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7-3.doc"

Transcription

1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一 詞, 正 反 評 價 不 一 本 文 嘗 試 從 郝 經 論 著 中 最 常 出 現 的 有 用 之 學 觀 念 出 發, 藉 由 形 成 背 景 與 學 術 傾 向 兩 方 面 的 了 解, 進 而 掌 握 此 有 用 之 學 的 經 世 濟 民 觀 念 如 何 對 郝 經 在 學 術 辨 正 言 行 處 世 政 治 思 維 上 產 生 積 極 的 影 響 本 文 認 為, 郝 經 在 繼 承 傳 統 學 術 思 想 之 後, 積 極 盱 衡 時 勢 發 展, 在 有 用 之 學 觀 念 的 主 導 下, 其 學 術 傾 向 主 要 表 現 在 三 個 範 疇, 分 別 是 講 究 實 學 經 史 互 參 用 夏 變 夷 我 們 也 相 信, 郝 經 學 術 思 想 的 成 績, 以 及 在 政 治 上 的 積 極 表 現, 都 是 透 過 這 三 個 範 疇 的 反 省 而 來 的, 因 此, 郝 經 對 傳 統 思 想 的 繼 承 是 有 所 取 捨 的, 他 在 進 退 仕 隱 之 間 也 是 有 所 堅 持 的, 而 這 些 都 是 以 有 用 之 學 做 為 第 一 考 慮 的 本 文 最 後 強 調, 當 我 們 試 圖 對 郝 經 做 一 公 允 的 歷 史 評 價, 就 應 該 體 會 其 鼓 吹 有 用 之 學 觀 念 的 用 心, 才 能 真 正 的 從 兩 極 化 的 評 價 中 覓 得 另 一 個 新 的 詮 釋 空 間 關 鍵 詞 : 有 用 之 學 實 學 經 史 互 參 經 世 濟 民 * 國 立 台 中 師 範 學 院 語 文 教 育 系 專 任 講 師

2 40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壹 前 言 金 末 元 初, 時 局 混 亂, 蒙 古 軍 隊 以 摧 枯 拉 朽 之 勢, 席 捲 中 原 大 地, 金 朝 政 體 隨 之 迅 速 瓦 解, 人 民 顛 沛 流 離, 此 時, 北 方 的 文 化 遭 受 極 大 的 破 壞, 儒 學 傳 播 事 業 面 臨 極 為 嚴 峻 的 考 驗 所 幸 一 批 富 有 經 世 熱 情 的 儒 者, 挺 身 而 出, 對 當 時 政 局 做 出 了 非 常 重 要 的 貢 獻, 他 們 謀 猷 籌 畫 的 成 果, 也 使 得 元 朝 政 權 綿 延 近 百 年, 成 為 中 國 正 統 王 朝 之 一 這 批 儒 者 之 中, 郝 經 是 一 位 十 分 重 要 的 人 物, 他 在 短 短 五 十 餘 年 的 生 命 之 中, 對 元 初 政 局 產 生 極 大 的 影 響, 他 的 若 干 政 治 理 念, 身 後 仍 然 獲 得 元 廷 繼 續 遵 行 我 們 從 歷 史 的 表 現 上 看, 他 如 同 其 他 的 儒 者 一 般 熱 衷 參 與 政 治, 希 望 有 所 作 為, 在 史 籍 資 料 中, 又 可 窺 見 他 有 意 識 地 吸 納 前 人 的 思 想 精 華, 再 造 新 的 學 術 規 模, 藉 以 安 身 立 命, 經 世 濟 民 郝 經 曾 在 其 論 著 之 中 提 到 : 之 士 也, 必 學 崇 高 廣 大 有 用 之 學, 必 恢 宏 遠 博 達 有 為 之 器, 必 施 聰 明 睿 智 神 武 不 殺 之 材, 而 使 蔽 者 振, 闇 者 明, 廢 者 興, 除 百 世 之 害, 富 百 世 之 用, 享 百 世 之 譽, 任 百 世 之 責, 奮 乎 百 世 之 上, 俾 百 世 之 下, 必 仰 之 如 日 星, 重 之 如 山 嶽 矣 ( 陵 川 集 卷 30, 再 送 常 山 劉 道 濟 序 ) 這 段 文 字 中, 他 強 調 知 識 份 子 應 該 追 求 有 用 之 學, 並 以 之 作 為 立 身 處 世 經 世 濟 民 的 惟 一 憑 藉, 可 見 其 將 學 問 之 有 用 與 否, 作 為 分 判 學 術 的 標 準, 也 作 為 其 積 極 入 仕 的 重 要 條 件 然 而, 我 們 應 該 如 何 掌 握 郝 經 有 用 之 學 的 意 義 呢? 事 實 上, 學 術 之 有 用 與 否, 關 乎 其 學 術 的 基 本 立 場, 與 其 運 用 的 範 圍, 更 重 要 的, 當 是 思 想 家 形 成 此 學 術 定 見 的 客 觀 環 境 因 素 原 因 無 他, 正 因 刺 激 思 想 家 發 展 其 學 術 思 想 的 來 源 是 多 元 的, 在 某 種 主 客 觀 環 境 成 熟 之 後, 思 想 家 透 過 揉 合 轉 化 的 處 理, 其 學 術 思 想 的 體 系 方 可 逐 漸 成 形, 並 在 傳 承 與 創 新 的 交 互 作 用 中, 發 展 出 屬 於 思 想 家 個 人 的 學 術 規 模 無 疑 地, 身 為 一 個 動 亂 時 期 的 儒 者,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必 須 在 儒 學 的 大 範 疇 下 界 定 的, 從 學 術 史 上 說, 他 吸 收 轉 化 從 先 秦 儒 學 以 來 的 傳 統 後, 伴 隨 著 對 兩 宋 理 學 時 勢 環 境 的 多 重 考 慮 之 下, 已 然 將 有 用 之 學 的 觀 念 做 一 理 論 與 實 踐 上 的 聯 繫, 我 們 認 為,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即 是 一 套 經 世 濟 民 的 思 維 內 涵 本 文 即 是 試 圖 將 此 有 用 之 學 的 形 成 背 景 內 涵 意 義 發 展 實 踐 等, 進 行 一 概 括 性 的 探 討, 希 望 由 此 略 窺 郝 經 學 術 思 想 的 堂 奧, 本 文 以 下 將 從 形 成 背 景 學 術 內 涵 等 兩 個 方 面, 配 合 其 歷 史 的 表 現, 分 別 探 討 郝 經 有 用 之 學 觀 念 的 大 要 貳 形 成 背 景 元 史 提 到 : 經 為 人 尚 氣 節, 為 學 務 有 用 ( 元 史 卷 157, 郝 經 傳 ), 這 兩 句 話 是 宋 濂 對 郝 經 為 學 處 世 的 概 括 性 敘 述, 然 而, 這 兩 句 話 之 間, 仍

3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41 然 隱 含 著 某 些 亟 待 釐 清 的 問 題, 我 們 認 為, 透 過 這 些 問 題 的 認 識, 當 是 掌 握 郝 經 學 術 思 想 的 重 要 門 徑 因 此, 我 們 可 以 順 著 宋 濂 的 評 語, 提 出 以 下 的 問 題 : 郝 經 尚 氣 節 的 風 骨 如 何 形 成? 他 為 什 麼 強 調 學 問 應 該 要 求 有 用? 此 兩 者 是 否 存 在 著 某 些 意 義 上 的 關 聯 性 呢? 與 時 代 環 境 又 產 生 何 種 因 果 關 係 呢? 藉 此, 我 們 將 逐 步 展 開 郝 經 有 用 之 學 相 關 形 成 背 景 的 討 論 郝 經 曾 宣 示 : 不 學 無 用 學, 不 讀 非 聖 書 不 為 憂 患 移, 不 為 利 欲 拘 不 務 邊 幅 事, 不 做 章 句 儒 達 必 先 天 下 之 憂, 窮 必 全 一 己 之 愚 ( 陵 川 集 卷 21, 志 箴 ), 一 連 串 的 否 定 句 中, 顯 示 出 他 的 豪 情 壯 志, 特 別 是 在 為 學 立 志 言 行 操 守 上, 他 似 乎 已 確 定 了 某 些 不 同 於 流 俗, 而 且 是 貧 賤 憂 患 不 可 稍 有 移 易 的 準 則 因 此, 郝 經 在 這 樣 的 立 場 之 下, 確 立 其 為 學 求 有 用 的 奮 鬥 目 標, 是 完 全 可 以 理 解 的, 然 而, 在 我 們 進 一 步 申 論 有 用 之 學 觀 念 在 學 術 上 的 內 涵 與 實 踐 時, 應 該 更 關 心 的 是 郝 經 形 成 這 些 標 準 的 背 後 因 素, 才 能 為 有 用 之 學 觀 念 尋 繹 出 一 條 清 楚 的 發 展 脈 絡 我 們 相 信, 思 想 家 的 學 術 體 系 絕 非 一 蹴 可 幾 的, 相 同 的 歷 史 背 景, 未 必 形 成 全 然 一 致 的 思 想 體 系, 即 使 不 同 的 時 局 條 件 下, 思 想 家 之 間 也 會 產 生 類 似 的 卓 見, 因 此, 整 理 出 每 個 思 想 家 的 的 理 論 源 起 發 展 脈 絡, 將 是 我 們 詮 釋 該 思 想 家 學 術 內 涵 的 先 務 尤 其 像 郝 經 般 即 使 生 於 動 亂, 且 在 九 死 一 生 之 餘, 仍 然 不 變 地 堅 持 經 世 的 熱 情, 其 間 必 然 存 在 著 有 所 執 守 而 不 可 變 易 的 信 念, 他 是 如 何 形 成 此 信 念? 在 儒 學 傳 承 的 脈 絡 下, 又 有 何 種 意 義 呢? 這 些 都 是 我 們 應 該 特 別 注 意 的 問 題 以 下 我 們 將 分 別 從 家 學 淵 源 和 時 局 反 思 兩 者, 嘗 試 著 整 理 出 郝 經 有 用 之 學 觀 念 的 背 景 因 素 一 家 學 淵 源 金 末 元 初 的 動 亂 社 會 中, 人 民 的 生 命 朝 不 保 夕, 駭 人 聽 聞 的 屠 城 之 舉, 時 有 所 見 1, 在 這 樣 的 歷 史 條 件 下, 知 識 份 子 多 流 離 四 方, 教 育 事 業 隳 壞, 有 志 者 欲 學 無 師, 多 由 家 學 啟 蒙 或 勤 學 自 課 中 有 所 體 會, 郝 經 就 是 在 這 樣 的 狀 況 之 下, 逐 漸 發 展 其 學 術 規 模 元 史 有 一 段 記 載 可 以 提 供 我 們 參 考 : 郝 經 字 伯 常, 其 先 潞 州 人, 徙 澤 州 之 陵 川, 家 世 業 儒 祖 天 挺, 元 裕 嘗 從 之 學 家 貧, 晝 則 負 薪 米 為 養, 暮 則 讀 書 居 五 年, 為 守 帥 張 柔 賈 輔 所 知, 延 為 上 客. 二 家 藏 書 皆 萬 卷, 經 博 覽 無 不 通

4 42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往 來 燕 趙 間, 元 裕 每 語 之 曰 : 子 貌 類 汝 祖, 才 器 非 常, 勉 之 ( 元 史 卷 157, 郝 經 傳 ) 郝 經 先 世 活 躍 於 澤 潞 一 帶, 而 且 家 世 業 儒, 此 外, 金 末 元 初 之 際, 他 雖 身 處 亂 世, 仍 然 透 過 自 修 的 方 式 獲 得 廣 博 的 學 識, 並 得 到 當 時 的 名 儒 元 好 問 與 漢 軍 諸 世 侯 的 賞 識 這 些 文 字 資 料, 將 帶 領 著 我 們 進 一 步 了 解 郝 經 如 何 形 成 其 學 術 思 想 的 相 關 背 景 因 素, 以 下, 我 們 將 先 根 據 這 些 線 索, 開 始 探 討 郝 經 的 家 學 淵 源 對 其 有 用 之 學 觀 念 的 影 響 首 先, 澤 潞 兩 州 的 地 方 學 風, 對 郝 經 的 學 術, 應 該 具 有 直 接 的 影 響 力 郝 經 自 述 其 先 人 遺 事 時 曾 說 : 金 有 天 下 百 餘 年, 澤 潞 號 為 多 士 蓋 其 形 勢, 表 裡 山 河, 而 士 風 敦 質, 氣 稟 渾 厚 故 其 為 學, 廣 壯 高 厚, 質 而 不 華 敦 本 業, 務 實 學, 重 內 輕 外 ( 陵 川 集 卷 36, 先 曾 叔 大 父 東 軒 老 人 墓 銘 ), 郝 經 明 言 澤 潞 號 為 多 士, 並 對 當 地 士 人 學 風 加 以 評 述, 此 舉 顯 然 認 為 澤 潞 地 區 已 形 成 某 種 學 術 風 氣, 而 此 風 就 是 所 謂 敦 本 業, 務 實 學, 重 內 輕 外 的 傾 向 但 何 謂 本 業? 實 學 何 指? 重 內 輕 外 又 是 何 義? 這 些 問 題, 我 們 可 以 從 郝 經 的 其 他 著 作, 獲 得 解 答 他 說 : 我 先 世 有 學 之 序 焉 : 天 人 之 際, 道 德 之 理, 性 命 之 原, 經 術 之 本, 其 先 務 也 諸 子 史 典 故, 所 以 考 先 代 之 跡 也, 當 次 之 諸 先 正 文 集, 藝 能 之 藪 也, 又 當 次 之 若 夫 陰 陽 術 數 異 端 雜 學, 無 妄 費 日 力, 慎 勿 慕 人 紛 華, 戚 吾 之 窮 也 ( 陵 川 集 卷 26, 鐵 佛 寺 讀 書 堂 記 ) 從 此 為 學 之 序 中 可 知, 所 謂 的 本 業 實 學, 就 是 引 文 中 所 指 的 天 人 之 際, 道 德 之 理, 性 命 之 原, 經 術 之 本 等 範 疇, 其 他 的 學 問, 諸 如 諸 子 史 典 故 諸 先 正 文 集 等, 與 本 業 實 學 的 關 係 較 不 密 切, 所 以 郝 經 先 世 1 蒙 古 人 進 入 中 原 後, 迅 速 佔 領 金 國 大 片 疆 土, 其 間 燒 殺 擄 掠, 塗 炭 生 靈, 蒙 古 軍 聞 命 以 殺 為 嬉 ( 靜 修 集 卷 17, 孝 子 田 喜 墓 碑 ), 導 致 城 郭 為 圩, 暴 骨 如 莽 ( 秋 澗 集 卷 39, 堆 金 冢 記 ), 駭 人 聽 聞

5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43 列 為 次 要 學 問, 此 外, 所 謂 陰 陽 術 數 異 端 雜 學 者, 無 關 乎 經 世 濟 民, 是 故, 郝 氏 先 祖 則 勸 知 識 份 子 毋 須 在 此 耗 費 精 力 郝 氏 家 學 顯 然 對 郝 經 的 求 學 動 機 影 響 很 大, 他 一 貫 堅 持 的 有 用 之 學, 就 是 在 這 樣 的 薰 陶 下 形 成 的, 當 我 們 逐 步 理 解 郝 經 的 學 術 思 想 時, 有 關 天 人 道 德 性 命 經 術 等 範 疇 的 探 討, 幾 乎 都 成 為 他 以 有 用 之 學 為 標 的 而 取 資 的 學 術 內 涵 綜 觀 上 述 諸 說, 郝 氏 家 學 所 謂 的 本 業 實 學, 即 是 儒 家 傳 統 中 一 套 經 世 濟 民 的 主 張, 因 此, 上 述 引 文 中 的 重 內 輕 外, 就 是 儒 家 常 說 的 為 己 之 學 2, 這 是 千 古 以 來 儒 者 不 變 的 努 力 目 標 其 次, 在 儒 學 傳 統 的 繼 承 中, 他 是 從 理 學 的 吸 收 轉 化 中, 逐 步 形 成 兼 具 內 聖, 更 強 調 外 王 事 業 的 傾 向 前 面 的 引 文 中, 他 所 謂 天 人 之 際, 道 德 之 理, 性 命 之 原, 經 術 之 本, 除 了 吸 收 轉 化 理 學 的 天 人 性 命 觀 點, 也 在 時 局 的 考 量 之 下, 發 揮 道 德 經 術 的 積 極 入 世 立 場 事 實 上, 這 一 套 由 內 聖 而 外 王 的 工 夫, 就 是 遵 循 著 先 秦 儒 學 以 來 格 物 致 知 誠 意 正 心 修 身 齊 家 治 國 平 天 下 的 入 世 要 求, 此 乃 千 百 年 來 儒 者 一 貫 的 堅 持, 郝 經 身 處 亂 世, 故 對 此 企 盼 更 為 殷 切 郝 經 重 視 經 由 內 聖 而 外 王 的 工 夫 次 第, 也 是 出 於 家 學 淵 源 的, 郝 經 的 庭 訓, 就 可 看 出 這 樣 的 傾 向 : 嘗 聞 過 庭 之 訓 : 自 六 世 祖 某 從 明 道 程 先 生 學, 一 再 傳 至 曾 叔 大 父 東 軒 老 人, 又 一 再 傳 及 某 其 學 自 易 詩 春 秋 禮 樂 之 經, 男 女 夫 婦 父 子 君 臣 之 倫, 大 而 天 地, 細 而 蟲 魚, 邇 而 心 性, 遠 而 事 業, 無 非 道 也 ( 陵 川 集 卷 23, 與 北 平 王 子 正 先 生 論 道 學 書 ) 上 述 引 文 中, 我 們 可 以 看 到 一 個 儒 學 世 家 的 祖 訓, 其 所 強 調 自 經 典 的 啟 示 為 起 點, 投 注 於 男 女 夫 婦 父 子 君 臣 之 倫 的 人 倫 之 事, 乃 至 大 而 天 地, 細 而 蟲 魚 的 關 懷, 如 此 邇 而 心 性, 遠 而 事 業 的 發 展 方 向, 不 正 是 一 套 內 聖 而 外 王 的 工 夫 次 第 嗎? 正 由 於 此 敦 本 業, 務 實 學 的 家 學 風 氣, 郝 經 才 能 做 到 如 宋 濂 所 說 為 人 尚 氣 節, 為 學 務 有 用 的 地 步, 於 是, 我 們 更 可 明 白 郝 經 有 用 之 學 的 觀 念 顯 然 肇 因 於 此 再 者, 郝 經 在 重 實 學 的 家 風 薰 陶 之 下, 積 極 求 為 世 用 他 曾 說 : 與 時 2 杜 維 明 說 : 儒 家 意 義 上 的 學 基 本 上 是 道 德 上 的 修 身 它 是 一 個 使 人 接 受 自 己 的 文 化 資 源, 關 心 自 己 的 社 會 價 值, 以 逐 漸 建 立 自 己 品 格 的 過 程 ( 見 先 秦 儒 家 思 想 中 的 人 的 價 值 一 文, 收 入 儒 家 思 想 書 中, 台 北 : 東 大 圖 書 公 司,1997 年, 頁 70) 儒 家 的 為 己 之 學, 所 強 調 的 就 是 此 重 內 輕 外 的 學 習 過 程

6 44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而 奮 者 眾 人 也, 無 時 而 奮 者 豪 杰 也 士 結 髮 立 志, 挺 身 天 地 豈 欲 其 志 而 安 於 享 利, 亂 而 安 於 避 禍, 治 亦 無 用, 亂 亦 無 用, 徒 樂 其 生, 全 其 身 而 已 乎! ( 陵 川 集 卷 19, 立 志 ), 因 此 他 無 論 充 為 地 方 漢 軍 世 侯 幕 賓, 還 是 入 金 蓮 川 潛 邸 從 事, 其 進 退 出 處, 皆 有 所 執 守 郝 經 如 同 當 時 其 他 的 儒 者 一 般, 秉 持 一 腔 的 經 世 濟 民 之 心 3, 無 懼 於 任 何 的 困 厄 凶 險 貧 寒 患 難, 關 於 這 個 部 分, 他 也 回 憶 了 先 祖 的 訓 勉 : 士 不 能 忍 窮, 一 事 不 能 立 汝 曹 毋 以 淺 功 近 利 有 速 售 之 心 也 慕 利 則 敗 義, 欲 速 則 不 達, 汝 能 勤 則 功 自 至, 汝 能 儉 則 利 自 來 故 立 身 行 己 在 夫 堅 忍 而 已, 能 堅 忍 則 能 忍 事, 歷 大 患 難 處 大 富 貴, 決 若 長 河 而 不 回, 屹 若 泰 山 而 不 移, 然 後 可 謂 大 丈 夫 ( 陵 川 集 卷 36, 先 父 行 狀 ) 慕 利 則 敗 義, 欲 速 則 不 達, 是 儒 者 最 不 能 容 忍 的 罪 惡, 所 以 郝 氏 先 祖 特 別 告 誡 後 人, 務 必 堅 持 仁 義 的 價 值 標 準 然 而, 郝 氏 家 族 的 庭 訓 並 非 抱 殘 守 缺, 乃 是 積 極 順 應 時 局 所 需, 訓 勉 子 弟 治 生 為 學, 兩 者 兼 進 ( 陵 川 集 卷 36, 先 大 父 墓 銘 ), 此 處 所 言 之 汝 能 勤 則 功 自 至, 汝 能 儉 則 利 自 來, 就 是 積 極 應 世 的 態 度, 在 不 失 倫 理 道 德 的 前 提 下, 既 不 廢 治 生 之 需 4, 又 能 實 現 經 世 濟 民 的 願 望 我 們 認 為, 郝 氏 先 祖 所 強 調 的 能 夠 決 若 長 河 而 不 回, 屹 若 泰 山 而 不 移 的 堅 忍 工 夫, 就 是 郝 經 一 生 不 斷 追 求 有 用 之 學 的 重 要 原 動 力, 而 此 動 力 正 由 於 父 祖 的 訓 勉 地 方 學 風 的 薰 陶 來 的 3 4 孫 克 寬 說 : 元 代 北 方 之 儒, 其 學 術 精 神, 亦 有 其 獨 特 之 點, 那 就 是 富 於 救 世 與 用 世 的 精 神, 所 學 也 多 注 意 於 經 世 實 用 之 學, 人 倫 間 則 重 視 禮 經 的 典 範, 出 於 朝 廷, 則 以 天 文 律 曆 或 者 典 章 制 度 有 所 表 現 ( 詳 見 氏 著 元 代 北 方 之 儒 一 文, 收 入 儒 家 思 想 研 究 論 集 ( 二 ), 台 北 : 黎 明 文 化 公 司,1983 年, 頁 533) 元 儒 許 衡 也 有 類 似 看 法 : 學 者 治 生 最 為 先 務, 茍 生 理 不 足, 則 於 為 學 之 道 有 所 妨, 彼 旁 求 妄 進, 及 作 官 嗜 利 者, 殆 亦 窘 於 生 理 之 所 致 也 士 君 子 當 以 務 農 為 生, 商 賈 雖 為 逐 末, 亦 有 可 為 者, 果 處 之 不 失 義 理, 或 以 姑 濟 一 時, 亦 無 不 可 若 以 教 學 與 作 官 規 圖 生 計, 恐 非 古 人 之 意 也 ( 魯 齋 遺 書 卷 13, 通 鑑 ), 我 們 認 為, 許 郝 治 生 之 說, 乃 是 因 應 時 局 的 變 化, 和 生 活 的 體 驗 而 來, 他 們 都 認 為 在 不 失 道 德 原 則 下, 治 生 乃 是 學 者 先 務

7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45 二 時 局 反 省 金 朝 的 政 權 在 郝 經 二 十 歲 時 覆 亡, 這 段 期 間 郝 經 輾 轉 流 寓 四 方, 眼 見 大 量 的 知 識 份 子 或 慘 遭 殺 害, 或 充 為 皂 隸, 或 去 為 黃 冠 5, 蒙 古 鐵 騎 蹂 躪 中 原 大 地 之 後, 不 僅 造 成 當 地 百 姓 的 大 量 死 亡, 儒 教 文 化 的 傳 播 事 業, 也 多 見 大 幅 飄 零 之 勢 郝 經 對 此 自 然 有 所 感 觸, 故 而 對 他 的 思 想 產 生 直 接 或 間 接 的 影 響, 這 是 不 難 理 解 的 事 在 這 樣 的 歷 史 條 件 上, 當 時 來 自 不 同 出 身 的 儒 者, 或 許 學 術 的 偏 重 有 所 不 同, 但 經 世 濟 民 之 心, 並 無 二 致 以 郝 經 與 許 衡 兩 位 名 儒 為 例, 一 是 以 漢 地 世 侯 為 中 心 的 金 源 遺 士 集 團 出 身, 一 為 正 統 儒 學 集 團 領 袖, 雖 然 前 者 多 偏 重 文 學 的 表 現, 後 者 則 重 視 在 經 學 上 的 詮 釋, 但 他 們 在 從 政 時 表 現 的 悲 天 憫 人 致 君 堯 舜 作 為, 同 出 一 轍, 其 時 刻 以 恢 復 儒 學 教 化 為 念, 進 而 相 互 援 引, 不 計 親 疏 利 害, 就 足 以 說 明 這 個 道 理 6 然 而, 混 亂 的 時 局 下 堅 持 理 想, 本 非 易 事, 更 何 況 異 族 統 治 的 政 局 下, 試 圖 脫 穎 而 出, 以 維 護 中 原 文 化 為 使 命 者, 更 是 艱 辛 事 實 上, 一 部 分 亡 金 的 儒 士, 如 耶 律 楚 材 等, 在 大 蒙 古 國 肇 建 之 初, 已 積 極 向 蒙 古 統 治 者 強 調 儒 教 治 國 的 重 要 性, 雖 然 引 起 某 種 程 度 的 注 意, 但 尚 未 獲 得 全 面 的 施 行 直 到 元 世 祖 忽 必 烈 位 居 潛 藩 之 際, 由 於 家 世 背 景 的 關 係, 對 中 原 文 化 的 認 同 度 極 高 7, 而 且 他 夙 有 大 志, 故 招 納 賢 士 8, 原 本 在 於 累 積 實 力, 希 望 藉 中 原 漢 地 豐 沛 的 資 源 和 取 之 不 竭 的 人 才, 成 就 大 業, 此 舉 也 正 與 寄 居 漢 軍 陣 營 的 儒 士 想 法 相 契 合, 故 而 呈 現 出 一 幅 君 臣 遇 合 的 景 象 忽 必 烈 即 位 之 後, 仍 然 禮 敬 儒 臣, 元 史 中 常 可 見 到 元 世 祖 君 臣 間 高 雅 的 對 話 內 容, 儘 管 如 此, 元 世 祖 面 對 儒 臣 的 心 態 卻 是 十 分 複 雜 的 元 世 祖 雖 為 中 國 宋 使 徐 霆 於 元 太 宗 七 年 訪 燕 京 時 曾 曰 : 外 有 亡 金 之 大 夫, 混 於 雜 役, 墮 於 屠 沽, 去 為 黃 冠, 皆 尚 稱 舊 官 王 宣 撫 家 有 推 車 數 人, 呼 運 使 呼 侍 郎 長 春 宮 多 有 亡 金 朝 士, 既 免 跋 焦 免 賦 役, 又 得 衣 食, 最 令 人 慘 傷 也! ( 詳 見 彭 大 雅 撰 黑 韃 事 略,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1967 年 ) 蕭 啟 慶 說 : 這 派 人 士 ( 金 源 遺 士 集 團 ) 和 前 述 的 正 統 儒 學 集 團 相 較 前 者 多 以 文 采 勝, 後 者 多 以 經 學 勝 不 過, 他 們 之 間 雖 然 有 這 樣 的 差 異, 但 對 中 原 文 化 的 維 護 並 無 二 致 這 種 衛 道 精 神 在 他 們 與 忽 必 烈 間 的 對 話 中 流 露 無 遺 ( 詳 見 蕭 啟 慶 忽 必 烈 潛 邸 舊 侶 考 元 代 史 新 探, 台 北 : 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1983 年, 頁 279) 世 祖 與 憲 宗 均 屬 成 吉 思 汗 子 拖 雷 一 系, 其 母 莊 聖 太 后 受 封 漢 地 為 湯 沐 地, 故 與 儒 士 接 觸 頻 繁, 莊 聖 太 后 也 延 請 儒 士 李 槃 教 其 世 子 ( 除 憲 宗 與 世 祖 外, 另 外 稱 汗 的 還 有 旭 烈 兀 和 阿 里 不 哥 ), 憲 宗 之 所 以 接 受 復 建 國 子 學 的 建 議, 以 及 世 祖 重 用 儒 臣 且 以 漢 法 治 國 的 情 形, 都 應 該 與 這 個 時 期 的 教 育 背 景 有 關, 事 具 見 元 史 ( 卷 2, 太 宗 本 紀 ; 元 史 卷 126, 廉 希 憲 傳 ) 元 世 祖 忽 必 烈 居 潛 邸 所 延 請 的, 以 及 在 登 帝 位 後 再 徵 召 的 儒 臣, 共 有 二 十 餘 人, 均 對 元 初 政 局 有 所 貢 獻, 詳 見 蕭 啟 慶 忽 必 烈 潛 邸 舊 侶 考 ( 元 代 史 新 探, 台 北 : 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1983 年, 頁 )

8 46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君 主, 卻 也 是 蒙 古 大 汗, 蒙 漢 意 識 型 態 上, 原 本 存 在 著 難 以 彌 合 的 鴻 溝 9, 因 此, 世 祖 若 干 漢 化 政 策, 常 導 致 蒙 古 本 土 派 王 公 貴 戚 的 質 疑, 而 西 域 諸 汗 國 挑 起 與 元 廷 數 十 年 的 戰 爭, 其 基 本 訴 求, 就 是 在 於 維 護 蒙 古 的 舊 傳 統 10 此 外, 元 世 祖 好 大 喜 功, 不 論 國 內 的 統 一 戰 爭 ( 阿 里 不 哥 西 域 諸 藩 國 ), 或 是 主 動 出 征 鄰 邦 ( 如 日 本 交 阯 等 ), 都 亟 需 大 量 的 財 源, 所 以 不 惜 重 用 如 王 文 統 阿 合 馬 盧 世 榮 桑 哥 等 儒 臣 眼 中 所 謂 的 聚 斂 之 臣, 以 彌 補 財 政 上 的 短 缺, 凡 此 種 種, 既 是 世 祖 相 信 自 己 不 得 不 為, 也 是 儒 臣 所 無 法 接 受 的 現 況 所 以, 與 其 說 元 初 儒 臣 不 斷 在 為 時 代 的 轉 變 付 出 血 汗, 為 異 族 統 治 的 合 理 化 奉 獻 心 力, 進 而 掃 除 一 切 不 合 儒 教 的 陋 規, 不 如 直 言 儒 臣 所 面 對 的 挑 戰, 就 是 在 於 蒙 漢 基 本 思 維 內 涵 的 差 異, 以 及 君 主 功 利 與 統 馭 觀 念 的 壓 力 在 這 一 連 串 的 政 治 興 革 過 程 中, 郝 經 並 沒 有 缺 席, 雖 然 世 祖 即 位 不 久, 他 就 奉 命 南 使, 未 曾 過 度 捲 入 複 雜 的 政 治 鬥 爭, 但 他 為 忽 必 烈 分 析 宋 元 軍 事 情 勢 爭 取 汗 位 大 計, 也 實 際 規 劃 了 許 多 治 國 良 策, 甚 至 是 採 用 折 衷 的 方 式 說 服 元 廷, 使 其 漢 化 政 策 獲 得 採 用, 這 些 作 為, 都 是 在 積 極 經 世 的 熱 忱 下, 審 時 度 勢 後 提 供 的 建 議 郝 經 的 努 力, 是 因 為 他 始 終 期 望 能 對 亂 世 有 所 貢 獻, 而 他 所 謂 的 有 用 之 學, 就 是 在 這 樣 的 歷 史 背 景 下 應 運 而 生 的, 他 曾 說 : 士 生 千 古 之 下, 而 處 斯 世, 遇 斯 時, 豈 宜 區 區 於 文 字 之 間 而 已 耶! 於 是 求 夫 有 用 之 學, 天 地 之 所 以 覆 載, 聖 賢 之 所 以 用 心, 與 吾 身 之 所 當 為 者 而 學 之, 亦 庶 至 其 萬 一 也 ( 陵 川 集 卷 23, 答 高 雄 飛 書 ) 由 於 處 斯 世, 遇 斯 時, 郝 經 明 確 指 出 知 識 份 子 應 該 追 求 有 用 之 學, 不 能 只 在 文 字 訓 詁 中 求 表 現, 所 以 必 須 究 明 天 地 之 所 以 覆 載, 聖 賢 之 所 以 用 心, 與 吾 身 之 所 當 為 者 而 學 之, 作 為 立 身 處 世 的 基 本 原 則 就 當 時 的 時 局 發 展 而 言, 郝 經 與 一 批 儒 者 的 用 心 不 難 窺 見, 他 們 都 是 希 望 藉 著 學 術 的 辨 正 政 務 的 參 與 廷 對 的 建 議 中, 實 現 其 知 識 份 子 經 世 濟 民 的 終 極 目 標 正 是 基 於 這 樣 的 考 慮 之 下, 所 以 他 對 所 謂 的 學 是 有 所 期 待 的, 而 他 認 知 9 李 則 芬 認 為 漢 蒙 的 思 想 差 異 表 現 在 諸 如 對 戰 爭 的 看 法 選 汗 立 儲 集 權 與 分 權 國 家 本 位 生 活 習 慣 法 律 觀 念 等 我 們 認 為, 這 些 思 想 上 的 差 異, 都 是 儒 臣 們 欲 實 現 經 世 致 用 理 想 時, 所 必 須 面 對 的 挑 戰 以 上 資 料, 請 參 閱 李 則 芬 元 史 新 講 ( 四 )( 台 北 : 黎 明 文 化 公 司,1989 年, 頁 ) 10 事 實 上, 西 域 諸 藩 叛 亂 的 原 因 很 多, 諸 如 封 賞 不 足 裁 藩 阿 里 不 哥 與 海 都 等 人 的 挑 唆 均 是, 但 直 接 號 召 聯 合 叛 變 的 主 要 藉 口, 就 是 行 漢 法 有 違 祖 制, 元 史 中 記 載 諸 王 的 質 詢 西 北 藩 王 遣 使 入 朝, 謂 本 朝 舊 例 與 漢 異, 今 留 漢 地 建 都 邑 城 郭 儀 文 制 度, 遵 從 漢 法, 其 故 安 在? ( 元 史 卷 125, 高 智 耀 傳 ), 就 是 一 個 十 分 明 確 的 證 據

9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47 下 的 學 絕 非 停 留 在 章 句 訓 詁 吟 哦 朗 誦 之 事 上, 卻 是 具 有 積 極 的 實 踐 精 神 的 他 說 : 智 一 而 不 鑿 者, 故 學 純 而 不 駁 一 而 不 鑿, 則 得 者 精 而 成 者 大 ; 純 而 不 駁, 則 守 者 固 而 行 者 正 是 以 建 大 節, 處 大 變, 斷 大 惑, 紛 然 而 至 而 不 紊, 倏 爾 而 起 而 不 動 以 一 身 而 鎮 天 下, 天 下 與 之 ; 以 一 言 而 率 天 下, 天 下 從 之 此 大 人 君 子 之 為 學, 所 以 安 天 下 也 ( 陵 川 集 卷 19, 辨 微 論 學 ) 郝 經 認 為 大 人 君 子 之 為 學, 求 乎 有 用, 固 以 安 天 下 為 計, 面 對 世 變 時 故 能 建 大 節, 處 大 變, 斷 大 惑, 紛 然 而 至 而 不 紊, 倏 爾 而 起 而 不 動, 並 積 極 負 擔 起 以 一 身 而 鎮 天 下, 天 下 與 之 ; 以 一 言 而 率 天 下, 天 下 從 之 的 使 命 在 元 初 動 亂 危 疑 的 時 局 之 下, 郝 經 透 過 深 切 的 反 省, 對 知 識 份 子 學 的 動 機 和 目 標 的 看 法 尤 具 意 義, 我 們 也 因 而 更 肯 定 他 經 世 濟 民 的 豪 情 壯 志 郝 經 透 過 時 局 反 省 所 歸 結 出 的 學 術 立 場, 也 是 其 從 政 時 的 言 行 準 則, 故 而 其 出 使 南 宋 時 致 書 丞 相 賈 似 道 也 申 明 這 樣 的 立 場, 他 說 : 疐 跋 顛 踣, 水 益 深, 火 益 熱, 坐 視 天 民 之 斃 而 莫 之 援, 所 學 所 志 卒 無 有 用, 貽 天 下 後 世 之 非, 則 僕 之 責 也, 於 執 事 何 有 哉? ( 陵 川 集 卷 37, 與 宋 國 丞 相 書 ), 郝 經 之 所 以 強 調 坐 視 天 民 之 斃 而 莫 之 援, 所 學 所 志 卒 無 有 用, 貽 天 下 後 世 之 非, 則 僕 之 責 也, 義 無 反 顧, 乃 是 因 為 他 一 直 相 信 談 王 道, 議 國 政, 士 大 夫 之 職 也 ( 陵 川 集 卷 24, 上 趙 經 畧 書 ), 由 於 參 與 國 政 致 君 堯 舜 是 知 識 份 子 的 天 職, 所 以 不 論 世 運 興 衰 政 治 隆 污, 仍 應 不 改 初 衷 郝 經 也 將 這 樣 的 看 法, 落 實 在 個 人 操 守 之 中, 所 以 他 南 使 後 雖 連 續 上 書 南 宋 君 臣, 不 見 回 覆, 又 遭 幽 禁 達 十 六 年 之 久 11, 始 終 不 改 其 志, 更 足 見 其 拯 民 於 水 火 之 心 甚 殷, 其 憂 民 之 意 甚 切, 他 有 用 之 學 的 真 意 也 在 此 處 一 覽 無 遺 了 11 郝 經 在 中 統 元 年 以 國 信 使 的 身 分 出 使 南 宋, 欲 消 弭 兵 禍, 但 遭 南 宋 權 臣 所 執, 拘 禁 十 六 年 ( 公 元 ), 直 到 至 元 十 一 年, 元 丞 相 伯 顏 南 伐, 始 獲 釋, 事 具 見 元 史 本 傳 元 朝 名 臣 事 略 ( 卷 15, 國 信 使 郝 文 忠 公 ), 又 見 黃 繁 光 郝 經 生 平 大 事 記 ( 詳 參 元 初 儒 士 郝 經 的 理 念 及 其 際 遇, 收 入 世 變. 群 體 與 個 人 : 第 一 屆 全 國 歷 史 學 學 術 討 論 會 論 文 集, 台 北 : 臺 大 歷 史 所,1996 年, 頁 )

10 48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參 學 術 內 涵 前 文 已 經 提 到 郝 經 有 用 之 學 的 看 法, 乃 是 源 自 於 家 學 的 淵 源 與 時 局 的 反 省 而 來 的, 接 下 來 我 們 將 進 一 步 探 討 的 是, 郝 經 如 何 將 此 有 用 之 學 的 觀 點, 落 實 在 學 術 的 繼 承 與 分 判 工 作 上, 藉 以 形 成 自 己 的 思 想 體 系 呢? 清 代 陶 自 悅 曾 為 陵 川 集 作 序 時 說 : 理 性 得 之 江 漢 趙 復, 法 度 得 之 遺 山 元 好 問, 郝 經 與 趙 復 私 交 甚 篤, 並 常 有 書 信 往 返, 此 外, 他 受 教 於 元 好 問, 文 學 上 多 有 表 現, 所 以 後 世 多 以 為 郝 經 透 過 趙 復 繼 承 程 朱 學 脈, 文 學 的 成 績 則 是 直 承 元 好 問 法 度 這 種 說 法, 曾 有 學 者 提 出 質 疑, 並 列 舉 郝 經 迥 異 於 二 程 之 處 12, 然 而, 我 們 也 不 能 否 認 郝 經 曾 依 兩 宋 理 學 的 規 矩, 在 性 命 天 人, 以 及 道 德 經 術 等 方 面 多 有 論 述 的 事 實, 而 他 在 史 學 的 主 張 上, 依 循 朱 熹 的 論 點, 這 是 十 分 明 顯 的 現 象 13, 凡 此 種 種, 都 是 我 們 不 能 忽 略 的 事 實 關 乎 郝 經 學 術 立 場 的 判 定 問 題, 我 們 如 果 試 圖 從 兩 極 化 的 思 維 中 尋 找 真 相, 或 許 就 不 應 該 執 著 於 這 兩 種 觀 點 的 孰 是 孰 非, 相 反 的, 這 兩 極 化 的 評 論 可 能 都 是 事 實 的 情 況 下, 更 應 該 探 討 郝 經 的 基 本 立 場, 才 能 夠 掌 握 真 相 我 們 認 為, 若 以 郝 經 有 用 之 學 為 切 入 點, 應 該 更 能 解 釋 郝 經 的 真 正 用 心, 換 句 話 說, 郝 經 對 兩 宋 理 學 的 繼 承 與 否, 不 在 於 對 某 個 學 派 的 延 續 程 度, 或 者 是 對 某 個 思 想 家 的 認 同 與 否, 他 接 受 或 批 判 的 出 發 點, 當 是 以 該 學 術 是 否 有 用 為 標 準, 再 行 做 一 檢 核 的 工 夫 因 此, 與 其 爭 論 郝 經 是 否 為 程 朱 後 學, 不 如 直 言 他 透 過 繼 承 與 檢 核 前 人 的 學 術 成 果, 結 合 對 時 勢 的 了 解, 發 展 出 屬 於 個 人 的 體 會, 因 而 形 成 一 套 學 術 思 想 體 系 郝 經 的 學 術 規 模 或 許 無 法 與 兩 宋 儒 者 相 侔, 但 歸 結 其 用 心, 乃 是 透 過 內 聖 工 夫 的 重 視, 發 揮 儒 學 所 謂 外 王 的 事 業, 當 然, 這 也 是 郝 經 強 調 為 學 之 重 在 有 用 的 最 初 動 機 如 果 這 個 想 法 還 算 合 理 的 話, 我 們 該 怎 麼 證 明 郝 經 明 確 地 將 有 用 之 學 的 理 念, 落 實 於 個 人 學 術 規 模 的 建 立 過 程 呢? 前 文 我 們 曾 從 家 學 淵 源 和 時 局 反 省, 找 出 有 用 之 學 觀 念 的 形 成 背 景, 其 中 務 實 學 乃 是 有 用 之 學 的 目 標, 因 此, 有 關 實 學 的 內 涵, 當 是 以 有 用 之 學 為 主 導 觀 念 而 加 以 發 展 的 然 而, 兩 宋 儒 者 對 實 學 雖 多 有 討 論, 涵 義 卻 不 盡 相 同, 到 底 郝 經 所 言 之 有 用 之 學 與 實 學 關 係 為 何? 就 是 我 們 特 別 關 心 的 部 分 ; 其 次, 由 於 儒 家 一 向 重 12 查 洪 德 認 為 郝 經 之 學 與 程 氏 之 學 有 以 下 幾 點 是 不 同 的 : 程 氏 之 學 主 敬 與 靜, 郝 經 主 實, 重 世 用 ; 郝 經 重 實 學, 反 對 空 談 心 性 ; 在 易 學 上 對 於 象 數 的 態 度 不 同 ; 關 於 出 處 之 義, 兩 者 主 張 不 同 ; 郝 經 與 程 氏 對 道 統 的 解 釋 也 不 同 ; 對 於 文 學 和 藝 術 的 看 法, 郝 經 與 程 氏 也 是 相 矛 盾 的 等 等 ( 詳 參 郝 經 的 學 術 與 文 藝, 收 入 文 學 遺 產 第 六 期,1997 年, 頁 53-56) 13 王 明 蓀 稱 : 郝 氏 準 朱 子 綱 目 之 義 而 作 新 史, 以 尊 蜀 漢 黜 魏 吳 為 主 其 為 學 本 有 淵 源 ( 程 氏 之 傳 ), 復 求 學 不 輟, 得 朱 子 北 傳 之 道, 慨 然 以 承 理 學 之 統 ; 於 用 力 史 學 之 際, 有 意 無 意 間 即 表 露 無 遺 ( 詳 參 郝 經 之 史 學, 收 入 興 大 歷 史 學 報 創 刊 號,1991 年, 頁 86), 郝 經 作 續 後 漢 書 本 朱 熹 綱 目, 實 乃 欲 灌 注 其 理 學 思 想 於 其 中, 而 成 一 家 之 言

11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49 視 經 史 的 啟 示, 所 以 歷 代 儒 者 多 在 經 史 上 有 所 發 揮 前 文 已 論, 郝 經 為 學 以 有 用 之 學 的 觀 念 為 去 取 的 標 準, 所 以 接 下 來 我 們 將 把 關 注 點 放 在 他 對 經 史 的 詮 解 上, 了 解 他 如 何 從 經 史 的 解 釋 中, 找 出 一 套 經 世 濟 民 的 法 則 ; 最 後, 在 特 殊 的 時 空 背 景 上, 郝 經 面 對 異 族 的 統 治 政 權 下, 如 何 使 異 族 統 治 者 接 受 中 原 文 化, 首 要 之 務 將 是 承 認 異 族 統 治 的 合 理 性, 並 灌 輸 其 王 道 德 治 的 觀 念, 因 此, 涉 及 用 夏 變 夷 的 考 慮 也 是 其 有 用 之 學 觀 念 下 的 重 要 思 想 內 涵 一 講 究 實 學 金 末 君 昏 臣 庸, 政 出 無 狀, 眼 見 北 方 蒙 古 的 侵 逼, 仍 然 豪 奢 荒 佚, 不 務 邊 防, 故 而 亡 國 之 日 不 遠 14 在 這 種 政 局 之 下, 郝 經 沉 痛 地 指 出 當 時 知 識 份 子 的 醜 態 為 : 近 世 以 來, 夸 毗 者 不 務 實 學, 骫 骳 蕪 穢, 纖 艷 浮 侈, 枵 然 恣 肆, 以 古 為 野, 儌 幸 者 干 祿 詭 獲, 祇 務 速 售 破 碎 綴 緝, 無 復 統 紀 為 正 為 左 ; 穿 鑿 者 窮 奇 索 隱, 嗜 新 歆 異, 臨 深 為 高, 自 以 為 得, 以 訓 傳 為 膚 淺 ; 偽 妄 者 談 天 說 命, 立 聖 遺 世, 動 關 鬼 神, 言 涉 造 化, 以 文 章 為 末 ; 誕 幻 者 朋 扇 異 教, 剽 飾 虛 偽, 欺 世 罔 利, 詭 譎 深 阻, 以 吾 道 為 土 苴, 俾 大 經 淪 棄, 斯 文 委 地 ( 陵 川 集 卷 29, 原 古 錄 序 ) 儒 教 不 興, 實 學 不 彰, 導 致 夸 毗 者 儌 幸 者 穿 鑿 者 偽 妄 者 誕 幻 者 橫 行, 這 是 郝 經 最 不 能 忍 受 的 他 自 述 學 習 過 程 為 自 十 有 六, 始 知 問 學, 世 有 科 舉 之 學, 學 之 無 自 而 入 焉, 蠟 乎 其 無 味 也 ; 有 文 章 之 學, 學 之 無 自 而 入 焉, 蠟 乎 其 無 味 也 ( 陵 川 集 卷 24, 上 紫 陽 先 生 論 學 書 ), 郝 經 所 言 之 學 問 有 味 無 味, 乃 是 取 決 於 所 學 是 否 符 合 其 經 世 目 標, 因 此 如 科 舉 文 章 之 學, 僅 是 為 獵 取 功 名, 干 求 利 祿 之 階, 與 夸 毗 者 儌 幸 者 無 異, 同 樣 是 郝 經 不 肖 一 顧 的 行 為 在 郝 經 的 眼 光 中, 孔 孟 遺 教 當 以 實 學 為 先, 欲 興 實 學, 當 先 由 辯 難 異 端 做 起, 因 此, 他 從 當 時 學 術 駁 雜 的 現 象 說 起 : 實 學 湮 沉 偽 學 張, 四 科 一 併 入 文 章, 詞 源 更 不 窮 西 漢, 詩 律 惟 知 效 晚 唐, 風 雅 義 迷 元 氣 死, 天 人 理 昧 正 心 亡, 14 金 末 的 劉 祈 提 到 當 時 的 情 況 為 : 當 路 者 惟 知 迎 合 其 意, 謹 守 簿 書 而 已, 為 將 者 但 知 奉 承 近 侍, 以 偷 榮 幸 寵, 無 效 死 之 心 ( 歸 潛 志 卷 12, 辨 亡 ), 故 曰 亡 國 之 日 不 遠

12 50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何 當 倒 換 銀 河 水, 淨 洗 雲 孫 織 錦 裳 ( 陵 川 集 卷 13, 寓 興 ), 郝 經 相 信 元 初 詩 律 惟 知 效 晚 唐 風 雅 義 迷 與 天 人 理 昧 等 現 象, 都 是 造 成 實 學 湮 沉 偽 學 張 的 主 因, 惟 有 申 明 實 學, 辨 明 學 術 之 龐 雜 歧 出, 才 能 做 到 倒 換 銀 河 水, 淨 洗 雲 孫 織 錦 裳 的 境 界 因 此, 郝 經 認 為 知 識 份 子 不 能 專 意 於 實 學, 乃 肇 因 於 將 精 力 窮 盡 於 雜 學, 從 而 惡 性 循 環, 本 末 倒 置 他 說 : 吾 誦 書 學 道 之 士, 試 之 一 職, 則 顛 蹶 而 不 支, 委 之 一 事, 則 仞 撓 而 不 立, 汲 汲 遑 遑, 終 其 身 不 能 免 于 凍 餒, 而 趨 利 附 勢 隕 義 喪 節, 何 也? 事 無 用 之 學 也 蓋 自 佛 老 盛 而 道 之 用 雜, 文 章 工 而 道 之 用 晦, 科 舉 立 而 士 無 自 得 之 學, 道 入 於 無 用 惟 其 無 自 得 也, 故 內 輕 而 外 重 外 重 矣, 曄 乎 其 矅 矣, 侈 於 物 而 衒 於 人 矣, 文 章 之 所 以 工 也 文 章 工 矣, 功 利 急 矣, 義 理 晦 矣, 道 之 所 以 入 於 無 用 也 嗟 乎! 不 耕 鑿 不 蠶 繅 而 衣 食 者, 謂 之 游 食 之 民 ; 不 道 德 不 仁 義 而 文 章 者, 謂 之 逐 末 之 士 ( 陵 川 集 卷 24, 上 紫 陽 先 生 論 學 書 ) 佛 老 文 章 科 舉 之 學 使 儒 道 淪 喪, 知 識 份 子 終 日 蒙 昧 無 得, 由 於 文 章 工 矣, 功 利 急 矣, 義 理 晦 矣, 所 以 學 者 重 外 而 輕 內, 趨 利 附 勢 隕 義 喪 節 者 多 有 之, 郝 經 認 為 這 些 行 為 將 導 致 道 不 能 有 用, 卒 為 無 用 之 學, 故 為 誦 書 學 道 者 所 不 齒 郝 經 又 說 : 山 林 之 士, 往 而 不 返, 槁 其 形, 灰 其 心 朝 市 之 士, 溺 而 不 回, 狃 于 利, 徇 于 欲 文 章 之 士, 華 而 不 實, 工 麗 縟, 炫 辭 令 ( 陵 川 集 卷 19, 厲 志 ), 我 們 認 為, 他 對 山 林 之 士 朝 市 之 士 文 章 之 士 的 批 評, 更 足 以 見 其 實 學 的 傾 向 絕 非 傾 慕 隱 於 山 林 者, 自 鳴 清 高, 或 是 爭 名 逐 利 者, 欺 世 盜 名, 更 不 是 如 工 於 辭 采 者, 取 媚 流 俗 他 的 實 學 觀 點, 乃 是 積 極 參 與 經 世 濟 民 的 大 業, 因 此, 他 所 強 調 學 之 重 在 有 用, 完 全 可 以 在 實 學 的 傾 向 上, 獲 得 應 用 然 而, 郝 經 對 實 學 的 界 定 為 何? 經 由 上 述 的 討 論, 我 們 大 致 可 以 掌 握 郝 經 的 實 學 涵 義, 即 指 經 世 濟 民 的 的 一 套 學 術 內 涵, 然 而, 為 何 郝 經 對 實 學 如 此 重 視? 我 們 還 是 得 從 有 用 之 學 的 觀 念 引 入, 才 能 找 到 答 案 事 實 上, 宋

13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51 代 以 降, 思 想 家 對 實 學 的 定 義 雖 不 盡 相 同, 但 多 指 從 內 聖 到 外 王 的 一 套 經 世 濟 民 策 略 15,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正 式 符 合 這 樣 的 思 維 方 式, 他 說 : 君 子 誦 書 學 道, 砥 節 礪 行, 其 脩 己 切, 其 植 身 正, 固 其 有 用, 而 不 與 草 木 腐 埃 塵 飛, 安 忍 視 天 民 之 斃 而 莫 之 救 也? 學 而 有 用, 亦 不 脅 肩 諂 笑 于 未 同, 以 求 試 乎 用, 不 以 天 民 為 己 任 而 自 斯 也 夫 有 有 用 之 學, 必 有 可 乘 之 幾 而 後 動, 進 退 雍 容, 必 有 可 觀, 巍 巍 堂 堂, 必 有 可 立, 其 致 君, 其 裕 民, 其 行 己, 其 化 今, 其 傳 後, 必 有 見 諸 天 地 而 不 悖, 質 諸 鬼 神 而 不 疑, 百 世 以 俟 聖 人 而 不 惑 者 ( 陵 川 集 卷 23, 答 馮 文 伯 書 ) 學 問 為 求 其 實, 所 以 應 該 做 到 其 致 君, 其 裕 民, 其 行 己, 其 化 今, 其 傳 後, 必 有 見 諸 天 地 而 不 悖, 質 諸 鬼 神 而 不 疑, 百 世 以 俟 聖 人 而 不 惑 者, 這 不 正 是 儒 家 內 聖 外 王 的 理 想 境 界 嗎? 郝 經 曾 強 調 知 識 份 子 應 重 視 為 己 之 學, 以 求 全 其 才 16, 也 是 期 望 學 者 努 力 朝 向 內 聖 外 王 的 終 極 目 標 前 進, 因 此, 為 求 學 問 之 有 用, 郝 經 的 實 學 就 是 建 立 在 內 聖 外 王 的 基 礎 之 上 郝 經 在 其 論 著 之 中, 結 合 有 用 之 學 的 觀 念, 反 覆 說 明 這 套 內 聖 外 王 的 學 術 立 場 以 經 典 的 詮 釋 為 例, 他 說 : 始 取 六 經 而 讀 之, 雖 亦 無 自 而 入, 而 知 聖 之 學 道 之 用, 二 帝 三 王 致 治 之 具, 在 而 不 亡 也, 真 有 用 之 學 也 ( 陵 川 集 卷 24, 上 紫 陽 先 生 論 學 書 ), 依 郝 經 之 意, 他 開 始 閱 讀 六 經 時 之 所 15 依 照 葛 榮 晉 等 人 的 說 法, 實 學 的 概 念 雖 然 隨 時 代 轉 變 迭 有 新 見, 但 大 都 以 實 體 達 用 之 學 的 立 場 為 主, 他 特 別 歸 納 出 宋 明 理 學 家 的 實 學 想 法 是 : 依 據 儒 家 的 內 聖 外 王 的 原 則, 宋 明 實 學 家 必 須 由 實 體 轉 向 達 用, 將 內 聖 之 實 體 轉 化 為 外 王 之 實 用, 才 能 成 為 真 正 的 聖 人 所 謂 達 用, 在 實 學 家 那 裡, 又 有 兩 層 涵 義 : 一 曰 經 世 之 學, 即 用 於 經 國 濟 民 的 經 世 實 學 ; 二 曰 實 測 之 學, 即 用 於 探 索 自 然 奧 秘 的 自 然 科 學 ( 中 國 實 學 思 想 史, 北 京 : 首 都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1994 年, 頁 4-5) 16 郝 經 曾 謂 : 古 之 學 者 一 而 要, 今 之 學 者 雜 而 偽 一 而 要 也, 故 能 為 己, 而 其 才 所 以 全 也 雜 而 偽 也, 故 不 能 為 己, 而 其 才 所 以 不 全 也 嗟 夫, 學 而 不 能 為 己, 不 能 全 其 才, 尚 何 學 之 貴 也 哉! 見 者 博 而 續 者 厚, 此 才 之 所 以 全 也 ; 見 者 寡 而 蓄 者 鮮, 此 才 之 所 以 不 全 也 ( 陵 川 集 卷 19, 辨 微 論 學 ), 觀 郝 經 之 意, 學 者 應 該 先 確 立 內 聖 外 王 的 目 標, 並 以 此 為 標 準 廣 博 地 學 習, 務 成 有 用 之 學, 才 能 有 益 於 經 世 濟 民 的 事 業

14 52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以 無 自 而 入, 應 該 是 經 典 無 法 與 心 中 的 理 想 相 契 合, 一 旦 堅 定 立 場, 從 聖 之 學 道 之 用 的 體 會 中, 確 定 經 典 實 為 有 用 之 學 的 重 要 來 源 由 此 可 知, 以 有 用 之 學 為 主 導, 就 可 將 經 典 的 內 涵 轉 化 為 實 學, 才 能 展 開 經 世 濟 民 的 工 作 因 此, 郝 經 基 於 積 極 經 世 的 熱 忱, 形 成 有 用 之 學 的 觀 念, 意 在 經 世 濟 民 的 理 想, 以 此 吸 收 經 典 要 義 評 述 學 說 異 端, 所 以 出 自 於 內 聖 外 王 思 維 的 實 學, 正 與 他 的 想 法 契 合, 所 以 他 十 分 重 視 這 套 淑 世 的 學 問 郝 經 雖 重 實 學, 卻 絕 非 閉 口 不 談 兩 宋 理 學 心 性 天 道 之 說, 但 他 更 將 學 術 的 觸 角 延 伸 到 經 史 諸 子 經 濟 文 集 等 範 疇 之 上, 這 種 現 象, 並 非 顯 示 他 在 知 行 上 的 矛 盾, 而 是 他 認 為 在 主 從 次 序 的 確 認 下, 廣 泛 的 學 習, 是 有 助 於 經 世 致 用 的 目 標 的 17 因 此, 他 對 前 儒 學 術 的 去 取, 並 不 偏 執, 對 道 統 的 詮 釋, 也 有 獨 到 的 看 法 18, 所 以 他 說 : 得 聖 人 之 道 者 則 有 顏 淵 氏, 傳 聖 人 之 道 者 則 有 子 思 氏, 述 聖 人 之 道 者 則 有 孟 軻 氏, 尊 聖 人 之 道 者 則 有 韓 愈 氏, 贊 聖 人 之 道 者 則 有 邵 雍 氏 ( 陵 川 集 卷 34, 順 天 府 孔 子 新 廟 碑 ), 韓 愈 和 邵 雍 等 人, 很 少 見 於 宋 代 理 學 家 的 道 統 名 單 之 內, 但 郝 經 認 為 他 們 都 得 到 聖 人 真 傳 另 外 有 一 段 說 法, 更 加 證 明 他 這 樣 的 觀 點 : 故 擴 充 聖 人 之 道 者 莫 如 孟 軻 氏 尊 聖 人 之 道 者 莫 如 漢 高 帝 存 聖 人 之 道 者 莫 如 文 中 子 立 聖 人 者 莫 如 韓 文 公 宋 興, 歐 蘇 則 為 之 藻 飾, 周 邵 則 為 之 推 明, 司 馬 則 為 之 經 濟, 程 張 則 為 之 究 竟 故 羽 翼 聖 人 之 道 者 莫 如 宋 諸 公 ( 陵 川 集 卷 26, 去 魯 記 ) 文 中, 諸 如 漢 高 帝 王 通 韓 愈 歐 陽 修 蘇 軾 周 敦 頤 邵 雍 司 馬 光 17 事 實 上, 郝 經 接 續 程 朱 理 學 的 討 論 範 疇, 在 心 性 情 理 氣 太 極 氣 命 等 範 疇 都 有 所 發 揮, 但 其 主 要 用 心, 還 是 在 經 世 濟 民 的 實 務 之 上 龔 道 運 曾 以 郝 經 與 許 衡 相 較, 曾 說 : 自 義 理 方 面 言 之, 郝 經 之 祖 述 朱 子, 誠 不 如 許 衡 之 具 體 而 微 惟 郝 經 以 義 理 為 中 心, 而 能 推 廓 廣 大, 匯 通 之 於 文 章 經 術 史 跡 治 道, 於 是 其 於 朱 子 經 學 史 學 之 發 揚, 乃 為 許 衡 所 不 及 故 郝 經 承 於 朱 子 所 開 創 之 局 面, 其 規 模 遂 視 許 衡 為 大 ( 朱 學 論 叢, 台 北 : 文 史 哲 出 版 社,1985 年, 頁 181) 許 衡 是 否 在 外 王 的 表 現 不 及 郝 經, 姑 且 不 論, 但 我 們 認 為 龔 氏 的 確 說 出 了 郝 經 學 術 特 色 18 郝 經 針 對 道 統 之 傳, 提 出 了 位 傳 與 心 傳 之 說, 他 的 看 法 是 : 道 之 統 一, 其 傳 有 二 焉 尊 而 王, 其 統 在 位, 則 其 位 傳 ; 化 而 聖, 其 統 在 心, 則 以 心 傳 位 傳 者 人, 人 得 之 故 常, 有 在 不 忘 心 傳 者, 非 其 人 則 不 可 得, 是 以 或 絕 或 續, 不 得 而 常 三 代 而 上, 聖 人 在 位, 則 道 以 位 傳, 堯 舜 禹 湯 文 武 周 公 是 已 三 代 而 下, 聖 人 無 位, 則 道 以 心 傳, 孔 子 顏 曾 子 思 孟 子 是 已 ( 陵 川 集 卷 34, 周 子 祠 堂 碑 ), 郝 經 明 確 指 出 道 統 與 治 統 二 分 的 現 象, 其 目 的 在 鼓 勵 知 識 份 子 接 續 往 聖 事 業, 繼 續 為 經 世 濟 民 而 奉 獻 心 力

15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53 二 程 張 載 等 人, 也 被 郝 經 認 為 得 聖 人 之 傳 而 有 建 樹 者, 由 此 可 知, 他 對 歷 代 儒 者 的 評 價, 不 拘 於 兩 宋 心 性 天 道 之 學, 舉 凡 在 道 德 經 術 等 有 所 貢 獻 者, 都 是 他 學 習 的 對 象 相 反 的, 他 卻 對 終 日 空 談 心 性 的 程 朱 後 學 提 出 批 評, 由 此 更 可 確 定 其 實 學 的 基 本 立 場, 他 的 說 法 是 : 世 之 人 好 高 慕 遠, 以 欺 世 盜 名 未 能 洒 掃 應 對, 而 便 說 性 與 天 道 紊 理 逾 分, 枉 探 速 成, 戕 本 根 壞 倫 類, 示 不 以 常 而 重 為 之 誑, 敗 德 孰 甚 焉! ( 陵 川 集 卷 36, 先 父 行 狀 ), 郝 經 要 求 學 者 從 洒 掃 應 對 開 始 做 起, 便 是 試 圖 矯 正 兩 宋 理 學 空 談 心 性, 導 致 戕 本 根 壞 倫 類 之 弊, 他 所 持 的 理 據, 就 是 一 種 經 世 濟 民 的 實 學 思 維 此 外, 郝 經 從 政 後 的 條 陳 建 議, 也 是 富 有 務 實 的 精 神, 譬 如 元 憲 宗 七 年, 蒙 古 東 西 路 大 軍 南 征 宋 朝, 蒙 哥 汗 自 任 西 路 總 指 揮, 尚 為 藩 王 的 忽 必 烈 則 為 東 路 大 軍 主 帥 郝 經 極 力 勸 阻 忽 必 烈 大 軍 輕 進, 他 的 理 由 是 : 力 無 所 用, 與 無 力 同 ; 勇 無 所 施, 與 不 勇 同 ; 計 不 能 行, 與 無 計 同 泰 山 厭 卵 之 勢, 河 海 濯 熱 之 舉, 擁 遏 頓 滯, 盤 桓 而 不 得 進, 所 謂 強 弩 之 末 不 能 射 魯 縞 者 也 為 今 之 計, 則 宜 救 已 然 之 失, 防 未 然 之 變 而 已 ( 陵 川 集 卷 32, 東 師 議 ) 郝 經 認 為 蒙 古 大 軍 不 宜 在 尚 未 審 慎 規 劃 的 狀 況 下, 冒 險 展 開 軍 事 行 動, 為 說 服 忽 必 烈, 他 務 實 地 分 析 當 時 的 大 勢 : 夫 攻 其 無 備, 出 其 不 意, 而 後 可 以 用 奇 豈 有 連 百 萬 之 眾, 首 尾 萬 餘 里, 六 飛 雷 動, 乘 輿 親 出, 竭 天 下, 倒 四 海, 騰 擲 宇 宙, 軒 豁 天 地, 大 極 於 遐 儌 之 土, 細 窮 於 委 巷 之 民, 撞 其 鐘 而 掩 其 耳, 囓 其 臍 而 蔽 其 目, 如 是 而 用 奇 乎? 是 執 千 金 之 璧 以 投 瓦 石 也, 可 不 惜 哉! 其 初 以 奇 勝 也, 關 隴 江 淮 之 北, 平 原 曠 野 之 多, 而 吾 長 於 騎, 故 所 向 不 能 禦 兵 鋒 新 銳, 民 物 稠 夥, 擁 而 擠 之, 郡 邑 自 潰, 而 吾 長 於 攻, 故 所 擊 無 不 破 是 以 用 其 奇 而 驟 勝 今 限 以 大 山 深 谷, 阨 以 重 險 薦 阻, 迂 以 危 途 繚 逕, 我 之 乘 險 以 用 奇 則 難, 彼 之 因 險 以 制 奇 則 易 ( 陵 川 集 卷 32, 東 師 議 )

16 54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郝 經 明 確 指 出 元 初 蒙 古 軍 屢 次 獲 勝 的 原 因 是 關 隴 江 淮 之 北, 平 原 曠 野 之 多, 而 吾 長 於 騎, 故 所 向 不 能 禦 兵 鋒 新 銳, 民 物 稠 夥, 擁 而 擠 之, 郡 邑 自 潰, 而 吾 長 於 攻, 故 所 擊 無 不 破 是 以 用 其 奇 而 驟 勝, 南 方 大 山 深 谷 阨 以 重 險 薦 阻, 迂 以 危 途 繚 逕, 所 以 不 能 出 奇 制 勝 歷 史 證 明 了 郝 經 的 顧 慮 是 對 的, 元 憲 宗 九 年, 蒙 哥 汗 死 於 合 州, 就 是 因 為 沒 有 周 詳 的 計 劃 所 致, 郝 經 盱 衡 時 勢, 實 事 求 是, 故 得 以 時 時 為 忽 必 烈 提 供 許 多 善 言 良 策, 我 們 相 信, 這 是 與 他 務 實 學 的 態 度 有 著 十 分 密 切 的 關 係 二 經 史 互 參 早 在 先 秦 時 期, 孔 孟 所 示 範 的 就 是 一 種 法 先 王 的 學 術 立 場, 他 們 從 經 史 的 詮 釋 之 中, 尋 找 一 些 足 為 典 範 的 言 論 史 實 觀 念, 以 作 為 儒 家 學 說 的 佐 證 後 世 儒 者 便 動 輒 徵 引 經 典 的 微 言 大 義, 並 配 合 古 聖 先 王 遺 事 為 例, 驗 諸 孔 孟 之 說, 加 強 自 己 的 學 術 觀 點, 因 此, 經 典 史 籍 的 詮 釋 工 作, 幾 乎 是 所 有 儒 者 繼 承 或 發 展 前 人 學 說 的 必 要 途 徑 郝 經 對 經 史 詮 釋 的 工 作, 十 分 用 心, 並 進 一 步 提 出 經 史 無 分 經 史 互 參 的 觀 念 事 實 上, 經 史 合 一 的 觀 念, 兩 宋 時 期 的 學 者 已 多 有 言 及 19, 晚 於 郝 氏 的 元 初 儒 者 劉 因 也 有 類 似 的 看 法, 可 能 就 是 受 其 影 響 20, 但 郝 經 則 從 古 無 經 史 之 分 開 始, 解 釋 經 史 互 參 的 必 要 性, 並 提 出 詳 細 的 論 證, 他 說 : 孔 子 定 六 經, 而 經 之 名 始 立, 未 始 有 史 之 分 也, 六 經 自 有 史 耳 故 易, 即 史 之 理 也 ; 書, 史 之 辭 也 ; 詩, 史 之 政 也 ; 春 秋, 史 之 斷 也 ; 禮 樂, 經 緯 於 其 間 矣, 何 有 於 異 哉? 至 馬 遷 父 子 為 史 記, 而 經 史 始 分 矣 其 後 遂 有 經 學 有 史 學, 學 者 始 二 矣 ( 陵 川 集 卷 19, 經 史 ) 19 譬 如 呂 祖 謙 曾 謂 : 看 詩 即 是 史 史 乃 是 事 實, 如 詩 甚 是 有 精 神, 抑 揚 高 下, 吟 詠 諷 道, 當 時 事 情, 可 想 而 知 ( 東 萊 呂 太 史 集 卷 5), 便 是 一 種 經 史 合 一 的 觀 點 20 元 儒 劉 因 曾 謂 : 學 史 亦 有 次 第 古 無 經 史 之 分, 詩 書 春 秋 皆 史 也 因 聖 人 刪 定 筆 削, 立 大 經 大 典, 即 為 經 也 ( 靜 修 先 生 文 集 卷 1, 敘 學 ), 譬 如 他 對 春 秋 的 詮 釋 可 知 其 對 經 史 的 觀 點, 也 與 郝 經 一 樣, 同 出 自 於 為 學 之 用 ( 靜 修 先 生 文 集 卷 1) 的 考 慮, 再 加 上 兩 人 同 鄉, 劉 氏 小 郝 經 20 歲, 故 稱 可 能 受 其 影 響

17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55 他 明 確 道 出 古 代 經 史 無 分 的 現 象, 乃 是 由 於 經 典 原 是 歸 納 史 實 後 的 結 果, 所 以 不 管 是 史 之 理 史 之 辭 史 之 政 史 之 斷, 都 是 聖 人 從 歷 史 的 教 訓 中, 匯 集 而 成 的 真 理 這 些 真 理, 依 實 際 的 內 容 歸 納 之 後, 才 有 易 詩 書 春 秋 之 別, 至 於 史 冊 本 身, 則 毋 須 再 分, 直 到 司 馬 遷 作 史 記, 經 史 方 才 二 分, 後 世 才 有 經 學 史 學 之 名 然 而, 郝 經 的 主 張 是 經 史 不 應 二 分, 而 且 應 該 相 互 參 酌, 他 的 觀 點 是 : 經 史 而 既 分 矣, 聖 人 不 作, 不 可 復 合 也 第 以 昔 之 經, 而 律 今 之 史 可 也 ; 以 今 之 史, 而 正 於 經 可 也 若 乃 治 經 而 不 治 史, 則 知 理 而 不 知 跡 ; 治 史 而 不 治 經, 則 知 跡 而 不 知 理 茍 能 一 之, 無 害 於 分 也 ( 陵 川 集 卷 19, 經 史 ) 郝 經 強 調 經 和 史 是 理 與 跡 的 關 係, 故 以 經 可 以 律 史, 史 則 可 證 驗 經 中 的 道 理, 後 世 雖 然 將 經 史 二 分, 但 如 能 遵 守 這 樣 的 原 則, 就 茍 能 一 之, 無 害 於 分 也 然 而, 經 典 為 何 提 供 理 呢? 我 們 可 以 從 郝 經 對 經 典 的 詮 釋 中 得 知, 他 曾 說 : 聖 人 定 四 經, 萬 世 扶 人 極, 率 經 以 事 天, 非 聖 即 為 賢, 人 事 乃 天 道, 大 經 即 天 言, 下 學 上 達 理, 捷 徑 餘 無 先 ( 陵 川 集 卷 2, 寓 興 ), 所 謂 人 事 乃 天 道, 大 經 即 天 言, 故 而 聖 人 手 定 四 經, 就 是 為 了 萬 世 扶 人 極, 他 在 講 述 易 時, 就 完 全 遵 循 這 樣 的 思 考 路 線, 他 說 : 於 是 眾 人 之 中 有 聖 人 焉, 曰 吾 民 之 性 甚 善, 而 其 智 甚 靈 也, 是 不 可 與 草 木 並 朽 而 無 知 焉 乃 盡 己 之 心, 推 而 盡 天 下 之 心, 假 天 地 萬 物, 畫 而 為 卦, 以 垂 道 之 統, 明 夫 所 以 主 之 者, 至 矣 盡 矣, 不 可 以 復 加 矣 眾 人 之 中 又 有 聖 人 焉, 曰 吾 民 之 情 甚 易 遷, 而 其 智 甚 易 變 也, 不 可 與 草 木 並 變 而 同 盡 乃 盡 己 之 心, 推 而 盡 天 下 之 心, 引 而 信 之, 以 盡 天 下 之 變, 而 重 其 卦, 明 夫 雖 變 而 主 焉 者 在 也, 至 矣 盡 矣, 不

18 56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可 以 復 加 矣 眾 人 之 中 又 有 聖 人 焉, 曰 吾 民 之 欲 甚 大, 而 其 惡 甚 易 長 也, 懼 其 淪 於 非 類 而 不 返 也 乃 盡 己 之 心, 推 而 盡 天 下 之 心, 而 作 爻 象 彖 繫 之 辭, 發 理 形 象 數 之 幾, 命 性 心 跡 之 本, 以 明 夫 吉 凶 消 長 之 道, 進 退 存 亡 之 理, 而 垂 教 焉, 使 不 失 其 所 主, 而 至 幽 者 顯, 至 神 者 著, 煥 乎 日 月 之 正 中 而 弗 昃 也, 於 是 而 始 成 夫 易 ( 陵 川 集 卷 18, 五 經 論 易 ) 上 述 引 文 中, 郝 經 認 為 易 乃 因 聖 人 察 覺 人 民 性 善 智 靈 不 可 無 知 情 遷 智 變 不 可 無 主 欲 大 惡 長 不 可 淪 於 非 類, 故 盡 己 推 而 盡 天 下 之 心, 作 卦 爻 象 彖 繫 等 辭, 其 目 的 在 於 明 夫 吉 凶 消 長 之 道, 進 退 存 亡 之 理, 而 垂 教 焉, 為 人 們 在 多 變 的 局 勢 中, 歸 納 出 一 套 進 退 應 對 之 道 除 此 之 外, 郝 經 認 為 經 典 也 具 有 致 治 的 功 能, 以 詩 為 例, 他 說 : 昔 者 聖 人 懼 民 情 之 塞 而 弗 通 也, 於 是 乎 觀 乎 詩 己 不 能 盡 而 託 之 於 人, 人 不 能 盡 而 託 之 於 物, 物 不 能 盡 而 歸 之 於 天 上 焉 公 卿 大 夫, 下 焉 新 翁 笱 婦, 有 所 感 而 必 有 所 作, 君 而 知 之, 天 下 之 情 無 不 通 矣 故 致 治 之 君, 觀 乎 人 情 也 必 於 此 乎 取 之 此 文 武 周 召 之 所 以 治, 宣 王 之 所 以 中 興, 厲 之 奔, 幽 之 死, 平 桓 之 所 以 失 政 至 矣 哉! 詩 之 於 王 政 如 是 之 切 也, 於 人 情 如 是 之 通 也, 於 治 亂 如 是 之 較 且 明 也 故 有 國 君 人 者, 不 可 以 不 讀 詩 ( 陵 川 集 卷 18, 五 經 論 詩 )

19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57 郝 經 相 信 詩 有 疏 通 民 情 的 效 果, 建 國 君 民 者, 都 要 從 詩 的 內 容 體 會 人 民 的 需 求, 進 而 規 劃 施 政 的 方 針, 他 所 謂 故 致 治 之 君, 觀 乎 人 情 也 必 於 此 乎 取 之, 就 是 強 調 有 志 於 經 世 濟 民 者, 應 該 從 詩 中 結 合 歷 史 的 教 訓, 掌 握 治 亂 興 衰 的 道 理, 方 可 有 所 補 益 從 上 述 的 討 論 中, 我 們 可 以 大 致 掌 握 郝 經 詮 釋 經 典 的 用 心 他 不 僅 認 為 經 典 對 人 生 的 啟 示 頗 大, 更 重 要 的, 他 強 調 了 經 典 對 治 道 的 實 質 效 益, 此 兩 者 足 證 他 的 有 用 之 學 觀 點, 正 在 經 典 的 詮 釋 工 作 中, 獲 得 具 體 的 落 實 所 以 他 說 : 六 經 具 述 王 道, 而 詩 書 春 秋 皆 本 乎 史 王 者 之 跡 備 乎 詩, 而 廢 興 之 端 明 ; 王 者 之 事 備 乎 書, 而 善 惡 之 理 著 ; 王 者 之 政 備 乎 春 秋, 而 褒 貶 之 義 見 聖 人 皆 因 其 國 史 之 舊 而 加 修 之, 為 之 刪 定 筆 削, 創 法 立 制, 而 王 道 盡 矣 ( 陵 川 集 卷 28, 一 王 雅 序 ) 這 段 引 文 中, 郝 經 認 為 六 經 皆 是 在 史 實 中 歸 納 出 古 聖 先 王 之 道, 後 世 可 從 詩 書 春 秋 等 經 典 內, 學 習 聖 王 的 嘉 言 善 政, 作 為 廢 興 善 惡 褒 貶 的 判 斷 依 據 此 外, 由 於 經 典 常 取 資 於 史 料, 所 以 他 也 肯 定 聖 人 對 史 籍 的 整 理 用 心, 實 乃 為 創 法 立 制, 而 王 道 盡 矣, 故 而 後 世 作 史 者, 應 秉 持 聖 人 求 治 之 初 衷, 務 求 以 跡 證 諸 理, 以 理 驗 諸 跡, 黽 勉 從 事, 為 經 世 濟 民 的 目 標 而 努 力 這 種 思 想, 我 們 也 可 從 郝 經 傳 世 之 作 續 後 漢 書 的 寫 作 動 機, 略 窺 一 二 : 奮 昭 烈 之 幽 光 揭 孔 明 之 盛 心 袪 曹 丕 之 鬼 域 破 懿 昭 之 城 府 明 道 術 闢 異 端 辨 姦 邪 表 風 亮 甄 義 烈 核 正 偽 曲 折 隱 奧 傳 之 義 理 徵 之 典 則 而 原 於 道 德 推 本 六 經 之 初 苴 補 三 史 之 後 千 載 之 蔽 一 旦 廓 然 矣!( 陵 川 集 卷 29, 續 後 漢 書 序 )

20 58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引 文 可 見 郝 經 撰 續 後 漢 書 非 僅 為 著 書 立 說, 他 實 懷 抱 著 曲 折 隱 奧 傳 之 義 理 徵 之 典 則 而 原 於 道 德 推 本 六 經 之 初 苴 補 三 史 之 後 的 理 想, 這 種 做 法 就 是 透 過 經 史 互 參 的 論 證 過 程, 提 出 理 跡 的 相 對 命 題, 藉 以 作 為 經 史 互 參 之 說 的 詮 解 方 式 然 而, 郝 經 並 非 將 其 僅 設 定 為 學 術 的 範 疇 而 已, 基 於 為 學 求 有 用 的 立 場, 他 更 將 這 樣 的 說 法 用 來 解 釋 時 局 提 出 建 言, 特 別 是 當 時 宋 元 對 峙 的 情 勢 之 下, 我 們 認 為 郝 經 將 理 跡 的 命 題, 轉 化 為 理 勢 的 分 析 了, 其 分 析 天 下 大 勢, 常 具 卓 識 以 出 使 南 宋 為 例, 他 對 宋 帝 的 說 法 是 : 夫 天 下 有 定 理 而 無 定 勢 聖 人 馭 天 下 之 大 柄, 本 夫 理 而 審 夫 勢, 不 執 於 一, 不 失 於 一, 而 惟 理 是 適 是 以 舉 而 措 之, 成 天 下 之 事 業 以 天 下 之 至 靜, 應 天 下 之 至 動 ; 以 天 下 之 至 常, 應 天 下 之 至 變 ; 以 天 下 之 至 無 為, 而 為 天 下 之 至 有 為 勢 莫 能 定, 而 理 無 不 定 推 理 而 行, 握 符 持 要, 以 應 夫 勢, 天 下 無 不 定 也 賈 誼 有 言 : 湯 武 之 定 取 舍 審, 而 秦 王 之 定 取 舍 不 審 審 者 何? 審 夫 勢 也 ; 定 者 何? 定 夫 理 也 ; 取 舍 者 何? 理 勢 之 間 也 見 夫 勢 必 求 夫 理, 輕 重 可 否, 不 相 違 戾, 而 後 權 得 而 處 之 定 ( 陵 川 集 卷 39, 上 宋 主 陳 請 歸 國 萬 言 書 ) 郝 經 告 訴 宋 帝 天 下 大 勢 變 化 莫 測, 唯 有 依 理 而 行, 才 是 不 變 的 法 則, 所 以 他 說 : 本 夫 理 而 審 夫 勢, 不 執 於 一, 不 失 於 一, 而 惟 理 是 適, 原 因 在 於 勢 莫 能 定, 而 理 無 不 定, 所 以 他 勸 宋 帝 仿 效 聖 人 之 法, 推 理 而 行, 握 符 持 要, 以 應 夫 勢, 天 下 無 不 定 也, 在 理 勢 之 間 有 所 取 捨 這 種 以 理 為 主 的 觀 念, 顯 然 是 從 經 史 詮 釋 時 的 理 跡 命 題 衍 生 出 來 的, 聖 人 以 經 律 史, 以 史 證 經 的 做 法, 正 如 同 審 勢 定 理 以 理 御 勢 的 取 捨 權 衡, 國 家 之 長 治 久 安, 非 此 不 可 郝 經 特 別 強 調 理 與 勢 觀 念, 乃 是 出 自 於 時 局 的 考 慮, 他 有 感 於 時 勢 變 化 甚 大, 改 朝 換 代 之 間, 聖 明 之 君 應 該 秉 持 理 以 順 夫 勢, 為 人 民 謀 取

21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59 更 大 的 幸 福, 這 種 順 應 政 局 變 化 的 理, 就 是 儒 家 的 倫 理 道 德 價 值 標 準 他 曾 說 : 觀 君 子 之 所 養, 不 于 常 于 其 變, 變 于 外 而 不 變 于 內 者, 養 焉 者 也, 變 于 外 而 內 亦 變 焉 者, 無 所 養 者 也 天 命 我 以 德 執 之, 不 回 守 之, 不 易 養 之, 無 害 而 已 矣, 我 何 加 損 焉? 又 何 榮 落 得 喪 之 足 變 於 其 間 哉? 故 君 子 無 變 非 無 變 也, 變 在 物 而 不 在 我 也 ( 陵 川 集 卷 30, 送 鄉 先 生 宋 君 還 燕 序 ) 郝 經 所 謂 變 于 外 而 不 變 于 內 者, 乃 君 子 宜 所 養 之 處, 天 命 我 以 德 即 是 君 子 所 應 養 護 之 者, 於 是, 儘 管 外 在 環 境 事 物 不 斷 變 化, 君 子 仍 堅 守 不 變 的 原 則 我 們 如 果 仔 細 推 敲, 從 變 中 求 其 不 變, 不 回 守 之, 不 易 養 之, 以 求 養 護 其 天 賦 之 德, 因 此, 所 謂 不 變 者 不 就 是 理 嗎? 變 於 物 者 不 就 是 勢 ( 即 跡 ) 嗎? 郝 經 基 於 這 樣 的 認 識, 入 仕 元 廷, 以 求 其 為 學 之 有 用, 更 希 望 因 而 影 響 當 時 的 統 治 者 與 知 識 份 子, 一 起 投 入 經 世 濟 民 的 大 事 業 之 中 三 用 夏 變 夷 蒙 古 入 主 中 國 之 前, 中 原 大 地 已 經 長 期 在 異 族 的 統 治 之 下, 因 此 北 方 的 知 識 份 子 對 統 治 者 施 政 良 窳 的 關 心, 遠 比 夷 夏 與 否 的 民 族 意 識 強 調, 更 為 重 視 然 而, 在 這 樣 歷 史 條 件 之 下, 儒 者 將 內 聖 外 王 的 理 想 付 諸 實 踐 的 過 程 中, 仍 然 必 須 面 對 夷 夏 之 辨 的 質 疑, 所 以 論 證 古 來 夷 夏 之 辨 的 不 同 立 場, 將 是 元 初 儒 者 欲 發 揮 其 政 治 才 能 的 第 一 步 工 作 再 者, 蒙 古 族 原 本 有 外 中 國 內 北 國 的 觀 念 21, 其 征 服 漢 地, 不 過 是 為 了 擄 掠 財 富 而 已, 並 無 長 期 統 治 的 打 算, 所 以 亡 金 初 期 恣 意 燒 殺 破 壞, 鐵 騎 橫 越 之 處, 除 了 屍 骸 遍 野 之 外, 古 蹟 文 物 庠 序 學 校 也 成 為 一 片 廢 墟 22, 這 都 是 郝 經 等 知 識 份 子 痛 心 疾 首, 而 力 求 改 變 的 現 象 21 元 末 明 初 學 者 葉 子 奇 中 曾 言 : 元 朝 自 混 一 以 來, 大 抵 皆 內 北 國 而 外 中 國, 內 北 人 而 外 南 人 以 致 深 閉 固 拒, 曲 為 防 護, 自 以 為 得 親 疏 之 道, 是 以 王 澤 之 施 少 及 於 南, 滲 漉 之 恩, 悉 歸 於 北 ( 草 木 子, 台 北 : 商 務 印 書 館,1974 年 ) 22 金 末 元 初 各 地 廟 學 多 遭 破 壞, 王 惲 稱 : 遷 革 以 來, 神 棲 碑 屋 幸 脫 燬 燼, 然 歲 年 綿 邈, 人 跡 罕 至, 浸 淫 于 壤 聚 草 棘 而 宅 狐 狸, 蓋 有 年 于 茲 ( 秋 澗 先 生 大 全 集 卷 53, 解 州 聞 喜 縣

22 60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郝 經 等 人 為 解 決 異 族 統 治 的 合 法 性 問 題, 並 藉 由 儒 學 的 宣 傳 介 紹, 希 望 新 興 的 統 治 勢 力 能 在 儒 教 的 引 導 之 下, 為 長 久 經 歷 苦 難 的 廣 大 人 民, 帶 來 一 個 安 和 樂 利 的 新 生 活, 此 即 郝 經 為 學 求 有 用 的 目 標 為 達 到 此 目 標, 首 先, 郝 經 必 須 先 肯 定 異 族 統 治 有 其 合 法 的 依 據, 那 就 是 行 王 道 興 德 治, 他 說 : 雖 然, 天 無 必 與, 惟 善 是 與 ; 民 無 必 從, 惟 德 之 從 中 國 而 既 亡 矣, 豈 必 中 國 之 人 而 後 善 治 哉? 聖 人 有 云, 夷 而 進 於 中 國, 則 中 國 之 茍 有 善 者, 與 之 可 也, 從 之 可 也, 何 有 於 中 國 於 夷? 故 苻 秦 三 十 年 而 天 下 稱 治, 元 魏 數 世 而 四 海 幾 平, 晉 能 取 呉 而 不 能 遂 守, 隋 能 混 一 而 不 能 再 世 以 是 知 天 下 之 所 與, 不 在 於 地 而 在 於 人, 不 在 於 人 而 在 於 道, 不 在 於 道 而 在 於 必 行 力 為 之 而 已 矣 ( 陵 川 集 卷 19, 辨 微 論 -- 時 務 ) 郝 經 一 段 天 無 必 與, 惟 善 是 與 ; 民 無 必 從, 惟 德 之 從 的 話 道 出 元 初 儒 者 的 共 同 心 聲, 天 之 所 與 民 之 所 從 者, 必 以 為 善 行 德 為 目 標, 無 分 是 夷 是 夏, 故 胡 人 符 氏 行 善 政 而 天 下 稱 治, 拓 拔 元 魏 用 德 治 而 四 海 幾 平, 反 觀 晉 隋 兩 代, 窮 奢 極 慾, 魚 肉 百 姓, 終 而 國 祚 不 永, 天 下 易 主 因 此, 郝 經 認 為 中 國 而 既 亡 矣, 豈 必 中 國 之 人 而 後 善 治 哉? 聖 人 有 云, 夷 而 進 於 中 國, 則 中 國 之 茍 有 善 者, 與 之 可 也, 從 之 可 也, 何 有 於 中 國 於 夷?, 此 乃 審 時 度 勢, 又 見 世 祖 愛 養 中 國, 寬 仁 愛 人, 樂 賢 下 士, 甚 得 夷 夏 之 心, 有 漢 唐 英 主 之 風 ( 陵 川 集 卷 38, 復 與 宋 丞 相 論 本 朝 兵 亂 書 ), 所 以 更 肯 定 朝 代 更 迭, 異 族 統 治 的 正 當 性, 但 其 真 正 用 心, 還 是 希 望 統 治 者 仿 效 前 代 善 舉, 以 天 下 百 姓 為 念 其 次, 勸 導 元 廷 統 治 者 重 漢 法 興 儒 教 郝 經 與 其 他 元 初 的 儒 臣 一 樣, 積 極 引 介 儒 學 教 化, 並 在 政 務 上 強 調 推 行 漢 法 的 重 要 性 23, 事 實 上, 元 世 祖 漢 化 程 度 重 修 廟 學 碑 銘 ), 另 外, 胡 祇 遹 亦 曰 : 廟 學 火 于 兵, 草 莽 瓦 礫 將 七 十 年 ( 紫 山 大 全 集 卷 9, 欒 城 縣 學 記 ), 都 是 明 證 23 譬 如 許 衡 也 告 訴 世 祖 : 考 之 前 代, 地 方 奄 有 中 夏, 必 行 漢 法 可 以 長 久, 故 後 魏 遼 金 能 用 漢 法, 歷 年 最 多, 其 他 不 能 實 用 漢 法 皆 亂 亡 相 繼, 史 冊 具 載, 昭 昭 可 見 也, 原 因 在 於 國 朝 仍 處 遠 漢, 無 事 論 此, 必 如 今 日 形 勢, 非 用 漢 法 不 可 也 陸 行 資 車, 水 行 資 舟, 反 之, 則 必 不 能 行 幽 燕 以 北, 服 食 宜 涼 ; 蜀 漢 以 南, 服 食 宜 熱, 反 之, 則 必 有 變 異, 以 是 論 之, 國 家 當

23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61 已 然 很 深, 他 對 儒 者 的 態 度 也 較 先 前 的 統 治 者 更 為 親 近 信 用, 所 以 我 們 可 從 史 料 窺 得 元 初 君 臣 廷 對 時, 常 表 現 出 積 極 經 世 濟 民 的 熱 忱 然 而, 蒙 古 草 原 時 期 部 落 傳 統 的 長 久 影 響 24, 元 帝 重 實 用 好 大 喜 功 之 心 不 減, 再 加 上 李 壇 之 亂 後 猜 忌 漢 人, 且 與 色 目 人 的 政 治 角 力 等 因 素 25, 都 使 儒 臣 們 推 動 漢 法 治 國 的 理 想 難 以 落 實 郝 經 雖 然 並 未 涉 入 複 雜 的 政 治 鬥 爭 之 中, 但 他 對 漢 法 的 推 動 工 作, 採 取 了 較 為 迂 迴 有 彈 性 的 策 略, 他 說 : 自 金 源 以 來, 綱 紀 禮 義, 文 物 典 章, 皆 以 墜 沒, 其 緒 餘 土 苴, 萬 億 之 能 一 存 若 不 大 為 振 澡, 與 天 下 更 始, 以 國 朝 之 成 法, 援 唐 宋 之 故 典, 參 遼 金 之 遺 制, 設 官 分 職, 立 政 安 民, 成 一 王 法 ( 陵 川 集 卷 32, 立 政 議 ) 他 告 訴 世 祖 在 立 法 定 制 時, 當 以 蒙 古 本 俗 為 基 礎, 參 酌 唐 宋 故 儀, 遼 金 遺 制, 有 所 損 益, 以 切 實 用, 方 可 成 一 王 法 此 舉 不 單 以 漢 法 為 尊, 並 能 參 用 蒙 古 法 與 前 代 遺 緒, 顯 然 較 易 獲 得 蒙 古 統 治 階 層 的 認 同, 然 而, 觀 察 他 所 提 出 的 條 陳 奏 議, 仍 是 以 漢 法 為 主, 也 不 違 儒 教 規 範 除 此 之 外, 他 也 透 過 前 朝 史 實 的 討 論, 證 明 行 漢 法 的 必 要 性 : 昔 元 魏 始 有 代 地, 便 參 用 漢 法 至 孝 文 遷 都 洛 陽, 一 以 漢 法 為 政, 典 章 制 度 燦 然 與 前 代 比 隆, 至 今 天 下 稱 為 賢 君 ( 陵 川 集 卷 32, 立 政 議 ) 行 漢 法 無 疑 也 ( 魯 齋 遺 書 卷 7, 時 務 五 事 ), 他 與 郝 經 一 樣, 積 極 宣 傳 並 推 動 行 漢 法 24 譬 如 投 下 根 腳 選 汗 制 度 等, 都 是 元 廷 保 留 草 原 時 期 的 封 建 制 度, 使 宗 室 功 臣 皆 可 世 代 享 受 特 權 的 做 法, 詳 見 洪 金 富 從 投 下 分 封 制 度 看 元 朝 政 權 的 性 質 ( 中 央 研 究 院 歷 史 語 言 研 究 所 集 刊 第 58 本 第 4 分,1987 年, 頁 ); 姚 從 吾 說 蒙 古 秘 史 中 的 推 選 可 汗 與 選 立 太 子 ( 姚 從 吾 先 生 全 集 ( 五 )- 遼 金 元 史 論 文 ( 上 ), 台 北 : 正 中 書 局,1981 年, 頁 ) 等 論 文 25 陳 垣 曾 說 : 當 是 時, 百 漢 人 之 言, 不 如 一 西 域 人 之 言, 一 西 域 人 儒 者 之 言, 不 如 一 西 域 人 釋 者 之 言 之 尤 為 有 力, 而 得 國 主 之 信 用 也 ( 元 西 域 人 華 化 考,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4 62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蓋 金 有 天 下, 席 遼 宋 之 盛, 用 夏 變 夷, 擁 八 州 而 征 南 海, 威 既 外 振, 政 亦 內 修, 立 國 圖 強, 徙 都 定 鼎 至 大 定 間, 南 北 盟 誓 既 定, 好 聘 往 來, 甲 兵 不 試, 四 鄙 不 警, 天 下 晏 然, 大 禮 盛 典 于 是 具 舉 泰 和 中, 律 書 始 成, 凡 在 官 者, 一 以 新 從 事, 國 無 弊 政, 亦 無 冤 民, 燦 燦 一 代 之 典, 與 唐 宋 比 隆 ( 陵 川 集 卷 30, 刪 注 刑 統 賦 序 ) 北 魏 孝 文 帝 以 漢 法 施 政, 天 下 稱 頌 賢 君 ; 金 能 用 夏 變 夷, 故 燦 燦 一 代 之 典, 與 唐 宋 比 隆, 他 期 望 世 祖 在 攻 城 掠 地 之 後, 為 長 治 久 安 計, 能 仿 效 前 朝 故 實, 在 施 政 上 依 循 漢 法 規 模, 他 在 立 政 議 這 篇 奏 章 是 這 樣 說 的 : 國 家 光 有 天 下, 錦 歷 四 紀, 恢 拓 疆 宇, 古 莫 與 京 惜 乎 攻 取 之 計 甚 切, 而 修 完 之 功 弗 逮, 天 下 之 器 日 益 敝, 而 生 民 日 益 憊 也 蓋 其 幾 一 失, 而 其 弊 遂 成 出 下 燕 雲, 奄 有 河 朔, 便 當 創 法 立 制, 而 不 為 既 並 西 域, 滅 金 源, 蹂 荊 襄, 國 勢 大 張, 兵 力 崛 阜, 民 物 稠 夥, 大 有 為 之 時 也 茍 於 是 時 正 紀 綱, 立 法 度, 改 元 建 號, 比 隆 前 代, 使 天 下 一 新, 漢 唐 之 舉 也 而 不 為 於 是 法 度 廢 則 綱 紀 亡, 官 制 廢 則 政 事 亡, 都 邑 廢 則 宮 室 亡, 學 校 廢 則 人 材 亡, 廉 恥 廢 則 風 俗 亡, 紀 律 廢 則 軍 政 亡, 守 令 廢 則 民 政 亡, 財 賦 廢 則 國 用 亡, 天 下 之 器 雖 存, 而 其 實 則 無 有 ( 陵 川 集 卷 32, 立 政 議 ) 2000 年, 頁 29), 由 此 可 見 漢 人 不 如 色 目 人 地 位 顯 赫, 儒 者 的 政 治 地 位, 更 低 於 釋 者, 當 時 儒 者 政 治 處 境 十 分 惡 劣

25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63 他 歷 數 蒙 古 崛 起 之 後, 重 視 武 勇, 但 文 治 多 缺, 此 即 所 謂 攻 取 之 計 甚 切, 而 修 完 之 功 弗 逮, 導 致 法 度 官 制 都 邑 學 校 廉 恥 紀 律 守 令 財 賦 壞 亂, 實 乃 取 亂 之 癥 也 所 以 郝 經 建 議 世 祖 正 紀 綱, 立 法 度, 改 元 建 號, 比 隆 前 代, 使 天 下 一 新, 漢 唐 之 舉 也, 我 們 可 以 從 他 所 奏 便 宜 新 政 十 六 條 中, 諸 如 置 省 部 以 一 紀 綱 建 監 司 以 治 諸 侯 行 寬 政 以 結 人 心 罷 冗 官 以 寬 民 力 定 儲 貳 以 塞 亂 階 等 項, 都 是 基 於 推 行 漢 法 以 求 長 治 久 安 的 考 慮 平 心 而 論, 郝 經 用 夏 變 夷 的 思 考 方 式, 除 了 確 立 了 元 代 統 治 的 合 法 性 外, 更 重 要 的, 儒 者 不 斷 宣 傳 德 治 觀 念 之 舉, 影 響 所 及, 的 確 使 元 帝 逐 步 認 同 儒 家 的 政 治 理 想 我 們 認 為, 郝 經 的 建 議 對 蒙 古 草 原 傳 統 的 轉 變 深 具 啟 迪 作 用, 他 期 望 統 治 者 自 許 為 天 下 之 主, 不 限 中 表, 不 為 鄙 外, 不 心 乎 南 北, 心 乎 生 民 ( 陵 川 集 卷 37, 上 宋 主 請 區 處 書 ), 故 應 放 大 格 局, 培 養 治 理 天 下 的 雄 心, 不 偏 於 北 方 故 土, 而 應 有 長 期 規 劃 的 打 算, 所 以 他 認 為 : 夫 紀 綱 禮 義 者, 天 下 之 元 氣 也 ; 文 物 典 章 者, 天 下 之 命 脈 也 非 是 則 天 下 之 器 不 能 安 小 廢 則 小 壞, 大 廢 則 大 壞 小 為 之 修 完 則 小 康, 大 為 之 修 完 則 太 平 固 有 志 於 天 下 者, 必 為 之 修 而 不 棄 也 ( 陵 川 集 卷 32, 立 政 議 ) 郝 經 認 為 天 下, 一 大 器 也 用 之 久 則 必 敝 窳 殘 缺, 甚 則 至 於 破 碎 分 裂, 置 而 不 修, 則 委 而 去 之 耳 生 民 萬 物 者, 器 之 所 中 者 也 器 敝 而 委, 則 其 中 者 亦 必 壞 爛 而 不 收 有 志 於 天 下 者 則 為 之 倡, 率 其 群 而 修 之,( 王 追 ) 琢 而 俾 之 完, 扶 持 而 置 之 安, 藻 飾 而 新 之, 滌 蕩 而 潔 之, 使 其 中 者 可 以 食, 可 以 藏, 可 以 積 而 豐, 可 以 饜 而 飫, 為 器 之 主 而 天 下 王 之, 安 富 尊 榮 而 享 福 天 下 ( 陵 川 集 卷 32, 立 政 議 ), 有 智 者 如 欲 天 下 之 器 恆 新 而 可 用, 必 須 掌 握 紀 綱 禮 義 與 文 物 典 章 之 事, 如 此 天 下 太 平, 人 主 方 可 安 享 富 貴 尊 榮 從 為 異 族 的 合 法 性 尋 求 解 釋 開 始, 郝 經 的 動 機 並 不 是 為 個 人 政 治 前 途, 因 為 他 曾 說 : 有 名 不 可 求, 有 祿 不 可 干, 干 祿 當 事 人, 此 身 即 屬 官 豈 辱 八 尺 軀, 區 區 為 一 湌, 道 義 等 芻 豢, 足 饜 無 饑 寒, 冠 蓋 不 與 賜, 屢 空 獨 稱 顏, 憂 道 不 憂 貧, 高 賢 多 閉 關 ( 陵 川 集 卷 2, 詠 貧 士 ), 故 而 南 使 期 間 雖 九 死 一 生, 卻 不 曾 稍 改 其 初 衷, 可 見 其 實 有 執 著 之 處 因 此, 他 之 所 以 認 為 今 日 能 用 士 而 能 行

26 64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中 國 之 道, 則 中 國 之 主 也 ( 陵 川 集 卷 37, 與 宋 國 兩 淮 制 置 使 書 ), 乃 是 在 盱 衡 歷 史 現 況 後, 提 出 的 務 實 看 法, 即 使 如 此, 從 他 所 舉 前 朝 史 實, 或 相 關 言 論 中 可 知, 他 最 主 要 的 關 切 處 還 是 希 望 儒 家 德 治 再 現, 拯 人 民 於 鋒 鏑 戰 火 之 中 他 的 一 段 文 字, 足 以 表 達 他 的 內 心 期 盼, 他 寫 道 : 漢 鼎 既 已 墜, 海 內 必 有 歸, 誠 能 正 德 業, 亦 足 為 王 基 ( 陵 川 集 卷 2, 寓 興 ), 郝 經 希 望 藉 由 用 夏 變 夷 的 指 導 原 則, 鼓 勵 元 帝 效 法 古 聖 先 王, 再 造 平 明 之 世, 屆 時 必 能 四 方 來 朝, 海 內 歸 心 郝 經 之 所 以 強 調 用 夏 變 夷 的 做 法, 還 是 出 自 於 為 學 求 有 用 的 觀 念, 我 們 可 以 從 他 對 儒 者 的 期 許, 解 讀 這 樣 的 學 術 傾 向, 他 說 : 世 所 謂 儒 者, 文 章 而 已 矣, 父 師 以 之 垂 訓 學 者, 以 之 為 務 有 司, 以 之 進 退 多 士, 是 以 翕 然 相 尚, 炳 然 相 輝, 而 儒 之 為 儒 不 復 古 矣 蓋 文 章 者 儒 之 末, 而 德 行 者 儒 之 本 也, 務 其 本 而 末 自 從, 有 諸 內 則 必 形 諸 外 庶 幾 天 下 不 獨 以 文 章 為 儒, 以 德 行 者 為 儒 也, 人 之 去 浮 華, 植 本 根, 草 澆 訛, 尚 忠 信, 雍 雍 皥 皥, 復 古 之 治, 其 張 本 於 茲 乎 ( 陵 川 集 卷 30, 儒 行 序 ) 他 認 為 儒 者 應 該 不 獨 以 文 章 為 儒, 以 德 行 者 為 儒 也, 人 之 去 浮 華, 植 本 根, 草 澆 訛, 尚 忠 信, 雍 雍 皥 皥, 復 古 之 治, 所 以 時 刻 以 德 為 主, 復 古 之 治, 堅 持 儒 家 天 地 相 依 附, 吾 道 同 始 終, 經 世 維 皇 綱, 一 王 辨 華 戎, 聖 人 鍾 神 靈, 樹 立 何 豪 雄, 六 經 通 四 時, 顥 顥 弘 宗 風, 王 法 奠 有 生, 大 統 垂 無 窮 ( 陵 川 集 卷 6, 擬 古 ) 的 理 想, 所 謂 經 世 維 皇 綱, 一 王 辨 華 戎, 就 是 其 基 於 求 學 務 有 用 而 實 踐 用 夏 變 夷 做 法 的 依 據 了 肆 結 論 古 代 評 述 元 初 北 方 儒 臣 之 思 想 者, 若 持 正 面 看 法, 多 以 程 朱 後 學 規 之, 卻 惜 其 無 所 發 明, 在 理 學 上 建 樹 不 多 ; 負 面 評 價 者, 則 多 如 王 夫 之 般 以 夷 夏 之 辨 仕

27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65 隱 進 退 無 方 目 之. 肆 意 攻 訐 毀 謗 26 我 們 認 為, 正 反 兩 面 的 看 法 或 許 都 不 得 其 旨, 元 初 儒 臣 透 過 時 局 的 反 省, 傳 統 思 想 的 揉 合 轉 化, 實 已 歸 結 出 一 套 因 應 時 勢 經 世 濟 民 的 思 想 體 系, 近 來 許 多 學 者 逐 漸 嘗 試 拋 開 傳 統 的 解 讀 方 式, 開 始 以 同 情 的 理 解, 設 身 處 地 的 詮 釋 元 初 儒 臣 的 思 想 體 系, 此 實 可 為 元 初 儒 學 的 研 究 開 啟 新 頁, 是 值 得 我 們 欣 喜 的 現 象 然 而, 如 果 可 以 從 這 些 儒 者 的 思 想 中, 找 出 某 些 驅 使 其 學 術 發 展 的 動 因, 將 更 有 助 於 掌 握 他 們 在 儒 學 史 上 的 地 位 與 價 值 從 本 文 的 討 論 可 知, 郝 經 多 次 在 其 論 述 中 強 調 有 用 之 學 的 觀 念, 顯 然 的, 他 是 有 意 藉 此 觀 念 不 僅 勵 己, 也 在 勉 人, 更 希 望 有 所 實 踐, 所 以 我 們 將 這 個 觀 念 特 別 提 出, 作 為 掌 握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樞 紐 事 實 上, 郝 經 有 用 之 學 的 觀 念 原 本 是 儒 家 經 世 濟 民 的 學 術 立 場, 這 是 順 應 著 內 聖 外 王 的 理 想 而 發 展 的, 它 透 過 元 初 複 雜 政 局 的 反 省, 與 兩 宋 理 學 的 吸 收 調 適 後, 而 形 成 一 主 體 思 維, 郝 經 以 之 辨 正 學 術 砥 礪 言 行 入 仕 參 政, 可 見 其 重 要 的 意 義 本 文 發 現, 郝 經 諸 如 諫 阻 東 師 征 宋 力 勸 世 祖 繼 位 大 統 陳 述 治 國 方 針 等 歷 史 上 的 表 現, 都 可 說 是 求 學 之 有 用 的 具 體 行 動, 我 們 也 可 從 此 得 知, 郝 經 的 學 術 不 僅 是 理 論 的 陳 述, 更 富 有 積 極 的 實 踐 精 神 在 掌 握 郝 經 的 歷 史 表 現 後, 再 試 著 詮 釋 他 的 論 著 內 容, 我 們 可 以 發 現, 在 有 用 之 學 觀 念 的 驅 使 之 下, 郝 經 的 學 術 思 想 有 三 個 基 本 傾 向, 分 別 是 講 究 實 學 經 史 互 參 用 夏 變 夷 郝 經 的 三 個 學 術 傾 向 乃 是 繼 承 儒 家 傳 統 因 應 時 局 變 化 的 務 實 做 法, 正 因 如 此, 他 的 有 用 之 學 觀 才 得 以 落 實, 我 們 也 從 此 處 看 出 郝 經 經 世 濟 民 的 真 正 用 心 26 明 末 清 初 王 夫 之 曰 : 鬻 詩 書 禮 樂 於 [ 非 ] 類 之 廷 者, 其 國 之 妖 也 其 跡 似, 其 理 逆, 其 文 詭, 其 說 淫, 相 帥 以 嬉, 不 亡 也 奚 待? 而 為 儒 者 之 恥, 姚 樞 許 衡 實 先 之 矣 ( 讀 通 鑑 論 卷 17); 又 曰 : 女 真 蒙 古 之 吞 噬 中 華, 皆 衣 冠 無 賴 之 士 投 幕 求 榮 者 窺 測 事 機 而 勸 成 之 廉 希 憲 姚 樞, 許 衡 之 流, 又 變 其 局 而 以 理 學 為 椑 闔, 使 之 自 躋 於 堯 舜 湯, 文 之 列, 而 益 無 忌 憚 游 士 之 禍, 至 於 此 而 極 矣 ( 讀 通 鑑 論 卷 14), 我 們 認 為, 此 乃 王 夫 之 基 於 民 族 意 識 的 激 情 而 發 的

28 66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參 考 文 獻 王 夫 之, 讀 通 鑑 論, 臺 北 : 世 界 書 局,1974 年 王 明 蓀, 郝 經 之 史 學, 興 大 歷 史 學 報 創 刊 號,1991 年 王 惲, 秋 澗 集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83 年 王 惲, 秋 澗 先 生 大 全 集 ( 四 部 叢 刊 ), 上 海 市 : 上 海 書 店,1989 年 世 變 群 體 與 個 人 : 第 一 屆 全 國 歷 史 學 學 術 討 論 會 論 文 集, 臺 北 : 臺 大 歷 史 所 1996 年 李 則 芬, 元 史 新 講 ( 四 ), 臺 北 : 黎 明 文 化 公 司,1989 年 杜 維 明, 儒 家 思 想, 臺 北 : 東 大 圖 書 公 司,1997 年 呂 祖 謙, 東 萊 呂 太 史 集 ( 百 部 叢 書 集 成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67 年 宋 濂, 元 史 ( 百 衲 本 二 十 四 史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88 年 查 洪 德, 郝 經 的 學 術 與 文 藝, 文 學 遺 產 第 6 期,1997 年 胡 祇 遹, 紫 山 大 全 集 ( 四 庫 全 書 珍 本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3 年 洪 金 富, 從 投 下 分 封 制 度 看 元 朝 政 權 的 性 質, 中 央 研 究 院 歷 史 語 文 研 究 所 集 刊 第 58 本 第 4 分,1987 年 姚 從 吾, 姚 從 吾 先 生 全 集 ( 五 )- 遼 金 元 史 論 文 ( 上 ), 臺 北 : 正 中 書 局, 1981 年 郝 經, 陵 川 集 ( 四 庫 全 書 珍 本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3 年 許 衡, 魯 齋 遺 書 ( 四 庫 全 書 珍 本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3 年 陳 垣, 元 西 域 人 華 化 考,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0 年 程 發 軔 等, 儒 家 思 想 研 究 論 集, 臺 北 : 黎 明 文 化 公 司,1983 年 彭 大 雅, 黑 韃 事 略,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67 年 葉 子 奇, 草 木 子 ( 四 庫 全 書 珍 本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4 年 葛 榮 晉, 中 國 實 學 思 想 史, 北 京 : 首 都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1994 年 劉 因, 靜 修 集, 臺 北 : 世 界 書 局,1988 年 劉 因, 靜 修 先 生 文 集, 臺 北 : 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1984 年 劉 祈, 歸 潛 志 ( 百 部 叢 書 集 成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65 年 蕭 啟 慶, 元 代 史 新 探, 臺 北 : 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1983 年 龔 道 運, 朱 學 論 叢, 臺 北 : 文 史 哲 出 版 社,1985 年

29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67 Feng Chia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p.39-64, No.7, Nov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eng Chia University A Confucian Scholar in the Yuan Dynasty: Hau Ching, His Theory of Useful Knowledge Shing-Yi Ma * Abstract Hau Ching was an important thinker and politician in the early Yuan Dynasty. Scholars have quite different thoughts about the discourse in his work. Some criticize it while others admire it. This essay tries to start with an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Useful Knowledge, which is the most frequent term in Hau Ching s work. Through a study of Hau Ching s background and personal inclination, this essay attempts to illustrate how the idea of administering a social order for the welfare of the mob from applied philosophy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influencing Hau Ching s thoughts, manners,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This essay argues that under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academic thoughts, social trends, Useful Knowledge, Hau Ching s propensity for academy, can be described in three directions: exploring applied philosophy, referring to classic and historical works mutually, and acculturating the savag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Hau Ching s academic thoughts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a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aforementioned three categories. So, Hau Ching selected parts of traditional thoughts to learn. He had his insistence on serving the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his own will. These attitudes all were influenced by Useful Knowledge. This essay finally emphasizes that when we try to give a fair evaluation * Lecturer,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rts, National Taichung Teachers College.

30 68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about Hau Ching s contribution, we should make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Hau Ching s endeavor of providing the Useful Knowledge. In this way, we are able to find a new space of discussion for criticisms on Hau Ching s work. Keywords: useful knowledge, applied philosophy, referring to classic and historical work mutually, administering a social order for the welfare of the mob, acculturating the savages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 新 學 報 31 期 pp.37-55 Volume 31, Ming Hsin Journal, October 2005 李 商 隱 審 美 觀 之 形 成 及 其 理 論 初 探 陳 靜 芬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摘 要 唐 代 詩 歌 雲 蒸 霞 蔚, 詩 人 各 擅 其 場, 李 商 隱 是 晚 唐 詩 壇 最 後 的 絕 響, 在 深 美 閎 約 的 詩 歌 花

More information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38 93 43 59 43 44 1 2 1621 1645 1646 3 1647 1649 4 1 1996 12 121 2 1988 1 54---79 3 1990 2 39 4 1987 8 16 19 1649 27---28 45 1651 5 1656 1662 1664 1667 1668 6 1681 1683 7 13 1958 2 1651 2002 11 67 1961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6 4 2015 385 ~ 397 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6 No. 4 2015 1951 ~ 1956 100049 100190 1951 ~ 1966 1951 ~ 1956 N092 P62-092 A 1673-1441 2015 04-0385-13 1951 ~ 1966

More information

人文內封面

人文內封面 目 錄 中 文 學 1? 29 49 歷 史 學 73 語 言 學 111 社 會 學 127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23 期 第 1-27 頁 2011 年 12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國 語 吳 語 韋 昭 真 德 秀 注 比 較 * 郭 萬 青 摘 要 真 德 秀 對 越 乙 藁 有 進 故 事 一 篇, 引 吳 語 首 段 故 事, 且 施 有 註 釋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期 2013 年 12 月 頁 99-117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劉 師 培 三 傳 荀 子 相 通 考 * 探 析 * 吳 聲 佑 摘 要 筆 者 檢 視 劉 氏 文 本, 釐 清 待 議 問 題 者 有 三 首 探 劉 氏 尊 荀 為 經 之 因, 究 得 清 代 揚 荀 學 風 荀 子 從 祀 荀 子 升 經 三 端 次 就 三 傳 荀 子 相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50 03 3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0No. Mar. 03 0087 I 07. A 000-599 03 0-007- 00 986 0-0-8 73 3 4 00 3 4 6 0 3 00 867 906 0 74 03 46 56 3 3 4085 886 98 75 885 76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政治哲學要跨出去!

政治哲學要跨出去! 台 灣 中 國 大 陸 研 究 之 回 顧 與 前 瞻 71 台 灣 中 國 大 陸 研 究 之 回 顧 與 前 瞻 * 楊 開 煌 一 前 言 二 學 科 之 建 立 與 發 展 三 歷 史 的 回 顧 四 反 省 代 結 論 本 文 主 要 是 透 過 歷 史 的 回 顧 來 檢 討 在 台 灣 的 中 國 大 陸 研 究 發 生 與 發 展 的 歷 程 本 文 作 者 以 個 人 親 與 的

More information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2014 年 06 月 頁 91-122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朱 鶴 齡 書 元 裕 之 集 後 及 其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文 淵 閣 及 文 津 閣 本 文 獻 的 存 佚 問 題 與 其 意 義 邱 怡 瑄 * 摘 要 清 代 經 學 大 家 朱 鶴 齡 (1606-1683) 於 明 清 鼎 革 後 專 意 著 述, 終 生

More information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第 三 十 八 期 專 題 論 文 宋 朝 士 大 夫 的 仁 義 觀 為 紀 念 文 天 祥 誕 辰 七 百 七 十 週 年 而 作 王 德 毅 1 明 代 燒 荒 考 兼 論 其 生 態 影 響 邱 仲 麟 25 試 論 黃 宗 羲 政 治 思 想 的 歷 史 意 義 中 西 公 私 觀 演 變 的 一 個 比 較 王 遠 義 65 職 分 與 制 度 錢 賓 四 與 中

More information

*王心齋說得好:「天理者,」

*王心齋說得好:「天理者,」 樂 是 樂 此 學 學 是 學 此 樂 - 梁 漱 溟 對 泰 州 學 派 的 現 代 繼 承 與 改 造 王 汝 華 摘 要 以 發 皇 新 孔 學 為 畢 生 志 業 的 民 初 大 儒 梁 漱 溟, 其 由 佛 歸 儒 的 主 要 思 想 進 路 即 是 泰 州 學 派 本 文 乃 扣 緊 梁 漱 溟 與 泰 州 學 派 的 關 係 而 發, 參 稽 梁 漱 溟 的 系 列 著 作 ; 檢 視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วารสารจ นศ กษา มหาว ทยาล ยเกษตรศาสตร การเล อกสรรของย คสม ยท แตกต างก น โดยว เคราะห 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 บทละครโทรท ศน หร อบทภาพยนต จากผลงานคลาสส 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 สม ยใหม ของจ น The Choice of Times Film Adaptation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參 行 玲 年 年 理 行 年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關 懷, 使 得 作 品 內 涵 有 著 生 命 悲 嘆 生 死 的

More information

曹美秀.pdf

曹美秀.pdf 2006 3 219 256 (1858-1927) (1846-1894) 1 2 3 1 1988 70 2 1998 51 3 5 1991 12 37-21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1998 5 1998 6 1988 7 1994 8 1995 725-732 9 1987 170 10 52 11 1994 121 12 2000 51 1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1.doc

Microsoft Word - 1-1.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 期 第 1-16 頁 2000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律 賦 在 唐 代 典 律 化 之 考 察 簡 宗 梧 游 適 宏 * 摘 要 通 常 中 國 文 學 史 專 著 述 及 賦 時, 總 會 提 到 唐 代 的 律 賦 此 一 論 述 透 露 了 多 種 意 義 : 一 是 就 中 國 文 學 史 言, 唐 代 律 賦 可

More information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 呂 湘 瑜 龍 華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唐 彪 乃 清 初 浙 江 名 儒, 其 讀 書 作 文 譜 簡 潔 地 呈 現 了 對 於 讀 書 作 文 以 及 文 學 的 種 種 看 法 其 以 為 無 論 是 讀 書 或 者 作 文, 都 必 須 以 靜 凝 神 為 出 發 點, 先 求 得 放

More information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三 十 九 期 2015 年 01 月 頁 223~258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由 心 到 腦 從 腦 的 語 義 脈 絡 論 晚 清 民 初 的 文 化 轉 型 * 徐 瑞 鴻 提 要 傳 統 的 中 醫 理 論 以 心 為 神 明 之 主, 掌 管 思 維 記 憶 與 情 感, 此 一 觀 點 在 近 現 代 受 到 西 方 解 剖 學 的 巨

More information

0 5 32

0 5 32 32 6 Vol. 32 No. 6 2012 12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Dec. 2012 1 曹 艳 红 511450 I207. 4 A 1003-6873 2012 05-0049 - 06 1 P 5 2 3 4 1 2012-09 - 25 1977 0 5 32 6 19

More information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 1 61 146 167 374 36 14 2 2 1 1 9 1 3 2 3 1 7 1 1 3 1 1 3 28 4 104 35 5 22 3 3 2 1 2 1 11 5 10 2 3 1 1 2 2 1 1 2 1 2 1 1 3 1 3 2 1 3 3 2 1 5 1 600 166 77 50 6 5 8 2 22 5 1 1 2 6 1 3 1 3 5 1 1 3 17 1

More information

9 41-60 2004 12 * * 42 9 1 2 1619-1692 3 1 1996 152 2 1981 95 198 2000 38-47 3 1998 13 499 2 1 241-242 43 4 5 6 7 4 1982 147 5 1986 700 5 25 6 701 75 38 7 1 5 1027 44 9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59 16 1114

More information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2006 12 107-136 1661-107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9 61-89 2004 12 * * 62 9 1 2 3 4 5 6 1 3 4 5 6 7 8 2 3 4 5 6 63 7 8 12 1 1 1 1 2 3 1 6 1 1 9 56 11 13 24 2 7 8 9 64 9 7 7 3 4 9 10 23 11 1357 2468 11 10 19 2003 10 1 65 7 5 3 1 2 4 6 8 1 6 8 4 4 6 1 30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27-256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方 東 樹 昭 昧 詹 言 論 陶 詩 張 俐 盈 摘 要 方 東 樹 (1772-1851) 論 詩 名 著 昭 昧 詹 言, 係 就 王 士 禛 古 詩 選 與 姚 鼐 今 體 詩 鈔 所 選 名 家 之 作, 一 一 論 其 詩 法 而 成 全 書 凡 二 十 一 卷, 其 中

More information

mode of puzzle-solving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5 174 * * 146 1 1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7 83-105 148 2 3 2 3 151 91 12 149 150 4 4 101-104 91 12 151 identity 5 6 7 5 6 7 100 140 152 8 9 10 8 31-32 9 27-29 10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More information

146 9 966-1037 1022 1025 903-960 1126-1193 1127-1206 ca.656-713 ca.834-ca.883 9 th cent. 1 1 9 76 48

146 9 966-1037 1022 1025 903-960 1126-1193 1127-1206 ca.656-713 ca.834-ca.883 9 th cent. 1 1 9 76 48 9 145-174 2004 12 * 1022 1025 * 146 9 966-1037 1022 1025 903-960 1126-1193 1127-1206 ca.656-713 ca.834-ca.883 9 th cent. 1 1 9 76 48 147 2 1091-1132 3 4 5 1127-1194 6 2 2001 10 717 3 1998 11 1107 4 252

More information

35-55

35-55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35-55 18 2 89 12 * 35 36 1 1 24 1980 802-805 37 2 2 128 1959 3223 38 3 4 36 5 6 7 3 5 179 4 14 1805 5 6 258-260 6 127 3215 7 6 255 87 39 8 9 10 11 12 13 14 8 5 1986 642 9

More information

1 2 20 3 4 5 6 1 2006 1 2 3 21 2004 6 101 4 () () 5 ( ) 6 86 4 30 1( ) 166

1 2 20 3 4 5 6 1 2006 1 2 3 21 2004 6 101 4 () () 5 ( ) 6 86 4 30 1( ) 166 1 2 20 3 4 5 6 1 2006 1 2 3 21 2004 6 101 4 () () 5 ( ) 6 86 4 30 1( ) 166 167 7 8 7 21 8 3 9 10 11 12 168 169 13 14 13 66 14 15 16 17 15 66-67 16 34 17 37 1 6 170 18 19 20 18 34 19 79 8 5 20 37 1 6-7

More information

一段“蝶蝶”上休的生命教育故事

一段“蝶蝶”上休的生命教育故事 一 段 蝶 蝶 不 休 的 生 命 教 育 故 事 幼 兒 園 生 命 教 育 之 實 踐 歷 程 幼 兒 教 保 研 究 期 刊 2010 第 4 期 李 麗 娟 姚 維 芬 陳 宜 君 陳 萱 蔡 佩 其 劉 秋 燕 鄭 莉 君 四 季 藝 術 兒 童 教 育 機 構 教 研 中 心 四 季 藝 術 幼 稚 園 摘 要 本 研 究 以 做 中 學 之 蝴 蝶 飼 養 教 學 實 踐 活 動, 探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77-307 20 1 91 6 1904 1920 20 1922 15 Phlip de Vargas Some Aspects of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1891-1962 1887-1936 Chinese * 277 278 20 1 Renaissance 1873-1929 1 2 3 1902

More information

2364 4126 4138 4126 4221 4130 4131 13 1269-270 1298 5256 5259 45

2364 4126 4138 4126 4221 4130 4131 13 1269-270 1298 5256 5259 45 30 Vol. 30 2011 3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 3 2011 1006-2920 2011 03-0044 - 14 221116 1538-539 11 3 21 2365 2364 12 44 2364 4126 4138 4126 4221 4130 4131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 文 學 所 ) 碩 士 論 文 論 文 題 目 ( 陳 千 武 小 說 活 著 回 來 及 其 相 關 事 例 研 究 ) 論 文 題 目 (Chen Chien Wu Return Alive And Some Research About It) 研 究 生 : 朱 妍 淩 指 導 教 授 : 林 葉 連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6 月 8 日 陳 千 武 小 說

More information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2010 2010 2011 2009 2007 2011 23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2010 2010 2011 2009 2007 2011 23 A 18 * A 18 A D035. 1 A 1674-2486 2015 02-0022 - 25 Bennett 1976 Cell 1977 Whyte 1974 * chennabo@ mail. sysu. edu / 12YJC840048 13YJA810002 985 22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More information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致 谢 文 学 是 我 们 人 类 宝 贵 的 精 神 财 富 两 年 半 的 硕 士 学 习 让 我 进 一 步 接 近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穨CY03519.PDF

穨CY03519.PDF 519544 519 * * CY03517- 520 519544 521 * 1987 76 ( 86) 1993 1995 * 522 ( 86 87) 20 ( 1991) 523 1 1 524 1949 22 3 5 ( 86) 1. 2. 3. 4. ( 72) ( 1993 1997) 525 34 5 4 10 34 2 526 134 2 2 527 19 ( 1996) ( 19881991)

More information

1.第二卷第二期p1

1.第二卷第二期p1 通 識 學 刊 : 理 念 與 實 務,3(1),1-42 1 圖 解 思 考 法 在 申 論 題 寫 作 上 的 運 用 : 以 蕭 颯 死 了 一 個 國 中 女 生 之 後 為 例 馬 琇 芬 ( 投 稿 日 期 :2014/11/11; 修 正 日 期 :2015/01/21; 接 受 日 期 :2015/01/26) 摘 要 申 論 是 一 種 培 養 學 生 思 考 能 力 的 寫 作

More information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540 2 3 4 2 1983 7 1068 3 1284 1983 183 617 4 5 43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540 2 3 4 2 1983 7 1068 3 1284 1983 183 617 4 5 43 BIBLID 0254-4466(2010)28:1 pp. 157-189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 民 國 99 年 3 月 ) ** * 1526-1590 忬 1507-1560 1 2009 2 11 2009 5 26 2010 1 27 * ** NSC93-2411-H-031-016 NSC94-2411-H-031-014 1 2002 157 158 漢 學

More information

瑏瑡 B ~ 瑏瑡

瑏瑡 B ~ 瑏瑡 210093 1200 K928. 6 A 1005-605X 2014 04-0059- 10 The Taihu Lake Basin in the Regional History Study Jiangnan or West Zhejiang GAO Yi - fan FAN Jin - min Histor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More information

12-2-人文封面

12-2-人文封面 105 12 2 135-157 515-577 150-250 1996 1996 136 1 1994 2 3 515 4 1 [ ] 1996 17 50 563-564 2 [ ] 1994 6 49 180 3 19791984 19941998 1998 20012001 20062007 200820082008 4 [ ] 1994 6 49 179 137 529 5 maha-yana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文 與 哲 第 二 十 期 2012 年 06 月 頁 205~238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論 蘇 軾 黃 州 紅 梅 詩 詞 的 書 寫 策 略 劉 昭 明. 彭 文 良 [ 摘 要 ] 蘇 軾 詠 梅 詩 詞 質 精 量 多, 廣 泛 流 播, 影 響 深 遠, 推 動 提 升 宋 代 詠 梅 詩 詞 的 發 展 與 地 位 蘇 軾 謫 居 黃 州, 作 紅 梅 三 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30期-B人文藝術類-前後.doc

Microsoft Word - 30期-B人文藝術類-前後.doc 高 雄 師 大 學 報 2011, 30, 23-42 傳 說 歷 史 與 集 體 意 識 - 從 草 屯 龍 德 廟 的 刑 期 無 刑 匾 談 起 謝 貴 文 1 摘 要 位 於 南 投 草 屯 之 龍 德 廟, 有 一 清 代 臺 灣 道 丁 曰 健 所 獻 刑 期 無 刑 匾 額, 其 背 後 並 流 傳 一 則 傳 說, 內 容 描 述 丁 曰 健 冒 領 殺 戴 潮 春 之 功 勞, 皇

More information

論文封面

論文封面 6 21 1973 13 274 A Study of Children s Poetry by Lin Huan-Chang Chen, Chun-Yu National Taitung Teachers College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 s Literature Abstract Lin Huan-Chang, the poet who devoted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

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建 築 與 城 鄉 研 究 學 報 第 十 六 期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十 二 月 研 究 論 文 第 17 頁 37 頁 Journal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cember 15, Dec. 2010, Research, pp.17-37 吳 園 : 邊 陲 內 地 富 庶 氣 勢

More information

01何寄澎.doc

01何寄澎.doc 1 * ** * ** 2003 11 1-36 Imitation and the 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non: Lu Chi s Nigushi Ho Chi-p e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su Ming-ch

More information

96 7 () 124

96 7 () 124 123~142 96 7 Journal of Kun Shan University, Vol.4, pp.123~142jul, 2007 * ** * ** 123 96 7 () 124 125 96 7 邨 126 () 嶫 127 96 7 : : 128 129 96 7 130 ( 131 96 7 邨 132 ( ). 133 96 7.. 悞 菓 躭 134 畊 嶫 薲 苽 湙

More information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92 12 1 34 氣 身 體 與 政 治 老 子 河 上 公 注 的 政 治 思 想 分 析 林 俊 宏 * 摘 要 關 鍵 詞 : 氣 精 神 老 子 身 與 國 愛 氣 養 神 前 言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政 治 學 系 副 教 授 收 稿 日 期 92 年 9 月 1 日 通 過 日 期 92 年 11 月 4 日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More information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翁方綱對黃庭堅詩的評價 何繼文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引論 蘇軾 1036 1101 黃庭堅 1045 1105 一直是宋詩特徵的典範其毀譽反映著宋詩 地位的升降自宋迄明不少崇唐抑宋的詩學家往往強烈批評蘇黃以表示整 體的宋詩不能繼承唐音例如胡應麟說 大曆而後學者溺於時趨罔知反正 宋元諸子亦有志復古而不能者其說有二 一則氣運未開 一則鑒戒未備 1 蘇黃矯晚唐而為杜得其變而不得其正故生澀崚嶒而乖大雅

More information

第2期定稿.FIT)

第2期定稿.FIT) 云梦学刊 第 37 卷 第 2 期 Vol.37袁 No.2 Journal of Yunmeng 2016 年 3 月 Mar. 2016 言意之辨 要要 要魏晋玄学的语言论 韩扬文 渊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袁 云南 昆明 650091冤 摘 要院野言意之辨冶为魏晋玄学崤函之固袁后世讲论此期文学袁多探及该题遥 在野言意之辨冶中袁欧阳建尧张韩主要论及野言冶 与野意冶的关系袁而荀粲尧王弼的界说则包含了对于野言冶野象冶野意冶三者的讨论遥

More information

上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上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2011 年 3 月 頁 23-56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莊 坤 成 摘 要 史 記 是 繼 承 春 秋 的 精 神, 將 政 治 道 德 寄 寓 其 中 的 另 一 偉 大 作 品 由 於 司 馬 遷 所 處 的 時 付 環 境 與 個 人 的 人 生 經 歷, 使 得 史 記 裡 充 滿 著 忠 義

More information

0 No. 0 6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Serial No. 6 0087 K09 A 00-0 0-00- 90 89 0-0-8 0JJD77000 < > 99 97 98 00 07 0 90 9 97 9 90 000 998 99 9 96 9 7 9 6 99 99 989 9 9 9 000 60 007 687 0 6 7 8 9 瑏瑠 90 6 7

More information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佛 教 与 中 国 士 大 夫 的 人 文 精 神 上 海 社 会 科 学 院 哲 学 所 夏 金 华 内 容 提 要 : 佛 教 自 东 汉 传 入 本 土 后, 一 直 与 中 国 的 封 建 士 大 夫 们 保 持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事 实 上, 他 们 在 有 意 无 意 中 充 当 了 吹 鼓 手 的 角 色 因 而 佛 教 对 他 们 的 影 响 也 是 全 方 位 的 本 文 仅

More information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by StudentSu-Chen Lee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The Consumption Culture of Wine in Taiwan Abstract This thesis use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o discuss the consumption culture of wine in Taiwan.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More information

P

P 100871 I0-03 A 1671-7511 2011 04-0072 - 11 6 18 1 2 3 4 2010-01 - 04 1 2 3 4 72 1 20 2 1 P309 310 1 2 73 1 3 2 1933 1 2 3 74 13 1976 7 2 1 2 P281 1929 1930 1935 1937 1948 1 2 1933 3 25 11 1998 5 ~ 199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一 期 2012 年 6 月 頁 121 144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以 經 為 法 : 廖 燕 文 學 觀 的 另 一 個 面 向 * 張 政 偉 摘 要 學 界 對 清 初 文 人 廖 燕 的 文 學 創 作 與 理 論 的 研 究 逐 漸 展 開, 並 且 獲 致 一 定 的 成 果 然 而 目 前 似 乎 將 廖 燕 的 文 學 觀 點 歸 類 為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odern Dance and Cultural Identity A Study on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Choreographers in Taiwan Modern Dance and Cultural Identity A Study on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Choreographers in Taiwan Chen Yang-Wei

More information

2012 2 157 No. 2 2012 Jinan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57 100871 I127. 41 A 1000-5072 2012 02-0002 - 10 4 1 1 2 1540 1503 2 2011-06 - 27 1969 1 1985 19 2 3 1997 1998 3 2 34 2 3 1540

More information

33-57

33-57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33-57 19 2 90 12 1465-1547 1 2 * 1 1990 4 2 1 4-5 33 34 19 2 3 4 3 1995 3 138 147-149 1990 7 400-407 1994 19 19 23 1980 34 162 177 1971 3 3 27 1961 78 3 1988.6 175-183 4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肉 蒲 團 研 究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肉 蒲 團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Rou Pu Tuan 研 究 生 : 林 欣 穎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42DA950A9FABBF62DA56AA8E5A4E5BEC7A4A4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42DA950A9FABBF62DA56AA8E5A4E5BEC7A4A42E646F63> 台 南 科 大 學 報 第 26 期 人 文 管 理 頁 167-186 中 華 民 國 96 年 9 月 古 典 文 學 中 具 功 名 仕 宦 意 象 的 植 物 及 其 文 化 意 涵 探 討 以 槐 紫 薇 柏 桂 為 例 周 明 儀 台 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師 摘 要 在 科 舉 盛 行 於 中 國 的 一 千 三 百 年 中, 追 求 功 名 可 說 是 社

More information

/ 理 论 研 讨 /Theoretical Discussion 的 样 子 其 次, 残 疾 人 有 接 受 教 育 的 能 力 据 专 家 介 绍, 一 个 人 除 非 是 植 物 人, 都 有 学 习 和 劳 动 的 能 力, 这 是 人 与 生 俱 来 的 天 性 前 些 年, 香 港 理

/ 理 论 研 讨 /Theoretical Discussion 的 样 子 其 次, 残 疾 人 有 接 受 教 育 的 能 力 据 专 家 介 绍, 一 个 人 除 非 是 植 物 人, 都 有 学 习 和 劳 动 的 能 力, 这 是 人 与 生 俱 来 的 天 性 前 些 年, 香 港 理 Theoretical Discussion / 理 论 研 讨 / 关 于 融 合 教 育 的 阐 释 与 思 考 * 厉 才 茂 摘 要 本 文 介 绍 了 发 展 融 合 教 育 的 社 会 意 义, 阐 释 了 国 外 融 合 教 育 的 发 展 历 程 和 潮 流 趋 势, 对 我 国 融 合 教 育 的 现 状 和 问 题 进 行 了 分 析, 提 出 相 应 的 对 策 建 议 在 发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01封面.doc

Microsoft Word - 001封面.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三 期 2013 年 12 月 頁 87-126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論 歸 有 光 詩 中 的 海 戰 書 寫 兼 述 其 古 文 中 的 禦 寇 思 想 * 顏 智 英 摘 要 本 文 針 對 歸 有 光 24 首 與 抗 倭 海 戰 相 關 的 詩 篇 作 深 入 的 探 討, 以 溯 源 頭 觀 流 變 的 研 究 方 式, 具 體 見 出

More information

《内外伤辨惑论》卷上 论阴证阳证

《内外伤辨惑论》卷上 论阴证阳证 分 类 号 :R2 单 位 代 码 :10315 密 级 : 学 号 : 20014005 二 00 一 级 博 士 研 究 生 毕 业 论 文 李 东 垣 学 术 思 想 及 其 对 韩 国 医 学 的 影 响 研 究 学 科 专 业 研 究 生 中 医 医 史 文 献 殷 皙 玟 导 师 项 平 教 授 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二 00 四 年 六 月 1 目 录 中 文 摘 要 1 英 文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精 英 汉 语 和 新 实 用 汉 语 课 本 的 对 比 研 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Jing Ying Chinese and The New Practical Chinese Textbook 专 业 : 届 别 : 姓 名 : 导 师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2013 届 王 泉 玲 杨 金 华 1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3.游適宏 doc

Microsoft Word - 3.游適宏 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5 期 第 61-84 頁 2007 年 12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全 臺 賦 所 錄 八 篇 應 考 作 品 初 論 游 適 宏 * 摘 要 在 台 灣 古 典 文 學 的 研 究 領 域, 原 本 乏 人 問 津 的 賦 近 年 來 稍 受 關 注, 但 關 注 焦 點 幾 乎 都 在 記 述 台 灣 形 勝 風 土 的 地 理 賦,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21 卷 第 3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11 年 9 月 Vol.21 No.3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Sept. 2011 学 术 名 家 研 究 史 学 大 家 安 作 璋 先 生 访 谈 录 康 香 阁 (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编 辑 部, 河 北 邯 郸 056005) 摘 要 : 安 作 璋 先 生 是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最 早 从 事

More information

5 05 5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No. May 05 0087 I 07. A 000-599 05 0-07- 4 5 05-0-0 4 5 96 6 994 4 008 408 409 8 05 979 984 96 5 9 987 55 006 67 0 05 00 987 57

More information

02-14-孫青氏-Sim.indd

02-14-孫青氏-Sim.indd 作 为 表 达 方 式 的 周 礼 : 清 末 变 局 与 中 国 传 统 典 籍 孙 青 The Ritual of Chou: as an EXPRESSION under the Knowledge Crisis of Later Imperial China SUN Qing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19 th century China, changes in fields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本論文獲 客家委員會 103 年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獎助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 碩 士 論 文 研 究 生 許宏勛 指導教授 黃菊芳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6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More information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8-2008.6 Study of Emperor Qianlong as Manjusri Bodhisattva Lo Chung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5 年 01 1 34 林 逸 論 林 量 錄 歷 錄 數 行 行 行 類 理 林 便 老 林 行 來 論 1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 Zi s Sayings by Buddhism in Xi-Yi Lin s Verbal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 Zi Min-Chie Chiu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中 文 摘 要 王 充 (27-100) 的 人 性 論 本 於 世 碩 公 孫 尼 子, 主 張 人 性 先 天 上 有 善 有 惡, 進 而 批 評 在 其 之 前 諸 家 的 各 種 陳 言, 斷 其 優 劣, 在 中 國 人 性 論 發 展 史 上 十

More information

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

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第 二 十 五 期 2006 年 9 月 頁 327-358 鍾 理 和 疾 病 書 寫 探 析 洪 玉 梅 摘 要 鍾 理 和 一 生 坎 坷 多 舛 貧 病 交 迫, 然 而, 他 熱 愛 人 生 熱 愛 文 學, 始 終 以 溫 馨 敏 銳 的 筆 觸, 僕 僕 風 塵 於 創 作 之 途, 倒 在 血 泊 中 死 而 後 已 歷 來, 研 究 鍾 理 和 的

More information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1. (74)16 5-30 2. (61) 3. (84) : 4. (51) 5. (76) 6. (52) 7. (82) - : 267-276 :: 8. (86) 9. (84) 140 243-255 10. (88) 11. (86) 115-144 12. (51) 408-425 13. (6) 33-36 14. (67) 15. (19) 16. ( ) (72) 17. (75)

More information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历 史 学 研 究, 2016, 4(1), 1-8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6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ojhs http://dx.doi.org/10.12677/ojhs.2016.41001 Protection Republic Award

More information

穨6街舞對抗中正紀念堂_林伯勳張金鶚_.PDF

穨6街舞對抗中正紀念堂_林伯勳張金鶚_.PDF ( ) 115 115140 Journal of City and Planning(2002) Vol.29, No.1, pp.115140 90 10 26 91 05 20 2 3 --- ( ) 1. 2. mag.ryan@msa.hinet.net 3. jachang@nccu.edu.tw 1018-1067/02 2002 Chinese Institute of Urban

More information

094THU DOC

094THU DOC 1 Tunghai University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AdvisorProfessor Lee Li-shin Research into Tang Dynasty Poetry about Amusement Activities AuthorChen Cheng-ping July 3,2006 2 3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18 卷 第 4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12 月 Vol.18 No.4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Dec. 2008 赵 文 化 研 究 论 赵 都 邯 郸 与 赵 国 都 城 研 究 问 题 朱 士 光 (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所, 陕 西 西 安 710062) 摘 要 : 战 国 七 雄 之 一 的 赵 国 都 城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201-220 19 2 90 12 206-8 * 201 202 19 2 1 25-220?-194 2 188-141 157-141 3 56-88 75-88 4 5 1 1983 26-27 31 11 4 1936 1007-1063 1980 1985 60 3 1989.9 527-577 2 1984 53 3 145-86

More information

17

17 49 1 ( ) Vol. 49 No. 1 2009 1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Jan. 2009 () ()? (, 475001) :, () ; ;2500 3000,,, : ; ; ; ;; :B812092 : A : 1000-5242 (2009) 01-0016 - 06 :2008211217 :(1929 -

More information

00. - 0-000 0 10 0 00-0 0 11 12 13 14 15 b 16 17 18 19 0 - 20 0 0-0 0 21 22 H.Mead 0-0 - ( ) 23 ( ) 24 ( ) 25 ( ) 26 27 00 0 00 0 28 29 30 31 ( ) 0 0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 ) Northrop F.S.C.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 Managing Traditional Temples A Case Study of Representative Temples in CHIA-YI i Abstract This research used the methodology of field study historical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

More information

( 1 ) ( 2 ) 395 1 723~728 2001 9 1 1 2691959 7 1 1982 11 4 2 1956 12 3 1988 9 2 1 22

( 1 ) ( 2 ) 395 1 723~728 2001 9 1 1 2691959 7 1 1982 11 4 2 1956 12 3 1988 9 2 1 22 2 2004 7 21~35 ( 1 ) ( 2 ) 395 1 723~728 2001 9 1 1 2691959 7 1 1982 11 4 2 1956 12 3 1988 9 2 1 22 ( 4 ) ( ) () 2 9 2 6 13 4 11 20 10 1 15 13 2 10 12 4 0 13+11 15 2 1 5 7 16 10 16 10 15 10 ( ) (1)13 13

More information

謝 誌 終 於 完 成 碩 士 論 文, 可 以 開 始 書 寫 謝 誌, 在 撰 寫 論 文 的 過 程 中, 真 是 淚 水 與 汗 水 交 織 的 成 果, 身 為 一 個 有 全 職 工 作 的 研 究 生, 這 真 不 是 人 過 的 生 活, 除 了 體 力 上 的 勞 累, 更 沉 重

謝 誌 終 於 完 成 碩 士 論 文, 可 以 開 始 書 寫 謝 誌, 在 撰 寫 論 文 的 過 程 中, 真 是 淚 水 與 汗 水 交 織 的 成 果, 身 為 一 個 有 全 職 工 作 的 研 究 生, 這 真 不 是 人 過 的 生 活, 除 了 體 力 上 的 勞 累, 更 沉 重 國 立 臺 北 護 理 健 康 大 學 旅 遊 健 康 研 究 所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Graduate Institute of Tourism and Health Science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Master Thesis 敗 犬 族 的 下 班 時 光 - 熟 齡 單 身 女 性 休 閒

More information

附件1:

附件1: 附 件 1: 全 国 优 秀 教 育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论 文 推 荐 表 单 位 名 称 : 西 南 大 学 论 文 题 目 填 表 日 期 :2014 年 4 月 30 日 数 学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的 课 堂 管 理 攻 硕 期 间 及 获 得 硕 士 学 位 后 一 年 内 获 得 与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有 关 的 成 果 作 者 姓 名 论 文 答 辩 日 期 学 科 专

More information

,,,, 1980,,,,, 1980, (, J,1980) (,,1980) (,,1982) (,1980) (,1982) (, 1983) (,1983) (, 1983) (,1983) (,1985) (, C,1985), 1981 1982,,, : (1980 ),,,,,, (

,,,, 1980,,,,, 1980, (, J,1980) (,,1980) (,,1982) (,1980) (,1982) (, 1983) (,1983) (, 1983) (,1983) (,1985) (, C,1985), 1981 1982,,, : (1980 ),,,,,, ( 2006 2 No. 2,2006 122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Serial No. 122 (, 100875 ;, 100006) [ ],, [ ] [ ] K092 [ ]A []100225332 (2006) 0220001211, :,,,,,,,,,,,,,,,,,,,,,, [] 2005212220 1924 ;,, ( :,,1924 ),,,,,,,,,

More information

東 吳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碩 士 班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林 慈 淑 老 師 高 中 生 歷 史 因 果 概 念 之 探 究 以 太 平 天 國 為 例 Investigating into High school s Students Conception of Historical Causality An example of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研

More information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BIBLID 1026-5279 (2005) 94:2 p. 155-172 (2005.12) 155 1324 1254 1 330 1936 1747 [ 1 ] Keywords Ma Tuan-lin Wen-hsien T ng-k ao Catalog Edition E-mail: craacl@faculty. pccu.edu.tw [1] 1626 6 156 (2005.12)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I II III The Study of Factors to the Failure or Success of Applying to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Abstract For years,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has been Taiwan s goal and we are on the way

More information

58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壹 研 究 動 機 與 背 景 教 育 成 敗, 繫 於 師 資 之 良 窳 教 育 部 於 2010 年 8 月 召 開 第 八 次 全 國 教 育 會 議 中, 師 資 培 育 與 專 業 發 展 為 一 項 重 要 的 討 論 議 題, 其 中 研 修

58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壹 研 究 動 機 與 背 景 教 育 成 敗, 繫 於 師 資 之 良 窳 教 育 部 於 2010 年 8 月 召 開 第 八 次 全 國 教 育 會 議 中, 師 資 培 育 與 專 業 發 展 為 一 項 重 要 的 討 論 議 題, 其 中 研 修 國 立 臺 南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民 99,24 期,57 79 57 臺 灣 與 中 國 大 陸 視 障 教 育 師 資 培 育 制 度 之 比 較 以 臺 南 大 學 與 南 京 特 殊 教 育 職 業 技 術 學 院 為 例 莊 素 貞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袁 東 浙 江 省 寧 波 市 盲 童 學 校 摘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0)18: pp. 175-198 18 89 12 * 175 176 20 177 1980 1982 1985 1985 1972 -p -t -k 178 1985 1987 1990 1992 1991 1985 1980 1980 1980 1981 1981 1980 1990 1995 1982 1991 1985 1993 1992 1992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I II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predicament of curren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Savigi tribe and probing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school, the family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I Abstract Abstract Kendzaburo Oa and Mo Yan are the writers from Japan and China who have great literature influence and strongly hometown sick in their creations. There are many places that communicate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05 009 4ZXB005 04 6 04 60 4 5 4 5 0 6 988 7 7-7 6 7 6 ( ) 4 4 48 67 46 980 00 46 6 09 46 66 6 ( ) 98 8 69 64 4 5 4 5 9-94 5 4 960

More information

093_114_Koh_khee_heong

093_114_Koh_khee_heong !"#$%!"#$%&'()*+,-.!"#$%&'!"#$%&'()1389 1464!"#$%&'()*+,-./01!"#$% &'()*+,!-.(/0123456789!"#$%&'()*+,-./01234567*8+,79:;!"#$%&'()*+,-./0/123(456789:;

More information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 2006 6 211 238 211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belief in Ji-Gong

More information

174 Analysis of Yao Bat le between Cin and Jin --also its Application on Chinese Teaching Kuang-Ming Chien* Abstract <Yao Battle between Cin and Jin>

174 Analysis of Yao Bat le between Cin and Jin --also its Application on Chinese Teaching Kuang-Ming Chien* Abstract <Yao Battle between Cin and Jin> 173 198 * ( 94 3 31 94 6 31 ) * 174 Analysis of Yao Bat le between Cin and Jin --also its Application on Chinese Teaching Kuang-Ming Chien* Abstract ( ) is a famous chapter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高 餐 通 識 教 育 學 刊 第 七 期 頁 93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年 十 二 月 NKUHT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Vol.7, pp.93, Dec 2011 洗 滌 神 州 舊 淚 痕 論 于 右 任 詩 書 之 頓 挫 美 柯 耀 程 國 立 高 雄 餐 旅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兼 任 講 師 摘 要 于 右 任 為 中 華 民 國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