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01.....].doc



Similar documents
跨 界 的 視 野 壹 緒 論 工 作 動 機 (Task motivation) 是 美 國 Harvard 大 學 教 授 Teresa M. Amabile, 歸 納 歷 年 研 究 所 建 構 之 創 造 力 成 份 模 式 (Componential Model of Creativity

<4D F736F F D20B169A7B1B4402EB1E4B3C7A6702EB169B061B0B7>

穨e235.PDF

ming.PDF

Microsoft Word - 0目錄.doc

六 到 八 歲 兒 童, 設 計 並 發 展 一 套 以 van Hiele 幾 何 思 考 層 次 理 論 為 基 礎 的 悅 趣 化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取 名 為 米 德 玩 形 狀, 同 時 探 討 低 年 級 學 童 在 使 用 本 數 位 教 材 之 後, 在 平 面 幾 何 的

第一章

i-v

<4D F736F F D DB3AFC3FDA4E52DBDD7A4E5A5FEA4E52E646F63>

1

i

目 录


紋 (2002) 之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目 前 有 15% 以 上 身 心 健 全 的 學 生, 由 於 種 種 因 素, 無 法 受 惠 於 主 流 數 學 教 學 中 的 教 材 和 教 法, 導 致 學 生 在 數 學 學 習 的 挫 敗, 因 此 我 們 應 該 更 認 真 思 考

生涯規劃團體尊女性幼教人員生涯規劃行為之輔導效果

Vygotsky的中介讀寫教學模式

59 1 MSLQ 2. MSLQ 2. 1 被 试 Kuhl 1987 Corno & Kanfer 1993 D rnyei % 111 commitment control strategies 37% 65 21% % metac

2010, spring, v12, n1

Microsoft Word ¶À°ê¾±¼B²»³q.doc

幼兒戲劇教學策略之個案研究

...|

<4D F736F F D F30335FB8EAB054ACECA7DEBFC4A44AB0EAA470A743A67EAFC5A5CDACA1BDD2B57BB3D0B379ABE4A6D2B1D0BEC7A4A7ACE3A8735FB6C0A871ACC32E646F63>

44(1) (1) (4) (4) 63-88TSSCI Liu, W. Y., & Teele S. (2009). A study on the intelligence profile

小組工作定義 (Lee, 1999)

13-4-Cover-1

1362 A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Probability Concepts on Sixth-Grade Students Hsin-Chien Tsai Chi-Tsuen Yeh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Abstrac

壹 前 言 後 設 幼 兒 圖 畫 書 為 近 年 來 新 興 的 一 股 風 潮, 越 來 越 多 的 圖 畫 書 作 家 嘗 試 此 種 創 作 型 態, 不 僅 獲 得 高 度 藝 術 評 價, 在 學 術 研 究 上 亦 顯 示 其 對 幼 兒 各 方 面 發 展 深 具 正 面 意 義 雖

作 主 动 追 求 知 识 获 取 技 能, 在 心 理 和 生 理 上 都 非 常 积 极 的 个 体 (Zimmerman & Pons, 1986) 在 此 期 间, 自 我 效 能 感 (self-efficacy) 自 我 控 制 (self-control) 自 我 管 理 (self-

穨report.PDF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小學社會科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56

一段“蝶蝶”上休的生命教育故事

(單位名稱)大事記---96學年度(96

Microsoft Word - 科學教育第51期.doc

研 究 的 信 念, 這 種 信 念 會 影 響 個 人 對 活 動 的 選 擇 繼 續 努 力 與 動 機 的 堅 持 度, 以 及 精 熟 的 表 現 水 準, 換 言 之, 影 響 為 出 現 的 因 素, 不 只 是 增 強 作 用 造 成 的, 還 包 括 個 人 的 自 我 知 覺 及

計畫申請書

國 際 藝 術 教 育 學 刊 壹 緒 論 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兒 童 在 成 長 的 過 程 中, 是 藉 著 不 斷 的 活 動 與 探 索 來 學 習 並 促 進 生 理 的 成 長 為 了 達 到 生 理 發 展 的 平 衡, 兒 童 天 生 對 肢 體 活 動 有 所 渴 求,

Microsoft Word - You_Be_the_Bad_Guy.doc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of Civil Service by Applying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Ci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 M. 20

<4D F736F F D20B1D0A87C2D312DABC4B4A3AEC9B4C1B943C0B8BCCBBBAAA4A7ACE3A8732DBDB2A8CEBF50A142B7A8B251A6B62E646F63>

untitled

IJDMD

( 五 ) 重 要 日 期 : 開 放 投 稿 日 :2016 年 1 月 11 日 ( 星 期 一 ) 起 投 稿 截 止 日 : 延 後 至 2016 年 4 月 11 日 ( 星 期 一 ) 下 午 5 時 止 論 文 全 文 審 查 結 果 公 告 日 :2016 年 4 月 22 日 (

1224東華特教52期.indd

Microsoft Word - «JºÕ¶í.doc

论文集10.12.doc

untitled

ARCLE No.2

untitled

<4D F736F F D D DA7DAB0EAAE76B8EAB0F6A87CAABAC075B6D5BB50B0DDC3445FADD7A7EF5F2E646F63>

豐佳燕.PDF

2011年南臺灣教育論壇

穨CY03518.PDF

I

Microsoft Word doc

投影片 1

第一章 緒論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tember, 2013, Vol. 8, No. 2, pp Fro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iversity to Study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for

西方心理輔導理論與實踐的臺灣本土化研究

世界各國為追求經濟發展及提升競爭力致力於教育改革,以提高教育品質,教師在椒玉品質中具有關鍵性的地位,各國為確保師資品質一致無不進行師資培育改革政策的推動


1封面

On Macro-Planning for China s English Education from Elementary to Tertiary Level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EI Deming ZHAO Meijuan Abstract This p

English Language

計 畫 案, 本 系 預 計 三 場 校 外 參 訪 活 動, 簡 述 如 下 : 參 訪 日 期 :3 月 28 日 ( 三 ), 參 訪 地 點 : 暨 南 大 學 集 集 小 鎮 參 訪 日 期 :4 月 27 日 ( 五 ), 參 訪 地 點 : 大 里 國 際 兒 童 英 語 村 國 立

TWGHs S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課程與教學季刊》

(Microsoft Word \275\327...doc)

F4ChoiceOfSubjects2008

2014 提升中小學補救教學成效之理論與實務研討論壇 壹 緒論 一 研究動機 數學教育是全民性的 應使每一位學生的資賦都能獲得充分的實現與發展 每一位學生都能擁有最適合自己的教育 台灣國中小學生的數學能力 在國際評 比上雖然都名列前茅 但是學習落後的學生比例卻也高於世界平均 近年來教育 行政部門也越

課程實踐與教學創新

<4D F736F F D FA764AB57BB5420B67DB1D2A741AABAA668A4B8B5F8B3A5202D20B0B7B164ACDDABDDA668A4B8A9CAA74FA149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學校及系組招生規定( _054014)-緬甸適用.docx

Microsoft Word - S.3 guide book 15-16

McGraw-Hill School Education Group Physics : Principles and Problems G S 24

1

62 互 動 性 裝 置 藝 術 對 幼 保 系 學 生 壓 力 情 緒 療 癒 影 響 之 案 例 探 究 62 壹 緒 論 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根 據 財 團 法 人 董 氏 基 金 會 於 2008 年 1 對 大 學 生 主 觀 壓 力 來 源 與 憂 鬱 情 緒 相 關 性 研

以 项 目 写 作 促 进 英 专 学 生 思 辨 能 力 培 养 的 实 证 研 究 2 文 献 回 顾 2.1 何 为 思 辨 思 辨 不 是 一 个 新 概 念 礼 记 中 庸 第 19 章 就 有 博 学 之, 审 问 之, 慎 思 之, 明 辨 之, 笃 行 之 的 说 法 在 以 分 析

(170) 2 Key Words: teacher evalu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mative evaluation


1988 Demo & Acock 1988 Demo & Acock Richard & Cynthia % 1996 Feigelman

<4D F736F F D20322EA764AC57C0732DA668B443C5E9B1D0BEC7A4E8AED7B9EFB0EAA470B4BCAFE0BBD9C3AABEC7A5CDAEC9B6A1B7A7A9C0BEC7B2DFA6A8AEC4A4A7BC76C5545FA7EF32>

新 竹 縣 教 育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一 期 民 100 年 12 月 Guo,Na-Yi Teacher of Chu-Bei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was to examine the

STEAM STEAM STEAM ( ) STEAM STEAM ( ) 1977 [13] [10] STEM STEM 2. [11] [14] ( )STEAM [15] [16] STEAM [12] ( ) STEAM STEAM [17] STEAM STEAM STEA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 卷‧第 期

1

pc2-28目錄.doc

幼 兒 教 育 年 刊 改 善 一 位 幼 兒 岡 儕 關 係 之 行 動 研 究 莊 淑 婷 台 中 市 黎 明 國 民 小 學 附 設 幼 稚 園 團 長 謝 瑩 慧 國 立 台 中 教 育 大 學 幼 兒 教 育 學 系 副 教 授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如 何 協 助 被 拒

untitled

穨應用布魯納教學論於中文教學

國小三年級閱讀理解教學行動研究

鷹 架 寫 作 教 學 對 於 提 升 國 小 學 生 描 述 能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摘 要 本 研 究 採 取 行 動 研 究 的 方 法, 旨 在 運 用 鷹 架 的 策 略 提 升 學 生 描 述 能 力 以 花 花 國 小 六 年 級 七 班 三 十 五 個 學 生 作 為 研 究 對

明新科技大學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寫須知

<4D F736F F D E205FC1DCBD5A5F20A4A4B1D0A46A20A6F3BC7AB873A142A5C3A4ABA5BFAA5A5F3132A67EB0EAB1D0A6B3B0DDC344A148B657C342A4F1A7C7A148AE76B8EAB0F6A87CA148BEC7AED5A8EEABD7A1492E646F63>

DaTEAsia_vol 2.pdf

Holonomy是Costa 與 Garmston引自Arthur Koestler的觀點,其意義指的是,教師不但具有個別自主性,而且同時與團體相互依賴

234 Y Keyboard

Transcription:

師 大 學 報 : 教 育 類 ( 創 造 力 特 刊 ) 民 國 95 年,51,1-27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葉 玉 珠 葉 玉 環 李 梅 齡 彭 月 茵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師 資 培 育 中 心 台 北 市 威 利 幼 稚 園 新 竹 市 上 館 國 小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摘 要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強 調 引 導 參 與 者 發 揮 其 想 像 力 與 模 仿 力, 利 用 肢 體 及 口 語 表 達 情 緒, 在 團 體 互 動 過 程 中 增 進 人 際 溝 通 的 技 巧, 以 達 到 身 心 統 合 的 教 育 目 的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目 的 為 :( 一 ) 透 過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來 啟 發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 二 ) 透 過 行 動 研 究 提 升 教 師 的 專 業 知 能 與 專 業 成 長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參 與 者 為 台 北 市 某 幼 稚 園 4 位 教 師 及 大 中 班 幼 兒 19 人 本 研 究 採 行 動 研 究 設 計 ; 所 使 用 的 工 具 包 括 幼 兒 創 造 力 測 驗 多 元 智 能 檢 核 表 訪 談 問 題 及 數 位 設 備 等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結 論 為 :( 一 )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有 助 於 幼 兒 創 造 力 的 啟 發, 尤 其 是 在 新 奇 性 的 表 現 上 ;( 二 )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有 助 於 幼 兒 學 習 動 機 的 提 升 ; ( 三 ) 行 動 研 究 的 歷 程 有 助 於 教 師 對 創 造 力 教 學 知 能 的 改 善 以 及 教 學 行 動 力 的 提 升 關 鍵 字 : 幼 兒 行 動 研 究 專 業 成 長 創 作 性 戲 劇 創 造 力 壹 緒 論 小 毛 蟲 最 大 的 心 願 就 是 : 但 願 我 是 蝴 蝶 一 對 炫 麗 的 翅 膀, 代 表 的 是 自 信 與 希 望 無 限 每 個 孩 子 都 希 望 自 己 有 一 對 翅 膀, 能 乘 著 翅 膀, 徜 徉 在 天 馬 行 空 的 想 像 中, 在 無 拘 無 束 中 探 索 未 知 世 界, 學 習 成 長 Dacey 和 Levinos 以 學 習 有 其 關 鍵 期 的 觀 點 探 討 創 造 力 的 發 展 過 程 提 出 :0~5 歲 是 創 造 力 的 第 一 個 顛 峰 期 ( 引 自 李 梅 齡,2004);Arasteh(1976) 也 認 為 創 造 力 的 發 展 有 所 謂 的 關 鍵 期, 其 也 特 別 強 調 創 造 力 發 展 的 第 一 個 關 鍵 期 是 在 5~6 歲 之 間 可 見, 學 齡 前 時 期 是 創 意 潛 能 開 發 一 個 非 常 重 要 的 時 期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是 透 過 戲 劇 來 進 行 的 教 學 活 動 及 方 法 ; 其 教 學 過 程 強 調 引 導 參 與 者 發 揮 其 想 像 力 與 模 仿 力, 利 用 肢 體 及 口 語 充 份 表 達 情 緒 及 感 受, 在 團 體 互 動 過 程 中 增 進 人 際 溝 通 的 技 巧, 以 達 到 身 心 統 合 以 達 成 人 格 的 培 育 此 外, 在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中, 幼 兒 藉 由 所 扮 演 的 各 種 人 物 去 面 對 去 經 歷 其 生 活 周 圍 可 能 遭 遇 的 各 種 情 況, 透 過 假 設 的 情 況, 在 遊 戲 中 學 習 口 語 的 表 達 與 與 嘗 試 解 決 問 題, 可 以 協 助 幼 兒 建 立 適 應 社 會 的 能 力 並 激 發 其 創 造 力 Annarella(1999) 便 指 出, 以 戲 戲 方 式 進 行 教 學, 有 助 於 學 生 進 行 擴 散 性 思 考 增 加 創 意 想 法 的 產 量 因 此, 本 研 究 嘗 試 透 過 行 動 研 究, 以 現 場 教 師 及 創 作 性 戲 劇 專 家, 進 行 創 作 性 戲 劇 的 協 同 教 學, 以 啟 發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近 年 來 生 育 率 銳 減, 每 一 位 幼 兒 都 是 父 母 心 中 的 寶 貝, 在 父 母 的 極 力 呵 護 下, 幼 兒 們 在 生 活 自 理 能 力 及 情 緒 處 理 上 都 呈 現 依 賴 及 被 動 的 態 度, 受 挫 力 低 過 於 自 我 不 能 面 對 問 題 等 等 發 展 的 問 題 一 一 出 現 在 幼 稚 園

2 葉 玉 珠 中 如 何 運 用 戲 劇 教 學 有 效 促 進 幼 兒 思 考 內 省 能 力, 進 而 引 發 幼 兒 的 問 題 解 決 與 創 造 力 能 力, 是 幼 教 工 作 者 反 思 的 方 向 因 此,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目 的 有 二 :( 一 ) 透 過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來 支 持 並 鼓 勵 孩 子 不 平 凡 的 想 法 與 想 像 力, 擴 充 幼 兒 之 生 活 經 驗, 啟 發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 二 ) 透 過 行 動 研 究 的 歷 程, 提 升 教 師 的 專 業 知 能 並 增 進 其 專 業 成 長 貳 文 獻 探 討 一 幼 兒 創 造 力 的 定 義 創 造 力 是 個 很 複 雜 的 概 念, 研 究 者 往 往 因 研 究 興 趣 或 取 向 的 不 同 而 對 創 造 力 有 不 同 的 定 義 過 去 有 關 創 造 力 的 研 究 不 外 乎 從 下 列 四 P 來 探 討 : 歷 程 (process)(torrance, 1988) 個 人 (person) 的 特 質 (Feldhusen, 1995;Mellou, 1996;Oldham & Cummings, 1996;Siau, 1995) 產 品 (product)(amabile, 1997;Sternberg & Lubert, 1996) 以 及 壓 力 (press)/ 環 境 (place)(amabile, 1988; Amabile, Conti, Lazenby, & Herron, 1996; Oldham & Cummings, 1996) 近 年 來, 學 者 們 多 主 張 從 多 向 度 及 動 態 發 展 的 觀 點 來 探 討 創 造 力 (Lubart & Getz, 1997; Runco, 1996; Runco & Walberg, 1998), 許 多 學 者 也 紛 紛 提 出 創 造 力 理 論 或 模 式, 如 Amabile(1983, 1996) 的 成 分 模 式 (componential Model); Csikszentmihalyi(1988,1999) 的 三 指 標 系 統 模 式 (three-pronged systems model of creativity); Gardner ( 1993 ) 的 互 動 觀 點 (interactive perspective);sternberg 與 Lubart (1996) 的 投 資 理 論 (investment theory); 葉 玉 珠 (2000) 的 創 造 力 發 展 生 態 系 統 模 式 (The ecological system model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可 見, 學 者 們 對 創 造 力 的 定 義 已 由 單 向 度 趨 向 多 向 度, 由 個 人 到 社 會 文 化, 從 單 純 的 認 知 能 力 到 兼 重 情 意 變 項 儘 管 已 有 這 麼 多 的 創 造 力 理 論 與 模 式 的 提 出, 但 鮮 少 是 針 對 幼 兒 所 提 出 的 簡 楚 瑛 陳 淑 芳 (2003) 認 為 幼 兒 創 造 力 為 透 過 與 環 境 的 互 動 中, 幼 兒 有 意 圖 應 用 自 己 的 經 驗 及 知 識, 試 圖 解 決 問 題 所 展 現 的 創 意 行 為 表 現 她 們 並 由 Csikszentmihalyi(1988) 的 三 指 標 系 統 模 式 分 析 文 化 層 次 的 創 造 力, 認 為 幼 兒 創 造 力 是 由 個 人 (individual person) 領 域 (domain) 學 門 (field) 三 者 互 動 所 形 成 的 個 人 指 的 是 先 天 遺 傳 及 背 景 因 素 ; 領 域 是 幼 兒 創 造 力 產 物 ; 學 門 是 創 意 的 篩 選 機 制, 也 就 是 守 門 員 的 角 色, 負 責 評 定 個 人 的 產 物 及 想 法 李 梅 齡 (2004) 則 從 葉 玉 珠 (2000) 所 提 出 創 造 力 發 展 生 態 系 統 模 式 來 看 幼 兒 創 造 力, 認 為 幼 兒 創 造 力 是 一 種 複 雜 且 具 多 樣 態 的 概 念, 是 個 體 以 其 後 天 學 習 的 知 識 及 先 天 的 智 能 為 基 石 ( 小 系 統 ), 在 與 學 校 及 家 庭 等 中 系 統 中 互 相 的 激 盪 下, 累 積 各 種 不 同 的 生 活 經 驗, 並 且 善 用 這 些 獨 特 的 生 活 經 驗, 經 由 觀 察 力 及 想 像 力 來 進 行 創 造, 而 其 創 造 的 表 現 可 展 現 於 動 作 言 語 及 思 維 等 各 方 面, 而 所 創 造 出 的 產 品 並 沒 所 謂 的 優 劣 存 在, 都 是 個 體 獨 特 的 創 意 表 現 本 研 究 較 傾 向 採 取 這 樣 的 觀 點 二 幼 兒 創 造 力 的 特 徵 李 德 高 (1980) 研 究 父 母 及 學 前 教 師 觀 察 兒 童 日 常 生 活 活 動 類 型 與 遊 戲 的 變 化, 發 現 具 創 造 力 的 兒 童 一 般 都 具 有 以 下 特 質 : 天 生 喜 歡 創 造 興 趣 的 驅 使 觀 察 力 敏 銳 對 事 物 的 結 果 喜 歡 求 證 常 具 有 新 奇 的 點 子 好 奇 心 原 始 的 想 法 與 觀 念 具 有 堅 強 的 毅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3 力 超 人 的 記 憶 想 像 力 的 創 造 喜 歡 分 所 組 合 有 孤 獨 的 怪 癖 充 沛 的 精 力 多 才 多 藝 的 特 徵 字 彙 多 具 有 審 美 的 能 力 抽 象 思 考 的 能 力 善 於 運 用 各 種 符 號 喜 歡 排 列 組 合 的 遊 戲 注 意 力 持 久 具 閱 讀 習 慣 董 奇 (1995) 在 其 研 究 中 認 為 兒 童 創 造 力 具 有 下 列 的 特 質 : ( 一 ) 兒 童 的 創 造 力 是 持 續 發 展 的 歷 程 幼 兒 創 造 力 是 不 斷 發 展 變 化 的, 隨 著 身 心 發 展 的 變 化 到 不 斷 累 積 的 生 活 中 經 驗, 使 得 幼 兒 創 造 力 的 發 揮 隨 處 可 見, 並 具 有 獨 特 性, 隨 著 自 我 控 制 能 力 的 增 長 及 能 達 到 感 覺 統 合, 使 得 幼 兒 的 精 進 力 及 獨 創 性 得 以 增 強, 並 能 從 漫 無 目 的 的 創 造 到 特 定 目 標 ( 二 ) 兒 童 的 創 造 力 較 為 簡 單 低 層 級 幼 兒 正 處 於 前 運 思 期, 仍 有 自 我 中 心 直 接 推 理 等 限 制, 並 不 能 進 行 抽 象 邏 輯 性 的 思 考, 加 上 累 積 的 相 關 經 驗 和 知 識 也 較 少, 所 以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大 多 帶 有 誇 張 的 成 份, 不 符 合 現 實 的 標 準 ( 三 ) 兒 童 創 造 力 不 具 有 目 的 性, 表 現 範 圍 相 當 廣 泛 幼 兒 對 周 遭 事 物 常 充 滿 好 奇 心 及 濃 厚 的 興 趣, 凡 事 都 急 於 想 要 嘗 試, 使 得 隨 處 可 見 其 創 意 的 表 現, 相 對 於 社 會 化 的 成 人, 幼 兒 因 間 直 接 經 驗 不 足, 導 致 無 法 以 知 識 結 構 為 背 景, 在 特 定 領 域 中 創 造 出 新 奇 且 實 用 的 產 品 ( 四 ) 兒 童 創 造 力 主 要 表 現 為 創 造 性 想 像 如 能 仔 細 留 意 觀 察 身 邊 幼 兒, 不 難 發 現 幼 兒 常 喃 喃 自 語 陷 入 自 我 對 話 的 情 境 中, 讓 想 法 任 意 馳 聘, 經 由 想 像 幼 兒 能 創 造 出 不 同 的 情 境, 所 以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其 實 是 脫 離 不 了 創 意 性 的 想 像, 藉 由 想 像 使 幼 兒 流 暢 力 得 以 精 進 幼 兒 常 對 日 常 生 活 週 遭 的 無 生 命 物 品 予 以 擬 人 化, 從 而 進 行 無 限 的 聯 想 及 想 像, 並 且 對 於 新 的 事 物 總 是 抱 持 著 好 奇 的 態 度 而 躍 躍 欲 試, 所 以 處 處 可 見 其 創 意 的 表 現 但 其 所 創 造 出 的 產 品 因 缺 乏 足 夠 的 知 識 為 其 背 景, 所 以 層 級 較 低, 這 也 是 常 受 人 質 疑 幼 兒 創 造 力 原 因 之 一 但 隨 著 時 間 及 身 心 狀 況 等 因 素 完 備 後, 創 造 力 也 日 趨 成 熟 三 創 作 性 戲 劇 的 源 起 與 定 義 ( 一 ) 創 作 性 戲 劇 的 緣 起 與 教 育 價 值 在 歐 美 地 區, 創 作 性 戲 劇 應 用 於 各 科 教 學 已 有 近 百 年 的 歷 史 1917 年, 英 國 教 育 家 Cadwell Cook 在 遊 戲 方 法 一 書 中 提 及, 兒 童 最 自 然 的 學 習 方 式 就 是 戲 劇, 經 由 老 師 的 指 導 讓 兒 童 粉 墨 登 場 進 行 角 色 扮 演, 發 揮 自 己 的 想 像 力, 利 用 自 己 的 肢 體 語 言 進 行 表 達, 從 中 獲 得 各 式 各 樣 的 學 習 經 驗 1930 年, 美 國 戲 劇 教 育 的 先 鋒 Winifred Ward 所 出 版 的 創 作 性 戲 劇 術 一 書 中, 首 見 創 作 性 戲 劇 一 詞, 其 活 動 內 容 包 括 四 大 主 要 項 目 : 戲 劇 性 遊 戲 (Dramatic play); 故 事 戲 劇 化 (story dramatization); 以 創 作 性 遊 戲 推 展 到 正 式 的 戲 劇 ; 以 及 運 用 創 作 戲 劇 於 正 式 的 演 出 ( 引 自 張 曉 華,1999) 近 年 來, 創 作 性 戲 劇 逐 漸 受 到 重 視 主 要 在 於 它 具 有 下 列 教 育 價 值 : 1. 強 調 自 動 參 與 歷 程, 促 進 學 習 動 機 : Yawkey 和 Jones 指 出 在 參 與 戲 劇 遊 戲 的 團 體 活 動 過 程 中, 幼 兒 必 須 釐 清 遊 戲 中 的 情 境, 嘗 試 各 種 模 仿 及 假 設 性 的 角 色 扮 演, 在 這 學 習 的 過 程 中 能 增 進 幼 兒 的 學 習 動 機 ( 引 自 李 梅 齡, 2004) 2. 使 思 考 與 語 言 並 行, 增 進 語 言 表 達 能

4 葉 玉 珠 力 : 研 究 (Cottrell, 1987) 指 出 幼 兒 參 與 創 作 性 戲 劇 活 動 能 增 加 語 言 表 達 的 能 力 及 增 進 幼 兒 字 彙 的 使 用 3. 以 幼 兒 想 像 力 為 基 石,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思 考 能 力 :Singer 與 Singer 的 研 究 指 出, 能 處 於 高 度 幻 想 的 幼 兒, 在 參 與 幻 想 遊 戲 時, 面 對 不 同 的 題 材 及 情 境 都 有 高 度 的 創 意 表 現 ( 引 自 李 梅 齡, 2004) 4. 在 與 同 儕 互 動 過 程 中, 增 進 社 會 技 巧, 以 利 社 會 化 的 發 展 : 許 多 研 究 (Chambers, 1993;Sternberg, 1998) 指 出 創 作 性 戲 劇 是 有 效 的 教 學 方 式 藉 由 戲 劇 活 動 不 但 使 幼 兒 表 現 建 設 性 的 行 為 及 協 助 其 情 緒 釋 放, 並 且 在 教 學 的 過 程 中, 搭 起 幼 兒 與 他 人 共 同 學 習 分 享 與 合 作 的 橋 樑, 使 其 獲 致 良 好 的 人 際 關 係, 以 利 社 會 化 的 發 展 5. 認 知 及 情 緒 方 面 多 元 的 發 展 :Saldana (1985) 指 出 創 作 性 戲 劇 活 動 對 兒 童 認 知 創 造 力 語 言 社 會 及 情 緒 等 方 面 的 發 展 均 有 重 要 的 貢 獻 6. 能 依 不 同 情 境, 做 出 適 當 的 情 緒 反 應 及 有 效 控 制 進 而 調 整 情 緒 : 張 曉 華 (1999) 認 為 透 過 創 作 性 戲 劇 中 的 角 色 扮 演, 參 與 者 可 藉 由 角 色 的 詮 釋 投 射 情 感, 經 歷 喜 怒 愛 惡 慾 等 情 緒 感 受, 作 出 情 緒 反 應 並 可 利 用 自 我 對 話 方 式 來 控 制 情 緒, 以 自 我 察 覺 維 持 身 心 平 衡 狀 態 ( 二 ) 創 作 性 戲 劇 定 義 美 國 兒 童 戲 劇 協 會 (The Children s Theat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CTAA]) 定 義 創 作 性 戲 劇 是 一 種 以 即 興 非 表 演 性 並 以 過 程 為 中 心 (Process-centered) 的 表 演 形 式, 並 以 參 與 者 為 中 心, 經 由 引 導 者 的 引 導 下, 透 過 想 像 及 扮 演 的 方 式 反 映 內 心 的 情 感 及 經 驗, 創 作 性 戲 劇 是 一 動 態 的 過 程, 參 與 者 在 經 由 引 導 者 的 導 引 下 探 索 發 展 表 達 和 溝 通 想 法 觀 念 及 感 覺 而 其 最 主 要 的 目 的 即 是 在 培 育 參 與 者 建 全 的 人 格 發 展, 並 使 參 與 者 經 由 這 種 教 學 方 式 達 到 學 習 的 效 果 ( 引 自 李 梅 齡,2004) 張 曉 華 (1999) 指 出 創 作 性 戲 劇 是 重 視 過 程 的 教 學 方 式, 它 主 要 的 目 的 並 不 是 使 兒 童 成 為 表 演 者, 而 是 透 過 戲 劇 的 教 學, 讓 兒 童 學 會 分 享 與 表 達 與 欣 賞 自 我, 並 統 合 自 己 的 經 驗 達 成 人 格 的 成 長 綜 合 以 上 說 法,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是 透 過 戲 劇 來 進 行 的 教 學 活 動 及 方 法, 其 教 學 過 程 以 參 與 者 為 中 心, 強 調 在 自 由 開 放 的 時 間 和 空 間 下 學 習 與 領 悟, 並 透 過 引 導 讓 參 與 者 身 歷 其 境 了 解 學 科 的 內 容 及 相 關 知 識, 並 發 揮 其 想 像 力 與 模 仿 力, 利 用 肢 體 及 口 語 充 份 表 達 情 緒 及 感 受 學 會 控 制 情 緒, 在 與 團 體 互 動 過 程 中 增 進 人 際 溝 通 的 技 巧, 達 到 身 心 統 合 達 成 人 格 的 培 育 四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與 幼 兒 創 造 力 張 曉 華 (1999) 認 為 創 作 性 戲 劇 活 動 主 要 包 含 下 列 十 個 項 目 : 想 像 肢 體 動 作 身 心 放 鬆 戲 劇 性 遊 戲 默 劇 即 興 表 演 角 色 扮 演 說 故 事 偶 劇 與 面 具 戲 劇 扮 演 胡 寶 林 (1996) 則 將 創 造 性 兒 童 戲 劇 活 動 依 形 式 分 為 七 大 類, 分 別 為 : 扮 角 色 戲 抽 象 動 作 默 劇 及 平 劇 手 操 傀 儡 戲 影 子 戲 即 興 戲 遊 樂 會 社 區 活 動 劇 情 戲 等 可 見, 創 作 性 戲 劇 的 教 學 是 由 教 師 靈 活 運 用 戲 劇 的 各 種 方 法, 目 的 在 引 導 自 發 性 的 學 習 意 願, 以 想 像 的 創 造 力, 去 付 諸 於 實 際 的 行 動 Saldana(1996) 發 現 創 作 性 戲 劇 活 動 對 幼 兒 認 知 創 造 力 語 言 社 會 情 緒 等 各 方 面 的 發 展 有 重 要 的 貢 獻 因 此,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的 學 習 結 果 就 正 如 美 國 兒 童 戲 劇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5 協 會 所 稱 : 參 與 創 作 性 戲 劇 就 能 擁 有 促 進 語 言 與 交 流 的 能 力, 解 決 問 題 的 技 巧 與 開 展 創 作 性 能 之 潛 能, 它 能 提 升 一 種 明 確 的 概 念 社 會 的 認 知 情 感 融 入 的 能 力, 一 種 價 值 與 態 度 的 判 斷, 與 一 種 劇 場 藝 術 了 解 之 潛 能 ( 林 基 在,2001) 探 討 戲 劇 教 學 對 幼 兒 創 造 力 影 響 的 研 究 並 不 多, 相 關 的 文 獻 見 表 1 從 表 1 可 發 現 針 對 幼 稚 園 國 小 學 童 進 行 創 作 性 戲 劇, 知 性 與 美 術 的 戲 劇 活 動, 或 是 引 導 式 的 幻 想 等 研 究, 均 發 現 創 作 性 戲 劇 相 關 活 動, 能 有 效 提 升 學 童 之 創 造 力 問 題 解 決 能 力 語 文 概 念 閱 讀 技 巧 以 及 創 意 想 法 之 產 量 例 如, Singer 與 Singer 的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能 自 由 參 與 有 品 質 的 幻 想 和 扮 演 遊 戲, 花 很 多 時 間 在 想 像 性 思 考 之 所 謂 高 度 幻 想 ( high fantasizer) 的 幼 兒, 在 面 對 不 同 的 材 料 和 情 境 下 都 能 有 創 意 的 表 現 ( 引 自 李 梅 齡, 2004) 而 Rice 和 Fisk(1980) 更 進 一 步 認 為, 戲 劇 是 一 種 發 展 幼 兒 想 像 力 和 人 格 的 有 效 方 法, 因 為 戲 劇 活 動 可 以 提 升 幼 兒 表 現 的 機 會, 並 將 抽 象 的 知 識 轉 化 成 幼 兒 所 能 感 受 到 的 具 體 經 驗 上 整 體 而 言, 透 過 戲 劇 性 教 學, 幼 兒 可 以 發 洩 情 緒 紓 解 壓 力 ; 戲 劇 教 學 對 他 們 而 言 如 同 從 遊 戲 中 學 習, 從 遊 戲 中 玩 出 成 長 的 歷 程, 盡 情 的 嬉 戲 散 發 著 幼 兒 源 源 不 斷 的 活 力 幼 兒 在 戲 劇 教 學 中 所 得 到 的, 不 限 於 表 演 技 巧 的 學 習, 而 是 在 整 個 過 程 中 的 體 驗 探 索 討 論 澄 清 之 中, 獲 得 各 種 經 驗 與 教 育 價 值, 在 此 教 學 中, 教 師 宜 扮 演 一 個 引 導 者 的 角 色, 安 排 情 境, 並 鼓 勵 幼 兒 創 作, 自 由 發 揮, 培 養 幼 兒 創 造 思 考 能 力 因 此, 參 與 本 研 究 之 園 所 與 行 動 教 師 除 了 在 一 般 課 程 運 用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之 精 神 與 技 巧, 將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融 入 課 程 外, 亦 聘 請 無 獨 有 偶 劇 團 中 具 有 豐 富 肢 體 開 發 教 學 經 驗 之 團 員, 針 對 園 所 幼 童 設 計 課 程, 期 以 提 升 幼 童 之 創 造 力, 而 在 課 程 進 行 的 歷 程 中, 教 師 也 將 針 對 所 碰 到 的 問 題 與 專 家 以 及 其 他 的 行 動 教 師 討 論 克 服 與 修 正, 進 而 提 升 教 師 專 業 知 能 與 成 長 表 1 戲 劇 與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相 關 研 究 研 究 者 成 人 的 介 入 對 象 結 果 Saxton 和 Miller( 引 自 Roper & Davis, 2000) Saltz Dixon 和 Johnson (1975) Hensel( 引 自 廖 素 珍, 1992) Torrance(1966) 將 角 色 扮 演 式 的 戲 劇 融 入 自 然 科 課 程 中, 兒 童 扮 演 生 態 專 家 的 角 色, 並 且 必 須 透 過 所 蒐 集 資 料 的 判 讀, 在 保 留 生 物 棲 息 地 與 填 平 池 塘 以 維 護 兒 童 的 遊 戲 安 全 兩 者 中 作 一 抉 擇 扮 演 編 造 的 故 事, 鼓 勵 話 劇 ; 鼓 勵 兒 童 敘 述 演 出 看 醫 生 去 雜 貨 店 消 防 隊 等 等 利 用 創 作 性 戲 戲 教 學 利 用 知 性 及 美 術 的 遊 戲 活 動 引 導 孩 子 以 好 奇 心 去 探 索 實 驗 ( 知 性 活 動 包 含 語 文 活 動 - 即 興 詩 故 事 ; 數 字 實 物 教 學 及 音 樂 韻 律 創 作 性 戲 劇 來 加 強 幼 兒 的 數 字 能 力 ) 6 至 8 歲 兒 童 兒 童 在 兩 難 情 境 的 角 色 扮 演 活 動 過 程 中, 可 習 得 如 何 將 學 科 知 識 與 現 實 生 活 結 合, 在 眾 多 可 行 方 案 中 擇 一 損 害 最 小 者 執 行, 藉 此 培 養 問 題 解 決 能 力 及 創 造 力 3 至 4 歲 兒 童 低 社 經 58 名 幼 稚 園 幼 兒 認 知 的 任 務 ; 控 制 衝 動 話 語 的 智 慧 ; 詮 釋 故 事 創 作 性 的 戲 劇 活 動 有 助 兒 童 語 文 概 念 圖 形 變 通 力 及 精 進 力 創 造 性 的 戲 劇 動 作 之 發 展 5 歲 創 造 力 測 驗 的 語 文 成 績 及 獨 創 力 均 優 於 控 制 組

6 葉 玉 珠 表 1 戲 劇 與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相 關 研 究 ( 續 ) 廖 素 珍 (1992) 實 施 音 樂 創 作 性 戲 劇 遊 戲 幼 稚 園 大 班 在 圖 形 創 造 思 考 活 動 律 動 創 造 思 考 能 力 上, 實 驗 組 變 通 力 獨 創 力 精 進 力 高 於 控 制 組 Bennet(1982) 實 施 創 作 性 戲 劇 5 6 年 級 增 進 學 生 閱 讀 與 數 學 技 能, 創 造 思 考 能 力 提 高 Singer 和 Singer 引 自 李 梅 齡,2004) Gary(1985) 幻 想 遊 戲 幼 稚 園 大 班 面 對 不 同 的 材 料 和 情 境 下 都 能 有 創 意 的 表 現 引 導 想 像 (guided image) 的 創 作 性 戲 劇 拓 弄 思 創 造 思 考 測 驗 ( Torre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中 創 意 的 流 暢 性 獨 創 性 及 變 通 性 均 有 提 昇, 但 精 緻 性 則 較 低 Annarella(2000) 創 作 性 戲 劇 促 進 學 生 創 意 想 法 的 產 量 和 溝 通 技 巧 王 有 福 (2002) 創 作 性 戲 劇 4 年 級 學 童 變 通 性 有 顯 著 地 提 昇, 並 富 有 好 奇 心 及 挑 戰 心 參 研 究 方 法 一 研 究 參 與 者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參 與 者 為 台 北 市 大 安 區 某 私 立 幼 稚 園 全 體 教 師 及 大 中 班 幼 兒 19 人 ( 男 生 7 人, 女 生 12 人 ) 參 與 老 師 含 園 長 及 三 位 幼 教 合 格 教 師, 平 均 教 學 年 資 約 十 年, 園 長 的 教 學 年 資 為 十 五 年 園 長 曾 任 職 公 私 立 幼 稚 園 教 師, 並 曾 為 九 歌 兒 童 劇 團 針 對 幼 兒 戲 劇 實 創 教 學 課 程 研 究 團 隊 成 員 之 一, 在 戲 劇 教 學 方 面 累 積 豐 富 的 教 學 經 驗 二 研 究 設 計 與 過 程 本 研 究 採 行 動 研 究 設 計 方 式 進 行 行 動 研 究 有 兩 種 主 要 的 哲 學 觀 點 呈 現 於 當 前 的 行 動 研 究 實 務, 分 別 為 批 判 行 動 研 究 (critical action research) 與 實 用 行 動 研 究 (practical action research) 實 用 行 動 研 究 有 三 項 假 定 第 一, 個 別 教 師 或 教 師 團 隊 是 有 自 主 性 的, 能 決 定 有 待 執 行 的 研 究 性 質 ; 第 二, 教 師 研 究 者 專 致 於 持 續 的 專 業 發 展 和 學 校 改 良, 以 及 教 師 研 究 者 要 有 系 統 地 反 省 他 們 的 實 務 第 三, 身 為 一 個 做 決 定 者, 教 師 研 究 者 選 擇 他 們 自 己 的 焦 點 領 域 決 定 他 們 的 資 料 蒐 集 技 術 分 析 和 解 釋 他 們 的 資 料, 以 及 根 據 他 們 的 發 現, 設 計 行 動 計 畫 本 研 究 採 用 此 一 實 用 行 動 研 究 的 設 計 取 向 此 外, 本 研 究 鼓 勵 教 師 提 供 機 會 去 為 他 們 的 學 生 示 範 創 造 知 識 的 方 法, 藉 由 楷 模 學 習 之 效, 引 領 及 增 進 學 生 的 創 造 力 行 動 研 究 歷 程 更 是 一 個 繼 續 不 斷 反 省 的 循 環, 每 個 均 循 環 包 含 ( 見 圖 1): 反 思 評 鑑 建 構 教 學 實 務 理 論 執 行 研 究 方 案 圖 1 規 劃 行 動 研 究 方 案 行 動 研 究 歷 程 發 現 問 題 界 定 問 題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7 據 此, 進 一 步 說 明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研 究 過 程 如 下 : ( 一 ) 發 現 和 定 義 問 題 本 階 段 主 要 是 教 師 針 對 現 階 段 教 學 活 動 中 所 面 臨 及 意 識 到 的 問 題 提 出 交 互 討 論 分 享 及 分 析, 凝 聚 進 行 教 師 行 動 研 究 之 共 識 因 此, 本 研 究 團 隊 依 據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經 過 數 次 的 腦 力 激 盪 與 討 論, 凝 聚 了 共 識, 並 確 定 研 究 主 題 為 : 透 過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提 升 幼 兒 創 造 力 ( 二 ) 研 擬 行 動 方 案 策 略 經 擬 定 目 標 後, 研 究 團 隊 開 始 閱 讀 相 關 文 獻 與 專 書, 並 定 出 下 列 四 個 教 學 主 題 :(1) 賣 翅 膀 的 小 孩 ;(2) 帕 拉 帕 拉 山 的 妖 怪 ;(3) 森 林 快 逃 ;(4) 我 為 什 麼 快 樂 研 究 團 隊 並 決 定 採 用 將 創 作 力 戲 劇 融 入 主 題 統 整 教 學 的 方 式, 除 老 師 自 己 教 學 外, 也 邀 請 無 獨 有 偶 兒 童 劇 團 進 行 戲 劇 教 學 的 協 同 教 學 此 外, 研 究 團 隊 也 定 期 舉 辦 內 部 的 課 程 發 展 教 學 討 論, 以 及 實 施 多 元 化 評 量, 以 了 解 幼 兒 對 戲 劇 教 學 的 學 習 動 機 及 創 造 力 發 展 的 狀 況 ( 三 ) 執 行 行 動 方 案 策 略 本 研 究 於 93 年 2 月 開 始 執 行 第 一 階 段 的 行 動 方 案, 實 施 教 學 本 研 究 期 程 共 歷 經 五 個 階 段 進 行 教 學 ( 實 施 的 時 程 如 表 2) 本 研 究 由 最 初 尚 未 融 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的 一 般 幼 兒 課 程, 到 之 後 四 個 漸 次 融 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的 主 題 統 整 課 程 之 實 施 表 2 創 作 性 戲 劇 融 入 主 題 統 整 教 學 課 程 之 主 題 名 稱 與 實 施 時 程 類 型 傳 統 教 學 行 動 研 究 ( 主 題 統 整 融 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主 題 ) 時 間 91.12.22~92.1.30 92.2.9~92.3.19 ( 六 週 ) ( 六 週 ) 92.3.22~92.4.23 ( 五 週 ) 92.4.26~92.6.4 ( 六 週 ) 92.6.7~92.7.9 ( 五 週 ) 階 段 一 一 般 課 程 ( 未 融 入 戲 劇 ) 階 段 二 森 林, 快 逃! 階 段 三 帕 拉 帕 拉 山 的 妖 怪 階 段 四 階 段 五 賣 翅 膀 的 小 孩 我 為 什 麼 快 樂 本 研 究 欲 探 討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對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效 果 因 此,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為 主 的 行 動 研 究, 測 量 幼 兒 在 經 過 四 次 反 思 修 正 的 教 學 主 題, 其 創 造 力 表 現 是 否 有 所 提 升 ; 詳 細 的 形 動 研 究 執 行 過 程 見 圖 2 三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本 研 究 除 了 幼 稚 園 老 師 採 取 主 題 統 整 的 課 程 方 案 來 設 計 四 個 主 題 的 教 學 外, 也 與 無 獨 有 偶 劇 團 合 作, 依 據 創 作 性 戲 劇 的 特 質 與 屬 性 設 計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課 程 ( 課 程 內 容 見 表 3), 並 聘 請 肢 體 創 作 與 教 學 經 驗 皆 豐 富 的 團 員 到 園 所 開 授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活 動, 以 營 造 出 創 意 的 學 習 氛 圍 誘 發 與 滿 足 幼 兒 的 學 習 動 機 ; 此 肢 體 開 發 課 程 自 九 十 二 年 二 月 開 始, 每 星 期 一 次 每 次 50 分 鐘, 持

8 葉 玉 珠 續 進 行 十 二 週 整 體 而 言, 本 研 究 的 教 學 設 計 以 兒 童 劇 故 事 為 主 軸, 沿 著 故 事 進 行 活 動, 並 從 故 事 中 延 伸 教 學 活 動 與 編 寫 主 題 脈 絡, 希 望 透 過 與 孩 子 討 論, 根 據 孩 子 的 基 本 需 求 與 興 趣 來 發 展 課 程, 並 透 過 實 驗 操 作 團 體 討 論 角 色 扮 演 等 活 動, 進 行 體 驗 觀 察 分 享 發 現 問 題 歸 納 問 題, 進 而 尋 找 問 題 解 決 策 略 此 外, 本 研 究 的 課 程 設 計 統 整 語 文 常 識 音 樂 健 康 工 作, 其 教 學 強 調 八 大 智 能 的 均 衡 發 展 和 透 過 遊 戲 發 展 孩 子 的 想 像 力 和 創 造 力, 並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活 動 貫 穿 學 習 主 題 本 研 究 所 使 用 的 創 作 性 戲 劇 活 動 包 括 想 像 肢 體 動 作 律 動 身 心 放 鬆 戲 劇 性 遊 戲 即 興 表 演 角 色 扮 演 說 故 事 偶 劇 與 面 具 戲 劇 扮 演 等 釐 清 學 習 困 境 課 程 設 計 參 考 理 論 架 構 進 行 教 學 主 題 教 學 融 入 資 料 蒐 集 創 造 性 戲 劇 教 學 資 料 分 析 理 論 驗 證 統 計 分 析 內 容 分 析 法 資 料 分 析 教 學 反 思 結 果 資 料 蒐 集 現 場 教 學 回 饋 教 學 日 誌 教 師 反 思 家 長 訪 談 學 習 紀 錄 檔 案 作 品 幼 兒 感 想 測 驗 ( 前 後 測 ) 圖 2 行 動 教 學 循 環 表 3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課 程 設 計 堂 數 教 學 策 略 課 程 名 稱 進 行 方 式 1 身 心 放 鬆 肢 體 動 作 律 動 2 身 心 放 鬆 想 像 肢 體 律 動 即 興 表 演 肢 體 開 發 練 習 好 玩 的 身 體 動 作 模 仿 頑 皮 跳 跳 球 1. 暖 身 ( 從 頭 至 腳 活 動 每 一 個 關 節 ) 2. 運 用 身 體 各 部 位 打 招 呼 3. 練 習 控 制 身 體 的 動 作 ( 快 慢 進 行 停 止 ) 4. 嘗 試 用 身 體 各 部 位 作 移 動 1. 暖 身 2. 請 小 朋 友 傳 球, 並 觸 摸 觀 察 球 的 形 狀 觸 感 3. 想 一 種 可 以 讓 球 運 動 的 方 式 4. 請 小 朋 友 以 身 體 動 作 模 仿 球 拋 起 來 的 高 低 彈 跳 滾 動 5. 依 照 球 拋 起 來 的 高 低 位 置 練 習 聲 音 的 高 低 音 6. 觀 察 球 滾 動 的 方 向, 為 球 配 上 不 同 的 聲 音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9 表 3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課 程 設 計 ( 續 ) 3 身 心 放 鬆 想 像 肢 體 動 作 律 動 即 興 表 演 4 身 心 放 鬆 想 像 模 仿 動 作 5 身 心 放 鬆 想 像 即 興 表 演 6 身 心 放 鬆 想 像 7 身 心 放 鬆 想 像 肢 體 動 作 律 動 即 興 表 演 角 色 扮 演 8 身 心 放 鬆 想 像 肢 體 動 作 律 動 即 興 表 演 9 身 心 放 鬆 想 像 肢 體 動 作 10 身 心 放 鬆 想 像 肢 體 動 作 律 動 即 興 表 演 11 身 心 放 鬆 偶 劇 與 面 具 肢 體 律 動 即 興 表 演 12 身 心 放 鬆 偶 劇 與 面 具 肢 體 動 作 律 動 即 興 表 演 說 故 事 想 像 力 遊 戲 隱 形 球 想 像 力 遊 戲 身 體 變 變 變 聲 音 表 情 練 習 大 家 來 說 外 星 話 情 緒 表 達 變 臉 遊 戲 動 作 模 仿 舞 林 高 手 物 品 聯 想 大 圈 圈 小 圈 圈 肢 體 遊 戲 1 2 3 木 頭 人 布 的 遊 戲 魔 毯 滿 天 飛 報 紙 遊 戲 野 獸 國 角 色 扮 演 神 奇 百 寶 箱 1. 暖 身 : 照 鏡 子 ( 動 作 觀 察 ) 2. 想 像 手 中 握 有 一 顆 球, 球 可 以 自 由 地 在 手 中 或 滾 或 拋 或 丟 3. 球 會 變 大 變 小 變 重 變 輕 變 水 球 變 火 球, 用 身 體 各 部 位 來 感 覺 球 的 變 化 4. 二 人 或 團 體 依 指 示 的 情 境 合 力 解 決 問 題 1. 暖 身 : 請 你 跟 我 這 樣 做 ( 聲 音 搭 配 動 作 ) 2. 用 身 體 模 仿 洗 衣 機 腳 踏 車 電 風 扇 飛 機 等 各 式 物 品 的 特 色 3. 由 動 作 搭 配 音 效, 由 單 人 至 雙 人 至 多 人 組 合 成 一 大 型 機 器 1. 暖 身 : 我 喜 歡 ( 表 達 練 習 ) 2. 聲 音 練 習 及 聲 音 的 控 制 : 依 照 情 境 的 不 同 練 習 聲 音 大 聲 小 聲 高 音 低 音 快 慢 等 3. 練 習 說 出 各 國 的 語 言 4. 聲 音 與 表 情 的 練 習 : 製 造 不 同 的 情 境 讓 小 朋 友 模 擬 喜 怒 哀 樂 等 情 緒 1. 暖 身 : 說 哈 囉! 2. 模 仿 圖 卡 上 的 表 情 3. 討 論 自 己 在 什 麼 情 況 下 會 有 喜 怒 哀 樂 之 情 緒 轉 換 1. 暖 身 : 中 國 功 夫 2. 模 仿 各 式 武 術 的 動 作 3. 二 人 一 組 互 相 練 功, 但 是 不 能 夠 觸 碰 到 對 方 的 身 體 4. 二 人 一 組 練 習 以 慢 動 作 和 對 方 打 一 段 1. 暖 身 : 追 趕 跑 跳 碰 2. 形 狀 的 聯 想 : 請 小 朋 友 找 出 日 常 生 活 中 與 圓 形 有 關 的 物 品 3. 百 變 呼 拉 圈 : 發 揮 創 意 和 呼 拉 圈 一 起 玩 造 型 遊 戲 1. 暖 身 :1 2 3 木 頭 人 2. 跟 著 線 一 起 走 3. 想 像 身 體 的 某 一 部 位 被 繩 子 綁 住, 並 帶 著 全 身 動 1. 暖 身 : 假 如 我 是 ( 動 作 聯 想 ) 2. 嘗 試 用 布 和 自 己 做 接 觸, 體 驗 布 的 質 感 3. 隨 著 音 樂 節 奏 和 布 一 起 跳 舞 4. 布 的 聯 想 1. 暖 身 : 城 堡 大 戰 2. 報 紙 變 變 變 3. 用 報 紙 演 一 段 野 獸 國 的 故 事 1. 在 百 寶 箱 中 蒐 集 各 式 服 裝 與 小 道 具 2. 請 小 朋 友 挑 選 其 中 一 樣 物 品, 隨 著 音 樂 節 奏 用 身 體 和 物 品 接 觸 3. 音 樂 停, 需 將 物 品 放 置 在 身 體 的 某 一 部 位, 並 說 出 我 是, 我 在 4. 從 單 人 發 展 至 雙 人 三 人 小 組, 串 成 故 事

10 葉 玉 珠 四 研 究 工 具 本 計 畫 所 使 用 的 評 量 工 具 包 括 幼 兒 創 造 力 測 驗 以 及 多 元 智 能 檢 核 表, 並 使 用 數 位 攝 影 機 數 位 照 相 機 及 錄 音 機 觀 察 來 記 錄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表 現, 以 及 使 用 訪 談 問 題 驗 證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的 效 果 ( 一 ) 幼 兒 創 造 力 測 驗 因 本 研 究 對 象 為 幼 稚 園 中 大 班 幼 兒, 故 選 用 葉 玉 珠 與 李 梅 齡 (2004) 所 編 制 之 幼 兒 創 造 力 測 驗, 該 份 測 驗 是 以 用 以 幼 稚 園 中 大 班 幼 兒 為 對 象 來 編 制, 用 以 測 量 中 大 班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表 現 測 驗 內 容 包 括 數 字 聯 想 與 情 境 問 題 解 決 二 個 分 測 驗 數 字 聯 想 分 測 驗 選 取 阿 拉 伯 數 字 7 與 9 二 個 圖 形, 幼 兒 必 須 基 於 這 些 數 字, 完 成 圖 形, 填 答 時 間 各 為 十 分 鐘 情 境 問 題 解 決 分 測 驗 共 有 二 個 問 題 情 境, 分 別 為 情 境 一 好 熱 喔! 與 情 境 二 嗚! 我 的 風 箏, 填 答 時 間 各 為 十 分 鐘 完 成 整 份 創 造 力 測 驗 共 需 40 分 鐘 因 考 量 研 究 對 象 為 幼 稚 園 幼 兒, 其 無 識 字 與 寫 字 的 能 力, 所 以 幼 兒 的 作 答 方 式 為 畫 圖 與 圈 選 進 行 幼 兒 創 造 力 測 驗 時, 為 避 免 施 測 者 無 法 以 幼 兒 能 理 解 的 語 言 講 解 測 驗 施 測 方 式, 而 使 幼 兒 產 生 誤 解 或 疑 惑, 施 測 者 商 請 最 瞭 解 幼 兒 能 力 的 各 班 級 老 師 為 指 導 語 說 明 者, 幼 兒 若 有 疑 問, 可 立 即 舉 手 發 問 本 測 驗 的 施 測 方 式 為 : 每 完 成 一 個 分 測 驗, 研 究 者 立 即 詢 問 幼 兒 所 圈 選 答 案 原 因 以 及 使 用 方 式, 以 確 認 幼 兒 的 答 案 與 想 法 確 認 所 有 測 驗 卷 都 收 回 後, 研 究 者 才 再 發 下 另 一 份 分 測 驗, 直 到 四 份 分 測 驗 都 施 測 完 畢, 每 一 個 分 測 驗 的 施 測 時 間 為 10 分 鐘 數 字 聯 想 分 測 驗 的 評 分 指 標 為 新 奇 性, 此 指 標 乃 以 產 品 出 現 的 百 分 比 為 計 分 的 依 據 參 酌 依 照 常 態 分 配 的 理 念 以 及 Torrance 創 造 力 的 評 分 標 準 ( 吳 靜 吉 高 泉 豐 王 敬 仁 丁 興 祥 葉 玉 珠,1994), 本 測 驗 的 新 奇 性 評 分 標 準 如 下 : 小 於 2% 給 3 分 ; 大 於 或 等 於 2% 且 小 於 5% 給 2 分 ; 大 於 或 等 於 5% 且 小 於 16% 給 1 分 ; 大 於 或 等 於 16% 給 0 分 情 境 問 題 解 決 以 實 用 性 為 評 分 標 準, 實 用 性 係 指 能 從 三 十 個 工 具 考 量 條 件 限 制, 選 用 適 當 的 工 具 與 方 法, 以 有 效 地 解 學 問 題 其 主 要 指 標 為 適 當 性 與 有 效 性 適 當 性 的 主 要 指 標 包 含 時 間 性 可 取 得 性 與 安 全 性 ; 有 效 性 則 是 指 所 使 用 的 工 具 能 有 效 地 解 決 問 題 故, 其 評 分 標 準 分 述 如 下 : 實 用 性 高 時 ( 有 效 且 適 當 ), 得 2 分 ; 實 用 性 尚 可 ( 有 效, 但 適 當 性 不 足 ), 得 1 分 ; 不 具 實 用 性 ( 無 效, 不 論 是 不 適 當 ), 得 0 分 另 外, 在 詢 問 小 朋 友 答 案 時, 發 現 有 些 小 朋 友 有 合 併 工 具 解 決 問 題 的 情 況, 考 慮 其 認 知 程 度 較 高, 將 予 以 另 外 計 分, 情 評 分 標 準 如 下 : 合 併 2 項 工 具 : 先 單 獨 計 算 各 工 具 的 得 分, 相 加 得 到 總 分 後, 再 加 1 分 ; 合 併 3 項, 工 具 : 先 單 獨 計 算 各 工 具 的 得 分, 相 加 得 到 總 分 後, 再 加 2 分 ; 合 併 3 項 工 具 以 上 : 先 單 獨 計 算 各 工 具 的 得 分, 相 加 得 到 總 分 後, 再 加 3 分 在 信 度 方 面, 幼 兒 創 造 力 測 驗 中 兩 個 指 標 ( 新 奇 性 與 實 用 性 ) 以 及 總 分 相 隔 三 個 月 的 重 測 信 度 (N = 16) 為.70(p <.001).49 (p <.05).65(p <.01) 此 外, 新 奇 性 與 實 用 性 的 相 關 為.43(p <.001); 新 奇 性 及 實 用 性 與 總 分 的 相 關 分 別 為.85 和.84 ( ps <.001)(N = 118) 在 效 標 關 聯 效 度 方 面 (N = 118), 新 奇 性 實 用 以 及 總 分 與 年 齡 的 相 關 分 別 為.35.28(ps <.01).31 (p <.001); 與 氣 質 的 相 關 為.29.28.33,ps<.01; 與 戲 劇 教 學 的 相 關 為.50.48.55,ps<.001; 與 情 緒 調 節 的 相 關 為.64.29.55,ps<.001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11 ( 二 ) 多 元 智 能 檢 核 表 本 研 究 團 隊 在 經 過 多 次 定 期 開 會 的 討 論, 認 為 創 造 力 的 領 域 特 定 表 現 可 從 多 元 智 能 的 指 標 來 評 量, 因 此 本 團 隊 以 幼 稚 園 幼 兒 為 對 象, 嘗 試 以 Gardner 所 提 出 之 多 元 智 能 為 基 礎, 結 合 幼 稚 園 小 中 大 班 教 師 們 豐 富 且 實 際 的 教 學 經 驗 與 觀 察, 並 經 過 多 次 的 實 務 與 理 論 的 反 覆 驗 證 與 修 正 後 發 展 出 幼 兒 多 元 智 能 檢 核 表 ( 葉 玉 珠,2004), 其 建 構 效 度 與 內 部 一 致 性 信 度 見 表 4 表 4 多 元 智 能 八 個 分 量 表 之 信 效 度 摘 要 表 語 文 邏 輯 數 學 視 覺 空 間 肢 體 動 覺 音 樂 人 際 內 省 自 然 觀 察 者 因 素 分 析 解 釋 量 75.27% 77.00% 73.59% 79.16% 81.07% 77.52% 75.08% 81.62% α.970.952.960.952.951.965.952.967 研 究 者 認 為 多 元 智 能 中 每 一 智 能 的 最 高 層 次 行 為 指 標, 可 視 為 創 造 力 的 表 現 ; 亦 即 當 幼 兒 能 表 現 出 這 些 行 為 時, 即 可 被 視 為 是 創 造 力 表 現, 但 這 些 行 為 表 現 彼 此 之 間 並 無 難 易 之 別, 相 關 的 指 標 見 表 5 本 檢 核 表 資 料 的 收 集 乃 請 各 園 所 中 大 班 教 師, 針 對 自 己 班 級 中 每 一 個 幼 兒 的 表 現, 在 檢 核 表 上 圈 選 適 當 的 數 字 0 表 示 幼 兒 尚 未 具 備 該 項 能 力 1 表 示 幼 兒 在 該 項 能 力 上 的 表 現 極 差 2 表 示 幼 兒 在 該 項 能 力 上 的 表 現 不 佳 3 表 示 幼 兒 在 該 項 能 力 上 的 表 現 普 通 4 表 示 幼 兒 在 該 項 能 力 上 的 表 現 良 好 5 表 示 幼 兒 在 該 項 能 力 上 的 表 現 極 佳 表 5 多 元 智 能 檢 核 表 中 的 創 造 力 指 標 八 大 智 能 題 數 創 造 力 行 為 指 標 一 語 文 智 慧 12 能 以 不 同 聲 音 表 達 不 同 角 色 13 能 做 詞 語 的 接 龍 14 能 就 單 一 圖 片 作 想 像 延 伸 並 清 楚 表 達 15 能 將 相 關 圖 片 想 像 串 連 成 故 事 16 能 將 不 相 關 圖 片 想 像 串 連 成 故 事 17 能 將 自 己 聽 過 或 看 過 的 的 經 驗 串 連 發 展 成 故 事 二 邏 輯 - 數 學 智 能 11 能 使 用 心 像 ( 例 如 心 算 ) 進 行 加 減 運 算 12 能 從 情 境 中 定 義 問 題 13 能 組 織 相 關 訊 息 解 決 問 題 14 能 用 一 種 方 法 解 決 一 個 問 題 15 能 用 相 同 方 法 解 決 同 質 性 的 問 題 16 能 用 不 同 方 法 解 決 同 一 問 題 三 視 覺 - 空 間 智 慧 11 能 將 既 有 的 形 狀 圖 片 拼 貼, 創 作 不 同 的 圖 案 12 能 創 作 簡 易 的 圖 畫 花 樣 形 狀 肖 像 或 設 計 13 能 進 行 捏 塑 創 作 14 能 進 行 繪 畫 創 作 15 能 運 用 具 體 素 材 創 作 平 面 的 作 品 16 能 運 用 具 體 素 材 創 作 立 體 或 半 立 體 的 作 品

12 葉 玉 珠 表 5 多 元 智 能 檢 核 表 中 的 創 造 力 指 標 ( 續 ) 四 肢 體 - 動 覺 智 慧 08 能 用 肢 體 動 作 模 仿 不 同 物 體 09 能 以 肢 體 動 作 做 角 色 扮 演 10 能 使 用 各 種 肢 體 語 言 表 達 自 己 的 想 法 11 能 隨 音 樂 旋 律 或 節 奏 的 變 化 作 出 適 當 的 肢 體 動 作 12 能 跟 隨 音 樂 自 創 舞 蹈 五 音 樂 智 慧 06 能 依 音 色 作 不 同 的 詮 釋 及 聯 想 07 能 依 節 奏 快 慢 作 不 同 的 詮 釋 及 聯 想 08 能 依 旋 律 作 不 同 的 詮 釋 及 聯 想 09 能 創 作 兒 歌 歌 詞 10 能 唱 出 自 編 兒 歌 歌 詞 11 能 以 不 同 的 旋 律 與 節 奏 表 達 自 己 的 情 緒 或 感 受 12 能 創 作 不 同 的 節 奏 六 人 際 智 慧 12 能 夠 與 人 溝 通 協 調, 建 立 團 體 共 識 13 能 因 應 不 同 情 境, 做 出 適 當 的 行 為 反 應 14 能 使 用 適 當 的 社 會 技 巧 ( 例 如 用 說 的, 不 用 哭 的 ) 解 決 衝 突 七 內 省 智 慧 09 能 透 過 不 同 的 方 式 ( 哭 臉 笑 臉 或 符 號 ) 來 表 達 自 己 的 情 緒 及 感 受 10 能 控 制 自 己 的 情 緒 狀 態 感 受 和 心 情 11 能 調 適 自 我 情 緒 12 能 接 受 挫 折 並 能 調 整 自 己 自 我 修 正 八 自 然 觀 察 者 智 慧 09 能 以 動 植 物 為 素 材, 進 行 角 色 扮 演 或 聯 想 10 能 以 自 然 現 象 為 素 材, 進 行 角 色 扮 演 或 聯 想 11 能 統 整 對 動 植 物 的 相 關 知 識, 並 在 真 實 生 活 情 境 中 表 現 出 來 12 能 統 整 自 然 現 象 的 相 關 知 識, 並 在 真 實 生 活 情 境 中 表 現 出 來 ( 三 ) 創 作 性 戲 劇 課 程 訪 問 題 目 為 進 一 步 瞭 解 幼 兒 接 受 創 作 性 戲 劇 後 自 身 的 感 受 與 成 長, 研 究 者 發 展 出 創 作 性 戲 劇 課 程 訪 問 題 目 ( 訪 談 題 目 將 在 討 論 中 一 併 呈 現 ) 因 考 慮 帶 班 教 師 較 瞭 解 幼 兒 的 認 知 發 展 程 度 以 及 語 言 理 解 與 表 達 能 力, 故 由 帶 班 教 師 進 行 個 別 訪 問, 並 輔 以 錄 音 機 錄 音 ( 四 ) 數 位 技 術 的 輔 助 本 研 究 也 透 過 數 位 攝 影 機 相 機 記 錄 園 所 幼 兒 日 常 課 程 表 現 作 品 檔 案, 以 作 為 資 造 料 收 集 與 觀 察 的 佐 證 肆 研 究 結 果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目 的 在 藉 由 行 動 研 究 的 歷 程 以 及 創 作 性 戲 劇 融 入 主 題 統 整 課 程 的 教 學, 提 升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與 教 師 的 專 業 成 長, 因 此 教 師 的 反 思 教 學 顯 得 格 外 重 要 本 研 究 結 果 以 三 方 面 呈 現, 分 別 為 : 主 題 教 學 的 課 程 歷 程 與 教 師 反 思 ; 幼 兒 創 造 力 評 量 的 結 果 ;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一 主 題 教 學 的 課 程 歷 程 與 教 師 反 思 本 研 究 的 行 動 研 究 共 有 五 個 階 段, 而 前 一 階 段 到 後 一 階 段, 都 經 由 現 場 實 務 教 師 自 我 的 省 思 相 互 的 討 論, 以 及 彼 此 的 回 饋,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13 再 與 計 劃 主 持 人 共 同 研 討 如 何 針 對 上 一 階 段 的 不 足 或 缺 失, 於 下 一 階 段 中 在 課 程 設 計 與 教 學 中 予 以 適 切 的 修 正 具 體 言 之, 每 個 階 段 的 行 動 方 案 都 是 透 過 教 學 省 思 與 團 體 互 動 後, 進 行 統 整 修 正 與 建 構 出 來 的 例 如 : 行 動 方 案 二 結 束, 經 過 教 學 省 思 與 團 體 互 動 後, 我 們 重 新 統 整 修 正 與 再 出 發 我 們 從 資 料 中 發 現 孩 子 樂 於 扮 演 許 多 的 角 色, 並 且 能 在 學 習 之 後 仍 能 深 刻 地 記 憶 下 來, 表 示 創 作 性 戲 劇 不 僅 能 提 升 孩 子 學 習 的 興 趣 ( 角 色 扮 演 ), 亦 能 增 加 他 們 的 學 習 記 憶 ; 教 學 的 過 程 中 也 發 現, 教 學 內 容 會 激 發 學 生 思 考 與 創 造 的 能 力 ( 改 變 原 來 版 本 ); 另 外, 在 情 意 上, 孩 子 也 學 會 用 同 理 心 去 關 心 身 旁 的 重 要 他 人, 心 智 也 開 始 有 所 成 長 與 改 變 ; 最 後, 教 學 反 思 發 現 最 不 足 的 部 分, 是 角 色 的 扮 演 過 於 固 著 化, 讓 學 生 扮 演 時 不 能 充 分 發 揮 角 色 的 可 能 性, 於 是 針 對 這 個 部 分 修 正 成 行 動 方 案 三 具 有 問 體 解 決 導 向 的 角 色 扮 演 由 圖 3 可 清 楚 看 出 整 個 行 動 研 究 形 成 的 邏 輯 和 過 程 傳 統 教 學 行 動 方 案 一 增 加 多 元 角 色 扮 演 行 動 方 案 二 下 放 角 色 詮 釋 權 行 動 方 案 三 以 不 同 主 題 驗 證 方 案 三 行 動 方 案 四 圖 3 行 動 方 案 修 正 歷 程 本 研 究 將 每 段 歷 程 碰 到 的 問 題 及 如 何 克 服 或 修 訂 加 以 舉 例 如 下 : 從 教 學 過 程 發 現, 行 動 方 案 三 的 教 學 模 式 套 用 至 不 同 的 主 題 時, 仍 能 呈 現 同 樣 的 效 果, 顯 示 行 動 方 案 三 的 教 學 策 略 已 經 是 很 成 熟 的 教 學 模 式, 此 模 式 包 括 了 : 問 題 導 向 式 的 取 向 多 重 角 色 扮 演 和 角 色 詮 釋 權 下 放 等, 這 些 元 素 是 構 成 創 作 性 戲 劇 能 融 入 課 堂 教 學 的 關 鍵 因 素 二 幼 兒 創 造 力 的 表 現 與 進 步 情 形 ( 一 ) 創 造 力 測 驗 結 果 1. 中 大 班 幼 兒 人 口 變 項 描 述 本 研 究 中 年 齡 的 計 算 方 式 為 創 造 力 測 驗 後 測 施 測 日 期 (93/6) 減 各 參 與 幼 兒 的 出 生 年 月, 參 與 幼 兒 的 年 齡 性 別 及 人 數 見 表 6 表 6 研 究 參 與 者 的 人 口 變 項 分 析 人 口 變 項 項 目 人 數 百 分 比 平 均 數 標 準 差 年 齡 4 歲 5 歲 6 歲 6 6 7 31.6 31.6 36.8 4.54 5.36 6.49 0.42 0.36 0.32 班 別 大 班 8 42.1 6.43 0.34 中 班 11 57.9 4.82 0.48 性 別 男 6 31.6 女 13 68.4 2. 中 大 班 幼 兒 在 創 造 力 測 驗 的 得 分 情 形 本 研 究 新 奇 性 的 得 分 為 數 字 聯 想 分 測 驗 的 總 分, 而 實 用 性 為 情 境 問 題 解 決 的 總 分 在 本 研 究 中, 新 奇 性 與 實 用 性 是 以 原 始 分 數 呈 現, 而 創 造 力 測 驗 的 總 分 則 是 將 上 述 二 項 指 標 分 別 以 50% 的 比 例 相 加 中 大

14 葉 玉 珠 班 幼 兒 在 創 造 力 測 驗 前 後 測 總 分 以 及 二 項 指 標 的 得 分 情 形 如 表 7 及 圖 4 表 7 大 中 班 幼 兒 在 創 造 力 測 驗 前 後 測 分 數 上 之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大 班 中 班 全 體 M SD M SD M SD 前 測 新 奇 性 41.25 11.22 11.01 6.66 23.79 17.54 實 用 性 36.00 11.54 25.82 6.63 30.11 10.14 總 分 38.63 9.04 18.45 4.08 26.95 12.07 後 測 新 奇 性 45.00 16.75 22.73 10.29 29.69 16.09 實 用 性 35.40 9.37 21.36 12.07 25.75 12.85 總 分 40.20 10.59 22.05 9.87 27.72 13.05 50 40 30 20 10 新 奇 性 實 用 性 總 分 0 大 班 前 測 大 班 後 測 中 班 前 測 中 班 後 測 全 體 前 測 全 體 後 測 圖 4 大 中 班 與 全 體 樣 本 創 造 力 測 驗 各 項 指 標 在 前 後 測 上 之 得 分 平 均 數 圖 3. 中 大 班 幼 兒 在 創 造 力 總 分 表 現 上 的 進 步 情 形 為 探 討 不 同 班 別 的 中 大 班 幼 兒 在 創 造 力 測 驗 前 後 測 總 分 的 得 分 是 否 有 差 異, 本 研 究 以 以 創 造 力 總 分 前 測 後 測 (Test) 為 受 試 者 內 因 子, 以 大 班 中 班 (Class) 為 受 試 者 間 因 子 進 行 重 複 量 數 分 析 由 表 8 可 知, 中 大 班 幼 兒 在 創 造 力 測 驗 前 後 測 總 分 上 的 得 分 上 並 無 顯 著 差 異, 組 內 主 要 效 果 (Test) 之 F(1, 14)= 1.000,MS = 111.328, p =.334,η 2 = 0.067; 組 間 組 內 交 互 效 果 (Test Class) 之 F(1, 14) =.069,MS = 7.641,p =.797,η 2 =.005; 組 間 效 果 (Class) 則 達 統 計 上 之 顯 著 差 異,F(1, 14)=296.430, MS = 1227.909,p =.000,η 2 =.995 進 一 步 比 較 可 知 大 班 幼 兒 在 前 測 得 分 (M=38.63) 顯 著 高 於 中 班 (M=18.45); 大 班 幼 兒 在 後 測 得 分 (M=40.20) 亦 顯 著 高 於 中 班 (M= 22.05)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15 表 8 中 大 班 幼 兒 在 創 造 力 總 分 得 分 之 重 複 量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N=16) Source Type III SS Df MS F Sig. Partial Eta Squared Within-Subjects Test 111.328 1 111.328 1.000.334.067 Test Class 7.641 1 7.641.069.797.005 Error(Test) 1558.609 14 111.329 Between-Subjects Class 1227.909 1 1227.909 296.430.000.995 Error 572.825 14 40.916 30.010.000.682 4. 中 大 班 幼 兒 在 新 奇 性 前 後 測 得 分 上 的 差 異 本 研 究 以 新 奇 性 得 分 ( 前 測 後 測 ) 為 受 試 者 內 因 子, 並 以 班 級 為 受 試 者 間 因 子 進 行 重 複 量 數 分 析, 由 表 9 可 知, 中 大 班 幼 兒 在 新 奇 性 之 組 內 主 要 效 果 (Test) 達 現 顯 著 差 異,F(1, 14)=4.953,MS = 798.005,p =.043,η 2 =.261; 組 間 組 內 交 互 效 果 (Test Class) 並 無 達 顯 著 差 異,F(1, 14) =1.378, MS =222.005, p =.260,η 2 =.090; 組 間 效 果 (Class) 亦 達 顯 著 差 異,F (1, 14)=160.228,MS = 2376.041,p =.000, η 2 =.920 進 一 步 比 較 平 均 數 可 知, 新 奇 性 後 測 分 數 (M=29.69) 顯 著 高 於 新 奇 性 前 測 分 數 (M=23.79), 且 大 班 幼 兒 在 前 測 得 分 (M =41.25) 顯 著 高 於 中 班 (M=11.01); 大 班 幼 兒 在 後 測 得 分 (M=45.00) 亦 顯 著 高 於 中 班 (M=22.73) 表 9 中 大 班 幼 兒 在 新 奇 性 得 分 之 重 複 量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N=16) Source Type III SS df MS F Sig. Partial Eta Squared Within-Subjects Test 798.005 1 798.005 4.953.043.261 Test Class 222.005 1 222.005 1.378.260.090 Error(Test) 2255.745 14 161.125 Between-Subjects Class 2376.041 1 2376.041 160.228.000.920 Error 1085.209 14 77.515 30.653.000.686 5. 中 大 班 幼 兒 在 實 用 性 前 後 測 得 分 上 的 差 異 以 實 用 性 指 標 ( 前 測 後 測 ) 為 受 試 者 內 因 子, 以 班 級 為 受 試 者 間 因 子 進 行 重 複 量 數 分 析, 由 表 10 可 知, 中 大 班 幼 兒 在 新 奇 性 之 組 內 主 要 效 果 (Test) 無 達 現 顯 著 差 異,F(1, 14)=.364,MS = 51.073,p =.556,η 2 =.025 ; 組 間 組 內 交 互 效 果 (Test Class) 亦 無 達 顯 著 差 異,F(1, 14) =.627,MS =87.823,p =.442,η 2 =.043; 組 間 效 果 (Class) 則 達 顯 著 差 異,F(1, 14) =174.202,MS = 455.328,p =.000,η 2 =.926

16 葉 玉 珠 進 一 步 比 較 平 均 數 可 知 大 班 幼 兒 在 前 測 得 分 (M=36.00) 顯 著 高 於 中 班 (M=25.82); 大 班 幼 兒 在 後 測 得 分 (M=35.40) 亦 顯 著 高 於 中 班 (M=21.36) 表 10 中 大 班 幼 兒 在 實 用 性 得 分 之 重 複 量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N=16) Source Type III SS df MS F Sig. Partial Eta Squared Within-Subjects Test 51.073 1 51.073.364.556.025 Test Class 87.823 1 87.823.627.442.043 Error(Test) 1961.927 14 140.138 Between-Subjects Class 455.328 1 455.328 174.202.000.926 Error 951.609 14 67.972 6.699.021.324 ( 二 ) 由 多 元 智 能 看 幼 兒 創 造 力 表 現 在 創 造 力 的 評 量 部 份, 本 研 究 除 了 從 創 造 力 測 驗 得 分 之 外, 亦 從 多 元 智 能 的 角 度 來 看 幼 兒 創 意 的 表 現 這 一 部 分 的 資 料 主 要 是 根 據 為 期 12 週 的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協 同 教 學 課 程 的 上 課 錄 影 的 分 析 為 瞭 解 幼 兒 在 創 造 力 表 現 上 的 成 長, 故 將 12 週 的 課 程 區 分 為 三 個 階 段, 並 將 之 表 現 量 化, 觀 察 幼 兒 隨 時 間 經 過, 其 創 造 力 的 成 長 情 形 第 1 週 到 第 4 週 為 階 段 一 第 5 週 到 第 8 週 為 階 段 二 第 9 週 到 第 12 週 為 階 段 三 1. 大 班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表 現 大 班 幼 兒 在 能 用 肢 體 動 作 模 仿 不 同 物 體 能 以 肢 體 動 作 做 角 色 扮 演 能 使 用 各 種 肢 體 語 言 表 達 自 己 的 想 法 能 隨 音 樂 旋 律 或 節 奏 的 變 化 作 出 適 當 的 肢 體 動 作 能 跟 隨 音 樂 自 創 舞 蹈 的 部 份, 表 現 的 次 數 均 呈 現 增 加 的 趨 勢 ( 見 表 11) 在 階 段 一 與 階 段 二 時, 幼 兒 在 能 用 肢 體 動 作 模 仿 不 同 物 體 能 以 肢 體 動 作 做 角 色 扮 演 的 表 現 頻 率 多 於 階 段 三, 但 在 階 段 三 時, 能 使 用 各 種 肢 體 語 言 表 達 自 己 的 想 法 能 隨 音 樂 旋 律 或 節 奏 的 變 化 作 出 適 當 的 肢 體 動 作 與 能 跟 隨 音 樂 自 創 舞 蹈 等 指 標 上, 有 逐 漸 成 長 的 趨 勢, 可 知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表 現 已 由 一 開 始 的 模 仿 創 造 轉 變 成 創 造 力 展 現, 也 可 作 為 創 造 性 戲 劇 教 學 之 效 果 佐 證 表 11 大 班 幼 兒 三 個 階 段 在 教 學 錄 影 帶 中 創 意 表 現 的 觀 察 與 劃 記 行 為 指 標 四 -08 能 用 肢 體 動 作 模 仿 不 同 物 體 四 -09 能 以 肢 體 動 作 做 角 色 扮 演 四 -10 能 使 用 各 種 肢 體 語 言 表 達 自 己 的 想 法 四 -11 能 隨 音 樂 旋 律 或 節 奏 的 變 化 作 出 適 當 的 肢 體 動 作 四 -12 能 跟 隨 音 樂 自 創 舞 蹈 階 段 一 42 8 0 10 3 階 段 二 21 32 8 16 16 階 段 三 8 16 8 64 24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17 2. 中 班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表 現 中 班 幼 兒 在 能 跟 隨 音 樂 旋 律 或 節 奏 的 變 化 作 出 適 當 的 肢 體 動 作 能 跟 隨 音 樂 自 創 舞 蹈 行 為 表 現 的 頻 率 有 明 顯 增 加 的 趨 勢, 整 體 出 現 的 次 數 進 步 情 形 統 整 資 料 見 表 12 尤 其 是 能 跟 隨 音 樂 自 創 舞 蹈 在 階 段 一 與 階 段 二 時, 出 現 頻 率 為 0, 但 至 階 段 三 時, 陡 增 為 12 次, 可 看 出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的 效 果 表 12 中 班 幼 兒 三 個 階 段 在 教 學 錄 影 帶 中 創 意 表 現 的 觀 察 與 劃 記 行 為 指 標 四 -08 能 用 肢 體 動 作 模 仿 不 同 物 體 四 -09 能 以 肢 體 動 作 做 角 色 扮 演 四 -10 能 使 用 各 種 肢 體 語 言 表 達 自 己 的 想 法 四 -11 能 隨 音 樂 旋 律 或 節 奏 的 變 化 作 出 適 當 的 肢 體 動 作 四 -12 能 跟 隨 音 樂 自 創 舞 蹈 階 段 一 42 57 0 13 0 階 段 二 21 22 44 33 0 階 段 三 22 0 22 24 12 從 為 期 12 週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的 觀 察 中, 發 現 幼 兒 除 了 能 跟 隨 老 師 做 動 作 身 體 肌 肉 愈 能 協 調 之 外, 愈 能 再 將 老 師 剛 開 始 引 導 的 動 作 加 以 做 變 化, 隨 著 旋 律 延 伸 更 多 不 同 的 動 作 幼 兒 愈 能 從 簡 單 的 素 材 中 做 變 化, 且 能 加 入 自 已 的 想 法 與 巧 思, 不 僅 是 流 暢 地 描 述 故 事, 更 能 發 揮 想 像 力 繼 續 發 展 出 更 精 緻 細 膩 的 故 事 情 節, 甚 或 能 隨 著 音 樂 旋 律 配 合 自 創 的 舞 蹈 動 作 三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教 師 從 事 行 動 研 究 所 得 到 的 專 業 成 長 是 多 方 面 的 教 師 通 常 會 在 從 事 行 動 研 究 的 過 程 中, 在 態 度 方 面 較 過 去 更 為 開 放, 思 考 也 變 的 更 有 彈 性, 能 夠 以 新 的 思 維 去 解 決 教 學 所 面 臨 到 的 問 題, 不 論 是 在 思 考 技 巧 上, 對 事 情 的 敏 感 度, 以 及 與 相 關 領 域 的 專 家 溝 通 的 態 度 上, 皆 有 明 顯 的 改 變 而 且 整 個 行 動 研 究 的 過 程 中, 教 師 常 常 為 了 解 決 教 學 實 務 問 題, 絞 盡 腦 汁 地 思 考 所 有 可 能 的 解 決 策 略, 進 而 激 發 出 過 去 沒 有 的 潛 能 以 下 是 大 班 與 中 班 教 師 的 一 些 反 思 與 感 想 ( 一 ) 大 班 教 師 創 造 性 兒 童 戲 劇 是 一 種 非 正 式 的 即 興 戲 劇 活 動, 是 幼 兒 自 發 性 的 戲 劇 扮 演 活 動 之 延 伸 這 種 扮 演 遊 戲 ( 扮 家 家 酒 ) 是 幼 兒 日 常 生 活 的 一 部 份, 透 過 這 種 扮 演 過 程, 孩 子 把 自 己 的 經 驗 重 新 建 構 在 虛 擬 的 遊 戲 中 在 過 程 中 他 們 能 隨 性 所 至 自 動 自 發 自 由 選 擇, 不 受 外 界 的 約 束, 只 憑 玩 伴 彼 此 間 的 默 契 和 討 論 來 做 扮 演 遊 戲, 並 從 中 獲 得 成 就 感 和 樂 趣 學 習 的 關 鍵 在 經 驗 而 非 死 記, 唯 有 從 實 際 的 經 驗 中 學 習, 才 能 真 正 內 化 至 心 中, 進 而 改 變 其 外 在 行 為 所 以 透 過 創 造 性 戲 劇 教 學, 能 使 幼 兒 運 用 同 理 心 去 實 地 了 解 自 己 與 他 人 的 處 境, 並 從 實 際 的 操 作 中 學 習 如 何 使 用 創 造 性 的 思 考 能 力 去 解 決 問 題 在 教 學 中 運 用 創 造 戲 劇 的 方 法, 把 戲 劇 的 導 演 權 還 給 孩 子, 讓 它 真 正 成 為 孩 子 自 己 的 活 動 在 過 程 中, 老 師 只 是 扮 演 一 個 引 導 者 的 角 色 利 用 戲 劇 的 過 程, 滿 足 孩 子 內 在 需 求, 發 揮 其 角 色 扮 演 的 遊 戲 本 能, 並 培 養 其 自 信 自 重 自 動 自 發 的 學 習 態 度 相 信 在 這 種 教 學 模

18 葉 玉 珠 式 下, 不 僅 是 老 師 能 更 靈 活 的 教 導 和 啟 發 孩 子 的 能 力, 孩 子 們 更 能 在 愉 悅 自 發 的 學 習 環 境 中 快 樂 的 學 習! 希 望 有 更 多 的 幼 教 同 仁 能 加 入 創 造 性 戲 劇 教 學 的 領 域, 讓 更 多 的 孩 子 能 發 揮 其 創 意 自 動 自 發 的 快 樂 學 習 及 成 長 孩 子 多 一 些 思 考 空 間, 甚 至 在 常 識 的 討 論 上, 聽 一 聽 他 們 的 意 見, 尋 找 他 們 想 要 的 答 案, 以 便 能 演 出 真 正 屬 於 自 己 的 一 場 戲 另 外, 我 發 現 自 己 變 得 比 以 前 更 能 想 出 許 多 教 學 上 的 好 點 子, 這 大 概 就 是 所 謂 的 教 學 相 長 吧! 整 體 而 言, 大 班 老 師 認 為 班 上 幼 兒 的 成 長 有 : 孩 子 運 用 肢 體 展 現 並 表 達 自 己 的 想 法 對 週 遭 環 境 攙 生 興 趣 並 關 注 其 變 化 主 動 建 構 自 己 的 想 法 及 故 事 孩 子 學 會 同 理 心 的 運 用 對 於 嘗 試 新 事 物 的 動 機 提 升 思 考 模 式 由 具 像 思 考 轉 為 形 象 思 考 孩 子 變 得 大 方 且 勇 於 分 享 對 於 單 一 事 物 接 受 多 元 化 的 改 變 ( 二 ) 中 班 教 師 第 一 次 總 是 最 珍 貴 的, 它 讓 我 發 現 戲 劇 教 學 存 在 的 價 值, 更 放 大 了 自 己 教 學 上 的 盲 點 我 始 終 不 認 為 每 天 出 現 重 複 的 角 色, 或 以 相 同 的 表 演 方 式, 會 為 我 的 教 學 帶 來 多 大 的 魅 力, 因 為 這 不 是 我 所 熟 知 的 創 意, 但 事 實 證 明, 故 事 中 的 主 角 牽 引 著 孩 子 們 的 心, 也 讓 我 開 始 試 著 去 尋 找 所 謂 重 複 的 創 意 除 此 之 外, 我 們 也 對 主 題 進 行 的 方 式 做 了 一 些 轉 變, 不 再 針 對 點 或 面 的 議 題 而 改 以 沿 線 發 展, 隨 著 故 事 情 節 思 考 出 整 個 教 學 架 構, 將 孩 子 們 真 正 帶 入 情 境 中, 這 樣 深 入 而 徹 底 的 教 學 方 式 實 是 我 從 來 沒 有 嚐 試 過 的, 非 但 增 進 了 我 教 學 上 構 思 的 能 力, 更 給 了 我 寬 廣 的 發 展 空 間 每 一 次 成 果 發 表 前, 我 就 像 熱 鍋 上 的 螞 蟻, 叮 嚀 這 個 囑 咐 那 個, 深 怕 孩 子 會 有 不 完 美 的 表 現, 於 是 在 主 題 構 思 與 互 動 模 式 皆 已 穩 固 下, 以 往 掌 控 較 多 主 權 的 我 開 始 試 著 多 放 一 些 給 孩 子, 讓 孩 子 做 主 人, 給 今 天 的 兒 童 劇 由 我 和 孩 子 們 共 同 演 出, 而 且 演 起 來 簡 直 一 發 不 可 收 拾, 怎 麼 也 停 不 下 來! 停 不 下 來 的 原 因 不 在 於 孩 子 們 的 秩 序 失 控, 反 而 是 演 得 太 過 癮 了, 每 個 孩 子 都 想 要 在 戲 中 軋 一 角, 連 我 都 high 到 不 行 ( 我 超 愛 這 種 透 過 戲 劇 的 高 互 動 感 ), 其 實 我 只 不 過 將 劇 情 設 定 許 多 重 複 性, 一 旦 演 過 幾 遍, 孩 子 們 很 容 易 上 手, 相 對 的, 他 們 對 這 樣 的 課 程 內 容 也 會 有 更 深 刻 的 感 觸 透 過 每 一 次 的 戲 劇 引 導, 不 斷 地 找 出 我 和 孩 子 們 最 契 合 也 最 享 受 的 互 動 模 式, 是 我 在 這 一 個 主 題 中 成 長 最 多 的 地 方 另 一 方 面, 在 孩 子 表 演 戲 劇 的 過 程 中, 也 讓 我 發 現 教 學 上 某 部 份 的 不 足, 是 否 在 尋 求 戲 劇 活 動 所 帶 來 的 愉 悅 與 滿 足 之 外, 更 應 學 習 如 何 尊 重 及 欣 賞 自 己 或 他 人 的 表 演, 教 導 孩 子 正 視 分 享 的 意 義 這 學 期, 除 了 在 課 程 規 劃 上 越 來 越 有 心 得 外 ( 發 現 自 己 很 能 利 用 戲 劇 方 式 將 課 程 串 起 來, 使 得 孩 子 們 對 劇 中 角 色 的 認 同 感 越 來 越 強 ), 與 他 班 老 師 的 協 同 教 學 更 讓 我 體 驗 到 另 一 種 方 式 的 互 動 與 學 習, 雖 然 只 有 短 短 的 一 個 小 時, 透 過 彼 此 不 同 的 專 長 與 特 質, 很 能 感 受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成 效, 也 從 不 同 角 度 去 感 受 孩 子 的 表 現 與 成 長 中 班 老 師 認 為 班 上 幼 兒 的 成 長 有 : 越 來 越 愛 演 戲 上 課 專 注 意 提 升, 求 知 慾 望 強 肢 體 與 用 語 與 會 的 表 達, 尤 其 在 問 題 解 決 上 更 為 明 顯 越 來 越 大 方, 樂 於 人 分 享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19 四 參 與 幼 兒 對 戲 劇 教 學 行 動 方 案 之 回 饋 參 與 戲 劇 教 學 課 程 之 幼 兒 是 本 研 究 課 程 的 主 體, 他 們 的 感 想 與 回 饋 直 接 關 係 到 課 程 規 劃 與 教 學 方 法 的 再 行 動, 提 供 行 動 團 隊 的 反 思 與 課 程 修 正 之 參 考 下 列 為 課 程 結 束 後, 訪 談 問 題 與 學 生 回 應 之 歸 納 : ( 一 ) 平 常 老 師 的 上 課 與 肢 體 課 程 老 師 的 戲 劇 課 程 比 較 喜 歡 哪 一 個? 為 什 麼? : 學 童 對 平 常 課 程 與 戲 劇 課 程 都 表 示 相 當 喜 歡 ( 二 ) 你 喜 歡 / 不 喜 歡 課 程 中 的 哪 個 活 動? : 大 部 分 學 生 對 戲 劇 教 學 課 程 活 動 的 印 象 深 刻, 且 相 當 喜 歡 ( 三 ) 最 近 的 活 動 中, 有 哪 些 是 原 本 討 厭 上 的, 現 在 卻 很 喜 歡? 為 什 麼? : 在 上 完 戲 劇 教 學 課 程 後, 學 生 對 音 樂 肢 體 活 動 等 皆 有 正 面 的 態 度 ( 四 ) 你 是 否 每 天 都 想 上 學, 上 課 時 也 覺 得 時 間 過 的 好 快? : 大 部 分 對 上 學 的 興 趣 與 動 機 皆 相 當 正 面 ( 五 ) 上 學 之 後, 你 覺 得 現 在 自 己 哪 裡 變 的 不 一 樣? 有 沒 有 變 厲 害? : 每 位 學 生 都 可 以 說 出 自 己 的 進 步 與 成 長 的 部 分, 顯 示 戲 劇 教 學 對 學 生 有 正 面 的 教 學 成 效 例 如 : 甲 學 生 表 示 從 什 麼 都 不 會 到 什 麼 都 會 ; 乙 學 生 說 動 作 有 變 快 ; 丙 學 生 說 有 比 較 聰 明, 能 當 小 老 師 ( 六 ) 這 學 期 進 行 的 活 動 中, 你 最 喜 歡 哪 一 個 戲 劇 主 題? 為 什 麼? : 參 與 課 程 的 所 有 學 生 對 各 個 主 題 都 相 當 喜 歡 感 興 趣, 包 括 : 森 林 快 逃 帕 帕 拉 山 的 妖 怪 光 影 劇 伍 討 論 結 論 與 建 議 一 討 論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目 的 有 二 :( 一 ) 透 過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 二 ) 透 過 行 動 研 究, 提 升 教 師 的 專 業 知 能 與 專 業 成 長 但 本 研 究 也 意 外 發 現 創 作 性 戲 劇 對 提 升 幼 兒 的 學 習 動 機 有 很 大 效 果 以 下 就 針 對 這 幾 個 方 面 進 行 討 論 ( 一 )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對 幼 兒 創 造 力 的 啟 發 效 果 本 研 究 在 驗 證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對 幼 兒 創 造 力 的 啟 發 效 果 時, 主 要 是 透 過 下 面 幾 個 向 度 的 分 析 來 進 行 : 幼 兒 創 造 力 測 驗 結 果 ; 多 元 智 能 領 域 中 的 創 造 力 指 標 ; 創 作 性 戲 劇 協 同 教 學 課 程 中 的 創 意 表 現 ; 創 作 性 戲 劇 從 入 主 題 統 整 教 學 中 幼 兒 的 創 意 表 現 與 作 品 檔 案 ( 因 作 品 檔 案 太 多, 無 法 在 文 中 呈 現 ); 以 及 教 師 的 觀 察 從 這 五 個 向 度 資 料 的 分 析 中, 可 以 發 現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 尤 其 是 新 奇 性 ) 的 確 有 顯 著 的 進 步 從 描 述 統 計 分 析 的 平 均 數, 大 略 可 看 出 隨 著 年 齡 的 增 加, 幼 兒 在 創 造 力 總 分 以 及 二 項 指 標 ( 新 奇 性 與 實 用 性 ) 的 得 分 有 隨 之 增 加 的 傾 向 再 者, 本 研 究 也 對 創 造 力 測 驗 總 分 以 及 二 項 指 標 進 行 重 複 量 數 分 析 研 究 結 果 也 發 現, 經 過 一 學 期 的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課 程 後, 無 論 是 前 測 分 數 或 是 後 測 分 數, 大 班 幼 兒 在 創 造 力 總 分 與 新 奇 性 及 實 用 性 兩 項 指 標 上 皆 高 於 中 班 幼 兒 此 結 果 也 與 Chae (2003) 與 李 梅 齡 (2004) 的 研 究 結 果 一 致, 即 在 幼 兒 時 期, 年 齡 愈 大 的 幼 兒 在 創 造 力 的 表 現 會 優 於 較 年 幼 的 幼 兒 董 奇 (1995) 即 指 出 兒 童 的 創 造 力 是 持 續 發 展 的 歷 程, 隨 著 身 心 發 展 的 變 化 到 不 斷 累 積 的 生 活 中 經 驗,

20 葉 玉 珠 使 得 幼 兒 創 造 力 的 發 揮 隨 處 可 見 並 具 有 獨 特 性 Weisberg(1998) 也 指 出 創 意 問 題 解 決 有 賴 於 知 識 與 經 驗 的 累 積 因 此 可 發 現,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與 其 生 活 經 驗 與 認 知 能 力 有 關, 而 此 兩 項 均 立 基 在 年 齡 之 上 隨 著 幼 兒 的 發 展, 其 能 豐 富 體 驗 世 界 的 經 驗, 也 藉 由 與 外 界 的 接 觸 而 提 昇 自 己 的 智 能 換 言 之, 大 班 幼 兒 在 所 累 積 經 驗 的 量 與 發 展 的 成 熟 度 均 優 於 中 班 幼 兒, 因 此 使 大 班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表 現 優 於 中 班 幼 兒 就 教 學 效 果 而 言, 經 由 重 複 量 數 的 分 析 結 果 顯 示, 全 體 幼 兒 的 新 奇 性 後 測 分 數 (M=29.69) 顯 著 高 於 前 測 分 數 (M=23.79) (F(1, 15)=8.065,p =.012,η 2 =.350), 但 實 用 性 後 測 的 分 數 並 未 顯 著 高 於 前 測 分 數 (F(1, 15)=.968,p =.341,η 2 =.061) 再 者, 將 參 與 本 研 究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測 驗 總 分 與 常 模 比 較, 發 現 無 論 在 前 測 或 後 測, 五 歲 以 下 幼 兒 ( 本 研 究 :M=18.33,SD=4.71; 常 模 :M=16.21,SD=2.00) 與 六 歲 以 上 ( 本 研 究 :M=38.63,SD=3.70; 常 模 :M= 26.13,SD=1.34) 的 創 造 力 測 驗 總 分 皆 高 於 常 模 亦 即 參 與 本 計 畫 的 幼 兒 在 接 受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後, 其 創 造 力 表 現 優 於 一 般 幼 兒 但 由 於 本 研 究 的 樣 本 甚 小, 因 此 這 一 部 份 量 化 分 析 的 節 僅 供 部 分 參 考 為 提 供 更 具 體 的 幼 兒 過 程 表 現 指 標, 本 研 究 也 從 多 元 智 能 檢 核 表 中 分 析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根 據 創 作 戲 劇 課 程 錄 影 帶 分 析 的 劃 記 結 果 可 知, 戲 劇 教 學 對 於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行 為 表 現 有 明 顯 增 加 的 趨 勢, 幼 兒 更 能 隨 著 音 樂 的 變 化 做 動 作 或 創 作 舞 蹈, 運 用 教 師 提 供 的 素 材, 發 揮 想 像 力 創 造 更 獨 特 更 多 不 同 的 想 法 去 呈 現 自 已 的 作 品 或 創 作 舞 蹈, 也 能 以 更 多 的 肢 體 語 言 來 表 現 自 已 的 想 法 另 外, 在 能 用 肢 體 動 作 模 仿 不 同 物 體 能 以 肢 體 動 作 做 角 色 扮 演 的 表 現 從 第 一 ~ 第 三 階 段 次 數 有 減 少 的 情 形, 可 能 與 戲 劇 課 程 內 容 安 排 有 關 在 第 一 階 段 的 課 程 中, 教 師 戲 劇 教 學 引 導 的 部 份 主 要 在 於 肢 體 開 發, 較 多 讓 幼 兒 去 揣 摩 不 同 物 體 或 人 物, 會 出 現 較 多 模 仿 及 角 色 扮 演 的 能 力, 因 此 出 現 頻 率 會 比 較 多, 第 二 ~ 三 階 段 隨 著 課 程 進 行, 愈 來 愈 多 讓 幼 兒 主 動 發 揮 想 像 力, 從 基 本 的 音 樂 或 素 材, 創 造 出 更 多 不 同 的 作 品 與 舞 蹈 動 作, 所 以 頻 率 會 減 少 另 外, 從 幼 兒 平 實 的 表 現 與 作 品 檔 案 中, 也 可 以 發 現 幼 兒 的 創 意 表 現 此 外, 從 教 師 在 每 一 教 學 主 題 後 的 省 思 也 可 發 現 孩 子 創 造 力 的 成 長 與 轉 變 歷 程 例 如 : 1. 在 進 行 完 教 學 主 題 一 時, 大 班 老 師 說 : 透 過 故 事 線 索, 孩 子 們 用 肢 體 展 現 森 林 的 各 種 型 態 發 揮 創 意 佈 置 森 林 教 室, 告 訴 我 們 所 有 的 好 朋 友 森 林 裡 的 點 滴 故 事 為 了 完 整 表 現 森 林 快 逃, 孩 子 們 和 我 一 起 走 遍 幼 稚 園 四 週, 找 出 自 己 家 的 方 向 及 位 置, 在 一 張 大 大 的 地 圖 上, 繪 出 道 路 房 子 位 置 景 點 等 等, 內 容 豐 富 的 地 圖 在 教 室 中 放 著 地 圖, 孩 子 們 依 著 情 境, 不 用 我 再 重 述 這 個 故 事, 他 們 已 經 生 動 且 完 整 的 呈 現 了 整 個 故 事 氛 圍 2. 在 進 行 完 教 學 主 題 二 時, 中 班 老 師 表 示 : 主 題 進 行 至 今, 孩 子 們 在 肢 體 的 運 用 及 語 彙 的 表 達 上 的 確 皆 有 顯 著 的 進 步, 尤 其 在 問 題 解 決 能 力 上 更 是 明 顯 大 班 老 師 描 述 : 從 孩 子 們 對 於 影 偶 及 光 影 劇 的 著 迷 程 度, 可 以 說 我 們 的 戲 劇 教 學 又 成 功 邁 向 一 步 了! 完 成 影 偶 的 那 天, 孩 子 們 忍 不 住 就 對 著 光 影 幕 演 將 起 來, 我 聽 到 A 生 這 位 向 來 不 主 動 表 現 自 己 創 意 及 想 法 的 孩 子, 居 然 就 對 著 一 整 個 螢 幕 去 操 作 他 的 影 偶, 邊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21 說 : 大 家 好, 我 是 妖 怪, 而 B 生 也 拿 起 的 小 豬 影 偶, 和 他 一 起 對 話 : 我 是 魯 魯, 你 從 哪 裡 來 的 呀?, 就 這 樣 孩 子 拿 起 了 自 己 的 影 偶 演 了 足 足 十 多 分 鐘, 那 一 刻 讓 我 覺 得 自 己 的 寶 貝 更 進 步 了! 3. 在 進 行 完 教 學 主 題 三 時, 大 班 老 師 表 示 : 透 過 討 論, 我 知 道 孩 子 已 經 開 始 有 了 無 形 有 形 的 思 考, 這 對 他 們 的 創 意 及 想 法 都 會 有 很 大 的 影 響 這 次 的 活 動 我 比 較 偏 向 於 讓 孩 子 去 想 辦 法 解 決 問 題, 就 連 在 接 近 成 果 發 表 時 也 只 是 和 孩 子 談 談 該 怎 麼 去 呈 現 這 個 故 事 從 一 開 始 森 林 的 創 思 裝 扮 到 帕 拉 帕 拉 光 影 的 呈 現, 這 一 次 我 們 換 成 真 人 演 出 4. 在 進 行 完 教 學 主 題 四 時, 中 班 老 師 說 : 而 演 戲 演 了 那 麼 多 次, 慢 慢 地 也 和 孩 子 們 培 養 了 絕 佳 的 默 契, 本 來 還 擔 心 人 手 會 不 足, 沒 想 到 孩 子 倒 成 為 最 佳 場 記, 知 道 關 燈 就 表 示 天 黑, 開 燈 以 後 學 雞 叫 才 能 喚 醒 戲 中 人, 如 此 反 覆 出 現 的 場 景 模 式 竟 能 帶 給 孩 子 們 這 樣 的 感 受, 可 見 戲 劇 教 學 的 影 響 確 實 很 深 遠! 綜 合 上 述 的 結 果 可 知, 在 經 過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後, 幼 兒 的 創 造 力 表 現 的 確 有 進 步, 尤 其 是 新 奇 性 的 表 現 ; 至 於 實 用 性 的 表 現 並 未 顯 著 進 步 的 原 因, 可 能 是 因 為 ( 一 ) 本 研 究 的 戲 劇 教 學 主 要 是 強 調 幼 兒 想 像 力 與 新 奇 想 法 的 發 揮, 較 少 強 調 其 創 意 點 子 合 理 性 的 思 考 ;( 二 ) 幼 兒 在 創 意 點 子 合 理 性 的 思 考 能 力 上, 由 於 受 限 於 認 知 發 展 中 邏 輯 思 考 能 力 尚 弱, 因 此 表 現 較 差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是 一 種 創 新 的 教 學 方 法, 它 不 再 拘 泥 於 有 制 式 的 課 本 嚴 肅 的 課 室 氣 氛 以 教 師 為 中 心 講 述 課 程 內 容, 而 是 以 老 師 為 領 導 員, 帶 領 孩 子 進 入 特 定 情 境, 去 感 受 體 驗 想 像 創 造 同 時, 老 師 必 須 接 納 孩 子 的 表 現, 不 帶 評 價 的 回 饋, 讓 孩 子 更 有 動 機 去 產 出 創 意 過 去 的 研 究 結 果 (Saldana, 1985) 發 現, 能 自 由 參 與 有 品 質 的 幻 想 和 扮 演 遊 戲, 花 很 多 時 間 在 想 像 性 思 考 所 謂 高 度 幻 想 的 幼 兒, 在 面 對 不 同 的 材 料 和 情 境 下 都 能 有 創 意 的 表 現 而 Rice 和 Fisk(1980) 也 認 為, 戲 劇 是 一 種 發 展 幼 兒 想 像 力 和 人 格 的 有 效 方 法, 因 為 戲 劇 活 動 可 以 提 升 幼 兒 表 現 的 機 會, 並 將 抽 象 的 知 識 轉 化 成 幼 兒 所 能 感 受 到 的 具 體 經 驗 上 綜 合 言 之, 本 研 究 的 發 現 支 持 過 去 學 者 對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的 肯 定 ( 二 )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從 每 一 教 學 主 題 結 束 後 的 教 學 省 思 與 討 論, 以 及 教 師 的 自 白 與 感 想, 可 以 看 見 教 師 的 成 長 歷 程 與 成 長 的 喜 悅 在 本 研 究 中, 參 與 教 師 在 課 程 的 發 展 教 學 的 創 意 與 技 巧 上 資 料 的 收 集 與 分 析 上 以 及 研 究 歷 程 與 方 法 的 知 能 上 都 有 明 顯 的 進 步 每 一 位 教 師 對 於 教 學 有 不 同 的 詮 釋, 透 過 行 動 研 究 的 歷 程, 有 助 於 教 師 合 作 建 構 一 套 適 用 於 該 園 所 的 教 學 理 論 與 課 程, 並 將 其 與 幼 兒 的 生 活 融 合, 營 造 一 個 更 和 諧 與 快 樂 的 學 習 氣 氛 與 環 境 在 本 行 動 研 究 的 過 程 中, 教 學 團 隊 每 週 開 會 討 論 一 次 在 此 過 程 中, 教 學 團 隊 往 往 透 過 反 省 互 動 衝 突 與 共 識 協 調 的 過 程, 激 盪 出 許 多 的 創 意 與 教 學 方 法, 也 因 此 逐 漸 產 生 高 度 開 放 積 極 嘗 試 與 高 度 支 持 的 創 意 教 學 氛 圍 ; 教 師 們 可 謂 從 不 甚 瞭 解 何 謂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到 逐 漸 變 成 專 家 Gilson 和 Shalley(2004) 認 為 創 造 力 表 現 較 佳 的 團 隊 是 成 員 察 覺 到 本 身 的 工 作 需 要 高 度 創 造 力

22 葉 玉 珠 高 度 工 作 互 賴 高 度 目 標 分 享 重 視 參 與 問 題 解 決 並 具 有 支 持 創 造 力 的 氛 圍, 本 研 究 團 隊 經 過 這 一 次 的 行 動 研 究 歷 練, 已 經 具 備 創 意 團 隊 的 特 質, 期 待 未 來 能 有 更 具 創 意 的 教 學 表 現 此 外, 教 師 本 身 即 是 學 生 的 角 色 楷 模, 支 持 與 接 納 學 生 的 想 法, 有 利 於 學 生 創 造 力 的 發 展 (Houtz, 1990), 因 此, 本 研 究 中 幼 兒 創 意 的 成 長 表 現, 一 部 份 應 來 自 於 教 師 的 角 色 楷 模 ( 三 )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對 幼 兒 學 習 動 機 的 提 升 效 果 驗 證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對 幼 兒 學 習 動 機 的 提 升 效 果 並 非 本 研 究 之 主 要 研 究 目 的, 但 在 研 究 者 觀 察 分 析 幼 兒 創 造 力 表 現 之 同 時, 透 過 教 師 的 觀 察 幼 兒 對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的 回 饋 時, 也 同 時 發 現 本 研 究 幼 兒 對 於 戲 劇 教 學 的 喜 愛 與 其 學 習 動 機 的 提 升 茲 引 述 教 師 的 觀 察 與 感 想 說 明 參 與 幼 兒 學 習 動 機 的 轉 變 : 1. 在 教 學 主 題 一 完 成 時, 中 班 老 師 描 述 : 一 個 半 月 下 來, 孩 子 們 除 了 變 得 越 來 越 愛 演 戲, 但 最 大 的 轉 變 不 在 肢 體 創 意 的 發 揮, 也 不 在 想 像 創 作 能 力 的 提 升, 而 是 對 上 課 的 那 一 份 專 注 力, 與 求 知 的 慾 望 慢 慢 的, 很 容 易 發 現 孩 子 們 能 隨 時 將 自 己 融 入 在 故 事 的 情 境 中, 並 想 了 解 任 何 與 自 己 有 關 的 事 物, 進 而 從 中 找 出 定 律 大 班 老 師 描 述 : 有 的 時 候, 大 班 會 在 午 休 時 間 傳 出 這 樣 的 聲 音, 孩 子 們 已 經 習 慣 分 享 這 個 故 事, 與 我 一 同 進 入 小 綠 的 生 活 中 2. 在 教 學 主 題 二 完 成 時, 大 班 老 師 對 孩 子 轉 變 的 描 述 則 為 : 不 絕 於 耳 的 笑 聲 傳 出, 有 趣 生 動 的 對 話 和 純 真 的 動 作, 大 班 的 寶 貝 們 演 出 了 另 一 個 故 事 : 帕 拉 帕 拉 山 的 妖 怪 令 人 開 心 的 是 這 次 孩 子 們 相 當 喜 歡 這 次 的 主 題, 從 老 師 演 出 這 個 故 事 開 始, 孩 子 們 幾 乎 天 天 問 我 : 可 不 可 以 換 我 們 演 了? 是 不 是 可 以 做 魯 魯 的 影 偶 和 彈 珠 村 了? 3. 在 教 學 主 題 三 完 成 時, 中 班 老 師 描 述 : 孩 子 們 變 得 越 來 越 愛 演 戲, 情 緒 也 較 趨 於 正 向, 越 來 越 能 獨 當 一 面 囉! 大 班 老 師 描 述 : A 生 自 告 奮 勇 要 演 出 四 季 的 風, 他 說 了 不 一 樣 顏 色 的 布 就 可 以 表 現 春 夏 秋 冬 四 個 季 節 表 演 的 時 候 深 深 感 覺 到, 孩 子 們 點 點 滴 滴 的 成 長, 就 連 平 日 比 較 內 向 的 B 生 C 生 也 會 有 出 人 意 表 的 大 方 與 自 信, 這 才 是 讓 人 感 動 與 欣 喜 的 吧! 4. 在 教 學 主 題 四 完 成 時, 中 班 老 師 描 述 : 透 過 每 一 次 的 成 果 發 表, 孩 子 們 都 必 須 要 發 揮 自 己 的 創 意 將 幾 個 星 期 以 來 的 學 習 成 果, 利 用 戲 劇 方 式 表 演 出 來, 所 以 他 們 變 得 更 專 注 於 課 堂 的 表 演 或 學 習, 並 主 動 尋 求 問 題 的 答 案, 進 而 將 其 融 入 於 戲 劇 表 演 活 動 中 孩 子 們 不 但 變 大 方 也 長 大 了, 以 往 那 份 不 負 責 任, 嬉 鬧 的 態 度 好 似 已 煙 消 雲 散, 看 戲 時 也 相 當 有 規 矩, 不 禁 令 我 為 他 們 驕 傲 了 起 來 Gavin Bolton(1993) 認 為 透 過 戲 劇 教 學 的 過 程 戲 劇 活 動 文 學 作 品 學 生 們 的 即 興 創 作 等, 可 以 啟 動 學 生 的 學 習 意 願 Deci 和 Nezlek(1981) 認 為 學 生 知 覺 教 室 氣 氛 是 教 師 行 為 影 響 學 生 內 在 動 機 的 中 介 變 項, 當 學 生 知 覺 教 室 氣 氛 為 支 持 內 在 導 向 行 為 時,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23 本 身 的 內 在 動 機 也 會 隨 之 增 強 Furman (1998) 也 認 為 創 意 的 教 室 氣 氛 是 增 強 或 減 低 學 生 創 造 力 的 重 要 變 項, 因 為 惟 有 當 學 生 處 在 自 由 無 慮 地 環 境 時, 其 強 烈 的 內 在 動 機 便 會 驅 使 他 投 入 探 究 問 題 的 活 動, 此 時, 創 造 力 也 就 自 然 而 然 地 出 現 由 上 面 引 述 的 教 師 觀 察 感 想, 可 見 歡 樂 支 持 的 教 室 氣 氛 以 及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對 幼 兒 學 習 動 機 的 提 升 效 果 創 作 性 戲 劇 的 優 點 充 分 發 揮 此 外, 透 過 研 究 專 家 的 引 導, 習 得 研 究 方 法 與 歷 程, 對 於 教 師 自 我 教 學 的 獨 立 研 究 能 力 以 反 思 與 建 構 更 好 的 教 學 理 論, 更 有 長 遠 的 影 響 二 結 論 與 建 議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結 論 為 :( 一 ) 創 作 性 戲 劇 融 入 主 題 統 整 課 程 的 教 學 有 助 於 幼 兒 創 造 力 的 啟 發, 尤 其 是 在 新 奇 性 的 表 現 上 ;( 二 ) 創 作 性 戲 劇 融 入 主 題 統 整 課 程 的 教 學 有 助 於 幼 兒 學 習 動 機 的 提 升 ;( 三 ) 行 動 研 究 的 歷 程 有 助 於 教 師 對 創 造 力 教 學 知 能 與 態 度 的 改 善 以 及 教 學 行 動 力 的 提 升 小 毛 蟲 最 大 的 心 願 就 是 : 但 願 我 是 蝴 蝶, 一 對 炫 麗 的 翅 膀, 代 表 的 是 - 自 信 與 希 望 無 限 每 個 孩 子 都 希 望 自 己 有 一 對 翅 膀, 能 乘 著 翅 膀, 徜 徉 在 天 馬 行 空 的 想 像 中, 在 無 拘 無 束 中 探 索 未 知 世 界, 學 習 成 長 創 作 性 戲 劇 可 以 幫 孩 子 達 成 這 樣 一 個 小 毛 蟲 的 心 願 在 本 研 究 中, 我 們 目 睹 孩 子 從 一 隻 無 助 與 惶 恐 的 小 毛 蟲, 蛻 變 成 一 隻 亮 麗 與 自 由 自 在 的 美 麗 花 蝴 蝶, 其 中 的 喜 悅, 不 可 言 喻 幼 兒 時 期 是 創 造 力 發 展 的 第 一 個 關 鍵 期, 身 為 學 齡 前 的 幼 教 工 作 者, 如 何 在 孩 子 有 限 的 經 驗 中, 耕 耘 啟 發 創 造 力 的 黃 金 關 鍵 期, 是 每 一 個 幼 教 教 師 應 該 深 思 的 問 題 除 了 教 師 自 身 主 動 進 修 外, 也 可 借 用 與 學 習 創 作 性 戲 劇 專 家 的 經 驗, 幫 助 教 師 提 升 課 程 設 計 與 教 學 的 能 力 ; 教 師 熟 悉 學 生 的 發 展 與 能 力, 專 家 擁 有 豐 富 的 引 導 與 示 範 技 巧, 經 由 教 師 與 專 家 的 合 作, 共 同 構 思 將 創 作 性 戲 劇 融 入 主 題 統 整 課 程 之 方 法 與 策 略, 應 可 將

24 葉 玉 珠 參 考 文 獻 王 有 福 (2002)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對 國 小 四 年 級 學 童 創 造 力 影 響 之 研 究 國 立 台 北 師 院 課 程 與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未 出 版, 台 北 市 李 梅 齡 (2004) 氣 質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情 緒 調 節 與 中 大 班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關 係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未 出 版, 高 雄 市 李 德 高 (1980) 創 造 心 理 學 台 北 : 五 南 林 基 在 (2001) 創 作 性 戲 劇 對 國 小 學 童 生 活 適 應 影 響 之 研 究 台 北 市 立 師 院 國 民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未 出 版, 台 北 市 胡 寶 林 (1996) 戲 劇 與 行 為 表 現 力 台 北 : 遠 流 吳 靜 吉 高 泉 豐 王 敬 仁 丁 興 祥 葉 玉 珠 (1994) 拓 弄 思 圖 形 創 造 思 考 甲 式 指 導 及 研 究 手 冊 未 出 版 張 曉 華 (1999) 創 作 性 戲 劇 原 理 與 實 作 台 北 : 成 長 基 金 會 簡 璴 瑛 陳 淑 芳 (2003) 創 造 力 在 幼 兒 階 段 的 特 質 實 踐 和 傳 遞 歷 程 ( 1/3 ) 國 科 會 專 案 計 畫 報 告 (NSC91-2522-8-004-005) 台 北 : 政 治 大 學 幼 教 所 葉 玉 珠 (2000) 創 造 力 發 展 的 生 態 系 統 模 式 及 其 應 用 於 科 技 與 資 訊 領 域 之 內 涵 分 析 教 育 心 理 學 報, 32(1),95-121 董 奇 (1995) 兒 童 創 造 力 發 展 心 理 台 北 市 : 五 南 廖 素 珍 (1992) 創 造 思 考 教 學 方 案 對 幼 兒 創 造 思 考 能 力 之 影 響 私 立 文 化 大 學 兒 童 福 利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未 出 版, 台 北 Amabile, T. M. (1983). The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Amabile, T. 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123-167.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Amabile, T. M. (1997). 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 through motivational synergy. Journal of Creativity Behavior, 31(1), 18-26. Amabile, T. M., Conti, R., Lazenby, J., & Herron, M. (1996). 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5), 1154-1184. Annarella, L. A. (1999). Encouraging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in the classroom. East Lansing, MI: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eacher Learning. (ERIC Digests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4380) Annarella, L. A. (2000). Using Creative Drama in the Writing and Reading Process. East Lansing, MI: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eacher Learning. (ERIC Digests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5358) Arasteh, A. R., & Arasteh, J. D. (1976). Creativity in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Schenkman. Bennett, O. G. (1982).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 of a creative experience in drama on the creativity, selfconcept, and achievement of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GA. Chae, S. (2003). Adaptation of a picture-type creativity test for pre-school children. Language Testing, 20(2), 178-189. Chambers, B. (1993).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kindergarten: Can it enhance students prosocial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25(2), 31-36. Cotrrell, J. (1987). 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Grades1-3. IL: National Textbook. Csikszentmihalyi, M. (1988). 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 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325-33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If we are so rich, why are not we hap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10), 821-827. Deci, E. L., & Nezlek, J. (198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以 創 作 性 戲 劇 教 學 啟 發 幼 兒 創 造 力 之 行 動 研 究 25 rewarder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the rewarde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0(1), 1-10. Feldhusen, J. F. (1995). Creativity: Aknowledge base, metacognitive skill,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9(4), 255-268. Furman, A. (1998). Teacher and pupi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rception of the creativity of classroom climat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2(4), 258-277. Gardner, H. (1993). Creating minds. New York: Basic Books. Gavin, B. (1993). Writing a book about dorothy heathcote's dramatic approach to education. Drama/Theatre Teacher, 6(1), 4-6. Gilson, L. L., & Shalley, C. E. (2004). A little creativity goes a long way: An examination of teams' engagement in creative process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30(4), 453-470. Houtz, J. C. (1990). Environments that support creative thinking. In J. H. Hedley & A. Barratta (Eds.), Cognition, curriculum and literacy (pp. 61-76). NJ: Ablex, Norwood. Lubart, T. I., & Getz, I. (1997). Emotion, metaphor, and the creative process. Creative Research Journal, 10(4), 285-301. Mellou, E. (1996). The two-conditions view of creativit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0(2), 126-149. Oldham, G. R., & Cummings, A. (1996). Employee creativity: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t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3), 607-634. Rice, D. R., & Fisk, P. F. (1980). Teaching elementary science through creative dramatic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80(1), 61-64. Roper, B., & Davis, D. (2000). Howard Gardner: Knowledge, learning development in drama and arts education.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5(2), 217-233. Runco, M. A. (1996). Personal creativity: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al Issue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72, 3-30. Runco, M. A., & Walberg, H. J. (1998). Personal explicit theories of creativity.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2(1), 1-17. Saldana, J. (1985). Drama with the kindergarten: A curriculum guide for teachers. Tempe, AR: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Saldana, J. (1996).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hild audience response: Assertions from the asu longitudinal study. Youth Theatre Journal, 10, 67-83. Saltz, E., Dixon, D., & Johnson, J. (1975). Training disadvantaged preschoolers on various fantasy activities: Effects on cognitive functioning and impulse control. Child Development, 48, 367-380. Siau, K. L. (1995). Group creativity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9(3), 201-216. Sternberg, R. J. (1988). 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 125-14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6). 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7), 677-688. Torrance, E. P. (1966). Torrance test of creativity. Princeton, NJ: Personnel Press. Torrance, E. P. (1988). The Natural of Creativity as manifest in its texting.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 43-7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isberg, R. W. (1988). Problem solving and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152-160).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誌 謝 本 研 究 的 完 成 感 謝 教 育 部 在 經 費 上 的 支 助 此 外, 感 謝 黃 剴 銘 劉 佳 閔 林 哲 立 與 林 志 哲 四 位 研 究 生 在 資 料 收 集 與 分 析 上 的 協 助, 以 及 葉 怡 君 童 怡 與 趙 美 娟 三 位 教 師 在 行 動 研 究 教 學 上 的 協 助 作 者 簡 介 葉 玉 珠,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師 資 培 育 中 心, 教 授 ; 暨 創 新 與 創 造 力 研 究 中 心, 研 究 員 Yu-Chu Yeh is a Professor of the Institute of Teacher Education, also a Researcher of the Center for Innovative and Creative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E-mail: ycyeh@nccu.edu.tw 葉 玉 環, 台 北 市 威 利 幼 稚 園, 園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