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 演示文稿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Transcription

1 第十六章 祛湿剂 定义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 具有化湿利水 通淋泄浊等作用, 用以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 统称祛湿剂 属 " 八法 " 中的 " 消法 " 适用于 水湿病证 分类 化湿和胃剂 清热祛湿剂 利水渗湿剂 温化寒湿剂 祛湿化浊剂 祛风胜湿剂 1

2 湿邪为病较为复杂, 祛湿之法亦种类繁多 1. 在外在上者 : 可微汗疏解以散之 2. 在内在下者 : 可芳香苦燥而化之, 或甘淡渗利以除之 3. 水湿雍盛 形气俱实者 : 可攻下以除之 4. 湿从寒化者 : 宜温阳化湿 5. 湿从热化者 : 宜清热祛湿 6. 湿浊下注, 淋浊带下者 : 宜分清化浊以治之

3 治疗 祛湿之剂常配伍宣降肺气 健脾助运 温肾化气等法 畅三焦气机, 助膀胱气化 理气, 气化则湿亦化 使用注意 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品组成, 易于耗伤阴津, 且 辛香之品亦易耗气, 渗利之剂有碍胎元, 故素体阴血不足, 或 病后体弱及孕妇等应慎用 3

4 正方 附方 化湿和胃剂 2 2 清热祛湿剂 7 7 利水渗湿剂 4 4 温化寒湿剂 4 1 祛湿化浊剂 2 1 祛风胜湿剂

5 第一节 化湿和胃剂 适用于 : 湿浊中阻, 脾胃失和证 症见 : 脘腹痞满, 嗳气吞酸, 呕吐泄泻, 食少体倦等 常用药物 : 芳香温燥之苍术 藿香等化湿药为主 代表方 :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等 5

6 化湿和胃 平胃散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6 主治 湿滞脾胃证 功用 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

7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平胃散 化湿和胃 平胃散 病机 : 湿阻气滞, 脾胃失和 治法 : 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 脘腹胀满 湿困脾胃, 气机失畅 君苍术 120g 辛香苦温, 燥湿运脾 食少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泄泻 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脉缓等 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湿邪困阻之象 臣厚朴 90g 辛温而散, 长于行气除满, 气化则湿化, 且其味苦性燥能燥湿 佐陈皮 60g 佐使 甘草 30g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理气和胃, 燥湿醒脾, 以助苍术 厚朴之力 7 调和诸药, 且能益气健脾和中 补脾和胃 用法 上为散 每服二钱 (6g), 水一中盏, 加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同煎至六分, 去滓, 食前温服

8 配伍特点 化湿和胃 平胃散 本方苦辛芳香温燥, 主以燥湿, 辅 以行气 ; 主以治脾, 兼以和胃 8

9 化湿和胃 平胃散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 以脘腹胀满, 舌苔白腻而厚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本方中药物辛苦温燥, 易耗气伤津, 故对阴津不足或脾胃虚弱者, 及孕妇不宜使用 即如吴昆所云 : 惟湿土太过者能用之, 若脾土不足及老弱 阴虚之人, 皆非所宜也 ( 医方考 ) 9

10 附方 1 不换金正气散 易简方 化湿和胃 不换金正气散 主治 湿浊内停兼表寒证 呕吐腹胀, 恶寒发热, 或霍乱吐泻, 或不服水土, 舌苔白腻等 功用 解表化湿, 和胃止呕 10 组成 藿香厚朴苍术陈皮半夏甘草各 10g 不换金正气散较平胃散多藿香 半夏二味, 其燥湿和胃 降逆止呕之力益佳, 且具解表之功 用法 上 ( 口父 ) 咀, 每服四钱 (12g), 水一盏, 加生姜三片, 煎至六分, 去滓热服

11 附方 2 柴平汤 景岳全书 化湿和胃 柴平汤 主治 湿疟 一身尽痛, 手足沉重, 寒多热少, 脉濡 功用 和解少阳, 祛湿和胃 11 组成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陈皮苍术厚朴 柴平汤即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合方, 功可和解少阳, 燥湿化痰和胃, 用于治疗素多痰湿, 复感外邪, 痰湿阻于少阳之湿疟 用法 水二盅, 加姜 枣煎服

12 化湿和胃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 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证 功用 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 12

13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藿香正气散 化湿和胃 藿香正气散 病机 : 风寒在表, 湿滞脾胃 恶寒发热头痛 恶心呕吐肠鸣泄泻 胸膈满闷脘腹疼痛 舌苔白腻脉浮或濡缓 风寒犯表, 正邪相争 内伤湿滞, 湿浊中阻, 脾胃不和, 升降失常 湿阻气滞 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之征 用法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水一盏, 加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同煎至七分, 热服, 如欲出汗, 衣被盖, 再煎并服 治法 : 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 君藿香 9g 外散风寒 ; 内化湿滞 ; 辟秽和中 ; 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 臣半夏曲 6g 陈皮 6g 白术 6g 茯苓 3g 佐紫苏 3g 白芷 3g 厚朴 6g 腹皮 3g 桔梗 6g 生姜 3 片大枣 1 枚 使甘草 6g 理气燥湿, 和胃降逆以止呕 健脾助运, 除湿和中以止泻, 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 解表醒脾宽中, 行气止呕 解表燥湿化浊 行气化湿 畅中行滞, 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 宣肺利膈, 既益解表, 又助化湿 内调脾胃, 外和营卫 调和药性, 并协姜 枣以和中 13

14 配伍特点 化湿和胃 藿香正气散 本方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合法, 表里同治而以除湿治里为主 ; 健脾化湿与理气和胃共施, 脾胃同调而以升清降浊为要 14

15 化湿和胃 藿香正气散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夏月感寒伤湿, 脾胃失和证之常用方 以恶寒发热, 上吐下泻, 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本方本方重在化湿和中, 解表散寒之力不著, 故服后宜温覆取 汗以助解表 ; 霍乱吐泻属湿热证者禁服本方 15

16 化湿和胃 藿香正气散 临证加减 本方本方重在化湿和中, 解表散寒之力不著, 故服后宜温覆取汗 以助解表 ; 霍乱吐泻属湿热证者禁服本方 16

17 化湿和胃 藿香正气散 临证加减 正气散 温病条辨 正气散证兼见同药异药指征 一加减 湿困中焦 湿郁不化 升降失司 杏仁, 神曲, 麦芽, 茵陈, 大腹皮 脘连腹胀 大便不爽 二加减三加减四加减五加减 湿困中焦 湿困中焦 湿从寒化 湿从寒化 湿趋大肠木防己, 大豆黄卷, 脘闷便溏横窜经络通草, 薏苡仁身痛苔腻藿香梗脉象模糊厚朴湿郁化热杏仁, 滑石脘闷, 身热广皮不扬, 苔白茯苓皮腻微黄. 寒湿困脾 草果, 楂肉, 神曲 脉右缓, 苔 白腻而滑 脾胃升降失司 大腹皮, 谷芽, 苍术脘闷, 便溏, 脉缓.

18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适用于 : 外感湿热, 或湿热内蕴证 如 : 湿温 黄疸 霍乱 热淋 痢疾 泄泻 痿痹等 常用药物 : 清热利湿药或清热燥湿药为主 代表方 : 茵陈蒿汤 八正散 三仁汤 甘露消毒丹等 18

19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 伤寒论 主治 黄疸阳黄 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 19

20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茵陈蒿汤 病机 : 湿热瘀滞, 熏蒸肝胆, 发为阳黄 一身面目俱黄 黄色鲜明 腹微满 恶心呕吐 大便不爽甚或秘结 口中渴 发热, 舌苔黄腻, 脉沉数或滑数 湿热熏蒸肝胆, 胆汁外溢, 浸渍肌肤 湿热壅结, 气机受阻 湿热内郁, 津液不化 湿热内蕴 治法 : 清热利湿退黄 君茵陈 18g 臣栀子 12g 佐大黄 6g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苦泄下降, 清利脾胃肝胆湿热, 为治黄疸要药 清热降火, 清利三焦湿热, 合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 泻热逐瘀, 通利大便, 伍茵陈令湿热瘀滞从大便而下 用法 上三味,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茵陈, 减六升, 内二味, 煮取三升, 去滓, 分三服 20

21 配伍特点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本方利湿与泄热同用, 通腑与逐瘀 并行, 以清利为主 21

22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黄疸阳黄之代表方 以一身面目俱黄, 黄色鲜明, 舌苔黄腻, 脉沉数或滑 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服本方后, 以小便增多, 且尿色黄赤为效, 即仲景所谓 小便 当利, 尿如皂荚汁状, 色正赤 ( 伤寒论 ) 之意 22

23 附方 1 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 清热祛湿 栀子柏皮汤 主治 黄疸, 热重于湿证 身热, 发黄, 心烦懊憹, 口渴, 苔黄 功用 清热利湿 23 组成 栀子 10g 炙甘草 3g 黄柏 6g 茵陈蒿汤与栀子柏皮汤均主治阳黄, 其证均因湿热内蕴所致 茵陈蒿汤以茵陈配栀子 大黄, 清热利湿并重, 故用于湿热俱盛之黄疸 ; 栀子柏皮汤以栀子伍黄柏, 而以清热为主, 故适用于湿热黄疸属热重于湿者 用法 上三味, 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温再服

24 附方 2 茵陈四逆汤 伤寒微旨论 清热祛湿 茵陈四逆汤 主治 阴黄 黄色晦暗, 皮肤冷, 背恶寒, 手足不温, 身体沉重, 神倦食少,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大便稀溏, 舌淡苔白, 脉紧细或沉细无力 24 功用 温里助阳, 利湿退黄 组成 甘草茵陈 各 6g 干姜 4.5g 附子 6g 茵陈四逆汤以茵陈与干姜 附子配伍, 共奏温阳利湿退黄之功, 故主治寒湿内阻之阴黄 用法 水煎服

25 清热祛湿 八正散 八正散 大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 热淋 功用 清热泻火, 利水通淋 25

26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八正散 病机 : 湿热下注膀胱 尿频尿急 溺时涩痛 淋沥不畅, 甚则癃闭不通, 少腹急满 尿色浑赤 口燥咽干 舌苔黄腻 脉滑数 湿热下注蕴于膀胱, 水道不利 湿热蕴蒸 津液不布 湿热内蕴 治法 : 清热泻火, 利水通淋 君滑石 9g 木通 9g 臣瞿麦 9g 萹蓄 9g 车前子 9g 佐栀子 9g 佐使 大黄 9g 甘草 9g 使灯心草 清热利湿, 利水通淋 上清心火, 下利湿热, 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 清热利水通淋 清热泻火, 清利三焦湿热 荡涤邪热, 通利肠腑 调和诸药, 兼能清热缓急 增利水通淋之力 清热祛湿 八正散 用法 上为散, 每服二钱, 水一盏, 入灯芯, 煎至七分, 去滓, 温服, 食后临卧 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26

27 配伍特点 清热祛湿 八正散 本方集大队寒凉降泄之品, 泻火与 利湿合法, 利尿与通腑并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用本方治 大人 小儿心经邪热, 一切蕴毒 27

28 清热祛湿 八正散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淋之代表方 以尿频尿急, 溺时涩痛, 舌苔黄腻, 脉滑数为辨证要 点 28

29 清热祛湿 八正散 临证加减 若大便秘结, 腹胀者, 原方煨大黄改用生大黄, 加枳实以通腑泄热 ; 若伴寒热往来, 口苦, 呕恶者, 与小柴胡汤合用以和解少阳 ; 若湿热伤阴, 口渴, 舌红苔少者, 去大黄, 加生地 知母以养阴清热 ; 本方苦寒通利, 凡淋证属湿热下注者均可加减用之 ; 若属血淋者, 宜加生地 小蓟 白茅根以凉血止血 ; 若属石淋, 可加金钱草 海金沙 石韦等以化石通淋 ; 若属膏淋, 宜加萆 薢 菖蒲以分清化浊 29

30 附方 五淋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清热祛湿 五淋散 主治 血淋, 尿如豆汁, 溺时涩痛, 或溲如砂石, 脐腹急痛 功用 清热凉血, 利水通淋 30 组成 赤茯苓 15g 当归甘草各 15g 赤芍药山栀仁各 15g 五淋散与八正散均治疗湿热蕴结膀胱之证, 所不同者 : 五淋散重用栀子 赤芍, 意在清热凉血, 故以治血淋为主 ; 八正散集诸多利水通淋之品于一方, 意在清热通淋, 故以治疗热淋为主 用法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6g), 水一盏, 煎至八分, 空心, 食前服

31 鉴别 八正散与导赤散 八正散 导赤散 相同点 : 功用 ( 清热利水通淋 ); 主治 ( 热淋 ) 配伍 : 大队清热利湿之品 + 大黄降泄木通 竹叶 + 生地, 药简力薄 功用 : 利尿通淋之效著 上清心火 下利小肠 ( 利水不伤阴 ) 主治 : 热淋心经热盛或心火下移小肠

32 鉴别 八正散与小蓟饮子 八正散 小蓟饮子 相同点 : 功用 ( 清热通淋 ); 主治 ( 淋证 ) 功用 : 清热利尿通淋利水通淋 + 凉血止血 主治 : 热淋血淋

33 清热祛湿 三仁汤 三仁汤 温病条辨 主治 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之 湿重于热证 功用 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 33

34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三仁汤 病机 : 湿温初起, 邪在气分, 湿重于热 头痛恶寒 身重疼痛, 肢体倦怠 胸闷不饥 午后身热 面色淡黄, 苔白不渴脉弦细濡 卫阳为湿邪遏阻 湿性重浊 湿热内蕴, 气机不畅, 脾失健运 湿为阴邪, 湿遏热伏 湿邪为患, 气机受阻, 湿重于热 用法 甘澜水八碗, 煮取三碗, 每服一碗, 日三服 清热祛湿 三仁汤 治法 : 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 君滑石 18g 臣杏仁 15g 清热利湿而解暑 宣利上焦肺气, 气行则湿化 白蔻仁 6g 芳香化湿, 行气宽中, 畅中焦之脾气 薏苡仁 18g 渗湿利水而健脾, 使湿热从下焦而去 佐通草 6g 竹叶 6g 半夏 15g 厚朴 6g 甘寒淡渗, 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 行气除满, 化湿和胃 34

35 配伍特点 清热祛湿 三仁汤 本方芳化 苦燥 淡渗同用, 使表里之湿内外分解 ; 宣上 畅中 渗下并行, 使三焦湿热上下分消 ; 寓理气于祛湿之中, 纳清热于渗利之内 35

36 清热祛湿 三仁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温初起, 湿重于热证之代表方 以头痛恶寒, 身重疼痛, 午后身热, 苔白不渴为辨证 要点 36

37 清热祛湿 三仁汤 使用注意 湿温初起, 证多疑似, 每易误治, 故吴瑭于 温病条辨 中明示 三戒 : 一者, 不可见其头痛恶寒, 身重疼痛, 以为伤寒而汗之, 汗伤心阳, 则神昏耳聋, 甚则目暝不欲言 ; 二者, 不可见其中满不饥, 以为停滞而下之, 下伤脾胃, 湿邪乘势下注, 则为洞泄 ; 三者, 不可见其午后身热, 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 否则易使湿热锢结而 病深不解 37

38 清热祛湿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 医效秘传 主治 湿温时疫之湿热并重证 功用 利湿化浊, 清热解毒 38

39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甘露消毒丹 病机 : 湿热疫毒, 蕴于气分 发热口渴肢酸倦怠 胸闷腹胀 身目发黄 咽痛颐肿 湿热交蒸, 蕴而化毒, 充斥气分 湿邪困阻, 气机失畅 湿热熏蒸肝胆, 胆汁外溢 热毒上壅 治法 : 利湿化浊, 清热解毒 君滑石 15g 茵陈 11g 黄芩 10g 臣石菖蒲 6g 藿香 4g 白蔻 4g 清热祛湿 甘露消毒丹 利水渗湿, 清热解暑, 两擅其功 善清利湿热而退黄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行气化湿, 悦脾和中, 令气畅湿行 佐木通 5g 清热通淋, 导湿热从小便而去 小便短赤 淋浊, 甚或泄泻 舌苔白腻或黄腻或干黄, 脉濡数或滑数 湿热下注 湿热稽留气分 连翘 4g 射干 4g 川贝母 5g 薄荷 4g 清热解毒, 透邪散结, 消肿利咽 用法 : 生晒研末, 每服三钱, 开水调下, 或神曲糊丸, 如弹子大, 开水化服亦可 39

40 配伍特点 清热祛湿 甘露消毒丹 本方清上 畅中 渗下同用, 清热 利湿 解毒并行 40

41 清热祛湿 甘露消毒丹 辨证要点 王士雄称本方为 治湿温时疫之主方, 夏令暑湿季节尤为常用 以身热肢酸, 口渴尿赤, 或咽痛身黄, 舌苔白腻或微黄为辨证要点 41

42 鉴别 甘露消毒丹与三仁汤 甘露消毒丹 三仁汤 相同点 : 功用 ( 清热利湿 ) 主治 ( 湿温邪留气分 ) 配伍 : 滑石 茵陈 黄芩 + 连翘 射干 贝母 滑石 + 三仁 通草 竹叶 功用 : 利湿化浊 + 清热解毒化湿理气, 兼清热 主治 : 湿热疫毒充斥气分之证 湿热并重 湿多热少之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证 湿重于热

43 清热祛湿 连朴饮 连朴饮 霍乱论 主治 湿热霍乱 功用 清热化湿, 理气和中 43

44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连朴饮 清热祛湿 连朴饮 病机 : 湿热内蕴, 脾胃升降失常 胸脘烦闷, 恶心呕吐, 大便泄泻 口渴而不欲多饮 小便短赤 心烦不宁 舌苔黄腻, 脉濡数 湿热中阻, 气滞不行, 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湿阻气滞, 津不上承 湿热下注 热扰心神 湿热内蕴 用法 水煎服 治法 : 清热化湿, 理气和中 君芦根 60g 清热止呕除烦, 利小便而导湿热 臣黄连 3g 清热燥湿, 姜制和胃止呕 厚朴 6g 宣畅气机, 化湿行滞 佐半夏 3g 降逆和胃止呕 栀子 9g 清心泻热, 导湿热从小便而出 菖蒲 3g 芳香化湿醒脾 豆豉 9g 宣郁止烦 44

45 配伍特点 清热祛湿 连朴饮 本方苦辛合法, 寒温并用, 寓升于 降, 但以清化为主 45

46 清热祛湿 连朴饮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霍乱证之常用方 以呕吐泄泻, 胸脘痞闷, 舌苔黄腻, 脉濡数为辨 证要点 46

47 附方 蚕矢汤 霍乱论 清热祛湿 蚕矢汤 主治 湿热霍乱 吐泻, 腹痛转筋, 口渴烦躁, 舌苔黄厚而干, 脉濡数 功用 清热利湿, 升清降浊 47 组成 晚蚕砂 15g 生苡仁 大豆黄卷各 12g 陈木瓜 9g 川连 9g 制半夏 黄芩 通草各 3g 焦栀 4.5g 陈吴萸 1g 本方与连朴饮皆有黄连 栀子 半夏 ; 均有清热利湿, 升清降浊之功 ; 主治湿热霍乱吐泻 所不同者 : 连朴饮伍以厚朴 芦根 菖 蒲 都吃, 偏于行气和胃以止呕 ; 蚕矢汤中配入苡仁 木瓜 豆卷 通草等, 偏于利湿舒筋而止泻 用法 地浆或阴阳水煎, 稍凉徐服

48 清热祛湿 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 ( 拈痛汤 ) 医学启源 主治 湿热相搏, 外受风邪证 功用 利湿清热, 疏风止痛 48

49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当归拈痛汤 清热祛湿 当归拈痛汤 病机 : 风湿热邪留滞经脉关节, 气血失畅 遍身肢节烦痛, 痛处有灼热感 肩背沉重 脚气肿痛 脚膝生疮 舌苔白腻微黄, 脉濡数 风湿热邪留滞经脉, 气血运行不畅 湿热流注肩背肌腠经络 湿热化毒, 注于下肢 湿热内蕴 用法 上锉, 如麻豆大 每服一两 (30g), 水二盏半, 先以水拌湿, 候少时, 煎至一盏, 去滓温服 待少时, 美膳压之 治法 : 湿清热, 疏风止痛 君羌活 15g 茵陈 15g 臣猪苓 9g 泽泻 9g 佐 使 黄芩 3g 苦参 6g 防风 9g 葛根 6g 升麻 3g 白术 3g 苍术 9g 当归 9g 知母 9g 人参 6g 炙甘草 15g 辛散祛风, 苦燥胜湿, 且善通痹止痛 善能清热利湿 利水渗湿 清热燥湿 祛风湿于外 健脾燥湿擅除内外之湿 养血活血 清热养阴, 防诸苦燥药物伤阴 补益气血 49 调和诸药, 兼为使药

50 清热祛湿 当归拈痛汤 本方表里同治, 上下分消, 升降并行, 邪正兼顾, 无论外感 内生湿热均可藉之以除 此外, 方中人参 白术 甘草配伍羌活 防风 升麻 葛根有补气升阳之妙, 似东垣 补中益气汤 升阳益胃汤 之滥觞 ; 退黄要药茵陈蒿与辛散 苦燥 渗利诸药相配, 令湿邪内清外越, 故吴昆又有 湿热发黄者, 此方主之 之论 50

51 配伍特点 清热祛湿 当归拈痛汤 本方升散配伍清利, 令湿邪由表里上 下分消 ; 祛邪兼以扶正, 防除湿而致耗气 伤阴之虞 51

52 清热祛湿 当归拈痛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风湿热痹或湿热脚气之常用方 以肢节沉重肿痛, 苔白腻微黄, 脉数为辨证要点 52

53 附方 宣痹汤 温病条辨 清热祛湿 宣痹汤 主治 风湿热痹证 寒战热炽, 骨节烦疼, 面目萎黄, 舌色灰滞 功用 清热祛湿, 通络止痛 53 组成 防己 15g 杏仁 15g 滑石 15g 连翘 9g 山栀 9g 薏苡 15g 半夏 9g 晚蚕砂 9g 赤小豆皮 9g 当归拈痛汤与宣痹汤均为治疗湿热痹证之常用方 前者利湿清热而兼能疏风, 故适于湿热痹证而兼风湿表证者 ; 后者利湿与清热并重, 且能通络止痛, 故主治湿热阻于经络之痹证 用法 水八杯, 煮取三杯, 分温三服 痛甚者加片子姜黄二钱 (6g), 海桐皮三钱 (9g)

54 清热祛湿 二妙散 二妙散 丹溪心法 主治 湿热下注证 功用 清热燥湿 54

55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二妙散 清热祛湿 二妙散 病机 : 湿热下注 筋骨疼痛足膝红肿或脚气肿痛 带下臭秽 湿疮 两足痿软无力而成痿证 小便短赤, 舌苔黄腻 湿热下注, 浸淫经脉关节 湿热下注于带脉与前阴 湿热浸淫下焦, 郁滞肌肤 湿热不攘, 筋脉弛缓 湿热之征 治则 : 清热燥湿 君黄柏 15g 臣苍术 15g 使姜汁 寒凉苦燥, 其性沉降, 长于清下焦湿热 辛苦而温, 一则健脾治生湿之本, 一则芳化苦燥治湿阻之标 辛散以助祛湿, 防黄柏苦寒伤中 用法 : 上二味为末, 沸汤, 入姜汁调服 55

56 清热祛湿 二妙散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下注之痿痹 脚气 带下 湿疮 等病证之基础方 以足膝肿痛, 小便短赤, 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56

57 附方 1 三妙丸 医学正传 清热祛湿 三妙丸 主治 湿热下注之痿痹 两脚麻木或肿痛, 或如火烙之热, 痿软无力 功用 清热燥湿 57 组成 黄柏 120g 苍术 180g 川牛膝 60g 三妙丸即二妙散加牛膝 牛膝能补肝肾, 强筋骨, 引药下行, 故三妙丸专治下焦湿热之两脚麻木 痿软无力 用法 上为细末, 面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 (10-15g), 空腹, 姜 盐汤下 忌鱼腥 荞麦 热面 煎炒等物

58 附方 2 四妙丸 成方便读 清热祛湿 四妙丸 主治 湿热痿证 两足麻木, 痿软, 肿痛 功用 清热利湿, 舒筋壮骨 58 组成 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各 240g 三妙丸再加薏苡仁, 即为四妙丸 薏苡仁能渗湿, 且能舒筋缓急, 故四妙丸主治湿热下注之痿证 用法 水泛为丸, 每服 6-9g, 温开水送下

59 第三节 利水渗湿剂 适用于 : 水湿壅盛证 如 : 水肿 泄泻等 常用药物 : 甘淡利水渗湿药如茯苓 泽泻 猪苓等为主 代表方 : 五苓散 猪苓汤 防己黄芪汤等 59

60 利水渗湿 五苓散 五苓散 伤寒论 主治 1. 蓄水证 2. 痰饮 3. 水湿内停证 功用 利水渗湿, 温阳化气 60

61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五苓散 病机 : 水湿内盛, 膀胱气化不利 头痛微热, 脉浮 小便不利 渴欲饮水 水入即吐 水肿 泄泻 霍乱吐泻 脐下动悸 吐涎沫而头眩 短气而咳 太阳表邪未解 膀胱气化失司 水蓄下焦, 津液不得上承于口 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 水湿内盛, 泛溢肌肤 水湿之邪, 下注大肠 水湿稽留肠胃, 升降失常, 清浊相干 水饮停于下焦, 水气内动 水饮上犯, 阻遏清阳 水饮凌肺, 肺气不利 治法 : 利水渗湿, 温阳化气 君泽泻 15g 利水渗湿 臣猪苓 9g 茯苓 9g 佐白术 9g 利水渗湿 五苓散 淡渗, 增强利水渗湿之力 补气健脾以运化水湿 桂枝 6g 温阳化气以助利水, 解表散邪以祛表邪 用法 上捣为散, 以白饮和, 服方寸匕, 日三服, 多饮暖水, 汗出愈, 如法将息 61

62 利水渗湿 五苓散 方中桂枝 : 蓄水证得之, 有利水而解表之功 ; 痰饮病得之, 有温阳平冲降逆之功 ; 水湿内盛而无表证者得之, 可收化气利水之效 62

63 配伍特点 利水渗湿 五苓散 本方主以淡渗, 辅以温通, 兼以健脾, 淡渗以利水湿, 温通以助气化, 健脾以运湿布津 ; 且表里同治而侧重于治里, 邪正兼顾而着眼于祛邪 63

64 利水渗湿 五苓散 辨证要点 本方为利水化气之代表方 以小便不利, 舌苔白, 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 64

65 利水渗湿 五苓散 使用注意 本方后注 多饮暖水, 汗出愈, 旨在扶助胃阳, 温行水气以助发汗, 既可令表邪由汗而解, 又可使水饮内外分消 盖多饮暖水, 犹桂枝汤啜热稀粥之法 溺汗俱出, 经腑同解, 至妙之法, 可不用乎! (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 如法投之, 可使内停水湿从小便而去, 肌表之由皮毛而解 65

66 附方 1 四苓散 丹溪心法 利水渗湿 四苓散 主治 脾失健运, 水湿内停证 水泻, 小便不利 功用 健脾渗湿 66 组成 白术茯苓猪苓各 5g 泽泻 9g 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 用法 四味共为末, 每次 12g, 水煎服

67 附方 2 胃苓汤 世医得效方 利水渗湿 胃苓汤 主治 夏秋之间, 脾胃伤冷, 水谷不分, 泄泻如水, 以及水肿 腹胀 小便不利者 67 功用 祛湿和胃, 行气利水 组成 五苓散平胃散各 3~6g 胃苓汤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 用法 上合方, 姜 枣煎汤, 空心服

68 附方 3 茵陈五苓散 金匮要略 利水渗湿 茵陈五苓散 主治 湿热黄疸, 湿重于热, 小便不利者 功用 利湿退黄 68 组成 茵陈蒿末 4g 五苓散 2g 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与倍量的茵陈相合而成 用法 上二物合, 先食, 饮方寸匕 (6g), 日三服

69 利水渗湿 猪苓汤 猪苓汤 伤寒论 主治 水热互结伤阴证 功用 利水渗湿, 养阴清热 69

70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猪苓汤 病机 : 伤寒之邪传里化热, 与水相搏, 水热互结, 热伤阴津 小便不利发热 口渴欲饮 心烦不寐 咳嗽 呕恶 下利 小便热涩痛, 血淋 舌红苔白或微黄, 脉细数 水热互结, 气化不利, 热灼阴津, 津不上承 阴虚生热, 内扰心神 水气上逆于肺 水气流于胃脘 水气注于大肠 水热结于下焦, 膀胱气化不利, 热灼膀胱血络 里热阴虚 治法 : 利水渗湿, 养阴清热 君猪苓 10g 归肾 膀胱经, 专以淡渗利水 臣泽泻 10g 茯苓 10g 佐滑石 10g 阿胶 10g 利水渗湿 猪苓汤 甘淡, 助猪苓利水渗湿之力 甘寒, 清热利水 滋阴润燥, 既益已伤之阴, 又防诸药渗利重伤阴血 用法 以水四升, 先煮四味, 取二升, 去滓, 内阿胶烊消, 温服七合, 日三服 70

71 配伍特点 利水渗湿 猪苓汤 本方以利水渗湿为主, 清热养阴为 辅, 利水而不伤阴, 滋阴而不碍湿 71

72 利水渗湿 猪苓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水热互结而兼阴虚证候之常用方 以小便不利, 口渴, 身热, 舌红, 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本方之功重在渗利, 养阴清热力轻, 若热甚或阴伤 著者不宜使用 72

73 鉴别 猪苓汤与五苓散 猪苓汤 五苓散 相同点 : 功用 ( 利水渗湿 ); 药物 ( 泽泻 猪苓 茯苓 ) 主治 ( 小便不利, 身热口渴 ) 病机 : 邪气入里化热, 水热互结, 灼伤阴津 膀胱气化不利, 水湿内盛 配伍 : 滑石 阿胶桂枝 白术 功用 : 利水清热养阴温阳化气利水

74 利水渗湿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 主治 表虚之风水或风湿 功用 益气祛风, 健脾利水 74

75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防己黄芪汤 利水渗湿 防己黄芪汤 病机 : 表虚卫气不固, 风湿之邪伤于肌表, 水湿郁于肌腠 身体困重, 肢节疼痛, 或为水肿 小便不利 汗出恶风 舌淡苔白, 脉浮 肺脾气虚, 风湿外袭, 风湿客于肌腠, 流注关节, 痹阻筋脉 水湿蓄而不行 气虚卫表失固 风邪在表 治法 : 益气祛风, 健脾利水 君防已 12g 黄芪 15g 臣白术 9g 佐生姜四片 佐使 大枣一枚 甘草 6g 祛风胜湿以止痛 益气补虚而固表 补气健脾祛湿, 既助防己祛湿行水之功, 又增黄芪益气固表之力 助防己祛风湿 助芪 术补脾气 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 用法 上锉麻豆大, 每抄五钱匕 (15g), 生姜四片, 大枣一枚, 水盏半, 煎八分, 去滓, 温服, 良久再服. 服后当如虫行皮中, 从腰下如冰, 后坐被上, 又以一被绕腰以下, 温令微汗, 瘥 75

76 配伍特点 利水渗湿 防己黄芪汤 本方祛风除湿与益气固表并用, 邪 正兼顾, 祛邪而不伤正, 固表而不留邪 76

77 利水渗湿 防己黄芪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风湿 风水属表虚证之常用方 以汗出恶风, 小便不利, 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服本方后, 患者可能出现 如虫行皮中 从腰 下如冰 之感, 此乃卫阳振奋, 风湿欲解, 湿邪下行 之兆 以被绕腰, 意在保暖以助汗出 77

78 附方 防己茯苓汤 金匮要略 利水渗湿 防己茯苓汤 主治 卫阳不足之皮水 四肢肿, 水气在皮肤中, 四肢聂聂动者 功用 利水消肿, 益气通阳 78 组成 防己 9g 黄芪 9g 桂枝 9g 茯苓 18g 甘草 6g 本方与防己黄芪汤均含防己 黄芪 甘草, 有益气利水消肿之功, 为治疗气虚水肿之常用方. 防己黄芪汤以防己配黄芪为君, 伍以白术益气健脾利水 益气补虚固表之效佳, 适宜于风水表虚 脉浮身重, 汗出恶风者 ; 本方以防己配茯苓为君, 配入桂枝温阳化气, 重在健脾利水消肿, 适宜于阳气不足, 水溢肌肤之皮水, 症见水肿较甚, 按之指者 用法 上五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分温三服

79 利水渗湿 五皮散 五皮散 华氏中藏经 主治 水停气滞之皮水证 功用 利水消肿, 理气健脾 79

80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五皮散 利水渗湿 五皮散 病机 : 脾失健运, 水停气滞, 外溢肌肤 一身悉肿 心腹胀满 上气喘急, 小便不利 肢体沉重, 苔白腻, 脉沉缓 水湿泛溢肌肤 水湿不化, 气机壅滞 肺气不降, 水道不通 水湿停聚之象 治法 : 利水消肿, 理气健脾 君茯苓皮 9g 臣大腹皮 9g 甘淡性平, 功专行皮肤水湿, 健脾利水消肿 行气消胀, 利水消肿 陈皮 9g 理气和胃, 醒脾化湿 佐桑白皮 9g 生姜皮 9g 肃降肺气以通调水道 散皮间水气以消肿 用法 上为粗末, 每服三钱 (9g), 水一盏半, 煎至八分, 去滓, 不拘时候温服 80

81 利水渗湿 五皮散 麻科活人全书 所载之五皮饮, 较本方多五加皮, 少桑白皮, 主治相近, 惟稍兼通络祛风之力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所载五皮散, 较本方多五加皮 地骨皮, 少桑白皮 橘皮, 其行气之力不及本方 81

82 配伍特点 利水渗湿 五皮散 本方利水与行气同用, 有气行湿化之功 ; 健脾与肃肺并行, 开水湿下行之路 ; 辛散与淡渗合法, 令水气内外分消 五药皆用其皮, 藉 以皮行皮 而除肌腠皮间水气 82

83 辨证要点 利水渗湿 五皮散 本方为治疗皮水之常用方 以一身悉肿, 心腹胀满, 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本方药简力薄, 水湿壅盛虽兼见皮水者, 但药力不 及 83

84 临证加减 利水渗湿 五皮散 若水肿较著者, 可与五苓散合用 ; 若兼腹胀呕吐或泄泻者, 可与平胃散合用 ; 若兼脾虚倦怠食少 便溏者, 可与四君子汤合用 84

85 第四节 温化寒湿剂 适用于 : 阳虚不能化水或湿从寒化证 如 : 痰饮 水肿 痹证 脚气等 常用药物 : 温里药 ( 附 姜 )+ 健脾利湿药 ( 苓 术 ) 等 代表方 :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实脾散等 85

86 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主治 中阳不足之痰饮 功用 温阳化饮, 健脾利水 86

87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苓桂术甘汤 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病机 : 中阳素虚, 饮停心下 胸胁支满痰饮停于胸胁 头目眩晕痰饮阻滞中焦, 清阳不升 心悸 短气而咳 舌苔白滑, 脉弦滑或沉紧 痰饮上凌心肺 痰饮内停 治法 : 温阳化饮, 健脾利湿 君茯苓 12g 健脾利湿, 既消已聚之痰, 又杜生痰之源 臣桂枝 9g 佐白术 9g 佐使 甘草 6g 温阳化饮 健脾燥湿, 助茯苓培土制水 合桂枝以辛甘化阳, 以襄助温补中阳之力 ; 合白术益气健脾, 崇土以利制水 ; 调和诸药 用法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87

88 配伍特点 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本方温而不热, 利而不峻, 标本兼 顾, 实为治疗痰饮之和剂 88

89 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 以胸胁支满, 目眩心悸, 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原方用法之后有 小便则利 四字, 即服本方后, 小便增多, 此为饮从小便而去之兆, 亦即 金匮要略 夫短气有微饮者, 当从小便去之 之意 89

90 鉴别 苓桂术甘汤与五苓散 苓桂术甘汤 五苓散 相同点 : 功用 ( 温阳化饮 ); 药物 ( 茯苓 桂枝 白术 ) 主治 ( 痰饮病 ) 配伍 : 茯苓配伍桂枝, 四药皆入中焦脾胃 泽泻配伍茯苓 猪苓直达下焦 功用 : 温阳化饮利水渗湿为主 主治 : 饮停中焦之胸胁支满 头眩 心下悸等症 饮停下焦之脐下悸 头眩 吐涎沫等症

91 温化寒湿 甘姜苓术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 又名肾著汤 ) 金匮要略 主治 肾著病 功用 祛寒除湿 91

92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甘姜苓术汤 温化寒湿 甘姜苓术汤 病机 : 寒湿外侵, 痹着腰部 身体困重, 腰以下冷痛 饮食如故, 小便自利 口不渴, 舌淡苔白, 脉沉迟或沉缓 寒湿之气侵于腰间, 阳气痹阻不行 邪气着于肌里, 而未伤及脏腑 寒湿痹阻之象 治法 : 祛寒除湿 君干姜 12g 辛热, 温中燠土以散寒湿 臣茯苓 12g 甘淡平, 利水渗湿, 与干姜配伍一热一利, 热以胜寒, 利以渗湿, 使寒去湿消 佐白术 6g 佐使 甘草 6g 苦温, 健脾燥湿 调和药性, 合术 苓补脾助运, 合干姜辛甘化阳以培土散寒 用法 上四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92

93 配伍特点 温化寒湿 甘姜苓术汤 本方温中散寒与健脾祛湿并用, 辛 热温散以祛寒, 甘淡健脾以渗湿 93

94 辨证要点 温化寒湿 甘姜苓术汤 本方为治疗寒湿腰痛之常用方 以腰重冷痛, 苔白不渴, 脉沉迟或沉缓为辨证要点 94

95 鉴别 甘姜苓术汤与苓桂术甘汤 甘姜苓术汤 苓桂术甘汤 相同点 : 药物 ( 茯苓 白术 甘草 ) 配伍 : 干姜配伍茯苓 白术 甘草茯苓配伍桂枝 白术 甘草 功用 : 温中散寒, 兼以渗湿健脾温阳健脾 主治 : 寒湿肾著病痰饮病

96 温化寒湿 真武汤 真武汤 伤寒论 主治 1. 阳虚水泛证 2. 太阳病发汗太过, 阳虚水泛证 功用 温阳利水 96

97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真武汤 病机 : 脾肾阳虚, 水湿泛溢 ; 太阳病发汗太过, 阳虚水泛 小便不利肾阳虚衰, 气化失常, 水气内停 四肢沉重疼痛, 甚则浮肿 腹痛下利 或咳或呕 发热, 身体筋肉瞤动 振振欲擗地 心悸不宁 头眩 舌淡胖苔白滑, 脉沉细 水湿内停, 溢于肌肤 水湿流于肠间 水湿上逆肺胃 太阳病发汗太过伤其阳, 阴不敛阳而浮越 ; 又伤津耗液, 筋脉失养 水气凌心 水湿中阻, 清阳不升 阳虚水泛之象 治法 : 温阳利水 君附子 9g 辛甘性热, 温肾助阳, 化气行水 臣茯苓 9g 利水渗湿 白术 6g 健脾燥湿 温化寒湿 真武汤 佐生姜 9g 温散, 既助附子温阳散寒, 又合苓 术宣散水湿, 兼能和胃降逆止呕 白芍 9g 1. 利小便以行水气 ;2. 柔肝缓急以止腹痛 ;3. 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 ;4. 防止附子燥热伤阴 用法 上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七合, 日三服 97

98 温化寒湿 真武汤 配伍特点 本方以辛热药为主, 配苦燥渗利之 品, 少佐酸柔收敛之物, 泻中有补, 标 本兼顾 98

99 温化寒湿 真武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温阳利水之基础方 以小便不利, 肢体沉重或浮肿, 舌质淡胖, 苔白, 脉 沉为辨证要点 99

100 附方 附子汤 伤寒论 温化寒湿 附子汤 主治 寒湿内侵, 身体骨节疼痛, 恶寒肢冷, 苔白滑, 脉沉微 功用 温经助阳, 祛寒化湿 100 组成 附子 15g 茯苓 9g 人参 6g 白术 12g 芍药 9g ( 生姜 ) 附子汤与真武汤组成药物仅一味之差, 均主治肾阳虚衰兼水湿 泛溢之证 不同之处 : 附子汤重用附 术, 并伍以人参 ; 真 武汤附 术半量, 更佐生姜 用法 上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日三服

101 温化寒湿 实脾散 实脾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 脾肾阳虚, 水气内停之阴水 功用 温阳健脾, 行气利水 101

102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实脾散 病机 : 脾肾阳虚, 阳不化水, 水气内停 肢体浮肿 身半以下肿甚 手足不温 胸腹胀满 便溏 口中不渴, 舌苔白腻, 脉沉弦而迟 水湿内盛, 泛溢肌肤 水为阴邪, 其性下趋 脾肾阳虚, 失于温煦 水气内阻, 气机不畅 脾阳不足, 运化失司 阳虚水停 治法 : 温阳健脾, 行气利水 君附子 30g 温肾阳而助气化以行水 臣 干姜 30g 茯苓 30g 白术 30g 温脾阳而助运化以制水 健脾和中, 渗湿利水 佐木瓜 30g 除湿醒脾和中 佐使 厚朴 30g 木香 30g 大腹子 30g 草果 30g 甘草 15g 生姜五片 大枣一枚 温化寒湿 实脾散 行气导滞, 化湿行水, 令气化则湿化, 气顺则胀消 温中燥湿 调和诸药 温散水气 益脾和中 用法 上( 口父 ) 咀, 每服四钱, 水一盏半, 生姜五片, 大枣一枚, 煎至七分, 去滓, 温服, 不拘时服 102

103 配伍特点 温化寒湿 实脾散 本方温阳与健脾同用, 脾肾同治, 重在实脾以制水 ; 行气与利水共行, 寓 行气于温利之中, 令气化则湿化 103

104 温化寒湿 实脾散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肿之常用方 以身半以下肿甚, 胸腹胀满, 舌淡苔腻, 脉沉迟为辨 证要点 104

105 鉴别 实脾散与真武汤 实脾散 真武汤 相同点 : 功用 ( 温补脾肾, 利水渗湿 ) 主治 ( 阳虚水肿 ) 配伍 : 附子 干姜 + 木香 厚朴 草果等 附子配伍芍药 生姜 功用 : 温脾助阳 + 行气导滞 偏于温肾 温阳利水 + 敛阴柔筋 缓急止痛 主治 : 脾肾阳虚水肿兼气滞见症肾阳不足, 水湿内停证

106 第五节 祛湿化浊剂 适用于 : 湿浊下注证 如 : 白浊 妇女带下等 常用药物 : 健脾祛湿药如苍术 白术, 除湿化浊药如萆薢 石菖蒲等 代表方 : 萆薢分清饮 完带汤等 106

107 祛湿化浊 萆薢分清饮 萆薢分清饮 ( 原名萆薢分清散 ) 杨氏家藏方 主治 下焦虚寒之膏淋 白浊 功用 温肾利湿, 分清化浊 107

108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萆薢分清饮 祛湿化浊 萆薢分清饮 病机 : 下焦虚寒, 湿浊不化 小便频数 小便浑浊, 白如米泔, 甚则凝如膏糊 舌淡苔白, 脉沉 肾阳亏虚, 气化失权, 膀胱失约 元阳不足, 封藏失司, 清浊不分, 败精垢物渗于溺道 下焦虚寒之象 治法 : 温肾利湿, 分清化浊 君 萆薢 9g 利湿祛浊, 为治白浊之要 药 臣 益智仁 9g 温补肾阳, 涩精缩尿 佐 石菖蒲 9g 辛香苦温, 化浊祛湿, 兼祛 膀胱之寒, 以助萆薢分清 化浊 乌药 9g 温肾散寒, 行气止痛, 除膀胱冷气, 治小便频数 使盐 0.5g 咸以入肾, 引药直达下焦 用法 上为细末, 每服三钱, 水一盏半, 入盐一捻, 同煎至 七分, 食前温服 108

109 配伍特点 祛湿化浊 萆薢分清饮 本方泄中有补, 通中寓涩, 邪正兼 顾, 标本同治 本方出自南宋医家杨倓的 杨氏家藏方, 原名 萆薢分清散 ", 及至元代 丹溪心法 亦引用此方, 并改名为 " 萆薢分清饮 " 109

110 祛湿化浊 萆薢分清饮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下焦虚寒淋浊之常用方 以小便浑浊频数, 舌淡苔白, 脉沉为辨证要点 临证加减 原书方后云 一方加茯苓 甘草, 则其利湿分 清之力益佳 110

111 附方 萆薢分清饮 医学心悟 主治 湿热白浊 小便浑浊, 尿有余沥, 舌苔黄腻 祛湿化浊 萆薢分清饮 功用 清热利湿, 分清化浊 111 组成 川萆薢 6g 黄柏石菖蒲各 2g 茯苓白术各 3g 莲子心 2g 丹参车前子各 4.5g 以上两方皆用萆薢 石菖蒲利湿分清化浊 不同者 : 杨氏家藏方 萆薢分清散配以益智 乌药, 其性偏温, 温暖下元 ; 医学心悟 萆薢分清饮则伍用黄柏 车前子等, 其性偏凉, 清热利湿 用法 水煎服

112 祛湿化浊 完带汤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主治 脾虚肝郁, 湿浊下注之带下证 功用 补脾疏肝, 化湿止带 112

113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完带汤 祛湿化浊 完带汤 病机 : 脾虚肝郁, 带脉失约, 湿浊下注 带下绵绵, 色白, 清稀无臭 肢体倦怠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 脉缓濡弱 脾虚水湿内停, 肝郁疏泄无权, 带脉不固, 湿浊下祛 脾虚生化之源不足, 气血不能上荣 脾失健运, 水湿内停, 清气不升 脾虚湿盛之象 治法 : 补脾疏肝, 化湿止带 君白术 30g 山药 30g 臣人参 6g 苍术 9g 车前子 9g 白芍 15g 佐陈皮 2g 柴胡 2g 芥穗 2g 使甘草 3g 燥湿化浊 补肾以固带脉 补中益气 燥湿运脾 利湿泄浊 柔肝理脾 理气燥湿 得白术可升发脾胃清阳, 配白芍可疏达肝气郁滞 和中调药 113 用法 水煎服

114 配伍特点 祛湿化浊 完带汤 本方补脾与祛湿相配, 扶土与抑木 相合, 肝脾同治, 寓补于散, 寄消于升, 重在补脾, 使脾旺则湿浊自化 114

115 祛湿化浊 完带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虚肝郁, 湿浊下注带下证之常用方 以带下色白, 清稀无臭, 舌淡苔白, 脉濡缓为辨证 要点 115

116 第六节 祛风胜湿剂 适用于 : 风湿在表, 或风湿痹阻经络 如 : 头痛身重, 肢节不利, 腰膝顽麻痹痛等证 常用药物 : 祛风湿药为主, 常配伍活血通络 补益肝肾, 以及补养气虚之品 代表方 : 羌活胜湿汤 独活寄生汤等 116

117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汤 脾胃论 主治 风湿犯表之痹证 功用 祛风胜湿止痛 117

118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羌活胜湿汤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病机 : 汗出当风, 或久居湿地, 风湿之邪侵袭肌表 头痛身重 肩背或腰脊疼痛 难以转侧 苔白脉浮 风湿相搏, 郁于肌腠, 阻于经络之邪客于太阳经脉, 经气不畅 风湿郁于肌表 治法 : 祛风胜湿止痛 君羌活 6g 独活 6g 臣防风 3g 川芎 1.5g 善祛上部风湿 善祛下部风湿 散风胜湿治一身之痛 活血行气止头身之痛 佐蔓荆子 2g 散头面之邪, 清利头目 佐使 藁本 3g 甘草 3g 疏散风寒湿, 止巅顶痛 缓和诸药辛散之性, 调和诸药 用法 上 ( 口父 ) 咀, 都作一服, 水二盏, 煎至一盏, 去滓, 食后温服 118

119 配伍特点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本方用药辛散温燥, 但量轻力缓, 取其轻而扬之之法, 使其微发其汗, 则 风湿自除 119

120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风湿在表痹证之常用方 以头身重痛, 或腰脊疼痛, 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120

121 鉴别 羌活胜湿汤与九味羌活汤 羌活胜湿汤 九味羌活汤 相同点 : 药物 ( 羌活 防风 川芎 甘草 ); 功用 ( 祛风除湿止痛 ) 主治 ( 风湿在表之头身疼痛 ) 功用 : 祛风胜湿止痛, 发汗力弱 ( 独活 藁本 蔓荆子 ) 发汗解表, 兼清热 ( 细辛白芷苍术 + 生地 黄芩 ) 主治 : 风湿在表之痹证风寒湿邪在表, 里有蕴热证 症见 : 头身腰脊重痛恶寒发热, 兼见口苦微渴

122 祛风胜湿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 主治 痹证日久, 肝肾两虚, 气血不足证 功用 祛风湿, 止痹痛, 益肝肾, 补气血 122

123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独活寄生汤 病机 : 风寒湿痹日久不愈, 损伤肝肾, 耗伤气血 腰膝疼痛, 肢节屈伸不利, 或麻木不仁 畏寒喜温 心悸气短, 舌淡苔白, 脉细弱 风寒湿邪客于经络关节, 气血运行不畅 ; 又兼肝肾不足, 气血亏虚, 筋骨失养 寒湿伤阳 气血不足 用法 上 ( 口父 ) 咀,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分三服, 温身勿冷也 治法 : 祛风湿, 止痹痛, 益肝肾, 补气血 君 独活 9g 辛苦微温, 善治伏风, 长于 祛下焦风寒湿邪而除痹痛 臣 细辛 6g 入少阴肾经, 长于搜剔阴经 之风寒湿邪, 又除经络留湿 秦艽 6g 桂心 6g 防风 6g 祛风湿, 舒筋络而利关节 温经散寒, 通利血脉 祛一身之风而胜湿 佐桑寄生 6g 补肝肾, 祛风湿, 强筋骨 杜仲 6g 牛膝 6g 当归川芎芍药干地黄各 6g 茯苓人参甘草各 6g 养血活血, 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补气健脾 使甘草 6g 调和诸药 祛风胜湿 独活寄生汤 123

124 祛风胜湿 独活寄生汤 配伍特点 本方以祛邪蠲痹为主, 辅以补益肝 肾气血之品, 邪正兼顾, 祛邪而不伤正, 扶正而不留邪 124

125 祛风胜湿 独活寄生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风寒湿痹日久, 肝肾两虚, 气血不足证之常用方 以腰膝冷痛, 关节屈伸不利, 心悸气短, 舌淡苔白, 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125

润下方: 济川煎 攻补兼施: 黄龙汤 逐水方: 十枣汤

润下方:      济川煎 攻补兼施:   黄龙汤 逐水方:      十枣汤 祛湿剂 一 概念 : 组成 : 以祛湿药为主 作用 : 化湿利水, 通淋泄浊 沺证 : 水湿病证 水湿病分类 : 外湿 : 1 湿邪客于肌表 ( 表证 ): 头胀重痛, 肢体沉重, 恶寒发热, 脉濡 ( 解表剂 ) 2 风湿痹证 : 兲节疼痛, 肿胀, 屈伸不利 3 湿温初起证 内湿 : 1 湿困脾胃证 : 脘腹胀满 疼痛, 食少呕吐, 泄泻 2 湿热郁结证 : 湿温病 黄疸 泄泻 湿热淋浊 3 寒湿内阻证

More information

2015 Vol.17 No.9 2 结 果 60 2.1 总 述 39 8 - Sunshine 1 44 31 Sunshine 191-2.2 不 同 层 次 Sunshine {8 16 15 18 2 23 25 59 118 1 183}={ - Sunshine } ( {} ) 2.

2015 Vol.17 No.9 2 结 果 60 2.1 总 述 39 8 - Sunshine 1 44 31 Sunshine 191-2.2 不 同 层 次 Sunshine {8 16 15 18 2 23 25 59 118 1 183}={ - Sunshine } ( {} ) 2. 基 于 多 层 次 复 杂 概 念 网 络 生 成 方 法 的 Sunshine * 图 发 现 伤 寒 论 小 便 相 关 方 证 知 识 1 1 1 1 1 2 (1.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广 州 510405;2. 燕 山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秦 皇 岛 066004) 摘 要 Sunshine 39 Sunshine - Sunshine 44

More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阴火 为由内伤引起的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 邪气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阴火 为由内伤引起的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 邪气 名师汇讲 指导 严世芸 男 生 浙江宁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名中医 上海市教学名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 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 国家教育部及上海市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带头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More information

麻 黄 《本经》

麻   黄 《本经》 化湿药 1 湿邪的致病特点 性质致病特点病症特点 类水, 阴邪易伤阳气, 尤易伤脾阳 重浊沉重感, 分泌物 排泄物秽浊不洁 恶寒 腹泻不思饮食 头重 身困重大便溏泻 小便混浊湿疹流水 妇女带下 粘滞 易阻气机起病缓 发病长 反复发作 胸闷 腹胀 便溏不爽 趋下 易伤阴位 ( 腰以下 ) 下肢水肿 妇女带下 小便混浊 泄泻, 阴部湿疹 2 湿与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 主运化, 1. 喜燥而恶湿, 爱暖而悦芳香

More information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2017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 方剂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 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 : 剂型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More information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3.D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4.A 5~6 题 A. 橘皮竹茹汤 B. 吴茱萸汤 C. 左金丸 D. 逍遥散 E. 丁香柿蒂汤 5. 具有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作用的方剂是 答案 :5.D 6. 具有益气清热, 降逆止呃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3.D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4.A 5~6 题 A. 橘皮竹茹汤 B. 吴茱萸汤 C. 左金丸 D. 逍遥散 E. 丁香柿蒂汤 5. 具有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作用的方剂是 答案 :5.D 6. 具有益气清热, 降逆止呃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第套 1~2 题 A. 君药 B. 臣药 C. 佐助药 D. 佐制药 E. 使药 1. 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是 答案 :1.C 2. 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是 答案 :2.D 3~4 题 A. 助卫阳, 通经络, 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 B. 温中阳而祛虚寒 C. 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 D. 外解太阳之表, 内助膀胱气化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More information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第一单元总论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 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 : 剂型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青龙汤 九味羌活汤 止嗽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More information

为贯彻落实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15〕67号)要求,进一步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为贯彻落实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15〕67号)要求,进一步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附件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 ( 第一批 ) 编号 方名 原文 出处处方制法及用法 剂型 1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 ( 汉 张仲景 ) 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 ; 外解已,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 宜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 ( 去皮尖 ),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 ( 去皮 ), 甘草二两 ( 炙 ), 芒硝二两 上五味, 以水七升,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八章补益剂 定义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 具有补养人体气 血 阴 阳等作用, 治疗各种虚损病证的方剂, 统称补益剂 适用于 虚损病证 分类 补气剂 补血剂 气血双补剂 补阴剂 补阳剂 阴阳并补剂 气血阴阳并补剂 1 补益剂 治疗要点 少佐行气活血之品 1. 补气 + 补血 : 有形之血不能自生, 生于无形之气故也 2. 补阴 + 补阳 :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3. 直补虚脏 + 虚则补其母 : 培土生津

More information

这六个基本治法是我初步提出的 治疗水肿病还有不少治法, 如补气 养阴 生津等, 有些与基本治法有联系, 有些在特殊情况下枚宜使用, 均不是基本治法 特别应当指出的, 水肿病里常用石膏 滑石 连翘等清热药, 我在基本治法里没有提到, 是否遗漏丁呢? 不是 水肿的主要病邪是水, 没有单纯的热证 如果水肿

这六个基本治法是我初步提出的 治疗水肿病还有不少治法, 如补气 养阴 生津等, 有些与基本治法有联系, 有些在特殊情况下枚宜使用, 均不是基本治法 特别应当指出的, 水肿病里常用石膏 滑石 连翘等清热药, 我在基本治法里没有提到, 是否遗漏丁呢? 不是 水肿的主要病邪是水, 没有单纯的热证 如果水肿 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 今天, 就我个人的一些临床体会, 介绍水肿病的几个基本治法, 以期找出一套治疗规律 治法是从 理论来的, 应该从理论谈起, 现在倒过来从治法谈到理论, 主要是便于理解和结合临床, 没有别的意思 是否恰当, 请予指正 中医治疗水肿有六个基本法则, 随着不同证候而灵活运用 这六个基本法则是 : 1. 发汗用于水在表, 肿在腰以上, 头面特别明显, 及有外感症状的, 药如麻黄 浮萍

More information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过红玲顾浩王耘 ** 乔延江 100102 目的 : 建立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揭示中药功效间的联系, 明确功效概念网络的应用途径方法 : 通过整理 2010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一部 ) 记载的中药功效, 对中药功效概念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系 统分析, 构建功效概念网络, 并从中抽提特定功效的子网络, 利用网络聚类算法发现连锁出现的功效群结 果 : 构建包含 422 个功效概念的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十二章 理气剂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的功用, 用于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理气剂 属于 " 八法 " 中的消法 适用于 气滞证 气逆证 分类 行气剂 降气剂 1 理气剂 治法 o 气滞 : 多为肝气郁滞 或脾胃气滞 行气 o 气逆 : 多见肺气上逆 胃气上逆 降气 2 理气剂 使用注意 首先应辨清病证的虚实, 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若气滞实证, 治当行气, 若误补则气滞愈甚

More information

年 10 月第 33 卷第 10 期 2.2 专利中所选用中药功效及频率分析在入选的 484 篇专利中所用以治疗痛风的中药共计 313 味, 依据国家 十五 版高学敏主编的 中药学 中各论的分类原则, 共分为 19 大类 : 活血化瘀药 32 种, 出现比例为 17.10% ; 补

年 10 月第 33 卷第 10 期 2.2 专利中所选用中药功效及频率分析在入选的 484 篇专利中所用以治疗痛风的中药共计 313 味, 依据国家 十五 版高学敏主编的 中药学 中各论的分类原则, 共分为 19 大类 : 活血化瘀药 32 种, 出现比例为 17.10% ; 补 629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6.10.13 中药治疗痛风相关专利用药规律分析 闫海峰, 杨凯伦, 樊克涛, 代向东, 王怡 ( 大学, 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93) 摘要 :[ 目的 ] 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和特点, 为中医治疗痛风提供参考和借鉴 [ 方法 ] 检索近 10 年相关专利, 将符合标准的 484 篇中医治疗痛风专利中的中药归类,

More information

17 RCT 1 [5] 60% 1.4 缺乏对品种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学数 Jadad 据支持, 无力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挑战 RCT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A 益气, 养血, 安神 心悸气血两虚证, 可改善头晕目眩, 心悸, 失眠, 多梦 B 补肾益智

17 RCT 1 [5] 60% 1.4 缺乏对品种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学数 Jadad 据支持, 无力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挑战 RCT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A 益气, 养血, 安神 心悸气血两虚证, 可改善头晕目眩, 心悸, 失眠, 多梦 B 补肾益智 朱文涛 1,2, 王煊 3, 刘小亚 4, 乔延江 5* 1. 029 2. 029 3. 029 4. 061 5. 0102 通过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发现, 中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中药材质量难保证 中药材资源 难持续 同质化现象严重 中药产品临床定位不清, 适应证不明确 产品缺乏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 学数据支持 缺乏系统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等制约因素为促进中药企业健康发展, 提出应保证中药材质量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 方剂学 第一单元总论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More information

17. 白头翁 :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18. 威灵仙 : 祛风湿, 通经络, 消痰水, 治骨鲠 可用于风寒湿痹, 肢体拘挛, 瘫痪麻木, 痰饮积聚, 诸骨鲠喉 19. 防己 : 祛风湿, 止痛, 利水 可用于风湿痹痛, 尤以热痹为佳, 水肿, 腹水, 脚气浮肿, 小便不利 20. 桑寄生 : 祛

17. 白头翁 :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18. 威灵仙 : 祛风湿, 通经络, 消痰水, 治骨鲠 可用于风寒湿痹, 肢体拘挛, 瘫痪麻木, 痰饮积聚, 诸骨鲠喉 19. 防己 : 祛风湿, 止痛, 利水 可用于风湿痹痛, 尤以热痹为佳, 水肿, 腹水, 脚气浮肿, 小便不利 20. 桑寄生 : 祛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 100 考点 1. 紫苏 :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可治疗风寒感冒, 咳嗽胸闷, 脾胃气滞证, 气滞胎动证, 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2. 羌活 : 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 可治疗风寒表证, 表证夹湿, 风寒湿痹, 风寒头痛 3. 香薷 : 发汗解表, 和中化湿, 利水消肿 可治疗夏季乘凉饮冷 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 水肿, 小便不利 4. 桑叶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十七期 谭杨 泻下药 概述性能特点 : 沉降之品, 归大肠经 分类 : 攻下药 大便秘结 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润下药 年老津枯 产后血虚 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 峻下逐水药 全身水肿 大腹胀满以及停饮 细目二攻下药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大黄功效 :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清利湿热 ( 超纲 ) 应用 : 1. 积滞便秘 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More information

例会抽查表

例会抽查表 206 年初级中药士 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中药学 单元细目要点 一 药性理论 ( 一 ) 四气 考试科目.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 五 ) 毒性 ( 一 ) 中药的配伍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三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 二 ) 中药的用药禁忌.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More information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考前绝密押题! 扫码免费送! 每科 60 道题目, 每道都是必考点! 2018 年壹医考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知识点速记 1. 生姜 高良姜 姜黄 生姜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 鱼蟹 半夏及天南星毒 干姜温中, 回阳, 温肺化饮 ( 温里药 ) 炮姜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 ( 止血药 ) 高良姜 姜黄 散寒止痛, 温中止呕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2. 夏枯草 青葙子

More information

2016 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 ( 执业医师综合笔 试满分为 600 分, 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满分为 300 分 ) 科目分数线科目分数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180 中西医执业 / 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 1. 基础医学科目 : 中医基础理论 ( 含中医

2016 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 ( 执业医师综合笔 试满分为 600 分, 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满分为 300 分 ) 科目分数线科目分数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180 中西医执业 / 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 1. 基础医学科目 : 中医基础理论 ( 含中医 2017 中西医执业医师 每日一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sks 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及习题 中公医考网考试交流 QQ 群 :609345652 2016 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 ( 执业医师综合笔 试满分为 600 分, 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满分为 300 分 ) 科目分数线科目分数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180 中西医执业 / 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 1.

More information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第四套 1. 不属于温里剂的方剂是 A. 小建中汤 B. 温胆汤 C. 四逆汤 D. 当归四逆汤 E. 理中丸 答案 :1.B 2. 与方剂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 无关的是 A. 药味用量 B. 主治证候 C. 药力大小 D. 药物的药性 E. 剂型 答案 :2.E 3. 慢性疾病的治疗宜选用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More information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甘 C. 苦 D. 酸 E. 咸 答案 :3.D 4. 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 大多是何味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 :4.A 5. 外感风热, 应选择何种性味的药物 A. 辛 温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甘 C. 苦 D. 酸 E. 咸 答案 :3.D 4. 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 大多是何味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 :4.A 5. 外感风热, 应选择何种性味的药物 A. 辛 温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 A1 型题 1. 药物寒热 温凉的依据是 A. 神农氏尝百草的体会 B. 素问 :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C. 本经 :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D. 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 E. 口尝的滋味 答案 :1.D 2. 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A. 咸 B. 酸 C. 苦 D. 辛 E. 甘 答案 :2.D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方剂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总论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More information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清热的适应范围 4. 清热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的功效 7. 各类清热的适应范围 ( 二 ) 清热泻火 ( 三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清热的适应范围 4. 清热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的功效 7. 各类清热的适应范围 ( 二 ) 清热泻火 ( 三 9 年中学讨论群 :88655642,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9 初级中师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学科中学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科目 一 性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物的作用 论 2. 四气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 四 ) 归经.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More information

(論濕8至22頁)

(論濕8至22頁) 论述人体的湿 燥 寒 热与饮食的调理 ( 第二部分 ) 宝贝银发族 许医师讲座 第十七集 : 湿病的治疗 由于湿病最为错综复杂, 所以历代医家特别用心于湿病治法的研究 袪邪与扶正是中医治病基本重要法则, 也是治疗湿病的根本原则, 因此湿病治法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 : 袪除病邪的治法和调理气机及脏腑功能的治法 首先是袪除病邪的治法 : 湿病主要袪除的病邪是湿邪, 其次是兼夹的其它病邪, 如风邪 寒邪 热邪

More information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癌症 年我国新发病例约 % 万 占全球总发病数的 &0 死亡 1 万 占全球总死亡数的 0 中国东部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更高 尤其浙江嘉善 嘉兴地区 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得结直肠癌成为浙江省肿瘤防治的重点癌种 高危 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 % 年生存率为 0 &0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癌症 年我国新发病例约 % 万 占全球总发病数的 &0 死亡 1 万 占全球总死亡数的 0 中国东部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更高 尤其浙江嘉善 嘉兴地区 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得结直肠癌成为浙江省肿瘤防治的重点癌种 高危 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 % 年生存率为 0 &0 临床论著 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中医证候分布观察 李 妍 邹 莹 谷建钟 周华妙 郭 勇 摘要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中医证候分布 方法 收集 & 例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前 化疗早期 化疗中期 化疗末期 个阶段的中医临床证候资料 分析 个阶段证候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 结果 辅助化疗前有 个证候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 例患者以阴虚内热夹湿证 例 0 气虚证 例 0 为主 辅助化疗早期有 & 个证候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

More information

和解剂的适用范同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和解少阳要点 : 1.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 : 调和肝脾要点 : 1.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四逆散的组

和解剂的适用范同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和解少阳要点 : 1.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 : 调和肝脾要点 : 1.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四逆散的组 第一单元总论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青龙汤

More information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 20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 三 ) 升降浮沉 2.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 义.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 四

More information

<433A5C C69626D5C B746F705CB4F0B0B8202D20B8B1B1BE5CD6D0D2A95CD6D0D2A9B6FE5CA3A8D2BBA3A92E646F6378>

<433A5C C69626D5C B746F705CB4F0B0B8202D20B8B1B1BE5CD6D0D2A95CD6D0D2A9B6FE5CA3A8D2BBA3A92E646F6378>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最佳选择题 1.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单味药的使用注意 神曲性温, 故胃阴虚 胃火盛者不宜用 2. 答案 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单味药的性能特点 能排结石, 善治石淋 肝胆结石的药物是金钱草 3.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单味药的配伍 两者均为驱绦虫良药 其中, 槟榔主要麻痹绦虫的头部及未成熟节片 南瓜子主要麻痹绦虫的中段及后段节片, 两者配伍, 效果更好 此外,

More information

目 录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3 第二部分 中医诊断学... 7 第三部分 中药学 第四部分 方剂学 第五部分 中医内科学... 19

目 录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3 第二部分 中医诊断学... 7 第三部分 中药学 第四部分 方剂学 第五部分 中医内科学... 19 中医类 中医学专业知识 目 录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3 第二部分 中医诊断学... 7 第三部分 中药学... 14 第四部分 方剂学... 15 第五部分 中医内科学... 19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知识点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一 ) 春秋战国至秦汉 形成时期 1. 战国时期著作 五十二病方 最早的医学著作 2. 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 3. 汉以前的 难经, 秦越人所著,

More information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方剂学 教学大纲 ( 供中医专业本科使用 ) 前 言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 是中医药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 方剂是中医理 法 方 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临床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 方剂的组成与运用正确与否, 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 课程目的 本课程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 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 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

More information

例会抽查表

例会抽查表 206 年初级中药师 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中 药 学 单元细目要点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三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 五 ) 毒性 ( 一 ) 中药的配伍 ( 二 ) 中药的用药禁忌.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More information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寒下要点 : 1.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黄牡丹汤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寒下要点 : 1.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黄牡丹汤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 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 : 是中医在辨证审机, 确立治法的基础上, 按照组方原则, 通过选择合适药物, 酌定适当剂量, 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 系列过程, 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 : 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 1 五十二病方 战国记载 52 病, 药物 247 种 意义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More information

1. 感冒 1.1 概念 : 感冒 时行感冒 虚体感冒的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类证鉴别 : 与温病早期相鉴别 1.4 辨证论治 : 风寒证 风热证 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 (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 等各证型的症状 治法 方药 2. 咳嗽 2.1 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

1. 感冒 1.1 概念 : 感冒 时行感冒 虚体感冒的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类证鉴别 : 与温病早期相鉴别 1.4 辨证论治 : 风寒证 风热证 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 (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 等各证型的症状 治法 方药 2. 咳嗽 2.1 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 中医内科学 ( 一 ) 总论 1. 绪论 1.1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1.2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概况 2. 气血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2.1 气 : 虚证 ( 气虚 气陷 ) 实证( 气滞 气逆 ) 各证型的主要脉证 治则 方药 2.2 血 : 出血 血瘀 血虚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 治则 方药 3. 风寒燥火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3.1 风 : 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 阴虚风动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 治则 方药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执业药师备考宝典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答案及解析 一 最佳选择题 1.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性能特点 香薷微温, 辛散芳化, 入肺 胃 脾经 既发汗而解表, 又化湿和中而解暑, 还开宣肺气而利水消肿, 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 素称 夏月麻黄 2. 答案 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主治 石膏生用辛甘大寒, 入肺 胃经, 主以清泄, 兼以透解, 既善清泄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

More information

头痛

头痛 头痛 Headache Dr Igor Micunovic Ph.D 概述 summary 定义 concept : 指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疾病 main complains as headache 分类 :classifications: 1 根据发病的缓急 : 急性 ( 二周内 ) 亚急性 ( 三个月内 ) 和慢性头痛 ( 三个月以上 );acutewithin 2 weeks, over 3

More information

第二节 气血辨证

第二节  气血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目的要求 1. 掌握气病 血病 气血同病 津液病各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2. 熟悉气血津液辨证的实质是辨别证的原因与性质, 熟悉其辨证意义 3. 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气血津液辨证 主要内容 : 气血辩证气血同病 虚证 气虚 血虚实证 气滞 血瘀 血热 血寒 津液辩证 津液亏虚 水液停聚 一 气血辩证 虚证 血 虚 证 定义 : 血液亏虚, 脏腑百脉失养, 表现全身虚弱的证侯 成因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十章 安神剂 定义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 具有安神定志作用, 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安神剂 适用于 神志不安病证 常表现为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 烦躁惊狂等 心藏神 肝藏魂 肾藏志, 故神志不安的疾患主要责之于心 肝 肾三脏之阴阳偏盛偏衰, 或其相互间功能失调 1 基本病机 安神剂 外受惊恐, 神志不安 郁怒所伤, 肝郁化火, 内扰心神 思虑太过, 暗耗阴血, 心神失养 分类 重镇安神剂 补养安神剂

More information

表 1 用药频次大于 10 次以上的药物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 频次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频次 甘草 69 前胡 17 陈皮 27 川芎 12 防风 53 麦门冬 17 紫苏 25 野菊花 12 连翘 52 芦根 16 桂枝 23 川贝母 11 薄荷 49 杏仁 16 黄芪 23 五味子 11 金银

表 1 用药频次大于 10 次以上的药物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 频次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频次 甘草 69 前胡 17 陈皮 27 川芎 12 防风 53 麦门冬 17 紫苏 25 野菊花 12 连翘 52 芦根 16 桂枝 23 川贝母 11 薄荷 49 杏仁 16 黄芪 23 五味子 11 金银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18.02.07 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分析 王天琪, 陈婷, 闫海峰, 王怡 (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93) 摘要 :[ 目的 ] 探讨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 [ 方法 ] 通过对国家专利网搜索, 筛选出关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组方共有 164 首, 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V2.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肖君论文.doc

Microsoft Word - 肖君论文.doc 分类号 :R 2 单位代码 :10315 密级 : 秘密学号 :20021113 2002 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湿邪对消化系统疾病影响 的理论及临床研究 学科专业 :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位类型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 肖君导师 : 孙志广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5 年 5 月 1 目 录 个人简介 1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3 前言 4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5 一 祖国医学对 湿 的认识 5

More information

(1)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是一类以高血糖 肥胖 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集簇存在为标志的临床综合征 可参考中医 肥胖 脾瘅 腹满 胸痹 眩晕 等病证进行治疗 [ 参照 ZYYXH/T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代谢综合征 ] (2) 肥胖 (obesity

(1)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是一类以高血糖 肥胖 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集簇存在为标志的临床综合征 可参考中医 肥胖 脾瘅 腹满 胸痹 眩晕 等病证进行治疗 [ 参照 ZYYXH/T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代谢综合征 ] (2) 肥胖 (obesity 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诊疗标准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 摘要 文章所讨论的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诊疗标准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7 年发布的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的基础上, 研究 整合 优化以往中医糖尿病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 结合临床实际, 研究而形成的能够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诊疗标准 该文明确了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与肥胖的相关性, 对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理化检查 处理原则 辨证施治

More information

(1) “肝火犯肺”是属于

(1)   “肝火犯肺”是属于 临床医学院基础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 (50 题, 每题 1 分 ) (1) 肝火犯肺 是属于 A. 子病犯母 B. 克 C. 乘 D. 侮 E. 母病及子 (2) 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 A. 津液 B. 精液 C. 宗气 D. 血液 E. 营气 (3) 阴阳偏胜形成 : A. 实证 B. 里证 C. 热证 D. 寒证 E. 表证 (4) 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 : A. 血管 B. 经络 C.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精简版白皮书 第一篇常用单味中药 一 解表药 1. 麻黄 :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平喘蜜炙, 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 2. 香薷 : 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主治阴暑证 水煎凉服 夏月麻黄 3. 桂枝 :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既走表, 又走里 4. 紫苏 :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5. 生姜 :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More information

清热药 - 概述 选药及配伍 : 1. 辨虚实 : 实热证 - 清热泻火 清营凉血 气血两清 虚热证 - 清热养阴透热, 或滋阴凉血除蒸 2. 里热兼表证 : 先解表后清里 ; 或表里双解 3. 里热兼积滞 : 配通腑泻下药 使用注意 : 脾胃虚弱, 食少便溏慎用 苦寒, 易化燥伤阴 - 热证伤阴或

清热药 - 概述 选药及配伍 : 1. 辨虚实 : 实热证 - 清热泻火 清营凉血 气血两清 虚热证 - 清热养阴透热, 或滋阴凉血除蒸 2. 里热兼表证 : 先解表后清里 ; 或表里双解 3. 里热兼积滞 : 配通腑泻下药 使用注意 : 脾胃虚弱, 食少便溏慎用 苦寒, 易化燥伤阴 - 热证伤阴或 清热药 - 概述 含义 : 以清解里热, 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 药性特点 : 寒凉, 沉降入里, 通过清热泻火 清湿热 凉血 解毒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 使里热得以清解 适应证 : 热病高热烦渴 湿热泻痢 湿热黄疸 痈肿疮毒 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肺 胃 心 肝等脏腑热证 1 清热药 - 概述 选药及配伍 : 1. 辨虚实 : 实热证 - 清热泻火 清营凉血 气血两清 虚热证 - 清热养阴透热, 或滋阴凉血除蒸

More information

(1) 小肠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2) 膀胱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A. 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B. 畏寒肢冷 心痛 面色 白或面唇青紫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3) 心气虚证可见 :( ) (4) 心阳虚证可见 :( ) 4.X 型题 (1) 下列哪些是心阴虚和心血虚的共同见

(1) 小肠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2) 膀胱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A. 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B. 畏寒肢冷 心痛 面色 白或面唇青紫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3) 心气虚证可见 :( ) (4) 心阳虚证可见 :( ) 4.X 型题 (1) 下列哪些是心阴虚和心血虚的共同见 第八章 脏腑辨证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 能力测试题 ] 一 选择题 1.A 型题 (1) 心悸与下列哪项同见, 对诊断心阴虚证最有意义 ( ) A. 失眠多梦 B. 心悸潮热 C. 舌红少苔 D. 五心烦热 E. 怔忡健忘 (2) 心脉痹阻中, 若胸痛以闷痛为特点的是 :( ) A. 痰阻心脉 B. 气滞血脉 C. 寒凝心脉 D. 热郁心脉 E. 瘀阻心脉 (3) 症见心悸, 兼有口咽干燥,

More information

高频考点 6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连翘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肿散结, 利尿 疮家圣药 之称, 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大青叶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消肿 板蓝根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射干 功效 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散结消肿 白头翁 :

高频考点 6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连翘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肿散结, 利尿 疮家圣药 之称, 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大青叶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消肿 板蓝根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射干 功效 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散结消肿 白头翁 : 2016 年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高频考点 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高频考点 1 辛温解表药麻黄 功效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 表实无汗证桂枝 功效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香薷 功效 发汗解表, 和中化湿, 利水消肿 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 素称 夏月麻黄 紫苏 功效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生姜 功效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荆芥 功效 散风解表,

More information

透疹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 生津 热病烦渴, 消渴证 升阳止泻 湿热泻痢初起, 脾虚泄泻 解表退热 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感冒高热 19 疏肝解郁 肝郁气结, 胁肋疼痛, 月经不调 升举阳气 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 ( 久泻脱肛 子宫脱垂 胃下垂 ) 柴胡 20 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升麻 2

透疹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 生津 热病烦渴, 消渴证 升阳止泻 湿热泻痢初起, 脾虚泄泻 解表退热 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感冒高热 19 疏肝解郁 肝郁气结, 胁肋疼痛, 月经不调 升举阳气 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 ( 久泻脱肛 子宫脱垂 胃下垂 ) 柴胡 20 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升麻 2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1 2 发汗解表 风寒表实无汗证宣肺平喘 肺气不宣的喘咳证利水消肿 水肿兼有表证发汗解肌 风寒表虚有汗, 风寒表实无汗温通经脉 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 痛经闭经 ; 风寒湿痹, 胸痹作痛助阳化气 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腹痛 阳虚心悸 水肿, 痰饮证 麻黄 桂枝 4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紫苏 5 散风解表, 透疹止痒, 止血 ( 炒炭用 ) 荆芥 6 7 8 发汗解表,

More information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www.cyikao.com 2017 年中医助理医师 中药学 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 细目五 : 毒性 1.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精简版白皮书 第一篇 常用单味中药 一 解表药 1. 麻黄 :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平喘蜜炙, 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 2. 香薷 : 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主治阴暑证 水煎凉服 夏月麻黄 3. 桂枝 :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既走表, 又走里 4. 紫苏 :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5. 生姜 :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More information

环球卓越lj ^_^

环球卓越lj ^_^ 2016 执业药师 --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导读 第一章 章节内容药味分值占比 第二章清热药 58 第十七章补虚药 56 9 分 16%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33 5 分 15% 第一章解表药 26 4 分第四章祛风湿药 25 16% 第七章温里药 9 33% 3 分第八章理气药 20 15% 解表药 麻黄 : 发汗解表, 利水消肿, 宣肺平喘香薷 : 发汗解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ZW

Microsoft Word ZW 516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 年 6 月第 39 卷第 6 期 Int J Trad Chin Med, June 2017, Vol. 39, No.6 基于德尔菲法的四弯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专家问卷调查研究 论著 赵一丁闫小宁李文彬李美红陈璐郎娜 摘要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 筛选和评价四弯风常见证型及其治法方药, 为四弯风中医诊疗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德尔菲法,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制定 四弯风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问卷,

More information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ZW-新

Microsoft Word ZW-新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 年 12 月第 39 卷第 12 期 Int J Trad Chin Med, December 2017, Vol. 39, No.12 1097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候的现代文献研究 论著 黄正慧徐雯洁郭婧黄玉华 摘要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常见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 为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事业单位招考 中医内科学 毕德众 第 0 页 中医内科学 目录 课堂导语... 3 肺系疾病... 4 感冒... 4 咳嗽... 5 哮病 喘证... 7 肺痨 肺痈 肺痿... 9 胀病... 10 肺胀... 10 鼓胀 水肿... 11 痛证... 14 头痛 :... 15 真心痛... 16 胃痛... 17 腹痛... 18 胁痛... 19 腰痛... 19 脑系疾病... 20 眩晕...

More information

C. 胃阴虚证 D. 风湿热痹 E. 跌打损伤 答案 B 5. 既能燥湿健脾, 又祛风湿的药是 A. 苍术 B. 厚朴 C. 白术 D. 砂仁 E. 防风 答案 A 6. 泽泻的功效是 A. 利水渗湿, 止痒 B. 利水渗湿, 杀虫 C. 利水渗湿, 泄热 D. 利水渗湿, 安神 E. 利水渗湿,

C. 胃阴虚证 D. 风湿热痹 E. 跌打损伤 答案 B 5. 既能燥湿健脾, 又祛风湿的药是 A. 苍术 B. 厚朴 C. 白术 D. 砂仁 E. 防风 答案 A 6. 泽泻的功效是 A. 利水渗湿, 止痒 B. 利水渗湿, 杀虫 C. 利水渗湿, 泄热 D. 利水渗湿, 安神 E. 利水渗湿,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一 最佳选择题 ( 共 40 分, 每题一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1. 桑叶除疏散风热外, 又能 A. 凉血止血 B. 敛肺止咳 C. 利咽透疹 D. 清热解毒 E. 解肌退热 答案 A 2. 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口生津, 下能滋阴降火, 治疗实热虚热均可选用的是 A. 芦根 B. 栀子 C. 知母 D. 石膏 E. 竹叶 答案 C 3. 某男,40

More information

586 WORLDCHINESEMEDICINE March2018,Vol.13,No.3 可见, 以知为度 是以服药见疗效作为尺度, 来宏观把握服药用量的一种方法 2 以知为度 亦见于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第 16 条赤丸方后注 : 炼蜜丸如麻子大, 先食酒饮下三丸,

586 WORLDCHINESEMEDICINE March2018,Vol.13,No.3 可见, 以知为度 是以服药见疗效作为尺度, 来宏观把握服药用量的一种方法 2 以知为度 亦见于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第 16 条赤丸方后注 : 炼蜜丸如麻子大, 先食酒饮下三丸, 585 从 伤寒论 以知为度 谈仲景对用药药量的宏观把握 陈琳王敏李宇航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100029) 摘要 以知为度 一词出自 伤寒论, 是以用药见效为尺度来控制总体给药量的一种方法 临证所见, 病情有轻重 药物有厚薄 人体耐受度也有差异, 所以用药剂量不能一概而论, 而应该以患者服药后确切反应为基础, 从宏观把握用药剂量, 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仲景十分重视对患者服药后出现不同反应的观察,

More information

B1 型题 1~2 题 A. 心火亢盛 B. 脾胃火盛 C. 肝胆火热 D. 肾水将涸 E. 肺热壅盛 1. 舌边生芒刺多为 答案 :1.C 2. 舌中生芒刺多为 答案 :2.B 3~4 题 A. 口气酸臭 B. 口气腥臭 C. 口气腐臭 D. 口气臭秽 E. 口气臊臭 3. 胃肠积滞, 口气多为

B1 型题 1~2 题 A. 心火亢盛 B. 脾胃火盛 C. 肝胆火热 D. 肾水将涸 E. 肺热壅盛 1. 舌边生芒刺多为 答案 :1.C 2. 舌中生芒刺多为 答案 :2.B 3~4 题 A. 口气酸臭 B. 口气腥臭 C. 口气腐臭 D. 口气臭秽 E. 口气臊臭 3. 胃肠积滞, 口气多为 B1 型题 1~2 题 A. 心火亢盛 B. 脾胃火盛 C. 肝胆火热 D. 肾水将涸 E. 肺热壅盛 1. 舌边生芒刺多为 答案 :1.C 2. 舌中生芒刺多为 答案 :2.B 3~4 题 A. 口气酸臭 B. 口气腥臭 C. 口气腐臭 D. 口气臭秽 E. 口气臊臭 3. 胃肠积滞, 口气多为 答案 :3.A 4. 体内有溃腐脓疡, 口气多为 答案 :4.C 5~6 题 A. 声高而清 B. 声低而浊

More information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第四节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目的要求 1 了解湿热类温病病证结合 以证为主的临床思维方法 2 了解湿热类温病主要证候的临床变化和治疗方药的加减运用 3 掌握湿热类温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和治法 方药 卫气分证治 1 暑湿束表 2 邪遏卫气 ( 湿温 ) 3 邪阻膜原 ( 湿温 ) 4 卫气同病 ( 伏暑 ) 卫气分证治 - 暑湿束表 证候 发热, 微恶风寒, 稍有汗出, 头身困重, 肢体倦怠, 咳嗽胸闷,

More information

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

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Jing, Humidity and Ye Disease) 痉病邪在筋脉, 是由外感风寒 津液不足 筋脉失养所致的, 以项背强急 口噤不开, 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 湿病邪在肌肉关节, 是由于感受外湿并兼夹风寒引起的以发热身重, 骨节疼烦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 暍病即伤暑, 以发热身重 汗出烦渴 少气脉虚为主症的疾病 一 痉病 ( 一 ) 病因病机 ( 误治成痉 ):(4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中西医助理医师大纲 - 中药学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要点 :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More information

19 年中西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

19 年中西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要点 :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More information

慢性肝炎的辨证论治 和常用的中成药

慢性肝炎的辨证论治 和常用的中成药 慢性肝炎的辨证论治和常用的中成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张玮 张玮龙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浦东新区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主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2015 年上海市 十佳 公共卫生工作者 2017 年上海市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 2017 年全国最美中医上海市医务工会先进个人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科主任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执业药师考试模拟试卷 珍藏版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一 最佳选择题 ( 共 40 题, 每题 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1. 素称 夏月之麻黄 的药物是 A. 羌活 B. 麻黄 C. 白芷 D. 香薷 E. 辛夷 2. 善治温病气分高热的药物是 A. 栀子 B. 黄连 C. 连翘 D. 芦根 E. 石膏 3. 下列药物中, 能够泻下 清肝 杀虫的药物是 A. 芒硝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执业药师备考宝典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一 最佳选择题 ( 共 40 题, 每题 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1. 素称 夏月之麻黄 的药物是 A. 羌活 B. 麻黄 C. 白芷 D. 香薷 E. 辛夷 2. 善治温病气分高热的药物是 A. 栀子 B. 黄连 C. 连翘 D. 芦根 E. 石膏 3. 下列药物中, 能够泻下 清肝 杀虫的药物是 A. 芒硝 B. 大黄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富教学手段 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体系才能培养出更 多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创新型 复合型中 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 别敦荣,易梦春,李家新. 十三五 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 思路[ J]. 中国高教研究,0() :8-90. [] 苏小英,车立娟,李明. 以应用为导向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 陈超,王淑美,梁生旺. 在中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中讲授 化学计量学内容的思考[ J]. 药学教育,04,0()

More information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一 选择题 1.A 型题 (1)B (2)A (3)D (4)D (5)C (6)E (7)A (8)E (9)C (10)B 2.B 型题 (1)C (2)A (3)D (4)B 3.C 型题 (1)C (2)A (3)A (4)C 4.X 型题 (1)ACD (2)AD (3)BCDE (4)AB 1.N 2.N 1. 心阳虚证 2. 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乱脉结或代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方剂学各论 台州医院中医科 陈宝军 添加标题 第一章 解表剂 [ 含义 ]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 解肌 透疹等作用, 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 统称解表剂 本类方剂是根据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因其轻而扬之 的理论立法, 属于 八法 中的 汗法 解表剂是为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 肺卫所致的表证而设 此时邪未深入, 病势轻浅, 可用辛散轻宣的药物使外邪从肌表而出 如果失时不治,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5 年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考前密押提分精粹 ( 白皮书 ) 中药专业知识二 中公教育集团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 出品 2015 年 10 月 中国医考网独家研发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1 第一篇 常用单味中药 凉血止血 肺热燥咳 15. 菊花 功效 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 第一章 解表药 16. 葛根 特点 治项背强痛要药 功效 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 升阳止泻 1. 麻黄 功效 发汗解表,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39 卷第 1 期燕山大学学报 Vol 39 No 1 2015 年 1 月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 Jan. 2015 文章编号 :1007 791X(2015)01 0051 06 李赛美教授治疗 2 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处方用药分析 郝艺照 1, 徐笋晶 1, 李赛美 1,, 朱章志 2 2, 刘敏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405;2.

More information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11) 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 阳邪致病 B. 阳气偏盛 C. 阳气亏虚 D. 阴液亏虚 E. 寒湿郁久 (12)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 ) A. 经常畏冷 B. 不渴不饮 C. 恶心呕吐 D. 腹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11) 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 阳邪致病 B. 阳气偏盛 C. 阳气亏虚 D. 阴液亏虚 E. 寒湿郁久 (12)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 ) A. 经常畏冷 B. 不渴不饮 C. 恶心呕吐 D. 腹 第五章 八纲辨证 [ 能力测试题 ] 一 选择题 1.A 型题 (1) 下述哪种理解最正确 :( ) A. 皮肤的病变均是表证 B. 表证的病位不在脏腑 C. 内脏的病变均无表证 D. 表证的病位均在皮毛 E. 符合表证特征为表证 (2) 下述哪种理解最正确 :( ) A. 表证的病位一般在皮毛 B. 皮肤的病变一般属表证 C. 表证的定位也可在内脏 D. 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 E. 内脏的病不会出现表证

More information

19 年中医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题号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 (60 题全 ) 第一站 001 病案分析 : 1. 感冒 - 暑湿感冒 2. 肠痈 - 湿热证解析 :1 暑湿伤表证 主症 : 身热

19 年中医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题号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 (60 题全 ) 第一站 001 病案分析 : 1. 感冒 - 暑湿感冒 2. 肠痈 - 湿热证解析 :1 暑湿伤表证 主症 : 身热 题号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 (60 题全 ) 1 2 3 第一站 001 1. 感冒 - 暑湿感冒 2. 肠痈 - 湿热证解析 :1 暑湿伤表证 主症 : 身热, 微恶风, 汗少, 肢体酸重或疼痛, 头昏重胀痛, 咳嗽痰黏, 鼻流浊涕, 心烦口渴, 或口中黏腻, 渴不多饮, 胸闷脘痞, 泛恶, 腹胀, 大 便或溏, 小便短赤, 舌苔薄黄而腻, 脉濡数 证机概要 : 暑湿遏表, 湿热伤中, 表卫不和,

More information

祛暑剂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素问 热论 云 :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1. 暑热直入气分, 心神被扰 : 身热 面赤 心烦 小便 短赤 舌红脉数等 ; 2. 暑易伤津耗气 : 口渴寒多 体倦少气等 ; 3. 暑多夹湿 : 胸闷, 或身体困重 小便不利,

祛暑剂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素问 热论 云 :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1. 暑热直入气分, 心神被扰 : 身热 面赤 心烦 小便 短赤 舌红脉数等 ; 2. 暑易伤津耗气 : 口渴寒多 体倦少气等 ; 3. 暑多夹湿 : 胸闷, 或身体困重 小便不利, 第五章祛暑剂 定义 凡以祛暑清热药或祛暑化湿药为主组成, 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 用以治疗暑病的方剂, 统称 祛暑剂 属于 八法 中的 清法 分类分类 祛暑解表剂 祛暑利湿剂 祛暑益气剂 治法治法 祛暑清热 益气养阴 1 祛暑剂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素问 热论 云 :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1. 暑热直入气分, 心神被扰 : 身热 面赤 心烦 小便 短赤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一期 谭杨 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 教材变动说明 2. 考试时间介绍 3. 实践技能考试形式介绍 4. 笔试及实践技能复习计划 5. 题目测试 本次自习室具体安排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More information

《伤寒论》级别考试手册

《伤寒论》级别考试手册 方剂学级别考试大纲 ( 供参加方剂学级别考试学生使用 )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基础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 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 具有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 通过建立方剂学课程的等级测试体系, 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同时为学生今后提高临床遣药组方 分析和运用方剂能力的培养提供技术平台 一 根据教学大纲, 并结合实际情况, 在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的同时,

More information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三 ) 发散风热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 莉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的性 能 攻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及相似物功用异同点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三 ) 发散风热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 莉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的性 能 攻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及相似物功用异同点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9 年中学讨论群 :88655642,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9 主管中师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中学 考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 试 科目 学 科 中 一 性理论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学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3.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More information

润下方: 济川煎 攻补兼施: 黄龙汤 逐水方: 十枣汤

润下方:      济川煎 攻补兼施:   黄龙汤 逐水方:      十枣汤 和解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 调和脏腑功能 调和寒热等作用, 用以治疗少阳 病半表半里证 脏腑功能失调 寒热错杂等病证的一类方剂, 统称 为和解剂. 注意亊项 1. 凡外感疾病, 表邪未解, 或邪已入里, 阳明热甚者, 不宜使用和解剂 2. 凡由劳倦内伤, 饮食停滞, 气血不足而见寒热者, 不宜使用 3. 七情内伤, 肝脾不和, 治宜配合思想开导方法 范畴 和解剂原为治疗足少阳胆经病证而设 然而, 胆附于肝,

More information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2018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8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与 2017 年考试大纲相比会有点小变化, 小编整理了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 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

More information

消渴小便不利病脉证并治

消渴小便不利病脉证并治 消渴小便不利病脉证并治 (Diabetes and Dysuria and Urinary Disturbance) 概述 消渴之名, 首见于 内经, 除 消渴 外, 还有 鬲消 消中 消瘅 肺消 脾瘅 肾热病 等名称 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 灵枢 五变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素问 奇病论 素问 气厥论 : 心热移于肺, 传为肺消 素问 脉要精微论 : 瘅成为消中 素问

More information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2019 执业药师考试 学霸笔记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aoshi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 1 -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2019 执业药师考试 学霸笔记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aoshi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 1 - 2019 执业药师考试 学霸笔记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aoshi - 1 - 常用单味中药 第二章 清热药 功效 : 清解里热 性味 : 大多寒凉, 味多苦 适用 : 表邪已解 内无积滞的里热证 分类 : 清热泻火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凉血药 清热解毒药 清虚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一 除烦 ( 利尿 ): 石膏 栀子 芦根 淡竹叶 竹叶二 润燥 : 知母 天花粉三 清肝 \ 明目 : 夏枯草

More information

1 辛温解表药 2 辛凉解表药 3 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干货 120 考点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香薷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西河柳 细辛 白芷 苍耳子 辛夷 薄荷 蔓荆子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升麻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知母 栀子 天

1 辛温解表药 2 辛凉解表药 3 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干货 120 考点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香薷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西河柳 细辛 白芷 苍耳子 辛夷 薄荷 蔓荆子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升麻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知母 栀子 天 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备考干货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1 辛温解表药 2 辛凉解表药 3 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干货 120 考点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香薷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西河柳 细辛 白芷 苍耳子 辛夷 薄荷 蔓荆子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升麻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知母 栀子 天花粉芦根竹叶淡竹叶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 发汗解表,

More information

数据加工质量管理 工作 探讨 是指配方的名称 主要组分 用量 剂型和用途方面的信息 其中配方的组分为 表 1 推荐标引的方剂信息 必须标引的内容, 因此本文重点讨论方剂 NO. 方剂名称 方剂组成 剂型 疗效 信息组分不全的非专利文献的加工方法 中药方剂是由中药按照特定用途的 1 止咳丸川贝母 ;

数据加工质量管理 工作 探讨 是指配方的名称 主要组分 用量 剂型和用途方面的信息 其中配方的组分为 表 1 推荐标引的方剂信息 必须标引的内容, 因此本文重点讨论方剂 NO. 方剂名称 方剂组成 剂型 疗效 信息组分不全的非专利文献的加工方法 中药方剂是由中药按照特定用途的 1 止咳丸川贝母 ; 医药类非专利文献中不完整方剂信息的加工方法探讨 专利检索咨询中心石红梅张雨春 摘要 : 本文概括了医药类非专利文献中几种方 剂信息不完整的情况, 并针对每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加工思路和加工方法, 以期进一步完善医药类非专利文献数据库的信息 关键词 : 非专利文献方剂组成公开不充分数据加工 石红梅 助理研究员, 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 主要从事医药类非专利文献数据加工工作 张雨春助理研究员, 北京化工大学发酵工程专业,

More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助理实践技能51病种中医病症分型选方

中西医结合助理实践技能51病种中医病症分型选方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分型选方 (2012 年版 )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感冒 (1) 风寒束表证 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 (2) 风热犯表证 辛凉解表 银翘散 葱豉桔梗汤 (3) 暑湿伤表证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证 益气解表 参苏饮 (5) 阴虚感冒症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2 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 : 咳嗽 (1) 风寒袭肺证 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

More information

"hw001

hw001 上篇总论一 填空题 1. 五十二病方 普济方 2. 热者寒之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寒者热之 3. 方剂学的基本理论 ( 治法为主 ) 方剂的配伍规律 方剂的临床应用 4. 组方的依据 治法的具体体现 先有方剂后有治法 5. 引经 ; 调和 6. 药味增减的变化 ; 药量增减的变化 ; 剂型更换变化 7. 吸收快 迅速发挥药效 能根据病情变化而随证加减 8. 制作简便 吸收较快 节省药材 便于服用与携带

More information

和 解 剂

和 解 剂 解表药 概述 一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 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 称解表药, 又叫发表药 何谓表邪?--- 六淫之邪 ( 风 ) 何谓表证?--- 恶寒 发热 脉浮 风邪 1 风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 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 称为风邪 2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 轻扬开泄, 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 动 风为百病之长 性质 轻扬开泄 致病特点 病位在上 主要病症头痛 鼻塞 咽痒

More information

和 解 剂

和 解 剂 中药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生药教研室 赖晓晶 第九章 清热药 一 清热药的含义 凡以清热为主要功效, 治疗里热证 为主的药物, 称为清热药 二 功效与主治 清热 治疗里热证 清脏腑热 : 清心热 清肺热 清胃热 三 清热药的功效 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 四 药性归经 药味 : 苦寒甘寒归经 五 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脏腑热证 温热病的气分热证 --- 清热泻火药 湿热证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王爱华.doc

Microsoft Word - 6-王爱华.doc 2018 年 12 月 December 2018 以莲子为主药的系列经方在脾虚辨治中的应用 王爱华 1, 赵盛宁 1, 王超然 1, 孙铮 (1. 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辽宁大连 116044; 2. 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所, 辽宁大连 116044) 摘要 : 从莲子治疗脾虚的功用着手, 分析了 中华医典 软件收录的中医药专著约 1 000 部, 包括罕见的珍本和孤本共约 4

More information

1. 肺虚证 补肺固卫 玉屏风散加减 2. 脾虚证 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加减 3. 肾虚证 补肾纳气 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三 肺炎球菌肺炎 ( 咳嗽 喘证 肺炎喘嗽 ) 1. 邪犯肺卫证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 痰热壅肺证 清热化痰, 宽胸止咳 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1. 肺虚证 补肺固卫 玉屏风散加减 2. 脾虚证 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加减 3. 肾虚证 补肾纳气 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三 肺炎球菌肺炎 ( 咳嗽 喘证 肺炎喘嗽 ) 1. 邪犯肺卫证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 痰热壅肺证 清热化痰, 宽胸止咳 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一 慢支 ( 久咳 咳嗽 喘证 ) 中西医结合内科病中医辨证论治总结 ( 一 ) 实证 ( 多见于急性发作期 ) 1. 风寒犯肺证 宣肺散寒, 化痰止咳 三拗汤加减 2. 风热犯肺证 清热解表, 止咳平喘 麻杏石甘汤加减 3. 痰浊阻肺证 燥湿化痰, 降气止咳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4. 痰热郁肺证 清热化痰, 宣肺止咳 桑白皮汤加减 5. 寒饮伏肺证 温肺化饮, 散寒止咳 小青龙汤加减 ( 二

More information

26 既能清暑热. 又能退虚热的药是 银柴胡 秦艽 地骨皮 青蒿 白薇 27 功能息风止痉, 用治破伤风的药物为 桑叶 菊花 升麻 葛根 蝉蜕 28 风热外感, 咽喉肿痛, 可选用 细辛 羌活 桂枝 白芷 荆芥 29 表虚有汗, 恶风发热当选用麻黄 桂枝 防风 紫苏 黄芪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

26 既能清暑热. 又能退虚热的药是 银柴胡 秦艽 地骨皮 青蒿 白薇 27 功能息风止痉, 用治破伤风的药物为 桑叶 菊花 升麻 葛根 蝉蜕 28 风热外感, 咽喉肿痛, 可选用 细辛 羌活 桂枝 白芷 荆芥 29 表虚有汗, 恶风发热当选用麻黄 桂枝 防风 紫苏 黄芪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 序号题干 A B C D E 1 温里药的共同作用是 温肾壮阳 温肺化痰 温肝散寒 温胃止呕 温里散寒 2 肝气郁结而致的月经不调, 应首选 柴胡 香附 当归 红花 益母草 3 既能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湿的药是 厚朴 苍术 独活 羌活 防风 4 利水渗湿药中的清补淡渗之品是指 泽泻 茯苓 薏苡仁 车前子 通草 5 茯苓与薏苡仁除能利水渗湿外, 还可 清肺 排脓 除痹 安神 健脾 6 生脉散主治病证属 气虚下陷证

More information

D. 肾主藏精作用 E. 肾为脏腑阴阳之本 于 7. 灵枢 本藏 所说 : 分肉解利, 皮肤润柔, 腠理致密, 主要取决 A. 营卫和调 B. 卫气和利 C. 营气和利 D. 宗气充盈 E. 元气充盛 8. 脾胃的相互关系, 最为重要的是 A. 脾燥胃湿, 燥湿相济 B.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 阳明燥

D. 肾主藏精作用 E. 肾为脏腑阴阳之本 于 7. 灵枢 本藏 所说 : 分肉解利, 皮肤润柔, 腠理致密, 主要取决 A. 营卫和调 B. 卫气和利 C. 营气和利 D. 宗气充盈 E. 元气充盛 8. 脾胃的相互关系, 最为重要的是 A. 脾燥胃湿, 燥湿相济 B.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 阳明燥 200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一 A 型题 : 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 A B C D E 5 个备选答案, 在答题时请选 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内经 所谓 动极者, 镇之以静 ; 阳亢者, 胜之以阳, 说明了阴阳之 间的何种关系? A. 阴阳对立 B. 阴阳互根 C. 阴阳平衡 D. 阴阳转化 E. 阴阳制约 2. 关于五行相侮,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概说 一 概念 : 脏腑辨证, 是指以脏腑的生理 病理为依据, 综合分析四诊所得的病情资料, 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 病因 病性等,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归类方法 特点 : 结论具体, 定位 定性清楚, 指导治疗明确 知识准备 熟练掌握脏象学说, 由脏腑生理功能指导病理表现 熟悉气血津夜的功能和四个基本虚证的表现 二 脏腑辨证归类方法的形成 : 脏腑辨证方法形成很早,

More information

2 感冒 风寒束表 风热犯表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痛, 肢节酸疼, 鼻塞声重, 或鼻痒喷嚏, 时流清涕, 咽痒, 咳嗽, 痰吐稀薄色白,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苔薄白而润, 脉浮或浮紧 ( 表湿重 - 羌活胜湿汤 )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

2 感冒 风寒束表 风热犯表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痛, 肢节酸疼, 鼻塞声重, 或鼻痒喷嚏, 时流清涕, 咽痒, 咳嗽, 痰吐稀薄色白,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苔薄白而润, 脉浮或浮紧 ( 表湿重 - 羌活胜湿汤 )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 1 系页数 肺系 感冒 2 肺系 咳嗽 4 肺系 哮病 7 肺系 喘证 11 肺系 肺胀 14 肺系 肺痈 16 肺系 肺痨 18 肺系 肺痿 20 心系 心悸 21 心系 胸痹 24 心系 附 - 真心痛 27 心系 厥证 29 心系 不寐 31 心系 附 - 多寐 33 心系 附 - 健忘 34 心系 痴呆 35 心系 癫证 37 心系 狂证 37 心系 痫病 39 脾胃系胃痛 42 脾胃系 附

More information

3. 下列各项中, 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心主血脉 B. 肝主疏泄 C. 脾主运化 D. 肺主治节 E. 肾主藏 精 4. 下列功能与肺主治节无关的是 A. 调节呼吸运动 B. 调节全身气机 C. 调节血液运 行 D. 调节津液输布 E. 调节脾胃升降 5. 维持呼吸功能正常的重

3. 下列各项中, 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心主血脉 B. 肝主疏泄 C. 脾主运化 D. 肺主治节 E. 肾主藏 精 4. 下列功能与肺主治节无关的是 A. 调节呼吸运动 B. 调节全身气机 C. 调节血液运 行 D. 调节津液输布 E. 调节脾胃升降 5. 维持呼吸功能正常的重 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下载 :2003 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历年来都是考研小伙伴复习必不可少的复习资料, 考生可以通过 复习历年考研真题了解考研专业课真题的题型, 也可以推测下一年专业课的命题特点 以及重点题型 文都教育为了方便大家能够很好的利用真题来复习, 小编整理了统考 专业课 2000 年 -2016 年的真题以及答案解析, 以下是统考专业课中医综合真题及答 案 一 A 型题

More information

徐笋晶2.tpf

徐笋晶2.tpf 第 38 卷第 5 期燕山大学学报 Vol. 38 No. 5 2014 年 9 月 JournalofYanshanUniversity Sept. 2014 文章编号 :1007-791X (2014) 05-0460-06 基于属性偏序表示原理的经方方证研究 徐笋晶 1 2,*, 李赛美, 刘敏 2, 刘超男 1, 刘煜洲 1 1, 李日东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405;2.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C1CEC2F5B4ABB2A9CABFC2DBCEC42E646F63>

<4D F736F F D20C1CEC2F5B4ABB2A9CABFC2DBCEC42E646F63> 密级 : 公开学号 :2006034317 博士学位论 文 仲景治疗痹证特色及对后世影响的研究 研究生指导教师学科专业所在学院毕业时间 廖迈传汪悦教授中医内科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009 年 6 月 A Study about Zhongjing Treatment of Bi-syndrom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s in Later Generations A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a

Microsoft Word a 2016 年 8 月第 23 卷第 8 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3 基于复杂网络的 伤寒论 六经病证用药规律研究 李瀛 1, 隋毅 1. 山东大学医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2;2.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01 摘要 : 目的建立 伤寒论 六经病证药物子网, 基于药物子网的拓扑性质分析, 揭示 伤寒论 六经病证用药规律 方法将 伤寒论 方剂按照六经辨证进行分类, 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将药物抽象为节点,

More information

12.) 12. 以下哪项不是芦根的功效 ( ) A. 清热泻 B. 生津 止呕 脓 C. 祛痰排 D. 滋阴降 13.) 13. 天花粉具有的功效是 ( ) A. 清热凉 热 B. 清利 C. 滋阴降 痰 D. 润燥化 14.) 14. 可清泄胃热 生津止渴, 尤多用于消渴病的药物是 ( ) A.

12.) 12. 以下哪项不是芦根的功效 ( ) A. 清热泻 B. 生津 止呕 脓 C. 祛痰排 D. 滋阴降 13.) 13. 天花粉具有的功效是 ( ) A. 清热凉 热 B. 清利 C. 滋阴降 痰 D. 润燥化 14.) 14. 可清泄胃热 生津止渴, 尤多用于消渴病的药物是 ( ) A. 清热药练习题 1.) 1. 气分实热亢盛, 壮热烦渴, 脉洪大, 宜首选 ( ) A. 天花粉 B. 石膏 C. 芦根 D. 竹叶 2.) 2. 石膏不具有的功效是 ( ) A. 清热泻 渴 B. 除烦止 燥 C. 滋阴润 D. 煅后外用收敛疮 3.) 3. 煅石膏主要用于 ( ) 疮 A. 口舌生 淫 B. 疹浸 痛 C. 咽喉肿 D. 疮痈红肿不溃 4.) 4. 既可用于肺热咳嗽, 又可用于阴虚燥咳的药物是

More information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中医考研, 了解更多中医考研知识 2017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 ) 试卷 一 A 型题 :1~6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37~81 小题, 每小题 2 分 ; 共 14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A B C D 四个选项中, 请选出一项最符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中医考研, 了解更多中医考研知识 2017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 ) 试卷 一 A 型题 :1~6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37~81 小题, 每小题 2 分 ; 共 14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A B C D 四个选项中, 请选出一项最符合 2017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 ) 试卷 一 A 型题 :1~6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37~81 小题, 每小题 2 分 ; 共 14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A B C D 四个选项中, 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素问 疏五过论 所说的 尝贵后贱 可致 脱营, 其影响因素是 A. 体质差异 B. 气候变化 C. 社会环境变更 D. 地域环境变更 2.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