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在 藏 傳 佛 教 中, 依 顯 密 法 教 傳 承 法 系 與 修 行 次 第 的 不 同, 發 展 出 許 多 和 身 體 相 關 的 論 述, 但 因 為 佛 法 以 心 性 的 修 習 為 主, 在 大 乘 萬 法 唯



Similar documents
柔和聲 第二十期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3曇鸞的空觀思想-排後-3校.doc

˘ªF¶Î

根道果目录

03邱敏捷_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刪註).doc

59-81

<4D F736F F D D3320B3B7C475ADABC5E3C149AE76A5CDA5ADBB50B3B7C475A443B6B0A4A7A6D2BFEB2E646F63>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4D F736F F D20ABCAADB1A142A5D8BFFDBB50A4A4AD5EBA4BAD6E2E646F63>


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評介夏春濤著《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

穨CY03519.PDF

<4D F736F F D DB7ECA6F7A6E6ACA3AABAA5CDA952C65B2DB3AFA3B8BCD02D >

<4D F736F F 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mode of puzzle-solving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5, Jun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Era of Suffe

A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Liu Zong-Yuan s Story of He-Jian : Also on Liu s Reflections and Writings on Human Desires Fang Jie * Abstract Both Liu



过年:从传统到现代

ºB€`¶p

/ 理 论 研 讨 /Theoretical Discussion 的 样 子 其 次, 残 疾 人 有 接 受 教 育 的 能 力 据 专 家 介 绍, 一 个 人 除 非 是 植 物 人, 都 有 学 习 和 劳 动 的 能 力, 这 是 人 与 生 俱 来 的 天 性 前 些 年, 香 港 理

<4D F736F F D20332E20B171A8ADC5E9B750ACE3A873A8FAA6562DBDB2A9C9A8CE2E646F63>

高職教師教學成敗歸因之研究

Microsoft Word - 105石曉楓.doc

08


magic power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sacred mountains is an essential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The importance of mountain in Chinese t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第四章 东正教 俄中关系之意义再被稀释的重要因素

ISSN

Microsoft Word - G03-劉唯玉-論文完稿.doc

,20 80,,,,, ; 80 90,, [ 4 ], [ 5 ],, ;21,,,,,,,20 80,,,,, ( ) ; ( ) ; ( ) ; ( ) [6 ], 90,,,,, [ 7 ] 21,,,,, [ 8 ],,, 30,,,,,,,,,,, ;,, ;,, ; 30,,,,,,,

12-2-人文封面


西 藏 生 死 書 在 西 藏 佛 教 和 現 代 科 學 兩 個 傳 統 之 間, 提 供 了 一 個 交 會 點 我 相 信 在 理 解 和 實 踐 的 層 次 上, 兩 者 都 互 相 提 供 了 相 當 大 的 利 益 在 促 成 這 個 交 會 上, 索 甲 仁 波 切 是 再 好 不 過

() () 5 ( ) ( ) 166

<4D F736F F D B35DA977A5BFBD54AABAB942B0CAB16AABD72DBDD7AA52B942B0CAB16AABD7AABAB4FAB671A4E8AA6BBB50B942A5CE>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现状和主要问题

Microsoft Word v...doc

32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Beijing Opera s Jing Actors and Their Vocal Accen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Using Two Operas, Muhuguan and Yuguoyuan, as Exa

093_114_Koh_khee_heong

第 28 卷 苏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的 境 地 ; 昔 日 紧 密 的 大 家 庭 式 的 部 落 开 始 解 体 ; 古 老 的 习 俗 和 宗 教 被 逐 渐 抛 弃 ; 部 族 的 语 言 日 益 被 遗 忘 种 种 文 化 向 标 的 改 变, 造 成 了 身 份 和 主 体 意

178 A Study of Chen Ting-zhuo s Chen-yu and Bi-xing Theory Based on Commentary on the Ci Poetry of Bi-shan in Bai-yu-zhai Ci- hua Ruo-Lan Hung Departm

綠色產業、生活風格與健康論述:有機食品消費之社會文化分析

<4D F736F F D20342EB9F9ACFCA5C9BDD7A4E5A15DA4E5BB50ADF5A15E2E646F63>

豐佳燕.PDF

©P§jø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Paperless Printer, Job 17

仁达摩崖造像的题材为大日如来佛像及八大 疾病等诸恶果 水坠恶途 法律也对反佛者 从其祖 弟子 八大菩萨 二飞天等 以往的研究者从考古 先亲属起施行 故无论任何人均不得詈骂 图像本身的考订入手 对此处石刻的题材 定名 造 讥讽 像风格 组合关系等方面已经给予了较多关注 观 这次调查工作还特别注意到以往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4D F736F F D D524F B9ABB9B2BBB0D3EFB5C4C2DFBCADD3EBCBB5C0ED>

~ ~ 1795

,,,,,,,,,, ; (),,,,,,,, 1862,1864 8,,() () () () () () (), :,,,,,,,,,,,,,,,, 95 %,, 1.,,, 20 (1838 ) (1873 ), ( )

清  华  大  学

The Six Dynasties to Live in Seclusion the Culture Newly to Change Huang Wei-Lu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National Kaohsiung Nor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1邱敏捷-人文.indd

( ) ( ) ( ) ( )

250 Discussion of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Kuei-Fang Liu* Abstract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have the bright artistic feature and individ

Microsoft Word doc

<4D F736F F D205F355FBDD7A16DA4E5A4DFC04AC073A16EA4A4AABAA175B74EB648A176BB50A175A4F1BFB3A176>

581 ( ) [ 1-2] 600 ( 1) S 613 ( 600 ) W ( ) ( 2) ( 1) 1 2 [ 3] ( 3) 232 [ 4] ( 4)



A-錢穆宗教觀-171

从语用的角度看口语水平测试

当 代 外 国 文 学 No. 4, 2014 的 暗 流 当 代 加 拿 大 作 家 艾 丽 丝 门 罗 (Alice Munro,1931 ) 的 作 品 充 满 浓 厚 的 地 域 色 彩, 并 以 真 实 的 情 感 和 细 腻 的 笔 触 绘 制 出 了 一 个 色 彩 斑 斓 的 文 本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当 代 外 国 文 学 No. 3, 2015 British literary tradition, and borrows such themes as love, death and renunciation from Emily Dickenson s poems. The ironic i

1.第二卷第二期p1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心理学译名:原则与方法

2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he revolt of Li Ch'iao "Spring of Lan cai xia" Li HuiRu Abstract "Spring of Lan cai xia " namely assumed appears the Taiwan prostit

03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new Taiwanese children etc., it is imperative to build a new system of Primary Teachers training program, which is the system. It is the t



皈 依 儀 式 謹 訂 於 2008 年 3 月 15 日 ( 星 期 六 ) 舉 行 敦 珠 佛 學 會 之 皈 依 儀 式 時 間 : 晚 上 七 時 半 地 點 : 敦 珠 佛 學 會 會 址 香 港 柴 灣 常 安 街 77 號 發 達 中 心 4/F 皈 依 儀 式 由 敦 珠 佛 學 會

中文篇吊

2 修 平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九 期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九 月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of cheer-leading squad culture and fans manners in the professional baseball Te W

55-83

Microsoft Word - 5.黃鶴樓新詮.doc

164 On Inherit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Fate of Stranger in the Novels by Song Ze Lai and Wu He Hou, Tzuoh-Je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tera

Microsoft Word 年第三期09

Microsoft Word - 10_Anna Seo_setting

Microsoft Word - xb 陈亚辉

1950--1980年代臺灣武俠電影之傳播


Transcription: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93-126 頁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劉 婉 俐 華 梵 大 學 外 文 系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本 文 嘗 試 以 藏 傳 佛 教 的 修 行 次 第 ( 或 稱 道 次 第, 藏 文 稱 lamrim) 為 主 軸, 分 析 其 中 所 蘊 含 的 身 體 觀, 透 過 修 行 次 第 對 身 體 的 不 同 認 知 轉 化 與 證 成 闡 述, 來 了 解 藏 傳 佛 教 中 多 元 深 奧 的 身 體 觀, 以 及 身 體 在 整 個 修 道 過 程 中 所 扮 演 的 重 要 角 色 以 道 次 第 做 為 藏 傳 佛 教 身 體 觀 的 考 察 重 點, 一 方 面 可 看 出 藏 傳 佛 教 以 漸 道 為 主 而 發 展 起 來 的 完 整 見 修 體 系 ; 另 一 方 面 也 澄 清 了 對 藏 傳 佛 教 只 有 密 法 的 誤 解, 道 次 第 的 顯 密 俱 陳 循 序 漸 進, 顯 示 密 法 的 修 持 必 須 以 顯 教 為 基 礎, 且 其 對 身 體 的 神 聖 淨 觀, 也 是 建 立 在 大 乘 法 教 的 核 心 教 義 慈 悲 心 菩 提 心 與 空 性 見 的 修 持 之 上 除 了 探 討 修 道 次 第 中 對 身 體 的 珍 貴 與 神 聖 描 述 之 外, 在 與 道 次 第 相 關 的 重 要 法 教 教 授 中, 如 寧 瑪 派 的 大 圓 滿 法 中 陰 法 教 等, 也 可 發 現 藏 傳 佛 教 對 身 體 的 特 殊 觀 點 與 見 解 關 鍵 詞 : 身 體 藏 傳 佛 教 漸 道 道 次 第

94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在 藏 傳 佛 教 中, 依 顯 密 法 教 傳 承 法 系 與 修 行 次 第 的 不 同, 發 展 出 許 多 和 身 體 相 關 的 論 述, 但 因 為 佛 法 以 心 性 的 修 習 為 主, 在 大 乘 萬 法 唯 心 以 及 身 語 意 三 門 中 以 心 為 主 宰 的 觀 點 下, 有 關 身 體 的 法 教 相 對 不 受 重 視, 僅 零 星 分 佈 在 各 法 教 之 中, 不 似 意 的 部 分 獨 立 發 展 出 重 要 的 修 心 法 門 1, 也 比 不 上 語 在 咒 語 的 持 誦 上 被 凸 顯 出 來 本 文 即 嘗 試 以 藏 傳 佛 教 的 修 行 次 第 ( 或 稱 道 次 第, 藏 文 稱 lamrim) 為 主 軸, 分 析 其 中 蘊 含 的 身 體 觀 : 從 四 共 前 行 與 大 乘 顯 教 共 通 的 人 身 難 得, 視 珍 貴 人 身 為 修 行 證 悟 的 基 礎 ; 到 皈 依 時 在 密 層 次 闡 述 對 佛 三 身 ( 法 身 報 身 化 身 ) 的 皈 依, 呈 現 三 身 論 的 特 殊 意 義 ; 以 及 在 本 尊 儀 軌 修 持 中 生 起 次 第 圓 滿 次 第 對 壇 城 (mandala) 的 相 關 解 說 等, 透 過 修 行 次 第 對 身 體 的 不 同 認 知 轉 化 與 證 成 闡 述, 可 了 解 藏 傳 佛 教 中 多 元 深 奧 的 身 體 觀, 以 及 身 體 在 整 個 修 道 過 程 中 所 扮 演 的 重 要 角 色 以 道 次 第 做 為 藏 傳 佛 教 身 體 觀 的 考 察 重 點, 一 方 面 是 為 了 呈 現 自 吐 蕃 時 期 在 桑 耶 寺 漢 傳 禪 宗 / 印 度 佛 教 的 辯 諍, 為 此 區 隔 出 藏 傳 漢 傳 的 不 同 弘 化 軌 跡, 奠 定 藏 傳 佛 教 以 漸 道 為 主 發 展 起 來 的 完 整 見 修 體 系 ; 另 一 方 面, 也 為 了 澄 清 許 多 人 對 藏 傳 佛 教 的 誤 解 與 誹 謗, 認 為 藏 傳 只 有 密 法 而 無 大 乘 顯 教 從 道 次 第 顯 密 俱 陳 循 序 漸 進 的 內 涵 與 安 排, 顯 示 密 法 的 修 持 必 須 在 顯 教 的 基 礎 上 才 可 能 獲 致 成 就, 且 密 乘 對 身 體 的 神 聖 淨 觀, 也 是 建 1 在 藏 傳 佛 教 中, 修 心 的 法 門 稱 作 lojong, 是 自 成 一 系 的 修 持 方 法 此 法 門 的 修 持 儀 軌 公 認 是 由 阿 底 峽 尊 者 所 傳 下, 自 其 以 降, 許 多 大 師 都 曾 傳 授 修 心 的 相 關 法 要, 如 撰 寫 修 心 八 頌 的 噶 當 派 格 西 朗 日 塘 巴 (Geshe Langri Tangpa, 1054 1123) 撰 寫 修 心 七 要 的 格 西 切 喀 哇 (Chekawa Yeshe Dorje, 1102 1176), 都 屬 阿 底 峽 法 系 的 噶 當 派 近 代 第 一 世 姜 貢 康 楚 (The first Jamgön Kongtrül, 1813-1899) 與 當 代 丘 陽 創 巴 仁 波 切 (Chogyam Trungpa, 1939-1987) 也 都 曾 以 修 心 七 要 為 本 注 疏 成 書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95 立 在 大 乘 法 教 的 核 心 教 義 慈 悲 心 菩 提 心 與 空 性 見 的 修 持 之 上, 從 這 些 以 道 次 第 出 發 的 身 體 相 關 討 論, 當 可 破 斥 主 張 藏 傳 佛 教 非 佛 說 的 無 稽 之 談 除 了 討 論 修 道 次 第 所 呈 現 對 身 體 的 對 應 描 述 外, 在 本 文 中 也 將 舉 出 特 定 法 教, 如 寧 瑪 派 大 圓 滿 法 對 身 體 的 相 關 討 論, 來 說 明 藏 傳 佛 教 高 階 法 教 對 身 體 的 獨 特 觀 察 ; 因 為 這 些 和 身 體 有 關 的 特 殊 見 解 與 闡 述, 是 實 修 法 門 的 重 要 參 考 而 某 些 特 定 法 教 還 形 成 一 套 完 整 的 法 教 體 系, 如 中 陰 法 教 將 佛 的 三 身 與 臨 終 死 亡 的 歷 程 相 結 合, 構 成 一 套 以 生 / 死 區 隔 包 含 人 生 所 有 生 存 狀 態 的 六 種 中 陰 修 持 法 教 從 這 些 法 教 的 討 論 中, 都 可 看 出 藏 傳 佛 教 對 身 體 的 特 殊 觀 點 與 見 解 壹 藏 傳 佛 教 的 漸 道 次 第 一 道 次 第 建 立 的 歷 史 背 景 與 影 響 西 元 八 世 紀 佛 教 在 西 藏 弘 傳 的 初 期 2, 來 自 印 度 的 隨 瑜 伽 行 中 觀 派 論 師 蓮 花 戒 ( 生 卒 年 不 詳, 約 740-795 年 ) 主 張 漸 道, 曾 與 大 乘 禪 宗 的 頓 道 在 桑 耶 寺 展 開 激 烈 的 論 辯, 史 稱 吐 蕃 僧 諍 3 在 西 藏 史 籍 中 皆 記 載 是 漸 道 獲 勝 4, 赤 松 德 真 王 驅 逐 了 來 自 漢 5 地 以 摩 訶 衍 為 首 的 頓 道 禪 宗 僧 人, 並 詔 令 奉 行 漸 道 這 段 史 2 在 西 藏 佛 教 史 上, 從 西 元 七 世 紀 松 贊 干 布 迎 佛, 至 吐 蕃 王 朝 末 代 贊 普 朗 達 瑪 ( 西 元 838-843 年 在 位 ) 滅 佛 為 止, 稱 做 前 弘 期 其 中 赤 松 德 真 王 在 位 時, 建 立 西 藏 第 一 座 佛 寺 桑 耶 寺, 並 迎 請 印 度 的 寂 護 蓮 花 生 大 士 分 別 建 立 顯 密 的 傳 承, 被 認 為 是 最 具 影 響 力 的 時 代 3 學 界 一 般 認 定 吐 蕃 僧 諍, 或 稱 頓 漸 之 爭 桑 耶 法 辯 的 時 間, 約 在 西 元 792-794 年 間 4 近 年 來 隨 敦 煌 史 料 的 出 土, 對 吐 蕃 僧 諍 有 了 翻 案 的 不 同 詮 解, 詳 見 法 國 學 者 戴 密 微 著 吐 蕃 僧 諍 記 ( 台 北 : 商 鼎 文 化 出 版 社, 1994) 5 摩 訶 衍, 或 作 摩 訶 衍 那, 稱 禪 宗 第 八 代 傳 人, 在 藏 地 弘 揚 唐 代 禪 宗 荷 澤 派 的 法 教, 主 張 不 作 意 頓 悟 成 佛 的 頓 門 ; 荷 澤 派 始 自 荷 澤 神

96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料 最 早 見 於 請 寂 護 ( 另 譯 靜 命,705-762) 入 藏 的 藏 臣 拔 塞 囊 所 著 之 拔 協 ( 又 稱 桑 耶 寺 廣 誌 ), 文 中 提 到 贊 普 說 : 和 尚 所 說 的 頓 悟 之 法 有 害 於 十 法 行, 使 人 心 昏 沉 而 不 集 資 糧, 打 斷 破 壞 別 人 的 修 習, 使 佛 法 滅 絕 因 之, 不 能 宣 傳 推 行, 你 自 己 去 修 習 去 吧! 從 今 以 後, 要 遵 循 龍 樹 之 正 見 6 吐 番 僧 諍 的 結 果, 決 定 了 藏 傳 佛 教 日 後 遵 循 漸 道 的 發 展 方 向, 後 代 的 西 藏 史 家 也 多 半 採 取 拔 協 中 揚 漸 抑 頓 的 主 流 立 場 7, 如 十 二 世 紀 寧 瑪 派 大 師 娘 尼 瑪 沃 色 (1124-1192) 的 娘 氏 教 法 史 8 9 10 十 三 世 紀 夏 魯 派 布 頓 仁 欽 (1290-1364) 的 布 頓 佛 教 史 十 三 世 紀 寧 瑪 派 伏 藏 師 鄔 金 林 巴 (1323-?) 取 出 的 伏 藏 五 部 遺 教 11 十 六 世 紀 噶 瑪 噶 舉 派 巴 臥 祖 拉 陳 瓦 (1504- 會, 繼 承 了 六 祖 慧 能 的 曹 溪 法 脈 事 實 上, 摩 訶 衍 一 詞, 是 大 乘 之 意, 並 非 確 切 人 名 藏 文 中, 多 稱 摩 訶 衍 為 Hwa Shang Mahayana, 即 大 乘 和 尚, 或 僅 稱 Hwa Shang( 和 尚 ), 如 唐 朝 文 成 公 主 在 藏 文 文 獻 中, 也 僅 稱 公 主 6 見 拔 塞 囊 (1990:53-54) 7 大 陸 學 者 尹 邦 志 張 煒 明 在 桑 耶 寺 的 香 火 禪 定 目 炬 和 拔 協 對 吐 蕃 宗 論 起 因 的 不 同 敍 述 一 文 中, 引 努 欽 桑 吉 益 西 的 禪 定 目 炬 所 述, 試 圖 推 翻 拔 協 以 來 對 摩 訶 衍 的 訶 責, 見 尹 邦 志 張 煒 明 (2008:253-260) 另 沈 衛 榮 在 無 垢 友 尊 者 及 其 所 造 頓 入 無 分 別 修 習 義 研 究 一 文 中, 也 引 述 禪 定 目 炬 中 對 漸 頓 大 瑜 伽 大 圓 滿 四 門 的 評 議, 討 論 蓮 花 戒 與 摩 訶 衍 的 頓 漸 之 爭, 重 點 應 在 於 如 何 證 得 無 分 別 智, 而 非 落 於 認 識 論 上 的 分 析, 並 以 無 垢 友 的 頓 入 無 分 別 修 習 義 做 為 超 越 頓 漸 之 大 圓 滿 法 代 表, 見 沈 衛 榮 (2005:81-117) 8 娘 氏 教 法 史, 亦 譯 娘 氏 宗 教 源 流 ( 拉 薩 : 西 藏 人 民 出 版 社, I988 年 ) 9 夏 魯 派 (Shalupa) 為 一 小 派, 有 學 者 也 主 張 夏 魯 是 薩 迦 派 的 支 系 10 另 譯 布 敦 佛 教 史, 布 頓 編 纂 了 藏 傳 佛 教 的 大 藏 經 甘 珠 爾 (Kangyur), 被 認 為 是 新 譯 派 的 重 要 大 師 11 相 傳 鄔 金 林 巴 在 桑 耶 協 札 兩 地, 取 出 蓮 花 生 大 士 所 埋 藏 的 赤 松 德 真 王 時 期 史 事, 共 有 鬼 神 篇 國 王 篇 后 妃 篇 譯 師 篇 和 大 臣 篇 等 五 部, 故 而 得 名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97 1566) 的 賢 者 喜 宴 12 等 史 籍, 都 延 續 拔 協 崇 奉 漸 道 摒 棄 頓 道 的 觀 點 尤 其 是 布 頓 仁 欽 在 布 頓 佛 教 史 13 中, 不 僅 陳 述 赤 松 德 真 王 頒 佈 命 令 的 史 實, 從 今 以 後, 見 應 依 龍 樹 的 宗 規 而 行 持 ; 行 應 以 十 法 行, 及 般 若 波 羅 密 而 修 學, 不 許 再 作 頓 門 之 宗 規 14 也 開 始 對 摩 訶 衍 的 漢 地 禪 宗 大 加 貶 抑 由 於 布 頓 的 幾 位 弟 子, 都 是 格 魯 派 創 始 者 宗 喀 巴 的 上 師, 布 頓 的 立 場 明 顯 影 響 了 宗 喀 巴, 不 僅 在 1402 年 成 書 的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毘 缽 舍 那 品 中, 連 續 批 評 摩 訶 衍 十 餘 次, 在 其 後 的 菩 提 道 次 第 略 論 (1415 年 ) 和 入 中 論 善 顯 密 意 疏 (1418 年 ) 等 論 著 中, 都 可 以 看 到 對 摩 訶 衍 的 譴 責 黃 敏 浩 劉 宇 光 在 桑 耶 論 諍 中 的 大 乘 和 尚 見 頓 入 說 的 考 察 一 文 中, 指 出 早 期 藏 人 對 摩 訶 衍 的 批 判 並 不 嚴 厲, 只 有 簡 單 評 述 不 表 贊 同 的 態 度 而 已, 但 在 十 五 世 紀 後, 隨 格 魯 派 勢 力 的 崛 起, 對 摩 訶 衍 開 始 有 了 明 顯 的 批 判, 背 後 有 著 複 雜 的 15 宗 教 社 會 文 化 因 素 他 們 認 為 格 魯 派 在 改 革 僧 團 的 環 境 條 件 12 賢 者 喜 宴, 又 名 智 者 喜 宴 或 洛 扎 教 法 史, 成 書 於 1564 年, 見 巴 臥 祖 拉 陳 瓦 著, 黃 顥 周 潤 年 譯, 賢 者 喜 宴 吐 蕃 史 譯 注, ( 北 京 : 中 央 民 族 大 學 出 版 社,2010) 13 又 稱 佛 教 史 大 寶 藏 論 正 法 生 源 寶 藏 善 逝 教 法 史 布 頓 教 法 源 流 等, 成 書 於 西 元 1322 年, 時 當 元 英 宗 至 治 二 年 14 見 布 頓 (1988:261) 15 黃 敏 浩 劉 宇 光 分 析 蓮 花 戒 之 後 的 藏 傳 佛 教 界 對 摩 訶 衍 的 不 公 論 斷, 表 示 在 格 魯 派 與 其 他 教 派 的 競 爭 與 衝 突 中, 摩 訶 衍 一 詞 成 為 格 魯 派 對 敵 對 陣 營 的 指 認 標 記, 薩 迦 噶 舉 寧 瑪 覺 囊 派 等 都 曾 被 指 為 摩 訶 衍 遺 教 對 摩 訶 衍 的 污 名 化 過 程, 還 參 有 其 他 複 雜 的 宗 教 因 素 : 因 寧 瑪 派 噶 舉 派 的 高 階 教 法, 如 大 手 印 大 圓 滿 等, 為 釐 清 與 摩 訶 衍 的 頓 門 的 差 異 或 憚 於 格 魯 派 的 軍 政 勢 力, 也 紛 紛 展 開 對 摩 訶 衍 的 抨 擊 黃 敏 浩 劉 宇 光 還 提 出 一 個 饒 富 興 味 的 觀 察, 指 蓮 花 戒 與 摩 訶 衍 的 觀 點 極 為 近 似, 都 主 張 進 入 一 種 忘 言 無 慮 的 狀 態, 差 別 只 在 趨 入 無 想 時 採 取 的 頓 漸 法 門 不 同 而 已 見 黃 敏 浩 劉 宇 光 (2001:175-176)

98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下 順 勢 興 起, 對 中 觀 空 義 的 不 嚴 肅 討 論 為 僧 紀 敗 壞 提 供 藉 口 16 ; 宗 喀 巴 在 不 落 入 二 邊 見 的 前 提 下, 對 中 觀 空 義 的 詮 釋 便 盡 量 朝 倫 理 操 守 和 智 識 作 用 的 層 面 來 強 化, 就 是 在 宗 喀 巴 對 中 觀 的 詮 釋 上, 摩 訶 衍 首 次 在 西 藏 史 上 被 高 姿 態 地 提 出 來, 再 三 反 覆 地 對 他 進 行 嚴 峻 的 批 評 17 自 此 格 魯 派 皆 承 襲 宗 喀 巴 對 摩 訶 衍 的 批 判 路 線 如 十 六 世 紀 班 欽 索 南 扎 巴 (1478 1554) 的 新 紅 史 (1538) 松 巴 益 西 班 覺 (1704 1788) 的 佛 教 如 意 寶 樹 史 (1748) 和 近 代 土 觀 羅 桑 卻 吉 尼 瑪 (1737-1802) 的 土 觀 宗 教 源 流 (1801) 等 重 要 史 書, 都 抱 持 同 樣 貶 抑 摩 訶 衍 的 態 度 18, 顯 示 藏 傳 佛 教 從 吐 蕃 時 期 起 千 年 以 來 一 直 對 蓮 花 戒 弘 傳 的 漸 道 奉 行 不 渝 二 蓮 花 戒 道 次 第 的 修 學 內 涵 與 影 響 據 稱 蓮 花 戒 是 在 赤 松 德 真 王 的 請 託 下, 為 平 息 摩 訶 衍 禪 宗 19 頓 門 引 起 的 教 法 疑 義, 建 立 漸 道 傳 規, 於 是 撰 寫 了 這 部 論 從 當 代 噶 舉 派 堪 千 創 古 仁 波 切 (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 講 16 見 黃 敏 浩 劉 宇 光 (2001:156) 17 見 黃 敏 浩 劉 宇 光 (2001:157) 18 唯 獨 土 觀 羅 桑 卻 吉 尼 瑪 師 承 雍 正 乾 隆 兩 朝 國 師 的 三 世 章 嘉 若 白 多 杰 (1717 1786), 對 漢 傳 佛 教 有 較 為 準 確 的 理 解, 土 觀 不 同 意 其 師 主 張 漢 地 禪 宗 與 藏 傳 希 解 派 同 源 說, 並 表 示 摩 訶 衍 是 禪 宗 的 錯 誤 見 解 不 等 於 禪 宗 有 趣 的 是, 有 一 說 達 摩 祖 師 (Bodhidharma,? -535) 正 是 希 解 派 的 祖 師 帕 當 巴 桑 傑 (Padampa Sangye,?-1117); 另 傳 蓮 花 戒 在 二 次 入 藏 時, 用 的 是 帕 當 巴 桑 傑 的 軀 體, 因 先 前 在 印 度 使 用 奪 舍 法 ( 遷 識 ) 時, 被 帕 當 巴 桑 傑 誤 換 去 身 體, 後 來 入 藏 的 蓮 花 戒 就 是 在 西 藏 傳 下 施 身 法 (Chö) 的 帕 當 巴 桑 傑 創 古 仁 波 切 質 疑 蓮 花 戒 被 摩 訶 衍 派 人 殂 殺 的 說 法, 並 引 述 噶 瑪 恰 美 (Karma Chakmay) 山 中 法 教 (Moutain Dharma) 中 的 記 載, 指 蓮 花 戒 返 回 印 度 後, 曾 二 度 再 以 帕 當 巴 桑 傑 的 身 體 入 藏, 見 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2002:11-12) 若 果 如 此, 摩 訶 衍 與 蓮 花 戒 之 間 的 關 連, 就 更 為 曲 折 離 奇 了 19 見 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2002:10-11)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99 述 蓮 花 戒 修 習 次 第 的 修 行 要 道 (Essential Practice) 20 一 書 中, 可 約 略 看 出 蓮 花 戒 所 撰 寫 之 修 學 次 第 的 梗 概, 此 論 共 分 三 篇 在 修 道 次 第 初 篇 中, 包 含 三 個 主 題 : 一 悲 心 的 必 要 ; 二 菩 提 心 的 必 要 ; 與 三 透 過 修 行 將 之 帶 入 經 驗 的 必 要 21 首 先, 在 生 起 悲 心 的 部 分, 透 過 觀 修 六 道 眾 生 的 痛 苦 生 起 悲 心 接 著, 在 悲 心 的 基 礎 上, 為 了 利 益 一 切 眾 生 脫 離 六 道 痛 苦 證 悟 成 佛 而 生 起 菩 提 心 在 將 法 教 付 諸 實 修 的 第 三 部 分, 闡 述 六 度 22 23 四 無 量 心 與 四 攝, 並 在 六 度 中 強 調 方 便 與 智 慧 的 雙 運, 以 駁 斥 摩 訶 衍 主 張 直 取 智 慧 而 毋 須 方 便 的 論 點 至 此, 構 成 了 聞 思 修 三 慧 的 聞 慧 部 分 繼 之 在 思 慧 的 脈 絡 下, 解 說 空 性 見 和 兩 種 驗 證 空 性 的 邏 輯 分 析 方 法 : 一 是 因 的 分 析, 如 中 24 觀 應 成 派 月 稱 論 師 在 入 中 論 中 對 因 的 分 析 ; 另 一 是 非 一 非 多 的 分 析, 藉 觀 察 外 器 ( 外 在 世 界 ) 與 內 情 ( 意 識 情 感 等 ) 25 俱 無 任 何 實 體 來 理 解 空 性, 並 以 入 楞 伽 經 所 述 諸 相 如 鏡 影 20 中 譯 書 名 為 成 佛 的 藍 圖 見 堪 千 創 古 仁 波 切 著, 陳 琴 富 譯, 成 佛 的 藍 圖 ( 台 北 : 橡 樹 林 出 版 社,2007) 21 見 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2002:12) 22 六 度 是 布 施 持 戒 安 忍 精 進 禪 定 般 若 ; 四 無 量 心 是 慈 無 量 悲 無 量 喜 無 量 捨 無 量 ; 四 攝 是 布 施 愛 語 利 行 同 事 這 些 是 大 乘 菩 薩 道 必 要 的 學 處 23 前 五 度 是 方 便 ( 慈 悲 ), 般 若 是 智 慧 度 24 創 古 仁 波 切 認 為 月 稱 論 師 率 先 以 分 析 因 的 悖 論 方 式 來 闡 述 空 性 見, 源 自 釋 尊 在 稻 稈 經 ( 佛 說 大 乘 稻 稈 經 ) 中 對 此 法 的 略 述, 佛 陀 見 稻 禾 的 生 長 有 感, 而 講 述 了 十 二 因 緣 的 緣 起 法 然 中 觀 學 派 創 立 者 龍 樹 菩 薩, 曾 在 中 論 中 破 斥 了 四 種 生 : 諸 法 不 自 生, 亦 不 從 他 生, 不 共 不 無 因, 是 故 知 無 生 旨 在 藉 邏 輯 分 析, 破 除 眾 生 對 諸 法 有 四 種 生 因 ( 自 生 他 生 共 生 無 因 生 ) 的 執 著, 而 抉 擇 諸 法 無 生 從 月 稱 論 師 所 著 入 中 論 第 六 品 菩 提 心 現 前 地 的 第 104 偈 : 由 無 自 他 共 無 因, 故 說 諸 法 離 自 性 ; 世 有 厚 癡 同 稠 雲, 故 諸 境 性 顛 倒 現 可 知 其 對 空 性 的 論 證 來 自 中 論, 加 上 對 稻 稈 經 譬 喻 的 引 用 25 鏡 中 的 影 像 既 非 與 鏡 子 同 一, 也 不 異 於 鏡 子 在 此, 顯 見 蓮 花 戒 隨

100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的 道 理, 來 說 明 空 性 與 情 器 世 間 不 一 不 異 的 關 係 接 著, 在 26 修 慧 的 部 分, 則 詳 述 止 觀 禪 修 的 方 法 與 要 點 : 修 止 ( 奢 摩 27 他 ) 是 透 過 九 住 心 逐 次 證 得 四 禪 八 定, 而 修 觀 ( 毗 缽 舍 那 ) 必 須 了 悟 空 性 以 證 得 人 無 我 法 無 我 最 後, 解 說 菩 薩 的 十 地 果 位 與 佛 果 修 道 次 第 中 篇 的 內 容 與 前 篇 大 致 相 近 : 以 悲 心 菩 提 心 為 基 礎, 透 過 止 觀 禪 修 證 得 人 無 我 法 無 我, 並 修 持 方 便 與 智 慧 雙 運 的 六 度, 最 後 證 得 究 竟 佛 果 創 古 仁 波 切 的 修 行 要 道 僅 講 述 了 前 面 兩 篇, 但 仍 可 看 出 修 習 次 第 將 大 乘 的 三 學 五 道 十 地, 融 入 一 套 嚴 謹 漸 進 的 修 行 次 第 中, 從 修 學 世 俗 菩 提 心 的 資 糧 道 加 行 道, 趨 入 大 乘 初 地 菩 薩 的 見 道, 再 逐 次 歷 經 菩 薩 十 地 的 修 道, 最 後 證 得 究 竟 佛 果 的 無 學 道, 為 藏 傳 佛 教 建 立 穩 固 的 大 乘 顯 教 道 次 第 基 礎 大 陸 學 者 周 拉 在 論 蓮 花 戒 修 習 次 第 論 三 篇 對 藏 傳 佛 教 的 影 響 一 文 中, 也 概 述 了 蓮 花 戒 修 習 次 第 三 篇 的 要 點 在 初 篇 規 劃 了 大 乘 修 道 的 根 道 果 次 第, 即 以 悲 心 菩 提 心 為 根 基, 修 學 大 乘 的 六 度 四 攝 與 止 觀 之 道, 並 強 調 悲 智 雙 運 以 證 得 菩 薩 十 地 與 佛 果 在 中 篇 中 更 為 詳 細 地 闡 述 了 奢 摩 他 毗 缽 舍 那 的 概 念 修 習 次 第 及 奢 摩 他 與 毗 缽 舍 那 雙 運 等 修 習 次 第 論 後 篇 也 講 述 了 悲 心 菩 提 心 奢 摩 他 毗 缽 舍 那 等 內 容, 行 瑜 伽 中 觀 派 的 思 想, 認 為 一 切 相 由 心 生 而 無 自 性, 蓮 花 戒 的 立 論 來 自 其 上 師 寂 護 呂 澂 在 印 度 佛 學 源 流 略 講 一 書 中, 認 為 寂 護 是 隨 瑜 伽 行 中 觀 派 的 創 始 者, 將 中 觀 思 想 與 瑜 伽 行 派 ( 唯 識 思 想 ) 合 而 為 一, 在 世 俗 諦, 是 唯 心 無 境, 在 勝 義 諦, 心 境 俱 無 這 是 寂 護 學 說 的 要 點 見 呂 澂 (2004:244-245) 26 創 古 仁 波 切 指 出 在 藏 傳 佛 教 中 有 兩 派 的 禪 修 方 式 : 一 種 是 學 者 ( 班 智 達 ) 的 分 析 式 禪 修, 另 一 種 是 心 性 單 純 者 ( 瑜 伽 士 ) 的 直 接 禪 修 或 非 分 析 式 禪 修 蓮 花 戒 在 修 習 次 第 中 的 論 述, 是 採 取 前 者 27 在 無 著 所 著 的 瑜 伽 師 地 論 中, 提 到 修 奢 摩 他 ( 止 ) 的 九 個 階 段, 稱 為 九 住 心 : 即 內 住 續 住 安 住 近 住 調 順 寂 靜 最 極 寂 靜 專 注 一 趣 和 等 持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01 但 其 重 點 放 在 對 摩 訶 衍 的 評 判 上 28 因 此, 周 拉 認 為 蓮 花 戒 的 修 習 次 第 成 為 藏 傳 佛 教 前 弘 期 佛 教 思 想 及 修 習 次 第 理 論 之 綱 領 性 論 著 29, 是 為 西 藏 道 次 第 建 立 的 初 始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蓮 花 戒 的 修 習 次 第 以 大 乘 顯 教 的 修 學 次 第 為 主, 並 無 密 乘 的 修 持 或 有 關 微 細 身 ( 由 氣 脈 明 點 組 成 之 內 在 身 體 ) 的 論 述, 藏 傳 佛 教 談 及 密 乘 ( 金 剛 乘 ) 30 的 道 次 第, 要 到 後 弘 期 的 相 關 論 著, 如 阿 底 峽 尊 者 的 菩 提 道 燈 論 或 薩 迦 派 初 祖 貢 噶 寧 波 (1092-1158) 31 的 道 果 金 剛 句 中 才 得 以 見 到 此 外, 張 福 成 在 阿 底 峽 菩 提 道 燈 內 容 研 究 一 文 中, 指 出 蓮 花 戒 曾 撰 寫 四 篇 連 續 性 有 關 修 行 次 第 的 論 著 : 即 究 竟 果 燈 菩 提 行 燈 瑜 伽 道 燈 與 秘 密 心 燈, 顯 示 八 世 紀 印 度 論 師 融 通 顯 密 的 論 述 傾 向 蓮 花 戒 在 究 竟 果 燈 中, 陳 述 依 業 所 生 的 果 報 是 暫 時 的, 究 竟 的 果 報 是 了 悟 的 五 身, 其 中 又 以 性 空 法 身 為 根 本 32 ; 在 菩 提 行 燈 中 則 提 出 力 聚 福 德 糧, 智 慧 糧 亦 同, 具 足 三 律 儀, 習 六 波 羅 蜜, 行 四 灌 瑜 伽 33, 承 許 28 見 周 拉 (2009:34) 29 見 周 拉 (2009:31) 30 為 了 與 印 度 教 的 密 續 區 隔, 便 稱 佛 教 密 乘 為 金 剛 乘 或 密 咒 乘 31 貢 噶 寧 波 是 建 立 薩 迦 寺 的 恭 卻 嘉 波 (1034-1102) 之 子, 其 對 薩 迦 派 教 法 的 弘 傳 居 功 厥 偉, 超 越 其 父, 故 被 尊 為 薩 迦 初 祖 道 果 最 初 由 後 弘 期 四 大 譯 師 之 一 的 卓 彌 釋 迦 意 希 (994-1078) 至 東 印 度 向 毗 魯 巴 的 第 三 代 弟 子 慧 王 明 習 得, 以 口 傳 方 式 傳 予 薩 迦 派 的 昆 貢 卻 嘉 波, 後 者 再 傳 其 子 貢 噶 寧 波, 使 道 果 成 為 薩 迦 派 最 重 要 的 法 教 據 薩 迦 派 茶 巴 法 王 究 給 崔 欽 (Chogay Trichen, 1920-2007) 所 著 的 薩 迦 傳 承 史 (History of the Sakya Tradition) 記 載, 貢 噶 寧 波 曾 食 物 中 毒 而 忘 失 了 部 分 道 果 口 傳 金 剛 句, 經 虔 誠 祈 請 而 親 見 毗 魯 巴, 得 到 全 部 完 整 的 道 果 灌 頂 與 教 授, 後 來 他 為 十 一 位 弟 子 寫 下 十 一 種 道 果 金 剛 句 注 疏, 成 為 西 藏 道 果 法 教 弘 傳 的 最 初 文 字 典 籍 32 見 ( 張 福 成,1993:338) 33 四 灌 瑜 伽 是 無 上 瑜 伽 部 的 修 持, 蓮 花 戒 從 那 瀾 陀 寺 出 身, 代 表 八 世 紀 印 度 大 乘 佛 教 密 法 已 然 盛 行 見 蓮 花 戒, 菩 提 行 燈 ( 藏 文,

102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顯 密 共 修 以 積 聚 菩 提 資 糧, 但 菩 提 行 燈 多 談 及 顯 乘 的 皈 依 供 養 懺 悔 念 誦 住 屍 陀 林 及 四 念 住 等 修 法, 密 乘 僅 言 及 初 步 的 思 念 本 尊 天 獻 朵 馬 等 然 而 在 瑜 伽 道 燈 中, 除 了 略 言 顯 乘 修 法 外, 開 始 論 及 誦 咒 經, 禁 戒 行 脈 輪 等 的 密 乘 較 深 入 的 修 法, 至 秘 密 心 燈 則 完 全 討 論 密 乘 無 上 瑜 伽 部 氣 脈 明 點 的 修 行 34 張 福 成 表 示 蓮 花 戒 這 四 篇 闡 述 顯 密 修 行 的 論 著, 循 著 以 顯 教 為 基 礎 再 修 密 法 的 順 序 撰 寫 而 成 : 第 一 篇 總 述 佛 教 的 基 本 教 理, 中 間 兩 篇 兼 論 顯 密 先 彰 顯 後 彰 密, 最 後 論 深 奧 的 密 法 修 持, 並 在 秘 密 心 燈 中 主 張 修 密 能 迅 速 證 取 佛 果, 但 在 闡 述 顯 密 法 教 時, 未 有 排 定 次 第, 僅 是 將 重 要 的 修 法 都 提 及 而 已 35 於 此 便 出 現 一 個 啟 人 疑 竇 的 問 題 : 假 如 蓮 花 戒 本 人 是 認 可 顯 密 雙 修 的, 為 何 在 西 藏 寫 下 的 修 習 次 第 中, 不 見 任 何 密 法 的 傳 述? 和 摩 訶 衍 的 頓 門 辯 諍 之 間, 是 否 存 在 某 種 微 妙 的 關 連? 使 得 蓮 花 戒 必 須 在 藏 地 亟 力 主 張 菩 薩 道 的 修 學 這 些 問 題, 或 可 做 為 後 續 延 伸 思 考 的 議 題 在 藏 傳 佛 教 史 上 首 度 融 通 顯 密 而 建 構 出 一 完 整 修 道 體 系 的, 當 推 阿 底 峽 尊 者 的 菩 提 道 燈 論 阿 底 峽 尊 者 的 道 次 第 較 諸 前 弘 期 蓮 花 戒 的 道 次 第, 更 形 完 備 全 面, 因 蓮 花 戒 的 修 習 次 第 以 大 乘 顯 教 修 行 次 第 為 主, 未 曾 涉 及 密 法, 而 阿 底 峽 尊 者 的 道 次 第 則 廣 攝 了 小 乘 大 乘 金 剛 乘 的 三 乘 法 教 三 阿 底 峽 尊 者 道 次 第 中 的 顯 密 融 貫 經 朗 達 瑪 滅 後 佛, 在 西 元 十 世 紀 時, 阿 底 峽 尊 者 受 阿 里 地 區 大 譯 師 仁 欽 桑 波 (958~1055) 36 之 邀 於 西 元 1042 年 入 藏 弘 法, No.2321), 263 頁,1-2 行 見 ( 張 福 成,1993:338) 34 同 註 32 35 見 ( 張 福 成,1993:339) 36 呂 建 福 在 中 國 密 教 史 一 書 中, 指 出 在 十 世 紀 至 十 三 世 紀 間, 印 藏 佛 教 交 流 熱 絡 十 世 紀 末 至 十 一 世 紀 末 之 間, 印 藏 之 間 以 傳 譯 為 主, 在 十 一 世 紀 至 十 三 世 紀 則 傳 譯 與 建 立 宗 派 並 行, 至 十 三 世 紀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03 以 三 士 道 的 理 論 框 架, 撰 寫 了 菩 提 道 燈 論, 強 調 悲 智 雙 37 運 以 證 得 無 餘 涅 槃, 為 藏 傳 佛 教 後 弘 期 重 新 奠 定 了 以 道 次 第 做 38 為 修 行 規 範 的 基 礎 陳 玉 蛟 在 阿 底 峽 與 菩 提 道 燈 釋 一 書 中, 39 說 明 阿 底 峽 尊 者 應 古 格 王 朝 的 菩 提 光 王 之 請, 在 1042-1043 年 間 針 對 西 藏 佛 教 的 時 弊, 寫 成 了 菩 提 道 燈 40 這 本 論 著 與 其 注 疏 菩 提 道 燈 難 處 釋, 咸 認 是 阿 底 峽 尊 者 影 響 藏 傳 佛 教 最 41 為 深 遠 的 論 述, 經 過 弘 傳 以 後, 有 效 地 整 頓 了 后 弘 初 期 西 藏 佛 教 紊 亂 的 教 理 與 躐 等 的 修 習 次 第, 使 西 藏 佛 教 步 上 教 理 系 統 化 與 修 持 規 模 化 的 正 軌 自 此 以 後, 西 藏 佛 教 有 關 道 次 第 一 類 的 論 末 各 教 派 已 先 後 形 成 具 規 模, 不 再 有 新 譯 教 典 這 段 期 間 內, 藏 地 譯 經 的 譯 師 約 有 140 多 人, 由 印 度 ( 包 括 尼 泊 爾 與 喀 什 米 爾 ) 至 藏 弘 密 的 班 智 達 約 有 70 多 人, 其 中 有 四 人 最 富 盛 名 : 即 仁 欽 桑 波 卓 彌 瑪 爾 巴 和 郭 庫 巴 因 當 時 的 印 度 佛 教 密 乘 興 起, 譯 出 法 教 以 密 法 為 主 見 ( 呂 建 福,1995:504) 37 在 朗 達 瑪 滅 佛 後, 佛 教 沈 寂 了 一 段 黑 暗 期 (842-978 年 ) 直 到 十 世 紀 後 半 葉, 藏 傳 佛 教 才 分 別 在 西 康 與 衛 藏 地 區 復 甦, 之 後 就 稱 做 後 弘 期 在 拔 協 增 補 部 分 提 及, 於 達 瑪 滅 佛 時 有 三 位 僧 人 ( 瑪 釋 迦 牟 尼 約 格 外 瓊 耐 熱 賽 ) 逃 到 康 區, 延 續 了 僧 戒 傳 承, 也 讓 佛 法 得 以 在 西 康 地 區 復 興, 此 被 稱 做 下 路 弘 傳 另 在 西 部 阿 里 古 格 地 區, 由 大 譯 師 仁 欽 桑 波 (958~1055) 三 次 入 印, 取 回 重 譯 了 許 多 經 續 典 籍, 並 請 來 法 護 慧 護 傳 下 戒 律, 和 迎 請 阿 底 峽 尊 者 (982-1054) 入 藏, 在 衛 藏 的 復 興 被 稱 為 上 路 弘 傳 為 此, 依 據 前 弘 期 舊 譯 經 典 與 重 取 出 伏 藏 修 持 的 教 派, 稱 為 寧 瑪 派 或 舊 譯 派 而 修 持 重 譯 經 典 的 教 派, 則 稱 為 新 譯 派, 包 括 先 後 創 立 的 薩 迦 派 噶 舉 派 格 魯 派 等 38 後 來 出 家, 法 號 釋 如 石, 從 藏 文 譯 出 寂 天 菩 薩 入 菩 薩 行 論 等, 多 以 如 石 法 師 稱 之, 在 此 仍 依 書 名 出 處 的 名 字 引 述 39 從 菩 提 道 燈 論 的 跋 文, 可 知 此 論 造 於 象 雄 托 鈴 寺 ( 另 譯 托 林 寺 ), 象 雄 即 古 格 王 朝 所 在 地 在 第 一 品 序 中, 也 提 及 賢 徒 菩 提 光 請 故, 當 善 闡 明 覺 道 燈, 故 此 論 的 確 是 從 古 格 王 菩 提 光 之 請 所 造 40 見 陳 玉 蛟 (1990:19) 41 阿 底 峽 尊 者 一 生 著 述 頗 豐, 在 西 藏 大 藏 經 中 共 收 錄 了 其 一 百 多 部 著 作

104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著, 大 多 以 道 燈 及 其 自 注 為 藍 本 42 在 後 弘 期 受 菩 提 道 燈 論 啟 發 而 問 世 的 著 名 道 次 第 論 著, 包 括 了 噶 舉 派 祖 師 岡 波 巴 (1079-1153) 的 大 乘 菩 提 道 次 第 解 脫 寶 莊 嚴 論 與 格 魯 派 祖 師 宗 喀 巴 的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43 等 可 見 阿 底 峽 尊 者 的 菩 提 道 燈 論 對 後 弘 期 各 宗 派 建 立 其 道 次 第 的 貢 獻, 絲 毫 不 亞 於 蓮 花 44 戒 修 習 次 第 對 藏 傳 佛 教 豎 立 漸 道 的 長 遠 影 響 在 菩 提 道 燈 論 中 對 大 乘 的 修 學 次 第 提 出 了 先 顯 後 密 的 規 劃, 較 諸 蓮 花 戒 道 次 第 內 涵 更 為 深 廣, 先 以 大 乘 皈 依 和 無 上 菩 提 心 發 趣, 繼 受 菩 薩 戒, 再 修 禪 定 引 發 神 通, 以 便 迅 速 積 滿 資 糧 最 後, 以 中 觀 的 思 惟 方 法 抉 擇 諸 法 真 實 性, 破 除 自 性 的 妄 見 後, 再 修 習 無 分 別 定 以 斷 除 煩 惱 所 知 二 障 如 果 想 要 迅 速 圓 滿 福 慧 資 糧, 那 麼 就 應 該 趣 入 密 乘, 接 受 灌 頂 隨 許, 並 照 著 修 學 45 菩 提 道 燈 論 共 分 十 品, 依 序 是 : 一 序 ; 二 上 士 道 ; 三 大 乘 皈 依 ; 四 發 菩 提 心 ; 五 別 解 脫 律 儀 ; 六 菩 薩 律 儀 ; 七 禪 定 與 神 通 ; 八 智 慧 與 方 便 ; 九 道 位 次 第 ; 十 密 咒 乘 46 在 第 二 品 上 士 道 中 闡 述 三 士 道 的 定 義 與 目 的, 指 下 士 道 是 42 見 陳 玉 蛟 (1990:1) 43 周 拉 認 為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也 深 受 蓮 花 戒 修 道 次 第 論 的 影 響, 引 述 修 道 次 第 論 約 達 55 處 之 多, 如 在 修 悲 心 時, 宗 喀 巴 便 沿 用 蓮 花 戒 引 阿 毗 達 磨 經 的 次 第 分 別 修 法, 先 修 捨 再 修 慈 和 悲 在 闡 釋 奢 摩 他 毗 缽 舍 那 的 修 持 時, 更 大 量 引 用 蓮 花 戒 的 觀 點 44 周 拉 指 出 蓮 花 戒 修 習 次 第 的 論 點, 對 後 弘 期 各 教 派 也 具 有 相 當 的 影 響 力, 包 括 格 魯 派 班 禪 洛 桑 確 吉 堅 贊 的 菩 提 道 燈 論 釋 及 章 嘉 若 必 多 傑 宗 教 流 派 論, 和 薩 迦 派 哦 千 貢 秋 倫 珠 的 道 果 法 前 行 三 現 分 莊 嚴 寶 論 等, 都 曾 引 用 修 習 次 第 的 觀 點 此 外, 薩 迦 派 的 榮 敦 協 夏 貢 熱 還 曾 撰 寫 修 習 次 第 的 釋 論, 顯 見 薩 迦 派 對 修 習 次 第 的 重 視 45 見 ( 陳 玉 蛟,1990:1) 46 由 於 宗 喀 巴 大 師 在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中 大 致 依 循 了 阿 底 峽 尊 者 三 士 道 的 架 構, 一 般 認 為 三 士 道 之 說 源 自 阿 底 峽 尊 者, 但 陳 玉 蛟 指 出 在 菩 提 道 燈 難 處 釋 中, 阿 底 峽 尊 者 引 用 了 世 親 俱 舍 論 釋 的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05 在 生 死 輪 迴 中 只 圖 自 身 的 利 益 與 追 求 逸 樂 者 ; 中 士 道 為 求 出 離 三 界 之 苦 者 ; 上 士 道 則 是 為 了 自 利 利 他 斷 除 諸 苦 而 修 學 者, 等 同 大 乘 菩 薩 道 在 闡 明 三 士 道 的 差 別 後, 菩 提 道 燈 論 接 著 敘 述 大 乘 皈 依 的 要 點, 在 第 三 品 中 首 度 見 到 了 金 剛 乘 的 密 法 修 持 觀 點 和 相 關 的 身 體 論 述 在 菩 提 道 燈 難 處 釋 中, 阿 底 峽 尊 者 仔 細 解 說 了 觀 想 皈 依 境 的 方 法 對 三 寶 ( 佛 法 僧 ) 的 供 養 和 皈 依 的 儀 軌 在 觀 想 皈 依 境 的 部 分, 是 面 對 佛 像 或 彩 畫 壇 城, 以 意 念 ( 觀 想 自 己 ) 到 各 處 迎 請 十 方 世 界 的 清 淨 三 寶, 或 虔 誠 地 相 信 自 己 處 身 在 諸 佛 國 土, 也 就 是 觀 想 自 己 以 化 身 來 到 諸 佛 菩 薩 的 面 前 然 後, 在 頭 頂 上 叉 指 合 掌 行 禮 拜, 待 做 完 ( 懺 悔 隨 喜 請 轉 法 輪 及 住 世 ) 三 聚 事 後, 再 對 上 師 獻 上 供 品 而 行 皈 依 47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此 處 解 說 的 大 乘 皈 依, 已 具 備 了 皈 依 佛 三 身 論 的 概 念, 因 為 諸 佛 淨 土 是 報 身 佛 淨 土, 觀 想 自 己 無 數 化 身 前 往 禮 敬, 便 隱 含 了 化 身 的 清 淨 面 向 在 觀 想 禮 敬 後, 是 對 三 寶 的 供 養, 分 別 依 華 嚴 經 普 賢 48 行 願 品 的 七 支 供, 與 廣 義 供 養 來 解 說, 在 廣 義 供 養 下 又 詳 細 說 明 了 財 供 觀 修 供 養 兩 種, 且 在 觀 想 供 養 中 又 分 一 般 觀 修 供 養 ( 身 供 及 語 供 ) 和 無 上 觀 修 供 養 兩 種 有 關 第 三 品 大 乘 皈 依 的 細 目, 簡 單 整 理 如 下 : 三 士 夫 概 念, 且 在 無 著 寫 成 的 瑜 伽 師 地 論 攝 抉 擇 分 中 也 有 三 士 道 的 定 義, 顯 見 在 西 元 四 五 世 紀 的 無 著 世 親 時 代, 三 士 之 說 已 普 遍 流 傳 於 部 派 佛 教 學 者 與 大 乘 瑜 伽 師 之 間 阿 底 峽 只 不 過 是 引 用 此 說, 強 調 唯 獨 上 士 才 是 大 乘 法 器 見 ( 陳 玉 蛟,1990, 45-46) 47 見 ( 陳 玉 蛟,1990:87-88) 48 在 藏 傳 佛 教 中 對 普 賢 行 願 品 的 七 支 供 養, 普 遍 解 釋 為 七 支 淨 供, 即 : 頂 禮 支 供 養 支 懺 悔 支 隨 喜 支 請 轉 法 輪 支 請 佛 住 世 ( 祈 請 不 入 涅 槃 ) 支 與 迴 向 支 另 有 以 供 養 支 中 的 七 種 供 物 來 解 釋 之 : 即 花 鬘 塗 香 伎 樂 傘 蓋 勝 衣 服 燈 燒 香 ( 末 香 )

106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表 1 大 乘 皈 依 1. 觀 想 皈 依 境 ( 以 及 自 己 的 化 身 至 淨 土 禮 拜 ) 2. 供 養 1. 普 賢 七 支 供 養 三 寶 2. 廣 義 供 養 1. 財 供 2. 觀 修 供 養 1. 一 般 觀 修 供 養 : 身 供 養 語 供 養 2. 無 上 觀 修 供 養 : 1. 有 所 緣 2. 無 所 緣 3. 發 不 退 菩 提 心 4. 皈 依 儀 軌 1. 請 求 皈 依 2. 設 置 壇 場 3. 正 行 皈 依 從 上 表 可 知 阿 底 峽 道 次 第 層 次 儼 然 嚴 明 縝 密 的 論 述 特 質, 且 其 強 調 顯 密 並 重 的 修 行, 成 為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結 構 的 主 要 範 式 49 皈 依 後, 菩 提 道 燈 難 處 釋 又 繼 續 解 說 發 菩 提 心 別 解 脫 戒 菩 薩 戒 的 修 學 內 涵 較 為 特 別 的, 是 將 依 止 上 師 置 於 願 菩 提 心 之 下, 做 為 願 菩 提 心 的 學 處, 並 仔 細 說 明 上 師 的 德 相 以 及 如 何 依 止 上 師 承 侍 聞 法 的 要 點 在 一 一 闡 釋 小 乘 大 乘 的 戒 律 後, 繼 續 定 和 慧 的 解 說, 即 第 七 品 禪 定 與 神 49 包 括 願 菩 提 心 行 菩 提 心, 在 此 阿 底 峽 尊 者 引 用 了 寂 天 菩 薩 學 處 集 要 中 的 分 法 但 張 福 成 指 出 阿 底 峽 尊 者 的 發 菩 提 心, 與 同 為 中 觀 應 成 派 的 寂 天 菩 薩 瑜 伽 行 中 觀 派 的 蓮 花 戒 不 同 之 處, 在 於 阿 底 峽 尊 者 在 發 心 中 融 攝 了 顯 密, 並 以 三 學 來 攝 持, 而 前 二 者 皆 側 重 六 度 且 未 涉 密 法 見 張 福 成 (1993:344)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07 通 和 第 八 品 智 慧 與 方 便 所 述 的 止 觀 禪 修, 在 此 也 可 看 到 阿 底 峽 尊 者 道 次 第 著 重 在 三 學 ( 戒 定 慧 ) 的 修 行, 與 蓮 花 戒 道 次 第 注 重 三 慧 ( 聞 思 修 ) 智 解 的 差 異 在 第 七 品 禪 定 與 神 通 中, 阿 底 峽 尊 者 特 別 強 調 發 起 神 通 以 利 生 的 重 要 性, 認 為 僅 靠 聞 慧 來 宣 說 佛 法, 是 不 自 量 力 的 狂 妄 之 舉, 如 鳥 未 長 翼, 不 能 空 中 飛, 如 是 離 通 力, 不 能 利 有 情 50 同 時, 他 也 指 出 修 學 神 通 需 依 賢 師 和 依 定, 揭 示 持 戒 清 淨 得 定 由 定 發 起 神 通 以 神 通 利 他 因 利 他 而 圓 滿 成 佛 的 菩 提 資 糧 ( 福 慧 二 資 糧 ) 終 而 成 就 佛 果 的 必 然 關 連 性 接 著 說 明 定 的 修 行 即 修 止 的 要 點, 包 括 依 其 師 菩 提 賢 所 造 定 資 糧 品 中 所 述 的 九 支, 斷 捨 魔 業 聞 為 前 導 遣 除 戲 論 不 貪 廣 說 於 相 作 意 念 定 功 德 精 進 對 治 和 會 止 觀 以 及 闇 知 住 食 51 52 和 住 心 的 方 法 行 對 治 五 種 過 失 的 八 斷 行 等 53 在 修 止 的 有 相 所 緣 上, 菩 提 道 燈 難 處 釋 引 述 了 菩 提 賢 定 資 糧 品 中 提 及 緣 身 體 三 種 緣 依 身 法 五 種 等 內 觀 修 方 法, 隱 含 融 通 三 乘 法 教 的 特 質 緣 身 有 三 種 : 緣 想 自 身 為 天 的 形 像 緣 想 骷 髏 等 不 淨 的 形 像 緣 卡 杖 嘎 等 特 殊 的 行 相 緣 依 身 法 有 五 種 : 緣 息 緣 細 相 緣 明 點 緣 光 支 緣 喜 樂 向 外 觀 有 兩 種 : 殊 勝 所 緣 與 一 般 所 緣 殊 勝 所 緣 有 二 種 : 緣 佛 身 及 緣 佛 語 這 些 50 見 ( 陳 玉 蛟,1990:68) 51 最 後 一 支 闇 知 住 食, 應 是 諳 知 的 字 誤, 在 難 處 釋 中 又 引 定 資 糧 品 有 加 以 解 釋, 指 適 當 的 行 住 飲 食 著 衣 法 侶 等 見 ( 陳 玉 蛟,1990:197) 52 五 種 修 定 的 過 失, 是 懈 怠 忘 失 昏 沈 與 掉 舉 不 作 加 行 過 度 加 行, 而 八 斷 行 就 是 對 治 這 五 種 過 失 的 方 法, 為 所 依 能 依 因 果 不 忘 所 緣 察 覺 昏 沈 掉 舉 斷 除 沈 掉 止 息 沈 掉 住 於 本 然, 見 ( 陳 玉 蛟,1990:197) 53 在 此, 將 修 止 的 方 法 分 為 兩 大 類 : 有 相 和 無 相 有 相 又 分 二 種 : 向 內 觀 與 向 外 觀 而 向 內 觀 的 部 分 又 分 緣 身 和 緣 依 身 法 兩 種

108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都 是 趨 入 止 的 支 分 54 緣 息 即 是 小 乘 的 數 息 法 ; 緣 骷 髏 的 不 淨, 是 小 乘 大 乘 共 通 的 白 骨 觀 ; 而 想 自 身 為 天 是 觀 想 自 身 為 天 人, 和 生 起 次 第 的 自 觀 本 尊 有 類 似 之 處, 也 與 噶 舉 派 圓 滿 次 第 那 洛 六 法 55 中 的 幻 身, 在 觀 修 清 淨 相 上 的 用 意 相 通, 只 是 生 起 圓 滿 次 第 的 修 持 還 包 括 了 觀 的 部 分, 強 調 止 觀 雙 運 及 身 體 淨 觀 ( 聖 觀 ) 56 的 禪 修 ; 而 此 處 的 修 止, 只 是 純 粹 的 止 生 起 定 力 而 已 另 外, 緣 依 身 法 中 的 緣 明 點 緣 光 支, 都 牽 涉 到 密 法 的 觀 修 竹 慶 本 樂 仁 波 切 (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在 離 死 之 心 (Mind Beyond Death) 57 一 書 中, 提 到 蓮 師 傳 下 的 緣 白 明 點 修 止 法, 是 在 前 額 觀 想 一 個 光 亮 的 明 點 做 為 心 念 所 緣 ; 另 一 種 紅 明 點 的 修 止, 則 是 觀 想 你 的 全 身 是 透 明 的 空 的 形 狀, 清 透 和 空 明 如 同 一 顆 水 晶 球 般 這 和 觀 想 本 尊 是 清 淨 空 明 的 身 形 是 同 樣 的 方 法 假 如 你 正 在 修 密 乘 的 觀 想, 這 是 觀 音 阿 彌 陀 佛 金 剛 薩 埵 或 金 剛 手 等 本 尊 儀 軌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部 份, 那 麼 你 也 等 於 是 在 修 持 有 所 依 的 止, 教 訣 都 是 一 樣 的 58 這 說 明 了 在 菩 提 道 燈 論 中 某 些 修 止 法, 實 際 上 與 本 尊 法 的 修 持 有 異 曲 同 工 之 妙 但 阿 底 峽 尊 者 在 菩 提 道 燈 難 處 釋 中 並 未 細 說 如 何 修 習, 只 是 列 舉 修 止 的 名 目, 指 示 應 依 具 德 上 師 的 口 訣 實 修, 或 參 考 止 54 見 ( 陳 玉 蛟,1990:198-199) 55 那 洛 六 法 係 由 印 度 大 成 就 者 那 洛 巴 傳 給 西 藏 大 譯 師 瑪 爾 巴, 包 含 了 六 種 無 上 瑜 伽 部 的 高 階 修 法, 分 別 是 : 拙 火 幻 身 明 光 夢 瑜 伽 中 陰 與 頗 瓦 ( 遷 識 ) 56 藏 傳 佛 教 中 的 淨 觀, 包 含 了 身 語 意 三 密 的 要 求 : 觀 一 切 相 為 本 尊 身 觀 一 切 音 聲 為 咒 觀 一 切 念 為 智 慧 57 離 死 之 心 是 闡 述 寧 瑪 派 六 種 中 陰 法 教 的 專 書 源 自 寧 瑪 派 伏 藏 師 噶 瑪 林 巴 取 出 的 文 武 百 尊 自 解 脫 智 (The Self-Liberated Wisdom of the Peaceful and the Wrathful Deities) 在 這 套 法 教 當 中, 最 有 名 的 中 陰 聞 教 大 解 脫, 即 是 英 文 譯 出 的 西 藏 度 亡 經 58 見 Dzogchen Ponlop(2006:51-52)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09 觀 相 關 論 典 修 學 之 後 在 第 八 品 智 慧 與 方 便 中, 主 要 依 中 觀 學 派 的 義 理 闡 述 如 何 證 得 般 若 智, 在 此 阿 底 峽 進 一 步 將 六 度 與 佛 的 三 身 論 結 合, 表 示 布 施 等 前 五 度 與 四 攝 四 無 量 心 七 覺 支 十 法 行 七 法 財 六 隨 念 供 曼 達 塑 佛 像 繞 佛 等, 皆 屬 方 便 的 修 行, 能 種 下 圓 滿 報 身 化 身 的 因 ; 而 僅 有 般 若 是 智 慧, 方 能 成 就 法 身 在 第 九 品 道 位 次 第 中 僅 以 短 短 一 偈, 總 括 了 修 習 此 道 次 第 所 得 的 覺 受 與 果 位 : 先 是 生 起 加 行 道 的 煖 頂 忍 世 第 一, 接 著 是 證 得 見 道 四 定 與 修 道 的 菩 薩 十 地, 最 後 速 證 佛 的 三 身 與 五 智 至 此, 在 菩 提 道 燈 難 處 釋 以 般 若 波 羅 密 多 乘 說 竟 59, 來 總 結 戒 定 慧 三 學 的 大 乘 顯 教 修 道 次 第, 稱 之 為 般 若 波 羅 密 多 乘 最 後, 在 第 十 品 密 咒 乘 中, 專 說 密 乘 的 修 持, 指 陳 由 持 60 咒 力 能 成 就 息 增 懷 誅 四 事 業 與 八 種 世 間 成 就 等, 迅 速 圓 滿 福 慧 資 糧 ; 並 說 明 這 些 修 習 來 自 七 種 密 續 : 事 續 行 續 分 別 續 二 合 續 瑜 伽 續 大 瑜 伽 續 及 無 上 瑜 伽 續 等 另 解 說 密 咒 乘 的 修 行 次 第, 須 先 請 求 上 師 的 灌 頂, 若 無 得 到 灌 頂 授 權 而 自 行 修 密, 是 自 取 煩 惱 會 墮 地 獄, 且 說 明 不 宜 受 灌 者 如 何 對 待 貶 損 者 與 妄 為 者 修 密 者 的 條 件 等 內 容 從 上 述 對 菩 提 道 燈 論 與 菩 提 道 燈 難 處 釋 的 概 述, 可 發 現 阿 底 峽 尊 者 道 次 第 中 對 三 乘 法 教 的 融 通, 但 他 把 神 通 置 於 大 乘 的 止 觀 修 持 下, 對 密 乘 的 修 持 僅 略 述 綱 目, 並 沒 有 仔 細 解 說 修 持 的 內 容 不 過, 由 於 阿 底 峽 尊 者 在 菩 提 道 燈 論 中 顯 密 59 見 ( 陳 玉 蛟,1990:242) 60 八 種 世 間 成 就 為 寶 瓶 捷 足 寶 劍 遣 使 遁 地 隱 身 如 意 樹 和 國 政 一 般 的 八 種 世 間 共 成 就, 是 寶 劍 丸 藥 眼 藥 神 行 金 丹 飛 游 隱 身 和 土 行 ( 遁 地 ) 息 增 懷 誅 則 是 不 共 事 業 的 成 就

110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兼 備 地 建 立 起 一 完 整 修 道, 使 得 道 次 第 61 廣 泛 成 為 藏 傳 佛 教 後 弘 期 各 教 派 修 行 的 重 要 軌 範 62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在 前 弘 期 傳 下 密 法 傳 承 的 蓮 花 生 大 士, 曾 寫 下 伏 藏 法 教 的 密 咒 道 次 第 寶 鬘 釋 63, 內 容 涵 蓋 了 詳 盡 的 見 修 次 第, 包 括 五 種 見 : 瓶 灌 唯 心 見 密 灌 中 道 見 智 慧 灌 密 咒 見 大 樂 灌 大 圓 滿 見 ; 和 以 生 起 次 第 圓 滿 次 第 為 主 的 修 道 ; 並 略 攝 死 亡 時 與 佛 三 身 相 應 的 修 持 : 依 上 品 不 經 中 時 而 成 佛 中 品 中 時 64 成 佛 下 品 取 生 方 法 的 要 點 ; 此 外 還 仔 細 地 敘 述 修 道 的 障 礙 與 對 治 法 成 就 的 徵 兆 功 德 之 相 等 這 個 密 咒 乘 修 道, 屬 於 寧 瑪 派 的 伏 藏 法 系, 相 對 於 前 述 蓮 花 戒 道 次 第 與 阿 底 峽 尊 者 道 次 第, 較 罕 為 人 知 貳 後 弘 期 各 教 派 的 顯 密 道 次 第 至 今, 在 藏 傳 佛 教 各 教 派 中 最 為 人 所 熟 知 的 道 次 第 論 著, 當 屬 繼 承 噶 當 派 法 派 由 宗 喀 巴 所 開 創 之 格 魯 派 的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石 碩 在 從 拔 協 的 記 載 看 藏 傳 佛 教 后 弘 期 上 下 兩 路 弘 傳 的 不 同 特 點 及 歷 史 作 用 一 文 中, 便 指 出 阿 底 峽 的 入 藏 傳 法 直 接 導 致 了 以 戒 律 嚴 格 講 求 次 第 和 顯 密 教 理 相 結 合 為 特 點 的 噶 丹 派 的 產 生, 其 後 正 是 在 噶 丹 派 傳 承 基 礎 上 形 成 了 以 戒 律 61 事 實 上, 道 次 第 的 概 念, 在 無 著 所 造 的 現 觀 莊 嚴 論 中 已 然 出 現, 故 宗 喀 巴 大 師 在 其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的 開 頭, 便 提 到 此 論 來 自 現 觀 莊 嚴 論 與 菩 提 道 燈 論 : 總 此 教 授, 即 是 至 尊 慈 氏 所 造 現 觀 莊 嚴 所 有 教 授, 別 則 此 之 教 典, 即 是 菩 提 道 炬 故 彼 造 者, 亦 即 此 之 造 者 參 見 ( 宗 喀 巴 大 師,1988:4) 62 寂 護 蓮 花 戒 所 傳 是 僧 院 的 經 教 體 系, 屬 於 顯 教 ; 而 蓮 師 所 傳 下 的 是 密 續 的 實 修 體 系 63 見 ( 蓮 華 生 大 士,1985) 64 類 似 中 陰 法 教 三 種 死 亡 中 陰 : 臨 終 中 陰 法 性 中 陰 和 投 生 中 陰 的 教 授 要 點, 只 是 在 此 較 為 簡 略 有 關 六 種 中 陰 的 討 論, 參 見 ( 劉 婉 俐,2010:105-130)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11 嚴 格 講 求 次 第 和 顯 密 教 理 相 結 合 緊 密 為 特 點 的 格 魯 派 從 此 意 義 言 之, 阿 底 峽 對 後 弘 期 藏 傳 佛 教 產 生 的 影 響 甚 巨 65 法 尊 法 師 在 其 漢 譯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序 文 中, 說 明 宗 喀 巴 曾 分 別 從 噶 當 派 的 三 支 系 : 教 授 派 教 典 派 和 道 次 第 派 接 受 了 66 完 整 的 道 次 第 教 授, 而 造 出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在 此 論 一 開 頭, 也 說 明 總 攝 一 切 佛 語 扼 要, 遍 攝 龍 猛 無 著 二 大 車 之 道 軌 67 言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乃 匯 集 諸 多 經 要 與 中 觀 學 派 瑜 伽 行 派, 68 依 三 士 道 架 構 而 成 鄭 堆 在 論 阿 底 峽 道 次 第 及 其 傳 承 一 文 中, 也 認 為 : 宗 喀 巴 大 師 對 道 次 第 學 說 最 集 中 最 全 面 的 闡 釋,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著 作 就 是 著 名 的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後 來 其 弟 子 門 徒 及 格 魯 派 歷 代 高 僧 對 該 著 的 闡 釋 注 疏 性 著 作 不 斷 出 現, 我 們 可 以 用 多 如 牛 毛 來 形 容 正 是 由 於 宗 喀 巴 大 師 的 廣 論 和 這 一 代 又 一 代 人 多 如 牛 毛 65 見 石 碩 (2008:56) 66 三 十 九 歲, 在 羅 札 (lho-brag) 從 虛 空 幢 大 師 受 得 內 鄔 蘇 巴 和 僅 哦 瓦 所 傳 的 教 授 派 的 菩 提 道 次 第 教 授, 又 在 扎 廓 (brag-ko) 寺 從 法 依 賢 大 師 受 得 由 博 朵 瓦 傳 鐸 巴 和 霞 惹 瓦 的 教 典 派 的 教 授, 又 從 法 依 賢 學 聖 教 次 第 論, 是 為 菩 提 道 次 第 論 的 依 據 見 ( 宗 喀 巴 大 師,1988:4) 67 見 ( 宗 喀 巴,1988:4) 68 宗 喀 巴 大 師 也 近 似 阿 底 峽 尊 者 在 菩 提 道 燈 論 中 將 密 咒 乘 獨 立 於 般 若 乘 之 後 的 做 法, 另 寫 一 部 專 述 四 部 密 續 修 持 的 密 宗 道 次 第 廣 論, 但 丹 增 在 藏 傳 佛 教 五 大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 五 ) 格 魯 巴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中, 指 出 密 宗 道 次 第 廣 論 不 似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並 非 一 部 修 密 指 南, 密 宗 道 次 第 廣 論 雖 依 次 第 闡 述, 但 絕 非 對 密 續 的 修 法 作 全 面 指 導, 宗 師 在 此 論 中 唯 依 三 量 而 扶 擇 正 理, 斷 諍 去 疑, 安 立 正 宗 其 中 就 各 別 續 部 修 行 的 細 密 分 辨, 廣 引 印 藏 經 論 之 破 立 證 成, 若 於 顯 經 密 續 無 一 定 認 識 者, 閱 之 實 有 如 讀 天 書 之 感 故 宗 師 唯 順 四 續 之 通 則 要 目 內 有 被 忽 略 混 淆 者 作 明 白 的 提 示 解 說 而 已 見 ( 丹 增,1993:9)

112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的 注 疏 性 著 作, 使 得 阿 底 峽 大 師 的 思 想 得 以 承 繼, 流 傳 至 今 69 除 了 格 魯 派 的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外, 其 他 教 派 中 也 有 不 少 重 量 級 的 道 次 第 論 釋, 受 到 阿 底 峽 尊 者 顯 密 融 通 的 影 響 班 班 多 杰 在 試 論 藏 傳 佛 教 的 修 道 次 第 一 文 中, 便 指 出 阿 底 峽 尊 者 圓 寂 後 所 發 展 出 的 噶 當 派, 繼 承 了 其 道 次 第 思 想, 連 帶 引 領 了 其 他 教 派 顯 密 道 次 第 的 產 生 : 噶 當 派 學 者 卓 隆 巴 寫 的 聖 教 次 第 一 書 就 移 植 了 阿 底 峽 的 道 次 第 思 想 阿 底 峽 由 此 成 為 噶 當 派 的 祖 師 爺 從 此, 修 道 次 第 也 就 在 西 藏 佛 教 中 傳 播 開 來, 並 且 顯 教 密 教 都 有 各 自 的 修 道 次 第 例 如, 寧 瑪 派 的 大 圓 滿 法 前 行 論 大 圓 滿 法 正 行 論, 薩 迦 派 的 三 現 論 三 續 論, 噶 舉 派 的 解 脫 莊 嚴 寶 論 和 那 若 六 法, 覺 朗 派 的 修 持 次 第 論, 格 魯 派 的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和 密 宗 道 次 第 廣 論 70 69 鄭 堆 指 出,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有 許 多 解 注, 包 括 宗 喀 巴 大 師 撮 要 寫 出 的 菩 提 道 次 第 略 論 ; 三 世 達 賴 喇 嘛 索 南 嘉 措 (1543-1588) 著 道 次 第 純 金 本 其 注 解 本 五 世 達 賴 喇 嘛 (1617-1682) 著 道 次 第 文 殊 言 教 ; 班 禪 羅 桑 曲 堅 (1570-1662) 著 道 次 第 樂 道 其 注 解 本 傑 尊 羅 桑 益 西 (1663-1737) 著 道 次 第 捷 徑 ; 以 及 宗 喀 巴 的 菩 提 道 次 第 攝 頌 廣 中 略 三 種 與 菩 提 道 次 第 攝 受 求 加 持 頌 ; 加 上 塔 波 阿 旺 紮 巴 的 佛 旨 精 要 一 共 八 種, 稱 做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注 八 種, 上 述 八 種 各 有 不 同 的 傳 授 傳 承, 尤 其 是 因 傳 承 人 之 不 同 而 從 文 殊 言 教 詳 略 兩 種 傳 授 傳 承 傳 出 傳 到 前 藏 地 區 的 衛 傳 和 傳 入 南 方 的 南 傳 兩 種, 這 二 者 又 分 別 有 不 同 的 傳 授 傳 承 見 鄭 堆 (2010:66) 70 見 班 班 多 杰 (2008:14)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13 各 教 派 所 發 展 出 的 顯 密 修 道 次 第, 在 架 構 上 雖 大 同 小 異, 多 半 參 照 阿 底 峽 尊 者 由 顯 入 密 的 漸 道 規 劃, 但 因 各 法 教 傳 承 的 差 異, 各 教 派 的 道 次 第 各 具 特 色 各 有 其 對 漸 道 的 陳 述 比 如 十 九 世 紀 著 名 寧 瑪 派 上 師 巴 楚 仁 波 切 ( 扎 巴 楚 吉 美 卻 吉 旺 波,1808-1887) 所 撰 寫 的 大 圓 滿 前 行 法 普 賢 上 師 言 教 : 大 圓 滿 龍 欽 心 髓 前 行 導 引 ( 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 71, 將 前 行 法 分 為 顯 教 的 六 共 前 行 與 屬 於 密 法 修 持 的 六 不 共 前 行 六 種 與 顯 教 共 通 的 前 行 分 別 是 : 人 身 難 得 生 死 無 常 輪 迴 過 患 因 果 業 報 解 脫 功 德 和 依 止 善 知 識 ( 依 止 上 師 ) 等 ; 而 六 不 共 前 行 則 包 括 : 皈 依 發 菩 提 心 金 剛 薩 埵 供 曼 達 上 師 瑜 伽 古 薩 里 ( 施 身 法 ) 等 而 龍 欽 心 髓 的 前 行 法, 將 皈 依 發 心 都 歸 為 內 不 共 法 教, 是 因 為 在 皈 依 中 又 細 分 了 外 內 密 三 種 皈 依, 內 密 皈 依 都 涉 及 了 密 續 層 面, 且 在 發 心 的 部 分 有 實 修 儀 軌, 故 不 與 顯 教 共 稱 同 樣 的 前 行 法 內 容, 在 各 教 派 甚 至 同 一 教 派 不 同 法 系 的 道 次 第 中, 因 歸 類 方 式 或 論 述 邏 輯 的 差 異, 有 時 會 出 現 不 同 的 排 序, 如 寧 瑪 派 敦 珠 法 王 (Dudjom Rinpoche, 1904-1987) 所 寫 的 解 脫 道 燈 : 前 行 法 教 授 (A Torch Lighting the Way to Freedom: Complete Instructions on the Preliminary Practices), 闡 述 同 屬 大 圓 滿 傳 承 的 另 一 空 行 心 髓, 把 依 止 善 知 識 獨 立 為 道 前 基 礎, 另 述 四 聖 念 轉 心 72 的 共 前 行 : 暇 滿 人 身 生 死 無 常 輪 迴 過 患 因 果 業 報, 以 及 五 不 共 前 行 : 入 道 的 皈 依 修 道 基 礎 的 發 心 淨 障 的 金 剛 薩 埵 法 集 資 的 供 曼 達 與 修 道 核 心 的 上 師 瑜 伽 而 在 格 魯 派 的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中, 則 將 依 止 上 師 與 人 身 71 此 書 有 幾 種 英 譯 和 漢 譯 版 本, 顯 見 其 在 當 代 受 到 的 重 視, 寧 瑪 派 六 大 寺 的 各 法 系 幾 乎 都 以 此 書 為 道 次 第 的 基 礎 教 授 72 在 普 賢 上 師 言 教 六 共 前 行 中 的 前 四 項, 常 被 獨 立 出 來 稱 做 四 聖 念 轉 心, 指 透 過 思 維 這 四 事 將 心 轉 向 法 轉 向 成 佛 之 道

114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難 得 放 在 三 士 道 之 前, 做 為 道 前 基 礎 ; 前 述 四 聖 念 轉 心 的 內 容 73 也 分 散 在 三 士 道 之 中 另 外, 在 薩 迦 派 道 果 的 顯 教 三 現 分 74 與 噶 舉 派 岡 波 巴 所 著 的 解 脫 莊 嚴 寶 論 中, 對 這 些 前 行 內 容 75 的 編 排 綱 目, 也 略 有 差 異 且 各 教 派 顯 密 道 次 第 的 核 心 教 義 ( 最 高 的 見 ) 也 各 有 擇 取 : 寧 瑪 派 噶 舉 派 依 如 來 藏 思 想, 薩 迦 派 的 道 果 較 接 近 唯 識, 而 格 魯 派 則 依 中 觀 應 成 見 藏 傳 佛 教 各 教 派 的 密 乘 次 第, 在 前 行 法 之 後 才 進 入 正 行 76 的 修 持, 依 據 十 四 達 賴 喇 嘛 在 藏 傳 佛 教 世 界 一 書 中 的 闡 釋, 指 出 密 乘 的 修 行 必 須 建 立 在 對 顯 教 教 義 的 完 整 了 解 之 後 方 可 進 行, 這 意 味 你 必 須 有 一 個 完 全 捨 離 苦 因 的 出 離 心, 對 於 二 轉 法 輪 中 所 教 示 的 空 性 有 正 確 的 了 解, 同 時 也 發 了 以 慈 悲 度 眾 生 的 菩 提 心 有 了 這 些 體 悟, 再 配 合 六 度 的 修 行, 使 你 在 顯 密 圓 融 上 奠 定 基 礎, 只 有 這 樣 修 行 密 乘 才 可 能 有 成 77 其 中, 寧 瑪 派 78 薩 迦 派 和 噶 舉 派 都 是 依 四 部 密 續 : 事 部 行 部 瑜 伽 部 無 上 瑜 伽 部 來 劃 分 正 行 的 次 第 唯 寧 瑪 派 獨 創 九 乘 次 第 來 統 攝 三 73 在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中, 下 士 道 有 四 大 部 分 : 人 身 無 常 三 惡 趣 苦 皈 依 三 寶 深 信 業 果 中 士 道 有 四 部 分 : 思 惟 苦 諦 ( 三 有 生 死 過 患 ) 思 惟 集 諦 ( 煩 惱 及 業 流 轉 ) 思 惟 十 二 因 緣 ( 流 轉 還 滅 ) 思 惟 解 脫 生 死 正 道 ( 戒 定 慧 三 學 ) 在 下 中 士 道 中, 含 括 了 四 聖 念 轉 心 的 生 死 無 常 輪 迴 過 患 和 因 果 業 報, 並 加 入 了 四 聖 諦 和 十 二 因 緣 法 上 士 道 則 分 兩 大 部 分 : 發 大 菩 提 心 修 菩 薩 行 ( 六 度 四 攝 與 止 觀 禪 修 ) 74 道 果 包 含 了 大 乘 法 教 的 三 現 分 和 密 法 的 三 續 分 75 這 些 道 次 第 內 涵 的 差 別, 可 參 考 丹 增 一 系 列 探 討 修 道 次 第 的 文 章, 詳 見 參 考 書 目 76 藏 傳 佛 教 的 實 修, 包 含 了 前 行 正 行 結 行 三 部 分, 結 行 通 常 是 迴 向 與 唸 誦 吉 祥 頌 77 見 達 賴 喇 嘛 (1997:90-91) 78 事 部 以 外 部 事 相 為 主, 以 種 種 事 相 上 的 供 養 承 事 等, 來 達 到 自 心 的 清 淨, 注 重 身 語 的 修 習 ; 行 部 則 是 身 語 與 內 心 的 修 持 相 等, 依 本 尊 之 所 行 而 達 到 自 心 的 清 淨 ; 以 修 持 禪 定 之 內 心 修 持 為 主, 以 身 語 之 修 習 為 輔, 即 與 本 尊 相 應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15 乘, 分 為 三 因 乘 : 聲 聞 乘 緣 覺 乘 ( 前 兩 乘 為 小 乘 ) 菩 薩 乘 ( 為 大 乘 ) 與 六 果 乘 : 包 括 外 三 密 的 事 密 行 密 瑜 伽 密, 以 及 內 三 79 密 的 瑪 哈 瑜 伽 阿 努 瑜 伽 阿 底 瑜 伽 ; 此 處 的 內 三 密 即 是 無 上 80 瑜 伽 部, 新 譯 派 則 將 無 上 瑜 伽 部 分 為 父 續 母 續 和 無 二 續 此 外, 格 魯 派 又 將 事 部 行 部 瑜 伽 部 歸 為 下 部, 皆 修 有 相 瑜 伽 和 無 相 瑜 伽, 有 相 瑜 伽 只 觀 修 本 尊, 無 相 瑜 伽 則 兼 修 本 尊 空 性 在 無 上 瑜 伽 部 包 含 了 生 起 次 第 和 圓 滿 次 第 的 各 種 修 持, 一 般 所 知 的 本 尊 法, 如 文 殊 法 觀 音 法 等, 都 兼 具 了 生 圓 次 第 的 觀 修 無 上 瑜 伽 部 的 密 續, 被 視 為 最 高 階 最 深 奧 的 密 法, 密 乘 的 奧 義 最 完 整 地 表 達 在 無 上 瑜 伽 的 教 義 及 修 行 中 81 因 此 各 教 派 的 最 高 法 教, 如 寧 瑪 派 的 大 圓 滿 法 薩 迦 派 的 道 果 噶 舉 派 的 大 手 印 與 那 洛 六 法 等, 都 是 依 據 無 上 瑜 伽 部 的 密 續 發 展 起 來 的 薩 迦 派 的 道 果 主 要 依 據 喜 金 剛 續, 但 喜 金 剛 有 多 種 傳 承, 在 噶 舉 派 瑪 爾 巴 傳 承 中 屬 母 續 在 薩 迦 派 的 金 剛 鬘 為 母 續, 但 在 薩 迦 派 最 主 要 的 毗 魯 巴 傳 承 中 則 屬 於 無 二 續 那 洛 六 法 所 依 的 無 上 瑜 伽 部 有 父 續 的 密 集 金 剛, 母 續 的 摩 訶 摩 耶, 無 二 續 的 勝 樂 喜 金 剛 怖 畏 金 剛 金 剛 空 行 母 時 輪 金 剛 等 大 圓 滿 法 則 源 自 本 初 佛 普 賢 王 如 來, 在 第 一 位 人 間 上 師 極 喜 金 剛 時 將 大 圓 滿 法 的 二 萬 四 千 部 密 續, 集 結 成 六 百 四 十 萬 根 本 頌 三 萬 五 千 品 一 百 八 十 函 文 殊 友 將 大 圓 滿 六 百 四 十 萬 頌 分 為 三 大 部 : 心 部 界 部 口 訣 部 心 部 有 十 八 大 續 三 總 79 又 稱 大 瑜 伽 無 比 瑜 伽 無 上 瑜 伽 瑪 哈 瑜 伽 主 要 是 生 起 次 第 的 修 持, 行 者 在 空 性 中 自 觀 本 尊, 稱 為 誓 句 尊, 再 迎 請 智 慧 尊 融 入 阿 努 瑜 伽 主 要 是 修 持 圓 滿 次 第 ; 而 無 上 瑜 伽 是 生 圓 雙 運 80 父 續 主 要 本 尊 為 密 集 金 剛 母 續 主 要 本 尊 為 喜 金 剛 無 二 續 主 要 本 尊 為 時 輪 金 剛 父 續 著 重 在 方 便 道, 母 續 強 調 智 慧 無 二 續 則 是 方 便 智 慧 雙 運 另 有 無 上 瑜 伽 部 五 大 金 剛 之 說, 指 時 輪 金 剛 密 集 金 剛 大 威 德 金 剛 勝 樂 金 剛 和 喜 金 剛 81 見 達 賴 喇 嘛 (1997:91)

116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續 和 二 十 一 密 續 ; 界 部 有 黑 白 花 三 續, 又 各 有 三 支 分 續 與 九 法 界 ; 口 訣 部 又 分 為 外 內 密 極 密 四 部 分, 極 密 部 舊 譯 為 仰 兌, 即 心 髓, 最 重 要 的 心 髓 有 無 垢 友 傳 下 的 毗 瑪 心 髓 蓮 師 傳 下 的 空 行 心 髓 吉 美 林 巴 取 出 的 龍 欽 巴 尊 者 教 授 龍 欽 心 髓 等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雖 然 後 弘 期 各 教 派 的 顯 密 道 次 第 皆 主 張 以 顯 入 密, 近 似 阿 底 峽 尊 者 菩 提 道 燈 論 中 的 架 構, 但 這 應 是 當 時 印 度 那 瀾 陀 超 戒 寺 等 大 型 佛 學 院 早 已 具 備 融 通 顯 密 82 的 傾 向, 而 非 阿 底 峽 尊 者 首 創, 如 薩 迦 派 的 道 果 源 自 九 世 紀 那 瀾 陀 寺 的 住 持 毗 魯 巴 (Virupa) 83, 在 毗 魯 巴 所 傳 的 金 剛 句 中, 已 出 現 明 確 的 顯 密 次 第, 丹 增 在 藏 傳 佛 教 五 大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 四 ) 薩 迦 巴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一 文 中, 便 表 示 從 毗 魯 巴 大 師 傳 出 道 果 金 剛 句 開 始, 道 果 的 內 容 便 已 無 整 無 闕, 並 不 需 後 代 祖 師 所 增 補 改 造 纔 逐 漸 成 形 道 果 金 剛 句 本 身 的 性 格 本 已 具 備 了 顯 密 合 一 的 整 體 觀 行, 藏 人 尊 稱 為 教 授 寶 藏, 便 是 指 道 果 猶 如 具 足 一 切 教 法 之 寶 庫, 後 代 傳 承 者 的 貢 獻 乃 在 於 以 他 們 的 教 證 二 量 來 詳 釋 細 說 金 剛 句 中 的 各 支 分 教 法 84 由 此 可 知 當 時 印 度 大 乘 佛 教 應 已 注 重 顯 密 雙 修, 只 是 由 阿 底 峽 尊 者 在 西 藏 建 立 了 由 顯 入 密 的 道 次 第 典 範 而 在 廣 佈 流 傳 下 來 82 阿 底 峽 尊 者 十 八 歲 時, 曾 至 超 戒 寺, 向 當 時 的 北 門 法 座 那 洛 巴 學 習 密 法 在 法 尊 法 師 漢 譯 的 阿 底 峽 尊 者 傳 中, 也 提 到 阿 底 峽 尊 者 是 顯 密 雙 修 的 大 師, 不 僅 精 通 小 乘 四 部 ( 大 眾 部 上 座 正 量 一 切 有 部 ) 三 藏, 也 曾 師 事 菩 提 賢 明 了 杜 鵑 阿 縛 都 帝 金 洲 大 師 等 人 學 習 大 乘 發 心 唯 識 中 觀 等 又 從 羅 睺 羅 笈 多 喇 嘛 乞 食 者 等 人 接 受 灌 頂 習 密 83 毗 魯 巴 原 是 精 通 瑜 伽 行 派 的 論 師, 在 秘 密 禪 修 密 法 十 二 年 後, 得 喜 金 剛 佛 母 無 我 母 親 現 授 予 四 種 灌 頂, 在 得 灌 當 天, 毗 魯 巴 即 證 得 初 地 菩 薩 的 見 道 位, 其 後 五 天 又 陸 續 證 得 六 地, 並 據 此 寫 出 金 剛 歌 集, 內 含 喜 金 剛 密 續 的 秘 密 口 傳, 即 道 果 法 教 的 基 礎 84 見 丹 增 (1993d:22)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17 參 顯 密 道 次 第 中 的 身 體 觀 :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在 討 論 了 藏 傳 佛 教 的 顯 密 道 次 第 的 起 源 內 涵 與 見 修 次 第 後, 當 可 瞭 解 藏 傳 佛 教 各 教 派 的 修 行, 都 是 依 據 道 次 第 建 立 的, 不 分 傳 承 法 系, 都 十 分 重 視 與 強 調 道 次 第 即 便 是 無 上 瑜 伽 部 的 最 高 密 法 修 持, 都 離 不 開 見 的 根 道 果 與 修 的 前 行 正 行 結 行 所 構 成 的 道 次 第 因 此 探 討 藏 傳 佛 教 的 身 體 觀, 自 然 也 必 須 將 身 體 置 於 道 次 第 的 法 教 脈 絡 中, 並 參 照 其 見 修 相 輔 的 觀 點 來 討 論, 而 絕 非 能 以 一 般 物 質 性 的 肉 體 視 之 85 在 顯 教 小 乘 大 乘 經 典 中, 已 有 許 多 關 於 佛 身 的 敘 述, 如 一 身 說 ( 法 身 ) 二 身 說 ( 法 身 色 身 ) 三 身 說 等, 在 台 灣 學 86 界 也 不 乏 相 關 論 文 的 探 討 在 藏 傳 佛 教 中, 主 要 的 佛 身 說 是 佛 的 三 身 論, 不 僅 在 皈 依 中, 細 分 三 種 層 次, 將 密 皈 依 視 為 皈 依 自 性 的 三 身 佛, 以 對 應 外 皈 依 的 皈 依 三 寶 與 內 皈 依 的 皈 依 三 根 本, 在 正 行 的 生 圓 次 第 時, 也 談 及 佛 的 三 身 論, 密 切 相 關 如 在 本 尊 法 的 生 起 次 第 階 段 時, 由 空 性 中 生 起 本 尊, 強 調 三 三 摩 地 的 觀 想, 與 佛 的 三 身 相 應 三 三 摩 地, 首 先 觀 空 性 的 實 相 三 摩 地, 觀 一 切 現 象 的 本 性 空 而 成 就 勝 義 菩 提 心 與 法 身 ; 在 空 性 中 生 起 無 量 悲 心, 稱 為 大 悲 三 摩 地, 成 就 世 俗 菩 提 心 與 報 身 ; 兩 者 合 一, 自 悲 空 雙 運 中 生 起 一 種 子 字, 稱 為 因 三 摩 地, 由 種 子 字 放 光, 淨 化 情 器 世 界 與 一 切 有 情 後, 自 心 再 度 地 變 成 種 子 字, 轉 成 本 尊 的 清 淨 顯 相 悲 智 不 二, 周 遭 的 壇 城 眷 屬 是 一 切 85 參 見 增 一 阿 含 經 卷 二 十 一 雜 阿 含 經 卷 二 十 六 分 別 功 德 論 卷 二 佛 地 經 論 卷 七 入 楞 伽 經 卷 六 偈 頌 品 十 地 經 論 卷 三 維 摩 經 首 楞 嚴 經 涅 盤 經 華 嚴 經 等 86 如 陳 華 玉 的 碩 士 論 文 探 究 原 始 佛 教 部 派 佛 教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佛 身 的 本 質 與 演 變 討 論 從 原 始 佛 教 部 派 佛 教 到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中 佛 身 論 的 演 變 另 蔣 義 斌 天 臺 宗 懺 儀 與 身 體 一 文, 也 從 般 舟 三 昧 論 及 自 身 即 佛 身 的 觀 想, 見 蔣 義 斌 (2007:55-95)

118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現 象 的 清 淨 化 現, 行 者 安 住 在 身 語 意 的 三 密 中, 視 一 切 相 為 本 尊 身 一 切 語 為 咒 音 一 切 意 為 智 慧, 這 便 是 生 起 次 第 主 要 的 修 持 內 涵 在 圓 滿 次 第 的 部 分, 主 要 是 修 持 各 種 脈 氣 明 點 的 內 在 瑜 伽 ( 噶 舉 派 稱 心 氣 瑜 伽 ), 使 氣 入 中 脈, 生 起 樂 空 不 二 的 87 四 喜, 因 各 教 派 有 傳 承 的 特 殊 口 訣 教 授, 必 須 接 受 過 灌 頂 方 能 修 習, 在 此 不 便 討 論 另 外, 在 六 種 中 陰 法 教 的 三 種 死 亡 中 陰 : 臨 終 中 陰 法 性 中 陰 投 生 中 陰, 也 是 透 過 這 三 種 死 亡 的 階 段 來 分 別 成 就 法 身 報 身 和 化 身 除 了 特 殊 的 佛 三 身 論 外, 筆 者 依 前 述 的 顯 密 道 次 第 脈 絡, 認 為 藏 傳 佛 教 的 身 體 觀, 依 道 次 第 的 顯 密 架 構 呈 現 出 兩 個 主 要 的 身 體 論 述 : 一 是 前 行 法 中 的 人 身 難 得, 代 表 殊 勝 珍 貴 的 人 身 觀 ; 以 及 二 在 正 行 中 的 神 聖 身 體 觀, 即 將 自 己 的 身 體 視 為 神 聖 本 然 清 淨 的 觀 點 ( 根 ), 再 透 過 生 起 次 第 的 本 尊 觀 88 修 與 圓 滿 次 第 微 細 身 ( 氣 脈 明 點 與 三 脈 ) 的 修 持 ( 道 ), 使 本 俱 的 佛 性 智 慧 與 功 德 彰 顯 ( 果 ), 證 得 佛 身 與 佛 智, 亦 即 五 89 方 佛 的 五 智 為 此, 在 正 行 的 神 聖 身 體 觀 觀 修 過 程 中, 也 涵 攝 了 密 乘 修 持 的 根 道 果 完 整 次 第 有 關 前 行 法 中 闡 述 身 體 的 珍 貴 難 得 觀 點, 以 敦 珠 法 王 的 解 脫 道 燈 : 前 行 法 教 授 為 例, 在 陳 述 四 共 前 行 之 暇 滿 人 身 時, 除 了 解 說 八 無 暇 十 圓 滿 來 定 義 何 謂 暇 滿 之 珍 貴 人 身 外, 也 透 過 因 譬 喻 和 數 量 等 方 面, 來 強 調 人 身 的 難 得 另 一 方 面, 87 四 喜 是 四 脈 輪 : 頂 喉 心 臍 輪 清 淨 後 所 生 之 次 第 覺 受, 分 別 為 喜 離 喜 妙 喜 與 俱 生 喜 88 本 尊 的 觀 修 又 分 為 對 生 本 尊 自 生 本 尊 兩 種, 生 本 尊 是 先 由 空 性 中 觀 出 本 尊, 再 將 本 尊 的 清 淨 相 融 入 自 身, 轉 化 己 身 的 染 污 ; 而 自 生 本 尊 的 觀 想, 則 是 在 一 開 始 就 從 空 性 中 將 自 己 觀 為 清 淨 的 本 尊 相 89 中 央 毗 盧 遮 那 佛 的 法 界 體 性 智 東 方 不 動 佛 的 大 圓 鏡 智 南 方 寶 生 佛 的 平 等 性 智 西 方 阿 彌 陀 佛 的 妙 觀 察 智 與 北 方 不 空 成 就 佛 的 成 所 作 智, 代 表 五 蘊 的 清 淨 面 向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19 在 珍 貴 無 比 的 人 身 觀 之 後, 又 立 即 解 說 生 死 無 常 與 輪 迴 過 患 ( 六 道 之 苦, 尤 其 是 人 道 中 的 三 苦 八 苦 ), 形 成 另 一 種 危 機 四 伏 痛 苦 無 常 的 身 體 觀, 兩 者 相 輔 相 成, 目 的 是 在 勸 說 行 者 生 起 深 切 的 出 離 心, 並 好 好 珍 惜 利 用 這 個 難 得 的 人 身, 以 投 入 修 道, 究 竟 解 脫 輪 迴 之 苦 此 外, 在 前 行 法 中, 往 往 也 將 身 體 比 喻 為 法 器, 以 凸 顯 身 體 在 佛 法 修 行 中 的 基 礎 地 位 ; 而 在 無 上 瑜 伽 部 的 四 種 灌 頂, 將 第 一 灌 清 淨 身 體 去 除 與 身 相 關 的 一 切 障 礙, 稱 做 瓶 灌, 也 有 類 似 的 隱 喻 意 義 綜 言 之, 無 上 瑜 伽 部 的 密 法, 認 為 在 我 們 凡 夫 身 的 心 相 續 之 90 中, 即 具 備 成 佛 的 本 俱 佛 性, 對 於 這 個 俱 生 佛 性, 寧 瑪 派 大 圓 91 滿 法 稱 之 為 基 明 光 或 本 覺, 透 過 智 慧 與 方 便 雙 運 的 方 便 道 修 持, 而 迅 速 證 得 母 明 光, 即 母 子 相 會 而 證 得 佛 果 很 多 人 對 密 乘 修 持 的 誤 解, 是 在 於 忘 記 密 乘 極 為 強 調 方 便 與 智 慧 雙 運, 亦 即 前 述 阿 底 峽 尊 者 在 菩 提 道 燈 論 中 的 諄 諄 誨 示, 若 無 方 便 與 智 慧 雙 運, 都 陷 入 邊 見 或 誤 入 歧 途, 且 高 階 密 法 的 修 持, 絕 對 必 須 依 止 上 師 受 灌, 且 具 備 成 就 的 徵 兆 後 方 能 繼 續, 如 果 沒 有 清 楚 的 道 次 第 概 念 或 接 受 正 規 的 灌 頂 口 傳 講 解, 只 是 道 聽 途 說 或 胡 亂 瞎 修, 只 有 墮 入 地 獄 一 途 此 外, 密 乘 本 尊 法 的 修 持, 也 強 調 對 性 別 的 超 越, 形 成 另 一 種 特 殊 的 超 越 性 別 身 體 觀, 如 美 國 學 者 葛 羅 絲 (Rita Gross) 在 90 即 究 竟 一 乘 寶 性 論 等 如 來 藏 系 經 論 中 所 言 的 如 來 藏 91 在 噶 舉 派 的 大 手 印 教 法 中, 稱 為 根 大 手 印 ; 在 時 輪 金 剛 續 中 也 非 常 強 調 明 光 的 基 礎 本 心, 稱 之 為 遍 一 切 金 剛 虛 空 達 賴 喇 嘛 認 為 寧 瑪 派 大 圓 滿 法 在 證 得 明 光 ( 淨 光 根 本 心 ) 上 有 殊 勝 之 處, 他 引 龍 欽 心 髓 祖 師 吉 美 林 巴 心 子 第 三 世 多 竹 千 晉 美 丹 貝 尼 瑪 (1865 1926) 的 說 法, 指 出 無 上 瑜 伽 非 常 強 調 淨 光 跟 本 心 的 探 究 與 開 展, 大 圓 滿 教 法 也 一 樣, 只 是 名 稱 不 同 而 已 而 無 上 瑜 伽 開 展 根 本 心 的 方 法 是 漸 進 的, 從 生 起 次 第 逐 步 修 到 圓 滿 次 第, 最 後 證 悟 淨 光 相 對 的, 大 圓 滿 教 法 證 悟 淨 光 不 是 漸 進 的, 而 是 從 一 開 始 就 運 用 本 覺 直 接 契 入 淨 光 心 見 達 賴 喇 嘛 (1997:124)

120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女 性 主 義 反 思 的 花 環 : 四 十 年 的 宗 教 探 索 (A Garland of Feminist Reflections: Forty Years of Religious Exploration) 一 書 中, 表 示 許 多 金 剛 乘 的 修 行, 是 要 轉 化 成 規 未 證 悟 的 身 語 意 成 為 證 悟 的 身 語 意, 亦 即 能 顯 現 人 類 真 正 清 明 與 光 明 而 非 暫 時 迷 惑 狀 態 的 身 語 意 92 這 種 身 體 的 可 變 性, 在 藏 傳 佛 教 金 剛 乘 中 尤 為 明 顯, 主 要 是 金 剛 乘 擅 長 藉 助 視 覺 圖 徵 來 呈 現 證 悟 之 身 的 狀 態, 於 是 在 金 剛 乘 的 儀 軌 修 持 中, 便 出 現 另 一 種 特 殊 的 身 體 可 變 性 將 凡 俗 之 身 轉 變 為 神 聖 之 身, 在 自 觀 本 尊 的 常 見 禪 修 中, 修 者 觀 想 他 自 己 或 她 自 己 是 所 修 的 本 尊, 修 者 的 性 別 與 所 修 本 尊 的 性 別 之 間, 根 本 沒 有 任 何 關 聯, 因 此 男 性 照 例 觀 想 自 身 是 女 性 的 本 尊, 女 性 則 觀 想 自 身 是 男 性 本 尊 93 這 種 觀 修, 除 了 轉 化 對 身 體 的 世 俗 認 知 外, 也 培 養 了 一 種 對 性 別 意 識 的 跨 越 與 超 越, 其 目 的 在 訓 練 修 行 者 消 除 對 一 般 所 見 的 執 著, 以 轉 換 成 清 淨 見, 當 中 自 然 也 包 括 了 對 性 別 的 僵 化 認 知 另 外, 葛 羅 絲 也 指 出 在 藏 傳 佛 教 中 的 佛 父 佛 母 雙 運, 除 了 表 喻 空 性 與 智 慧 外, 更 強 調 陰 性 特 質 陽 性 特 質 的 平 等 性 與 無 別 (nonduality), 要 了 解 金 剛 乘 修 法 從 未 說 過 男 人 就 是 陽 性 特 質 的 化 現 女 人 是 陰 性 特 質 的 化 現, 這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雖 然 這 點 常 被 外 界 所 忘 卻 每 個 人, 不 管 男 人 或 女 人, 都 需 要 同 時 開 展 智 慧 與 空 性 94 亦 即 每 位 修 行 者 都 必 須 認 為 自 己 同 時 具 備 佛 父 佛 母 的 清 淨 特 質, 為 此, 刻 意 凸 顯 哪 一 面, 都 落 入 了 偏 狹 的 知 見 陷 阱 中 因 此, 總 結 藏 傳 佛 教 的 身 體 觀, 有 殊 勝 的 人 身 觀 神 聖 的 身 體 觀 與 超 越 性 別 的 身 體 觀 三 大 類 別, 從 上 文 的 討 論 中, 應 可 概 略 瞭 解 到 藏 傳 佛 教 的 身 體 觀 與 道 次 第 的 密 切 關 連, 也 佐 證 了 筆 者 在 此 文 中 提 出 以 道 次 第 觀 察 藏 傳 佛 教 身 體 觀 的 論 述 脈 絡 92 見 Gross(2009:7) 93 見 Gross(2009:9) 94 見 Gross(2009:205)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21 參 考 書 目 -----(1992b.11) 藏 傳 佛 教 五 大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 一 ), 內 明 第 248 期 : 頁 3-11 -----(1993a.3) 藏 傳 佛 教 五 大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 二 )--- 迦 當 巴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內 明 第 252 期 : 頁 12-18 -----(1993b.6) 藏 傳 佛 教 五 大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 三 )--- 迦 舉 巴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內 明 第 255 期 : 頁 8-14 -----(1993c.9) 藏 傳 佛 教 五 大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 四 )--- 薩 迦 巴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內 明 第 258 期 :17-23 -----(1993d.11) 藏 傳 佛 教 五 大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 五 )--- 格 魯 巴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內 明 第 260 期 : 頁 3-10 土 觀 羅 桑 卻 吉 尼 瑪 著, 劉 立 千 譯 (2000) 土 觀 宗 派 源 流 : 講 述 一 切 宗 派 源 流 和 教 義 善 說 晶 鏡 史 北 京 : 民 族 出 版 社 丹 增 (1992a.6) 藏 傳 佛 教 的 修 行 道 次 第, 內 明 第 243 期 : 頁 13-17 丹 增 (1993) 藏 傳 佛 教 五 大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 五 ) 格 魯 巴 傳 承 的 修 道 次 第, 內 明,260:9 尹 邦 志 張 煒 明 (2008.12) 桑 耶 寺 的 香 火 禪 定 目 炬 和 拔 協 對 吐 蕃 宗 論 起 因 的 不 同 敍 述, 西 南 民 族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科 版 ) 2008 年 第 12 期 : 頁 253-260 巴 臥 祖 拉 陳 瓦 著, 黃 顥 周 潤 年 譯 (2010) 賢 者 喜 宴 吐 蕃 史 譯 注 北 京 : 中 央 民 族 大 學 出 版 社 布 頓 仁 欽 著, 郭 和 卿 譯 (1988) 布 頓 佛 教 史 ( 上 冊 ), 世 界 佛 學 名 著 譯 叢 69 冊 台 北 : 華 宇 出 版 社 石 碩 (2008.2) 從 拔 協 的 記 載 看 藏 傳 佛 教 后 弘 期 上 下 兩 路 弘 傳 的 不 同 特 點 及 歷 史 作 用, 西 藏 研 究 2008 年 第 2 期 : 頁 51-58 呂 建 福 (1995) 中 國 密 教 史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122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呂 澂 (2004) 印 度 佛 學 源 流 略 講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沈 衛 榮 (2005.7) 無 垢 友 尊 者 及 其 所 造 頓 入 無 分 別 修 習 義 研 究,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學 報 第 10 期 : 頁 81-117 周 拉 (2009.5) 論 蓮 花 戒 修 習 次 第 論 三 篇 對 藏 傳 佛 教 的 影 響, 法 音 2009 年 第 5 期 : 頁 31-38 周 拉 (2010) 蓮 花 戒 名 著 : 修 習 次 第 論 研 究 北 京 : 宗 教 文 化 出 版 社 宗 喀 巴 大 師 著, 法 尊 法 師 譯 (1988)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台 北 : 文 殊 出 版 社 宗 喀 巴 大 師 著, 法 尊 法 師 譯 (1988) 菩 提 道 次 第 廣 論 台 北 : 文 殊 出 版 社 拔 塞 囊 著, 佟 錦 華 黃 布 凡 譯 (1990) 拔 協, 成 都 : 四 川 民 族 出 版 社 松 巴 堪 欽 益 西 班 覺 著, 蒲 文 成 才 讓 譯 (1994) 如 意 寶 樹 史, 蘭 州 : 甘 肅 民 族 出 版 社 法 尊 法 師 譯 (1977) 阿 底 峽 尊 者 傳 台 北 : 佛 教 出 版 社 娘 尼 瑪 沃 色 藏 文 (1988) 娘 氏 宗 教 源 流 拉 薩 : 西 藏 人 民 出 版 社 班 班 多 杰 (2008.9) 試 論 藏 傳 佛 教 的 修 道 次 第, 青 海 民 族 學 院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 版 ) 第 34 期, 第 4 卷 : 頁 9-18 張 福 成 (1993.7) 阿 底 峽 菩 提 道 燈 內 容 研 究, 中 華 佛 學 學 報 第 6 期 : 頁 329-349 陳 玉 蛟 (1990) 阿 底 峽 與 菩 提 道 燈 釋 台 北 : 東 初 出 版 社 陳 華 玉 (2008) 探 究 原 始 佛 教 部 派 佛 教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佛 身 的 本 質 與 演 變 台 北 : 華 梵 大 學 東 方 人 文 思 想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堪 千 創 古 仁 波 切 著, 陳 琴 富 譯 (2007) 成 佛 的 藍 圖 台 北 : 橡 樹 林 出 版 社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23 黃 敏 浩 劉 宇 光 (2001.7) 桑 耶 論 諍 中 的 大 乘 和 尚 見 頓 入 說 的 考 察,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學 報 第 六 期, 頁 151-180 達 賴 喇 嘛 著, 陳 琴 富 譯 (1997) 藏 傳 佛 教 世 界 台 北 : 立 緒 出 版 社 劉 婉 俐 (2010) 從 西 藏 度 亡 經 的 英 譯 看 中 陰 法 教 的 生 存 體 系 與 臨 終 解 脫 教 示, 生 命 教 育 研 究,2, 2:105-130 台 北 : 台 大 出 版 社 蓮 華 生 大 士 著, 劉 銳 之 譯 (1985) 密 咒 道 次 第 寶 鬘 釋 ( 台 北 : 密 乘 出 版 社 ) 蓮 華 生 大 士 著, 劉 銳 之 譯 (1985) 密 咒 道 次 第 寶 鬘 釋 台 北 : 密 乘 出 版 社 蔣 義 斌 (2007.6) 天 臺 宗 懺 儀 與 身 體,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學 報 第 13 期 : 頁 55-95 鄭 堆 (2010.2) 論 阿 底 峽 道 次 第 及 其 傳 承, 中 國 藏 學 2010 年 第 2 期 : 頁 60-66 戴 密 微 著, 耿 昇 譯 (1994) 吐 蕃 僧 諍 記 台 北 : 商 鼎 文 化 出 版 社 Dudjom Rinpoche(2011). A Torch Lighting the Way to Freedom: Complete Instructions on the Preliminary Practices. trans. 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Boston: Shambhala. Gross, Rita(2009). A Garland of Feminist Reflections: Forty Years of Religious Explor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ongtrül, Jamgön(1987). The Great Path of Awakening: The Classic Guide to Lojong. trans. Ken McLeod. Boston: Shambhala. Patrul Rinpoche(1998). The 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 2 ed. trans. 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Boston: Shambhala.

124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 Ponlop, Dzogchen Rinpoche(20060). Mind Beyond Death. Ithaca, Snow Lion Publications. Tharchin, Lobsang(1997). The Essence of Mahayana Lojong Practice: An Oral Commentary to Geshe Langri Tangpa's Mind Training in Eight Verses. Illustrated ed. Howell: Mahayana Sutra & Tantra Press. Thrangu, Rinpoche(2002). Essential Practice. Ithaca: Snow Lion Publications, 2002. Trichen, Chogay Rinpoche(1983). History of the Sakya Tradition. trans. Jennifer Scott. Bristol: Ganesha Press. Trungpa, Chogyam(1993). Training the Mind and Cultivating Loving-Kindness. Boston: Shambhala.

珍 貴 與 神 聖 的 身 體 : 藏 傳 佛 教 道 次 第 與 身 體 觀 125 Precious and Sacred Body: Body Discourse and Lamrim in Tibetan Buddhism LIU Wan-Li Assistant Professor, Dep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Huafan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discourse and lamrim (stages of practice) in Tibetan Buddhism. Through various transformative training exercises to change our normal view of the physical body, body discourse comprises profound, multiple views of the body in Tibetan Buddhism, proving that the body actuall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on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 The exploration of body discourse in lamrim reveals the gradual path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clarifies some misunderstandings that assume Tibetan Buddhism merely adopted Tantric practices. From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ibetan lamrim, it is shown that Tantric practices are in fact based on Mahayana teachings, especially the core doctrines of compassion, Bodhicitta (the enlightened mind), and Shunyata (emptiness). Together they build up a view of the spiritual body as precious and sacred. In addition, body discourse can be found in some important teachings, such as the Dzogchen and Bardo teachings in the Nyingma tradition. This also shows some rare ways of viewing the body in Tibetan Buddhism. Keywords: Body, Tibetan Buddhism, gradual path, stages of practice

126 輔 仁 宗 教 研 究 第 二 十 七 期 (2013 年 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