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第一章 绪论"

Transcription

1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 : 是中医在辨证审机, 确立治法的基础上, 按照组方原则, 通过选择合适药物, 酌定适当剂量, 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 系列过程, 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 : 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 1 五十二病方 战国记载 52 病, 药物 247 种 意义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2 黄帝内经 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 五十二病方 意义 :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二 汉代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期张仲景 ( 机 ) 载方 314 首 意义 : 创造性的融理 法 方 药于一体 被后世尊为 方 书之祖 分两部分 : 伤寒论 主要是六经辨证 / 金匮要略 讲杂病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肘后方 晋 葛洪 ( 评价 : 验便廉 ) 2 小品方 继 伤寒杂病论 外, 还有论瘟疫 四 唐朝 1 备急千金要方 与 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共载方 7500 余首 2 外台秘要 王焘 五 宋代 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载方 788 首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 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 金元时期 1 伤寒明理论 金 成无己 意义 : 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 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 金元四大家 -- 观点 -- 1 刘完素 : 字守真创河间学派 ( 后人尊称刘河间 ) 倡导 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 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2 张从正 : 字子和号戴人, 师从刘完素 病由邪生, 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 吐 下三法攻邪 3 李杲 : 字明之号东垣老人, 后尊称李东垣 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4 朱震亨 : 字彦修号丹溪翁, 后人尊称朱丹溪 倡导 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七 明代 1 普济方 朱隶 载方 首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 医方考 吴昆 如 : 知柏地黄丸 八 清代 1 医方集解 汪昂 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 医学金鉴 删补名医方论 吴谦 3 温病学派 1 叶天士 ( 桂 ) 后人为其总结 温热论 创立卫 气 营 血辨证 2 吴鞠通 ( 瑭 ) 著有 温病条辨 创 三焦 辨证 3 薛雪 ( 生白 ) 4 王七雄 ( 孟英 )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治法一 治法 : 辨明证候之后, 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 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 ( 与方剂 ) 关系 1 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 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三 八法 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 ( 清 程钟龄 医学心悟 医门八法 )

2 1 汗法: 通过开泄腠理, 调畅营卫, 宣发肺气, 以促进发汗, 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 : 表证, 麻疹初起, 疮疡初起 / 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 分类 : 辛温, 辛凉 注意 : 适度发汗 ( 通身微汗出 ) / 药常不宜久煎 2 吐法: 通过涌吐的方法, 使停留在咽喉 胸膈 胃脘的痰涎 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注意 : 吐法易伤胃气, 故体虚气弱 妇人新产 孕妇等均应慎用 3 下法: 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 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 燥屎 冷积 淤血 结痰等从下窍而出, 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 : 邪在胃肠而致的大便不通 燥屎内结, 或热结旁流, 以及停痰留饮 瘀血积水等形证俱实者 分类 : 寒下 温下 润下 逐水 攻补兼施 4 和法: 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 使少阳之邪, 或脏腑 阴阳 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 : 邪犯少阳 肝脾不和 肠寒胃热 气血营卫失和等证 5 温法: 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 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 : 里寒证 或寒邪直中于里, 或阳气受损, 或素体阳气虚弱, 以致寒从中生 分类 : 温中祛寒 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 6 清法: 通过清热 泻火 解毒 凉血等作用, 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 : 里热证 分类 : 清气分热 清营凉血 清热解毒 清脏腑热 清虚热 7 消法: 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等作用, 消除体内因气 血 痰 水 虫 食等久积而成的有形之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范围 : 饮食停滞 气滞血瘀 癥瘕积聚 水湿内停 痰饮不化 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8 补法: 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 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 : 气虚 血虚 阳虚 阴虚 脏腑虚弱 分类 : 补气 补血 气血双补 补阴 补阳 阴阳并补 方剂与中药第三章方剂的分类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药物配伍 配伍 :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 有选择的将一味或二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 常见形式 : 同类相须 异类相使 相反相成 制毒纠偏 引经报使 配伍目的 :( 增效与减毒 ) 方剂的组成 ( 君臣佐使 概念最早见于 黄帝内经 ) 君药 :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特点 : 药味少 药量大 臣药 :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 辅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 : 涵义有三 1 佐助药 : 用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2 佐制药 : 消除或缓解君 臣药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3 反佐药 : 依病情需要选择与君药性味相反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 : 涵义有二引经药 : 能引导方中药物的药力直达病所 调和药 : 能调和方中诸药的性能, 协调诸药的相互作用或起到矫味作用 ( 味道 ) 方剂的变化 药味的增损 前提 : 君药不变 方法 : 加减方中药物 药量的加减 前提 : 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 方法 : 增加或减少方中药物的用量 剂型的变化 前提 : 组成方剂的药物及其配伍用量比例不变 第五章方剂的使用方法 剂型 : 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的一定形态 常用剂型 : 汤剂 / 散剂 / 丸剂 / 膏剂 / 丹剂 / 酒剂 / 茶剂 / 露剂 / 锭剂 / 条剂 / 线剂 / 栓剂 // 冲片剂 / 胶囊剂 / 糖浆剂 / 口服剂 / 注射剂 汤剂制备 用具 : 沙锅 瓦罐 陶瓷器皿, 忌用铁器 铜器 溶媒 : 水最常用, 还见黄酒 米醋, 童子便 浸泡 : 根茎叶花 20-30min / 种子 1h 头煎加水高出药面 3-5cm, 第二 三煎可略少 保证煎得量 ml 左右 火候 : 武火煮沸后, 文火续煎 特殊煎法 :1 先煎 1 介类 金石 2 某些有毒药 (eg: 乌头 附子 ) 2 后下 1 易挥发芳香药材 2 遇热不稳定的 3 另煎多为贵重细料 4 烊化主要为胶质类药材 5 包煎包括易成糊 易浑浊 含绒毛的 粉末状的 (eg: 细小种子 )

3 6 冲服 1 极难溶于水的 (eg: 珍珠 琥珀 ) 2 极易溶于水的 (eg: 芒硝 ) 3 贵重药材 4 某些芳香类药物 (eg: 麝香 ) 服药方法服药是否得法, 对疗效也有一定的影响 2-3 次 / 日, 一剂 ml 1 饭后服: 对胃肠有刺激的方药 2 空腹服: 补益 泻下 驱虫剂 3 睡前服: 安神药 ( 睡前 15-30min 服 ) 4 平旦服: 十枣汤, 鸡鸣散 ( 脚气 : 水停滞于脚, 出现小腿肿胀溃烂等 ) 第六章解表剂含义 :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解肌, 疏达腠理, 透邪外出等作用, 主治表证的方剂 适应症 :1 表证 2 麻疹 疮疡 水肿 痢疾等初起兼有之表证分类 :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扶正解表注意事项 :1 方药多不宜久煎( 多辛散轻扬之品组方, 久煎药性耗散, 作用减弱 ); 2 汗出程度以遍身微汗为佳( 汗出不彻病邪不解 / 太过则耗气伤津 ); 3 表邪未尽又见里证, 一般先解表后治里, 表里并重当表里双解 ; 4 外邪已入里 麻疹已透 疮疡已溃 或虚证水肿, 均不宜使用 1 麻黄汤主治 : 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 无汗而喘, 脉浮紧头身疼痛, 舌苔薄白病机 : 风寒束表 ( 寒邪为主 ), 营卫郁滞, 肺失宣降治法 ( 功效 ): 宣肺平喘方解 : 麻黄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君桂枝 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臣杏仁 降利肺气, 止咳平喘, 佐助甘草 缓和药性, 调和诸药佐使 配伍 : 麻黄加桂枝相需为用解表发汗俊 2 桂枝汤主治 : 风寒表虚证及营卫不和证恶风, 发热, 汗出, 脉浮紧头痛, 鼻鸣干呕, 苔白不渴, 脉浮缓 ( 相对 1 而言 ) 病机 : 风寒袭表 ( 风邪为主 ), 营卫不和治法 ( 功效 ): 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方解 : 桂枝 发汗解肌, 温经散寒 ( 散, 发汗 ) 相反相成君白芍 养血敛营, ( 收, 敛汗 ) 调和营卫生姜 助桂枝解表散寒, 和胃止呕大枣 滋脾生津甘草 益气和胃, 调和诸药药后调理 :1 啜热稀粥 2 温覆配伍 : 芍桂 ; 等量配伍 1 抑制卫阳营弱, 调和营卫结肌发表 2 桂得勺则汗有源勺得贵则滋能 ( 相治相成 ) 3 散中有收驱邪而不伤正养阴而不留邪相反相成桂草 : 配幸中化阴以助阳下 勺草 : 配酸中化阴以养阴和胃姜枣 : 益脾畅胃调脾胃之营卫 3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桂半夏芍草姜辛味 主治 : 风寒客表, 水饮内停证 ( 外寒内饮证 ) 恶寒发热, 无汗, 喘咳, 痰多而稀, 舌苔白薄, 脉浮 痰饮咳喘, 不得平卧 / 身体疼重, 胸痞, 干呕, 头面四肢浮肿 病机 : 素有寒饮, 复感风寒致肺失宣降 ( 咳喘 水寒射肺, 肺失宣降 ) 治法 ( 功效 ): 发汗解表, 温肺化饮 方解 : 麻黄 桂枝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君 干姜 细辛 温肺化饮, 兼助麻桂解表驱邪 臣 半夏 燥湿化痰, 和胃降逆 佐 白芍 养血益阴, 且防麻桂之过汗伤阴 佐 五味子 收敛肺气 ( 止咳 ) 佐

4 甘草 调和诸药使配伍 :. 姜辛味相配散中有收, 使散肺寒, 化寒饮而不伤正, 止咳喘而不留邪, 有温肺散寒化饮止咳平喘麻桂相需为用发汗散寒解表力强 4 银翘散 主治 : 温病初起 ( 风热表证发热, 微恶风寒, 口渴, 咽痛, 脉浮数无汗或有汗不畅, 头痛, 咳嗽, 舌尖红, 苔薄白或薄黄病机 : 风寒袭表, 热郁肺卫治法 : 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方解 : 银花 连翘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君牛子 薄荷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臣荆芥穗 淡豆鼓 辛散表邪, 制约方中诸药过甚寒性桔梗 宣肺化痰止咳利咽佐生甘草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使鲜芦根 竹叶 清热生津 ( 止渴 ) 配伍 : 四位臣药助君以加强疏散风热, 透邪外出之力 甘桔 : 桔梗甘草汤清利咽喉化痰止咳 制性寸用 : 荆芥药性虽温但在大堆寒凉药中温性被制, 而存其发表散邪之用以增强解表透邪之功 ( 相反相成 ) 5 桑菊饮主治 : 风温初起身热不甚口不渴或微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数病机 : 肺经风热肺卫失宣制法 :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解 : 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上焦风热君薄荷辛凉解表桔梗开肺杏仁降肺两药宣降相伍即助桑菊以驱邪, 又理肺气而止咳臣连翘 : 幸寒而质轻佐药韦根 ; 甘寒亲热生津止咳佐甘草 : 润肺止咳调和诸药配伍 : 桑菊相需为用疏散风热宣肺止咳桔梗杏仁陪宣降肺气化痰止咳 6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 : 肺热壅盛证身热不解, 咳逆气急, 舌苔薄黄, 脉数有汗或无汗, 鼻翼扇动, 苔薄白, 脉浮或滑病机 : 肺热壅盛 ( 表邪未尽, 入里化热致宣降失常 ) 治法 : 辛凉宣泄, 清肺平喘方解 : 麻黄 宣肺平喘, 开表散邪 去性取用 君石膏 清 ( 肺胃 ) 热, 生津止渴 杏仁 降利肺气, 止咳平喘臣甘草 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佐使运用 : 本方为清肺热之要方配伍麻石配以寒制温, 清宣肺热平喘止咳 ( 相反相成 ) 麻杏配宣降肺气增强平喘之功 扶正解表 7 ( 人参量小 ) 败毒散 小儿药证直诀 逆流挽舟法培其正气败其毒邪故名败毒二活二胡芎枳苓参草姜薄梗主治 : 气虚, 外感风寒湿邪之证憎寒壮热, 无汗, 肢体酸痛, 脉浮重取而无力头项强痛, 鼻塞声重, 胸膈痞满, 咳有痰, 苔白腻病机 : 正气不足, 又感风寒湿邪 ( 兼有痰阻气滞 ) 治法 : 散风除湿, 益气扶正 方解 : 羌活 独活 发散风寒, 祛湿止痛 君 川芎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臣 柴胡 解肌发表 枳壳 桔梗 宣降肺气, 化痰止咳 佐

5 前胡 茯苓 祛湿化痰 人参 益气健脾 甘草 益气补中, 调和诸药使 配伍 : 川芎柴胡助君散邪透表通痹止痛 人参小量 1 辅助正气以利解表 2 驱邪而不伤正 3 防邪复犯益气生津 第七章泻下剂含义 : 以泻下药为主组成, 具有通导大便, 泻下积滞, 攻逐水饮等作用, 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的统称 适应症 : 里实证 ( 包括停痰 积饮 瘀血 宿食 燥屎 虫积等诸多有形之邪所引起的病证 ) 分类 : 寒下, 温下, 润下, 逐水, 攻补兼施五类 注意事项 :P67 8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俊猛方 枳实厚朴硝大黄 主治 :Ⅰ 阳明腑实证 Ⅱ 热结旁流证 Ⅲ 里热实证之热厥 痉病或发狂 等 实 ( 实热内结, 腹痛拒按, 按之硬, 潮热谵语 ) 燥 ( 肠中燥屎干结不下 ) 痞 ( 自觉胸脘闷塞不通, 有压重感 ) 满 ( 脘腹胀满, 按之有抵抗感打屁 ) 病机 : 实热积滞内结于胃肠, 腑气闭阻, 热甚津伤 治法 : 峻下热结 ( 积下存因 ) 方解 : 大黄 泻下通便, 荡涤积滞 实 君 芒硝 泻热通便, 润燥通便 燥 臣 枳实 行气消痞 痞 佐 厚朴 行气除满 满 佐 体现 :Ⅰ( 下胃肠实热积滞 ) 釜底抽薪, 急下存阴 Ⅱ 通因通用 Ⅲ( 热厥 ) 寒因寒用 配伍 : 黄硝相需为用, 攻揉相济, 清泄热结力强, 燥实并治 枳朴配, 破积导滞, 消极除满助黄, 硝以推荡积滞, 攻下热结 9 温脾汤主治 : 脾阳不足, 冷积内停证久利赤白或便秘手足不温, 苔白脉沉迟病机 : 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积结于肠胃治法 : 攻下寒结温补脾阳君 : 附子温壮脾阳温散寒凝, 以宣通寒积 大黄荡涤泻下, 攻积通滞 ( 制性存用 ) 臣 : 温中阳以散寒凝, 助附子之力佐 : 人参益气补脾, 防大黄泻下伤中 使 : 甘草和中调药配伍 :1 附子大黄配以温制寒, 温中阳, 下积滞以除冷积 ( 制性存用 ) 2 四逆汤加人参大黄 10 大黄附子 vs 温脾汤均以附子配大黄为主体, 均能温下寒积, 治寒积便秘证 但大黄附子汤尚有细辛辛温通散, 助附子温散寒凝止痛主治寒实积滞所致腹痛通便秘而正气不虚者 温脾汤无细辛, 但用干姜助附子温中散寒, 更加人参益气健脾, 主治冷积内结, 脾胃虚寒虚中夹实证 10 麻子仁丸( 脾约丸 ) 脾约证主治 : 胃肠燥热之便秘证 ( 脾约证 ) 大便干结, 小便频数, 舌苔微黄少津病机 : 胃肠燥热, 津液不足 治法 : 润肠泻热, 行气通便方解 : 君 : 麻子仁 ( 火麻仁 ) 润肠通便臣 : 杏仁 润肠通便, 降利肺气臣 : 白芍 养血敛阴, 缓急和理佐 : 大黄 / 枳实 / 厚朴 ( 小承气汤 ) 清下热结, 除胃肠燥热使 : 蜂蜜 润燥滑肠配伍 : 麻杏合用养阴增液润肠通便小承气汤加麻杏峰而成体现泻下与滋阴配伍

6 11 五仁丸 主治 : 津枯肠燥之便秘大便干燥, 艰涩难出 口干欲饮 舌燥少苔, 脉细涩病机 : 津枯肠燥治法 : 润肠通便君药 : 杏仁质润多脂, 润肠通便且降肺气, 以利通便 臣药 : 润燥滑肠 活血散结 助杏仁润肠并畅气血佐药 : 柏子仁质润性滑, 善治虚秘 郁李仁润肠降气专治大肠积滞, 燥涩不通 松子仁润五脏制虚秘 陈皮理气行滞, 是气性浊降 配伍 : 本方以富含油脂的仁类为主药, 配伍理气之品, 有理气润通之妙 12 煎川剂主治 ; 肾虚便秘证治法 : 温肾益精, 润肠通便 13 舟车丸 治法 ; 行气逐水 14 黄龙汤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桔枣共生姜阳明腑实气虚弱通便不碍气血伤主治 ; 热结阳明亦阳明俯实, 气血不足证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 腹痛拒按, 生热口渴, 体倦少气, 舌苔焦黄, 脉虚病机 : 热结阳明, 气血不足 治法 : 泻热通便, 益气养血 君药 :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 大承气汤 ) 泻热通便行气除积 人参当归益气养血, 既扶正以驱邪, 又使下不伤正 防通下太过而脱陷 桔梗宣肺以助通下配伍 : 生姜 大枣 甘草 : 调补脾胃兼调和药性结构 : 本方泻热通便药与益气养血同用, 攻补兼施, 愚补于攻 15 增液承气汤增液承气玄地东, 更加硝黄力量雄 主治 : 热结阴亏证治法 ; 滋阴增液泻热通便 ( 增水行舟 ) 和解剂 16 小柴胡汤 伤寒论 主治 :Ⅰ 伤寒少阳证 ( 半表半里 )2 妇人伤寒热入寒室 3 疟疾/ 黄疸以及内科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寒热往来,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口苦咽干, 舌苔薄白, 脉弦 或有目眩病机 : 邪在少阳, 正邪相争, 胆胃不和治法 : 和解少阳 < 调和 \ 解除外邪 > 方解 : 君 : 柴胡 舒透半里之邪, 疏肝解郁 ( 外透 ) 和解少阳臣 : 黄芩 清泻半里之热 ( 内清 ) 佐 : 半夏 / 生姜 降逆和胃止呕 ) 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扶正以驱邪外出, 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 使 ; 炙甘草调和诸药配伍特点 :1 舒透与清泄并用, 以透为主 2 胆胃兼调 3 寓扶正于祛邪之中柴芩配透表泻热调畅气机, 和解少阳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扶正以驱邪外出, 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 注意 : 阴虚血少者禁用结构 : 透表加热加和胃降逆加益气扶正 ( 扶正驱邪 ) 17 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主治 : 少阳病 ( 胆热偏甚痰湿内阻 ) 寒热往来 寒轻热重 吐酸苦水 舌红苔黄腻 脉玄细数 病机 :1 邪热偏甚, 郁致少阳犯胃, 胃失和降 2 湿热痰浊中阻治法 : 清胆利湿, 和胃化痰, 和解少阳 君 : 青蒿清透少阳热邪, 芳香辟秽宣络 黄芩苦寒清泄胆热 燥湿 臣 : 竹茹清胆胃热, 化痰止呕 半夏燥湿化痰, 降逆和胃佐 : 碧玉散 ( 滑石, 甘草, 青黛 ) 赤茯苓清热利湿解毒导邪从下而去

7 枳壳行气消痰 散结除痞 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使 : 甘草 :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 配伍 : 蒿芩配透邪泻热, 引邪外出, 和解少阳 组成 : 青蒿黄芩加温胆汤 ( 枳壳赤茯苓 ) 加碧玉散 18 小柴胡汤 vs 蒿芩清胆汤同 : 均能和解少阳用治邪犯少阳, 气机不利而见寒热往来, 胸胁胀满, 口苦脉玄等少阳证异 :1 蒿芩清胆汤侧重清泄化浊, 适应于湿热少阳, 热重兼湿, 又痰浊中阻, 见热重寒轻呕恶黄涎, 小便黄少, 舌红苔腻脉玄滑等症 2 小柴胡汤清散并用, 兼能扶正 适用于伤寒少阳, 正气便虚邪气徘徊于表里之间见寒热往来, 不欲饮食, 舌苔薄白等症 ( 风寒之虐可以升散, 暑湿之虐必须清解 ) 19 四逆散四逆散中有白芍柴胡枳实炙甘草疏肝理脾治阳郁气血调和四逆消主治 : 1 阳气内郁之四逆证 2 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证手足不温 胸胁疼痛 脘腹胀痛 脉玄 病机 : 肝脾不调 气机不畅 ; 肝失疏泄 脾滞不运治法 : 透邪解郁 疏肝理脾君 : 柴胡 : 透邪解郁疏肝理气臣 : 白芍 : 养阴揉干缓急止痛佐 : 枳实 : 行气导致而理脾使 : 炙甘草和芍药, 调和诸药 配伍 : 柴勺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 养阴雪以调肝之体, 体用并治柴胡枳实疏肝理脾, 调畅气机 勺草酸酐化阴, 增强养阴揉肝, 缓急止痛之力枳实芍药散主治 : 产后腹痛 20 逍遥散 和剂局方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姜薄饶疏肝养血又健脾肝郁血弱脾气弱主治 : 肝郁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两胁作痛, 神疲食少, 或月经不调, 舌淡红, 脉弦而虚头痛目眩, 口燥咽干, 或寒热往来, 乳房胀痛病机 : 肝气郁结, 肝血不足, 脾胃虚弱治法 : 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方解 : 柴胡 舒肝解郁君白芍 / 当归 养血活营, 柔肝止痛臣白术 / 茯苓 / 甘草 健脾益气佐烧生姜 和胃降逆止呕薄荷 1 助柴胡舒肝疏达肝气以助柴胡以解肝郁 2 晾干防止气郁化火, 肝郁化热 归芍 : 养血揉肝柴归芍 : 疏肝气而调肝之用, 养阴血而不肝之体 体用并治 四逆散 vs 逍遥散同 : 均可疏肝理脾, 用治肝脾不和之胸胁 脘腹胀痛, 脉弦之证 异 : 四逆散重在疏肝理脾, 调畅气机, 兼能透邪解郁, 原治阳郁证, 临证尤多用治肝脾不和所致之胸胁 脘腹疼痛, 脉弦等证候 逍遥散重在疏肝解郁, 兼能养血健脾, 为调经的常用方 ; 临证用治肝气郁结, 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 见经行腹痛, 头痛目眩, 乳房胀痛, 脉弦等证候 21 痛泻药方主治 : 脾虚肝强之痛泻 治法 : 补肝泻肝 缓痛止泻痛泻证特点 : 泻必腹痛腹痛即泻 泄后痛缓

8 防风专入肝脾舒脾升阳助白术祛湿止泻白术白芍补脾揉肝培土抑木, 调和肝脾 22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芪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主治 :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满而不痛, 呕吐,( 肠鸣 ) 下利, 苔腻而微黄病机 : 脾胃虚弱, 寒热错杂, 升降失常治法 : 健脾和胃, 平调寒热 方解 : 君 : 半夏 消痞散结, 和胃降逆臣 : 干姜 温中散寒止呕黄芩 / 黄连 清热燥湿佐 : 人参 / 大枣 / 健脾益气使 : 甘草 & ( 调和诸药 ) 配伍特点 :1 辛开苦降 2 寒热并用 ( 和其阴阳 ) 3 补泻兼施 ( 调其虚实 ) 功效 : 寒热平调, 消痞散结配伍 :* 姜 夏 + 大枣芩 连 : 既寒热并用以平调寒热 ; 又辛开苦降以散结消痞 人参大枣 a. 补益脾胃之气以促运化 b. 防温燥 苦寒药伤及虚土 第九章清热剂含义 :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 具有清热 凉血 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 主治里热证的方剂 适应症 : 里热证分类 : 清气分热 清营凉血 清热解毒 气血两清 清脏腑热 清虚热 六类注意事项 :1 把握其适应证 2 辨热证虚实, 邪热所在脏腑 阶段和程度 3 辨热证真假, 若为真寒假热不可用 4 注意护胃保津 5 恰当使用反佐法 ( 反佐药 / 服法反佐 ) 清热剂 23 白虎汤 伤寒论 主治 : 阳明气分热盛证病机 : 阳明气分热盛, 津液耗伤治法 : 清热生津方解 : 石膏 清热泻火 ( 生津止渴 ) 知母 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粳米 / 甘草 养胃护津 &( 调和诸药 ) 禁忌 :1 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 口不渴者 2 血虚发热或气虚发热, 脉洪不胜重按 3 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 4 脉见浮细或沉功效 : 清热除烦, 生津止渴 24 清营汤 瘟病条辨 主治 : 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 神烦少寐, 斑疹隐隐, 舌绛而干, 脉细数时有谵语, 口渴或不渴病机 : 热入营分治法 : 清营解毒, 透热养阴方解 : 犀角 清营解毒, 活血散瘀君玄参 / 生地 / 麦冬 滋阴清热银花 / 连翘 清热解毒, 透热转气黄连 / 竹叶 清心泻火除烦丹参 清营凉血, 活血散瘀功效 : 清营解毒, 透热养阴 25 犀角地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 主治 :Ⅰ 热灼心营证 Ⅱ 热伤血络证 Ⅲ 蓄血瘀热证各种出血, 斑色紫黑, 神昏谵语, 身热烦燥, 舌红绛 Ⅰ 身热谵语, 舌绛起刺, 脉数 Ⅱ 斑色紫黑 吐血 衄血 便血 尿血等, 舌红绛, 脉数 Ⅲ 喜忘如狂, 胸中烦痛, 漱水不欲咽, 大便色黑易解等病机 : 热入血分迫血妄行, 血溢脉外

9 治法 : 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方解 : 犀角 清热凉血解毒, 散瘀生地 清热凉血以止血赤芍 / 丹皮 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 26 普及消毒饮主治 : 大头瘟头面红肿 恶寒发热 舌红苔白兼黄 脉浮数病机 : 风热疫毒, 上壅头面 外郁肌表治法 : 清热解毒 疏风散热方解 : 君 : 黄芩黄连清热解毒臣 : 连翘牛蒡子薄荷僵蚕疏散头面风热佐 : 佐 : 玄参 马勃 板蓝根 桔梗 清热解毒 利咽止咳 柴胡 升麻 疏风散热, 火郁发之, 并引药上行 陈皮 理气疏壅使 : 甘草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配伍 : 集黄芩 黄连 连翘 板蓝根等苦寒解毒药于一方, 解毒利咽之功用相得益彰 ; 清疏并用, 既能疏邪于外, 又能解毒于内 ; 柴胡 升麻 薄荷升散上行头面, 黄连 黄芩 苦寒降泻疫毒, 升降并用, 相反相成 火郁发之 : 升麻柴胡疏散风热, 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使风热疫毒之邪散透法有火郁发之之意 27 龙胆泻肝汤主治 :Ⅰ 肝胆实火上炎证 Ⅱ 肝经湿热下注证病机 : 肝胆实火上炎, 肝经湿热下注治法 : 清泻肝胆实火, 除肝经湿热方解 : 龙胆草 清肝胆实火, 除肝经湿热黄芩 / 栀子 清热泻火又燥湿木通 / 车前子 / 泽泻 清热利湿, 导湿热从小便而出当归 / 生地 养血滋阴柴胡 疏肝解郁, 引药入 ( 肝胆 ) 经 甘草 益气和胃 ( 矫味 ) 调和诸药左金丸 ( 黄连吴茱萸 --- 一药四用疏肝反佐降逆引经 ) 主治 : 肝火犯胃证胁痛口苦, 呕吐吞酸 舌红苔黄脉玄数 病机 : 肝郁化火 胃失和降 肝火犯胃治法 : 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28 泻白散主治 : 肺有伏火之咳喘咳喘气急, 皮肤蒸热, 舌红苔黄, 脉细数病机 : 肺有伏火郁热, 热伤阴分, 肺失清肃 治法 : 清泻肺热, 止咳平喘培土生金 : 泻白散主治病机为肺中伏火, 灼伤阴液, 肺阴亏虚 方中以炙甘草, 粳米健脾益胃, 虚则补其母, 培土生金, 达到养胃益肺的目的 29 清胃散 脾胃论 主治 : 胃火上攻证病机 : 胃中积热循经上攻治法 : 清胃凉血方解 : 君黄连 清降胃火臣兼使升麻 清热散火解 ( 热 ) 毒佐生地 清热凉血止血又养阴佐丹皮 清热凉血佐当归 养血活血 配伍 : 黄连得升麻, 苦降与升散并用, 泻火而无凉遏之弊 ; 升麻得黄连, 散火而无升焰之虞 30 芍药汤芍药汤中用大黄黄芩归桂槟草香清热燥湿调气血

10 下利腹痛自安康主治 : 湿热痢疾痢下赤白, 腹痛里急, 苔腻微黄病机 : 湿热疫毒下注大肠, 壅滞气机, 气血不和治法 : 清热燥湿, 调气和血方解君 : 白芍 缓急止痛, 敛阴养血臣 : 黄芩 黄连 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 佐 : 当归 养血行血, 行血则便脓自愈 木香 槟榔 行气导滞, 消积止痛, 调气则后重自除 大黄 泄热去积, 含 通因通用 之义肉桂 助当归以行血 ; 反佐之以制芩 黄苦寒伤阳与冰伏湿热之邪 使 : 炒甘草 调和诸药, 配白芍缓急止痛 配伍 : 大黄配黄连 黄芩, 清中有泻, 导热下行 ; 大黄配当归活血行滞, 以除 便脓 ; 大黄配槟榔, 消积导滞, 使积滞去而痢止 (1) 以清热燥湿为本, 兼以气血并治 重用治痢要药白芍 (2) 寓有 通因通用 之法 : (3) 寒热并用, 以寒为主 31 白头翁汤主治 : 热毒痢疾 ( 热毒血痢 ) 下痢脓血, 赤多白少, 腹痛, 里急后重, 舌红苔黄, 脉弦数病机 : 热毒之邪熏灼大肠致血溢脉外治法 :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方解 : 白头翁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黄连 / 黄柏 清热解毒, 燥湿厚肠秦皮 清热燥湿, 收涩止痢青蒿鳖甲汤 主治 :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功效 : 养阴透热 清骨散 主治 : 阴虚内热, 孤证潮热证功效 : 清虚热, 退骨蒸 当归六黄汤 主治 : 阴虚火扰之盗汗功效 : 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黄芪作用 :1 益气止汗固表 2 与当归熟地相合益气养血, 使气血充足, 腠理固密, 汗不易泻 3 与地黄扶正泻火, 火不能内扰阴守而止汗温里剂 32 理中丸 伤寒论 主治 : 中焦虚寒证 见 [ 阳虚失血证 ] [ 胸痹 ] [ 小儿慢惊 ] 腹痛喜温喜按, 呕吐下利, 口淡不渴, 舌淡苔白, 脉沉迟腹满不食, 畏寒肢冷 ( 虚症痢疾 ) 病机 : 中焦虚寒, 运化无力治法 : 温中祛寒, 益气健脾方解 : 干姜 温中散寒止呕人参 益气健脾白术 益气健脾燥湿甘草 益气和胃, 调和诸药药后调护 :1 啜热稀粥 2 温覆 33 吴茱萸汤主治 : 肝胃虚寒或中虚胃寒证

11 阳明寒呕, 厥阴头痛, 少阴吐利呕吐, 或干呕吐涎沫, 舌淡苔滑, 脉细迟或弦细 病机 : 肝寒犯胃 ; 或中虚胃寒, 浊阴上逆治法 : 温肝暖胃, 降逆止呕 方解 : 君 : 吴茱萸 温肝暖肾, 降逆止呕臣 : 生姜 温胃散寒, 和中止呕 佐 : 人参 补脾益气, 养胃生津既扶中气之虚, 又顾津液之伤使 : 大枣 益气健脾, 调药和中制约吴茱萸烈性配伍 : 四药配伍, 共奏温中补虚, 消阴扶阳, 降逆止呕之功, 使阴寒去, 逆气平, 而诸证自 34 小建中汤 ( 芍药六两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饴糖一升 ) 配伍要点 : 芍 饴合用, 酸甘化阴, 以增养阴血, 缓急止痛 于气血营卫之中取治于中, 通过温建中气, 资助营卫化生, 以养五脏, 故名 建中, 甘温补中, 调养阴阳, 药用平和 大建中汤配伍 : 温补并施, 以温为主, 温中以除阴寒补中土以建中阳 34 大建中 vs 桂枝汤 35 四逆汤 伤寒论 主治 :Ⅰ 少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 Ⅱ 太阳病汗过亡阳证 &( 主要是肾 ) 手足厥冷, 恶寒卷卧, 神疲欲寐, 舌淡苔白, 脉沉微细病机 : 少阴阳气衰微, 阴寒内盛治法 : 回阳救逆方解 : 君生附子 温阴散寒, 回阳救逆 ( 先煎久煎 ) 臣干姜 温中散寒佐使甘草 1 益气温中, 2 调和诸药, 3 助制约附子毒性 4 药效持久附子干姜 : 两药相须为用, 温肾驱寒回阳救逆助阳散寒之力尤大, 有 附子无姜不热 之说参附汤主治 : 元气大虚阳气爆脱功效 : 回阳益气救脱 36 当归四逆汤主治 : 血虚而寒凝经脉证手足厥冷, 神衰欲寐, 舌淡苔白, 脉细病机 : 血虚脉道失充, 寒凝经脉滞涩治法 : 养血通脉, 温经散寒方解 : 当归 养血活血, 温经散寒白芍 养血益阴桂枝 温经散寒, 通利血脉细辛 温通经脉木通 通利血脉, 制约诸温药温性太过而耗血动血大枣 / 甘草 养血益气, 调和诸药回阳急救汤主治 : 寒邪之中三阴, 真阳衰微证 37 乌附麻杏桂姜汤主治 : 痛痹功效 : 温经散寒, 除湿宣痹表里双解

12 葛根黄芩黄连汤 ( 邪热痢疾 ) 主治 : 表证未解, 邪热入里证身热微寒下利臭秽, 烦渴苔黄, 脉数病机 : 太阳表证未解邪热陷阳明治法 : 清泻里热, 解肌散邪君 : 葛根 解肌发表, 升清阳而止泻利解表清热, 臣 : 黄芩清泻阳明邪热, 燥湿止泻 黄连清热燥湿以止泻 佐使 : 炙甘草 和中调药 * 配伍要点 : 解表与清里并用, 尤重在清里 38 石膏汤主治 : 伤寒表证未解, 里热已滞证功效 : 清热解毒, 发汗解表 39 大柴胡汤主治 : 少阳阳明和病功效 : 和解少阳, 内泻热结 40 防风通圣散主治 :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功效 : 疏风解表邪热通里 补益剂 41 四君子汤主治 :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 少气懒言, 神疲乏力, 食少便溏, 舌淡苔白, 脉虚弱病机 : 脾胃气虚, 运化无力治法 : 益气健脾 方解 : 人参 益气健脾 ( 偏肺脾 ) 白术 益气健脾, 加强人参作用 术 苓相配, 健脾助运, 相辅相成 补中健脾 ; 渗湿助运 茯苓 健脾渗湿甘草 益气健中, 调和诸药功效 : 益气健脾运用 : 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 亦是补气的基本全方温而不燥, 平补不峻, 共奏益气中, 健脾养胃之效, 体现了脾胃气虚的基本大法 犹如宽厚平和之君子, 故有 四君子汤 之名 42 参苓白术散主治 :1 脾胃气虚 2 肺脾气虚痰湿咳嗽功效 : 益气健脾, 渗湿止泻 配伍 : 以四君子汤加渗湿健脾之品, 虚实并治输布精气养肺, 体现 培土生金 之法桔梗意义 : 方中桔梗一是借其升浮之性, 与渗利药配伍, 降中寓升 ; 二则取其上行入肺, 以其宣利肺气 43 补中益气汤李杲 内外伤辨惑论 主治 :Ⅰ 脾不升清证 Ⅱ 中气下陷证 Ⅲ 气虚发热 < 下陷清阳之气郁遏于下焦, 郁而化热 > 证体倦乏力, 少气懒言, 语声低微, 面色萎黄, 脉虚弱无力 Ⅰ 头晕目眩, 视物昏瞀, 耳鸣耳聋, 少气懒言, 语声低微, 面色萎黄, 舌淡, 脉弱 Ⅱ 脏器下垂 (eg: 子宫脱垂 ) 久泻久痢, 崩漏等, 伴气短乏力, 便溏, 舌淡, 脉虚弱 Ⅲ 身热, 自汗, 渴喜热饮, 气短乏力, 舌淡而胖, 脉大无力病机 : 脾气虚弱, 清阳下陷

13 治法 : 益气健脾, 升阳举陷 方解 : 黄芪 益气健脾, 升阳举陷 君 人参 / 白术 / 甘草 益气健脾陈皮 行气燥湿健脾, 使补而不滞当归 养血活血柴胡 / 升麻 升举阳气 配伍特点 :1 补气结合升阳, 体现 甘温除热 法 2 补气兼能调气和血 运用 : 本方为补气升阳, 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44 四物汤主治 : 营血虚滞证头晕心悸, 面色无华, 舌淡脉细唇甲色淡, 妇人月经不调 ( 延后 / 期短质稀色淡量少 ), 脉 ( 细 ) 弦或 ( 细 ) 涩病机 : 营血虚滞, 脏腑形体失养治法 : 补血和血方解 : 熟地 滋阴养血君 血中血药白芍 养血益阴, 柔肝止痛 当归 养血和营活血 血中气药川芎 行气活血 配伍特点 :1 补血而不滞血, 行血而不伤血 2 温而不燥, 滋而不腻运用 : 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 又是调经的基本方 1 熟地 当归, 相须为用, 增强补虚止血之力, 又具活血行滞之功 2 白芍 川芎助君 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45 桃红四物汤 ( 医宗金鉴 ) 组成 : 熟地黄 川芎 白芍 当归 桃仁 红花功效 : 养血活血 主治 : 妇女经期超前, 血多有块, 色紫粘稠, 腹痛等 46 玉屏风散 (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 主治 肺卫气虚证益气固表止汗 黄芪 白术相须为用, 增强益气实卫, 固表止汗之力 全方三药合用, 补中寓散, 散中有补, 共奏益气实卫, 固表止汗之效 用之犹如御风的屏障, 珍贵如玉, 故名玉屏风散 47 生脉散 主治 气阴两伤证 治法 益气生津, 敛汗生脉人参 麦冬合用, 益气养阴之功益彰, 气阴双补 三药合用, 一补 一清 一敛, 共奏益气生津, 敛阴止汗, 养心生脉之效 气复津回, 汗止阴存, 气阴充养于心脉, 则脉绝可复生, 故曰生脉散 48 归脾汤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芪炒 龙眼肉 远志 酸枣仁炒各一两钱 人参一钱 木香五分甘草炙三分 主治 1 心脾气血两虚证 2 脾不统血证 治法 益气补血 健脾养心 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不足的代表方 49 当归补血汤 ( 对药 ) 黄芪一两当归 ( 酒洗 ) 二钱 ) 1. 血虚发热证

14 2. 妇女经期 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 或疮疡溃后, 久不愈合者 治法 补气生血 补气生血 : 治法之一, 是指通过应用补益脾气之药, 使脾胃健运以化生生血液的一种治法 代表方如当归补血汤 炙甘草汤组成 : 甘草炙四两生姜切, 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去皮, 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 半升麻仁半升大枣擘, 三十枚 主治 1 脉结代, 心动悸 2 虚劳肺痿证 治法 滋阴养血, 通阳复脉, 滋阴补肺 50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主治 : 肾阴不足证病机 : 肾阴不足, 虚火上炎治法 : 滋阴补肾, 清降虚火君 : 熟地黄 滋阴补肾, 填精益髓臣 : 山萸肉 补养肝肾, 敛摄精气山药 补益脾阴, 益肾固精 君 臣 三补 之药相配, 滋补肾 肝 脾, 三阴并补, 但以滋肾阴为主, 补其不足以治其本佐 : 泽泻 利湿泻浊, 并制约熟地黄之腻牡丹皮 清泄肝火, 制药山萸肉之温茯苓 淡渗脾湿, 助山药以益脾配伍特点 : 三补三泻, 以补为主 ; 三阴并补, 以补肾 ( 阴 ) 为主运用 : 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一贯煎组成 : 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三钱生地黄六钱至一两五钱枸杞子三钱至六钱川楝子一钱 主治 阴虚肝郁证 治法 滋阴疏肝 51( 金匮 ) 肾气丸 金匮要略 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主治 : 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 小便不利或反多, 舌淡而胖, 尺脉沉弱或沉细而迟半身以下常有冷感, 少腹拘急, 入夜尤甚, 阳痿早泄, 以及痰饮, 水肿, 消渴, 脚气, 转胞等病机 : 肾阳不足, 气化无能治法 : 补肾助阳配伍特点 :1 阴中求阳 2 寓泻于补, 以泻助补, 使补而不滞 第十四章固涩剂 P 真人养脏汤 君 : 罂粟壳 涩肠止泻臣 : 肉豆蔻 涩肠止泻, 温中行气 诃子 涩肠止泻 佐 : 人参 白术 益气健脾当归 白芍 养血和血 ( 芍兼缓急止痛 ) 肉桂 温补脾肾, 散寒止痛木香 理气醒脾, 止痛主治 : 久泄久痢, 脾胃虚寒证 病机 : 脾肾虚寒, 固摄无权, 气血不和 治法 : 涩肠固脱, 温补脾肾 53 四神丸 内科摘要 主治 : 脾肾虚寒之五更泄 ( 肾泄 ) 五更泄泻, 不思饮食, 肢冷神疲, 舌淡苔白, 脉沉迟无力 ( 或食不消化, 腹痛腰酸 ) 病机 : 脾肾阳虚, 肠道失固治法 : 温肾暖脾, 涩肠止泄

15 方解 : 补骨脂 温肾暖脾以止泻肉豆蔻 温脾暖胃, 涩肠止泄吴茱萸 温里散寒, 助阳止泻五味子 涩肠止泄 ( 生姜 / 大枣 调理脾胃 ) 54 金锁固精丸 组成 沙苑子二两芡实二两莲须二两龙骨一两牡蛎一两 主治 肾虚精关不固, 遗精滑泄 治法 补肾涩精 55 桑螵蛸散组成 : 桑螵蛸 远志 菖蒲 龙骨 人参 茯神 当归 龟甲 主治 心肾两虚的尿频或滑精证 治法 调补心肾, 涩精止遗 56 固冲汤 白术一两 生黄芪六钱 龙骨八钱 牡蛎八钱 山萸肉八钱 生杭芍四钱茜草三钱 海螵蛸四钱 棕边炭二钱五倍子五分 主治 脾气虚弱, 冲脉不固之血崩 治法 益气健脾,( 补肝肾 ) 固冲摄血 ( 止血 57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白术一两, 土炒 山药一两 人参二钱白芍五钱, 酒炒 车前子三钱, 酒炒 苍术三钱, 制 甘草一钱 陈皮二分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主治 : 肝郁脾虚温浊带下证 带下色白, 清稀无臭量多, 舌淡苔白 ( 肢体倦怠, 大便稀溏, 脉缓或濡弱 治法 : 健脾疏肝, 化湿止泻 第十五章 安神剂 P 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 酸枣仁 柏子仁 当归身 天门冬 麦门冬 生地黄 白茯苓五味子 人参丹参玄参远志桔梗 主治 : 阴亏内热, 心神不宁证 心悸失眠, 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 脉细数 怔忡, 虚烦少寐, 神疲健忘, 梦遗, 口舌生疮, 大便干燥 病机 : 心肾两虚, 虚火上炎致心神不安 治法 : 滋阴清热, 养心安神 运用 : 滋养安神代表方 59 酸枣仁汤 酸枣仁二升 茯苓二两 知母二两 川芎二两 甘草一两 主治 肝血不足, 虚热扰神证 治法 养血安神, 清热除烦 第十六章 开窍剂 P 安宫牛黄丸 2 紫雪 3 至宝丹同 : 病证 : 神昏谵语, 烦躁高热, 惊厥, 喉间痰鸣, 舌红, 脉数有力病机 : 热陷心包, 热极生风, 痰蒙心窍功效 : 清热解毒, 熄风止痉, 豁痰开窍异 :1 清热解毒之力最强, 熄风止痉之力较强, 豁痰开窍之力较强 2 清热解毒之力较强, 熄风止痉之力最强, 豁痰开窍之力最弱 3 清热解毒之力最弱, 熄风止痉之力最弱, 豁痰开窍之力最强 61 行军散主治 : 暑秽蒙心之痧胀功效 : 清热开窍, 辟秽解毒 62 苏合香丸主治 : 寒闭证用方要点 : 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牙关紧闭, 或心腹卒痛, 苔白, 脉迟病机 : 寒邪秽浊, 闭阻机窍治法 : 芳香开窍, 行气止痛运用 : 温开剂的代表方, 既是治疗寒闭的常用方, 又是适用于心腹疼痛属于气滞寒凝的有效方剂

16 第十七章理气剂 63 半夏厚朴汤主治 : 梅核气之痰气互结证梅核气组方特点 : 方中半夏 生姜, 有仲景小半夏加茯苓汤之意, 重在化痰 厚朴苏叶功在理气, 二者相伍, 使痰化则气性郁开, 气顺则痰消散结, 且厚朴有下气之功, 半夏生姜功擅降逆, 诸药配伍, 痰气并治, 行中有降 64 苏子降气汤主治 : 上实 ( 主 ) 下虚之喘咳证病机 : 痰涎壅肺 ( 上实 ) 肾阳不足 ( 下虚 ) 治法 : 降气化痰, 温肾纳气方解 : 紫苏子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半夏 / 厚朴 / 前胡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肉桂 温肾纳气平喘当归 养血和血, 血和以助气降 治咳逆上气, 以助平喘止咳 配肉桂温补下元, 以治下虚兼制半夏厚朴之燥, 以防幸燥伤津生姜 和胃化痰大枣 / 甘草 健脾益气, 调和诸药苏叶 生姜 宣肺散寒 和胃降逆 365 定喘汤主治 : 风寒束表, 痰热内蕴之哮喘病机 : 寒热内蕴, 风寒束表, 肺失宣降治法 : 宣降肺气, 清热化痰方解 : 麻黄 宣肺平喘, 解表散寒白果 敛肺化痰平喘杏仁 / 款冬花 / 半夏 / 苏子 降气化痰, 止咳平喘黄芩 / 桑白皮 清泻肺热, 化痰平喘 生甘草 调和诸药, 化痰止咳 66 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 悬浮代赭用半夏参草加枣共煎服化痰降逆兼调补痞硬噫气力能禁主治 : 胃气虚弱, 痰浊内阻证心下痞硬, 嗳气不除, 或反胃呕逆苔白腻, 脉弦虚 病机 : 胃虚痰阻, 气逆不降治法 : 健脾化痰, 降逆止呕方解 : 君 : 旋覆花 降气化痰止呕臣 : 代赭石 重镇降逆止呕 * 君臣相配, 降逆下气, 止呕化痰半夏 / 生姜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佐 : 人参 / 大枣 / 甘草 益气健脾使 : 甘草调和药性 重用生姜 : 降逆和胃 2 宣散水气以助驱寒 3 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 镇降气而 不伤胃 第十八章理血剂 P303 含义 : 以理血药为主组成, 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 主治瘀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 适应证 : 血瘀证或出血证分类 : 活血祛瘀剂 止血剂 注意事项 : 67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血府逐淤桔梗膝桃红四物加四逆主治 : 胸中血瘀证 ( 头痛胸痛 ) 痛有定处, 舌黯红或有瘀斑, 脉涩或弦紧呃逆日久不止, 或内热烦闷, 或心悸失眠, 急躁易怒, 入暮潮热, 唇暗或两目暗黑

17 病机 : 血瘀胸中, 气机不畅治法 : 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方解 : 君 : 桃仁 破血逐瘀臣 : 红花 活血祛瘀川芎 活血行气而止痛当归 养血活血, 使祛瘀而不伤正赤芍 活血祛瘀 ; 清解血分之瘀热牛膝 活血祛瘀, 引胸中瘀血下行 佐 : 枳壳 行气宽胸桔梗 宣达肺气载药入胸中柴胡 疏肝理气生地 配当归以养阴血, 使祛瘀而不伤正 ; 配赤芍以清血分瘀热使 : 甘草 调和诸药 制方特点 : 活血祛瘀药配疏肝的柴胡, 开宣肺气的桔梗, 又配降气的枳壳一升一降, 开胸行气, 调畅气机, 使气行则血亦行使气性血则行 寓养血于活血之中, 活血而无耗血之虑 68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主治 : 气虚血瘀之中风舌淡苔白, 脉缓无力, 甚至小便失禁半身不遂, 口眼呙斜, 语言謇涩, 口角流涎, 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 病机 : 元气亏虚, 瘀血内阻, 筋脉失养治法 : 补气活血通络 方解 : 君 : 生黄芪 大补元气, 使气旺则血行臣 : 当归尾 活血养血, 使活血不伤血佐 : 桃仁 / 红花 / 赤勺 / 川芎 活血化瘀, 地龙 活血通络 PS: 黄芪在方中用量特点 1 初服不宜过重 2 久服渐增 3 愈后继服配伍要点 : 大量补气药 + 少量活血通络之品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 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 69 复元活血汤柴胡 ( 半两 ) 瓜蒌根 ( 三钱 ) 当归 ( 三钱 ) 红花 ( 二钱 ) 甘草 ( 二钱 ) 穿山甲 ( 二钱 ) 大黄 ( 一两 ) 桃仁 ( 五十个 ) 主治 跌打损伤 外伤损络, 瘀留胁下, 气滞络阻 瘀血留于胁下, 痛不可忍者 病机 瘀阻胁下 治法 活血祛瘀, 疏肝理气君 : 重用大黄 活血祛瘀, 引血下行 重用柴胡 疏肝行气, 使气行则血行 ; 引药入肝经 ; 臣 : 穿山甲 破瘀通络桃仁 破血遂瘀活血祛瘀, 红花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佐 : 当归 养血活血 瓜蒌根 ( 天花粉 ) 助诸药消瘀散结 ; 消热润燥, 以防血气郁久化热化燥 使 : 甘草 缓急止痛 ; 调和诸药 本方以活血祛瘀与疏肝行气配伍柴胡与大黄相配, 一升一降, 调畅气机, 攻散胁下瘀血七厘散止痛止血生肌 ( 活血化瘀 ) 70 温经汤 金匮要略

18 吴茱萸 ( 三两 ) 当归 ( 二两 ) 芍药 ( 二两 ) 川芎 ( 二两 ) 人参 ( 二两 ) 桂枝 ( 二两 ) 阿胶 ( 二两 ) 牡丹皮 ( 二两 ) 生姜 ( 二两 ) 甘草 ( 二两 ) 半夏 ( 半升 ) 麦冬 ( 一升 ) 主治 : 冲任虚寒, 瘀血内阻证月经不调, 而经来有块, 色紫而淡, 小腹冷痛, 脉迟而细或女子不孕证漏下日久或通经, 唇口干燥, 傍晚发热, 手心烦热 病机 : 冲任虚寒, 瘀血内阻治法 : 温经散寒, 活血养血运用 : 调经的祖方 71 生化汤 傅青主女科 全当归 ( 八钱 ) 川芎 ( 三钱 ) 桃仁 ( 十四枚 ) 干姜 ( 五分 ) 炙甘草 ( 五分 ) 主治 : 产后瘀血腹痛产后恶露不行, 小腹冷痛, 脉迟细或弦病机 : 血虚寒凝, 瘀血内阻治法 : 祛瘀生新, 温经散寒 ( 养血 ) 失笑散主治 : 血瘀停滞之诸痛证治法 : 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丹参饮血瘀气滞之心胃诸通治法 ;: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72 咳血方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肺失清肃 : 咳嗽热炼津成痰 : 咳痰黄稠, 咯吐不爽热伤肺络 : 痰中带血肝火循经上犯 : 心烦易怒, 胸胁作痛, 咽干口苦, 舌红苔黄, 脉弦数 病机 肝火灼肺, 肺络受伤 治法 清肝宁肺, 凉血止血君 : 青黛 清泻肝火而凉血清肝泄热栀子 清热泻火, 凉血止血凉血止血臣 : 瓜蒌仁 清热化痰, 润肺止咳, 滑肠通便海粉 清金降火, 软坚化痰佐 : 诃子 清肺火, 下气化痰, 敛肺止咳蜜 润肺通便姜 防止青黛 栀子苦寒伤中 73 小蓟饮子 玉机微义 主治 : 热结下焦之尿血 血淋病机 : 热结膀胱, 迫血妄行治法 : 凉血止血, 利尿通淋 ` 方解 : 小蓟 / 藕节 / 蒲黄 凉血止血, 兼以祛瘀滑石 / 木通 / 淡竹叶 清热利尿通淋栀子 清热泻火利湿, 引湿热从小便而出生地 清热凉血又养阴生津当归 养血活血, 伍生地滋阴生津甘草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74 黄土汤 金匮要略 主治 : 脾阳不足, 脾不统血证病机 : 脾阳不足, 中气亏虚, 血失统摄治法 : 温脾摄血, 养血 ( 止血 ) 方解 : 灶心黄土 温脾收敛止血附子 / 白术 温阳健脾利摄血阿胶 / 干地黄 滋阴养血黄芩 止血, 制约方中诸药温燥之性

19 甘草 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 第十九章 治风剂 P331 含义 : 由辛散疏风或滋潜熄风等药物为主组成, 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等作用, 用以治疗风病的方剂 分类 : 疏散外风剂 平熄内风剂 75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 : 外感风邪头痛头痛 ( 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 ), 鼻塞, 舌苔薄白, 脉浮 / 目眩, 恶寒发热 ; 头风病机 : 风邪外袭, 上犯头目, 阻遏清阳治法 : 疏散风邪方解 : 川芎 祛风止痛羌活 / 白芷 祛风止痛细辛 祛风散寒止痛荆芥 / 防风 疏散风邪薄荷 疏散风邪, 清利头目茶叶 清上降下, 制约方中诸药升散太过 甘草 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 PS: 薄荷为心凉之药, 用量较重, 清扬升浮既可以助君臣药祛风, 又可以清利头目而治头痛 1 制约药的温燥 2 制约风邪之热燥 3 法制头目 76 大秦艽汤主治 : 风邪除中经络证治法 : 祛风清热, 养血止血 PS: 治风先治血消风散主治 : 风疹, 湿疹治法 ;s 疏风养血, 清热除湿 77 羚角钩藤汤 主治 肝经热盛, 热极动风证 充斥内外 : 高热不退 内扰心神 : 烦闷躁扰, 甚则神昏 肝经热炽, 热极动风, 手足抽搐, 甚至发为痉厥 风火相煽灼伤阴液 : 舌绛而干, 或舌焦起刺, 脉弦而数 病机 肝经热盛, 热极动风, 灼伤阴液 治法 凉肝熄风, 增液舒筋 君 : 羚羊角 清热凉肝, 熄风止痉 钩藤 清肝, 平肝, 熄风止痉 臣 : 霜桑叶 散热清肝 滁菊花 清热平肝 佐 : 鲜地黄 清热凉血, 滋阴增液 生白芍 滋阴养血, 平肝熄风, 缓急舒筋 * 地黄 白芍相须为用, 以滋养阴液, 柔肝舒筋 川贝母 淡竹茹 清热化痰, 以防痰闭心窍 茯神木 舒筋解挛, 宁心安神 使 : 甘草 调和诸药 78 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主治 : 肝阳上亢, 气血上逆之类中风头目眩晕, 面色如醉, 脉弦长有力病机 : 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 气血逆乱 治法 : 镇肝熄风, 滋阴潜阳方解 : 怀牛膝 引气血下行龙骨 / 牡蛎 / 代赭石 重镇平肝熄风龟甲 / 天冬 / 玄参 / 白芍 滋补肝肾茵陈 / 川楝子 疏肝理气, 清泄肝热生麦芽 疏肝和胃甘草 益气和胃, 调和诸药 79 天麻钩藤饮

20 天麻 钩藤 石决明 山栀 茯神 黄芩 川牛膝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 原方未著用量 ) 主治 肝阳偏亢, 风阳上扰证 病机 肝肾阴虚, 肝阳偏亢, 肝风上扰 治法 平肝熄风, 清热活血, 补益肝肾 第二十章 治燥剂 P352 含义 : 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 以治疗燥证的方剂 80 杏苏散杏苏散用半夏苓前胡枳桔橘皮从甘草生姜与大枣凉燥咳嗽力能停主治外感凉燥证 凉燥外袭 : 头微痛, 恶寒无汗, 咽干, 苔白 肺失宣降, 津聚为痰 : 鼻塞, 咳嗽痰稀, 脉弦 病机 风寒燥邪犯肺, 肺失宣降 治法 轻宣凉燥, 理肺化痰 君 : 杏仁 宣降肺气, 润燥止咳 苏叶 轻散风寒以发表邪, 开宣肺气以助止咳 * 苏叶配杏仁 : 轻宣温润, 宣肺散寒, 止咳润燥 臣 : 桔梗 宣肺化痰止咳 前胡 风宣肺, 降气化痰 枳壳 理气消痰 桔梗 前胡 枳壳相配 : 宣肺降气, 化痰止咳佐 : 半夏 化痰除涎, 降逆止咳 橘皮 理气化痰 茯苓 健脾渗湿, 以助治痰 此三味佐药相合, 配伍甘草即二陈汤的主要药物, 以增强理气化痰, 降逆止咳之力 生姜 大枣 和中散邪 使 : 甘草 调和诸药 81 桑杏汤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梨皮一钱栀皮一钱 主治 外感温燥证 伤于肺卫, 其病轻浅 : 头痛, 身热不甚 ; 燥热耗津灼液 : 口渴, 鼻干咽燥 ; 邪气伤肺, 肺失清肃 :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温燥之象 : 舌红, 苔薄白而干, 脉浮数 病机 温燥外袭, 肺津受灼, 肺失宣降 治法 轻宣温燥 ( 清宣燥邪, 润肺止咳 ) 82 杏苏散 vs 桑杏汤 vs 桑菊饮功效 : 同 ( 宣散外邪 ) 异 :1 杏温宣凉燥, 温肺化痰 2 桑清宣温燥, 养阴润肺 3 桑菊疏散风热, 宣肺止咳 主治 : 同 : 杏均治外邪侵邪肺, 异 :1 凉燥袭肺, 症见恶寒无汗, 咳嗽痰稀, 咽干苔白, 脉玄 2 桑杏温燥犯肺, 发热不甚, 干咳无痰, 或痰少而腻, 右 脉浮数 3 桑菊风热犯肺, 症见身热, 头痛, 咽痛口渴, 咳嗽, 舌红浮数 83 清燥救肺汤 医门法律 清燥救肺人参把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

21 清燥润肺效可佳主治 : 燥热伤肺重证身热, 干咳无痰, 气逆而喘, 舌红少苔, 脉虚大而数头痛, 咽喉干燥, 鼻燥, 心阴两伤, 肺失清肃病机 : 燥热结肺, 气阴两伤治法 : 清润肺燥, 益气养阴方解 : 君 : 霜桑叶 清宣肺热, 滋润肺燥而止咳 臣 : 石膏 清泄肺热, 生津止咳麦冬 养肺阴润肺燥阿胶 / 胡麻仁 滋阴养血, 润肺治燥 杏仁 / 枇杷叶 清肺热降肺气人参 益气生津甘草 调和诸药配伍 : 人参配甘草 益气补肺健脾 ( 培土生金 ) 土旺金生桑叶配石膏 : 泄肺热之力, 润燥止咳杏仁配枇杷叶 : 清降肺气, 化痰止咳平喘 组方特点 : 本方中用桑叶为君, 以保证该方清宣清热燥邪的功效, 并用诗稿与麦冬的寒凉药配伍, 既可以助桑叶之用, 但用量较桑叶轻可避免清而不宣 84 养阴清肺汤大生地二钱 麦冬一钱二分 生甘草五分 玄参一钱半 贝母去心, 八分 丹皮八分 主治 白喉证 疫毒上攻 : 喉间起白如腐, 不易拭去, 肺肾阴虚 咽喉肿痛, 鼻干唇燥 虚火上炎 肺失宣降 : 咳或不咳, 呼吸有声, 似喘 非喘 阴虚之象 : 脉数无力或细数 病机 肺肾阴虚, 内有蕴热, 复感疫毒, 热毒熏蒸于上 治法 养阴清肺, 解毒利咽 薄荷五分白芍炒, 八分 85 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 主治 :Ⅰ 肺胃阴虚知肺痿 Ⅱ 胃阴不足咳唾涎沫, 短气喘促或呕吐, 咽喉干燥, 舌红少苔, 脉虚数病机 : 肺胃阴虚, 虚火上炎, 气逆不降治法 : 滋阴清热方解 : 麦门冬 滋阴润燥, 益胃生津兼以清热人参 / 大枣 / 粳米 益气健脾 ( 培土生金 )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甘草 益胃生津, 调和诸药百合固金汤主治 : 肺肾阴亏, 虚火上炎证 功效 : 养阴润肺, 化痰止咳 祛湿剂 ( 重点 ) 86 平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苍术去粗皮, 米泔浸二日, 五斤厚朴去粗皮, 姜汁制, 炒香, 三斤二两陈皮去白, 三斤二两甘草炒, 三十两主治 : 湿滞脾胃证口淡无味, 脘腹胀满, 舌苔白腻病机 : 湿困脾胃, 运化无力, 气机不畅 治法 : 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 87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 主治 : 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 胸膈满闷, 脘腹胀痛, 呕恶泄泻, 舌苔白腻病机 : 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治法 : 解表散寒, 化湿和胃方解 : 君 : 藿香 解表散寒, 芳香化湿, 醒脾和胃臣 : 白芷辛散风寒以助君解表, 紫苏芳化湿浊, 和中止呕 半夏曲燥湿和胃止呕, 厚朴行气化湿除满 佐 : 陈皮 理气化湿, 和中止呕 大腹皮 行气除满, 利湿 桔梗 宣肺宽胸利膈 ; 白术 茯苓 健脾祛湿 生姜 大枣 调和脾胃, 止呕 使 : 炙甘草 调和药性 配伍要点 : 本方组方特点有二 : 一是表里双解, 既有辛温解表药以发散风寒, 又有苦温化湿药和行气药燥湿理气和中 二是扶正祛邪, 既疏散表寒, 芳化湿浊以祛邪 ; 又健脾补中以扶正, 使祛邪不伤正, 扶正以助祛邪 88 三仁汤 温病条辨 主治 : 湿重于热之湿温病头身疼痛, 胸闷不饥, 午后身热, 苔白不渴, 脉弦细而濡病机 : 湿热阻滞上中下三焦, 湿遏热伏治法 : 清热祛湿, 宣畅气机方解 : 杏仁 宣畅上焦, 通利肺气宣上白蔻仁 芳香化湿, 行气宽中畅中薏苡仁 利水渗湿, 畅导下焦渗下半夏 / 厚朴 燥湿行气, 消痞散结滑石 / 通草 / 竹叶 清热利湿, 引湿热从小便出 * 配伍要点 : 本分选用轻灵宣畅利窍之品, 集芳香化湿 淡渗利湿 苦温燥湿于一体, 更兼以宣展气机, 使上焦津气畅行无阻, 中焦水湿运化自如, 下焦湿邪自有出路, 体现了以除湿为主, 清热为辅的立方宗旨 89 主治 : 湿热黄疸 ( 阳黄 ) 一身面目俱黄, 黄色鲜明如橘皮, 小便不利, 苔黄腻, 脉滑数病机 : 湿热熏蒸胆汁外溢治法 : 清热利湿退黄方解 : 茵陈蒿 清热利湿退黄大黄 泻热逐瘀利湿 - 前后分消栀子 清热利湿, 引湿热从小便出 - 配伍要点 : 本方以清热利湿药与清热泻火药 泻火通便药合用, 利湿与泄热并重, 通利二便, 使湿热瘀之邪从前后二便分消而解 90 甘露消毒丹 主治 湿温时疫, 湿热并重, 熏蒸三焦 湿热疫毒熏蒸气分 湿热交蒸 : 发热, 肢酸倦怠 ; 湿阻气滞 : 胸闷腹胀 ; 热毒上攻 : 咽肿, 颐肿口渴 ; 湿热郁蒸于肌肤 : 身黄 ; 湿热下注 : 小便黄短赤, 吐泻, 淋浊 ; 湿热之象 : 舌苔黄厚腻 病机 湿温疫毒, 邪在气分, 湿热并重 治法 利湿化浊 清热解毒 君 : 茵陈 清热利湿退黄, 以除肝胆脾胃之湿热 滑石 清热利湿, 使湿热 疫毒从小便而去 黄芩 苦寒燥湿, 清热解毒

23 臣 : 木通 渗利湿热, 导湿热从小便而出连翘 清热解毒薄荷 利咽止痛射干 清利咽喉贝母 清热散结, 利咽佐 : 石菖蒲白豆蔻 : 芳化中焦之湿, 使气化湿亦化藿香 芳香化湿, 辟秽和中 配伍要点 : 本分在选择药物方面顾护三焦, 亦含有宣上 畅中 导下的治疗原则, 在应用除湿药方面, 辛开肺气于上, 是启上闸以开水源 ; 芳香化湿于中, 是理脾湿以复脾运 ; 淡渗利湿于下, 是通调水道以祛湿浊 91 连朴饮主治 湿热霍乱 病机 湿遏热伏, 升降逆乱 治法 清热化湿, 理气和中 君 : 黄连 清热燥湿, 厚肠止泻 厚朴 行气化湿, 消痞除闷 臣 : 芦根 清热除烦止呕 ; 菖蒲 芳香化浊 ; 半夏 燥湿和胃降逆 佐 : 栀子 淡豆豉 清宣胸脘郁热以除烦闷 配伍要点 : 主用苦辛开降, 畅利气机, 消胀除满 ; 辅佐以辛宣芳化, 散邪与化湿浊并行 配伍 : 连 朴相配, 苦降辛开, 使气行湿化, 湿去热清, 升降复常 夏 蒲相配, 化湿和中, 降逆止呕 92 五苓散 伤寒论 主治 :Ⅰ ( 蓄水证 ) 太阳表邪未解, 膀胱气化不利 Ⅱ 水湿内停之水肿 泄泻 小便不利水肿或泄泻, 小便不利, 苔白病机 : 膀胱气化不利, 水湿内停, 兼外邪未解治法 : 解表利水方解 : 泽泻 / 茯苓 / 猪苓 利水渗湿 ( 泽泻 ) 君白术 燥湿益气健脾桂枝 温阳化气利水, 兼以解表 93 猪苓汤猪苓一两泽泻一两茯苓一两阿胶一两滑石一两主治 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 口渴, 身热, 舌红, 脉细数 病机 水热互结, 热伤阴液 治法 利水清热养阴 配伍要点 : 利水渗湿与清热养阴并进, 则利水而不伤阴, 滋阴而不敛邪, 使水湿去, 邪热清, 阴津复, 诸证除 94 防己黄芪汤 防己一两 黄芪去芦, 一两一分 甘草炒, 半两 白术七钱半 主治 气虚之风水 风湿证 汗出恶风, 小便不利, 苔白, 脉浮 病机 肺脾气虚, 风湿郁滞于肌肉 关节 经脉 治法 益气祛风, 健脾利水

24 配伍要点 : 本方以防己与黄芪共为君药, 一祛风除湿, 一益气扶正, 补气与利湿兼施, 脾肺双补, 邪正兼顾, 使利水而不伤正, 95 真武汤 伤寒论 扶正而不留邪 主治 :Ⅰ 脾肾阳虚, 水饮内停证 ( 偏肾阳不足 ) Ⅱ 太阳病发汗太过, 阳虚水泛小便不利, 肢体沉重或浮肿 ( 腰下为甚 ), 苔白不渴, 脉沉病机 : 脾肾阳虚, 气化失司, 水饮内停治法 : 温阳利水方解 : 附子 温补脾肾 ( 肾为主 ), 散寒止痛白术 燥湿益气健脾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生姜 ( 走表 ) 发散水气 白芍 养阴 ( 以阴中求阳 ) 舒筋, 利水 96 鸡鸣散 鸡鸣散是觉奇方苏叶吴萸桔梗姜瓜菊槟榔煎冷服浮肿脚气效彰彰 主治 : 寒湿脚气足胫肿痛, 麻木冷痛, 恶寒发热, 或痉挛上冲, 甚至胸闷泛恶 风湿流注, 脚足痛不可忍, 筋脉浮肿 病机 : 下焦寒湿阻塞经络, 气血不畅, 浊气上逆 治法 : 寒化寒湿, 行气降浊方解 : 君 : 摈榔 : 辛苦性温, 质量沉降, 行气逐湿, 有治脚气之专长, 用量独重 臣药 : 吴茱萸,( 大辛大热 ) 幸热散寒, 开降浊气, 温中止呕 木瓜 : 舒筋活络, 和胃化湿 佐 : 苏叶芳香化湿, 疏散风寒 桔梗宣开肺气 陈皮理气醒脾 三药舒张气机 使 ; 生姜温胃散寒, 降逆, 姜皮散湿消肿制方特点 :1 开上, 疏中 导下, 下病上治 2 幸开苦降, 寓降于升 开结其而降湿浊 3 五更时服药, 空腹而药理易行, 并借阳气萌动之时有助药力 4 冷服一是从治, 二是减轻方中吴茱萸热服易头昏之弊 97 萆薢分清饮主治 : 下焦虚寒之白浊小便频数, 混浊不清, 白如米泔, 凝如膏糊 病机 下焦虚寒, 湿浊下注 治法 温肾利湿, 分清化浊 君 : 川萆薢 利湿, 分清化浊 臣 : 益智仁 温肾暖脾以散寒湿, 缩小便止遗浊尿频 乌药 温肾祛寒, 暖膀胱以助化气 石菖蒲 芳化湿浊, 温膀胱, 暖小肠以分清别浊 * 萆薢与石菖蒲相伍, 增强分清别浊之力 * 益智仁与乌药相伍, 温肾祛寒而缩小便 配伍要点 : 本方温肾行气药与祛湿药相配伍, 其中以温化为主, 祛湿为辅 因为本方主治证是下焦虚寒, 湿浊不化所致, 如此配方, 可 使肾气得温, 而湿浊亦化 98 独活寄生汤 主治 风寒湿痹日久, 肝肾两虚, 气血不足证 肝肾不足, 气血亏虚 : 心悸气短, 舌淡苔白, 脉细弱 风寒湿邪内阻 : 腰膝疼痛, 肢节屈伸不利, 肌肤麻木不仁, 畏寒喜温 病机 风寒湿日久不愈, 肝肾损伤, 气血不足 治法 祛风湿, 止痹痛, 益肝肾, 补气血 君 : 独活 善祛下肢筋骨间的风寒湿邪而通痹止痛 桑寄生 补肝肾, 壮筋骨, 祛风湿, 止腰腿疼痛 臣 : 细辛 肉桂心 辛散寒湿, 温通经脉而止痛 ;

25 防风 祛风胜湿而止痛, 透邪外出 * 辛 防助独活祛风散寒去湿, 止痹痛 秦艽 搜筋肉之风湿, 通经止痛 ; 杜仲 牛膝 益肝肾 强筋壮骨, 止痹痛 * 杜仲 牛膝助桑寄生补肝肾, 强筋骨 佐 : 当归芍药养血活血以治风 体现 治风先治血, 干地黄血行风自灭 川芎人参 茯苓 益气健脾 * 杜仲 牛膝与佐药相配, 益肝肾, 补气血, 扶正祛邪 使 : 甘草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 本方是以祛风寒湿药为主, 辅以补肝肾, 养气血之品, 邪正兼顾, 有祛邪不伤正, 扶正不碍邪之义 第二十二章祛痰剂 P 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 : 湿痰证 ( 通治痰病 ) 痰多色白易咯, 舌苔白腻, 脉滑病机 : 脾虚生痰, 气机不畅治法 : 燥湿化痰行气方解 : 君 :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臣 : 陈皮 理气燥湿化痰, 和胃止呕佐 : 茯苓 利水渗湿化痰生姜 和胃化痰止呕乌梅 敛肺, 生津使 : 甘草调和诸药配伍 : 生姜配半夏 : 即小半夏汤 1 助二陈以化痰降逆和胃 ;2 制半夏之毒 半夏配乌梅 : 散收并用, 祛痰而不伤正 运用 : 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 代表方 100 温胆汤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 去瓤, 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炙, 一两茯苓一两 主治 胆胃不和, 痰热内扰证 上扰心神 : 虚烦不眠, 惊悸不宁 胃气上逆 : 呕吐呃逆 上蒙清窍 : 癫痫 痰热之征 : 苔腻微黄, 脉弦滑 虚烦不眠, 胸闷多痰, 苔微黄腻, 脉弦滑 病机 胆胃不和, 痰热内扰 治法 理气化痰, 清胆和胃 君 : 半夏 化痰散结, 降逆和胃 臣 : 竹茹 清胆和胃, 止呕除烦 半夏配竹茹 : 化痰清热兼顾, 使痰热清则无扰心之患 101 陷胸汤主治 : 痰热互结证胸脘痞闷, 按之则痛, 苔黄腻, 脉滑数 病机 : 痰热互结胸脘, 气机郁滞不通 主治 : 清热涤痰, 宽胸散结 君 : 瓜篓实 : 清热化痰, 理气宽胸, 条畅气机 臣 : 黄连 : 泄热降火, 清心除烦 助瓜蒌清热降火 半夏 : 降逆化痰, 开结消痞 助瓜蒌消痰散结

26 黄连半夏合用一苦一辛, 辛开苦降, 条畅气机三药配伍, 涤痰泄热, 升降气机, 使热去痰清, 郁结得开, 结胸自除 102 贝母瓜蒌散 贝母一钱五分 瓜蒌一钱 花粉 茯苓 橘红 桔梗各八分 主治 燥痰证 燥痰阻肺, 肺失清肃 : 咳嗽, 上气喘促 燥热津伤 : 少痰, 涩而难出, 咽喉干痛, 舌质红, 苔干, 脉数 病机 燥热灼津成痰, 燥痰阻肺, 肺失清肃 治法 润肺清热, 理气化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 主治 寒痰或寒饮证 肺失宣降 : 咳嗽痰多, 清稀色白, 喜唾清涎寒饮阻肺痰饮内停, 阻滞气机 : 胸膈痞满 ; 舌苔白滑, 脉弦滑 病机 寒饮停肺 治法 温肺化饮 103 止嗽散 方解 君 : 紫菀 温而质润, 善润肺下气, 祛痰止咳 百部 温润止咳 紫菀配百部 :, 润肺化痰, 下气止咳 臣 : 白前 降气化痰止嗽 桔梗 开宣肺气, 祛痰利膈 白前配桔梗 : 宣降并施, 疏利肺气, 化痰止咳 佐 : 荆芥 辛散疏风, 透邪解表, 橘红 理气行痰, 使气顺而痰消 生姜 合荆芥以散风寒而祛邪, 合陈皮则降逆和中而化痰 使 : 甘草 调和诸药 * 配伍要点 : 温润宣降, 化痰止咳, 散风解表 104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了解主治 : 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 胸闷呕恶, 舌苔白腻, 脉弦滑病机 : 肝虚生痞, 肝风内动, 风痰上扰治法 : 健脾化痰, 平肝熄风方解 :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天麻 平肝熄风止痛白术 / 茯苓 健脾祛湿化痰陈皮 理气燥湿化痰, 健脾和胃生姜 / 大枣 调理脾胃甘草 益气和胃, 调和诸药半夏配天麻 : 化痰熄风以止眩晕 白术配茯苓 : 健脾祛湿以治痰之本定痫丸人参三钱尤佳

27 第二十三章 105 消导化积 vs 涤荡俊下 消食化积剂 P423 同 : 消除有形积滞异 : 消导化积属缓散之剂, 通过逐渐消融 适用于病势较缓病程长得病 泻下剂多为攻逐剂, 适用于疾病骤成, 行证惧实必须急于攻下排除的病 106 保和丸 丹溪心法 主治 : 食积证 ( 偏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 ) 脘腹胀满, 嗳腐厌食, 苔厚腻, 脉滑 / 大便泄泻 ( 臭如败卵, 泻后痛减 ) 打嗖嗝 病机 : 饮食内停, 运化无力, 气机不畅治法 : 消食和胃行气消胀方解 : 君 : 山楂 消食导滞, 善消油积 臣 : 神曲 / 莱菔子 消食和胃, 消胀除满 神曲善消酒积 莱菔子善消谷面积 三药配伍可消一切饮食积滞佐 : 陈皮 / 半夏 理气燥湿, 降逆和胃止呕茯苓 利水渗湿, 健脾连翘 清热散结 ( 清泄郁热, 散结以助消积 ) 运用 : 本方作用平和, 制丸剂更有缓消之意, 为和中消导之轻剂 107 桂枝茯苓丸 ( 用量很轻, 意在渐消缓散 ) 主治 瘀血留阻胞宫证 瘀血留阻胞宫 1 阻遏经脉 : 漏下不止, 血色紫黑晦暗, 腹痛拒按 2 胎失所养 : 胎动不安 病机 瘀阻胞宫, 停湿蕴热, 瘀湿互结, 胞宫受损, 胎元失养 治法 活血化瘀, 缓消癥块 君 : 桂枝 温通经脉而行瘀滞 茯苓 渗湿利下以助瘀血下行, 益脾气安而胎元 臣 : 桃仁 丹皮 活血化瘀, 清瘀热 佐 : 白芍 养血和血, 使祛瘀而不伤正 使 : 白蜜 缓诸药破泄 108 海藻玉壶汤海藻玉壶贝带昆翘草半夏与陈青川芎独活当归和化痰消瘿散瘤结主治 : 气滞痰凝之瘿瘤瘿瘤初起, 或肿或硬, 皮色不变 病机 : 肝脾不调气滞痰凝, 由气及血, 气血结聚而成 治法 : 化痰软坚, 消瘿散结 君 : 海藻 昆布 海带化痰软坚, 消散瘿瘤臣 : 青皮陈皮疏肝理气, 当归川芎活血调营, 四味想和活血理气以助消瘿散结佐 : 独活宣通经络, 连翘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使 : 甘草 : 调和诸药制方特点 : 本方海藻昆布海带为治瘿瘤之专药, 软坚散结, 配以行气活血之品, 使气顺则痰消, 血行则散结 海藻甘草同用属七情相反配伍, 配伍禁忌, 临床未见不良反应 第二十四章 祛虫剂 P 乌梅丸 伤寒论 主治 :1 蛔厥证 ( 特点时发时止汗出 色白 )2 寒热错杂久泻久痢腹痛时止, 烦闷呕吐, 手足厥冷病机 : 寒热错杂 ( 胃热肠寒 ) 蛔动不安 ; 正气虚弱又有寒热错杂治法 : 安蛔止痛方解 : 君 : 乌梅 安蛔止痛臣 : 川椒细辛 辛以伏蛔, 温热以温脏散寒, 杀虫驱蛔 君臣相配, 温脏安蛔, 杀虫驱蛔

28 臣 ; 黄连黄柏苦寒, 苦能下蛔, 寒能倾泻内蕴之热 佐 : 附子 干姜 桂枝 辛热以助温脏散寒, 温补脾肾之阳 人参 当归 补养气血以扶正 蜂蜜 甘缓和中 臣佐相配, 平调寒热, 和解阴阳以解手足厥冷, 并有辛甘化阳之制方特点 : 辛酸苦同用, 以酸为主而安蛔 蛔安则痛止 寒热并用以热为主而温脏, 阳复则寒散, 寒散则厥回, 攻补兼施, 以攻邪为主邪去则正安 蛔得甘则动, 得酸则静, 得辛则伏, 得苦则下 治疡剂 110 仙方活命饮 主治 热毒壅滞, 痈疡肿毒初起热毒壅滞, 气血凝滞 --- 局部红肿热痛邪郁肌腠, 邪正相争 --- 发热 恶寒正盛邪实, 热毒壅滞 --- 舌苔薄黄, 脉数有力 病机 风热邪毒客于肌腠经络, 气滞血瘀痰结 治法 清热解毒, 消肿溃坚, 活血止痛君 : 金银花 甘寒清轻, 清热解毒, 消散痈疮臣 : 当归尾 赤芍 活血通滞和营没药 乳香 散瘀消肿止痛陈皮 理气通滞, 消痈散结佐 : 白芷 防风 疏风透邪, 散结消肿, 透达营卫穿山甲 皂角刺 通行经络, 溃坚排脓天花粉 贝母 清热化痰, 散结排脓使 : 甘草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以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通经溃坚为主, 兼疏风透表, 行气 化痰 散结 111 黄连解毒汤 集苦寒泻火药于一方, 相须为用, 泻火解毒力强, 直达三焦, 直折火势, 善治火热毒盛充斥三焦之壮热烦躁, 咽干口燥, 错语不眠, 或吐衄, 发斑等 为泻火解毒之代表方 均具有清热解毒之功, 用治热毒痈疮等 仙方活命饮 解毒药与消散药并用, 功专解毒消痈, 消肿溃坚, 活血止痛 治热毒内壅, 气血瘀滞, 营卫不畅之痈疮肿毒初起证, 脓未成者, 服之可消, 脓已成者, 服之可溃 是外科 消法 的代表方 112 五味消毒饮 主治 火毒结聚之痈疖疔疮热毒邪蕴结 气血凝滞 : 患处红 肿 热 痛热毒炽盛 : 舌红苔黄脉数 病机 火热毒邪蕴结于肌肤 经脉 治法 清热解毒, 消散疔疮 君 : 金银花 清热解毒, 清宣透邪臣 : 蒲公英 清热解毒, 兼能消痈散结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 凉血散痈

29 佐 : 野菊花 紫背天葵 1 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散结, 酒煎通血脉助药势 2 福后被盖, 意在 汗出则疮已 113 阳和汤 外科证治全生集 主治 : 阳虚血弱, 寒凝痰滞之阴疽局部漫肿无头, 皮色不变, 酸痛无热, 面色皎白, 口不渴, 舌淡脉细病机 : 阳虚寒凝, 营血不足, 痰凝治法 : 温阳散寒, 养血化痰方解 : 君 : 熟地 滋阴养血, 填精益髓 鹿角胶 填精益髓, 强壮筋骨 / 温肾助阳 两药配伍益精血, 助阳气, 补肝肾之力更强 臣 : 肉桂 / 姜炭 温补阳气, 温通血脉佐 : 麻黄 开腠散邪, 发越阳气白芥子 化痰散结生甘草 解毒, 调药诸药相合共奏助阳补血, 温经散寒, 除痰通滞之效 应用 : 本方以温补营血药熟地黄鹿角胶 ) 与辛散温行药 ( 肉桂, 炮姜, 白芥子, 麻黄 ) 相配 使补而不滞, 温而不燥 补不收敛邪, 散不伤正, 相反想成 透脓散主治 : 气血不足, 痈疮难溃证 疮痈内以成脓, 不易外溃, 舌淡, 买细弱 病机 : 气虚亏损, 脓成难溃治法 : 养气养血, 脱毒溃脓君 : 生黄芪甘而微温, 大补元气而脱毒排脓, 疮家之圣药 臣 : 当归养血活血 川芎活血行气, 化瘀通络 君臣配 : 补益气血扶正以脱毒, 又通畅血脉, 使气血充足血脉通畅 生肌透脓外泄 佐 : 穿山甲, 皂角善于穿透, 可直达病所, 软坚溃脓, 加酒少许, 宣通血脉, 以助药力 PS: 方中生黄芪补而能走, 故本方中用以大补元气, 排毒托脓 且黄芪与当归配, 气血双补以助扶正脱毒之力, 与穿山甲, 皂角相配, 则益气溃坚以增脱毒排脓之功 114 黄芪在各方中作用 1 当归补血汤 补气生血 2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 3 玉屏风散 益气固表 4 黄芪防己汤 补气祛风行水利水 5 内补黄芪汤 益气生阳, 脱毒生肌, 疮口不收之要药 ( 溃后不敛 ) 6 补阳还五汤 生大补元气, 气旺血行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2017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 方剂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 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 : 剂型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More information

例会抽查表

例会抽查表 206 年初级中药士 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中药学 单元细目要点 一 药性理论 ( 一 ) 四气 考试科目.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 五 ) 毒性 ( 一 ) 中药的配伍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三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 二 ) 中药的用药禁忌.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More information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 20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 三 ) 升降浮沉 2.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 义.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 四

More information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第一单元总论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 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 : 剂型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青龙汤 九味羌活汤 止嗽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More information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第四套 1. 不属于温里剂的方剂是 A. 小建中汤 B. 温胆汤 C. 四逆汤 D. 当归四逆汤 E. 理中丸 答案 :1.B 2. 与方剂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 无关的是 A. 药味用量 B. 主治证候 C. 药力大小 D. 药物的药性 E. 剂型 答案 :2.E 3. 慢性疾病的治疗宜选用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More information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清热的适应范围 4. 清热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的功效 7. 各类清热的适应范围 ( 二 ) 清热泻火 ( 三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清热的适应范围 4. 清热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的功效 7. 各类清热的适应范围 ( 二 ) 清热泻火 ( 三 9 年中学讨论群 :88655642,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9 初级中师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学科中学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科目 一 性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物的作用 论 2. 四气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 四 ) 归经.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More information

例会抽查表

例会抽查表 206 年初级中药师 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中 药 学 单元细目要点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三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 五 ) 毒性 ( 一 ) 中药的配伍 ( 二 ) 中药的用药禁忌.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More information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寒下要点 : 1.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黄牡丹汤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寒下要点 : 1.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黄牡丹汤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 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 方剂学 第一单元总论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方剂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总论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More information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3.D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4.A 5~6 题 A. 橘皮竹茹汤 B. 吴茱萸汤 C. 左金丸 D. 逍遥散 E. 丁香柿蒂汤 5. 具有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作用的方剂是 答案 :5.D 6. 具有益气清热, 降逆止呃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3.D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4.A 5~6 题 A. 橘皮竹茹汤 B. 吴茱萸汤 C. 左金丸 D. 逍遥散 E. 丁香柿蒂汤 5. 具有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作用的方剂是 答案 :5.D 6. 具有益气清热, 降逆止呃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第套 1~2 题 A. 君药 B. 臣药 C. 佐助药 D. 佐制药 E. 使药 1. 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是 答案 :1.C 2. 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是 答案 :2.D 3~4 题 A. 助卫阳, 通经络, 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 B. 温中阳而祛虚寒 C. 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 D. 外解太阳之表, 内助膀胱气化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More information

和解剂的适用范同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和解少阳要点 : 1.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 : 调和肝脾要点 : 1.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四逆散的组

和解剂的适用范同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和解少阳要点 : 1.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 : 调和肝脾要点 : 1.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四逆散的组 第一单元总论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青龙汤

More information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过红玲顾浩王耘 ** 乔延江 100102 目的 : 建立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揭示中药功效间的联系, 明确功效概念网络的应用途径方法 : 通过整理 2010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一部 ) 记载的中药功效, 对中药功效概念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系 统分析, 构建功效概念网络, 并从中抽提特定功效的子网络, 利用网络聚类算法发现连锁出现的功效群结 果 : 构建包含 422 个功效概念的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More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阴火 为由内伤引起的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 邪气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阴火 为由内伤引起的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 邪气 名师汇讲 指导 严世芸 男 生 浙江宁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名中医 上海市教学名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 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 国家教育部及上海市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带头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More information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三 ) 发散风热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 莉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的性 能 攻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及相似物功用异同点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三 ) 发散风热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 莉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的性 能 攻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及相似物功用异同点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9 年中学讨论群 :88655642,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9 主管中师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中学 考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 试 科目 学 科 中 一 性理论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学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3.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More information

17 RCT 1 [5] 60% 1.4 缺乏对品种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学数 Jadad 据支持, 无力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挑战 RCT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A 益气, 养血, 安神 心悸气血两虚证, 可改善头晕目眩, 心悸, 失眠, 多梦 B 补肾益智

17 RCT 1 [5] 60% 1.4 缺乏对品种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学数 Jadad 据支持, 无力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挑战 RCT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A 益气, 养血, 安神 心悸气血两虚证, 可改善头晕目眩, 心悸, 失眠, 多梦 B 补肾益智 朱文涛 1,2, 王煊 3, 刘小亚 4, 乔延江 5* 1. 029 2. 029 3. 029 4. 061 5. 0102 通过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发现, 中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中药材质量难保证 中药材资源 难持续 同质化现象严重 中药产品临床定位不清, 适应证不明确 产品缺乏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 学数据支持 缺乏系统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等制约因素为促进中药企业健康发展, 提出应保证中药材质量

More information

2015 Vol.17 No.9 2 结 果 60 2.1 总 述 39 8 - Sunshine 1 44 31 Sunshine 191-2.2 不 同 层 次 Sunshine {8 16 15 18 2 23 25 59 118 1 183}={ - Sunshine } ( {} ) 2.

2015 Vol.17 No.9 2 结 果 60 2.1 总 述 39 8 - Sunshine 1 44 31 Sunshine 191-2.2 不 同 层 次 Sunshine {8 16 15 18 2 23 25 59 118 1 183}={ - Sunshine } ( {} ) 2. 基 于 多 层 次 复 杂 概 念 网 络 生 成 方 法 的 Sunshine * 图 发 现 伤 寒 论 小 便 相 关 方 证 知 识 1 1 1 1 1 2 (1.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广 州 510405;2. 燕 山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秦 皇 岛 066004) 摘 要 Sunshine 39 Sunshine - Sunshine 44

More information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www.cyikao.com 2017 年中医助理医师 中药学 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 细目五 : 毒性 1.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十八期 谭杨 理气药 细目一概述一 性能特点 : 味多辛苦芳香, 性多温, 主归脾 胃 肝 肺经, 善于行散或泄降 二 功效 : 能理气健脾 疏肝解郁 理气宽胸 行气止痛 破气散结 三 适应范围 : 脾胃气滞, 肝气郁滞, 肺气壅滞 细目二具体药物一 脾 胃 肺 : 陈皮 木香 沉香二 肝 : 青皮 香附 川楝子 佛手三 心 : 薤白 枳实 檀香四 其他 : 荔枝核 大腹皮

More information

19 年中西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

19 年中西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要点 :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More information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考前绝密押题! 扫码免费送! 每科 60 道题目, 每道都是必考点! 2018 年壹医考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知识点速记 1. 生姜 高良姜 姜黄 生姜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 鱼蟹 半夏及天南星毒 干姜温中, 回阳, 温肺化饮 ( 温里药 ) 炮姜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 ( 止血药 ) 高良姜 姜黄 散寒止痛, 温中止呕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2. 夏枯草 青葙子

More information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More information

高频考点 6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连翘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肿散结, 利尿 疮家圣药 之称, 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大青叶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消肿 板蓝根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射干 功效 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散结消肿 白头翁 :

高频考点 6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连翘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肿散结, 利尿 疮家圣药 之称, 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大青叶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消肿 板蓝根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射干 功效 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散结消肿 白头翁 : 2016 年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高频考点 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高频考点 1 辛温解表药麻黄 功效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 表实无汗证桂枝 功效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香薷 功效 发汗解表, 和中化湿, 利水消肿 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 素称 夏月麻黄 紫苏 功效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生姜 功效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荆芥 功效 散风解表,

More information

(1) “肝火犯肺”是属于

(1)   “肝火犯肺”是属于 临床医学院基础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 (50 题, 每题 1 分 ) (1) 肝火犯肺 是属于 A. 子病犯母 B. 克 C. 乘 D. 侮 E. 母病及子 (2) 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 A. 津液 B. 精液 C. 宗气 D. 血液 E. 营气 (3) 阴阳偏胜形成 : A. 实证 B. 里证 C. 热证 D. 寒证 E. 表证 (4) 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 : A. 血管 B. 经络 C.

More information

1. 感冒 1.1 概念 : 感冒 时行感冒 虚体感冒的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类证鉴别 : 与温病早期相鉴别 1.4 辨证论治 : 风寒证 风热证 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 (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 等各证型的症状 治法 方药 2. 咳嗽 2.1 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

1. 感冒 1.1 概念 : 感冒 时行感冒 虚体感冒的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类证鉴别 : 与温病早期相鉴别 1.4 辨证论治 : 风寒证 风热证 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 (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 等各证型的症状 治法 方药 2. 咳嗽 2.1 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 中医内科学 ( 一 ) 总论 1. 绪论 1.1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1.2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概况 2. 气血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2.1 气 : 虚证 ( 气虚 气陷 ) 实证( 气滞 气逆 ) 各证型的主要脉证 治则 方药 2.2 血 : 出血 血瘀 血虚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 治则 方药 3. 风寒燥火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3.1 风 : 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 阴虚风动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 治则 方药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中西医助理医师大纲 - 中药学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要点 :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More information

透疹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 生津 热病烦渴, 消渴证 升阳止泻 湿热泻痢初起, 脾虚泄泻 解表退热 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感冒高热 19 疏肝解郁 肝郁气结, 胁肋疼痛, 月经不调 升举阳气 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 ( 久泻脱肛 子宫脱垂 胃下垂 ) 柴胡 20 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升麻 2

透疹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 生津 热病烦渴, 消渴证 升阳止泻 湿热泻痢初起, 脾虚泄泻 解表退热 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感冒高热 19 疏肝解郁 肝郁气结, 胁肋疼痛, 月经不调 升举阳气 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 ( 久泻脱肛 子宫脱垂 胃下垂 ) 柴胡 20 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升麻 2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1 2 发汗解表 风寒表实无汗证宣肺平喘 肺气不宣的喘咳证利水消肿 水肿兼有表证发汗解肌 风寒表虚有汗, 风寒表实无汗温通经脉 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 痛经闭经 ; 风寒湿痹, 胸痹作痛助阳化气 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腹痛 阳虚心悸 水肿, 痰饮证 麻黄 桂枝 4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紫苏 5 散风解表, 透疹止痒, 止血 ( 炒炭用 ) 荆芥 6 7 8 发汗解表,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精简版白皮书 第一篇 常用单味中药 一 解表药 1. 麻黄 :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平喘蜜炙, 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 2. 香薷 : 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主治阴暑证 水煎凉服 夏月麻黄 3. 桂枝 :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既走表, 又走里 4. 紫苏 :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5. 生姜 :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More information

润下方: 济川煎 攻补兼施: 黄龙汤 逐水方: 十枣汤

润下方:      济川煎 攻补兼施:   黄龙汤 逐水方:      十枣汤 和解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 调和脏腑功能 调和寒热等作用, 用以治疗少阳 病半表半里证 脏腑功能失调 寒热错杂等病证的一类方剂, 统称 为和解剂. 注意亊项 1. 凡外感疾病, 表邪未解, 或邪已入里, 阳明热甚者, 不宜使用和解剂 2. 凡由劳倦内伤, 饮食停滞, 气血不足而见寒热者, 不宜使用 3. 七情内伤, 肝脾不和, 治宜配合思想开导方法 范畴 和解剂原为治疗足少阳胆经病证而设 然而, 胆附于肝,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精简版白皮书 第一篇常用单味中药 一 解表药 1. 麻黄 :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平喘蜜炙, 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 2. 香薷 : 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主治阴暑证 水煎凉服 夏月麻黄 3. 桂枝 :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既走表, 又走里 4. 紫苏 :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5. 生姜 :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More information

1. 肺虚证 补肺固卫 玉屏风散加减 2. 脾虚证 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加减 3. 肾虚证 补肾纳气 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三 肺炎球菌肺炎 ( 咳嗽 喘证 肺炎喘嗽 ) 1. 邪犯肺卫证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 痰热壅肺证 清热化痰, 宽胸止咳 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1. 肺虚证 补肺固卫 玉屏风散加减 2. 脾虚证 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加减 3. 肾虚证 补肾纳气 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三 肺炎球菌肺炎 ( 咳嗽 喘证 肺炎喘嗽 ) 1. 邪犯肺卫证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 痰热壅肺证 清热化痰, 宽胸止咳 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一 慢支 ( 久咳 咳嗽 喘证 ) 中西医结合内科病中医辨证论治总结 ( 一 ) 实证 ( 多见于急性发作期 ) 1. 风寒犯肺证 宣肺散寒, 化痰止咳 三拗汤加减 2. 风热犯肺证 清热解表, 止咳平喘 麻杏石甘汤加减 3. 痰浊阻肺证 燥湿化痰, 降气止咳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4. 痰热郁肺证 清热化痰, 宣肺止咳 桑白皮汤加减 5. 寒饮伏肺证 温肺化饮, 散寒止咳 小青龙汤加减 ( 二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十二章 理气剂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的功用, 用于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理气剂 属于 " 八法 " 中的消法 适用于 气滞证 气逆证 分类 行气剂 降气剂 1 理气剂 治法 o 气滞 : 多为肝气郁滞 或脾胃气滞 行气 o 气逆 : 多见肺气上逆 胃气上逆 降气 2 理气剂 使用注意 首先应辨清病证的虚实, 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若气滞实证, 治当行气, 若误补则气滞愈甚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要点 : 1.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

More information

1. 中药的作用 2. 不良作用 细目二 : 中药的功效 1. 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2. 功效的分类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 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中药的

1. 中药的作用 2. 不良作用 细目二 : 中药的功效 1. 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2. 功效的分类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 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中药的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 细目五 : 毒性 1.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 :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要点 :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要点 :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要点 :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 :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要点 :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要点 :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要点 : 2017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症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十章 安神剂 定义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 具有安神定志作用, 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安神剂 适用于 神志不安病证 常表现为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 烦躁惊狂等 心藏神 肝藏魂 肾藏志, 故神志不安的疾患主要责之于心 肝 肾三脏之阴阳偏盛偏衰, 或其相互间功能失调 1 基本病机 安神剂 外受惊恐, 神志不安 郁怒所伤, 肝郁化火, 内扰心神 思虑太过, 暗耗阴血, 心神失养 分类 重镇安神剂 补养安神剂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在线自习室 第 九 期 若 水 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才会有合理的 收获 网校 QQ 群, 验证消息是听课账号 中医助理 :337524278 中医执业 :583565074 中西医助理 :368090027 中西医执业 :368635034 技能复习视频太多先看哪个? 技能复习视频太多先看哪个? 技能视频 40 个小时左右, 最少看两遍 实践技能 : 病案分析 :2 个病案 方剂名称 (2 分

More information

1 辛温解表药 2 辛凉解表药 3 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干货 120 考点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香薷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西河柳 细辛 白芷 苍耳子 辛夷 薄荷 蔓荆子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升麻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知母 栀子 天

1 辛温解表药 2 辛凉解表药 3 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干货 120 考点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香薷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西河柳 细辛 白芷 苍耳子 辛夷 薄荷 蔓荆子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升麻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知母 栀子 天 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备考干货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1 辛温解表药 2 辛凉解表药 3 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干货 120 考点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香薷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西河柳 细辛 白芷 苍耳子 辛夷 薄荷 蔓荆子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升麻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知母 栀子 天花粉芦根竹叶淡竹叶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 发汗解表,

More information

2016 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 ( 执业医师综合笔 试满分为 600 分, 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满分为 300 分 ) 科目分数线科目分数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180 中西医执业 / 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 1. 基础医学科目 : 中医基础理论 ( 含中医

2016 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 ( 执业医师综合笔 试满分为 600 分, 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满分为 300 分 ) 科目分数线科目分数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180 中西医执业 / 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 1. 基础医学科目 : 中医基础理论 ( 含中医 2017 中西医执业医师 每日一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sks 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及习题 中公医考网考试交流 QQ 群 :609345652 2016 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 ( 执业医师综合笔 试满分为 600 分, 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满分为 300 分 ) 科目分数线科目分数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180 中西医执业 / 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 1.

More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助理实践技能51病种中医病症分型选方

中西医结合助理实践技能51病种中医病症分型选方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分型选方 (2012 年版 )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感冒 (1) 风寒束表证 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 (2) 风热犯表证 辛凉解表 银翘散 葱豉桔梗汤 (3) 暑湿伤表证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证 益气解表 参苏饮 (5) 阴虚感冒症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2 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 : 咳嗽 (1) 风寒袭肺证 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方剂学各论 台州医院中医科 陈宝军 添加标题 第一章 解表剂 [ 含义 ]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 解肌 透疹等作用, 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 统称解表剂 本类方剂是根据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因其轻而扬之 的理论立法, 属于 八法 中的 汗法 解表剂是为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 肺卫所致的表证而设 此时邪未深入, 病势轻浅, 可用辛散轻宣的药物使外邪从肌表而出 如果失时不治,

More information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 2019 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 : 毒性 1.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八章补益剂 定义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 具有补养人体气 血 阴 阳等作用, 治疗各种虚损病证的方剂, 统称补益剂 适用于 虚损病证 分类 补气剂 补血剂 气血双补剂 补阴剂 补阳剂 阴阳并补剂 气血阴阳并补剂 1 补益剂 治疗要点 少佐行气活血之品 1. 补气 + 补血 : 有形之血不能自生, 生于无形之气故也 2. 补阴 + 补阳 :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3. 直补虚脏 + 虚则补其母 : 培土生津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西医医师考试大纲 - 中药学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症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 :

More information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甘 C. 苦 D. 酸 E. 咸 答案 :3.D 4. 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 大多是何味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 :4.A 5. 外感风热, 应选择何种性味的药物 A. 辛 温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甘 C. 苦 D. 酸 E. 咸 答案 :3.D 4. 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 大多是何味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 :4.A 5. 外感风热, 应选择何种性味的药物 A. 辛 温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 A1 型题 1. 药物寒热 温凉的依据是 A. 神农氏尝百草的体会 B. 素问 :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C. 本经 :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D. 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 E. 口尝的滋味 答案 :1.D 2. 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A. 咸 B. 酸 C. 苦 D. 辛 E. 甘 答案 :2.D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More information

Slide 1

Slide 1 第六讲清热剂 一 清脏腑热 清解脏腑经络邪热 脏腑火热证 龙胆泻肝汤 麻杏石甘汤 * 导赤散 * 清胃散 * 芍药汤 * 泄白散 * 玉女煎 * 白头翁汤 * 左金丸 * 苇茎汤 组成 龙胆泻肝汤 ( 医方集解 ) 龙胆草 ( 酒炒 )3-9g 黄芩 ( 炒 )6-12g 栀子 ( 酒炒 )6-12g 当归 ( 酒炒 )6-12g 泽泻 6-12g 木通 3-6g 柴胡 3-9g 生地黄 ( 酒炒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5 年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考前密押提分精粹 ( 白皮书 ) 中药专业知识二 中公教育集团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 出品 2015 年 10 月 中国医考网独家研发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1 第一篇 常用单味中药 凉血止血 肺热燥咳 15. 菊花 功效 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 第一章 解表药 16. 葛根 特点 治项背强痛要药 功效 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 升阳止泻 1. 麻黄 功效 发汗解表,

More information

6. 下列病证, 不宜使用消法治疗的是 A. 宿食燥屎 B. 气滞血瘀 C. 水湿内停 D. 痰饮不化 E. 疮疡痈肿正确 :A

6. 下列病证, 不宜使用消法治疗的是 A. 宿食燥屎 B. 气滞血瘀 C. 水湿内停 D. 痰饮不化 E. 疮疡痈肿正确 :A 概述 一 A1 型题 1. 下列各项, 属于 " 反佐药 " 范畴的是 A. 减低君臣药之毒 B. 缓和君臣药之峻 C. 监制君臣药之偏 D. 防止邪甚而拒药 E. 协助君臣药之力正确 :D 2. 由半夏泻心汤化裁为生姜泻心汤属于 A. 药味加减的变化 B. 药量增减的变化 C. 剂型更换的变化 D. 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 E. 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正确 :D 3. 祛湿剂属于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在线自习室第七期 若水 心若洒满阳光, 人生处处皆风景 一定记得听 实践技能的应试技巧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开始了, 不要走神哦 由简到难, 循序渐进 一 方剂名称记忆二 数字 ( 四 六 ) 三 阴阳四 大小五 脏腑热六 气血 ( 补气 补血 理气 理血 ) 七 疾病注 : 代表助理大纲没有的方剂 疾病 1. 窍闭 - 开窍剂 (4) 2. 失眠 - 安神剂 (3) 3. 内风 - 治风剂 (4)

More information

《伤寒论》级别考试手册

《伤寒论》级别考试手册 方剂学级别考试大纲 ( 供参加方剂学级别考试学生使用 )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基础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 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 具有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 通过建立方剂学课程的等级测试体系, 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同时为学生今后提高临床遣药组方 分析和运用方剂能力的培养提供技术平台 一 根据教学大纲, 并结合实际情况, 在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的同时,

More information

17. 白头翁 :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18. 威灵仙 : 祛风湿, 通经络, 消痰水, 治骨鲠 可用于风寒湿痹, 肢体拘挛, 瘫痪麻木, 痰饮积聚, 诸骨鲠喉 19. 防己 : 祛风湿, 止痛, 利水 可用于风湿痹痛, 尤以热痹为佳, 水肿, 腹水, 脚气浮肿, 小便不利 20. 桑寄生 : 祛

17. 白头翁 :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18. 威灵仙 : 祛风湿, 通经络, 消痰水, 治骨鲠 可用于风寒湿痹, 肢体拘挛, 瘫痪麻木, 痰饮积聚, 诸骨鲠喉 19. 防己 : 祛风湿, 止痛, 利水 可用于风湿痹痛, 尤以热痹为佳, 水肿, 腹水, 脚气浮肿, 小便不利 20. 桑寄生 : 祛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 100 考点 1. 紫苏 :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可治疗风寒感冒, 咳嗽胸闷, 脾胃气滞证, 气滞胎动证, 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2. 羌活 : 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 可治疗风寒表证, 表证夹湿, 风寒湿痹, 风寒头痛 3. 香薷 : 发汗解表, 和中化湿, 利水消肿 可治疗夏季乘凉饮冷 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 水肿, 小便不利 4. 桑叶

More information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方剂学 教学大纲 ( 供中医专业本科使用 ) 前 言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 是中医药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 方剂是中医理 法 方 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临床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 方剂的组成与运用正确与否, 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 课程目的 本课程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 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 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十六期 谭杨 开讲前, 公布一条喜讯 : 网校模拟试卷于本周一 (7 月 17 日 ) 开通了 开通频率为每周一开通, 实验班一共五套试卷, 定制班一共六套试 卷 网页版位置如下 : 模拟试卷位置 手机端位置 中药学 - 清热药 分类 : 1. 清热泻火药 热病邪入气分 2. 清热燥湿药 湿热证 3. 清热解毒药 痈肿疮毒 丹毒 痄腮 4. 清热凉血药 营分 血分等实热证

More information

润下方: 济川煎 攻补兼施: 黄龙汤 逐水方: 十枣汤

润下方:      济川煎 攻补兼施:   黄龙汤 逐水方:      十枣汤 祛湿剂 一 概念 : 组成 : 以祛湿药为主 作用 : 化湿利水, 通淋泄浊 沺证 : 水湿病证 水湿病分类 : 外湿 : 1 湿邪客于肌表 ( 表证 ): 头胀重痛, 肢体沉重, 恶寒发热, 脉濡 ( 解表剂 ) 2 风湿痹证 : 兲节疼痛, 肿胀, 屈伸不利 3 湿温初起证 内湿 : 1 湿困脾胃证 : 脘腹胀满 疼痛, 食少呕吐, 泄泻 2 湿热郁结证 : 湿温病 黄疸 泄泻 湿热淋浊 3 寒湿内阻证

More information

(1) 小肠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2) 膀胱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A. 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B. 畏寒肢冷 心痛 面色 白或面唇青紫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3) 心气虚证可见 :( ) (4) 心阳虚证可见 :( ) 4.X 型题 (1) 下列哪些是心阴虚和心血虚的共同见

(1) 小肠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2) 膀胱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A. 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B. 畏寒肢冷 心痛 面色 白或面唇青紫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3) 心气虚证可见 :( ) (4) 心阳虚证可见 :( ) 4.X 型题 (1) 下列哪些是心阴虚和心血虚的共同见 第八章 脏腑辨证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 能力测试题 ] 一 选择题 1.A 型题 (1) 心悸与下列哪项同见, 对诊断心阴虚证最有意义 ( ) A. 失眠多梦 B. 心悸潮热 C. 舌红少苔 D. 五心烦热 E. 怔忡健忘 (2) 心脉痹阻中, 若胸痛以闷痛为特点的是 :( ) A. 痰阻心脉 B. 气滞血脉 C. 寒凝心脉 D. 热郁心脉 E. 瘀阻心脉 (3) 症见心悸, 兼有口咽干燥,

More information

和 解 剂

和 解 剂 中药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生药教研室 赖晓晶 第九章 清热药 一 清热药的含义 凡以清热为主要功效, 治疗里热证 为主的药物, 称为清热药 二 功效与主治 清热 治疗里热证 清脏腑热 : 清心热 清肺热 清胃热 三 清热药的功效 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 四 药性归经 药味 : 苦寒甘寒归经 五 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脏腑热证 温热病的气分热证 --- 清热泻火药 湿热证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十四章 治风剂 定义 凡以辛散祛风或息风止痉药为主组成, 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作用, 治疗风病的方剂, 统称治风剂 适用于 外风 内风 分类 疏散外风剂 平息内风剂 1 外风 --- 疏散 指外来风邪, 侵袭人体肌表 经络 筋骨 关 节等 由于外感六淫常相兼为病, 故其证又有风寒 风湿 风热等区别 它如风邪毒气从皮肤破伤之处侵袭人体而致破 伤风等, 亦属外风 2 内风 --- 平息 指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风病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一期 谭杨 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 教材变动说明 2. 考试时间介绍 3. 实践技能考试形式介绍 4. 笔试及实践技能复习计划 5. 题目测试 本次自习室具体安排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九章 固涩剂 定义 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用以治疗气 血 精 津耗散滑脱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固涩剂 属 十剂 中 涩可去脱 范畴 适用于 正气内虚, 气 血 精 津液耗散滑脱证 如自汗盗汗 久咳不止 泻痢不止 遗精 滑泄 小便失禁 血崩带下等 1 分类 根据病因及发病部位的不同 : 固涩剂 固表止汗剂敛肺止咳剂涩肠固脱剂涩精止遗剂固崩止带剂 2 固涩剂 固涩剂所治的耗散滑脱之证,

More information

Slide 1

Slide 1 泻下剂 概念 : 组成 泻下药为主 ; 作用 通导大便 排除肠胃积滞 荡涤实热 攻逐水饮 ; 下法 立法依据 其下者, 引而竭之 留者攻之 其实者, 散而泻之 治证 里实积滞证 : 腹实便秘证 ; 水饮内停证 : 胸腹积水 水肿 二 分类与适应证 : 1. 寒下 攻下积滞, 荡涤实热 ; 用于里热积滞证 ; 代表方 : 大承气汤 ; 小承气汤 ; 调味承气汤 ; * 大黄牡丹汤 * 凉膈散 2. 温下

More information

活血化瘀药 - 概述 功效 : 分类 : 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疗伤破血消癥 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 适应范围 : 一切瘀血阻滞证 内科 : 胸 腹 头痛 ( 痛如针刺, 痛有定处 ) 癥瘕积聚, 中风不遂, 肢体麻木, 关节痹痛 伤科 : 跌扑损伤, 瘀肿疼痛 外科 : 疮疡肿痛

活血化瘀药 - 概述 功效 : 分类 : 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疗伤破血消癥 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 适应范围 : 一切瘀血阻滞证 内科 : 胸 腹 头痛 ( 痛如针刺, 痛有定处 ) 癥瘕积聚, 中风不遂, 肢体麻木, 关节痹痛 伤科 : 跌扑损伤, 瘀肿疼痛 外科 : 疮疡肿痛 活血化瘀药 - 概述 含义 : 以通利血脉, 促进血液运行, 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 用于治疗瘀血病证的药物 又称活血祛瘀药, 简称活血药, 或化瘀药 破血药, 或逐瘀药 : 活血化瘀作用较强者 药性特点 : 辛, 部分动物类药味咸 入血分 心 肝两经 辛散行滞, 行血活血, 使血脉通畅, 瘀滞消散 1 活血化瘀药 - 概述 功效 : 分类 : 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疗伤破血消癥 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

More information

清热药 - 概述 选药及配伍 : 1. 辨虚实 : 实热证 - 清热泻火 清营凉血 气血两清 虚热证 - 清热养阴透热, 或滋阴凉血除蒸 2. 里热兼表证 : 先解表后清里 ; 或表里双解 3. 里热兼积滞 : 配通腑泻下药 使用注意 : 脾胃虚弱, 食少便溏慎用 苦寒, 易化燥伤阴 - 热证伤阴或

清热药 - 概述 选药及配伍 : 1. 辨虚实 : 实热证 - 清热泻火 清营凉血 气血两清 虚热证 - 清热养阴透热, 或滋阴凉血除蒸 2. 里热兼表证 : 先解表后清里 ; 或表里双解 3. 里热兼积滞 : 配通腑泻下药 使用注意 : 脾胃虚弱, 食少便溏慎用 苦寒, 易化燥伤阴 - 热证伤阴或 清热药 - 概述 含义 : 以清解里热, 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 药性特点 : 寒凉, 沉降入里, 通过清热泻火 清湿热 凉血 解毒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 使里热得以清解 适应证 : 热病高热烦渴 湿热泻痢 湿热黄疸 痈肿疮毒 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肺 胃 心 肝等脏腑热证 1 清热药 - 概述 选药及配伍 : 1. 辨虚实 : 实热证 - 清热泻火 清营凉血 气血两清 虚热证 - 清热养阴透热, 或滋阴凉血除蒸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执业药师考试模拟试卷 珍藏版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一 最佳选择题 ( 共 40 题, 每题 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1. 素称 夏月之麻黄 的药物是 A. 羌活 B. 麻黄 C. 白芷 D. 香薷 E. 辛夷 2. 善治温病气分高热的药物是 A. 栀子 B. 黄连 C. 连翘 D. 芦根 E. 石膏 3. 下列药物中, 能够泻下 清肝 杀虫的药物是 A. 芒硝

More information

"hw001

hw001 上篇总论一 填空题 1. 五十二病方 普济方 2. 热者寒之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寒者热之 3. 方剂学的基本理论 ( 治法为主 ) 方剂的配伍规律 方剂的临床应用 4. 组方的依据 治法的具体体现 先有方剂后有治法 5. 引经 ; 调和 6. 药味增减的变化 ; 药量增减的变化 ; 剂型更换变化 7. 吸收快 迅速发挥药效 能根据病情变化而随证加减 8. 制作简便 吸收较快 节省药材 便于服用与携带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执业药师备考宝典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一 最佳选择题 ( 共 40 题, 每题 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1. 素称 夏月之麻黄 的药物是 A. 羌活 B. 麻黄 C. 白芷 D. 香薷 E. 辛夷 2. 善治温病气分高热的药物是 A. 栀子 B. 黄连 C. 连翘 D. 芦根 E. 石膏 3. 下列药物中, 能够泻下 清肝 杀虫的药物是 A. 芒硝 B. 大黄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十七期 谭杨 泻下药 概述性能特点 : 沉降之品, 归大肠经 分类 : 攻下药 大便秘结 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润下药 年老津枯 产后血虚 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 峻下逐水药 全身水肿 大腹胀满以及停饮 细目二攻下药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大黄功效 :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清利湿热 ( 超纲 ) 应用 : 1. 积滞便秘 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More information

环球卓越lj ^_^

环球卓越lj ^_^ 2016 执业药师 --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导读 第一章 章节内容药味分值占比 第二章清热药 58 第十七章补虚药 56 9 分 16%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33 5 分 15% 第一章解表药 26 4 分第四章祛风湿药 25 16% 第七章温里药 9 33% 3 分第八章理气药 20 15% 解表药 麻黄 : 发汗解表, 利水消肿, 宣肺平喘香薷 : 发汗解表,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执业药师备考宝典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答案及解析 一 最佳选择题 1.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性能特点 香薷微温, 辛散芳化, 入肺 胃 脾经 既发汗而解表, 又化湿和中而解暑, 还开宣肺气而利水消肿, 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 素称 夏月麻黄 2. 答案 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主治 石膏生用辛甘大寒, 入肺 胃经, 主以清泄, 兼以透解, 既善清泄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

More information

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 润燥止咳 桑杏汤 痰湿蕴肺 燥湿化痰, 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 & 三子养亲汤 内伤咳 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 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嗽 肝火犯肺 清肺泻肝, 顺气降火 黛蛤散 & 加减泻白散 肺阴亏耗 滋阴润肺, 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3 哮病 冷哮

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 润燥止咳 桑杏汤 痰湿蕴肺 燥湿化痰, 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 & 三子养亲汤 内伤咳 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 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嗽 肝火犯肺 清肺泻肝, 顺气降火 黛蛤散 & 加减泻白散 肺阴亏耗 滋阴润肺, 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3 哮病 冷哮 2018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内科学 一 肺系病 1 感冒 风寒束表 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 / 荆防败毒散 常人感 冒 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 银翘散 / 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虚体感 冒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2 咳嗽 外感咳 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 三拗汤 & 止嗽散 嗽 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桑菊饮 第 1 页共 31

More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2018 年 3 月第 13 卷第 3 期 755 病机有二 : 一 脾胃升降失司 ; 二 中焦寒热错杂 痞证为泻心汤治疗的主要证候, 因无有形实邪, 故痞证的特点为心下痞塞, 但满而不痛, 按之柔软无物, 故云 按之自濡, 但气痞耳 究其病机, 其痞满可由中气虚 邪热蕴结等证候要素组成

世界中医药 2018 年 3 月第 13 卷第 3 期 755 病机有二 : 一 脾胃升降失司 ; 二 中焦寒热错杂 痞证为泻心汤治疗的主要证候, 因无有形实邪, 故痞证的特点为心下痞塞, 但满而不痛, 按之柔软无物, 故云 按之自濡, 但气痞耳 究其病机, 其痞满可由中气虚 邪热蕴结等证候要素组成 754 泻心汤类方及其衍化方演化规律中的 方 - 证要素对应 思想探究 张鑫蕾王町囡孙燕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100029) 摘要泻心汤类方为治疗心下痞的一类方剂, 辛开苦降以平调寒热 恢复气机升降 方 - 证要素对应 是指 方剂要素 与 证候要素 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 属于临证组方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 是辨证论治临证组方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强调 理法方药 之间的逻辑关系, 组方药物靶向明确

More information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2018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8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与 2017 年考试大纲相比会有点小变化, 小编整理了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 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

More information

中药饮片与中药方剂编码规则 第2部分 中药方剂.doc

中药饮片与中药方剂编码规则 第2部分 中药方剂.doc ICS 11.120.10 C 25 SZJG 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 SZJG 38.2-2011 中药饮片与中药方剂编码规则 第 2 部分 : 中药方剂 2011-03 09 发布 2010 04-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编码原则...1 4 中药方剂编码规则...1 5 编码维护和管理...4 附录 A (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十六章 祛湿剂 定义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 具有化湿利水 通淋泄浊等作用, 用以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 统称祛湿剂 属 " 八法 " 中的 " 消法 " 适用于 水湿病证 分类 化湿和胃剂 清热祛湿剂 利水渗湿剂 温化寒湿剂 祛湿化浊剂 祛风胜湿剂 1 湿邪为病较为复杂, 祛湿之法亦种类繁多 1. 在外在上者 : 可微汗疏解以散之 2. 在内在下者 : 可芳香苦燥而化之, 或甘淡渗利以除之 3. 水湿雍盛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7 年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考前冲刺白皮书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目 录 第一篇 常用单味中药 第一章 解表药 4 第二章 清热药 5 第三章 泻下药 8 第四章 祛风湿药 9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10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10 第七章 温里药 11 第八章 理气药 12 第九章 消食药 13 第十章 驱虫药 13 第十一章 止血药 14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More information

头痛

头痛 头痛 Headache Dr Igor Micunovic Ph.D 概述 summary 定义 concept : 指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疾病 main complains as headache 分类 :classifications: 1 根据发病的缓急 : 急性 ( 二周内 ) 亚急性 ( 三个月内 ) 和慢性头痛 ( 三个月以上 );acutewithin 2 weeks, over 3

More information

ML

ML 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 方剂学笔记 主编韩旭华副主编韩霞杨雷 北京 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的一本, 结构概括为 两栏三框 :1 板书与教案栏 : 针对中医各种考试参照教材不一的情况, 本书与近 20 年来国家统编的枟方剂学枠五版 六版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等教材配套, 综合浓缩教材精华, 省去记录及相互参照时间, 使学习效率倍增 ;2 测试与考研栏 : 分析许多中医院校 研究院所历年考研专业课

More information

泻下剂 适应证 为有形实邪内结而设, 凡因燥屎内结 冷积不化 瘀血内停 宿食不消 结痰停饮 虫积之脘腹胀满 腹痛拒按 大便秘结或泻利 苔厚 脉沉实等属里实证者, 均可用泻下剂治疗 2

泻下剂 适应证 为有形实邪内结而设, 凡因燥屎内结 冷积不化 瘀血内停 宿食不消 结痰停饮 虫积之脘腹胀满 腹痛拒按 大便秘结或泻利 苔厚 脉沉实等属里实证者, 均可用泻下剂治疗 2 泻下剂 泻下剂 定义 :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 具有通便 泻热 攻积 逐水等作用, 用以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统称为泻下剂 1 泻下剂 适应证 为有形实邪内结而设, 凡因燥屎内结 冷积不化 瘀血内停 宿食不消 结痰停饮 虫积之脘腹胀满 腹痛拒按 大便秘结或泻利 苔厚 脉沉实等属里实证者, 均可用泻下剂治疗 2 泻下剂 分类 : 热结者, 当寒下 ; 寒结者, 当温下 ; 燥结者, 当润下 ; 水结者,

More information

莶草, 能祛风湿 利关节 解毒 ; 秦艽, 能祛风湿 活络止痛 退虚热 清湿热 木瓜, 能舒筋活络, 有化湿和胃之效以缓吐泻转筋, 尚可生津开胃以治消化不良 防己, 能祛风湿止痛 利水消肿 故本题选 D 11.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需分析各个药物的功效, 陈皮, 能理气 调中 燥湿 化痰 厚朴

莶草, 能祛风湿 利关节 解毒 ; 秦艽, 能祛风湿 活络止痛 退虚热 清湿热 木瓜, 能舒筋活络, 有化湿和胃之效以缓吐泻转筋, 尚可生津开胃以治消化不良 防己, 能祛风湿止痛 利水消肿 故本题选 D 11.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需分析各个药物的功效, 陈皮, 能理气 调中 燥湿 化痰 厚朴 参考答案及解析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1.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单味药的功效 麻黄发汗解表宜生用, 止咳平喘多炙用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B 2.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单味药的功效 紫苏的功效为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不具有祛风止痉的功效 故此题应该选 D 3.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单味药的功效 桑叶, 能疏风散热 清肺润燥 平肝明目 凉血止血 菊花,

More information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 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 品名 规格 处方成分 功效和适应证 用法用量 禁忌 注意事项 生产批号 有效期等内容 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 中成药无需煎煮, 可直接使用, 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 且体积小, 有特定的包装, 存贮 携带方便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 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 品名 规格 处方成分 功效和适应证 用法用量 禁忌 注意事项 生产批号 有效期等内容 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 中成药无需煎煮, 可直接使用, 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 且体积小, 有特定的包装, 存贮 携带方便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前言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 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以下简称 指导原则 ) 指导原则 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 ; 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 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 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 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 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

More information

目 录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3 第二部分 中医诊断学... 7 第三部分 中药学 第四部分 方剂学 第五部分 中医内科学... 19

目 录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3 第二部分 中医诊断学... 7 第三部分 中药学 第四部分 方剂学 第五部分 中医内科学... 19 中医类 中医学专业知识 目 录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3 第二部分 中医诊断学... 7 第三部分 中药学... 14 第四部分 方剂学... 15 第五部分 中医内科学... 19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知识点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一 ) 春秋战国至秦汉 形成时期 1. 战国时期著作 五十二病方 最早的医学著作 2. 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 3. 汉以前的 难经, 秦越人所著,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 中医常见病 ( 必背 )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 感冒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 润燥止咳桑杏汤 外 感 咳嗽 风燥伤肺疏风散寒, 润燥止咳杏苏散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 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More information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课程教案 教研室 : 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 : 方剂学专业 ( 层次 ): 72 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 :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 章节 : 总论 ( 第一 ~ 三章 ) 学时 : 2 学时 (90 分钟 )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媒体 第一章掌握并理解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 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熟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More information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11) 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 阳邪致病 B. 阳气偏盛 C. 阳气亏虚 D. 阴液亏虚 E. 寒湿郁久 (12)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 ) A. 经常畏冷 B. 不渴不饮 C. 恶心呕吐 D. 腹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11) 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 阳邪致病 B. 阳气偏盛 C. 阳气亏虚 D. 阴液亏虚 E. 寒湿郁久 (12)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 ) A. 经常畏冷 B. 不渴不饮 C. 恶心呕吐 D. 腹 第五章 八纲辨证 [ 能力测试题 ] 一 选择题 1.A 型题 (1) 下述哪种理解最正确 :( ) A. 皮肤的病变均是表证 B. 表证的病位不在脏腑 C. 内脏的病变均无表证 D. 表证的病位均在皮毛 E. 符合表证特征为表证 (2) 下述哪种理解最正确 :( ) A. 表证的病位一般在皮毛 B. 皮肤的病变一般属表证 C. 表证的定位也可在内脏 D. 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 E. 内脏的病不会出现表证

More information

12.) 12. 以下哪项不是芦根的功效 ( ) A. 清热泻 B. 生津 止呕 脓 C. 祛痰排 D. 滋阴降 13.) 13. 天花粉具有的功效是 ( ) A. 清热凉 热 B. 清利 C. 滋阴降 痰 D. 润燥化 14.) 14. 可清泄胃热 生津止渴, 尤多用于消渴病的药物是 ( ) A.

12.) 12. 以下哪项不是芦根的功效 ( ) A. 清热泻 B. 生津 止呕 脓 C. 祛痰排 D. 滋阴降 13.) 13. 天花粉具有的功效是 ( ) A. 清热凉 热 B. 清利 C. 滋阴降 痰 D. 润燥化 14.) 14. 可清泄胃热 生津止渴, 尤多用于消渴病的药物是 ( ) A. 清热药练习题 1.) 1. 气分实热亢盛, 壮热烦渴, 脉洪大, 宜首选 ( ) A. 天花粉 B. 石膏 C. 芦根 D. 竹叶 2.) 2. 石膏不具有的功效是 ( ) A. 清热泻 渴 B. 除烦止 燥 C. 滋阴润 D. 煅后外用收敛疮 3.) 3. 煅石膏主要用于 ( ) 疮 A. 口舌生 淫 B. 疹浸 痛 C. 咽喉肿 D. 疮痈红肿不溃 4.) 4. 既可用于肺热咳嗽, 又可用于阴虚燥咳的药物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ZW-新

Microsoft Word ZW-新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 年 12 月第 39 卷第 12 期 Int J Trad Chin Med, December 2017, Vol. 39, No.12 1097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候的现代文献研究 论著 黄正慧徐雯洁郭婧黄玉华 摘要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常见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 为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

More information

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讲授 实践 第 1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 2 章 中药的产地 采集与贮藏 第 3 章 中药的炮制 第 4 章 药性理论 第 5 章 中药的配伍 第 6 章 中药的

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讲授 实践 第 1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 2 章 中药的产地 采集与贮藏 第 3 章 中药的炮制 第 4 章 药性理论 第 5 章 中药的配伍 第 6 章 中药的 中药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4301788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2 学时 32 课程英文名称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制药工程 药物化学 二 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本课程是本科的专业方向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 功效 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

More information

和 解 剂

和 解 剂 解表药 概述 一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 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 称解表药, 又叫发表药 何谓表邪?--- 六淫之邪 ( 风 ) 何谓表证?--- 恶寒 发热 脉浮 风邪 1 风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 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 称为风邪 2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 轻扬开泄, 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 动 风为百病之长 性质 轻扬开泄 致病特点 病位在上 主要病症头痛 鼻塞 咽痒

More information

C. 胃阴虚证 D. 风湿热痹 E. 跌打损伤 答案 B 5. 既能燥湿健脾, 又祛风湿的药是 A. 苍术 B. 厚朴 C. 白术 D. 砂仁 E. 防风 答案 A 6. 泽泻的功效是 A. 利水渗湿, 止痒 B. 利水渗湿, 杀虫 C. 利水渗湿, 泄热 D. 利水渗湿, 安神 E. 利水渗湿,

C. 胃阴虚证 D. 风湿热痹 E. 跌打损伤 答案 B 5. 既能燥湿健脾, 又祛风湿的药是 A. 苍术 B. 厚朴 C. 白术 D. 砂仁 E. 防风 答案 A 6. 泽泻的功效是 A. 利水渗湿, 止痒 B. 利水渗湿, 杀虫 C. 利水渗湿, 泄热 D. 利水渗湿, 安神 E. 利水渗湿,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一 最佳选择题 ( 共 40 分, 每题一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1. 桑叶除疏散风热外, 又能 A. 凉血止血 B. 敛肺止咳 C. 利咽透疹 D. 清热解毒 E. 解肌退热 答案 A 2. 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口生津, 下能滋阴降火, 治疗实热虚热均可选用的是 A. 芦根 B. 栀子 C. 知母 D. 石膏 E. 竹叶 答案 C 3. 某男,40

More information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学重点学科 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学重点学科 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期 - 中成藥品質及安全檢測技術培訓班 中成药组方原则及方解 广东药科大学梁生旺 2016 年 9 月 30 日上午 方剂的分类 目 录 方剂的配伍目的 方剂的组方原则 方剂书写及结构介绍 实例 第一节方剂的分类 方剂分类法是研究古今成方的组成和临床运用规律的重要手段 历代医家对此进行过多种探讨和尝试, 主要以病症分类法 证候分类法 病因分类法 脏腑分类法 组成分类法 功效分类法 类方分类法 综合分类法等不同形式进行分类

More information

一解表药 ( 二 ) 辛温解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类的性能特点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3. 配伍与使用注意与使用注意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1. 麻黄 桂枝 紫苏 (2) 细辛的用量生姜 荆介 防风 (3)

一解表药 ( 二 ) 辛温解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类的性能特点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3. 配伍与使用注意与使用注意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1. 麻黄 桂枝 紫苏 (2) 细辛的用量生姜 荆介 防风 (3) 2018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专业知识二 2018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文都医考小编整理了与 2017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不同之处,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More information

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芍, 细辛配干姜 五味子的意义各药的药性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 2. 香薷 藁本 苍耳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子 辛夷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 3. 西河柳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

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芍, 细辛配干姜 五味子的意义各药的药性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 2. 香薷 藁本 苍耳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子 辛夷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 3. 西河柳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 2017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专业知识二 2017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小编整理了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More information

概述 1. 温病治则 2. 确立治法的依据 3. 确立温病治法的注意点 主要治法 2

概述 1. 温病治则 2. 确立治法的依据 3. 确立温病治法的注意点 主要治法 2 第六章温病的治疗 1 概述 1. 温病治则 2. 确立治法的依据 3. 确立温病治法的注意点 主要治法 2 1. 温病治则 卫气营血治则 : 叶天士 : 在卫汗之可也, 到气才可清气,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 直须凉血散血 三焦治则 : 吴鞠通 : 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 治中焦如衡, 非平不安, 治下焦如权, 非重不沉 3 2. 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 1 审查病邪性质 根据病邪的性质

More information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本科课程学习大纲 课程名 : 中医学 课程课时 : 72 学分 : 3.5 开课单位 : 中医学教研室 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编印 二〇一六年九月 一 课程简介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 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 中医学 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药学 方剂学 针灸经络学 腧穴学及针灸治疗学等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为一体, 选其精华部分向学生讲授 理论授课主要讲授阴阳五行学说

More information

邹月媚.tpf

邹月媚.tpf 第 38 卷第 5 期燕山大学学报 Vol. 38 No. 5 2014 年 9 月 JournalofYanshanUniversity Sept. 2014 文章编号 :1007-791X (2014) 05-0466-05 运用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探析 伤寒论 中 干姜的配伍规律 邹月媚 1 2,, 刘敏 * 3, 陈东光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More information

Slide 1

Slide 1 第二讲 一 辛凉解表银翘散 ; 桑菊饮 ; 柴葛解肌汤 ; * 升麻葛根汤 ; 二 解表止头痛 开鼻窍 * 川芎茶调散 * 苍耳子散 三 解表轻剂 : * 葱豉汤 四 理气解表 : * 香苏散 银翘散 ( 温病条辨 ) 组成 连翘 30g(9~15g) 银花 30g(9~15g) 苦桔梗 18g(3~6g) 薄荷 18g(3~6g)( 最后 5 分钟加入 ) 淡竹叶 12g(3~6g) 生甘草 15g(3~6g)

More information

( 二 ) 辛温解表药 3. 西河柳 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 异同 解 表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 二 ) 辛温解表药 3. 西河柳 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 异同 解 表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http://www.cyikao.com/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 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 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 中成药学 方剂学等内容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内科 ( 十一五 ) 目录 系病名页数 肺系 感冒 1 肺系 咳嗽 3 肺系 哮病 6 肺系 喘证 10 肺系 肺痈 13 肺系 肺痨 15 肺系 肺胀 17 肺系 肺痿 19 心系 心悸 20 心系 胸痹 23 心系 真心痛 26 心系 不寐 28 心系 健忘 30 心系 多寐 31 心系 癫证 32 心系 狂证 32 心系 痫病 34 心系 痴呆 36 心系 厥证 38 脾胃系 胃痛 40 脾胃系

More information

祛暑剂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素问 热论 云 :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1. 暑热直入气分, 心神被扰 : 身热 面赤 心烦 小便 短赤 舌红脉数等 ; 2. 暑易伤津耗气 : 口渴寒多 体倦少气等 ; 3. 暑多夹湿 : 胸闷, 或身体困重 小便不利,

祛暑剂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素问 热论 云 :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1. 暑热直入气分, 心神被扰 : 身热 面赤 心烦 小便 短赤 舌红脉数等 ; 2. 暑易伤津耗气 : 口渴寒多 体倦少气等 ; 3. 暑多夹湿 : 胸闷, 或身体困重 小便不利, 第五章祛暑剂 定义 凡以祛暑清热药或祛暑化湿药为主组成, 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 用以治疗暑病的方剂, 统称 祛暑剂 属于 八法 中的 清法 分类分类 祛暑解表剂 祛暑利湿剂 祛暑益气剂 治法治法 祛暑清热 益气养阴 1 祛暑剂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素问 热论 云 :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1. 暑热直入气分, 心神被扰 : 身热 面赤 心烦 小便 短赤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