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門不為自身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成佛, 即名為樂清淨心 這種樂清淨心是欲令一切眾生同得大乘菩提覺法樂, 同得生西方安樂國,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不變不失, 安住大般涅槃, 具足常樂我淨, 自在清淨的真實功德樂 這才是 往生論 所說的順大乘菩提門法 八 名義攝對 往生論 說 智慧 慈悲 方便三種門

Similar documents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兩類超度亡與存 一 引言 1. 2.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Microsoft Word - 3.\251\300\246\362\252k\255n_\301\277\260O_ \244\337\275\345)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Microsoft Word - KEBAKTIAN PAGI INA

成佛之道

(Microsoft Word - 2.\262b\244g\244Q\272\303\275\327\276\311\305\252.docx)

念佛法門專題

25K-CH 往生論講記_道源法師_-2012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畺良耶舍:劉宋‧元嘉元年(424),經沙河抵達建業(南京),元嘉19年(442)示寂

PowerPoint 簡報

認識佛教

參 本經宗旨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 四帖疏, 另參考智者大師之 觀經疏 1. 四帖疏 : 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前指十三觀, 後指三福九品 2. 智者疏 妙宗鈔 : 以實相為體 以修心妙觀 能感淨土為宗 生善滅惡為力用 肆 十六觀的名稱 ~ 主要依據為善導大師之

淨 土 宗 宗 祖 善 導 大 師 畫 像

淨土宗的形成與發展(1)

淨空法師法語(三編)

NAAC_FNEC.indd

四種環保 四環總論 一 心靈環保

修六和敬祈禱文 淺釋 ( 共一集 ) 2010/8/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 : 我們現在世界各地災難都很頻繁, 我們看到就是上個禮拜在甘肅舟曲就發生了泥石流, 有一千多人因此而喪生 這些天災, 包括人禍, 在佛經上講都是我們眾生自己業力所造成的, 那要幫助這個世間消

學佛五講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2 捌 受持讀誦 阿彌陀經 的功德利益玖 阿彌陀經的版本壹拾 高僧大德註解補充一 念佛不能專心 先念一部 阿彌陀經 把妄想 雜念放下再念佛 淨空法師補充二 讀誦 阿彌陀經 的功德 大安法師壹 淨土五經是哪五經 一 淨土五經為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佛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普賢菩薩行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淨 土 宗 宗 祖 善 導 大 師 畫 像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淨土宗的形成與發展(2)

極樂密碼封面--繁1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述筆記 卷首

contents K 0.9K 05 () 0.9K 3.2K K 9.8K K 20.6K K 28.9K K 41K

門 分偈章門竟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世尊者諸佛通號 論智則義無不達 語斷則習氣無餘 智斷具足能利世間 為世尊重故曰世尊 此言意歸釋迦如來 何以得知 下句言我依脩多羅 天親菩薩在釋迦如來像法之中 順釋迦如來經教 所以願生 願生有宗 故知此言歸于釋迦 若謂此意遍告諸佛亦復無嫌 夫菩薩歸

Microsoft Word - 淨空法師法語_初編續編合刊_.doc

Microsoft Word - 1〈念佛淺說〉.doc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止觀在中國佛教初期彌陀信仰中的地位 以南北朝之前為探討中心 釋道昱圓光佛學研究所副所長

Untitled

2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佛說大乘無量壽經全文

淨空法師講述成 ; 念 弗 ⅡP 巳 丁弗

重點是現在我們有藉著發願的力量, 選擇往生何處的自由, 在此刻,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小心好好地選擇 我們要選擇我們有可能往生的地方, 而且是我們想往生的地方 接下來他說 : 準備好旅途上所需要的物品 在西藏, 當你要旅行時, 需要帶些食物, 因為途中沒有飯館或商店 在這裏, 所準備的是那些可以導致往生

極樂密碼封面--簡--OK

初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者

一開口就打中人心

PowerPoint 簡報

所以有些修行人 修禪不修淨土, 這樣的人, 十個人有九個人會走錯路, 容易走火入魔 陰境若現前 的 陰境, 就是 楞嚴經 最後面講的五十種陰魔 ; 在打坐的過程裡面, 五十陰魔 如果現前不認識的話, 一下子就被它拖去做天魔外道的眷屬 第二個就是 無禪有淨土, 就是我不會參禪, 但是我會念佛 這樣的人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業三福了淨空法師門都能成佛, 可是在眾生有利 鈍根的根性淨傳淨居士錄校正因輯佛教的經典, 字字句句都含著無量義諦, 隨著一切眾生的知見見解, 個人所得的利益自有淺深廣狹的不同 如果我們能誠心祈求 體會 奉行, 則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殊勝的利益, 這就是三寶對我們的加持 而世俗所講佛菩薩對我們的保佑, 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4D F736F F D20A4AFB771AA6BAE76C1BFB867A16DC65BB54CB671B9D8A6F2B867AD6EB87120C1BFB04FA16E>

Untitled

了凡四訓講記

壹 前言 : 智旭大師 ( 西元一五九九 ~ 一六五五 ), 字蕅益, 俗姓鍾, 名際明, 號靈峰, 別號 八 不道人, 江蘇吳縣木瀆人 三十七歲後, 宏揚佛法於各方, 並著述各種經論疏解, 計四 十八種, 約三百餘卷, 阿彌陀經要解 即為其著作之一 1 蕅益大師一生綜學法相 禪 律 華嚴 天台 淨

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畫像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五)

彌陀疏鈔 為蓮池大師 主張淨土 護持正法之書 廣稱博引 證據詳明 共十萬餘言 最為該洽 滋擷其精華 分註於經文每句之下 俾易於觀覽 名之曰彌陀疏鈔擷 讀者庶無忘雲棲嘉惠後學之至意焉 樂淨居士謹識法會眾證分第一佛土依正分第二寶樹蓮池分第三天人供養分第四禽樹演法分第五佛德無量分第六往生發願分第七脩持正行

淨土安心法門││彌陀大願攝眾往生

往生淨土論講記 壹 懸論 (p ) 十住毘婆沙論 8中 均曾附帶提及此一法門 而世親菩薩本論 尤為專門 提倡此法門者 故知念佛在印度 古已有之 到華為甚 但華印念佛方便略有 不同耳 二 釋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今釋題分二段 一 無量壽經 二 優波提舍 一 釋 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 無量即阿

Microsoft Word - 佛说观无量寿经导读.docx

第二節 女性往生淨土的實踐-行「五念門」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Kinh A Di Da

所以澫益大師對淨土宗的開示, 認爲說, 真正的念佛是心力跟佛力的和合 所謂以心力來感動佛力 也就是說, 我們修淨土宗的人, 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 佛陀有再大的加持力, 他永遠是處于被動的狀態, 佛陀是不能主動加持我們的, 我們必須要釋放一種對佛陀的信仰, 對佛陀的憶念 你的心力要釋放出去, 佛陀

<B9ACA6F7C2E5C B4C1A4BAA4E52E706466>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淨土文選一.indd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星雲大師的觀音管理與彌陀管理的 原理與應用 黃國清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長兼副教授 中文摘要 管理學重理智與實效 佛學探究超世間真理 佛教能否運用於經營管理 帶來管理能力提升 是值得探究的跨學科課題 星雲大師深入佛教法義 並 有豐富管理經驗 提出以佛教


<A175B752A662A440B05FA176A4BDAF71B971B5F8B74FB5BDB860A5D8C3D9A755A5D3BDD0AED12E706466>

《學佛三要》

地藏經的啟示

51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 上 ) 試論人間佛教的超越性 以星雲大師的思想為例 李萬進 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副教授 中文摘要 從人類的歷史來看 世界性的各大宗教都有超越人生與現實的教義與教 理 由此開啟了信眾追求彼岸世界的修行之意志 佛教作為古老的世界性的 三大宗教之一 在超越性方面具

T031J_01

(Microsoft Word - no.170\244j\255\274\265L\266q\271\330\270g\245\325\270\334\270\321.doc)


四攝法門 是菩薩度眾時的權巧方便 是眾生根器 喜好不同 令之轉迷成悟 法華經 所謂 先以欲鉤牽 後令入佛智 者是 布施攝 是乃 結緣 凡是他人有所需求 合乎正道法律 即給予滿足 愛語攝 是乃 方便 以柔和安慰語 令得歡喜 以慈悲讚嘆語 令得信心 以增進善法語 令得清淨 以聖賢饒益語 令得無畏而依附菩


成佛之道

四者 作願門 : 所謂專心, 若晝 若夜, 一切時 一切處, 三業四威儀所作功德, 不問初 中 後, 皆須真實心中發願願生彼國 ; 故名作願門 五者 迴向門 : 所謂專心, 若自作善根, 及一切三乘 五道, 一一聖凡等所作善根, 深生隨喜 ; 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 我亦如是隨喜 以此隨喜善根, 及己


《無量壽經義疏》卷1:「但此中上輩人

淨土文選五.indd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4D F736F F D20A4AFB771AA6BAE76C1BFB867A16DA57CA451A44BC440AD6EB C1BFB04FA16E>

淨五-小.indd

報考資格高中以上或具同等學歷, 年齡十八歲以上, 五十歲以下, 身心健全, 品行端正之出家男眾或正信三寶的男居士 報名日期即日起向福嚴佛學院報名 繳交證件 (1) 報名表 ( 報名表下載 : (2) 最高學歷證件影本一份 (3) 身分證 ( 護照 )

的三月專修不同 阿彌陀經 只說 於其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 6, 與 般舟三昧 的定中見佛不同 三卷本補充為 : 過七日已後, 見阿彌陀佛 ; 於覺不見, 於夢中見之 7, 才含攝了夢中見佛 所以 般舟三昧 的三月專修, 定中見佛, 本來是與 阿彌陀經 所說不同的 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 當然是由於當時念

Transcription:

五念門是 往生論 的心要 ( 二 )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這智慧 慈悲 方便三者, 即是無上菩提心, 是成佛的基本因素和必要條件, 與 觀經 大般若經 所說三種心, 含義相同 假如修五念門, 僅知念佛 拜佛 作願 觀察, 而沒有智慧 慈悲 方便迴向, 則不能遠離三種與菩提相違的法, 當然會產生障礙菩提大道 大菩提心不成, 不僅不可能成佛, 往生淨土亦是不容易, 行者當慎思之 七 順菩提門 菩薩遠離三種相違菩提門法, 得三種隨順大乘菩提門法 無染清淨心 安清淨心 樂清淨心, 三種皆名清淨心, 即是 大智度論 所說的空性 這正說明心清淨才能生淨土, 圓證 法身德 般若德 解脫德, 為成佛的共同大道, 是名大乘菩提門 ( 一 ) 無染清淨心 菩提是無染清淨處, 依智慧門破除我見 我執, 遠離我心貪著自身, 得無染清淨心 因為沒有我見我執, 則一切煩惱不起, 其心清淨 唯僅是無我無染, 只得自身清淨, 這只是二乘菩提, 必須再依人法空的般若智慧, 斷我法二執, 證得我法二空, 一心二門, 能行菩薩道, 攝取一切眾生, 同生安樂國, 同成佛道 這才是大乘菩提, 才是 往生論 所說的無染清淨心, 即是隨順大乘菩提門 ( 二 ) 安清淨心 菩提是安穩一切眾生清淨處, 若不發願救度一切眾生離生死苦, 即是與菩提相違 依慈悲門拔除生死苦, 給予一切眾生安樂, 名為安清淨心, 這種大慈悲心, 即是順大乘菩提門法 ( 三 ) 樂清淨心 菩提是畢竟常樂處, 若不發願給予一切眾生畢竟常樂, 則違菩提 依方 40 雜誌 551 期

便門不為自身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成佛, 即名為樂清淨心 這種樂清淨心是欲令一切眾生同得大乘菩提覺法樂, 同得生西方安樂國,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不變不失, 安住大般涅槃, 具足常樂我淨, 自在清淨的真實功德樂 這才是 往生論 所說的順大乘菩提門法 八 名義攝對 往生論 說 智慧 慈悲 方便三種門, 攝取般若, 般若攝取方便 無染清淨心 安清淨心 樂清淨心, 此三種心略一處成就妙樂勝真心 智慧 慈悲 方便三種門, 總攝為般若與方便, 也就是權實二智 一心二門 真俗二諦, 為自性清淨心的體與用 方便即是善巧妙用, 往生論 稱為 巧方便迴向, 是從般若而來, 故為般若之妙用 菩薩遠離三種菩提障, 成就無染清淨心 安清淨心 樂清淨心, 歸納作一處來說, 就是 妙樂勝真心 因為菩薩是緣佛的名號 相好 功德而生, 故 稱為 妙好 ; 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故稱為 妙樂 ; 極樂世界超過三界中的一切樂受, 故是 超勝 ; 不同三界所有五欲 三禪樂, 皆是虛幻顛倒, 故是 真實 成就 妙樂勝真心 就是成就實相無相之涅槃妙心, 禪宗諸祖相傳亦是傳此心, 所修亦是修此心 由此, 我們就可以知道淨中有禪, 禪中有淨, 即禪即淨, 即淨即禪 九 願事成就 : 願事成就者, 為能生淨土, 隨意自在等成就 修行五念法門能成就四種清淨心, 即是智慧心 方便心 無障心 勝真心, 此四種清淨心在我們一念心中具足, 故能生淨土 觀經 云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正是 一清淨一切清淨 信解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隨順修五念法門, 所生功德力, 能往生清淨佛土, 出沒自在 因為禮拜門成就身業功德 讚歎門成就口業功德 作願門成就意業功德 觀察門成就智慧功德 迴向門成就方便智業功德 修五念 No.551 May 2010 41

五念門是 往生論 的心要 ( 二 ) 門的功德和合成就隨意自在業, 能得隨意出沒自在業成就 能成就五念門, 必得往生安樂國, 生則不退, 究竟一生補處, 能同佛一樣的自在 十 利行滿足 : 利行滿足者, 是說禮拜 讚歎 作願 觀察 迴向五念門, 漸次修行, 淨業行者能成就入出隨意自在, 自利 ( 入 ) 利他 ( 出 ) 圓滿具足 漸次者是循序漸進, 先入後出的次第, 這樣便可成就五種自利利他的功德 ; 亦稱五果門, 一者近門, 二者大會眾門, 三者宅門, 四者屋門, 五者園林遊戲地門 前四種是成就入功德門, 第五門是成就出功德門 成就了入出五種功德門 ( 五果門 ), 示現入出次第相, 入相中, 以身業禮拜阿彌陀佛, 即是禮敬諸佛, 導歸極樂, 信願往生淨土, 面見彌陀, 聞法授記, 初至淨土, 入大乘正定聚, 近於阿彌陀佛 諸上善人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為第一門相 近門 入淨土已, 以清淨三業念佛 讚佛時, 觀想阿彌陀佛的光明智相, 能令極樂世界功德莊嚴, 於自心中顯現, 起信樂心, 即得生淨土, 進入彌陀說法的大會眾數 ( 內 ), 聞法樂, 受持奉行, 是為第二門相 大會眾門 入眾數已, 當至修行安心之宅, 以一心作願, 往生彼國, 修奢摩他寂靜三昧, 極樂莊嚴, 安心居住其中, 是為第三門相 宅門 入宅門已, 在安樂淨土,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當修行毗婆舍那, 止觀雙運, 彼國微妙之境, 與心相契, 如居華麗屋宇, 朗然於屋內設備, 受用種種法樂, 是為第四門相 屋門 修行成就已, 得清淨處, 身心安樂, 修行自利功德一切成就, 三身 四智 五眼 六通 十力, 不可思議一切功德, 皆悉成就, 即不違本願, 以慈悲心迴入娑婆及十方世界, 以種種不思議方便度化眾生, 以利他成就自利, 入煩惱園生死林中, 遊戲神通, 度化一切眾生, 名為教化地, 是菩薩自娛樂地, 故為出門, 為第五門相 42 雜誌 551 期

園林遊戲地門 菩薩修行五念門應先入後出, 即是先成就自利功德名為入, 然後成就利他功德名為出, 也就是 先自度而後度人, 為千古不易的道理, 龍樹菩薩在 大智度論 中亦說: 不能自度而能度人者, 無有是處 這次第譬如要下海救人, 必須自己已懂游泳技術, 否則, 自他俱沉, 毫無意義 伍 五念門的實踐五念門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長時薰修, 成為習慣, 始為修行, 始能成就功德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故其行法不難 茲簡述筆者對於五念門的實踐, 以供大家參考 這不是要炫耀筆者修行的認真精進, 而是為了提供初學者的善意參考, 以利修行 修行者是要有三輪體空 三解脫門, 和無四相無四見的正見, 這是我們所應知者 一 禮拜門 每天早晚課 以身業禮拜阿彌陀佛, 尤其晚課時稱念一句佛號, 頂禮拜一下, 如是拜四十八拜 禮拜時亦可同時觀想一佛入我心中, 我在禮拜一佛, 進一步觀想無量佛入我心中, 我心出無量我, 無量我禮拜無量佛, 這是 他入我入 的禮敬諸佛, 又須對一切眾生要如同對諸佛菩薩一樣的禮敬, 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 這是禮敬諸佛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二 讚歎門 每天早晚課時以口業稱念阿彌陀佛名號, 讚歎阿彌陀佛, 配合十善業道, 默念一善即盡一口氣的念佛, 如是十念念佛 走路或爬階梯時, 或登山時, 默念 阿彌陀佛 四字洪名, 即是每走一步默念二字, 走二步默念一句 走路或運動時, 一定要是默念, 才不會傷到氣 晚課時, 如前禮拜門所述, 稱念一句佛號, 頂禮拜一下, 如是稱念四十八念, 亦是禮拜四十八拜 ; 又稱念讚佛偈云 :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 No.551 May 2010 43

五念門是 往生論 的心要 ( 二 ) 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每晚就寢躺在床上, 先默念十句阿彌陀佛, 並且觀想在佛光注照之下入睡, 早晨醒來亦先默念十句阿彌陀佛, 並同樣觀想佛光注照, 然後才下床, 這樣可使佛號日夜繫念不斷 三 作願門 即發菩提心, 持戒念佛, 求生淨土 每天早晚課時, 發四弘誓願 :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早課讀誦 阿彌陀經, 經中略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二報莊嚴功德及諸佛護念, 可增強求生淨土之信願行, 堅定往生目標, 既有明確目標, 可止息妄念, 斷惡修善 四 觀察門 觀察即是觀想, 每天早課讀誦 阿彌陀經, 依文起觀, 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二報莊嚴功德成就 又於禪坐時依 五念門 之觀察門, 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國土 教主 大菩薩等三種莊嚴功德成就, 由是觀想可在心中產生光明智慧, 破除心中之無明黑闇 或可收集古今西方極樂世界圖, 以利觀想 五 迴向門 筆者是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凡夫, 雖然未有功德成就, 但是仍然應當隨緣 隨分 隨力的迴向眾生, 例如將早晚課的功德迴向一切眾生, 認養越南貧童, 長期捐助大願興學計劃, 及老人安養村, 在佛學院及精舍義務講經等, 這就是實踐將自己的能力 功德迴向於眾生, 唯應三輪體空, 不可著相, 才能與空性相應 陸 結論五念門為淨土宗修行的五種法門, 是 往生論 的心要 前面四門是自利, 是向上進修, 入安樂淨土, 圓滿自利功德成就 ; 第五門是出安樂淨土, 示現應化身, 迴入娑婆及十方世界度化眾生, 圓滿利他功德成就 如同 44 雜誌 551 期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所說, 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化身, 遊戲神通, 慈悲度化, 如是成就了五種功德相 ( 五果門 ) 一者近門, 二者大會眾門, 三者宅門, 四者屋門, 五者園林遊戲地門, 這樣的入出隨意自在, 自利利他的功德, 一切功德圓滿, 速成無上正等正覺 修行五念門所應注意者, 是應以智慧 慈悲 方便的大乘菩提心, 遠離與大乘菩提心及五念門相違的三法, 即遠離我心貪著自身 遠離無安眾生心 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 因遠離與大乘菩提相違法, 可得隨順無染清淨心 安清淨心 樂清淨心三種大乘菩提門法 這也正說明了 心淨則佛土淨 水清月現, 心淨佛現 的道理, 心清淨西方極樂淨土才能現前, 乃至蓮華化生 成就佛道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在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基礎上, 如能在道場與大眾共修, 當然最好 如果不能共修, 也可以參考本文的 實踐方式, 設計規劃一套適合自己修行的五念法門, 例如每天早晚有十分鐘至半小時的定課是必要的, 其餘則是散課 請注意不要干擾鄰居和家人, 又如果能再加修二 三十分鐘的禪坐, 則是禪淨雙修了 將五念門融入生活, 不影響工作, 不干擾他人, 如此養成習慣, 長時薰修, 生活即是修行, 修行即是生活 無量壽經 彌陀四十八大願其中的第十八願 十念必生願, 第二十九願 住正定聚願, 與第三十五願 一生補處願, 說明依靠阿彌陀佛因地本願力和果地威神力, 合自力信願行, 持戒念佛, 求生淨土, 勤修五念門, 更有十方諸佛護念, 定可成就淨業, 不需三大阿僧祇劫, 只此一生便可圓成佛道, 自度度人 淨業行者當堅信莫疑, 信受奉行, 共成佛道 ( 全文完 ) No.551 May 2010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