С¶ùÐÄÂÉʧ³£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С¶ùÐÄÂÉʧ³£"

Transcription

1 疾病名 小儿心律失常 英文名 pediatric arrhythmia 缩写 别名 pediatric cardiac arrhythmia;pediatric cardiac dysrhythmia; 小儿心律紊乱 ; 小儿心率不齐 ICD 号 I49.8 概述 心律失常的发展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密切相关 正常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 通过心脏传导系统, 按一定的频率 顺序及速度播散, 使心脏进行收缩和舒张活动, 称为正常窦性心律 ; 如果心脏激动的形成 频率或传导不正常, 均可形成心律失常 (arrhythmia) 流行病学 近年来, 由于心电图检查的广泛应用, 诊断技术的改进, 心脏监护的推广以及心内手术的发展, 小儿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及诊断率均明显增高 病因 1. 心律失常的解剖生理基础 (1) 心肌细胞的生理性能 : 心肌细胞具有两种 : 一种是工作心肌细胞, 具有收缩功能 ; 另一种是心脏传导系统, 包括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交接区 房室束 ( 希氏束 ) 左右束支及浦顷野纤维( 图 1) 心脏传导系统有形成心脏激动的功能, 即自律性 两种心肌细胞均有接受及传播心脏激动的功能, 分别称为应激性及传导性 工作心肌细胞在生理情况下无自律性, 但在病理条件下, 也可形成激动 心肌的自律性 应激性及传导性的改变, 均可导致心律失常

2 1 自律性 : 自律性来源于心脏传导系统的起搏细胞, 其电生理特性与一般心肌细胞不同, 静息电位不稳定, 发生自动缓慢除极, 一旦达到阈电位, 即可发生自发的除极过程而产生激动 正常情况下, 窦房结产生激动的频率最高, 控制整个心脏活动, 为心脏的起搏点, 形成窦性心律 当窦房结起搏功能发生障碍时, 则下一级的传导系统, 通常是交接区可代替窦房结作为心脏的起搏点, 以维持心脏收缩和舒张活动, 形成逸搏或逸搏心律 如窦房结以外的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 超过了窦房结而控制部分或整个心脏活动, 即形成过早搏动或异位心动过速 近年来心肌电生理的研究, 房室交接区自上而下可分为 3 部分 : 房结区 结区及结束区 结区无自律性 2 应激性 : 心肌对一定强度的刺激能引起反应, 表现为电活动及机械性收缩 心肌在接受刺激后其应激性发生一系列变化, 在一次激动之后, 对接踵而来的刺激不产生反应, 此期称为不应期 在不应期的初始阶段, 不产生任何反应, 称绝对不应期, 其后一段很短的间期内, 只有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微弱的反应, 称相对不应期 心脏不同部位的不应期长短不一, 房室结区最长, 心室肌次之, 心房最短, 右束支较左束支长 正常情况下, 心室肌的不应期大致相当

3 于心电图中的 Q-T 间期,T 波顶峰之前为绝对不应期, 其后为相对不应期 心率愈慢, 不应期愈长, 心率愈快, 不应期愈短 于心室相对不应期开始, 大约相当于 T 波顶峰, 其应激性可异常增强, 较弱的刺激可导致很强的反应, 称为易损期 如室性过早搏动发生在 T 波顶峰, 易引起室性心动过速 在不应期之后的一段很短时间为超常期, 此期发生反应所需阈电位较低 3 传导性 : 心肌可将冲动传导到邻近组织 心脏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不同, 房室交接区最慢为 50~200mm/s, 浦顷野纤维最快 4000mm/s, 房室束 1000~ 1500mm/s, 心室肌 300~400mm/s 心肌的传导性与应激性密切关联, 在心肌的绝对不应期中传导中断, 在相对不应期传导速度明显减慢, 这种生理现象称干扰 不应期异常延长, 则发生传导阻滞 (2)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是各种离子在细胞内外分布不同和转运造成的 在静息时,K 离子浓度在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而 Na 离子则相反 带正电的 K 离子向细胞外渗出, 而带负电的蛋白质和 C1 离子被留在细胞内 因而形成细胞膜内带负电, 细胞膜外带正电的极化状态 多数心肌细胞膜内外电位差为 -80~-90mV, 称为膜静息电位 当心肌细胞应激时, 极化状态转入除极过程, 膜电位减低 ( 按绝对数值计算, 即负值变小 ), 一旦降到阈电位水平即触发动作电位而激动 心肌细胞膜有不同离子的各自通道, 在激动过程中通道开闭, 形成离子转运 将微电极插入心肌细胞内, 在心肌细胞激动过程中可记录到动作电位曲线 按曲线变化的顺序可分为 5 个相, 以心室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曲线 ( 图 2) 为例

4 10 相 ( 除极化期 ): 膜电位 -90mV 减低至 -60mV( 阈电位 ) 时, 膜的钠通道 ( 快通道 ) 开放,Na 快速涌入细胞, 细胞内负电位迅速消失, 并转 20mV, 除极曲线迅速上升 钠通道开放 1~2ms 后即关闭 21 相 ( 快速复极期 ):0 相结束前, 膜电位达 0mV 时, 氯通道开放,Cl 迅速内流及 K 外流引起复极, 膜电位降低, 曲线较快下降 32 相 ( 缓慢复极期 ): 钙通道 ( 慢通道 ) 开放, 有缓慢的 Ca Na 内流和缓慢 K 外流, 膜电位较持久地保留在 0mV, 形成曲线平台 随后钙通道关闭 43 相 ( 终末复极期 ): 钾通道开放, 大量 K 从细胞内向外流, 膜电位迅速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曲线迅速下降, 心肌细胞恢复到极化状态 从 0 相开始到 3 相结束的过程称为动作电位时程, 共约 300~500ms 54 相 ( 静息期 ): 细胞膜上的离子泵 (Na K -ATP 酶 ) 主动运转, 排出 Na Ca 而摄入 K, 使细胞内外各种离子浓度恢复到激动前的水平, 曲线维持在一水平线上, 亦称电舒张期 上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曲线各相与常规体表心电图对照, 则 QRS 波相当于 0 相,J 点相当于 1 相,ST 段相当于 2 相,T 波相当于 3 相,Q-T 间期相当于动作电位时程 在窦房结和房室结区有自律性的心肌细胞中,4 相尚有 K 的缓慢流出和 Ca Na 的缓慢流入, 当 K 流出减少时, 电舒张期电位水平逐渐减低, 曲线逐渐上升, 形成一个坡度, 称为舒张期自动除极化 当达到阈电位水平可触发新的动作电位, 是这类心肌细胞自律性的电生理基础 窦房结和房室

5 交接区细胞静息电位低, 为 -40~-70mV, 当除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 (-30~-40mV) 时, 只有钙通道开放,Ca 缓慢流入细胞内, 除极缓慢, 因此 0 相曲线上升速度慢, 而振幅小,1 相 2 相界限不清, 激动传导也慢, 易发生传导阻滞, 但自律性高, 称为慢反应细胞 ( 图 3) 心房肌细胞和浦顷野细胞的动作电位曲线和心室肌相同, 膜静息电位约为 -90mV, 阈电位 -60~-70mV,0 相快通道开放, 大量 Na 迅速流入细胞内, 除极快速, 故 0 相上升速度快而振幅大, 激动传导快, 不易发生传导阻滞, 但自律性很低, 称为快反应细胞 (3) 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肌生理功能的影响 : 心脏的神经调节主要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 1 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 A. 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 使其激动形成减慢甚至暂停, 对房室交接区的抑制作用较轻 B. 延长房室交界区的不应期, 缩短心房的不应期 C. 使房室交接区的传导减慢, 心房传导加快 2 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的作用 : 与迷走神经相反 : A. 提高窦房结的自律性, 使其发放激动的频率增加 B. 对房室交接区及束支的自律性也有加强作用 C. 使心肌的不应期缩短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缺氧及儿茶酚胺等均可影响心肌电生理功能 低钾血症, 缺氧及肾上腺素增多时, 引起心肌自律性增强 ; 而高钾血症 低温的

6 作用则相反 低钾血症 低钙血症时心肌应激性及传导性均增高, 而高钾血症时则应激性及传导性均减弱 2. 心律失常的病因及诱因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中如三尖瓣下移常易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 如房性过早搏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大血管错位常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房间隔缺损常发生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等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可后遗严重心律失常, 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心动过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后天性心脏病中以风湿性心脏炎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感染性心肌炎最多见 长 Q-T 综合征及二尖瓣脱垂常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由于心律失常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可导致心力衰竭 休克 晕厥以及脑栓塞等而使原有心脏病加重 心脏以外的原因引起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有电解质紊乱 药物反应或中毒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自主神经失调及情绪激动等 在电解质紊乱中以低钾血症 低镁血症及高钾血症最常见 ; 在药物反应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中以洋地黄类制剂中毒最为重要, 在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时更易诱发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有致心律失常副作用 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出血也可发生心律失常 心脏手术 心导管检查及麻醉过程中常有心律失常 新生儿及婴儿早期心律失常可与母妊娠期疾病 用药及分娩合并症有关, 患有全身性红斑狼疮病的母亲, 其新生儿多有房室传导阻滞 婴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 有些心律失常, 尤其是期前收缩常找不到明显的原因 新生儿心脏传导系统未发育成熟, 至 2 岁时始完善 新生儿期窦房结的起搏细胞结构原始, 窦房结动脉搏动弱不能调节窦房结激动的发放, 故窦性心律波动范围大 另外, 房室结区在塑形过程中, 自律性增高, 传导功能不均一, 以及残留的束室副束 (Mahaim 束 ), 均易导致室上性期前收缩及心动过速, 可随年龄增长而自愈 发病机制 1. 心律失常的分类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因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 (1) 激动形成失常 : 可分为两类 : 窦性心律失常及异位心律 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 游走心律及窦性静止 异位心律指激动发自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 如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激动传导受阻, 次级起搏点发出激动, 防止心脏停搏, 称为被动异位心律, 发生 1~2 次

7 者称逸搏,3 次以上者为逸搏心律 如次级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 发出激动的频率超过窦房结的频率, 抢先一步在窦房结之前发出激动, 称为主动性异位心律, 发生 1~2 次者称为过早搏动, 连续 3 次以上者称心动过速, 其频率更快而有规律者称扑动, 更迅速而无规律者称颤动 异位心律根据起搏点的不同, 可分为房性 交接性及室性 (2) 激动传导失常 : 由于生理不应期所引起的传导失常称为干扰, 最常发生在房室交接区, 如果连续多次激动都在房室交接区发生干扰称为干扰性房室分离 病理性传导阻滞可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 心房内 交接区及心室内, 分别称为窦房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 当激动通过房室旁路使部分心室先激动, 称为预激综合征, 此属于传导途径异常 (3) 激动形成和传导失常并存 : 如并行心律, 异位心律伴外传阻滞等 小儿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居首位, 其次为窦性心律不齐, 仅此两项占心律失常心电图的 78.6%, 两者多数为生理现象 北京儿童医院心电图室 1969~1974 年检出心律失常 1039 份共有各种心律失常 1196 例 ( 不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律不齐 ), 比较各种心律失常发病的百分比 ( 表 1), 可见过早搏动 ( 期前收缩 ) 的发病最高, 其中室性最多, 房室传导阻滞次之, 以一度多见 小儿心律失常发病数与成人不同之处, 主要是心房颤动较成人显著减少, 只占 0.6%, 而成人心房颤动仅次于室性期前收缩, 居第 2 位

8 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主要由于折返现象引起 即冲动在传导过程中, 某一局部发生传导延缓或单向阻滞, 从而通过另一部分正常心肌, 形成一次正常激动 ; 接着发生传导阻滞的心肌逐渐恢复应激性, 使激动能通过它 此时, 如果先激动的心肌已脱离不应期, 又可以产生第 2 次激动, 即为折返现象 单个折返引起期前收缩, 连续折返引起心动过速 自律性增高也可导致快速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舒张期膜电位减小 阈电位增高或 4 相自动除极化速度加快, 均可引起自律性增高 产生异位心动过速的机制还有触发活动, 激动由一个正常动作电位所触发 在一次正常除极之后发生, 又称后除极 2. 心律失常发病机制 (1) 激动起源失常 : 心脏内许多部位均有自律细胞, 具有自律性, 其电生理基础是 4 相舒张期自动除极化活动 正常时窦房结自律性最强, 发放冲动的频率最快, 以下依次为心房特殊传导组织 交界区 希氏束 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由于窦房结舒张期自动除极化速度最快, 较早达到阈电位而发放冲动, 并传导到心脏各处, 其他部位的起搏细胞在膜电位上升到阈值前已被窦房结传来的冲动提前激动, 因此其自律性被抑制 当心肌发生病变, 如损伤 缺血 缺氧等, 使窦房结受到抑制, 则其下方的自律细胞被迫发放冲动, 这是一种保护性机制, 可产生逸搏或逸搏心律 若病变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异常增高, 发放冲

9 动的频率加快, 超过窦房结, 则产生主动性异位节律 发生 1 次或连续两次者为期前收缩,3 次或 3 次以上者为心动过速, 异位搏动连续发生而频率更快但规则者为扑动, 不规则者为颤动 (2) 激动传导失常 : 1 传导阻滞 : 心脏的激动若不能按正常的速度和顺序到达各部位则为传导失常, 又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前者指激动在传导过程中适逢传导系统的绝对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 在遇到绝对不应期时激动不能下传, 遇到相对不应期时传导变慢, 也称干扰 干扰最常发生的部位是房室交界区, 如果连续 3 次以上在房室交界处发生干扰, 则称干扰性房室分离 病理性传导失常是由于传导系统的器质性改变, 不应期病理性延长所产生的传导障碍, 亦称病理性传导阻滞 大部分缓慢心律失常即由此所产生 2 折返 : 折返是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的常见机制, 尤其多见于预激综合征 完成折返的条件是 : 单向阻滞区 ; 传导减慢 ; 折返激动前方心肌较快地恢复了应激性 这样激动在单向阻滞区近端前传导受阻, 便经另一径路下传, 然后通过单向阻滞区逆传, 此时如原兴奋部位已脱离不应期, 激动便可重新进入环路, 如此重复循环而产生折返心律 ( 图 4) (3) 激动起源失常伴传导失常 : 属于此类的有并行心律 反复心律 异位心 律合并传出阻滞等

10 1 并行心律 : 并行心律 (parasystole) 是指心脏内除窦性起搏点外, 还存在着另一个经常活动着的异位起搏点 ; 异位起搏点的周围有传入性阻滞的保护, 使窦性冲动呈完全性传入阻滞, 它能按本身的频率发生激动而不受正常窦性激动的影响, 为此两个起搏点并列发出激动 在异位起搏点无传出阻滞的情况下, 只要周围心肌不处于不应期, 即可外传, 便形成一次异位性期前收缩, 亦可形成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并行心律性期前收缩的特点是配对时间不等, 常有融合波, 长异位搏动间期是短异位搏动间期的简单倍数 2 心室晚电位 : 心室晚电位 (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 是心室某部小块心肌中在舒张期内有延迟出现的碎裂电活动 (delayed fractionated electrical activity); 这些碎裂电活动一般出现在 ST 段内, 故称为心室晚电位 其特征是低振幅 高频的多形性尖波, 尖波之间有时有等电位线 心室晚电位的出现说明在小块心肌中互相隔离的各个肌束存在着不同步的电活动, 由于不同步的电活动, 就有可能为折返激动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也可能是由于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太少, 使之发生缓慢传导, 为折返激动提供了重要因素 因此, 它不但可以产生期前收缩, 往往还可以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1. 病史心律失常时由于心率过快 过慢以及房室收缩不协调等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视心脏是否正常及心脏代偿功能如何而定 常见的症状有心悸 乏力 头昏, 严重的可发生晕厥 休克 心力衰竭 婴儿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 拒食 呕吐 嗜睡等 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患儿常有反复发作的历史 2. 物理诊断正常窦性心律婴儿 100~140 次 /min,1~6 岁 80~120 次 /min,6 岁以上 60~100 次 /min 根据心脏听诊及脉搏的节律及频率, 可初步做出以下判断 : (1) 心率快而齐者 : 窦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伴 1 1 或 2 1 房室传导 (2) 心率快而不齐者 :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伴有不规则的房室传导 窦性心动过速伴有过早搏动 (3) 心率慢而齐 : 窦性心动过缓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1 (4) 心率慢而不齐者 : 安性心动过缓及不齐 窦性心动过缓伴有过早搏动 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5) 心率正常而不齐者 : 窦性心律不齐 频发性过早搏动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有些心律失常可出现心音的改变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 第 1 心音常减弱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第 1 心音加强 心房颤动时心音强弱不一,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第 1 心音有时很响称为 大炮音 试用刺激颈动脉窦的方法可协助鉴别快速性心律失常 令患儿平卧 侧颈, 首先在胸锁乳突肌前触及颈动脉的搏动, 在下颌角水平的搏动点向颈椎方向按压和按摩, 先按右侧, 约 5~15s, 同时监听心率, 如心率无变化, 可换按左侧, 但不可同时按压两侧 窦性心动过速经按压颈动脉窦可使心率轻度减慢, 但放松后即恢复原有心率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则可终止发作或毫无改变 ; 心房扑动在刺激颈动脉后加重房室传导阻滞, 故心率可减为原有的 1/2 并发症 心力衰竭 休克 晕厥以及脑栓塞等 实验室检查 视引发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而不同, 应常规检查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 检查甲状腺功能 肾功能情况 ; 检查血沉 抗 O 免疫功能和心肌酶谱等等 其他辅助检查 1.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 首先在心电图各导联中找出一个 P 波比较明显的导联, 测量 P-P 间隔, 决定心房率 观察 P 波的规律 P 波的形态是否正常,P-P 间隔是否一致, 找出形态异常者 过早发生者 过缓者 窦房阻滞或停搏 其次了解 QRS 波的规律及形态 QRS 时间不宽, 形态正常, 说明激动起源于房室束分支以上, 来自窦房结 心房或交接区, 统称为室上性 ; 如 QRS 增宽, 形态奇异, 则来自房室束分支以下为室性 测量 R-R 间隔是否相等, 找出过早搏动或逸搏 然后分析 P 波与 QRS 波的关系, 每一个 P 波之后, 是否均跟随 QRS 波,P-R 间期是否固定 通过以上心电图分析确定主要节律, 是窦性心律或异位心律 异位心律应了解是主动性抑或被动性, 来自心

12 房 交接区或心室 同时注意是否有干扰或传导阻滞等 在分析心电图时尚须注意有无基线不稳等, 以免将伪差误认为心律失常 对复杂的心律失常, 应选择 P 波较明显的导联作较长的描记 一般选用 Ⅱ 或 avf 导联同步描记, 便于分析 P 波的规律及形态 如常规心电图导联描记 P 波均不明显, 可加描记 S 或 CR 导联, 以显示 P 波 前者负极 ( 红色 ) 置于胸骨柄, 正极 ( 黄色 ) 置于胸骨右缘第 5 肋间, 将导联选择钮拨至 Ⅰ 导联位置描记 ; 后者将负极 ( 红色 ) 置于右前臂, 正极 ( 黄色 ) 置于胸骨右缘第 4 肋间, 也取 Ⅰ 导联位置描记 ( 图 5) 2. 24h 动态心电图又称 Holter 监测, 是一种在活动情况下连续 24~72h 记录心电图的方法, 可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及观察药物治疗效果 曾报道常规心电图正常的 62 例患者, 经 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30 例 (48%) 发现有各种心律失常 患有心悸 头晕 晕厥等与心律失常有关症状的患者, 常规心电图未发现心律失常, 如以动态心电图监测 24h, 可能检出频发期前收缩 阵发性心动过速 间歇出现的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还可进行定量分析, 确定异常心律出现的次数 ; 各种期前收缩的总数及占 24h 内全部心搏的百分比 ; 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次数 ; 以及每次持续的心搏数 此外, 还可以发现无症状的心律失常 ; 观察自觉症状与心律失

13 常的关系 ; 以及心律失常是否因活动而诱发或于安静中出现 儿科多用于以下情况 : (1) 预防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 : 曾报道大动脉错位术后 11 例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7 例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及时应用起搏器治疗可预防术后猝死 (2) 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通过动态心电图可证实存在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室上性心动过速, 从而避免窦房结功能检查 (3) 寻找晕厥原因 : 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均可引起晕厥, 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 发现 10%~25% 系心律失常引起 (4)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的疗效 : 室性期前收缩自身变异很大, 常规心电图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一般认为通过 24h 动态心电图检查, 服药后室性期前收缩较用药前减少 50% 以上为有效, 达 90% 以上为显效 此外尚可指导合理投药时间 剂量等 (5) 检查起搏器故障 : 起搏器发生间歇性功能障碍, 需动态心电图监测才能发现 不同年龄健康儿童 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如表 2, 供参考 3. 运动心电图运动可诱发安静时未能出现的心律失常, 或使静息时的心律失常加重 一般用亚极量运动试验, 运动后心率增快达 170 次 /min 运动试验常用于下列心律失常的诊断 : (1) 检查窦房结功能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即使安静时心率不慢, 但运动后心率不能增加到正常水平

14 (2) 评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 :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运动后心室率提高低于 10 次 /min, 提示阻滞部位在房室束以下 ; 如运动诱发室性期前收缩, 则为发生晕厥的征兆, 均需用起搏器治疗 (3) 评价室性期前收缩的性质 : 心脏正常, 安静时出现频发 单源室性期前收缩, 运动后随心率增快而消失, 运动停止后又立即出现, 并可较运动前增多, 这种期前收缩为良性, 无需用抗心律失常药 相反, 随心率增加, 期前收缩频繁出现, 或呈多形性为病理期前收缩, 应及时治疗 (4) 诊断长 Q-T 综合征 : 安静时 Q-T 间期正常的患者, 运动后可致 Q-T 间期明显延长, 并有 T 波畸形 有时运动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 引起晕厥, 应加注意 4. 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食管下端贴近左房, 故该方法为间接左房调搏 近年儿科已广泛应用于心脏电生理检查 临床应用于下列情况 : (1) 检查窦房结功能 : 可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 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及窦房传导时间 儿童正常值分别为 913.3ms±139.7ms,247.7ms±51.3ms 及 102.5ms±18.6ms (2) 评价房室传导功能 : 可测定文氏阻滞点 2 1 阻滞点 房室功能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3) 检测房室结双径路 : 正常儿童 23.6% 存在房室结双径路 (4) 研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折返机制 : 经食管心房调搏可诱发窦房结 房内 房室交接区及房室旁路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同步描记食管心电图及 V 导联心电图, 可分辨 P 波形态 心房激动顺序, 测定 RP PR 间期及房室传导曲线, 明确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不同折返机制, 并选择有效的药物治疗 (5) 对预激综合征可进行以下检查 : 检出房室旁道, 确诊隐性预激综合征 ; 测定旁道不应期, 初筛高危患者 儿童旁道不应期 <220ms 者, 房颤发生率高时, 易致室颤, 为高危患者 (6) 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 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方法 (7) 研究药效 : 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作用, 并观察疗效 5. 希氏束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系创伤性检查 希氏束电图是房室束激动产生的电位图 采用电极导管经静脉插入右心腔, 直接接触房室束, 记录其激动电波, 即为希氏束电图

15 (1) 各间期的意义 : 希氏束电图各间期的意义及测定如下 ( 图 6): 1P-A 间期 : 从体表心电图 P 波的开始时相至希氏束电图 A 波的高大转折波的起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P-A 间期, 反映激动从右房上部至右房下部靠近房室结处的传导时间, 正常值为 20~40ms 2A-H 间期 : 从 A 波的高大转折波的起点至 H 波的起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A-H 间期, 反映激动从右心房下部靠近房室结至希氏束的传导时间 正常值为 60~ 140ms 3H 波 : 为狭窄的双向或三向波, 历时 20ms, 反映希氏束内传导时间 4H-V 间期 : 从 H 波起点至 V 波或体表心电图 QRS 波起点之间的距离, 称为 H-V 间期, 反映激动自希氏束经房室束分支 浦顷野纤维至心室肌的传导时间, 正常值为 35~55ms,H-V 间期即为希浦系传导时间 (2) 希氏束电图用于 :

16 1 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位置 根据希氏束电图特征将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位诊断分为希氏束以上 ( 主要房室结水平 ) 希氏束内和希氏束以下三类 2 判断异位搏动和异位心律的起源 3 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和室性心动过速 6. 心内电生理检查采用电极导管插入心腔内记录和 ( 或 ) 刺激心脏不同部位, 进行电生理研究 可判断传导阻滞的精确位置和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 目前多用于结合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与其发生机制的确切诊断 心内电生理检查的适应证为 : (1) 明确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 了解折返环路 异常旁路或自律病灶, 有利于治疗 房室折返及房室结折返型室上性心动过速 折返引起的心房扑动 异位性房性心动过速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均可采用射频消融治愈 (2) 评估猝死或严重心律失常的高危患儿 : 先心病术后数年发生猝死, 多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引起 如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康复良好, 血流动力学检查正常, 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 易发生猝死, 应用药物及时治疗 (3) 评估预激综合征的高危患者 : 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 220ms, 或发生房颤时, 心室率达 200 次 /min 以上, 可预示猝死或心脏骤停事件 (4) 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 : 经心内电生理检查, 可能提示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 从而指导特异治疗 (5) 研究抗心律失常药 : 研究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作用并观察疗效 心内电生理检查虽然相对安全, 但实验室应有一切急救药物及设备, 包括心肺复苏 电除颤器等, 以防不测 诊断 心律失常主要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定诊断, 但大部分病例通过病史及物理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 1. 心律失常分类心律失常可根据生理学基础或解剖学基础进行分类 临床上多用的是两种分类方法相结合, 将心律失常按电生理特点分为 :1 激动起源异常 ;2 传导失常 ;3 激动起源异常伴传导失常 然后再根据心律失常发生

17 的区域指明心律失常的部位 如期前收缩或心动过速可分为房性 交界性或室性 ; 传导阻滞可分为窦房间 房室间 束支或心室内的传导阻滞 (1) 窦性心律失常 : 激动起源于窦房结, 但激动传导速度在正常范围之外, 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 游走节律 窦性静止 (2) 异位节律 : 窦房结以外发出的激动引起的心脏搏动, 称为异位节律 ; 可分为两大类 :1 逸搏或逸搏心律 ;2 期前收缩以及由期前收缩或快速异位激动引起的心动过速 扑动和颤动 (3) 传导阻滞 : 心脏传导阻滞可为暂时性 间歇性或永久性 根据传导阻滞发生的部位, 可将其分为窦房间 心房内 房室间 心室内 ( 包括束支 ) 传导阻滞 2. 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分析方法心电图对诊断心律失常有重要意义, 往往起决定性的确诊作用, 但有些心律失常较复杂或为几种类型心律失常夹杂在一起, 给诊断带来困难 因此, 分析心律失常心电图必须按一定规律循序渐进, 必要时需借助于梯形图进行分析 (1) 心电图分析方法 : 1P 波 : 在常规导联中首先确定有无 P 波, 然后根据 P 波的形态 方向 速率及其规律性以及与 QRS 波群的关系, 判断激动的来源 窦性 P 波呈钝圆形, 在 Ⅰ,Ⅱ,aVF,V 导联中直立,aVR 导联中倒置,V 导联中双向 速率随年龄而不同, 每分钟心率的正常范围如下 :1 岁以下 110~150 次,1~3 岁 90~130 次,3~6 岁 80~120 次,6 岁以上 60~100 次 2P-R 间期 : 随年龄和心率相应变化, 年龄越小, 心率越快,P-R 间期越短 最短为 0.08s, 最长为 0.18s 3QRS 波群 : 分析 QRS 波群的形态和间期, 有助于确定心室冲动形成的部位及心室内的兴奋过程 如果 QRS 波群的形态与时限均属正常, 则可确定为室上性激动下传, 若 QRS 波群宽大畸形, 则可能为心室自身节律, 束支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室上性激动的心室差异性传导或预激综合征等 然后再进一步分析 QRS 波群是间断发生或连续发生, 它与 P 波的关系以及 P-R 间期的情况, 以此来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2) 梯形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 在分析较复杂的心律失常时, 根据心电图特点, 用图解方式说明激动起源和传导过程而绘制出的图形称梯形图 梯

18 形图是有横线 垂直线和斜线绘制的线条示意图 通常用三行, 自上而下依次代表心房 (A), 房室交界处 (A-V) 和心室 (V), 在 A 行和 V 行中的垂直线分别对准 P 波和 QRS 波群的起始部, 在 A-V 行内的斜线表示冲动在房室交界处内的传导过程, 向右下的斜线表示冲动向前传导, 向右上的斜线表示冲动的逆向传导, 黑点表示激动的起源, 表示传导受阻 在分析复杂心律失常时, 有时需显示窦房传导关系, 此时需在 A 行之上增加 S 行,S 与 A 行之间为 S-A 需显示激动在心室内传导情况时, 在 V 行之下增加 E-V 行和 E 行 ( 图 7) 鉴别诊断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鉴别, 详见上述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中所述 治疗 1. 一般治疗原则首先要了解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 治疗上方能有的放矢 同一性质的心律失常可由不同病因引起,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因患者具体情况而不同, 而且病情发展的趋势个体差异大, 绝不能单纯根据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进行治疗 处理心律失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明确心律失常的性质 : 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治疗不同, 偶发性期前收缩无需治疗, 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发生心力衰竭或发展为心室颤动则需紧急处理

19 (2) 查明病因和诱因并及时纠正 : 在明确心律失常性质的同时, 应通过病史 体检及其他有关实验室资料的分析, 了解发生心律失常的病因及诱因 心律失常为心脏病的常见症状, 但也可由于一些心外因素所引起, 如感染 洋地黄等药物中毒 过多应用儿茶酚胺药物 低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低氧血症及心导管检查等 单纯治疗这些病因, 心律失常即可消除 风湿热发生期前收缩或房室传导阻滞, 经用抗风湿药治疗后, 心律失常可随风湿热的控制而消除 虽然, 有些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找不到明确的病因, 心脏检查正常, 此类心律失常预后较好, 不一定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有时不适当的治疗反而加重病儿的思想负担 使症状加重, 或发生严重的副作用, 应做好解释工作, 并定期随访 新生儿期及婴儿期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尚未完善, 易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 室上性心动过速, 往往可以自愈 (3) 了解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同一类型的心律失常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因患儿基本情况而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在健康的年长儿往往只有头晕 心慌等症状, 如发生在婴儿或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 则常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因此, 应全面观察患者情况, 如面色 呼吸 血压 肺部啰音 肝脏大小及有无水肿等 心律失常引起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者应及时治疗 (4) 了解抗心律失常药 : 如药理作用 用法 剂量 药效出现时间 维持时间 适应证以及副作用, 才能合理使用, 恰到好处 (5) 注意及时对症治疗 : 如给氧 纠正酸碱平衡 升压 控制心力衰竭及抗感染等 (6) 严重心律失常 : 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等, 病情重, 变化快, 应监测心电图, 密切观察变化, 并做好急救准备 如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电击复律及人工心脏起搏器等 2.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1) 抗心律失常药 : 这类药物均能抑制心肌的自律性, 对传导性及应激性的影响则程度不同 抗心律失常药狭义上讲只包括这类药, 主要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 1 分类 : 根据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可分为 4 类 ( 表 3)

20 A.Ⅰ 类为钠通道阻滞药 : 按对 0 相除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的程度,Ⅰ 类药可分为 3 组 :ⅠA ⅠB 及 ⅠC ⅠA 对 0 相抑制及传导减慢的作用为中度, 并使复极延长, 如奎尼丁等 ;ⅠB 对 0 相抑制作用弱, 并缩短复极, 如利多卡因等 ;ⅠC 对 0 相抑制及减慢传导作用均强, 对复极影响甚微, 如普罗帕酮 ( 心律平 ) 等 Ⅰ 类药抑制钠离子内流, 降低 0 相上升速度及幅度, 从而减慢传导, 延长有效不应期, 并降低 4 相坡度, 故可抑制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 并终止折返, 对室上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均有效 B.Ⅱ 类为 B 阻滞药 : 抑制心肌细胞对肾上腺素激动药的应激作用, 高浓度也有抑制钠通道作用, 从而减慢 4 相上升速度, 抑制心肌细胞自律性, 并有减慢传导及延长有效不应期的作用, 使折返现象中断 因此可消除自律性增高和折返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 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区的作用较为明显, 如普萘洛尔 ( 心得安 ) 等 C.Ⅲ 类药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 使心房 心室 房室交界区 希 - 浦系统及房室旁路的有效不应期延长, 有很强的阻断折返作用, 对室上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均有效, 如胺碘酮, 索他洛尔等 D.Ⅳ 类药为钙通道阻滞药 : 以维拉帕米 ( 异搏停 ) 为代表, 可阻滞钙通道, 降低窦房结 房室交接区动作电位 4 相坡度, 抑制其自律性, 并可减慢传导速度, 延长有效不应期, 用于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21 2 副作用 : 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往往要求能迅速见效, 而抗心律失常药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常较接近, 因此临床医生应熟悉这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 表 4), 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 有助于提高疗效, 减少副作用 除 ⅠB 类药外, 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抑制心肌功能, 快速心律失常并发心力衰竭 休克或严重传导阻滞时应禁用或慎用 近年来对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引起重视, 其发生率为 6%~36%, 导致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出现新的快速心律失常 以下情况应考虑为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 : A. 用药后出现的心律失常 : 用药后出现用药前不存在的或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并能排除其他因素 B. 用药后心律失常加重 : 用药后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恶化, 如室性期前收缩频度增加, 室性心动过速频率加快, 由非持续性变为持续性 C. 停药后心律失常消失 : 停药后致心律失常的表现消失 发生致心律失常副作用的因素很多, 如药量过大, 药物的相互作用, 存在电解质紊乱, 严重心脏病及左心功能不全等 3 用药原则 :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的原则, 宜先用一种药物, 如无效再换用另一种药 也可联合用两种药, 一般认为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合用, 由于作用相同, 可减少各自用量并减少各自副作用 ; 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合用, 可能增

22 强疗效, 但副作用也可能增加 ; 作用机制相反的药物合用, 则可能减低疗效 但联合用药在体内的互相作用是个复杂过程, 不少情况尚不了解 联合用药时要注意以下情况 : A. 普萘洛尔 ( 心得安 ) 与维拉帕米 ( 异搏停 ) 均有负性变力 变时效应, 抑制窦房结及房室结 前者通过抑制 β 受体, 后者解除兴奋 - 收缩耦联作用, 致血压下降, 心力衰竭, 心脏停搏, 禁忌联合使用 B. 奎尼丁与胺碘酮 ( 乙胺碘呋酮 ) 合用, 致 Q-T 间期延长, 发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C. 普罗帕酮 ( 心律平 ) 避免与维拉帕米 ( 异搏停 ) 胺碘酮( 乙胺碘呋酮 ) 普萘洛尔 ( 心得安 ) 合用 D.ⅠA 类药避免与 ⅠC 类药合用 E. 奎尼丁, 维拉帕米 ( 异搏停 ), 或胺碘酮 ( 乙胺碘呋酮 ) 与地高辛联合用药时, 使后者血浓度升高, 易发生洋地黄中毒 如需联合用药, 地高辛用量宜减少 1/3~1/2 4 用法 : 常用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用量及用法见表 5

23

24

25 (2) 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药 : 其常用药物见表 5 3.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虽然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断创新, 取得一定疗效, 但多有减弱心肌收缩力和致心律失常作用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电击复律 电起搏 射频消融术及外科治疗, 其中射频消融术已广泛应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根治, 成功率达 90% 现分别叙述如下 (1) 电击复律 : 利用短暂的电击, 使心脏所有起搏点同时除极, 从而消除异位起搏点并中断各折返途径, 可有效地终止各种快速心律失常, 使窦房结重新控制心律 一般采用体外同步直流电击术, 除颤器于心电图 R 波触发放电, 在 R 波顶峰后的 20s 内, 避免电刺激落在心室的易损期, 而促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接受洋地黄治疗的病人, 进行电击转复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 故在术前应停服洋地黄 1~4 天, 视洋地黄制剂而定, 地高辛停药 24h, 洋地黄毒苷停药 2~3 天 心房扑动或心房纤颤者应于术前 1 天开始服用奎尼丁 4mg/(kg d), 每 6 小时 1 次, 共 4~5 次, 最后 1 次在术前 1~2h 服用, 转复

26 后继续服用维持量至少 6 个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电转复后须继服地高辛或普萘洛尔 ( 心得安 )6 个月, 以防复发 事先应做好复苏的准备, 检查机器同步性能 纠正低血钾酸中毒等电解质紊乱 术前应禁食 12h, 并于术前 10min 静脉注射安定 0.2~0.5mg/kg, 或氯胺酮 0.7~1mg/kg, 使患者入睡 亦可紧急应用 转复器电极上涂以适量的导电糊, 便于导电及预防烧伤 一个电极置于患者背部左肩胛下, 另一放在心前区 ; 或将一电极置于胸骨右缘 1~2 肋骨部位, 另一电极置于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 操作者及在场人员不可接触病人 原则上应用最小而有效的能量进行复律, 小儿采用的电功率大小如下 : 新生儿 5~10J/s, 最大 20J/s; 婴儿 10~20J/s, 最大 50J/s; 儿童 20~50J/s, 最大 100J/s 一次治疗中, 重复电击不宜超过 2~3 次 电转复适应证有 : 1 心室颤动 2 室性心动过速 3 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严重心功能障碍或用药无效者 4 心电图无法分辨的快速异位心律, 病情危重者 5 心房扑动伴有心功能不全, 洋地黄及奎尼丁治疗无效者 6 心房颤动伴有心功能不全, 药物治疗失败者 洋地黄或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忌用电转复 电击转复可引起心律失常, 转复后常立即出现房性期前收缩, 窦性心动过缓, 交接性心律或室性期前收缩, 约 1~2min 自行消失 少数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此多由于机器同步装置失灵 用电量过大, 或由于洋地黄中毒或低血钾引起 前者可再次电转复 ; 后者应用利多卡因, 苯妥英钠及氯化钾治疗 偶有发生心脏停搏, 多为原有窦房结功能障碍者, 应采用电起搏治疗 慢性心房颤动者转复后有 1%~2% 发生栓塞 还可出现一过性心肌损伤及局部皮肤充血刺痛等并发症 转复后应密切观察 1~2h( 图 8)

27 (2) 电起搏 : 又称人工心脏起搏, 是用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刺激心脏, 代替心脏起搏, 带动心脏搏动 起搏系统包括起搏器 电池 导线及电极 可为暂时起搏或永久起搏 前者采用经皮静脉插入起搏电极导管至右室, 而导管另一端在体外连接起搏器, 亦可于心脏手术中, 在心外膜固定起搏电极 永久起搏时起搏器埋藏在体内, 多位于锁骨下方胸壁或腹壁的皮下组织内 目前埋藏式起搏器体积小, 锂电池可使用 10 年以上, 应用方便 起搏器种类繁多, 国际通用 3 个字母表示其性能 第 1 个字母表示起搏的心腔, 第 2 个字母表示感知的心腔, 第 3 个字母表示反应的形式, 触发或抑制型 字母 A 代表心房,V 代表心室,I 代表抑制,T 代表触发,D 代表双腔或抑制兼触发,O 代表无该性能 例如 VOO 表示心室起搏 不感知, 即固定频率型心室起搏器 ;VVI 表示心室起搏 心室感知 抑制型, 即心室抑制型按需起搏器 ;DVI 代表双腔起搏 心室感知 抑制型, 即房室顺序起搏器, 较 VVI 具有更良好的生理性能 随着程序可控性起搏器的出现, 已再加两个字母, 第 4 个字母表示程序可控功能, 一般功能 P, 多功能 M 第 5 个字母表示抗心律失常方式, 超速抑制 D 过早搏动 P 短阵快速起搏 B 或扫描 S 例如 DVIPB 表示房

28 室顺序起搏器, 具有一般功能程序, 可控制和发放短阵快速起搏频率抗快速心律失常的功能 临床应用 VVI 最多, 用于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 暂时性起搏的适应证为 : A. 各种心律失常所致的阿 - 斯综合征 B. 急性心肌炎合并高度或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 C. 心脏手术时或术后发生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 D. 为永久性起搏作准备 E. 顽固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用药物及电击复律治疗无效, 可行超速抑制以控制心律失常 亦可在床边进行食管心房调搏, 为无创性方法 食管电极经口腔插入食管下端, 当食管心电图出现高大双向 P 波, 提示电极已达最佳部位, 此时固定导管, 将导管近端连接心脏刺激器, 进行超速调搏或短阵快速起搏, 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 2 永久性起搏的适应证为 : A. 先天性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 其心室率低于 40 次 /min, 新生儿低于 55 次 /min, 有阿 - 斯综合征发作 B.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严重心动过缓, 或屡发快 - 慢综合征, 药物治疗无效者 C. 心脏手术后发生严重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 经暂时性起搏 4 周以上未恢复者 D. 预防阿 - 斯综合征发作 近年用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 具有除颤 复律 抗心动过速和起搏作用 用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反复晕厥发作, 易致猝死的高危患者 应用心脏起搏器可并发静脉炎, 局部感染, 起搏器埋藏处感染 出血或坏死, 损伤三尖瓣, 感染性心内膜炎 败血症及肺梗死等 由于电极脱位, 导线松脱或断裂 起搏器原件失灵或电池耗竭, 可造成起搏故障 另外按需起搏器的感知灵敏度下降, 可发生竞争心律, 甚至导致心室颤动 ( 图 9)

29

30 (3) 射频消融术 : 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射频电能量低, 只使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而达到消融目的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成功率达 90%, 室性心动过速则稍差 射频消融术中无需麻醉, 病人痛苦小, 易于接受 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心电标测, 确定心动过速的部位, 消融之前必须用电生理检查找到准确的靶点 虽然射频消融术较直流电消融术安全, 但仍有一定的严重并发症, 必须具备有一组专业人员和设备条件, 并掌握好适应证 1 适应证为 : A. 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 出现血压下降或心力衰竭 B.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或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者, 易导致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为高危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C. 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繁发作, 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不满意影响学习者 D. 室性心动过速有明显症状, 发作频繁, 药物治疗无效者 据文献报道并发症发生率 3% 左右, 并有个别致死的病例 术后病人应连续观察心电图 血压及全身情况, 抽血检查 SGOT CPK 及 CK-MB, 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判定有无心内结构损伤及心包积液征象, 并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3 个月预防血栓形成 由于手术需在 X 线透视下进行操作, 患儿接受 X 线较长, 有潜在的危险性 2 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 A. 急性心包填塞 B.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C.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D. 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E. 动脉血栓 F. 心脏瓣膜损伤 G. 气胸 血胸 婴儿心脏结构细微, 易发生并发症, 应谨慎 波士顿儿童医院 5 年中 ( ~ ),346 例患者进行 410 次射频消融术, 发生 13 次 (3.2%) 并发症, 其中严重者 5 次 : 心脏穿孔, 脑血管意外,

31 后期死亡,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左室功能障碍各 1 次 轻的 8 次包括膈神经麻痹, 臂丛神经损伤等 (4) 外科治疗 : 开胸切割或心肌内注射无水酒精, 消除预激综合征房室旁路已开展 10 余年 手术成功主要靠 : 1 熟悉局部解剖 2 术前和术中做详尽的电生理检查, 明确旁道定位 因酒精注射法对心肌损伤大, 目前已改用冰冻消融 国内资料手术成功率达 90%~95% 由于手术痛苦, 不易为患者接受, 故近年来手术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已为射频消融术所代替, 但对一些同时存在心内畸形或病变需行手术处理者, 同时进行手术 右侧旁路射频消融不易成功, 应酌情选用外科治疗 婴儿室性心动过速因心室错构瘤引起者应手术切除肿瘤 先天性长 Q-T 综合征药物治疗无效, 有频繁晕厥发作, 可行左侧交感神经节切除 预后 视病因不同而不同, 视心律失常类型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说, 随原发病的治愈, 病因的排除心律失常也多得到治愈, 如有器质性心脏病, 出现并发症者, 病死率相对较高 预防 预防先心病, 参见先心病 ; 防治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各种胃肠疾患, 参见相关内容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尿毒症 风湿热 川畸病 神经系统因素 低温 麻醉与药物中毒等等引起的心律失常, 预防措施请参见相关内容

第25章 抗心律失常药.ppt

第25章 抗心律失常药.ppt Antiarrthythmic Drugs Antiarrthythmic Drugs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 < > < 一 心肌细胞膜电位 1 静息电位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RMP 细胞在静息时 膜电位呈外正内负的极化 状态 所测得的电位差为静息膜电位 2 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AP 心肌细胞兴奋引起膜去 心肌细胞兴奋引起膜去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5DA33BDB2D0C4C2C9CAA7B3A328D1A7C9FAB0E6292E BBCE6C8DDC4A3CABD5D>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5DA33BDB2D0C4C2C9CAA7B3A328D1A7C9FAB0E6292E BBCE6C8DDC4A3CABD5D> Cardiac Arrhythmias Cardiac Dysrhythmias 心律失常 A cardiac arrhythmia is any abnormal heart rate or rhythm 1 2 定义 当各种原因使心脏的起源或传导或两者均出现异常, 引起心脏电活动的频率 节律或激动顺序发生改变, 即导致心律失常 3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兴奋性 自律性 传导性 心脏的三级起搏点 第一级

More information

一些动态心电图报告, 写成了常规心电图报告, 且无序 无固定格式, 医护人员阅读困难, 老百姓更看不懂!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

一些动态心电图报告, 写成了常规心电图报告, 且无序 无固定格式, 医护人员阅读困难, 老百姓更看不懂!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 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 诊断报告模板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李世锋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3-1 一些动态心电图报告, 写成了常规心电图报告, 且无序 无固定格式, 医护人员阅读困难, 老百姓更看不懂!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 一些动态心电图报告, 写成了常规心电图报告, 且无序 无固定格式, 医护人员阅读困难, 老百姓更看不懂!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23-3 一些动态心电图报告,

More information

心电图学技术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大纲

心电图学技术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大纲 387 心电学技术考试大纲基础知识单元细目要点要求 一 心脏解剖 二 心脏传导系统 1. 心脏的位置 外观 2. 心腔 3. 心脏的神经支配 4. 心脏的血管 1. 窦房结 2. 结间束 3. 房室结 4. 房室束 5. 束支与分支 6. 浦肯野纤维 (1) 位置 (2) 外观 (1) 右心房 (2) 右心室 (3) 左心房 (4) 左心室 (5) 房间隔 (6) 室间隔 (1) 感觉神经 (2)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5A DD0C4D1AAB9DCCFB5CDB331205BBCE6C8DDC4A3CABD5D>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5A DD0C4D1AAB9DCCFB5CDB331205BBCE6C8DDC4A3CABD5D>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难点讲解 循环系统 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一 吸氧 : 可通过鼻导管 面罩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氧 (6-8L/min), 应用 50% 酒精湿化瓶, 改善肺泡通气二 体位 : 坐位, 双腿下垂, 减少静脉回流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三 镇静 : 吗啡静脉注射, 治疗急性肺水肿极为有效的药物 ; 有严重肺部疾病 呼吸衰竭 昏迷者禁用四 快速利尿

More information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 一. 心脏的电生理学基础 二.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三.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及分类 四.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 钠通道阻滞药 2.β- 受体阻断剂 3. 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 4. 钙拮抗药 5. 其他 第一节 心脏的电生理学基础 Cardiac electrical activity and ECG Ion channels and AP 1 I Ca.L 2 I Na-Ca

More information

附件7

附件7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学年 :2010-2011 学年 学期 : 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 : 内科学 题目 : 常见心律失常 时数 :3 学时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1 阐述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特征 诊断和治疗原则; 2 讲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 3 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4 了解心律失常的介入和手术治疗 授课组织形式 : 预习 - 面授 ( 幻灯, 版书,

More information

¶àÔ´ÐÔ·¿ÐÔÐĶ¯¹ýËÙ

¶àÔ´ÐÔ·¿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CAT;chaotic atrial tachycardia;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ICD 号 I47 概述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mat) 又称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chaotic atrial tachycardia,cat),

More information

1 符合窦性心律条件 2P-R 间期 0.21 秒,P 波后继一室上性 QRS 波 3P-R 间期 > 正常心率上限 4 同一患者 P-R 间期动态变化 >0.04 秒 ( 心率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 ) 鉴别诊断 : 1 与干扰性 P-R 间期延长相鉴别 : 是一种常见的 正常的电生理现象

1 符合窦性心律条件 2P-R 间期 0.21 秒,P 波后继一室上性 QRS 波 3P-R 间期 > 正常心率上限 4 同一患者 P-R 间期动态变化 >0.04 秒 ( 心率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 ) 鉴别诊断 : 1 与干扰性 P-R 间期延长相鉴别 : 是一种常见的 正常的电生理现象 全科医生知识窗 心电图学 系列讲座 第十六讲房室阻滞 井艳成媛张芳芳李世锋李中健 作者单位 :450014 郑州,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通信作者 : 李中健,E-mail:lizhongjian56@126.com 1. 概述 : 房室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交界区的不应期病理性延长, 致使激动发生传导延缓或传导中断 ( 部分或全部 ), 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患者

More information

С¶ùÕó·¢ÐÔÊÒÐÔÐĶ¯¹ýËÙ

С¶ùÕó·¢ÐÔÊÒ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pediatric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ICD 号 I47.2 概述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vt) 是指发生在希氏束及其分叉以下的阵发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点 :1QRS 波宽大 畸形,T 波多半与主波方向相反 ;2 房室分离

More information

一 引起猝死的恶性心律失常常见原因 1. 过速性恶性心律失常 2. 过缓性恶性心律失常 3. 其它 : 性别 体位 电解质 睡眠窒息 长短 QT 二 心电学检查在检测心源性猝死中的价值 1. 常规心电图 2. 动态心电图 (HRV HRT DC) 3. 其它 : 心脏电生理 倾斜试验等 三 恶性心律

一 引起猝死的恶性心律失常常见原因 1. 过速性恶性心律失常 2. 过缓性恶性心律失常 3. 其它 : 性别 体位 电解质 睡眠窒息 长短 QT 二 心电学检查在检测心源性猝死中的价值 1. 常规心电图 2. 动态心电图 (HRV HRT DC) 3. 其它 : 心脏电生理 倾斜试验等 三 恶性心律 心律失常与猝死 李世锋 36-1 一 引起猝死的恶性心律失常常见原因 1. 过速性恶性心律失常 2. 过缓性恶性心律失常 3. 其它 : 性别 体位 电解质 睡眠窒息 长短 QT 二 心电学检查在检测心源性猝死中的价值 1. 常规心电图 2. 动态心电图 (HRV HRT DC) 3. 其它 : 心脏电生理 倾斜试验等 三 恶性心律失常防治进展 36-2 2003 年 6 月 27 日, 喀麦隆国脚维维安

More information

¼ÓËÙÐÔÊÒÐÔ×ÔÖ÷ÐÄÂÉ

¼ÓËÙÐÔÊÒÐÔ×ÔÖ÷ÐÄÂÉ 疾病名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英文名 accelerated idioventricular rhythm 缩写 AIVR 别名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加速的心室自身性节律 ; 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 ; 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 ; 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 ; 室性自主性心动过速 ICD 号 I49.8 概述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accelerated idioventricular rhythm,aivr),

More information

·ÇÕó·¢ÐÔñ¼ÐÔÐĶ¯¹ýËÙ

·ÇÕó·¢ÐÔñ¼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nonparoxysmal sinus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idiopathic sinus tachycardia;inappropriate sinus tachycardia;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 不适宜的窦性心动过速 ; 不相称的窦性心动过速 ; 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 ; 窦性心律异常加速 ; 非阵发性慢性窦性心动过速 ; 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More information

儿童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心律失常的认识和判断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小儿心内科任跃 正常心脏节律解剖通路 窦房结一心房前 中 后结间束一房室结一房室束 ( 房室结十房室束称之为房室交界处 ) 一左右束支一浦肯野氏纤维网一心室肌 心电图各波的形成 P Q R S T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心电图各波段 P 波 P-R 段 P-R 间期 QRS 波群 心电活动 最早出现较小的波, 心房除极波心房开始复极到心室开始除极

More information

ñ¼ÐÔÐĶ¯¹ý»º

ñ¼ÐÔÐĶ¯¹ý»º 疾病名 窦性心动过缓 英文名 sinus bradycardia 缩写 别名 ICD 号 I49.8 概述 窦性心动过缓 (sinus bradycardia) 是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所致的窦性心律失常, 其频率在 60 次 /min 以下 流行病学 缓慢性的窦性心律失常通常无症状, 并可能是生理性的而不是窦房结功能不良, 所以不可能统计出不同人群中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一项 Illinois 大学对

More information

指窦房结的冲动形成过快 过慢 节律不规则或传导障碍时所致的心律失常 成人窦性心律的 频率超过 100 次 / 分, 称为窶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 60 次 / 分, 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其节律不均 快慢不一时, 称窦性心律不齐 1. 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特征 1 P 波在 I Ⅱ avf

指窦房结的冲动形成过快 过慢 节律不规则或传导障碍时所致的心律失常 成人窦性心律的 频率超过 100 次 / 分, 称为窶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 60 次 / 分, 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其节律不均 快慢不一时, 称窦性心律不齐 1. 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特征 1 P 波在 I Ⅱ avf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是指心脏冲动频率 节律 起源部位 传导速度或激动顺序等异常 病因与发病机制 ( 一 ) 病因 1. 生理因素健康人可发生心律失常, 特别是窦性心律失常和期前收缩等 情绪激动 体力活动 饱餐 吸烟 饮酒 喝浓茶或咖啡等常为诱发因素 2. 病理因素 (1) 器质性心脏病 : 是引发心律失常的最常见原因, 常见于冠心病 心肌病

More information

ñ¼ÐÔÐĶ¯¹ýËÙ

ñ¼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窦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sinus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nodal tachycardia ICD 号 I49.8 概述 窦性心动过速 (sinus tachycardia) 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超过了 100 次 /min 以上 窦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 目前尚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 病因 1. 生理因素正常人的体力活动 情绪激动 饱餐 饮浓茶 饮咖啡 吸烟 饮酒等,

More information

С¶ùÆÚÇ°ÊÕËõ

С¶ùÆÚÇ°ÊÕËõ 疾病名 小儿期前收缩 英文名 pediatric premature beat 缩写 别名 pediatric bearing premature;pediatric extra systole; pediatric extrasystole;pediatric premature contraction; 小儿过期前收缩动 ; 小儿期外收缩 ; 小儿早搏 ICD 号 I49.1 概述 期前收缩即过期前收缩动

More information

Õó·¢ÐÔÊÒÐÔÐĶ¯¹ýËÙ

Õó·¢ÐÔÊÒ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病理性期外收缩型室性心动过速 ICD 号 I47 概述 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athologic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pvt) 通常称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由于此类室性心动过速多起自器质性心脏病 ( 尤其是冠心病心肌梗死 ),

More information

²¡Ì¬ñ¼·¿½á×ÛºÏÕ÷

²¡Ì¬ñ¼·¿½á×ÛºÏÕ÷ 疾病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英文名 sick sinus syndrome 缩写 别名 brady tachyarrhythmias syndrome;lazy sinus node;sick sinus node;sino atrial syncope;sluggish sinus node syndrome; 病窦 ; 病窦综合征 ; 病态窦房结 ;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 呆钝窦房结综合征 ; 窦房晕厥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心律失常的治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 姚述远 心律失常治疗的现状 (1) 缓慢性心律失常 -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2) 快速性心律失常 - 射频消融治疗 (3) 快速性心律失常 - 电复律 (4)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ICD (5) 薄弱环节 - 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历史演变 50 年代以前, 奎尼丁为抗心律失常的主药 50-60 年代, 普鲁卡因酰胺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药 60 年代,

More information

第3节 图例示范

第3节 图例示范 第 3 节图例示范 Genosoft Ltd. 图例 13-1 患者男性, 56 岁 既往体健, 无心动过速病史, 查体发现心电图异常 P 波顺序出现, 未见异常,P-R 间期 0.11s, QRS 波增宽 (0.12s) 起始部位粗钝, 可见明显的预激波 (δ 波 ),V 1 -V 6 导联 QRS 波主波向上,ST Ⅱ Ⅲ avf 降低 精解 A 型 W-P-W 是由位于左侧的 Kent 束提前激动心室所致,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D0C4C2C9CAA7B3A3B5C4B7A2C9FABBFAD6C D3131>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D0C4C2C9CAA7B3A3B5C4B7A2C9FABBFAD6C D3131> 一 什么叫心律失常 定义 : 与正常节律有变异的心律, 是兴奋传导功能的异常 分类 : 冲动起源上的失常冲动传导上的失常复合型心律失常 ( 一 ) 自动节律性 1 主导起搏点与隐性 ( 潜在 ) 起搏点 定义 主导起搏点 : 控制心脏兴奋和跳动的起搏点 隐性起搏点 : 有起步能力, 但不表现出来, 自律性处于潜伏状态 ( 一 ) 自动节律性 主导作用的原理抢先占领超速抑制 : 自律性很高的 SAN

More information

С¶ùÊÒÐÔÐĶ¯¹ýËÙ

С¶ùÊÒ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pediatr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小儿室速; 小儿室动过速 ICD 号 I47.2 概述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 简称室速, 是指发生在希氏束及其分叉以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点 :1QRS 波宽大 畸形,T 波多半与主波方向相反 ;2 房室分离 ;3 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More information

1

1 心电图基础知识 与心电监护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EICU 冯波 纲要 心电图学基础 Fundament of the ECG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心电监护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ECG Continous ECG monitoring 心电图学基础 ( 一 )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的生理特性 ( 二 )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 三 ) 正常心电图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的生理特性

More information

房 室 旁 路 作 为 折 返 环 的 逆 传 支 图 2: 房 性 早 搏 诱 发 顺 向 型 房 室 折 返 性 心 动 过 速 示 意 图 Figure 2. The diagram of O-AVRT induced by atrial premature beat. 图 3: 顺 向 型

房 室 旁 路 作 为 折 返 环 的 逆 传 支 图 2: 房 性 早 搏 诱 发 顺 向 型 房 室 折 返 性 心 动 过 速 示 意 图 Figure 2. The diagram of O-AVRT induced by atrial premature beat. 图 3: 顺 向 型 全 科 医 生 知 识 窗 心 电 图 学 系 列 讲 座 第 十 二 讲 窄 QRS 波 心 动 过 速 ( 二 ) 刘 儒 李 世 锋 李 中 健 申 继 红 作 者 单 位 :450014 郑 州, 郑 州 大 学 第 二 附 属 医 院 心 电 图 科 通 信 作 者 : 李 中 健,E-mail:lizhongjian56@126.com 4. 房 室 折 返 性 心 动 过 速 房 室

More information

Chapter 30 Anti-arrhythmias Drugs

Chapter 30   Anti-arrhythmias Drugs 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张世红 shzhang713@zju.edu.cn 1 心血管系统疾病概述 常见心脏疾病 射血功能异常 : 心功能衰竭 (Heart failure) 节律异常 : 心律失常 (Arrhythmias) 血供异常 : 缺血性心脏病 (Ischemic heart diseases) 心肌病 常见的血管疾病 体循环阻力异常 : 高血压 (Hypertension) 冠状血管功能异常

More information

·¿ÊÒ½»½ÓÇøÐÔÆÚÇ°ÊÕËõ

·¿ÊÒ½»½ÓÇøÐÔÆÚÇ°ÊÕËõ 疾病名 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 英文名 A-V junctional extrasystole 缩写 别名 A-V junction premature beats;jpbs; 房室交接区过早搏动 ;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 ; 房室交接区性早搏 ; 房室交接性早搏 ; 房室交界性早搏 ICD 号 I49.8 概述 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又称房室交接区过早搏动 (A-V junction premature

More information

图1 室速时房室分离 Figure 1. The atrioventricular dissociation in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注 V1 可见 P 波 P 波频率 50 次/分 R 波频率 150 次/分 显示房室分离 诊断为室速 2.3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图1 室速时房室分离 Figure 1. The atrioventricular dissociation in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注 V1 可见 P 波 P 波频率 50 次/分 R 波频率 150 次/分 显示房室分离 诊断为室速 2.3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全科医生知识窗 心电图学 系列讲座 第十三讲 宽 QRS 波心动过速 刘儒申继红李世锋李中健作者单位 :450014 郑州,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通信作者 : 李中健,E-mail:lizhongjian56@126.com 宽 QRS 波心动过速 (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wct) 是指 QRS 波时限 120ms 且频率 >100bpm 的心动过速 可分为单形

More information

ñ¼·¿´«µ¼×èÖÍ

ñ¼·¿´«µ¼×èÖÍ 疾病名 窦房传导阻滞 英文名 sinoatrial block 缩写 别名 窦房阻滞 ICD 号 I45.8 概述 窦房传导阻滞 (sinoatrial block,sab) 简称窦房阻滞 系窦房结周围组织病变, 使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传出到达心房的时间延长或不能传出, 导致心房心室停搏 由于它是激动产生后传出受阻或不能传出, 所以属于传出性阻滞 临床上按阻滞程度不同分为 3 度 : 一度窦房传导阻滞

More information

概述 电解质紊乱时, 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发生变化 当血浆或细胞内液的电解质浓度增高或降低时, 可引起心电图相应的改变高钾血症 低钾血症 高钙血症 低钙血症

概述 电解质紊乱时, 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发生变化 当血浆或细胞内液的电解质浓度增高或降低时, 可引起心电图相应的改变高钾血症 低钾血症 高钙血症 低钙血症 电解质紊乱的网络心电图诊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静华 概述 电解质紊乱时, 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发生变化 当血浆或细胞内液的电解质浓度增高或降低时, 可引起心电图相应的改变高钾血症 低钾血症 高钙血症 低钙血症 体内钾分布 体内钾 细胞外钾 (2%) 细胞内钾 (98%) 血清钾 (3.5-5.5mmol/L) 血钾异常 正常人体细胞外只有少量钾, 因此血清钾稍有增减, 即可改变细胞内 外钾浓度梯度,

More information

ÐÄ·¿Æ˶¯

ÐÄ·¿Æ˶¯ 疾病名 心房扑动 英文名 atrial flutter 缩写 别名 auricular flutter ICD 号 I48 概述 心房扑动 (atrial flutter,af) 是指快速 规则的心房电活动 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大小相等 频率快而规则 ( 心房率一般在 240~340 次 /min) 无等电位线的心房扑动波 心房扑动的频率是介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中间型, 三者可相互转换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 BASIC KNOWLEDGE OF ELECTROCARDIOGRAM 八年制临床医学行医学课程 张必祺 心电发生的原理和概念 心电导联 心电图判读 正常心电图正常值 临床用途 心电发生的原理和概念 ( 一 ) 心肌细胞电生理基础 工作细胞 : 普通心肌细胞 ( 快反应 : 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 ) 具有稳定静息电位执行收缩功能 ( 兴奋 - 收缩偶联 ) 自律细胞 : 特殊心肌细胞

More information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 前壁梗死 :V3 V4 导联病下壁梗死 :Ⅱ Ⅲ avf 下壁梗死 :Ⅱ Ⅲ avf 高侧壁梗死 :Ⅰ avl 导 标准错误的是 理性 Q 波 导联病理性 Q 波 V5 V6 导联病理性 Q 波 联病理性 Q 波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 前壁梗死 :V3 V4 导联病下壁梗死 :Ⅱ Ⅲ avf 下壁梗死 :Ⅱ Ⅲ avf 高侧壁梗死 :Ⅰ avl 导 标准错误的是 理性 Q 波 导联病理性 Q 波 V5 V6 导联病理性 Q 波 联病理性 Q 波 序号题干 A B C D E 1 2 关于胸导联电极的安放, 下列哪项不正确 : V1 ------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 ------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 ------V2 与 V4 连线中点 V4 ------ 左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处 V5 ------ 左第 5 肋间腋前线处 V5,V6 导联面对心脏 的哪个部位 : 右室壁 左室壁 右房壁 左房壁 室间隔 3 4 5 6 7 有关正确描记心电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More information

第一节 心电图 专注医考 模拟试题 1: 以下心电图诊断行为 A. 大至正常心电图 B. 窦性心动过速 C. 左室肥厚 D. 窦性心动过缓 E. 急性心肌梗死

第一节 心电图 专注医考 模拟试题 1: 以下心电图诊断行为 A. 大至正常心电图 B. 窦性心动过速 C. 左室肥厚 D. 窦性心动过缓 E.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 学员专用模拟题 第三站 辅助检查 扫一扫关注, 回复 执业医师 获取全套模拟题 报名电话 :020-61136179(20 条线 ) 蓝老师 :18816893990( 微信同号 ) 报名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 113 号华图教育 第一节 心电图 专注医考 模拟试题 1: 以下心电图诊断行为 A. 大至正常心电图 B. 窦性心动过速 C. 左室肥厚 D. 窦性心动过缓 E.

More information

坏死型 Q 波 损伤型 ST 段抬高和缺血型 T 波倒置同时并存 有无坏死型 Q 波是早期与急性期的区别点 此期持续数日至数周 巨大高耸 T 波, 以后迅速 出现 ST 段抬高,ST-T 也 可联成单向曲线, 但无 心肌梗死图形中, 近期的特点是 : 坏死型 Q 波 此

坏死型 Q 波 损伤型 ST 段抬高和缺血型 T 波倒置同时并存 有无坏死型 Q 波是早期与急性期的区别点 此期持续数日至数周 巨大高耸 T 波, 以后迅速 出现 ST 段抬高,ST-T 也 可联成单向曲线, 但无 心肌梗死图形中, 近期的特点是 : 坏死型 Q 波 此 序号题干 A B C D E 1 2 3 4 5 6 7 8 急性心肌梗死描述中,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下壁梗死常具有更小的范围 ; 下壁梗死常常合并后壁梗死 ; 前壁梗死的面积更大 ; 前壁梗死更多合并房室阻滞 ; 左前降支 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均可引起下壁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中, 下列哪 个壁最容易被心电图漏 诊 : 前间壁 前壁 高侧壁 ( 局限前壁 ) 下壁 后壁 ( 下侧壁 ) 下壁心肌梗死反映在心电

More information

巩 雪 宿 燕 岗 潘 文 志 崔 洁 潘 翠 珍 王 蔚 柏 瑾 秦 胜 梅 葛 均 波 舒 先 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 2011年 1 月第 5卷第 2期 370 Ch in J C lin icins( E lectron ic Ed ition ), Jnury 15, 2011, V o.l 5, N o. 2 12例, 有效率 61% ( 43 / 70) 术前一般情况如年龄

More information

ÂýÐÔ×ÔÂÉÐÔ·¿ÐÔÐĶ¯¹ýËÙ

ÂýÐÔ×ÔÂÉÐÔ·¿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chronic automatic atrial tachycardia 缩写 别名 chronic atrial tachycardia;incessant atrial tachycardia; 持久性房性心动过速或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 ; 慢性房性心动过速 ; 慢性自主性房性心动过速 ICD 号 I47 概述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chronic automatic

More information

<443A5CD0D8CDB CD0D8CDB C C43315C DA1B6CAD2D0D4D0C4C2C9CAA7B3A3D6D0B9FAD7A8BCD2B9B2CAB A1B72E >

<443A5CD0D8CDB CD0D8CDB C C43315C DA1B6CAD2D0D4D0C4C2C9CAA7B3A3D6D0B9FAD7A8BCD2B9B2CAB A1B72E >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董 吁 钢 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机制 折返 传导异常或自律性异常 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面积 血流动力学异常 电解质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与普通心律失常基本相同 应关注 : 心脏停搏和晕厥等作为心肌梗死的 首发症状 可引起症状加重 : 心绞痛 ( 心肌缺血 ) 心力衰竭 AMI 心律失常的治疗 血运重建为最重要的治疗

More information

第 5 期曾德芳, 等. 动态心电图长 RR 间期的临床分析 321 tiveandpacingfunctionofpacemakeraccountingfor3.41%(7/205).thelongestrrintervalwas 75.32s.Conclusion AECGprovestobea

第 5 期曾德芳, 等. 动态心电图长 RR 间期的临床分析 321 tiveandpacingfunctionofpacemakeraccountingfor3.41%(7/205).thelongestrrintervalwas 75.32s.Conclusion AECGprovestobea 第 26 卷第 5 期 2017 年 10 月 实用心电学杂志 JournalofPracticalElectrocardiology Vol.26 No.5 Oct.2017 动态心电图长 RR 间期的临床分析 曾德芳李佳骏陈红梅 [ 摘要 ]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长 RR 间期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 205 例非持续性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 RR 2000ms 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导致长间期的各类病因及心电图改变

More information

共识 目录 一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二 各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 1 窦性心动过速 2 室上性心动过速 3 房性心动过速 4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5 室性期前收缩 6 宽 QRS 波心动过速 7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8 持续性单行性心动过速 9 加速室性自主心律 10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11

共识 目录 一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二 各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 1 窦性心动过速 2 室上性心动过速 3 房性心动过速 4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5 室性期前收缩 6 宽 QRS 波心动过速 7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8 持续性单行性心动过速 9 加速室性自主心律 10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11 2013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专家工作组 共识 目录 一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二 各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 1 窦性心动过速 2 室上性心动过速 3 房性心动过速 4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5 室性期前收缩 6 宽 QRS 波心动过速 7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More information

本讲主要章节第六章心肌缺血 损伤与心肌梗死第七章心律失常总论第八章窦性心律失常第九章期前收缩第十章心动过速 70-2

本讲主要章节第六章心肌缺血 损伤与心肌梗死第七章心律失常总论第八章窦性心律失常第九章期前收缩第十章心动过速 70-2 心电图精要 ( 二 ) 张芳芳 70-1 本讲主要章节第六章心肌缺血 损伤与心肌梗死第七章心律失常总论第八章窦性心律失常第九章期前收缩第十章心动过速 70-2 第六章心肌缺血 损伤与心肌梗死 一 心脏血管基础知识 二 心肌缺血 三 心肌损伤 四 心肌梗死 70-3 一 心脏血管基础知识 心脏的外观及血管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心脏的血液由左 右冠状动脉供给 70-4 左冠状动脉及分支 70-5 右冠状动脉及分支

More information

图 1. 心脏解剖 ( 前面观 ) 2 心脏壁的构成 : 由外向内是心外膜 心肌层 心内膜 (1) 心外膜 : 是覆盖在心脏表面的浆膜 (2) 心肌层 : 由心肌组织构成 心房肌层较薄 ( 厚度为 2-3 毫米 ), 心室肌层较厚, 左室肌尤厚 ( 厚度为 毫米, 约为右室肌层厚度的三倍

图 1. 心脏解剖 ( 前面观 ) 2 心脏壁的构成 : 由外向内是心外膜 心肌层 心内膜 (1) 心外膜 : 是覆盖在心脏表面的浆膜 (2) 心肌层 : 由心肌组织构成 心房肌层较薄 ( 厚度为 2-3 毫米 ), 心室肌层较厚, 左室肌尤厚 ( 厚度为 毫米, 约为右室肌层厚度的三倍 中国全科医学 杂志 心电图学 系列讲座 李中健李世锋申继红李帅兵 作者单位 :450014 郑州,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通信作者 : 李中健,E-mail:lizhongjian56@126.com 编者按 为帮助全科医生及基层医生在较短时间内系统掌握心电图学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 提高心电图诊断能力及科研能力, 应 中国全科医学 杂志社邀请,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编写了 心电图学 系列讲座,

More information

·¿ÐÔÆÚÇ°ÊÕËõ

·¿ÐÔÆÚÇ°ÊÕËõ 疾病名 房性期前收缩 英文名 atrial extrasystole 缩写 别名 atrial premature beats;premature atrial contraction; 房性过早搏动 ; 房性期外收缩 ; 房性早搏 ; 房早 ICD 号 I49.8 概述 房性期前收缩即房性过早搏动 (atrial premature beats,apb), 又称房性早搏 房早 它是起源于心房异位提前的心脏搏动,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心电图 PR 间期临床应用进 展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徐文俊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PR 间期延长 3 PR 间期缩短 4 PR 间期临床应用 1)PR 间期在普通人群中的意义 2)PR 间期在老年人中的意义 3)PR 间期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 4)PR 间期在起搏中的临床应用 一 概述 P-R 间期代表来自心房的激动通过房室结 希氏束 束支以及浦肯野纤维系统扩布到心室肌并使之开始除极的时间 其不包括窦房结到右心房之间的传导时间

More information

ÊÒÐÔÆÚÇ°ÊÕËõ

ÊÒÐÔÆÚÇ°ÊÕËõ 疾病名 室性期前收缩 英文名 ventricular extrasystole 缩写 别名 premature ventricualr contraction;premature ventricular extrasystole;premature ventricular systole;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ventricular

More information

一 血流动力学定义 二 心功能检查方法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三 心功能检测指标 四 心律失常与血流动力学 五 研究报告 六 典型图例介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43-2

一 血流动力学定义 二 心功能检查方法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三 心功能检测指标 四 心律失常与血流动力学 五 研究报告 六 典型图例介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43-2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李中健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43-1 一 血流动力学定义 二 心功能检查方法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三 心功能检测指标 四 心律失常与血流动力学 五 研究报告 六 典型图例介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 43-2 一 血流动力学定义 血流动力学 (hemodynamics) 是研究由心脏产生动力推动血液在血管系统内流动以使组织得到灌注的科学,

More information

没有幻灯片标题

没有幻灯片标题 脉管系统 Angiology 心血管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淋巴系统 Lymphatic System Ling Shucai 心血管系统 Ⅰ) 组成心 heart 动力泵动脉 arteries 运输血液离心毛细血管 capillaries 物质交换 veins 运输血液回心 Ⅱ) 血液循环 1. 体循环 systemic(greater) circulation 2. 肺循环

More information

> 8. 5 mmol /L P Brugada V1 - V3 ST Levine 2 QRS Brugada 1 Liu R Chen J. Dialyzable currents of injury in

> 8. 5 mmol /L P Brugada V1 - V3 ST Levine 2 QRS Brugada 1 Liu R Chen J. Dialyzable currents of injury in 62 2013 Dec. 34 6 J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121001 心电图是诊断高钾血症 判定程度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我们临床心电图资料和文献复 习, 简述高钾血症临床心电图分析困惑的问题 : 变 可影响持久性房颤 心脏起搏和旁路传导等复杂心电图改变 高钾致窦室传导阻滞 引起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和 Brugada 样改 高钾血症 ; 心电图 ; 窦室传导阻滞

More information

没有幻灯片标题

没有幻灯片标题 抗心律失常药 antiarrhythmics 概念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体表心电图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心律失常的概念 心律失常 arrhythmia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搏动的节律与频率异常 心律失常的概念 快速型 窦性心动过速心衰发热甲亢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交界区心动过速 o 室上性心动过速 ( 房性或房室交界起源但起搏位置房或交界区不甚明确 140-220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医学教育网 - 在线自习室 第 14 期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如果是有想听一听西医知识的小朋友们也是可以一起听, 有助于 内科学 和 诊断学基础 的学习 不想听的也可以去吃点西瓜复习其他科目 心力衰竭 1. 心脏的构造 2. 心衰的病因和诱因 3. 心功能分级 4. 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 5. 慢性心衰的实验室检查 6. 诊断和鉴别诊断 7. 西医治疗 8. 急性心力衰竭 心脏的构造 两室两厅 : 左房,

More information

С¶ùñ¼ÐÔÐĶ¯¹ýËÙ

С¶ùñ¼ÐÔÐĶ¯¹ýËÙ 疾病名 小儿窦性心动过速 英文名 pediatric sinus tachycardia 别名 小儿窦速 ICD 号 I49.8 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 1. 病因研究进展不适当性窦性心动过速 (inappropriate sinustachycardia,ist) 又称为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慢性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是小儿少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最早 IST 病例报道描述为 易激性心脏

More information

二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状态与心律失常, 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 1] 心脏的基础状态不同, 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也有所不同 心律失常病因明确者, 在紧急纠正心律失常的同时应兼顾基础疾病治疗, 如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引起者需重建冠状动脉血运, 心力衰竭者尽快改善心功能

二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状态与心律失常, 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 1] 心脏的基础状态不同, 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也有所不同 心律失常病因明确者, 在紧急纠正心律失常的同时应兼顾基础疾病治疗, 如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引起者需重建冠状动脉血运, 心力衰竭者尽快改善心功能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专家工作组 通信作者 : 蒋文平,Email: jiangwenping2002@ yahoo.com.cn; 朱俊,Email: junzhuld@ hocmail. com; 杨艳敏,Email: yymwin@

More information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年 11 月第 30 卷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November,2015,Vol. 30 Supplment 51 在心电图上均为短 RP 间期, 即 RP < PR 在典型 AVNRT 中, 由于心房激动时间和 QRS 波时限大致相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年 11 月第 30 卷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November,2015,Vol. 30 Supplment 51 在心电图上均为短 RP 间期, 即 RP < PR 在典型 AVNRT 中, 由于心房激动时间和 QRS 波时限大致相等, 50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年 11 月第 30 卷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November,2015,Vol. 30 Supplment 2015 年 AHA/ACC/HRS 室上性心动过速管理指南 解读 孙玉杰, 张海澄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 ; 心律失常 2015-09, 美国心脏协会 (AHA) 美国心脏病学会 (ACC) 及美国心律学会 (HRS) 联合发布了

More information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More information

第六章 按摩与保健 205 图 6唱 17 常用穴位示意图 三 选穴原则 穴位按摩是针对穴位进行点 按 揉 推等多种手法的刺激 引起局部出现 酸 麻 胀 痛或温热感觉 一般每天按摩 1 2 次 每次可选用 3 6 个 对 穴 位交替进行按摩 同时 穴位的选择应根据人体的体质和病情 从全身的穴位中 选出一些对某种病症有效的穴位 也称配穴 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一 一般规律 虽然全身的穴位很多 每个穴位的主治功能又有不同

More information

1596

1596 核准日期 : 地高辛酏剂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 地高辛酏剂英文名称 :Digoxin Elixirs 汉语拼音 :Digaoxin Yiji 成份 化学名称 : 本品主要成份为地高辛,3β-[[O-2,6- 二脱氧 -β-d- 核 - 己吡喃糖基 -(1 4)-O-2,6- 二脱氧 -β-d- 核 - 己吡喃糖基 -(1 4)-2,6- 二脱氧 -β-d-

More information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3年第 卷第 期 来自窦房结的激动被短暂阻滞可通过 P P间期关系识别 长 P P是短 P P倍数 图 窦房阻滞 较长时间没有 P QRS T 最长 P P间期不与窦性周期呈整倍数 其后多伴有交界性逸搏 图 3 窦性停搏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3年第 卷第 期 来自窦房结的激动被短暂阻滞可通过 P P间期关系识别 长 P P是短 P P倍数 图 窦房阻滞 较长时间没有 P QRS T 最长 P P间期不与窦性周期呈整倍数 其后多伴有交界性逸搏 图 3 窦性停搏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3年第 卷第 期 讲座 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治进展及临床 用药典型病例报告 林家弟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临床用药 病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 R 4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8 7 4 6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本概念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定义 行性 病 变 ② 成 人 多 见 于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冠 心 病 心肌 梗 死 ③ 青 年 好 发 于 心 肌 炎 心 肌 病

More information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2017 年潍坊市卫计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市中医院考点面试成绩及总成绩 报考单位报考岗位准考证号笔试成绩 原始面试成绩 面试校正后成绩 总成绩 潍坊市中医院 脑病医师 A 博士 93.10 潍坊市中医院 肿瘤医师 A 博士 93.30 潍坊市中医院 外科医师 A 博士 93.30 潍坊市中医院 骨科医师 A 博士 94.20 潍坊市中医院 病理技师 785013905 60.5 88.30 74.40

More information

起源, 表现为房速频率不一致以及心电图 P 波形态多变 (1) 临床表现 : 包括心悸 眩晕 胸痛 呼吸困难 疲乏及晕厥等 儿童可出现进食困难 呕吐及呼吸急促 局灶性房速多呈短阵性 阵发持续性, 部分呈无休止性 呈短阵性发作或持续时间短的房速, 如果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或者在房性心动过速终止时有窦性停搏

起源, 表现为房速频率不一致以及心电图 P 波形态多变 (1) 临床表现 : 包括心悸 眩晕 胸痛 呼吸困难 疲乏及晕厥等 儿童可出现进食困难 呕吐及呼吸急促 局灶性房速多呈短阵性 阵发持续性, 部分呈无休止性 呈短阵性发作或持续时间短的房速, 如果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或者在房性心动过速终止时有窦性停搏 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 (2010 年版 ) 一 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 一 )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 (ICD-10:I47.101) 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治疗 ( ICD-9-CM-3: 37.34/37.26) ( 二 ) 诊断依据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 (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 ACC/AHA/ESC 2003 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

More information

ȱѪÐÔÊÒÐÔ¿ìËÙÐÄÂÉʧ³£µÄÍâ¿ÆÖÎÁÆ

ȱѪÐÔÊÒÐÔ¿ìËÙÐÄÂÉʧ³£µÄÍâ¿ÆÖÎÁÆ 编号 6.55.3.1.1 手术名称 缺血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 英文名称 surgical treatment of ischemic tachyarrhythmia 别名 surgical treatment of ischemic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 缺血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外科治疗 ICD 编码 37.3311 概述 缺血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是指冠状动脉狭窄心脏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而致的室性心律过速,

More information

2008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doc

2008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doc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 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作用机制和用法 药物一直是防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 奎尼丁应用已近百年, 普鲁卡因胺应用也有 50 年历史 60 年代, 利多卡因在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到 80 年代, 普罗帕酮 氟卡尼等药物的 应用, 使 Ⅰ 类药物发展到了顶峰 90 年代初,CAST 结果公布 [2],

More information

18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律失常方面的优势是 19 对于动态心电图 ST 段分析评价错误的是 可以捕捉发作性心律失常可以分析 ST 段偏移的幅度 持续的时间 发作的频度等 了解心律失常发生与日常活动的关系主要是根据基础心律的基线 J 点及 J 点后 80ms 的 ST 段

18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律失常方面的优势是 19 对于动态心电图 ST 段分析评价错误的是 可以捕捉发作性心律失常可以分析 ST 段偏移的幅度 持续的时间 发作的频度等 了解心律失常发生与日常活动的关系主要是根据基础心律的基线 J 点及 J 点后 80ms 的 ST 段 序号题干 A B C D E 1 鱼钩型 ST-T 改变出现在下 列哪种情况下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低钙血症 高钙血症 洋地黄中毒 2 冠心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疼痛主要鉴别点是 3 疼痛的持续时间与强度不 同 疼痛部位不同 疼痛性质不同 疼痛的放射部位不同 疼痛时伴发恶心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纤维颤动房室传导阻滞 4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发生改变 的导联是 :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复杂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 蒋晨阳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指心律起源部位 心搏频率与 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 心律疾病的原因 先天性 出生时就有, 遗传或妊娠期环境状况异常均可引起 心脏和其它疾病 心肌梗死 高血压 心肌病 瓣膜病 药物和其它原因 抗心律失常治疗 减肥药物 治疗感冒的药物 毒品 咖啡因和 / 或滥用酒精

More information

第3节 图例示范

第3节 图例示范 第 3 节图例示范 Genosoft Ltd. 图例 7-1 患者男性,64 岁 临床诊断 : 冠心病 SSS 心电图分析 图为 DCG02 10MV 1 导联连续记录, 示 P -P 间距 1.40-1.51s, 大多为 1.49s, 频率 40-43 次 / 分,P 波时限 0.10s, 形态有 3 种 : 1 低平直立, 电压 0.15mV 如 P 3 P 6 P 10 ; 2 高尖, 电压

More information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是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咽喉科医师 耳鼻 2018 年青岛市西海岸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 ) 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成绩 报考岗位 准考证号 笔试成绩 是否进入面试范围 病理科技师 1 180360008 65.4 是 病理科技师 2 180704001 45.2 病理科技师 2 180706010 45.3 病理科技师 2 180707012 0 病理科技师 2 180711006 47.1 病理科技师 2 180716009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ECG 上海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Conductive System Conductive System SA node AV bundle AV node 心脏传导系统示意图 Conductive System SA node AV bundle AV node SA node (or pacemaker) initiates

More information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2017 年医学院 ( 含转化院 遗传所 ) 硕士研究生上线考生名单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外语政治 业务 1 业务 2 总分 报考类别 考试方式 备注 103357000912484 72 72 242 0 386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2003 71 72 242 0 385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1503 77 73 234 0 384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1098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室性早搏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VPB 概述 室性早搏亦称 室性期前收缩 或 室性过早搏动, 简称 室早 ; 指由于心室异位起搏点提早发放或折返使整个心室提前除极的室性搏动 室性早搏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通常用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和折返激动两种理论解释 心电图特征 1.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 QRS 波群, 时限 0.12s, 其前无相关 P 波 ; 2. 大多数联律间期固定,

More information

心肌缺血、损伤及梗死

心肌缺血、损伤及梗死 心肌缺血 损伤及梗死 付华教授 心肌缺血 损伤和梗死 myocardial ischemia, injury and infarction 冠状循环 coronary circulation 心肌缺血 myocardial ischemia 心肌损伤 myocardial injury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冠状循环 ( 前面观 ) 窦房结支右冠状动脉右室前支右房支右缘支

More information

征稿标准

征稿标准 盐酸胺碘酮片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 :2007 年 02 月 06 日 修改日期 :2010 年 12 月 24 日 药品名称 盐酸胺碘酮片 汉语拼音 Yansuan Andiantong Pian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胺碘酮 化学名称 ;(2- 丁基 -3- 苯并呋喃基 )[4-[2-( 二乙氨基 ) 乙氧基 ]-3,5- 二碘苯基 ] 甲酮盐酸盐化学结构式 ; 分子式 :C 25H 29I

More information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9. 疟疾 10. 日本血吸虫病 11. 囊尾蚴病 12. 艾滋病 ( 三 ) 性传播疾病 1. 淋病 2. 梅毒 (3) 病理生理 (4) 临床表现 (5) 诊断及确诊依据 (6) 补液疗法及病原治疗 (1) 病原学及分型 (3) 临床分型及表现 依据 (5) 病原治疗及暴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9. 疟疾 10. 日本血吸虫病 11. 囊尾蚴病 12. 艾滋病 ( 三 ) 性传播疾病 1. 淋病 2. 梅毒 (3) 病理生理 (4) 临床表现 (5) 诊断及确诊依据 (6) 补液疗法及病原治疗 (1) 病原学及分型 (3) 临床分型及表现 依据 (5) 病原治疗及暴 2015 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 (1) 感染过程 (2)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作用 (3) 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作用 (4) 流行的基本条件 ( 一 ) 传染病总论 (5)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6) 基本特征 (7) 诊断的主要方法 (8) 治疗与主要预防方法 ( 二 ) 常见传染病 (1) 病原学 (3) 临床分型及表现 1. 病毒性肝炎 (5) 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的治疗 (6)

More information

快速性心律失常分类 窦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房扑 房颤交接区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室性心动过速 按形态 : 单形性 多形性 双向性 尖端扭转性室速 (TdP TdP) 按发作发方式 : 持续性 非持续性 特发性室速 儿茶酚

快速性心律失常分类 窦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房扑 房颤交接区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室性心动过速 按形态 : 单形性 多形性 双向性 尖端扭转性室速 (TdP TdP) 按发作发方式 : 持续性 非持续性 特发性室速 儿茶酚 儿童快速心律失常诊断及治疗 Pediatric Arrhythmias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刘雪芹 快速性心律失常分类 窦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房扑 房颤交接区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室性心动过速 按形态 : 单形性 多形性 双向性 尖端扭转性室速 (TdP TdP) 按发作发方式 : 持续性 非持续性 特发性室速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

More information

2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Acad J Chin PLA Med Sch Jan 2017,38(1) 响老年患者住院及生存的心律失常类别, 为相关部门制订相应的预防保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收集 年在我院住

2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Acad J Chin PLA Med Sch Jan 2017,38(1)   响老年患者住院及生存的心律失常类别, 为相关部门制订相应的预防保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收集 年在我院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Acad J Chin PLA Med Sch Jan 2017,38(1) http://jyjxxyxb.paperopen.com 1 1 157 例心律失常住院老年患者疾病谱分析 临床研究论著 边素艳, 刘宏斌, 刘宏伟, 朱启伟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 北京 100853 摘要 : 目的分析近 10 年我院因心律失常住院的老年患者疾病谱构成 临床分类及其变化趋势 方法收集

More information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pacemaker mediated tachycardia,pmt) 是植入双腔起搏器 ( 包括双腔 ICD) 或三腔起搏器 ( 包括 CRT-D) 后特有的一种心律失常, 由于是起搏器参与的一种心动过速, 故称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pacemaker mediated tachycardia,pmt) 是植入双腔起搏器 ( 包括双腔 ICD) 或三腔起搏器 ( 包括 CRT-D) 后特有的一种心律失常, 由于是起搏器参与的一种心动过速, 故称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北京军区总医院 2014-09-27 CICI 崔俊玉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pacemaker mediated tachycardia,pmt) 是植入双腔起搏器 ( 包括双腔 ICD) 或三腔起搏器 ( 包括 CRT-D) 后特有的一种心律失常, 由于是起搏器参与的一种心动过速, 故称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目 录 PMT 的分类 PMT 的发生机理 PMT 的临床表现

More information

咨询热线 : 掌 () 病因及发病机制 6. 新生儿颅内出血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掌 7. 新生儿黄疸 ()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新生儿黄疸分类 () 临床表现 (4)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疾病 掌 (5) 辅助检查 (6

咨询热线 : 掌 () 病因及发病机制 6. 新生儿颅内出血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掌 7. 新生儿黄疸 ()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新生儿黄疸分类 () 临床表现 (4)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疾病 掌 (5) 辅助检查 (6 www.ykpass.com.cn 咨询热线 :400-68-665 初级护师考试大纲 - 儿科护理学 单元细目要点要求科目.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一 绪论.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小儿年龄阶段划分及各期特点. 生长发育二 小儿保健. 小儿心理发展 4. 小儿的营养与喂养 () 任务 () 范围 掌 () 儿科护士的角色 () 素质要求 掌 () 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 () 各年龄期的特点 ()

More information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 - 心血管分册 (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 心房颤动 : 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06 年 ) 及 ACC/AHA/ESC 2006 年房颤诊疗指南和 2007 年 HRS/EHRA/ECA 房颤消融专家共识 查找引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 - 心血管分册 (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 心房颤动 : 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06 年 ) 及 ACC/AHA/ESC 2006 年房颤诊疗指南和 2007 年 HRS/EHRA/ECA 房颤消融专家共识 查找引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2010 年版 ) 一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 一 )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心房颤动 (ICD-10:I48) 行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 (ICD-9-CM-3: 37.34/37.26) ( 二 ) 诊断依据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 - 心血管分册 (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 心房颤动 : 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

More information

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律失常循证工作组 作者单位 : 刊名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英文刊名 :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年, 卷 ( 期 ): 2015,43(1) 引用本文格式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律失常循证工作组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期刊论 文 ]-

More information

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国际指南解读 ( 简称指南 ) 一 概述 二 AECG 设备 三 心率变异性 四 对与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评估 五 对无症状心律失常患者风险评估 六 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七 评估起搏器和 ICD 功能 八 对心肌缺血的监测 九 儿科患者 十 对动态心电图医师能力要求 2

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国际指南解读 ( 简称指南 ) 一 概述 二 AECG 设备 三 心率变异性 四 对与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评估 五 对无症状心律失常患者风险评估 六 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七 评估起搏器和 ICD 功能 八 对心肌缺血的监测 九 儿科患者 十 对动态心电图医师能力要求 2 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国际指南解读 院 霞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熊艳 1 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国际指南解读 ( 简称指南 ) 一 概述 二 AECG 设备 三 心率变异性 四 对与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评估 五 对无症状心律失常患者风险评估 六 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七 评估起搏器和 ICD 功能 八 对心肌缺血的监测 九 儿科患者 十 对动态心电图医师能力要求 2 一 概述 1980 年 : 美国心脏病学会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3FED3A2BDDC20CAD2D0D4D0C4C2C9CAA7B3A328CAD7B6BCBCB1D5EF BBCE6C8DDC4A3CABD5D>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3FED3A2BDDC20CAD2D0D4D0C4C2C9CAA7B3A328CAD7B6BCBCB1D5EF BBCE6C8DDC4A3CABD5D> 急性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 与处理 河南省人民医院 楚英杰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速 室颤 室扑 主要内容 导言 诊断 治疗 病例分享 第一篇 : 导言 定义 室性心动过速 : 发生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快速心律失常 频率过 100 次 / 分 连续 3 个或以上 ( 自发 ) 连续 6 个或以上 ( 诱发 ) 分类 按基础心脏病有无分类 继发性室速 冠心病

More information

期 武金娥 李国良 强 华 等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1,8",!117,1/( 目前 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策略主要是依据患者的猝死风险及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指导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但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猝死风 险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711"1,

期 武金娥 李国良 强 华 等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1,8,!117,1/( 目前 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策略主要是依据患者的猝死风险及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指导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但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猝死风 险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7111, 第 卷第 期 年 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经验交流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武金娥 李国良 强 华 蒋永荣 孟恬宇 孙超峰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陕西西安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本院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 从而评估我院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选取自

More information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 年第 22 卷第 3 期 635 波的波幅变低, 形状变得圆滑,R 波的切迹和 δ 波可能消失 3.2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是指记录器每秒钟采集心电信号电压的点数 采样频率越高, 心电图波形的失真就越小, 所采集的数据就会更加精确地描述连续的心电图波形 当采样频率过低时,Q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 年第 22 卷第 3 期 635 波的波幅变低, 形状变得圆滑,R 波的切迹和 δ 波可能消失 3.2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是指记录器每秒钟采集心电信号电压的点数 采样频率越高, 心电图波形的失真就越小, 所采集的数据就会更加精确地描述连续的心电图波形 当采样频率过低时,Q 634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 年第 22 卷第 3 期 动态心电图的规范化 尹彦琳 心电标准化专题讲座 [ 关键词 ] 动态心电图 ; 规范化 ; 临床应用 ; 操作流程 ; 评估标准 [ 中图分类号 ] R540.41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8-0740(2013)03-0634-09 1 概述 动态心电图 (AECG) 通常也称为 Holter, 是以研发者美国物理学家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9DAD0C4B2A1CAB3C1C6CAB3C6D72020C9CF>

<4D F736F F D20B9DAD0C4B2A1CAB3C1C6CAB3C6D72020C9CF> 冠心病食疗食谱 第一编心脏病 第一章总论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两部分组成, 其功能是为身体运输血液, 通过血液将氧气 营养物质及激素等供给组织, 并将组织里的代谢废物带走 这些功能是在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下进行的, 近些年来, 由于急性传染病 肺结核的得到满意的的治病与预防 死于循环系统疾病的人数上升到第一或第二位 因此学习循环系统疾病的知识, 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 对保障人民健康, 具有重要的意义

More information

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 (Disturbances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 (Disturbances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第三节 钾代谢及钾代谢障碍 (Potassium homeostasis and its disorders) Questions 引起血钾浓度改变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高钾血症对人体最主要的危害是什么? 为什么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在临床上都会出现肌肉无力 软瘫的表现? 为什么酸中毒患者常伴有高血钾, 碱中毒患者常伴有低血钾? Case study 病史 : 男 41 岁, 呕吐 4 天, 不能进食食物和水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年第卷第期 1 Smach 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汪蓉 1, 陈颖敏 1, 许向东 张方亮 陈霞 李宏松 张文赞 3 罗章源 3 何奔 1 [ 摘要 ] 目的探讨 Smach 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在心房颤动 ( 简称房颤 ) 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 015 年 11 月到 016 年 8 月嘉定区中心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表现有胸闷心悸或黑矇 晕厥,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1A3BBA4C4E3B5C4D0C42020CFC22E646F63>

<4D F736F F D20B1A3BBA4C4E3B5C4D0C42020CFC22E646F63> 保护你的心 第十章急性心包炎 疾病概述 急性心包炎是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 病因大都继发于全身性疾病, 临床上以非特异性 结核性 风湿性 以及心肌梗塞 尿毒症和肿瘤等引起者较为多见, 近年来, 由于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 细菌性和风湿性已明显减少, 而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渐趋增多 临床表现一 症状轻症可无症状, 故易被忽视, 但一般多呈如下的表现 ( 一 ) 全身症状根据病因及个体反应不同, 全身症状差异较大

More information

doc

doc 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11, 46 (10): 1187 1192 1187 研究论文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蟾酥致小鼠心律失常的影响 陆文娟 1, 周婧 1, 马宏跃 1*, 吕高红 1, 尤奋强 2, 丁安伟 1, 段金廒 1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210046; 2. 南京中医药大学昆山附属医院, 江苏昆山 215300)

More information

BB.S92

BB.S92 目 录 病窦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其心电图有何特征? (1) 什么是异位心律, 有几种类型? (3) 什么是早搏, 其发生的机制及共同的心电图 特征是什么? (5) 早搏能影响健康吗? (7) 房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10) 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11) 如何判断室早的危险程度? (13) 心肌梗塞后的病人发生室性早搏怎么办? (15) 如何对待功能性室早? (17)

More information

ÀÏÄêÈËÐÄÔàâ§ËÀ

ÀÏÄêÈËÐÄÔàâ§ËÀ 疾病名 老年人心脏猝死 英文名 senile sudden cardiac death 缩写 别名 老年人心性猝死; 老年人心源性猝死 ; 老年心脏猝死 ICD 号 I46.1 概述 老年人心脏性猝死 (senile sudden cardiac death,scd) 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意想不到的, 在症状开始 1h 内发生的自然死亡 在美国, 据估计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每年 20~40 万例, 占所有心血管病死亡患者的

More information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是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是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急诊内科医师 1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是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是 神经功能检查医师 急诊内科医师 1 2017 年青岛市西海岸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 ) 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成绩 报考岗位 准考证号 笔试成绩 是否进入面试范围 病理科医师 1 170907006 57.5 是 体检中心超声医师 170901013 43.7 体检中心超声医师 170906005 59.7 是 体检中心超声医师 170907015 60 是 体检中心超声医师 170907019 45.2 体检中心超声医师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lesson4.doc

Microsoft Word - lesson4.doc 一 名词解释 第四章血液循环 1. 心动周期 2. 每搏输出量 3. 心输出量 4. 心指数 5. 射血分数 6. 心力贮备 7. 异长自身调节 8. 期前收缩 9. 代偿间歇 10. 自动节律性 11. 血压 12. 收缩压 13. 微循环二 填空题 1.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 2. 心率加快时, 心动周期, 其中以 更为显著 3. 心室收缩与射血包括, 和 三个时期 4. 等容收缩期时, 房室瓣,

More information

一般规格工作温度 10 C 至 40 C(50 F 至 104 F) 存放温度 -20 C 至 60 C(-4 F 至 140 F) 湿度 10 % 至 90 %, 非冷凝 显示屏 LCD 显示屏 通讯使用 USB 设备端口进行计算机控制 操作模式手动和遥控 电源内置镍氢充电电池组, 完全充电后可供

一般规格工作温度 10 C 至 40 C(50 F 至 104 F) 存放温度 -20 C 至 60 C(-4 F 至 140 F) 湿度 10 % 至 90 %, 非冷凝 显示屏 LCD 显示屏 通讯使用 USB 设备端口进行计算机控制 操作模式手动和遥控 电源内置镍氢充电电池组, 完全充电后可供 mpulse 6000D/7000DP 除颤器 / 体外起搏器分析仪 技术数据 mpulse 6000D 除颤器分析仪和 mpulse 7000DP 除颤器 / 经皮起搏器分析仪测试系统是坚固耐用且便于携带的高精度测试仪器, 可确保心脏复苏急救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最佳性能 mpulse 6000D 和 mpulse 7000DP 测试功能涵盖了全世界经确定的脉搏波形范围, 展现了突破性的 AED 技术兼容能力,

More information

WHO ---- ---- , 200 5% 8.6% 18.8% 200, 140 , MS MS 60 80 X 1999 WHO MS (2004.12) 1. BMI>25 >24 >28 BMI kg / m 2 2. 6.1mmol/L, 2h 7.8mmol/L 3. BP 140/90mmHg ( ) 4. TG 1.7 mmol/l /L HDL-C C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罗鸿宇等 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几何构型的比较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第 期 罗鸿宇等 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几何构型的比较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 #% 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几何构型的比较分析 罗鸿宇 华 琦 朱玮玮 侯海霞 刘荣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病 综合 科 北京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 北京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 #!#'#! %%!%! 对患者心脏结构 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心脏几何构型的相关性 方法

More information

ÐÄÔàÖèÍ£ÓëÐÄ·ÎÄÔ¸´ËÕ

ÐÄÔàÖèÍ£ÓëÐÄ·ÎÄÔ¸´ËÕ 疾病名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英文名 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缩写 别名 ICD 号 I46 概述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 有效泵血功能消失, 引起全身严重缺氧 缺血 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 ; 继之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 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 一般认为, 心脏停搏

More information

36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January,2016Vol.30No.1A ; 273 ( ) , 1.2 [2-10] [3-7] :1 PubMed Medline 3 38

36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January,2016Vol.30No.1A ; 273 ( ) , 1.2 [2-10] [3-7] :1 PubMed Medline 3 38 2016 1 30 1 ( 525 ) 35 :[ ] (HIS), [ ] HIS ( ) ; 2013 Excel 2013 [ ] 55.24% 18.21% 26.55%; ; 3,5 [ ] ; : ; ; Probeintoapplicationofnursingworkloadanalysisbasedonhospita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 LiangYemei,LiangYanfang,ZhuXinqing,etal(YulinFirstPeople

More information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 ICD 一级预防适应症的再思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陈样新 心脏性猝死定义 心脏性猝死 (Sudden Cardiac Death,SCD) 是指没有预见到的由于心血管原因导致的 1 小 时内的自然死亡 Circulation. 1998;98:2334-2351 SCD 全球性的挑战 0.036-0.128%/year 0.1-0.2%/year 0.042%/year 300,000-350,000/year

More information

ÓÒÊøÖ§´«µ¼×èÖÍ

ÓÒÊøÖ§´«µ¼×èÖÍ 疾病名 右束支传导阻滞 英文名 right bundle-branch block 缩写 RBBB 别名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右束支阻滞 ICD 号 I45.0 概述 右束支传导阻滞 (right bundle-branch block,rbbb) 简称右束支阻滞 流行病学 在人群中右束支阻滞的患病率为 1.15%~3.19% 在一项对 855 例男性患者随访 30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图 1 1 传染病的特征 9 T h1 T h2 细胞调节机制简图 正调节 负调节 细胞因子与细菌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有实验表明 细胞因子与细菌之间 存在有互利和互抑双重效应 例如 T N Fα 和 IFNγ 可抑制放线菌的生长而 IL 6 的作用则 反之 IL 1 2 和 GM CSF 可促进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而 IL 1ra 可抑制之 研究表 明 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有与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