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與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正法與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

Transcription

1 佛學論文選集 正法與菩提分法的實踐 林崇安 (1998) 佛法是佛陀所發現的正法, 是適用到所有眾生的一個普遍的法則, 是引導眾生脫離生死苦海的方法 今日要想復興正法, 一方面要了解什麼是正法 什麼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一方面要知道如何去實踐正法 如何去實踐三十七菩提分法 以下先探討正法的內涵及特色, 而後分析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 此中, 引用釋尊的核心教導 雜阿含經 作為主要的依據, 並以此經的本母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 以及 大毗婆沙論 來解釋經義 文末並探討了菩提道的次第以及道果 一 正法及其住世 正法的內涵有那些? 這要依據世俗與勝義的不同標準來說明 大毗婆沙論 卷一八三說 : 世俗正法, 謂名句文身, 即素怛纜 毗奈耶 阿毗達磨 勝義正法, 謂聖道, 即無漏根 力 覺支 道支 由此可知, 世俗正法指的是經 律 論三藏 ; 勝義正法指的是聖者心續中的無漏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聖道 為了使正法久住, 必須有人傳遞下去, 由於傳法者有凡聖之別, 因而有 持教法者 與 持證法者 的不同, 前論說 : 持教法者, 謂讀誦 解說素怛纜等 持證法者, 謂能修證無漏聖道 若持教者相續不滅, 能令世俗正法久住 若持證者相續不滅, 能令勝義正法久住, 彼若滅時, 正法則滅 由此可知, 讀誦及解說經 律 論三藏, 可使世俗正法延續下去, 但要使勝義正法住世, 則必須修證無漏聖道, 也就是說, 要證得無漏的

2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聖道等菩提分法 至於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四念住 四正斷 四神足是否歸屬在正法之內? 前論又說 : 念住 正斷 神足皆亦攝在此所說中, 謂四念住即慧根 慧力 擇法覺支 正見所攝 四正斷即精進根 精進力 精進覺支 正勤所攝 四神足即定根 定力 定覺支 正定所攝 因此, 三十七菩提分法都是正法, 而且必須有人去修證, 才能使勝義正法住世 ; 若無持證者, 勝義正法就滅了 正法住世多久呢? 依據 中阿含經 卷二八 五分律 卷六及卷二九 毗母經 卷三 大毗婆沙論 卷一八三的記載, 釋迦牟尼佛所傳的正法住世五百年 從印度佛法的演變看來, 在印度本土確實只有五百年存在著勝義正法 阿育王時期 ( 佛滅二百多年 ) 佛陀的正法傳往錫蘭 緬甸等國, 並且延續下來 前後延續多久呢? 於 善見律 卷一八中有一個看法 : 於千年中得三達智 復千年中得愛盡羅漢, 無三達智 復千年中得阿那含 復千年中得斯陀含 復千年中得須陀洹學法 ( 復得五千歲 ) 於五千歲得道, 後五千年學而不得道, 萬歲後經書文字滅盡 依此看法, 勝義正法可以住世五千年 而真正衡量正法住世的標準, 便是在於有情是否能持證無漏的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聖道, 因此, 釋尊說 : 我之正法不依牆壁柱等而住, 但依行法有情相續而住 由以上的說法, 可以看出正法的存在與否, 在於人們能否具體地實踐三十七菩提分法 實踐後會有什麼具體的效果呢? 以下便先探討實踐正法所顯現的特色 二 正法的特色 正法有正法的特色, 奉行正法後, 這些特色就會明顯地呈現出

3 來, 在 雜阿含經 中, 相關的經文如下 : ( 一 ) 世尊說現 ( 見 ) 法 說滅熾然 說不待時 說正向 說即此見 說緣自覺 ( 二一五經 ) ( 二 ) 聖弟子念於正法 : 念於世尊現法律 離諸熱惱 非時 通達 即於現法 緣自覺悟 ( 五五 經 ) ( 三 ) 念法功德 : 於世尊正法律, 現法 離諸熱惱 非時 通達 緣自覺悟 ( 五五四經 ) ( 四 ) 受持如是具足淨戒, 宿業漸吐, 得現法 離熾然 不待時節 能得正法通達 現見觀察 智慧自覺 具足如是智慧, 新業更不造, 宿業漸已斷, 得現正法 離諸熾然 不待時節 通達 現見 生自覺智 ( 五六三經 ) ( 五 ) 聖弟子念於法事, 謂如來說正法律 : 現法 離諸熾然 不待時節 通達涅槃 即身觀察 緣自覺知 ( 八四八經 ) ( 六 ) 如此現法 永離熾然 不待時節 親近涅槃 即此現身 緣自覺知者, 為八聖道, 正見乃至正定 ( 九一二經 ) ( 七 ) 聖弟子念於法事, 世尊法律 : 現法 能離生死熾然 不待時節 通達 現 ( 見 ) 法 緣自覺知 ( 九三一經 ) ( 八 ) 我今於現法中, 已離熾然 不待時節 能自通達 現前觀察, 緣自知覺 ( 一 七八經 ) ( 九 ) 若復比丘, 為人說法, 作如是念 : 世尊顯現正法律, 離諸熾然 不待時節 即此現身 緣自覺知 正向涅槃 而諸眾生, 沉溺老病死 憂悲惱苦, 如此眾生聞正法者, 以義饒益, 長夜安樂 以是正法因緣, 以慈心 悲心 哀愍心 欲令正法久住心而為人說, 是名清淨說法 ( 一一三六經 ) ( 十 ) 世尊正法, 現法 離諸熾然 不待時節 通達 現見 自覺證知, 是則善知識 善伴黨, 非惡知識 惡伴黨 ( 一二三八經 ) 其他相近的經文有 : ( 一 ) 云何念法? 如來所說勝妙之法, 等同慶善 : 現在得利及獲得證 離諸熱惱 不擇時節 能向善趣 現在開示, 乃至智者自知, 是名念法 ( 別譯雜一八七經 ) ( 二 ) 白衣聖弟子念法 : 世尊善說法 必至究竟無煩無熱 常有不

4 移動 如是觀 如是覺 如是知 ( 中阿含一二八經 ) 以上十二段經文, 明顯示出正法的六個特色 : 一 現見 ( 現法 現在得利 ): 修習正法後, 自己就可在此世親見煩惱的不斷減除 ; 在此時此刻就可得到正法的利益 二 離熾然 ( 滅熾然 無熾然 ): 修習正法, 終必滅除煩惱 三 不待時節 ( 應時 非時 ): 修習正法, 沒有時節限制, 任何時候, 於行住坐臥中皆可修習 四 通達涅槃 ( 引導 正向 親近涅槃 ): 修習正法, 順著道果, 必可一路走向涅槃的標的 五 即此見 ( 唯此見 現見觀察 ): 唯有遵循正法才能走向涅槃, 此一道路於一切外道 一切天趣諸見中不可見到 六 緣自覺知 ( 內自所證 智者自知 ): 正法必須最後自己去親證, 不可只停留在聞 思的階段, 要遠離信他 遠離欣樂 遠離行相周遍尋思 遠離隨聞所起 遠離見審察忍, 因此 雜阿含 三一三經說 : 異信 異欲 異聞 異行思惟 異見審諦忍, 正知而說 :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此中的 異 就是遠離的意思, 經文明示出自己必須親證涅槃, 如實知道自己已無貪瞋癡, 已不受 有漏業力 的牽引了 在前面引用的 雜阿含 九一二經中, 也明確指出八聖道就是正法 因此, 凡是正確地實踐菩提分法 ( 內含八聖道 ) 必然具有上述正法的六個特色, 否則, 就不是走在正法的道上 而這六個特色, 並沒有任何教條 盲信在裡面, 任何人只要依循著正法, 就必可一步步地走向涅槃的標的, 途中每一步的成效都是當下就顯現的, 是立竿見影的, 是可驗證的 為何能如此呢? 因為正法是立足於身心現象上, 是直接體驗個人五蘊生滅無常 無我的特性, 並沒有想像 自我暗示等成分在內, 因而能有上述六個特色的顯現 三十七菩提分法完全是立足於個人的身心實相上, 這一點便是修行的樞紐 ; 只有立足於身心的實相上, 正法的六個特色才可一一呈現出來

5 三 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 三十七菩提分法是聲聞菩提 獨覺菩提以及無上菩提所必修的, 如 大智度論 卷一九中說 : 佛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 三藏中也不說三十七助道品獨是小乘法 故知任何走在菩薩道上的行者都必須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然而如何實踐呢? 首先, 對妄想紛飛的凡夫必須使其心安靜下來, 因此釋尊開示出一些前行方便, 而後才依次修習四念住 四正斷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聖道 以下依次來探討這些主題 甲 前行方便由於眾生根性的不同, 或偏貪 偏瞋 偏癡 偏慢 偏尋思, 對他們要有不同的對治方便, 瑜伽師地論 卷二六引用釋尊對頡隸伐多長老的開示如下 : 若唯有貪行, 應於不淨緣安住於心, 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若唯有瞋行, 應於慈愍安住其心 若唯有癡行, 應於緣性緣起安住其心 若唯有慢行, 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 若唯有尋思行, 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 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此中, 不淨 慈愍 緣性緣起 界差別 阿那波那念 合稱作五種淨行所緣, 分別對治貪行 瞋行 癡行 慢行及尋思行 在前行階段的 ( 一 ) 不淨觀,( 二 ) 慈愍觀,( 三 ) 緣性緣起觀,( 四 ) 界差別觀及 ( 五 ) 阿那波那念的修法, 略述如下 : (1) 以不淨觀去審查身體內部朽穢不淨 ( 髮 毛 爪 齒 塵 垢 皮 肉 骸骨 筋 脈 心 膽 肝 肺 大腸 小腸 生藏 熟藏 肚 胃 脾 腎 膿 血 熱痰 肪 膏 肌髓 腦膜 洟 唾 淚 汙 屎 尿等三十六物 ) 外部朽穢不淨 ( 青瘀 膿爛 變壞 膨脹 食噉 變赤 散壞 骨 鎖 骨鎖 屎所作 尿所作 唾所作 洟所作 血所塗 膿所塗 便穢處等十七項 ) (2) 以慈心去審查無苦無樂之有情, 欲與其樂 ; 以悲心去審查有苦

6 之有情, 欲拔其苦 ; 以喜心去審查有樂之有情, 欲慶其樂 (3) 以緣性緣起觀, 去審查身心相續中, 無有作者及以受者, 只是因果相續而已 (4) 以界差別觀, 審查身心不外是地界 水界 火界 風界 空界及識界組合而已 (5) 阿那波那念 ( 入出息念 ) 則是直接去觀察呼吸的出入, 經由持續不斷的覺知, 使心達成奢摩他 ( 寂止 ) 以此為根基, 接著就去修毗缽舍那 ( 內觀 ), 所修的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乙 四念住的實踐四念住舊譯作四念處, 釋尊說 : 有四念處, 何等為四? 謂身身觀念處 受 心 法法觀念處 如是比丘! 於此四念處修習滿足, 精勤方便 正念 正知, 應當學 ( 雜阿含經 六 六經 ) 對此四念住必須修習滿足, 修習時要 就身體觀察身體 就感受觀察感受 就心觀察心 就諸法觀察諸法, 也就是說, 要直接觀察身心的實相 此中, 心中所呈現的種種思想 念頭等等, 稱作 法, 身上所呈現的苦 樂等等, 稱作 受, 這些都不外是個人的身心現象 在實踐四念住時, 必須 ( 一 ) 精勤方便 : 不斷地用功 ( 二 ) 正念 : 對自己的身心現象要時時保持覺知 ( 三 ) 正知 : 對身心現象要時時徹底了知其無常 無我的特性 不斷地修習四念住, 依據這一條清淨的道路, 才有可能達到涅槃的標的, 因此, 釋尊說 : 有一乘道, 淨諸眾生, 令越憂悲 滅惱苦, 得如實法, 所謂四念處 ( 六 七經 ) 為什麼四念住是走向滅苦所必經的道路呢?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 解釋如下 : 又四念住, 由欲 精進等修習加行, 方得圓滿 應知除此四種念住, 更無有餘不同分道或所緣境 由此道 此境, 能盡諸漏, 獲

7 得涅槃 由無第二清淨道故, 說純有一能趣正道 又此純一能趣正道, 由二因緣, 能令有情究竟清淨 : 一思擇力故, 二由修習力故 於四念住勤修加行, 依思擇力超度愁泆 由依世間修習力故, 得離欲愛, 棄捨憂苦 依出世間修習力故, 超度一切薩迦耶苦, 亦能證得八支聖道及聖道果, 真實妙法 由此可知, 在修習四念住的加行時, 以思擇力及世間的修習力, 就可將世間八風所產生的愁泆 憂苦去除 ; 進入正行時, 以出世間修習力就可滅除身見之苦 ( 薩迦耶苦 ), 證得八聖道以及真實妙法 ( 如實法 ), 因此, 釋尊說 : 若比丘離四念處者, 則離如實聖法 ; 離如實聖法者, 則離聖道 ; 離聖道者, 則離甘露法 ; 離甘露法者, 則不得脫生老病死 憂悲惱苦, 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 ( 六 八經 ) 此處明顯地指出, 若不修習四念住, 就脫離了聖法, 根本就不能了生脫死 而且, 修習四念住, 才能成為大丈夫, 釋尊說 : 若比丘身身觀念住, 心得離欲, 心得解脫, 盡諸有漏, 我說彼為大丈夫也 所以者何? 心解脫故 受 心 法法觀念住已, 心離貪欲, 心得解脫, 盡諸有漏, 我說彼為大丈夫也 所以者何? 心解脫故 ( 六一四經 ) 因此, 必須修習四念住圓滿, 達到心解脫後, 才配稱作大士 ( 大丈夫 ) 要證得聲聞菩提 獨覺菩提以及無上菩提也都必須修習四念住, 釋尊說 : 若比丘於四念處, 修習 多修習, 未淨眾生令得清淨, 已淨眾生令增光澤 如淨眾生, 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 得阿羅漢 得辟支佛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如上說 ( 六三五經 ) 因此, 修習四念住, 可使凡夫 ( 未淨眾生 ) 成為有學 ( 令得清淨 ), 已得 有學位者 成為無學 ( 令增光澤 鮮白 ) 聲聞阿羅漢及獨覺 諸佛就是三種 無學位 的聖者 眾生要能修習四念住, 才能自護

8 護他, 釋尊說 : 云何護他 護自? 不恐怖他 不違他 不害他, 慈心哀彼, 是名護他 自護 是故比丘當如是學 : 自護者修四念處, 護他者亦修四念處 ( 六一九經 ) 由此可知, 要想真正的利益別人, 必須先修習四念住, 斷除自己的煩惱, 而後才能不傷害他人並且利益他人 在修習四念住時, 必須親自體驗身心現象的剎那生滅, 釋尊說 : 何等為四念處集, 四念處沒? 食集則身集, 食滅則身沒, 如是隨身集觀住 隨身滅觀住 隨身集滅觀住, 則無所依住, 於諸世間永無所取 如是觸集則受集, 觸滅則受沒, 如是隨集法觀受住 隨滅法觀受住 隨集滅法觀受住, 則無所依住, 於諸世間都無所取 名色集則心集, 名色滅則心沒, 隨集法觀心住 隨滅法觀心住 隨集滅法觀心住, 則無所依住, 於諸世間則無所取 憶念集則法集, 憶念滅則法沒, 隨集法觀法住 隨滅法觀法住 隨集滅法觀法住, 則無所依住, 於諸世間則無所取 ( 六 九經 ) 此處詳細示出修習四念住的要點 : 直接觀察身受心法的緣起過程, 由於四食 ( 段食 觸食 意思食 識食 ) 而有 身, 由於根塵接觸而有 受, 由於名色而有 心, 由於作意 ( 憶念 ) 而有 法 ; 整個身心現象由於緣起而存在, 在剎那變化中, 沒有 我 及 我所, 在未來 過去及現在三世中, 不斷生起滅去, 因此, 攝事分 中說明如下 : 又瑜珈師, 了知身等因緣生已, 復於三世身等諸法, 住無常觀 由住如是無常觀故, 於諸後有, 終不依止後有愛住 ; 又現法中, 於一切行, 若內若外, 都不執取我及我所 又於未來, 當知安住集法隨觀 ; 於過去世, 當知安住滅法隨觀 ; 於現在世, 生已無間盡滅法故, 當知安住集滅法隨觀 此段論文指出, 對身等諸法當了知其緣生及無常 無我 對於未來, 要安住集法隨觀 ; 對於過去, 要安住滅法隨觀 ; 對於現在, 要安住集

9 滅法隨觀 因此, 在整個四念住的實踐中, 對於身上產生的受, 以及心上產生的法 ( 思想 心念等 ), 都要了了分明於其緣起的生滅過程, 身心的每一剎那, 即生即滅, 雖然非常快速, 但仍必須持續地覺知其無常的性質, 如此, 隨集法 隨滅法 隨集滅法來修四念住 對 無常 有深切的體認後, 就不會對 後有 產生任何的貪愛了, 同時, 也不會對身心現象執著為 我 或 我所 了 在整個實踐過程中, 一直要對五蘊不間斷地觀察, 離開觀察就會被 諸受 所牽引, 而生起 愛 取 有 等, 因此, 必須連續地覺知諸受的生滅無常 唯有斷除對諸受所生起的貪瞋反應, 才能滅除愛取, 這便是緣起法則中, 受滅則愛滅, 愛滅則取滅 的重要過程 丙 四正斷的實踐四正斷是 ( 一 ) 律儀斷,( 二 ) 斷斷,( 三 ) 修斷,( 四 ) 防護斷 瑜伽師地論 卷二九說 : 由於已生惡不善事, 應修律儀令其斷滅, 不應忍受, 由是因緣, 名律儀斷 於其未生惡不善事, 為欲令彼不現行斷 為欲令彼不現前斷, 為斷故斷, 故名斷斷 由於善法數修數習, 先所未得能令現前, 能有所斷, 故名修斷 由於已得已現在前諸善法中, 遠離放逸, 修不放逸, 能令善法住不忘失, 修習圓滿, 防護已生所有善法, 能有所斷, 故名防護斷 由此可知, 四正斷的實踐, 在於使 已生惡 令斷除, 未生惡 不生起, 未生善 令生起, 已生善 不忘失, 對以上四項要殷勤策勵 精勤努力, 不到圓滿終不歇息, 因此又稱四正勤, 釋尊說 : 我於二法依止多住 云何為二? 於諸善法未曾知足, 於斷未曾遠離 於善法不知足故, 於諸斷法未曾遠離故, 乃至肌消肉盡, 筋連骨立, 終不捨離精勤方便, 不捨善法, 不得未得, 終不休息, 未曾於劣心生歡喜, 常樂精進, 昇上上道 如是精進住故,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 ( 九八七經 ) 釋尊在這段經文中指出 : 我由於精進於增長善法和斷除惡法, 即使肌消肉盡 筋連骨立, 始終不停止於積極增善斷惡, 不會滿足於下劣而

10 奮力上進, 精進力恨快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由此可知, 要成佛就要努力於四正斷或四正勤 四正斷或四正勤便是積極的滅除 惡不善法 以及增長 一切善法, 然而, 什麼是 惡不善法 以及 一切善法? 瑜伽師地論 卷二九說 : 云何名為惡不善法? 謂欲纏染污身 語 意業, 是身語意惡行所攝, 及能起彼所有煩惱 云何名為一切善法? 謂若彼對治 若蓋對治 若結對治 由此可知, 由於貪欲所染污的身語意的行為, 以及會作出這些行為的煩惱, 都是惡不善法 能對治惡不善法 煩惱 五蓋的, 就是善法 要如何對治呢? 不外是精勤地修習四念住 因此, 將四念住不斷地精進實踐, 便自然而然地實踐了四正斷, 並非別有其他項目要修 時時刻刻體認身心現象的無常 無我, 在四念住的觀照之下, 貪瞋的習性反應就日漸消減, 身語意的不善行為也漸滅除, 貪欲蓋 瞋恚蓋 睡眠蓋 昏沈掉舉蓋 疑蓋等五種蓋也就被對治了, 善法也就日增了 丁 四神足的實踐四神足是 ( 一 ) 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二 ) 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三 ) 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四 ) 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分別簡稱作 ( 一 ) 欲神足,( 二 ) 勤神足,( 三 ) 心神足,( 四 ) 觀神足 此中, 由於實踐八種斷行而使四種三摩地 ( 欲三摩地 勤三摩地 心三摩地 觀三摩地 ) 圓滿成辦 什麼是八種斷行呢? 瑜伽師地論 卷二九說 : 何等名為為八種斷行? 一者欲, 謂起如是希望樂欲 : 我於何時修三摩地當得圓滿? 我於何時當能斷滅惡不善法所有隨眠? 二者策勵, 謂乃至修所有對治, 不捨加行 三者信, 謂不捨加行正安住故, 於上所證深生信解 四者安, 謂清淨信而為上首, 心生歡喜 ; 心歡喜故, 漸次息除諸惡不善法品粗重 五者念, 謂九種相, 於九種相安住其心, 奢摩他品能攝持故 六者正知, 謂毗缽舍那品慧 七者思, 謂心造作, 於斷未斷正觀察時, 造作其心, 發起能順止觀二品身業 語業 八者捨, 謂行過去 未來 現在隨順諸惡不善法中, 心無染污, 心平等性

11 由 欲斷行 生起希欲斷除惡不善法, 由 策勵斷行 勤修對治惡不善法, 由 信斷行 對所證深生信解, 由 安斷行 心生歡喜而止息惡不善法的粗重, 由 念斷行 於止品所攝的九種相 ( 內住 等住 安住 近住 調順 寂靜 最極寂靜 專注一趣 等持 ) 安住其心, 由 正知斷行 住於觀品所攝的慧, 由 思斷行 造作其心, 行於隨順止觀二品的身業及語業, 由 捨斷行 於惡不善法, 心無染污而能保持平等心 由上述八斷行, 對惡不善法不斷對治, 對善法不斷增進而生起心一境性, 證得欲三摩地 勤三摩地 心三摩地及觀三摩地, 圓滿成辦時, 便是欲神足 勤神足 心神足及觀神足 為什麼稱作神足? 因為 足 代表能行走到目的地, 神 代表世間殊勝之法, 出世間法則是 最殊勝之神, 由於四神足能行走到世間及出世間法的殊勝處, 因而稱作 神足, 經過這一條道路就能達到涅槃的目的地, 阿難尊者曾對一位婆羅門說 : 如來 應 等正覺所知所見, 說四如意足, 以一乘道淨眾生, 滅苦惱 斷憂悲 何等為四?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精進定 心定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如是聖弟子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依離 依無欲 依出要 依滅 向於捨, 乃至斷愛, 愛斷已, 彼欲亦息 修精進定 心定 思惟定斷行成就, 依離 依無欲 依出要 依滅 向於捨, 乃至愛盡, 愛盡已, 思惟則息 婆羅門! 於意云何? 此非邊際耶? 婆羅門言 : 尊者阿難! 此是邊際, 非不邊際 ( 五六一經 ) 此段經文, 是求那跋陀羅在西元四四 年左右譯出, 四如意足 即是四神足的舊譯, 欲定 精進定 心定 思惟定 即是 欲三摩地 勤三摩地 心三摩地 觀三摩地 的舊譯 此段經文指出, 四神足是一條通往滅苦的道路, 到達目的地時, 愛盡 煩惱盡, 此時欲 勤 心 觀就自然止息了, 因此, 整個修行的過程是有邊際而可達成的 在修行過程中, 什麼是依離 依無欲 依出要 依滅 向於捨呢? 瑜伽師地論 卷八五說 : 有五離繫品界 : 一者斷界, 二者無欲界, 三者滅界, 四者有餘依涅槃界, 五者無餘依涅槃界 謂見道所斷諸行斷故, 名為斷界 ;

12 修道所斷諸行斷故, 名無欲界, 即此唯有餘依故, 名有餘依涅槃界 ; 此依滅故, 名為滅界, 亦名無餘依涅槃界 又於斷界, 未得為得勤修習故, 名於諸行修厭 於無欲界, 未得為得勤修習故, 名於諸行修離欲 於滅界, 未得為得勤修習故, 名於諸行修滅 於卷九二又說 : 未得斷界, 於其斷界正希求時, 名依遠離 未得無欲界, 於無欲界正希求時, 名依離欲 未得滅界, 於其滅界正希求時, 名依於滅 棄捨下劣修覺分故, 迴向勝妙修覺分故, 名棄捨迴向 由上述二段論文, 可以知道 依離 依無欲 ( 依出要 ) 依滅 向於捨 就是玄奘所譯的 依遠離 依離欲 依於滅 棄捨迴向, 是對斷界 ( 斷除見道所斷的煩惱 ) 無欲界 ( 斷除修道所斷的煩惱 ) 滅界 ( 無餘涅槃 ) 等三界的希求, 以及棄捨下劣 追求勝妙菩提分的心理 故在整個修行的道路上, 要對諸行 ( 身心五蘊 ) 不斷地修厭 修離欲 修滅, 步步上昇而得究竟的解脫 因此, 四神足的實踐, 仍是承續著四念住的修法, 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心現象上, 使不善法減除, 善法增長, 在希欲及信解的力量下, 將禪定 ( 止 ) 及智慧 ( 觀 ) 不斷地加強, 於根塵接觸的當下, 對順逆的感受保持平常心, 不再生起貪瞋的習性反應, 那麼四神足就漸次地圓滿了 至於修四神足時, 由於禪定的達成, 相伴的許多神通也會出現, 這些只是修行的副產品而已, 重要的是心靈的淨化 戊 五根與五力的實踐五根是信根 精進根 念根 定根及慧根 五力是信力 精進力 念力 定力及慧力, 都是菩提道上所要具備的, 釋尊說 : 若聖弟子成就信根者, 作如是學 : 聖弟子無始生死, 無明所著, 愛所繫, 眾生長夜生死往來流馳, 不知本際 有因故有生死, 因永盡者則無生死 無明大闇聚障礙, 誰般涅槃? 唯苦滅 苦息 清涼 沒 ( 六五七經 ) 又說 :

13 有五根 : 信根 精進根 念根 定根 慧根 何等為信根? 謂聖弟子於如來所起信心, 根本堅固, 諸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及諸世間 ( 法 ) 所不能壞, 是名信根 何等為精進根? 謂四正斷 何等為念根? 謂四念處 何等為定根? 謂四禪 何等為慧根? 謂四聖諦 此諸功德, 皆以慧為首, 譬如堂閣, 棟為其首 ( 六五八經 ) 以上說明五根及其意義, 並指出慧根為最勝 : 先由思擇知道唯有 苦滅 苦息 清涼 沒 而無涅槃者, 並對如來生起正確而堅固的信解, 以此信解為基礎生起精進, 而有四正斷 ; 並對身 受 心 法等所緣境如實地覺知其無常的性質, 而有四念住 ; 對所緣境心不散亂, 達成四禪 ( 以及近分定 四無色定 ); 對四聖諦如實觀察, 生起智慧 因此, 整個五根的實踐, 便是立足於對自己身心現象的如實觀察, 以如來所教導的方式去如實地體驗, 在智慧的引導下, 終至涅槃的到達, 痛苦的止息 五根與五力, 其內涵並無不同, 釋尊說 : 信根者, 當知是四不壞淨 精進根者, 當知是四正斷 念根者, 當知是四念處 定根者, 當知是四禪 慧根者, 當知是四聖諦 ( 六五五經 ) 又說 : 彼信力, 當知是四不壞淨 精進力者, 當知是四正斷 念力者, 當知是四念處 定力者, 當知是四禪 慧力者, 當知是四聖諦 ( 六七五經 ) 於如來所起信心, 深入堅固, 諸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及餘同法所不能壞, 是名信力 ( 六九一經 ) 以上就五根與五力的內涵相比較, 並無不同, 只是在實踐的階段上, 五力比五根較純熟而已 此處四不壞淨是對佛 法 僧的淨信以及聖戒的成就 釋尊說 :

14 流者謂八聖道 入流分者有四種, 謂親近善男子 聽正法 內正思維 法次法向 入流者成就四法, 謂於佛不壞淨 於法不壞淨 於僧不壞淨 聖戒成就 ( 八四三經 ) 由此可知, 一方面依靠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 此二屬外在 ), 一方面依靠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 ( 此二屬內在 ), 才能具足五根五力中的信根信力, 而有四不壞淨, 由此才能進入聖道之流 己 七覺支的實踐七覺支是 ( 一 ) 念覺支,( 二 ) 擇法覺支,( 三 ) 精進覺支,( 四 ) 喜覺支,( 五 ) 輕安覺支 ( 舊譯作猗覺支或猗息覺分 ),( 六 ) 定覺支, ( 七 ) 捨覺支 此七覺支修習滿足, 終必滅除痛苦, 釋尊說 : 聖弟子清淨信心, 專精聽法者, 能斷五法, 修習七法, 令其滿足 何等為五? 謂貪欲蓋 瞋恚 睡眠 掉悔 疑, 此蓋則斷 何等七法? 謂念覺支 擇法 精進 猗 喜 定 捨覺支, 此七法修習滿足 淨信者謂心解脫, 智者謂慧解脫 離貪欲者心解脫, 離無明者慧解脫 若比丘離貪欲, 心解脫, 得身作證 ; 離無明, 慧解脫 是名比丘斷愛 轉結 慢無間等 究竟苦邊 ( 七一 經 ) 此中指出, 專精於聽聞正法後, 就要去斷除五蓋, 修習七覺支 經由修習, 可以證得心解脫及慧解脫 什麼是斷愛 轉結 慢無間等 究竟苦邊?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 說 : 有學有二清淨說句 : 謂於後有一切行中, 由不現行道理, 名已割貪愛, 及轉三結 無學有二清淨說句 : 謂正慢現觀 ( 故 ), 及一切苦本貪愛隨眠永拔除故, 名已作苦邊 由此可知, 修習七覺支, 證入有學聖位時, 貪愛已不現行 ( 斷愛 ), 並且拔除了 有身見 戒禁取 疑 等三結 ( 轉結 ), 最後圓滿無學聖位時, 我慢完全根除, 稱作正慢現觀 ( 慢無間等 ), 並且貪愛的隨眠也完全滅除了, 稱作已作苦邊 ( 究竟苦邊 ) 如何由修習四念住銜接到圓滿七覺支呢? 釋尊告訴縈髮目犍連說 :

15 比丘如是是順身身觀住, 彼順身身觀住時, 攝念安住不忘, 爾時方便修習念覺分, 方便修習念覺分已, 得念覺分滿足 於彼心念選擇於法, 覺想思量, 爾時方便修習擇法覺分, 方便修習擇法覺分已, 逮得擇法覺分滿足 逮得精進覺分滿足 勤精進已, 生歡喜心, 爾時修習方便歡喜覺分, 修習歡喜覺分已, 逮得歡喜覺分滿足 心歡喜已, 身心止息, 爾時修習猗息覺分, 修習猗息覺分已, 逮得猗息覺分滿足 身心息已, 得三摩提, 爾時修習定覺分, 修習定覺分已, 定覺分滿足 謂一其心, 貪憂滅息, 內心行捨, 方便修習捨覺分, 方便修習捨覺分已, 逮得捨覺分清淨滿足 受 心 法念處, 亦如是說 如是修習四念處, 七覺分滿足 ( 二八一經 ) 由此可知, 修習七覺支 ( 七覺分 ) 時, 其觀察的對象與四念住完全相同, 都是針對個人身心所攝的身 受 心 法, 不斷努力地觀察 覺知五蘊的生滅無常 無我, 在止觀下, 生起喜覺支 輕安覺支 ( 猗息覺分 ) 定覺支, 再繼續觀察身心最微細的生滅變化, 仍然保持平等心, 將貪瞋癡的習性一層層地根除, 因而圓滿了七覺支 在修習七覺支的過程, 也是要層層上進, 釋尊說 : 若比丘修念覺分, 依遠離 依無欲 依滅 向於捨 如是修擇法 精進 喜 猗 定 捨覺分, 依遠離 依無欲 依滅 向於捨 ( 七二九經 ) 因此, 與前述四神足一樣, 要依次 依遠離 依離欲 依於滅 來證得斷界 無欲界及滅界, 並往上修至圓滿菩提為止 這整個過程, 都離不開對個人身心五蘊的觀察 首先, 對五蘊之苦, 生起脫離之心, 這是 依遠離 ; 對產生五蘊之苦的愛欲, 起脫離之心, 這是 依離欲 ; 而後看清楚滅苦是修行的目標, 這是 依於滅 ; 最後, 對滅苦之道, 不斷實踐, 往上修至圓滿, 這是 向於捨 由此也可以看出, 整個過程不外是修習著 苦 集 滅 道 四聖諦, 而這些都是立足於個人身心之上的 庚 八聖道的實踐

16 八聖道是 ( 一 ) 正見,( 二 ) 正思惟 ( 舊譯作正志 ),( 三 ) 正語, ( 四 ) 正業,( 五 ) 正命,( 六 ) 正精進 ( 舊譯作正方便 ),( 七 ) 正念, ( 八 ) 正定 由於此八聖道 ( 八正道 ) 合乎正理, 因此被稱作 法, 釋尊說 : 有非法 是法 諦聽, 善思, 當為汝說 何等為非法 是法? 謂邪見非法, 正見是法 ; 乃至邪定非法, 正定是法 ( 七八二經 ) 既然八聖道是正法, 當然就具有正法的特色 :( 一 ) 現見 ( 二 ) 離熾然 ( 三 ) 不待節 ( 四 ) 通達涅槃 ( 五 ) 即此見 ( 六 ) 緣自覺知 其具體的成效, 便是此世就可滅除自己的煩惱, 釋尊說 : 阿難! 何等為正法律乘 天乘 婆羅門乘 大乘 能調伏煩惱軍者? 謂八正道, 正見乃至正定 ( 七六九經 ) 由此可看出, 實踐八聖道就是正法律乘 大乘, 也就是說, 經由具體實踐八聖道方得以滅除煩惱 然而要如何實踐呢? 釋尊說 : 何等為修八聖道? 是比丘修正見, 依遠離 依無欲 依滅 向於捨 修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依遠離 依無欲 依滅 向於捨 是名修八聖道 ( 七六四經 ) 此處也相同於前述四神足 七覺支的實踐方式, 都是依遠離 依無欲 依於滅 向於捨 ( 棄捨迴向 ) 往上證得斷界 無欲界 滅界而圓證菩提 也表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 從四念住到八聖道是前後呼應的, 是整體一貫的 例如, 觀察感受的受念住, 也要配合八聖道的修習才能完滿, 雜阿含 第七五九經記述如下 : 世尊告諸比丘 : 有三受, 無常 有為 心所 緣生 何等為三? 謂樂受 苦受 不苦不樂受 諸比丘白佛 : 世尊! 有道 有跡, 修習 多修習, 斷此三受否? 佛告比丘 : 有道 有跡, 修習 多修習, 斷此三受 何等為道? 何等為跡? 修習 多修習, 斷此三受? 佛告比丘 : 謂八聖道 : 正見 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17 此中, 三受為何是無常 有為 心所 ( 指思所造 ) 緣生? 攝事分 說 : 滅壞法故, 說名無常 諸業煩惱所集成故, 說名有為 由昔願力所集成故, 名思所造 從自種子, 現在外緣所集成故, 說名緣生 因此, 三受本身是剎那生滅, 且由往昔的業 煩惱 願力所集成, 並且以觸為緣而產生 但眾生對三受卻不斷地生起執著, 以為是 我 或 我所, 對樂受生起貪心, 對苦受生起瞋心, 對不苦不樂受生起癡心, 因而形成了 受緣愛 愛緣取, 而有生老病死之苦 為了脫離此苦, 就必須對八聖道修習 多修習 如何修習 多修習呢? 不外是對身心五蘊時時了知其無常的性質, 釋尊說 : 無常想修習 多修習, 能斷一切欲愛 色愛 無色愛 掉 慢 無明 無常想者, 能建立無我想 聖弟子住無我想, 心離我慢, 順得涅槃 ( 二七 經 ) 所以, 以無常想的不斷修習, 來去除一切欲貪 色貪 無色貪 掉 慢 無明 處於 思所成慧 時, 稱作 修習, 處於 修所成慧 時, 稱作 多修習 對八聖道的修習 多修習, 便是要對身心五蘊先思考其無常 有為 思所造 緣生的性質, 接著要親身去體驗其剎那的生滅, 以得到修所成慧, 如此才能對自己的身心不再起執著, 因而正語 正業 正命等八聖道便能完成, 同時對於三受的執著也全部斷除了 四 菩提道的次第以及道果 眾生由輪迴痛苦中想要解脫出來, 就必須不斷地修習三十七菩提分法, 釋尊說 : 若比丘修習隨順成就者, 雖不欲令漏解脫, 而彼比丘自然漏盡, 心得解脫 所以者何? 以修習故 何所修習? 謂修念處 正勤 如意足 根 力 覺 道 如彼伏雞, 善養其子, 隨時蔭卵, 冷

18 暖得所, 正復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 然其諸子自能方便安穩出殼 ( 二六三經 ) 因此, 不斷地修習四念住 ( 念處 ) 四正斷 ( 正勤 ) 四神足 ( 如意足 )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聖道便是走在菩提道上, 終必破除無明殼, 得到究竟的解脫 在這三十七菩提分法中, 四念住屬下品資糧道, 四正斷屬中品資糧道, 四神足屬上品資糧道, 五根屬加行道的煖位及頂位, 五力屬加行道的忍位及世第一位, 七覺支屬見道, 八聖道屬修道, 以 金剛喻定 滅除最後的無明就進入究竟道 ( 無學道 ) 以上以五道 ( 資糧道 加行道 見道 修道 究竟道 ) 的次第, 方便說明菩提道的內容, 就實質而言, 不外是以戒律為基礎, 不斷地修習禪定與智慧 禪定與智慧的修習也就是奢摩他 ( 寂止 ) 與毗缽舍那 ( 內觀 ) 的修習 而止觀的修習重點, 不外是時時觀照自己的身心實相, 特別是覺知自己身心的生滅無常, 經過一而再 再而三地修習, 終必親身體驗五蘊自性皆空的真諦, 並超越身心的範疇, 親證涅槃的究竟實相 因此, 在菩提道上的每一步, 必須落實到自己身心的實相上 ; 對自己五蘊的無常 無我, 要以覺知與智慧不斷地直接觀察, 不可落入想像 臆測 自我暗示的陷阱中, 那麼, 將依次由資糧道 加行道, 進入見道 修道, 到達究竟道 ; 同時, 見道所斷的煩惱以及修道所斷的煩惱也依次根除了, 而斷界 無欲界以及滅界也依次證得了 總之, 走在菩提道上, 不外是對自己的身心現象要時時覺知其無常 無我的特性, 因而不再執著為 我 或 我所, 往昔的貪瞋習性也就不斷地拔除, 終至從所有的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 在這整個淨化的過程中, 慈悲心也自然地漸形增長, 對眾生的關懷與照顧, 也因為自己的成長而加強, 而有 自利利他 的圓滿達成 整個菩提道的過程, 可用七種清淨來說明 : (1) 戒清淨 : 具足尸羅, 守護別解脫律儀, 心便無悔, 適於修習正定 (2) 心清淨 : 依次修習正定, 調柔自心, 安住不動, 適於修習正見 (3) 見清淨 : 止觀雙運之下, 於四聖諦證入現觀, 斷除見道所斷諸惑, 獲得無漏有學正見 (4) 度疑清淨 : 得正見故, 於四聖諦 佛法僧永斷疑惑, 超度猶疑 (5) 道非道智見清淨 : 得正見故, 於正見前行之道, 如實了知是為正道 ; 於邪見前行之道, 如實了知是為非道 ; 遠離非道, 行於正

19 道, 以此斷除修道所斷諸惑 (6) 行智見清淨 : 如實了知隨道之四種行跡 :( 一 ) 苦遲通,( 二 ) 苦速通,( 三 ) 樂遲通,( 四 ) 樂速通 (7) 行斷智見清淨 : 如實了知 苦遲通 應全斷除, 苦速通 及 樂遲通 一分應斷, 依 樂速通 永盡諸漏, 於現法中獲得無造究竟涅槃 以上以七種清淨來描述修行者其心淨化的過程 所證得的涅槃, 則是超越了身心五取蘊 ( 經文作五受陰 ), 釋尊說 : 有五受陰, 何等為五? 謂色受陰 受 想 行 識受陰 云何色受陰? 所有色, 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是名為色受陰 復次, 彼色是無常 苦 變易之法, 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 : 究竟捨 離 滅 盡 離欲 寂 沒, 餘色受陰更不相續 不起 不出, 是名為妙 是名寂靜 是名捨離一切有餘, 愛盡 無欲 滅盡 涅槃 復次, 彼識受陰, 是無常 苦 變易之法, 乃至滅盡 涅槃 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 不起心漏, 名阿羅漢, 諸漏已盡 所作己作 捨離重擔 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 正智 心得解脫 ( 六一經 ) 此中先指出五取蘊 ( 五受陰 ) 各別的自相種類 ( 如, 色蘊是四大及四大所造 ) 共相過患 ( 如, 色蘊是無常 苦 變易之法 ), 了知此種的智慧稱作 法住智 ; 若進而了知此五取蘊應永斷無餘, 起厭逆想, 並於涅槃起寂靜想, 此種智慧稱作 涅槃智 瑜伽師地論 卷八三解說經中永斷無餘 究竟捨 離 盡 離欲 滅 寂 沒的意義如下 : 無餘斷 ( 經文為永斷無餘 ) 者, 謂是總句 永棄捨 ( 究竟捨 ), 諸纏斷故 永變吐 ( 離 ), 隨眠斷故 永盡者, 過去解脫故 永離欲者, 現在解脫故 永滅者, 未來解脫故 永寂靜者, 由見道故 永滅沒者, 由修道故 同卷又解說不相續 不起 ( 無取 ) 不出 ( 無生長 ) 愛盡 離欲 滅 ( 盡 ) 涅槃的意義如下 : 不相續者, 謂死歿已後, 餘識不生故 言無取者, 謂無所住識,

20 無有趣入名色事故, 自體永不生故 無生長者, 謂無有名色更增廣故 言愛盡者, 謂不希求未來事故 言離欲者, 謂無現在受用喜樂故 所言滅者, 謂餘煩惱斷故 言涅槃者, 謂無餘依故 因此, 對身心五蘊不再執取後, 煩惱 隨眠依次棄捨, 心得解脫, 牽引到來世趣入名色的有漏業力已止息了 有餘依的阿羅漢, 雖有身心與六境接觸, 但不再生起貪瞋, 不再被感受所束縛 在無餘依涅槃中, 則超越了身心世界 至於阿羅漢的意義, 瑜伽師地論 卷八七解說如下 : 又與四種義相應故, 當知是名阿羅漢相 : 一者自事已究竟, 應作他事義故 二者應得自義, 一切遍滿道理義故 三者未來行因已永斷滅, 應證現法樂住義故 四者超有學地, 入無學地相應義故 因此, 阿羅漢已完成了自利, 進而利益眾生 ; 未來的五取蘊之因也已完全滅除, 不再受生死業力的牽引, 於此世證入禪定, 得現法樂住, 且處於無學地 至於無上菩提的證得, 其道次第又如何呢? 釋尊在 雜阿含 第一一七七經中, 以譬喻來解說如下 : 眾多罪人 ( 喻愚癡凡夫 ), 在於河中 ( 喻處於欲愛 色愛 無色愛之中 ), 隨流漂沒 中有一人, 不愚不癡 聰明黠慧 樂樂厭苦 樂生厭死 ( 喻菩薩摩訶薩 ), 作如是念 : 我今何緣在此灰河 ( 喻三惡不善覺及三愛 ), 兩岸極熱 ( 喻內外六入處 ), 又多利刺 ( 喻五欲功德 ), 在闇冥處 ( 喻無明障閉慧眼 ) 隨流漂沒? 我當以手足方便逆流而上 ( 喻精勤修學 ), 漸見小明 ( 喻得法忍 ), 勤加方便, 遂見平地 ( 喻持戒 ), 即住於彼, 觀察四方 ( 喻四聖諦 ), 見大石山 ( 喻正見 ), 即登而上, 復見清涼八分之水 ( 喻八聖道 ), 大山上見七種華 ( 喻七覺支 ), 復上石山, 見四層階堂 ( 喻四神足 ), 即坐其上 見五柱帳 ( 喻五根 ), 即入其中, 歛身正坐 ( 喻習氣無餘離繫 ), 種種枕褥, 散華遍布 ( 喻世間靜慮 解脫 等持 等至 ), 涼風四湊 ( 喻四種現法樂住 ), 令身安穩, 坐高林下, 高聲唱言 ( 喻轉法輪 ): 灰河眾生! 諸賢正士! 如彼灰河, 兩岸極熱, 多諸利刺, 其處闇冥, 求出於彼

21 在這段經文中, 指出菩薩摩訶薩具足智慧與悲愍, 從無明黑暗中, 精進修學 ; 於生老病死法, 正審觀察, 而得法忍 ; 以禁戒為依止, 能證得四禪八定 ; 而後, 以自力觀察四聖諦 ; 並使正見現前, 終於證得八聖道及七覺支, 攝事分 解釋菩薩見道及修道的過程如下 : 所有正見漸次勝進, 先已遠離下地諸欲, 乃至上極無所有處, 當於聖諦得現觀時, 便證無漏四念住等, 乃至最後八聖支道所有一切菩提分法, 舉其最後, 當知亦攝前位一切 為欲無餘永斷有頂所繫煩惱, 故復勤修純無漏道, 所謂修習無上覺支, 是名進修無上修道 由此修故, 無學地中六種修法究竟圓滿 一者修聖神通, 究竟圓滿 二者修淨五根, 究竟圓滿 三者證得煩惱並諸習氣無餘離繫, 究竟圓滿 四者證得四種現法樂住, 究竟圓滿 五者證得世間靜慮 解脫 等持 等至, 究竟圓滿 六者證得名身 句身 文身, 得隨所欲, 得無艱難宣說正法, 究竟圓滿 由此可知, 菩薩摩訶薩在證得聖諦現觀, 於見道位便證得無漏四念住 四正斷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聖道等三十七菩提分法 而在修道位, 則要修習 無上覺支, 在此要修 聖神通 及 淨五根, 此二項的名目相同於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 四神足 及 五根, 只是此時更為深入 更為廣大, 攝事分 中解釋無上修道中的五根如下 : 修淨信根究竟滿者, 謂於涅槃意樂淨故 修精進根究竟滿者, 謂能勇猛造作一切有情義利, 善清淨故 修習念根究竟滿者, 謂三念住 無忘失法, 善清淨故 修習定根究竟滿者, 謂於聖 天及以梵住, 善清淨故 修習慧根究竟滿者, 謂十智力, 善清淨故 由以上二段論文的解釋, 可以看出, 在菩薩道上, 必須證得三十七菩提分法, 而且為了利益一切有情, 在修道時, 要修更深更廣的四神足以及五根, 並使諸習氣完全拔除, 圓滿四種現法樂住及世間靜慮 解脫 等持 等至, 且能於名 句 文身自在, 因而能夠大轉法輪 故知, 在整個成佛的道上, 菩薩所修的內容, 也是不離戒 定 慧或三十七菩提分法, 只是為了達成圓滿的無上菩提, 所下的工夫要更深更

22 廣, 如此而已 例如, 佛位的三念住, 是佛陀對三類弟子 ( 一類恭敬聽法 一類不恭敬聽法 一類有時恭敬有時不恭敬 ) 都保持完全的平等心, 不起愛恚, 這便是四念住的延伸 : 在修習四念住時要以平等心去面對苦受 樂受與不苦不樂受, 時時了知其無常的特性而不起貪瞋 ; 今則是對眾弟子的平等心 五 結語 今日要復興佛陀的正法, 就必須落實到個人的身心實相上, 具體地實踐三十七菩提分法, 在日常生活當中, 時時覺知五蘊的無常 無我, 不斷滅除對自我的執著, 人與人之間自然就建立起安詳和諧的關係, 人間淨土自然也就可以達成 是否走在正法的道上, 是否真正在實踐三十七菩提分法, 要以正法的六個特色來檢驗 : 自己實踐正法後, 煩惱是不是日漸減少了, 效果是不是很明顯? 是否行住坐臥中都可修習? 此方法是否合乎佛陀緣起的教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那麼就要檢討自己錯誤之所在 最後, 總結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如下 : 一 在戒律的基礎上, 使心安住於當下的呼吸或身體上, 使心不散亂, 這便是禪定的訓練, 以此作基礎培養出體證身心實相的智慧 二 心中呈現諸法 ( 如思想 情緒 ) 的同時, 身上也有種種感受的生起, 要以平靜的心去觀察身 受 心 法的生起滅去, 時時覺知身心無常無我的特性, 這便是四念住的實踐 三 對心中善法 不善法的生起, 不斷地覺知當下感受和心念的無常而能保持平等心, 因而惡不善法漸減, 善法漸增, 這便是四正斷的實踐 四 對身心實相的不斷觀察, 以 八斷行 不斷對治惡不善法, 增長善法而生起心一境性, 圓滿成辦欲 勤 心 觀三摩地, 這便是四神足的實踐 五 對身心實相如實地觀察, 生起無常 無我的信解, 於佛 法 僧 戒起四不壞淨, 精勤於增長善法, 時時保持正念正知, 心無散亂, 清楚了知五蘊的無常 無我, 這便是五根與五力的實踐 六 於身心的範疇下, 以正念正知察覺五蘊的生滅無常, 時時維持正念相續, 生起喜悅及身心輕安, 心無散亂, 對順逆境保持平等心, 進而體驗到超越身心的境界, 拔除了有身見 戒禁取及疑等三

23 結, 這便是七覺支的實踐及其結果 七 在日常生活中, 時時不斷覺知身心五蘊的無常 無我, 保持正知正見, 言行舉止不被貪瞋習性所牽引, 心靈不斷地淨化, 慈悲不斷地增長, 依次滅除欲貪 瞋 色貪 無色貪 慢 掉舉與無明, 使心完全清淨, 這便是八聖道的實踐及其結果 總之, 整個菩提正道是立足在對個人身心現象的不斷覺知, 在日常生活當中, 了了分明於根塵接觸的當下, 對苦受不起瞋心, 對樂受不起貪心, 時時體驗其無常 無我的特性, 如此不斷拔除根深蒂固的習性反應, 達到滅苦的究竟標的, 並且自利利他, 過著安詳和諧的生活 ( 中華佛學學報, 第 11 期,1998)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內觀之道 林崇安教授圖 / 文 內觀臉書系列 4 內觀教育基金會 / 內觀教育禪林 2015.07( 初版 ) 1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2015.07.30 2 內觀之道 1 離苦 內觀之道就是離苦之道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_???:??????????? doc

Microsoft Word _???:??????????? doc 3 未生善法悉能令生未生善法悉能令生 : 未生起的善法, 要以精進力, 能令生起 這如潛在的財富, 生得的智力, 要努力使他充分發揮出來一樣 4 已生善法能令增長已生善法能令增長 : 對已生起的善法, 要常生歡喜心 ; 加以不斷的熏修, 能令他一天天增長廣大起來 取要言之, 能斷一切諸不善法, 成就一切諸善之法 : 這四種正勤, 扼要的說一句, 這是能斷一切不善法, 成就一切諸善法的精進 沒有精進,

More information

04-3-2

04-3-2 佛學論文選集 禪修對現代生活的適應 林崇安 (1999) 論文提要 : 今日社會的不安以及家庭種種問題, 其根源不外是來自佛陀所說的 貪 瞋 癡, 再追下去, 不外是 無明 因此, 所有淨化人心的禪修技巧, 必須以培養 明 為根本要點, 才能收到治本之效 什麼是 明? 明就是圓滿的覺性, 其基礎是正念正知 禪修的技巧要能適應現代生活的步調, 已不只是瞑目靜坐而已, 而必須訓練人們在行住坐臥時, 都能清楚自己的動作以及心念的起伏,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演講題綱或摘要(A4三頁左右),請於二月七日以前惠傳,以備印發

演講題綱或摘要(A4三頁左右),請於二月七日以前惠傳,以備印發 法蘊足論 的要義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35 期,p.4,2009.04) 一 前言 有關論藏的源流, 依據 有部毘奈耶 雜事 的記載, 佛滅當年結 集完經和律後, 大迦葉考慮到 : 後世之人, 少智鈍根, 依文而解, 不達深義, 所以特別編出經律的本母 ( 摩窒里迦 ), 而後往下傳誦 ; 另一方面, 舍利弗 目乾連 迦旃延等大弟子對佛經的解釋, 其弟子們也往 下傳誦, 這些解釋經義的論述, 便是

More information

A reconstruction of Smogulecki and Xue s table of logarithms of numbers (ca. 1653) Denis Roegel 21 October 2011 This document is part of the LOCOMAT project: http://locomat.loria.fr 1 Smogulecki s life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CBM PROPOSAL

CBM PROPOSAL Maya Grigorovich-Barsky EDU 605 Fall 2011 Professor Durham CBM PROJECT Counting 1-10 in Japanese Recognizing the Kanji Characters and Correctly Pronouncing Them Student Information Name: Melinda Baskin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7附錄 doc

Microsoft Word - 07附錄 doc ( 捌 ) 附錄 一 道品之雜論 ( 一 ) 大毘婆沙論 對 三十七菩提分 之雜論 釋開仁.2011/5/20 一 三十七菩提分法有三十七菩提分法 謂四念住 四正勝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道支 世尊雖說菩提分法, 而不說有三十七種, 但說七覺支名菩提分法 云何知然? 經為量故 謂契經說 : 有一苾芻來詣佛所, 頂禮雙足卻住一面而白佛言 : 如世尊說七覺支者, 何謂七覺支? 世尊告曰: 即七種菩提分法,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A reconstruction of Smogulecki and Xue s table of trigonometrical logarithms (ca. 1653) Denis Roegel 21 October 2011 This document is part of the LOCOMAT project: http://locomat.loria.fr 1 Smogulecki

More information

《阿含經》的受念住

《阿含經》的受念住 佛學論文選集 受念住的研究 林崇安 (1996) 四念住, 或作四念處, 是整個佛法的核心, 雜阿含經 說.. 有一乘道, 淨諸眾生, 令越憂悲, 滅惱苦, 得如實法, 所謂四念處 何等為四? 身身觀念處 受 心 法法觀念處 ( 第六 七經 ) 這段經文是說 : 有一條道路可以使眾生清淨 克服愁歎 滅除苦憂 實踐真理 體證涅槃的真相, 這條道路就是四念住 ( 四念處 ) 是哪四個念住呢? 就是於身觀身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七覺支 3.6.doc

Microsoft Word - 05七覺支 3.6.doc 1 ( 陸 ) 七覺支 釋開仁.2011/3/13 目次 : 一 佛出現於世, 有七覺支現於世間二 七覺支可說為十四法三 修習七覺支之方法 ( 一 ) 七覺支須漸次而起 ( 二 ) 修七覺支應適當的對治沉掉 ( 三 ) 專精聽法, 能斷五蓋, 修七覺支, 令心慧解脫 ( 四 ) 五蓋是退法, 七覺支是不退法 ( 五 ) 善知方便而修七覺支 ( 六 ) 五蓋 七覺分之食和非食 ( 七 ) 七覺支可對治七使四

More information

結集 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 能引梵行真善妙義, 是名契經 02 云何應頌? 謂於中間 或於最後宣說伽陀, 或復宣說未了義經, 是名應頌 03 云何記別? 謂於是中, 記別弟子命過已後當生等事, 或復宣說已了義經, 是名記別 說明 : 此處的契經內容是 : 蘊 處 緣起 食 諦 界相應語 聲聞乘相

結集 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 能引梵行真善妙義, 是名契經 02 云何應頌? 謂於中間 或於最後宣說伽陀, 或復宣說未了義經, 是名應頌 03 云何記別? 謂於是中, 記別弟子命過已後當生等事, 或復宣說已了義經, 是名記別 說明 : 此處的契經內容是 : 蘊 處 緣起 食 諦 界相應語 聲聞乘相 從聞思正法到證果的完整學佛過程 林崇安教授編 (2012.08.11 講於馬來西亞. 沙巴. 寂靜禪林行政中心 ) 一 前言 學佛的整個過程, 和今日教育的訓練很相似, 共經過聽聞 思考和實踐三個階段 釋尊成佛後, 為了度化大眾, 常常先以理服人, 而後導之以實踐, 因而有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 的修學次第 經由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可以獲得聞所成慧 經由 如理作意 可以獲得思所成慧

More information

人間淨土的達成

人間淨土的達成 人間淨土的達成 提要 林崇安 (1997) 本文先探討人間淨土的意義, 此中指出 : 人間淨土必須要有淨化心靈的方法被人們實踐著, 因而在人間就可以達到滅苦的標的, 故有別於一般的人天善趣 ; 也就是說, 在人間淨土中, 除了奉行人天善趣的五戒十善外, 必須要有定與慧的具體修持方法 然而, 在今日複雜而多樣的文化 社會 宗教背景下, 要如何達成人間淨土呢? 本文指出能夠契合大眾的修持方法必須 (1)

More information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 攝釋分 攝異門分 調伏事 藏文 攝釋分 TD4042 藏文 攝異門分 TD4041 藏文 攝事分調伏事及本母事 TD4040 林崇安編 佛法教學系列藏文 D 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2009 1 藏文 D 瑜伽師地論 攝釋 異門 調伏 內容 : 1 藏文 攝釋分 :TD4042 p.3 2 藏文 攝異門分 :TD4041 p.73 3 藏文 攝事分調伏事及本母事 : TD4040 p.139

More information

三十七道品講義 2010 年 11 月印 鄭石岩教授撰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 目次 第一講三十七道品的旨趣... 1 壹 序論... 1 貳 雜阿含經 與三十七道品的關係... 1 參 維摩詰經 中的佛國... 2 肆 大般若經 說大乘菩薩所當行... 2 伍 華嚴經 說三十七道品為佛事... 2 陸 三十七道品的內容... 4 柒 結語... 4 第二講四念處... 5 壹 觀身不淨... 5 貳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 理 理 理 1-4-17 行 理 理 力 1-4-18 理 理 理 理 1-4-19 六 1-4-20 1-4-21 1-4-22 1-4-23 1-4-24 1-4-25 1-4-26 1-4-27

More information

佛學論文選集

佛學論文選集 佛學論文選集 瑜伽師地論 內的異義及其編成 林崇安 (2002) 一 漢藏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漢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 彌勒菩薩說, 共 100 卷, 分成五分 : 本地分 攝決擇分 攝釋分 攝異門分 攝事分 藏地所傳的 瑜伽師地論 是 無著菩薩造, 也分成五分 二 瑜伽五分之間的異義 為了澄清 瑜伽師地論 是由彌勒菩薩或無著菩薩所著作, 或由無著菩薩所著編集, 一個方法是先分析瑜伽五分之間義理是否一貫

More information

推薦序 修習四念處 習慣成自然 二 二年冬 香光尼僧團舉辦第八屆封山禪 修二十天 禪修期間 禮請性空法師指導 教授 大念處經 作為四念處禪修法門所依的經典 大眾師禪修精進 聞法歡喜 乃將法師講授的內 容結集出版 名為 念處之道 以饗同道 法師講授的 大念處經 是取巴利藏 長部 第 22 經 的版本

推薦序 修習四念處 習慣成自然 二 二年冬 香光尼僧團舉辦第八屆封山禪 修二十天 禪修期間 禮請性空法師指導 教授 大念處經 作為四念處禪修法門所依的經典 大眾師禪修精進 聞法歡喜 乃將法師講授的內 容結集出版 名為 念處之道 以饗同道 法師講授的 大念處經 是取巴利藏 長部 第 22 經 的版本 推薦序 修習四念處 習慣成自然 二 二年冬 香光尼僧團舉辦第八屆封山禪 修二十天 禪修期間 禮請性空法師指導 教授 大念處經 作為四念處禪修法門所依的經典 大眾師禪修精進 聞法歡喜 乃將法師講授的內 容結集出版 名為 念處之道 以饗同道 法師講授的 大念處經 是取巴利藏 長部 第 22 經 的版本 在巴利藏還有另一部 念處 經 在 中部 第 10 經 內容大致相同 都 是在闡述四念處 而前者與後者不同之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4_SA-ii doc

Microsoft Word - 14_SA-ii doc 雜阿含經論會編 ( 中 ) 1 道品誦. 念處 / 正斷 / 如意足 / 根 / 力 / 覺支 / 聖道分 / 安那般那 / 學 / 不壞淨相應 溫宗堃敬編 七 念處相應經 22(619) 2 此經指出, 修習四念處, 即是自護 護他 自護時即能護他, 護他時也能自護 p.257 己自護時即是護他, 他自護時亦是護己 S V 169: Attānaṃ, bhikkhave, rakkhanto paraṃ

More information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慈悲的力量 目錄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3 二 世界的希望在教育 9 三 奉獻他人完成自我的人生旅程 16 四 根與芽 與 心六倫 一條相同的道路 20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3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主持人 ( 以下稱主 ): 珍古德 ( 以下稱珍 ): 4 慈悲的力量 聖嚴法師 ( 以下稱師 ):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5 主 : 珍 : 6 慈悲的力量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武神少年p1_3.indd

武神少年p1_3.indd 目錄 自序 楔子 六 八 第一章 : 武林至尊. 天下武宗 1. 沒落的少林. 崛起的 武林 十二 2. 兩個失落的少年. 求武之道 十八 3. 武林學藝. 不打不識 二七 第二章 : 武練人生. 武域神人 1. 初到貴境. 大鬧練武院四二 2. 遇奇人, 練奇功八九 第三章 : 學武真義. 天下第一 1. 五里雲的時空結界 一一二 2. 三老絕學, 苦中破極限 一三四 3. 洞中奇人, 走火入魔的悲歌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900??indd

900??indd 900 432 中華民國一 二年七月十六日 中鋼半月刊 第九版 六月份公司業務概況 八 碳鋼產量 六九九 七 三公噸 碳 鋼銷量 七三六 九公噸 合併營收 二五 八七五 一七五千元 福利金收支統計 項 福 利 資 訊 請 參 閱 EIP 快速選 單 總務福利資訊平台 本公司福委會一 二年六月 份福利金收入及各項補助之人 數 金額統計如下表 至於各 一 二年合併累計營收 二千元 一七三 一五五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本事經》的經型及其編集的研究

《本事經》的經型及其編集的研究 本事經 的經型及其編集的研究 一 前言 林崇安 ( 內觀雜誌 26,2004) 釋尊悟道後, 首先在波羅奈城轉四諦法輪, 度化憍陳如等五比丘, 接著度化了耶舍及其親友, 而後赴尼連禪河邊度化優樓頻羅迦葉 那提迦葉及伽耶伽葉三兄弟及其弟子, 接著在不同地方度化了舍利子 目揵連 大迦葉 優波離 阿那律等人, 並要求這些證得阿羅漢的弟子們分散到印度各地去弘法 這些聖弟子們, 往印度各地弘法後, 便將佛陀所教導的九分教流傳開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e-D22-mahasatipatthana.doc

Microsoft Word - ce-D22-mahasatipatthana.doc Dighanikaye 長部 22 經 (ce-)mahasatipatthanasuttam 大念處經 The Great Frames of Reference chinese translation by Bhikkhu Metta 明法比丘 english translation by Bhikkhu Thanissaro (use foreign font ) Mahasatipatthanasuttam

More information

大寂靜學會 * 免費課程歡迎隨堂加入 課程名稱講師課程內容上課時間 禪坐共修 佛學講座 大寂法師 禪坐 / 經行 禪修次第 徹底斷除煩惱 空性智慧 每週二 19:00-21:00 每週三 14:00-16:30 每週四 14:00-16:00 每週四 19:00-21:00 禪與花藝謝素珠居士歐式花

大寂靜學會 * 免費課程歡迎隨堂加入 課程名稱講師課程內容上課時間 禪坐共修 佛學講座 大寂法師 禪坐 / 經行 禪修次第 徹底斷除煩惱 空性智慧 每週二 19:00-21:00 每週三 14:00-16:30 每週四 14:00-16:00 每週四 19:00-21:00 禪與花藝謝素珠居士歐式花 大寂靜學會 * 免費課程歡迎隨堂加入 課程名稱講師課程內容上課時間 禪坐共修 佛學講座 大寂法師 禪坐 / 經行 禪修次第 徹底斷除煩惱 空性智慧 每週二 19:00-21:00 每週三 14:00-16:30 每週四 14:00-16:00 每週四 19:00-21:00 禪與花藝謝素珠居士歐式花藝每週一 14:00-16:00 梵唄共修洪清和居士梵唄 每月第一和第三個週五 19:00-21:00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_???:??????????? doc

Microsoft Word _???:??????????? doc 阿含經三十七品與菩薩行 釋開仁.2011.7( 美國佛法度假 ) 壹 阿含經阿含經之由來 ( 壹 ) 阿含 : 來 傳來, 歸 趣之意義阿含, 梵語作 Āgama(ā- gam), 義譯有 來 傳來 ; 法 歸 趣 無等的意思 1 古代或音譯作 阿鋡 2 阿鋡暮 3 阿含暮 阿笈摩 4 阿含慕 5 1 唐. 慧琳 一切經音義 : 卷 26: 阿含 ( 此云 教 也, 亦云 法藏 也, 眾善所歸也 )

More information

2

2 2 Tehillim 12:46 Psalmos "le" (I) 27:46 22:1 (II) --- --- --- --- ( 71:14-16) --- ( 71:2) --- ( 71:6) --- ( 71:18) 2 () 73 2 12 50,73-83 11 42,44-49,84-85, 87-88 1 1 48 - 顺 - - - ) 15:1-19 6:33 15:17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F766F6C31312D332D315FB1B4B051A57CA9C0A6EDAABAACE3A873BB50ADD7A6E628AAF4A46AADE820C4B6292D3033>

<4D F736F F D F766F6C31312D332D315FB1B4B051A57CA9C0A6EDAABAACE3A873BB50ADD7A6E628AAF4A46AADE820C4B6292D3033> 福嚴佛學研究第 11 期頁 1 21( 民國 105 年 ), 新竹市 : 福嚴佛學院 Fuyan Buddhist Studies, No. 11, pp. 1 21 (2016) Hsinchu City: Fuyan Buddhist Institute ISSN: 2070-0512.1. 探討四念住的研究與修行 Exploring the Four Satipaṭṭhānas in Study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三乘共法 三乘 : 聲聞 緣覺 菩薩 三乘共法 : 三乘所共同必修的出世間法 以五乘共法 ( 人天善法 ) 為基礎 綱目 : 1. 發出離心和種種根性 2. 四諦十二因緣 3. 聖果 發出離心 一切行無常 行 : saṃkara (acting), 遷流 造作 造作 : 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組合而成 遷流 : 一切事物皆隨時間而變化 無常 : 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組合而成, 隨時間的推移, 每一剎那都在變化中

More information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戊 四聖諦 (sacca) 在解釋依七覺支而修行法念處之後, 佛陀繼續解釋依 四聖諦而修行法念處的方法 佛陀在三藏中開示各種法, 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令人 領悟四聖諦 再者, 諸比丘, 比丘依四聖諦而安住於觀法為法 諸比丘, 比丘如何依四聖諦而安住於觀法為法呢? 在此, 諸比丘, 比丘如實地了知 : 這是苦 如實地 了知 : 這是苦的原因 如實地了知 : 這是苦的息滅 如實地了知 : 這是導致苦息滅的修行方法

More information

貳 什麼是定? 一 定成就 :(p.120) 1 平等持心 ( 不昏沈 不掉舉 ), 心一境性 2 身心輕安 二 止成就 :(p.331) 要生起身心的輕安樂, 引發身心精進, 於所緣能自在, 有堪能, 才名為止成就 三 通遍的定德 :(p.332) 1 明顯 2 無分別( 心安住而自然任運 ) 但

貳 什麼是定? 一 定成就 :(p.120) 1 平等持心 ( 不昏沈 不掉舉 ), 心一境性 2 身心輕安 二 止成就 :(p.331) 要生起身心的輕安樂, 引發身心精進, 於所緣能自在, 有堪能, 才名為止成就 三 通遍的定德 :(p.332) 1 明顯 2 無分別( 心安住而自然任運 ) 但 定學概說 ( 淨照法師依據 成佛之道 編制 ) 開仁修訂 2013/3/28 壹 引言 一 三增上學 :(p.199-205) 1 增上戒學: 為了修定而持戒, 叫做增上戒學 2 增上定學: 為了修發真慧而修習禪定的, 叫增上心 ( 定 ) 學 3 增上慧學: 為了作為解脫的依止而修慧, 叫增上慧 二 定與慧 :(p.313) 1 從修習成就來說: 定與慧, 在修習成就的聲聞 菩薩行中, 是相應不離的,

More information

所以, 應用因明論式來推理, 可以幫助我們釐清佛法的觀念 接著, 我們可以證明 道之中 不是 中 : 攻方 : 道之中, 應不是 中, 因為不是合乎定義的 中 故 守方 : 因不成 攻方 : 道之中, 應不是合乎定義的 中, 因為不是無為法故 守方 : 因不成 攻方 : 道之中, 應不是無為法, 因

所以, 應用因明論式來推理, 可以幫助我們釐清佛法的觀念 接著, 我們可以證明 道之中 不是 中 : 攻方 : 道之中, 應不是 中, 因為不是合乎定義的 中 故 守方 : 因不成 攻方 : 道之中, 應不是合乎定義的 中, 因為不是無為法故 守方 : 因不成 攻方 : 道之中, 應不是無為法, 因 談談佛法 內容 : 談談佛法的 中 談談佛法的 六根的認知 談談佛法的 修習 多修習 談談四法印談談不放逸 談談佛法的 中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11 期,2007) 中 是一個重要的概念, 如何掌握不偏不倚的中呢? 以下就從中觀宗的角度來看佛法的 中, 並略作推理 首先, 從 體性門 來分類, 存有分成勝義諦和世俗諦 凡是存有, 必是勝義諦和世俗諦二者之一, 那麼, 中 是屬於勝義諦或是世俗諦呢?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T0209_07

T0209_07 不 掉 心 者 :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得 平 等 捨 : 修 心 念 住 的 時 候,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心 有 很 多 種 不 同 的 相 貌 這 裡 是 說 怎 麼 叫 做 不 掉 心? 不 掉 心, 簡 單 地 說, 就 是 不 散 亂, 掉 者, 動 也 ; 就 是 不 動 亂 的 心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 舉, 前 面 解 釋 過, 就 是 昏 沉 的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2 9 10 11 13 17 18 20 22 23 24 27 28 29 30 32 34 35 37 38 41 42 43 45 46 47 47 49 50 52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1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3第十一章 緣起法ok.doc

Microsoft Word - 013第十一章  緣起法ok.doc 慧日佛學班. 第 8 期課程 佛法概論 第十一章緣起法 釋開仁編.2010/3/19 第一節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一 緣起的定義 (p.147-p.149) ( 一 ) 略說緣起染淨的判攝 1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因緣有雜染的, 清淨的,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緣起法的定義, 是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說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則 他的內容, 是 謂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

More information

《佛教教理的探討》

《佛教教理的探討》 佛教教理的探討 (2008 新版 ) 林崇安教授講授 佛法教材系列 P1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新版自序 1989 年暑假, 抽空對中央大學 覺聲佛學社 的同學講述佛教的教理, 經由王厚華等同學的記錄, 在因緣聚會下, 編出 佛教教理的探討 一書, 由慧炬出版社印行, 作為大專學生的佛法通識教材 今日因緣再聚, 一方面重新校閱全書, 並使內容精緻, 一方面由厚華以 PDF 版登於網站和各界結緣

More information

《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的內容架構及其編成

《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的內容架構及其編成 瑜伽師地論 和 顯揚聖教論 的內容架構 及其編成 林崇安 (2002) 摘要本文分析 瑜伽師地論 和 顯揚聖教論 的內容架構, 指出原先的 本地分 是以阿含的義理與實踐為主軸, 後來無著菩薩編增 菩薩地 的內容, 使聲聞道與菩薩道並重 到了他編著 顯揚聖教論 時, 則以菩薩道為主軸 文中, 並從 瑜伽師地論 內部的歧義, 推測無著菩薩編著 瑜伽師地論 和 顯揚聖教論 的過程 關鍵字 : 瑜伽師地論,

More information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 辨法法性論 > 釋 : 善誡天鼓 絨敦瑪畏僧格著洛桑滇增堪布譯教授 : 堪布洛桑滇增時間 :2009 年 11 月 8 日地點 : 八蚌講修法林 已六 到達 : 分二, 一 略說二 廣說 到達就是到達目的地 一個人從資糧道修行, 修到什麼程度就被稱為到達呢? 大乘修行的目的地就是成佛, 修行到圓滿成就, 就是所謂的到達 庚一 略說 : 悟達彼自性謂真如無垢 一切唯真如顯現彼即是 轉依圓滿成 修法性的修道,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1 圓方程式 第 章 二次曲線 38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線合稱為圓錐曲線 因為在平面坐標 系中 其對應的方程式均為二元二次式

More information

一、前言

一、前言 隨信行與隨法行之初探 釋覺海 論文摘要〆 本文以 雜阿含經 與阿毘達磨論書來說明聲聞乘兩種行者〆隨信行與隨法行的 入道方式, 修行方法及修行道次第的差別, 並且提出印順導師在著作中對兩種行者的看 法作為比較 關鍵詞〆隨信行 隨法行 堅法人 堅信人 1 目次 一 前言 02 二 行者的根性 03 ( 一 ) 習慣於情意的隨信行 03 ( 二 ) 習慣於理性的隨法行 04 三 行者修行的道次第 05 (

More information

佛恩寺禪七開示

佛恩寺禪七開示 佛恩寺禪七開示 2001/4/13 于台中佛恩寺 貴佛恩寺, 大和尚慈悲, 監院法師, 維那常在法師慈悲, 及各位法師 各位居士, 大家好! 阿彌陀佛 不管是出家的法師 或者是在家居士, 只要是佛教徒, 我們應該是有共同的意願, 就是涅槃為上首! 大家都應該是修學聖道的 當然這件事, 在我們佛教徒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事情 可是, 大家在佛法中的願望, 是得無上菩提 是得涅槃的, 但是涅槃的門是怎麼回事情呢?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shiliutesheng_07.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shiliutesheng_07.doc 十 六 特 勝 與 四 禪 八 定 的 比 較 第 七 講 十 六 觸 最 尊 貴 的 淨 蓮 上 師 講 解 我 們 今 天 先 介 紹 什 麼 是 十 六 觸 地 大, 有 四 個 如 果 我 們 在 定 中 感 覺 身 體 的 重 量 很 重, 身 體 很 重, 這 個 是 地 大 的 第 一 個 現 象 ; 或 者 是 感 覺 身 體 往 下 沉, 一 直 往 下 沉 一 直 往 下 沉 一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一節 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一 緣起的定義 (p.147-p.149) ( 一 ) 略說緣起染淨的判攝 (p.147) 1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因緣有雜染的 清淨的,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1 緣起法的定義, 是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說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則 它的內容, 是 謂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抓到重點 + 專注力, 做事有效率 GPS You Can Change Your Way of Working Just by Changing Your Way of Thinking 高橋政史 著 黃玉寧 譯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8 12 1930 60 3 Steve Jobs 你所需要的是技巧? 還是思考方法?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小乘佛法介紹(藥師山紫虛居士)

小乘佛法介紹(藥師山紫虛居士) 五 小乘佛法:重視自己心理的鍛鍊,不求佛菩薩,他們的佛只有人格化的釋尊 三 密乘:修法以使家庭生活圓滿具足(健康 財富 夫妻)而後才求解脫生死 壹 小乘 大乘 密乘(金剛乘)與無上密乘:目的與方法均不同 小乘修行的目的是要自己了脫生死與煩惱,大乘修行者除要自己解脫外,亦要助眾生解脫 密乘修行者較重視以神通力替眾生解決生活上的困苦,而無上密乘是兼修大乘與密乘 四 我們的念佛法門與法會皆屬大乘與密乘 二

More information

101年性別圖像1.doc

101年性別圖像1.doc 衛 生 局 性 別 統 計 圖 像 性 比 例 男 性 人 口 年 增 率 低 於 女 性, 致 性 比 例 逐 年 降 低 100 年 臺 北 市 男 女 性 比 例 ( 指 男 性 人 口 對 百 位 女 性 人 口 的 比 例, 即 男 / 百 女 ) 為 92.85, 與 91 年 97.09 相 較, 性 比 例 減 少 4.24, 即 十 年 來 每 百 名 女 性 人 口 相 對 之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2C436B3B92DA5CDAAABBB50C0F4B9D22E646F63>

<4D F736F F D20B2C436B3B92DA5CDAAABBB50C0F4B9D22E646F63> 基礎生物 (6) 73 74 基礎生物 (6) 75 76 基礎生物 (6) 77 78 基礎生物 (6) 79 80 基礎生物 (6) 81 82 基礎生物 (6) 83 84 基礎生物 (6) 85 86 基礎生物 (6) 87 88 基礎生物 (6) 89 90 基礎生物 (6) 91 92 基礎生物 (6) 93 94 基礎生物 (6) 95 鯝魚 96 基礎生物 (6) 97 98 基礎生物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BSP 烤箱 - 封面-2

BSP 烤箱 - 封面-2 BSPO615 使 用 及 安 裝 說 明 書 總 代 理 優 氏 集 團 客 林 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台 北 市 內 湖 區 行 愛 路 69 號 2 樓 TEL 02-2794 2588 FAX 02-2794 3789 台 中 市 北 屯 區 后 庄 路 1080-12 號 TEL 04-2422 0958 FAX 04-2422 0938 高 雄 市 左 營 區 政 德 路 633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佛法教材系列 A7 目錄 五陰誦 ( 蘊品 ) 資料與主題項目 01 要義 要義 5 09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佛法教材系列 A7 目錄 五陰誦 ( 蘊品 ) 資料與主題項目 01 要義 要義 5 09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要義 雜阿含經要義 五陰誦 1-36 經 林崇安編講 佛法教材系列 A7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佛法教材系列 A7 目錄 五陰誦 ( 蘊品 ) 資料與主題項目 01 要義 1-4 04 要義 5 09 要義 6-9 11 要義 10 17 要義 11-14 19 要義 15-16 24 要義 17-18 28 要義 19-20 31 要義 21 38 要義 22 44 要義 23-24 46 要義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Maha Mula Acarya Lian Sheng

Maha Mula Acarya Lian Sheng Maha Mula Acarya Lian Sheng Maha Guru Lian Sheng (Lu Sheng-Yen) adalah perintis Zhen Fo Zong (True Buddha School) yang dilahirkan pada tahun 1945 (Imlek tanggal 18 bulan 5) di Chiayi, Taiwan. Beliau juga

More information

內觀禪修的探討

內觀禪修的探討 初善 中善與後善 林崇安 (2000) 在學習佛法的整個過程中, 我們要掌握一個基本的原則, 那就是 初善 中善 後善 什麼是初善呢? 瑜伽師地論 卷八十三說 : 初善者, 謂聽聞時, 生歡喜故 這意思是說, 當我們開始接觸到佛陀的正法, 聽聞到佛法, 就會產生歡喜心 為什麼呢? 因為佛陀的正法, 就是我們長期追尋的人生問題的解答 找到了答案, 知道如何去滅除生死之苦, 怎麼不令人雀躍萬分呢? 反過來說,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2 3 13 17 22 26 1 2 8 100738 +86 (10) 8508 5000 +86 (10) 8518 5111 www.kpmg.com.cn 2006 4 2002 2006 1 28% 2006 17 8 500 2006 2006 2006 7 2.5 2 1 500 500 40% 500 10 16 14 12 10 8 6 4 2 2002-2006 5.1 5.9

More information

佛法教材系列 Z2 編序 從教育的眼光來看, 佛法的目的就是訓練出大眾的內觀能力, 使大眾能以穩定的心看清事物的真相, 不再生起無知與痛苦, 而過著安詳自在的生活 此處將個人歷年有關內觀禪修的文章, 編集在一起, 名為 內觀教育集, 一方面可供法友們分享, 一方面便於參考與引據, 並作為內觀禪修講解

佛法教材系列 Z2 編序 從教育的眼光來看, 佛法的目的就是訓練出大眾的內觀能力, 使大眾能以穩定的心看清事物的真相, 不再生起無知與痛苦, 而過著安詳自在的生活 此處將個人歷年有關內觀禪修的文章, 編集在一起, 名為 內觀教育集, 一方面可供法友們分享, 一方面便於參考與引據, 並作為內觀禪修講解 內觀教育集 林崇安內觀論文選 佛法教材系列 Z2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佛法教材系列 Z2 編序 從教育的眼光來看, 佛法的目的就是訓練出大眾的內觀能力, 使大眾能以穩定的心看清事物的真相, 不再生起無知與痛苦, 而過著安詳自在的生活 此處將個人歷年有關內觀禪修的文章, 編集在一起, 名為 內觀教育集, 一方面可供法友們分享, 一方面便於參考與引據, 並作為內觀禪修講解之用 佛海無涯, 願此工作,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一 前 言 大 般 若 經 中 菩 薩 證 住 實 際 的 探 討 林 崇 安 ( 法 光 雜 誌,251 期,2010) 玄 奘 大 師 所 譯 的 大 般 若 經 是 由 16 部 經 典 所 組 成, 分 成 十 六 分, 也 稱 作 十 六 會 前 五 分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而 經 文 長 短 有 異, 其 品 數 和 卷 數 為 : 初 分 七 十 九 品 400 卷 : 卷 1 卷

More information

5k951.indd

5k951.indd 第 一 章 ( 一 ) 觀 察 Florence Nightingale Active Precordium 1-1 1-1 評 估 觀 察 壓 力 顏 色 營 養 狀 態 水 合 狀 態 妊 娠 年 齡 神 經 狀 態 呼 吸 / 胸 部 狀 態 心 血 管 狀 態 臉 部 表 情 呼 吸 狀 態 活 動 張 力 舌 頭 黏 膜 ( 中 心 粉 紅 VS 發 紺 ) 指 甲 床 手 腳 ( 周 邊

More information

中部. 正見經 十二支緣起 ( 上 ) 菩提長老講, 釋自鼐譯 1 知老死之四諦正見緣起 正見經 的內容從這部分開始, 舍利弗將逐一闡明十二因緣的要素 十二因緣在佛陀的教法中佔有很大的份量, 尤其於 相應部 中, 有相當多的篇章在探討 事實上, 於 相應部. 緣起篇 中, 佛陀已特別指出 : 具有正

中部. 正見經 十二支緣起 ( 上 ) 菩提長老講, 釋自鼐譯 1 知老死之四諦正見緣起 正見經 的內容從這部分開始, 舍利弗將逐一闡明十二因緣的要素 十二因緣在佛陀的教法中佔有很大的份量, 尤其於 相應部 中, 有相當多的篇章在探討 事實上, 於 相應部. 緣起篇 中, 佛陀已特別指出 : 具有正 中部. 正見經 十二支緣起 ( 上 ) 菩提長老講, 釋自鼐譯 1 知老死之四諦正見緣起 正見經 的內容從這部分開始, 舍利弗將逐一闡明十二因緣的要素 十二因緣在佛陀的教法中佔有很大的份量, 尤其於 相應部 中, 有相當多的篇章在探討 事實上, 於 相應部. 緣起篇 中, 佛陀已特別指出 : 具有正見的聖弟子能了解緣起各支生起, 緣起生起之集 滅與道 由此, 我們可以看出本經中舍利弗是引用了佛陀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StudySatipatthanasutta.doc

Microsoft Word - StudySatipatthanasutta.doc 中部 念處經 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 1 兼論馬哈希念處毗婆舍那禪法 溫宗堃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班 摘要 巴利 念處經 的禪修方法可以簡要地說為 : 首先純粹地注意 覺察當下自身的身體及心理現象的生滅變化, 進而觀察自身以外的心 物變化過程 四念處中, 身念處被給與最詳細的說明, 應該是此禪法最根本而重要的部分 ; 身念處的三項練習與受 心念處具有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持續被修習的特色 法念處由於能如實知見五蘊及四聖諦,

More information

55202-er-ch03.doc

55202-er-ch03.doc 8 第 章 機 率 - 樣 本 空 間 與 事 件 列 出 擲 一 粒 骰 子 所 出 現 點 數 的 樣 本 空 間, 並 以 集 合 表 示 下 列 各 事 件 : A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偶 數 的 事 件, B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奇 數 的 事 件, C 是 出 現 點 數 大 於 的 事 件 骰 子 出 現 的 點 數 可 能 是,,, 4,5, 6, 因 此 出 現 點 數 的

More information

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

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 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 緬甸雷迪大師 (Ledi Sayadaw) 著 U Sein Nyo Tun 英譯 台灣蔡文熙中譯 台灣法雨道場印行 雷迪西亞多 (Ledi Sayadaw, 1846~1923) 目 錄 雷迪西亞多略傳 / 明法比丘 1 中譯者序言 11 引言 13 第一章三十七道品 33 第二章四念住 34 第三章四正勤 43 第四章四神足 60 第五章五根 66 第六章五力 76 第七章七覺支

More information

平靜之道

平靜之道 平靜之道 - 談法的修習 The Path to Peace TalkS on Dhamma Practice A Dhammatalk by Ajahn Chah 阿姜查講述 果儒譯 願以此翻譯功德 迴向給家母淨修法師 早日證得道智 果智, 究竟解脫 1 目錄 前言 3 1 平靜之道 7 2 禪修 33 3 朝向無為法 44 附錄一 : 去禪修中心挨罵吧, 進步會比較快的 65 附錄二 : 究竟解脫之道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清涼法語(四聖諦-苦)明法比丘主講

清涼法語(四聖諦-苦)明法比丘主講 四聖諦 明法比丘主講 (2003 年年中講於慈悲電視台, 文字已經修訂 ) 回首頁 四聖諦目次 修道之省思要點 苦聖諦 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 苦滅之道聖諦 附錄一 : 心藥方 ( 1 煩惱 2 生氣 3 緊張 4 焦慮 5 自我意識熾盛 6 嫉妒 7 吝嗇 8 多疑心 9 懶惰 10 無慚愧心 11 我慢 12 愚癡 ) 附錄二 : 平常用功 回首頁 修道之省思要點 / 明法比丘撰 佛陀及一切覺悟者,

More information

一位修行人應該在何處尋找精進根? 應該在正勤的四種構成因素中 找尋 精進根就是精進, 共有兩種, 分別是 : 自然精進 ; 修習精進 另一種分類是 : 身精進 心精進 自然精進可以很容易理解 舉凡在世間事務上擁有特異的自然精進, 就可以輕易地 獲得修習精進 常乞食支 常坐不卧支 樹下坐支 露地坐支

一位修行人應該在何處尋找精進根? 應該在正勤的四種構成因素中 找尋 精進根就是精進, 共有兩種, 分別是 : 自然精進 ; 修習精進 另一種分類是 : 身精進 心精進 自然精進可以很容易理解 舉凡在世間事務上擁有特異的自然精進, 就可以輕易地 獲得修習精進 常乞食支 常坐不卧支 樹下坐支 露地坐支 五根 根 (Indnya) 指由支配者掌控的行為, 因此才稱為根 而所謂由支配者掌控的行 為意謂著, 任何由支配者掌控的地方, 是沒有任何人可以違背的 在此, 一位修行人掌握自己心靈的控制力是根本的因素 根共有五種, 分別是 : 一 信根 (saddha); 二 精進根 (viriya); 三 念根 (sati); 四 定根 (samādhi); 五 慧根 (paññā) 分別 信根 一位修行人應該去何處尋找信根?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2\374\247t\270g\300H\250\255\260\305\277\350.doc)

(Microsoft Word - \252\374\247t\270g\300H\250\255\260\305\277\350.doc) 阿含經隨身剪輯 莊春江編著最新版本 :http://agama.buddhason.org 目次 : 凡例 一 不放逸 ( 選經 1~7) p.2 二 守護 ( 選經 8~19) p.5 三 心 ( 選經 20~29) p.10 四 解脫的聖者 ( 選經 30~40) p.14 五 死 ( 選經 41~46) p.17 六 業報 ( 選經 47~52) p.19 七 欲愛 ( 選經 53~76) p.22

More information

看 我 們 實 在 要 謹 慎 自 己 的 言 語, 或 許 我 們 可 以 這 樣 說 : 我 知 道, 在 人 所 不 能 的, 在 上 帝 都 能 路 18:27 當 問 題 的 答 案 再 次 回 到 上 帝 的 身 上, 上 帝 就 吩 咐 先 知 以 西 結 去 對 那 些 骸 骨 說

看 我 們 實 在 要 謹 慎 自 己 的 言 語, 或 許 我 們 可 以 這 樣 說 : 我 知 道, 在 人 所 不 能 的, 在 上 帝 都 能 路 18:27 當 問 題 的 答 案 再 次 回 到 上 帝 的 身 上, 上 帝 就 吩 咐 先 知 以 西 結 去 對 那 些 骸 骨 說 講 道 學 課 堂 講 道 科 目 : 講 道 學 學 生 姓 名 : 潘 泓 翔 任 課 老 師 : 蔡 慈 倫 老 師 學 生 學 號 :000012 講 道 經 文 : 以 西 結 書 37:1-14 講 道 經 文 : 以 西 結 書 37:1-14 題 目 : 上 帝 要 使 我 們 活 過 來 焦 點 句 : 活 過 來 功 能 句 : 讓 神 的 靈 進 入 我 們 裡 面, 使 我

More information

佛法教材系列 A5 編序 雜阿含經 是釋迦牟尼佛四十多年教法的精髓所在, 由劉宋. 求那跋陀羅由梵譯漢 ( 西元 年 ) 此經收錄在 大正藏 第 2 冊, 編號是 No.99 此處所編的 內觀教育版, 是依據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 的論文, 將經文重新編號並分段標點, 使其段落分明,

佛法教材系列 A5 編序 雜阿含經 是釋迦牟尼佛四十多年教法的精髓所在, 由劉宋. 求那跋陀羅由梵譯漢 ( 西元 年 ) 此經收錄在 大正藏 第 2 冊, 編號是 No.99 此處所編的 內觀教育版, 是依據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 的論文, 將經文重新編號並分段標點, 使其段落分明, 雜阿含經 弟子 / 如來品 譯者 : 求那跋陀羅法師 編輯 : 林崇安 佛法教材系列 A5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佛法教材系列 A5 編序 雜阿含經 是釋迦牟尼佛四十多年教法的精髓所在, 由劉宋. 求那跋陀羅由梵譯漢 ( 西元 435-445 年 ) 此經收錄在 大正藏 第 2 冊, 編號是 No.99 此處所編的 內觀教育版, 是依據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 的論文, 將經文重新編號並分段標點,

More information

覺醒之道 (A3): 練習佛法的簡要指南 泰國隆補敦著帕默禪師 (Ubasok Niranam) 編林崇安編譯 ( 內觀雜誌,113 期,pp.2-12, ) 1. 導言 (01) 隆補敦是阿姜曼尊者的最傑出弟子之一 他完成多年的頭陀行後, 住在蘇林省安布芒縣的布拉八藍寺, 一直到圓寂

覺醒之道 (A3): 練習佛法的簡要指南 泰國隆補敦著帕默禪師 (Ubasok Niranam) 編林崇安編譯 ( 內觀雜誌,113 期,pp.2-12, ) 1. 導言 (01) 隆補敦是阿姜曼尊者的最傑出弟子之一 他完成多年的頭陀行後, 住在蘇林省安布芒縣的布拉八藍寺, 一直到圓寂 內觀雜誌第 113 期 2015 年 1 月 內觀雜誌第 113 期 本期重點 : 覺醒之道 (A3): 練習佛法的簡要指南 阿含研究教材 : 手聲喻經 和 棄捨經 的要解 雜阿含 294 經 的要解 第 113 期內容 : 覺醒之道 (A3): 練習佛法的簡要指南 pp.2-12 阿含研究教材 : 1. 手聲喻經 和 棄捨經 的要解 pp.13-18 1. 雜阿含 273 經 手聲喻經 2. 雜阿含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四年十一月 放眼二十一世紀的大世界 核武 擴散 戰亂依然 環境污染 溫 室效應加劇 惡疾 空難 以及 自 然 災 害 頻 生 火 宅 中 人 苦不堪言 傳統的人生觀 價值觀逐漸剝離 網絡社會的虛 擬現實 真偽難辨 是非難決 令本來精神貧乏 心靈空虛的人 更加惶惑不安 環顧我們身處的 香港 政制 經濟 以至民生都 不得安穩 怨氣沖天 暴戾詛咒 抑鬱苦悶湧現 再加上自身的人 事感情 學業工作 可謂無一

More information

行語行意行 身行者 謂出入息 依止於身 繫屬於身 由依身故 而出入息 得名身行 語行者 謂論難分別 即此分別論難言辭故名語行 意行者 謂貪瞋癡心所法等 依止於心 繫屬於心 由依心故 得名意行 復有三行 何等為三 謂福行罪行不動行 是名三行 由行為緣 識法得起 識法者 識有六種 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行語行意行 身行者 謂出入息 依止於身 繫屬於身 由依身故 而出入息 得名身行 語行者 謂論難分別 即此分別論難言辭故名語行 意行者 謂貪瞋癡心所法等 依止於心 繫屬於心 由依心故 得名意行 復有三行 何等為三 謂福行罪行不動行 是名三行 由行為緣 識法得起 識法者 識有六種 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佛說決定義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762 [No. 763] 佛說決定義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7, No. 762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7 291308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駁 議 鄭 注 儀 禮 之 研 究 提 要 關 鍵 詞 : 儀 禮 鄭 玄 儀 禮 注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禮 學 訓 詁 注 釋 學 291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駁 議 鄭 注 儀 禮 之 研 究 一 前 言 ( 一 ) 鄭 玄 朱 熹 禮 學 的 地 位 和 意 義 : 292 ( 二 ) 關 於 敖 繼 公 知 人 論 世

More information

mark Tuesdays with Morrie Mitch Albom TEL(02) FAX(02)

mark Tuesdays with Morrie Mitch Albom TEL(02) FAX(02) Tuesdays with Morrie Mitch Albom mark 08 14 Tuesdays with Morrie Mitch Albom 1052511 www.locuspublishing.com 0800-006689 TEL(02) 87123898 FAX(02) 87123897 18955675 e-maillocus@locuspublishing.com 706 Copyright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