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誌 火 紅 耀 眼 的 鳳 凰 花 開, 引 人 入 勝 卻 帶 著 淡 淡 的 離 愁, 細 數 在 的 日 子, 從 至 研 究 所, 一 晃 眼, 也 已 過 了 六 年 感 謝 多 元 開 放 的 習 環 境, 教 育 系 優 秀 的 師 資 陣 容, 讓 我 能 盡 情 探 索 知 識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謝 誌 火 紅 耀 眼 的 鳳 凰 花 開, 引 人 入 勝 卻 帶 著 淡 淡 的 離 愁, 細 數 在 的 日 子, 從 至 研 究 所, 一 晃 眼, 也 已 過 了 六 年 感 謝 多 元 開 放 的 習 環 境, 教 育 系 優 秀 的 師 資 陣 容, 讓 我 能 盡 情 探 索 知 識"

Transcription

1 教 育 院 教 育 系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洪 煌 堯 博 士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對 師 培 生 教 反 思 與 教 實 務 知 識 探 究 之 影 響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building on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研 究 生 : 花 儷 月 中 華 民 103 年 6 月

2 謝 誌 火 紅 耀 眼 的 鳳 凰 花 開, 引 人 入 勝 卻 帶 著 淡 淡 的 離 愁, 細 數 在 的 日 子, 從 至 研 究 所, 一 晃 眼, 也 已 過 了 六 年 感 謝 多 元 開 放 的 習 環 境, 教 育 系 優 秀 的 師 資 陣 容, 讓 我 能 盡 情 探 索 知 識 寶 庫, 在 寬 廣 的 術 領 域 徜 徉 翱 翔 碩 士 論 文 得 以 順 利 完 成, 要 感 謝 每 一 位 曾 教 導 我 給 予 我 幫 助 的 恩 人, 首 先, 非 常 感 謝 我 的 指 導 老 師 - 洪 煌 堯 教 授, 您 的 教 誨 提 攜, 是 我 在 術 研 究 上 的 明 燈 與 指 引 ; 您 對 生 的 關 心 與 不 辭 辛 勞 的 付 出, 永 遠 是 我 心 中 良 師 的 楷 模 與 典 範 三 言 兩 語 無 法 道 盡 對 您 的 感 謝 之 意, 期 許 自 己 在 未 來 能 邁 向 夢 想 有 所 成 就, 以 不 枉 費 您 的 教 導 與 栽 培! 此 外, 特 別 感 謝 兩 位 口 試 委 員, 台 灣 科 技 的 梁 至 中 教 授, 以 及 交 通 的 邱 力 教 授, 兩 位 教 授 專 業 嚴 謹 的 論 態 度, 與 卓 越 豐 富 的 術 研 究 經 驗, 指 導 我 論 文 不 足 之 處 與 修 正 方 向, 幫 助 我 的 論 文 更 臻 完 善, 感 謝 兩 位 老 師! 感 謝 教 育 系 全 體 師 長 的 教 導, 特 別 感 謝 湯 志 民 院 長 詹 志 禹 教 務 長 吳 達 主 任 胡 悅 倫 教 授 馮 朝 霖 教 授 鄭 同 僚 教 授 陳 木 金 教 授 邱 美 秀 教 授 張 奕 華 教 授 葉 玉 珠 教 授 王 素 芸 教 授 與 陳 榮 教 授, 感 謝 有 此 榮 幸 向 您 們 習 請 教, 從 各 位 師 長 的 身 上, 讓 我 看 到 優 秀 者 的 風 範, 以 及 身 為 教 育 工 作 者 應 有 的 氣 度 與 精 神 謝 謝 闕 助 教 和 王 先 生, 親 切 地 為 我 們 處 理 系 所 行 事 務, 因 為 您 們, 讓 教 育 系 辦 公 室 總 是 像 家 一 般 的 溫 馨 研 究 所 短 短 兩 年 的 時 光, 回 想 起 來 卻 也 豐 富 多 彩, 謝 謝 教 碩 101 級 的 同 窗 好 友, 亞 衡 幼 芸 函 汝 彥 玫 恩 如 淑 儀, 我 們 共 同 經 歷 系 所 各 種 小 活 動, 因 為 有 你 們 相 伴, 碩 班 生 活 變 得 更 歡 樂 與 美 好 特 別 感 謝 佩 蓉, 在 研 究 團 隊 裡 的 一 路 陪 伴, 彼 此 互 相 提 醒 打 氣, 與 我 共 同 攻 克 碩 論 口 試 感 謝 團 隊 的 長 姊, 芷 瑄 婕 欣 奎 宇 宇 慧 惠 萍 倍 伊 永 康 炫 臻 子 耘 和 筱 毓, 在 我 面 對 論 文 撰 寫 的 各 種 疑 問 時, 提 供 許 多 精 闢 的 見 解, 並 給 予 我 相 當 多 的 幫 助 最 後, 由 衷 感 謝 我 的 家 人, 無 條 件 支 持 我 的 決 定, 做 為 我 堅 強 的 後 盾 與 避 風 港, 我 知 道, 當 我 倦 了 累 了 的 時 候, 家 裡 那 盞 溫 暖 的 燈 光 永 遠 都 會 為 我 留 著 ; 感 謝 廸 桀, 一 路 上 的 陪 伴 與 鼓 勵, 讓 我 更 有 勇 氣 和 力 量 面 對 各 種 挑 戰 與 難 關 ; 還 有 無 法 在 這 短 短 謝 誌 中 一 一 細 述 的 所 有 朋 友, 謝 謝 你 們 的 包 容 及 關 心, 讓 我 在 面 對 研 究 所 生 活 的 各 種 情 緒, 有 個 傾 訴 的 窗 檯 回 首 在 的 六 年 時 光, 有 太 多 的 感 動 與 收 穫, 謝 謝 在 求 道 路 上 與 我 相 遇 的 所 有 人, 萬 分 感 謝, 點 滴 在 心 頭, 在 此 獻 上 我 最 誠 摯 的 感 謝 與 祝 福, 願 家 都 能 朝 向 自 己 的 夢 想 與 目 標 邁 進, 謝 謝 您 們! 2014 夏 謹 誌 於 指 南 山 城 i

3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師 培 生 能 否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knowledge building) 課 程 活 動, 進 行 教 反 思 以 增 進 對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理 解 本 研 究 使 用 個 案 研 究 法 研 究 對 象 為 修 習 數 教 材 教 法 課 程 ( 共 18 週 ) 之 9 位 師 培 生 資 料 來 源 與 分 析 包 括 :(1) 教 實 務 知 識 反 思 問 卷 本 問 卷 參 考 Mishra 和 Koehler (2006) 提 出 的 科 技 科 教 知 識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架 構, 以 七 項 教 知 識 類 型 進 行 生 教 反 思 內 容 之 編 碼, 透 過 相 依 樣 本 無 母 數 檢 定, 比 較 期 前 後 師 培 生 在 教 實 務 知 識 上 的 改 變 或 成 長 ;(2) 師 培 生 的 教 案 設 計 反 思 -- 以 Sawyer(2004) 創 意 教 設 計 取 向 作 為 編 碼, 對 師 培 生 兩 次 的 教 設 計 取 向 進 行 相 依 樣 本 無 母 數 檢 定 比 較 ;(3) 師 培 生 於 知 識 論 壇 (Knowledge Forum) 上 的 互 動 情 形 -- 資 料 分 析 係 透 過 知 識 論 壇 的 內 建 工 具 (analytic toolkit), 主 要 分 析 師 培 生 於 知 識 論 壇 張 貼 文 章 閱 讀 貼 文 等 相 關 習 社 群 互 動 資 料, 並 以 相 依 樣 本 無 母 數 檢 定, 比 較 師 培 生 於 期 前 後 的 社 群 互 動 的 情 況 ; 以 及 (4) 同 儕 的 教 回 饋 -- 本 分 析 主 要 參 考 Cheng 和 Hou(2013), 以 及 Tsai 和 Liang(2009) 的 同 儕 回 饋 (peer feedback) 架 構, 以 編 修 後 的 回 饋 品 質 編 碼 內 容 分 析 回 饋 的 品 質 和 類 型 是 否 有 所 改 變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1) 以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協 助 師 培 生 進 行 教 反 思, 可 增 進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知 識 ;(2)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鼓 勵 教 案 設 計 的 多 元 發 展, 透 過 嘗 試 不 同 教 案 設 計, 有 助 於 師 培 生 進 行 教 反 思 ;(3)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設 計 有 助 於 提 升 師 培 生 的 教 回 饋 品 質 ;(4) 鼓 勵 師 培 生 給 予 同 儕 教 回 饋, 有 助 於 師 培 生 的 教 反 思 與 成 長 根 據 研 究 結 果, 本 研 究 提 出 以 下 相 關 建 議 供 未 來 師 資 培 育 之 參 考 :(1) 師 資 培 育 過 程 可 以 安 排 更 多 教 實 踐 課 程, 提 供 師 培 生 實 際 設 計 教 案 並 加 以 實 踐 之 機 會 ;(2)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可 引 導 師 培 生 進 行 同 儕 回 饋 之 活 動, 以 增 加 其 參 與 習 社 群 討 論 之 經 驗, 並 鼓 勵 師 培 生 參 與 教 專 業 習 社 群 ;(3) 師 資 培 育 過 程 應 加 強 師 培 生 的 教 反 思 能 力, 並 協 助 其 瞭 解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透 過 教 反 思 與 探 究, 培 養 其 成 為 具 備 永 續 習 能 力 的 自 主 習 者, 與 具 備 精 進 教 專 業 能 力 的 教 育 工 作 者 關 鍵 字 : 知 識 翻 新 ; 師 培 生 ; 教 反 思 ; 教 實 務 知 識 ii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teaching knowledge through reflection on their desig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 and pedagogy. The present study was a case study with participants coming from 9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who engaged in a math-teaching course for one semester (about 18 weeks). The course was designed based on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 and pedagogy. Data sources and analysis included: (1) a reflection survey concerning practical teaching knowledge: this survey was designed using Mishra and Koehler s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Analysis compared pre-post test results by means of Wilcoxon sign-rank test; (2)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design: analysis compared students design orientation for two separate but related teaching practices, and the results was content-analyzed using Sawyer s creative teaching approach as cording scheme; (3)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interaction logs recorded in Knowledge Forum: analysis compared students online performance in two different online phases focusing on students interaction activities, and the focus of analysis was on calculating the frequency of online activities in the forum; and (4) content analysis of students peer feedback: analysis was based on the feedback framework that was modified from coding schemes derived from Cheng and Hou s (2013) research, and Tsai and Liang s (2009) research.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were able to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knowledge after they reflected on their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knowledge building pedagogy; (2) engaging students in knowledge building was likely to enhance their teaching designs, and encouraged their teaching reflection capacity; (3) fostering a knowledge building environment was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feedback activities and quality; and (4)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were able to advance their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became more reflective about their own teaching with the help of peer feedback. Building on these results, this study made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eaching practices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course of teacher education; (2) enhancing the experience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rough peer feedback and discussion activities is a useful instructional approach for teacher education. It would be of great help to encourage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3) enhancing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ability of self-reflection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mselves in terms of practical knowledge in teacher education is important as a way to help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learn how to teach better. Doing so can help make these students develop a mental habit of critical and reflective thinking for their own teaching. Keywords: knowledge building;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teaching reflection; practical knowledge iii

5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與 研 究 問 題... 4 第 三 節 重 要 名 詞 釋 義... 5 第 四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限 制... 6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 7 第 一 節 知 識 翻 新 教... 7 第 二 節 教 實 務 知 識 第 三 節 教 反 思 第 四 節 師 培 生 之 教 專 業 成 長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第 一 節 研 究 設 計 第 二 節 教 設 計 與 實 施 第 三 節 研 究 步 驟 第 四 節 資 料 來 源 與 分 析 第 四 章 研 究 結 果 第 一 節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知 識 之 改 變 第 二 節 師 培 生 教 案 設 計 反 思 之 歷 程 第 三 節 師 培 生 同 儕 回 饋 品 質 分 析 第 四 節 同 儕 回 饋 品 質 與 師 培 生 教 反 思 之 分 析 第 五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第 一 節 結 論 第 二 節 建 議 參 考 文 獻 附 錄 iv

6 圖 目 錄 圖 2-1 TPACK 概 念 圖 圖 2-2 教 師 PCK 知 識 發 展 樹 圖 2-3 TPACK 發 展 過 程 圖 3-1 研 究 架 構 圖 圖 3-2 教 設 計 流 程 圖 圖 3-3 教 反 思 與 教 精 進 概 念 圖 圖 3-4 知 識 論 壇 首 頁 ( 登 入 畫 面 ) 圖 3-5 師 培 生 於 知 識 論 壇 上 給 予 同 教 回 饋 之 平 台 介 面 圖 圖 3-6 研 究 步 驟 圖 3-7 研 究 資 料 來 源 圖 3-8 周 哈 里 窗 示 意 圖 圖 4-1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知 識 問 卷 前 後 測 分 數 長 條 圖 圖 4-2 師 培 生 於 知 識 論 壇 之 教 回 饋 品 質 趨 勢 圖 v

7 表 目 錄 表 3-1 研 究 對 象 背 景 一 覽 表 表 3-2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知 識 編 碼 類 別 與 說 明 表 3-3 師 培 生 回 饋 品 質 編 碼 類 別 說 明 與 舉 例 表 3-4 師 培 生 教 案 設 計 反 思 取 向 編 碼 類 別 與 說 明 表 4-1 師 培 生 前 後 測 教 實 務 知 識 類 型 相 依 樣 本 無 母 數 檢 定 摘 要 表 表 4-2 師 培 生 前 後 測 周 哈 里 窗 之 相 依 樣 本 無 母 數 檢 定 摘 要 表 表 4-3 師 培 生 前 後 測 周 哈 里 窗 之 重 複 量 數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表 4-4 師 培 生 兩 次 教 案 設 計 反 思 取 向 的 相 依 樣 本 無 母 數 檢 定 摘 要 表 表 4-5 師 培 生 教 案 設 計 反 思 取 向 與 教 實 務 知 識 之 相 關 係 數 摘 要 表 表 4-6 師 培 生 於 知 識 論 壇 活 動 之 相 依 樣 本 無 母 數 檢 定 摘 要 表 表 4-7 師 培 生 回 饋 品 質 類 型 數 量 的 前 後 期 相 依 樣 本 無 母 數 檢 定 摘 要 表 表 4-8 師 培 生 細 項 回 饋 類 別 數 量 的 前 後 期 相 依 樣 本 無 母 數 檢 定 摘 要 表 表 4-9 師 培 生 同 儕 回 饋 品 質 與 教 案 設 計 反 思 取 向 之 費 雪 精 確 檢 定 摘 要 表 表 4-10 同 儕 回 饋 品 質 與 教 案 設 計 反 思 取 向 對 教 實 務 知 識 成 長 之 逐 步 迴 歸 分 析 摘 要 表 vi

8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教 育 部 (2012) 於 師 資 培 育 白 皮 書 中 提 及 家 的 未 來, 關 鍵 在 教 育 ; 教 育 的 品 質, 奠 基 於 良 師, 突 顯 教 師 於 教 育 中 所 扮 演 之 重 要 角 色, 教 師 與 其 教 專 業 乃 是 生 習 成 效 與 教 育 成 敗 的 重 要 因 素, 亦 是 影 響 家 人 力 資 源 與 競 爭 力 的 重 要 關 鍵 所 謂 十 年 樹 木, 百 年 樹 人, 師 資 培 育 與 教 師 教 專 業 的 養 成 是 個 複 雜 且 漫 長 的 道 路 過 往 習 經 驗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以 及 教 育 現 場 之 教 實 踐 皆 不 斷 形 塑 著 教 師 的 教 模 式, 並 影 響 其 對 教 專 業 的 認 知 隨 著 網 路 科 技 發 達 資 訊 快 速 流 通, 二 十 一 世 紀 已 邁 入 知 識 經 濟 時 代 吳 清 山 (2003) 即 認 為 社 會 經 濟 型 態 的 轉 變, 對 教 育 亦 會 產 生 極 的 影 響 ; 為 了 培 育 知 識 經 濟 社 會 所 需 人 才, 教 育 應 重 視 的 不 再 是 過 去 傳 統 教 所 強 調 之 記 憶 背 誦 能 力, 而 更 應 是 協 助 生 主 動 習 積 極 思 考 的 能 力 教 應 不 再 是 知 識 的 灌 輸 傳 遞 與 操 控, 教 師 在 教 中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更 應 是 分 享 多 元 資 訊 與 觀 點 啟 迪 生 習 的 知 識 領 航 者 再 者, 不 同 於 過 去 工 業 社 會 下 的 教 育 模 式, 因 應 知 識 經 濟 社 會 之 來 臨, 未 來 師 資 培 育 的 課 程 規 劃, 除 了 基 本 教 理 論 與 專 業 科 知 識 外, 亦 須 注 重 教 師 的 溝 通 表 達 訊 息 整 合 參 與 教 專 業 團 體 和 自 我 專 業 成 長 等 能 力 培 養 教 師 專 業 與 否 乃 是 社 會 各 界 關 注 之 議 題 ( 陳 木 金 邱 馨 儀 陳 宏 彰,2006), 而 教 師 專 業 與 教 品 質 亦 是 影 響 教 育 成 果 的 關 鍵 之 一 ( 張 德 銳,2003) 教 師 自 我 反 思 是 教 成 長 與 教 專 業 精 進 的 開 端, 透 過 教 者 真 誠 地 自 省 教 之 優 缺 點, 瞭 解 自 身 教 優 劣 才 能 邁 向 改 進 的 方 向 檢 視 目 前 台 灣 師 資 培 育 過 程, 整 體 師 培 課 程 規 劃 較 偏 重 於 科 知 識 專 門 科 目 能 力 的 培 養, 鮮 少 課 程 將 重 點 放 於 師 培 生 檢 視 自 身 教 與 反 思 自 我 教 知 識 上, 過 於 忽 略 師 培 生 對 自 我 之 認 識 與 了 解 ( 楊 巧 玲,2006), 教 者 瞭 解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重 要 性 在 於, 當 教 師 深 知 自 我 的 教 特 質 與 優 缺 點, 並 由 此 不 斷 反 思 與 改 進 自 身 教, 才 能 提 升 教 師 教 專 1

9 業 能 力, 幫 助 生 習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是 持 續 且 複 雜 的 動 態 歷 程, 教 師 的 自 我 知 識 乃 是 影 響 教 師 教 專 業 成 長 的 要 素 ( 曾 崇 賢 段 曉 林 靳 知 勤,2011), 而 探 討 教 師 知 識 的 內 涵 乃 是 教 研 究 的 焦 點 之 一 ( 簡 紅 珠,2002), Shulman(1986;1987) 提 出 科 教 法 知 識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認 為 教 師 教 應 具 備 相 關 知 識 基 礎, 後 續 者 針 對 教 師 知 識 的 本 質 與 類 別, 有 許 多 不 同 見 解 與 探 討 方 向 (Angeli & Valanides, 2009;Grossman, 1994;Mishra & Koehler, 2006) 再 者, 教 師 如 何 透 過 教 反 思 策 略, 來 獲 得 發 展 與 利 用 知 識 進 行 教, 亦 是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與 師 資 培 育 領 域 研 究 者 關 心 的 議 題 ( 李 婉 玲,2005; 單 小 琳,2000; 駱 怡 君 許 健 將, 2010;Avalos, 2011) 陳 彥 廷 康 木 村 與 柳 賢 (2010) 指 出, 目 前 已 有 許 多 以 自 我 反 思 策 略 促 進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之 研 究, 因 此, 在 師 資 培 育 過 程, 亦 應 引 導 師 培 生 反 思 自 我 教 當 其 增 進 對 自 我 教 知 識 的 認 識 與 了 解, 才 能 促 使 教 精 進 與 教 師 專 業 之 發 展 再 者,Wilson 和 Dunn(2004) 認 為, 若 想 加 強 對 自 我 知 識 的 瞭 解 不 能 只 依 賴 自 省 (introspection) 的 方 式, 同 儕 的 回 饋 能 提 供 更 多 元 之 觀 點, 幫 助 個 人 更 全 面 性 地 瞭 解 自 我 相 關 研 究 顯 示 教 師 同 儕 的 回 饋 能 協 助 教 師 專 業 之 成 長 ( 單 小 琳, 2000), 由 此 可 知, 教 反 思 不 僅 只 有 個 人 自 我 省 思, 教 同 儕 團 體 的 回 饋 亦 是 極 為 重 要 且 不 可 忽 略 的 部 分 近 年 來, 有 別 於 過 去 傳 統 教 著 重 於 教 師 中 心 的 講 述 教 方 式, 教 方 法 與 習 模 式 逐 漸 朝 向 多 元 化 發 展 ; 在 目 前 資 訊 爆 炸 的 科 技 時 代, 教 師 進 行 填 鴨 式 教 以 及 被 動 吸 收 知 識 的 生, 此 種 習 模 式 已 不 符 合 現 今 知 識 快 速 發 展 的 社 會 型 態 由 此 可 知, 現 今 教 師 在 教 時 應 改 變 其 故 有 做 法, 改 採 生 習 為 主 的 教 方 式, 鼓 勵 生 反 思 自 我 習 成 效, 將 習 的 責 任 回 歸 於 生 ( 史 美 瑤,2012) Sawyer(2004) 亦 鼓 勵 教 師 以 較 彈 性 的 方 式 規 劃 課 程, 以 及 教 過 程 可 著 重 於 師 生 間 的 互 動 討 論 等 方 式, 營 造 開 放 式 的 協 同 習 環 境, 以 培 養 生 反 思 能 力 與 增 進 其 習 成 效 2

10 而 知 識 翻 新 (knowledge building) 教 採 用 建 構 主 義 導 向 的 教 原 則, 以 生 為 教 中 心, 鼓 勵 生 主 動 建 構 習 經 驗 (Hong & Lin, 2010) 再 者, 知 識 翻 新 教 理 念 強 調 習 者 在 習 社 群 中 共 享 共 構 知 識, 透 過 社 群 成 員 彼 此 討 論 以 及 想 法 交 流 的 互 動, 來 展 現 精 進 知 識 的 動 態 歷 程, 幫 助 習 者 習 ; 相 關 研 究 中 亦 證 實 知 識 翻 新 教 法 有 助 提 升 生 的 習 成 效 (Hong, Scardamalia, Messina, & Teo, 2008;Lee, Chan, & Aalst, 2006;Scardamalia & Bereiter, 2003) 因 此, 本 研 究 欲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之 教 設 計, 探 討 是 否 能 由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協 助 師 培 生 進 行 教 反 思, 再 者, 探 討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是 否 能 協 助 師 培 生 增 進 對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認 識 與 瞭 解 3

1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與 研 究 問 題 依 據 上 述 之 研 究 動 機, 本 研 究 目 的 主 要 為 探 討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是 否 能 協 助 師 培 生 進 行 教 反 思, 以 及 進 行 反 思 活 動 對 師 培 生 探 究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影 響 因 此, 就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目 的, 提 出 以 下 待 答 問 題 進 行 研 究 : 壹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知 識 成 長 內 涵 為 何? 一 在 參 與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後, 師 培 生 反 思 教 實 務 知 識 是 否 有 所 增 長? 二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成 長 與 發 展 方 向 為 何? 貳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師 培 生 對 課 程 設 計 取 向 之 觀 點 是 否 有 所 改 變? 一 師 培 生 反 思 兩 次 教 案 設 計 方 向 是 否 有 所 改 變? 二 參 與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後, 師 培 生 教 案 設 計 反 思 的 發 展 方 向 為 何? 三 師 培 生 教 案 設 計 之 觀 點 改 變, 是 否 會 影 響 其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成 長? 參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師 培 生 之 回 饋 品 質 是 否 有 所 改 變? 一 在 參 與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後, 師 培 生 之 回 饋 品 質 類 型 是 否 有 所 改 變? 二 師 培 生 回 饋 品 質 類 型 改 變 的 方 向 為 何? 肆 同 儕 回 饋 是 否 會 影 響 師 培 生 之 教 反 思? 一 同 儕 回 饋 是 否 影 響 師 培 生 教 設 計 反 思 的 方 向? 二 同 儕 回 饋 品 質 是 否 會 影 響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成 長? 4

12 第 三 節 重 要 名 詞 釋 義 為 使 研 究 前 後 一 致 並 便 於 闡 述 說 明, 以 下 針 對 本 研 究 的 重 要 名 詞 進 行 明 確 之 定 義 與 說 明 : 壹 知 識 翻 新 (knowledge building) 教 知 識 翻 新 教 是 以 持 續 推 演 精 進 知 識 與 想 法 的 教 方 式, 教 師 鼓 勵 生 提 出 自 我 看 法, 並 與 習 社 群 成 員 ( 教 師 或 同 儕 ) 交 流 彼 此 想 法 進 而 瞭 解 想 法 之 可 變 性, 並 透 過 他 人 的 回 饋 和 批 判, 反 思 自 我 想 法 與 知 識, 產 出 逐 漸 完 備 成 熟 群 體 共 構 知 識 的 教 方 法 貳 師 資 培 育 生 ( 師 培 生 )(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 師 培 生 為 就 讀 專 院 校 教 育 程, 且 尚 未 實 習 的 生 本 研 究 所 指 師 培 生 為 修 習 某 教 育 程 數 教 材 教 法 課 程 之 生 參 教 反 思 (teaching reflection) 教 師 對 於 教 相 關 人 事 物, 透 過 內 在 思 考 歷 程 持 續 反 思 與 辯 證, 重 新 審 視 自 身 教 信 念 教 方 式 與 教 實 務, 以 促 進 自 我 教 專 業 成 長 肆 教 實 務 知 識 (practical knowledge) 教 實 務 知 識, 係 指 教 師 在 教 過 程 所 使 用 的 教 知 識, 教 師 會 依 據 個 人 過 去 經 驗 教 育 價 值 觀, 結 合 教 理 論 與 實 務, 用 以 解 決 教 現 場 的 各 種 問 題 與 狀 況 ( 簡 紅 珠,2002) 在 目 前 科 技 發 達 的 資 訊 時 代, 為 瞭 解 教 師 整 合 科 技 媒 體 於 教 活 動 之 相 關 實 務 知 識,Mishra 和 Koehler(2006) 提 出 TPACK 理 論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而 本 研 究 以 TPACK 理 論 做 為 分 析 的 基 礎 架 構, 用 以 探 討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成 長 與 發 展 方 向 5

13 第 四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限 制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範 圍 基 於 有 限 之 時 間 人 力 經 費 與 受 試 者 等 影 響 因 素 下, 所 產 生 之 研 究 結 果 不 代 表 能 推 論 至 其 他 範 圍, 本 研 究 僅 就 以 下 範 圍 進 行 研 究 限 制 之 討 論 壹 研 究 對 象 研 究 對 象 為 台 灣 某 師 資 培 育 生, 與 全 專 院 校 相 比 該 校 錄 取 分 數 門 檻 較 高, 即 該 校 生 之 業 表 現 高 於 一 般 專 院 校 之 生 再 者, 本 研 究 課 程 為 數 教 材 教 法, 研 究 對 象 僅 限 定 於 數 科 師 培 生, 數 科 師 培 生 的 人 格 特 質 或 習 經 驗, 或 許 會 與 其 他 科 目 師 培 生 有 所 差 異, 故 不 宜 將 本 研 究 結 果 過 度 推 論 於 所 有 生 貳 研 究 時 間 受 限 於 有 限 的 研 究 人 力 經 費 與 校 方 課 程 時 數 安 排, 所 採 計 之 研 究 資 料 時 間 為 一 期 (18 週 ) 的 教 設 計 若 進 行 相 同 教 設 計 介 入, 研 究 結 果 或 許 會 受 教 時 間 之 長 短 而 有 所 不 同, 因 此, 在 探 討 本 研 究 結 果 時 應 考 慮 此 因 素, 不 宜 過 度 推 論 之 參 研 究 方 法 本 研 究 採 用 混 合 方 法 研 究 (mixed methods research), 先 以 質 性 編 碼 分 析 開 放 式 問 卷, 再 以 量 化 分 析 師 培 生 期 前 後 之 差 異 為 求 呈 現 客 觀 結 果, 在 質 性 編 碼 過 程 中, 研 究 者 所 歸 類 之 質 性 編 碼 內 容 係 由 瞭 解 知 識 翻 新 教 理 論 之 研 究 夥 伴 進 行 編 碼, 以 確 保 質 性 編 碼 內 容 具 有 評 分 者 間 信 度 (inter-rater reliability), 然 而, 在 質 性 編 碼 過 程 中, 仍 無 法 全 然 地 避 免 個 人 主 觀 因 素 影 響 分 類 與 結 果 分 析 再 者, 本 研 究 採 用 個 案 研 究 法 (case study), 深 入 分 析 師 培 生 在 經 過 知 識 翻 新 教 法 後, 其 教 反 思 之 歷 程 與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之 改 變, 但 研 究 對 象 以 一 個 班 級 為 個 案, 因 此 在 研 究 結 果 推 論 之 廣 度 必 然 有 其 限 制 6

14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 第 一 節 知 識 翻 新 教 本 研 究 採 用 知 識 翻 新 教 法 將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設 計 實 踐 於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中, 因 此, 研 究 者 在 本 節 對 知 識 翻 新 教 作 進 一 步 之 探 討 壹 知 識 翻 新 教 理 論 隨 著 科 技 發 展 網 際 網 路 發 達, 訊 息 與 知 識 不 再 只 是 掌 握 在 少 數 人 的 手 中, 我 們 可 以 透 過 網 路 與 各 種 媒 體 的 傳 播, 輕 鬆 獲 得 量 的 資 訊, 因 此, 傳 統 強 調 記 憶 背 誦 的 教 模 式, 已 不 符 合 目 前 知 識 爆 炸 的 資 訊 時 代, 為 了 因 應 環 境 的 改 變, 教 育 的 方 向 與 教 的 方 式 皆 必 須 有 所 改 變 加 以 革 新 與 創 新 有 別 於 傳 統 習 理 論, 知 識 翻 新 (knowledge building) 理 論, 強 調 透 過 知 識 內 容 的 交 流 與 習 社 群 的 集 體 反 思, 從 中 創 新 重 新 建 構 知 識 之 習 歷 程 知 識 翻 新 理 論 係 由 加 拿 多 倫 多 教 授 Bereiter 和 Scardamalia 共 同 提 出, 知 識 翻 新 的 基 本 定 義 為 : 原 先 在 社 群 中 提 出 個 人 的 某 個 想 法 或 習 得 的 知 識, 透 過 習 社 群 之 成 員 共 同 對 上 述 二 者 的 反 思 與 探 討, 進 而 建 構 出 整 合 社 群 成 員 意 見 的 集 體 知 識 之 歷 程 (Scardamalia, 2004) 知 識 翻 新 理 論 所 關 注 的 重 點 在 於 想 法 的 創 造 與 創 新, 透 過 群 體 共 同 參 與 的 過 程, 創 造 習 社 群 共 享 的 知 識 (Scardamalia & Bereiter, 2003) 過 去 傳 統 教 多 以 教 師 講 述 的 方 式 將 知 識 傳 遞 給 生, 教 過 程 強 調 教 師 的 主 導 性 與 權 威 性, 生 在 課 堂 多 扮 演 被 動 強 迫 吸 收 的 角 色, 缺 乏 習 之 主 動 性 與 自 主 探 索 的 機 會 知 識 翻 新 教 則 將 課 堂 之 主 體 回 歸 生, 重 視 習 社 群 中 每 位 成 員 的 意 見, 給 予 習 者 探 索 與 發 表 的 空 間, 鼓 勵 習 者 共 同 探 究, 建 習 社 群 共 享 的 知 識 產 出 (Scardamalia & Bereiter, 2006) 在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中, 習 社 群 共 構 的 知 識 為 全 體 成 員 所 共 同 擁 有, 所 有 成 員 皆 對 其 建 構 的 內 容 與 品 質 有 同 等 責 任 因 此, 習 者 應 瞭 解 在 知 識 翻 新 過 程 中, 自 身 對 此 社 群 之 貢 獻 與 其 個 人 7

15 習 成 就 同 樣 重 要, 習 者 需 要 提 出 想 法, 透 過 社 群 成 員 的 交 流 互 動 才 能 促 使 知 識 共 構 或 翻 新 由 此 可 知,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強 調 對 話 的 重 要, 社 群 成 員 彼 此 的 對 話 不 僅 為 知 識 的 交 流, 並 且 培 養 習 者 在 面 對 多 元 觀 點 時, 能 整 合 既 有 概 念 與 想 法, 使 知 識 更 趨 精 緻, 以 產 生 更 具 品 質 的 習 成 效 Scardamalia(2002) 提 出 12 項 知 識 翻 新 原 則, 以 展 現 在 知 識 翻 新 中 教 師 與 習 者 在 進 行 知 識 翻 新 時 的 整 體 樣 貌 為 協 助 師 培 生 進 行 教 反 思, 研 究 者 使 用 以 下 三 項 知 識 翻 新 原 則, 進 行 本 研 究 之 教 設 計 : 一 想 法 改 進 的 動 態 歷 程 (improvable ideas) 在 知 識 翻 新 過 程 中, 所 有 的 想 法 都 被 認 為 是 可 改 進 的, 習 者 與 他 人 交 流 討 論, 檢 視 自 我 想 法 之 不 足 並 加 以 修 正, 建 一 個 較 完 備 的 暫 時 說 法 而 習 社 群 成 員 透 過 持 續 地 進 行 想 法 的 討 論 與 探 究, 反 思 想 法 的 內 涵 並 深 化 品 質, 藉 以 邁 向 更 精 緻 化 的 習 產 出 因 此, 在 進 行 知 識 翻 新 教 時, 教 師 須 營 造 一 個 自 由 開 放 並 鼓 勵 同 儕 討 論 的 習 環 境, 讓 習 者 能 勇 於 提 出 自 己 尚 待 著 墨 的 想 法 與 社 群 成 員 分 享 和 討 論, 透 過 對 話 產 生 想 法 的 交 流 與 激 盪, 累 積 質 量 皆 具 的 互 動 內 容, 其 內 容 成 為 習 社 群 再 次 進 行 想 法 交 流 的 養 份 與 來 源, 進 而 產 生 動 態 的 想 法 精 進 過 程 二 想 法 的 多 元 性 (idea diversity) 過 去 傳 統 教 模 式, 多 強 調 既 有 知 識 與 概 念 的 習, 忽 略 多 樣 化 的 想 法 或 不 同 觀 點 對 知 識 創 新 與 精 進 的 重 要 性 ; 在 知 識 翻 新 過 程 中, 強 調 多 樣 化 想 法 的 重 要 性, 藉 由 習 社 群 成 員 提 出 的 各 式 觀 點, 強 化 想 法 概 念 的 深 度 與 廣 度, 建 構 更 具 品 質 的 共 構 知 識 再 者, 在 知 識 翻 新 教 時, 教 師 應 鼓 勵 社 群 成 員 勇 於 發 表 不 同 想 法 或 意 見 原 因 在 於, 不 論 是 對 某 一 想 法 的 認 同 或 質 疑 與 批 評, 都 能 讓 此 想 法 更 加 成 熟 能 接 受 不 同 觀 點 的 回 饋 是 知 識 翻 新 與 知 識 發 展 的 必 經 之 路, 如 此 才 能 達 到 想 法 品 質 的 提 升 以 及 知 識 內 涵 的 精 進 8

16 三 知 識 的 自 主 追 求 者 (epistemic agency) 在 知 識 翻 新 過 程 中, 強 調 習 應 是 習 者 自 發 地 進 行 的, 而 非 被 動 式 的 接 受 教 師 之 安 排 與 規 劃 透 過 每 一 位 習 者 積 極 主 動 的 習 態 度, 才 能 營 造 習 社 群 共 構 知 識 的 環 境 氛 圍, 而 習 者 主 動 與 社 群 成 員 進 行 想 法 的 互 動 交 流, 積 極 提 出 自 我 看 法 並 反 思 討 論 內 容, 才 能 建 知 識 共 構 的 基 礎 因 此, 教 師 在 知 識 翻 新 教 時, 應 鼓 勵 習 者 主 動 發 表 想 法, 引 導 其 能 自 發 地 與 社 群 成 員 進 行 知 識 共 構 與 翻 新, 透 過 自 主 習 探 究 的 過 程 與 經 驗, 培 養 習 者 成 為 具 備 永 續 習 能 力 的 自 主 習 者 以 上 原 則 指 出, 在 以 知 識 翻 新 為 核 心 的 習 環 境 中, 生 透 過 群 體 參 與 知 識 翻 新 的 過 程, 不 斷 反 思 並 修 正 原 有 知 識, 將 能 提 升 其 對 習 內 容 的 瞭 解 並 建 群 體 知 識 再 者, 知 識 翻 新 強 調 尊 重 多 元 觀 點, 不 論 認 同 或 批 評 與 質 疑, 都 能 讓 該 想 法 更 加 成 熟, 因 此, 接 受 不 同 觀 點 去 蕪 存 菁, 並 讓 知 識 翻 新, 進 而 提 升 師 培 生 對 教 設 計 的 思 考 觀 點 與 實 踐 課 程 設 計 的 能 力 而 主 動 習 與 追 求 知 識 的 態 度 亦 是 知 識 翻 新 過 程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重 要 元 素, 透 過 全 體 社 群 成 員 的 主 動 投 入, 才 能 建 更 具 品 質 的 社 群 共 構 知 識 綜 上 所 言, 知 識 翻 新 教 是 以 持 續 推 演 精 進 知 識 與 想 法 的 教 方 式, 透 過 習 社 群 的 對 話 與 想 法 的 交 流, 進 而 提 升 想 法 的 品 質 與 內 涵 有 鑑 於 此, 在 知 識 翻 新 教 過 程 中, 教 師 鼓 勵 生 勇 於 提 出 自 我 看 法, 而 為 使 習 社 群 成 員 的 互 動 交 流 更 具 便 利 與 即 時 性, 其 發 展 出 可 供 習 者 公 開 發 表 與 記 錄 想 法 之 網 路 習 平 台 - 知 識 論 壇 (Knowledge Forum, KF), 讓 生 可 在 平 台 上 闡 述 自 身 想 法 與 他 人 ( 教 師 或 同 儕 ) 交 流 彼 此 想 法 進 而 瞭 解 想 法 之 可 變 性, 並 透 過 他 人 的 回 饋 和 批 判, 反 思 自 我 想 法 與 知 識, 以 逐 漸 發 展 出 更 完 備 成 熟 的 教 方 法 9

17 貳 知 識 翻 新 教 相 關 研 究 習 是 習 者 認 知 態 度 和 技 能 改 變 的 過 程 (Scardamalia & Bereiter, 2003), 且 現 在 的 教 已 從 教 師 主 導 逐 漸 回 歸 至 習 者 本 位, 生 的 習 方 式 也 應 有 所 改 變, 由 單 向 的 獲 取 知 識 轉 變 為 須 與 他 人 互 動 並 產 出 自 我 想 法 之 雙 向 溝 通 模 式, 若 能 透 過 群 體 共 建 知 識 的 方 法, 能 讓 習 的 品 質 與 成 效 更 加 提 升, 而 教 師 所 設 計 之 教 也 應 以 生 為 主 體, 透 過 習 社 群 知 識 共 構 的 方 式, 引 導 生 深 度 習 傳 統 教 偏 重 教 師 單 向 灌 輸 生 知 識, 但 一 味 地 記 憶 背 誦 易 造 成 習 之 僵 化, 約 束 生 習 自 主 性 ( 熊 艱 張 春 紅 伍 行 素,2010) 目 前 的 教 方 式 已 從 教 師 中 心 逐 漸 回 歸 至 習 者 本 位, 培 養 生 主 動 習 反 思 之 積 極 習 模 式, 才 能 激 發 創 新 思 考 與 深 化 習 Lee Chen 和 Aalst(2006) 將 知 識 翻 新 教 應 用 於 香 港 九 年 級 生 的 課 程 中, 該 研 究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強 調 習 者 之 主 動 習 精 神, 並 以 知 識 翻 新 之 鷹 架 輔 助, 鼓 勵 生 自 行 建 數 理 科 目 的 習 檔 案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原 則 的 引 導, 生 能 建 更 具 品 質 的 習 檔 案, 並 對 習 內 容 有 更 具 架 構 性 的 理 解 再 者, 由 其 習 成 果 亦 可 發 現, 習 社 群 成 員 透 過 共 構 知 識 的 過 程, 不 僅 提 升 團 隊 成 果 的 品 質, 亦 展 現 自 我 習 成 效 的 進 步 且 由 相 關 研 究 指 出, 生 在 進 行 知 識 習 活 動 時, 如 何 能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歷 程, 進 而 獲 得 更 深 層 的 概 念 理 解, 其 關 鍵 在 於, 授 課 教 師 是 否 能 引 導 生 使 用 與 實 踐 知 識 翻 新 原 則 (Hong & Sullivan, 2009), 因 此, 由 其 研 究 結 果 可 知, 若 習 者 能 實 踐 知 識 翻 新 原 則, 可 提 升 其 對 知 識 概 念 的 理 解 程 度 與 習 品 質 Hong 和 Sullivan(2009) 指 出, 想 法 的 產 生 乃 是 個 體 知 識 成 長 的 開 端, 透 過 想 法 的 生 成 與 同 儕 進 行 想 法 的 互 動 交 流, 進 而 精 進 想 法 的 品 質, 以 促 進 習 者 知 識 內 涵 的 進 步 因 此, 協 助 生 產 出 想 法 之 教 設 計, 在 目 前 教 課 程 中 就 變 得 極 為 重 要 再 者, 知 識 翻 新 教 之 課 程 設 計 以 知 識 翻 新 原 則 為 架 構, 透 過 教 師 引 導 生 進 行 知 識 的 探 索 與 反 思, 並 強 調 習 者 的 角 色 應 由 過 去 傳 統 教 育 中 的 知 識 接 受 者, 轉 變 為 主 動 的 知 識 探 索 者, 與 社 群 成 員 組 成 一 習 社 群 共 同 進 行 知 識 的 翻 新 而 Scardamalia 與 Bereiter(2006) 指 出, 知 識 翻 新 教 乃 是 強 調 探 索 式 習 (inquiry-based learning) 與 問 題 導 向 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的 教 10

18 方 式, 教 師 引 導 生 與 習 社 群 成 員 進 行 知 識 與 想 法 概 念 的 思 辨, 並 協 助 習 社 群 成 員 以 協 作 討 論 方 式 進 行 習 活 動 Scardamalia(2004) 認 為 在 知 識 翻 新 的 習 環 境 中, 以 知 識 論 壇 做 為 輔 助 教 的 習 平 台, 可 以 使 習 更 具 成 果 知 識 論 壇 之 設 計 鼓 勵 習 者 思 考 產 生 想 法, 並 透 過 習 社 群 成 員 協 作 以 共 構 知 識, 透 過 此 種 習 模 式 培 養 終 生 習 能 力 因 此, 應 用 此 平 台 於 教 活 動 中 有 利 於 生 分 享 想 法, 並 促 進 生 進 行 創 造 性 思 考 ( 余 亮,2009) 在 進 行 知 識 翻 新 教 過 程 中, 使 用 知 識 論 壇 輔 助 習 社 群 成 員 進 行 協 作 習, 強 調 以 想 法 為 核 心, 鼓 勵 社 群 成 員 互 相 分 享 交 流 想 法, 如 此 亦 能 幫 助 生 透 過 他 人 的 回 應, 反 思 自 我 想 法 與 深 化 習 者 對 知 識 之 理 解 ; 再 者, 在 Hong Scardamalia Messina 和 Teo(2008) 的 實 證 研 究 中, 提 到 以 知 識 論 壇 協 助 知 識 翻 新 教, 可 有 效 促 進 習 活 動, 以 及 達 成 知 識 翻 新 教 目 標 此 外,Sawyer(2006) 指 出, 在 教 中 設 計 良 善 的 知 識 建 構 活 動 可 讓 習 產 生 重 轉 變 因 此, 教 師 若 能 以 知 識 翻 新 教 法 融 入 實 際 教 中, 提 供 生 不 同 以 往 傳 統 的 習 模 式, 並 以 知 識 論 壇 做 為 輔 助 習 成 員 互 動 交 流 的 習 平 台, 或 許 可 為 陷 入 傳 統 教 中 死 板 僵 化 思 考 的 生 提 供 一 個 新 的 成 長 契 機, 協 助 生 成 為 具 反 思 能 力 的 自 主 習 者 在 面 對 資 訊 爆 炸 且 強 調 知 識 即 力 量 的 知 識 經 濟 社 會, 傳 統 灌 輸 式 或 填 鴨 式 教 育, 已 不 再 能 培 養 出 社 會 所 需 的 人 才, 習 的 重 點 不 再 是 單 純 的 知 識 獲 得, 教 育 的 重 心 應 致 力 於 創 新 教 批 判 思 考 與 問 題 解 決 的 教 方 式 ( 吳 清 山,2003), 透 過 對 知 識 的 共 同 探 究 與 討 論, 思 辨 既 有 知 識 與 資 訊, 精 進 對 某 一 概 念 或 議 題 的 理 解 上 述 研 究 結 果 與 知 識 翻 新 原 則 互 相 呼 應, 研 究 者 期 望 師 培 生 透 過 協 作 討 論 互 相 思 辨 統 整 不 同 觀 點, 能 夠 歸 納 出 習 社 群 成 員 意 見, 建 構 此 教 專 業 團 體 的 共 構 知 識 ; 亦 期 待 透 過 此 一 習 探 究 知 識 方 式, 能 協 助 其 成 為 知 識 的 自 主 追 求 者, 且 在 未 來 能 成 為 具 備 永 續 習 與 持 續 專 業 成 長 能 力 的 教 育 工 作 者 11

19 第 二 節 教 實 務 知 識 壹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意 涵 自 我 (self) 的 研 究 一 直 是 心 理 家 欲 探 討 的 主 題 之 一 透 過 探 討 自 我 的 面 向 或 內 涵, 能 幫 助 個 人 更 瞭 解 自 身 優 缺 點, 進 而 改 進 自 己, 以 邁 向 成 功 與 達 成 目 標 然 而, 所 謂 的 自 我 無 法 從 外 在 面 向 測 量, 僅 能 由 個 體 自 我 之 察 覺 與 描 述 迄 今 許 多 研 究 嘗 試 以 不 同 的 方 法 幫 助 個 體 瞭 解 自 己, 並 探 討 自 我 的 內 涵 此 外, 各 派 者 對 自 我 的 分 析 也 採 用 不 同 觀 點 與 名 詞 解 釋, 例 如 : 自 我 知 識 (self-knowledge) 自 我 概 念 (self-concept) 等 等, 目 前 亦 無 一 固 定 或 統 一 的 用 詞 來 定 義 分 析 自 我 ( 張 春 興,2001) 同 樣 地, 在 教 研 究 領 域, 教 師 對 自 我 教 的 瞭 解 與 認 識, 乃 是 相 當 重 要 的 議 題, 當 教 師 對 自 我 教 現 況 具 有 正 確 的 認 知, 能 幫 助 教 師 發 現 問 題 促 進 其 改 進 自 我 教, 進 而 提 升 教 師 的 教 成 效 ; 而 有 關 教 師 知 識 的 本 質 內 涵, 以 及 教 師 如 何 獲 得 發 展 並 運 用 其 知 識 在 教 過 程 中 之 議 題, 都 是 關 注 職 前 師 資 培 育 與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的 研 究 者, 值 得 探 討 的 焦 點 與 方 向 ( 簡 紅 珠,2002) 近 年 來, 內 外 探 討 教 師 知 識 的 相 關 研 究 不 勝 枚 舉, 者 對 教 師 之 教 知 識, 提 出 許 多 不 同 的 觀 點 ( 邱 憶 惠 高 忠 增,2003), 豐 富 後 續 研 究 者 與 教 育 相 關 工 作 者 對 教 知 識 的 認 識 教 師 知 識 乃 是 教 專 業 發 展 相 關 研 究 的 議 題 焦 點 之 一,Elbaz 於 1983 年 提 出 教 師 教 實 務 知 識 (practical knowledge), 認 為 教 師 在 教 過 程 所 使 用 的 教 知 識, 並 非 僅 依 賴 傳 統 教 育 理 論, 教 師 會 依 據 個 人 過 去 經 驗 教 育 價 值 觀, 結 合 教 理 論 與 實 務, 用 以 解 決 教 現 場 的 各 種 問 題 與 狀 況,Elbaz 將 此 種 教 師 知 識 類 別 稱 作 實 務 知 識, 因 此,Elbaz 可 算 是 探 討 教 師 實 務 知 識 內 涵 的 首 位 研 究 者 ( 簡 紅 珠,2002) Elbaz 以 對 一 位 高 中 教 師 之 個 案 研 究, 將 實 務 知 識 分 為 五 類 別 : 自 我 知 識 (knowledge of self) 教 情 境 知 識 (knowledge of the milieu of teaching) 科 內 容 知 識 (knowledge of subject matter) 課 程 發 展 知 識 (knowledge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以 及 教 法 知 識 (knowledge of instruction), 並 認 為 12

20 教 師 運 用 之 實 務 知 識 具 有 原 則 (principle) 規 則 (rule) 與 意 象 (image) 三 種 高 低 層 次 之 分 ( 邱 憶 惠 高 忠 增,2003) 在 Elbaz 發 表 對 教 師 實 務 知 識 的 研 究 後, 許 多 教 育 研 究 者 持 續 探 究 教 師 實 務 知 識 之 內 涵 例 如,Grossman(1994) 統 整 過 去 相 關 研 究, 歸 納 出 教 師 知 識 之 六 種 向 度 : 科 專 業 知 識 (knowledge of content) 瞭 解 生 和 習 的 知 識 (knowledge of learner and learning) 一 般 教 法 知 識 (knowledge of general pedagogy) 課 程 知 識 (knowledge of curriculum) 情 境 知 識 (knowledge of context) 以 及 自 我 知 識 (knowledge of self) Shulman(1986;1987) 提 出 教 師 教 應 具 備 相 關 知 識 基 礎 之 見 解, 其 與 Stanford 同 事 透 過 對 教 師 所 做 的 個 案 研 究, 提 出 教 師 教 的 知 識 基 礎 包 含 : 科 內 容 知 識 (content knowledge) 一 般 教 法 知 識 (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課 程 知 識 (curriculum knowledge) 習 者 特 性 知 識 (knowledge of learner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教 育 脈 絡 知 識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contexts) 科 教 法 知 識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以 及 教 育 哲 與 教 育 史 知 識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ends, purposes, and values, and their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grounds) Shulman 認 為 教 師 不 能 僅 具 備 科 的 內 容 知 識, 教 乃 是 實 踐 推 理 (practical reasoning) 的 結 果, 必 須 習 運 用 各 種 教 知 識 基 礎, 進 行 課 程 活 動 的 選 擇 與 行 動 ( 楊 深 坑,1999) 在 各 種 教 知 識 中,Shulman 認 為 以 科 教 法 對 教 師 教 最 為 重 要, 因 為, 科 教 法 代 表 教 師 能 統 整 科 內 容 知 識 與 各 式 教 法, 以 合 適 的 教 方 法 幫 助 生 更 加 理 解 與 有 效 習 科 內 容 由 上 述 各 者 之 研 究 可 瞭 解, 對 於 教 師 的 教 實 務 知 識, 已 漸 漸 有 一 雛 形 之 架 構, 但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類 別 與 模 式, 卻 仍 因 研 究 向 度 不 同 而 有 所 差 異 本 研 究 以 知 識 翻 新 教 設 計, 讓 師 培 生 進 行 自 我 教 反 思 活 動, 亦 是 期 望 師 培 生 能 結 合 教 理 論 與 實 務 經 驗, 協 助 師 培 生 對 自 我 實 際 教 情 況 的 瞭 解, 因 此, 本 研 究 將 師 培 生 自 我 反 思 的 教 知 識 稱 做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13

21 貳 TPACK 理 論 概 念 與 相 關 研 究 隨 著 科 技 網 路 與 各 式 輔 助 習 媒 介 的 發 展,Mishra 和 Koehler(2006) 以 Shulman 的 PCK 理 論 架 構 為 基 礎, 發 展 TPCK 理 論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CK), 其 理 論 架 構 強 調 在 現 在 資 訊 發 達 取 得 便 利 的 時 代, 教 師 如 何 將 科 技 媒 體 整 合 於 教 活 動, 藉 以 提 升 教 成 效 與 突 破 傳 統 教 方 式 的 框 架 與 限 制 Thompson 與 Mishra( ) 建 議 將 TPCK 名 稱 縮 寫 改 為 TPACK, 除 了 增 加 發 音 流 暢 性, 更 強 調 三 種 基 礎 知 識 的 整 合, 其 認 為 TPACK 乃 是 一 整 體 的 知 識 內 涵 (total PACKage), 期 待 教 師 能 適 切 地 將 教 科 技 融 入 課 程 中, 以 增 進 生 的 習 成 效 TPACK 理 論 整 體 概 念 圖 如 圖 2-1 所 示 以 下 分 別 闡 述 各 知 識 之 內 涵 : 一 科 內 容 知 識 (content knowledge, CK) 強 調 教 師 必 須 瞭 解 教 科 目 的 內 容 概 念 與 理 論 發 展, 以 數 教 師 為 例 : 教 師 能 證 明 公 式 講 述 某 一 數 概 念 二 教 法 知 識 (pedagogical knowledge, PK) 教 師 對 教 方 法 策 略, 以 及 習 理 論 的 知 識, 例 如 : 不 同 教 方 法 的 使 用 班 級 經 營 技 巧 瞭 解 關 注 生 習 狀 況 之 重 要 性 等 等 三 教 科 技 知 識 (technology knowledge, TK) 係 指 教 師 能 使 用 教 相 關 科 技 的 知 識, 此 處 所 稱 之 科 技, 乃 是 廣 義 的 定 義, 包 含 書 籍 黑 板 投 影 片 網 路 媒 體 與 相 關 的 教 育 輔 助 教 軟 體 等 等, 例 如 : 教 師 是 否 能 操 作 電 腦 來 進 行 教, 或 是 教 師 是 否 具 備 操 作 電 子 白 版 的 能 力 四 科 教 知 識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係 指 教 師 瞭 解 不 同 教 法 適 用 之 教 主 題 或 課 程 單 元 ; 以 及, 能 依 照 生 所 具 備 的 先 備 知 識, 使 用 不 同 方 式 教 授 該 單 元, 以 增 進 生 習 成 效 五 科 技 科 知 識 (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CK) 14

22 教 師 能 操 作 教 科 技 來 輔 助 某 一 課 程 單 元 之 講 解, 或 是 瞭 解 某 課 程 活 動 可 利 用 特 定 教 科 技, 以 達 更 具 教 效 果 的 成 果 六 科 技 教 知 識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TPK) 係 指 教 師 具 備 選 擇 適 合 教 科 技 進 行 教 的 能 力, 抑 或 教 師 能 運 用 不 同 教 策 略 搭 配 合 適 科 技 產 品 來 進 行 教 七 科 技 科 教 知 識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教 師 具 備 使 用 科 技 教 知 識 進 行 某 單 元 內 容 教 的 能 力, 或 是 能 使 用 教 科 技 幫 助 生 習 課 程 內 容 以 更 有 效 率 之 方 式 解 決 生 對 於 該 科 目 的 習 問 題 TCK TK TPK CK PCK PK TPACK 圖 2-1 TPACK 概 念 圖 資 料 來 源 : 修 改 自 Mishra, P., & Koehler, M. J. (2006).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 teachers knowledg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8(6), p 再 者, 後 續 研 究 建 在 TPACK 架 構 之 上, 探 討 教 師 如 何 透 過 運 用 及 整 合 科 技 提 升 教 效 能 與 生 習 品 質, 例 如,Angeli 和 Valanides(2009) 提 出 ICT-TPCK 15

23 架 構, 其 教 知 識 的 內 涵, 除 了 原 先 TPACK 有 提 及 的 科 內 容 知 識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教 法 知 識, 考 慮 到 現 今 教 以 生 為 主 體, 強 調 師 生 互 動 以 及 外 界 環 境 對 教 師 教 的 影 響, 新 增 加 習 者 知 識 (knowledge of students) 和 習 情 境 知 識 (knowledge of the context within which learning takes place), 而 ICT knowledge 則 是 指 教 師 能 運 用 科 技 媒 體 進 行 教 活 動 的 知 識, 此 五 向 度 可 交 集 成 ICT-TPCK, 亦 即,ICT-TPCK 代 表 綜 合 上 述 各 類 知 識 的 交 集 知 識 此 外, 內 亦 有 者 以 TPACK 理 論 架 構 為 主 軸, 發 展 資 訊 協 同 團 隊 模 式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ordinating team, ITC Team)( 蔡 宏 謝 文 惠,2011), 以 教 科 技 結 合 創 新 教 方 法, 提 供 教 師 與 教 育 研 究 者 一 個 發 展 與 參 考 的 方 向 而 為 了 探 究 師 培 生 整 合 教 科 技 於 課 程 內 容 之 能 力,Schmidt 等 人 以 TPACK 為 研 究 架 構, 使 用 問 卷 法 進 行 初 探 研 究, 透 過 瞭 解 師 培 生 對 於 自 我 TPACK 的 自 評 成 果, 藉 以 進 行 後 續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的 實 施 (Schmidt, Baran, Thompson, Mishra, Koehler, & Shin, 2009) 有 鑒 於 目 前 教 育 領 域 強 調 多 元 能 力 整 合 的 概 念, 以 及 整 合 課 程 教 法 與 教 科 技 的 課 程 設 計 趨 勢, 本 研 究 以 TPACK 理 論 做 為 分 析 的 基 礎 架 構, 用 以 探 討 師 培 生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成 長 與 發 展 方 向, 期 待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協 助 師 培 生 瞭 解 並 發 展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16

24 第 三 節 教 反 思 壹 教 反 思 的 意 涵 自 我 反 思 能 幫 助 個 人 檢 視 其 所 面 對 的 難 題, 透 過 尋 找 各 種 可 能 性 來 解 決 問 題, 良 好 且 有 意 義 的 反 思 活 動 應 以 解 決 問 題 為 目 的, 思 考 有 其 方 向 與 聚 歛 性, 而 非 發 散 雜 亂 的 想 法 或 意 見 而 已 在 教 過 程 中, 教 師 可 以 運 用 教 反 思 改 進 自 身 教, 並 幫 助 生 習, 相 關 研 究 亦 指 出 教 反 思 是 教 師 專 業 的 要 素 之 一, 具 備 反 思 能 力 的 教 師 更 能 掌 握 問 題 核 心, 協 助 生 習 ( 張 德 銳 李 俊 達,2011) 教 育 家 杜 威 (John Dewey, ) 於 其 著 作 思 維 術 (HOW WE THINK) 中 認 為 理 想 的 思 維 乃 是 反 省 思 維 (reflective thinking), 而 所 謂 反 省 思 維 是 指 針 對 一 特 定 問 題 加 以 反 覆 的 考 慮, 並 持 續 不 斷 深 思 ( 吳 木 崑,2009) 林 逢 祺 (2003) 則 認 為 杜 威 的 反 省 思 維 具 備 以 下 教 原 則 : 一 主 動 性 : 以 問 題 導 向 式 習 方 式 進 行 教, 教 師 針 對 特 定 議 題 進 行 想 法 經 驗 或 知 識 上 的 交 流, 引 發 生 思 考 的 動 力 二 目 標 性 : 反 省 思 維 是 種 具 目 標 性, 並 能 促 進 知 識 與 概 念 向 前 發 展 的 思 考 歷 程, 若 缺 乏 目 標 或 目 標 太 過 紛 亂 雜 散, 便 無 法 達 到 有 效 的 反 思 成 果, 因 此, 教 師 於 教 過 程 中 應 聚 焦 問 題 重 點, 在 清 楚 的 脈 絡 下 與 生 進 行 知 識 或 問 題 的 探 索 三 完 整 性 : 思 維 的 完 整 性 表 現 在 驗 證 想 法 或 假 設 的 過 程, 在 教 過 程 中, 透 過 協 助 生 回 顧 並 檢 視 習 成 果, 鼓 勵 其 表 達 說 明 自 身 的 觀 點, 並 給 予 其 足 夠 的 時 間 統 整 並 驗 證 觀 點 四 繼 續 性 : 反 省 思 維 是 個 不 斷 向 前 推 演 的 歷 程, 觀 點 與 知 識 經 由 初 始 概 念 推 展, 最 後 產 生 結 論, 而 原 有 的 反 思 結 論, 會 成 為 新 的 反 思 問 題 之 開 端, 透 過 持 續 的 循 環 反 思 歷 程, 精 進 其 想 法 概 念 ; 唯 有 持 續 處 於 動 態 歷 程 的 反 思 模 式, 才 能 使 個 人 反 思 能 力 持 續 地 向 上 提 升 17

25 由 反 省 思 維 教 原 則 之 敘 述, 顯 示 在 教 過 程 中 培 養 生 反 思 的 重 要, 教 不 僅 是 傳 遞 知 識, 亦 要 協 助 生 創 造 知 識 ; 其 突 顯 教 師 具 備 教 反 思 能 力 的 重 要 性, 教 師 於 教 設 計 善 用 問 題 導 向 式 的 習 方 法, 透 過 發 現 問 題 提 出 問 題 尋 求 答 案 獲 取 知 識, 並 再 次 發 問 的 動 態 求 知 歷 程, 以 培 養 生 建 反 省 思 考 的 能 力 與 習 慣 再 者, 教 反 思 不 能 僅 止 於 想 法 精 進 的 反 省 思 維, 更 有 賴 於 反 思 後 的 具 體 實 踐, 透 過 實 際 的 行 動 來 檢 視 想 法 概 念 的 可 行 性, 藉 以 精 進 教 的 品 質 Schön 於 1983 年 提 出 反 思 實 踐 者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之 概 念, 其 認 為 反 思 問 題 並 實 踐 解 決 的 過 程, 可 協 助 個 人 重 新 檢 視 過 去 經 驗, 由 持 續 的 反 省 與 實 作 中 產 生 新 的 領 悟 Schön 挑 戰 過 去 傳 統 將 知 識 理 論 與 教 實 踐 分 離 的 觀 點, 反 思 實 踐 者 應 以 行 動 理 解 評 價 等 步 驟 來 解 決 問 題 ( 行 動 中 反 思,reflection-in-action), 根 據 其 論 述, 反 思 乃 是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的 重 要 能 力 之 一, 而 培 育 反 思 型 教 師 亦 成 為 許 多 師 資 培 育 的 重 點 課 程 (Liu, 2013) 爾 後,Schön 針 對 反 省 思 維 與 教 行 動 的 關 係, 又 將 教 反 思 依 據 分 為 三 項 類 型 : 行 動 前 反 思 (reflection-for-action) 行 動 中 反 思, 以 及 行 動 後 反 思 (reflection-on-action) 駱 怡 君 許 健 將 (2010) 認 為 教 師 並 非 逐 步 發 展 此 三 種 反 思 活 動, 而 是 在 教 過 程 中 螺 旋 性 地 交 叉 使 用, 且 三 種 反 思 類 型 並 無 層 級 之 分, 教 師 須 透 過 妥 善 運 用 各 種 教 反 思 策 略, 以 達 到 其 教 專 業 成 長 之 目 標 李 婉 玲 (2005) 之 研 究 指 出, 教 師 從 教 新 手 (novice) 逐 漸 成 為 專 家 (expert) 的 重 要 關 鍵 在 於 教 師 對 自 我 教 的 反 思 能 力 透 過 反 思 歷 程 分 析, 反 省 教 活 動, 以 改 善 教 過 程 的 缺 失, 精 進 教 師 教 專 業 教 反 思 並 不 是 漫 無 目 的 地 批 判, 透 過 結 構 式 的 反 思, 可 以 協 助 教 師 更 有 效 率 的 改 進 自 我 教 ; 張 德 銳 和 李 俊 達 (2011) 在 針 對 內 中 教 師 之 行 動 研 究 中, 以 五 項 省 思 觀 點 分 析 教 師 之 省 思 內 容, 藉 此 瞭 解 教 師 進 行 教 反 思 的 內 涵 與 方 向 : 一 術 觀 省 思 : 觀 察 重 點 以 科 有 關 知 識 之 反 思 內 容 二 教 策 略 與 方 法 的 省 思 : 教 師 在 教 過 程 中, 結 合 個 人 經 驗 研 究 結 果 18

26 等 觀 點 進 行 教 策 略 與 方 法 之 運 用 三 生 發 展 為 主 的 省 思 : 教 師 透 過 觀 察 生 習 狀 況 來 調 整 教 設 計 四 社 會 再 建 構 的 省 思 : 關 注 個 體 與 外 界 之 互 動, 例 如 師 生 生 同 儕 或 和 社 區 家 長 的 互 動 過 程 與 結 果 五 關 注 省 思 的 省 思 : 著 重 於 反 思 品 質 與 反 思 能 力 的 變 化 然 而, 該 研 究 者 發 現, 教 師 教 反 思 內 容 偏 重 科 知 識 與 教 方 法, 顯 示 教 師 於 教 現 場, 仍 以 科 知 識 與 教 法 為 其 重 點, 對 生 與 師 生 互 動 等 方 面 的 教 活 動 較 不 重 視 為 了 更 聚 焦 瞭 解 教 反 思 對 教 師 教 專 業 成 長 的 影 響, 黃 琴 扉 和 劉 嘉 茹 (2012) 使 用 教 資 源 - 策 略 表 以 具 體 指 標 逐 項 引 導 個 案 教 師 進 行 教 反 思, 其 研 究 結 果 指 出, 透 過 結 構 式 引 導 反 思 工 具, 教 師 可 檢 視 自 身 教 策 略 是 否 有 助 於 生 習 成 效, 進 而 修 正 教 策 略 以 更 有 效 地 幫 助 生 習 由 此 可 知, 教 師 透 過 觀 察 分 析 自 我 教 過 程, 並 使 用 教 反 思 策 略 與 相 關 檢 視 教 的 方 式, 能 協 助 其 改 善 實 務, 以 達 教 師 教 之 專 業 成 長 貳 教 反 思 策 略 之 相 關 研 究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是 費 時 淬 鍊 的 成 長 過 程, 需 要 長 時 間 養 成 而 教 師 的 自 我 反 思 是 觸 發 專 業 成 長 的 起 步, 教 師 教 反 思 能 力 的 發 展, 已 成 為 研 究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的 主 流 價 值 之 一 ( 單 小 琳,2000; 駱 怡 君 許 健 將,2010;Avalos, 2011), 目 前 已 有 許 多 者 運 用 各 種 教 反 思 策 略, 探 討 是 否 能 促 進 教 師 之 專 業 成 長 吳 金 聰 和 劉 曼 麗 (2013) 以 行 動 研 究 探 討 數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策 略 與 模 式, 透 過 教 材 理 解 設 計 轉 化 教 反 省 再 教 反 省 等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的 鷹 架 策 略, 可 有 效 協 助 數 教 師 發 展 數 單 元 教 的 專 業 知 能 其 研 究 結 果 亦 發 現, 受 教 生 之 數 成 績 與 喜 愛 習 數 的 態 度 有 顯 著 的 提 升, 顯 示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有 助 提 升 生 的 習 成 效, 並 培 養 其 對 習 的 良 好 態 度 和 興 趣 19

27 Avalos(2011) 回 顧 過 去 相 關 研 究, 指 出 研 究 者 協 助 教 師 使 用 自 我 教 評 估 工 具 與 問 卷 的 方 式, 使 教 師 的 教 反 思 內 涵 能 更 真 實 地 展 現 於 教 發 展 研 究 中 ; 而 由 教 專 業 團 體 的 討 論 來 探 討 教 師 之 教 專 業 發 展, 透 過 教 同 儕 團 體 的 回 饋 與 建 議, 能 協 助 教 師 針 對 教 問 題 進 行 專 業 對 話, 改 進 教 問 題 和 教 的 態 度 與 信 念, 亦 能 提 升 生 習 成 效 ( 張 景 媛 鄭 章 華 范 德 鑫 林 靜 君,2012; 魏 韶 勤 張 德 銳,2006) Park 和 Oliver(2008) 認 為, 教 師 藉 由 與 教 同 儕 生 的 對 話 交 流, 能 促 進 其 反 思 自 身 教, 透 過 對 教 行 為 的 反 思 與 批 判, 也 可 增 進 教 師 的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其 研 究 結 果 也 顯 示, 生 的 表 現 與 回 饋 亦 是 影 響 教 師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因 素 魏 韶 勤 張 德 銳 (2006) 亦 提 到, 教 觀 察 與 回 饋 不 僅 能 提 升 初 任 教 師 的 教 表 現, 且 能 促 使 教 師 建 評 估 自 我 表 現 的 習 慣, 進 而 增 進 其 教 反 思 知 覺 而 陳 彥 廷 康 木 村 和 柳 賢 (2010) 探 討 兩 位 數 教 師 進 行 同 儕 對 話 與 教 觀 察 之 研 究, 其 研 究 結 果 指 出, 教 師 同 儕 間 若 能 進 行 持 續 且 密 集 的 教 專 業 對 話, 則 能 協 助 教 師 改 善 自 我 的 教 品 質, 發 展 其 教 反 思 能 力 ; 上 述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透 過 教 專 業 同 儕 的 交 流 與 回 饋, 有 助 發 展 教 師 的 教 反 思 能 力, 進 而 促 進 教 師 的 教 專 業 成 長 姚 如 芬 (2006) 亦 指 出, 數 教 成 長 團 體 的 習 情 境, 有 助 教 師 進 行 數 教 的 交 流 與 反 思, 發 現 與 累 積 更 多 教 資 源, 並 使 其 自 身 數 課 程 知 識 更 加 全 面 性 且 在 參 與 研 究 教 師 之 回 饋 中, 可 得 知, 數 教 案 設 計 的 實 踐 歷 程, 有 助 於 增 進 教 師 自 我 數 知 識 的 深 度 與 廣 度, 並 協 助 其 建 更 具 結 構 性 的 數 課 程 知 識 顯 示, 透 過 教 成 長 團 體 的 數 教 支 持 系 統, 能 協 助 教 師 增 加 對 生 習 狀 況 的 理 解, 以 及 增 廣 其 對 數 教 設 計 的 觀 點, 並 促 進 其 數 教 專 業 之 發 展 綜 上 所 述, 同 儕 團 體 的 教 討 論 與 觀 摩, 能 協 助 教 師 對 自 我 教 與 成 果 表 現 進 行 評 價 與 反 省 ; 教 師 透 過 他 人 的 回 饋, 做 為 改 進 自 身 教 的 方 向 指 引, 並 由 教 反 思 的 過 程, 增 加 對 自 身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認 識 由 上 述 研 究 結 果 可 知, 教 反 思 能 協 助 教 師 朝 向 更 高 品 質 的 教 成 效, 並 達 到 教 專 業 能 力 之 向 上 發 展 20

28 第 四 節 師 培 生 之 教 專 業 成 長 課 程 是 教 育 的 具 體 化, 亦 是 達 成 教 育 目 標 的 實 踐 過 程, 欲 培 養 優 秀 的 未 來 教 師, 即 必 須 回 歸 到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之 設 計 與 安 排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的 良 窳 乃 是 影 響 師 資 培 育 成 果 的 重 要 關 鍵, 適 切 的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應 是 能 協 助 師 資 培 育 生 在 修 課 期 間 習 得 教 相 關 理 論, 與 提 供 場 域 與 機 會 將 教 育 與 教 理 論 實 踐 於 實 務 經 驗 中, 藉 此 瞭 解 其 教 表 現, 建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並 透 過 說 理 論 與 實 務 經 驗 的 交 叉 印 證, 以 及 持 續 進 行 教 反 思 與 精 進, 涵 養 師 資 培 育 生 之 教 育 專 業 能 力 壹 師 培 生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之 相 關 研 究 如 同 前 述 者 (Grossman, 1994;Mishra & Koehler, 2006;Schmidt et al., 2009;Shulman, 1986) 的 研 究 成 果, 教 者 對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理 解 極 為 重 要, 當 教 師 對 自 身 教 現 況 有 正 確 的 認 知, 能 提 供 其 進 行 教 品 質 改 進 的 方 向, 藉 此 提 升 教 師 的 教 專 業 能 力, 並 更 有 效 幫 助 生 習 Mulholland 和 Wallace(2005) 對 一 位 科 教 師 進 行 10 年 之 縱 貫 研 究, 探 討 其 由 師 培 生 (student teacher) 初 任 教 師 (beginning teacher), 到 專 家 教 師 (established teacher) 的 科 教 知 識 發 展 其 將 科 教 師 知 識 分 成 : 科 科 知 識 (science subject knowledge) 一 般 教 知 識 (general teaching knowledge) 與 互 動 知 識 (interactive knowledge) 三 部 分, 如 圖 2-2 所 示 由 其 研 究 指 出, 教 師 隨 著 教 年 資 的 增 加, 在 不 同 時 期 之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發 展 有 所 差 異, 一 開 始 師 培 生 的 教 實 務 知 識 主 要 集 中 在 科 的 內 容 知 識, 而 教 師 進 入 教 現 場, 逐 漸 發 展 教 方 法 的 相 關 知 識, 當 教 師 累 積 量 的 教 實 踐 時, 過 去 與 生 同 儕 教 師 以 及 其 他 環 境 的 經 驗, 能 協 助 其 發 展 互 動 知 識, 並 且 在 教 法 知 識 上 持 續 茁 壯 然 而, 其 個 案 研 究 亦 顯 示, 教 師 的 科 內 容 知 識 在 後 期 無 法 持 續 地 發 展, Mulholland 和 Wallace 發 現, 乃 是 由 於 教 師 習 慣 並 依 賴 課 本 教 材 內 容 的 輔 助, 較 少 自 行 主 動 深 究 內 容 知 識 由 此 可 知, 持 續 追 蹤 並 鼓 勵 教 師 反 思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能 協 助 其 檢 視 自 我 教 相 關 知 識 與 能 力 的 發 展 與 現 況, 透 過 其 結 果, 引 導 教 師 再 次 進 修 的 方 向 改 善 自 身 教 專 業 能 力, 以 達 教 品 質 之 向 上 提 升 21

29 圖 2-2 教 師 PCK 知 識 發 展 樹 註 :(a) 科 科 知 識,(b) 一 般 教 知 識,(c) 互 動 知 識 資 料 來 源 : 引 用 自 Mulholland, J., & Wallace, J. (2005). Growing the tree of teacher knowledge: Ten years of learning to teach elementary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2(7), p.785. 有 鑑 於 此, 在 師 資 培 育 過 程 中, 培 養 未 來 教 師 具 備 瞭 解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能 力, 亦 是 相 當 重 要 的 Niess 與 其 研 究 團 隊 以 TPACK 為 研 究 架 構, 探 討 數 教 師 在 教 實 務 知 識 上 的 成 長 與 發 展 (Niess et al., 2009), 並 建 教 師 的 TPACK 教 知 識 發 展 層 次 理 論, 如 圖 2-3 所 示 Niess 等 人 亦 認 為, 此 知 識 發 展 的 層 次 概 念 可 應 用 於 數 師 資 培 育, 以 協 助 師 培 生 與 數 教 師 發 展 TPACK 教 知 識, 其 發 展 階 段 分 別 說 明 如 下 : 一 認 識 (recognizing)- 知 識 (knowledge) 教 師 具 備 使 用 教 科 技 的 能 力, 且 亦 了 解 數 內 容 與 教 科 技 的 對 應 關 係, 但 教 師 卻 仍 無 法 將 教 科 技 實 際 應 用 於 教 中 二 接 受 (accepting)- 說 服 (persuasion) 教 師 對 於 是 否 使 用 教 科 技 進 行 數 教 的 態 度 與 場 三 適 應 (adapting)- 決 定 (decision) 22

30 在 教 過 程 中, 教 師 選 擇 或 拒 絕 使 用 教 科 技 於 數 教 中 四 探 索 (exploring)- 履 行 (implementation) 教 師 積 極 整 合 教 科 技 與 數 課 程, 並 能 將 適 當 的 教 科 技 結 合 於 數 教 中 五 進 展 (advancing)- 確 認 (confirmation) 教 師 反 思 選 擇 的 教 科 技 是 否 適 切 地 融 合 於 教 內 容 中, 以 及 針 對 結 合 教 科 技 於 數 教 的 結 果 進 行 評 估 認 識 recognizing 接 受 accepting 適 應 adapting 圖 2-3 TPACK 發 展 過 程 探 索 exploring 進 展 advancing 資 料 來 源 : 修 改 自 Niess, M. L., Ronau, R. N., Shafer, K. G., Driskell, S. O., Harper, S. R., Johnston, C.,...Kersaint, G.(2009). Mathematics teacher TPACK standards and development model.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9(1), p.10. Niess 等 人 提 出 的 教 知 識 發 展 層 次 可 幫 助 師 培 生, 檢 視 自 身 TPACK 教 知 識 的 現 況 與 困 難, 亦 能 協 助 師 資 培 育 教 育 者, 透 過 瞭 解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發 展 概 況, 引 導 師 培 生 教 知 識 的 成 長 此 外, 亦 有 許 多 研 究 透 過 使 用 不 同 策 略 的 師 培 課 程, 探 究 如 何 協 助 師 培 生 增 進 其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例 如 : 孫 敏 芝 (2006) 23

31 探 討 40 位 實 習 教 師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內 涵 與 發 展, 其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透 過 教 活 動 的 實 務 經 驗 與 反 思 自 我 教, 有 助 豐 富 實 習 教 師 的 科 教 知 識 因 此, 其 認 為, 師 培 課 程 應 增 加 實 習 教 師 試 教 練 習 機 會, 透 過 教 實 務 的 淬 煉, 體 會 教 的 複 雜 多 變 與 高 度 挑 戰 性, 並 且 透 過 持 續 反 思 試 教 之 經 驗, 藉 以 增 進 其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相 關 研 究 亦 發 現, 以 教 師 專 業 社 群 討 論 會 教 反 思 的 研 究 設 計, 可 協 助 師 培 生 增 進 其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並 能 更 加 了 解 習 者 在 習 過 程 可 能 遭 遇 的 習 障 礙 與 問 題, 並 且 透 過 教 實 踐 過 程 中, 發 現 運 用 相 關 教 科 技 之 輔 助, 可 增 進 生 習 效 率 與 品 質 (Jong, Van Driel, & Verloop, 2005) Van Driel Jong 與 Verloop(2002) 針 對 12 位 師 培 生 的 個 案 研 究, 探 討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具 體 實 務 特 徵, 統 整 出 師 培 生 的 科 教 知 識 包 含 : 對 科 知 識 重 點 的 理 解 教 策 略 的 使 用, 以 及 針 對 生 在 習 單 元 內 容 的 習 狀 態 與 可 能 遭 遇 習 困 難 點 之 理 解 能 力 其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師 培 生 能 透 過 實 際 的 教 經 驗, 增 進 其 對 自 我 科 教 知 識 的 認 識 ; 且 由 其 研 究 亦 發 現, 師 培 生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成 長, 會 受 到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內 容 與 授 課 教 師 的 影 響 由 上 述 研 究 結 果 可 知, 教 實 踐 能 協 助 師 培 生 增 進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然 而, 師 培 課 程 的 教 設 計, 以 及 授 課 教 師 的 引 導 模 式, 亦 是 影 響 師 培 生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成 長 與 否 的 因 素 之 一, 因 此, 在 師 資 培 育 過 程 中, 應 適 當 加 入 教 實 踐 的 課 程 設 計, 提 供 師 培 生 進 行 實 際 教 的 試 教 機 會, 並 且 透 過 教 授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教 師 妥 善 的 引 導 與 鼓 勵, 協 助 師 培 生 發 展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貳 師 培 生 教 反 思 之 相 關 研 究 教 育 部 (2012) 於 師 資 培 育 白 皮 書 中 提 及,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的 重 要 策 略 包 含 : 教 師 之 自 主 教 省 思, 與 教 師 專 業 習 社 群 的 對 話 等 兩 部 分 欲 提 升 教 師 教 反 思 的 能 力, 其 根 本 方 法 須 由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著 手, 藉 由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各 種 教 省 思 策 略 的 課 程 設 計, 協 助 師 培 生 習 並 進 行 教 省 思 實 踐, 逐 步 培 養 師 培 生 的 教 24

32 反 思 能 力, 並 透 過 營 造 教 專 業 同 儕 團 體 交 流 的 空 間, 培 養 社 群 成 員 彼 此 分 享 討 論 教 議 題 的 習 氛 圍, 以 提 升 未 來 教 師 素 質 與 教 專 業 發 展 之 態 度 與 精 神 教 反 思 的 功 能 在 於, 教 師 對 照 自 身 教 觀 點 與 其 實 務 教, 透 過 反 思 和 改 變 教 設 計 教 行 動 的 歷 程 中, 促 成 教 觀 點 之 轉 變, 進 而 成 為 教 專 業 成 長 的 動 力 來 源 Liu(2013) 提 出 教 師 進 行 批 判 性 反 思 (critical reflection) 的 策 略 方 法, 教 師 可 針 對 教 現 況 進 行 改 進 教 的 問 題 假 設, 分 析 其 假 設 的 正 確 性 (assumption analysis), 再 者, 將 前 述 反 思 得 到 的 想 法 實 踐 於 教 活 動 中 (reflection-based actions), 並 對 教 實 踐 的 結 果 進 行 評 價 (reflect on the effect of reflection-based actions), 而 最 後 獲 得 的 反 思 成 果 亦 成 為 下 次 教 反 思 的 基 礎 Liu 建 議 可 將 此 種 反 思 方 式 應 用 於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中, 協 助 師 培 生 進 行 教 反 思 活 動, 亦 可 將 反 思 做 為 評 鑑 師 培 生 教 專 業 能 力 的 指 標 工 具, 協 助 師 資 培 育 者 評 估 師 培 生 教 反 思 的 表 現, 以 檢 視 其 是 否 具 備 改 善 自 身 教 的 能 力 丁 一 顧 (2010) 亦 認 為 教 省 思 對 師 培 生 相 當 重 要, 師 培 生 處 於 習 教 的 成 長 階 段, 透 過 教 反 思, 可 幫 助 他 們 更 瞭 解 自 身 教 的 優 缺 點 ; 因 此, 反 思 能 力 也 是 影 響 師 培 生 改 善 與 提 升 自 我 教 能 力 的 因 素 之 一 統 整 多 位 者 之 研 究 成 果, 協 助 師 培 生 進 行 教 反 思, 可 採 用 多 樣 化 的 教 策 略, 例 如 : 撰 寫 教 日 誌 自 我 教 反 思 團 體 協 同 反 思 探 討 教 實 例, 以 及 分 析 教 錄 影 帶 等 等 ; 然 而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經 驗 較 少, 不 易 查 覺 自 身 教 問 題 所 在, 因 此, 許 多 師 培 生 無 法 有 效 運 用 教 反 思 策 略 來 檢 視 自 身 教 之 優 缺 點 ( 黃 琴 扉 劉 嘉 茹,2010) 陳 泰 (2011) 針 對 師 培 生 的 實 證 研 究 指 出, 使 用 反 省 取 向 的 師 培 課 程, 能 協 助 師 培 生 透 過 觀 察 與 覺 知 質 疑 與 批 判 探 查 與 深 究 頓 悟 與 認 同 之 思 考 歷 程, 發 展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並 達 到 更 好 的 教 成 效 透 過 強 調 教 反 思 的 課 程 設 計, 協 助 其 逐 步 聚 焦 其 教 問 題 與 檢 視 教 盲 點, 透 過 不 斷 檢 驗 自 身 教 與 想 法, 經 由 實 踐 教 驗 證 後, 再 次 進 行 教 反 思 與 調 整 教 設 計, 幫 助 其 教 精 進 而 由 相 關 研 究 顯 示, 藉 由 觀 摩 資 深 教 師 教 實 踐 以 及 記 錄 教 反 思 日 誌 等 25

33 方 式, 師 培 生 發 現 於 教 過 程 中, 僅 使 用 傳 統 講 述 教 法 是 不 夠 的, 透 過 教 反 思 的 過 程, 師 培 生 嘗 試 尋 求 其 他 更 有 效 的 教 方 法, 並 透 過 教 活 動 的 實 踐 增 進 其 教 實 務 知 識 (Jang & Chen, 2010) 再 者, 透 過 教 實 踐 活 動 亦 能 促 進 師 培 生 進 行 教 反 思,Schmidit(2010) 使 用 不 同 教 實 踐 方 法, 協 助 師 培 生 增 進 其 教 實 務 經 驗 與 教 專 業 能 力, 其 符 應 教 育 家 Dewey 所 提 之 做 中 (learning by doing) 的 概 念, 師 培 生 透 過 實 踐 ( 行 動 ) 與 理 解 ( 反 思 ) 的 過 程, 增 進 其 教 經 驗, 也 能 由 他 人 的 回 應 互 動 中, 獲 得 直 接 且 具 體 的 習 成 果 回 顧 過 去 研 究, 透 過 教 專 業 同 儕 的 互 動 與 回 饋, 有 助 於 教 師 改 善 教 實 務 與 教 專 業 成 長 ( 姚 如 芬,2006; 陳 彥 廷 康 木 村 柳 賢,2010; 張 景 媛 鄭 章 華 范 德 鑫 林 靜 君,2012; 魏 韶 勤 張 德 銳,2006; Avalos, 2011;Park & Oliver, 2008) Tsai 與 Liang(2009) 以 線 上 同 儕 互 評 模 式, 協 助 師 培 生 教 反 思 與 提 升 教 案 設 計 之 品 質, 其 結 果 顯 示, 透 過 同 儕 的 評 鑑 和 回 饋, 師 培 生 能 規 畫 更 具 創 意 與 適 合 習 者 的 教 活 動 而 De John Cullity Haig Sharp Spiers 和 Wren(2011) 將 團 體 取 向 習 法 (group-based learning,gbl) 應 用 於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中, 結 果 亦 顯 示, 透 過 實 際 對 話 溝 通 與 互 動 之 團 體 取 向 習, 有 助 於 師 培 生 進 行 團 體 探 究 能 力 的 發 展, 並 增 進 其 對 師 培 課 程 的 理 解, 產 生 深 具 意 義 的 習 因 此, 在 師 資 培 育 過 程, 應 融 入 習 社 群 的 概 念, 透 過 同 儕 的 回 饋 與 互 動, 協 助 師 培 生 反 思 習 成 果 與 促 進 其 教 專 業 成 長, 並 且 藉 由 持 續 參 與 習 社 群 的 討 論 和 對 話, 培 養 與 鼓 勵 師 培 生 在 未 來 教 師 生 涯 中, 主 動 參 與 教 專 業 發 展 社 群 的 習 慣 與 意 願 統 整 上 述 研 究 可 知, 由 於 缺 乏 教 實 務 經 驗, 師 培 生 較 無 法 有 效 運 用 反 思 策 略 以 改 進 自 身 教, 而 透 過 實 際 教 演 練 各 式 反 思 策 略, 與 教 同 儕 團 體 的 交 流 回 饋, 則 能 協 助 師 培 生 進 行 教 反 思, 瞭 解 自 我 教 實 況, 再 加 以 改 進 教 不 足 之 處, 便 能 有 效 幫 助 其 精 進 教 專 業 因 此, 本 研 究 欲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教 設 計, 以 教 實 踐 同 儕 回 饋, 與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問 卷 等 教 反 思 策 略, 促 使 師 培 生 進 行 教 反 思 ; 期 望 透 過 多 樣 化 的 反 思 策 略, 協 助 師 培 生 增 進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之 認 識, 藉 此 提 供 師 培 生 教 專 業 能 力 發 展 的 目 標 與 方 向 26

34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本 研 究 旨 在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協 助 師 培 生 進 行 教 反 思, 並 透 過 教 反 思 過 成 協 助 師 培 生 瞭 解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希 冀 透 過 本 章 之 說 明 呈 現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過 程 與 分 析 架 構, 以 下 分 別 就 研 究 設 計 教 設 計 與 實 施 研 究 步 驟 資 料 蒐 集 與 分 析, 進 行 相 關 之 說 明 第 一 節 研 究 設 計 壹 個 案 研 究 法 本 研 究 採 個 案 研 究 法 (case study) 葉 重 新 (2001) 指 出, 個 案 研 究 中 之 個 案, 就 狹 義 而 言 代 表 某 單 一 個 體, 廣 義 來 說 亦 可 指 稱 一 族 群 社 團 或 校 等 等, 因 此, 個 案 研 究 不 僅 限 於 單 一 個 人 之 研 究, 亦 可 指 稱 特 定 個 人 或 團 體 周 新 富 (2007) 定 義 個 案 研 究 乃 是 採 用 各 種 方 法 蒐 集 有 效 的 資 料, 對 單 一 個 人 或 團 體 進 行 縝 密 且 深 入 的 研 究 方 法, 其 分 析 的 單 位 不 限 場 所 參 與 者 或 研 究 文 件 的 數 量, 而 是 針 對 研 究 的 焦 點, 進 行 資 料 的 蒐 集 與 分 析, 其 目 標 在 於 深 入 剖 析 與 瞭 解 某 教 育 實 體 或 歷 程 的 現 象 目 前 知 識 翻 新 理 論 應 用 與 教 實 踐 逐 漸 在 各 教 育 與 研 究 中 展 開, 但 鑑 於 內 以 知 識 翻 新 理 論 探 討 師 資 培 育 課 程 教 之 研 究 仍 屬 於 初 探 階 段, 為 深 入 瞭 解 透 過 知 識 翻 新 教, 師 資 培 育 生 對 其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教 反 思 之 影 響, 因 此 以 個 案 研 究 法 做 為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方 法 本 研 究 以 修 習 數 教 材 教 法 課 程 之 班 級 為 一 個 案, 透 過 蒐 集 開 放 式 問 卷 知 識 論 壇 之 活 動 情 形 自 我 教 反 思 記 錄 等 內 容, 以 多 元 的 資 料 來 源 與 比 較 分 析, 比 較 其 教 反 思 與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前 後 轉 變 並 且 希 望 透 過 多 重 角 度 的 資 料 分 析, 以 三 角 驗 證 (triangulation) 方 式 提 升 本 研 究 分 析 之 效 度 27

35 貳 研 究 對 象 研 究 對 象 為 某 修 習 數 教 材 教 法 課 程 之 師 培 生, 共 9 位, 以 性 別 區 分, 男 性 有 3 位, 女 性 有 6 位 ; 以 習 階 段 區 分, 則 其 中 2 位 為 研 究 生, 其 餘 7 位 為 生 研 究 時 間 為 一 期, 共 計 18 週 之 知 識 翻 新 課 程 教 研 究 對 象 背 景 一 覽 表 請 見 表 3-1 表 3-1 研 究 對 象 背 景 一 覽 表 編 號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就 讀 系 所 教 育 系 教 育 系 應 數 系 應 數 系 教 育 系 教 育 系 台 史 所 應 數 系 應 數 系 年 級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碩 二 碩 三 四 性 別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女 註 : 表 格 中 所 出 現 (S+ 數 字 ) 為 修 課 師 培 生 之 編 碼 代 號 28

36 參 研 究 架 構 研 究 設 計 理 念 想 法 的 多 元 性 (idea diversity) 知 識 的 自 主 追 求 者 (epistemic agency) 知 識 翻 新 理 念 原 則 想 法 改 進 的 動 態 歷 程 (improvable ideas) 教 設 計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反 思 同 儕 回 饋 影 片 分 析 教 實 踐 反 思 教 設 計 研 究 預 期 結 果 師 培 生 教 實 務 知 識 教 反 思 圖 3-1 研 究 架 構 圖 29

37 第 二 節 教 設 計 與 實 施 壹 研 究 課 程 教 設 計 本 研 究 中 所 探 究 的 課 程 為 數 領 域 教 材 教 法, 課 程 教 目 標 為 透 過 師 培 生 實 際 設 計 與 實 踐 教 案 內 容, 以 下 簡 稱 為 試 教 活 動 (teaching practice), 協 助 其 瞭 解 自 身 教 能 力 與 優 缺 點 ; 再 者, 課 程 採 用 知 識 翻 新 教 法, 授 課 教 師 鼓 勵 與 引 導 師 培 生 進 行 同 儕 討 論 與 教 設 計 之 反 思, 期 望 透 過 教 實 踐 同 儕 回 饋 與 教 反 思 等 方 式, 協 助 其 瞭 解 自 身 教 能 力 與 優 缺 點 每 位 師 培 生 需 自 行 設 計 數 領 域 教 課 程, 並 於 期 中 分 別 進 行 兩 次 試 教, 每 次 試 教 時 間 約 20 分 鐘 試 教 內 容 以 七 至 九 年 級 數 科 目 之 範 圍 為 主, 教 主 題 與 教 模 式 均 無 限 制, 試 教 者 須 撰 寫 教 案 準 備 教 材 教 具, 並 於 本 研 究 課 堂 中 進 行 教 實 踐, 以 培 養 其 未 來 擔 任 教 師 所 需 的 教 案 設 計 與 教 實 踐 能 力 本 研 究 於 課 程 中 實 施 多 樣 化 的 教 反 思 策 略, 透 過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問 卷 同 儕 給 予 教 回 饋 自 我 教 設 計 反 思, 以 及 自 我 教 影 片 分 析 等 方 式, 以 多 角 度 分 析 幫 助 師 培 生 瞭 解 自 我 教 的 真 實 樣 貌 本 研 究 課 程 之 教 活 動 流 程 圖 請 見 圖 3-2 期 初 教 實 務 知 識 反 思 問 卷 期 末 教 實 務 知 識 反 思 問 卷 第 一 次 試 教 師 培 生 教 實 踐 同 儕 給 予 教 回 饋 自 我 教 反 思 第 二 次 試 教 師 培 生 教 實 踐 同 儕 給 予 教 回 饋 自 我 教 反 思 分 析 自 我 教 影 片 反 思 兩 次 教 案 設 計 之 改 變 圖 3-2 教 設 計 流 程 圖 30

38 最 後, 課 程 中 使 用 知 識 論 壇 作 為 生 互 動 交 流 的 線 上 習 平 台, 師 培 生 可 於 知 識 論 壇 張 貼 教 案 教 材 習 單 與 其 他 相 關 資 訊, 而 教 師 鼓 勵 師 培 生 給 予 同 儕 ( 試 教 者 ) 教 活 動 之 回 饋, 亦 營 造 習 社 群 間 互 動 交 流 的 習 風 氣 ; 期 望 透 過 實 際 試 教 活 動 同 儕 回 饋 與 反 思 自 我 之 教, 協 助 師 培 生 增 進 對 自 我 教 之 瞭 解 與 認 識, 鼓 勵 其 朝 向 更 具 特 色 多 元 的 教 方 式 前 進, 並 藉 由 知 識 翻 新 教 強 調 之 想 法 改 進 的 動 態 歷 程, 以 不 斷 反 思 與 改 良 教 設 計 的 自 主 習 方 式 協 助 師 培 生 邁 向 教 精 進 圖 3-3 為 本 研 究 所 探 究 課 程 中 的 教 反 思 與 教 精 進 概 念 圖 教 設 計 教 實 踐 教 設 計 教 實 踐 自 我 反 思 自 我 反 思 同 儕 回 饋 同 儕 回 饋 圖 3-3 教 反 思 與 教 精 進 概 念 圖 貳 知 識 論 壇 本 研 究 教 設 計, 是 以 知 識 翻 新 教 為 基 礎, 使 用 知 識 論 壇 平 台 作 為 課 程 輔 助 工 具 為 使 生 能 瞭 解 知 識 論 壇 的 平 台 功 能 以 及 使 用 方 法, 教 者 在 期 初, 針 對 知 識 論 壇 的 使 用 介 面 及 其 功 能 進 行 教, 讓 生 可 以 有 效 運 用 該 平 台 之 各 項 功 能, 藉 此 進 行 與 課 程 相 關 之 習 活 動 知 識 論 壇 是 由 加 拿 多 倫 多 教 授 Scardamalia 和 Bereiter, 及 其 團 隊 共 同 開 發 而 成, 知 識 論 壇 的 前 身 為 CSILE(computer supported intentional learning 31

39 environments), 其 為 一 電 腦 輔 助 教 平 臺, 提 供 習 者 知 識 建 構 與 實 踐 的 習 環 境 知 識 論 壇 運 用 知 識 翻 新 鷹 架 支 持 理 論 (scaffolding theory) 與 知 識 翻 新 社 群 (knowledge-building communities) 等 概 念, 建 構 一 個 強 調 合 作 以 想 法 為 核 心, 並 鼓 勵 成 員 分 享 想 法 互 動 交 流 以 建 構 群 體 知 識 的 線 上 互 動 習 環 境 在 知 識 論 壇, 使 用 者 皆 可 自 由 建 對 關 心 議 題 的 文 章, 並 可 持 續 修 改 精 進 原 先 貼 文 的 內 容 與 品 質, 每 個 貼 文 可 視 為 使 用 者 習 的 過 程 或 表 徵, 知 識 論 壇 提 供 給 使 用 者 的 不 只 是 張 貼 訊 息 或 文 章 的 空 間, 更 是 討 論 的 環 境, 建 構 及 翻 新 知 識 的 過 程 目 前 知 識 論 壇 與 各 種 瀏 覽 器 ( 如 IE 或 Google Chrome) 皆 相 容, 讓 使 用 者 可 以 在 任 何 地 點, 透 過 網 路 自 由 登 入 平 台, 且 平 台 介 面 提 供 多 種 語 言, 方 便 各 使 用 者 使 用 知 識 論 壇 登 入 首 頁 請 見 圖 3-4 圖 3-4 知 識 論 壇 首 頁 ( 登 入 畫 面 ) 其 平 台 功 能 如 下, 生 可 以 透 過 貼 文 (note) 分 享 訊 息 或 想 法, 藉 由 此 發 表 文 章 之 動 作, 進 行 分 享 教 想 法 的 第 一 步 生 在 閱 讀 同 儕 的 貼 文 時, 可 透 過 回 文 (build-on) 直 接 回 應 原 作 者 的 想 法 或 問 題, 產 生 初 步 對 話 與 想 法 交 流 ; 生 亦 能 透 過 使 用 關 鍵 字 (keyword) 加 以 突 顯 該 貼 文 內 容 的 核 心 概 念, 以 方 便 習 社 群 成 員 快 速 瞭 解 此 貼 文 之 重 點, 生 也 能 在 建 關 鍵 字 的 過 程 中, 更 32

40 聚 焦 於 自 身 的 想 法, 從 中 精 進 提 升 想 法 的 品 質 ; 而 平 台 中 鷹 架 (scaffolding) 的 功 能, 可 以 協 助 生 整 合 習 社 群 中 發 布 相 關 想 法, 促 使 其 產 生 更 高 階 精 煉 的 想 法 內 涵 師 培 生 可 透 過 貼 文 張 貼 自 己 的 教 案 與 教 設 計 理 念 於 知 識 論 壇, 而 在 實 際 教 過 後, 同 儕 再 於 平 台 上 回 文 給 予 試 教 者 有 關 教 的 意 見 與 回 饋 ; 在 回 文 過 程, 師 培 生 可 使 用 鷹 架 建 構 自 身 文 章 的 想 法 架 構, 例 如 : 我 的 理 論 我 想 知 道 更 好 的 理 論 等 等 師 培 生 亦 可 用 關 鍵 字 來 標 註 該 篇 回 饋 之 重 點 或 關 心 的 主 題, 以 幫 助 讀 者 快 速 瞭 解 此 篇 回 應 的 中 心 想 法 與 內 涵 本 研 究 師 培 生 於 知 識 論 壇 給 予 試 教 者 回 饋 的 平 台 介 面 圖 示 請 見 圖 3-5 點 選 鉛 筆 圖 案, 新 增 貼 文 貼 文 介 面 : 輸 入 標 題 與 內 容, 並 可 使 用 鷹 架 與 關 鍵 字 等 輔 助 功 能 圖 3-5 師 培 生 於 知 識 論 壇 上 給 予 同 教 回 饋 之 平 台 介 面 圖 33

41 第 三 節 研 究 步 驟 準 備 階 段 擬 定 課 程 內 容 架 構 開 設 數 教 材 教 法 課 程 實 施 研 究 課 程 ( 一 期 ) 研 究 前 期 初 步 分 析 研 究 資 料 分 析 研 究 資 料, 尋 找 有 價 值 之 研 究 主 題 整 理 觀 察 與 探 索 研 究 資 料 與 指 導 教 授 討 論 研 究 主 題 蒐 集 研 究 資 料 擬 定 研 究 主 題 撰 寫 研 究 計 畫 統 整 與 歸 納 參 考 文 獻 蒐 集 內 外 相 關 文 獻 研 究 中 期 與 指 導 教 授 討 論 研 究 計 畫 提 出 研 究 計 畫 彙 整 相 關 分 析 進 行 正 式 資 料 資 料 分 析 進 行 研 究 計 畫 口 試, 聽 取 專 家 意 見 修 改 研 究 計 畫 研 究 後 期 撰 寫 論 文 結 論 與 指 導 教 授 討 論 論 文 初 稿 進 行 論 文 口 試 提 交 研 究 論 文 修 改 研 究 論 文 圖 3-6 研 究 步 驟 34

42 第 四 節 資 料 來 源 與 分 析 本 研 究 採 個 案 研 究 法, 研 究 資 料 皆 來 自 師 培 生 參 與 本 研 究 課 程 之 相 關 內 容, 來 源 包 括 : 教 實 務 知 識 反 思 問 卷 師 培 生 於 知 識 論 壇 中 的 互 動 資 料 師 培 生 給 予 同 儕 的 教 回 饋 內 容, 以 及 師 培 生 教 案 設 計 的 反 思 內 容 研 究 者 將 研 究 資 料 依 其 類 型, 分 類 為 結 果 資 料 與 過 程 資 料, 並 針 對 各 類 型 資 料 進 行 後 續 分 析 ; 資 料 來 源 類 型 如 圖 3-7 所 示 結 果 資 料 教 實 務 知 識 反 思 問 卷 過 程 資 料 圖 3-7 研 究 資 料 來 源 知 識 論 壇 量 化 資 料 教 回 饋 內 容 教 案 設 計 反 思 內 容 壹 結 果 資 料 一 教 實 務 知 識 反 思 問 卷 本 研 究 參 與 之 師 培 生 於 期 課 程 開 始 與 期 末, 均 需 填 寫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反 思 問 卷, 該 問 卷 為 以 周 哈 里 窗 ( 說 明 如 下 ) 之 格 式 所 設 計 的 開 放 問 題, 透 過 後 設 認 知 的 分 析 方 式, 幫 助 師 培 生 增 進 對 自 身 教 之 認 識 周 哈 里 窗 (Johari Window) 係 由 心 理 家 Joseph Luft 和 Harry Ingham 於 1955 年 提 出, 其 依 據 個 體 對 自 身 的 瞭 解 與 否, 以 及 他 人 對 自 己 的 瞭 解 與 否, 可 將 自 我 35

43 知 識 區 分 為 四 個 部 份 ( 黃 天 中,1996), 如 圖 3-8 所 示 圖 中 四 個 區 域 代 表 四 種 不 同 層 次 :(1) 開 放 我 (open self): 係 指 自 己 知 道 別 人 也 知 道 的 部 份 屬 於 公 開 性 的 資 訊, 例 如 : 名 字 系 級 興 趣 等 等 (2) 隱 藏 我 (hidden self): 係 指 自 己 知 道, 但 別 人 不 知 道 的 部 份 唯 有 主 動 向 他 人 展 現 或 說 明, 才 能 讓 他 人 更 認 識 自 己 (3) 盲 目 我 (blind self): 係 指 他 人 知 道, 但 自 己 沒 有 覺 察 的 部 份 例 如 : 自 己 沒 察 覺 的 口 頭 禪 習 慣 動 作 等 等, 透 過 他 人 的 意 見 回 饋, 我 們 才 能 更 加 了 解 自 己 (4) 未 知 我 (unknown self): 係 指 自 己 和 別 人 都 不 清 楚 的 部 份, 通 常 代 表 個 體 尚 待 發 掘 的 潛 在 能 力 與 可 能 性 自 己 知 道 自 己 未 知 他 人 知 道 開 放 我 盲 目 我 他 人 未 知 隱 藏 我 未 知 我 圖 3-8 周 哈 里 窗 示 意 圖 周 哈 里 窗 強 調 透 過 自 我 揭 露 與 他 人 回 饋 的 方 式, 縮 小 自 我 認 知 的 私 人 領 域 ( 隱 藏 我 ) 與 自 我 盲 點 ( 盲 目 我 ), 擴 公 眾 領 域 ( 開 放 我 ), 以 增 進 個 體 對 自 我 之 認 識 再 者, 透 過 他 人 對 自 身 的 回 饋, 可 驗 證 他 人 對 自 己 的 看 法 增 進 自 我 覺 知, 藉 此 以 更 客 觀 與 全 面 性 的 角 度 建 個 體 自 我 知 識, 因 此, 周 哈 里 窗 可 作 為 個 人 進 行 自 我 瞭 解 時 所 使 用 之 工 具 依 據 上 述 理 由, 本 研 究 運 用 周 哈 里 窗 於 教 實 務 知 識 反 思 問 卷 中, 內 容 主 要 為 詢 問 師 培 生 對 自 我 教 優 缺 點 的 看 法 與 理 解, 問 卷 以 周 哈 里 窗 之 形 式 設 計, 藉 以 進 一 步 探 討 師 培 生 對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的 理 解 來 源 分 別 為 以 下 四 個 向 度 :(1) 開 放 我 : 關 於 自 己 在 數 科 教 的 優 缺 點, 我 知 道 別 人 也 知 道 的 部 分 (2) 36

44 隱 藏 我 : 關 於 自 己 在 數 科 教 的 優 缺 點, 我 知 道, 但 別 人 不 知 道 或 不 確 定 的 部 分 (3) 盲 目 我 : 關 於 自 己 在 數 科 教 的 優 缺 點, 別 人 知 道, 而 我 不 清 楚 或 不 太 確 定 的 部 分 (4) 未 知 我 : 關 於 自 己 在 數 科 教 的 優 缺 點, 我 和 他 人 都 不 確 定 的 部 分 上 述 之 周 哈 里 窗 式 自 我 教 實 務 知 識 反 思 內 容 屬 質 性 資 料, 研 究 者 將 反 思 內 容 予 以 編 碼, 再 進 行 後 續 之 資 料 分 析 貳 過 程 資 料 一 師 培 生 於 知 識 論 壇 之 活 動 量 化 資 料 本 研 究 使 用 知 識 論 壇 做 為 師 培 生 進 行 想 法 交 流 的 線 上 平 台, 師 培 生 可 於 知 識 論 壇 張 貼 教 案 教 材 習 單 與 其 他 相 關 資 訊, 同 時 亦 可 觀 摩 同 儕 之 教 設 計, 並 能 藉 此 平 台 給 予 對 方 教 意 見 回 饋 為 了 解 該 習 社 群 於 平 台 之 互 動 情 況, 研 究 者 利 用 知 識 論 壇 資 料 庫 的 分 析 工 具 (Analytic Toolkit, ATK), 計 算 師 培 生 整 期 在 知 識 論 壇 進 行 之 活 動 數 量, 包 含 發 表 文 章 數 量 閱 讀 貼 文 數 量, 以 及 與 他 人 文 章 之 連 結 度 等 等, 藉 此 分 析 師 培 生 於 知 識 論 壇 中 的 參 與 情 形 二 同 儕 給 予 教 回 饋 本 研 究 對 象 之 師 培 生 皆 須 進 行 兩 次 試 教 活 動, 在 該 週 試 教 者 教 演 示 完 成 後, 其 他 師 培 生 可 於 知 識 論 壇 給 予 試 教 者 教 回 饋, 以 協 助 試 教 者 以 不 同 觀 點 瞭 解 自 身 教 情 況 師 培 生 回 饋 內 容 屬 質 性 資 料, 研 究 者 將 回 饋 內 容 予 以 編 碼, 再 進 行 後 續 之 資 料 分 析 三 自 我 教 案 設 計 分 析 與 反 思 研 究 對 象 ( 師 培 生 ) 在 完 成 兩 次 試 教 活 動 後, 須 進 行 自 我 教 案 設 計 反 思 活 動, 說 明 教 案 設 計 之 理 念 兩 次 教 設 計 的 改 變, 並 說 明 改 變 原 因 為 何, 最 後, 將 其 反 思 內 容 上 傳 至 知 識 論 壇 研 究 者 由 師 培 生 反 思 教 案 設 計 之 內 容, 探 討 其 在 教 設 計 取 向 上 的 改 變 或 成 長 師 培 生 教 案 設 計 反 思 內 容 屬 質 性 資 料, 研 究 者 將 反 思 內 容 予 以 編 碼, 再 進 行 後 續 之 資 料 分 析 37

摘 要 華 語 教 學 實 習 : 教 學 創 新 與 教 學 成 效 本 文 旨 在 討 論 華 語 教 學 實 習 此 一 科 目 該 如 何 教 的 學 科 教 學 知 識, 探 究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所 建 立 的 教 學 模 式 第 一 章 緒 論 從 各 種 宏 觀 的 角 度 檢

摘 要 華 語 教 學 實 習 : 教 學 創 新 與 教 學 成 效 本 文 旨 在 討 論 華 語 教 學 實 習 此 一 科 目 該 如 何 教 的 學 科 教 學 知 識, 探 究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所 建 立 的 教 學 模 式 第 一 章 緒 論 從 各 種 宏 觀 的 角 度 檢 國 立 新 竹 教 育 大 學 教 學 型 教 師 升 等 代 表 教 學 技 術 報 告 華 語 教 學 實 習 : 教 學 創 新 與 教 學 成 效 2016 年 4 月 27 日 由 本 校 多 元 升 等 計 畫 主 辦 教 學 型 教 師 升 等 代 表 教 學 技 術 報 告 公 開 發 表 教 師 : 吳 貞 慧 助 理 教 授 任 教 系 所 :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摘 要 華

More information

i

i 5 5 12 19 22 37 37 41 46 50 55 61 61 67 70 73 74 85 107 i 2-1.. 19 2-2.. 19 2-3.. 20 2-4.. 31 3-1 41 3-2 46 3-3 50 3-4 54 3-5 59 ii 2-1 7 2-2 15 2-3 30 iii empowerment 2002 1 1999 1998 Associa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以 项 目 写 作 促 进 英 专 学 生 思 辨 能 力 培 养 的 实 证 研 究 2 文 献 回 顾 2.1 何 为 思 辨 思 辨 不 是 一 个 新 概 念 礼 记 中 庸 第 19 章 就 有 博 学 之, 审 问 之, 慎 思 之, 明 辨 之, 笃 行 之 的 说 法 在 以 分 析

以 项 目 写 作 促 进 英 专 学 生 思 辨 能 力 培 养 的 实 证 研 究 2 文 献 回 顾 2.1 何 为 思 辨 思 辨 不 是 一 个 新 概 念 礼 记 中 庸 第 19 章 就 有 博 学 之, 审 问 之, 慎 思 之, 明 辨 之, 笃 行 之 的 说 法 在 以 分 析 外 国 语 文 研 究 2014 年 第 1 辑 以 项 目 写 作 促 进 英 专 学 生 思 辨 能 力 培 养 的 实 证 研 究 湖 南 大 学 夏 赛 辉 摘 要 : 通 过 一 学 期 的 项 目 写 作 教 学 实 验, 问 卷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项 目 写 作 教 学 比 传 统 写 作 教 学 更 能 促 进 英 专 学 生 思 辨 能 力 发 展 ; 学 生 写 作 实

More information

E I

E I Research on Using Art-play to Construct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Visual Art Aesthetic Sensibility ~Case of Da-Yuan Elementary School E I E II Abstract Research on Using Art-play to Construct Elementary

More information

鷹 架 寫 作 教 學 對 於 提 升 國 小 學 生 描 述 能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摘 要 本 研 究 採 取 行 動 研 究 的 方 法, 旨 在 運 用 鷹 架 的 策 略 提 升 學 生 描 述 能 力 以 花 花 國 小 六 年 級 七 班 三 十 五 個 學 生 作 為 研 究 對

鷹 架 寫 作 教 學 對 於 提 升 國 小 學 生 描 述 能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摘 要 本 研 究 採 取 行 動 研 究 的 方 法, 旨 在 運 用 鷹 架 的 策 略 提 升 學 生 描 述 能 力 以 花 花 國 小 六 年 級 七 班 三 十 五 個 學 生 作 為 研 究 對 國 立 台 中 教 育 大 學 課 程 與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游 自 達 博 士 鷹 架 寫 作 教 學 對 於 提 升 國 小 學 生 描 述 能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研 究 生 : 朱 怡 珍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七 月 I 鷹 架 寫 作 教 學 對 於 提 升 國 小 學 生 描 述 能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摘 要 本 研 究 採

More information

六 到 八 歲 兒 童, 設 計 並 發 展 一 套 以 van Hiele 幾 何 思 考 層 次 理 論 為 基 礎 的 悅 趣 化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取 名 為 米 德 玩 形 狀, 同 時 探 討 低 年 級 學 童 在 使 用 本 數 位 教 材 之 後, 在 平 面 幾 何 的

六 到 八 歲 兒 童, 設 計 並 發 展 一 套 以 van Hiele 幾 何 思 考 層 次 理 論 為 基 礎 的 悅 趣 化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取 名 為 米 德 玩 形 狀, 同 時 探 討 低 年 級 學 童 在 使 用 本 數 位 教 材 之 後, 在 平 面 幾 何 的 應 用 悅 趣 化 數 位 教 材 於 國 小 學 童 平 面 幾 何 學 習 成 效 之 研 究 Using a Game-Based Learning Courseware to Study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Plane Geometry of Elementary Students 范 丙 林 1 王 學 武 1* 李 家 瑩 2 1 巫 家 瑜 1 Department

More information

13-4-Cover-1

13-4-Cover-1 106 13 4 301-323 302 2009 2007 2009 2007 Dewey 1960 1970 1964 1967 303 1994 2008 2007 2008 2001 2003 2006 2007 2007 7 2013 2007 2009 2009 2007 2009 2012 Kendall 1990 Jacoby 1996 Sigmon 1996 1 2 3 20062000

More information

,

, 10200 1281299429 G43 2002 5 , Abstract Faced with informationized characteristic of 21 tth Century, our school education has to face how to train students to be more creative and productive. Since the

More information

文件1

文件1 The Action Research on Promoting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from Computerized Teaching Portfolios. =.05 The Action Research on Promoting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from Computerized Teaching Portfolio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4-內文-02.doc

Microsoft Word - 04-內文-02.doc 應 用 問 題 導 向 學 習 於 護 理 倫 理 教 學 之 課 程 規 劃 與 評 量 工 具 之 發 展 11 應 用 問 題 導 向 學 習 於 護 理 倫 理 教 學 之 課 程 規 劃 與 評 量 工 具 之 發 展 林 秋 芬 1 / 楊 哲 銘 2 / 鍾 春 枝 3 4 / 盧 美 秀 1. 臺 北 醫 學 大 學 理 學 博 士 臺 北 醫 學 大 學 護 理 學 院 副 教 授

More information

作 主 动 追 求 知 识 获 取 技 能, 在 心 理 和 生 理 上 都 非 常 积 极 的 个 体 (Zimmerman & Pons, 1986) 在 此 期 间, 自 我 效 能 感 (self-efficacy) 自 我 控 制 (self-control) 自 我 管 理 (self-

作 主 动 追 求 知 识 获 取 技 能, 在 心 理 和 生 理 上 都 非 常 积 极 的 个 体 (Zimmerman & Pons, 1986) 在 此 期 间, 自 我 效 能 感 (self-efficacy) 自 我 控 制 (self-control) 自 我 管 理 (self- 网 络 环 境 中 英 语 学 习 者 自 我 调 控 的 个 体 特 征 研 究 A Qualitative Study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Online Self-regulation * 1,2 郑 春 萍, 穆 婕 2, 章 僖 格 2, 苑 仁 庆 2, 李 芒 1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部 2 北 京 邮 电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 zhengchunping@bupt.edu.cn

More information

學校發展計劃(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

學校發展計劃(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 般 咸 道 官 立 小 學 2015-16 年 度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與 各 科 組 項 目 配 合 般 咸 種 子 自 學 勤 教 研 砥 礪 效 益 增 家 校 同 心 齊 奮 發 善 用 科 技 創 新 猷 學 校 發 展 計 劃 ( 二 零 一 五 二 零 一 六 年 ) 關 注 事 項 預 期 成 果 / 目 標 策 略 ( 科 目 ) 評 估 機 制 表 現 指 標 / 成 功 準

More information

穨CY03518.PDF

穨CY03518.PDF 487518 487 * * CY03518- 488 487518 489 * (preservice education) ( ) ( ) * 490 (mentoring triad student teaching triad Slick1997)( ) ( ) 491 ( 87a) ( 87b) ( 87c) ( ) 492 ( ) 85 493 (mentoring triad) (mentor)

More informati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of Civil Service by Applying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Ci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of Civil Service by Applying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Ci 善 用 學 習 科 技 提 升 公 務 人 員 培 訓 之 效 能 : 以 國 家 文 官 學 院 學 習 科 技 之 建 構 與 運 用 為 例 蔡 璧 煌 鍾 廣 翰 摘 要 公 務 人 員 的 素 質 代 表 一 國 國 力, 除 攸 關 國 家 施 政 外, 也 影 響 國 家 整 體 之 發 展, 因 此 如 何 善 用 學 習 科 技 協 助 公 務 人 員 培 訓 與 管 理, 未 來

More information

學校發展計劃(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

學校發展計劃(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 般 咸 道 官 立 小 學 2014-15 年 度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與 各 科 組 項 目 配 合 般 咸 種 子 自 學 勤 教 研 砥 礪 效 益 增 家 校 同 心 齊 奮 發 善 用 科 技 創 新 猷 學 校 發 展 計 劃 ( 二 零 一 四 二 零 一 五 年 ) 關 注 事 項 預 期 成 果 / 目 標 策 略 ( 科 目 ) 評 估 機 制 表 現 指 標 / 成 功 準

More informatio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s degree Research of e-learning style for public serva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s degree Research of e-learning style for public serva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新 媒 体 环 境 下 公 务 员 在 线 培 训 模 式 研 究 作 者 姓 名 : 学 科 专 业 : 导 师 姓 名 : 完 成 时 间 : 潘 琳 数 字 媒 体 周 荣 庭 教 授 二 一 二 年 五 月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李惠玲ok.doc

Microsoft Word - 01李惠玲ok.doc 康 寧 學 報 11:1-20(2009) 1 數 位 學 習 於 護 理 技 術 課 程 之 運 用 與 評 值 * 李 惠 玲 ** 高 清 華 *** 呂 莉 婷 摘 要 背 景 : 網 路 科 技 在 教 育 的 使 用 已 成 為 一 種 有 利 的 教 學 輔 助 工 具 網 路 教 學 的 特 性, 在 使 學 習 可 不 分 時 間 與 空 間 不 同 進 度 把 握 即 時 性 資

More information

新 竹 縣 教 育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一 期 民 100 年 12 月 Guo,Na-Yi Teacher of Chu-Bei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was to examine the

新 竹 縣 教 育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一 期 民 100 年 12 月 Guo,Na-Yi Teacher of Chu-Bei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was to examine the 新 竹 縣 教 育 研 究 集 刊, 民 100, 第 十 一 期, 頁 141~174 運 用 繪 本 教 學 實 施 品 格 教 育 之 行 動 研 究 以 責 任 和 值 得 信 賴 核 心 價 值 為 例 郭 娜 宜 新 竹 縣 竹 北 市 竹 北 國 小 教 師 摘 要 本 研 究 採 行 動 研 究 法, 探 究 以 繪 本 應 用 於 國 小 中 年 級 學 生 之 責 任 和 值 得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22D39383033342DA7DAB0EAAE76B8EAB0F6A87CAABAC075B6D5BB50B0DDC3445FADD7A7EF5F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22D39383033342DA7DAB0EAAE76B8EAB0F6A87CAABAC075B6D5BB50B0DDC3445FADD7A7EF5F2E646F63> 李 田 英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教 師 之 培 育 涵 蓋 四 個 階 段, 分 別 考 慮 四 個 問 題 :(1) 如 何 吸 引 優 秀 的 人 才 進 入 教 師 這 行 業 ;(2) 職 前 如 何 培 育 ;(3) 初 為 人 師 者 如 何 輔 導 ;(4) 在 職 教 育 如 何 規 劃, 以 維 持 教 師 之 水 準 筆 者 畢 業 於 國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 ) 2-1 p33 3-1 p78 3-2 p79 3-3 p80 3-4 p90 4-1 p95 4-2 p97 4-3 p100 4-4 p103 4-5 p105 4-6 p107 4-7 p108 4-8 p108 4-9 p112 4-10 p114 4-11 p117 4-12 p119 4-13 p121 4-14 p123 4-15 p124 4-16 p131 4-17 p133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F30335FB8EAB054ACECA7DEBFC4A44AB0EAA470A743A67EAFC5A5CDACA1BDD2B57BB3D0B379ABE4A6D2B1D0BEC7A4A7ACE3A8735FB6C0A871ACC32E646F63>

<4D F736F F D F30335FB8EAB054ACECA7DEBFC4A44AB0EAA470A743A67EAFC5A5CDACA1BDD2B57BB3D0B379ABE4A6D2B1D0BEC7A4A7ACE3A8735FB6C0A871ACC32E646F63> 資 訊 科 技 融 入 國 小 低 年 級 生 活 課 程 創 造 思 考 教 學 之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Strategy Integrated into Instruction in Life Curriculum for 1 ST &2 nd Grade Students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教 育 社 會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高 職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性 教 育 課 程 之 行 動 研 究 Action research of sex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a vocational school 研 究 生 : 蘇 淑 惠 指 導 教 授 : 林 昱 瑄 博 士 中

More information

穨應用布魯納教學論於中文教學

穨應用布魯納教學論於中文教學 Bruner's Learning Theory in Teaching Chinese : Inquiry and Praxis Sze-yin YEUNG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hulman,1987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1996 Abstract In recent decades teacher s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 The Institute of Techn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The Strategies of TQM A Case Study of South Taiw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SC 93-2516-S-218-003 930801 950731

More information

2011 餐 年 旅 教 育 創 新 發 展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To Discuss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he 99 Vocational Hospitality Programme Group -By C School for Example

2011 餐 年 旅 教 育 創 新 發 展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To Discuss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he 99 Vocational Hospitality Programme Group -By C School for Example 談 高 職 餐 旅 群 99 課 綱 實 施 現 況 ~ 以 C 工 商 為 例 許 麗 雯 陳 紫 玲 國 立 高 雄 餐 旅 大 學 餐 旅 教 育 研 究 所 國 立 高 雄 餐 旅 大 學 摘 要 本 文 旨 在 瞭 解 高 職 餐 旅 群 99 課 綱 實 施 現 況 以 個 案 研 究 方 式 對 C 工 商 進 行 探 究, 並 採 用 訪 談 法 對 餐 旅 群 99 課 綱 四 項

More information

台灣童謠主題教學運用於幼稚園之研究

台灣童謠主題教學運用於幼稚園之研究 1 2 30 4016 1. 2. 3. 4. A Study of Applying Theme Based Taiwanese Nursery Rhyme in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Fu Chih Sun Chun Sheng Wu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the theme based Taiwanes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51-01-095¶À°ê¾±¼B²»³q.doc

Microsoft Word - 51-01-095¶À°ê¾±¼B²»³q.doc 黃 國 勳 劉 祥 通 撲 克 牌 融 入 因 數 教 學 之 創 意 教 學 行 動 研 究 95 教 育 研 究 集 刊 第 五 十 一 輯 第 一 期 2005 年 3 月 頁 95-129 撲 克 牌 融 入 因 數 教 學 之 創 意 教 學 行 動 研 究 黃 國 勳 劉 祥 通 摘 要 針 對 兒 童 因 數 概 念 的 學 習 困 難, 研 究 者 分 別 設 計 了 二 個 不 同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典藏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典藏 Schoenfeld Sternberg Krutetskii I II An analysis of Mathematics 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of Gifted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with General Intelligent Ability Huang Chia-Chie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穨CY03519.PDF

穨CY03519.PDF 519544 519 * * CY03517- 520 519544 521 * 1987 76 ( 86) 1993 1995 * 522 ( 86 87) 20 ( 1991) 523 1 1 524 1949 22 3 5 ( 86) 1. 2. 3. 4. ( 72) ( 1993 1997) 525 34 5 4 10 34 2 526 134 2 2 527 19 ( 1996) ( 19881991)

More information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DISSERTATION 学 院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专 业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硕 士 题 目 届 别 2010 届 学 生 陈 炜 导 师 张 艳 莉 副 教 授 日 期 2010 年 4 月 A VALIDATION STUDY

More information

An Action Research in Teaching Life Curriculum

An Action Research in Teaching Life Curriculum An Action Research in Teaching Life Curriculum by Making Thematic Booklets Abstract This study is the action research on teaching thematic booklets making incorporated into life curriculum. The teaching

More information

1.第二卷第二期p1

1.第二卷第二期p1 通 識 學 刊 : 理 念 與 實 務,3(1),1-42 1 圖 解 思 考 法 在 申 論 題 寫 作 上 的 運 用 : 以 蕭 颯 死 了 一 個 國 中 女 生 之 後 為 例 馬 琇 芬 ( 投 稿 日 期 :2014/11/11; 修 正 日 期 :2015/01/21; 接 受 日 期 :2015/01/26) 摘 要 申 論 是 一 種 培 養 學 生 思 考 能 力 的 寫 作

More information

2011年南臺灣教育論壇

2011年南臺灣教育論壇 2013 年 南 臺 灣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十 二 年 國 教 國 中 數 學 科 有 效 教 學 策 略 探 討 - 國 中 數 學 探 究 教 學 經 驗 分 享 研 究 者 : 高 雄 市 梓 官 國 中 林 雅 雯 高 應 大 電 子 工 程 系 江 柏 叡 副 教 授 蘭 陽 技 術 學 院 數 位 生 活 創 意 系 助 理 教 授 鍾 明 仁 發 表 日 期 :102 年 7

More information

66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數 理 科 技 類 Abstract This study adopts a quasi experiment method to utilize an instructional experiment via frog ecological lessons

66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數 理 科 技 類 Abstract This study adopts a quasi experiment method to utilize an instructional experiment via frog ecological lessons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數 理 科 技 類 0 年,(),- 65 對 國 小 五 年 級 學 童 進 行 蛙 類 生 態 教 學 實 驗 成 效 之 探 討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structional Experiment Using Frog Ecological Lessons for Grade- Students 劉 惠

More information

TWGHs S

TWGHs S TWGHs S C Gaw Memorial College 東 華 三 院 吳 祥 川 紀 念 中 學 Subject Selection S3 to S4 (2013 年 2 月 版 ) 中 三 升 中 四 選 科 手 冊 新 高 中 課 程 東 華 三 院 吳 祥 川 紀 念 中 學 升 學 及 擇 業 輔 導 處 P. 1 目 錄 選 科 導 言 P.3 升 學 路 徑 P.3 如 何 選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I II III The Study of Factors to the Failure or Success of Applying to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Abstract For years,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has been Taiwan s goal and we are on the way

More information

國小三年級閱讀理解教學行動研究

國小三年級閱讀理解教學行動研究 國 小 中 年 級 弱 勢 低 成 就 學 童 閱 讀 理 解 補 救 教 學 行 動 歷 程 之 個 案 研 究 國 小 中 年 級 弱 勢 低 成 就 學 童 閱 讀 理 解 補 救 教 學 行 動 歷 程 之 個 案 研 究 林 素 秋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附 設 實 驗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兼 研 究 主 任 中 文 摘 要 本 研 究 是 以 兒 童 讀 書 會 進 行 閱

More information

1

1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JournalVol. 8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2009! "#$%&'()*+=! A case study on students ability to express emotion in his Chinese composi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 longitudinal

More information

MIT 4 MIT 2014 / MIT 30% MIT 2 MIT 20%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MIT MIT 3 CNKI

MIT 4 MIT 2014 / MIT 30% MIT 2 MIT 20%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MIT MIT 3 CNKI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2015 2016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MIT economics & econometrics 2013 2014 1 MIT 100 MIT Francis Amasa Walker 1950 MIT Rupert MacLaurin * 63 2017 1 5 MIT 4 MIT

More information

東 吳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碩 士 班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林 慈 淑 老 師 高 中 生 歷 史 因 果 概 念 之 探 究 以 太 平 天 國 為 例 Investigating into High school s Students Conception of Historical Causality An example of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研

More information

第 2 頁 中 華 民 國 科 學 教 育 學 會 e-news 且 學 會 亦 將 於 今 年 (2009) 科 學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中 公 告 欲 爭 取 辦 理 第 27 屆 ( 2011 年 ) 科 學 教 育 研 討 會 者, 須 於 2010 年 2 月 15 日 前 提 出

第 2 頁 中 華 民 國 科 學 教 育 學 會 e-news 且 學 會 亦 將 於 今 年 (2009) 科 學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中 公 告 欲 爭 取 辦 理 第 27 屆 ( 2011 年 ) 科 學 教 育 研 討 會 者, 須 於 2010 年 2 月 15 日 前 提 出 第 1 頁 中 華 民 國 科 學 教 育 學 會 THE ASSOCI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TAIWAN R.O.C. 理 事 長 : 邱 美 虹 發 行 者 : 出 版 委 員 會 編 輯 群 : 吳 心 楷 吳 百 興 e-news 中 華 民 國 科 學 教 育 學 會 e-news 理 事 長 的 話 http://www.ase-t.org.tw May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I II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predicament of curren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Savigi tribe and probing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school, the family

More information

STEAM STEAM STEAM ( ) STEAM STEAM ( ) 1977 [13] [10] STEM STEM 2. [11] [14] ( )STEAM [15] [16] STEAM [12] ( ) STEAM STEAM [17] STEAM STEAM STEA

STEAM STEAM STEAM ( ) STEAM STEAM ( ) 1977 [13] [10] STEM STEM 2. [11] [14] ( )STEAM [15] [16] STEAM [12] ( ) STEAM STEAM [17] STEAM STEAM STEA 2017 8 ( 292 ) DOI:10.13811/j.cnki.eer.2017.08.017 STEAM 1 1 2 3 4 (1. 130117; 2. + 130117; 3. 130022;4. 518100) [ ] 21 STEAM STEAM STEAM STEAM STEAM STEAM [ ] STEAM ; ; [ ] G434 [ ] A [ ] (1970 ) E-mail:ddzhou@nenu.edu.cn

More information

20

20 37 92 19 40 19 20 21 1 7 22 1/5 6/30 5/3030 23 24 25 26 1 2 27 1 2 28 29 30 5 8 8 3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A Study Investigati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Concept of the Unit in Fraction in Northern

More information

一段“蝶蝶”上休的生命教育故事

一段“蝶蝶”上休的生命教育故事 一 段 蝶 蝶 不 休 的 生 命 教 育 故 事 幼 兒 園 生 命 教 育 之 實 踐 歷 程 幼 兒 教 保 研 究 期 刊 2010 第 4 期 李 麗 娟 姚 維 芬 陳 宜 君 陳 萱 蔡 佩 其 劉 秋 燕 鄭 莉 君 四 季 藝 術 兒 童 教 育 機 構 教 研 中 心 四 季 藝 術 幼 稚 園 摘 要 本 研 究 以 做 中 學 之 蝴 蝶 飼 養 教 學 實 踐 活 動, 探

More information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Number 4, 2013(General Serial No.78) CONT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um Three-Year Blueprint of Undergraduate Cours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Number 4, 2013(General Serial No.78) CONT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um Three-Year Blueprint of Undergraduate Cours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目 录 高 校 论 坛 李 晓 慧 等 北 京 服 装 学 院 本 科 教 学 与 人 才 培 养 三 年 设 想 3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建 设 赵 平 以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为 导 向 构 建 服 装 服 饰 实 践 教 学 平 台 4 王 永 进 服 装 专 业 实 验 室 建 设 与 实 验 教 学

More information

計畫申請書

計畫申請書 教 育 部 國 民 小 學 師 資 培 用 聯 盟 2016 第 二 屆 自 然 學 習 領 域 教 材 教 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2016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e Science Education - Focusing on 壹 計 畫 依 據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Course (ICNSE)

More information

豐佳燕.PDF

豐佳燕.PDF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chiayen@estmtc.tp.edu.tw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me-oriented teach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Six core concepts of the problem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體制外之生命教育初探:大學生追尋生命意義之敘事研究.doc

Microsoft Word - 體制外之生命教育初探:大學生追尋生命意義之敘事研究.doc 體 制 外 之 生 命 教 育 初 探 : 大 學 生 追 尋 生 命 意 義 之 敘 事 研 究 蔡 文 榮 : 中 興 大 學 師 資 培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林 念 穎 : 東 海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畢 業 摘 要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目 的 旨 在 以 生 命 故 事 的 形 式, 呈 現 三 位 大 學 生 追 尋 生 命 意 義 之 歷 程, 以 及 探 討 其 接 受

More information

~m~li~* ~ ± ~ 1Jz. IDfU Y:.. a~~.~.oor.~~b~.~fi~~p A Study of Developing a Mobile APP for Support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Pulse Diagnosis Based on Pul

~m~li~* ~ ± ~ 1Jz. IDfU Y:.. a~~.~.oor.~~b~.~fi~~p A Study of Developing a Mobile APP for Support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Pulse Diagnosis Based on Pul 南 華 大 學 資 訊 管 理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基 於 脈 象 結 構 開 發 輔 助 中 醫 脈 診 之 行 動 APP A Study of Developing a Mobile APP for Support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Pulse Diagnosis Based on Pulse Components 研 究 生 : 吳 奇 燊 指 導 教 授

More information

1

1 1 2 3 99 100-101 4 () EIL EIL EIL EIL : 5 6 ( ) 7 5 A2 225 390 29 3 130 A2 8 9 118.56 127.1 +8.54 151.82 153.84 +2.01 108.04 111.55 +3.51 142.34 147.53 +5.19 137.15 140.81 +3.66 147.21 151.18 +3.97 117.86

More information

小組工作定義 (Lee, 1999)

小組工作定義 (Lee, 1999) 跨 越 理 論 與 實 踐 的 鴻 溝 : 怎 樣 應 用 理 論 知 識 於 小 組 工 作 中? 李 德 仁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應 用 社 會 科 學 系 副 教 授 從 事 社 會 工 作 教 育 以 來, 一 直 教 授 小 組 工 作 方 法, 發 現 同 學 們 常 以 學 習 此 方 法 為 苦 原 因 是 從 事 小 組 工 作 要 求 廣 的 知 識 基 礎, 大 體 上 有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F4230365FB942A5CEA668B443C5E9BB73A740B5D8A4E5B8C9A552B1D0A7F75FA6BFB1A4ACFC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F4230365FB942A5CEA668B443C5E9BB73A740B5D8A4E5B8C9A552B1D0A7F75FA6BFB1A4ACFC2E646F63> 運 用 多 媒 體 製 作 華 文 補 充 教 材 江 惜 美 銘 傳 大 學 應 用 中 文 系 chm248@gmail.com 摘 要 : 本 文 旨 在 探 究 如 何 運 用 多 媒 體, 結 合 文 字 聲 音 圖 畫, 製 作 華 文 補 充 教 材 當 我 們 在 進 行 華 文 教 學 時, 往 往 必 須 透 過 教 案 設 計, 並 製 作 補 充 教 材, 方 能 使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E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

E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 國 立 台 東 大 學 區 域 政 策 與 發 展 研 究 所 公 共 事 務 管 理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夏 黎 明 先 生 博 物 館 與 國 民 小 學 的 教 育 夥 伴 關 係 ~ 以 臺 灣 史 前 文 化 博 物 館 卑 南 文 化 公 園 為 個 案 研 究 生 : 彭 敏 華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六 月 謝 辭 在 人 事 時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精 英 汉 语 和 新 实 用 汉 语 课 本 的 对 比 研 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Jing Ying Chinese and The New Practical Chinese Textbook 专 业 : 届 别 : 姓 名 : 导 师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2013 届 王 泉 玲 杨 金 华 1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More information

穨e235.PDF

穨e235.PDF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3,, 235-256 2003, 11(3), 235-256 1 2 1 2 90 12 26 91 6 3 92 4 11 () - () - (), 2000 = = = 48 = 2 24 48 2 = 24 2 48 24 48, 2001 236, 2002, 1995, 1995 1995 cooperative

More information

考試學刊第10期-內文.indd

考試學刊第10期-內文.indd misconception 101 Misconceptions and Test-Questions of Earth Science in Senior High School Chun-Ping We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enter Abstract Earth Science is a subject highly related to everyday

More information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中 国 农 通 报 0,7(04):478-48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基 于 网 络 平 台 的 生 物 统 计 改 革 及 实 践 效 果 分 析 袁 文, 彭 惠 茹, 张 洪 亮, 刘 文 欣, 华 金 平, 苏 胜 宝, 孔 繁 玲 ( 中 国 农 大 科 技 术 发 展 研 究 院, 北 京 0093; 中 国 农 大 农 与 生 物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科學教育第51期.doc

Microsoft Word - 科學教育第51期.doc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與 發 展 季 刊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 qualterly 2008, 第 五 十 一 期,34-59 頁 2008, No.51, 34-59 國 小 高 年 級 地 震 防 災 教 學 之 研 究 許 民 陽 1 王 郁 軒 2 3 梁 添 水 1 臺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自 然 科 學 系

More information

Cruickshank 1990 Danielson(1996) (Garland & Shippy, 1995, pp.15-17). () 1. (component) (element) 2. () (What the teacher knows) Shulman

Cruickshank 1990 Danielson(1996) (Garland & Shippy, 1995, pp.15-17). () 1. (component) (element) 2. () (What the teacher knows) Shulman 8 21-45 93 8 Yu Da Academic Journal No.8, pp.21-45. August 2004 * ** *** (value-added) (Thomson, 1992) Danielson(1996) Schmoker(1999) 400 367 91.75% Schmoker Lortie 323 88.01 (Schmoker, 1999) Goodlad 1970

More information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小學社會科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小學社會科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教科書研究 第九卷 第一期 2016 年 4 月 37-70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 小學社會科 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周淑卿 1 章五奇 2 1979~1988 年間 板橋教師研習會發展社會科實驗教材 其後成為全國 通行的國立編譯館教科書 這段歷程是臺灣課程史上由 課程編製 轉向 課程發展 的重要里程碑 在此典範轉移中 實驗教材如何轉 型為官方課程 國立編譯館與教師研習會成員如何歷經磋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從家長觀點來看融合-輔大.doc

Microsoft Word - 從家長觀點來看融合-輔大.doc 從 家 長 的 觀 點 探 討 融 合 班 教 學 方 式 之 個 案 研 究 謝 協 君 輔 仁 大 學 職 能 治 療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A Case Study of Parents Opinions on instruction at inclusive preschool settings Hsieh, Hsieh-Chun* 摘 要 本 研 究 藉 由 質 性 研 究 中 的 個

More information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 October Vol No. 10 Web SaaS B /S Web2. 0 Web2. 0 TP315 A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 October Vol No. 10 Web SaaS B /S Web2. 0 Web2. 0 TP315 A 2012 10 31 10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 October Vol. 31 2012 No. 10 Web2. 0 400030 SaaS B /S Web2. 0 Web2. 0 TP315 A 1003-8728 2012 10-1638-06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1) 我 們 的 學 校 學 校 簡 介 學 校 管 理 班 級 組 織 學 生 出 席 率 中 六 畢 業 生 狀 況 教 師 資 歷 教 學 經 驗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2) 關 注 事 項 的 成 就 與 反 思 重 點 發 展 項 目 一 : 深 化 研 習 英 語 之 優

目 錄 (1) 我 們 的 學 校 學 校 簡 介 學 校 管 理 班 級 組 織 學 生 出 席 率 中 六 畢 業 生 狀 況 教 師 資 歷 教 學 經 驗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2) 關 注 事 項 的 成 就 與 反 思 重 點 發 展 項 目 一 : 深 化 研 習 英 語 之 優 慕 光 英 文 書 院 學 校 報 告 (Template) 2014-2015 年 度 目 錄 (1) 我 們 的 學 校 學 校 簡 介 學 校 管 理 班 級 組 織 學 生 出 席 率 中 六 畢 業 生 狀 況 教 師 資 歷 教 學 經 驗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2) 關 注 事 項 的 成 就 與 反 思 重 點 發 展 項 目 一 : 深 化 研 習 英 語 之 優 良 環 境,

More information

各 级 领 导 及 世 界 技 能 组 织 主 席 西 蒙 巴 特 利 参 观 深 圳 技 师 学 院 高 技 能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和 课 程 改 革 创 新 成 果 展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部 职 业 能 力 建 设 司 司 长 吴 道 槐 中 国 职 工 教 育 和 职

各 级 领 导 及 世 界 技 能 组 织 主 席 西 蒙 巴 特 利 参 观 深 圳 技 师 学 院 高 技 能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和 课 程 改 革 创 新 成 果 展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部 职 业 能 力 建 设 司 司 长 吴 道 槐 中 国 职 工 教 育 和 职 一体化课程的理念认识 加快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浅议技工院校如何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创业教育与实践 工学结合课程有效教学的学习目标探析 创新顶岗实习的管理 三导师制 的探索与实践 4 运用 三为循环法 提高技校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研究 9 各 级 领 导 及 世 界 技 能 组 织 主 席 西 蒙 巴 特 利 参 观 深 圳 技 师 学 院 高 技 能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和 课

More information

44 深 圳 信 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10 卷 业 实 际 进 出 口 单 证 样 本 的 演 示 与 讲 解, 导 致 学 生 在 学 校 看 到 的 都 是 过 时 的 单 据 演 练 的 陈 旧 的 工 作 流 程, 走 上 工 作 岗 位 后, 一 旦 遇 到 实 际 问

44 深 圳 信 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10 卷 业 实 际 进 出 口 单 证 样 本 的 演 示 与 讲 解, 导 致 学 生 在 学 校 看 到 的 都 是 过 时 的 单 据 演 练 的 陈 旧 的 工 作 流 程, 走 上 工 作 岗 位 后, 一 旦 遇 到 实 际 问 第 10 卷 第 4 期 深 圳 信 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Vol.10 No.4 第 42012 期 年 12 月 Journal of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c. 2012 43 岗 课 证 赛 互 相 融 合 建 立 商 务 英 语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陈 岩 ( 广 东

More information

附件1:

附件1: 附 件 1: 全 国 优 秀 教 育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论 文 推 荐 表 单 位 名 称 : 西 南 大 学 论 文 题 目 填 表 日 期 :2014 年 4 月 30 日 数 学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的 课 堂 管 理 攻 硕 期 间 及 获 得 硕 士 学 位 后 一 年 内 获 得 与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有 关 的 成 果 作 者 姓 名 论 文 答 辩 日 期 学 科 专

More information

. STEM OER STEM 600 STEM CCSS STEM CCSS STEM ISTE Indiana Department of STEM Education 2013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10 STEM 2017 S

. STEM OER STEM 600 STEM CCSS STEM CCSS STEM ISTE Indiana Department of STEM Education 2013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10 STEM 2017 S 23 3 2017 6 Open Education Research Vol. 23 No. 3 Jun. 2017 STEM 1 2 1 1 1 1. 475004 2. 475004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G443 A 1007-2179 2017 03-0050-12 STEM 201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93-797 tb20150504赵宏宇s-高校教改纵横.doc

Microsoft Word - 793-797 tb20150504赵宏宇s-高校教改纵横.doc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Microbiology China tongbao@im.ac.cn Apr. 20, 2016, 43(4): 793 797 http://journals.im.ac.cn/wswxtbcn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504 高 校 教 改 纵 横 生 物 工 程 专 业 发 酵 课 程 群 建 设 探 索 * 赵 宏 宇

More information

2011/ P P

2011/ P P 2011 / 2012 2011/2012 1. ------------------------------------------------------P.2 2. ---------------------------------------P.11 3. ---------------------------------------------------P.16 4. ---------------------------------------P.19

More information

荨荨 % [3] [4] 86%( [6] 27 ) Excel [7] 27 [8] 2 [9] K2 [2] ; Google group+ 5 Gmail [2] 2 fxljwcy 3E [22] 2 2 fxljzrh 2D [23] 3 2 fxzphjf 3D 35

荨荨 % [3] [4] 86%( [6] 27 ) Excel [7] 27 [8] 2 [9] K2 [2] ; Google group+ 5 Gmail [2] 2 fxljwcy 3E [22] 2 2 fxljzrh 2D [23] 3 2 fxzphjf 3D 35 * ( 875) CSCL - - 2-33 - ; ; ; ; G42 A [ ] 672 8(23)3 6 7 Web 2. SNA [4] : [] - 2- (mode) 2 [2] (http://lcell.bnu.edu. cn) - 2-2- - (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 (bipartite matrix) 2 3 - [5] [3] ( )

More information

ARCLE No.2

ARCLE No.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phabetical Knowledge and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Mitsue ALLEN-TAMAI Chiba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teaching the

More information

zt

zt 1 MEISHE XUEKE JIAOYUXUE 2 (CIP) 1... : - : /.- : 2000.9 ( ) ISBN7-81064-149-2 -.G633.955 CIP (2000) 37386 ( 105 100037) 2000 9 1 2000 9 1 850 1168 1/32 14.375 355 0 001 3 000 28.00 3 4 20 20 30 70 ( )

More information

國立台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國立台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國 立 台 東 大 學 體 育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陳 玉 枝 先 生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參 與 融 合 式 體 育 發 展 模 式 課 程 之 學 習 成 效 研 究 研 究 生 : 陳 文 祥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六 月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參 與 融 合 式 體 育 發 展 模 式 課 程 之 學 習 成 效 研 究 目 錄 目

More informatio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对 外 汉 语 初 中 级 副 词 情 境 教 学 研 究 与 实 践 院 系 :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学 科 专 业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姓 名 : 顾 妍 指 导 教 师 : 缪 俊 2016 年 5 月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95-699 tb20120355谢涛.doc

Microsoft Word - 695-699   tb20120355谢涛.doc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Microbiology China tongbao@im.ac.cn Apr. 20, 2013, 40(4): 695 699 2013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高 校 教 改 纵 横 湖 南 工 程 学 院 生 物 工 程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模 式 创 新 与 实 践 * 谢 涛 张 儒 ( 湖 南 工 程 学 院 化

More information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東 方 設 計 學 院 文 化 創 意 設 計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應 用 德 爾 菲 法 建 立 社 區 業 餘 油 畫 課 程 之 探 討 - 以 高 雄 市 湖 內 區 為 例 指 導 教 授 : 薛 淞 林 教 授 研 究 生 : 賴 秀 紅 中 華 民 國 一 o 四 年 一 月 東 方 設 計 學 院 文 化 創 意 設 計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Graduate

More information

在 应 用 实 践 上 指 导 性 建 议 ( 黄 白,2008) 近 几 年 来, 国 家 政 府 在 教 育 方 面 高 度 重 视 教 育 信 息 化 工 作, 相 继 出 台 一 系 列 政 策 文 件 和 规 范 来 促 进 和 推 动 信 息 技 术 在 教 育 教 学 领 域 的 广

在 应 用 实 践 上 指 导 性 建 议 ( 黄 白,2008) 近 几 年 来, 国 家 政 府 在 教 育 方 面 高 度 重 视 教 育 信 息 化 工 作, 相 继 出 台 一 系 列 政 策 文 件 和 规 范 来 促 进 和 推 动 信 息 技 术 在 教 育 教 学 领 域 的 广 乡 村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现 状 及 基 于 实 践 场 的 支 持 策 略 研 究 Pres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Rur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eaching Practice Field 经 倩 霞, 蒋 梦 璐, 杨 玲 玉, 包 昊 罡, 张 进 宝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More information

https://service002.sds.fcu.edu.tw/coursequest/course/coursesumm

https://service002.sds.fcu.edu.tw/coursequest/course/coursesumm https://service002.sds.fcu.edu.tw/coursequest/course/coursesummary.jsp?strid=... Page 1 of 2 回 檢 索 畫 面 請 遵 守 智 慧 財 產 權 觀 念, 及 不 得 不 法 影 印 Please comply with al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aws when using

More information

K. J. Gergen 1996 4939-45 1996 4916-24 Gergen, K. J.1995.So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In L. P. Steffe J. GaleEds..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pp.17-4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More information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 立 臺 灣 藝 術 大 學 藝 術 與 人 文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本 論 文 獲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博 ( 碩 ) 士 論 文 研 究 獎 助 課 外 讀 物 對 於 國 小 低 年 級 國 語 科 教 科 書 輔 助 性 之 研 究 - 以 新 北 市 100 年 度 國 民 小 學 推 動 閱 讀 計 畫 優 良 圖 書 為 例 指 導 教 授 : 張 純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tember, 2013, Vol. 8, No. 2, pp. 23-52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nd the Mult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tember, 2013, Vol. 8, No. 2, pp. 23-52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nd the Mult 主 題 論 文 課 程 研 究 8 卷 2 期 2013 年 9 月 頁 23-52 十 二 年 國 教 變 革 下 高 中 課 程 與 大 學 多 元 入 學 方 案 關 係 之 研 究 丘 愛 鈴 摘 要 在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的 變 革 下, 本 研 究 目 的 有 三 : 一 分 析 高 中 教 育 與 大 學 多 元 入 學 政 策 目 標 的 關 係 ; 二 探 討 大

More information

謝 誌 猶 記 得 六 年 前 初 入 教 育 界 如 誤 闖 叢 林 的 小 白 兔 般, 深 感 自 己 對 教 育 的 徬 徨 與 不 足, 因 而 毅 然 決 然 踏 入 碩 士 學 問 窄 門 課 堂 上 浩 瀚 的 知 識, 引 領 著 我, 同 時 也 備 感 挫 折 ; 寫 論 文

謝 誌 猶 記 得 六 年 前 初 入 教 育 界 如 誤 闖 叢 林 的 小 白 兔 般, 深 感 自 己 對 教 育 的 徬 徨 與 不 足, 因 而 毅 然 決 然 踏 入 碩 士 學 問 窄 門 課 堂 上 浩 瀚 的 知 識, 引 領 著 我, 同 時 也 備 感 挫 折 ; 寫 論 文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語 文 教 育 學 系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在 職 進 修 教 學 碩 士 學 位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蘇 伊 文 教 授 批 判 式 閱 讀 訓 練 對 奧 瑞 岡 式 辯 論 能 力 之 影 響 研 究 生 : 陳 曉 蓉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八 月 謝 誌 猶 記 得 六 年 前 初 入 教 育 界 如 誤 闖 叢 林 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林文晟3.doc

Microsoft Word - 林文晟3.doc 台 灣 管 理 學 刊 第 8 卷 第 期,008 年 8 月 pp. 33-46 建 構 農 產 運 銷 物 流 中 心 評 選 模 式 決 策 之 研 究 林 文 晟 清 雲 科 技 大 學 企 業 管 理 系 助 理 教 授 梁 榮 輝 崇 右 技 術 學 院 企 業 管 理 系 教 授 崇 右 技 術 學 院 校 長 摘 要 台 灣 乃 以 農 立 國, 農 業 經 濟 在 台 灣 經 濟

More information

English Language

English Language P.2 P.3 P.5 P.7 P.8 P.9 P.10 P.11 P.13 P.15 P.17 P.18 P.20 P.22 P.24 English Language I. Aim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at senior level to broaden and deepen the language competencies learner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中 考 英 语 科 考 试 标 准 及 试 卷 结 构 技 术 指 标 构 想 1 王 后 雄 童 祥 林 (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考 试 研 究 院, 武 汉,430079, 湖 北 ) 提 要 : 本 文 从 结 构 模 式 内 容 要 素 能 力 要 素 题 型 要 素 难 度 要 素 分 数 要 素 时 限 要 素 等 方 面 细 致 分 析 了 中 考 英 语 科 试 卷 结 构 的

More information

2005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for a Chain Supermarket Intelligent Delivery System () 2005 4 I Abstract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for a Chain Supermarket Intelligent Delivery System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More information

4. 每 组 学 生 将 写 有 习 语 和 含 义 的 两 组 卡 片 分 别 洗 牌, 将 顺 序 打 乱, 然 后 将 两 组 卡 片 反 面 朝 上 置 于 课 桌 上 5. 学 生 依 次 从 两 组 卡 片 中 各 抽 取 一 张, 展 示 给 小 组 成 员, 并 大 声 朗 读 卡

4. 每 组 学 生 将 写 有 习 语 和 含 义 的 两 组 卡 片 分 别 洗 牌, 将 顺 序 打 乱, 然 后 将 两 组 卡 片 反 面 朝 上 置 于 课 桌 上 5. 学 生 依 次 从 两 组 卡 片 中 各 抽 取 一 张, 展 示 给 小 组 成 员, 并 大 声 朗 读 卡 Tips of the Week 课 堂 上 的 英 语 习 语 教 学 ( 二 ) 2015-04-19 吴 倩 MarriottCHEI 大 家 好! 欢 迎 来 到 Tips of the Week! 这 周 我 想 和 老 师 们 分 享 另 外 两 个 课 堂 上 可 以 开 展 的 英 语 习 语 教 学 活 动 其 中 一 个 活 动 是 一 个 充 满 趣 味 的 游 戏, 另 外

More information

三、四級日文讀解試題之分析及其教學啟示

三、四級日文讀解試題之分析及其教學啟示 An Analysi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on Level 3 and Level 4 Japa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and It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n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ading Theory - ~2001 Lo

More information

92南師學術研討會

92南師學術研討會 2003 92115 1 2003 25 50 1601 229 37 24 17 15 7 38 26 18 18 52.3 55.8 54.1 52.5 48.6 48.0 90% 85% 90% 83% 65.1 61.2 54.4 43.3 TIMSS 2003 92115 1 2003 1991 IAEP 1990-1991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International

More information

. 3. MOOC 2006 MOOC Automated Text Marker 2014 e-rater Yigal et al MOOC Coursera Edx 97

. 3. MOOC 2006 MOOC Automated Text Marker 2014 e-rater Yigal et al MOOC Coursera Edx 97 23 3 2017 6 Open Education Research Vol. 23 No. 3 Jun. 2017 1 2 1 2 1. 100875 2. 100875 PPT G434 A 1007-2179 2017 03-0096-09 Coursera Edx MOOC 100 2 3-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SNS 4 2008 2009 2017-03-

More information

資 訊 國 力 發 展 論 壇 2016 年 度 報 告 資 訊 軟 體 人 力 向 下 扎 根 與 培 育 指 導 單 位 : 教 育 部 行 政 院 科 技 會 報 主 辦 單 位 :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國 立 臺 灣 科 技 大 學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協 辦 單 位 : 電 腦 學 會 資 訊 學 會 執 行 單 位 : 教 育 部 資 通 訊 軟 體 創 新 人 才 推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73B0AAA4A4BFEFACECC2B2A4B628B6B6A7C7AAA92920323031322D323031336E6577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73B0AAA4A4BFEFACECC2B2A4B628B6B6A7C7AAA92920323031322D323031336E65772E646F63> 選 科 程 序 5 月 24 日 - 新 高 中 選 科 講 座 5 月 30 日 或 之 前 - 交 模 擬 選 科 表 6 月 26 日 或 之 前 - 交 正 式 選 科 表 ( 需 家 長 簽 名 ) 學 校 依 學 生 1. 選 修 科 目 的 意 願 2. 配 對 科 目 的 成 績 3. 科 目 的 學 額 分 配 學 生 的 選 修 科 目 8 月 初 - 公 布 學 生 獲 編 配

More information

259 I

259 I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 STUDY ON SCHOOL LION DANCE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COUNTY 259 I S hie,huei-jing(2011).a Study On School Lion Dance Development in ChangHwa County Unpublished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S.3 guide book 15-16

Microsoft Word - S.3 guide book 15-16 姓 名 : ( ) 班 別 : 目 錄 一 給 中 三 同 學 的 信 1 二 給 家 長 的 話 2 三 選 科 秘 笈 3 四 學 生 多 元 出 路 及 最 低 入 學 要 求 4 五 大 學 一 般 入 學 及 科 目 的 特 別 要 求 5-7 六 選 科 與 就 業 8 七 2014-15 年 度 中 三 新 高 中 學 制 選 科 活 動 一 覽 表 9 八 2014-15 年 度 中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国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情况

第三章 国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情况 摘 要 论 文 题 目 :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在 上 海 高 中 信 息 科 技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专 业 :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学 位 申 请 人 : 朱 翠 凤 指 导 教 师 : 孟 琦 摘 要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是 目 前 世 界 上 许 多 国 家 普 遍 采 用 的 一 种 富 有 创 意 的 教 学 理 论 与 策 略, 其 在 培 养 学 生 的 合 作 精

More information

謝誌

謝誌 G ... 1... 1... 5... 6... 7...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NSS Visual Arts 新 高 中 視 覺 藝 術 課 程 理 念 Rationale NSS Visual Arts Curriculum 新 高 中 視 覺 藝 術 課 程 透 過 學 習 視 覺 藝 術 所 發 展 的 技 巧 與 能 力, 應 用 於 日 常 生 活 與 工 作 上 The skills and abilities developed through studying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Due to the improving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gradually seek lighting quality from capacityto quality. And color temperature is the important subject of i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rom aboard,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