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聞道和菩薩道的戒律的同異 林崇安教授編 ( 講於中央大學三慧社 ) 一 基本戒律 戒 = 尸羅律 = 毗奈耶 (1) 基本戒律 : 五戒 十善是所有人天乘 聲聞乘 獨覺乘 菩薩乘的戒律根本 (2) 戒, 分性戒和遮戒 罪, 分性罪和遮罪 (3) 五戒 : 1 戒殺 2 戒盜 3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聲聞道和菩薩道的戒律的同異 林崇安教授編 ( 講於中央大學三慧社 ) 一 基本戒律 戒 = 尸羅律 = 毗奈耶 (1) 基本戒律 : 五戒 十善是所有人天乘 聲聞乘 獨覺乘 菩薩乘的戒律根本 (2) 戒, 分性戒和遮戒 罪, 分性罪和遮罪 (3) 五戒 : 1 戒殺 2 戒盜 3"

Transcription

1 聲聞道和菩薩道的戒律的同異 林崇安教授編 ( 講於中央大學三慧社 ) 一 基本戒律 戒 = 尸羅律 = 毗奈耶 (1) 基本戒律 : 五戒 十善是所有人天乘 聲聞乘 獨覺乘 菩薩乘的戒律根本 (2) 戒, 分性戒和遮戒 罪, 分性罪和遮罪 (3) 五戒 : 1 戒殺 2 戒盜 3 戒淫 4 戒妄語, 是性戒 5 戒飲酒是遮戒 殺 盜 淫 妄是性罪, 因為性是不善, 能為雜染, 損惱於他 損惱於自 飲酒是遮罪 俱舍論 說 : 寧知飲酒, 遮罪攝耶? 由此中無性罪相故, 以諸性罪, 唯染心行 為療病時, 雖飲諸酒, 不為醉亂, 能無染心 (4) 十善業道 : 1 離殺生 2 離不與取 3 離欲邪行 4 離虛誑語 5 離離間語 6 離粗惡語 7 離雜穢語 8 無貪 9 無瞋 10 正見 (5) 十不善業道 : 1 殺生 2 不與取 ( 偷盜 ) 3 欲邪行 ( 不淨行 ) 4 虛誑語 ( 妄語 ) 5 離間語 ( 重舌 兩舌 ) 6 粗惡語 ( 惡口 ) 7 雜穢語 ( 綺語 ) 8 貪 9 瞋 10 邪見 十不善業道都屬性罪 二 聲聞道的戒律 : 別解脫戒 (1) 南傳 巴利律 的比丘戒有 227 條, 比丘尼戒有 311 條 北傳 1

2 四分律 分別是 250 戒和 348 戒 五分律 分別是 251 戒和 380 戒 根有律 的比丘戒是 250 條, 比丘尼戒是 354 條 (2) 巴利律 比丘戒 227 條 :4 驅擯 13 僧殘 2 不定 30 捨懺 92 懺悔 4 悔過 75 應當學 7 滅諍 比丘尼戒 311 條 :8 驅擯 17 僧殘 0 不定 30 捨懺 166 懺悔 8 悔過 75 應當學 7 滅諍 (3) 巴利律 比丘戒舉例 : 驅擯 ( 波羅夷 他勝 ): 不淨行 偷盜 殺人 大妄語 僧殘 : 離間僧團 追隨離間僧團的比丘 不定 : 單獨與女人坐在可說淫穢語處 捨懺 ( 捨墮 ): 存放多餘衣服 存放多餘缽缽 懺悔 ( 墮法 單墮 波逸提 ): 故意說謊 衣服尺寸不合規定 悔過 : 在危險的僻靜處接受食物 應當學 ( 眾學 ): 用餐時舔手 用餐時舔缽 用餐時舔嘴 對拿刀的人說法 對拿弓箭的人說法 滅諍 : 記憶法則 自白法則 服從多數法則 三 菩薩道的戒律 : 瑜伽菩薩戒 說明 : 北傳 瑜伽師地論 的菩薩戒有 4 重 45 輕, 也就是菩薩所防護的戒, 分為四重戒及四十五輕戒 四重罪, 即四種他勝罪, 又稱四波羅夷 四根本罪 四十五輕罪, 即四十五種違犯罪, 又稱四十五種突吉羅或四十五種惡作 ( 一 ) 瑜伽菩薩戒 的重罪 如是菩薩住戒律儀, 有其四種他勝處法 何等為四? 1 貪法 : 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 自讚毀他, 是名第一他勝處法 2 慳法 : 若諸菩薩現有資財, 性慳財故, 有苦有貧 無依無怙 正求財者來現在前, 不起哀憐而修惠捨 ; 正求法者來現在前, 性慳法故, 雖現有法而不給施, 是名第二他勝處法 3 忿法 : 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 由是因緣不唯發起麤言便 2

3 息, 由忿蔽故加以手足 塊石 刀杖, 捶打傷害, 損惱有情 ; 內懷猛利忿恨意樂,( 他人 ) 有所違犯, 他來諫謝, 不受不忍 不捨怨結, 是名第三他勝處法 4 邪見 : 若諸菩薩謗菩薩藏, 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 於像似法或自信解, 或隨他轉, 是名第四他勝處法 說明 : (1) 為貪利養恭敬自讚毁他 ( 第一他勝處法 ) 若諸菩薩貪求利養 ( 如衣食 住行 臥具 醫藥等 ) 或恭敬 ( 如尊敬承事 ) 之故, 便爾自讚己德, 並譏毁具有功德的他人, 如此便犯第一他勝罪 此罪約意樂而說, 是於利養恭敬起貪心 ; 約加行而說, 是讚歎於己及譏毁於他 若以驕慢心 瞋恚心而自讚毁他, 則非犯他勝罪, 而是犯第三十一違犯罪 : 復自讚揚而毁他 (2) 慳財不施 慳法不施 ( 第二他勝處法 ) 若諸菩薩現有資財, 有苦 ( 無財 ) 有貧 ( 無食 ) 無依 ( 失家主 ) 無怙 ( 無友資助 ) 的人至心來求, 正現在前, 性慳財故, 不起哀憐而修惠捨 正求法者, 來現在前, 性慳法故, 雖現有法, 而不捨施, 如此便犯第二他勝罪 此罪約意樂而說, 是於財 法起慳心 ; 約加行而說, 是不惠施財及不給與法 若非以 慳心 發起, 非犯他勝罪, 而是犯第七違犯罪 : 於來求法不施與 及第四十違犯 : 於求財物不給施 (3) 捶打有情 不捨怨結 ( 第三他勝處法 ) 若諸菩薩, 由忿怒故, 不唯發起粗言便息, 更復增長, 為忿所蔽, 加以手足 或以塊石 或以刀杖武器捶打 傷害 損惱有情 ; 若諸菩薩, 內懷猛利忿恨意樂, 其他有情先於菩薩作諸損犯, 今以至心欲來悔謝, 祈請忍恕, 然菩薩不忍不受, 不聽所言, 不捨怨結, 如此便犯第三他勝罪 此罪約意樂而說, 是於諸有情起損惱心 ; 約加行而說, 是捶打有情及不受諫謝 ( 悔謝 ) 若非報而打, 屬他勝罪 ; 若他 ( 別人 ) 打而還報, 則不犯他勝罪, 而是犯第十六違犯罪 : 於他駡等輒還報 若有嫌恨, 不受悔謝, 即犯他勝罪 ; 若非有嫌恨, 不受悔謝, 則不犯他勝罪, 而犯第十八違犯罪 : 他來悔謝拒不受 (4) 謗菩薩藏 說像似法 ( 第四他勝處法 ) 若諸菩薩, 毁謗背捨大乘菩薩甚深及廣大二種法藏, 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 於像似法, 或自信解, 或隨他人而轉, 如此便 3

4 犯第四他勝罪 像似正法有二, 一為似教正法 ( 於非法生正法想 非是正法像似正法顯現 ); 一為似行正法 ( 若廣為他如是宣說, 令他受學, 也自修行, 妄起法想, 習諸邪行而自憍慢 ) 此第四他勝罪, 約意樂而說, 是於佛正法起邪癡心 約加行說, 是背捨正法及說像似法 毁謗大乘菩薩甚深及廣大二種法藏, 則犯他勝罪 若只毁謗二種之一, 則非犯他勝, 而是犯第三十違犯罪 : 憎背毁謗菩薩藏 愛樂開示建立像似正法, 犯他勝罪 若未精佛法而精研外論, 便犯第二十八違犯罪 : 未精佛教勤外論 及第二十九違犯罪 : 勤修外道而愛樂 若上根者, 雖得以二分修學佛法, 以一分方便隨學外論, 但不愛樂味著, 否則便犯違犯罪 ( 二 ) 菩薩的遮罪 性罪與聲聞的同異舉例 1 於諸遮罪一 共聲聞原則 :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如薄伽梵 ( 世尊 ) 於 別解脫毘奈耶 中, 將護他故, 建立遮罪, 制諸聲聞令不造作, 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 已淨信者令倍增長, 於中菩薩與諸聲聞, 應等修學 ( 同樣地學習 ) 無有差別 ( 謂如聲聞應遠離者, 菩薩也應遠離 ) 二 不共聲聞原則 :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如薄伽梵於 別解脫毘奈耶 中, 為令聲聞 少事少業少悕望住, 建立遮罪, 制諸聲聞令不造作, 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 何以故? 以諸聲聞自利為勝, 不顧利他, 於利他中, 少事少業少悕望住 可名為妙 非諸菩薩利他為勝, 不顧自利, 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 得名為妙 如是菩薩為利他故, 從非親里長者 居士 婆羅門等及恣施家, 應求百千種種衣服, 觀彼有情有力無力, 隨其所施, 如應而受 如說求衣, 求缽亦爾 如求衣 缽, 如是自求種種絲縷, 令非親里為織作衣, 為利他故, 應畜種種憍世耶衣 諸坐臥具, 事各至百, 生色 可染, 百千俱胝, 復過是數, 亦應取積 如是等中, 少事少業少悕望住, 制止遮罪, 菩薩不與聲聞共學 4

5 2 於諸性罪原則 : 大悲成就 方便善巧的大菩薩, 在特殊條件下才可以開許七種性罪 :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善權方便, 為利他故, 於諸性罪, 少分現行, 由是因緣, 於菩薩戒無所違犯, 生多功德 此處可以開許七支性罪的菩薩, 是已經歷多刧修行, 已證清淨意樂, 無有染污, 大悲成就, 獲得自在, 正受菩薩淨戒, 於菩薩學處, 如理修習, 愛他有情更勝於己的大菩薩, 為利他故, 捨殺生等外, 無能救彼, 於此乃得開許 這些於大悲成就 善巧方便的大菩薩才可以開許身 語七支, 而意的三支 ( 貪 瞋及邪見 ) 絕不開許 若僅初學菩薩戒者, 只發相似悲愍心, 都不開許 (1) 於殺生謂如菩薩見劫盜賊, 為貪財故欲殺多生, 或復欲害大德 聲聞 獨覺 菩薩, 或復欲造多無間業 ( 弒父 弒母 殺阿羅漢 破和合僧 出佛身血 ), 見是事已, 發心思惟 : 我若斷彼惡眾生命, 墮那落迦 ( 地獄 ); 如其不斷, 無間業成, 當受大苦 我寧殺彼墮那落迦, 終不令其受無間苦 如是菩薩意樂思惟, 於彼眾生, 或以善心 或無記心, 知此事已, 為當來故, 深生慚愧 ( 謂方法已匱, 除此無餘方便可得 ), 以憐愍心而斷彼命 由是因緣, 於菩薩戒無所違犯, 生多功德 (2) 於不與取 ( 偷盜 ) 又如菩薩見劫盜賊, 奪他財物, 若僧伽物 窣堵波物, 取多物已, 執為己有, 縱情受用, 菩薩見已, 起憐愍心, 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 隨力所能, 逼而奪取, 勿令受用如是財故, 當受長夜無義無利 由此因緣, 所奪財寶, 若僧伽物還復僧伽, 窣堵波物還窣堵波, 若有情物還復有情 又見眾主或園林主, 取僧伽物 窣堵波物, 言是己有, 縱情受用, 菩薩見已, 思擇彼惡, 起憐愍心 : 勿令因此邪受用業, 當受長夜無義無利! 隨力所能, 廢其所主 菩薩如是雖不與取, 而無違犯, 生多功德 5

6 (3) 於欲邪行又如菩薩處在居家, 見有母邑, 現無繫屬習婬欲法, 繼心菩薩求非梵行 菩薩見已, 作意思惟, 勿令心恚, 多生非福, 若隨其欲便得自在, 方便安處, 令種善根, 亦當令其捨不善業 住慈愍心, 行非梵行 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 多生功德 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 一切不應行非梵行 (4) 於虛妄語 ( 妄語 ) 又如菩薩為多有情, 解脫命難 囹圄縛難 刖手足難 劓鼻 刵耳 剜眼等難, 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正知說於妄語, 然為救脫彼有情故, 知而思擇, 故說妄語 以要言之, 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義利, 自無染心, 唯為饒益諸有情故, 覆想正知而說異語 說是語時, 於菩薩戒無所違犯, 生多功德 (5) 於離間語 ( 重舌 兩舌 ) 又如菩薩, 見諸有情為惡朋友之所攝受, 親愛不捨, 菩薩見已起憐愍心, 發生利益安樂意樂, 隨能隨力, 說離間語, 令離惡友捨相親愛, 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 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 乖離他愛, 無所違犯, 生多功德 (6) 於麤惡語 ( 惡口 )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 為行越路 ( 如, 行十惡 ), 非理而行, 出麤惡語, 猛利訶擯, 方便令其出不善處, 安立善處 菩薩如是以饒益心, 於諸有情出麤惡語, 無所違犯, 生多功德 (7) 於雜穢語 ( 綺語 )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 信樂倡伎 吟詠 歌諷, 或有信樂王 賊 飲食 婬蕩 街衢, 無義之論 菩薩於中皆悉善巧, 於彼有情起憐愍心, 發生利益安樂意樂, 現前為作綺語相應種種倡伎 吟詠 歌諷, 或有信樂王 賊 飲食 婬蕩 街衢, 無義之論, 令彼有情歡喜引攝, 自在隨屬, 方便獎導, 出不善處, 安立善處 菩薩如是以饒益心, 現行綺語, 無所違犯, 生多功德 6

7 ( 三 ) 菩薩的饒益有情戒 ( 不共聲聞 ) 瑜伽師地論 卷 40 說 :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戒? 當知此戒略有十一相 何等十一? 一 與作助伴謂諸菩薩,a 於諸有情能引義利, 彼彼事業, 與作助伴 b 於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 瞻侍病等, 亦作助伴 二 為說法要又諸菩薩, 依世出世種種義利, 能為有情說諸法要 ; 先方便說, 先如理說, 後令獲得彼彼義利 三 了知恩報又諸菩薩, 於先有恩諸有情所, 善守知恩, 隨其所應現前酬報 四 救護怖畏又諸菩薩, 於墮種種師子 虎狼 鬼魅 王賊 水火等畏諸有情類, 皆能救護, 令離如是諸怖畏處 五 開解愁憂又諸菩薩, 於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 善為開解, 令離愁憂 六 施與資具又諸菩薩, 於有匱乏資生眾具諸有情類, 施與一切資生眾具 七 如法御眾又諸菩薩, 隨順道理, 正與依止, 如法御眾 八 好隨心轉又諸菩薩, 隨順世間事務言說, 呼召去來, 談論慶慰, 隨時往赴, 從他受取飲食等事 以要言之, 遠離一切能引無義 違意現行, 於所餘事心皆隨轉 九 顯實功德 ( 於實有德, 讚美令喜 ) 又諸菩薩, 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 令諸有情歡喜進學 十 調伏有過又諸菩薩, 於有過者, 內懷親昵利益安樂增上意樂, 調伏 訶責 治罰 驅擯 ; 為欲令其出不善處, 安置善處 十一 示現神通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 諸趣等相, 令諸有情厭離不善 ; 方便引令入佛聖教, 歡喜信樂, 生希有心, 勤修正行 7

8 四 結語 (1) 制戒十利釋尊制戒的十利 :1. 攝受於僧 2. 令僧精懇 3. 令僧安樂 4. 未淨信者令淨信 5. 已淨信者令增長 6. 難調伏者令調伏 7. 令慚愧者安樂住 8. 防現法漏 9. 害後法漏 10. 為令多人梵行久住, 轉得增廣 說明 : 1. 攝受於僧者, 是總句 2. 令僧精懇者, 令離受用欲樂邊故 3. 令僧安樂者, 令離受用自苦邊故 4. 未淨信者令淨信者, 未入正法者令入正法故 5. 已淨信者令增長者, 已入正法者令成熟故 6. 難調伏者令調伏者, 犯尸羅者善驅擯故 7. 令慚愧者安樂住者, 淨持戒者令無悔故 8. 防現法漏者, 隨順摧伏煩惱纏故 9. 害後法漏者, 止息邪願修梵行故, 隨順永斷惑隨眠故 10. 為令多人梵行久住, 轉得增廣, 乃至為諸天人正善開示者, 為令聖教長時相續, 無斷絕故 (T30, p758c) 解說 : 若能攝受四大姓等, 正信出家, 趣非家眾, 當知說名 1. 攝受僧伽 如是出家趣非家已, 為其宣說有因緣 有出離 有所依 有勇猛 有神變等甚深法教, 當知說名 2. 令僧精懇 有因緣等諸句差別, 如 菩薩地 已辯其相 由五種相, 應知說名 3. 令僧安樂 : 一者令順道具無所匱乏, 二者令擯異法補特伽羅, 三者令善除遣所生惡作, 四者令善降伏諸煩惱纏, 五者令善永滅隨眠煩惱 應知此中 : 最初安樂增上力故,4. 未淨信者令生淨信,5. 已淨信者令其增長 第二安樂增上力故,6. 調攝鄙惡補特伽羅 第三安樂增上力故,7. 令慚愧者得安樂住 第四安樂增上力故,8. 令善防護現法諸漏 第五安樂增上力故,9. 能令永滅當來諸漏 如是獲得安樂住已, 未得入者令易入故,10. 欲令多人梵行久住 8

9 乃至廣說, 皆應了知 (T30, p868c) (2) 釋尊入滅前說 : 以戒為師 以法為師, 並允許 小小戒可捨, 這表示於不同時空下, 有些小小戒的取捨是有彈性的 (3) 聲聞行者和菩薩行者為了抵達目標, 都必須具備戒律 禪定和智慧 (4) 聲聞行者以出離心為主, 為了滅苦而邁向阿羅漢果 菩薩行者一方面要有出離心, 一方面以大悲心為主, 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邁向佛果 (5) 聲聞戒是站在以出離輪迴的角度, 來衡量行為的標準 菩薩戒是站在以大悲心利益眾生的角度, 來衡量行為的標準 9

2 以是因緣 受三歸依 凡在家受五戒 八關齋戒 菩薩戒者 3 4 皆以三皈而納受戒體 出家沙彌十戒 式叉摩那戒 比丘 比 5 6 丘尼戒 菩薩戒雖以羯 磨法 而受戒 但在受戒之中亦須行三皈 ˊ ㄐ ㄧ ㄝ 納體 是故三皈為萬行之開初 成佛之樞紐 肆 為何要歸依三寶 佛為覺者 能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

2 以是因緣 受三歸依 凡在家受五戒 八關齋戒 菩薩戒者 3 4 皆以三皈而納受戒體 出家沙彌十戒 式叉摩那戒 比丘 比 5 6 丘尼戒 菩薩戒雖以羯 磨法 而受戒 但在受戒之中亦須行三皈 ˊ ㄐ ㄧ ㄝ 納體 是故三皈為萬行之開初 成佛之樞紐 肆 為何要歸依三寶 佛為覺者 能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 在家 三歸五戒菩薩戒講義 2015/01/06 釋開聖 整理 三歸依 壹 三歸依五戒的由來 1 五分律 卷十五載 世尊成道後七日遊化人間 受五百商 人中的離謂與波利二人供養 並為彼等授二自歸 不久度五比丘 三寶具足 時長者子耶舍為比丘 其父先受三自歸 次受五戒成 優婆塞 由此可知 佛成道之初三寶未具足時 僅授佛 法二歸 戒 耶舍比丘之父 是第一位授三歸五戒的佛教徒 貳 什麼是歸依 又作 三皈依 皈依

More information

序 /c"'c{? I 唐沙鬥靜通製 / 夫瀛淚沛廓總川逝而朝宗法性椎宣統口問物而都會是知無 崇昆耶之息弓口絕聽雨華白不摩竭之掩室自非德本宏邀孰 致者哉有三織法師是稱玄央弱齡軟俗凝神氣於自雲壯志遊 智耀於 玄妙漱其源者隨迎而不知淵其流者游泳而不測大 之歲搞儲諜而整華田須陀問道之年鏡戒珠而嬉行地愛故炎

序 /c'c{? I 唐沙鬥靜通製 / 夫瀛淚沛廓總川逝而朝宗法性椎宣統口問物而都會是知無 崇昆耶之息弓口絕聽雨華白不摩竭之掩室自非德本宏邀孰 致者哉有三織法師是稱玄央弱齡軟俗凝神氣於自雲壯志遊 智耀於 玄妙漱其源者隨迎而不知淵其流者游泳而不測大 之歲搞儲諜而整華田須陀問道之年鏡戒珠而嬉行地愛故炎 內合刊報北時門心月mM1K林校,kt4FMVHJJA 丸之斗,L I l 呼雪 4 序 /c"'c{? I 唐沙鬥靜通製 / 夫瀛淚沛廓總川逝而朝宗法性椎宣統口問物而都會是知無 崇昆耶之息弓口絕聽雨華白不摩竭之掩室自非德本宏邀孰 致者哉有三織法師是稱玄央弱齡軟俗凝神氣於自雲壯志遊 智耀於 玄妙漱其源者隨迎而不知淵其流者游泳而不測大 之歲搞儲諜而整華田須陀問道之年鏡戒珠而嬉行地愛故炎惰 耙三眾創膺俊惟蹄旨悟有餘說悼接罩之泰譯愴神理之純傅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瑜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彌勒菩薩說伽菩薩戒本附錄地持菩薩戒本在家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附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彌勒菩薩說錄地持菩薩戒本在家菩薩戒本臺中南普陀寺 -1- 出版說明 本書 瑜伽菩薩戒本 之科判與戒目,係參考引用宗喀巴大師 菩提正道菩薩戒論 遁倫法師 瑜伽論記,及太虛大師 續明法師 瑜伽菩薩戒本講義 彙編而成 戒文乃依據 瑜伽師地論 四十卷本地分中,菩薩地戒品之原文( 大正藏 三十冊p51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015-12-25箕æ−¥ï¼‹å®ı稿;

Microsoft Word - 2015-12-25箕æ−¥ï¼‹å®ı稿; 名 词 工 作 简 报 第 4 期 ( 总 第 240 期 ) 全 国 科 学 技 术 名 词 审 定 委 员 会 事 务 中 心 编 印 2015 年 12 月 25 日 医 学 美 学 与 美 容 医 学 名 词 正 式 公 布 测 绘 学 名 词 ( 第 四 版 ) 等 8 种 科 技 名 词 预 公 布 中 国 社 科 院 秘 书 长 高 翔 出 席 审 定 工 作 会 议 并 讲 话 两

More information

98年度即測即評學科測試與即測即評即發證技術士技能檢定簡章

98年度即測即評學科測試與即測即評即發證技術士技能檢定簡章 簡 章 103 年 度 即 測 即 評 學 科 測 試 與 即 測 即 評 及 發 證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簡 章 報 名 書 表 勘 誤 表 日 期 103 年 6 月 12 日 封 面 封 面 10302A 10303A 報 檢 人 重 點 摘 要 提 示 1 6. 大 陸 地 區 人 民 ( 大 陸 配 偶 大 陸 學 位 生 ( 陸 生 就 學 ) 及 專 案 許 可 取 得 長 期

More information

《正理滴點論》解

《正理滴點論》解 慈宗三要 1 目 次 慈宗三要序 3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講要 7 瑜伽菩薩戒本講錄 31 瑜伽真實義品講要 77 2 慈宗三要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親聞記 131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講要 147 慈宗三要 3 慈宗三要序 遠稽乾竺, 仰慈氏之德風 ; 邇征大唐, 續慈恩之芳焰..歸宗有在, 故曰慈宗 三要者 : 謂瑜伽真實義品, 及菩薩戒本, 與觀彌勒上生兜率經也 義品, 戒本, 慈氏之說,

More information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 攝釋分 攝異門分 調伏事 藏文 攝釋分 TD4042 藏文 攝異門分 TD4041 藏文 攝事分調伏事及本母事 TD4040 林崇安編 佛法教學系列藏文 D 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2009 1 藏文 D 瑜伽師地論 攝釋 異門 調伏 內容 : 1 藏文 攝釋分 :TD4042 p.3 2 藏文 攝異門分 :TD4041 p.73 3 藏文 攝事分調伏事及本母事 : TD4040 p.139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大般若經 中菩薩摩訶薩不證實際的探討 一 前言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52 期,2010) 玄奘大師所譯的 大般若經 是由 16 部經典所組成, 分成十六分, 也稱作十六會 前三分的內容大致相同而經文長短有異, 其品數和卷數為 : 初分 七十九品 400 卷 : 卷 1 卷 400 第二分 八十五品 78 卷 : 卷 401 卷 478 第三分 三十一品 59 卷 : 卷 479 卷 537 以下引用這三分的經文,

More information

12

12 第十㆓講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㆒ 這品經的宗旨 : ( ㆒ ) 七品經已說明基本原理 ( ㆓ ) 現在, 要說成就如來成所作 : 活出自己的如來 過如來生活 得大解脫 : 又世出世間不㆓ : 染淨不㆓之如來 要談如來成所作事 ㆕智 : 1. 成所作智 ( 五識 ) 2. 妙觀察智 ( 六識 ) 3. 平等性智 ( 七識 ) 因 轉 果 轉 4. 大圓鏡智 ( 八識 ) ㆓ 文殊菩薩問文殊菩薩問如來法身有何等相?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學佛知津 02 佛教的倫理觀 目錄 0504 學佛知津 -02 佛教的倫理觀 書籍光碟 P.34 ~ 無 P.49 1. 何謂倫理觀? 2. 什麼是佛教的倫理學? 3. 什麼是佛教的倫理觀? 4. 佛教倫理的實踐法 戒定慧三無漏學 1.1 倫理觀 1.2 倫理學 2.1 佛教即是倫理學的理論與實踐 2.2 佛教教理的開展 以無常無我為總綱 3.1 中國儒家及西洋耶教的倫理觀 3.2 佛教的倫理觀 4.1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TISARATANA VANDANA Salutation To The Triple Gems 禮敬三寶 求授三皈八戒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八屆畢業論文 華嚴經 戒波羅蜜之探討 指導教授 : 陳一標教授 研究生 : 釋天戒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華嚴經 戒波羅蜜之探討 釋天戒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八屆 一 前言 家師於八十四年四月五日以 天戒 為名, 提取法號, 令弟子去受持三壇大戒, 目的就是要以戒為師, 知道我年長出家, 習氣 業障難除, 故希望藉著持戒的法門, 能為我找到一條解脫業苦之道 1, 佛遺教經論疏節要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勸發菩提心集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5, No. 1862

勸發菩提心集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5, No. 1862 勸發菩提心集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1862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5, No. 1862 一明菩薩種姓相門二明發心因緣門三顯勝負論門四譬喻讚歎門五勸發勝 劣重廣門六立誓發願門七復說發心及哀愍門八雜明修行及退不退門九依觀普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菩薩道之修學 大綱 壹 實踐菩薩行的總綱貳 知見與發心之檢視參 修學道次第之建立肆 瑜伽菩薩戒之奉行伍 止觀決定勝之獲得陸 深入佛經藏之要訣 壹 實踐菩薩行的總綱 : 依三心廣修六度 依六度圓滿三心 以四攝成熟眾生 依三心廣修六度 : 菩薩行是非常深廣的, 可從 般若經 的依止三心而行六度萬行來說 三心, 是 :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 偉大目標 ), 大悲為上首 ( 純正動機 ), 無所得為方便 (

More information

文盲, 他沒有辦法, 你講他也不會明白, 是不是? 甚至讀書讀得頭腦簡單的 人, 你講他也不會明白 佛家又太過深 有這五個別境心所, 我再舉個例和大家講 善, 你們聽過 解過什麼? 八識規矩頌 有沒有人聽過? 有沒有? 有沒有人聽過 八識規矩頌? 聽過, 念給我聽 遍行別境善十一, 是不是? 你都不

文盲, 他沒有辦法, 你講他也不會明白, 是不是? 甚至讀書讀得頭腦簡單的 人, 你講他也不會明白 佛家又太過深 有這五個別境心所, 我再舉個例和大家講 善, 你們聽過 解過什麼? 八識規矩頌 有沒有人聽過? 有沒有? 有沒有人聽過 八識規矩頌? 聽過, 念給我聽 遍行別境善十一, 是不是? 你都不 我漏了一個, 先寫下來 我先解那一個, 慧 慧 即是 Wisdom 慧 是什麼? 對於是非 善惡, 清清楚楚, 了了然有判斷力的, 稱作 慧 這個最重要, 你想成佛便要修這個了 無 慧 不能成佛, 無 慧 不能證果 慧 決擇力, 決 即決斷, 擇 是選擇 對是非善惡能夠判決 能夠選擇的那種力, 稱為 慧 高級的 慧 我們稱為智, 所謂智者即高級的 慧 而已 這便是四個了 慧 即對於所觀察的事物, 有一事物是我正想觀察的,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編輯手札 平常的話, 深深的道理 釋見鐻 通往天空的十道雲梯認識 華嚴十地 007 繁花燦爛的世界 008 一本通往祥和與快樂的地圖書 009 只緣身在此山中 010 紅到單飛的 十地經 012 萬夫莫敵的金剛藏 012 翱翔的痕跡該怎麼說? 014 涵養住持

目次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編輯手札 平常的話, 深深的道理 釋見鐻 通往天空的十道雲梯認識 華嚴十地 007 繁花燦爛的世界 008 一本通往祥和與快樂的地圖書 009 只緣身在此山中 010 紅到單飛的 十地經 012 萬夫莫敵的金剛藏 012 翱翔的痕跡該怎麼說? 014 涵養住持 視讀經典 ( 一 ). 華嚴十地概介 菩薩的學程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目次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編輯手札 平常的話, 深深的道理 釋見鐻 通往天空的十道雲梯認識 華嚴十地 007 繁花燦爛的世界 008 一本通往祥和與快樂的地圖書 009 只緣身在此山中 010 紅到單飛的 十地經 012 萬夫莫敵的金剛藏 012 翱翔的痕跡該怎麼說? 014 涵養住持的根源 016 歡喜布施.

More information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 辨法法性論 > 釋 : 善誡天鼓 絨敦瑪畏僧格著洛桑滇增堪布譯教授 : 堪布洛桑滇增時間 :2009 年 11 月 8 日地點 : 八蚌講修法林 已六 到達 : 分二, 一 略說二 廣說 到達就是到達目的地 一個人從資糧道修行, 修到什麼程度就被稱為到達呢? 大乘修行的目的地就是成佛, 修行到圓滿成就, 就是所謂的到達 庚一 略說 : 悟達彼自性謂真如無垢 一切唯真如顯現彼即是 轉依圓滿成 修法性的修道,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文学蓝皮书 9 网络文学 趋向主流化 酝酿新格局 摘 要 2015 年的网络文学 在中央重视 政府主导 民间先 行 资本发力等诸多因素联手推动下 呈现出借势发 展和强势进取的良好势头 网络小说创作 在虚构类 的玄幻与仙侠 写实类的历史与都市 都有好的和比 较好的力作佳构联袂而来 主流体制组建网络文学机 构 IP 热 愈演愈烈 都从不同的侧面和层面推动网 络文学进而做大做强 使之成为当代文学中最具成长

More information

2009三季报全文.doc

2009三季报全文.doc 2009 2009 1 1.1 1.2 1.3 1.4 ( ) 2 2.1 2009.9.30 2008.12.31 7,978,018,377.78 7,216,118,395.59 10.56% 3,842,683,824.14 3,575,875,701.76 7.46% 705,227,650.00 705,227,650.00 0.00% / 5.45 5.07 7.50% 2009 7-9

More information

在家菩薩戒本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在家菩薩戒本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在家菩薩戒本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一切佛經, 及闡揚佛法諸書, 無不令人趨吉避凶, 改過遷善 明三世之因果, 識本具之佛性 出生 死之苦海, 生極樂之蓮邦 讀者必須生感恩心, 作難遭想 淨手潔案, 主敬存誠 如面佛天, 如 臨師保 則無邊利益, 自可親得 若肆無忌憚, 任意褻瀆 及固執管見, 妄生毀謗, 則罪過彌天, 苦報無盡 奉勸世人, 當遠罪求益, 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 :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中部 第六 假如希望經(âkaïkheyyasutta§)

中部 第六 假如希望經(âkaïkheyyasutta§) 中部第六假如希望經 (Ākaṅkheyyasuttaṁ) (M.i,p.33.) 如是我聞 : 一時, 世尊住在舍衛, 祇陀林給孤獨園 在那裡, 世尊稱呼比丘們 : 諸比丘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尊者 世尊( 如 ) 此說 : 諸比丘, 你們應當安住於戒具足 波羅提木叉具足 ; 應當安住於波羅提木叉防護律儀, 正行與行處具足, 對於微細的罪過也見其怖畏 ; 應當受持學習諸學處 諸比丘, 假如有比丘希望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佛法教材系列 C6 編序 漢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彌勒菩薩說, 經由無著菩薩編輯而傳出, 唐玄奘法師由梵譯漢 (648AD), 共 100 卷, 分成五分 : 本地分 卷 1 50, 攝決擇分 卷 51 80, 攝釋分 卷 81 82, 攝異門分 卷 83 84, 攝事分 卷 此論收

佛法教材系列 C6 編序 漢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彌勒菩薩說, 經由無著菩薩編輯而傳出, 唐玄奘法師由梵譯漢 (648AD), 共 100 卷, 分成五分 : 本地分 卷 1 50, 攝決擇分 卷 51 80, 攝釋分 卷 81 82, 攝異門分 卷 83 84, 攝事分 卷 此論收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菩薩地並科判 譯者 : 玄奘法師 科判 : 韓清淨 編輯 : 林崇安 佛法教材系列 C6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佛法教材系列 C6 編序 漢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彌勒菩薩說, 經由無著菩薩編輯而傳出, 唐玄奘法師由梵譯漢 (648AD), 共 100 卷, 分成五分 : 本地分 卷 1 50, 攝決擇分 卷 51 80, 攝釋分 卷 81 82, 攝異門分 卷 83 84,

More information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內觀之道 林崇安教授圖 / 文 內觀臉書系列 4 內觀教育基金會 / 內觀教育禪林 2015.07( 初版 ) 1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2015.07.30 2 內觀之道 1 離苦 內觀之道就是離苦之道

More information

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佛說十善業道經 雍正皇帝上諭上諭 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 理同出於一原 道並行而不悖 人惟不能豁然貫通 於是人各異心 心各異見 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 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 而儒者又兼闢二氏以為異端 懷挾私心 紛爭角勝而不相下 朕以持三教之論 亦惟得其平而已矣 能得其平 則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 而知三教初無異旨 無非欲人同歸於善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 導人於善也 吾儒之五常百行 誘掖獎勸 有一不引人為善者哉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無量繒綵敷覆其上 懸七寶鈴及諸羅網百千幡華 高座四面一切地界變為金剛七寶所成 悅眾人意平坦如掌 掃灑淨潔燒諸雜香 無量天華皆散其上 無量百千蓮華大如車輪從地踊出 皆是金色瑠璃為臺 因陀尼羅珠以為其鬘 香氣馚馥可愛柔軟供養世尊 高座四角不近不遠 有四寶樹自然而出高六十里 四維各十五里 爾時世尊坐師子座

無量繒綵敷覆其上 懸七寶鈴及諸羅網百千幡華 高座四面一切地界變為金剛七寶所成 悅眾人意平坦如掌 掃灑淨潔燒諸雜香 無量天華皆散其上 無量百千蓮華大如車輪從地踊出 皆是金色瑠璃為臺 因陀尼羅珠以為其鬘 香氣馚馥可愛柔軟供養世尊 高座四角不近不遠 有四寶樹自然而出高六十里 四維各十五里 爾時世尊坐師子座 修訂日期 : 2005/08/28 發行日期 : 2006/2/1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6, No. 659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自行掃瞄辨識 No. 659 [No. 658] 大乘寶雲經卷第一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序品第一如是我聞 一時佛婆伽槃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5E3BDADBBECC4FDCDC1D0ADBBE1BCF2B1A8B5DA34C6DA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5E3BDADBBECC4FDCDC1D0ADBBE1BCF2B1A8B5DA34C6DA2E646F63> 〇 〇 一 坚 持 正 确 的 政 治 方 向 和 办 会 宗 旨, 努 力 发 挥 三 个 作 用 二 深 入 调 查 研 究, 开 展 友 好 往 来, 加 强 信 息 交 流 1 三 积 极 组 织 技 术 业 务 培 训, 推 动 混 凝 土 职 业 工 程 师 制 度 的 建 立, 提 升 行 业 整 体 技 术 水 准 四 树 立 行 业 标 杆, 激 励 创 优 争 先, 开 展 全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標楷體26號字)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標楷體26號字)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頁 325-342( 西元 2012 年 ), 台北市華嚴蓮社 Colle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is Relating to Buddhism Taipei Hua-yen Lotus Society0000-0000( 暫未申請 ) 一 前言 范明麗華嚴專宗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為什麼 深密解脫經 云 : 發菩提心菩薩, 狹劣心易得? 此問題引起筆者的好奇,

More information

佛學論文選集

佛學論文選集 佛學論文選集 瑜伽師地論 內的異義及其編成 林崇安 (2002) 一 漢藏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漢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 彌勒菩薩說, 共 100 卷, 分成五分 : 本地分 攝決擇分 攝釋分 攝異門分 攝事分 藏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 無著菩薩造, 也分成五分 二 瑜伽五分之間的異義 為了澄清 瑜伽師地論 是由彌勒菩薩或無著菩薩所著作, 或由無著菩薩所著編集, 一個方法是先分析瑜伽五分之間義理是否一貫

More information

《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的內容架構及其編成

《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的內容架構及其編成 瑜伽師地論 和 顯揚聖教論 的內容架構 及其編成 林崇安 (2002) 摘要本文分析 瑜伽師地論 和 顯揚聖教論 的內容架構, 指出原先的 本地分 是以阿含的義理與實踐為主軸, 後來無著菩薩編增 菩薩地 的內容, 使聲聞道與菩薩道並重 到了他編著 顯揚聖教論 時, 則以菩薩道為主軸 文中, 並從 瑜伽師地論 內部的歧義, 推測無著菩薩編著 瑜伽師地論 和 顯揚聖教論 的過程 關鍵字 : 瑜伽師地論,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校訓與院訓僧林悟語聖嚴法師著1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菩提心與出離心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6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7 放眼全世界, 處處為佛教 8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9 10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11 實踐創校的精神 12 校訓與院訓

More information

pdf

pdf 因果明鏡論 目 錄 緣 起 第一章 總說業因果 第一節 誰是創造者 1 第二節 業的規律 2 一 自作自受 2 二 苦樂法則 5 三 因微果著 7 四 未作不遇 10 五 已作不失 11 第三節 心是業之源 13 一 萬行之源 13 二 禍福之根 14 第二章 世間業 第一節 十業道 20 第二節 十惡業 21 第三節 十善業 30 第四節 開示具力之門 31 一 田門 31 二 所依門 34 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4U\244h\271D_2_\262`\253H\267~\252G.doc)

(Microsoft Word - \244U\244h\271D_2_\262`\253H\267~\252G.doc) 菩提道次第廣論 講座 (3) 下士道 - 深信業果 目錄 47 23 具三緣 思惟業果之理 245 48 24 四力對治 1 252 49 25 四力對治 2 生起下士道意樂之量 260 50 26 除遣錯誤的知見 266 總講次 深信業果 講次課程內容頁次 25 1 業的四個特質 1 26 2 十惡業 - 殺生 13 27 3 十惡業 - 不與取 26 28 4 十惡業 - 邪婬 38 29 5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三要》

《學佛三要》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6 期 八自利與利他 學佛三要學佛三要 八自利與利他 ( 印順導師 p.4 ~ p.54) 目次 釋貫藏敬編 09.5.6 一問題的提出 問題的提出... 3 ( 一 ) 質疑者對於佛法, 並無惡意, 只是不能起信... 3 ( 二 ) 慈悲利他的問題... 3. 質疑... 3. 總評... 3 二 利 是什麼 是什麼... 4 ( 一 ) 利 的意義... 4 ( 二 ) 佛教的利樂

More information

一開口就打中人心

一開口就打中人心 So Easy 508 一開口就打中人心 30 堂正向思維溝通課 陳志勇 著 惠閱, 願您擁有自信 愛 語表達技術! 敬贈 一開口就打中人心 30 30 002 003 自我提升, 同時為別人的生命加分 2010 09-11 8 30 004 為自己溝通出征 005 商務或學術人士 主管階級及專案管理者必備的工具書 ERP 006 循序漸進輕鬆成為雙向溝通贏家 30 30 007 讓彼此築起的那道牆因真誠智慧的溝通而倒下

More information

1 ( ) 1 38 38 39 40 40 41 ( ) 42 43 ( ) 44 45 48 49 51 51 51 52 53 1 53 54 55 55 56 56 58 60 60 61 62 63 64 67 67 69 70 72 2 72 74 75 76 76 77 78 78 79 79 81 81 83 86 87 88 88 89 90 90 91 92 93 93 95 97

More information

切, 但求有利於人 我相信 : 涓滴 洪流 微波 巨浪, 終將匯成汪洋法海而莊 嚴法界, 實現大乘的究極理想於人間 否則, 根本既喪, 什麼入世 出世, 都只 是戲論而已! 二 由淺入深, 以緣起論從現實出發, 才是人人可信 能學的佛法印順導師 華雨集第四冊 p.265 ~ p.266: 中國過去的

切, 但求有利於人 我相信 : 涓滴 洪流 微波 巨浪, 終將匯成汪洋法海而莊 嚴法界, 實現大乘的究極理想於人間 否則, 根本既喪, 什麼入世 出世, 都只 是戲論而已! 二 由淺入深, 以緣起論從現實出發, 才是人人可信 能學的佛法印順導師 華雨集第四冊 p.265 ~ p.266: 中國過去的 菩薩 人人可信可學 妙雲華雨選讀 講義 10 菩薩 人人可信可學 妙雲華雨選讀 講義 10 釋貫藏敬編 2012/1/31 目次 1 一 人間一切正行, 都可以利益眾生, 都是菩薩事業, 成佛因行... 1 二 由淺入深, 以緣起論從現實出發, 才是人人可信 能學的佛法... 2 三 釋尊的教化, 不是為了少數玄學者的玄談, 而是普為一切眾生的依怙... 2 四 佛法極其高深, 而必基於平常 : 本於人人能知能行的常道,

More information

印 順 文 教 基 金 會 推 廣 教 育 叢 書 1 成 佛 之 道 講 義 釋 厚 觀 目 錄 成 佛 之 道 講 義 編 輯 緣 起 ( 釋 厚 觀 ) iii 0 成 佛 之 道 印 順 導 師 自 序 1 1 第 一 章 歸 敬 三 寶 5 2 第 二 章 聞 法 趣 入 19 3 第 三 章 五 乘 共 法 35 4 第 四 章 三 乘 共 法 65 4.1 甲 發 出 離 心 修 出

More information

九七年春季佛七講話

九七年春季佛七講話 刊合 勸要菩發菩薩提心處財文學講義錄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勸發菩提心錄勸發菩提心農要財文講義錄閑法師講文諦范古庵大師撰文講義2省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目錄3目錄省庵大師略傳... 5予茅靜遠居士書... 7勸發菩提心文... 9重印勸發菩提心文講義錄要序... 25序(倓虛法師作)... 27省庵勸發菩提心文講義錄要目錄... 31省庵勸發菩提心文講義錄要... 35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4 省庵大師略傳5省庵大師略傳師諱實賢

More information

廣論段落複習一

廣論段落複習一 廣論段落複習十二 共中士道 (4) 解脫正道 P187L5~P202L1 如得法師 2017/06 1 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1 過門 2 正說 1 正修意樂 1 明求解脫之心 2 發此之方便 1 過門 2 於苦集門中思惟 3 於十二緣起思惟 2 彼生起之量 3 除遣此中邪執 4 抉擇能趨解脫道性 2 彼生起之量 1 真實生起之量 第二生此意樂 ( 中士道希求解脫的心 ) 之量者 如是由於苦集二諦及其十二緣起支門,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對,CBETA 自行掃瞄辨識,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 No. 231 [No. 220(6)]

More information

pdf

pdf 1 3 7 25 59 73 91 107 133 155 181 197 4 5 三 個 差 別 在這個開示裡並沒有你們前所未聞的新鮮東西 都是 以前講過的 第一個是佛教和外道的差別 第二個是世間 法和出世間法的差別 第三個是大乘和小乘的差別 這三個問題說來簡單 實際上卻並非人人都清楚了 解 但是 對一個想要修持正法的人來說 關於這三個問 題的答案 是有必要先行了解的 因為 無論平時行善或 打坐

More information

這就真教人啼笑皆非! 四 坐高聲現威, 令人畏敬 : 有的出家人, 看到信徒一來, 便訶斥 : 跪下來, 不可以站在佛前! 先給個下馬威, 然後說這是消業障的捷徑 這是作威作福, 是正常弘化的法師不應做的, 也叫做邪命食 五 說所得供養, 以動人心 : 向信徒誇耀自己所受的供養 比如張三送了一個數萬

這就真教人啼笑皆非! 四 坐高聲現威, 令人畏敬 : 有的出家人, 看到信徒一來, 便訶斥 : 跪下來, 不可以站在佛前! 先給個下馬威, 然後說這是消業障的捷徑 這是作威作福, 是正常弘化的法師不應做的, 也叫做邪命食 五 說所得供養, 以動人心 : 向信徒誇耀自己所受的供養 比如張三送了一個數萬 佛遺教經 講記 ( 二 ) 自立法師 在 天台四教儀集註, 把食分為 正命 與 邪命 兩種 乞食 托缽是正命食, 邪命食則可分為以下五種 : 一 為利養故, 現奇特相 : 為了獲得利益 供養而裝模作樣 出家人為了獲得信眾的供奉, 表面上裝做瀟灑自在 甚至已經證悟解脫, 讓他人誤認為是了不起的高僧, 而特別恭敬供養, 這就叫邪命食 二 為利養故, 自說功德 : 為了博取利養, 自誇了不得, 長年拜佛念經不知凡幾,

More information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佛子 諸佛世尊 有十種廣大佛事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 皆不能知 去來現在 所有一切聲聞獨覺 亦不能知 唯除如來威神之力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諸佛 於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世界 兜率陀天 皆現受生 修菩薩行 作大佛事 無量色相 無量威德 無量光明 無量音聲 無量言辭 無量三昧 無量智慧 所行境界 攝取一切人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阿脩羅等 大慈無礙

More information

[#THE FOLLOWING TEXT HAS INCOMPLETE SECTIONS, WHICH ARE ON ORDER]-

[#THE FOLLOWING TEXT HAS INCOMPLETE SECTIONS, WHICH ARE ON ORDER]- 藏文文法教材 配合佛典實例說明 林崇安編著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2004 說明 一 本書主要依據突彌桑菩札的 松居巴 ( 藏文文法三十頌 ) 中的虛字類別, 來掌握藏文的文法, 並且選取佛典的實例來說明 主要選自 瑜伽師地論. 攝異門分 二 本書共有以下十八類的虛字 : 01. 完結詞, 例如 : ro, so 02. 囉聲 (* 業聲 * 為聲 * 依聲 ), 例如 :du, na 03.* 屬聲,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

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 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 圣严法师 提要 戒律是为了净化人类的身心而设, 是为了净化人间的社会而设 是以人间的善良风俗人情及合理的国家规章法令, 为佛陀制戒的参考基础, 加以佛法的正知正见作引导, 便成了有小有大 能略能广 可浅可深, 可以适应任何时空环境的生活准则 当你认识了戒律的功能, 明白了佛陀制戒的用心, 你便不会拘泥于枝末小节, 应著重于人类之身 心 语言三种行为的净化 : 清净 精进 俭朴

More information

378高雄市都市計畫說明書

378高雄市都市計畫說明書 378 高 雄 市 都 市 計 畫 說 明 書 案 名 : 變 更 高 雄 市 楠 梓 區 高 楠 段 二 七 九 地 號 等 八 筆 農 業 區 土 地 為 批 發 市 場 用 地 擬 定 申 請 單 位 : 高 雄 市 政 府 計 畫 範 圍 : 如 圖 示 法 令 依 據 : 都 市 計 畫 法 第 二 十 七 條 第 一 項 第 四 款 一 背 景 說 明 : ( 一 ) 本 市 現 有 果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HUMATISM AS FOUND IN THE EARLY PALI NIKAYAS AND THE MAHAYANA SUTTAS

DEVELOPMENT  OF HUMATISM AS FOUND IN THE EARLY PALI NIKAYAS AND  THE MAHAYANA SUTTAS 論文摘要 TOPIC: ORIGIN AND DEVEOLPMENT OF HUMANISM AS FOUND IN THE EARLY PĀLI NIKĀYAS AND THE MAHĀYĀNA SŪTRAS 作者 : 釋覺明印度德里大學佛學博士 A. 學術貢獻學者一向關注的一個重要面向是 : 企圖從佛教的經典文獻, 基於社會 哲學和道德或宗教觀點, 探討佛法中的人道主義 1960 年代越南一行禪師,

More information

三皈五戒

三皈五戒 第一章受三皈依 五戒程序 根據上座部佛教的傳統, 在家信眾在作佈施 禪修 聞法等功德之前, 一般都會先向比庫 1 請求受三皈依和五戒, 令其戒行清淨, 從而使所作之功德更加殊勝 同時, 守持淨戒本身也是一種功德 在傳統上, 受三皈依和五戒都是使用巴利語來進行的 本文在受皈戒的巴利語下面也把中文的意思翻譯出來, 以供參考 在受皈戒的過程中則可以不唸中文 以下所列舉的是依照緬甸傳統的受三皈依和五戒程序

More information

自 學 進 修 學 力 鑑 定 考 試 職 業 證 照 與 專 科 學 校 類 科 對 照 表 修 正 規 定 序 號 考 試 單 位 考 試 及 格 證 書 名 稱 適 用 等 級 類 別 科 別 考 1 試 律 師 甲 級 商 業 財 經 法 律 院 2 計 師 甲 級 商 業 計 事 務 3

自 學 進 修 學 力 鑑 定 考 試 職 業 證 照 與 專 科 學 校 類 科 對 照 表 修 正 規 定 序 號 考 試 單 位 考 試 及 格 證 書 名 稱 適 用 等 級 類 別 科 別 考 1 試 律 師 甲 級 商 業 財 經 法 律 院 2 計 師 甲 級 商 業 計 事 務 3 教 育 部 令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7 月 25 日 臺 技 ( 一 ) 字 第 1010130827D 號 修 正 自 學 進 修 學 力 鑑 定 考 試 職 業 證 照 與 專 科 學 校 類 科 對 照 表, 並 自 即 日 生 效 附 修 正 自 學 進 修 學 力 鑑 定 考 試 職 業 證 照 與 專 科 學 校 類 科 對 照 表 部 長 蔣 偉 寧 自 學 進 修 學 力 鑑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二屆畢業論文 大乘菩薩行之所依 大寶積經菩薩藏會之研究 指導教授 : 高明道教授 研究生 : 釋明度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五月 大乘菩薩行之所依 大寶積經菩薩藏會之研究 釋明度 序 華嚴專宗學院自民國六十四年開始成為培養僧伽人材的一個高等學府 面對母院十六年來蓽路藍縷, 戴月披星的努力經營, 院長成公上人不辭辛勞的與諸位教授菩薩們一起為作育僧材而夙夜匪懈 十六年的時光, 好漫長的一段歲月,

More information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空教 ) 解深 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 阿賴耶識的思想 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甚深意 = 密意 甚深意 : 般若經中佛說 甚深意 = 一切法空 nirmocana:

More information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大乘頂王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4, No. 478 No. 478 [Nos. 477, 479] 大乘頂王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歸命大智海圓滿淨覺尊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菴羅樹園 與大比丘僧八百人俱

More information

I 福慧集 ( 一 ) 自序 釋厚觀 筆者自 1996 年回國後任教迄今, 轉眼間已過了 15 年 這 15 年當中, 於 1999 年 6 月至 2006 年 6 月擔任過福嚴精舍第 12 13 任住持, 兼佛學院院長 ; 緊接著又於 2006 年 7 月至 2010 年 6 月擔任台北慧日講堂第 13 任住持一職 今年 (2010 年 )6 月, 筆者於慧日講堂住持四年任期屆滿, 未料又被福慧僧團推舉為福嚴精舍第

More information

DaoCiDi2003TC ct-P247L11-R

DaoCiDi2003TC ct-P247L11-R 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一一八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8/06/15 如 普賢行願品 云 : 乃至虛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母有情的數量是無量無邊, 就如虛空無邊際般, 世間也是無邊際, 住在世間中的有情也是無量無邊 所有這些如母有情都欲求安樂, 卻缺乏安樂 ; 都欲離苦, 偏偏卻要遭受一切痛苦 一方面這些如母有情都曾經當過我們的母親, 而且次數是不可計數, 另一方面他們都欲求獲得安樂卻不得安樂,

More information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 雖犯戒等, 亦應就其功德思惟, 莫觀過失, 悉無差別 寶雲經云: 若知由其依止尊重, 諸善增長不善損減, 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 或有智解或無智解, 或具尸羅或犯尸羅, 皆應發起大師之想 如於大師信敬愛樂, 於親教師亦應信樂, 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 由此因緣菩提資糧, 未圓滿者悉能圓滿, 煩惱未斷悉能斷除 如是知已, 便能獲得歡喜踴躍, 於諸善法應隨順行,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序 一 緣起 : 1. 2008 年 8 月, 有幸於佛學學院研讀廣論 2. 2009 年 8 月, 著手寫 廣論中, 總 別 結的文體結構 3. 後來在舉證的部分, 因為越寫越多, 故生起進一步完成導讀細科判的意樂 4. 2013 年 11 月著手寫白話翻譯二 主旨 : 願能提高初學者的效率三 助緣 : 1. 印順導師所著妙雲集諸典 2. 淨蓮法師廣論白話譯本 3. 日常法師廣論淺釋 4. 修印法師廣論講解光碟片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 白話翻譯 ~ 上士道 ~ ( 四 )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 佛法山聖德禪寺 序 一 緣起 : 1. 2008 年 8 月, 有幸於佛學學院研讀廣論 2. 2009 年 8 月, 著手寫 廣論中, 總 別 結的文體結構 3. 後來在舉證的部分, 因為越寫越多, 故生起進一步完成導讀細科判的意樂 4. 2013 年 11 月著手寫白話翻譯二 主旨 : 願能提高初學者的效率三 助緣 :

More information

02菩提道次第廣論-釋法尊譯(校正本)

02菩提道次第廣論-釋法尊譯(校正本) 菩提道次第廣論 宗喀巴大師造論 法尊法師翻譯 菩提道次第廣論... 3 歸敬頌... 3 造者殊勝... 5 教授殊勝... 9 聞說軌理... 13 親近善士... 18 修習軌理... 28 暇滿... 37 道次引導... 41 念死無常... 46 三惡趣苦... 52 歸依三寶... 59 深信業果... 69 希求解脫... 87 思惟苦諦... 88 思惟集諦... 97 十二緣起...

More information

顯密萃要 序 1 堪布 慈誠羅珠

顯密萃要 序 1 堪布 慈誠羅珠 慧光集 顯密萃要 每一個波濤都離不開海水, 波濤即海水, 海水成波濤 ; 每一個念頭都離不開光明, 念頭即光明, 光明成念頭 每一次海潮都從海中漲 海中落 ; 每一個念頭都從空中生 空中滅 生滅不離空, 空中無生滅 顯密萃要 序 1 堪布 慈誠羅珠 顯密萃要 目錄顯密萃要 367 7 63 91 171 207 217 247 269 341 四依法 顯密萃要 四依法 一 總述 1 四依法的內容

More information

~ ~2055 : I

~ ~2055 : I 人事業務標準作業程序 07-5252000 2041~20462051~2055 :07-5252059 http://www2.nsysu.edu.tw/person/personnel.htm E-mailope@mail.nsysu.edu.tw I -------------------------------------------------------- 1 --------------------------------------------------------------

More information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您選對雷射了嗎 40 1917 1959 Maiman 1963 20 1983 AndersonParrish 22 2013 5 485 以往須以手術 磨皮等方法才能去除的刺青, 現在用雷射就可以輕易處理 此外, 各種皮膚血管病變 痣 疤痕, 乃至於皺紋的去除, 也可以用雷射來達成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585 590 595 600 1.5 40 4

More information

結集 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 能引梵行真善妙義, 是名契經 02 云何應頌? 謂於中間 或於最後宣說伽陀, 或復宣說未了義經, 是名應頌 03 云何記別? 謂於是中, 記別弟子命過已後當生等事, 或復宣說已了義經, 是名記別 說明 : 此處的契經內容是 : 蘊 處 緣起 食 諦 界相應語 聲聞乘相

結集 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 能引梵行真善妙義, 是名契經 02 云何應頌? 謂於中間 或於最後宣說伽陀, 或復宣說未了義經, 是名應頌 03 云何記別? 謂於是中, 記別弟子命過已後當生等事, 或復宣說已了義經, 是名記別 說明 : 此處的契經內容是 : 蘊 處 緣起 食 諦 界相應語 聲聞乘相 從聞思正法到證果的完整學佛過程 林崇安教授編 (2012.08.11 講於馬來西亞. 沙巴. 寂靜禪林行政中心 ) 一 前言 學佛的整個過程, 和今日教育的訓練很相似, 共經過聽聞 思考和實踐三個階段 釋尊成佛後, 為了度化大眾, 常常先以理服人, 而後導之以實踐, 因而有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 的修學次第 經由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可以獲得聞所成慧 經由 如理作意 可以獲得思所成慧

More information

曲周县 2018 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成绩及拟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考场考号报考科目笔试成绩是否进入面试 第一考场 01 初中语文 67 是 第一考场 02 初中语文 0 第一考场 03 初中语文 63 是 第一考场 04 初中语文 63 是 第一考场 05 初中语文 58 第一考场 06 初中语文

曲周县 2018 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成绩及拟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考场考号报考科目笔试成绩是否进入面试 第一考场 01 初中语文 67 是 第一考场 02 初中语文 0 第一考场 03 初中语文 63 是 第一考场 04 初中语文 63 是 第一考场 05 初中语文 58 第一考场 06 初中语文 曲周县 2018 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成绩及拟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考场考号报考科目笔试成绩是否进入面试 第一考场 01 初中语文 67 是 第一考场 02 初中语文 0 第一考场 03 初中语文 63 是 第一考场 04 初中语文 63 是 第一考场 05 初中语文 58 第一考场 06 初中语文 72 是 第一考场 07 初中语文 70 是 第一考场 08 初中语文 76 是 第一考场 09 初中语文

More information

第七章行政工作 7.1 預算 法律依據 預算收入 94

第七章行政工作 7.1 預算 法律依據 預算收入 94 第七章行政工作 93 第七章行政工作 7.1 預算 7.1.1 法律依據 7.1.2 預算收入 94 五 2006 年收入管理 圖表二十六 2006 年收入結構 7.1.3 預算支出 95 圖表二十七 2006 年支出管理 96 圖表二十八 2006 年實際支出結構 圖表二十九 2006 年預算支出與實際支出對比 97 7.2 人員 圖表三十 1999 2006 年人員數目比較表 98 附件行政申訴範疇立案調查個案撮要

More information

B-1

B-1 民國九十八年九月二十六日 B 場 第一第一場論文集 主辦單位 : 佛光大學佛教研修學院 協辦單位 : 香光尼眾佛學院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中華慧炬佛學會 元亨佛學研究所 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佛光大學宗教學系所 福嚴佛學院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華嚴專宗研究所 圓光佛學研究所 玄奘學術研究院 法鼓佛教學院 贊助單位 :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 嘉豐出版社 09:00-09:20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1 成佛之道 第一章 : 歸敬三寶 ~ 第四章 : 三乘共法 / 圓波法師 目次 壹 印順導師 成佛之道 自序... A-2 一 撰書的初衷二 一切佛法有相依相攝的意義三 方便有多門, 歸元無二路貳 第一章 歸敬三寶... A-3 一 歸依三寶的真實義二 歸依有四正行参 第二章 聞法趣入... A-4 一 聞法應離的過失二 可以為人依止的師長底限三 一切佛法內在有著相依相攝的關係肆 第三章 五乘共法...

More information

001-560-s.pdf

001-560-s.pdf 開顯遍智妙道 目 錄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儀軌 遍智妙道... 7 釋題名... 119 喚醒癡夢... 123 前行準備工作... 139 共同前行... 149 壹 四轉心修法 一 暇滿難得... 151 二 壽命無常... 194 三 業因果不虛... 207 四 輪迴過患... 254 貳 認識已過... 277 不共同前行 壹 皈依... 287 貳 發心... 327 參 修誦金剛薩埵...

More information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學習輔導 課業輔導 381 19 學習輔導 五至七章重點整理 第五章 在學學生的學習輔導 / 第一節 中學生的學習特徵 1. 2. 3. 4. 1. 2. 3. 1. 2. 3. 4. 5. 1. 2. 3. 4. (381)019-030 學習輔導.indd 19 2007/5/31 2:44:08 PM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More information

壹 淨心第一, 利他為上 ( 壹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菩薩為何不如以二乘速滅諸苦? 十住毘婆沙論 卷 1 1 序品 ( 大正 26,20b15-c23): 問曰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 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 往來生死具足十地, 不如以聲聞 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壹 淨心第一, 利他為上 ( 壹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菩薩為何不如以二乘速滅諸苦? 十住毘婆沙論 卷 1 1 序品 ( 大正 26,20b15-c23): 問曰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 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 往來生死具足十地, 不如以聲聞 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2014 佛法度假 生活. 修行. 龍樹論 釋開仁編,2014.7 目次 壹 淨心第一, 利他為上貳 初學菩薩未離欲, 亦未能斷慳, 如何實踐布施度參 若捨一惡人, 則為背佛恩 ; 捨一可度者, 是斷佛道根肆 菩薩諸漏未盡, 怎麼能久劫於三界中, 忍諸惡人伍 菩薩的精進, 有淺深階段陸 菩薩願得好慧, 持戒自守, 不嬈眾生柒 一心敬慎是善人相, 娑婆世界的菩薩難勝難及 難破難近捌 菩薩應具備三輪體空的無我智慧玖

More information

宗 目 錄 内容目录 壹 教學計劃概述和 律海十門 講經緣起... 1 第一講 1 贰 別解脫戒的重要性及出家在家的比較... 2 甲一 云何調伏所作界限制度唯佛獨說... 2 甲二 別解脫戒的重要性... 3 乙一 是三乘天人等共所依止之根... 3 乙二 明一切功德依止之地基... 4 乙三 能遮止一切煩惱罪行之水堤...4 乙四 示律行勿得雜染... 5 乙五 是制象之鈎 是溝籬等外護等... 6

More information

中道佛學會 40 * 原則 : 注重普度一切有情而以人類為本的精神 3) 兩種極端 : a) 只關心人類而漠視其他眾生 : 如認為其他眾生沒靈魂, 可任意補食 b) 忽略人類為本的精神 : 如某些人專心于放生 魚, 蛇 龜 鱉, 而對于罹難的人類, 反而不聞不問, 這即違反了佛法的精神 雖吃素而行為

中道佛學會 40 * 原則 : 注重普度一切有情而以人類為本的精神 3) 兩種極端 : a) 只關心人類而漠視其他眾生 : 如認為其他眾生沒靈魂, 可任意補食 b) 忽略人類為本的精神 : 如某些人專心于放生 魚, 蛇 龜 鱉, 而對于罹難的人類, 反而不聞不問, 這即違反了佛法的精神 雖吃素而行為 中道佛學會 39 第十三章中道泛論第一節人類的德行 : 一般道德規範德行立足於人本的立場, 從自他合理的行為, 深化內心, 擴大到一切有情, 無邊世界 一 從神到人 ( 人本觀 ): 德行立足於人本的立場 1 道德的實踐 : 中道 正道 八正道 : 2 神化的道德觀 : 1) 神為道德的根源 : 神認可的行為, 即為道德 2) 各種神化的道德行為 ( 宗教行為 ) a) 祈禱咒術 : 如, 印度教的咒語為人神的溝通方法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四年十一月 放眼二十一世紀的大世界 核武 擴散 戰亂依然 環境污染 溫 室效應加劇 惡疾 空難 以及 自 然 災 害 頻 生 火 宅 中 人 苦不堪言 傳統的人生觀 價值觀逐漸剝離 網絡社會的虛 擬現實 真偽難辨 是非難決 令本來精神貧乏 心靈空虛的人 更加惶惑不安 環顧我們身處的 香港 政制 經濟 以至民生都 不得安穩 怨氣沖天 暴戾詛咒 抑鬱苦悶湧現 再加上自身的人 事感情 學業工作 可謂無一

More information

510 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未來 1 一 從人間佛教 的特質談起 依佛教文明之發展而觀 其創興源自於印度釋迦族之悉達多王子 眼見現實世間之眾生皆須面對的生老病死 以及與其相關涉而由之生起 之憂悲苦惱等諸多問題 因而出離王宮 追求究竟終極之了悟與超脫 歷經多年的苦修 終至證悟世間存在之真諦 並廣為世

510 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未來 1 一 從人間佛教 的特質談起 依佛教文明之發展而觀 其創興源自於印度釋迦族之悉達多王子 眼見現實世間之眾生皆須面對的生老病死 以及與其相關涉而由之生起 之憂悲苦惱等諸多問題 因而出離王宮 追求究竟終極之了悟與超脫 歷經多年的苦修 終至證悟世間存在之真諦 並廣為世 人間佛教的弘法與利生 借鏡 維摩詰經 的論析 尤惠貞 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專任副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的關懷為具體論析人間佛教實現佛教在人世間之實踐 若 藉由弘傳大乘菩薩道之代表經典的 維摩詰經 為借鏡 可以映顯出那 些法門是現世佛教之弘法利生的具體參照 同時在如此的借鏡中 是否 亦能彰顯 維摩詰經 所宣說之弘法利生法門 亦蘊含了人間性 生活 性 利他性 喜樂性 時代性與普濟性等特質 關鍵詞

More information

科 判 丑 四 既 皈 依 已 所 學 次 第 分 三... 15 寅 一 攝 分 中 出 分 二... 15 卯 一 初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卯 二 次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寅 二 教 授 中 出 分 二... 18 卯 一 別 學 分 二

科 判 丑 四 既 皈 依 已 所 學 次 第 分 三... 15 寅 一 攝 分 中 出 分 二... 15 卯 一 初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卯 二 次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寅 二 教 授 中 出 分 二... 18 卯 一 別 學 分 二 ( 三 ) 益 西 彭 措 堪 布 講 授 四 川 色 達 喇 榮 五 明 佛 學 院 科 判 丑 四 既 皈 依 已 所 學 次 第 分 三... 15 寅 一 攝 分 中 出 分 二... 15 卯 一 初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卯 二 次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寅 二 教 授 中 出 分 二... 18 卯 一 別 學 分 二 :... 19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More information

尸羅不清淨, 三昧不現前 守持清淨的戒行, 能令我們不會造作惡業, 由於不 造惡的緣故, 所以內心不會有憂悔, 而能感到心安, 心 能得到安定, 就容易成就禪定 是故經中說 : 尸羅不清淨, 三昧不現前 此中的 尸羅, 就是指 戒 ; 三昧, 則是指 定 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 定有寂靜不動的意思 ;

尸羅不清淨, 三昧不現前 守持清淨的戒行, 能令我們不會造作惡業, 由於不 造惡的緣故, 所以內心不會有憂悔, 而能感到心安, 心 能得到安定, 就容易成就禪定 是故經中說 : 尸羅不清淨, 三昧不現前 此中的 尸羅, 就是指 戒 ; 三昧, 則是指 定 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 定有寂靜不動的意思 ; 尸羅不清淨, 三昧不現前 守持清淨的戒行, 能令我們不會造作惡業, 由於不 造惡的緣故, 所以內心不會有憂悔, 而能感到心安, 心 能得到安定, 就容易成就禪定 是故經中說 : 尸羅不清淨, 三昧不現前 此中的 尸羅, 就是指 戒 ; 三昧, 則是指 定 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 定有寂靜不動的意思 ; 如果能夠防非, 心就能達到不動 這就好比要令水平靜, 就必需要使它不起波浪 使波浪不起, 就如同持戒,

More information

《聲聞地筆記》

《聲聞地筆記》 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筆記 王厚華編輯 2014.05 版 筆記僅供參考 持續修訂中 凡有歧義 請以原論為準 意見與指教 yoga69020@gmail.com 綱要層次符號 使用 pdf 電子檔閱讀時 請打開標籤 可參閱樹狀目錄綱要 參考資料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 韓清淨 聲聞地並科判 林崇安 法相辭典 朱芾煌 目錄 初瑜伽處 (卷 21)... 1 1 種性地... 1 1 種性自性... 1 2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振興佛教 持戒為本

振興佛教 持戒為本 振興佛教持戒為本 2006 年 1 月 4 日對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同學的談話 淨空法師修訂 佛教是教育, 它不是宗教, 但在近代它確已變質成為宗教了 我在 認識佛教 裡講得很清楚 我學佛最初指導我的老師是章嘉大師, 那年我二十六歲, 大師六十五歲 教我看的第一本書, 是 釋迦譜 五卷 ( 梁僧佑著 ), 與 釋迦方志 二卷 ( 唐道宣著 ) 二書皆收入 大藏經 當時沒有單行本流通, 只有到寺院借 藏經

More information

ë 3 5 51 67 101 127 171 193 219 247 269 289 313 327 341 349 357 4 維摩詰經現代直解 出維摩詰居士的修行水準竟然是如此之高 在釋迦牟尼佛開創佛教時 並沒有把居士放在主要位置 而是把比丘放在第一位 這樣對當時的社會結構而言 是自然 又適當的事 但是到了現在 居士則變得重要了 而且釋迦牟 尼佛也曾預言居士在以後會變得重要 現在看 維摩詰經

More information

Bodhi Field Most of my remaining remarks today will be primarily directed to our honored guests, especially the friends and relatives of the new Sangh

Bodhi Field Most of my remaining remarks today will be primarily directed to our honored guests, especially the friends and relatives of the new Sangh 首先 我要表達對新受戒的十二 位比丘 十六位比丘尼誠摯的恭賀之 意 對於他們圓滿具足戒 我們感到 無比地歡喜 這是他們多年的磨練 輔以108天的戒期訓練所達到的頂峰 他們最終完成了出家的誓願 並且受 了菩薩戒 通過辛勤的努力 他們奠 定了平日道業的堅實基礎 同時養成 了健全清淨的習慣 他們為了眾生而 立志於無上正等正覺 因此今天確實 讓魔王深感恐怖毛豎 接下來的致辭內容 是要跟來賓 們分享 特別是新戒法師們的親朋好

More information

楞嚴經講記

楞嚴經講記 五戒修學述要 簡要目錄前言代序 一甲一 安住戒體 四甲二 奉持戒相 二六乙一 不殺生 二七乙二 不偷盜 四八乙三 不邪婬 七 乙四 不妄語 八三乙五 不飲酒 一 五甲三 結示勸修 一一 1 前言代序前言代序我們這次有四堂課的時間 要跟大家共同學習 五戒 修持上一些重要觀念以及方法 在講主題之前 先簡單說明受戒對我們生命的影響 也就是有受戒跟沒受戒有什麼不同 其實 受了戒之後 我們內心最大的差別 就是多了一個清淨的

More information

淨空法師 講述 戒律的精神是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諸惡莫作 是小乘戒 眾善奉行 是菩薩 戒 一切戒律都不外乎這兩句 序 無量壽經 乃是淨宗法門之根本所依 經中詳明 西方淨土依正主伴 種種殊勝微妙不思議之莊嚴 阿彌陀 佛因地發願修行 勇猛精進 專志莊嚴淨土之因果 以及 勸令十方世界 一切眾生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求生淨 土 理事雙彰之妙旨 令有緣者慕西方極樂世界之嚴淨光麗 形色殊妙 進 而發趣道心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