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Transcription

1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二屆畢業論文 大乘菩薩行之所依 大寶積經菩薩藏會之研究 指導教授 : 高明道教授 研究生 : 釋明度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五月

2 大乘菩薩行之所依 大寶積經菩薩藏會之研究 釋明度 序 華嚴專宗學院自民國六十四年開始成為培養僧伽人材的一個高等學府 面對母院十六年來蓽路藍縷, 戴月披星的努力經營, 院長成公上人不辭辛勞的與諸位教授菩薩們一起為作育僧材而夙夜匪懈 十六年的時光, 好漫長的一段歲月, 不禁使我想起我這十六年當中至少浪費了整整十一年之久的光陰 十七年前, 我開始學佛, 因為太年輕了吧! 一直懞懞懂懂不知天高地厚, 雖然在學院開辦的第二年, 我就曾經到院探望我的一位師兄, 但是因緣不具足, 當時我不懂得把握機會, 親聆華嚴大教的機緣就這樣的溜走了 若不是院長發長遠之心辦學, 我也不能在六年前, 踏入學院就學 民國七十六年, 當我正式考上學院所辦的研究所就讀, 三年期間修滿學分 在這三年之中, 很感謝學院提供了一份研究費給我 由於領了這一份三年的研究費, 也是代表著一份榮譽, 因此我不斷自我鼓勵, 自我期許, 希望不要辜負了學院的這一份厚愛 畢業論文是一個研究生對所學的東西, 有個研究心得報, 我的指導老師高明道先生是一位學養兼備的優秀青年, 尤其是研究學問的方法頗有獨到之處 所長成公及副所長李志夫教授頗為激賞, 時常提起 平常時候院長及各位師長也經常的耳提面命, 關心著論文的資料收集, 在此一併申謝, 另外, 我因去善導寺太虛圖書館查資料時, 嘗在寺中叨擾過幾餐, 謝謝雲公 妙公二位老和尚慈悲 因為我是在三年上學期就到母院的分院, 僑愛佛教講堂開始實習服務, 當時是學生的身份, 學業尚未完成, 畢業以後, 又忙著論文寫作, 因此兩年來在職務上, 頗有未盡心力之處 幸而住持上妙下果法師給予精神上的支持, 工作上的協助, 以及各位常住同仁的體諒之下, 才能順利完成這一份畢業論文! 大恩難以言謝! 不過, 我還是要謝謝常住各位法師 完稿之前, 我在母院六樓圖書館打擾了一個星期, 仁果同學幫我謄稿, 藍枝 - 1 -

3 萬同學電腦打字, 使我能夠順利完成謝謝二位同學的幫忙 回顧這一段酸甜苦辣兼備的歷程, 面對著這一份終於完成的稿子, 僅以此序, 略為陳述交待一番以及聊表我對大家的謝意 一 前言 ( 一 ) 出處 本題 大乘菩薩行之所依 主要的研究範圍是在大正藏第十二冊寶積部, 大寶積經第十二會 菩薩藏的第一品開化長者開始到第十二品大自在天授記品全文結束為止 卷數是從第三十五卷到五十四卷為止 頁數是從一九五頁上段第二十三行起至三二二頁上段第九行為止 ( 這是唐朝玄奘法師所譯 ) 在大藏經收錄的經本當中也有本範圍的異譯本 其名叫 佛說大乘菩薩正法經 內容共有四十卷是宋朝法護等譯 異譯本與本文研究相當 不同的地方是, 唐本大寶積經共有一百二十卷, 四十九會之多, 而宋本大菩薩正法經只有四十卷, 而與本文相對應的地方名目少了大自在天授記品, 但內容不缺, 因為宋譯本將四攝法部分放在勝慧波羅密多品十一之七 研究本題的動機 緣起 及有關的問題 ( 二 ) 本文題目 大乘菩薩行之所依 有幾個重點 : 第一 大乘 : 中國自從佛學傳入以後, 一直是代表著佛教大乘文化的主要地區, 這是因為中國本身自古以來就是高度文化的國家 而且人民的思想也與大乘精神相契合 因此, 鑑於國情民風, 但是又感於這個大乘的主要精神在中國是否已經架空了? 是否為空中樓閣呢? 作為一個佛學研究者, 這個問題一直在腦中旋迴不去 又目前到處呈現著兩個很明顯欲也背道而馳的現象 : 一個是佛教界欣欣向榮的氣象, 另一個是非佛教界一般民眾被 暴利 不勞而獲的 暴利觀 所左右, 哭笑由他 這是極不平衡的社會狀況 由於佛教界欣欣向榮的氣象反映出來, 眾生對佛法渴求之心, 但是也無所安是很麻煩的問題 社會大眾趨於不正常的暴利也是一個社會嚴重的病態, 雖然這不是兩個可以直接患聯在一起的問題, 也並非一個互為因果關係的問題 但是主要的問題在身為大乘精神的國度裡, 自我標榜大乘菩薩的人都到那兒去了? 或者追根究底, 我們的大乘佛教是否真為空中樓閣? 怎麼不讓他發揮一下? 也來一個 - 2 -

4 精神層面的環保運動? 第二 菩薩行 : 菩薩就是大乘精神的主角 大乘佛教的中堅人物 菩薩所行, 不離開菩提心, 不離菩薩道, 不捨眾生即不離菩提心, 如何將菩提心落實在生活中, 如何將菩薩道行在當今這個社會, 這個時代, 而不是紙上談兵, 也不是圖書館中一本又一本的書籍而已 這遷涉到一個 行 一個實際行動的問題 提這個問題, 又想到佛陀降生到世上來, 目的就是為了度眾生, 就是為了解苦救難 佛法本來就是對治眾生心病的藥 藥材太多, 佛經又更汗牛充棟, 小乘經典頗為有用, 可是這個時代的人多為好高鶩遠, 不切實際, 沒有這個福報接受 大乘經典很多談空, 或者有成佛境界的大經, 眾生一樣無福消受 這真是很難呀! 正如法華經中, 長者以羊車 鹿車 大白牛車引幼童出火宅 難呀! 難行要能行, 知難反要進, 才是研修佛法者應有的精神 有一部經, 雖然他不是家家戶戶知曉的經, 但是他其中有一個阿彌陀經倒是誰人不知, 無人不曉的淨土寶鑑 阿彌陀經當中有一個要點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得生彼國 這一句話相當重要, 這一句話就是代表了修菩薩道 因為菩薩的宗豐在利他自利, 唯有助人才能成熟我人的善根福德因緣 第三 所依 : 菩薩會很有條理的, 很詳細的指導我們, 如何入眾, 如何度眾, 如何令眾生住在三乘地, 住在佛菩提之中 這是我們所關懷的問題之答案 因為同在一個世界中, 人不能離群獨居, 魯賓遜式的寓言, 其實只能當作一個童話, 一個寓言罷了! 真正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人們, 有我們的父母 師長 兄弟 同學 街坊鄰居等等都是彼此應該互相關懷的! 第四 研究這部經典中的菩薩藏會之 大乘菩薩所依 於上述部份交待了關懷問題與緣起! 在這裡我還要敘述一下何以挑菩薩藏會為本題之內容資料來源 : 大寶積經的 寶 字, 使我想起, 佛門有一句話, 入寶山不空手而回 的確進入佛門, 主要也是為了尋求至寶而來 菩薩 藏 會的藏字, 就是藏著寶藏的地方, 這又更提昇了我的興趣 而且這麼一個大寶藏內中所言, 就是菩薩聖珍寶藏, 正是我所要的, 也是我想將之取出貢獻給我的父母 師長 兄弟 朋友及我所處這個世界所有的眾生, 大家共同來分享! (1) 第 (1) 點是關於個人情感上的理由! 第 (2) 個理由是在這個國家中淨土法門相當興盛, 應有一個與之相配合, 可以使芸芸眾生在一心嚮往著往生極樂的路上, 成佛的大道中不缺少善根福德因緣有效原則, 與有保障的經典所依 - 3 -

5 (2) 大寶積經中被研究討論的部分以淨土為主, 尚有勝鬘經等唯識研究 ( 註一 ) 菩薩藏會的研究, 尚未發現, 因此研讀本會, 可提供人們另一番天地, 也藉此拋磚引玉, 希望有更多的人來研究, 弘揚這個珍寶! 眾生是幸! 二 內容簡介 大寶積經菩薩藏會, 這一會的內容簡介, 可分總說與別說 總說, 世尊在第一品開化長者品中先顯示出眾生苦, 引起眾生求法修証的動機, 然後再授記金毘羅天, 表示解脫道非究竟, 尚有菩薩道當求, 於是宣說 微妙吉祥大菩薩藏 即是本會 菩薩藏會 當機眾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又是聲聞眾, 顯示出迴小向大以及修菩薩道應當以智慧為導引 全文重點放在四無量心, 六波羅密, 及四攝法 終結以佛累劫加功用行未得授記, 後以無功用行, 無相無願而終獲然燈佛授記當來成佛 全文前後連貫非常完整, 下面有各品簡介, 將一品一品的扼要說明 ( 一 ) 各品提要 開化長者品第一 開化長者品是菩薩藏會的第一品 文在大寶積經第三十五卷全部 頁數從一九五上十三行至二 三上二二行止 本品敘述王舍城以賢守長者為首的五百位長者請法的經過 有一年佛在室羅筏國結夏安居後 與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比丘, 來到摩揭陀國的王舍城, 佛與大眾就在王舍城邊的鷲峰山暫住下來 這時王舍城中有位頗具善根的賢守大長者久聞佛的威名, 於是邀請另五百位長者要去親近供養佛, 就在出王舍城往靈鷲山的途中, 與佛等相遇 這時賢守等長者見佛相好聞名不如一見, 就以賢守說偈讚頌佛之相好威儀無等倫, 並請教佛的出家因緣 佛答以觀眾生為生老病死的流轉生死等十苦 ; 又觀眾生為了我及我所愛而作十惱害眾生之事 ; 觀世間愚夫墮於我見, 有情見, 斷常見等十種惡見 ; 觀凡夫為愛箭 無明 欲 貪等十大毒箭所中 ; 觀眾生由十種愛建立根本, 緣愛故求, 綠 - 4 -

6 求故得而起我所, 執等乃至諍訟譏謗苦惱, 一切皆緣於愛所建立根本 ; 觀有情由於殺盜淫等十種不善業道而墮入惡道 ; 再觀世間多分眾生由於慳貪 惡戒 嗔垢等十種染法之故而處在煩惱污垢之中 ; 復觀世一切眾生, 為慳嫉網所縛 無明膜所覆翳等十種纏所纏縛 為了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了使眾生出離十苦 十惱 十惡見 ; 為了斷眾生的十毒箭 ; 為了使眾生得無根無所依法並出離十惡邪性 十不善業道 ; 為使諸有情証於無染上法 証無纏法等等由觀眾生處九十諸苦而不自拔, 而無力自救, 以淨信心捨釋氏家趣無上道 所謂 : 在家眾過本, 出家趣菩提, 故捨大地等, 為窮生死際 五百長者聞佛所說觀諸苦事, 感同身受, 也發起出離生死之心, 求佛為其開示法要 : 首先佛說眼不能求解脫, 因此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 我, 色聲香味觸法等也不是 我, 色受想行蘊等也不是 我, 地水火風四大等等以上都是非我, 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的我, 應如是持一切諸法都是假有的, 我也是假我 因此之故, 若求出離, 不要執著一法, 若有取著, 就有種種因而產生的怖畏 五百長者聞是法已, 得法眼淨 於佛所出家, 受具足戒修清淨行 金毘羅天受記品第二 金毘羅天受記品是菩薩藏會第二品, 卷數是在大寶積經三十六卷前半部, 頁數從二 三頁上段二五行至二 五頁下段十七行為止 金毘羅天是王舍城的護城藥叉大善神王, 名金毘 上品提到佛往王舍途中度五百長者 之後, 繼續王舍城走, 王舍城的護城菩神金毘羅發大菩提心, 興大供養, 及六萬八千所領藥叉大眾生亦隨喜供佛及僧 從本品開始漸漸要導入正題, 發菩提心及修菩薩行, 這是菩薩藏會的中心思想, 也是貫穿整個菩薩藏會的主要理念 金毘羅天及諸藥叉神眾均發菩提心, 蒙佛放光授記, 金毘羅子世羅, 亦是曾供養諸佛, 今復於世尊前, 心趨無上道, 發起歸依佛心 歸依法心 歸依眾僧心 不動菩提不退轉心, 即於佛前聞佛授記為醫王 歡喜踴躍, 捨離聲聞緣覺地心, 成立一切菩薩地心 於是佛要為大眾開演大乘說 大乘菩薩行所依經 全名為 微妙吉祥大菩薩藏 有這麼好的殊勝因緣, 有這麼多的大眾發菩薩心 緣起殊勝, 三千大千世界 - 5 -

7 眾生於是均來靈鷲山集會, 準備聽佛開闡無上菩提妙法 試驗菩薩品第三 文在菩薩藏會第三品, 卷數在大寶積經第三十六卷後半部 頁數從二 五頁 下段十八行起至二 八頁中段第五行為止 這一品叫試驗菩薩品, 在本經異譯本相對的部分叫 菩薩觀察品 就這兩本同經異譯本中可以看出這一品是有關於菩薩的問題, 求法著當機眾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子, 他所提出的問題是 菩薩成就幾法 為一切眾生作勝導師 ( 大正十一 P 二 五 c 二四 二五,P 二 六 a 一 ) 舍利子問的是菩薩道 佛陀答以, 只有一法, 就是菩提心及備信欲 這菩提心是什麼? 長什麼樣子, 也可以說想發菩提心的人要怎樣去發菩提心? 要注意那些準則? 或者說衡量自己是否發菩提心? 如何自我審查? 自我鼓勵? 話雖有不同說法, 道理都是相通 菩提心就是像種子一樣 因為他可以生一切諸佛法 能建立一切喜樂事, 能使人發諸大願, 所以他能為眾生作導師 作大梯階 是眾生至成佛的橋 路 彼岸 等等 這是就菩提心的能生義來說 如果說這一顆菩提心種子能出這麼多功能, 那麼他還具有相續不絕, 無有間斷的特點, 所以菩提心像金剛一樣堅固 不可破壞, 永恒不變的所以菩提心才能又廣又大的含受一切眾生, 讓眾生親近, 不匱乏, 漸漸的集福慧資糧 行者審查自己的菩提種子是否就如同上述, 清淨 堅固 能生, 那麼就是真正的發心, 發大菩提心 真正發了菩提心的人他會樂聞正法, 深信因果, 行大布施, 奉行十善柔業等等所行 那麼備信欲呢? 備信欲就是信欲具足, 具足信心, 欲成佛道 要如何具足信心, 除了要發深遠長久的菩提之外, 世尊還會展示佛的境界, 來引發眾生的備信欲, 將在下一品詳細介紹! 如來不思議性品第四 菩薩藏會第四如來不思議性品, 從大寶積經第三十七卷起至四十卷為止, 篇 - 6 -

8 幅較大, 共計四卷之多, 頁數從二 八頁中段第九行起至二三二頁下段末行為止 主要內容是在介紹佛的十種不思議法, 藉以引起眾生的上進心, 以佛果菩提 為最高進取原則 六項 第三十七卷介紹的範圍從如來不思議身一直到如來不思議神通, 共曩括了前 第三十八卷只講如來不思議力, 但分為十種力來討論 第三十九卷講兩個, 一個是如來不思議無畏, 分成四個來說明, 另一個是談如來的不思議大悲 第四十卷說如來十八不共佛法 今三十七卷從如來身口意開始講 : 1. 如來不思議身 : 如來遠離煩惱垢穢, 如來身清淨無垢 欲求如來身者, 不可以諸相求 2. 如來不思議音聲 : 演說十二分教等正法 種類言詞不相障礙, 令眾生歡喜 3. 如來不思議智 : 如來了知眾生曾起一念微善, 久而不亂 如來之智不於一法生分別, 且了達無為法 4. 如來不思議大光 : 如來光明遍照三千斯為第一無有障礙 少智眾生所見微光, 唯大菩薩能見此光 5. 如來不思議淨尸羅及三摩地眾 : 諸化如來同時讚說如來戒眾亦不能盡 三千世界同時燒然, 如來所處平靜自然, 鮮花小草, 堅固難壞, 不起三摩趇能作諸佛事 6. 如來不思議神通 : 一切皆如目犍連, 不能動如來所投之芥子 風災可粉諸天宮, 不能動如來一毛端 下述如來十力, 在三十八卷內 7. 如來不思議力 :(1) 處非處智力 (2) 業報智力 (3) 種種界智力 (4) 種種解智力 (5) 種種根智力 (6) 一切益行行智力 (7) 一切益行行智力 (8) 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雜染清淨智力 (9) 隨念前世宿住証智力 - 7 -

9 (10) 死生作証智力 (11) 漏盡作証智力 三十九卷敘述如來四無畏及大悲 8. 如來不思議無畏 :(1) 正等覺無畏 (2) 流盡無畏 (3) 說障法無畏 (4) 說聖出離道無畏 9. 如來不思議大悲 : 如來大悲常轉不捨一切眾生 証於菩提常開示令眾生解了 如是大悲不由功用任運常轉, 無有障礙, 無有邊際 卷四十 ; 如來十八不共法 10. 如來十八不共法 :(1) 諸業無有誤失不共佛法 (2) 言無卒暴不共佛法 (3) 念無忘失不共佛法 (4) 無不定心不共佛法 (5) 無諸異想不共佛法 (6) 無簡擇捨不共佛法 (7) 志欲無減不共佛法 (8) 正勤無減不共佛法 (9) 念無退減不共佛法 (10) 三摩地無有退減不共佛法 (11) 智慧無減不共佛法 (12) 解脫無減不共佛法 (13) 身業智導不共佛法 (14) 語業智導不共佛法 (15) 過去無礙智不共佛法 (16) 未來無礙智不共佛法 (17) 現在無礙智不共佛法 四無量品第五 四無量品是在大寶積經的第四十一卷, 也是菩薩藏會的第七品, 頁數從二三五頁上段第一行至二三八頁下段二十三行止 從四無量品開始, 就是菩薩道十度的開始 四無量品, 就是菩薩摩訶薩為行菩薩道, 為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緣故, 修四種無量之心 這是因為眾生無量無邊, 所以菩薩的這四種發心也無有限量, 所以稱之為四無量心 這四無量心指的就是大慈波羅蜜 大悲波羅蜜 大喜波羅蜜 大捨波羅蜜 有了這四種無量心, 菩薩道由此開展成佛大道 大慈波羅蜜置於四無量之首, 恰如一掬清泉般息滅眾生的熱惱 及憤恚之心 ; 又如同鍷甲般的堅硬足以保護行人穿梭在眾生無明煩惱之中, 不受干擾 ; 也如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 砍斷眾生貪嗔痴惡, 無往不利 ; 更如同小船一般, 令行者悠然自得往來於眾生之間, 遊戲三昧不為所困 不同於清涼如露般的大慈波羅蜜, 代之而起的是一顆沸騰騰滾燙燙熱情無比的大悲波羅蜜 有了這顆熱心, 菩薩不再只是遊戲三昧, 相反的是一心一意為拔眾生的苦惱使之解脫, 使有情真倒得以扶正, 生死得以自在 用微妙法音說真實 - 8 -

10 語, 示涅槃樂, 導引眾生至光明大道 第三大喜波羅蜜的特點在於, 為了續佛慧命, 為了無上菩提, 菩薩摩訶薩, 身先士卒勇很直前, 一心愛樂正法, 一心愛樂眾生, 勤求正法永無疲倦 懈怠, 無怨無悔 最後提到大捨波羅蜜, 捨, 是平等心, 平等捨, 怨親平等的捨 菩薩行大捨當修捨煩惱捨 護自他捨 時非時捨 不論他人是否恭敬利養於我, 一概不起分即捨煩惱捨 ; 不因受害而還報於人, 自他平等, 護自他捨 ; 時與非時都要度眾在為時非時捨 這慈 悲 嘉 捨四無量心為菩薩大道拉開了序幕 柁那激羅蜜多品第六 菩薩藏會第六品柁那波羅蜜多品在卷四十一後半部, 從二三八頁下段二十四行起至二四一頁下段二十七行為止 柁那波羅蜜多即是布施度 布施之意是以眾生為無上福田, 辛勤耕耘此眾生田, 於其上廣行菩薩道, 成收以佛果 布施的項目, 舉凡有情生命所必須, 包括食物, 衣服 住宅田舍 車馬等, 即使是妻子兒女, 奴婢, 或者己身內財之血肉筋脈骨髓等等全部施捨奉獻, 無有保留 菩薩摩訶薩行布施的學問很大, 布施之時, 要注意服務態度是否良好, 布施心態是否懇切? 布施前後念頭有無一致? 布施的方法有無改善之處? 布施的目的是否為已? 為名? 布施的技巧有否善巧方便? 諸如此類等等, 必也面面俱到, 布施功德始臻圓滿 布施之時儘管所施內容均是世間財, 但問布施同時是否以發菩提心而布施? 若為一切眾生而行布施, 若為尊重眾生福田, 為了迴向佛果菩提, 其布施結果, 自然相應於佛土莊嚴, 佛身相好莊嚴佛力無畏大勢, 並非侷限在人天果報而已 尸羅波羅蜜多品第七 尸羅波羅蜜多品是菩薩藏會的第七品, 從四十卷至四十五卷的前半部 頁數從二四二頁上段第一行到二六四頁中段第四行為止 - 9 -

11 尸羅是印度話, 翻譯成中國話即是戒 以持戒來度眾生即是尸羅波羅蜜多 菩薩摩訶薩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嚴持淨戒 以為眾生的軌範, 此等尸羅範軌範包括身妙行 語妙行 意妙行 何以持戒能度眾生? 此乃行三妙行即是身不殺 不偷 不盜 ; 語不兩舌 不惡口 不妄言, 不綺語 ; 意不貪 不嗔 不痴 共有十項為身 語 意三業清妙行, 有此三妙行則不傷害眾生, 以此教導眾生, 令之不犯十惡, 免三惡塗苦 尸羅體性從何正觀? 首先看尸羅體性應該建立在何處? 立足在何點? 若是建立於 業 處, 業則立足在四大和合假我之身語意上, 那麼四大假和合, 五蘊假名之 我 豈不, 要不斷不滅, 永不分散 這明明是自欺欺人之語吧! 四大必會散, 五蘊終要離, 身語意三業亦如同曇花一現, 緣散則滅, 此時 業 歸何處? 由此可見得 尸羅 體性不可建立! 無有尸羅可犯, 無有尸羅可執, 菩薩如是觀察名為正觀, 如是勝解才是知正行, 是名持戒 了解尸羅正性, 也確知三業與尸羅之密切關係, 菩薩為了行菩薩行, 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故, 菩薩殷勤供養說法師 供養奉侍說法師是菩薩摩訶薩修福智二福田一直到成佛之間的必修課程, 不可不知, 不可不行 菩薩修供養師田, 必向十處發深重心求出離三業所招苦, 為福智二資糧殷勤供養和尚阿闍梨而感人天勝果, 乃至菩薩自在報 佛果菩提等報 羼提波羅蜜多品第八 羼提波羅蜜多品是菩薩藏會第八品 從卷四十五之前半部 頁數從二六一頁第十九行至二六四頁中段第四行為止 菩薩摩訶薩修羼提波羅蜜多即是修忍辱行 忍辱行要能忍人之所不能忍, 不僅是對氣候寒熱之忍, 身體飢渴之忍, 或者蛇蝎蚊蟲所咬之忍, 風吹日曬更是忍! 忍! 忍! 除此之外, 一切有情對我的惡言粗語, 無理取鬧甚至刀杖加身, 全部都要有忍的功夫 假若沒有修養忍的行門, 互相毀罵訶責者, 多感於貧窮藥叉之身, 人見人避, 更是餓鬼道之果報 菩薩摩訶薩於行羼提波羅蜜多時, 若見有情以刀杖石礫加害之時, 則想, 命根並未全斷 不起絲毫微恨之心 恒興慈善而觀察 復作是念, 我被訶毀之時, 有否思惟佛法僧三寶? 若未曾作是思惟, 與他何異? 倘若更起嗔心, 則便捨於三寶, 無有菩提心, 無有忍辱力, 無能攝受一切有情 菩薩心想, 當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希求如來金剛之身, 堪忍屠割身肉

12 之苦, 為求相好莊嚴, 堪忍諸善轉惡之事 等 是菩薩無有嗔恚 怒害之心 ; 不起怨諍 自護護他, 厭離諸欲 除滅一切諸怨對 等等皆是菩薩於無上菩提, 安住於羼提波羅蜜多之故 毗利耶波羅蜜多品第九 菩薩藏會第九品毗利耶波羅蜜多品, 於卷四十五後半部份起至四十八卷為止 頁數從二六四頁中段第五行起至二八六頁中段末結束 毗利耶即是精進行之意 因所佔篇幅較大共三卷半, 故分為四部分來說明 第四十五卷後半部份談的是菩薩行精進行時, 當注意有十大魔障, 障礙 頌習經典 四十六卷談三件事 1. 菩薩於五濁惡世修精進行應註三處 2. 六惡比丘教惡法, 習惡眾生同捨惡報 3. 嬰兒度父母及諸眷屬 四十七卷談及在家菩薩及出家菩薩各有五種損害之法, 另又談勝現王如來時有善擇大長者之二子律儀及住律出家, 累世修精進行至証果之情形 四十八卷也分二部分說明二件事 1. 談貪嗔痴三者毒對治之事, 菩薩化蘇摩捨身肉度眾之事 2. 談大精進如來多劫精進行 今四十五卷 : 在四十五卷當中, 佛告舍利子, 菩薩精進行當不顧所重身命, 設有人以百箭穿身, 阻撓菩薩弘法者, 菩薩當無怨無怖無驚畏 甚有人威嚇言, 若開示正法一句即取命者, 菩薩都無一念怖心 菩薩但愈勇健, 趣向諸佛所行處, 諸惡天魔所不行之涅槃 又諸有智者, 深知當覺十障礙之魔事, 不應隨轉 : 有諸比丘發勤精進, 於經典求聞誦習, 爾時惡魔令持經者口噤不語 ; 令持經者患其眼目 ; 身諸肢節一時皆病 ; 令不喜住處 ; 令互生忿恚相害 ; 起鬥訟 嗔罵事 ; 或作人形 出家行嬈亂其意 ; 於是經不能受持反加謗毀 ; 令諸讀經者於眾會前不得開示 ; 令欣求世間衣缽 飲食 戲論文誦等 ; 令方便勤求世間業 ; 於是經典不能受持, 喜於談喜樂 睡眠 樂於眾亂 以上十種障礙之法, 智者當知切莫隨轉! 四十六卷文第二部分中, 佛告舍利子有勝觀如來住世時有六惡比丘恒說有我 有人 有常 有斷等非法並展轉告於鄰國 其所信者於離垢阿羅漢來乞食時以粗惡言面陳挫辱 這諸行惡人人等及六非法惡比丘終皆墮於三惡塗苦, 倍受種種辛酸苦楚 四十六卷第三部分是在勝觀如來同時有安隱大長者, 有妻名燄慧生一男, 當

13 出生時三笑發奇言曰 : 云何今生斷見家? 父母及大眾疑為非人 嬰兒為說法並與父母眷屬至勝觀如來所讚頌供養請法 復發願成正等覺 勝觀如來告侍者言, 此嬰兒曾於六十四抱那庾多百千佛所供養供敬讚嘆, 並曾發誓願 願我經生在在處處所有父母皆令住於佛菩提中, 又令諸母更無第二再受女身 因此, 這些眷屬及其父母至於今日隨逐嬰兒來至佛所, 同發菩提之心 此嬰兒將來成佛當名大悲如來 因此之故, 佛告舍利子, 菩薩勇猛精進者, 謂無我忍, 謂於法不取 謂不信三界 所言進者, 攝諸眾生死無倦, 一切盡捨 四十七卷在家菩薩有五損減之法當不隨轉 第 ( 一 ) 在家菩薩為王以威勢恐怖眾生 第 ( 二 ) 為父母兄弟姐妹妻妾男女及諸眾生為法障 第 ( 三 ) 不信佛經言少欲知足獨處山林 第 ( 四 ) 污僧伽藍 第 ( 五 ) 依止國王及諸大臣富貴者, 譏毀戲弄無量眾生 在家菩薩以此五法不值佛世 不遇善友 不能速証菩提 出家菩薩於 ( 一 ) 毀犯尸羅,( 二 ) 誹謗正法,( 三 ) 貪著名利,( 四 ) 堅執我見,( 五 ) 於他家多生慳嫉 是為出家菩薩以此五法損減不值佛世乃至不速証無上菩提 四十七卷中又談到勝現王如來時有大長者名善擇生有二子一名律儀 一名住律儀 此二長者子遙睹勝現王容貌威嚴, 發觀喜心嘆未曾有爭相誓願見成正覺 供養之後現出家相, 專志勤修諸善法 律儀願成佛名世間依怙放大光明 ; 住律儀者誓願成佛名大導商主天人中尊 此二菩薩行精進時於千歲中未曾彈指頃於睡眠所奪,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欲臥息心, 於千歲中未曾一返屈身蹲踞, 日中一食之後便就住立, 於千歲中未曾再食 如是精進 如是次第於十千如來出現於世皆得值遇 律儀於諸佛所植眾德本求常精進梵行, 彼住律儀菩薩常與其兄同於一處受生, 唯於一佛不修梵行 以是之故其兄律儀先得成佛名熾然精進如來 為其弟時為轉輪王開示往昔因緣, 時王即剃髮出家勤修梵行 後於是劫証覺名妙行如來 卷四十八首先談對治三毒者 菩薩行毗離耶於於諸眾生起病者想, 恒為三毒熱惱所惱故 非如來無上醫王以良藥乃能除滅 是菩薩因此無倦正勤 如來但談一慈悲觀除眾生瞋恚熱惱 ; 但說一不淨觀除眾生貪欲熱惱 ; 但說一因緣觀除愚痴熱惱 例如世尊見眾生有大疫病於是化生大眾生身名曰蘇摩 令眾生食其肉者病皆得愈, 又令食其肉者無有一人墮於惡趣, 並為諸人開示五戒十善等法要 時世尊乃授記於燃燈佛, 方証法身菩薩勝路之時, 以其行毗利耶之故成就如是大神通力 大威德力 乃能捨一身之慧, 而大成熟無邊眾生 又赤蓮華勝如來涅槃滿百年之後有一菩薩名法行, 年滿二十, 淨信捨家趣無

14 上道 時有大天神為說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時法行比丘展轉相求不得, 便於赤蓮華勝如來焚身之處結跏趺坐七日, 有東方世界寶藏如來現身為其開示法要八句 法行比丘依如是法要八句修行成就 為欲行毗利耶故往諸村城王都, 一一廣宜法要 如是生生世世乘願再來, 反覆開示度眾 後遇最高行如來授記名大精進如來 佛告舍子當如是無倦精進修行毗利耶波羅蜜多 靜慮波羅蜜多品第十 靜慮波羅蜜多品是菩薩藏會的第十品 包括卷四十九全部及五十卷前半部 頁數從二八六頁下第一行至二九四頁下段第十五行止 靜慮波羅蜜多品中談菩薩修四種靜慮具足而成就五神通超過二乘人等 四靜慮具足是有尋有伺離生喜樂 無尋無伺定生喜樂 有捨有念樂助離喜 不苦不樂捨念清淨 五神通者, 天眼作証智通 他心作証智通 宿住憶念作証智通 如意足差別作証智通及天耳作証智通 天眼作証智通 菩薩修靜慮得天眼通, 如是定清淨明白, 又無濁穢隨煩惱, 由是菩薩所獲天眼極善明朗 於諸天中為最勝, 遠超一切天眾龍眾等及二乘人 更能以是眼善知眾生所有業因及業果報, 又能以是眼觀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國土 是菩薩眼能引佛眼, 性如虛空, 畢竟能趣一切智 天耳作証智通 此天耳性徹聽清淨過人, 一切非人及人聲及至小蟲螞蟻的聲音都能見 十方世界國土有佛說法均可遙聞 於聖者不起欣受, 於非聖者不起嫌疾 又天耳性者能令智慧清徹故, 亦能令眾生性清淨 唯能趣向如來天耳, 必定不趣諸餘行 他心作証智通 菩薩摩訶薩依靜慮波羅蜜多故得他心作証智通, 無論是眾生的前際心念 後際心相, 現在心想, 菩薩均為清晰明了 因此菩薩在說法前先應觀察一切眾生根器性向, 才能應機說法 宿住憶念作証智通 菩薩摩訶薩知一切眾生十生 百生 千生 十百千生等輾轉次第所有心念 性向 好惡 善根等均如實了知 如意足差別作証智通 菩薩摩訶薩依靜慮波羅蜜多故, 發如意足差別神通 所謂菩薩低眉 金剛怒目 依眾生心向, 或有慢心眾生菩薩現大力調伏之 一切加念神足之變化, 唯佛世尊, 無能壞者, 只要菩薩心之所念無不成就

15 菩薩由四種襌定獲五神通, 更証得無邊深妙靜定 遠超二乘人等是四十九卷 部分 五十卷部份, 菩薩行襌定所得大神通 大智等, 使菩薩可以乘願再來, 不 由業力出生於世, 常行平等而無我無眾生 因為菩薩靜慮以三摩地而前導之故 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一 般若波羅蜜多品是菩薩藏會第十一品, 從第五十卷後半部份起至五十三卷為 止 頁數從二九四頁下段第十六行起三一五頁下段二十一行為止 五十卷中明四十一種無盡慧相, 若有人聞說大菩薩藏微妙法門而現此四十一 種趣入聞相, 此人則為聽聞解了, 行於正行 五十一卷談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時應云何如理証入? 如理作觀? 如理証入即是依奢摩他証入 正行証入, 身遠離証入 心調順証入 等 菩薩作如理正觀時, 不見有能觀之者 所謂我如理故, 則觀一切諸法如理, 我無故則觀諸法無我 ; 眾生無我故復觀諸法亦復無我 而且所有般若自性不與一切有為行法而同止, 尤其是無明乃至老死 六十二見 隨煩惱等二十一法 等等 後又廣明十種善巧, 文從五十三卷 十種善巧是 : 蘊法善巧 界法善巧 處法善巧 諦法善巧 ( 四諦 勝義諦 俗諦 ) 無礙解善巧( 義無礙解 詞無礙解 辯無礙解 法無礙解 ) 依趣善巧( 依趣於義不依趣於文 依趣於智不依趣於識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趣於法不依趣於數取趣 ) 資糧善巧( 福德資糧 智德資糧 ) 念住善巧( 於身隨身觀察修習念住 於受隨受觀察修習念住 於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 於法隨法觀察修習念住 ) 道法善巧( 未生惡令不生 已生惡永斷 未生善令速生 已生善令圓滿 ) 緣起善巧( 十二因緣 ) 一切法善巧( 世出世間有為 無為法 ) 廣說十法善巧如前 五十三卷末提到妙慧得到彼岸是菩薩解了一切善法, 於一切善法處精勤修學是名妙慧, 一切妙慧, 一切妙慧能令眾生到彼岸皆是彼岸義 大菩薩藏微妙法門儘是妙慧, 眾生均能由此而得到彼岸 次明五十種流布此經稱讚利益功德 大自在天授記品第十二 大自在天授記品是菩薩藏會第十二品 文在五十四卷 頁數從三一五頁下段二十四行至三二二頁上段第九行止

16 大自在天是釋迦佛的前身, 釋迦佛於燃燈佛時授記為當來將成釋迦牟尼佛, 彼燃燈佛滅度後, 釋迦牟尼佛為帝釋, 名微妙眼, 於三十三天得大自在, 具大神通有大威 ( 大正十一 P 二八一 b 二一,b 二六 ) 但是本品缺此記錄 只記放光如來為授記言, 當得成佛號釋迦尼 本品重點前半部份為四攝法, 四攝法與四無量心 六波羅蜜同是菩提大道的主要內容 四攝法具足之菩薩摩訶薩, 由是法故, 恒處長夜攝諸眾生 四攝法即布施 ( 財施 法施 ) 愛語( 謂於一切諸來求乞或樂聞法, 菩薩悉能愛語慰喻 ) 利行( 謂能滿足若自若他所有意樂 ) 同事( 隨己所有智及功德為他演說攝受建立一切眾生, 令其安住若智若法 ) 此四攝法前呼後應, 是菩薩方便菩巧度眾安眾之法門 後半部份敘述精進童子 ( 釋迦佛前身 ) 受教於大蘊如來大菩薩藏微妙法門諸正行, 卻未蒙授記 直至放光如來時, 菩薩為一迷伽儒童精通世俗典籍, 為供放光如來以謝師之資五百金買得五莖蓮華, 又以身相許持花少女, 將身所著粗皮鹿衣於地濕處祁佛足蹈之, 又解金色長髮鋪地, 心誓願言, 若佛不授記, 終不起地, 寧乾枯命終! 迷迦儒童因上述無功用行, 無相布施, 終獲授記! ( 二 ) 本經相互矛盾之處 1. 說法對象不同 究竟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說法的對象為何? 本經教說明有些不同之處 : (a) 大菩薩為說法對象 : 在卷四十一, 四無量品中 爾時佛告舍利子, 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清淨信已, 佛薄伽梵, 知是菩薩摩訶薩為菩薩藏法門之器 知是諸佛正法器已, 躬往其所, 開發顯示菩薩之道 ( 大正十一 P 二三五 a 六,a 九 ) 又卷四十八毘利耶波羅蜜多品中 何處當有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菩薩摩訶之修學 出生無量諸佛妙法 ( 大正十一 P 二八四 c 二八,P 二八五 a 一 ) 卷五十四, 大自在天授記品中, 若有菩薩摩訶薩, 欲得速為如來授記証是忍者, 當於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殷重聽聞, 受持讀誦 ( 大正十一 P 三一九 a 一八, 一九 ~b 一八, 二 ) 同卷同品中又有如下之說 世尊先為諸長者等廣說法相續不絕, 如是開示如是教導 皆全証得阿羅漢果, 即於此生盡老死際 而未聞說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讚歎諸佛菩薩功德 我幸大利今具得聞, 竊生是念, 如是大乘為尊為勝 為上為妙, 為無有上, 更無過上 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7 我今現前親聞佛說持開顯諸法 世尊我今思惟一切乘中為無上者, 所謂佛乘 ( 大正十一 P 三一九 b 二七 c 九 ) 同卷同品中亦云 若有安住大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 欲疾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當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 大正十一 P 三二一 c 一一,c 一四 ) (b) 三乘人及天人眾為說法對象 : 卷四十八, 毗利耶波羅蜜多品中有文 從一一處至一一處, 展轉宣說顯通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滿六十歲 於如是時教化眾生, 天人等眾, 滿拘胝數, 皆得安住於三乘中 ( 大正十一 P 二八五 a 二六 a 二九 ) 法行苾芻, 安住如是大菩薩藏 為諸眾生開示是法 於三乘中皆已成熟, 或住聲聞乘 或住獨覺乘 或住無上大乘之者 ( 大正十一 P 二八五 b 九,b 一四 ) 法勝比丘, 大念慧力之所持故 大菩薩藏微妙法, 自然現前 為諸眾生開示是法 於六十歲, 成熟拘胝諸天人眾, 悉令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大正十一 P 二八五 b 二四,b 二九 ) 開示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過六十歲, 安置天人滿一拘胝 或住聲聞 或住獨覺 或復安住無上佛智 ( 大正十一 P 二八五 c 一一,c 一三 ) 為諸眾生, 開示如是菩薩藏法, 斷除疑惑, 於五十歲令四拘胝諸天人眾 住聲聞乘 住獨覺乘 或住無上諸佛大乘 ( 大正十一 P 二八五 c 二五, 二八 ) (c) 當機者是舍利子 : 舍利子是佛陀的出家弟子, 也是聲聞乘的代表, 且佛要說法前, 且佛要說法前, 曾言 汝言今當知有誰比丘住在遠處, 未來會座, 當召令集 (P 二 五 c 四 五 ) 可見本經有迴小向大之思想在內 2. 對象不同, 結論不同 (a) 精進行童子成佛號釋迦牟尼佛: 卷四十一, 爾時精進行童子與諸內宮出遊圍觀, 時大薀如來應正等覺, 知是童子為菩薩藏法門之器, 又是諸佛正法器 為是童子開菩薩道 ( 大正十一 P 二三五 a 二九 ~b 四 ) 卷五十四 舍利子, 爾時薄伽梵大蘊如來應正等覺為是行童子, 開示如是大菩提道 舍利子, 汝謂彼時精進行童子, 豈異人乎? 必作餘疑, 即我身是也 ( 大正十一 頁三一六 c 二 ~c 一一 ) 那羅達多長者子成佛號平等如來 : 卷五十四, 大自在天授記品 爾時眾中有長者子, 名那羅達多, 從薄伽梵, 聞說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向佛合掌頂禮恭敬, 而白佛言 我今現前親聞佛說受持領悟開顯諸法 我從今日發起無上正等覺心, 為欲利安多眾生故 ( 大正十一 P 三一九 b 二三 ~b 二六,c 一 ~c 一一 ) 阿難當知長者子那羅達多菩薩摩訶薩當成佛, 號平等心如來應正等覺, 出現於世, 十號具足 ( 大正十一 P 三二一 a 一九 ~a 二一 )

18 法行比丘成佛號大精進如來 : 卷四十八, 毘利耶波羅蜜多品, 時, 法行王仙苾芻, 精進堅固 東方世界有薄伽梵, 名寶藏如來 如今當隨八門句法大菩薩藏微妙法門精勤修行, 則諸佛不難得遂 ( 大正十一 P 二八五 a 一六 ~a 一八,a 二 ~a 二一 ) 同頁中段 舍利子, 彼王仙苾芻, 化眾生已, 臨命終時, 發如是言, 願我還生此佛世界人趣之中, 當修法行 (b 一 ~b 三 ) 同段 以宿習故, 法菩薩藏微妙法門 安住如是大菩薩藏 (b 八 ~b 一 ) 後又轉生為法勝比丘 得念比丘 勇施比丘等, 世世皆因宿念純熟, 大菩薩藏微妙門自然現前, 精進如是修行 時最高行如來, 便為授記 告諸大眾, 今此比丘勇施菩薩摩訶薩者, 行如來, 便為授記 告諸大眾, 今此比丘勇施菩薩摩訶薩者, 次我滅後, 當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出現世間, 名大精進如來, 應正等覺 ( 大正十一 P 二八六 a 二七 ~b 二 ) (b) 從說法對象不同一段 b 欄中所覺卷四十八, 二百八十五頁之結論均為安住三乘 3. 雖不相同, 但不影響大菩薩道的價值 雖為小也有迴小向大的一天, 佛法終是一乘 三乘 二乘之說本為方便權巧耳 更何況大小二乘之對立與絕對劃清界限, 本非佛教之福 難怪印老要說寶積是不著空見, 兼通聲聞了!( 註二 ) 4. 當機者略有瑕疪 : 照說這菩薩藏會的當機者應是舍利子, 因為從試驗菩薩品開始, 就由舍利弗向佛請法, 前後連貫一直到五十四卷都是 不過在三十六卷及五十四卷均出現了阿難尊者,(P 二 三 c 八 ~c 一七,P 二 五 b 二, P 三二一 a 五,a 八,a 一五,a 一九,a 二五,b 五,b 一三 ) 頭尾之間的互相呼應, 顯得有些不甚週延, 宋本也有相同瑕疪 不過, 三十六卷之阿難尊者之出現, 尚無不可, 五十四卷之阿難尊者, 倒是使人有非常不協調之感 5. 持經流通功德所處位置有商榷必要 : 一般持經功德均放在最後, 然後結勸流通, 依教奉行, 而圓滿結束 本菩薩會的持經流通功德利益放在五十四卷末, 般若波羅蜜多品之後, 其後還有一個大自在天授記品才全部結束, 宋本也相同有此遺憾! 6. 譯名前後不一致易產生錯覺 : 本會第十二品大自天授記品中並未說明大天是何許人也? 經前後文對照起來發現大自在天是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滅後為大自在天 見卷四十八, 毘利耶波羅蜜多品第九之四 舍利子, 我念往昔過無數劫, 有佛興世名曰燃燈佛 彼燃燈佛 滅度後, 我為帝釋, 名微妙眼, 於三十三天, 得大自在 ( 大正十一 頁二八一 b 一八 ~b 一九,b 二四 ~b 二六 ) 這裡提到釋迦牟尼佛授記於燃燈佛

19 卷五十四, 大自在天授記中 爾時放光如來 知彼迷伽意欲解已 此儒童者, 劫後過阿僧衹當成如來應正等覺, 號釋迦牟尼 ( 大正十一 P 三八 c 二七 ~c 二九,P 三一九 a 三 ~a 四 ) 此處所提釋迦佛授記於放光如來, 則究竟燃燈佛與放光如來是否同一人, 則參宋譯本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卷三十 ( 大正十一 P 八五九 a 二七及卷四十 P 八八三 c 九 ~c 一三 ) 發現燃燈佛與放光如來是同一人 並且就大自在天授記品內中所言, 是釋迦佛授的經過 因此綜合上述可結論大自在天即是釋佛在因地為菩薩的名號 ( 三 ) 唐本宋本相互矛盾處略述 唐譯本大寶積經菩薩藏會和異譯本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有些地方互相出入, 相反, 矛盾, 以下是相當的部分, 依卷 頁 段 行一一列出, 以便看出癥結所在 大寶積經菩薩藏會 卷段經文內容頁行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卷段經文內容頁行 五四卷 c 二 P 三一六 c 三 爾時薄伽梵大蘊如來應正等覺為是精進行童子 開示如是大菩薩道 三八卷 c 七 P 八八一 c 八 彼大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為精進行太子於菩提道悉正開示 c 九 而大蘊如來未與童子授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c 一四 彼大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即時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c 一五 c 一六 從大蘊如來滅度之後經阿衹劫 爾時有佛出興于世 名曰寶性如來應正覺 三九卷 c 二七 P 八八二 c 二八 c 二九 是精進行太子已於過去九 十九俱胝歲 親近供養尊重 讚嘆大蘊如來及聲聞眾 a 一 以本願故佛世尊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未來世過阿僧衹劫當得作佛號寶身如來 c 二七 爾時城中有大長者 名曰 a 一七 爾時寶身如來應供正等正 c 二八 c 二九五四卷 a 一 P 三一七 a 二 a 六 善慧 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殖眾德本 舍利子時薄伽梵寶性如來 觀長者 此大長者善根已熟 堪為如是大菩薩藏法門之器 爾時善慧聞佛開示大菩薩道 a 一八 a 一九 a 二六 a 二七 b 三 覺 觀彼善慧長者 審知其器堪可任持菩薩藏正法之器 時彼如來, 聞是誓已 即為授記 舍利子汝勿謂善慧長者得授記已 起於異見而生疑惑 爾時寶身如來, 告善慧言, 汝於未來世過 a 七 獲大歡喜淨信即以上妙 a 四 阿僧衹劫當得作佛 號曰燃燈如來 a 八 衣服 以用奉獻寶性如 a 九 來 經於千歲供養恭敬 a 一 興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微妙大願 雖作如是廣

20 發眾行 然彼如來未為授記 a 一一 a 一二 a 一三 a 一四 汝謂爾時善慧長者 豈異人乎? 勿餘異疑 即我身是也 我於爾時 雖以種種供養奉佛及僧 并起廣大菩薩勝願 然彼如來不授我 a 二八 b 一 b 二 我於彼時願求菩提, 亦以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於千歲中供養恭敬尊重讚嘆寶身如來 彼佛世尊不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a 一五 a 一六 記 云於來世當得作佛 號釋迦牟尼如來 自寶性如來滅度之後 經阿僧衹劫有佛出世名曰放光如來 b 三 爾時寶身如來告善慧言 汝於未來世過阿僧衹劫當得作佛 號曰燃燈如來 P 三一八 b 二六 迷伽告曰 若能如是此則為可宜速與花爾時女人持花授與 迷伽取花便往放光佛所 遙見如來 P 八八三 b 三 b 四 b 一五 b 一七 是時童女即持優缽羅華往詣燃燈佛所 持以上佛 佛即受之 是時寶雲 即以奉獻燃燈復以五枝優缽羅華供散佛上普及眾會 這兩本經文在本品相當的部分竟然大異奇趣, 可說是內容完全相左, 上述所列只是部分而已, 若要全部列出 篇幅恐佔太多 本來翻譯經典是真不容易, 像上述種狀況可能在原文上就有諍論之處了 因為本文探討方向是以大乘菩薩行之所為主, 此類枝節問題僅列舉一 二參考, 不便再作深入 宜應另文研討之! 三 前提 ( 一 ) 藏字的意義 藏 字在梵文中有幾個相對應的字, 例如 Pitaka 畢達卡 garbha 卡若帕 kawa 俱舍 al aya 阿拉耶, 所以依這四個字來了解其含義 : 1.Pitaka 畢達卡, 巴利語同字, 西藏語 sde-snod 原義為籃子或篋 篋藏之義 引申為倉庫的意思 大乘莊嚴經論第四云 : 云何是藏義? 攝菩薩一切所應知法, 此即菩薩藏義 另據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序品說, 藏之一詞, 含有器 ( 梵文 巴利文 bhajana) 與學 ( 巴利文 pariyatti) 一義, 而巴利語之 pariyatti 一詞, 則意指成就充足之義 和藏相關者常見有三藏 : 以經 律 論三者合稱 六藏 : 大小乘三藏合稱六藏 二藏 : 三論宗嘉祥大師所上教相判釋有聲聞藏包含小乘經律論 菩薩藏指大乘之教理行果 四藏 : 經律論加雜集藏或咒藏合稱四藏, 若再加菩薩藏則名五藏 據菩薩處胎經卷七之說法有說八藏 : 胎化藏 中陰藏 摩訶衍方等藏 戒律

21 藏 十住菩薩戒藏 攝藏 金剛藏 佛藏等八者為八藏 此外大眾以聲聞藏與菩薩藏各分經 律 論 雜等四藏合稱八藏 (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中三藏品 大乘莊嚴經論卷四 攝大乘論釋卷一 ( 梁譯 ) 大乘義章卷一 ) 2.Garbha( 梵 )gabbha( 巴 ) 卡帕哈是寫 腔或虛之義轉申為胎藏 胎兒之義 ; 其後並引申為如來藏, 梵 (tathagatagarbha) 之義, 而謂如來儼然存於眾生之心中, 一如胎兒之孕育於胎內 ( 如來藏經 入楞伽經卷三 十地經論卷一 大日經疏卷八 ) 3. 梵語 kasa, 巴利語 kosa 音譯俱舍 原指盛水之容器, 後轉指所依 堅實 包含等數義 ( 俱舍論卷一 順正理論卷一 俱舍論寶疏卷一 ) 4. 梵語 alaya, 巴利語同 乃指所棲處, 宅, 或家等義, 又引申以阿賴耶識即為一切種子所隱伏之處 ( 轉識論 成唯識論卷二 大日經疏卷二 )( 註三 ) 5. 在大寶積經卷四十八,P 二八四, 中段的解釋為 : 法財寶篋 彼菩提器何而來? 當知從菩薩法財寶篋中來 ( 大正十一,P 二八四,b 一九 ) 卷五十四, 頁三二一下段云 : 聖珍寶藏 是經乃是諸菩薩等聖珍寶藏 ( 大正十一,P 三二一,c 二二 ) ( 一 ) 菩薩藏的定義 有關於菩薩藏的定義如下 : 1. 修行的法門 : 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 大正十一,P 二四三 a 二四 b 八 c 五 - 六,P 二四四 a 一九 - 二 b 二八 - 二九 c 一五 - 一六,P 二四五 a 一八 - 一九 b 一三 - 一四 c 一五 - 一六,P 二四六 a 一一 b 一七 - 一八 c 一四 - 一五,P 二四七 a 一五 - 一六 c 二 - 二一 ) 2. 菩薩聖財 菩薩妙善自在, 說法師妙善自在 : 何等名為菩薩聖財? 謂菩薩藏法門差別, 了知菩薩妙善自在, 即說法師妙善自在 ( 大正十一,P 二四八 c 一五 - 一七 ) 3. 正法寶藏 : 舍利子, 所謂我父寶藏不久當滅, 由為此故, 佛薄伽梵釋迦牟尼佛如來應正等覺, 於百千那庾多拘胝無數大劫, 精勤修習難行苦行 方乃獲是正法寶藏 是故我當發勤精進 奉持此藏, 極當遍持廣通此藏 欲令法寶久不滅故 ( 大正十一,P 二六七 c 二八 ~P 二六八 a 四 ) 能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寶取少寶分 ( 大正十一,P 二六五 c 二 - 三 ) 舍利子, 是經乃是諸菩薩等聖珍寶藏 ( 大正十一,P 三二一 c 二一 - 二二 ) 4. 是諸菩薩道 : 舍利子, 如是大乘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當知即是諸菩薩道 ( 大

22 正十一,P 三二一 c 一九 - 二 ) 5. 能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以諸菩薩依此法門, 能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 大正, 十一,P 二四三 a 一 - 一二 ) 菩薩摩訶薩, 安住如是菩薩藏已 速疾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大正十一,P 二四八 c 二三 - 二五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安住大乘微妙正行, 欲疾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 尋求如是菩薩藏法 ( 大正十一,P 二八六 b 一六 ~b 一九 ) 欲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當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 ( 大正十一,P 三二一 c 一二 ~c 一三 ) 6. 能證一切波羅蜜多 : 又一切波羅蜜多 ( 大正十一,P 三二一 c 二三 ) 若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正修學已, 我說是等則於一切波羅蜜多皆得究竟 ( 大正十一,P 三一四 c 二一 ~c 二二 ) 綜上數點可以看出, 修菩薩道一定要依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這是正法寶藏, 是菩薩聖財, 能令行者疾趣無上菩提 ( 三 ) 菩薩藏經不是本經 菩薩摩訶薩行菩薩行, 於菩薩藏微妙法門, 殷重聽聞受持, 讀誦, 究竟研尋通達義趣 廣為他人敷演開示, 或復書持如理修學 這大菩薩藏微妙法門也是一本經典, 可讀可誦可寫, 但是另有一本梁 伽婆羅所譯之 菩薩藏經 兩者不同, 不能混淆不清 又已編入大寶積經的富樓那會 梁 伽婆羅之菩薩藏經全文只有一卷其內容述如下 : 舍利佛問懺悔, 隨喜 勸請 迴向之事, 佛具答之 ( 初 ) 明十世界之十佛使結壇受持 ( 後 ) 明過去大光聚如來時, 世尊為竭伽陀天女授持此經即轉女身 由上可知兩經自是不同, 大異奇趣 大菩薩藏微妙法門內容包含了四攝 六度 四無量無量法門, 自是不可相提並論 ( 四 ) 唐以前未曾翻譯本經 關於年代的問題, 就得查閱歷代眾經目錄 得知本經是在唐朝所翻譯完成的 大正藏五五冊, 五百八十四頁, 開元釋教錄卷十一上欄 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一十二軼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等譯新編入錄右此經新舊重單合譯共四十九會 合成一部新舊共二十會單本新舊共二十九會重譯於中二十六會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二十之會古譯及唐譯菩提流志勘梵本同編入會次具列如左

23 下欄 : 第十二菩薩藏會二十卷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堪同編入, 右唐舊譯單本從第三十五卷至第五十四其菩薩藏會准大周錄入重譯中云同本異譯者誤之甚也名目雖同多少全異檢尋文義更復差殊其三卷菩薩藏經亦編入此中即富樓那會是今改舊轍以為單譯 又開元釋教錄卷十八 ( 入藏錄上 )(P 六八 c) 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四十九會說合成一部十二帙一千九百九十一紙 歷代三寶記 大唐內典錄 武周刊定眾經目錄 開元釋教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等諸經錄皆有有入藏之記錄 因此大寶積經重新合譯以後確定入藏在唐, 唐以前並無本經入藏 僅從上述開元釋教錄卷一十及卷十九為證 四 菩薩道前基礎 ( 一 ) 了知火宅 在法華經譬喻品裏, 佛曾譬喻大長者欲救其火宅中之諸子, 而今本經所談, 佛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見世間種種苦事所逼迫, 以淨信心捨釋氏家趣無上道 這些苦事 逼迫事, 其實有時候, 我們不是全然無知, 只是積非成是, 習以為常, 但有時候也嘗不自知 比如生老病死之苦事, 人人都怕老 怕病又怕死, 若不是正在病中, 正在面臨死亡危險或者老態龍鐘之下者, 通常都被名韁利索套住或汨沒在愛慾瀑流之中, 彷佛忘記生老病死, 人人皆是必經過程, 個個難以倖免之事 人道, 是六道之一環, 凡夫之人只知 我, 因此凡是曾經對我不利, 我 必定報復, 可能會對我有所不利, 自然也要預先除害 凡是我的, 我所愛的, 全是在這個原則之下, 步步為營, 人人不可犯 我 由於人有 我 見, 很麻煩的必然會因為有 我 那麼我就是有 壽命 我就是 常, 我的一切造作都是對的, 不談因果論等等由 我 而引起的種種見解上的偏差 因此從 我 可以衍生出人的貪 嗔 痴 無明 煩惱等等 世尊說觀九十種苦事, 也是不出這個範圍

24 世尊說觀一切眾生為生老病死, 生死流轉十大苦事所逼迫 ; 說眾生為了十種惱害互相憎嫉 ; 說一切眾生入於我見惡見等十種惡見稠林, 又為愛 無明 欲等十大毒箭所中, 又為慳嫉網 無明膜 煩惱迷醉隨遇痴等十種纏縛所纏縛, 這些都是苦, 為什麼? 這些令眾生相互怨惱, 痛恨, 造業, 或者是奪他人財 命 或者是離間他人, 刀杖加害等, 那樣不造業? 又怎麼不互為仇為債而輪迴償還不已, 又怎麼不苦? 這苦最苦的是, 不知如何遠離, 不知如何解脫, 杳杳冥冥, 永無了結之期 這是凡夫的苦處, 比處於火宅有過而無不及 聖人知如何出離所以不名為凡夫 了知火宅, 最重要的不是怨天尤人, 自卑自憐, 而是應求解脫之道, 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行的路 ( 二 ) 仰觀佛德 眾生與佛的境界確實有如天淵之別, 但迷時眾生悟時佛, 乃是一事兩面之差而已 因此了知三界火宅之餘, 復觀佛的相好莊嚴, 以為仰止, 見賢思齊 : 1. 相好莊嚴 據賢首等五百位長者讚佛頌文中, 可見佛身體相如金山之巍峨, 立於比丘群中, 恰似滿月端處繁星 ; 頂相之高逾越須彌無人能見 ; 頂髮周圓平偃如天蓋 ; 唯天帝獨俱之帝青寶色軟髮右旋 ; 端嚴平整的額上有雙皎淨高掛穹蒼的彩虹般眉毛 ; 眉間白亮光芒萬丈, 眉下是炯炯有神, 眾生樂睹, 目不暫捨之雙眼 ; 鼻高且直, 唇紅齒白又兼廣長舌 ; 配上渾圓雙肩, 寬廣胸膛, 更比萬獸之王獅子威武 ; 雙掌下垂可摩于膝 ; 平滿纖長二十指 千幅輪相佛雙足, 安祥徐步如象王回顧 ; 圓光妙色, 超于天勝眾人, 於行住之間說法利人天, 人世龍天咸皆恭敬讚嘆 這些還是與佛同世的佛弟子們, 用凡夫肉眼就可以觀察到的, 佛與凡夫眾生不同之處 但是佛有十不可思議, 則是要佛親口宣說, 要眾生用清淨信才能信受, 或者大菩薩或許能知其中一二呢 2. 十不思議 這十不思議是佛的不共, 所謂不共, 是佛獨具特有的不可思議之處, 大菩薩眾沒有, 諸天沒有, 龍眾等也無有, 大地凡夫等一切有更是聞未所聞 (1) 信受如來不思議身 : 如來之身沒有一切骨肉筋脈故無不乾淨的口水 膿 痰 血 大小便等等 因如來很久以來就遠離一切煩惱污垢不淨

25 如何能見到如來清淨不思議身 : 這是要從自性中去求得, 要從空 無相 無願之中求得, 並不是從大的族姓中去找出來, 也不是從過去 現在 未來的時間上去找出來 ; 並非以相好莊嚴可以真正看見如來, 因為時間會過去 相好也是無常, 要超越這些時空的觀念 ; 如來如幻如化並不在四大五蘊十八界之中 如來之三等於虛空, 等同法界, 這是如來多生多劫以來積集福德智慧資糧, 無量淨戒所重修之法身德 凡夫要如此信受,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才能成就如此不思議如來身 (2) 信受如來不思議音聲 : 如來常常演說契經等十二分教大法, 但是如來從不刻意作念, 要為比丘等眾說法, 自然而然的音聲可以普遍十方無量世界, 諸眾生種類言詞皆不相同, 卻也不相障礙, 各自悟解, 心生法喜 踴躍 可喜之感受, 這也是如來不可思議之音聲 (3) 信受如來不思議大智 : 如來大智不可思議,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枝葉樹幹畫燒成灰, 又研成墨汁, 倒大海之中, 隨取一滴如此墨汁, 如來之智, 可以分析得出是那個世界, 那個山上那棵樹之那片樹葉或枝, 所燒之灰研出的墨汁 這是如來大智所成, 所以若是有人有一念微善福田, 如來是一定知道的 如來大智於一切法不起分別心, 不住有為無為, 一切法都依之而起, 當如此受信佛之不思議大智 (2) 信受如來不思議大光 : 如來的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而無障礙, 比諸天所放的光, 還要殊勝妙好, 這是如來從無量戒集在一起所生的光, 從無量定 無量慧所生的光, 無量功德所產生的光,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光, 不及如來百萬分之一 能夠見如來之光者 : 有的人看不見如來的光, 有些人可以見如來一點點的光, 有些人可以看見多一點如來光, 若有登地以上的十地菩薩則能見如來光遍照無量無邊世界 (3) 信受如來不可思議淨尸羅眾及三摩地眾 : 如來戒德與定力之大之深不可說盡 因為這是如來多生多劫以來奉持戒律清淨無染, 成就清淨身業, 成就清淨語業, 成就清淨意業之故 因此, 雖然如來常出現于世, 但是不為世法所染污 這種清淨戒德縱有諸如來同時宣說, 也說不盡 如來的定力可以從世界的壞劫說起, 世界有成住壞空的循環, 週而復始, 當壞劫時, 有大火災, 三千大千世界同時燃燒起來, 只有如來不受影響, 無論處在那裏, 那裏就是自然清淨之處, 有八功德水又輕又柔又澄靜自然出現 ; 也有涼風徐來, 諸花芬芳, 香草生長, 不似處在大火災內, 其餘如天宮人間到處都是劫火

26 燒起, 相形成下, 如來甚深定力由此可見 (4) 信受如來不思議神通 : 佛陀的弟子當中, 神通第一的當屬目犍連尊者, 假如三千大千世界的聲聞眾都具有目犍連相等的神通, 把這些大阿羅聚集起來和如來比較神通 此時若如來隨手丟一粒小芥子於地上, 這些具大神通的尊者, 同時大展身手大顯神通, 也不能動如來所丟在地的芥子, 一點兒也動不了 這就是如來的大神通, 不可思議 平常佛是不輕易開顯神通的, 為了讓眾生了解如來不可思議的大神通力, 方便開顯一 二真是難得一見了 (5) 信受如來不思議力 : 如來有十不思議力 即處 非處智力 ( 了知什麼因得什麼果, 不可能種豆得瓜 ) 業報智力( 業報通三世, 絲毫不差, 如實了知 ) 種種解智力 ( 解眾生住於善不善法所起種種諸解 ) 種種界智力( 有情由眼等諸界起集福之行為, 起集惡之行為, 均能一一解了 ) 種種根智力( 鈍根 利根 上中下之根器, 如來如實了知正定眾生已成熟當度, 不定眾生有緣則度, 邪定眾生, 當為說法令之得度 ) 如來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起雜染清淨智力 ( 如來以無上智力緣故, 如實了知, 自己或他人一切靜慮解脫三摩地及三摩缽底所發起的雜染 清淨之法, 或者是由無明而起雜染諸法, 或者由如理作意得諸定地 聲聞定地 獨覺定地 菩薩定地等 ) 如來宿住隨念作證智力 ( 以此智力加諸有情令知宿世因緣, 令彼隨三世善根, 發菩提心證正等覺 ) 天眼通作證智力( 如來無上清淨天眼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生死由業, 或見諸大菩薩由兜率天宮降神母胎, 修苦行乃至悟大菩提等等 ) 如來流盡作證智力( 聲聞 獨覺雖復流盡, 只能斷少部分習氣 如來流盡智力, 不與一切煩惱習氣共住, 復能為有漏眾生說流盡叉及求斷一切由虛妄分別所起之諸流諸取 ) 如來以上十不思議能力, 都是唯有如來才有, 諸天餘乘所沒有的 (6) 信受如來不思議無畏 : 如來於大眾之中師子吼, 轉大法輪是由於成就四種無畏法 第 ( 一 ) 正等覺無畏 : 舉凡一切凡夫法 聖人法 佛法 獨覺法菩薩法 有漏無漏法, 如來怎能平等正覺, 且於大眾中自稱我是正等覺者, 此時諸天人, 世人不能於如來前立言 汝於此法非正等覺 第 ( 二 ) 流盡無畏 : 如來諸流已盡永斷一切煩惱故, 能於大眾中唱言 我今諸流已盡 無有人能為否定 第 ( 三 ) 說障法無畏 : 世間諸障法能障世人學佛 行諸善法, 佛能為說 此為障礙 無有人天能於佛前否認此說 第 ( 四 ) 說聖出離道無畏 : 如來正云 : 若諸有情修習此道必定出離 此大師子吼一出, 無人能說此道不令出離 這四種無畏法, 是正行, 是如法而轉之清淨行, 唯如來能有此無畏行 (7) 信受如來不思議大悲 : 諸佛如來大悲常轉, 不捨一切眾生的緣故 ; 比如佛證得菩提不可思議, 就發起大悲欲眾生也證得不可思議菩提 如來所証一

27 切諸法均不可思議, 如來大悲常起不息, 流布十方世界, 常欲眾生生共入毘盧性海 (8) 信受如來十八不共佛法 : 如來行住坐臥身無有失誤, 若有畜生一切有情為如來足之所觸者, 受七夜之快樂, 命終生往善趣 ; 如來一切語言為真實語, 為令眾生信解歡悅而言說, 亦為眾生說如法, 令永斷語業誤生 ; 如來之心無有誤失, 因如來不捨甚深定法, 而能發起作諸佛事不役神慮, 這是如來身語意三業無有誤失不共佛法 佛恩浩蕩! 佛德巍峨! 仰而頂禮, 願吾儕有志一同共成佛道! ( 三 ) 發心正行 1. 發解脫心 世間這麼苦, 所以要離苦, 發離苦的心就是發解脫心 (a) 捨離九十諸苦 發解脫心就是發了一種心想要解開苦處, 脫離生死之心 這個心念就是要念念記住不要作殺盜淫妄等十不善業, 這個心念堅毅不拔, 一心一意要遠離貪 嗔 痴 散亂 不恭敬等諸不淨, 這樣才能不被愛等十毒箭所中, 才會不被由愛而求而慳貪執守所苦, 也不致於盲目於邪見所引起的邪定 異見稠林, 自然能擺脫諸邪道, 至清淨的彼岸 世尊為長者所說的觀九十諸苦, 也是在明示一切眾生正視苦的逼迫性, 正視苦的真面目, 而發起解脫之心求解脫之要津 (b) 如何捨離 如何捨離生死流轉諸苦? 觀我的不存在, 觀因緣 (b- 一 ) 觀四大五蘊六處非我 苦從何來? 從眾生執有一個實在的我存在, 有我就有我的眼 耳 鼻 舌 ; 有我的田園房舍 ; 我的親人眷屬等等 世尊知道眾生有我執, 所以指示我們說, 從何解脫? 從眼嗎? 不! 眼睛怎麼思考? 怎麼了別呢? 當然眼睛不能代表 我! 因此耳鼻舌身意也和眼睛一樣不能使我解脫!

28 外界的東西, 看得見的, 聽得到的等等, 那一個有思考有辨別有助我解脫的 作用呢? 不! 所以色聲香味觸法均不能使我解脫 依此類推, 由這樣抽絲剝繭的方式, 色蘊等五蘊, 地水火風四大乃至空界識 界等等, 都不能從其中去尋求 我 的存在, 也不能令 我 解脫 要離苦 要解脫就必須認清這一個真象 四大五蘊六處非我 (b- 二 ) 觀十四因緣 由四大五蘊六處找不出一個 我, 這是因為一切法的來源是由於眾生不實在的, 不真確的分別心所引起而又依著眾綠而成立, 所以說沒有眾緣, 就沒有假設的諸法存在 我們可說得到一個結論 : 一切的法都是假有的, 從假有的法之中沒有所謂的生者 老者 死者 結束者和開始者 唯一的辦法是永遠斷掉諸趣, 而以清淨寂滅作為歸依處 這個從不實分引起的生死流轉的過程有十四個步驟 :1 不實分別 2 假立不正作意 3 假立無明 4 假立諸行 5 假立的識 6 假立名色 7 假立六處 8 假立的觸 9 假立於受 10 假立於愛 11 假立於取 12 假立於有 13 假立於生 14 假立老死 這十四個過程我們一個很清晰的脈絡 : 第 ( 一 ) 我們會老會死是因為有生 有生命的存在 ; 生命的開始是因為佔有 執有 ; 而佔有執有是因為吾人去執取才有, 會取的緣因是由於受, 貪受, 受的來由則是因為感受, 對於感受的反應而起貪受 ; 有所感受是因為有所接觸 ; 觸覺的產生則是因為有六根, 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 ; 六根是從父精母血的生命結合與精神之統稱名色所演變而來 ; 那麼名色所來處, 卻是由於第八識過緣投胎的結果 ; 識的投胎, 投向何方均由業力牽引支配, 這業力都是過去行為造作的總合 ; 行為造作又從無明煩惱所引發而有 ; 無明煩惱之來原是從不真實的不正確的思量作意才有無明煩惱 ; 不正的作意的源頭是虛妄不實的分別心 像這樣一環扣一環, 層層逆推的結果導出了 虛妄不實 的分別心其實是始作俑者, 就這麼一念之間, 可以產生生死輪迴, 何其可怕? 何其恐怖! 念頭雖然微小, 念力卻有牽一髮以動全身之超強力量, 學者行人對我們的念頭豈可不審慎乎? 這是第 ( 一 ) 第 ( 二 ) 這個十四因緣過程一直顯示著 假立 兩個字, 從假立不正作意一直到假立的老死! 假立二字所指明吾人的是眾緣和合之法, 假眾緣才有之法, 那麼, 若無眾緣即無假立 ; 另外, 若沒有不實分別也當然沒有一切假立的因緣流程之成立 ; 緣此二說, 假立即是不存在, 對於這種我們生命體生死流轉之苦果, 佛陀歸納為假立 為眾緣和合 為不存在 為什麼? 行者觀察至此, 捨離生死的癥

29 結即將呼之而出 從上面抽絲剝繭層層探討的結果, 發現若無不實分別則無不正作意, 若無不正作意則沒有無明, 當然也就沒有行 識 生 老死 那麼這不實分別, 所謂的虛妄不實究竟又是怎麼回事? 答案就是凡夫眾生喜歡執有一個我, 有我就有相對的其他有情 其他的生命 其他的眾生等等, 這個叫做虛妄, 在虛妄之上起一個分別心 我的 我的東西 我的親人 我的敵人等等分別心, 差別心 這樣的虛妄分別就是不智的, 莫虛有的, 甚至於會找麻煩的概念, 因這個概念直接的就引起 不正作意 既然有 我 我的 就 有我的過去是什麼樣子? 曾是何類? 我的未來又如何如何 等等, 而 我是誰? 為何叫 我? 而這些疑惑得不到正確的答案, 隨之而來的是 我是永久不變 等等所謂的不正作意自然就會又引起了無明煩惱 很快的, 一層又一層連鎖反應, 阻擋不了這其中的發展, 有如排山倒海, 這就是不可思議的業力, 牽引我們輪迴六道受苦受難的業力 其實都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我們正要緊緊的看好這一個念頭, 不要輕易的引起任何連漪, 去除我執即能捨離諸苦 (c) 捨離苦果証聖果 佛為五百長者開示必執我, 觀四大五蘊六處非我, 觀十四因緣, 均有一個 我 而引起不實分別, 及至不正作息, 而引起無明 乃至老死之生死輪迴, 必當逆推向而使老死還滅, 乃至不實分別之放下, 與消除法門 則沒有我有我執, 沒有無明煩惱, 沒有生命六道之輪轉唯有清淨寂滅為真歸依處 諸長者依此勤觀 力修 出家受具足戒, 不久均證阿羅漢果位 2. 發菩提心 五百長者看到世尊體相如一座金山, 容貌端正有威嚴, 無有能比擬者, 於是發心請問世尊如何觀相棄捨家法, 出家趣於無上道, 這在前面我們已經提過 世尊在王舍城外度了五百長者之後, 繼續進入王舍城, 此時守護王舍城的諸天藥叉大善神王名金毗羅, 看到尊貴的佛陀率眾僧要進城了, 也發起心來供養世尊 金毗羅及大眾發的是菩提心, 均於佛前得授記 金毗羅的兒子世羅亦發願 我當成正覺 ( 大正十一, 二 四,a 一四 ) 佛為其授記將來成佛名佛 醫王 由以上得知發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 與發解脫心不同 (a) 菩提心相貌 吾人常常聽到發菩提心這四個字, 究竟菩提心是什麼樣子的? 在卷三十六就

30 有菩提心的相貌, 為我們說明 : 首先談到菩提心像種子一樣, 因為他能生一切諸佛法的原故 而且他不僅能生他還有堅硬及恆常的意義在內 菩提心的堅硬如金剛, 一切天魔不可破壞 ; 一切異論也不能搖動, 菩提心的恒常性一直到成佛, 相斷不絕, 不會為其餘諸乘所動 ; 也無有間斷, 其餘諸法無有對治 若論及菩提心的堅毅性由於住在忍, 難可摧滅, 正勤精進不可制伏 依福慧二資糧的標準, 菩提心者, 無所缺乏, 因為它圓滿了福慧二資糧之故 所以發大菩提的人, 心中沒有塵垢, 心量廣大, 能為眾生作大導師, 作大照炬, 是眾生到成佛的度船 橋樑, 含受一切眾生, 無大障礙 這只是簡單的指菩提心的概樣, 若要真正認識菩提心, 就要時時自我審查, 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的發心, 若三天兩天的退道心就缺乏恒常不變的毅力, 如何能算是真發心? (b) 如何發菩提心 佛有十大不可思議, 不共一切菩薩 聖人與凡夫的身口意 戒定慧及神通 大悲無畏等等, 透過佛的宣說, 令吾等起踴躍歡喜之心, 發起追隨賢聖 導趣正法之心, 這種淨心是由聞佛不可思議諸功德, 所發起種種淨信之心 古云 : 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 有為者亦若是 佛教同理, 以佛教化眾生的目的不僅希望眾生離苦得樂,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佛認為眾生皆有佛性, 皆能成佛 所以佛的十不可思議眾生將來成佛必具足無缺, 因此應當發起上求下化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金毘羅子世羅見佛生大歡喜於王舍城至鷲峰山中之路, 令極清淨莊嚴無比, 於佛發不動菩提心, 不退轉心, 捨離聲聞獨覺地心, 成立一切菩薩地心 發菩提心是為了眾生, 因此, 前段所云菩提心相貌要牢記勿忘, 依此發菩提心, 依此保有菩提心, 勿使失卻 信心不可失, 堅信人人可以成佛 欲成佛之心不可忘, 為了救度一切眾生必定要成佛, 換言之 信欲 要具足 3. 菩薩所生處 解脫心與菩提心的比較 解脫就是解開來束了脫生死, 這在前面談過, 賢守五百者發解脫心, 觀十四因緣, 觀無我, 四大五蘊六處均無數由此入解脫之門 這重點顯然有二 : 第一, 是我求解脫第二因無我故解脫 所以解脫道的範圍比較小一點, 以我為出發點和目的地

31 菩薩道不然, 菩薩道除了 我 之外還有 他 其他 其他的有情 生命 均要共成佛道 如二 五 a 七一八, 世羅頌云 : 五趣眾生類, 我當作依怙, 解脫諸苦聚, 如先佛所離 又世尊為說大乘菩薩行所依經, 也是為了一切眾生, 二 五 b 四 : 我當於此生, 為欲利益一切眾生故, 說大乘菩薩行所依經 名微妙吉祥大菩薩藏 在試驗菩薩品當中, 舍利子也有一請法的話 : 菩薩摩訶成就幾法, 身業無失 從初發一切智心修行正行, 地地增勝善巧方便, 為一切眾生優勝導師 為濟度者 為彼岸者, 為舍為救 ( 二 五 c 二四 - 二五, c 二五 - 二九, 二 六 a 一 - 三 ) 接下來的頌文 菩薩何等義, 能住大菩提, 又行何等行, 利益諸眾生 ( 二 六 a 五 a 七 ) 前段所引用之文中可以見得菩薩道, 菩薩所行一切以眾生為優先考慮, 菩薩所作所為也是以利益眾生為大前提, 這就是菩薩道與解脫道之不同處 菩薩道是菩薩所生處, 解脫道是解脫眾生之苦 故而我們得到一個結論 : 解脫道很重要, 人人必求解脫 ; 菩薩道可以包含解脫道, 因為菩薩道帶領眾生解脫及至成佛 五 菩薩道 ( 一 ) 不共法門 苦集滅道 十二因緣, 大小乘共同科目 但是菩薩道是大乘菩薩為了眾生, 為了趣入無上菩提的一個不共法 這個不共法門菩薩道在本文菩薩藏會中它的關係如左 : 菩薩藏 = 菩薩道 = 菩薩行 = 菩提道 菩薩藏是一個法門, 是一個微妙法門, 他的內容包含有四無量心 六波羅蜜 四攝法等 菩薩摩訶薩依此法門所行各菩薩行 名菩提道 名菩薩道, 所以他們的關係僅是外延和內涵的關係, 而這外延與內涵是相等的範圍, 因此他們之間其實就是相等的關係 佛薄伽梵知是菩薩摩訶薩為菩薩藏法門之器 知是諸佛正法器已, 躬往其所, 開發顯示菩薩之道 ( 大正十一 P 二三五 a 七 ~a 九 ) 童子當知, 云何名為菩薩道耶? 所謂菩薩摩訶薩於諸有情精勤修習四無量心 何等為四? 所謂大慈波羅蜜 大悲波羅蜜 大喜波羅蜜 大捨波羅蜜 又精勤於諸攝法隨順修學 童子若有菩薩如是修行, 是名開菩薩道 ( 大正十一 P 二三五 b 五 ~b 一 ) 右兩段經文中已經表明 (1) 佛為菩薩藏法門之器開示菩薩道 : 可見得菩薩

32 之道非菩薩藏法門之器則無以堪任 (2) 菩薩道的內容是四無量心及諸攝法 (3) 菩薩行以菩薩道的內容為主, 此名開菩薩道 (4) 菩薩藏法門的內容即是菩薩道 : 所以佛才為菩薩藏法器開示菩薩道 此其一 大蘊如來, 為精進行童子, 廣開此四無量已, 復為開解六波羅蜜多及諸攝法 令是童子隨順修學 ( 大正十一 P 二三八 c 一九 ~c 二一 ) 爾時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 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精勤修習諸波羅蜜多行菩薩行 舍利子 菩薩摩訶薩行者 即於如是六波羅蜜多精勤修學 是則名為行菩薩行 舍利子 何等名為六波羅蜜多? 舍利子 所謂柁那波羅蜜多 尸羅波羅蜜多 羼底波羅蜜多 毘利耶波羅蜜多 靜慮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 舍利子 如是名為六波羅蜜多 菩薩摩訶薩 依如是六波羅蜜多故行菩薩道 ( 大正十一 P 二三八 c 二五 ~ 頁二三九 a 五 ) 從右邊舉證的文中可以歸納出 (1) 菩薩摩訶薩為無上正等菩提而修波羅蜜多行菩薩行 : 那麼菩薩行即是波羅蜜多行也是菩提行 (2) 接在四無量心後面的部份, 大蘊如來復為開解六波羅蜜多行 : 所以這六波羅蜜多也是菩薩道內容之一, 也是菩薩藏法門之要, 更是菩薩行了! 此其二 大蘊如來為精進行童子, 廣說如是四無量法及說六波羅蜜多已 爾時彼佛復告精進行童子 童子當知菩薩摩訶薩具足如來四攝之法 由是法故 菩薩摩訶薩恒處長夜攝諸眾生 何等為四? 所謂布施 愛語 利行 同事 如是名為四攝法 ( 大正十一 P 三一六 a 一 ~a 五 ) 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大菩提故, 以如是等四攝之法, 處於長夜攝受眾生 是名菩薩摩訶薩隨攝法轉 童子如是攝法無量無邊 皆說名為菩提之道 ( 大正十一 P 三一六 b 二七 ~c 一 ) 上來這兩段文字說明了 (1) 大蘊如來為菩薩藏法又再充實了四攝法進去 (2) 菩薩摩訶薩為了修大菩提故, 再增加了四攝法門 此其三! 世尊告長老舍利子 若有安住大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欲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當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受持讀誦 乃至為他分別說者 能令三寶永不斷絕 常不遠離四無量行 常勤修習六到彼岸 恒正方便以四攝化眾生 舍利子 如是大乘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當知即是諸菩薩道 所以者何? 是經典者, 善能攝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子 是經乃是諸菩薩等聖珍寶藏 這一段文中明白的告訴我們 :(1) 受持讀誦流布大菩薩藏法門者是為了疾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 受持大菩薩藏法門常不遠離四無量行 常勤修習六度 四攝 (3) 受持大菩薩藏微妙法門即是行諸菩薩道 (4) 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是菩薩摩訶薩的寶貝中的寶貝, 聖珍寶藏 此其四!

33 綜合上述一 二 三 四, 所得結論如下 : 菩薩摩訶薩有大寶貝, 有聖珍寶藏 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它的內容很豐富包括有四無量心, 六波羅蜜多和四攝法 它可以幫助菩薩摩訶薩行菩提大道 行菩薩所行 開菩薩正道 因此之故菩薩摩訶薩依此菩薩藏法門得以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而趣入佛果! ( 二 ) 修菩薩道的重心 十度 1. 波羅蜜即波羅蜜多 梵文 PARAME 波羅蜜 PARAMITA 波羅蜜多 又 PARAMITA 文中的翻譯是完全 的成就 彼岸 到彼岸 度 度無極 音譯則有波羅蜜 婆羅蜜多 ( 註四 ) 波羅蜜多 是梵文 PARAMITA 的意譯 此語的意思有很多種, 其中最代 表的是 到彼岸 PARAM+ITA 形 TA 所成的 PARAM-ITA 到達彼岸的學說 ( 註 五 ) 另一學說是 PARAMI 到彼岸 +TA 所成的 到達彼岸的狀態, 或完全到達 的意思 因為其中的 PARAM 是 PARA 岸 目的地 終末! 的業格 動詞語根的 I 所成 PARAMI 的名詞, 雖然很少見到, 尤其梵文大辭典都明記 PARAM-GAM 的意思是 TO REACH THE END,GO THROUGH,STUDY OR LEARN THOROUGHLY 度對岸, 到達終局及完全 因此 波羅蜜多 的意思, 除了到達彼岸以外有 德 的完全的成就 ( 註六 ) 因此由字義字根的溯源知道波羅蜜多有度眾生到彼岸的意義, 且梵文大辭典又明載波羅蜜與波羅蜜多的意思相等 因此下文就提到四無量心的四波羅蜜加上六度的六波羅蜜多等於十度, 十個度眾生到彼岸的方法 2. 十度說 由於菩薩藏會所提及的菩薩修行法門有四無量心 六波羅蜜 所謂菩薩摩訶薩 於諸有情精勤修習四無量心 何等為四? 所謂大慈波羅蜜 大悲波羅蜜 大喜波羅蜜 大捨波羅蜜 ( 大正十一 p 二三五 B 六 ~B 八 ) 又 所謂柁那波羅蜜多 尸羅波羅蜜多 羼底波羅蜜多 毘利波羅蜜多 靜慮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 舍利子如是名為六波羅蜜多, 菩薩摩訶薩依如是六波羅蜜多故行菩薩道 ( 大正十一 P 二三八 C 二九 ~ 頁二三九 A 五 ) 在翻譯名詞上是差了一字 不過意義完全相等 ( 參照本文 波羅蜜及波羅蜜

34 多 ) 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一般是以六波羅蜜為常見, 不過也有七度之說如大正藏第十冊的 莊嚴菩提心經 ( 註七 )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 註八 ) 講十度的一般所知有華嚴經十度, 成唯識論第九也談十度, 大寶責經 無盡慧菩薩會 中作十度 ( 註九 ) 不過在次序上不同, 各有所重 : 大寶積經菩薩藏會十度 大慈波羅蜜大喜波羅蜜大悲波羅蜜大捨波羅蜜柁那波羅蜜多尸羅波羅蜜多羼底波羅蜜多毘利耶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 大寶積經無盡慧菩薩會十度 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襌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力波波羅蜜願波羅蜜智波羅蜜 華嚴經十度 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襌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 華嚴經十度與無盡慧菩薩會的十度, 可以算是相同了 不過在內容上個人覺得大寶積經菩薩藏會極略勝一籌 因為後面四個幾乎可以涵蓋在般若度裡面 而四無量心則不同 : 第一 標明四無量, 是以眾生無量無邊, 菩薩自要相對的以無量無邊的發心去廣度眾生 第二 慈度代表入眾無礙, 無礙就是和眾生融為一體了 唯有慈心無量, 才能度眾生無邊的苦惱, 此度走在第一度是非常有道理的 第三 悲度表菩薩懷有一顆悲天愍人的赤子之心, 有這樣的一顆心, 要度眾生到彼岸才能行普賢行 第四 喜度是對無量法門的法樂法喜之心, 愛樂正法為的正是度眾生所為大用 第五 捨度精神平等周遍之下度眾生就是要普度 遍度 周度 要有這種度世濟人的平等時平常心才能使眾生均能得度 第六 再加上六度, 合稱十度 十條度眾生的軌道 法門, 這是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的主要精神

35 ( 三 ) 大乘菩薩十度行 1. 慈度 大慈波羅蜜 十度的第一 大慈 波羅蜜, 這是菩薩道的不共法門 不共的原則在一 於諸眾生精勤修學 : 一切都以眾生為道要, 一切都是為了眾生, 而且要精勤努力修學 二 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 為了無上正等菩提, 為了成佛道, 發大菩提心, 以便度眾生 所以, 發心要大, 要有多大的發心呢? 眾生界有多大, 發心就有多大 這個慈心一定要超過眾生界, 要普遍施與眾生, 要完全滿足眾生 至於眾生界有多大呢? 像虛空那麼大嗎? 經文上, 佛說了一個比喻來說明這個眾生界的廣大 說, 假如十方無量的世界, 同時合併在一起形成一個大海的話, 那麼, 這樣一個大海, 難以想像他有多大? 此時大海之水滿滿的 然後將這許多 十方無量世界的眾生集合起來 再取一根毫毛將之細分為一百五十等分, 共同來霑取海水一滴, 這麼多眾生同時一霑, 就可霑起無數滴海水, 再有這麼多眾生同時霑取第二滴 第三滴海水 若如此一滴滴的霑盡此大海水的話, 但是眾生性量無邊, 比這無盡數一滴滴的海水還更多 但是菩薩的慈心就是要超要過這些眾生的數量, 要遍布滿足眾生心性 由此可見這大慈波羅蜜其量之大, 真是不可思議啊! 慈心之大足以遍滿眾生界 慈心給人的外相是如何? 體大已知! 其相更是柔和 清涼 無所畏的象徵 故有大力可度眾生 因為清涼故能永滅眾生一切過失, 能超越熱惱所侵 正是 菩薩清涼月, 眾生得清涼 因為菩薩慈心柔軟, 所以不但可以護自身, 還可以他利 俗語有句話說 : 伸手不打笑臉人 人們看見菩薩如嬰兒一般的柔軟溫和, 自然濡沐在春風之中 不起諍論, 不動氣怒, 更遑論有任何害人之心, 侵擾之意 這也是四兩之力命破千斤之頂, 以柔克剛的道理 菩薩以此種柔和之心產生無畏無懼之大力, 能幫助眾生遠離愛纏 遠離怖畏 安定暴惡不忍眾生之心 何以故? 防範別人的人, 其實是因為自衛之故, 但是防範過當, 容易傷人 菩薩慈心柔軟是解除這類防備, 不費吹灰之力迅速瓦解過分的傷害力 試想, 這豈不是世上之最? 最大之力? 用這個大力來幫助眾生, 來引導眾生解脫安樂, 是再好也不過了! 2. 悲度 大悲波羅蜜 在簡介中曾經提到悲心就是一顆赤誠的心 一顆熱誠滾燙的心 那是因為菩薩看到眾生的苦 看到眾生在受煎熬 菩薩的血不由得奔騰澎湃起來 一心一意又想到如何去解除眾生的煩惱 解決眾生的苦難 所以說 悲心 就是菩薩一顆熱愛

36 眾生的心 期待為眾生說法以解眾生苦的心 當菩薩摩訶薩發起了這樣一顆懇摯的熱切的大悲之心時 菩薩先要觀察眾生的困擾是什麼? 眾生的繫縛為何? 眾生的需求又是那裏呢? 然後才得以善巧方便施以援手 通常都是眾生的見解不正, 有諸惡見在纏在繞, 迷了有情的知見 因此才會積非成是 常處不實虛偽顛倒之中 而不自知, 對於無常以為是常 ; 五慾諸苦以為是樂 ; 對於眾緣合成我蘊假名的我執以是真我 ; 諸不淨等常起妄想, 以為是淨 其實何淨之有? 亦無常! 樂, 其實是苦 菩薩應懷悲心為諸含識顯示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的真實妙法 才能根本解除眾生諸苦 娑婆世界的眾生無量劫以來一直堪忍在虛偽不實的環境及自處於惡見之中, 因為習性太深, 菩薩若非具有大熱大愛之心的話, 如何去化導頑強眾生的習性? 又將以何等方式去融化眾生自塵封如冰湖一般的大妄想? 行大悲引導眾生永離生死輪迴的苦海是菩薩摩訶薩的悲願, 但是行此悲願之時, 千萬不能剃頭擔子一頭熱, 特別要注意自己的態度, 無所求的付出, 很謙虛有禮的伸出援手, 非常有愛心 耐心的說妙法 等等一切功德迴向佛果菩提 但願眾生悉離得同登彼岸, 那麼菩薩就是辛苦一點也無怨無悔, 甘之如飴! 3. 喜度 大喜波羅蜜 世尊昔日為求半偈而獻身夜叉為食 菩薩當以此為鏡, 對正法欣喜多聞, 安住於一切善法樂性, 沒有退卻委屈可言 只要是善法 是正法 是對眾生有益之法, 不遠千里, 當求則求, 當仁不讓, 如來家業非我莫當, 辛勞 疾倦只是名詞而已, 不曾掠過菩薩心頭 不為什麼, 只為上求佛道無上菩提, 下化芸芸眾生之故 正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塵勞, 因此菩薩當行大喜波羅密, 面對無量法門, 門門都是對治眾生之病的良方, 必須勇猛精進, 勤求不懈 且又時時刻刻浸潤在法味之中, 體會正法的饒益, 無量清淨妙喜即源源不斷湧出 菩薩也不可耽於法味, 這些法味都是治病良方, 菩薩正如大醫王, 採得妙藥歸來, 這些妙藥良方來之不易, 均是諸大善知識的教導, 是是諸佛正法 菩薩行大喜波羅蜜時, 法喜充滿, 愛樂正法的心, 有如自己的父母師長, 有如自己的血肉身命 頂戴奉行, 至死不渝 4. 捨度 大捨波羅蜜 四無量心的最後一個是大捨波羅蜜 經過前面的三個層次 : 第一是入眾無礙的大慈, 接下來是一心救護的大悲, 接著是誓願學無量法門的大喜波羅蜜 最後一個 大捨波羅蜜 捨 的出現, 是四無量心的顛峰狀態, 到了捨的境界, 行者一律要放下 沒有一個眾生可度, 也沒有一個眾被度, 法爾如是, 行者當以平常等心, 平常心來看這個世界

37 大捨波羅蜜有捨煩惱捨, 護自他捨 時非時捨三個要點 : 由於捨心, 所以不起煩惱, 別人對我恭敬, 菩薩不起貢高, 別人若不恭敬, 菩薩心不戚然 ; 接受利養與否, 心無得失之惱, 毀譽譏讚, 如如不動, 這是捨, 就是一切放下, 不執著此為捨煩惱捨 第二護自他捨保護自己就是保護他人, 自他相等, 他人割我的血脈之肉, 也等同割他自己, 菩薩對他一樣於心不忍, 一樣婉惜他的行徑 無報復之心, 一旦報復他人, 菩薩感同身受, 痛苦不堪 人, 從未聽說因為右手傷害左手, 而左手報復右手之理! 左手右手都是自己的手, 傷害一次已經夠可憐再加一次傷害, 則是莫明其妙了! 這是怨親平等之理, 也是菩薩護自他捨 菩薩行大捨波羅蜜, 尚應注意時與非時之捨, 這需要大智慧的 在智慧觀照之下, 菩薩深知, 時與非時都沒有造作性, 沒有時的體, 也沒有非時的體, 時 非是相等相容, 互相涵攝的 不應該有二種不平等的對待 比如說, 這個眾生緣分尚未成熟, 稱之為非時 不過菩薩對非時眾生, 不可輕言放棄, 要耐心的待機成熟, 成熟之後再度脫他 千萬不要因為是非時的眾生, 或者他有不恭敬於我, 就產生分別心 一視同仁, 不居功, 驕傲, 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廣濟含識, 才是菩薩所行 5. 布施度 柁那波羅蜜多 寶積經云 : 行施不求妙色財, 亦不願天人趣, 為求無上勝菩提, 施微便感無量福 (A) 布施的內容 布施度 柁那波羅蜜多是一條通往成佛大道的條行法門 如來所有佛法, 都是過去生行菩薩行, 布施世間財, 而與柁那波羅蜜多相應 相應即是互相契入 攝受 或者有此一問 : 既然施捨的是世間資財, 如何能得証無上菩提? 其實這便是布施心與無上菩提相互之間契機了, 機緣對上了, 成熟了 譬如牛吃草, 吃的是乾草 濕草通通好, 吃草之後又喝水, 喝溪水或是井水, 冷熱不拘, 總是進了牛腹, 但是產生出來的是牛奶 乳酪乃至醍醐等具高營養價值的東西 菩薩布施, 舉凡世人所須資生之物, 凡有來求, 一概施與 不論所求是吃的喝的 用的 住屋 坐騎 珍珠寶貝, 香花或者金錢財物 妻子兒女 奴婢等通通布施 以上布施之物, 尚且是身外之物, 若是身內之物者, 自己的手足 血肉

38 五官 內臟 生命都可以布施出去 只要是有人要, 只要能幫助眾生度難關, 菩薩便是大施主 以歡喜心布施, 竭盡所能來布施, 毫不心疼 不面將進一步談到如何布施? 布施也是個菩薩必修的課程 正確的布施方式有下列五十種清淨施, 很重要 : (B) 正確的布施方式 (1) 布施物來路要正當, 而非借花獻佛或劫富濟貧 (2) 不可強迫眾生接受布施, 以免引起煩惱 (3) 行布施時, 不要給眾生恐怖感 例如有人怕狗, 則不要送狗給他 (4) 不論對方有否來邀 既有心布施 就平等心布施 (5) 不看別人臉色或身分而行布施 (6) 布施不望報 沒有非份之想 (7) 布施之時不起貪愛之心 (8) 行布施時不要起嗔恨心 不管發生任何事情 (9) 不要有想得到土地之心而行布施 (10) 眾生是大福田 行布施等於種福田 (11) 不破壞而行布施 (12) 知布施正意乃種福田而布施 (13) 信解布施功德而布施 (14) 不可有厭倦之心而行布施 (15) 不可現出很富有之相而行布施 (16) 為布施而布施 勇很直前 (17) 布施之後絕不後悔 (18) 不可只偏布施給持戒之人 (19) 對犯戒的人行布施時不可輕視他 (20) 不希求布施的果報而行布施 (21) 不可破壞受施者的名而行布施 (22) 要當面送施給人 (23) 要清淨心 布施品來源也要清淨 (24) 不要露出生氣的樣子來布施 (25) 不要露出嫉妒的樣子來布施 (26) 不要現出不高興的樣子來布施 (27) 要很友善很懇切的布施 (28) 要親手布施以非誠意 (29) 允許布施之物不可減少 (30) 布施不求來生而行施 (31) 要經常性的布施

39 (32) 布施之時心中不要罣礙他事 (33) 不以差別心來布施 (34) 不以特別因緣布施, 純是布施 (35) 不可用不好的東西布施 (36) 不求將來的財色及自在而行布施 (37) 不以布施功德希求天道果報 (38) 布施功德不要迴向在聲聞緣覺之地 (39) 不要怕別人笑而行布施 (40) 一切布施功德迴向一切智 (41) 所施是食物所得是長壽才辯 安樂妙色 雄力勇健 (42) 施出飲料, 果報是永離一切煩惱渴愛 (43) 布施車輛坐騎, 獲得一切利益安樂眾事 (44) 布施衣服, 成就慚愧心 (45) 布施香的花鬘, 獲得清淨, 多聞即三摩地 (46) 施以末香 塗香, 獲得遍體香潔 (47) 布施上等甘味, 獲得甘露上味 (48) 布施房屋, 則自己就眾生的房屋 避風港 是眾生歸趣之所 (49) 布施病人以醫藥, 獲得甘露不死妙藥 (50) 由布施眾生種資生之物, 感得一切圓滿眾具, 菩提法門一分一分具足 綜合以上這五十個正確布施的方式及所應注意的事項不外幾點如下 :( 一 ) 無所求之布施 ( 二 ) 歡喜心親自布施 ( 三 ) 布施世間財物, 迴向真如實際佛果菩提, 回報亦如是 (C) 正行布施能獲微妙果報 俗話有云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一絲一縷恒念物力惟艱 這本是句教我們惜福, 無論在家出家對任何之物不要任意浪費 若以供養來說, 供養一粥一飯, 其功德可比須彌, 布施一絲一縷其福報也廣大如恒沙 過去無量劫之時, 有一旁耆羅私如來之時, 就有一位紡紗線的工人, 每天收工回家之時, 就以一縷細線供養如來 前後經過了一千五百個日子, 供養了一千五百條細線 這些日子不斷微施, 其福報至使他展轉成了轉輪聖王, 又如利上加利一般, 長期的慢慢的積功累德下來, 因緣成熟而証得無上菩提, 號善攝受如來 微絲細縷供養是他成佛的遠因 這個道理何在? 在他的發心廣大, 不在他的供品微小 6. 持戒度 尸羅波羅蜜多品

40 尸羅 SILA 即是持戒, 尸羅波多蜜品就是持戒度, 以持清淨戒以度眾生之義 在這一品當中談到尸羅的定義, 尸羅入門處, 持淨尸羅的果報 (1) 尸羅正義 尸羅的定義從事項上來說可分為二部分 : 離欲無染及身語意三妙行 從理門觀可確知尸羅體性 今從離欲無染先說 : 離欲無染 欲 貪愛攝受即是欲 貪愛男女妻妾諸女色, 攝受奴婢作使用人, 攝受象馬駝驢牛羊雞豕 一切諸欲無非過失 凡是貪愛男女妻妾女色就如同含受石頭 利刀 大熱鐵丸 ; 貪愛花蔓塗香, 等同含受熱鐵花蔓 又喜以屎尿塗身 ; 若有攝受奴婢即是攝受地獄惡卒, 這些貪欲是障礙法, 障礙出家 障礙尸羅 障礙靜慮 等等 染 見妙女色起愛染之心或者親附抱持, 菩薩應知一切女色是我母, 是我姊妹 稚女 染污心可障礙一切諸賢聖法 所謂障礙見佛 聞法 奉僧 染污是眾源苦之源, 是繫縛 憂愁怨對之本 眾生大怨無過於妻妾女色諸欲染 對治欲染起三種想 : ❶ 於眾生起父母想, 眾生在六道輪迴中輪迴不已忽男忽女 忽父忽子, 忽母忽女, 忽而以夫妻相稱, 忽而姊弟相伴, 無一定數, 一切眾生皆曾為我父我母, 何可貪愛染著? ❷ 起厭離想 : 觀男女色九孔常流, 膿潰糞穢等諸不淨, 有何可貪可愛之處? 故一切眾生於男女色染愛貪著, 應起厭離想, 心生厭離, 不墮魔羅手中 ❸ 諸法之中誰能染愛? 一切世間愚痴凡夫, 不信正法, 但菩薩隨順正法無有違逆 菩薩修行諸觀時如理觀察, 所生的貪心是看到了什麼而產生? 若是眼的能見而起染愛, 則應於眼作仔細觀察, 應知眼四大所造, 沒有能見的自體, 如何貪著染愛? 正是 諸法猶如幻, 無由起貪愛, 我等邪分別, 妄起貪愛心 因此無染愛的對象, 也沒有實有的我貪, 厭離諸欲, 遠別染著, 乃至生命有所遭難於諸女色終不染著, 是則名為尸羅清淨 身語意三妙行

41 一切造業皆由身造, 所以注意防範身體不應造諸惡行, 不犯殺害眾生業, 不 犯偷取他物業, 不犯邪業之業, 這些殺 盜淫不犯, 是名身妙行 口業常犯妄語 不誠實的話令眾生起煩惱 ; 綺語, 虛浮不實, 沒有利益, 浪費生命 ; 犯兩舌的人常離間眾生, 令眾生鬥諍, 不得安寧, 惡口更是利箭傷人令人刻骨銘心懷恨不已 口常守不妄語 不綺語 不兩舌 不惡口 是口業上的妙行 意是三業的統領, 意起貪時令身犯殺業令口犯妄語業 兩舌業 綺語業 ; 意起瞋時, 令身犯殺業 口犯惡口 ; 意業愚痴無智更令身犯三惡業, 口犯四惡業 由此之故意業要遠離三毒, 不貪不嗔不痴, 這是妙行 身 語 意三業清淨, 即尸羅清淨, 即菩薩三妙行 觀尸羅體性 從事項上要離欲 無染, 要緊守十善業, 三妙行 若從理體而觀, 菩薩行清淨尸羅, 首先要問, 如果身語意三不造業, 那麼 業 KAMA 從何處來? 業不能自生, 不由他生, 也不會由業生業, 業是沒有根的, 沒有實體的, 菩薩這樣如理作意觀察得知 業 不可建立, 不可執受, 那麼尸羅體性要如何立足? 既然沒有業, 沒有善業惡業, 當然也沒有一個防範造惡, 趣善的規矩 軌則可言了 所以, 沒有尸羅, 沒有被毀犯的尸羅也沒有被執取的尸羅, 沒有犯戒者 沒有持戒者 一切法包括尸羅 業力 都是眾緣和合而生, 不是有一個實體存在, 菩薩如是正知觀察無我相 無三妙行 無尸羅, 方是真正持清淨戒者 (2) 尸羅入門處 於十處發深重心 深重心, 就是長遠的心, 不變的心, 始終一致的心, 全心全意致力在發心之處的心, 這發心之處很重要, 有以下十個 一者, 發起深心信奉諸行 : 眾善奉行, 諸惡莫作, 這三歲小兒也知, 卻八十老難行 為什麼? 眾生不知深心信奉之故 二者, 發起深心勤加精進 : 行百里路者半九十, 菩薩道又長又遠不能半途而廢, 不僅要勤加精進要緊的是要發深重心 三者, 猛勵樂欲諸佛正法 : 諸佛正法是為眾生離苦得樂藍本, 要勵志勇猛欣樂不厭, 矢志不移, 才能契入大道 四者, 廣具崇重一切諸業 : 諸業包括善業惡業等, 一律要特別重視, 重視惡業知其招苦報, 不敢輕易嘗試 ; 重視善業知為離苦正因, 廣為勸人共同行善 五者, 深懷信奉一

42 切果報 : 所謂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 時刻未到 雖然時刻尚未到, 總是早晚要到, 深心信奉, 則菩薩畏因, 不能輕言犯錯 六者, 於諸賢聖深發敬心 : 若無賢聖, 長夜漫漫無有出期, 故應當要發深重敬愛之心 七者, 於諸尊重鄔波柁耶阿遮利耶清淨侍奉 : 鄔波柁耶 是梵語, 意為親教師, 古人以為和上, 在中國即是博士之位 阿遮利耶 也是梵語 意為軌範師或受教師, 古來或有譯為阿闍梨 ( 註大正五四 P 三九四 C 一 ~A 二 ) 親教師等都是德高望重的賢聖之輩, 若能清淨侍奉得其法要, 則能開展諸法正途, 於自於他皆蒙大利 八者, 於賢聖所興起供養 : 諸聖賢人是眾生大福田, 應當大興供養以植福智二資糧 菩提道上福智二資糧不可或缺, 這也是要發深重心永興供養 九者, 於諸正法勵意求請 : 正法是人天眼目, 可遇不可求遇有賢聖處, 除了大興供養之餘, 最要緊的是求法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有法不求人間枉來一趟, 錯失良機, 人身不再 十者, 求菩提時不顧身命 : 往昔世尊修菩薩行時, 為求半偈而獻身夜叉, 今日菩薩行者求菩提時, 亦當為法忘軀 有這十種深重發心, 菩薩修尸羅清淨, 如虎添翅, 無往不利 供養諸賢聖求菩薩藏 菩薩有十種發心, 發的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 依這十種發心所以對諸賢聖勤加侍奉大興供養, 依聖賢福田長養慧命, 以解眾生諸苦 十種發心也是針對眾生十苦而發, 第一 眾生感得眾病所聚之身, 第二, 此身終會破壞離散, 有如泡沫 霜露不久住所以要求說法師為說法以得實在堅身 第三, 眾生由是貪欲惑亂造不善業感生鬼趣, 恒食炭火經無量歲, 不聞漿水 ; 第四, 眾生由瞋恚覆蔽心眼, 造打眾生種種惱害, 感得畜生惡果 ; 第五, 由愚痴故造下不善諸重惡業, 如取有情身肉或煮或膾 ; 或以妄見斬害眾生慧命, 故招地獄之中或噉鐵丸之報, 或感鋸解身肉之報 ; 三惡塗苦, 欲免此苦, 於所值遇聖賢福田, 奉侍供養, 無有疲懈 第六, 由惡見愚痴, 或感鄙穢人身, 孤露貧窮下賤 第七, 眾生妄生斷常之見, 又不請問善惡正法, 由此慢所障感生缺根不全之人身 第八有情長夜遠離善友, 痴鈍無識猶如啞羊 ; 捨離一切正義文句, 妄生撥無因果惡見, 感生諸根不具之人身, 難得入身, 或貧或賤, 或諸根不具乃至不具諸相 要得諸根完具相好莊嚴則於說法師勤加侍奉供養, 一來求法二來福慧俱增, 以解諸苦 第九菩薩發心為解眾生無義行, 如沐浴調治 執著寶玩眷屬 或桎梏守護奴婢僮僕, 均是無義行 菩薩於賢聖說法師所供以求專修義利行 專修義利即是以妙菩提心為前導專修身語意三勝善業, 可以引發布施勝業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於求法者不顧身命, 勤求菩薩, 承事供養於諸說法師 第十菩薩行尸羅之時發心欲解眾生邪僻自在, 不獲信戒家財, 及慚愧 捨慧等聖法財, 眾生法財貧窮 菩薩發心為求妙善自在法, 於師教誨隨順敬愛, 而得證妙自在, 說法自在, 廣為眾生宣暢敷演正法

43 如是, 永斷貧窮 速證菩提 菩提 菩薩於諸大菩薩妙法藏所, 承事供養諸賢聖 由斯獲得妙自在, 引導眾生趣 (3) 持戒感果 四種廣勝處法 於諸法速能趣入 為說法師之所讚美 修行成滿無有毀犯 於佛正法堅持不壞 處在人中四種廣勝處法 為多眾生隨逐修學, 於諸白法究竟安住 於夷坦路營建逆旅極當堅密, 速令眾生獲得歡喜 於長夜中得法利故, 歡泰之心無有退減 臨終捨命無惑纏心, 往生善趣安樂世界 處在天中四種廣勝處法 以福感故能攝天眾 為天集會瞻仰面門, 菩薩今者將何所演我等聞已當有開悟 為天帝釋及餘天子之所參覲, 請法斷疑, 而是菩薩不往其所 現大宮殿, 為於菩薩之所受用 四種廣勝處法 了知先世所經造業 了知因此善故來生天上, 及能了知退失善法 了知此命終當生某處 為諸天宣說妙法示教讚喜 四種圓成勝法 (1) 菩薩摩訶薩捨天宮已還來人趣與戒俱生

44 (2) 五種成不壞法 得善知不可破壞 所受之身終無中天 所得財位中無退失 得菩提心無能壞者 於匱法時得自豐足 (3) 五種成勝生法 得生勝家 得勝妙色 得勝淨戒 得勝眷屬於諸眾生 得修勝慈 (4) 圓滿之法 舍宅中安設空器, 隨菩薩手所及之處, 一切眾寶即皆盈滿 若遇渴時, 即於其前具八德池自然湧現 福德持身不為外物之所侵害, 所謂若毒若刀 若火若水 吸精氣者, 或復藥叉及諸鬼, 不能損害 於瞻部洲諸災劫起, 所謂若刀兵劫 若飢饉劫 若疾病劫 若火劫 若水劫 若風劫 若渴劫 若熱光劫 若藥叉劫 如是別劫興起之時, 爾時菩薩不生其中 菩薩摩訶薩, 即以如是善根力故, 永不復生諸難之處, 不生惡趣, 若悔纏心, 即能見知速疾遠離 當不遠離四種妙法 菩薩摩訶薩, 但見有苦諸眾生時, 即便獲得大悲之心 菩薩摩訶薩, 所有男女, 皆於菩薩恭敬隨順 菩薩摩訶薩, 能制衰老不為所侵 菩薩摩訶薩, 資生作業百位獲利, 或復過此二倍三倍 不為三法之所劫奪 不為貪欲之所劫奪

45 不為瞋恚之所劫奪 不為愚痴之所劫奪 四種無病之法 菩薩摩訶薩, 不為長病之所纏逼 菩薩摩訶薩, 支體鮮澤未曾贏頰 菩薩摩訶薩, 資生具眾無有損減 菩薩摩訶薩, 不為國王盜賊惡人, 及餘眾生所加惱害 四種尊位之相 轉輪王 以淨信心捨家入道, 速獲五通 常得最覺, 最上慧 最上辯 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 威德殊勝圓滿第一 四種慧所成法 能發大慧 逄值諸佛親覲承事 以淨信心捨家入道 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種多所作法 得人身 值佛出世 以淨信心捨家入道 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種支分之法 獲轉輪支, 謂處人中作轉輪王 處於梵世為大梵王 處諸天眾而為天帝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 於一切法具圓滿, 號為法王處世垂化, 又復獲得吉祥諸方淨眾生智神通境界, 如是諸相皆能了知

46 7. 忍辱度 羼底波羅蜜多 忍辱的確是一種不容易的功夫, 要忍受風吹日曬雨打, 很難 風一吹暈頭轉向 ; 太陽一曬, 眼冒金星 ; 傾盆大雨可以淋得人像落湯雞, 會重感冒 也會引起洪水淹沒財產性命 如何忍? 菩薩修羼底波羅蜜多時要能忍, 蛇蝎蟲蟻來咬或寒熱飢渴時也要忍 菩薩修忍辱度, 不怨不尤, 一一要能忍受下來 上述之忍只能算是忍耐, 還不是忍辱 若有眾生常常毀罵於我, 無理呵責, 對此眾生要修平等捨, 要起慈悲心, 觀察他, 如何能夠度化他, 這便是修忍辱波羅蜜多 (A) 對治法門 菩薩修忍辱行有兩種對治的法要 : 一 思惟三寶二 攝受不捨 (1) 思惟三寶 : 大多數的眾生已經習慣於相互毀罵之事, 但是如此訶毀果報在地獄, 在餓鬼 若在人趣, 常生貧苦醜陋可惡之身 菩薩於此思惟, 當被訶毀之時, 是否還記得三寶? 若記得, 很好, 若不記得, 則與一切眾生相同, 沒有差別 因此菩薩修忍辱行要常思惟於佛菩提, 常思惟及法僧 (2) 攝受不捨 : 眾生是菩薩的福田, 菩薩度眾生要平等心去度要慈悲心去度 菩薩對眾生猶如父子情深, 儘管多嗔眾生惡言相向 或者毀罵殺害 菩薩仍然不捨棄他, 觀察得度因緣成熟之時, 為他說法, 說忍辱法 說清涼法 平息他的憤恨, 清涼他的熱惱 唯有攝受, 終不捨棄 (B) 畢竟忍 菩薩具足諸忍正行之時觀一切言語均是音聲, 因此若被罵詈終無返報 ; 菩薩知身形如影像, 所以若被捶打終無返報 ; 菩薩善觀眾生心如幻如化, 若被忿怒終無返報 ; 菩薩若被讚毀終無愛憎, 那也是通達身德圓滿之故 總之菩薩通達一切法的法性平等 語言等同聲響, 身形相等於影像 若隨順空不減諸見, 於彼空性亦無增益, 如是忍者, 名菩薩畢竟忍 : 無有一法是可生起, 也無有一法結束 空性法爾如是, 菩薩住羼底波羅蜜多, 常遊畢竟空 8. 精進度 毘利耶波羅蜜多

47 毘利耶波羅蜜多就是菩薩正勤精進, 修持菩薩藏微妙法門的意思菩薩如何正 勤精進行菩薩行? 有四 : (1) 為利樂有情 菩薩發起勇猛精進的心, 努力修持不懈, 是可以直趨涅槃, 但是菩薩行毘利耶, 不是為了自證涅槃, 乃是為了攝受一切有情, 令諸眾生得安樂故 例如 : 嬰兒度眾 在過去九十一劫時, 有佛名勝觀如來時, 有大長者名安隱 其妻名燄慧, 生一男嬰 這是一位曾經在無量諸佛前廣植善根的大行者, 生下來形貌端嚴, 眾人愛睹無厭 但是一生下來就微笑三次, 並且開言道 : 為何今日生在斷見家? 嬰兒的母親燄慧嚇壞了, 和一千女眷放棄嬰兒, 紛紛逃避 定下心來後, 又回頭來看這嬰兒是何類眾生, 結果嬰兒又開口說法度他們 : 汝當樂義利, 於義利勿怖我當度汝等, 令脫於邪道汝安隱勿怖, 應怖前惡友我當度汝等, 今脫於邪見 ( 大正十一 P 二六九 c 八 ~c 一一 ) 接著嬰兒要求父母供養三寶並往勝觀如來處所, 嬰兒稟告勝觀如來 願我來世於此世間, 當成如來應正等覺, 為諸眾生顯揚正法 原來這個嬰兒曾於過去六十四拘貾那多百千佛所, 大供養恭敬奉施彼諸佛已, 為了趣向無上菩提故, 於諸佛所迴向發願 : 願我經生在在處處所有父母皆令安往於佛菩提, 過去父母八萬四千今生同為嬰兒因母屬, 隨嬰兒同來覲見勝觀如來, 隨著修學發無上正等正覺心 這個嬰兒於釋迦佛世時名大自在天子, 一心一意為了攝受多生父母眷屬, 精勤不懈奉佛修行, 迴向佛果菩提 法行王子證大精進如來 在難以計數的過去無量世當中, 這個世界有赤化蓮花勝如來出現 當赤蓮花勝如來入涅槃後一百年, 有一位從他方世界報盡而來此世界大王之家出生的菩薩出世, 一生下就喊奇怪啊 : 今者生非法處 又說, 我於今者當行法行 ( 大正十一 p 二八四 c 一四 ~c 一四 ) 大家聽了覺得很奇怪, 就稱他為法行王子 法行王子年二十出家, 天神告以當勤學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於是法行比丘到處參訪欲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卻都一無所得, 於是找到了赤蓮花勝如來般涅槃

48 處所, 結跏跌坐誓得聽聞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於是東方世界寶藏如來現前為法行比丘開示八門句法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法行比丘從此精勤修行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不久成就不可思議無上多聞, 從此法行菩薩就一村過一村, 一國復一國, 到處展轉宣說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到六十歲 ; 捨報再生又名法行, 再度廣行度化宣說大菩薩藏微妙法門至六十歲 ; 捨報再生名法勝 依然如是宣化至六十捨報再生名得念 再生名依法 精進不已一一處復一一處廣宣大菩薩法要 至最高行如來時, 名勇施王子出家精進, 欲證無上菩提, 最高行如來時, 名勇施王子出家精進, 欲證無上菩提, 最高行如來便為授記名大精進如來, 於最高行如來滅後, 當證菩提 法行王子和安隱長者的嬰兒一樣, 願力雖不同, 於精進不懈, 則是相同 且都是為了攝受有情 利益眾生 (2) 不顧身命 菩薩為了攝受有情, 度化眾生而修毘離耶波羅蜜多, 又恒不退轉, 於自身所重身命無暇顧及 往昔釋迦世尊為帝釋天時名微妙眼, 具大神通, 有大威德, 見彼時贍部洲中有大疾病流行, 許多眾生遭遇此病, 生惡瘡疥癬, 身體漬爛, 痛苦不已, 百千諸醫師藥師, 皆無法救治 眼見如此慘狀, 眾生哀號不已眾病無有救護 微妙眼帝釋天, 天耳徹聽, 天眼明察不顧己身, 以救群生 彼時帝釋於贍部洲受化生大眾生身, 名蘇摩, 並遍告眾生 : 俱盧大城為不遠, 有大身者名蘇摩, 若有眾生噉其肉, 一切病惱皆除癒 所有八萬四千城市, 部落諸城, 病惱所苦眾生, 一時皆往俱盧大城, 相競以利刀, 切割分取食蘇摩的肉 蘇摩菩薩此時行毘利耶波羅蜜多, 心裡無怨無悔, 當被割時, 於其身內出大音聲說 : 若此能實證菩提, 智藏當成無盡者, 隨我所發諦誠言亦願身肉常無盡 ( 大正十一 P 二八二 a 七 ~a 八 ) 眾生為病而來食肉, 一切病皆除滅, 心得安樂, 而蘇摩因願力故, 隨割隨生, 肉體無有缺減 這些食肉眾生感念蘇摩, 欲修供養, 帝釋告以不為土地房舍財物而行身肉布施, 只為愍念眾生病苦, 若欲修供養, 則當修不殺等十善, 是為真報恩 之後這些人民多生以來, 無有一墮於惡趣 這是菩薩行毘利耶波羅蜜多, 成就大神通力, 大威德力之故 (3) 當住三處 菩薩於五濁惡世修毘利耶時, 應當住三處, 而為依止第一阿蘭若處 第二應住諍息滅處 第三應住佛菩提處 在此三處修習堅固正行, 護持諸佛 攝持正法,

49 解甚深空理乃至命終, 其間不斷 佛說往昔勝現王如來時有二王子, 其兄律儀童子, 其住律儀童子亦復如是住三處精進修行 如經云, 律儀童子於勝現王如來前出家誓言 我當不復更安坐亦無放倚身眠臥, 專精勤修菩提道, 為利一切群生故 ( 大正十一 P 二七七 b 二四 ~b 二五 ) 住律儀童子亦發願言 : 我當獨處住空間, 山野林中勤精進常求微妙最勝智 隨住莊嚴大法王 ( 大正十一 P 二七七 c 八 ~c 九 ) 這兩位菩薩發願之後, 後行毘利耶波羅蜜多故, 精勤不懈, 修行正道, 於千歲中, 甚至沒有一彈指的時間, 浪費在睡眠上, 也不曾動心起念想要休息, 千歲之中一直站立著, 也不曾蹲下來休息一下, 或者放逸身心在飲食上, 美味與否都無關緊要, 是什麼樣的人送給他食物, 不論男女老少美醜都好, 一心正念於千歲之中居止樹下, 連樹木長什麼樣, 他們二位都不知道, 更何況覺得疲倦, 想要懈怠懶惰之心更是不可能 一心一意繫念在如何修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心繫念何時當證無上菩提 又經千歲還是住空間林行毘利耶波羅蜜多, 具足成就威儀, 修佛隨念 如是次第修行住空靜處, 勤修梵行, 兩位精進菩薩先後得證佛果菩提 可見得修行應當精進不懈, 住阿蘭若處 諍息滅處 佛菩提處等三處, 一心繫念無上正等菩提, 是名住毘利耶波羅蜜多 (4) 不應隨轉諸障礙處 諸障礙處, 即是魔障, 說非法處, 障礙行人障礙眾生修正信清淨梵行, 如勝觀如來時有六惡比丘等如是 : 六惡比丘恒說非法 在往昔過去九十一劫, 有佛出世名勝觀如來時有六惡比丘 ❶ 名善見 ❷ 名善樂 ❸ 名歡喜 ❹ 名調善 ❺ 名蘇逾遮 ❻ 名火天授 這六比丘恒說法 說有我 有人 有常, 有斷 六比丘到處宣說此種非法, 毀謗佛所說正法, 如是行化展轉有六十八拘胝千眾生, 通通說非法 結果命終之後同生無間大地獄中, 受極大粗身魚形人頭, 舌頭又長又廣可以拖而地上, 舌被訂在地上, 用許多鐵犁在舌上常常耕作 又有一百隻極兇惡的蛤蜊所咬 ; 食空中也常有很多大熱鐵丸, 火焰熊熊從空中掉下來, 多如雨注, 這是謗佛法惡見所致, 行者謹慎 慎勿為之所障 菩薩在家五種障礙法 菩薩修行, 三業善行皆是助道法, 某些障礙善法者要加以注意, 不可蹈覆, 例如在家菩薩自己是大臣或者依附國王大臣, 因為勢力很大, 很容易因此去恐嚇

50 眾生, 譏笑戲弄眾生, 這門中也多造業, 所招果報皆是障礙菩提道路 ; 在家菩薩應少欲知足修習佛法, 切莫毀謗佛法又障家人眷屬學佛, 甚至於污蔑清淨戒僧眾, 則不能值佛世, 也是自障無上菩提法 出家菩薩之自障法出於犯戒, 誹謗正法, 貪著名利堅持 我 見以及嫉妒他人 慳他財物 知道障礙法就是在防範未然以免亡羊補牢, 就太晚了 十障礙法 在家菩薩的障礙法出於障礙他人而招感自障, 出家菩薩則是因犯戒而障菩提 十障礙者是指指魔障如下 : 比如行者頌習經典 : 魔令患眼病 筋骨四肢皆痛 或者令其不樂處, 或持經者相互忿恨吵架 諍鬥等等 行者要提出智慧來照見真相, 不要被魔事耍的團團轉 血肉之軀當有疾病, 人與人之間也難免口角, 不要因此而放棄, 習誦經典的機會 第七是魔故作人形, 比丘形令人不持經典反加謗毀, 或現親教師, 教人不樂正法經典, 而便棄捨, 第九是欣樂世間衣缽 飲食 ; 戲論 文頌 或者方便勤求世間事業, 不能受持經典 也無法展轉為眾生開示 諸有智行毘利耶行者, 不應隨著魔業而轉 具為他所障礙 總之菩薩正勤精進修毘利耶波羅蜜多時, 應當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為利樂有情, 不顧身命, 住阿蘭若佛菩提處謹防魔事障礙, 直至證菩提永不懈怠疲倦 9. 襌定度 靜慮波羅蜜多 靜慮即覺觀, 於所緣處覺照, 於能緣處細觀, 有覺有定有觀即慧, 有定自度度他, 有慧度他自度 菩薩功德廣無量, 依靜慮波羅蜜多故, 度眾生得到彼岸 菩薩具足勤修四種靜慮, 成就五種神通智業圓滿 此五種神通依智建力作業, 菩薩於中具足成就 (1) 五神通智業 天眼作証智通 : 此菩薩所獲天眼於諸天中為最為勝, 一切健達縛 阿素洛望塵莫及 ; 有學無學及阿羅漢 獨覺等均比不上 因為一 菩薩天眼明淨, 觀諸含識, 若死若生, 或由邪見業受因, 身壞命終墮於惡道 ; 或眾生成就三業清淨妙行, 身壞命終, 往生善趣 菩薩以天眼清淨隨眾生業所積集悉能明了 二 又十方一切含識所生一切趣除無色界皆能了知 三 又以善眼知眾生所有諸根及

51 諸根因, 諸根差別皆能如實了知 四 菩薩以清淨天眼能觀十方無量諸佛國土一切聖眾依正智威儀, 巧妙智慧, 趣入一切勝妙法行, 菩薩悉能明見, 便志向於彼勤修速令菩提圓滿 五 此菩薩眼於來求者無所恚礙, 於犯戒者曾無譏毀 天耳作証智通 : 一 人非人等, 若遠若近皆能徹聽 二 十方諸聲一時無量, 菩薩以前後際分齊智力, 天耳無亂皆如實知 三 十方諸佛說法言音, 悉能聽聞, 憶持不忘 雖前後一切如來法音, 皆能任持無誤 四 若處大眾說法之時, 眾生耳識不能清淨, 便以神力加被於彼, 令其解了說法音聲 五 天耳性者, 極善審查文字, 音詞, 皆能聽聞明了通暢, 又能悟入五趣生所含識種種言詞 ; 依其同類音聲而為說法 六 此天耳徹聽神通智業圓滿, 唯能趣向如來天耳, 必定不趣諸餘乘行 他心智作證智通 : 一 盡十方界所有含識無量心相, 菩薩悉能如實了知, 若諸眾生前際心相 後際心相 現在心相 菩薩皆知 二 眾生有佛乘行根 獨覺乘行根 聲聞行根 如是一切皆能了知 三 菩薩既具如是他心通智, 將欲說法, 先觀大眾諸根行相 如彼眾生所應行, 而為說法 宿住憶念作證智通 : 一 所有眾生, 百生千生宿往之事皆知, 或者曾有何名 何性向 種類 飲食 苦樂等事 二 菩薩以此宿住智力方便, 令諸眾生各自憶識所有善根 又令眾生於菩提心勤行攝受 三 菩薩因宿住力了知過去世煩惱諸行, 現在也不容如是煩惱, 乃至命難重苦, 終不作不善法及諸惡業 如意足差別作證智通 : 一 菩薩觀諸眾生恃增上慢, 懷深重忿恚憍逸, 故現大力神通威勢, 令其調伏 二 菩薩能隨念使牛跡廣如大每 ; 使劫燒大火成聚 ; 一切皆隨念加之皆得成就, 除佛世尊, 無有能壞此神通 (2) 神通依智業建立 菩薩依靜慮而發五神通, 這五神通為什麼又名智業? 這其中道理如下 : 了知神通實相, 如果說能聽聞一切聲響為神通, 那麼了知聲響的前後際, 本來不可說, 這就是天耳通的智業建立 ; 如果知道諸佛國土是名神通, 那麼, 曉了國土等虛空相就是智了 所以諸法實起, 能夠知曉, 是具足神通而菩薩尤其二達法相平等, 沒有所謂起伏 這些神通具足通通是建立在智業上面, 這有什麼特點或者重要性呢? 這種神通只會幫助菩提道業, 不會妨礙行者, 是與一般神通大異奇趣的 菩薩依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所發無退神通, 可以度眾生為緣而處世界, 不由繫縛而生, 不由顛倒而生

52 依智業建立, 成就希有 : 菩薩依靜慮波羅蜜多故雖行大慈而恆觀無我 ; 這是菩 薩神通依智業建立, 平等証入隨覺通達, 當知皆是修行靜慮波羅蜜多之成就 10. 智慧度 般若波羅蜜多 菩薩為阿耨羅三藐三菩提故, 行般若波羅密多, 於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聽聞 受持, 廣為宣說修學般若正法之要, 這應從聞 思修開始 : (1) 聞 思 修 若有菩薩於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聞 : 1. 生欲樂者 2. 生於欲解 3. 方便趣入 4. 親近善友 5. 心無有慢 6. 恭敬多聞 7. 生尊重心 8. 旋遶奉敬 9. 行謙下心 10. 親近多聞 11. 承事迎逆 12. 思惟義趣 13. 起珍寶想 14. 起良藥想 15. 攝耳諦聽 16. 起息滅貪嗔痴想 17. 聞已能持 18. 趣覺於法 19. 樂其智慧 20. 聞已能悟 21. 聞無厭足 22. 聞柁那增長捨 23. 聞尸羅守護戒 24. 聞羼底便修忍 25. 聞毘利耶便正勤無倦精進 26. 聞靜慮便心不散 27. 聞般若修盡諸漏 28. 生大歡善 29. 己身調適 30. 其心勇銳 31. 心生信欲 32. 其心趣人 33. 身受心法 34. 背捨惡法 35. 聞說神足即能奉行 36. 趣入靜慮 37. 起大悲心 38. 趣三摩地 39. 趣悟法性 40. 入涅槃路 41. 趣入菩提 當知此菩薩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思 : 思惟般若空相皆是無相 一切諸法非可得見, 非可執取, 何故? 一切諸法皆是一相 所謂無相 一切諸法之性, 本來就是無有相可執可取, 若有菩薩說到了 無相 則這兩個字 無相 還是著了文字相 真正無相是不可以語言文字來說明的 修 : 修, 如法修學, 首先要注意的是, 修學的法門應從善知識處受教, 不能起慢心, 自以為了不起, 而不聽聞 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華嚴經云 : 佛法無人說, 雖慧莫能了 一定要如理方便作意, 如理正觀, 如理証入三方面著手

53 (A) 如理方便作意 : 例如觀 音聲 無相 無前後際 無所住 非在今說 非當說 非已說 如是一切尋求音聲了不可得 如是正觀名如理方便作意 (B) 如理正觀 : 菩薩為成滿般若波羅蜜多故, 應作如理正觀, 作如是觀時, 不見所觀亦不見有能觀者, 應如是正觀 何以故? 一切法自性息滅 自性寂靜 一切法畢竟空寂 若觀諸法入平等性, 是則名為如理正觀 若作其他觀者 即名非理觀 (C) 如理証入 : 依著正法如理作意 正觀之後才是如理証入, 所謂如理証入, 其中之 理 即是正定如奢摩他 毘鉢舍那 ; 如理即是神通智 即是觀眾生無生, 但不盡諸漏 不捨大悲 不捨善巧方便等為菩薩不捨眾生之如理証入 (2) 般若自性清淨 修般若波羅蜜多時, 所有般若自性清淨 不與一切有為行法而共同止 因為一切有為行法與般若相應之故 一切有為行法如無明 至老死 如六十二息 如下慢 邪慢 隨煩惱 蘊魔 死魔 天魔等等共同止 如是修學 如是不與一切有為行法共同止 如是修學 如是不與一切有為行法共同止, 名為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 (2) 修般若得善巧 蘊法善巧 : 依諸蘊法起於言說 例如幻化 陽焰 夢中的聲響與光影 其實都沒有一個自有的體性, 因此世間諸蘊也是無常 苦 空 無我如幻如化如陽焰 界法善巧 : 四大是界 六根等十八界也是界, 有法界性 三界 生死 涅槃界是等同法界性平等 由空性故平等, 法界性空, 依此明界法善巧 菩薩証如是般若空性可達 3 處法善巧 4 諦法善巧 ; 苦集滅道四諦 ; 世俗諦 世間所有語言文字音聲假說 勝義諦 超越語言 文字及一切是非等, 非文字語言而可陳說 相諦 諸相即是一相, 此一相即是無相 5 無礙解善巧 :❶ 法無礙解 一切法是空性 是無相 無願者皆是諸法相義, 通達者名義無礙解 ❷ 法無礙解 : 世出世間法 有漏無漏法 有為無為法, 菩薩於如是一切法中証入法性平等 菩提平等 此為法無礙解 ❸ 詞無礙解 : 獲証諸言詞之智, 了諸天詞, 人非人等詞 以是言者為彼諸類眾生宣說正法, 是名為詞無礙解 辯無礙解 : 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多故, 獲得言詞無礙辯解 宜暢無斷辯解 等等所有言辯遍告無邊諸佛剎土, 宣說正法, 能令眾生出離生死眾苦, 皆由此辯無礙解善巧

54 依趣善巧 : 菩薩修行四般若波羅蜜多得四依趣具是善巧 ❶ 依趣於義, 不依趣於文 ; 如來所演八萬四千法藏聲教, 皆名為文 諸離一切言音文字, 理不可說是名為義 所以, 語言文字所代表的真理才是所依處 ❷ 依趣於智, 不依趣於識 : 所有的言教所言, 眾生義等是我等所認識, 一切六識所依處, 也是一種認識, 了解, 但是要確知言教當中法性義理所在才是智, 如諸識, 諸蘊, 諸界的法性義都是智, 以識與智來說, 自然是以智為所依, 也就是以真理為吾人所當求 ❸ 依趣於了義經, 不依趣於不了義經 : 如果經中所言世俗諦, 這是如來方便說, 是不了義經, 若是經中所言是勝義諦則是了義經, 是吾等所當依止 諸如此類, 由此眾生有八萬四千, 所以經典所言也有方便與真實即不了義和了義兩種, 因此了義經是為依止處 ❹ 依趣於法依趣數取趣 : 所謂數取就是, 凡夫數取趣, 阿羅漢數取, 獨覺, 菩薩數取, 尚有如來數取等一切數取名言, 皆是如來依世俗諦為眾生說, 眾生若於此種言教名相起於執著, 是錯誤的, 事實上諸法實性不增不減, 不作不住, 一切平等 這是應為所依的法性 上述四種依趣善巧, 有一個共同點就是, 不要依趣於表面上的語言文字名相, 應以實相法性為所依 資糧善巧 : 有兩大類 ❶ 福德資糧 : 舉凡一切植福所作事業如布施 隨喜功德 請轉法輪 防護惡業 莊嚴身故, 遠離不善等諸善根, 皆是菩薩積集福德資糧 ❷ 智德資糧 : 菩薩欲趣入如來智, 所集一切資糧相應正行 如對說法師的種種布施 ; 對說法諸善者的種種守護 ; 對說法者以法, 智, 財菩提功德的任持 對清淨尸羅 諸法忍 堅固精進 正法靜慮 等等智德資糧勤於積集相應 成就如是福智二種資糧善巧, 獲得資糧善巧之力 念住善巧 : 菩薩摩訶薩修習般若波羅蜜多故, 具足修習四種念住, 則能成就念住善巧 此四種念住善巧, 菩薩於諸念正觀之餘, 尚且要不忘失菩提心, 法住法位, 一切迴向無上菩提 道法善巧 : 未生惡令不生, 已生惡法令永斷, 未生善速令生起, 已生善令住不忘, 修習圓滿 緣起善巧 : 觀十二因緣從不如理作意而起無明乃至老死 ; 又觀不如理作意滅而無明滅等諸法因緣觀, 得緣起善巧法智 (4) 修妙慧到彼岸 一切諸法均是妙慧, 均能度眾生到彼岸 諸菩薩修行差別圓滿之義也是到彼岸之意, 若有菩薩修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正學修已, 即是一切波羅蜜多皆得

55 究竟 (5) 廣宣流布此經功德有五 : 初十受生處十利 ( 次 ) 十勝解十利 ( 三 ) 十正念十利 ( 四 ) 十慧成就 ( 五 ) 十親善遠惡十利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能於如是菩薩藏法門, 受持流通, 則為獲上過五十功德讚利益 ( 四 ) 菩薩攝生法門 菩薩摩訶薩恆處長夜攝諸於生, 乃是因為眾生就在長夜中, 菩薩若不隨順眾生入長夜, 則眾生無由得法水滋潤, 更難以得度 菩薩有四攝法門具足, 得以攝受無量無邊眾生, 這四攝法如同四張通行証, 可以在眾生國度中通行無阻 ; 這四攝法有如四扇免費進入參觀的大門, 眾生進入各取所需 這四攝法就是布施 愛語 利行和同事 而且這四攝法是一整套圓滿無缺之法, 隨眾生需求, 給與滋潤而攝受 1. 四攝說明 (1) 布施 : 例如眾生有財物或法力方面的需求, 菩薩以 : 對眾生布施旨在堅固眾生的菩提種子, 有了種子之後要使灌溉, 用愛語去滋潤灌溉, 則菩提子萌芽了 再繼續不斷的利益財物滿足他, 滿足之後就愛語慰問之 ; 而且進一步的給他一些他所需要且能受用的東西, 稱為利行, 最後呢, 隨自己智慧的善巧, 對他說一些他能接受的道理, 令他心有所安, 這叫同事 合起來就是四攝法 (2) 法施 : 菩薩於乞求法味的人儘量為他開示是法施, 用無染的心一一解說是愛語 ; 為他傳授經典, 乃至說法無有厭倦是為利行, 不捨離一切智心, 安置有情於正法所在則是同事攝 例二 : 菩薩對常來求法的人, 於佛正法不亂宣說是為法施, 用微妙的法音開示正法是愛語, 以衣服飲食等資生用品, 但有匱乏即便施予 這是利行, 利他所行 同事攝即是常起深心不斷的為其開示 (3) 深心的供養 : 從前面財法二施中, 可以發現到與其說是布施, 其實是供養 眾生是未來諸佛, 所以此種供養行於布施之時, 並非施捨而已, 而是完美無缺的, 面面俱到的給予眾生關懷, 令其安住在法位之中, 這是一種菩薩深心的, 至誠的供養 相信, 眾生縱然沒有慧眼, 也是可以自然的開啟善根, 啟發菩提心來

56 2. 四攝與六度 用四攝法來配合六度者, 是說明四攝法之中含攝了六波羅蜜的妙用 : ( 四攝法 ) ( 六度 )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陀那波羅蜜多 尸羅波羅蜜多羼底波羅蜜多毗利耶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 右圖說明了布施即是陀那波羅蜜多 ; 愛語即是尸羅 ( 持戒 ) 波羅蜜多和羼底 ( 忍辱 ) 波羅蜜多兩度, 利行貝是毘利耶 ( 精進 ) 波羅蜜多 ; 同事等於靜慮 ( 襌定 ) 波羅蜜多, 般若 ( 智慧 ) 波羅蜜多 同時還說明一件事情, 行布施要有陀那波羅蜜多的功夫 ; 行愛語要用尸羅及羼底兩波羅蜜多的精神 ; 利行之時更要具足毗利耶精進不已的態度 ; 行同事攝時必須具備靜慮和般若, 在冷靜與智慧雙管齊下行同事攝, 必定是馬到成功 3. 攝受眾生步上菩提路 菩提路長, 菩提心難發, 菩提道難成 因此菩薩行四攝法 : 對眾生布施旨在堅固眾生的菩提種子, 有了種子之後要使灌溉, 用愛語去滋潤灌溉, 則菩提子萌芽了 再繼續不斷的利益他, 用鋤草 施肥 給他陽光 空氣和水, 保証菩提的成長一路不停而開菩提妙花 這樣精進不已的利行, 最後用甚深定力開發出來的般若智成熟菩提勝果, 即同事攝 這種攝眾方式, 菩薩本身要具備十分的功德與慈悲心, 這種攝眾方式是大菩薩也是佛的接引方式, 非一般二乘人所能作到 陸 結論 菩薩藏會全文總結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 第一是結構, 第二是對社會的效益, 第三是在學術上的價值 首先從結構上可看出這是一份內容完整的經文, 前

57 後相呼應, 如下表 : ( 一 ) 結構完整前呼後應 (1) 序 : 一 二品 內容結構 (2) 正文 : 四無量心 六波羅蜜 四攝法 (3) 結 : 無相用功 研讀本經本會至此, 得知至少這一篇完整之經文為修行者上乘的指南是毋庸置疑之事 就架構上而言一 二品之地位是序文, 如第一品中世尊先說苦, 展示眾生之諸疾苦, 再言解脫之道 解脫之道原有二大法門 第一法門是自求解脫, 從賢守等五百長者依教勤修, 觀五蘊 六界 六塵中均無實我存在, 五百長者從中悟道, 悟出 我執 使得一切眾生深陷不拔, 輪迴生死, 若欲除我執可從修因緣觀著手 1. 一念無明萬劫難復 賢守等五百長者了悟我執之苦, 依佛之孝法修因緣觀 若以吾人通常所熟悉的十二因緣而言, 生命的產生是從無明開始, 所謂 無明 就是不明白, 對過去事一無所知, 對將來事也一無所知, 無論是自己或他人的過去未來均為不知不明, 這就是 無明 之意, 並且 內 對自己五臟六腑 思想, 也是無法明白, 一無所知 外 對三千大千世界之事不知處多如恆河沙, 遠的不說, 就近而言甚至於連一紙之隔的事也是一樣不知, 一樣孤陋寡聞 這就是迷, 無明 令眾生迷惑, 所以於一念無明而造成眾生 生死輪迴 2. 十四因綠與十二因緣 既然無明是有情輪迴之根源, 探討無明之來處, 是為刻不容緩之事 根據本會十四因緣之所提示, 無明是從不正作意不實分別, 因此等分別是建立在子虛烏有的 我執 之上 眾生之我, 原是假眾緣和合而成, 故假名稱我, 他人 也是眾緣和合而成之 他, 緣生則聚, 緣散則滅, 並非永恆不變之實體, 觀察清楚, 不要被因緣所生法所迷惑 由此可見十四因緣確實比十二因緣更加深入, 詳細 五百長者, 因觀察因緣法而得以解脫証果 3.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除了個人的自求解脫之外, 另有一法門是與蠢動含靈共成佛道的菩薩道 菩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3 家庭變遷對健康的影響 在經濟起伏時 家庭支持十分重要 在 兩地三岸社會政策 一書中 魏雁濱 曾群 在 社會排斥 一文提及一項研究發現 在北歐六國和蘇格蘭 家人支持對防止失業 青年陷入貧窮發揮重要作用 在福利制度相對比北歐較弱的南歐國家如意大利 家庭 和社會網絡對失業者起較大的支持和保護作用 在中國人社會 家庭支持也十分重要 根據本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information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Photoshop CC Camera Raw Photoshop Camera Raw Step 1 3 1 2 3 SCOTT KELBY Step 2 B Camera Raw 088 Chapter 3 Camera Raw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3-4 -100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75-50 Step 4 0 ( 下一頁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6-23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編撰教育部出版中華民國 96 年 9 月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林育瑋 3 目錄 幸福拼圖 序文...p.2 引言 能和心愛的人共度一生, 就是最大的幸福!...p.6 幸福方程式 : 我 + 你 = 幸福關鍵一 我...p.10 關鍵一 你...p.20 關鍵一 +...p.28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撇步 附錄一...p.48

More information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寧靜致遠 21 淺談 POP 潛能心理學理論架構的由來 飛吧! 宇宙先鋒 海星的故事 我是漁夫 POP 2011/10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urna Maitrayanip u t r a 耶穌基督誕生在仇恨之地 1-13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的地藏王 POP 2011/10 10 (551-479B.C.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武神少年p1_3.indd

武神少年p1_3.indd 目錄 自序 楔子 六 八 第一章 : 武林至尊. 天下武宗 1. 沒落的少林. 崛起的 武林 十二 2. 兩個失落的少年. 求武之道 十八 3. 武林學藝. 不打不識 二七 第二章 : 武練人生. 武域神人 1. 初到貴境. 大鬧練武院四二 2. 遇奇人, 練奇功八九 第三章 : 學武真義. 天下第一 1. 五里雲的時空結界 一一二 2. 三老絕學, 苦中破極限 一三四 3. 洞中奇人, 走火入魔的悲歌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大般若經 中菩薩摩訶薩不證實際的探討 一 前言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52 期,2010) 玄奘大師所譯的 大般若經 是由 16 部經典所組成, 分成十六分, 也稱作十六會 前三分的內容大致相同而經文長短有異, 其品數和卷數為 : 初分 七十九品 400 卷 : 卷 1 卷 400 第二分 八十五品 78 卷 : 卷 401 卷 478 第三分 三十一品 59 卷 : 卷 479 卷 537 以下引用這三分的經文,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高雄市立茄萣國中國中 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 英文補救教學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表 一 教材來源 : 二 教學節數 : 每週 (1) 節, 學期共 ( 20 ) 節 三 各單元內涵分析 : 週次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9/1 9/5 9/8 9/12 9/15 9/19 9/22 9/26 Lesson1 ( 一 ) Lesson1 ( 一 ) Lesson2 ( 二 ) Lesson2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6 2012 8476你猜得到它是什麼嗎 它就是 高分子! 生活中的高分子 有種物質的重要性不亞於我們所呼吸的空氣, 不管身在何處, 都有它的存在, 它甚至就隱藏在人體裡面! 人類若失去了它, 就得回到遠古時代, 甚至可能終止生命 高分子是什麼 高分子是由千個 甚至萬個以上的原子所組成, 呈現柔軟的特性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膠袋就是由高分子製造的, 人體組成中的 DNA 也是一種高分子 2012 8476

More information

heepwoh-cover

heepwoh-cover 2016-2017年度 enquiry@heepwoh.edu.hk PDF processed with CutePDF evaluation edition www.cutepdf.com 目 錄 一 本校辦學團體...P. 3 二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教育事工部組織架構...P. 3 三 願景 使命及核心價值...P. 3 四 辦學宗旨...P. 3 五 校徽 校訓...P. 3 六 校歌...P.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6 20114460台灣綠建築政策的成就 台灣的建築產業消耗了大量的水泥, 也排放了很多的營建廢棄物, 建築物的壽命卻嚴重偏低 建築的環保時代已來臨 1992 199212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1998 1996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27.22 34 1 6 20114460 7 8 201144604

More information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迎接下一個五年 01 築 93 10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03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夢南關粉墨社區 社團跳動參與社團,開啟了心中的桃花源;走進社區,沉浸在民眾散發的人情味 04 築透過南關社區大學藝術列車, 人文種子在社區中不斷地萌芽與茁壯!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The Judges Association of R.O.C 2014.10.15 The Judges Association of R.O.C The Judges Association of R.O.C Upper Mustang Trekking, Nepal 2 3 4 巨人雕像一個個豎立 像在直立行走 他們頭很大 脖頸很長 下頷骨突起 目光深沈 驕傲地立於他們的孤獨之中 他們聳立在那裡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2 3 4 5 ~ 6 1. 2. 3. 4. 7 ~ 8 9 ~ 10 11 12 13 14 1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五 執行方式 一 甄試過程照片 16 17 18 夣 19 20 21 22 23 24 2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26 27 28 . 29 30 31 32 33 . 34 . 3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

More information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4 素人頭家圓夢 65 圓夢 桃城食在好味道 3 5 2000 9 6 5 11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8 素人頭家圓夢 69 透過臉書分享, 用美食料理和粉絲搏感情 3 好手藝 講究的製程, 這些店家習以為常 的事, 對消費者來說卻是最難得的堅持, 3 消費者在找的不就是這樣的好東西? 2000 1500 1000 8 70 素人頭家圓夢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kāi jīng jì 開經偈 wú shàng shèn shēn wéi miào fǎ 無上甚深微妙法 bǎi qiān wàn jié nán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 The Checklist Manifesto The.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4 5 6 clinic Harvard Vanguard Medical Associates 7 8 Li-Fraumeni syndrome 9 intensive carelife support

More information

A reconstruction of Smogulecki and Xue s table of logarithms of numbers (ca. 1653) Denis Roegel 21 October 2011 This document is part of the LOCOMAT project: http://locomat.loria.fr 1 Smogulecki s life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Session 15-Col-1.pdf

Session 15-Col-1.pdf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5 15 1 5 15 2 5 15 3 5 15 5 5 15 6 167 1 5 15 1 2 3 4 5 15 2 5 15 3 5 6 5 15 5 168 7 5 15 6 8 1 2 3 4 1 2 3 169 3 --- 4 170 171 5 15 1 5 15 1 172 5 15 1 1 2 3 4 5 173 5 15

More information

... 03... 10 2... 15...20... 26... 30... 34

... 03... 10 2... 15...20... 26... 30... 34 99 ... 03... 10 2... 15...20... 26... 30... 34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概念類 1. 理解概念 2. 空間概念 3. 速度概念 4. 專注力 5. 記憶力 6. 數概念 理解概念 空間概念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More information

91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從北印回來, 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

91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從北印回來, 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採訪 / 葉代芝 2005 12 2,500 爭取獨立 流亡到這裡的西藏難 民, 在刻苦的環境中胼手胝足, 建立起一個個屯墾區 90 希望,沒有句點 91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9 5 2.5 4 從北印回來, 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 行動醫療團團長陳志福醫師, 為巡迴醫療團隊掌舵 30 周維正醫師是國合會的長期志工, 走過了三十多個國家, 在各個行動醫療團中, 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More information

求學 1925 Mount Holyoke Alpha Omega Alpha 4,000 走入麻醉科領域 Dr. Allen Whipple, : changingthefac

求學 1925 Mount Holyoke Alpha Omega Alpha 4,000 走入麻醉科領域 Dr. Allen Whipple, :  changingthefac 36 2015 7 511 Apgar Score Virginia Apgar, 1909-1974 1953 http://www.nlm.nih. 家世背景 Public Domain Image) 1909 6 7 Westfield, New Jersey Helen Clarke Charles Emory Apgar 1915 W2MN gov/changingthefaceofmedicine/

More information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1 圓方程式 第 章 二次曲線 38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線合稱為圓錐曲線 因為在平面坐標 系中 其對應的方程式均為二元二次式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四年十一月 放眼二十一世紀的大世界 核武 擴散 戰亂依然 環境污染 溫 室效應加劇 惡疾 空難 以及 自 然 災 害 頻 生 火 宅 中 人 苦不堪言 傳統的人生觀 價值觀逐漸剝離 網絡社會的虛 擬現實 真偽難辨 是非難決 令本來精神貧乏 心靈空虛的人 更加惶惑不安 環顧我們身處的 香港 政制 經濟 以至民生都 不得安穩 怨氣沖天 暴戾詛咒 抑鬱苦悶湧現 再加上自身的人 事感情 學業工作 可謂無一

More information

73 二 課程簡介

73 二 課程簡介 72 處 變 如何不驚? 談如何修讀 這門課 / 一 前言 73 二 課程簡介 74 Robert T. Golembiewski 三 教科書的研讀訣竅 75 76 cross reference 四 課程製作不易, 且成本昂貴, 一定要看 11 00 11 30 19 00 19 30 20 30 21 00 77 idea 1 78 五 輔助教材 是新知來源, 又是考試的範圍 六 面授教學提供解惑的機會,

More information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5: 43-48 Stephen F. Olford 5: 43 神厭惡罪 神愛罪人 Henry Drummond 愛的偉大卻被它的缺乏所勝過 5: 48 200 N. Main Street, Milltown, NJ 08850, U.S.A Tel: 732-828-4545 Fax: 732-745-2878 E-mail: info@crmnj.org 237 118 Tel: (02)

More information

A reconstruction of Smogulecki and Xue s table of trigonometrical logarithms (ca. 1653) Denis Roegel 21 October 2011 This document is part of the LOCOMAT project: http://locomat.loria.fr 1 Smogulecki

More information

....V....VII.... VIII

....V....VII.... VIII ....V....VII.... VIII................................. 002... 002... 004... 006... 012... 014... 019.... 022.... 023................................. 026... 026... 027... 039 XIII...043... 043... 045....

More information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52 2013 4 484 人類活動與 地球熱循環 46 不斷追求進步的我們, 殊不知在迅猛發展的同時, 已經陸續對地球的整個環境生態引爆一顆顆不定時炸彈, 所造成的傷害正逐漸擴大並增強中 10 6,000 500 地球的熱循環 3 2013 4 484 53 54 2013 4 484 工業革命後, 人類活動產生的熱迅速增加, 使地球原本趨於最適合人類活動的熱平衡必須重新調整 環境變遷 18 280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CBM PROPOSAL

CBM PROPOSAL Maya Grigorovich-Barsky EDU 605 Fall 2011 Professor Durham CBM PROJECT Counting 1-10 in Japanese Recognizing the Kanji Characters and Correctly Pronouncing Them Student Information Name: Melinda Baskin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目錄 香讚 開經偈 001 淨三業 安土地 普供養真言 00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003 悉曇般若無盡藏真言 金剛心真言 029 悉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言般若菩薩真言 030 悉曇修習般若真言 031 補闕 補闕圓滿 普迴向真言 032 迴向偈 033 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ˉ 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ˉ 無常住十方佛 ˉ 無常住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佛子 諸佛世尊 有十種廣大佛事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 皆不能知 去來現在 所有一切聲聞獨覺 亦不能知 唯除如來威神之力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諸佛 於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世界 兜率陀天 皆現受生 修菩薩行 作大佛事 無量色相 無量威德 無量光明 無量音聲 無量言辭 無量三昧 無量智慧 所行境界 攝取一切人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阿脩羅等 大慈無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1 2 3 4 5 6 7 8 公式 2 4 2 1 能 整除 因此後玩 者贏 且關鍵數 字為3 的倍數 3 0 3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數字是 4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4 0 4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 5 的倍數 5 0 5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 數字是 6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7 0 6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7

More information

2

2 2 Tehillim 12:46 Psalmos "le" (I) 27:46 22:1 (II) --- --- --- --- ( 71:14-16) --- ( 71:2) --- ( 71:6) --- ( 71:18) 2 () 73 2 12 50,73-83 11 42,44-49,84-85, 87-88 1 1 48 - 顺 - - - ) 15:1-19 6:33 15:17

More information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菩薩藏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1491 菩薩藏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91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及七萬二 千菩薩 是時長老舍利弗承佛神力 即從坐起

More information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第一章導言第一章 導 言 1-1 人一生的年齡變化和老年的概念 1994 0 14 15 6465 20 WHO 44 45 59 60 74 1 1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青老年,75-84 歲稱為 中老年,85 歲以上稱為 老老年 ( 鈕則誠,2006);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年輕老人期 (the youngold),75-84 歲稱為 中度老人期 (moderately),85

More information

2016-2017 04-05 06 07-08 09 10 11 12-13 14 15-16 17 17 18-19 20-26 27-29 30-32 33-35 36-37 37-38 39-40 40 41-42 42-43 44 45-47 48 49-51 51 52-53 54-55 56 57 58 59 60 2001 9 2002 1 896 1989 1989 8 Peninsula

More information

APA Preliminaries Text Reference 1. Cover Page 2. Title Page 3. Signature Page 4. Advisor s recommendation letter 5. Approval page 6. Copyri

APA Preliminaries Text Reference 1. Cover Page 2. Title Page 3. Signature Page 4. Advisor s recommendation letter 5. Approval page 6. Copyri 1 研究報告與論文的寫作格式 CHAPTER 1-1 1-2 專 題 研究報告, 乃至論文寫作都 有一定的標準與規範, 而寫作的 工具, 除了堪稱石器時代所用的筆與紙 外, 打字機及電動打字機仍是至今尚未完 消失的機具, 然而, 步入雲端世紀之後, 電腦文書處理的軟體早已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利器 這裡首推大家耳熟能詳的 Microsoft Word 1-2 1-2-2 APA Preliminaries

More information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Title 廣東省英德市黃花鎮醮儀紀實 Author(s) Palmer, DA; Yu, WT Citatio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香港, 2011 年 4 月 21-23 日. I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3, p. 469-502 Issued Date 2013 URL http://hdl.handle.net/10722/205323

More information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目錄 一 可以再多想想, 放下自殺念頭 4 二 正確的價值觀, 破解自殺迷思 9 三 肯定自我價值, 實踐生命意義 11 四 落實人文關懷, 成功防治自殺 15 五 放下自責內疚, 勇敢承擔責任 19 六 呼吸就是財富, 活著就有希望 23 七 重新檢視媒體, 重視精神生活 28 八 重建媒體道德, 善盡社會責任 30 九 不做成功的人, 做個實在的人 33 十 逆境讓人成長, 打擊磨練意志

More information

精子來自男人, 卵子來自女人 男女大不同的真正原因就在此! Sperm are from Men, Eggs are from Women Joe Quirk

精子來自男人, 卵子來自女人 男女大不同的真正原因就在此! Sperm are from Men, Eggs are from Women Joe Quirk 精子來自男人, 卵子來自女人 男女大不同的真正原因就在此! Sperm are from Men, Eggs are from Women Joe Quirk contents 1 2 3 4 5 6 7 8 9 10 4 6 14 21 27 30 35 37 40 44 5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8 65 68 73 77 81 91 95 T.S. 102

More information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997 197-210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7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一 問題與方法 1 ---- ---- 2 3 1 2 3 ---- 198 ---- ---- 4 二 內聖人格的形成與文學理想之建構 ( 一 ) 道德主體的確立 ( 仁 ) 與文學理想之根據 ( 質 ) 4 199 5 ---- 6 ( 二 ) 道德主體的落實 ( 禮 ) 與文學質素之要求

More information

家務工作安全及健康要點 家務工作看似簡單, 但我們絕不應忽視家居環境中潛在的各種危害及風險 如工作時不注意安全及健康, 很容易釀成意外, 導致勞損 受傷甚至死亡 本單張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家務料理者在工作時應注意的安全健康要點以及有關預防意外的措施 1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絆倒滑倒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家務工作安全及健康要點 家務工作看似簡單, 但我們絕不應忽視家居環境中潛在的各種危害及風險 如工作時不注意安全及健康, 很容易釀成意外, 導致勞損 受傷甚至死亡 本單張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家務料理者在工作時應注意的安全健康要點以及有關預防意外的措施 1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絆倒滑倒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Doing Housework in a Safe and Smart Way 家務工作安全及健康要點 家務工作看似簡單, 但我們絕不應忽視家居環境中潛在的各種危害及風險 如工作時不注意安全及健康, 很容易釀成意外, 導致勞損 受傷甚至死亡 本單張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家務料理者在工作時應注意的安全健康要點以及有關預防意外的措施 1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絆倒滑倒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絆倒滑倒 2 燙傷 燒傷

More information

1

1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8 15 9 10 11 12 13 16 14 17 18 19 20 21 22 15 23 2.3 不同的分析角度 以上種種對影響健康因素的分析 其實來自不同的學說和理論 它們從不同角度分析 健康 建立對健康及影響健康因素的不同理解 這些角度包括 1 生物 2 社 會 3 心理 4 靈性 5 生態及

More information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我的 十六 異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3 習應品 ( 資料 8) 開仁編 2018/12/1 書 p.28 經 佛告舍利弗 :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應如是思惟 : 菩薩但有字, 佛亦但有字, 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字 ; 色但有字, 受 想 行 識亦但有字 舍利弗! 如我但有字, 一切我常不可得, 眾生 壽者 命者 生者 養育 眾數 人 作者 使作者 起者 使起者 受者 使受者 知者 見者, 是一切皆不可得

More information

中華民國第 四 十 七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中華民國第 四 十 七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中華民國第四十七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作品說明書 高中組生物 ( 生命科學 ) 科 040718 光鮮外表下的神秘面紗 - 探討草莓果實生長及其生殖 學校名稱 : 國立鳳新高級中學 作者 : 高二簡溥辰 指導老師 : 王美玲 高二謝宜芬 高二歐盈佛 高二陳柏維 關鍵詞 : 草莓 (Fagaria sp. ) 果實發育 (fruit develop) 萌芽 (germination) ~

More information

1

1 1 () () 2 () () 1987 1988 () () 2010 來 理 3 () () () () () 4 () ( ) ( ) 來 理 () 1 5 高中生對手搖杯飲料之成癮度探討 高中生對手搖杯飲料之成癮度探討 以東港海事為例 價格便 宜 14% 離家近 12% 特色茶 飲 店面 19% 設計 3% 品牌 10% 促銷活 動 8% 品質 14% 碳酸 咖啡 6% 2% 服 務 態 度

More information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透視地球深處 的窗戶? extreme condition extreme environment 94.5 1 270 21 3.9 12.3 6,400 300 4,000 1864 Jules Gabriel Verne 1959 2008 1990 Paul Preuss 2003 24 2013 2 482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More information

則名戒 善不善法無二無別是則名戒 為貪欲故觀身不淨是則名戒 為瞋恚故生於慈心是則名戒 以智慧破癡網是則名戒 不得貪恚本是則名戒 於法無觀無想分別是則名戒 無我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無人見無常見無滅見是則名戒 於一切法不作不起是則名戒 心無所畏是則名戒 不依三界是則名戒 信無生法是則名戒 信解無生法忍是則

則名戒 善不善法無二無別是則名戒 為貪欲故觀身不淨是則名戒 為瞋恚故生於慈心是則名戒 以智慧破癡網是則名戒 不得貪恚本是則名戒 於法無觀無想分別是則名戒 無我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無人見無常見無滅見是則名戒 於一切法不作不起是則名戒 心無所畏是則名戒 不依三界是則名戒 信無生法是則名戒 信解無生法忍是則 自在王菩薩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420 [No. 421]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3, No. 420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城祇陀樹林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二萬人俱 菩薩摩訶 薩皆是一生補處

More information

2 3 13 17 22 26 1 2 8 100738 +86 (10) 8508 5000 +86 (10) 8518 5111 www.kpmg.com.cn 2006 4 2002 2006 1 28% 2006 17 8 500 2006 2006 2006 7 2.5 2 1 500 500 40% 500 10 16 14 12 10 8 6 4 2 2002-2006 5.1 5.9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2 二 會計用語之修正 : 三 財務報表之修正 IFRS 1

2 二 會計用語之修正 : 三 財務報表之修正 IFRS 1 會計焦點報 business.lungteng.com.tw 29 期 發 行 人 李枝昌 責任編輯 張瑩馨 羅正堯 出 刊 月 民國 104 年 4 月 發 行 所 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 248 新北市五股區五權七路 1 號 電 話 (02)2298-2933 傳 真 (02)2298-9766 會計 我國會計項目之修正及一致化 蕭麗娟老師 經濟 不能不知道的 紅色供應鏈 龍騰商管教研小組

More information

900??indd

900??indd 900 432 中華民國一 二年七月十六日 中鋼半月刊 第九版 六月份公司業務概況 八 碳鋼產量 六九九 七 三公噸 碳 鋼銷量 七三六 九公噸 合併營收 二五 八七五 一七五千元 福利金收支統計 項 福 利 資 訊 請 參 閱 EIP 快速選 單 總務福利資訊平台 本公司福委會一 二年六月 份福利金收入及各項補助之人 數 金額統計如下表 至於各 一 二年合併累計營收 二千元 一七三 一五五

More information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當智慧財產 侵犯人權? 智慧財產與人權 Kickstarter The Matrix The Matrix Avatar Eywa 12 2013 4 484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大智度論 講義 ( 第 09 期 ) 經 慧日佛學班第 09 期 /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20 期 大智度論 卷 60 釋校量 1 法施 2 品第三十 3 八 ( 大正 25,481b14-486a22) 壹 舉 以世間善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 壹 ) 舉 以十善道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一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校量 經卷化他 ( 一 ) 正說 經卷化他 勝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釋厚觀 (2010.11.13)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目錄 ( ) (: 00059) 2015 目錄 2 3 4 5 8 21 41 53 61 63 64 66 67 68 150 151 1 公司資料 公司 股 00059 0.1% 05821 0.1% 05580 0.1% 05855 0.1% 05567 0.1% 05602 業 8 32 33 86 20 2208 2888 86 20 2208 2777 業 151 14 1401 (852)

More information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Diamond Sutra 由謝宏其 ( 台灣 ) 翻譯成白話中文和英文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nd oral Chinese by Gary Hsieh, Taiwan www.sutranet.org sutranet.org@gmail.com sutranet@sina.com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More information

青少年家庭教育手冊父母版 The Power of Yet Youtube TED The Power of Yet Dr. Carol Dweck 04 / 05 ...52...04 PART 1... 08 PART 2...12 PART 3...14...14!...22...26 SOP...32...38...44...51 PART1 PART1 1. 2. Family Life

More information

T050X_02

T050X_02 1. 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為頓為漸耶 佛告大慧 漸淨非頓 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陶家造作諸器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技術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More information

1

1 デビルザイバー 2 最後の 7 日間 惡魔倖存者 2 最後七日間 ( オリンピア ( 平和 OLYMPIA )) 八通屋育樂事業有限公司 07-3733316 www.8tw.com.tw 此攻略本是引至日本遊戲攻略說明, 內容僅供參考, 一切演出以官方為主, 若有任何錯誤或問題敬請告知, 我們會盡快改善, 謝謝 本書圖片取材自網路 1 2 通常舞台 3 4 5 6 7 8 9 10 轉輪排列 役構成

More information

愛上傲嬌老師目次第十七課男人的恢復力是很好的004 第十八課喝酒,是最容易喝出感情的012 第十九課男人急起來,是可以不擇手段的055 第二十課到底,他是可以被打敗的111 第二十一課結果,他才是最後的那個人143 第二十二課這個人,從來都是屬禽獸的162 尾聲好一隻占有慾強大的獸181 屈雲番外愛上甜味棉花糖183 2 古承遠番外 新黑夜裡總會有顆星199 李悠然番外 新週而復始的一天205 屈雲番外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抓到重點 + 專注力, 做事有效率 GPS You Can Change Your Way of Working Just by Changing Your Way of Thinking 高橋政史 著 黃玉寧 譯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8 12 1930 60 3 Steve Jobs 你所需要的是技巧? 還是思考方法?

More information

446-mustardSeed-output.indd

446-mustardSeed-output.indd 446 2 3 4 5 6 7 教會園地 我們成就極重 無比 永遠的榮耀 因為我們不是顧念看得見的 而是顧念看不見的 原來 看得見的是暫時的 看不見的才是永遠的 如果弟兄姊妹們也希望你們未信主的親戚 朋友 同事和同學能夠勝過今世的苦難 請你 們為他們禱告 和帶他們參加2015年1月18日主日晚上七時由溫偉耀博士主領的佈道會 平安 之路何處尋 ཐኚ 1 主日學祝誕 8 教會園地 2 GLOW團契 探訪禮賢會王少清頤養院

More information

1

1 スカイガールズ 2~ ゼロ ふたたび ~ 天翔少女 2~ 零再現 ~ ( 高砂 ) 八通屋育樂事業有限公司 07-3733316 www.8tw.com.tw 此攻略本是引至日本遊戲攻略說明, 內容僅供參考, 一切演出以官方為主, 若有任何錯誤或問題敬請告知, 我們會盡快改善, 謝謝 本書圖片取材自網路 1 2 3 4 «SKY BIG BONUS7» 5 6 7 8 9 轉輪排列 役構成 有效線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序 前言 戀愛也要學習嗎 誰教過我們怎去愛 3 第一章 初遇愛情 暗黑魅影 戀愛札記 落寞的愛情獨腳戲 10 求愛行動 戀愛札記 當示愛成了傷害 夢中的他 戀愛札記 分清愛慕與傾慕 情約一天 戀愛札記 無名分的戀人之實 第二章 戀愛萬象 我未成年 戀愛札記 當衝動主宰意

目錄 序 前言 戀愛也要學習嗎 誰教過我們怎去愛 3 第一章 初遇愛情 暗黑魅影 戀愛札記 落寞的愛情獨腳戲 10 求愛行動 戀愛札記 當示愛成了傷害 夢中的他 戀愛札記 分清愛慕與傾慕 情約一天 戀愛札記 無名分的戀人之實 第二章 戀愛萬象 我未成年 戀愛札記 當衝動主宰意 前言 誰教過我們怎去愛? 2013 16.8% 5.4% 4 5 目錄 序 前言 戀愛也要學習嗎 誰教過我們怎去愛 3 第一章 初遇愛情 暗黑魅影 戀愛札記 落寞的愛情獨腳戲 10 求愛行動 戀愛札記 當示愛成了傷害 夢中的他 戀愛札記 分清愛慕與傾慕 情約一天 戀愛札記 無名分的戀人之實 第二章 戀愛萬象 4 18 30 120 我未成年 戀愛札記 當衝動主宰意識 132 兼職情人 戀愛札記 走一條不同的路

More information

â 1

â 1 マブラヴオルタネイティヴトータル イクリプス全蝕 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 ( 三共 (SANKYO)) 八通屋育樂事業有限公司 07-3733316 www.8tw.com.tw 此攻略本是引至日本遊戲攻略說明, 內容僅供參考, 一切演出以官方為主, 若有任何錯誤或問題敬請告知, 我們會盡快改善, 謝謝 本書圖片取材自網路 â 1 2 3 4 5 6 7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