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Subjective Reality: Analyzing the Writing of Taiwan Writers in the Modernism Generation on the Chinese Civil War Huang Chi-Feng Assistant Professor



Similar documents
untitled

1

桃創學報

/ 3 /

Traversing Humanity sports arena Persevering-- Aanalyze writer's creation heart history based on Ting-Chiun Wang s Wen-Shiao-Chiang-Hu Abstract Ding-C

摘要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On the Tea Culture in Verses of the Yuan Dynasty Shu-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 Tang poetry, Sung

8 戲劇學刊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Peking opera and Modern Drama in Shanghai during the Isolated Island Period: Two Different Kinds of MingmoYihen and t

A-錢穆宗教觀-171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塗 畫 畫, 高 中 開 始 為 了 準 備 考 美 術 系 而 每 日 下 課 後 往 畫

一 前 言 ( 一 ) 寫 作 動 機 與 目 的 鍾 曉 陽 是 八 O 年 代 崛 起 的 代 表 性 女 作 家 之 一, 她 一 九 六 二 年 生 於 廣 州, 在 香 港 成 長, 大 學 時 期 留 學 美 國 主 攻 電 影 學 系, 現 居 澳 洲 她 從 十 三 歲 開 始 寫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218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第五期 一般論文 結構的當時 作為一個企圖和日語本位主義文化擴張進行抵抗 扭轉不均衡文化流向的批判性知識社群 以民間文學整理作為鏈 接的契機 以學院資源取得合法關鍵 不計採取民族文學遺產 化 知識化的柔軟姿態 開拓創作與言論空間 林荊南等人的努 力具有不可漠視的文化價值與啟

~ ~ ~

33-57

Microsoft Word - 104蔡孟珍.doc

104王三慶.doc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Microsoft Word - 口試本封面.doc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 (18 ) , , % ,,; (3) ,a 100 %,b, 6 (, ),c , , , 2000 ; (4),2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88 一般論文 The Pursuit of Reality in Family Catastrophe and Crystal Boys Hung, San-Hui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entral U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

Microsoft Word - 04-郭乃禎.doc

政治哲學要跨出去!

<322DB57BA5C9BBF DA4BAA4E52E706466>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Meinong s Paper Umbrella Painting Abstract Meinong paper umbrellas are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rt for the Hakka peo

<4D F736F F 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Corpus Word Parser 183

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广 州 市 花 都 区 公 务 员 培 训 需 求 分 析 的 研 究 A STUDY OF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ON CIVIL SERVANTS OF HUADU DISTRICT IN GUANGZHOU 作 者 姓 名 : 黄 宁 宁 领 域 ( 方 向 ): 公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32 台 灣 文 學 學 報 第 二 十 四 期 Hino Ashihei and war-time writing by Japanese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Lin, Hui-chun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of Gene

Microsoft Word - 13丁帆.doc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5, Jun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Era of Suffe

164 On Inherit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Fate of Stranger in the Novels by Song Ze Lai and Wu He Hou, Tzuoh-Je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tera

叶 洪 生 : 论 还 珠 楼 主 李 寿 民 的 是 非 功 过 2012 年 第 4 期 剑 仙 神 话 志 怪 冒 险 传 奇 种 种 题 材 内 容 的 超 长 篇 武 侠 巨 构 并 未 全 部 完 成 当 故 事 进 行 到 蜀 山 剑 侠 后 传 ( 以 下 简 称 后 传 ) 第 五

% % % % % % ~

2002 2,,,,,,, ,,,,,,,,,, 1907,1925,, ,, , 1928,1934,1934 5,, ,, ,,,,

207X满永

Microsoft Word 林宜芳 doc

Microsoft Word - 1-黃東陽-演繹的風流.doc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48 東華漢學 第20期 2014年12月 後 卿 由三軍將佐取代 此後 中大夫 極可能回歸原本職司 由 於重要性已然不再 故而此後便不見 中大夫 記載於 左傳 及 國 語 關鍵詞 左傳 中大夫 里克 丕鄭 卿

跨越文藝復興女性畫像的格局—

/ No

綠色產業、生活風格與健康論述:有機食品消費之社會文化分析

沈石溪動物小說研究.PDF

10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总 第 118 期 国 山 河 为 目 的 游 记 ; 表 达 自 己 对 新 中 国 新 国 民 新 道 德 新 思 想 期 盼 与 希 望 的 书 信 等 等, 都 是 蔡 东 藩 的 论 说 范 围 但 不 论 何 种 题 材, 其 取 材 立 论


Microsoft Word v...doc

中國飲食色彩初探

<4D F736F F D203820BDD7A848B171A4E5AABAA55FA8CAAED1BC6720B071C541B5BE2E646F63>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2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he revolt of Li Ch'iao "Spring of Lan cai xia" Li HuiRu Abstract "Spring of Lan cai xia " namely assumed appears the Taiwan prostit

第一章 緒論

宗教文物蒐藏:神聖與博物館化

Fig. 1 Frame calculation model 1 mm Table 1 Joints displacement mm

Microsoft Word - 24.doc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2 32,,,, 211, 1980,, (implosion, ),, : (lowest - low fertil2 ity), 1. 3 TFR ( Kohler, Billari and Ortega, 2002) ; (very low fertility), 1. 5 TFR (Cald

2004 2,,,, 1907,, 7 6,,,,,,,,,,,,, 7 13,,, 15,, :,,2001, ,:,, 1981,

摘要

ISSN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臺 灣 圖 書 館 管 理 季 刊 第 五 卷 第 二 期 / 98 年 4 月 only a small part can be seen. Literature creation is just like iceberg floating on the sea, readers can only

A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Liu Zong-Yuan s Story of He-Jian : Also on Liu s Reflections and Writings on Human Desires Fang Jie * Abstract Both Liu

1.第二卷第二期p1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symmetrical cutting patterns with various materials for visual designing; ii. This part combined costumes, bags and oilpaper umbrellas with the tradit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sacred mountains is an essential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The importance of mountain in Chinese t

 

<4D F736F F 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 `

(Microsoft Word -

97 3 ヽ ヽ ヽ ヽ ヽ 10 ヽ

<4D F736F F D FB171B8D1BA63A544B871BDD7A7F8A457B6A9C3C0B34EB3D0A740A4A7ACFCBEC7AF53A6E2A158A548A16D4D722E20444F42A16EA142A16D F706F6EA16EBB50A16D4D79204C6F6E65736F6D F77626F79A16EB5A5A740AB7EACB0A8D22E6

third in 20 years. The student population will be in the range of million before Keywords education age population family planning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西漢晚期以來,儒家思想對社會已有了深入的影響,當時不論士庶,普遍對孝悌之行抱有由衷的敬意。在此背景下,原本存在於大家庭的治家之法,在士人階層發生了深刻而微妙的變化。士人立身以禮、躬行實踐的結果,推動著家庭內的倫理關係趨向於嚴謹規矩。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民國初年小學國語課本的實用主義傾向──以黎錦暉編寫版本為主要分析對象

% % 99% Sautman B.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The Case

Microsoft Word doc

124 第十三期 Conflicts in the Takeover of the Land in Taiwan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A Case in the Change of the Japanese Names of the Taiwanese Peopl

李 银 波 : 易 卜 生 笔 下 凯 蒂 琳 形 象 的 斯 芬 克 斯 因 子 与 伦 理 选 择 37 和 国 完 全 丧 失 过 去 的 民 主 精 神, 元 老 院 贵 族 争 权 夺 利 贪 污 腐 化, 少 数 贵 族 元 老 独 揽 大 权, 统 治 者 内 部 的 矛 盾 也 尖

Transcription: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九期 2014 年 10 月 頁9-49 國立台灣文學館 主觀的真實 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 黃啟峰 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摘要 本論文以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作品中的 戰爭想像與恐怖書寫 為主 題 討論該時代作家如何面對上一代不願面對的 戰爭創傷 議題 並進一步 透過 主觀的真實 面相 去勾勒人在戰爭現場或戰時體制下的情貌與選擇 討論的文本包含白先勇 李渝 王文興 郭松棻的戰爭題材之作品 現代主義 世代的小說家雖然大多未能親身經歷戰爭 但他們在相對於官方選擇性詮釋的 歷史觀下 嘗試以對國共內戰等題材的想像書寫 構想歷史的另一面真實 這 些作品同時表現了戰爭的暴虐本質 戰爭對人民的乏害 與戰爭後的悔罪等議 題 這些作品的核心並非在於客觀歷史呈現 而是從主觀真實的原則出發 它 們一方面表現了沙特在存在主義強調惡的書寫對於人的完整性的必要 另一方 面也從對上一代戰禍裡的悔罪 提煉出悲劇作品所帶有的淨化作用 最後透過 歷史戰爭背景所構築的人的境遇 作家拋出了諸多人在極限處境中的諸多倫理 學問題 為戰後台灣文學與歷史之間 開啟了一道開創性的辯證路徑 關鍵詞 現代主義世代 國共內戰 存在主義 惡的書寫 本文初稿為筆者博士論文 戰爭 存在 世代精神 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 的部分章節內 容 於撰寫期間投稿貴刊 承蒙匿名審查委員不吝提出諸多修改意見 使本文在後續的修改中 題旨與 通篇結構能更趨於明朗完整 謹此致謝

10 Subjective Reality: Analyzing the Writing of Taiwan Writers in the Modernism Generation on the Chinese Civil War Huang Chi-Feng Assistant Professor Center of General Education Orient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war imagination and horrors writing of Taiwan writers in the modernism generation, discusses how the modern writers dealt with the war trauma that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postwar could not fac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e reality outlines human circumstances and choices in war scenes and fram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xts of Bai Xian-yong ( ), Li Yu( ), Wang Wen-hsing( ), and Guo Sung-fen( ) regarding war subjects. Although most of the modern writers had no war experience, they intended to describe the Chinese Civil War by using their imagination and created the other side of true war history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sel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war history by the government. Moreover, their works presented some issues regarding the violent essence of wars, people s hurts from wars and solders guilt after wars. The key point of these works is not to reappear the objective history, but to present the subjective reality. On the one hand, they presented the evil s writing for the need of human integr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reflected the guilt of the postwar first generation caused by the Chinese Civil War, and made the catharsis like tragedies do for readers. Finally, based on the human circumstances created according to the war history, they brought up many ethical issues that people would face under extreme situations, and created an innovative way of dialectics between Taiwa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Keywords: Modernism Generation, Chinese Civil War, Existentialsim, Writing of Evil

主觀的真實 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 11 主觀的真實 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 一 現代主義美學原則下的歷史自省 1950 年國府與中共在四年內戰後 隔海對峙的局面大致底定 同時也因 韓戰牽動 東亞冷戰結構逐漸成形 此後台灣社會便深陷 戰時體制 與 冷 戰結構 雙重結構的影響 內戰 與 冷戰 在台灣具有複雜的連動關係 五 年代因國際冷戰氛圍 國共內戰 的前線同時被納進東亞冷戰的圍堵防 線 從五 到七 年代初 是東亞冷戰局勢最為緊繃的時局 反共 成為內 戰下的國府與冷戰下的美國陣營共同的目標 加以國府 反攻大陸 口號的必 要 及美國在六 七 年代越戰的捲入 因此 戰時體制 與 戰爭意象 深 深植入於五 六 年代的台灣社會 而這對於幾乎沒有親歷實質戰爭經歷的戰 後第二代來說 戰爭 具有與上一代完全不同的意義 戰爭 並非親身創 傷經驗的延續 而是以一種由歷史記憶所形成的 戰爭陰霾 與體制下所產生 的 戰爭意象 符號而存在 在全球冷戰方殷時期 六 年代開始 同時也是資本主義陣營黃金時期的 來臨 以蘇聯為代表的共產陣營計畫經濟發展效果不彰 而以資本主義掛帥的 歐美各國則在經濟上步入黃金時期 東亞的日本與台灣在美國的經濟援助下 日本逐漸形成戰後亞洲經濟的中心 而台灣則在經濟上快速成長 並開始逐漸 引進許多現代化的產物與進一步生發的現代性經驗 1 其時台灣在整體都市發 展上雖然仍在落後階段 但這種現代性經驗一部份如邱貴芬所分析 可視為一 1 邱貴芬以為六 年代的 現代化 體驗可視為一種由美援所開展的文化想像 當中包含由大量移民交 混 資本主義發展 工業起飛所帶來的 現代化 視覺和音覺的 新奇 邱貴芬 在地性 的生 產 從台灣現代派小說談 根 與 路徑 的辯證 黃錦樹 張錦忠編 重寫台灣文學史 台 北 麥田出版社 2007.08 頁360 王鼎鈞則以親身經歷回憶 1957年台北街頭第一次出現大型霓 虹燈廣告 象徵台灣正由 軍事主導 逐漸趨向 商業主導 的劃時代意義 王鼎鈞 文學江湖 台北 爾雅出版社 2009.03 頁265

12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九期 專題論文 種工業化 資訊化加速進行所帶來的文化想像 另一部份則由大批赴美留學的 留學生 將這種由紐約 芝加哥等美國大城市生活的現代化都會生活體驗 以 文字創作的方式深刻表現台灣族群在異鄉經驗中所轉化成的現代性的心靈體 驗 2 在六 年代資本陣營的黃金時期中 許多國家同時也出現了世代斷裂的 現象 如史學家霍布斯邦所分析 從一九六 年代開始 家有青少年的父母都深深感受此中 他們唯一的 共同問題的尖銳及嚴重性 新時代青少年所居住的社會 與舊時代割斷 了臍帶關係 上下兩代 老少之間 他們唯一的共同經驗 可能是 一起經歷了一場國家大戰 黃金時期的到來 加深了這道世代鴻 溝 至少到了一九七 年代方才中止 3 六 年代身處冷戰結構中的台灣 與其他許多國家一樣 亦出現了同樣的世代 鴻溝 台灣一方面雖有自己內部的歷史處境與背景4 促成此世代斷裂的現象 但另一方面仍在全球資本主義陣營黃金時期的科技高速發展過程中 促成文藝 各領域紛紛出現力圖擺脫傳統窠臼的 現代化 過程 5 因此 六 年代台灣 藝文界同時也力行其於現代文學上的 現代化 過程 西方二十世紀初期 現 代主義 文學的經典作品與戰後 存在主義 哲學與文學的風潮 成為文壇追 逐效仿的對象 現代主義在這轉譯的過程中 現代主義的美學現代性 其原先 對資本主義現代化生活的批判取向被大量弱化了 這也反映了台灣在六 年代 現代化都會背景的尚待起步階段 而更著重於現代化下 理性 進步 的創新面貌 6 2 3 4 5 6 現代主義世代的這批年輕作家 大部分皆有赴美留學的經驗 其中更有一大部分的人最後長期滯美 因 此他們的作品往往同時具有鄉愁上的台灣元素與西方都市的現代性體驗 艾瑞克 霍布斯邦 Eric J.Hobsbawn 著 鄭明萱譯 極端的年代 1914-1991 下 台北 麥田出版社 1996.11 頁494 如新文學傳統在戒嚴體制下被斷絕 上一代在歷史上所經歷的亡國創傷 如1962年台灣出現中西文化論戰 便是台灣西化 現代化訴求與堅持中國傳統與否的一場論戰 胡適 早年的 全盤西化 論述再次被提起 此次論戰後來雖淪為情緒的謾罵 終至無疾而終 但西化 現代 化的主張在六 年代卻已穩固的成為文壇的主流意見 台灣在現代主義接受的此現象或可參考霍布斯邦對非西方國家接受現代主義的分析 對非西方世

13 7 8 9 10 界 的 多 數 藝 術 家 而 言, 根 本 的 問 題 卻 在 現 代 化 而 非 現 代 主 義 作 家 如 何 才 能 將 本 國 本 地 的 日 常 語 言, 轉 化 成 富 有 變 化 包 羅 萬 象, 適 用 於 當 代 世 界 的 文 學 用 語 艾 瑞 克 霍 布 斯 邦 (Eric J.Hobsbawn) 著, 鄭 明 萱 譯, 極 端 的 年 代 :1914-1991( 上 ) ( 台 北 : 麥 田 出 版 社,1996.11), 頁 285 7 王 鼎 鈞, 文 學 江 湖, 頁 351 8 麥 奎 利 (John Macquarrie) 著, 成 窮 譯, 存 在 主 義 神 學 : 海 德 格 爾 與 布 爾 特 曼 之 比 較 ( 中 國 香 港 : 道 風 書 社,2007.01), 頁 96-97 9 戰 爭 向 我 披 露 了 我 自 己 和 世 界 的 某 些 面 貌 比 如 說, 我 是 在 戰 爭 中 才 體 會 到 被 囚 禁 這 一 深 刻 的 異 化, 我 也 是 在 戰 爭 中 才 體 會 到 與 人 的 關 係, 體 會 到 敵 人 薩 特 (Jean Paul Sartre) 著, 施 康 強 譯, 七 十 歲 自 畫 像, 沈 志 明 艾 珉 主 編, 薩 特 文 集 第 七 卷 ( 中 國 北 京 :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 2005.05), 頁 413 原 文 發 表 於 1975 年 10 卡 繆 (Albert Camus) 著, 溫 一 凡 譯, 悲 觀 與 暴 虐, 卡 繆 雜 文 集 : 抵 抗 反 叛 與 死 亡 ( 台 北 : 志 文 出 版 社,1979) 原 文 發 表 於 1945 年 9 月 法 國 的 戰 鬥 報

14 11 12 13 14 11 他 們 ( 存 在 主 義 者 ) 的 共 通 點 不 過 是 一 致 認 為 : 存 在 先 於 本 質 或 者, 如 果 你 願 意 的 話, 我 們 必 須 從 主 觀 性 開 始 沙 特 (Jean Paul Sartre) 著, 張 靜 二 譯, 存 在 主 義 與 人 文 主 義, 沙 特 隨 筆 ( 台 北 : 志 文 出 版 社,1980.07), 頁 102-103 12 同 註 11, 頁 123-124 13 藝 術 家 一 貫 對 惡 有 獨 特 的 理 解, 他 認 為 惡 不 是 某 一 觀 念 的 暫 時 的 可 以 抑 制 的 孤 立 狀 態, 而 是 世 界 與 人 不 能 還 原 為 思 想 這 一 特 性 薩 特 (Jean Paul Sartre) 著, 施 康 強 譯, 什 麼 是 文 學?, 沈 志 明 艾 珉 主 編, 薩 特 文 集 第 七 卷, 頁 178-179 原 文 發 表 於 1947 年 的 現 代 雜 誌 14 在 廣 義 的 用 法 裡, 世 代 (generation) 這 個 字 所 保 留 的 主 要 是 歷 史 內 涵 1930 年 世 代 意 識 (gereration-conscious) 這 個 有 意 義 的 詞 彙 也 是 從 這 一 年 開 始 被 收 錄 在 文 獻 中 也 許 是 從 1950

15 15 structure of feeling 1960-1970 1930 1950 1934 年 代 開 始, 世 代 意 識 這 個 詞 彙 便 隱 含 著 代 溝 (generation gap) 的 意 思 雷 蒙 威 廉 士 (Raymond Williams) 著, 劉 建 基 譯, 世 代, 關 鍵 詞 : 文 化 與 社 會 的 詞 彙 ( 台 北 : 巨 流 圖 書 公 司,2003.10), 頁 152 15 在 蕭 阿 勤 對 戰 後 世 代 的 劃 分 中, 其 將 六 年 代 視 為 消 極 沉 默 的 一 代, 七 年 代 視 為 回 歸 現 實 的 一 代, 其 劃 分 的 標 準 主 要 從 年 輕 世 代 對 社 會 介 入 與 政 治 參 與 面 角 度 而 言, 而 筆 者 所 劃 分 的 現 代 主 義 世 代 則 主 要 著 重 於 文 學 思 潮 的 吸 收 與 表 現 面 上, 在 六 七 年 代 社 會 與 政 治 的 變 動 下, 蕭 阿 勤 將 其 劃 分 為 兩 個 世 代, 然 回 到 文 壇 上 來 看, 筆 者 以 為 七 年 代 雖 經 歷 保 釣 運 動 及 鄉 土 文 學 運 動 的 洗 禮, 然 並 非 出 現 一 個 完 全 取 代 前 者 的 世 代 ( 但 不 可 否 認, 鄉 土 題 材 的 作 品 開 始 大 量 出 現 ), 相 反 的, 我 們 可 看 到 現 代 主 義 世 代 在 回 歸 現 實 的 社 會 變 革 當 中, 有 些 作 品 雖 轉 而 關 注 了 存 在 主 義 的 積 極 介 入 社 會 及 抗 爭 的 面 貌, 但 在 創 作 的 美 學 原 則 上, 這 些 世 代 作 家 的 作 品 仍 然 是 相 當 現 代 主 義 的

16 16 1952 17 ethnic groups 1980 18 19 1945-1949 1949 16 李 喬 在 2013 年 5 月 22 日 受 中 央 大 學 中 文 系 邀 約 所 主 講 的 我 看 台 灣 文 學 演 講, 亦 曾 親 口 證 實 過 去 曾 有 很 長 一 段 時 間 對 存 在 主 義 思 潮 的 著 迷 與 閱 讀, 其 閱 讀 的 對 象 包 含 齊 克 果 沙 特 卡 謬 等 人 的 作 品, 其 後 來 並 嘗 試 將 此 哲 學 思 想 在 其 部 分 的 小 說 創 作 中 予 以 體 現 17 關 於 戰 後 台 灣 文 學 在 存 在 主 義 接 受 背 景 及 文 學 表 現 上 的 本 省 與 外 省 差 異 之 論 述, 可 參 考 廖 偉 竣 ( 宋 澤 萊 ) 的 碩 士 論 文 台 灣 存 在 主 義 文 學 的 族 群 性 研 究 以 外 省 人 作 家 與 本 省 人 作 家 為 例 ( 台 中 : 中 興 大 學 台 灣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2009) 18 如 福 佬 人 相 對 於 客 家 人, 漳 州 人 相 對 於 泉 州 人, 漢 人 相 對 於 原 住 民, 外 省 人 相 對 於 本 省 人 19 台 灣 族 群 想 像 的 觀 念 可 參 考 自 王 甫 昌 的 研 究 專 書 王 甫 昌, 當 代 台 灣 社 會 的 族 群 想 像 ( 台 北 : 群 學 出 版 社,2003.12)

17 Stranger 1949 1949 1949 20 20 至 於 包 括 陳 映 真 七 等 生 李 喬 等 本 省 籍 作 家 亦 有 不 同 於 外 省 作 家 的 太 平 洋 戰 爭 題 材, 礙 於 篇 幅 與 時 間 所 限, 本 文 將 先 集 中 處 理 國 共 內 戰 此 一 歷 史 主 題 的 文 本, 至 於 可 從 後 殖 民 觀 點 來 省 視 的 太 平 洋 戰 爭 經 驗 的 本 省 籍 作 家 文 本, 將 於 日 後 再 另 闢 專 文 處 理, 特 此 謝 謝 匿 名 審 查 委 員 所 提 供 的 建 議 與 方 向

18 二 追 悼 民 國 : 論 白 先 勇 的 台 北 人 1961 1949

主觀的真實 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 19 暴 罪惡 甚至是懺悔等個人角度去觀看這場上一代的戰爭 戰後第二代作家 親身接觸到戰爭歷史者極為有限 至多如白先勇等外省第二代較為年長者 經 歷的也多為逃難的經驗 因此這一代的作家其雖因台灣處境的關係 始終處於 戰爭陰霾 但對於這場歷史的巨變 因為時間的距離 多了一個觀看的沈澱空 間 但同時歷史中所添進的個人觀看視角與當時代的省思 使他們在戰爭的書 寫上加進了豐富的想像虛構成分 有趣的是 這種以歷史現實題材為追求的戰 爭想像小說 其雖並不標榜歷史事件之真實性 但卻透過構建的歷史境況 更 貼切的達到人在戰爭舞台下所逼視出的生存樣貌 這種文學中個人對戰爭的悔 罪特質 較之五四時期中國新文學 感時憂國 的傳統框架 已更推進一步 更細緻的表現了戰爭的罪與懺悔在人道與人文面向的省思 21 對於中國新文學 與台灣日治時期新文學以來的發展 是重要的一大突破 而這種打破 家國框 架 存在主義式人文主義的抬頭 無疑與1949年以來 家國敗亡 的意象被 長久懸宕在民間社會的精神史中有關 白先勇於1965-1971年陸續發表的 台北人 可說是現代主義世代作家 當中 對於上一代國族歷史與戰爭題材給予最多關注的作家 在白先勇的 台 北人 一書中 直接描述到戰爭題材的篇章主要有 一把青 歲除 梁父吟 與 國葬 幾篇 其指涉的戰爭場景不外乎民國以來國民黨一系所 經歷的戰役 從辛亥革命 北伐 抗日 到最後的國共內戰 描述的中心則主 要在於將軍 士兵及其眷屬的人物形象 白先勇的戰爭書寫 一方面是對上一代 國民黨的致哀 另一方面也是對他們的致敬 如白先勇自己後來在訪問所自剖 我十分認同中華文化 但對於政權 我心目中的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 後就消失了 在 臺北人 中表現了許多這方面的思考 22 21 22 懺悔意識乃是文學獲得人性深度的一種精神力量 事實上 作家對現象世界的描寫與揭示的深刻 度 取決於他們對人的行為動機存在著緊張的心靈世界體驗的深度 也就是人性的深度 劉再復 林岡 罪與文學 關於文學懺悔意識與靈魂維度的考察 中國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 頁158 曾秀萍訪問整理 從同志書寫到人生觀照 白先勇談創作與生活 柯慶明等著 白先勇研究精 選 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2008.09 頁485

20 23 1945 1949 1949 24 23 白 先 勇 的 台 北 人 雖 不 乏 外 在 客 觀 的 描 寫 技 巧, 但 與 柏 楊 異 域 這 類 的 紀 實 文 學 終 究 不 同, 如 白 先 勇 典 型 今 昔 時 空 的 平 行 對 比 手 法, 往 往 便 透 過 一 種 主 觀 的 意 識 流 動 而 開 展, 由 意 識 而 穿 梭 於 過 去 與 現 在, 從 這 個 面 向 來 看, 白 先 勇 於 小 說 中 最 終 追 求 的 仍 然 是 內 心 的 寫 實 原 則 24 歐 陽 子, 一 把 青 裡 對 比 技 巧 的 運 用, 王 謝 堂 前 的 燕 子 ( 台 北 : 天 下 遠 見 出 版 公 司, 2008.09), 頁 51

21 1949 1945 1945 1949

22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九期 專題論文 本上不外乎指向成與敗的兩段連結鎖鍊 成功的象徵符號指向辛亥革命 北伐 與抗日 失敗的象徵符號則指向1949年前後的大潰敗 可見白先勇對於戰爭題 材 基本上雖多利用了時空錯置的現代主義手法 但其出發點基本上仍多立基 於遷台族群與逝去的黨國立場上的憐憫 較少見宏觀的人道主義對家國戰爭的 省思 唯 梁父吟 與 國葬 兩篇曾短暫提出對戰爭的懺悔 25 其一為 梁 父吟 樸公在王孟養的葬禮交代雷委員 你老師打了一輩子的仗 殺孽重 他病重的時候 跟我說常常感到心 神不寧 我便替他許下了願 代他手抄了一卷金剛經 剛剛抄畢 做 七七 那天 拜大悲懺的時候 正好拿去替他還願 26 其二為 國葬 李浩然將軍的部屬劉行奇的出現場景 老和尚身披玄色袈裟 足登芒鞋 脖子上掛著一串殷洪唸珠 站在靈台 前端 合掌三拜 翻身便走了出去 27 白先勇在兩篇小說都藉由佛教的色彩來替逝去的將軍的殺孽解罪 然而這當中 的反省究竟還是落在歷史潰敗的省思當中 這我們甚至可從 國葬 的劉行奇 在回憶1949的潰敗場景時 仍十分激動難忘 可見其於出家的過程當中 消極 的從亡國中避世的層面 終究還是遠遠的大過於積極的對人世間殺伐的參悟 三 美學救贖 論李渝的 金絲猿的故事 同樣的 李渝的小說也對國共內戰歷史的空白產生濃厚的興趣 因此 金 絲猿的故事 以1949年在川西撤退的馬將軍為故事中心 透過其女兒馬懷寧 對父親經歷的追索 逐漸釐清上一代遺留下來的戰爭迷霧 金絲猿的故事 25 26 27 關於白先勇 台北人 在戰爭責任上的罪孽意識 李豐楙在 命與罪 六十年代台灣小說中的宗教意 識 已有精闢的論述 此文收錄於封德屏主編的 台灣文學中的社會 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 集 一 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6.06 一書中 白先勇 梁父吟 台北人 台北 爾雅出版社 1983.04 頁191 白先勇 國葬 台北人 頁324

23 2000 1949 啊, 是 的, 我 們 又 一 次 提 用 戰 爭 的 寓 意 了 ; 殘 暴 的 打 擊 傷 害 和 毀 滅, 戰 爭 把 一 切 趨 向 零, 怎 麼 能 和 愛 情 放 在 一 起 比 呢? 愛 情 不 是 正 相 反 嗎? 多 少 世 紀 以 來, 對 愛 情 的 詠 歌 從 不 曾 停 止 過, 說 它 是, 新 月 晨 曦 初 春 清 風 陽 光 希 望 心 靈 的 瓊 漿 瑰 麗 的 天 堂 可 是 同 時 也 說 它 是

24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九期 專題論文 寒夜 冷雨 騙局謊言 泥濘 地獄 28 李渝一方面將愛情與戰爭對比 但又在其後帶出愛情在戰爭之外的另個領域 也同樣存在豐美和荒涼的兩面性 因此戰後當 經過戰爭的人等待著另一場戰 爭 不曾經過戰爭的人等待著一件欲死欲活的愛情 29 將軍還在苦苦盼望戰 爭來臨的同時 被消耗與壓抑的第二任夫人及馬懷遠也默默展開了一場禁忌的 愛情 在 梔子花 部分 我們清楚看到李渝轉換大歷史的視角 改以女性情 愛的身分 去看待戰爭意象遲遲未能離去的戰後將軍生活 將軍或陷於戰前的 沙場風光 或陷於戰後的沉思與恍惚 青春光陰與被壓抑禁制的情慾 成了 對照戰爭創傷的另一面人間關係的刻劃寫照 然而即便第二任夫人與馬懷遠以 一種亂倫的結局私奔消失 但李渝並未細部帶出當中的道德訓誡與情慾糾纏 反倒以一種寫意的方式將兩人勾勒成一組青春唯美的人物形象 其消失也與遠 離歷史罪惡 去追尋一個理想烏托邦來做連結 可知 在小說前半部 第二任 夫人與馬懷遠是一種形象上愛情與理想的光明面象徵 恰與將軍身上的戰爭與 禁制的黑暗面形象成了鮮明的對比 作為上一代歷史世代代表的將軍及其部屬 從1960年將軍五十歲的大壽可 以得知 當年在川西臨莊戰役的危急 在眾人回憶的串接下 導出臨莊戰役最 後的重大勝利結局 然而這終究與1949年在四川最後崩潰的局勢大相逕庭 如 此 李渝安排的這場軍人話當年耐人尋味 似有影射國府一系在五 年代避開 歷史挫敗結局 以各種編織的方式營造勝利敘事的意味 也在這天 象徵和平 世代的馬懷遠與第二任夫人暗自出走 在將軍仍然耽溺於舊日的光榮同時 夫人與兒子的出走繼歷史戰爭的重大挫敗後 將軍在這第二次沈痛的打擊 後 終於從 歷史與戰爭 的包袱走出 李渝安排將軍以向馬懷寧說故事的 方式 自我救贖 經歷了戰爭的罪 與戰後的罰 李渝在 梔子花 最後 描述將軍 28 29 李渝 金絲猿的故事 台北 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0.10 頁51 同註28 頁50

主觀的真實 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 25 滄桑之後並不感嘆滄桑 保持了精神上的高度 都是得助於說故事 在 這生命的最後一程 從逐漸腐毀的自己 調伏出了寬大體諒的新的自 己 逆境畢竟完成了將軍 30 較之白先勇 李渝對於將軍遷台落魄的描述 終究更多關切在於其對生命自 我完成的積極面向 這種悲觀境遇下的積極面極具存在主義個人在困境中尋找 出路的意味 也反映了李渝在描寫不可逆的歷史困境中其所刻畫的自我超越與完 成 金絲猿的故事 前半段著力於將軍的自我救贖 後半段則將主角從馬 將軍一轉為第二代的馬懷寧 馬將軍的課題是如何從戰爭的惡業中自我解套 而馬懷寧的課題則是如何從一大段家族的空白與迷霧中 父親故事中的謎團 母親與哥哥光影般的存在與消失 追尋歷史的真相以自處 小說從下半段開 始瀰漫神秘主義的意味 父親多次以鬼魅的方式給予馬懷寧神示 而這個故事 中的原鄉 異鄉 充滿霧氣與金絲猿傳說的地方 在李渝筆下顯得格外幽微神 秘 在馬懷寧回到中國大陸沿著河往川西的路上 開始沿著父親故事的軌跡 重現故事 敘事者也隨著地景逐漸帶出當年戰爭的核心真相 那場口傳的臨莊 勝利戰役 不但沒有見到敵人 而且在歸程路上將軍和他的子弟兵還遭遇到埋 伏 歷史自此出現裂縫 在此李渝也運用了八 年代後興起的新歷史主義關於 歷史虛構性的觀點 這種歷史歧異性的再揭發 置於冷戰與內戰因素影響下的 戰後台灣歷史論述 特別有其呼應性 完成為父親歸葬臨莊的儀式 馬懷寧也在當地渡引了神話傳說與金絲猿的 相關故事 及人類對金絲猿物種的貪婪行徑 直到最後將軍魂魄再次現身 將 歷史 故事與傳說完整接上 才揭開了1949年臨莊故事的真相 1949年國軍最 後決定性的戰役與臨莊人期待五百年的入山聖象 被連結在了一起 也導出了 馬將軍最後的臨莊勝仗 其實殲滅的是入山朝聖的臨莊居民 而傳說中的入山 神跡 回到歷史變成了只是一樁歷史下的悲劇慘案 30 同註28 頁81

26 31 31 關 於 李 渝 小 說 的 歷 史 與 現 代 性, 鄭 穎 繼 承 王 德 威 的 說 法, 頗 有 見 地 的 提 出 其 中 的 歷 史 與 現 代 二 重 的 悖 論 關 係 : 李 渝 的 小 說 文 本 背 後, 似 乎 總 雙 重 掙 跳 著 兩 股 救 贖 之 悲 愴 意 志, 像 班 雅 明 筆 下 那 個 逆 著 歷 史 進 步 ( 遺 忘 ) 風 暴 奮 力 揮 翅 的 天 使 他 同 時 要 修 補 縫 綴 歷 史 真 相 的 破 片 以 及 那 個 曾 經 文 明 的 時 代 場 景 鄭 穎, 由 多 重 渡 引 論 李 渝 小 說 中 的 現 代 性 與 歷 史 書 寫 : 從 溫 州 街 的 故 事 到 賢 明 時 代, 鬱 的 容 顏 : 李 渝 小 說 研 究 ( 台 北 : 印 刻 文 學 出 版 社,2008.10), 頁 69

27 1949 1949 四 人 間 煉 獄 : 論 王 文 興 的 龍 天 樓 32 33 Steven L. Riep 32 今 夜 星 光 燦 爛 是 截 至 目 前 為 止 郭 松 棻 倒 數 第 三 篇 發 表 的 作 品, 其 後 郭 松 棻 陸 續 又 發 表 了 落 九 花, 與 郭 松 棻 過 世 後 由 李 渝 整 理 遺 稿 出 版 的 驚 婚 一 書 ; 龍 天 樓 則 是 截 至 目 前 為 止 王 文 興 倒 數 第 三 篇 發 表 的 作 品, 其 後 王 文 興 僅 出 版 家 變 背 海 的 人 上 下 冊 33 李 文 彬, 龍 天 樓 中 的 象 徵 技 巧, 中 華 文 藝 12 卷 5 期 (1977.01), 頁 75-89

28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九期 專題論文 文兼茂 不是敗筆 王文興對官方歷史與反共文學的批判 34 兩篇為代表 李文基本上承繼王文興在龍天樓後記所說的觀點而發揮 確切地說 龍天樓 是篇象徵性作品 不能以寫實主義的立場去衡量 它 我沒有意思寫鄉土小說 我看目前中國作家們的最大通病是認為 鄉土作品即最佳作品 我的目標是把 龍天樓 寫成一篇與中 國文化相關的小說 因此它不是鄉土寫實 而是藉象徵的方式和華夏文 化產生關聯 35 李文彬從敘事觀點與反諷作為兩個討論主軸 對龍天樓做了細部的文本分析 並從古典小說中尋找各種互文的可能性 饒文則敏銳的提出 龍天樓 在題材 上看似可被歸為五 六 年代的 反共文學 但在當時代的文學場域上 此 部作品的問世事實上反而是有拯救歷史被國家主義壓抑的作用 並且點出 龍 天樓 受電影 羅生門 的敘事技巧影響 其最終可看出 龍天樓 在書寫 上 王文興雖標榜虛構 但在戒嚴體制下 其某種程度更貼近於一種歷史的真 實 兩位論者分別從華夏文化上與國家歷史上的座標討論 龍天樓 在現當代 文學的美學價值 而筆者則希望承繼兩位論者在象徵技巧與國家歷史之間的關 係繼續發展 並結合存在主義文學的概念 討論 龍天樓 當中王文興的戰爭 想像與恐怖書寫之意涵 王文興的 龍天樓 寫作時間從1964年中到 1965年末歷時一年半 於赴 美期間完成這部他所有小說中 歷史現實 指涉最鮮明的中篇作品 王文興的 創作觀向來強調個人性 虛構性 而把鄉土 歷史與國族的指涉放在美學與 神學層次之後 再加上王文興自稱其寫作目標向來以 象徵寫實 symbolic realism 為目標 36 其作品關注的焦點多落在美學技巧與內涵上 然而如饒博 34 35 36 饒博榮 Steven L. Riep 著 李延輝譯 龍天樓 情文兼茂 不是敗筆 王文興對官方歷史與 反共文學的批判 中外文學 王文興專號 30卷6期 2001.11 頁93-114 王文興 後記 龍天樓 台北 大林書店 1969.06 頁181 王文興曾在採訪中自剖 我只能說我個人的偏向 我偏向於symbolic realism 即 綜合象徵和寫 實的文學 單德興整理 文學對話 王文興談王文興 聯合文學 3卷8期 1987.06 頁 185

29 37 38 39 1949 4 40 37 王 文 興 : 龍 天 樓 跟 我 的 服 役 沒 關 係 但 是 軍 人 的 造 型, 是 我 在 見 過 的 軍 人 中 整 理 出 來 的 然 則 我 見 過 的 軍 人 不 只 服 役 期 中 所 見, 台 北 滿 街 都 是 軍 人, 我 還 見 過 不 少 中 學 大 學 的 教 官 林 秀 玲 整 理, 林 秀 玲 專 訪 王 文 興 : 談 背 海 的 人 與 南 方 澳, 中 外 文 學 ( 王 文 興 專 號 )30 卷 6 期, 頁 34 38 王 文 興 : 龍 天 樓 多 半 是 在 外 國 構 思 的 在 中 國 的 時 候 曾 想 出 一 個 頭, 並 不 認 為 有 必 要 寫 成 一 篇 小 說 後 來 在 國 外, 我 跟 別 的 年 輕 人 一 樣, 到 了 國 外 反 而 覺 得 跟 中 國 比 較 接 近, 因 此 就 把 這 一 篇 找 出 來 寫 同 註 36, 頁 180 39 王 文 興 : 像 我 這 樣 的 家 庭, 從 大 陸 過 來, 必 須 承 認 的 是 一 個 流 亡 的 經 驗 任 何 流 亡 經 驗 到 一 個 新 的 地 方, 能 夠 得 到 許 多 本 土 善 意 的 優 惠, 不 能 沒 有 這 種 感 謝 的 態 度 洪 珊 慧 整 理, 不 止 鍊 其 辭, 亦 或 鍊 其 意 王 文 興 訪 談 錄, 新 刻 的 石 像 : 王 文 興 與 同 世 代 現 代 主 義 作 家 及 作 品 研 究 ( 中 壢 : 中 央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論 文,2011), 頁 292 40 王 文 興 : 龍 天 樓 的 軍 人 其 實 也 有 水 滸 傳 好 漢 的 影 子, 我 未 必 想 寫 當 代 的 軍 人, 我 只 想 create 幾

30 41 1949 42 43 44 個 古 往 今 來 中 國 典 型 的 武 夫 他 們 既 是 梁 山 泊 人 物, 也 是 楚 漢 人 物, 也 是 三 國 人 物, 也 是 唐 末 的 藩 鎮, 也 是 五 代 的 軍 閥 林 秀 玲 整 理, 林 秀 玲 專 訪 王 文 興 : 談 背 海 的 人 與 南 方 澳, 中 外 文 學 ( 王 文 興 專 號 )30 卷 6 期, 頁 34 41 司 馬 遷 在 撰 寫 楚 漢 相 爭 時, 在 道 德 褒 貶 上 是 站 在 偏 向 項 羽 的 立 場, 所 以 其 結 局 的 悲 劇 色 彩 因 此 格 外 濃 厚 42 王 文 興, 龍 天 樓, 十 五 篇 小 說 ( 台 北 : 洪 範 書 店,1979.09), 頁 193 43 王 文 興 曾 在 採 訪 中 透 露 龍 天 樓 所 採 用 的 方 式 是 依 照 希 臘 史 詩 荷 馬 或 者 奧 德 賽 的 風 格 去 安 排 李 時 雍 整 理, 語 言 就 是 一 個 理 由 : 王 文 興 訪 談 錄, 局 內 局 外 : 王 文 興 小 說 論 ( 新 竹 : 清 華 大 學 台 灣 文 學 所 碩 士 論 文,2009), 頁 87 44 饒 博 榮 (Steven L. Riep) 著, 李 延 輝 譯, 龍 天 樓 情 文 兼 茂, 不 是 敗 筆 王 文 興 對 官 方 歷 史 與 反 共 文 學 的 批 判, 中 外 文 學 ( 王 文 興 專 號 )30 卷 6 期, 頁 108

31 1949 4 1949 4 1949 4 flashbulb memory 45 46 45 同 註 42, 頁 201 46 海 德 格 : 自 己 的 死 亡 對 每 一 個 此 在 始 終 秘 而 不 宣 但 恰 恰 因 此, 他 人 的 死 亡 愈 發 觸 人 心 弦 此 在 本

32 Beingtoward-one s-death 47 Fear Dread 48 49 質 上 共 他 人 同 在, 它 可 以 從 他 人 的 死 亡 獲 得 某 種 死 亡 經 驗 陳 嘉 映 編 著, 存 在 與 時 間 讀 本 ( 中 國 北 京 : 三 聯 書 店,1999.11), 頁 159 47 同 註 42, 頁 205 48 人 生 之 本 質 由 怕 懼 以 展 露 外, 即 由 怖 慄 以 展 露 怕 懼 (Fear) 與 怖 慄 (Dread) 之 分, 乃 海 氏 所 承 於 齊 克 果 者 依 他 們 說, 在 怕 懼 是 有 對 象 的, 而 怖 慄 則 是 無 對 象 他 們 所 謂 怖 慄, 不 只 是 怖 慄 世 界 之 向 空 無 中 消 失, 與 人 生 之 暴 露 於 世 界 之 向 空 無 消 失 之 前 由 是 而 有 一 對 人 生 之 存 在 於 世 界 之 本 身 有 一 怖 慄 唐 君 毅, 海 德 格, 陳 鼓 應 編, 存 在 主 義 增 訂 本 ( 台 北 : 台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67), 頁 134-136 49 王 文 興, 龍 天 樓, 十 五 篇 小 說, 頁 211

33 50 No Exit 51 50 王 文 興 : 在 這 個 歷 史 的 解 釋 上, 宿 命 的 解 釋 之 外, 應 該 看 出 來 這 幾 個 故 事 他 個 別 有 個 別 的 表 達 的 意 義, 這 個 別 表 達 的 意 義 是 什 麼 呢? 是 道 德 上 的 意 義 李 時 雍 整 理, 語 言 就 是 一 個 理 由 : 王 文 興 訪 談 錄, 局 內 局 外 : 王 文 興 小 說 論, 頁 90 51 沙 特 的 無 路 可 出 ( 或 譯 隔 離 審 訊 ) 主 角 在 最 後 以 體 悟 的 口 吻 說 出 : 你 們 的 印 象 中, 地 獄 裡 該 有 硫 磺, 有 熊 熊 的 火 堆, 有 用 來 烙 人 的 鐵 條 啊! 真 是 天 大 的 笑 話! 用 不 著 鐵 條, 地 獄, 就 是 他 人 薩 特 (Jean-Paul Sartre) 著, 施 康 強 譯, 隔 離 審 訊, 沈 志 明 艾 珉 主 編, 薩 特 文 集 第 五 卷 ( 中 國 北 京 :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2005.05), 頁 146-147

34 52 53 Comic relief 54 52 海 德 格 : 日 常 沈 淪 著 向 死 存 在 是 在 死 面 前 持 續 逃 遁 然 而, 逃 遁 倒 證 明 了 常 人 也 一 樣 由 向 死 存 在 規 定 著 陳 嘉 映 編 著, 存 在 與 時 間 讀 本, 頁 167 53 海 德 格 : 本 真 的 向 死 存 在 可 以 概 括 如 下 : 先 行 到 死, 看 清 楚 了 喪 失 在 常 人 之 中 的 日 常 存 在, 不 在 沉 陷 於 操 勞 和 操 持, 而 是 立 足 於 自 己 的 生 存 籌 畫 種 種 生 存 的 可 能 性, 面 對 由 畏 敞 開 的 威 脅 而 確 知 它 自 己, 因 負 重 而 激 起 熱 情, 解 脫 了 常 人 的 幻 想 而 更 加 實 際, 在 向 死 存 在 中 獲 得 自 由 陳 嘉 映 編 著, 存 在 與 時 間 讀 本, 頁 172 54 楊 牧, 探 索 王 文 興 小 說 裡 的 悲 劇 情 調, 王 文 興, 龍 天 樓 ( 台 北 : 大 林 書 店,1969.06), 頁 8

35 situation irony

36 馬 君 謀 走 後, 老 者 重 溫 入 瞌 盹 中 他 頤 支 在 兩 短 膀 上 他 逐 漸 迷 糊, 記 不 出 現 身 在 什 麼 地 方 了 在 龍 天 樓, 他 記 了 起 但 剛 才 眾 人 都 說 過 甚 麼 話, 他 都 模 糊 不 憶 了 他 強 追 記 著, 他 們 說 過 甚 麼? 他 們 說 過 甚 麼? sentimental

37 五 借 屍 還 魂 : 論 郭 松 棻 的 今 夜 星 光 燦 爛 55 1950 56 57 55 郭 松 棻 在 採 訪 中 曾 透 露 : 陳 儀 是 那 時 代 的 行 政 長 官, 是 魯 迅 許 壽 裳 ( 差 一 點 是 台 大 校 長 ) 的 好 朋 友, 他 被 槍 斃 那 一 年, 我 小 學 三 年 級 舞 鶴 訪 談, 李 渝 整 理, 不 為 何 為 誰 而 寫 : 在 紐 約 訪 談 郭 松 棻, 印 刻 文 學 生 活 誌 1 卷 11 期 (2005.07), 頁 51 56 南 方 朔, 廢 墟 中 的 陳 儀 : 評 郭 松 棻 今 夜 星 光 燦 爛, 中 外 文 學 25 卷 10 期 (1997.03), 頁 82 57 許 素 蘭, 流 亡 的 父 親, 奔 跑 的 母 親 : 郭 松 棻 小 說 中 性 / 別 烏 托 邦 的 矛 盾 與 背 離, 郭 松 棻, 奔 跑 的 母 親 ( 台 北 : 麥 田 出 版 社,2002.08), 頁 294

38 58 59 58 米 蘭 昆 德 拉 (Milan Kundela) 著, 孟 湄 譯, 關 於 小 說 藝 術 的 談 話, 朱 立 元 李 鈞 主 編, 二 十 世 紀 西 方 文 論 選 ( 上 卷 ) ( 中 國 北 京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2002.06), 頁 518 本 文 摘 錄 自 米 蘭 昆 德 拉 小 說 的 藝 術 的 其 中 一 章 59 王 文 興 的 龍 天 樓 表 面 雖 迎 合 六 年 代 的 反 共 題 材, 但 另 個 面 向 卻 也 揭 露 國 府 在 內 戰 失 敗 的 定 局 ; 郭 松 棻 的 今 夜 星 光 燦 爛 寫 二 二 八 事 件 的 重 要 人 物 與 國 共 內 戰 暗 中 勸 降 投 共 的 陳 儀, 在 九 年 代 對 於 國 民 黨 或 是 本 土 派 的 史 觀 來 說, 正 面 描 寫 這 位 獲 得 新 生 的 歷 史 人 物 顯 得 格 外 政 治 不 正 確

39 60 61 62 Being-for-itself Beingfor-others 63 60 郭 松 棻, 今 夜 星 光 燦 爛, 奔 跑 的 母 親, 頁 221 61 同 註 60, 頁 221 62 對 於 郭 松 棻 小 說 與 左 翼 精 神 之 間 的 關 係 可 參 考 徐 秀 慧 的 相 關 論 文 論 述 我 認 為 郭 松 棻 其 實 不 曾 告 別 革 命, 從 他 的 小 說 屢 屢 鑲 嵌 台 灣 與 中 國 ( 在 最 後 兩 篇 小 說 今 夜 星 光 燦 爛 落 九 花 中 加 入 了 辛 亥 革 命 以 來 的 革 命 歷 史 圖 景 ) 歷 史 創 傷 的 病 歷, 並 直 指 人 的 有 限 性, 我 想 說 的 是 : 不 是 馬 克 思 主 義 的 革 命, 而 是 作 為 同 路 人 的 魯 迅, 所 代 表 的 中 國 左 翼 知 識 份 子 精 神 戰 士 的 亡 靈, 始 終 徘 徊 不 去 徐 秀 慧, 革 命 犧 牲 與 知 識 份 子 的 社 會 實 踐 : 郭 松 棻 與 魯 迅 文 本 的 互 文 性, 徐 秀 慧 吳 彩 娥 主 編, 從 近 現 代 到 後 冷 戰 : 亞 洲 的 政 治 記 憶 與 歷 史 敘 事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台 北 : 里 仁 書 局,2011.10), 頁 226-227 63 沙 特 在 討 論 人 的 存 在 樣 貌 時 曾 提 出 三 種 狀 態, 其 一 為 自 在 存 在 (Being-in-itself), 即 人 作 為 一 個 客 觀 事 物 的 存 在, 其 二 為 自 為 存 在 (Being-for-itself), 即 人 的 意 識 對 自 身 存 在 所 具 有 的 超 越 性 特 質, 其 三 為 為 他 存 在 (Being-for others) 及 自 我 在 他 人 的 注 視 下 漸 漸 在 群 體 前 偽 裝 而 迷 失 的 存 在

40 64 65 1950 66 67 64 同 註 60, 頁 222 65 同 註 60, 頁 235 66 敘 事 者 在 敘 述 中 偶 爾 會 以 後 來 者 的 姿 態 預 先 敘 述 其 後 的 發 展, 如 小 說 228 頁 : 孫 傳 芳 料 人 如 神, 他 猜 的 沒 錯, 他 確 實 按 兵 不 動 然 而 沒 猜 著 的 是, 這 時 他 早 已 萌 厭 戰 之 心 他 還 年 輕, 還 不 可 能 直 接 道 出 自 己 是 一 個 厭 戰 者 他 還 要 經 歷 幾 番 戰 爭 的 折 磨 當 時, 他 只 是 驚 愕 和 迷 惘 此 部 分 既 顯 示 主 角 回 憶 過 去 的 位 置, 同 時 也 顯 現 敘 述 者 透 視 主 角 一 生 的 全 知 位 置 67 黃 錦 樹, 詩, 歷 史 病 體 與 母 性 : 論 郭 松 棻, 文 與 魂 與 體 : 論 現 代 中 國 性 ( 台 北 : 麥 田 出 版 社,2006.05), 頁 276

41 1924 24 65 68 69 68 南 方 朔, 廢 墟 中 的 陳 儀 : 評 郭 松 棻 今 夜 星 光 燦 爛, 中 外 文 學 25 卷 10 期, 頁 82 69 同 註 67, 頁 276-277

42 1949 我 感 覺 到 該 準 備 一 切, 重 新 生 活 生 了 這 麼 大 的 憤 怒, 替 我 洗 滌 了 痛

主觀的真實 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 43 苦 挖空了希望 面對充滿預兆與星辰的夜晚 我第一次向宇宙的冷漠 打開心扉 覺得是那麼的像我 那麼的如兄弟般 我終於領悟到我曾經 很幸福 目前還是很幸福 為了讓一切圓滿 為了讓我不覺得太孤單 我還希望臨刑那天 有許多觀眾 他們用怨恨的叫喊迎接我 70 莫梭對世界的荒謬 最終得以從勇敢的面對死亡中解脫 因此莫梭是以熱切並 重新生活的姿態擁抱死亡 滿夜的星辰與死亡相襯共存 今夜星光燦爛 最後的高潮亦來自死亡時刻的勇敢與苦心規劃 並且以 破鏡而出 的鏡中人的具體意象 將 困於棋局與肉體的自我 徹底解放 並重獲精神上完全自由的新生 通篇小說所營造的主角與鏡子之間的 靈象空 間 與小說最後夢胎破繭而出的異象描寫 也頗具有以卡夫卡小說為代表的西 方表現主義色彩 71 郭松棻 今夜星光燦爛 以意識流的方式寫存在困境中的 陳儀 揭示了歷史困局中人的存在樣貌與掙扎的過程 歷史座標上的 異議 者 立場或者引人注目 然而回到小說虛構層次上來說 對於盤旋於戰爭回憶 的歷史人物的內心刻畫 郭松棻無疑還是試圖刻畫一種人類對生命秩序 宿命 悲劇 歷史棋局 下的自由反抗精神 72 與現實糾纏不清的歷史是 屍 但 人的內在籌畫與反抗的精神才是其小說的 魂 之所在 六 結語 二十世紀西方存在主義文學 沙特 卡繆等人的作品為代表 雖然發生於 法國戰爭的災禍 但其不安的根源其實來自十九世紀以來 上帝已死 的啟蒙 現代性經驗 回到戰後台灣的場域來看 台灣戰後雖然並無啟蒙現代性所帶來 70 71 72 卡繆 Albert Camus 著 莫渝譯 異鄉人 台北 桂冠圖書公司 2001.07 頁 111-112 表現主義既然強調藝術家個人的靈象 作品常以驚世駭俗的靈象見解 另一方面 表現主義者在處 理人面對著眼前分崩離析的世界時 也會朝烏托邦想像去尋求心理補償 透過各種氛圍的經營 如 科技 理想政府型態 或宗教理念等 來建構一個秘密的世外桃源 裨與現實世界形成鮮明的對 照 蔡源煌 表現主義 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 文學術語新詮 台北 書林出版公司 2009.10 頁34-35 林文義在分析郭松棻小說的特色時 特別提到 我願大膽的說 郭松棻作品的殊異性就在這裡 看似婉約 溫潤的字句組合 卻呈露人類生命最巨大的對抗 林文義 陌路與望鄉 認識郭松 棻 印刻文學生活誌 1卷11期 2005.07 頁65

44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九期 專題論文 對 宗教 的衝擊 然而 震盪不安 的共同感覺結構卻是存在的 只是其對 應的議題是傳統儒家社會以來所重視的 家國 議題 國破家亡 的意象 造成戰後台灣族群孤臣與孤兒心態的揮發 也促使台灣在接受 存在主義 的 在地背景上提供了東亞歷史社會的媒合條件 新儒家大師牟宗三在討論存在主義與中華民國之間的關係時 曾提到 中國從 1931 年即陷於變化 從 1937 年開始流亡 流亡中不只是空 間的轉換 而是在動亂中體驗恐怖 而顯出存在主義人的無家性 homelessness 存在主義這樣說的人的無家性並不是當作一個概念去了 解 而是要我們在 存在的遭遇 中去作 存在的感受 我們現在卻 真有了這存在的遭遇 而我國人也的確有這存在的感受 我們一由於流亡 二由於國家現勢 不論由主客觀來說都確實有點感 觸 73 牟宗三在六 年代便已點出存在主義與戰後台灣族群所承接的流亡歷史與國家 現勢之間的關係 也因此 戰爭歷史 無疑是戰後第二代族群認知與反省當日 處境的重要來源 仔細耙梳台灣存在主義與戰爭書寫之間的背景脈絡有三 民 國以來歷史戰亂危殆不安下所帶來的國族命運之感受 戰後對戰爭與亡國處境 下的罪與罰之思考 知識份子在戰時體制下對官方所建構的客觀真理之質疑 體現在小說文本中 恰可以白先勇與李渝 王文興與郭松棻的作品為映證 在各組相似性的主題之外 李渝與郭松棻的文本創作稍晚的八 九 年 代 在書寫禁忌與觀看距離上顯然都有更彈性的空間 由此可看出其他二人作 品在六 年代創作的時代性意義 如白先勇在六 年代即以哀悼上一個世代的 台北人 書寫 亡於大陸的中華民國 王文興以 龍天樓 挑戰反共歷史 的虛妄性 他們在當時代都試圖以各種曲折的方式反抗一個官方中心的權威 也以各種方式呈現了存在主義所追求的 主觀的真實 八 九 年代重新書 73 牟宗三講 陸慶珍記錄 存在主義 中國一周 733期 1964.05 頁4

45 74 74 同 樣 因 左 翼 中 國 認 同 而 對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命 運 有 強 烈 關 懷 的 作 家, 劉 大 任 亦 為 一 例, 其 浮 游 群 落 杜 鵑 啼 血 遠 方 有 風 雷 等 篇 所 刻 化 的 都 是 新 世 代 青 年 對 國 族 纏 結 的 探 尋 抗 爭 與 努 力

46

47 參 考 資 料 一 專 書 1979.09 1969.06 2003.12 2009.03 Albert Camus 2001.07 1979 1983.04 MilanKundera 1993 2002.06 Eric J.Hobsbawn 1914-1991 1996.11 2000.10 Jean Paul Sartre 1980.07 1996.06 2008.09 2011.10 2002.08 1967 1999.11 (John Macquarrie) 2007.01

48 2006.05 2007.09 Raymond Williams 2003.10 2002 2008.09 2009.10 2008.10 Jean-Paul Sartre 2005.05 2005.05 二 期 刊 733 1964.05 3-7 12 5 1977.01 75-89 1 11 2005.07 65 30 6 2001.11 32-50 25 10 1997.03 80-84 3 8 1987.06 166-195 1 11 2005.07 36-54 Steven L. Riep 30 6 2001.11 93-114

49 三 學 位 論 文 2009 2011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