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ilar documents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

204 戲劇學刊 第一幕 場景 縹緲村中 樵夫上 整理著一個大竹簍 另一個村民甲路過 村民甲 又要上山啊 樵 夫 是啊 拿些蔬菜水果給山裡來了的那個婆婆 婆婆挺有意思的 會說許多的妖怪 故事 今兒個不知又會說些什麼 村民甲 真有意思的 改天也給我說說 樵 夫 那有什麼問題 只怕我說得不好 整理好竹簍

42 雕塑研究 第八期 年代的文學 43 各位朋友大家好 非常榮幸接受朱銘美術館的邀請 來參加這個 紀的中國 整個臺灣社會改變的時候 我根本還沒有機會好好認識我 主題演講 我的專長是臺灣文學 就集中在文學這個領域來談我對 70 們的土地 我真正被教育 被啟蒙 恐怕就是從人間副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4D F736F F D20A9FAB24DA9CAA470BBA1A9CAA6E6ACB0A4E8A6A12DB6C0A4E5B54F2DB2C4A440BD67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完整論文.docx

< F20B4F2D3A1D7F7D2B5>

腊八粥的来历 南宋陆游诗云 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 物新 说的就是腊八粥 可见 腊八节 吃 腊八 粥 的风俗 由来已久 每逢腊八这一天 不论是朝 廷 官府 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这一 天 人们还要祭祀祖先 众神并庆祝丰收 后来 逐 渐演变成吃腊八粥祝来年五谷丰登 对于腊八粥的来历说法也

教 改 动 态 2011 年 03 期 总 第 3 期 上 层 传 音 1 刘 延 东 : 开 创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发 展 新 局 面 8 月 14 日,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委 员 国 务 委 员 刘 延 东 在 出 席 教 育 部 直 属 高 校 工 作 咨 询 委 员 会 第

33-57


摘 要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藝 術 研 究 所 美 術 組 碩 士 論 文 現 代 女 性 體 態 美 初 探 此 論 文 為 藝 術 學 碩 士 學 位 之 部 分 要 求 指 導 教 授 : 歐 豪 年 研 究 生 : 賴 嚴 禾 中 華 民 國 98 年 06 月

臺 灣 性 圖 騰 初 探 A study on sex totem of Taiwan 研 究 生 : 江 華 如 指 導 教 授 : 簡 上 淇 博 士 阮 芳 賦 博 士 樹 德 科 技 大 學 人 類 性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Gradu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Microsoft Word G...doc

创刊号电子版

校园之星


  Contents

Microsoft Word - Thesis.doc

标题

<4D F736F F 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明新學報第31期

1、思想的奉獻(吳老牧師).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ªF¶Î

ADU

李 银 波 : 易 卜 生 笔 下 凯 蒂 琳 形 象 的 斯 芬 克 斯 因 子 与 伦 理 选 择 37 和 国 完 全 丧 失 过 去 的 民 主 精 神, 元 老 院 贵 族 争 权 夺 利 贪 污 腐 化, 少 数 贵 族 元 老 独 揽 大 权, 统 治 者 内 部 的 矛 盾 也 尖

01何寄澎.doc

<4D F736F F D20392EA764B6AEB440A277AA4CA4ECA662BEFAA54EA473A4F4B565A4A4A4A7ADABAD6EA9CAAAECB1B42E646F63>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Microsoft Word - 大陸論文_繁_.doc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2、住在基督裏的奧秘(雅各.馬康基).doc

6.FIT)

,020 HRM HRM HRM 20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thesis_irene_hsiao1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216 戲劇學刊 新編崑劇 楊妃夢 創作構想 本劇以本人撰作之學術論文 楊妃故事之發展及其相關之文學 為基礎 嚴格根據崑 腔曲劇體製規律編寫 旨在呈現歷史上楊妃之真人實事 以及其經由文人論述 民間傳說 所產生扭曲變型之原委 從而發人以體悟與省思 雖然 身後是非誰管得 但 禍福善 惡 何嘗不也由人 全

論 康 德 的 道 德 主 體 觀 歐 麗 穎 哲 學 碩 士 嶺 南 大 學 二 零 零 八 年

55-83


Microsoft Word - 5.黃鶴樓新詮.doc

12-2-人文封面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4D F736F F D D524F B9ABB9B2BBB0D3EFB5C4C2DFBCADD3EBCBB5C0ED>

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

謝 辭 轉 眼 之 間 在 文 化 兩 年 的 時 間 就 這 樣 過 去 了 回 想 當 初 大 學 被 退 學 的 我, 竟 然 能 順 利 的 畢 業, 這 都 要 感 謝 一 路 上 幫 助 我 的 人 首 先 要 感 謝 我 的 指 導 教 - 洪 乙 禎 老 師 論 文 能 順 利 完

目 录 一 2015 届 毕 业 生 就 业 基 本 情 况... 2 ( 一 ) 总 体 就 业 率 与 签 约 率... 2 ( 二 ) 各 专 业 就 业 率 签 约 率 情 况... 2 ( 三 ) 生 源 性 别 与 就 业 情 况... 4 ( 四 ) 生 源 地 与 就 业 情 况..

Microsoft Word doc

本 科 转 学 之 01 作 者 简 介 那 就 是 : 专 业 能 力 成 功 经 验 和 责 任 感, 一 个 都 不 能 少 写 留 学 去 美 国 是 为 了 让 更 多 的 孩 子 有 机 会 接 受 指 导, 在 留 学 申 请 中 少 犯 甚 至 不 犯 错 误 个 人 作 品 陈 起

<4D F736F F 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校园之星

穨jender.PDF

532


嶺南地區的大開發時期始於宋代 當時 由於陸上絲路無法通行 朝廷特別注重南方 海上貿易發展 於廣州設 市舶司 管理 來華朝貢和貿易的蕃舶 北宋滅亡後 南宋 定都江左 大量北方漢人被迫逃往南方 有 朝廷官宦家眷沿贛江南下 或越過南嶺 定 居南雄地區 或沿北江直下廣州 在珠江三 角洲地區開基立業 繁衍後代

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招收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讲 习 班 结 束 时, 为 参 加 者 颁 发 结 业 证 书 七 会 议 资 料 国 际 汉 语 教 师 标 准 (2012 版 ) 孔 子 学 院 总 部 / 国 家 汉 办 2013 年 度 报 告 孔 子 学 院 院 刊 2014 年 第 1 2 期 世 界 汉 语 教 学 学 会 通 讯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107 * 80 Katari Katari 80 Katari TAIPEI THEATRE JOURNAL 24 (2016) : School of Theatr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4D F736F F D EB1A5A950AE76B5A6C161B1D0B1C2ADDDC368A9B9A8C6A1D0AC78BBCAA4F42E646F63>


<CCE5D3FDC4DCC1A6C5E0D1F8B7BDB0B8>

五 參 與 政 治 活 動 之 限 制 綜 觀 中 立 法, 其 重 點 在 於 適 度 規 範 公 務 人 員 參 與 政 治 活 動, 可 分 為 消 極 性 的 行 為 規 範 及 積 極 性 參 與 政 治 活 動 的 限 制 規 範 兩 種 前 者 除 依 法 行 政 公 平 對 待 等

晋委[1999]41号

张建城毕业论文.doc

Microsoft Word - 05洪淑苓--論黃得時對民間文學與古蹟文化之研究與貢獻.doc

170 雕塑研究 第七期 司 儀 各位來賓請起立 一同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朱銘博士進場 司 儀 首先有請香港中文大學 以下簡稱中大 校長沈祖堯教授致 朱銘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演說 171 們榮譽博士的贈與 這是我們莫大的榮譽 1999 年朱銘老師創立美術館 該美術館也是他最大的作品 其中 歡

第五章 縮略詞語普及度調查及分析

Microsoft Word - 劉燕萍本文0514.doc

Microsoft Word - rhomosexual_sc.doc

穨yinmen.PDF

校园之星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 修.doc



有關同性戀行為之法律(論題二)

<4D F736F F D20342EB9F9ACFCA5C9BDD7A4E5A15DA4E5BB50ADF5A15E2E646F63>



A Study on JI Xiaolan s ( ) Life, Couplets and Theories of Couplets 紀 曉 嵐 ( ) 生 平 資 料 斠 正 及 對 聯 聯 論 研 究 LI Ha 李 夏 THE UNIVER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ttian


穨NHIST.PDF

Microsoft Word - 鄂卫规[2012]3号.doc

2002 3,, 3000,,,,,,,,,,,,, ( ),, 1898, ;1904,,;, 2, 1980, , ( ) ( ) ( ) ( ) ( ),,,, ;,,,,, 2 ( 1974 )

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Transcription: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文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Master of Arts Thesis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以 嵇 康 為 中 心 的 中 古 士 人 自 然 觀 考 察 The Nature between the Aesthetic and the Ethical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Medieval Literati s View of Nature, Focusing on Ji Kang 指 導 教 授 : 林 麗 真 教 授 朱 雅 琪 教 授 Advisor: Professor Li-Chen Lin Professor Ya-Chi Chu 研 究 生 : 李 雨 鍾 Graduate Student: Yu-Zhong Li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6 月 June 2014

謝 誌 在 幾 個 月 前, 在 我 還 進 行 著 本 論 文 的 寫 作 時, 我 就 常 常 想 像 這 寫 下 致 謝 辭 的 一 刻, 因 為 在 我 的 理 解 裡, 所 謂 致 謝 辭 無 非 是 把 論 文 寫 作 背 後 那 與 他 人 共 在 的 真 實 經 驗 呈 現 到 前 台, 正 是 這 經 驗, 而 非 論 文 本 身 的 文 字, 才 是 我 們 所 處 的 真 實 人 如 果 是 孤 獨 於 世 的, 那 麼 他 所 寫 下 的 文 字 亦 只 能 是 外 在 的, 他 完 全 可 以 懷 疑 他 寫 作 的 記 憶 只 是 深 夜 孤 燈 下 的 幻 象, 眼 前 的 這 本 論 文 只 是 偶 然 遭 遇 的 虛 妄 然 而, 自 身 與 他 人 所 共 同 守 護 的 記 憶, 相 互 承 諾 的 言 語, 卻 使 我 相 信 我 所 經 歷 所 寫 下 的, 不 但 內 在 於 自 身, 更 存 續 於 人 世 間 複 數 性 共 在 的 真 實 在 這 本 論 文 中 我 所 嘗 試 探 尋 的 和 域 概 念, 亦 正 指 涉 著 這 與 他 人 共 在 的 真 實 境 遇 在 此, 我 首 先 要 感 謝 林 麗 真 師 不 倦 的 教 誨 與 指 導, 是 她 堅 定 了 我 研 究 魏 晉 思 想 的 信 心, 掃 清 了 我 初 涉 此 域 的 顧 慮, 還 數 度 幫 我 調 整 論 文 的 結 構 與 論 證 ; 應 該 說, 我 對 她 所 懷 的 最 大 之 謝 意, 不 在 於 專 業 知 識 之 傳 授, 而 在 於 做 學 術 做 人 的 方 法 與 精 神 之 熏 陶 接 著, 要 感 謝 朱 雅 琪 師 一 如 既 往 的 支 持, 感 謝 她 善 解 人 意 又 熱 情 犀 利 的 幫 助 與 指 導 ; 感 謝 王 俊 彥 師 的 寬 宏 氣 度 與 學 養 熏 陶, 我 長 期 以 來 從 他 的 氣 學 課 程 中 受 益 良 多, 在 他 的 教 誨 與 縱 容 下 得 以 成 長, 又 得 蒙 口 考 時 的 多 番 照 顧 與 善 意 ; 感 謝 陳 錫 勇 師 的 指 正, 他 極 為 詳 盡 地 批 閱 了 我 淺 陋 的 論 文, 卻 又 在 口 考 的 時 候 寬 宏 大 度, 更 多 地 給 予 了 正 面 的 鼓 勵 與 建 議 此 外, 還 要 感 謝 蔡 瑜 老 師 一 年 前 的 詩 學 課 程, 使 我 初 萌 處 理 自 然 山 水 問 題 的 想 法, 她 曾 經 的 鼓 勵 與 幫 助, 亦 滋 養 彌 久 ; 感 謝 哲 學 系 的 吳 豐 維 老 師 何 畫 瑰 老 師, 他 們 給 予 了 外 系 的 我 許 多 知 識 與 溫 暖, 為 我 打 開 了 更 廣 闊 的 思 想 天 地, 更 自 由 的 思 辨 場 域 在 日 常 的 學 習 生 活 裡, 我 想 要 感 謝 的 人 很 多, 因 為 是 他 們 溫 暖 了 我 旅 居 異 鄉 的 心 靈, 富 饒 了 我 初 入 古 典 研 究 領 域 的 貧 瘠 感 謝 晏 羽 長 期 以 來 的 討 論 與 分 享, 同 出 林 門, 同 做 魏 晉, 我 們 有 著 太 多 的 問 題 討 論 太 多 的 意 見 交 流, 而 他 之 於 我 的 影 響 與 幫 助, 實 又 始 終 遠 多 於 我 所 之 於 他 的 感 謝 矞 慈 多 番 與 我 討 論 倫 理 問 題, 分 享 閱 讀 心 得, 並 以 其 儒 學 情 懷 感 染 我, 使 我 對 魏 晉 風 骨 的 推 崇 不 至 流 於 狂 狷, 不 至 離 於 現 世 人 倫 的 關 懷 還 要 感 謝 子 齊 品 元 祐 端 等 朋 友 平 日 的 切 磋 與 交 流 談 心 與 玩 鬧, 沒 有 他 們 的 陪 伴, 我 的 文 字 也 將 是 乾 涸 無 源 的 再 要 感 謝 國 忠 學 長 意 卿 助 教 不 倦 的 體 貼 與 指 引, 沒 有 他 們 的 支 持, 我 也 不 可 能 如 此 順 利 地 完 成 學 業 最 後, 總 免 不 了 要 回 過 頭 來 感 謝 父 母, 無 論 在 外 面 經 歷 了 多 少 的 人 事 與 風 雨, 家 庭 永 遠 是 後 方 最 堅 固 的 港 灣 雖 然 相 隔 一 水, 但 父 母 始 終 牽 掛 著 對 岸 的 遊 子 : 母 親 總 是 發 訊 息 來 囑 咐 兒 子 生 活 中 的 點 點 滴 滴, 未 卜 先 知 地 推 算 出 下 一 步 的 前 後 考 慮, 聲 常 在 耳, 情 常 暖 懷, 如 果 缺 少 了 她 周 到 的 愛 護, 我 無 法 想 像 論 文 的

最 終 產 出 ; 父 親 雖 然 不 像 母 親 那 般 心 細, 卻 樂 於 分 享 兒 子 的 所 思 所 想, 他 總 是 興 沖 沖 讀 完 我 發 表 的 每 一 篇 論 文, 並 展 開 對 兒 子 學 業 的 憧 憬, 讓 我 不 斷 鞭 策 自 己 以 無 愧 於 他 的 期 許 或 許, 我 還 應 該 感 謝 曾 在 我 的 生 命 歷 程 中 與 我 相 遇 的 每 一 個 人, 無 論 其 名 字 是 否 在 此 被 提 及, 無 論 我 是 否 充 分 意 識 到 了 其 存 在 之 於 我 的 意 義 我 們 總 是 感 恩 得 不 夠, 總 是 來 去 匆 匆, 大 概 唯 有 真 誠 地 愛 惜 當 下 的 這 與 他 人 共 同 擁 有 的 時 刻, 才 是 對 自 己 對 世 界 對 這 本 論 文 的 寫 作, 所 懷 的 最 大 的 負 責 與 尊 重 雨 鍾 謹 誌 於 草 山 2014 年 7 月

摘 要 魏 晉 士 人 往 往 給 人 們 留 下 兩 種 主 要 印 象, 一 為 玄 遠 之 清 談, 二 為 瀟 灑 之 賞 美, 然 而 前 者 雖 常 究 天 人 之 際, 卻 似 無 所 拯 救 於 國 土 之 敗 亡 江 左 之 偏 安, 後 者 雖 常 引 得 後 世 追 慕 稱 羨, 卻 似 無 所 建 樹 於 人 倫 之 日 用 心 靈 之 安 放 本 論 文 則 嘗 試 以 嵇 康 作 為 一 個 綜 合 性 的 切 入 點, 揭 示 出 魏 晉 士 人 在 自 然 領 域 的 某 種 深 層 次 的 耕 耘 ; 由 此 我 們 將 看 到, 在 傳 統 上 已 關 注 頗 多 的 審 美 精 神 之 興 起 背 後, 更 蘊 含 著 士 人 內 在 倫 理 處 境 的 選 擇 與 重 構 由 於 以 往 的 思 想 史 研 究 只 側 重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面 向, 將 其 在 自 然 領 域 的 貢 獻 僅 僅 框 限 在 傳 統 道 家 的 精 神 修 養 範 疇, 這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導 致 思 想 史 上 的 自 然 與 文 學 史 上 的 自 然 之 間 發 生 錯 位, 當 我 們 將 目 光 轉 向 嵇 康 身 上 的 另 一 面 向 自 然 之 和 域, 則 問 題 可 得 到 新 的 轉 機 因 此 本 論 文 的 研 究 進 路 主 要 呈 現 為 從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過 程, 前 者 代 表 傳 統 道 家 的 主 體 修 養 境 界, 後 者 代 表 嵇 康 所 獨 創 的 審 美 與 倫 理 的 交 織 之 域 在 這 兩 者 之 間 又 有 嵇 康 之 死 與 自 然 之 和 這 兩 個 環 節 : 起 初 正 是 通 過 嵇 康 之 死 與 任 自 然 之 矛 盾 碰 撞, 啟 引 出 朝 向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探 索 路 徑, 末 尾 又 正 是 通 過 再 度 引 入 嵇 康 之 死 這 一 線 索, 而 激 發 出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昇 華 意 義 ; 自 然 之 和 則 一 方 面 直 接 對 治 於 任 自 然 理 路 的 內 部 困 境, 另 方 面 則 為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最 終 顯 現 奠 定 了 基 礎 條 件 與 形 式 性 徵 自 然 之 和 域 實 為 本 論 文 通 過 梳 理 嵇 康 的 文 本 脈 絡 所 建 構 出 來 的 一 個 概 念, 其 實 質 意 義 乃 是 指 涉 著 嵇 康 身 上 體 現 出 來 的 一 種 綜 合 性 集 體 性 的 歷 史 運 動, 是 古 代 士 人 在 動 亂 不 寧 的 歷 史 長 河 中 匯 聚 出 的 一 股 堅 定 的 潛 流 它 雖 然 在 嵇 康 生 前 未 能 真 正 實 現, 僅 在 其 死 亡 的 一 刻 被 激 發 出 內 蘊 的 倫 理 意 義 與 政 治 力 量, 但 在 其 身 後 卻 逐 漸 演 進 成 形, 引 發 了 自 然 山 水 的 自 然 化 與 域 化 過 程 這 自 然 化 與 域 化 的 過 程, 最 終 將 自 然 奠 定 為 永 久 存 續 於 後 世 士 人 之 間 的 一 塊 生 存 淨 土 關 鍵 詞 : 嵇 康 自 然 和 域 審 美 倫 理

目 次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問 題 源 起 : 思 想 史 上 的 自 然 與 文 學 史 上 的 自 然 1 一 思 想 史 上 的 名 教 與 自 然 1 二 文 學 史 上 的 自 然 與 山 水 4 第 二 節 文 獻 回 顧 : 傳 統 視 域 的 局 限 與 新 視 角 的 開 啟 6 第 三 節 研 究 進 路 : 審 美 向 度 與 倫 理 向 度 9 第 二 章 嵇 康 之 死 與 任 自 然 12 第 一 節 從 嵇 康 之 死 談 起 的 原 因 12 一 生 平 資 料 可 靠 性 的 審 查 標 準 12 二 嵇 康 之 死 背 後 的 複 雜 性 17 第 二 節 嵇 康 之 死 內 外 在 因 素 的 原 初 平 衡 19 一 外 在 內 在 因 素 辨 析 20 二 原 初 平 衡 與 任 自 然 23 第 三 節 任 自 然 之 路 徑 : 養 生 與 越 名 任 心 27 一 養 生 之 作 為 越 名 任 心 的 修 養 前 提 27 二 養 生 之 下 的 任 心 與 無 措 30 三 從 任 自 然 到 呂 安 事 件 31 第 四 節 呂 安 事 件 中 的 人 際 關 係 及 其 與 任 自 然 之 衝 32 第 三 章 從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38 第 一 節 自 然 的 古 今 之 辨 38 一 上 古 無 為 與 現 世 衝 突 39 二 個 體 的 越 名 任 心 與 現 世 徬 徨 42 第 二 節 氣 化 論 下 的 主 體 與 音 樂 47 一 嵇 康 與 兩 漢 氣 化 論 47 二 氣 化 論 傳 統 中 的 音 樂 : 從 樂 記 到 阮 籍 樂 論 50 第 三 節 氣 的 自 然 化 與 審 美 化 : 音 樂 作 為 自 然 之 和 53 一 心 與 聲 之 明 為 二 物 54

二 音 樂 對 主 體 氣 性 的 調 和 作 用 56 三 養 生 論 中 的 氣 58 四 新 觀 物 模 式 的 審 美 獨 立 性 60 第 四 節 古 今 倫 理 境 況 之 別 的 消 解 : 三 種 音 樂 的 共 時 性 61 一 歷 史 三 段 式 的 再 現? 61 二 音 樂 的 倫 理 效 應 : 歷 時 性 的 區 隔 轉 為 共 時 性 的 實 現 65 第 四 章 從 自 然 之 和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68 第 一 節 個 體 的 智 用 悖 論 與 音 樂 的 優 越 性 69 一 養 生 理 論 中 智 的 悖 論 69 二 樂 相 對 於 智 的 同 構 性 與 優 越 性 72 第 二 節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形 態 構 成 74 一 和 域 的 審 美 基 礎 74 二 自 然 之 和 域 : 從 審 美 活 動 到 倫 理 勝 境 77 第 三 節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顯 現 困 境 82 一 思 與 詩 之 間 82 二 自 然 詩 中 的 和 域 與 知 音 85 第 五 章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昇 華 與 演 進 90 第 一 節 嵇 康 之 死 與 自 然 之 和 域 : 責 任 承 擔 與 權 力 批 判 90 一 從 對 他 人 的 召 喚 到 為 他 人 而 死 90 二 嵇 康 之 死 下 的 養 生 與 任 心 之 新 義 93 三 和 域 的 政 治 批 判 性 : 太 學 生 三 千 與 廣 陵 散 一 曲 95 第 二 節 嵇 康 死 後 的 自 然 之 和 域 : 墮 落 與 域 化 98 一 西 晉 士 人 的 墮 落 : 審 美 人 生 態 度 的 無 責 任 性 98 二 從 東 晉 到 南 朝 : 自 然 山 水 的 域 化 101 第 六 章 結 論 105 徵 引 文 獻 108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問 題 源 起 : 思 想 史 上 的 自 然 與 文 學 史 上 的 自 然 一 思 想 史 上 的 名 教 與 自 然 本 論 文 擬 以 自 然 問 題 作 為 研 究 對 象, 並 以 嵇 康 作 為 核 心 考 察 點, 這 自 然 會 讓 人 想 到 嵇 康 著 名 的 越 名 教 而 任 自 然 1 之 主 張, 亦 會 很 快 聯 繫 到 魏 晉 玄 學 思 想 史 上 以 自 然 與 名 教 對 舉 而 建 立 的 三 階 段 架 構 實 際 上, 自 魏 晉 玄 學 研 究 的 奠 基 性 人 物 湯 用 彤 先 生 以 有 無 問 題 劃 分 玄 學 史 各 階 段 開 始, 此 種 架 構 即 隱 含 於 其 中, 2 而 其 後 輩 學 者 如 湯 一 介 許 抗 生 余 敦 康 諸 先 生 則 紛 紛 將 名 教 與 自 然 之 關 係 問 題 作 為 玄 學 史 階 段 的 劃 分 標 準, 3 其 大 體 主 張 如 下 : 王 弼 作 為 第 一 階 段, 以 名 教 合 於 自 然 ; 嵇 康 阮 籍 作 為 第 二 階 段, 以 名 教 對 立 於 自 然 ; 郭 象 作 為 第 三 階 段, 以 名 教 與 自 然 為 一 應 該 說, 這 種 階 段 劃 分 的 標 準, 就 其 彰 顯 出 學 術 思 想 與 歷 史 脈 絡 之 對 應 關 係 上 來 說, 4 是 具 有 一 定 合 理 性 的, 在 此 並 不 擬 從 整 體 上 質 疑 或 修 改 這 一 架 構, 而 是 試 圖 從 嵇 康 身 上 發 掘 出 此 架 構 在 局 部 問 題 上 有 可 進 一 步 澄 清 之 處 首 先, 雖 然 以 名 教 與 自 然 的 概 念 對 舉 方 式 確 能 構 成 某 種 思 想 立 場 的 劃 分 標 準, 但 是 從 魏 晉 時 期 的 文 獻 脈 絡 本 身 來 說, 名 教 與 自 然 這 一 組 概 念 的 顯 題 化 使 用 應 有 其 限 制 性 5 根 據 張 蓓 蓓 先 生 的 考 證, 名 教 作 為 與 自 然 1 2 3 4 5 本 論 文 所 引 用 之 嵇 康 作 品 文 本 均 本 於 ( 魏 ) 嵇 康 撰, 戴 明 揚 校 注 : 嵇 康 集 校 注 ( 臺 北 : 河 洛 圖 書 出 版 社,1978 年 ), 其 後 引 用 僅 於 引 文 後 標 明 篇 名 及 頁 碼, 而 不 另 行 加 注, 特 此 說 明 本 處 引 文 見 於 嵇 康 集 校 注 釋 私 論, 頁 234 湯 先 生 基 於 魏 晉 玄 學 名 士 對 自 然 名 教 的 態 度, 將 王 弼 何 晏 稱 為 溫 和 派, 將 嵇 康 阮 籍 稱 為 激 進 派, 並 認 為 後 來 的 向 秀 郭 象 乃 是 繼 承 前 者 的 可 參 見 湯 用 彤 : 魏 晉 玄 學 論 稿 ( 北 京 : 三 聯 書 店,2009 年 ), 頁 129-131 湯 先 生 的 觀 點 可 參 見 湯 一 介 : 郭 象 與 魏 晉 玄 學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09 年 ), 頁 112-114 許 先 生 的 觀 點 可 參 見 許 抗 生 : 魏 晉 思 想 史 ( 臺 北 : 桂 冠 圖 書 公 司,1992 年 ), 頁 118; 余 先 生 的 觀 點 可 參 見 余 敦 康 : 魏 晉 玄 學 史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04 年 ), 頁 299-300 王 弼 身 處 司 馬 氏 正 式 開 始 掌 權 之 前, 彼 時 曹 爽 何 晏 一 黨 正 試 圖 在 政 治 上 有 所 建 樹 ; 嵇 康 身 處 魏 晉 易 代 之 際, 彼 時 政 治 上 的 現 實 最 為 激 烈 與 殘 酷 ; 郭 象 則 身 處 西 晉 王 朝 由 統 一 穩 定 走 向 動 亂 之 時 三 者 所 面 臨 的 歷 史 脈 絡 和 時 代 問 題 確 有 不 同, 這 無 疑 會 與 其 思 想 主 張 產 生 聯 繫, 然 而 由 此 並 不 能 直 接 證 成 與 自 然 名 教 問 題 的 直 接 對 應 關 係, 其 中 尚 有 不 少 問 題 可 再 做 深 究, 本 文 僅 以 嵇 康 為 切 入 點 進 行 探 討, 餘 則 未 能 涉 及 如 果 說 自 然 這 一 概 念 源 自 先 秦 道 家, 那 麼 名 教 這 一 概 念 則 是 作 為 與 自 然 對 舉 的 概 1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從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相 對 文 的 概 念 乃 是 首 出 於 嵇 康 的 越 名 教 而 任 自 然 就 其 本 義 而 言, 乃 泛 指 一 切 有 名 之 教, 6 進 一 步 說, 在 嵇 康 之 前 的 王 弼 處, 並 不 存 在 著 顯 題 化 了 的 名 教 概 念, 而 在 嵇 康 之 後 的 郭 象 處, 名 教 則 已 經 變 成 了 一 種 更 加 廣 義 的 名 教 7 其 次, 若 言 名 教 與 自 然 的 對 舉 結 構 在 某 種 廣 義 的 使 用 上 確 有 其 意 義, 8 則 仍 不 應 該 忽 視 這 對 概 念 在 嵇 康 原 文 本 中 狹 義 性 的 指 涉 範 疇, 否 則 將 在 詮 釋 上 發 生 一 定 的 概 念 混 淆 9 實 際 上, 如 果 我 們 將 王 弼 郭 象 脈 絡 裡 的 名 教 視 為 應 然 性 的, 那 麼 嵇 康 脈 絡 裡 的 名 教 則 為 實 然 性 的, 前 者 是 要 在 正 面 的 政 治 思 想 建 構 中 證 成 名 教 如 何 本 於 合 於 自 然, 後 者 則 是 要 在 人 生 的 精 神 追 求 中 超 越 作 為 現 實 性 阻 礙 的 名 教 而 任 其 自 然 10 再 次, 在 以 往 對 魏 晉 玄 學 史 的 整 體 考 察 中, 往 往 將 嵇 康 與 阮 籍 二 人 合 而 論 之, 並 共 同 作 為 主 張 名 教 與 自 然 對 立 的 代 表 人 物, 然 而 嵇 康 與 阮 籍 雖 然 在 立 場 上 十 分 接 近, 其 思 想 內 容 卻 有 實 質 性 的 差 別, 我 們 甚 至 可 以 說 在 思 辨 水 平 上 阮 籍 遠 不 如 嵇 康, 11 因 此 若 將 二 人 的 思 想 合 為 一 種 觀 點 來 討 論, 恐 會 導 致 對 嵇 康 本 人 思 想 的 曲 解 譬 如 學 界 多 主 張 阮 籍 的 思 想 有 前 期 與 後 期 之 別, 乃 由 崇 尚 名 教 轉 為 批 判 名 教, 這 種 觀 點 本 身 有 其 理 據 ; 12 然 而 如 果 我 們 基 於 阮 籍 與 嵇 康 為 同 6 7 8 9 10 11 12 念 而 後 起 的, 詳 見 下 文 論 證 參 見 張 蓓 蓓 : 名 教 探 義, 中 古 學 術 論 略 ( 臺 北 : 大 安 出 版 社,1991 年 ), 頁 28 張 蓓 蓓 先 生 認 為 嵇 康 之 後 的 名 教 涵 義 實 際 上 在 不 斷 有 所 改 變 與 擴 大, 到 東 晉 袁 宏 手 中 真 正 確 立 為 依 天 地 自 然 之 理 而 成 的 名 教, 則 已 轉 為 一 美 詞, 參 見 張 蓓 蓓 : 名 教 探 義, 頁 29-31 正 如 林 麗 真 先 生 所 指 出 的, 王 弼 本 人 確 實 沒 有 用 過 名 教 一 詞, 但 這 無 礙 於 我 們 藉 由 名 教 自 然 之 概 念 來 探 討 王 弼 玄 理 的 內 在 理 路, 參 見 林 麗 真 : 王 弼 ( 臺 北 : 東 大 圖 書 公 司,2008 年 ), 頁 69 不 過 這 裡 使 用 的 名 教 概 念, 乃 是 用 後 世 袁 宏 擴 大 化 了 的 名 教 來 追 溯 式 指 涉 王 弼 原 文 中 的 刑 名 政 教 等 概 念 範 疇, 因 此 當 與 嵇 康 處 的 名 教 本 義 不 盡 相 符 需 要 特 別 指 出 的 是, 若 就 其 使 用 名 教 概 念 之 本 義 而 論, 則 嵇 康 所 言 及 的 理 想 型 聖 王 ( 尤 其 是 上 古 無 為 的 聖 王 ) 之 治 並 不 屬 於 名 教 範 疇 有 些 論 者 把 王 郭 式 的 應 然 性 名 教 概 念 套 入 嵇 康 文 本 之 中, 進 而 認 為 嵇 康 的 既 反 對 名 教 又 推 崇 聖 王 的 主 張 是 矛 盾 的, 或 認 為 其 中 反 映 的 是 嵇 康 前 期 立 場 與 後 期 立 場 之 別, 這 種 觀 點 恐 怕 值 得 商 榷 嵇 康 所 越 之 名 教 乃 是 當 時 掌 控 在 司 馬 氏 手 中 已 名 不 符 實 的 所 謂 虛 假 名 教, 是 實 然 性 的 制 度 實 體 ; 而 郭 象 之 名 教, 以 及 追 溯 式 歸 結 出 的 王 弼 之 名 教, 乃 是 經 過 袁 宏 的 轉 化 而 合 於 自 然 的 應 然 性 名 教 應 然 與 實 然 本 未 必 要 截 然 二 分, 王 郭 亦 是 通 過 提 倡 自 然 之 應 然 向 度 而 欲 改 善 其 實 然 狀 態 ; 然 而 若 就 嵇 康 所 在 之 時 代 脈 絡 而 論, 則 此 名 教 之 實 然 性 已 被 框 限, 故 而 只 能 越 此 不 堪 拯 救 之 實 然 名 教 而 任 理 想 之 自 然 早 在 牟 宗 三 先 生 處, 就 已 明 確 地 將 嵇 康 與 王 弼 向 秀 郭 象 共 列 為 玄 理 之 大 宗, 而 阮 籍 不 在 其 列, 參 見 牟 宗 三 : 才 性 與 玄 理 ( 長 春 : 吉 林 出 版 集 團 有 限 公 司,2010 年 ), 頁 294 當 前 的 魏 晉 玄 學 研 究 基 本 上 都 較 為 贊 同 牟 先 生 的 觀 點, 將 嵇 康 作 為 一 個 重 要 的 玄 學 思 想 家 來 看 待, 其 思 想 高 度 自 非 阮 籍 可 比 如 王 曉 毅 先 生 就 認 為 從 阮 籍 的 達 莊 論 大 人 先 生 傳 二 文 之 比 較 來 看, 可 以 很 典 型 地 看 出 其 在 高 平 陵 事 件 前 後 的 思 想 變 化, 參 見 王 曉 毅 : 儒 釋 道 與 魏 晉 玄 學 形 成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2003 年 ), 頁 196 2

第 一 章 緒 論 一 戰 線 的 假 定, 進 而 直 接 推 測 嵇 康 也 有 此 前 後 期 思 想 的 轉 變, 同 樣 以 批 判 名 教 作 為 其 後 期 的 主 要 思 想 立 場, 這 恐 怕 就 值 得 商 榷 了 13 最 後, 基 於 以 上 幾 點, 我 們 恐 怕 應 該 跳 出 名 教 與 自 然 對 舉 的 核 心 框 架 來 看 待 嵇 康, 這 樣 做 並 非 意 味 著 越 名 教 而 任 自 然 在 嵇 康 的 思 想 裡 沒 有 其 位 置, 而 是 恰 恰 因 為 名 教 與 自 然 之 對 舉 本 出 自 嵇 康, 所 以 我 們 要 尊 重 此 組 概 念 在 其 文 本 中 更 狹 義 更 明 確 的 涵 義 進 言 之, 在 嵇 康 的 脈 絡 裡, 名 教 這 一 概 念 並 不 與 自 然 處 於 相 同 位 階, 亦 不 能 用 它 來 指 涉 一 個 與 自 然 具 有 同 等 重 要 性 的 概 念 範 疇, 嵇 康 真 正 關 懷 的 重 心 更 在 於 自 然, 名 教 只 是 在 其 通 達 自 然 的 過 程 中 所 要 消 極 性 克 服 與 超 越 的 負 面 對 象 因 此, 恐 怕 不 能 以 證 成 名 教 自 然 二 者 之 辯 證 關 係 的 框 架 來 要 求 嵇 康, 從 而 僅 視 其 越 名 教 而 任 自 然 的 思 想 為 玄 學 史 上 的 過 渡 性 環 節, 而 須 正 視 嵇 康 所 真 正 致 力 所 在 的 自 然 問 題 14 由 此, 我 們 轉 而 將 目 光 聚 焦 在 自 然 之 上 不 同 於 名 教 概 念 的 相 對 晚 出, 嵇 康 關 於 自 然 的 思 想 顯 然 可 追 溯 到 先 秦 道 家, 無 論 是 在 老 子 還 是 莊 子 中, 自 然 都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概 念, 它 至 少 可 以 指 涉 兩 種 意 涵, 其 一 乃 言 外 顯 的 道 體 性 徵 或 自 然 律, 亦 即 老 子 中 所 稱 的 道 法 自 然 15, 其 二 乃 言 落 在 主 體 身 上 的 精 神 境 界, 亦 即 莊 子 所 言 的 調 之 以 自 然 之 命 16 此 二 種 意 涵, 如 按 牟 宗 三 先 生 的 說 法, 則 前 者 偏 向 於 實 有 型 態, 後 者 偏 向 於 境 界 型 態 ; 17 進 言 之, 就 自 然 一 詞 之 指 涉 對 象 而 論, 前 一 種 為 述 詞, 恆 言 道 之 無 為 性 徵, 而 無 真 正 的 實 指 對 象, 後 一 種 則 為 狀 詞, 乃 是 對 主 體 形 態 之 描 述 然 而 若 言 王 弼 郭 象 之 有 進 於 先 秦 道 家 自 然 之 本 義, 乃 是 因 其 對 名 教 與 自 然 關 係 的 應 然 性 重 構, 則 將 理 論 工 作 直 接 聚 焦 於 自 然 問 題 上 的 嵇 康, 究 竟 在 何 種 意 義 13 14 15 16 17 確 切 地 說, 嵇 康 從 未 像 前 期 阮 籍 那 樣 推 崇 過 名 教, 亦 不 像 後 期 阮 籍 那 樣 有 一 種 極 為 強 烈 的 批 判 違 反 名 教 的 行 為 傾 向 ; 阮 籍 多 有 居 母 喪 而 食 肉 這 樣 的 違 反 禮 教 之 行 為, 而 嵇 康 實 際 上 並 不 見 有 類 似 行 為 的 記 載, 只 是 論 者 往 往 以 嵇 阮 並 舉, 所 以 容 易 將 由 阮 籍 越 禮 行 為 而 得 到 的 印 象 加 諸 嵇 康 頭 上, 這 是 頗 值 得 我 們 注 意 的 一 點 實 際 上, 我 們 很 容 易 承 認 以 嵇 康 阮 籍 為 代 表 的 竹 林 玄 學 家 在 對 後 世 的 總 體 影 響 方 面 要 遠 大 於 王 弼 和 郭 象, 只 是 若 從 純 粹 思 想 史 的 角 度 來 衡 量, 則 往 往 或 顯 或 隱 地 因 名 教 自 然 這 一 傳 統 劃 分 框 架 的 存 在, 而 未 能 正 視 其 重 要 性 此 語 出 自 老 子 第 二 十 五 章 : 人 法 地, 地 法 天, 天 法 道, 道 法 自 然, 見 ( 魏 ) 王 弼 等 : 老 子 四 種 ( 臺 北 : 大 安 出 版 社,1999 年 ), 頁 21 此 語 出 自 莊 子 天 運 : 吾 又 奏 之 以 無 怠 之 聲, 調 之 以 自 然 之 命, 故 若 混 逐 叢 生, 林 樂 而 無 形, 布 揮 而 不 曳, 幽 昏 而 無 聲, 見 ( 戰 國 ) 莊 周 撰, 王 叔 珉 校 詮 : 莊 子 校 詮 (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歷 史 語 言 研 究 所,1999 年 ), 頁 518 牟 先 生 認 為 老 子 有 其 實 有 型 態 之 面 向, 莊 子 則 純 為 境 界 型 態, 此 分 別 恰 與 以 上 自 然 之 二 義 相 應, 參 見 牟 宗 三 : 才 性 與 玄 理, 頁 156-159 3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從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上 能 夠 有 進 於 先 秦 道 家 呢? 實 際 上, 嵇 康 的 自 然 雖 源 出 於 先 秦 道 家, 卻 並 沒 有 完 全 停 留 在 其 原 初 範 疇 內, 而 是 有 所 拓 展, 至 此 則 需 要 我 們 對 嵇 康 思 想 中 自 然 的 多 重 意 涵 進 行 一 番 梳 理 曾 春 海 先 生 分 別 從 自 然 生 成 的 宇 宙 論 和 個 體 所 追 求 的 精 神 自 由 這 兩 方 面 來 探 討 嵇 康 的 自 然 觀, 18 而 謝 大 寧 先 生 則 將 嵇 康 的 自 然 分 判 為 四 義, 分 別 是 工 夫 論 上 的 境 界 義 由 無 執 功 夫 反 照 天 地 的 境 界 義 大 自 然 義 性 命 自 然 義 19 不 難 看 出 以 上 兩 種 分 法 都 從 總 體 上 把 嵇 康 的 自 然 分 為 兩 個 大 的 面 向, 其 一 為 曾 先 生 所 言 的 宇 宙 論 和 謝 先 生 所 言 的 後 兩 義, 其 二 為 曾 先 生 所 言 的 個 體 精 神 自 由 和 謝 先 生 所 言 的 前 兩 義, 而 且 兩 位 先 生 同 樣 都 對 前 一 面 向 較 為 貶 低, 對 後 一 面 向 較 為 褒 揚 若 細 察 之, 則 此 後 一 面 向 顯 然 正 屬 於 前 述 的 先 秦 道 家 思 想 範 疇, 因 此 得 到 學 者 更 多 的 重 視, 而 前 一 面 向 則 與 兩 漢 氣 化 宇 宙 論 的 脈 絡 頗 具 相 關 性, 因 此 易 於 遭 到 貶 低 然 而 嵇 康 的 自 然 果 真 如 上 所 述 地 呈 現 出 內 部 歧 義, 甚 至 有 良 莠 之 別 嗎? 依 本 文 所 見, 則 在 嵇 康 的 文 本 脈 絡 之 中 其 自 然 的 涵 義 乃 有 其 一 貫 性, 故 而 只 能 說 它 有 着 不 同 的 指 涉 面 向, 其 核 心 價 值 卻 是 固 定 的 若 仍 要 將 此 自 然 義 二 分, 並 以 道 家 境 界 義 為 貴, 則 恐 將 難 以 看 出 嵇 康 究 竟 在 何 種 程 度 上 能 夠 不 同 於 先 秦 道 家, 如 何 能 夠 回 應 其 自 身 特 有 的 時 代 問 題 實 際 上, 本 文 亦 試 圖 證 明 嵇 康 的 建 設 性 價 值 之 所 在 正 是 由 於 他 以 擴 大 了 的 自 然 意 涵, 貫 通 了 傳 統 道 家 範 疇 裡 的 境 界 義 與 兩 漢 宇 宙 論 脈 絡 裡 的 氣 性 義, 從 而 開 出 了 自 然 之 新 域 在 此 理 路 下, 自 然 已 不 僅 停 留 在 先 秦 道 家 境 界 義 的 範 疇 內, 更 將 原 本 無 涉 於 人 文 世 界 的 外 在 自 然 界 納 入 其 中, 20 嵇 康 在 此 方 面 的 貢 獻 與 意 義, 尚 須 轉 而 通 過 文 學 史 上 的 自 然 問 題 脈 絡 之 梳 理, 方 得 以 進 一 步 揭 示 二 文 學 史 上 的 自 然 與 山 水 在 古 典 文 學 史 的 研 究 領 域 裡, 自 然 課 題 的 研 究 向 來 很 受 學 者 們 重 視, 21 而 18 19 20 21 參 見 曾 春 海 : 竹 林 玄 學 的 典 範 嵇 康 ( 臺 北 : 萬 卷 樓 圖 書 有 限 公 司,2000 年 ), 頁 51-68 參 見 謝 大 寧 : 歷 史 的 嵇 康 與 玄 學 的 嵇 康 ( 臺 北 : 文 史 哲 出 版 社,1997 年 ), 頁 16-18 按 照 徐 復 觀 先 生 的 說 法, 則 此 乃 由 第 一 自 然 進 入 第 二 自 然, 是 為 藝 術 精 神 的 觀 照, 參 見 徐 復 觀 : 中 國 藝 術 精 神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2010 年 ), 頁 217-218 無 涉 並 非 意 味 著 自 然 界 沒 有 被 人 們 實 際 觀 看 或 觀 察, 而 是 意 味 著 它 被 先 在 觀 念 所 遮 蔽 而 未 能 以 其 本 然 形 態 進 入 人 們 的 視 野 較 早 的 研 究 專 著, 如 W 顧 彬 先 生 就 以 中 國 文 人 的 自 然 觀 為 線 索 進 行 了 專 門 的 研 究, 參 見 ( 德 ) W 顧 彬 撰, 馬 樹 德 譯 : 中 國 文 人 的 自 然 觀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1990 年 ); 晚 近 的 研 究 可 參 見 鄭 毓 瑜 編 :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的 新 趨 勢 : 自 然 審 美 與 比 較 研 究 ( 臺 北 : 臺 灣 大 學 出 版 中 4

第 一 章 緒 論 魏 晉 階 段 無 疑 是 其 中 極 為 關 鍵 性 的 節 點 : 從 整 體 的 時 代 發 展 脈 絡 來 看, 徐 復 觀 先 生 早 已 指 出 正 是 通 過 魏 晉 士 人 對 莊 學 的 復 興, 才 使 得 藝 術 精 神 實 現 於 自 然 山 水 之 中 ; 22 從 文 學 創 作 的 實 踐 來 看, 王 國 瓔 先 生 主 張 山 水 詩 在 中 國 文 學 史 上 的 正 式 出 現, 實 應 歸 功 於 魏 晉 士 人 的 推 動 23 換 言 之, 自 然 在 文 學 史 上 真 正 的 顯 題 化, 正 是 在 於 魏 晉 時 期 如 果 說 從 古 到 今 都 客 觀 地 存 在 著 一 個 外 在 於 人 文 世 界 的 自 然 界, 亦 即 徐 先 生 所 言 之 第 一 自 然 的 話, 那 麼 這 第 一 自 然 在 魏 晉 之 前 的 中 國 文 人 眼 中 卻 始 終 未 能 自 然 化 為 第 二 自 然, 從 詩 經 時 代 楚 辭 時 代 直 到 漢 代, 它 都 難 以 擺 脫 個 人 情 感 或 社 會 理 想 的 投 射, 無 從 呈 現 其 本 然 形 態 24 自 然 概 念 雖 然 早 在 先 秦 老 莊 思 想 中 處 就 已 經 成 熟, 但 從 未 真 正 指 向 外 在 的 自 然 界, 從 未 具 有 名 詞 的 性 質, 所 以 當 山 水 在 魏 晉 時 期 開 始 作 為 自 然 的 名 詞 化 概 念 而 出 現 時, 必 然 是 經 過 了 某 種 內 在 觀 念 之 演 進 25 然 而 以 往 學 者 雖 然 多 已 注 意 到 了 道 家 玄 理 對 山 水 之 發 現 的 影 響, 卻 往 往 只 是 籠 統 地 直 接 以 老 莊 思 想 的 復 興 來 解 釋 山 水 的 淨 化 問 題, 但 正 如 前 文 所 指 出 的, 老 莊 脈 絡 中 的 自 然 指 涉 的 是 一 種 精 神 境 界 或 抽 象 的 自 然 律, 因 此 很 難 說 直 接 將 此 自 然 義 偶 然 性 地 轉 移 到 外 在 自 然 界 上, 就 能 導 致 後 者 被 納 入 前 者 的 範 疇 之 中, 此 中 仍 需 經 歷 觀 念 層 次 上 的 實 質 性 發 展 26 關 注 此 問 題 的 學 者 之 所 以 未 能 從 魏 晉 玄 學 本 身 中 找 到 可 具 體 解 釋 這 種 發 展 的 資 源, 恐 怕 多 是 囿 於 傳 統 上 的 玄 學 史 框 架 的 限 制, 因 在 王 郭 二 人 的 思 想 中 未 能 找 到 直 接 性 的 解 釋, 27 就 直 22 23 24 25 26 27 心,2005 年 ), 蔡 瑜 編 : 迴 向 自 然 的 詩 學 ( 臺 北 : 臺 灣 大 學 出 版 中 心,2012 年 ) 參 見 徐 復 觀 : 中 國 藝 術 精 神, 頁 143-145 參 見 王 國 瓔 : 中 國 山 水 詩 研 究 ( 臺 北 : 聯 經 出 版 公 司,1986 年 ), 頁 79 同 上 注, 頁 11-78 換 言 之, 在 魏 晉 之 前 外 在 的 自 然 界 乃 是 經 由 先 在 概 念 的 投 射 而 進 入 人 們 的 視 域, 人 們 所 觀 看 到 的 僅 僅 是 投 射 於 其 上 的 概 念 形 態, 而 其 本 身 仍 只 是 作 為 一 種 客 觀 外 在 的 第 一 自 然 而 存 在, 並 未 經 過 自 然 化 而 得 以 以 第 二 自 然 的 形 態 進 入 人 們 的 視 域 如 前 所 述, 自 然 在 先 秦 道 家 的 用 法 主 要 是 作 為 述 詞 和 狀 詞, 前 者 雖 然 看 似 指 向 了 自 然 界, 但 實 際 上 指 涉 的 是 抽 象 的 自 然 律 或 形 上 實 體, 而 並 非 實 指 自 然 界 本 身 在 這 一 問 題 上, 恐 怕 連 徐 復 觀 先 生 卓 越 的 考 察 都 存 在 進 一 步 補 充 的 空 間, 按 徐 先 生 的 論 述, 大 致 上 可 說 是 由 兩 條 路 徑 通 達 到 自 然 山 水 的 : 其 一, 魏 晉 的 人 倫 賞 鑒 之 作 為 一 種 審 美 活 動, 終 將 由 以 有 限 性 的 人 為 對 象, 轉 向 以 無 限 性 的 山 水 為 對 象, 方 得 真 正 實 現 其 藝 術 精 神 ; 其 二, 先 是 竹 林 名 士 在 生 活 上 實 現 莊 子 的 藝 術 精 神, 但 這 種 生 活 很 快 將 因 人 世 的 現 實 糾 葛 而 遭 遇 挫 折, 終 將 轉 向 山 水, 從 而 落 實 在 藝 術 上 ; 參 見 徐 復 觀 : 中 國 藝 術 精 神, 頁 268, 頁 223-225 徐 先 生 的 論 述 雖 然 精 彩, 但 終 究 只 是 將 魏 晉 士 人 作 為 被 動 承 襲 莊 子 藝 術 精 神 的 載 體, 而 似 未 考 慮 到 原 本 純 屬 境 界 義 的 藝 術 精 神 若 要 落 實 到 藝 術 實 踐 活 動 中, 本 身 得 經 過 某 種 觀 念 上 的 轉 化, 這 種 轉 化 須 由 魏 晉 士 人 根 據 自 身 的 時 代 境 況 與 實 踐 活 動 來 完 成 當 然, 並 非 沒 有 學 者 討 論 魏 晉 玄 學 跟 文 學 之 間 的 關 係, 然 而 這 種 探 討 卻 奇 怪 地 未 能 給 山 水 的 發 現 提 供 實 質 性 的 幫 助 另 方 面, 其 實 有 不 少 學 者 認 為 郭 象 玄 學 對 山 水 的 發 現 貢 獻 頗 多, 然 而 這 種 貢 獻 恐 怕 並 不 是 直 接 的, 郭 象 之 本 義 並 不 在 於 一 種 導 向 山 水 的 自 然, 而 在 於 名 教 5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從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接 乞 靈 於 老 莊 思 想, 而 忽 略 了 真 正 能 夠 為 之 提 供 資 源 的 人 物 嵇 康 其 實 隨 著 學 界 研 究 的 不 斷 發 展, 已 經 有 一 些 學 者 在 不 同 程 度 上 注 意 到 了 嵇 康 對 後 世 山 水 詩 山 水 美 學 的 影 響, 如 蕭 馳 先 生 就 曾 指 出 嵇 康 四 言 詩 對 後 世 山 水 詩 的 開 拓 性 作 用, 28 謝 大 寧 先 生 亦 認 為 徐 復 觀 先 生 所 言 的 藝 術 精 神 可 在 嵇 康 身 上 找 到 落 實 的 路 徑, 29 近 來 更 有 一 篇 博 士 論 文 專 門 以 嵇 康 思 想 為 核 心 來 重 探 山 水 詩 畫 的 思 想 來 源 30 然 而, 雖 說 思 想 史 上 的 自 然 與 文 學 史 上 的 自 然 正 可 在 嵇 康 身 上 交 匯, 本 論 文 卻 並 不 打 算 證 成 兩 者 之 間 的 某 種 線 性 影 響 論 本 論 文 所 希 望 嘗 試 的 是, 通 過 整 體 性 梳 理 嵇 康 的 文 本 脈 絡 並 結 合 其 行 為 實 踐, 揭 示 出 其 在 自 然 問 題 上 更 綜 合 更 深 入 的 複 雜 面 向, 如 此 則 將 不 單 單 體 現 為 給 後 世 山 水 美 學 提 供 思 想 資 源 這 種 抽 象 的 觀 念 線 索, 而 是 直 契 古 代 士 人 內 在 生 存 狀 態 的 深 層 探 究 第 二 節 文 獻 回 顧 : 傳 統 視 域 的 局 限 與 新 視 角 的 開 啟 在 正 式 提 出 本 論 文 的 研 究 進 路 之 前, 筆 者 仍 將 通 過 簡 要 梳 理 前 賢 的 研 究 成 果, 來 定 位 本 論 文 的 研 究 範 疇 上 一 節 已 較 為 宏 觀 地 梳 理 了 思 想 史 和 文 學 史 上 的 相 關 線 索, 下 面 則 需 更 將 梳 理 的 重 點 聚 焦 於 嵇 康 本 身 首 先, 從 玄 學 思 想 史 的 整 體 研 究 來 看, 有 關 於 嵇 康 的 討 論 大 體 上 經 歷 了 一 個 由 不 甚 重 視 到 較 為 重 視 的 過 程 : 作 為 魏 晉 玄 學 研 究 奠 基 性 的 論 著, 湯 用 彤 先 生 的 魏 晉 玄 學 論 稿 對 嵇 康 思 想 的 評 價 並 不 甚 高, 只 是 將 他 和 阮 籍 一 起 作 為 玄 學 發 展 史 上 的 一 個 過 渡 性 階 段 ; 31 而 在 同 樣 具 有 奠 基 性 地 位 的 才 性 與 玄 理 中, 牟 宗 三 先 生 則 對 嵇 康 評 價 較 高, 只 是 牟 先 生 的 讚 許 往 往 只 著 重 於 嵇 康 論 辯 的 嚴 密 性 以 及 他 對 向 郭 玄 學 的 啟 發 性 上, 未 對 其 思 想 內 容 進 行 足 夠 充 分 的 考 察 32 在 湯 牟 二 位 先 生 之 後, 湯 先 生 將 嵇 康 定 位 為 過 渡 性 階 段 的 處 理, 對 於 從 總 體 上 論 述 玄 學 史 的 學 者 ( 尤 其 是 大 陸 學 者 ) 影 響 較 大, 並 形 成 了 如 前 所 述 的 名 教 自 然 三 階 段 敘 述 模 式, 如 許 抗 生 先 生 的 魏 晉 思 想 史 余 敦 康 先 生 的 魏 晉 玄 學 史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都 是 以 此 階 段 劃 分 方 式, 將 嵇 康 與 阮 籍 共 同 處 理 為 過 渡 性 的 竹 林 玄 28 29 30 31 32 參 見 蕭 馳 : 玄 智 與 詩 興 ( 臺 北 : 聯 經 出 版 公 司,2011 年 ), 頁 188, 頁 194 參 見 謝 大 寧 : 歷 史 的 嵇 康 與 玄 學 的 嵇 康, 頁 219-220 參 見 沈 素 因 : 重 探 山 水 詩 畫 之 思 想 來 源 以 嵇 康 思 想 為 核 心 考 察 ( 嘉 義 :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所 博 士 論 文,2010 年 ) 參 加 湯 用 彤 : 魏 晉 玄 學 論 稿, 頁 213-220 參 見 牟 宗 三 : 才 性 與 玄 理, 頁 277-310 6

第 一 章 緒 論 學 階 段, 33 乃 至 到 較 為 晚 近 的 康 中 乾 先 生 的 魏 晉 玄 學 一 書 仍 不 出 此 脈 絡 34 這 種 三 階 段 式 的 處 理 方 式, 很 難 凸 顯 出 嵇 康 思 想 本 身 的 意 義 所 在, 一 方 面 易 於 導 致 嵇 康 思 想 與 阮 籍 思 想 的 混 同, 另 方 面 則 易 於 將 嵇 康 特 有 的 論 題 統 攝 到 王 郭 的 命 題 範 疇 之 中 然 而 不 以 歷 史 階 段 為 線 索, 而 以 論 題 方 式 鋪 展 的 魏 晉 玄 學 論 著, 如 戴 璉 璋 先 生 的 玄 智 玄 理 與 文 化 發 展 也 同 樣 是 選 取 名 理 音 樂 思 想 之 作 為 玄 學 範 疇 內 的 通 用 論 題 來 考 察 嵇 康, 未 能 充 分 重 視 其 自 身 的 獨 立 意 義 35 其 次, 針 對 嵇 康 的 專 門 性 研 究, 實 為 一 個 較 為 晚 近 的 現 象 在 這 方 面 較 為 綜 合 性 的 著 作 有 曾 春 海 先 生 的 竹 林 玄 學 的 典 範 嵇 康 謝 大 寧 先 生 的 歷 史 的 嵇 康 與 玄 學 的 嵇 康 : 前 者 較 為 全 面 地 討 論 了 嵇 康 思 想 中 的 各 個 議 題, 頗 具 參 考 性 ; 後 者 以 較 為 特 殊 的 視 角 力 圖 將 嵇 康 重 新 擺 在 玄 學 發 展 史 上 的 關 鍵 性 位 置, 頗 具 新 意 36 另 外, 還 有 學 者 從 非 純 思 想 的 角 度 研 究 嵇 康 : 傳 記 年 譜 類 的 如 莊 萬 壽 先 生 的 嵇 康 研 究 及 年 譜 童 強 先 生 的 嵇 康 評 傳, 都 既 在 史 料 的 梳 理 上 功 績 斐 然, 又 結 合 嵇 康 的 思 想 作 出 了 不 少 有 價 值 的 探 討 ; 37 社 會 史 角 度 的 如 牛 貴 琥 先 生 的 廣 陵 餘 響 : 論 嵇 康 之 死 與 魏 晉 社 會 風 氣 之 演 變 及 文 學 之 關 係, 則 集 中 探 討 了 嵇 康 的 死 因 及 其 對 於 魏 晉 社 會 的 整 體 影 響, 頗 具 新 意 38 實 際 上 近 年 來 專 門 研 究 嵇 康 的 學 者 常 常 集 中 研 究 於 其 中 的 兩 大 議 題, 一 是 音 樂 美 學, 二 是 養 生 處 世 理 論 在 音 樂 美 學 方 面, 如 張 蕙 慧 先 生 的 嵇 康 音 樂 美 學 思 想 探 究 廬 政 先 生 的 嵇 康 美 學 思 想 述 評, 39 都 取 得 了 相 當 紮 實 深 厚 的 研 究 成 果 ; 在 養 生 論 方 面, 則 有 不 少 碩 博 士 論 文 曾 致 力 於 此 40 另 外, 音 樂 問 題 與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參 見 許 抗 生 : 魏 晉 思 想 史, 頁 103-131; 余 敦 康 : 魏 晉 玄 學 史, 頁 299-324 參 見 康 中 乾 : 魏 晉 玄 學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2008 年 ), 頁 141-160 參 見 戴 璉 璋 : 玄 智 玄 理 與 文 化 發 展 ( 臺 北 : 中 研 院 文 哲 所,2010 年 ) 謝 先 生 的 書 大 膽 新 穎, 對 本 論 文 尤 其 具 有 啟 發 性, 然 而 關 於 其 中 將 嵇 康 思 想 完 全 引 向 主 體 實 踐 的 處 理, 筆 者 則 嘗 試 提 供 另 一 面 向 的 思 考 參 見 莊 萬 壽 : 嵇 康 研 究 及 年 譜 ( 臺 北 : 學 生 書 局,1990 年 ); 童 強 : 嵇 康 評 傳 ( 南 京 : 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06 年 ) 參 見 牛 貴 琥 : 廣 陵 餘 響 論 嵇 康 之 死 與 魏 晉 社 會 風 氣 之 演 變 及 文 學 之 關 係 ( 北 京 : 學 苑 出 版 社,2004 年 ) 參 見 張 蕙 慧 : 嵇 康 音 樂 美 學 思 想 探 究 (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1999 年 ); 廬 政 : 嵇 康 美 學 思 想 述 評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2011 年 ) 這 一 類 的 研 究 往 往 引 證 豐 富, 頗 有 其 當 代 學 術 價 值, 但 若 從 思 想 史 研 究 的 角 度 來 看, 則 有 偏 離 嵇 康 本 意 之 嫌, 因 為 嵇 康 之 本 意 並 不 在 於 以 現 代 學 科 的 定 位 方 式 來 看 待 音 樂 本 身, 而 是 有 其 更 加 深 層 的 關 懷 如 蘇 秋 旭 : 嵇 康 生 命 觀 之 研 究 ( 嘉 義 : 國 立 嘉 義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2006 年 ); 金 仁 壽 : 嵇 康 養 生 思 想 之 研 究 ( 臺 北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哲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1996 年 ); 王 玉 娟 : 嵇 康 及 其 養 生 論 研 究 ( 臺 北 : 華 梵 大 學 東 方 人 文 思 想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2002 年 ); 陳 慶 元 : 阮 籍 嵇 康 處 世 態 度 研 究 ( 臺 中 : 東 海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1997 年 ) 然 而 筆 者 以 為 光 談 論 嵇 康 的 養 生 面 向, 畢 竟 仍 有 所 偏 狹, 特 別 是 恐 怕 難 以 解 答 嵇 康 為 何 倡 導 養 生, 卻 最 終 不 能 保 其 身 的 這 種 傳 統 疑 難 7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從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養 生 問 題 實 際 上 還 引 起 了 域 外 學 者 的 關 注 : 在 音 樂 方 面, 荷 蘭 漢 學 家 高 羅 佩 有 專 著 嵇 康 與 琴 賦, 討 論 了 其 中 的 音 樂 美 學 與 琴 道 問 題 ; 41 在 養 生 方 面, 法 國 漢 學 家 朱 利 安 亦 有 養 生 一 書, 其 中 對 嵇 康 的 養 生 理 論 多 有 所 闡 發 與 討 論 42 最 後, 涉 及 嵇 康 的 其 他 相 關 論 著, 亦 可 分 為 思 想 類 和 非 思 想 類 思 想 類 : 如 吳 冠 宏 先 生 的 魏 晉 玄 義 與 聲 論 新 探, 從 聲 情 關 係 入 手 對 嵇 康 的 聲 無 哀 樂 論 作 出 了 非 常 新 穎 的 解 釋 ; 43 如 許 建 良 先 生 的 魏 晉 玄 學 倫 理 思 想 研 究 蔡 忠 道 先 生 的 魏 晉 處 世 思 想 之 研 究, 皆 從 特 定 脈 絡 對 嵇 康 思 想 的 某 個 側 面 進 行 了 有 價 值 的 探 索 44 非 思 想 類 : 如 羅 宗 強 先 生 的 玄 學 與 魏 晉 士 人 心 態, 其 中 嵇 康 的 章 節 剖 析 得 尤 為 精 彩, 對 筆 者 啟 發 頗 大 ; 45 再 如 蕭 馳 先 生 的 玄 智 與 詩 興, 書 中 對 嵇 康 與 山 水 詩 學 關 係 之 論 述, 亦 是 發 前 人 所 未 發 46 通 過 以 上 簡 要 的 近 人 相 關 論 著 之 回 顧, 我 們 可 以 發 現 以 下 三 點 : 其 一, 按 照 傳 統 魏 晉 玄 學 的 論 述 框 架 極 易 於 使 嵇 康 的 獨 特 性 被 掩 蓋, 尤 其 是 其 自 然 問 題 通 常 被 歸 併 在 竹 林 玄 學 總 體 的 越 名 教 而 任 自 然 主 張 中, 未 能 突 顯 其 自 身 價 值 ; 其 二, 如 果 單 獨 考 察 嵇 康 本 身 的 思 想, 則 一 方 面 傳 統 的 玄 學 論 題 難 以 完 全 適 用 於 嵇 康 的 問 題 脈 絡, 另 方 面 嵇 康 的 思 想 內 部 似 亦 存 在 著 相 互 割 裂 的 面 向, 其 中 音 樂 思 想 與 養 生 理 論 之 間 的 聯 繫 還 有 待 從 整 體 上 予 以 探 討 ; 47 其 三, 嵇 康 不 同 於 一 般 41 42 43 44 45 46 47 參 見 Robert Hans Van Gulik: His K ang and his Poetical Essay on the lute(tokyo: Sophia University Press, 1969) 另 外 李 美 燕 先 生 針 對 高 氏 此 書 寫 有 琴 道 高 羅 佩 與 中 國 古 琴 ( 香 港 : 香 港 大 學 饒 宗 頤 學 術 館,2012 年 ), 頗 引 介 高 氏 思 想, 並 補 其 不 足, 亦 可 參 考 參 見 François Jullien, Vital Nourishment: Departing from Happiness, trans. Arthur Goldhammer(New York: Zone Books,2007) 參 見 吳 冠 宏 : 魏 晉 玄 義 與 聲 論 新 探 ( 臺 北 : 里 仁 書 局,2006 年 ) 吳 先 生 所 發 展 出 的 從 鍾 情 到 忘 情 的 理 路, 已 形 成 一 套 詮 釋 魏 晉 士 人 的 經 典 框 架 ; 而 其 於 今 年 (2014 年 ) 又 發 表 了 一 篇 從 莊 子 到 嵇 康 聲 與 氣 之 視 域 的 開 啟, 清 華 學 報 新 44 卷 第 1 期 (2014 年 3 月 ), 頁 1-28 該 文 將 氣 的 概 念 引 入 其 原 有 詮 釋 框 架 中, 並 突 出 了 嵇 康 氣 論 在 魏 晉 思 想 史 中 的 地 位, 此 與 筆 者 在 第 三 章 中 的 論 述 頗 有 近 似 之 處 ; 不 過 吳 先 生 較 傾 向 於 藉 由 莊 子 與 嵇 康 文 本 的 平 行 對 比 來 揭 示 其 中 的 氣 論 內 涵, 而 筆 者 則 致 力 於 綜 合 性 地 探 討 嵇 康 自 身 所 面 臨 的 時 代 問 題, 以 及 其 有 進 於 莊 子 的 特 殊 面 向 參 見 許 建 良 : 魏 晉 玄 學 倫 理 思 想 研 究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2003 年 ); 蔡 忠 道 : 魏 晉 處 世 思 想 之 研 究 (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2007 年 ) 參 見 羅 宗 強 : 玄 學 與 魏 晉 士 人 心 態 ( 天 津 : 天 津 教 育 出 版 社,2005 年 ), 頁 80-104 羅 先 生 此 書 中 關 於 嵇 康 的 部 分, 將 嵇 康 作 為 玄 學 人 生 觀 最 典 型 的 代 表, 並 強 調 其 對 莊 子 思 想 的 人 間 化 作 用, 此 實 為 一 大 創 見 ; 不 過 羅 先 生 由 於 僅 從 士 人 心 態 入 手, 而 未 整 體 地 深 入 分 析 嵇 康 思 想 文 本, 故 而 得 出 其 玄 學 人 生 觀 未 能 解 決 社 會 責 任 問 題 的 結 論, 此 或 可 再 作 討 論 參 見 蕭 馳 : 玄 智 與 詩 興, 頁 183-224 蕭 先 生 從 詩 學 入 手, 得 出 了 嵇 康 從 莊 學 精 神 開 拓 出 新 的 內 在 超 越 境 界, 此 頗 可 與 羅 先 生 的 觀 點 相 互 發 明 實 際 上 早 在 牟 宗 三 先 生 才 性 與 玄 理 一 書 就 曾 一 方 面 讚 賞 嵇 康 在 主 體 養 生 工 夫 上 的 成 就, 另 方 面 又 惋 惜 其 在 所 謂 客 觀 真 理 ( 音 樂 理 論 ) 上 缺 陷, 參 見 牟 宗 三 : 才 性 與 玄 理, 頁 277-310 其 後, 謝 大 寧 先 生 則 通 過 所 謂 歷 史 的 嵇 康 與 玄 學 的 嵇 康 之 區 分, 來 揚 棄 歷 史 的 嵇 康 這 一 面 向, 以 將 嵇 康 的 思 想 完 全 收 攝 到 主 體 實 踐 的 範 疇, 參 見 謝 大 寧 : 歷 史 的 嵇 康 與 玄 學 的 嵇 康 其 實 這 種 主 觀 工 夫 與 客 觀 真 理 之 間 的 割 裂, 正 對 應 我 們 在 上 一 節 中 所 談 的 自 然 義 8

第 一 章 緒 論 的 純 粹 理 論 家, 他 身 上 可 被 探 究 的 面 向 頗 為 多 元, 無 論 是 其 文 學 成 就 生 平 事 蹟 ( 尤 其 是 他 的 死 ) 人 生 信 念 社 會 影 響 都 可 成 為 研 究 者 的 聚 焦 對 象, 這 不 同 面 向 之 間 又 都 牽 一 髮 而 動 全 身, 能 夠 影 響 我 們 對 其 總 體 立 場 的 詮 釋 與 判 斷 根 據 上 述 討 論, 我 們 對 於 嵇 康 的 研 究 實 應 有 一 個 更 具 綜 合 性 文 化 性 的 新 切 入 點, 方 能 夠 貫 穿 起 上 述 諸 多 難 點 如 果 結 合 上 一 節 的 討 論, 則 可 知 連 結 思 想 與 文 學 的 自 然 問 題 正 是 此 最 佳 之 選 項 嵇 康 在 自 然 問 題 上 的 真 正 立 場 本 就 是 引 起 研 究 者 之 紛 爭 的 根 源, 而 貫 穿 他 行 為 抉 擇 詩 文 感 懷 生 命 歷 程 的 基 本 線 索 亦 需 落 在 自 然 問 題 上 來 考 察 第 三 節 研 究 進 路 : 審 美 向 度 與 倫 理 向 度 雖 然 本 論 文 的 問 題 意 識 源 自 思 想 史 與 文 學 史 脈 絡 之 碰 撞, 但 真 正 致 力 之 所 在 卻 非 兩 者 之 間 的 天 然 交 集 美 學, 而 是 嘗 試 通 過 審 美 向 度 與 倫 理 向 度 的 交 織, 來 重 構 出 嵇 康 生 命 中 所 展 現 的 某 種 更 具 深 度 的 探 索 48 在 此 首 先 需 要 對 本 論 文 所 使 用 的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區 分 作 出 一 定 的 說 明 從 嚴 格 意 義 上 來 說, 所 謂 審 美 的 (aesthetic) 與 倫 理 的 (ethical) 的 區 分 乃 是 西 方 近 代 思 潮 的 產 物, 無 論 在 中 國 還 是 西 方 的 古 代 思 想 中,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界 限 本 都 十 分 模 糊 ; 然 而 西 方 近 代 以 來, 尤 其 是 以 康 德 (Immanuel Kant) 的 判 斷 力 批 判 為 突 出 代 表 的 理 論 探 討, 卻 使 得 審 美 活 動 得 以 獨 立 於 感 性 活 動 與 道 德 實 踐, 進 而 導 致 了 美 學 作 為 一 門 獨 立 學 科 的 產 生 與 之 可 以 形 成 對 照 的 是, 雖 在 中 國 古 代 的 整 體 脈 絡 中 審 美 與 倫 理 未 有 嚴 格 界 限, 但 是 魏 晉 南 北 朝 時 期 作 為 一 個 特 殊 階 段, 卻 向 來 被 公 認 為 是 個 體 意 識 之 自 覺 與 審 美 精 神 之 興 起 期, 49 在 這 一 時 期 裡 各 種 藝 術 門 類 如 詩 歌 繪 畫 書 法 等 等 皆 獲 得 了 突 破 性 的 發 展, 此 種 審 美 領 域 的 凸 顯 興 盛 很 容 易 讓 人 聯 想 到, 其 中 是 否 存 在 著 某 種 類 似 於 導 致 西 方 近 代 美 學 得 以 獨 立 的 觀 念 突 破 如 果 我 們 仔 細 考 察 嵇 康 的 自 然, 尤 其 是 其 獨 特 的 聲 無 哀 樂 之 理 論, 就 會 發 現 其 與 康 德 在 判 斷 力 批 判 中 對 審 美 活 動 的 純 化 工 作 48 49 之 二 分 問 題, 以 往 學 者 多 僅 注 意 自 然 之 境 界 義 面 向, 未 能 充 分 重 視 與 兩 漢 氣 化 論 相 關 的 自 然 義 之 正 面 價 值, 從 而 易 於 認 為 嵇 康 的 思 想 體 系 內 部 存 在 著 割 裂 與 不 統 一 如 果 將 論 題 落 實 在 美 學 範 疇 裡, 實 際 上 會 發 展 成 以 思 想 史 上 的 資 源 來 證 成 文 學 史 上 的 演 進, 這 一 單 向 的 影 響 論 理 路, 而 本 論 文 所 致 力 於 的 是, 揭 示 出 審 美 與 倫 理 思 想 與 文 學 在 歷 史 時 空 中 更 真 實 具 體 的 交 織 共 進 關 於 個 體 意 識 的 覺 醒 與 審 美 精 神 的 興 起, 可 參 見 余 英 時 : 漢 晉 之 際 士 之 新 自 覺 與 新 思 潮, 中 國 知 識 階 層 史 論 ( 臺 北 : 聯 經 出 版 公 司,1980 年 ), 頁 205-327; 宗 白 華 : 論 世 說 新 語 和 晉 人 的 美, 美 學 的 散 步 ( 臺 北 : 洪 範 書 店,1981 年 ), 頁 71-96 9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從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實 有 異 曲 同 工 之 妙 50 然 而 同 樣 始 於 審 美 活 動 的 某 種 純 化 工 作, 嵇 康 卻 並 沒 有 使 審 美 領 域 最 終 隔 絕 於 倫 理 領 域, 反 而 是 通 過 此 審 美 之 提 純 還 真 而 再 度 返 歸 倫 理 之 實 現, 並 使 後 者 得 以 從 時 代 的 積 弊 中 再 度 自 然 化 與 合 法 化 51 傳 統 上 正 是 由 於 僅 僅 重 視 魏 晉 時 期 純 粹 審 美 精 神 之 獨 立 發 展, 而 導 致 此 審 美 精 神 脫 離 了 思 想 史 上 主 流 性 的 現 實 倫 理 之 關 懷, 並 蒙 受 一 定 程 度 的 指 責 但 我 們 通 過 對 嵇 康 的 自 然 中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交 織 共 構 關 係 的 梳 理, 卻 有 望 打 破 這 種 視 域 限 制, 從 而 讓 思 想 史 與 文 學 史 上 的 自 然 之 線 索 相 匯 通, 同 時 也 讓 嵇 康 身 上 複 雜 難 辨 的 多 重 面 向 在 此 新 的 基 礎 上 得 以 統 一 在 具 體 的 處 理 方 式 上, 本 論 文 乃 是 將 嵇 康 的 思 想 文 本 文 學 文 本 及 其 所 展 現 的 生 命 形 態 視 作 一 個 整 體, 進 而 從 這 一 整 體 的 內 部 入 手, 一 步 步 從 中 導 出 問 題 推 進 探 討, 以 期 得 出 嵇 康 在 自 然 問 題 上 的 最 終 答 案 此 研 究 進 路 主 要 呈 現 為 從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過 程, 前 者 代 表 傳 統 道 家 的 主 體 修 養 境 界, 後 者 代 表 為 嵇 康 所 獨 創 的 審 美 與 倫 理 的 交 織 之 域 在 這 兩 者 之 間 又 有 嵇 康 之 死 與 自 然 之 和 這 兩 個 環 節 : 起 初 正 是 通 過 嵇 康 之 死 與 任 自 然 之 矛 盾 碰 撞, 啟 引 出 朝 向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探 索 路 徑, 末 尾 又 正 是 通 過 再 度 引 入 嵇 康 之 死 這 一 線 索, 而 激 發 出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昇 華 意 義 ; 自 然 之 和 則 一 方 面 直 接 對 治 於 任 自 然 理 路 的 內 部 困 境, 另 方 面 則 為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最 終 顯 現 奠 定 了 基 礎 條 件 與 形 式 性 徵 此 一 從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過 程 將 呈 現 為 以 下 這 四 個 階 段 : 第 一 階 段 嵇 康 之 死 與 任 自 然 此 階 段 是 整 個 研 究 的 準 備 性 階 段, 乃 是 通 過 重 新 檢 討 嵇 康 之 死 的 問 題, 引 導 出 其 與 傳 統 上 所 關 注 的 任 自 然 思 想 之 矛 盾, 從 而 開 啟 探 究 嵇 康 在 自 然 問 題 上 之 另 一 面 向 的 合 法 性 由 於 排 除 了 嵇 康 之 死 肇 因 於 其 自 身 見 識 不 足 或 行 為 不 慎 的 可 能 性, 而 以 任 自 然 為 核 心 的 傳 統 道 家 境 界 修 養 理 論 又 不 足 以 支 撐 嵇 康 之 死 的 背 後 動 因, 因 此 我 們 必 須 從 任 自 然 走 向 自 然 之 和 第 二 階 段 從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在 此 階 段, 我 們 發 現 一 方 面 嵇 50 51 當 然, 這 種 相 似 性 僅 僅 是 某 種 初 始 的 著 手 形 式 上 的 巧 合, 乃 是 基 於 二 者 皆 觸 及 到 某 種 普 遍 的 人 類 心 智 認 知 結 構, 然 而 由 於 各 自 思 想 文 化 脈 絡 的 不 同, 其 發 展 出 來 的 結 果 卻 迥 異 關 於 此 問 題 的 詳 細 探 討, 請 參 見 第 四 章 嚴 格 地 說, 嵇 康 自 然 不 像 康 德 等 西 方 近 代 思 想 家 那 樣 自 覺 到 自 己 在 進 行 某 種 審 美 倫 理 關 係 之 梳 理 工 作, 我 們 這 裡 使 用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向 度 的 說 法, 實 是 為 了 更 好 地 指 涉 其 思 想 活 動 之 實 際 運 作 的 一 種 方 便 說 10

第 一 章 緒 論 康 的 現 世 憂 患 意 識, 導 致 他 無 法 安 然 遵 循 單 純 的 道 家 原 則 而 隱 於 山 林, 另 方 面 個 體 式 的 養 生 理 路 固 然 高 妙, 但 如 果 不 能 讓 主 體 獨 立 於 傳 統 氣 化 系 統 的 脈 絡, 則 無 從 保 障 其 實 現 然 若 轉 從 嵇 康 的 音 樂 思 想 入 手, 則 可 發 現 他 藉 由 改 變 傳 統 氣 化 論 脈 絡 下 的 感 物 模 式, 使 主 體 得 以 在 審 美 活 動 中 觀 照 外 物 本 然 的 氣 性 之 和, 進 而 獨 立 自 身 的 生 存 價 值 於 氣 化 系 統 之 外 而 且 如 果 說 這 種 審 美 活 動 仍 然 是 開 展 於 消 極 性 的 自 我 維 護 層 面, 那 麼 嵇 康 實 際 上 並 不 僅 停 留 於 此 他 還 進 一 步 揭 示 出 音 樂 如 何 作 為 一 種 共 時 性 線 索, 打 破 了 因 古 今 倫 理 境 況 差 異 所 造 成 的 實 踐 困 境, 讓 音 樂 作 為 一 種 可 持 存 的 自 然 之 和 超 越 了 外 在 禮 制 的 規 定 性 束 縛, 得 以 直 接 導 引 主 體 趨 向 內 在 的 自 然 狀 態, 從 而 讓 此 自 然 之 和 有 了 實 現 某 種 心 靈 之 安 頓 及 倫 理 價 值 之 實 現 的 可 能 性 第 三 階 段 從 自 然 之 和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在 此 階 段, 我 們 藉 由 深 入 探 討 自 然 之 和 的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基 礎, 從 而 揭 示 出 其 終 極 實 現 形 態 自 然 之 和 域 嵇 康 先 是 藉 由 與 康 德 相 似 的 處 理 方 式 而 純 化 了 審 美 活 動, 卻 在 其 氣 論 基 礎 上 將 其 移 向 自 然 山 水 之 域, 從 而 使 審 美 與 倫 理 在 更 高 的 層 次 上 再 度 結 合, 呈 現 為 眾 多 主 體 以 和 相 契 通 的 倫 理 勝 境 然 而 此 自 然 之 和 域 雖 然 已 在 嵇 康 的 思 想 中 構 建 成 形, 卻 因 缺 乏 他 人 的 實 際 參 與 而 面 臨 實 際 顯 現 的 困 境, 這 種 困 境 長 期 籠 罩 在 嵇 康 的 竹 林 生 活 之 中, 並 屢 屢 引 發 他 四 言 詩 中 的 知 音 之 嘆 第 四 階 段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昇 華 與 演 進 在 此 階 段, 一 方 面 探 討 嵇 康 之 死 作 為 一 種 積 極 性 的 行 動, 如 何 打 破 了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顯 現 困 境, 彰 顯 出 養 生 與 任 心 的 全 新 意 義, 並 使 和 域 內 蘊 的 倫 理 責 任 與 政 治 力 量 得 以 被 激 發 而 昇 華 另 方 面 則 考 察 嵇 康 死 後 自 然 之 和 域 的 演 進 狀 態 : 在 西 晉 時 期 士 人 們 因 錯 置 審 美 精 神 於 名 教 世 界 而 催 生 出 了 無 責 任 式 的 審 美 人 生 態 度, 在 東 晉 時 期 士 人 們 雖 得 以 從 名 教 世 界 通 向 自 然 世 界, 但 審 美 精 神 卻 只 是 單 純 地 發 展 自 身, 尚 不 能 實 現 化 出 倫 理 價 值 ; 唯 有 到 了 由 晉 入 宋 的 階 段, 自 然 之 和 域 才 在 以 謝 靈 運 為 代 表 的 山 水 詩 寫 作 中, 逐 漸 開 始 呈 現 出 其 實 然 形 態, 並 開 始 了 影 響 深 遠 的 自 然 山 水 之 域 化 過 程 11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從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第 二 章 嵇 康 之 死 與 任 自 然 嵇 康 (223-262) 是 魏 晉 時 期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詩 人 藝 術 家, 竹 林 七 賢 之 一 他 身 逢 魏 晉 易 代 之 際, 面 對 司 馬 氏 集 團 逐 步 奪 取 政 權 拉 攏 士 人 的 行 為, 始 終 堅 持 不 與 之 合 作 的 態 度, 並 提 出 了 著 名 的 越 名 教 而 任 自 然 主 張, 寫 出 了 大 量 析 理 深 透 的 文 章 與 清 曠 峻 烈 的 詩 歌 最 終, 他 因 捲 入 呂 安 事 件 而 遭 司 馬 昭 殺 害, 臨 刑 前 神 氣 自 若, 奏 曲 而 終 在 本 章 中, 我 們 將 從 嵇 康 死 因 之 探 討 出 發, 再 與 其 任 自 然 思 想 相 對 照, 進 而 通 過 兩 者 之 間 的 碰 撞 與 辯 證, 開 啟 探 索 自 然 之 另 一 面 向 自 然 之 和 的 空 間 第 一 節 從 嵇 康 之 死 談 起 的 原 因 本 節 將 嘗 試 簡 要 說 明 為 什 麼 探 討 嵇 康 的 自 然 問 題 要 從 嵇 康 之 死 說 起 傳 統 上 關 於 嵇 康 死 因 的 種 種 觀 點 雖 然 都 頗 具 參 考 性, 但 其 中 仍 有 進 一 步 討 論 的 空 間, 而 通 過 這 種 討 論, 我 們 將 發 現 嵇 康 之 死 與 他 有 關 自 然 問 題 的 理 念 有 著 極 其 密 切 而 複 雜 的 關 係, 不 過 後 者 卻 似 乎 無 法 用 傳 統 所 聚 焦 的 任 自 然 面 向 來 予 以 說 明 另 方 面, 無 論 是 討 論 嵇 康 的 死 因, 還 是 研 究 他 的 思 想, 記 載 其 生 平 的 資 料 都 頗 具 參 考 價 值, 然 而 有 關 嵇 康 生 平 的 第 一 手 資 料 現 多 已 亡 佚, 所 存 者 散 見 於 三 國 志 裴 松 之 注 世 說 新 語 劉 孝 標 注 文 選 李 善 注 以 及 太 平 御 覽 太 平 廣 記 等 書 之 所 載, 其 中 精 蕪 參 半, 頗 見 相 互 抵 觸 之 處, 若 偏 信 某 處 記 載, 則 很 容 易 導 致 整 體 判 斷 的 偏 差 所 以 在 正 式 進 入 嵇 康 死 因 探 討 之 前, 筆 者 嘗 試 先 選 取 一 個 典 型 案 例 來 比 較 各 處 記 載 之 間 的 差 異, 從 而 確 立 幾 條 判 斷 嵇 康 生 平 資 料 之 可 靠 性 的 標 準 一 生 平 資 料 可 靠 性 的 審 查 標 準 在 圍 繞 嵇 康 死 因 的 爭 論 中, 矛 盾 和 衝 突 的 產 生 往 往 是 由 所 依 憑 的 原 始 材 料 本 身 的 相 悖 而 造 成 的, 如 果 論 者 本 以 自 己 主 觀 既 有 之 立 場 先 入, 就 很 容 易 在 相 互 抵 觸 的 各 種 材 料 中 僅 僅 選 取 與 己 見 相 符 的 部 分, 而 予 以 發 揮, 所 以 我 們 有 必 要 首 先 12

第 二 章 嵇 康 之 死 與 任 自 然 對 材 料 本 身 進 行 客 觀 性 的 審 查 有 關 嵇 康 的 生 平 資 料 散 見 於 各 種 典 籍 中, 良 莠 難 判, 我 們 固 然 不 能 對 這 些 資 料 的 真 實 性 作 出 終 極 的 完 全 肯 定 的 判 斷, 但 仍 然 可 以 嘗 試 設 立 幾 條 最 低 限 度 的 審 查 標 準 在 關 於 嵇 康 生 平 的 原 始 資 料 中, 唐 修 晉 書 乃 雜 糅 前 人 所 說 而 成, 其 本 身 並 無 資 料 的 原 始 參 考 性, 所 以 我 們 大 致 上 以 魏 晉 南 北 朝 人 ( 尤 其 是 魏 晉 人 ) 所 記 者 為 第 一 手 的 參 考 資 料, 並 予 以 考 察 之 然 而 嵇 康 之 死 在 當 時 是 個 敏 感 事 件, 晉 代 史 家 對 嵇 康 的 生 平 多 有 所 諱 言, 陳 壽 在 三 國 志 中 僅 記 以 時 又 有 譙 郡 嵇 康, 文 辭 壯 麗, 好 言 老 莊, 而 尚 奇 任 俠 至 景 元 中, 坐 事 誅 1 這 寥 寥 數 語, 雖 然 我 們 現 在 仍 能 看 到 魏 晉 時 人 對 嵇 康 生 平 的 不 少 記 載, 但 其 中 多 有 資 料 或 性 質 可 疑 或 立 場 待 判 2 下 面 則 擬 以 所 謂 的 孫 登 贈 言 為 例, 來 探 討 一 下 某 種 最 低 限 度 的 審 查 標 準 是 否 可 能 確 立 孫 登 其 人 在 晉 書 隱 逸 傳 中 位 列 第 一, 是 當 時 著 名 的 隱 士, 嵇 康 曾 訪 之 於 山 中, 在 嵇 康 臨 去 時, 孫 登 對 之 有 所 贈 言 後 來 嵇 康 獲 罪, 寫 了 一 首 幽 憤 詩, 其 中 有 一 句 今 愧 孫 登 ( 幽 憤 詩, 頁 29), 於 是 人 們 往 往 推 想 孫 登 當 時 針 對 嵇 康 其 人 及 其 命 運 有 所 評 判 或 勸 誡, 這 一 贈 言 也 被 後 世 視 為 嵇 康 死 因 的 一 大 斷 語, 而 各 家 對 此 贈 言 的 記 載 實 頗 值 得 我 們 予 以 對 比 分 析 首 先, 三 國 志 王 粲 傳 注 引 孫 盛 魏 氏 春 秋 曰 : 初, 康 採 藥 於 汲 郡 共 北 山 中, 見 隱 者 孫 登 康 欲 與 之 言, 登 默 然 不 對 踰 時 將 去, 康 曰 : 先 生 竟 無 言 乎? 登 乃 曰 : 子 才 多 識 寡, 難 乎 免 於 今 之 世 3 又 引 孫 盛 晉 陽 秋 : 康 見 孫 登, 登 對 之 長 嘯, 踰 時 不 言 康 辭 還, 曰 : 先 生 竟 無 言 乎? 登 曰 : 惜 哉! 并 評 曰 : 1 2 3 ( 晉 ) 陳 壽 撰,( 南 朝 宋 ) 裴 松 之 注 : ( 新 校 本 ) 三 國 志 注 (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78 年 ), 頁 605 以 往 論 者 大 多 基 於 證 成 其 論 點 的 需 要 而 選 取 資 料, 而 未 對 資 料 出 處 的 可 靠 性 先 作 出 一 個 統 一 性 的 評 判, 這 就 易 於 導 致 判 斷 上 的 偏 失 ( 晉 ) 陳 壽 撰,( 南 朝 宋 ) 裴 松 之 注 : ( 新 校 本 ) 三 國 志 注, 頁 606 13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從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此 二 書 皆 孫 盛 所 述, 而 自 為 殊 異 如 此 4 又 引 康 別 傳 曰 : 孫 登 謂 康 曰 : 君 性 烈 而 才 儁, 其 能 免 乎? 5 而 世 說 新 語 棲 逸 曰 : 嵇 康 遊 於 汲 郡 山 中, 遇 道 士 孫 登, 遂 與 之 遊 康 臨 去, 登 曰 : 君 才 則 高 矣, 保 身 之 道 不 足 6 其 注 引 張 騭 文 士 傳 曰 : 康 聞, 乃 從 遊 三 年 問 其 所 圖, 終 不 答 然 神 謀 所 存 良 妙, 康 每 薾 然 歎 息 將 別, 謂 曰 : 先 生 竟 無 言 乎? 登 乃 曰 : 子 識 火 乎? 生 而 有 光, 而 不 用 其 光, 果 然 在 於 用 光 人 生 而 有 才, 而 不 用 其 才, 果 然 在 於 用 才 故 用 光 在 乎 得 薪, 所 以 保 其 曜 ; 用 才 在 乎 識 物, 所 以 全 其 年 今 子 才 多 識 寡, 難 乎 免 於 今 之 世 矣! 子 無 多 求! 7 以 上 的 五 處 記 載 看 起 來 大 同 小 異, 然 細 察 之, 各 處 對 這 句 贈 言 記 載 的 差 異 正 是 關 鍵 所 在 這 五 處 記 載 對 此 贈 言 的 說 法 粗 略 地 歸 納 起 來 實 則 有 四 種, 即 性 烈 而 才 雋 才 多 而 識 寡 惜 哉 保 身 之 道 不 足 ; 性 烈 而 才 雋 是 康 別 傳 的 說 法, 才 多 而 識 寡 是 張 騭 文 士 傳 和 孫 盛 魏 氏 春 秋 的 說 法, 惜 哉 是 孫 盛 晉 陽 秋 的 說 法, 保 身 之 道 不 足 是 劉 義 慶 名 下 的 說 法, 下 面 我 們 對 其 各 自 的 作 者 背 景 問 題 進 行 簡 略 的 考 察 首 先, 康 別 傳 的 作 者 現 已 不 可 考, 但 從 裴 松 之 注 引 康 別 傳 來 看, 其 作 者 應 至 少 為 晉 人 其 次, 張 騭 生 平 雖 不 可 考, 但 裴 松 之 注 屢 引 其 文 士 傳, 4 5 6 7 同 上 注 同 上 注 ( 南 朝 宋 ) 劉 義 慶 撰, 徐 震 堮 校 箋 : 世 說 新 語 校 箋, 頁 355-356 同 上 注, 頁 356 14

第 二 章 嵇 康 之 死 與 任 自 然 則 其 應 與 孫 盛 同 為 晉 人 ; 另 方 面, 裴 松 之 在 注 三 國 志 王 粲 傳 時 對 張 騭 又 有 所 評 論, 先 是 對 其 所 載 王 粲 說 劉 琮 的 言 辭 大 加 辨 偽, 然 后 總 結 說 : 以 此 知 張 騭 假 偽 之 辭, 而 不 覺 其 虛 之 自 露 也 凡 騭 虛 偽 妄 作, 不 可 覆 疏, 如 此 類 者, 不 可 勝 紀 8 我 們 從 之 前 文 士 傳 的 引 文 中 亦 可 看 出, 張 騭 所 記 多 有 所 居 懸 巖 百 仭 這 類 的 虛 張 鋪 陳, 而 其 中 孫 登 對 嵇 康 的 贈 言 亦 是 先 以 一 大 段 貌 似 頭 頭 是 道 的 火 薪 之 喻 說 教 了 一 通, 才 最 終 點 出 了 才 多 識 寡 這 句 評 語, 可 見 張 騭 其 人 其 書 頗 有 不 可 信 之 處 再 次, 孫 盛 則 是 東 晉 著 名 史 學 家, 博 學 善 言, 其 晉 書 本 傳 曰 : 晉 陽 秋 詞 直 而 理 正, 咸 稱 良 史 焉 9, 所 以 孫 登 的 記 載 在 品 質 上 應 該 是 有 一 定 保 證 的 最 後, 劉 義 慶 則 為 劉 宋 臨 川 王, 已 非 魏 晉 時 人, 其 記 載 較 為 晚 出, 但 仍 有 一 定 的 參 考 性 此 處 存 在 的 疑 點 是, 如 果 說 史 家 的 立 場 會 影 響 到 其 寫 法, 那 麼 作 為 直 筆 良 吏 的 孫 盛 為 何 會 與 人 品 可 疑 的 張 騭 同 樣 說 孫 登 的 贈 言 是 才 多 而 識 寡 呢? 孫 盛 為 何 在 魏 氏 春 秋 中 記 為 才 多 而 識 寡, 在 晉 陽 秋 中 又 記 為 惜 哉 呢? 不 過 二 人 既 然 同 樣 採 取 了 才 多 而 識 寡 的 說 法, 則 說 明 這 一 說 法 在 晉 代 似 乎 是 一 種 廣 為 流 傳 的 通 說, 所 以 張 騭 取 之, 孫 盛 亦 襲 用 之 然 而, 這 一 說 法 就 算 按 當 時 人 的 眼 光 來 看, 恐 怕 也 不 是 毫 無 問 題 的, 孫 盛 以 一 良 史 的 見 識, 在 其 撰 寫 晉 陽 秋 時 發 覺 原 本 的 說 法 實 有 不 可 取 之 處, 故 又 改 為 含 糊 卻 語 氣 強 烈 的 惜 哉 10 問 題 應 區 分 成 兩 個 層 面, 其 一 是 嵇 康 本 人 是 否 真 的 識 寡, 其 二 則 是 晉 人 為 何 會 認 為 嵇 康 識 寡 對 於 前 者 可 先 存 而 不 論, 而 對 於 後 者, 則 可 以 認 為 這 首 先 源 於 入 晉 之 後 的 士 人 確 認 其 政 治 現 狀 合 法 性 的 需 要 殺 害 嵇 康 可 謂 是 司 馬 氏 正 式 取 得 政 權 之 前 的 一 項 歷 史 原 罪, 11 但 如 果 嵇 康 之 死 乃 是 由 於 其 自 身 的 某 種 過 失 或 缺 陷 所 造 成, 則 可 以 削 弱 其 影 響 晉 室 歷 史 合 法 性 的 程 度, 從 而 使 兩 晉 士 人 在 良 心 上 得 以 自 安 12 然 而 曾 沿 襲 此 說 的 孫 盛 本 人 就 對 這 種 說 法 產 生 了 質 疑, 可 見 8 9 10 11 12 ( 晉 ) 陳 壽 撰,( 南 朝 宋 ) 裴 松 之 注 : ( 新 校 本 ) 三 國 志 注, 頁 598-599 ( 唐 ) 房 玄 齡 等 撰 : ( 新 校 本 ) 晉 書 (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80 年 ), 頁 2148 根 據 晉 書 孫 盛 本 傳 的 記 載, 孫 盛 著 魏 氏 春 秋 晉 陽 秋, 明 列 魏 氏 春 秋 於 晉 陽 秋 之 前 ; 又, 本 傳 載 孫 盛 年 老 時, 因 晉 陽 秋 之 直 筆 而 觸 怒 桓 溫 的 事 蹟, 由 此 又 可 見 晉 陽 秋 當 較 晚 出, 其 時 恐 已 近 孫 盛 晚 年 ; 同 上 註, 頁 2148 綜 上 可 知, 晉 陽 秋 確 實 較 有 可 能 寫 於 魏 氏 春 秋 之 後, 並 對 前 書 的 觀 點 有 所 修 正, 而 且 從 晉 陽 秋 甚 至 觸 怒 到 當 權 的 桓 溫 來 看, 此 書 當 有 較 為 剛 直 的 書 寫 態 度, 故 而 有 可 能 對 嵇 康 死 因 進 行 了 不 同 於 俗 見 的 反 思 在 魏 晉 嬗 替 之 際, 司 馬 氏 雖 然 殺 掉 了 許 多 與 之 敵 對 的 士 人, 但 是 像 嵇 康 這 樣 至 少 在 罪 名 上 並 非 直 接 涉 入 某 一 實 際 政 治 反 叛 事 件 而 被 誅 殺 的 案 例, 則 實 屬 罕 見, 況 且 嵇 康 在 當 時 士 人 的 心 目 中 地 位 頗 高, 所 以 史 稱 司 馬 昭 殺 嵇 康 之 後 亦 尋 悔 焉 ( 見 前 引 世 說 新 語 雅 量 ), 實 不 無 道 理 大 致 說 來, 晉 人 一 方 面 多 傾 慕 嵇 康 本 人 之 風 采 高 致, 如 世 說 新 語 容 止 有 曰 : 有 人 語 王 戎 15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從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這 種 說 法 就 是 在 晉 人 眼 裡 也 不 無 商 榷 的 餘 地 文 心 雕 龍 史 傳 曰 : 干 寶 述 紀, 以 審 正 得 序 ; 孫 盛 陽 秋, 以 約 舉 為 能 13 孫 盛 的 晉 陽 秋 文 辭 雖 簡, 卻 見 識 不 凡, 所 以 在 此 書 中 惜 哉 的 說 法 頗 可 視 為 晉 人 自 己 對 識 寡 原 說 雖 有 所 反 思 和 修 正, 但 又 囿 於 當 時 的 政 治 壓 力 而 不 得 直 言 的 矛 盾 態 度 如 果 說 晉 人 畢 竟 因 嵇 康 事 件 直 接 關 係 到 晉 室 的 合 法 性 問 題 而 有 所 忌 諱, 那 麼 身 處 劉 宋 的 劉 義 慶 則 不 應 該 有 這 個 問 題, 世 說 新 語 雖 非 劉 義 慶 本 人 所 作, 但 其 書 至 少 會 反 映 出 其 作 為 主 編 者 的 立 場, 因 此 劉 義 慶 是 基 於 什 麼 樣 的 背 景 而 形 成 保 身 之 道 不 足 的 說 法, 就 值 得 我 們 予 以 考 察 了 按 照 周 一 良 先 生 在 世 說 新 語 和 作 者 劉 義 慶 身 世 的 考 察 一 文 中 的 說 法, 劉 義 慶 所 處 的 宋 文 帝 之 朝, 是 個 大 臣 不 斷 被 誅 殺 的 恐 怖 年 代, 劉 義 慶 本 人 亦 有 世 路 艱 難 之 稱, 他 正 是 為 了 全 身 遠 禍, 於 是 召 聚 文 學 之 士, 寄 情 文 史, 編 輯 了 世 說 新 語 這 樣 一 部 清 談 的 書 14 由 此 可 見, 劉 義 慶 之 所 以 會 評 嵇 康 為 保 身 之 道 不 足, 確 實 跟 其 身 處 的 政 治 環 境 有 關 他 作 為 一 鎮 藩 王, 雖 無 謀 逆 之 野 心, 但 總 難 免 受 到 多 疑 的 宋 文 帝 的 猜 忌, 常 處 在 朝 不 保 夕 的 憂 懼 之 中 故 而 在 對 嵇 康 被 殺 這 一 事 件 的 評 述 中, 就 不 自 覺 地 將 之 詮 釋 成 一 個 保 身 之 道 的 反 面 教 材 最 後 我 們 還 剩 下 性 烈 而 才 雋 這 一 說 法 未 予 討 論, 康 別 傳 作 者 雖 已 不 可 考, 但 是 嵇 康 性 格 剛 直 通 常 被 認 為 是 一 個 不 爭 的 事 實, 所 以 性 烈 而 才 雋 可 算 是 晉 人 中 一 種 較 為 平 允 的 說 法, 頗 具 有 一 定 參 考 性 15 以 上 幾 種 材 料 皆 是 嵇 康 生 平 資 料 的 重 要 來 源, 通 過 對 它 們 的 討 論, 可 以 發 現 這 些 記 載 往 往 因 記 述 者 本 人 的 時 代 背 景 而 決 定 其 寫 作 原 則, 這 又 會 進 一 步 影 響 到 其 對 資 料 的 選 取 和 認 同, 16 所 以 在 參 考 這 些 材 料 時 必 須 先 對 之 採 取 懸 置 的 態 度 以 判 斷 其 可 靠 性, 才 能 不 輕 易 被 誤 導, 為 此 本 文 嘗 試 初 步 建 立 以 下 三 個 審 查 標 準 : 第 一, 雖 然 大 部 分 原 始 記 載 出 自 晉 人, 可 是 晉 人 囿 於 其 身 處 晉 室 的 時 代 環 境, 對 13 14 15 16 曰 : 嵇 延 祖 卓 卓 如 野 鶴 之 在 雞 羣 答 曰 : 君 未 見 其 父 耳, 可 見 西 晉 人 縱 使 處 在 嵇 康 事 件 的 政 治 敏 感 期, 仍 對 嵇 康 頗 為 追 慕 ; 可 是 另 方 面, 就 是 到 了 東 晉, 人 們 仍 普 遍 認 為 嵇 康 自 身 有 一 定 的 缺 陷, 如 世 說 新 語 品 藻 曰 : 簡 文 帝 曰 : 何 平 叔 巧 累 於 理, 嵇 叔 夜 儁 傷 其 道 以 上 兩 處 引 文 分 見 於 ( 南 朝 宋 ) 劉 義 慶 撰, 徐 震 堮 校 箋 : 世 說 新 語 校 箋, 頁 336, 頁 283 ( 梁 ) 劉 勰 撰, 范 文 瀾 注 : 文 心 雕 龍 注 ( 北 京 :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1958 年 ), 頁 285 周 一 良 : 魏 晉 南 北 朝 史 論 集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10 年 ), 頁 301 後 來 唐 人 所 撰 之 晉 書 嵇 康 傳 即 採 此 說, 參 見 ( 唐 ) 房 玄 齡 等 撰 : ( 新 校 本 ) 晉 書, 頁 1370 雖 然 我 們 認 為 晉 人 的 記 載 常 常 有 所 諱 言, 但 是 不 可 否 認 他 們 去 其 世 未 遠, 仍 有 保 留 了 不 少 真 實 性 資 料 的 可 能 性 關 於 魏 晉 史 料 的 參 考 價 值 問 題 上, 仇 鹿 鳴 先 生 給 我 們 提 供 了 一 種 頗 為 公 允 的 看 法, 他 認 為 魏 晉 時 期 的 史 料 雖 然 不 像 後 世 史 書 那 麼 系 統 化 那 麼 有 可 靠 性, 但 是 卻 在 保 留 多 種 視 角 這 方 面 勝 過 了 後 世 單 調 的 正 確 敘 事, 故 而 需 要 我 們 努 力 在 辨 析 的 基 礎 上 予 以 善 加 利 用, 筆 者 贊 同 此 說, 參 見 仇 鹿 鳴 : 魏 晉 之 際 的 政 治 權 力 與 家 族 網 絡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12 年 ), 頁 20-31 16

第 二 章 嵇 康 之 死 與 任 自 然 嵇 康 之 死 這 一 敏 感 問 題 多 有 所 諱 言, 他 們 傾 向 於 一 方 面 讚 賞 嵇 康 的 高 致, 另 方 面 又 認 為 嵇 康 本 身 有 某 種 過 錯 或 缺 陷, 所 以 特 別 是 在 涉 及 嵇 康 死 因 的 敏 感 性 材 料 上, 對 晉 人 的 說 法 必 須 採 取 謹 慎 的 態 度 ; 17 第 二, 有 些 文 獻 的 作 者 本 身 就 不 大 可 信, 比 如 文 士 傳 的 作 者 張 騭, 除 了 前 引 裴 松 之 的 質 疑 外, 鍾 嶸 詩 品 詩 品 序 亦 曰 : 張 騭 文 士, 逢 文 即 書 18, 所 以 這 類 資 料 的 可 靠 性 是 值 得 直 接 存 疑 的 ; 19 第 三, 大 致 上 材 料 的 年 代 越 晚, 就 越 容 易 流 於 後 世 的 想 像 與 建 構, 比 如 世 說 新 語 中 的 記 載 雖 然 極 富 參 考 價 值, 但 是 如 果 在 同 一 事 件 上 有 更 加 早 出 的 資 料 記 載 可 參 考 的 話, 則 仍 傾 向 於 以 早 出 的 資 料 為 主 要 依 據 另 外 需 要 附 帶 說 明 的 是, 實 際 上 在 對 嵇 康 其 人 之 歷 史 真 相 的 追 尋 上, 更 加 可 靠 的 資 料 應 當 是 嵇 康 本 人 所 寫 的 文 字, 它 們 雖 然 往 往 不 是 對 事 實 的 直 接 陳 述, 但 若 善 加 利 用, 則 能 夠 更 加 真 實 地 反 映 嵇 康 本 人 的 態 度 不 過 根 據 這 些 文 字 來 為 嵇 康 定 案, 也 存 在 著 兩 個 需 要 注 意 的 難 點 : 其 一, 嵇 康 關 於 其 本 人 的 說 法, 往 往 基 於 當 時 情 境 而 有 誇 大 或 自 謙 的 成 分, 需 要 我 們 予 以 辨 析 還 原, 其 典 型 如 嵇 康 的 與 山 巨 源 絕 交 書 一 文 中 的 描 述 ; 20 其 二, 我 們 往 往 傾 向 於 先 預 設 嵇 康 的 立 場, 然 後 再 來 解 讀 其 文 字, 這 就 易 於 將 文 本 中 所 含 的 某 種 可 能 性 過 分 誇 大, 從 而 扭 曲 嵇 康 的 原 意, 其 典 型 如 嵇 康 的 管 蔡 論 一 文 中 的 態 度 21 二 嵇 康 之 死 背 後 的 複 雜 性 世 說 新 語 雅 量 載 嵇 康 臨 刑 場 景 曰 : 嵇 中 散 臨 刑 東 市, 神 氣 不 變, 索 琴 彈 之, 奏 廣 陵 散 曲 終, 曰 : 袁 孝 尼 17 18 19 20 21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筆 者 在 前 文 中 推 測 才 多 識 寡 可 能 是 晉 人 中 的 一 種 通 說, 是 彌 補 政 治 合 法 性 的 一 種 需 要, 因 而 晉 人 有 關 嵇 康 生 平 的 大 多 數 記 載 都 有 可 能 是 建 立 在 這 一 前 提 上 的, 更 重 要 的 是, 晉 人 的 記 載 本 就 構 成 了 嵇 康 生 平 資 料 的 大 部 分, 因 此 我 們 在 根 據 資 料 推 斷 歷 史 真 相 時, 必 須 對 這 一 原 初 的 誤 導 性 保 持 警 惕 ( 梁 ) 鍾 嶸 著, 曹 旭 箋 註 : 詩 品 箋 註 ( 北 京 :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2009 年 ), 頁 105 雖 說 本 文 在 此 無 法 將 那 些 記 載 方 式 本 身 就 可 存 疑 的 資 料 一 一 鑑 別 列 出, 但 單 是 考 慮 到 文 士 傳 的 記 載 本 就 構 成 了 嵇 康 生 平 資 料 的 一 大 宗, 這 條 標 準 也 有 一 定 的 意 義 比 如 其 中 所 謂 頭 面 常 一 月 十 五 日 不 洗 ( 頁 117) 這 樣 的 說 法 就 恐 怕 是 誇 大 的, 從 文 獻 記 載 來 看, 嵇 康 的 形 象 頗 為 瀟 灑, 如 果 真 的 常 常 這 麼 久 不 洗 頭, 恐 怕 是 難 以 瀟 灑 起 來 的 進 而 我 們 同 樣 需 要 對 更 加 關 鍵 之 處 的 表 述 是 否 有 誇 大 成 分 保 持 警 惕 關 於 這 篇 文 章, 傳 統 上 有 不 少 學 者 傾 向 於 認 為 這 是 在 處 處 在 為 毋 丘 儉 辯 護, 處 處 在 貶 斥 司 馬 氏, 可 參 見 侯 外 廬 等 : 中 國 思 想 通 史 第 三 卷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1956 年 ), 頁 188 然 而, 近 來 學 者 已 開 始 認 為 此 文 並 未 見 如 此 明 顯 的 褒 貶 傾 向, 更 多 地 像 是 一 種 純 粹 的 歷 史 思 辨, 可 參 見 童 強 : 嵇 康 評 傳 ( 南 京 : 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06 年 ), 頁 279-287 17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從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嘗 請 學 此 散, 吾 靳 固 不 與, 廣 陵 散 於 今 絕 矣! 太 學 生 三 千 人 上 書, 請 以 為 師, 不 許 文 王 亦 尋 悔 焉 22 嵇 康 之 死 無 疑 是 中 古 史 上 的 一 大 事 件, 光 是 其 臨 刑 之 時 瀟 灑 鎮 定 的 氣 度 就 足 以 讓 人 蕩 氣 迴 腸, 更 不 要 說 其 從 容 奏 一 曲 廣 陵 散 的 壯 美 該 如 何 使 聽 者 不 能 自 已 了 面 對 這 悲 壯 慷 慨 的 一 幕, 我 們 禁 不 住 要 問 : 嵇 康 究 竟 為 何 而 死? 嵇 康 真 正 的 死 因 是 什 麼? 嵇 康 在 表 面 上 是 因 涉 入 呂 安 被 誣 案 件 而 死 的, 23 但 是 在 這 一 案 件 裡 顯 然 找 不 出 什 麼 足 以 判 嵇 康 死 罪 的 理 由, 所 以 嵇 康 之 死 自 然 另 有 其 深 層 原 因 從 各 方 面 的 考 察 來 看, 可 藉 以 說 明 嵇 康 之 死 的 因 素 有 很 多, 論 者 則 總 是 希 望 從 中 判 定 出 一 個 主 導 性 因 素, 來 說 明 嵇 康 之 死 的 真 正 原 因 所 在 關 鍵 在 於 嵇 康 之 死 絕 不 單 單 是 一 個 有 才 華 有 魅 力 的 士 人 的 個 人 問 題, 由 於 嵇 康 立 場 的 典 型 性, 它 還 標 誌 著 魏 晉 之 際 的 士 人 在 精 神 處 境 上 的 某 種 集 體 性 轉 折 點, 24 所 以 在 解 釋 嵇 康 死 因 的 時 候 免 不 了 要 融 入 研 究 者 對 這 一 時 期 士 人 處 境 問 題 的 總 體 判 斷, 以 便 說 明 嵇 康 本 人 的 真 正 態 度 究 竟 為 何 因 此, 首 先 在 對 時 代 整 體 情 勢 的 判 定 上, 其 次 在 嵇 康 本 人 立 場 與 時 代 關 係 問 題 上, 學 者 們 形 成 了 極 為 眾 說 紛 紜 的 解 釋 粗 略 考 察 之 下, 以 往 學 者 的 觀 點 雖 然 各 有 側 重 又 多 所 兼 顧, 但 仍 可 從 中 歸 納 出 兩 種 傾 向 : 一 種 傾 向 認 為 嵇 康 之 死 主 要 肇 因 於 當 時 的 政 治 形 勢 以 及 其 本 人 的 政 治 行 為 與 態 度, 另 一 種 傾 向 則 認 為 嵇 康 之 死 主 要 是 因 為 他 對 名 教 的 批 判 態 度 或 其 個 人 性 追 求 之 為 當 局 所 不 容 ; 這 前 一 種 傾 向 是 較 為 外 在 性 的 政 治 性 的, 可 舉 陳 寅 恪 莊 萬 壽 等 先 生 為 代 表, 25 後 一 種 傾 向 則 是 較 為 內 在 性 的 個 人 性 的, 可 舉 魯 迅 羅 宗 強 等 先 生 為 代 表 26 22 ( 南 朝 宋 ) 劉 義 慶 撰, 徐 震 堮 校 箋 : 世 說 新 語 校 箋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4 年 ), 頁 194-195 23 根 據 文 選 思 舊 賦 引 干 寶 晉 紀 世 說 新 語 簡 傲 引 孫 盛 魏 氏 春 秋 等 各 處 的 記 載, 呂 安 事 件 的 大 致 經 過 為 : 嵇 康 的 好 友 呂 安 的 妻 子 被 其 兄 呂 巽 迷 姦, 嵇 康 先 勸 呂 安 隱 而 不 發, 但 其 後 呂 巽 自 感 不 安 而 反 告 呂 安 不 孝, 遂 使 下 獄 後 嵇 康 為 呂 安 辯 白, 竟 與 之 同 誅 24 嵇 康 約 死 於 景 元 三 年 (262), 而 早 在 甘 露 三 年 (258) 司 馬 昭 平 定 諸 葛 誕 的 叛 亂 之 後, 國 內 就 再 無 可 與 其 抗 衡 的 實 質 性 的 力 量 了, 在 嵇 康 身 死 的 後 一 年 即 景 元 四 年 (263) 魏 即 興 兵 伐 蜀 而 滅 之, 可 見 彼 時 司 馬 氏 取 代 曹 魏 之 勢 已 不 可 免, 其 已 無 後 顧 之 憂 而 轉 向 外 伐 然 而 當 時 亦 有 士 人 持 不 與 之 合 作 之 態 度, 嵇 康 即 其 中 的 代 表 人 物, 應 該 說 這 部 分 士 人 並 無 反 抗 司 馬 氏 的 政 治 實 力, 但 仍 然 在 精 神 層 面 上 保 持 著 與 之 對 抗 的 力 量, 這 種 力 量 無 論 對 在 野 還 是 在 朝 的 士 人 來 說, 都 具 有 某 種 精 神 上 的 意 義 嵇 康 死 後, 原 本 不 合 作 士 人 們 ( 如 向 秀 ) 便 完 全 倒 向 了 司 馬 氏 甚 至 有 學 者 以 專 著 論 述 了 嵇 康 之 死 與 當 時 整 體 風 氣 轉 變 問 題, 參 見 牛 貴 琥 : 廣 陵 餘 響 論 嵇 康 之 死 與 魏 晉 社 會 風 氣 之 演 變 及 文 學 之 關 係 ( 北 京 : 學 苑 出 版 社,2004 年 ) 25 陳 寅 恪 先 生 的 觀 點, 可 參 見 陳 寅 恪 : 書 世 說 新 語 文 學 類 鍾 會 撰 四 本 輪 始 畢 條 後, 金 明 館 叢 稿 初 編 ( 北 京 : 三 聯 書 店,2001 年 ), 頁 47-54 莊 萬 壽 先 生 的 觀 點, 可 參 見 莊 萬 壽 : 嵇 康 研 究 及 年 譜 ( 臺 北 : 學 生 書 局,1990 年 ) 26 魯 迅 先 生 的 觀 點, 可 參 見 魯 迅 : 魏 晉 風 度 及 文 章 與 藥 及 酒 之 關 係, 魏 晉 風 度 及 其 他 ( 上 海 : 18

第 二 章 嵇 康 之 死 與 任 自 然 然 而 通 過 對 相 關 資 料 的 梳 理, 可 以 表 明 無 論 是 外 在 性 的 還 是 內 在 性 的 這 兩 種 與 政 治 當 局 的 直 接 性 對 抗, 原 本 都 尚 不 足 以 導 致 嵇 康 之 死, 毋 寧 說 它 們 僅 僅 構 成 了 司 馬 氏 集 團 對 嵇 康 這 一 異 議 分 子 必 然 懷 有 的 殺 害 動 機, 而 這 種 動 機 是 否 真 正 要 予 以 實 現 則 是 另 一 回 事 ; 更 重 要 的 是, 原 本 嵇 康 雖 持 不 合 作 態 度 卻 仍 能 夠 維 持 某 種 平 衡 狀 態, 這 種 平 衡 狀 態 才 是 越 名 教 的 實 質, 進 而 對 名 教 的 距 離 性 超 脫 構 成 了 他 追 求 任 自 然 理 想 的 基 本 保 障, 他 也 一 直 自 覺 維 持 著 這 種 從 越 到 任 的 結 構 進 一 步 說, 這 涉 及 到 嵇 康 的 反 抗 之 實 質 意 義 究 竟 為 何 的 問 題 我 們 往 往 過 於 注 重 嵇 康 身 上 的 悲 劇 性 色 彩, 強 調 其 在 政 治 批 判 上 的 尖 銳 和 對 個 人 信 念 的 執 著, 認 為 他 的 死 有 一 種 無 可 挽 回 的 先 天 必 然 性 可 是 這 種 融 入 主 觀 性 判 斷 的 悲 劇 敘 事, 容 易 使 我 們 忽 略 嵇 康 英 雄 式 的 反 抗 姿 態 背 後 所 蘊 含 的 更 加 複 雜 深 刻 的 意 義 嵇 康 並 非 單 純 地 為 反 抗 而 反 抗, 他 所 真 正 致 力 於 的, 不 是 直 接 性 的 必 然 會 失 敗 的 正 面 鬥 爭, 而 是 間 接 性 地, 在 政 治 權 力 所 壟 斷 的 社 會 空 間 之 外 建 立 一 個 能 夠 持 存 士 人 人 生 價 值 的 自 然 之 域, 這 一 自 然 之 域 的 獨 立 與 維 持 本 身, 就 是 對 政 治 當 局 更 有 力 的 一 種 反 抗 然 而 如 果 我 們 僅 以 傳 統 道 家 的 任 自 然 模 式 來 看 待 嵇 康 的 自 然 理 念, 將 會 發 現 它 與 嵇 康 之 死 存 在 著 矛 盾, 這 一 方 面 促 使 我 們 重 新 審 視 嵇 康 的 自 然 思 想 是 否 有 超 越 傳 統 的 任 自 然 路 徑 之 面 向, 並 與 現 實 政 治 倫 理 有 某 種 內 在 關 係, 另 方 面 則 要 求 我 們 轉 而 正 視 嵇 康 之 死 的 直 接 導 因 呂 安 事 件 內 在 蘊 含 的 非 偶 然 性, 這 兩 方 面 的 考 察 將 為 我 們 開 啟 探 索 嵇 康 內 在 精 神 世 界 的 大 門, 從 而 理 解 其 自 然 理 念 中 更 深 層 的 意 義 與 關 懷 第 二 節 嵇 康 之 死 內 外 在 因 素 的 原 初 平 衡 在 建 立 了 判 斷 嵇 康 生 平 資 料 可 靠 性 的 標 準, 以 及 初 步 討 論 了 嵇 康 死 因 的 複 雜 性 之 後, 本 文 擬 對 傳 統 上 提 出 的 導 致 嵇 康 之 死 的 外 在 內 在 因 素 進 行 梳 理 與 重 析, 並 嘗 試 證 明 這 些 因 素 原 本 都 被 維 持 在 一 個 準 穩 定 的 平 衡 態, 未 見 得 能 夠 被 激 發 為 導 致 嵇 康 直 接 被 殺 的 現 實 因 素 本 文 所 採 用 的 外 在 因 素 與 內 在 因 素 之 區 分 形 式, 雖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類 似 於 傳 統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185-198 羅 宗 強 先 生 的 觀 點, 可 參 見 羅 宗 強 : 玄 學 與 魏 晉 士 人 心 態 ( 天 津 : 天 津 教 育 出 版 社,2005 年 ) 19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從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上 社 會 因 素 與 個 人 因 素 的 區 分, 但 更 能 凸 顯 來 自 於 不 同 方 向 的 兩 種 力 量, 以 及 它 們 如 何 最 終 能 夠 在 嵇 康 的 實 際 生 存 狀 態 中 達 到 初 步 的 平 衡 一 方 面, 我 們 可 以 主 張 嵇 康 可 能 因 涉 入 某 種 政 治 性 運 動 或 純 粹 因 為 其 異 議 性 的 政 治 姿 態 而 為 當 局 所 不 容, 因 此 當 局 欲 除 之 而 後 快, 這 是 來 自 於 外 在 政 治 權 力 之 意 志 的 方 面 ; 另 方 面, 我 們 也 可 以 認 為 嵇 康 或 許 原 本 從 客 觀 形 勢 上 可 以 免 於 當 世, 只 是 因 為 他 本 人 的 某 種 特 質 或 堅 持, 迫 使 他 與 當 局 無 法 共 存, 這 更 多 地 是 肇 始 於 個 人 的 內 在 固 有 因 素 的 方 面 但 是 這 兩 方 面 畢 竟 原 本 是 維 持 在 一 種 平 衡 的 未 被 激 發 的 狀 態 下 的, 這 與 嵇 康 本 人 自 覺 性 的 處 世 與 鬥 爭 策 略 有 著 極 大 的 關 係 一 外 在 內 在 因 素 辨 析 在 以 往 學 者 所 論 述 的 嵇 康 之 死 的 外 在 原 因 中, 有 一 種 說 法 對 後 世 影 響 甚 大, 但 如 今 看 來 卻 已 不 無 可 商 榷 之 處, 這 就 是 陳 寅 恪 先 生 提 出 的 曹 魏 黨 說 陳 寅 恪 先 生 藉 由 才 性 異 同 問 題 的 立 場, 區 分 出 了 作 為 內 廷 閹 宦 階 級 之 代 表 的 曹 魏 黨, 和 作 為 外 廷 士 大 夫 階 級 之 代 表 的 司 馬 黨, 並 認 為 嵇 公 於 魏 晉 嬗 替 之 際, 為 反 司 馬 氏 諸 名 士 之 首 領, 其 所 以 忠 於 曹 魏 之 故, 自 別 有 其 他 主 因, 而 叔 夜 本 人 為 曹 孟 德 孫 女 婿, 要 不 為 無 關 27 陳 寅 恪 先 生 對 曹 魏 黨 和 司 馬 黨 的 區 分 自 有 其 學 術 參 考 價 值, 但 是 他 本 人 實 際 上 只 是 稍 稍 提 點 說, 嵇 康 反 抗 司 馬 氏 與 其 身 為 曹 操 孫 女 婿 不 為 無 關, 我 們 恐 怕 不 應 將 之 看 得 太 重 嵇 康 與 曹 魏 有 親 戚 關 係 固 然 是 事 實, 但 這 並 不 代 表 了 嵇 康 就 要 因 為 這 種 關 係 而 反 司 馬 氏, 司 馬 昭 更 不 見 得 因 此 而 非 殺 嵇 康 不 可 28 近 年 來, 學 者 多 已 不 再 強 調 嵇 康 因 與 魏 室 的 姻 親 關 係 而 反 抗 司 馬 氏, 但 有 許 多 學 者 認 為 嵇 康 有 積 極 反 抗 司 馬 氏 的 政 治 動 機 甚 至 行 為, 29 也 就 是 說 嵇 康 介 入 了 實 際 的 政 治 反 叛 行 動 之 中 其 實 真 正 能 證 明 這 種 說 法 的 資 料 僅 有 一 條, 即 三 國 志 注 引 世 語 曰 : 27 28 29 陳 寅 恪 : 書 世 說 新 語 文 學 類 鍾 會 撰 四 本 輪 始 畢 條 後, 頁 54 實 際 上 陳 寅 恪 先 生 的 兩 黨 說 作 為 早 期 的 經 典 論 述, 在 近 幾 十 年 來 已 逐 漸 得 到 了 更 精 細 化 的 修 正, 而 以 此 說 支 持 嵇 康 魏 黨 身 份 的 政 治 決 定 性 之 觀 點, 也 逐 漸 失 去 效 力, 有 關 此 問 題 的 晚 近 檢 討 可 參 見 仇 鹿 鳴 : 魏 晉 之 際 的 政 治 權 力 與 家 族 網 絡 緒 論, 頁 1-11 如 莊 萬 壽 先 生 就 在 嵇 康 研 究 及 年 譜 中 認 為 嵇 康 在 毋 丘 儉 起 兵 時, 有 佔 領 洛 陽 城 以 與 之 相 應 的 意 圖, 詳 見 莊 萬 壽 : 嵇 康 研 究 及 年 譜, 頁 149-153 再 如 中 國 思 想 通 史 一 書 亦 認 為 嵇 康 有 實 際 起 兵 的 意 圖, 甚 至 其 鍛 鐵 行 為 也 是 有 實 際 意 義 的, 參 見 侯 外 廬 等 : 中 國 思 想 通 史 第 三 卷, 頁 145-147 20

第 二 章 嵇 康 之 死 與 任 自 然 毋 丘 儉 反, 康 有 力, 且 欲 起 兵 應 之, 以 問 山 濤, 濤 曰 : 不 可 儉 亦 已 敗 30 根 據 世 說 新 語 方 正 所 注, 則 世 語 作 者 為 西 晉 人 郭 頒, 31 西 晉 去 嵇 康 之 死 未 遠, 政 治 敏 感 性 還 很 高, 根 據 上 一 節 中 對 晉 人 心 態 的 分 析, 這 一 記 載 不 無 可 能 是 有 意 傾 向 於 構 陷 嵇 康 的 何 況 這 一 記 載 本 有 其 自 相 矛 盾 之 處 : 如 果 嵇 康 欲 起 兵 應 毋 丘 儉 的 事 情 曉 之 於 世, 那 麼 司 馬 氏 應 該 在 平 定 了 毋 丘 儉 之 亂 後, 或 知 曉 此 事 後 就 立 刻 誅 殺 嵇 康, 32 又 何 待 於 呂 安 事 件? 反 過 來 說, 如 果 此 事 實 有 而 並 不 曉 於 世, 則 西 晉 郭 頒 又 何 以 知 之? 由 此 可 見 此 事 有 可 能 僅 是 嵇 康 身 後 的 一 種 傳 聞, 甚 至 是 蓄 意 為 誅 殺 嵇 康 而 編 造 的 一 項 罪 名, 而 並 無 實 據, 所 以 我 們 不 宜 直 接 以 此 條 資 料 來 證 明 嵇 康 有 實 際 的 政 治 行 為 從 上 面 的 分 析 來 看, 我 們 其 實 並 無 足 夠 的 證 據 來 證 明 嵇 康 有 實 質 性 的 政 治 行 為, 所 以 恐 怕 不 宜 過 分 強 調 此 方 面 在 嵇 康 之 死 問 題 上 的 重 要 性 33 可 是 如 果 嵇 康 既 不 因 姻 親 關 係 而 忠 心 於 魏 室, 又 不 曾 有 過 起 兵 反 抗 司 馬 氏 的 行 為 和 動 機, 那 麼 司 馬 氏 何 以 要 誅 殺 嵇 康 呢? 有 的 學 者 傾 向 於 認 為 嵇 康 之 死 乃 是 當 時 整 個 政 治 大 環 境 使 然, 是 統 治 者 濫 用 其 權 力 的 結 果 ; 34 換 言 之, 嵇 康 的 不 幸 不 在 於 他 為 了 什 麼 原 因 而 反 抗 司 馬 氏, 而 在 於 其 反 抗 行 為 本 身 是 對 立 於 急 於 篡 奪 政 權 的 司 馬 氏 的, 他 的 言 行 觸 犯 到 了 司 馬 氏 的 忌 諱, 故 而 後 者 必 欲 除 之 而 後 快 我 們 固 然 沒 有 充 足 的 證 據 來 證 明 嵇 康 會 因 為 某 種 明 確 的 政 治 集 團 的 隸 屬 身 份 而 反 抗 司 馬 氏, 也 不 能 證 明 嵇 康 有 什 麼 實 質 性 的 政 治 反 抗 行 為, 但 仍 然 不 能 否 認 嵇 康 確 實 持 有 一 種 明 確 的 不 與 司 馬 氏 集 團 合 作 的 態 度, 這 更 多 地 是 一 種 精 神 性 的 反 抗, 其 中 實 質 性 的 政 治 因 素 不 應 該 被 過 分 誇 大 30 31 32 33 34 ( 晉 ) 陳 壽 撰,( 南 朝 宋 ) 裴 松 之 注 : 三 國 志 注, 頁 607 世 說 新 語 方 正 有 注 曰 : 按 郭 頒, 西 晉 人, 時 世 相 近, 為 晉 魏 世 語, 事 多 詳 敷, 見 ( 南 朝 宋 ) 劉 義 慶 撰, 徐 震 堮 校 箋 : 世 說 新 語 校 箋, 頁 158 根 據 裴 松 之 所 注, 干 寶 孫 盛 等 人 就 因 為 相 信 嵇 康 有 起 兵 反 抗 司 馬 氏 的 意 圖 而 斷 其 被 誅 時 間 為 正 元 二 年, 而 非 魏 志 本 傳 所 載 的 景 元 中, 對 此 裴 氏 已 力 證 其 非, 參 見 ( 晉 ) 陳 壽 撰,( 南 朝 宋 ) 裴 松 之 注 : 三 國 志 注, 頁 607 但 這 反 過 來 可 以 證 明 正 因 為 嵇 康 不 可 能 早 在 正 元 二 年 被 誅, 所 以 本 無 欲 起 兵 之 事 其 實 多 有 學 者 根 據 對 嵇 康 本 人 的 性 情 和 政 治 抱 負 方 面 的 考 察, 認 為 嵇 康 不 可 能 有 實 際 的 政 治 行 為, 如 羅 宗 強 先 生 童 強 先 生 皆 持 此 說, 參 見 羅 宗 強 : 玄 學 與 魏 晉 士 人 心 態, 頁 91-93, 童 強 : 嵇 康 評 傳, 頁 235 如 嵇 康 評 傳 即 認 為 嵇 康 的 不 幸, 不 是 他 自 己 的 過 錯, 而 是 一 個 為 所 欲 為 的 權 利 集 團 所 造 成 的 悲 劇, 參 見 童 強 : 嵇 康 評 傳, 頁 245; 而 廣 陵 餘 響 則 認 為 嵇 康 把 自 己 實 實 在 在 地 擺 在 了 司 馬 氏 集 團 的 對 立 面, 嵇 康 被 殺 是 那 個 時 代 的 必 然, 參 見 牛 貴 琥 : 廣 陵 餘 響, 頁 38-39 21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從 嵇 康 的 任 自 然 到 自 然 之 和 域 如 果 只 是 這 一 種 精 神 層 面 的 反 抗 姿 態, 而 不 涉 及 直 接 的 政 治 利 害 關 係, 那 麼 就 要 重 新 考 慮 究 竟 是 何 種 因 素 可 能 引 發 司 馬 氏 的 殺 機 了 要 言 之, 從 司 馬 氏 自 身 的 利 益 角 度 來 考 慮, 可 以 肯 定 的 殺 害 嵇 康 之 動 機 至 少 有 兩 個 : 首 先 是 輿 論 上 的, 嵇 康 對 名 教 的 至 少 是 表 面 上 的 批 評, 雖 然 是 取 決 於 他 個 人 的 立 場, 但 是 從 其 社 會 影 響 上 來 說, 仍 然 觸 及 了 司 馬 氏 以 名 教 之 幌 而 行 篡 權 之 實 的 痛 處, 為 了 繼 續 其 表 面 上 對 名 教 的 推 崇, 則 有 對 嵇 康 的 這 種 輿 論 影 響 進 行 限 制 的 需 要 ; 其 次 則 更 是 實 際 政 治 效 用 上 的, 嵇 康 堅 持 不 入 仕 於 朝, 與 呂 安 向 秀 逍 遙 於 山 林, 或 灌 園 或 鍛 鐵, 形 成 了 一 股 在 野 的 獨 立 士 人 力 量, 如 果 除 掉 嵇 康, 這 僅 存 的 在 野 士 人 群 體 就 瓦 解 了 35 應 該 說, 這 兩 個 動 機 都 是 在 客 觀 上 成 立 的, 都 構 成 了 司 馬 昭 殺 嵇 康 的 潛 在 可 能 性, 然 而 它 們 是 否 都 充 分 到 了 直 接 導 致 嵇 康 的 被 殺, 卻 不 能 對 此 妄 下 定 論, 現 在 我 們 姑 且 將 其 作 為 可 被 接 受 的 外 在 因 素 而 予 以 懸 置, 轉 而 進 入 內 在 因 素 的 考 察 關 於 嵇 康 之 死 的 內 在 因 素, 首 先 要 面 臨 的 是 一 種 自 古 以 來 就 很 有 勢 力 的 觀 點, 即 嵇 康 本 人 在 審 時 度 勢 或 處 世 的 能 力 上 有 所 不 足, 因 而 自 取 其 禍 這 種 觀 點 很 顯 然 來 源 於 晉 人 才 多 識 寡 的 說 法, 不 過 近 世 學 者 大 多 已 不 再 主 張 此 說, 而 是 對 嵇 康 的 個 人 立 場 持 一 種 同 情 或 讚 賞 的 態 度, 不 認 為 其 乃 因 有 某 種 智 識 上 的 缺 陷 而 致 禍 36 在 歷 來 關 於 嵇 康 之 死 的 內 在 因 素 之 討 論 中, 有 兩 點 是 我 們 基 本 上 可 以 予 以 承 認 的, 其 一 是 嵇 康 性 格 較 為 剛 直, 不 像 阮 籍 那 樣 能 夠 與 司 馬 氏 委 曲 敷 衍, 其 二 是 嵇 康 追 求 某 種 理 想 的 生 命 狀 態, 且 對 自 己 的 信 仰 十 分 堅 定 關 於 嵇 康 性 格 的 剛 直 方 面, 雖 然 其 本 人 的 文 字 對 此 已 有 所 證 明, 37 但 是 我 們 恐 怕 不 宜 將 這 一 點 過 分 誇 大, 認 為 嵇 康 就 一 定 脾 氣 極 其 暴 躁, 因 為 從 現 有 的 資 料 35 36 37 事 實 上 據 向 秀 別 傳 所 載 : 後 康 被 誅, 秀 遂 失 圖, 乃 應 歲 舉, 可 見 嵇 康 死 後, 剩 餘 在 野 士 人 力 量 的 瓦 解 十 分 明 顯, 這 對 司 馬 氏 無 疑 是 十 分 有 利 的 然 而 對 於 這 種 有 利 性 的 程 度, 我 們 亦 不 宜 過 分 誇 大, 詳 見 後 文 分 析 不 過 也 有 一 些 例 外, 如 魏 晉 詩 人 與 政 治 一 書 就 假 定 嵇 康 在 思 想 高 度 上 不 如 阮 籍 的 基 礎 上, 認 為 他 的 覺 悟 是 不 夠 透 徹 的, 因 而 不 能 自 全 其 身, 參 見 景 蜀 慧 : 魏 晉 詩 人 與 政 治 (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1991 年 ), 頁 109 不 過 筆 者 認 為, 這 種 觀 點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受 湯 用 彤 先 生 在 魏 晉 玄 學 論 稿 中 關 於 嵇 康 阮 籍 思 想 部 分 的 影 響, 參 見 湯 用 彤 : 魏 晉 玄 學 論 稿 ( 北 京 : 三 聯 書 店,2009 年 ), 頁 213-220 湯 用 彤 先 生 在 這 一 問 題 的 說 法 因 其 年 代 的 限 制 難 免 有 所 偏 差, 而 稍 後 的 牟 宗 三 先 生 以 及 其 後 大 多 數 的 魏 晉 玄 學 研 究 者, 都 傾 向 於 認 為 嵇 康 在 思 想 成 就 上 高 於 阮 籍 此 點 筆 者 於 緒 論 腳 註 中 已 有 所 說 明, 此 不 贅 述. 所 以 說 嵇 康 在 思 想 程 度 上 不 足 從 而 不 像 阮 籍 那 樣 得 以 自 全 免 禍, 基 本 上 已 是 一 個 不 能 成 立 的 說 法 嵇 康 與 山 巨 源 絕 交 書 曰 : 吾 直 性 狹 中 剛 腸 疾 惡, 遇 事 便 發 ( 頁 11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