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封面.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封面.doc"

Transcription

1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楊 樹 達 文 字 形 義 理 論 初 探 研 究 生 : 周 孟 樺 指 導 教 授 : 李 淑 萍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95 年 7 月 25 日

2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圖 書 館 碩 博 士 論 文 電 子 檔 授 權 書 (95 年 7 月 最 新 修 正 版 ) 本 授 權 書 所 授 權 之 論 文 全 文 電 子 檔 ( 不 包 含 紙 本 詳 備 註 1 說 明 ), 為 本 人 於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撰 寫 之 碩 / 博 士 學 位 論 文 ( 以 下 請 擇 一 勾 選 ) ( ) 同 意 ( 立 即 開 放 ) ( ) 同 意 ( 一 年 後 開 放 ), 原 因 是 : ( ) 同 意 ( 二 年 後 開 放 ), 原 因 是 : ( ) 不 同 意, 原 因 是 : 以 非 專 屬 無 償 授 權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圖 書 館 與 國 家 圖 書 館, 基 於 推 動 資 源 共 享 互 惠 合 作 之 理 念, 於 回 饋 社 會 與 學 術 研 究 之 目 的, 得 不 限 地 域 時 間 與 次 數, 以 紙 本 微 縮 光 碟 及 其 它 各 種 方 法 將 上 列 論 文 收 錄 重 製 公 開 陳 列 與 發 行, 或 再 授 權 他 人 以 各 種 方 法 重 製 與 利 用, 並 得 將 數 位 化 之 上 列 論 文 與 論 文 電 子 檔 以 上 載 網 路 方 式, 提 供 讀 者 基 於 個 人 非 營 利 性 質 之 線 上 檢 索 閱 覽 下 載 或 列 印 研 究 生 簽 名 : 周 孟 樺 學 號 : 論 文 名 稱 : 指 導 教 授 姓 名 : 楊 樹 達 文 字 形 義 理 論 初 探 李 淑 萍 系 所 : 中 國 文 學 所 博 士 班 碩 士 班 日 期 : 民 國 95 年 7 月 25 日 備 註 : 1. 本 授 權 書 之 授 權 範 圍 僅 限 電 子 檔, 紙 本 論 文 部 分 依 著 作 權 法 第 15 條 第 3 款 之 規 定, 採 推 定 原 則 即 預 設 同 意 圖 書 館 得 公 開 上 架 閱 覽, 如 您 有 申 請 專 利 或 投 稿 等 考 量, 不 同 意 紙 本 上 架 陳 列, 須 另 行 加 填 聲 明 書, 詳 細 說 明 與 紙 本 聲 明 書 請 至 查 閱 下 載 2. 本 授 權 書 請 填 寫 並 親 筆 簽 名 後, 裝 訂 於 各 紙 本 論 文 封 面 後 之 次 頁 ( 全 文 電 子 檔 內 之 授 權 書 簽 名, 可 用 電 腦 打 字 代 替 ) 3. 請 加 印 一 份 單 張 之 授 權 書, 填 寫 並 親 筆 簽 名 後, 於 辦 理 離 校 時 交 圖 書 館 ( 以 統 一 代 轉 寄 給 國 家 圖 書 館 ) 4. 讀 者 基 於 個 人 非 營 利 性 質 之 線 上 檢 索 閱 覽 下 載 或 列 印 上 列 論 文, 應 依 著 作 權 法 相 關 規 定 辦 理

3 摘 要 楊 樹 達 ( ), 湖 南 長 沙 人 字 遇 夫, 號 積 微, 晚 年 更 號 耐 林 翁, 為 近 代 重 要 的 漢 語 語 言 文 字 學 家 其 一 生 著 作 甚 多, 內 容 包 含 輯 錄 解 釋 古 書 類 語 法 修 辭 類 校 勘 考 證 類 文 字 訓 詁 類 甲 文 類 金 文 類 等, 洋 洋 灑 灑, 共 計 二 十 餘 冊 在 楊 樹 達 所 涉 獵 的 研 究 中, 楊 氏 以 為 其 學 術 成 就 當 以 小 學 為 第 一, 且 後 世 學 者 亦 較 為 關 注 其 文 字 訓 詁 方 面 的 研 究, 但 可 惜 至 今 尚 未 有 深 入 性 的 專 著 或 學 位 論 文 產 生, 是 以 筆 者 遂 以 楊 樹 達 文 字 形 義 理 論 初 探 為 題, 探 討 楊 氏 於 文 字 訓 詁 學 上 的 成 就 與 貢 獻 本 文 主 要 的 內 容 分 為 六 章 ; 第 一 章 為 緒 論, 主 要 在 說 明 筆 者 之 所 以 擇 取 楊 樹 達 文 字 訓 詁 學 方 面 的 研 究 成 果 作 為 探 討 對 象 的 原 因, 與 後 人 對 楊 氏 學 術 研 究 的 概 況 第 二 章 旨 在 述 說 楊 樹 達 的 生 平 著 作, 及 其 於 研 究 文 字 訓 詁 學 的 背 景 資 料 第 三 章 著 重 在 討 論 楊 樹 達 對 漢 字 的 起 源 發 展 與 價 值 的 看 法 第 四 章 所 論 述 的 是 楊 樹 達 的 六 書 理 論, 即 是 有 關 漢 字 形 學 方 面 的 研 究 第 五 章 主 要 是 在 討 論 楊 樹 達 在 訓 詁 學 方 面 的 學 術 成 果, 亦 即 是 有 關 漢 字 義 學 方 面 的 研 究 然 而 因 為 楊 氏 在 義 學 的 討 論 上 主 要 以 語 源 的 探 求 為 其 核 心, 因 此 筆 者 即 以 楊 樹 達 的 語 源 學 作 為 探 討 的 焦 點 第 六 章 為 本 文 的 結 論, 是 筆 者 在 前 文 研 究 的 基 礎 上, 驗 證 後 世 對 楊 樹 達 的 評 價 是 否 公 正, 並 總 結 楊 樹 達 在 文 字 訓 詁 學 領 域 中 的 開 創 性 貢 獻 關 鍵 字 : 楊 樹 達 楊 遇 夫 六 書 語 源 學 文 字 學 訓 詁 學

4 Abstract Yang, Shu-da ( ), born at Chan Sa, the Hu Nan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linguist and character-expert of Han language in previous century. His mighty achievement of his research is reflected in his numerous and various works, including classics-translating, rhetoric researching, scholiastic researching, oracle-character researching, and character of bronze-inscription researching. Among all fields of his researching, Yang, Shu-da agrees that the most vital success part is his character researching. Unfortunately, there aren t any probing and in-depth essays and monographs in respect of this par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issue as the title presents: A Tentative Probe into Yang, Shu-da s theories of characters, Writing physique and semantics. The content of this thesis will be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the exordium, will explain why I choose this topic to discuss, and survey the other scholars criticism about Yang s works. The second chapter will focus on the background of Yang s biography and his researching. Chapter Three will stress on Yang s opinions about the Han characters. In Chapter Four, we will discuss the effort of Yang s theory about the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at is the researching about the pictograph. In Chapter Five, the achievement of Yang s Scholiastic researching will be discussed. Because the Yang s Scholiastic researching is based on the etymology; the Yang s theory of etymology will be highlighted as well. Finally, Chapter Six will be the conclusion, summarizing the groundbreaking contribution of Yang s effort. Key words: Yang, Shu-da, Philology,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Etymology, Scholiastic researching.

5 凡 例 1 文 中 凡 引 據 諸 賢 高 論, 除 直 接 師 承 關 係 外, 皆 未 加 尊 稱, 然 實 無 不 敬 之 意, 蓋 襲 取 叔 重 單 書 賈 逵 為 侍 中 之 例, 並 兼 求 行 文 簡 潔 之 故 2 因 本 文 以 楊 樹 達 的 學 術 成 果 為 主 要 研 究 範 圍, 文 中 言 及 楊 氏 著 作 甚 多, 為 求 行 文 之 簡 便, 部 分 著 作 名 稱 以 省 稱 代 之, 其 著 作 全 稱 省 稱 對 照 列 表 如 下 : 全 稱 省 稱 版 本 資 料 積 微 居 小 學 述 林 述 林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3 年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論 叢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3 年 中 國 文 字 學 概 要 概 要 上 海 市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8 年 文 字 形 義 學 形 義 學 上 海 市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8 年

6 楊 樹 達 文 字 形 義 理 論 初 探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二 章 楊 樹 達 的 生 平 著 作 及 其 研 究 背 景 態 度 和 方 法... 5 第 一 節 楊 樹 達 生 平 事 略... 5 第 二 節 楊 樹 達 著 作 略 述 第 三 節 楊 樹 達 研 究 文 字 訓 詁 學 的 背 景 第 四 節 楊 樹 達 研 究 文 字 訓 詁 學 的 態 度 及 方 法 第 三 章 楊 樹 達 的 文 字 觀 第 一 節 文 字 起 源 論 一 廣 義 之 文 字 起 源 論 二 狹 義 之 文 字 起 源 論 ( 一 ) 肯 定 古 人 嘗 以 結 繩 記 事 ( 二 ) 否 定 蒼 頡 造 字 第 二 節 文 字 發 展 論 一 宏 觀 而 言 二 微 觀 而 言 ( 一 ) 古 文 ( 二 ) 小 篆 ( 三 ) 隸 書 ( 四 ) 草 書 ( 五 ) 楷 書 第 三 節 漢 字 價 值 論 一 肯 定 漢 字 之 價 值 二 肯 定 六 書 之 價 值 第 四 章 楊 樹 達 的 六 書 理 論 第 一 節 立 論 基 礎 一 六 書 名 稱 次 第 二 象 形 不 拘 於 獨 體 三 確 立 指 事 字 的 名 義 與 界 域 皆 應 以 字 形 為 主 四 說 明 文 字 發 展 的 規 律 五 六 書 觀 念 深 受 章 太 炎 之 影 響 六 引 入 文 法 學 與 修 辭 學 的 概 念 於 六 書 的 結 構 分 析 第 二 節 象 形 一 定 義... 67

7 二 象 形 分 類 ( 一 ) 獨 體 象 形 ( 二 ) 複 體 象 形 ( 三 ) 合 體 象 形 ( 四 ) 狀 事 象 形 ( 五 ) 省 體 象 形 ( 六 ) 變 體 象 形 ( 七 ) 象 形 加 旁 字 ( 八 ) 象 形 變 為 形 聲 三 小 結 第 三 節 指 事 一 定 義 二 指 事 分 類 ( 一 ) 獨 體 指 事 ( 二 ) 複 體 指 事 ( 三 ) 合 體 指 事 ( 四 ) 部 分 指 事 ( 五 ) 變 體 指 事 ( 六 ) 指 事 加 形 旁 ( 七 ) 指 事 變 為 形 聲 三 小 結 第 四 節 會 意 一 定 義 二 會 意 分 類 ( 一 ) 名 字 為 主 之 會 意 ( 二 ) 以 動 字 為 主 之 會 意 ( 三 ) 以 靜 字 為 主 之 會 意 ( 四 ) 複 文 會 意 ( 五 ) 變 體 會 意 ( 六 ) 會 意 闕 疑 ( 七 ) 加 旁 會 意 ( 八 ) 會 意 字 變 為 形 聲 三 小 結 第 五 節 形 聲 一 定 義 二 形 聲 分 類 ( 一 ) 多 形 多 聲 ( 二 ) 省 形 省 聲 ( 三 ) 形 聲 分 類 ( 四 ) 形 聲 加 旁 字

8 ( 五 ) 聲 中 有 義 ( 六 ) 聲 類 假 借 三 小 結 第 六 節 轉 注 一 定 義 二 轉 注 分 類 ( 一 ) 曡 韻 ( 二 ) 雙 聲 ( 三 ) 對 轉 三 小 結 第 七 節 假 借 一 定 義 二 假 借 分 類 ( 一 ) 至 今 承 用 者 ( 二 ) 今 不 承 用 者 三 小 結 第 八 節 楊 樹 達 六 書 理 論 的 不 足 第 五 章 楊 樹 達 的 語 源 學 第 一 節 定 義 一 楷 定 Etymology 語 源 學 的 名 義 二 辨 析 同 源 字 的 內 涵 第 二 節 楊 樹 達 的 語 源 學 研 究 一 順 而 推 之 ( 一 ) 單 字 意 義 上 的 類 比 形 貌 上 的 類 比 ( 二 ) 字 組 能 動 孳 乳 受 動 孳 乳 類 似 孳 乳 因 果 孳 乳 狀 名 孳 乳 動 名 孳 乳 二 逆 而 鈎 之 ( 一 ) 考 釋 文 字 形 訓 聲 訓 義 訓 剖 實 為 訓

9 ( 二 ) 上 溯 本 源 文 字 抽 象 的 意 義, 往 往 是 從 具 體 的 事 物 來 的 用 說 文 重 文 做 線 索 推 尋 語 源 用 古 書 記 載 的 社 會 事 物 狀 況 來 追 求 語 源 用 同 義 連 文 做 引 線 推 求 語 源 用 文 字 偏 旁 做 證 明 第 三 節 小 結 第 六 章 結 論 第 一 節 後 世 評 價 第 二 節 楊 樹 達 對 文 字 訓 詁 學 的 貢 獻 參 考 書 目

10 第 一 章 緒 論 有 清 一 代, 在 考 據 學 抬 頭 的 引 領 之 下, 語 言 文 字 方 面 的 研 究 亦 以 說 文 學 為 前 導 而 日 漸 興 盛, 雖 然 其 中 有 如 說 文 四 大 家 等 學 者 所 建 立 起 來 的 成 果, 但 實 際 上 仍 是 承 襲 許 慎 之 說, 未 能 有 突 破 性 的 進 展 造 成 此 種 情 形 的 根 本 原 因 有 二 : 一 是 未 能 有 效 的 運 用 古 文 字 的 材 料 自 宋 代 以 來, 金 石 材 料 已 不 斷 的 為 人 所 發 掘 整 理, 積 累 至 清 代, 實 已 不 可 不 謂 豐 富, 但 在 此 前 提 之 下, 多 數 的 學 者 仍 未 能 意 識 到 金 石 材 料 對 語 言 文 字 學 研 究 的 重 要 性, 未 能 較 好 地 運 用 新 出 土 的 材 料 於 語 言 文 字 學 研 究 中 二 是 侷 限 於 傳 統 研 究 方 法 的 限 制 傳 統 說 文 學 的 研 究 方 法, 多 僅 止 於 考 據 一 途, 是 以 在 此 法 通 行 既 久, 染 指 遂 多, 自 成 習 套 的 發 展 規 律 下, 後 人 勢 必 難 以 跨 越 前 人 所 樹 立 的 高 牆, 因 此 其 成 果 亦 難 以 有 突 破 性 的 發 展 時 至 清 末, 鴉 片 戰 爭 失 利, 西 方 學 術 思 想 傳 入 中 國, 在 衝 突 與 融 合 的 過 程 中, 促 使 中 國 傳 統 的 學 術 思 想 注 入 新 的 生 機 與 活 力, 而 楊 樹 達 的 學 術 成 果, 就 是 在 這 樣 的 時 代 背 景 下 蘊 育 出 來 的 在 二 十 世 紀 上 半 葉 的 語 言 文 字 學 領 域 中, 楊 樹 達 的 學 術 成 就 嘗 獲 得 相 當 高 的 評 價 ; 如 大 公 報 文 學 副 刊 嘗 謂 : 日 本 多 學 人, 今 中 國 學 人, 止 有 馮 友 蘭 之 哲 學, 陳 垣 之 史 學, 楊 某 ( 樹 達 ) 之 訓 詁 學, 足 以 抗 衡 日 本 1 陳 寅 恪 亦 嘗 云 : 當 今 文 字 訓 詁 之 學, 公 ( 楊 樹 達 ) 為 第 一 人, 此 為 學 術 界 之 公 論, 非 弟 阿 私 之 言 2 然 而, 雖 然 楊 樹 達 確 實 曾 獲 得 尊 為 大 師, 世 稱 顯 學 3 的 稱 譽, 但 自 楊 樹 達 逝 世 以 來, 後 人 對 楊 氏 學 術 的 研 究 卻 是 相 當 不 充 裕 也 相 當 不 平 衡 的 如 一 九 八 五 年, 時 值 楊 樹 達 百 年 誕 辰, 由 湖 南 師 大 所 編 纂 楊 樹 達 誕 辰 百 周 年 紀 念 集 一 書, 實 是 反 映 一 九 八 五 年 以 前, 楊 氏 學 說 在 大 陸 地 區 的 研 究 概 況 其 中 收 錄 的 文 章 包 括 書 簡 選 登 楊 著 序 文 輯 鈔 論 文 回 憶 生 平 祭 悼 文 等, 而 有 關 楊 氏 學 術 研 究 的 文 章 卻 僅 有 十 七 篇 4, 分 別 是 : 研 究 類 別 作 者 題 目 金 文 學 管 燮 初 積 微 居 金 文 說 的 識 字 方 法 文 字 學 許 嘉 璐 蒼 史 功 臣 叔 重 諍 友 說 文 楊 氏 學 述 略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 上 海 市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6 年 11 月 第 1 版,P57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93 張 舜 徽 : 學 習 楊 遇 夫 先 生 學 不 厭 教 不 倦 的 精 神, 楊 樹 達 誕 辰 百 周 年 紀 念 集, 湖 南 師 範 大 學 學 報 編, 湖 南 教 育 出 版 社,1985 年 5 月 第 1 版,P264 雖 然 紀 念 集 的 主 編 者 於 論 文 一 類 下 共 放 入 二 十 二 篇 論 文, 但 因 部 分 論 文 實 與 楊 樹 達 的 學 術 成 果 無 涉, 如 王 大 年 讀 古 書 須 明 通 假 之 管 見 實 是 在 論 述 老 子 聲 音 通 假 的 問 題 ; 郭 在 貽 訓 詁 源 流 述 略 則 是 在 說 明 自 先 秦 到 清 末 的 訓 詁 學 發 展 等 是 以 筆 者 不 將 此 類 文 章 列 於 此 表 中 1

11 文 字 學 訓 詁 學 雷 敢 遇 夫 先 生 治 小 學 之 成 就 語 源 學 張 芷 楊 樹 達 和 漢 語 語 源 學 語 源 學 李 維 琦 字 義 同 緣 於 語 源 同 略 說 語 源 學 李 建 國 遇 夫 先 生 語 源 學 簡 說 語 源 學 何 澤 翰 積 微 先 生 與 語 源 學 訓 詁 學 江 灝 讀 長 沙 方 言 考 訓 詁 學 袁 慶 述 長 沙 方 言 考 札 記 訓 詁 學 何 慎 怡 長 沙 方 言 考 拾 補 文 法 學 湯 可 敬 詞 詮 評 述 文 法 學 周 秉 鈞 漢 書 窺 管 文 法 為 訓 釋 例 文 法 學 王 玉 堂 遇 夫 先 生 對 語 法 學 之 貢 獻 修 辭 學 秦 旭 卿 再 論 楊 樹 達 先 生 的 中 國 修 辭 學 方 法 論 孫 雍 長 遇 夫 先 生 研 究 說 文 的 態 度 歷 史 考 證 楊 德 豫 文 字 形 義 學 概 況 生 平 事 跡 李 紹 平 古 文 獻 整 理 的 大 師 而 在 臺 灣 地 區, 筆 者 所 收 集 到 的 僅 一 篇 : 研 究 類 別 作 者 題 目 語 源 學 龍 宇 純 造 字 時 有 通 借 證 辨 惑 透 過 上 述 列 表, 除 了 可 以 發 現 當 時 的 學 者 較 偏 重 於 楊 氏 文 字 訓 詁 方 面 的 研 究, 與 楊 樹 達 自 以 為 其 學 術 研 究 以 小 學 為 第 一 的 結 論 相 符 之 外 5, 或 許 是 由 於 大 陸 地 區 的 著 者 多 與 楊 樹 達 有 著 或 多 或 少 的 師 友 關 係, 是 以 文 章 中 對 楊 樹 達 個 人 的 情 感 表 述 更 多 於 對 其 學 術 成 就 的 討 論, 致 使 其 論 文 的 內 容 多 是 錦 上 添 花 的 肯 定 與 讚 賞 至 於 一 九 八 五 年 以 後 至 二 六 年 本 文 完 成 為 止, 筆 者 蒐 集 兩 岸 地 區 有 關 楊 樹 達 的 學 術 研 究 論 作 如 下 :( 不 包 括 通 論 性 介 紹 作 品 及 作 品 選 集 ) 大 陸 地 區 : 研 究 類 別 作 者 題 目 綜 合 評 論 楊 榮 祥 楊 樹 達 先 生 學 術 成 就 述 略 語 源 學 侯 占 虎 考 語 源 求 字 義 楊 樹 達 先 生 學 述 研 究 的 特 點 語 源 學 王 月 婷 積 微 居 小 學 述 林 造 字 時 有 通 借 證 商 榷 5 楊 樹 達 : 小 學 第 一, 金 石 次 之, 甲 骨 文 又 次 之, 以 用 功 時 間 之 久 暫 言 之 積 微 翁 回 憶 錄, P409 2

12 修 辭 學 王 占 福 張 素 格 楊 樹 達 中 國 修 辭 學 參 互 修 辭 格 辨 析 孫 書 杰 甲 骨 文 趙 誠 楊 樹 達 的 甲 骨 文 研 究 文 法 學 孫 良 明 談 楊 樹 達 漢 書 窺 管 句 式 類 比 語 法 分 析 法 兼 說 我 國 古 代 語 法 學 一 傳 統 分 析 法 臺 灣 地 區 : 研 究 類 別 作 者 題 目 金 文 學 文 字 學 黃 婉 寧 楊 樹 達 先 生 金 文 研 究 之 理 論 與 方 法 初 探 語 源 學 曾 昭 聰 楊 樹 達 先 生 有 關 形 聲 字 聲 中 有 義 之 研 究 述 評 生 平 事 跡 蘇 耀 宗 陳 寅 恪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續 稿 序 抽 稿 管 窺 ( 上 ) ( 下 ) 綜 觀 兩 岸 地 區 有 關 楊 樹 達 的 學 術 著 作, 所 關 注 的 焦 點 有 承 續 一 九 八 五 年 以 前 的 研 究 趨 勢, 皆 偏 重 於 楊 氏 文 字 訓 詁 學 成 果 方 面 的 研 究 因 此, 可 以 據 此 判 定 的 是 : 楊 樹 達 的 文 字 訓 詁 學, 必 然 有 其 學 術 性 與 值 得 研 究 討 論 的 空 間, 才 會 受 到 歷 來 學 者 一 致 的 重 視 然 而 可 惜 的 是, 自 楊 樹 達 逝 世 至 今, 兩 岸 地 區 所 發 表 的 相 關 研 究, 皆 屬 於 單 篇 論 文, 至 今 尚 未 有 深 入 性 的 專 著 或 學 位 論 文 產 生 四 十 年 來, 有 關 其 文 字 訓 詁 學 研 究 的 論 文 總 數 亦 不 過 十 四 篇, 其 遭 受 冷 落 的 現 實, 與 楊 氏 生 前 所 受 到 的 稱 譽 實 有 天 地 之 別 是 以 筆 者 以 為 實 可 以 針 對 楊 樹 達 文 字 訓 詁 學 方 面 的 學 術 成 果 做 深 入 的 研 究 楊 樹 達 有 關 文 字 訓 詁 學 方 面 的 論 述, 主 要 詳 見 於 中 國 文 字 學 概 要 文 字 形 義 學 積 微 居 小 學 述 林 與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三 書 內 容 著 重 於 討 論 其 對 漢 字 演 變 發 展 的 看 法 對 六 書 的 理 解 與 詮 釋, 以 及 以 探 求 語 源 為 目 的 的 義 學 研 究, 因 此 筆 者 嘗 試 以 楊 樹 達 文 字 形 義 理 論 初 探 為 題, 針 對 楊 氏 有 關 文 字 形 學 與 義 學 方 面 的 學 術 成 果 作 研 究 除 了 期 許 能 給 予 楊 樹 達 於 文 字 訓 詁 學 術 成 果 的 公 正 評 價 外, 亦 希 望 能 藉 此 拋 磚 引 玉, 提 起 學 界 對 楊 氏 學 術 成 果 的 再 重 視 本 文 於 論 述 架 構 上, 主 要 分 為 五 個 部 分 : 第 二 章 旨 在 述 說 楊 樹 達 的 生 平 著 作, 及 其 於 研 究 文 字 訓 詁 學 的 背 景 態 度 和 方 法 孟 子 萬 章 下 嘗 言 : 頌 其 詩, 讀 其 書, 不 知 其 人, 可 乎? 是 以 論 其 3

13 世 也, 是 尚 友 也 6 言 明 讀 者 不 僅 有 必 要 了 解 作 者 的 生 平 為 人, 亦 應 了 解 作 者 身 處 的 時 代 背 景, 否 則, 於 閱 讀 上 可 能 會 有 不 得 要 領 或 曲 解 旨 意 的 問 題 產 生 是 以 本 章 欲 透 過 對 楊 樹 達 學 術 背 景 的 介 紹, 使 讀 者 對 楊 氏 學 說 的 生 成 背 景 有 概 略 的 認 識 第 三 章 著 重 在 討 論 楊 樹 達 對 文 字 的 起 源 發 展 與 價 值 的 看 法 文 字 是 文 字 訓 詁 學 研 究 的 基 本 材 料, 是 以 了 解 楊 氏 對 其 所 研 究 的 對 象 所 持 的 看 法 是 有 其 必 要 的 除 此 之 外, 楊 樹 達 身 處 於 中 西 文 化 衝 擊 的 時 代, 部 分 學 者 主 張 盡 廢 漢 字, 以 適 應 新 的 世 界 潮 流, 而 面 對 此 聲 浪, 楊 樹 達 所 持 的 看 法 為 何, 對 漢 字 本 身 的 評 價 為 何, 亦 是 本 章 所 處 理 的 問 題 第 四 章 所 論 述 的 是 楊 樹 達 的 六 書 理 論, 亦 即 是 有 關 漢 字 形 學 方 面 的 研 究 自 許 慎 定 義 六 書 以 後, 六 書 即 成 為 中 國 古 代 用 來 顯 示 文 字 的 結 構 區 分 文 字 的 類 型 說 明 造 字 方 法 的 一 套 文 字 理 論 架 構 7 凡 言 及 漢 字 形 體 分 析 的 論 述 幾 乎 無 不 言 及 六 書 雖 是 如 此, 但 因 許 慎 僅 各 以 八 字 為 六 書 定 其 畛 域, 是 以 亦 造 成 各 家 各 派 對 六 書 理 解 上 的 差 異 楊 樹 達 以 其 時 代 上 的 優 勢, 除 了 得 以 遍 覽 諸 家 學 說 之 外, 更 得 以 有 新 材 料 與 新 方 法 的 佐 助, 是 以 其 六 書 理 論 理 應 有 不 同 於 前 人 的 見 解, 有 其 論 述 的 意 義 與 價 值 因 此, 筆 者 於 爬 梳 楊 樹 達 所 建 立 的 六 書 理 論 時, 於 架 構 上 先 言 楊 氏 的 立 論 基 礎, 以 期 釐 清 楊 氏 對 六 書 相 關 問 題 的 看 法, 其 後 再 依 照 六 書 的 順 序, 分 論 楊 樹 達 對 各 書 的 理 解 與 詮 釋 第 五 章 主 要 是 在 討 論 楊 樹 達 在 訓 詁 學 方 面 的 學 術 成 果, 亦 即 是 有 關 漢 字 義 學 方 面 的 研 究 因 楊 氏 在 義 學 的 討 論 上 主 要 以 語 源 的 探 求 為 其 核 心, 同 時 亦 為 避 免 以 訓 詁 為 題 所 造 成 的 雜 蔓 瑣 碎, 故 筆 者 以 楊 樹 達 的 字 源 學 作 為 章 目 名 稱, 用 以 彰 顯 筆 者 論 述 的 焦 點 所 在 第 六 章 為 本 文 的 結 論 是 筆 者 在 前 文 研 究 的 基 礎 上, 驗 證 後 世 對 楊 樹 達 的 評 價 是 否 公 正, 並 總 結 楊 樹 達 在 文 字 訓 詁 學 領 域 中 的 開 創 性 貢 獻 6 孟 子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經 部 一 八 九 ) 孟 子, 台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民 國 72 年 初 版,P 許 師 錟 輝 : 文 字 學 簡 編 基 礎 篇, 台 北 : 萬 卷 樓 圖 書 有 限 公 司, 民 國 88 年 3 月 初 版,P21 4

14 第 二 章 楊 樹 達 生 平 著 作 及 其 研 究 背 景 態 度 和 方 法 第 一 節 楊 樹 達 生 平 事 略 楊 樹 達 ( ), 字 遇 夫, 中 年 時 取 荀 子 大 略 篇 積 微 者 著 語, 將 其 書 齋 命 名 為 積 微 居, 後 遂 字 號 為 積 微 翁 晚 年 於 朦 朧 中 得 霜 葉 從 教 耐 晚 林 句, 又 將 其 書 室 名 為 耐 林 廎, 亦 更 號 為 耐 林 翁 湖 南 省 長 沙 市 人 幼 承 家 學, 六 歲 時 即 由 父 親 系 統 性 的 教 讀, 由 於 其 父 頗 好 讀 史 記 資 治 通 鑑, 並 以 強 烈 的 感 染 力 使 楊 樹 達 對 史 學 產 生 了 濃 厚 的 興 趣, 是 以 楊 氏 嘗 言 : 家 大 人 喜 讀 史 少 時 侍 坐, 竊 見 治 司 馬 氏 通 鑑, 日 有 定 程 余 兄 弟 幼 承 訓 誨, 故 亦 皆 好 史 籍, 而 余 尤 嗜 班 書 8 七 歲 時 曾 經 想 過 : 取 訓 義 相 同 之 字 聚 集 為 一 編, 豈 不 大 佳 乎? 9 由 於 當 時 楊 樹 達 尚 不 知 世 上 有 爾 雅 之 類 的 書, 但 亦 可 由 此 得 知 楊 氏 從 早 年 開 始 即 已 表 現 出 對 文 字 訓 詁 的 高 度 興 趣, 與 主 動 治 學 的 精 神 及 至 楊 樹 達 年 歲 稍 長, 家 大 人 授 以 郝 氏 爾 雅 王 氏 廣 雅 二 疏, 始 有 志 於 訓 詁 之 學 10 是 以 幼 年 時 整 理 義 訓 的 想 法, 至 此 確 立 成 為 一 生 追 求 的 志 向 一 八 九 七 年 十 月, 維 新 派 人 士 在 長 沙 創 辦 時 務 學 堂, 楊 樹 達 及 其 長 兄 皆 考 取 入 學, 與 蔡 鍔 等 同 學 四 十 人, 得 業 於 梁 啟 超 譚 嗣 同 李 維 格 熊 希 齡 等 人, 受 民 權 革 命 思 想 的 薰 陶, 思 想 為 之 一 變 一 九 二 九 年 梁 啟 超 去 世, 楊 氏 代 表 時 務 學 堂 弟 子 追 悼 時, 撰 時 務 學 堂 弟 子 公 祭 新 會 梁 先 生 文 中 提 到 : 其 誦 維 何? 孟 軻 公 羊 其 教 維 何? 革 政 救 亡 士 聞 大 義, 心 痛 國 創 拔 劍 擊 柱, 踴 躍 如 狂 夫 子 詔 我, 攝 汝 光 芒 ; 救 國 在 學, 乃 惟 康 莊 11 表 現 出 梁 啟 超 愛 國 思 想 對 楊 樹 達 深 刻 的 影 響, 與 其 師 生 間 真 摯 的 情 誼 一 八 九 八 年 九 月, 維 新 失 敗, 譚 嗣 同 等 人 慘 遭 殺 害, 時 務 學 堂 亦 被 迫 解 散 時 務 學 堂 解 散 後, 湘 人 遂 改 設 求 實 書 院, 楊 樹 達 於 一 九 年 秋 入 學, 學 習 經 史 算 學 英 文 等 科 目, 並 於 是 年 開 始 撰 寫 讀 書 日 記, 深 覺 心 有 所 會, 則 筆 之 于 書, 以 為 至 樂 12 8 楊 樹 達 : 漢 書 補 注 補 正 自 序, 兩 漢 書 訂 補 文 獻 彙 編 2, 徐 蜀 編, 北 京 :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 社,2004 年 第 1 版,P22 9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 上 海 市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6 年 11 月 第 1 版,P2 10 楊 樹 達 : 論 叢 自 序,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3 年,P13 11 楊 樹 達 : 積 微 居 詩 文 鈔, 上 海 市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6 年 11 月 第 1 版,P94 12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 自 序,P1 5

15 一 九 三 年, 求 實 書 院 改 為 大 學 堂, 楊 氏 去 院 家 居 自 學, 其 間 不 限 於 從 父 受 業, 亦 曾 問 學 於 湘 潭 葉 德 輝 胡 元 儀 兩 位 學 者, 獲 益 匪 淺 一 九 五 年, 湖 南 巡 撫 端 方 擬 派 遣 學 生 赴 日 留 學, 楊 樹 達 因 其 友 時 以 中 國 危 亡 在 即 極 力 勸 說, 乃 與 其 兄 相 偕 應 試, 並 皆 得 錄 取 在 日 時 期, 日 治 歐 洲 語 言 及 諸 雜 學 13 其 間 楊 氏 雖 曾 遇 餘 杭 章 太 炎 寓 居 東 京, 聚 徒 講 學, 且 章 氏 的 學 識 風 範 授 課 內 容 均 為 楊 樹 達 所 深 好, 但 楊 氏 卻 以 非 當 務 之 急, 不 從 游 也 14 從 而 放 棄 問 學 的 機 會 可 見 楊 樹 達 認 為 在 當 時 的 環 境 下, 章 氏 之 學 與 當 務 之 急 是 有 所 矛 盾 至 於 楊 氏 所 謂 的 當 務 之 急, 則 應 是 指 學 習 外 國 語 言 及 其 他 科 學 知 識, 取 他 人 之 長 以 補 中 國 傳 統 教 育 的 不 足, 亦 是 楊 氏 為 圖 強 中 國 而 留 學 的 主 要 目 的 據 此 實 可 看 出 楊 樹 達 對 於 追 求 既 定 目 標, 態 度 上 的 執 著 與 堅 定 一 九 一 一 年, 武 昌 起 義, 致 使 官 費 無 著, 楊 樹 達 困 餓 於 京 都 15, 於 是 去 日 返 國, 肄 業 於 京 都 第 三 高 等 學 校 至 此, 楊 樹 達 的 求 學 歷 程 實 可 分 成 兩 大 階 段 : 出 國 前 的 學 習 為 楊 氏 打 下 深 厚 的 國 學 基 礎 ; 留 日 六 年 則 是 為 其 打 下 西 學 的 基 礎 因 此, 楊 樹 達 在 中 西 學 術 的 交 融 會 通 下, 得 以 在 日 後 的 學 習 研 究 中, 以 中 學 為 體, 西 學 為 用, 創 造 出 較 前 人 更 進 一 步 的 成 就 自 日 返 國 後, 楊 樹 達 回 到 長 沙, 除 了 短 暫 任 職 於 湖 南 省 教 育 司 圖 書 科 科 長 湖 南 圖 書 編 譯 局 編 譯 事 外, 多 是 擔 任 教 育 的 工 作 一 九 一 二 年 任 長 沙 楚 怡 工 業 學 校 英 文 教 員, 一 九 一 三 年 任 湖 南 第 四 師 範 學 校 國 文 法 教 員, 一 九 一 五 年 任 任 湖 南 第 一 師 範 學 校 國 文 法 教 員, 一 九 一 六 年 任 湖 南 省 立 第 一 女 子 師 範 學 校 國 文 教 員, 直 至 一 九 一 九 年 冬, 楊 樹 達 皆 任 教 於 長 沙 在 擔 任 國 文 教 員 期 間, 以 文 法 教 于 長 沙, 于 時 始 讀 馬 書, 心 多 弗 慊 16 自 是 始 治 國 文 法 一 九 一 八 年, 南 北 戰 爭 開 始, 長 沙 成 為 南 北 軍 閥 爭 奪 之 地, 三 月, 南 帥 譚 浩 明 夜 遁, 市 民 震 動, 學 校 輟 講, 謀 避 地 者 絡 繹 於 道, 號 呼 之 聲 慘 不 忍 聞 17 楊 樹 達 有 鑑 於 如 此 淒 慘 的 現 象, 遂 集 撰 老 子 古 義, 欲 以 之 寄 寓 其 弭 兵 恤 民 之 情, 且 該 書 僅 花 費 五 十 日 即 撰 寫 完 成 一 九 一 九 年, 湖 南 省 督 軍 張 敬 堯 由 於 橫 徵 暴 歛, 蔑 視 教 育, 引 發 學 界 的 驅 張 運 動, 楊 樹 達 及 羅 教 鐸 被 推 舉 為 入 京 代 表, 參 與 由 毛 澤 東 所 率 領 的 代 表 團, 上 京 向 當 時 的 國 務 院 請 願, 直 至 隔 年 六 月, 張 敬 堯 終 於 離 開 湖 南, 結 束 其 在 湖 南 所 造 成 的 苦 難 顯 現 楊 樹 達 不 是 個 不 知 人 事 的 專 家, 而 是 將 人 民 的 苦 難 放 在 心 頭 上 的 知 識 分 子 楊 樹 達 於 湖 南 任 教 時, 每 每 以 改 作 文 為 苦 役 常 覺 得 敷 衍 了 事, 則 恐 誤 人 楊 樹 達 : 論 叢 自 序,P13 楊 樹 達 : 論 叢 自 序,P13 楊 樹 達 : 論 叢 自 序,P13 楊 樹 達 : 高 等 國 文 法 序 例,P1 楊 樹 達 : 論 叢 老 子 古 義 自 序,P258 6

16 子 弟, 於 心 不 安 ; 細 心 評 改, 耗 費 時 間 至 多, 而 於 己 絕 無 進 益 18 又 因 上 京 請 願 時 見 任 教 於 大 學 的 學 者, 每 週 授 課 不 過 八 九 小 時, 且 自 修 時 間 多 有 餘 裕, 內 心 十 分 欽 羨, 遂 於 一 九 二 離 開 長 沙, 到 北 京 謀 職 楊 氏 初 入 教 育 部 國 語 統 一 籌 備 會 擔 任 辭 典 編 輯, 並 兼 任 北 京 師 範 學 校 國 語 法 教 員 北 京 法 政 專 門 學 校 日 文 教 員 一 九 二 一 年, 楊 樹 達 因 錢 玄 同 的 介 紹 而 擔 任 北 京 高 等 師 範 學 校 (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前 身 ) 國 文 法 教 員, 繼 而 又 擔 任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系 代 理 主 任 主 任 一 九 二 六 年 轉 應 清 華 大 學 的 聘 任, 擔 任 中 國 文 學 系 教 授, 直 至 一 九 三 七 年 七 七 事 變 爆 發, 楊 氏 才 不 得 不 重 新 遷 回 長 沙 楊 樹 達 任 教 於 北 京 師 大 及 清 華 大 學 期 間, 先 後 開 設 國 文 法 文 字 學 修 辭 學 史 記 漢 書 淮 南 子 等 多 種 多 樣 的 課 程, 並 且 每 開 一 門 課 程 就 有 這 門 的 著 述 19 可 知 楊 氏 於 平 日 時 便 將 學 術 研 究 與 教 學 緊 密 的 結 合, 再 加 以 每 一 本 著 述 都 是 楊 氏 反 復 研 究 的 心 血 結 晶, 是 以 楊 伯 峻 說 : 他 每 教 一 門 功 課, 便 自 編 講 義, 講 義 內 容, 多 是 自 己 研 究 心 得, 從 不 落 入 窠 臼, 人 云 亦 云 講 過 幾 次, 最 後 便 是 著 作 定 稿 20 楊 樹 達 的 學 生 孫 楷 第 亦 曾 回 憶 道 : 民 國 十 一 年, 楷 第 從 吾 師 楊 遇 夫 先 生 習 文 法 學 於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覺 其 條 理 井 然, 以 至 簡 之 法 馭 至 賾 之 物, 為 一 切 文 法 書 所 不 及 於 是 深 感 文 學 之 興 味, 而 個 人 讀 古 書 之 嗜 好 亦 自 此 始 21 教 學 要 能 達 到 以 至 簡 之 法 馭 至 賾 之 物 的 境 地, 必 定 要 先 能 確 切 掌 握 該 門 學 問 的 津 要, 講 學 時 才 能 有 提 綱 挈 領, 條 理 井 然 的 效 果, 但 要 有 此 種 功 夫 卻 絕 對 不 是 一 蹴 可 幾 的, 可 見 楊 氏 對 其 所 開 設 的 課 程, 皆 是 抱 著 全 力 以 赴 一 絲 不 茍 的 態 度 認 真 對 待 這 段 期 間 楊 樹 達 新 撰 及 續 成 的 專 著 包 括 : 說 苑 新 序 疏 證 鹽 鐵 論 校 注 漢 書 補 注 補 正 古 書 疑 義 舉 例 續 補 詞 詮 中 國 語 法 綱 要 周 易 古 義 戰 國 策 集 解 古 書 句 讀 釋 例 高 等 國 文 法 馬 氏 文 通 刊 誤 積 微 居 文 錄 論 語 疏 證 漢 代 婚 喪 禮 俗 考 中 國 修 辭 學 群 書 檢 目 淮 南 子 證 聞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等, 其 著 述 之 豐 質 量 之 精, 實 不 免 讓 人 有 非 兼 人 之 力 不 致 此 22 的 讚 嘆 楊 樹 達 回 到 長 沙 後, 改 任 湖 南 大 學 教 授 一 九 三 八 年, 日 軍 轟 炸 長 沙, 楊 氏 乃 攜 家 避 居 寧 鄉 山 中 同 年 十 月, 湖 南 大 學 決 定 遷 校 至 辰 溪 繼 續 辦 學, 楊 樹 達 雖 決 定 隨 校 西 遷, 但 是 其 遷 居 的 心 情 卻 是 滿 懷 悲 憤 的, 誠 如 其 詩 所 云 : 一 堂 曾 幾 日, 忽 忽 歲 年 過 坐 看 山 河 碎, 空 餘 涕 淚 多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13 羅 常 培 : 悼 楊 樹 達 ( 遇 夫 ) 先 生, 楊 樹 達 誕 辰 百 周 年 紀 念 集, 湖 南 師 範 大 學 學 報 編, 湖 南 教 育 出 版 社,1985 年 5 月 第 1 版,P255 楊 伯 峻 : 楊 樹 達 文 集 前 言, 楊 樹 達 誕 辰 百 周 年 紀 念 集,P31 孫 楷 第 : 高 等 國 文 法 序,P1 余 嘉 錫 : 論 叢 余 序,P9 7

17 昊 天 寧 樂 禍, 狂 寇 未 投 戈 好 樹 百 年 計, 終 期 覆 醜 倭 23 除 了 眼 見 山 河 破 碎, 自 流 涕 淚 之 外, 楊 樹 達 面 對 當 時 國 民 政 府 的 抵 抗 不 力, 心 中 亦 有 很 深 的 不 滿, 因 此 作 詩 言 道 : 技 巧 驚 天 出, 當 關 失 一 夫 謀 邦 誠 拙 計, 把 酒 是 良 圖 倦 眼 看 沅 水, 驚 魂 繞 薊 都 金 湯 何 日 復, 吟 罷 獨 長 噓 24 楊 樹 達 認 為 由 於 政 府 的 用 人 失 當 戰 略 失 策, 才 會 使 得 日 軍 如 此 橫 逆, 而 我 國 收 復 河 山 的 日 子 遙 遙 無 期 然 而 縱 使 楊 氏 的 詩 中 有 作 如 此 的 敘 述, 但 其 內 心 卻 仍 堅 定 地 相 信 中 國 終 有 抗 戰 勝 利 的 一 日, 是 以 楊 樹 達 說 : 無 端 狂 寇 掠 三 邊, 殺 賊 終 軍 正 少 年 縱 有 貔 貅 師 百 萬, 漢 家 終 見 服 柔 然 猶 有 門 人 作 鬼 雄, 幼 安 無 負 客 遼 東 浮 雲 蔽 日 須 臾 事, 夕 照 從 來 分 外 紅 25 雖 然 楊 氏 心 中 懷 有 何 當 被 甲 持 戈 去, 殺 敵 歸 來 一 卷 娛 26 的 壯 志 豪 情, 但 因 其 年 事 已 逾 五 十, 年 老 體 衰, 勢 必 不 能 學 班 固 投 筆 從 戎, 是 以 楊 樹 達 遂 將 希 望 寄 託 在 青 年 學 子 身 上, 並 從 而 寫 下 鼓 舞 後 人 的 詩 句, 其 言 : 柔 情 壯 志 儘 分 歧, 萬 感 淒 涼 別 婦 時 易 水 歌 聲 催 馬 上, 只 餘 殘 月 照 羅 幃 一 介 書 生 延 國 命, 八 千 子 弟 喪 胡 塵 不 須 讀 史 嗟 文 謝, 淨 掃 神 州 看 後 人 27 詩 中 不 須 讀 史 嗟 文 謝, 淨 掃 神 州 看 後 人 一 句, 以 為 掃 蕩 日 寇 終 的 使 命 終 將 由 青 年 學 子 們 所 完 成, 尤 能 表 現 出 楊 樹 達 對 年 青 一 代 的 深 切 期 望 時 至 一 九 四 四 年, 對 日 戰 爭 逐 漸 接 近 尾 聲, 勝 利 的 徵 兆 越 來 越 明 晰, 因 此, 楊 樹 達 在 六 十 歲 生 日 時 寫 下 六 十 自 述 詩 五 首 以 抒 其 懷, 其 中 第 五 首 寫 道 : 平 生 貪 誦 劍 南 稿, 不 道 衰 遲 境 與 同 卻 喜 健 兒 能 殺 賊, 故 探 聖 典 記 壤 戎 百 年 積 辱 隳 前 約, 上 將 衡 心 策 反 攻 楊 樹 達 : 避 地 辰 谿 路 過 桃 園 賦 示 昔 年 同 學 諸 君, 積 微 居 詩 文 鈔,P18 楊 樹 達 : 叠 前 韻 贈 嘯 蘇 星 笠, 積 微 居 詩 文 鈔,P20 楊 樹 達 : 和 弘 度 觀 演 苗 君 可 秀 事 有 感 作, 積 微 居 詩 文 鈔,P31 楊 樹 達 : 和 嘯 蘇 謝 招 飲 韻 二 首, 積 微 居 詩 文 鈔,P35 楊 樹 達 : 弘 度 續 得 苗 君 詩 二 首 和 之, 積 微 居 詩 文 鈔,P32 8

18 身 及 弧 張 看 日 落, 未 須 家 祭 告 阿 翁 28 詩 中 楊 樹 達 以 愛 國 詩 人 陸 放 翁 的 境 遇 與 自 己 相 比 況, 表 明 自 己 雖 然 已 是 髮 蒼 眼 茫, 但 愛 國 的 赤 誠 卻 未 曾 因 此 而 稍 減 再 者, 楊 氏 更 指 出 他 和 放 翁 有 所 不 同 的 是 在 身 及 弧 張 看 日 落, 未 須 家 祭 告 阿 翁 是 以 楊 樹 達 實 是 懷 抱 著 抗 戰 必 勝 的 心 情 寫 下 此 詩, 真 切 地 相 信 自 己 終 能 親 眼 見 到 最 後 的 勝 利 降 臨 在 中 國 身 上 然 而 在 八 年 抗 戰 期 間, 由 於 物 資 不 富, 環 境 不 安, 是 以 楊 樹 達 雖 然 身 為 大 學 教 授, 仍 因 物 價 奇 騰, 皆 苦 不 給 29, 致 使 一 家 八 口 亦 時 常 飢 腸 無 米 但 在 這 樣 艱 困 的 環 境 下, 楊 樹 達 仍 秉 持 著 教 學 不 輟 的 精 神, 其 間 的 著 作 除 了 有 闡 揚 攘 夷 復 仇 之 義 發 明 愛 國 思 想 的 春 秋 大 義 述 外, 尚 有 淮 南 子 證 聞 ( 續 成 ) 論 語 疏 證 文 字 形 義 學 甲 骨 文 蠡 測 擷 要 等 書 一 九 四 五 年 十 月, 由 於 對 日 抗 戰 勝 利, 楊 樹 達 遂 隨 湖 南 大 學 遷 回 長 沙 雖 然 楊 氏 心 中 嘗 為 抗 戰 勝 利 重 返 家 園 而 興 奮 鼓 舞, 但 在 面 對 重 整 家 園 之 際, 又 見 國 共 點 燃 內 戰 的 戰 火, 使 得 心 中 的 情 緒 有 如 五 味 雜 陳 因 此, 楊 氏 在 歸 來 詩 中 寫 到 : 華 表 歸 來 事 事 新, 人 民 城 郭 兩 愴 神 巖 牆 處 處 難 知 命, 蔓 草 家 家 欲 隱 人 乍 見 降 旛 出 東 海, 又 聞 戰 鼓 動 西 秦 此 身 已 是 焦 頭 額, 直 突 寧 容 更 積 薪 30 人 民 經 歷 長 久 戰 亂, 期 望 休 養 生 息, 本 是 人 之 常 情 因 此 在 對 日 戰 爭 全 面 結 束 後, 雖 然 國 共 間 的 衝 突 日 益 擴 大, 但 在 面 對 國 民 政 府 一 連 串 勦 匪 滅 赤 動 員 勘 亂 的 行 動, 楊 樹 達 心 中 真 正 期 望 的 則 仍 是 停 止 內 戰 一 九 四 九 年, 中 國 共 產 黨 正 式 接 管 大 陸,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成 立, 據 楊 樹 達 所 作 的 十 月 一 日 長 沙 市 觀 國 慶 遊 行 行 列 喜 賦 : 熱 淚 縱 橫 不 自 休, 暮 年 喜 見 此 年 頭 夜 門 兀 自 無 人 閉, 穀 粒 都 歸 種 者 收 淮 水 安 瀾 歌 禹 德, 夷 人 授 首 洗 前 羞 平 生 夢 想 今 都 現, 笑 口 頻 開 待 首 丘 楊 樹 達 : 六 十 自 述, 積 微 居 詩 文 鈔,P69 楊 樹 達 : 答 陳 仲 平 助 教 見 贈 原 韻 中 自 注, 積 微 居 詩 文 鈔,P37 楊 樹 達 : 歸 來, 積 微 居 詩 文 鈔,P71 楊 樹 達 : 十 月 一 日 長 沙 市 觀 國 慶 遊 行 行 列 喜 賦, 積 微 居 詩 文 鈔,P76 9

19 可 知 楊 樹 達 應 是 共 產 主 義 的 支 持 者, 對 於 新 政 府 的 建 立 與 新 政 府 所 施 行 的 新 政 策, 其 心 緒 是 喜 悅 高 興 的 此 外, 楊 樹 達 更 於 日 後 高 興 地 參 加 馬 列 主 義 學 習, 並 且 把 學 習 所 得 用 到 自 己 的 學 術 研 究 上 32 更 可 證 明 其 支 持 共 產 主 義 的 政 治 立 場 抗 戰 勝 利 後, 一 九 四 七 年, 楊 樹 達 受 聘 為 中 央 研 究 院 院 士, 一 九 五 五 年 被 聘 為 中 國 科 學 院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部 委 員 此 外, 楊 氏 還 曾 經 擔 任 湖 南 文 史 館 長, 中 國 科 學 院 語 言 研 究 所 學 術 委 員, 並 被 選 為 湖 南 省 第 一 屆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代 表 等 職 務, 並 受 邀 參 加 全 國 政 協 第 二 屆 第 三 屆 會 議 一 九 五 六 年 二 月 十 四 日, 楊 樹 達 由 於 高 血 壓 與 消 化 道 出 血, 與 世 長 辭, 享 年 七 十 一 歲 楊 氏 晚 年 整 理 加 工 的 著 作 包 括 : 積 微 居 金 文 說 積 微 居 讀 書 記 積 微 居 小 學 述 林 積 微 居 金 文 餘 說 積 微 居 甲 文 說 卜 辭 瑣 記 耐 林 廎 甲 文 說 卜 辭 求 義 增 訂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論 語 疏 證 漢 書 窺 管 鹽 鐵 論 要 釋 第 二 節 楊 樹 達 著 作 略 述 楊 樹 達 自 一 九 一 一 年 從 日 本 返 國 後, 一 生 致 力 於 語 言 文 字 和 古 籍 校 勘 的 教 學 研 究 工 作, 其 所 涉 獵 研 究 的 範 圍 不 僅 相 當 廣 泛, 亦 留 下 等 身 的 著 作 楊 樹 達 的 著 作 依 其 內 容 可 分 為 漢 語 語 法 與 修 辭 文 字 訓 詁 與 甲 金 文 字 古 書 輯 校 與 考 釋 三 大 類 一 漢 語 語 法 與 修 辭 楊 樹 達 開 始 語 法 與 修 辭 方 面 的 研 究, 始 於 民 國 元 年 左 右, 因 於 長 沙 擔 任 國 文 法 教 員, 遂 開 始 其 研 讀 馬 氏 文 通 的 契 機 然 而 楊 樹 達 在 研 讀 馬 氏 文 通 之 後, 深 覺 該 書 頗 多 舛 誤, 於 是 有 研 究 國 語 文 法 的 志 願 1 馬 氏 文 通 刊 誤 馬 氏 文 通 是 馬 建 忠 參 照 拉 丁 語 法 體 系 與 中 國 古 代 關 於 虛 詞 的 說 法, 所 創 建 的 漢 語 語 法 體 系 專 書, 是 中 國 第 一 部 系 統 性 地 論 述 漢 語 語 法 的 著 作 然 而 創 始 者 難 為 功, 馬 氏 之 書 雖 有 創 建 之 功, 卻 也 必 然 存 在 著 不 完 備 的 缺 陷, 而 馬 氏 文 通 刊 誤 即 是 楊 樹 達 研 讀 馬 氏 文 通 多 年 後, 專 為 糾 正 馬 氏 舛 誤 所 著 的 一 本 系 統 性 的 專 著 全 書 共 有 十 卷, 其 中 歸 納 馬 氏 之 失 約 有 十 端 : 一 曰 不 明 事 理 ; 二 曰 所 見 不 瑩, 致 詞 與 組 織 動 搖 不 定 ; 三 曰 強 以 外 國 之 法 律 中 文, 失 中 文 固 有 之 神 32 王 玉 堂 : 楊 樹 達 先 生 事 略, 楊 樹 達 誕 辰 百 周 年 紀 念 集,P314 10

20 味 ; 四 曰 不 知 文 有 省 略 ; 五 曰 強 分 無 當 ; 六 曰 不 識 古 文 有 錯 綜 變 化, 泥 於 詞 位, 誤 加 解 釋 ; 七 曰 誤 認 組 織 ; 八 曰 誤 定 詞 類 ; 九 曰 不 明 音 韻 訓 詁 ; 十 曰 誤 讀 古 書 33 是 書 除 了 糾 正 馬 氏 的 錯 誤 外, 楊 樹 達 亦 於 書 中 闡 述 許 多 有 關 語 法 的 見 解 2 高 等 國 文 法 高 等 國 文 法 是 楊 樹 達 在 北 京 師 大 講 授 國 文 法 時 所 編 纂 的 講 義, 歷 時 九 年, 經 過 十 餘 次 的 講 授 及 多 次 修 正 後, 於 一 九 二 九 年 寫 定 成 書 本 書 是 以 古 漢 語 為 其 研 究 對 象, 共 分 十 章, 除 第 一 章 為 總 論 外, 其 餘 九 章 分 別 是 論 述 楊 氏 為 古 漢 語 所 分 定 的 九 個 詞 類 : 名 詞 代 名 詞 動 詞 形 容 詞 副 詞 介 詞 連 詞 助 詞 嘆 詞 楊 樹 達 在 編 寫 此 書 時, 是 酌 採 歐 西 文 法 之 規 律, 而 要 以 保 存 國 文 本 來 面 目 為 期 34 並 博 採 眾 說, 包 括 上 採 劉 淇 王 引 之 俞 樾 所 著 之 說, 同 時 人 著 作, 於 總 論 中 頗 採 胡 君 以 魯 之 說 ; 詞 類 各 篇 中 頗 採 陳 君 慎 侯 章 君 行 嚴 之 說 35 裴 學 海 曾 於 古 書 虛 字 集 釋 中 稱 讚 此 書 說 : 文 法 之 學 始 於 劉 淇, 以 王 氏 為 最 盛 馬 氏 始 用 西 法, 然 多 生 澁 牽 強, 未 能 饜 人 意 自 楊 氏 高 等 國 文 法 出, 取 劉 王 俞 之 舊 跡, 循 馬 氏 之 新 法, 折 衷 其 間, 最 為 傑 出 自 有 此 書 而 詞 類 始 明 晰, 餘 蓋 不 足 論 36 可 見 高 等 國 文 法 在 當 時 的 評 價 甚 高 3 詞 詮 詞 詮 是 一 部 查 檢 古 漢 語 虛 詞 的 工 具 書 楊 樹 達 於 北 京 師 大 教 授 高 等 國 文 法 時, 因 部 分 學 生 要 求 其 將 講 義 中 所 提 及 的 文 言 虛 詞 編 成 索 引, 以 利 檢 索, 是 以 楊 氏 遂 將 講 義 中 有 關 虛 詞 的 論 述 抽 離 出 來, 以 詞 為 綱 目, 並 依 注 音 符 號 順 序 編 排 而 成 是 書 的 內 容 主 要 是 取 古 書 中 恆 用 之 介 詞 連 詞 助 詞 嘆 詞 及 一 部 分 之 代 名 詞 內 動 詞 副 詞 之 用 法, 加 以 說 明, 首 別 其 詞 類, 次 說 明 其 義 訓, 終 舉 例 以 明 之 37 詞 詮 一 書 的 體 例 雖 然 是 仿 傚 王 引 之 經 傳 釋 詞 而 來, 但 楊 樹 達 亦 於 本 書 中 發 明 了 首 別 其 詞 類 的 論 述 方 法, 再 者, 其 據 訓 詁 以 講 文 法 的 性 質 也 與 經 傳 釋 詞 不 同 除 此 之 外, 楊 樹 達 試 圖 從 語 法 的 角 度 來 訓 釋 文 言 的 虛 詞, 則 是 詞 詮 一 書 最 突 出 的 特 點 王 力 認 為 : 高 等 國 文 法 和 詞 詮 都 是 很 好 的 材 料 書, 材 料 搜 羅 得 相 當 豐 富 對 虛 詞 的 解 釋, 一 般 地 說 是 能 取 王 氏 父 子 之 長 而 捨 其 短 38 4 古 書 疑 義 舉 例 續 補 楊 樹 達 : 論 叢 馬 氏 文 通 刊 誤 自 序,P 楊 樹 達 : 高 等 國 文 法 序 例, 台 北 : 泰 順 書 局, 民 國 66 年 6 月,P2 楊 樹 達 : 高 等 國 文 法 序 例,P2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 上 海 市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6 年 11 月 第 1 版,P95 楊 樹 達 : 詞 詮 序 例, 上 海 市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6 年 5 月 第 1 版,P1 王 力 : 中 國 語 言 學 史, 新 店 市 : 谷 風 出 版 社, 民 國 七 十 六 年 八 月,P211 11

21 清 俞 樾 嘗 發 古 今 未 有 之 奇, 將 一 般 讀 者 於 閱 讀 古 籍 時 容 易 產 生 疑 惑 的 語 文 現 象 歸 納 成 古 書 疑 義 舉 例 一 書, 但 因 是 書 的 價 值 有 如 縣 之 日 月 而 不 刊 者, 是 以 後 人 每 有 續 作 或 增 補 古 書 疑 義 舉 例 續 補 即 是 楊 樹 達 參 仿 俞 樾 書 的 體 例, 用 以 補 充 俞 樾 未 盡 之 處 的 著 作 是 書 的 內 容 主 要 是 探 討 古 漢 語 的 語 文 現 象 或 慣 常 用 法, 亦 即 是 對 古 漢 語 文 法 和 修 辭 的 研 究, 實 有 助 於 後 學 對 古 籍 的 體 會 與 認 識 章 太 炎 曾 稱 讚 此 書 為 用 心 審 密, 有 足 匡 高 郵 之 失 者 39 袁 大 韶 於 商 務 館 所 編 印 的 國 學 基 本 叢 書 商 榷 中 亦 言 : 古 書 疑 義 舉 例 續 補 為 國 學 中 最 重 要 之 書, 足 補 俞 劉 所 不 及, 當 收 入 叢 書 40 皆 是 針 對 本 書 所 給 予 的 正 面 高 度 評 價 5 中 國 修 辭 學 ( 後 增 訂 更 名 為 漢 文 文 言 修 辭 學 ) 楊 樹 達 常 言 : 語 言 之 構 造, 無 中 外 大 都 一 致, 故 其 詞 品 不 能 盡 與 他 族 殊 異, 治 文 法 者 乃 不 能 不 因 若 夫 修 辭 之 事, 乃 欲 冀 文 辭 之 美, 與 治 文 法 惟 求 達 者 殊 科 族 性 不 同, 則 其 所 以 求 美 之 術 自 異 況 在 華 夏, 歷 古 以 尚 文 為 治, 而 謂 其 修 辭 之 術 與 歐 洲 為 一 源, 不 亦 誣 乎? 41 說 明 其 認 為 中 國 文 法 的 建 構 雖 然 可 以 模 仿 外 國, 但 各 國 的 修 辭 法 卻 隨 族 性 而 異, 不 可 強 將 外 國 之 法 套 用 於 中 國 修 辭 之 上 中 國 修 辭 學 一 書 是 楊 樹 達 繼 古 書 疑 義 舉 例 續 補 後, 因 念 俞 君 書 本 兼 說 修 辭 校 勘 二 事, 欲 便 擴 充, 令 各 成 專 門 之 學 42 遂 進 一 步 將 古 書 疑 義 舉 例 續 補 從 修 辭 與 校 勘 兩 方 面 加 以 擴 充, 分 別 寫 成 修 辭 學 與 校 勘 學 ; 結 果 校 勘 學 僅 起 草 一 半, 未 能 完 成 至 於 修 辭 學 則 是 為 因 應 楊 樹 達 教 學 上 的 需 要, 雖 是 先 行 出 版, 但 其 中 亦 仍 經 過 四 次 易 稿 43, 顯 現 楊 樹 達 精 益 求 精 的 精 神 楊 氏 中 國 修 辭 學 的 成 書, 將 修 辭 學 從 傳 統 經 學 附 庸 的 地 位 中 獨 立 出 來, 使 之 成 為 一 門 獨 立 的 學 科, 此 點 實 是 楊 樹 達 重 要 的 學 術 貢 獻 全 書 共 分 為 十 八 章, 前 三 章 首 先 說 明 什 麼 是 修 辭 修 辭 的 重 要 性 及 修 辭 舉 例, 後 十 五 章 則 是 在 闡 發 各 種 的 修 辭 方 式 與 方 法 是 書 於 出 版 後 廣 受 學 界 讚 譽, 郭 紹 虞 亦 稱 其 為 闢 一 新 途 徑, 樹 一 新 楷 模 44 6 古 書 之 句 讀 ( 後 增 益 更 名 為 古 書 句 讀 釋 例 ) 此 書 本 是 楊 樹 達 任 教 於 清 華 大 學 時, 以 古 書 句 讀 教 授 中 國 文 學 系 學 生 的 講 義 蘇 聯 漢 學 家 阿 力 克 嘗 因 讀 此 書 而 對 楊 氏 尤 表 傾 慕 45 全 書 主 要 分 成 四 大 39 中 國 現 代 語 言 學 家 傳 略, 中 國 語 言 學 會 中 國 現 代 語 言 學 家 傳 略 編 寫 組 編, 石 家 莊 市 : 河 北 教 育 出 版 社,2004 年 第 1 版,P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96 41 楊 樹 達 : 中 國 修 辭 學 自 序, 台 北 : 世 界 書 局, 民 國 50 年 4 月 初 版,P1 42 楊 樹 達 : 中 國 修 辭 學 自 序,P1 43 楊 樹 達 : 會 余 任 教 於 清 華 大 學, 校 課 有 修 辭 一 科, 當 事 者 以 屬 余 余 乃 略 事 搜 討, 迄 今 數 載, 乃 有 此 編, 蓋 已 四 易 稿 矣 中 國 修 辭 學 自 序,P1 44 郭 紹 虞 : 修 辭 剖 析, 上 海 : 華 東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1983 年 45 楊 樹 達 : 古 書 句 讀 釋 例 再 版 序, 台 北 : 長 安 出 版 社, 民 國 61 年 臺 一 版,P1 12

22 部 分, 依 序 說 明 誤 讀 的 類 型 誤 讀 的 貽 害 誤 讀 的 原 因 及 特 殊 的 例 句 7 中 國 語 法 綱 要 本 書 是 楊 樹 達 參 考 日 語 與 英 語 語 法, 所 著 成 有 關 漢 語 語 法 的 著 作 主 要 內 容 是 在 說 明 有 關 白 話 文 的 語 法, 目 的 在 於 分 析 白 話 文 的 語 法 結 構, 以 應 教 學 之 需 二 文 字 訓 詁 與 甲 金 文 字 楊 樹 達 幼 承 家 學, 自 其 父 以 郝 懿 行 爾 雅 義 疏 與 王 念 孫 廣 雅 疏 證 教 讀 後, 楊 氏 遂 有 志 於 訓 詁 之 學 及 長, 因 留 學 日 本 及 歸 國 後 授 業 的 需 要, 專 力 於 文 法 直 到 一 九 三 零 年, 文 法 三 書 成, 乃 專 力 於 文 字 之 學 46 及 其 晚 年, 楊 樹 達 則 將 絕 大 部 分 的 精 力 更 置 於 甲 骨 文 與 金 文 的 研 究 中, 雖 然 楊 氏 的 起 步 較 郭 沫 若 諸 人 為 晚, 且 研 究 時 的 條 件 極 差, 得 書 不 易, 但 楊 氏 在 此 領 域 中 經 營 的 成 果, 仍 是 豐 碩 而 有 價 值 的 1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 增 訂 本 ) 一 九 三 六 年 冬, 楊 樹 達 將 自 一 九 三 一 年 以 來 所 撰 寫 的 單 篇 論 文 匯 集 成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五 卷 一 九 五 五 年, 楊 氏 又 將 一 九 三 一 年 出 版 的 積 微 居 文 錄 與 前 述 的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刪 削 擇 取, 再 加 上 解 放 後 新 作 的 論 文 三 篇 合 成 增 訂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全 書 分 為 六 卷 ; 卷 一 卷 二 為 說 字 之 屬, 卷 三 為 音 韻 之 屬, 卷 四 為 方 言 文 法 之 屬, 卷 五 為 經 子 考 證 序 跋 之 屬, 卷 六 為 考 史 金 石 之 屬, 增 訂 本 共 收 論 文 一 百 三 十 九 篇 沈 兼 士 以 為 該 書 要 旨 約 有 三 綱 : 形 聲 字 聲 中 有 義, 一 也 聲 母 通 假, 二 也 字 義 同 緣 於 受 名 之 故 同, 三 也 47 並 言 及 楊 氏 論 述 的 缺 失 在 於 未 能 通 曉 初 期 象 形 字 音 義 之 不 定 於 一 48 與 本 字 本 義 之 不 易 斷 定 49 兩 點 觀 念 2 積 微 居 小 學 述 林 楊 樹 達 少 年 留 學 日 本, 深 受 歐 洲 語 源 學 Etymology 的 影 響, 是 以 後 來 治 文 字 學 時, 多 用 力 於 追 尋 文 字 的 語 源 自 一 九 五 二 年 一 月 十 七 日 起, 楊 氏 費 時 百 日, 整 理 自 一 九 三 六 年 以 後 的 古 文 字 說, 擇 取 其 中 有 關 語 源 研 究 的 成 果 與 相 關 論 題, 總 計 二 百 七 篇, 輯 成 積 微 居 小 學 述 林 一 書 楊 樹 達 一 生 甚 為 服 膺 王 氏 父 子 楊 樹 達 : 論 叢 自 序,P13 沈 兼 士 : 論 叢 沈 序,P5 沈 兼 士 : 論 叢 沈 序,P6 沈 兼 士 : 論 叢 沈 序,P6 13

23 及 段 玉 裁, 但 卻 以 為 段 王 敻 絕 一 世, 其 於 創 通 大 例, 顧 未 有 聞 50 至 於 楊 樹 達 自 身 所 發 明 的 創 通 大 例, 楊 氏 自 行 歸 納 為 五 條 : 一 曰 形 聲 字 中 聲 旁 往 往 有 義 二 曰 文 字 構 造 之 初 已 有 彼 此 相 通 借 的 現 象 三 曰 意 義 相 同 的 字, 他 的 構 造 往 往 相 同 或 相 類 四 曰 象 形 指 事 會 意 形 聲 四 書 的 字 往 往 有 後 起 的 加 旁 字 加 旁 有 二, 一 加 形 旁, 一 加 聲 旁 會 意 形 聲 二 書 的 字 加 形 旁 往 往 犯 重 複 之 病 五 曰 象 形 指 事 會 意 三 書 往 往 有 後 起 的 形 聲 字, 而 許 君 或 不 知 51 楊 樹 達 有 關 語 源 的 研 究 多 是 在 此 五 條 例 的 基 礎 上 發 展 而 成 3 中 國 文 字 學 概 要 文 字 形 義 學 楊 樹 達 認 為 學 力 深 淺 有 賴 於 時 間 52 並 依 據 自 己 用 功 時 間 的 久 暫, 以 為 其 治 學 上 的 成 就 高 低 當 以 小 學 第 一, 金 石 次 之, 甲 骨 文 又 次 之 53 並 嘗 言 : 文 字 訓 詁 方 面, 自 謂 不 減 孫 仲 容, 不 卜 後 人 當 如 何 論 定 耳 54 可 見 楊 樹 達 對 其 自 身 在 文 字 訓 詁 方 面 所 下 的 功 夫 及 成 果 深 具 信 心, 並 進 而 對 其 文 字 形 義 學 一 編 有 自 信 中 國 文 字 學 科 學 基 礎, 或 當 由 此 編 奠 定 55 的 期 許 然 而 可 惜 的 是, 楊 氏 生 前 並 未 能 公 開 出 版 系 統 性 的 文 字 學 或 訓 詁 學 的 專 書 ; 楊 樹 達 雖 曾 於 湖 南 大 學 任 教 時 開 設 過 文 字 學 大 綱 及 訓 詁 學 的 課 程, 並 為 此 等 課 程 編 寫 了 中 國 文 字 學 概 要 講 義 與 訓 詁 學 綱 要 訓 詁 學 小 史 手 稿, 之 後 又 在 此 講 義 手 稿 的 基 礎 上 將 內 容 改 編 為 文 字 形 義 學 一 九 五 五 年, 楊 氏 將 該 書 文 稿 寄 予 科 學 出 版 社, 請 求 審 查 出 版, 但 因 出 版 社 認 為 出 版 有 困 難 而 作 罷 楊 樹 達 死 後, 文 稿 又 因 種 種 原 因 而 逸 去, 僅 存 部 分 改 訂 手 稿 及 全 書 目 錄 一 九 八 八 年, 經 楊 樹 達 的 家 人 及 弟 子 的 整 理, 在 保 存 楊 氏 理 論 及 思 想 發 展 的 前 提 之 下, 才 終 將 中 國 文 字 學 概 要 及 部 分 文 字 形 義 學 篇 章 點 校 結 合 成 中 國 文 字 學 概 要 文 字 形 義 學 一 書 出 版 周 秉 鈞 於 該 書 的 後 記 中 明 確 的 指 出 本 書 的 四 大 特 點 : 一 博 采 了 漢 字 研 究 的 新 成 果 書 中 引 用 孫 詒 讓 章 太 炎 羅 振 玉 王 國 維 吳 承 仕 郭 沫 若 諸 家 和 先 生 自 己 的 創 見 頗 多, 訂 正 了 許 書 的 一 些 失 誤 二 清 理 了 象 形 和 指 事 的 界 限 先 生 提 出 定 指 事 的 標 準 為 字 形 而 非 字 義, 說 得 何 等 明 確! 三 細 分 了 漢 字 結 構 的 類 型 六 書 分 類, 原 甚 粗 畧 遇 夫 先 生 在 前 人 研 究 的 基 礎 上, 運 用 近 代 科 學 知 識, 詳 加 分 析, 為 這 門 學 科 作 出 了 新 的 貢 獻 四 揭 示 了 漢 字 發 展 的 一 些 規 律 揭 示 了 象 形 指 事 會 意 字 多 向 加 旁 發 展, 這 是 漢 字 的 一 條 重 要 規 律 揭 示 了 象 形 指 事 會 意 字 多 向 形 聲 發 展, 這 又 是 漢 字 發 展 的 一 條 重 要 歸 律 形 聲 字 最 宜 研 求 者, 為 字 與 其 聲 類 二 者 聲 音 之 間 的 關 係 先 生 分 析 它 們 的 關 係 有 八 種, 即 一 同 音, 二 陰 聲 與 入 聲, 三 疊 韻, 楊 樹 達 : 論 叢 自 序,P14 楊 樹 達 : 述 林 自 序,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3 年,P5-6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128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409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318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213 14

24 四 雙 聲, 五 對 轉, 六 聲 近, 七 韻 近, 八 聲 韻 皆 近 八 類 之 中 以 前 五 類 為 多 這 又 為 形 聲 字 的 字 音 演 變 揭 示 了 一 些 規 律 56 4 積 微 居 甲 文 說 卜 辭 瑣 記 耐 林 廎 甲 文 說 卜 辭 求 義 據 積 微 翁 回 憶 錄 中 記 載, 楊 樹 達 於 一 九 三 四 年 時 所 記 : 讀 朱 芳 圃 甲 骨 學 文 字 編 此 為 余 治 甲 文 之 始 57 當 為 楊 氏 開 始 研 治 甲 骨 文 的 濫 觴 楊 樹 達 有 關 殷 墟 甲 骨 文 的 著 作 共 有 四 種 : 積 微 居 甲 文 說, 編 定 於 一 九 五 三 年 四 月, 內 容 收 錄 自 一 九 四 以 來 治 甲 骨 文 的 論 文, 分 上 下 兩 卷 ; 卷 上 為 說 字 之 文, 分 為 識 字 說 義 通 讀 說 形 四 類 卷 下 為 考 史 之 文, 分 為 人 名 國 名 水 名 祭 祀 雜 考 五 類 卜 辭 瑣 記 寫 定 於 一 九 五 三 年 十 月, 內 容 為 有 關 考 釋 甲 骨 文 字 詞 的 短 篇 論 文 中 國 科 學 院 將 此 二 書 合 為 一 冊 出 版 耐 林 廎 甲 文 說 寫 定 於 一 九 五 四 年 六 月, 收 錄 考 釋 文 章 六 篇 卜 辭 求 義 寫 定 於 同 年 九 月, 是 楊 樹 達 歷 年 來 閱 讀 諸 家 有 關 考 釋 甲 骨 文 的 論 文 後, 為 擇 取 精 善 所 作 的 筆 記 上 海 羣 聯 出 版 社 將 此 二 書 合 為 一 冊 出 版 此 外, 由 於 此 四 書 內 容 相 關 性 高, 一 九 八 六 年 十 二 月,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遂 將 此 四 種 合 為 一 冊, 以 為 楊 樹 達 文 集 之 五 而 出 版 楊 樹 達 嘗 於 積 微 居 甲 文 說 自 序 中 說 明 其 治 甲 骨 文 的 目 的 和 途 徑, 其 言 : 甲 骨 文 者, 殷 商 之 文 字 也 欲 識 其 字, 必 以 說 文 篆 籀 彝 器 銘 文 為 途 徑 求 之, 否 則 無 當 也 甲 文 中 已 盛 行 同 音 通 假 之 法, 識 其 字 矣, 未 必 遽 通 其 義 也, 則 通 讀 為 切 要, 而 古 音 韻 之 學 尚 焉, 此 治 甲 骨 者 必 備 之 初 步 知 識 也 甲 骨 文 所 記 者, 殷 商 之 史 實 也 欲 明 其 事, 必 以 古 書 傳 記 所 記 殷 周 史 實 稽 合 其 同 異, 始 能 有 所 發 明, 否 則 亦 無 當 也 大 抵 甲 骨 之 學, 除 廣 覽 甲 片, 多 誦 甲 文, 得 其 條 理 而 外, 捨 是 二 術, 蓋 不 能 有 得 也 就 形 以 識 其 字, 循 聲 以 通 其 讀, 然 後 稽 合 經 傳 以 明 史 實, 庶 幾 乎 近 之 矣 58 說 明 楊 氏 治 甲 骨 文 的 目 的 有 三 : 一 是 考 文 字 ; 二 是 明 史 實 ; 三 是 明 經 義 是 以 相 對 而 言, 治 甲 文 必 通 文 字 音 韻 學 以 識 字 通 文 義, 以 古 書 為 基 礎 證 合 史 事 59 先 備 知 識 與 欲 求 目 的 是 相 輔 相 成 的 至 於 途 徑 則 是 需 由 說 文 篆 籀 彝 器 銘 文 著 手, 由 近 以 求 遠, 由 已 知 推 求 未 知, 正 如 楊 氏 於 卜 辭 瑣 記 序 中 所 說 : 識 字 必 依 篆 籀, 考 事 則 據 故 書, 不 敢 憑 臆 立 說 60 利 用 傳 統 的 訓 詁 方 式 作 為 考 釋 甲 骨 文 字 的 方 法 論 胡 厚 宣 在 五 十 年 甲 骨 學 論 著 目 中 提 到 : 楊 樹 達 以 六 十 幾 歲 的 老 先 生, 最 後 寫 文 章 最 多, 不 失 為 五 十 年 來 甲 骨 學 研 究 中 最 努 力 的 一 人 61 即 是 肯 定 楊 樹 達 於 甲 骨 文 領 域 中 所 貢 獻 的 學 術 成 就 楊 樹 達 : 中 國 文 字 學 概 要 文 字 形 義 學 後 記,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8 年 第 1 版,P2-7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85 楊 樹 達 : 積 微 居 甲 文 說 自 序, 台 北 : 大 通 書 局, 民 國 63 年 3 月 再 版,P1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363 楊 樹 達 : 卜 辭 瑣 記 序, 積 微 居 甲 文 說 耐 林 廎 甲 文 說 卜 辭 瑣 記 卜 辭 求 義,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6 年 12 月 第 1 版,P3 胡 厚 宣 : 五 十 年 甲 骨 學 論 著 目 序 言,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52 年 第 1 版,P17 15

25 5 積 微 居 金 文 說 楊 樹 達 有 關 金 文 的 研 究 始 於 一 九 四 年 在 金 文 的 研 究 上, 楊 氏 首 重 識 字, 而 識 字 的 方 法 主 要 是 採 取 高 郵 王 氏 父 子 校 釋 古 書 的 方 式, 每 釋 一 器, 首 求 字 形 之 無 啎, 終 期 文 義 之 大 安, 初 因 字 以 求 義, 繼 復 因 義 而 定 字 義 有 不 合, 則 活 用 其 字 形, 借 助 於 文 法, 乞 靈 於 聲 韻, 以 假 讀 通 之 62 以 字 形 的 辨 識 與 字 義 的 確 定 為 主, 再 以 文 法 聲 韻 假 借 等 方 法 為 輔 助, 務 以 形 音 義 相 合 為 前 提, 從 而 得 出 最 終 的 結 論 此 外, 楊 樹 達 更 歸 納 其 辨 識 彝 銘 的 方 法, 總 結 為 十 四 項 : 一 據 說 文 釋 字 ; 二 據 金 文 釋 字 ; 三 據 金 文 定 偏 旁 釋 字 ; 四 據 銘 文 釋 字 ; 五 據 形 體 釋 字 ; 六 據 文 義 釋 字 ; 七 據 古 禮 俗 釋 字 ; 八 義 近 形 旁 任 作 ; 九 音 近 聲 旁 任 作 ; 十 古 文 形 繁 ; 十 一 古 文 形 簡 ; 十 二 古 文 象 形 會 意 字 加 聲 旁 ; 十 三 古 文 位 置 與 篆 文 不 同 ; 十 四 二 字 形 近 混 用 63 以 為 後 學 者 於 研 究 金 文 方 法 上 的 金 針 一 九 五 一 年, 楊 氏 將 其 所 撰 的 金 文 研 究 論 文 近 四 百 篇 簡 擇 二 百 八 十 二 篇 輯 為 積 微 居 金 文 說, 是 書 被 中 國 科 學 院 列 為 考 古 學 刊 甲 種 第 一 號, 審 察 人 李 亞 農 審 查 金 文 說 意 見 為 : 優 點 四 項 : 一, 根 據 字 的 構 成 要 素 的 變 化 來 考 釋 甲 金 文 字, 大 概 都 可 靠, 例 如 釋 為 光 ; 二, 根 據 字 的 聲 符 的 同 異 考 釋 金 文, 雖 不 能 盡 信, 但 大 部 分 是 正 確 的, 例 如 釋 叔 為 鮑 叔 ; 三, 根 據 銘 文 記 事, 證 明 周 禮 中 許 多 制 度 都 有 根 據, 並 非 全 出 漢 人 偽 造 ; 四, 由 文 字 考 釋 通 讀 許 多 過 去 未 能 讀 通 的 銘 文, 因 而 闡 明 了 不 少 湮 沒 了 很 多 年 代 的 歷 史 事 實 缺 點 一 : 有 一 兩 處 微 露 封 建 觀 點 審 查 人 認 為 這 是 關 於 中 國 古 代 文 字 最 好 的 研 究 之 一 種 64 可 見 是 書 受 到 當 時 學 人 的 高 度 評 價 一 九 五 三 年, 楊 樹 達 又 將 一 九 五 一 年 後 的 新 作 輯 為 積 微 居 金 文 餘 說, 共 收 論 文 七 十 三 篇 三 古 書 輯 校 與 考 釋 楊 樹 達 曾 著 手 輯 校 考 釋 的 古 籍 非 常 多, 包 括 老 子 莊 子 荀 子 論 語 說 苑 後 漢 書 淮 南 子 左 傳 公 羊 傳 周 易 等 等 除 了 以 單 篇 論 文 的 形 式 收 錄 於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積 微 居 小 學 述 林 與 積 微 居 讀 書 記 外, 尚 有 以 專 著 的 形 式 公 開 出 版 1 周 易 古 義 楊 樹 達 於 十 七 八 歲 時 始 治 周 易, 但 對 於 漢 儒 以 象 數 來 說 解 周 易, 頗 覺 得 不 以 為 然 後 因 楊 氏 於 史 記 漢 書 中 得 見 有 以 人 事 的 角 度 來 詮 解 周 易, 以 為 說 易 之 道 當 如 此 65 遂 仿 阮 元 詩 書 古 訓 的 體 例, 集 採 三 國 楊 樹 達 : 積 微 居 金 文 說 自 序,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4 年 1 月 北 京 第 2 刷,P1 楊 樹 達 : 積 微 居 金 文 說 新 識 字 之 由 來,P1-16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326 楊 樹 達 : 論 叢 周 易 古 義 自 序,P261 16

26 以 前 學 者 所 徵 引 的 周 易 材 料, 分 列 於 各 句 之 下, 以 明 古 代 學 者 對 於 周 易 的 理 解 詮 釋 初 稿 完 成 後, 旅 日 留 學, 直 至 辛 亥 革 命 起 才 返 回 故 鄉, 續 有 增 補, 至 一 九 二 八 年 才 定 稿 出 版 此 類 的 著 述 實 屬 於 述 而 不 作 的 工 作, 雖 非 有 創 造 性 的 發 明, 但 卻 是 培 養 獨 立 治 學 的 有 效 方 式 2 老 子 古 義 老 子 古 義 的 體 式 與 周 易 古 義 相 同, 皆 是 薈 集 前 人 成 說 而 成 書 的 一 九 一 八 年, 因 段 祺 瑞 決 定 以 武 力 統 一 湘 粵 各 省, 南 北 戰 爭 開 始, 長 沙 成 為 南 北 軍 閥 爭 攫 之 地 楊 樹 達 眼 見 商 肆 嚴 扃, 居 民 扶 老 攜 幼, 婦 女 攜 將 筐 篋, 謀 避 地 者 絡 繹 於 道, 號 呼 之 聲 慘 不 忍 聞 66 心 中 感 念 老 子 天 地 不 仁, 以 萬 物 為 芻 狗 ; 聖 人 不 仁, 以 百 姓 為 芻 狗 及 兵 者, 不 祥 之 器 諸 語, 遂 取 韓 非 子 喻 老 淮 南 子 道 應 諸 篇, 及 史 傳 諸 子 中 論 及 老 子 者 集 撰 為 老 子 古 義, 欲 以 之 寄 寓 其 內 心 的 弭 兵 恤 民 之 情, 該 書 僅 費 時 五 十 日 即 完 成 3 論 語 疏 證 楊 樹 達 於 輯 成 周 易 古 義 與 老 子 古 義 後, 再 輯 論 語 古 義 一 九 三 年 付 印, 文 板 卻 因 日 本 侵 華 而 毀 於 火 災 一 九 三 三, 楊 氏 復 加 廣 覽 經 籍, 並 兼 抒 己 意, 將 論 語 古 義 擴 充 為 論 語 疏 證 書 中 所 採 集 的 內 容, 十 九 多 出 自 漢 儒 67, 是 以 可 藉 由 讀 此 書 而 探 知 漢 代 學 者 對 論 語 的 見 解 陳 寅 恪 為 本 書 作 序 時 言 : 先 生 匯 集 古 籍 中 事 實 語 言 之 與 論 語 有 關 者, 並 間 下 己 意, 考 訂 是 非, 解 釋 疑 滯, 此 司 馬 君 實 李 仁 甫 長 編 考 異 之 法, 乃 自 來 詁 釋 論 語 者 所 未 有, 誠 可 為 治 經 者 闢 一 新 途 徑, 樹 一 新 模 楷 也 68 4 春 秋 大 義 述 一 九 三 七 年, 蘆 溝 橋 事 變 發 生, 楊 樹 達 自 北 京 返 回 長 沙 楊 氏 雖 深 恨 日 本 帝 國 主 義 的 侵 略, 但 迫 於 遲 暮, 不 能 執 干 戈 衛 國 是 以 遂 在 湖 大 設 教 春 秋 經, 以 公 羊 傳 義 為 主, 以 穀 梁 義 副 之 企 圖 以 公 羊 傳 攘 夷 的 大 義 來 激 勵 國 人 愛 國 的 精 神, 欲 令 諸 生 嚴 夷 夏 之 防, 切 復 仇 之 志, 明 義 利 之 辨, 知 治 己 之 方 69 於 是 楊 樹 達 取 諸 大 義 之 比 近 者, 類 聚 而 群 分 之, 立 文 為 綱, 而 以 經 傳 附 著 其 下 結 合 教 學, 撰 成 春 秋 大 義 述 一 書, 書 凡 五 卷, 以 稱 不 能 執 戈 殺 賊 之 恨 70 曾 運 乾 為 本 書 作 序 云 : 邇 者 以 來, 鑒 於 國 變 日 亟, 慨 然 楊 樹 達 : 論 叢 老 子 古 義 自 序,P258 楊 樹 達 : 論 叢 論 語 古 義 自 序,P267 陳 寅 恪 : 論 語 疏 證 序, 台 北 : 大 通 書 局, 民 國 63 年 再 版,P1 楊 樹 達 : 春 秋 大 義 述 自 序,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民 國 32 年,P1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212 17

27 中 輟 其 考 訂 精 嚴 之 素 業, 而 從 事 於 師 絕 道 喪 之 微 言, 條 舉 公 羊 春 秋 綱 義, 類 繫 經 傳 於 其 下, 以 淺 持 博, 以 一 持 萬, 為 春 秋 大 義 一 書 展 卷 觀 之, 不 煩 鉤 稽, 而 麟 經 數 十 義 法, 豁 然 如 披 雲 霧 而 睹 天 日 其 開 宗 明 義 兩 篇, 曰 復 仇, 曰 攘 夷, 上 契 聖 心, 近 符 國 策, 不 僅 為 久 湮 之 義 發 其 覆, 抑 又 為 新 造 之 邦 植 其 基 彰 明 楊 樹 達 寄 寓 於 書 中 的 愛 國 深 情 5 漢 書 補 注 補 正 ( 後 增 定 擴 充 為 漢 書 窺 管 ) 楊 樹 達 深 受 其 父 親 好 讀 史 書 的 影 響, 生 平 最 嗜 讀 漢 書, 每 獨 一 篇, 三 復 不 忍 釋 手 71 是 以 能 誦 班 孟 堅 書 不 復 持 本, 終 卷 不 失 一 字, 古 所 謂 漢 聖 者 無 以 遠 過 72 早 年 讀 王 先 謙 的 漢 書 補 注 後, 遂 拾 遺 補 闕, 疏 記 簡 端 73 運 用 王 氏 父 子 校 釋 古 籍 的 方 法, 擴 充 改 善 而 成 漢 書 補 注 補 正 一 書 然 而 楊 樹 達 有 鑒 於 歷 代 注 家 往 往 不 明 班 書 的 章 句 古 義, 縱 使 是 如 顏 師 古 王 先 謙 一 般 的 漢 書 大 家, 說 法 亦 多 有 舛 誤 是 以 於 一 九 五 三 年 時, 遂 發 憤 把 其 自 身 三 十 多 年 來 閱 讀 漢 書 的 心 得 加 以 總 結, 仿 裴 駰 史 記 集 解 的 體 式, 著 重 於 釋 詞 解 義, 並 兼 述 古 音 糾 舉 舊 注 的 錯 誤, 撰 成 漢 書 窺 管 一 書 楊 伯 峻 盛 稱 此 書 說 : 用 本 書 ( 漢 書 窺 管 ) 來 補 充 漢 書 補 注, 可 以 說, 研 究 漢 書, 已 無 剩 疑 縱 有 地 下 發 掘, 只 能 作 為 補 充 或 證 明 漢 代 史 料 和 史 實, 恐 難 推 翻 遇 老 之 所 作 考 訂 74 6 淮 南 子 證 聞 楊 樹 達 寓 居 於 北 京 之 時, 因 其 友 吳 承 仕 邵 瑞 彭 於 淮 南 子 多 有 研 究, 是 以 楊 氏 亦 頗 讀 淮 南 王 書 時 至 一 九 三 六 年 冬, 余 讀 淮 南 數 周, 始 成 此 書, 頗 自 喜 高 郵 王 氏 校 淮 南 最 精, 而 余 於 王 氏 多 所 糾 駁 75 其 後, 中 日 戰 起, 楊 樹 達 避 難 返 回 長 沙, 於 湖 南 大 學 講 授 淮 南 子, 且 教 且 治, 復 時 時 有 所 增 益 時 至 一 九 四 二 年, 楊 樹 達 於 三 六 年 所 完 成 的 初 稿 基 礎 上, 續 編 完 成 淮 南 子 證 聞 一 書 楊 樹 達 研 究 淮 南 子, 尤 其 強 調 義 詁 與 審 辭 氣 的 結 合, 以 為 漢 代 儒 生 精 於 義 詁, 而 疏 於 審 辭 氣, 趙 宋 學 者 善 於 審 辭 氣, 而 疏 於 義 詁 76 因 各 有 所 偏, 是 以 各 有 所 失 彭 澤 陶 亦 嘗 於 是 書 的 序 中 點 明 此 項 特 點, 其 言 : 先 生 承 諸 家 ( 指 許 慎 高 誘 王 念 孫 俞 樾 ) 之 後, 既 總 三 術 ( 指 聲 韻 文 法 修 辭 ) 而 加 密 焉 復 博 證 先 漢 古 籍, 而 不 濫 采 唐 宋 類 書, 所 獲 愈 多 而 亦 愈 審 其 於 二 氏 ( 指 王 念 孫 俞 樾 ), 規 過 袪 妄, 無 慮 百 數 十 條, 即 許 高 之 注, 亦 時 加 訂 正, 此 非 吹 楊 樹 達 : 論 叢 漢 書 補 注 補 正 自 序,P260 余 嘉 錫 : 論 叢 余 序,P9 楊 樹 達 : 論 叢 漢 書 補 注 補 正 自 序,P260 楊 伯 峻 : 楊 樹 達 文 集 前 言, 楊 樹 達 誕 辰 百 周 年 紀 念 集,P29 楊 樹 達 : 淮 南 子 證 聞 自 序,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3 年,P3 楊 樹 達 : 淮 南 子 證 聞 後 序,P6 18

28 索 前 修, 實 以 開 寤 後 學 77 認 為 楊 樹 達 在 兼 顧 義 詁 與 審 辭 氣 的 前 提 下, 又 能 充 分 融 入 文 法 修 辭 的 知 識, 是 以 能 有 超 越 前 人 之 處 于 思 泊 曾 論 斷 是 書 的 價 值 說 : 淮 南 證 聞 旁 徵 博 引, 辨 證 精 覈, 兄 與 王 俞 鼎 足 而 三, 當 在 王 之 次, 俞 之 上 78 楊 樹 達 則 以 海 內 知 己 非 省 吾 莫 屬 79 肯 定 于 氏 的 評 價 7 鹽 鐵 論 要 釋 依 據 楊 伯 峻 鹽 鐵 論 要 釋 後 記 所 言, 楊 樹 達 曾 經 三 次 箋 注 鹽 鐵 論, 但 都 沒 有 定 稿 第 一 次 在 抗 日 戰 爭 前, 那 時 他 任 教 於 當 日 的 北 平 諸 大 學, 曾 有 題 名 為 鹽 鐵 論 校 注 稿 本 以 我 推 斷, 這 部 稿 子 可 能 隨 他 留 存 於 當 日 北 平 的 其 他 書 籍 稿 件 一 併 為 人 所 掠, 無 從 追 問 蹤 跡 的 了 第 二 次 在 一 九 四 年, 那 時 他 已 隨 湖 南 大 學 遷 居 辰 谿, 有 題 名 為 鹽 鐵 論 證 聞 的 稿 本 這 部 稿 子 雖 然 仍 存 在, 但 殘 缺 甚 多 第 三 次 在 一 九 五 五 年 之 末 至 五 六 年 之 初 五 五 年 九 月 他 因 開 會 來 京, 適 科 學 院 哲 學 研 究 所 有 整 理 中 國 古 典 哲 學 名 著 的 擬 議, 便 銳 身 以 鹽 鐵 論 自 任, 期 以 一 年 十 二 月 十 四 日 便 開 始 這 一 工 作, 五 六 年 二 月 四 日 初 稿 完 畢 80 楊 樹 達 於 其 逝 世 的 前 幾 天 完 成 鹽 鐵 論 要 釋 的 初 稿, 而 後 由 其 侄 子 楊 伯 峻 在 原 稿 的 基 礎 上 整 理 加 工 後 出 版 楊 樹 達 著 述 出 版 略 表 時 間 歲 著 述 出 版 仿 阮 元 詩 書 古 訓 體 例, 始 輯 周 易 古 義 三 月, 輯 老 子 古 義 始 撰 馬 氏 文 通 刊 誤 及 中 國 語 法 綱 要 九 月, 撰 寫 國 語 辭 典 之 編 輯 中 國 語 法 綱 要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大 例 採 集 方 法 大 要 及 有 關 辭 條 二 月, 始 撰 高 等 國 文 法 三 月, 始 撰 古 書 疑 義 舉 例 續 補 四 月, 始 撰 詞 詮 十 一 月, 老 子 古 義 由 中 華 書 局 印 行 六 月, 古 書 疑 義 舉 例 續 補 刻 成 三 月, 漢 書 補 注 補 正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彭 澤 陶 : 淮 南 子 證 聞 彭 序,P2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373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373 楊 伯 峻 : 鹽 鐵 論 要 釋 後 記 北 京 : 科 學 出 版 社,1957 年 初 版,P100 19

29 一 月, 草 古 書 校 讀 法 講 義 十 月, 詞 詮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十 一 月, 老 子 古 義 增 訂 本 由 中 華 書 局 出 版 十 二 月, 古 書 之 句 讀 由 北 平 文 化 書 社 印 行 出 版 一 月, 撰 時 務 學 堂 弟 子 公 祭 任 公 師 文 一 月, 周 易 古 義 由 中 華 書 局 出 版 七 月, 高 等 國 文 法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二 月, 馬 氏 文 通 刊 誤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十 二 月, 積 微 居 文 錄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五 月, 增 捕 古 書 之 句 讀 為 古 書 句 讀 釋 例 四 月, 中 國 修 辭 學 上 海 世 界 書 局 出 版 六 月, 馬 氏 文 通 刊 誤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再 版 十 一 月, 漢 代 婚 喪 禮 俗 考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十 二 月, 古 聲 韻 討 論 集 由 北 平 好 望 書 店 出 版 三 月, 古 書 句 讀 釋 例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論 語 古 義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六 月, 大 學 叢 書 本 高 等 國 文 法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六 月, 始 寫 漢 書 窺 管 二 月,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七 月, 始 撰 春 秋 大 義 述 十 一 月 與 曾 運 乾 黃 子 通 發 起 文 哲 叢 刊 雜 誌 一 月, 文 哲 叢 刊 出 版, 首 期 載 其 讀 甲 骨 文 編 記 二 月, 整 理 漢 書 窺 管 二 月, 始 著 論 語 疏 證, 四 月 初 稿 撰 訖 十 二 月, 論 語 疏 證 石 印 本 出 版 20

30 八 月, 校 文 字 學 講 義 十 一 月, 校 補 文 字 學 十 一 月, 始 寫 甲 文 蠡 測 一 月, 春 秋 大 義 述 由 重 慶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二 月, 甲 文 蠡 測 擷 要 講 義 本 撰 成 應 民 主 報 之 邀 撰 實 事 求 是 以 紀 念 全 國 首 屆 政 協 會 議 召 開 二 月, 整 理 金 文 說 粗 訖 九 月, 始 寫 積 微 居 回 憶 錄 一 月, 回 憶 錄 寫 訖 九 月, 重 定 補 文 字 形 義 學 講 義 三 月, 校 甲 文 說 十 二 月, 整 裡 積 微 居 讀 書 記, 補 十 一 月, 積 微 居 金 文 說 由 北 京 中 國 科 學 院 考 古 研 究 所 出 版 撰 漢 書 窺 管 十 月, 校 卜 辭 瑣 記 及 小 學 述 林 十 二 月, 淮 南 子 證 聞 由 中 國 科 學 院 出 版 九 月, 校 高 等 國 文 法 十 二 月, 校 漢 書 窺 管 四 月, 積 微 居 小 學 述 林 由 中 國 科 學 院 出 版 六 月, 積 微 居 甲 文 說 由 中 國 科 學 院 出 版 十 二 月, 耐 林 廎 甲 文 說 卜 辭 求 義 由 羣 聯 出 版 社 出 版 詞 詮 由 商 務 印 書 館 再 版 十 二 月, 箋 釋 鹽 鐵 論 一 月, 古 書 句 讀 釋 例 由 中 華 書 局 出 版 中 國 修 辭 學 由 科 學 出 版 社 出 版 三 月, 論 語 疏 證 由 科 學 出 版 社 出 版 七 月, 漢 書 窺 管 由 科 學 出 版 社 出 版 八 月, 中 國 修 辭 學 改 名 漢 文 文 言 修 辭 學 由 科 學 出 版 社 再 版 九 月,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 增 訂 版 ) 由 科 學 出 版 社 出 版 二 月, 鹽 鐵 論 要 釋 初 稿 撰 訖 十 四 日, 病 逝 1957 鹽 鐵 論 要 釋 由 科 學 出 版 社 出 版 1958 馬 氏 文 通 刊 誤 由 科 學 出 版 社 校 訂 出 版 1959 積 微 居 金 文 說 ( 增 訂 本 ) 由 科 學 出 版 社 21

31 出 版 1960 積 微 居 讀 書 記 由 科 學 出 版 社 出 版 1962 積 微 居 讀 書 記 馬 氏 文 通 刊 誤 由 中 華 書 局 出 版 1963 鹽 鐵 論 要 釋 由 中 華 書 局 出 版 1971 合 併 積 微 居 金 文 說 甲 文 說 積 微 居 小 學 金 石 論 叢 卜 辭 求 義 積 微 居 小 學 述 林 耐 林 廎 甲 文 說 積 微 居 讀 書 記 論 語 疏 證 為 積 微 居 叢 書 由 台 北 大 通 書 局 出 版 1974 積 微 居 叢 書 由 台 北 大 通 書 局 再 版 1983 積 微 居 小 學 述 林 由 中 華 書 局 出 版 1984 漢 書 窺 管 由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出 版 1985 鹽 鐵 論 要 釋 淮 南 子 證 聞 由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出 版 1986 論 語 疏 證 耐 林 廎 甲 文 說 卜 辭 求 義 積 微 翁 回 憶 錄 積 微 居 詩 文 鈔 由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出 版 1988 中 國 文 字 學 概 要 文 字 形 義 學 由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出 版 1991 馬 氏 文 通 刊 誤 周 易 古 義 由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出 版 第 三 節 楊 樹 達 研 究 文 字 訓 詁 學 的 背 景 楊 樹 達 時 值 清 末 民 初, 其 時 社 會 處 於 動 蕩 不 安 之 中, 且 內 憂 外 患 交 相 茲 擾, 此 種 情 勢 反 映 到 思 想 學 術 中, 便 是 新 舊 觀 念 的 碰 撞, 舊 方 法 的 揚 棄, 新 方 法 的 誕 生 和 運 用 受 此 種 背 景 環 境 所 影 響 的 楊 樹 達, 於 學 術 上 的 具 體 表 現, 即 是 一 方 面 繼 承 了 自 乾 嘉 以 來 的 樸 學 傳 統 和 精 髓, 一 方 面 又 根 據 新 的 材 料 和 背 景, 創 立 了 新 的 治 學 方 法 和 途 徑 如 其 利 用 甲 金 文 字 及 經 典 以 證 說 文, 或 是 運 用 經 典 及 說 文 以 證 甲 金 文 字 的 比 較 互 證 方 法, 在 在 都 顯 現 出 其 身 處 時 代 的 特 徵 楊 樹 達 研 究 文 字 學 的 背 景, 可 就 主 客 觀 兩 方 面 來 論 述 就 主 觀 方 面 而 言, 深 厚 的 國 學 基 礎 是 其 中 相 當 重 要 的 原 因, 而 中 國 傳 統 的 教 育 至 少 為 楊 樹 達 提 供 了 兩 樣 東 西 : 一 樣 是 傳 統 道 德 中 積 極 的 一 面, 即 修 身 齊 家 治 國 平 天 下 的 抱 22

32 負, 先 天 下 之 憂 而 憂 後 天 下 之 樂 而 樂 的 胸 襟, 天 下 興 亡 匹 夫 有 責 的 責 任 感, 不 義 而 富 且 貴 於 我 如 浮 雲 的 清 高 另 一 樣 是 博 大 精 深 的 中 華 文 化 的 熏 陶 和 由 此 產 生 的 對 中 華 古 國 的 熱 愛 與 忠 誠 81 此 兩 點 除 了 可 從 楊 氏 關 心 國 事 積 極 投 入 社 會 運 動 的 行 動 中 找 到 堅 實 的 證 據 外 82, 亦 可 從 其 立 志 將 文 字 學 編 為 整 嚴 科 學 的 企 圖 中 尋 得 軌 跡 83 就 客 觀 方 面 而 言, 又 可 分 為 廣 狹 兩 個 層 面 狹 義 面 是 就 楊 樹 達 所 身 處 的 現 實 環 境 來 說 ; 楊 樹 達 的 生 活 環 境 主 要 在 湖 南 一 帶, 除 了 嘗 進 入 時 務 學 堂, 受 學 於 梁 啟 超, 並 深 受 其 西 方 科 學 精 神 和 方 法 的 啟 發 外, 湖 南 地 區 治 學 氛 圍 濃 厚, 尤 力 於 吸 收 外 來 文 化 84, 是 以 楊 樹 達 在 此 種 環 境 中 成 長, 必 然 潛 移 默 化, 備 受 薰 陶 此 外, 楊 氏 少 年 時 曾 以 公 費 赴 日 留 學, 接 受 西 方 文 化 思 想 的 洗 禮, 奠 定 其 融 貫 中 西 的 學 識 基 礎 至 於 楊 樹 達 生 活 在 北 京 時, 因 其 擔 任 北 京 師 大 及 清 華 大 學 教 授 的 身 分, 使 其 得 以 廣 泛 的 接 觸 時 賢 世 俊, 得 以 和 錢 玄 同 陳 寅 恪 吳 承 仕 胡 適 曾 運 乾 余 季 豫 沈 兼 士 羅 常 培 馬 叔 平 等 人 交 相 切 磋 琢 磨, 並 由 此 深 入 接 觸 東 西 古 今 之 學, 獲 得 增 廣 見 聞 的 效 益 廣 義 面 則 是 就 楊 氏 所 身 處 的 時 代 的 學 術 環 境 來 說 ; 其 所 處 的 社 會 時 代 亦 為 其 所 從 事 的 文 字 學 研 究 提 供 了 一 定 的 條 件, 主 要 包 括 : 自 清 代 以 來, 學 術 主 流 乾 嘉 考 據 學 的 影 響 ; 自 宋 代 以 來, 金 石 學 資 料 的 發 現 整 理 和 相 關 學 術 成 果 的 刊 行 ; 十 九 世 紀 末, 甲 骨 文 的 發 現 及 其 材 料 的 初 步 發 行 ; 馬 建 忠 著 馬 氏 文 通, 初 步 建 立 我 國 的 語 法 學 等 此 外, 在 新 文 化 運 動 的 推 波 助 瀾 下, 學 術 界 要 求 運 用 科 學 的 方 法 來 整 理 國 學, 重 新 賦 予 國 學 新 價 值 新 面 目 的 想 法, 亦 使 眾 多 的 學 者 將 之 自 詡 為 責 無 旁 貸 的 使 命 這 些 主 客 觀 的 背 景 條 件, 皆 直 接 或 間 接 的 影 響 到 楊 樹 達 文 字 訓 詁 學 研 究 的 成 果 第 四 節 楊 樹 達 研 究 文 字 訓 詁 學 的 態 度 及 方 法 85 現 代 語 言 學 所 以 能 超 越 前 人 的 成 就, 除 了 新 材 料 的 發 現 外, 最 大 的 特 徵 即 在 於 講 究 科 學 的 方 法, 正 如 陳 新 雄 所 說 : 今 人 承 清 儒 考 據 之 學 大 昌 之 後, 功 力 縱 不 逮 夫 昔 賢, 成 就 迺 陵 駕 而 上 之, 推 謜 厥 故, 蓋 有 二 焉 : 一 曰, 治 學 方 法 之 遠 許 嘉 璐 : 未 輟 集 許 嘉 璐 古 代 漢 語 論 文 選 自 序,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2000 年 3 月 第 1 版,P1 如 楊 樹 達 嘗 於 一 九 一 九 年, 為 驅 逐 湖 南 督 軍 張 敬 堯 而 參 與 由 毛 澤 東 所 率 領 的 代 表 團, 上 京 向 當 時 的 國 務 院 請 願 又 如 於 中 國 人 民 共 和 國 成 立 後, 楊 樹 達 亦 曾 擔 任 湖 南 省 第 一 屆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代 表 楊 樹 達 : 積 微 翁 回 憶 錄, 上 海 市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6 年 11 月 第 1 版,P330 楊 樹 達 : 余 力 言 自 王 船 山 先 生 以 後, 湖 南 人 篤 信 民 族 主 義, 因 欲 保 持 自 己 民 族, 故 感 覺 外 患 最 敏, 吸 收 外 來 文 化 最 力, 且 在 全 國 為 最 先 積 微 翁 回 憶 錄,P100 即 甲 骨 文 金 文 等 古 代 文 獻 的 出 土 23

33 勝 也 ; 二 曰, 新 出 材 料 之 多 有 也 86 而 在 二 十 世 紀 上 半 葉 的 學 者 中, 能 夠 拿 出 系 統 的 方 法 來 自 覺 指 導 自 己 行 動 的 學 者, 楊 樹 達 是 第 一 人 87 楊 氏 在 其 積 微 居 小 學 述 林 自 序 中, 即 曾 明 白 指 出 自 己 的 研 究 方 法, 其 言 : 我 自 愧 功 力 之 深 邃 不 及 段 王, 但 以 我 的 成 績 論, 又 似 乎 有 比 段 王 進 步 了 一 些 的 地 方, 這 並 非 我 的 學 力 超 過 段 王, 乃 是 受 了 時 代 的 影 響 我 出 生 較 晚, 時 代 的 思 想 有 變 遷, 因 此 我 的 研 究 方 法 與 前 人 大 有 不 同 粗 略 地 說 來, 第 一.. 受 了 外 來 影 響, 因 比 較 對 照 有 所 吸 取 第 二.. 思 路 廣 闊 了, 前 人 所 受 的 桎 梏, 我 努 力 掙 扎 擺 脫 他, 務 求 不 受 他 的 束 縛 第 三.. 前 人 只 作 證 明 說 文 的 工 作, 如 段 玉 裁 桂 馥 皆 是, 我 卻 三 十 年 來 一 直 做 批 判 接 受 的 工 作 第 四.. 段 氏 於 說 文 以 外, 博 涉 經 傳, 所 以 成 績 最 高, 其 餘 的 人 大 都 在 文 字 本 身 中 兜 圈 子 我 於 傳 註 以 外, 凡 現 代 語 言 及 其 他 一 切 皆 取 之 做 我 的 材 料, 故 所 涉 較 廣 第 五.. 古 韻 部 分 大 明, 甲 文 金 文 大 出, 我 儘 量 地 利 用 他 們 第 六 : 繼 承 蒼 頡 篇 及 說 文 以 來 形 義 密 合 的 方 法, 死 死 抓 緊 不 放 以 上 六 項, 可 以 說 是 我 研 究 方 法 的 總 綱 ( 述 林 自 序,P5) 由 是 可 知, 楊 樹 達 亦 自 覺 其 成 就 所 以 能 超 越 前 人, 是 因 為 時 代 的 進 步, 受 到 外 來 的 影 響 所 致 在 楊 氏 自 述 的 六 項 研 究 總 綱 中, 就 其 內 容 來 看, 此 六 項 條 例 並 非 是 屬 於 同 一 層 次 的 問 題 : 其 中 包 含 問 學 的 指 導 原 則, 是 屬 於 態 度 方 面 的 綱, 如 第 二 三 點 ; 以 及 治 學 的 操 作 原 則, 則 是 屬 於 方 法 上 的 目, 如 第 一 四 五 六 點 因 此 筆 者 遂 以 此 作 為 區 分 的 標 準, 以 下 即 將 楊 樹 達 的 六 項 研 究 方 法 分 為 態 度 及 方 法 兩 方 面 來 討 論 一 態 度 實 事 求 是 阿 爾 伯 特 哈 柏 德 說 : 態 度 決 定 一 切 態 度 不 僅 決 定 事 情 的 成 敗, 更 決 定 其 成 就 的 高 度 楊 樹 達 一 生, 處 於 中 國 政 治 社 會 最 混 亂 的 時 代, 不 僅 經 歷 兩 次 的 改 朝 換 代, 還 遭 遇 護 國 戰 爭 八 年 抗 戰 及 國 共 內 戰 等 多 場 戰 役 然 而 在 如 此 惡 劣 的 環 境 下, 楊 氏 仍 致 力 於 學 問, 一 生 寫 下 多 達 二 十 幾 部 的 專 著, 而 且 不 僅 質 量 均 高, 內 容 更 是 涵 蓋 修 辭 學 語 法 學 文 字 學 訓 詁 學 金 文 甲 骨 文 以 及 古 籍 校 勘 等 等, 範 圍 極 為 廣 泛 楊 樹 達 所 以 能 取 得 多 方 面 的 成 就, 最 重 要 的 即 是 其 擁 有 正 確 的 問 學 態 度, 而 其 問 學 的 態 度, 實 可 以 用 實 事 求 是 四 個 字 來 概 括 實 事 求 是 本 是 做 學 問 的 基 本 態 度, 但 能 於 治 學 過 程 中 始 終 遵 循 此 一 原 則, 則 實 屬 不 易, 或 昧 於 偏 見, 或 急 於 求 成, 都 可 能 造 成 研 究 理 論 上 的 錯 誤 是 陳 新 雄 于 大 成 同 識 : 文 字 學 論 文 集 國 學 論 文 薈 編 敘, 台 北 : 西 南 書 局, 民 國 68 年 9 月 初 版,P1 張 標 : 二 十 世 紀 說 文 學 流 別 論 考,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3 年 10 月 第 1 版,P74 24

34 以 楊 樹 達 在 治 學 過 程 中, 特 別 注 重 闕 疑 的 重 要 性, 從 而 表 現 出 其 實 事 求 是 的 精 神 如 楊 樹 達 甚 為 推 重 許 慎, 嘗 以 聖 道 之 功 臣 與 故 書 之 鴻 寶 盛 讚 其 人 及 其 著 作, 又 說 吾 國 字 書, 莫 精 於 許 氏 說 文 解 字 88 顯 然 對 說 文 解 字 有 很 高 的 評 價 然 而, 在 楊 氏 的 著 作 中 卻 也 不 乏 對 許 書 的 批 評, 如 其 嘗 言 : 許 書 說 解 中 雖 亦 時 可 窺 見 語 言 之 根 柢, 然 往 往 泛 為 訓 釋, 令 人 不 知 形 聲 字 聲 類 意 義 之 所 存 又 有 許 書 簡 略, 晚 出 之 書 訓 釋 較 詳, 足 資 聯 貫 者 又 許 書 重 文 不 備, 亦 為 一 病, 以 重 文 為 吾 人 研 究 最 便 之 階 梯 故 也 乃 以 經 典 諸 子 及 史 漢 對 勘, 知 許 書 重 文 之 脫 漏 者 至 夥 89 點 明 許 書 的 種 種 缺 失 對 於 此 種 褒 貶 並 存 的 現 實, 楊 樹 達 解 釋 道 : 蓋 許 書 實 為 今 日 根 究 古 義 唯 一 之 寶 書, 吾 人 賴 之 甚 則 望 之 不 免 過 奢, 亦 勢 之 必 然 也 要 之, 今 日 欲 明 聲 訓, 許 君 書 固 為 要 籍, 然 若 單 據 彼 文, 不 求 博 證, 則 勢 有 不 能, 吾 之 真 意 第 在 此 耳 ( 論 叢,P40) 樹 達 近 年 研 討 文 字 之 學, 於 許 書 不 肯 過 信, 亦 不 欲 輕 詆, 可 信 者 信 之, 疑 而 不 能 決 者 闕 之 其 有 訂 正 許 說 者, 必 於 故 書 雅 記 廣 求 徵 證, 確 見 其 不 然, 然 後 言 之 若 單 文 孤 證, 則 姑 以 為 假 定, 不 敢 視 為 定 論 也 ( 述 林,P305) 說 明 研 究 文 字 應 依 據 客 觀 的 現 實 或 證 據 做 為 探 索 古 人 制 字 規 律 基 礎, 而 非 僅 是 抱 殘 守 缺, 將 許 慎 的 說 法 無 限 上 綱, 如 此 將 昧 於 成 見 而 無 法 有 所 成 就 又 如 歷 來 學 者 多 以 劉 熙 釋 名 以 聲 說 義, 穿 鑿 附 會, 頗 為 荒 唐 可 笑, 王 力 亦 直 言 該 書 是 唯 心 主 義 的 他 ( 劉 熙 ) 隨 心 所 欲 地 隨 便 抓 一 個 同 音 字 ( 或 音 近 的 字 ) 來 解 釋, 彷 彿 詞 的 真 詮 是 以 人 的 意 志 為 轉 移 似 的 90 然 而 楊 樹 達 對 於 釋 名 的 看 法, 則 是 站 在 是 其 是, 非 其 非 的 立 場 ; 在 論 小 學 書 流 別 中, 肯 定 釋 名 以 音 說 義 的 訓 詁 方 式, 實 為 小 學 書 中 的 一 宗, 並 將 之 與 爾 雅 方 言 說 文 置 於 同 等 的 地 位 91 在 探 求 語 源 的 字 例 中, 或 糾 正 釋 名 的 紕 謬, 如 以 釋 名 釋 水 言 : 坻, 遲 也, 能 遏 水 使 流 遲 也 為 附 會 之 說 92 ; 或 贊 同 釋 名 的 說 法, 如 認 為 釋 名 釋 山 云 : 山 旁 隴 閒 曰 涌, 涌 猶 桶, 桶 狹 而 長 也 甚 為 精 諦 93 在 在 都 顯 現 出 楊 樹 達 求 實 的 態 度 是 以 楊 伯 峻 指 出 : 他 ( 楊 樹 達 ) 的 著 作 楊 樹 達 : 論 叢,P38 楊 樹 達 : 論 叢,P38-40 王 力 : 中 國 語 言 學 史, 新 店 市 : 谷 風 出 版 社, 民 國 76 年 8 月,P51-52 楊 樹 達 : 愚 謂 小 學 書 皆 所 以 說 義, 而 其 所 由 說 義 之 方 式 不 必 同 語 其 流 別, 大 要 分 為 四 宗 第 一 曰 爾 雅 以 今 語 釋 古 言, 主 於 時 也 : 此 一 宗 耶 第 二 曰 方 言 此 以 通 語 釋 殊 語, 主 於 地 者 也 : 此 又 一 宗 也 第 三 曰 說 文 此 以 形 說 義 者 也 : 此 一 宗 也 第 四 曰 釋 名 此 以 音 說 義 者 也 : 此 又 一 宗 也 述 林,P213 楊 樹 達 : 釋 名 釋 水 說 此 字 云 : 坻, 遲 也, 能 遏 水 使 流 遲 也 按 成 國 所 言, 乃 附 會 之 說, 不 足 信 也 述 林 釋 坻,P16 楊 樹 達 : 釋 名 釋 山 云 : 山 旁 隴 閒 曰 涌, 涌 猶 桶, 桶 狹 而 長 也 按 劉 成 國 釋 名 一 書, 為 吾 國 專 說 語 源 最 古 之 書, 甚 為 可 貴 惜 其 說 往 往 失 之 皮 傅, 不 可 盡 依 ; 獨 此 義 甚 為 精 諦 述 林 釋 坻,P47 25

35 不 但 數 量 多, 而 且 質 量 高 很 多 論 文 見 解 精 到, 用 心 細 密, 論 證 謹 嚴, 曾 解 決 了 多 年 的 疑 難, 判 定 了 多 人 的 爭 論, 開 闢 了 研 究 的 道 路 主 要 的 是 : 實 事 求 是 的 方 法, 始 終 不 懈 的 精 神 94 許 嘉 璐 認 為 : 遇 夫 先 生 對 於 說 文 的 態 度, 可 以 以 實 事 求 是 四 個 字 概 括 95 曾 運 乾 也 說 : 其 於 文 字 研 究, 尤 具 懸 解 跡 其 功 力 所 至, 大 率 紬 繹 許 書, 廣 綜 經 典, 稽 諸 金 石 以 究 其 源, 推 之 聲 韻 以 盡 其 變, 於 許 氏 一 家 之 學, 不 敢 率 為 異 說, 亦 不 肯 茍 為 雷 同 是 故 讀 其 書, 不 獨 其 立 異 許 書 處, 足 探 前 民 創 造 之 精, 抑 又 知 其 篤 信 許 書 處, 亦 必 灼 然 見 其 可 信, 按 之 字 例 聲 例 而 皆 準 者 也 斯 實 蒼 史 之 功 臣, 許 書 之 諍 友 也 96 皆 是 以 實 事 求 是 的 態 度 作 為 楊 樹 達 所 以 能 獲 得 成 就 的 主 因 二 方 法 溫 故 知 新 在 學 術 研 究 中, 方 法 除 了 是 為 求 達 到 目 的 所 施 行 的 方 式 與 步 驟 外, 亦 可 以 用 來 表 明 研 究 者 的 思 考 角 度 與 關 注 焦 點, 是 以 若 能 確 實 掌 握 研 究 的 方 法, 將 有 助 於 研 究 理 論 的 架 構 與 呈 現 綜 合 楊 樹 達 所 說 的 六 項 研 究 總 綱, 其 研 究 的 方 法 當 是 以 溫 故 知 新 為 其 本 質 所 推 展 出 來 的 楊 氏 曾 撰 溫 故 知 新 說 一 文, 其 言 : 凡 人 天 稟 之 美 有 二 事 焉 : 一 曰 強 識, 二 曰 通 悟 學 者 能 兼 之, 上 也 ; 如 不 得 兼 也, 則 寧 取 通 悟 而 舍 強 識 禮 記 學 記 篇 曰 : 記 問 之 學, 不 足 以 為 人 師 論 語 為 政 篇 曰 : 溫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為 師 矣 記 問 之 學, 多 識 之 事 也 ; 溫 故 而 知 新, 通 悟 之 事 也 一 曰 不 足 為 人 師, 一 曰 可 以 為 師, 此 先 哲 重 悟 解 輕 記 誦 之 明 證 也 夫 曰 溫 故 而 知 新 者, 先 溫 故 而 後 知 新 也 優 游 涵 泳 于 故 業 之 中, 而 新 知 忽 涌 焉, 其 新 出 乎 故, 故 為 可 信 也, 此 非 揠 苗 助 長 者 所 能 有 也 ( 述 林 溫 故 知 新 說,P ) 楊 樹 達 認 為, 強 識 與 通 悟 同 為 治 學 研 究 中 重 要 的 才 能, 以 能 兼 為 佳, 但 若 是 必 須 自 二 者 擇 一 為 用 時, 則 當 取 通 悟 而 捨 強 識 直 指 通 悟 才 是 問 學 能 有 所 成 就 的 根 本 要 件 至 於 如 何 才 能 達 到 通 悟 的 目 的, 楊 樹 達 以 為 溫 故 知 新 即 是 達 到 該 目 的 具 體 方 法 楊 氏 所 謂 的 溫 故 知 新, 是 指 問 學 首 先 要 能 掌 握 舊 有 的 典 籍 與 前 人 研 究 的 成 果, 透 過 深 入 的 研 讀 與 新 知 識 新 材 料 的 不 斷 灌 入, 才 會 有 通 悟 的 情 形 發 生, 也 才 能 有 所 知 新, 並 進 而 獲 得 有 效 的 成 果 但 反 過 來 說, 若 僅 止 於 溫 故 而 不 能 知 新, 停 滯 於 堆 積 整 理 資 料, 不 能 融 會 貫 楊 伯 峻 : 追 悼 楊 樹 達 先 生, 楊 樹 達 誕 辰 百 周 年 紀 念 集, 湖 南 師 範 大 學 學 報 編, 湖 南 教 育 出 版 社,1985 年 5 月 第 1 版,P260 許 嘉 璐 : 蒼 史 功 臣 叔 重 諍 友 說 文 楊 氏 學 述 略, 楊 樹 達 誕 辰 百 周 年 紀 念 集, P66 楊 樹 達 : 述 林 曾 序,P1-2 26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by StudentSu-Chen Lee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0)18: pp. 175-198 18 89 12 * 175 176 20 177 1980 1982 1985 1985 1972 -p -t -k 178 1985 1987 1990 1992 1991 1985 1980 1980 1980 1981 1981 1980 1990 1995 1982 1991 1985 1993 1992 1992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玄 奘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客 家 安 徒 生 張 捷 明 童 話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羅 宗 濤 博 士 研 究 生 : 黃 春 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0 二 年 六 月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in Tai Pin Chin as the topic of the essay, it s because: first, as knowing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in Tai Pin Chin as the topic of the essay, it s because: first, as knowing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 2002 12 211~240 A Research for the theory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of Tai Ping Classic * Yong Shu-Howi Abstract The thought of immortal supernatural beings is the main idea in Taoism. Because the

More information

旅 句 良 年 理 了 來 不 不 更 更 說 識 更 樓 歷 練 靈 旅 論 不 了 契 諒 老 老 老 不 勵 老 不 良 論 漏 不 老 老 不 勵 不 了 了 老 論 利 行 老 見 不 見 更 老 玲 歷 老 料 理

旅 句 良 年 理 了 來 不 不 更 更 說 識 更 樓 歷 練 靈 旅 論 不 了 契 諒 老 老 老 不 勵 老 不 良 論 漏 不 老 老 不 勵 不 了 了 老 論 利 行 老 見 不 見 更 老 玲 歷 老 料 理 立 論 年 六 旅 句 良 年 理 了 來 不 不 更 更 說 識 更 樓 歷 練 靈 旅 論 不 了 契 諒 老 老 老 不 勵 老 不 良 論 漏 不 老 老 不 勵 不 了 了 老 論 利 行 老 見 不 見 更 老 玲 歷 老 料 理 女 路 路 力 臨 玲 老 不 若 不 識 年 六 歷 行 來 參 論 說 說 歷 狀 年 錄 料 行 料 料 年 列 異 力 識 論 若 Research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对 外 汉 语 初 中 级 副 词 情 境 教 学 研 究 与 实 践 院 系 :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学 科 专 业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姓 名 : 顾 妍 指 导 教 师 : 缪 俊 2016 年 5 月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中 文 系 一 四 年 度 碩 士 位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陳 睿 宏 教 授 鄭 玄 易 緯 注 及 其 詮 釋 述 評 研 究 生 : 邵 吉 辰 通 過 日 期 : 一 五 年 六 月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The spread of modern western science in China and it s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ditional academic thought is always the long-term concerned research topic of the academia. Galileo was the father

More information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致 谢 文 学 是 我 们 人 类 宝 贵 的 精 神 财 富 两 年 半 的 硕 士 学 习 让 我 进 一 步 接 近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中 文 摘 要 王 充 (27-100) 的 人 性 論 本 於 世 碩 公 孫 尼 子, 主 張 人 性 先 天 上 有 善 有 惡, 進 而 批 評 在 其 之 前 諸 家 的 各 種 陳 言, 斷 其 優 劣, 在 中 國 人 性 論 發 展 史 上 十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精 英 汉 语 和 新 实 用 汉 语 课 本 的 对 比 研 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Jing Ying Chinese and The New Practical Chinese Textbook 专 业 : 届 别 : 姓 名 : 导 师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2013 届 王 泉 玲 杨 金 华 1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新 竹 教 育 大 學 音 樂 學 系 音 樂 教 學 碩 士 班 學 位 論 文 新 瓦 屋 客 家 花 鼓 之 研 究 A Research on Hsin-Wa-Wu Hakka Flower-Drum 研 究 生 : 陳 怡 妃 指 導 教 授 : 明 立 國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三 月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文 化 建 設 委 員 會 文 化 資 產 總 管 理

More information

10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总 第 118 期 国 山 河 为 目 的 游 记 ; 表 达 自 己 对 新 中 国 新 国 民 新 道 德 新 思 想 期 盼 与 希 望 的 书 信 等 等, 都 是 蔡 东 藩 的 论 说 范 围 但 不 论 何 种 题 材, 其 取 材 立 论

10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总 第 118 期 国 山 河 为 目 的 游 记 ; 表 达 自 己 对 新 中 国 新 国 民 新 道 德 新 思 想 期 盼 与 希 望 的 书 信 等 等, 都 是 蔡 东 藩 的 论 说 范 围 但 不 论 何 种 题 材, 其 取 材 立 论 第 1 期 2011 年 01 月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1 Jan. 2011 蔡 东 藩 著 述 考 释 范 志 强 ( 浙 江 万 里 学 院 文 化 与 传 播 学 院, 浙 江 宁 波 315100 ) [ 摘 要 ] 蔡 东 藩 作 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980103修.doc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980103修.doc 淡 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學 系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呂 正 惠 蘇 敏 逸 博 士 博 士 倚 天 屠 龍 記 愛 情 敘 事 之 研 究 研 究 生 : 陳 麗 淑 撰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 月 淡 江 大 學 研 究 生 中 文 論 文 提 要 論 文 名 稱 : 倚 天 屠 龍 記 愛 情 敘 事 之 研 究 頁 數 :128 校 系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01\253\312\255\261.doc)

(Microsoft Word - 001\253\312\255\261.doc)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海 陸 客 家 話 和 閩 南 語 構 詞 對 比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鍾 榮 富 博 士 研 究 生 : 邱 湘 雲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一 月 摘 要 本 文 乃 為 比 較 臺 灣 海 陸 客 家 話 及 閩 南 語 的 構 詞 特 色 而 作, 包 括 詞 彙 的 語 音 構 詞 語 法 及 文 化 部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期 2013 年 12 月 頁 99-117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劉 師 培 三 傳 荀 子 相 通 考 * 探 析 * 吳 聲 佑 摘 要 筆 者 檢 視 劉 氏 文 本, 釐 清 待 議 問 題 者 有 三 首 探 劉 氏 尊 荀 為 經 之 因, 究 得 清 代 揚 荀 學 風 荀 子 從 祀 荀 子 升 經 三 端 次 就 三 傳 荀 子 相

More information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MASTER OF ARTS (CHINESE STUDIES) 拉 曼 大 学 中 华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七 期 2011 年 9 月 頁 1-24 論 陶 淵 明 的 讀 史 述 九 章 黃 世 錦 摘 要 述 是 古 代 的 一 種 文 體 陶 淵 明 有 讀 史 述 九 章 之 作, 此 九 章 不 僅 詠 贊 先 賢, 且 兼 有 述 懷 之 意 歷 來 對 此 九 章 微 旨 之 探 索, 自 宋 蘇 東 坡 東 坡 題 跋

More information

2015 1 330 GLOBAL EDUCATION Vol. 44 No1 2015 / 300387 / 300387 20 20 1926 20 1912 1912 1918 1919 34 1919 1921 1 1922 1923 1925 7 100 2 1922 3 1923 5 1923 1924 4 1927 1949 20 1. 20 5 35 2. 20 20 1927 194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口試本封面.doc

Microsoft Word - 口試本封面.doc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客 家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劉 明 宗 博 士 台 灣 客 家 俗 諺 中 的 數 詞 研 究 研 究 生 : 謝 淑 援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六 月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99 度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論 文 獎 助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獎 助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More information

蔡 珠 兒 及 其 散 文 研 究 摘 要 第 一 章 緒 論 蔡 珠 兒 是 一 九 九 年 代 崛 起 的 散 文 家, 近 人 研 究 多 其 以 飲 食 書 寫 為 主, 而 忽 略 其 散 文 其 他 面 貌, 本 論 文 檢 視 其 散 文 的 意 義 與 價 值 本 章 主 要 詳 明

蔡 珠 兒 及 其 散 文 研 究 摘 要 第 一 章 緒 論 蔡 珠 兒 是 一 九 九 年 代 崛 起 的 散 文 家, 近 人 研 究 多 其 以 飲 食 書 寫 為 主, 而 忽 略 其 散 文 其 他 面 貌, 本 論 文 檢 視 其 散 文 的 意 義 與 價 值 本 章 主 要 詳 明 東 吳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鍾 正 道 先 生 蔡 珠 兒 及 其 散 文 研 究 研 究 生 : 謝 舒 怡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四 年 七 月 蔡 珠 兒 及 其 散 文 研 究 摘 要 第 一 章 緒 論 蔡 珠 兒 是 一 九 九 年 代 崛 起 的 散 文 家, 近 人 研 究 多 其 以 飲 食 書 寫 為 主, 而

More information

第2期定稿.FIT)

第2期定稿.FIT) 云梦学刊 第 37 卷 第 2 期 Vol.37袁 No.2 Journal of Yunmeng 2016 年 3 月 Mar. 2016 言意之辨 要要 要魏晋玄学的语言论 韩扬文 渊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袁 云南 昆明 650091冤 摘 要院野言意之辨冶为魏晋玄学崤函之固袁后世讲论此期文学袁多探及该题遥 在野言意之辨冶中袁欧阳建尧张韩主要论及野言冶 与野意冶的关系袁而荀粲尧王弼的界说则包含了对于野言冶野象冶野意冶三者的讨论遥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21 卷 第 3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11 年 9 月 Vol.21 No.3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Sept. 2011 学 术 名 家 研 究 史 学 大 家 安 作 璋 先 生 访 谈 录 康 香 阁 (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编 辑 部, 河 北 邯 郸 056005) 摘 要 : 安 作 璋 先 生 是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最 早 从 事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 ii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o encourage and help employees to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so that they can fully contribute to the organization s goals. The main

More information

50 03 3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0No. Mar. 03 0087 I 07. A 000-599 03 0-007- 00 986 0-0-8 73 3 4 00 3 4 6 0 3 00 867 906 0 74 03 46 56 3 3 4085 886 98 75 885 76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 文 學 所 ) 碩 士 論 文 論 文 題 目 ( 陳 千 武 小 說 活 著 回 來 及 其 相 關 事 例 研 究 ) 論 文 題 目 (Chen Chien Wu Return Alive And Some Research About It) 研 究 生 : 朱 妍 淩 指 導 教 授 : 林 葉 連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6 月 8 日 陳 千 武 小 說

More information

UDC The Policy Risk and Prevention in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UDC The Policy Risk and Prevention in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10384 200106013 UDC The Policy Risk and Prevention in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2004 5 2004 2004 2004 5 : Abstract Many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the quest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cy on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研 究 成 果 報 告 ( 精 簡 版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編 號 :NSC 99-2410-H-151-025- 執 行 期 間 :99 年 08 月 01 日 至 100 年 07 月 31

More information

《布袋和尚传》笺释

《布袋和尚传》笺释 布 袋 和 尚 传 所 透 露 的 禅 宗 的 旨 刘 泽 亮 内 容 提 要 : 明 州 定 应 大 师 布 袋 和 尚 传 是 据 传 名 为 契 此 的 唐 五 代 布 袋 和 尚 的 传 记 本 文 以 昙 噩 所 撰 传 述 为 文 本 依 据, 节 选 其 中 部 分 内 容 予 以 笺 释, 并 讨 论 其 与 禅 宗 思 想 的 内 在 关 联 及 其 在 禅 林 中 的 广 泛 影

More information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DISSERTATION 学 院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专 业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硕 士 题 目 届 别 2010 届 学 生 陈 炜 导 师 张 艳 莉 副 教 授 日 期 2010 年 4 月 A VALIDATION STUDY

More information

論 文 摘 要 本 文 乃 係 兩 岸 稅 務 爭 訟 制 度 之 研 究, 蓋 稅 務 爭 訟 在 行 訴 訟 中 一 直 占 有 相 當 高 的 比 例, 惟 其 勝 訴 率 一 直 偏 低, 民 87 年 10 月 28 日 行 訴 訟 法 經 幅 修 正 後, 審 級 部 分 由 一 級 一

論 文 摘 要 本 文 乃 係 兩 岸 稅 務 爭 訟 制 度 之 研 究, 蓋 稅 務 爭 訟 在 行 訴 訟 中 一 直 占 有 相 當 高 的 比 例, 惟 其 勝 訴 率 一 直 偏 低, 民 87 年 10 月 28 日 行 訴 訟 法 經 幅 修 正 後, 審 級 部 分 由 一 級 一 法 院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王 文 杰 博 士 兩 岸 稅 務 爭 訟 制 度 之 比 較 研 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ystem of cross-straits tax litigation 研 究 生 : 羅 希 寧 中 華 民 一 0 一 年 七 月 論 文 摘 要 本 文 乃 係 兩 岸 稅 務 爭 訟 制 度 之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Since 1980 s, the Coca-Cola came into China and developed rapidly. From 1985 to now, the numbers of bottlers has increased from 3 to 23, and

Abstract Since 1980 s, the Coca-Cola came into China and developed rapidly. From 1985 to now, the numbers of bottlers has increased from 3 to 23, and Abstract Since 1980 s, the Coca-Cola came into China and developed rapidly. From 1985 to now, the numbers of bottlers has increased from 3 to 23, and increases ulteriorly. When the Coca-Cola company came

More information

曹美秀.pdf

曹美秀.pdf 2006 3 219 256 (1858-1927) (1846-1894) 1 2 3 1 1988 70 2 1998 51 3 5 1991 12 37-21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1998 5 1998 6 1988 7 1994 8 1995 725-732 9 1987 170 10 52 11 1994 121 12 2000 51 13

More information

余 光 中 对 马 华 作 家 的 影 响 研 究 A STUDY OF YU KWANG-CHUNG S INFLUENCE ON MALAYSIAN CHINESE WRITERS LEE SOO CHEE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CHINESE STUDIES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TUNKU ABDUL RAHMAN

More information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 立 臺 灣 藝 術 大 學 藝 術 與 人 文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本 論 文 獲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博 ( 碩 ) 士 論 文 研 究 獎 助 課 外 讀 物 對 於 國 小 低 年 級 國 語 科 教 科 書 輔 助 性 之 研 究 - 以 新 北 市 100 年 度 國 民 小 學 推 動 閱 讀 計 畫 優 良 圖 書 為 例 指 導 教 授 : 張 純

More information

穨1-林聖欽.doc

穨1-林聖欽.doc 1 39 92 11 Geographical Research No. 39, November. 2003 *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study of the Taiwanese christening culture: A case of Xuei-gia-liau, Xuei-gia Bau, Yan-Shui-Gang Ting in Japanese Rule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朱 書 萱 博 士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研 究 生 : 黃 乾 殷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八 月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摘 要 明 代 吳 中 書 派 自 祝 允 明 文 徵 明 一 出, 引 領 時 代 潮 流, 將 整 個 吳 中 書 法 藝 術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肉 蒲 團 研 究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肉 蒲 團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Rou Pu Tuan 研 究 生 : 林 欣 穎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E5C3CEC4C8CBB6CABFB1CFD2B5C2DBCEC4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E5C3CEC4C8CBB6CABFB1CFD2B5C2DBCEC42E646F63>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对 外 汉 语 写 作 能 力 测 试 研 究 以 美 国 AP 中 文 考 试 等 写 作 能 力 测 试 为 参 照 研 究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专 业 名 称 研 究 方 向 论 文 提 交 日 期 卞 梦 娜 陆 湘 怀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硕 士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202 年 0 月 对 外 汉 语 写 作 能 力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 ) 2-1 p33 3-1 p78 3-2 p79 3-3 p80 3-4 p90 4-1 p95 4-2 p97 4-3 p100 4-4 p103 4-5 p105 4-6 p107 4-7 p108 4-8 p108 4-9 p112 4-10 p114 4-11 p117 4-12 p119 4-13 p121 4-14 p123 4-15 p124 4-16 p131 4-17 p133

More information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2006 12 137-178 The Various Viewpoints of Yao Ying s Jail-period Poems 137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7_Temmy_OK.doc

Microsoft Word - 07_Temmy_OK.doc A BRIEF TALK ON AMERICAN CULTURAL VALUES: REFLECTED ON THE MOVIE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浅 谈 美 国 的 文 化 价 值 观 : 以 当 幸 福 来 敲 门 为 例 Temmy( 陈 德 铭 ) Chinese Department, Facult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Bina

More information

第 30 卷 53 贾熟村 太平天国时期的左宗棠集团 之浮收中饱 有不遵守之州县 欲求阻挠之吏绅 即予撤革 于是 咸丰元 二 三 四等年之民 间积欠 率皆踊跃输将 使国课不至虚悬 军储 不至束手 州县办公亦不至拮据 收到了很好的 [2] 效果 农民亦欢欣鼓舞 咸丰六年正月 道员王錱陷湖南江华 升平

第 30 卷 53 贾熟村 太平天国时期的左宗棠集团 之浮收中饱 有不遵守之州县 欲求阻挠之吏绅 即予撤革 于是 咸丰元 二 三 四等年之民 间积欠 率皆踊跃输将 使国课不至虚悬 军储 不至束手 州县办公亦不至拮据 收到了很好的 [2] 效果 农民亦欢欣鼓舞 咸丰六年正月 道员王錱陷湖南江华 升平 第 30 卷 第 5 期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 Vol. 30 No.5 2009 年 9 月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Sept. 2009 錱 收 稿 日 期 :2009-02-21 作 者 简 介 : 贾 熟 村 (1930-), 男, 河 南 偃 师 人, 研 究 员, 主 要 从 事 中 国 近 代 史 研 究 第 30 卷 53 贾熟村

More information

不确定性环境下公司并购的估价:一种实物期权.doc

不确定性环境下公司并购的估价:一种实物期权.doc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inadequacy of investment valuation under uncertainty by the orthodox discounted cash flow (DCF), many scholars have begun to study the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Option pricing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II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approaches Wu Wengying s ci poetry through his different class artistic style, and make a subject comment on the controversy of whether its has modernist element

More information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 Internal Homeland and Foreign Country A study of Sung-Fen Guo s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1983 1997 1983 Abstract Internal Homeland and Foreign Countries A study of Sung-Fen Guo s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n JI Xiaolan s (1724-1805) Life, Couplets and Theories of Couplets 紀 曉 嵐 (1724 1724-1805 1805) 生 平 資 料 斠 正 及 對 聯 聯 論 研 究 LI Ha 李 夏 THE UNIVER

A Study on JI Xiaolan s (1724-1805) Life, Couplets and Theories of Couplets 紀 曉 嵐 (1724 1724-1805 1805) 生 平 資 料 斠 正 及 對 聯 聯 論 研 究 LI Ha 李 夏 THE UNIVER Title A study on Ji Xiaolan's (1724-1805) life, couplets and theories of couplets = Ji Xiaolan (1724-1805) sheng ping zi liao jiao zheng ji dui lian, lian lun yan jiu Author(s) Li, Ha; 李 夏 Citation Li,

More information

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梁 漱 溟 對 陽 明 學 的 思 考 向 度 與 時 代 回 應 - 以 析 辨 大 學 暨 發 皇 心 學 為 雙 軸 王 汝 華 台 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以 當 代 新 孔 學 行 動 的 儒 者 等 封 譽 躋 身 民 初 學 術 之 林 的 梁 漱 溟, 其 回 歸 儒 學 的 主 要 思 想 進 路 即 是 陸 王 心 學, 本 文 緊 扣

More information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95 12 71 103 Journal of Yuanpei University No. 13, December 2006 P. 71 P. 103 The Poems of Analyzed Theories in Journey of Yangtze Gorges that the Four Great Poets Traveled by the Time of the Tang Dynasty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966 93 2 1966 2003 THE RESEARCH OF CHANG HSIAO-FENG'S LYRICAL ESSAYS 1966 2003 8911213 172 LAN PEI CHEN Hsu Hsin yi Keywords CHANG, HSIAO-FENG Modern Prose Lyrical Taiwanese Literature Abstract CHANG,

More information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92 12 1 34 氣 身 體 與 政 治 老 子 河 上 公 注 的 政 治 思 想 分 析 林 俊 宏 * 摘 要 關 鍵 詞 : 氣 精 神 老 子 身 與 國 愛 氣 養 神 前 言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政 治 學 系 副 教 授 收 稿 日 期 92 年 9 月 1 日 通 過 日 期 92 年 11 月 4 日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D332DBBB7AA46B371C3D1BEC7B3F85F F32A8F731B4C15F30365FB2F8AEDBAD5EB169A9BEB4BC5FB3B0B4E5C3D8A7C7A4E5AA52BDD72E646F63>

<4D F736F F D D332DBBB7AA46B371C3D1BEC7B3F85F F32A8F731B4C15F30365FB2F8AEDBAD5EB169A9BEB4BC5FB3B0B4E5C3D8A7C7A4E5AA52BDD72E646F63> 遠 東 通 識 學 報 第 二 卷 第 一 期 2008 年 1 月 頁 73~84 遠 東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陸 游 贈 序 文 析 論 * 莊 桂 英 張 忠 智 摘 要 本 文 旨 在 分 析 陸 游 贈 序 文 體 之 散 文, 首 先, 說 明 贈 序 之 名 義 與 內 涵, 及 陸 游 贈 序 文 之 寫 作 時 地 其 次, 分 析 陸 游 贈 序 文 中 的

More information

1-26

1-26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1-26 20 1 91 6 * 1 2 20 1 1 2 1 1991 215 2 22 1999.1 173-186 23 2000.1 1-17 3 3 1. 2. 4 5 6 3. 7 3 1997 26 4 1973 3 5 4 216 6 4 161 7 1982 886 4 20 1 8 9 19 10 11 12 8 196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吳

Microsoft Word - 09吳 或 問 WAKUMON 117 No.25,(2014)pp.117-132 文 化 遗 民 的 遗 与 逸 以 胡 思 敬 为 例 吴 晗 怡 摘 要 : 本 文 以 清 末 民 初 的 江 西 遗 民 胡 思 敬 为 研 究 对 象, 将 其 置 于 遗 逸 对 峙 的 研 究 框 架 内, 考 察 其 在 清 覆 后 的 遗 民 生 涯 及 隐 逸 生 活 强 调 先 为 士 而 后 能 遗,

More information

<453A5CB1BED0A3CBB6CABFC2DBCEC45C3037BCB6CBB6CABFC2DBCEC4A3A8504446A3A95C32303130BDECC8CBCEC4D1A7D4BAB1CFD2B5C2DBCEC45CC3F1CBD7D1A75CBAFAB1FEC4EAB1CFD2B5C2DBCEC4A3A8CEDED2B3C3BCA3A92E646F63>

<453A5CB1BED0A3CBB6CABFC2DBCEC45C3037BCB6CBB6CABFC2DBCEC4A3A8504446A3A95C32303130BDECC8CBCEC4D1A7D4BAB1CFD2B5C2DBCEC45CC3F1CBD7D1A75CBAFAB1FEC4EAB1CFD2B5C2DBCEC4A3A8CEDED2B3C3BCA3A92E646F63> 分 类 号 : K890 学 号 :_07105822006_ UDC: 300 密 级 :_ 公 开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温 州 模 式 的 民 俗 文 化 语 境 研 究 A STUDAY OF THE BACKGROUND OF FOLK CULYURE IN WENZHOU MODEL 作 者 姓 名 : 学 科 专 业 : 研 究 方 向 : 指 导 教 师 : 完 成 日 期 : 胡

More information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 呂 湘 瑜 龍 華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唐 彪 乃 清 初 浙 江 名 儒, 其 讀 書 作 文 譜 簡 潔 地 呈 現 了 對 於 讀 書 作 文 以 及 文 學 的 種 種 看 法 其 以 為 無 論 是 讀 書 或 者 作 文, 都 必 須 以 靜 凝 神 為 出 發 點, 先 求 得 放

More information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38 93 43 59 43 44 1 2 1621 1645 1646 3 1647 1649 4 1 1996 12 121 2 1988 1 54---79 3 1990 2 39 4 1987 8 16 19 1649 27---28 45 1651 5 1656 1662 1664 1667 1668 6 1681 1683 7 13 1958 2 1651 2002 11 67 1961

More information

論文封面

論文封面 6 21 1973 13 274 A Study of Children s Poetry by Lin Huan-Chang Chen, Chun-Yu National Taitung Teachers College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 s Literature Abstract Lin Huan-Chang, the poet who devoted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论 文 写 到 这 里, 两 年 半 的 研 究 生 生 涯 也 即 将 结 束 回 顾 两 年 半 来 的 学 习 生 活, 心 中 充 满 感 恩 和 感 激, 从 松 江 到 虹 口, 校 园 生 活 给 我 留 下 了 深 刻 的 印 象 与 回 忆 感 谢 我 的 导 师 张 健

致 谢 论 文 写 到 这 里, 两 年 半 的 研 究 生 生 涯 也 即 将 结 束 回 顾 两 年 半 来 的 学 习 生 活, 心 中 充 满 感 恩 和 感 激, 从 松 江 到 虹 口, 校 园 生 活 给 我 留 下 了 深 刻 的 印 象 与 回 忆 感 谢 我 的 导 师 张 健 中 英 主 流 媒 体 对 北 京 / 伦 敦 奥 运 会 报 道 的 比 较 研 究 以 人 民 日 报 和 泰 晤 士 报 为 例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Beijing Olympics and London Olympics reports between the People s Daily and The Times 姓 名 : 刘 桦 艺 导 师 : 张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論文獎助扉頁5份.doc

Microsoft Word - 論文獎助扉頁5份.doc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100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鍾 屏 蘭 博 士 台 灣 客 家 令 子 的 內 涵 及 其 在 教 育 上 之 應 用 研 究 生 : 馮 詠 書 撰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7 月 謝 誌 三 年

More information

1990-1997 1980-1997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economy increase has been an important research item with the coming of knowledge economy. In this paper, ahead item

More information

00. - 0-000 0 10 0 00-0 0 11 12 13 14 15 b 16 17 18 19 0 - 20 0 0-0 0 21 22 H.Mead 0-0 - ( ) 23 ( ) 24 ( ) 25 ( ) 26 27 00 0 00 0 28 29 30 31 ( ) 0 0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 ) Northrop F.S.C.

More information

2004 5, 1,, : ;,,(,1942 5, 173,1, 2,2, 2 ) ;,, ;, 3 () ,, ,,, ,,, , : ;;, ;,, ;,,, ;,,,,,,,,,,: (),: ; ;; 5

2004 5, 1,, : ;,,(,1942 5, 173,1, 2,2, 2 ) ;,, ;, 3 () ,, ,,, ,,, , : ;;, ;,, ;,,, ;,,,,,,,,,,: (),: ; ;; 5 Ξ :1943,,,,, : 1943,,,,,,(,,),,, (),,, (,,,),,, 1943 :,, Ξ 129 2004 5, 1,, : ;,,(,1942 5, 173,1, 2,2, 2 ) ;,, ;, 3 () 1942 5 1942 5,,1943 4 12,,,1941 6 1941 6,,, 1941 11 15, : ;;, ;,, ;,,, ;,,,,,,,,,,: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A Study on the Job Stress and the Ways of Coping for the Director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Middle Area of Taiwan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probing the subject current status as related to stress and

More information

1.第二卷第二期p1

1.第二卷第二期p1 通 識 學 刊 : 理 念 與 實 務,3(1),1-42 1 圖 解 思 考 法 在 申 論 題 寫 作 上 的 運 用 : 以 蕭 颯 死 了 一 個 國 中 女 生 之 後 為 例 馬 琇 芬 ( 投 稿 日 期 :2014/11/11; 修 正 日 期 :2015/01/21; 接 受 日 期 :2015/01/26) 摘 要 申 論 是 一 種 培 養 學 生 思 考 能 力 的 寫 作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Tiger Pattern In Clothes Of Centurial Plain Region Of China I Abstract Abstract Tiger Pattern In Clothes Of Centurial Plain Region Of China Master: Sun Ning Ning Tutor: Zhang Jing Qiong MajorClothing

More information

10384 X9908009 UDC Study On Causation Of Civil Tort Liability 2004 4 2004 2004 2004 4 [M] 1991476 [M] 1996635 ABSTRACT ABSTRACT Theory of causation, which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thorny of tort law,

More information

2014 4 97 610064 330077 Abstract: Historical biography is documentary. Documentation is a prescribed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that shows the way historical biography is accepted. Historical biography

More information

Explore Rou Jin Yang Jing Learning Ideology Of Prof. Jin Hongzhu And Application Spinal Column Ailment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octorate Cand

Explore Rou Jin Yang Jing Learning Ideology Of Prof. Jin Hongzhu And Application Spinal Column Ailment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octorate Cand 密 级 : 公 开 学 号 :20093086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金 宏 柱 教 授 柔 筋 养 精 学 术 思 想 及 其 防 治 脊 柱 相 关 疾 病 应 用 探 索 研 究 生 : 胡 斌 指 导 教 师 : 学 科 专 业 : 所 在 学 院 : 毕 业 时 间 : 金 宏 柱 教 授 针 灸 推 拿 学 第 二 临 床 医 学 院 2012 年 6 月 Explore Rou Jin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參 行 玲 年 年 理 行 年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關 懷, 使 得 作 品 內 涵 有 著 生 命 悲 嘆 生 死 的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I III The Study on the Calligraphy Theory and Writing Arts of Sun Guoh-Tyng Shu Puu Summary Sun Chyan-Lii, also known as Guoh-Tyng, was born in Chern Liou (or Fuh Yang)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t the

More information

97 3 ヽ ヽ ヽ ヽ ヽ 10 ヽ

97 3 ヽ ヽ ヽ ヽ ヽ 10 ヽ 113~136 97 3 Journal of Kun Shan University, Vol.5, pp.113~136 (Mar, 2008) 1 2 ヽ - 113 - 97 3 ヽ 3 4 5 6 ヽ 7 8 9 ヽ ヽ ヽ 10 ヽ - 114 - 11 4 1650 12 ヽ ヽ ヽ 13 ヽ ヽ - 115 - 97 3 14 ヽ ヽ ヽ ヽ 16 17-116 - ヽ 19 20

More information

??? ?? 1000

??? ?? 1000 Title A study of the colour word "gold" and its combination = Yan se ci "jin" ji qi zu he yan jiu Author(s) Luk, Ka-wai; 陸 家 慧 Citation Luk, K. [ 陸 家 慧 ]. (2013). A study of the colour word "gold" and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The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s a vital par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s an essential tache of selecting qualified students, the adul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curing

More information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客 家 文 化 學 院 客 家 社 會 與 文 化 學 程 碩 士 論 文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教

More information

穨 PDF

穨 PDF A Study of the Wang-Family Cultivated History and Their Old Houses in Shen-kan 1 2 / / / 3 A Study of the Wang-Family Cultivated History and Their Old Houses in Shen-kan by Yi-Hsuan Hsieh Thesis Adviser

More information

96 7 () 124

96 7 () 124 123~142 96 7 Journal of Kun Shan University, Vol.4, pp.123~142jul, 2007 * ** * ** 123 96 7 () 124 125 96 7 邨 126 () 嶫 127 96 7 : : 128 129 96 7 130 ( 131 96 7 邨 132 ( ). 133 96 7.. 悞 菓 躭 134 畊 嶫 薲 苽 湙

More information

稡 2010 06 141-161 * 2010.03.31. 2010.05.15. 2010.06.04. 141 2010.06. 1 2 3 4 5 1 451 1994 1992 2 稡 1987 3 4 1997 14-25 5 91950 1989 1990 3 19 142 6 7 232 叀 叀 8 9 17:1 6 1996 14-15239340-342 7 1982 222-223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11. 9: 12. 8:

% % % % % % % % : 11. 9: 12. 8: Regional Economy [ ] [ ] [ ] F127 [ ] A [ ] 1006-5024 (2012 )04-0126 - 06 [ ] 2010 10JL10 [ ] ( 330077 ) 361005 Abstract Since the incep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in 1978 the industry structure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16 卷 第 3 期 2015 年 6 月 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 16 No 3 Jun 2015 高 / 低分组学生英语词汇记忆力差异研究 吴丽林 黄锦珊 [ 摘 要] 采用量性问卷法与质性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 个人访谈 现场测试等方式,对 高 / 低分组学生在词汇记忆上,诸如他们所构建的语音图式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 碩士論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十四日 Elfin Excel I II III ABSTRACT Since Ming Hwa Yuan Taiwanese Opera Company star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Chinese orchestra, the problem of how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music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封面.doc

Microsoft Word - 封面.doc Title A critical study of Wu Hengzhao's (1771-1829) Lianziju Cihua = Advisor(s) Lee, KS Author(s) Li, Wan-no, Lavina.; 李 蘊 娜. Citation Li, W. L. [ 李 蘊 娜 ]. (2006). A critical study of Wu Hengzhao's (1771-1829)

More information

:

: Thesis on Court Banquet and Assemblage Poetry in Early Tang : I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ree different stages early Tang: Taizong GaozongWuhou and Zhongzong,this thesis mainly analyzes

More information

341-367

341-367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341-367 18 2 89 12 341 342 1 2 3 1 19 1983 2 3 1996. 10 1218 343 4 5 6 7 11 8 28 9 10 11 12 13 14 4 3 1808 5 3 1349 6 3 343 7 3 1292 8 9 1996 4 988 10 3 187 11 3 1506 12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生 死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吳 晟 詩 文 作 品 中 生 命 觀 之 研 究 A Study On Life Viewpoint Of Wu S heng's Poems and Essays 研 究 生 : 施 玉 修 指 導 教 授 : 廖 俊 裕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5 月 14 日 謝 誌 感 謝 我 的 父 母, 賦 予 我 一 個 圓 滿 的 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AF63內文.doc

Microsoft Word - 2AF63內文.doc 一 準 備 方 式 刑 法 一 科 不 管 在 哪 一 種 考 試 類 科, 都 是 令 考 生 覺 得 相 當 頭 痛 的 科 目, 最 主 要 的 原 因 在 於 刑 法 的 理 論 繁 多, 且 極 端 抽 象, 再 加 以 法 條 用 語 及 一 般 書 本 內 容 在 用 語 上 的 艱 澀, 使 得 考 生 很 不 易 入 門 所 以 為 了 能 在 極 短 的 時 間 達 成 最 大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晚 清 四 大 小 說 研 究 The Research on The Four Great Novels in late Ching Dynasty 研 究 生 : 黃 美 珍 撰 指 導 教 授 : 龔 顯 宗 教 授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 月 誌 謝 本 篇 論 文 的 完 成 首 先 要 感 謝 我 的 家 人 親 人,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375-398 19 2 90 12 1763-1820 1911-1992 1 2 * 1 1962 11 2 1994 475-481 1994 539-546 375 376 19 2 3 4 5 6 7 8 9 3 1964 440-446 4 1967 10 18 1967 17 1 5 13 22 6 7 1936 452-465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A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RADUATE INSTITUTE IN PUBLISHING NAN HUA UNIVERSITY THE OPERATION MODELS OF WRITERS PRESSES IN TAIWAN ADVISOR: PH.D. CHEN CHUN-JUNG GRADUATE

More information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540 2 3 4 2 1983 7 1068 3 1284 1983 183 617 4 5 43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540 2 3 4 2 1983 7 1068 3 1284 1983 183 617 4 5 43 BIBLID 0254-4466(2010)28:1 pp. 157-189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 民 國 99 年 3 月 ) ** * 1526-1590 忬 1507-1560 1 2009 2 11 2009 5 26 2010 1 27 * ** NSC93-2411-H-031-016 NSC94-2411-H-031-014 1 2002 157 158 漢 學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六 期 2014 年 12 月 頁 151-176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內 容 析 探 兼 論 蘇 李 軼 事 及 情 誼 許 雅 貴 * 摘 要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是 寫 給 門 生 李 廌 的 一 篇 書 信 文, 信 中 主 要 提 出 了 四 點 : 一 推 辭 薦 引 之 因 二 君 子 相 交 之 道 三

More information

094THU DOC

094THU DOC 1 Tunghai University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AdvisorProfessor Lee Li-shin Research into Tang Dynasty Poetry about Amusement Activities AuthorChen Cheng-ping July 3,2006 2 3

More information

一,

一, 2001 1 Jingkang Disaster in Text-Story Abstract: There was a lot of text-storie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Jingkang disaster after the incident.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by view points, language

More information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1. (74)16 5-30 2. (61) 3. (84) : 4. (51) 5. (76) 6. (52) 7. (82) - : 267-276 :: 8. (86) 9. (84) 140 243-255 10. (88) 11. (86) 115-144 12. (51) 408-425 13. (6) 33-36 14. (67) 15. (19) 16. ( ) (72) 17. (75)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PART 01 Chapter 1 Chapter 2 01 1-1 1-2 1-3 1-4 1-1 11 12 2 3 12 http://www.moex.gov.tw 1-1-1 2010 10 28 1. 5 1 2. 99 5 27 4 01 1. 1 1 2. 2 1-1-2 7 5 1 1 8 3 4 2012 9 24 5 1-2 1-2-1 1. 2. 3. 1-2-2 2013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