡 最精確 也最重要的一類 相對於其他一 般的官方統計資料通常採用人民隨時自行登記或政府官員不定期抽查 更正的方式 3 戶口普查以定時對所有人口全面調查 可以得到最精 確的統計數字 調查結果也往往成為政府往後施政重要根據 另外 就本文分析主題 籍別 來說 戶口普查中對於這個項目所採用的測 量方式 遠較其他官方統計資料詳盡而複雜 例如 關於大陸各省人 民的省份區分與他們在台灣的地理分佈 以及台灣省籍者 祖籍 區 分 都只出現在戶口普查的調查報告中 其他每年出版的官方統計資 料中 幾乎都沒有這些統計類屬 或沒有這麼詳盡的統計數字 相對於其他國家的人口普查項目 台灣戶口普查中的籍別類屬無 疑是相當重要而又奇特的一項 這項乍看下類似其他國家 種族 (race)或 族群 (ethnic groups) 但又不相同的分類 可以說是台灣社 會在過去傳統中國籍貫觀念影響下 所產生的獨特人群分類方式 由 政府在戶口普查報告中的英文摘要版中 將籍貫翻譯為 original domicile 4 這個令一般外國人不知所云的名稱 或是英譯名稱一變再變的 事實來看 5 顯然在大多數西方社會中並沒有與籍貫對應或相當的概 念 然而 籍貫卻是中國社會中長久以來重要的個人身分分類標記之 例如 教育程度 職業等這些個人身分特質 以及人口移動等 通常是由當事人在異 動後一定時間內主動向戶籍機關登記或更改 在每年出版的官方統計中 這些資料是 由各級政府承辦人員層層上報後加總而得 由於人民不一定會按時依法申請登記 這 些數字通常只是各級承辦人員的估計數字 這是 1980 年及 1990 年戶口普查報告中 籍別 的英文正式翻譯 1956 年及 1966 年的報告書沒有英譯名稱 1970 年的報告書中將 籍別 翻譯為 nativity 或 birthplace 1975 年改譯為 domicile 或 original domicile 1980 年以後才正 式確定上述英文翻譯

6 64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一 過去數百年以來 籍貫不僅與朝廷科舉制度下名額分配有關 也 是人們區別親疏遠近重要標準 自從 1931 年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制 訂戶籍法 明文規定人民本籍以來 籍貫和性別或年齡 都是辨別個 人身分主要標記 1945 年台灣回到中國統治 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 以後 也繼續沿用此項法令 直到 1992 年戶籍法修正為止 過去法律中對於籍貫的定義 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相當獨特 根據 戶籍法 第五條的規定 中華民國人民之籍別 以省及其所屬之 縣為依據 第十六條又規定 子女除別有本籍者外 以其父母之 本籍為本籍 父母本籍不同者 以其父之本籍為本籍 在這樣的認 定下 個人籍貫指的是一個特定地方 省 縣 而個人與這個地方 的關聯 是來自於男性祖先 在近代地理遷移頻繁的狀況下 籍貫可 能不是個人出生地 甚至也不一定是父親出生地 然而 在國家法律 下 籍貫是國家政治制度重要基礎 也對於個人參政權利與生活機會 有相當大影響 按照中華民國憲法 立法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名額 是以籍貫的省或縣為單位去計算 年選出的中央民意代表 即 是以此計算各省名額 過去在大陸時期 為了保障偏遠地區考生擔任 公務人員權益 國家特別在考試法中明訂高普考中各個省區錄取名額 省區定額 並容許考試機關在特定省區無人達到錄取標準 時 可由該省考生中 降低錄取分數 擇優錄取 考試院考銓叢書 指導委員會 1984: 另外 為了避免法官在審判時受到鄉親 友人請託之困擾 過去司法制度上規定地方法院一審及二審法官 不 得由本籍人士擔任 7 對於這麼一個具有重要性的身分分類 政府決定在戶口普查中加 以調查是可以理解的 令人意外的是 其分類方式不斷改變 表一列 出了五次戶口普查及兩次抽樣調查中 籍別分類方式及統計資料報告 詳細程度 6 7 憲法規定 國民大會代表是以 縣市 為單位 立法委員是以省市為單位計算名額 直到 1980 年司法院及行政院法務部才協議取消了 二審法官迴避本籍制度 見聯合 報 1980 年 10 月 17 日 3 版報導

7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65 表一 台閩地區戶口普查籍別區分方式及資料細節 年 普查年度 籍別區分方式 籍別人口統計資料詳細程度 1956 年 一 名稱為 中華民國戶口普查 二 按省份分冊報告 每一省中將 本省籍 外省籍 人口完全分開統 計 三 台灣省本省籍人口按 祖籍 大陸的 34 行省 12 院轄市 族系 泰雅族 賽夏族 布農族 曹族 排灣族 魯凱族 雅美族 阿美族 卑南族 區分 在台灣 359 個鄉鎮市區人口分佈 台灣省的外省籍人口按 本籍省市 的 49 個單位 大陸的 34 行省 12 院轄市 海南特別行政 區 蒙古地方 西藏地方 在 359 個鄉鎮市區人口分佈 四 福建省 金馬地區 本省籍人口按本籍 福建省 69 縣 在金門縣 連江 縣 12 鄉的分佈情況 外省籍人口按 本籍省市 的 49 單位 大陸的 33 行省 台灣省 12 院轄市 海南特別行政區 蒙古地方 西藏地方 在 金門縣及連江縣 12 鄉的人口分佈 1966 年 一 名稱為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 二 按省份分冊 台灣省 福建省分別統計 各省有一個總表報告並區分 本 省籍 他省籍 外國籍 在台灣省 359 個鄉鎮市區 及福建省 10 個鄉鎮的人口數量 三 台灣省本省籍 本省出生者再分 本籍 台灣省 21 縣市 祖籍 福建省 廣東省 其他 族系 泰雅族 賽夏族 布農族 曹 族 排灣族 魯凱族 雅美族 阿美族 卑南族 在 359 個鄉鎮市區的 人口數量 他省籍 他省出生者依 本籍 分為 49 單位 大陸 34 行省 12 院轄市 海南特別行政區 蒙古地方 西藏地方 在台灣省 21 縣市 的人口分佈 四 福建省 金馬地區 本省出生者再按本縣市 金門縣 連江縣 他縣 市 福建其他各縣 他省市出生 在兩縣 10 鄉鎮的人口分佈 一 名稱為 中華民國五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抽樣調查 二 分為台閩地區本省 市 籍 包含台灣省及福建省 他省 市 籍 1970 年 三 台灣省及台北市本省籍人口按本籍分為 台灣 20 縣市及台北市在台灣 21 抽樣調查 縣市之分佈 四 台灣省及台北市他省籍 按本籍分為 大陸 34 行省 12 院轄市 海南特 別行政區 蒙古地方 西藏地方 在台灣 21 縣市的人口分佈 一 名稱為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抽樣調查 二 分為台閩地區本省 市 籍 包含台灣省及福建省 他省 市 籍 1975 年 三 台閩地區籍 依本籍分為 台灣省 20 縣市 台北市 福建省 金門縣 連江縣 在台灣 21 縣市及福建省兩縣的人口分佈 抽樣調查 四 台灣地區他省 市 籍 按本籍分為 大陸 34 行省 12 院轄市 海南特 別行政區 蒙古地方 西藏地方 在 21 縣市的人口分佈 1980 年 一 名稱為 中華民國六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 二 台灣省 台北市 高雄市 福建省分別列冊 三 台灣省 台北市 高雄市部分 全部人口依本籍分為 台灣省 19 縣市 台北市 高雄市 台灣省以外大陸 34 行省 12 院轄市 海南特別行政 區 蒙古地方 西藏地方 在台灣 359 個鄉鎮市區的分佈 四 福建省部分 依本籍區分為台灣省 19 縣市 台北市 高雄市 福建省 金 門縣 連江縣 其他各縣 大陸 33 行省 12 院轄市 海南特別行政 區 蒙古地方 西藏地方 在福建省 10 個鄉鎮市區的分佈

8 66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表一 台閩地區戶口普查籍別區分方式及資料細節 年 續 普查年度 籍別區分方式 籍別人口統計資料詳細程度 1990 年 一 名稱為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 二 台灣省 23 縣市 台北市 高雄市 福建省兩縣分別列冊 三 台灣省各縣市 台北市 高雄市部分 全部人口依本籍分為 台灣省 21 縣市 台北市 高雄市 台灣省以外大陸 34 行省 12 院轄市 海南特別 行政區 蒙古地方 西藏地方 在台灣 359 個鄉鎮市區的人口分佈 四 福建省部分 人口依本籍區分為台灣省 21 縣市 台北市 高雄市 福建 省 金門縣 連江縣 其他各縣 大陸 33 行省 12 院轄市 海南特別 行政區 蒙古地方 西藏地方 在福建省 10 個鄉鎮的分佈 2000 年 一 名稱為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 二 本籍 取消 但是在弱勢族群的要求下 全面調查 原住民族 九族的 身份認定 資料來源 作者根據七次 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 及 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書 整理而得 由表一來看 戰後七次戶口普查中 依籍別類屬分類轉變可分為 四個時期 其中最主要特色可以簡單歸納如下 1. 形成期 1956 年及 1966 年 籍別以中國各省份為主要區分 單位 每一省份中詳細區分本省籍 外省籍 台灣省的本省籍漢人再 詳分祖籍 福建或廣東 原住民再分族系 九族 2. 過渡期 1970 年及 1975 年兩次抽樣調查 在 省分本位 概念下 區分本省籍 外省籍 台灣省籍部分 已經不再區分祖籍與 族系 3. 第一次轉變 1980 年及 1990 年 籍別類屬上不再明白區分 與統計本省籍與外省籍 但是仍可以由次要類屬中自行加總 計算出 台灣省籍與他省籍比例 而且台灣省籍內部的祖籍與族系之分也正 式消失 4. 第二次轉變 2000 年 籍別項目消失 只有原住民的特別 統計 上述分期有三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1) 年籍別基本分 類如何形成 尤其是為何單獨對於台灣省籍者做祖籍或族系的詳細分 類 (2) 年籍別類屬為何不再統計台灣本省籍的祖籍與族 系 (3) 2000 年為何取消本籍登記 本文以下將分別回答這些問題

9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67 三 戶口普查籍別類屬的形成 1956 年 9 月 16 日國民政府在台灣舉辦了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次 戶口普查 雖然普查的範圍僅止於台灣省及福建省金門與連江兩縣 但是這次調查具有劃時代意義 過去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 僅有由地 方政府或學術單位對一個縣或幾個縣進行戶口普查 始終沒有辦理過 全國性戶口普查 雖然國民政府曾經在 1947 年公布戶口普查法 1948 年訂定第一次全國戶口普查計畫 預定 1950 年舉辦 但因國共內戰 而未能實施 王德溥 1956 周中一 年戶口普查所以能 夠實施 除了國民政府以實施戶口普查做為一個現代國家表徵 及反 攻大陸的軍事人力需要故全力支持之外 另外一個重要配合條件 是 台灣過去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七次國勢調查所累積下來的行政經 驗 規章制度與統計項目及類屬及資料 因此 戰後台灣的戶口普查 可以說承繼了中國及日本殖民政府兩套不同觀念及體制 這兩種體系 相當明顯地影響到後來戶口普查的籍別分類 一 大陸時期的戶口統計經驗 國民政府遷台以前 曾經在 1928 年出版過 民國十七年各省市 戶口調查統計報告 並在 年分別出版 中 華民國統計提要 由於戰亂頻仍 國民政府統治力量難以到達全國 各地區 因此人口統計數字相當不精確 表二呈現 1946 年內政部所 出版的 戶口統計 中 關於全國人口數量的資料時間及來源 8 當 時所謂的全國戶口數 其實是由各省 1934 年到 1945 年之間 不同時 間下的調查數或估計數加總而得 其中有半數以上是 1940 年以前的 材料 連編製者自己都承認材料時間 參差不齊 可以說是相當粗 8 遷台前國民政府 中華民國統計提要 中人口數字 往往是根據內政部前一兩年 戶 口統計 資料編製 但是又省略了原始資料中數字來源與可靠性評估的詳盡說明 因 此 直接引用 戶口統計 資料 比較能夠了解這些資料不精確之問題

10 68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表二 1946 年全國戶口統計各省材料

11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69 材料來源 除東北十省採用偽滿資料外餘均根據各省市政府報部材料編製 說明 1. 總計欄係就有數字各欄分別加總故男女兩總數之和與人口總數不一致又總計欄每 戶平均口數係就戶與口均有數字之區域計算 2. 東北十省包括日本(817,614)朝鮮(1,450,384)及其他外國人口(74,409)在內 3. 威海衛行政區戶口數包括在山東省內 大連市戶口數包括在遼寧省全縣內 4. 人口密度係平均每方公里人口數 除東北九省面積姑據中央設計局發表數 台灣 及哈爾賓市係據日本偽滿數字外 餘均根據本部發表數計算 5. 旅外僑民(8,719,055)未列入本表內 6. 浙 皖 贛 鄂 湘 豫 閩 粵 綏等省新收復各縣市戶口數 採用較舊之材 料以補足全省數字 故其材料時期參差不齊 資料來源 內政部統計處 戶口統計 (1946: 1-2)

12 70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糙的估計數值 由於大陸時期各省各自為政 加以中央政府統治力量未能深入地 方 遷台以前國民政府的全國性統計資料 很難展現國家統治意圖 或反映漢人社會中人群分類的慣行 相對而言 在某些地方政府積極 圖強氣氛下 舉辦過局部區域戶口普查的省份或院轄市所出版的統 計 似乎比較有代表性 表三整理了大陸十六個省市在 1930 年到 1950 年之間所出版的統計中 有關籍貫的統計狀況 9 表三顯示 有關 籍 貫 之統計幾乎出現在絕大多數省市統計年鑑之中 在作者整理的 24 種省市統計年鑑中 只有 3 種完全沒有任何籍貫統計 如果進一步分 析 這些包羅萬象的 籍貫 統計內容 可以粗略分為四大類 1. 省市政府官員 縣長 縣市參議員的籍貫組成 地方高層政府 官員的籍貫是最早出現 也是最普遍的籍貫統計類別 出現在 12 種 統計年鑑中 2. 學校老師或學生 有六種統計學校師生的籍貫別組成 3. 一般民眾 有九種統計一般民眾的籍貫 全部是院轄市或都市 居民 4. 其他 包括國民黨員 特殊行業 或警察的治安統計 參見表 三底註 大陸各省出版地方政府官方統計的時間 正是中國走向政治現代 化的開始 這些 籍貫 統計的類別分析顯示 只要地方政府的統治 力量能夠到達之處 籍貫 幾乎是第一個被統計的項目 10 山西省 的狀況相當能夠說明這一點 表三特別將山西省由 1933 年到 1942 年 9 10 這是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郭廷以圖書館蒐藏者為範圍 由於無法確知到底有多 少大陸省市曾經在此一時期出版過官方統計 本文無法精確評估其 代表性 問題 不過 這些蒐藏中 除了原版資料之外 有相當比例是由美國各大圖書館影印回來的 副本 顯示該館曾經多方蒐集 這應該是目前最完整之蒐藏 中國各省地方政府為何要統計籍貫 這是個重要 但是作者目前無法完全回答的問題 兩位評審都指出本文初稿沒有回答此一問題 這需要另一個研究 作者目前實在不太 敢遽下斷語 除了已經提到的政治現代化目標以外 作者目前的假設是 地方政府是 因為治安需要 才關切籍貫組成或分佈 這是根據對表三的兩項觀察 (1)大陸時期通 常是由治安機關負責籍貫統計 (2)通常是在不同籍貫混雜的地區 例如都市 或是 易引發利益衝突的行業 表三中提到的娼妓 罪犯 車伕 算命師等 統計人民的籍 貫

13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71 表三 1950 年以前中國大陸幾個省市統計年鑑中的籍貫統計 年度 政府 職員 縣長 山西省統計年鑑 1933 a 山西省統計年鑑 1934 山西省公署二十八年度統計 1940 資料名稱 學校 老師 學校 學生 一般 人民 山西省公署第二次統計 1941 山西省公署第三次統計 1942 河北省統計年鑑 b 1931 廣西年鑑 b 1932 廣西年鑑 1935 廣州年鑑 1935 廣東省會警區現住戶口統計 1935 天津市統計年鑑 1935 上海市年鑑 1935 上海市年鑑 1936 上海市年鑑 1937 福建省統計年鑑 1937 湖北省年鑑 1937 其他 c 北京市政統計年鑑 1939 安徽省二十八年度統計年鑑 1939 貴州省統計年鑑 1945 上海市警察局統計年報 1946 四川省統計年鑑 1946 甘肅省統計年鑑 1946 青島市統計年鑑 1946 桂林市年鑑 b 資料來源 作者根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郭廷以圖書館所藏資料整理而得 a 有該項統計 各縣市參議員 國外留學生 大專各校畢業生 太原市居民 b 河北省 廣西省 及桂林市統計年鑑中 沒有任何關於 籍貫 的統計 c 其他 詳細類目如下 1.集團結婚人 2.政治訓練班學員 3.國民黨員 4.公安局員警 5.娼妓 舞女 6.公安局拘留罪犯 7.迷途兒童 8.車伕 9.卜巫星相堪輿

14 72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所出版的五次統計年鑑中 籍貫項目增加的情況列在表格上半部 隨 著山西省政府統治範圍的擴展 其統計年鑑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 特 別是由 1940 年到 1942 年這三年中 每年出版的統計年鑑份量與內容 幾乎增加了一倍 而其中籍貫統計 也由最早只有省政府職員 縣長 這些政治權力位置中心 慢慢擴及省政府能夠控制的各級現代學校師 生 最後及於省會所在地太原市居民 在這些大陸時期有限的官方戶口統計經驗中 籍貫的重要性相當 突出 在民國建立以前 籍貫似乎和科舉制度密不可分 因此對於文 化與政治精英比較有意義 但一般民眾在少有地理流動 也不受省區 配額的狀況下 籍貫是比較沒有意義的身分 過去傳統農業社會 除 非社會動亂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遇見外地人或外省人的經驗相當有 限 籍貫區分比較不容易成為重要的社會分類 然而 清朝末年以 來 戰亂不斷 加上對日本作戰時往大後方撤退的大量國內移民 造 成大陸地區不同省份民眾有更頻繁接觸 因此 到 1940 年代時 一 般民眾對於省籍的籍貫區分似乎都相當清楚 也視為理所當然 地方 政府在統計年鑑中也幾乎都統計籍貫 這種區分省籍的觀念與慣行 也在戰後隨著國民政府及大陸各省移民被帶入台灣 二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的戶口統計經驗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已有相當豐富的國家統計經驗 日本統治時 期 一共舉辦了七次戶口普查 兩次臨時戶口調查及五次國勢調 查 除了最後一次國勢調查 1940 年 因為戰爭爆發未及完成之 外 其餘六次都有完整的調查報告書出版 這些調查中和後來國民政 府所採用的 籍貫 有關者 是關於 種族 的分類 11 表四將這六 11 本文的兩位評審提到本文沒說明日本政府為何要區分統計台灣人的 種族 作者目 前沒有確切的答案 可能的因素包括 治安考量及分而治之的統治策略 根據日本臺 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 戶口制度 1925 年左右 日本時期警察查戶口 主要的目的在於維護治安 當時重要戶口調查項目之一是台灣人的 種族 區分 這 應和台灣在清朝統治時期頻繁的分類械鬥事件有關 另外 也有學者認為 日本殖民 地政府是為了進行分割統治(divide and rule) 而 大把金刀劃分閩粵 戴國煇 1994 [1980]:

15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73 次調查中 有關 種族 類屬的分類方式整理列表 由這六次調查中 種族 類別區分方式來看 日本殖民政府對於台灣 本島人 內部 分類 似乎由 1905 年第一次臨時戶口調查時就已大致確立 到 1935 年的第四次國勢調查仍然沿用 另外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在 1926 年 昭和元年 舉行了 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 以下簡稱 鄉貫調查 將台灣漢民族根據祖籍細分為 福建省 泉州府 表四 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人口普查的 種族 區分 年 調查名稱 主要類屬 年份 次類屬 第一次臨時戶口 調查 1905 年 明治 38 年 內地人 第二次臨時戶口 調查 1915 年 大正 4 年 內地人 本島人 漢人 福建人 廣東人 外國人 熟蕃 生蕃 漢人 外國人 熟蕃 生蕃 其他 第一次國勢調查 內地人 朝鮮人 本島人 1920 年 大正 9 年 福建人 廣東人 其他 第二次國勢調查 內地人 朝鮮人 1925 年 大正 14 年 第三次國勢調查 內地人 朝鮮人 1930 年 系 系 昭和 5 年 外國人 本島人 漢人 福建系 廣東系 廣東 外國人 熟蕃 生蕃 支那人 其他 其他 漢人系 福建 其他 其他 本島人 福建人 廣東人 清國人 蕃人系 其他 漢人 熟蕃 外國人系 生蕃 第四次國勢調查 內地人 朝鮮人 本島人 外國人 1935 年 福建系 廣東系 其他 平埔族 高砂族 中華 其他 昭和 10 年 漢人系 民國人 外國人 資料來源 作者由下列資料整理而得 1. 明治三十八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明治四十一年刊 行 2. 大正四年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概覽表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大正六 年刊行 3. 大正九年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 第三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 要覽表 臺灣總督官房 臨時國勢調查部 大正十一年刊行 4. 大正十四年國勢調查結果便覽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昭和二年刊行 5. 昭和五年國勢調查結果表全島篇 臺灣總督府 昭和九年刊行 6. 昭和十年國勢調查結果表 臺灣總督府 昭和十年刊行

16 74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漳州府 汀州府 福州府 永春州 龍巖州 興化府 廣東省 嘉 應州 惠州府 潮州府 其他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1928 中 譯文見陳漢光 1972 但是 在歷次戶口普查及國勢調查中 台灣 漢民族分祖籍 福建 廣東 原住民族分漢化程度 生番 熟番 的基本類屬始終沒有太大變化 三 戰後過渡時期兩個系統的遭遇 日本統治者對於台灣漢民族 種族別 的分類 以及據此產生的 五十年系統性人口統計資料 在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過渡期間 便由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繼承 在兩種分類慣行遭遇時 新統治者有權 決定保留哪些分類類屬 以及要如何定位這些類屬 1946 年 行政長 官公署統計室根據日本臺灣總督府所移交的大量資料 擇要編撰的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中 這些種族別人口資料 在類屬名 稱被根據大陸通行的籍貫區分及新的政治主權觀念逐一轉換之後 直 接以人口 籍貫 稱之 轉換情形參見表五 表五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中 種族 變 籍貫 日本種族類屬 中華民國人 本島人 內地人 朝鮮人 來自福建 來自廣東 平埔族 高砂族 中國人口籍貫 外省人 本省人 日本人 韓國人 祖籍福建 祖籍廣東 平埔族 高山族 資料來源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a: 表 51, 52 雖然日本官方統計中漢民族的祖籍 是省份的 政治單位 之分 福建省 廣東省 而非當時或當代人們所熟悉的 語系區分 講閩南語者 講客家話者 12 但是這個分類在當時卻被新的政權 直接沿用 除了漢人之外 原住民的部分 行政長官公署也根據日本統計資 料 將高山族細分為八種單位 泰耶兒 1956 年以後被正式命名為泰 12 為 鄉貫調查 撰寫 漢民族移住的沿革 的小川尚義特別指出 本表福建省欄載 有汀州府 又廣東省欄載有潮州府 雖然政治之區劃如此 若從語系看 前者謂係福 建語族 寧可說屬於廣東語族 又後者謂係廣東語族 寧可說是福建語族 這是比較 為適當的 日文原文見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1928: 3 中譯文引自陳漢光 1972: 87

17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75 雅 薩 塞 特 賽 夏 不 奴 布 農 茲 歐 鄒 拔 灣 排 灣 阿美 耶美 雅美 其他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 表 53 這也更加顯現這本翻譯的統計資料之過渡性特質 四 1956 年戶口普查中 籍別 類屬的形成 由上述官方統計 籍別 歷史發展的情況來看 不難理解 1956 年 國民政府實施第一次戶口普查時 籍別 項目的統計方式 受到上 述三種歷史經驗的影響 該次普查中 關於籍別的統計有兩項極為突 出的特徵 其一是區分人民的不同省籍 並以目前所在地與籍貫的相 對關係 界定出本省籍與外省籍 其二是針對台灣省籍人口進行詳盡 的祖籍與族系區分 1. 省份本位 的籍貫分類概念 本省人 與 外省人 就前者而言 大陸時期各省市地方政府常以省為主要統計單位 並以本籍地與現住地的關係區分 本省籍 外省籍 這種可以 被稱為 省份本位 的籍貫分類 對於大陸各省籍人士來說 是習以 為常的作法 戰後來接收台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在 1946 年以 後陸續出版的各期 臺灣省統計要覽 對於公務人員的籍貫統計 也採用這樣的區分 13 但是在全國性的普查中執行此一工作 卻是一 個新嘗試 國民政府在戶口普查的問卷表中 直接列出 本省籍 外省籍 的區分 也只是反映這種統計慣行 在 1956 年的戶口普 查報告書中 不僅台灣省以省份本位的概念區分並統計人們的籍貫 別 福建省也是如此 在這種分類方式下 台灣省籍人士在福建省的 金馬地區 就被歸類為外省籍 在這樣的概念與用法下 外省籍 是一個相對 流動的籍貫身分 端視個人在普查進行時 落籍所在何 13 例如 1946 年 10 月 臺灣省統計要覽 第壹期 接收一年來施政情形專號 中 全 省公務人員籍貫統計 就明確分 本省籍 細分各縣市 外省籍 細分各省 市 及 外國籍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b: 6 第二期 1946 年 12 月 第三期 1947 年 仍然沿用這種方式 1949 年 5 月第七期後 改用 本省人 外 省人 外國人 大類屬統計公務人員數 但不再細分台灣省各縣市或大陸各省市 臺灣省政府統計處 1949: 14

18 76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處而定 2. 對於台灣省籍的特殊詳細區分 1956 年戶口普查中 對於台灣省籍者除了縣市本籍歸類外 還特 別加上漢人祖籍與高山族族系調查 對此 報告書中特別說明這項統 計的用意 本普查對於臺省籍人口兼查其祖籍 山地同胞兼查其族 系 以觀察遠期之人口遷移 對於外省籍人口 兼查其來臺年份 用 以觀察近期之人口移入情形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1959: 169 然而 這個調查項目當時在台灣已經有其困難與複雜之處 由於 日本政府在領台兩年後 就正式切斷台灣人民往返大陸的管道 日本 統治台灣期間 絕大多數台灣人都和大陸原鄉斷了聯繫 除了戶口資 料記載之外 族譜或祖先墓碑的原鄉地名 大約是日本統治末期台灣 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唯一可以感受到和大陸原鄉有關連的事物 因 此 祖籍福建 或 祖籍廣東 對於戰後台灣省民來說 祖先來自 大陸的共同血緣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家族聯繫往返意義 對於台灣省 民來說 由於歷史上閩客或漳泉分類械鬥經驗所遺留下來的社會影 響 區分 福佬人 和 客家人 語族 可能比 祖籍地 還更有 社會意義 許多台灣人已經不知道自己大陸祖籍是哪裡 行政院戶口 普查處在規劃 1956 年的戶口普查時 便已意識到這個問題 因而在 事先為訪員準備的 戶口普查疑難問題解答彙編 中 針對 不明祖 籍者 做了下列登錄規定 自大陸來臺之本省籍人口 多係來自福 建 或來自廣東 可依其家庭之日常用語填記 如常用閩南語者 祖 籍為福建 常用客家語者 祖籍為廣東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56a: 31 在行政院正式發給普查人員的手冊中 也說明 如申報義務 人不能答復時 由普查員就其語系判別之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56b: 73 底線為作者所加 因此 在實際操作上 普查員被指示 必要時可以用受訪者家庭使用語言來斷定其 祖籍 換言之 該次 戶口普查中台灣省籍漢人的 祖籍 的意義 包括了相當比例的 講 閩南話者 和 講客家話者 的 語系 區分 而不一定全然是 祖 籍福建 或 祖籍廣東 的區分

19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77 雖然如此 國民政府卻大費周章調查此一意義不明的項目 在行 政院戶口普查處發給普查員的 戶口普查人員手冊 中 關於 籍別 欄 的填表須知與教材 可以說是所有普查項目中最複雜者 除了各 種複雜填答指示外 光是 填答舉例 就舉出了十種可能狀況的例子 詳盡說明 參見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56b: 此外 國民政府對於台灣省籍人士籍別分類也相當武斷 特別是 取消平埔族類屬的決定 根據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的資 料 平埔族人在 1943 年時尚有 62,119 人 14 許多平埔族社中的年長者 也仍會使用自己的族語 15 對於此一特別的人群類屬在 1956 年戶口普 查中消失 國民政府連正式的說明或給訪員的指示都沒有 這六萬多 過去被日本政府歸為 平埔族 者 可以說是被訪員任意的歸入其他 類屬 16 五 戶口普查籍別類屬的外顯及內隱意涵 國民政府實施戶口普查的目的 主要是彰顯其邁向現代化國家意 圖 第一次戶口普查時國民政府曾加以大肆宣揚 17 除了因為是中國 歷史上的戶政創舉之外 增進國際地位 與中共政權別苗頭 以及做 為收復大陸之後戶口普查之前奏 也是重要的因素 當時內政部長兼 普查長王德溥 在向人民宣示此一新政時就特別指出 目前世界上舉辦戶口普查者 已達六十五國 此項工作 當時 高山族 人數是 161,961 人 人類學者衛惠林 1969 年到 1971 年在埔里巴宰七社進行田野調查發現 社番部落裡 還有不少七八十歲的番耆還能把他們自己舊日的語言文化從記憶中復元出來 衛惠 林 1981: i 人類學者及語言學家尚可以在 年代記錄平埔族各族語言 莊 英章等 1988: 台灣省文獻會也仍在 1965 年出版的 臺灣省通志稿 卷八同 冑志第三冊 以 130 餘頁篇幅介紹平埔族 我們無法確定當時平埔族有多少被歸為 漢人 或 高山族 1956 年第一次舉辦時 曾經普遍地宣傳 政府擬定之文告 標語 畫片 在報章 雜 誌 廣告 廣播 電影 幻燈 巡迴演講 學校教育 村里民大會等普遍宣導 王德 溥 1956: 3 由內政部所發行的官方刊物 中國內政 事先也以兩期專題報導 第十 二卷第二期的 戶口普查專號 與第三期 戶口普查特輯 宣導 詳細說明各調查 項目意義及疑難問題的問答

20 78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不但對於一國的行政及社會經濟之發展有其極為重要之關 係 即於國際地位 亦有其重大之影響 共匪竊據大陸 後 曾以欺世盜名的方法 向世界宣布舉辦戶口普查的結 果 我們要以行動來粉碎共匪的虛偽 讓世界人士明瞭我們 政府實事求是的精神 王德溥 1956: 3 擔任副普查長的嚴家淦也強調 此次普查關係重大 總統對此也十分關心 一則是國家動 員需要 二則是配合國際需求 三則這次普查是為收復大陸 後普查的前奏 我們希望把普查完成後所得的經驗效果製成 報告貢獻中央 以作為收復大陸後舉辦戶口普查的藍本 嚴家淦 1956: 4 底線為作者所加 為了達到推進國家政治現代化的目的 國民政府在實施戶口普查 之前 完成了許多建造現代國家的準備工作 其中最主要者包括透過 戶口普查實施前一年 1955 年 在台灣復刊首度出版的 中華民國統 計提要 首度確立了國家領土範圍 省 直轄市或同級行政層級地 區 及國民範圍與數量 這些邁向現代性國家的企圖 更在實施戶口普查的事先準備工作 與事後的調查報告中展露無遺 其中 與本文主題有關的籍別類屬事 前準備及事後報告更是值得一提 為了調查大陸省籍來台民眾的籍貫 省 院轄市 政府事先即在訪員手冊中準備了 全國行政區 範 圍及地區名稱資料 包括針對大陸各省市過去行政區劃分做了詳盡整 理 特別是數度經歷行政區重劃的東北各省 18 在事後的普查報告中 為了作為將來整個中國大陸進行戶口普查的藍圖 台灣省的部分 政 18 該次普查中 特別將東北九省原先的省名 東三省時期 偽滿州國 時期省名 分 為 17 單位 以及九省之下的 191 個市 縣 旗名稱列出 供普查人員參考 見臺灣 省戶口普查處 1959:

21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79 府也將大陸不同省市籍人口 以 49 單位的細類目 在台灣 356 個鄉 鎮市區的人口分佈 詳盡列出 這造成報告書中出現一個總共有五萬 多個欄位 但其中七成以上欄位都是零的龐大表格 19 在福建省的報 告中 本省籍按福建省的 69 個縣做為本籍單位 在目前控制的金門 及連江兩縣的 12 個鄉分佈的情形 以及外省籍 包括台灣省籍和除 了福建省以外的大陸各省市籍 按籍貫的省市別的 49 單位區分 在 金門縣及連江縣 12 鄉的分佈情形 不過 政府在戶口普查中區分與統計台灣省漢人的祖籍以及原住 民的族系 除了展現其推動政治現代化的一般性統治企圖以外 也有 更具體的外顯統治企圖 國民政府區分與統計台灣省籍漢人的 祖 籍 大陸省份 外顯的目的可說是藉著強調台灣人與大陸的歷史 關連 來凸顯 台灣人是中國人 的 歷史事實 一位江西省籍的 行政院戶口普查指導委員 在舉行普查前代表政府說明設置此項普查 項目理由 透露出這樣的目的 光復前遷臺者並調查其祖籍 乃因其家族居臺已久 有根 本淡忘其來自何處者 有僅知其來自福建或廣東而不知州縣 者 故查記之以加強其鄉土與祖國的觀念 劉南溟 1956: 4 底線為作者所加 1945 年台灣光復以來 國民政府就不斷地強調雖然台灣人民經過 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 對於祖國文化已經有些陌生 但是台灣漢人 的祖先與文化都來自大陸 在當時政府官員的想法中 這種強調 台 灣人是中國人 的說法 和 湖南人是中國人 一樣 展現了政府認 為大陸各省與台灣省的人民都是中華民國國民的理念 其用意主要可 19 這個表格是由 49 個本籍單位 36 省 13 院轄市 乘以 356 個分佈區 台灣鄉鎮市 區 再乘以 3 總數 男 女 構成 因此有五萬多個欄位 由於大陸各省人士當 時主要集中在五大都市及其鄰近區域 再加上有些省份來台人口很少 因此出現大量 的欄位是零的狀況

22 80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能是出於社會整合的目的 20 這或許是為什麼在戶口普查中 政府以 較能凸顯和過去有關聯的祖籍 大陸省分 區分 而不是以早期的漢 人移民在台灣的社會適應或土著化後發展出來的語族區分 福佬人 客家人 作為分類台灣漢人的標準 尤其是這些名義上的 祖籍 區分 在實際的普查過程中 也包括了以民眾的日常用語來推斷其 祖籍 的情形 更可以看出政府對於強調台灣人 祖籍 的堅持 然而 單獨對於台灣省籍漢人進行祖籍的區分與統計之作為 卻 也在無形中透露了當時政府仍然將台灣省人視為一個特殊社會群體的 心態 如果將上面劉南溟那段引言放回當時社會與政治脈絡中 則似 乎隱約地透露了他認為台灣人 鄉土與祖國觀念 仍有待加強的立 場 這顯然不是劉南溟個人的立場而已 而是當時許多大陸來台政府 官員共同的看法 台灣光復初期 包括當時的台灣省教育處長范壽康 在內的許多高官 都曾經表達過台灣人受到日本奴化教育影響的看 法 而引發台人反感 參見陳翠蓮 在 1947 年二二八事件 發生後 台灣人受到日本奴化教育思想影響的餘毒 也成為官方認 定的事件發生主因之一 22 相對於早期 台人奴化說 尖銳的表達方 式 劉南溟在此時委婉地表達 台灣人鄉土與祖國觀念有待加強 之 說法 已經溫和許多 不過 這個委婉的說法 仍然透露了一些政府對台灣人民的內隱 看法 對於戰後的台灣省人來說 祖籍 區分除了象徵祖先和中國 原鄉的關連以外 並不涉及任何實質的國民權利或義務 因此 在國 民政府大費周章地在戶口普查中 以現代化之名對台灣省籍漢人調查 一個既不涉及實質利害 又不精確的 祖籍 類屬 以 加強其祖國 本文評審之一指出 籍貫制度目的 在於社會整合而非分類 作者完全同意這樣的觀 察 不敢掠美 特此誌之 負責來臺接收的台灣行政長官陳儀 早在 1944 年時 就曾經致函陳立夫表示 台灣 收復以後 應做工作 最重要的一種 是教育 臺灣與各省不同 他被敵人佔據已四 十九年 在這四十九年中 敵人用種種心計 不斷地實施奴化教育 收復以後 頂 要緊的是根絕奴化的舊思想 建立革命的心理 那就為主的要靠教育了 張瑞成編 1990: 53 這種想法後來成為陳儀在台灣主政時期教育與文化政策的基本理念 二二八事件後來臺調查的閩臺監察使楊亮功及國防部長白崇禧 在調查報告中都提到 日本奴化教育的餘毒是導致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Lai et al. 1991: 4-5)

23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81 認同 的施政作為中 一個沒有被明說的目的 似乎是想藉此回應許 多台灣人在 二二八事件 之後 因為對國民政府失望 而出現 台 灣人不是中國人 說法 23 既然是為了加強台灣人的祖國認同 則台 灣省人 祖籍 統計上類屬或歸類不精確 根本不是重要的問題 重 要的是它們所代表的象徵意義 這個內隱圖像 點出了當時台灣社會中隱然存在於台灣省人與大 陸各省人之間的社會緊張 也是造成這個原先以社會整合為目的所確 立的籍貫制度 後來卻長期被質疑與挑戰 甚至終於被取消的重要因 素 六 1966 年第二次普查籍別類屬的沿用 1966 年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 中 完全 採用 1956 年戶口普查時決定的籍別分類方式 相對於第一次戶口普 查時 國民政府大張旗鼓地對台灣內部進行宣導與教育 第二次戶口 普查的準備工作就似乎比較例行化而低調 24 與第一次戶口普查相比 第二次報告書中最大的差異 是在台灣省的部分不再將大陸各省人以 49 個省市為單位 區分他們在台灣 359 個鄉鎮市區的分佈 而是將大 陸各省市籍合併為一個籠統的外省籍 統計他們在台灣省各鄉鎮市區 之分佈 另外 福建省的報告中 本省籍者不再細分本省的 69 縣 只區分 本縣市 金門或連江 及 其他縣市 外省籍也不再區 分詳細的省市 而籠統地合稱為 他省市 人口統計數字也只報告 上述三個籍別單位在金門縣及連江縣 10 鄉鎮的分佈 比起 1956 年的 報告簡化了許多 強調台灣人的中國祖源回應 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說法 主要是透過文化宣傳及歷史 教育來進行 不過 這是當時主要的政治意識形態 自然會影響到其他政治或社會制 度的安排方式 1966 年第二次普查時 中國內政 僅以第三十二卷第三 四期 合併出刊 一期做 戶口普查特輯 內容也簡單許多

24 82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四 第一次轉變 台灣省人 祖籍與族系分類之消失 1966 年第二次戶口普查之後 為了與世界各國在西元每逢 年舉辦戶口普查之慣行同步 與聯合國要求下 國民政府因此在 1970 年舉行了一次只抽取百分之五樣本的抽樣 戶口普查 1975 年又依 法舉辦了第二次的抽樣調查 到 1980 年才舉辦第三次的正式全面性 戶口普查 在 1980 年的戶口普查中 籍別 項目的分類與統計和 1966 年相比 有兩項重大改變 參見表一 (1)取消了針對台灣省籍 的祖籍與族系區分 (2)不再明白地以 省份本位 觀念統計本省籍 外省籍 不過 這兩項變化並非突然發生 如果將它們和 1970 年及 1975 年兩次抽樣調查相比較 則可以發現 前者 台灣省人祖籍及族系的 調查 在 1970 年時即已取消 但是 後者 本省籍 外省籍的統 計 在 1975 年時仍然如此區分與統計 到 1980 年時才取消 這兩 種變化不但在發生時間上有先後 性質也不相同 前者是針對台灣省 籍漢人進行特別調查 目的在提醒台灣人民國家與民族觀念 本來就 具有過渡性質 後者的 省份本位 觀念 卻是大陸各省人民長久累 積下來的分類慣行 甚至還是國家政治制度設計的重要根據 不過 就歷史發展而言 這兩個變化卻是環環相扣 1966 年的戶口普查之後 籍別類屬中首先消失的是台灣省籍的 祖籍 與 族系 區分 由調查後普查報告來看 國民政府始終沒 有正式說明這項重大改變的原因 1970 年及 1975 年兩次過渡性抽樣 調查固然沒有任何說明 就連 1980 年第三次戶口普查的正式報告書 中 撰寫者以相當篇幅比較並詳盡說明本次普查調查項目和 1966 年 的差異時 也只提到 1980 年不再調查出生地 僅調查本籍 對於不 再調查台灣省籍祖籍或族系的重大改變 幾乎是船過水無痕地完全不 提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82: 9-11 這個曾經被官方大張旗鼓 甚

25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83 至大費周章地區分並統計的籍別類屬 可以說悄悄地由官方統計中消 失了 另外 1980 年後官方統計中雖然維持人民的省份籍貫區分 但 是不再明白使用本省籍 外省籍的統計類屬 也是個耐人尋味的細膩 變化 我們可能無法由正式出版的官方文書中 得知這兩項改變的確切 理由與實際行政決定過程 25 但是或許能夠由社會中當時的變化 來 探知這些改變發生的背景因素 由 1966 年到 1980 年之間 發生了兩 件直接或間接和省籍與戶籍登記制度有關的重大事件 一 1971 年台灣省議員建議修改戶籍法增列祖籍欄 1971 年 7 月 7 日 台灣省議員黃光平等十位提案要求政府 修改 戶籍法 增列祖籍欄 一案 得到另外十位省議員連署 26 這項提案 案由如下 為消除國民地域隔膜 加強團結反攻力量 建議政府修改戶 籍法 將籍別記載加記 祖籍 一欄并准光復後來臺之各省 同胞 在臺逕行申報 設本籍 以建立國民 數典不致忘 祖 與 來臺無分先後 之健康心理 臺灣省議會秘書處 1971: 379 如果和過去戶口普查中單獨對台灣省人登記祖籍的作法相比 這 個提案最特殊之處 在於要求政府准許戰後來台之大陸各省人士 可 以不必先 除本籍 即可在台灣 設本籍 並以 祖籍 的記載維 持和大陸原鄉的關連 臺灣省議會秘書處 1971: 這項旨在 消除本省外省隔膜 以團結民族精神之提案提出後 廣受輿論及政府 作者曾嘗試訪談當時參與決策之官員以及蒐集當時會議記錄 卻因年代已久 當時參 與者多已退休 會議記錄因主管機關多次易主而散失 只能暫時作罷 十位提案的省議員是 黃光平 林亮雲 郭雨新 中國青年黨 黃占岸 白世維 王國秀 謝貴 林傳旺 蔡介雄 無黨籍 李存敬 連署的十位省議員是 蔡建生 江蘇籍 黃金鳳 陳希哲 邱仕豐 楊罄宜 趙森海 高育仁 蔡聰明 吳伯雄 蔡讚雄

26 84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當局的重視與肯定 咸認為此舉足以 洗滌盡淨當初日本統治者分化 政策之餘毒 粉碎目前少數分歧份子強分 大陸人 與 台灣人 之 陰謀 聯合報 1971 聯合報 在社論及專欄中數度加以肯定 台大歷史系教授沈剛伯 福建省籍立法委員政治學者薩孟武也都為文 表示支持 27 台北市市長高玉樹 台北市議會 都表示支持 中央政 府主其事的內政部官員 也表示原則同意 並認為因不涉及戶籍法修 正 可先以行政命令實施 28 行政院也核准這些原則 1972 年立法院 審議戶籍法修正草案 在內政 司法兩委員會討論時 尚有山西省籍 資深立委嚴廷颺呼應這項加註祖籍之議 立法院公報 1972a: 5-6 內政部官員則以先前的決定 不必涉及修法 加以回應 並指出許多 技術上待解決的問題 內政部次長高應篤在立法院備詢時 也提到內 政部先前對於加註祖籍一案開會獲致之原則 也就是針對大陸各省人 祖籍以遷臺前之省縣為準 由人民自行認定 立法院公報 1972a: 6 29 同樣的 台灣省籍者 加註祖籍 的部分 前已提及 在過去兩 次戶口普查時 因為許多人不清楚其祖籍 原本即有相當大的困難 到 1971 年台灣省議員提案建議本省 外省一視同仁 一律 增列 大 陸 祖籍 時 這項工作更加困難 當時 台灣省議會議長黃朝琴還 特別在媒體上指出了一個查考台灣省人 祖籍 的辦法 只要查先人 的墓碑 或是打開神主牌位 即可知道 30 當時台灣省人 加註祖籍 在認定上已是困難重重 聯合報 在此新聞披露後 立刻以專欄 黑白集 祖籍 表示歡迎 認為此一 提案 真稱得上 震大漢之天聲 其所思所見之遠大 足以在我國民主政治史大書 特書 1971 年 7 月 9 日 2 版 幾日後 又以 黑白集 要詳加研究 質疑政 府官員先說原則上贊同 又說技術上須詳加研究的矛盾 1971 年 7 月 19 日 數日 後更以 黑白集 眾皆曰可 再度鼓吹 1971 年 7 月 27 日 期間沈剛伯也為文 中華民族本是一家人 台灣省議會建議修改戶籍法的精神與意義 聯合報 1971 年 7 月 23 日 3 版 報社編輯更以 社論 註祖籍 設本籍 應儘快實施 聯合 報 1971 年 7 月 25 日 2 版 大加鼓吹 見 戶籍上加註祖籍欄 內部原則同意 聯合報 1971 年 7 月 18 日 2 版 戶 籍登記加註祖籍 先以行政命令實施 聯合報 1971 年 7 月 21 日 2 版 他也表示這項原則有許多問題 例如有人問 遷居了好幾次 到底祖籍應該算那一 處 見 身分證加註祖籍 林頂立等人提查考辦法 聯合報 1971 年 7 月 25 日 2 版

27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85 儘管有這些技術上的困難 不過由於此項建議所隱含的民族團結 用意 政府當時似乎認為這些問題都不需修法 可以透過行政解決 不過 這項 眾皆曰可 眾議僉同 熱烈響應 的政策 卻始終 沒有付諸實施 大陸各省人士加註 祖籍 之議 所以始終沒有實 施 關鍵在於它是個附帶條件 它所依附的主要條件 則是讓大陸各 省來台人士在台灣 設本籍 這項具有土斷政策意涵的更重大改變 如果讓外省人在台灣 設本籍 的政策沒有通過 那麼 加註祖籍 就成為多此一舉 而國民政府在 1970 年代初期 根本還沒有改變大 陸各省來台人士本籍的計畫 見下節的討論 因此 台灣省籍人士 加記祖籍 之議 也就連帶地無疾而終 二 年戶籍法修訂 本籍改為屬地主義之辯論 1972 年 12 月 20 日 立法院內政 司法委員會開始討論行政院送 交之戶籍法修正草案 儘管前一年省議會建議修正戶籍法加註祖籍之 議曾經受到熱烈的支持與討論 過去社會中對於本籍登記也有許多意 見 但是行政院送交的修正版本 並沒有將它們納入考慮 31 在委員 會討論時 嚴廷颺如此提出了 加註祖籍 之議 戶籍上登載祖籍 我們認為具有政治上的意義 就是為了化 除地域觀念 使得每個人都曉得來自大陸何處 也可以加深 同胞觀念 消除地域觀念及收復大陸都是國家重要政策 在戶籍記載上註明其祖籍 非但可以使人知道其祖籍 不至 數典忘祖 也可以加強年輕一代收復大陸的決心 立法院 公報 1972a: 5 然而這項兼具 消除地域觀念 與 強化青年人收復大陸決心 31 行政院修正版本的目的 在於適應行政區調整 台北市升格院轄市 經濟發展及人 力調查 嚴密戶口維持治安 以及戶警合一之需要 立法院公報 1972b: 19

28 86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提議 在立法院委員會審議時 卻遭到內政部次長高應篤委婉地表達 了政府有所保留的立場 嚴委員質詢的問題 過去議會也建議多次 我們對此問題也 曾經詳做考慮過 並為此開過幾次會 後來因為許多中央民 意 代 表 都 係 在 大 陸 選 出 而 過 去 沒 有 本 籍 只 有 籍 貫 當時也是 本籍 之意 現在若是把 本籍 取消 則譬如在陝西省選出的國大代表 現在沒有本籍了 將如何 繼續行使職權呢 立法院公報 1972a: 6 底線為作者所 加 由此可知 政府反對加註祖籍之議 主要原因在於它意味著改變 大陸省籍者的籍貫 可以在台灣 設本籍 將使得遷台的外省籍中 央民意代表失去原有的省份代表性身分 換言之 這個具有土斷意味 的改本籍政策 將使遷台的中央民意代表失去繼續代表中國的法統地 位 這個 茲事體大 的提醒 使得嚴廷颺在往後 12 次委員會討論 中 再也沒有對此議題發言 改本籍 加註祖籍之議 也就不了了 之 直到院會討論 才又有其他非內政與司法委員會的委員提出類似 議案 在經過長達半年 13 次委員會討論後 戶籍法修正案在 1973 年 6 月 16 日送到立法院會開始討論 在院會第一次討論時 大連市籍資 深立委侯庭督就提出本籍應改為以出生地為主的屬地主義 以便與祖 籍有所區分 立法院公報 1973a: 相對於嚴廷颺在委員會討 論時的 設本籍 提案 侯庭督在院會中提案 只是要求讓在台灣出 生的大陸省籍後代能夠以台灣出生地為本籍 用以化解台灣人和大陸 人的省籍隔閡 本籍改為出生地 對於遷台大陸各省籍中央民意代 表在原有省份代表性上幾乎沒有影響 可說是相對衝擊較小之提案 雖然在多次院會討論中 只有遼寧省立委周慕文表示懷疑院會能否接 受這麼大的習慣變革 立法院公報 1973b: 10 其他委員並未發言反

29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87 對 然而 這項由 21 位委員連署之提案 在表決時並沒有通過 而 且贊成票數極低 32 由上述兩個事件 或許可以間接探知當時國民政府在區分人民 本籍 議題上主要考慮因素 不論是省議員 設本籍 註祖籍 或是立法委員 以出生地為本籍 建議 雖然都是執政黨自己人 而 非在野者提出 33 一開始政府也幾乎都表示支持 但是最後不是根本 沒有被實施 就是投票沒通過 這些提案的目的 都是在於消弭省籍 隔閡問題 顯見當時他們已經認為這個問題相當嚴重 由 1950 年代 中期開始 部分台灣省臨時省議會議員及後來的省議員 便針對政府 在用人的地域考量問題提出質詢 34 這些尖銳的質詢當時幾乎都被媒 體所忽略 省政府官員也大多輕描淡寫地否認 提出個別反證 或根 本不回應 到 1960 年代初期 新聞媒體開始報導這些省議員的省籍 問題質詢 35 台灣省政府或中央部會官員為了平息質疑 除了被動回 應與澄清之外 也開始主動向新聞媒體公佈一些統計數字 其中包括 台灣省政府公務員 台灣省中小學校長 教師 或是高普考及格者 本省籍佔多數的事實 36 政府用人的省籍考量 被認為加深了台灣人 立法院院會在 1973 年 6 月 29 日針對侯庭督等人 本籍改為出生地 提案進行表決 在場 175 位委員中 贊成者僅 18 位 立法院公報 1973c: 年連署建議 設本籍 註祖籍 的 20 位台灣省議員 見註 26 的名單 中 僅有 郭雨新與蔡介雄是非國民黨籍 其餘 18 位都是相當核心的國民黨員 包括後來當過省 議會議長的高育仁 擔任過內政部長的吳伯雄 及當時唯一的外省籍台灣省議員蔡建 生 1973 年連署 本籍改為出生地 的 21 位立法委員 侯庭督 大連市 閻孟華 吉林省 王述先 河北遞補 朱有為 湖南遞補 李宏基 河南遞補 王 秉鈞 河北省 王兆民 嫩江省 金紹賢 瀋陽市 陳桂清 江蘇遞補 吳 越潮 嫩江省 張鴻學 職業團體 董微 安東省 白大誠 蒙古 冷彭 職 業遞補 張光濤 河北省 張季春 察哈爾省 陳蒼正 浙江省 李樹滋 職 業遞補 王洽民 大連市 邢淑孍 大連市 劉全忠 嫩江省 則全部都是 大陸各省市籍 以臺灣省議會正式成立後的 1959 年為例 至少就有省議員李萬居 郭國基 林蔡素 女 葉炳煌等人針對政府用人的省籍考量提出質詢 見 臺灣省議會公報 1(1): 20, 1 (9): 225, 1(11): 693, 2(18): 788, 2(23): 例如 1961 年 聯合報 就曾經報導省議員賴榮木質詢政府用人有地域考量 1 月 6 日 2 版 謝清雲質詢要求教育人員應多提拔地方人才 6 月 20 日 2 版 例如 聯合報報導 根據教育當局的統計 台省國民學校校長及教師的籍貫 百分 之七十八為本省籍 外省籍僅百分之二十二 1961 年 3 月 14 日 2 版 台灣省政 府人事處公佈 本省籍公務員佔 64% 他省籍佔 36% 1968 年 10 月 27 日 2 版 考試院考選部說明 高普考錄取無省籍限額 台籍及格人數佔絕大多數 高考 77% 普考 80% 1979 年 10 月 14 日 2 版

30 88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及大陸人的隔閡 因此不利於非常時期民族團結 在戶籍法上加註祖 籍 或改設台灣本籍 只是解決這種隔閡問題的手段之一 然而 儘 管已經面臨政治異議者諸多挑戰 政府似乎仍無意改變這些省籍區分 的法律制度 三 為何 省籍區分 仍然持續 在 1970 年代初期 國民政府維持過去繼承父親本籍的血統主義 主要原因在於這種本籍規定 當時仍是維持中國法統的政治正當性的 主要根基 隨政府遷台的大陸各省中央民意代表 雖然因為不改選 早已失去代表民意的功能 但是他們過去代表大陸各省的籍貫身分 卻成為國民政府宣稱代表全中國各省的主要依據 在 大中國 國家 想像之下 當時政府對於大陸各省代表所屬省份都十分清楚與重視 新聞媒體報導這些立法委員及國大代表時 也都會清楚標明他們的選 區省份 鮮少以籠統的 外省籍 或 大陸籍 稱呼 國民政府與中 央民意代表所思所為 仍以 收復大陸 為前提與主要政治目標 即 使在 1973 年修訂戶籍法時 目的是為了適應台灣社會的新狀況 但 是立法委員討論時 仍然以修訂一部將來收復大陸之後能夠繼續使用 的法律為前提 一個鮮明例證 是 1973 年修訂戶籍法過程中 7 月 3 日三讀時有關刪除 設治局 字樣的意外激烈討論 設治局 是大 陸少數地方相當於 縣 的行政單位 當時朱如松以書面建議刪除 因為 設治局組織條例 已於六十一年間經本院通過暫停適用 並 經總統公佈在案 然而吳延環卻發言反對 設治局組織條例 是暫停適用 不是廢止 現在臺灣雖然沒有 設治局 但是將來返 回大陸還有許多 設治局 的存在 因此 不可刪除 設治局 字 樣 刪去 對於大陸民心影響實在太大 就是在臺灣 也有許 多大陸各省設治局籍貫的人 也為這些人保留一點餘地 立法院 公報 1973d: 底線為筆者所加 隨後陳顧遠 及黃雲煥 猺 山設治局 選出的立法委員 也都反對刪除 經過一上午激辯 設 治局 字樣最後還是決定被保留

31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89 該次修法時 立法院仍是以 1948 年選出或來台後遞補的各省委 員為主 台灣籍立法委員除了 1948 年選出的 8 席以外 1969 年國民 政府在龐大壓力下開放 11 席的增選席位 年又開放 29 席的 增額席位 38 然而這 40 幾席台灣籍立法委員 在超過四百位的全 體立法委員中 仍屬於少數 根據作者對於相關 立法院公報 記錄 的統計 這些台灣地區新選出來的立委 在本次修訂戶籍法的十三次 委員會 六次院會討論中 僅有七位曾經發言 而且沒有一位針對 改本籍 議題表示過意見 即使本籍登記的籍貫區分已經受到政治 異議人士質疑 在大陸各省籍資深立委主導立法院修訂戶籍法討論 台灣籍委員又沒有發言的狀況下 本籍登記維持原有條文的結果 並 不令人感到意外 在當時仍然盛行的大中國國家想像之下 中國各 省代表性 政治優先性 顯然高於處理台灣內部因為籍貫區分而導致 的 省籍隔閡問題 之迫切性 儘管國民政府因為政權合法性考量 而不願意修改本籍登記法律 規定 但是政治異議人士對於政府用人有省籍考量的諸多質疑 卻也 使得籍貫問題越來越敏感 尤其是在 1970 年代初期 國民政府的國 際支持逐漸萎縮之際 本土性的民主運動在要求民主改革中 提出省 籍問題的挑戰 更是引發政府強烈反應 1975 年姚嘉文在第一份本土 性的黨外雜誌 臺灣政論 中 提出關於高普考制度對台灣考生不公 平的質疑時 39 就引發政府高度重視 不但行政院長蔣經國在立法院 公開表示這是不實的指責 並由考選部在新聞報紙上公開澄清 王甫 昌 年六項公職人員選舉中 黨外候選人贏得空前的席 臺灣省議員在 1961 年開始即提出要求增選台灣地區中央民意代表的要求 這次增選是 國民政府根據台灣地區人口增加比例辦理 11 位增選的立委也不必定期改選 1972 年立法委員的增額席次 是在退出聯合國的挫敗之後 為了安撫民心 而由國民 黨主導國民大會修訂臨時條款 授權總統訂定辦法 以充實中央民意機構的環境下產 生的 董翔飛 1984a: 608 這些增額立委任期為三年 必須定期改選 姚文的標題為 一八六比一的差異 高普考還要論省籍嗎 姚嘉文 1975 這 篇文章質疑的是高普考中關於 省區定額 的規定 是在大陸時期根據當時的各省人 口比例所制訂 如果將它移植到台灣來 則因為大陸各省人口在台人數不多 卻仍然 享用過去的省區定額 共有五百多名 將對於人口佔絕對多數 但是只分配到十餘 名定額的台灣省籍考生不公平

32 90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次 士氣大振 在 1978 年中美斷交之後 1979 年黨外更出版 美麗 島 雜誌 並在台灣各地設立分社 舉行多次的演講會與政治性聚 會 實質上籌組政黨 這些升高的挑戰 引發了國民黨政府鎮壓造成 美麗島事件 事件後的軍法大審 以及大審期間 1980 年 2 月 28 日林義雄家血案 都使省籍矛盾成為高度敏感的政治問題 在這些社會背景下 國民政府雖然因為統治需要 繼續保留省籍 區分 但是卻不敢再詳細地統計敏感的本省籍 外省籍之區分 而是 在統計表中將台灣省與所有的大陸省份並列 相對於 1975 年的抽樣 調查 1980 年的戶口普查報告書 1982 年出版 中 籍別類屬即是 以這種折衷 妥協的新方式處理 我們也可以由其他官方統計中對於 這個議題的處理方式之變化 看到這種轉為低調的處理方式 過去戶 口普查結果出爐後 中華民國統計提要 中往往會摘要報導調查結 果 1956 年及 1966 年的普查結果分別在 1959 年及 1969 年的統計提 要中被摘要報導 列出籍別統計結果 1980 年戶口普查後 1982 年 的 中華民國統計提要 雖然也摘要地報導了歷年戶口普查結果 但 是所有重要統計類屬中 卻獨漏敏感的籍別 四 為何台灣省籍者的 祖籍 與 族系 消失了 然而 為何政府也不再統計台灣省人的祖籍或族系 1970 年及 1975 年兩次戶口普查抽樣調查 主要是在聯合國的建議下 為了和世 界各國同步而實施 因此報告書首度出現中英文對照 在這兩次同時 以國內及國際人士為目標讀者群的調查 而且是 5% 抽樣而非普查的 調查中 籍別類屬只保留了包含適用於所有台閩地區居民的本籍 而 不去統計或報告只適用於台灣省籍者 而且不容易向外國人解釋的祖 籍或族系 似乎是基於與世界各國同步以利於進行國際比較的立場 即使如此 在 1970 年的報告書的表格中 籍別被英譯為 birthplace 封 面則是用 nativity 1975 年則譯為 original domicile 封面是 domicile 顯示了這種觀念在不同語言之間轉譯上的困難 而且 不論是 哪一種翻譯 大約都難以說明或涵蓋台灣原住民的族系之分 因此

33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91 兩次抽樣調查沒有調查與統計祖籍或族系是可以理解的 比較值得探 究的是 在 1980 年的第三次正式戶口普查中 為何不再統計台灣省 籍者的祖籍與族系 前面提到 1956 年第一次戶口普查時 普查員必須由受訪者的日 常用語去認定台灣省籍者的 祖籍 這項作法在 1970 年代以後 因為本地學者的相關研究 已經漸漸受到質疑 1971 年台灣省議員提 案要求 加註祖籍 引起社會熱烈反應之際 臺灣風物 雜誌的發 行人陳漢光便決定將臺灣總督府 1928 年出版的 鄉貫調查 全文翻 譯 在 1972 年的 臺灣文獻 中出版 陳漢光 1972: 86 其中 小 川尚義為該調查所寫的 漢民族移住的沿革 一文中 提醒讀者漢人 祖籍的行政區分 福建省 廣東省 與語族區分 他稱之為福建語族 與廣東語族 不一致的註記 也在譯文中出現 見本文註 12 同 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具有官方史書地位的 臺灣省通誌 卷 二人民志人口篇 中 主修的學者陳紹馨已經開始明白地用福建省泉 州府與漳州府 及祖籍廣東嘉應州梅縣之 客家人 這些類屬 去討 論 與 分 析 日 人 的 鄉 貫 調 查 資 料 臺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 1972: 另外 當時已經萌芽的台灣客家人意識 也促使客家研究者開始 探究自己祖先的遷移歷史 根據台灣省文獻會 1998 年的 台灣客家 關係書目與摘要 中所搜錄的 5,900 筆資料的分佈年代來看 客家研 究在 1940 年代及 1950 年代相當稀少 各有 8 筆及 34 筆 1960 年 代 462 筆 及 1970 年代 828 筆 是台灣客家研究開始出現的時 期 1980 年代 1,371 筆 持續平穩增加 1990 年代 3,122 筆 以 後則是急遽上揚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 34 因此 1970 年代以 後 台灣客家研究者對於祖先遷移歷史 逐漸開始有了與過去官方簡 單版本不同的說法 陳運棟 1978 年 客家人 一書 就已清楚指出 台灣客家人祖先是由粵東的嘉應州 惠州府 潮州府及福建汀州府遷 入 陳運棟 1978: 115 書中討論日人 鄉貫調查 資料時 陳運棟 即指出其中所稱的 廣東省系 絕大多數為客家人 陳運棟 1978:

34 92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在引用國民政府 1956 年戶口普查資料 討論客家人在台 灣省各縣市分佈時 陳運棟也特別加上附註 本表所謂 廣東省系 係指其祖籍來自粵東的居民 一般 稱之為 客家人 其語言大都操 客家話 但原居潮州 及汕頭一帶的居民則操 閩南語 又福建省汀州府之居 民 卻操 客家話 是以臺籍客人之劃分 殊難十分準 確 好在祖籍屬上二地區之人口數不多 在整個比例上 大 致可以互相抵銷 陳運棟 1978: 126 依此觀之 這個由日本政府開始 國民政府沿襲的台灣漢人祖籍 行政區分與語系上的混淆 雖然被客家學者認為因為涉及混淆的部 分 佔台灣漢人比例不高 又可互相抵銷 因此不至於太影響到對於 客家人比例或地區分佈形態的估計 但這畢竟是分類概念的混淆 另 一位旅日的客籍學者戴國煇 對於這個混淆就不是如此客氣或體諒 他在 1980 年批評過去日本殖民政府 為什麼老說客家即粵族 時指 出 最初是因為殖民者沒有進行充分研究之前 即匆忙決定種族分 類 所以產生如此錯誤認定 但是即使後來在 鄉貫調查 中發現問 題的小川尚義 卻 也仍不說是客家語族 而依然說是廣東語族 在 日帝下台灣 來自上面的意志 統制力 給予研究者多麼錯誤且惡 劣的影響 由此可見一斑 戴國煇 1994 [1980]: 年代以後 在大陸尋根的熱潮下 台灣漢人開始根據比較有 意義的社會群體分類概念 也就是客家人及福佬人 或閩南人 的 語族區分 去理解自己的祖先歷史 在各種細緻的歷史資料 族 譜 與田野資料對照下 政府在兩次戶口普查中以台灣省籍漢人家庭 日常用語來推斷其 祖籍 之謬誤變得更加明顯可見 即使國民政府 對台灣省人 註記祖籍 之政治需要仍然不變 對於來自學者的質 疑 恐怕都難以完全置之不理 而能夠繼續一意孤行 另一方面 這 種強調台灣漢人來自中國的集體歷史記憶建構 透過 1950 年代以來

35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93 的各種文化活動與教育宣揚 已經獲致相當成果 不一定還需要藉助 已經引發爭議的 祖籍 登記去達成 這或許是為什麼 1980 年的戶 口普查不再區分與統計台灣省籍漢人的 祖籍 至於原住民的族 系 原本就是在 祖籍 普查項目中 對於非漢人不同的註記方式 如果戶口普查中不再區分與統計漢人 祖籍 原住民族系之分自然 跟著消失 五 第二次轉變 籍貫區分消失 1980 年戶口普查中統計籍別分類方式 在 1990 年戶口普查中 仍然被沿用 雖然由 1980 年代以後 台灣民主運動的挑戰逐漸升高 國會全面改選以及省籍不平等的訴求 成為此一段時期內最重要政治 與社會議題之一 但是國民政府仍然堅持在國會中維持某種形式的大 陸各省代表 也一直抗拒國會全面改選的訴求 以及不取消戶籍中的 本籍登記 直到 2000 年的戶口普查時 才因為 1992 年戶籍法修訂 取消了本籍登記 籍貫區分及統計才由戶口普查中正式消失 一 年的戶籍法修正 1991 年 3 月 13 日 立法院開始討論行政院送來的戶籍法部分條 文修正案 當時內政部只是針對配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的需要 修正 戶警合一 改採戶警分立體制的部分條文 立法院公報 1991a: 198 並沒有提出修正本籍登記條文的計畫 然而 在院務會議報告完後 國民黨籍的增額立委蔡璧煌便表示應該譴責內政部並建議將修正案退 回重擬 因為 省籍隔閡成為國家團結之不利因素 應透過戶籍法之 修正加以改善 而內政部此次所提修正案 並未將他一年前的質詢 意見納入修改 立法院公報 1991b: 同年 6 月 25 日 蔡璧煌 等 67 人臨時提案要求將本籍改為出生地 為澈底解決 省籍情結 40 蔡壁煌的提案當時並未得到同黨同志的支持 見下面的討論

36 94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的形式之爭 促進國家內部的團結與和諧 正本清源之方 應以出生 地為本籍記載之依據 以消除目前 省籍標籤 的流弊與嫌隙 特擬 具 戶籍法部份條文修正草案 立法院公報 1991c: 隔日 1991 年 6 月 26 日 同屬國民黨籍的張志民等 21 位委員又臨時提 案 為根本解決省籍問題 進一步避免地域偏狹觀念 加強國家認 同 特擬刪除戶籍法中有關本籍規定之相關條文 立法院公報 1991d: 這兩項臨時提案最後都與行政院的修正案併案交由 委員會審查 1991 年 11 月 23 日 立法院的內政 司法兩委員會開始審查戶籍 法的修正草案 在 12 月 7 日第二次的委員會中 即無異議通過張志 民等刪除本籍規定之提案 及以出生地取代本籍的修正案 這些決議 在 1992 年 6 月 19 日送到院會討論 院會討論中 雖然有少數的反對 聲音 許多委員發言也都圍繞著省籍情結問題 但是絕大多數委員都 贊成應該刪除 6 月 23 日第二次的院會討論中即完成三讀 正式將本 籍認定及登記的規定刪除 改以 出生地 取代 立法院公報 1992a, b 二 為何刪除本籍能在此時通過 為何這次戶籍法的修訂 能夠輕易 幾乎毫無阻力地通過如此劃 時代的變革 早就有人提議應該刪除戶籍法中本籍認定所形成的籍貫 區分 除了 1973 年戶籍法修訂時 立委侯庭督提案以外 美麗島事 件後的 1980 年代類似提案更是屢見不鮮 例如 1980 年 3 月時 就 有國民黨籍立委黃世英建議內政部取消籍貫登記 年 3 月 中國論壇 正視地域觀念問題 主題中 多次建議以出生地取代 參與連署的 67 人中 只有 4 位是無黨籍 其餘都是國民黨籍增額立委 民進黨的 19 位立法委員皆未參加連署 21 位連署的委員中 全部是國民黨籍增額立委 黃世英是 1975 年由職業團體選區選出的增額立委 臺灣省高雄市籍 這項建議的時間 相當敏感 是美麗島事件後 2 月 28 日林義雄家血案之後提出 立法院公報 1980: 145

37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95 籍貫做為消除地域意識的手段 年黨外立委蘇秋鎮向行政院提 出為了消除省籍隔閡 取消戶籍上籍貫記載的書面質詢 年 2 月 26 日 聯合報 出現一則關於立法委員向行政院質詢 建議以 出生地代替籍貫登記的新聞 然而 過去政府部門對於這些每年在二 二八敏感時機前後出現的民意代表或學者建議 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地 加以拒絕 沒有必要 不宜取消 或是 不宜驟採 屬地主義 甚至到 年戶籍法修訂時 內政部官員的立場仍然沒有太大 改變 並未主動提案修改此項規定 最後反倒是由國民黨籍立委以臨 時提案的方式 才讓這個議題進入討論 這個突然轉變中 有兩個令人困惑的現象 其一是為何過去政府 對於取消籍貫登記的要求完全不予採納 即使在反對者挑戰下 籍貫 登記所造成的分歧 已經顯然成為影響內部團結的因素 為何 1991 年 後執政者及民意代表願意接受這項改變 其二是 為何反對黨早期不 斷要求取消戶籍登記 但是在本次修法時 他們卻沒有積極提出這項 要求 甚至沒有參加國民黨立委蔡璧煌及張志民臨時提案連署 為何 他們由主動轉為被動 造成 1992 年戶籍法修訂時 能夠順利通過 廢除本籍登記 修 正案 主要有幾項原因 第一 國會改革方向改變了 原本在反對黨 及民眾政治參與要求升高的龐大壓力下 國民黨高層在 1980 年代末 期已有接受國會改革的計畫 但是傾向於讓資深代表 無限期自願退 職 以及 保留某種形式的大陸各省代表 的方案 當時國民黨秘 書長李煥甚至公開表示 國會全面改選 違憲 46 在這樣的改革方向 下 保留本籍登記仍有其必要性 然而 在 1990 年因為資深國民大 會代表主導修憲 擴張自身權力引發普遍民怨 以及三月學運的抗爭 台大社會系教授葉啟政在接受訪問時即提出此一解決地域觀念 具體的因應之道 參加年輕一代座談的企業家邱文福也提到類似的想法 中國論壇 1982: 24, 38 這個 專題中的座談與訪問 都在 3 月初完成 也就是在二二八前後 行政院到 4 月 16 日才回函答覆蘇秋鎮的書面質詢 立法院公報 1983: 104 根據行 政院回函時間推估 蘇秋鎮的書面質詢也差不多在二二八前後提出 這是李煥在 中央日報 1989 年 1 月 1 日 公開表達的意見

38 96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之後 情況突然逆轉 資深民意代表必須限期全數退職 不再設置大 陸各省代表的方案 成為國會改革的主流意見 年 6 月 21 日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做成二六一號釋憲令 要求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必 須在 1991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全數退職 至此 過去由大陸各省中央 民意代表所維持的中國法統 已經喪失其功能 而資深國大代表 1990 年 3 月的擴權舉動 以及資深立法委員為了反對退職 在 1991 年 1 月 立法院開議時 以集體不出席的方式讓院會流會的杯葛行動 都讓資 深民意代表成為執政黨推動政治民主化與本土化的政治包袱 李登輝 總統更因為 1990 年 3 月總統選舉中 受制於資深國民大會代表選票 箝制的經驗 而順勢推動國會全面改選 國會改革方向轉變這項因素對於取消本籍的影響 可由下面事件 窺其一端 1990 年 5 月 4 日國民黨籍立委蔡璧煌在國民黨三月政爭 以及李登輝任命郝柏村就任行政院長引起國民黨內的省籍爭議風波之 後 計畫在立法院提案連署修改戶籍法中本籍登記 立法院公報 1990: 4-5 最後卻因為國民黨籍同僚反應冷淡而作罷 當時省籍政爭引發 的省籍問題已經讓台灣社會陷於動盪不安 為了消弭省籍情結而重提 廢止本籍登記之議 本應該至少受到同黨同志支持 但是事實並非如 此 其中關鍵正是在於 當時國民黨中央尚未完全決定國會改革的方 向與時程 等到 1990 年 6 月大法官釋憲案出爐後 情勢便完全轉變 1991 年 3 月當行政院將戶籍法修正案送達立法院審議時 蔡璧煌及張 志民的提案才會得到絕大多數國民黨籍立委的連署與支持 第二 由於國會全面改選之後 過去中央民意機構由外省籍壟斷 的局勢不再 外省人在台灣社會中的相對政治權力將回到其人口比例 上的少數狀態 過去外省籍主導中央政治權力 本省籍支配地方政治 力量及經濟的分工被打破 許多外省人開始擔心自己將成為政治及經 濟上少數群體 甚至被歧視 例如 在戶籍法修訂過程中 外省第 47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 是因為許多不具有權貴背景的外省籍第二代政治人物擔心 如 果在國會中設立大陸代表制 有限的席位必然落入具有權貴背景的外省第二代手中 因此寧可放棄 大陸代表制

39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97 二代 增額立委丁守中 浙江省籍 就特別提到擔心其子女因為繼 承父親的本籍標籤 將來就業時可能會受到不同待遇 立法院公報 1992c: 232 類似說法早就已經流傳在一般民眾之間 也是許多大 陸省籍人士焦慮來源之一 48 這次只是正式出現在國會殿堂中 第三 為何反對黨立委並未積極參與刪除本籍登記的連署呢 由 民進黨籍立委參與討論情形和發言內容來看 他們也贊成刪除籍貫登 記 49 不過 他們認為取消本籍登記不見得能夠解決省籍矛盾問題 更重要的是必須讓語言能夠融合 政府用人不能有省籍觀念 陳水扁 的意見 立法院公報 1992c: 235 學校教材必須本土化 洪奇昌的 意見 立法院公報 1992a: 事實上 就民進黨政治動員策略 來說 籍貫登記的持續 有助於凸顯他們長期宣揚的政治結構省籍不 均衡訴求 1986 年民進黨成立以來 在國會殿堂中以及在群眾運動的 場合中 強調籍貫區分及相關政治制度安排對於本省人所造成的省籍 歧視 已經成為反對黨最有效的挑戰訴求 在新的國家範圍想像之 下 長期不改選的大陸各省中央民意代表 成為國民黨政府的政治包 袱 這些資深民代所激發的反感 隱含了本土性反對運動能夠拓展其 支持基礎的能量 然而 國民黨內省籍政治鬥爭 才是讓省籍問題意外地成為眾所 矚目焦點之主因 1990 年三月政爭中 國民黨外省籍精英想利用他們 在黨內及中央民意代表機構的優勢控制 在黨內初選中將李登輝由總 統位置上拉下來 引發了主流派及非主流派之爭 使得國民黨內部的 省籍矛盾白熱化 李登輝為了反擊非主流派 而開始訴諸民意 爭取 反對黨的支持 並與部分外省籍精英結合 王甫昌 在這樣 的政治氛圍下 部分傾向本土化的媒體 在報導國民黨內省籍鬥爭新 例如 中國論壇 在 正視地域意識問題 專輯中 就多次提到台灣的企業徵才中 出現 限台籍 的條件 中國論壇 1982 委員會討論時 就有吳勇雄 陳水扁 謝長廷發言 院會討論時 謝長廷 洪奇昌 鄭余鎮 吳勇雄 彭百顯 邱連輝等都曾經發言 他們都贊成刪除籍貫登記 比較重要者 包括 李登輝擔任總統後 先後提名漢口市籍的前國民黨秘書長李煥 及江蘇省籍的前參謀總長及國防部長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 在 1990 年提名湖南省籍的 李元簇擔任副總統 以及任命湖南省籍的宋楚瑜擔任國民黨秘書長

40 98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聞事件之餘 也開始反擊國民黨外省籍精英企圖在後蔣經國時期仍然 掌握國民黨的權力鬥爭 其中一個重要的反擊手段 便是透過媒體揭 露外省籍精英仍然在台灣佔有各種優勢權力位置的事實 例如 在李 登輝提名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後不久 比較親國民黨主流派的 自由 時報 在 1990 年 7 月間 在 12 天內連續以 7 個頭版頭條新聞 報 導各個重要政府部門中 本省籍 外省籍所佔比例 參見表六 這些新聞報導令國民黨政府難堪之處 在於它們一方面揭露了外 省籍精英長期以來壟斷台灣政府重要權力位置的事實 另一方面則是 這些重要職位省籍分佈比例資料 在籍貫制度的慣行下 幾乎可以輕 表六 自由時報 1990 年 7 月間有關政治職位省籍比例的頭版頭條新聞 日期與標題 位內閣政務官本省 外省比例 3 4 自蔣經國時代起 內閣的用人標準是 甚麼樣的人 坐甚麼樣的位子 終 使省籍問題逐漸沖淡 立委外省 本省 監委外省 本省 2 21a 立 監委本省籍 外省籍比例各有輕重 軍方核心將領外省 本省比例 17 2 本省籍將領分布 空軍最多 佔近三成 海軍次之 陸軍尚不及一成 情治 系統高階將領則清一色屬外省籍 第四版 李登輝偏愛台灣人?未必 近三屆內閣 42 席政務官中台籍人士從未超過 18 席 國民大會代表本省 外省比例 其中資深 596 位增額 81 位 省籍比例接近 1: 8 憲研會除李登輝陳寶川外 皆為外省籍 總統府資政 國策顧問本省 外省比例 其中台籍資政有 4 位 國策顧問有 7 位是李登輝總統所聘 警界高階警官外省 本省比例 29 4 台灣地區現在警察人員六萬多 本省籍位居三線二星以上者只有 10 人左右 最高職務只當到警務處副處長 處長以上職務都是外省籍人士擔任 省府小內閣本省 外省比例 年來改組 13 次 歷經四度戲劇性轉變 在蔣經國本土化政策影響下 小 內閣由 4 比 15 的外省籍天下 演化成本省籍的局面 資料來源 作者由 自由時報 整理 a 本表中引述的比例數字 有些是經過記者的約分 例如 立委中外省籍 160 人 本省籍 92 人 所以比例為 40 23

41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99 易地由各政府機關通訊錄或名冊中計算獲得 雖然過去反對黨政治人 物早就運用這些政府機關通訊錄資料計算出來的省籍比例 質疑政府 用人有省籍考量 51 但是執政者在大中國國家想像下 一直都以這些 質疑挑起 地域意識 的方式回應輕忽以對 李登輝 1988 年接任總 統後 台灣社會本土化意識逐漸高漲 許多人也開始接受以台灣為範 圍的 實質國家 想像 連比較具有本土意識的大眾傳播媒體也接受 並開始使用這樣的概念報導重要政治職位的省籍比例 這些捶手可 得 記載籍貫的通訊錄反而成為控訴過去國民黨政府歧視台灣人的證 據 因此 在此一新情勢下 民進黨不會急著主動要求去打破這個對 其發展有利的戶籍登記制度慣行 反而是國民黨籍新生代立委有較強 的動機要求取消籍貫登記 這些因素使得過去長期以來難以撼動的本籍登記制度 在幾乎沒 有遭受抵抗下 就突然被修法取消了 52 儘管內政部戶政司在 1991 年 對一般民眾所做的調查顯示 仍有 64.7%的民眾反對取消本籍登記 內 政部 1991: 內政部長吳伯雄在立法院委員會亦提到這項調查 結果 立法院公報 1991: 203 但是內政部官員對於這項修正案沒有 表示反對 其原因或許是 該項調查同時也針對戶政人員進行 結果 顯示有六成以上贊成刪除本籍登記 內政部 1991: 7-28 另外 內 政部在 1991 年 5 月 7 日亦曾就戶籍登記本籍存廢問題 邀請立法委 員 政府各相關部門及學者共同討論 與會代表多數贊成廢止本籍登 記 內政部 1991: 不過 由於這項會議在 1991 年 3 月 13 日 立法院開始討論行政院函請審議戶籍法修正案之後才召開 所以行政 院沒有將這項意見納入修正草案中 這顯示了在 1991 年時政府官員 立法委員及民眾對於此一制度的立場 仍有相當的落差 但是最後政 策決定 仍是以執政者 包括官員及立法委員 的需要 而非一般民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吳淑珍 1987 年 3 月 24 日對行政院長提出 放棄歧視台灣人政策 的質詢時 所引用的資料即是一例 見下文的討論 在 1992 年的修法過程中 只有國民黨外省籍的增額立法委員周書府表示有條件的反 對 他贊成為了消除狹隘的地域觀念而刪除本籍 但是堅決反對在不認同中華民國 要成立台灣共和國的前提下 刪除本籍登記的心思 立法院公報 1992a: 88-89

42 100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眾想法為主要考慮因素 六 討論 由 中國省籍 到 台灣族群 的轉變 由上述關於戶口普查中籍別類屬內容轉變的描述與分析 可以知 道籍貫觀念與制度 和其他意識形態與政治制度有密切關連 籍貫制 度不僅在戰後遷台國民政府重建政治體制過程中 扮演重要角色 更 因為反對者質疑省籍群體之間政治不平等問題 而成為 1970 年代以 後台灣政治變遷的重要戰場 本文前面是以歷年戶口普查中籍別類屬 區分方式為核心 討論相關的政治與社會脈絡對於這個類屬的形成與 變化的影響 接下來將提出一個較大的分析架構 來解釋戰後台灣政 治制度的形成與變遷 以定位籍貫制度在這些結構與變遷過程中的角 色 一 1949 年後政治制度重建 中國法統想像的國家建立 1949 年國共內戰失利之後 國民政府遷台準備反攻 在沒有實質 統治大陸的狀況下 當時國民政府繼續宣稱中國法統的合法性基礎來 自兩方面 在國際社區方面 最重要因素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繼續承 認中華民國 維持邦交關係 以及國民政府保有聯合國席次 在內部 方面 統治合法性宣稱的重要元素是中華民國憲法 根據憲法產生的 中央政府 代表各省的中央民意代表 由於反攻大陸目標沒有在原先 預定的一年內達成 國民政府為了持續宣稱代表中國政權的正統性 乃在 1954 年透過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憲 以及總統致電要求 讓代 表全中國各省份中央民意代表得以在原訂任期結束後 繼續行使職 權 至下屆選出為止 總統府公報 1953, 1954 在 中國法統 的 國家範圍想像與政治需求下 法律上籍貫區分與認定 以及維持中 央 地方兩元化政治制度 成為重要的制度安排 戰後國民政府在台灣建構的政治體制中 除了代表全中國之外

43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101 尚有另一考慮 對於長期受日本統治的台灣人缺乏祖國認同之疑慮 這種疑慮充分地表現在重要官方職位上避免任用受過日本統治的台灣 人 及壓抑台灣文化與認同的文化與教育政策之上 在政府用人上 國民政府在接收台灣初期 即大量舉用日據時期赴大陸的台籍人士 也就是所謂的 半山 擔任台灣地方政府要職 後來也以他們擔 任中央政府職位中的台籍代表 53 除此之外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要 職 大多由大陸各省籍人士出任 政府部門中 大陸各省籍官員所佔 比例 也都遠超過其人口比例 然而 政府一直沒有對本地反對者的 質疑與挑戰有所反應 到 1970 年代初期 國民政府的國際合法性遭 受重大挫敗 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後 才開始大量啟用台籍青年進入 政府與國民黨中 在教育與文化方面 國民政府長期在同化主義的觀 念主導下 採用獨尊國語 強調中華民族文化 貶抑台灣各種地方語 言與文化之政策 楊聰榮 1992 夏金英 1995 謝麗君 年戶口普查中 國民政府將台灣省籍與大陸省籍區分開來 並特別統 計台灣漢人祖籍 只是這種疑慮的制度性擴散或延伸 如此 國民政府在台灣建構了一個以 中國法統想像 為中心意 識形態 具有過渡型性質的政府體制 圖一的左半部列出了這個體制 中 對於國家範圍的想像 人民的社會分類概念 以及對應的政治制 度安排之間關係與內容 在這個政治系統中 以 中國 為國家範圍 的 省籍 區分可以說是政府統治正當性與合法性的重要來源 二 1980 年前反對陣營如何反抗政治制度省籍歧視 在這個權宜性的過渡政治體制下 台灣人民除了不能選舉台灣省 主席 以及 1967 年後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後的市長 之外 對於地 方政治仍有相當參與權 對於中央層級政治參與權則被限定在中國一 省之位階上 到 1970 年代以前 在中國法統的國家想像仍然普遍被 53 包括游彌堅 台北市長 黃朝琴 台北市長 台灣省議會議長 謝東閔 省議會 副議長及台灣省主席 林頂立 省議會副議長 黃國書 立法院院長 劉闊才 立法院院長 及連震東 內政部長 見李筱峰(1986: )

44 102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中國法統想像 台灣主體想像 國家範圍想像 全中國各省 台 澎 金 馬 人民分類與 對人民關係的 看法 1. 不同省份人民的籍貫區 分與民意代表 2. 台灣省人受到日本教育 不良影響 仍然不夠中 國化 1. 台灣本省人與外省人雖 然仍有文化差異 但是 公民權應該平等 2. 第二代中國化以後的台 灣人 不應仍受省籍歧 視的差別待遇 制度安排 1. 法律 2. 政治 3. 文化教育 1. 維持法律的籍貫區分 2. 中 央 地 方 兩 元 分 化 中央政府及中央民代 必須代表全中國 國會 不能完全改選 3. 中華民族主義的文化與 教育政策 1. 取消法律上的籍貫區分 2. 建立一個代表台灣民意 的政治體系 國會應全 面改選 中央政府必須 代表台灣的民意 3. 本土化 多元化的文化 與教育政策 圖一 不同國家想像中國家範圍 人民分類 及制度安排 接受時 這樣的政治安排似乎也順理成章 中國法統的主導性似乎沒 有受到台灣社會內部挑戰 雖然當時有些台灣籍民意代表曾經提出 改選中央民意代表 的要求 例如 省議員郭雨新在 1954 年 1955 年的提案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 1954: : 但 是 這些要求根據的理由 台灣行政區重劃 人口增加應增加名額 或原有代表已失去民意基礎 或要求的改選方式 只改選台灣省籍 的中央民意代表 都仍然符合中國法統的國家想像概念 即使有少 數人提出全面改選的激進要求 55 但是他們仍然只是 或只敢 提議 台灣省籍席次佔百分之五十 還沒有人 敢 提出按照台灣省籍與外 省籍在台灣的人口比例決定席次分配的建議 當時以 自由中國 雜 誌社為首的外省籍政治反對者 絕大多數也同樣在中國的國家概念 下 要求民主改革 年代也有其他省議員提出改選中央民意代表要求 例如 李萬居 郭國基 許世 賢 李秋遠 李源棧 參見程玉凰 李福鐘編 2001: 例如 李萬居 1959 年 6 月 12 日及李秋遠 1960 年 8 月的省議會質詢 參見程玉凰 李 福鐘編 2001: , 李萬居及李秋遠都是台籍 半山

45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103 國民政府在面對這些民主改革訴求時 反應方式也完全符合中國 法統想像的原則 政府對於改選中央民意代表訴求之回應是最典型的 例子 1966 年國民大會通過增訂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賦予總統在 台灣增補中央民意代表權力 1969 年才首度在台灣舉行中央民意代表 增選 而且 儘管台灣民眾與政治精英一再要求至少台籍中央民意代 表必須 改選 政府仍然決定讓 1948 年所選出的台籍中央民意代 表可以和大陸各省籍代表一樣不必改選 增選名額是二十年來台灣人 口增加與行政區調整後 依憲法規定必須增加的席次 當時反對人士對於政府用人有省籍考量之質疑 在政府以中國想 像將之定位為地域觀念的回應策略下 似乎也成為見仁見智的問題 難以激發台灣一般民眾強烈而一致的省籍被歧視感 由此觀之 中國 法統的國家想像在台灣社會內部仍然具有優勢主導地位 其中主要原 因是國民政府中國法統宣稱 仍在國際上得到支持 在 1970 年代以後 由退出聯合國開始 國民政府在國際外交戰 場上一連串失利 讓台灣政治體系出現了改變的可能性 其中 國民 黨政權壟斷中央政治權力 不容許民主制衡機制建立 與政府製造 省籍矛盾 成為反對人士批評的重點 新生代政治反對者也由出版 異議性政治雜誌開始 走向建立實質的反對黨 運用選舉及群眾集會 以宣揚民主理念的抗爭策略 逐漸升高其抗爭層次 在國內民主政治 改革要求不斷升高下 蔣經國領導的國民政府開始採取一些台灣化措 施加以回應 王振寰 1989 包括本省籍精英進入政府 國民黨 以 及開放定期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等 然而 整個 1970 年代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的主調 仍然是在不直 接挑戰 中國法統 觀念的前提下要求民主改革 在大多數戰後成長 的新世代中 中華民族主義教育所薰陶出來的 中國認同 是他們 在面對新世局變動時 用於理解自身處境的主要文化認知架構 蕭阿 勤 2002, 2003 儘管許多政治反對者指出了省籍群體之間的政治與 文化不平等問題 但是由於他們沒能成功動搖到中國法統合法性 這 使得政府在原有政治意識形態下 仍能夠將省籍不平等之質疑 詮釋

46 104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為有礙於非常時期民族團結的 偏狹地域意識 而模糊掉問題焦 點 也消解了此類挑戰的正當性 在省籍的分類概念下 隱含了包括 整個中國大陸各省在內的國家範圍想像 而在 1970 年代 甚至到 1980 年代時 雖然政府的有效管轄權僅止於台澎金馬地區 但是中央政 府的政治制度安排仍是以全中國的國家範圍想像為基礎 由於反對陣 營仍然缺乏論述內容完備一致的不同國家想像作為替代性觀點 更因 為國民政府對於大眾傳播媒體的控制 民眾無從接觸不同的觀點 因 此政府所宣揚的國家想像仍居於不受挑戰威脅的優勢 尤有甚者 國 民政府更以中華民族主義訴求及國家處於危難時期的說法 來抗衡 1970 年代中期以後本土性反對運動的民主化訴求 強調此時以抗爭方 式要求政治改革 將會製造社會動亂 而給予敵人可乘之機 王甫昌 1996 這種說法相當有效地壓制了反對運動一般支持基礎的擴散 三 1980 年後政治變遷的新動力 台灣主體想像的挑戰 1979 年美麗島事件之後 中國法統 難以動搖的情況開始有了 轉變的契機 美麗島事件雖然沒有直接造成這項轉變 卻間接地促成 了一些有利的發展條件 首先 全面性鎮壓反對陣營導致反挫 美麗 島事件後國民政府將反對運動領袖一網打盡 並企圖藉著軍法大審來 壓制其氣勢 然而這些作為卻意外地讓許多民眾有機會透過媒體 去 理解這些被政府刻畫為 共匪與海外台獨同路人 的民主運動領袖的 政治訴求 進而產生同情 並在後來的選舉中支持代替這些政治犯參 選的家屬 王甫昌 1996 其次 為了平撫民怨及回應民眾對於政治 參與要求 國民政府在 1980 年代初期開放越來越多的中央民意代表 增額席次 56 雖然國民黨籍候選人還是贏得大多數席次 但是反對黨 的政治人物開始有較多機會進入國會殿堂 其中重要的轉捩點是 1986 年的立法委員選舉 剛宣布成立的民進黨便史無前例地贏得 12 席 此後 在民進黨立委集體合作挑戰國會的積極作為下 反對運動主要 年增選立法委員席次只有 11 席 1972 年的增額選舉增加到 29 席 1975 年是 37 席 1980 年是 64 席 1983 年是 65 席 1986 年是 73 席 到 1989 年則是 101 席

47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105 的體制內政治抗爭舞台 逐漸由過去台灣省議會轉移到具有國會地位 的立法院 第三 美麗島事件後反對政治精英幾乎全部被逮捕入獄 造成黨外陣營領導階層的真空 新崛起政治精英為了爭奪領導權 而 在意識形態及挑戰策略上相互競爭 比較激進的台灣民族主義論述順 勢崛起 成為民進黨建黨後重要的政策方針 這些條件的相互配合 讓反對運動有了新的發展舞台 1987 年民 進黨的 12 位立法委員進入國會後 部分委員便開始以誇張的肢體動 作 尖銳的質詢 凸顯立法院受到 40 年沒有改選的大陸各省籍立委 控制之荒謬性 57 透過媒體 特別是電子媒體 的大幅報導 這些挑 戰讓一般民眾開始注意到過去甚少成為矚目焦點的資深大陸省籍立法 委員 另外 民進黨籍立委也開始有系統而且大量質詢 省籍 相關 議題 包括政府應該公布二二八事件真相以及放棄歧視台灣人的政策 民進黨中央黨部政策研究中心 1989: 80-85, 在國會的體 制內挑戰與街頭群眾活動的配合下 民進黨成功地激起一般人注意到 全國性政治體制 並開始提出及推銷一套以 台灣主體 為基本理念 的替代性國家範圍想像 最重要的例子是 民進黨籍立委黃煌雄 1987 年 3 月 24 日向行政院長俞國華提出 解開 中國結 與 臺灣結 六大問題 質詢 質疑政府以中國為治權行使區域的說法之不切實 際 他指出 政府既不能 也不敢以 叛亂份子 處置中共政權之 官員 與 人民 則中華民國顯然已以臺澎金馬為主權與法律行使 範圍 立法院公報 1987a: 20 相對於當時國民黨仍然考慮在國會 改革中設置大陸代表制 以維持中國國家範圍想像 反對黨此時已經 開始建構一個替代性的國家範圍想像 在台灣主體性想像下 民進黨也重新界定台灣社會中不同的文化 群體之間應有的社會關係 緊接在前述黃煌雄之後吳淑珍的質詢相當 有代表性 吳淑珍以 放棄歧視臺灣人政策 讓臺灣永享真正的民主 和平 為題 反駁外省人是政治上弱勢 受排擠的說法 並強調台灣 57 朱高正是始作俑者 也是最著名的使用者

48 106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人受到差別待遇 眾所周知 三個中央民意代表機構 近一千三百 名代表中 臺灣籍僅佔二百二十多人 約百分之十七 與臺灣人佔人 口百分之八十五之比例懸殊 立法院公報 1987a: 28 吳淑珍也指 出台灣人在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中央政府各機關首長 軍中的將官 所佔比例僅有 13.6% 14% 及 4.3% 據此 吳淑珍要求國民黨政府 放棄省籍歧視政策 才能化解省籍對立 58 這個引發了戰後台灣第一 波公共討論省籍問題的質詢 採用了人口比例做為比較基礎 評量不 同群體在權力位置分配上是否受到差別待遇 其中一個重要的假設 是以 台灣 為範圍 計算本省人及外省人的比例 這種以一個社會 中 不同文化群體人口相對比例做為評量是否有歧視現象的概念與分 析技術 背後隱含了一種新的人群關係看法 社會中文化群體不應該 因為其文化身分在政治或經濟上受到差別對待 更重要的是 也隱含 了將台灣當成一個完整的 實質的政治體系或社會單位 而不再是中 國一部份的國家範圍想像 因此 1987 年以後 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國會舞台中 為了衝撞國 民政府在中國民族主義理念 以及對於台灣人不信任下 所建構的不 利於台灣人之政治與文化制度 而漸漸開始發展一種新的人群分類想 像加以對抗 這個可以被稱為 當代台灣族群想像 的人群分類思考 包括了幾項元素 (1)以台灣主體性 相對於中國法統想像 為中心理 念 做為界定國家與公民的範圍 (2)強調台灣社會中有不同的文化群 體 特別是本省籍與外省籍兩群 1993 年以後 更進一步細分為閩 南人 客家人 原住民 及外省人的四類區分 但是不同文化群體 之間沒有高下等級之分 應該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利 不應該受到與文 化身分有關聯之歧視性待遇 (3)現代政府有責任保障弱勢群體不受歧 58 因此 早在 1990 年 7 月 自由時報 報導各部門的省籍比例之前 表六 吳淑珍就 已經在國會中提出類似的 但是更詳盡的質詢 並引發政府及主流媒體強烈反應 除 了行政院長俞國華的回應之外 遠見 在七月推出 省籍是問題 的專題報導 遠 見 1987 中國論壇 更在八月舉辦 中國結 與 台灣結 研討會 中國論 壇 1987 發表了 11 篇學術論文 其中 陳其南(1987) 張茂桂與蕭新煌(1987)更以 族群 的概念來描述本省人 外省人的互動關係 是當代台灣族群關係研究的濫觴 王甫昌 2002

49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107 視的公民權利 1993 年民進黨的族群與文化政策白皮書中揭櫫的 多 元融合的族群關係與文化 之理想 正是這種新的人群分類理念的具 體展現 多元融合 至少應具備兩個立場 1.一個國家的建立不必 是由 單一 民族所組成 國家以及各組成族群必須承認領 土內各個族群的文化特殊性以及不可取代價值 鼓勵並且保 護各族群的多元文化發展 2. 同時應該以現代公民權為 核心 建立現代的公民意識 國家意識與共同體精神 現 代公民權指本乎平等原則參與政治 經濟 社會與文化教育 等活動的權利 以及平等享受各種建設與發展成果的權利 台灣的族群政策 首先應該承認族群的多元性 現在台 灣 至 少 有 原 住 民 族 各 族 閩 南 人 語 族 客 家 人 語 族 和 外省人 族群 他們之間不應該有所謂的優 劣高低 中心與邊陲 或者主流與地方的分別 民主進步 黨中央黨部 1993: 隨著中國法統的主要象徵 中央民意代表機構逐漸失去正當性 的同時 這種以台灣為國家範圍與要求社會團體平等的想法 也越來 越普遍化 為了去除 省籍 這個字眼所隱含的中國想像 中國各 省 部分民進黨籍立委 1987 年後開始採取學者所用的 族群 一 詞 來取代過去的 省籍 59 族群 不光只是一個新的名詞而已 由 中國 國家想像下的 省籍 問題 到 台灣 主體性國家想像 下的 族群 關係 名詞轉變之背後 其實蘊含了一套新的人群分類 59 民進黨的許榮淑應該是最先在立法院的質詢中以 族群 一詞描述 省籍 的立委 她 1987 年 4 月 4 日引用學者研究提到 研究台灣現代史的學者 都一致指出 大陸 人與臺灣人之間的族群關係 乃是影響臺灣政治發展的一項最重要的變數 立法院 公報 1987b: 18 而許榮淑所引用的學者觀點 應該是尹章義大約半年前 在 中國 論壇 的一篇論文提到 台灣 本來是住在今天台南一帶一個先住民 族群 名 稱的各式音譯中的一種 是族群名而不是地名 尹章義 1986: 19

50 108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觀念 重新界定的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理想的關係形態 1990 年以後 族群 的概念突然成為台灣社會流行的新名詞 民眾對於社會中人 群分類的意識與期望 也跟著改變了 圖一右半部將這個在 1987 年 到 1991 年期間所浮現新的人群分類觀念中不同元素以及相關制度安 排的理念以圖表示 族群概念的出現 雖然沒有立刻改變原先在大中國國家觀念以及 省籍區分概念下 所建構出來的政治制度 但卻已經有效地將過去本 省人 外省人的各種不對等關係 60 詮釋為 族群歧視 結果 這種 對於現實世界的理解與詮釋方式 變成官方民族主義之外 另一套挑 戰性 替代性的意識形態 總括地說 本文認為籍貫分類在戰後台灣政治制度的建立與變遷 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政府由上而下建立的籍貫區分制度 因 為與遷台後中央政治制度的權宜措施及教育文化制度 共同建構與合 理化了一個不利於本省人參與的政治體制 而成為本省籍反對精英在 要求改革時攻擊的目標之一 這種建立在 中國省籍 人群分類概念 上的政治結構 因為具有省籍不平等的結構特性 局限了挑戰者能夠 有效動員的社會分歧軸線之範圍 事實上 反對陣營在 1980 年代以 前曾經嘗試在中國法統的國家想像下進行跨族群的民主改革挑戰 但 是因為受到國民政府以民族主義道德性訴求的反制 無法有效拓展支 持基礎 而被迫改變策略 為了拆解中國法統想像中 用於合理化省 籍不平等政治結構的各項論述元素 國家範圍的想像 人民的分類與 關係 及理想的制度安排 反對陣營在外在政治與社會環境配合 下 由嘗試錯誤的學習過程 漸漸建構了台灣主體論述與之抗衡 這 套新論述重新界定了族群之間理想的道德關係 過去中國法統理念下 的省籍政治不對等 被詮釋為省籍歧視的不公平狀態 國會全面改選 的政治改革訴求 也因此被成功地賦予了 消除族群排外性的政治參 與 之道德意涵 而讓國民黨政府難以抗拒 因此 籍貫制度被詮釋 60 借用張茂桂(1993)的說法

51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109 為政治不公平的象徵並成為抗爭的重要場域 而在無意中提供了導致 其最終被迫變遷的動力來源 它不僅是台灣政治變遷的依變項 也是 讓變遷得以發生的自變項 七 結語 由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 國民政府由大陸帶進台灣的省籍區分觀 念 以及與之相關的中央民意代表政治制度 是戰後台灣社會中省籍 隔閡問題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本在大陸時期一般人習以為常的本 省籍 外省籍區分 是相對 流動的身分 而且不同省籍之間只是具 有地域或文化 語言 差異的意涵 並沒有制度化的高下優劣之等級 意涵 然而在國民政府遷台之後 卻因為維持中國法統的需要 以及 國民政府對於台灣省人受到日本殖民影響的不信任 而在政治制度安 排與設計上 造成台灣籍與大陸各省籍者之間不平等的關係 更重要 的是 本省人 與 外省人 也由官方統計的相對類屬名稱 變成 台灣常民生活中社會界線分明 彼此也相當自覺的固定身分 雖然有些西方學者早在 1970 年代便使用 ethnic groups 或 ethnicity 的英文詞彙來描述台灣人和大陸人的不平等關係 例如 Gates 1981; Appleton 1973: 759 但是當時台灣社會內部對於這個現象 在中文的表達上主要仍是以 省籍矛盾 或 地域意識衝突 稱呼 之 1980 年代中期以後 對應於英文詞彙的中文翻譯 族群 才漸漸 被普遍使用 而且被用於描述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不平等與互動關 係 這個英文名詞使用與中文正式翻譯出現的時間落差 除了表現了 過去省籍問題無法在台灣被公開談論的政治敏感性之外 也代表了新 的人群分類意識之崛起 由本文的分析來看 台灣族群現象有兩個與其他社會迥異的特 性 第一個特性 是族群觀念和國家認同爭論的發展有高度關連 相 對於西方國家通常是在沒有界線爭議的確定社會範疇中處理或協商族 群關係 台灣社會中族群關係的轉變 卻和國家範圍想像的轉變糾纏

52 110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不清 台灣社會中 族群 這個新的人群分類意識 出現的重要條件 之一 是必須揚棄或擱置以中國為範圍的國家想像 改以台灣做為公 民權利施行範圍 如果在台灣的大陸各省籍人民 不再代表中國大陸 各省 而被認為是台灣社會中的一部份公民 那麼衡量各族群之間社 會位置與報酬分配 是否合乎平等與公義的標準將跟著改變 然而 這個特性也造成族群爭議因為和國家認同爭議糾結不清 而特別難以 化解 第二個特性則是 台灣社會中的族群概念是被發展來對抗民族主 義式的族群同化論 而不是簡單的種族主義意識形態 1950 年代以後 西方逐漸普遍的 族群 分類概念 通常隱含了社會文化群體之間有 差異但無高下優劣之分的想法 它被用來抗衡過去種族主義意識形態 (racist ideology)認為 種族 群體的體質與文化差異有高下優劣之分 的想法 台灣社會在 1980 年代以後 在學者與政治人物引介西方概 念所建構的 族群想像 則主要是用於對抗 中國 民族主義想 像 對於特定族群的政治剝奪與文化壓迫 其中 政治剝奪是透過中 國法統的政治論述 去維持一個代表全中國的中央民意機構 文化壓 迫則是透過對於不同文化群體採取族群同化(ethnic assimilation)的文化 與教育政策 將台灣人同化入主流文化中 後者顯示了政府或優勢 族群認為台灣人的民族文化純正程度不夠 如果以對於群體文化差 異的看法是平等或有高下之分的判準來說 這種看法其實比較類似 強調文化有高下之分的種族主義信仰 不過 由於要對抗的不是簡 單或赤裸裸的種族主義意識形態 而是比較精巧 經過民族主義包 裝的文化優劣論述 台灣族群論述發展軌跡因此和其他社會大不相 同 隨著 族群 這個詞彙的流行與普遍 過去國民政府在中國民族 主義理念下高舉的 省籍融合 之族群同化理想 逐漸被要求 維持 差異但平等 的族群多元化(ethnic pluralism)的新族群關係理想所取 代 這種想法不但出現在 1987 年反對陣營對於國民政府要求省籍平 等的挑戰中 也被過去同樣受壓抑的其他文化差異群體 原住民與客

53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111 家人 採用 爭取其做為公民應有的文化或社會權利 61 同樣的 1991 年國會全面改選後 許多外省政治精英擔心 如果民主化與本土化 後 在文化與教育上繼續沿用過去的 族群同化 政策 將會對人數 較少的外省人造成同質化的文化壓迫 62 新黨 1995 年的公共政策白皮 書 主張的 族群與文化政策 正透露出這樣的擔憂 新黨是一個 族群尊重與融合的政黨 反對任何挑撥族群與省籍紛爭的做法 並主 張透過 協商民主 的原則 落實族群共和 多元文化並進的精神 以建立多元主義的憲政民主體制 新黨 1995: 51 因此 儘管政府在官方統計中 對於具有族群分類意涵的籍別類 屬 在分類上及統計上越來越簡化 甚至最後刪除了本籍登記 但是 一般人民認為有社會意義的族群分類 卻反而越來越繁複 籍貫分類 這個中國傳統觀念下的制度 在戰後的台灣因為歷史機緣造成了制度 化的省籍不平等後果 反而在打破省籍族群不平等制度的過程中 意 外地促成了一種新形態族群關係之理想 族群多元主義 這個由同 化主義到多元主義的轉變 並非自然的族群社會融合之結果 而是以 族群之名所進行的政治競爭與抗爭的結果 後續研究應該對於這個意 外轉折的歷史過程 與當代台灣族群多元主義的理念內涵與國家認同 爭議的關連 進行更深入的探究 誌謝 本文資料蒐集與寫作 得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支持 計畫名稱 台灣 官 方 統 計 資 料 中 的 族 群 分 類 戶 口 普 查 資 料 之 分 析 NSC H 謹此致謝 作者也十分感激研究助理吳柏璇 曾齡儀在蒐集與整理 資料下了很多功夫 柯志明 張茂桂 章英華與蕭阿勤對於本文提供不少意見 以及謝麗玲在出版過程中的專業編輯協助 更值得一提的是 台灣社會學 兩位 匿名評審 為本文初稿提供了長達九頁 非常深入的評審意見 其中評審一即有 七頁 令作者極為感佩與汗顏 這些寶貴意見對於本文修改有極大幫助 作者 在此對評審致上最高謝意與敬意 文中表達的觀點與意見 當然都是作者的責任 年台灣原住民族所發起的抗爭活動與 1988 年客家運動團體發起的 還我母 語 大遊行可為代表 1989 年 澄社 創立宣言 我們對當前國事的基本看法 中 就特別提出了 我們 是走向真正的和諧與協力的族群呢 還是從一個省籍的歧視轉換到另一個省籍的歧 視 的質疑 聯合報 1989 年 4 月 19 日 2 版

54 112 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參考文獻 中國論壇 1982 本期主題 正視地域觀念問題 中國論壇 13(12): 2-51 (1987) 中國結 與 台灣結 研討會論文專輯 中國論壇 25(1): 尹章義 (1986) 台灣意識之史的發展 中國論壇 23(2): 內政部 (1991) 戶籍登記本籍存廢問題之研究 台北 行政院研考會 王甫昌 (1996) 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 一九七九 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 比較 台灣政治學刊 1: (1998a) 族群意識 民族主義 與政黨支持 一九九 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 台灣社會學研究 2: 1-45 (1998b) 台灣族群政治的形成與表現 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選舉結果之分析 見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主編 民主 轉型 台灣現象 頁 台北 桂冠 (2002) 第 八 章 台 灣 的 族 群 關 係 研 究 見 王 振 寰 主 編 台 灣 社 會 頁 台北 巨流 (2003)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台北 群學 (2004) 由民主化到族群政治 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 1970s 1990s 二十世 紀台灣民主發展 頁 台北 國史館 王振寰 (1989) 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1): 王德溥 (1956) 臺閩地區戶口普查 中國內政 12(2): 2-3 民進黨中央黨部政策研究中心 (1989) 民意戰士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的奮鬥 台 北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1993) 民主進步黨的族群與文化政策 多元融合的族群關係 與文化 台北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 台灣客家關係書目與摘要 專書 論文 研究報告類上 冊 南投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立法院公報 (1972a) 內政 司法委員會記錄 62(21): 1-7 (1972b) 內政 司法委員會記錄 62(18): (1973a) 院會記錄 62(45): (1973b) 院會記錄 62(46): 4-28 (1973c) 院會記錄 62(49): (1973d) 院會記錄 62(50): (1980) 內政委員會會議記錄 69(41):

55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 113 (1983) 質詢與答復 72(34): 104 (1987a) 院會記錄 76(24): (1987b) 院會記錄 76(27): (1990) 院會記錄 79(36): 2-16 (1991a) 內政 司法委員會記錄 80(96): (1991b) 院會記錄 80(22): (1991c) 院會記錄 80(51): (1991d) 院會記錄 80(52): (1992a) 院會記錄 81(50): (1992b) 院會記錄 81(51): (1992c) 委員會記錄 80(100): 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主編 (1984) 中華民國高普考試制度 台北 正中書 局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56a) 戶口普查疑難問題解答彙編 中國內政 12(2): (1956b) 戶口普查人員手冊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印 (1982) 中華民國六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第一卷總說明 統 計提要及法規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吳乃德 (2002) 認同衝突與政治信任 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 台灣社會 學 4: 李筱峰 (1986) 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 台北 自立晚報 周中一 (1956) 現時戶政概觀 中國內政 11(6): 姚嘉文 (1975) 一八六比一的差異 高普考還要論省籍嗎 臺灣政論 2: 夏金英 (1995) 台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 ( ) 台北 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張茂桂 (1993) 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 見張茂桂等著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 頁 台北 業強 張茂桂 蕭新煌 (1987) 大學生的 中國結 與 台灣結 自我認定與通婚觀 念的分析 中國論壇 25(1): 張瑞成編 (1990) 陳儀致陳立夫關於臺灣收復後教育準備工作之意見函 民國三 十三年五月十日 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 頁 台北 國民黨黨史 會 莊英章主編 潘英海 翁佳音 詹素娟編輯 (1988) 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 台 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其南 (1987) 本土意識 民族國家與民主政體 中國論壇 25(1): 22-31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13 期, 頁 185-206 民 國 101 年 6 月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臺 灣 分 館 1920 年 臺 灣 廢 廳 反 對 運 動 與 地 方 意 識 *1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政 治 史 的 再 論 析 **2 蔡 蕙 頻 摘 要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與 戰 後 特 殊 的 時 空 背 景, 日 治 時 期 政 治 史 研 究

More information

Prasenjit Duara 3 nation state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4 1. A C M J M M

Prasenjit Duara 3 nation state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4 1. A C M J M M N.W.J.E 1001-5558 2012 02-0115-14 C95 A 1945 N. W.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2 2 73 2012.No.2 Total No.73 1 2 56 Prasenjit Duara 3 nation state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4 1. A C 1945. 2 1905. M.

More information

host society. Unlike other specialized guild organizations or political institution the ethnic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the Netherlands exhibit a multi

host society. Unlike other specialized guild organizations or political institution the ethnic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the Netherlands exhibit a multi 2010 9 3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September 2010 No. 3 殎 檨檨 殎 殎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 殎 100732 D634. 356. 3 A 1002-5162 2010 03-0001 - 12 The Village-Simulation Phenomena and the Overseas

More information

台 灣 人 權 學 刊 第 三 卷 第 三 期 他 還 接 受 教 育 部 的 委 託, 長 年 擔 任 中 央 層 級 的 人 權 教 育 輔 善 團 的 指 導 教 授, 至 今 已 有 多 年 我 雖 然 不 是 很 了 解 為 什 麼 他 可 以 一 邊 承 擔 教 育 部 賦 予 的 任

台 灣 人 權 學 刊 第 三 卷 第 三 期 他 還 接 受 教 育 部 的 委 託, 長 年 擔 任 中 央 層 級 的 人 權 教 育 輔 善 團 的 指 導 教 授, 至 今 已 有 多 年 我 雖 然 不 是 很 了 解 為 什 麼 他 可 以 一 邊 承 擔 教 育 部 賦 予 的 任 人權教育在台灣的推動及其進取之道 但昭偉 台北市立大學教育系教授 摘要 2016 年台灣的大選結果 素來對人權倡議有較多同情的民主進步黨取得政權 假如這曾提出以人權立國的政黨重新要來推動人權教育 並期許以人權政策和 國際社會接軌 他們在人權教育的推動上究竟應該採取什麼樣的作為才會最有 效 在這篇論文中 本文作者先交待從 2000 年到 2015 年當中兩個執政黨在人 權教育上的作為 在交待過程中 作者從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的觀點來評述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 Managing Traditional Temples A Case Study of Representative Temples in CHIA-YI i Abstract This research used the methodology of field study historical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

More information

[1] [2] [3] [4] 20 [5] Thomas Barclay, [1] [2] [3] [4] [5]

[1] [2] [3] [4] 20 [5] Thomas Barclay, [1] [2] [3] [4] [5] BIBLID 1026-5279 (2002) 91:2 pp. 65-92 (2002.12) 6 5 Keywords Taiwan Publication Publishing History Bookstore Chinese Books E-mail: 875a@academia.drnh.gov.tw 66 2002.12 [1] [2] [3] [4] 20 [5] 20 1881 Thomas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49-276 19 1 90 6 ** * ** 88 I 2000 8 249 250 19 1 251 1873-1929 1900 1 1902 1 35 1900 1960 7-12 252 19 1 2 3 2 1900 1902 3 2000 129-197 253 4 5 6 4 1902 1962 103 5 Joseph

More information

臺灣農會政治自主性角色之變遷

臺灣農會政治自主性角色之變遷 通 識 教 育 與 跨 域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十 二 月 頁 2 7 ~ 頁 5 0 General Education and Trandisciplinary Research No.13 Dec., 2012 pp.27~50 通 識 教 育 臺 灣 農 會 自 主 性 角 色 之 變 遷 劉 華 宗 南 華 大 學 國 際 暨 大 陸 學 系 公 共 政 策

More information

%

% 38 1 2014 1 Vol. 38No. 1 January 2014 51 Population Research 2010 2010 2010 65 100028 Changing Lineal Families with Three Generations An Analysis of the 2010 Census Data Wang Yuesheng Abstract In contemporary

More information

臺灣對外貿易的回顧和政策之探討

臺灣對外貿易的回顧和政策之探討 Review and Research of the Foreign Trade and Policy in Taiwan ProfessorRoger Lo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economic

More information

,,,,, 1945,,,,,,,,4,,,,,,,,, ( ), ;, ;,,,? (1992 ) (,1993 ), (1945 4 7 ), () 3,143, ( ) ( ), ( ) :,015 2 15

,,,,, 1945,,,,,,,,4,,,,,,,,, ( ), ;, ;,,,? (1992 ) (,1993 ), (1945 4 7 ), () 3,143, ( ) ( ), ( ) :,015 2 15 ,,,,,,,,,,,,,,,,,,,,,1945 8,1946,,,,,,,, 14 ,,,,, 1945,,,,,,,,4,,,,,,,,, ( ), ;, ;,,,? (1992 ) (,1993 ), (1945 4 7 ), () 3,143, ( ) ( ), ( ) :,015 2 15 2002 1,,,,,, :( ),,,,,,, ;,,,,,,,:,, (1945 8 29 ),

More information

124 第十三期 Conflicts in the Takeover of the Land in Taiwan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A Case in the Change of the Japanese Names of the Taiwanese Peopl

124 第十三期 Conflicts in the Takeover of the Land in Taiwan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A Case in the Change of the Japanese Names of the Taiwanese Peopl 123 戰後初期臺灣土地接收的糾紛 以更改日式姓名的臺人遭遇為例 124 第十三期 Conflicts in the Takeover of the Land in Taiwan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A Case in the Change of the Japanese Names of the Taiwanese People Abstract By Ho Fung-jiao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 許雪姬3校稿0123.doc

Microsoft Word - 05 許雪姬3校稿0123.doc 臺 灣 史 研 究 第 21 卷 第 4 期, 頁 187-217 民 國 103 年 12 月 中 央 研 究 院 臺 灣 史 研 究 所 保 密 局 臺 灣 站 二 二 八 史 料 的 解 讀 與 研 究 許 雪 姬 摘 要 2008 年 4 月 中 央 研 究 院 臺 灣 史 研 究 所 購 得 某 情 治 人 員 遺 留 的 相 關 檔 案, 其 中 有 二 二 八 事 件 期 間 保 密

More information

1

1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獎 勵 人 文 與 社 會 科 學 領 域 博 士 候 選 人 撰 寫 博 士 論 文 成 果 報 告 八 0 年 代 後 台 灣 散 文 之 家 國 書 寫 研 究 核 定 編 號 :NSC 98-2420-H-006-003-DR 獎 勵 期 間 :98 年 08 月 01 日 至 99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76\372\245v\245\277\270q\252\272\247x\271\322.doc)

(Microsoft Word - \276\372\245v\245\277\270q\252\272\247x\271\322.doc) 歷 史 正 義 的 困 境 : 族 群 議 題 與 二 二 八 論 述 陳 翠 蓮 摘 要 本 文 目 的 在 分 析 民 主 化 之 後 的 台 灣, 在 追 求 歷 史 正 義 時 所 面 臨 的 困 境 及 其 原 因 作 者 以 二 二 八 事 件 相 關 論 述 為 焦 點, 從 歷 史 研 究 途 徑, 追 索 二 二 八 論 述 與 族 群 議 題 糾 葛 不 清 的 過 程 二 二

More information

369-397

369-397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369-397 20 1 91 6 1931 1931 1932 1945 * 369 370 20 1 1 2 1941 12.30 3 4 1 91 1975.3 56-64 2 19 4 1983 202-211 28 4 1986 156-166 3 12.30 1989 2 59-65 12.30 1996 359-385 4

More information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三 十 九 期 2015 年 01 月 頁 223~258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由 心 到 腦 從 腦 的 語 義 脈 絡 論 晚 清 民 初 的 文 化 轉 型 * 徐 瑞 鴻 提 要 傳 統 的 中 醫 理 論 以 心 為 神 明 之 主, 掌 管 思 維 記 憶 與 情 感, 此 一 觀 點 在 近 現 代 受 到 西 方 解 剖 學 的 巨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odern Dance and Cultural Identity A Study on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Choreographers in Taiwan Modern Dance and Cultural Identity A Study on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Choreographers in Taiwan Chen Yang-Wei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9352D3131382DA4E9AA76AEC9B4C1BB4FC657AAECB5A5BEC7AED5BDD2ABE1B8C9B2DFB867C5E7AAECB1B4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9352D3131382DA4E9AA76AEC9B4C1BB4FC657AAECB5A5BEC7AED5BDD2ABE1B8C9B2DFB867C5E7AAECB1B42E646F63> 嘉 大 教 育 研 究 學 刊, 第 2 5 期 : 9 5-1 1 7 2 0 1 0 國 立 嘉 義 大 學 蔡 元 教 隆 育 朱 學 啟 系 華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初 等 學 校 課 後 補 習 經 驗 初 探 蔡 元 隆 朱 啟 華 衛 生 系 講 師 摘 要 本 文 旨 在 探 討 臺 灣 日 治 時 期 (1927-1945 年 ) 初 等 學 校 ( 含 小 學 校 公 學 校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封面.doc

Microsoft Word - 封面.doc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台 灣 文 化 及 語 言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李 勤 岸 博 士 戰 後 台 語 文 學 運 動 ê 開 展 :1986-1991 研 究 生 : 蔡 瑋 芬 撰 二 六 年 六 月 說 謝 是 按 怎, 我 會 來 行 這 條 做 台 語 文 學 ê 路? 自 來 我 讀 華 語 文 學 作 品, 是 -bat 感 動 過, 但

More information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历 史 学 研 究, 2016, 4(1), 1-8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6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ojhs http://dx.doi.org/10.12677/ojhs.2016.41001 Protection Republic Award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通讯190期.doc

Microsoft Word - 通讯190期.doc SOCIOLOGY OF ETHNICITY 主 办 单 位 : 中 国 社 会 与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北 京 大 学 社 会 学 人 类 学 研 究 所 中 国 社 会 学 会 民 族 社 会 学 专 业 委 员 会 第 190 期 2015 年 8 月 31 日 民 国 民 族 史 研 究 专 辑 之 五 目 录 论 文 谁 是 乌 斯 满 关 于 乌 斯 满 的 三 种 历 史 记 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李隆獻.doc

Microsoft Word - 101李隆獻.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四 期 2009 年 4 月 頁 1-28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日 本 復 仇 觀 管 窺 以 古 典 文 學 為 重 心 * 李 隆 獻 摘 要 本 文 延 續 筆 者 對 復 仇 / 復 仇 觀 的 歷 時 性 考 察, 以 日 本 古 典 文 學 為 重 心, 管 窺 日 本 復 仇 觀 的 淵 源 與 嬗 變 之 跡 要 點 如 下 : 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台灣舞獅歷史發展脈絡之探析…全文

Microsoft Word - 台灣舞獅歷史發展脈絡之探析…全文 1 1 73 2 3 4 5 2003 p259 2 7 1997 p136 3 4 17 53 20 165~167 74 1064 5 ( ) 26 6 7 8 < > 37 39 37.1p4 40 9 10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1887 17 ~ 1962 小譃竟成生死 53 54 55 皷角鬧西皮 11 : 56 金獅献瑞慶春王 燈明花市艶風光 58

More information

9(3)人文封面

9(3)人文封面 102 9 3 243-256 摘要 30 1931 1930 322-323 1943 7 31 30 40 1895 1896 244 1 2005 1-17 1943 1933 73 2011 116 30 30 1931 1 2011 24 33 245 1937 1941 12 1930 322-323 1943 7 31 2003 28-59 1920-1925 1926-1937 1937-1978

More information

14-2-人文封面

14-2-人文封面 107 14 2 99-116 2013 11 10 2015 3 2015 100 2015 95 7 1 2015 Constitutionalism 1998 1 Lane, 1996, p. 50 1 2010 37-68 2013 117 2 3 1 2 2015 49-51 3 101 2007 2014 2011 2014 39-45 8 7 Linz 2000, p. 70, 94-95

More information

2005 4,,,,,,,,,,,,, (2001 ) ;() ( 1997 ) ; ( 1997 ) ; () (1996 ) ;,: ( 1995 ) ; (1995 ),,,, (J13) (J9) (J10), (J19) (J17) 58

2005 4,,,,,,,,,,,,, (2001 ) ;() ( 1997 ) ; ( 1997 ) ; () (1996 ) ;,: ( 1995 ) ; (1995 ),,,, (J13) (J9) (J10), (J19) (J17) 58 ,,,, 44 %,,,,,,,,,,,, 57 2005 4,,,,,,,,,,,,, (2001 ) ;() ( 1997 ) ; ( 1997 ) ; () (1996 ) ;,: ( 1995 ) ; (1995 ),,,, (J13) (J9) (J10), (J19) (J17) 58 ,,,,,,,,,,, 1945 11 5,, ( ) : ; 1945 11,,,,,:, 1987,802,

More information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的 中 国 特 色 军 事 变 革 威 慑 和 实 战 能 力 1 按 照 机 械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需 要 保 持 一 定 的 员 额, 按 照 信 息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则 需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的 中 国 特 色 军 事 变 革 威 慑 和 实 战 能 力 1 按 照 机 械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需 要 保 持 一 定 的 员 额, 按 照 信 息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则 需 2012 年 5 月 当 代 中 国 史 研 究 May,2012 第 19 卷 第 3 期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Vol. 19 No. 3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的 中 国 特 色 军 事 变 革 刘 志 青 [ 摘 要 ] 中 共 十 六 大 以 来, 中 国 军 事 变 革 在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指 导 下, 注 重 实 际,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1001-5558 2015 03-0021-16 2010 C91 A 2014 5 2010 N. W.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5 3 86 2015.No.3 Total No.86 2010 2010 2181.58 882.99 40.47% 1298.59 59.53% 2013 2232.78 847.29 37.95% 1385.49 62.05% 1990

More information

9 9 9-99 9 9 8 9 00 9 9 9 9 008 8 00 00 00 0 008 0 0 9 9 99 00 9 98

9 9 9-99 9 9 8 9 00 9 9 9 9 008 8 00 00 00 0 008 0 0 9 9 99 00 9 98 0 No. 0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Serial No. ( 南 京 大 学 历 史 系, 江 苏 南 京 009) 新 文 化 运 动 以 后, 中 国 的 文 史 学 术 界 大 致 分 为 南 北 两 大 系 统, 以 新 旧 为 重 要 分 野 其 中, 位 于 南 京 的 东 南 大 学 多 被 视 为 南 方 旧 学 的 重 镇 9 年 南 京 国 民 政

More information

310 日治時期前臺灣醫療發展之探討 逐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臺灣早期醫療的發 臺灣的歷史發展 自明朝時期荷蘭 西班牙 展即是以原始醫療及從中國大陸傳習至臺灣的中 來臺灣發展之後 臺灣的史料記載才逐漸多了起 醫體系為主 而此時期來臺灣之中醫師 其技術 至清朝 從中國大陸移民來臺的人數大量增加 水平

310 日治時期前臺灣醫療發展之探討 逐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臺灣早期醫療的發 臺灣的歷史發展 自明朝時期荷蘭 西班牙 展即是以原始醫療及從中國大陸傳習至臺灣的中 來臺灣發展之後 臺灣的史料記載才逐漸多了起 醫體系為主 而此時期來臺灣之中醫師 其技術 至清朝 從中國大陸移民來臺的人數大量增加 水平 309 J Chin Med Special Edition (2): 309-320, 2014 DOI: 10.3966/101764462014122502017 日治時期前臺灣醫療發展之探討 張加昇 蘇奕彰 *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博士班 台中 台灣 本文探討從 17 世紀荷蘭 西班牙占領時期以及明清統治時期的關於臺灣早期醫療發展事 項的記載 以及中醫在臺灣早期發展之成果 在臺灣的歷史發展之中

More information

985 Journal of CUPL No.2 A Bimo nt hly Mar ch 2 0 1 0 ABSTRACTS Getting to the Root and Compromising China with the West: Rebuilding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5 Yu Ronggen /Professor,

More information

瓊瑤電影的角色特質與黨國教育思想

瓊瑤電影的角色特質與黨國教育思想 瓊 瑤 電 影 的 思 想 教 育 與 角 色 特 質 台 灣 首 府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1 陳 景 峰 摘 要 一 九 六 五 年 開 始, 瓊 瑤 文 學 作 品 改 編 成 電 影 上 映, 開 啟 了 台 灣 愛 情 文 藝 電 影 風 潮 探 究 高 票 房 記 錄 的 原 因, 發 現 民 眾 青 睞 的 不 只 是 瓊 瑤 劇 本 的 魅 力, 另 外 演

More information

: ( ),,,,, 1958,,, , 263, 231, ,,,,,,, 4, 51, 5, 46, 1950, :,, 839, 3711, ( ) ( ) 20 ( ),, 56, 2, 17, 2, 8, 1,,,,, :,,,, ;,,,,

: ( ),,,,, 1958,,, , 263, 231, ,,,,,,, 4, 51, 5, 46, 1950, :,, 839, 3711, ( ) ( ) 20 ( ),, 56, 2, 17, 2, 8, 1,,,,, :,,,, ;,,,, : (1950 1955) 1950,,,,,,, 1949, ( 200433) 10,,, 1950,,,,,,, : 1950,,,,,,??,,,,,,,,,,, :,,, 1991, 1, 3 178 : (1950 1955),,,,, 1958,,, 1950 1955, 263, 231, 32 1950,,,,,,, 4, 51, 5, 46, 1950, :,, 839, 3711,

More information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從 經 史 八 股 到 政 藝 策 論 : 清 末 癸 卯 甲 辰 科 會 試 論 析 * 李 林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歷 史 系 引 言 清 光 緒 二 十 九 年 (1903), 歲 次 癸 卯 是 年 清 廷 補 行 辛 丑 壬 寅 恩 正 併 科 會 試, 1 因 京 師 貢 院 毀 於 拳 禍, 遂 借 闈 河 南 各 省 公 車 甘 冒 風 雪, 趨 之 若 鶩 翌 年 甲 辰 (1904),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6 4 2015 385 ~ 397 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6 No. 4 2015 1951 ~ 1956 100049 100190 1951 ~ 1966 1951 ~ 1956 N092 P62-092 A 1673-1441 2015 04-0385-13 1951 ~ 1966

More information

: 3 : , , ,, , :, ( Ravallion Chen, 2004 ; Khan Riskin, 2005,Yue et al, 2006),, (,2003 ;,200

: 3 : , , ,, , :, ( Ravallion Chen, 2004 ; Khan Riskin, 2005,Yue et al, 2006),, (,2003 ;,200 : 3 : 1995 2002, 1998 2002 1991 1995, 1991 1995,, 1998 2002, :, 80 013 0145 (Ravallion Chen, 2004 ; Khan Riskin, 2005,Yue et al, 2006),, (,2003 ;,2006),, (Li et al,1998),,,?,, ( Fields, 2005),,, (incom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台 灣 學 誌 第 二 期 2010 年 10 月 頁 49-77 日 治 時 期 府 城 士 紳 王 開 運 的 憂 世 情 懷 及 其 化 解 之 道 施 懿 琳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教 授 shyyilin@gmail.com 陳 曉 怡 崑 山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師 mayfennel@gmail.com 摘 要 王 開 運 是 日 治 至

More information

桃創學報

桃創學報 陳 佳 穗 桃 園 創 新 技 術 學 院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在 臺 灣, 地 名 形 成 的 原 因 包 含 了 政 治 自 然 地 理 環 境 種 族 語 言 歷 史 傳 說 及 產 業 結 構 等 因 素, 其 中 的 傳 說 一 項, 往 往 結 合 其 他 各 項 因 素 作 為 變 因, 使 地 名 的 形 成 沿 革 在 單 純 的 故 事 主 體 外, 又 結 合 了

More information

0 6 Jun. 0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Vol. No. * 方铁黄禾雨 99 985 65009 ** 0 &ZD5 00 00 006 00 00 0 9 0 0 009 9 9 80 0 69 5 6 7 8 5 6 8 86 58 86 8 008 9 7 9 5 07 50 5 6769 00 60 5 7 96

More information

2005 3,? :; ;, ;,,,,,,1 % %,,,,, 1 %,,,, : () ;, ;,,,,,,,,,,,,, (2004) ( GBΠT ) 16 (2004), (2004) 47

2005 3,? :; ;, ;,,,,,,1 % %,,,,, 1 %,,,, : () ;, ;,,,,,,,,,,,,, (2004) ( GBΠT ) 16 (2004), (2004) 47 : 3 ( 100836) :,, : :,,,,,,,,,,, ; (),,,,,??,??,,?,? 1982 1995,?,,?, 3 (2004) (Harry X. Wu) ;(:Measuring Output of Service Sector in China ; :16913107) (:; :70273058), 46 2005 3,? :; ;, ;,,,,,,1 % 1987

More information

12

12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301-325 20 2 91 12 ** 1 * ** 90 1 301 302 20 2 2 3 4 1881-1936 5 6 discursive formation 1873-1929 1885-1967 7 2 1974 79-105 3 1879-1942 1 6 1916.2 4 4 1989 1 57 5 1 217 6

More information

二、民生: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同步

二、民生: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同步 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view ---------------------------------------------------------------------------- 1 2 3 1 4 1471 5 6 40 2~5 2 7 1551 ~1600 40% 8 24 83 74 90% 50 2 2 2% 9 10 3 11 12 304 165 89

More information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2010 2010 2011 2009 2007 2011 23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2010 2010 2011 2009 2007 2011 23 A 18 * A 18 A D035. 1 A 1674-2486 2015 02-0022 - 25 Bennett 1976 Cell 1977 Whyte 1974 * chennabo@ mail. sysu. edu / 12YJC840048 13YJA810002 985 22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More information

third in 20 years. The student population will be in the range of million before Keywords education age population family planning

third in 20 years. The student population will be in the range of million before Keywords education age population family planning 2017 6 225 POPULATION & ECONOMICS No. 6 2017 Tot. No. 225 100028 1982 2015 12849. 16 2035 9114. 74 2015 3700 1 /3 2020 2015 2020 3000 4000 C921 G465 DOI 10. 3969 /j. issn. 1000-4149. 2017. 06. 008 A 1000-414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713 3. 謝艾倫-淇武蘭遺址.doc

Microsoft Word - 0713 3. 謝艾倫-淇武蘭遺址.doc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 一 個 歷 史 考 古 學 的 研 究 謝 艾 倫 摘 要 本 文 以 宜 蘭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出 土 的 外 來 陶 瓷 器 為 材 料, 探 討 噶 瑪 蘭 地 區 對 外 貿 易 及 內 部 住 民 生 活 的 變 遷 研 究 方 法 上, 採 取 考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9倪仲俊.doc

Microsoft Word - 9倪仲俊.doc 通 識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五 期 2009 年 06 頁 199 ~ 216 開 南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國 技 的 重 量 - 一 九 六 年 代 末 期 少 棒 熱 相 關 報 紙 新 聞 論 述 中 的 國 族 主 義 話 語 初 探 * 倪 仲 俊 摘 要 本 文 以 一 九 六 年 代 末 臺 灣 少 棒 熱 包 括 紅 葉 少 棒 隊 因 擊 敗 來 訪 的 日 本 少

More information

92 9 1 1684 2 (1709) 3 1 1997 179241327 2 1993 109-110 3 1998 74-78

92 9 1 1684 2 (1709) 3 1 1997 179241327 2 1993 109-110 3 1998 74-78 9 91-110 2004 12 * 1940 * 92 9 1 1684 2 (1709) 3 1 1997 179241327 2 1993 109-110 3 1998 74-78 93 4 5 1721 6 1723 7 8 1742 9 1765 10 1831 4 2642711976 43 5 111983 59-69 6 34 7 1993 2 8 39 9 79-80 10 73-74

More information

2

2 SOCIOLOGY OF ETHNICITY 39 2006 11 20 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1 2 3 392-295 4 Blumenbach 1961 William Howells

More information

2010/

2010/ Abstract T 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osition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family network family and kinship circle family.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individual family

More information

-, 1944,1948,1960,,, - ( ), ,96 % ; , 80 %, % 60,,, % 70,, 50 90, 20 % 33 % ; 1991, 10 % 1986,80 % ; 78, 21 % 22 %

-, 1944,1948,1960,,, - ( ), ,96 % ; , 80 %, % 60,,, % 70,, 50 90, 20 % 33 % ; 1991, 10 % 1986,80 % ; 78, 21 % 22 % 1999 4 1971 1988,,, ;,,,, ; (1608 1760 ), ; (1760 1867 ), ;,, ; (1867 ), 91. 6 %,,,,,, 30 -, 1944,1948,1960,,, - ( ), 1945 1960,96 % ;1962 1967, 80 %,1968 1976 56 % 60,,, 1971 5 % 70,, 50 90, 20 % 33 %

More information

,,,,,,, (1975) (,2004 : ) (1981) 20,, (,1987 :6) L ,, (,2005b),,, ;,,,,,, ( ) (,1989) :, :A,, ;B, ;C ;D, (,1987 : ) 16

,,,,,,, (1975) (,2004 : ) (1981) 20,, (,1987 :6) L ,, (,2005b),,, ;,,,,,, ( ) (,1989) :, :A,, ;B, ;C ;D, (,1987 : ) 16 : 3 :,,, 2003 CGSS,, :,, 20 80, ( ),, 3 2003 (CGSS2003) 2003 CGSS, www. chinagss. org 2003 CGSS,, 15 2007. 6,,,,,,, (1975) (,2004 :284-286) (1981) 20,, (,1987 :6) L. 19 20,, (,2005b),,, ;,,,,,, ( ) (,1989)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博物館的行政體制與發展現況

中國博物館的行政體制與發展現況 1949 1949 21 1955 50 27 28 1958 1961 350 1962 221 2005 1983 (ICOM) 29 1 1988 (2001)(2002) 1 2002 30 (2003) (GA27-2002) (2003) (2004) (2005) (2007) 1 3 31 4 30 5 31 (GA27-2002) 1. 31 2008 3 20% 60% 8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1.doc

Microsoft Word - 1-1.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 期 第 1-16 頁 2000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律 賦 在 唐 代 典 律 化 之 考 察 簡 宗 梧 游 適 宏 * 摘 要 通 常 中 國 文 學 史 專 著 述 及 賦 時, 總 會 提 到 唐 代 的 律 賦 此 一 論 述 透 露 了 多 種 意 義 : 一 是 就 中 國 文 學 史 言, 唐 代 律 賦 可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 ii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o encourage and help employees to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so that they can fully contribute to the organization s goals. The main

More information

受訪者編號:

受訪者編號: 台 灣 社 會 變 遷 基 本 調 查 計 畫 第 六 期 第 四 次 調 查 計 畫 執 行 報 告 傅 仰 止 章 英 華 杜 素 豪 主 編 廖 培 珊 計 畫 編 號 :NSC 102-2420-H-001-007-SS2 中 央 研 究 院 社 會 學 研 究 所 二 一 四 年 三 月 參 與 教 授 傅 仰 止 計 畫 主 持 人 中 央 研 究 院 社 會 學 研 究 所 研 究 員

More information

,,,,, (,1988: 630) 218

,,,,, (,1988: 630) 218 * 1 19 20 * 1,,,,, (,2006) 217 2018. 1 1959 453 1959 472 1 20 20 1928 1929 2014 20 30 1,,,,, (,1988: 630) 218 2003 405 1930 2005 1 2005 2 20 20 1930 2003 405 1934 1936 2003 411 2003 413 2005 206 2005 219

More information

2005 5,,,,,,,,,,,,,,,,, , , 2174, 7014 %, % 4, 1961, ,30, 30,, 4,1976,627,,,,, 3 (1993,12 ),, 2

2005 5,,,,,,,,,,,,,,,,, , , 2174, 7014 %, % 4, 1961, ,30, 30,, 4,1976,627,,,,, 3 (1993,12 ),, 2 3,,,,,, 1872,,,, 3 2004 ( 04BZS030),, 1 2005 5,,,,,,,,,,,,,,,,, 1928 716,1935 6 2682 1928 2 1935 6 1966, 2174, 7014 %, 94137 % 4, 1961, 59 1929,30, 30,, 4,1976,627,,,,, 3 (1993,12 ),, 2 , :,,,, :,,,,,,

More information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都 市 發 展 與 建 築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高 雄 後 勁 地 區 傳 統 民 居 特 徵 之 研 究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Houjing District in Kaohsiung 研 究 生 : 許 輝 隆 撰 指 導 教 授 : 陳 啟

More information

1989 20 80 1979 2 / 3 / 20 80 62

1989 20 80 1979 2 / 3 / 20 80 62 2011 2 No. 2 2011 114 TAIWAN RESEARCH JOURNAL General No. 114 100732 I206 A 1002-1590 2011 02-0061 - 12 2003 1 61 1989 20 80 1979 2 / 3 / 20 80 62 4 5 20 80 6 20 80 7 8 1894 9 10 11 63 20 20 50 1987 216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王志宇.doc

Microsoft Word - 1王志宇.doc 通 識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五 期 2009 年 06 月 頁 01 ~ 24 開 南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臺 灣 寺 廟 碑 碣 與 村 莊 社 會 (1683-1945) 1 王 志 宇 摘 要 本 文 以 臺 灣 寺 廟 碑 記 為 對 象, 從 寺 廟 碑 碣 的 類 型 及 內 容 進 行 分 析, 以 此 來 觀 察 臺 灣 鄉 村 社 會 的 權 力 運 作 情 況 作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201-220 19 2 90 12 206-8 * 201 202 19 2 1 25-220?-194 2 188-141 157-141 3 56-88 75-88 4 5 1 1983 26-27 31 11 4 1936 1007-1063 1980 1985 60 3 1989.9 527-577 2 1984 53 3 145-86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1.doc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1.doc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清 鄭 澎 湖 海 戰 之 研 究 孫 子 兵 法 與 戰 爭 論 之 析 論 研 究 生 : 王 世 章 指 導 教 授 : 王 成 勉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清 鄭 澎 湖 海 戰 之 研 究 孫 子 兵 法 與 戰 爭 論 之 析 論 摘 要 鄭 清 1683 年 在 澎 湖 的 海 戰, 是 鄭 清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9期-B人文藝術類-前後.doc

Microsoft Word - 29期-B人文藝術類-前後.doc ϲ ฯ र ቑ ጯ 高雄師大學報 2010, 29, 71-97 日治時期臺灣 燈謎 對 詩經 的運用 王淑蕙 1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討臺灣傳統文人於日治時期運用 詩經 的狀況 藉由 燈謎 謎底 運用 詩經 為例 以挖掘 探究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如何看待 運用經學的記憶 研究發現自 1914 年 10 月 臺灣日日新報 以 陳風 澤陂 或 鄭風 野有蔓草 的 有美一人 為謎底開始 直到 1936 年

More information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8-2008.6 Study of Emperor Qianlong as Manjusri Bodhisattva Lo Chung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背後的地方問題

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背後的地方問題 1997 7 27 12 15 25 T 1 1999 8 8 30 2 2001 8 7 10 45 59 60 6 85 3 (Yilan International Children s Folklore & Folkgame Festival) 7 1996 1996 19 1997 23 1999 40 2000 60 2001 91 2002 86 2004 79 2000 81.79%70

More information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38 93 43 59 43 44 1 2 1621 1645 1646 3 1647 1649 4 1 1996 12 121 2 1988 1 54---79 3 1990 2 39 4 1987 8 16 19 1649 27---28 45 1651 5 1656 1662 1664 1667 1668 6 1681 1683 7 13 1958 2 1651 2002 11 67 1961

More information

˘ªF¶Î

˘ªF¶Î 2004 3 129 153 1 2 NSC 92-2411 - H - 001-009 - A C 1 1 968 1 0 2 003 C. R. Boxer, The Christian C e n t u ry in Japan, 1549-165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Boxer 2 Helen J. Baroni,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01036王振勳136.doc

Microsoft Word - 001036王振勳136.doc 朝 陽 人 文 社 會 學 刊 民 國 93 年,2(1),1-36 櫟 社 詩 人 的 社 會 意 識 與 女 性 態 度 之 研 究 王 振 勳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櫟 社 是 台 灣 日 治 時 期 由 中 部 詩 人 所 組 成 的 詩 社, 藉 以 彼 此 透 過 擊 缽 酬 吟 增 益 感 情, 豐 富 個 人 生 活 與 提 升 文 采, 初 期 成

More information

a

a 101/12, pp. 575 608 575 C 陳宜中 100 8 29 101 6 4 576 1 2011 2011 2011a 2 1 2008 1949 2 577 3 1990 2000 1994 2003a; 2006a; 2006b; 2006c; 2009; 2011a; 2011b 3 20102008; 2010 578 1990 4 1988 2000 1988 1980

More information

% % 99% Sautman B.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The Case

% % 99% Sautman B.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The Case 1001-5558 2015 03-0037-11 2000 2010 C95 DOI:10.16486/j.cnki.62-1035/d.2015.03.005 A 1 2014 14CRK014 2013 13SHC012 1 47 2181 N. W.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5 3 86 2015.No.3 Total No.86 20 70 122000 2007

More information

2 2016 2011 6 2014 2 2012 8 2011 3 5 2012 9 2011 2011 2015 2013 2011 2011 2015 2014 2014 2014 2011 1 1 2011 8 1 2015 2009 2.35

2 2016 2011 6 2014 2 2012 8 2011 3 5 2012 9 2011 2011 2015 2013 2011 2011 2015 2014 2014 2014 2011 1 1 2011 8 1 2015 2009 2.35 44 1 2016 1 Vol. 44 No. 1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Jan. 2016!"!!!!!"!!!!!"!" 20 *, C913.7 A 1002-3291 2016 01-0001-14 2015-11-10 * 2015-12-18 DOI 10.16197/j.cnki.lnupse.20151218.001,http://www.cnki.net/

More information

林教授2.PDF

林教授2.PDF 83 Taiwan Congress Function and Trend After Embellishing Constitute LinSuei - gie Abstract National Assembly becomes to be the non-permanent conference aimed at the particular assignments. For this reason,

More information

跨越文藝復興女性畫像的格局—

跨越文藝復興女性畫像的格局— 2004 11 1 ~ 24 * 1941 1943 1943 1 5 93.8.15 93.10.20 * 2 3 The Banning and "Revival" of Han Music in Wartime Taiwan: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Made by the Taiwan Music Investigation Team in 1943 Ying-fen

More information

9 * B0-0 * 16ZD097 10 2018 5 3 11 117 2011 349 120 121 123 46 38-39 12 2018 5 23 92 939 536 2009 98 1844 13 1 25 926-927 3 304 305-306 1 23 95 14 2018 5 25 926-927 122 1 1 self-ownership 15 22 119 a b

More information

235-262 Øfi ™‚

235-262  Øfi ™‚ 2003 9 235 262 1 2 1 2 1966 510-235- 3 (1901-1995) ( t e r m i n a l culture) 4 3 1930 53 4 1 9 9 3 2 1 3 7 9-3 8 0-236- (221 B.C.) 5 (A.D. 593) 5 6 2 2 1 993 3 1-3 7 2 003 4 57-485 -237- (221 B.C.-1911)

More information

, ,

, , 87 1 1 2 1 2 2,600 27 32 10 50 1978 1985 1987 WTO 2003 10 1 2003 9 25 WTO 88 1978 50 1949 1966-1976 1978 1998 1985 1993 1996 1,032 608 424 740 419 321 2,600 27 32 10 50 70 89 1979 1985 1987 1986 1991 12

More information

105-132

105-132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105-132 21 1 92 6 * 105 106 21 1 1 12 2 1 1987 31 1980 2 1975 370-371 107 3 157-193 4 559 5 6 4 3 1959 46 1093 4 1112 5 1985 559 2527 6 1974 27 780 108 21 1 7 8 9 187 10

More information

2006 3,,,,,, :, : ( [1996 ]1998 :396) : ( [1998 ]1999 :274), :,,,,,,,,,,,,,,,,, ([1962 ]1993 : ),,( ),,,, concordiadiscors ( ) 2, 2,,,, ( ),,,,

2006 3,,,,,, :, : ( [1996 ]1998 :396) : ( [1998 ]1999 :274), :,,,,,,,,,,,,,,,,, ([1962 ]1993 : ),,( ),,,, concordiadiscors ( ) 2, 2,,,, ( ),,,, : 2006 3 Society 26 :,,,,,, :,,,,,, :,,, : ; ;,,,,; ([1951 ]1991 :16), :,,, (, [ 1971 ] 1988) 1,,,,,, E 1,,,, 1 2006 3,,,,,, :, : ( [1996 ]1998 :396) : ( [1998 ]1999 :274), :,,,,,,,,,,,,,,,,, ([1962 ]1993

More information

58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壹 研 究 動 機 與 背 景 教 育 成 敗, 繫 於 師 資 之 良 窳 教 育 部 於 2010 年 8 月 召 開 第 八 次 全 國 教 育 會 議 中, 師 資 培 育 與 專 業 發 展 為 一 項 重 要 的 討 論 議 題, 其 中 研 修

58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壹 研 究 動 機 與 背 景 教 育 成 敗, 繫 於 師 資 之 良 窳 教 育 部 於 2010 年 8 月 召 開 第 八 次 全 國 教 育 會 議 中, 師 資 培 育 與 專 業 發 展 為 一 項 重 要 的 討 論 議 題, 其 中 研 修 國 立 臺 南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民 99,24 期,57 79 57 臺 灣 與 中 國 大 陸 視 障 教 育 師 資 培 育 制 度 之 比 較 以 臺 南 大 學 與 南 京 特 殊 教 育 職 業 技 術 學 院 為 例 莊 素 貞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袁 東 浙 江 省 寧 波 市 盲 童 學 校 摘

More information

謝 辭 還 記 得 在 宜 蘭 迎 新 那 晚, 眾 人 在 天 燈 上 寫 下 自 己 的 心 願, 將 天 燈 點 燃 後 放 開, 任 其 冉 冉 升 空 天 燈 成 功 上 升 了, 願 望 就 會 實 現 了 嗎? 看 來 答 案 是 肯 定 的, 因 為 我 終 於 順 利 完 成 論

謝 辭 還 記 得 在 宜 蘭 迎 新 那 晚, 眾 人 在 天 燈 上 寫 下 自 己 的 心 願, 將 天 燈 點 燃 後 放 開, 任 其 冉 冉 升 空 天 燈 成 功 上 升 了, 願 望 就 會 實 現 了 嗎? 看 來 答 案 是 肯 定 的, 因 為 我 終 於 順 利 完 成 論 東 吳 大 學 政 治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陳 俊 宏 博 士 平 等 與 差 異 之 辯 證 : 社 會 秩 序 維 護 法 中 罰 娼 不 罰 嫖 條 款 修 法 爭 議 之 研 究 The Dialectics of the Equality and the Differences: The Controversial Amendment of the prohibition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f the Japanese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Szu-Wei Yang President of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Sheng-Hsien Chen Doctor Candidate, Department

A Study of the Japanese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Szu-Wei Yang President of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Sheng-Hsien Chen Doctor Candidate, Department 日 本 教 師 教 育 改 革 之 研 究 楊 思 偉 臺 教 育 大 校 長 陳 盛 賢 臺 灣 師 範 大 教 育 系 博 士 候 選 江 志 正 臺 教 育 大 教 育 系 副 教 授 摘 要 進 入 21 世 紀 的 今 日, 日 本 教 師 教 育 政 策 面 臨 最 重 大 的 挑 戰 而 其 主 要 理 由 不 僅 是 因 為 教 育 荒 廢 而 已, 更 因 為 在 高 度 經 濟

More information

3 : 121,, [1 ] (Stage Theory),,,,,,, 1 :, ;,,,,, 1 :11, 6,116 ; , 2003 ; 31 = Π ; 2, 1996 ;1996,,2000, Walt Rostow (1960, 1971), A. F. K. Organ

3 : 121,, [1 ] (Stage Theory),,,,,,, 1 :, ;,,,,, 1 :11, 6,116 ; , 2003 ; 31 = Π ; 2, 1996 ;1996,,2000, Walt Rostow (1960, 1971), A. F. K. Organ 44 3 2007 5 ( )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ol. 44, No. 3 May. 2007 1 2, (11, 100871 ; 21, ) :,,, :11,, ;21, ;31,, ; : ; ; ; :F121 :A :100025919 (2007) 0320120212,,,,,,,,,,,,,,

More information

07 /™L M™‚ 253-325.pdf

07 /™L M™‚ 253-325.pdf 253 1 9 8 8 254 255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Banning of Non-Nationalist Political Magazines of Taiwan in Late Early 1980s Abstract Ching-fen Lin * In the 1980s, the laws related to the publication of magazine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2\264\301\261\306\252\ \247\271\246\250.doc)

(Microsoft Word - 22\264\301\261\306\252\ \247\271\246\250.doc) 德 霖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民 國 97 年 6 月 由 王 世 杰 日 記 看 赫 爾 利 斡 旋 下 的 國 共 談 判 (1944.9-1945.2) 由 王 世 杰 日 記 看 赫 爾 利 斡 旋 下 的 國 共 談 判 (1944.9-1945.2) 陳 英 杰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師 摘 1944 年 春 當 盟 軍 在 歐 洲 戰 場 逐 步 取

More information

foreign trade controlling organization before order confirmation. Moreover contract cancelling after verification must be handled within the validity

foreign trade controlling organization before order confirmation. Moreover contract cancelling after verification must be handled within the validity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8-2008.6 The Practice of Customs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Pattern of Bonded Processing Goods in China Lisa Liang Lecturer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ore information

Corpus Word Parser 183

Corpus Word Parser 183 95 182 2010 1946 5 15 1948 6 15 1949 3 15 8 1 2011 2012 11 8 2015 12 31 Corpus Word Parser 183 2017. 1 ROST Content Mining 2003 20 60 2003 184 2003 20 60 1999 2009 2003 Discourse Analysis 1952 Language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民间(社会)

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民间(社会) 一 座 博 物 馆 庙 宇 建 筑 的 民 族 志 论 成 为 政 治 艺 术 的 双 名 制 高 丙 中 提 要 : 基 于 跨 度 9 年 的 参 与 观 察, 本 文 采 用 民 族 志 方 法 叙 述 了 一 个 同 时 兼 具 博 物 馆 和 庙 宇 之 名 的 建 筑 物 从 创 意 到 启 动 再 到 完 成 的 过 程 这 个 过 程 包 含 着 学 界 的 参 与 村 民 的 努

More information

Chinese oil import policies and reforms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目 前 中 国 石 油 消 费 总 量 已 经 跃 居 世 界 第 二 作 为 一 个 负 责 任 的 大 国, 中 国 正 在 积 极 推 进 能 源 进 口 多 元 化, 鼓 励 替 代

Chinese oil import policies and reforms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目 前 中 国 石 油 消 费 总 量 已 经 跃 居 世 界 第 二 作 为 一 个 负 责 任 的 大 国, 中 国 正 在 积 极 推 进 能 源 进 口 多 元 化, 鼓 励 替 代 Chinese oil import policies and reforms SINOPEC EDRI 2014.8 Chinese oil import policies and reforms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目 前 中 国 石 油 消 费 总 量 已 经 跃 居 世 界 第 二 作 为 一 个 负 责 任 的 大 国, 中 国 正 在 积 极 推 进 能 源 进 口 多 元 化,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9932005 1 1993-2005 The Urban Residential Housing System in Shanghai 1993-2005: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and Housing Affordability Jie Chen, Assistant Professor, Management School of Fudan University,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18 卷 第 4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12 月 Vol.18 No.4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Dec. 2008 赵 文 化 研 究 论 赵 都 邯 郸 与 赵 国 都 城 研 究 问 题 朱 士 光 (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所, 陕 西 西 安 710062) 摘 要 : 战 国 七 雄 之 一 的 赵 国 都 城

More information

Traversing Humanity sports arena Persevering-- Aanalyze writer's creation heart history based on Ting-Chiun Wang s Wen-Shiao-Chiang-Hu Abstract Ding-C

Traversing Humanity sports arena Persevering-- Aanalyze writer's creation heart history based on Ting-Chiun Wang s Wen-Shiao-Chiang-Hu Abstract Ding-C 穿 越 人 性 競 技 場 的 堅 守 從 王 鼎 鈞 文 學 江 湖 探 析 作 家 的 創 作 心 史 黃 雅 莉 ( 新 竹 教 育 大 學 中 文 系, 台 灣 新 竹 ) 1 摘 要 文 學 江 湖 是 王 鼎 鈞 回 憶 錄 的 最 後 一 冊, 在 繼 昨 天 的 雲 怒 目 少 年 關 山 奪 路 前 三 冊 已 寫 盡 了 他 一 生 所 經 歷 的 抗 戰 內 戰 等 苦 難 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z-ww386-劉恆妏

Microsoft Word - z-ww386-劉恆妏 以 學 干 祿 的 污 名 * 清 末 廢 科 舉 對 近 代 中 國 法 學 教 育 之 影 響 劉 恆 妏 ** 要 目 壹 前 言 貳 科 舉 取 仕 對 中 國 傳 統 法 學 與 法 學 教 育 的 影 響 一 流 動 法 律 專 家 手 中 實 用 的 邊 緣 知 識 二 不 成 制 度 的 知 識 傳 承 方 式 三 同 治 中 興 : 舊 制 自 我 更 新 之 嘗 試 參 廢 科

More information

380 朝 陽 學 報 第 十 三 期 前 言 莊 子 ( 約 369-286 B.C.) 於 齊 物 論 一 文 的 結 尾, 提 及 莊 周 夢 蝶 的 故 事, 最 後 以 周 與 蝴 蝶 則 必 有 分 矣, 此 之 謂 物 化 作 結 物 化 一 語, 不 僅 文 學 家 視 其 是 事

380 朝 陽 學 報 第 十 三 期 前 言 莊 子 ( 約 369-286 B.C.) 於 齊 物 論 一 文 的 結 尾, 提 及 莊 周 夢 蝶 的 故 事, 最 後 以 周 與 蝴 蝶 則 必 有 分 矣, 此 之 謂 物 化 作 結 物 化 一 語, 不 僅 文 學 家 視 其 是 事 論 莊 子 物 化 的 哲 學 蘊 義 379 論 莊 子 物 化 的 哲 學 蘊 義 劉 振 維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莊 子 ( 約 369-286 B.C.) 於 齊 物 論 一 文 的 結 尾, 提 及 莊 周 夢 蝶 的 故 事, 最 後 以 周 與 蝴 蝶 則 必 有 分 矣, 此 之 謂 物 化 作 結 物 化 一 語, 歷 來 論 者 單

More information

鉢 5 2007 6 81~102 鬪 81 鉢 1 1940 2 113 1999 3 114 1999 82 5 邨 册 册 册 邨 册 册 册 册 83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鉢 册 84 5 4 6821952 5 811952 6 册 7 85 峯 邨 8 86 5 册 87 鉢 88 5 咏 89 勲 90 5 煕 峯 91 峯 峯 敎 92 5 邨 93 邨 94 5 邨 敎

More information

GDP = + + SNA

GDP = + + SNA 许宪春 GDP GDP 0086 4 GDP = + + SNA 993 008 5 03 GDP GDP = + + = + + + + - GDP GDP GDP GDP GDP = + + - + - = + + + 3 6 3 4 5 3 4 5 008 38 0 5 0 3 008 SNA European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More information

/ `

/ ` 2017 3 31 128 May 2017 NO.3 100006 1937 7 7 29 K265.4 K31 E296.93 A 1009-3451 2017 03-0052-11 Opinions among Japanese Concerning July 7 Incident Xu Zhimin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More information

32 台 灣 文 學 學 報 第 二 十 四 期 Hino Ashihei and war-time writing by Japanese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Lin, Hui-chun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of Gene

32 台 灣 文 學 學 報 第 二 十 四 期 Hino Ashihei and war-time writing by Japanese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Lin, Hui-chun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of Gene 台灣文學學報 第二十四期 2014 年 6 月 頁 31-62 火野葦平與日據時期在台日人的戰爭書寫 林慧君 長庚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從法西斯主義的戰爭美學化觀點 比較火野葦平戰記文學 麥田與士 兵 麥と兵隊 與在台日人作家的戰爭小說 相較於火野葦平實戰經驗所展現 的紀實體文學 在台日人作家以台灣為審美對象 對台灣之外占領區的描寫反 映了殖民地觀點外 這一類殖民地的戰爭書寫顯示出決戰體制下文學標準受日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