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 "

Transcription

1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第 三 十 八 期 專 題 論 文 宋 朝 士 大 夫 的 仁 義 觀 為 紀 念 文 天 祥 誕 辰 七 百 七 十 週 年 而 作 王 德 毅 1 明 代 燒 荒 考 兼 論 其 生 態 影 響 邱 仲 麟 25 試 論 黃 宗 羲 政 治 思 想 的 歷 史 意 義 中 西 公 私 觀 演 變 的 一 個 比 較 王 遠 義 65 職 分 與 制 度 錢 賓 四 與 中 國 政 治 史 研 究 閻 鴻 中 105 十 九 世 紀 以 前 日 本 人 的 朝 鮮 觀 羅 麗 馨 159 柏 林 與 史 家 論 道 德 判 斷 兼 談 二 十 世 紀 英 國 史 學 的 若 干 發 展 林 慈 淑 219 書 評 重 返 案 發 現 場, 故 事 該 怎 麼 說? 引 介 卡 洛. 金 茲 伯 格, 法 官 與 史 家 陳 建 守 271

2

3 臺 大 歷 史 學 報 第 38 期 2006 年 12 月 頁 1~23 BIBLID (2006)38p 收稿 通過刊登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 為紀念文天祥誕辰七百七十週年而作 王 德 提 毅 * ** 要 宋朝的大忠臣文天祥 1236~1282 在從容就義的前夕 特親書絕筆自 贊 繫之於衣帶間 其詞云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 惟其義盡 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 所學何事 而今而後 庶幾無愧 聖賢教人明仁義 知廉恥 並終身堅守不變 易經 謂 立人之道 曰仁與義 不仁不義之徒是 無法立於天地之間的 宋代士大夫重視儒術 講求政治清平 民生安樂 而治亂安危的關鍵人 物是君主 故曰 君仁莫不仁 君義莫不義 君主好學 多與經筵官相 接 究明聖人經旨 以前代興亡治亂為鑑 進而親賢臣 遠小人 行仁政 收民心 必然天下大治 國祚久長 北宋名儒司馬光 程頤 范祖禹等 任 侍讀或侍講 皆勸皇上正君心 法祖宗 仁宗時 翰林侍講學士李淑所修成 的 三朝寶訓 便成為皇上御經筵時必讀的寶典 南宋理學家朱熹 真德 秀為侍講 侍讀 力勸皇上先正心 誠意 則君道正而天下治 一切都在人 君一念之間 宋儒認為仁是一切道德的總稱 包有四端和五常 絕不能用博 愛二字來解釋仁 而仁與義又不能分開 雖說 仁者愛人 但先要明愛之 理 意謂愛的正當與否 要在斷之以義 朱熹釋仁謂 仁者心之德 愛之理 最為切當 父母撫育子女是仁 而身教 言教或鞭打也是仁 此即愛切責嚴 之義 他們不是坐而言 而亦起而行 為親族創義田 義莊 以幫助貧困的 族人免於饑寒 為鄉人創義倉和義學 又有義塚 義役 皆為社會福利 宋 廷亦極留心災荒救濟 深得人民愛戴 其立國雖不能純於仁義 而未嘗不慕 義勉仁 得享三百二十年國祚 其效若是 關鍵詞 成仁取義 正君心 行仁政 仁心義行 慕義勉仁 * 本文初稿曾宣讀於 國際宋史研討會 上海 上海師範大學主辦 2006 年 8 月 21~23 日 經增訂後發表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4 王 2 德 毅 一 前言 二 政治上的仁義觀 三 思想上的仁義觀 四 結論 兼述對仁義的實踐 一 前言 宋帝昺祥興元年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 1278 十二月 宋丞相文天 祥兵敗被執 解送至燕 囚於土室中 元廷屢次勸降 甚至許以宰相之 位 天祥的回答始終是 一死之外 無可為者 至壬午年 至元十 九年 1282 十二月九日 從容就義 天祥將出獄 即親書絕筆自贊 繫之於衣帶間 其詞云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 惟其義盡 所以仁至 1 讀聖賢書 所學何事 而今而後 庶幾無愧 成仁取義 一辭遂廣 為流傳 及後 元丞相脫脫 1314~1355 主修宋史 於 文天祥傳 之 末附論 讚美文天祥求仁而得仁 如商朝亡國後不食周粟的伯夷 叔齊 有云 自古志士 欲信大義於天下者 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 君子命之曰 仁 以其合天理之正 即人心之安爾 商之衰 周有代德 盟津之 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 伯夷 叔齊以兩男子欲叩馬而止之 三尺童 子知其不可 他日孔子賢之 則曰 求仁而得仁 宋至德祐亡 矣 文天祥往來兵間 初欲以口舌存之 事既無成 奉兩孱王崎嶇 嶺海 以圖興復 兵敗身執 觀其從容伏質 就死如歸 是其 所欲有甚於生者 可不謂之仁哉 2 1 元 劉岳申 申齋劉先生文集 收入 元代珍本文集彙刊 臺北 國立中央圖 書館 1970 卷 13 文丞相傳 頁 576 宋 文天祥 文山先生全集 收 入 四部叢刊 初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 卷 19 附錄 頁 元 脫脫 宋史 文天祥傳 臺北 鼎文書局 1978 影印中華書局點校本 卷 418 頁 12540

5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 3 在國史上 不管那一個朝代的忠臣義士 都會受到後世的讚頌 而降臣 雖效忠於新主子 最後還是被列入 貳臣傳 此乃是不仁不義之輩所 應得的惡名 仁義二字是儒家所強調的立人之道 論語 中言仁之處甚多 孔 子回答弟子問仁 也有不同的詮釋 其主旨是教人識仁與行仁 如 學 而篇 云 孝悌也者 其為仁之本歟 又云 弟子入則孝 出則 悌 謹而信 泛愛眾 而親仁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是教人先對最 親的人盡力 然後由近及遠 擴而充之 以成就大愛 所以認為 巧言 令色鮮矣仁 因此教人先立志求仁為君子 如 里仁篇 云 唯仁 者能好人 能惡人 茍志於仁矣 無惡也 君子去仁 惡乎成 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 顛沛必於是 正代表意志的 堅定 如果意志稍微動搖了 便淪為不仁 而不仁者便是小人 所以 仁 者安仁 知者利仁 更重要的是 仁者不是只追求自己完美超凡 更 要推己及人 如 雍也篇 所言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 達人 進而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乃是將一顆純真的愛心完全付 出 嘉惠世人 孔子更告誡 仁遠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 想行 3 仁是極輕而易舉的 孔子不僅言仁 也論及於義 如 里仁篇 云 君 子之於天下也 無適也 無莫也 義之與比也 述而篇 云 德 之不修也 學之不講也 聞義不能從也 不善不能改也 是吾憂也 又云 不義而富且貴 於我如浮雲 則富貴必須以道得之 正是嚴 於義利之辨的 孟子是兼談仁義的 如 孟子 梁惠王篇 開頭便云 孟子見梁惠王 王曰 叟 不遠千里而來 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 何以利吾國 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 而國 危矣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 家 萬取千焉 千取百焉 不為不多矣 茍為後義而先利 不奪不 饜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 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義而已 3 有關孔子言仁之處 魏 何晏集解 論語集解 收入 四部叢刊 初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 中各篇記載甚多 不再一一列舉

6 王 4 矣 何必曰利 德 毅 4 此處所言的義利之辨 甚為動人 趙岐注云 仁者親親 義者尊尊 人無行仁而遺棄其親 行義而忽後其君者 此處雖未言利 而利自在 其中 所以孟子勸梁惠王行仁政保民 養民 以收人心 就可以無敵於 天下 所謂以德行仁者王天下 如二帝三王 孟子周遊列國 屢進言之 無非勸人要有 惻隱之心 羞惡之心 發揮人之善性 可以避免 戰爭 在戰國時代 這些言論是有針對性的 唐朝大儒韓愈 768~824 是繼承孔孟之道的 曾撰 原道 有云 博愛之謂仁 行而宜之之謂義 由是而之焉之謂道 足乎己無待於外 之謂德 凡吾所謂道德云者 合仁與義言之也 以之為己則順 而祥 以之為人則愛而公 以之為心則和而平 以之為天下國家無所處 5 而不當 功用實是無窮的 到宋代 大儒輩出 闡發精義 既廣且深 茲謹就政治上及思想上兩方面分述之 二 政治上的仁義觀 孟子周遊列國 向諸侯建言要行仁政 守信義 所謂仁政 乃是不 忍人之政 如 孟子 離婁 載 堯舜之道 不以仁政 不能平治天 下 是言平天下之道是從行仁政開始 又載 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 仁而在高位 是播其惡於眾也 乃指國家用賢人君子則治 用小人則 亂 其關鍵全由在上者 故曰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諸侯不仁不保社 稷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 士庶子不仁不保四體 是明言天子行仁政 就可得民心 得民心就可得天下 所以說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 其 失天下也以不仁 居最高位者的好尚和言行 有其示範作用 影響深 4 漢 趙岐注 孟子 收入 四部叢刊 初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 卷 1 頁 4 5 唐 韓愈 昌黎先生文集 收入 四部叢刊 初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 卷 11 原道 頁 95~96

7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 5 遠 所以 君仁莫不仁 君義莫不義 君正莫不正 這些觀點 確實 成為宋朝士大夫論治國先從帝王正心 誠意 修身開始之肇端 朱熹 1130~ 1200 曾說 天下之本在君 君之道在心 心之術在仁義 6 即是本此而來 宋朝帝王多好學 設經筵講讀官 於聽政治事之餘 常 召見侍講 侍讀講經 讀史 隨時加以申論 以啟迪聖心 帝王亦喜在 經筵倡言其所懷 經講讀官筆記下來 送交國史館 由起居郎 舍人修 入起居注中 以傳信後世 哲宗初年 范祖禹 1041~1098 任侍講 曾 撰 帝學 八卷 前兩卷述自上古至唐 後六卷分述宋太祖至神宗六帝 強調帝王好不好學實際關係到國家的治與亂 又如 許月卿 1216~1285 百官箴 所言 經筵講讀可使帝王 親宦官宮妾之時少 接賢士大 夫之時多 則氣質可以涵養 德性可以薰陶 能多親近君子 則其 7 心性必仁且智 宋朝君主只要能夠知道辨忠奸 明治亂 就不敢做背 仁犯義之事 明代學者劉定之 1409~1469 就極稱道 宋時諸帝之不廢講學 蓋漢唐所未能及者 故其時悖德虐政不若漢 唐叔季之尤甚 漢唐有簒弒之臣而宋無之 有賊民崛起幾危社稷如 張角 黃巢者 而宋無之 皆由於上之人未嘗悖虐尤甚以激之也 講學之效 豈可誣哉 神哲以來 改更法度 正人邪黨迭為勝 負 亦紛然也 然有竄逐而無刀鋸 南渡以後 和議作 而語恢復 者被排斥 偽學禁 而師濂洛者入罪籍 然斥之而益奮 罪之而愈 勵者 亦由其無死禍以加諸人 而人之改行易節者終少也 其未嘗 悖虐尤甚於此可見 豈非講學而有見於前代覆車之轍乎 8 皇帝在宮中只能接近宦官和宮女 聽不到治國平天下的諫諍之言 卻見到爭權 爭寵的暗鬥 而講讀官則可隨機引徵經旨以明先聖之微言 6 宋 周敦頤 周子全書 臺北 廣學社印書館 1975 卷 8 通書二 頁 宋 許月卿 百官箴 收入 四庫全書珍本 五集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4 卷 3 經筵箴 8 明 劉定之 宋論 抄本 卷 3 理宗 亦參見劉定之 呆齋存稿 收入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臺南 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997 影印崇禎刻本 集部

8 王 6 德 毅 引史事以論興亡治亂之幾 對治國平天下大有幫助 同時 經筵官對皇 帝心性的導正 防止君主荒婬無道 有一定的影響力 如劉定之所言者 已極明確 宋朝開國之前 歷經了近百年的長期戰亂 唐亡後的五十多 年 有五個短命的王朝一興一亡 宋太祖開國後 就想到如何走出五代 的陰影 而邁向長治久安的康莊大道 就必須先以仁義之道化天下 以 禮樂教萬民 所以太祖立下 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 的誓約 讓 讀書人更有尊嚴 即使一介平民亦可上書言事 陳述民間疾苦 提供朝 廷施行仁政的參考 太祖雖出身軍旅 但天性好學 還詔令武臣讀書 探知為治之道 常在儒臣講經之後 探詢民間生聚教化之事 帝亦嘉納 之 故其施政常以寬仁為出發點 曾說 古稱以一人治天下 不可以 9 天下奉一人 茍以自奉養為意 使天下人何仰哉 故常訓誡后妃 公 主要惜福 不可穿戴配有翠玉的衣冠 以尚儉 節用相倡 省刑罰 薄 賦斂 期與民共休息 這正是孟子所說的 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 政 遂奠定太祖至神宗六帝一百二十年的太平基業 仁宗尤好學 也 常以蒼生為念 於經筵間 君臣勤求治道 在慶曆 皇祐年間 翰林侍 讀學士丁度 990~1053 在經筵最久 論諫最多 受到帝的倚信 據 東 都事略 載 喜論時事 在經筵 仁宗呼為學士而不名 嘗問以蓍龜占應事 對 曰 不若以古之治亂為蓍龜也 仁宗出欹器以示之 曰 朕 欲臨天下以中正 對曰 臣等亦願以中正事陛下 10 仁宗能以中正臨天下 可說是仁德的展現 在位四十二年 民生安樂 此亦仁治之效 司馬光 1019~1086 一生以誠道貫之 正直敢言 曾於 嘉祐末上奏論君德有三 曰仁 曰明 曰武 並指出仁不是區區姑息之 別集類 第 34 冊 頁 171b 9 宋 彭百川 太平治蹟統類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66 據適園叢書本影印 卷 2 太祖聖政 頁 宋 王稱 東都事略 收入 宋史資料萃編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7 影印宋 刻本 第 1 輯 卷 63 丁度傳 頁 949 又脫脫 宋史 丁度傳 卷 292 所 載略同 惟度回奏之言作 臣等亦願無傾滿以事陛下

9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 7 11 謂 而是興教化 修政治 養百姓 利萬物 到英宗即位後 侍講唐 介 1010~1069 請皇上法仁宗 善繼善紹 以建豐功偉業 神宗時 資 政殿學士呂公著 1018~1089 上書論人君之道為至誠 人君之德為至 仁 所謂至仁之道 乃在於 親臣如手足 視民如赤子 戢兵 省刑 12 時使 薄歛 行此六事而已 哲宗以幼沖繼統 尤賴經筵官輔導聖 性 翰林學士范祖禹最善於陳說 據古義 參時事以申論 曾修成 仁 皇訓典 稱頌仁宗 愛人卹物之心 在位四十二年 未嘗一日而忘 其誠之所及 上極於天 下達於地 內則諸夏 外則夷狄 山川 鬼神 13 草木 無不及者 誠之至也 能以仁愛 真誠之心治國 必能獲得 全國百姓的愛戴 到南宋高宗 孝宗時 皆有明詔要法仁宗 如高宗紹 興五年 1135 九月乙未 二十五日 帝對宰相趙鼎 1085~1147 說 張 戒言朕有仁宗皇帝守成之德 而不知太祖創業之志 此言良是 朕見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 德洽民心 至今天下誦之 仰慕如堯舜 文武 故當時立政用人之事 朕嘗置左右 朝夕以為法 至於太祖以神 14 武創業 朕誠不及也 能以誠心效法仁宗 就值得肯定 雖所做的 不盡如仁宗 但在位三十六年 選立孝宗 是最受後世推崇的英明果斷 宋朝士大夫一貫的理念是帝王要勤學 多接近儒者 勤求治國平天 下之道 在經筵 君臣從容問答 講讀官可立即陳述民間利病 如水旱 災之救濟 賦役的繁重 刑賞的不當 盜賊的為患等 帝王即可裁決 不致於以為天下已太平 可以逸樂了 前述仁宗極勤學 雖在盛暑 仍 不廢勸講 皇祐三年 1051 四月丁未 帝御邇英閣聽講 易經 稱 讚 易 旨精微 忽對講讀官說 朕每以疑難問卿等 得無煩乎 11 宋 司馬光 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 收入 四部叢刊 初編 臺北 臺灣商務 印書館 1965 卷 18 三德疏 頁 宋 趙汝愚編 國朝諸臣奏議 收入 宋史資料萃編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70 影印宋刻本 第 2 輯 卷 2 君道門 上神宗論人君在至誠至仁 頁 宋 陳均 皇朝編年綱目備要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66 據嘉業堂叢書本影印 卷 16 頁 宋 不著編人 皇宋中興兩朝聖政 收入 宛委別藏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1 卷 18 高宗皇帝紹興五年九月乙未條 頁 821

10 王 8 德 毅 侍講曾公亮 998~1078 回奏道 臣等幸承聖問 懼不能對 豈敢言 煩 帝又說 卿等宿儒博學 多所發明 朕雖盛暑亦未嘗倦 但恐 卿等勞爾 侍讀丁度進奏道 自古帝王臨御日久 非內惑聲色 則 15 外窮兵黷武 陛下即位三十年 孜孜聖學 雖堯舜之聰明不是過 帝 王能勤學 是一種向善之心 而講讀官以師保自居 也自有一種尊嚴 務在請皇上正心誠意 早在明道元年 1032 由翰林侍讀學士李淑等 修成太祖 太宗 真宗 三朝寶訓 三十卷 為經筵必讀的寶典 寶祐 元年 1039 李淑首先進讀 勸帝念祖宗創業艱難 思守成不易 一 切宜以祖宗為法 以長保社稷 神宗熙寧二年 1069 用王安石 1021~ 1086 變法 頒行青苗法 翰林侍讀學士司馬光曾在經筵進讀 資治通 鑑 讀到漢惠帝用曹參 遵行蕭何之法 即奏言 此非蕭何之法 乃高祖之法 惠帝能守之 故天下晏然 人民衣食豐足 意謂 祖宗 之法不可變 神宗欲重用司馬光 除樞密副使 光接連七次上疏請辭 謂不能救生民之患 誠不願盜竊朝廷名器以私其一身 因此又陳言 臣不知今者天下所散青苗錢凡幾千萬緡 若民力既竭 加以水旱之 災 州縣之吏果有仁心愛民者 安得不為之請於朝廷 乞因郊赦而 除之 朝廷自祖宗以來 以仁政養民 豈可視其流亡轉死 而必責 其所負 今聞條例司盡以常平倉錢為青苗錢 自周末以來 至于國初 一千三百六十有二年 其間亂離板蕩則固多矣 至於中 外無事 不見兵革 百有餘年 如國朝之盛者 豈易得乎 此臣所 以尤為陛下痛惜者也 16 太祖 太宗創天下 躬披甲冑 親犯矢石 為子孫成就光明盛業 誠為 不易 而真 仁 英宗善於守成 創造百餘年的盛世 尤當愛惜 不要 因貪一時之利而毀壞了 以此感動神宗 神宗並未聽 不幸變法失敗 神宗也於元豐八年 1085 崩逝 其子哲宗年方十歲 以幼沖繼統 由 15 宋 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據光緒浙江書局本影 印 卷 170 仁宗皇祐三年四月丁未條 頁 宋 司馬光 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 收入 四部叢刊 初編 卷 41 乞罷條 例司常平使疏 頁 332~333

11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 9 祖母高太皇太后垂簾權同處分軍國事 特召司馬光為門下侍郎 呂公著 為尚書左丞 盡廢新法 光等以帝幼沖 更需賢者輔導 乃推荐名儒程 頤 1033~1107 為崇政殿說書 頤特進劄子請皇上常與賢士大夫相接 17 以養成聖德 為宗社生靈之福 特推荐翰林學士范祖禹為侍講 祖禹 性淳厚 專精唐史 程頤稱許他 色溫而氣和 尤可以開陳是非 導人 18 主之意 祖禹於元祐三年 1088 任侍講 曾奏進 經書要言 及 古文孝經說 以開導皇上以孝治天下 首先要敬天法祖 勤政愛民 其根本之道在勤學多聽 以廣聰明 其劄子云 夫學者所以學治天下 王者之事也 故自堯舜禹湯文武之君 皆汲 汲於學 自古以來 治日常少 亂日常多 推原其本 由人君 不學故也 天下治亂皆繫於人君之心 君心正 則朝廷萬事無不 正 古者三公 太師 太傅 太保 其論道經邦 燮理陰陽 無他術焉 唯正君心而已 恭惟本朝累聖相承 百有餘年 四 方無虞 中外底寧 動植之類 蒙被涵養 德澤深厚 遠過前世 皆由以道德仁義文治天下 人主無不好學故也 仁宗在位四十 二年 問學未嘗少廢 今邇英講讀乃仁祖之成規也 英宗 神宗皆 遵守仁宗之法 稽古好學 陛下今日學與不學 繫天下他日之 治亂 臣不敢不盡言之 陛下如好學 則天下之君子皆欣慕 願立 於朝 以直道事陛下 輔助德業 而致太平矣 陛下如不好學 則 天下之小人皆動其心 欲立於朝 以邪諂事陛下 竊取富貴 而專 權利矣 君子專於為義 小人專於為利 君子之得位欲行其所學也 小人之得位將濟其所欲也 用君子則治 用小人則亂 君子與小人 皆在陛下心之所召也 宋 程顥 程頤 伊川文集二 論經筵第一劄子 二程集 河南程氏文集 臺 北 里仁書局 ~ 宋 朱熹 三朝名臣言行錄 收入 四部叢刊 正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 卷 13 內翰范公 頁 宋 范祖禹 范太史集 收入 四庫全書珍本 初集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4 冊 卷 14 勸學劄子

12 王 10 德 毅 此奏懇摯深明 力言人君辨別君子與小人極為容易 君子為經筵官 必 導人主深切涵養道德仁義 推行仁政 並探究前代治亂 以為法戒 獲 致太平盛業 小人則引導人主逸樂 亂亡之日就不遠了 南宋中期 朱熹集理學大成 為一代宗師 雖立於朝者僅四十日 但常在重要關鍵時刻上封事 進奏劄 忠誠憂國 其道一貫 當紹興三 十二年 1162 六月 高宗內禪 孝宗即位 下詔求直言 熹即草擬封 事 於八月六日奏上 力陳首當講求帝王之學 然後內修政事 外攘夷 狄 所謂帝王之學就在明本 務治 本為正心術 治在立紀綱 故 必 先格物致知 以極夫事物之變 使義理所存 纖悉畢照 則自然意誠心 正 而可以應天下之務 次年改元隆興 熹被召來行都 於垂拱殿面 奏二劄 其一即專論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之學 本乎此方能用君子 行仁 20 政 到紹熙五年 1194 七月 光宗內禪 寧宗即位 熹再被召來行 在奏事 除煥章閣待制兼侍講 直前奏事 請求遠近習 端大倫 正大 本 在經筵講 大學 又請效法仁宗憂勤國計民生問題 以及時發政 21 施仁 但因韓侂冑 1152~1207 排斥道學 不到兩個月 熹即罷去 較熹稍晚的儒者楊簡 1141~1226 曾著 慈湖家記 論及國家長治 久安之道 實根源於 仁心乃天下人同然之心 他說 人性自善 人心自仁 其於父自能孝 其於君自能忠 其於天下事自能是是非非 善善惡惡 帝王以仁心行仁政 擇賢而久任之 自然不會行一不義 殺一無辜 又強調君主能從諫是本於義 而利亦隨之 故唐太宗有貞觀 之治 22 理宗初 曹彥約 1157~1228 范楷等為侍講 侍讀 專讀 三朝 20 宋 黃榦 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 收入 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 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8 據元延祐重修本影印 卷 34 朝奉大夫文華閣待制贈寶謨 閣直學士通議大夫諡文朱先生行狀 頁 683~684 所上封事及奏章均載朱熹 朱文 公文集 收入 四部叢刊 初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 卷 宋 不著編人 兩朝綱目備要 收入 四庫全書珍本 初集 臺北 臺灣商務 印書館 1974 冊 卷 3 紹熙五年內相關記事 22 宋 楊簡 慈湖遺書 收入 四明叢書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8 第 4 集 卷 16 論治道 頁 412~413

13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 11 寶訓 每讀完一事 即反覆闡明 請帝效法 後彙成 經幄管見 一 書 載真宗御製文 武臣箴各七條 文臣要清心 奉公 修德 責實 明察 勸課 革弊 皆為地方長貳推行愛民之政所應守的規範 彥約等 讀畢 即上請理宗 親灑宸翰 勒之金石 摹賜內外文武臣僚 庶幾一 23 新觀瞻 知所自警也 頗能發人君深省 理宗之立 乃宰相史彌遠 1164~1233 主導的政治陰謀 得位不正 而被廢的濟王又冤死 有志 節的士大夫多不願立於其朝堂 理宗為爭取儒臣的向心 乃尊崇理學 為天下倡 翰林學士真德秀 1178~1235 乃修成 大學衍義 四十三卷 進御 強調帝王更要誠意正心 理宗寶慶元年 1125 德秀除禮部侍 郎 奏請確立三綱五常 極言 綱常大端是人極 人極不立 國將奈 何 所以孝弟為仁之本 凡人皆當先修子道 然後再正家道 此為禮 之源 最後確立君道 則天下大義由此而定 欲國家長治久安 無過於 24 此 此言治國平天下必先從道德仁義根植天下人心做起 故曰 為 政先教化 教化先人倫 又云 上好仁 而下無不好義 此又在為 君者一念之間 三 思想上的仁義觀 孟子倡性善 謂人皆有仁 義 禮 智四種善良的心性 孟子 公孫丑篇 載 惻隱之心人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 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 猶其有四體也 既是 與生俱來 只要能擴而充之 就是賢人君子 否則便淪為小人 宋儒以 繼孔孟為職志 喜言仁義道德 北宋理學的開創者周敦頤 1017~1073 曾引 易經 之言說 立天之道 曰陰與陽 立地之道 曰柔與剛 23 宋 曹彥約 經幄管見 收入 四庫全書珍本 別輯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5 冊 卷 4 24 宋 真德秀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 收入 四部叢刊 正編 臺北 臺灣商 務印書館 1979 卷 4 召除禮侍上殿奏劄一 頁 99~100

14 王 12 德 毅 25 立人之道 曰仁與義 大哉 易 也 斯其至矣 天地之間有 萬物 萬物之中人為貴 人之異於禽獸者 就在於人知仁義 並能行仁 義 周敦頤並將四端稱之為 仁義中正 認為是聖人所立的人極 朱 熹解釋中正即禮智說 中正尤親切 中是禮之得宜處 正是智之正當 26 處 又說 中者 禮之極 正者 智之體 是言禮要適合上下 之份 如對上太過 則是諂媚 對下不及 便為傲慢 智要能見得是非 善惡 此便是正 若以是為非 或以非為是 有失公正 那便是不智了 周敦頤又在 通書 中提出仁 義 禮 智 信五常之說 並解釋云 愛曰仁 宜曰義 理曰禮 通曰智 守曰信 合為心之全德 皆本 乎誠 不誠便是空無所有 河南程顥 1032~1085 頤兄弟師事周敦頤 顥闡釋忠恕之道有言 以己及物 仁 疑為忠 也 推己及物 恕也 忠恕一以貫之 忠者 天理 恕者人道 忠者無妄 恕者所以行乎忠也 忠者體 恕者用 大 本達道也 達道乃是仁道 要在體察而勵行之 如人之於父母能盡孝 於兄弟能友愛 便是行仁 所謂不蔽於有己 便可知為人之道 自然出 27 利而入義 此乃齊家之道 至於程頤 在北宋理學家中享壽最高 七 十五歲 弟子亦最眾 影響南宋初年之學術走向 他答覆弟子問仁者 數見 其要旨在教人盡人道 茲列舉兩則以析之 孟子曰 惻隱之心 仁也 後人遂以愛為仁 惻隱固是愛也 愛自是情 仁自是性 豈可專以愛為仁 孟子言惻隱為仁 蓋為前 已言 惻隱之心 仁之端也 既曰仁之端 則不可便謂之仁 退 之言 博愛之謂仁 非也 仁者固博愛 然便以博愛為仁則不可 問 孝弟為仁之本 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 曰 非也 25 宋 周敦頤 周子全書 卷 2 太極圖說 頁 29~32 26 宋 黎靖德編 朱子語類 京都 中文出版社 1979 影印宋刻本 卷 94 太 極圖 頁 宋 程顥 程頤 二程集 河南程氏遺書 卷 11 明道先生語一 師訓 頁 124 另參考 宋 張栻 南軒集 臺北 廣學社印書館 1975 據清道光間刻本影 印 卷 14 洙泗言行序

15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 13 謂行仁自孝弟始 蓋孝弟是仁之一事 謂之行仁之本則可 謂之是 仁之本則不可 蓋仁是性 一作本 也 孝弟是用也 性中只有仁義 禮智四者 幾曾有孝弟來 仁主於愛 愛莫大於愛親 故曰 孝 弟也者 其為仁之本歟 28 其言仁是性 涵義甚廣 不能只用愛或博愛來釋之 而且仁可包有義 禮 智 信 據朱熹所見之 東見錄 就記載 明道曰 學者須先識 29 仁 仁者渾然與物同體 義 禮 智 信皆仁也 可以說仁是道德 的總名 行仁發自人心 先從去私慾開始 程頤的弟子楊時 1053~1135 發揮其義 曾告門人說 君子務本 言所務者惟本而已 若仁之於孝 30 悌 其本之一端耳 蓋為仁必自孝悌 推之 然後能為仁也 仁之 為用甚大 孝悌只是一端 楊時的再傳弟子張栻 1133~1180 曾摘取 二程氏告門人取聖賢論仁處 類而聚之為一編 名曰 洙泗言仁 其 宗旨是教人求仁 栻更撰 仁說 一文 加以申論 他說 人之性 仁義禮智四德具焉 其愛之理則仁也 宜之理則義也 讓 之理則禮也 知之理則智也 是四者 雖未形見 而其理固根於此 則體實具於此矣 而所謂愛之理者 是乃天地生物之心 而其 所由生者也 故仁為四德之長 而又可以兼包焉 為仁莫要乎 克己 己私既克 則廓然大公 而其愛之理素具於性者 無所蔽矣 愛之理無所蔽 則與天地萬物血脈貫通 而其用亦無不周矣 故指 愛以名仁則迷其體 而愛之理則仁也 指公以為仁則失其真 而公 者人之所以能仁也 學者其可不以求仁為要 而為仁其可不以 克己為道乎 31 能先克制己之私慾 纔能廓然大公 然後推己及人 此即泛愛眾之 真諦 張栻曾將己所輯 洙泗言仁 一冊送給好友呂祖謙 1137~ 宋 程顥 程頤 二程集 河南程氏遺書 卷 18 伊川先生語四 頁 182~ 宋 黎靖德編 朱子語類 卷 95 程子之書一 頁 宋 楊時 楊龜山先生全集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74 據清光緒刻本影印 卷 10 語錄 頁 宋 張栻 南軒集 卷 18 仁說 頁 449~451

16 王 14 德 毅 過目 請求共商 又在致書中言及仁義常相須 有云 要知義不足 32 則所謂仁者亦失其正矣 則知仁義二德不能偏於一 張栻又十數次 33 致書朱熹 相互討論仁義中正之德及相關論著 在朱熹的文集中 即 收載 答張欽夫 栻 論仁說 四通及 答欽夫仁說 一通 相互討論 辨析詳明 熹認為不忍之心可以包有四端 但義禮智仍各有用 其說是 人生而靜 四德具焉 曰仁 曰義 曰禮 曰智 皆根於心而未發 所謂理也 性之德也 及其發見 則仁者惻隱 義者羞惡 禮者恭 敬 智者是非 各因其體以見其本 所謂情也 性之發也 是皆人 性之所以為善者也 但仁乃天地生物之心而在人者 故特為眾善之 長 雖列為四者之目 而四者不能外焉 熹按 仁但主愛 若 其等差 乃義之事 仁義雖不相離 然其用則各有主 而不可亂也 若以一仁包之 則義與禮智皆無所用矣 而可乎哉 34 固然仁者愛人 但人有親疏之別 長幼之序 善惡之分 不可能一視同 仁 所以說 愛無差等 施由親始 正是合乎情義和理智的 朱熹 也常與呂祖謙通書問 交換讀書心得 並贈送 仁說 熹致書云 仁 說 近再改定 比舊稍分明詳密 已復錄呈矣 另一書云 欽夫近 得書 別寄 言仁錄 來 修改得稍勝前本 仁說 亦用中間反覆之 35 意改定矣 在彼此交換意見後 都有了修正 祖謙曾有覆書 據謂 仁說 及往來議論屢嘗玩繹 所謂愛之理 蓋猶曰動之端 生之道 云耳 固非直以愛命仁也 然學者隨語生解 舉其用而遺其體 立 言者雖未有此病 而異時學者或不免此病矣 另一書云 示諭愛之 理 動之端 兩字輕重不同 細思誠然 蓋愛者仁之發 仁者愛之理 32 宋 張栻 南軒集 卷 25 寄呂伯恭 頁 栻與朱熹書 載 宋 張栻 南軒集 卷 20 至 24 中 共五十五通 34 宋 朱熹 朱文公文集 卷 32 答張欽夫論仁說 頁 509 此為首篇 以下 尚有三篇 另外二篇為 答張欽夫仁疑問 及 答欽夫仁說 皆各抒己見 文繁 不 能一一引述 35 宋 朱熹 朱文公文集 卷 33 答呂伯恭 之二十四及二十七 頁 522~524 文集中載熹與呂祖謙書共一百零二通

17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 體用未嘗相離 而亦未嘗相侵 二人的觀點漸趨一致 在孝宗乾淳 年間 1165~1189 朱熹實為學術思想界的領袖 他嘗與呂祖謙之弟祖 儉 ~1196 及胡寅之子大原通書討論 仁說 及 知仁 是否為仁 的問題 熹頗堅持 行仁 的重要性 在 朱子語類 卷一 五中載熹 所論自注書 內有 仁說 一篇 並附有圖表 說明 仁者 天地生物 之心 而人之所得以為心 但在 朱文公文集 卷六十七中雖載 仁 說 一文 然短短僅七 八百字 似乎為序文 所謂 仁心 乃在是 在天地則坱然生物之心 在人則溫然愛人利物之心 包四德而貫四端 者也 綜其論 仁 實包含 天地之仁 與 人心之仁 二者 前 37 賢已言之 茲不多述 值得一提的是國子生李元綱 深究性理之學達 三十年 著 聖門事業圖 簡要明白 一覽周知 他將二程奉為繼孟 子之傳的正統之大賢 所製 求仁捷徑圖 特標示 仁非敬不立 38 仁非恕不行 合乎孔子忠恕之道 雖未與朱 張 呂諸名儒通書 問 然其自學有得 可以斷言 至於義字 雖然先儒之訓釋曰宜 意謂行事合宜者就是義行 能行 義者 自然是德行全備的君子 但北宋儒者晁說之 1059~1129 在所撰 儒言 中說 或曰義者制也 以忍為義德 忍是有容德者 有容 39 乃大 可以久遠 義的反面是利 二者是不相容的 當孝宗淳熙八年 1181 二月 陸九淵 1139~1192 來南康拜訪朱熹 熹請九淵同至白 鹿洞書院 願得一言以警學者 九淵乃登講席 以 君子喻於義 小人 喻於利 為題開講 明示以義利判別君子小人 據朱熹自言 其所以 發明敷暢 則又懇到明白 而皆有以切中學者隱微深痼之病 蓋聽者莫 36 宋 呂祖謙 東萊呂太史別集 收入 續金華叢書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72 卷 7 尺牘一 與朱侍講元晦 頁 15~16 祖謙與熹書共載六十五通 37 有關朱熹論仁 可參考錢穆 朱子新學案 冊 1 393~416 及冊 2 141~190 收入 錢賓四先生全集 冊 臺北 聯經 宋 李元綱 聖門事業圖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65 影印百川學海本 冊 5 序署乾道六年 宋 晁說之 嵩山文集 收入 四部叢刊 續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6 卷 13 儒言 義 頁 29~30

18 王 16 德 毅 40 不悚然動心焉 甚至有為之流涕者 熹希望門人多加反省親察 庶 幾乎不迷於入德之方 南宋後期名臣真德秀 曾纂輯 大學衍義 強調上自天子 下至 庶民 都應誠意 正心 然後修身 齊家 心正者必能知為所當為 他 又告誡世人立志 明辨義利 他認為能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就是義 行義 是大利 既利己 又宜於人 他說 義者 天理之公也 利者 人欲之私也 二者如冰炭之相反 然一 於義 則利自在其中 蓋義者宜也 利亦宜也 茍以義為心 則事 無不宜矣 不惟宜於己 亦且宜於人 人己兩得其宜 何利如之 若以徇利為心 則利於己 必害於人 爭鬥攘奪 於是乎興已 亦 豈能享其利哉 41 世人當以義為利 不當以利為利 前賢雖曾言之 然此處所言甚明白 德秀更勸學者行事先掌握義理 義所當然 雖受挫折也不顧恤 義不當 然 雖有利也不做 假若猶豫不決 最後必為利所勝 那就一失足成千 古恨了 真德秀又把恕字解作 如心之謂 其意是將心比心 亦即 視 人如己 推己及物 仁人之用心正是如此 所以他最後遂綜合漢唐至 宋諸儒對於仁字的訓解 各有所偏 而推崇朱熹的 心之德 愛之理 六字訓 為先儒所未發 他說 仁之一字 從古無訓 論語 一書凡言仁處 只是教人以為仁之 方而已 孟子曰 仁 人心也 最為明切 然亦只是說仁者人 心之德而已 初非以人心二字解仁也 自漢以來 儒者類以愛字說 仁 故韓文公曰 博愛之謂仁 殊不知愛乃仁之用 而未能盡 仁之體 仁 性也 愛 情也 愛乃仁之發見處 便以愛為仁 是以情為性 以用為體也 所以伊川先生不取韓子博愛之說 蓋五常各有所至 仁主愛 義主宜 禮主別 智主知 愛者仁之用 40 宋 陸九淵 象山先生全集 收入 四部叢刊 正編 卷 23 白鹿洞書院講 義 頁 182~183 及卷 36 年譜 頁 宋 真德秀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 收入 四部叢刊 正編 卷 30 問治 國平天下章 頁 470

19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 17 仁者愛之體 漢唐儒者不合以愛便為仁 所以不識仁之本體 到上蔡 謝良佐 先生又以覺為仁 言心之虛明知覺 殊不知 知覺自屬智 至文公先生立六字以斷之 曰 仁者心之德 愛之理 於是體用兼全 既異乎漢唐儒指情為性之失 又足以破 近世學者以覺為仁之弊 理即性也 用即情也 於是仁之為義 明白昭著 42 所謂仁乃心之全德 蓋指其包五常 貫四端 為人一心之主 所謂愛之 理 不是僅就一方面來看待的 德秀曾在寧宗嘉定四年 1211 任著作 佐郎時上奏狀稱 知父母之心者可以知天心 知人君之道者可以知天 道 蓋父母之於子也 鞠育而遂字之 仁也 鞭扑而教戒之 亦仁也 43 君之於臣也 爵賞以褒勸之 仁也 刑罰以聳厲之 亦仁也 父母 之於子 養育和管教都是基於愛心 太被寵愛的兒子是不會成材的 正 是愛之適足以害之 所以父母於子有必要時也施以鞭扑 正是愛之理的 另一面 袁采 ~1195 在其所輯的 袁氏世範 中曾指出 大抵所 愛之子孫未必孝 那可能是被寵壞了 劉清之 1134~1190 輯錄前賢 有關庭訓之言為 戒子通錄 一書 勉士大夫要宅心忠厚 立身敬慎 44 義方教子 仁人之用心 由此亦可見之 至於 論語 中有 仁者壽 之言 楊簡解釋 仁者 常 念慮閒靜 氣凝而意平 長年之道也 45 此亦君子坦蕩蕩之意 四 結論 兼述對仁義的實踐 往年讀賈誼 過秦論 文中提到秦自孝公用商鞅變法而始強大 42 宋 真德秀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 卷 31 問仁字 頁 479~480 又卷 30 問仁字之義 亦可參考 43 宋 真德秀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 卷 2 辛未十二月上殿奏劄 頁 72~73 44 宋 劉清之 戒子通錄 收入 四庫全書珍本 初集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 第 164 冊 45 宋 楊簡 慈湖遺書 收入 四明叢書 第 4 集 卷 11 論論語下 頁 369

20 王 18 德 毅 志在併吞列國 歷六世而至始皇 終於統一天下 然而統一不到十五年 竟被揭竿而起的一介匹夫陳勝推翻 所謂 一夫作難而七廟墮 身死人 手 為天下笑者 這又是為什麼呢 誼的斷言是 仁義不施而攻守 46 之勢異也 此言秦因暴虐而亡 在長期戰爭之後 不知與民共休息 以仁義號召天下 愛民惜物 使民樂生 反而更勞民傷財 終至天下之 民皆 欲與之皆亡 可見治國要本之仁義 而且念茲在茲 安而行之 以臻太平 宋朝士大夫確實堅持這一理念 而且一以貫之 是以他們喜 講道德 說仁義 其言甚繁 難以細述 所可貴者 他們不是坐而言 而是起而行 最有名的當屬范仲淹 989~1052 他早年非常清寒 但 心志堅定 養天地間之正氣 法古今之賢人 考中進士以後 歷仕各州 縣 始終勤政愛民 而自奉極儉 所至留心教化 興學養士 又在祖籍 蘇州創義莊 蓄積錢穀 買義田 以救助族人之遇有急難或家境清寒者 47 又建義宅 以安頓貧苦族人 並立下規約 遺留子孫 傳之無窮 其 仁風義行 確實為士大夫樹立典範 他在仁宗景祐元年 1043 正月出 知睦州 嚴州 在任不及一年 但能行愛民之政 深得民心 又大興 學校 及去 民為建思范亭以存永念 甚至下及明世宗嘉靖年間 嚴州 知府韓叔陽還建三先生祠以祀仲淹 張栻與呂祖謙 大學士徐階 1503~ 1583 特為撰祠記 極稱揚仲淹 言必本於仁義 志每存乎先憂 甚 48 至譽仲淹為宋代理學的祖師 至於程顥 頤之父珦 也是一位樂善好 施的君子 史載其 所得俸祿 分贍親戚之貧者 伯母寡居 奉養甚至 46 漢 司馬遷 史記 臺北 世界書局 1972 影印中華書局點校本 卷 6 秦 始皇本紀 頁 參考錢公輔 范文正公義田記 載 清 王昶輯 金石萃編 卷 136 收入 石 刻史料叢書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66 另見 宋 樓鑰 攻媿集 卷 60 范 氏復義宅記 收入 四部叢刊 正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 頁 545~546 盛讚范氏 一門同姓 為此義事 48 明 徐階 世經堂集 收入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臺南 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997 影印萬曆刻本 卷 14 嚴州三先生祠記 另參考 明 楊守仁 萬曆嚴 州府志 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 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0 影印萬曆刻 本 卷 5 祠墓 及卷 22 嚴州重建三先生祠 記文 頁 492

21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 19 從女兄既適人而喪其夫 珦迎以歸 教養其子 均於子姪 時官小祿薄 49 克己為義 人以為難 能先從對家族 親戚的救濟做起 再推及於 鄉黨朋友 形成重仁尚義的社會風氣 則可老者安之 少者懷之 仁宗 時 政局穩定 社會安和 大臣多能自奉儉約 如宰相杜衍 978~ 1057 封祁國公 為官廉潔 不自奉養 若有餘財 則分贈宗族 或賙人急難 當時侍講張瓌 1004~1073 曾說 祁公之好施 人所能及也 其不妄 50 施 人之所不能及也 乃是稱讚杜衍不曾妄施與 則是凡施必合乎 義 這是他人所不能及的 另外一位是參知政事丁度 也是 生平廉畏 自奉泊如 所得俸稍 計伏臘外 均賦宗戚貧甚者 嫁娶送葬仰公而成 51 雖疎屬如一 在上位者能有此仁心義行 必然會產生一些影響 顯 現社會的光明面 再如集賢院學士祖無擇 1011~1085 為人重道義 篤 於師友之誼 史稱其 少從孫明復學經術 又從穆修為文章 兩人死 52 力求其遺文彙次之 傳於世 這正是念舊報恩之美德 義倉之設 最先雖以周濟宗族和鄉親為主 但亦可擴而充之 即使 府州縣學購置之學田 亦有名之義莊者 如資政殿學士吳淵 1190~ 1257 在淳祐十年 1250 知建康府 曾 增學廩 創義莊 當時 蒙古軍隊常攻略兩淮及湖北等地 淮南士子多有流亡到建康府者 淵乃 補助府學錢糧 增廣學宮 多方收容 並請求朝廷增加本府貢舉解額 凡中舉的流寓士人 就致送十七界會子三十千赴行在應省試 即使是清 寒的本府士子亦有致送 其一切開支 均取之義莊 其後建康府學教授 宋自強撰 義莊記 極稱吳淵能推廣范仲淹之仁心義規 恩澤及於江 53 淮士子 因而說 是仁者義之推 義者德之著也 正可說明凡發 49 元 脫脫 宋史 卷 427 程珦傳 頁 12713~ 宋 朱熹 五朝名臣言行錄 收入 四部叢刊 正編 卷 7 祁國杜正獻公 頁 宋 杜大珪 名臣碑傳琬琰集 收入 宋史資料萃編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9 第 2 輯 上集 卷 3 丁文簡公崇儒之碑 頁 元 脫脫 宋史 卷 331 祖無擇傳 頁 宋 周應合 景定建康志 收入 宋元地方志叢書 臺北 大化書局 1980 卷 28 立義莊 頁 1169 卷 32 儒學志五 府學贐送規約 頁 1236

22 王 20 德 毅 於仁心之施為 即為義行 宋朝以義為名之事物甚多 除前述義莊 義田 義宅外 尚有義學 義社 義倉 義塚 義阡 義井 義役等 創辦者皆是為對人群 社會 的無私付出 使利歸大眾 而數世同炊共爨 名之曰義居 如撫州金溪 陸九淵 九齡 1132~1180 家族 自五代之末至宋理宗淳祐年間 約有 三百年 上下十代未曾分居 食指兩千餘共爨 理宗曾下詔旌表 稱為 義門陸氏 非以私其家 意以風天下 若陸氏 則世世師聖賢 54 人人知義理 希望有更多的家族聞風興起 期使民德歸厚 其後又 有浦江鄭氏 自南宋理宗時鄭綺 1118~1193 至元末鄭文嗣 凡六世同 居 歷一百五十餘年 也曾受到元廷的旌表 55 往日學者多批評宋朝積弱不振 但歷十八君 享國三百二十年 亦 大不易 宋代士大夫多數較重氣節 常能犯顏直諫 皆謂天下治亂繫於 人君 數請用君子 遠小人 勤聽政 從諫言 行仁政 除苛法 雖未 完全厲行 但對於災荒的救濟 確實盡心盡力 所以一直受到百姓的愛 戴 仁義之風氣 遠過漢唐 遂養育出較多的忠臣義士 前引劉定之 宋 論 有一段發人深省的感言 若 陸 秀夫之朝服抱主與之俱溺 張 世傑之取香祝天願風覆 舟 與夫 文 天祥之如金百鍊而益勤 如水萬折而必東 有死之 心 無生之志者 無惑乎其然也 其所以致茲者 豈非宋立國雖不 能純於仁義 而未嘗不慕義強仁焉 是以其效若是乎 56 宋亡有三傑以死報國 而漢唐之亡則沒有 是以重視道德仁義的提 倡 並見諸實行 對國家的長治久安 社會的和諧進步 是極關重要的 責任編輯 吳修安 校對 童永昌 54 包恢 旌表陸氏門記 載 明 解縉 永樂大典 臺北 大化書局 1985 卷 3528 頁 29 上 55 明 宋濂 元史 臺北 鼎文書局 1977 影印中華書局點校本 卷 197 孝 友傳 頁 4451~ 明 劉定之 宋論 日本早稻田大學藏抄本 卷 3 帝

23 宋 朝 士 大 夫 的 仁 義 觀 21 一 史 料 文 獻 引 用 書 目 漢 司 馬 遷, 史 記 臺 北 : 世 界 書 局,1972 影 印 中 華 書 局 點 校 本 漢 趙 岐 注, 孟 子, 收 入 四 部 叢 刊. 初 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65 魏 何 晏 集 解, 論 語 集 解, 收 入 四 部 叢 刊. 初 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65 唐 韓 愈, 昌 黎 先 生 文 集, 收 入 四 部 叢 刊. 初 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1965 宋 不 著 編 人, 兩 朝 綱 目 備 要, 收 入 四 庫 全 書 珍 本. 初 集, 冊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4 宋 不 著 編 人, 皇 宋 中 興 兩 朝 聖 政, 收 入 宛 委 別 藏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1981 宋 文 天 祥, 文 山 先 生 全 集 收 入 四 部 叢 刊. 初 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1979 宋 王 稱, 東 都 事 略, 收 入 宋 史 資 料 萃 編, 第 1 輯 臺 北 : 文 海 出 版 社,1967 影 印 宋 刻 本 宋 司 馬 光, 溫 國 文 正 司 馬 公 文 集, 收 入 四 部 叢 刊. 初 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65 宋 朱 熹, 三 朝 名 臣 言 行 錄 五 朝 名 臣 言 行 錄, 收 入 四 部 叢 刊. 正 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9 宋 朱 熹, 朱 文 公 文 集, 收 入 四 部 叢 刊. 初 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65 宋 呂 祖 謙, 東 萊 呂 太 史 別 集, 收 入 續 金 華 叢 書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72 宋 李 燾, 續 資 治 通 鑑 長 編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6 據 光 緒 浙 江 書 局 本 影 印 宋 李 元 綱, 聖 門 事 業 圖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65 影 印 百 川 學 海 本 宋 杜 大 珪, 名 臣 碑 傳 琬 琰 集, 收 入 宋 史 資 料 萃 編, 第 2 輯 臺 北 : 文 海 出 版 社,1969 宋 周 敦 頤, 周 子 全 書 臺 北 : 廣 學 社 印 書 館,1975 宋 周 應 合, 景 定 建 康 志, 收 入 宋 元 地 方 志 叢 書 臺 北 : 大 化 書 局,1980 宋 范 祖 禹, 范 太 史 集, 收 入 四 庫 全 書 珍 本. 初 集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1974 宋 晁 說 之, 嵩 山 文 集, 收 入 四 部 叢 刊. 續 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66 宋 真 德 秀, 西 山 先 生 真 文 忠 公 文 集, 收 入 四 部 叢 刊. 正 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9 宋 張 栻, 南 軒 集 臺 北 : 廣 學 社 印 書 館,1975 據 清 道 光 間 刻 本 影 印

24 22 王 德 毅 宋 曹 彥 約, 經 幄 管 見, 收 入 四 庫 全 書 珍 本. 別 輯, 冊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5 宋 許 月 卿, 百 官 箴, 收 入 四 庫 全 書 珍 本. 五 集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4 宋 陳 均, 皇 朝 編 年 綱 目 備 要 臺 北 : 成 文 出 版 社,1966 據 嘉 業 堂 叢 書 本 影 印 宋 陸 九 淵, 象 山 先 生 全 集, 收 入 四 部 叢 刊. 正 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1979 宋 彭 百 川, 太 平 治 蹟 統 類 臺 北 : 成 文 出 版 社,1966 據 適 園 叢 書 本 影 印 宋 程 顥 程 頤, 二 程 集. 河 南 程 氏 文 集 臺 北 : 里 仁 書 局,1982 宋 黃 榦, 勉 齋 先 生 黃 文 肅 公 文 集, 收 入 北 京 圖 書 館 古 籍 珍 本 叢 刊 北 京 : 書 目 文 獻 出 版 社,1988 據 元 延 祐 重 修 本 影 印 宋 楊 時, 楊 龜 山 先 生 全 集 臺 北 : 臺 灣 學 生 書 局,1974 據 清 光 緒 刻 本 影 印 宋 楊 簡, 慈 湖 遺 書, 收 入 四 明 叢 書, 第 4 集 臺 北 : 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1988 宋 趙 汝 愚 編, 國 朝 諸 臣 奏 議, 收 入 宋 史 資 料 萃 編, 第 2 輯 臺 北 : 文 海 出 版 社,1970 影 印 宋 刻 本 宋 樓 鑰, 攻 媿 集, 收 入 四 部 叢 刊. 初 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9 宋 黎 靖 德 編, 朱 子 語 類 京 都 : 中 文 出 版 社,1979 影 印 宋 刻 本 宋 劉 清 之, 戒 子 通 錄, 收 入 四 庫 全 書 珍 本. 初 集, 第 164 冊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69 元 脫 脫, 宋 史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78 影 印 中 華 書 局 點 校 本 元 劉 岳 申, 申 齋 劉 先 生 文 集, 收 入 元 代 珍 本 文 集 彙 刊 臺 北 :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1970 明 宋 濂, 元 史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77 影 印 中 華 書 局 點 校 本 明 徐 階, 世 經 堂 集, 收 入 四 庫 全 書 存 目 叢 書 臺 南 : 莊 嚴 文 化 事 業 公 司, 1997 影 印 萬 曆 刻 本 明 楊 守 仁, 萬 曆 嚴 州 府 志, 日 本 藏 中 國 罕 見 地 方 志 叢 刊 北 京 : 書 目 文 獻 出 版 社,1990 影 印 萬 曆 刻 本 明 解 縉, 永 樂 大 典 臺 北 : 大 化 書 局,1985 明 劉 定 之, 呆 齋 存 稿, 收 入 四 庫 全 書 存 目 叢 書 臺 南 : 莊 嚴 文 化 事 業 公 司, 1997 影 印 崇 禎 刻 本 集 部, 別 集 類, 第 34 冊 明 劉 定 之, 宋 論 日 本 早 稻 田 大 學 藏 抄 本 清 王 昶 輯, 金 石 萃 編, 收 入 石 刻 史 料 叢 書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66 二 近 人 著 作 錢 穆, 朱 子 新 學 案, 收 入 錢 賓 四 先 生 全 集, 第 冊 臺 北 : 聯 經,1995

25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 23 The Concept of Benevolence and Justice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Wang, Teh-yi * Abstract Before his martyrdom, Wen Tien-hsiang (文天祥), the last prime minister of the Song Dynasty, wrote to demonstrate his determination to die for the cause of justice by referring to Confuciu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A typical intellectual in China must stand for the view professed in I Ching (Book of Change, 易經 ) that, Without the concepts of benevolence and justice one cannot establish oneself or get along in the world. Scholars and officials in the Song Dynasty, such as Ssu-Ma Kuang (司馬光), Chen Yi (程頤), Fan Tsu-yu (范祖禹), Chu Hsi (朱熹), and Chien Teh-shiou (真德秀), cherished Confucian humanism and demanded that emperors should be educated to cherish moral laws and social duties. The imperial tutors and mentors developed a radical political philosophy putting the ruler under an obligation to save the world. They considered benevolence to be the main theme of morals; to them, benevolence is much more than kindness, and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justice. A benevolent man can love the people in the right way only after having realized the meaning of justice. As Chu Hsi points out, Benevolence is the highest ethical principle, by which one cares for others. Benevolence is thoroughly applicable: many philanthropic enterprises carried out by the wealthy and influential families in the Song Dynasty were based upon the philosophic teaching of benevolence. That the Song governments were earnestly devoted to social relief was a proof of the success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promoting the idea of benevolence and justice. And it is arguable that the Song Dynasty, though weak in military might, had been able to survive fierce foreign invasions and to last for more than three centuries because of its good government. Keywords: martyrdom, good government, benevolence, justice, imperial education. * Emeritus Professor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6

27 臺 大 歷 史 學 報 第 38 期 2006 年 12 月 頁 25~63 BIBLID (2006)38p 收稿 通過刊登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邱 提 仲 麟 * 要 明朝為防制蒙古部族秋天牧馬南下 自永樂五年 1407 起 命北邊國 防線上的軍隊 每年例行性地出邊燒荒 以往學者認為 這一政策對草 原的生態帶來極大影響 導致其土壤沙漠化 但據本文考察 邊軍執行 燒荒並不切實 故其影響程度應該大打折扣 尤其是在隆慶四年 1570 以後 明帝國與蒙古達成和解 邊境對峙的局勢相對緩和 燒荒政策重 新調整 長城沿線九鎮 除薊鎮 遼東持續執行未變外 宣府 大同 山西在萬曆九年 1581 以後不再實施 其他四鎮也曾短暫停止才又恢 復 即使如此 敷衍了事的情況還是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 萬曆初年以 後 燒荒的季節由草木枯黃的十月 改為綠草如茵的七月 焚燒的效果 自然不如以往 晚明七十年間 燒荒已經徒有其名 對內蒙古草原生態 環境的影響 應該不像以往學者所說的那般嚴重 關鍵詞 明代 蒙古 軍事對抗 燒荒 沙漠化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28 邱 26 仲 麟 前言 一 燒荒定制 二 行軍路線 三 失事傷亡 四 虛應故事 五 政策調整 六 生態影響 代結論 前言 這篇小文章所要考察的 乃是明代軍方在長城境外的特殊活動 燒荒 在中國歷史上 燒荒做為一種制敵之策 據考證起於戰國 475~221 1 B.C. 至西漢神爵元年 61 B.C. 趙充國曾用以對付西羌之入侵 2 亡其美地薦草 使其遷徙他方 唐貞觀九年 635 征吐谷渾 吐 谷渾可汗伏允亦命部隊焚燒野草 使唐軍戰馬不得草 做為反制之策 3 開元十四年 726 唐軍征吐蕃 嘗燒荒以困悉諾邏 致其 無所牧 4 馬死過半 唐僖宗光啟年間 885~888 契丹王欽德 乘中原多故 北邊無備 遂蠶食諸郡 當時劉仁恭鎮守幽州 選將練兵 乘秋深 5 入 踰摘星嶺討之 霜降秋暮 即燔塞下野草以困之 馬多飢死 北 1 清 顧炎武 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 臺北 明倫出版社 1971 卷 29 燒荒 條 漢 班固 漢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62 點校本 卷 69 趙充國傳 宋 歐陽修 宋祁 新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 點校本 卷 221 上 西 域上 吐谷渾 宋 歐陽修 宋祁 新唐書 卷 216 上 吐蕃上 宋 薛居正 舊五代史 北京 中華書局 1976 點校本 卷 137 外國列傳 契 丹 1827 並見 宋 歐陽修 宋祁 新唐書 卷 219 北狄列傳 契丹 6172

29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27 宋慶曆年間 1041~1048 契丹舉兵討西夏元昊 契丹兵眾 元昊派人 講和 退數十里以避之 契丹不許 引兵攻西夏兵陣 元昊又三度 退舍 凡退百餘里 每退必盡焚其草萊 契丹之馬無所食 因其退 6 乃許平 宋金對峙時 金世宗曾詔命諸將由泗州 壽州 唐鄧三道進 發 南宋將領得知後 即將方城 葉縣一線的田野 皆放火焚燒 使 無所芻牧 7 明代以前 燒荒雖用以制敵 但多零星為之 並未成為政策 至明 代 為對抗北方遊牧部族南下 乃將燒荒做為邊軍每年例行事務 顧炎 武 1613~1682 日知錄 燒荒 條曾云 守邊將士 每至秋月草 枯 出塞縱火 謂之燒荒 並認為這種方式 誠守邊之良法也 8 有關於明代的燒荒 已有學者在考察長城一帶生態變遷時述及 大致的 9 結論是 明代的燒荒行為 對於塞北植被及水土帶來相當大的破壞 不 過 大部分的學者均未考慮到制度運作的怠忽問題 及整體制度的動態 起伏與轉化變遷 實際上 燒荒從來就不是一個機械式的運作過程 其 變異性甚大 可能因人 因時 因地而有不同 本文的切入點 即從制 度史的角度 探究邊軍出邊燒荒這個政策的變遷過程 並對其產生的生 態破壞程度稍做評估 以與相關學者的研究做些對話 歐陽修 新五代史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點校本 卷 72 四夷附錄 契丹 宋 沈括著 胡道靜校注 新校正夢溪筆談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1975 卷 25 雜誌二 元 脫脫等 金史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 點校本 卷 87 僕散忠義傳 清 顧炎武 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 卷 29 燒荒 條 838~839 9 參見 東湖 日知錄 燒荒 條補說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89 年第 4 期 西 安 152 方勉 明代榆林鎮的燒荒行為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2 年第 2 期 西 安 150 劉菊湘 明代寧夏鎮生態惡化 寧夏社會科學 2002 年第 6 期 銀川 82 尹鈞科 永定河中 上游流域森林植被的破壞 歷史地理 第 19 輯 上 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尹鈞科 歷史上北京城市對木材的消耗和永定 河中 上游流域森林的破壞 收入吳建雍等編 北京古都風貌與時代氣息研討會論 文集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杜大恒 孫德智 論明朝安全政策 的環境影響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4 年第 3 期 哈爾濱 40

30 邱 28 仲 麟 一 燒荒定制 明代燒荒出現之時間 兩部 會典 所記均不足為據 正德大明 會典 記其始於弘治十三年 1500 奏准 萬曆 大明會典 則繫於正 10 統十四年 1449 令 均失之過晚 實則早在永樂年間 1403~1424 燒荒之制已經存在 正統七年 1442 徐珵 後改名徐有貞 曾說 11 我朝太宗皇帝 建都北京 鎮壓北虜 乘冬遣將出塞 燒荒哨瞭 也就是燒荒起於永樂朝 但永樂年間燒荒的記載 筆者僅見 明太宗實 錄 永樂五年 1407 十二月癸巳一條 是日 勑鎮守大同江陰侯吳高 曰 爾奏沿邊草盛 欲焚之 最當 第慮旁近未知 或生疑怪 且巡 12 徼軍馬 倉卒難避 屯堡房舍 將有所損 須預報之使備 從勑文 中有 旁近未知 或生疑怪 之語 及奏請的月份在十二月研判 前此 燒荒尚未形成制度 而其成為邊軍例行事務應是在這一年 又據 明宣 宗實錄 宣德四年 1429 九月辛亥條載 遣將出塞燒荒 云 先是 每於冬初 命將率兵 出塞燒草 名燒荒 蓋防虜南向 且 耀兵也 至是守大同武安侯鄭亨 守宣府都督譚廣 守寧夏寧陽侯 陳懋等各遣人奏 宜及時發兵出塞 上曰 燒荒固常例 師行不 可不謹 遂 諸將肅部伍 嚴號令 毋或怠忽 為虜所窺 13 這裏所謂的 先是 應即指永樂年間 而且已談到時間定在冬初 由 引文中亦可知 燒荒除了有 防虜南向 的目的之外 也有 耀兵 之 10 明 李東陽等纂 正德大明會典 東京 汲古書院 1989 影印正德四年司禮監刊 本 卷 110 鎮戍 頁 17b 明 申時行等纂 萬曆 大明會典 臺北 東 南出版社 1963 影印萬曆十五年司禮監刊本 卷 132 各鎮通例 頁 4b 11 明 徐有貞 條議五事疏 見 皇明經世文編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 影印崇 禎間刊本 卷 37 徐武功文集 頁 3a 明 明英宗實錄 臺北 中央研 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2 校勘印行 以下所引明代各朝實錄并同 卷 99 正統七 年十二月庚戌條 頁 9a~9b 12 明太宗實錄 卷 74 永樂五年十二月癸巳條 頁 1b 13 明宣宗實錄 卷 58 宣德四年九月辛亥條 頁 3a

31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29 意圖 在明代 邊軍執行燒荒 除由邊關武將奏請之外 有時皇帝亦主 動下達命命 如次年 1430 十月 宣宗巡行北京近郊時 曾勑命駐守 宣府至山海關的恭順侯吳克忠 遂安伯陳英 武進伯朱冕 太監劉順等 人 循往例出境燒荒 考慮到天氣漸寒 還諭令行在工部尚書吳中 今 雖晴暖 然關外氣候旦暮不一 宜預備軍士衣鞋 其即遣人馳往北京 14 運來給之 爾後 在燒荒之前發給軍士衣鞋 亦成為定例 如正統 元年 1436 九月 因都指揮楊洪等奏請 發給開平等衛沿邊瞭哨 燒 荒官軍狐帽 袢襖袴 各二千四百八十有餘 鞋子倍之 15 以上資料所載燒荒之區 宣德四年有大同 宣府 寧夏等處 宣德 五年 1430 則為宣府至山海關一線 宣德七年 1432 九月 鎮守山 西都督僉事李謙奏言 山西 偏頭關外 地臨黃河 皆邊境衝要之處 草木茂盛 或有寇盜往來 難於瞭望 請如大同 宣府例 至冬初發兵 16 燒荒 由此看來 明初邊境上並非每個地區都實施燒荒 山西鎮是 在這之後才列入的 正統五年 1440 有官員提到軍方為遂行其他任務 常延後燒荒 的時間 事據行在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盧睿 1390~1462 奏言 大同 宣府 俱臨極邊 每歲秋深 調撥軍馬 出境燒荒 近年以來 瓦剌使 臣從大同入貢 官軍隄備 至十月纔往 或遇雨雪 又須延待 宜於八 月終 使臣未到之前燒荒為便 英宗曰 事貴從宜 命總兵 鎮守 17 等官議行 討論結果如何 未見資料留下 正統十四年 1449 八 月 英宗於土木堡被瓦剌也先所俘後 明朝曾不時命兵士出邊燒荒 如 同年十二月 大同左衛總旗夏回生上奏 欲前往沙漠擒殺叛閹喜寧 並 率壯士數十人出境燒荒 潛劫賊營 朝廷允其所請 且賜給冠帶加 14 明宣宗實錄 卷 71 宣德五年十月己卯條 頁 7a 15 明英宗實錄 卷 22 正統元年九月辛亥條 頁 11b 16 明宣宗實錄 卷 95 宣德七年九月丁巳條 頁 1a 17 明英宗實錄 卷 65 正統五年三月庚戌條 頁 3b

32 邱 30 仲 麟 18 以獎勵 景帝元年 1450 四月 賞賜古北口東 西關至墓田峪關外 燒荒官軍 百戶各鈔二百貫 鎮撫 都司各鈔一百五十貫 總小旗軍人 各鈔一百貫 19 但在景泰元年 1450 七月英宗回京之後 燒荒即又回復常例 如 20 景泰二年 1451 就是在十月舉行 又如天順八年 1464 十月 遼 東總兵武安侯鄭宏奏報 孛來擁眾三萬餘 糾合朵顏三衛殘寇 欲來 侵邊 憲宗因此勑命沿邊諸將照例出邊燒荒 即今秋深草枯 正宜 燒荒 以便瞭望 爾等可如年例 分遣官軍出境 乘風舉火 凡賊經行 出沒之處 盡行燒燎 以破其潛伏之計 仍先遣夜不收之警敏者 四遠 21 哨探 相機進止 務在密切 毋致誤事 慎之 慎之 當時 宣府 巡撫葉盛 1420~1474 就收到同樣敕文 隨即命總兵官 右參將及鎮守 守備等官各出邊燒荒 諸將事後各呈報撥過官軍數量 燒過地方處所 22 葉盛彙整之後題奏 時間是天順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由以上例子看來 燒荒基本上是在十月執行 明人詩歌中也都述說燒荒在草枯天寒之時 正德年間 1506~1521 邊貢 1476~1532 燒荒 詩云 風怒號 振城瓦 塞草白 朔雲赭 漢兵出火 掃蕩原野 祝融馳 炎帝下 騰赤龍 走朱馬 雲濤沸 星雨洒 黃沙一望千里通 魍 魎書啼巢穴空 敵人臨水不敢過 將軍歸來閉關坐 明英宗實錄 卷 186 正統十四年十二月丙寅條 頁 18a 19 明英宗實錄 卷 191 景泰元年四月己卯條 頁 5a 20 明英宗實錄 卷 210 景泰二年十一月癸卯條 頁 3a 21 明憲宗實錄 卷 10 天順八年十月己亥條 頁 8b 22 明 葉盛 題為邊務事 見 葉文莊公奏疏 收入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臺 南 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997 影印崇禎四年重刊本 史部 58 冊 上谷奏草 卷 1 頁 5a~b 勑諭內容為 即今秋深 草木枯槁 正當燒荒 以便瞭望 勑至 爾等即行 萬全左 右二衛及各所屬 照依上年事例 差撥敏捷官軍 分投出境 將賊經行之處 盡行燒燎 以破賊寇潛伏之計 其燒過地方 并撥過官軍數目 明白開奏 欽此欽遵 23 明 邊貢 燒荒 華泉集 收入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灣商務

33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31 塞上草白之時已是秋天 此時放火燒草正是時候 故能達到遏敵效果 嘉靖年間 1522~1566 謝榛 1495~1575 記老兵與其談邊事詩亦云 少小從軍老病侵 鐵衣征戰歲年深 天寒野火燒荒塞 月黑山精嘯古 24 林 燒荒顯然是在秋寒季節進行 比較奇怪的是 不少官方資料記 為七月 如弘治十三年 1500 邊方禁例 云 凡每歲七月 兵部請 勑各邊 遣官軍往虜人出沒之地 三 五百里外 乘風縱火 焚燒野草 25 以絕胡馬 名曰燒荒 事畢 以撥過官軍 燒過地方 造冊繳奏 正 26 德大明會典 所載月份相同 但這些資料所言 每歲七月 與隆慶 1567~1572 以前燒荒均在十月並不相符 有趣的是 萬曆四年 1576 刊行的 四鎮三關誌 載在十一月 每歲冬十一月奉 總督 巡撫 鎮守 總兵會計 移檄各副總參 遊守提 預遣尖哨遠出哨探 無警 各遵照會行日期 統領所部兵 馬出塞 或二三百里 或四五百里外 分路行營 各按奇伏 四遣 哨探 據要架梁 各隨離邊稍遠地方 縱火焚燒野草 林木盡絕 使虜不得駐牧 易於哨瞭 燒畢 仍留尖哨守哨原分信地 各官軍 振旅入關 宴畢 散兵撤防 27 這條資料所言為十一月 對照明代中後期相關記載 並無燒荒在十一月 進行的例子 考索這幾則文字 應該是 會典 將十月誤記在七月 四 鎮三關誌 又將七月誤為十一月 故出現燒荒有七月 十月 十一月三 種記載 而事實上 明代燒荒直至隆慶年間仍是十月 明代小說也反映 印書館 1983 第 1264 冊 卷 7 頁 61b~62a 24 明 謝榛 聞老兵談邊事 四溟山人全集 臺北 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藏明萬曆二十四年趙府冰玉堂刊本 卷 12 頁 11b~12a 25 明 孫世芳等纂修 嘉靖 宣府鎮志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69 影印嘉靖四十年刊 本 卷 19 法令考 頁 53b 26 正德大明會典 卷 110 鎮戍 頁 17b 並見萬曆 大明會典 卷 132 各 鎮通例 頁 4b 27 明 劉效祖 四鎮三關誌 收入 四庫禁燬書叢刊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 影印萬曆四年刊本 史部第 10 冊 卷 6 經略考 薊鎮經略 今制 頁 86a~86b

34 邱 32 仲 麟 了十月燒荒的事實 吳承恩 約 1500~1582 在 西遊記 寫於嘉靖末 年至隆慶年間 中 曾鋪陳唐三藏等一行 由祭賽國都城向西趕路 忽 見一條長嶺 嶺上荊棘丫叉 薜蘿牽繞 孫行者跳至半空一看 見 那荊棘 一望無際 似有千里之遙 三藏大驚道 怎生是好 沙 僧笑道 師父莫愁 我們也學燒荒的 放上一把火 燒絕了荊棘過去 八戒道 莫亂談 燒荒的須在十來月 草衰木枯 方好引火 如今正 28 是蕃盛之時 怎麼燒得 沙僧與八戒的對話 鮮活地襯托出燒荒的 重點 即時間選在冬季 其時草木乾枯 易於引火延燒 才能達到預期 的效果 依照慣例 燒荒實施之前 必須取得朝廷的許可 起初 沿邊的鎮 守 總兵 巡撫 分守 守備等官皆可請勑燒荒 至成化十四年 1478 兵部尚書余子俊等上奏申明條例十事 其中一款為 重勑令 奏文中 認為 燒荒等項 止許鎮守 總兵 巡撫請勑 其分守 守備等官 聽 29 其謄黃轉行 毋得一槩泛請 奏上後 憲宗降旨准行 此後 鎮守 總兵 巡撫可以請勑燒荒 分守 守備等官 僅能依據勑令謄黃轉達 大體而言 朝廷頒給各鎮的燒荒制勑 屬於例行公文 格式相同且文字 大同小異 通常僅地名有所變化 如正德年間 勑鎮守宣府太監于喜 署都督僉事潘浩 巡撫右僉都御史王純燒荒的內容 與給鎮守大同太監 總兵官 巡撫的文字基本相同 所不同者為 前者命其 通行萬全左右 二衛及所屬 後者為 通行天城 陽和東西二路及各所屬 明 吳承恩 西遊記 臺北 桂冠圖書公司 1983 第 64 回 荊棘嶺悟能 努力 木仙菴三藏談詩 799~ 明憲宗實錄 卷 174 成化十四年正月乙酉條 頁 4b~5a 30 明 王崇獻纂修 正德 宣府鎮志 北京 線裝書局 2003 影印正德刻嘉靖增修本 卷 8 下 制勅 頁 4a~4b 明 張欽纂修 正德 大同府志 收入 四庫全書 存目叢書 臺南 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997 影印明正德刻嘉靖增修本 史部 第 186 冊 卷 12 聖朝制勅 頁 1b~2b

35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33 二 行軍路線 眾所周知 明朝為防守蒙古部族南下 派遣總兵駐守北邊國防線 後又設巡撫 總督 形成所謂的九邊 由東至西分別為遼東鎮 薊州鎮 宣府鎮 大同鎮 山西鎮 延綏鎮 榆林鎮 寧夏鎮 陝西鎮 固原鎮 及甘肅鎮 其後有保定鎮 昌平鎮等 仍通稱 九邊 參見圖一 圖一 31 明代九邊圖 圖版來源 日 阪倉篤秀 長城の中國史 東京 講談社 參見蕭立軍 九邊重鎮與明之國運 天津師大學報 1994 年第 2 期 天津 53~60 范中義 明代九邊形成的時間 大同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1995 年第 4 期 大同 25~28 韋占彬 明代九邊設置時間辨析 石家莊師範專科學校學 報 4 卷 3 期 2002 石家莊 44~47

36 邱 34 仲 麟 燒荒在永樂五年 1407 成為定制以後 每年的秋末冬初 均命各 邊將領率領軍士出境執行此一舉措 正統七年 1442 翰林院編修徐 珵 徐有貞 奏言應照太宗舊制 每年九月底 勑命坐營將官分三路巡 邊 一出宣府直抵赤城 獨石 一出大同直抵萬全 一出山海 關 直 抵遼東 每路各出塞三 五百里燒荒 如遇蒙古敵兵出沒 即相機進勦 每歲冬出春歸 其後休息一月 仍於教場操練 這樣一來 則京軍皆 32 習見邊情 臨敵不懼 虜寇懾伏 無敢窺邊矣 這一建議重在 巡 邊 每歲冬出春歸 其出塞時間較久 兼有搜索敵蹤的意味 並 非僅是燒荒而已 但實施有其困難 如軍需供應等所費不貲 故後來未 被採納 關於明代九邊燒荒的路線 現存記載已經不多 弘治 寧夏新志 記寧夏鎮燒荒 僅云 每年十月 副將及都指揮 分領騎兵三千餘人 33 入山後 河套點火燒草 正德 宣府鎮志 記該鎮之燒荒則比較詳 細 每年冬十月初間 以草枯為始 本鎮統領官軍出境 焚燒野草 使達賊不能南牧 其路線有七 1 總兵官統領官軍五千名 由青邊 口出境 經三岔溝 乾草灘 至上合河 2 副總兵統領本營官軍三千 名 由大白陽口出境 經瓦廟兒 孤榆樹 至上合河 與總兵官會兵 3 舊遊擊將軍統領本營官軍三千名 由張家口出境 經紅崖兒 至羊 圈溝 4 新遊擊將軍統領本營官軍三千名 由青邊口出境 經三岔溝 至紅崖兒與舊遊兵會 5 北路參將統領本路官軍三千餘名 由獨石地 方出境 入馬營堡 由馬營地方出 入赤城 龍門等處 6 西路參將 統領本營官軍三千餘名 由膳房堡口出境 入洗馬林等堡口 洗馬林堡 口出境 入柴溝等堡 7 東路參將統領本營官軍三千餘名 由永寧城 出境 入四海冶堡 每一路線 軍士出關後 皆 且行且焚 至晚回兵 32 明 徐有貞 條議五事疏 見 皇明經世文編 卷 37 徐武功文集 頁 3a 明英宗實錄 卷 99 正統七年十二月庚戌條 頁 9a~9b 33 明 胡汝礪纂修 弘治 寧夏新志 收入 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 上海 上海書店 1990 影印弘治十四年刊本 第 72 冊 卷 1 差役 燒荒 頁 23a

37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凡二日 薊鎮方面 據隆慶五年 1571 順天巡撫楊兆 燒荒疏 所載 其 在接到勑諭之後 會同總兵官戚繼光 1528~1587 計議 行文各路副總 兵 參將 遊擊 守備 提調等官 選派千戶 百戶劉東等 各帶乖 覺夜不收 軍民先行出口 擺撥哨探 及令關營挑選軍馬聽候 又考 慮到敵人在邊外駐牧 應當分兵防禦 乃派遣提調指揮陶於儒 管操指 揮陳忠 管操千戶蘇爵 管操百戶甯宗 哨總千戶月有明 管操千戶囤 茂 管操冠帶總旗周添祿 管操指揮宗鎧等軍官約三十員 帶領各營軍 士一 二百名 於二十五個重要關口把守 其餘各營官軍 俱各分撥 衝要關口 與同在關軍士 相兼貼守 各於虜寇經行出沒要路 布置設 伏 彼此聲勢聯絡 後續接到各關夜不收回報 瞭哨並無 緊關賊情 於是在十月二十六日下令各路出關燒荒 其路線如下 1 總兵官戚繼 光統領三屯等營官軍 在大喜峰口關出口 至地名惡谷口下營 前到黃 崖等處 2 參將李珍管領石門寨等營官軍 在義院口關出口 至地名 三岔口下營 前到石碑兒等處 3 遊擊谷承功管領臺頭等營官軍 在 界嶺口關出口 至地名大蟲谷下營 前到韭菜山等處 4 協守薊州東 路副總兵胡守仁 參將史綱管領建昌等營官軍 在冷口關出口 至地名 橫河兒下營 前到大戶店等處 5 參將羅端管領太平寨等營官軍 在 董家口出口 至地名石河川下營 前到偏道子等處 6 遊擊張拱立 孫朝梁管領松棚谷等營官軍 在羅文谷關出口 至地名一立馬下營 前 到窟窿山等處 7 遊擊張士義管領遵化等營官軍 在鮎魚石關出口 至地名東水谷下營 前到石夾口等處 8 參將楊鯉管領馬蘭谷等營官 軍 在黃崖口關出口 至地名平嶺下營 前到尋思谷等處 9 副總兵 張臣管領墻子嶺等營官軍 在墻子嶺出口 至地名陡子谷下營 前到簽 兒嶺等處 10 遊擊王旌管領曹家寨等營官軍 在黑谷關出口 至地 名黃石崖下營 前到石門兒等處 11 協守西路副總兵李超 董一元 34 明 王崇獻纂修 正德 宣府鎮志 卷 5 武備 燒荒 頁 42b~43a 並見 明 孫世芳等纂修 嘉靖 宣府鎮志 卷 21 兵籍考 附兵政諸例 頁 35a~35b

38 邱 36 仲 麟 管領石匣等營官軍 在古北口關出口 至地名三岔口下營 前到十八盤 等處 12 參將陳勛 遊擊張涇管領石塘嶺等營官軍 在石塘嶺關出 口 至地方橫嶺下營 前到湯河等處 各策應燒荒 此外 並督令守備 楊秉忠等 分別率領原選關營精壯官軍 兼同夜不收 且哨且行 各照 地方舉火 將野草焚燒盡絕 總計出境燒荒 官兵計分十三路 至二十 八日 留下該班夜不收照舊哨探 各路官軍俱入口返回 其因 溝澗阻 截火道 及背陰山谷積雪 低窪濕潤處所 一時不能燃燒 之處 經過 35 部將會議後 行令軍官帶領官軍及該班夜不收 至該處地面重新補燒 至於遼東方面 據嘉靖 遼東志 記載 每歲冬 鎮守總兵官會 同贊理軍務都御史 太監 奉勑移文各路副參 遊擊 守備 備禦 提 調 守堡等官 遵照會行日期 各統所部兵馬出境 量地廣狹 或分三 路 五路 首尾相應而行 預定夜不收分投哨探放火 沿燒野草盡絕 燒荒的同時 也展開撫賞屬夷 聽令軍士安營 吹號笛 擊鼓召集軍官 宣布相關事項後 准許 乞討屬夷 至營外求見 發牌開門 皷吹齊 舉 通事引入拜見 酌量賜給酒肉 令其出營去 接著拔營回師入境 兵馬各令在附近屯堡休息 命留下的夜不收及標下官軍 將屬夷人等 包括婦女老幼 帶入關門謁見 先令通事翻譯 宣布 朝廷恩威 地方 利害 酌量賜給 桌面 酒 肉 鹽 布 胭粉 靴襪 之類物品 若有號稱大頭領及有哨報等項功勞者 亦賞給牛 羊 緞 襖 銀牌 賞賜完畢後 令屬夷出境 兵馬俱在邊口宿歇 次日回歸遼東鎮城 36 明代中葉 李夢陽 1475~1531 從軍 詩云 府帖昨夜下 燒 37 荒有我名 秣馬待天曙 肅肅寒霜零 可見燒荒是一大早出發 除 步兵之外又有騎兵 按照朝廷要求 燒荒必須遠出二百里以上 但正德 35 明 劉效祖 四鎮三關誌 卷 7 制疏考 薊鎮制疏 題奏 頁 181a~183b 36 明 畢恭修 任洛等重修 嘉靖 遼東志 收入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 上海古 籍出版社 1997~2000 影印嘉靖刻本 第 646 冊 卷 3 兵食志 邊略 燒荒 頁 54b~55a 37 明 李夢陽 邊塞八首 從軍四首之四 空同先生集 臺北 偉文圖書出版

39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37 宣府鎮志 記載是 且行且焚 至晚回兵 凡二日 似乎所行並不 遠 楊兆 燒荒疏 則言二十六日出發 二十八日折返 其時間要長一 些 距離遠近與出邊時日相關連 故在此要討論一下行軍的速度問題 本文第三節述及嘉靖十二年 1533 宣府總兵率兵出境燒荒 三個時辰 六小時 行七十餘里 則一小時走十多里 參見後文 故以楊兆 戚繼光的例子看 出塞兩日計四十八小時 超過二百里不成問題 但實 際執行時 表訂行程與是否按此行進是兩回事 有些資料就指出官軍僅 在五 六十里處燒荒 正如前舉天順八年 1464 的勑諭所言 燒荒路線設定在蒙古部族 經行之處 故僅是點狀 而非全面性的 至於點與點之間是否連在 一起 則要看燃燒狀況而定 另在萬曆 1573~1620 年間 章潢 1527~ 1608 於 圖書編 薊鎮險隘 一節論 脩百里之外險 曾建議燒 荒時在水草中放毒 以收制敵之效 其中就提到一些通道 舊制 冬月燒荒 必在四 五百里之外 使草根盡絕 虜騎難馳 先臣郭登守大同 於要害之處 毒其水草 虜不敢侵 今誠于境外 擇其要路 潛置毒藥 人飲水即死 馬食草即斃 尚安有一人 一 騎能內侵者乎 如山海關外大古路口 南行則犯遼之前屯 北行則 犯石門諸處 乃總路也 于此置毒 則遼及石門皆可安枕矣 又如 石門寨外大梯子嶺 離邊四十餘里 東西寬漫 有橫山一道 舊置 柞木欄寨 于此置毒 則義院口地方可通大舉者 虜不能至矣 按 古兵法 軍行則防毒 凡入敵境 則先審其水草 蓋行軍者 慮毒 之難防 故設五術以審之 即使北虜精通兵法 識毒而不來 亦為 上策 何乃置之不講乎 38 此舉對於防止邊犯或許有其幫助 但涉於手段太過殘忍 且就如其文中 所述 口外之水 多流入內地 毒其上流 須分輕重 而草狼毒有 社 1976 影印嘉靖初年刊本 卷 14 頁 4b 38 明 章潢 薊鎮險隘 圖書編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71 影印明萬曆四十一 年刊本 卷 44 頁 32a~32b

40 邱 38 仲 麟 些經過七日 流經三 四百里才解 有些經過半月 流經千里而解 有 些經過月餘 流經數千里才解 故 水入中國近則用輕藥 遠則用重藥 39 不入中國者 雖用砒磠可也 還好這一建議伴隨燒荒展開下毒的工 作 僅是他書上個人的議論 也未有官員採用並加以奏請 否則長城境 外的動物可能受到不小的傷害 三 失事傷亡 實際上 秋天正是遊牧部落往南尋求水草之時 故執行燒荒帶有某 種程度的危險性 正統十年 1445 寧夏右參將都指揮同知王榮奏請 欲令駐守河東花馬池等三營 照往年慣例 率馬隊官軍 於十月間出境 燒荒 英宗給勑從其所請 但特別叮嚀道 即今秋高 正達賊遊獵之 時 爾等出境 宜嚴飭官軍 晝夜謹慎哨瞭 以防不虞 事畢即回 操 40 兵蓄銳 毋虛勞人力 慮有警急 妨悞調遣 按明朝定例 出邊燒 荒殺死敵兵 將獲獎賞 反之 損失軍士 戰馬或武器 則有罪罰 其 獲獎之例 如弘治十五年 1502 陝西肅州指揮夏忠等出境燒荒 部 下獲蒙古兵頭顱三級 因功勞細微不錄 至正德四年 1509 兵部始 41 條議陞職 獎賞 又如萬曆二十三年 1595 秋 寧夏興武營守備馬 夢麟 杜世威等 燒荒獲級 故獲賞賚有差 42 然而 燒荒失事在明代時有所聞 如成化十七年 1481 冬 分守 大同右衛右監丞楊雄 右參將盧欽 守備都指揮張安 曹紳等 皆以燒 荒失機坐罪 獄久未結 延至成化十八年 1482 七月 始以兵部之請 39 明 章潢 薊鎮險隘 圖書編 卷 44 頁 32b 40 明英宗實錄 卷 132 正統十年八月戊辰條 頁 10a 明憲宗實錄 卷 258 成 化二十年十一月庚寅條 頁 3a 卷 259 成化二十年十二月壬午條 頁 9a 41 明武宗實錄 卷 50 正德四年五月己未條 頁 11b~12a 42 明神宗實錄 卷 289 萬曆二十三年九月甲戌條 頁 2a

41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命楊雄 盧欽戴罪立功 其餘逮問如律 又如成化二十年 1484 九 月間 延綏總兵官署都督僉事岳嵩 延綏巡撫呂雯 延綏鎮守太監韋敬 左參將署都指揮僉事陳雲 把總都指揮郭鍧 楊泰 王綱 及領軍指揮 十一人 以年例率諸營堡軍士出境燒荒 當時 蒙古部族已渡河進入河 套 因是為其所偷襲 總兵岳嵩奏言軍士為蒙古人射傷 驅散者四十餘 人 俟經呂雯 韋敬奏聞 其實是 岳嵩等領兵出境燒荒 怠不設備 且私以餘舍負鹽 諸營堡軍士被殺一百零九人 殺傷七十九人 驅散 二十六人 官馬被殺二百七十餘匹 呂雯乃劾奏岳嵩紀律不嚴 分守西 路左參將陳雲 及寧塞等營堡把總都指揮僉事等官郭鍧等俱防禦不嚴 應按律條加以逮問 兵科則認為 雯與嵩事體相同 罪亦當治 兵 部陳請發下巡按御史問罪 憲宗傳旨 俱不問 待邊事稍寧以聞 次年 1485 蒙古 再 次入境 岳嵩等會合遊擊將軍董昇 與敵人戰於 單塔兒地 並擊敗之 斬首三十四級 擄獲馬匹 兵器奏聞 朝廷為此 下勑獎勵 兵部以邊事既寧 請按治岳嵩等人前罪 憲宗命置岳嵩 呂 雯 韋敬不問 而將參將陳雲等下獄 俟經都察院覆奏 則以為嵩等三 人與郭鍧雖有後功 但不足以贖前罪 請令陝西巡撫鄭時逮治諸人之罪 憲宗有旨 若等既有功 韋敬免之 岳嵩停俸三月 呂雯一月 陳雲 王綱 及指揮二人 損軍數少 并郭鍧亦有後功 俱贖米復職 楊泰等 六人 損軍多者 各降官一級 指揮二人 損軍尤多 降二級 餘如御 44 史所擬 一場因燒荒失誤所進行的懲處 經過幾番波折才定案 孝宗弘治三年 1490 冬 寧夏左屯衛指揮同知張欽 與正千戶胡 玉率兵燒荒 胡玉稱疾不往 張欽所率部眾途遇蒙古兵 官軍被殺者一 人 被擄者一人 事聞 命巡按御史逮問 判處張欽充軍 胡玉納米還 職 並彈劾總兵官周璽 副總兵盧欽與寧夏巡撫韓文之罪 最後 兵部 覆奏 孝宗命張欽免充軍 胡玉亦免納米 但周璽 盧欽 韓文各停俸 43 明憲宗實錄 卷 229 成化十八年七月癸酉條 頁 3a~3b 44 明憲宗實錄 卷 258 成化二十年十一月庚寅條 頁 3a 卷 259 成化二十年十二 月壬午條 頁 9a 卷 270 成化二十一年九月辛酉條 頁 3b~4b

42 邱 40 仲 麟 45 二月 弘治十年 1497 冬 遼東總兵官都督僉事李杲 鎮守太監任 良 遼東巡撫張玉 協守右參將孫文毅等 調兵出境燒荒 也因 燒荒 遲延 軍無紀律 致遺棄軍器等物 乃 為虜所襲 喪失甚眾 因 此李杲 張玉 孫文毅各被罰俸三月 46 正德八年 1513 延綏總兵王勛 副總兵戴欽 都指揮鄭胤 彭 棫 巡撫都御史吳世忠 鎮守太監王兢等 率兵出境燒荒 官軍被蒙古 47 殺傷不少 為此於次年遭到參劾 正德十年 1515 榆林城把總都 指揮同知鄭胤 延安衞署都指揮同知柏梁 以出境燒荒 致賊侵掠 48 被發往邊衛充軍 同年冬 宣府鎮也因鎮守太監于喜 故違勑旨 輕舉燒荒 損折官軍 直隸巡按御史張經劾奏 結果反為于喜所誣 49 奉旨逮問 而在正德十五年 1520 冬 薊州總兵馬永因部下參將燒 荒失事 為都督江彬所脅迫 馬永懼怕得罪 乃遣人送銀二千兩賄賂 為京師守城門者攔獲 事發之後 朝廷降旨逮問馬永 巡按御史田羨奏 言 永一時名將 邊陲倚賴 宜曲貸之 兵部亦稱 永累膺撫按 薦舉 及所在軍民保留 而刑部條議 亦奏請免其逮究 時明世宗已 即位 乃從各部所請 不降罪 責令馬永策勵供職 50 由於燒荒之時 乃分路進行 兵力分散 容易受到攻擊 故嘉靖八 年 1529 十月 陝西三邊總督王瓊 1459~1532 奉敕出境燒荒時 恐 所在主兵寡少 深入失利 曾行文調取延綏 固原兩鎮兵馬 防護燒 荒軍士出境 東自定邊營起 西至橫城堡止 東西三百餘里 俱於十月 初九日一齊出境 焚燒野草 其中 梁震等官兵由興武營出關 行抵地 名沙湖 離邊八十餘里 遇牧馬蒙古人一百餘騎 派兵前往圍剿 蒙古 45 明孝宗實錄 卷 53 弘治四年七月癸未條 頁 2a 46 明孝宗實錄 卷 136 弘治十一年四月癸酉條 頁 1b 卷 139 弘治十一年七月庚 申條 頁 6b 47 明武宗實錄 卷 115 正德九年八月辛亥條 頁 5a~5b 48 明武宗實錄 卷 132 正德十年十二月戊辰條 頁 6b 49 明武宗實錄 卷 133 正德十一年正月戊子條 頁 2a 50 明世宗實錄 卷 6 正德十六年九月庚午條 頁 8b

43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人敗逃而去 斬首一級 獲馬和牛一百七十一隻 有時即使敵少我眾 因軍官處置失當 也會折損兵力 嘉靖十二年 1533 十月初一日 宣府總兵官劉淵統領坐營都指揮朱彬等官軍三千 餘名 前往中路青邊口堡燒荒 初二日卯時 把總千戶孫鎮與參將都勳 守備操守官楊鉞 王勳 靳尚武 張輔等人馬 俱從本堡大變新臺西空 出境 都勳領兵前哨 朱彬等後哨相繼 至地名紅崖兒等處 離邊境約 七十餘里 各下營駐紮 傳令官軍放火焚燒 至未時 與張家口堡前來 燒荒的宣府遊擊王鎮 南路參將劉江人馬會合 起營各從原路返回 朱 彬等在前 都勳等人馬殿後 並責令夜不收四散燃火 至地名大莊窩迤 西 此時煙霧蔽天 埋伏在南山溝內的二十多名蒙古騎兵 乘著風煙拍 馬喊叫衝來 參將都勳等軍官竟帶領著騎馬官軍往東混亂逃走 遺下步 軍被敵人邀擊射殺 還好總兵官劉淵 都指揮朱彬率把總孫鎮等趕來救 援 與敵騎短兵相接 射中三名敵軍 並將步軍 馬匹救入營內 蒙古 人見明軍勢眾 慌張往西北方向逃去 孫鎮等督同官軍追至紅崖兒 敵 兵遯入山林之中躲避 本欲再行窮追 但 山河艱險 樹林深密 時值 天晚 恐墮賊計 收兵回還 隨後 據各堡守備等官回報 軍人被敵 射死二名 射傷五名 下馬被敵殺死一匹 被擄去一匹 並被搶去神鎗 一把 山西巡撫韓邦奇 1479~1555 在十月十一日呈報時說 左參將都 勳 當燒荒之際 為殿後之軍 提數千之精兵 遇貳拾騎之零賊 兵刃 未交 望風退縮 致諸軍之大敗 而四散奔逃 緣其 才本凡庸 性 復怯懦 惟平昔之威名欠振 故臨陣之紀律不嚴 另外 守備楊鉞 操守靳尚武 王勳 張輔等人 各提壹堡之兵 同為奔北之將 使當 時有壹人負勇而自立 則諸軍必不至相視而大潰 故將諸人參究 議 請依律從重治罪 庶邊臣知警 而軍威可振矣 52 從以上的例子看來 燒荒還是常有人員傷亡 李夢陽有 出塞 詩 51 明 王瓊 北虜事跡 收於 王瓊集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 點校本 頁 明 韓邦奇 怯懦將官燒荒遇賊奔敗事 苑洛集 臺北 國家圖書館藏嘉靖 三十一年刊本 卷 13 題奏 頁 14b~17b

44 邱 42 仲 麟 云 胡蔓黃河限 秦亡紫塞存 磧沙浮落日 塞霧宿疏墩 哨馬三邊 53 動 燒荒千里昏 將軍拜金印 白骨不曾論 李夢陽出生於陝西慶 陽衛軍人之家 自小習聞邊軍各種活動 此詩雖非明指燒荒死傷 但已 暗喻及之 隆慶年間 方逢時 ~1596 亦有 燒荒行 述其事 漢家禦虜無奇策 歲歲燒荒出塞北 大磧平川鳥絕飛 漭漭龍庭暮 雲黑 秋風蕭蕭邊草黃 胡兒牧馬乘秋涼 將軍令下促燒草 銜枚 夜發何倉皇 邊頭路盡迷行跡 黃狐赤兔如人立 心驚魂斷馬不鳴 月暗沙寒露沾濕 陰崖舉火各因風 燼結如雲萬里同 虜帳千羣皆 北徙 烈焰夜照陰山紅 山頭突騎飛流矢 幾人還向火中死 白骨 成灰散不收 慟絕胡天作冤鬼 東風吹綠舊根荑 乾坤回首又春歸 惟有游魂歸不得 年年空逐野煙飛 54 這首詩述說燒荒的季節 行動的地域 軍士的心境 交戰的瞬間 而最 讓人動容的是 草萊燒過之後又生 亡魂卻年復一年無法歸鄉 方氏自 隆慶初年起 歷任宣府口北兵備道 遼東巡撫 大同巡撫 萬曆初年總 督宣府 大同 山西 後接替王崇古為兵部尚書 隆慶四年 1570 年 底 在大同巡撫任上 曾與宣大總督王崇古 1515~1588 合力促成明 帝國與蒙古俺答汗之間的封貢關係 其在邊關甚久 所見燒荒無數 故 詩中能傳達出此間之氣氛 與無名亡魂之情愫 然而 因燒荒而交鋒 或許僅是兩軍對峙中的小插曲 其他重大的戰役 人命損傷往往較此要 高出不知多少倍 四 虛應故事 自永樂以來 燒荒雖為邊防重要事務 但至正統初年已有懈怠跡象 正統七年 1442 錦衣衛指揮僉事王瑛奏陳八事 其一為 禦虜莫善 53 明 李夢陽 出塞 空同先生集 卷 23 頁 8a~8b 54 明 方逢時 燒荒行 大隱樓集 收入 四庫未收書輯刊 北京 北京出

45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43 於燒荒 內言 虜之所恃者馬 馬之所資者草 近年燒荒 遠者不 過百里 近者纔五 六十里 胡馬來侵 半日可至 乞勑邊將 遇 秋深率兵 約日同出數百里外 縱火焚燒 使胡馬無水草可恃 如此則 55 在我雖有一行之勞 而一冬坐臥可安矣 看來軍官在燒荒時 並未 按照要求遠出焚草 故王瑛建議出境數百里外行之 而即使經過正統十 四年 1449 的土木堡事件 燒荒也並非絕對認真 景泰二年 1451 鎮守密雲內官張溥 都指揮同知趙玟等 遣人出境燒荒 結果野火延燒 入關城 人畜 軍器 房舍多被焚去 事發後 英宗曾降勑加以斥責 56 此事之所以發生 或有可能風向不對 但若非在近邊燒荒 則何以會燒 到關城人馬 廬舍 顯然並未遠出邊外 焚燒距離關口太近 才會有這 樣的結果 至成化年間 還是有官員提到燒荒不謹 成化三年 1467 延綏 巡撫盧祥 1403~1468 奏云 前此燒荒 多於近邊 虛應故事 虜因 河凍 得以過河住牧 為我邊患 因此 他奏請下令 迤西各邊總兵 等官 每歲燒荒之時 務督將士直抵河岸 盡焚野草 則寇糧常絕 邊 57 境自寧矣 憲宗命兵部議行之 成化六年 1470 陝西巡撫馬文 升 1426~1510 也上奏 虜騎犯邊 必就草牧馬 草若焚燒 馬必自 斃 今各邊每年燒荒 將官視為虛文 虜騎得以牧馬 乞于冬初草枯 賊寇未入之時 挑選精兵 結布營陣 離邊三 五百里 務將達賊出入 去處 野草焚燒盡絕 則寇雖近邊 馬不得南牧矣 憲宗曰 燒荒 58 不盡 致賊得藉野草犯邊者 宜如法究問 兵部行與知之 不過 軍官執行是否落實 則有待評估 實際上 軍官隨便了事 恐怕還是存 在 這點可從朝廷勑諭的內容觀察 弘治三年 1490 孝宗勑諭宣府 版社 1997 影印清乾隆四十二年滋元堂刻本 伍輯第 19 冊 卷 3 頁 11a 55 明英宗實錄 卷 98 正統七年十一月壬午條 頁 9b 56 明英宗實錄 卷 210 景泰二年十一月癸卯條 頁 3a 57 明憲宗實錄 卷 45 成化三年八月戊午條 頁 9b~10a 58 明憲宗實錄 卷 78 成化六年四月乙亥條 頁 8a~8b

46 邱 44 仲 麟 總兵馬儀及宣府巡撫楊謐燒荒的內容談到 不許畏避艱險 止令巡哨 官軍夜不收人等 於附近去處縱火 一發就便回還 及乘機圍獵貪利 59 致悞軍機大事 可見有人是隨便燒一燒 有人則趁機狩獵圖利 如前所言 燒荒用意在絕馬草之源 以斷其牧馬南下之心 但如未 能搶下先機 其效果不大 弘治十五年 1502 兵部議覆保國公朱暉 1448~1511 所陳 先機務 一事 云 每年黃河未凍之前 如延綏 各路官軍 能遠出數百里外 燒荒盡絕 則虜自不敢入套 縱入亦不能 久居 請自今預令各路官軍 歲如所奏 前期行事 毋後時遺患 孝 60 宗命如兵部所議施行 弘治十七年 1504 正月 陝西巡按金洪也奏 上 嚴燒荒以安邊 並提出一套新的考核辦法 臣聞虜之入套 必視芻牧 每年霜降 例該榆林 寧夏二鎮官 軍 分出燒荒 訪得俱各虛應故事 十分燒不及一 止是捕生 打 草而還 以致芻草茂盛 得以久住 為患邊方 貽聖明西顧之憂 今幸套內無賊 臣愚合無行令二鎮 各差勤能官三十員 各帶人馬 二百餘名 委副總兵等官分管 各賫五十日糧 徑至河邊 分與地 方 埋立樁木 各將一半架梁 一半點火 燒至邊墻 務要盡絶 并差官把守入口 盤檢牲口草束 完日 撫鎮等官各帶領軍馬查驗 以十分為率 三分未燒 及查出捕生 打草者 即係守備不嚴 各 問罪 畢日 革去管事差操 五分未燒者 降一級 止燒四分以下 者 降二級 若查驗官互相扶同 河凍賊復往套 俾責有歸 則令 嚴弊革 師不勞而賊自退矣 61 金洪的意見是 河套所以有蒙古部族遊牧 實因於榆林 寧夏兩鎮燒荒 不實 以致野草留下甚多 敵人馬匹有草可吃 故長期停駐不去 他除 建議每年秋冬命軍士入套燒荒五十日之外 也強調在軍士燒過回來時 59 明 孫世芳等纂修 嘉靖 宣府鎮志 卷 2 詔命考 頁 50b~51a 60 明孝宗實錄 卷 185 校勘記 頁 581~582 該條為弘治十五年三月己丑日事 61 明 劉大夏 覆陳邊務事 收入黃訓編 皇明名臣經濟錄 臺北 中央研究 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嘉靖三十年序刊本 卷 41 兵部 職方中之下 頁 11b~12b

47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45 巡撫及鎮守等官應該出邊覆查 不盡心者按程度高低加以懲處 如此才 能解決長期以來的怠忽問題 稍後 兵部尚書劉大夏 1436~1516 覆奏 前件查得 每年秋深草木乾枯之時 本部請 各鎮守臣 并獨守一 方內外官員 先行差人哨無賊情 然後行令副 參等官 各照地方 出境燒荒 已有常行定例 但將官實心奉行者少 中間虛應故事 誠如本官所言者 欲於燒荒畢日 重復出境查驗 勢恐難行 今詳 本官所奏之意 則是套內賊情有無 可以驗燒荒虛實 合無通行各 邊 今後每年燒荒 官軍回日 巡撫都御史務要盤檢有無牲口帶來 者 日後達賊在套或近邊住牧 就遣夜不收哨探在何地方 離邊遠 近 查與原報燒過里數若干 就將原日領軍出境燒荒將官 指實參 奏拿問 本處查有入寇失事緣由 依擬降謫 62 劉大夏在覆奏時 對於金洪建議每年燒荒五十日 認為朝廷已有燒荒成 例 不可任意更改 至於燒荒後由督撫出邊覆查 因為窒礙難行 也不 表贊同 但對若發現那裏有蒙古人的蹤跡 即追究該處燒荒軍官之責任 則覺得是不錯的建議 故奏請依此辦理 然而 即使有這樣的新辦法 有些軍官還是虛應故事 正德元年 1506 北直隸河間府交河縣知縣 李泰奏稱 邊境燒荒 諸將往往乘機畋獵 嘗有輸鹽招寇之患 乞停 止 兵部覆議 燒荒之舉 不惟遏胡馬南牧 而官軍亦易於瞭望 乃邊方重務 不可廢也 泰所言諸弊 殆將領非人所致 宜密訪重懲以 警之 奏上後奉旨 邇來各邊燒荒 第虛應故事 為弊多端 其命 巡按御史密訪以聞 63 直至隆慶元年 1567 宣大山西總督王之誥上奏時 仍然建議 嚴 燒荒以寧邊圉 內言 燒荒不早不遠 無以控虜 宜及秋深草枯時 督卒出塞三 五百里之外 分道併力 毋事虛文 兵部覆奏 朝廷允 62 明 劉大夏 覆陳邊務事 收入黃訓編 皇明名臣經濟錄 卷 41 兵部 職方中之下 頁 12b~13a 並見 劉忠宣公文集 收入 四庫未收書輯刊 陸輯 第 29 冊 卷 1 頁 1a~b 惟 文集 中所錄 其文字刪去若干 63 明武宗實錄 卷 10 正德元年二月癸亥條 頁 7a

48 邱 46 仲 麟 64 行 隆慶四年 1570 他在陝西三邊總督任上條陳防秋事宜 奏文 中亦提到 秋防將畢 將士勞苦日久 輒先逃歸 故虜得乘隙內犯 臣竊計九月以後 正當燒荒之時 宜遠哨三 四百里外 果無虜跡 然 後燒荒 燒荒既畢 然後撤兵 庶虜謀可伐 而秋防可以無虜 事下 65 兵部 兵部覆議 穆宗從其所議施行 但成效是否更好 恐怕還得看 人 隆慶五年 朝廷勑諭各邊燒荒中談到 即目秋深 草木枯槁 正當燒荒 以便瞭望 至 爾等公同計議 通行所屬 選委乖覺夜不收 遠出邊境哨探 果無緊關賊情 行令 副參 守備等官 統領精壯慣戰官軍 各照地方 分投布列營陣 且哨且行 出於境外 或二三百里 或四五百里 務將野草林木 焚燒盡絕 使賊馬不得住牧 邊方易於瞭守 斯稱委任 若出境之 時 或計慮不周 或紀律不嚴 或圍獵貪利 或逗遛失期 以致卒 遇賊徒 不能應援 或因尋殺零賊 別惹釁隙 致悞事機 甚者畏 避艱險 止令巡哨官軍夜不收人等 於附近去處 急遽縱火 不問 燃否 就便回還 虛應故事 有一於此 在法俱不輕貸 事畢 仍 將撥過官軍姓名 并燒過地方里數 造冊奏繳 欽此欽遵 66 從內容中命令不得有相關缺失看來 前此之燒荒存在不少問題 故朝廷 之勑諭才加以列舉 由此也可見隆慶朝對此特別注意 實際上 在隆慶 年間 1567~1572 因閣臣高拱 1512~1578 張居正 1525~1582 與督撫譚綸 1520~1577 王崇古 方逢時等人銳意武備 燒荒也較為 切實 據萬曆初年 四鎮三關誌 云 由於隆慶以來 遼東兵馬出境燒 荒 俱在二百里之外 順風舉火 草莽焚燒盡絕 賊聞兵馬出境 皆 67 遠遁 絕無蹤跡 而戚繼光在隆慶二年 1568 北調 總理薊鎮 遼東 保定等處練兵事務 鎮守薊州 永平 山海等處 每年亦率兵出 64 明穆宗實錄 卷 11 隆慶元年八月丙戌條 頁 4a~4b 65 明穆宗實錄 卷 47 隆慶四年七月戊子條 頁 11b~12a 66 明 劉效祖 四鎮三關誌 卷 7 制疏考 薊鎮制疏 題奏 頁 181a~181b 67 明 劉效祖 四鎮三關誌 卷 6 經略考 遼鎮經略 今制 頁 141a~142a

49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47 邊燒荒 如隆慶四年 1570 十月二十六日 統三屯營等官軍 於喜峰 口出關 於地名惡谷之處聯營 督遣副將胡守仁 參將史綱等 分領精 兵并夜不收兩哨 且哨且行 或二 三百里 或四 五百里 舉火將林 68 木野草焚燒殆盡 使夷馬不得住牧 另外 就如本文第二節所言 隆 慶五年十月二十六日亦曾照舊實施 由於其燒荒確實 故邊警得以稍減 明人陳第 1541~1617 曾有 塞外燒荒行 記其事云 年年至後罷防 69 賊 出塞燒荒灤水北 枯根朽草縱火焚 來春突騎饑無食 整體而 言 隆慶年間邊將執行燒荒似乎較前確實 故俺答在與明朝和解的文書 上曾經提到 近年各邊時常調兵出搗 殺虜家口 趕奪馬匹 邊外野 草盡燒 冬春人畜難過 70 但伴隨著下一節所要談及的隆慶以後明帝國與蒙古雙邊局勢趨於緩 和 蒙古部落遊牧的範圍越來越往南 甚至在長城邊上駐紮放牧 萬曆 初年 王樵 1526~1590 曾云 款貢後 敵悉移帳墻外 及我軍偶出 71 樵采 反責我踰邊侵界 萬曆四十年 1612 兵部在奏文中也說 邊外燒荒 一以斷虜之駐牧 一以便我之瞭望 著為定例已久 邇來 72 玩愒 或出邊不遠 或焚燎不淨 以致諸虜移牧近地 殊為可虞 由 此可見 原來靠近長城的明軍燒荒地面 現在佈滿蒙古人的牛馬 這是 何等不同的景象 諷刺的是 隆慶以前明與蒙古的分界在燒荒地帶 而 今長城成了實體邊線 明帝國的勢力相形縮減 68 明 戚繼光 出塞燒荒 戚少保奏議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 點校本 補 遺卷 2 條議 225~ 清 朱彝尊 靜志居詩話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0 點校本 卷 14 陳第 條 415 並見 清 姚之駰輯 元明事類鈔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收入 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 884 冊 卷 23 燒荒 條 頁 12a 70 明 俺答 北狄順義王俺答謝表 收入 玄覽堂叢書初輯 臺北 國立中央圖 書館 1981 影印明隆慶刊本 第 1 冊 頁 1b~2a 71 明 王樵 方麓集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收入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 1285 冊 卷 16 頁 75a 72 明神宗實錄 卷 497 萬曆四十年七月丁巳條 頁 11a

50 邱 48 仲 麟 必須指出的是 晚明時有派官出邊履勘燒荒之例 崇禎六年 1633 楊嗣昌 1588~1641 曾談到山海關監軍兵備道陳瑾 在前一年以 查閱 73 燒荒 出塞二百餘里 遍踏山川之險 此制出現於何時有待查考 推想其設置緣由 當是針對燒荒不實而發 五 政策調整 明代中葉 俺答 1507~1581 之統合漠北 對於明帝國而言 是邊 境上的一大威脅 但最後其接受策封為順義王 卻成為邊境邁向和平的 74 一個契機 隆慶四年十月 因為 三娘子事件 俺答之孫把漢那吉 憤而率阿力哥等十人至大同投降 大同巡撫方逢時將其安置於大同城 75 中 宣大總督王崇古奏報其事於朝廷 接著雙方所展開的交涉 使明 帝國與蒙古之間的敵對關係 在以後基本上緩和 從而讓邊境的緊張氣 氛得到紓解 在此情況下 燒荒政策也受到影響 隆慶四年十二月 王崇古送把漢那吉出境 俺答得其孫後 遣使報 謝並願意受封 俺答與老把都 吉能 永卲卜諸部 各遣使十八人 攜 帶蒙古文書來 稱言 諸酋感聖朝大恩 願相戒不犯邊 專通貢開市 以息邊民 王崇古以 諸邊將士習燒荒 工搗巢 恐妨大信 奏言 76 禁約其事 以結盟好 兵部於是將王崇古奏請 沿邊將領 今後不許 差遣丁夜出境燒荒 趕馬擣巢 阻壞貢議 的意見 發往九邊令督撫討 73 明 楊嗣昌 秋防屆邇俯容休致疏 楊文弱先生集 收入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2000 影印清初刻本 第 1372 冊 卷 5 頁 19b 74 有關於俺答的擴張及其接受明朝的策封 參見 日 和田清著 潘世憲譯 明代蒙古 史論集 北京 商務印書館 ~642 楊紹猷 俺答汗評傳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3 熬登 蒙古史文集 呼和浩特 內蒙古教 育出版社 ~157 薄音湖 明代蒙古史論 臺北 蒙藏委員會 ~69 75 明穆宗實錄 卷 50 隆慶四年十月癸卯條 頁 5a~b 76 明穆宗實錄 卷 52 隆慶四年十二月甲寅條 頁 6b~7a

51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論 寧夏鎮在同年年底就收到兵部傳來的咨文 而在朝廷方面 兵部 尚書郭乾認為茲事體大 且才開始和議 對方即 要我不燒荒 不搗巢 如其他日 復要我以不修邊 不設備 若有意外之變 何以善後 故 78 邊備宜益加謹 其搗巢 捕虜 姑暫停止 以候議定 總之 郭 79 乾堅持 搗巢可罷 燒荒不可罷 故隆慶五年 朝廷仍勑諭各邊燒 80 荒 薊鎮總兵戚繼光在這一年曾率兵出邊燒荒 但宣府和大同並未實 施 由於宣府 大同為保障京師重鎮 故官員對於這一帶邊外不進行燒 荒 總覺得實非所宜 因此 巡按御史劉良弼 ~1583 在隆慶六年 1572 正月中具題 宣府 大同等處燒荒 前歲以諸酋款塞 間一 停之 昨歲亦未曾著實舉行 但恐年復一年 各將官退託廢墜 視為故 81 事 野有茂草 不敢輒焚 虜得近邊 因以久駐 非保固疆圉之道也 兵部尚書楊博 ~1574 在正月三十日題覆 為照燒荒乃祖宗舊制 防邊禦虜 寔不可易之經 合候命下 移咨宣大總督王崇古 嚴督 宣大山西鎮巡官 查照先今議題奉有勅諭事理 行令副參將 遊 守等 82 官 各將境外荒草 務要焚燒盡絕 具由回奏 奉聖旨 是 欽此 也就因為這樣的決定 宣府與大同兩鎮照舊燒了幾年 值得注意的是 此後燒荒的時間改在秋天 如萬曆六年 1578 七 月 命薊鎮 宣府 大同諸邊各鎮總兵官 分統沿邊官軍 出境外四 77 明 何東序 套虜輸款求貢疏 見 皇明經世文編 卷 382 何中丞九愚山 房集 頁 7b~8a 78 明穆宗實錄 卷 52 隆慶四年十二月甲寅條 頁 7a 明 王士琦 三雲籌俎 考 臺北 華文書局 1968 影印萬曆刻本 卷 2 封貢考 頁 3b~4a 清 張廷玉等 明史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 點校本 卷 222 王崇古傳 明 馮時可 俺答志 臺北 華文書局 1969 影印抄本 卷下 頁 27b 80 明 劉效祖 四鎮三關誌 卷 7 制疏考 薊鎮制疏 題奏 頁 181a~181b 81 明穆宗實錄 卷 66 隆慶六年二月己丑條 頁 1b 82 明 楊博 覆宣大巡按御史劉良弼議燒荒優家丁疏 楊襄毅公奏疏 收入 北 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 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8 影印萬曆刻本 第 110 冊 本兵奏疏 卷 12 頁 28a~28b

52 邱 50 仲 麟 83 五里燒荒 此條最奇怪之處在於 出境外四 五里 是否為 出 境外四 五十里 或 出境外四 五百里 之缺文 因無其他資料相印 證 已不可悉曉 若是 出境外四 五百里 則距離之要求未變 若 是 出境外四 五十里 或 出境外四 五里 則燒荒已不再深入 境外 萬曆九年 1581 七月 兵部又對燒荒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云 燒荒一事 邊防要務 邇來各邊 視為故事 苟且報完 應嚴行申 飭 宣 大以西七鎮 諸酋款塞 不當示以疑形 宜令沿邊軍士 倍加採打秋青 樵取柴木 以備飼馬 燒造之用 其薊 遼二鎮 候草木枯槁之時 遠出哨探 務使焚燒盡絕 一免賊馬駐牧 一便 官軍瞭望 畢日 各將燒過地方遠近 積過草木多寡 遵例奏繳 以憑稽考 84 奏上之後 朝廷允准按此施行 從兵部題請的內容看來 沿邊九鎮被分 為兩組 一組為宣府 大同 山西 延綏 固原 寧夏與甘肅七鎮 因 俺答 昆都力 吉能等皆已入貢 不宜再以燒荒挑釁 故僅令各鎮於原 定燒荒月份 出境 採打秋青 樵取柴木 以備飼馬及燒磚造灰之用 另一組為薊鎮與遼東鎮 則以土蠻還未屈服 軍事對抗局面尚未結束 故仍要切實執行燒荒 不過 燒荒的時間改在七月 是比較奇怪的 畢竟這時野草茵綠 較不易延燒 達不到實際效果 萬曆二十九年 1601 六月 陝西臨洮 總兵官蕭如薰 孫木奏言 燒荒宜在冬春 而卻 遲之夏盡 建議 85 更改時間 為此被奪俸四月 直至明末 燒荒一直是在象徵意義大於 實質的七月或八月進行 如萬曆三十四年 1606 七月 朝廷降諭各邊 云 防秋事宜 務照連年申飭事理 兼酌近日虜情 倍加隄備 以保 萬全 仍候草木枯槁之日 燒荒盡絕 以斷虜騎駐牧 便官軍瞭望 各 83 明神宗實錄 卷 77 萬曆六年七月壬申條 頁 8b 84 明神宗實錄 卷 114 萬曆九年七月庚辰條 頁 4b 85 明神宗實錄 卷 360 萬曆二十九年六月丁亥條 頁 5a~5b

53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不許仍前怠玩 自取罪愆 萬曆三十七年 1609 七月 兵部也奏 87 請申飭各邊燒荒 次年 1610 則至八月 朝廷才命九邊實施燒荒 88 前面談到兵部在萬曆九年命令宣府 大同 山西 延綏 固原 寧 夏與甘肅七鎮 每年七月不實施燒荒 僅出境 採打秋青 樵取柴木 這種情況 後來因蒙古部族內部不和 邊關局勢有些緊張 故西部又開 始燒荒 萬曆十三年 1585 兵科都給事中王致祥 1544~1593 奏言 甘肅鎮邊境皆為蒙古部族所包圍 而鎮將所統士馬僅以千計 責令其守 禦 恍若以羸羊搏猛虎 故建請戶部增餉數萬 以便其招募軍士 朝廷 將奏章發下陝西督撫會議 巡撫李汶 1536~1609 條奏 洮河守禦十 事 在 驅逐黠虜以抒邊患 一款中 建議復行燒荒 兵部於題覆時 89 則以復行燒荒為難 但至萬曆十八年 1590 陝西巡撫趙可懷上奏 火酋等已移掜工迤南桑腦住牧 用差通丁熟番至扚牙卜 將所積建寺 木植悉焚燒 之事 兵部答覆時說 各邊每歲燒荒 以絕虜牧 而陝 90 西獨無 可見西部各鎮已恢復燒荒 不過 恢復執行的西邊諸鎮中 還是不包括順義王勢力範圍南面的宣府 大同 山西三鎮 如萬曆三十 七年 1609 七月 兵部奏請申飭各邊燒荒時 仍命令宣府 大同 山 91 西三鎮 照往年樵採事例執行 萬曆四十年 1612 七月 兵部奏請 實施燒荒 也是令薊鎮 遼東 延綏 寧夏 甘肅 固原等鎮 出關二 三百里 或四 五百里 進行焚燒 至於宣府 大同 山西三鎮 則 仍 照常樵採 以備飼馬 燒造之用 92 明代後期 西北邊境戰火雖漸次減少 但東北局勢日益不可收拾 天啟七年 1627 正月 因遼東軍事緊急 兵部尚書馮嘉會曾奏言 寧 86 明神宗實錄 卷 423 萬曆三十四年七月丙戌條 頁 5b~6a 87 明神宗實錄 卷 460 萬曆三十七年七月乙未條 頁 6b~7a 88 明神宗實錄 卷 474 萬曆三十八年八月丁丑條 頁 1a 89 明神宗實錄 卷 168 萬曆十三年十一月辛丑條 頁 2a~2b 90 明神宗實錄 卷 229 萬曆十八年十一月己亥條 頁 1a 91 明神宗實錄 卷 460 萬曆三十七年七月乙未條 頁 6b~7a 92 明神宗實錄 卷 497 萬曆四十年七月丁巳條 頁 11a~11b

54 邱 52 仲 麟 遠以東 清野堅壁 有糧則移之 不及移則焚之 勿以資敵 若有草之 93 處 遣人乘風縱火 盡數焚之 使奴兩無所藉 即於遼屬境內進行 燒荒 以截斷皇太極來犯之路 而在崇禎年間 因女真日益擴張 對邊境造成嚴重威脅 朝廷乃復 加強燒荒 即使向來不燒荒的昌平鎮 設於嘉靖三十年 1551 也在 被要求之列 崇禎十年 1637 八月初六日 昌平總督李日宣就接獲朝 94 廷勑諭燒荒 俟後 兵部尚書楊嗣昌請旨再飭邊臣恪實燒荒 明思宗 八月三十日御批云 這燒荒 實著責成各邊 乘此秋防 恪實舉行 務令橫豎撥哨迭出 更燒千里淨盡 以絕夷虜狡窺 如有玩違 致令一騎闖邊 將領按 信正法 各督撫道連坐處分 決不輕貸 爾部再通行嚴飭 欽此欽 遵 95 九月初四日 李日宣接到這封勑諭後 隨即令所屬三路將領奉行 旋據 昌平鎮總兵王承胤呈文指出 所轄黃花路都司李遇節呈稱 本城緊靠 陵寢禁山 並無燒荒事例 慕田峪守備司國柄等亦呈稱 附近陵園 重地 不敢輕舉烟火 例無燒荒等情 居庸關參將王家棟亦云 本 路所屬山場 俱係皇陵禁山 原無燒荒事例 鎮邊路參將熊通上呈 本路原無燒荒之例 王承胤看了各路呈報之後 想到 黃花 居庸 鎮一帶 延袤二百餘里 俱為陵寢表裏龍脈 王氣所鍾 東界薊 密 北屬宣鎮 雖山勢深邃 草木茂密 然二百餘年以來 樵採有禁 擅動 有律 並不敢循他鎮之例舉火燒荒 但接到聖旨 又不敢坐視不理 96 於是即 嚴飭沿邊軍士 于口外芟刈茂密之叢 使一望了然 李日 宣收到王承胤呈報之後上奏 93 明熹宗實錄 卷 80 天啟七年正月丙戌條 頁 9b 94 明 李日宣 進繳燒荒勑諭疏 昌鎮奏議 臺北 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間刊 本 卷 4 頁 1a~1b 95 明 李日宣 進繳燒荒勑諭疏 昌鎮奏議 卷 4 頁 1b~2a 96 明 李日宣 進繳燒荒勑諭疏 昌鎮奏議 卷 4 頁 2a~5a

55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53 臣看得燒荒之役 原為各邊年例 昌雖列鎮 實稱護陵 環陵二百 餘里 肩背表裏皆薊宣 接壤祖宗發祥之地 草木効靈 一枝一葉 悉鍾王氣 即臣等早夜巡視 星火不敢隨行 恐干明禁 故各邊有 97 用火淨野之舉 而昌鎮惟循例掃除為事 二百年來 未之敢易也 最後 李日宣還是未實施燒荒 於十月初七日遣人將燒荒勑諭繳回朝中 98 十月十四日奉聖旨 該部知道 然而 崇禎十一年 1638 七月 二十六日 李日宣又接到朝廷六月二十一日所頒勑諭燒荒 并職方清吏 司針對去年李日宣所奏之答覆 為炤昌鎮例不燒荒 則節年奉旨飭行 僅成故套 何以絕虜騎而明偵探耶 請勑雖繇本部 而撰勑實繇內府 相因已久 本部似難更議 合無移咨昌督 審酌時勢舉行 務裨邊計 毋謂本部不知而槩請可也 李日宣接到勑諭 祇好又通令各路舉行 隨後接到總兵王承胤手本 內言黃花路都司李遇節呈稱 本路所轄地 方 俱係皇陵禁地 年例竝無燒荒緣繇 居庸路參將王家棟云 查 得八達 石峽二城 係腹裏地方 邊界之外即係宣鎮土邊 非逼虜穴山 場 例不燒荒 其龍嶺口俱屬皇陵禁地 龍脈攸關 燒荒事宜 難以舉 行 鎮邊路參將熊通上呈也說 卑路東聯居庸 切近陵寢 北鄰宣 鎮地方 原無燒荒之例 其綜合各路所呈 認為 黃花路交界 東 薊西宣 居庸一路邊外 半屬沿陵 半屬宣境 而鎮邊一墻之隔 皆係 99 宣鎮懷隆民土 萬難舉火 無憑燒荒 監軍道黎玉田接呈文後議道 本道查得逆酋鷙伏可虞 方將剪滅朝食 豈可留塞外之落籜 為胡 騎之駐牧 燒荒之舉 誠應速行 第據稱黃 居偪近陵寢 鎮邊墻 外俱屬宣地 不惟例不燒荒 夫且無荒可燒 似又不敢矯舉 以違 典制 100 李日宣接到黎之呈文 猶以為未確也 於是復令其再加查報 幾經 97 明 李日宣 進繳燒荒勑諭疏 昌鎮奏議 卷 4 頁 5a~5b 98 明 李日宣 進繳燒荒勑諭疏 昌鎮奏議 卷 4 頁 5b~6a 99 明 李日宣 進繳燒荒勑諭疏 昌鎮奏議 卷 10 頁 59a~62b 100 明 李日宣 進繳燒荒勑諭疏 昌鎮奏議 卷 10 頁 62b

56 邱 54 仲 麟 監軍道行文總兵 總兵又降示各路將領詳查回報 各路將領詳加會勘 分別回呈總兵 總兵匯集後又答覆監軍道 監軍道再呈報昌平總督 最 後李日宣還是以 地切陵後 各有例禁 且爨餘尚嚴撲滅之令 叢草惟 設刈割之法 上奏朝廷不宜舉行 並將燒荒勑諭即時繳回 時為十二 月二十一日 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奉聖旨 該部知道 101 從兵部一再 行文要求昌平鎮燒荒 可見晚明宣府以東邊境較前緊張 但其他各邊燒 荒的情況如何則不可知 六 生態影響 代結論 綜合以上所論 明代自永樂年間出現燒荒之制後 每年十月均令邊 將率兵出境執行 由於實施月份正值乾季草枯之時 其燃燒速度甚快 延燒面積勢必不小 萬曆二十八年 1600 二月下旬 曹學佺 1574~1647 與其友人張維誠同遊薊鎮 二十二日邊軍適有境外伐木之舉 兩人乃隨 軍出塞 當時 為免蒙古騎兵突襲 軍方曾同時進行燒荒 據曹學佺記 述 嶺上赤燒 隨風蔓延 忽在平地 忽在高峰 疾如過隙 磐山之 巔 夜所望火龍掣空者 即此 102 可以想見當時烈火延燒速度之快 而在被火燒過之後 牲畜無草可吃 基本上很難存活 這樣一來 距離 邊境數十公里遠的燒荒帶 便可成為一道遏阻蒙古騎兵南下的防線 燒荒若認真執行 其對蒙古草原生態的破壞是無庸置疑的 而除了 草木被燒影響到牲畜賴以維生的草萊 樹葉來源之外 也將造成草原上 的動物死亡或遷徙 土壤在燒過後也會發生變化 因此 不少學者均痛 斥此一政策對於蒙古草原生態環境的破壞 劉菊湘指出 明朝為了防止 蒙古勢力入侵 常在初冬遣將士出塞燒草 使其無法在邊境放牧 在整 101 明 李日宣 進繳燒荒勑諭疏 昌鎮奏議 卷 10 頁 62b~69a 102 明 曹學佺 遊薊門記 收入 明 佚名 名山勝槩錄 收入 四庫全書存 目叢書 史部第 冊 據明崇禎六年墨繪齋刻本影印 卷 1 北直隸一 頁 4b

57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55 個明代 寧夏鎮燒荒也是 常抓不懈 寧夏鎮及其四周地區乾旱 多 大風 降水多集中在夏秋 周圍大面積野草林木燒毀後 裸露的土壤極 103 易風蝕與水土流失 促使土地沙漠化 尹鈞科也說宣府鎮例行的燒荒 幾萬官軍同時行動 湧至長城外縱火燒荒 連續兩天 燒光的不僅是遍 野枯草 灌叢小樹也將同歸於盡 104 杜大恒 孫德智在合著的文章中也 指出 東起遼東 西到嘉峪關 長達幾千公里的廣大區域內 在明朝與 蒙古敵對的二百多年間 年年燒荒不止 一燒就是幾百里 這一有效的 安全措施所造成的生態破壞是極巨大的 草原具有天然防風固沙作用 燒荒無疑破壞了這種作用 使流沙毫無屏障地向南擴大 加劇了土地荒 漠化 而且 十四世紀初以後 氣候轉為寒冷 在植被很難再生的情況 下 裸露的地表受到強烈的風蝕 從而加劇草原的退化 105 然而 就如前面已討論過的 我們不能想當然耳地認定燒荒是完全 正常 且合乎標準 由於燒荒之時 正值蒙古人南下尋覓水草之時 執 行任務帶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 邊將苟且偷安 多有在出邊不遠之處行 之者 故官員一再談到燒荒出關僅數十里 並強烈要求要至二 三百里 或四 五百里外遂行任務 這種燒荒不實的情況 自正統以來就已存在 在弘治 正德年間怠忽更為嚴重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 軍人在燒荒時 常 止是捕生 打草而還 或者 視為故事 苟且報完 甚至燒荒 十不及一 在這段期間 蒙古草原受到的生態破壞應該是不大 嘉 靖年間 岷峨山人 譯語 曾記載 虜中草茂 以糞多 燒荒灰燼多 及不種植 地力有餘故也 劉菊湘 明代寧夏鎮生態惡化 寧夏社會科學 2002 年第 6 期 尹鈞科 永定河中 上游流域森林植被的破壞 歷史地理 第 19 輯 267 歷 史上北京城市對木材的消耗和永定河中 上游流域森林的破壞 收入吳建雍等編 北 京古都風貌與時代氣息研討會論文集 548~ 杜大恒 孫德智 論明朝安全政策的環境影響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 版 2004 年第 3 期 明 岷峨山人 譯語 收入沈節甫輯 紀錄彙編 臺北 民智出版社 1965 影印明萬曆四十五年陽羨陳于廷刊本 卷 161 頁 23a

58 邱 56 仲 麟 可見當時草萊還頗茂盛 土地應該未沙漠化 譯語 又載 每當夏秋 之際 蒙古部族零星近邊住牧 蓋就水草 原註 恐燒荒後草為灰燼 未必 入寇也 107 若果漠南草原已沙漠化 蒙古人似亦無庸就水草 作者又 云其於嘉靖二十二年 1543 夏奉命分守口北道 常與總兵官率軍出塞 親見園林之盛 蓊鬱蔥蒨 柯葉交蔭 林中多禽獸 他覺得 每 秋 虜必來射獵 至勤偵邏 煩士馬 不如焚之可也 108 於此又可見 其草木繁生 長城外草原沙漠化之情況並不明顯 加上隆慶五年 1571 以後 明朝與蒙古的關係和緩 朝廷對燒荒 的態度出現變化 並非所有邊鎮均需燒荒 萬曆九年 1581 以後 命 宣府 大同 山西 延綏 固原 寧夏與甘肅七鎮 不宜再以燒荒挑釁 僅令出境 採打秋青 樵取柴木 還實施燒荒的 僅有薊鎮與遼東兩 鎮 這種局面雖在萬曆十餘年有所轉變 但宣府 大同 山西三鎮依舊 只是採草伐木而已 在這樣的情況下 從居庸關以西至山西黃河邊的偏 關這段長城 境外的草原未再遭到焚燒 居庸關以東 偏關以西的邊鎮 則還繼續實施 而即使有些邊鎮仍燒荒 虛應故事的問題猶在 這種燒 荒不實的情況 在隆慶五年以前已然 而今邊區局勢相對緩和 邊鎮將 領或許更是敷衍了事 更值得注意的是 自萬曆年間 1573~1620 起 燒荒月份改在綠草茵茵的七月 實施效果不會太好 整體而言 明代燒 荒逐漸虛有其名 執行也是越來越退步 特別是晚明七十年間 在這種 情況下 長城外的草原與森林 意外地獲得較大的存留機會 不可否認 明代燒荒對內蒙古草原曾帶來一些破壞 但我們不能說它自始至終均具 有絕對性的影響 筆者認為 內蒙古草原之沙漠化 絕非明代燒荒政策 單一因素所造成 正如學者所指出 內蒙古草原之沙漠化 與氣候變遷 之聯繫恐怕更大 加上清乾隆以後內蒙封禁政策放鬆 漢人移墾越來越 盛 才造成草原生態遭致嚴重破壞 明 岷峨山人 譯語 收入沈節甫輯 紀錄彙編 卷 161 頁 34b 108 明 岷峨山人 譯語 收入沈節甫輯 紀錄彙編 卷 161 頁 12b 109 相關討論 參見蕭瑞玲 曹永年 趙之恒 于永著 明清內蒙古西部地區開發與土地

59 明代燒荒考 兼論其生態影響 57 滿清入關後 與蒙古不存在敵對關係 故取消邊關定期燒荒 不過 康熙三十四年 1695 八月清聖祖巡幸塞上 曾遣將至昆都倫河及厄濟 內河以內 邊城以外 凡有草處 盡行燒荒 以防備噶爾丹 110 康 熙五十四年 1715 派官兵征討準噶爾時 也曾於這年八月命董大成 將噶斯口迤內 放火燒荒 111 此後即未再實施這一措施 112 在熱河 避暑山莊附近 更是嚴禁民間燒荒 以免延燒皇家的苑囿 康熙四十二 年 1703 查慎行 1650~1727 隨清聖祖至避暑山莊 曾有一詩云 畫屏環繞直廬傍 草色常先柳色黃 八月初頭風力緊 夜來傳旨禁燒 荒 詩註 塞外草枯 禁野火 謂之燒荒 犯者法綦重 113 清代 未將燒荒列為例行之舉 而內蒙古草原沙漠化之趨勢並未緩和 可見燒 荒並非其生態環境惡化之主因 附帶一提的是 蒙古牧民向來有春天燒荒之舉 用以消滅部分害蟲 的蛹與卵 並使土地濕度提高 促使牧草早日萌芽 114 康熙三十三年 1694 陽曆二月十九日 俄羅斯使節伊茲勃蘭特 伊臺斯 Izbrant Ides 等一行離開北京 北行經蒙古草原赴西伯利亞 在途中就遇見蒙古人放 火燒草 由於大片的草地被燒 駝獸無草可吃 以致大量倒斃 為其北 返西伯利亞帶來極大困擾 陽曆三月十五日 涉過海拉爾河 在村莊過 夜 一早起來 發現可怕的煙雲從西北滾滾而來 為避開烈火 即刻下 令預先把駱駝和馬趕到山後 並要一百人做好準備 當火來到 馬上用 沙化 北京 中華書局 清 溫達等奉敕撰 聖祖仁皇帝親征平定朔漢方略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收入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 冊 卷 16 康熙三十四年八月辛丑條 頁 3a 111 清 傅恆等奉敕撰 平定準噶爾方略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收入 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 冊 前編 卷 2 康熙五十四年八月壬辰條 頁 30b~31a 112 關於清代之燒荒 可參看張世明 清代 燒荒 考 清史研究 2005 年第 3 期 北 京 85~ 清 查慎行 山莊雜詠 敬業堂詩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6 點校本 卷 32 考牧集 王波 草原燒荒危害大 農村天地 1994 年第 3 期 吉林雙遼 21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093_114_Koh_khee_heong

093_114_Koh_khee_heong !"#$%!"#$%&'()*+,-.!"#$%&'!"#$%&'()1389 1464!"#$%&'()*+,-./01!"#$% &'()*+,!-.(/0123456789!"#$%&'()*+,-./01234567*8+,79:;!"#$%&'()*+,-./0/123(456789:;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1.doc

Microsoft Word - 1-1.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 期 第 1-16 頁 2000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律 賦 在 唐 代 典 律 化 之 考 察 簡 宗 梧 游 適 宏 * 摘 要 通 常 中 國 文 學 史 專 著 述 及 賦 時, 總 會 提 到 唐 代 的 律 賦 此 一 論 述 透 露 了 多 種 意 義 : 一 是 就 中 國 文 學 史 言, 唐 代 律 賦 可

More information

105-132

105-132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105-132 21 1 92 6 * 105 106 21 1 1 12 2 1 1987 31 1980 2 1975 370-371 107 3 157-193 4 559 5 6 4 3 1959 46 1093 4 1112 5 1985 559 2527 6 1974 27 780 108 21 1 7 8 9 187 10

More information

穨1-林聖欽.doc

穨1-林聖欽.doc 1 39 92 11 Geographical Research No. 39, November. 2003 *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study of the Taiwanese christening culture: A case of Xuei-gia-liau, Xuei-gia Bau, Yan-Shui-Gang Ting in Japanese Rule

More information

<3236372D333036B3AFBF432DB1E4ACFCA8712E706466>

<3236372D333036B3AFBF432DB1E4ACFCA8712E706466> 2007 3 267 306 (1810-1882) 1 2 3 1 1990 4 219 15b 2 1996 3 3 1998 1-16 2000 162 1988 25 2 1996 10 8 1995 1-267- 4 5 (1854) (1855) 6 (1856) 7 (1858) (1860) 8 (1871) 9 (1876) 10 4 1993 317 1975 669 5 4 29b

More information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13 期, 頁 185-206 民 國 101 年 6 月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臺 灣 分 館 1920 年 臺 灣 廢 廳 反 對 運 動 與 地 方 意 識 *1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政 治 史 的 再 論 析 **2 蔡 蕙 頻 摘 要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與 戰 後 特 殊 的 時 空 背 景, 日 治 時 期 政 治 史 研 究

More information

台 灣 人 權 學 刊 第 三 卷 第 三 期 他 還 接 受 教 育 部 的 委 託, 長 年 擔 任 中 央 層 級 的 人 權 教 育 輔 善 團 的 指 導 教 授, 至 今 已 有 多 年 我 雖 然 不 是 很 了 解 為 什 麼 他 可 以 一 邊 承 擔 教 育 部 賦 予 的 任

台 灣 人 權 學 刊 第 三 卷 第 三 期 他 還 接 受 教 育 部 的 委 託, 長 年 擔 任 中 央 層 級 的 人 權 教 育 輔 善 團 的 指 導 教 授, 至 今 已 有 多 年 我 雖 然 不 是 很 了 解 為 什 麼 他 可 以 一 邊 承 擔 教 育 部 賦 予 的 任 人權教育在台灣的推動及其進取之道 但昭偉 台北市立大學教育系教授 摘要 2016 年台灣的大選結果 素來對人權倡議有較多同情的民主進步黨取得政權 假如這曾提出以人權立國的政黨重新要來推動人權教育 並期許以人權政策和 國際社會接軌 他們在人權教育的推動上究竟應該採取什麼樣的作為才會最有 效 在這篇論文中 本文作者先交待從 2000 年到 2015 年當中兩個執政黨在人 權教育上的作為 在交待過程中 作者從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的觀點來評述

More information

2 黃 俊 傑 一 引 言 二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權 力 的 支 配 三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的 政 治 性 解 讀 四 結 論 一 引 言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的 重 大 特 徵 之 一, 在 於 經 典 解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間, 具 有 極

2 黃 俊 傑 一 引 言 二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權 力 的 支 配 三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的 政 治 性 解 讀 四 結 論 一 引 言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的 重 大 特 徵 之 一, 在 於 經 典 解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間, 具 有 極 臺 大 歷 史 學 報 第 40 期 BIBLID I0 I 2-8514(2007)40p. I -18 2007 年 12 月, 頁 1~18 2007.9.11 收 稿, 2007.1 1.1 9 通 過 刊 登 論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關 係 以 論 語 孟 子 為 例 黃 俊 傑 提 要 本 文 討 論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中 日 韓 各

More information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三 十 九 期 2015 年 01 月 頁 223~258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由 心 到 腦 從 腦 的 語 義 脈 絡 論 晚 清 民 初 的 文 化 轉 型 * 徐 瑞 鴻 提 要 傳 統 的 中 醫 理 論 以 心 為 神 明 之 主, 掌 管 思 維 記 憶 與 情 感, 此 一 觀 點 在 近 現 代 受 到 西 方 解 剖 學 的 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王明排版.doc

Microsoft Word - 王明排版.doc 通 識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2006 年 06 月 頁 205~246 開 南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周 代 燕 國 享 國 永 年 原 因 試 探 王 明 摘 要 周 代 封 國 數 以 百 計, 在 史 記 十 二 諸 侯 年 表 中 列 出 十 三 家 事 蹟 較 詳 者, 其 中 壽 命 最 長 的 為 齊 燕 兩 國 燕 國 雖 比 齊 稍 短, 但 齊 國 在 386B.C.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30期-B人文藝術類-前後.doc

Microsoft Word - 30期-B人文藝術類-前後.doc 高 雄 師 大 學 報 2011, 30, 23-42 傳 說 歷 史 與 集 體 意 識 - 從 草 屯 龍 德 廟 的 刑 期 無 刑 匾 談 起 謝 貴 文 1 摘 要 位 於 南 投 草 屯 之 龍 德 廟, 有 一 清 代 臺 灣 道 丁 曰 健 所 獻 刑 期 無 刑 匾 額, 其 背 後 並 流 傳 一 則 傳 說, 內 容 描 述 丁 曰 健 冒 領 殺 戴 潮 春 之 功 勞, 皇

More information

The Idea Changing of Father & Son between Two Dynasty Chou Wan-Yu Kao* Abstract Chinese is proud of its country with courtesy and justice. The courtes

The Idea Changing of Father & Son between Two Dynasty Chou Wan-Yu Kao* Abstract Chinese is proud of its country with courtesy and justice. The courtes * 92 2 14 92 6 3 * The Idea Changing of Father & Son between Two Dynasty Chou Wan-Yu Kao* Abstract Chinese is proud of its country with courtesy and justice. The courtesy means everyone s behavior should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九 期 2010 年 07 月 頁 51-82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蒙 以 養 正 李 贄 九 正 易 因 之 蒙 卦 解 與 童 心 說 袁 光 儀 * 摘 要 本 論 文 主 要 藉 由 李 贄 的 九 正 易 因 一 書 中 對 蒙 卦 的 闡 釋, 與 其 眾 所 週 知 的 童 心 說 作 一 對 照 與 印 證 李 贄 長 期 被 視

More information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2006 12 137-178 The Various Viewpoints of Yao Ying s Jail-period Poems 137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More information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BIBLID 1026-5279 (2005) 94:2 p. 155-172 (2005.12) 155 1324 1254 1 330 1936 1747 [ 1 ] Keywords Ma Tuan-lin Wen-hsien T ng-k ao Catalog Edition E-mail: craacl@faculty. pccu.edu.tw [1] 1626 6 156 (2005.12)

More information

A-錢穆宗教觀-171

A-錢穆宗教觀-171 台 南 應 用 科 大 學 報 第 32 期 人 文 管 理 類 頁 171-186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0 月 錢 穆 宗 教 觀 析 論 以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觀 察 核 心 梁 淑 芳 國 立 體 育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國 學 大 師 錢 穆, 可 謂 一 代 通 儒 本 文 以 其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主, 輔 以 錢 穆 的 其 餘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2-李若鶯.doc

Microsoft Word - 012-李若鶯.doc 論 莊 子 處 世 哲 學 的 基 本 功 忘 287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高 雄 師 大 學 報 2003,15,287-307 論 莊 子 處 世 哲 學 的 基 本 功 忘 ] 李 若 鶯 摘 要 莊 子 哲 學 不 是 理 論 的 思 維 哲 學, 而 是 實 用 的 生 活 哲 學, 是 經 由 觀 照 人 生, 思 考 存 在 本 質, 歸 納 出 的 性 命 對 應 莊 子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201-220 19 2 90 12 206-8 * 201 202 19 2 1 25-220?-194 2 188-141 157-141 3 56-88 75-88 4 5 1 1983 26-27 31 11 4 1936 1007-1063 1980 1985 60 3 1989.9 527-577 2 1984 53 3 145-86

More information

清代詞論中的「比興寄託《說析論

清代詞論中的「比興寄託《說析論 清 代 詞 論 中 的 比 興 寄 託 說 析 論 1 以 雲 間 陽 羨 浙 西 三 大 詞 派 為 探 究 中 心 本 文 發 表 於 2010 年 6 月, 彰 師 大 國 文 系 彰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期, 頁 7-58 黃 雅 莉 摘 要 比 興 寄 託 說, 在 傳 統 詵 學 中 有 著 悠 久 的 歷 史, 詞 作 為 一 種 娛 樂 文 學, 原 本 並 沒 有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34 卷第 2 期 2007 年 3 月 Vol 34 No 2 March 200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外籍蜀官与 霸王道杂之 的 汉家制度 杨 民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 610064 摘要 王道和霸道是中国传统治术的两端 并且由此产生 儒生 与 文吏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77-307 20 1 91 6 1904 1920 20 1922 15 Phlip de Vargas Some Aspects of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1891-1962 1887-1936 Chinese * 277 278 20 1 Renaissance 1873-1929 1 2 3 1902

More information

2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he revolt of Li Ch'iao "Spring of Lan cai xia" Li HuiRu Abstract "Spring of Lan cai xia " namely assumed appears the Taiwan prostit

2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he revolt of Li Ch'iao Spring of Lan cai xia Li HuiRu Abstract Spring of Lan cai xia  namely assumed appears the Taiwan prostit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104 年 9 月 頁 1 13 1 李喬 藍彩霞的春天 中的反抗哲學 李蕙如 摘 要 台灣文學作家李喬於一九八五年的著作 藍彩霞的春天 中 呈顯出一部 微縮的台灣妓女悲史 在金錢與暴力的制約中 貧窮與柔弱成了強權壓迫的對 象 小說中的主角 藍彩霞 無法抵抗貧窮的命運 被父親所賣 淪落風塵 作者所描繪的悲壯心聲 實乃意欲讀者能夠從一個充斥著 妓的世界 裡思考 某種社會倫理

More information

180 漢 學 研 究 第 31 卷 第 4 期 一 前 言 河 豚 於 史 載 甚 早, 東 漢 王 充 ( 西 元 27-97 年 ) 在 論 衡 裡, 已 將 河 豚 視 為 毒 魚 1 南 北 朝 時 期, 開 始 有 人 把 河 豚 剁 成 魚 醬 供 給 日 常 食 用, 漸 成 老 饕

180 漢 學 研 究 第 31 卷 第 4 期 一 前 言 河 豚 於 史 載 甚 早, 東 漢 王 充 ( 西 元 27-97 年 ) 在 論 衡 裡, 已 將 河 豚 視 為 毒 魚 1 南 北 朝 時 期, 開 始 有 人 把 河 豚 剁 成 魚 醬 供 給 日 常 食 用, 漸 成 老 饕 BIBLID 0254-4466(2013)31:4 pp. 179-208 漢 學 研 究 第 31 卷 第 4 期 ( 民 國 102 年 12 月 ) 直 那 一 死 ** 明 代 的 河 豚 文 化 謝 忠 志 * 摘 要 明 人 的 食 魨 習 尚, 實 際 上 源 自 北 宋 時 期 的 蘇 軾 梅 堯 臣, 稱 其 味 美 值 死 明 人 不 單 是 品 嚐 河 豚, 亦 著 手 統

More information

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

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 2002 10 1-28 Inquiry into Yan Yan-Zhi s The Chant of Five Virtuous Men and Xiao Tong s The Chant of Shan Tao and Wang Rong Chiang Chien-Chu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1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Wang Lung-Hsi Wen-Shu Huang* Abstract Wang Lung-Hsi( ), the leader of the Wang School in the central Ch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Wang Lung-Hsi Wen-Shu Huang* Abstract Wang Lung-Hsi( ), the leader of the Wang School in the central Ch * 92 1 冃 3 92 5 30 *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Wang Lung-Hsi Wen-Shu Huang* Abstract Wang Lung-Hsi(1498-1583), the leader of the Wang School in the central Chekiang, who was very much concerned

More information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都 市 發 展 與 建 築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高 雄 後 勁 地 區 傳 統 民 居 特 徵 之 研 究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Houjing District in Kaohsiung 研 究 生 : 許 輝 隆 撰 指 導 教 授 : 陳 啟

More information

應用遙測技術與地理資訊系統輔助考古遺址探坑抽樣試掘之研究

應用遙測技術與地理資訊系統輔助考古遺址探坑抽樣試掘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第八期 頁 39-58 二 一三年九月 從文化資產的保存觀察戰後 鹽水八角樓 的轉化 1945 2013 陳美惠* 摘要 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歷程 在日治或二次戰後 文化資產保存對象具有濃厚的 政治色彩 政權的更迭 直接影響了 文化資產保存 的精神與內涵 期間 民間 或各地團體積極努力保存文化資產的作為 催促著政府立法及修法 然政府握有法 令及權力 在文資保存工作上扮演關鍵性角色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1-3 蘇全正教授.doc

Microsoft Word - 21-3 蘇全正教授.doc 霧 峰 林 家 的 女 性 學 佛 人 以 台 中 靈 山 寺 德 真 法 師 為 例 61 霧 峰 林 家 的 女 性 學 佛 人 以 台 中 靈 山 寺 德 真 法 師 為 例 蘇 全 正 摘 要 : 霧 峰 林 家 在 臺 的 發 跡 歷 程, 由 地 方 豪 強 經 歷 清 初 林 爽 文 抗 清 事 件 的 頓 挫 及 其 後 遷 徙 至 霧 峰 重 整 崛 起 沒 落, 家 勢 幾 度

More information

08清嘉慶年間海盜蔡牽犯臺始末_修_薛卜滋.doc

08清嘉慶年間海盜蔡牽犯臺始末_修_薛卜滋.doc 199 * * 1 200 1 2 3 4 5 1 128 1962 727 731 841 847 2 1982 1 115 119 3 829 842 4 1999 3 1 5 6 1 47 74 102 2 201 6 7 8 9 1794 10 11 12 6 25 4 1 24 7 26 1 1 16 8 1986 161 198 9 61 62 1 19 10 1999 3 1 320

More information

50 03 3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0No. Mar. 03 0087 I 07. A 000-599 03 0-007- 00 986 0-0-8 73 3 4 00 3 4 6 0 3 00 867 906 0 74 03 46 56 3 3 4085 886 98 75 885 76

More information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楊 祖 漢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43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教 授 摘 要 韓 儒 鄭 道 傳 (?~1398) 是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大 儒, 他 在 當 時 的 朝 代 更 迭 之 際, 有 極 大 的 影 響 力 由 於 他 得 到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的 信 任, 得 以 實 行

More information

2005 3,, :,,,, (),,,,, [],,,,,,,,,,, (),, (,, ),,,,,,,,,,,,,,,,,,,,,,,,,( ),, :,,, :,?,,, :,1999,

2005 3,, :,,,, (),,,,, [],,,,,,,,,,, (),, (,, ),,,,,,,,,,,,,,,,,,,,,,,,,( ),, :,,, :,?,,, :,1999, (), 70,,,,,, :,31, 1555,;18,,, ;,, (1895),, 1 2005 3,, :,,,, (),,,,, [],,,,,,,,,,, (),, (,, ),,,,,,,,,,,,,,,,,,,,,,,,,( ),, :,,, :,?,,, :,1999,24 25 2 (),,,,,,, 1970,,,,,, ;,; :,,?? 1988,,, 1987 1990,,,

More information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38 93 43 59 43 44 1 2 1621 1645 1646 3 1647 1649 4 1 1996 12 121 2 1988 1 54---79 3 1990 2 39 4 1987 8 16 19 1649 27---28 45 1651 5 1656 1662 1664 1667 1668 6 1681 1683 7 13 1958 2 1651 2002 11 67 1961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D3620B3AFB24DA8712DB747AFE0AC46A9B2BB50A4BDB0C8ADDBB27AA4A7B1B4B0512E646F63>

<4D F736F F D D3620B3AFB24DA8712DB747AFE0AC46A9B2BB50A4BDB0C8ADDBB27AA4A7B1B4B0512E646F63> 文 官 制 度 季 刊 第 一 期 民 98 年 1 月 頁 115-137 廉 能 政 府 與 公 務 倫 理 之 探 討 * 陳 清 秀 摘 要 馬 總 統 在 就 職 演 說 明 確 宣 示, 新 政 府 重 要 任 務 之 一 就 是 要 樹 立 廉 能 政 治 的 新 典 範, 新 政 府 上 台 後, 廉 能 亦 為 行 政 院 施 政 方 針 之 一, 人 事 行 政 局 本 於 行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从 宣 押 入 内 到 独 班 奏 事 : 南 宋 韩 侂 胄 的 专 权 之 路 韩 冠 群 (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人 文 与 传 播 学 院, 上 海 200234) [ 摘 要 ] 韩 侂 胄 是 南 宋 政 治 史 上 的 重 要 人 物 考 察 韩 侂 胄 成 功 上 台 并 维 持 专 权 的 具 体 方 式, 发 现 宁 宗 对 韩 侂 胄 一 以 贯 之 的 信 任 与 倚 重

More information

985 Journal of CUPL No.2 A Bimo nt hly Mar ch 2 0 1 0 ABSTRACTS Getting to the Root and Compromising China with the West: Rebuilding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5 Yu Ronggen /Professor,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วารสารจ นศ กษา มหาว ทยาล ยเกษตรศาสตร การเล อกสรรของย คสม ยท แตกต างก น โดยว เคราะห 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 บทละครโทรท ศน หร อบทภาพยนต จากผลงานคลาสส 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 สม ยใหม ของจ น The Choice of Times Film Adaptation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20,, ; ;,,,,,,,, 20 30,,,,,, ( 2000 ) ( 2002 ) ( ) ( ) ( ), ( ) :, ;:, ; 20 ( ) (181 ) 185

,20,, ; ;,,,,,,,, 20 30,,,,,, ( 2000 ) ( 2002 ) ( ) ( ) ( ), ( ) :, ;:, ; 20 ( ) (181 ) 185 20 (1900 1930) 20,,,,,, 20,,20, (,50 ),, 90, 184 ,20,, ; ;,,,,,,,, 20 30,,,,,, ( 2000 ) ( 2002 ) ( 2002 6 ) 20 20 40 ( 2002 4 ) ( 2000 2 ), ( 2002 4 ) :, 1995 2 ;:, 1997 3 ; 20 ( 2003 4 ) (181 ) 185 2004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01 12 93-122 * 2012.7.10 2012.12.5 * 94 638-712 677-744 709-788 749-814 -850-867 1 980-1052 1007-1072 1037-1101 1010-1071 1032-1098 1007-1072 1009-1059 2 1023-1063 992-1049 1002-1069 * 1 2 49 880 199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991201--蕭慧媛--327-348.doc

Microsoft Word - 991201--蕭慧媛--327-348.doc 蕭 慧 媛 南 亞 技 術 學 院 觀 光 與 休 閒 事 業 管 理 系 摘 要 傳 統 中 國 戲 曲 演 出 大 都 與 里 社 酬 神 有 關, 酬 神 演 戲 可 說 從 來 已 久 戲 曲 戲 班 和 戲 園 最 早 開 始 於 北 宋 末 年 的 戲 文 和 南 戲 而 讓 戲 曲 演 出 成 為 假 酬 神 真 自 娛, 且 盛 況 空 前 則 非 明 代 莫 屬 明 中 晚 期 後,

More information

竞赛报名与报名审核

竞赛报名与报名审核 2014 年 全 国 职 业 院 校 技 能 大 赛 高 职 组 广 东 省 选 拔 赛 工 程 造 价 基 本 技 能 赛 项 竞 赛 指 南 主 办 : 广 东 省 教 育 厅 承 办 : 广 州 城 建 职 业 学 院 协 办 : 广 联 达 软 件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目 录 一. 竞 赛 的 几 个 重 要 时 间...1 二. 竞 赛 时 间 地 点 及 费 用...1 ( 一 )

More information

35-55

35-55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35-55 18 2 89 12 * 35 36 1 1 24 1980 802-805 37 2 2 128 1959 3223 38 3 4 36 5 6 7 3 5 179 4 14 1805 5 6 258-260 6 127 3215 7 6 255 87 39 8 9 10 11 12 13 14 8 5 1986 642 9

More information

230 東華漢學 第18期 2013年12月 的瑞兆象徵 而乾隆皇帝的題詩跋語亦可視為其登基六十年的 時代 筆記 三希堂 位處全國政治權力中樞 但 三希堂 所藏不過是前代 所遺而與政治權力無關的三件歷史文物 亦因為如此 三希堂 的設 立本身便有混淆政治文化兩種面貌的可能性 而面對 快雪時晴帖 這位文

230 東華漢學 第18期 2013年12月 的瑞兆象徵 而乾隆皇帝的題詩跋語亦可視為其登基六十年的 時代 筆記 三希堂 位處全國政治權力中樞 但 三希堂 所藏不過是前代 所遺而與政治權力無關的三件歷史文物 亦因為如此 三希堂 的設 立本身便有混淆政治文化兩種面貌的可能性 而面對 快雪時晴帖 這位文 東華漢學 第 18 期 229-274 頁 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華文文學系 2013 年 12 月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之 接受 研究 試以乾隆皇帝之題詩跋語為探討對象 陶玉璞 摘要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自康熙年間進獻入宮 之後 又陸續獲得王 獻之 中秋帖 王珣 伯遠帖 乾隆十一年 乾隆皇帝遂於養心殿西 暖房闢成一室 易其名曰 三希堂 然而 這位風雅皇帝卻未平等對 待 三希 此從其於 快雪時晴帖

More information

第 30 卷 53 贾熟村 太平天国时期的左宗棠集团 之浮收中饱 有不遵守之州县 欲求阻挠之吏绅 即予撤革 于是 咸丰元 二 三 四等年之民 间积欠 率皆踊跃输将 使国课不至虚悬 军储 不至束手 州县办公亦不至拮据 收到了很好的 [2] 效果 农民亦欢欣鼓舞 咸丰六年正月 道员王錱陷湖南江华 升平

第 30 卷 53 贾熟村 太平天国时期的左宗棠集团 之浮收中饱 有不遵守之州县 欲求阻挠之吏绅 即予撤革 于是 咸丰元 二 三 四等年之民 间积欠 率皆踊跃输将 使国课不至虚悬 军储 不至束手 州县办公亦不至拮据 收到了很好的 [2] 效果 农民亦欢欣鼓舞 咸丰六年正月 道员王錱陷湖南江华 升平 第 30 卷 第 5 期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 Vol. 30 No.5 2009 年 9 月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Sept. 2009 錱 收 稿 日 期 :2009-02-21 作 者 简 介 : 贾 熟 村 (1930-), 男, 河 南 偃 师 人, 研 究 员, 主 要 从 事 中 国 近 代 史 研 究 第 30 卷 53 贾熟村

More information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 呂 湘 瑜 龍 華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唐 彪 乃 清 初 浙 江 名 儒, 其 讀 書 作 文 譜 簡 潔 地 呈 現 了 對 於 讀 書 作 文 以 及 文 學 的 種 種 看 法 其 以 為 無 論 是 讀 書 或 者 作 文, 都 必 須 以 靜 凝 神 為 出 發 點, 先 求 得 放

More information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8-2008.6 Study of Emperor Qianlong as Manjusri Bodhisattva Lo Chung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85

85 Abstract Compared with Western theories of justice and fairness the Chinese idea of fairness was put forward as an antithesis to selfishness. Its volatile definition coincides with the evolving idea of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9352D3131382DA4E9AA76AEC9B4C1BB4FC657AAECB5A5BEC7AED5BDD2ABE1B8C9B2DFB867C5E7AAECB1B4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9352D3131382DA4E9AA76AEC9B4C1BB4FC657AAECB5A5BEC7AED5BDD2ABE1B8C9B2DFB867C5E7AAECB1B42E646F63> 嘉 大 教 育 研 究 學 刊, 第 2 5 期 : 9 5-1 1 7 2 0 1 0 國 立 嘉 義 大 學 蔡 元 教 隆 育 朱 學 啟 系 華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初 等 學 校 課 後 補 習 經 驗 初 探 蔡 元 隆 朱 啟 華 衛 生 系 講 師 摘 要 本 文 旨 在 探 討 臺 灣 日 治 時 期 (1927-1945 年 ) 初 等 學 校 ( 含 小 學 校 公 學 校

More information

瑏瑡 B ~ 瑏瑡

瑏瑡 B ~ 瑏瑡 210093 1200 K928. 6 A 1005-605X 2014 04-0059- 10 The Taihu Lake Basin in the Regional History Study Jiangnan or West Zhejiang GAO Yi - fan FAN Jin - min Histor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More information

本 論 文 獲 客 家 委 員 會 102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謹 此 致 謝

本 論 文 獲 客 家 委 員 會 102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謹 此 致 謝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 家 社 會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清 代 臺 灣 客 家 文 人 的 人 際 網 絡 以 吳 子 光 為 中 心 研 究 生 : 呂 欣 芸 指 導 教 授 : 吳 學 明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一 月 本 論 文 獲 客 家 委 員 會 102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謹 此 致 謝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圖

More information

排版稿.FIT)

排版稿.FIT) 第 30 卷 第 2 期 2015 年 4 月 Journal ofjingdezhen University Vol.30No.2 Apr.2015 弘 扬 陶 瓷 文 化 提 升 名 城 价 值 特 约 栏 目 主 持 人 韩 晓 光 教 授 景 德 镇 是 闻 名 世 界 的 瓷 都, 千 年 不 息 的 窑 火 创 造 了 辉 煌 璀 璨 的 陶 瓷 艺 术, 同 时 也 积 淀 了 博 大

More information

196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二 期 Shi-Jing, Shu-Jing and The Teaching of Achieve Virtues: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of Citation of Shi-Jing, Shu-Jing in Wu-

196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二 期 Shi-Jing, Shu-Jing and The Teaching of Achieve Virtues: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of Citation of Shi-Jing, Shu-Jing in Wu- 2012 年 5 月 頁 195 216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詩 書 與成德之教 郭店楚簡 五行 與 緇衣 引 詩 書 的儒學詮釋 謝君直 摘要 1993 年出土之郭店楚墓儒家竹簡文獻 其中 五行 與 緇衣 本文表現出引證 詩 書 之章法經由 五行 與 緇衣 所引 詩 書 文獻與相關詞章義理之對比 可知 五行 篇引 詩 乃證道德心與天人合德 緇衣 篇乃引 詩 書 證德政 刑罰之道 言行的道德性

More information

Love Taiwan through transcending Taiwan Social reform and relief operation by Inagaki Tobee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Abstract Ruled under Japanese c

Love Taiwan through transcending Taiwan Social reform and relief operation by Inagaki Tobee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Abstract Ruled under Japanese c 超 越 臺 灣 而 愛 臺 灣 1 日 治 時 期 稻 垣 藤 兵 衛 的 社 會 改 革 與 救 助 行 動 摘 要 日 本 殖 民 統 治 下, 臺 灣 人 民 為 求 生 存 與 平 等 待 遇, 透 過 各 種 方 式 爭 取 權 利, 當 時 主 要 領 導 者 多 為 臺 籍 知 識 分 子 不 過, 日 籍 人 士 稻 垣 藤 兵 衛, 卻 懷 著 跨 越 族 群 藩 籬 的 信 念,

More information

1-26

1-26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1-26 20 1 91 6 * 1 2 20 1 1 2 1 1991 215 2 22 1999.1 173-186 23 2000.1 1-17 3 3 1. 2. 4 5 6 3. 7 3 1997 26 4 1973 3 5 4 216 6 4 161 7 1982 886 4 20 1 8 9 19 10 11 12 8 1961

More information

一般认为,学

一般认为,学 (, 510641) K A 1 2 3 5 4 5 1 6 2 9 10 11 12 3 20 1922 13 14 1921 15 79 6 4 16 17 18 19 4 20 21 22 23 1924 24 5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Absolute or Pure Ideas 34 35 36 37 6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

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建 築 與 城 鄉 研 究 學 報 第 十 六 期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十 二 月 研 究 論 文 第 17 頁 37 頁 Journal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cember 15, Dec. 2010, Research, pp.17-37 吳 園 : 邊 陲 內 地 富 庶 氣 勢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27-256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方 東 樹 昭 昧 詹 言 論 陶 詩 張 俐 盈 摘 要 方 東 樹 (1772-1851) 論 詩 名 著 昭 昧 詹 言, 係 就 王 士 禛 古 詩 選 與 姚 鼐 今 體 詩 鈔 所 選 名 家 之 作, 一 一 論 其 詩 法 而 成 全 書 凡 二 十 一 卷, 其 中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3 4 2014 467 47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4 2014 030006 20 20 N092 O6-092 A 1000-1224 2014 04-0467-12 200 13 Roger Bacon 1214 ~ 1292 14 Berthold Schwarz 20 Luther Carrington

More information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翁方綱對黃庭堅詩的評價 何繼文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引論 蘇軾 1036 1101 黃庭堅 1045 1105 一直是宋詩特徵的典範其毀譽反映著宋詩 地位的升降自宋迄明不少崇唐抑宋的詩學家往往強烈批評蘇黃以表示整 體的宋詩不能繼承唐音例如胡應麟說 大曆而後學者溺於時趨罔知反正 宋元諸子亦有志復古而不能者其說有二 一則氣運未開 一則鑒戒未備 1 蘇黃矯晚唐而為杜得其變而不得其正故生澀崚嶒而乖大雅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4期 阅江学刊 2015 年 8 月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No 4 Aug 2015 审美文化研究 江南渔隐与元代吴镇的渔父词画 李杰荣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州 510303 摘要 渔父的隐士形象源自姜尚 范蠡 严光等典范人物 受其影响最深远的是唐代张志和 张志和首唱 渔父词 又随句赋象 写景夹词 绘写江南渔隐图 张志和使江南渔隐传统在后 世渔父词画中得以继续传承

More information

<322DB57BA5C9BBF DA4BAA4E52E706466>

<322DB57BA5C9BBF DA4BAA4E52E706466> 2009 9 47-94 1945-1947 1945-1947 42 15 228 15 15 15 34 1946 35 3 4 15 15 15 15 228 228 15-47- 21 The Sales of Tai-Sugar during 1945-1947: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150,000 Metric Tons

More information

Untitiled

Untitiled 学术 时空 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 0 年 回顾与反思 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0年 回顾与反思* 邵晓枫 摘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立 0 多年来 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主要对这一制度的产生 发展 本 质 功能 考生 社会助学 教育教学 国家考试 以及农村自考等方面进行研究 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 域 自学考试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 又是一种教育形式 也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制度 学术界对

More information

mode of puzzle-solving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5 174 * * 146 1 1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7 83-105 148 2 3 2 3 151 91 12 149 150 4 4 101-104 91 12 151 identity 5 6 7 5 6 7 100 140 152 8 9 10 8 31-32 9 27-29 10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More information

9 61-89 2004 12 * * 62 9 1 2 3 4 5 6 1 3 4 5 6 7 8 2 3 4 5 6 63 7 8 12 1 1 1 1 2 3 1 6 1 1 9 56 11 13 24 2 7 8 9 64 9 7 7 3 4 9 10 23 11 1357 2468 11 10 19 2003 10 1 65 7 5 3 1 2 4 6 8 1 6 8 4 4 6 1 30

More information

104王三慶.doc

104王三慶.doc 2005 12 95 120 4 2 437-464 On Establishment and Abolishment of 95 New Words made by Wu Tse-t ien, as well as Multiple Version of Written Languages Wang San-Ch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一 期 2012 年 6 月 頁 121 144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以 經 為 法 : 廖 燕 文 學 觀 的 另 一 個 面 向 * 張 政 偉 摘 要 學 界 對 清 初 文 人 廖 燕 的 文 學 創 作 與 理 論 的 研 究 逐 漸 展 開, 並 且 獲 致 一 定 的 成 果 然 而 目 前 似 乎 將 廖 燕 的 文 學 觀 點 歸 類 為

More information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历 史 学 研 究, 2016, 4(1), 1-8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6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ojhs http://dx.doi.org/10.12677/ojhs.2016.41001 Protection Republic Award

More information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释 奠 礼 乐 之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金 圣 基 中 文 提 要 : 本 文 是 为 了 探 究 释 奠 祭 礼 之 乐 舞 的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释 奠 礼 指 在 文 庙 祭 奠 孔 子 等 先 圣 先 贤 的 仪 式 释 奠 是 自 古 以 来 本 着 儒 学 的 独 特 文 化 意 识, 从 学 校 奉 行 下 来, 而 备 受 关 注 本 文 主 要 对 形 成 释 奠

More information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 新 學 報 31 期 pp.37-55 Volume 31, Ming Hsin Journal, October 2005 李 商 隱 審 美 觀 之 形 成 及 其 理 論 初 探 陳 靜 芬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摘 要 唐 代 詩 歌 雲 蒸 霞 蔚, 詩 人 各 擅 其 場, 李 商 隱 是 晚 唐 詩 壇 最 後 的 絕 響, 在 深 美 閎 約 的 詩 歌 花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中 文 摘 要 王 充 (27-100) 的 人 性 論 本 於 世 碩 公 孫 尼 子, 主 張 人 性 先 天 上 有 善 有 惡, 進 而 批 評 在 其 之 前 諸 家 的 各 種 陳 言, 斷 其 優 劣, 在 中 國 人 性 論 發 展 史 上 十

More information

48 1. (1) 804 7 22 20 17 806 1 3 1060 21346 2 17 19 3 1936 1937 4 1946 (2) A. 1966 1979 2001 40 157 190 191 197 218 B. 1947 2725 19 78 94 95 98 108 C.

48 1. (1) 804 7 22 20 17 806 1 3 1060 21346 2 17 19 3 1936 1937 4 1946 (2) A. 1966 1979 2001 40 157 190 191 197 218 B. 1947 2725 19 78 94 95 98 108 C. J Chin Med 20(1,2): 47-64, 2009 47 1 1,2 1 1 2 97 11 12 98 03 05 6 62248 32 05-2721001 2640 mkoo@mail.nhu.edu.tw 48 1. (1) 804 7 22 20 17 806 1 3 1060 21346 2 17 19 3 1936 1937 4 1946 (2) A. 1966 1979

More information

02-14-孫青氏-Sim.indd

02-14-孫青氏-Sim.indd 作 为 表 达 方 式 的 周 礼 : 清 末 变 局 与 中 国 传 统 典 籍 孙 青 The Ritual of Chou: as an EXPRESSION under the Knowledge Crisis of Later Imperial China SUN Qing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19 th century China, changes in fields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期 2013 年 12 月 頁 99-117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劉 師 培 三 傳 荀 子 相 通 考 * 探 析 * 吳 聲 佑 摘 要 筆 者 檢 視 劉 氏 文 本, 釐 清 待 議 問 題 者 有 三 首 探 劉 氏 尊 荀 為 經 之 因, 究 得 清 代 揚 荀 學 風 荀 子 從 祀 荀 子 升 經 三 端 次 就 三 傳 荀 子 相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朱 書 萱 博 士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研 究 生 : 黃 乾 殷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八 月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摘 要 明 代 吳 中 書 派 自 祝 允 明 文 徵 明 一 出, 引 領 時 代 潮 流, 將 整 個 吳 中 書 法 藝 術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167-196 18 2 89 12 * 167 168 6 577 578 6 2 2 580 5 8 581 2 2 8 9 1 2 1 1 119 19 2 1977.6 1 1 22-23 Denis Twitchet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3, Sui and T ang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李隆獻.doc

Microsoft Word - 101李隆獻.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四 期 2009 年 4 月 頁 1-28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日 本 復 仇 觀 管 窺 以 古 典 文 學 為 重 心 * 李 隆 獻 摘 要 本 文 延 續 筆 者 對 復 仇 / 復 仇 觀 的 歷 時 性 考 察, 以 日 本 古 典 文 學 為 重 心, 管 窺 日 本 復 仇 觀 的 淵 源 與 嬗 變 之 跡 要 點 如 下 : 一

More information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2005132227~23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 2 1 430079 2 430081 3 PLS B849:C93 1 [1] 45~65 Hofstede [2] Chemers Hofstede [4,5] Chemers idiographic approach [6] nomothetic approach HouseWright [3]

More information

131-161

131-161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131-161 20 1 91 6 ** 1576-1629?-1630?-1631 1621 * ** NSC88-2411-H-007-006 131 132 20 1 1569-1625?-1632 1 1576-1629 1621 2 1629 1584-1630 3 4 1 1997 218-242 2 1633 26-27 3

More information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2007 9 17 3 China 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Sep12007 Vol117 No13 :,1964 : 1, 100006,20 20 40,,,, 1938 1941 1946 1997 1995 1 2007 3,, 1981 : :, :,,,, :,,, ( ) ;,, :, : 1981 4 :, :, 1984

More information

< F5FB77CB6BCBD672028B0B6A46AABE4B751A874A643295F5FB8D5C5AA28A668ADB6292E706466>

< F5FB77CB6BCBD672028B0B6A46AABE4B751A874A643295F5FB8D5C5AA28A668ADB6292E706466> A A A A A i A A A A A A A ii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Editions of Great Ideas Penguin s Great Ideas series began publication in 2004. A somewhat smaller list is published in the USA and a related, even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六 期 2014 年 12 月 頁 151-176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內 容 析 探 兼 論 蘇 李 軼 事 及 情 誼 許 雅 貴 * 摘 要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是 寫 給 門 生 李 廌 的 一 篇 書 信 文, 信 中 主 要 提 出 了 四 點 : 一 推 辭 薦 引 之 因 二 君 子 相 交 之 道 三

More information

65,, [ 3 ] ( P80) ;,,,,, [ 4 ] ( P8,16),, ;,,, : (1),,, [ 5 ] ( P5051) (2),, ; :,,, [ 5 ] ( P5055) (3) :,,,, [ 5 ] ( P ) : (1) : ( ),,,,,,,,,,

65,, [ 3 ] ( P80) ;,,,,, [ 4 ] ( P8,16),, ;,,, : (1),,, [ 5 ] ( P5051) (2),, ; :,,, [ 5 ] ( P5055) (3) :,,,, [ 5 ] ( P ) : (1) : ( ),,,,,,,,,, 64 () 2007 5 (203 ) (, 100037) [],,,,,,,,,,,,,, [ ] ; ;;; [] K2492257 [] A [ ] 100220209 (2007) 0520064215,,,,,,,,,,,,,,, (, ) :,,,, : (),,,,,,,,,,, (), [ 1 ] ( P629),,,,,, [ 2 ] ( P12) ;,,,,,, [ ] 2007-07

More information

中國飲食色彩初探

中國飲食色彩初探 37 The Introduction of Colors on Chinese Food and Drinks Tzong-Ho Yeh Abstract Fro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beings, food is human being s best activity on the example of nature s humanization.

More information

5 05 5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No. May 05 0087 I 07. A 000-599 05 0-07- 4 5 05-0-0 4 5 96 6 994 4 008 408 409 8 05 979 984 96 5 9 987 55 006 67 0 05 00 987 5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林文彬

Microsoft Word - 01林文彬 興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三 十 一 期 (2012) 民 國 101 年 6 月 出 版 1 周 易 艮 卦 義 理 衍 析 林 文 彬 * 摘 要 易 經 艮 卦 艮 之 本 義 傳 統 上 都 以 注 視 解 之, 引 申 為 止 是 指 目 視 之 所 注 止 本 文 則 認 為 艮 之 本 義 或 當 為 不 見, 引 申 的 止 義 是 說 因 不 見 而 目 視 為 之 止, 艮 卦

More information

235-262 Øfi ™‚

235-262  Øfi ™‚ 2003 9 235 262 1 2 1 2 1966 510-235- 3 (1901-1995) ( t e r m i n a l culture) 4 3 1930 53 4 1 9 9 3 2 1 3 7 9-3 8 0-236- (221 B.C.) 5 (A.D. 593) 5 6 2 2 1 993 3 1-3 7 2 003 4 57-485 -237- (221 B.C.-1911)

More information

208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6 期 节 目 录 上 卷 一 所 载 篇 名, 乃 总 目 录 中 篇 名 之 误, 正 文 卷 一 收 录 篇 名 为 月 支 使 者 玄 觉 杜 凝 妻 灌 国 婴 女 独 狐 及 吕 卿 均 五 篇

208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6 期 节 目 录 上 卷 一 所 载 篇 名, 乃 总 目 录 中 篇 名 之 误, 正 文 卷 一 收 录 篇 名 为 月 支 使 者 玄 觉 杜 凝 妻 灌 国 婴 女 独 狐 及 吕 卿 均 五 篇 第 19 卷 第 6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9 No.6 2013 年 12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Dec. 2013 篇 目 考 辨 三 则 以 韩 藏 详 节 为 校 勘 依 据 盛 莉 ( 江 汉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湖 北 武 汉,430056) 摘 要 : 详 节 为 朝 鲜 时 期

More information

蔡 氏 族 譜 序 2

蔡 氏 族 譜 序 2 1 蔡 氏 族 譜 Highlights with characters are Uncle Mike s corrections. Missing or corrected characters are found on pages 9, 19, 28, 34, 44. 蔡 氏 族 譜 序 2 3 福 建 仙 遊 赤 湖 蔡 氏 宗 譜 序 蔡 氏 之 先 出 自 姬 姓 周 文 王 第 五 子

More information

《中庸》釋疑*以書中九則詞語為例

《中庸》釋疑*以書中九則詞語為例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2010 年 10 月 頁 95~114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經 學 研 究 所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黃 忠 天 摘 要 朱 熹 萃 聚 群 賢 之 論, 推 敲 注 釋, 傾 其 畢 生 心 血, 完 成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自 元 仁 宗 皇 慶 二 年 (1313 年 ) 以 降, 此 書 更 成 為 科 舉 考

More information

9 * B0-0 * 16ZD097 10 2018 5 3 11 117 2011 349 120 121 123 46 38-39 12 2018 5 23 92 939 536 2009 98 1844 13 1 25 926-927 3 304 305-306 1 23 95 14 2018 5 25 926-927 122 1 1 self-ownership 15 22 119 a b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