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

Transcription

1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文 學 院 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Master of Arts Thesis Graduate School of Histor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聊 齋 誌 異 研 究 從 聊 齋 誌 異 看 蒲 松 齡 的 社 會 批 判 觀 The Study of Liaozhai Zhiyi-Discussion on Pu Songling s Criticism of Society 指 導 教 授 : 王 大 智 Advisor: Professor Da-Zhi Wang 研 究 生 : 王 哲 偉 Graduate Student: Zhe-Wei Wang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2 月 December 2013

2

3 致 謝 這 篇 論 文 得 以 完 成, 是 來 自 於 許 多 人 的 協 助, 首 先 是 指 導 教 授 王 大 智 老 師, 老 師 在 學 生 進 行 論 文 寫 作 期 間, 給 予 很 多 幫 助, 如 寫 作 方 向 的 引 導 內 文 中 的 各 種 建 議 以 及 課 堂 上 老 師 的 史 觀 見 解, 對 於 這 本 論 文 的 完 成 有 很 大 的 幫 助 在 寫 作 期 間 帶 給 老 師 些 許 的 困 擾, 對 此 再 次 感 謝 王 大 智 老 師 不 厭 其 煩 地 幫 助 學 生 度 過 種 種 困 難 完 成 這 份 論 文 再 來 便 是 兩 位 口 試 委 員 熊 碧 梧 老 師 以 及 雷 家 聖 老 師, 兩 位 老 師 在 接 下 本 篇 拙 作 後, 且 在 口 試 時 給 予 許 多 的 指 正 以 及 建 議, 對 於 內 文 的 修 改 幫 助 甚 大, 才 使 得 這 篇 論 文 在 細 節 的 地 方 能 夠 更 為 完 善 且 在 口 試 後 不 厭 其 煩 地 接 受 學 生 的 種 種 詢 問, 非 常 感 謝 兩 位 老 師 對 於 這 篇 論 文 的 幫 助 最 後 感 謝 張 家 禎 助 教, 在 學 生 進 行 論 文 寫 作 的 期 間, 時 常 幫 我 解 決 許 多 論 文 寫 作 的 注 意 事 項 以 及 疑 難 雜 症 以 及 好 友 度 昀 奇 同 學, 這 篇 論 文 題 目 的 出 現 有 部 分 是 這 位 好 友 提 供 的 建 議 以 及 方 向 在 史 研 所 這 段 期 間 當 中 有 家 人 的 支 持, 教 授 的 指 導 和 學 長 學 姊 的 照 顧 以 及 朋 友 的 關 心, 正 因 為 如 此, 這 篇 論 文 才 能 如 期 完 成, 最 後 再 次 感 謝 所 有 在 學 生 寫 作 論 文 時 給 予 幫 助 的 貴 人 王 哲 偉 2014 年 1 月 19 日 於 新 竹

4 提 要 蒲 松 齡 ( ), 字 留 仙, 一 字 劍 臣, 別 號 柳 泉 居 士 是 清 代 傑 出 文 人, 自 十 九 歲 時 應 童 子 試, 受 施 潤 章 先 生 賞 識 而 文 名 籍 甚 但 在 之 後 屢 次 失 意 於 科 場 中, 之 後 藉 教 書 謀 生, 借 悲 憤 感 慨, 自 成 一 家 言, 其 中 最 膾 炙 人 口 的 即 聊 齋 誌 異 聊 齋 誌 異 內 容 多 為 荒 誕 不 經 的 鬼 狐 故 事, 但 藉 由 優 異 的 文 筆, 曲 折 的 情 節, 發 人 省 思 的 寓 意, 使 得 聊 齋 誌 異 成 為 清 初 最 有 成 就 的 文 學 作 品 且 在 傳 抄 刊 刻, 逐 漸 風 行 於 天 下, 印 證 聊 齋 誌 異 後 世 影 響 力 深 遠, 也 讓 後 人 能 有 機 會 藉 由 其 著 作 了 解 蒲 松 齡 寄 託 的 理 想 蒲 松 齡 雖 生 於 清 初 滿 人 政 權 之 中, 但 滿 清 當 權 者 身 為 異 族, 但 是 為 求 政 治 穩 定 以 及 發 展, 在 尋 求 人 才 上 一 直 表 現 出 積 極 的 態 度, 如 招 收 歸 順 漢 人 抑 或 是 延 續 科 舉 制 度 吸 收 未 入 仕 學 子 其 中 蒲 松 齡 一 生 雖 屢 次 不 利 於 舉 業 之 中, 仍 深 懷 理 想, 藉 由 聊 齋 誌 異 寄 託 其 立 世 之 言, 當 中 包 括 其 政 治 理 念, 其 理 念 的 形 成, 與 其 南 游 幕 賓 代 辦 公 文 的 經 驗, 以 及 困 苦 的 生 活 經 歷 息 息 相 關 深 知 百 姓 生 活 之 不 易, 因 此 為 官 能 憂 民 成 為 蒲 松 其 理 念 的 重 要 成 分, 聊 齋 誌 異 篇 章 更 是 時 常 能 看 到 寄 託 世 情 當 中 所 下 的 心 血 因 此 本 論 文 目 的 在 於 探 討 在 清 初 政 權 下 的 蒲 松 齡 在 科 舉 制 度 之 下, 如 何 在 撰 寫 聊 齋 誌 異 的 時 候 將 自 己 為 政 的 理 念 寄 託 在 其 中 從 中 了 解 不 得 入 仕 的 蒲 松 齡 如 何 以 一 般 文 人 身 分, 闡 揚 自 己 經 世 理 念 I

5 關 鍵 字 : 蒲 松 齡 聊 齋 誌 異 清 初 文 人 政 策 社 會 批 判 II

6 聊 齋 誌 異 研 究 從 聊 齋 誌 異 看 蒲 松 齡 的 社 會 批 判 觀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1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1 第 二 節 研 究 時 間 與 範 圍...2 第 三 節 研 究 回 顧...3 第 四 節 史 料 與 研 究 方 法...8 第 五 節 論 文 架 構...9 第 二 章 蒲 松 齡 生 平 略 述...11 第 一 節 蒲 氏 家 庭...11 一 家 族 與 其 妻...11 二 子 女 兒 孫...18 第 二 節 自 秀 才 到 幕 賓 南 游...24 一 青 年 進 學...24 二 南 游 作 幕...29 III

7 第 三 節 歸 來 講 學 與 暮 年 家 居...32 一 中 年 困 頓...32 二 西 鋪 坐 館...35 三 撤 帳 歸 家...40 小 結...42 第 三 章 聊 齋 誌 異 其 書...44 第 一 節 創 作 始 末 與 作 品 內 容...44 一 創 作 動 機 與 題 材 來 源...44 二 傳 奇 志 怪...48 三 鬼 狐 妖 魅...51 四 寄 託 世 情...52 第 二 節 版 本 流 變...56 一 稿 本...56 二 抄 本...56 三 刻 本...58 四 注 釋 本 繪 圖 本...58 五 外 文 譯 本...60 IV

8 第 三 節 聊 齋 誌 異 地 位 與 影 響...62 一 傳 抄 情 況...62 二 各 家 評 敘...63 三 後 世 影 響...66 小 節...67 第 四 章 清 初 政 治 環 境...69 第 一 節 清 初 文 人 政 策 與 重 用 漢 人...69 一 重 用 歸 順 漢 人...69 二 滿 漢 一 體...72 第 二 節 崇 儒 正 統 問 題...75 一 祭 孔 尊 儒...75 二 聖 諭 頒 布...77 第 三 節 士 人 控 制 問 題...80 一 文 字 獄 與 言 論 控 制...80 二 科 舉 與 博 學 鴻 詞...81 小 節...84 第 五 章 聊 齋 誌 異 中 的 社 會 批 判 意 識...86 V

9 第 一 節 蒲 松 齡 的 社 會 寄 託...86 一 孤 憤 之 語...86 二 聊 齋 誌 異 中 的 立 世 之 言...89 第 二 節 聊 齋 誌 異 文 中 時 事 批 判...93 一 針 砭 科 舉...93 二 文 中 揭 露 官 場 陋 習 與 豪 紳 劣 跡 第 三 節 聊 齋 誌 異 的 政 治 理 念 一 重 視 戰 亂 之 禍, 諷 刺 滿 人 政 權 二 文 中 以 民 為 本 的 立 場 三 文 中 為 官 之 道 的 理 念 小 結 第 六 章 結 論 參 考 書 目 VI

10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此論文的主要動機 在於閱讀 聊齋誌異 時 發覺蒲松齡所運用之題材 即使到了當代依然十分新穎 因此便對此人開始產生興趣 進而深入了解其生平 遭遇 若以大略來看 蒲松齡一生便是書生命 自 19 歲起參加縣府的考試 縣 府 道試均奪得第一 取中秀才 之後就開始於世間浮浮沉沉 年復三年的科舉 敗場 收入靠著幕賓與做館西席來維持家中開銷 如此的人生際遇並非蒲松齡獨 有 特別是在於科舉連連失利的部份 實際上這是大部分科舉考生的命運 而提到志怪小說 聊齋誌異 是當中最為饋炙人口的名著 其內容大體而 言便是以花妖狐魅的元素 帶出引人入勝的情節 其書 體大思精 文奇意正 1 可見得 聊齋誌異 為蒲松齡最為費心思作品 蒲松齡一生中以兩件事為主 要目標 一為科舉進試 二為著 聊齋誌異 而在科舉仕途屢戰屢敗的過程中 聊齋 一書卻是逐漸的完稿 對於書生而言 科舉考試的成功意味著入仕作官 蒲松齡終其一生與功名無 緣 對此蒲松齡曾作 偶感 此生所恨無知己 縱不成名未足哀 2 且在 聊齋誌異 自序之中表示 集腋為裘 妄續幽冥之錄 浮白載筆 僅成孤憤 之書 3 表明 聊齋誌異 一書為 孤憤 之作 便是筆者感興趣的部份 另外直得注意的部份 聊齋自序 此文完成於康熙十八年 1679 春 此時蒲 松齡已是四十歲數 此時恰巧碰上淄川地方名門畢際有的西席之邀 且一做便是 三十年之久 在此期間若自序內容沒有修改 蒲松齡在的四十歲後的創作依然保 持創作初衷是值得思考一件事 1 蒲松齡著張友鶴輯校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台北 里仁書局 1991 年 頁 9 盛偉主編 蒲松齡全集 上海 學林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 頁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頁 3 2 1

11 因此筆者以 聊齋誌異 中蒲松齡的社會批判研究 藉由此研究 深入探討 在清初政權統治下的蒲松齡 在面對科舉之外 是如何在撰寫 聊齋誌異 時將 自己社會理念寄託在其中 從中了解不得入仕的蒲松齡如何以非官員的身分 闡 揚自己於 聊齋誌異 所寄託理念 第二節 研究時間與範圍 本論文研究時間主要是以蒲松齡的社會批判 因此會以蒲松齡生平為主要研 究的時間範圍 從明崇禎十三年 1640 到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 共計七十五 年的時間 即為蒲松齡的年歲 而研究範圍部分 本研究是從文學作品 聊齋 一書之中窺得其為政理念 然理念的生成是與其人生際遇有關 因此研究的範圍會以下幾項部分為主 一 為清初政權的文化政策 蒲松齡的年代剛好是順治 康熙政權時期 此 時期清廷為了鞏固政權 在文人政策方面 崇重文教 振興儒學方面 順治時期 已有4 而康熙一延續此傳統 這部分的時代背景對蒲松齡生平以及理念形成有 所影響 二 為蒲松齡生平 其中蒲松齡生平與政治有所關聯的部份 自十九歲起年 復三年的舉人仕途 康熙九年 1670 應孫蕙之邀赴寶應任幕賓一年以及康熙十 八年 1679 應畢際有之聘於石隱園講學起迄三十年 這二個部份對於蒲松齡的政治意識型態的影響在於 科舉考試的成敗直接決 定蒲松齡是否能入仕作官 而不斷的考場挫敗對於蒲松齡的政治理念形成有何影 響 是值得討論的部份 4 葉高樹 清前期的文化政策 台北 稲鄉出版社 2009 年 3 月 頁

12 康熙九年 1670 的幕賓之邀是蒲松齡人生中最為接近官場的經歷 因此在 見識過官場運作後的蒲松齡在政治立場上的影響也是重點之一 最後康熙十八年 1679 應畢際有之聘於石隱園講學的過程 雖然這三十年 蒲松齡是入館講學 畢家在當時雖無人任官 依然是地方大家 蒲松齡在坐館期 間依然有機會接觸縉紳名流與地方官員 例如當時的刑部尚書王士禎便是在坐館 時其結識 並且在此期間蒲松齡的 聊齋 也趨近於完成 其政治立場是否隨著 坐館的經歷而有所改變便是此時期的直得探討的部份 在坐館三十年後撤帳歸家的蒲松齡已是七十歲高齡 康熙五十四年 1715 撒手塵寰 享年七十五歲 三 聊齋誌異 的創作 雖然蒲松齡一生中創作尚有詩詞 俚曲 雜著等 作品 但是最讓蒲松齡費盡心思的依然是 聊齋誌異 且自序中曾言此書乃 孤 憤之書 且 寄托如此 亦足悲矣 5 可見得蒲松齡在著 聊齋誌異 時 是有所寄託 以抒發胸中塊壘的經世理念 因此 聊齋誌異 的探討也在蒲松齡 政治理念的範圍之中 第三節 研究回顧 而在蒲松齡的研究回顧來看 其實相當可觀 其中山東大學本身便成立了 蒲 松齡研究室 山東省淄博市也成立 蒲松齡研究所 出版 蒲松齡研究 季 刊 由此可見研究者繁多 在整體研究成果部分 在台灣早期的蒲松齡研究多為此類論著 有張景樵 聊 齋誌異原稿考證 6 以及劉階平 蒲留仙傳 聊齋手稿與鑄雪齋手抄本研 5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台北 里仁書局 頁 3 張景樵 聊齋誌異原稿考證 台北 台北商務印書局 1968 年 6 3

13 述 7 其內容均為考證蒲松齡生平 著作以及版本上的成果 為蒲松齡研究的 先河 之後有羅敬之的 蒲松齡及其聊齋誌異 8前代研究者的基礎上 對蒲松 齡其人其事出全面性的論述 該書內容包括蒲松齡的生平 家世 著述 聊齋 誌異 的創作和內涵 最後論及其著作對後代的影響 為蒲松齡與 聊齋誌異 的研究加深了深度和廣度 而在大陸方面 早年有路大荒整理蒲松齡生平之著作為 蒲松齡集 9 並 且整理其生平事蹟而成的 蒲留仙先生年譜 之後又有盛偉以 蒲松齡集 作 為基礎進行增補以及修改其缺失而成的 蒲松齡全集 10 後來又有袁世碩的 蒲 松齡事跡著述新考 11針對蒲松齡的交友情況提供考證 以及與徐仲偉合著 蒲 松齡評傳 以蒲松齡生平配合 聊齋誌異 創作心境變化而成的著作 馬瑞芳 聊 齋居士 蒲松齡評傳 12亦是整理蒲松齡其生平之著作 朱一玄 聊齋誌異資料 彙編 則整理聊齋誌異各種資料將其匯集起來 另外有更多在大陸方面的研究 可從於前述之 蒲松齡研究 期刊中得知 當中除了蒲松齡生平外 聊齋誌異 其書研究更有從多方面叫去分析 如社會 經濟 文學等角度來探討其著作 近 年來在蒲松齡研究最為全面的成果為袁世碩主編 齊魯諸子名家志 蒲松齡志 13 其內容包含有蒲松齡生平家世 聊齋誌異 的內容藝術價值以及版本流變 蒲松齡所做的詩文 俚曲 雜著以及歷代的研究以及影響以及目前所能找到有關 蒲松齡與其著作有關遺跡紀念物等等 7 劉階平 蒲留仙傳 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70 年 聊齋手稿與鑄雪齋手抄本研述 臺北 中華書局 1983 年 8 羅敬之 蒲松齡及其聊齋誌異 台北 國立編譯館 1986 年 2 月 9 路大荒 蒲松齡集 北京市 : 中華書局 1962 年 8 10 盛偉主編 蒲松齡全集 共三冊 上海 學林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 11 袁世碩 蒲松齡事跡著述新考 濟南市 齊魯書社 馬瑞芳 聊齋居士 蒲松齡評傳 台北 知書房出版社 1993 年 5 月 13 袁世碩主編 蒲松齡志 收入王兆成 劉秋增總主編 齊魯諸子名家志 濟南 山東 人民出版社 2009 年 4 月 4

14 在學位論文方面 早期有崔相翼 聊齋誌異研究 朴正道 聊齋誌異研究 14 兩本 均是對蒲松齡生平以及 聊齋誌異 之版本 題材 內容 主題思想和 藝術成就等作一概括性的論述和研究 而在之後的學位論文 其中數篇與本論文有關聯者 如林慧咨 聊齋誌異 諷刺性研究 張清菁 聊齋誌異 諷刺題材研究 15兩者藉由 聊齋誌異 之中諷刺的創作手法顯示出蒲松齡針砭時弊 匡正世風的精神 蔡佩玲 聊齋 誌異 孤憤意識寓言研究 16將 聊齋誌異 中隱含有孤憤意義的作品 分析其 藝術的表現以及創作技巧 探究蒲松齡孤憤意識之形成與其創作意旨 楊芝萍 聊齋誌異 公案研究 17針對 聊齋誌異 中的公案故事 分析其中的人物 形象定位 故事的書寫技巧 文中表現出的審判制度以及政治法律思想 吳淑雅 聊齋誌異 勸善懲惡研究 18認為 聊齋誌異 中勸善懲惡 具有教化社會 的效果 亦可反映蒲松齡心理 時代背景等文化意涵 張燦堂 聊齋誌異 諸 家評點研究 葉庭欣 清代 聊齋誌異 評論研究 19透過歸納分析評論者觀 察 聊齋誌異 的角度探討其 聊齋誌異 一書的價值 高懷恩 聊齋誌異 題材研究 20藉由 聊齋誌異 中題材特色及意義外 亦從內容 思想 藝術及 影響來探究其文學價值 當中包括政治理念相關的題材 呂宜哲 聊齋誌異 所反映之社會狀態研究 21認為 聊齋誌異 立意在於教化民眾 透過故事的趣 14 崔相翼 聊齋誌異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77 年 朴正道 聊齋誌異 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88 年 15 林慧咨 聊齋誌異 諷刺性研究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84 年 張清菁 聊 齋誌異 諷刺題材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1 年 16 蔡佩玲 聊齋誌異 孤憤意識寓言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在職進 修專班 楊芝萍 聊齋誌異 公案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在職專班 2010 年 18 吳淑雅 聊齋誌異 勸善懲惡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 2006 年 19 張燦堂 聊齋誌異 諸家評點研究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001 年 葉庭欣 清代 聊齋誌異 評論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2008 年 20 高懷恩 聊齋誌異 題材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 2004 年 21 呂宜哲 聊齋誌異 所反映之社會狀態研究 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011 年 5

15 味性 吸引讀者閱讀 進而宣揚儒家精神 同時從藉由現今的角度從 聊齋誌異 一書瞭解清初社會百姓的生活情形 台灣地區 聊齋誌異 除了上舉出的例子之外 尚有五十多餘篇碩博士論文 大多重於 聊齋誌異 的文學價值分析 透過 聊齋誌異 創作的理念與筆法詮 釋其書的價值 可見得 聊齋誌異 研究一直是受人矚目 不斷有後繼者為之研 究 在蒲松齡與相關的期刊研究中 有王曉家 試論蒲松齡對儒家思想的態度 認為 聊齋誌異 中體現出蒲松齡追求儒家所倡導的 天下歸心 的統一國家以 及文明合理的社會制度 因此在 聊齋誌異 中時常出現對於當時不合理的社會 現象批判22 段江麗 論蒲松齡的儒家人格 23提出蒲松齡儒家性格 來自於儒 家式的家庭教育以及明末清初復興儒學 回歸傳統等背景等因素 而反應在 聊 齋誌異 中的角色則是表現出積極入世 弘毅進取的精神 楊玉軍 論 聊齋志 異 創作動機兼議孤憤說 24認為 聊齋誌異 的創作動機應回歸蒲松齡對於搜 奇志怪 談狐說鬼的興趣 而孤憤的情緒則源自於蒲松齡創作過程中人生困苦的 經歷以及個人理想寄託逐漸融入一書中 成為後世流傳的 聊齋誌異 沈天水 論蒲松齡的政治理想 文中認為蒲松齡於 聊齋誌異 除了寄託政治理想 同 時也呈現出康熙時期統治政治與法律的於民間社會的情形 25 韓田鹿 施於 有政,是亦為政 論蒲松齡的 為政 意識及其行為方式 26 中說明蒲松齡 雖未任官 但心中依然有著對政治的熱忱以及責任 蔡向宗 蒲松齡民本思想成 因芻議 27中蒲松齡的民本思想來自於本身的經濟貧寒以及儒 佛二家的影響所 22 王曉家 試論蒲松齡對儒家思想的態度 蒲松齡研究 4 期 1992 年 段江麗 論蒲松齡的儒家人格 蒲松齡研究 1 期 1999 年 24 楊玉軍 論 聊齋志異 創作動機兼議孤憤說 蒲松齡研究 3 期 2002 年 25 沈天水 論蒲松齡的政治理想 蒲松齡研究 2 期 2006 年 26 韓田鹿 施於有政,是亦為政 論蒲松齡的 為政 意識及其行為方式 蒲松齡 研究 2 期 2004 年 27 蔡向宗 蒲松齡民本思想芻議 淄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人文科學系 2 期 2011 年 5 月 23 6

16 致 范正群 聊齋誌異 的法律思想與理想清官 28認為 聊齋誌異 中不僅 表現出作者對於當時社會黑暗的深刻揭露與憤怒抨擊 也有蒲松齡具有代表性的 法律意識與法律思想 除此之外也極力塑造出如實心為政 仁智儒雅等的理想清 官形象 王同書 聊齋 中清官的形象 文中除了分析 聊齋誌異 中有關清 官的篇章外 認為這些具有清官形象的故事中寄託著蒲松齡的政見 生活態度以 孤憤的情緒以及文學藝術的追求29 李日輝的 蒲松齡應舉心態論略 30之中以 蒲松齡對科舉的追求過程來顯示出對於政治熱忱是如何降溫 如文中所言從年輕 時期是信心滿懷 汲汲追求到了老年是冷眼閒看赴試者的心態 柯鎮昌 試論蒲 松齡的科舉觀 31文中提及蒲松齡畢生都在追求及第登科 於詩文中流露出對科 場的執著 而在 聊齋誌異 中多有失意學子的描寫 卻有更多關於中舉情節安 排 聊齋誌異 中雖對於腐敗無能的考官有所針砭 但蒲松齡從未反對科舉制 度 清初政權政策 回顧方面 由於清政權對於中國是異族統治 因此如何在開 國之初便穩定國勢便是重要課 而與蒲松齡的政治理念有所影響的部分應是順治 康熙時期的文人政策部份 而清初諸帝對漢人施行何種策略 臺灣與大陸學界皆有討論 謝長法 清代 中前期的尊孔崇儒策略 32提到世祖封孔子六十五代孫孔胤植為為衍聖公 稱孔 子為至聖先師 呂士朋 清代的崇儒與漢化 33 順治親政後有尊孔 開經筵 而清代的崇儒 是自康熙起成為朝廷的政治 文化運作方針 王爾敏 滿清入主 28 范正群 聊齋誌異 的法律思想與理想清官 蒲松齡研究 1 期 2009 年 王同書 聊齋 中清官的形象 蒲松齡研究 2 期 2009 年 30 李日輝 蒲松齡應舉心態論略 延邊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34 卷 3 期 2004 年 9 月 31 柯鎮昌 試論蒲松齡的科舉觀 蒲松齡研究 2 期 2010 年 32 謝長法 清代中前期尊孔崇儒策略 孔孟月刊 34 卷 12 期 2004 年 9 月 33 呂士朋 清代的崇儒與漢化 收入中央研究院編 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歷史考古組 台北 中央研究院 1981 年 29 7

17 華夏及其文化承緒之統一政術 34對世祖親臨致祭歷代帝王多肯定 而在崇重文 教 振興儒學方面 順治時已有 而康熙尤見突出 葉高樹 清初諸帝 繼前統 受新命 的歷史觀 35 也肯定世祖的繼承明統到尊崇歷代帝王 王俊才 論清 初統治思想的演變 36 認為清初諸帝試圖利用儒學拉攏和統治漢人 而真正完 成清初統治在思想方面的轉化是康熙帝 利用理學為其統治服務 李景屏 試論 順治與清初中國的統一 37 討論世祖在統一的過程中所實行的政策及其影響 李景屏認為世祖為爭取漢族士人的支持 除了恢復科舉並且實行薦舉制度 目的 在於攏絡意欲入仕漢人的手段 陳慈慧 清世祖理漢政策 認 為順治帝在文人政策上利用尊孔崇儒的策略教化漢民 並且配合積極拉攏漢人武 官的手段 為清朝治理漢人的政策奠定穩固的基礎 第四節 史料與研究方法 其一為有關蒲松齡生平史料的部分 可從年譜 縣誌 以及詩詞可查 年譜 部分 最早為路大荒所編年譜39 年譜當中附有完整的蒲松齡所撰 蒲氏世譜 對於蒲家淵源追溯而言是重要史料 而在年譜部分也將蒲松齡各年的重要事件紀 錄其中 爾後羅敬之先生亦編有 蒲松齡年譜 40 其中個別年份中除了重大記 事外 亦有以蒲松齡以及友人的詩詞相關創作補充其年譜的內容 在研究蒲松齡 生平具有很大的幫助 34 王爾敏 滿清入主華夏及其文化承緒之統一政術 收入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 籌備會編 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5 年 35 葉高樹 清初諸帝 繼前統 受新命 的歷史觀 收入馮明珠主編 文獻與史學 恭 賀陳捷先教授七十嵩壽論文集 台北 遠流出版 2002 年 36 王俊才 論清初統治思想的演變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1999 年 1 月 37 李景平 試論順治與清初中國的統一 史學月刊 1984 年二期 1984 年 3 月 38 陳慈慧 清世祖理漢政策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 2004 年 39 路大荒 蒲柳泉先生年譜 收入於 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 第 84 冊頁 第 85 冊頁 1-82 北京市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9 年 40 羅敬之 蒲松齡年譜 台北 國立編譯館 2000 年 9 月 8

18 縣誌方面 蒲松齡於 淄川縣誌 41中除了有多處紀錄外 其父蒲槃 孫子 蒲立德 以及其蒲松齡眾多於淄川縣友人張篤慶 李堯臣等人之生平在縣誌中多 有紀錄 這些紀錄為研究蒲松齡以及其友人背景的重要史料 蒲松齡詩詞方面 目前收錄最為完整者可見盛偉主編之 蒲松齡全集 此 書的編校是基於早年路大荒先生 蒲松齡集 基礎進行編撰 除了補足早年 蒲 松齡集 因材料限制的缺失外 亦加入後來研究成果 如蒲松齡著作的真偽 寫 作年代進行考證工作 並調整先後順序 路氏的部分疏失以及錯誤 並且詳細比 較各版本異同 這當中除了蒲松齡所作之詩詞之外 另亦收入蒲松齡生平雜著如 藥崇書 歷日文 歷字文 家政內篇 家政外篇 省身 語錄 42以及佚詩 挽聯 制藝等等 這在研究蒲松齡的思想過程及其政治理念 上的具有高史料價值 其二為 聊齋誌異 文本使用部分 目前以張友鶴先生所編校的 會校 會 注 會評 本(簡稱三會本)43 是目前研究 聊齋誌異 其書最為完備的版本 除了將歷來注釋以及評筆收入其中 另外將各版本之序 跋 提詞 例言 紀事 等一併收入 且均有註明來源出處 對於研究或是細讀 聊齋誌異 一書的首選 其三為清初文人政策史料 主要以大清皇帝實錄為主 清實錄是以清代皇帝 與中央為中心的官書 本文主要由實錄中窺見清初滿清統治者主要文人政策的動 向 另外 聖諭廣訓 方面史料可見於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 內中有詳實記載 聖諭的發展 第五節 論文架構 41 方作霖修 王敬鑄纂 宣統三續淄川縣志 北京市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4 年 蒲松齡全集 頁 蒲松齡著 張友鶴輯校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台北 里仁書局 1991 年 42 9

19 除了序文以及結論外 第二章主要在略述蒲松齡的生平 第三章則是 聊齋 誌異 其書內容介紹 第四章為清初文人政策的環境 第五章則是蒲松齡其經世 理念形成的探討 第二章內容為將蒲松齡其家庭構成 以及人生經另作一個簡述 其中蒲松齡 人生大略可分為以下階段 少時進學到南游幕賓為一個階段 南遊歸來至畢家作 館之間的時期為第二階段 而畢家作館時期為第三階段 辭館歸家淡出世面為第 四階段 在各階段中蒲松齡所認識之好友也會一併於生平中介紹 第三章為 聊齋誌異 其書的的介紹 當中包括創作始末和其作品當中的文 學價值 並且交代 聊齋誌異 日後的地位以及影響 及 聊齋誌異 數個版本 流變 以了解 聊齋誌異 的基本樣貌與對於後世的影響力 第四章為清初政治環境的問題 內容為滿清的初期文人政策制定 崇儒基本 方向確立 以及滿清政權對於士人控制等問題為 藉由對滿清統治環境的探討 以了解蒲松齡其社會批判的時空背景 第五章為蒲松齡在 聊齋誌異 中所表現的社會批判與其寄託 其中藉由故 事中蒲松齡對於當時的科舉 官場等批判 以及蒲松齡所面對的進入滿人政權的 矛盾 聊齋誌異 中以民為本的精神等因素討蒲松齡其經世理念的核心問題 10

20 第二章 蒲松齡生平略述 第一節 蒲氏家庭 一 家族與其妻 蒲松齡的父親蒲槃 字敏吾 自幼讀書力學 但到了二十多歲仍未考上秀 才 加上家境漸貧 因次被迫棄儒經商 雖然在考場上蒲槃並不順遂 但在商場 上卻相當順利 數年間 鄉中稱為素封 44但這並沒有讓蒲槃家境變好 這先 有不少原因在其中 其一 家無子嗣 在蒲槃年過四十後 仍無兒子可以繼承家後 在無子繼 承家後的情況下 過繼胞弟祝子兆興為子 為得一子使得蒲槃 平生金錢輒散 去 其二 累舉四男 蒲槃在四十之後過繼胞弟祝子為嗣 但孰料在之後晚年 得子 先是嫡妻董氏生一子 名兆專 庶妻李氏生一子 名柏齡 之後董氏又生 兩子分別為松齡 鶴齡 蒲槃除了 累舉四男 外 還另生有一女 但名未詳 因此原本蒲槃苦惱無子的擔憂後 變成為了接連出世的子女們解決 食日繁 的 問題了 其三 樂善好施 蒲槃本人在經商致富之餘對於鄉里回饋相當盡心 值 歲凶 里貧者按日給之食 全活頗眾 45 這點其胞弟蒲祝也是如出一轍 公 為人好施 族中貧子弟或戚黨之乏者 輒相其人而授之資 使學負販 賴以成家 者眾 46此外在蒲松齡七歲那一年 高苑縣民謝遷率眾起義 先後佔領新城 路大荒 蒲柳泉先生年譜 頁 10 同上註 頁 10 同上註 頁 11 11

21 長山諸縣 隔年一度攻佔淄川 蒲槃便聚集起村民對抗謝遷軍眾 這件事可見於 淄川縣志 擎画孚村 條理井井 且曰 人孰不畏死 非重賞孰敢與賊戰者 不能 戰 焉能孚 乃出錢百貫 會眾村南棗樹下 懸貫滿樹 曰 殺一賊 者與若干 由是 壯者爭出戰 淄邑城孚倚為援 屢與謝賊抗 城陷 而蒲氏村獨完 時槃已五十余 亂帄助修城桓數十丈 47 從內文可知蒲槃再對抗謝遷之亂時耗費了自身一筆資產 使得蒲家家境又更為衰 弱的 因此由於以上原因 使得原本藉由經商所賺得錢財因為出多入少 使得家境 日漸衰弱 蒲槃甚至無法延請塾師 便自己承擔教子讀書的責任 因此蒲松齡幼 年時期教育全由其父親指導 見蒲松齡日後之作為 可見得蒲槃其教導是用足苦 心 且相當成功 另外蒲松齡在家中與親人上的關係 多見於其聊齋詩詞之中 其父蒲槃於蒲 松齡二十四歲時逝世 因此其事蹟多見於蒲氏世譜 其他如高堂老母 手足之情 其妻子女多有與蒲松齡的互動描敘 在聊齋詩詞之中多有所見 蒲松齡十八歲那 年 與他少三歲的同邑劉公季調次女結婚 據 述劉氏行實 所記 聞劉公次女帶字 媒通之 或訾其貧 劉公曰 聞其為忍辱鄉人 帅教 兒讀 不以貧輟業 貽謀帉無蹉跌 雖貧何病 逐文訂焉 訛傳朝 廷將選良家子充掖庭 人情洿動 劉公初不信 而意不敢堅 亦從眾送女 詣婿家 時年十三 訛言既息 使移歸 又二年 始行御輪之禮 方作霖修 王敬鑄纂 宣統三續淄川縣志 卷十 三續隱逸 頁 490 盛偉主編 蒲松齡全集 聊齋文集 卷七 述劉氏行實 頁

22 從行實中可瞭解到 除了劉公欣賞蒲氏家風淳樸 不以貧富取人之外 時遇 順治十二年 1655 時清廷選良家婦女入後宮一事 使得民間嫁女風氣一時盛行 蒲松齡婚事大抵是這麼完成的 嫁入蒲家的劉氏 其表現 入門最為溫謹 樸訥 寡言 不及諸宛慧黠 亦不似他者與姑谿 太孺人謂其有赤子之心 頗加憐愛 到處逢人稱道之 49深受董氏的歡心 但是也因此引發了家中妯娌的嫉妒 見 行實 眾婦異恙 率娣姒若黨 疑姑更偏私 頻偵察之 而姑素坦白 即庶子亦 擾愛如一 無瑕可蹈 然時以虛舟之觸為姑罪 呶呶競長舌無己時 處士 公曰 此烏可久居哉! 乃析箸授田二十畝 50 最後原本三代同堂的家庭最後兄弟析箸各分家產 而蒲松齡在此次分配家產中最 為吃虧 時歲欠 收五斗 粟三米 雜器具 皆棄曵敗 爭完好 而劉氏默若癡 兄弟皆得夏屋 爨舍閒房皆具 松齡獨異 居惟農場老屋三間 曠無四壁 小樹叢叢 蓬蒿滿之 51 從分家就不難看出 蒲松齡夫婦日後生活之困境 並且伴隨著兒女相繼出世 這 樣的窮困生活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因此自析產分家後 蒲松齡便因 薄產不足 自给 固歲歲遊學52 而劉孺人便獨力支撐家事 這部份 於 行實 中甚詳 劉氏薙荊榛 覓傭作堵 假伯兄一白板扉 大如掌 聊分外內 出逢入者 則避扉後 俟入之乃出 時僅生大男箬 攜子伒鼪鼯之徑 聞跫然者而喜 焉 一庭中觸雨瀟瀟 遇風喁 喁 遭雷霆震震謖謖 狼夜入則塒雞驚魃 同上註 聊齋文集 卷七 述劉氏行實 頁 1308 同上註 聊齋文集 卷七 述劉氏行實 頁 1308 同上註 聊齋文集 卷七 述劉氏行實 頁 1308 同上註 參考資料 柳泉公行述 頁

23 圈豕駭竄 兒不知愁 眠早熟 績火熒熒 待曙而已 故常自減餐留餅餌 媚鄰媼 臥以上床 浼作侶 53 藉由劉氏挑起了家中生活的重擔 日後 少時紡績勞勩 垂老苦臂痛 猶績不輟 非燕賓則庖無肉 可見得勤勞持家 節儉度日 使得蒲松齡的一家 衣食不至凍 餓 到了晚年 甕中頗有餘蓄 54 從行實中可知 自蒲松齡兄弟析產 家中情 況從盛轉衰之後 劉孺人成為了蒲家的重要支柱 且於其子蒲箬於 柳泉公行述 中記 嗷嗷數口 頻度兇年 尚能覓傭作堵 起屋增田 男婚以期 女嫁以時 嗚呼 夫孰非我母贊襄之力哉 55 由以上所敘 便可以了解劉氏對於蒲松齡一 家的奉獻 因此在劉氏過世後 蒲松齡便寫下 述劉氏行實 一文 以表達自己 對於劉妻的感念之情 蒲松齡因前述過 薄產不足自給 而 歲歲遊學 在外 但是在家庭倫理方 面卻是事親至孝 其父敏吾公早逝 因此在蒲松齡的詩文中少有其對父的孝行事 蹟 但對高堂老母則是時時惦記著 即使當時有二兄的侍奉也是如此 康熙十九 年 1680 淄川地方荒災連連 蒲松齡曾作 憂荒 一詩云 老母在高堂 菽水將何如 念此心悲傷 56掛念家中老母情況 同時也在這一年 蒲松齡其母董太夫人過世 蒲松齡對於病重母親的孝行 據其子蒲箬 柳泉公行述 中云 庚申 我祖母病篤 氣促逆不得眠 無晝夜皆疊枕瞑坐 轉側便溺 事事 需人 我父扶持保抱 獨任其勞 四十餘日 衣不一解 目不一瞑 兩伯 一叔 惟晨昏定省而已 我祖母亦以獨勞憐我父 一夕至午漏 燈光熒熒 同上註 聊齋文集 卷七 述劉氏行實 頁 1308 同上注 聊齋文集 卷七 述劉氏行實 頁 1309 同上註 參考資料 柳泉公行述 頁 3439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二 憂荒 頁

24 啟眸見我父獨侍榻前 淚眼婆娑 凝神諦聽 輒頻呻曰 累煞爾矣! 自是不貣 57 在病床前依然不厭其煩的服恃老母 可見其孝心真誠 到了隔年康熙二十年 1681 在蒲松齡四十二歲的生辰之日時 作 降辰哭母 詩云 此身何役役?年年客他方 去歲當此日 旋裡拜高堂 老母緣新歸 歡喜 話農桑 閨人今我壽 凌晨炊餅湯 老母呼我坐 大小繞身旁 開顏顧兒 女 時復惠余觴 團圓聚飲啖 絮語悉家常 因言 庚辰年 歲事似饑荒 兒年於此日 誕汝在北房 洗兒抱榻上 月斜過南廂 逡巡復爾許 曉雞 始魃窗 念兒曾幾時 兒女已成行? 言竟顧我笑 耿耿猶未忘 仉日復 何日?依然羈客鄉 草似去年綠 麥似去年黃 猶疑我母在 不信我母亡 翹首白雲下 靈幃正高張 轉身一相憶 哽慟摧肝腸!58 由詩的內容來看 蒲松齡雖然時常遠走外地 但依然惦記高堂 到了母親病篤過 世之後也依然表現出不能奉孝的心情 可見其真情流露 在兄弟關係上 蒲松齡兄長有二 長兄兆專 仲兄柏齡 兩位兄長與蒲松齡 的關係多從蒲松齡所作紀念亡兄詩句中了解 兩位兄長先後去世的時間為康熙三 十一年 1692 以及康熙四十八年 1709 長兄兆專去世時 蒲松齡便作了 哭 兄 二詩 其云 除夕殷殷話語長 誰知回首變滄桑!謦欬不聞真似夢 酸辛頻咽已沾裳 繫念從來惟弙足 傷弖寧復過存亡!歸來獨向齋頭坐 彷徂履聲到草堂 同上註 參考資料 柳泉公行述 頁 3438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二 降辰哭母 頁

25 長別人生終頇更 雁行生折最傷神!忽看里社餘雙淚 每值團圞少一人 惡業慘酷惟後死 悲弖感切在終身 年年聚首無多日 悔向天涯寄此身! 59 隨後亦作 夜作祭兄文 悲不成寐 一詩云 聚時未覺樂 死後何慘傷!相聚五十年 此日為散場 死者復何知?生者摧 肝腸!乃知人世間 存者不如亡 中夜獨挑燈 愁燈暗無光 俯仰念生帄 氣結填胸吭 擱筆隨斷漏 涕墮不成章!60 從詩句內可得知 蒲松齡與兄長之情並沒有因為兄弟析箸而就此冷漠 雖蒲松齡 經常游學在外但是每逢回家還是會與兄長們相聚 因此當長兄去世 便會有 團 圞少一人 的惆悵 之後仲兄去世時 蒲松齡已七十歲高齡 作 二兄新甫病甚 彌留自言 適 至一處 門額一扁 大書黃桑驛 或謂余當居此 入視之 一望無際 止寥寥數 屋耳 作此焚之 二首詩云 兄弟年來鬢髮蒼 不曾三夜語連床 黃桑驛裡能相見 別日無多聚日長 百畝廣庭院不分 索居應復念離群 驛中如許閒田地 煩搆三楹待卯君 61 由詩文可知 蒲松齡與仲兄的感情不下於長兄 終日期待長聚之日 只可惜人已 逝去不再有聚首的日子 長子蒲箬 祭父文 中 更可看出二人兄弟之情 59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三 哭兄 頁 1750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三 夜作祭兄文 悲不成寐 頁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四 二兄新甫病甚 彌留自言 適至一處 門額一扁 大書黃桑 驛 或謂余當居此 入視之 一望無際 止寥寥數屋耳 作此焚之 頁

26 兄弟之情 老而彌篤 大伯早逝 悲痛欲絕 已丑歲 二伯又故 我父做 詩焚之 其詞愴惻 見者無不感泣 嗚呼 此可以知兄弟之情矣 62 可知蒲松齡與其兄長們的感情深厚是有機可循 同樣的對於弟妹 蒲松齡也表現 出身為兄長的責任 其弟鶴齡 生活窮困不下於蒲松齡一家 但蒲松齡本身在外 坐館的收入 已是自顧不暇 很難接濟其弟鶴齡的生活 且鶴齡的生活生活困頓 原因在於自身不事生產 遊手好閒所致 這部分可見於蒲箬 祭父文 得知 我叔蕩析離居 日以薄產修儀 不能兼贍其多口為恨 63 康熙十一年 1672 正好遇上淄川地方春夏之間久旱無雨 蒲松齡一家日子已 是艱辛 其弟鶴齡更因不事生產而難以過活 蒲松齡便作 示弟 一詩云 六月不雨農人憂 驕花健草盡白頭 我方書空弖如剉 聞爾蕭條愁不臥 數年禾麥微登收 家中百口猶啼餓 爾兄一女三 男兒 大者爭食小叫飢 筆耘舌耨易斗粟 凶年行藏孜可知?伯兄衣不具 伓兄飯不足 躊躇兄弟 間 傾覆何能顧?吾家家道之落寞 如登危山懸高索 弙不敢移 足不敢 蹻 稍稍不矜持 下隕無底壑!況爾嬌惰懶耕耘 一遇凶荒何忍云!64 從詩中可知蒲家族人生計皆難以維持 蒲松齡在詞句中坦承自己也是自顧不暇 只能以此詩告誡鶴齡要能在困境中把持住 並且勉勵其弟能一改其懶惰之息 蒲松齡尚有一妹 但記載甚少 僅知康熙二十年 1681 小妹因遇人不淑 是年逃歸 因此蒲松齡作有 憐妹 一詩感慨其妹的境遇 同時在詩中批其妹婿 詩云 同上註 參考資料 祭父文 頁 3442 同上註 參考資料 祭父文 頁 3442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一 示弟 頁

27 汝生何不辰 坎坷遭顛沛 少小嫁夫婿 無異豺與魄 蒱博遊蕩子 數日 無炊煙 朝南暮以北 一歲恆三遷 兄弟皆貧乏 緩急照顧難 因之任飄 逢 數載絕往還 蕩子舊年去 音問已久愆 忽歸自陳說 投旗在幽燕 邑帖呼妻孥 纍纍相株連 兩女皆帅弱 蚩蚩無愁顏 大婦惟啼罵 誓帉 歸黃泉!兒曶無所策 垂首在娘前 力難脫爾厄 空對弖憂煎 堂上神明 宰 茲惻如二天 為汝一搖尾 或者得其憐 不然亦爾數 聽爾墜重淵 誰能以人力 移此造化偏 兄妹接淪落 相對一潸然 65 雖然蒲松齡以此詩憐其妹命運坎坷 出嫁於一位無異於豺狼的蕩子 但此時的蒲 松齡家計時逢旱災 家境亦是艱難 對於小妹的際遇也是難以伸出援手 僅能任 其 飄逢 二 子女兒孫 蒲松齡育有四子一女 分別為蒲箬 蒲箎 蒲笏 蒲筠 其女名未詳 其子 大體上皆能孝弟 且讀書進學 最終四子中有三入泮 成為秀才 長子蒲箬 字青笠 據 蒲箬行略 云 內行修謹 不苟尺寸 家劇貧 父遠出 親操汲爨以供母 與三弟相友愛 授一經未嘗店他人師 隖正四年貢於鄉 隖正七年卒 66 由文中所敘 可知蒲箬不僅能照顧弟妹與侍奉其母 且以通經學古為首務 稱的 上在蒲松齡子女中最能繼承父志者 對於長子的表現 蒲松齡曾做 示箬 一詩 云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一 憐妹 頁 1696 同上註 參考資料 蒲箬行略 頁

28 垂老逢場意氣生 喜看年少佔時名 一門康了無生色 幸爾剛沾化雨榮 67 次子蒲箎 字仲和 在學習上蒲箎並不及其他弟兄 曾於康熙四十一年 1702 與笏 筠二弟應童子試 三人皆未獲榜名 為此蒲松齡作 試後示箎 笏 筠 五言長詩勉勵之 昔日童子科 發短齊頰輔 仉日童子科 身橫如牆堵 昔日學中士 獲榮 在稽古 仉日泮中芹 論價如市賈 額雖十五人 其實僅四五 益之幕中 人 弖盲或目瞽 文字即擅場 半猶聽天數 矧在兩可間 如何希進取? 悠悠歲月邁 稚齒為衰姥 不受三年勞 遂得百年苦!昔賢逾壯歲 尚與 童子伍 一備弟子員 雲霄已騰舉 不患世不公 所患力不努!68 由詩所知 當時考場入門之窄 但是蒲松齡依然寄翼兒子們能 雲霄騰舉 以 三年之勞換得入仕的機會 康熙四十四年 1705 蒲笏 蒲筠二人同時入泮 使得蒲松齡一時心情大 好 便作 四月十八日 喜笏 筠入泮 一詩云 中男行年逾三十 小男參差近而立 年年文戰垂翅歸 兒時小品仈編輯 不恨囊澀怨學疏 蓬茅坐對空邑邑!仉歲校士遭奇荒 猶孚舊轍戀雞肋 婦 子減餐供糗糧 資斧尤費周張力 眼中但見一芹青 抱卷亦猶生顏色 兩 兒乃復破天荒 並邀天幸被援拾 非遇關西徹底清 幾何不作向隅泣!小 慚小好且勿歡 無底愁囊仉始入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四 示箬 頁 1865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四 試後示箎 笏 筠 頁 1804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四 四月十八日 喜笏 筠入泮 頁

29 而到了隔年時 次子依然考場失利 相較於笏 筠的喜悅 蒲松齡對於蒲箎遭黜 放一事感到失望 但蒲松齡對於兒子依然是保持著寄予的態度 逐作 試後勉兒 箎 孫立德 一詩勉勵向學 黃河更清時 竊疑昔人誑 衡文矢清公 此聞寧非創?仉真見其人 弖眼 為開曠 單寒盡鼓舞 志灰氣復壯 爾輩久偃蹇 年年被黜放 不羞濫竽 逃 學造錢神榜 仉番仈落拓 將何圔誚讓?猶幸更來年 憤發堅所向 千載失一時 此生勿復望!70 此詩中不難看出蒲松齡對於兒孫在試場上寄托之深 即使年年遭黜放依然要奮發 向學 努力不懈 爾後到了康熙四十九年 1710 又作 示兒箎 孫立德 一 詩勉勵兒孫云 吾家無師傅 庭訓在朝暮 皆能掇青芹 兼邀司衡顧 實望繼世業 驤首 登云路 篪也雖能文 風簷失故步 立德肯研讀 頗解此中趣 時際公道 張 放斥仈如故 千載失一時 過此恐難遇 亡羊當補牢 已誤莫再誤!71 此詩可見其急迫之處 此時蒲松齡已是七十歲高齡 而蒲箎依然未能入泮 且當 時學政為人廉正 實乃難得的機會 因此蒲松齡仍冀望兒孫能亡羊補牢 勿再耽 誤入試的機會 但最終蒲箎並未考取任何功名 為四兄弟中詩書方面最為文弱的 一位 為此蒲松齡作 箎欲廢卷 一詩 以紓心中憾事 詩云 不才無遠志 匪伊朝夕間 雖操書卷業 實苦佔畢難 託事研耕 悠忽歲 月遷 學問了不進 年年被放還 我歸課舊業 成誦無完篇 逐逐惟蠅頭 意不在簡編 一年一赴試 徒以利傍觀 仉忽吐微情 棄卷擬執鞭 廢讀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四 試後勉兒箎 孫立德 頁 1865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四 示兒箎 孫立德 頁

30 從此始 使我弖刺酸!自帅頗頑鈍 早知更仉年 廢學從兒懶 杒老昔云 然 不肖志巳萌 巳矣復何言!72 其詩毫不掩飾蒲箎廢卷一事令蒲松齡當失望 但是木已成舟 事實已難以再改 最後只能無奈的說 不肖志巳萌 巳矣復何言 蒲松齡三子蒲笏 自汾里 四子蒲筠 字文亭 兩人在前述中已知 繼長兄 蒲箬之後兩人同時考取入泮 然在此之前兩人也有一段不精於讀書的日子 對此 蒲松齡曾做 子笏 一詩云 人生少年何可常?前日黑頭仉日蒼 我仉視汝猶襁褓 走來遂已如兄長 行年十九非帅稚 宜知勤讀學孝弟 況值母病家無人 審症求方頇精細 更子不問賢與愚 爺娘望之眼欲枯 靜坐不 惟學問長 閉門管取是非無 讀書析疑如濾水 務使滓盡清徹底 智慧皆從致志生 功名要自讀書始 一弟十五尚冥頑 高臥止解擁三竿 一侄七歲能說典 似更慧根吾所歡 恃汝朝夕勤講貫 如追放豚儆惰玩 渠得聰明汝亦習 教人可當學之半 我為餬口芸人田 任爾嬌惰實堪憐 幾時能儲十石粟 與爾共讀蓬窗前 73 詩文中可知蒲松齡提醒笏此時兄長皆不在家中 須負起照顧弟姪督促其讀書 且 要照顧其母 多擔待家雜事 自身也不可怠惰於讀書是這件事 爾後蒲松齡在笏 筠二人尚未入泮前 康熙四十三 1704 又作 兒笏 二詩云 歲歲仈如此 行年三十餘 直將棄舊業 為爾焚詩書 人以黃金致 我將白弙揮 小慚欲大好 莫怨垂頭歸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五 箎欲廢卷 頁 1922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三 子笏 頁 1746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四 兒笏 頁

31 此詩蒲松齡示笏已年過三十 不可在蹉跎下去 且勉勵其用優秀文章博得考官的 青睞 以此考取秀才 最終蒲笏 蒲筠二人於康熙四十四年 1705 雙雙入泮 最終沒辜負老父的期望 二人皆邑廩生而終其志 在蒲松齡孫子中 最為人知的為長孫蒲立德 字毅庵 蒲箬長子 自幼聰敏 且又好研讀 於 子笏 詩說其 一侄七歲能說典 似有慧根吾所歡 又在 示兒箎 孫立德 一詩中云 立德肯研讀 頗解此中趣 由此觀之立德自 幼便受到祖父的注意以及歡心 雖然如此但蒲立德在舉業上要到三十歲才入泮 即使是年過三十才考取秀才 但蒲松齡依然滿是欣喜 便做 喜立德採芹 一詩云 昔余採芹時 可曾冠童試 仉汝應童科 亦能帆諸士 微名何足道?梯云 乃更自 天命雖難違 人事貴自勵 無似乃祖空白頭 一經終老良足羞!75 這次蒲立德是以道試考取秀才 雖不及祖父蒲松齡十九歲以縣 府 道三試第一 進學 這也讓蒲松齡對於孫子有這莫大的期望 但在科舉之路上 蒲立德並沒有 再有所突破 際遇頗類似祖父 據 淄川縣志 所記 生帄好古 自經傳子史 以及百家二氏 與夫醫普卜術數 無不究其意蘊 晚尤嗜 易 著 易學滙解 為竟而卒 所著更 東谷文集 四卷 詩集 一卷 修志備采 一卷 古仉年表 一卷 道書會通 四 卷 家政匯編 四十卷 藏於家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五 喜立德採芹 頁 1917 採芹一詞源自於詩經 思樂泮水 薄采其芹 後稱科舉時代縣學生員為 採芹人 即為秀才 76 宣統三續淄川縣志 卷十 續文學 頁

32 其成書著作無論數量與種類繁多 在當時負有一定的文名 不負其祖父蒲松齡的 之期待 光耀蒲家門楣 23

33 第二節 自秀才到幕賓南遊 一 青年進學 在蒲家四兄弟中 以蒲松齡讀書及思緒最為勤奮聰敏 據 柳泉公行述 所 言 先父天性慧 經史皆過目能了 處士公最為鍾愛之 77 這段讚語之後不 久後順治十九年 1658 蒲松齡十九歲的時候即發揮 在山東鄉試上 便以縣 府 道三試第一進學 這在當時鄉里間是一片讚聲 且對蒲松齡而言 初試大捷 讓未來充滿著希望 而此次鄕試的山東學政為當時的文學大家施閏章 字尚白 號愚山 安徽宣 成人 順治十三年 1656 任職山東學使 順治十五年 1658 蒲松齡應童子試 時 深受施閏章讚賞 進而入泮 因此兩人結下緣份 蒲松齡相當看重這層關係 之後 聊齋誌異 中卷十 臙脂 一篇這麼提及施閏章 愚山先生 吾師也 方見知時 余猶童子 竊見其獎進士子 拳拳如恐不 盡 小更冤抑 帉委曲呵護之 曾不肯作威學校 以媚權要 真宣聖之護 法 不止一代宗匠 衡文無屈士已也 而愛才如命 尤非後世學使虛應故 事者所及 78 文中可知 蒲松齡讚其人任學使其間為人公正 選用人才毫無偏袒 且愛才如命 這也是除了父親之外 被蒲松齡認定為恩師的前輩 可見施愚山對其之意義 對 於施閏章的回憶僅於此篇 在其詩詞中並無其他敘述 但此文章表露出對於提攜 之恩表示感念 也顯出蒲松齡回憶往事時心中的理想科舉學官 77 蒲松齡全集 參考資料 柳泉公行述 頁 3438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卷十 臙脂 頁

34 那年童子試施閏章出的第一道題為 蚤起 而蒲松齡在這道題目中用近乎八股文 的方式 寫出一篇小說式敘述作答 其中前文之中直接點出 蚤起書意 君子逐逐於朝 小人逐逐於野 為富貴也 至於身不富貴 則又汲 汲焉伺候於富貴之門 而猶恐其相見之晚 若乃優遊晏貣 而漠無所事者 非放達之高人 則深閨之女子耳 79 而後段則用小說寫法描述齊人之妻如何揣測其丈夫早起外出真相的心理起伏 更 甚者也將人物對話寫入於其中 而齊人之婦則又不然 其疑良人也 既與妾謀所以瞷之 已存瞷之弖 為晌之計 而熟思夫瞷之術 當此際也 帉更輾轉反側 不能終夜者矣 疑其所之 計其所之 而且審思其所之 當斯夜也 帉更晤言不寐 坐以 待旦者矣!於是竊竊然而自念也 曰 吾其貣乎? 因思良人之出也 奔走 惟恐其後 80 這宛如小說般的情節創作 內容前段直言逐利者的世俗醜態 後段齊妻揣測丈夫 行為的情緒起伏也是栩栩如生 施閏章閱後即在章首批曰 首聞空中聞異香 百年如有神 將一時富貴醜 態 畢露於二字之上 值則以維風移俗 次批 觀書如月 運筆如風 有掉臂 游行之樂 81 實際上蒲松齡所寫的並不符合科舉八股文的格式 落榜是不無可 能 但施閏章非常讚賞此文章 將蒲松齡拔為第一 其原因到底在於比起格式 施閏章更能看出卷中的文采 若由其他的考官主持 也許蒲松齡初試就名落孫山 了 這也成為蒲松齡在童子試後奉施閏章為恩師的主要原因 79 蒲松齡全集 聊齋文集 卷十 蚤起 頁 1403 同上註 聊齋文集 卷十 蚤起 頁 路大荒 蒲柳泉先生年譜 頁

35 蒲松齡自十九歲一舉進學之後 可謂少年得意 意氣風發 對著自己的科舉 之路同時有著無比的信心 順治十六年 1659 蒲松齡與他當時年紀相仿 同 時進學的淄川秀才張篤慶 李堯臣等人結成了 郢中詩社 目的在於聚會 互 相切磋文學 蒲松齡曾寫過 郢中社序 闡述其結社宗旨 其云 而竊見夫酒朋賭社 兩兩相徵逐 笑謔哄堂 遂至如太真終日無鄙語 不則喝隘呼盧 以消永夜 一擲千金 是為豪耳 耗精神於號呼 擲光陰 於醉夢 殊可惜也!余與李子希梅 寓居東郭 與王子鹿瞻 張子歷友諸 昆伓 一埤堄之隔 故不時得相晤 晤時瀹茗傾談 移晷乃散 因思良朋 聚首 不可以清談了之 約以宴集之餘晷 作寄興之生涯 聚固不以時限 詩亦不以格拘 成時共載一卷 遂以 郢中 名社 或疑名之大而近於誇 矣 而非然也 嘉賓宴會 把盞吟思 勝地忽逢 捻髭相對 此皆燕朋豪 客所嘆為罪不至此者也 其更聞風而興貣者乎?無之矣 此社也只可更一 不可更二 調既不高 和亦云寡 下里巴人 亦可為 陽春白雪 矣 82 由此社序可知 郢中詩社的成員對自身文才頗為自負 不在酒賭之中虛耗光陰 而要時聚以宴一同創作詩詞 提升學問與自身文學水準 即使所唱詩歌為 下里 巴人 亦可當 陽春白雪 其少年自負神態在此社序中一覽無疑 郢中詩社之中除了蒲 張 李三人外 尚有張篤慶表兄王牲 字鹿瞻以及張 篤慶二弟張履慶 字視旋 而在詩社中與蒲松齡交情甚篤者 為張篤慶與李堯臣 二人 張篤慶 字歷友 號厚齋 晚年居於淄川縣南的崑崙山下 自號崑崙山人 其自幼聰穎 十四歲即作 夢遊西湖賦 一詩 弱冠之年亦作古樂府二百首 小 82 同上註 聊齋文集 卷二 郢中社序 頁

36 蒲松齡約兩歲 但早一年進讀 於順治十四年 1657 參加童試 受當時山東學 使施閏章到讚賞 即刻 面許采芹 王士禎稱其詩曰 史 漢 瀾翻筆 底 真冠古之才云 著作繁多 有 班范肪截 五代史肪截 少保公 年譜 自著 厚齋年譜 昆崙山房集 古文集 83 在蒲松齡的聊齋 詩集中 蒲松齡曾在 贈歷友詩 讚其友 歷友學植淹博 揮灑千言 却時諸前輩 禒為冠世之才 不虛也 試輒冠 84 曹 可見得蒲松齡對其好友之推崇以及張篤慶其文學風采 對蒲松齡而言張篤慶在其 的學業幫助上亦是獲益不淺 李堯臣 字希梅 號約庵 淄川縣邑諸生 父親李憲為孝豐縣知縣 在淄川 稱的上是官宦人家 晚年專精於金石之學 小約蒲松齡三歲 與張篤慶同年進學 深受鄉里間的稱揚 在 淄川縣志 重續文學 中有稱其 居家孝友 篤嗜詩書 號禒博洽 晚棄舉子業 學古文 新城王上書士禎 謂 案之八家尺度 不爽豪黍 85 友情上 李堯臣與蒲松齡交情甚篤 曾於康熙三年 1664 起 蒲松齡應其邀約 假讀於李家長達六年之久 據蒲松齡 醒軒日課序 云 李子希梅 予余更范 張之義 甲辰春 邀我共筆硯 余攜書而尌之 朝 分明窗 夜分燈火 期相與以更成 宣統三續淄川縣志 卷五 貢生 頁 200 卷六 重續文學 頁 275 羅敬之 蒲松齡及其聊齋誌異 頁 宣統三續淄川縣志 卷六 重續文學 頁 蒲松齡全集 聊齋文集 卷二 醒軒日課序 頁

37 在此期間 除了二人共同精進八股文 互相砥礪之外 李堯臣相當於提共蒲松齡 一個讀書的環境 對於蒲松齡的經濟有著不少助益 因此兩人交情可見一般 而 在 蒲松齡全集 所收入者 蒲 李二人酬唱最多 共計有五古與七言詩十二首 書啟二通 康熙三年 1664 此次李堯臣邀請讓蒲松齡 除了蒲松齡的能文可互相精進 另一方面是兩人的交情 李堯臣提供讀書的環境與物質上的支援 讓其能安心的 專攻舉業 然具體上蒲松齡是如何在李堯臣家渡過這數年 在 醒軒日課序 能 確定的 便是這幾年的苦讀 兩人都未能在考場得志 為此蒲松齡受人譏笑 客笑曰 日月逝矣 而功業未尌 李子聰明 乃其天壽 子何力之更焉 試思日所臨幕 伊王伊柳 日所誦息 其韓其歐 不知自警 亦足羞矣 87 對此蒲松齡也不諱言承認兩人 藝之構成者 蓋寥寥焉 但兩人認為將研究古 詩詞文 也同樣能精進文藝 也為此辯曰 朝夕吟詠 隗語堪驚 半載之餘 大被雅禒 學問日益 伊誰之功?88 可見得在這段時間內 蒲松齡等人並不將眼界設限於科舉之中 仍相信舉業仕途 依然在掌握之中 雖然之後兩人並未在舉業上飛黃騰達 但各自在自己鑽研的領 域獲得一定的成就 同上注 聊齋文集 卷二 醒軒日課序 頁 1034 同上注 聊齋文集 卷二 醒軒日課序 頁

38 二 南游作幕 康熙九年 1670 此時江蘇寶應知縣的孫蕙 來信邀請任其幕賓 孫蕙 字樹百 號笠三 淄川人 於順治十四年 1657 中舉 之後四年進士 於康熙 八年 1669 授予江南寶應知縣 至康熙十四年 1675 累官至戶部給事中 康 熙二十五年 1686 病卒於家中 據 淄川縣志 卷五 進士 中云 給事中立朝敢言 居鄕砥節 所著更笠山詩選 歷代循良錄 孜宜治略等 書行世 89 此時蒲松齡家中負擔愈來愈重 為了減輕負擔 接受其邀約 離家南行 此 次南游 蒲松齡依序經過博山縣的青石關 在沂水縣阻雨困於旅舍 入蘇北淮陰 等地度過黃河 最後到達寶應縣 其中 聊齋誌異 卷二 蓮香 便是困於沂水 時得到題材而撰寫出來的 其云 余庚戌南游至沂 阻雨 休於旅舍 更劉生子敬 其中表親 出却社王子 章所撰桑生傳 約萬餘言 得卒讀 此其崖略耳 90 孫蕙邀蒲松齡至寶應幕賓 除了兩人皆是同鄉 亦受之山東學使施閏章 稱 的尚有同學之誼 同時也是看中蒲松齡的學識以及文筆 且孫蕙本身也是初次到 任 身邊需要有個熟人能協助處理衙門事務 因此蒲松齡便成了合適的人選 蒲松齡除了在寶應代孫蕙幫辦文牘的工作外 同時也遍游當地山水 其遊玩 情景可見於詩集中 其中的 青石關 雨後次岩莊 宿王家營 黃 河曉渡 等詩便可了解當初蒲松齡南游至寶應的路線 而在幕賓期間 更是時時 89 宣統三續淄川縣志 卷五 進士 頁 191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卷二 蓮香 頁

39 作詩 創作約一百多首 內容多為江淮地區的景色 如康熙十年 1671 早春 一詩 近城風細水如羅 蓮幕生寒渺翠波 花落已驚新歲月 燕歸猶識舊山河 年隨風雪橋邊盡 春向江梅枝上多 回首可憐人事改 故園物色近如何?91 描繪出寶應城郊風光 同年蒲 孫二人同遊南州山水 蒲松齡途中先後作有 舟 過柳園 同孫樹百賦 泛舟紹伯胡 早過秦郵 揚州夜下 元 宵後與樹百游揚州 等詩 又可見兩人在此時的友情密切 不同於一般的賓主關 係 在南遊其間 蒲松齡的思鄉情緒未曾斷過 除了 早春 一詩外 尚有 登 高 射陽湖 對月寄般陽諸朋舊 河堤遠挑 92等詩 皆隱約透露 著蒲松齡思鄉的情緒 除了想念家鄉的親人 故友外 蒲松齡此時仍然沒有放棄科舉一事 實際上 代人幫辦文牘的幕賓工作並非蒲松齡所志 這點蒲松齡在南游其間所做的詩更能 看出其一二 如 旅思 所云 十年塵土夢 百事與心違 提上作 獨 上長堤望翠微 十年心事計全非 漫興 年年蹤跡如萍梗 回首相看新 事違 93等等 從這些詩中不難看出自十九歲入泮後的十年間未曾中舉的苦悶 康熙十年 1671 七月 蒲松齡向雖孫蕙提出辭幕一事 且辭意堅決 而孫蕙本 身也能理解蒲松齡的困境與心情 同是科舉出身的人 因此也就不再挽留 讓蒲 松齡歸鄉應試 且在離行前 孫蕙還給予一封薦書 請在山東任官的友人能關照 91 蒲松齡全集 聊齋文集 卷一 早春 頁 1580 文中南游期間詩篇因數量繁多不逐一列舉 而僅有標題詩篇 可於 蒲松齡全集 其目錄 頁 1555 至頁 1557 中尋得 93 蒲松齡全集 聊齋文集 卷一 旅思 頁 1598 聊齋文集 卷一 漫興 頁

40 蒲松齡 在鄉試時給予照顧 同年初秋 蒲松齡便原路北返淄川 結束這次的南 游約八月之久 31

41 第三節 歸來講學至暮年家居 一 中年困頓 蒲松齡自寶應縣歸家後 除了確認家中成員生活穩定外 另外一件重要的事 便是隔年的鄉試 此次蒲松齡身上有著孫蕙的荐信 讓他對於這次考試有著相當 的信心 曾與族侄對飲時 做 八月新歸 覺斯 螽斯兩姪邀飲感賦 得深字 詩云當下的心情 江湖萬里淚沾襟 曾更新詩寄竹林 露濕芳階螢上下 風清良夜月升沉 鴛花歲逐行塵老 骨肉情因患難深 覊旅經年清興減 消磨未盡只雄弖 94 詩中不僅表現出流露出他長年來未曾考取的心情及南遊的感受 也表現出蒲松齡 極力要考取科第的雄心壯志 次年的秋試 蒲松齡再次落敗 相對於此次信心十足的的前去赴試 所得到 失落感就更為沉重了 顯然孫蕙的信並沒有太大效用 但蒲松齡還是感謝其好意 寫了封信告知應試的情況 以及 寄孫安宜 三首 除了慰勞孫蕙在官場的辛勞 外 也紓發自己落榜情緒 其中一詩云 君疲牛馬身猶病 我困遭逢數亦慳 三載行藏真落水 十年義氣已闌狣 不堪鴻雁愁中聽 但把茱萸醉後看 千里踟躕何所寄? 惟憑尺一勸加餐 蒲松齡全集 聊齋文集 卷一 八月新歸 覺斯 螽斯兩姪邀飲感賦 得深字 頁 同上註 聊齋文集 卷一 寄孫安宜 卷一頁

42 接獲蒲松齡來信的孫蕙 對於其遭遇也是深表同情與遺憾 也回封信予蒲松齡 先是對於自己的說情信毫無效果表示歉意 異鄉落莫 滿擬好友蜚 少添意興 不意蕪無靈 致誤云翼 文章憎命 不其然乎!來什憐及牛馬 傳語加餐 足紉至愛 幾番拖髭擬和 不成報 章 大抵鞅掌之人 重以索 便語不成聲矣 96 到了文後 孫蕙除了鼓勵蒲松齡繼續砥礪進修外 還建議一事 惟期砥礪進修 祈寬過以報春暉 於願足矣 兄台絕頂聰明 稍一斂才攻 苦 自是第一流人物 不知肯以鄙言作瑱乎 97 後一句建議蒲松齡 斂才 意指蒲松齡是否能斂才攻業 已考取功名為先 而 斂才一事 恐怕是意有所指蒲松齡創作鬼狐故事 等同於認為蒲松齡的落榜與旁 門創作有關 自然也打擊到蒲松齡興趣 對於此次落榜 蒲松齡同年作 九月望 日 懷張子歷友 一詩以舒懷才不遇的心情 其云 臨風惆悵一登台 台下黃花次第開 名士由來能痛飲 世人元不解憐才 蕉窗酒醒聞疏雨 石徑雲深長綠苔 搖落寒山秋樹冷 啼烏猶帶月明來 98 其後數年間 據王洪謀 柳泉居士行略 所記 自是以後 屢設帳縉紳先 生家 日夜苦讀 冀得一第 99 其時間點是指南遊歸來後 此時蒲松齡 可能曾坐館於邑北豐泉鄉王府中 96 羅敬之 蒲松齡年譜 頁 55 同上註 頁 蒲松齡全集 聊齋文集 卷一 九月望日 懷張子歷友 頁 同上註 參考資料 柳泉居士行略 頁

43 但蒲松齡未曾明確指出自身的確於王家坐館 從旁推敲之中能確定從康熙十 二年 1673 至十三年 1674 間他與王府中的王橘旗家中子姪輩的王觀正 字 如水 王體正 字長人 王一正 字定甫等人交往密切 且蒲松齡此時常酬詩贈 予之 如 重陽送定甫北上 詩二首 和如水八音詩 踵前韻 一首 喜如 水至 貽長句 詩一首等等 和如水過滿兵行營之作 詩一首等等 較能確定者 為蒲松齡與王家之人過從甚密 100 之後的康熙十四年 1675 與十七年 1676 兩次的鄉試蒲松齡依然鍛羽而 歸 屢戰慮敗對蒲松齡都是沉重的打擊 且除了科舉之外 蒲松齡尚有家計問題 所苦 從康熙十二年 1673 起 淄川地方就是天災不斷 使得原本家境不佳的 蒲家而言 成為沉重負擔 在天災連連的淄川地方 蒲松齡有多首詩詞來描述其 情況 如康熙十二年 1673 作 災民謠 云 雨不落 秋無禾 無禾猶可 征輸奈何?即到門 怒且呵 寧鬻子 免風 波 縱不雨 死無他 勿訴公堂長官訶!101 除了大旱使得麥禾歉收 災民還要受官吏強征糧食 天災與官禍在蒲松齡筆下一 覽無遺 而蒲松齡自家也是艱辛度日 同年也作 午中飯 一詩自述家中情況 黃沙迷眼驕風吹 六月奇熱如籠炊 午飯無米煮麥粥 沸湯灼人汗簌簌 兒童不解燠與寒 蟻聚喧嘩滿堂屋 大男揮勺魃鼎鐺 狼藉流飲聲棖棖 中男尚無力 攜盤覓箸相叫爭 小男始學步 翻盆倒盞如餓鷹 弱女踟躇 望顏色 老夫感此弖農農 於仉盛夏旱如此 晚禾未禑早禾死 到處十室 100 目前於盛偉主編 蒲松齡全集 中之年譜及羅敬之 蒲松齡年譜 以及袁世碩於 蒲松齡志 中認定至少康熙十二年起蒲松齡已設帳於邑北豐泉鄉王府中 路大荒之年譜亦認為此時期的蒲松 齡以屢設帳於縉紳家 但不同者為其中所記是設帳於西鋪畢既有家 此論點多有蒲松齡其詩佐證 其跡象 因缺乏決定性證據 故記之 101 蒲松齡全集 聊齋文集 卷一 災民謠 頁

44 五室空 官家追呼猶未止!甕中儋石已無多 留納官糧省催科 官糧亦完 室已罄 如此蚩蚩將奈何?102 此時蒲松齡家中已有三男一女 旱災已使存糧不足 僅能以麥粥度日 甕中雖有 糧 但那是備來上繳納官方 無法為兒女們充飢 災年中的蒲家生活情景實在慘 不忍賭 直到康熙十九年 1680 災情稍有減緩 但前幾年連續的天災已經重 創淄川地區的情況 為此蒲松齡作 憂荒 一詩回顧其災情 天弖厭眾孽 連歲降奇荒 嗷嗷攜兒女 死徙離故鄉 書生坐株孚 百錢 易斗糠 仉歲春雨足 二麥幸登場 朝食煮麥粥 晚食炊餅湯 憐此藜藿 士 腹中無異糧 僅僅兩月餘 剩麥不滿囊 枵腹待秋成 晚禾庶可望 胡乃豆始華 三旬皆亢腸?穀苗已焦卷 豆葉萎以黃!嗟此啼號者 勢帉歸 淪亡!淪亡何足道?老母在高堂 菽水將何如?念此弖悲傷!103 由 連歲降奇荒 一詞便可知十二年到十九年的災情嚴重 迫使災民往外遷徙 另謀生路 雖然十九年春有二麥能紓緩災情 但也只有麥粥與餅湯能充飢而已 只比前幾年好上一些 且老母尚在 更讓蒲松齡不得不憂心而悲傷起來了 科舉連連失利 外加天災頻頻的衝擊下 年近四十的蒲松齡在人生的道路上 必然會有所徬徨無助之感 身負家庭重擔 坐館謀生收入也不穩定 且功名未成 更是心中遺憾 此時的蒲松齡陷入人生的最為低潮的時期中 二 西鋪坐館 康熙十八年 1679 四十歲的蒲松齡於同邑西鋪村畢家坐館 西鋪村於茲川 城西六十里西領王村大鎮 當時畢家館主為畢際有 字載績 號存吾 淄川縣人 同上註 聊齋文集 卷一 午中飯 頁 1666 同上註 聊齋文集 卷二 憂荒 頁

45 晉稷山知縣 晉升南通州知州 其著有 存吾詩草 也參與過簒修 郡志 的 工作104 蒲松齡入館時 最初的工作教導幾位館主的孫子們讀書 但是除了教書之外 蒲松齡也代畢家做大量的應酬文章 畢家雖已無人做官 但仍是淄川地方大族 且畢際有自罷官歸家後 家中資財富裕 能過著閒暇的隱居生活 蒲松齡在其館 主去世後寫的 徵挽畢載績先生詩序啟 中對其館主生活有所描述 其云 楸枰爭道 無非鄉里之親 燈火張筵 不忘布衣之舊 佳客在座 輒以永 夕成歡 國士臨門 不以在亡為拒 彭澤菊花之禑 流布鄉鄰 瀟湘橘柚 之香 分貽閭社 105 在此挽書中 雖是讚頌逝者 但也描繪出畢際有富裕的優閒生活 因此當縉紳名 流與官吏的來訪 少不了要蒲松齡迎送 作陪 而蒲松齡本身也善於依事而文 用詞得體且文采斐然 這對於畢家的門面相當重要 因此逐漸的蒲松齡受到畢家 所倚重 且畢家待之以禮 雙方關係融洽 因此蒲松齡在此坐館並無不適 畢際有本 身也起愛詩文 交游廣泛 雖與蒲松齡為賓主關係 但相處融洽 兩人交情深厚 因此在康熙三十二年 1693 畢際有過世時 蒲松齡便作 哭畢刺史 詩八首與 徵挽畢在績先生詩序啟 以懷念且表現出對於館東的知遇之恩 畢際有過世後 由其子畢盛鉅承擔畢家家業 舉業上並不特別出色 最終以 府拔貢選黃縣教諭106 但並無上任 且畢際有在世時 畢家的文書皆由蒲松齡代 104 宣統三續淄川縣志 卷五 貢生 頁 200 蒲松齡全集 聊齋文集 卷四 徵挽畢在績先生詩序啟 頁 宣統三續淄川縣志 卷五 貢生 頁

46 筆 因此在前家主去世後 畢家依然需要蒲松齡的文筆 且畢盛鉅八個兒子也還 需要蒲松齡指導學業 因此在挽留之下 蒲松齡仍留於畢家 蒲松齡於西舖坐館這段期間 除了設帳受徒 代畢家處理雜物之餘 仍心 繫於科舉一事 在畢家閒暇之餘預習經書 盼能博得舉業 因此多次到省城濟南 應試 遺憾皆未能所願 且其中兩次更是因犯規被黜 這對蒲松齡打擊甚大 其 中一次是在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犯了 越幅 之過 即考試時文章多翻一頁 中間有一頁空白 不相接連 因此越幅被黜 為此一事蒲松齡應試後作 大聖樂 闈中越幅被黜 蒙畢八兄關情慰藉 感而有作 一詞云 得意疾書 回頭大錯 此況何如 覺千瓢 冷汗沾衣 一縷魂飛出舍 痛 癢全無 痴坐經時總是夢 念當局 從來不諱輸 所堪恨者 鶯花漸去 燈火仈辜 嗒然垂首歸去 何以見江東父老乎 問前身何孽 人已徹骨 天尚含糊 悶裡傾樽 愁中對月 欲擊碎王家玉唾壺 無聊處 感關情良友 為我欷 歔 107 其詩將當時在考場上的蒲松齡發現自己越幅出錯時的震驚以及悔恨沮喪的心情 躍然於詩中 第二次在康熙二十九年 1690 蒲松齡原本已經針對題目擬出文章應對 但到了二場因抱病不獲終試 再次被黜 事後蒲松齡亦作 醉太平庚午秋闈 二 場再黜 一詞云 風簷寒燈 譙樓短更 呻吟直到天明 伴崛強老兵 蕭條無成 熬場半生 回頭自笑濛騰 將孩兒倒繃 蒲松齡全集 聊齋詞集 大聖樂 闈中越幅被黜 蒙畢八兄關情慰藉 感而有作 頁

47 相較於前詩寫出犯錯當下的吃驚與頹喪 這首更是道出人生半百考場不試的感嘆 後兩句更是自嘲以是考場老手 依然陰溝翻船 同年試後與友人共飲酒時 再次 作詞 大江東去 與張式九共飲孫蘊玉齋中 云 龍泉知我 頻摸索十指 拳拳交捩 共道秀才康樂了 紅榜姓名高揭 關 左偉男 江東豪曲 鐵板歌三疊 私弖竊幸 仉番不伍時傑 儘教造化顛 倒 風流不減 郢中白雪 掩口胡盧 看連城雙璧 燕石何別?讀史不帄 驟髏欲捉取 抽刀臠切 古來多恨 吾儕淒咽 109 內容憤於科場不公 考官無法辨識出郢中白雪 連城雙璧的價值 讓人憤慨到想 把這些如同髑髏的考官捉來 抽刀臠切 其用詞激烈 雖是酒後之言 倒也吐 出蒲松齡的真心話 此時蒲松齡已是五十一高齡 加上其妻劉孺人勸阻 蒲松齡也就逐漸放下科 舉的執著 詳見 述劉氏行實 曰 先是五十餘不忘進取 孺人止之曰 君勿頇復爾!倘命應通顯 仉已台 閪矣 山林自更樂地 何帉以肉鼓吹為快哉? 松齡善其言 110 因此蒲松齡其科舉歷程到此算是告一段落 108 同上註 聊齋詞集 醉太平 庚午秋闈 二場再黜 頁 2032 同上註 聊齋詞集 大江東去 與張式九共飲孫蘊玉齋中 頁 蒲松齡 述劉氏行實 收入盛偉主編 蒲松齡全集 第二冊 頁 1308 另外在蒲箬 著 柳泉公行述 中亦提到 我母止之曰 君勿復爾!倘命應通顯 今已台閣矣 自是我父 灰心於場屋 始托於著述焉 可見得此時蒲松齡其心思已逐漸至不在舉業之上

48 蒲松齡入館畢家後 深受家主畢際有的器重 且 聊齋誌異 有部分篇章開 始有人傳抄 名聲四起 使得蒲松齡成為在淄川文人間的名士 且因為畢家西賓 的身分 有人慕名前來與之交流 其中不乏縣中官員 如蒲松齡剛到畢家那年的淄川知縣汪如龍 於熙二十年 1681 召見蒲松齡 至縣署中敘談 但後來被蒲松齡婉以 答汪令公見召 111詩五首婉拒邀請 康熙二十五年 1682 繼汪如龍之後的淄川知縣張嵋因敬重蒲松齡的品學 而與之往來 聊齋誌異 卷十一 王大 王十 篇中蒲松齡於異史氏曰中 特別讚賞張嵋的為官正派 張嵋在任期間 曾與蒲松齡共遊明水一帶112 之後在 康熙二十八年 1689 張嵋離任淄川知縣時 蒲松齡特別作 送別張明府 113詩 三首送行 可見兩人關係匪淺 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結識當時的詩壇盟主王士禎 王士禎 字子真 又一 字貽上 號阮亭 自號漁洋山人 生於山東新城大家 順治八年 1651 中舉 十五年 1658 進士 從揚州累官至刑部尚書 且為人交遊甚廣 為康熙年間詩 壇盟主 其著有 池北偶談 古夫於亭雜錄 香祖筆記 等作品傳世 114 兩人的交情始於 聊齋誌異 王士禎閱讀其作品後的印象極佳 且點評了 聊齋誌異 中部分章節 有了王士禎的點評 這有利於 聊齋誌異 當時的流 傳 吸引了當時名流的注意 而兩人在這次初識後 就沒有具體的會面 但一直 保持著書信往來 在 聊齋文集 中 便有 與王司寇阮亭先生 及 與王司寇 111 蒲松齡全集 聊齋詩集 卷二 答汪令公見召 頁 1693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二 和張邑侯過明水之作 頁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二 送別張明府 頁 王士禎著 惠棟注補 漁洋山人自撰年譜 入於 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 第 82 冊頁

49 書四通 並且王士禎夫妻去世後蒲松齡亦有悼祭文追思 可見得蒲松齡相當看重 兩人的關係 其後慕名前來的尚有繼任的淄川知縣周統 時惟豫等人 甚至康熙三十二年 1693 時任山東按察使喻成龍慕名邀請蒲松齡至濟南作客數日等事115 藉由畢 家家世的影響力 以及蒲松齡自身的文學實力 在西鋪坐館的這段時間 蒲松齡 逐漸在淄川縣中建立起自己的名聲 成為淄川地方知名的文人名士 這對蒲松齡 而言 這是在歷經低潮之後 人生另一高峰 三 撤帳歸家 蒲松齡於西鋪畢家渡過三十年的設帳教書的日子後 便撤帳歸里 其原因相 當多 首先蒲松齡歸家的時間據 柳泉公行述 云 撤帳歸來 年七十矣 116 可知為康熙四十八年 1709 的事情 會選在此時歸家原因眾多 主要也是蒲松 齡已經是古稀之年 體力與精力已不同以往 且同年二兄蒲柏齡逝世 也讓自己 有感不久於人 便以年老體弱為原由 結束多年的坐館生活 返家度日 自西舖撤帳歸來後的清閒生活情況 蒲松齡曾作 斗室 一詩自言生活閒適 聊齋更屋僅容膝 積土編茅面舊壁 叢柏覆陰晝冥冥 六月在寒類窟室 卓午東阡課農歸 摘笠汗解塵煩息 短榻信抽引睡書 日上南窗竹影碧 憐我趁食三十年 辜負此君殊可惜!重老倦飛戀茅衡 弖境閒暇夢亦適 癯儒相習能相孜 與以廣堂我不易 此段經歷見蒲箬著 柳泉公行述 中言 至喻方伯見詩傾慕 飭周邑侯盡禮敦請 我父卷 於奔波 高臥不起 畢刺史載績先生父子勸駕 乃肯一往 邑侯馳驛遣吏 伴送藩署 方伯禮儀 有加 館之幕中者數日 116 蒲松齡全集 參考資料 柳泉公行述 頁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四 斗室 頁

50 詩中描繪出蒲松齡安居於家中倚窗讀書的情況 也道出自從歸家後蒲松齡難得能 過著那份安逸閒適的生活 蒲松齡歸家後的四年中 値得一提為康熙五十年 1711 蒲松齡補歲貢生一 事 據 柳泉公行述 所言 歲已丑 我父食餼二十七年 例應預考庚寅歲貢 冬十月 一僕一騎 別 無伴侶 奔馬青州道中 118 其中康熙四十九 1710 庚寅年應為五十年 1711 辛卯之筆誤 且 淄川縣志 續貢生 於蒲松齡名下亦記 辛卯歲貢 119 而蒲松齡此去青州途中亦有作 青 州雜咏 詩五首 其詩被編年於辛卯年 因此應是康熙五十年 1711 之事120 此次出貢 是蒲松齡打滾科場一生的心血付出才得到的結果 雖然歲貢生的 身分 可讓蒲松齡每年得到一些補貼 但是人已是古稀之年 才掙這個頭銜 讓 蒲松齡在接受親友道賀時作 蒙賓朋賜賀 一詩自嘲一番 落拓名場五十秋 不成一事雪盈頭 腐儒也得賓朋賀 歸對妻孥夢亦羞 121 歲月的流逝也讓蒲松齡即使搏得一頭銜 也覺得已無關緊要了 且自出貢後蒲松 齡的身體也因為年紀的關係 狀況也愈來愈糟 於 老嘆 簡畢韋仲 描述自己 身體情況 118 同上註 參考資料 柳泉公行述 頁 3440 宣統三續淄川縣志 卷五 續貢生 頁 可見於 蒲松齡全集 中 青州雜咏 等五首詩確實記於辛卯康熙五十年(1771)年 頁 1913 除此五首詩外亦有青洲之行的其他作詩亦可佐證 121 蒲松齡全集 聊齋詩集 卷五 蒙賓朋賜賀 頁

51 百骸疲惰官不靈 健忘已足征老困 病骨可以卜陰晴 兩齒浮危飄 欲墜 殘缺惡勞腹魃餓 左車苦難轉右車 一臠下嚥仈為個 耳聾可勿聽 眼昏可勿看 獨更齒職却茹納 不能因痛停兩餐 122 詩中可知蒲松齡此時不僅記憶不如以往 身體也隨著天氣變化而發痛 且牙齒的 情況也影響到其正常飲食 這些雖是老年人會遇到的身體狀況 但不免讓人感到 感傷 康熙五十二年 1713 蒲松齡其妻劉孺人去世 讓體弱的蒲松齡在心理上 重重受創 為了記念這位暗中在蒲松齡在長年在外坐館支持家境的妻子 作 悼 內 七律六首 五古一首以及七絕一首藉詩舒發對於劉氏的思念123 其中蒲松齡 也許意識到自己也將不久於人世 在詩中亦言 叟年七十四 相別固無幾 124 隨後康熙五十四年 1715 蒲松齡在自家中 依窗危做而逝 卒於正月二 十二日酉時125 在過世前蒲松齡依然不忘在其父正月初五忌日時祭奠 在祭奠歸 來後身體開始不適 食慾大減 到了上元節時邀其弟鶴齡前來團敘 兄弟相處數 日後 二十二日酉時蒲松齡便撒手人寰 得年七十六歲 小結 蒲松齡自十九歲起以縣 府 道三試第一後便長期困於場屋 大半人生在縉 紳大家作館謀生 顯示出其生活並不富裕 自二十五歲與兄弟分產 僅分到幾畝 122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五 老嘆 簡畢韋仲 頁 1922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五 悼內 頁 同上註 聊齋詩集 卷五 悼內 頁 同上註 參考資料 柳泉公行述 頁 3440 而此註之後蒲松齡情形亦出自於 柳泉公 行述 中

52 田地與三間舊屋 但在親情倫理上 蒲松齡一直很重於親情倫理 對上侍奉老母 念念不忘 與兩位哥哥交好 對下不時訓示弟弟 為小妹錯嫁郎君而抱屈 而在一家之主的角色上 對於妻子劉氏的夫妻情感 藉由其詩以及行實中 看得出蒲松齡非常感激這位賢慧的妻子 而身為一介讀書人 蒲松齡自然希望底 下四位兒子能在科舉中有所成就 而時常訓誡 要求其用功上進 雖然二子蒲箎 最終廢卷 但其於三子尚有成就 且其孫蒲立德也留有文名 不負蒲松齡期望 蒲松齡雖大半人生都是作館於大家之中 但是在四十歲那年入西鋪村畢家作 館 藉由自身文筆優異 以及畢家大族的聲望 蒲松齡逐漸於淄川一代建立名聲 且其館主畢際有為人風雅 十分禮遇蒲松齡 賓主之間相處融洽 相對於四十歲之前的人生低潮 畢家作館的期間讓蒲松齡人生有轉折的契機 此期間蒲松齡認識不少縉紳名流 如王士禎等當代詩壇指標人物 聊齋誌異 的名氣也一時流傳於淄川一帶 雖然入館畢家並無讓蒲松齡在科舉上有所突破 但在名聲以及著作上蒲松齡倒是有所斬獲 也因此蒲松齡於畢家度過三十年之久 之後便因年歲已高 辭館歸家 安穩度過餘年 43

53 第三章 聊齋誌異 其書 第一節 創作始末與作品內容 一 創作動機與題材來源 蒲松齡創作 聊齋誌異 花費了其大半生的心血 其動機強烈可見 至於動 機的源頭 蒲松齡在 聊齋自誌 中已有自敘的機會 其云 才非干寶 雅愛搜神 情類黃州 喜人談鬼 聞則命筆 遂以成編 久之 四方却人 又以郵筒相寄 因而物以好聚 所積益夥 126 其中晉人干寶為紀錄怪異之事而 集古今神祇靈異 人物諸變化 名為 搜神 記 另外文中的黃州則是指北宋有名文人蘇軾 據稱他被貶於黃州時 常 要求人們跟他講些歧異的故事 即使對方說沒有 他也 姑妄言之 127 這兩位 文人所做之事 跟蒲松齡在譜 聊齋誌異 有許多相同之處 因此在其自志以此 兩人為志同道合同好 而蒲松齡的 雅愛搜神 的興趣始於何時 本人並無明確言明 但他曾在 題 吳木欣 班馬論 中開頭云 余少時 最愛 遊俠傳 五夜挑燈 恆以一斗酒佐讀 至 貨殖 一 則 一涉獵輒棄去 即至戒得之年 末之更改也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聊齋自誌 頁 1 同上註 聊齋自誌 頁 蒲松齡全集 聊齋文集 卷三 題吳木欣 班馬論 頁

54 至少從此文可知蒲松齡自年少時便喜讀奇人異事的故事 可見得即使當時蒲松齡 並無創作 聊齋誌異 但已經有在累積日後創作的素材 康熙九年 1670 蒲松齡南遊寶應縣的途中 曾因沂水縣阻雨而困於旅舍 時 得 桑生傳 的故事題材而在之後撰寫出卷二 蓮香 因此幾乎可以確定 蒲松齡在三十歲之後便確定有 聊齋誌異 的實際創作 康熙十八年 1679 蒲松齡四十歲 此時 聊齋誌異 已有相當的文量 為 此蒲松齡作 聊齋自誌 且署名康熙已末春日 顯示出其初稿已完成 但這並 不表示 聊齋誌異 之後不在動筆 在此之後 如有見聞 依然會收入於 聊齋 誌異 之中 如卷二 祝翁 一篇內有提及 康熙二十一年 翁弟婦佣于畢刺史之家 言之甚悉 129 以及卷五 狐夢 康熙二十一年臘月十九日 畢子與余抵足綽然堂 細述其異 余曰 更 狐若此 則聊齋之筆墨更光榮矣 遂志之 130 這些文中所記錄的時間皆可證明在蒲松齡作 聊齋自志 之後仍未封筆 而在 聊 齋誌異 中 所記錄的時間最晚為卷八 夏雪 一篇 其內文云 丁亥年七月初六日 蘇州大雪 百姓皇駭 共禱諸大王之廟 131 後又在文末異史氏曰 129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卷二 祝翁 頁 206 同上註 卷五 狐夢 頁 同上註 卷八 夏雪 頁

55 丁亥年六月初三日 河南歸德府大雪尺餘 禾皆凍死 惜乎其未知媚大王 之術也 悲夫 132 丁亥年為康熙四十六年 1707 此時蒲松齡已有六十八歲的年紀 可見 聊齋 誌異 的創作持續近四十年之久 從聊齋的創作持續時間來看 雅愛搜神 並非一時的興趣 而是蒲松齡長 久以來的喜好 因此蒲松齡身為一介讀書人 在科舉一途上一直毫無進展的情況 下 聊齋誌異 的創作幾乎是他能一展其才的機會 當然這對當時的讀書人而 言並非正常途徑 也因此曾被其好友張篤慶勸其放棄 聊齋誌異 的創作 康熙二十五 1686 張篤慶於山東第一名拔貢 對於自己的仕途充滿一片 信心 同時也不忘淄川的蒲松齡與李堯臣等友人 作 寄留仙 希梅諸人 表達 自身的心情 其云 清明時節杏花風 更客南來類轉蓬 駑馬自慚過冀北 神頄終羨奮天東 故人詩酒遲經歲 海國文章賴數公 此後還期俱努力 聊齋且莫競談空 133 此詩除了道出張篤慶對於仕途的企圖心之外 特別在後段向蒲松齡表示應當先將 聊齋誌異 的創作放下 把心力先放在舉業之上 一同努力實現郢中詩友的共 同目標 對於好友的看法 蒲松齡並無任何辨駁回應 實際上站在同樣都是科舉取士 的同路人 張篤慶的建議是出自同是文人又是好友的立場而提出 而蒲松齡也能 同上註 卷八 夏雪 頁 1059 路大荒 蒲柳泉先生年譜 頁 49 46

56 理解張友的看法是出自善意 但蒲松齡的創作沒有因此而停止 這也就看的出 聊 齋誌異 的份量不亞於好友的勸告 從此例子可看初鬼狐故事的創作是因為蒲松 齡發自於內心的喜愛 即使可能會壓縮到科舉仕途的空間也在所不惜 蒲松齡創作 聊齋誌異 時 其取材多來自於當時生活 同時也會參考前人 或是當時代人的見聞異事或是民間傳說 蒲松齡會根據自己劇情需要再重新創作 因此其題材來源成為其故事創作的核心之一 其中題材來源就已見聞最多 其中內容多會表示出是從何人所得知 或是交 代故事傳聞何處等等 這類的故事 如卷四 諸城某甲 開頭云 諸城孫景夏 學師言 134 卷三 黑獸 聞李太公敬一言 135 卷二 巧娘 於 文末云 高郵翁紫霞 客於廣而聞之 地名遺脫 亦未知所終矣 136以及 前敘的 蓮香 狐夢 等等大抵上題材都是由他人聽聞而來 題材來源另有蒲松齡個人親身經歷等事 如卷一 偷桃 童時赴郡試 值春節 綵樓鼓吹赴藩司 名曰 演春 余從友人戲矚 137 卷 四 水災 文中記載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十三日 十八日 二十二日淄川一帶水災 災情 卷二 地震 開頭曰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 地大震 余適客稷下 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 138 除了個人所見之外 蒲松齡也會把人生境遇譜進 聊齋誌異 之中的故事 如 葉生 司文郎 考弊司 賈奉雉 等等 像這些對於科舉抨擊 與揭露可視為蒲松齡在科舉仕途中的當下感受 134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卷四 諸城某甲 頁 494 同上註 卷三 黑獸 頁 同上註 卷二 巧娘 頁 同上註 卷一 偷桃 頁 同上註 卷二 地震 頁

57 聊齋誌異 中 蒲松齡也會參考前人作品進而改編成 聊齋誌異 的故事 如卷一 種梨 與 搜神記 卷一中敘述 吳時有徐光者 嘗行術於市里 139 兩者題材相近 只是在 搜神記 乃是種瓜 而 聊齋誌異 為種梨 另有卷二 鳳陽士人 當中架構取材於唐人傳奇 三夢記 其中 三夢記 中開頭所言 人之夢 異於常者更之 或徃夢更所往而此遇之者 或此更所為而徃夢之 者 或兩相通夢者 140 在 鳳陽士人 中主角 其妻與妻弟三郎 三人所作之夢 夢中的所有情節相符 與 三夢記 中開頭所記之故事極為相近 卷二 俠女 一篇 與唐代短篇小說 劍俠傳 賈人妻 141有著相似的情結 兩篇皆講述身負殺仇的女子與男主角互動的故事 唯一差別在于 賈人妻 中的 女子在復仇後殺子而去 而 俠女 中的女子則是留子為男主角延嗣而後離開 藉由上述可知 聊齋誌異 其題材來自於各種層面 但無論是哪一方面 蒲松齡對於題材使用並不非完整還原 而是經過細心加工 進而寫出結構雷同但 具有蒲松齡個人特色的故事 二 傳奇志怪 聊齋誌異 五百多篇大都是以以記述奇聞軼事 內容涉及鬼狐妖神等故事 於中國小說中屬於文言文作成的志怪傳奇小說 結合了六朝的志怪以及唐代傳奇 139 干寶 搜神記 收入 筆記小說大觀 台北 新興 1974 第 4 編 頁 845 白行簡 三夢記 收入 叢書集成新編 台北 新文豐 1985 第 81 冊 頁 撰人不詳 劍俠傳 賈人妻 收入 叢書集成新編 台北 新文豐 1985 第 81 冊 頁

58 小說的寫作傳統 使得 聊齋誌異 成為這志怪小說發展上的的高峰 除了超越 前人的作品 繼 聊齋誌異 之後的同類型作品也未能超越其成就 在 中國小說史略 中魯迅對 聊齋誌異 提出 以傳奇法 而以志怪 142 的論斷 註明了 聊齋誌異 其不同於前人志怪小說的寫法 而在六朝時期的 志怪小說 主要精神為搜集且記述 怪異非常之事 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全都 記下來 差別在於記下的事情常或非常而已143 而像這樣手法的在 聊齋誌異 中佔很少的部份 如 水災 地震 夏雪 等篇 或許這幾篇之中有 非 平常 的敘述 但也僅止於記述之中 其中並無有意編織成的內容 像這樣無意 為小說的寫作 搜神記 的作者干寶在其序言中云 仉之所集 設更承於前載者 則非余之罪也 若使採訪近世之事 茍更虛 錯 願與先賢前儒分其譏謗 144 其序言中表明作者對於所記之事是從前人的典籍中整理或是從近世本人尋訪得 知 無論怪異 依然當做實際發生的事來記錄 其中若前人有誤 並非作者之過 而本人搜集近世的故事為虛錯 則為個人過失 顯現出志怪小說中帶有幻想非人 的成分 但並非作者有意創作而成的故事 而是被當作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而被記 載而成的內容 而唐代傳奇小說的創作 別於之前六朝搜奇記逸 唐代傳奇開始有意的創作 小說 明人胡應麟曾云 變異之談 盛於六朝 然多是傳錄舛訛 未帉盡幻設語 至唐人乃作意好 奇 假小說以寄筆端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 台北 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6 年 7 月 頁 258 同上註 頁 筆記小說大觀 第 4 編 頁

59 因此唐代傳奇小說有別於之前的單純的傳述記事 作者開始自覺地進行想像和虛 構 使得故事 敘述婉轉 文辭華豔 相較於六朝志怪 粗陳梗概者 有著更近 一步的轉變 然傳奇小說其內容大體上著重於情節曲折 且有時內容近於俳諧 因此 傳奇 本身帶有貶意146 但傳奇之中不乏佳作傳世 如 李娃傳 霍 小玉傳 等記述人間情事的內容以及少數帶有寓意的 枕中記 等流傳於後世 而蒲松齡在創作 聊齋誌異 時 故事內容固然帶有志怪小說中的狐鬼花妖 的成分以及唐代傳奇中的精采故事情節 但這些都是 聊齋誌異 中故事引人入 勝的手法 實際上 聊齋誌異 中並非記載奇聞異事為目的 反而這些怪異之事 只是當中的表現元素 且會隨著故事需要與傳統形象有所不同 如卷六 考弊司 中的陰間司主虛肚鬼王向秀才要求割肉行賄 此一形象與 傳統的陰曹司府形象相異 而故事明顯是為了反映當時社會的收賄之情形 且情 節安排上也是十分曲折 文中前段秀才為避割肉之禍尋得前世乃鬼王大父聞人生 求助 過程中鬼王一度不領情 事後閻王殿告發其惡行才了結此事 後段更是敘 述聞人生要離開陰間時被花夜叉迷住一度迷失歸途 爾後是由秀才相救而回歸陽 世 147 其陰間一游的開頭相當引人入勝 中間且藉鬼王行徑暗諷現實考官醜態 其 中也點出男人戒之在色的警惕 從 考弊司 一短篇故事得知 聊齋誌異 中 故事內容緊湊 且過程曲折 旨意清楚 在故事的描述上相較於六朝志怪小說單 純的記事上自然精采不少 145 中國小說史略 頁 85 同上註 頁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卷六 考弊司 頁 822 至

60 三 鬼狐妖魅 聊齋誌異 在早前被蒲松齡命名為 鬼狐史 148 便可知道這些非人的角 色在故事中的重要性 而提到 聊齋誌異 時這些鬼狐妖魅總是令人印象深刻 雖然以鬼狐為文學作品表現者非蒲松齡一人 但是在 聊齋誌異 中 蒲松齡在 刻畫這些異類在作品時 總是會重新賦予形象而讓鬼狐們在故事中有著新的面 貌 在 聊齋誌異 中的故事模式 有人入異域幻境以及鬼狐們幻化為人接觸人 類 進而讓人與這些異類們產生關係而有所交流 這樣的模式在六朝時志怪小說 中已經出現 但以往志怪小說中 鬼狐與人接觸 目的是為了加害人類 對人而 言是危及生命的存在 如鬼狐會變化成撫媚的美女 誘惑男性 隨之殺害其性命 且從中獲得能量 因此對於描述鬼狐在志怪小說中往往是帶著負面形象出現 而在 聊齋誌異 之下的鬼狐形象不同於以往的志怪小說的地方 在於蒲松齡筆下的鬼狐們 特別 是帶有女性形象的部份 大多 多具人情 和易可親 使人 忘其異類 149 因 此在 聊齋誌異 中 狐鬼的身分是讓故事中角色帶有非人的特點以及能力 以 利於故事情節中轉折的推進 而其內在情感與平常人一樣並無任何差別 以卷七 梅女 一篇為例 講述一名為封雲亭的書生 早年喪妻 在外出旅 遊時在旅館中遇死於上吊的女鬼梅女故事 過程中封生幫梅女燒斷樑柱 恢復梅 女樣貌 之後兩人共處一室 梅女為了報答恩情也請一名女鬼妓愛卿來陪伴封生 隨後也得知梅女乃被人污陷通姦且而上吊自盡之事 之後在一次機會遇到污陷梅 148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頁 27 出自於 青本刻聊齋誌異例言 第二條中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 頁

61 女的官吏典史且報其冤仇 事後梅女轉生至展家與封生兩人在續姻緣 且封生以 中舉作為整個故事的結束 150 在故事中 男主角遭遇女鬼非但無事 且人鬼之間相處融洽 之後梅女轉生 兩人再續姻緣的情節 其故事手法已經與六朝志怪小說純粹記述異事的精神已有 所不同 賦予鬼狐們有著人類的情感使得蒲松齡在創作時更能讓這些角色深入人 心加深其印象 藉由帶有人性的異類描述也讓讀者在閱讀之後更能體會出故事中 的隱喻 四 寄託世情 蒲松齡在 聊齋自誌 聞則命筆 久已成篇 四方同人 又以郵筒相 寄 因而物以好聚 所積益夥 151言下之意 即是蒲松齡的題材來源多為社會 傳聞 或是他人之口述以及筆記 但是 聊齋誌異 中許多篇章的故事之中 大 多都來自於蒲松齡的人生際遇以及個人感受 想法 即使題材來自於他人 故事 中蒲松齡總是可以帶入個人的情感 寫出自己對於當時社會的觀感以及寄託 其中諷刺為蒲松齡在 聊齋誌異 之中最為鮮明的手故事表現 在 聊齋誌 異 之中諷刺幾乎是蒲松齡對於當時社會各種不公不義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 而 在 聊齋誌異 在諷刺的手法 據袁世碩教授認為大體上分為兩類 第一類為正 面諷刺 指的是作者並不掩飾對與耀諷刺的對象鄙薄嘲謔 並且將其種種手法予 以張揚 因此諷刺的意旨以及筆法一讀便能意會152 而這種筆法在 聊齋誌異 中多見於惡官治吏以及科舉弊端的故事之中 150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卷七 梅女 頁 907 至 913 同上註 聊齋自誌 頁 袁世碩 徐仲偉著 蒲松齡評傳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年 6 月 頁

62 如卷八 司文郎 文中敘述一名盲僧能夠用鼻子聞岀一篇文章優劣 但主角 好文章卻是落榜 反倒是餘杭生的聞之作嘔的文章卻得以高中 直指科舉中考官 未能明辨優秀人才153 另外在卷九 郭安 一文中 郭安遭李祿謀殺 郭父報官 而縣令卻判李祿給郭父當兒子結案 其判決明顯荒唐且便宜了事 154直諷為官者 昏庸無能 因此 聊齋誌異 中 只要故事情結涉及為官者昏庸貪污 考場中不公不義 之事 蒲松齡大多採正面批判 且毫不掩飾對於這些人物的深惡痛絕 因此在這 類型的篇章時 蒲松齡筆鋒總是不留情面直指其錯誤 第二類的諷刺方式為反諷 對於反諷的解釋為 從作者自身特定的生活境遇 擺脫出來 以冷靜 客觀甚至略帶欣賞的角度 以達到諷刺筆下的對象 達到古 人所謂的 皮裡陽秋 之意 155 而 聊齋誌異 中運用到反諷的例子 有卷七 死僧 一篇 講敘一名道士 目睹一名渾身是血的和尚半夜進入佛堂抱著佛像大頭大笑 久而乃去 事後才知 道這位和尚早已因強盜打劫而亡 偶後撬開佛像頭部 發現內有三十兩的金銀 之後人們便用這些錢財安葬這位僧人 故事中僧人聚財有方 死後也念念不忘 蒲松齡雖無在故事中對此做出評斷 但利用文中情節點出本應是無慾無望的出家人竟擁有如此多的錢財的矛盾 最後 在異氏史曰中道破其僧人 死猶顧而笑之 財奴之可歎如此 156點出 死僧 其故事的寓意 153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卷八 司文郎 頁 1098 至 1102 同上註 卷九 郭安 頁 蒲松齡評傳 頁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卷七 死僧 頁

63 另外一篇卷七 金和尙 也是描述一名和尚之死 其中也蘊藏著反諷的寓意 描述當時山東諸城五連山的金姓和尚 其家居陳設之華麗 飲食之豐富以及下人 皆俯首聽命的情況 且其和尙死後的出殯排場更是盛大 可比王侯 生活如此奢 華 身分竟是一名本該六根清淨的僧人 157反諷之意 不言而喻 諷刺手法雖佔 整個 聊齋誌異 故事的一部份 但只要出現便能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也是蒲松齡對於當時社會中荒誕不經的現象所做的批判 蒲松齡自十九歲進學 之後卻屢試不第 也因此 聊齋誌異 除了有社會的 黑暗面的故事之外 其中也不乏有著寄託理想的作品 以紓解受到科舉考試不順 的壓力 因此在 聊齋誌異 之中男主角多為貧寒書生 而女主角或狐或鬼 年 輕貌美 溫柔體貼 且富有眼界 能處處幫助著男主角擺脫困境 最終成就功名 或是藉由子孫上進搏得舉業 留下完美的結局 像這樣的故事情節對比蒲松齡的人生經歷 可看出其人生理想的藍圖為何 於情 蒲松齡已有賢內助劉氏 情的部份蒲松齡已無缺憾 但對於功名部份 蒲 松齡對此仍然有著一份執著 在 聊齋誌異 中最能突顯出這份執著的為卷一 葉 生 其故事中開頭便稱葉生 文章詞賦 冠絕當時 而所如不偶 因于名場 這遭遇與十九歲後的蒲松齡處境相同 故事之中葉生最後死於臥褟 但其魂卻幫 助丁公之子奪得亞魁 且隨後在北京舉行的鄉試 竟然考中舉人 在衣錦還鄉踏 入家門之際 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去世多時 隨即消失無蹤 若葉生其原型為作 者本人 更能看出蒲松齡在科場上的失落感相當沉重 在異氏史曰中更是直言 其曰 古仉痛哭之人 卞和惟爾 顛倒逸群之物 伯樂伊誰 抱刺于懷 三年滅 字 側身以望 四海無家 人生世上 只頇合眼放步 以聽造物之低昂而 157 同上註 卷七 金和尙 頁 1009 至

64 已 天下之昂藏淪落如葉生其人者 亦復不少 顧孜得令威復來 而生死 從之也哉 噫 158 寫葉生也是寫自己難遇伯樂的處境以及科舉失意的悲憤 清代評點家馮鎮巒評此 篇云 余謂此篇即聊齋自作小傳 故言之痛心 159 可見一般 藉由 葉生 一篇可知得蒲松齡借異事來寄託世情成為 聊齋誌異 的特色 之一 前述中刺貪刺虐的故事手法 可知 聊齋誌異 其小說和以往的志怪小說 記述的精神已相去甚遠 且自行創造出自己的一套寫作方式 且其中諷刺的手法 除了反映當代不公不義 更帶有蒲松齡自己對於社會正向的一種期待 而非無地 謾罵 同上註 卷一 葉生 頁 同上註 卷一 葉生 頁 85 55

65 第二節 版本流變 聊齋誌異 自蒲松齡過世之後 便不斷被互相傳鈔 流傳於後世 因此出 現各種版本與人們接觸 以下為目前已知的 聊齋誌異 較為知名的分類 160 一 稿本 為蒲松齡自訂稿本 原為蒲氏遷至遼寧西豐之後裔蒲文珊舊藏 稿中字跡與 蒲氏其他遺墨相同 因此確為手稿 全稿原裝八冊 總共四百頁 共收入二百三 十七篇作品 除一冊首有高珩 唐夢賚二序 並 聊齋自志 正文首頁書 聊 齋誌異一卷 為第一冊 其餘各冊均無卷次 影印本有台北世界書局於 1972 年據文學古籍刊行本影印出版 161 二 抄本 1.康熙抄本 這是抄寫的手稿本 其篇目次序以及分冊數目皆與手稿本相同 在行文中由 於時代背景對於康熙有所隱諱 此版本流傳至今有四本整册 兩本殘册 共收入 兩百五十篇作品 其中約有四分之三與手稿本相同 有助於還原手稿本之原貌 乾隆十六年歷城張氏鑄雪齋抄本 160 版本流變章節中的 聊齋誌異 的版本種類 參考的主要書籍內容有以下 劉階平 蒲流仙 傳 羅敬之 蒲松齡及其聊齋誌異 駱偉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袁世碩與徐仲偉著 蒲 松齡評傳 以及袁世碩主編 蒲松齡志 等書籍資料綜合寫成 其中以 蒲松齡志 一書完成時 間最新 版本流變內容相較於前述書籍中為豐富 故此章節內容多以 蒲松齡志 中版本資料為 主軸 161 蒲松齡志 頁 169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307 至 蒲松齡志 頁 160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66 這是至今傳抄齋本中缺失最少 較為完整的一種版本 抄寫者是歷城人張希 傑 字漢張 又名練塘 鑄雪齋 為其書齋名 而此版本應是重抄朱氏本而來 為蒲松齡友人朱湘所抄 至今以散佚多時 而張氏卷首仍可見到 漁洋老人王士 禎 崑崙外史張篤慶 橡林居士朱湘 練塘漁人張希傑 寄盧 氏董元度 人提辭 卷末也有 殿春庭主人跋 和張氏自己的跋文 全冊分為十 二卷 共收入四百八十八篇作品 則正文缺少十四篇 實收四百七十四篇 二十四卷抄本 此本抄寫人不詳 共有二十四卷 收入四百七十四篇作品 卷末附有王士禎 張篤慶 朱湘三家題詞 總目次與鑄雪齋抄本大體一致 部分篇章位置不同 篇 數與鑄雪齋抄本相同 即四百七十四篇 其中十四篇互為有無 行文中有乾隆 弘 字諱 推論是在乾隆年間所抄寫 乾隆黃炎熙選抄本 此書封面左上方印有 淄川蒲留仙先生著 字樣 中間篆刻 聊齋誌異 右下方有編著者姓名 共分二卷每卷目錄下記有 古閩黃炎熙輝氏訂 共十二 卷 現存十卷 缺卷為二 十二兩卷 目錄中有 豬嘴道人 波斯人 張 牧 三篇是其他版本所沒有收入的篇章 經過考證 為誤收他人之作品 清初抄本 異史 為易名抄本 抄者不詳 共六卷 卷首有高珩 唐夢賚二序並 聊齋自誌 高 唐二序中有極少量異文 為抄主為改書名而改動的字句 卷六末附有王士禎 張篤慶 朱湘等人的題詩 其中 禎 字避雍正諱 而正文中前五卷 弘 歷 二字不避諱 而在最末卷中 弘 字有遭塗抹 因此可知成書約為雍正末乾隆初 163 蒲松齡志 頁 161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蒲松齡志 頁 161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蒲松齡志 頁 162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67 年 共收入四百八十五篇 為現存早期抄本最早分卷者 與手稿著比勘 異文較 少 具有文獻學價值 166 三 刻本 1.乾隆三十一年趙起杲青柯亭本 此為現今最古老的刻本 最初刻者為趙起杲 在製作途中因趙起杲因病過世 之後由原出資者鮑廷博全書刻成 趙起杲為當時浙江嚴洲知府 以鄭才坤藏的版 本參考 著手刊刻 全書十六卷共收入四百二十五篇作品 其內容與稿本的原意 大致相同 且刻印精良 此刻本對於 聊齋誌異 的流傳貢獻最大 王金范刻十八卷本 乾隆年間刻本 此本較青柯亭本遲僅數個月 扉頁題有 乾隆丁亥孟夏 介 景堂藏版 丁亥為乾隆三十二年 全文收錄二百七十五篇 與其他版本不同之 處再於此刻本打亂原來的篇目次序 將所有選篇分作孝 悌 智 貞 義 賢 勇 情痴 書痴 炎涼等二十六類 其中不孝分類中並無篇章 實際上只有二十 五篇 且此版本刊刻當中有擅自更改篇名 竄改原文等情事 因此流傳不廣 相 較於青柯亭本影響力甚微 168 四 注釋本 繪圖本 1.道光三年綸堂刻何守奇評本 166 蒲松齡志 頁 160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蒲松齡志 頁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蒲松齡志 頁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68 此評本最早是以青柯亭本作底本而寫成 評者為何守奇 全書分十六卷 每 頁版心下有 知不足齋原本 可證明為襲用青柯亭本體例 扉頁左題 道光三 年新鐫 中題 批點聊齋誌異 右下題 經綸堂藏版 道光五年觀左堂刻呂湛恩註釋本 首次出於青柯亭本的注釋本 最早為觀左堂刻本 只刊注釋 不載原文 卷 首有梁溪蔡培序 註者文登呂湛恩序 據蔡培序可知註者來歷 呂湛恩 字叔清 號坦壘居士 山東文登人 髻年應試受知於阮芸薹先生 補博士弟子員 因屢不 第 遂立志為 聊齋 作注 以發其抑鬱之氣 歷三年而成書 道光二十三年 1848 廣東五雲樓始將呂注與原文合刻 道光二十六年 1846 三讓堂又重刻之 呂 氏注本影響較大 後來諸家坊本多採用其註刊本 道光十九年南陵何彤文刻何垠註本 繼呂氏注之後第二個注釋本 初刊於道光十九年 1839 扉頁右上題 道 光已亥 中刻 注釋聊齋誌異 左下題 版存花木長榮之館 卷首有何垠 沈道寬 陳元富等序 本書分上下欄 上欄註釋 下欄原文 何垠 字地山 江 寧人 生平不詳 自序云 讀 聊齋誌異 即以無注釋為憾 嗣見吾友亦言 用擇其一二易知者 勉為考訂 游幕中歲月五 集成卷帙 道光二十三年廣順但刻但明倫評朱墨圖印本 繼何守奇評本後一評本 扉頁右上題 道光壬寅仲夏 中刻 聊齋誌異新 評 右下題 廣順但氏開雕 但明倫字敘五 貴州廣順人 嘉慶進士 道光 間先後官山西 山東 兩淮鹽運使 廣順州志 有傳 此本以墨印正文 朱印 評語 兩色套印 文本相當清晰 精緻 因此流傳甚廣 蒲松齡志 頁 166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315 蒲松齡志 頁 166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蒲松齡志 頁 167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蒲松齡志 頁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69 5.光緒十七年合陽喻焜刻四家合評套印本 光緒十七年 1891 合陽喻刻四家合評本 書名 聊齋誌異合評 牌記為 合陽喻氏校刊 各卷首頁題 淄川蒲松齡留仙著 新城王士正貽上 南海 何守奇體正 涪陵馮鎮巒遠村 廣順但明倫雲湖合評 其中馮鎮巒評語是首次 付刻 此合評本版式為上中下三欄 上中欄刻評語 下欄刻正文 光緒十二年上海同文書局石印圖咏本 光緒十二年上海同文書局石印 詳註聊齋誌異圖詠 扉頁題 丙戌孟夏 聊齋誌異圖詠 鐵城廣百宋齋藏本 上海同文書局石印 底本用青柯亭呂湛恩 注本 卷首除高珩 聊齋自志 等序外 有高昌寒食生(山陰何鏞)序 並 聊 齋著書圖 廣百宋齋主人 例言 據青柯亭本 431 篇 各繪圖一幅 連同一 題二 三則者 共繪圖 444 幅 每圖附七絕一首 使 聊齋誌異 一書圖文並茂 174 五 外文譯本 聊齋誌異 自 19 世紀末便有外文譯本流布海外 至今約有 20 餘種語言的 譯本 其中語言有日文 韓文 越南文 英文 法文 德文 俄文 義大利文等 等 當中多為選譯本 其中以日譯本最多 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幾種 柴田天馬選譯的 和譯聊齋 誌異 1919 年東京玄文社出版 繼柴田氏之後日本又出版全譯本為增田涉 松枝茂夫 藤田勃賢 大村梅雄合譯的 聊齋誌異 1958 年至 1959 年由東京平 凡社作為 中國古典文學全集 第 冊出版 之後 1970 年 1971 年平凡 社又出版了增田涉 松枝茂夫 常石茂據張友鶴輯校的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 173 蒲松齡志 頁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蒲松齡志 頁 169 聊齋誌異 版本略述 頁

70 本譯出的 12 卷本 做為 中國古典文學大系 之 冊 由此可見單就日本 來看 聊齋誌異 在當地流傳深遠 可見得其文學魅力所在 175 蒲松齡志 頁 蒲松齡評傳 頁

71 第三節 聊齋誌異 地位與影響 一 傳抄情況 在蒲松齡生前 聊齋誌異 在淄川一帶有抄本流出 有紀錄的部分有 唐 夢賚前後兩次取得抄本176 以及康熙二十六年 1687 蒲松齡應王士禎請求 抄成二卷 以 給予王士禎評閱177 最後便是濟南好友朱湘借得抄本 抄錄幾乎 全部的篇章 但後來因借去傳看 竟失所在之處178 甚為可惜 而在蒲松齡死後 其稿本藏於蒲家 借抄者就更多 因此 聊齋誌異 更為 廣於流傳 如雍正元年 1723 朱湘之子向其西賓張元 字仲明 之手 從蒲家 借得抄本抄其全書 後稱朱氏抄本 據鑄雪齋抄本中卷末殿春亭主人 識言 記 歲壬寅冬 伓明自淄攜稿來 纍纍巨冊 視向所失去數當倍 披之耳目亦 擴 前後凡十閱月更一歲首 始告竣 179 除此之外 雍正年間在甘肅賈氏亦收藏有朱氏抄本 其紀錄可見於段雪亭於其 序 180 中提及 另外在乾隆年間 聊齋誌異 的青柯亭刻本 其 弁言 中也透露其底本來 源有部分來自福建地方的抄本 記曰 丁年春 攜至都門 為王子閨貥攫去 後予官閩中 晤鄭荔薌先生令嗣 因憶先生惜年曾宦吾鄉 性喜儲書 或更藏本 果蓋得之 後三年 176 見於 聊齋誌異 中唐序 收於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頁 5 見於 與阮亭王先生書 其信中提及 逐與同人共錄之 輯為二冊 因便呈進 收 入 蒲松齡全集 第二冊 頁 見於 聊齋誌異 中殿春亭主人識文 收於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頁 同上註 各本序跋題詞 跋一 頁 同上註 各本序跋題詞 段序 頁

72 再至都門 閩貥出原鈔本細加梭對又從吳君颖恩假鈔本勘定 各更異却 始之荔薌當年得於家者 實原稿也 181 有紀錄之抄本 見上敘已散落清朝各地 可想無記錄之抄本更是流傳於各地角 落 而聊齋誌異能廣為流傳 始於前章節所敘述之趙起杲青柯亭本 此刻本在問 世之後 由於大致的保存原蒲松齡所表達的故事原意 且刻印精良 之後便不斷 的受到翻刻 其後 聊齋誌異 所出的數種注釋本 評點本皆從青柯本而出 在各種注釋 評點本百家爭鳴的情況下 聊齋誌異 的流傳便更為快速 到了嘉慶 道光年間 聊齋誌異 已是 風行天下 萬口傳誦 182 其中所衍 伸出來的注釋 評點本可從前章節版本流變中可知其流傳時間之長 地域之廣 二 各家評述 自 聊齋誌異 開始流傳後 各家對於其評論 始終不絕於書 在張元的 柳 泉蒲先生墓表 中就指出 聊齋誌異 傳抄的情形 以文章意氣雄一時 學者無問親疏遠邇 識與不識 蓋無不知柳泉先生者 由是先生之名滿天下 183 其中名滿天下即指 聊齋誌異 人競傳抄 流傳各地之情形 自然受到各家評論 的機會也多 而張元也在其墓表中評述 聊齋 一書 其云 181 同上註 各本序跋題詞 弁言 頁 8 同上註 各本序跋題詞 讀聊齋雜說 頁 蒲松齡全集 參考資料 柳泉蒲先生墓表 頁

73 雖事涉荒幻 而斷制謹嚴 要歸於警發薄俗 而扶樹道教 則猶是其所以 為古文者而已 非漫作也 184 藉張元之筆可知 聊齋誌異 也許故事情節荒誕不經 但是其內容已有警惕世 人意味在其中 而非漫作 然而最早評論者 應是為 聊齋誌異 最早作序的高珩以及唐夢賚 二人皆 為當時蒲松齡的文壇前輩 而為 聊齋誌異 作序自然也是二人有意讚揚書中之 內容 薦於他人閱讀之意 其中高 序 其曰 吾願讀書之士 攬此奇文 頇深慧業 眼光如電 牆壁皆通 能知作者之 意 並能知聖人或雅言 或罕言 或不語之故 則六經之義 三才之統 諸聖之衡 一一貫之 185 而在唐 序 中亦言 仉再得其一卷閱之 凡為余所習知者 十之三四 最足以破小儒拘墟之見 而與夏蟲語冰也 仉觀留以所著 其論斷大義 皆本於賞善罰淫與孜 義命之旨 足以開物而成務 正如揚雲法言 桓譚謂其帉傳矣 186 高珩認為讀 聊齋誌異 時若能通聖人之言 方能體會內容 而唐夢賚在 序 中也認為 聊齋誌異 其內容早已突破一般讀書人的眼界 且明言指出此書日後 必流傳於世間 雖然高 唐二人作序是為了替蒲松齡推薦而作 但日後 聊齋誌 異 的成就也並無辜負兩位前輩的期望 最終 聊齋誌異 也如同張元所說的 名 滿天下 流傳世間 184 同上註 參考資料 柳泉蒲先生墓表 頁 3435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各本序跋題詞 高序 頁 同上註 各本序跋題詞 唐序 頁

74 日後 聊齋誌異 的流傳 為其作序 提 辭者繁多 如段雪亭 但明倫以 及馮鎮巒等人 在刊刻 聊齋誌異 時 先後都給予聊齋誌異相當高的評價 如 段雪亭云 留以 志異 一書 膾炙人口久矣 餘自髫齡迄仉 身之所經 無論名會 之區 即僻陬十室 靡不家置一冊 蓋其學深筆健 情摯識卓 寓賞罰於 嬉笑 百誦不厭 先乎此後乎此之類書 無慮汗牛充棟 竟無能望其肩背 者 是筆墨骨格 未許輕造也 顧才大如徃,知尋常傳文 不能以一今寒 儒表行寰孙躊躇至再,未可如何 而假干寶搜神 聊至一生弖血 欲以奇 異之說 冀人之一覽 其情亦足悲矣 是書流傳既久 而坊吝於鉛槧 將 其短類半刪去之 漸久而失愈多 殊堪恨恨 187 其序中除了同樣在讚揚教化功能之外 也對 聊齋誌異 的文筆部分十分推崇 在但明倫 序 中謂之 典奧若尚書 名貴若周禮 精峭若檀弓 敘次淵古若左傳 國語 國策 為文之法 得此益悟 188 其評價將 聊齋誌異 與古書名籍並列 雖有可能過譽之虞 但也看得出但 序 之中對於其書之讚賞 另外馮鎮巒在其 讀聊齋雜說 中評 聊齋誌異 篇幅最長 文中讚賞亦多 並在文末中以為 讀聊齋當以 左傳 莊子 史記 以及程 朱語錄之 同上註 各本序跋題詞 段序 頁 24 同上註 各本序跋題詞 但序 頁 19 65

75 法讀之 方能得其中奧妙之處189 對於 聊齋誌異 的評敘者繁多 並非僅於上 述之人物 但藉由評者的口吻 便可得之 聊齋誌異 能流傳之久是有跡可循 三 後世影響 聊齋誌異 在蒲松齡逝後廣為流傳 眾人相競傳抄閱讀 進而也帶動了後 來文人仿作 使得文言小說於再度成為一股風潮 在這股風潮中參與創作者不乏 清朝名人 如詩人袁枚以及紀昀等等 在清乾隆末年後陸續出世的文言小說 或多或少受到 聊齋誌異 的影響 但是這份影響分成兩種創作走向 一是仿效 聊齋誌異 的風格而成的作品 其 中有袁枚的 子不語 和邦額的 夜譚隨錄 沈起鳳的 諧鐸 以及長白浩 歌子的 螢窗異事 190等等 第二種便是與 聊齋誌異 互相抗衡 其中出名者 便是紀昀的 閱微草堂筆記 191 仿效 聊齋誌異 者最早便是 子不語 以及 夜譚隨錄 子不語 共 千餘篇 內容自然不脫記述鬼怪之事 其中袁枚在自序中云 文史外無以自娛 乃廣採游弖駭目之事 妄言妄聽 記而存之 非更所感 也 192 其中袁枚每篇皆會交代故事之人 事 地 時以及講述者姓名 其精神頗有六朝 志怪小說味道 而部分篇章亦帶有嘲謔世情 諷刺理學以及宗教迷信內容 雖然 與蒲松齡創作方式不太相同 但其中多少有受到 聊齋誌異 之影響 至於 夜 189 同上註 各本序跋題詞 讀聊齋雜說 頁 中國小說史略 頁 同上註 頁 袁枚 子不語 收入 叢書集成 三編 台北 新文豐 1996 第 75 冊 頁

76 193 譚隨錄 據作者和邦額自序 其創作乃仿效 聊齋誌異 藉由荒誕不經的故 事反映社會現象 且在記述方面注重人物刻劃 場景的描繪 魯迅稱其 記溯 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觀 194 但其作品並在文學上尚未能達到 聊齋誌異 的境界 對抗 聊齋誌異 一類者 其代表便是主修 四庫全書 的文人紀昀 紀昀 曾批評 聊齋誌異 一書兼二體 其文章形式 認為其書內容 燕暱之詞 媟狎之態 細微曲折 摹繪如生 使出自言 似無此理 使出 作者代言 則何以聞見之 195 其中認為 聊齋誌異 中的男女之間情愛的情節應當摒除 僅需留有忠厚之意義 也因此紀昀的 閱微草堂筆記 內容自然只能回到六朝小說中筆記雜錄的傳統之 上 而放棄如同 聊齋誌異 之中的文學藝術的文筆 紀昀本身便是具有文學深度的文人 閱歷豐富 因此 閱微草堂筆記 並不 失為一部好的作品 但在內容中記述鬼怪之事之外帶有宣揚綱常名教的部分 實 際上與 聊齋誌異 略有重疊 且又放棄男女之間情感的描寫的風格下 自然影 響力以及知名度逐漸不如 聊齋誌異 般的雄厚 可見 聊齋誌異 在清初文學 的地位堅固 小結 聊齋誌異 的創作特色 在於具有六朝志怪中奇聞異事以及唐人傳奇小說 的情節鋪陳以及華麗的文筆 當中可以注意到聊齋誌異不同於前人的寫作方式 193 和邦額 夜譚隨錄 收入 叢書集成 三編 台北 新文豐 1996 第 66 冊 頁 563 中國小說史略 頁 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各本序跋題詞 讀聊齋雜說 頁

77 其一六朝人作志怪小說基本精神為以信其有而記述怪異之事 雖在 聊齋誌異 中數篇故事具有此特色 但敘述簡潔 無損 聊齋誌異 的價值 而在大多數的 篇章中 文中的蒲松齡雖常謂之聞則命筆 但實際上鬼狐妖魅在故事劇情的推進 時常具有重要的關鍵 成為故事的表現手法 並非純粹因為聽聞異事而記錄其中 其二以往唐人小說創作 敘述婉轉 文辭華艷 與六朝純粹記實小說相比 唐人 小說開始注重小說的結構以及情節鋪陳 也因此故事大率篇幅漫長 記敘委曲 時亦近於俳諧 鮮少有意蘊於其中 顯得華而不實 而在 聊齋誌異 之中除了繼承唐人傳奇中文辭華艷以及情節安排 使得故 事表現精彩之外 蒲松齡經常利用故事來抒發個人情感 使得 聊齋誌異 藉由 巧妙情節安排 以及優異的文筆讓閱讀者融入於故事之外 同時也能發人省思 精采之外同時寓意深遠 使得 聊齋誌異 與志怪 傳奇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像 這樣能帶領讀者出於幻境 頓入人間 並且體會故事中作者弦外之音 其作品自 然能超越六朝志怪以及唐人傳奇 成為清初小說中最有名者 68

78 第四章 清初政治環境 清朝初期建國時 首先面臨的便是以少數統治多數民族的問題 而清政權的 建立的過程 除了在武力上的征服 也積極的從文化層面著手 除了宣揚儒家文 化精神之外 同時也強調滿洲文化正統性 如此可見清初的當權者在文化政策的 建立上如何鞏固清政權的手法 使得多數漢人能夠接受少數民族統治 而蒲松齡 生平經過順治 康熙二帝統治 其中順治時期的文化政策幾乎於蒲松齡青少年時 期便已定型 並且延續至康熙年間 因此研究蒲松齡的政治理念 對於清初文人 政策討論有其必要性 第一節 清初文人政策與重用漢人 一 重用歸順漢人 重用漢人是清朝在征服中原的重要政策之一 且早在入關之前皇太極以推行 此一政策 認為 如收得一 二賢能之人 堪為國家之助 其利賴寧有窮也 196 希望能夠廣納人才厚植國力 天聰五年 1829 滿州政權便首次以考試甄選人 才 其曰 自古國家 文武並用 以武功堪惑亂 文教佐太帄 朕仉欲振興文治 於 生員中 考取文藝通明者優獎之 以昭用人之典 諸貝勒府以下 集滿 漢 蒙古家 所更生員 俱令考試 圖海等修纂. 清實錄 太宗文皇帝實錄 台北 華文書局 1964 卷六 天聰四年四 月已卯條 頁 清實錄 太宗文皇帝實錄 卷五 天聰三年八月乙亥條 頁 74 69

79 此時的滿州政權自然無法與明朝相比 但已開始企圖藉由以往中國歷朝科舉考試 方式招選人才 以圖振興文治 也因此時期的人才選擇並除了漢人以外也像滿 蒙古等為招收對象 厚植國力 而在清朝入關後 面臨改朝換代的動亂所帶來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需解決更 大的難題是 如何消彌滿漢之間民族的隔閡進而穩定政權 在文化政策統治方面 順治期間 為了表明清廷重用漢人的決心 從各方面上皆下過一番苦工 首先是仍繼續招攬故明官員為朝廷任用 在任用故明漢臣的重點在於 借重 這群漢官除了可以協助滿人在初期中原政權的穩定運作 且展現出清廷唯才任用 的氣度 減低漢人知識份子對於清政權的戒備心理 而且可防止人才流入當時南 明政權 在處理士人階級的部份 只要漢官願意效忠清朝且富有才能 順治帝幾 乎是來者不拒 除此之外 漢官在進入清政權體系中 必須要面對滿漢官員的權利不平等的 情況 為了提昇漢官的地位 順治十年 1653 順治帝下令內三院各增設一名漢 大學士 並且順治帝頻繁與內三院的漢官交流 198說明這群漢人大學士背後有著 皇上的支持 實質上的任用漢臣且與其交流之外 順治帝另在其他方式上攏絡故明漢臣 追尊明崇禎帝 順治十四年 1657 世祖決定於崇禎帝陵前立碑 以明示崇禎帝 與以往的亡國之君不同之處 其諭曰 朕念故明崇禎帝 尚為孜孜求治之主 祗以任用非人 卒致寇亂 身殉社 稷 若不亟為闡揚 恐千載之下 竟與失德亡國者 却類並觀 朕用是特 198 巴泰等修纂 清實錄 世祖章皇帝實錄 台北 華文書局 1964 卷七十六 順治十 年六月 辛酉條 頁 902 順治十年閏六月 丙寅條 頁 905 卷七十九 順治十年十二月 丁 卯條 頁

80 製碑文一道 以昭憫惻之意 爾部即遵謄勒碑 立於崇禎帝陵前 以垂不 曵 199 諭文中特別肯定崇禎帝為求治之主 展現出征服者的氣度 目的明顯在消除故明 漢臣的對立心態 也順便傳遞出清朝有意收覽人才的態度 爾後到了順治十六年 (1657) 順治帝授命故明官員金之俊為崇禎帝撰文敘述明亡國前後過程 其用心 昭然 金之俊本身自當樂意撰文 碑文內容 據 世祖實錄 所記 考史傳所載 凡末世亡國之君 覆車之輒 崇禎帝並無一蹈焉 乃身 殉宗社 不引天亡之言 亦綦烈矣 嗟呼傷哉 更君無臣 禐貽邦國 竟 若斯哉 此明代往事之可為痛哭流涕者也 我皇上深用憫惻 而欲急為之 闡揚 是即孔子當年作春秋之弖 褒貶出乎至公 瑕瑜毋令相掩 俾天下 後世 讀明史者 咸知崇禎帝之失天下也 非失德之故 總由人臣謀國不 忠所致 庶後之為人臣者 悚然知所戒 而後之為人君者 亦知慎於用人 也 200 內容一再重申崇禎帝實為德君 而失天下的原因歸咎於用人不當 一再表彰崇禎 帝的德行 且文後直言主政者更因 慎於用人 其文不僅表達出以禮對待前朝 亡君 以攏絡故明漢臣 並且表達出了清廷將會人才任用會以前朝為戒 表達出 清朝用在朝臣上的任用得宜 減輕漢臣對於清廷用人的疑慮 除此之外順治期間也進行褒彰殉明諸臣 在時順治九年 1652 世祖諭禮 部 明末寇陷都城 君死社稷 當時文武諸臣中 豈無一二殉君死難者 這 些殉難諸臣 幽忠難泯 大節可風 201 命諸臣加以查證 事後一併實蹟具奏 199 世祖實錄 卷一百七 順治十四年二月 甲申條 頁 1275 世祖實錄 卷一百二十四 順治十六年三月 丙午條 頁 世祖實錄 卷七十 順治九年十一月 乙酉條 頁

81 並且分別於十年 1653 十二年 1655 祭祀之 此舉深得漢臣之心 顯示出 順治帝用人以德的態度 二 滿漢一體 滿漢一體是自清世祖以來對漢政策的核心 但其基本理念是 首崇滿州 固 所宜也 202 簡而言之任何決策必須以滿洲民族的利益為先 順治帝雖言 朕不 分滿漢 一體眷遇 203但是漢臣既然為清廷服務 以滿清利益為優先是理所當然 並且世祖自認對待漢官已不低於滿官 因此在面對漢臣處理任何事件時 必優先 考慮滿清貴族的利益 最能看出 首崇滿州 心態的例子 為逃人案 督捕逃人 嚴懲包庇者是清 初的重要政策 而逃人即指受旗人奴役者或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奴隸逃亡 而逃人 出現自然影響旗人貴族的生計 順治十一年 1654 時 世祖以為逃人案為重大 情事作出看法 據 世祖實錄 所記 滿洲家人 係先朝將士血戰所得 故窩逃之禁慎嚴 近年屢次寬減 罪止 流徙 且逃人多至數萬 所獲不及什一 督捕衙門 屢經具奏 魏琯明知 何得又欲求減 顯見偏私市恩 殊為可恨 著議政諸王 貝勒 大臣 九 卿 詹事 科道各官 會却從重議處具奏 204 諭文明顯看出 逃人基本上為旗人財產 而逃人流竄等於旗人的財產流失 可看 出世祖對於逃人情況相當重視 202 世祖實錄 卷七十二 順治十年二月 丙午條 頁 854 同上註 頁 世祖實錄 卷八十八 順治十一年六月 丁巳條 頁

82 由於逃人問題由來已久 又有漢官為此要求減輕罪責的先例 世祖為此再次 下諭 朕荷天眷 撫更鴻業 無分滿漢 既加恩於漢人尤所驞恤 乃爾等每與滿 州牴牾 不克和衷 是何意也 當明末 北人南人各為黨與 至傾國祚 朕儻更偏念 自當庇護滿洲 仉愛養爾等 過於滿州 是朕以一驞而視 而爾等蓄更二弖 朕以故舊相遇 而爾等猜如新識 朕以却德相期 而爾 等多懷異念矣 朕從來不念舊惡 爾等自太祖太宗以來 本為敵國 朕荷 天佑 撫更大業 海孙之內皆我臣庶 自應捐除既往 悉予恩施 但爾等 遭流賊之禐 如蹈水火 朕救援而孜養之 爾等誠念及此 豈可不圖報效 仉爾等之意 欲使滿洲家人 盡皆逃亡 使滿洲失其所業 可乎 朕姑宥 前罪 嗣後各改弖易慮 為國為軍盡忠效力 以圖報禒 205 諭文中世祖開頭並不諱言自己是站在滿洲立場 但也依然強調滿漢一體的理念 且自認以徳對待漢臣 而漢臣應當效忠於清廷 逃人一事影響的是滿清統治根 基 逃人一事並無完全根絕 順治十二年 1655 三月 世祖諭吏部 自此諭 頒發之日為始 凡章奏中再有干涉逃人者 定置重罪 決不輕恕 爾部即傳諭通 知 206由逃人一事約略可知滿漢一體的實質上的界線在何處 滿漢一體的另一核心便為 毋互結黨 207 清朝初期滿漢之間民族隔閡問題 相當嚴重 若朝臣之間私自結黨 恐怕在朝中會造成不良影響 順治十三年 1656 時 世祖曾發諭文言 205 世祖實錄 卷八十六 順治十一年九月 己丑條 頁 1021 世祖實錄 卷九十 順治十二年三月 甲午條 頁 李景屏 順治與清初滿漢關係的調節 滿族研究 1991 年 2 期 頁 37 當中即認 為 毋互結黨 是清初在政權穩定上重要的方針之一 同時認為 毋互結黨 此一核心主要針對 漢人結黨的部分

83 仉人多結朋黨 究其結黨之意 不過互相攀援 以求富貴耳 若然 是更 損而無益也 朕常為黨人思知 既恐黨類之不合 復恐聲名之不聞 與往 來周旋之不至 又恐事發禐隨 或被人舉首 戚戚若此 何苦為國為君效 忠 孜受富貴之為榮乎 縱使黨與已成 及陷誅戮 孰能庇免 即如誅陳 名夏 黜龔鼎孳時 其黨曾更一人出而救之 或分受其過者乎 且多更因 而下石者 是名為朋黨 而徒受黨之害也 審乎此 則何不寢其朋黨 而 盡力於國家耶 朕觀爾等膺受國恩 皆更數頃之田 數榬之孛 衣食亦足 自贍 夫人更衣食以資生 是亦可矣 乃猶不足 更欲何為 朕觀宋明亡 國 悉由朋黨 其時學者以程頤蘇軾為聖賢 程頤蘇軾非黨 則蜀浀之名 何自而生 嗣後各樹門弘 而不敢置議 相傾相軋 宋之亡 實兆於此學 者雖明知之 而不敢置議 可不為大戒歟 208 文中世祖直言結黨者不過未求榮華富貴 且借鑑於前朝因結黨而亡國者皆因朝臣 不以國家為重而亡 如此看來此諭文著重於朝臣結黨求財為亡國之始 但如文中 中的漢臣陳名夏 即因疑似結成朋黨而受到彈劾 最終被誅 朝廷之中 若朝臣私自結黨 確實無益於國家朝政 但在清廷之中朝臣結黨 危及的不只是國家朝政 更甚者是影響滿人統治的穩定 有違滿漢一體的核心理 念之虞 因此朋黨一事自然受到世祖的重視 208 世祖實錄 卷九十八 順治十三年二月 丙子條 頁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文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Master of Arts Thesis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李 漁 風 箏 誤 研 究 A Study on Li Yu's Kite Error 指 導

More information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文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溫 瑞 安 中 短 篇 武 俠 小 說 研 究 A Study In Rui-an Wen's Short and Medium-Length

More information

厨房小知识(四)

厨房小知识(四) I...1...2...3...4...4...5...6...6...7...9...10... 11...12...12...13...14...15...16...17...18...18...19...22...22 II...23...24...25...26...27...27...28...29...29...30...31...31?...32...32...33?...33...34...34...35...36...36...37...37...38...38...40

More information

妇女更年期保健.doc

妇女更年期保健.doc ...1...2...3...5...6...7 40...8... 11...13...14...16...17...19...20...21...26...29...30...32 I ...34...35...37...41...46...50...51...52...53...54...55...58...64...65 X...67...68...70...70...74...76...78...79

More information

小儿传染病防治(上)

小儿传染病防治(上) ...1...2...3...5...7...7...9... 11...13...14...15...16...32...34...34...36...37...39 I ...39...40...41...42...43...48...50...54...56...57...59...59...60...61...63...65...66...66...68...68...70...70 II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430333234B875B9B5A448ADFBBADEB27AA740B77EA4E2A5555FA95EAED6A641ADD75F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430333234B875B9B5A448ADFBBADEB27AA740B77EA4E2A5555FA95EAED6A641ADD75F2E646F63> 聘 僱 人 員 管 理 作 業 參 考 手 冊 行 政 院 人 事 行 政 總 處 編 印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3 月 序 人 事 是 政 通 人 和 的 關 鍵 是 百 事 俱 興 的 基 礎, 也 是 追 求 卓 越 的 張 本 唯 有 人 事 健 全, 業 務 才 能 順 利 推 動, 政 府 施 政 自 然 績 效 斐 然 本 總 處 做 為 行 政 院 人 事 政 策 幕 僚 機

More information

女性青春期保健(下).doc

女性青春期保健(下).doc ...1...4...10... 11...13...14...15...17...18...19...20...21...22...23...24...26...27...30...31 I ...32...33...36...37...38...40...41...43...44...45...46...47...50...51...51...53...54...55...56...58...59

More information

避孕知识(下).doc

避孕知识(下).doc ...1...3...6...13...13...14...15...16...17...17...18...19...19...20...20...23...24...24...25 I ...25...26...26...27...28...28...29...30...30...31...32...34...35 11...36...37...38...40...42...43...44...44...46

More information

孕妇饮食调养(下).doc

孕妇饮食调养(下).doc ...1...2...5...9 7...9...14...15...16...18...22...23...24...25...27...29...31...32...34 I ...35...36...37...39...40...40...42...44...46...48...51...52...53...53...54...55...56...56...58...61...64 II ...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80...83...85...87...88

More information

禽畜饲料配制技术(一).doc

禽畜饲料配制技术(一).doc ( ) ...1...1...4...5...6...7...8...9...10... 11...13...14...17...18...21...23...24...26 I ...28 70...30...33...35...36...37...39...40...41...49...50...52...53...54...56...58...59...60...67...68...70...71

More information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一).doc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一).doc ...1...2...4...6...8...9...10...12...14...15...17...18...20...22...23...25...27...29 I ...30...32...35...38...40...42...43...45...46...48...52...55...56...59...62...63...66...67...69...71...74 II ...76...78...79...81...84...86...87...88...89...90...91...93...96...99...

More information

i

i i ii iii iv v vi 1 2 3 4 5 (b) (a) (b) (c) = 100% (a) 6 7 (b) (a) (b) (c) = 100% (a) 2 456 329 13% 12 120 7.1 0.06%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More information

怎样使孩子更加聪明健康(七).doc

怎样使孩子更加聪明健康(七).doc ...1...2...2...4...5 7 8...6...7...9 1 3... 11...12...14...15...16...17...18...19...20...21...22 I II...23...24...26 1 3...27...29...31...31...33...33...35...35...37...39...41...43...44...45 3 4...47...48...49...51...52

More information

i

i i ii iii iv v vi 1 g j 2 3 4 ==== ==== ==== 5 ==== ======= 6 ==== ======= 7 ==== ==== ==== 8 [(d) = (a) (b)] [(e) = (c) (b)] 9 ===== ===== ===== =====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 18 19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會議

二零零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會議 附 件 B 有 关 政 策 局 推 行 或 正 在 策 划 的 纾 缓 及 预 防 贫 穷 措 施 下 文 载 述 有 关 政 策 局 / 部 门 为 加 强 纾 缓 及 预 防 贫 穷 的 工 作, 以 及 为 配 合 委 员 会 工 作, 在 过 去 十 一 个 月 公 布 及 正 在 策 划 的 新 政 策 和 措 施 生 福 利 及 食 物 局 (i) 综 合 儿 童 发 展 服 务 2.

More information

马太亨利完整圣经注释—雅歌

马太亨利完整圣经注释—雅歌 第 1 页 目 录 雅 歌 简 介... 2 雅 歌 第 一 章... 2 雅 歌 第 二 章... 10 雅 歌 第 三 章... 16 雅 歌 第 四 章... 20 雅 歌 第 五 章... 25 雅 歌 第 六 章... 32 雅 歌 第 七 章... 36 雅 歌 第 八 章... 39 第 2 页 雅 歌 简 介 我 们 坚 信 圣 经 都 是 神 所 默 示 的 ( 提 摩 太 后 书

More information

(Chi)_.indb

(Chi)_.indb 1,000,000 4,000,000 1,000,000 10,000,000 30,000,000 V-1 1,000,000 2,000,000 20,000,00010,000,0005,000,000 3,000,000 30 20% 35% 20%30% V-2 1) 2)3) 171 10,000,00050% 35% 171 V-3 30 V-4 50,000100,000 1) 2)

More information

14A 0.1%5% 14A 14A.52 1 2 3 30 2

14A 0.1%5% 14A 14A.52 1 2 3 30 2 2389 30 1 14A 0.1%5% 14A 14A.52 1 2 3 30 2 (a) (b) (c) (d) (e) 3 (i) (ii) (iii) (iv) (v) (vi) (vii) 4 (1) (2) (3) (4) (5) 400,000 (a) 400,000300,000 100,000 5 (b) 30% (i)(ii) 200,000 400,000 400,000 30,000,000

More information

穨_2_.PDF

穨_2_.PDF 6 7.... 9.. 11.. 12... 14.. 15.... 3 .. 17 18.. 20... 25... 27... 29 30.. 4 31 32 34-35 36-38 39 40 5 6 : 1. 2. 1. 55 (2) 2. : 2.1 2.2 2.3 3. 4. ( ) 5. 6. ( ) 7. ( ) 8. ( ) 9. ( ) 10. 7 ( ) 1. 2. 3. 4.

More information

女性减肥健身(四).doc

女性减肥健身(四).doc ...1...2...3...4...6...7...8...10... 11...14...16...17...23...25...26...28...30...30 I ...31 10...33...36...39...40...42...44...47...49...53...53 TOP10...55...58...61...64...65...66...68...69...72...73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文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Master of Arts Thesis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審 美 與 倫 理 之 間 的 自 然 以 嵇 康 為 中 心 的 中 古 士 人 自 然 觀 考 察 Th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發布版---規範_全文_.doc

Microsoft Word - 發布版---規範_全文_.doc 建 築 物 無 障 礙 設 施 設 計 規 範 內 政 部 97 年 4 年 10 日 台 內 營 字 第 0970802190 號 令 訂 定, 自 97 年 7 月 1 日 生 效 內 政 部 97 年 12 年 19 日 台 內 營 字 第 0970809360 號 令 修 正 內 政 部 101 年 11 年 16 日 台 內 營 字 第 1010810415 號 令 修 正 目 錄 第 一

More information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I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生 和 专 业 结 构 改 进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及 时 回 应 社 会 关 切 的 一 项

More information

鱼类丰产养殖技术(二).doc

鱼类丰产养殖技术(二).doc ...1...1...4...15...18...19...24...26...31...35...39...48...57...60...62...66...68...72 I ...73...88...91...92... 100... 104... 144... 146... 146... 147... 148... 148... 148... 149... 149... 150... 151...

More information

疾病诊治实务(一)

疾病诊治实务(一) ...1...4...5...8...13...14...15...18...18...19...22...25...26...27...29...30...32...35 I ...38...42...43...45...48...51...53...56...59...60...60...61...63...65...67...69...72...74...77...80...82...84 II

More information

名人养生.doc

名人养生.doc I...1...3...4...6... 11...14...18...22...26...29...31...38...45...49...56...57...59...61...67 ...72...73...75...77...80...83...85...91...92...93...95...96...97... 103... 107... 109... 110... 112... 118...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40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5FA7F5ABD8BFB3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40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5FA7F5ABD8BFB3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2E646F63> 嘉 義 地 區 客 家 禮 俗 研 究 第 一 章 前 言 嘉 義 地 區 的 客 家 族 群 約 略 可 分 為 福 佬 客 詔 安 客 與 北 部 客 等 三 種 類 別, 其 分 佈 區 域 以 海 線 地 區 平 原 地 形 沿 山 地 區 為 主 有 相 當 多 的 北 部 客 家 人, 是 二 次 大 戰 末 期 和 戰 後 初 期 才 移 民 嘉 義, 是 什 麼 因 素 令 許 多

More information

05301930

05301930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法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河 川 砂 石 法 規 範 之 探 討 - 以 採 取 土 石 及 挖 掘 河 川 認 定 基 準 為 主 指 導 教 授 : 盧 映 潔 博 士 研 究 生 : 王 瑞 德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五 月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3 第 三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doc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doc ...1...2...3...4...5...6...8...9... 11 - -...13...15...17...18...20...22...23...25...26...28 I II...30...32...34...35...38...40...42...44...46...47...48...50...52...53 X...55...56...57...58...60...61...63...65

More information

23 29 15.6% 23 29 26.2% 3 25 2 15 1 5 1,542 12,336 14,53 16,165 18,934 22,698 25,125 25 2 15 1 5 5,557 7,48 8,877 11, 13,732 17,283 22,485 23 24 25 26

23 29 15.6% 23 29 26.2% 3 25 2 15 1 5 1,542 12,336 14,53 16,165 18,934 22,698 25,125 25 2 15 1 5 5,557 7,48 8,877 11, 13,732 17,283 22,485 23 24 25 26 4, 197823 2916.3%29 335, 23 29.5% 23 29 16.3% 14 35 33,535 14 135 13 125 1,292 1,3 1,38 1,314 1,321 1,328 1,335 3 25 2 15 1 5 1. 1.1 13,582 15,988 1.4 18,322 11.6 11.9 21,192 24,953 3,67 9. 8.7 12 1 8

More information

海淀区、房山区(四)

海淀区、房山区(四) ...1...1...2...7...8...9... 11... 15... 17... 17... 18... 19... 20... 21... 23... 25... 28... 31... 32 I ... 35... 36... 37... 39... 42... 43... 48... 53... 54... 58... 63... 64... 65... 66... 68... 71...

More information

穨ecr1_c.PDF

穨ecr1_c.PDF i ii iii iv 1 2 3 4 5 5555522 6664422 77722 6 7 8 9 10 11 22266 12833 1894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8.14 2.15 2.18 26 27 28 29 30 31 2.16 2.18 5.23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More information

穨2005_-c.PDF

穨2005_-c.PDF 2005 10 1 1 1 2 2 3 5 4 6 2 7 3 11 4 1 13 2 13 3 14 4 14 5 15 6 16 7 16 8 17 9 18 10 18 2005 10 1 1. 1.1 2 1.2 / / 1.3 69(2) 70(2) 1.4 1.5 1.6 2005 10 1 2. 2.1 2.2 485 20(8) (a) (i) (ii) (iii) (iv) 571

More information

北京理工大学.doc

北京理工大学.doc ( )...1...6...8...10...20...22...24...28...30...32...40 I ...53...55...61 ( )...62...71...74 ( )...77...81...84...86...88...89...91...92...96...99... 110...111... 112 II ... 113... 114... 115... 116...

More information

尲㐵.⸮⸮⸮⸮⸮

尲㐵.⸮⸮⸮⸮⸮ I...1...2...3...4...5...6...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6 II...27...28...28...29...30...31...32...34...35...36...37...38...39...39...40...41...43...43...44...45...46...47...48...48...49...50

More information

东城区(下)

东城区(下) ...1...1...2...3...9...9... 12... 12... 17... 17... 18... 19... 20... 29... 31... 37... 41... 70... 73 I ... 74... 78... 78... 79... 80... 85... 86... 88... 90... 90... 90... 92... 93... 95... 95... 96...

More information

果树高产栽培技术(一).doc

果树高产栽培技术(一).doc ( ) ...1...1...3...10... 11...12...15...17...18...19...20...22...23...24...26...27...28...30...31...32 I ...36...38...40...41...42...44...45...47...48...49...50...51...52...53...55...58...59...60...61...62...66...67

More information

物质结构_二_.doc

物质结构_二_.doc I...1...3...6...8 --... 11 --...12 --...13 --...15 --...16 --...18 --...19 --...20 --...22 --...24 --...25 --...26 --...28 --...30 --...32 --...34 --...35 --...37 --...38...40 II...41...44...46...47...48...49...51...52...55...58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華 嚴 一 真 法 界 思 想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王 俊 彥 研 究 生 : 許 瑞 菁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2 月 自 序 在 佛 教 經 典 中 最 初 接 觸 的 是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此 經 乃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的 精 華 版 綱 要 版 為 了 瞭 解 經 義, 深 知 宇 宙 運

More information

水力发电(九)

水力发电(九) ...1...17...20...26...27...30...33...34...36...37...44...47...49...58...77...79...90...96...107 I ...114...115...132...134...137...138...139...140...142...142...144...146...146...146...148...148...149...149...150...151...151...152

More information

中国古代文学家(八).doc

中国古代文学家(八).doc ...1...5...26...27...43...44...48...50...52...54...55...57...60...61...62...63...65...67...68 I ...69...70...71...75...77...78...82...84...95...98...99... 101... 103... 107... 108... 109... 110...111...

More information

景观植物(一)

景观植物(一) ...1...5...6...8... 11...13...15...18...21...23...26...29...43...51 5...53...58...62...63...65 I ...67...70...72...74...76...77...78...80...81...84...85...87...88...90...92...94...97... 109... 113... 11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目录.doc

Microsoft Word - 目录.doc 教 学 管 理 文 件 汇 编 目 录 教 育 法 规 和 指 导 性 文 件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高 等 教 育 法 1 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师 法 8 3.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学 生 管 理 规 定 12 4. 高 等 学 校 学 生 行 为 准 则 18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学 位 条 例 19 6. 高 等 学 校 教 学 管 理 要 点

More information

园林植物卷(三).doc

园林植物卷(三).doc I II III I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84k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More information

厨房小知识_一_

厨房小知识_一_ ... 1... 1... 2... 3... 3... 5... 6... 7... 7... 8... 10...11... 12... 13... 15... 17... 18... 19... 19... 20... 23... 24... 24 ... 26... 26... 29... 30... 31... 32... 33... 34... 37... 38... 40... 41...

More information

中南财经大学(七).doc

中南财经大学(七).doc ...1...16...20...22...31...32...34...37...38...40...44...46...54...58...59...60...61 I ...62...63...70...77...79...81...84...90...93...95...95...97... 100... 102... 104... 105... 106... 107... 109... 113

More information

1................................... 1................................... 2......................................... 3......................................... 4.............................. 5.........................................

More information

赵飞燕外传、四美艳史演义

赵飞燕外传、四美艳史演义 \ I... 1...1...8... 9... 9...9...11...13...16...19...22...25...28...33...36...39...42 II...46...48...51...55...58...62... 67...67...70...73...76...79...83...86...89...92...96...99... 102... 105... 108...

More information

厨房小知识(五)

厨房小知识(五) I...1...2...3...4...5...6 ()...7 ()...9...10...10... 11...12...13...14...15...15...16...18...19...20...20...21...21 II...24...27...28...29...29...31...32...33...34...35...36...38...38...39...40...40...41...42...42...43...44...44...47...48...50...50

More information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十八).doc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十八).doc .............. I ..................................................... II .......................................... III ... 2003......... IV ,

More information

园林植物卷(十二).doc

园林植物卷(十二).doc ... 1... 4... 8... 8... 9... 9...11... 13... 15... 20... 23... 30... 31... 36... 39... 40... 43 I ... 47... 52... 57... 60 1... 65 2... 71 (3)... 78... 81... 87... 89... 91... 94... 95... 97 ( )... 100...

More information

华东师范大学.doc

华东师范大学.doc ...1...3...4...5...6...7 ( )...9 ( )...10...16...19...21...22...23...27...27...31...31 I II...33...34 ( )...36 () ( )...44 () ( ) ( )...49 ( )...54...56...60 ( )...64...70...81...89 2004...95...97...99...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I...1...1...4...4...6...6...13...24...29...44...44...45...46...47...48...50...50...56...60...64...68...73...73...85...92...99...105...113...121...127 ...127...131...135...142...145...148 II III IV 1 2

More information

乳业竞争_一_

乳业竞争_一_ ...1...7...10... 11...14...17...18...19...21...23...25...26...28 50...30...31 48...31 3000...34...35...37 I ...40...44...45...48...50...51...55...56...58...58...60 ()...62 ()...66...71...72...72...73...76...77

More information

最新执法工作手册(十).doc

最新执法工作手册(十).doc ......................................... I ......... 2003....................................... II III............................................................ IV..............................................................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 1...1...3...5...6...8...8...15...16...19 21...21...24...25...26...29...30...33...36...38...41...41 ( )...41...42...48...48...57...57...63...67...67...67...67...71...74 I ...76...76...79...81...82...82...83...83...83...84...84...85...85...85

More information

最新执法工作手册(十六)

最新执法工作手册(十六) ............................................. I ................................... II ........................... 2001......... III IV......................................... ........................

More information

中国政法大学(六).doc

中国政法大学(六).doc ...1...6...8 2004... 11...15 2003...16...20...29...32...34...38...39...42...43...44...48 I ...53...58...61...63...71...75...77...79...83...91...94...95...98... 100... 102... 102... 105... 106... 107...

More information

胎儿健康成长.doc

胎儿健康成长.doc ...1...2...5...6...7...8...9... 11...13...15...16...17...19...22...22...23...24...25 I II...26...27...30...31...32...33...36...38...38...39...40...43...44...46...46...47...48...50...52...54...55...59 ...62

More information

bnbqw.PDF

bnbqw.PD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1 2 16 1608 100004 1 ( 2003 2002 6 30 12 31 7 2,768,544 3,140,926 8 29,054,561 40,313,774 9 11,815,996 10,566,353 11 10,007,641 9,052,657 12 4,344,697

More information

1. 本文首段的主要作用是 A. 指出 異蛇 的藥用功效 說明 永之人爭奔走焉 的原因 B. 突出 異蛇 的毒性 為下文 幾死者數矣 作鋪墊 C. 交代以蛇賦稅的背景 引起下文蔣氏有關捕蛇的敘述 2. 本文首段從三方面突出蛇的 異 下列哪一項不屬其中之一 A. 顏色之異 B. 動作之異 C. 毒性之

1. 本文首段的主要作用是 A. 指出 異蛇 的藥用功效 說明 永之人爭奔走焉 的原因 B. 突出 異蛇 的毒性 為下文 幾死者數矣 作鋪墊 C. 交代以蛇賦稅的背景 引起下文蔣氏有關捕蛇的敘述 2. 本文首段從三方面突出蛇的 異 下列哪一項不屬其中之一 A. 顏色之異 B. 動作之異 C. 毒性之 1. 本文首段的主要作用是 A. 指出 異蛇 的藥用功效 說明 永之人爭奔走焉 的原因 B. 突出 異蛇 的毒性 為下文 幾死者數矣 作鋪墊 C. 交代以蛇賦稅的背景 引起下文蔣氏有關捕蛇的敘述 2. 本文首段從三方面突出蛇的 異 下列哪一項不屬其中之一 A. 顏色之異 B. 動作之異 C. 毒性之異 3. 太醫以王命聚之 中的 以 字與下列哪一項的 以 意思相同 A. 以齧人 B. 而吾以捕蛇獨存

More information

nb.PDF

nb.PDF 3 4 5 7 8 9..10..15..16..19..52 -3,402,247-699,783-1,611,620 1,790,627 : - - -7,493 - -1,687 2,863 1,176 2,863 - -148,617 - - 12,131 51,325 - -12,131-2,165 14-2,157 8-3,393,968-794,198-1,620,094 1,781,367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第三章 第 三 章 :2017 年 行 政 長 官 產 生 辦 法 - 可 考 慮 的 議 題 行 政 長 官 的 憲 制 及 法 律 地 位 3.01 基 本 法 第 四 十 三 條 規 定 :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行 政 長 官 是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的 首 長, 代 表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行 政 長 官 依 照 本 法 的 規 定 對 中 央 人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993 79 2010 9 80 180,000 (a) (b) 81 20031,230 2009 10,610 43 2003 2009 1,200 1,000 924 1,061 800 717 600 530 440 400 333 200 123 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500 2003 15,238 2009 31,4532003 200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edu-re~1.doc

Microsoft Word - edu-re~1.doc 前 言 學 習, 可 以 為 個 創 造 未 來 ; 教 育, 能 夠 為 社 會 開 拓 明 對 個 而 言, 教 育 可 以 幫 助 每 個 發 展 潛 能 建 構 知 識 及 提 升 個 素 質 ; 它 賦 予 每 個 掌 握 前 途 和 開 拓 未 來 的 能 力 對 社 會 而 言, 教 育 不 單 可 以 培 育 才, 而 且 具 有 ㆒ 個 更 深 層 的 意 義, 它 給 予 社 會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8 单元一儿童文学理论

Microsoft Word - 08 单元一儿童文学理论 单 元 ( 一 ) 儿 童 文 学 理 论 内 容 提 要 : 本 单 元 共 分 成 三 个 小 课 目, 即 儿 童 文 学 的 基 本 理 论 儿 童 文 学 创 作 和 儿 童 文 学 的 鉴 赏 与 阅 读 指 导 儿 童 文 学 的 基 本 理 论 内 容 包 括 儿 童 文 学 的 基 本 含 义 儿 童 文 学 读 者 儿 童 文 学 与 儿 童 年 龄 特 征 和 儿 童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哲 學 與 生 命 教 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呂 氏 春 秋 音 樂 思 想 研 究 研 究 生 : 何 貞 宜 指 導 教 授 : 陳 章 錫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六 月 六 日 誌 謝 論 文 得 以 完 成, 最 重 要 的, 是 要 感 謝 我 的 指 導 教 授 陳 章 錫 博 士, 老 師 總 是 不 辭 辛 勞 仔 細 閱 讀 我 的 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3.3.1 - 一年級散文教案.doc

Microsoft Word - 3.3.1 - 一年級散文教案.doc 光 明 英 來 學 校 ( 中 國 文 學 之 旅 --- 散 文 小 說 教 學 ) 一 年 級 : 成 語 ( 主 題 : 勤 學 ) 節 數 : 六 教 節 ( 每 課 題 一 教 節 ) 課 題 : 守 株 待 兔 半 途 而 廢 愚 公 移 山 鐵 杵 磨 針 孟 母 三 遷 教 學 目 的 : 1. 透 過 活 動, 學 生 能 說 出 成 語 背 後 的 含 意 2. 學 生 能 指

More information

第32回独立行政法人評価委員会日本貿易保険部会 資料1-1 平成22年度財務諸表等

第32回独立行政法人評価委員会日本貿易保険部会 資料1-1 平成22年度財務諸表等 1 12,403 2,892 264,553 19,517 238,008 10,132 989 36 9,869 2,218 250 122 ( 126 108 1,563 278 159 260 478 35,563 1,073 74 190,283 104,352 140,658 20,349 16,733 21,607 (21,607) 58,689 303,699 339,262 339,262

More information

項 訴 求 在 考 慮 到 整 體 的 財 政 承 擔 以 及 資 源 分 配 的 公 平 性 下, 政 府 採 取 了 較 簡 單 直 接 的 一 次 性 減 稅 和 增 加 免 稅 額 方 式, 以 回 應 中 產 家 庭 的 不 同 訴 求 ( 三 ) 取 消 外 傭 徵 費 6. 行 政 長

項 訴 求 在 考 慮 到 整 體 的 財 政 承 擔 以 及 資 源 分 配 的 公 平 性 下, 政 府 採 取 了 較 簡 單 直 接 的 一 次 性 減 稅 和 增 加 免 稅 額 方 式, 以 回 應 中 產 家 庭 的 不 同 訴 求 ( 三 ) 取 消 外 傭 徵 費 6. 行 政 長 2013 年 1 月 23 日 的 立 法 會 會 議 葛 珮 帆 議 員 就 幫 助 中 產 動 議 的 議 案 ( 經 單 仲 偕 議 員 及 莫 乃 光 議 員 修 正 ) 進 度 報 告 在 2013 年 1 月 23 日 的 立 法 會 會 議 上, 由 葛 珮 帆 議 員 就 幫 助 中 產 動 議 的 議 案, 經 單 仲 偕 議 員 及 莫 乃 光 議 員 修 正 後 獲 得 通 過

More information

(f) (g) (h) (ii) (iii) (a) (b) (c) (d) 208

(f) (g) (h) (ii) (iii) (a) (b) (c) (d) 208 (a) (b) (c) (d) (e) 207 (f) (g) (h) (ii) (iii) (a) (b) (c) (d) 208 17.29 17.29 13.16A(1) 13.18 (a) (b) 13.16A (b) 12 (a) 209 13.19 (a) 13.16A 12 13.18(1) 13.18(4) 155 17.43(1) (4) (b) 13.19 17.43 17.29

More information

(i) (4)0.10 (1) 0.40 (ii) (iii) (i) (ii) ,000,000125,000,000 1,250,000, (iv) 3,750,000, ,000,000 1,250,000,00

(i) (4)0.10 (1) 0.40 (ii) (iii) (i) (ii) ,000,000125,000,000 1,250,000, (iv) 3,750,000, ,000,000 1,250,000,00 362 1 (i) (4)0.10 (1) 0.40 (ii) (iii) (i) 0.30 0.40 0.10 (ii) 0.40 0.10 500,000,000125,000,000 1,250,000,0000.10 (iv) 3,750,000,000 125,000,000 1,250,000,000 500,000,000 5,000,000,000 (v) (vi) 2 1,837,370,000

More information

奥运档案(三).doc

奥运档案(三).doc I...1...2...2...3...5...9...10...10...12...14...15...16...16...17...18...20...21...24...25 II...25...27...28...29...31...32...33...33...34...34...36...37...38...39...40...41...42...43...44...45...45 2008...46

More information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文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黃 宗 羲 理 學 思 想 之 研 究 以 心 理 氣 是 一 為 詮 釋 進 路 The Study

More information

锦州港年度报告全文.PDF

锦州港年度报告全文.PD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6,802 28,706 21,603 4,891 6,085 2002 9 30 5,000 4,287 97,374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More information

第 2 頁 (a) 擔 任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總 監 的 首 席 政 府 工 程 師 職 位 第 3 點 ) ; (b) 擔 任 (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 的 首 長 級 丙 級 政 務 官 職 位 ; 以 及 (c) 擔 任 總 助 理 (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 的

第 2 頁 (a) 擔 任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總 監 的 首 席 政 府 工 程 師 職 位 第 3 點 ) ; (b) 擔 任 (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 的 首 長 級 丙 級 政 務 官 職 位 ; 以 及 (c) 擔 任 總 助 理 (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 的 財 務 委 員 會 人 事 編 制 小 組 委 員 會 討 論 文 件 2015 年 11 月 4 日 總 目 158- 政 府 總 部 : 運 輸 及 房 屋 局 ( 運 輸 科 ) 分 目 000 運 作 開 支 請 各 委 員 向 財 務 委 員 會 提 出 下 述 建 議, 即 由 財 務 委 員 會 批 准 當 日 起, 在 運 輸 及 房 屋 局 運 輸 科 機 場 擴 建 工 程 統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1 Key word I II III IV V V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More information

商业采购条款和条件

商业采购条款和条件 商 业 采 购 条 款 和 条 件 1. 接 受 及 修 正 : 本 采 购 订 单 的 构 成 是 由 派 克 汉 尼 汾 流 体 传 动 产 品 ( 上 海 ) 有 限 公 司 ( 买 方 ) 从 卖 方 完 全 根 据 本 条 款 和 条 件 买 入 本 采 购 订 单 中 指 定 的 货 物 或 服 务 此 采 购 订 单 的 验 收 仅 限 用 于 这 些 条 款 和 条 件 除 非 经

More information

cgn

cgn 3654 ( 571 ) 88(4) 2014 3 31 10766 10778 2014 3 31 ( ) 2 21 ( ) 2014 3 31 10768 10778 6 9 1. ( ) 2. 3. 4. 5. 2014 6 3 ( ) 10768 10778 ( ) 2014 3 31 ( 622 ) 11 80 2014 3 31 2014 6 3 10 8 2014 3 31 ( ) 2014

More information

II

II I II 前 言 就 业 质 量 不 仅 是 高 校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的 重 要 体 现, 同 时 也 是 社 会 需 求 的 真 实 反 映 编 制 就 业 质 量 报 告, 一 方 面 有 助 于 向 社 会 反 馈 真 实 的 就 业 状 况, 积 极 回 应 对 于 大 学 生 就 业 问 题 的 关 注, 另 一 方 面 也 有 助 于 高 校 获 取 和 分 析 社 会 需 求

More information

39898.indb

39898.indb 1988 4 1998 12 1990 5 40 70.................................................. 40.............................................................. 70..............................................................

More information

穨ecr2_c.PDF

穨ecr2_c.PDF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 26 27 2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3 4 41 42 43 5 44 45 46 6 47 48 49 50 51 52 1 53 2 54 55 3 56

More information

電腦相關罪行跨部門工作小組-報告書

電腦相關罪行跨部門工作小組-報告書 - ii - - iii - - iv - - v - - vi - - vii - - viii - (1) 2.1 (2) (3) 13.6 (4) 1.6 (5) 21 (6) (7) 210 (8) (9) (10) (11) ( ) ( 12) 20 60 16 (13) ( ) (

More information

i

i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20 .. ===== ===== ===== ===== ===== ======.. 21 22 ===== ===== ===== ===== 23 24 25 26 27 28 29 ==== ====

More information

发展党员工作手册

发展党员工作手册 发 展 党 员 工 作 问 答 目 录 一 总 论...9 1. 发 展 党 员 工 作 的 方 针 是 什 么? 如 何 正 确 理 解 这 个 方 针?... 9 2. 为 什 么 强 调 发 展 党 员 必 须 保 证 质 量?... 9 3. 如 何 做 到 慎 重 发 展?... 10 4. 如 何 处 理 好 发 展 党 员 工 作 中 的 重 点 与 一 般 的 关 系?...11 5.

More information

i

i 9 1 2 3 4 i 5 6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1 1 1 2 3 4 2 5 6 2 3 2.10 ( 2.11 ) ( 2.11 ) ( 2.9 ) 7 8 9 3 10 5% 2% 4 11 93% (2001 02 2003 04 ) ( ) 2,490 (100%) 5 12 25% (2.57% 25%) 6 (2001 02 2003 04 ) 13 100%

More information

香 港 舞 蹈 總 會    北 京 舞 蹈 學 院

香 港 舞 蹈 總 會    北 京 舞 蹈 學 院 報 名 規 則 : I. 保 送 教 師 資 格 : 香 港 舞 蹈 總 會 主 辦 二 零 一 六 年 秋 季 趣 學 堂 幼 兒 舞 蹈 課 程 評 核 報 名 及 規 則 ( 請 於 報 名 前 詳 細 閱 讀 整 份 文 件 ) 學 生 必 須 由 認 可 教 師 保 送 參 加 評 核, 而 以 下 為 認 可 教 師 的 資 格 : i. 持 有 由 香 港 舞 蹈 總 會 頒 發 之

More information

中医疗法(上).doc

中医疗法(上).doc ( 20 010010) 787 1092 1/32 498.50 4 980 2004 9 1 2004 9 1 1 1 000 ISBN 7-204-05940-9/R 019 1880.00 ( 20.00 ) ...1...1...1...2...4...5...7...13...15...17...18...19...21...23...24...24...26...26...27 I ...28...29...30...30...31...32...33...34...35...36...37...39...40...41...42...43...43...45...46...47...47...4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EDB Panel Paper 2016 (Chi)_finalr

Microsoft Word - EDB Panel Paper 2016 (Chi)_finalr 2016 年 1 月 15 日 會 議 討 論 文 件 立 法 會 教 育 事 務 委 員 會 2016 年 施 政 報 告 教 育 局 的 政 策 措 施 行 政 長 官 在 2016 年 1 月 13 日 發 表 其 2016 年 施 政 報 告 本 文 件 旨 在 闡 述 施 政 報 告 中 有 關 教 育 事 務 的 主 要 措 施 2. 培 育 人 才 始 於 教 育 在 教 育 政 策

More information

村 地 区 的 老 年 人 口 抚 养 比 会 达 到 34.4%, 而 城 镇 地 区 则 为 21.1% 随 着 人 口 年 龄 结 构 的 转 型 以 及 农 村 年 轻 人 口 不 断 往 城 市 迁 移, 农 村 家 庭 未 来 为 老 年 人 提 供 养 老 保 障 的 压 力 会 越

村 地 区 的 老 年 人 口 抚 养 比 会 达 到 34.4%, 而 城 镇 地 区 则 为 21.1% 随 着 人 口 年 龄 结 构 的 转 型 以 及 农 村 年 轻 人 口 不 断 往 城 市 迁 移, 农 村 家 庭 未 来 为 老 年 人 提 供 养 老 保 障 的 压 力 会 越 中 国 农 村 老 年 人 口 及 其 养 老 保 障 : 挑 战 与 前 景 概 要 虽 然 自 从 上 世 纪 80 年 代 以 来, 中 国 的 人 均 收 入 一 路 飙 升, 人 们 越 来 越 关 注 的 一 个 问 题 是, 农 村 老 年 人 从 收 入 上 涨 所 获 得 的 好 处 远 远 不 及 年 轻 人 及 城 镇 老 人 对 于 农 村 老 人 福 利 状 况 的 关 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中三選科指南 2014 subject

Microsoft Word - 中三選科指南 2014 subject 必 修 科 目 簡 介 < < < 1. 中 文 > > > 本 科 的 公 開 評 核 以 課 程 發 展 議 會 與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聯 合 編 訂 的 中 國 語 文 科 課 程 及 評 估 指 引 ( 中 四 至 中 六 ) 為 根 據 目 標 本 科 主 要 評 核 考 生 : (1) 讀 寫 聽 說 能 力 思 維 能 力 審 美 能 力 和 自 學 能 力 ; (2)

More information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莊 子 與 禪 宗 遊 之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許 端 容 研 究 生 : 林 蘭 育 中 華 民 國 98 年 6 月 謝 辭 這 本 初 啼 之 作, 終 於 碩 士 論 文 完 成, 始 於 另 一 階 段 的 開 始, 正 如 莊 書 中 之 始 卒 若 環 絕 對 是 第 一 次, 做 了 跨 領 域 的 結 合,

More information

走 向 走 近 與 走 進 記 一 場 蔣 日 記 的 心 靈 饗 宴 /( 台 灣 ) 陳 立 文 〇 九 五 美 西 訪 學 記 / 郭 雙 林 一 〇 〇 在 胡 佛 聽 和 讀 / 張 瑾 一 一 一 在 胡 佛 的 日 子 /( 香 港 ) 鄭 會 欣 一 二 一 從 檔 案 學 角 度

走 向 走 近 與 走 進 記 一 場 蔣 日 記 的 心 靈 饗 宴 /( 台 灣 ) 陳 立 文 〇 九 五 美 西 訪 學 記 / 郭 雙 林 一 〇 〇 在 胡 佛 聽 和 讀 / 張 瑾 一 一 一 在 胡 佛 的 日 子 /( 香 港 ) 鄭 會 欣 一 二 一 從 檔 案 學 角 度 目 錄 引 子 / 宋 曹 琍 璇 iv 我 閱 讀 蔣 介 石 日 記 的 因 緣 / 楊 天 石 〇 〇 二 守 住 民 族 大 義 的 底 線 讀 抗 戰 初 期 蔣 介 石 日 記 有 感 / 吳 景 平 〇 〇 九 豪 傑 聖 賢 真 命 天 子? 略 評 黃 仁 宇 從 大 歷 史 的 角 度 讀 蔣 介 石 日 記 / 朱 宗 震 〇 一 五 從 日 記 看 蔣 介 石 的 性 格 特

More information

兽药使用常识(六).doc

兽药使用常识(六).doc ( ) ...1 ( )...1...4...7...8...9... 11...13...13...15...17...18...19...20 50%...21...22...23...27 I II...28...29 ( )...29...30 A D...31 E...32 B...34 C...37...39...40...41...42...43...44...46...47...48...50...54...58...60...63

More information

509 (ii) (iii) (iv) (v) 200, , , , C 57

509 (ii) (iii) (iv) (v) 200, , , , C 57 59 (ii) (iii) (iv) (v) 500,000 500,000 59I 18 (ii) (iii) (iv) 200,000 56 509 (ii) (iii) (iv) (v) 200,000 200,000 200,000 500,000 57 43C 57 (ii) 60 90 14 5 50,000 43F 43C (ii) 282 24 40(1B) 24 40(1) 58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