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聞地筆記》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聲聞地筆記》"

Transcription

1 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筆記 王厚華編輯 版

2 筆記僅供參考 持續修訂中 凡有歧義 請以原論為準 意見與指教 綱要層次符號 使用 pdf 電子檔閱讀時 請打開標籤 可參閱樹狀目錄綱要 參考資料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 韓清淨 聲聞地並科判 林崇安 法相辭典 朱芾煌

3 目錄 初瑜伽處 (卷 21) 種性地 種性自性 種性安立... 2 四因緣故 不般涅槃... 2 涅槃法緣 住種性者所有諸相... 8 第一無種性相... 8 第二無種性相... 8 第三無種性相... 8 第四無種性相... 9 第五無種性相... 9 第六無種性相 安住種性補特伽羅 趣入地 趣入自性 趣入安立 已趣入者所有諸相 第一相 第二相 第三相 第四相 第五相 第六相 第七相 第八相 已得趣入補特伽羅 出離地 (卷 22) 由世間道而趣離欲 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二道資糧 自圓滿 他圓滿 善法欲 戒律儀 根律儀 (卷 23) 於食知量 悎寤瑜伽 (卷 24) 正知而住 善友性 (卷 25) 聞正法 i

4 11 思正法 無障 惠捨 沙門莊嚴 第二瑜伽處 (卷 26) 二十八種補特伽羅 鈍根 利根 貪增上 瞋增上 癡增上 慢增上 尋思增上 得平等 薄塵性 行向 住果 隨信行 隨法行 信勝解 見至 身證 極七返有 家家 一間 中般涅槃 生般涅槃 無行般涅槃 有行般涅槃 上流 時解脫 不動法 慧解脫 俱分解脫 建立補特伽羅 根差別 ii

5 2 眾差別 行差別 貪行者 瞋行者 癡行者 慢行者 尋思行者 等分行者 薄塵行者 願差別 行跡差別 道果差別 加行差別 定差別 生差別 退不退差別 障差別 所緣 遍滿所緣 有分別影像 無分別影像 事邊際性 所作成辦 頡隸伐多(能於所緣安住其心) 淨行所緣 不淨所緣 慈愍所緣 緣性緣起所緣 (卷 27) 界差別所緣 阿那波那念所緣 善巧所緣 蘊善巧 界善巧 處善巧 緣起善巧 處非處善巧 淨惑所緣 世俗道淨惑所緣 出世間道淨惑所緣 教授 四教授 iii

6 2 諸相圓滿教授 學 (卷 28) 三勝學 唯有三學 三學次第 增上 引發 具足 補特伽羅入諦現觀 三種補特伽羅 三根 三解脫門 隨順學法 瑜伽壞 畢竟瑜伽壞 暫時瑜伽壞 退失所得瑜伽壞 邪行所作瑜伽壞 瑜伽 信 欲 精進 方便 作意 瑜伽所作 瑜伽師 瑜伽修 想修 菩提分修 四念住 四正斷 (卷 29)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支聖道 修果 iv

7 14 補特伽羅異門 沙門 婆羅門 梵行 苾芻 精勤 出家 八種補特伽羅 四種補特伽羅建立因緣 四種魔 魔事 三因緣無果 第三瑜伽處 (卷 30) 往 慶 問 尋求 四種處所 四種因緣 應以審問而正尋求 應以言論尋求彼三 應以所作尋求彼三 應以知他心差別智尋求種性及以根 行 安立五處 護養定資糧 遠離 處所圓滿 威儀圓滿 遠離圓滿 心一境性 九種心住 四種毗鉢舍那 淨障 四因緣 修作意 v

8 學正加行 最初觸證(卷 32) 第四瑜伽處 (卷 33) 唯有二趣 樂往世間道 四種補特伽羅 七種作意離欲 初靜慮 第二靜慮 諸定廣辯 初靜慮 第二靜慮 第三靜慮 第四靜慮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二無心定 無想定 滅盡定 五神通 生差別 離欲者相 樂往趣出世間道 (卷 34) 觀察於諸諦 了相作意 勝解作意 如實而通達 遠離作意 廣分別於修 攝樂作意 觀察作意 究竟為其後 加行究竟作意(金剛喻定所攝作意) 加行究竟果作意(阿羅漢果所攝作意) vi

9 聲聞地 云何聲聞地 初瑜伽處 1 種性 第二瑜伽處 2 數取趣(補特伽羅) 第三瑜伽處 3 安立 第四瑜伽處 4 世出世 一切聲聞地總嗢柁南曰 若略說此地 性等數取趣 如應而安立 世間出世間 此地略有三 謂種性趣入 及出離想地 是說為聲聞 初瑜伽處 卷 21 (卷 21) 1 種性地 云何種性地 嗢柁南曰 若略說一切 種性地應知 謂自性安立 諸相數取趣 謂若 1 種性自性 初瑜伽處 (種性) 1 種性地 2 種性安立 2 趣入地 3 住種性者所有諸相 4 住種性補特伽羅 如是一切總略為一 名種性地 3 出離地 1 種性自性 1 種性自性 2 種性安立 3 住種性者所有諸相 4 住種性補特伽羅 1 趣入自性 2 趣入建立 3 已趣入者所有諸相 4 已得趣入補特伽羅 1 由世間道而趣離欲 2 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3 二道資糧 云何種性 謂住種性補特伽羅 有種子法 由現有故 安住種性補特伽羅 若遇勝緣 便有堪任 便有勢力 於其涅槃能得能證 問 此種性名有何差別 答 或名種子 或名為界 或名為性 是名差別 問 今此種性以何為體 答 附在所依 有如是相 六處所攝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 法爾所得 3 住種性者所有諸相 於此立有差別之名 所謂種性 種子 界 性 種性 是名種性 1 種子 界 性

10 2 種性安立 云何種性安立 謂應問言 今此種性 為當言細 為當言麤 應答言 細 何以故 由此種子未能與果 未習成果 故名為細 若已與果 已習成果 爾時種性若種 若果 俱說名麤 種性有二 1 本性住種性 2 習所成種性 問 如是種性 當言墮一相續 墮多相續 答 當言墮一相續 所以者何 若法異相俱有而轉 見彼各別種種相續 種種流轉 如是種子 非於六處有別異相 即於如是種類分位 六處殊勝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 法爾所得 有如是想及以言說 謂為種性 種子 界 性 是故當言墮一相續 四因緣故 不般涅槃 問 若住種性補特伽羅有涅槃法 此住種性有涅槃法補特伽羅 何因緣故有涅槃 法 而前際來長時流轉 不般涅槃 答 四因緣故 不般涅槃 何等為四 1 生無暇故 2 放逸過故 3 邪解行故 4 有障過故 已趣各別煩惱寂靜 是名正至 云何為善士 謂佛及弟子 1 生無暇 云何生無暇 謂如有一 生於邊國 及以達須 蔑戾車中 四眾 賢良 正至 善 士不往遊涉 是名生無暇 2 放逸過 云何放逸過 謂如有一 雖生中國 又非達須 非蔑戾車 四眾 賢良 正至 善 士皆往遊涉 而生貴家 財寶具足 於諸妙欲耽著受用 不見過患 不知出離 是 名放逸過 2

11 3 邪解行 云何邪解行 謂如有一 雖生中國 乃至廣說 而有外道種種惡見 謂起如是見 立如是論 無有施與 廣說乃至我自了知無諸後有 復由如是外道見故 不值諸佛出現世間 無諸善友說正法者 是名邪解行 4 有障過 云何有障過 1 謂如有一 雖生中國 廣說如前 亦值諸佛出現於世 遇諸 善友說正法者 而性愚鈍 頑騃無知 又復瘖瘂 以手代言 無力能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 1 異熟障 2 業障 2 或復造作諸無間業 3 煩惱障 3 或復長時起諸煩惱 是名有障過 十六種異論 1 因中有果論 2 從緣顯了論 3 去來實有論 4 計我論 5 計常論 6 宿作因論 7 計自在等為作者論 8 害為正法論 9 有邊無邊論 10 不死矯亂論 11 無因見論 12 斷見論 13 空見論 14 妄計最勝論 15 妄計清淨論 16 妄計吉祥論 如是名為四種因緣 由此因緣故 雖有般涅槃法 而不般涅槃 彼若值遇諸佛出世 聽聞正法 獲得隨順教授教誡 無彼因緣 不般涅槃四因緣 爾時方能善根成熟 漸次乃至得般涅槃 無涅槃法補特伽羅 住決定聚 彼若遇緣 若不遇緣 遍一切種 畢竟不能得般 涅槃 涅槃法緣 問 何等名為涅槃法緣 而言闕故 無故 不會遇故 不般涅槃 涅 1 修集勝緣 1 正法增上他音 答 有二種緣 何等為二 槃 2 內如理作意 一 勝 二 劣 法 緣 1 勝緣 云何勝緣 謂正法增上他音 及內如理作意 2 劣緣 2 修集劣緣 1 自圓滿 2 他圓滿 3 善法欲 4 正出家 5 戒律儀 6 根律儀 7 於食知量 8 悎寤瑜伽 9 正知而住 10 樂遠離 11 清淨諸蓋 12 依三摩地 云何劣緣 謂此劣緣乃有多種 謂若自圓滿 若他圓滿 若善法欲 若正出家 若戒律儀 若根律儀 若於食知量 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若正知而住 若樂遠離 若清淨諸蓋 若依三摩地 3

12 1 自圓滿 云何自圓滿 謂 1 善得人身 謂如有一 生人同分 得丈夫身 男根成就 或得女身 如是名為善得人身 2 生於聖處 謂如有一 生於中國 廣說如前 乃至善士 皆往遊涉 如是名為生於聖處 3 諸根無闕 謂如有一 性不愚鈍 亦不頑騃 又不瘖瘂 乃至廣說支節無減 彼由如是 支節無闕 耳無闕等 能於善品精勤修集 如是名為諸根無闕 4 勝處淨信 謂如有一 於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毗奈耶 得淨信心 如是名為勝處淨信 言勝處者 謂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毗奈耶 能生一切世出世間白淨法故 此中所起前行增上諸清淨信 名勝處淨信 能除一切所有煩惱垢穢濁故 5 離諸業障 謂能遠離五無間業 所謂於彼 1 害母 2 害父 3 害阿羅漢 4 破和合僧 5 於如來所惡心出血 隨一所有無間業障 於現法中不作不行 如是名為離諸業障 若有於此五無間業造作增長 於現法中 竟不能轉 得般涅槃 生起聖道 故約彼說離諸業障 唯由如是五種支分 自體圓滿 是故說此名自圓滿 2 他圓滿 云何他圓滿 謂 1 諸佛出世 謂如有一 普於一切諸有情類 起善利益增上意樂 修習多千難行 苦行 經三大劫阿僧企耶 積集廣大福德 智慧二種資糧 獲得最 後上妙之身 安坐無上勝菩提座 斷除五蓋 於四念住善住其心 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現證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名為諸佛出世 過去 未來 現在諸佛 皆由如是 名為出世 2 說正法教 謂即如是諸佛世尊出現於世 哀愍一切諸聲聞故 1 契經 依四聖諦 宣說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 2 應頌 所謂契經 應頌 記別 諷誦 自說 因緣 譬喻 本事 本生 方廣 希法 論議 如是名為說正法教 諸佛世尊及聖弟子 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離 然後為他宣說稱讚 是故說此名為正法 宣說此故 名正法教 3 法教久住 4 法住隨轉 5 他所哀愍 3 記別 4 諷頌 5 自說 6 因緣 7 譬喻 8 本事 9 本生 10 方廣 11 希法 12 論議 謂說正法已 轉法輪已 乃至世尊壽量久住 及涅槃後 經爾所時 正行未滅 正法未隱 如是名為正法久住 如是久住 當知說彼 勝義正法 作證道理 謂即如是證正法者 了知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 即如所證 隨轉 隨順教授教誡 如是名為法住隨轉 他謂施主 彼於行者起哀愍心 惠施隨順淨命資具 所謂如法衣服 飲食 諸坐臥具 病緣醫藥 如是名為他所哀愍 4

13 3 善法欲 云何善法欲 謂如有一 或從佛所 或弟子所 聞正法已 獲得淨信 得淨信已 應如是學 在家煩擾 若居塵宇 出家閑曠 猶處虛空 是故我今應 捨一切妻子眷屬 財穀珍寶 於善說法毗奈耶中 正捨家法 趣於非家 既出家已 勤修正行 令得圓滿 於善法中生如是欲 名善法欲 所謂白四羯磨 乃是一番報告 三番徵求默 4 正出家 認 便稱為白四羯磨 十人之中 只要有一 人反對 便是僧不和合 便不成受戒羯磨 受戒者便不得比丘戒 勞策尸羅 即是沙彌十戒 亦名勤策戒 云何正出家 謂即由此勝善法欲增上力故 白四羯磨 受具足戒 或受勞策所學尸羅 是名正出家 戒 1 安住具戒 律 2 堅牢防護別解律儀 儀 3 軌則圓滿 4 所行圓滿 5 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6 受學一切所有學處 5 戒律儀 云何戒律儀 謂彼如是正出家已 安住具戒 堅牢防護別解律儀 軌則 所行皆得圓滿 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受學一切所有學處 是名戒律儀 6 根律儀 惡不善法 貪瞋癡所起 身語意惡行 云何根律儀 謂即依此尸羅律儀 守護正念 修常委念 以念防心 行平等位 眼見色已 而不取相 不取隨好 恐依是處 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 其心漏 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 故即於彼修律儀行 防護眼根 依於眼根修律儀行 如是行者 耳聞聲已 鼻齅香已 舌嘗味已 身覺觸已 意了法已 而不取相 不取隨好 恐依是處 由不修習意根律儀防護而住 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 故即於彼修律儀行 防護意根 依於意根修律儀行 是名根律儀 謂即依此尸羅律儀 1 守護正念 2 修常委念 3 以念防心 4 行平等位 六根對六塵 已 而不取相 不取隨好 恐依是處 由不修習 六根 律儀防護而住 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 善法 故即於彼修律儀行 防護 六根 依於 六根 修律儀行 是名根律儀 7 於食知量 云何於食知量 謂彼如是守諸根已 以正思擇食於所食 不為倡蕩 不為憍逸 不為飾好 不為端嚴食於所食 然食所食 為身安住 為暫支持 為除饑渴 為攝梵行 為斷故受 為令新受當不更生 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 如是名為於食知量 5 1 防守正念 2 修常委念 3 以念防心 念防護意 4 行平等位 1 由正思擇 2 不為倡蕩 3 不為憍逸 不為飾好 不為端嚴 4 為身安住 5 為暫支持 6 為除饑渴 7 為攝梵行 8 為斷故受 9 為令新受當不更生 10 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

14 8 悎寤瑜伽 悎 1 覺 2 驚 寤 1. 睡醒 2. 悟 理解 明白 云何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1 謂彼如是食知量已 於晝日分 經行 宴坐二種威儀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2 於初夜分 經行 宴坐二種威儀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3 過此分已 出住處外 洗濯其足 還入住處 右脅而臥 重累其足 住光明 想 正念 正知 思惟起想 巧便而臥 4 於夜後分 速疾悎寤 經行 宴坐二種威儀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如是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順 1 淨妙相 障 2 瞋恚相 法 3 黑闇相 4 親屬 國土 不死尋思 5 追憶昔時笑戲喜樂承事隨念 6 三世或於三世非理法思 出離地 淨修心已 出住處外 洗濯其足 還入住處 右脅而臥 重累其足 住光明 想 正念 正知 思惟起想 巧便而臥 顯揚聖教論 正念者 謂於防護沈下浮舉隨煩惱中 令心不忘故 正知者 謂或時失念 隨煩惱現行之時 分別正知故 9 正知而住 云何正知而住 謂彼如是常勤修習悎寤瑜伽已 若往 若來正知而住 若覩 若瞻正知而住 若屈 若伸正知而住 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 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正知而住 若行 若住 若坐 若臥正知而住 於悎寤時正知而住 若語 若默正知而住 於解勞睡 時正知而住 如是名為正知而住 遠 離 10 樂遠離 1 若往 若來 2 若覩 若瞻 3 若屈 若伸 4 持僧伽胝及以衣鉢 5 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 6 若行 若住 若坐 若臥 7 於悎寤時 8 若語 若默 9 解勞睡時 1 處所圓滿 2 威儀圓滿 3 遠離圓滿 1 身遠離 2 心遠離 云何樂遠離 謂由如是所修善法 無倒修治初業地已 遠離一切臥具貪著 住阿練若 樹下 空 室 山谷 峰穴 草[卄/積] 迥露 塚間 林藪 虛曠平野 邊際臥具 是名樂遠離 6

15 五 1 貪欲 11 清淨諸蓋 蓋 2 瞋恚 3 惛沈睡眠 云何清淨諸蓋 4 掉舉惡作 謂彼如是住阿練若 或復樹下 或空室等 於五種蓋淨修其心 5疑 所謂貪欲 瞋恚 惛沈睡眠 掉舉惡作 及以疑蓋 從彼諸蓋淨修心已 心離諸蓋 安住賢善勝三摩地 如是名為清淨諸蓋 12 依三摩地 云何依三摩地 謂彼如是斷五蓋已 便能遠離心隨煩惱 1 遠離諸欲惡不善法 有尋有伺 離生喜樂 入初靜慮具足安住 2 尋伺寂靜 於內等淨 心一趣性 無尋無伺 定生喜樂 第二靜慮具足安住 3 遠離喜貪 安住捨 念及以正知 身領受樂 聖所宣說 捨 念具足安樂而住 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4 究竟斷樂 先斷於苦 喜憂俱沒 不苦不樂 捨念清淨 第四靜慮具足安住 如是名為依三摩地 初靜慮具足五支 第二靜慮有四支 第三靜慮有五支 第四靜慮有四支 初靜慮 第二靜慮 第三靜慮 第四靜慮 1 尋 2 伺 3 喜 4 樂 5 心一境性 1 內等淨 2 喜 3 樂 4 心一境性 1 捨 2 念 3 正知 4 樂 5 心一境性 1 捨清淨 2 念清淨 3 不苦不樂受 4 心一境性 取所緣 尋 伺 內等淨(尋伺寂靜) 捨 念 正知 捨淨 念淨 彼所依 三摩地 三摩地 三摩地 三摩地 受境界 喜 喜 喜寂靜 喜寂靜 除麤重 樂 樂 樂 樂寂靜 彼由如是漸次修行 後後轉勝 轉增 轉上 修集諸緣 初自圓滿 依三摩地以 為最後 得如是心清淨鮮白 無諸瑕穢 離隨煩惱 質直堪能 安住無動 若復獲得依四聖諦 為令遍知 永斷 作證 修習他音教授教誡 便有如是堪能勢力 發生如理所引作意 及彼為先所有正見 由此便能於四聖諦入真現觀 圓滿解脫 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當知此中始從正見 圓滿解脫 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是名種性真實修集 從自圓滿 乃至最後依三摩地 當知是名修集劣緣 若依四諦法教增上所有教授教誡他音 若如正理所引作意 當知是名修集勝緣 如是名為種性安立 7

16 3 住種性者所有諸相 云何住種性者所有諸相 謂與一切無涅槃法補特伽羅諸相相違 當知即名安住種性補特伽羅所有諸相 問 何等名為無涅槃法補特伽羅所有諸相 成就彼故 應知說名無涅槃法補特伽羅 答 無涅槃法補特伽羅有眾多相 我今當說彼相少分 第一無種性相 阿賴耶愛 依附相續 謂彼最初不住種性無涅槃法補特伽羅 阿賴耶愛遍一切種皆悉隨縳 附屬所依 成 無量法不可傾拔 久遠隨逐 畢竟堅固 依附相續 一切諸佛所不能救 是名第一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第二無種性相 不厭生死 不樂涅槃 復有所餘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謂彼聽聞以無量門呵毀生死眾多過失 又復聽聞以無量門稱讚涅槃眾多功德 而於生死不見少分戲論過失 不見少分所有過患 亦復不能少分厭離 如是見厭 於過去世不能已生 於未來世不能當生 於現在世不能正生 又於愛盡寂滅涅槃 不見少分下劣功德 不見少分所有勝利 亦復不能少分欣樂 如是見樂 於過去世不能已生 於未來世不能當生 於現在世不能正生 是名第二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第三無種性相 無慚愧 樂行惡 唯觀現法 復有所餘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謂彼本性成就上品無慚無愧 由是因緣 無有厭惡 心無怯畏 以歡喜心現行眾惡 由是因緣 未嘗追悔 唯觀現法 由是因緣 自身財寶衰退過患 是名第三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8

17 第四無種性相 不發心信解正法 復有所餘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謂一切種圓滿分明稱當道理 美妙 殊勝 易可解了 或依苦諦 或依集諦 或依 滅諦 或依道諦宣說開示正法教時 不能獲得微小發心 微小信解 況能獲得身毛 為豎 悲泣墮淚 如是亦依過去 未來 現在世別 是名第四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第五無種性相 本非出家 復有所餘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謂彼或時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暫得出家 或為國王所逼迫故 或為狂賊所逼迫故 或為債主所逼迫故 或為怖畏所逼迫故 或不活畏所逼迫故 非為自調伏 非為自 寂靜 非為自涅槃 非為沙門性 非為婆羅門性而求出家 既出家已 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諠雜住 或發邪願修諸梵行 謂求生天 或餘天 處 水生蝸螺者 謂所聽受與水相似 除渴愛故 若諸苾芻犯禁戒等 如彼蝸螺穢濁淨水 是故猶如有蝸螺水 不堪飲用 應遠離故 或樂退捨所學禁戒 或犯尸羅 內懷朽敗 外現真實 如水所生雜穢蝸牛 螺音 狗行 實非沙門 自稱沙門 非行梵行 自稱梵行 如是亦依過去 未來 現在世別 當知如是不住種性補特伽羅 假相出家 1 螺音狗行 謂諸苾芻 習行惡行 於受 利養臥具等時 自稱年臘 最第一故 2 由邪受用諸信施故 名螺音狗行 非不樂學補特伽羅 名真出家 受具足戒 成苾芻性 由此異門 由此意趣 義顯於彼本非出家 唯有任持出家相狀 墮出家數 是名第五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第六無種性相 希求諸有 復有所餘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謂彼少有所作善業 或由於身 或語 或意 一切皆為希求諸有 或求當來殊勝後 有 或求財寶 或求殊勝所有財寶 是名第六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如是等類 有眾多相 成就彼故 墮在不般涅槃法數 9

18 4 安住種性補特伽羅 云何安住種性補特伽羅 謂住種性補特伽羅 或有唯住種性 而 未趣入 亦未出離 或有安住種性 亦 已趣入 而未出離 或有安住種性 亦 已趣入 及已出離 或有軟根 或有中根 或有利根 或有貪行 或有瞋行 或有癡行 或生無暇 或生有暇 或有縱逸 謂如有一補特伽羅 成就出世聖法種子 而未獲得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未於如來正覺正說法毗奈耶獲得正信 未受持淨 戒 未攝受多聞 未增長惠捨 未調柔諸見 謂前所說所有黑品相違白品 當知即名安住種性 亦已趣入 補特伽羅 而差別者 謂猶未得所有聖道 及聖道果 煩惱離繫 謂如前說 而差別者 已得聖道 及聖道果 煩惱離繫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於所知事 所緣境界 所有諸根極遲運 轉 微劣運轉 或聞所成 或思所成 或修所成作意相應 謂或信根 或精進根 或復念根 或復定根 或復慧根 無 有堪能 無有勢力通達法義 速證真實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於所知事 所緣境界 所有諸根少遲運 轉 一切如前 應當廣說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於所知事 所緣境界 所有諸根不遲運 轉 不劣運轉 或聞所成 或思所成 或修所成作意相應 謂或信根 或精進根 或復念根 或復定根 或復慧根 有 所堪能 有大勢力通達法義 速證真實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於可愛事 可染著事所緣境界 有猛利 貪 有長時貪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於可憎事 可瞋恚事所緣境界 有猛利 瞋 有長時瞋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於所知事所緣境界 有猛利癡 有長時 癡 謂如有一生於邊國及以達須蔑戾車中 四眾賢良正至善士不 往遊涉 是名生無暇 謂如有一雖生中國或非達須非蔑戾車 四眾賢良正至善士皆 往遊涉 而生貴家財寶具足 於諸妙欲耽著受用 不見過患 不知出離 是名放逸過 或無縱逸 10

19 或有邪行 或無邪行或有障礙 或無障礙或遠 或近 或未成熟 或已成熟 或未清淨或已清淨 謂如有一雖生中國 乃至廣說而有外道種種惡見 謂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無有施與廣說乃至我自了知無諸後有 復由如是外道見故 不值諸佛出現世間 無諸善友說正法者 是名邪解行 謂如有一雖生中國 廣說如前亦值諸佛出現於世 遇諸善友說正法者 而性愚鈍頑騃無知 又復瘖瘂以手代言 無力能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 或復造作諸無間業 或復長時起諸煩惱 是名有障過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由時遠故, 去涅槃遠 ; 或有復由加行遠故, 說名為遠 云何名為由時遠故, 去涅槃遠?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經多百生, 或多千生 多百千生, 然後方能值遇勝緣, 得般涅槃 云何名為加行遠故, 說名為遠?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唯住種性, 而未趣入, 不能速疾值遇勝緣 得般涅槃, 彼於涅槃未能發起勝加行故 由加行遠說名為遠, 不由時遠 如是二種總略為一, 說名為遠補特伽羅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由時近故, 去涅槃近 ; 或有復由加行近故, 說名為近 1 云何名為由時近故, 去涅槃近?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住最後生 住最後有 住最後身, 即由此身當得涅槃 或即由此剎那無間, 於煩惱斷當得作證 如是名為由時近故, 去涅槃近 2 云何名為由加行近說名為近?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安住種性, 亦已趣入 如是二種總略為一, 說名為近補特伽羅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未能獲得最後有身 謂住於此能般涅槃, 或能趣入正性離生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已能獲得最後有身 謂住於此能般涅槃, 或能趣入正性離生 謂有如是補特伽羅, 未生聖道, 於聖道果煩惱離繫未能作證 謂與上相違, 應知其相 如是名為安住種性補特伽羅所有差別 為度彼故,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 謂若未趣入, 令其趣入 ; 若未成熟, 令其成熟 ; 若未清淨, 令其清淨 ; 轉正法輪, 制立學處 11

20 2 趣入地 云何趣入地 嗢柁南曰 若略說一切 趣入地應知 諸相數取趣 謂自性安立 謂若趣入自性 若趣入安立 若趣入者所有諸相 若已趣入補特伽羅 如是一切總略為一 名趣入地 1 趣入自性 初瑜伽處(種性) 1 種性地 1 種性自性 2 種性安立 3 住種性者所有諸相 4 住種性補特伽羅 2 趣入地 1 趣入自性 2 趣入安立 3 已趣入者所有諸相 4 已得趣入補特伽羅 3 出離地 1 由世間道而趣離欲 2 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3 二道資糧 云何趣入自性 謂安住種性補特伽羅 本性成就涅槃種子 若於爾時有佛出世 生於中國 不生達須 蔑戾車中 乃至廣說初得見佛及佛弟子 往詣承事 從彼聞法得初正信 受持淨戒 攝受多聞 增長惠捨 調柔諸見 從是已後 由此法受 由此因緣 身滅壞已 度此生已 獲得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 根 能作長時轉勝正信生起依止 亦能與彼受持淨戒 攝受多聞 增長惠捨 調柔 諸見 轉上 轉勝 轉復微妙為所依止 復由如是轉上 轉勝 轉復微妙信等諸法 更得其餘殊勝異熟 由此異熟 復得其餘隨順出世轉勝善法 如是展轉互為依因 互與勢力 於後後生轉轉勝進 乃至獲得最後有身 謂住於此 得般涅槃 或能趣入正性離生 是名趣入 何以故 若道 若路 若正行跡 能得涅槃 能趣涅槃 彼於爾時 能昇 能入 能正行履 漸次趣向 至極究竟 是故說此名已趣入 如是名為趣入自性 無種性 2 趣入安立 云何建立趣入 1 或有種性 2 或有趣入 3 或有將成熟 4 或有已成熟 5 或有唯趣入 非將成熟 非已成熟 6 或有亦趣入 亦將成熟 非已成熟 7 或有亦趣入 亦已成熟 非將成熟 8 或有非趣入 非將成熟 非已成熟 有種性 非趣入 趣入 非將成熟非已成熟 已成熟 12 將成熟

21 1 云何有種性? 謂如前說 2 云何有趣入? 謂住種性補特伽羅, 有種子法 由現有故, 安住種性補特伽羅 若遇勝緣, 便有堪任 便有勢力, 於其涅槃能得能證 謂住種性補特伽羅, 最初獲得昔所未得, 於諸如來正覺正說法毗奈耶, 所有正信 受持淨戒 攝受多聞 增長惠捨 調柔諸見 是名趣入 3 云何將成熟? 謂即如是已得趣入補特伽羅, 除所獲得最後有身 謂住於此得般涅槃, 或能趣入正性離生 從趣入後, 於後後生修集諸根, 轉上 轉勝 轉復微妙 是名將成熟 4 云何已成熟? 謂所獲得最後有身 若住於此得般涅槃, 或能趣入正性離生 是名已成熟 5 云何唯趣入, 非將成熟, 非已成熟? 謂初獲得於諸如來正覺正說法毗奈耶所有正信, 廣說乃至調柔諸見 ; 未從此後復經一生 是名唯趣入, 非將成熟, 非已成熟 6 云何亦趣入, 亦將成熟, 非已成熟? 謂初獲得於諸如來正覺正說法毗奈耶所有正信, 廣說乃至調柔諸見 從此已後, 復經一生, 或二 或多, 而未獲得最後有身, 謂住於此得般涅槃 餘如前說 是名亦趣入, 亦將成熟, 非已成熟 7 云何亦趣入, 亦已成熟, 非將成熟? 謂即如是已得趣入補特伽羅, 復已獲得最後有身, 若住於此得般涅槃 餘如前說 是名亦已趣入, 亦已成熟, 非將成熟 8 云何非已趣入, 非將成熟, 非已成熟? 謂即如是有涅槃法補特伽羅, 唯住種性, 而未趣入 是名非已趣入, 非將成熟, 非已成熟補特伽羅 然有堪能, 定當趣入 當得成熟 復有一類補特伽羅, 定無堪能當得趣入 當得成熟 謂離種性無涅槃法補特伽羅 當知如是補特伽羅無種性故, 定無堪能當得趣入及當成熟, 何況當能得般涅槃 13

22 當知此中, 如是一切補特伽羅, 六位所攝 何等為六? 1 有堪能補特伽羅謂安住種性補特伽羅, 而未獲得最初於佛正覺正說法毗奈耶所有正信, 廣說乃至調柔諸見 2 成就下品善根補特伽羅謂安住種性補特伽羅, 已能獲得最初於佛正覺正說法毗奈耶所有正信, 廣說乃至調柔諸見 3 成就中品善根補特伽羅謂安住種性補特伽羅, 已能獲得最初於佛正覺正說法毗奈耶所有正信, 廣說乃至調柔諸見 ; 從是已後, 或經一生, 或二 或多, 展轉勝進, 而未獲得最後有身 謂住於此能般涅槃, 或能趣入正性離生 4 成就上品善根補特伽羅謂即如是展轉勝進補特伽羅, 已能獲得最後有身 若住於此能般涅槃, 或能趣入正性離生 5 究竟方便補特伽羅謂已獲得最後有身補特伽羅, 為盡諸漏聽聞正法, 或得無倒教授教誡, 正修加行, 而未能得遍一切種諸漏永盡, 未到究竟 6 已到究竟補特伽羅謂即如是補特伽羅, 為盡諸漏聽聞正法, 獲得無倒教授教誡, 如是如是正修加行, 已能獲得遍一切種諸漏永盡, 所作已辦, 究竟獲得第一清涼 當知此中, 堪能種類補特伽羅, 即以種性為依為住, 便能獲得下品善根, 及能趣入 既趣入已, 下品善根為依為住, 復能獲得中品善根, 以此善根而自成熟 彼於如是自成熟時, 中品善根為依為住, 復能獲得上品善根, 已得成熟 彼由如是上品善根修集為因所得自體, 復能修集轉勝資糧 由是觸證心一境性, 復能趣入正性離生, 證預流果 或一來果 或不還果, 而未能證最勝第一阿羅漢果 如是名為究竟方便補特伽羅 若已證得一切煩惱皆悉永斷阿羅漢果, 爾時名為已到究竟補特伽羅 此則顯示由初中後一切聲聞所修正行, 所立六種補特伽羅 由有種性聲聞正行, 顯示最初補特伽羅 ; 由到究竟聲聞正行, 顯示最後補特伽羅 ; 由餘聲聞所修正行, 顯示中間補特伽羅 問 : 已得趣入補特伽羅, 為有定量, 一切時等得般涅槃? 為無定量, 一切時分而不齊等得般涅槃? 答 : 無有定量, 亦非一切時分齊等得般涅槃 然隨所應, 如所遇緣有差別故, 而般涅槃 當知此中,1 或有一類極經久遠,2 或有一類非極久遠,3 或有一類最極速疾得般涅槃, 謂住種性補特伽羅, 最極速疾般涅槃者, 要經三生 第一生中, 最初趣入 ; 第二生中, 修令成熟 ; 第三生中, 修成熟已, 1 或即此身得般涅槃 ; 2 或若不得般涅槃者, 必入學位, 方可夭沒, 極經七有得般涅槃 如是名為趣入安立 14

23 3 已趣入者所有諸相 云何名為已趣入者所有諸相 第一相 不樂惡說 愛樂善說 謂安住種性補特伽羅纔已趣入 設轉餘生 於自大師及善說法毗奈耶中 雖復忘念 若遇世間現有惡說法毗奈耶 及有善說法毗奈耶 雖久聽聞以無量門讚美惡說法毗奈耶有勝功德 而不信解愛樂修行 亦不於彼而 求出家 設暫出家 纔得趣入 尋復速疾棄捨退還 為性於彼不樂安住 如蜜生蟲置之釅酢 或如愛樂受妙欲者 置淤泥中 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 若暫聽聞讚美善說法毗奈耶少分功德 或全未聞 雖暫少聞 或全未聞 而能速 疾信解趣入 愛樂修行 或求出家 既出家已 畢竟趣入 終無退轉 為性於此愛樂安住 如蜜生蟲置之上蜜 或如愛樂受妙欲者 置勝欲中 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 是名第一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第二相 不生惡趣無暇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謂雖未得能往一切惡趣 無暇煩惱離繫 而能不生惡趣 無暇 世尊依此已得趣入補特伽羅 密意說言 若有世間上品正見 雖歷千生不墮惡趣 彼若已入上品善根 漸向成熟 爾時便能不生無暇及餘惡趣 是名第二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第三相 聞法功德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謂暫聞佛或法或僧勝功德已 便得隨念清淨信心 引發廣大出離善法 數數緣念 融練淨心 身遂毛豎 悲泣雨淚 是名第三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第四相 猛利慚愧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謂性成就猛利慚愧 於所現行諸有罪處 深生羞恥 是名第四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15

24 第五相 加行欲樂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謂於受持 讀誦 請問 思惟 觀行 求善法中 有深欲樂 猛利欲樂 是名第五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第六相 發起善品加行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謂於一切無罪事業 修集一切善品加行正方便中 能善修集 堅固發起 長時發起 決定發起 是名第六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第七相 塵垢微薄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謂彼為性塵垢微薄 煩惱羸劣 雖起諸纏 而不長時相續久住 無諂無誑 能制憍慢我我所執 好取功德 憎背過失 是名第七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第八相 善巧藏護其心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謂能善巧藏護其心 於諸廣大所應證處不自輕懱 不自安處無力能中 其所信解增多猛盛 是名第八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如是等類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當知無量 我於是中已說少分 如是諸相 若有安住下品善根而趣入者 當知下品 名有間隙 未能無間 未善清淨 若有安住中品善根而趣入者 當知中品 若有安住上品善根而趣入者 當知上品 無有間隙 已能無間 已善清淨 如是名為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成就如是趣入相者 當知墮在已趣入數 應知如是安住種性 已得趣入補特伽羅所有眾多吉祥士相 唯佛世尊及到第一究竟 弟子 以善清淨勝妙智見 現見現證 隨其種性 隨所趣入 如應救濟 16

25 4 已得趣入補特伽羅 云何名為已得趣入補特伽羅 謂或有已得趣入補特伽羅 唯已趣入 未將成熟 未已成熟 未得出離 或有亦已趣入 亦將成熟 未已成熟 未得出離 或有亦已趣入 亦已成熟 未得出離 隨欲而行 如是差別 應知如前已辯其相 復有所餘 如種性地說軟根等補特伽羅所有差別 今於此中 如其所應 亦當了知所有差別 如是所說若趣入自性 若趣入安立 若已趣入者所有諸相 若已趣入補特伽羅 一切總說名趣入地 3 出離地 (卷 22) 云何出離地 嗢柁南曰 若世間離欲 如是出世間 初瑜伽處(種性) 1 種性地 1 種性自性 2 種性安立 3 住種性者所有諸相 4 住種性補特伽羅 2 趣入地 1 趣入自性 2 趣入建立 3 已趣入者所有諸相 4 已得趣入補特伽羅 3 出離地 1 由世間道而趣離欲 2 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3 二道資糧 或有唯住種性 而 未趣入 亦未出離 或有安住種性 亦 已趣入 而未出離 或有安住種性 亦 已趣入 及已出離 或有軟根 或有中根 或有利根 或有貪行 或有瞋行 或有癡行 或生無暇 或生有暇 或有縱逸 或無縱逸 或有邪行 或無邪行 或有障礙 或無障礙 或遠 或近 或未成熟 或已成熟 或未清淨 或已清淨 及此二資糧 是名出離地 謂若由世間道而趣離欲 若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若此二道所有資糧 總略為一 名 出離地 1 由世間道而趣離欲 云何名為由世間道而趣離欲 謂如有一 於下欲界觀為麤相 於初靜慮離生喜樂若定若生 觀為靜相 彼由多住如是觀時 便於欲界而得離欲 亦能證入最初靜慮 如是復於初靜慮上 漸次如應 一切下地觀為麤相 一切上地觀為靜相 彼由多住如是觀時 便於乃至無所有處而得離欲 亦能證入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如是名為由世間道而趣離欲 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17 卷 22

26 2 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云何名為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謂如有一 親近善士 於聖法中已成聰慧 於聖法中已得調順 於苦聖諦如實知苦 於集聖諦如實知集 於滅聖諦如實知滅 於道聖諦如實知道 既得成就有學智見 從此已後漸修聖道 遍於三界見 修所斷一切法中 自能離繫 自得解脫 如是便能超過三界 如是名為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見所斷煩惱 (112) 修所斷煩惱 (16) 欲界 (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 色界 無色界 (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 1 薩迦耶見 2 邊執見 3 邪見 4 見取 5 戒禁取 6 貪 7 恚 8 慢 9 無明 10 疑 1 薩迦耶見 2 邊執見 3 邪見 4 見取 5 戒禁取 6 貪 7 恚 8 慢 9 無明 10 疑 欲界 俱生 1 薩迦耶見 2 邊執見 6 貪 6 7 恚 8 慢 9 無明 俱生 1 薩迦耶見 2 邊執見 6 貪 5*2=10 7 恚 8 慢 9 無明 色界 無色界 欲界煩惱 見 所 斷 煩 惱 見苦所斷十煩惱 (112) 見集所斷十煩惱 見滅所斷十煩惱 見道所斷十煩惱 (A.預流向) 修 所 斷 煩 惱 修所斷六煩惱 (16) 初品至六品 (B.一來果) 修所斷六煩惱 七品至九品 (C.不還果) 色界煩惱 見苦所斷九煩惱 見集所斷九煩惱 見滅所斷九煩惱 見道所斷九煩惱 (A.預流向) 修所斷五煩惱 初品至九品 (D.阿羅漢向) ( P1) 云何名為二道資糧 嗢柁南曰 而薄伽梵說 永斷三結 薄貪瞋癡 立一來果 永斷能順五下分結 立不還果 永斷一切煩惱究竟 建立最上阿羅漢果 是名修果 自他圓滿善法欲 戒根律儀食知量 悎寤正知住善友 聞思無障捨莊嚴 如是等法 是名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 18 4*9*2=72 無色界煩惱 見苦所斷九煩惱 見集所斷九煩惱 見滅所斷九煩惱 見道所斷九煩惱 (A.預流果) 修所斷五煩惱 初品至九品 (D.阿羅漢果) (本表取自 林崇安 佛教教理的探討 第六章 四聖諦的探討) 3 二道資糧 4*10=40 二道資糧 1 自圓滿 2 他圓滿 3 善法欲 4 戒律儀 5 根律儀 6 於食知量 7 悎寤瑜伽 8 正知而住 9 善友性 10 聞正法 11 思正法 12 無障礙 13 修惠捨 14 沙門莊嚴

27 當知此中 若自圓滿 若他圓滿 若善法欲 此三如前修集種子諸劣緣中 已辯其 相 1 自圓滿 1 善得人身 2 生於聖處 3 諸根無闕 4 勝處淨信 5 離諸業障 1,2,3 從修集劣緣補足 謂如有一 生人同分 得丈夫身 男根成就 或得女身 如是名為善得人身 謂如有一 生於中國 廣說如前 乃至善士皆往遊涉 如是名為生於聖處 謂如有一 性不愚鈍 亦不頑騃 又不瘖瘂 乃至廣說支節無減 彼由如是支節無闕 耳無闕等 能於善品精勤修集 如是名為諸根無闕 謂如有一 於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毗奈耶 得淨信心 如是名為勝處 淨信 言勝處者 謂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毗奈耶 能生一切世出世間白淨法 故 此中所起前行增上諸清淨信 名勝處淨信 能除一切所有煩惱垢穢 濁故 謂能遠離五無間業 所謂於彼害母 害父 害阿羅漢 破和合僧 於如來所惡心出血 隨一所有無間業障 於現法中不作不行 如是名為離諸業障 若有於此五無間業造作增長 於現法中竟不能轉 得般涅槃 生起 聖道 故約彼說離諸業障 2 他圓滿 1 諸佛出世 2 說正法教 3 法教久住 4 法住隨轉 5 他所哀愍 謂如有一 普於一切諸有情類 起善利益增上意樂 修習多千難行 苦行 經三大劫阿僧企耶 積集廣大福德 智慧二種資糧 獲得最 後上妙之身 安坐無上勝菩提座 斷除五蓋 於四念住善住其心 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現證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名為諸佛出世 過去 未來 現在諸佛 皆由如是名為出世 謂即如是諸佛世尊出現於世 哀愍一切諸聲聞故 依四聖諦 宣說 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 所謂契經 應頌 記別 諷誦 自說 因緣 譬喻 本事 本生 方廣 希法 論議 如是名為說正法教 諸佛世尊及聖弟子 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離 然後為他宣說稱 讚 是故說此名為正法 宣說此故 名正法教 謂說正法已 轉法輪已 乃至世尊壽量久住 及涅槃後 經爾所時 正行未滅 正法未隱 如是名為正法久住 如是久住 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 謂即如是證正法者 了知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 即如所證 隨轉 隨順教授教誡 如是名為法住隨轉 他謂施主 彼於行者起哀愍心 惠施隨順淨命資具 所謂如法衣服 飲食 諸坐臥具 病緣醫藥 如是名為他所哀愍 19

28 3 善法欲 謂如有一 或從佛所 或弟子所 聞正法已 獲得淨信 得淨信已 應如是學 在家煩擾 若居塵宇 出家閑曠 猶處虛空 是故我今應捨 一切妻子眷屬 財穀珍寶 於善說法毗奈耶中 正捨家法 趣於非家 既出家已 勤修正行 令得圓滿 於善法中生如是欲 名善法欲 4 戒律儀 云何戒律儀 嗢柁南曰 戒律儀當知 辯三虧滿十 六異門三淨 勝功德十種 1 戒律儀當知 戒律儀者 謂如有一 安住具戒 廣說乃至受學學處 1 安住具戒 1 戒律儀當知 2 有三種相 3 十種虧滿因緣 4 六異門 5 三種觀清淨因相 6 十種功德勝利 廣分別 略義 戒 1 安住具戒 律 2 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儀 3 軌則圓滿 4 所行圓滿 5 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6 受學一切所有學處 云何名為安住具戒 謂於所受學所有學處 不虧身業 不虧語業 無闕 無穿 如是名為安住具戒 三種律儀 別解脫律儀 靜慮律儀 無漏律儀 2 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云何名為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謂能守護七眾所受別解律儀 唯依別解脫律儀 安立七眾差別 不依餘二 七眾者 1 苾芻 2 苾芻尼 3 式叉摩那 4 室羅摩拏洛迦 5 室羅摩拏理迦 6 鄔波索迦 7 鄔波斯迦 即此律儀 眾差別故 成多律儀 今此義中 唯依苾芻律儀處 說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3 軌則圓滿 云何名為軌則圓滿 謂如有一 1 或於威儀路 2 或於所作事 3 或於善品加行處所 成就軌則 隨順世間 不越世間 隨順毗奈耶 不越毗奈耶 20

29 1 於威儀路 云何名為於威儀路成就軌則 隨順世間 不越世間 隨順毗奈耶 不越毗奈耶 謂如有一 於所應行 於如所行 即於此中如是而行 由是行故 不為世間之所譏 毀 不為賢良 正至 善士 諸同法者 諸持律者 諸學律者之所呵責 如於所行 於其所住 所坐 所臥 當知亦爾 如是名為於威儀路成就軌則 隨順世間 不越世間 隨順毗奈耶 不越毗奈耶 2 於所作事 云何名為於所作事成就軌則 隨順世間 不越世間 隨順毗奈耶 不越毗奈耶 謂如有一 於其所作 若衣服事 若便利事 若用水事 若楊枝事 若入聚落行乞 食事 若受用事 若盪鉢事 若安置事 若洗足事 若為敷設臥具等事 即此略說衣事 鉢事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諸所應作 名所作事 如其所應 於所應作 於如所作 即於此中如是而作 由是作故 不為世間之所譏 毀 不為賢良 正至 善士 諸同法者 諸持律者 諸學律者之所呵責 如是名為於所作事成就軌則 隨順世間 不越世間 隨順毗奈耶 不越毗奈耶 3 於諸善品加行處所 云何名為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 隨順世間 不越世間 隨順毗奈耶 不越毗 奈耶 謂於種種善品加行 若於正法受持讀誦 若於尊長修和敬業 參覲承事 若於病者起慈悲心 殷重供侍 若於如法宣白加行 住慈悲心 展轉與欲 若於正法請問聽受 翹勤無惰 於諸有智同梵行者 盡其身力而修敬事 於他善品常勤讚勵 常樂為他宣說正法 入於靜室 結加趺坐 繫念思惟 如是等類 諸餘無量所修善法 皆說名為善品加行 彼於如是隨所宣說善品加行 如其所應 於所應作 於如所作 即於此中如是而作 由是作故 不為世間之所譏毀 不為賢良 正至 善士 諸同法者 諸持律者 諸 學律者之所呵責 如是名為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 隨順世間 不越世間 隨順毗奈耶 不越毗奈耶 若於如是所說行相軌則差別悉皆具足 應知說名軌則圓滿 21

30 4 所行圓滿 云何名為所行圓滿 謂諸苾芻 略有五種非所行處 何等為五 唱令家者 謂屠羊等 1 唱令家 2 婬女家 3 酤酒家 4 國王家 5 旃荼羅 羯恥那家 若於如是如來所制非所行處 能善遠離 於餘無罪所有行處 知時而行 如是名為所行圓滿 5 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云何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謂於諸小 隨小學處 若有所犯 可令還淨 名微小罪 於諸學處現行毀犯 說名為罪 既毀犯已 少用功力而得還淨 說名微小 由是因緣 名微小罪 云何於中見大怖畏 謂作是觀 勿我由此毀犯因緣 無復堪能得所未得 觸所未觸 證所未證 勿我由此近諸惡趣 往諸惡趣 或當自責 或為大師 諸天 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責 勿我由此遍諸方維惡名 惡稱 惡聲 惡頌遐邇流布 彼於如是現法 當來毀犯因生諸非愛果 見大怖畏 由是因緣 1 於小 隨小所有學處 命難因緣亦不故犯 2 或時 或處失念而犯 尋便速疾如法發露 令得還淨 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6 受學學處 云何名為受學學處 謂於先受別解脫戒 白四羯磨受具戒時 從戒師所 得聞少分學處體性 復從親教 軌範師處 得聞所餘別解脫經 總略宣說過於二百五十學處 皆自誓言 一切當學 復從所餘恆言議者 同言議者 常交往者 有親愛者聞所學處 復於半月 常所宣說別解脫經 聞所學處 一切自誓 皆當修學 以於一切所應學處皆受學故 說名獲得別解律儀 22

31 從此以後 於諸學處 若已善巧 便能無犯 設有所犯 尋如法悔 若諸學處未得善巧 未能曉悟 由先自誓願受持故 得於今時求受善巧 欲求曉悟 於如前說諸所學處 從親教師或軌範師 如先請問 既得善巧及曉悟已 隨所教誨無增無減 復能受學 又於尊重及等尊重所說學處 若文 若義能無倒受 如是名為受學學處 1 戒律儀當知 廣分別 如是廣辯戒律儀已 2 有三種相 3 十種虧滿因緣 4 六異門 5 三種觀清淨因相 6 十種功德勝利 云何應知此中略義 2 三種相 性 略義 謂於是中 世尊顯示戒蘊略義 有三種相 1 無失壞相 謂若說言 安住具戒 由此顯示尸羅律儀無失壞相 2 自性相 若復說言 能善守護別解律儀 由此顯示尸羅律儀自性相 3 自性功德相 若復說言 軌則 所行皆悉圓滿 由此顯示別解律儀 如其所受 觀他增上自性功德相 所以者何 由他觀見如是軌則 所行圓滿 未信者信 信者增長 由是發生 清淨信處 心無厭惡 言不譏毀 若異於此具足尸羅軌則 所行皆圓滿者 觀他增上所有功德勝利 應無 與此相違過失 應有 若復說言 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受學學處 由此顯示別解律儀 如其所受 觀自增上自性功德相 所以者何 雖由如是軌則 所行皆悉圓滿 獲得如前觀他增上功德勝利 然由毀犯淨戒因緣 當生惡趣 或無堪能得所未得 如前廣說 若能於彼微小罪中見大怖畏 於先所受上品學處能正修學 由是因緣 身壞已後當生善趣 亦有堪能得所未得 如前廣說 由是因緣 說此名為別解律儀 如其所受 觀自增上功德勝利 復有異門 謂佛世尊此中略顯三種戒性 1 受持戒性 謂若說言 安住具戒 由此顯示受持戒性 2 出離戒性 若復說言 能善守護別解律儀 由此顯示出離戒性 所以者何 別解律儀所攝淨戒 當知說名增上戒學 即依如是增上戒學 修增上心 增上慧學 由此能得一切苦盡 究竟出離 如是出離 用增上戒以為前行所依止處 是故說此別解律儀名出離戒性 3 修習戒性 若復說言 軌則 所行皆悉圓滿 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受學學處 由此顯示修習戒性 所以者何 若由如是所說諸相別解律儀 修習淨戒 名善修習 極善修習 三種相 如是一種尸羅律儀現前宣說 當知六種 三種戒性 23 1 無失壞相 2 自性相 3 自性功德相 4 受持戒性 5 出離戒性 6 修習戒性 尸 羅 律 儀 1 安住具戒 2 堅牢防護別解律儀 3 軌則圓滿 4 所行圓滿 5 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6 受學一切所有學處

32 3 十種虧損因緣 又即如是尸羅律儀 由十因緣 當知虧損 即此相違十因緣故 當知圓滿 云何十種虧損因緣 1 最初惡受尸羅律儀 2 太極沈下 3 太極浮散 4 放逸懈怠所攝 5 發起邪願 6 軌則虧損所攝 7 淨命虧損所攝 8 墮在二邊 9 不能出離 10 所受失壞 1 最初惡受尸羅律儀 云何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儀 謂如有一 王所逼迫而求出家 或為狂賊之所逼迫 或為債主之所逼迫 或為怖畏之所逼迫 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 不為沙門性 不為婆羅門性 不為自調伏 不為自寂靜 不為自涅槃而求出家 如是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儀 2 太極沈下 云何名為太極沈下 謂如有一 性無羞恥 惡作羸劣 為性慢緩 於諸學處所作慢緩 如是名為太極沈下 3 太極浮散 云何名為太極浮散 謂如有一 堅執惡取 非處惡作 於不應作諸惡作中浪作惡作 非處於他起輕懱心 或惱害心 於其非處彊生曉悟 如是名為太極浮散 24

33 4 放逸懈怠所攝 云何放逸懈怠所攝 謂如有一 由過去世毀犯所犯 於此毀犯 由失念故 一類不能如法還淨 如由過去 由未來世 由現在世當知亦爾 謂毀犯所犯 於此毀犯 由失念故 一 類不能如法還淨 過去世 未來世 毀犯所犯 於此毀犯 由失念故 一類不能如法還淨 現在世 又非先時 於所毀犯發起猛利無犯樂欲 謂我定當如如所行 如如所住 如是如是行於所行 如是如是住於所住 於所毀犯終不毀犯 由是因緣 隨所行住 如是如是毀犯所犯 由此成就前際俱行 後際俱行 中際俱行 先時所作及俱隨行所有放逸 又自執取睡眠為樂 偃臥為樂 脅臥為樂 性不翹勤 為性懶惰 不具起發 於諸有智同梵行者 不能時時覲問供事 是名放逸懈怠所攝 5 發起邪願 云何名為發起邪願 謂如有一 依止邪願修行梵行 言我所有若戒 若禁 若常精勤 若修梵行 當得生天 或餘天處 或復愛樂利養恭敬 而修梵行 謂因此故 從他希求利養恭敬 即於如是利養恭敬 深生染著 如是名為發起邪願 6 軌則虧損所攝 云何軌則虧損所攝 謂如有一 於威儀路 或所作事 或諸善品加行處所所有軌則 不順世間 違越世間 不順毗奈耶 違越毗奈耶 準前廣說 是名軌則虧損所攝 7 淨命虧損所攝 云何淨命虧損所攝 謂如有一 為性大欲 不知喜足 難養難滿 常以非法追求衣服 飲食 臥具 病緣醫藥及諸資具 不以正法 25

34 矯詐 (矯詐威儀) 又為貪求種種衣服 飲食 臥具 病緣醫藥資具因緣 方便顯己有勝功德 矯詐構 集非常威儀 為誑他故 恆常詐現諸根無掉 諸根無動 諸根寂靜 由是令他謂其有德 當有所 施 當有所作 所謂承事 供給衣服 飲食 臥具 病緣醫藥及諸資具 邪妄語 (為利養) 又多凶悖 彊口 矯傲 修飾其名 執恃種性 或求多聞 或任持法 為利養故 亦復為他宣說正法 或佛所說 或弟子說 或自宣說己實有德 或少增益 假現相 (現匱乏相) 或於他前方便現相 為求衣服 或求隨一沙門資具 或為求多 或求精妙 雖無匱乏 而現被服故弊衣裳 為令淨信長者 居士 婆羅 門等知其衣服有所匱乏 殷重承事 給施眾多上妙衣服 如為衣服 為餘隨一沙門資生眾具亦爾 苦研逼 (彊逼求索) 或於淨信長者 居士 婆羅門所 如其所欲不得稱遂 或彼財物有所闕乏 求不得 時 即便彊逼 研磨麤語 而苦求索 利求利 (汝望於彼) 或彼財物無所闕乏 得下劣時 便對施主現前毀棄所得財物 如是告言 咄哉男子 某善男子 某善女人 方汝族姓及以財寶 極為下劣 又極貧匱 而能 惠施如是如是多妙悅意資產眾具 汝望於彼 族姓尊貴 財寶豐饒 何為但施如是少劣非悅意物 彼由如是或依矯詐 或邪妄語 或假現相 或苦研逼 或利求利種種狀相 而從他所非法希求所有衣服 飲食 臥具 病緣醫藥諸資生具 非以正法而有所求 由非法故 說名邪命 如是名為尸羅淨命虧損所攝 26

35 8 墮在二邊 云何名為墮在二邊 極樂行邊 謂如有一 耽著受用極樂行邊 從他所得或法非法所有衣服 飲食 臥具 病緣醫 藥及諸資具 愛玩受用 不觀過患 不知出離 是名一邊 自苦行邊 復有一類 好求受用自苦行邊 以無量門而自煎迫 受極苦楚 謂依棘刺 或依灰坌 或依木杵 或依木板 或狐蹲住 或狐蹲坐修斷瑜伽 或復事火 謂乃至三承事於火 或復升水 謂乃至三升上其水 或一足住 隨日而轉 或復所餘 如是等類修自苦行 是第二邊 如是名為墮在二邊 9 不能出離 云何名為不能出離 謂如有一 或戒或禁 由見執取 謂我因此若戒若禁 當得清淨 解脫 出離 一切外道所有禁戒 雖善防護 雖善清淨 如其清淨 不名出離 如是名為不能出離 10 所受失壞 云何名為所受失壞 謂如有一 都無羞恥 不顧沙門 毀犯淨戒 習諸惡法 內懷腐敗 外現貞實 猶如淨水所生蝸牛 螺音狗行 實非沙門 自稱沙門 1 螺音狗行 謂諸苾芻 習行惡行 於受 利養臥具等時 自稱年臘 最第一故 實非梵行 自稱梵行 2 由邪受用諸信施故 名螺音狗行 如是名為所受失壞 略由如是十種因緣 名戒虧損 世尊或說尸羅虧損 或時復說尸羅艱難 當知於彼諸因緣中 由二因緣 謂不能出離 及所受失壞 由餘因緣 當知唯說尸羅虧損 1 最初惡受尸羅律儀 2 太極沈下 3 太極浮散 4 放逸懈怠所攝 5 發起邪願 虧 損 6 軌則虧損所攝 與此安立黑品因緣相違白品所有因緣 7 淨命虧損所攝 當知說名尸羅圓滿 尸羅清淨 8 墮在二邊 9 不能出離 10 所受失壞 27 艱 難

36 4 六異門 1 根本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根本 如伽他說 若善住根本 其心便寂靜 因聖見惡見 相應不相應 問 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根本 答 能建立義 能任持義 是根本義 由此尸羅建立 任持一切世間及出世間 能引無罪最勝第一快樂功德 令生令證 是故尸羅說名根本 譬如大地 建立 任持一切藥草 卉木 叢林 令生令長 如是尸羅如前廣說 2 莊嚴具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莊嚴具 如伽他說 苾芻苾芻尼 戒莊嚴圓滿 於不善能捨 於善能修習 問 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莊嚴具 答 諸餘世間耳環 指環 腕釧 臂釧及以寶印 金銀 鬘等妙莊嚴具 若有成就幼稚 黑髮 少年 盛壯 姝妙形色而服飾之 少增妙好 非有成就朽老 衰邁 齒落 髮白 年逾八十或九十者而服飾之 當有妙好 唯除俳戲令眾歡笑 若遭病苦 財貨匱乏 親戚喪亡 當爾服之 亦無妙好 戒莊嚴具 於一切類 於一切時 若有服者皆為妙好 是故尸羅名莊嚴具 3 塗香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塗香 如伽他說 苾芻苾芻尼 戒塗香圓滿 於不善能捨 於善能修習 問 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塗香 答 由此所受清淨無罪妙善尸羅 能正除遣一切所受惡戒為因身心熱惱 譬如最極炎熾熱時 塗以栴檀龍腦香等 一切鬱蒸皆得除滅 是故尸羅說名塗香 4 熏香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熏香 如伽他說 阿難有香類 順風善能熏 逆風亦能熏 28 順逆熏亦爾

37 問 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熏香 答 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遍諸方域 妙善稱譽聲頌普聞 譬如種種根莖香等 隨風飄颺遍諸方所 悅意芬馥 周流彌遠 是故尸羅名為熏香 5 妙行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妙行 如伽他說 身妙行能感 可愛諸異熟 於現法當來 語妙行亦爾 問 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妙行 答 由此尸羅清淨善行 能趣妙樂 往妙天趣 向妙安隱 故名妙行 6 律儀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律儀 如伽他說 諸有惠施主 具戒住律儀 有阿笈摩見 及有果正見 復有說言 安住具戒 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乃至廣說 問 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律儀 戒 1 安住具戒 律 2 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儀 3 軌則圓滿 4 所行圓滿 5 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6 受學一切所有學處 答 由此尸羅清淨善法 是防護性 是息除相 是遠離體 故名律儀 5 三種觀清淨因相 又戒律儀有三種觀清淨因相 何等為三 1 觀身業 2 觀語業 3 觀意業 云何觀察如是諸業 令戒律儀皆得清淨 1 觀身業 謂希當造及欲正造身作業時 如是觀察 我此身業為能自損 及以損他 是不善性 能生眾苦 招苦異熟 為不自損 亦不損他 是其善性 能生諸樂 招樂異熟 如是觀已 若自了知我此身業 自損損他 是不善性 能生眾苦 招苦異熟 即於此業攝斂不作 亦不與便 若自了知我此身業 不損自他 是其善性 餘如前說 即於此業而不攝斂 造作 與便 復於過去已造身業亦數觀察 我此身業為能自損 餘如前說 如是觀已 若自了知我此身業 自損損他 餘如前說 便於有智同梵行所 如實發露 如法悔除 29

38 若自了知我此身業 不損自他 餘如前說 便生歡喜 晝夜安住 多隨修學 如是彼於去來今世所造身業 能善觀察 能善清淨 謂希當造及欲正造身作業時 如是觀察 我此身業 為能自損 及以損他 是不善性 能生眾苦 招苦異熟 為不自損 亦不損他 是其善性 能生諸樂 招樂異熟 如是觀已 若自了知我此身業 自損損他 是不善性 能生眾苦 招苦異熟 即於此業攝斂不作 亦不與便 不損自他 是其善性 能生諸樂 招樂異熟 即於此業而不攝斂 造作 與便 復於過去已造身業亦數觀察 我此身業 為能自損 及以損他 是不善性 能生眾苦 招苦異熟 為不自損 亦不損他 是其善性 能生諸樂 招樂異熟 如是觀已 若自了知我此身業 自損損他 是不善性 能生眾苦 招苦異熟 便於有智同梵行所 如實發露 如法悔除 不損自他 是不善性 能生眾苦 招苦異熟 便生歡喜 晝夜安住 多隨修學 如是彼於去來今世所造身業 能善觀察 能善清淨 2 觀語業 如於身業 於其語業 當知亦爾 3 觀意業 由過去行為緣生意 由未來行為緣生意 由現在行為緣生意 即於此意數數觀察 我此意業 為能自損 及以損他 是不善性 能生眾苦 招苦異熟 為不自損 亦不損他 是其善性 能生諸樂 招樂異熟 如是觀已 若自了知我此意業 是其黑品 即於此業攝斂不起 不與其便 是其白品 即於此業而不斂攝 發起 與便 如是於彼去來今世所起意業 能善觀察 能善清淨 所以者何 去來今世所有沙門若婆羅門 於身語意三種業中 或已觀察 或當觀察 或正觀察 或已清淨 或當清淨 或正清淨 或已多住 或當多住 或正多住 一切皆由如是觀察 如是清淨 如佛世尊曾為長老囉怙羅說 汝今囉怙羅 於身語意業 應數正觀察 念諸佛聖教 囉怙羅汝應 學是沙門業 若能於此學 唯勝善無惡 若於如是身語意業審正思擇 我此諸業為能自損 廣說如前 是名觀察 若於一分攝斂不作 亦不與便 廣說乃至發露悔除 復於一分而不斂攝 造作與 便 廣說乃至便生歡喜 晝夜安住 多隨修學 是名清淨 30

39 6 十功德勝利 如是清淨尸羅律儀 應知有十功德勝利 何等為十 第一功德(能到涅槃) 謂諸所有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自觀戒淨 便得無悔 無悔故歡 歡故生喜 由心喜 故 身得輕安 身輕安故 便受勝樂 樂故心定 心得定故 能如實知 能如實見 實知見故 便能起厭 能起厭故 便得離染 由離染故 證得解脫 得解脫故 便 自知見我已解脫 乃至我能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 如是所有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尸羅清淨增上力故 獲得無悔 漸次乃至能到涅槃 是名第一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戒淨 無悔 歡 (心)喜 (身)輕安 樂 心定 如實知見 厭 離染 解脫 自知見我已解脫 乃至我能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 自觀戒淨 便得無悔 先於尸羅善清淨故 便無憂悔 無悔故歡 無憂悔故 歡喜安樂 歡故生喜 由心喜故 身得輕安 身輕安故 便受勝樂 樂故心定 由有樂故 心得正定 心得定故 能如實知 能如實見 心得定故 能如實知 能如實見 實知見故 便能起厭 如實知見 故能起厭 能起厭故 便得離染 厭故離染 由離染故 證得解脫 由離染故 便得解脫 得解脫故 便自知見我已解脫 得解脫故 證無所作究竟涅槃 乃至我能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 第二功德(能往善趣)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於臨終時起如是念 我已善作身語意行 非我惡作身語意行 乃至廣說 若有其趣 作福業者 作善業者 作能救濟諸怖畏者之所應往 我於斯趣必定當往 如是獲得能往善趣第二無悔 由無悔恨所有士夫補特伽羅 名賢善死 賢善夭逝 賢善過往 是名第二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第三功德(妙善稱譽)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遍諸方域 妙善稱譽聲頌普聞 是名第三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31

40 第四功德(遠離熱惱)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寢安悎安 遠離一切身心熱惱 是名第四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第五功德(諸天保護)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若寢 若悎 諸天保護 是名第五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第六功德(無諸怖畏)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於他凶暴不慮其惡 無諸怖畏 心離驚恐 是名第六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第七功德(怨惡保護)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諸喜殺者 怨讎惡友 雖得其隙 亦常保護 了知此是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或為善友 或住中平 是名第七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第八功德(非人保護)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一切魍魎 藥叉 宅神 非人之類 雖得其便 雖得其隙 而常保護 謂具尸羅增上力故 是名第八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第九功德(恭敬尊重)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法無艱難 從他獲得種種利養 所謂衣服 飲食 臥具 病緣醫藥及諸資具 由依尸羅增上因力 國王 大臣 及諸黎庶 饒財長者 及商主等恭敬尊重 是名第九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第十功德(所願稱遂)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 一切所願皆得稱遂 若於欲界願樂當生或剎帝利大族姓家 或婆羅門大族姓家 或諸居士大族姓家 或 諸長者大族姓家 或四大王眾天 或三十三天 或夜摩天 或覩史多天 或樂化天 或他化自在天眾同分中 由戒淨故 即隨所願當得往生 若復願樂入諸靜慮現法樂住 或有色天眾同分中若住 若生 由戒淨故 便得離欲 所願皆遂 若復願樂寂靜勝解 超過色定 入無色定具足安住 或無色天眾同分中當得往生 餘如前說 若復願樂當證最極究竟涅槃 由戒淨故 便證一切究竟離欲 是名第十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32

41 如是已說戒蘊廣辯 戒蘊虧損 戒蘊圓滿 戒蘊異門 戒蘊觀察及以清淨戒蘊所有 功德勝利 於此宣說明了開示一切種相 最極圓滿資糧所攝尸羅律儀 若有自愛樂沙門性 婆羅門性諸善男子 應勤修學 5 根律儀 卷 23 (卷 23) 云何根律儀 謂如有一 能善安住密護根門 防守正念 常委正念 乃至廣說 謂即依此尸羅律儀 1 守護正念 2 修常委念 3 以念防心 4 行平等位 六根對六塵 已 而不取相 不取隨好 恐依是處 由不修習 六根 律儀防護而住 其心漏泄所有 貪憂惡不善法 故即於彼修律儀行 防護 六根 依於 六 根 修律儀行 是名根律儀 1 防守正念 2 修常委念 3 以念防心 念防護意 4 行平等位 密護根門 云何名為密護根門 謂防守正念 常委正念 廣說乃至防護意根 及正修行意根律儀 如是名為密護根門 防守正念 云何名為防守正念 謂如有一 密護根門增上力故 攝受多聞 思惟 修習 由聞思修增上力故 獲得正念 為欲令此所得正念無忘失故 能趣證故 不失壞故 於時時中 即於多聞 若思 若修 正作瑜伽 正勤修習 不息加行 不離加行 如是由此多聞思修所集成念 於時時中 善能防守正聞思修瑜伽作用 如是名為防守正念 瑜 1信 伽 1 二行相 2 二依處 2欲 3 精進 4 方便 見卷 28 1 信順行相 2 清淨行相 1 觀察諸法道理依處 2 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 1 為證得欲 2 為請問欲 3 為修集資糧欲 4 為隨順瑜伽欲 1 為聞精進 2 為思精進 3 為修精進 4 為障淨精進 1 尸羅律儀增上力故 善守其念 2 根律儀增上力故 善守其念 3 善守念故 能無放逸 防護其心修諸善法 4 無放逸故 心正於內修奢摩他 增上慧法毘缽舍那 33

42 常委正念 云何名為常委正念 謂於此念恆常所作 委細所作 當知此中 1 恆常所作 名無間作 2 委細所作 名殷重作 即於如是無間所作 殷重所作 總說名為常委正念 如其所有防守正念 如是於念能不忘失 如其所有常委正念 如是即於無忘失念得任持力 即由如是功能勢力 制伏色聲香味觸法 念防護意(以念防心) 云何名為念防護意 謂眼色為緣生眼識 眼識無間生分別意識 由此分別意識 於可愛色色將生染著 於不可愛色色將生憎恚 即由如是念增上力 能防護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 令其不生所有煩惱 如是耳鼻舌身廣說 當知亦爾 意法為緣生意識 即此意識有與非理分別俱行 能起煩惱 由此意識 於可愛色法 將生染著 於不可愛色法將生憎恚 亦由如是念增上力 能防護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 令其不生所有煩惱 如是名為念防護意 行平等位 行 1 能善防護 平 等 2 正行平等位 位 1 不取其相 不取隨好 2 修律儀 1 或善捨 2 或無記捨 云何名為行平等位 平等位者 謂或善捨 或無記捨 由彼於此非理分別 起煩惱意 善防護已 正行善捨 無記捨 由是說名行平等位 1 云何於此 非理分別 起煩惱意 能善防護 謂於色聲香味觸法 不取其相 不取隨好 終不依彼發生諸惡不善尋思 令心流漏 若彼有時忘失念故 或由煩惱極熾盛故 雖離取相及取隨好 而復發生 惡不善法 令心流漏 便修律儀 由是二相 故能於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能善防護 34

43 2 云何此意由是二相善防護已 正行善捨 或無記捨 謂即由是二種相故 云何二相 謂如所說 二 1 防護六根 1 防護眼根 相 2 正修行六根律儀 2 正修行眼根律儀 如說眼根防護律儀 防護耳鼻舌身意根 及正修行意根律儀 當知亦爾 由是二相 於其善捨 無記捨中 令意正行 不取其相 不取隨好 云何於眼所識色中不取其相 言取相者 謂於眼識所行色中 由眼識故取所行相 是名於眼所識色中執取其相 若能遠離如是眼識所行境相 是名於眼所識色中不取其相 如於其眼所識色中 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 當知亦爾 云何於眼所識色中不取隨好 取隨好者 謂即於眼所識色中 眼識無間俱生分別意識 執取所行境相 或能起貪 或能起瞋 或能起癡 是名於眼所識色中執取隨好 若能遠離此所行相 於此所緣不生意識 是名於眼所識色中不取隨好 如於其眼所識色中 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 當知亦爾 復有餘類執取其相 執取隨好 言取相者 謂色境界在可見處 能生作意正現在前 眼見眾色 如是名為執取其相 取隨好者 謂即色境在可見處 能生作意正現在前 眼見色已 然彼先時從他聞有 如是如是眼所識色 即隨所聞名句文身 為其增上為依為住 如是士夫補特伽羅 隨其所聞 種種分別眼所識色 如是名為執取隨好 如於其眼所識色中 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 當知亦爾 又此取相及取隨好 或有由此因緣 由此依處 由此增上 發生種種惡不善法 令心流漏 或有由此因緣 由此依處 由此增上 不生種種惡不善法 令心流漏 若於此中執取其相 執取隨好 不如正理 由此因緣 由此依處 由此增上 發生種種惡不善法 令心流漏 彼於如是色類境界 遠離取相及取隨好 惡不善法 云何名為惡不善法 惡不善法 貪瞋癡所起 身語意惡行 謂諸貪欲 及貪所起諸身惡行 諸語惡行 諸意惡行 若諸瞋恚 若諸愚癡 及二所起諸身惡行 諸語惡行 諸意惡行 是名種種惡不善法 35

44 令心流漏 云何由彼令心流漏 謂若於彼彼所緣境界 心 意 識生 遊行流散 即於彼彼所緣境界 與心 意 識 種種相應 能起所有身語惡行貪瞋癡生 遊行流散 是名由彼令心流漏 1 防護六根 2 正修行六根律儀 修行律儀 如是於眼所識色中 乃至於意所識法中 執取其相及取隨好 由是發生種種雜染 彼於取相及取隨好能遠離故 便不發生種種雜染 若由忘念 或由煩惱極熾盛故 雖獨閑居 由先所見眼所識色增上力故 或先所受耳鼻舌身意所識法增上力故 發生種種惡不善法 隨所發生而不執著 尋便斷滅 除棄 變吐 是名於彼修行律儀 復次 無餘斷者 謂是總句 永棄捨者 諸纏斷故 永變吐者 隨眠斷故 言永盡者 過去解脫故 永離欲者 現在解脫故 言永滅者 未來解脫故 永寂靜者 由見道故 永滅沒者 由修道故 當知此中 由二種道斷煩惱事 顯無餘斷 永斷 棄捨 變吐 盡 離染 滅 寂靜 隱沒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云何此愛永斷無餘 世尊告曰 見修所斷煩惱斷故 下分上分諸結斷故 畢竟斷故 未來苦果諸愛斷故 現在苦果諸愛斷故 是名此愛無餘永斷 云何棄捨 世尊告曰 諸見所斷煩惱斷故 云何變吐 世尊告曰 諸修所斷煩惱斷故 云何永盡 世尊告曰 諸下分結已永斷故 云何遠離 世尊告曰 諸上分結已永斷故 云何永滅 世尊告曰 畢竟斷故 云何寂靜 世尊告曰 未來苦果愛永斷故 云何隱沒 世尊告曰 現在苦果愛永斷故 若於其眼所識色中 應策眼根 及於其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 應策意根 即便於彼作意策發 如是策發 令不雜染 由是因緣 於此雜染防護眼根 廣說乃至防護意根 如是名為防護眼根 廣說乃至防護意根 若於其眼所識色中 不應策發所有眼根 及於其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 不應策發所有意根 即便於彼遍一切種而不策發 不策發故 令不雜染 由是因緣 於此雜染修根律儀 如是名為能正修行眼根律儀 廣說乃至能正修行意根律儀 如是應知已廣分別根律儀相 36

45 略義 如是應知已廣分別根律儀相 云何當知此中略義 此略義者 謂 1 能防護 2 所防護 3 從防護 4 如防護 謂 1 防守正念 及所修習 2 常委正念 是能防護 謂防護眼根 防護耳鼻舌身意根 是所防護 六根 謂從可愛 不可愛色 廣說乃至從其可愛 不可愛法而正防護 六塵 謂 1 不取相 不取隨好 若依是處發生種種惡不善法 令心流漏 即於 此處 2 修行律儀 防守根故 名修律儀 如是防護 5 正防護 謂由 1 正念防護於意 2 行平等位 是名正防護 如是一切 總略為一 名根律儀 又略義者 謂 1 防護方便 謂 1 防守正念 2 常委正念 3 眼見色已不取其相 不取隨好 廣說乃至意知法已 不取其相 不取隨好 4 若依是處發生種種惡不善法 令心流漏 即於是處修行律儀 防守根故 名修律儀 2 所防護事 所謂眼色 乃至意法 如是名為所防護事 六根對六塵 3 正防護 謂如說言 由其 1 正念防護於意 2 行平等位 名正防護 如是一切 總略為一 名根律儀 又根律儀略有二種 1 思擇力所攝 2 修習力所攝 思擇力所攝根律儀者 謂於境界深見過患 不能於此所有過患除 遣斷滅 修習力所攝根律儀者 謂於境界深見過患 亦能於此所有過患除 遣斷滅 又 1 由思擇力所攝根律儀故 於所緣境 令煩惱纏不復生起 不復現前 而於依附所依隨眠 不能斷除 不能永拔 2 由修習力所攝根律儀故 於所緣境 煩惱隨眠不復生起 不復現前 一切時分 依附所依所有隨眠 亦能斷除 亦能永拔 如是思擇力所攝根律儀 修習力所攝根律儀 有此差別 有此意趣 有此殊異 當知此中 思擇力所攝根律儀 是資糧道所攝 修習力所攝根律儀 當知墮在離欲地攝 37

46 6 於食知量 云何名為於食知量 謂如有一 由正思擇食於所食 不為倡蕩 不為憍逸 不為飾好 不為端嚴 乃至 廣說 1 由正思擇 云何名為由正思擇食於所食 正思擇者 如以妙慧等隨觀察段食過患 見過患已 深生厭惡 然後吞咽 云何名為觀見過患 謂即於此所食段食 1 由正思擇 食於所食 2 不為倡蕩 3 不為憍逸 不為飾好 不為端嚴 4 為身安住 食於所食 5 為暫支持 食於所食 6 為除饑渴 受諸飲食 7 為攝梵行 受諸飲食 8 為斷故受 受諸飲食 9 為令新受當不更生 受諸飲食 10 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 受諸飲食 1 或觀受用種類過患 2 或觀變異種類過患 3 或觀追求種類過患 受用種類過患 云何受用種類過患 謂如有一 將欲食時 所受段食色香味觸皆悉圓滿 甚為精妙 從此無間進至口中 牙齒咀嚼 津唾浸爛 涎液纏裹 轉入咽喉 爾時此食先曾所有悅意妙相一切皆捨 次後轉成可惡穢相 當轉異時 狀如變吐 能食士夫補特伽羅 若正思念此位穢相 於餘未變一切精妙所受飲食 初尚不能住食欣樂 況於此位 由如是等非一相貌漸次受用增上力故 令其飲食淨妙相沒 過患相生 不淨所攝 是名於食受用種類所有過患 轉變種類過患 云何轉變種類過患 謂此飲食既噉食已 一分銷變 至中夜分或後夜分 於其身中 便能生起 養育增長 血肉筋脈 骨髓皮等 非一眾多 種種品類 諸不淨物 次後一分 變成便穢 變已趣下 展轉流出 由是日日數應洗淨 或手 或足 或餘支節誤觸著時 若自若他皆生厭惡 又由此緣 發生身中多種疾病 所謂癰痤 乾癬 濕癬 疥癩 疽疔 上氣 疨嗽 皰漿 噦噎 乾銷 癲癇 寒熱 黃病 熱血 陰膇 如是等類無量疾病 由飲食故 身中生起 或由所食不平和故 於其身中不銷而住 是名飲食變異種類所有過患 38

47 追求種類過患 云何追求種類過患 謂於飲食追求種類有多過患 1 或有積集所作過患 2 或有防護所作過患 3 或有壞親愛所作過患 4 或有無厭足所作過患 5 或有不自在所作過患 6 或有惡行所作過患 (第四瑜伽處 正尋思欲界六事) 於諸欲中 受追求所作苦 受防護所作苦 受親愛失壞所作苦 受無厭足所作苦 受不自在所作苦 受惡行所作苦 1 積集所作過患 云何名為於食積集所作過患 謂如有一 為食因緣 寒時為寒之所逼惱 熱時為熱之所逼惱 種種策勵劬勞勤 苦 營農 牧牛 商賈 計算 書數 雕印 及餘種種工巧業處 為得未得所有飲 食 或為積聚 如為飲食 為飲食緣 當知亦爾 如是策勵劬勞勤苦 方求之時 所作事業若不諧遂 由是因緣 愁憂焦惱 拊胸傷歎 悲泣迷悶 何乃我功唐捐無果 如是名為於食積集所作過患 2 防護所作過患 云何名為於食防護所作過患 謂所作業若得諧遂 為護因緣起大憂慮 勿我財寶當為王賊之所侵奪 或火焚燒 或水漂蕩 或宿惡作當令滅壞 或現非理 作業方便當令散失 或諸非愛 或宿共財當所理奪 或即家中當生家火 由是當令 財寶虧損 如是名為於食防護所作過患 3 壞親愛所作過患 云何於食能壞親愛所作過患 謂諸世間 為食因緣多起鬥諍 父子 母女 兄弟 朋友尚為飲食互相非毀 況 非親里為食因緣而不展轉更相鬥訟 所謂大族諸婆羅門 剎帝利種 長者 居士 為食因緣迭興違諍 以其手足塊刀 杖等互相加害 是名於食能壞親愛所作過患 4 無有厭足所作過患 云何於食無有厭足所作過患 謂諸國王剎帝利種 位登灌頂 亦於自國王都聚落不住喜足 俱帥兵戈 互相征 討 吹以貝角 扣擊鐘鼓 揮刀 槃矟 放箭 [矛+贊]矛 車馬象步交橫馳亂 種種戈仗傷害其身 或便致死 或等死苦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是名於食無有厭足所作過患 39

48 5 不得自在所作過患 云何因食不得自在所作過患 謂如一類 為王所使 討固牢城 因遭種種極熱脂油 熱牛糞汁及鎔銅鐵而相注 灑 或被戈仗傷害其身 或便致死 或等死苦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是名因食不得自在所作過患 6 起諸惡行所作過患 云何因食起諸惡行所作過患 謂如有一 為食因緣 造作積集身諸惡行 如身惡行 語 意亦爾 臨命終時 為諸重病苦所逼切 由先所作諸身語意種種惡行增上力故 於日後分 見有諸山 或諸山峰垂影懸覆 近覆 極覆 便作是念 我自昔來依身語意所造諸業 唯罪非福 若有其趣 諸造惡者當生其中 我今定往 如是悔已 尋即捨命 既捨命已 隨業差別生諸惡趣 謂那落迦 傍生 餓鬼 如是名為因食惡行所作過患 如是段食 於追求時有諸過患 於受用時有諸過患 於轉變時有諸過患 段食有少勝利 又此段食有少勝利 此復云何 謂即此身由食而住 依食而立 非無有食 云何名為有少勝利 謂即如是依食住身 最極久住或經百年 若正將養 或過少分 或有未滿而便夭沒 1 若唯修此身暫住行 非為妙行 若於如是身暫時住而生喜足 非妙喜足 亦非領受飲食所作圓滿無罪功德勝利 2 若不唯修身暫住行 亦不唯於身暫時住而生喜足 而即依此暫時住身 修集梵行令得圓滿 乃為妙行 亦妙喜足 又能領受飲食所作圓滿無罪功德勝利 應自思惟 我若與彼愚夫同分 修諸愚夫同分之行 非我所宜 我若於此下劣段食少分勝利安住喜足 亦非我宜 若於如是遍一切種段食過患圓滿知已 以正思擇 深見過患 而求出離 為求如是食出離故 如子肉想 食於段食 應作是念 彼諸施主 甚大艱難積集財寶 具受廣大追求所作種種過患 由悲愍 故 求勝果故 如割皮肉及以刺血 而相惠施 我得此食 宜應如是方便受用 謂應如法而自安處 無倒受用 報施主恩 令獲最勝大果 大利 大榮 大盛 當隨月喻往施主家 盪滌身心 安住慚愧 遠離憍傲 不自高舉 不輕懱他 如自獲得所有利養 心生喜悅 如是於他所得利養 心亦喜悅 應隨月喻往施主家 1 具足慚愧 2 遠離憍傲 3 盪滌身心 4 不求利養 5 不希恭敬 6 如自獲得所有利養 心生喜悅 如是 7 於他所得利養 心亦喜悅 8 不自高舉 9 不輕懱他 10 心懷哀愍 40

49 又應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 豈有出家往詣他所 要望他施非不惠施 要望他敬 非不恭敬 要多非少 要妙非麤 要當速疾而非遲緩 應作是心 往施主家 設不惠施 終不於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 勿我由此 起怨害心及瞋恚心增上緣力 身壞已後生諸惡趣 多受困厄 設不恭敬而非恭敬 設少非多 設麤非妙 設復遲緩而非速疾 亦不於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 如前廣說 又我應依所食段食 發起如是如是正行 及於其量如實了達 謂我命根由此不滅 又於此食不苦耽著 纔能隨順攝受梵行 如是我今住沙門性 住出家性 受用飲食 如法清淨 遠離眾罪 由是諸相 以正思擇食於所食 云何所食 謂四種食 1 段食 2 觸食 3 意等思食 4 識食 今此義中意說段食 此復云何 謂餅 麨 飯 羹 臛 糜 粥 酥油 糖 蜜 魚 肉 葅鮓 乳 酪 生酥 薑 鹽 酢等種種品類 和雜為摶 段段吞食 故名段食 所言食者 所謂餐 噉 咀嚼 吞咽 嘗 啜 飲等名之差別 2 不為倡蕩 云何名為不為倡蕩 謂如有一樂受欲者 為受諸欲食於所食 彼作是思 我食所食 令身飽滿 令身充悅 過日晚時至於夜分 當與姝妙嚴飾女人共為嬉戲 歡娛受樂 倡掉縱逸 言倡蕩者 於此聖法毗奈耶中 說受欲者欲貪所引 婬逸所引所有諸惡不善尋思 由此食噉所食噉時 令其諸根皆悉掉舉 令意躁擾 令意不安 令意不靜 若為此事食所食者 名為倡蕩食於所食 諸有多聞聖弟子眾 以思擇力 深見過患 善知出離 而食所食 非如前說諸受欲者食於所食 是故名為不為倡蕩 3 不為憍逸 不為飾好 不為端嚴 云何名為不為憍逸 不為飾好 不為端嚴 謂如有一樂受欲者 為受諸欲 食於所食 彼作是思 我今宜應多食所食 飽食所食 隨力隨能食噉肥膩 增房補益 色香味具精妙飲食 過今夜分至於明日 於角武事當有力能 所謂按摩 拍毱 托石 跳躑 蹴蹋 攘 臂 扼腕 揮戈 擊劍 伏弩 控絃 投輪 擲索 依如是等諸角武事 當得勇健 膚體充實 長夜無病 久時少壯 不速衰老 壽命 長遠 能多噉食 數數食已能正銷化 除諸疾患 如是為於無病憍逸 少壯憍逸 長壽憍逸而食所食 既角武已 復作是思 我應沐浴 便以種種清淨香水沐浴其身 沐浴身已 梳理其髮 梳理髮已 種種妙香用塗其身 41

50 既塗身已 復以種種上妙衣服 種種華鬘 種種嚴具莊飾其身 此中沐浴 理髮 塗香 名為飾好 既飾好已 復以種種上妙衣服 華鬘 嚴具莊飾其身 名為端嚴 如是總名為飾好故 為端嚴故食於所食 彼既如是憍逸 飾好 身端嚴已 於日中分或日後分 臨欲食時 饑渴并至 於諸飲食極生希欲 極欣 極樂 不見過患 不知出離 隨得隨食 復為數數倡蕩 憍逸 飾好 端嚴 多食多飲 令身充悅 諸有多聞聖弟子眾 以思擇力 深見過患 善知出離 而食所食 非如前說諸受欲者食於所食 唯作是念 我今習近所不應習 所應斷食 為欲永斷如是食故 4 為身安住食於所食 云何名為為身安住食於所食 謂飲食已壽命得存 非不飲食壽命存故 名身安住 我今受此所有飲食 壽命得存 當不夭沒 由是因緣 身得安住 能修正行 永斷諸食 5 為暫支持食於所食 云何名為為暫支持食於所食 謂略說有二種存養 1 有艱難存養 2 無艱難存養 1 有艱難存養 云何名為有艱難存養 1 謂受如是所有飲食 數增饑羸 困苦重病 2 或以非法追求飲食 非以正法 得已染愛 耽嗜 饕餮 迷悶 堅執 湎著受用 3 或有食已 令身沈重 無所堪能 不任修斷 4 或有食已 令心遲鈍 不速得定 5 或有食已 令入出息來往艱難 6 或有食已 令心數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 如是名為有艱難存養 2 無艱難存養 云何名為無艱難存養 1 謂受如是所有飲食 令無饑羸 無有困苦及以重病 2 或以正法追求飲食 不以非法 既獲得已 不染 不愛 亦不耽嗜 饕餮 迷悶 堅執 湎著而受用之 3 如是受用 身無沈重 有所堪能 堪任修斷 4 令心速疾得三摩地 5 令入出息無有艱難 6 令心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 如是名為無艱難存養 42

51 若由有艱難存養 壽命得存 身得安住 此名有罪 亦有染汙 若由無艱難存養 壽命得存 身得安住 此名無罪 亦無染汙 諸有多聞聖弟子眾 遠離有罪有染存養 習近無罪無染存養 由是故說為暫支持 問 云何習近如前所說無罪無染所有存養 以自存活 答 若受飲食 為除饑渴 為攝梵行 為斷故受 為令新受當不更生 為當存養力 樂無罪安隱而住 如是習近無罪無染所有存養 而自存活 6 為除饑渴受諸飲食 云何名為為除饑渴受諸飲食 謂至食時 多生饑渴 氣力虛羸 希望飲食 6 為除饑渴 7 為攝梵行 8 為斷故受 9 為令新受當不更生 10 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 為欲息此饑渴纏逼 氣力虛羸 知量而食 如是食已 令於非時不為饑羸之所纏逼 謂於日晚或於夜分 乃至明日未至食時 如是名為為除饑渴受諸飲食 7 為攝梵行受諸飲食 云何名為為攝梵行受諸飲食 謂如其量受諸飲食 由是因緣 修善品者 或於現法 或於此日 飲食已後 身無沈重 有所堪能 堪任修斷 令心速疾得三摩地 令入出息無有艱難 令心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 由是速疾有力有能得所未得 觸所未觸 證所未證 如是名為為攝梵行受諸飲食 8 為斷故受受諸飲食 云何名為 為斷故受 受諸飲食 謂如有一 由過去世食不知量 食所匪宜 不銷而食 由是因緣 於其身中生起種種身諸疾病 所謂疥癩 皰漿 嗽等 如前廣說 由此種種疾病因緣 發生身中極重 猛利 熾然苦惱不可意受 為欲息除如是疾病 及為息除從此因緣所生苦受 習近種種良醫所說饒益所宜隨順 醫藥 及受種種悅意飲食 由此能斷已生疾病 及彼因緣所生苦受 如是名為為斷故受受諸飲食 43

52 9 為令新受當不更生受諸飲食 云何名為 為令新受 當不更生 受諸飲食 謂如有一 由現在世安樂無病 氣力具足 不非量食 不食匪宜 亦非不銷而更重 食 令於未來食住身中成不銷病 或於身中當生隨一身諸疾病 所謂疥癩 皰漿 嗽等 如前廣說 由是因緣 當生身中如前所說種種苦受 餘如前說 如是名為為令新受當不更生受諸飲食 10 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受諸飲食 云何名為 為當存養 力 樂 無罪 安隱而住 受諸飲食 1 謂飲食已 壽命得存 是名存養 2 若除饑羸 是名為力 3 若斷故受 新受不生 是名為樂 4 若以正法追求飲食 不染 不愛 乃至廣說而受用之 是名無罪 5 若受食已 身無沈重 有所堪能 堪任修斷 如前廣說 如是名為安隱而住 是故說言 由正思擇食於所食 不為倡蕩 不為憍逸 不為飾好 不為端嚴 乃至廣說 是名廣辯於食知量 2 無艱難存養 略義 云何應知此中略義 謂若所受食 若如是食 當知總名此中略義 1 所受食 謂諸段食 即餅 麨 飯 羹 臛 糜 粥 如前廣說 2 如是食 謂正思擇食於所食 不為倡蕩 不為憍逸 不為飾好 不為端嚴 乃至廣說 復次 應知此中略義 謂為 1 攝受對治 為 2 遠離欲樂行邊 為 3 遠離自苦行邊 為 4 攝受梵行 受諸飲食 1 云何為攝受對治受諸飲食 謂 由正思擇食於所食 2 云何為遠離欲樂行邊受諸飲食 謂 不為倡蕩 不為憍逸 不為飾好 不為端嚴食於所食 3 云何為遠離自苦行邊受諸飲食 謂 為除饑渴 為斷故受 為令新受當不更生 為當存養若力若樂食於所食 4 云何為攝受梵行受諸飲食 謂 為攝梵行 為得無罪安隱而住食於所食 復次 應知此中略義 謂有二種 1 無所食 謂一切種都無所食 無所食故 即便夭沒 謂非極少食 非極多食 非不宜食 非不消食 非染汙食 2 有所食 1 平等食 2 不平等食 謂或極少食 或極多食 或不宜食 或不消食 或染汙食 44

53 當知此中, 由平等食, 非極少食, 令身饑羸未生不生, 已生斷滅 身不饑羸由平等食, 非極多食, 身無沈重, 有所堪能, 堪任修斷, 如前廣說 身無沈重由平等食, 非不宜食 非不消食, 能斷故受, 不生新受 ; 存養力樂由是因緣, 當得存養若力若樂 由平等食, 非染汙食, 當得無罪, 安隱而住 安隱而住 由極少食, 雖存壽命, 而有饑羸, 亦少存活 由極多食, 如極重擔, 鎮壓其身, 不能以時所食消變 由不消食, 或住身中, 成不消病, 或生隨一, 身諸病苦 如不消食, 由不宜食, 當知亦爾 此不宜食, 有差別者, 謂於身中, 集諸過患, 由此復觸, 極重病苦 由染汙食, 非法追求, 諸飲食已, 有染有愛 耽嗜 饕餮, 如前廣說而受用之 由此受用平等所食, 及以遠離不平等食, 故說於食平等所作 即此於食平等所作, 廣以諸句宣示開顯, 所謂說言 : 由正思擇食於所食, 不為倡蕩 不為憍逸 不為飾好 不為端嚴, 如前廣說 此中說言 : 由正思擇食於所食, 不為倡蕩 不為憍逸 不為飾好 不為端嚴, 為身安住 為暫支持 由此遮止都無所食 若復說言 : 為除饑渴 為攝梵行, 廣說乃至安隱而住 由此遮止不平等食 云何遮止不平等食? 謂若說言 : 為除饑渴 由此遮止所食極少 若復說言 : 為攝梵行 由此遮止所食極多 若復說言 : 為斷故受 為令新受當不更生 由此遮止不消而食 食所匪宜 若復說言 : 為當存養 為當得力 由此顯示不極少食 不極多食 若復說言 : 為當得樂 由此顯示消已而食, 及食所宜 若復說言 : 為當無罪安隱而住 由此顯示無染汙食 所以者何? 若以非法追求飲食, 得已染愛, 如前廣說而受用之, 名染汙食, 亦名有罪 若於善品勤修習者, 於住空閑瑜伽作意 受持 讀誦 思惟義中, 由彼諸惡不善尋思, 令心流漏 令心相續, 隨順 趣向 臨入而轉, 由是因緣, 不安隱住 此安隱住復有二種 1 遠離所食極多, 由是因緣, 身無沈重, 有所堪能, 堪任修斷, 如前廣說 2 於食不生味著, 由是因緣, 遠離諸惡尋思擾動不安隱住 是故如此一切諸句, 皆為宣示開顯於食平等所作 如是名為廣略宣說於食知量 45

54 7 悎寤瑜伽 卷 24 (卷 24) 復次 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者 云何初夜 云何後夜 云何悎寤瑜伽 云何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初夜 後夜 悎寤瑜伽 常勤修習 悎寤瑜伽 悎寤瑜伽 1 晝日分經行宴坐 2 順障法 3 夜初分經行宴坐 4 右脅而臥 5 巧便而臥 6 夜後分速疾悎寤 7 略義 謂夜四分中 過初一分 是夜初分 謂夜四分中 過後一分 是夜後分 謂如說言 於晝日分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於初夜分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淨修心已 出住處外洗濯其足 還入住處 右脅而臥 重累其足 住光明想 正念 正知 思惟起想 巧便而臥 至夜後分 速疾悎寤 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謂如有一世尊弟子 聽聞悎寤瑜伽法已 欲樂修學 便依如是悎寤瑜伽 作如是念 我當成辦佛所聽許悎寤瑜伽 發生樂欲 精進勤劬 超越勇猛勢力發起 勇悍 剛決 不可制伏 策勵其心無間相續 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補特伽羅 略有四種正所作事 何等為四 一者 乃至悎寤 常不捨離所修善品 無間常委修善法中 勇猛精進 二者 以時而臥 不以非時 顯揚聖教論 三者 無染汙心而習睡眠 非染汙心 正念者 謂於防護沈下浮舉隨煩惱中 令心不忘故 四者 以時悎寤 起不過時 正知者 謂或時失念 隨煩惱現行之時 分別正知故 是名四種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正所作事 晝日分經行宴坐 此中云何於晝日分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言晝日者 謂從日出時至日沒時 言經行者 謂於廣長稱其度量一地方所 若往 若來相應身業 言宴坐者 謂如有一 或於大床 或小繩床 或草葉座 結加趺坐 端身正願 安住背念 端身 正願 謂策舉身 令其端直 謂令其心離諂離詐 調柔正直 參閱 卷 30 威儀圓滿 由策舉身令端直故 其心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 離諂詐故 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 云何名為安住背念 謂如理作意相應念 名為背念 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 又緣定相為境念 名為背念 棄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緣境故 46

55 順障法 所言障者 謂五種蓋 順障法者 謂能引蓋 隨順蓋法 云何五蓋 謂 1 貪欲蓋 2 瞋恚蓋 3 惛沈睡眠蓋 4 掉舉惡作蓋 5 疑蓋 云何順障法 謂 1 淨妙相 2 瞋恚相 3 黑闇相 4 親屬 國土 不死尋思 5 追憶昔時笑戲喜樂承事隨念 6 三世或於三世非理法思 1 貪欲 2 瞋恚 3 惛沈睡眠 4 掉舉 4 惡作 5疑 1 由法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2 由自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3 由世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由法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經行 經行 惛沈睡眠 宴坐 貪欲 瞋恚 掉舉惡作 疑 惛沈睡眠 問 於經行時 從幾障法淨修其心 云何從彼淨修其心 三摩呬多地 光明有三種 1 治闇光明 答 從惛沈睡眠蓋 及能引惛沈睡眠障法 淨修其心 2 法光明 為除彼故 於光明相善巧精懇 善取善思 善了善達 3 依身光明 以有明俱心 及有光俱心 或於屏處 或於露處往返經行 於經行時 隨緣一種淨妙境界 極善示現 勸導 讚勵 慶慰其心 謂或念佛 或法 或僧 或戒 或捨 或復念天 或於宣說惛沈睡眠過患相應所有正法 於此法中 為除彼故 以無量門訶責毀訾 惛沈睡眠所有過失 以無量門稱揚讚歎惛沈睡眠永斷功德 所謂契經 應頌 記別 諷頌 自說 因緣 譬喻 本事 本生 方廣 希法 及以論議 為除彼故 於此正法聽聞受持 以大音聲若讀 若誦 為他開示 思惟其義 稱量 觀察 或觀方隅 或瞻星月諸宿道度 或以冷水洗灑面目 由是惛沈睡眠纏蓋未生不生 已生除遣 如是方便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宴坐 問 於宴坐時 從幾障法淨修其心 云何從彼淨修其心 答 從四障法淨修其心 謂貪欲 瞋恚 掉舉惡作 疑蓋 及能引彼法 淨修其心 47

56 貪欲 欲貪云何 謂於諸欲 起貪等貪 執藏防護 耽著愛樂 是名欲貪 為令已生貪欲纏蓋速除遣故 為令未生極遠離故 結加趺坐 端身正願 安住背念 或觀青瘀 或觀膿爛 或觀變壞 或觀膨脹 或觀食噉 或觀血塗 或觀其骨 或觀其鎖 或觀骨鎖 或於隨一賢善定相作意思惟 云何賢善定相 謂所思惟青瘀等 或於宣說貪欲過患相應正法 於此法中 為斷貪欲 相 為欲對治欲貪等故 何故此相 以無量門訶責毀訾欲貪 欲愛 欲藏 欲護 欲著過失 說名賢善 諸煩惱中 貪最為勝 於諸貪中 欲貪為勝 生諸苦故 以無量門稱揚讚歎一切貪欲永斷功德 此相是彼對治所緣 故名賢善 所謂契經 應頌 記別 乃至廣說 為斷貪欲 於此正法聽聞受持 言善通利 意善尋思 見善通達 1 青瘀 即於此法 如是宴坐 如理思惟 1 青瘀 2 膿爛 由是因緣 貪欲纏蓋未生不生 已生除遣 2 膿爛 3 變壞 如是方便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3 變壞 4 膨脹 4 膨脹 5 食噉 瞋恚 5 食噉 6 變赤 於瞋恚蓋法有差別者 謂如是宴坐 6 血塗 7 散壞 以慈俱心 無怨無敵 無損無惱 廣大無量 極善修習 7 骨 8骨 普於一方發起勝解 具足安住 8鎖 9鎖 如是第二 如是第三 如是第四 上下傍布 9 骨鎖 10 骨鎖 普遍一切無邊世界發起勝解 具足安住 餘如前說 (三摩呬多地) 現前饒益 故名慈俱 無怨者 離惡意樂故 無敵者 離現乖諍故 無惱害者 離不饒益事故 廣者 所緣廣大故 大者 利益安樂思惟最勝故 無量者 果無量故 如四大河 眾流雜處 善修習者 極純熟故 掉舉惡作 於掉舉惡作蓋法有差別者 謂如是宴坐 令心內住 成辦一趣 得三摩地 設有問言 慈俱等心有何等相 餘如前說 故次答言 勝解遍滿 具足而住 勝解遍滿者 是增上意樂勝解周普義 具足者 圓滿清白故 住者 所修觀行日夜專注 時專注故 疑 於疑蓋法有差別者 謂如是宴坐 於過去世 非不如理作意思惟 於未來世 於現在世 非不如理作意思惟 我於過去 為曾有耶 為曾無耶 我於過去 為曾何有 云何曾有 我於未來 為當何有 云何當有 我於現在 為何所有 云何而有 今此有情 從何而來 於此殞沒 當往何所 於如是等不如正理作意思惟 應正遠離 如理思惟去來今世 唯見有法 唯見有事 知有為有 知無為無 唯觀有因 唯觀有果 於實無事不增不益 於實有事不毀不謗 於其實有 了知實有 謂於無常 苦 空 無我一切法中 了知無常 苦 空 無我 以能如是如理思惟 便於佛所無惑無疑 餘如前說 於法 於僧 於苦 於集 於滅 於道 於因 及因所生諸法無惑無疑 餘如前說 48

57 又於瞋恚蓋應作是說 為斷瞋恚及瞋恚相 於此正法聽聞受持 乃至廣說 於掉舉惡作蓋應作是說 為斷掉舉惡作及順彼法 於此正法聽聞受持 乃至廣說 於其疑蓋應作是說 為斷疑蓋及順彼法 於此正法聽聞受持 乃至廣說 如是方便 從貪欲 瞋恚 惛沈睡眠 掉舉惡作 疑蓋 及順彼法 淨修其心 是故說言 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如是已說由法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由法增上 復有由自增上及世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由自增上 由世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由自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云何名為由自增上 謂如有一 於諸蓋中隨起一種 便自了知此非善法 於所生蓋不堅執著 速疾棄捨 擯遣 變吐 又能自觀此所生蓋 甚可羞恥 令心染惱 令慧羸劣 是損害品 如是名為由自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由世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云何名為由世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謂如有一 於諸蓋中隨一已生 或將生時 便作是念 我若生起所未生蓋 當為大師之所訶責 亦為諸天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輕毀 彼由如是世增上故 未生諸蓋能令不生 已生諸蓋能速棄捨 如是名為由世增上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夜初分經行 宴坐 又為護持諸臥具故 順世儀故 盡夜初分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從順障法淨修心已 出住處外洗濯其足 洗濯足已 還入住處 如法寢臥 為令寢 臥長養大種 得增長已 長益其身 轉有勢力 轉能隨順無間常委善品加行 右脅而臥 問 以何因緣右脅而臥 答 與師子王法相似故 問 何法相似 答 如師子王 一切獸中 勇悍堅猛 最為第一 苾芻亦爾 於常修習悎寤瑜伽 發勤精進 勇悍堅猛 最為第一 由是因緣 與師子王臥法相似 非如其餘鬼臥 天臥 受欲者臥 由彼一切懶惰懈怠 下劣精進 勢力薄弱 又法應爾 如師子王右脅臥者 如是臥時 身無掉亂 念無忘失 睡不極重 不見惡夢 異此臥者 與是相違 當知具有一切過失 是故說言 右脅而臥 重累其足 49

58 巧便而臥 住光明想 云何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謂於光明相 善巧精懇 善取善思 善了善達 思惟諸天光明俱心 巧便而臥 由是因緣 雖復寢臥 心不惛闇 如是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正念 云何正念巧便而臥 謂若諸法 已聞 已思 已熟修習 體性是善 能引義利 由正念故 乃至睡夢亦常隨轉 由正念故 於睡夢中亦常記憶 令彼法相分明現前 即於彼法心多隨觀 由正念故 隨其所念 或善心眠 或無記心眠 是名正念巧便而臥 正知 云何正知巧便而臥 謂由正念而寢臥時 若有隨一煩惱現前 染惱其心 於此煩惱現生起時 能正覺了 令不堅著 速疾棄捨 既通達已 令心轉還 是名正知巧便而臥 思惟起想 云何名為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1 謂以精進策勵其心 然後寢臥 於寢臥時 時時覺寤 如林野鹿 不應一切縱放其心 隨順 趣向 臨入睡眠 2 復作是念 我今應於諸佛所許悎寤瑜伽 一切皆當具足成辦 為成辦故 應住精勤最極濃厚加行欲樂 3 復作是念 我今為修悎寤瑜伽 應正發起勤精進住 為欲修習諸善法故 應正翹 勤 離諸懶惰 起發具足 過今夜分至明清旦 倍增發起勤精進住 起發具足 當知此中 由第一思惟起想 無重睡眠 於應起時速疾能起 終不過時方乃悎寤 由第二思惟起想 能於諸佛共所聽許師子王臥如法而臥 無增無減 由第三思惟起想 令善欲樂常無懈廢 雖有失念 而能後後展轉受學 令無斷絕 如是名為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夜後分速疾悎寤 云何至夜後分速疾悎寤 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夜後分者 謂夜四分中 過後一分 名夜後分 彼由如是住光明想 正念 正知 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於夜中分 夜四分中 過於 一分 正習睡眠 令於起時 身有堪能應時而起 非為上品惛沈睡眠纏所制伏 令 將起時闇鈍 薄弱 懶惰 懈怠 由無如是闇鈍 薄弱 懶惰 懈怠 暫作意時 無有艱難 速疾能起 從諸障法淨修心者 如前應知 如是廣辯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已 50

59 略義 復云何知此中略義 謂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補特伽羅 略有四種正所作事 何等為四 1 乃至悎寤 常不捨離所修善品 無間常委修善法中 勇猛精進 2 以時而臥 不以非時 3 無染汙心而習睡眠 非染汙心 4 以時悎寤 起不過時 是名四種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正所作事 依此四種正所作事 諸佛世尊為聲聞眾宣說修習悎寤瑜伽 云何宣說 謂若說言 於晝日分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於初夜分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由此言故 宣說第一正所作事 謂 乃至悎寤 常不捨離所修善品 無間常委修善法中 勇猛精進 若復說言 出住處外洗濯其足 還入住處 右脅而臥 重累其足 由此言故 宣說第二正所作事 謂 以時而臥 不以非時 若復說言 住光明想 正念 正知 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由此言故 宣說第三正所作事 謂 無染汙心而習睡眠 非染汙心 若復說言 於夜後分速疾悎寤 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由此言故 宣說第四正所作事 謂 以時悎寤 起不過時 此中所說住光明想 正念 正知 思惟起想巧便臥者 顯由二緣 無染汙心而習睡眠 非染汙心 謂由正念 及由正知 復由二緣 以時悎寤 起不過時 謂由住光明想 及由思惟起想 顯揚聖教論 此復云何 正念者 謂於防護沈下浮舉隨煩惱中 令心不忘故 正知者 謂或時失念 隨煩惱現行之時 分別正知故 由正念故 於善所緣攝斂而臥 由正知故 於善所緣若心退失 起諸煩惱 即便速疾能正了知 如是名為由二緣故 無染汙心而習睡眠 非染汙心 由住光明想 及思惟起想 無重睡眠 非睡眠纏能遠隨逐 如是名為由二緣故 以時悎寤 起不過時 無染汙心而習睡眠 以時悎寤 起不過時 正念 於善所緣攝斂而臥 正知 於善所緣若心退失 起諸煩惱 即便速疾能正了知 住光明想 思惟起想 無重睡眠 非睡眠纏能遠隨逐 如是宣說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略義 及前所說廣辯釋義 總說名為初夜後夜常勤 修習悎寤瑜伽 常勤修習覺悟瑜伽者 斷除八處 乃得名為 常勤修習覺悟瑜伽正行具足 何等為八 1 由威儀其身疲弊 2 愛味偃臥睡眠為樂 3 隨雜染相 4 不勤修習雜染對治 5 非時而覺 6 虛棄而覺 7 非時而眠 8 虛棄而眠 51

60 8 正知而住 1 廣分別 2 次第與諸事 3 略義 正知而住廣分別 云何名為正知而住 謂如有一 1 若往 若還正知而住 2 若覩 若瞻正知而住 3 若屈 若伸正知而住 4 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 5 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正知而住 6 若行 若住 若坐 若臥正知而住 7 於悎寤時正知而住 8 若語 若默正知而住 9 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1 依 行 時 2 依 住 時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彼觀行者 能起於法簡擇 乃至毘鉢舍那 復能於此所起勝慧 轉成上品 上勝 上極 能圓滿 極圓滿 名具正知 彼觀行者 具念 隨念 專念 憶念 不忘 不失 不遺 不漏 不失法性 心明記性 名具正念 1 若往 若還正知而住 若往 若還正知住者 云何為往 云何為還 云何往還正知而住 所言往者 謂如有一 往詣聚落 往聚落間 往詣家屬 往家屬間 往詣道場 往道場間 所言還者 謂如有一 從聚落還 聚落間還 從家屬還 家屬間還 從道場還 道場間還 所言往還正知住者 謂於自往 正知我往 及於自還 正知我還 於所應往及非所往 能正了知 於所應還及非所還 能正了知 於應往時及非往時 能正了知 於應還時及非還時 能正了知 於其如是如是應往及不應往 能正了知 於其如是如是應還及不應還 能正了知 是名正知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 自知而往 自知而還 往所應往 非非所往 還所應還 非非所還 以時往還 不以非時 如其色類動止軌則 禮式 威儀 應往應還 如是而往 如是而還 如是名為若往 若還正知而住 2 若覩 若瞻正知而住 若覩 若瞻正知住者 云何為覩 云何為瞻 云何覩瞻正知而住 所言覩者 謂於如前所列諸事 若往 若還 先無覺慧 先無功用 先無欲樂 於其中間 眼見眾色 是名為覩 所言瞻者 謂於如前所列諸事 若往 若還 覺慧為先 功用為先 欲樂為先 眼見眾色 謂或諸王 或諸王等 或諸僚佐 或諸黎庶 或婆羅門 或諸居士 或饒財寶長者商主 或餘外物 房舍 屋宇 殿堂 廊廟 或餘世間眾雜妙事 觀見此等 是名為瞻 若復於此覩瞻自相 能正了知 於所應覩 於所應瞻 能正了知 於應覩時 於應瞻時 能正了知 如所應覩 如所應瞻 能正了知 是名正知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 自知而覩 自知而瞻 覩所應覩 瞻所應瞻 於應覩時 於應瞻時 而正瞻覩 如所應覩 如所應瞻 如是而覩 如是而瞻 如是名為若覩 若瞻正知而住 52

61 3 若屈 若伸正知而住 若屈 若伸正知住者 云何為屈 云何為伸 云何名為若屈 若伸正知而住 謂彼如是覩時 瞻時 若往為先 若還為先 或屈伸足 或屈伸臂 或屈伸手 或 復屈伸隨一支節 是名屈伸 若於屈伸所有自相 能正了知 若所屈伸 能正了知 若屈伸時 能正了知 若如 是屈及如是伸 能正了知 是名正知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 於屈於伸 自知而屈 自知而伸 於所應屈 於所應伸 而屈 而伸 於應屈時 於應伸時 而屈而伸 如所應屈 如所應伸 如是而屈 如是而 伸 如是名為若屈 若伸正知而住 4 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 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住者 云何持僧伽胝 云何持衣 云何持鉢 云何持僧伽胝 及以衣鉢正知而住 謂有大衣 或六十條 或九條等 或兩重剌 名僧伽胝 被服受用 能正將護 說名為持 若有中衣 若有下衣 或持為衣 或有長衣 或應作淨 或已作淨 如是一切說名 為衣 被服受用 能正將護 說名為持 若堪受持或鐵 或瓦乞食應器 說名為鉢 現充受用 能正將護 說名為持 若於如是或僧伽胝 或衣 或鉢所有自相 能正了知 於所應持或僧伽胝 或衣 或鉢或淨不淨 能正了知 若於此時或僧伽胝 或衣 或鉢已持應持 能正了知 若於如是或僧伽胝 或衣 或鉢應如是持 能正了知 是名正知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 於所應持或僧伽胝 或衣 或鉢 自知而持 於所應持 於應持時 而能正持 如所應持 如是而持 如是名為持僧伽胝及以衣 鉢正知而住 5 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正知而住 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正知住者 云何為食 云何為飲 云何為噉 云何為嘗 云何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正知而住 食 謂諸所有受用飲食 總名為食 此復二種 1噉 謂噉餅麨 或飯 或糜 或羹 或臛 或有所餘造作轉變可噉可食 能 持生命 如是等類皆名為噉 亦名為食 2嘗 謂嘗乳 酪 生酥 熟酥 油 蜜 沙糖 魚 肉 醯 鮓 或新果實 或有種種咀嚼品類 如是一切總名為嘗 亦名為食 53

62 飲 云何為飲 謂沙糖汁 或石蜜汁 或飯漿飲 或鑽酪飲 或酢為飲 或抨酪飲 乃至於水 總 名為飲 若於如是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所有自相 能正了知 若於一切所食 所飲 所 噉 所嘗 能正了知 若於爾時應食 應飲 應噉 應嘗 能正了知 若於如是應食 應飲 應噉 應嘗 能正了知 是名正知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 於自所有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 自知而食 自知而飲 自 知而噉 自知而嘗 於所應食 於所應飲 於所應噉 於所應嘗 正食 正飲 正 噉 正嘗 應時而食 應時而飲 應時而噉 應時而嘗 如所應食乃至如所應嘗 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嘗 如是名為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正知而住 6 若行 若住 若坐 若臥正知而住 若行 若住 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住者 云何為行 云何為住 云何為坐 云何為臥 云何悎寤 云何為語 云何為默 云 何名為解於勞睡 云何於行 廣說乃至於解勞睡正知而住 行 謂如有一 於經行處來往經行 或復往詣同法者所 或涉道路 如是等類 說名為行 住 復如有一 住經行處 住諸同法阿遮利耶 鄔波陀耶 及諸尊長 等尊長前 如是等類 說名為住 坐 復如有一 或於大床 或小繩床 或草葉座 或諸敷具 或尼師壇 結加趺坐 端身 正願 安住背念 如是等類 說名為坐 臥 復如有一 出住處外洗濯其足 還入住處 或於大床 或小繩床 或草葉座 或阿練 若 或在樹下 或空閑室 右脅而臥 重疊其足 如是等類 說名為臥 7 於悎寤時正知而住 悎寤 復如有一 於晝日分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於初夜分 於後夜分經行 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說名悎寤 8 若語 若默正知而住 語 復如有一 常勤修習如是悎寤 於未受法正受正習 令得究竟 所謂契經 應頌 記別 廣說如前 即於如是已所受法 言善通利 謂大音聲 若讀 若誦 或復為他廣說開示 於時時間與諸有智同梵行者 或餘在家諸賢 善者 語言談論 共相慶慰 為欲勸勵及求資具 如是等類 說名為語 默 復如有一 隨先所聞 隨先所習言善通利究竟諸法 獨處空閑 思惟其義 籌 量觀察 或處靜室 令心內住 等住 安住 及與近住 調伏 寂靜 最極寂 靜 一趣 等持 或復於彼毗鉢舍那修瑜伽行 如是等類 說名為默 54

63 9 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勞 睡 復如有一 於其熱分極炎暑時 或為熱逼 或為劬勞 便生疲倦 非時惛 寐 樂著睡眠 是名勞睡 正知 若復於行廣說乃至於解勞睡所有自相 能正了知 於所應行 乃至於所應解勞睡 能正了知 於應行時 乃至於應解勞睡時 能正了知 如所應行 乃至如所應解勞睡 能正了知 是名正知 正知而住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 於其自行乃至於其自解勞睡 正知而行乃至正知而解勞睡 若所應行乃至若所應解勞睡 即於彼行乃至於彼解於勞睡 若時應行乃至若時應解勞睡 即此時行乃至此時解於勞睡 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 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勞睡 如是名為於行 於住 於坐 於臥 於其悎寤 於語 於默 於解勞睡正知而住 正知而住次第與諸事 復次 如是正知而住 云何次第 為顯何事 1 依行時 2 依住時 依行時 若往 若還正知而住 謂如有一 依止如是村邑 聚落 亭邏而住 作是思惟 我今應往如是村邑 聚落 亭邏巡行乞食 如是乞已 出還本處 又於如是村邑等中 或有居家我不應往 何等居家 謂唱令家 或酤酒家 或婬女家 或國王家 或旃荼羅 羯恥那家 或復有家一向 誹謗 不可迴轉 或有居家我所應往 謂剎帝利大族姓家 或婆羅門大族姓家 或諸居士大族姓家 或僚佐家 或饒財家 或長者家 或商主家 又有居家我雖應往 不應太早太晚而往 若施主家有遽務時 亦不應往 若戲樂時 若有營構嚴飾事時 若為世間弊穢法時 若忿競時 亦不應往 又如所往 如是應往 不與暴亂惡象俱行 不與暴亂眾車 惡馬 惡牛 惡狗而 共同行 不入鬧叢 不蹈棘刺 不踰垣牆 不越坑塹 不墮山崖 不溺深水 不履 糞穢 55

64 應隨月喻往施主家 具足慚愧 遠離憍傲 盪滌身心 不求利養 不希恭敬 如自獲得所有利養 心生喜悅 如是於他所得利養 心亦喜悅 不自高舉 不輕懱 他 心懷哀愍 當隨月喻往施主家 盪滌身心 安住慚愧 遠離憍傲 不自高舉 不輕懱他 如自獲得所有利養 心生喜悅 如是於他所得利養 心亦喜悅 又應如是自持其心 往施主家 豈有出家往詣他所 要望他施非不惠施 廣說乃 至要當速疾而非遲緩 又作是心 我於今假往施主家 所受施物應知其量 又我不應利養因緣 矯詐虛誑 現惑亂相 以利求利 得利養已 無染 無愛 亦不耽嗜 饕餮 迷悶 堅執 湎著而受用之 若覩 若瞻正知而住 復於已往或正往時 觀見眾色 於此眾色一分應觀 或有一分所不應觀 於不應觀所有眾色 當攝其眼 善護諸根 於所應觀所有眾色 應善住念而正觀察 何色類色所不應觀 謂諸妓樂戲笑歡娛 或餘遊戲所作歌舞音樂等事 如是復有母邑殊勝 幼少盛年 美妙形色 或復有餘所見眾色 能壞梵行 能障梵行 能令種種諸惡不善尋思現行 如是色類所有眾色 不應觀視 何色類色是所應觀 謂諸所有衰老朽邁上氣者身 傴僂憑杖戰掉者身 或諸疾苦重病者身 腳腫 手腫 腹腫 面腫 膚色萎黃 瘡癬 疥癩 眾苦逼迫 身形委頓 身形洪爛 諸根闇鈍 或有夭喪 死經一日 或經二日 或經七日 被諸烏鵲 餓狗 鵄鷲 狐狼 野干 種種暴惡傍生禽獸之所食噉 或命終已 出置高床 上施幰帳 前後大眾或哀或哭 以其灰土塵坌身髮 生愁 生苦 生悲 生怨 生憂 生惱 如是等類所有眾色 我應觀察 觀是眾色 能順梵行 能攝梵行 能令諸善尋思現行 若屈 若伸正知而住 不應搖身 搖臂 搖頭 跳躑 攜手 叉腰 竦肩入施主家 不應輒坐所不許座 不應不審觀座而坐 不應放縱一切身分 不應翹足 不應交足 不太狹足 不太廣 足 端嚴而坐 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 不應開紐 不軒 不磔 亦不褰張而被法服 所服法衣并皆齊整 不高 不下 不如象鼻 非如多羅樹間房穗 非如龍首 非如豆摶而被法服 不應持鉢預就其食 不應持鉢在飲食上 不應置鉢在雜穢處 若坑澗處 若崖岸 處 56

65 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正知而住 又應次第受用飲食 不應以飯覆羹臛上 不以羹臛覆其飯上 不應饕餮受諸飲食 不應嫌恨受諸飲食 不太麤食 不太細食 不應圓摶食 不應舐手 不應舐鉢 不 振手食 不振足食 不應齧斷而食其食 依住時 若行 若住 若坐 若臥正知而住 從施主家還歸住處 於晝夜分 在自別人所經行處往反經行 非於他處 非不委處 非不恣處 非不與處而輒經行 非身劬勞 非身疲倦 非心掉舉所制伏時而習經行 為修善品 為善思惟 內攝諸根 心不外亂而習經行 不太馳速 不太躁動 亦 非一向專事往來而習經行 時時進步 時時停住而習經行 如是於自所居住處 自院自房自別人處 僧分與處 非於他處 非不委處 非不 恣處習經行已 復於大床 或小繩床 或草葉座 或尼師壇 或阿練若 樹下 冢 間 或空閑室 結加趺坐 端身正願 安住背念 而習宴坐 於夜中分如法寢息 於晝日分及夜初分 修諸善品不應太急 於悎寤時正知而住 如是寢時 應如前說 住光明想 正念 正知 思惟起想 於夜後分速疾悎寤 若語 若默正知而住 或於語論 或於讀誦 勤修加行 或為修斷 閑居宴默思惟法時 應當遠離順世典籍 綺字 綺句 綺飾文詞 能 引無義 不能令證神通等覺 究竟涅槃 復於如來所說正法 最極甚深 相似甚深空性相應 隨順緣性及諸緣起 殷重無 間善攝善受 令堅 令住 令無失壞 為成正行 不為利養恭敬稱譽 又於是法言善通利 慧善觀察 於諠雜眾不樂習近 不樂多業 不樂多言 於時 時間安住正念 與諸有智同梵行者 語言談論 共相慶慰 樂興請問 樂求諸善 無違諍心 言詞稱量 言詞合理 言詞正直 言詞寂靜 樂勤為他宣說正法 又應宴默 於惡不善所有尋思不樂尋思 又於非理所有諸法不樂思惟 於自所證 離增上慢 於少下劣差別證中 不生喜足 於上所證中無退屈 善能遠離不應思處 時時修習止觀瑜伽 樂斷樂修 無間修習 殷重修習 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又於熱分極炎暑時 勇猛策勵 發勤精進 隨作一種所應作事 勞倦因緣 遂於 非時發起惛睡 為此義故 暫應寢息 欲令惛睡疾疾除遣 勿經久時 損減善品 障礙善品 57

66 於寢息時 或關閉門 或令苾芻在傍看守 或毗奈耶隱密軌則 以衣蔽身 在深 隱處須臾寢息 令諸勞睡皆悉除遣 如是名為正知而住先後次第 謂依行時及依住時 又於善品先未趣入 心興加行如理作意俱行妙慧 說名正知 即此正知 行時 住時 一切成辦無所減少 如是名為正知而住 當知此中 若往 若還 若覩 若瞻 若屈 若伸 持僧伽胝及以衣鉢 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正知而住 由是名為於村邑等如法行時正知而住 若行 若住 若坐 若臥 若習悎寤 若語 若默 若解勞睡正知而住 由是名為於其住處如法住時正知而住 如是應知已廣分別正知而住 略義 復云何知此中略義 謂於行時有五種業 於其住時有五種業 行時 住時正知而住有四種業 如是名為正知而住所有略義 行時有五種業 云何行時有五種業 1 身業 謂若說言 若往 若還 此言顯示行時身業 2 眼業 若復說言 若覩 若瞻 此言顯示行時眼業 3 一切支節業 若復說言 若屈 若伸 此言顯示行時一切支節業 4 衣鉢業 若復說言 持僧伽胝及以衣鉢 此言顯示行時衣鉢業 5 飲食業 若復說言 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 此言顯示行時飲食業 如是名為行時五業 住時五業 云何名為住時五業 1 身業 謂若說言 若行 若住 若坐 此言顯示住時身業 2 語業 若復說言 若語 此言顯示住時語業 3 意業 若復說言 若臥 若默 若解勞睡 此言顯示住時意業 4 晝業 若復說言 若習悎寤 此言顯示住時晝業 夜業 身業 語業 5 夜業 又若臥者 此言顯示住時夜業 當知是名住時五業 58

67 行時 住時有四業 云何名為行時 住時正知而住所有四業 1 謂初依彼行業 住業起如是業 即於彼業安守正念 不放逸住 當知此業 正念所攝 不放逸攝 2 若於是事 是處 是時 如量 如理 如其品類所應作者 即於此事 此處 此時 如量 如理 如其品類正知而作 3 彼由如是正知作故 於現法中無罪無犯 無有惡作 無變無悔 於當來世亦無有罪 身壞死後不墮惡趣 不生一切那落迦中 4 為得未得 積習資糧 如是名為正知而住所有略義 前廣分別 今此略義 一切總名正知而住 9 善友性 (卷 25) 1 善友八因緣圓滿 2 善友功德 云何名善友性 謂八因緣故 應知一切種圓滿善友性 何等為八 謂如有一 1 安住禁戒 2 具足多聞 3 能有所證 4 性多哀愍 5 心無厭倦 6 善能堪忍 7 無有怖畏 8 語具圓滿 善友八因緣圓滿 1 安住禁戒 云何名為安住禁戒 謂安住具戒 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如前廣說樂沙門性 樂婆羅門性 為自調伏 為自寂靜 為自涅槃 修行正行 如是名為安住禁戒 2 具足多聞 云何名為具足多聞 謂若有法宣說開示 初中後善 文義巧妙 獨一 圓滿 清白 梵行 於如是類眾多妙法 能善受持 言善通利 意善尋思 見善通達 如是名為具足多聞 59 卷 25

68 3 能有所證 云何名為能有所證 謂能證得 1 勝無常想 2 無常苦想 3 苦無我想 4 厭逆食想 5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6 有過患想 7 斷想 8 離想 9 滅想 10 死想 11 不淨想 12 青瘀想 13 膿爛想 14 破壞想 15 膨脹想 16 噉食想 17 血塗想 18 離散想 19 骨鎖想 20 觀察空想 復能證得 1 最初靜慮 2 第二靜慮 3 第三靜慮 4 第四靜慮 5 空無邊處 6 識無邊處 7 無所有處 8 非想非非想處 又能證得慈悲喜捨 或預流果 或一來果 或不還果 或神境通 或宿住通 或 天耳通 或死生通 或心差別通 或阿羅漢 具八解脫靜慮等定 有大堪能 具大勢力 能善為他現三神變教授教誡 三神變者 1 神力神變 2 記說神變 3 教導神變 如是名為能有所證 60

69 4 為性哀愍 云何名為為性哀愍 謂於他所常起悲憐 樂與其義 樂與其利 樂與其樂 樂與猗觸 樂與安隱 如是名為為性哀愍 5 心無厭倦 云何名為心無厭倦 謂善能示現 善能教導 善能讚勵 善能慶慰 處於四眾宣說正法 不辭勞倦 翹勤無惰 起發圓滿 為性好樂 發勤精進 如是名為心無厭倦 6 善能堪忍 云何名為善能堪忍 耐他怨害 謂罵不報罵 瞋不報瞋 打不報打 弄不報弄 堪耐椎杵 於諸逼迫 縛錄 禁閉 捶打 毀辱 迫脅 斫截眾苦事中 自推己過 以業異熟為所依趣 終不於他發生憤恚 亦不懷恨隨眠不捨 如是雖遭輕陵毀辱 而其本性都無變改 唯常於彼思為義利 又能堪忍寒熱 饑渴 蚊蝱 風日 蛇蝎惡觸 他所干犯 磣毒語言 身內所生 猛利 堅勁 辛楚 切心 奪命苦受 為性堪忍 能有容納 安受眾苦 如是名為善能堪忍 7 無有怖畏 云何名為無有怖畏 謂處大眾說正法時 心無怯劣 聲無戰掉 辯無誤失 終不由彼怯懼因緣 為諸怖 畏之所逼切 腋不流汗 身毛不豎 如是名為無有怖畏 8 語具圓滿 云何名為語具圓滿 謂彼成就 1 最上首語 2 極美妙語 3 甚顯了語 4 易悟解語 5 樂欲聞語 6 無違逆語 7 無所依語 8 無邊際語 如是名為語具圓滿 言詞巧妙 61

70 善友功德 成就如是八種因緣 善能諫舉 善作憶念 善能教授 善能教誡 善說正法 1 善能諫舉 云何名為善能諫舉 謂若有餘 於增上戒毀犯尸羅 於增上軌毀犯軌則 由見聞疑能正諫舉 真實不以虛妄 應時不以非時 饒益不以衰損 柔軟不以麤獷 善友不以憎嫉 如是名為善能諫舉 2 善作憶念 云何名為善作憶念 謂令憶念先所犯罪 或法 或義 令其憶念先所犯罪 云何名為令其憶念先所犯罪 謂若有餘 先起毀犯而不能憶 善作方便 令彼憶念 告言 長老 曾於某處 某事 某時 毀犯如是如是色類 如是名為令其憶念先所犯罪 令憶念法 云何名為令憶念法 謂若有餘 於先所聞 所受正法 獨處思念 所謂契經 應頌 記別 廣說如前 彼若不憶 令其憶念 或復稱述 授與令憶 或興請問 詰難令憶 如是名為令憶念法 62

71 令憶念義 云何名為令憶念義 謂若有餘 於先所聞 所受正義 有所忘失 為作憶念 宣說開示 令新令顯 又若有善能引義利 能引梵行 久時所作 久時所說 彼若忘失 亦令憶念 如是名為善作憶念 3 善能教授 云何名為善能教授 謂於遠離 寂靜瑜伽作意止觀 時時隨順教授而轉 時時宣說與彼相應無倒言論 所謂能趣心離障蓋甚可愛樂尸羅言論 等持言論 聖慧 言論 解脫言論 解脫智見言論 少欲言論 喜足言論 永斷言論 離欲言論 寂滅言論 損減言論 無雜言論 隨順緣性緣起言論 如是名為善能教授 4 善能教誡 云何名為善能教誡 謂於大師所說聖教 能以正法 以毗奈耶平等教誨 1 尸羅言論 2 等持言論 3 聖慧言論 4 解脫言論 5 解脫智見言論 6 少欲言論 7 喜足言論 8 永斷言論 9 離欲言論 10 寂滅言論 11 損減言論 12 無雜言論 13 隨順緣性緣起言論 聖正言教 厭離言教 令心離蓋 趣愛言教 或軌範師 或親教師 或同法者 或餘尊重 等尊重者 如實知彼隨於一處違越毀 犯 便於時時如法訶責 治罰 驅擯 令其調伏 既調伏已 如法平等受諸利養 和同 曉悟 收斂 攝受 於所應作及不應作 為令現行不現行故 於其積習及不積習 教導教誨 如是名為善能教誡 5 善說正法 云何名為善說正法 謂於時時能善宣說初時所作無倒言論 所謂 施論 戒論 生天之論 於諸欲中 能廣開示過患出離清淨品法 63

72 又於時時宣說超勝四種聖諦相應言論 所謂 苦論 集論 滅論 道論 為諸有情得成熟故 為諸有情得清淨故 為令正法得久住故 宣說相應 助伴 隨順 清亮 有用 相稱 應順名句文身所有言論 又此言論應時而發 殷重 漸次 相續 俱有 令其欣慶 令其愛樂 令其歡喜 令其勇悍 無所訶擯 相應 助伴 無亂 如法 稱順眾會 有慈憐心 有利益心 有哀愍心 不依利養恭敬讚頌 不自高舉 1 應時而發 2 殷重 3 漸次 4 相續 5 俱有 6 令其欣慶 7 令其愛樂 8 令其歡喜 9 令其勇悍 10 無所訶擯 11 相應 12 助伴 13 無亂 14 如法 15 稱順眾會 不陵懱他 如是名為善說正法 由彼成就如是八支 於時時間善能諫舉 善作憶念 善能教授 善能教誡 善說正 法 是故說彼名為善友 略義 如是廣辯善友性已 復云何知此中略義 謂若善友心善稠密 為性哀愍 最初於彼樂為利益 樂為安樂 又即於此利益安樂 如實了知 無有顛倒 離顛倒見 又即於此利益安樂 有大勢力 方便善巧 能令積集 能令引發 又即於此利益安樂 翹勤無惰 起發圓滿 為性好樂 發勤精進 當知由此四因緣故 攝一切種總略圓滿善知識性 如是名為此善友性所有略義 若前所說廣分別義 若此所說所有略義 一切總說為善友性 10 聞正法 云何名為聞思正法 謂正法者 若佛世尊 若佛弟子 正士 正至 正善丈夫 宣說開顯 分別照了 此復云何 所謂契經 應頌 記別 廣說如前十二分教 是名正法 64 1 契經 2 應頌 3 記別 4 諷頌 5 自說 6 因緣 7 譬喻 8 本事 9 本生 10 方廣 11 希法 12 論議

73 1 契經 云何契經 謂薄伽梵 於彼彼方所 為彼彼所化有情 依彼彼所化諸行差別 宣說無量蘊相應 語 處相應語 緣起相應語 食相應語 諦相應語 界相應語 聲聞乘相應語 獨 覺乘相應語 如來乘相應語 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等相應語 不淨息念諸學 證淨等相應語 結集如來正法藏者 攝聚如是種種聖語 為令聖教久住世故 以諸美妙名句文身 如其所應次第安布 次第結集 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 能引梵行真善妙義 是名契經 2 應頌 云何應頌 謂於中間 或於最後宣說伽陀 或復宣說未了義經 是名應頌 3 記別 云何記別 謂於是中 記別弟子命過已後當生等事 或復宣說已了義經 是名記別 4 諷頌 云何諷頌 謂非直說 是結句說 或作二句 或作三句 或作四句 或作五句 或 作六句等 是名諷頌 5 自說 云何自說 謂於是中 不顯能請補特伽羅名字 種性 為令當來正法久住 聖教久 住 不請而說 是名自說 6 因緣 云何因緣 謂於是中 顯示能請補特伽羅名字 種性 因請而說 及諸所有毗奈耶 相應 有因有緣別解脫經 是名因緣 7 譬喻 云何譬喻 謂於是中 有譬喻說 由譬喻故 本義明淨 是名譬喻 65

74 8 本事 云何本事 謂諸所有宿世相應事義言教 是名本事 9 本生 云何本生 謂於是中 宣說世尊在過去世彼彼方分 若死 若生 行菩薩行 行難 行行 是名本生 10 方廣 云何方廣 謂於是中 宣說一切諸菩薩道 為令修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力 無畏 無障智等一切功德 是名方廣 11 希法 云何希法 謂於是中 宣說諸佛 諸佛弟子 苾芻 苾芻尼 式叉摩那 勞策男 勞策女 近事男 近事女等 若共不共 勝於其餘 勝諸世間 同意所許 甚奇希 有最勝功德 是名希法 12 論議 云何論議 所謂一切摩怛理迦 阿毗達磨 研究甚深素怛纜義 宣暢一切契經宗要 是名論議 如是所說十二分教 三藏所攝 謂或有素怛纜藏攝 或有毗奈耶藏攝 或有阿毗達磨藏攝 當知此中 若說契經 應頌 記別 諷頌 自說 譬喻 本事 本生 方廣 希法 是名素怛纜藏 若說因緣 是名毗奈耶藏 若說論議 是名阿毗達磨藏 是故如是十二分教 三藏所攝 如是一切 正士 正至 正善丈夫共所宣說 故名正法 聽聞此故 名聞正法 此復云何 謂如有一 或受持素怛纜 或受持毗奈耶 或受持阿毗達磨 或受持素怛纜及毗奈耶 或受持素怛纜及阿毗達磨 或受持毗奈耶及阿毗達磨 或具受持素怛纜 毗奈耶 阿毗達磨 如是一切 名聞正法 此聞正法復有二種 一 聞其文 二 聞其義 66

75 1 遠離六種不應思處 11 思正法 2 二種行相方便思惟 云何思正法 1 算數行相 2 稱量行相 遠離六種不應思處 謂如有一 即如所聞 所信正法 獨處空閑 遠離六種不應思處 謂 1 思議我 2 思議有情 3 思議世間 4 思議有情業 思議果異熟 5 思議靜慮者靜慮境界 6 思議諸佛諸佛境界 但正思惟所有諸法自相 共相 顯揚十七卷七頁云 論曰 有九種事 不可思議 1 我 2 有情 3 世界 4 業報 5 靜慮者境界 6 諸佛境界 7 十四不可記事 8 非正法 9 一切煩惱之所引攝 若有思惟如是九事 必定依止五種處方起思惟 1 見 2 忍 3 推尋 4 利養 5 散亂 依止於見 思惟我及有情 依止於忍 思惟世界 依止推尋 思惟業報 靜慮者境界 諸佛境界 及十四種不可記事 依止利養 思惟非正法 依止散亂 思惟一切煩惱之所引攝 問 何因緣故 如是九事 不應思議 答 五因緣故 1 我及有情 無自相故 不應思議 2 世界 現成相故 不應思議 3 業報 及二境界 甚深相故 不應思議 4 不可記事 非一定相故 不應思議 5 非正法 及諸煩惱之所引攝 能引無義相故 不應思議 若有思議如是等事 當知能引三種過失 1 起心亂過失 2 生非福過失 3 不得善過失 若不思議 能引三種功德 翻此 應知 二種行相方便思惟 如是思惟 復有二種 1 以算數行相 善巧方便算計諸法 2 以稱量行相 依正道理觀察諸法功德過失 謂若思惟諸蘊相應所有言教 若復思惟如前所說所餘隨一所有言教 皆由如是二種行相方便思惟 此復云何 1 以算數行相 善巧方便算計諸法 謂言色者 即十色處 及墮法處所攝眾色 是名色蘊 所言受者 即三種受 是名受蘊 所言想者 即六想身 是名想蘊 所言行者 即六思身等 是名行蘊 所言識者 即六識身等 是名識蘊 如是名為以算數行相 思惟諸蘊相應言教 或復由此算數行相 別別思惟展轉差別 當知即有無量差別 67

76 2 以稱量行相 依正道理思惟諸蘊相應言教 云何以稱量行相 依正道理思惟諸蘊相應言教 謂依四道理無倒觀察 何等為四 1 觀待道理 謂略說有二種觀待 1 生起觀待 謂由諸因 諸緣勢力生起諸蘊 此蘊生起要當觀待諸因 諸緣 2 施設觀待 謂由名身 句身 文身施設諸蘊 此蘊施設要當觀待名句文身 是名於蘊生起觀待 施設觀待 即此生起觀待 施設觀待 生起諸蘊 施設諸蘊 說名道理瑜伽方便 是故說為觀待道理 2 作用道理 謂諸蘊生已 由自緣故 有自作用 各各差別 謂眼能見色 耳能聞聲 鼻能齅香 舌能嘗味 身能覺觸 意能了法 色為眼境 為眼所行 乃至法為意境 為意所行 或復所餘如是等類 於彼彼法別別作用 當知亦爾 即此諸法各別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 皆說名為作用道理 3 證成道理 謂一切蘊皆是無常 眾緣所生 苦 空 無我 由三量故 如實觀察 謂由 至教量 現量 比量 故 由此三量證驗道理 諸有智者 心正執受 安置 成立 謂一切蘊皆無常性 眾緣生性 苦性 空性 及無我性 如是等名證成道理 4 法爾道理 何因緣故 即彼諸蘊如是種類 諸器世間如是安布 何因緣故 地堅為相 水濕為相 火煖為相 風用輕動以為其相 何因緣故 諸蘊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何因緣故 色變壞相 受領納相 想等了相 行造作相 識了別相 由彼諸法本性應爾 自性應爾 法性應爾 即此法爾 說名道理瑜伽方便 或即如是 或異如是 或非如是 一切皆以法爾為依 一切皆歸法爾道理 令心安住 令心曉了 如是名為法爾道理 如是名為依四道理 觀察諸蘊相應言教 如由算數行相及稱量行相 觀察諸蘊相應言教 如是即由二種行相 觀察其餘所有 言教 如是總名審正觀察思惟一切所說正法 如是名為聞思正法 12 無障 內外障 云何無障 謂此無障略有二種 1 依內 2 依外 68

77 我當先說依內外障 與彼相違 當知即是二種無障 1 依內障 云何名依內障 謂如有一 於其先世不曾修福 不修福故 不能時時獲得隨順資生眾具 所謂衣 食 諸坐臥具 病緣醫藥及餘什具 有猛利貪及長時貪 有猛利瞋及長時瞋 有猛利癡及長時癡 或於先世積集造作多疾病業 由彼為因 多諸疾病 或由現在行不平等 由是因緣 風熱痰癊數數發動 或有宿食住在身中 或食麤重 多事 多業 多有所作 多與眾會 樂著事業 樂著語言 樂著睡眠 樂著諠眾 樂相雜住 樂著戲論 樂自恃舉 掉亂 放逸 居止非處 如是等類 應知一切名依內障 2 依外障 云何名依外障 謂如有一 依不善士 由彼因緣 不能時時獲得隨順教授教誡 或居惡處 於此住處 若晝日分 多有種種諠雜 眾集 諸變異事 若於夜分 多有種種高聲 大聲 大眾諠雜 復有種種猛利辛楚風日惡觸 或有種種人及非人怖畏驚恐 如是等類 應知一切名依外障 三障略義 如是廣辯內外障已 復云何知此中略義 謂於此中略有三障 1 加行障 1 加行障 2 遠離障 2 遠離障 3 寂靜障 1 奢摩他障 3 寂靜障 2 毗鉢舍那障 1 加行障 云何加行障 謂若此障會遇現前 於諸善品所有加行皆無堪能 亦無勢力 此復云何 謂 常疹疾 困苦 重病 風熱痰癊數數發動 或有宿食住在身中 或被蛇蝎 百足 蚰蜒之所蜇螫 或人非人之所逼惱 又不能得衣 食 臥具 病緣醫藥及餘什具 69 1 多放逸 2 住非處 1 樂自恃舉 2 掉亂

78 如是等類 應知一切名加行障 2 遠離障 云何遠離障 謂食麤重 多事 多業 多有所作 或樂事業 由此因緣 愛樂種種所作事業 彼彼事中其心流散 或樂語言 由此因緣 雖於遠離斷寂靜修 有所堪能 有大勢力 然唯讀誦便生喜足 或樂睡眠 由此因緣 惛沈睡眠常所纏繞 為性懈怠 執睡為樂 執倚為樂 執臥 為樂 或樂諠眾 由此因緣 樂與在家及出家眾談說種種王論 賊論 食論 飲論 妙衣 服論 婬女巷論 諸國土論 大人傳論 世間傳論 大海傳論 如是等類能引無義虛綺論中 樂共談說 枉度時日 又多愛樂數與眾會 彼彼事中令心散動 令心擾亂 或樂雜住 由此因緣 諸在家眾及出家眾 若未會遇 思慕欲見 若已會遇 不欲 別離 或樂戲論 由此因緣 樂著世間種種戲論 於應趣向好樂前行 於遠離中喜捨善軛 如是等類眾多障法 應知一切名遠離障 若有此障會遇現前 難可捨離阿練若處 山林 曠野 邊際臥具所有貪著 亦不能 居阿練若處 塚間 樹下 空閑靜室 3 寂靜障 寂 靜 障 云何寂靜障 謂寂靜者 即奢摩他 毗鉢舍那 奢摩他障 住非處 毗鉢舍那障 有奢摩他障 有毗鉢舍那障 多放逸 樂自恃舉 掉亂 奢摩他障 云何奢摩他障 謂諸放逸及住非處 1 由放逸故 或惛沈睡眠纏繞其心 或唯得奢摩他便生愛味 或於下劣性心樂趣入 或於闇昧性其心樂著 2 由住如是非處所故 人或非人諠雜擾亂 他所逼惱 心外馳散 如是名為奢摩他障 當知此障能障寂靜 毗鉢舍那障 云何毗鉢舍那障 70

79 謂樂自恃舉及以掉亂 1 樂自恃舉者 樂自恃舉者 謂如有一 作是思惟 我生高族 淨信出家 非為下劣 諸餘苾芻則不如是 由此因緣 自高自舉 陵 懱於他 如是我生富族 淨信出家 非為貧匱 我具妙色 喜見端嚴 多聞 聞持 其聞 積集 善巧言詞 語具圓滿 諸餘苾芻則不如是 由此因緣 自高自舉 陵懱於他 彼由如是自高舉故 諸有苾芻耆年多智 積修梵行 不能時時恭敬請問 彼諸苾芻亦不時時為其開發未開發處 為其顯了未顯了處 亦不為其殷到精懇 以 慧通達甚深句義方便開示 乃至令其智見清淨 如是名為樂自恃舉毗鉢舍那障 又如有一 唯得少分下劣智見安隱而住 彼由如是少分下劣智見安住 便自高舉 自高舉故 便生喜足 更不上求 是名樂自恃舉所作毗鉢舍那障 2 掉亂者 言掉亂者 謂如有一 根不寂靜 諸根掉亂 諸根囂舉 於一切時 惡思所思 惡說所說 惡作所作 不能安住思惟諸法 不能堅固思惟諸法 由此因緣 毗鉢舍那不能圓滿 不得清淨 是名掉亂毗鉢舍那障 如是二法障奢摩他 謂多放逸及住非處 寂 二法能障毗鉢舍那 謂樂自恃舉及以掉亂 靜 如是若奢摩他障 若毗鉢舍那障 總名寂靜障 障 如是名為障之略義 即此略義及前廣辯 總略為一 說名為障 此障相違 當知無障 謂即此障無性 遠離 不合 不會 說名無障 奢摩他障 多放逸 住非處 毗鉢舍那障 樂自恃舉 掉亂 13 惠捨 云何惠捨 謂若布施 其性無罪 為莊嚴心 為伴助心 為資瑜伽 為得上義而修布施 是名惠捨 問 誰能施 誰所施 用何施 何相施 云何施 何故施 由此因緣 施性無罪 1 誰能施 答 誰能施者 謂施者 施主 是名能施 云何施者 云何施主 謂若自手施 名為施者 71 1 誰能施 2 誰所施 3 用何施 4 何相施 5 云何施 6 何故施

80 若自物施 若欲樂施 非不樂施 名為施主 2 誰所施 誰所施者 謂四種所施 1 有苦者 謂貧窮者 或乞丐者 或行路者 或希求者 或盲瞽者 或聾騃者 或無 依者 或無趣者 匱乏種種資生具者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名有苦者 2 有恩者 謂或父母 或乳飲者 或養育者 或成長者 或於曠野沙磧等中能濟度者 或饑儉時能賑恤者 或怖怨敵而救援者 或被執縛而能解者 或遭疾病而 救療者 教利益者 教安樂者 引利益者 引安樂者 隨所生起諸事務中 為助伴者 同歡喜者 同憂愁者 遭厄難時不相棄者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名有恩者 3 親愛者 謂諸親友 或於其處有愛有敬 或信順語 或數語言談論交往 或有親昵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說名親愛 4 尊勝者 謂若沙門 若婆羅門 世間同許為賢善者 離損害者 極離害者 離貪欲者 為調伏貪而修行者 離瞋恚者 為調伏瞋而修行者 離愚癡者 為調伏癡而修行者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名尊勝者 3 用何施 用何施者 謂若略說 或用有情數物而行惠施 或用無情數物而行惠施 云何有情數物持用惠施 謂或妻子 奴婢 作使 或象 馬 豬 牛 羊 雞 鴨 駝 騾等類 或有諸餘大男 大女 小男 小女 或復所餘如是等類所用施物 或復內身頭 目 手 足 血 肉 骨 髓隨願施與 此亦名為有情數物持用布施 是諸菩薩所現行事 非此義中意所許施 若有於彼諸有情類 或得自在 或有勢力 或能制伏 若應持彼惠施於他 若惠施時自無有罪 若不由彼惠施因緣 他心嫌恨 若施於他 知彼有情不為損惱 是名無罪有情數物持用惠施 云何無情數物持用惠施 謂若略說有三種物 1 財物 2 穀物 3 處物 謂末尼 真珠 琉璃 螺貝 璧玉 珊瑚 瑪瑙 彩石 生色可染 赤 珠 右旋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或諸珍寶 或金 或銀 或諸衣服 或 諸什物 或香 或鬘 是名財物 謂諸所有可食可飲 大麥 小麥 稻穀 粟穀 穈黍 胡麻 大小豆等 甘蔗 蒲萄 乳酪 果汁種種漿飲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是名穀物 謂諸田宅 邸店 鄽肆 建立福舍及寺館等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是名處物 72

81 是名無罪無情數物持用惠施 當知此中 有情數物 無情數物 一切總說名所用施 4 何相施 何相施者 謂無貪俱行思造作心意業 及此所起身業 語業 捨所施物 或自相續 或他相續 是名施相 5 云何施 云何施者 謂 由淨信而行惠施 由正教見而行惠施 由有果見而行惠施 由極殷重而行惠施 由恭敬心自手行施 而不輕慢 應時而施 濟他要用 不損惱他而行惠施 如法平等 不以凶暴積集財物而行惠施 以鮮潔物而行惠施 以精妙物而行惠施 以清淨物而行惠施 由此自他俱無有罪 數數惠施制伏慳垢 積集勢力而行惠施 先心歡喜而行惠施 於正施時其心清淨 施已無悔 如是而施 6 何故施 何故施者 或慈悲故而行惠施 謂於有苦 或知恩故而行惠施 謂於有恩 或愛 或敬 或信順故而行惠施 謂於親愛 或為希求世出世間殊勝功德而行惠施 謂於尊勝 由是因緣 故修惠施 由是行相 或在家者 或出家者修行布施 為莊嚴心 為伴助心 為資瑜伽 為得上義而行布施 由此因緣 施性無罪 是名惠捨 73

82 1 具足正信 2 無有諂曲 3 少諸疾病 云何名為沙門莊嚴 4 性勤精進 5 成就妙慧 嗢柁南曰 6 少欲 正信而無諂 少病精進慧 具少欲喜足 易養及易滿 7 喜足 杜多德端嚴 知量善士法 具聰慧者相 忍柔和賢善 8 易養 謂如有一 具足正信 無有諂曲 少諸疾病 性勤精進 成就妙慧 9 易滿 少欲 喜足 易養 易滿 具足成就杜多功德 端嚴 知量 10 成就杜多功德 11 端嚴 具足成就賢善士法 具足成就聰慧者相 堪忍 柔和 為性賢善 12 知量 13 成就賢善士法 14 成就聰慧者相 15 堪忍 云何名為具足正信 16 柔和 17 賢善 謂多淨信 多正敬順 多生勝解 多善欲樂 14 沙門莊嚴 1 具足正信 於諸善法及大師所深生淨信 無惑無疑 於大師所恭敬尊重承奉供養 既修如是恭敬尊重承奉供養 專心親附 依止而住 如於大師 如是於法同梵行者 於諸所學教授教誡 於修供養 於無放逸 於三摩 地 當知亦爾 如是名為具足正信 2 無有諂曲 云何名為無有諂曲 謂有純質 為性正直 於其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所 如實自顯 如是名為無有諂曲 3 少諸疾病 云何名為少諸疾病 謂性無病 順時變熟 平等執受 不極溫熱 不極寒冷 無所損害 隨時安樂 由是因緣 所食 所飲 所噉 所嘗 易正變熟 如是名為少諸疾病 4 性勤精進 云何名為性勤精進 謂能安住有勢 有勤 有勇 堅猛 於善法中能不捨軛 翹勤無惰 起發圓滿 能 有所作 於諸有智同梵行者躬自承奉 如是名為性勤精進 74

83 5 成就妙慧 云何名為成就妙慧 謂聰 念 覺皆悉圓滿 根不闇鈍 根不頑愚 亦不瘖瘂 非手代言 有力能了善 說 惡說所有法義 具足成就俱生覺慧 具足成就加行覺慧 如是名為成就妙慧 6 少欲 云何少欲 謂雖成就善少欲等所有功德 而不於此欲求他知 謂他知我具足少欲 成就功德 是名少欲 7 喜足 云何喜足 謂於隨一衣服 飲食 臥具等事 便生歡喜 生正知足 於所未得所有衣服 或麤或妙 更無希望 更無思慮 於所已得不染不愛 如前廣說而受用之 如於衣服 於其飲食 臥具等事 當知亦爾 是名喜足 8 易養 云何易養 謂能獨一自得怡養 不待於他 或諸僮僕 或餘人眾 又不追求餘長財寶 令他施者 施主等類謂為難養 是名易養 9 易滿 云何易滿 謂得微少 便自支持 若得麤弊 亦自支持 是名易滿 10 杜多功德 杜多功德 1 隨得乞食 1 2 次第乞食 3 但一座食 2 4 先止後食 3 5 但持三衣 4 6 但持毳衣 5 7 持糞掃衣 6 8 住阿練若 7 9 常居樹下 8 10 常居迥露 常住塚間 常期端坐 處如常座 云何成就杜多功德 謂常期乞食 次第乞食 但一座食 先止後食 但持三衣 但持毳衣 持糞掃衣 住阿練若 常居樹下 常居迥露 常住塚間 常期端坐 處如常座 如是依止若食 若衣 若諸敷具杜多功德 或十二種 或十三種 於乞食中分為二種 1 隨得乞食 謂隨往還家 隨獲隨得而便受食 2 次第乞食 謂入里巷 巡家而乞 隨得隨現而便受食 不高舉手越趣餘家 願 我當獲精妙飲食 乃至期願多有所得 當知此中 若依乞食無差別性 唯有十二 若依乞食有差別性 便有十三 75

84 3 云何名為但一座食? 謂坐一座, 乃至應食悉皆受食, 從此座起必不重食 如是名為但一座食 4 云何名為先止後食? 謂為食故, 坐如應坐, 乃至未食先應具受諸所應食 應正了知 : 我今唯受爾所飲食, 當自支持 又正了知 : 我過於此, 定不當食 如是受已, 然後方食 如是名為先止後食 5 云何名為但持三衣? 謂但三衣而自支持 何者三衣? 1 僧伽胝 2 嗢怛羅僧伽 3 安怛婆參除此三衣, 終不貯畜過此長衣 如是名為但持三衣 6 云何名為但持毳衣? 謂所持衣或三衣數 或是長衣, 一切皆用毛毳而作, 終不貯蓄餘所作衣 如是名為但持毳衣 7 云何名為持糞掃衣? 謂所有衣, 他捨棄擲或街 或巷 或市 或鄽 或道非道, 或雜便穢, 或為便穢 膿血 洟唾之所塗染 取如是等不淨衣物, 除去麤穢, 堅執洗浣, 縫染受持 如是名為持糞掃衣 8 云何名為住阿練若? 謂住空閑山林坰野, 受用邊際所有臥具, 遠離一切村邑聚落 如是名為住阿練若 9 云何名為常居樹下? 謂常期願住於樹下, 依止樹根 如是名為常居樹下 10 云何名為常居迥露? 謂常期願住於迥露, 無覆障處 如是名為常居迥露 11 云何名為常住塚間? 謂常期願住塚墓間, 諸有命過送尸骸處 如是名為常住塚間 12 云何名為常期端坐? 謂於大床 或小繩床 或草葉座端身而坐, 推度時日, 終不以背或以其脅, 依倚大床 或小繩床 或壁 或樹 草葉座等 如是名為常期端坐 13 云何名為處如常座? 謂所坐臥或諸草座 或諸葉座, 如舊敷設草座 葉座而常坐臥, 一敷設後, 終不數數翻舉修理 如是名為處如常座 76

85 問 何故名為杜多功德 答 譬如世間或毛或[疊*毛] 未鞭 未彈 未紛 未擘 爾時相著 不軟不輕 不 任造作縷線氈蓐 若鞭 若彈 若紛 若擘 爾時分散 柔軟輕妙 堪任造作縷線 氈蓐 如是行者 由飲食貪 於諸飲食令心染著 由衣服貪 於諸衣服令心染著 由敷具貪 於諸敷具令心染著 彼由如是杜多功德 能淨修治 令其純直 柔軟輕妙 有所堪任 隨順依止 能修 梵行 是故名為杜多功德 於飲食中 有美食貪及多食貪能障修善 1 美食貪 為欲斷除美食貪故 常期乞食 次第乞食 2 多食貪 為欲斷除多食貪故 但一座食 先止後食 於衣服中 有三種貪 能障修善 1 多衣貪 為欲斷除多衣貪故 但持三衣 2 軟觸貪 為欲斷除於諸衣服軟觸貪故 但持毳衣 3 上妙貪 為欲斷除於諸衣服上妙貪故 持糞掃衣 於諸敷具有四種貪 能障修善 1 諠雜貪 2 屋宇貪 為欲斷除諠雜貪故 住阿練若 為欲斷除屋宇貪故 常居樹下 迥露 塚間 又為斷除婬泆貪故 常住塚間 3 倚樂臥樂貪 為欲斷除倚樂臥樂貪故 常期端坐 4 敷具貪 為欲斷除敷具貪故 處如常座 是名成就杜多功德 11 端嚴 云何端嚴 謂能成就若往 若還 若覩 若瞻 若屈 若伸 持僧伽胝持衣持鉢 端嚴形相 是名端嚴 12 知量 云何知量 謂於淨信諸婆羅門 長者 居士 極恣衣服 飲食 敷具 病緣醫藥諸什物中 知 量而取 是名知量 77

86 13 成就賢善士法 云何成就賢善士法 謂生高族淨信出家 或生富族淨信出家 顏容姝妙 喜見端嚴 具足多聞 語具圓 滿 或隨獲得少智 少見 少安樂住 由是因緣 不自高舉 不陵懱他 能知唯有 法隨法行 是其諦實 既了知已 精進修行法隨法行 是名成就賢善士法 14 成就聰慧者相 云何成就聰慧者相 謂由作業相表知愚夫 由作業相表知聰慧 其事云何 謂諸愚夫 惡思所思 惡說所說 惡作所作 諸聰慧者 善思所思 善說所說 善作所作 是名成就聰慧者相 15 堪忍 云何堪忍 謂如有一 罵不報罵 瞋不報瞋 打不報打 弄不報弄 又彼尊者 堪能忍受寒熱 饑渴 蚊蝱 風日 蛇蝎毒觸 又能忍受他所干犯 麤惡語言 又能忍受身中所有猛利 堅勁 辛楚 切心 奪命苦受 為性堪忍 有所容受 是名堪忍 16 柔和 云何柔和 謂如有一 1 於大師等具足成就慈愍身業 2 於大師等具足成就慈愍語業 3 於大師等具足成就慈愍意業 4 與諸有智同梵行者 和同受用應所受用 凡所飲食無有私密 如法所獲 如法所得 墮在鉢中 為鉢所攝而為受用 5 同戒 6 同見 成就如是六種可樂 可愛 可重 無違諍法 易可共住 性不惱他 與諸有智同梵行者共住一處 常令歡喜 是名柔和 78

87 17 賢善 云何賢善 謂如有一 遠離顰蹙 舒顏平視 含笑先言 常為愛語 性多攝受善法朋侶 身心 澄淨 是名賢善 若有成就如是諸法 愛樂正法 愛樂功德 不樂利養恭敬稱譽 亦不成就增益 損減二種邪見 於非有法未嘗增益 於實有法未嘗損減 於諸世間事文綺者 所造順世種種字相綺飾文句相應詩論 能正了知無義無利 遠避 棄捨 不習 不愛 亦不流傳 不樂貯畜餘長衣鉢 遠離在家共諠雜住 增煩惱故 樂與聖眾和合居止 淨修智故 不樂攝受親里朋友 勿我由此親友因緣 當招無量擾亂事務 彼或變壞 當生種種愁慼 傷歎 悲苦 憂惱 隨所生起本隨二惑 不堅執著 尋即棄捨 除遣 變吐 本隨二惑 根本煩惱 與 隨煩惱 勿我由此二惑因緣 當生現法後法眾苦 終不虛損所有信施 終不毀犯清淨禁戒受用信施 終不毀訾他人信施 終不棄捨所受學處 常樂省察己之過失 不喜伺求他所愆犯 隱覆自善 發露己惡 命難因緣 亦不故思毀犯眾罪 設由忘念 少有所犯 即便速疾如法悔除 於應作事翹勤無惰 凡百所為自能成辦 終不求他為己給使 於佛世尊及佛弟子不可思議威德神力 甚深法教深生信解 終不毀謗 能正了知唯是如來所知所見 非我境界 終不樂住自妄見取 非理僻執 惡見所生言論呪術 若與如是功德相應 如是安住 如是修學 以正沙門諸莊嚴具而自莊嚴 甚為微妙 譬如有人 盛壯端正 好自莊嚴 樂受諸欲 沐浴身首 塗以妙香 服鮮白衣 飾 以種種妙莊嚴具 所謂瓔珞 耳環 指環 腕釧 臂釧 諸妙寶印 并金銀等種種 華鬘 如是莊嚴極為奇妙 如是行者 以正沙門種種功德妙莊嚴具而自莊嚴 其德熾然 威光遍照 是故說為 沙門莊嚴 是名沙門莊嚴具義 79

88 卷 26 第二瑜伽處 (卷 26) 初瑜伽處 第二瑜伽處 第三瑜伽處 第四瑜伽處 1 種性 2 數取趣(補特伽羅) 3 安立 4 世出世 問 於如前所舉所開示出離地中 有幾品類補特伽羅能證出離 云何建立補特伽羅 云何所緣 云何教授 云何學 云何隨順學法 云何瑜伽壞 云何瑜伽 云何作意 云何瑜伽師所作 幾種瑜伽師 云何瑜伽修 云何修果 幾種補特伽羅異門 幾種 補特伽羅 幾種建立補特伽羅因緣 有幾種魔 幾種魔事 云何發趣空無有果 嗢柁南曰 第二瑜伽處 諸補特伽羅 建立所緣教 學隨順學法 壞瑜伽作意 1 二十八種補特伽羅 瑜伽師作修 果門數取趣 因魔事無果 是皆當廣說 2 建立 1 二十八種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品類差別有二十八種 云何二十八 謂 1 鈍根者 2 利根者 3 貪增上者 4 瞋增上者 5 癡增上者 6 慢增上者 7 尋思增上者 8 得平等者 9 薄塵性者 二十八種補特伽羅 10 行向者 11 住果者 1 鈍根者 12 隨信行者 13 隨法行者 2 利根者 14 信勝解者 15 見至者 16 身證者 3 貪增上者 17 極七返有者 18 家家者 19 一間者 4 瞋增上者 5 癡增上者 20 中般涅槃者 21 生般涅槃者 6 慢增上者 22 無行般涅槃者 23 有行般涅槃者 7 尋思增上者 24 上流者 8 得平等者 25 時解脫者 26 不動法者 9 薄塵性者 27 慧解脫者 28 俱分解脫者 10 行向者 11 住果者 12 隨信行者 13 隨法行者 14 信勝解者 15 見至者 16 身證者 17 極七返有者 18 家家者 19 一間者 20 中般涅槃者 21 生般涅槃者 22 無行般涅槃者 23 有行般涅槃者 24 上流者 25 時解脫者 26 不動法者 27 慧解脫者 28 俱分解脫者 1 鈍根 云何鈍根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成就鈍根 於所知事遲鈍運轉 微劣運轉 如前已說 此復二種 應知其相 1 本來鈍根種性 2 未善修習諸根 2 利根 云何利根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成就利根 於所知事不遲鈍運轉 不微劣運轉 如前已說 此亦二種 應知其相 1 本來利根種性 2 已善修習諸根 80 3 所緣 4 教授 5學 6 隨順學法 7 瑜伽壞 8 瑜伽 9 作意 10 瑜伽師所作 11 瑜伽師 12 瑜伽修 13 修果 14 補特伽羅異門 15 八種補特伽羅 16 建立因緣 17 魔 18 魔事 19 空無有果

89 3 貪增上 云何貪增上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先餘生中 於貪煩惱已修 已習 已多修習 由是因緣 今此生中 於所愛事 有猛利貪 有長時貪 是名貪增上補特伽羅 4 瞋增上 云何瞋增上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先餘生中 於瞋煩惱已修 已習 已多修習 由是因緣 今此生中 於所憎事 有猛利瞋 有長時瞋 是名瞋增上補特伽羅 5 癡增上 云何癡增上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先餘生中 於癡煩惱已修 已習 已多修習 由是因緣 今此生中 於所愚事 有猛利癡 有長時癡 是名癡增上補特伽羅 6 慢增上 云何慢增上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先餘生中 於慢煩惱已修 已習 已多修習 由是因緣 今此生中 於所慢事 有猛利慢 有長時慢 是名慢增上補特伽羅 7 尋思增上 云何尋思增上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先餘生中 於其尋思已修 已習 已多修習 由是因緣 今此生中 於所尋思事 有猛利尋思 有長時尋思 是名尋思增上補特伽羅 8 得平等 云何得平等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先餘生中 雖於貪 瞋 癡 慢 尋思 不修 不習 不多修習 而於彼法未見過患 未能厭壞 未善推求 由是因緣 於所愛 所憎 所愚 所慢 所尋思事 無猛利貪 無長時貪 然如彼事 貪得現行 如貪 瞋 癡 慢 尋思亦爾 是名得平等補特伽羅 81

90 9 薄塵性 云何薄塵性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先餘生中 於貪煩惱不修 不習 不多修習 已能於彼多見過患 已能厭壞 已善推求 由是因緣 今此生中 於所愛事會遇現前 眾多美妙上品境中 起微劣貪 於其中品 下品境中 貪全不起 如貪 瞋 癡 慢 尋思應知亦爾 是名薄塵性補特伽羅 10 行向 云何行向補特伽羅 謂行四向補特伽羅 見所斷煩惱 (112) 何等為四 1 預流果向 2 一來果向 3 不還果向 4 阿羅漢果向 是名行向補特伽羅 修所斷煩惱 (16) 欲界煩惱 見苦所斷十煩惱 見集所斷十煩惱 見滅所斷十煩惱 見道所斷十煩惱 (A.預流向) 修所斷六煩惱 初品至六品 (B.一來果) 修所斷六煩惱 七品至九品 (C.不還果) 色界煩惱 見苦所斷九煩惱 見集所斷九煩惱 見滅所斷九煩惱 見道所斷九煩惱 (A.預流向) 修所斷五煩惱 初品至九品 (D.阿羅漢向) 無色界煩惱 見苦所斷九煩惱 見集所斷九煩惱 見滅所斷九煩惱 見道所斷九煩惱 (A.預流果) 修所斷五煩惱 初品至九品 (D.阿羅漢果) (本表取自 林崇安 佛教教理的探討 第六章 四聖諦的探討) 11 住果 ( P1) 云何住果補特伽羅 謂住四果補特伽羅 何等為四 1 預流果 2 一來果 3 不還果 4 阿羅漢果 是名住果補特伽羅 12 隨信行 云何隨信行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從他求請教授教誡 由此力故 修證果行 非如所聞 所受 所究竟 所思 所量 所觀察法 自有功能 自有勢力隨法修行 唯由隨他補特伽羅 信而修行 是名隨信行補特伽羅 82

91 13 隨法行 云何隨法行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如其所聞 所受 所究竟 所思 所量 所觀察法 自有功能 自有勢力隨法修行 不從他求教授教誡 修證果行 是名隨法行補特伽羅 四 沙 門 果 14 信勝解 云何信勝解補特伽羅 1 預流果 2 一來果 3 不還果 4 阿羅漢果 謂即隨信行補特伽羅 因他教授教誡 於沙門果得觸證時 名信勝解補特伽羅 15 見至 云何見至補特伽羅 謂即隨法行補特伽羅 於沙門果得觸證時 說名見至補特伽羅 16 身證 云何身證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於八解脫順逆入出身作證 多安住 而未能得諸漏永盡 是名身證補特伽羅 17 極七返有 八 1 有色觀諸色解脫 解 2 內無色想 觀外諸色解脫 脫 3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4 空無邊處解脫 5 識無邊處解脫 6 無所有處解脫 7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8 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云何名為極七返有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已能永斷薩迦耶見 戒禁取 疑三種結故 得預流果 成無墮法 定趣菩提 極七返有天人往來 極至七返 證苦邊際 如是名為極七返有補特伽羅 18 家家 云何家家補特伽羅 謂有二種家家 1 天家家 謂於天上 從家至家 若往 若來 證苦邊際 2 人家家 謂於人間 從家至家 若往 若來 證苦邊際 當知此二 俱是預流補特伽羅 83

92 19 一間 云何一間補特伽羅 謂即一來補特伽羅 行不還果向 已能永斷欲界煩惱上品 中品 唯餘下品 唯更受一欲界天有 即於彼處得般涅槃 不復還來生此世間 是名一間補特伽羅 20 中般涅槃 云何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謂有三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1 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從此沒已 中有續生 中有生已 便般涅槃 如小札火 微星纔舉 即便謝滅 2 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從此沒已 中有續生 中有生已 少時經停 未趣生有 便般涅槃 如鐵摶鋌 炎熾赫然 鎚鍛星流 未下便滅 3 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從此沒已 中有續生 中有生已 往趣生有 未得生有 便般涅槃 如彼熱鐵 鎚鍛星流 下未至地 即便謝滅 如是三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總說為一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21 生般涅槃 云何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謂纔生彼已 便般涅槃 是名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22 無行般涅槃 云何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謂生彼已 不起加行 不作功用 不由勞倦 道現在前而般涅槃 是名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23 有行般涅槃 云何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謂彼生已 發起加行 作大功用 由極勞倦 道現在前而般涅槃 是名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84

93 24 上流 云何上流補特伽羅 謂有不還補特伽羅 從此上生初靜慮已 住於彼處 不般涅槃 從彼沒已 展轉上生諸所生處 乃至或到色究竟天 或到非想非非想處 是名上流補特伽羅 25 時解脫 云何時解脫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鈍根種性 於諸世間現法樂住容有退失 或思自害 或守解脫 勵力勤修不放逸行 謂防退失增上力故 或唯安住自分善品 或經彼彼日夜 剎那 瞬息 須臾 勵力昇進 乃至未證最極猛利 是名時解脫補特伽羅 26 不動法 云何不動法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與上相違 當知是名不動法補特伽羅 27 慧解脫 云何慧解脫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已能證得諸漏永盡 於八解脫未能身證具足安住 是名慧解脫補特伽羅 28 俱分解脫 云何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 已能證得諸漏永盡 於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 於煩惱障分及解脫障分心俱解脫 是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問 於如前所舉 所開示出離地中 有幾品類補特伽羅能證出離 嗢柁南曰 諸補特伽羅 建立所緣教 學隨順學法 壞瑜伽作意 瑜伽師作修 果門數取趣 因魔事無果 是皆當廣說 85

94 2 建立補特伽羅 云何建立補特伽羅 謂由十一差別道理 應知建立補特伽羅 云何十一差別道理 1 根差別故 2 眾差別故 3 行差別故 4 願差別故 5 行跡差別故 6 道果差別故 7 加行差別故 8 定差別故 9 生差別故 10 退不退差別故 11 障差別故 1 根差別 云何由根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謂根差別故 建立二種補特伽羅 1 鈍根 2 利根 2 眾差別 云何由眾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謂眾差別故 建立七種補特伽羅 謂 1 苾芻 2 苾芻尼 3 式叉摩那 4 勞策男 5 勞策女 6 近事男 7 近事女 86

95 3 行差別 云何由行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謂行差別故 建立七種補特伽羅 1 若貪增上補特伽羅 名貪行者 2 若瞋增上補特伽羅 名瞋行者 3 若癡增上補特伽羅 名癡行者 4 若慢增上補特伽羅 名慢行者 5 若尋思增上補特伽羅 名尋思行者 6 若得平等補特伽羅 名等分行者 7 若薄塵性補特伽羅 名薄塵行者 貪 瞋 癡 慢 尋思 等分 薄塵 1 貪行者 問 貪行補特伽羅應知何相 答 貪行補特伽羅 於諸微劣所愛事中 尚能生起最極 厚重 上品貪纏 何況中品 上品境界 又此貪纏住在身中 經久相續 長時隨縛 由貪纏故 為可愛法之所制伏 不能制伏彼可愛法 諸根悅懌 諸根不彊 諸根不澀 諸根不麤 為性不好以惡身語損惱於他 難使遠 離 難使厭患 下劣勝解 事業堅牢 事業久固 禁戒堅牢 禁戒久固 能忍能受 於資生具為性耽染 深生愛重 多喜多悅 遠離顰蹙 舒顏平視 含笑先言 如是等類 應知是名貪行者相 2 瞋行者 問 瞋行補特伽羅應知何相 答 瞋行補特伽羅 於諸微劣所憎事中 尚能生起最極 厚重 上品瞋纏 何況中品 上品境界 又此瞋纏住在身中 經久相續 長時隨縛 由此瞋纏 為可憎法之所制伏 不能制伏彼可憎法 諸根枯槁 諸根剛彊 諸根疏澀 諸根麤燥 為性好樂以惡身語損惱於他 易令遠 離 易令厭患 凶暴彊口 形相稜層 無多勝解 事業不堅 事業不固 禁戒不堅 禁戒不固 不忍不受 多憂多惱 性好違背 所取不順 性多愁慼 性好麤言 多 懷嫌恨 意樂慘烈 悖惡尤蛆 好相拒對 得少語言多恚多憤 憔悴而住 喜生忿 怒 眉面顰蹙 恆不舒顏 邪睛下視 於他榮利多憎多嫉 如是等類 應知是名瞋行者相 87

96 3 癡行者 問 癡行補特伽羅應知何相 答 癡行補特伽羅 於諸微劣所愚事中 尚能生起最極 厚重 上品癡纏 何況中品 上品境界 又此癡纏住在身中 經久相續 長時隨縛 由此癡纏 為可癡法之所制伏 不能制伏彼可癡法 諸根闇鈍 諸根愚昧 諸根羸劣 身業慢緩 語業慢緩 惡思所思 惡說所說 惡 作所作 懶惰懈怠 起不圓滿 詞辯薄弱 性不聰敏 念多忘失 不正知住 所取 左僻 難使遠離 難使厭患 下劣勝解 頑騃瘖瘂 以手代言 無有力能領解善說 惡說法義 緣所牽纏 他所引奪 他所策使 如是等類 應知是名癡行者相 4 慢行者 問 慢行補特伽羅應知何相 答 慢行補特伽羅 於諸微劣所慢事中 尚能生起最極 厚重 上品慢纏 何況中品 上品境界 又此慢纏住在身中 經久相續 長時隨縛 由慢纏故 為可慢法之所制伏 不能制伏彼可慢法 諸根掉動 諸根高舉 諸根散亂 勤樂嚴身 言語高大 不樂謙下 於其父母 眷 屬 師長不能時時如法承事 多懷憍傲 不能以身禮敬 問訊 合掌 迎逆 修和 敬業 自高自舉 陵懱他人 樂著利養 樂著恭敬 樂著世間稱譽聲頌 所為輕舉 喜作嘲調 難使遠離 難使厭患 廣大勝解 微劣慈悲 計我有情 命者 養者 補特伽羅 生者等見 多分上品 多怨 多恨 如是等類 應知是名慢行者相 5 尋思行者 問 尋思行補特伽羅應知何相 答 尋思行補特伽羅 於諸微劣所尋思事 尚能發起最極 厚重 上品尋思纏 何況中品 上品境界 此尋思纏住在身中 經久相續 長時隨縛 由此纏故 為可尋思法之所制伏 不能制伏可尋思法 諸根不住 諸根飄舉 諸根掉動 諸根散亂 身業誤失 語業誤失 難使遠離 難 使厭患 喜為戲論 樂著戲論 多惑 多疑 多懷樂欲 禁戒不堅 禁戒不定 事 業不堅 事業不定 多懷恐慮 念多忘失 不樂遠離 多樂散動 於諸世間種種妙 事貪欲隨流 翹勤無惰 起發圓滿 如是等類 應知是名尋思行者相 88

97 6 等分行者 從修果補足 如貪等行補特伽羅所有行相 一切具有 然彼行相非上 非勝 如貪等行 隨所遇 緣 有其差別 施設此行與彼相似 7 薄塵行者 其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者 謂 1 無重障 2 最初清淨 3 資糧已具 4 多清淨 信 5 成就聰慧 6 具諸福德 7 具諸功德 如是名為由行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4 願差別 云何由願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謂或有補特伽羅於聲聞乘已發正願 或有補特伽羅於獨覺乘已發正願 或有補特伽羅於其大乘已發正願 當知此中 若補特伽羅於聲聞乘已發正願 彼或聲聞種性 或獨覺種性 或大乘種 性 若補特伽羅於獨覺菩提已發正願 彼或獨覺種性 或聲聞種性 或大乘種性 若補特伽羅於其大乘已發正願 彼或大乘種性 或獨覺種性 或聲聞種性 若聲聞種性補特伽羅 於獨覺菩提 或於無上正等菩提已發正願 彼是聲聞種性故 後時決定還捨彼願 必唯安住聲聞乘願 獨覺乘種性 大乘種性補特伽羅 應知亦爾 此中所有補特伽羅 願可移轉 願可捨離 決定不可移轉種性 捨離種性 今此義中 當知唯說聲聞乘願 聲聞種性補特伽羅 如是名為由願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5 行跡差別 云何由行跡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謂如所舉 如所開示補特伽羅 依四行跡而得出離 何等為四 謂或有行跡是苦遲道 或有行跡是苦速道 或有行跡是樂遲道 或有行跡是樂速道 1 苦遲道 若鈍根性補特伽羅 未得根本靜慮 所有行跡 名苦遲道 2 苦速道 若利根性補特伽羅 未得根本靜慮 所有行跡 名苦速道 3 樂遲道 若鈍根性補特伽羅 已得根本靜慮 所有行跡 名樂遲道 4 樂速道 若利根性補特伽羅 已得根本靜慮 所有行跡 名樂速道 如是名為由行跡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89

98 6 道果差別 云何由道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謂行四向及住四果 行四向 1 預流果向 2 一來果向 3 不還果向 4 阿羅漢果向 住四果(沙門果) 1 預流果 2 一來果 3 不還果 4 阿羅漢果 若於向道轉 彼名行向者 由向道故 建立四種補特伽羅 若得沙門果 彼名住果者 由道果故 建立四種補特伽羅 如是名為由道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7 加行差別 云何由加行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謂 1 隨信行及 2 隨法行補特伽羅 1 若隨補特伽羅信 勤修正行 名隨信行補特伽羅 2 若於諸法不待他緣 隨毗奈耶勤修正行 名隨法行補特伽羅 如是名為由加行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8 定差別 云何由定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謂身證補特伽羅 於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 而未獲得諸漏永盡 當知如是補特伽羅 於 1 有色觀諸色解脫 2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 3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4 空無邊處解脫 5 識無邊處解脫 6 無所有處解脫 7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8 想受滅解脫 如是名為由定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90

99 9 生差別 云何由生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1 極七返有 2 家家 3 一間 4 中般涅槃 5 生般涅槃 6 無行般涅槃 7 有行般涅槃 8 上流補特伽羅 如是名為由生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10 退不退差別 云何由退不退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謂由退故 建立時解脫阿羅漢 彼於現法樂住容有退失 由不退故 建立不動法阿羅漢 彼於現法樂住定無退失 如是名為由退不退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現法樂住 法蘊足論 云何修定 若習 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現法樂住 謂有苾芻 即於自身 離生喜樂 滋潤 遍滋潤 充滿 遍充滿 適悅 遍適悅 故離生喜樂 於 自身中 無有少分而不充滿 是名修定 若習 若修 若多所作 能令證得現法樂住 離生喜樂者 謂初靜慮所有喜樂 平等受受所攝 身輕安 心輕安 是名喜樂 如是喜樂 從離 欲 惡不善法 起等起 生等生 聚集出現 故名離生喜樂 11 障差別 云何由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謂慧解脫及俱分解脫阿羅漢 慧解脫阿羅漢者 謂已解脫煩惱障 未解脫定障 俱分解脫阿羅漢者 謂已解脫煩惱障及已解脫定障 是故說名俱分解脫 如是名為由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由此所舉及所開示差別道理 如其次第 應知建立補特伽羅 91

100 1 遍滿所緣境事 3 所緣 云何所緣 2 淨行所緣境事 有四種所緣境事 1 遍滿所緣境事 2 淨行所緣境事 3 善巧所緣境事 4 淨惑所緣境事 1 遍滿所緣 3 善巧所緣境事 4 淨惑所緣境事 1 有分別影像 2 無分別影像 3 事邊際性 4 所作成辦 1 不淨所緣 2 慈愍所緣 3 緣性緣起所緣 4 界差別所緣 5 阿那波那念所緣 1 蘊善巧 2 界善巧 3 處善巧 4 緣起善巧 5 處非處善巧 1 世間 2 出世間 云何遍滿所緣境事 謂復四種 1 有分別影像 2 無分別影像 3 事邊際性 4 所作成辦 有分別影像 如是四種所緣境事 遍行一切 隨入一切所緣境中 去來今世正等覺者共所宣說 是故說名遍滿所緣 又此所緣 遍毗鉢舍那品 遍奢摩他品 遍一切事 遍真實事 遍因果相屬事 故名遍滿 謂若說有分別影像 即是此中毗鉢舍那品 若說無分別影像 即是此中奢摩他品 若說事邊際性 即是此中一切事 真實事 若說所作成辦 即是此中因果相屬事 云何有分別影像 謂如有一 或聽聞正法 或教授教誡為所依止 或見 或聞 或分別故 於所知事 同分影像 由三摩呬多地毗鉢舍那行觀察揀擇 極揀擇 遍尋思 遍伺察 所知事者 謂或 1 不淨 2 慈愍 3 緣性緣起 4 界差別 5 阿那波那念 6 蘊善巧 7 界善巧 8 處善巧 9 緣起善巧 10 處非處善巧 11 下地麤性 上地靜性 12 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 是名所知事 不淨 慈愍 緣性緣起 界差別 阿那波那念 蘊善巧 界善巧 處善巧 緣起善巧 處非處善巧 下地麤性 上地靜性 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 淨行所緣 善巧所緣 淨惑所緣 有分別影像所緣者 謂由勝解作意所有奢摩他毗缽舍那所緣境界 雜集釋云 勝解作意者 一向世間作意 無分別影像所緣者 謂由真實作意所有奢摩他毗缽舍那所緣境界 雜集釋云 真實作意者 一向出世間及此後所得作意 言影像者 謂非實所緣自相 唯是內心所現彼相 由緣彼相正思擇時 有思擇分別故 名有分別影像 若心緣彼不思擇住 無思擇分別故 名無分別影像 92

101 所知事同分影像 此所知事 或依教授教誡 或聽聞正法為所依止 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現前 即於彼法而起勝解 即於彼所知事而起勝解 彼於爾時 於所知事 如現領受勝解而轉 雖彼所知事非現領受和合現前 亦非所 餘彼種類物 然由三摩呬多地勝解 領受相似作意 領受彼所知事相似顯現 由此道理 名所知事同分影像 修觀行者 推求此故 於彼本性所知事中 觀察審定功德過失 是名有分別影像 無分別影像 云何無分別影像 謂修觀行者 受取如是影像相已 不復觀察揀擇 極揀擇 遍尋思 遍伺察 然即於此所緣影像 以奢摩他行寂靜其心 即是九種行相令心安住 謂令心內住 等住 安住 近住 調伏 寂靜 最極寂靜 一趣 等持 彼於爾時 成無分別影像所緣 即於如是所緣影像 一向一趣安住其念 不復觀察 揀擇 極揀擇 遍尋思 遍伺察 是名無分別影像 即此影像 亦名影像 亦名三摩地相 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 亦名三摩地口 亦名 三摩地門 亦名作意處 亦名內分別體 亦名光影 如是等類 當知名為所知事同 分影像諸名差別 事邊際性 影像 三摩地相 三摩地所行境界 三摩地口 三摩地門 作意處 內分別體 光影 云何事邊際性 謂若所緣盡所有性 如所有性 盡所有性 云何名為盡所有性 謂色蘊外更無餘色 受想行識蘊外更無有餘受想行識 一切有為事 皆五法所攝 一切諸法 界處所攝 一切所知事 四聖諦攝 如是名為盡所有性 有為 一切有為事 五蘊所攝 一切諸法 界處所攝 一切所知事 四聖諦攝 行 無為 93 物質 無常 色 識 想 受 心王 心所 精神 心相應行 心不相應行 常

102 如所有性 云何名為如所有性 謂若所緣是真實性 是真如性 由四道理 具道理性 謂 1 觀待道理 2 作用道理 3 證成道理 4 法爾道理 如是若所緣境盡所有性 如所有性 總說為一事邊際性 所作成辦 云何所作成辦 謂修觀行者 於奢摩他 毗鉢舍那 若修 若習 若多修習為因緣故 諸緣影像所 有作意皆得圓滿 此圓滿故 便得轉依 一切麤重悉皆息滅 得轉依故 超過影像 即於所知事 有無分別現量智見生 入初靜慮者 得初靜慮時 於初靜慮所行境界 入第二 第三 第四靜慮者 得第二 第三 第四靜慮時 於第二 第三 第四靜 慮所行境界 入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者 得彼定時 即於彼定所行境 界 如是名為所作成辦 如是四種所緣境事 遍行一切 隨入一切所緣境中 去來今世正等覺者共所宣說 是故說名遍滿所緣 又此所緣 遍毗鉢舍那品 遍奢摩他品 遍一切事 遍真實事 遍因果相屬事 故 名遍滿 謂若說有分別影像 即是此中毗鉢舍那品 若說無分別影像 即是此中奢摩他品 若說事邊際性 即是此中一切事 真實事 若說所作成辦 即是此中因果相屬事 1 遍毗鉢舍那品 2 遍奢摩他品 3 遍一切事 4 遍真實事 5 遍因果相屬事 有分別影像 無分別影像 事邊際性 所作成辦 94

103 頡隸伐多(能於所緣安住其心) 如佛世尊曾為長老頡隸伐多說如是義 曾聞長老頡隸伐多問世尊言 大德 諸有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能於所緣安住 其心 為何於緣安住其心 云何於緣安住其心 齊何名為心善安住 佛告長老頡隸伐多 善哉 善哉 汝今善能問如是義 汝今諦聽 極善思惟 吾當 為汝宣說開示 頡隸伐多 諸有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能於所緣安住其心 或樂淨行 或樂善巧 或樂令心解脫諸漏 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於相似緣安住其心 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1 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2 於相似緣安住其心 3 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4 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1 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云何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謂彼苾芻 若唯有貪行 應於不淨緣安住於心 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若唯有瞋行 應於慈愍安住其心 若唯有癡行 應於緣性緣起安住其心 若唯有慢行 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 若唯有尋思行 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 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 又彼苾芻 若愚諸行自相 愚我 有情 命者 生者 能養育者 補特伽羅事 應於蘊善巧安 住其心 若愚其因 應於界善巧安住其心 若愚其緣 應於處善巧安住其心 若愚無常 苦 空 無我 應於緣起 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 若樂離欲界欲 應於諸欲麤性 諸色靜性安住其心 若樂離色界欲 應於諸色麤性 無色靜性安住其心 若樂通達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 應於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安住其心 是名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95

104 1 貪行 2 瞋行 3 癡行 4 慢行 5 尋思行 6 愚諸行自相 愚我 有情 命者 生者 能養育者 補特伽羅事 7 愚其因 8 愚其緣 9 愚無常 苦 空 無我 10 樂離欲界欲 11 樂離色界欲 12 樂通達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 不淨 慈愍 緣性緣起 界差別 阿那波那念 蘊善巧 界善巧 處善巧 緣起 處非處善巧 諸欲麤性 諸色靜性 諸色麤性 無色靜性 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 淨行所緣 善巧所緣 淨惑所緣 2 於相似緣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 云何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於相似緣安住其心 謂彼苾芻 於彼彼所知事 為欲揀擇 極揀擇 遍尋思 遍伺察故 於先所見 所聞 所覺 所知事 由見聞覺知增上力故 以三摩呬多地作意 思惟分別而起勝解 彼雖於其本所知事不能和合現前觀察 然與本事相似而生 於彼所緣有彼相似唯智 唯見 唯正憶念 又彼苾芻 於時時間令心寂靜 於時時間依增上慧法毗鉢舍那勤修觀行 是名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於相似緣安住其心 3 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 云何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謂若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於所緣境安住其心 隨應解了所知境界 如實無倒能遍了知 是名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4 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頡隸伐多 云何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謂若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如是於緣正修行時 無間加行 殷重加行 於時時間修習止相 舉相 捨相 由修 由習 由多修習為因緣故 一切麤重悉皆息滅 隨得觸證所依清淨 於所知事 由現見故 隨得觸證所緣清淨 由離貪故 隨得觸證心遍清淨 離無明故 隨得觸證智遍清淨 是名苾芻勤修觀行 是瑜伽師 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96

105 善安住 頡隸伐多 為此苾芻於所緣境安住其心 如是於緣安住其心 如是於緣安住心已 名善安住 世尊此中重說頌曰 行者行諸相 知一切實義 常於影靜慮 得證遍清淨 1 行者行諸相 由此宣說修觀行者 於止 舉 捨相 無間修行 殷重修行 2 知一切實義 由此宣說事邊際性 3 常於影靜慮 由此宣說有分別影像 無分別影像 4 得證遍清淨 由此宣說所作成辦 此中世尊復說頌曰 於心相遍知 能受遠離味 靜慮常委念 受喜樂離染 1 於心相遍知 謂有分別影像 無分別影像 以心相名說 事邊際性 以遍知名說 2 能受遠離味 由此宣說於其所緣正修行者樂斷樂修 3 靜慮常委念 由此宣說於奢摩他 毗鉢舍那 常勤修習 委練修習 4 受喜樂離染 由此宣說所作成辦 當知如是遍滿所緣 隨順淨教 契合正理 如是名為遍滿所緣 2 淨行所緣 云何名為淨行所緣 謂不淨 慈愍 緣性緣起 界差別 阿那波那念等所緣差別 1 不淨所緣 云何不淨所緣 謂略說有六種不淨 1 朽穢不淨 2 苦惱不淨 3 下劣不淨 4 觀待不淨 5 煩惱不淨 6 速壞不淨 不淨所緣 貪增上補特伽羅 慈愍所緣 瞋增上補特伽羅 緣性緣起所緣 癡增上補特伽羅 界差別所緣 慢增上補特伽羅 阿那波那念所緣 尋思增上補特伽羅 97

106 1 朽穢不淨 云何名為朽穢不淨 謂此不淨 略依二種 一者 依內 二者 依外 1 依內 謂內身中 髮 毛 爪 齒 塵垢 皮 肉 骸骨 筋 脈 心 膽 肝 肺 大腸 小腸 生臟 熟臟 肚 胃 脾 腎 膿血 熱痰 肪 膏 肌 髓 腦 膜 洟 唾 淚 汗 屎 尿 如是等類 名為依內朽穢不淨 2 依外 謂或青瘀 或復膿爛 或復變壞 或復膨脹 或復食噉 或復變赤 或 復散壞 或骨 或鎖 或復骨鎖 或屎所作 或尿所作 或唾所作 或 洟所作 或血所塗 或膿所塗 或便穢處 如是等類 名為依外朽穢不淨 如是依內朽穢不淨及依外朽穢不淨 總說為一朽穢不淨 2 苦惱不淨 云何名為苦惱不淨 謂順苦受觸為緣所生 若身 若心不平等受 受所攝 如是名為苦惱不淨 3 下劣不淨 云何名為下劣不淨 謂最下劣事 最下劣界 所謂欲界 除此更無極下 極劣 最極鄙穢餘界可得 如是名為下劣不淨 4 觀待不淨 云何名為觀待不淨 謂如有一劣清淨事 觀待其餘勝清淨事 便似不淨 如待無色勝清淨事 色界諸法便似不淨 待薩迦耶寂滅涅槃 乃至有頂皆似不淨 如是等類 一切名為觀待不淨 5 煩惱不淨 云何名為煩惱不淨 謂三界中 所有一切結 縛 隨眠 隨煩惱 纏 一切名為煩惱不淨 98

107 6 速壞不淨 云何名為速壞不淨 謂五取蘊 無常 無恆 不可保信 變壞法性 如是名為速壞不淨 如是不淨 是能清淨貪行所緣 貪有五種 1 於內身欲欲欲貪 欲貪 2 於外身婬欲婬貪 婬貪 3 境欲境貪 境貪 4 色欲色貪 色貪 5 薩迦耶欲薩迦耶貪 薩迦耶貪 是名五貪 為欲令此五種欲貪斷滅 除遣 不現行故 建立六種不淨所緣 謂由依內朽穢不淨所緣故 令於內身欲欲欲貪 心得清淨 由依外朽穢不淨所緣故 令於外身婬欲婬貪 心得清淨 婬相應貪復有四種 1 顯色貪 2 形色貪 3 妙觸貪 4 承事貪 由依四外不淨所緣 於此四種相應婬貪 心得清淨 1 若於青瘀 或於膿爛 或於變壞 或於膨脹 或於食噉作意思惟 於顯色貪令心 清淨 2 若於變赤作意思惟 於形色貪令心清淨 3 若於其骨 若於其鎖 若於骨鎖作意思惟 於妙觸貪令心清淨 4 若於散壞作意思惟 於承事貪令心清淨 如是四種 名於婬貪令心清淨 是故世尊乃至所有依外朽穢不淨差別 皆依四種憺怕路而正建立 1 謂若說言 由憺怕路見彼彼尸 死經一日 或經二日 或經七日 烏鵲 餓狗 鵄鷲 狐狼 野干 禽獸之所食噉 便取其相 以譬彼身亦如是性 亦如是類 不 能超過如是法性 此即顯示始從青瘀乃至食噉 2 若復說言 由憺怕路見彼彼尸 離皮肉血 筋脈纏裹 此即顯示所有變赤 3 若復說言 由憺怕路見彼彼骨 或骨 或鎖 此即顯示或骨 或鎖 或復骨鎖 4 若復說言 由憺怕路見彼彼骨 手骨異處 足骨異處 髖骨異處 膝骨異處 臂 骨異處 肘骨異處 脊骨異處 髆骨異處 肋骨異處 頷輪 齒鬘 頂髑髏等各各 分散 或經一年 或二 或三 乃至七年 其色鮮白 猶如螺貝 或如鴿色 或見 彼骨和雜塵土 此即顯示所有散壞 如是依外所有朽穢不淨所緣 令於四種婬相應貪 心得清淨 99

108 由苦惱不淨所緣 及下劣不淨所緣故 令於境相應若欲若貪 心得清淨 由觀待不淨所緣故 令於色相應若欲若貪 心得清淨 由煩惱不淨所緣 及速壞不淨所緣故 令於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薩迦耶若欲若貪 心 得清淨 是名貪行淨行所緣 如是且約能淨貪行 總說一切通治所攝不淨所緣 今此義中 本意唯取朽穢不淨 所餘不淨亦是其餘淨行所緣 2 慈愍所緣 所緣 能緣 親品 怨品 及以中品 利益意樂 能引快樂定地勝解 云何慈愍所緣 謂或於親品 或於怨品 或於中品 平等安住利益意樂 能引下中上品快樂定地勝 解 當知此中 親品 怨品 及以中品是為所緣 利益意樂 能引快樂定地勝解 是為 能緣 所緣 能緣總略為一 說名慈愍所緣 若經說言 慈俱心者 此即顯示於親怨中三品所緣利益意樂 若復說言 無怨 無敵 無損害者 此則顯示利益意樂有三種相 由無怨故 名為增上利益意樂 此無怨性二句所顯 謂無敵對故 無損惱故 不欲相違諍義 是無敵對 不欲不饒益義 是無損害 無怨 無敵對 不欲相違諍 無損害 不欲不饒益 若復說言 廣大無量者 此則顯示能引下中上品快樂 欲界快樂名廣 初二靜慮地快樂名大 第三靜慮地快樂名無量 若復說言 勝解遍滿具足住者 此則顯示能引快樂定地勝解 又此勝解 即是能引 廣 欲界快樂 快樂利益增上意樂所攝勝解作意俱行 若於無苦無樂親怨中三品有情 平等欲與其樂 當知是慈 大 無量 初二靜慮地快樂 第三靜慮地快樂 若於有苦 或於有樂親怨中三品有情 平等欲拔其苦 欲慶其樂 當知是悲 是喜 有苦有情是悲所緣 有樂有情是喜所緣 是名慈愍所緣 慈 欲與其樂 若有瞋行補特伽羅 於諸有情修習慈愍 令瞋微薄 名於瞋恚心得清淨 卷 27 3 緣性緣起所緣 悲 喜 欲拔其苦 欲慶其樂 (卷 27) 1 觀待道理 云何緣性緣起所緣 2 作用道理 謂於三世唯行 唯法 唯事 唯因 唯果 墮正道理 3 證成道理 謂觀待道理 作用道理 證成道理 法爾道理 4 法爾道理 唯有諸法能引諸法 無有作者及以受者 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於此所緣作意思惟 癡行增上補特伽羅所有癡行皆得微薄 於諸癡行 心得清淨 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100

109 4 界差別所緣 云何界差別所緣 謂六界差別 1 地界 2 水界 3 火界 4 風界 5 空界 6 識界 1 地界 云何地界 地界有二 1 內 謂此身中內別堅性 堅硬所攝 地地所攝 親附 執受 2 外 謂外堅性 堅硬所攝 地地所攝 非親附 非執受 又內地界其事云何 謂髮 毛 爪 齒 塵垢 皮 肉 骸骨 筋 脈 肝 膽 心 肺 脾 腎 肚 胃 大腸 小腸 生藏 熟藏 及糞穢等 名內地界 又外地界其事云何 謂瓦 木 塊 礫 樹 石 山 巖 如是等類 名外地界 2 水界 云何水界 水界有二 1 內 謂此身中內別濕性 濕潤所攝 水水所攝 親附 執受 其事云何 謂淚 汗 洟 唾 肪 膏 脂 髓 熱痰 膿血 腦 膜 尿等 名內水界 2 外 謂外濕性 濕潤所攝 水水所攝 非親附 非執受 其事云何 謂井 泉 池 沼 陂 湖 河 海 如是等類 名外水界 3 火界 云何火界 火界有二 1 內 謂此身中內別溫性 溫熱所攝 煖煖所攝 親附 執受 其事云何 謂於身中所有溫煖 能令身熱 等熱 遍熱 由是因緣 所食 所飲 所噉 所嘗 易正消變 彼增盛故 墮蒸熱數 如是等類 名內火界 2 外 謂外溫性 溫熱所攝 煖煖所攝 非親附 非執受 其事云何 謂於人間依鑽燧等 牛糞末等 以求其火 火既生已 能燒牛糞 或草 或薪 或榛 或野 或山 或渚 或村 村 分 或城 城分 或國 國分 或復所餘如是等類 名外火界 101

110 4 風界 云何風界 風界有二 1 內 謂此身中內別風性 風飄所攝 輕性 動性 非親附 非執受 其事云何 謂內身中 有上行風 有下行風 有脅臥風 有脊臥風 有腰 間風 有髖間風 有小刀風 有大刀風 有針刺風 有畢鉢羅風 有入出 息風 有隨支節風 如是等類 名內風界 2外 謂外風性 風飄所攝 輕性 動性 非親附 非執受 其事云何 謂在身外 有東來風 有西來風 有南來風 有北來風 有有 塵風 有無塵風 有狹小風 有廣大風 有毗濕婆風 有吠藍婆風 有風 輪風 有時大風卒起積集 折樹 頹牆 崩山 蕩海 既飄鼓已 無所依憑 自 然靜息 若諸有情欲求風者 動衣 搖扇 及多羅掌 如是等類 名外風界 5 空界 云何空界 謂眼 耳 鼻 口 咽喉等所有孔穴 由此吞咽 於此吞咽 既吞咽已 由此孔穴便下漏泄 如是等類 說名空界 6 識界 云何識界 謂眼 耳 鼻 舌 身 意識 又心 意 識三種差別 是名識界 若諸慢行補特伽羅 於界差別作意思惟 便於身中離一合想 得不淨想 無復高舉 憍慢微薄 於諸慢行 心得清淨 是名慢行補特伽羅由界差別淨行所緣 5 阿那波那念所緣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緣 謂緣入息 出息念 是名阿那波那念 此念所緣入出息等 名阿那波那念所緣 當知此中 102

111 入息 1 入息 謂出息無間, 內門風轉, 始從面門 鼻門乃至臍處 2 中間入息 謂入息滅已, 乃至出息未生, 於其中間在停息處, 暫時相似微細風起, 是名中間入息 出息 1 出息 謂入息無間, 外門風轉, 始從臍處, 乃至面門 或至鼻端 或復出外 2 中間出息 謂出息滅已, 乃至入息未生, 於其中間在停息處, 暫時相似微細風起, 是名中間出息 入息 出息有二因緣 何等為二? 1 牽引業 2 臍處孔穴, 或上身分所有孔穴 入息 出息有二所依 何等為二? 1 身 2 心所以者何? 要依身心, 入出息轉, 如其所應 若唯依身而息轉者, 入無想定 入滅盡定 生無想天諸有情類, 彼息應轉 若唯依心而息轉者, 入無色定 生無色界, 彼息應轉 若唯依身心而轉, 非如其所應者, 入第四靜慮, 若生於彼諸有情類, 及羯羅藍 頞部曇 閉尸等位諸有情類, 彼息應轉 然彼不轉 是故當知, 要依身心, 入出息轉, 如其所應 依身, 息不轉依心, 息不轉依身 依心, 息不轉 依身 心, 入出息轉 入無想定 入滅盡定 生無想天諸有情類入無色定 生無色界入第四靜慮, 若生於彼諸有情類, 及羯羅藍 頞部曇 閉尸等位諸有情類阿那波那念 入息 出息有二種行 何等為二? 1 入息向下而行 2 出息向上而行 入息 出息有二種地 何等為二? 1 麤孔穴謂從臍處孔穴乃至面門 鼻門, 復從面門 鼻門乃至臍處孔穴 2 細孔穴謂於身中一切毛孔 入息 出息有四異名 何等為四? 1 風 2 阿那波那 3 入息出息 4 身行 103

112 風名一種 是風共名 餘之三種 是不共名 修入出息者有二過患 何等為二 1 太緩方便 2 太急方便 由太緩方便故 生起懈怠 或為惛沈睡眠纏擾其心 或令其心於外 散亂 由太急方便故 或令其身生不平等 或令其心生不平等 云何令身生不平等 謂彊用力持入出息 由入出息被執持故 便令身中不平風轉 由此最初於諸支節皆生戰掉 名能戰掉 此戰掉風若增長時 能生疾病 由是因緣 於諸支節生諸疾病 是名令身生不平等 云何令心生不平等 謂或令心生諸散亂 或為極重憂惱逼切 是名令心生不平等 又此阿那波那念 應知略有五種修習 何等為五 1 算數修習 2 悟入諸蘊修習 3 悟入緣起修習 4 悟入聖諦修習 5 十六勝行修習 1 四種算數修習 2 勝進算數 3 已串修習 4 過算數地 1 算數修習 四種算數修習 云何名為算數修習 謂略有四種算數修習 何等為四 1 以一為一算數 2 以二為一算數 3 順算數 4 逆算數 1 云何以一為一算數 謂若入息入時 由緣入息出息住念 數以為一 若入息滅 出息生 出向外時 數為第二 如是展轉數至其十 由此算數非略非廣 故唯至十 104

113 是名以一為一算數 2 云何以二為一算數 謂若入息入而已滅 出息生而已出 爾時總合數以為一 即由如是算數道理 數至其十 是名以二為一算數 入息 出息說名為二 總合二種數之為一 故名以二為一算數 3 云何順算數 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 或由以二為一算數 順次展轉數至其十 名順算數 4 云何逆算數 謂即由前二種算數 逆次展轉從第十數 次九 次八 次七 次六 次五 次四 次三 次二 次數其一 名逆算數 若時行者 或以一為一算數為依 或以二為一算數為依 於順算數及逆算數已串修 習 於其中間心無散亂 無散亂心善算數已 復應為說勝進算數 勝進算數 云何名為勝進算數 謂或依以一為一算數 或依以二為一算數 合二為一而算數之 若依以一為一而算數者 即入息 出息二合為一 若依以二為一而算數者 即入息 出息四合為一 如是展轉數乃至十 如是後後漸增 乃至以百為一而算數之 由此以百為一算數 漸次數之乃至其十 已串修習 百 千 如是勤修數息念者 乃至十十數以為一 漸次數之乃至滿十 由此以十為一算數 於其中間心無散亂 齊此名為已串修習 萬 過算數地 又此勤修數息念者 若於中間其心散亂 復應退還從初數起 或順 或逆 若時算數極串習故 其心自然乘任運道 安住入息 出息所緣 無斷無間相續而轉 先於入息有能取轉 入息滅已 於息空位有能取轉 次於出息有能取轉 出息滅已 於息空位有能取轉 如是展轉相續流注 無動無搖 無散亂行 有愛樂轉 齊此名為過算數地 不應復數 唯於入息 出息所緣 令心安住 於入出息應正隨 行 應審了達 於入出息及二中間 若轉 若還分位差別 皆善覺了 105

114 如是名為算數修習 又鈍根者 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 彼由此故 於散亂處 令心安住 令心愛樂 若異算數入出息念 彼心應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 或應彼心於外馳散 由正勤修數息念故 彼皆無有 若有利根 覺慧聰俊 不好乘此算數加行 若為宣說算數加行 亦能速疾無倒了達 然不愛樂 彼復於此入出息緣安住念已 若是處轉 若乃至轉 若如所轉 若時而轉 於此一切 由安住念 能正隨行 能正了達如是加行有如是相 於此加行若修 若習 若多修習為因緣故 起身輕安及心輕安 證一境性 於其所緣愛樂趣入 2 悟入諸蘊修習 如是彼於算數息念善修習已 復於所取 能取二事 作意思惟 悟入諸蘊 云何悟入 色蘊 謂於入息 出息 及息所依身 作意思惟 悟入色蘊 受蘊 於彼入息 出息能取念相應領納 作意思惟 悟入受蘊 想蘊 即於彼念相應等了 作意思惟 悟入想蘊 行蘊 即於彼念 若念相應思及慧等 作意思惟 悟入行蘊 識蘊 若於彼念相應諸心 意 識 作意思惟 悟入識蘊 如是行者 於諸蘊中乃至多住 名已悟入 是名悟入諸蘊修習 3 悟入緣起修習 若時無倒 能見能知唯有諸蘊 唯有諸行 唯事 唯法 彼於爾時 能於諸行悟入緣起 云何悟入 謂觀行者 如是尋求 此入出息何依何緣 既尋求已 如實悟入 此入出息依身緣身 依心緣心 復更尋求 此身此心何依何緣 既尋求已 如實悟入 此身此心依緣命根 復更尋求 如是命根何依何緣 既尋求已 如實悟入 如是命根依緣先行 復更尋求 如是先行何依何緣 既尋求已 如實悟入 如是先行依緣無明 如是了知無明依緣先行 先行依緣命根 命根依緣身心 身心依緣入息 出息 又能了知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命根滅 命根滅故身心滅 身心滅故入出息滅 如是名為悟入緣起 彼於緣起悟入多住 名善習修 是名悟入緣起修習 106

115 4 悟入聖諦修習 如是彼於緣起悟入善修習已 復於諸行如實了知從眾緣生 悟入無常 謂悟入諸行是無常故 本無而有 有已散滅 若是本無而有 有已散滅 即是生法 老法 病法 死法 1 觀息長 若是生法 老法 病法 死法 即是其苦 2 觀息短 若是其苦 即是無我 不得自在 遠離宰主 3 觀息遍身 如是名為由無常 苦 空 無我行 悟入苦諦 4 觀息除身行 5 觀喜入出息 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諸所有行眾緣生起 6 觀樂出入息 其性是苦 如病 如癰 一切皆以貪愛為緣 7 觀心行出入息 又正悟入即此能生眾苦貪愛若無餘斷 即是畢竟寂靜微妙 8 觀息除心行息 我若於此如是了知 如是觀見 如是多住 當於貪愛能無餘斷 9 觀心入出息 10 觀喜悅心息 如是名能悟入集諦 滅諦 道諦 11 觀制持心息 於此悟入能多住已 於諸諦中證得現觀 12 觀解脫心息 是名悟入聖諦修習 13 觀無常息 14 觀斷息 15 觀離欲息 16 觀滅出入息等 5 十六勝行修習 如是於聖諦中善修習已 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 唯餘修道所斷煩惱 為斷彼故 復進修習十六勝行 云何名為十六勝行 謂 1 於念入息 我今能學念於入息 於念出息 我今能學念於出息 2 若長 若短 3 於覺了遍身入息 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 於覺了遍身出息 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 4 於息除身行入息 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 於息除身行出息 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5 於覺了喜入息 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 於覺了喜出息 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 6 於覺了樂入息 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 於覺了樂出息 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 7 於覺了心行入息 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 於覺了心行出息 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 8 於息除心行入息 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 於息除心行出息 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 9 於覺了心入息 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 於覺了心出息 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 10 於喜悅心入息 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 於喜悅心出息 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 11 於制持心入息 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 於制持心出息 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 12 於解脫心入息 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 於解脫心出息 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 13 於無常隨觀入息 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 於無常隨觀出息 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14 於斷隨觀入息 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 於斷隨觀出息 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 15 於離欲隨觀入息 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 於離欲隨觀出息 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 16 於滅隨觀入息 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 於滅隨觀出息 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 107 觀 身 觀 受 觀 心 觀 法

116 問 : 如是十六差別云何? 答 : 有學見跡已得四念住等, 於入出息所緣作意復更進修, 為斷餘結 是故念言 : 1 於念入息, 我今能學念於入息 ; 於念出息, 我今能學念於出息 2 若緣入息 出息境時, 便作念言 : 我今能學念長入息 念長出息 若緣中間入息 中間出息境時, 便作念言 : 我今能學念短入息 念短出息 如入息 出息長轉, 及中間入息 中間出息短轉, 即如是了知 如是名為若長 若短 3 若緣身中微細孔穴, 入息 出息周遍隨入諸毛孔中, 緣此為境, 起勝解時, 便作念言 : 我於覺了遍身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 4 若於是時, 或入息 中間入息已滅, 出息 中間出息未生, 緣入息出息空無位 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 ; 或出息 中間出息已滅, 入息 中間入息未生, 緣出息入息空無位 出息入息遠離位為境 即於此時便作念言 : 於息除身行入息, 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 ; 於息除身行出息, 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又即於此若修 若習 若多修習為因緣故, 先未串習入出息時, 所有剛彊苦觸隨轉, 今已串習入出息故, 皆得息除, 有餘柔軟樂觸隨轉 便作念言 : 於息除身行入息, 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 ; 於息除身行出息, 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5 又於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 若得初靜慮, 或得第二靜慮時, 便作念言 : 於覺了喜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 6 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 便作念言 : 於覺了樂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 第三靜慮已上, 於阿那波那念無有更修加行道理, 是故乃至第三靜慮, 宣說息念加行所攝 7 又即如是覺了喜者 覺了樂者, 或有暫時生起忘念 或謂有我我所, 或發我慢, 或謂我當有, 或謂我當無, 或謂我當有色, 或謂我當無色, 或謂我當有想, 或謂我當無想, 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 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種種動慢 戲論 造作 貪愛 ; 纔生起已, 便能速疾以慧通達, 不深染著, 方便斷滅 除遣 變吐 由是加行, 便作念言 : 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 ; 8 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9 又若得根本第一 第二 第三靜慮, 彼定已得初靜慮近分未至依定, 依此觀察所生起心 謂如實知 如實覺了, 或有貪心 或離貪心 或有瞋心 或離瞋心 或有癡心 或離癡心 略心 散心 下心 舉心 有掉動心 無掉動心 有寂靜心 無寂靜心 有等引心 無等引心 善修習心 不善修習心 善解脫心 不善解脫心 於如是心皆如實知 如實覺了, 是故念言 : 於覺了心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108

117 10 彼若有時, 見為惛沈睡眠蓋覆障其心, 由極於內住寂止故, 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境界, 示現 教導 讚勵 慶喜, 策發其心 是故念言 : 於喜悅心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 11 彼若有時, 見為掉舉惡作蓋覆障其心, 由極於外住囂舉故, 爾時於內安住寂靜, 制持其心 是故念言 : 於制持心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出息 12 若時於心善修 善習 善多修習為因緣故, 令現行蓋皆得遠離, 於諸蓋中心得清淨 是故念言 : 於解脫心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 13 彼於諸蓋障修道者心已解脫, 餘有隨眠, 復應當斷 為斷彼故, 起道現前 謂於諸行無常法性, 極善精懇, 如理觀察 是故念言 : 於無常隨觀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 又彼先時, 或依下三靜慮, 或依未至依定, 已於奢摩他修瑜伽行 今依無常隨觀, 復於毗鉢舍那修瑜伽行 如是以奢摩他 毗鉢舍那熏修心已, 於諸界中, 從彼隨眠而求解脫 云何諸界? 所謂三界 : 1 斷界見道所斷一切行斷, 名為斷界 2 離欲界修道所斷一切行斷, 名離欲界 3 滅界一切依滅, 名為滅界 思惟如是三界寂靜 安隱 無患, 修奢摩他 毗鉢舍那 彼由修習 多修習故, 從餘修道所斷煩惱, 心得解脫 是故念言 : 於斷隨觀 離欲隨觀 滅隨觀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斷隨觀 離欲隨觀 滅隨觀入息出息 如是彼於見 修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 成阿羅漢, 諸漏永盡 此後更無所應作事, 於所決擇已得究竟 是名十六勝行 修習如是, 名為五種修習阿那波那念 多尋思行補特伽羅, 應於是中正勤修學, 愛樂乘御 若於所緣有怱遽務 有散亂者, 於內各別應當親近如是觀行 若於此中勤修習者, 尋思散動皆無所有, 心於所緣速疾安住, 深生愛樂 是名第五多尋思行補特伽羅淨行所緣 如是總名淨行所緣 109

118 3 善巧所緣 云何名為善巧所緣 謂此所緣略有五種 1 蘊善巧 2 界善巧 3 處善巧 4 緣起善巧 5 處非處善巧 1 蘊善巧 蘊善巧者 云何蘊 云何蘊善巧 謂蘊有五 則色蘊 受蘊 想蘊 行蘊 識蘊 1 色蘊 云何色蘊 謂諸所有色 一切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 此復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 若內 若外 若麤 若細 若劣 若勝 若遠 若 近 總名色蘊 1樂 2苦 2 受蘊 3 不苦不樂 云何受蘊 謂或順樂觸為緣諸受 或順苦觸為緣諸受 或順不苦不樂觸為緣諸受 復有六受身 則眼觸所生受 耳 鼻 舌 身 意觸所生受 1 有相想 總名受蘊 2 無相想 3 狹小想 4 廣大想 5 無量想 6 無諸所有無所有處想 3 想蘊 云何想蘊 謂有相想 無相想 狹小想 廣大想 無量想 無諸所有無所有處想 復有六想身 則眼觸所生想 耳 鼻 舌 身 意觸所生想 總名想蘊 有為 色 4 行蘊 識 云何行蘊 謂六思身 則眼觸所生思 耳 鼻 舌 身 意觸所生思 復有所餘 除受及想諸心法等 總名行蘊 受 物質 無常 心王 想 行 無為 110 心所 精神 心相應行 心不相應行 常

119 5 識蘊 云何識蘊 謂心 意 識 復有六識身 則眼識 耳 鼻 舌 身 意識 總名識蘊 前受 想 行蘊及此識蘊 皆有過去 未來 現在 內 外等差別 如前廣說 是名為蘊 蘊善巧 1 過去 2 未來 3 現在 4內 5外 6麤 7細 8劣 9勝 10 遠 11 近 云何蘊善巧 謂善了知如所說蘊種種差別性 非一眾多性 除此法外 更無所得 無所分別 是名略說蘊善巧義 云何名蘊種種差別性 謂色蘊異 受蘊異 乃至識蘊異 是名種種差別性 云何名蘊非一眾多性 謂色蘊非一眾多品類 大種所造差別故 去來今等品類差別故 是名色蘊非一眾多性 如是餘蘊 隨其所應皆當了知 云何除此法外 更無所得 無所分別 謂唯蘊可得 唯事可得 非離蘊外有我可得 有常恆住無變易法是可得者 亦無少法是我所有 故除此外 更無所得 無所分別 2 界善巧 云何界 云何界善巧 謂界有十八 則眼界 色界 眼識界 耳界 聲界 耳識界 鼻界 香界 鼻識界 舌界 味界 舌識界 身界 觸界 身識界 意界 法界 意識界 是名為界 若復於彼十八種法 從別別界 別別種子 別別種性生起出現 如實了知 忍可 審察 名界善巧 如實了知十八種法 從別別界別別而轉 即於因緣而得善巧 是故說此名界善巧 111

120 3 處善巧 1 增上緣 2 所緣緣 3 等無間緣 云何處 云何處善巧 謂處有十二 則眼處 色處 耳處 聲處 鼻處 香處 舌處 味處 身處 觸處 意處 法處 是名為處 處善巧者 謂眼為增上緣 色為所緣緣 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 生起眼識及相應 法 耳為增上緣 聲為所緣緣 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 生起耳識及相應法 如是乃至意為等無間緣 此生作意為增上緣 法為所緣緣 生起意識及相應法 如是六識身及相應法 皆由三緣而得流轉 謂增上緣 所緣緣 等無間緣 若於如是諸內外處緣得善巧 名處善巧 4 緣起善巧 云何緣起 云何緣起善巧 謂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死 乃至招集如是純大苦蘊 是名緣起 若復了知唯有諸法滋潤諸法 唯有諸法等潤諸法 唯有諸行引發諸行 而彼諸行因所生故 緣所生故 本無而有 有已散滅 體是無常 1 無明 2行 3識 4 名色 5 六處 6觸 7受 8愛 9取 10 有 11 生 12 老死 是無常故 即是生法 老法 病法 死法 愁 悴 悲 歎 憂 苦 惱法 是生法故 乃至是惱法故 則名為苦 由是苦故 不得自在 其力羸劣 由是因緣 定無有我 若於如是緣生法中 由如是等種種行相 善巧了達 或無常智 或苦智 或無我智 是名緣起善巧 5 處非處善巧 又處非處善巧 當知即是緣起善巧差別 此中差別者 謂由處非處善巧故 能正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 則善不善法有果異 熟 若諸善法能感可愛果異熟法 諸不善法能感非愛果異熟法 若能如是如實了知 名處非處善巧 此五善巧略則為二 1 自相善巧 由蘊善巧顯自相善巧 2 共相善巧 由界善巧 處善巧 緣起善巧 處非處善巧顯共相善巧 如是總名善巧所緣 112

121 4 淨惑所緣 云何淨惑所緣 世俗道淨惑所緣 謂觀下地麤性 上地靜性 如欲界對初靜慮 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 云何麤性 謂麤性有二 1 體麤性 2 數麤性 體麤性者 謂欲界望初靜慮 雖皆具五蘊 而欲界中過患深重 苦住增上 最為鄙 劣 甚可厭惡 是故說彼為體麤性 初靜慮中則不如是 極靜 極妙 是故說彼為體靜性 數麤性者 謂欲界色蘊有多品類 應知應斷 如是乃至識蘊亦爾 是故說彼為數麤 性 如是上地展轉相望 若體麤性 若數麤性 隨其所應 當知亦爾 如是麤性 於諸上地展轉相望 乃至極於無所有處 一切下地苦惱增多 壽量減少 一切上地苦惱減少 壽量增多 非想非非想處唯靜 唯妙 更無上地勝過此故 以要言之 有過患義是麤性義 若彼彼地中過患增多 即由如是過患增多性故 名為麤性 若彼彼地中過患減少 即由如是過患減少性故 名為靜性 此是世間由世俗道淨惑所緣 何以故 彼觀下地多諸過患 如病 如癰 猶如毒箭 不安隱性 以為麤性 觀於上地與彼相違 以為靜性 斷除下地所有煩惱 始從欲界乃至上極無所有處 此是暫斷 非究竟斷 以於後時更相續故 出世間道淨惑所緣 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 1 苦聖諦 謂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 求不得苦 略說一切五取蘊苦 名苦聖諦 2 集聖諦 謂若愛 若後有愛 若喜貪俱行愛 若彼彼喜樂愛等 名集聖諦 3 滅聖諦 謂即此愛等無餘斷滅 名滅聖諦 4 道聖諦 謂八支等聖道 名道聖諦 113

122 當知此中, 依黑品白品果因建立故, 建立四聖諦 謂苦諦是黑品果 ; 集諦是黑品因 ; 滅諦是白品果 ; 道諦是白品因, 能得 能證故 又苦諦如病, 初應遍知 ; 集諦如病因緣, 次應遠離 ; 滅諦如無病, 次應觸證 ; 道諦如良藥, 復應修習及多修習 又苦諦苦義, 乃至道諦道義, 是如是實, 非不如實 ; 是無顛倒, 非是顛倒 ; 故名為諦 又彼自相無有虛誑, 及見彼故無倒覺轉, 是故名諦 問 : 何故諸諦唯名聖諦? 答 : 唯諸聖者於是諸諦同謂為諦, 如實了知 如實觀見 ; 一切愚夫不如實知 不如實見 ; 是故諸諦唯名聖諦 又於愚夫, 唯由法爾說名為諦, 不由覺悟 於諸聖者俱由二種 又生苦者, 謂於生時發生種種身心苦受, 非生自體即是其苦 為苦因緣, 故名為苦 廣說乃至求不得苦, 謂由所求不得因緣發生種種身心苦受, 非求不得體即是苦 為苦因緣, 故名為苦 如是當知略說一切五取蘊苦 謂由生等異門, 唯顯了苦苦 ; 由此五取蘊苦, 亦顯了所餘壞苦 行苦 所以者何? 如五取蘊具攝三受, 如是能與如前所說苦苦為器 ; 當知此中, 亦即具有前所未說壞苦 行苦 問 : 何故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 壞苦 行苦以異門說? 答 : 於苦苦中, 若凡 若聖, 一切等有苦覺慧轉 又苦苦性極可厭患 又從先來未習慧者, 纔為說時則便易入 又於諸諦, 令所調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 114

123 云何建立三種苦性? 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 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 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 諸有是彼所對治法 謂少是老所治, 無病是病所治, 命是死所治, 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 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 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 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 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 如是總說為壞苦性 此中樂受及所依處, 由無常故, 若變若異, 受彼增上所生眾苦 若諸煩惱, 於一切處正生起時, 纏縛其心, 令心變壞, 即生眾苦 故名壞苦 如世尊言 : 入變壞心, 執母邑手, 乃至廣說 又如說言 : 住貪欲纏, 領受貪欲纏緣所生身心憂苦 ; 如是住瞋恚 惛沈睡眠 掉舉惡作 疑纏, 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 由此至教第一至教, 諸煩惱中苦義可得, 壞義可得, 故說煩惱為壞苦性 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 若行苦性, 遍行一切五取蘊中 以要言之, 除苦苦性, 除煩惱攝變壞苦性, 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 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 若彼所生 若生彼緣 若生住器所有諸蘊, 名行苦性 由彼諸蘊其性無常, 生滅相應, 有一切取, 三受麤重之所隨逐, 不安隱攝, 不脫苦苦及以壞苦, 不自在轉 由行苦故, 說名為苦 如是名為建立行苦性 又即彼愛亦名希求, 亦名欣欲, 亦名喜樂 即此希求由三門轉 謂希求後有, 及希求境界 若希求後有, 名後有愛 希求境界復有二種 謂 於已得境界, 有喜著俱行愛 ; 若於未得境界, 有希求和合俱行愛 當知此中, 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 名喜貪俱行愛 ; 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愛, 名彼彼喜樂愛 滅有二種 1 煩惱滅 2 所依滅 1 後有愛希求後有 2 喜貪俱行愛 ( 喜著俱行愛 ) 希求境界 3 彼彼喜樂愛 ( 希求和合俱行愛 ) 道有二種 1 有學道 2 無學道如是當知名出世道淨惑所緣 115

124 如是已說四種所緣 一 遍滿所緣 二 淨行所緣 三 善巧所緣 四 淨惑所緣 4 教授 云何教授 1 四教授 謂四教授 1 無倒教授 2 漸次教授 3 教教授 4 證教授 謂無顛倒宣說法義 令其受持 讀誦 修學 如實出離 正盡眾苦 作苦邊際 如是名為無倒教授 謂稱時機宣說法義 先令受持讀誦淺近 後方令彼學深遠處 又為令入初諦現觀 先教苦諦 後集滅道 又為令得靜慮等至 先教最初靜慮等至 後教其餘靜慮等至 如是等類 應知名為漸次教授 謂從尊重 若似尊重 達解瑜伽軌範 親教 或諸如來 或佛弟子 所聞正教 即如其教不增不減教授於他 名教教授 謂如自己獨處空閑所得 所觸 所證諸法 為欲令他得 觸 證故 方便教授 名證教授 2 諸相圓滿教授 復有諸相圓滿教授 其事云何 謂由三種神變教授 三神變者 1 神境神變 由神境神變 能現種種神通境界 令他於己生極尊重 由彼於己生尊重故 於屬耳聽瑜伽作意 極生恭敬 2 記說神變 由記說神變 能尋求他心行差別 3 教誡神變 由教誡神變 如根 如行 如所悟入為說正法 於所修行能正教誡 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 116

125 5學 戒 1 安住具戒 律 2 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儀 3 軌則圓滿 4 所行圓滿 5 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6 受學一切所有學處 (卷 28) 云何為學 三勝學 謂三勝學 1 增上戒學 2 增上心學 3 增上慧學 謂安住具戒等 如前廣說 是名增上戒學 謂離欲惡不善法 有尋 有伺 離生喜樂 入初靜慮具足安住 乃至 能入第四靜慮具足安住 是名增上心學 又諸無色 及餘所有等持 等至 亦皆名為增上心學 然依靜慮 能最初入聖諦現觀 正性離生 非全遠離一切靜慮能成此 事 是故靜慮最為殊勝 故偏說為增上心學 謂於四聖諦等所有如實智見 是名增上慧學 唯有三學 問 何緣唯有三學 非少非多 答 建立定義者 謂增上戒學 所以者何 建立定義故 由戒建立心一境性 能令其心觸三摩地 智所依義者 謂增上心學 所以者何 智所依義故 由正定心念一境性 於所知事有如實智 如實見轉 辦所作義者 謂增上慧學 所以者何 辦所作義故 由善清淨若智 若見 能證究竟諸煩惱斷 以煩惱斷是自義利 是勝所作 過此更無勝所作故 由是因緣 唯有三學 三學次第 問 何緣三學如是次第 答 先於尸羅善清淨故 便無憂悔 無憂悔故 歡喜安樂 由有樂故 心得正定 心得定故 能如實知 能如實見 如實知見 故能起厭 厭故離染 由離染故 便得解脫 得解脫故 證無所作究竟涅槃 如是最初修習淨戒 漸次進趣 後證無作究竟涅槃 是故三學如是次第 戒淨 無悔 歡 (心)喜 (身)輕安 樂 心定 如實知見 厭 離染 解脫 自知見我已解脫 乃至我能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 117 卷 28

126 先於尸羅善清淨故 便無憂悔 無憂悔故 歡喜安樂 由有樂故 心得正定 心得定故 能如實知 能如實見 如實知見 故能起厭 厭故離染 由離染故 便得解脫 得解脫故 證無所作究竟涅槃 自觀戒淨 便得無悔 無悔故歡 歡故生喜 由心喜故 身得輕安 身輕安故 便受勝樂 樂故心定 心得定故 能如實知 能如實見 實知見故 便能起厭 能起厭故 便得離染 由離染故 證得解脫 得解脫故 便自知見我已解脫 乃至我能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 增上 問 何緣三學名為增上戒 心 慧耶 答 所趣義故 謂為趣增上心而修淨戒 名增上戒學 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 名增上心學 為趣煩惱斷而修智見 名增上慧學 如是名為所趣義故 名為增上 最勝義故 謂若增上戒學 若增上心學 若增上慧學 唯於聖教獨有此三 不共外道 如是名為最勝義故 名為增上 引發 又或有增上心學能引發增上慧學 或有增上慧學能引發增上心學 謂聖弟子未得根本靜慮 先學見跡 後為進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 正勤加行 修念覺支 乃至修捨覺支 是名增上慧學引發增上心學 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者 如前已說 具足 又或有增上戒學 無增上心 無增上慧 或有增上戒學 亦有增上心 唯無增上慧 非有增上慧學 而無增上戒及無增上心 是故若有增上慧學 當知必定具足三學 於此建立三種學中 諸瑜伽師當勤修學 118

127 補特伽羅入諦現觀 三種補特伽羅 復有三種補特伽羅 依此三學入諦現觀 何等為三 1 未離欲 當知此中 於一切欲全未離者 勤修加行 入諦現觀 既於諸諦得現觀已 證預流果 2 倍離欲 倍離欲者 當於爾時證一來果 3 已離欲 已離欲者 當於爾時證不還果 三根 復有三根 1 未知欲知根 謂於諸諦未現觀者 加行勤修諸諦現觀 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 2 已知根 若於諸諦已得現觀 而居有學 依此建立已知根 3 具知根 若阿羅漢所作已辦 住無學位 依此建立具知根 三解脫門 復有三解脫門 1 空解脫門 2 無願解脫門 3 無相解脫門 見極寂靜 甚微妙 永出離 見過失 見過患 云何建立三解脫門 謂所知境略有二種 1有 1 有為 三界所繫五蘊 2 無為 涅槃 2 非有 若說於我 或說有情 命者 生者等 是名非有 無願 無相 空 於有為中見過失故 見過患故 無所祈願 無祈願故 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 於有為中無祈願故 便於涅槃深生祈願 見極寂靜 見甚微妙 見永出離 由於中見永出離故 依此建立無相解脫門 於其非有無所有中 非有祈願 非無祈願 如其非有 還則如是知為非有 見為非有 依此建立空解脫門 是名建立三解脫門 119

128 6 隨順學法 云何隨順學法 謂有十種違逆學法 對治彼故 應知十種隨順學法 云何十種違逆學法 1 所有母邑少年 盛壯 可愛形色 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 2 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 3 懶惰懈怠 4 薩迦耶見 5 依於段食貪著美味 6 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 發欲貪愛 7 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 此復云何 謂十一種 1 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豫疑惑 2 樂修斷者 身諸麤重 3 有慢緩者 於修止觀過患作意 惛沈睡眠映蔽其心 令心極略 4 太猛精進者 身疲心惱 5 太劣精進者 不得勝進 善品衰退 6 於少利養名譽稱讚隨一樂中 深生欣喜 7 掉舉不靜踊躍躁擾 8 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 9 於諸言說非量加行 言論太過 雖說法論 而好折伏 起諍方便 10 於先所見 所聞 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 心馳 心散 11 不應思處而彊沈思 8 於諸靜慮 等至樂中深生愛味 9 樂欲證入無相定者 於諸行中隨順流散 10 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 貪愛壽命 希望存活 隨此希望 傷歎迷悶 是名十種違逆學法 云何對治如是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 謂有十種 1 不淨想 2 無常想 3 無常苦想 4 苦無我想 5 厭逆食想 6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7 光明想 8 離欲想 9 滅想 10 死想 如是十想善修 善習 善多修習 能斷十種障礙學法 違逆學法 120

129 當知此中, 有四光明 1 法光明 2 義光明 3 奢摩他光明 4 毗鉢舍那光明 依此四種光明增上立光明想 今此義中, 意取能斷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障礙法者 當知此中, 復有十種隨順學法 何等為十? 1 宿因謂先所習諸根成熟 諸根積集 2 隨順教謂所說教無倒 漸次 3 如理加行謂如其教無倒修行, 如是修行能生正見 4 無間 殷重所作謂由如是正加行故, 於諸善品不虛捨命, 速能積習所有善品 5 猛利樂欲謂如有一, 於上解脫發生希慕 謂我何時當於是處能具足住, 如諸聖者於是處所具足而住 6 持瑜伽力謂二因緣能令獲得持瑜伽力 1 本性是利根故 2 長時串修習故 7 止息身心麤重謂如有一, 或由身勞身乏, 發身麤重 發心麤重 ; 此因易脫威儀而便止息 或由太尋太伺, 發身麤重 發心麤重 ; 此因內心寂止方便而便止息 或由心略心劣, 惛沈睡眠之所纏繞, 發身麤重 發心麤重 ; 此因增上慧法毗鉢舍那順淨作意而便止息 或由本性煩惱未斷, 有煩惱品身心麤重未能捨離 ; 此因相續勤修正道而便止息 8 數數觀察謂依尸羅, 數數觀察惡作不作, 數數觀察善作而作 於其惡作不作不轉, 於其善作不作不退 於其惡作作而棄捨, 於其善作作而不捨 又於煩惱斷與未斷觀察作意增上力故, 數數觀察 若知已斷, 便生歡喜 ; 若知未斷, 則便數數勤修正道 9 無有怯弱謂於後時應知 應見 應證得中, 未知 未見 未證得故, 發生怯弱, 其心勞倦 其心匱損, 彼既生已而不堅執, 速能斷滅 10 離增上慢謂於所得 所觸 所證, 無增上慢, 離顛倒執 於真所得起於得想, 於真所觸起於觸想, 於真所證起於證想 如是十法, 於樂修學諸瑜伽師所應修學, 初中後時恆常隨順, 無有違逆, 是故名為隨順學法 121

130 7 瑜伽壞 云何瑜伽壞 謂壞瑜伽略有四種 何等為四 1 畢竟瑜伽壞 2 暫時瑜伽壞 3 退失所得瑜伽壞 4 邪行所作瑜伽壞 1 畢竟瑜伽壞 畢竟瑜伽壞者 謂無種性補特伽羅 何以故 由彼身中無能趣向涅槃法故 畢竟失壞出世瑜伽 2 暫時瑜伽壞 暫時瑜伽壞者 謂有種性補特伽羅 何以故 由彼身中有能趣向涅槃法故 雖闕外緣 時經久遠 定當緣會 修習瑜伽 令其現起 善修習已 當般涅槃 是故說彼所有瑜伽暫時失壞 3 退失所得瑜伽壞 退失所得瑜伽壞者 謂如有一 退失所得 所觸 所證 若智 若見 若安樂住 4 邪行所作瑜伽壞 邪行所作瑜伽壞者 謂如有一 不如正理精勤修行 雖多用功 無所成辦 不能成辦一切瑜伽 亦非善法 又如有一 多諸煩惱 性多塵穢 而識聰銳 覺慧猛利 成俱生覺 善攝所聞 於聞究竟 或少或多 或住空閑 有在家者及出家者 為性質直 來至其所 因為說法 令心歡喜 又行矯詐 妄現種種身語相應調善所作 由是因緣 招集利養恭敬稱頌 大福德想 及得種種衣 食 臥具 病緣醫藥資身 什物 為諸國王 大臣 居士乃至商主恭敬尊重 咸共謂之是阿羅漢 或於隨彼迴轉弟子 若諸出家 若在家眾 戀著親愛 隨順而轉 為多招引 復生是念 此諸出家在家弟子 信順於我 咸共謂我是阿羅漢 彼若依於瑜伽作意止觀等處來請問我 我得彼問或不能對 彼因是事 當於我所捨 信向心 不復謂我是阿羅漢 由斯退失利養恭敬 我於今者 應自思惟 籌量 觀察 安立瑜伽 彼由是事增上力故 耽著利養恭敬名譽 獨處空閑 自諦思惟 籌量 觀察 安立 瑜伽 然此瑜伽 不順契經 不現戒律 違逆法性 122

131 若諸苾芻善持三藏 彼於其所覆自瑜伽 不欲開示 若諸在家 出家弟子 於此瑜 伽私竊教示 不令彰顯 所以者何 恐有善持三藏教者 聞彼如是瑜伽處已 以經檢驗 不順契經 以律顯照 不現戒律 以法觀察 違逆法性 由是因緣 便不信受 以不信言詰難 於我 諍競舉發 由是國王 大臣 居士乃至饒財長者 商主 不復恭敬尊重於我 更不獲得衣 食 臥具 病緣醫藥資身什物 彼由貪著利養恭敬增上力故 於非法中起於法想 起覆藏想 起惡欲樂 顯發開示 非法為法 諸有忍許彼所見者 亦於非法起是法想 愚昧頑鈍 於非法中起法想故 雖如其教精進修行 當知一切皆是邪行 如是名為邪行所作瑜伽失壞 像似正法 非真正法 能障正法 諸有苾芻勤修靜慮 是瑜伽師 於此四種瑜伽壞法 應正遍知 當遠捨離 1信 8 瑜伽 1 二行相 2 二依處 1 信順行相 2 清淨行相 1 觀察諸法道理依處 2 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 2欲 云何瑜伽 謂四瑜伽 何等為四 1信 2欲 3 精進 4 方便 1信 1 為證得欲 2 為請問欲 3 為修集資糧欲 4 為隨順瑜伽欲 3 精進 1 為聞精進 2 為思精進 3 為修精進 4 為障淨精進 4 方便 1 尸羅增上力故 善守其念 2 根律儀增上力故 善守其念 3 善守念故 能無放逸 防護其心修諸善法 4 無放逸故 心正於內修奢摩他 增上慧法毘缽舍那 當知其信有二行相及二依處 二行相 二依處 1 信順行相 2 清淨行相 1 觀察諸法道理依處 2 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 2欲 欲有四種 何等為四 1 為證得欲 2 為請問欲 3 為修集資糧欲 4 為隨順瑜伽欲 謂如有一 於上解脫發生希慕 如前廣說 謂如有一 生希慕已 往僧伽藍 詣諸有識同修梵行成就瑜伽 妙智者所 為聽未聞 為聞究竟 謂如有一 為戒律儀清淨 為根律儀清淨故 於食知量 減省睡眠 正知住中 展轉增勝 發生希慕 謂於無間加行 殷重加行修習道中 發生希慕 發生欣樂 欲有所作 123

132 3 精進 精進有四 何等為四 1 為聞精進 謂為聽未聞 聞已究竟 勤心勇猛審決加行 2 為思精進 謂如所聞法 獨處空閑 思惟其義 籌量 觀察 3 為修精進 謂入寂靜 於時時間勤修止觀 4 為障淨精進 謂於晝夜策勵精勤經行 宴坐 從諸障法淨修其心 勤心勇猛 審決精進 4 方便 聞所成地 又有四法 能令信者為斷煩惱修正方便 一 相續殷重作用精進 二 正知行念 三 奢摩他 四 毗鉢舍那 方便有四 謂尸羅 律儀增上力故 善守其念 善守念故 能無放逸 防護其心 修諸善法 無放逸故 心正於內修奢摩他 增上慧法毗鉢舍那 4 方便 1 尸羅增上力故 善守其念 2 根律儀增上力故 善守其念 3 善守念故 能無放逸 防護其心修諸善法 4 無放逸故 心正於內修奢摩他 增上慧法毘缽舍那 此四瑜伽有十六種 當知此中 初由信故 於應得義深生信解 信應得已 於諸善法生起樂欲 由樂欲故 晝夜策勵 安住精勤 堅固 勇猛 發精進已 攝受方便 能得未得 能觸未觸 能證未證 故此四法說名瑜伽 9 作意 1 尸羅 律儀 2 守念 3 無放逸 4 奢摩他 毗鉢舍那 卷 95 善方便者 謂 為修習不放逸故 無忘失相 說名為念 於諸放逸所有過患了別智相 說名正知 此二所攝 名不放逸 於諸染法防守心故 常能修習諸善法故 云何作意 謂四作意 何等為四 1 力勵運轉作意 謂初修業者 令心於內安住等住 或於諸法無倒揀擇 乃至未得所修作意 爾時作意力勵運轉 由倍勵力折挫其心 令住一境 故名力勵運轉作意 2 有間運轉作意 謂得所修作意已後 世出世道漸次昇進了相作意 由三摩地 思所間雜 未能一向純修行轉 故名有間運轉作意 3 無間運轉作意 謂從了相作意已後 乃至加行究竟作意 是名無間運轉作意 4 無功用運轉作意 謂加行究竟果作意 是名無功用運轉作意 復有所餘四種作意 1 隨順作意 謂於所緣深生厭壞 起正加行 而未斷惑 2 對治作意 謂能斷惑 3 順清淨作意 謂心下蹙 取淨妙相策令歡悅 4 順觀察作意 謂觀察作意 由此作意增上力故 順觀煩惱斷與未斷 124

133 問 : 於所緣境正作意時, 思惟幾相? 答 : 四 何等為四? 1 所緣相謂所知事同分影像明了顯現 2 因緣相謂三摩地資糧積集, 隨順教導, 與修俱行猛利樂欲, 於可厭法深生厭患, 能審遍知亂與不亂, 他不惱觸 或人所作, 或非人作, 或音聲作, 或功用作 若毗鉢舍那而為上首, 內略其心, 極猛盛觀後因緣相 若奢摩他而為上首, 發起勝觀, 極猛盛止後因緣相 3 應遠離相應遠離相復有四種 1 沈相謂由所緣相 因緣相故, 令心下劣 2 掉相謂由所緣相 因緣相故, 令心高舉 3 著相謂由所緣相 因緣相故, 令心於境起染 起著, 作諸惱亂 4 亂相謂由所緣相 因緣相故, 令心於外馳散擾動 如是諸相, 如前等引地中已說 4 應修習相 ( 對治四種應遠離相 ) 問 : 如是作意於所緣境起勝解時, 有幾勝解? 答 : 九 何等為九? 1 有光淨勝解謂於光明相澄心善取, 與光明俱所有勝解 2 無光淨勝解謂於光明相不能善取, 與闇昧俱所有勝解 3 遲鈍勝解謂鈍根身中所有勝解 4 捷利勝解謂利根身中所有勝解 5 狹小勝解謂狹小信欲俱行勝解, 及狹小所緣意解勝解 如是作意狹小故, 及所緣狹小故, 名狹小勝解 6 廣大勝解謂廣大信欲俱行勝解, 及廣大所緣意解勝解 如是作意廣大故, 及所緣廣大故, 名廣大勝解 7 無量勝解謂無邊無際信欲俱行勝解, 及無邊無際所緣意解勝解 如是作意無量故, 及所緣無量故, 名無量勝解 8 清淨勝解謂已善修 已成滿 已究竟俱行勝解 9 不清淨勝解謂未善修 未成滿 未究竟俱行勝解 125

134 10 瑜伽所作 問 修瑜伽者凡有幾種瑜伽所作 答 四 何等為四 1 所依滅 所有麤重俱行所依漸次而滅 2 所依轉 所有輕安俱行所依漸次而轉 3 遍知所緣 謂或有遍知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 由此遍知所緣增上力故 令所依滅及所依轉 或有遍知所緣用所依清淨而為上首 由此所依清淨增上力故 令遍知所緣得善清淨 於其所作成辦時轉 4 愛樂所緣 謂或有愛樂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 由此愛樂所緣增上力故 令所依滅及所依轉 或有愛樂所緣用所依清淨而為上首 由此所依清淨增上力故 令愛樂所緣得善清淨 於其所作成辦時轉 所依滅及所依轉者 謂勤修習瑜伽作意故 所有麤重俱行所依漸次而滅 所有輕安 俱行所依漸次而轉 是名所依滅及所依轉瑜伽所作 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者 謂 1 或有遍知所緣 愛樂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 由此 遍知所緣 愛樂所緣增上力故 令所依滅及所依轉 2 或有遍知所緣 愛樂所緣用所依清淨而為上首 由此所依清淨增上力故 令遍知 所緣得善清淨 及愛樂所緣得善清淨 於其所作成辦時轉 是名四種修瑜伽者瑜伽所作 11 瑜伽師 問 修瑜伽師凡有幾種 答 三 何等為三 1 初修業瑜伽師 已得作意 2 已習行瑜伽師 3 已度作意瑜伽師 云何初修業瑜伽師 謂有二種初修業者 1 於作意 謂初修業補特伽羅 安住一緣 勤修作意 初修業者 乃至未得所修作意 未能觸證心一境性 2 淨煩惱 謂已證得所修作意 於諸煩惱欲淨其心 初修業者 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 名淨煩惱初修業者 謂除了相作意 於餘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習 謂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 由此超過加行方便所修作意 安住修果 是故說名已度作意 又始從修習善法欲已去 乃至未起順決擇分善根 於爾所時 名初修業 若已起順決擇分善根 所謂煖 頂 隨順諦忍 世第一法 名已習行 若已證入正性離生 得諦現觀 不由他緣 於佛聖教不為餘緣之所引奪 當於爾 時 名度作意 由彼超過他緣作意 住非他緣所有作意 是故名為已度作意 初修作意 淨煩惱 已得作意 126

135 12 瑜伽修 云何瑜伽修 謂有二種 1 想修 2 菩提分修 想修 云何想修 1 謂或修世間道時 於諸下地修過患想 2 或修涅槃道時 於斷界 離欲界 滅界觀見最勝寂靜功德 修習斷想 離欲想 滅想 3 或修奢摩他時 修習止品上下想 4 或修毗鉢舍那時 修習觀品前後想 上下想者 謂觀察此身如其所住 如其所願 上從頂上 下至足下 種種雜類不淨 充滿 謂此身中所有種種髮 毛 爪 齒 如前廣說 前後想者 謂如有一 於所觀相殷勤懇到 善取 善思 善了 善達 謂住觀於坐 坐觀於臥 或在後行觀察前行 此則顯示以毗鉢舍那行 觀察三世緣生諸行 謂若說言 住觀於坐 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 觀察未來所知諸行 所以者何 現在作意位 已現生故 說名為住 未來所知位 未現生故 臨欲起故 說名為坐 若復說言 坐觀於臥 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 觀察過去所知諸行 所以者何 現在作意位 臨欲滅故 說名為坐 過去所知位 已謝滅故 說名為臥 若復說言 或在後行觀察前行 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 觀無間滅現行作意 所以者何 若已生起無間謝滅所取作意 說名前行 若此無間新新生起能取作意 取前無間已 謝滅者 說名後行 勝光明想 1 止品上下想 當知此中 為修止觀 修彼二品勝光明想 是名想修 2 觀品前後想 菩提分修 當知此中有四光明 1 法光明 2 義光明 3 奢摩他光明 4 毘鉢舍那光明 依此四種光明增上立光明想 云何菩提分修 謂於三十七菩提分法親近積集 若修 若習 若多修習 是名菩提分修 何等名為三十七種菩提分法 謂四念住 四正斷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聖道 127

136 四念住 四正斷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支聖道 1 身念住 2 受念住 3 心念住 4 法念住 1 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 生欲 策勵 發勤精進 策心 持心 正斷 2 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 生欲 策勵 發勤精進 策心 持心 正斷 3 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 生欲 策勵 發勤精進 策心 持心 正斷 4 於已生善法為欲令住 令不忘失 令修圓滿 令倍修習 令其增長 令其 廣大 生欲 策勵 發勤精進 策心 持心 正斷 1 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2 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3 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4 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1 信根 2 精進根 3 念根 4 定根 5 慧根 1 信力 2 精進力 3 念力 4 定力 5 慧力 1 念等覺支 2 擇法等覺支 3 精進等覺支 4 喜等覺支 5 安等覺支 6 定等覺支 7 捨等覺支 1 正見 2 正思惟 3 正語 4 正業 5 正命 6 正精進 7 正念 8 正定 1.資糧道 四念住 2.加行道 3.見道 4.修道 5.究竟道 1 身念住 下品 中品 上品 煖 頂 忍 世第一法 四念住 四正斷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等覺支 八聖道支 1 云何為身 2 云何於身住循身觀 3 云何為念 4 云何念住 1 略說身相有三十五 謂內身 外身 根所攝身 非根所攝身 有情數身 非有情數身 麤重俱行身 輕 安俱行身 能造身 所造身 名身 色身 那落迦身 傍生身 祖父國身 人身 天身 有識身 無識身 中身 表身 變異身 不變異身 女身 男身 半擇迦身 親友身 非親友身 中庸身 劣身 中身 妙身 幼身 少身 老身 如是名為身相差別 2 住循身觀略有三種 謂依身增上聞思修慧 由此慧故 於一切身 一切相 正觀察 正推求 隨觀隨覺 3 念 謂依身增上 受持正法 思惟法義 修習作證 於文 於義修作證中 心無忘失 4 若審思惟 我於正法為正受持 為不爾耶 於彼彼義慧善了達 為不爾耶 善能觸證彼彼解脫 為不爾耶 如是審諦安住其念 名為念住 又 1 為守護念 謂如說言 先守護念 若常委念 2 為於境無染 謂如說言 念守護心 行平等位 不取其相 不取隨好 廣說乃至守護意根 修意根律儀 3 為安住所緣 謂如說言 於四所緣安住其念 謂於遍滿所緣 淨行所緣 善巧所緣 淨惑所緣 名為念住 由此三相 善住其念 故名念住 128

137 2 受念住 云何為受 謂 1 樂受 1 樂受 2 苦受 2 苦受 3 不苦不樂受 3 不苦不樂受 4 樂身受 4 身受 5 苦身受 6 不苦不樂身受 7 樂心受 5 心受 8 苦心受 9 不苦不樂心受 10 樂有愛味受 6 有愛味受 11 苦有愛味受 12 不苦不樂有愛味受 13 樂無愛味受 7 無愛味受 14 苦無愛味受 15 不苦不樂無愛味受 16 樂依耽嗜受 8 依耽嗜受 17 苦依耽嗜受 18 不苦不樂依耽嗜受 19 樂依出離受 9 依出離受 20 苦依出離受 21 不苦不樂依出離受 如是總有二十一受 或九種受 樂受者 謂順樂受觸為緣所生平等 自性 受 受所攝 是名樂受 苦受者 謂順苦受觸為緣所生不平 等受 受所攝 是名苦受 不苦不樂受者 謂順不苦不樂受觸 為緣所生非平等非不平等受 受所 攝 是名不苦不樂受 此若五識相應 名身受 所依 若意識相應 名心受 若墮於界 名有愛味受 雜染 如是諸受 若隨順涅槃 隨順決擇 清淨 畢竟出離 畢竟離垢 畢竟能令梵 行圓滿 名無愛味受 若欲界繫 若不順離欲 名依耽嗜 雜染 受 若色無色界繫 若隨順離欲 名依 清淨 出離受 1 自性 三受 2 現在流轉因緣 觸 集 3 現在還滅因緣 觸 滅 4 當來流轉因緣 於受愛樂 讚歎 染著 堅住 5 當來還滅因緣 於受不愛樂 讚歎 染著 堅住 6 雜染因緣 於受因緣生樂喜 7 清淨因緣 受是無常變易法 8 清淨 於受斷欲貪 越欲貪 瑜伽師地論 卷 96 有味受者 諸世間受 無味受者 諸出世受 依耽嗜受者 於妙五欲諸染污受 依出離受者 即是一切出離遠離所生 諸善定不定地俱行諸受 ( 妙五欲 的梵文和藏文是 五欲功德 表示色 聲 香 味 觸對欲界的眾生有大的吸引力 ) 瑜伽師地論 卷 53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間 皆於諸受起八種觀 謂 1 受有幾種 2 誰為受集 3 誰是受滅 4 誰是受集趣行 5 誰是受滅趣行 6 誰是受愛味 7 誰是受過患 8 誰是受出離 如是觀時 如實了知受有三種 觸集故受集 應知如經分別廣說 如是八種觀察諸受 當知略顯 自相觀 現法轉因觀 彼滅觀 後法轉因觀 彼滅觀 彼二轉因觀 彼二轉滅觀及清淨觀 129

138 3 心念住 云何為心 謂 1 有貪心 謂於可愛所緣境事 貪纏所纏 2 離貪心 謂即遠離如是貪纏 3 有瞋心 謂於可憎所緣境事 瞋纏所纏 4 離瞋心 謂即遠離如是瞋纏 5 有癡心 謂於可愚所緣境事 癡纏所纏 6 離癡心 謂即遠離如是癡纏 7 略心 謂由止行 於內所緣繫縛其心 依淨蓋地 8 散心 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 住時所 9 下心 謂惛沈睡眠俱行 起 有八種 知皆是住 10 舉心 謂於淨妙所緣明了顯現 心 11 掉心 謂太舉故 掉纏所掉 12 不掉心 謂於舉時及於略時得平等捨 13 寂靜心 謂從諸蓋已得解脫 14 不寂靜心 謂從諸蓋未得解脫 15 定心 謂從諸蓋得解脫已 復能證入根 依淨煩惱 如是六心 當知皆是行 時所起三煩惱品 及此 三品對治差別 本靜慮 地住時所 16 不定心 謂未能入 起 有六種 17 善修心 謂於此定長時串習 得隨所欲 心 得無艱難 得無梗澀 速能證 入 18 不善修心 與此相違 應知其相 19 善解脫心 謂從一切究竟解脫 20 不善解脫心 謂不從一切不究竟解脫 如是總有二十種心 130 如是十四 種心 當 時所起

139 4 法念住 云何為法 謂 1 貪法 2 貪毗奈耶法 3 瞋法 4 瞋毗奈耶法 5 癡法 6 癡毗奈耶法 7 略法 8 散法 9 下法 10 舉法 11 掉法 12 不掉法 13 寂靜法 14 不寂靜法 15 定法 16 不定法 17 善修法 18 不善修法 19 善解脫法 20 不善解脫法 如是當知建立黑品 白品 染品 淨品二十種法 又於內有蓋 能自了知我有諸蓋 於內無蓋 能自了知我無諸蓋 如彼諸蓋未生而生 亦能了知 如彼諸蓋生已散滅 亦能了知 於眼有結乃至於意有結 能自了知我有眼結乃至我有意結 於眼無結乃至於意無結 能自了知我眼無結乃至我意無結 如彼眼結乃至意結未生而生 亦能了知 如彼諸結生已散滅 亦能了知 於內有念等覺支 能自了知我有念等覺支 於內無念等覺支 能自了知我無念等覺支 如念等覺支未生而生 亦能了知 如生已住 不忘修滿 倍復修習 增長廣大 亦能了知 如念等覺支 如是擇法 精進 喜 安 定 捨等覺支 當知亦爾 若能如是如實遍知諸雜染法自性 因緣 過患 對治 是為法念住體 131

140 如說於身住循身觀, 念及念住 如是於受 於心 於法, 隨其所應, 當知亦爾 云何於內身等住循身等觀? 謂若緣內自有情數身色為境, 住循身觀, 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云何於外身等住循身等觀? 若緣外非有情數色為境, 住循身觀, 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云何於內外身等住循身等觀? 若緣外他有情數身色為境, 住循身觀, 若緣依內自有情數身色所生受 心 法為境, 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住循三觀, 是名於內受 心 法住循受 心 法觀 若緣依外非有情數色所生受 心 法為境, 住循三觀, 是名於外受 心 法住循受 心 法觀 若緣依外他有情數身色所生受 心 法為境, 住循三觀, 是名於內外受 心 法住循受 心 法觀 復有差別 謂 若緣根所攝 有執有受色為境, 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若緣非根所攝 無執無受色為境, 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若緣非根所攝 有執有受色為境, 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 心 法為境, 隨其所應, 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復有差別 謂 若緣自內定地輕安俱行色為境, 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若緣自內不定地麤重俱行色為境, 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若緣他輕安俱行 麤重俱行色為境, 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 心 法為境, 隨其所應, 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復有差別 謂 若緣內能造大種色為境, 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若緣外能造大種色為境, 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若緣依能造大種色所生根境所攝造色為境, 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 心 法為境, 隨其所應, 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復有差別 謂 若緣有識身內色為境, 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若緣無識身有情數青瘀等位色為境, 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若緣無識身色於過去時有識性, 有識身色於未來時無識性, 相似法性 平等法性為境, 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132 法蘊足論..內受者, 謂自受, 若在現相續中, 已得不失 外受者, 謂自受, 若在現相續中, 未得已失, 及他有情所有諸受 合說二種, 名內外受 大毗婆沙論卷 187..自相續所攝受名內受, 他相續所攝受名外受 脅尊者言..現在名內, 過去 未來及無為名外 問..何故現在名內, 過去 未來及無為名外耶? 答..以現在法多令有情攝受貪著, 非過去 未來及無為故

141 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 心 法為境, 隨其所應, 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復有差別 謂 若緣自中身髮 毛 爪 齒等相為境, 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若緣他中身髮 毛 爪 齒等相為境, 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若緣內表身變異 不變異青瘀等相, 及緣外表身變異 不變異青瘀等相, 相似法性 平等法性為境, 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 心 法為境, 隨其所應, 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如是等類, 身 受 心 法諸差別門當知多種, 今於此中, 且顯少分諸門差別 又為對治四顛倒故, 世尊建立四種念住 謂 為對治於不淨中計淨顛倒, 立身念住 以佛世尊於循身念住中, 宣說不淨相應四憺怕路 若能於此多分思惟, 便於不淨斷淨顛倒 為欲對治於諸苦中計樂顛倒, 立受念住 以於諸受住循受觀, 如實了知諸所有受皆悉是苦, 便於諸苦斷樂顛倒 為欲對治於無常中計常顛倒, 立心念住 以能了知有貪心等種種差別, 經歷彼彼日夜 剎那 瞬息 須臾非一眾多種種品類心生滅性, 便於無常斷常顛倒 為欲對治於無我中計我顛倒, 立法念住 由彼先來有有我見等諸煩惱故, 無無我見等諸善法故, 於諸蘊中生起我見 以於諸法住循法觀, 如實了知所計諸蘊自相 共相, 便於無我斷我顛倒 復有差別 謂諸世間, 多於諸蘊唯有蘊性 唯有法性不如實知, 橫計有我依止於身 ; 由依身故, 受用苦樂 ; 受苦樂者, 由法非法, 有染有淨 為欲除遣我所依事愚故, 立身念住 為欲除遣我所領受事愚故, 立受念住 為欲除遣於心 意 識執我愚者我事愚故, 立心念住 為欲除遣所執我心能染淨事愚故, 立法念住 復有差別 謂若依此造作諸業, 若為此故造作諸業, 若造業者, 若由此故造作諸業 為總顯示如是一切, 立四念住 當知此中, 依止於身造作諸業, 為求受故造作諸業, 心能造業, 由善不善法能造諸業 復有差別 謂若依此有染有淨, 若為此故起染起淨, 若染淨者, 若由此故成染成淨 總為顯示如是一切, 立四念住 133

142 當知此中 依止於身有染有淨 為求受故起染起淨 心染淨者 由諸法故成染成淨 問 念住何義 答 於此住念 由此住念 謂所緣念住 謂若慧 若念攝持於定 是自性念住 所餘相應諸心心法 是相雜念住 皆名念住 又由身 受 心 法增上所生善有漏 無漏道 皆名念住 此復三種 1 聞所成 唯是有漏 2 思所成 3 修所成 通漏無漏 卷 29 四正斷 四正斷 四正勝 (卷 29) 如是於四念住串習行故 已能除遣麤麤顛倒 已能了達善不善法 從此無間 於諸未生惡不善法 為不生故 於諸已生惡不善法 為令斷故 於其未生一切善法 為令生故 於其已生一切善法 為欲令住 令不忘失 廣說如前 乃至策心 持心 1 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 生欲 策勵 發勤精進 策心 持心 正斷 2 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 生欲 策勵 發勤精進 策心 持心 正斷 3 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 生欲 策勵 發勤精進 策心 持心 正斷 4 於已生善法為欲令住 令不忘失 令修圓滿 令倍修習 令其增長 令其廣大 生欲 策 勵 發勤精進 策心 持心 正斷 云何名為惡不善法 謂欲纏染汙身語意業 是身語意惡行所攝 及能起彼所有煩惱 若未和合 未現在前 說名未生 若已和合 已現在前 說名已生 惡不善法 貪瞋癡所起 身語意惡行 134

143 云何名為一切善法 謂若彼對治 若蓋對治 若結對治 未生 已生 應知如前惡不善法 云何名為生欲 若時未生惡不善法 先未和合 為令不生 發起希願 我當令彼一切一切皆不復生 是名於諸未生惡不善法 為不生故生欲 若時已生惡不善法 先已和合 為令斷故 發起希願 我當於彼一切一切皆不忍受 斷滅 除遣 是名於諸已生惡不善法 為令斷故生欲 云何名為策勵 發勤精進 惡不善法 又彼一切惡不善法 或緣過去事生 或緣未來事生 或緣現在事生 如是彼法 或緣不現見境 或緣現見境 若緣過去 未來事境 是名緣不現見境 若緣現在事境 是名緣現見境 當知此中 於緣不現見境惡不善法 其未生者欲令不生 其已生者欲令永斷 自策 自勵 是名策勵 於緣現見境惡不善法 其未生者欲令不生 其已生者欲令永斷 勇猛正勤 是名發 勤精進 所以者何 要當堅固 自策 自勵 勇猛正勤 方能令彼或不復生 或永斷滅 又於下品 中品諸纏 其未生者欲令不生 其已生者欲令永斷 故自策勵 於上品纏 其未生者欲令不生 其已生者欲令永斷 發勤精進 又若行於過去境界 如是行時 不令煩惱緣彼生起 設復失念暫時生起 而不忍受 速能斷滅 除遣 變吐 如緣過去 若行未來 當知亦爾 如是未生惡不善法能令不生 生已能斷 是名策勵 若行現在所緣境界 如是行時 不令煩惱緣彼生起 設復失念暫時生起 而不忍受 速能斷滅 除遣 變吐 如是未生惡不善法能令不生 生已能斷 是名發勤精進 又或有惡不善法 135

144 唯由分別力生 非境界力 由分別力生 亦境界力 謂於住時 思惟過去 未來境界而 生於彼 謂於行時 緣現在境界而生於彼 當於爾時 決定亦有非理分別 彼若未生能令不生 生已能斷 是名策勵 彼若未生能令不生 生已能斷 是名發勤精進 一切善法 於其未生一切善法 為令生故生欲者 謂於未得 未現在前所有善法 為欲令得 令現在前 發心希願 發起猛利求獲得 欲 求現前欲 而現在前 是名於其未生一切善法 為令生故生欲 於其已生一切善法 為欲令住 令不忘失 令修圓滿生欲者 謂已獲得 已現在前所有善法 是名已生善法 於此善法已得不失 已得不退 依是說言 為欲令住 於此善法明了現前 無闇鈍性 依是說言 令不忘失 於此善法已得現前 數數修習 成滿究竟 依是說言 令修圓滿 於此善法發心希願 發起猛利求堅住欲 求不忘欲 求修滿欲 而現在前 是名於其已生一切善法 為欲令住 令不忘失 令修圓滿生欲 策勵者 為於已得令現前故 發勤精進者 為於未得令其得故 又 策勵者 於已生善為欲令住 令不忘故 發勤精進者 令修滿故 又 於下品 中品善法 未生令生 生已令住 令不忘失 是名策勵 於上品善法 未生令生 生已乃至令修圓滿 是名發勤精進 云何名為策心 言策心者 謂若心於修奢摩他一境性中精勤方便 於諸未生惡不善法 為令不生 廣說乃至於其已生一切善法 為欲令住 令不忘失 令修圓滿 由是因緣 其心於 內極略下劣 或恐下劣 觀見是已 爾時隨取一種淨妙舉相 殷勤策勵 慶悅其心 是名策心 136

145 云何持心 謂修舉時 其心掉動 或恐掉動 觀見是已 爾時還復於內略攝其心 修奢摩他 是名持心 云何正斷 四正斷 四正勝 如是四種 亦名正勝 謂於黑品諸法 其未生者為令不生 其已生者為令斷滅 生欲 策勵 發勤精進 策心 持心 是二正勝 於白品諸法 其未生者為欲令生 如前黑品廣說 應知是二正勝 如是四種 亦名正斷 1 律儀斷 謂於已生惡不善法 為令斷故 生欲 策勵 乃至廣說 2 斷斷 謂於未生惡不善法 為不生故 生欲 策勵 乃至廣說 由於已生惡不善事 應修律儀 令其斷滅 不應忍受 由是因緣 名律儀斷 於其未生惡不善事 為欲令彼不現行斷 為欲令彼不現前斷 為斷 故斷 故名斷斷 3 修斷 謂於未生一切善法 為令生故 廣說乃至策心 持心 由於善法數修數習 先所未得能令現前 能有所斷 故名修斷 4 防護斷 謂於已生一切善法 為欲令住 廣說乃至策心 持心 由於已得 已現在前諸善法中 遠離放逸 修不放逸 能令善法住 不忘失 修習圓滿 防護已生所有善法 能有所斷 故名防護斷 如是廣辯四正斷已 復云何知此中略義 謂為顯示於黑白品捨取事中 增上意樂圓滿及加行圓滿 是故宣說四種正斷 當知此中 由生欲故 增上意樂圓滿 由自策勵 發勤精進 策心 持心故 加行圓滿 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正應作事 謂為斷滅所應斷事 及為獲得所應得事 先當生起希願樂欲 為斷諸纏 復應時時正勤修習止 舉 捨相 為斷諸纏及隨眠故 更應修習對治善法 為顯如是一切所作 說四正勝及四正斷 是名略義 137

146 四神足 四三摩地 四神足 四三摩地 從此復修四三摩地 謂 1 欲三摩地 2 勤三摩地 3 心三摩地 4 觀三摩地 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名欲三摩地 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名勤三摩地 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名心三摩地 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名觀三摩地 1 若於是時純生樂欲 生樂欲已 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自性 因緣 過患 對治 正 審思察 住一境念 於諸善法自性 因緣 功德 出離 正審思察 住一境念 即由如是多修習故 觸一境性 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 能令遠離 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是名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2 若於過去 未來 現在所緣境界 能順所有惡不善法 能順所有下中上品煩惱纏 中 其未生者為令不生 其已生者為令斷滅 自策 自勵 發勤精進 於彼所緣 於彼境界自性 因緣 過患 對治 正審思察 住一境念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 能正生起心一境性 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 能令遠離 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是名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3 若復策發諸下劣心 或復制持諸掉舉心 又時時間修增上捨 由是因緣 於諸所有惡不善法 若能隨順惡不善法 及諸善法 若能隨順所有善法 自性 因緣 過患 功德 對治 出離 正審思察 住一境念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 能正生起心一境性 乃至廣說 是名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4 若於能順惡不善法 作意思惟為不如理 復於能順所有善法 作意思惟以為如理 如是遠離彼諸纏故 及能生起諸纏對治定為上首諸善法故 能令所有惡不善法皆不 現行 便自思惟 我今為有現有惡不善法不覺知耶 為無現無惡不善法不覺知耶 我今應 當遍審觀察 彼由觀察作意增上力故 自正觀察斷與未斷 正審思察 住一境念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 能正觸證心一境性 由是因緣 離增上慢 如實自知 我唯於纏心得解脫 未於一切一切隨眠心得解脫 我唯獲得及已修習諸纏對治定為上首所有善法 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 是名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 已遠諸纏 復為永害一切一切惡不善法諸隨眠故 及 為修習能對治彼諸善法故 便更生起樂欲策勵 廣說如前修四正斷加行道理 138

147 八種斷行 彼於如是正修習時 有八斷行 為欲永害諸隨眠故 為三摩地得圓滿故 差別而轉 何等名為八種斷行 1欲 2 策勵 3信 4安 5念 6 正知 7思 8捨 謂起如是希望樂欲 我於何時修三摩地當得圓滿 我於何時當能斷滅惡不善法所有隨眠 謂乃至修所有對治 不捨加行 謂不捨加行正安住故 於上所證 深生信解 謂清淨信而為上首 心生歡喜 心歡喜故 漸次息除諸惡不善法品麤重 謂九種相 於九種相安住其心 奢摩他品能攝持故 謂毗鉢舍那品慧 謂心造作 於斷 未斷正觀察時 造作其心 發起能順止觀二品身業 語業 謂行過去 未來 現在隨順諸惡不善法中 心無染汙 心平等性 由二因緣 於隨眠斷分別了知 謂由境界不現見思 及由境界現見捨故 如是名為八種斷行 亦名勝行 如是八種斷行 勝行 即是為害隨眠瑜伽 此中欲者 即是彼欲 此中策勵 即彼精進 此中信者 即是彼信 此中安 念 正知 思 捨 即彼方便 如是此中 若先欲等四三摩地 若今所說八種斷行 於為永斷所有隨眠圓滿成辦三 摩地時 一切總名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心三摩地斷行 成就神足 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問 何因緣故說名神足 答 如有足者 能往能還 騰躍勇健 能得能證世間所有殊勝之法 世殊勝法說名為神 彼能到此 故名神足 如是若有如是諸法 有三摩地圓滿成辦 彼心如是清淨鮮白 無諸瑕穢 離隨煩惱 安住正直 有所堪能 獲得不動 能往能還 騰躍勇健 能得能證出世間法 由出世法最勝自在 是最勝神 彼能證此 故名神足 彼由如是勝三摩地為所依持 勝三摩地為所依止 能進修習增上心學 增上慧學所 有瑜伽 139

148 五根 五力 由進修習此瑜伽故 於他大師 弟子所證 深生勝解 深生淨信 此清淨信增上義故 說名信根 問 於何增上 答 於能生起出世間法而為上首 及於能起精進 念 定 慧為其增上 餘精進等 於能生起出世間法 及於能起展轉乃至慧為其增上 乃至其慧 唯於能起出世間法為其增上 是故信等說名五根 若復了知前後所證而有差別 隨此能於後後所證出世間法 深生勝解 深生淨信 此清淨信難伏義故 說名信力 問 誰不能伏 答 此清淨信 若天 若魔 若諸沙門 若婆羅門 若餘世間 無有如法能引奪者 諸煩惱纏亦不能屈 故名難伏 此為上首 此為前行 餘精進等亦名為力 由此諸力具大威勢 摧伏一切魔軍勢力 能證一切諸漏永盡 是故名力 當觀此中信根 信力 即四證淨中所有淨信 何以故 以其證入正性離生所有證淨 皆由此因 此緣 此序 由彼即是此增上果 是故世尊就其因果相屬道理 說言當觀即彼證淨 非即彼體 非即彼相 當觀此中精進根 力 即四正斷中所有精進 此何正斷 謂能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方便正斷 此中意說如是正斷 由此正斷 畢竟能斷所有諸惡不善法故 當觀此中念根 念力 即四念住中所有正念 謂四念住能無餘斷一切顛倒 當觀此中定根 定力 即四靜慮中所有正定 謂諸靜慮能為方便 證不還果 當觀此中慧根 慧力 即四聖諦中所有正智 謂聖諦智於四聖諦能證現觀 得沙門果 即由如是諸根 諸力 漸修 漸習 漸多修習為因緣故 便能發起下中上品順決擇 分四種善根 何等為四 140

149 譬如有人 欲以其火作火所作 為求火故 下安乾木 上施鑽燧 精勤 策勵 勇 猛鑽求 彼於如是精勤 策勵 勇猛鑽時 於下木上最初生煖 次煖增長 熱氣上衝 次倍增盛 其煙遂發 次無焰火欻然流出 火出無間發生猛焰 猛焰生已 便能造作火之所作 1煖 2頂 3 順諦忍 4 世第一法 如鑽火人精勤 策勵 勇猛鑽求 五根 五力 漸修 漸習 漸 多修習 當知亦爾 如下木上初所生煖 其煖善根 當知亦爾 燒諸煩惱無漏法火生前相故 如煖增長 熱氣上衝 其頂善根 當知亦爾 如次煙發 其順諦忍 當知亦爾 如無焰火欻然流出 世第一法 當知亦爾 如火無間發生猛焰 世第一法所攝五根 五力 無間所生出世無 漏聖法 當知亦爾 七覺支 此復云何 謂七覺支 諸已證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 如實覺慧 用此為支 故名覺支 即此七種如實覺支 三品所攝 1 念等覺支 通二品攝 2 擇法等覺支 毗鉢舍那品攝 3 精進等覺支 4 喜等覺支 5 安等覺支 奢摩他品攝 6 定等覺支 7 捨等覺支 謂三覺支奢摩他品攝 三覺支毗鉢舍那品攝 一覺支通二品攝 是故說名七種覺支 謂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 喜覺支 此三觀品所攝 安覺支 定覺支 捨覺支 此三止品所攝 念覺支一種 俱品所攝 說名遍行 彼於爾時 最初獲得七覺支故 名初有學見聖諦跡 已永斷滅見道所斷一切煩惱 唯餘修道所斷煩惱 為斷彼故 修習三蘊所攝八支聖道 三蘊 戒蘊 定蘊 慧蘊 141

150 八支聖道 1 正見 2 正思惟 3 正語 4 正業 5 正命 6 正精進 7 正念 8 正定 慧 慧 戒 戒 戒 慧 定 定 此中正見 正思惟 正精進 慧蘊所攝 正語 正業 正命 戒蘊所攝 正念 正定 定蘊所攝 問 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 答 諸聖有學已見跡者 由八支攝行跡正道 能無餘斷一切煩惱 能於解脫究竟作證 是故名為八支聖道 1 當知此中 若覺支時所得真覺 若得彼已 以慧安立如證而覺 總略此二 合名正見 2 由此正見增上力故 所起出離 無恚 無害分別思惟 名正思惟 若心趣入諸所尋思 彼唯尋思如是相狀所有尋思 3 若心趣入諸所言論 即由正見增上力故 起善思惟 發起種種如法言論 是名正 語 4 若如法求衣服 飲食 諸坐臥具 病緣醫藥供身什物 於追求時 若往 若還正知而住 若覩 若瞻 若屈 若伸 若持衣鉢及僧伽胝 若食 若飲 若噉 若嘗正知而住 或於住時 於已追求衣服等事 若行 若住 若坐 若臥 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 是名正業 5 如法追求衣服 飲食 乃至什物 遠離一切起邪命法 是名正命 若遠離攝正語 業 命 彼於證得無漏作意諸覺支時 先已獲得 集異門論 云何聖所愛戒 答 無漏身律儀 語律儀 命清淨 是名聖所愛戒 問 何故此名聖所愛戒 答 以諸聖者 賢善 正至 長時愛樂 欣慕 悅意 我於何時當正獲得諸語惡行 諸身惡行 諸邪命事不作律儀 由彼長夜於此尸羅深心愛樂 欣慕 悅意 故獲得時 名聖所愛 獲得如是聖愛戒已 終不正知而說妄語 終不故思害眾生命 終不故思不與而取 終不故思行欲邪行 終不非法求衣服等 即由如是聖所愛戒增上力故 於修道時 乃至所有語業 身業 養命事轉 亦得名 為正語 業 命 142

151 6 依止正見及正思惟 正語 業 命勤修行者 所有一切欲 勤 精進 出離勇猛 勢力發起 策勵其心 相續無間 名正精進 7 8 成就如是正精進者 由四念住增上力故 得無顛倒九種行相所攝正念 能攝九種 行相心住 是名正念及與正定 九種行相所攝正念 念 等念 隨念 別念 不忘念 心明記 無失 無忘 無失法 如是一切八支聖道 總立二種 謂 無所作 正語 正業 正命 住所作 奢摩他 正念 正定 毗鉢舍那 正見 正思惟 正精進 集異門論 念 隨念 專念 憶念 不忘不失 不遺 不 漏 不失法性 心明記性 是名無學正念 顯揚二卷 念 及正念 隨念 諸念 不忘念 心 明瞭性 及不忘失 極不忘失 極不忘失諸法性 如是清淨正語 業 命為所依止 於時時間修習止觀 能斷諸結 無餘永斷 能得最上阿羅漢果 長時相續 名為修道 多時串習斷煩惱故 率爾智生 名為見道 暫時智起 即能永斷諸煩惱故 由是因緣 正語 業 命 於修道中方始建立 由如是等 漸次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加行方便 是名菩提分修 13 修果 云何修果 謂四沙門果 1 預流果 2 一來果 3 不還果 4 最上阿羅漢果 修所成地 若世間一切種清淨 若出世間一切種清淨 總略為一 說名修果 此中云何名沙門 云何名果 謂聖道名沙門 煩惱斷名果 又後生道或中或上 是前生道所生之果 問 何故建立如是四果 答 對治四種諸煩惱故 謂諸無事能感惡趣 往惡趣因煩惱斷故 及能斷彼對治生故 立預流果 而薄伽梵說永斷三結立此果者 謂依三品 有三種結 障礙聖道令不生故 1 在家品 2 惡說法毗奈耶品 3 善說法毗奈耶品 依在家品 有薩迦耶見 由此見故 先生怖畏 最初不欲發趣聖道 依惡說法毗奈耶品 有戒禁取 由此取故 雖已發趣 而行邪僻 由是不能生起聖道 依善說法毗奈耶品 有疑 由此疑故 雖已發趣 不行邪僻 而於正道未串習故 於如實見所知事中猶豫疑惑 障礙聖道不令生起 143

152 1 由是因緣 唯說斷此 立預流果 此預流果極餘七有 由是因緣 多生相續 2 若斷再生相續煩惱 生無重續 立一來果 謂若永斷天有所攝 人有所攝再生相續所有煩惱 極唯更受天有一生 人有一生 故於爾時立一來果 3 若已永斷能感還來生此煩惱 唯於天有當可受生 即於爾時立不還果 4 若已永斷一切能感生有煩惱 建立最上阿羅漢果 而薄伽梵說 永斷三結 薄貪瞋癡 立一來果 永斷能順五下分結 立不還果 永斷一切煩惱究竟 建立最上阿羅漢果 是名修果 又於此中 貪 瞋 癡 慢 尋思行者 彼先應於淨行所緣淨修其行 然後方證心正安住 彼於各別所緣境界 定由所緣差別勢力 勤修加行 若等分行補特伽羅 隨所愛樂 攀緣彼境勤修加行 如是勤修 唯令心住 非淨其行 如等分行補特伽羅 薄塵行者 當知亦爾 而彼諸行 有其差別 謂貪等行者勤修行時 要經久遠 方證心住 等分行者勤修行時 不甚久遠 能證心住 薄塵行者勤修行時 最極速疾 能證心住 問 前已廣說有貪等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 其等分行及薄塵行補特伽羅 有何行相 答 等分行者 如貪等行補特伽羅所有行相 一切具有 然彼行相非上 非勝 如貪等行 隨所遇緣 有其差別 施設此行與彼相似 其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者 謂①無重障 ②最初清淨 ③資糧已具 ④多清 淨信 ⑤成就聰慧 ⑥具諸福德 ⑦具諸功德 ① 無重障者 謂無三障 何等為三 1 業障 言業障者 謂五無間業 及餘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 彼異熟果若成熟時 能障正道 令不生起 是名業障 2 煩惱障 煩惱障者 謂猛利煩惱 長時煩惱 由此煩惱 於現法中 以其種種淨行所緣不能令淨 是名煩惱障 3 異熟障 異熟障者 謂若生處 聖道依彼不生不長 於是生處異熟果生 或有生處 聖道依彼雖得生長 而於其中異熟果生 聾騃愚鈍 盲瞽 瘖瘂 以手代言 無有力能解了善說 惡說法義 144

153 ② 最初清淨者 謂善淨戒及正直見 由十因緣 戒善清淨 如前應知 正直見者 謂若有見 1 淨信相應故 2 勝解相應故 3 遠離誑諂故 4 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 名為正直 淨戒虧損 1 最初惡受尸羅律儀 2 太極沈下 3 太極浮散 4 放逸懈怠所攝 5 發起邪願 6 軌則虧損所攝 7 淨命虧損所攝 8 墮在二邊 9 不能出離 10 所受失壞 如是正直見 1 淨信相應故 於佛正法及毗奈耶不可引奪 2 勝解相應故 於諸如來及聖弟子不可思議威德神力 不可思議生處差別 甚深法教 不可記事 深生勝解 無驚 無恐 無有怖畏 3 遠離誑諂故 其見正直 是正直類 如其聖教而正修行 如其真實而自顯發 4 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 於一切法無常 苦 空 無我等義 善正思惟 善正籌量 善正觀察 由是為因 無惑無疑 遠離二路 逮得昇進 由此四相 先所說見 名正直見 ③ 資糧已具者 廣說資糧 如前應知 略有四種 1 福德資糧 謂由此故 於今獲得隨順資具 豐饒財寶 遇真福田為善知識 離諸 障礙 能勤修行 2 智慧資糧 謂由此故 成就聰慧 有力有能解了善說 惡說法義 獲得隨順法教 義教 教授教誡 3 先世資糧 謂由宿世積集善根 於今獲得諸根成熟 4 現法資糧 謂於今世有善法欲 諸根成熟 具戒律儀及根律儀 如前廣說 ④ 多清淨信者 謂於大師所無惑無疑 深生淨信及以勝解 如於大師 於法 於學亦復如是 其餘廣說 如前應知 ⑤ 成就聰慧者 謂由此故 於法於義速能領受 經久遠時 於法於義能無忘失 於法於義速能通達 ⑥ 具諸福德者 謂由此故 形色端嚴 眾所樂見 發清淨信 無病長壽 言辭敦肅 具大宗葉 眾所知識 成就大福 多獲衣 等諸資生具 為諸國王及大臣等供養 恭敬 尊重 讚歎 ⑦ 具諸功德者 謂本性成就極少欲等種種功德 如前所說沙門莊嚴 應知其相 如是等類 應知是名諸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 145 沙門莊嚴 1 具足正信 2 無有諂曲 3 少諸疾病 4 性勤精進 5 成就妙慧 6 少欲 7 喜足 8 易養 9 易滿 10 成就杜多功德 11 端嚴 12 知量 13 成就賢善士法 14 成就聰慧者相 15 堪忍 16 柔和 17 賢善

154 14 補特伽羅異門 云何補特伽羅異門 謂有六種 何等為六 1 沙門 2 婆羅門 3 梵行 4 苾芻 5 精勤 6 出家 1 沙門 第一沙門復有四種 何等為四 1 勝道沙門 2 說道沙門 3 活道沙門 4 壞道沙門 諸善逝 名勝道沙門 諸善逝者 謂已證得貪瞋癡等無餘永盡 諸說正法者 名說道沙門 說正法者 謂為調伏貪瞋癡等 宣說正法 諸修善行者 名活道沙門 修善行者 謂為調伏貪瞋癡等 勤修正行 諸行邪行者 名壞道沙門 行邪行者 謂犯尸羅 行諸惡法 又學無學名勝道沙門 以無漏道摧滅一切見 修所斷諸煩惱故 若無如來及諸菩薩 為菩提故勤修正行 諸聲聞眾持三藏者 名說道沙門 任持世俗法毗奈耶 轉正法眼令不斷故 若諸異生補特伽羅 其性調善 為自利益勤修正行 有羞有悔 愛樂正學 為得未得 為觸未觸 為證未證勤修加行 有力有能堪得未得 堪觸未觸 堪證未證 名活道沙 門 由彼現有諸善法煖 堪能生長聖慧命根 名活 非死 是故名為活道沙門 若諸犯戒補特伽羅 多行惡法 廣說乃至實非梵行自稱梵行 名壞道沙門 由彼破壞最初所有正道根本 無力無能 非生道器 雖現前有說正道教 及現前有證 正道者 而彼不得 是故名為壞道沙門 世尊依彼作如是說 此初沙門 廣說乃至第四沙門 於外沙門 婆羅門教空無所有 若於是處 八支聖道安立可得 即於是處有初沙門 廣說乃至第四沙門 2 婆羅門 第二婆羅門復有三種 1 種性婆羅門 謂若生在婆羅門家 從母產門之所生出 父母圓備 名婆羅門 2 名想婆羅門 謂諸世間 由想等想 假立言說 名婆羅門 3 正行婆羅門 謂所作事決定究竟 已能驅擯惡不善法 如說 當知婆羅門 更無有所作 所作事已辦 是謂婆羅門 146

155 3 梵行 第三梵行復有三種 1 受遠離梵行 謂能受學遠離一切行非梵行習婬欲法 2 暫時斷梵行 謂諸異生 由世間道離欲界欲 3 畢竟斷梵行 謂諸聖者得不還果 復得最上阿羅漢果 4 苾芻 第四苾芻復有五種 1 乞丐苾芻 2 自稱苾芻 3 名想苾芻 4 破壞煩惱苾芻 5 白四羯磨受具足戒苾芻 5 精勤 第五精勤復有三種 1 止息犯戒精勤 謂能遠離一切不善身業 語業 2 止息境界精勤 謂密護根門 修防守念及常委念 如前廣說 3 止息煩惱精勤 謂能永斷見 修所斷一切煩惱 及於一切先所生起 或欲尋思 或恚尋思 或害尋思 或貪 或瞋 或諸邪見 或忿恨覆惱誑諂等 能往惡處那落 迦等諸險惡趣非沙門法 隨所生起能不忍受 尋即斷滅 除遣 變吐 當知此中 略有二種止息煩惱 1 止息隨眠 2 止息諸纏 6 出家 第六出家復有二種 1 於善說法毗奈耶中 而出家者 2 於惡說法毗奈耶中 而出家者 謂苾芻 苾芻尼 式叉摩那 沙彌 沙彌尼 又若自能出離身中所有一切惡不善法 當知是名真實出家 謂諸外道 或全無衣 或壞色衣 或塗灰等增上外道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眾多外道 147

156 是故說言 若諸沙門 若婆羅門 若修梵行 若諸苾芻 若精勤者 若出家者 如是一切 是數取趣所有異門 15 八種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略有八種 建立因緣略有四種 云何八種補特伽羅 1 有堪能者 2 無堪能者 3 善知方便者 4 不善知方便者 5 有無間修者 6 無無間修者 7 已串修習者 8 未串修習者 16 四種補特伽羅建立因緣 云何四種補特伽羅建立因緣 謂由四種差別因緣 建立八種補特伽羅 1 由根差別故 有根已成熟及根未成熟 2 由瑜伽差別故 有善知瑜伽及不善知瑜伽 3 由加行差別故 有有無間 殷重修 及無無間 殷重修 4 由時差別故 有已長時修道及未長時修道 云何如是四種差別能為前八補特伽羅建立因緣 謂根已成熟即有堪能者 根未成熟即無堪能者 善知瑜伽即善知方便者 不善知瑜伽即不善知方便者 有無間 殷重修即有無間修者 此亦名為有常委修 無無間 殷重修即無無間修者 此亦名為無常委修 已長時修道即已串修習者 未長時修道即未串修習者 如是名為由根差別 瑜伽差別 加行差別及時差別 建立八種補特伽羅 148

157 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未成熟 彼於所有善知方便 有無間修 已串修習 如理 如 法 如其善巧 皆不能辦 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雖成熟 而未善知善巧方便 於諸所有亦不能辦 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已成熟 善知方便 無無間修 即不能得速疾通慧 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已成熟 善知方便 有無間修 未串修習 即於所有自所作事 未得成辦 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已成熟 善知方便 有無間修 已串修習 彼於所有皆能成辦 亦能獲得速疾通慧 於其所有自所作事已得成辦 17 四種魔 當知諸魔略有四種 魔所作事有無量種 勤修觀行諸瑜伽師 應善遍知 當正遠離 云何四魔 1 蘊魔 2 煩惱魔 3 死魔 4 天魔 蘊魔者 謂五取蘊 (死所依) 煩惱魔者 謂三界中一切煩惱 (能令死) 死魔者 謂彼彼有情 從彼彼有情眾 夭喪殞歿 (正是死) 天魔者 謂於勤修勝善品者 求欲超越蘊 煩惱 死三種魔時 有生欲界最上天子 得大自在 為作障礙 發起種種擾亂事業 是名天魔 (於其死作障礙事 不令超越) 當知此中 若死所依 若能令死 若正是死 若於其死作障礙事 不令超越 依此四種建立四魔 謂依已生 已入現在五取蘊故 方有其死 由煩惱故 感當來生 生已便有夭喪殞歿 諸有情類命根盡滅 夭喪殞歿 是死自性 勤修善者 為超死故正加行時 彼天子魔得大自在 能為障礙 由障礙故 或於死法令不能出 或經多時 極大艱難 方能超越 又魔於彼或有暫時不得自在 謂世間道離欲異生 或在此間 或生於彼 或魔於彼得大自在 謂未離欲 若未離欲 在魔手中隨欲所作 若世間道而離欲者 魔縛所縛 未脫魔羂 由必還來生此界故 149

158 18 魔事 云何魔事 謂諸所有能引出離善法欲生 耽著諸欲增上力故 尋還退捨 當知此即是為魔事 若正安住密護根門 於諸所有可愛色聲香味觸法 由執取相 執取隨好 心樂趣 入 當知此即是為魔事 若正安住於食知量 於諸美味不平等食 由貪愛欲 心樂趣入 當知此即是為魔 事 若正安住精勤修習初夜後夜悎寤瑜伽 於睡眠樂 於偃臥樂 於脅臥樂 由懈怠 力 心樂趣入 當知此即是為魔事 若正安住正知而住 於往來等諸事業時 若見幼少 盛年 美色諸母邑等 由不如理 執取相好 心樂趣入 或見世間諸妙好事 心樂趣入 或於多事多所作中 心樂趣入 或見在家及出家眾歡娛雜處 或見惡友共相雜住 便生隨喜 心樂趣入 當知一切皆是魔事 於佛法僧 苦集滅道 此世他世若生疑惑 當知一切皆是魔事 住阿練若 樹下 塚間 空閑靜室 若見廣大可怖畏事 驚恐毛豎 或見沙門婆 羅門像 人非人像欻爾而來 不如正理勸捨白品 勸取黑品 當知一切皆是魔事 若於利養恭敬稱譽 心樂趣入 或於慳吝 廣大希欲 不知喜足 忿 恨 覆 惱及矯詐等沙門莊嚴所對治法 心樂趣入 當知一切皆是魔事 如是等類無量無邊諸魔事業 一切皆是四魔所作 隨其所應 當正了知 19 三因緣無果 由三因緣 正修行者精勤發趣 空無有果 何等為三 1 由諸根未積集故 2 由教授不隨順故 3 由等持力微劣故 若有諸根猶未積集 雖復獲得隨順教授 彊盛等持 精勤發趣 空無有果 若有諸根雖已積集 其等持力亦復彊盛 而不獲得隨順教授 精勤發趣 空無有果 若有諸根雖已積集 亦復獲得隨順教授 而等持力若不彊盛 精勤發趣 空無有果 若有諸根已得積集 教授隨順 等持彊盛 精勤發趣 決定有果 如是名為由三因緣 空無有果 由三因緣 決定有果 150

159 第三瑜伽處 初瑜伽處 第二瑜伽處 第三瑜伽處 第四瑜伽處 (卷 30) 如是已說補特伽羅品類 建立及所緣等 乃至趣修有果 無果 如應安立 我今當說 總嗢柁南曰 往慶問尋求 方安立護養 遠離一境性 障淨修作意 1往 1 種性 2 數取趣(補特伽羅) 3 安立 4 世出世 第三瑜伽處(安立) 1往 2慶 3問 4 尋求 5 安立 1 護養 2 遠離 3 一境性 4 障淨 5 修作意 若有自愛補特伽羅初修業者 始修業時 為隨證得自義利故 先應四處安住正念 然後往詣善達瑜伽或軌範師 或親教師 或餘尊重 似尊重所 云何四處 1 專求領悟 無難詰心處 2 深生恭敬 無憍慢心處 3 唯求勝善 非顯己能處 4 純為安立自他善根 非求利養恭敬名聞處 如是正念到師處已 先求開許請問時分 然後安詳躬申請問 將請問時 偏覆左肩 右膝著地 或居下坐曲躬而坐 合掌恭敬 深生愧畏 低顏軟語請問瑜伽 我於如是瑜伽行中欲求受學 唯願慈悲為我宣說 2慶 如是請已 善達瑜伽諸瑜伽師 為欲安立初修業者瑜伽作意 應以慈愍柔軟言詞讚 勵慶慰 又應稱揚修斷功德 歎言 善哉 善哉 賢首 汝今乃能於墮放逸 樂著放逸 沈沒境界 樂著境界眾生類中 獨不放逸 樂修出行 汝今乃能於久墮在種種憂苦險惡牢獄眾生類中 獨求解脫如是牢獄 汝今乃能於彼種種貪瞋癡等杻械枷鎖常所固縛眾生類中 獨求斷壞如是固縛 汝今乃能於入生死曠野嶮道眾生類中 獨求超度曠野嶮道 汝今乃能於遭窮儉種種善根眾生類中 獨求獲得豐饒善根 汝今乃能於墮種種煩惱怨賊 廣大怖畏眾生類中 獨求證得究竟安隱常樂涅槃 汝今乃能於為煩惱重病吞食眾生類中 獨求證得第一無病常樂涅槃 汝今乃能於為四種瀑流漂溺眾生類中 獨求越度如是瀑流 汝今乃能於入廣大無明黑闇眾生類中 獨求獲得大智光明 長老當知 汝若定能如是精勤修瑜伽行 乃得名為不虛受用國人信施 真實奉行如 來聖教 不捨靜慮 成就勝觀 增長樂居空閑法侶 精勤修學自義瑜伽 不辱有智 同梵行者 151 卷 30

160 汝今為欲勤修自利利他正行 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 哀愍世間及諸天 人 阿素洛等 為令獲得義利安樂 故來問爾 集異門論八卷五頁云 四瀑流者 一 欲瀑流 二 有瀑流 三 見瀑流 四 無明瀑流 云何欲瀑流 答 除欲界系諸見無明 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 是名欲瀑流 云何有瀑流 答 除色 無色界系諸見無明 諸餘色 無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 是名有瀑流 云何見瀑流 答 謂五見 一 有身見 二 邊執見 三 邪見 四 見取 五 戒禁取 如是五 見 名見瀑流 云何無明瀑流 答 三界無智 是名無明瀑流 入阿毗達磨論上十六頁云 瀑流有四 謂欲 有 見 無明瀑流 欲漏中除見 名欲瀑流 有二十九物 有漏中除見 名有瀑流 有三十物 三界諸見 名見瀑流 有三十六物 三界相應不共無明 名無明瀑流 有十五物 漂奪一切有情勝事 故名瀑流 如水瀑流 3問 以如是等柔軟言詞讚勵慶慰 稱揚修斷諸功德已 復於四種審問處法 應審問之 告言 長老 汝已一向歸佛法僧 非外道師及彼邪法弟子眾不 汝已最初淨修梵行 善淨尸羅 正直見不 汝已於其總標 別辯諸聖諦法 若少 若多 聞受持不 汝於涅槃深心信解 為證寂滅而出家不 4 尋求 如是問已 彼若云 爾 次後復於四種處所 以四因緣應正尋求 四種處所 何等名為四種處所 1 應尋求其願 2 應尋求種性 3 應尋求其根 4 應尋求其行 四種因緣 云何名為四種因緣 1 應以審問而正尋求 2 應以言論而正尋求 3 應以所作而正尋求 4 應以知他心差別智而正尋求 152

161 應以審問而正尋求 尋求其願 云何名為應以審問尋求其願 謂如是問 長老 於何已發正願 聲聞乘耶 獨覺乘耶 無上正等菩提乘耶 彼得此問 隨自所願 當如是答 如是名為應以審問尋求其願 尋求種性及以根 行 云何名為應以審問尋求 1 種性及以 2 根 3 行 謂如是問 長老 於自種性 根 行能審察不 謂我本來有何種性 聲聞乘耶 獨覺乘耶 大乘等耶 有何等根 為鈍 為中 為利根耶 有何等行 為貪行耶 為瞋行耶 廣說乃至尋思行耶 彼若黠慧 能自了知前後差別種性 根 行 善取其相 如問而答 若性愚鈍 不能自知前後差別 乃至不能善取其相 由是不能如問而答 應以言論尋求彼三 種性 聲聞 獨覺 大乘 謂對其前 應以顯了正理相應眾雜美妙易解言詞 說聲聞乘相應言論 彼聞宣說此言論時 若身中有聲聞種性 於此言論便發最極踊躍歡喜 深生信解 若身中有獨覺種性 大乘種性 於此言論不發最極踊躍歡喜 不生信解 次復為其說獨覺乘相應言論 彼聞宣說此言論時 若身中有獨覺種性 於此言論便發最極踊躍歡喜 深生信解 若身中有聲聞種性 大乘種性 則不如是 後復為其宣說大乘相應言論 彼聞宣說此言論時 若身中有大乘種性 於此言論便發最極踊躍歡喜 深生信解 若身中有聲聞種性 獨覺種性 則不如是 根 鈍根 雖聞宣說麤淺言論 而於法義勵力審思 方能領受解了通達 利根 雖聞宣說深細言論 而於法義速能領受解了通達 中根 則不如是 153

162 行 貪行 彼聞為說淨妙言論 便發最極淨信愛樂 悟入其趣 身毛皆豎 悲涕墮淚 其身外現潤滑相狀 其心內懷柔軟怡悅 瞋行 當知一切與上相違 癡行 彼聞為說決定通達涅槃離染相應言論 便生最極驚恐怖畏 如說鈍根 如是癡行 當知亦爾 慢行 彼聞為說正法言論 不甚恭敬屬耳樂聞 不極安住求欲領解奉教行心 雖作方便引發其心 令受正化 而不分明發言稱善 尋思行 彼聞為說正法言論 雖攝耳聽 而心散亂 惡受所受 凡所領受不堅不住 隨受隨失 數重請問 如是名為應以言論尋求種性及以根 行 應以所作尋求彼三 謂如前說聲聞種性 及貪等行補特伽羅所有相狀 是名所作 由此所作 如其所應 當正尋求種性 根 行 應以知他心差別智尋求種性及以根 行 謂如有一善達瑜伽修瑜伽師 已得知他心差別智 彼由如是他心智故 如實了知種性 根 行 5 安立五處 於四種處 以四因緣正尋求已 復於五處如應安立 云何五處 1 護養定資糧處 2 遠離處 3 心一境性處 4 障清淨處 5 修作意處 護養定資糧 1 自圓滿 2 他圓滿 3 善法欲 4 戒律儀 5 根律儀 6 於食知量 7 悎寤瑜伽 8 正知而住 9 善友性 10 聞正法 11 思正法 12 無障礙 13 修惠捨 14 沙門莊嚴 云何護養定資糧 謂若成就戒律儀者 即於是處為令不退 住不放逸 如佛所誡 如佛所許 圓滿戒蘊學處差別 精進修行 常無懈廢 如是能於已所證得尸羅相應學道無退 亦能證得先所未證尸羅相應殊勝學道 如說成就戒律儀 如是成就根律儀 於食知量 初夜後夜悎寤瑜伽 正知而住 如是乃至成就所有沙門莊嚴 隨所獲得資糧所攝善法差別 皆能防護令不退失 於後勝進善法差別 為速圓滿 為如所說無增無減平等現行 發生樂欲 增上欣慕 恆常安住勇猛精進 是名護養定資糧 如是遠離順退分法 修習能順勝分法時 樂住遠離 154

163 遠離 云何遠離 謂處所圓滿 威儀圓滿 遠離圓滿 是名遠離 遠離 1 處所圓滿 1 處所圓滿 2 威儀圓滿 3 遠離圓滿 1 身遠離 處所 2 心遠離 云何處所圓滿 謂或阿練若 或林樹下 或空閑室 空閑室 山谷 巖穴 稻稈積等 林樹下 大樹林中 阿練若 空迥 塚間 邊際臥坐 當知如是山谷 巖穴 稻稈積等 大樹林中 空迥 塚間 邊際臥坐 或阿練若 或林樹下 或空閑室 總名處所 處所圓滿 處所圓滿復有五種 1 謂若處所 從本已來形相端嚴 眾所喜見 清淨無穢 園林池沼悉皆具足 清虛 可樂 地無高下 處無毒刺 亦無眾多磚石瓦礫 能令見者心生清淨 樂住其中修 斷加行 心悅 心喜 任持於斷 是名第一處所圓滿 2 又若處所 晝無憒鬧 夜少音聲 亦少蚊蝱 風日 蛇蝎諸惡毒觸 是名第二處 所圓滿 3 又若處所 無惡師子 虎 豹 豺 狼 怨敵 盜賊 人非人等諸恐怖事 於是 處所 身意泰然 都無疑慮 安樂而住 是名第三處所圓滿 4 又若處所 隨順身命眾具易得 求衣服等不甚艱難 飲食支持無所匱乏 是名第 四處所圓滿 5 又若處所 有善知識之所攝受 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 未開曉處能正開曉 已開曉處更令明淨 甚深句義以慧通達 善巧方便殷勤開示 能令智見速得清淨 是名第五處所圓滿 2 威儀圓滿 云何威儀圓滿 謂於 晝分經行 宴坐 於初夜分亦復如是 於中夜分右脅而臥 於後夜分疾疾還起 經行 宴坐 即於如是圓滿臥具 諸佛所許大小繩床 草葉座等結加趺坐 乃至廣說 155

164 結加趺坐 何因緣故結加趺坐 謂正觀見五因緣故 1 由身攝斂速發輕安 如是威儀順生輕安最為勝故 2 由此宴坐能經久時 如是威儀不極令身速疲倦故 3 由此宴坐是不共法 如是威儀外道他論皆無有故 4 由此宴坐形相端嚴 如是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 5 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 如是威儀一切賢聖同稱讚故 正觀如是五種因緣 是故應當結加趺坐 端身正願 云何端身 謂策舉身令其端直 云何正願 謂令其心離諂離詐 調柔正直 由策舉身令端直故 其心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 離諂詐故 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 安住背念 云何名為安住背念 如理作意相應念 名為背念 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 緣定相為境念 名為背念 棄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緣境故 如是名為威儀圓滿 遠離 3 遠離圓滿 1 處所圓滿 2 威儀圓滿 3 遠離圓滿 1 身遠離 2 心遠離 云何遠離圓滿 謂有二種 1 身遠離 謂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 獨一無侶 是名身遠離 2 心遠離 謂遠離一切染汙 無記所有作意 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 作意 及定資糧加行作意 是名心遠離 如是此中 若處所圓滿 若威儀圓滿 若身遠離 若心遠離 總攝為一 說名遠離 156

165 心一境性 奢摩他品 九種心住 毗鉢舍那品 四種毗鉢舍那 心一境性 云何心一境性 謂數數隨念 同分所緣 流注 無罪適悅相應 令心相續 名三摩地 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數 謂於正法聽聞受持 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 令其定地諸相現前 數 緣此為境 流注 無罪適悅相應 所有正念隨轉安住 隨 復由彼念 於所緣境無散亂行 無闕無間 無間 殷重加 念 行適悅相應而轉 故名流注適悅相應 又由彼念 於所緣境無有染汙 極安隱住 熟道適悅相應 而轉 故名無罪適悅相應 同 分 所 緣 謂諸定地所緣境界 非一眾多種種品類 緣此為境 令心正行 說名為定 此即名為同分所緣 問 此所緣境是誰同分 說為同分 答 是所知事相似品類 故名同分 是故說言 數數隨念同分所緣 流注 無罪適悅相應 令心相續 名三摩地 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復次 如是心一境性 或是奢摩他品 或是毗鉢舍那品 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 是名奢摩他品 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 是名毗鉢舍那品 九種心住 三摩地 善心一境性 所 知 事 不淨 慈愍 緣性緣起 界差別 阿那波那念 蘊善巧 界善巧 處善巧 緣起善巧 處非處善巧 下地麤性 上地靜性 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 云何名為九種心住 謂有苾芻 令心 1 內住 (由外而內) 2 等住 (由麤而細) 3 安住 (由失而安) 4 近住 (由遠而近) 5 調順 6 寂靜 7 最極寂靜 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 繫在於內 令不散亂 此則最初繫縛其心 令住於內 不外散亂 故名內住 謂即最初所繫縛心 其性麤動 未能令其等住 遍住故 次即於此所緣境界 以相續方便 澄淨方便 挫令微細 遍攝令住 故名等住 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 等住 然由失念於外散亂 復還攝錄安置內境 故名安住 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 由此念故 數數作意內住其心 不令此心遠住 於外 故名近住 謂種種相令心散亂 所謂色 聲 香 味 觸相 及貪 瞋 癡 男 女等 相 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 於彼諸相折挫其心 不令流散 故名調順 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 貪欲蓋等諸隨煩惱 令心擾動 故彼先應取彼 諸法為過患想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 於諸尋思及隨煩惱 止息其心 不令 流散 故名寂靜 謂失念故 即彼二種暫現行時 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 能不忍受 尋 即斷滅 除遣 變吐 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8 專注一趣 謂有加行 有功用 無闕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 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9 等持 謂數修 數習 數多修習為因緣故 得無加行 無功用任運轉道 由是因 緣 不由加行 不由功用 心三摩地任運相續 無散亂轉 故名等持 157 淨行 所緣 善巧 所緣 淨惑 所緣

166 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六種力 當知此中 由六種力 方能成辦九種心住 1 聽聞力 2 思惟力 3 憶念力 4 正知力 5 精進力 6 串習力 初由聽聞 思惟二力 數聞數思增上力故 最初令心於內境住 及 即於此相續方便 澄淨方便 等遍安住 (1 內住 2 等住) 如是於內繫縛心已 由憶念力 數數作意攝錄其心 令不散亂 安 住 近住 (3 安住 4 近住) 從此已後 由正知力調息其心 於其諸相 諸惡尋思 諸隨煩惱 不令流散 調順 寂靜 (5 調順 6 寂靜) 由精進力 設彼二種暫現行時 能不忍受 尋即斷滅 除遣 變吐 最極寂靜 專注一趣 (7 最極寂靜 8 專注一趣) 由串習力 等持成滿 (9 等持) 四種作意 即於如是九種心住 當知復有四種作意 1 力勵運轉作意 1 內住 2 等住 2 有間闕運轉作意 3 安住 4 近住 5 調順 6 寂靜 7 最極寂靜 3 無間闕運轉作意 8 專注一趣 4 無功用運轉作意 9 等持 當知如是四種作意 於九種心住中 是奢摩他品 又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 於毗鉢舍那勤修習時 復即由是四種作意 方能修習 毗鉢舍那 故此亦是毗鉢舍那品 1 聽聞力 1 內住 1 力勵運轉作意 2 思惟力 2 等住 3 憶念力 3 安住 2 有間闕運轉作意 4 近住 4 正知力 5 調順 6 寂靜 5 精進力 7 最極寂靜 8 專注一趣 3 無間闕運轉作意 6 串習力 9 等持 4 無功用運轉作意 四種毗鉢舍那 云何四種毗鉢舍那 謂有苾芻 依止內心奢摩他故 於諸法中 1 能正思擇 謂於淨行所緣境界 或於善巧所緣境界 或於淨惑所緣境界 能正思擇盡所有性 2 最極思擇 謂即於彼所緣境界 最極思擇如所有性 3 周遍尋思 謂即於彼所緣境界 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 取彼相狀 周遍尋思 4 周遍伺察 謂即於彼所緣境界 審諦推求 周遍伺察 是名四種毗鉢舍那 158

167 三門 又即如是毗鉢舍那 由三門 六事差別所緣 當知復有多種差別 云何三門毗鉢舍那 謂於所聞所受持法 或於教授教誡諸法 1 唯隨相行毗鉢舍那 由等引地如理作意 暫爾思惟 未思 未量 未推 未察 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毗鉢舍那 2 隨尋思行毗鉢舍那 若復於彼思量推察 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毗鉢舍那 3 隨伺察行毗鉢舍那 若復於彼既推察已 如所安立復審觀察 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毗鉢舍那 是名三門毗鉢舍那 六事 云何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謂尋思時 尋思六事 1義 云何名為尋思於義 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 有如是如是義 如是名為尋思於義 2事 云何名為尋思於事 謂正尋思內外二事 如是名為尋思於事 3相 云何名為尋思於相 謂正尋思諸法二相 一者 自相 二者 共相 如是名為尋思於相 4品 云何名為尋思於品 謂正尋思諸法二品 一者 黑品 二者 白品 尋思黑品過失過患 尋思白品功德勝利 如是名為尋思於品 5時 云何名為尋思於時 謂正尋思過去 未來 現在三時 尋思如是事 曾在 過去世 尋思如是事 當在未來世 尋思如是事 今在現在世 如是名為尋思於時 6理 云何名為尋思於理 謂正尋思四種道理 1 觀待道理 由觀待道理 尋思世俗以為世俗 尋思勝義以為勝義 尋 思因緣以為因緣 2 作用道理 由作用道理 尋思諸法所有作用 謂如是如是法 有如是如是作用 3 證成道理 由證成道理 尋思三量 1 至教量 2 比度量 3 現證量 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 為有至教不 為現證可得不 為應比度不 4 法爾道理 由法爾道理 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 難思法性 安住法性 應生信解 不應思議 不應分別 如是名為尋思於理 159

168 既尋思已 復審伺察 如是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及前三門毗鉢舍那 略攝一切 毗鉢舍那 問 何因緣故 建立如是六事差別毗鉢舍那 答 依三覺故 如是建立 何等三覺 1 語義覺 尋思義故 起語義覺 2 事邊際覺 尋思其事及自相故 起事邊際覺 3 如實覺 尋思共相 品 時 理故 起如實覺 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所知境界 所謂語義 及所知事盡所有性 如所有性 不淨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云何勤修不淨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1義 謂依不淨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 由等引地如理作意 解了其義 知此不淨實為不淨 深可厭逆 其性朽穢 惡臭生臭 由如是等種種行相 於先所聞依諸不淨所說正法 解了其義 如是名為於諸不淨尋思其義 2事 謂彼如是解了義已 觀不淨物 建立二分 謂內及外 如是名為尋思彼事 3相 1 謂且於內身中所有朽穢不淨 發起勝解 了知身中有髮 毛等 廣說乃至腦膜 小便 復於如是身中所有多不淨物 攝為二界 發起勝解 所謂 地界 始於髮 毛 乃至大便 起地勝解 水界 始於淚 汗 乃至小便 起水勝解 如是名為依內不淨尋思自相 160

169 2 復於其外諸不淨物, 由青瘀等種種行相, 發起勝解 青瘀 膿爛 膨脹 食噉 異赤 謂先發起青瘀勝解, 或親自見 或從他聞 或由分別所有死尸 如是死尸, 或男 或女 或非男女, 或親 或怨 或是中庸, 或劣 或中 或復是勝, 或是少年 或是中年 或是老年 取彼相已, 若此死尸死經一日, 血流已盡, 未至膿爛, 於是發起青瘀勝解 若此死尸死經二日, 已至膿爛, 未生蟲蛆, 於是發起膿爛勝解 若此死尸死經七日, 已生蟲蛆, 身體已壞, 於是發起爛壞勝解 膨脹勝解 若此死尸為諸狐狼 鵄梟 鵰鷲 烏鵲 餓狗之所食噉, 於是發起食噉勝解 即此死尸既被食已, 皮肉血盡, 唯筋纏骨, 於是發起異赤勝解 分散若此死尸或被食噉, 支節分離, 散在處處, 或有其肉, 或無其肉, 或餘少肉, 於是發起分散勝解 骨 若此死尸骨節分散, 手骨異處 足骨異處 膝骨異處 髀骨異處 髖骨異處 髆骨異處 臂骨異處 脊骨異處 頷輪異處 齒髮異處 髑髏異處, 見是事已, 起骨勝解 鎖若復思惟如是骸骨共相連接而不分散, 唯取麤相, 不委細取支節屈曲, 如是爾時起鎖勝解 骨鎖 又有二鎖 若委細取支節屈曲, 爾時發起骨鎖勝解 1 形骸鎖形骸鎖者, 謂從血鎖脊骨, 乃至髑髏所住 2 支節鎖支節鎖者, 謂臂 髆等骨連鎖, 及髀 髆等骨連鎖 此中形骸鎖, 說名為鎖 ; 若支節鎖, 說名骨鎖 復有二種取骨鎖相 1 取假名綵畫木石泥等所作骨鎖相 若思惟假名骨鎖相時, 爾時唯名起鎖勝解, 不名骨鎖 2 取真實骨鎖相若思惟真實骨鎖相時, 爾時名起骨鎖勝解 又即此外造色色相, 三種變壞 1 自然變壞始從青瘀乃至膨脹, 是自然變壞 2 他所變壞始從食噉乃至分散, 是他所變壞 3 俱品變壞若骨 若鎖及以骨鎖, 是俱品變壞 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外不淨相, 是名尋思外諸所有不淨自相 3 云何尋思不淨共相? 謂若內身, 外淨色相未有變壞 ; 若在外身, 不淨色相已有變壞 由在內身不淨色相平等法性 相似法性, 發起勝解 能自了知我淨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 ; 若諸有情成就如是淨色相者, 彼淨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 ; 譬如在外不淨色相 161

170 是名尋思不淨共相 4品 謂作是思 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不如實知 於內 於外諸淨色相發起貪欲 便為顛倒 黑品所攝 是有諍法 有苦 有害 有諸災患 有遍燒惱 由是因緣 發起當來生老病死愁歎憂苦種種擾惱 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如實隨觀 便無顛倒 白品所攝 是無諍法 無苦 無 害 廣說乃至由此因緣 能滅當來生老病死 乃至擾惱 若諸黑品 我今於彼不應忍受 應斷 應遣 若諸白品 我今於彼未生應生 生已令住 增長廣大 5時 謂作是思 若內所有諸淨色相 在現在世 若外所有不淨色相 亦現在世 諸過去世曾淨色相 彼於過去雖有淨相 而今現在如是次第種種不淨 諸現在世我之所有似淨色相 此淨色相於現在世雖有淨相 於未來世不當不淨如今 現在外不淨色 無有是處 我此色身 去來今世 曾如是相 當如是相 現如是相 不過如是不淨法性 6理 1 觀待道理 依勝義 依世俗 依因緣 謂作是思 若內若外都無有我 有情可得 或說為淨 或說不淨 唯有色相 唯有身形 於中假想施設言論 謂之為淨 或為不淨 又如說言 壽煖及與識 若棄捨身時 離執持而臥 無所思如木 既死沒已 漸次變壞分位可知 謂青瘀等 乃至骨鎖 今我此身 先業煩惱之所引發 父母不淨和合所生 糜飯等食之所增 長 此因 此緣 此由藉故 雖暫時有諸淨色相似可了知 而內身中 若內若外 於常常時 種種不淨皆悉充滿 2 作用道理 復作是思 於此不淨 若能如是善修 善習 善多修習 能斷欲貪 如是欲貪 定應當斷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彼理 3 證成道理 至教量 現證量 比度量 復作是思 如世尊說 若於不淨善修 善習 善多修習 能斷欲貪 是至教量 我亦於內自能現見於諸不淨 如如作意思惟修習 如是如是令欲貪纏未 生不生 生已除遣 是現證量 比度量法亦有可得 謂作是思 云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對治法 可於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 162

171 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彼理 4 法爾道理 復作是思 如是之法成立法性 難思法性 安住法性 謂修不淨 能與欲貪作斷對治 不應思議 不應分別 唯應信解 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彼理 是名勤修不淨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慈愍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云何勤修慈愍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1義 謂依慈愍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 由欲利益安樂意樂 於諸有情作意與樂 發 起勝解 是慈愍相 若能如是解了其義 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義 2事 彼既如是解了義已 復能思擇 此為親品 此為怨品 此中庸品 是一切品 皆他相續之所攝故 於中發起外事勝解 又若親品 名為內事 怨 中庸品 名為外事 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事 3相 1 復能思擇 如是三品 若無苦樂欲求樂者 願彼得樂 今於此中 有饒益相 名為親品 不饒益相 名為怨品 俱相違相 名中庸品 如是三品 若無苦樂欲求樂者 略有三種欲求樂心差別可得 一者 欲求欲界諸樂 二者 欲求色界有喜勇悅諸樂 三者 欲求離喜諸樂 163

172 如是若於欲樂匱乏 願彼皆得無罪欲樂 若於有喜 離喜諸樂有所匱乏 當知亦爾 是名尋思慈愍自相 2 復審思擇 若諸親品 若諸怨品 若中庸品 我於其中皆當發起相似性心 平等性心 何以故 我若作意與親品樂 此未為難 於中庸品作意與樂 亦未甚難 若於怨品作意與樂 乃甚為難 我於怨品尚應作意願與其樂 何況親品及中庸品而不與樂 何以故 此 中都無能罵 所罵 能瞋 所瞋 能弄 所弄 能打 所打 唯有音聲 唯有名字 又我此身 隨所生起 有色麤重四大所造 隨所住處 便為如是觸所逼惱 略有二觸 謂 1 音聲觸 2 手足塊刀杖等觸 是身及觸皆是無常 能為如是不饒益者亦是無常 又復一切有情之類 皆有生老病死等法 本性是苦 故我不應於本性苦諸有情上 更加其苦 而不與樂 又亦不應不與怨家作善知識 不攝一切有情之類以為自體 又世尊言 我不觀見如是種類有情可得 無始世來經歷生死 長時流轉 不互相 為或父 或母 兄弟 姊妹 若軌範師 若親教師 若餘尊重 似尊重者 由是因緣 一切怨品無不皆是我之親品 又怨 親品 無有決定真實可得 何以故 親品餘時轉成怨品 怨品餘時轉成親品 是故一切無有決定 故我今者 應於一切有情之類 皆當發起平等性心 平等性見 及起相似利益意樂 安樂意樂與樂勝解 是名尋思慈愍共相 4品 復審思擇 我若於彼不饒益者發生瞋恚 便為顛倒 黑品所攝 是有諍法 廣說如 前 我若於彼不起瞋恚 便無顛倒 白品所攝 是無諍法 廣說如前 如是名為尋思慈愍黑品 白品 5時 復審思擇 諸過去世求欲得樂有情之類 彼皆過去 我當云何能與其樂 諸現在世 有情之類 我今願彼盡未來世 於一切時常受快樂 是名尋思諸慈愍時 164

173 6理 1 觀待道理 復審思擇 此中都無我及有情 或求樂者 或與樂者 唯有諸蘊 唯有諸行 於中假想施設言論 此求樂者 此與樂者 又彼諸行 業煩惱等以為因緣 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慈愍 2 作用道理 若於慈愍善修 善習 善多修習 能斷瞋恚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慈愍 3 證成道理 如是之義 有至教量 我內智見現轉可得 比度量法 亦有可得 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慈愍 4 法爾道理 又即此法成立法性 難思法性 安住法性 謂修慈愍能斷瞋恚 不 應思議 不應分別 應生勝解 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慈愍 是名勤修慈愍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緣起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卷 31) 云何勤修緣起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1義 謂依緣性緣起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 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諸法生故 彼彼法生 如是如是諸法滅故 彼彼法滅 此中都無自在 作者 生者 化者 能造諸法 亦無自性 士夫 中間能轉變者 轉變諸法 若能了知如是等義 是名尋思諸緣起義 2事 復審思擇十二有支若內若外 而起勝解 是名尋思諸緣起事 3相 1 復審思擇 無明支等 前際無知 後際無知 如是廣說 如前分別緣起支中 是名尋思緣起自相 2 復審思擇 如是一切緣生諸行 無不皆是本無今有 有已散滅 是故前後皆是無 常 皆有生老病死法故 其性是苦 不自在故 中間士夫不可得故 性空 無我 是名尋思緣起共相 165 卷 31

174 4品 復審思擇 我若於彼無常 苦 空 無我諸行如實道理發生迷惑 便為顛倒 黑品 所攝 廣說如前 若不迷惑 便無顛倒 白品所攝 廣說如前 是名尋思諸緣起品 5時 復審思擇 於過去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 如是已住 於現在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 如是今住 於未來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 如是當住 是名尋思諸緣起時 6理 1 觀待道理 復審思擇 唯有諸業及異熟果 其中主宰都不可得 所謂作者及與受者 唯有於法假想建立 謂於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中 發起假想 施設言論 說為作者及與受者 有如是名 如是種 如是性 如是飲食 如是領受若苦若樂 如是長壽 如是久住 如是極於壽量邊際 又於此中有二種果及二種因 二種果 1 自體果 謂於今世諸異熟生六處等法 2 受用境界果 二種因 1 牽引因 謂愛非愛業增上所起六觸所生諸受 謂於二果發起愚癡 愚癡為先 生福 非福及不動行 行能攝受後有之識 令生有芽 謂能攝受識種子故 令其展轉攝受後有名色種子 六處 種子 觸受種子 為令當來生支想所攝識 名色 六處 觸 受次第生故 今先攝受彼法種子 如是一切名牽引因 2 生起因 謂若領受諸無明觸所生受時 由境界愛生後有愛 及能 攝受愛品 癡品所有諸取 由此勢力 由此功能 潤業 種子 令其能與諸異熟果 如是一切名生起因 由此二因增上力故 便為三苦之所隨逐 招集一切純大苦蘊 如是名依觀待道理 尋思緣起所有道理 166

175 2 作用道理 復審思擇 於是緣性緣起觀中 善修 善習 善多修習 能斷愚癡 如是名依作用 道理 尋思緣起所有道理 3 證成道理 又審思擇 如是道理 有至教量 有內現證 有比度法 如是名依證成道理 尋思緣起所有道理 4 法爾道理 亦有成立法性等義 如是名依法爾道理 尋思緣起所有道理 是名勤修緣起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界差別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云何勤修界差別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1義 謂依界差別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 能正解了一切界義 謂種性義及種子義 因義 性義 是其界義 如是名為尋思界義 2 事 又正尋思地等六界內外差別 發起勝解 如是名為尋思界事 3 相 又正尋思 地為堅相 乃至風為輕動相 識為了別相 空界為虛空相 遍 滿色相 無障礙相 是名尋思諸界自相 又正尋思 此一切界 以要言之 皆是無常乃至無我 是名尋思諸界共相 4 品 又正尋思 於一合相界差別性不了知者 由界差別所合成身 發起高慢 便為顛倒 黑品所攝 廣說如前 與上相違 便無顛倒 白品所攝 廣說如前 如是名為尋思界品 5 時 又正尋思 去來今世六界為緣 得入母胎 如是名為尋思界時 6 理 1 觀待道理 又正尋思 如草木等眾緣和合 圍繞虛空 數名為舍 如是六界為所依故 筋骨血肉眾緣和合 圍繞虛空 假想 等想施設言論 數名為身 復由宿世諸業煩惱及自種子以為因緣 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 2 作用道理 又正尋思 若於如是界差別觀善修 善習 善多修習 能 斷憍慢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 3 證成道理 又正尋思 如是道理 有至教量 有內證智 有比度法 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 4 法爾道理 有成立法性 難思法性 安住法性 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 思諸界差別道理 是名勤修界差別觀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167

176 阿那波那念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云何勤修阿那波那念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1義 謂依入出息念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 能正了知於入出息所緣境界 繫心了達 無忘明記 是阿那波那念義 如是名為尋思其義 2 事 又正尋思 入息 出息在內可得 繫屬身故 外處攝故 內外差別 如是名為尋思其事 3 相 1 又正尋思 入息有二 出息有二 若風入內 名為入息 若風出外 名為出息 復正了知 如是為長入息 出息 如是為短入息 出息 如是息遍一切身 分 是名尋思諸息自相 2 又正尋思 入息滅已有出息生 出息滅已有入息生 入出息轉繫屬命根 及有識身 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無常 是名尋思諸息共相 4 品 又正尋思 若於如是入息 出息不住正念 為惡尋思擾亂其心 便為顛倒 黑品所攝 是有諍法 廣說如前 與上相違 便無顛倒 白品所攝 是無諍法 廣說如前 如是名為尋思其品 5 時 又正尋思 去來今世 入出息轉繫屬身心 身心繫屬入息 出息 如是名為尋思其時 6 理 1 觀待 又正尋思 此中都無持入息者 持出息者 入息 出息繫屬於彼 唯於從因從緣所生諸行 發起假想 施設言論 說有能持入出息 道理 者 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其理 2 作用 又正尋思 若於如是入出息念善修 善習 善多修習 能斷尋思 道理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其理 3 證成 又正尋思 如是道理 有至教量 有內證智 有比度法 道理 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其理 4 法爾 有成立法性 難思法性 安住法性 不應思議 不應分別 唯應 道理 信解 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其理 是名勤修阿那波那念者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如是依止淨行所緣 尋思六事差別觀已 數數於內令心寂靜 數數復於如所尋思 以勝觀行審諦伺察 彼由奢摩他為依止故 令毗鉢舍那速得清淨 復由毗鉢舍那為依止故 令奢摩他增長廣大 若依止善巧所緣及淨惑所緣 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 於其自處我後當說 168

177 九種白品 黑品所攝加行 復次 此中有九種白品所攝加行 與此相違 當知即是九種黑品所攝加行 白品所攝九種加行 1 相應加行 若貪行者 應於不淨安住其心 若瞋行者 應於慈愍安住其心 若癡行者 應於緣起安住其心 若憍慢行者 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 若尋思行者 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 若等分行者 或薄塵行者 應隨所樂攀緣一境安住其心 勤修加行 2 串習加行 謂於奢摩他 毗鉢舍那 已曾數習乃至少分 非於一切皆初修業 所以者何 初修業者 雖於相應所緣境界勤修加行 而有諸蓋數數現行 身心麤重 由是因緣 不能令心速疾得定 3 不緩加行 謂無間方便 殷重方便勤修觀行 若從定出 或為乞食 或為恭敬承事師長 或為看病 或為隨順修和敬業 或為所 餘如是等類諸所作事 而心於彼所作事業 不全隨順 不全趣向 不全臨入 唯有 速疾令事究竟 還復精勤宴坐寂靜 修諸觀行 若有苾芻 苾芻尼 鄔波索迦 剎帝利 婆羅門等種種異眾共相會遇 雖久雜處 現相語儀 而不相續安立言論 唯樂遠離 勤修觀行 又能如是勇猛精進 謂我於今定當趣證所應證得 不應慢緩 何以故 我有多種橫死因緣 所謂身中或風 或熱 或痰發動 或所飲食不正銷化 住在身中成宿食病 或為於 外蛇蝎 蚰蜓 百足等類諸惡毒蟲之所蜇螫 或復為人非人等類之所驚恐 因斯夭 沒 於如是等諸橫死處恆常思惟 修無常想 住不放逸 由住如是不放逸故 恆自思惟 我之壽命儻得更經七日 六日 五日 四日 三日 二日 一日 一時 半時 須臾 或半須臾 或經食頃 或從入息至於出息 或從 出息至於入息 乃至存活經爾所時 於佛聖教精勤作意修習瑜伽 齊爾所時 於佛 聖教 我當決定多有所作 169

178 4 無倒加行 謂如善達修瑜伽行諸瑜伽師之所開悟 即如是學 於法 於義不顛倒取 無有我慢 亦不安住自所見取 無邪僻執 於尊教誨終不輕毀 5 應時加行 謂於時時間修習止相 於時時間修習觀相 於時時間修習舉相 於時時間修習捨相 又能如實了知其止 止相 止時 了知其觀 觀相 觀時 了知其舉 舉相 舉時 了知其捨 捨相 捨時 止 止相 止時 觀 觀相 觀時 謂九相心住 能令其心無相 無分別 寂靜 極寂靜 等住寂止 純 一無雜 故名為止 1 所緣相 謂奢摩他品所知事同分影像 是名所緣相 由此所緣 令心寂靜 2 因緣相 謂依奢摩他所熏習心 為令後時奢摩他定皆清淨故 修習瑜 伽毗鉢舍那所有加行 是名因緣相 謂心掉舉時 或恐掉舉時 是修止時 又依毗鉢舍那所熏習心 為諸尋思之所擾惱及諸事業所擾惱時 是修 止時 謂四行 三門 六事差別所緣觀行 1 所緣相 謂毗鉢舍那品所知事同分影像 由此所緣 令慧觀察 2 因緣相 謂依毗鉢舍那所熏習心 為令後時毗鉢舍那皆清淨故 修習 內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 謂心沈沒時 或恐沈沒時 是修觀時 又依奢摩他所熏習心 先應於彼所知事境如實覺了 故於爾時是修觀時 舉 舉相 舉時 謂由隨取一種淨妙所緣境界 顯示 勸導 慶慰其心 謂由淨妙所緣境界 策勵其心 及彼隨順發勤精進 謂心沈下時 或恐沈下時 是修舉時 捨 謂於所緣心無染汙 心平等性 於止觀品調柔正直任運轉性 及調柔 心有堪能性 令心隨與任運作用 謂由所緣令心上捨 及於所緣不發所有太過精進 謂於奢摩他 毗鉢舍那品 所有掉舉心已解脫 是修捨時 捨相 捨時 170

179 6 解了加行 謂於如是所說諸相善取 善了 善取了已 欲入定時即便能入 欲住定時即便能住 欲起定時即便能起 或時棄捨諸三摩地所行影像 作意思惟諸不定地所有本性所緣 境界 7 無厭足加行 謂於善法無有厭足 修斷無廢 於展轉上展轉勝處 多住希求 不唯獲得少小靜定 便於中路而生退屈 於餘所作 常有進求 8 不捨軛加行 謂於一切所受學處 無穿 無闕 雖見少年顏容端正可愛母邑 而不取相 不取隨 好 於食平等 勤修覺悟 少事 少業 少諸散亂 於久所作 久所說等 能自隨 憶 令他隨憶 如是等法 說名不捨軛加行 由此諸法 能正隨順心一境性 不捨其軛 令心不散 不令其心馳流外境 不令其 心內不調柔 9 正加行 謂於所緣 數起勝解 數正除遣 是名正加行 如有勤修不淨觀者 數正除遣 於諸不淨作意 思惟諸不淨相 由隨相行毗鉢舍那而起作意 於所緣境 數數除遣 數數現前 其正除遣 復有五種 1 內攝其心故 2 不念作意故 3 於餘作意故 4 對治作意故 5 無相界作意故 由九相心住 毗鉢舍那而為上首 故名內攝其心 由於最初背一切相 無亂安住 故名不念作意 由緣餘定地境 思惟餘定地 故名於餘作意 由思惟不淨對治於淨 乃至思惟阿那波那念對治尋 思 思惟虛空界對治諸色 故名對治作意 由於一切相不作意思惟 於無相界作意思惟 故名無相界作意 雖遍安立一切所緣正除遣相總有五種 然此義中 正意唯取內攝其心 不念作意 初修業者始修業時 最初全不於所緣境繫縛其心 或於不淨 或復餘處 唯作是念 我心云何得無散亂 無相 無分別 寂靜 極寂靜 無轉無動 無所希 望 離諸作用 於內適悅 如是精勤 於所生起一切外相無所思惟 不念作意 即由如是不念作意 除遣所緣 171

180 彼於其中修習瑜伽, 攝受適悅 復行有相 有分別不淨等境 云何而行? 謂由隨相行 隨尋思行 隨伺察行毗鉢舍那, 行彼境界, 而非一向精勤修習毗鉢舍那 還捨觀相, 復於所緣思惟止行 由是因緣, 彼於爾時, 於所緣境不捨 不取 由於所緣止行轉故, 不名為捨 ; 即於所緣不作相故, 無分別故, 不名為取 即由如是內攝其心, 除遣所緣 又於其中不取觀相故, 於緣無亂 ; 取止行故, 而復緣於所知事相 若於所緣唯數勝解, 不數除遣 ; 即不令彼所有勝解後後明淨究竟而轉, 不能往趣乃至現觀所知境事 由數勝解 數除遣故, 後後勝解展轉明淨究竟而轉, 亦能往趣乃至現觀所知境事 譬如世間畫師弟子, 初習畫業, 先從師所受所學樣 諦觀諦觀, 作彼形相 ; 作已作已, 尋即除毀 ; 既除毀已, 尋復更作 如如除毀, 數數更作, 如是如是後後形相轉明 轉淨究竟顯現 如是正學, 經歷多時, 世共推許為大畫師, 或墮師數 若不數除所作形相, 即於其上數數重畫, 便於形相永無明淨究竟顯期 此中道理, 當知亦爾 若於此境起勝解已, 定於此境復正除遣 ; 非於此境正除遣已, 定於此境復起勝解 於狹小境起勝解已, 即於狹小而正除遣 廣大 無量, 當知亦爾 於狹小境正除遣已, 或於狹小復起勝解, 或於廣大復起勝解, 或於無量復起勝解 於其廣大及於無量, 當知亦爾 若諸色法所有相貌影像顯現, 當知是麤, 變化相似 諸無色法假名為先, 如所領受增上力故, 影像顯現 由此九種白品所攝加行故, 能令其心速疾得定, 令三摩地轉更昇進 又由此故, 於所應往地及隨所應得, 速疾能往 能得, 無有稽遲 黑品所攝九種加行, 不能令心速疾得定, 不令三摩地轉更昇進 又由此故, 於所應往地及隨所應得, 極大稽遲, 不能速疾往趣 獲得 如是九種白品加行, 於奢摩他 毗鉢舍那, 當知隨順 與是相違九種加行, 於奢摩他 毗鉢舍那, 當知違逆 如是黑品 白品差別建立加行, 有十八種 如是名為心一境性 172

181 淨障 四因緣 云何淨障 謂即如是正修加行諸瑜伽師 由四因緣 能令其心淨除諸障 何等為四 1 遍知自性故 2 遍知因緣故 3 遍知過患故 4 修習對治故 1 遍知諸障自性 云何遍知諸障自性 謂能遍知障有四種 1 怯弱障 謂於出離及於遠離勤修行時 所有染汙思慕 不樂 希望 憂惱 2 蓋覆障 謂貪欲等五蓋 3 尋思障 謂欲尋思等染汙尋思 4 自舉障 謂於少分下劣智見安隱住中 而自高舉 謂我能得 餘則不爾 乃至 廣說 如前應知 2 遍知諸障因緣 云何遍知諸障因緣 1 遍知怯弱障 有六因緣 1 由先業增上力故 或由疾病所擾惱故 其身羸劣 2 太過加行 3 不修加行 4 初修加行 5 煩惱熾盛 6 於遠離猶未串習 2 遍知蓋覆障因緣者 謂於隨順蓋覆障處所法中 非理作意多分串習 是名蓋覆障之因緣 3 遍知尋思障因緣者 謂於隨順尋思障處所法中 非理作意多分串習 是名尋思障之因緣 4 遍知自舉障因緣者 謂於隨順自舉障處所法中 非理作意多分串習 是名自舉障之因緣 173

182 若不作意思惟不淨 而於淨相作意思惟 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慈愍 而於瞋相作意思惟 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明相 而於闇相作意思惟 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奢摩他相 而於親屬 國土 不死 昔所曾更歡娛 戲笑 承奉等事 諸惡尋思作意思惟 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緣性緣起 而於三世諸行計我 我所 不如理想作意思惟 是名此中 非理作意 3 遍知諸障過患 云何遍知諸障過患 謂遍了知此障有故 於其四種未證不證 已證退失 敗壞瑜伽所有加行 有染汙住 有苦惱住 自毀 毀他 身壞命終生諸惡趣 是名遍知諸障過患 4 修習對治 云何名為修習對治 1 謂諸怯弱 總用隨念以為對治 由隨念作意慶悅其心 令諸怯弱已生除遣 未生 不生 2 其身羸劣 太過加行 初修加行 用於精進平等通達以為對治 3 不修加行 用恭敬聽聞 勤加請問以為對治 4 煩惱熾盛 用不淨等所緣加行以為對治 5 若未串習 即用如是思擇方便以為對治 謂我昔於遠離不串習故 今於修習遠離 生起怯弱 我若於今不習遠離 於當來世定復如是 故我今者應正思擇 於其遠離捨不喜樂 修習喜樂 6 餘蓋覆等非理作意 用彼相違如理作意以為對治 應知是名修習對治 又遍了知諸障自性 是能障礙 是能染汙 是黑品攝 是應遠離 能遍了知如是諸障遠離因緣 方可遠離 故應尋求諸障因緣 能遍了知於應遠離不遠離者有何過患 故應尋求諸障過患 既遠離已 更復尋思 如是諸障 云何來世當得不生 故應尋求修習對治 由是因緣 能令其心淨除諸障 當知此中 由隨順教有眾多故 毗鉢舍那亦有眾多 毗鉢舍那有眾多故 令奢摩他 亦有眾多 又復即此毗鉢舍那 由所知境無邊際故 當知其量亦無邊際 謂由三門及六種事 一一無邊品類差別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 如如毗鉢舍那串習清淨增上力故 增長廣大 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輕安奢摩他品 當知亦得增長廣大 如如身心獲得輕安 如是如是於其所緣心一境性轉復增長 174

183 如如於緣心一境性轉復增長, 如是如是轉復獲得身心輕安 心一境性 身心輕安, 如是二法展轉相依, 展轉相屬 身心輕安 心一境性, 如是二法若得轉依, 方乃究竟 得轉依故, 於所知事現量智生 問 : 齊何當言究竟獲得不淨觀耶? 乃至齊何當言究竟獲得阿那波那念耶? 答 : 以要言之, 修觀行者於不淨觀正加行中, 親近 修習 多修習故 若行 若住雖有種種境界現前, 雖復觀察所有眾相, 而住自性, 不由加行, 多分不淨行相顯現, 非諸淨相 由於不淨善修習故, 於能隨順貪欲纏處法, 心不趣入 心不愛樂 心不信解, 安住於捨, 深生厭逆 當於爾時, 修觀行者應自了知 : 我今已得不淨觀, 我今已得所修果 齊此名為於不淨觀已得究竟 與此相違, 當知名為未得究竟 如不淨觀, 如是慈愍 緣性緣起 界差別 阿那波那念, 當知亦爾 於中差別者, 謂多分慈心行相顯現, 非瞋恚相 於能隨順瞋恚纏處法, 心不趣入, 乃至廣說 多分無常 苦 空 無我行相顯現, 非彼常 樂 身見俱行愚癡行相 於能隨順愚癡纏處法, 心不趣入, 乃至廣說 多分種種界性 非一界性身聚差別相想顯現, 非身聚想 於能隨順憍慢纏處法, 心不趣入, 乃至廣說 多分內寂靜想 奢摩他想顯現, 非戲論想 於能隨順尋思纏處法, 心不趣入, 乃至廣說 問 : 齊何當言奢摩他 毗鉢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 由此說名雙運轉道? 答 : 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 謂三摩呬多 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 於法觀中修增上慧 彼於爾時, 由法觀故, 任運轉道, 無功用轉, 不由加行, 毗鉢舍那清淨鮮白, 隨奢摩他調柔攝受, 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 齊此名為奢摩他 毗鉢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 由此名為奢摩他 毗鉢舍那雙運轉道 中嗢柁南曰 : 相尋思伺察隨行有三門義事相品時理六事差別初相應加行次串習無緩無顛倒應時解了無厭足不棄捨善軛最後正加行是九應當知有二品差別知自性因緣見彼諸過患正修習對治令障得清淨 毗鉢舍那 淨障 175

184 修作意 云何修作意 修 作 意 1 四種作意 2 如所信解 皆能成辦 1 正教誨 2 觸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得作意) 1 學正加行 2 最初觸證 學正加行 謂初修業者始修業時 於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 由一境性及淨諸障 離邪加行 學正加行 四種作意 作意云何 謂心迴轉 作意作何業 謂引心為業 彼應最初作如是念 我今為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 當勤修習四種作意 何等為四 1 調練心作意 謂由此作意 於可厭患法令心厭離 是名調練心作意 2 滋潤心作意 謂由此作意 於可欣尚法令心欣樂 是名滋潤心作意 3 生輕安作意 謂由此作意 於時時間 於可厭法令心厭離 於時時間 於可欣法令心欣樂已 安住內寂靜 無相 無分別中 一境念轉 由是因緣 對治一切身心麤重 能令一切身心適悅 生起一切身心輕安 是名生輕安作意 4 淨智見作意 謂由此作意 於時時間 即用如是內心寂靜為所依止 由內靜心數數加行 於法觀中修增上慧 是名淨智見作意 可 厭 患 處 1 可厭患處 1 自衰損 現在會遇正現前時 2 他衰損 現在會遇正現前時 3 自興盛 過去盡滅離變壞時 4 他興盛 過去盡滅離變壞時 彼修行者 於時時間 於可厭法令心厭離 如是於漏及漏處法 能令其心生熱等熱 生厭等厭 何等名為可厭患處 略有四種可厭患處 謂 1 自衰損及 2 他衰損 現在會遇正現前時 如理作意數思惟故 成可厭處 若 3 自興盛及 4 他興盛 過去盡滅離變壞時 如理作意數思惟故 成可厭處 2 可欣尚處 即彼行者 於時時間 於可欣法令心欣樂 如是於彼生欣樂故 能令其心極成津潤 融適澄淨 何等名為可欣尚處 略有三種可欣尚處 1 三寶 2 學處清淨 尸羅清淨 3 於自所證差別 深生信解 心無怯弱 176

185 1 隨念三寶 云何隨念三寶 令心欣樂 謂作是念 我今善得如是大利 謂蒙如來應正等覺為我大師 我今善得如是大利 謂善說法毗奈耶中 我得出家 我今善得如是大利 謂我與諸具戒 具德 忍辱 柔和 成賢善法同梵行者共為法 侶 我今當得賢善命終 賢善殞歿 當得賢善趣於後世 如是名為隨念三寶 令心欣樂 2 隨念學處清淨 尸羅清淨 云何隨念學處清淨 尸羅清淨 令心欣樂 謂作是念 我今善得如是大利 謂於如來應正等覺大師 善說法毗奈耶 善修正行 聲聞眾中 我得與彼同梵行者 同戒 同學 同修慈仁身語意業 同其所見 同所 受用 如是名為隨念學處清淨 尸羅清淨 令心欣樂 謂無悔為先 發生歡喜 3 於自所證差別 深生信解 心無怯弱處 云何於自所證差別 深生信解 心無怯弱處 令心欣樂 謂作是念 我今有力 有所堪能 尸羅清淨 堪為法器 得與如是同梵行者同清淨 戒 得與有智正至善士同其所見 我有堪能精勤修習如是正行 於現法中 能得未得 能觸未觸 能證未證 由是令心生大歡喜 如是名為於自所證差別 深生信解 心無怯弱處 令心欣樂 又由前後勇猛精進 已得安住所證差別 由隨念此 復於後時所證差別 深生信解 令心欣樂 是名異門 如所信解 皆能成辦 彼修行者 於可厭法調練其心 於能隨順諸漏處法有厭患故 令心不向 違逆 棄 背 離隔而住 於可欣法悅潤其心 於出 於離所生諸法有親愛故 令心趣向 附 著 喜樂 和合而住 如是彼心由厭 由欣二種行相 背諸黑品 向諸白品 易脫 而轉 其心如是背諸黑品 由調練心作意故 向諸白品 由滋潤心作意故 於時時間 依奢摩他內攝持心 由生輕安作意故 於時時間 於法思擇 最極思擇 周遍尋思 周遍伺察 由淨智見作意故 177

186 如是彼心 於時時間 為奢摩他 毗鉢舍那之所攝受 堪能與彼一切行相 一切功 德作攝受因 經歷彼彼日夜 剎那 臘縛 須臾 逮得昇進 譬如黠慧鍛金銀師 或彼弟子 於時時間燒鍊金銀 令其棄捨一切垢穢 於時時間投清冷水 令於彼彼莊嚴具業 有所堪任 調柔隨順 於是黠慧鍛金銀師 或彼弟子 以其相似妙工巧智善了知已 用作業具 隨其所樂 莊嚴具中 種種轉變 如是勤修瑜伽行者 為令其心棄背貪等一切垢穢 及令棄背染汙憂惱 於可厭法深 生厭離 為令趣向所有清淨善品喜樂 於可欣法發生欣樂 於是行者 隨於彼彼欲自安立 或奢摩他品 或毗鉢舍那品 即於彼彼能善親附 能善和合 無轉無動 隨其所樂種種義中 如所信解 皆能成辦 卷 32 最初觸證(卷 32) 云何初修業者始修業時 於修作意如應安立 隨所安立正修行時 最初觸證於斷喜樂心一境性 最 初 觸 證 1 正教誨 2 最初觸證 於斷喜樂 心一境性 1 加行 2 觸證 3 相狀 正教誨 取五種相 謂善通達修瑜伽師 最初於彼依瑜伽行初修業者 如是教誨 善來賢首 汝等今者應依三種取相因緣 1 或見 2 或聞 3 或心比度增上分別 取五種相 1 厭離相 2 欣樂相 3 過患相 4 光明相 5 了別事相 1 初修業者是貪行(不淨觀) 2 初修業者是瞋行(慈愍觀) 3 初修業者是癡行(緣性緣起觀) 4 初修業者是慢行(界差別觀) 5 初修業者是尋思行(阿那波那念觀) 厭離相 2 欣樂相 3 過患相 4 光明相 5 了別事相

187 初修業者是貪行(不淨觀) 問 若依瑜伽行初修業者是其貪行 由不淨觀方可調伏 云何教彼取五種相 答 應如是教誨 取五種相 1 厭離相 由如是厭離相故 調練其心 善來賢首 汝等隨所依止彼彼聚落村邑而住於中 若聞所餘彼彼村邑聚落 (無病衰損) 1 或男或女 先受安樂 後遭苦厄 2 或彼男女自遭重病 命終殞歿 (壽命衰損) 3 或彼男女所有知識 親戚 眷屬遭如是苦 (眷屬衰損) 4 或彼聚落村邑邊際喪失財寶 或是他來彊敵所作 或火所燒 或水所漂 (財寶衰損) 或由惡作而有喪失 或由不善修營事業而有喪失 或由不善處分事業而 有喪失 或為非愛共財得便而有喪失 或由家火而有喪失 若汝現見 非是傳聞 或即於此村邑聚落 非是所餘村邑聚落 或非是此村邑聚 落 亦非他人 即汝自身 先所觸證猛利樂受 後還退失 廣說如前 汝既如是聞已 見已 應當生起深心厭患 1 如是生死甚為重苦 所得自體極大艱辛 而於其中有如是等自他衰損差別可得 謂無病衰損 壽命衰損 眷屬衰損 財寶衰損 病 病法性 死 死法性 復有一類 淨戒衰損 正見衰損 由是因緣 彼諸眾生於現法中住諸苦惱 於當來世往諸惡趣 2 諸興盛者 雖現法中住諸安樂 於當來世往諸善趣 而是無常 於彼無常現可證得 若有領受興盛事者 後時衰損定當現前 諸有領受衰損事者 後時興盛難可現前 諸興盛事 皆是難得易失壞法 如是汝應深心厭患 極善作意 如理受持 如是處所 難可保信 我今於是生死流轉 未般涅槃 未解脫心 難可保信如是衰損 興盛二法 勿現我前 勿彼因緣 令我墮在如是處所 生起猛利 剛彊 辛楚 不適意苦 即由此事增上力故 我當至誠喜樂於斷 修不放逸 又我如是多安住故 當於無義能作邊際 如是汝應極善作意 如理受持 179

188 2 欣樂相 由如是欣樂相故 滋潤其心 由四因緣 犯所犯罪 1 無知故 2 放逸故 3 煩惱故 4 輕慢故 汝取如是厭離相已 復應精勤取欣樂相 學處圓滿 當自觀察所受尸羅 為善清淨 為不清淨 我或失念 或不恭敬 或多煩惱 或由無知 於諸學處有所違犯 既違犯已 我當如法以其本性增上意樂 於諸學處發起深心 更不毀犯 我於所作當正應作 於非所作不復當作 以要言之 於諸學處當令增上意樂圓滿 亦令所有加行圓滿 歡悅 汝於如是正觀察時 若自了知戒蘊清淨 雖不作思我當發起清淨無悔 然其法爾尸羅淨者 定生如是清淨無悔 若起如是清淨無悔 雖不作思 我起歡悅 然其法爾無有悔者 定生歡悅 如是且於一種歡悅所依處所 汝應生起清淨無悔為先歡悅 喜悅 障 五蓋 復於除障喜悅處所 當生喜悅 謂我今者尸羅清淨 有力有能安住世尊所制學處 於現法中 能得未得 能觸未觸 能證未證 由是處所生喜悅意 若汝獲得前後所證少分差別 即由如是增上力故 於他圓滿所證差別 謂諸如來 或聖弟子 及自後時所證差別 當生信解 發喜悅意 如是行相諸適悅意 先名歡悅 今名喜悅 總名悅意 如是名為取欣樂相 取是相已 復應教授 告言 賢首 汝由如是厭離相故 調練其心 復由如是欣樂相故 滋潤其心 汝於斷滅世間貪憂應多安住 隨於彼彼所緣境界勤修加行 或奢摩他品 或毗鉢舍那品 即於彼彼所緣境界 當令心住內住 等住 汝當獲得身心輕安及一境性 3 過患相 汝若如是背諸黑品 向諸白品 由調練心 滋潤心故 復應數數取過患相 謂於所有諸相 尋思及隨煩惱 取過患相 1 欲尋思 言諸相者 謂色等十相 言尋思者 謂欲等八 隨煩惱者 謂貪欲等五 汝應於彼取過患相 色等十相者 色 聲 香 味 觸 貪 瞋 癡 男 女事 隨煩惱 此指五蓋 貪欲蓋 瞋恚蓋 掉舉蓋 昏沈蓋 疑蓋 參考九心住 5 調順 6 寂靜 如是諸相 能令其心作用遽務 如是尋思 能令其心思慕躁擾 2 恚尋思 3 害尋思 4 親里尋思 5 國土尋思 6 不死尋思 7 輕蔑相應尋思 8 家勢相應尋思 如是隨煩惱 能令其心恆不寂靜 若心作用 諸相所作 思慕躁擾 尋思所作 恆不寂靜 隨煩惱所作 由是令心苦惱而住 是故如是諸相 尋思及隨煩惱 是苦非聖 能引無義 180

189 令心散動 令心躁擾 令心染汙 汝應如是取過患相 又汝應依心一境性 心安住性 心無亂性 以六種行正取其相 何等為六 諸相 (無相想) 尋思 (無分別想) 隨煩惱 (寂靜想) 1 無相想 2 於無相中 無作用想 3 無分別想 4 於無分別中 無所思慕無躁擾想 5 寂靜想 6 於寂靜中 離諸煩惱寂滅樂想 心作用 (無作用想) 思慕躁擾 (無所思慕無躁擾想) 恆不寂靜 (離諸煩惱寂滅樂想) 4 光明相 汝取如是過患相已 復應數數取光明相 謂或燈明 或大火明 或日輪明 或月輪明 5 了別事相 既取如是光明相已 復詣塚間取青瘀相 廣說乃至取骨鎖相 汝若不能往詣塚間 當取綵畫 木 石所作如是諸相 修習作意 遠離 取是相已 還所住處 或阿練若 或林樹下 或空閑室 或在大床 或小繩床 或草葉座 先洗足已 結加趺坐 端身正願 安住背念 先於一境令心不散 繫念在前 依六種想作意思惟 復於其中 依六種想作意思惟 謂 1 無相想 2 無分別想 3 寂靜想 4 無作用想 5 無所思慕無躁擾想 6 離諸煩惱寂滅樂想 了知亂不亂相 又於其中 汝當審諦周遍了知亂不亂相 分明現前 青瘀 2 膿爛 3 變壞 4 膨脹 5 食噉 6 變赤 7 散壞 8骨 9鎖 10 骨鎖

190 如如審諦周遍了知亂不亂相, 如是如是汝能了知諸相 尋思 隨煩惱中所有亂相, 及能了知心一境性, 隨六想修諸不亂相 心得寂止 又汝於此亂不亂相, 如是如是審諦了知, 便能安住一所緣境, 亦能安住內心寂止, 諸心相續 諸心流注, 前後一味, 無相 無分別, 寂靜而轉 修習不念作意 又若汝心雖得寂止, 由失念故, 及由串習諸相 尋思 隨煩惱等諸過失故, 如鏡中 面所緣影像, 數現在前 ; 隨所生起, 即於其中當更修習不念作意 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 即於如是所緣境相, 由所修習不念作意, 除遣散滅, 當令畢竟不現在前 精進 賢首當知! 如是所緣甚為微細, 難可通達 汝應發起猛利樂欲, 為求通達, 發勤精進 世尊依此所緣境相, 密意說言 : 汝等苾芻, 當知眾善 言眾善者, 謂於大眾共集會中, 盛壯美色 即此眾善最殊勝者, 謂於多眾大集會中, 歌舞倡妓 雜阿含.623 經 卷 24 假使有一智慧丈夫, 從外而來, 告一人曰 : 咄哉! 男子! 汝於今者, 可持如是平滿鉢油, 勿令灩溢 ; 經歷如是大眾中過, 當避其間所有眾善, 及諸最勝歌舞倡妓 大等生等 今有魁膾, 露拔利劍隨逐汝行 若汝鉢油一滴墮地, 此之魁膾, 即以利劍當斬汝首, 斷汝命根 苾芻! 汝等於意云何? 是持鉢人, 頗不作意專心油鉢 拔劍魁膾 不平地等, 而能作意觀視眾善, 及諸最勝歌舞倡妓大等生耶? 不也, 世尊! 何以故? 是持鉢人, 既見魁膾, 露拔利劍隨逐而行, 極大怖畏, 專作是念 : 我所持鉢油既彌滿, 經是眾中極難將度 ; 脫有一滴當墮地者, 定為如是拔劍魁膾當斬我首, 斷我命根 是人爾時, 於彼眾善及諸最勝歌舞倡妓 大等生等, 都不作意 思念 觀視, 唯於油鉢專心作意而正護持 如是苾芻! 我諸弟子, 恭敬殷重, 專心憶念修四念住, 當知亦爾 言眾善者, 喻能隨順貪欲纏等隨煩惱法 於中最勝歌舞倡妓, 喻能隨順尋思戲論躁擾處法 大等生者, 喻色相等十種相法 智慧丈夫, 喻瑜伽師 平滿油鉢, 喻奢摩他所安住心, 能令身心輕安潤澤, 是奢摩他義 露拔利劍隨行魁膾, 喻先所取諸相 尋思 隨煩惱中諸過患相, 專心將護 不令鉢油一滴墮地, 喻能審諦周遍了知亂不亂相之所攝受奢摩他道 由是能令諸心相續 諸心流注 ; 由精進力, 無間策發 182

191 前後一味 無相 無分別 寂靜而轉 不起一心緣於諸相 或緣尋思及隨煩惱 善修奢摩他道 是瑜伽師復應如是殷勤教誨於奢摩他初修業者 告言 賢首 汝若如是精勤修習 奢摩他道 如是方便 攝受正念 正知俱行有喜樂心 乃名善修奢摩他道 過失 若復串習諸過失故 不能於中深心喜樂 極大艱辛勵力策發方現前者 還應速疾出無分別所緣境相 於有分別所緣境相繫念在前 如先所取諸不淨相 汝今復應作意思惟 先應用彼唯隨相行毗鉢舍那 或觀青瘀 或觀膿爛 廣說乃至 觀骨 觀鎖 或觀骨鎖 真實作意 汝於如是初修觀時 於一青瘀 廣說乃至於一骨鎖 當起勝解 若於其中已串修習 觀道明淨 於所緣相明了勝解相續轉時 復應於二 於三 於 四 於五 於十 二十 三十 四十 五十 或百青瘀 或千青瘀 乃至一切諸方 諸維所有青瘀 起無量行遍一切處無間勝解 於中乃至無有容受一杖端處 如於青瘀 如是乃至骨鎖亦爾 汝依如是勝解作意 應當趣入真實作意 於趣入時應作是念 如我今者勝解所作無量青瘀 廣說乃至無量骨鎖 真實青瘀乃 至骨鎖 其量過此不可數知 所以者何 從前際來 於彼彼有 彼彼趣中 輪迴生死 我所曾經命終夭歿所棄尸 骸 所起青瘀 廣說乃至所起骨鎖 無量無邊 如是所起 推其前際不可知故 假使有能攝聚如是所棄尸骸 令不壞爛 一切大地 亦不容受 於一劫中所棄尸骸 乃至骨鎖 假使有能歛在一處 其聚量等廣大脅山 如從前際 後際亦爾 乃至未能作苦邊際 如是汝依勝解作意 應當趣入真實作意 頓觀察 又非修習如是青瘀乃至骨鎖毗鉢舍那應頓觀察 纔應於一尸骸青瘀起勝解已 尋復令心於內寂靜 乃至於此所緣境相喜樂明淨 無諸擾惱 不彊勵力 齊爾所時 應於如是尸骸青瘀發起勝解 若纔於此乃至勵力方現在前 爾時於內應修寂靜 如於青瘀 乃至骨鎖 當知亦爾 由此道理 乃至無量 當知亦爾 如是令心內寂靜已 復應發起寂靜勝解 謂從最後無量青瘀 乃至最後無量骨鎖 內略其心 方便除遣 安置眾相不顯現中 不全棄捨有分別相 亦不分別 183

192 唯即於此所緣境界安住其心 無相 無分別 寂靜而轉 修光明想 彼瑜伽師復應教授 告言 賢首 汝先所取諸光明相 於奢摩他品加行中 及於 毗鉢舍那品加行中 皆應作意 如理思惟 若汝能以光明俱心 照了俱心 明淨俱心 無闇俱心 修奢摩他 毗鉢舍那 如是乃為於奢摩他 毗鉢舍那道修光明想 若有最初於所緣境多不分明 數習勝解 其相闇昧 由是因緣 後所修習所有勝解亦不分明 雖多串習 而相闇昧 若有最初於所緣境多分分明 數習勝解 其相明了 由是因緣 後所修習轉復分明 雖少串習 而相明了 身念住 如是汝由善取如是厭離相故 善取如是欣樂相故 善取如是奢摩他相故 善取如 是毗鉢舍那相故 善取如是光明相故 於時時中 內心寂靜 於時時中 由隨相行 毗鉢舍那思擇諸法 即於不淨正修加行增上力故 於諸念住漸次趣入 1 將趣入時 汝應先於內身所有三十六物 始從髮毛乃至小便 善取其相 汝應於是自內身中諸不淨物 先當發起不淨勝解 數數發起此勝解已 復令其心於 內寂靜 如是名為於內身中修循身觀 依自身內而發起故 2 次應於外諸不淨物 善取其相 汝當發起青瘀勝解 廣說乃至骨鎖勝解 或狹小 勝解 或廣大勝解 或無量勝解 數數發起此勝解已 復令其心於內寂靜 如是名為於外身中修循身觀 依他外身而發起故 3 後復應於自身內外諸不淨物 善取其相 令心明了 又於他身內外不淨 善取其相 令心明了 於自所愛 汝當發起如是勝解 復於死已 出送塚間 至塚間已 棄之在地 棄在地已 至青瘀位 至膿爛位 廣 說乃至至骨鎖位 發起勝解 數數發起此勝解已 復令其心於內寂靜 如是名為於內外身修循身觀 依自他身若內若外而發起故 184

193 受 心 法念住 受 想 行 識四無色蘊 汝復應於四無色蘊 由聞思增上力分別取相 於其三分發起勝解 1 於奢摩他品 於奢摩他品者 謂若汝心於內略時 起無相 無分別 寂靜想行 及無作用 無思慕無躁動 離諸煩惱寂滅樂想行 於所緣境無亂 受等四無色蘊 剎那剎那展轉別異 唯是新新而非故故 相續流 轉 汝應於此如理思惟 發起勝解 如是名為於內受 心 法修循受 心 法觀 2 於無散亂品 於無散亂品者 謂汝於先取諸境界 緣諸境界墮不定地過去盡 滅 及今失念心亂所生諸相 尋思 隨煩惱境增上受等四無色蘊 汝應於此如理作意 思惟 如是諸法 其性皆是誑幻所作 暫時而有 率爾現前 多諸過患 其性無常 不可保信 汝應如是發起勝解 如是名為於外受 心 法修循受 心 法觀 3 於毗鉢舍那品 於毗鉢舍那品者 謂汝善取毗鉢舍那相已 住有相 有分別作意 於有分別 有相所緣增上內所生受等四無色蘊 如理作意 思惟 此法剎那剎那展轉別異 唯是新新而非故故 相續流轉 如前所說發起勝解 如是名為於內外受 心 法修循受 心 法觀 如是汝由依不淨觀正修加行增上力故 於四念住當得趣入 念住加行 又汝應於念住加行 時時修習勝奢摩他 毗鉢舍那 汝於如是四念住中 安住正念 隨依彼彼村邑聚落邊際而住 於心隨順 趣向 臨入所緣境界 汝應捨此所緣境相 入彼村邑聚落乞食 應當善避惡象 惡馬 惡牛 惡狗 惡蛇 惡獸 坑澗 濠塹 株杌 毒刺 泥水 糞穢 及應遠離諸惡威儀 穢坐臥具 汝應如是善護己身 若於如是諸境界相不應策發諸根 汝應於彼不作功用 善守諸根 若於如是諸境界相應當策發諸根 汝應於彼正作功用 善住正念 令諸煩惱不起現行 185

194 汝應如是善護己身 善守諸根 善住正念 於彼作意 善知其量受用飲食 又汝應與在家出家說應量語 說應理語 說應時語 說正直語 說寂靜語 一切世間非法言論 皆當遠離 雖復宣說如法言論 不應諍競 何以故 若諸士夫補特伽羅住諍競語 互相難詰 其心便住多戲論中 多戲論故 其心掉舉 心掉舉故 心不寂靜 不寂靜故 便令其心遠三摩地 無間及殷重加行 如是行已 汝應速疾不捨所緣 結加趺坐 於奢摩他 毗鉢舍那 如所取相 由 恆常作及畢竟作 修瑜伽行 猶如世間鑽火方便 起無間加行及殷重加行 汝應如是恆常修作 畢竟修作 證得世出世間廣大圓滿 又汝應起如是願心 假使一切贍部洲人 盡贍部洲曾經壽量 今皆總集在我一身 我亦盡此無量壽命 決定於斷瑜伽作意勝奢摩他 毗鉢舍那 精進修習 時無暫捨 由正了知如是所修瑜伽加行 有大勝果 大勝利故 何況如是少分壽量 少時存活 雖極遠去不過百年 委悉算計但須臾頃 如是汝應隨所教誨 恆常修作 畢竟修作 若為此義受習於斷 汝於此義必當獲得 汝當最初證得下劣身心輕安 心一境性 後當證得世出世間廣大圓滿 初修業者始修業時 善達瑜伽諸瑜伽師 依不淨觀如是教誨 名正教誨 如是修行 名正修行 如說貪行 是不淨觀之所調伏 如是瞋行 是慈愍觀之所調伏 乃至最後尋思行 是阿那波那念之所調伏 如其所應 皆當了知 其中差別餘趣入門 我當顯示 186

195 初修業者是瞋行(慈愍觀) 依慈愍觀初修業者 於外親品 怨品及中庸品 善取相已 處如法座 由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俱行定地作意 先於一親 一怨 一中庸所發起勝解 於此三品 由平等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俱行作意 欲與其樂 如是念言 願彼求樂諸有情類 皆當得樂 謂或無罪欲樂 或無罪有喜樂 或無罪 無喜樂 次後或於二親 或於三親 或於四親 或於五親 十親 二十 三十 如前乃至 遍諸方維 其中親品充滿無間發起勝解 於中乃至無有容受一杖端處 如於親品 如是於怨及中庸品 當知亦爾 又彼不捨慈愍加行 即由修習如是慈愍 於諸念住能正趣入 謂趣入時 應當發起如是勝解 如彼於我謂親 謂怨 謂中庸品 我既欲樂 厭背 其苦 如是名為於其內身修循身觀 餘亦於彼謂親 謂怨 謂中庸品 如我 彼亦欲樂 背苦 如是名為於其外身修循身觀 如我既爾 彼諸有情亦復如是 如我自欲求得勝樂 彼諸有情亦復如是 彼諸有情與己平等 與己相似 我當與彼利益安樂 如是名為於內外身修循身觀 此四念住 總緣諸蘊為境界故 當知說名壞緣念住 若修行者但取色相 謂取顯相 形相 表相 於親品 怨品及中庸品而起勝解 由此建立唯身念住 彼復依止勝解作意 能正趣入真實作意 謂趣入時起是勝解 我於乃至無量有情 發起勝解 利益安樂增上意樂 如是我從先際已來 所有親品 怨品及中庸品落謝過去諸有情類 其數無量 甚過 今者勝解所作 如是過去諸有情類 為我親已 復為我怨 為我怨已 復為我親 為怨 親已 復 為中庸 為中庸已 復為怨 親 由是義門 一切有情平等平等 無有少分親性 怨性及中庸性 而非真實 由是因緣 遍於三品起平等心 平等應與利益安樂 如從先際 如是後際於生死中當復流轉 應知亦爾 又我於彼先際已來諸有情類 未曾發起慈愍之心 彼皆過去 今起慈愍復有何益 但為除遣自心垢穢 令得清淨 故起念言 當令過去諸有情類皆得安樂 諸未來世非曾有者 亦皆令彼當得安樂 如是趣入真實作意慈愍住中 諸福滋潤 諸善滋潤 望前所修勝解作意慈愍住中所 獲福聚 彼於百分不及此一 彼於千分不及此一 彼於數分 算分 計分 鄔波尼 殺曇分不及此一 餘如前說 187

196 初修業者是癡行(緣性緣起觀) 又於緣性緣起觀中初修業者 由聞思慧增上力故 分別取相 謂諸有情 由有種種無智愚癡 現見無常 妄計為常 現見不淨 妄計為淨 現見其苦 妄計為樂 現見無我 妄計為我 彼諸有情 有如是等種種顛倒 顛倒為因 於現法受及後所生諸自體中 發起貪愛 由貪愛故 造作種種生根本業 此煩惱 業為因緣故 感得當來純大苦蘊 彼既善取如是相已 復於其內發起勝解 謂我今此純大苦蘊 亦如是生 又我自體無邊無際 從先際來初不可知 亦如是生 彼諸有情去 來 現在一切自體 苦蘊所攝 亦皆如是已生 當生 如是緣性緣起正觀 一切皆是真實作意 更無所餘勝解作意 若於自身現在諸蘊緣性緣生作意思惟 是名於內身 受 心 法住彼循觀 若於他身現在諸蘊緣性緣生作意思惟 是名於外身 受 心 法住彼循觀 若於自他過去 未來所有諸蘊緣性緣生作意思惟 名於內外身 受 心 法住彼循 觀 餘如前說 初修業者是慢行(界差別觀) 取地相(堅) 又於界差別觀初修業者 先取其外所有堅相 所謂大地 山林 草木 磚石 瓦礫 末尼 真珠 琉璃 螺貝 珊瑚 玉等 取彼相已 復於內堅而起勝解 取水相(濕) 次取其外諸大水相 所謂江 河 眾流 陂 湖 池 沼 井等 取彼相已 復於內濕而起勝解 取火相(煖) 次取其外諸大火相 所謂熱時 烈日炎熾 焚燒山澤 災火蔓延 窰室等中所有諸 火 取彼相已 復於內煖而起勝解 188

197 取風相 次取其外諸大風相 所謂東西南北等風, 乃至風輪 取彼相已, 復於內風而起勝解 取空相 次取其外諸大空相 所謂諸方無障無礙, 諸聚色中孔隙 窟穴, 有所容受 善取如是空界相已, 於內空界而起勝解 取識相 後由聞思增上力故, 起細分別, 取識界相 所謂內眼處不壞, 外色處現前, 若無能生作意正起, 所生眼識亦不得生 與是相違, 眼識得生 如是乃至意法 意識, 當知亦爾 取是相已, 次起勝解, 了知如是四大身中, 有一切識諸種子 界 種性自性 分析諸色界差別邊際微細勝解 又於如是四大種中, 先起支節麤大勝解, 後起分析種種細分微細勝解 如是漸次分析, 乃至向遊塵量, 如是漸漸乃至極微而起勝解 一一支分尚起無量最極微塵積集勝解, 何況身中一切支分 如是名為界差別觀中, 分析諸色界差別邊際微細勝解 分析諸空界微細勝解 次於空界, 先當發起所有麤大空界勝解 所謂眼 耳 鼻 喉筒等種種竅穴, 由是吞咽 於是吞咽, 既吞咽已, 由是下分不淨流出 次後漸漸發起種種微細勝解, 乃至身中一切微細諸毛孔穴, 皆悉了知 分析諸識界三世時分品類差別無量勝解 後於識界, 漸漸發起所依 所緣, 及以作意三世時分品類差別無量勝解 即於識界起勝解時, 由諸所依 所緣勝解分析識界 十種所造諸色 : 189 眼耳鼻舌身 色聲香味觸

198 亦於十種所造諸色而起勝解 如諸大種微細分析, 此亦如是 若於自身各別諸界而起勝解, 是名於內諸念住中住彼循觀 若於其餘非有情數所有諸界而起勝解, 是名於外住彼循觀 若於其餘諸有情數所有諸界而起勝解, 名於內外住彼循觀 復有異門 謂於己身而起勝解 臨捨命時, 如前廣說至青瘀位, 或復膿爛, 即於膿爛發起種種流出勝解 漸漸膿流, 展轉增廣, 乃至大海 大地邊際, 膿悉充滿 發起如是膿勝解已, 次復發起火燒勝解 謂此身分無量無邊品類差別, 為大火聚無量無邊品類燒燼 火既滅已, 復起餘骨 餘灰勝解 復起無量無邊勝解, 碎此骨灰以為細末 復起無量大風勝解, 飄散此末, 遍諸方維 既飄散已, 不復觀見所飄骨灰及能飄風, 唯觀有餘渺茫空界 如是由其勝解作意, 依於內外不淨加行, 入界差別, 於其身相住循身觀, 從是趣入真實作意 謂由如是勝解作意, 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由勝解力, 我此所作無量無邊水界 火界 地界 風界 虛空界相, 我從無始生死流轉, 所經諸界無量無邊, 甚過於此 謂由父母兄弟姊妹眷屬喪亡, 及由親友財寶祿位離散失壞, 悲泣雨淚 又飲母乳 又由作賊, 擁逼劫掠, 穿牆解結 由是因緣, 遭無量度截手 刖足 斬頭 劓鼻, 種種解割身諸支節 由是因緣, 血流無量 如是所有淚 乳 血攝水界水聚, 四大海水皆悉盈滿, 於百分中不及其一 廣說如前 又於諸有諸趣死生, 經無量火焚燒尸骸, 如是火聚亦無比況 又經無量棄捨骸骨, 狼籍在地, 亦無比況 又經無量風界生滅, 分析尸骸, 亦無比況 又經無量諸尸骸中眼等竅穴 又經無量諸識流轉 後後尸骸新新發起, 乃至今者最後尸骸, 諸識流轉 如是安立後際諸趣, 期限無定, 如是乃至無量識界 190

199 初修業者是尋思行(阿那波那念觀) 又於阿那波那念正加行中 初修業者 先於舍宅前後窗門 或打鐵師 或鍛金銀師 吹筒橐袋 或外風聚入出往來 善取相已 由緣於內入出息念 於入出息而起勝解 彼復先於微細息風 經心胸處麤穴往來而起勝解 然後漸漸於眾多風而起勝解 所謂乃至一切毛孔風皆隨入而起勝解 如是所有一切身分 風聚所隨 風聚所攝 風聚藏隱 無量風聚於中積集 如妒羅 綿 或疊絮等諸輕飄物 於是諸相而起勝解 彼若於內入息 出息流轉不絕作意思惟 爾時名為於其內身住循身觀 若復於他死尸骸中青瘀等位入息 出息流轉斷絕作意思惟 爾時名為於其外身住循身觀 若復於自臨欲死時而起勝解 或於已死入息 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 或於未死入 息 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 由法爾故 爾時名為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遍於一切正加行中 應修如是上品助伴 上品所攝無倒加行 所餘一切 如前應知 最初觸證於斷喜樂心一境性 最 初 觸 證 1 正教誨 2 最初觸證 於斷喜樂 心一境性 1 加行 2 觸證 3 相狀 正加行 如是所有初修業者 蒙正教誨 修正行時 安住熾然 正知具念 調伏一切世間 貪憂 若於如是正加行中 恆常修作 畢竟修作 無倒作意 非諠鬧等所能動亂 是名熾然 若於如是正加行中 修奢摩他 毗鉢舍那 審諦了知亂不亂相 如是名為正知具念 若能善取諸厭離相 諸欣樂相 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 由是因緣 宣說彼能安住熾然 乃至調伏世間貪憂 先發如是正加行時 心一境性 身心輕安 微劣而轉 難可覺了 復由修習勝奢摩他 毗鉢舍那 身心澄淨 身心調柔 身心輕安 即前微劣心一境性 身心輕安 漸更增長 能引彊盛易可覺了心一境性 身心輕安 謂由因力展轉引發方便道理 彼於爾時 不久當起彊盛易了身心輕安 心一境性 如是乃至有彼前相 於其頂上似重而起 非損惱相 191

200 觸證 身心輕安 即由此相於內起故 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麤重性 皆得除滅 能對治彼 心調柔性 心輕安性 皆得生起 由此生故 有能隨順 起身輕安 風大偏增 眾多大種 來入身中 因此大種入身中故 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麤重性 皆得除遣 能對治彼 身調柔性 身輕安性 遍滿身中 狀如充溢 彼初起時 令心踊躍 令心悅豫 歡喜俱行 令心喜樂所緣境性於心中現 心一境性 從此已後 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 有妙輕安隨身而行 在身中轉 由是因緣 心踊躍性漸次退減 由奢摩他所攝持故 心於所緣寂靜行轉 有作意 從是已後 於瑜伽行初修業者 名有作意 始得墮在有作意數 何以故 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故 由是因緣 名有作意 相狀 淨惑所緣 得此作意初修業者 有是相狀 謂 1(世間) 下地麤性 上地靜性 2(出世間) 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 1 已獲得色界所攝少分定心 獲得少分身心輕安 心一境性 2 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緣加行 令心相續滋潤而轉 3 為奢摩他之所攝護 能淨諸行 4 雖行種種可愛境中 猛利貪纏亦不生起 雖少生起 依止少分微劣對治 暫作意時 即能除遣 如可愛境 可憎 可愚 可生憍慢 可尋思境 當知亦爾 5 宴坐靜室 暫持其心 身心輕安疾疾生起 6 不極為諸身麤重性之所逼惱 7 不極數起諸蓋現行 8 不極現行思慕 不樂 憂慮俱行諸想作意 9 雖從定起 出外經行 而有少分輕安餘勢隨身心轉 如是等類 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 192

201 第四瑜伽處 初瑜伽處 第二瑜伽處 第三瑜伽處 第四瑜伽處 (卷 33) 1 種性 2 數取趣(補特伽羅) 3 安立 4 世出世 復次 此嗢柁南曰 七作意離欲 及諸定廣辯 二定五神通 生差別諸相 觀察於諸諦 如實而通達 廣分別於修 究竟為其後 唯有二趣 已得作意諸瑜伽師 已入如是少分樂斷 從此已後 唯有二趣 更無所餘 何等為二 1 世間 七作意離欲 2 出世間 觀察於諸諦 及諸定廣辯 如實而通達 二定五神通 廣分別於修 第四瑜伽處(世出世) 1 世間道 1 四種補特伽羅 2 七作意離欲 3 諸定廣辯 4 二無心定 5 五神通 6 生差別 7 離欲者相 2 出世間道 1 觀察於諸諦 2 如實而通達 3 廣分別於修 4 究竟為其後 生差別諸相 究竟為其後 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故 由是因緣 名有作意 彼初修業諸瑜伽師 由此作意 或念我當往世間趣 或念我當往出世趣 復多修習如是作意 如如於此極多修習 如是如是所有輕安 心一境性 經歷彼彼日夜等位 轉復增 廣 若此作意堅固 相續 彊盛而轉 發起清淨所緣勝解 於奢摩他品及毗鉢舍那品 善取其相 彼於爾時 或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 或樂往出世道發起加行 增廣 1 樂往世間道 1 四種補特伽羅 問 此中幾種補特伽羅 即於現法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 非出世道 答 略有四種補特伽羅 何等為四 193 卷 33

202 1 一切外道 2 於正法中根性羸劣 先修正行 3 根性雖利 善根未熟 4 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 非於現法 如是四種補特伽羅 於現法中 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 此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者 復有二種 1 具縛 謂諸異生 2 不具縛 謂諸有學 此復云何 謂先於欲界觀為麤性 於初靜慮 若定 若生 觀為靜性 發起加行 離欲界欲 如是乃至發起加行 離無所有處欲 當知亦爾 又依靜慮等 能引無想定等及發五神通等 又即依此若生 若相 皆當廣說 2 七種作意離欲 為離欲界欲 勤修觀行諸瑜伽師 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 何等名為七種作意 謂 作意云何 謂心迴轉 1 了相作意 2 勝解作意 了相作意 於所應斷能正了知 於所應得能正了知 3 遠離作意 為斷應斷 為得應得 心生希願 勝解作意 為斷為得 正發加行 4 攝樂作意 遠離作意 能捨所有上品煩惱 5 觀察作意 攝樂作意 能捨所有中品煩惱 6 加行究竟作意 觀察作意 能於所得離增上慢 安住其心 加行究竟作意 能捨所有下品煩惱 7 加行究竟果作意 加行究竟果作意 能正領受彼諸作意善修習果 初靜慮 了相作意 云何名為了相作意 謂若作意 能正覺了欲界麤相 初靜慮靜相 覺了欲界麤相 云何覺了欲界麤相 謂正尋思欲界六事 何等為六 194

203 1義 2事 3相 4品 5時 6理 謂正尋思 如是諸欲有多過患 有多損惱 有多疫癘 有多災害 於諸欲中多過患義 廣說乃至多災害義 是名麤義 謂正尋思 於諸欲中有內貪欲 於諸欲中有外貪欲 自 謂正尋思 此為煩惱欲 此為事欲 此復三種 相 1 順樂受處 是貪欲依處 是想 心倒依處 2 順苦受處 是瞋恚依處 是忿 恨依處 3 順不苦不樂受處 是愚癡依處 是覆 惱 誑 諂 無慚 無愧依處 是見倒依處 即正尋思 如是諸欲 極惡諸受之所隨逐 極惡煩惱之所隨逐 是名尋思諸欲自相 共 謂正尋思 此一切欲 生苦 老苦 廣說乃至求不得苦等所隨逐 等所隨縛 相 諸受欲者 於圓滿欲驅迫而轉 亦未解脫生等法故 雖彼諸欲勝妙圓滿 而暫 時有 是名尋思諸欲共相 謂正尋思 如是諸欲 皆墮黑品 猶如枯骨 如凝血肉 如草炬火 如一分炭火 如大毒蛇 如夢所見 如假借得諸莊嚴具 如樹端果 追求諸欲諸有情類 於諸欲中 1 受追求所作苦 2 受防護所作苦 3 受親愛失壞 所作苦 4 受無厭足所作苦 5 受不自在所作苦 6 受惡行所作苦 如是一切如前應知 (參見 二道資糧 於食知量 追求種類過患) 如世尊說 習近諸欲有五過患 謂 1 彼諸欲 極少滋味 多諸苦惱 多諸過患 2 又彼諸欲 於習近時 能令無厭 能令無足 能令無滿 3 又彼諸欲 常為諸佛及佛弟子 賢善正行 正至善士 以無量門呵責毀訾 4 又彼諸欲 於習近時 能令諸結積集增長 5 又彼諸欲 於習近時 我說無有惡不善業而不作者 如是諸欲 令無厭足 多所共有 是非法行 惡行之因 增長欲愛 智者所離 速 趣銷滅 依託眾緣 是諸放逸危亡之地 無常虛偽妄事之法 猶如幻化 誑惑愚夫 若現法欲 若後法欲 若天上欲 若人中欲 一切皆是魔之所行 魔之所住 於是處所能生無量依意所起惡不善法 所謂貪 瞋及憤諍等 於聖弟子正修學時 能為障礙 由如是等差別因緣 如是諸欲 多分墮在黑品所攝 是名尋思諸欲麤品 謂正尋思 如是諸欲 去來今世 於常常時 於恆恆時 多諸過患 多諸損惱 多 諸疫癘 多諸災害 是名尋思諸欲麤時 謂正尋思 如是諸欲 由大資糧 由大追求 由大劬勞 及由種種無量差別工巧 業處 方能招集生起增長 又彼諸欲 雖善生起 雖善增長 一切多為外攝受事 謂父母 妻子 奴婢 作 使 親友 眷屬 或為對治自內有色麤重四大 糜飯長養 常須覆蔽 沐浴 按摩 壞斷 離散 銷滅法身 隨所生起種種苦惱 食能對治諸饑渴苦 衣能對治諸寒熱苦 及能覆蔽可慚羞處 臥具能治諸勞睡苦 及能對治經行住苦 病緣醫藥能治病苦 是故諸欲 唯能對治隨所生起種種苦惱 不應染著而受用之 唯應正念 譬如重病所逼切人 為除病故 服雜穢藥 又彼諸欲 有至教量 證有麤相 又彼諸欲 如是如是所有麤相 我亦於內現智見轉 又彼諸欲 有比度量 知有麤相 又彼諸欲 從無始來本性麤穢 成就法性 難思法性 不應思議 不應分別 是名尋思諸欲麤理 195

204 如是名為由六種事 覺了欲界諸欲麤相 復能覺了初靜慮中所有靜相 謂欲界中一切麤性 於初靜慮皆無所有 由離欲界諸麤性故 初靜慮中說有靜性 是名覺了初靜慮中所有靜相 即由如是定地作意 於欲界中了為麤相 於初靜慮了為靜相 是故名為了相作意 即此作意 當言猶為聞思間雜 彼既如是如理尋思 了知諸欲是其麤相 知初靜慮是其靜相 從此已後 超過聞思 唯用修行 於所緣相發起勝解 修奢摩他 毗鉢舍那 勝解作意 既修習已 如所尋思麤相 靜相 數起勝解 如是名為勝解作意 遠離作意 即此勝解善修 善習 善多修習為因緣故 最初生起斷煩惱道 即所生起斷煩惱道俱行作意 此中說名遠離作意 攝樂作意 由能最初斷於欲界先所應斷諸煩惱故 及能除遣彼煩惱品麤重性故 從是已後 愛樂於斷 愛樂遠離 於諸斷中見勝功德 觸證少分遠離喜樂 於時時間 欣樂作意 而深慶悅 於時時間 厭離作意 而深厭患 為欲除遣惛沈睡眠 掉舉等故 如是名為攝樂作意 觀察作意 彼由如是樂斷 樂修 正修加行 善品任持 欲界所繫諸煩惱纏若行 若住不復現 行 便作是念 我今為有於諸欲中貪欲煩惱不覺知耶 為無有耶 為審觀察如是事故 隨於一種可愛淨相作意思惟 由未永斷諸隨眠故 思惟如是淨妙相時 便復發起隨習近心 趣習近心 臨習近心 不能住捨 不能厭毀 制伏 違逆 彼作是念 我於諸欲猶未解脫 其心猶未正得解脫 我心仍為諸行制伏 如水被持 未為法性之所制伏 我今復應為欲永斷餘隨眠故 心勤安住樂斷 樂修 如是名為觀察作意 196

205 加行究竟作意 從此倍更樂斷 樂修 修奢摩他 毗鉢舍那 鄭重觀察 修習對治 時時觀察先所 已斷 由是因緣 從欲界繫一切煩惱 心得離繫 此由暫時伏斷方便 非是畢竟永 害種子 當於爾時 初靜慮地前加行道已得究竟 一切煩惱對治作意已得生起 是名加行究 竟作意 加行究竟果作意 從此無間 由是因緣 證入根本初靜慮定 即此根本初靜慮定俱行作意 名加行究 竟果作意 初靜慮具足五支 第二靜慮有四支 第三靜慮有五支 第四靜慮有四支 1 尋 2 伺 3 喜 4 樂 5 心一境性 1 內等淨 2 喜 3 樂 4 心一境性 1 捨 2 念 3 正知 4 樂 5 心一境性 1 捨清淨 2 念清淨 3 不苦不樂受 4 心一境性 又於遠離 攝樂作意現在轉時 能適悅身離生喜樂 於時時間 微薄現前 加行究竟作意轉時 即彼喜樂轉復增廣 於時時間 深重現前 加行究竟果作意轉時 離生喜樂遍諸身分 無不充滿 無有間隙 彼於爾時 遠離諸欲 遠離一切惡不善法 有尋有伺 離生喜樂 於初靜慮圓滿五支具足安住 名住欲界對治修果 名隨證得離欲界欲 又 了相作意 於所應斷能正了知 於所應得能正了知 為斷應斷 為得應得 心生希願 勝解作意 為斷為得 正發加行 遠離作意 能捨所有上品煩惱 攝樂作意 能捨所有中品煩惱 觀察作意 能於所得離增上慢 安住其心 加行究竟作意 能捨所有下品煩惱 加行究竟果作意 能正領受彼諸作意善修習果 又 若了相作意 若勝解作意 總名隨順作意 厭壞對治俱行 若遠離作意 若加行究竟作意 總名對治作意 斷對治俱行 若攝樂作意 名對治作意及順清淨作意 若觀察作意 名順觀察作意 197

206 如是其餘四種作意 當知攝入六作意中 謂隨順作意 對治作意 順清淨作意 順 觀察作意 隨順作意 了相作意 勝解作意 對治作意 遠離作意 加行究竟作意 攝樂作意一分 順清淨作意 攝樂作意 攝樂作意一分 順觀察作意 觀察作意 如初靜慮定有七種作意 如是第二 第三 第四靜慮定 及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定 當知各有七種作意 第二靜慮 若於有尋有伺初靜慮地覺了麤相 於無尋無伺第二靜慮地覺了靜相 為欲證入第二 靜慮 應知是名了相作意 謂已證入初靜慮定 已得初靜慮者 於諸尋伺觀為麤性 能正了知 若在定地 於緣最初率爾而起怱務行境 麤意言性 是名為尋 即於彼緣隨彼而起 隨彼而行徐歷行境 細意言性 是名為伺 又正了知 如是尋伺是心法性 心生時生 共有 相應 同一緣轉 又正了知 如是尋伺依內而生 外處所攝 又正了知 如是一切過去 未來 現在所攝 從因而生 從緣而生 或增或減 不久安住 暫時而有 率爾現前 令心躁擾 令 心散動 不靜行轉 求上地時 苦住隨逐 是故皆是黑品所攝 隨逐諸欲 離生喜樂 少分勝利 隨所在地 自性能令有如是相 於常常時 於恆恆時 有尋有伺心行所緣躁擾而轉 不得寂靜 以如是等種種行相 於諸尋伺覺了麤相 又正了知 第二靜慮無尋無伺 如是一切所說麤相皆無所有 是故宣說第二靜慮有其靜相 彼諸麤相皆遠離故 為欲證入第二靜慮 隨其所應 其餘作意 如前應知 如是乃至為欲證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於地地中 隨其所應 當知皆有七種作意 198

207 又彼麤相 遍在一切下地皆有 下從欲界 展轉上至無所有處 當知麤相略有二種 謂 諸下地苦住增上 望上所住不寂靜故 諸壽量時分短促 望上壽量轉減少故 此二麤相 由前六事 如其所應 當正尋思 隨彼彼地樂離欲時 如其所應 於次上地尋思靜相 漸次乃至證得加行究竟果作意 第三 第四靜慮 及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定 略 3 諸定廣辯 初靜慮 初靜慮具足五支 第二靜慮有四支 第三靜慮有五支 第四靜慮有四支 1 尋 2 伺 3 喜 4 樂 5 心一境性 1 內等淨 2 喜 3 樂 4 心一境性 1 捨 2 念 3 正知 4 樂 5 心一境性 1 捨清淨 2 念清淨 3 不苦不樂受 4 心一境性 遠離諸欲 遠離一切惡不善法 有尋有伺 離生喜樂 於初靜慮圓滿五支具足安住 離欲 復次 此中離欲者 欲有二種 離有二種 1 煩惱欲 1 相應離 2 事欲 2 境界離 離惡不善法 離惡不善法者 煩惱欲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 即身惡行 語惡行等 持杖 持刀 鬥訟 諍競 諂誑 詐偽 起 妄語等 由斷彼故 說名為離惡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尋有伺者 由於尋伺未見過失 自地猶有對治欲界諸善尋伺 是 故說名有尋有伺 離 所言離者 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 生 所言生者 由此為因 由此為緣 無間所生 故名離生 喜樂 言喜樂者 謂已獲得所希求義 及於喜中未見過失 有欣有喜 一 切麤重已除遣故 及已獲得廣大輕安 身心調暢 有堪能故 說名 喜樂 初 所言初者 謂從欲界最初上進 創首獲得 依順次數 說名為初 靜慮 言靜慮者 於一所緣繫念寂靜 正審思慮 故名靜慮 具足 言具足者 謂已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 安住 言安住者 謂於後時 由所修習多成辦故 得隨所樂 得無艱難 得無梗澀 於靜慮定 其心晝夜能正隨順 趣向 臨入 隨所欲樂 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 故名安住 惡不善法 貪瞋癡所起 身語意惡行 199

208 第二靜慮 尋伺寂靜 於內等淨 心一趣性 無尋無伺 定生 喜樂 第二靜慮具足安住 復次 於有尋有伺三摩地相 心能棄捨 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 繫念安住 於諸怱務所行境界能正遠離 於不怱務所行境界安住其心 一味寂靜 極寂靜 轉 是故說言 尋伺寂靜故 內等淨故 又彼即於無尋無伺三摩地中串修習故 超過尋伺有間闕位 能正獲得無間闕 位 是故說言 心一趣故 無尋無伺者 一切尋伺悉皆斷故 所言定者 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 所言生者 由此為因 由此為緣 無間所生 故名定生 言喜樂者 謂已獲得所希求義 又於喜中未見過失 有欣有喜 一切尋伺初靜慮地諸煩惱品所有麤重皆遠離故 能對治彼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 堪能樂所隨逐故 名有喜樂 依順次數 此為第二 如是一切 如前應知 第三靜慮 遠離喜貪 安住捨 念及以正知 身領受樂 聖所 宣說 捨 念具足安樂而住 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復次 彼於喜相深見過失 是故說言 於喜離欲 又於爾時 遠離二種亂心災患 能於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 第二靜慮已離尋伺 今於此中復離於喜 是故說言 安住於捨 如是二法能擾亂心 障無間捨 初靜慮中有尋伺故 令無間捨不自在轉 第二靜慮由有喜故 令無間捨不自在轉 是故此捨 初二靜慮說名無有 由是因緣 修靜慮者 第三靜慮方名有捨 由有捨故 如如安住所有正念 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復現行 若復於此第三靜慮不善修故 或時失念 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時復現行 尋即速疾以慧通達 能正了知 隨所生起能不忍受 方便棄捨 除遣 變吐 心住上捨 是故說有正念 正知 彼於爾時 住如是捨 正念 正知 親近 修習 多修習故 令心踊躍俱行喜受便得除滅 離喜寂靜 最極寂靜 與喜相違心受生起 彼於爾時 色身 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 是故說言 有身受樂 第三靜慮已下諸地 無如是樂及無間捨 第三靜慮已上諸地 此無間捨雖復可 得 而無有樂 下地樂捨俱無有故 上地有捨而無樂故 是故說言 於是處所 謂第三靜慮 諸聖宣說 謂依於此已得安住補特伽羅 具足捨 念 及以正知 住身受樂 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言諸聖者 謂佛世尊及佛弟子 200

209 第四靜慮 究竟斷樂 先斷於苦 喜憂俱沒 不苦不樂 捨念清淨 第四靜慮具足安住 復次 此中對治種類勢相似故 略不宣說樂斷對治 但說對治所作樂斷 何等名為此中對治 所謂捨 念及以正知 由即於此數修習故 便能棄捨令不出離 第三靜慮第三靜慮地中勝樂 是故說言 由樂斷故 修靜慮者 即於爾時 所有苦樂皆得超越 由是因緣 若先所斷 若今所斷 總集說言 樂斷 苦斷 先喜憂沒 謂 入第四靜慮定時 樂受斷故 入第三靜慮定時 喜受沒故 入第二靜慮定時 苦受斷故 入初靜慮定時 憂受沒故 今於此中 且約苦 樂二受斷故 說有所餘非苦樂受 是故說言 彼於爾時不苦不樂 從初靜慮一切下地災患已斷 謂尋 伺 喜 樂 入息 出息 由彼斷故 此中捨念清淨鮮白 由是因緣 正入第四靜慮定時 心住無動 一切動亂皆悉遠離 是故說言 捨念清淨 第四等言 如前所說初靜慮等 應知其相 法蘊足論 謂有苾芻 超諸色想 滅有對 想 不思惟種種想 入無邊空 空無邊處 具足住 是名空無邊處 空無邊處 復次 以於虛空起勝解故 所有青 黃 赤 白等相應顯色想 由不顯現故 及厭 離欲故 皆能超越 是故說言 色想出過故 由不顯現 超越彼想以為因故 所有種種眾多品類 因諸顯色和合積集有障礙想皆 得除遣 是故說言 有對想滅沒故 由遠離彼想以為因故 所有於彼種種聚中差別想轉 謂飲 食 瓶 衣 乘 莊嚴 具 城 舍 軍 園 山 林等想 於是一切不作意轉 是故說言 種種想不作意 故 除遣如是有色 有對 種種想已 起無邊想虛空勝解 是故說言 入無邊空 由已超過近分加行究竟作意 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 是故說言 空無邊處具 足安住 當知此中 依於近分 乃至未入上根本定 唯緣虛空 若已得入上根本定 亦緣虛 空 亦緣自地所有諸蘊 又近分中 亦緣下地所有諸蘊 201

210 識無邊處 復次 若由此識 於無邊空發起勝解 當知此識無邊空相勝解相應 若有欲入識無邊處 先捨虛空無邊處想 即於彼識 次起無邊行相勝解 爾時超過近分 根本空無邊處 是故說言 超過一切空無邊處 入無邊識 由彼超過識無邊處所有近分 乃至加行究竟作意 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 是 故說言 識無邊處具足安住 無所有處 復次 從識無邊處求上進時 離其識外更求餘境 都無所得 謂諸所有或色 非色 相應境性 彼求境界無所得時 超過近分及以根本識無邊處 發起都無餘境勝解 此則名為於無所有假想勝解 即於如是假想勝解多修習故 便能超過無所有處一切近分 乃至加行究竟作意 入 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 是故說言 超過一切識無邊處 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安住 非想非非想處 復次 從無所有處求上進時 由於無所有處想起麤想故 便能棄捨無所有處想 由是因緣 先入無所有處定時 超過一切有所有想 今復超過無所有想 是故說言 非有想 謂或有所有想 或無所有想 非無想 謂非如無想及滅盡定 一切諸想皆 悉滅盡 唯有微細想 緣無相境轉 是故說言 非想非非想 即於此處起勝解時 超過一切近分 根本無所有處 及非想非非想處近分 乃至加 行究竟作意 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 是故說言 超過一切無所有處 於非想非非想處具足安住 復次 此中入靜慮定時 其身相狀如處室中 入無色定時 其身相狀如處虛空 當知此中 由奢摩他相 安住上捨 勤修加行 4 二無心定 復次 依靜慮等 當知能入二無心定 1 無想定 唯諸異生 由棄背想作意方便能入 202

211 唯諸聖者 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 2 滅盡定 如是二定 由二作意方便能入 無想定 由棄背想作意以為上首 勤修加行 漸次能入 滅盡定 由從非想非非想處 欲求上進 暫時止息所緣作意以為上首 勤修加行 漸次能入 無想定 若諸異生作如是念 諸想如病 諸想如癰 諸想如箭 唯有無想寂靜微妙 攝受如是背想作意 於所生起一切想中 精勤修習不念作意 由此修習為因緣故 加行道中是有心位 入定無間 心不復轉 如是出離想作意為先 已離遍淨貪 未離廣果貪 諸心心法滅 是名無想定 由是方便證得此定 滅盡定 若諸聖者 已得非想非非想處 復欲暫時住寂靜住 從非有想非無想處心求上進 心上進時 求上所緣竟無所得 無所得故 滅而不轉 如是有學已離無所有處貪 或阿羅漢求暫住想作意為先 諸心心法滅 是名滅盡定 由是方便證得此定 5 五神通 復次 依止靜慮發五通等 云何能發 謂靜慮者 已得根本清淨靜慮 即以如是清淨靜慮為所依止 於五通增 上正法 聽聞受持 令善究竟 謂於 1 神境通 2 宿住通 3 天耳通 4 死生智通 5 心差別通 作意思惟 復由定地所起作意 了知於義 了知於法 由了知義 了知法故 如是如是修治其心 由此修習 多修習故 有時 有分發生修果五神通等 又即如是了知於義 了知於法 為欲引發諸神通等 修十二想 203

212 何等十二? 1 輕舉想 2 柔軟想 3 空界想 4 身心符順想 5 勝解想 6 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 7 種種品類集會音聲想 8 光明色相想 9 煩惱所作色變異想 10 解脫想 11 勝處想 12 遍處想 1 輕舉想謂由此想, 於身發起輕舉勝解, 如妒羅綿 或如疊絮 或似風輪 發起如是輕勝解已, 由勝解作意, 於彼彼處飄轉其身 謂從床上飄置几上, 復從几上飄置床上 ; 如是從床飄置草座, 復從草座飄置於床 2 柔軟想謂由此想, 於身發起柔軟勝解, 或如綿囊 或如毛毳 或如熟練 此柔軟想, 長養攝受前輕舉想 於攝受時, 令輕舉想增長廣大 3 空界想謂由此想, 先於自身發起輕舉 柔軟二勝解已, 隨所欲往, 若於中間有諸色聚能為障礙, 爾時便起勝解作意, 於彼色中作空勝解, 能無礙往 4 身心符順想謂由此想, 或以其心符順於身, 或以其身符順於心 由此令身轉轉輕舉 轉轉柔軟 轉轉堪任 轉轉光潔, 隨順於心 繫屬於心, 依心而轉 5 勝解想謂由此想, 遠作近解, 近作遠解, 麤作細解, 細作麤解, 地作水解, 水作地解, 如是一一差別大種展轉相作, 廣如變化所作勝解, 或色變化 或聲變化 由此五想修習成滿, 領受種種妙神境通 或從一身示現多身, 謂由現化勝解想故 ; 或從多身示現一身, 謂由隱化勝解想故 ; 或以其身, 於諸牆壁 垣城等類厚障隔事直過無礙 ; 或於其地出沒如水 ; 或於其水 斷流往返, 履上如地 ; 或如飛鳥, 結加趺坐, 騰颺虛空 ; 或於廣大威德勢力日月光 輪, 以手捫摸 ; 或以其身, 乃至梵世自在迴轉 當知如是種種神變, 皆由輕舉 柔軟 空界 身心符順想所攝受勝解想故, 隨其所 應, 一切能作 此中以身於其梵世, 略有二種自在迴轉 往來自在迴轉 於梵世諸四大種一分造色, 如其所樂, 隨勝解力, 自在迴轉 204

213 6 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 7 種種品類集會音聲想 8 光明色相想 9 煩惱所作色變異想 謂由此想, 從童子位迄至於今, 隨憶念轉, 自在無礙 隨彼彼位, 若行 若住 若坐 若臥, 廣說一切先所受行, 隨其麤略, 次第無越, 憶念了知 於此修習 多修習故, 證得修果, 於無量種宿世所住, 廣說乃至所有行相 所有宣說, 皆能隨念 謂由此想, 遍於彼彼村邑 聚落, 或長者眾 或邑義眾 或餘大眾 或廣長處 或家 或室, 種種品類諸眾集會所出種種雜類音聲 名諠噪聲, 或於大河眾流激湍波浪音聲, 善取其相, 以修所成定地作意, 於諸天人, 若遠 若近, 聖 非聖聲, 力勵聽採 於此修習 多修習故, 證得修果清淨天耳, 由是能聞人間 天上, 若遠 若近, 一切音聲 謂於如前所說種種諸光明相, 極善取已, 即於彼相作意思惟 又於種種諸有情類善不善等業用差別, 善取其相, 即於彼相作意思惟, 是名光明色相想 於此修習 多修習故, 證得修果死生智通, 由是清淨天眼通故, 見諸有情, 廣說乃至身壞已後, 往生善趣天世間中 謂由此想, 於貪 恚 癡 忿 恨 覆 惱 誑 諂 慳 嫉, 及以憍 害 無慚 無愧諸餘煩惱及隨煩惱纏繞其心諸有情類, 種種色位色相變異, 解了分別 如是色類有貪欲者, 有色分位 色相變異, 謂諸根躁擾 諸根掉舉, 言常含笑 如是色類有瞋恚者, 有色分位 色相變異, 謂面恆顰蹙, 語音謇澀, 言常變色 如是色類有愚癡者, 有色分位 色相變異, 謂多分瘖瘂, 事義闇昧, 言不辯了, 語多下俚 由如是等行相流類, 廣說乃至無慚愧等所纏繞者, 有色分位 色相變異, 善取其相, 復於彼相作意思惟 於此修習 多修習故, 發生修果心差別智, 由此智故, 於他有情補特伽羅隨所尋思 隨所伺察心 意 識等, 皆如實知 10 解脫想解脫 勝處 遍處想者, 如前三摩呬多地, 應知修相 11 勝處想由於此想親近修習多修習故, 能引最勝諸聖神通, 若變事通 若化事通 12 遍處想若勝解通 及能引發無諍 願智 四無礙解 謂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辯無礙解等種種功德 又聖 非聖二神境通有差別者, 謂聖神通, 隨所變事 隨所化事 隨所勝解, 一切皆能如實成辦, 無有改異, 堪任有用 非聖神通不能如是, 猶如幻化, 唯可觀見, 不堪受用 當知如是十二種想, 親近 修習 多修習故, 隨其所應, 便能引發五種神通, 及能引發不共異生如其所應諸聖功德 205

214 6 生差別 1 於初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 隨其所應 當生梵眾天 梵輔天 大梵天眾同分中 2 於第二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 隨其所應 當生少光天 無量光天 光淨天眾同分中 3 於第三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 隨其所應 當生少淨天 無量淨天 遍淨天眾同分中 4 於第四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 隨其所應 當生無雲天 福生天 廣果天眾同分中 5 若不還者 以無漏第四靜慮 間雜熏修有漏 第四靜慮 即於此中 下品 中品 上品 上 勝品 上極品善修習已 隨其所應 當生五淨 居天眾同分中 謂無煩 無熱 善現 善見 色究竟天 若於 6 空處 7 識處 8 無所有處 9 非想非 非想處 下中上品善修習已 當生空處 識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隨 行天眾同分中 由彼諸天無有形色 是故亦無處所差別 空處 下品 中品 上品 下品 中品 上品 下品 中品 上品 下品 中品 上品 下品 中品 上品 上勝品 上極品 空處天 識處 識處天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無想定 無所有處天 非想非非想處天 無想天(廣果天攝) 初靜慮 離生喜樂 第二靜慮 定生喜樂 第三靜慮 離喜妙樂 第四靜慮 捨念清淨 不還者 (五淨居天) 十地菩薩 1 梵眾天 2 梵輔天 3 大梵天 4 少光天 5 無量光天 6 極光淨天 7 少淨天 8 無量淨天 9 遍淨天 10 無雲天 11 福生天 12 廣果天 13 無煩 14 無熱 15 善現 16 善見 17 色究竟天 有尋有伺 無尋唯伺 無尋無伺 18 大自在住處(摩醯首羅天) 然住所作有其差別 於無想定善修習已 當生無想有情天眾同分中 7 離欲者相 復次 此中云何應知離欲者相 謂離欲者 身業安住 諸根無動 威儀進止無有躁擾 於一威儀能經時久 不多驚 懼 終不數數易脫威儀 言詞柔軟 言詞寂靜 不樂諠雜 不樂眾集 言語安詳 眼見色已 唯覺了色 不因覺了而起色貪 如是耳聞聲已 鼻齅香已 舌嘗味已 身覺觸已 唯覺了聲乃至其觸 不因覺了而起聲貪乃至觸貪 能無所畏 覺慧幽深 輕安廣大 身心隱密 無有貪婪 無有憤發 能有堪忍 不 為種種欲尋思等諸惡尋思擾亂其心 如是等類 當知名為離欲者相 206

215 2 樂往趣出世間道 (卷 34) 如是已辯往世間道 若樂往趣出世間道 應當依止四聖諦境 漸次生起七種作意 所謂最初了相作意 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 乃至證得阿羅漢果 1 觀察於諸諦 了相作意 第四瑜伽處(世出世) 1 四種補特伽羅 世 1 七作意離欲 間 2 諸定廣辯 道 3 二無心定 4 五神通 5 生差別 6 離欲者相 2 1 觀察於諸諦 出 世 2 如實而通達 間 道 3 廣分別於修 4 究竟為其後 修瑜伽師 於四聖諦略標 廣辯增上教法 聽聞受持 或於作意已善修習 或得根本靜慮無色 由四種行了苦諦相 謂 1 無常行 2 苦行 3 空行 4 無我行 由四種行了集諦相 謂 1 因行 2 集行 3 起行 4 緣行 由四種行了滅諦相 謂 1 滅行 2 靜行 3 妙行 4 離行 由四種行了道諦相 謂 1 道行 2 如行 3 行行 4 出行 如是名為了相作意 苦諦 由十種行觀察苦諦 能隨悟入苦諦四行 何等為十 1 變異行 無常行 2 滅壞行 3 別離行 4 法性行 5 合會行 6 結縛行 苦行 7 不可愛行 8 不安隱行 9 無所得行 空行 10 不自在行 無我行 如是十行 依證成道理能正觀察 至教量說 諸行無常 此中且依至教量理 如世尊說 諸行無常 又此諸行略有二種 207 卷 34 了相作意 勝解作意 遠離作意 攝樂作意 觀察作意 加行究竟作意 加行究竟果作意

216 1 有情世間 世尊依彼有情世間 說如是言 苾芻當知 我以過人清淨天眼 觀諸有情死時 生時 廣說乃至身壞已後 當生善趣天世界中 由此法門 顯示世尊以淨天眼 現見一切有情世間是無常性 2 器世間 又世尊言 苾芻當知 此器世間長時安住 過是已後 漸次乃至七 日輪現 如七日經廣說 乃至所有大地 諸山 大海 及蘇迷盧大 寶山王 乃至梵世諸器世界 皆被焚燒 災火滅後 灰燼不現 乃 至餘影亦不可得 由此法門 世尊顯示諸器世間是無常性 如是且依至教量理 修觀行者淨信增上作意力故 於一切行無常之性獲得決定 現量 諸行無常 得決定已 即由如是淨信增上作意力故 數數尋思觀察一切 現見不背 不由他緣無常之性 云何數數尋思觀察 尋思觀察內外二事 謂先安立內外二事 言內事者 謂六處等 言外事者 有十六種 1 地事 謂城邑 聚落 舍 市鄽等 所攝受事 2 園事 謂藥草 叢林等 3 山事 謂種種山安布差別 4 水事 謂江 河 陂 湖 眾流 池 沼 5 作業事 6 庫藏事 7 食事 身資具事 8 飲事 9 乘事 10 衣事 11 莊嚴具事 12 舞歌樂事 13 香鬘塗飾事 14 資生具事 15 諸光明事 16 男女承奉事 如是名為十六種事 安立如是內外事已 復於彼事現見增上作意力故 以變異行尋思觀察無常之性 208

217 1 變異行 1 內事變異 此中內事 有十五種所作變異 及有八種變異因緣 云何內事有十五種所作變異 1 分位所作變異 2 顯色所作變異 3 形色所作變異 4 興衰所作變異 5 支節具不具所作變異 6 劬勞所作變異 7 他所損害所作變異 8 寒熱所作變異 9 威儀所作變異 10 觸對所作變異 11 雜染所作變異 12 疾病所作變異 13 終歿所作變異 14 青瘀等所作變異 15 一切不現盡滅所作變異 云何八種變異因緣 1 積時貯畜 謂有色諸法 雖於好處安置守護 而經久時自然敗壞 其色衰損變 異可得 2 他所損害 謂種種色法 若為於他種種捶打 種種損害 即便種種形色變異 3 受用虧損 謂各別屬主種種色物 受者受用增上力故 損減變異 4 時節變異 謂秋冬時 叢林藥草華葉果等萎黃零落 於春夏時 枝葉華果青翠繁茂 5 火所焚燒 謂大火縱逸 焚燒村邑 國城 王都 悉為灰燼 6 水所漂爛 謂大水洪漫 漂蕩村邑 國城 王都 悉皆淪沒 7 風所鼓燥 謂大風飄扇 濕衣 濕地 稼穡 叢林乾曝枯槁 8 異緣會遇 謂緣樂受觸 受樂受時 遇苦受觸 緣苦受觸 受苦受時 遇樂受 觸 緣不苦不樂受觸 受不苦不樂受時 遇樂受觸 或苦受觸 又有貪者 會遇瞋緣 貪纏止息 發起瞋纏 如是有瞋 癡者 會遇異分煩惱生緣 當知亦爾 如是眼識正現在前 會遇聲 香 味 觸境等餘境餘緣 起異分識 其餘一切 如理應知 是名八種變異因緣 一切有色及無色法所有變異 皆由如是八種因緣 除此更無若 過若增 209

218 1 分位所作變異 云何尋思內事分位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或自 或他, 從少年位乃至老位, 諸行相續前後差別, 互不相似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何以故? 此內分位前後變異現可得故 2 顯色所作變異 云何尋思內事顯色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或自 或他, 先有妙色, 肌膚鮮澤 ; 後見惡色, 肌膚枯槁 復於後時, 還見妙色, 肌膚鮮澤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何以故? 此內顯色前後變異現可得故 3 形色所作變異 云何尋思內事形色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如說顯色, 如是形色由肥瘦故, 應知亦爾 4 興衰所作變異 云何尋思內事興衰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或自 或他, 先時眷屬財位, 或見悉皆興盛 ; 後見一切皆悉衰損 復於後時還見興盛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何以故? 興衰變異現可得故 5 支節具不具所作變異 云何尋思內事支節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或自 或他, 先時支節無有闕減 ; 後時觀見支節闕減 或王所作 或賊所作 或人所作 或非人作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6 劬勞所作變異 云何尋思內事劬勞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或自 或他, 身疲勞性 身疲極性 馳走所作 或跳踊所作 或趒躑所作 或騙騎所作 或作種種迅疾身業 復於餘時, 見彼遠離疲勞疲極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7 他所損害所作變異 云何尋思內事他所損害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或自 或他, 他所損害, 其身變異 或由刀杖 鞭革 皮繩 矛矟等壞, 或由種種蚊蝱 蛇蝎諸惡毒觸之所損害 復於餘時, 見不變異 210

219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8 寒熱所作變異 云何尋思內事寒熱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或自 或他, 於正寒時身不舒泰, 踡跼戰慄 ; 寒凍纏逼, 希遇溫陽 於正熱時, 身體舒泰, 奮身乾語, 霢霂流汗 ; 熱渴纏逼, 希遇清涼 復至寒時, 還見如前所說相狀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9 威儀所作變異 云何尋思內事威儀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或自 或他行住坐臥隨一威儀, 或時為損 或時為益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10 觸對所作變異 云何尋思內事觸對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觸對順樂受觸, 領樂觸緣所生樂時, 自能了別樂受分位 如能了別樂受分位, 如是了別苦受分位 不苦不樂受分位, 應知亦爾 彼由了別如是諸受前後變異, 是新新性, 非故故性, 或增或減, 暫時而有, 率爾現前, 尋即變壞 知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11 雜染所作變異 云何觀察內事雜染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能了知先所生起, 或有貪心 或離貪心, 或有瞋心 或離瞋心, 或有癡心 或離癡心 又能了知隨一一種諸隨煩惱所染汙心, 又能了知隨一一種諸隨煩惱不染汙心 又能了知彼心相續, 由諸煩惱及隨煩惱, 於前後位, 趣入變壞 不變壞性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何以故? 心由雜染所作變異現可得故 12 疾病所作變異 云何觀察內事疾病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或自 或他, 先無疾病, 安樂彊盛 ; 後時觀見或自 或他, 遭重病苦, 觸對猛利身諸苦受, 如前廣說 復於餘時, 還見無病, 安樂彊盛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13 終歿所作變異 云何觀察內事終歿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今時存活, 安住支持 ; 復於餘時, 觀見死沒, 唯有尸骸, 空無心識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211

220 14 青瘀等所作變異 云何觀察內青瘀等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死已尸骸, 或於一時至青瘀位, 或於一時至膿爛位, 如是乃至骨鎖之位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15 一切不現盡滅所作變異 云何觀察內事一切不現盡滅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彼於餘時, 此骨鎖位亦復不現, 皆悉敗壞 離散 磨滅, 遍一切種眼不復見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何以故? 如是色相數數改轉, 前後變異現可得故 如是且由現見增上作意力故, 十五種行觀察內事種種變異無常之性 觀察是已, 復更觀察十六外事種種變異無常之性 2 外事變異 1 地事變異 云何觀察地事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此地方所, 先未造立道場 天寺 宅舍 市鄽 城牆等事 ; 後見新造, 善作善飾 復於餘時, 見彼朽故, 圮坼 零落 隤毀 穿闕, 火所焚燒 水所漂蕩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何以故? 如是色相前後轉變現可得故 2 園事變異 云何觀察園事變異無常之性? 謂先觀見諸園苑中, 藥草 叢林 華果 枝葉悉皆茂盛, 青翠丹暉, 甚可愛樂 ; 復於後時, 見彼枯槁, 無諸華果, 柯葉零落, 火所焚燒 水所漂蕩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3 山事變異 云何觀察山事變異無常之性? 謂於一時, 觀見其山, 叢林蓊鬱, 聳石巉巖 ; 復於一時, 見彼叢林, 巉巖聳石, 彫殘隤毀, 高下參差, 火所焚燒 水所漂蕩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212

221 4 水事變異 云何觀察水事變異無常之性? 謂先一時, 見諸河瀆池泉井等, 濤波涌溢, 醴水盈滿 ; 後於一時, 見彼一切枯涸乾竭 見是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5 作業變異 云何觀察業事變異無常之性? 謂先一時, 見彼種種徇利牧 農 工巧 正論 行船等業皆悉興盛 ; 復於一時, 見彼事業皆悉衰損 見此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6 庫藏變異 云何觀察庫藏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種種庫藏, 一時盈滿, 一時滅盡 見此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7,8 飲食變異 云何觀察飲食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種種飲食, 一時未辦, 一時已辦 ; 一時入口, 牙齒咀嚼, 和雜涎唾, 細細吞咽 ; 一時入腹, 漸漸消化 ; 一時變為屎尿流出 見此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9 乘事變異 云何觀察乘事變異無常之性? 謂於一時, 見種種乘, 新妙莊嚴, 甚可愛樂 ; 復於一時, 見彼朽故, 離諸嚴飾 見此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10 衣事變異 云何觀察衣事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種種衣服, 一時新成, 一時故壞, 一時鮮潔, 一時垢膩 見此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11 嚴具變異 云何觀察嚴具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諸莊嚴具, 一時未成, 一時已成, 一時堅固, 一時破壞 213

222 見此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12 舞歌樂事所有變異 云何觀察舞歌樂事所有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舞歌伎樂, 現在種種音曲差別, 異起異謝 見此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13 香鬘塗飾所有變異 云何觀察香鬘塗飾所有變異無常之性? 謂先觀見種種香鬘, 鮮榮芬馥 ; 後時見彼萎悴臭爛 見此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14 資具變異 云何觀察資具變異無常之性? 謂觀見彼, 未造 已造, 成滿 破壞, 前後變異 見此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15 光明變異 云何觀察光明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種種明闇生滅變異 見此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16 男女承奉所有變異 云何觀察男女承奉所有變異無常之性? 謂觀見彼, 或衰 或盛, 不久堅住 見此事已, 便作是念 : 如是諸行, 其性無常 餘如前說 如是一切外事諸行, 前之六種是所攝受事, 後之十種是身資具事 以要言之, 當知其性皆是無常 何以故? 形相轉變現可得故 由如是等, 如前所說, 諸變異行, 現見增上作意力故, 於內外事, 如其所應, 以變異行, 觀察一切是無常性 由是因緣, 於諸變異無常之性, 現見不背, 不由他緣, 非他所引, 隨念觀察, 審諦決定 即由如是所說因緣, 說名現見增上作意 地事 謂城邑 聚落 舍 市鄽等 所 2 園事 謂藥草 叢林等 攝 3 山事 謂種種山安布差別 受 4 水事 謂江 河 陂 湖 眾流 池 沼 事 5 作業事 6 庫藏事 7 食事身 8 飲事資 9 乘事具 10 衣事事 11 莊嚴具事 12 舞歌樂事 13 香鬘塗飾事 14 資生具事 15 諸光明事 16 男女承奉事

223 2 滅壞行(比量) 1 現見 即由如是現見增上作意力故 觀察變異無常性已 彼諸色行 雖復現有 剎那生滅 滅壞無常 而微細故 非現所得 故依現見增上作意 應正比度 云何比度 謂彼諸行 要有剎那生滅滅壞 方可得有前後變異 非如是住得有變異 是故諸行必定應有剎那生滅 彼彼眾緣和合有故 如是如是諸行得生 生已不待滅壞因緣 自然滅壞 如是所有變異因緣 能令諸行轉變生起 此是變異生起因緣 非是諸行滅壞因緣 所以者何 由彼諸行 與世現見 滅壞因緣俱滅壞已 後不相似生起可得 非彼一切全不生起 或有諸行既滅壞已 一切生起全不可得 如煎水等 最後一切皆悉銷盡 災火焚燒器世間已 都無灰燼 乃至餘影亦不可得 彼亦因緣後後展轉漸減盡故 最後一切都無所有 不由其火作如是事 是故變異 由前所說八種因緣 令變生起 自然滅壞 如是比度作意力故 由滅壞行 於彼諸行剎那生滅 滅壞無常而得決定 2 他世非所現見 於如是事得決定已 復於他世非所現見諸行生起 應正比度 云何比度 謂諸有情 現有種種差別可得 或好形色 或惡形色 或上族姓 或下族姓 或富 族姓 或貧族姓 或大宗葉 或小宗葉 或長壽命 或短壽命 言或威肅 或不威 肅 或性利根 或性鈍根 如是一切有情差別 定由作業有其差別 方可成立 非無作業 如是有情色類差別 定由先世善不善業造作增長種種品類 由彼因緣 於今自體差別生起 不應自在變化為因 何以故 若說自在變化為因 能生諸行 此所生行為唯用彼自在為緣 為待餘緣 如是自在方能變化 若唯用彼自在為緣 是則諸行與彼自在俱應本有 何須更生 若言先有自在體性 然後行生 是則諸行不唯自在為緣生起 若言自在隨其所欲 功用 祈願 方能造化 是故亦用欲為因緣 非唯自在 若爾 此欲為有因耶 為無因耶 若言有因 即用自在以為因者 此則同前所說過失 不應道理 若言此欲更有餘因 是則如欲 功用 祈願離自在外 餘法為因 如是亦應一切諸行皆用餘法以為其因 何須妄計無用自在 由如是等比度增上作意力故 於有他世諸行生起獲得決定 215

224 如是略由三種增上作意力故 尋思觀察內外諸行是無常性 謂 淨信增上作意力故(至教量) 現見增上作意力故(現量) 比度增上作意力故(比量) 3 別離行 於前所舉能隨順修無常五行 已辯變異 滅壞二行 云何復由別離行故觀無常性 謂依內外二種別離 應知諸行是無常性 內別離無常 依內別離無常性者 謂如有一 先為他主 非奴 非使 能自受用 能驅役他作諸 事業 彼於後時退失主性 非奴使性 轉得他奴及所使性 於主性等 名為別離無常之性 外別離無常 依外別離無常性者 謂現前有資生財寶 先未變異 未為別離無常滅壞 後時為王 盜賊 非愛 及共財等之所劫奪 或由惡作加行失壞 或方便求而不能 得 如是等類 應知是名由別離行知無常性 4 法性行 云何復由法性行故觀無常性 謂即所有變異無常 滅壞無常 別離無常 於現在世猶未合會 於未來世當有法性 如實通達如是諸行 於未來世當有法性 如是等類 名為通達法性無常 5 合會行 云何復由合會行故觀無常性 謂即如是變異無常 滅壞無常 別離無常 於現在世合會現前 如實通達如是諸行 於現在世現前合會 如是等類 名為通達合會無常 彼於如是內外諸行五無常性 由五種行 如其所應 作意修習 多修習故 獲得決 定 如是由證成道理及修增上故 於無常行得決定已 從此無間趣入苦行 作是思惟 如是諸行皆是無常 是無常故 決定應是有生法性 如是諸行既是生法 即有生苦 既有生苦 當知亦有老病死苦 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 求不得苦 如是且由不可愛行趣入苦行 216

225 6 結縛行 如是復於有漏 有取 能順樂受一切蘊中 由結縛行趣入苦行 所以者何 以於愛等結處生愛等結 於貪等縛處生貪等縛 便能招集生老病死愁悲憂苦 一切 擾惱純大苦蘊 如是復於有漏 有取 順非苦樂一切蘊中 由不安隱行趣入苦行 所以者何 有漏 有取 順非苦樂一切諸蘊 麤重俱行苦 樂種子之所隨逐 苦苦 壞苦不解 脫故 一切皆是無常滅法 如是行者 於能隨順樂受諸行及樂受中 由結縛行趣入壞苦 7 不可愛行 於能隨順苦受諸行及苦受中 由不可愛行趣入苦苦 8 不安隱行 於能隨順不苦不樂受諸行及不苦不樂受中 由不安隱行趣入行苦 如是由結縛行 不可愛行 不安隱行增上力故 於三受中作如是說 諸所有受皆悉是苦 如是名為由無常行作意為先 趣入苦行 9 無所得行 復作是念 我於今者 唯有諸根 唯有境界 唯有從彼所生諸受 唯有其心 唯有 假名我我所法 唯有其見 唯有假立 此中可得 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如是唯有諸蘊可得 於諸蘊中 無有常恆 堅住 主宰 或說為我 或說有情 或 復於此說為生者 老者 病者及以死者 或復說彼能造諸業 能受種種果及異熟 由是諸行皆悉是空 無有我故 如是名為由無所得行趣入空行 10 不自在行 復作是念 所有諸行與其自相 及無常相 苦相相應 彼亦一切從緣生故 不得自 在 不自在故 皆非是我 如是名為由不自在行入無我行 1 變異行 無常行 如是行者 以其十行攝於四行 復以四行了苦諦相 2 滅壞行 謂無常行五行所攝 3 別離行 1 變異行 4 法性行 5 合會行 6 結縛行 苦行 7 不可愛行 8 不安隱行 9 無所得行 空行 10 不自在行 無我行 2 滅壞行 3 別離行 4 法性行 5 合會行 苦行三行所攝 217

226 1 結縛行 2 不可愛行 3 不安隱行 空行一行所攝 謂無所得行 無我行一行所攝 謂不自在行 彼由十行悟入四行 集諦 復由四行 於苦諦相正覺了已 次復觀察如是苦諦 何因 何集 何起 何緣 由斷彼故 苦亦隨斷 如是即以集諦四行了集諦相 謂了知愛能引苦故 說名為因 既引苦已 復能招集令其生故 說名為集 既生苦已 令彼起故 說名為起 復於當來諸苦種子能攝受故 次第招引諸苦集故 說名為緣 復有差別 謂了知愛是取因故 復能招集即以其取為因有故 復能生起有為上首當 來生故 又能引發以生為緣老 病 死等諸苦法故 隨其所應 當知說名因 集 起 緣 復有差別 謂正了知煩惱隨眠附屬所依 愛隨眠等是當來世後有生因 又正了知彼所生纏 隨其所應 是集 起 緣 謂後有愛能招引故 即是其集 此後有愛 復能發起喜貪俱行愛 此喜貪俱行愛 復與多種彼彼喜愛為緣 如是依止愛隨眠等及三種纏 能生後有 及能發起諸愛差別 是故說名因 集 起 緣 如是行者 由四種行了集諦相 滅諦 於集諦相正覺了已 復正覺了如是集諦無餘息滅 故名為滅 一切苦諦無餘寂靜 故名為靜 即此滅 靜 是第一故 是最勝故 是無上故 說名為妙 是常住故 永出離故 說名為離 如是行者 由四種行了滅諦相 218

227 道諦 於滅諦相正覺了已 復正覺了真對治道 於所知境能通尋求義故 能實尋求義故 由於四門隨轉義故 一向能趣涅槃義故 所以說名道 如 行 出 如是行者 由四種行了道諦相 如是名為於四聖諦自內現觀了相作意 彼既如是於其自內現見諸蘊 依諸諦理 無倒尋思正觀察已 復於所餘不同分界不 現見蘊 比度觀察 謂彼所有 有為 有漏 遍一切處 遍一切種 於一切時 皆 有如是法 皆墮如是理 皆有如是性 彼所有滅 皆永寂靜 常住安樂 彼所有道 皆能永斷 究竟出離 當知此中 若於現見諸蘊諦智 若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境比度諦智 即是能生法 智 類智種子依處 又即如是了相作意 當知猶為聞思間雜 勝解作意 若觀行者 於諸諦中 如是數數正觀察故 由十六行 於四聖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 復於諸諦盡所有性 如所有性 超過聞思間雜作意 一向發起修行勝解 此則名為 勝解作意 如是作意 唯緣諦境 一向在定 於此修習 多修習故 於苦集二諦境中 得無邊際智 由此智故 了知無常 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 如是了知苦等 發起苦無邊際勝解 空無我無邊際勝解 惡行無邊際勝解 往惡趣 無邊際勝解 興衰無邊際勝解 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 此中無邊際者 謂生死流轉 如是諸法無邊無際 乃至生死流轉不絕 常有如是所說諸法 唯有生死無餘息滅 此可息滅 更無有餘息滅方便 即於如是諸有 諸趣死生法中 以無願行 無所依行 深厭逆行發起勝解 精勤修 習勝解作意 復於如是諸有 諸生增上意樂深心厭怖 及於涅槃隨起一行深心願樂 彼於長夜 其心愛樂世間色聲香味觸等 為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 由是因緣 雖於涅槃深心願樂 而復於彼不能趣入 不能證淨 不能安住 不能勝 解 其心退轉 於寂靜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 有疑慮故 其心數數厭離 驚怖 雖於一切苦 集二諦 數數深心厭離 驚怖 及於涅槃數數發起深心願樂 然猶未 能深心趣入 何以故 以彼猶有能障現觀麤品我慢隨入作意 間 無間轉 219

228 作是思惟 : 我於生死曾久流轉, 我於生死當復流轉 ; 我於涅槃當能趣入, 我為涅槃修諸善法 ; 我能觀苦真實是苦, 我能觀集真實是集, 我能觀滅真實是滅, 我能觀道真實是道 ; 我能觀空真實是空, 我觀無願真是無願, 我觀無相真是無相 ; 如是諸法是我所有 由是因緣, 雖於涅槃深心願樂, 然心於彼不能趣入 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礙已, 便能速疾以慧通達 棄捨任運隨轉作意, 制伏一切外所知境, 趣入作意 隨作意行, 專精無間觀察聖諦 ; 隨所生起心謝滅時, 無間生心, 作意觀察, 方便流注, 無有間斷 彼既如是以心緣心, 專精無替, 便能令彼隨入作意障礙現觀麤品我慢, 無容得生 1 如是勤修瑜伽行者, 觀心相續, 展轉別異, 新新而生, 或增或減, 暫時而有, 率爾現前, 前後變易, 是無常性 觀心相續, 入取蘊攝, 是為苦性 觀心相續, 離第二法, 是為空性 觀心相續, 從眾緣生, 不得自在, 是無我性 如是名為悟入苦諦 2 次復觀察此心相續, 以愛為因 以愛為集 以愛為起 以愛為緣 如是名為悟入集諦 3 次復觀察此心相續所有擇滅, 是永滅性 是永靜性 是永妙性 是永離性 如是名為悟入滅諦 4 次復觀察此心相續究竟對治趣滅之道, 是真道性 是真如性 是真行性 是真出性 如是名為悟入道諦 如是先來未善觀察, 今善作意方便觀察, 以微妙慧, 於四聖諦能正悟入 即於此慧親近 修習 多修習故, 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正智得生 由此生故, 能斷障礙愛樂涅槃所有麤品現行我慢 又於涅槃深心願樂, 速能趣入, 心無退轉, 離諸怖畏, 攝受增上意樂適悅 如是行者, 於諸聖諦, 下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 是名為煖 中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 是名為頂 上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 名諦順忍 彼既如是斷能障礙麤品我慢, 及於涅槃攝受增上意樂適悅, 便能捨離後後觀心所有加行, 住無加行無分別心 彼於爾時, 其心似滅, 而非實滅 ; 似無所緣, 而非無緣 又於爾時, 其心寂靜, 雖似遠離, 而非遠離 又於爾時, 非美睡眠之所覆蓋, 唯有分明無高 無下奢摩他行 復有一類, 闇昧愚癡, 於美睡眠之所覆蓋, 其心似滅非實滅中, 起增上慢, 謂為現觀 此不如是 既得如是趣現觀心, 不久當入正性離生 即於如是寂靜心位, 最後一念無分別心, 從此無間, 於前所觀諸聖諦理, 起內作意 此即名為世第一法 從此已後, 出世心生, 非世間心 此是世間諸行最後界畔邊際, 是故名為世第一法 220

229 2 如實而通達 遠離作意 從此無間 於前所觀諸聖諦理 起內作意 作意無間 隨前次第所觀諸諦 若是現見 若非現見諸聖諦中 如其次第 有無分別決定智 現見智生 由此生故 三界所繫見道所斷附屬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麤重 皆悉永斷 此永斷故 若先已離欲界貪者 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 得不還果 彼與前說離欲者相 當知無異 然於此中少有差別 謂當受化生 即於彼處當般涅槃 不復還來生此世間 若先倍離欲界貪者 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 得一來果 若先未離欲界貪者 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 麤重永息 得預流果 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 現前觀察 故名現觀 如剎帝利與剎帝利和合無乖 現前觀察 名為現觀 婆羅門等 當知亦爾 此亦成就眾多相狀 謂 證如是諦現觀故 獲得四智 謂於一切若行 若住諸作意中 善推求故 得 1 唯 法智 得 2 非斷智 得 3 非常智 得 4 緣生行如幻事智 若行境界 由失念故 雖起猛利諸煩惱纏 暫作意時 速疾除遣 又能畢竟不墮惡趣 1 唯法智 終不故思違越所學 乃至傍生亦不害命 2 非斷智 終不退轉 棄捨所學 3 非常智 不復能造五無間業 4 緣生行如幻事智 定知苦樂非自所作 非他所作 非自他作 非非自他無因而生 終不求請外道為師 亦不於彼起福田想 於他沙門 婆羅門等 終不觀瞻口及顏面 唯自見法 得法 知法 證法源底 越度疑惑 不由他緣 於大師教 非他所引 於諸法中得無所畏 終不妄計世瑞吉祥以為清淨 終不更受第八有生 具足成就四種證淨 四種證淨 佛 法 僧 戒 如是行者 乃至世第一法已前 名勝解作意 於諸聖諦現觀已後 乃至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 名遠離作意 見道 正性離生 預流向 (不再墮諸惡趣) 221 顯揚聖教論 預流向 謂如有一 純熟相續 超過一切外異生地 入正性離生

230 3 廣分別於修 攝樂作意 觀察作意 復從此後 為欲進斷 修所斷惑 如所得道 更數修習 永斷欲界上品 中品諸煩 惱已 得一來果 如預流果所有諸相 今於此中 當知亦爾 然少差別 謂 若行境界 於能隨順上品猛利煩惱纏處 由失念故 暫起微劣諸煩惱纏 尋能作 意 速疾除遣 唯一度來生此世間 便能究竟作苦邊際 得不還果及不還相 如前已說 當知此中 由觀察作意 於一切修道 數數觀察已斷 未斷 如所得道而正修習 又於此中 云何名修自性 云何名修業 云何名修品類差別 修自性 謂由定地作意 於世出世善有為法修習增長 無間所作 殷重所作 令心相續會彼 體性 如是名為修之自性 修業 當知修業略有八種 1 有一類法由修故得 若先未得殊勝善法 修習令得 名修故得 2 有一類法由修故習 若先已得 令轉現前 名修故習 3 有一類法由修故淨 若先已得 未令現前 但由修習彼種類法 當令現前 令轉清淨鮮白生起 名修故淨 4 有一類法由修故遣 若有失念 染法現行 修善法力令不忍受 斷除 變吐 名修故遣 5 有一類法由修故知 若未生起所應斷法 修善法力 了知如病 深心厭壞 了知如癰 如箭 障礙無常 苦 空及以無我 深心厭 壞 名修故知 6 有一類法由修故斷 如是知已 數修習故 無間道生 斷諸煩惱 名修故斷 7 有一類法由修故證 煩惱斷已 證得解脫 名修故證 8 有一類法由修故遠 如如進趣上地善法 如是如是令其下地已斷諸法轉成遠 分 乃至究竟 名修故遠 當知是名八種修業 222 得 習 淨 遣 知 斷 證 遠

231 修品類差別 應知此修品類差別 有十一種 1 奢摩他修 奢摩他修者 謂九種行令心安住 如前已說 2 毗鉢舍那修 毗鉢舍那修 亦如前說 3 世間道修 世間道修者 謂於諸下地見麤相故 於諸上地見靜相故 乃至能 趣無所有處一切離欲 4 出世道修 出世道修者 謂正思惟苦真是苦 集真是集 滅真是滅 道真是 道 由正見等無漏聖道 乃至能趣非想非非想處一切離欲 5 下品道修 下品道修者 謂由此故 能斷最麤上品煩惱 6 中品道修 中品道修者 謂由此故 能斷所有中品煩惱 7 上品道修 上品道修者 謂由此故 能斷所有最後所斷下品煩惱 8 加行道修 加行道修者 謂由此故 為斷煩惱 發起加行 9 無間道修 無間道修者 謂由此故 正斷煩惱 10 解脫道修 解脫道修者 謂由此故 惑斷無間證得解脫 11 勝進道修 勝進道修者 謂由此故 從是已後修勝善法 乃至未起餘地煩惱 能治加行 或復未起趣究竟位 當知是名十一種修品類差別 如是於修勤修習者 於時時間 應正觀察所有煩惱已斷 未斷 於時時間 於可厭法深心厭離 於時時間 於可欣法深心欣慕 如是名為攝樂作意 4 究竟為其後 加行究竟作意(金剛喻定所攝作意) 彼即於此攝樂作意親近 修習 多修習故 有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最後學位 喻如金剛三摩地生 由此生故 便能永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 問 何因緣故 此三摩地名金剛喻 答 譬如金剛 望餘一切末尼 真珠 琉璃 螺貝 璧玉 珊瑚等諸珍寶 最為堅 固 能穿 能壞所餘寶物 非餘寶物所能穿壞 如是此三摩地 於諸有學三摩地中 最上 最勝 最為堅固 能壞一切所有煩惱 非上煩惱所能蔽伏 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 從此金剛喻三摩地 無間永害一切煩惱品麤重種子 其心於彼究竟解脫 證得畢竟 種性清淨 於諸煩惱究竟盡中 發起盡智 由因盡故 當來苦果畢竟不生 即於此中起無生智 加行究竟果作意(阿羅漢果所攝作意) 彼於爾時 成阿羅漢 諸漏已盡 所作已辦 無復所作 證得自義 盡諸有結 已正奉行如來聖教 心善解脫 已具成就十無學法 謂無學正見 正思惟 乃至無學正解脫 正智 223

232 於諸住中及作意中, 能隨己心自在而轉 住 隨所樂住或聖 或天 或梵住中, 即能安住 作意隨樂思惟所有正法, 能引世間或出世間諸善義利, 即能思惟 言聖住者, 謂空住 無願住 無相住 滅盡定住 言天住者, 謂諸靜慮 諸無色住 言梵住者, 謂慈住 悲住 喜住 捨住 1 無學正見 2 無學正思惟 3 無學正語 4 無學正業 5 無學正命 6 無學正精進 7 無學正念 8 無學正定 9 無學正解脫 10 無學正智 又於爾時, 至極究竟, 畢竟無垢, 畢竟證得梵行邊際 離諸關鍵, 已出深坑, 已度深塹, 已能摧伏彼伊師迦, 是為真聖, 摧滅高幢 已斷五支, 成就六支 一向守護四所依止 最極遠離, 獨一諦實, 棄捨希求, 無濁思惟, 身行猗息 心善解脫, 慧善解脫 獨一無侶, 正行已立, 名已親近無上丈夫 思所成地說 : 依四所依, 立四種護 : 謂命護 力護 心雜染護 正方便護 具足成就六恆住法 謂眼見色已, 無喜無憂, 安住上捨, 正念正知 如是耳聞聲已 鼻齅香已 舌嘗味已 身覺觸已 意了法已, 無喜無憂, 安住上捨, 正念正知 彼於爾時, 領受貪欲無餘永盡, 領受瞋恚無餘永盡, 領受愚癡無餘永盡 彼貪瞋癡皆永盡故, 不造諸惡, 習近諸善 其心猶如虛空淨水, 如妙香檀, 普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養 住有餘依般涅槃界, 度生死海, 已到彼岸, 亦名住持最後有身 先業煩惱所引諸蘊自然滅故, 餘取無故, 不相續故, 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此中都無般涅槃者, 如於生死無流轉者 唯有眾苦永滅 寂靜 清涼 滅沒 唯有此處最為寂靜, 所謂棄捨一切所依, 愛盡 離欲 永滅 涅槃 當知此中, 有如是相 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 不能習近五種處所 1 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 2 不能不與而取 3 不能行非梵行習婬欲法 4 不能知而妄語 5 不能貯畜受用諸欲資具如是不能妄計苦樂自作 他作 自他俱作 非自他作 無因而生 224 摧伏薩迦耶見及彼常見, 是名摧伏彼伊師迦 云何復名永斷五支? ( 思所成地 ) 謂阿羅漢苾芻, 於五處所不復能犯 所謂 1 不能捨所學處, 而復退還 2 又復不能有所貯積, 執為己有而受用之, 亦不受用諸欲境界 3 又復不能為財 為命, 知而妄語 4 又復不能棄捨諸欲, 行不與取 5 亦不復能永離貪欲, 獨住獨行, 而更習近非梵行法, 兩兩交會 或計自作而招苦樂, 或計他作 或自他作 或非自作亦非他作, 不由因生而招苦樂 如是名為五支永斷 何等六支 :1 安住淨尸羅 2 守護別解脫律儀 3 軌則圓滿 4 所行圓滿 5 於諸小罪見大怖畏 6 受學學處 如是六支顯示四種尸羅清淨 云何不損惱有情寂靜? 謂阿羅漢苾芻貪欲永盡 瞋恚永盡 愚癡永盡, 一切煩惱皆悉永盡, 不造諸惡, 修習諸善, 是名不損惱有情寂靜

233 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應記事 ; 又亦不能於雲 雷電 霹靂 災雹, 及見種種怖畏事已, 深生驚怖 當知此中, 金剛喻定所攝作意, 名加行究竟作意 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 名加行究竟果作意 由如是等多種作意, 依出世道證得究竟 如是一切名聲聞地 此是一切正等覺者所說一切聲聞相應教法根本, 猶如一切名句文身是所制造文章 呪術 異論根本 十無學法 1 無學正見盡智 無生智盡所不攝無學慧, 是名無學正見 2 無學正思惟諸聖弟子, 於苦思惟苦, 於集思惟集, 於滅思惟滅, 於道思惟道, 無學作意相應所有思惟 等思惟 近思惟 尋求 等尋求 近尋求 推覓 等推覓 近推覓 令心於法麤動而轉 ; 是名無學正思惟 3 無學正語諸聖弟子, 於苦思惟苦, 於集思惟集, 於滅思惟滅, 於道思惟道, 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 ; 除趣邪命語四惡行, 於餘語惡行所得無學遠離 勝遠離 近遠離 極遠離 寂靜律儀 無作 無造 棄捨 防護 不行 不犯 船筏 橋樑 堤塘 牆塹 於所制約, 不踰 不踰性, 不越 不越性, 無表語業 是名無學正語 4 無學正業諸聖弟子, 於苦思惟苦, 於集思惟集, 於滅思惟滅, 於道思惟道, 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 ; 除趣邪命身三惡行, 於餘身惡行所得無學遠離 勝遠離 近遠離 極遠離 寂靜律儀 無作 無造 棄捨 防護 不行 不犯 船筏 橋樑 隄塘 牆塹 於所制約, 不踰 不踰性, 不越 不越性, 無表身業, 是名無學正業 5 無學正命諸聖弟子, 於苦思惟苦, 於集思惟集, 於滅思惟滅, 於道思惟道, 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 ; 於趣邪命身語惡行所得無學遠離, 勝遠離 近遠離 極遠離 寂靜律儀 無作 無造 棄捨 防護 不行 不犯 船筏 橋樑 隄塘 牆塹 於所制約, 不踰 不踰性, 不越 不越性, 無表身語業 是名無學正命 6 無學正精進諸聖弟子, 於苦思惟苦, 於集思惟集, 於滅思惟滅, 於道思惟道, 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 是名無學正勤 7 無學正念諸聖弟子, 於苦思惟苦, 於集思惟集, 於滅思惟滅, 於道思惟道, 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 8 無學正定諸聖弟子, 於苦思惟苦, 於集思惟集, 於滅思惟滅, 於道思惟道, 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 是名無學正定 9 無學正解脫諸聖弟子, 於苦思惟苦, 於集思惟集, 於滅思惟滅, 於道思惟道, 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心勝解, 已勝解, 當勝解, 是名無學正解脫 10 無學正智盡智 無生智, 是名無學正智 225

234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26

演講題綱或摘要(A4三頁左右),請於二月七日以前惠傳,以備印發

演講題綱或摘要(A4三頁左右),請於二月七日以前惠傳,以備印發 法蘊足論 的要義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35 期,p.4,2009.04) 一 前言 有關論藏的源流, 依據 有部毘奈耶 雜事 的記載, 佛滅當年結 集完經和律後, 大迦葉考慮到 : 後世之人, 少智鈍根, 依文而解, 不達深義, 所以特別編出經律的本母 ( 摩窒里迦 ), 而後往下傳誦 ; 另一方面, 舍利弗 目乾連 迦旃延等大弟子對佛經的解釋, 其弟子們也往 下傳誦, 這些解釋經義的論述, 便是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結集 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 能引梵行真善妙義, 是名契經 02 云何應頌? 謂於中間 或於最後宣說伽陀, 或復宣說未了義經, 是名應頌 03 云何記別? 謂於是中, 記別弟子命過已後當生等事, 或復宣說已了義經, 是名記別 說明 : 此處的契經內容是 : 蘊 處 緣起 食 諦 界相應語 聲聞乘相

結集 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 能引梵行真善妙義, 是名契經 02 云何應頌? 謂於中間 或於最後宣說伽陀, 或復宣說未了義經, 是名應頌 03 云何記別? 謂於是中, 記別弟子命過已後當生等事, 或復宣說已了義經, 是名記別 說明 : 此處的契經內容是 : 蘊 處 緣起 食 諦 界相應語 聲聞乘相 從聞思正法到證果的完整學佛過程 林崇安教授編 (2012.08.11 講於馬來西亞. 沙巴. 寂靜禪林行政中心 ) 一 前言 學佛的整個過程, 和今日教育的訓練很相似, 共經過聽聞 思考和實踐三個階段 釋尊成佛後, 為了度化大眾, 常常先以理服人, 而後導之以實踐, 因而有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 的修學次第 經由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可以獲得聞所成慧 經由 如理作意 可以獲得思所成慧

More information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內觀之道 林崇安教授圖 / 文 內觀臉書系列 4 內觀教育基金會 / 內觀教育禪林 2015.07( 初版 ) 1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2015.07.30 2 內觀之道 1 離苦 內觀之道就是離苦之道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25k-

25k- 正果法師著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一切佛經, 及闡揚佛法諸書, 無不令人趨吉避凶, 改過遷善 明三世之因果, 識本具之佛性 出生死之苦海, 生極樂之蓮邦 讀者必須生感恩心, 作難遭想 淨手潔案, 主敬存誠 如面佛天, 如臨師保 則無邊利益, 自可親得 若肆無忌憚, 任意褻瀆 及固執管見, 妄生毀謗, 則罪過彌天, 苦報無盡 奉勸世人, 當遠罪求益, 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 : 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More information

聲聞地 之 資糧論 的三重結構 釋惠敏 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 ( 出版 ) 頁 69~81 69 頁 提要 聲聞地 中與 資糧論 有直接關係的是十三種 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 但是將其與十四種 涅槃法緣 作比較的話, 可發現有相同和不同的項目 此外, 聲聞地 之第三瑜伽處的 五處

聲聞地 之 資糧論 的三重結構 釋惠敏 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 ( 出版 ) 頁 69~81 69 頁 提要 聲聞地 中與 資糧論 有直接關係的是十三種 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 但是將其與十四種 涅槃法緣 作比較的話, 可發現有相同和不同的項目 此外, 聲聞地 之第三瑜伽處的 五處 聲聞地 之 資糧論 的三重結構 釋惠敏 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 (1990.04 出版 ) 頁 69~81 69 頁 提要 聲聞地 中與 資糧論 有直接關係的是十三種 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 但是將其與十四種 涅槃法緣 作比較的話, 可發現有相同和不同的項目 此外, 聲聞地 之第三瑜伽處的 五處安立 之第一項 護養定資糧 卻是指 離欲道資糧 之護養 因此, 本稿將考察 : 涅槃法緣 在佛教全體中之意義為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0 所 有 圖 檔, 皆 為 權 巧 方 便 詮 釋 之 用, 並 非 究 竟 義, 請 勿 複 製, 阿 彌 陀 佛 1 舌 入 阿 難! 譬 如 有 人 : 以 舌 舐 吻, 熟 舐 令 勞 其 人 若 病, 則 有 苦 味 無 病 之 人, 微 有 甜 觸 由 甜 與 苦, 顯 此 舌 根, 不 動 之 時, 淡 性 常 在 兼 舌 與 勞, 同 是 菩 提, 瞪 發 勞 相 ( 圖 39.40)

More information

佛學論文選集

佛學論文選集 佛學論文選集 瑜伽師地論 內的異義及其編成 林崇安 (2002) 一 漢藏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漢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 彌勒菩薩說, 共 100 卷, 分成五分 : 本地分 攝決擇分 攝釋分 攝異門分 攝事分 藏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 無著菩薩造, 也分成五分 二 瑜伽五分之間的異義 為了澄清 瑜伽師地論 是由彌勒菩薩或無著菩薩所著作, 或由無著菩薩所著編集, 一個方法是先分析瑜伽五分之間義理是否一貫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N4 闍尼沙經 (D18) N5 小緣經 (D27) N6 轉輪聖王修行經 (D26) N7 弊宿經 (D23) N8 散陀那經 (D25) N9 眾集經 (D33) N10 十上經 (D34) N11 增一經 (D--) N12 三聚經 (D--) N13 大緣方便經 (D15) N14 釋提桓因

N4 闍尼沙經 (D18) N5 小緣經 (D27) N6 轉輪聖王修行經 (D26) N7 弊宿經 (D23) N8 散陀那經 (D25) N9 眾集經 (D33) N10 十上經 (D34) N11 增一經 (D--) N12 三聚經 (D--) N13 大緣方便經 (D15) N14 釋提桓因 佛學論文選集 長阿含經 和 長部 的核心教導 林崇安 (2003) 摘要北傳的 長阿含經 和南傳的 長部 中, 值得注意的一個核心教導便是三學定型句的出現, 兩者的經碼次序有所不同, 但是都有很長的篇幅記載著相同的三學定型句, 長阿含經 首先出現在 阿摩晝經 (N20), 長部 首先出現在 沙門果經 (D2); 其後數經都有相同的三學定型句, 只是以省略文標示, 而其實質內容則是相同 北傳的 長阿含經

More information

《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的內容架構及其編成

《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的內容架構及其編成 瑜伽師地論 和 顯揚聖教論 的內容架構 及其編成 林崇安 (2002) 摘要本文分析 瑜伽師地論 和 顯揚聖教論 的內容架構, 指出原先的 本地分 是以阿含的義理與實踐為主軸, 後來無著菩薩編增 菩薩地 的內容, 使聲聞道與菩薩道並重 到了他編著 顯揚聖教論 時, 則以菩薩道為主軸 文中, 並從 瑜伽師地論 內部的歧義, 推測無著菩薩編著 瑜伽師地論 和 顯揚聖教論 的過程 關鍵字 : 瑜伽師地論,

More information

T0209_07

T0209_07 不 掉 心 者 :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得 平 等 捨 : 修 心 念 住 的 時 候,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心 有 很 多 種 不 同 的 相 貌 這 裡 是 說 怎 麼 叫 做 不 掉 心? 不 掉 心, 簡 單 地 說, 就 是 不 散 亂, 掉 者, 動 也 ; 就 是 不 動 亂 的 心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 舉, 前 面 解 釋 過, 就 是 昏 沉 的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會議

二零零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會議 附 件 B 有 关 政 策 局 推 行 或 正 在 策 划 的 纾 缓 及 预 防 贫 穷 措 施 下 文 载 述 有 关 政 策 局 / 部 门 为 加 强 纾 缓 及 预 防 贫 穷 的 工 作, 以 及 为 配 合 委 员 会 工 作, 在 过 去 十 一 个 月 公 布 及 正 在 策 划 的 新 政 策 和 措 施 生 福 利 及 食 物 局 (i) 综 合 儿 童 发 展 服 务 2.

More information

马太亨利完整圣经注释—雅歌

马太亨利完整圣经注释—雅歌 第 1 页 目 录 雅 歌 简 介... 2 雅 歌 第 一 章... 2 雅 歌 第 二 章... 10 雅 歌 第 三 章... 16 雅 歌 第 四 章... 20 雅 歌 第 五 章... 25 雅 歌 第 六 章... 32 雅 歌 第 七 章... 36 雅 歌 第 八 章... 39 第 2 页 雅 歌 简 介 我 们 坚 信 圣 经 都 是 神 所 默 示 的 ( 提 摩 太 后 书

More information

厨房小知识(四)

厨房小知识(四) I...1...2...3...4...4...5...6...6...7...9...10... 11...12...12...13...14...15...16...17...18...18...19...22...22 II...23...24...25...26...27...27...28...29...29...30...31...31?...32...32...33?...33...34...34...35...36...36...37...37...38...38...40

More information

妇女更年期保健.doc

妇女更年期保健.doc ...1...2...3...5...6...7 40...8... 11...13...14...16...17...19...20...21...26...29...30...32 I ...34...35...37...41...46...50...51...52...53...54...55...58...64...65 X...67...68...70...70...74...76...78...79

More information

小儿传染病防治(上)

小儿传染病防治(上) ...1...2...3...5...7...7...9... 11...13...14...15...16...32...34...34...36...37...39 I ...39...40...41...42...43...48...50...54...56...57...59...59...60...61...63...65...66...66...68...68...70...70 II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430333234B875B9B5A448ADFBBADEB27AA740B77EA4E2A5555FA95EAED6A641ADD75F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430333234B875B9B5A448ADFBBADEB27AA740B77EA4E2A5555FA95EAED6A641ADD75F2E646F63> 聘 僱 人 員 管 理 作 業 參 考 手 冊 行 政 院 人 事 行 政 總 處 編 印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3 月 序 人 事 是 政 通 人 和 的 關 鍵 是 百 事 俱 興 的 基 礎, 也 是 追 求 卓 越 的 張 本 唯 有 人 事 健 全, 業 務 才 能 順 利 推 動, 政 府 施 政 自 然 績 效 斐 然 本 總 處 做 為 行 政 院 人 事 政 策 幕 僚 機

More information

女性青春期保健(下).doc

女性青春期保健(下).doc ...1...4...10... 11...13...14...15...17...18...19...20...21...22...23...24...26...27...30...31 I ...32...33...36...37...38...40...41...43...44...45...46...47...50...51...51...53...54...55...56...58...59

More information

避孕知识(下).doc

避孕知识(下).doc ...1...3...6...13...13...14...15...16...17...17...18...19...19...20...20...23...24...24...25 I ...25...26...26...27...28...28...29...30...30...31...32...34...35 11...36...37...38...40...42...43...44...44...46

More information

孕妇饮食调养(下).doc

孕妇饮食调养(下).doc ...1...2...5...9 7...9...14...15...16...18...22...23...24...25...27...29...31...32...34 I ...35...36...37...39...40...40...42...44...46...48...51...52...53...53...54...55...56...56...58...61...64 II ...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80...83...85...87...88

More information

禽畜饲料配制技术(一).doc

禽畜饲料配制技术(一).doc ( ) ...1...1...4...5...6...7...8...9...10... 11...13...14...17...18...21...23...24...26 I ...28 70...30...33...35...36...37...39...40...41...49...50...52...53...54...56...58...59...60...67...68...70...71

More information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一).doc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一).doc ...1...2...4...6...8...9...10...12...14...15...17...18...20...22...23...25...27...29 I ...30...32...35...38...40...42...43...45...46...48...52...55...56...59...62...63...66...67...69...71...74 II ...76...78...79...81...84...86...87...88...89...90...91...93...96...99...

More information

i

i i ii iii iv v vi 1 2 3 4 5 (b) (a) (b) (c) = 100% (a) 6 7 (b) (a) (b) (c) = 100% (a) 2 456 329 13% 12 120 7.1 0.06%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More information

怎样使孩子更加聪明健康(七).doc

怎样使孩子更加聪明健康(七).doc ...1...2...2...4...5 7 8...6...7...9 1 3... 11...12...14...15...16...17...18...19...20...21...22 I II...23...24...26 1 3...27...29...31...31...33...33...35...35...37...39...41...43...44...45 3 4...47...48...49...51...52

More information

i

i i ii iii iv v vi 1 g j 2 3 4 ==== ==== ==== 5 ==== ======= 6 ==== ======= 7 ==== ==== ==== 8 [(d) = (a) (b)] [(e) = (c) (b)] 9 ===== ===== ===== =====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 18 19

More information

T209_06

T209_06 中 身 表 身, 變 異 身 不 變 異 身, 女 身 男 身 半 擇 迦 身 : 這 是 解 釋 身 念 住 的 身, 一 共 有 三 十 五 現 在 這 裡 是 中 身 : 中 身 就 是 身 體 的 內 部, 是 不 清 淨 的, 自 性 不 淨, 叫 中 身 表 身 : 就 是 身 體 的 表 面, 相 似 的 清 淨 變 異 身 : 變 異 身 是 命 終 了 的 時 候, 青 瘀 膿 爛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4B6BDE5B5D0C2C4A6E6C440AB7E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4B6BDE5B5D0C2C4A6E6C440AB7E2E646F63>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普 賢 菩 薩 行 願 品 唐 罽 賓 國 三 藏 般 若 奉 詔 譯 爾 時, 普 賢 菩 薩 摩 訶 薩, 稱 讚 如 來 勝 功 德 已, 告 諸 菩 薩 及 善 財 言 : 善 男 子! 如 來 功 德, 假 使 十 方 一 切 諸 佛, 經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佛 剎 極 微 塵 數 劫, 相 續 演 說, 不 可 窮 盡! 若 欲 成 就 此 功 德 門,

More information

貳 什麼是定? 一 定成就 :(p.120) 1 平等持心 ( 不昏沈 不掉舉 ), 心一境性 2 身心輕安 二 止成就 :(p.331) 要生起身心的輕安樂, 引發身心精進, 於所緣能自在, 有堪能, 才名為止成就 三 通遍的定德 :(p.332) 1 明顯 2 無分別( 心安住而自然任運 ) 但

貳 什麼是定? 一 定成就 :(p.120) 1 平等持心 ( 不昏沈 不掉舉 ), 心一境性 2 身心輕安 二 止成就 :(p.331) 要生起身心的輕安樂, 引發身心精進, 於所緣能自在, 有堪能, 才名為止成就 三 通遍的定德 :(p.332) 1 明顯 2 無分別( 心安住而自然任運 ) 但 定學概說 ( 淨照法師依據 成佛之道 編制 ) 開仁修訂 2013/3/28 壹 引言 一 三增上學 :(p.199-205) 1 增上戒學: 為了修定而持戒, 叫做增上戒學 2 增上定學: 為了修發真慧而修習禪定的, 叫增上心 ( 定 ) 學 3 增上慧學: 為了作為解脫的依止而修慧, 叫增上慧 二 定與慧 :(p.313) 1 從修習成就來說: 定與慧, 在修習成就的聲聞 菩薩行中, 是相應不離的,

More information

[#THE FOLLOWING TEXT HAS INCOMPLETE SECTIONS, WHICH ARE ON ORDER]-

[#THE FOLLOWING TEXT HAS INCOMPLETE SECTIONS, WHICH ARE ON ORDER]- 藏文文法教材 配合佛典實例說明 林崇安編著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2004 說明 一 本書主要依據突彌桑菩札的 松居巴 ( 藏文文法三十頌 ) 中的虛字類別, 來掌握藏文的文法, 並且選取佛典的實例來說明 主要選自 瑜伽師地論. 攝異門分 二 本書共有以下十八類的虛字 : 01. 完結詞, 例如 : ro, so 02. 囉聲 (* 業聲 * 為聲 * 依聲 ), 例如 :du, na 03.* 屬聲,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一 前 言 大 般 若 經 中 菩 薩 證 住 實 際 的 探 討 林 崇 安 ( 法 光 雜 誌,251 期,2010) 玄 奘 大 師 所 譯 的 大 般 若 經 是 由 16 部 經 典 所 組 成, 分 成 十 六 分, 也 稱 作 十 六 會 前 五 分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而 經 文 長 短 有 異, 其 品 數 和 卷 數 為 : 初 分 七 十 九 品 400 卷 : 卷 1 卷

More information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3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28, No. 1555 原 始 資 料 : 蕭 鎮 國 大 德 提 供, 維 習 安 大 德 提 供 之 高 麗 藏 CD 經 文, 北 美 某 大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 雖犯戒等, 亦應就其功德思惟, 莫觀過失, 悉無差別 寶雲經云: 若知由其依止尊重, 諸善增長不善損減, 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 或有智解或無智解, 或具尸羅或犯尸羅, 皆應發起大師之想 如於大師信敬愛樂, 於親教師亦應信樂, 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 由此因緣菩提資糧, 未圓滿者悉能圓滿, 煩惱未斷悉能斷除 如是知已, 便能獲得歡喜踴躍, 於諸善法應隨順行,

More information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菩 提 道 次 第 一 二 三 雪 歌 仁 波 切 講 授 法 炬 法 師 翻 譯 2008/08/31 請 思 惟 : 為 饒 益 等 同 虛 空 般 的 如 母 眾 生, 務 必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必 須 努 力 於 能 證 得 的 方 法 ( 方 便 ), 是 所 聽 聞 之 法 我 們 已 值 遇 此 法, 而 且 已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大般若經 中菩薩摩訶薩不證實際的探討 一 前言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52 期,2010) 玄奘大師所譯的 大般若經 是由 16 部經典所組成, 分成十六分, 也稱作十六會 前三分的內容大致相同而經文長短有異, 其品數和卷數為 : 初分 七十九品 400 卷 : 卷 1 卷 400 第二分 八十五品 78 卷 : 卷 401 卷 478 第三分 三十一品 59 卷 : 卷 479 卷 537 以下引用這三分的經文,

More information

3333

3333 起 心 動 念 與 業 力 的 探 討 第 一 篇 種 子 論 第 一 章 種 子 的 意 義 凡 一 切 有 漏 無 漏 的 色 心 諸 法, 無 不 從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中 的 功 能 開 發 而 來 的, 這 種 能 開 發 的 功 能 就 是 所 謂 的 種 子 但 種 子 的 條 件 必 須 具 足 : 剎 那 滅 果 俱 有 恒 隨 轉 性 決 定 待 眾 緣 引 自 果 等 六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界法師 下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釋 心 賢 大 乘 百 法 明 門 論 直 解 第 7 卷 / 共 22 本 論 裡 面 講 到 百 法, 分 成 了 五 位, 就 是 有 五 個 種 類 ; 第 一 個 心 法 跟 第 二 個 心 所 有

More information

12

12 第十㆓講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㆒ 這品經的宗旨 : ( ㆒ ) 七品經已說明基本原理 ( ㆓ ) 現在, 要說成就如來成所作 : 活出自己的如來 過如來生活 得大解脫 : 又世出世間不㆓ : 染淨不㆓之如來 要談如來成所作事 ㆕智 : 1. 成所作智 ( 五識 ) 2. 妙觀察智 ( 六識 ) 3. 平等性智 ( 七識 ) 因 轉 果 轉 4. 大圓鏡智 ( 八識 ) ㆓ 文殊菩薩問文殊菩薩問如來法身有何等相?

More information

佛法教材系列 E3 編序 漢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彌勒菩薩說, 經由無著菩薩編輯而傳出, 唐玄奘法師由梵譯漢 (648AD), 共 100 卷, 分成五分 : 本地分 卷 1 50, 攝決擇分 卷 51 80, 攝釋分 卷 81 82, 攝異門分 卷 83 84, 攝事分 卷 此論收

佛法教材系列 E3 編序 漢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彌勒菩薩說, 經由無著菩薩編輯而傳出, 唐玄奘法師由梵譯漢 (648AD), 共 100 卷, 分成五分 : 本地分 卷 1 50, 攝決擇分 卷 51 80, 攝釋分 卷 81 82, 攝異門分 卷 83 84, 攝事分 卷 此論收 瑜伽師地論 攝決擇分 三摩呬多等地決擇並科判 譯者 : 玄奘法師 科判 : 韓清淨 編輯 : 林崇安 佛法教材系列 E3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佛法教材系列 E3 編序 漢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彌勒菩薩說, 經由無著菩薩編輯而傳出, 唐玄奘法師由梵譯漢 (648AD), 共 100 卷, 分成五分 : 本地分 卷 1 50, 攝決擇分 卷 51 80, 攝釋分 卷 81 82, 攝異門分 卷

More information

(Chi)_.indb

(Chi)_.indb 1,000,000 4,000,000 1,000,000 10,000,000 30,000,000 V-1 1,000,000 2,000,000 20,000,00010,000,0005,000,000 3,000,000 30 20% 35% 20%30% V-2 1) 2)3) 171 10,000,00050% 35% 171 V-3 30 V-4 50,000100,000 1) 2)

More information

14A 0.1%5% 14A 14A.52 1 2 3 30 2

14A 0.1%5% 14A 14A.52 1 2 3 30 2 2389 30 1 14A 0.1%5% 14A 14A.52 1 2 3 30 2 (a) (b) (c) (d) (e) 3 (i) (ii) (iii) (iv) (v) (vi) (vii) 4 (1) (2) (3) (4) (5) 400,000 (a) 400,000300,000 100,000 5 (b) 30% (i)(ii) 200,000 400,000 400,000 30,000,000

More information

穨_2_.PDF

穨_2_.PDF 6 7.... 9.. 11.. 12... 14.. 15.... 3 .. 17 18.. 20... 25... 27... 29 30.. 4 31 32 34-35 36-38 39 40 5 6 : 1. 2. 1. 55 (2) 2. : 2.1 2.2 2.3 3. 4. ( ) 5. 6. ( ) 7. ( ) 8. ( ) 9. ( ) 10. 7 ( ) 1. 2. 3. 4.

More information

女性减肥健身(四).doc

女性减肥健身(四).doc ...1...2...3...4...6...7...8...10... 11...14...16...17...23...25...26...28...30...30 I ...31 10...33...36...39...40...42...44...47...49...53...53 TOP10...55...58...61...64...65...66...68...69...72...73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空教 ) 解深 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 阿賴耶識的思想 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甚深意 = 密意 甚深意 : 般若經中佛說 甚深意 = 一切法空 nirmocana:

More information

( 三 ) 三 種 觀 義 : 觀 察 陰 界 入, 正 方 便 思 惟 其 義 1 依 五 蘊 觀 察 思 惟 無 我 我 所 ( 雜 阿 含 109 經 ) 2 依 六 根 觀 察 思 惟 十 二 緣 起 3 依 六 界 觀 察 修 習 四 界 別 觀 三 阿 含 與 尼 柯 耶 道 次 第 (

( 三 ) 三 種 觀 義 : 觀 察 陰 界 入, 正 方 便 思 惟 其 義 1 依 五 蘊 觀 察 思 惟 無 我 我 所 ( 雜 阿 含 109 經 ) 2 依 六 根 觀 察 思 惟 十 二 緣 起 3 依 六 界 觀 察 修 習 四 界 別 觀 三 阿 含 與 尼 柯 耶 道 次 第 ( 一 引 言 如 何 認 識 煩 惱 淺 談 佛 教 的 心 所 法 ( 大 綱 ) 2015.7.16 呂 勝 強 於 正 信 佛 青 會 本 報 告 仍 是 秉 承 雜 阿 含 788 經 鄙 法 不 應 近, 放 逸 不 應, 不 應 習 邪 見, 增 長 於 世 間 假 使 世 間, 正 見 增 上 者, 雖 復 百 千 生, 終 不 墮 惡 趣 之 理 念 希 望 為 修 學 團 日 後 的

More information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護比丘天亦復如是,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是謂第二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護比丘天亦復如是,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是謂第二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地動經 比對 林崇安編 ( 內觀雜誌,89 期,pp. 50-58,2013.01) 說明 : 北傳 中阿含經 和南傳 增支部 中有一些經典談到地動或地震的原因 以下比對這些經典 1. 中阿含 36 經 : 地動經 2a 增支部 8.69: 眾經 2b 增支部 8.70: 地震經 1. 中阿含 36 經 : 地動經 (01) 我聞如是 : (02) 一時, 佛遊金剛國, 城名曰地 (03) 爾時,

More information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項 訴 求 在 考 慮 到 整 體 的 財 政 承 擔 以 及 資 源 分 配 的 公 平 性 下, 政 府 採 取 了 較 簡 單 直 接 的 一 次 性 減 稅 和 增 加 免 稅 額 方 式, 以 回 應 中 產 家 庭 的 不 同 訴 求 ( 三 ) 取 消 外 傭 徵 費 6. 行 政 長

項 訴 求 在 考 慮 到 整 體 的 財 政 承 擔 以 及 資 源 分 配 的 公 平 性 下, 政 府 採 取 了 較 簡 單 直 接 的 一 次 性 減 稅 和 增 加 免 稅 額 方 式, 以 回 應 中 產 家 庭 的 不 同 訴 求 ( 三 ) 取 消 外 傭 徵 費 6. 行 政 長 2013 年 1 月 23 日 的 立 法 會 會 議 葛 珮 帆 議 員 就 幫 助 中 產 動 議 的 議 案 ( 經 單 仲 偕 議 員 及 莫 乃 光 議 員 修 正 ) 進 度 報 告 在 2013 年 1 月 23 日 的 立 法 會 會 議 上, 由 葛 珮 帆 議 員 就 幫 助 中 產 動 議 的 議 案, 經 單 仲 偕 議 員 及 莫 乃 光 議 員 修 正 後 獲 得 通 過

More information

(f) (g) (h) (ii) (iii) (a) (b) (c) (d) 208

(f) (g) (h) (ii) (iii) (a) (b) (c) (d) 208 (a) (b) (c) (d) (e) 207 (f) (g) (h) (ii) (iii) (a) (b) (c) (d) 208 17.29 17.29 13.16A(1) 13.18 (a) (b) 13.16A (b) 12 (a) 209 13.19 (a) 13.16A 12 13.18(1) 13.18(4) 155 17.43(1) (4) (b) 13.19 17.43 17.29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哲 學 與 生 命 教 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呂 氏 春 秋 音 樂 思 想 研 究 研 究 生 : 何 貞 宜 指 導 教 授 : 陳 章 錫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六 月 六 日 誌 謝 論 文 得 以 完 成, 最 重 要 的, 是 要 感 謝 我 的 指 導 教 授 陳 章 錫 博 士, 老 師 總 是 不 辭 辛 勞 仔 細 閱 讀 我 的 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3.3.1 - 一年級散文教案.doc

Microsoft Word - 3.3.1 - 一年級散文教案.doc 光 明 英 來 學 校 ( 中 國 文 學 之 旅 --- 散 文 小 說 教 學 ) 一 年 級 : 成 語 ( 主 題 : 勤 學 ) 節 數 : 六 教 節 ( 每 課 題 一 教 節 ) 課 題 : 守 株 待 兔 半 途 而 廢 愚 公 移 山 鐵 杵 磨 針 孟 母 三 遷 教 學 目 的 : 1. 透 過 活 動, 學 生 能 說 出 成 語 背 後 的 含 意 2. 學 生 能 指

More information

第32回独立行政法人評価委員会日本貿易保険部会 資料1-1 平成22年度財務諸表等

第32回独立行政法人評価委員会日本貿易保険部会 資料1-1 平成22年度財務諸表等 1 12,403 2,892 264,553 19,517 238,008 10,132 989 36 9,869 2,218 250 122 ( 126 108 1,563 278 159 260 478 35,563 1,073 74 190,283 104,352 140,658 20,349 16,733 21,607 (21,607) 58,689 303,699 339,262 339,262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993 79 2010 9 80 180,000 (a) (b) 81 20031,230 2009 10,610 43 2003 2009 1,200 1,000 924 1,061 800 717 600 530 440 400 333 200 123 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500 2003 15,238 2009 31,4532003 200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8 单元一儿童文学理论

Microsoft Word - 08 单元一儿童文学理论 单 元 ( 一 ) 儿 童 文 学 理 论 内 容 提 要 : 本 单 元 共 分 成 三 个 小 课 目, 即 儿 童 文 学 的 基 本 理 论 儿 童 文 学 创 作 和 儿 童 文 学 的 鉴 赏 与 阅 读 指 导 儿 童 文 学 的 基 本 理 论 内 容 包 括 儿 童 文 学 的 基 本 含 义 儿 童 文 学 读 者 儿 童 文 学 与 儿 童 年 龄 特 征 和 儿 童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bnbqw.PDF

bnbqw.PD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1 2 16 1608 100004 1 ( 2003 2002 6 30 12 31 7 2,768,544 3,140,926 8 29,054,561 40,313,774 9 11,815,996 10,566,353 11 10,007,641 9,052,657 12 4,344,697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第三章 第 三 章 :2017 年 行 政 長 官 產 生 辦 法 - 可 考 慮 的 議 題 行 政 長 官 的 憲 制 及 法 律 地 位 3.01 基 本 法 第 四 十 三 條 規 定 :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行 政 長 官 是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的 首 長, 代 表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行 政 長 官 依 照 本 法 的 規 定 對 中 央 人

More information

nb.PDF

nb.PDF 3 4 5 7 8 9..10..15..16..19..52 -3,402,247-699,783-1,611,620 1,790,627 : - - -7,493 - -1,687 2,863 1,176 2,863 - -148,617 - - 12,131 51,325 - -12,131-2,165 14-2,157 8-3,393,968-794,198-1,620,094 1,781,36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發布版---規範_全文_.doc

Microsoft Word - 發布版---規範_全文_.doc 建 築 物 無 障 礙 設 施 設 計 規 範 內 政 部 97 年 4 年 10 日 台 內 營 字 第 0970802190 號 令 訂 定, 自 97 年 7 月 1 日 生 效 內 政 部 97 年 12 年 19 日 台 內 營 字 第 0970809360 號 令 修 正 內 政 部 101 年 11 年 16 日 台 內 營 字 第 1010810415 號 令 修 正 目 錄 第 一

More information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I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生 和 专 业 结 构 改 进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及 时 回 应 社 会 关 切 的 一 项

More information

鱼类丰产养殖技术(二).doc

鱼类丰产养殖技术(二).doc ...1...1...4...15...18...19...24...26...31...35...39...48...57...60...62...66...68...72 I ...73...88...91...92... 100... 104... 144... 146... 146... 147... 148... 148... 148... 149... 149... 150... 151...

More information

疾病诊治实务(一)

疾病诊治实务(一) ...1...4...5...8...13...14...15...18...18...19...22...25...26...27...29...30...32...35 I ...38...42...43...45...48...51...53...56...59...60...60...61...63...65...67...69...72...74...77...80...82...84 II

More information

名人养生.doc

名人养生.doc I...1...3...4...6... 11...14...18...22...26...29...31...38...45...49...56...57...59...61...67 ...72...73...75...77...80...83...85...91...92...93...95...96...97... 103... 107... 109... 110... 112... 118...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40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5FA7F5ABD8BFB3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40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5FA7F5ABD8BFB3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2E646F63> 嘉 義 地 區 客 家 禮 俗 研 究 第 一 章 前 言 嘉 義 地 區 的 客 家 族 群 約 略 可 分 為 福 佬 客 詔 安 客 與 北 部 客 等 三 種 類 別, 其 分 佈 區 域 以 海 線 地 區 平 原 地 形 沿 山 地 區 為 主 有 相 當 多 的 北 部 客 家 人, 是 二 次 大 戰 末 期 和 戰 後 初 期 才 移 民 嘉 義, 是 什 麼 因 素 令 許 多

More information

05301930

05301930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法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河 川 砂 石 法 規 範 之 探 討 - 以 採 取 土 石 及 挖 掘 河 川 認 定 基 準 為 主 指 導 教 授 : 盧 映 潔 博 士 研 究 生 : 王 瑞 德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五 月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3 第 三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doc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doc ...1...2...3...4...5...6...8...9... 11 - -...13...15...17...18...20...22...23...25...26...28 I II...30...32...34...35...38...40...42...44...46...47...48...50...52...53 X...55...56...57...58...60...61...63...65

More information

23 29 15.6% 23 29 26.2% 3 25 2 15 1 5 1,542 12,336 14,53 16,165 18,934 22,698 25,125 25 2 15 1 5 5,557 7,48 8,877 11, 13,732 17,283 22,485 23 24 25 26

23 29 15.6% 23 29 26.2% 3 25 2 15 1 5 1,542 12,336 14,53 16,165 18,934 22,698 25,125 25 2 15 1 5 5,557 7,48 8,877 11, 13,732 17,283 22,485 23 24 25 26 4, 197823 2916.3%29 335, 23 29.5% 23 29 16.3% 14 35 33,535 14 135 13 125 1,292 1,3 1,38 1,314 1,321 1,328 1,335 3 25 2 15 1 5 1. 1.1 13,582 15,988 1.4 18,322 11.6 11.9 21,192 24,953 3,67 9. 8.7 12 1 8

More information

海淀区、房山区(四)

海淀区、房山区(四) ...1...1...2...7...8...9... 11... 15... 17... 17... 18... 19... 20... 21... 23... 25... 28... 31... 32 I ... 35... 36... 37... 39... 42... 43... 48... 53... 54... 58... 63... 64... 65... 66... 68... 71...

More information

穨ecr1_c.PDF

穨ecr1_c.PDF i ii iii iv 1 2 3 4 5 5555522 6664422 77722 6 7 8 9 10 11 22266 12833 1894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8.14 2.15 2.18 26 27 28 29 30 31 2.16 2.18 5.23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More information

穨2005_-c.PDF

穨2005_-c.PDF 2005 10 1 1 1 2 2 3 5 4 6 2 7 3 11 4 1 13 2 13 3 14 4 14 5 15 6 16 7 16 8 17 9 18 10 18 2005 10 1 1. 1.1 2 1.2 / / 1.3 69(2) 70(2) 1.4 1.5 1.6 2005 10 1 2. 2.1 2.2 485 20(8) (a) (i) (ii) (iii) (iv) 571

More information

北京理工大学.doc

北京理工大学.doc ( )...1...6...8...10...20...22...24...28...30...32...40 I ...53...55...61 ( )...62...71...74 ( )...77...81...84...86...88...89...91...92...96...99... 110...111... 112 II ... 113... 114... 115... 116...

More information

尲㐵.⸮⸮⸮⸮⸮

尲㐵.⸮⸮⸮⸮⸮ I...1...2...3...4...5...6...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6 II...27...28...28...29...30...31...32...34...35...36...37...38...39...39...40...41...43...43...44...45...46...47...48...48...49...50

More information

东城区(下)

东城区(下) ...1...1...2...3...9...9... 12... 12... 17... 17... 18... 19... 20... 29... 31... 37... 41... 70... 73 I ... 74... 78... 78... 79... 80... 85... 86... 88... 90... 90... 90... 92... 93... 95... 95... 96...

More information

果树高产栽培技术(一).doc

果树高产栽培技术(一).doc ( ) ...1...1...3...10... 11...12...15...17...18...19...20...22...23...24...26...27...28...30...31...32 I ...36...38...40...41...42...44...45...47...48...49...50...51...52...53...55...58...59...60...61...62...66...67

More information

物质结构_二_.doc

物质结构_二_.doc I...1...3...6...8 --... 11 --...12 --...13 --...15 --...16 --...18 --...19 --...20 --...22 --...24 --...25 --...26 --...28 --...30 --...32 --...34 --...35 --...37 --...38...40 II...41...44...46...47...48...49...51...52...55...58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華 嚴 一 真 法 界 思 想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王 俊 彥 研 究 生 : 許 瑞 菁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2 月 自 序 在 佛 教 經 典 中 最 初 接 觸 的 是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此 經 乃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的 精 華 版 綱 要 版 為 了 瞭 解 經 義, 深 知 宇 宙 運

More information

水力发电(九)

水力发电(九) ...1...17...20...26...27...30...33...34...36...37...44...47...49...58...77...79...90...96...107 I ...114...115...132...134...137...138...139...140...142...142...144...146...146...146...148...148...149...149...150...151...151...152

More information

中国古代文学家(八).doc

中国古代文学家(八).doc ...1...5...26...27...43...44...48...50...52...54...55...57...60...61...62...63...65...67...68 I ...69...70...71...75...77...78...82...84...95...98...99... 101... 103... 107... 108... 109... 110...111...

More information

景观植物(一)

景观植物(一) ...1...5...6...8... 11...13...15...18...21...23...26...29...43...51 5...53...58...62...63...65 I ...67...70...72...74...76...77...78...80...81...84...85...87...88...90...92...94...97... 109... 113... 11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目录.doc

Microsoft Word - 目录.doc 教 学 管 理 文 件 汇 编 目 录 教 育 法 规 和 指 导 性 文 件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高 等 教 育 法 1 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师 法 8 3.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学 生 管 理 规 定 12 4. 高 等 学 校 学 生 行 为 准 则 18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学 位 条 例 19 6. 高 等 学 校 教 学 管 理 要 点

More information

园林植物卷(三).doc

园林植物卷(三).doc I II III I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84k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More information

厨房小知识_一_

厨房小知识_一_ ... 1... 1... 2... 3... 3... 5... 6... 7... 7... 8... 10...11... 12... 13... 15... 17... 18... 19... 19... 20... 23... 24... 24 ... 26... 26... 29... 30... 31... 32... 33... 34... 37... 38... 40... 41...

More information

中南财经大学(七).doc

中南财经大学(七).doc ...1...16...20...22...31...32...34...37...38...40...44...46...54...58...59...60...61 I ...62...63...70...77...79...81...84...90...93...95...95...97... 100... 102... 104... 105... 106... 107... 109... 113

More information

1................................... 1................................... 2......................................... 3......................................... 4.............................. 5.........................................

More information

赵飞燕外传、四美艳史演义

赵飞燕外传、四美艳史演义 \ I... 1...1...8... 9... 9...9...11...13...16...19...22...25...28...33...36...39...42 II...46...48...51...55...58...62... 67...67...70...73...76...79...83...86...89...92...96...99... 102... 105... 108...

More information

厨房小知识(五)

厨房小知识(五) I...1...2...3...4...5...6 ()...7 ()...9...10...10... 11...12...13...14...15...15...16...18...19...20...20...21...21 II...24...27...28...29...29...31...32...33...34...35...36...38...38...39...40...40...41...42...42...43...44...44...47...48...50...50

More information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十八).doc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十八).doc .............. I ..................................................... II .......................................... III ... 2003......... IV ,

More information

园林植物卷(十二).doc

园林植物卷(十二).doc ... 1... 4... 8... 8... 9... 9...11... 13... 15... 20... 23... 30... 31... 36... 39... 40... 43 I ... 47... 52... 57... 60 1... 65 2... 71 (3)... 78... 81... 87... 89... 91... 94... 95... 97 ( )... 100...

More information

华东师范大学.doc

华东师范大学.doc ...1...3...4...5...6...7 ( )...9 ( )...10...16...19...21...22...23...27...27...31...31 I II...33...34 ( )...36 () ( )...44 () ( ) ( )...49 ( )...54...56...60 ( )...64...70...81...89 2004...95...97...99...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