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07附錄 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07附錄 doc"

Transcription

1 ( 捌 ) 附錄 一 道品之雜論 ( 一 ) 大毘婆沙論 對 三十七菩提分 之雜論 釋開仁.2011/5/20 一 三十七菩提分法有三十七菩提分法 謂四念住 四正勝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道支 世尊雖說菩提分法, 而不說有三十七種, 但說七覺支名菩提分法 云何知然? 經為量故 謂契經說 : 有一苾芻來詣佛所, 頂禮雙足卻住一面而白佛言 : 如世尊說七覺支者, 何謂七覺支? 世尊告曰: 即七種菩提分法, 名七覺支 問 : 菩提分法有三十七, 何故世尊唯說七覺支名菩提分法? 答 : 佛隨苾芻所問而答 苾芻唯問七覺支故, 佛唯說七菩提分法 若彼苾芻問四念住乃至若問八道支者, 佛亦應隨彼所問一一而答 復次, 彼契經中, 唯說無漏菩提分法, 唯七覺支一向無漏, 故偏說之 餘通有漏, 故彼不說 有作是說 : 餘契經中亦具說有三十七種菩提分法, 時既久遠彼經滅沒 云何知然? 如彼尊者達羅達多作如是說 : 世尊有時說一道支, 有時說二, 乃至有時說三十七, 即三十七菩提分法 如斧柯喻契經中說 : 於三十七修道法中, 若唯取決定者, 則應說七種修道法, 謂七覺支唯無漏故 ; 若唯取不決定者, 則應說餘六位修道法, 謂四念住乃至八道支, 通有漏無漏故 ; 若通取決定不決定者, 則應說三十七種修道法, 謂前六位及七覺支 故三十七菩提分法, 亦是世尊契經所說 二 菩提分法體數之論述問 : 菩提分法名有三十七, 實體有幾耶? 答 : 此實體有十一或十二 ( 一 ) 三十七攝入七覺支若以一切攝入覺支即七覺支, 名既有七, 實體亦七 信 正思惟各唯一種 正語 業 命, 有說為二, 正命即是正語 業故 有說為三, 正語 業外有正命故 若說為二即唯十一, 若說為三則有十二 所以者何? 謂四念住 慧根 慧力 正見攝入擇法覺支 四正勝 精進根 精進力 正勤攝入精進覺支 四神足 定根 定力 正定攝入定覺支 114

2 念根 念力 正念攝入念覺支 信根 信力合為信故 ( 二 ) 三十七攝入八道支 若以一切攝入道支即八道支, 名雖有八, 實體不定 1 若說正念即正語 業, 實體唯七 若說正命非正語 業, 實體有八 復有信 喜 輕安 捨四, 故亦十一, 或有十二, 所以者何? 謂四念住 慧根 慧力 擇法覺支攝入正見 四正勝 精進根 精進力 精進覺支攝入正勤 四神足 定根 定力 定覺支攝入正定 念根 念力 念覺支攝入正念 信根 信力合為一信故 ( 三 ) 異說 : 三十七實體唯十 有作是說 : 正語 業 命戒自性故應合為一 若作是說, 菩提分法名有三十七, 實體唯十 如名實體如是, 名施設 體施設, 名異相 體異相, 名異性 體異性, 名差別 體差別, 名分別 體分別, 名覺 體覺, 應知亦爾 如是名為菩提分法自性 我物 相分 本性 三 關於三十七菩提分法之名義已說自性, 所以今當說 問 : 何故名為菩提分法, 菩提分法是何義耶? 答 : 盡無生智說名菩提, 已究竟覺四聖諦故 若法隨順此究竟覺勢用增上, 此中說為菩提分法 四 三十七菩提分法七位之別釋已釋總名, 一一所以今應別說 問 : 何故名念住乃至道支耶? 答 : 由念勢力折除自體故名念住 自體即是有漏五蘊, 要由念住折除彼故 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為勝, 故名正勝或名正斷 於正修習, 斷修法時, 能斷懈怠, 故名正斷 能為神妙功德所依, 故名神足 勢用增上, 故名為根 難可摧制, 故名為力 助如實覺, 故名覺支 助正求趣, 故名道支 2 1 念 = 命 宋 元 明 宮 2 (CBETA, T27, no. 1545, p. 495, c27-p. 496, c1) 115

3 五 三十七菩提分法七位之順位次第已說菩提分法, 所以次第今當說 問 : 何故先說四念住乃至後說八道支耶? 答 : 隨順文詞巧妙, 次第法故 復次, 隨順說者 受者輕便, 次第法故 復次, 四念住從初業地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 是故先說 四正勝從煖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 是故次說 四神足從頂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 是故次說 五根從忍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 是故次說 五力從世第一法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 是故次說 八道支見道中勝 ; 七覺支修 ( 道 ) 中勝 3 因論生論問 : 何故八道支見道中勝, 七覺支修道中勝耶? 答 : 求趣義是道支義, 見道速疾不越期心 順求趣義, 故見道中八道支勝 覺悟義是覺支義, 修道九品數數覺悟 順覺悟義, 故修道中七覺支勝 問 : 若爾, 何故先說七覺支, 後說八道支耶? 答 : 隨順文詞巧妙, 次第法故 復次, 隨順說者, 受者輕便, 次第法故 復次, 隨順增數次第法故 謂先說四, 次說五, 次說七, 後說八故 復次, 顯清淨法漸增長故 謂先修四, 次修五, 次修七, 後修八故 有餘師說 : 諸修行者, 先由念住於身等境, 自相共相如實了知, 除自相愚及所緣愚導起諸善, 如有目者引導盲徒, 是故最初說四念住 ; 由念住力了知境已, 於斷修事能發正勤, 故於第二說四正勝 ; 由正勝力令相續中, 過失損減功德增盛, 於殊勝定能正修習, 故於第三說四神足 ; 由神足力令信等五與出世法為增上緣, 故於第四說於五根 ; 根義既成, 能招惡趣, 煩惱惡業不能屈伏, 故於第五說於五力 ; 力義既成, 能如實覺四聖諦境無有猶豫, 故於第六說七覺支 ; 既如實覺四聖諦已, 厭捨生死欣趣涅槃, 故於第七說八道支 評曰 : 應知此中, 前說為勝 以修道位鄰近菩提, 順覺義勝故說覺支 又修道位九地九品數數能覺, 覺支勝故 4 3 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 25 6 分別賢聖品 : 初業位中能審照了身等四境, 慧用勝故說念住增 煖法位中能證異品殊勝功德, 用勤勝故說正斷增 頂法位中能持勝善趣無退德, 定用勝故說神足增 忍法位中必不退墮善根堅固, 得增上義故說根增 第一位中非惑世法所能屈伏, 得無屈義故說力增 修道位中近菩提位, 助覺勝故說覺支增 見道位中速疾而轉, 通行勝故說道支增 然契經中隨數增說先七後八, 非修次第 (CBETA, T29, no. 1558, p. 132, c20-29) 4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卷 96 (CBETA, T27, no. 1545, p. 496, c22-p. 497, a28) 116

4 ( 二 ) 印順法師 寶積經講記 所說的 七菩提行 以四念處, 治諸依倚身 受 心 法 : 行者觀身, 順身相觀, 不墮我見 順受相觀, 不墮我見 順心相觀, 不墮我見 順法相觀, 不墮我見 是四念處, 能厭一切身 受 心 法, 開涅槃門 以四正勤, 能斷已生諸不善法, 及不起未生諸不善法 ; 未生善法悉能令生, 已生善法能令增長 取要言之, 能斷一切諸不善法, 成就一切諸善之法 以四如意足, 治身心重 壞身一相, 令得如意自在神通 以五根, 治無信 懈怠 失念 亂心 無慧眾生 以五力, 治諸煩惱力 以七覺分, 治諸法中疑悔錯謬 以八正道, 治墮邪道一切眾生 5 再來說切近的法藥 七菩提行 菩提 (bodhi), 義譯為覺 達成正覺的條件, 因素, 名為菩提分, 或菩提支, 菩提品 總括佛說的菩提分, 主要的有三十七類, 名為三十七菩提分 這是可以分為七大類 : 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正道分 這七大類, 就是現在所要說的七菩提行 以下分別來解說 一 四念處 : 這是被稱為 一乘道, 能滅憂苦的重要法門, 菩薩就以此來救治眾生 四念處是 : 身念處 受念處 心念處 法念處 菩薩以身 受 心 法為繫念處, 心住於此而正觀察, 所以名身念處 ( 或譯念住 ) 法念處 以念得名, 而實體是念相應的智慧 6 四念處有二 : 7 A 別相念處: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B 總相念處: 觀身為不淨 苦 無常 無我 ; 觀法也是不淨 苦 無常 無我 5 大寶積經 卷 112(CBETA, T11, no. 310, p. 635, a12-23) 6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卷 187: 問: 念住以何為自性, 為以念? 為以慧耶? 若以念者, 此說云何通? 如說於身循身觀, 乃至廣說 若以慧者, 何故名念住? 又契經說當云何通? 如說於何處應觀念根, 謂於四念住 答 : 應說慧為自性 (CBETA, T27, no. 1545, p. 938, b5-10) 7 印順法師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p.683) 117

5 1 治諸依倚身 受 心 法 本經所說的, 也是總相念處, 但歸結於無我 因無常 苦 不淨等正觀, 最後都是為了引發無我正見, 這才是四念處法門的宗要 眾生對於身 受 心 法, 總是有所取著, 起常 樂 我 淨四倒 所以佛說四念處, 對治顛倒, 不再取著, 所以說 : 治諸依倚身 受 心 法 ; 依倚, 就是依之而生取著的意思 2 釋四念處 (1) 身念處 : 行者觀身, 順身相觀, 不墮我見 修 行者, 觀身 自身 他身 自他的色身, 隨 順身相觀 察 如觀身是種種不淨, 三十六物所成等, 8 就可以治滅執淨的顛倒 如隨順這身的實相 空無我性來觀察, 就不再依著身而起我執, 就能 不墮我見 了 身體, 確是最容易引起我執的, 所以如來說法, 每每是先說身念處 (2) 受念處 : 順受相觀, 不墮我見 修行者, 隨 順受 苦受 樂受 捨受的實 相 來觀察 受, 一切都離不了苦, 所以觀受是苦, 能不著受而治樂顛倒 如觀受的實相, 從因緣所起, 了無自性可得, 那就不會計著受而 不墮我見 了 (3) 心念處 : 順心相觀, 不墮我見 眾生的顛倒, 莫過於執著心識為常住不變的 這雖是婆羅門教以來的老執著, 也實是眾生的通病 所以修行者, 隨 順心相, 觀心識如流水 燈燄, 剎那生滅無常 無常是空初門, 9 從生滅無常中, 得空無我正見, 就能除常倒而 不墮我見 了 (4) 法念處 : 順法相觀, 不墮我見 一切法中, 除了色 ( 身 ) 法, 及心法中的受與識, 其他如想 思等一切心相應行, 心不相應行 有為法 ; 還有無為法 這些, 就是法念處觀察的對象 修行者, 隨 順法相 而起正觀, 沒有一法是可取可著的 ; 也就是沒有一法是可以安立為我的 ( 如著法是有, 這就是執我的所在 ), 因而能 不墮我見 3 結: 是四念處, 能厭一切身 受 心 法, 開涅槃門 是四念處, 如能修習觀察, 都能不起我見, 就 能厭一切 身 受 心 法, 也就是能厭離生死流轉, 心向涅槃 所以說能 開涅槃門, 而有了進入涅槃的可能! 8 如 中阿含.98 念處經 卷 24 ( 大正 1,582b7-584b29) 9 大智度論 卷 31 1 序品 : 問曰: 汝說畢竟空, 何以說無常事? 畢竟空今即是空, 無常今有後空! 答曰 : 無常則是空之初門 ; 若諦了無常, 諸法則空 以是故, 聖人初以四行觀世間無常 ; 若見所著物無常, 無常則能生苦 ; 以苦故心生厭離 若無常 空相, 則不可取, 如幻如化 是名為空 外物既空, 內主亦空, 是名無我 (CBETA, T25, no. 1509, p. 290, c2-9) 118

6 二 四正勤 : 這是四種能斷除懈怠 放逸, 勇於為善的精進, 所以也名四正斷 10 勤與精進, 佛法中都是指向上向善的努力來說 那四種呢? 1 能斷已生諸不善法 由於精進, 能斷 過去 已生諸不善法 煩惱 已生的已經過去了, 但過去了的煩惱, 還能影響自己身心, 束縛自己, 這要以精進來斷除他 如曾經加入了社會的不良組織, 雖然好久沒有活動了, 但還受他的控制 必須以最大的勇氣, 割斷過去的關係, 才能重新做人 2 不起未生諸不善法 以精進來達成 不 再生 起未生諸不善法 未生的煩惱, 還沒有生起, 那不是沒有嗎? 不能說沒有, 只是潛在而沒有發現出來罷了 這必須精進對治, 使善法增長, 智慧增長, 才能使未生的煩惱, 再沒有生起的機會 3 未生善法悉能令生 未生 起的 善法, 要以精進力, 能令生 起 這如潛在的財富, 生得的智力, 要努力使他充分發揮出來一樣 4 已生善法能令增長 對 已生 起的 善法, 要常生歡喜心 ; 加以不斷的熏修, 能令 他一天天 增長 廣大起來 取要言之, 能斷一切諸不善法, 成就一切諸善之法 這四種正勤, 扼 要 的說一句, 這是 能斷一切不善法, 成就一切諸善 法 的精進 沒有精進, 是不能達成這一目標 依大乘法說 : 修空名為不放逸 11 了達一切法性空, 才能痛惜眾生, 於沒有生死中造成生死, 沒有苦痛中自招苦痛 ; 才能勇於自利利他, 不著一切法, 而努力於斷一切惡, 集一切善的進修 三 四如意足 : 1 如意, 是神通自在 神通自在, 依禪定而引發 禪定有欲 ( 希願 ) 增上, 勤增上, 心 ( 止的別名 ) 增上, 觀增上, 依這四法而修成定, 為神通所依止 ( 如足一樣 ) 所以欲 勤 心 觀所成定, 名為四如意足, 也叫四神足, 這是得定發通的重要行門 12 2 但為什麼會發神通呢? 如他心通能知他人的心念 ; 神境通能入地 履水 升空, 10 如 雜阿含.877 經 卷 31( 大正 2,221a21-b1) 11 (1) 十住毘婆沙論 卷 8 18 共行品 : 修空不放逸者, 修有二種 : 得修 行修 修空力故, 信有為法皆是虛誑亦不住空 諸法無定, 是故常自攝撿心不放逸 (CBETA, T26, no. 1521, p. 64, b19-21) (2) 大智度論 卷 17 1 序品 : 修有二種: 一 得修, 二 行修 得修, 名本所不得而今得 ; 未來世修自事, 亦修餘事 行修, 名曾得, 於現前修, 未來亦爾, 不修餘 如是等種種諸禪定中修 (CBETA, T25, no. 1509, p. 187, a23-26) 12 長阿含.4 闍尼沙經 卷 6( 大正 1,36a7-12); 法蘊足論 卷 4( 大正 26,471c14-475c7) 119

7 那怕千里萬里, 一念間就能到達, 這怎麼會可能呢? 要知身心 世界, 都是因緣和合的幻相, 沒有自性可得 而眾生無始妄執, 卻取著 一合相, 想像為一一個體的實在 由於實執的熏習, 身心世界, 一一固體化, 麤重化, 自成障礙, 如因誤會而弄到情意不通一樣 這才自他不能相通, 大小不能相容, 遠近不能無礙 修發神通, 不過部分或徹底的, 恢復虛通無礙的諸法本相而已 3 如修世間禪定, 那是修得離去我們這個欲界繫的身心世界, 也就是最實體化, 粗重化的身心世界 從根本禪 色界繫法中, 修發得神通自在 但這只是心色比較微妙輕靈, 還只是有限度的虛通無礙 治身心重 壞身一相, 令得如意自在神通 如修大乘出世禪定, 那是觀一切法如幻性空, 也就得一切法無礙 ( 論說 : 以無所得, 得無所礙 ) 所以能對 治身心 的個體化, 麤 重 化, 破 壞身 心的 一 合 相, 而得心意相通, 法法無礙, 得如意自在神通 13 四 五根 : 根是根基深固的意思 1 治無信 : 修信根, 能對 治 不信三寶四諦的 無信 2 治懈怠 : 修精進根, 如四正勤, 能對治懶於為善, 勇於作惡的 懈怠 3 治失念 : 修念根, 如四念處, 能繫心念處, 對治 失念 正念的忘失 4 治亂心 : 修定根, 如四禪, 能對治散 亂心 5 治無慧眾生 : 修慧根, 如四諦 二諦 一實諦的正知, 能對治 無慧 的 眾生 眾生二字, 應通前四根 五法具足, 善法才堅固, 所以叫五根 14 五 五力 : 1 五力的內容, 還是上面說的信 勤 念 定 慧 2 治諸煩惱力 但由於五根的善力增強, 進而有破 治 不信等 諸煩惱 的 力 量, 所以又名為五力 六 七覺分 : 也名七菩提分 1 擇法覺支( 支就是分 ): 擇是簡擇 抉擇, 為觀慧的別名 ; 法是智慧簡擇的正法 這是七覺分中的主體, 餘六是助成 2 喜覺支: 喜是喜受, 因為深嘗法味, 遠離憂苦而得悅樂 3 精進覺支, 即依擇法而向寂滅的精進 4 念覺支, 即正念相續 如 大智度論 卷 5( 大正 25,97c22-98a7) 如 大毘婆沙論 卷 141( 大正 27,726b13-20) 120

8 5 輕安覺支, 是因得定而起的身心輕安 6 定覺支, 即與慧相應的正定 7 捨覺支, 這不是捨受, 而是行蘊中的捨心所, 住心平等而不取不著 治諸法中疑悔錯謬 以擇法為中心的七覺分, 能達成正法的覺證 如能現覺正法, 知法入法, 就能對 治 於 諸法中 所有的 疑悔錯謬 在迷不覺的眾生, 在人生旅程中, 不是面臨歧途, 躊躇不決 疑 ; 就是走上錯路, 盲目前進而死路一條 錯謬 錯誤與疑惑, 到頭來是徬徨 空虛 憂悔 正覺的聖者, 主要為斷除三結 我見 戒禁取 疑 我見是理的迷謬 ; 戒禁取是行為的錯謬 ; 而疑是對三寶四諦 真理與道德的懷疑 如真正的覺悟了, 這一切煩惱都不再存在, 因而是真知灼見, 心安理得, 充滿了正法的喜樂, 而沒有憂悔 ( 這名為 於法無畏 15 ) 在一切菩提分中, 這是極重要的一項 七 八正道 : 這是如來說法, 最先揭示的道品, 為離邪向正, 轉迷啟悟的修持軌範 1 正見: 於四諦 二諦 一實諦的深徹知見, 為八正道的主導者 2 正思惟: 對於正見的內容, 深思而求其實現 這二者, 屬於慧學 3 正業: 為遠離殺 盜 淫的身惡行, 而有身正業 4 正語: 為遠離妄語 兩舌 惡口 綺語, 而有正語 5 正命: 是如法得財, 如法使用, 所有的正常經濟生活 這三者屬於戒學 6 正精進: 即斷惡修善, 為助成一切道品 ( 三學 ) 的精勤 7 正念: 於正見 正思所得的正法, 繫念現前, 不忘不失 8 正定: 因繫心一處, 到達禪定的成就 這二者是定學 治墮邪道一切眾生 八正道, 以無漏的戒 定 慧為體 這不但是聖者的, 八正道行入涅槃, 也是凡夫邪道的徹底對治者, 所以說能對 治墮邪道 的 一切眾生 墮邪道, 即邪定聚眾生 邪道, 是八邪道 邪見 邪思惟 邪業 邪語 邪命 邪精進 邪念 邪定 有了八邪, 一定墮落惡趣 修八正道, 才能迴邪向正而使他解脫 大寶積經 卷 淨居天子讚偈品 : 爾時, 師子遊步天子說偈讚曰 : 佛於法無畏, 曉了諸法故, 無礙故無著, 無能難問者 (CBETA, T11, no. 310, p. 405, c28-p. 406, a1) 16 印順法師 寶積經講記 (p ) 121

9 二 道品總攝為十類, 然八正道與三學即可圓滿攝持 佛說道諦, 總是說八正道支 但散在各處經中, 佛說 的修道項目, 更有種種 道品 道品, 是道類, 是將修道的項目, 組成一類一類的 經中將道品, 總集 為 三十七 道品, 分七大類 :( 一 ) 四念處;( 二 ) 四正勤;( 三 ) 四神足;( 四 ) 五根;( 五 ) 五力 ;( 六 ) 七覺支;( 七 ) 八正道支 這七大類 三十七類, 為什麼叫道品? 道是菩提的意譯, 這些都是修行而得三菩提 正覺的不同項目, 所以叫道品 四正勤與八正道, 上面已經說到 還有, 四念處是 : 身念處, 受念處, 心念處, 法念處 念處是慧相應的念, 重在觀慧 如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四神足是定, 定為神通所依止, 稱為神足 雖是定, 但由修發三摩地的主力, 有由欲, 由勤, 由止, 由觀而不同, 所以分為四神足 五根是 : 信根, 勤根, 念根, 定根, 慧根 這五項功德, 修得堅定而為引發功德的根源, 名為根 五力, 就是上面的五事, 但已有降伏煩惱等力量, 所以叫力 七覺支是 : 念覺支, 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 喜覺支, 輕安覺支, 定覺支, 捨覺支 這是道品中的重要一類, 為引發正覺的因素 解脫生死的道品, 為什麼說有這七類 三十七品呢? 古人以為 : 道 體是 同 一的 修習的功德, 本來是很多的, 佛說的也只是舉其主要而說 眾生的生死是同一的, 解脫生死的道, 不會是不同的 不過 隨 眾生的根 機 不同, 佛就說有別 異 的道品而已 因為從經中看來, 任何一項道品 ( 其實是包含一切功德, 不過舉其重要而說 ), 都是能解脫生死的, 都說為 一乘道 的 將一切道品總合起來, 解脫道的主要項目, 不外乎十類 : 一 信 信根, 信力 二 勤 四正勤, 勤根, 勤力, 精進覺支, 正精進 三 念 念根, 念力, 念覺支, 正念 四 定 四神足, 定根, 定力, 定覺支, 正定 五 慧 四念處, 慧根, 慧力, 擇法覺支, 正見 六 尋思 正思惟 七 戒 正語, 正業, 正命 八 喜 喜覺支 九 捨 捨覺支 十 輕安 輕安覺支 道的主要項目, 雖有此十種 但正見成就, 就能得信成就 而喜, 捨, 輕安, 不外乎定中的功德 所以八正道的敘述, 是最圓滿的 ; 而三學是最簡要的 或 者說: 在個人修學的程序上, 這七類道品, 都是需要的 ; 是淺深 次第的差 別, 而一類類的進修 這是說 : 初修學時, 修四念處 ; 到了煖位, 修四正勤 ; 頂位修四神足 ; 忍位修五根 ; 世第一位修五力 ; 見道位修八正道 ; 修道位修七覺支, 但這也不過約特勝的意義說說而已 印順法師 成佛之道 ( 增註本 ),(p.232-p.235) 122

10 三 解脫道之次第與斷惑之品目 ( 一 ) 八正道為聖道的總綱 釋尊本著自證的解脫境地, 為眾生說法, 眾生也能像佛那樣的得大解脫, 這就名為轉法輪 佛說的解脫道, 就是中道, 如 銅鍱律 大品 ( 南傳三, 一八 ~ 一九 ) 說 : 諸比丘! 世有二邊, 出家者不應親近 何等為二? 於諸欲愛欲貪著事, 是下劣 卑賤, 凡夫所行而非聖賢, 無義相應 自煩苦事, 是苦非聖賢法, 無義相應 如來捨此二邊, 依中道而現等覺, 眼生 智生, 寂靜 證智 正覺 涅槃所資 諸比丘! 何謂如來現等覺, 眼生 智生, 寂靜 證智 正覺 涅槃所資之中道? 即八聖道, 謂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當時的印度, 有的貪著欲樂, 從事外向的物欲追求, 這主要是一般在家的 有的過著苦行生活, 是多數的出家人, 如尼犍若提子 (Nirgrantha-jñātiputra) 從世間苦迫的徹底解脫來說, 專於物欲追求, 極端苦行 二邊, 都不是聖賢法, 是沒有義利, 沒有價值的 釋尊捨棄二邊, 依中道行而得現等覺 中是正確的, 沒有偏頗而恰到好處的 ; 中道是正行, 依之進行而能到達 現等 [ 正 ] 覺及涅槃的 中道就是八 ( 支 ) 聖 [ 正 ] 道, 八正道是一切聖者所共由的, 所以經中稱為 古仙人道 釋尊臨涅槃時, 化度須跋陀羅, 還是這樣說 : 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 則無第一沙門果, 第二 第三 第四沙門果 聖者的果證, 現等覺與涅槃, 離了八正道是不可能的 八正道的內容是 : 正見是正確的知見, 正思惟是正確的思考, 正語是正當的語言文字, 正業是正當的身體行為, 正命是正當的經濟生活, 正精進是止惡行善的正當努力, 正念是純正的專心一意, 正定是純正的禪定 這八者就是法, 所以說 : 正見是法, 乃至 正定是法 釋尊依八正道而現等正覺, 為弟子們宣說, 弟子依法修行, 八正道也就出現於弟子心中 從佛心而轉入弟子心中, 所以名為轉法輪 ; 法輪是以八聖道為體的 中道 八支聖道, 是修學的聖道內容, 也表示了道的修學次第 歸納聖道為三學 : 戒 心 慧 依三學來說 : 正見 正思惟是慧 ; 正語 正業 正命是戒 ; 正念 正定是心, 心是定的異名 ; 正精進是通於三學的 三學是道, 修道所證的是解脫, 道與解脫合說為四法, 如 長阿含經 ( 二 ) 遊行經 ( 大正一, 一三上 ) 說 : 諸比丘! 有四深法 : 一曰聖戒, 二曰聖定, 三曰聖慧, 四曰聖解脫 戒 定 慧 解脫 四法, 與四清淨相當, 如 雜阿含經 卷二一 ( 大正二, 一四八下 ~ 一四九上 ) 說 : 如來應等正覺說四種清淨: 戒清淨, 心清淨, 見清淨, 解脫清淨 依 增支部 說, 這是 四清淨精勤支 雜阿含經 解說為 戒淨斷 心淨斷 等, 斷就是精勤的異譯, 如 四正勤 即 四正斷 見清淨的見, 是如實知見, 是慧的異名 從如實知見到究竟解脫, 在修學上還有層次, 所以又立七清淨, 如 中部 ( 二四 ) 傳車經 ( 南傳九, 二七三 ) 說 : 123

11 唯戒清淨至心清淨, 唯心清淨至見清淨, 唯見清淨至斷疑清淨, 唯斷疑清淨至道非道知見清淨, 唯道非道知見清淨至方途 [ 行道 ] 知見清淨, 唯方途知見清淨至知見清淨, 唯知見清淨至無取著般涅槃 七清淨在修道得果上, 有依前起後的次第意義, 終點是解脫涅槃 中阿含 七車經, 譯七清淨為 : 戒淨, 心淨, 見淨, 疑蓋淨, 道非道知見淨, 道跡知見淨, 道跡斷智淨 見清淨以下, 都是慧學 依戒而定, 依定而慧, 依慧得解脫 : 這一修行次第, 是完全正確的 如戒行不清淨, 言行不如法, 那即使修得定, 也是邪定 七清淨的修行次第, 依 瑜伽論 說 : 依無我正見斷薩迦耶見, 是見清淨 於三寶 四諦的疑惑, 永遠超越, 是度疑清淨 八正道是道, 世間苦行等是非道計道, 戒禁取永斷, 所以是道非道智見清淨 斷薩迦耶見 疑 戒禁取 三結, 就是依初果向得初果 依初果到四果的, 佛說有四通行 (catasra-pratipada), 或譯四事行跡, 就是行智見清淨 依阿羅漢道智, 斷一切煩惱, 名行斷智見清淨 斷盡一切煩惱, 得阿羅漢果, 就得究竟解脫的涅槃了 這一道的進修次第的解說, 與 中阿含經 意相合 八支聖道, 在聖者是具足的 ; 如從修學來說, 八聖道也有次第的意義 修學而求解脫的, 一定要依善知識 ( 後代也通於經論 ) 聽聞正法, 經如理作意, 才能引生出世的正見 所以說 : 二因二緣, 起於正見 聖道如日輪, 正見如日出前的明相, 如 雜阿含經 卷二八 ( 大正二, 一九八中 ) 說 : 如日出前相, 謂明相初光 如是比丘正盡苦邊, 究竟苦邊前相者, 所謂正見 彼正見者, 能起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正見能引起正志 [ 正思惟 ] 等, 正見是先導的, 也是正道所不能離的 如依修學次第說 : 聞正法而起 ( 一 ) 正見, 是聞所成慧 ( 二 ) 正思惟不是單純的義理思惟, 而是正思惟要從實行以達成理想, 古人譯為正志或正欲, 表示了行踐的趣向 因此, 依正思惟而起的, 對外事就有 ( 三 ) 正語,( 四 ) 正業,( 五 ) 正命,( 六 ) 離惡行善的正精進, 這就是戒清淨 那時的正見, 就是思所成慧 進而在內心方面, 依正精進而修 ( 七 ) 正念,( 八 ) 正定, 就是心清淨 那時的正見, 是與定相應的修所成慧 如定慧相應, 引發無漏聖慧, 那就是見清淨了 從見清淨進修到斷智見清淨, 都是聖慧 相應部 ( 四七 ) 念處相應 ( 南傳一六上, 三九一 ) 說 : 何為善法之初? 謂善清淨戒, 正直見 鬱低迦! 汝善清淨戒, 得正直見 鬱低迦! 汝依戒 住戒修四念處 依經說, 應該先修清淨戒與正直見, 然後依 ( 正見正 ) 戒而修四念處, 這是符合八支正道的次第進修的 如以五根與八正道對論, 那末,( 一 ) 信是依勝解而來的, 所以正見能成就信根 ( 二 ) 精進根是止惡行善的, 與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相當 ( 三 ) 念根與 ( 四 ) 定根, 就是正念與正定 ( 五 ) 慧根, 約次第說, 就是無漏慧了 八正道以正見為先, 五根以慧根為後, 其實, 慧是在先的, 也與一切正道不相離的, 如 雜阿含經 卷二六 ( 大正二, 一八三中 ) 說 : 此五根, 一切皆為慧根所攝受 譬如堂閣眾材, 棟為其首, 皆依於棟, 以攝持故 124

12 八正道為聖道的總綱, 試列表如下 : 18 ( 聞慧 ) 正見 -- ( 成信 ) ( 思慧 ) 正思惟 --( 起願欲 ) 正語 正業 戒清淨正命正精進 正念 -- 心清淨 ( 修慧 ) 正定 ( 現證慧 )-- 見清淨 ( 二 ) 能斷除煩惱者, 唯有定與慧 佛說的解脫道, 原始是以八正道為本的 因機設教, 成立不同的道品 古人依道品的數目次第, 總列為 : 四念處,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聖道分 七類共三十七道品, 成為佛教界的定論 說一切有部論師, 以此為進修次第的全部歷程, 未必與事實相符, 這不過是條理總貫, 作如此解說而已 八正道的內容, 不外乎戒, 心, 慧 三學 經上說 : 戒, 定, 慧, 解脫 ; 戒清淨, 心清淨, 見清淨, 解脫清淨, 正是以戒 定 慧的修習而實現解脫 然從聖道的修習來說, 經中或先說聞法, 或先說持戒, 而真能部分的或徹底的斷除煩惱, 那就是定與慧了 化地部說 : 道唯五支 ; 不取正語, 正業, 正命 ( 這三支是戒所攝 ) 為道體, 也是不無意義的 定與慧, 要修習而成 分別的說 : 修止 奢摩他可以得定, 修觀 毘缽舍那可以成慧 止是住心於一處, 觀是事理的觀察, 在修持上, 方法是不相同的 但不是互不相關, 而是相互助成的, 如 雜阿含經 卷一七 ( 大正二, 一一八中 ) 說 : 修習於止, 終成於觀 ; 修習觀已, 亦成於止 謂聖弟子止觀俱修, 得諸解脫界 依經說, 有先修止而後成觀的, 有先修觀而後成止的 一定要止觀雙修, 才能得 淺深不等的 ) 種種解脫界 增支部 分為四類 : 一 修止而後修觀 ; 二 修觀而後修止 ; 三 止觀俱修 ; 四 掉舉心重的, 在止觀中特重於修止 這可見, 止與觀, 定與慧, 可以約修持方法而分別說明, 而在修持上, 有著相成的不可或缺的關係 所以 大毘婆沙論 引 法句 說 : 慧闕無靜慮( 禪 ), 靜慮闕無慧 ; 是二具足者, 去涅槃不遠 印順法師 華雨集 ( 二 ) (p.19-p.26) 印順法師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二節,(p.11-p.12) 125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內觀之道 林崇安教授圖 / 文 內觀臉書系列 4 內觀教育基金會 / 內觀教育禪林 2015.07( 初版 ) 1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2015.07.30 2 內觀之道 1 離苦 內觀之道就是離苦之道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_???:??????????? doc

Microsoft Word _???:??????????? doc 3 未生善法悉能令生未生善法悉能令生 : 未生起的善法, 要以精進力, 能令生起 這如潛在的財富, 生得的智力, 要努力使他充分發揮出來一樣 4 已生善法能令增長已生善法能令增長 : 對已生起的善法, 要常生歡喜心 ; 加以不斷的熏修, 能令他一天天增長廣大起來 取要言之, 能斷一切諸不善法, 成就一切諸善之法 : 這四種正勤, 扼要的說一句, 這是能斷一切不善法, 成就一切諸善法的精進 沒有精進,

More information

演講題綱或摘要(A4三頁左右),請於二月七日以前惠傳,以備印發

演講題綱或摘要(A4三頁左右),請於二月七日以前惠傳,以備印發 法蘊足論 的要義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35 期,p.4,2009.04) 一 前言 有關論藏的源流, 依據 有部毘奈耶 雜事 的記載, 佛滅當年結 集完經和律後, 大迦葉考慮到 : 後世之人, 少智鈍根, 依文而解, 不達深義, 所以特別編出經律的本母 ( 摩窒里迦 ), 而後往下傳誦 ; 另一方面, 舍利弗 目乾連 迦旃延等大弟子對佛經的解釋, 其弟子們也往 下傳誦, 這些解釋經義的論述, 便是

More information

三十七道品講義 2010 年 11 月印 鄭石岩教授撰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 目次 第一講三十七道品的旨趣... 1 壹 序論... 1 貳 雜阿含經 與三十七道品的關係... 1 參 維摩詰經 中的佛國... 2 肆 大般若經 說大乘菩薩所當行... 2 伍 華嚴經 說三十七道品為佛事... 2 陸 三十七道品的內容... 4 柒 結語... 4 第二講四念處... 5 壹 觀身不淨... 5 貳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慈悲的力量 目錄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3 二 世界的希望在教育 9 三 奉獻他人完成自我的人生旅程 16 四 根與芽 與 心六倫 一條相同的道路 20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3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主持人 ( 以下稱主 ): 珍古德 ( 以下稱珍 ): 4 慈悲的力量 聖嚴法師 ( 以下稱師 ):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5 主 : 珍 : 6 慈悲的力量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T051F_01

T051F_01 維 摩 詰 經 節 要 1.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卷 1 1 佛 國 品 : 眾 生 之 類 是 菩 薩 佛 土 所 以 者 何? 菩 薩 隨 所 化 眾 生 而 取 佛 土, 隨 所 調 伏 眾 生 而 取 佛 土, 隨 諸 眾 生 應 以 何 國 入 佛 智 慧 而 取 佛 土, 隨 諸 眾 生 應 以 何 國 起 菩 薩 根 而 取 佛 土 所 以 者 何? 菩 薩 取 於 淨 國, 皆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福 建 福 州 市 长 乐 市 电 视 机 影 音 及 配 件 产 品 小 家 电 产 品 长 乐 市 吴 航 洪 鸣 家 用 电 器 维 修 店 长 乐 市 西 洋 北 路 69 号 0591-28805221 0591-350200 福 建 福 州 市 平 潭 县 电 视 机 影 音 及 配 件

福 建 福 州 市 长 乐 市 电 视 机 影 音 及 配 件 产 品 小 家 电 产 品 长 乐 市 吴 航 洪 鸣 家 用 电 器 维 修 店 长 乐 市 西 洋 北 路 69 号 0591-28805221 0591-350200 福 建 福 州 市 平 潭 县 电 视 机 影 音 及 配 件 市 / 县 可 服 务 产 品 服 务 中 心 名 称 服 务 中 心 地 址 联 系 电 话 传 真 邮 政 编 码 安 徽 安 庆 市 大 观 电 视 机 影 音 及 配 件 产 品 小 家 电 产 品 安 庆 市 仁 和 家 用 电 器 维 修 部 安 庆 市 德 宽 路 109 号 0556-5515163 0556-5515163 246004 安 徽 安 庆 市 潜 山 县 小 家 电

More information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緣 起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緣 起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目 錄 緣 起 聖 嚴 法 師 2 一 我 們 環 保 的 目 標 推 動 全 面 社 會 的 淨 化 4 二 禮 儀 環 保 的 基 礎 觀 念 的 淨 化 與 個 人 的 淨 化 8 ( 一 ) 觀 念 的 淨 化 : 負 責 任 盡 責 任 8 ( 二 ) 個 人 的 淨 化 : 心 儀 口 儀 身 儀 8 三 禮 儀 環 保 的 重 要 性 10 ( 一 ) 個 人

More information

1 成佛之道 第一章 : 歸敬三寶 ~ 第四章 : 三乘共法 / 圓波法師 目次 壹 印順導師 成佛之道 自序... A-2 一 撰書的初衷二 一切佛法有相依相攝的意義三 方便有多門, 歸元無二路貳 第一章 歸敬三寶... A-3 一 歸依三寶的真實義二 歸依有四正行参 第二章 聞法趣入... A-4 一 聞法應離的過失二 可以為人依止的師長底限三 一切佛法內在有著相依相攝的關係肆 第三章 五乘共法...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5343030AB4FA5C0A448ADFBA4FEAFC5C0B3C0CBB8EAAEC6B2C4A447B3A1A5F7393830323036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5343030AB4FA5C0A448ADFBA4FEAFC5C0B3C0CBB8EAAEC6B2C4A447B3A1A5F73938303230362E646F63> 保 母 人 員 單 一 級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術 科 測 試 應 檢 參 考 資 料 試 題 編 號 :15400-960401~8 審 定 日 期 :96 年 11 月 30 日 修 訂 日 期 :97 年 1 月 31 日 98 年 0 月 06 日 保 母 人 員 單 一 級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術 科 測 試 應 檢 參 考 資 料 第 二 部 份 壹 保 母 人 員 技

More information

復次, 何處說三十七品但是聲聞 辟支佛法, 非菩薩道? 是 般若波羅蜜 摩訶衍 品 中, 佛說 四念處 (197c) 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 5, 三藏中亦不說三十七品 獨是小乘法 三 教一乘三 隨本願, 根利鈍, 有無悲心 ( 印順法師, 大智度論筆記 [C025]p.228) 佛以大慈故, 說三十

復次, 何處說三十七品但是聲聞 辟支佛法, 非菩薩道? 是 般若波羅蜜 摩訶衍 品 中, 佛說 四念處 (197c) 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 5, 三藏中亦不說三十七品 獨是小乘法 三 教一乘三 隨本願, 根利鈍, 有無悲心 ( 印順法師, 大智度論筆記 [C025]p.228) 佛以大慈故, 說三十 慧日佛學班第 3 期 ( 大智度論 ) 大智度論 卷 19 釋初品中三十七品義第三十一 ( 大正 25,197b13-205c22) 大智度論 卷 019 釋厚觀 (2008.1.5) 經 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 1, 不生故, 應具足四念處 四正懃 四如 論 壹 三十七道品 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覺分 八聖道分 2 ( 壹 ) 菩薩道中說聲聞三十七品的理由 問曰 : 三十七品是聲聞 辟支佛道,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23_SC.doc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23_SC.doc 圆觉经第廿三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三十七助道品的第四品类, 是 五根 为什么称为 根 呢? 因为这五法, 就像植物的根一样, 植物都是先有种子发芽, 发芽之后, 如果根还没有生的话, 这个芽也很容易会烂坏掉 就是用这个来比喻, 前面虽然修四念处观, 能够使善芽萌发, 但是根还没有生, 因为根还没有生, 因此所萌的善芽也容易烂坏, 所以必须修习现在说的五法, 使善根生, 这就是为什么称为 根 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4 素人頭家圓夢 65 圓夢 桃城食在好味道 3 5 2000 9 6 5 11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8 素人頭家圓夢 69 透過臉書分享, 用美食料理和粉絲搏感情 3 好手藝 講究的製程, 這些店家習以為常 的事, 對消費者來說卻是最難得的堅持, 3 消費者在找的不就是這樣的好東西? 2000 1500 1000 8 70 素人頭家圓夢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抓到重點 + 專注力, 做事有效率 GPS You Can Change Your Way of Working Just by Changing Your Way of Thinking 高橋政史 著 黃玉寧 譯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8 12 1930 60 3 Steve Jobs 你所需要的是技巧? 還是思考方法?

More information

愛上傲嬌老師目次第十七課男人的恢復力是很好的004 第十八課喝酒,是最容易喝出感情的012 第十九課男人急起來,是可以不擇手段的055 第二十課到底,他是可以被打敗的111 第二十一課結果,他才是最後的那個人143 第二十二課這個人,從來都是屬禽獸的162 尾聲好一隻占有慾強大的獸181 屈雲番外愛上甜味棉花糖183 2 古承遠番外 新黑夜裡總會有顆星199 李悠然番外 新週而復始的一天205 屈雲番外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2 3 13 17 22 26 1 2 8 100738 +86 (10) 8508 5000 +86 (10) 8518 5111 www.kpmg.com.cn 2006 4 2002 2006 1 28% 2006 17 8 500 2006 2006 2006 7 2.5 2 1 500 500 40% 500 10 16 14 12 10 8 6 4 2 2002-2006 5.1 5.9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關 鍵 報 告 KEY POINT REPORT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 L3C BB Corp 20149 31.6 20157 2

關 鍵 報 告 KEY POINT REPORT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 L3C BB Corp 20149 31.6 20157 2 no.04 關 鍵 報 告 KEY POINT REPORT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 L3C BB Corp 20149 31.6 20157 2 社 會 企 業? 社 會 效 益 債 券 創 櫃 板?? 社 會 創 新? KEY WORDS B Lab B 型 企 業 多 元 就 業 開 發 方 案?? 培 力 就 業 計 畫? 3 關 鍵 報 告 KEY POIN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7 291308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駁 議 鄭 注 儀 禮 之 研 究 提 要 關 鍵 詞 : 儀 禮 鄭 玄 儀 禮 注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禮 學 訓 詁 注 釋 學 291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駁 議 鄭 注 儀 禮 之 研 究 一 前 言 ( 一 ) 鄭 玄 朱 熹 禮 學 的 地 位 和 意 義 : 292 ( 二 ) 關 於 敖 繼 公 知 人 論 世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14 學 年 度 大 學 繁 星 推 薦 入 學 - 第 一 類 學 群 至 第 七 類 學 群 各 校 系 一 覽 表 21 中 學 系 16 16 22 外 國 語 文 學 系 23 劇 場 藝 術 學 系 2 2 24 企 業 管 理 學 系 1 11 2 資 訊 管 理 學 系 學 測 術 科 考 試 分 發 比 序 科 目 檢 定 及 級 分 項 目 檢 定 及 分 數 項 目 4 4 學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第二節民主式人民主義策略 conjuncture 446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vs vs vs 448 第二節民主式人民主義策略 449 平等分享塑造性偏好的權力 450 多元主義 : 自由派 vs 人民民主 451 self-legitimizing 更精確地說, 如 452 果某個團體就地共同決定的反宰制實踐, 沒有遭到其他人民主體 (

More information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查 詢 本 公 司 資 訊 公 開 說 明 文 件, 請 上 本 公 司 網 站, 南 山 產 物 團 體 傷 害 保 險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給 付 ( 日 額 型 ) 附 加 條 款 ( 主 要 給 付 項 目 :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金 日 額 保 險 金 ) 100.05.27(100) 美 亞 保 精 字 第 0097 號 函 備 查 101.08.08(101) 美 亞 保 精

More information

Session 15-Col-1.pdf

Session 15-Col-1.pdf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5 15 1 5 15 2 5 15 3 5 15 5 5 15 6 167 1 5 15 1 2 3 4 5 15 2 5 15 3 5 6 5 15 5 168 7 5 15 6 8 1 2 3 4 1 2 3 169 3 --- 4 170 171 5 15 1 5 15 1 172 5 15 1 1 2 3 4 5 173 5 15

More information

篇 考 績 察 事 條 例 有 關 額 外 給 與 考 績 獎 金 之 規 定 待 遇 俸 給 現 行 俸 給 及 各 項 加 給 危 勞 降 齡 退 休 具 有 危 險 及 勞 力 等 特 殊 性 質 職 務 降 低 退 休 年 齡 規 定 察 陞 遷 資 積 計 分 察 局 內 部 請 調 或 陞 職, 資 積 計 分 作 業 察 定 期 請 調 作 業 基 層 定 期 請 調 及 特 殊 困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附 件 一 公 務 員 資 歷 組 別 I. 資 歷 組 別 及 名 稱 資 歷 組 別 名 稱 1 無 需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2 中 學 會 考 證 書 第 一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的 第 二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並 具 相 當 經 驗 的 3 高 級 文 憑 及 文 憑 第 一 組 : 高 級 文 憑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Book1

Book1 經 辦 網 點 名 稱 網 點 位 址 第 一 支 行 營 業 室 廣 東 省 廣 州 市 越 秀 區 沿 江 中 路 193 號 第 二 支 行 營 業 室 廣 東 省 廣 州 市 沿 江 西 路 145 號 吉 祥 支 行 廣 東 省 廣 州 市 東 風 中 路 313 號 荔 灣 支 行 營 業 室 廣 東 省 廣 州 市 荔 灣 區 南 岸 路 63 號 三 樓 北 京 路 支 行 營 業

More information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目錄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2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8 三 皈依三寶的方法 19 四 皈依三寶的利益 29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10 皈依三寶的意義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11 12 皈依三寶的意義 1. 2. (1) (2)

More information

一、前言

一、前言 隨信行與隨法行之初探 釋覺海 論文摘要〆 本文以 雜阿含經 與阿毘達磨論書來說明聲聞乘兩種行者〆隨信行與隨法行的 入道方式, 修行方法及修行道次第的差別, 並且提出印順導師在著作中對兩種行者的看 法作為比較 關鍵詞〆隨信行 隨法行 堅法人 堅信人 1 目次 一 前言 02 二 行者的根性 03 ( 一 ) 習慣於情意的隨信行 03 ( 二 ) 習慣於理性的隨法行 04 三 行者修行的道次第 05 (

More information

*33*!!!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0 $.# ( ) 0 $ # $! % "" " % 1 % & ( * ) * % " " %.! % 2!!"+# ( "&! " ( "#

*33*!!!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0 $.# ( ) 0 $ # $! %   % 1 % & ( * ) * %   %.! % 2!!+# ( &!  ( # 588!"! #$$%& &&#! ()! *(+ "! *(, "! (-.! *(/ "! (.! ().! (01! /0! *(. # 2(.! *2. $ *20 3 $! *( % ) % *+ " % * 4 5 6 % - % 0. % 7. *33*!!!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工 序 的 是 ( ) A. 卷 筒 切 筒 装 药 造 粒 B. 搬 运 造 粒 切 引 装 药 C. 造 粒 切 引 包 装 检 验 D. 切 引 包 装 检 验 运 输 7. 甲 公 司 将 其 实 施 工 项 目 发 包 给 乙 公 司, 乙 公 司 将 其 中 部 分 业 务 分 包 给

工 序 的 是 ( ) A. 卷 筒 切 筒 装 药 造 粒 B. 搬 运 造 粒 切 引 装 药 C. 造 粒 切 引 包 装 检 验 D. 切 引 包 装 检 验 运 输 7. 甲 公 司 将 其 实 施 工 项 目 发 包 给 乙 公 司, 乙 公 司 将 其 中 部 分 业 务 分 包 给 2013 年 安 全 工 程 师 法 律 知 识 答 案 解 析 一 单 选 择 题 1. 某 省 人 大 常 务 委 员 会 公 布 实 施 了 某 省 安 全 生 产 条 例, 随 后 省 政 府 公 布 实 施 了 某 省 生 产 经 营 单 位 安 全 生 产 主 体 责 任 规 定, 下 列 关 于 两 者 法 律 地 位 和 效 力 的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A. 某 省 安

More information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禪學與生活補充教材 397 35 淺原才市念佛入禪的心識轉化 ( 下 ) / 三 超凡入塵 36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37 叁 評論才市的禪境與疑情 38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一 才市是否有禪病? 39 二 淨土宗如何消除業障? 40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Bhaktiyoga 41 三 有相念佛 42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43 四 唯心淨土 44 397 補充教材

More information

保母人員丙級應檢資料第二部份 doc

保母人員丙級應檢資料第二部份 doc 15400903018 9 09 15 95 01 10 95 11 16 ...-3...4-9... 10...11-1...13-16...17-54... 55...56-64 1 5 3 154-90301154-9030 1 1 3 1 4 60 1 180 L 5 1 6 1 7 1 8 1 9 90 70 1 10 1 11 1 1 1 13 1 14 1 15 1 16 1 17

More information

55202-er-ch03.doc

55202-er-ch03.doc 8 第 章 機 率 - 樣 本 空 間 與 事 件 列 出 擲 一 粒 骰 子 所 出 現 點 數 的 樣 本 空 間, 並 以 集 合 表 示 下 列 各 事 件 : A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偶 數 的 事 件, B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奇 數 的 事 件, C 是 出 現 點 數 大 於 的 事 件 骰 子 出 現 的 點 數 可 能 是,,, 4,5, 6, 因 此 出 現 點 數 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_???:??????????? doc

Microsoft Word _???:??????????? doc 阿含經三十七品與菩薩行 釋開仁.2011.7( 美國佛法度假 ) 壹 阿含經阿含經之由來 ( 壹 ) 阿含 : 來 傳來, 歸 趣之意義阿含, 梵語作 Āgama(ā- gam), 義譯有 來 傳來 ; 法 歸 趣 無等的意思 1 古代或音譯作 阿鋡 2 阿鋡暮 3 阿含暮 阿笈摩 4 阿含慕 5 1 唐. 慧琳 一切經音義 : 卷 26: 阿含 ( 此云 教 也, 亦云 法藏 也, 眾善所歸也 )

More information

一位修行人應該在何處尋找精進根? 應該在正勤的四種構成因素中 找尋 精進根就是精進, 共有兩種, 分別是 : 自然精進 ; 修習精進 另一種分類是 : 身精進 心精進 自然精進可以很容易理解 舉凡在世間事務上擁有特異的自然精進, 就可以輕易地 獲得修習精進 常乞食支 常坐不卧支 樹下坐支 露地坐支

一位修行人應該在何處尋找精進根? 應該在正勤的四種構成因素中 找尋 精進根就是精進, 共有兩種, 分別是 : 自然精進 ; 修習精進 另一種分類是 : 身精進 心精進 自然精進可以很容易理解 舉凡在世間事務上擁有特異的自然精進, 就可以輕易地 獲得修習精進 常乞食支 常坐不卧支 樹下坐支 露地坐支 五根 根 (Indnya) 指由支配者掌控的行為, 因此才稱為根 而所謂由支配者掌控的行 為意謂著, 任何由支配者掌控的地方, 是沒有任何人可以違背的 在此, 一位修行人掌握自己心靈的控制力是根本的因素 根共有五種, 分別是 : 一 信根 (saddha); 二 精進根 (viriya); 三 念根 (sati); 四 定根 (samādhi); 五 慧根 (paññā) 分別 信根 一位修行人應該去何處尋找信根?

More information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7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78 依楞嚴究竟事懺卷上 凡熏修楞嚴究竟懺法 不須別作佛事 不必申奏表牒 不用金銀錢袱 不動鐃鈸 雲鑼 但當延名僧善士

More information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35-A無異禪師語錄序 大光明中 無物不有 無物不空 真俗二諦 於中影現 一點靈明 溷入知見 一念瞥起 認為安身立命之處

More information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9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95-A序 夫水懺隨聞錄者 乃晝中禪師註釋也 昔悟達國師患人面之瘡 若不感諾迦尊者 現澗泉之水 焉能不復為冤 始知因緣會遇

More information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5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5-A 無 門 老 子 早 修 杜 多 行

More information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9, No. 13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59-A應庵和尚語錄序 道不可以言傳 不可以情解 不可以識識 夫如是則應庵語錄 將何用哉 自昔 古尊宿 未甞有無言者 如以黃葉止小兒啼

More information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3, No. 123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236-A 重 編 曹 洞 五 位 序 傳 付

More information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0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0-A 金 陵 保 寧 禪 院 勇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No. 1369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6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靈 隱 大 川 濟 禪 師 語 錄 目

More information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86, No. 1601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601-A 序 昔 世 尊 以 正 法 眼 藏

More information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No. 1347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4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長 靈 和 尚 語 錄 東 京 天 寧

More information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9, No. 1043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43 看 命 一 掌 金 唐 一 行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8, No. 103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32-A 華 嚴 原 人 論 解 序 長 安

More information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5, No. 22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229-A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普 賢 行

More information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23, No. 44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446 七 俱 胝 佛 母 所 說 準 提 陀 羅

More information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2, No. 119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192-A 清 珠 集 序 執 塗 之 人 而

More information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42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42-A旅泊菴稿序 天地一逆旅也 日月往來 山河流峙 逆旅中之世界也 二乘禪寂 四生升沉 逆旅中之眾生也 三世諸如來 歷代諸祖師

More information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7, No. 130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08-A序 徑石滴乳者 山鐸在公所編 道脈淵源之書也 書垂成而在公脫去 其得法門人 石源雲公 取而錄成之 以彰先人之用

More information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1, No. 01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7 佛 說 長 壽 滅 罪 護 諸 童 子 陀

More information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39, No. 70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709-A序 夫毗尼是正法之壽命者 蓋由戒淨僧真 性遮之業而無染覆 道弘德備 權實之 教而克闡揚 自行利他 越苦海而登彼岸 紹先啟後

More information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73, No. 144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449-A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More information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5, No. 1281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281-A 上諭 佛祖之道 指悟自心為本 是此說者 名為正知正見 用之以利人接物 令人直達心源 方得稱佛祖兒孫 所言外道魔道者

More information

武神少年p1_3.indd

武神少年p1_3.indd 目錄 自序 楔子 六 八 第一章 : 武林至尊. 天下武宗 1. 沒落的少林. 崛起的 武林 十二 2. 兩個失落的少年. 求武之道 十八 3. 武林學藝. 不打不識 二七 第二章 : 武練人生. 武域神人 1. 初到貴境. 大鬧練武院四二 2. 遇奇人, 練奇功八九 第三章 : 學武真義. 天下第一 1. 五里雲的時空結界 一一二 2. 三老絕學, 苦中破極限 一三四 3. 洞中奇人, 走火入魔的悲歌

More information

推薦序 修習四念處 習慣成自然 二 二年冬 香光尼僧團舉辦第八屆封山禪 修二十天 禪修期間 禮請性空法師指導 教授 大念處經 作為四念處禪修法門所依的經典 大眾師禪修精進 聞法歡喜 乃將法師講授的內 容結集出版 名為 念處之道 以饗同道 法師講授的 大念處經 是取巴利藏 長部 第 22 經 的版本

推薦序 修習四念處 習慣成自然 二 二年冬 香光尼僧團舉辦第八屆封山禪 修二十天 禪修期間 禮請性空法師指導 教授 大念處經 作為四念處禪修法門所依的經典 大眾師禪修精進 聞法歡喜 乃將法師講授的內 容結集出版 名為 念處之道 以饗同道 法師講授的 大念處經 是取巴利藏 長部 第 22 經 的版本 推薦序 修習四念處 習慣成自然 二 二年冬 香光尼僧團舉辦第八屆封山禪 修二十天 禪修期間 禮請性空法師指導 教授 大念處經 作為四念處禪修法門所依的經典 大眾師禪修精進 聞法歡喜 乃將法師講授的內 容結集出版 名為 念處之道 以饗同道 法師講授的 大念處經 是取巴利藏 長部 第 22 經 的版本 在巴利藏還有另一部 念處 經 在 中部 第 10 經 內容大致相同 都 是在闡述四念處 而前者與後者不同之處

More information

1... . 48 30 14 1000c.c 7.5 60 5 (7.5 ) (22 15 6 ). () 90 11 ~91 3 --- 1 2 3 4 () 91 4 ~91 5 --- 1 1 60 5 2 1 3 18 11 350ml ( ) 2 1 350ml 2 2 1-a 91 4 ~91 5 3 1-b 91 4 ~91 5 4 1-c 91 4 ~91 5 5 1 -- ab

More information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2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624-A洪覺範林間錄序 臨川 謝逸 撰 洪覺範得自在三昧於 雲菴老人 故能游戲翰墨場中 呻吟謦欬皆成文章 每與林間勝士抵掌清談

More information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1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蔡寧君大德輸入 禪苑蒙求目錄 卷上(千八百四十二則一百八十六人) 釋迦七步 達磨九年 靈山密付 少室單傳 青原與斧 南岳磨磚 大雄創寺 百丈開田 溈仰體用

More information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9, No. 15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559 嘉泰普燈錄卷第一 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臣) 僧 (正受) 編 紀佛祖 傳燈曰 如來將化 預命摩訶迦葉云 吾以清淨法眼 涅槃妙心

More information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釋智宣法師輸入 金剛經持驗目錄 上卷魏博士盧景裕 梁釋琰法師 隋趙文若 隋寺丞趙文昌 隋博士徐孝克 隋書生荀氏 隋邑令睦彥通 隋參軍杜之亮 隋宋國公蕭瑀

More information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四 增 進 認 知 體 驗 五 提 升 語 言 層 次 六 激 發 創 造 力 發 展 88 肆 幼 兒 在 積 木 遊 戲 上 的 發 展 過 程 86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64 [ 46 ] (p297) 1924 :? [ 47 ] (p570) ; ; ; ; ; ; ; ; ; ; ; [ 11 ]; [ 35 ] [ 49 ] [ 32 ] ( ) [ 48 ] (p 425) [ 50 ] (p 670 6

64 [ 46 ] (p297) 1924 :? [ 47 ] (p570) ; ; ; ; ; ; ; ; ; ; ; [ 11 ]; [ 35 ] [ 49 ] [ 32 ] ( ) [ 48 ] (p 425) [ 50 ] (p 670 6 63 2002 7 ( ) ( 100871) [ ] K262. 81g. 82 [ ] A [ ] 058320214 (2002) 0720063211 ; [ 44 ] (p 202) 12 : ; ; ; : [ 42 ] (p 129 216) [ 11 ] [ 32 ] (1926 11 19 ) 1927 ( ) ; [ 45 ] (p108) [ 43 ] (p 5142515 5222523)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修訂日期: 2006/01/05 發行日期: 2006/2/15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4, No. 2131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31 翻譯名義序 宋唯心居士荊谿周敦義述 余閱大藏 嘗有意效崇文總目 撮取諸經要義 以為內典總目 見諸經中每用梵 語 必搜檢經教

More information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修訂日期: 2009/04/23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2, No. 2115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15 鐔津文集目錄 卷首 行業記(此即序) (陳舜俞撰) 卷一 輔教篇上 原教 勸書(并序共四篇) 卷二 輔教篇中 廣原教(并序共二十六篇)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三乘共法 三乘 : 聲聞 緣覺 菩薩 三乘共法 : 三乘所共同必修的出世間法 以五乘共法 ( 人天善法 ) 為基礎 綱目 : 1. 發出離心和種種根性 2. 四諦十二因緣 3. 聖果 發出離心 一切行無常 行 : saṃkara (acting), 遷流 造作 造作 : 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組合而成 遷流 : 一切事物皆隨時間而變化 無常 : 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組合而成, 隨時間的推移, 每一剎那都在變化中

More information

中道佛學會 40 * 原則 : 注重普度一切有情而以人類為本的精神 3) 兩種極端 : a) 只關心人類而漠視其他眾生 : 如認為其他眾生沒靈魂, 可任意補食 b) 忽略人類為本的精神 : 如某些人專心于放生 魚, 蛇 龜 鱉, 而對于罹難的人類, 反而不聞不問, 這即違反了佛法的精神 雖吃素而行為

中道佛學會 40 * 原則 : 注重普度一切有情而以人類為本的精神 3) 兩種極端 : a) 只關心人類而漠視其他眾生 : 如認為其他眾生沒靈魂, 可任意補食 b) 忽略人類為本的精神 : 如某些人專心于放生 魚, 蛇 龜 鱉, 而對于罹難的人類, 反而不聞不問, 這即違反了佛法的精神 雖吃素而行為 中道佛學會 39 第十三章中道泛論第一節人類的德行 : 一般道德規範德行立足於人本的立場, 從自他合理的行為, 深化內心, 擴大到一切有情, 無邊世界 一 從神到人 ( 人本觀 ): 德行立足於人本的立場 1 道德的實踐 : 中道 正道 八正道 : 2 神化的道德觀 : 1) 神為道德的根源 : 神認可的行為, 即為道德 2) 各種神化的道德行為 ( 宗教行為 ) a) 祈禱咒術 : 如, 印度教的咒語為人神的溝通方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1 2 3 4 5 6 7 8 公式 2 4 2 1 能 整除 因此後玩 者贏 且關鍵數 字為3 的倍數 3 0 3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數字是 4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4 0 4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 5 的倍數 5 0 5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 數字是 6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7 0 6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7

More information

正法與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

正法與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 佛學論文選集 正法與菩提分法的實踐 林崇安 (1998) 佛法是佛陀所發現的正法, 是適用到所有眾生的一個普遍的法則, 是引導眾生脫離生死苦海的方法 今日要想復興正法, 一方面要了解什麼是正法 什麼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一方面要知道如何去實踐正法 如何去實踐三十七菩提分法 以下先探討正法的內涵及特色, 而後分析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 此中, 引用釋尊的核心教導 雜阿含經 作為主要的依據, 並以此經的本母

More information

1

1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8 15 9 10 11 12 13 16 14 17 18 19 20 21 22 15 23 2.3 不同的分析角度 以上種種對影響健康因素的分析 其實來自不同的學說和理論 它們從不同角度分析 健康 建立對健康及影響健康因素的不同理解 這些角度包括 1 生物 2 社 會 3 心理 4 靈性 5 生態及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