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20A662A4D1B944B460C0F4BB50A448A8C6BBDAB94AA4A7B6A12D2DBDD7A4F4E271B6C72020A7F5A7D3A7BB5F322E3237A7B9BD5A5F2E646F63>



Similar documents

107new-new

van Dijk representation 2-2

892411H009020


穨LuJianRong.PDF

穨yianshen.PDF


sexual politics anti-sexist movement 4 Steve Neale 1983/1992 Laura Mulvey 1975 represent Nixon, Sean. Exhibiting Masculi

Microsoft Word - concept-culture.doc

pdf

摘 要

Microsoft Word - B人文與藝術類-前後.doc

Microsoft Word doc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62 舂音詞社和漚社都成立於上海 在這個新興的文化大都會各種思想的交匯促 進了文學社團的發展不同政治社會背景的文人亦多了交往的機會 加上出版業 的蓬勃人才的集中使得上海的文學社團格外多姿多彩在全國的新舊文壇帶領 5 風騷 在詞學方面龍榆生 便將上海視為民國時期的詞學中心 另一

Microsoft Word - 7 鄉邦意識與族群復興 林香伶_2.27完稿_.doc


國立清華大學

二 文 化 產 業 與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的 區 別 在 研 究 澳 門 文 化 產 業 的 發 展 之 前, 必 須 先 界 定 文 化 產 業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或 創 意 產 業 的 區 別, 可 參 考 專 家 學 者 們 曾 作 出 相 關 的 研 究 分 析 台 灣 學 者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Goffman

108 Y Vogue The Power of She

Microsoft Word 秦琍琍.doc

Page.PDF

Microsoft Word - 課程大綱_2007f.doc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李小清教授_都會空間的漫遊 書寫_.doc

Microsoft Word ±q¾Ôª§¹q¼v.doc

<4D F736F F D20C3E4ACC9A457AABABA74A558AACC>

1

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的历史条件

卷 首 语 你 们 的 研 究 有 什 么 用 这 是 笔 者 在 复 旦 大 学 从 事 医 学 人 类 学 教 学 和 研 究 的 五 年 中 所 遇 最 多 看 似 简 单 实 则 重 要 的 问 题 之 一 作 为 文 化 人 类 学 和 应 用 人 类 学 的 交 叉 学 科, 医 学 人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导读

保 障 内 容 第 五 条 在 保 险 期 间 内, 被 保 险 人 持 有 有 效 证 件 在 境 外 旅 行 时, 因 遭 受 意 外 伤 害 ( 见 第 4 条 释 义 ) 事 故 导 致 身 故 残 疾 或 烧 烫 伤 的, 保 险 人 依 照 下 列 约 定 给 付 保 险 金 ( 一 )

untitled

/12 2


从“半官方报纸”到“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Cultural Mind and Artistic Eyes: the Speculation on the Integrated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Scheme of Visual Culture for the Arts & Humanities Curricu

HK-ID.PDF

01何寄澎.doc

災難下的物體系:九二一地震後物件博物館化的故事

˘ªF¶Î



(mass media) Sturken & Cartwright (Sturken & Cartwright, 2001, pp.81-82) 1 (Barnard, 1998) Stuart Hall(1993) Jewels of the Art World 56 57

Microsoft Word - 通讯150期.doc

1 VCD DVD

(Paul de Man, -) (a plurality of significations) (Murray Krieger, -000) (Roland Barthes, -0)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 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

第三章 布袋戲個人化網路商城

HK研究生论坛论文繁

一 位 初 任 教 師 參 與 學 習 共 同 體 之 實 踐 經 驗 97 與 實 踐 熱 潮 志 宏 ( 以 下 簡 稱 我 ) 是 一 位 初 任 教 師, 熱 愛 教 育 工 作, 為 了 提 升 教 學 效 能 和 專 業 素 養, 加 入 了 大 觀 國 小 的 學 習 共 同 體 實

疾病诊治实务(二)

<4D F736F F D20A55BA44AA5D8A6B8AABABDD7A4E52E646F63>

第一章 緒論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 1975 (Harold R. Isaacs) ( Idols of the Tribe),, :,, :,,,,,, :,,? 80,,,,,,,, :, -,,,,,,,, ( 1) 1, :,,, ; 2,, race nation nationality ethnic group tri

有線電視新聞頻道觀眾接收分析

工, 並 在 回 到 香 港 後, 以 新 型 態 武 打 元 素 獲 得 市 場 票 房 成 功 的 現 象, 本 研 究 透 過 帶 領 香 港 武 打 電 影 元 素 改 變, 並 在 好 萊 塢 獲 得 票 房 佳 績, 而 具 有 天 下 第 一 武 指 稱 號 的 袁 和 平 作 為 研

Microsoft Word - 18-p0402-c3.doc

臺 灣 性 圖 騰 初 探 A study on sex totem of Taiwan 研 究 生 : 江 華 如 指 導 教 授 : 簡 上 淇 博 士 阮 芳 賦 博 士 樹 德 科 技 大 學 人 類 性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Gradu

学 的 人 数 达 到 万 人,79.5% 的 随 迁 子 女 在 公 办 学 校 就 读 但 是, 按 照 过 去 的 高 考 制 度, 这 些 学 生 只 能 回 到 户 籍 地 参 加 高 考 2010 年 7 月, 党 中 央 国 务 院 召 开 了 全 国 教 育 工 作 会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5 年 第 4 期 E. Rawski J. W. Cohen M. Elliot standardization orthopraxy cultural unificati

2 庶 民 文 化 研 究 第 11 期 一 前 言 現 今 臺 灣 漢 人 服 飾 研 究 主 要 著 重 清 代 閩 南 地 區 廣 東 地 區 移 民 的 傳 統 服 飾 形 制 及 其 文 化 特 色 然 而, 由 於 歷 史 與 政 治 的 因 素, 臺 灣 於 清 領 時 期 由 東 北

公民化與現代化

<4D F736F F D20C5FDABC4A46CB3CCB3DFC577BCC6BEC72E646F63>


張 佳 114 古改革目的在於塑造明政權 承古先聖王之統 的正統地位以期加強民眾對新政 權的認同 同時借助對胡漢服飾習俗的嚴格區分刻畫一個異於 中國 傳統的 胡 4 元 形象以此反襯自身政權的正統性明初通過對士庶日常服飾的嚴格規範細 緻地刻畫了各個群體和階層 君臣 官民 良賤 的身份界限建立起一套與

§˝¿ı a

Microsoft Word - 01馮樹勳三校.doc


28-44

Fredric Jameson national allegory Three Worlds Theory 3 4 the poetic the political Fredric Jameson, 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

超越與異化 ──《桃花扇》中李香君的藝術形象

中 新 公 用 成 员 企 业 本 刊 支 持 单 位 Editorial 01 Current Planning 02 Group News 08 Let Low-carbon Be Lifestyle Cultural Tour 50 Industry Information 20 Conven

Microsoft Word 林宜芳 doc

43-67 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現象final.doc

:?? (legitimacy)? (legality) (all or nothing) ( ) ( ) :? : : : 2 : ;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 水 利 與 地 方 社 會 ( 一 ): 以 三 七 圳 與 社 子 溪 流 域 為 中 心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NSC H 執 行 期

一般认为,学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 :,,,,,,,,,,,,,,?,,? (legitimacy)?, (legality),,,,,, (all or nothing),,, (,,,, ),, ( ) :,?, :,,,,,, :,,,,, :,,,,,, 2 :,,,, ;,,,,,,,, :,,

11期PDF.FIT)

2004 2,, ( ),,,,,, ethnic group, ethnic group 1950, : (tsao),,,,,,, 1962,, : ;,,,,,,,, 60,, ,, (cultural complex) (ethnic traits ) ; ; ; ; ; ;

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5, Jun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Era of Suffe

No.02,2012 History Teaching 639 Sum No.639 * [ ] [ ] [ ]K20 [ ]A [ ] *

Microsoft Word - 阳光关爱计划生育手术医疗保险.doc

% 80% 2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participant-observer quantitative study qualitative research (thick descriptio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Microsoft Word - z-ww470-04


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辯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

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条款

Transcription: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2007 年 1 月 頁 107-156 東 華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學 院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論 水 滸 傳 敘 事 的 後 設 命 題 及 其 話 語 構 成 李 志 宏 * 提 要 水 滸 傳 創 作 的 本 質 在 於 重 寫 歷 史, 而 非 還 原 歷 史, 整 體 話 語 構 成 在 意 義 生 成 方 式 的 表 現 上, 有 其 特 殊 的 道 德 規 範 和 美 學 考 慮 從 水 滸 傳 敘 事 格 局 的 設 計 來 看, 天 命 作 為 敘 事 生 成 的 後 設 命 題, 既 有 其 制 約 作 用, 亦 有 其 預 示 作 用 在 神 話 預 示 的 封 閉 式 敘 述 框 架 中, 水 滸 傳 作 者 針 對 梁 山 泊 好 漢 出 世 及 其 匯 聚 的 命 運 走 向 進 行 政 治 書 寫, 言 語 敘 述 之 間 乃 強 調 梁 山 泊 好 漢 在 天 下 無 道 的 政 治 情 況 下 出 世, 當 有 其 歷 史 必 然 性 此 外, 宋 江 幾 經 輾 轉 而 成 為 梁 山 泊 第 三 任 首 領 後, 水 滸 英 雄 高 揚 替 天 行 道 大 旗, 在 等 待 朝 廷 招 安 中 實 踐 忠 君 倫 理, 則 十 足 反 映 了 作 者 對 於 天 下 秩 序 由 亂 返 治 的 政 治 關 懷 在 士 不 遇 的 政 治 焦 慮 與 禮 失 求 諸 野 的 政 治 期 望 之 間, 整 體 話 語 實 踐 實 則 隱 含 了 君 臣 遇 合 的 政 治 倫 理 隱 喻 作 用 因 此, 從 政 治 書 寫 的 角 度 來 說, 忠 君 倫 理 作 為 一 種 政 治 籲 求, 話 語 構 成 本 身 既 是 倫 理 辯 證 之 所 在, 亦 是 價 值 選 擇 之 所 在 然 而, 上 述 政 治 思 維 伴 隨 著 宋 江 等 一 百 零 八 梁 山 泊 好 漢 之 隱 逸 和 死 亡, 卻 也 隨 之 消 亡, 如 此 書 寫 形 式 無 疑 傳 達 了 水 滸 傳 作 者 對 現 實 政 治 體 制 的 深 度 嘲 諷 與 控 訴, 亦 是 對 天 下 有 道 的 政 治 理 想 無 從 實 現 的 一 種 無 奈 的 感 歎, 整 體 話 語 構 成 的 意 義 生 成 方 式 可 謂 發 人 省 思 關 鍵 詞 : 水 滸 傳 天 命 忠 君 倫 理 敘 事 話 語 構 成 *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語 文 與 創 作 學 系 副 教 授 107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論 水 滸 傳 敘 事 的 後 設 命 題 及 其 話 語 構 成 一 前 從 中 國 古 代 小 說 發 展 演 變 的 歷 史 來 看, 水 滸 傳 1 作 為 章 回 體 小 說 之 新 文 類 的 敘 事 範 式, 被 賦 予 奇 書 之 名 水 滸 傳 固 有 講 史 小 說 之 實, 2 但 對 於 其 後 英 雄 傳 奇 3 小 說 流 派 之 形 成 及 其 話 語 表 現 的 影 響 甚 於 講 史 本 質, 言 本 文 係 國 科 會 95 年 度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論 明 代 四 大 奇 書 敘 事 的 後 設 命 題 及 其 話 語 構 成 ( 計 畫 編 號 :NSC95-2411-H-152-009) 之 部 分 研 究 成 果, 並 於 中 國 山 東 省 古 典 文 學 學 會 東 平 縣 人 民 政 府 主 辦 之 羅 貫 中 與 三 國 演 義 水 滸 傳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2006 年 08 月 19 日 至 23 日 於 山 東 省 泰 安 市 普 照 賓 館 召 開 會 議 ) 宣 讀 論 文 1 關 於 水 滸 傳 之 版 本 迄 今 約 有 七 十 餘 種, 明 代 流 傳 之 時 有 繁 簡 之 分, 除 文 字 表 現 有 所 差 異, 簡 本 主 要 增 多 有 關 征 田 虎 王 慶 的 情 節 關 於 繁 簡 版 本 出 現 之 先 後 問 題, 目 前 尚 有 爭 議, 仍 無 定 論 本 文 所 採 用 版 本, 係 以 目 前 學 界 認 為 保 存 較 為 完 整 的 明 代 萬 曆 三 十 八 年 容 與 堂 刊 本 為 主, 由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於 1997 年 排 版 重 印 2 馬 幼 垣 在 中 國 講 史 小 說 的 主 題 與 內 容 一 文 中 指 出 : 中 國 歷 史 上 紛 亂 的 改 朝 換 代 時 期, 其 間 野 心 勃 勃 的 群 雄, 在 各 種 旗 幟 下 爭 併, 想 要 統 一 國 家, 最 終 建 立 一 個 新 的 統 治 秩 序, 這 些 自 然 成 為 受 人 注 目 的 多 采 多 姿 時 期 因 此, 幾 乎 所 有 重 要 改 朝 換 代 時 期, 都 成 為 講 史 小 說 家 最 愛 處 理 的 題 材, 它 們 在 歷 史 人 物 的 爭 戰 中, 找 到 了 扣 人 心 弦 的 對 峙 局 面 載 氏 著, 中 國 小 說 史 集 稿 ( 臺 北 : 時 報 文 化 出 版 事 業 有 限 公 司,1987), 頁 78 3 關 於 水 滸 傳 的 文 類 區 分 問 題, 魯 迅 在 中 國 小 說 史 論 文 集 中 國 小 說 史 略 及 其 他 一 書 中 將 水 滸 傳 及 其 續 書 置 於 元 明 以 來 講 史 小 說 章 節 之 中, 視 之 為 演 義 歷 史 的 作 品 今 人 則 多 就 水 滸 傳 人 物 群 像 之 特 質, 視 之 為 英 雄 傳 奇 事 實 上, 就 分 類 觀 點 而 言, 歷 史 演 義 與 英 雄 傳 奇 在 創 作 形 式 及 其 美 學 表 現 上 頗 有 難 於 區 分 之 處 孫 楷 第 在 中 國 通 俗 小 說 書 目 分 類 說 明 即 言 : 通 俗 小 說 中 講 史 一 派, 流 品 至 雜, 自 宋 元 以 至 明 清, 作 者 如 林 以 體 例 言 之 有 演 一 代 史 事 而 近 於 斷 代 者 ; 有 以 一 人 一 家 事 為 主 而 近 於 外 傳 別 傳 及 家 人 傳 者 ; 有 以 一 事 為 主 而 近 於 紀 事 本 末 者, 亦 有 通 演 古 今 事 與 通 史 同 者 其 作 者 有 文 人 有 閭 里 塾 師 瓦 舍 伎 藝 大 抵 虛 實 各 半, 不 以 記 誦 見 長 亦 有 過 實 而 直 同 史 抄, 憑 虛 而 全 無 根 據 者, 而 亦 自 托 於 講 史 如 斯 紛 紛, 欲 以 一 定 標 準 挈 其 短 長, 殆 非 易 事 有 關 英 雄 傳 奇 與 歷 史 演 義 之 區 別 的 討 論, 可 參 齊 裕 焜 主 編, 中 國 古 代 小 說 演 變 史 ( 蘭 州 : 敦 煌 文 藝 出 版 社,1999 年 ), 頁 228-231 水 滸 傳 作 為 英 雄 傳 奇 的 開 山 之 作 的 觀 點, 則 可 參 羅 德 榮 所 撰 英 雄 傳 奇 的 開 山 之 作 水 滸 傳 一 文, 載 沈 伯 俊 主 編, 水 滸 研 究 論 文 集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4), 頁 620-631 108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具 有 不 可 忽 視 的 地 位 和 意 義 不 論 從 文 學 史 或 文 化 史 的 角 度 來 說, 水 滸 傳 一 書 都 具 有 其 可 值 探 究 的 美 學 意 義 和 文 化 價 值 經 歷 來 研 究 得 知, 水 滸 傳 的 故 事 素 材 主 要 源 諸 史 傳 水 滸 傳 之 成 書, 乃 歷 經 宋 元 以 來 長 期 而 複 雜 的 累 積 豐 富 和 匯 聚 而 得 時 至 元 明 之 際, 才 真 正 由 文 人 作 家 寫 定 / 編 輯 而 成 書 4 自 水 滸 傳 刊 刻 及 流 傳 以 來, 論 者 對 於 水 滸 傳 的 寫 作 意 圖 主 題 寓 意 和 美 學 表 現 之 相 關 探 討, 歷 來 詮 解 視 角 多 有 不 同, 難 以 定 論 5 究 其 原 因, 主 要 關 鍵 在 於 水 滸 傳 所 寫 歷 史 人 事, 與 北 宋 末 年 宋 江 等 人 橫 行 齊 魏 等 地 的 史 實 記 錄 以 及 宣 和 遺 事 等 文 獻 的 相 關 事 蹟 記 載 有 關 6 從 現 存 文 獻 記 載 中 可 見, 北 宋 徽 宗 宣 和 年 間, 以 宋 江 為 首 的 三 十 六 人 綠 林 集 團, 橫 行 為 亂, 被 朝 廷 視 為 強 盜 賊 寇, 擾 亂 政 體 秩 序, 因 此 遣 將 討 捕, 終 被 招 降 但 耐 人 尋 味 的 是, 自 北 宋 末 年 以 來, 宋 江 等 三 十 六 人 挑 戰 正 統 政 治 體 制 的 行 誼 事 蹟, 卻 在 民 間 街 談 巷 語 的 流 傳 過 程 中 形 成 了 另 一 種 認 識 / 認 同, 甚 且 獲 得 文 人 士 大 夫 的 贊 賞 7 在 流 傳 過 程 中, 宋 江 等 人 的 事 蹟 更 是 以 不 同 媒 介 形 式 獲 得 展 演, 8 只 不 過 這 些 零 散 的 故 事 之 間 並 無 具 主 4 關 於 水 滸 傳 作 者 究 竟 誰 屬? 至 今 尚 無 定 論 今 以 容 與 堂 本 水 滸 傳 扉 頁 所 書 施 耐 庵 羅 貫 中 二 人 為 參 考 作 者 至 於 水 滸 故 事 之 演 化 情 形 之 具 體 討 論, 可 參 胡 適 的 水 滸 傳 考 證 魯 迅 的 關 於 水 滸 傳 鄭 振 鐸 的 水 滸 傳 的 演 化 等 文 章, 載 竺 青 選 編, 名 家 解 讀 水 滸 傳 ( 濟 南 : 山 東 人 民 出 版 社,1998), 頁 1-108 5 歷 來 關 於 水 滸 傳 的 主 題 思 想 的 研 究, 主 要 觀 點 有 三 : 一 是 歌 頌 農 民 起 義 精 神 ; 二 是 強 調 忠 義 精 神 ; 三 是 表 現 市 民 意 識 相 關 討 論 可 參 黃 霖 主 編, 20 世 紀 中 國 古 代 文 學 研 究 史 小 說 卷 第 十 章 水 滸 研 究 ( 上 海 : 東 方 出 版 中 心,2006), 頁 239-293 6 參 余 嘉 錫, 宋 江 三 十 六 人 考 實 楊 家 將 故 事 考 信 錄 ( 昆 明 : 雲 南 人 民 出 版 社,2005), 頁 1-92 7 南 宋 周 密 在 癸 辛 雜 識 續 集 記 載 龔 聖 與 所 作 宋 江 三 十 六 人 贊 並 序 一 文 中 即 提 及 : 宋 江 事 見 於 街 談 巷 語, 不 足 採 者 雖 有 高 如 李 嵩 輩 傳 寫, 士 大 夫 亦 不 見 黜, 余 年 少 時 壯 其 人, 欲 存 之 畫 贊, 以 未 見 信 書 載 事 實, 不 敢 輕 為 及 異 時 見 東 都 事 略 載 侍 郎 侯 蒙 傳, 然 後 知 宋 江 輩 真 有 聞 於 時 者 於 是 即 三 十 六 人, 人 為 一 贊, 而 箴 體 在 焉 蓋 其 本 揆 矣 將 使 一 歸 於 正, 義 勇 不 相 戾, 此 詩 人 忠 厚 之 心 也 余 常 以 江 之 所 為, 雖 不 得 自 齒, 然 其 識 性 超 卓, 有 過 人 者 立 號 既 不 僭 移, 名 稱 儼 然, 猶 循 軌 轍, 雖 託 之 記 載 可 也 豈 若 世 之 亂 臣 賊 子, 畏 影 而 自 走, 所 為 近 在 一 身, 而 其 禍 未 嘗 不 流 四 海? 見 朱 一 玄 劉 毓 忱 編, 水 滸 傳 資 料 匯 編 ( 天 津 : 南 開 大 學 出 版 社,2002), 頁 19-20 8 參 朱 一 玄 劉 毓 忱 編, 水 滸 傳 資 料 匯 編 本 事 編, 頁 1-116 109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導 性 的 思 想 體 系 予 以 整 合, 直 到 水 滸 傳 成 書 為 止 今 且 不 論 水 滸 故 事 流 傳 及 其 演 化 的 具 體 情 形 如 何? 當 水 滸 傳 作 者 在 重 新 加 工 之 際, 著 意 將 以 宋 江 為 首 的 綠 林 好 漢 集 團 的 匯 聚 過 程 置 於 敘 事 中 心 進 行 形 塑, 則 人 物 身 分 介 於 強 盜 與 英 雄 之 間 在 書 寫 上 所 具 有 的 複 雜 政 治 意 涵, 實 足 以 影 響 讀 者 對 於 水 滸 傳 究 竟 是 誨 盜 之 作 抑 或 是 頌 揚 忠 義 之 書 的 根 本 9 認 知 和 解 讀 方 式 10 文 心 雕 龍 通 變 第 二 十 九 贊 曰 : 文 律 運 周, 日 新 其 業 變 則 其 堪 久, 通 則 不 乏 趨 時 必 果, 乘 機 無 怯 望 今 制 奇, 參 古 定 法 今 觀 水 11 滸 傳 可 知, 作 者 著 重 通 過 對 遠 處 江 湖 的 梁 山 泊 人 物 命 運 進 行 書 寫, 字 裡 行 間 無 不 積 極 融 入 個 人 對 天 道 循 環 和 人 事 際 遇 的 對 應 關 係 的 思 考, 在 重 寫 歷 史 過 程 中 體 現 出 對 天 理 的 一 種 積 極 探 求 因 此, 在 主 題 寓 意 和 敘 事 觀 念 的 審 美 表 現 上, 與 前 此 流 傳 之 水 滸 故 事 頗 不 相 同, 既 展 示 出 作 者 以 其 通 變 的 創 作 精 神 和 自 覺 追 求 以 重 寫 歷 史 的 美 學 事 實, 同 時 也 反 映 了 作 者 借 創 作 表 達 對 時 代 歷 史 變 化 觀 照 及 其 政 治 理 想 投 射 的 一 種 反 思 意 向 水 滸 傳 一 書 對 於 梁 山 泊 人 物 和 事 業 的 關 注, 可 以 說 脫 離 了 還 原 歷 史 的 純 粹 寫 實 格 局, 進 而 在 眾 多 人 物 匯 聚 與 流 散 的 命 運 書 寫 過 程 中, 凝 鑄 一 種 史 詩 的 文 化 性 格 和 形 式 意 味 整 體 來 說, 在 水 滸 傳 的 敘 事 進 程 中, 作 者 普 遍 書 寫 梁 12 山 泊 好 漢 面 對 個 人 / 群 體 尋 求 安 身 與 立 命 的 生 命 歷 程, 並 在 招 安 議 題 上, 突 顯 梁 山 泊 好 漢 遊 移 在 江 湖 倫 理 與 政 治 倫 理 之 間 所 隱 含 的 情 感 矛 盾 和 思 想 轉 化 從 政 治 書 寫 的 觀 點 來 說, 水 滸 傳 作 者 通 過 重 寫 歷 9 明 清 兩 代 對 於 水 滸 傳 一 書 究 竟 是 實 寫 強 盜 還 是 強 調 忠 義, 向 來 頗 有 爭 論 相 關 討 論 可 參 王 平, 明 清 水 滸 傳 詮 釋 一 文 之 分 析, 載 海 峽 兩 岸 明 清 小 說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未 刊 稿 )(2005.11), 頁 280-289 10 陳 文 新 指 出 歷 來 關 於 水 滸 傳 的 闡 釋 評 論 中 具 有 兩 種 路 數 : 一 是 側 重 於 題 材 原 型 ; 二 是 側 重 於 象 徵 義 蘊 各 有 偏 蔽, 亦 各 有 勝 場 見 氏 著, 水 滸 傳 闡 釋 中 的 兩 種 路 數 兼 評 李 贄 的 政 治 索 隱, 傳 統 小 說 與 小 說 傳 統 ( 武 昌 : 武 漢 大 學 出 版 社,2005), 頁 197-209 11 劉 勰 著 周 振 甫 譯 注, 文 心 雕 龍 譯 注 ( 臺 北 : 五 南 圖 書 出 版 股 份 有 限 公 司,1993), 頁 376 12 樂 蘅 軍, 古 典 小 說 散 論 ( 臺 北 : 大 安 出 版 社,2004), 頁 76-77 110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史 的 敘 事 策 略, 對 梁 山 泊 好 漢 的 歷 史 存 在 狀 態 及 其 存 在 方 式, 展 開 不 同 以 往 的 觀 察 和 復 現, 其 話 語 構 成 (discursive formation) 13 實 際 上 便 可 能 隱 含 了 特 定 的 政 治 倫 理 隱 喻, 無 疑 值 得 進 一 步 深 入 探 究 基 本 上, 水 滸 傳 的 話 語 構 成 是 在 特 定 歷 史 文 化 語 境 中 被 賦 予 意 義 和 敘 事 秩 序, 水 滸 傳 作 為 一 種 認 知 方 法 或 知 識 型 (epistemes) 的 歷 史, 14 有 其 值 得 進 一 步 探 究 的 詩 學 內 涵 緣 諸 上 述 思 考, 本 文 擬 立 足 於 前 賢 今 能 的 研 究 基 礎 之 上, 從 文 化 詩 學 研 究 立 場 闡 論 水 滸 傳 敘 事 的 後 設 命 題 及 其 話 語 構 成, 期 能 在 形 式 分 析 與 文 化 分 析 兼 融 並 行 的 討 論 過 程 中, 就 水 滸 傳 的 寫 作 意 圖 主 題 寓 意 及 其 美 學 表 現 做 一 綜 整 性 的 論 述, 從 中 提 出 個 人 的 詮 解 和 看 法 二 重 寫 歷 史 : 天 命 作 為 敘 事 生 成 的 後 設 命 題 水 滸 傳 成 書 的 本 質 在 於 重 寫 歷 史, 而 非 還 原 歷 史 從 重 寫 歷 史 的 角 度 來 說, 水 滸 傳 的 話 語 構 成 當 有 其 特 殊 的 道 德 規 範 和 美 學 考 慮, 甚 且 體 現 出 一 種 關 懷 歷 史 興 亡 的 當 代 意 識 重 寫 歷 史 作 為 一 種 審 美 化 的 再 創 作 行 為 敘 事 策 略 和 話 語 表 現, 可 以 說 具 體 反 映 了 水 滸 傳 作 者 看 待 歷 史 13 從 文 化 研 究 觀 點 來 說, 本 論 文 將 水 滸 傳 視 為 一 種 話 語 構 成 (discursive formation), 是 指 稱 或 構 造 有 關 一 個 特 定 話 題 的 實 踐 一 組 觀 念 形 象 和 實 踐 活 動 ( 或 其 構 成 體 ), 它 們 提 供 談 論 一 個 特 定 話 題, 即 社 會 活 動 或 社 會 中 的 制 度 化 情 境 的 方 法 提 供 與 此 有 關 的 知 識 和 行 為 的 各 種 形 式 的 知 識 的 方 式 因 此, 從 話 語 實 踐 的 角 度 分 析 水 滸 傳 的 話 語 構 成, 本 文 不 僅 著 重 考 察 語 言 和 表 徵 如 何 生 產 出 意 義, 而 且 考 察 一 種 特 有 的 話 語 所 產 生 的 知 識 如 何 與 權 力 聯 結, 如 何 規 範 行 為, 產 生 或 構 造 各 種 認 同 和 主 體 性, 並 確 定 表 徵 思 考 實 踐 和 研 究 各 種 特 定 事 物 的 方 法 上 述 有 關 話 語 構 成 的 觀 點 內 涵, 參 英 斯 圖 爾 特 霍 爾 (Stuart Hall) 編, 徐 亮 陸 興 華 譯, 表 徵 文 化 表 象 與 意 指 實 踐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2003), 頁 6 14 樂 蘅 軍 論 及 水 滸 的 成 長 與 歷 史 使 命 時 指 出, 水 滸 作 為 知 識 的 討 論 對 象, 顯 示 水 滸 的 時 代 意 義 因 時 代 知 識 演 進 而 有 所 不 同, 既 提 供 了 人 們 對 水 滸 有 多 角 度 的 照 射, 亦 充 任 這 一 時 代 的 知 識 的 反 映 器 參 氏 著, 意 志 與 命 運 中 國 古 典 小 說 世 界 觀 綜 論 ( 臺 北 : 大 安 出 版 社, 2003), 頁 305-306 111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的 一 種 方 式 今 可 見 者, 水 滸 傳 作 者 在 敘 事 進 程 之 初, 即 通 過 引 首 一 文 揭 示 作 品 對 歷 史 循 環 變 化 的 關 注, 因 而 呈 現 出 理 念 先 行 的 寫 作 意 向 水 滸 傳 作 者 通 過 由 亂 反 治 的 預 述 性 敘 事 框 架 的 營 造, 在 神 話 原 型 思 維 中 賦 予 梁 山 泊 好 漢 出 世 的 合 理 性 和 必 然 性, 體 現 出 以 天 命 為 後 設 命 題 的 思 維 圖 式, 此 一 政 治 無 意 識 (political unconscious) 可 謂 自 始 至 終 制 約 著 敘 事 格 局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頗 富 深 意 以 下 即 據 以 分 析 之 ( 一 ) 天 人 感 應 : 疾 病 書 寫 作 為 歷 史 興 亡 治 亂 的 隱 喻 形 式 水 滸 傳 之 寫 定 / 編 輯, 乃 文 人 作 家 試 圖 通 過 敘 事 創 造 以 表 達 個 人 對 歷 史 治 亂 興 亡 的 觀 照 和 反 思, 具 有 建 構 政 治 理 想 的 積 極 作 用 引 首 開 篇 詞 即 曰 : 試 看 書 林 隱 處, 幾 多 俊 逸 儒 流 虛 名 薄 利 不 關 愁, 裁 冰 及 剪 雪, 談 笑 看 吳 鉤 評 議 前 王 並 後 帝, 分 真 偽 占 據 中 州, 七 雄 擾 擾 亂 春 秋 興 亡 如 脆 柳, 身 世 類 虛 舟 見 成 名 無 數, 圖 形 無 數, 更 有 那 逃 名 無 數 霎 時 新 月 下 長 川, 江 湖 變 桑 田 古 路 訝 求 魚 緣 木, 擬 窮 猿 擇 木, 恐 傷 弓 遠 之 曲 木 不 如 且 覆 掌 中 杯, 再 聽 取 新 聲 曲 度 依 此 而 言, 水 滸 傳 作 者 的 寫 作 意 圖, 頗 與 司 馬 遷 撰 作 史 記 時 所 秉 持 之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的 情 志 精 神 相 近 所 謂 聽 取 新 聲 曲 度, 更 意 謂 著 重 寫 歷 史 作 為 一 種 建 構 理 想 精 神 價 值 的 書 寫 策 略, 乃 作 者 試 圖 以 不 同 以 往 的 觀 點 姿 態 和 判 斷 演 義 歷 史, 並 從 再 現 歷 史 中 展 開 一 場 文 化 釋 義 活 動 那 麼, 水 滸 傳 作 者 如 何 重 寫 歷 史, 並 賦 予 小 說 敘 事 以 思 想 基 調? 綜 觀 水 滸 傳 一 書 可 見, 作 者 為 表 達 個 人 對 歷 史 興 亡 治 亂 的 看 法, 早 在 敘 事 進 程 之 初 即 有 意 識 通 過 疾 病 書 寫 深 化 北 宋 國 祚 由 太 平 豐 登 轉 為 失 序 混 亂 的 政 治 情 狀 引 首 曰 : 112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這 朝 皇 帝, 廟 號 仁 宗 天 子 在 位 四 十 二 年, 改 了 九 個 年 號 自 天 聖 元 年 癸 亥 登 基, 至 天 聖 九 年, 那 時 天 下 太 平, 五 谷 豐 登, 萬 民 樂 業, 路 不 拾 遺, 戶 不 夜 閉 這 九 年 謂 之 一 登 自 明 道 元 年 至 皇 祐 三 年, 這 九 年 亦 是 豐 富, 謂 之 二 登 自 皇 祐 四 年 至 嘉 祐 二 年, 這 九 年 田 禾 大 熟, 謂 之 三 登 一 連 三 九 二 十 七 年, 號 為 三 登 之 世, 那 時 百 姓 受 了 些 快 樂 誰 想 道 樂 極 生 悲 嘉 祐 三 年 上 春 間, 天 下 瘟 疫 盛 行, 自 江 南 直 至 兩 京, 無 一 處 人 民 不 染 此 症 天 下 各 州 各 府, 雪 片 也 似 申 奏 將 來 在 此, 水 滸 傳 作 者 將 北 宋 國 祚 衰 敗 與 瘟 疫 之 流 行 作 一 結 合, 似 乎 單 純 只 是 在 天 道 循 環 架 構 下 陳 述 歷 史 治 亂 興 亡 的 自 然 規 律, 如 同 董 仲 舒 春 秋 繁 露 必 仁 且 智 第 三 十 所 言 : 凡 災 異 之 本, 盡 生 於 國 家 之 失, 國 家 之 失, 乃 始 萌 芽, 而 天 出 災 害 以 譴 告 之 ; 譴 告 之, 而 不 知 變, 乃 見 怪 異 以 驚 駭 之 ; 驚 駭 之, 尚 不 知 畏 恐, 其 殃 咎 乃 至 以 此 見 天 意 之 仁, 而 不 欲 陷 人 也 不 15 過, 從 政 治 哲 學 的 視 野 來 說, 疾 病 書 寫 作 為 一 種 敘 事 生 成 的 修 辭 策 略, 卻 可 能 具 有 不 可 忽 視 的 政 治 倫 理 隱 喻 作 用 事 實 上, 在 天 道 的 道 德 意 義 的 16 法 則 和 秩 序 的 認 知 基 礎 之 上, 水 滸 傳 作 者 以 疾 病 書 寫 作 為 故 事 歷 史 背 景 的 基 調, 藉 以 隱 喻 朝 廷 不 明, 天 下 大 亂 的 政 治 現 實, 整 體 話 語 構 成 即 隱 含 了 由 亂 反 治 的 政 治 關 懷 和 理 想 期 待 水 滸 傳 作 者 對 於 重 建 現 實 政 治 秩 序 的 籲 求, 一 開 始 即 寄 託 於 張 天 師 祈 禳 瘟 疫 的 行 動 之 上, 希 冀 通 過 祈 天 儀 式 而 救 治 萬 民 不 過 耐 人 尋 味 的 是, 水 滸 傳 作 者 意 不 在 陰 陽 造 化 的 天 道 循 環 架 構 下, 展 開 一 場 關 於 祈 禳 15 董 仲 舒 著 賴 炎 元 註 譯, 春 秋 繁 露 今 註 今 譯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82), 頁 236 16 借 美 蘇 珊 桑 塔 格 (Susan Sontag) 的 觀 點 來 說 : 秩 序 是 政 治 哲 學 最 早 關 切 的 東 西, 如 果 把 城 邦 政 體 比 作 有 機 體 是 行 得 通 的 話, 那 把 國 家 的 失 序 比 作 疾 病, 也 行 得 通 又 從 政 治 哲 學 的 主 流 傳 統 來 說, 把 國 家 失 序 類 比 為 疾 病, 是 為 了 以 此 來 敦 促 統 治 者 追 求 更 為 理 性 的 政 策 見 氏 著 程 巍 譯, 疾 病 的 隱 喻 (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 上 海 : 上 海 譯 文 出 版 社,2003), 頁 68-69 113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儀 式 的 宗 教 書 寫 ; 反 倒 是 隨 後 將 寫 作 視 角 聚 焦 於 歷 史 隆 替 與 人 禍 為 害 的 相 互 聯 繫 之 上, 展 開 一 場 關 於 亂 世 英 雄 出 世 的 政 治 書 寫 作 者 在 第 一 回 講 述 洪 信 不 聽 張 天 師 勸 戒, 執 意 揭 開 鎮 魔 封 皮 的 情 形 時 指 出 : 眾 人 一 起 都 到 殿 內, 黑 暗 暗 不 見 一 物 太 尉 教 從 人 取 十 數 個 火 把 點 著, 將 來 打 一 照 時, 四 邊 並 無 別 物, 只 中 央 一 個 石 碑, 約 高 五 六 尺, 下 面 石 龜 趺 坐, 太 半 陷 在 泥 裡 照 那 碑 碣 上 時, 前 面 都 是 龍 章 鳳 篆, 天 書 符 籙, 人 皆 不 識 照 那 碑 後 時, 卻 有 四 個 真 字 大 書, 鑿 著 遇 洪 而 開 卻 不 是 一 來 天 罡 星 合 當 出 世, 二 來 宋 朝 必 顯 忠 良, 三 來 湊 巧 遇 著 洪 信, 豈 不 是 天 數 從 表 面 上 看 來, 洪 太 尉 誤 走 妖 魔 似 乎 是 天 數 宿 構 所 致, 不 足 為 奇 ; 但 實 際 上, 妖 魔 之 出 世 乃 起 於 洪 太 尉 恣 意 妄 為, 因 而 哄 動 宋 國 乾 坤, 鬧 遍 趙 家 社 稷 作 者 於 第 二 回 開 篇 便 引 詩 評 論 曰 : 千 古 幽 扃 一 旦 開, 天 罡 地 煞 出 泉 臺 自 來 無 事 多 生 事, 本 為 禳 災 卻 惹 災 社 稷 從 今 雲 擾 擾, 兵 戈 到 處 鬧 垓 垓 高 俅 奸 佞 雖 堪 恨, 洪 信 從 今 釀 禍 胎 在 天 人 感 應 的 敘 事 命 題 架 構 上, 水 滸 傳 作 者 有 意 在 敘 事 開 端 通 過 三 十 六 天 罡 七 十 二 地 煞 遇 洪 而 開 的 預 示 作 為, 揭 示 宋 朝 社 稷 因 妖 魔 禍 胎 出 世 而 紛 亂 不 已 的 根 本 因 素, 乃 在 於 人 禍 所 致 之 上, 而 如 此 安 排 當 有 其 現 實 覺 察 和 政 治 考 量 在 理 念 先 行 的 主 導 下, 梁 山 伯 英 雄 好 漢 的 出 世 乃 順 應 天 運 而 生, 實 有 其 合 理 性 和 必 然 性 引 首 結 尾 詩 即 曰 : 萬 姓 熙 熙 化 育 中, 三 登 之 世 樂 無 窮 豈 知 禮 樂 笙 鏞 治, 變 作 兵 戈 劍 戟 叢 水 滸 寨 中 屯 節 俠, 梁 山 泊 內 聚 英 雄 細 推 治 亂 興 亡 數, 盡 數 陰 陽 造 化 功 114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17 從 印 證 預 告 的 觀 點 來 說, 作 者 一 方 面 必 然 要 逐 步 描 寫 一 百 零 八 水 滸 人 物 在 天 下 無 道 的 歷 史 現 實 中 終 將 匯 聚 的 生 命 歷 程, 另 一 方 面 則 在 宋 朝 必 顯 忠 良 的 預 言 中, 寄 寓 了 梁 山 泊 好 漢 終 以 忠 良 英 雄 之 姿 出 現, 實 現 平 定 天 下 的 政 治 願 望 所 謂 豪 傑 英 雄 聚 義 間, 罡 星 煞 曜 降 塵 寰, 實 反 映 了 作 者 在 敘 事 進 程 中 所 寄 寓 的 強 烈 政 治 關 懷 在 水 滸 傳 的 敘 事 過 程 中, 一 開 始 即 以 高 俅 恃 權 迫 害 忠 良 違 亂 政 體 朝 綱 的 政 治 情 狀 為 時 代 背 景, 此 後 逐 一 帶 出 梁 山 伯 好 漢 如 何 以 離 家 的 姿 態 遊 走 於 社 會 邊 緣, 並 在 因 緣 際 會 上 產 生 命 運 的 共 同 聯 繫, 進 而 投 身 結 盟 於 梁 山 泊 之 中, 形 成 一 股 不 可 抑 扼 的 江 湖 力 量, 與 朝 廷 政 治 體 制 相 互 抗 衡 此 一 政 治 書 寫 作 為, 根 本 上 反 映 出 作 者 對 於 梁 山 泊 好 漢 出 世 的 形 塑, 充 滿 著 強 烈 政 治 期 望 借 孔 子 在 論 語 季 氏 篇 第 十 六 中 所 提 出 的 歷 史 哲 學 觀 點 來 說 : 天 下 有 道, 則 禮 樂 征 伐 自 天 子 出 ; 天 下 無 道, 則 禮 樂 征 伐 自 諸 侯 出 自 諸 侯 出, 蓋 十 世 希 不 失 矣 ; 自 大 夫 出, 五 世 希 不 失 矣 ; 陪 臣 執 國 命, 三 世 希 不 失 矣 天 下 有 道, 則 政 不 在 大 夫 天 下 有 道, 則 庶 人 不 議 18 如 果 說 重 寫 歷 史 作 為 一 種 審 美 性 的 再 創 作 方 式, 大 體 反 映 了 水 滸 傳 作 者 借 敘 事 以 融 入 社 會 意 義 和 再 現 社 會 生 活, 在 天 下 無 道 的 歷 史 文 化 語 境 中 發 出 庶 人 之 議 ; 那 麼 為 表 達 個 人 對 於 歷 史 與 人 禍 的 相 互 關 係 的 思 考, 水 滸 傳 作 者 在 敘 事 之 初 利 用 下 凡 歷 劫 的 神 話 原 型 思 維 建 立 起 19 17 所 謂 印 證 預 告, 指 的 是 一 種 逐 步 揭 示 或 證 實 事 件 真 相 的 情 節 類 型, 在 情 境 轉 換 過 程 中 透 過 發 現, 顯 示 語 義 的 變 化 情 節 發 展 主 要 體 現 為 不 斷 追 求 尋 找 的 模 式, 作 品 事 先 預 告 結 局, 並 在 敘 事 過 程 中 逐 步 印 證 這 一 預 告, 這 是 一 種 證 實 性 的 認 知 的 敘 事 模 式 參 胡 亞 敏, 敘 事 學 ( 武 昌 : 華 中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1994), 頁 136-138 18 楊 伯 峻 譯 注, 論 語 譯 注 ( 香 港 : 中 華 書 局,1999), 頁 174 19 水 滸 傳 一 書 所 體 現 神 話 原 型 思 維, 大 體 上 與 中 國 古 代 小 說 中 的 下 凡 歷 劫 故 事 原 型 和 母 題 有 所 關 聯 有 關 下 凡 歷 劫 故 事 原 型 和 母 題 之 相 關 討 論, 參 吳 光 正, 中 國 古 代 小 說 的 原 型 與 母 題 ( 北 京 : 社 會 科 學 文 獻 出 版 社,2002), 頁 103-136 115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敘 事 的 召 喚 結 構 和 期 待 視 野, 可 謂 體 現 出 天 道 的 自 然 秩 序 與 天 道 的 倫 理 秩 序 互 為 糾 結 的 情 形 因 此, 在 重 寫 歷 史 的 進 程 中, 水 滸 傳 作 者 對 於 宋 江 等 人 身 為 盜 寇 的 身 分 既 有 實 寫 之 處, 但 卻 又 積 極 賦 予 其 誓 守 忠 義 替 天 行 道 的 形 象 從 綠 林 盜 寇 轉 為 忠 良 英 雄, 有 關 梁 山 泊 好 漢 命 運 走 向 的 政 治 書 寫, 隱 隱 流 露 了 作 者 個 人 政 治 無 意 識 中 的 一 種 潛 在 願 望 在 天 人 感 應 的 敘 20 事 命 題 架 構 中, 由 亂 返 治 的 政 治 期 望 作 為 主 導 水 滸 傳 敘 事 格 局 開 展 的 一 種 主 題 意 識, 無 疑 使 得 有 關 梁 山 伯 好 漢 出 世 匯 聚 及 其 流 散 的 話 語 構 成 具 有 特 殊 的 政 治 意 涵 ( 二 ) 天 命 人 受 : 梁 山 泊 三 易 首 領 的 思 維 圖 式 從 理 念 先 行 的 角 度 來 說, 水 滸 傳 作 者 對 於 歷 史 興 亡 治 亂 的 觀 照 和 反 思, 主 要 集 中 在 梁 山 泊 人 物 出 世 和 匯 聚 的 生 命 歷 程 的 書 寫 之 上 水 滸 傳 作 者 在 敘 事 之 初 即 通 過 高 俅 違 亂 政 體 朝 綱 的 描 寫, 為 小 說 文 本 建 構 佞 臣 當 道 民 不 聊 生 的 時 代 歷 史 背 景, 由 此 預 示 天 罡 地 煞 在 亂 自 上 作 的 政 治 情 狀 下 終 將 出 世 並 聚 義 於 梁 山 泊 的 歷 史 必 然 性 以 今 觀 之, 水 滸 傳 作 者 預 設 一 百 零 八 天 罡 地 煞 乃 是 在 現 實 政 治 體 制 的 壓 迫 下, 才 不 斷 以 違 犯 法 紀 和 秩 序 的 離 心 姿 態 而 流 離 於 社 會 邊 緣, 因 而 紛 紛 投 身 梁 山 泊 之 內, 成 為 偏 安 於 江 湖 一 隅 的 綠 林 集 團 在 此 一 認 知 情 況 下, 當 作 者 有 意 通 過 水 滸 英 雄 好 漢 之 形 塑, 重 新 賦 予 現 實 以 理 想 政 治 秩 序 的 力 量, 從 而 建 立 時 代 歷 史 應 有 的 中 心 價 值 體 系, 則 小 說 敘 事 建 構 對 於 中 心 人 物 的 積 極 性 籲 求, 便 顯 得 極 為 突 出 而 重 要 21 進 一 步 來 說, 水 滸 傳 作 者 如 何 在 小 說 中 通 過 具 合 法 性 的 形 式 建 構 心 20 美 弗 雷 德 里 克 詹 姆 遜 (Fredric Jameson) 指 出 : 歷 史 不 是 文 本, 不 是 敘 事, 無 論 是 宏 大 敘 事 與 否, 而 作 為 缺 場 的 原 因, 它 只 能 以 文 本 的 形 式 接 近 我 們, 我 們 對 歷 史 和 現 實 本 身 的 接 觸 必 然 要 通 過 它 的 事 先 文 本 化 ( textualization), 即 它 在 政 治 無 意 識 中 的 敘 事 化 (narrativization) 見 氏 著, 王 逢 振 陳 永 國 譯, 政 治 無 意 識 : 作 為 社 會 象 徵 行 為 的 敘 事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1999), 頁 26 21 美 阿 瑟 阿 薩 伯 杰 (Arthur Asa Berger) 所 言 : 作 家 想 要 在 娛 樂 一 詞 的 最 佳 意 義 116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目 中 的 理 想 政 治 秩 序, 便 成 為 必 須 積 極 面 對 的 一 大 課 題 究 其 實 質 表 現, 水 滸 傳 一 書 對 於 中 心 人 物 的 籲 求, 主 要 即 通 過 梁 山 泊 三 易 首 領 的 敘 事 建 構 來 加 以 表 現, 其 中 有 關 宋 江 最 終 能 登 上 梁 山 泊 第 一 把 交 椅 的 情 節 安 排, 22 可 謂 在 天 人 合 一 的 哲 學 精 神 中 體 現 出 天 命 人 受 的 敘 事 命 題 和 原 型 思 維 23 從 現 存 文 獻 記 載 來 看, 宋 江 在 歷 史 現 實 中 作 為 綠 林 盜 寇 之 首, 相 關 史 料 已 有 明 載 以 宋 史 卷 三 百 五 十 一 侯 蒙 列 傳 為 例 : 宋 江 寇 京 東, 蒙 上 書 言 : 江 以 三 十 六 人 橫 行 齊 魏, 官 軍 數 萬, 無 敢 抗 者, 其 才 必 過 人 今 清 溪 盜 起, 不 若 赦 江, 使 討 方 臘 以 自 贖 帝 曰 : 蒙 居 外 不 忘 君, 忠 臣 也 命 知 東 平 府, 未 赴 而 卒 24 自 北 宋 末 年 以 來, 有 關 水 滸 人 物 的 事 蹟 即 不 斷 通 過 說 書 詩 文 筆 記 戲 劇 或 傳 說 等 各 種 展 演 形 式 在 民 間 開 始 流 傳, 並 深 入 於 民 間 文 化 之 中 其 中 對 於 宋 江 形 象 的 擬 塑 及 其 認 知, 實 際 上 潛 藏 著 一 種 集 體 願 望 南 宋 周 密 為 龔 聖 與 宋 江 三 十 六 人 贊 並 序 所 作 跋 一 文 中 寫 道 : 此 皆 群 盜 之 靡 耳 聖 與 既 各 為 之 贊, 又 從 而 序 論 之, 何 哉? 太 史 公 序 遊 俠 而 進 奸 雄, 不 免 異 世 之 譏 若 其 首 著 勝 廣 於 列 傳, 且 為 項 羽 上 娛 樂 讀 者 他 們 想 要 創 作 有 趣 的 值 得 關 注 的 人 物, 想 要 讓 這 些 人 物 以 讓 我 們 感 到 有 趣 教 會 我 們 有 關 生 活 的 某 些 東 西 並 且 給 我 們 帶 來 思 考 的 方 式 相 互 聯 繫 見 氏 著, 姚 媛 譯, 通 俗 文 化 媒 介 和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敘 事 (Narrative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南 京 : 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00), 頁 146-147 22 有 關 水 滸 傳 以 三 複 情 節 建 構 宋 江 終 成 梁 山 泊 首 領 的 表 現, 頗 與 三 所 具 有 文 化 概 念 息 息 相 關 有 關 三 複 情 節 觀 念 之 討 論, 可 參 杜 貴 晨 所 撰 古 代 數 字 三 的 觀 念 與 小 說 的 三 複 情 節 中 國 古 代 小 說 三 複 情 節 的 流 變 及 其 美 學 意 義 論 水 滸 傳 三 而 一 成 的 敘 事 藝 術 三 文, 載 氏 著, 傳 統 文 化 與 古 典 小 說 ( 保 定 : 河 北 大 學 出 版 社,2001), 頁 3-20, 頁 253-277 23 參 杜 貴 晨, 天 人 合 一 與 中 國 古 代 小 說 結 構 的 若 干 模 式, 傳 統 文 化 與 古 典 小 說, 頁 24 21-37 見 馬 蹄 疾 編, 水 滸 資 料 彙 編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4), 頁 456 117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作 本 紀, 其 意 亦 深 矣 識 者 當 能 辯 者 25 大 體 來 說, 民 間 百 姓 對 於 水 滸 人 物 故 事 的 喜 愛, 反 映 了 人 們 在 尋 求 安 身 立 命 之 時, 對 於 非 正 統 體 制 力 量 興 起 的 一 種 內 在 籲 求, 進 而 演 化 形 成 一 種 認 可 水 滸 人 物 行 誼 的 集 體 接 受 意 識 和 江 湖 倫 理 在 文 化 研 究 的 意 義 上, 水 滸 故 事 26 之 創 作 與 流 行 背 後 正 存 在 著 一 種 認 知 與 接 受 上 的 共 享 意 義 ( shared meaning), 其 話 語 構 成 及 其 意 義 生 產 直 可 視 為 一 種 特 定 的 意 指 實 踐 (signifying practices), 充 分 反 映 世 俗 文 化 對 於 水 滸 故 事 的 一 種 深 刻 的 認 識 / 認 同 27 事 實 上, 對 於 水 滸 人 物 行 誼 作 為 的 肯 定 性 認 識 / 認 同, 早 在 宣 和 遺 事 的 編 寫 中, 便 已 具 體 表 現 在 宋 江 受 命 於 九 天 玄 女 贈 與 天 書 一 事 的 記 載 之 上, 大 為 強 化 了 宋 江 等 綠 林 好 漢 秉 受 天 命 以 助 行 忠 義, 衛 護 家 國 的 合 理 性 : 宋 江 看 了 人 名, 末 有 一 行 寫 道 : 天 書 付 天 罡 院 三 十 六 員 猛 將, 使 呼 保 義 宋 江 為 帥, 廣 行 忠 義, 殄 滅 奸 邪 28 這 種 歸 諸 天 命 的 集 體 接 受 意 識, 極 可 能 代 表 的 是 廣 大 讀 者 在 接 受 過 程 中 尋 求 共 同 的 認 識 / 認 知 時 所 形 成 一 種 潛 在 的 集 體 力 量 和 政 治 願 望, 因 而 在 建 立 一 種 中 心 理 念 時, 掩 飾 了 宋 江 等 三 十 六 人 作 為 強 盜 的 根 本 事 實 進 一 步 來 說, 水 滸 傳 作 者 有 意 承 繼 宣 和 遺 事 記 載 中 所 體 現 的 天 命 思 維, 並 借 助 於 25 見 朱 一 玄 劉 毓 忱 編, 水 滸 傳 資 料 匯 編, 頁 20 26 孫 述 宇 在 南 宋 民 眾 抗 敵 與 梁 山 英 雄 報 國 一 文 中, 認 為 水 滸 傳 所 寫 盜 寇 人 事 內 容 與 宗 宋 反 金 的 忠 義 軍 事 蹟 在 本 質 上 是 一 致 的 宋 江 的 改 革 形 象, 象 徵 著 把 一 群 保 聚 的 人 改 變 成 忠 於 宋 室 的 忠 義 人 見 氏 著, 水 滸 傳 的 來 歷 心 態 與 藝 術 ( 臺 北 : 時 報 文 化 出 版 事 業 有 限 公 司,1983), 頁 47-140 27 英 斯 圖 爾 特 霍 爾 (Stuart Hall) 編, 徐 亮 陸 興 華 譯, 表 徵 文 化 表 象 與 意 指 實 踐, 頁 1 28 古 本 小 說 集 成 編 輯 委 員 會 編, 古 本 小 說 集 成 宣 和 遺 事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5), 頁 40 118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重 寫 歷 史 的 審 美 化 再 現 的 修 辭 策 略, 一 改 宋 江 於 歷 史 中 所 具 有 綠 林 盜 寇 身 分, 從 而 賦 予 宋 江 以 忠 孝 仁 義 禮 智 兼 備 的 正 面 形 像, 使 得 宋 江 形 像 具 有 十 足 的 傳 奇 性 質 和 浪 漫 精 神 作 者 在 第 十 八 回 描 寫 宋 江 出 場 時 即 引 臨 江 仙 贊 宋 江 好 處 曰 : 起 自 花 村 刀 筆 吏, 英 靈 上 應 天 星 疏 財 仗 義 更 多 能 事 親 行 孝 敬, 待 士 有 聲 名 濟 弱 扶 傾 心 慷 慨, 高 名 冰 月 雙 清, 及 時 甘 雨 四 方 稱 山 東 呼 保 義, 豪 傑 宋 公 明 除 此 之 外, 作 者 亦 在 第 四 十 二 回 還 道 村 受 三 卷 天 書 宋 公 明 遇 九 天 玄 女 中, 借 宗 教 謫 降 神 話 的 預 示, 強 化 宋 江 之 成 為 梁 山 泊 寨 主 乃 天 命 所 授 的 神 聖 性 其 文 曰 : 29 娘 娘 法 旨 道 : 宋 星 主, 傳 汝 三 卷 天 書, 汝 可 替 天 行 道, 為 主 全 忠 仗 義, 為 臣 輔 國 安 民 去 邪 歸 正, 他 日 功 成 果 滿, 作 為 上 卿 玉 帝 因 為 星 主 魔 心 未 斷, 道 行 未 完, 暫 罰 下 方, 不 久 重 登 紫 府, 切 不 可 分 毫 失 志 若 是 他 日 罪 下 酆 都, 吾 亦 不 能 救 汝 顯 而 易 見, 從 正 史 記 載 中 的 綠 林 盜 寇 轉 為 小 說 虛 構 中 的 孝 義 黑 三 郎, 宋 江 介 於 現 實 與 想 像 之 間 所 產 生 的 形 象 變 化, 實 際 上 與 社 會 總 體 想 像 的 關 係 極 為 密 切, 因 而 具 有 集 體 描 述 的 功 能 當 水 滸 傳 作 者 有 意 在 小 說 中 將 宋 江 置 於 歷 史 中 心 和 敘 事 中 心 進 行 政 治 書 寫 時, 則 宋 江 最 終 能 夠 坐 上 梁 山 泊 第 一 把 交 椅, 對 一 百 零 八 好 漢 排 列 座 次, 進 而 領 導 眾 家 英 雄 宣 誓 替 天 行 道 忠 義 報 國, 其 實 際 的 命 運 走 向 和 歷 程 便 成 為 水 滸 傳 敘 事 生 成 的 重 要 基 礎 就 水 滸 傳 作 為 一 種 話 語 構 成 而 言, 有 關 宋 江 形 象 之 轉 化 及 其 行 動 表 現 當 有 其 娛 樂 意 義, 亦 有 其 思 想 意 義, 更 是 理 解 詮 釋 水 滸 傳 的 意 義 生 成 方 式 的 重 要 關 鍵 29 李 豐 楙, 出 身 與 修 行 : 明 代 小 說 謫 凡 敘 述 模 式 的 形 成 及 其 宗 教 意 識 以 水 滸 傳 西 遊 記 為 主, 國 文 學 誌 7 期 (2003.12), 頁 85-113 119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在 水 滸 傳 的 敘 事 進 程 中, 實 際 上 宋 江 並 非 從 敘 事 開 展 之 初 即 出 場, 而 出 場 之 後 也 沒 有 立 即 投 身 梁 山 泊 之 內 而 成 為 首 領 今 可 見 者, 宋 江 最 終 之 能 夠 成 為 梁 山 泊 首 領, 乃 是 作 者 有 意 在 天 命 人 受 的 敘 事 命 題 和 思 維 圖 式 中 通 過 梁 山 泊 三 易 首 領 的 情 節 安 排 加 以 完 成 的, 饒 富 深 意 首 先, 梁 山 泊 第 一 任 寨 主 是 白 衣 秀 士 王 倫 第 十 一 回 敘 及 柴 進 濟 助 林 沖, 並 薦 書 前 往 梁 山 泊, 其 時 寨 主 乃 王 倫 : 林 沖 道 : 若 得 大 官 人 如 此 賙 濟, 教 小 人 安 身 立 命, 只 不 投 何 處 去? 柴 進 道 : 是 山 東 濟 州 管 下 一 個 水 鄉, 地 名 梁 山 泊, 方 圓 八 百 餘 里, 中 間 是 宛 子 城 蓼 兒 洼 如 今 有 三 個 好 漢 在 那 裡 扎 寨 為 頭 的 喚 做 白 衣 秀 士 王 倫, 第 二 個 喚 做 摸 著 天 杜 遷, 第 三 個 喚 做 雲 裡 金 剛 宋 萬 那 三 個 好 漢 聚 集 著 七 八 百 個 小 嘍 囉, 打 家 劫 舍, 多 有 做 下 迷 天 大 罪 的 人, 都 投 奔 那 裡 躲 災 避 難, 它 都 收 留 在 彼 三 位 好 漢 亦 與 我 交 厚, 常 寄 書 緘 來 我 今 修 一 封 書 與 兄 長, 去 投 那 裡 入 伙 如 何? 此 時 王 倫 等 人 所 據 梁 山 泊, 只 不 過 如 同 李 忠 周 通 佔 等 其 他 綠 林 盜 寇 據 山 為 王 一 般 強 佔 社 會 一 隅, 主 要 以 打 家 劫 舍 為 生, 實 際 不 成 政 治 大 業 其 次, 梁 山 泊 第 二 任 寨 主 是 晁 蓋 第 二 十 回 敘 及 晁 蓋 等 人 受 天 之 命 而 七 星 聚 義, 因 劫 生 辰 綱 而 逃 躲 梁 山 泊 林 沖 因 王 倫 嫉 賢 妒 能 貪 生 怕 禍, 不 肯 收 留 晁 蓋 等 人, 憤 而 殺 害 之, 進 而 尊 晁 蓋 為 寨 主 : 話 說 林 沖 殺 了 王 倫, 手 拿 著 尖 刀, 指 著 眾 人 說 道 : 據 林 沖 雖 是 系 禁 軍, 遭 配 置 此, 今 日 為 眾 豪 傑 至 此 相 聚, 爭 奈 王 倫 心 胸 狹 隘, 嫉 賢 妒 能, 推 故 不 納, 因 此 火 拼 了 這 廝, 非 林 沖 要 圖 此 位 據 著 我 胸 襟 膽 識, 焉 敢 拒 敵 軍 官, 他 日 翦 除 君 側 元 凶 首 惡? 今 有 晁 兄 仗 義 疏 財, 智 勇 足 備 方 今 天 下, 人 聞 其 名, 無 不 有 伏 我 今 日 以 義 氣 為 重, 立 他 為 山 寨 之 主, 好 麼? 所 謂 替 天 行 道 人 將 至, 仗 義 疏 財 漢 便 來, 顯 示 晁 蓋 梁 山 小 奪 泊 乃 因 120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英 雄 聚 義 而 來 梁 山 泊 自 此 十 一 位 好 漢 晁 蓋 吳 用 公 孫 勝 林 沖 劉 唐 阮 小 二 阮 小 五 阮 小 七 杜 遷 宋 萬 和 朱 貴 排 次 坐 定, 各 司 其 職, 此 時 梁 山 泊 事 業 的 基 礎 已 初 步 奠 定 再 次, 梁 山 泊 第 三 任 寨 主 是 宋 江 第 七 十 一 回 敘 及 梁 山 泊 好 漢 因 石 碣 天 文 而 知 上 蒼 分 定 位 數, 天 罡 地 煞 星 辰, 都 已 分 定 次 序 宋 江 上 應 星 魁, 賴 託 眾 弟 兄 英 雄 扶 助, 立 為 首 領 : 宋 江 揀 了 吉 日 良 時, 焚 一 爐 香, 鳴 鼓 聚 眾, 都 到 堂 上 宋 江 對 眾 道 : 今 非 昔 比, 我 有 片 言 今 日 既 是 天 罡 地 曜 相 會, 必 須 對 天 盟 誓, 各 無 異 心, 死 生 相 托, 吉 凶 相 救, 患 難 相 扶, 一 同 保 國 安 民 眾 皆 大 喜 各 人 拈 香 已 罷, 一 齊 跪 在 堂 上 宋 江 為 首 誓 曰 : 宋 江 鄙 猥 小 吏, 無 學 無 能, 荷 天 地 之 蓋 載, 感 日 月 之 照 臨, 聚 弟 兄 於 梁 山, 結 英 雄 於 水 泊 共 一 百 八 人, 上 符 天 數, 下 合 人 心 自 今 已 後, 若 是 各 人 存 心 不 仁, 削 絕 大 義, 萬 望 天 地 行 誅, 神 人 共 戮, 萬 世 不 得 人 身, 億 載 永 沉 末 劫 但 願 共 存 忠 義 於 心, 同 著 功 勛 於 國, 替 天 行 道, 保 境 安 民 神 天 察 鑒, 報 應 昭 彰 由 上 述 發 展 歷 程 來 看, 梁 山 泊 事 業 乃 歷 經 三 易 首 領 之 後 才 真 正 完 成 大 聚 義, 至 此 一 百 零 八 好 漢 順 應 天 命 聚 義 結 盟, 宣 示 替 天 行 道, 輔 國 安 民, 可 謂 上 符 天 數, 下 合 人 心 此 時, 宋 江 之 成 為 梁 山 泊 首 領, 其 所 秉 受 的 任 務 並 不 僅 僅 在 於 建 立 和 鞏 固 水 滸 事 業 而 已, 而 是 如 何 在 江 湖 之 遠 建 構 理 想 政 治 秩 序, 帶 領 梁 山 泊 好 漢 重 新 回 歸 正 統 政 治 體 制 之 中, 由 此 造 就 一 場 新 的 政 治 理 想 不 可 否 認, 在 古 代 小 說 的 創 作 與 閱 讀 之 間, 天 命 思 想 作 為 人 們 安 頓 生 命 意 識 的 一 種 精 神 需 要, 大 體 提 供 了 一 套 認 知 方 式 價 值 觀 念 文 化 想 像 和 審 美 趣 味 等 等 水 滸 傳 作 為 一 種 話 語 構 成, 亦 正 是 在 天 命 的 後 設 命 題 引 30 30 龔 鵬 程 在 傳 統 天 命 思 想 在 中 國 小 說 裡 的 運 用 一 文 中 即 對 此 現 象 做 了 一 番 系 統 梳 理 並 指 121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導 下, 通 過 封 閉 性 敘 事 框 架 逐 一 展 演 天 罡 地 煞 匯 聚 於 梁 山 泊 的 生 活 事 實, 由 此 傳 達 對 歷 史 現 實 的 觀 照 和 反 思 尤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宋 江 形 象 之 擬 塑, 可 31 謂 充 分 展 示 作 者 的 政 治 期 望 和 寫 作 意 圖 作 者 在 第 二 十 一 回 開 篇 引 古 風 一 首 曰 : 宋 朝 運 祚 將 傾 覆, 四 海 英 雄 起 寥 廓 流 光 垂 象 在 山 東, 天 罡 上 應 三 十 六 瑞 氣 盤 纏 繞 鄆 城, 此 鄉 生 降 宋 公 明 神 清 貌 古 真 奇 異, 一 舉 能 令 天 下 驚 幼 年 涉 獵 諸 經 史, 長 為 吏 役 決 刑 名 仁 義 禮 智 信 皆 備, 曾 受 九 天 玄 女 經 江 湖 結 納 諸 豪 傑, 扶 危 濟 困 恩 威 行 他 年 自 到 梁 山 泊, 繡 旗 影 搖 雲 水 濱 替 天 行 道 呼 保 義, 上 應 玉 府 天 魁 星 又 第 五 十 一 回 引 詩 曰 : 出 : 天 命 在 中 國 思 想 及 小 說 的 表 現 上 均 有 極 根 源 的 地 位, 是 一 切 愛 恨 生 死 出 發 之 始 基 小 說 裡 談 到 人 物 對 天 命 的 處 理 態 度 時, 也 即 是 說 明 了 他 們 對 生 命 的 處 理 方 式 在 此, 我 嘗 試 在 古 典 小 說 裡 籀 繹 出 三 種 基 本 型 態 的 大 系 統 : 一 是 力 與 命 永 無 休 止 的 爭 衡, 而 人 即 在 此 絕 對 敗 亡 的 淒 涼 慘 暗 中 迸 現 出 他 強 烈 的 生 命 力 和 偉 大 的 情 操 一 種 是 在 人 與 命 數 與 智 才 與 時 之 間 求 得 一 調 合 的 安 頓 地 位, 一 切 悲 涼 憤 懣 在 天 命 的 澄 化 下 歸 於 恬 淡 另 一 種 則 是 利 用 我 們 對 天 命 的 沉 思 而 消 極 地 化 解 人 世 物 象 的 追 逐 ; 名 利 榮 辱 的 羈 絆 與 牽 制, 在 此 都 歸 虛 幻, 所 謂 萬 事 不 由 人 作 主, 百 般 原 來 俱 是 空 即 是 此 意 對 人 世 有 些 詭 譎 的 嘲 弄 和 冷 凝 的 觀 照 以 上 三 類 彼 此 間 並 無 明 顯 的 葑 域, 有 時 在 同 一 部 書 中 也 彼 此 參 合 交 錯 地 出 現 著, 但 總 以 其 中 一 類 為 其 基 調 或 主 導, 變 而 不 離 其 宗 又 因 為 它 們 都 從 敬 畏 天 命 這 個 基 點 上 出 發, 是 以 無 論 恬 淡 或 悲 愴, 對 天 命 均 無 所 疑, 其 抗 衡 命 運 之 播 弄 時, 也 非 對 天 命 本 身 的 懷 疑 或 反 抗, 而 是 為 了 人 世 某 種 理 想 或 人 倫 的 牽 繫, 這 是 中 國 小 說 的 一 項 特 色, 其 與 西 方 神 話 中 悲 劇 英 雄 造 型 不 同 處 也 即 在 此 見 龔 鵬 程 張 火 慶, 中 國 小 說 史 論 叢 ( 臺 北 : 學 生 書 局,1984), 頁 21-22 31 誠 如 美 弗 雷 德 里 克 詹 姆 遜 所 言 : 在 古 典 敘 事 裡, 敘 述 開 始 之 前 事 件 就 已 成 過 去 並 得 到 了 處 理 這 種 封 閉 本 身 以 運 氣 命 運 天 命 或 命 定 等 概 念 投 射 某 種 類 似 意 識 形 態 的 幻 象, 而 這 些 敘 事 似 乎 是 說 明 那 些 概 念 參 氏 著, 王 逢 振 陳 永 國 譯, 政 治 無 意 識 : 作 為 社 會 象 徵 行 為 的 敘 事, 頁 140 122

龍 虎 山 中 走 煞 罡, 英 雄 豪 傑 起 多 方 魁 罡 飛 入 山 東 界, 挺 挺 黃 金 架 海 梁 幼 讀 經 書 明 禮 義, 長 為 吏 道 志 軒 昂 名 揚 四 海 稱 時 雨, 歲 歲 朝 陽 集 鳳 凰 運 蹇 時 乖 遭 迭 配, 如 龍 失 水 困 泥 網 曾 將 玄 女 天 書 受, 漫 向 梁 山 水 滸 藏 報 冤 率 眾 臨 曾 市, 挾 恨 興 兵 破 祝 莊 談 笑 西 陲 屯 甲 冑, 等 閑 東 府 列 刀 槍 兩 贏 童 貫 排 天 陣, 三 敗 高 俅 在 水 鄉 施 功 紫 塞 遼 兵 退, 報 國 清 溪 方 臘 亡 行 道 合 天 呼 保 義, 高 名 留 得 萬 年 揚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在 如 此 宗 教 謫 降 的 預 述 性 敘 事 框 架 的 設 置 中, 水 滸 傳 的 話 語 實 踐 無 疑 充 滿 了 天 命 思 想 因 此, 在 梁 山 泊 三 易 首 領 的 情 節 安 排 中, 梁 山 泊 好 漢 位 處 於 法 外 的 邊 緣 化 生 存 情 境 之 中, 試 圖 逐 步 通 過 聚 義 行 動 建 立 起 新 的 法 紀 和 秩 序, 最 終 才 能 在 宋 江 成 為 梁 山 首 領 之 後, 確 立 了 共 存 形 態 和 政 治 精 神, 由 此 建 立 起 盛 大 的 水 滸 事 業, 與 朝 廷 相 互 抗 衡 32 以 今 觀 之, 在 確 立 中 心 和 秩 序 的 願 望 主 導 下, 當 水 滸 傳 作 者 有 意 利 用 宋 江 形 象 之 改 造 以 進 行 政 治 書 寫 時, 則 天 命 人 受 敘 事 命 題 作 為 作 者 在 道 德 情 感 與 欲 望 糾 葛 中 建 構 小 說 的 敘 事 秩 序 及 其 格 局 的 重 要 參 照, 既 提 供 了 小 說 敘 事 進 程 得 以 開 展 和 結 束 的 基 本 依 據, 又 成 為 主 導 小 說 敘 事 模 式 建 立 的 原 型 思 維 內 容 從 理 念 先 行 的 角 度 來 說, 水 滸 傳 的 話 語 構 成 本 身 自 有 其 不 可 忽 視 的 政 治 倫 理 隱 喻 32 英 愛 德 華 希 爾 斯 (Edward Shils) 指 出 : 在 有 些 時 候 和 情 境 中, 人 們 尋 求 與 中 心 接 觸 他 們 想 為 其 社 會 確 立 一 個 中 心, 不 管 他 們 如 何 經 常 反 叛 這 種 中 心 他 們 需 要 在 集 體 中 超 越 作 為 個 人 的 自 我, 這 種 集 體 則 圍 繞 著 一 個 關 於 重 大 事 物 的 中 心 文 化 庫 藏 他 們 渴 望 以 這 個 中 心 建 立 一 種 秩 序, 並 在 中 心 之 中 尋 找 一 個 位 置 中 心 並 不 是 一 項 轉 瞬 即 逝 的 事 件, 中 心 具 有 一 種 時 間 上 的 深 度, 就 像 中 心 周 圍 的 社 會 一 樣 參 氏 著, 傅 鏗 呂 樂 譯, 論 傳 統 (Tradition)(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1991), 頁 283 123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三 身 分 / 認 同 : 遊 移 在 江 湖 倫 理 與 政 治 倫 理 之 間 天 命 作 為 水 滸 傳 敘 事 生 成 的 後 設 命 題, 說 明 了 一 百 零 八 好 漢 是 在 天 道 循 環 架 構 下 因 受 石 碣 天 文 而 生 的 情 形, 所 謂 光 耀 飛 離 土 窟 間, 天 罡 地 煞 降 塵 寰, 賦 予 了 梁 山 泊 好 漢 之 出 世 有 其 歷 史 必 然 性 從 實 際 情 形 來 看, 水 滸 傳 中 的 一 百 零 八 位 好 漢 的 本 質, 既 是 強 人, 33 亦 是 遊 民 34 水 滸 傳 作 者 有 意 在 此 認 知 基 礎 上 書 寫 梁 山 泊 好 漢 的 生 存 情 境 及 其 匯 聚 過 程, 並 在 特 定 歷 史 文 化 語 境 中 確 立 其 主 體 性 (subjectivity), 其 話 語 實 踐 便 可 能 隱 含 了 特 定 的 倫 理 辯 證 和 美 學 思 維 以 今 觀 之, 水 滸 傳 作 者 對 於 梁 山 泊 英 雄 好 漢 命 運 及 其 聚 義 性 質 的 關 注, 主 要 落 實 在 眾 人 對 於 自 我 身 分 的 認 同 (identity) 的 政 治 書 寫 之 上, 著 重 描 寫 水 滸 英 雄 面 對 招 安 問 題 時 所 引 發 的 複 雜 而 矛 盾 的 政 治 意 識 在 水 滸 傳 中, 梁 山 泊 好 漢 游 移 在 江 湖 倫 理 與 政 治 倫 理 之 間 所 引 發 的 倫 理 議 題 辯 證, 可 謂 賦 予 了 小 說 話 語 構 成 以 有 意 味 的 形 式 (significant form) 35 尤 其 當 水 滸 傳 作 者 以 全 知 全 能 的 敘 述 立 場 普 遍 預 示 梁 山 泊 好 漢 的 命 運 走 向 時, 其 中 命 運 作 為 一 種 藝 術 暗 示, 當 具 有 其 特 殊 的 美 學 意 義 和 文 化 價 值, 36 頗 為 耐 人 尋 味 以 下 即 據 以 分 析 之 : ( 一 ) 中 心 / 邊 緣 : 生 存 情 境 的 再 現 水 滸 傳 作 者 對 既 有 歷 史 題 材 進 行 重 寫, 無 非 試 圖 在 戲 擬 梁 山 泊 人 物 命 運 的 過 程 中 寄 寓 個 人 對 政 治 現 實 的 反 思 水 滸 傳 作 者 在 敘 事 之 初 即 通 33 孫 述 宇 指 出 水 滸 傳 是 強 人 說 給 強 人 聽 的 強 盜 書 見 氏 著, 水 滸 傳 的 來 繫 心 態 與 藝 術, 頁 25-46 34 王 學 泰 認 為 水 滸 傳 的 形 成 與 中 國 社 會 中 的 遊 民 情 緒 遊 民 意 識 和 遊 民 文 化 有 關 見 氏 著, 遊 民 文 化 與 中 國 社 會 ( 北 京 : 學 苑 出 版 社,1999), 頁 216-294 35 英 克 萊 夫 貝 爾 (Clive Bell), 藝 術, 見 朱 立 元 總 主 編 張 德 興 編, 二 十 世 紀 西 方 美 學 經 典 文 本, 第 一 卷 : 世 紀 初 的 啼 聲 ( 上 海 : 復 旦 大 學 出 版 社,2000), 頁 460-478 36 蘇 貴 寧, 宗 法 倫 理 精 神 與 中 國 詩 學 ( 上 海 : 三 聯 書 店,2002), 頁 194-195 124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過 二 元 對 立 觀 點 書 寫 高 俅 發 跡 和 王 進 私 走 延 安 府 林 沖 刺 配 滄 州 道 的 對 抗 關 係, 由 此 提 示 梁 山 泊 好 漢 的 聚 義 行 動 乃 源 於 亂 臣 賊 子 之 違 亂 朝 綱, 恃 權 誤 國 的 事 實, 並 藉 以 揭 露 歷 史 盛 衰 興 亡 中 的 人 禍 問 題 第 二 回 敘 及 王 進 告 知 史 進 真 實 身 分 及 私 走 延 安 府 之 因 時 說 道 : 奸 不 廝 欺, 俏 不 廝 瞞 小 人 不 姓 張, 俺 是 東 京 八 十 萬 禁 軍 教 頭 王 進 的 便 是, 這 槍 棒 終 日 搏 弄 為 因 新 任 一 個 高 太 尉, 原 被 先 父 打 翻, 今 做 殿 帥 府 太 尉, 懷 挾 舊 仇, 要 奈 何 王 進 第 十 一 回 敘 及 林 沖 因 柴 進 所 薦, 前 往 投 身 王 倫 等 人 所 據 梁 山 泊 時 值 暮 冬, 獨 自 在 酒 店 飲 酒, 悵 然 有 思 道 : 以 先 在 京 師 做 教 頭, 禁 軍 中 每 日 六 街 三 市 遊 玩 吃 酒, 誰 想 今 日 被 高 俅 這 賊 坑 陷 了 我 這 一 場, 文 了 面, 直 斷 送 到 這 裡 閃 得 我 有 家 難 奔, 有 國 難 投, 受 此 寂 寞 由 此 可 見, 其 政 治 書 寫 意 涵 正 如 金 聖 歎 水 滸 傳 回 評 中 所 指 出 的 : 不 寫 一 百 八 人, 先 寫 高 俅, 則 是 亂 自 上 作 也 在 特 定 的 時 代 歷 史 背 景 中, 37 魯 智 深 拳 打 鎮 關 西 及 大 鬧 野 豬 林 林 沖 雪 夜 上 梁 山, 晁 蓋 吳 用 智 取 生 辰 綱, 江 州 劫 法 場 破 高 唐 州 打 青 州 鬧 華 山 等 等 行 動 的 書 寫, 皆 反 映 了 作 者 反 抗 權 奸 的 意 圖 和 思 想 大 體 而 言, 天 罡 地 煞 下 凡 塵, 托 化 生 身 各 有 因, 梁 山 泊 好 漢 紛 紛 以 離 心 姿 態 遊 走 於 從 社 會 邊 緣, 其 初 始 原 因 或 有 不 同 但 從 獨 自 行 事 到 聚 義 結 盟, 其 歷 程 則 顯 示 了 梁 山 泊 事 業 的 建 構 乃 是 一 種 想 像 與 遭 遇 的 共 同 體 的 再 現, 潛 隱 著 一 股 不 可 抑 遏 的 集 體 認 同 力 量 這 樣 的 一 種 集 體 認 同 力 量, 早 在 晁 蓋 等 人 七 星 聚 義 並 共 商 奪 取 蔡 京 生 辰 綱 時 便 做 了 具 體 展 示 作 者 於 第 十 五 回 開 篇 引 詩 曰 : 37 施 耐 庵 著 金 聖 歎 批 改, 金 批 水 滸 傳,( 西 安 : 三 秦 出 版 社,1998), 頁 15 125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英 雄 聚 會 本 無 期, 水 滸 山 涯 任 指 揮 欲 向 生 辰 邀 眾 寶, 特 扳 三 阮 協 神 機 一 時 豪 傑 欺 黃 屋, 七 宿 光 芒 動 紫 微 眾 守 梁 山 同 聚 義, 幾 多 金 帛 盡 俘 歸 所 謂 七 星 成 聚 會, 四 海 顯 英 雄, 晁 蓋 等 七 人 因 天 命 而 聚 義, 晁 蓋 坐 第 一 位 其 後 吳 用 第 二 公 孫 勝 第 三 劉 唐 第 四 阮 小 二 第 五 阮 小 五 第 六 阮 小 七 第 七, 在 排 座 次 的 政 治 書 寫 中, 事 實 上 都 傳 達 了 作 者 藉 江 湖 倫 理 秩 序 之 建 構 以 批 判 歷 史 現 實 中 政 治 倫 理 秩 序 失 序 的 寫 作 意 圖 和 政 治 期 望 具 體 而 言, 這 樣 的 寫 作 意 圖 和 政 治 期 望 在 晁 蓋 梁 山 小 奪 泊 梁 山 泊 義 士 尊 晁 蓋 的 聚 義 行 動 中, 可 謂 初 步 完 成 作 者 在 第 二 十 回 引 詩 為 證 評 論 曰 : 古 人 交 誼 斷 黃 金, 心 若 同 時 誼 亦 深 水 滸 請 看 忠 義 士, 死 生 能 守 歲 寒 心 梁 山 泊 自 此 是 晁 蓋 吳 用 公 孫 勝 林 沖 劉 唐 阮 小 二 阮 小 五 阮 小 七 杜 遷 宋 萬 朱 貴 等 十 一 位 好 漢 坐 定, 交 情 渾 似 股 肱, 義 氣 如 同 骨 肉 從 此 眾 頭 領 計 議, 整 點 倉 廒, 修 理 寨 廟, 打 造 軍 器, 槍 刀 弓 箭, 衣 甲 頭 盔, 準 備 迎 敵 官 軍 ; 安 排 大 小 船 只, 教 演 人 兵 水 手, 上 船 廝 殺, 好 做 提 備 由 此 可 見, 由 亂 反 治 的 政 治 理 想 建 構, 在 梁 山 泊 轉 易 首 領 的 江 湖 倫 理 秩 序 的 象 徵 性 建 置 中, 可 以 說 獲 得 了 一 次 重 要 的 展 演 從 重 寫 歷 史 的 角 度 來 說, 水 滸 傳 作 者 無 不 積 極 嘗 試 尋 找 適 當 的 表 述 形 式 去 敘 述 梁 山 泊 好 漢 出 世 的 歷 史 背 景 及 其 生 存 情 境 因 此, 梁 山 泊 好 漢 之 出 世 乃 順 應 時 世 變 化 而 來, 並 不 能 僅 僅 從 綠 林 盜 寇 身 分 判 斷 其 存 在 的 合 理 性 / 合 法 性, 而 必 須 關 注 歷 史 必 然 性 的 影 響 清 人 王 韜 在 水 滸 傳 序 有 云 : 試 觀 一 百 八 人 中, 誰 是 甘 心 為 盜 者, 必 至 於 途 窮 勢 迫, 甚 不 得 已, 無 可 如 何, 乃 出 於 此 蓋 於 時 宋 室 不 綱, 政 以 賄 成, 君 子 在 野, 小 126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人 在 位 賞 善 罰 惡, 倒 持 其 柄, 賢 人 才 士, 困 踣 流 離, 至 無 地 以 容 其 身 其 上 者 隱 遁 以 自 全, 其 下 者 遂 失 身 於 盜 嗚 呼! 誰 使 之 然? 當 軸 者 固 不 得 不 任 其 咎! 能 以 此 意 讀 水 滸 傳, 方 謂 善 讀 水 滸 傳 者 也 38 就 水 滸 傳 話 語 構 成 的 意 義 結 構 來 說, 固 然 歷 史 的 真 相 與 敘 事 的 本 質 存 在 著 不 可 解 決 的 矛 盾, 但 在 話 語 實 踐 中, 歷 史 事 實 的 含 意 作 為 對 歷 史 的 認 識, 基 本 上 服 務 於 現 實 政 治 道 德 倫 理 和 美 學 思 想 對 歷 史 判 斷 的 合 理 化 水 滸 傳 形 塑 梁 山 泊 好 漢 出 世 的 過 程, 便 是 將 道 德 倫 理 上 的 虛 構 想 像 當 作 歷 史 事 實 看 待, 從 而 在 江 湖 倫 理 與 政 治 倫 理 的 權 變 關 係 中 完 成 一 場 文 化 釋 義 活 動, 頗 值 深 思 ( 二 ) 個 人 / 家 國 : 自 我 本 性 的 維 持 水 滸 傳 作 者 借 重 寫 歷 史 以 傳 達 歷 史 觀 照 和 反 思, 主 要 體 現 在 梁 山 泊 文 化 的 演 變 及 其 成 型 之 上 顯 而 易 見, 水 滸 傳 對 於 各 種 社 會 階 層 人 物 的 描 寫 和 關 注, 體 現 的 是 一 種 廣 大 歷 史 現 實 的 觀 照 在 水 滸 傳 中, 人 物 形 象 紛 呈, 如 晁 蓋 宋 江 柴 進 等 仗 義 疏 財 的 義 士, 如 史 進 魯 智 深 武 松 李 逵 等 見 義 勇 為 的 豪 俠, 如 三 阮 等 出 身 社 會 底 層 而 講 求 義 氣 的 市 井 小 民, 如 林 沖 楊 志 呼 延 灼 關 勝 徐 寧 等 接 受 義 氣 感 召 而 落 草 的 朝 廷 將 官, 所 謂 帝 子 神 孫, 富 豪 將 吏, 並 三 教 九 流, 乃 至 獵 戶 漁 人, 屠 兒 劊 子, 出 身 各 有 不 同 大 體 而 言, 水 滸 傳 作 者 以 社 會 底 層 人 物 的 生 存 情 境 進 行 政 治 書 寫 時, 乃 試 圖 從 不 同 側 面 的 官 盜 對 立 衝 突 中, 重 建 理 想 的 文 化 結 構 和 生 活 秩 序 的 中 心, 進 而 與 現 實 政 治 體 制 進 行 實 質 性 的 對 抗 或 謀 和 整 體 話 語 構 成 本 身 無 疑 展 現 一 個 重 大 的 生 存 課 題 : 即 梁 山 泊 好 漢 在 面 對 歷 史 現 實 困 境 時, 如 何 致 力 維 持 自 我 本 性 (selfhood) 39 38 見 朱 一 玄 劉 毓 忱 編, 水 滸 傳 資 料 匯 編, 頁 327-328 39 美 亞 伯 納 柯 恩 (Abner Cohen) 指 出 : 在 任 何 時 候, 支 持 自 我 本 性 的 象 徵 行 為 模 式 是 127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在 水 滸 傳 中, 梁 山 泊 好 漢 從 不 同 現 實 生 活 地 域 逐 漸 匯 聚 結 盟, 進 而 在 聚 義 的 認 知 / 認 同 中 紛 紛 脫 離 正 統 政 治 體 制 轉 而 投 身 梁 山 泊, 此 一 行 動 的 串 連 乃 是 小 說 敘 事 進 程 得 以 開 展 的 重 要 事 件 基 礎, 亦 是 小 說 文 本 意 義 生 成 的 關 鍵 今 可 見 者, 眾 家 好 漢 在 進 入 梁 山 泊 之 前, 大 體 上 皆 必 須 經 歷 遠 離 家 園 遊 走 他 鄉 的 生 命 歷 程, 進 而 完 成 一 場 策 名 投 山 的 儀 式 歷 程, 顯 示 出 一 種 有 意 味 的 行 動 模 式 如 樂 蘅 軍 所 指 出 的 : 這 個 方 式 經 由 消 極 的 放 逐 到 積 極 的 尋 求, 從 由 母 體 的 分 裂 到 新 國 度 的 建 立 而 完 成 這 中 間, 參 與 締 造 的 分 子, 一 百 零 八 人 都 經 歷 了 同 一 過 程, 也 就 是 每 一 個 好 漢 都 必 須 通 過 : 難 題 困 境 殺 人 流 血 歷 險 受 難 策 名 投 山 這 一 個 含 有 儀 式 意 味 的 不 可 豁 免 的 全 部 歷 程 40 在 此 一 匯 聚 過 程 中, 水 滸 人 物 通 過 策 名 儀 式 而 進 入 梁 山 泊 的 行 動 抉 擇, 基 本 上 即 宣 誓 了 個 人 與 正 統 政 治 體 制 分 離 的 事 實, 而 其 中 皆 必 須 進 行 一 場 思 想 文 化 的 價 值 轉 換 而 這 樣 的 一 種 價 值 轉 換, 乃 表 現 出 小 說 人 物 身 陷 歷 史 困 境 之 中 所 無 法 迴 避 的 倫 理 抉 擇 問 題 其 中 宋 江 作 為 水 滸 傳 的 中 心 人 物, 亦 經 歷 上 述 策 名 投 山 的 儀 式 歷 程, 其 思 想 和 行 動 的 轉 變 所 體 現 的 倫 理 抉 擇 問 題 更 形 深 刻 第 四 十 一 回 描 寫 宋 江 因 得 晁 蓋 等 梁 山 泊 好 漢 劫 法 場, 因 而 能 夠 智 41 得 自 於 社 會, 當 社 會 發 生 變 化 的 時 候, 人 們 總 是 喜 歡 維 持 實 際 上 是 努 力 的 依 照 傳 統 的 辦 法 去 保 存 他 們 的 身 份 和 自 我 本 性 社 會 變 遷 通 常 會 威 脅 到 我 們 的 自 我 本 性, 特 別 是 地 位 角 色 發 生 改 變 的 時 候, 那 時, 我 們 會 藉 著 重 新 詮 釋 我 們 的 象 徵 行 為 模 式 而 強 力 的 設 法 維 持 我 們 的 自 我 本 性 見 氏 著 宋 光 宇 譯, 權 力 結 構 與 符 號 象 徵 ( 臺 北 : 金 楓 出 版 事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1987), 頁 86 40 樂 蘅 軍, 古 典 小 說 散 論, 頁 78 41 吳 壁 雍 指 出 水 滸 傳 的 好 漢 們, 透 過 投 名 狀 的 血 祭 意 義 ( 譬 如 林 沖 落 草 前, 被 要 交 上 投 名 狀 去 殺 一 個 人, 將 頭 獻 納 ), 在 官 逼 民 反 的 社 會 裡 摶 聚 成 一 股 勢 力 因 此, 圖 快 活 固 是 水 滸 的 主 題 旋 律 之 一, 而 在 腐 敗 的 政 治 勢 力 下, 挺 身 痛 擊 罪 惡 世 界, 更 是 水 滸 傳 的 一 大 主 題 事 實 上 他 們 原 也 是 為 了 破 壞 而 誕 生, 是 魔 星 轉 世, 卻 以 類 似 血 族 集 團 的 面 貌 呈 現, 強 調 一 種 類 似 兄 弟 情 誼 的 義 氣, 並 以 此 義 為 指 揮 行 動 的 方 針, 義 成 為 梁 山 泊 集 團 的 最 高 行 動 原 則 見 氏 著, 從 民 俗 趣 味 到 文 人 意 識 的 參 與 小 說 ( 一 ), 載 蔡 英 俊 主 編, 中 國 文 化 新 論 : 文 學 篇 二 意 象 的 流 變 ( 臺 北 : 聯 經 出 版 事 業 股 份 公 司,1982), 頁 429 128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取 無 為 軍, 報 黃 文 炳 陷 害 之 冤 仇 前 此, 宋 江 皆 顧 及 自 身 官 吏 身 分, 一 直 未 能 接 受 建 議 投 身 水 滸 幾 經 輾 轉, 至 此 才 正 式 宣 告 加 入 梁 山 泊 之 中 : 宋 江 便 道 : 小 可 不 才, 自 小 學 吏, 初 世 為 人, 便 要 結 識 天 下 好 漢 奈 緣 是 力 薄 才 疏, 家 貧 不 能 接 待, 以 遂 平 生 之 願 自 從 刺 配 江 州, 經 過 之 時, 多 感 晁 頭 領 並 眾 豪 傑 苦 苦 相 留 宋 江 因 父 母 嚴 訓, 不 曾 肯 住 正 是 天 賜 機 會, 於 路 直 至 潯 陽 江 上, 又 遭 際 許 多 豪 傑 不 想 小 可 不 才, 一 時 間 酒 後 狂 言, 險 累 了 戴 院 長 性 命 感 謝 眾 位 豪 傑, 不 避 凶 險, 來 虎 穴 龍 潭, 力 救 殘 生 又 蒙 協 助 報 了 冤 仇, 恩 同 天 地 今 日 如 此 犯 下 大 罪, 鬧 了 兩 座 州 城, 必 然 申 奏 去 了 今 日 不 由 宋 江 不 上 梁 山 泊, 投 托 哥 哥 去, 未 知 眾 位 意 下 若 何? 如 是 相 從 者, 只 今 收 拾 便 行 如 不 願 去 的, 一 聽 尊 命 只 恐 事 發, 反 遭 負 累 煩 可 尋 思 在 天 命 的 後 設 命 題 架 構 下, 水 滸 傳 作 者 對 於 眾 家 好 漢 進 入 梁 山 泊 的 倫 理 抉 擇 作 為, 大 體 上 採 取 的 是 一 種 認 可 / 認 同 的 態 度, 從 而 以 聚 義 / 忠 義 之 名 掩 飾 一 百 零 八 好 漢 上 山 之 前 違 法 亂 紀 所 犯 種 種 罪 行 但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在 所 謂 忠 義 立 身 之 本, 奸 邪 壞 國 之 端, 狼 心 狗 幸 濫 居 官, 致 使 英 雄 扼 腕 的 時 代 歷 史 背 景 中, 水 滸 傳 作 者 實 有 意 強 化 宋 江 等 梁 山 泊 好 漢 都 是 在 現 實 政 治 官 場 壓 迫 下, 才 以 非 主 動 的 姿 態 選 擇 偏 安 綠 林, 秉 持 忠 義 精 神 以 待 來 日 在 第 五 十 五 回 描 寫 高 俅 大 興 三 路 兵 欲 取 梁 山 泊, 宋 江 戰 勝 彭, 然 親 解 其 縛, 扶 入 帳 中, 分 賓 而 坐 : 宋 江 便 拜 彭 玘 連 忙 答 禮 拜 道 : 小 子 被 擒 之 人, 理 合 就 死, 何 故 將 軍 以 賓 禮 待 之? 宋 江 道 : 某 等 眾 人 無 處 容 身, 暫 占 水 泊, 權 時 避 難, 造 惡 甚 多 今 者 朝 廷 差 遣 將 軍 前 來 收 捕 本 合 延 頸 就 縛 但 恐 不 能 存 命, 因 此 負 罪 交 鋒, 誤 犯 虎 威 敢 乞 恕 罪! 彭 玘 答 道 : 素 知 將 軍 仗 義 行 仁, 扶 危 濟 困, 不 想 果 然 如 此 義 氣 倘 蒙 存 留 微 命, 129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當 以 捐 軀 保 奏 宋 江 道 : 某 等 眾 須 弟 兄 也 只 待 聖 主 寬 恩, 赦 宥 重 罪, 望 生 保 國, 萬 死 不 辭! 因 此, 就 維 持 自 我 本 性 的 觀 點 來 說, 梁 山 泊 好 漢 固 然 因 時 命 所 繫 而 匯 聚 山 林 之 中, 然 而 面 對 時 世 變 化, 其 本 意 仍 在 於 替 天 行 道, 招 納 豪 傑, 專 等 招 安, 與 國 家 出 力 聚 義 作 為 一 種 政 治 宣 誓, 無 疑 是 建 構 社 會 認 同 屬 性 的 基 本 原 則, 亦 是 梁 山 泊 好 漢 堅 守 自 我 本 性 的 基 本 信 念 水 滸 傳 作 者 通 過 獨 特 的 藝 術 形 式 和 精 神 結 構 營 造 一 百 零 八 好 漢 匯 聚 的 共 同 命 運 走 向, 並 以 梁 山 泊 好 漢 遊 移 在 江 湖 倫 理 與 政 治 倫 理 之 間 的 價 值 選 擇 為 書 寫 重 心, 主 要 目 的 都 在 說 明 梁 山 泊 好 漢 如 何 在 忠 義 雙 全 的 價 值 實 踐 中 維 護 自 我 本 性 42 不 論 如 何, 水 滸 傳 作 者 在 重 寫 歷 史 之 際, 固 然 實 寫 一 百 零 八 好 漢 曾 經 淪 為 強 盜 遊 民 的 生 活 事 實, 但 實 際 上 卻 是 在 匯 聚 過 程 中 著 意 描 寫 眾 人 除 暴 安 良 扶 危 濟 困 仗 義 疏 財 重 禮 守 信 生 死 相 託 的 英 雄 精 神 品 格, 而 其 中 好 漢 作 為 一 種 理 想 的 人 格 模 式, 可 以 說 是 梁 山 泊 好 漢 努 力 自 我 塑 造 的 43 一 種 社 會 角 色 任 俠 行 義 此 一 政 治 書 寫 作 為, 當 與 司 馬 遷 在 史 記 卷 一 百 二 十 四 遊 俠 列 傳 第 六 十 四 中 讚 頌 遊 俠 時 的 寫 作 精 神 一 脈 相 承 : 今 遊 俠, 其 行 雖 不 軌 於 正 義, 然 其 言 必 信, 其 行 必 果, 已 諾 必 誠, 不 愛 其 軀, 赴 士 之 阸 困, 既 已 存 亡 死 生 矣, 而 不 矜 其 能, 羞 伐 其 德, 蓋 亦 有 足 多 者 焉 44 從 行 俠 聚 義 到 替 天 行 道, 梁 山 泊 的 政 治 屬 性 隨 敘 事 進 程 之 開 展 而 有 所 轉 變 在 表 面 上, 其 不 軌 於 正 義 的 作 為, 固 然 與 朝 廷 之 間 仍 構 成 一 種 對 立 42 基 本 上, 梁 山 文 化 歷 經 兩 個 層 次 的 轉 變, 飽 含 文 人 作 家 所 堅 持 的 正 統 文 化 觀 念, 一 是 行 動 上 的 轉 變 : 從 打 家 劫 舍 到 替 天 行 道 ; 二 是 思 想 上 的 轉 變 : 改 聚 義 廳 為 忠 義 堂 這 雙 重 轉 變, 可 以 說 為 日 後 朝 廷 招 安 奠 定 基 礎 參 馮 文 樓, 四 大 奇 書 的 文 本 文 化 學 闡 釋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2004), 頁 168-185 43 曲 家 源, 論 水 滸 傳 的 倫 理 觀 念, 水 滸 傳 新 論 ( 北 京 : 中 國 和 平 出 版 社,1995), 頁 45-48 44 司 馬 遷 著 楊 家 駱 主 編, 史 記 (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87 年 ), 頁 3181 130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關 係 ; 但 實 際 上, 在 聚 義 / 忠 義 思 想 的 認 同 行 動 之 中, 梁 山 泊 好 漢 通 過 江 湖 倫 理 建 置 所 創 造 的 理 想 政 治 秩 序, 目 的 並 不 在 於 推 翻 既 有 政 治 體 制, 但 卻 也 造 就 了 另 類 的 烏 托 邦 政 治 形 態 天 海 藏 在 題 水 滸 傳 敘 一 文 中 便 指 出 : 噫! 不 然 也 蓋 彼 強 者 鋤 之, 弱 者 扶 之, 富 者 削 之, 貧 者 周 之, 冤 者 起 而 伸 之, 囚 困 者 斧 而 出 之 原 其 心 雖 未 必 為 仁 者 博 施 濟 眾, 按 其 行 事 之 跡, 可 謂 恆 文 仗 義, 並 軌 君 子 玩 之 者, 當 略 彼 之 非, 取 其 平 濟 之 是, 則 豪, 貧 困 者 生 全, 而 奸 官 斂 手 曰 : 有 為 國 之 忠, 有 濟 民 之 義 45 以 今 觀 之, 梁 山 泊 事 業 的 建 立, 乃 是 在 以 俠 義 為 本 的 遊 俠 思 想 的 宣 示 中 體 現 出 一 種 族 群 性 (ethnicity) 的 文 化 概 念 所 謂 為 國 之 忠, 濟 民 之 義, 正 突 顯 了 梁 山 泊 好 漢 在 建 立 自 我 本 性 過 程 中 所 共 享 的 規 範 價 值 觀 信 仰 文 化 符 號 / 象 徵 與 文 化 實 踐 活 動 無 庸 諱 言, 梁 山 泊 好 漢 作 為 一 種 族 群 (ethnic group) 的 存 在, 其 形 成 實 有 賴 於 在 特 殊 歷 史 社 會 與 政 治 脈 絡 下 所 發 展 的 一 套 共 享 的 文 化 符 號 (cultural signifiers), 並 藉 此 文 化 符 號 建 構 一 種 至 少 部 分 基 於 共 同 神 話 的 歸 屬 感 簡 而 言 之, 當 宋 江 將 聚 義 廳 改 為 忠 義 堂 之 46 時, 替 天 行 道 的 政 治 期 望 作 為 一 種 共 有 的 歸 屬 感, 已 然 成 為 梁 山 泊 好 漢 溝 通 江 湖 倫 理 與 政 治 倫 理 的 思 想 媒 介 和 價 值 依 歸, 從 而 使 得 既 有 的 綠 林 身 分 從 此 獲 得 重 要 的 美 學 置 換, 成 為 一 種 新 的 認 同 形 式 ( 三 ) 聚 義 / 忠 義 : 忠 君 倫 理 的 籲 求 在 水 滸 傳 中, 梁 山 泊 好 漢 形 象 的 擬 塑 作 為 一 種 文 化 身 分 / 認 同 的 形 式 表 現, 一 方 面 顯 示 出 作 者 既 定 的 情 感 體 驗 價 值 表 準 和 審 美 指 向, 另 一 方 45 見 朱 一 玄 劉 毓 忱 編, 水 滸 傳 資 料 匯 編, 頁 192 46 有 關 族 群 (ethnic group) 概 念 的 討 論, 參 澳 Chris Barker 著, 羅 世 宏 等 譯, 文 化 研 究 : 理 論 與 實 踐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臺 北 : 五 南 圖 書 出 版 事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2005), 頁 234 131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面 又 成 為 支 配 作 品 主 題 寓 意 的 主 導 力 量 大 體 而 言, 梁 山 泊 一 百 零 八 好 漢 之 匯 聚 乃 始 於 義 氣 相 投, 所 謂 同 聲 相 應 歸 水 寨, 一 氣 相 隨 聚 水 濱, 顯 示 聚 義 力 量 的 建 構 係 來 自 於 眾 人 對 於 安 身 立 命 的 基 本 追 求 作 者 於 第 八 十 三 回 即 引 詩 曰 : 縣 官 失 政 群 臣 護, 天 下 黎 民 思 樂 土 壯 哉 一 百 八 英 雄, 任 俠 施 仁 聚 山 塢 面 對 生 存 情 境 的 變 化, 梁 山 泊 好 漢 位 處 於 自 我 與 家 國 之 間, 其 任 俠 行 義 的 精 神 始 終 貫 串 於 小 說 敘 事 進 程 之 中 不 過, 從 現 實 政 治 體 制 觀 點 來 說, 梁 山 泊 好 漢 嘯 聚 山 林, 俱 是 反 國 草 寇, 有 違 禮 法 規 範 梁 山 泊 好 漢 選 擇 策 名 入 山, 其 行 動 本 身 所 突 顯 的 是 在 亂 世 之 中 有 關 江 湖 倫 理 與 政 治 倫 理 的 價 值 抉 擇 問 題 今 可 見 者, 水 滸 傳 作 者 在 天 道 循 環 架 構 下, 為 賦 予 梁 山 泊 好 漢 出 世 的 必 然 性 和 合 理 性, 乃 有 意 在 敘 事 進 程 中 進 行 一 場 從 聚 義 行 動 到 宣 誓 忠 義 的 美 學 置 換, 從 而 使 得 水 滸 人 物 在 一 系 列 展 演 中 獲 得 現 實 身 分 的 轉 換 其 中 替 天 行 道 之 說 作 為 水 滸 傳 話 語 知 識 體 系 生 成 的 主 導 意 識, 深 刻 體 現 出 作 者 在 由 亂 返 治 的 政 治 期 望 中, 既 表 達 對 於 梁 山 泊 好 漢 出 世 任 俠 行 義 的 積 極 認 同, 又 表 達 對 於 忠 君 倫 理 的 一 種 深 刻 籲 求 在 強 盜 與 英 雄 的 雙 重 身 分 的 認 知 / 認 同 之 間, 水 滸 傳 作 者 如 何 通 過 江 湖 倫 理 與 政 治 倫 理 的 調 和 以 重 塑 梁 山 泊 好 漢 形 象 的 實 質 意 涵, 便 成 為 小 說 文 本 意 義 生 成 的 重 要 關 鍵 在 水 滸 傳 的 話 語 實 踐 中, 有 關 忠 君 倫 理 之 籲 求 便 通 過 人 物 對 話 來 進 行 宣 誓 第 五 十 六 回 描 寫 湯 隆 計 賺 徐 寧 上 山, 並 請 徐 寧 上 山 坐 把 交 椅 : 徐 寧 道 : 都 是 兄 弟 送 了 我 也! 宋 江 執 杯 向 前 陪 告 道 : 見 今 宋 江 暫 居 水 泊, 專 待 朝 廷 招 安, 盡 忠 竭 力 報 國, 非 敢 貪 才 好 殺, 行 不 仁 不 義 之 事 萬 望 觀 察 憐 此 真 情, 一 同 替 天 行 道 又 第 六 十 三 回 描 寫 宋 江 率 眾 將 攻 打 北 京 城, 與 關 勝 相 敵, 林 沖 忿 怒, 欲 挺 槍 132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出 馬, 直 取 關 勝 : 宋 江 在 門 旗 下 喝 住 林 沖, 縱 馬 親 自 出 陣, 欠 身 與 關 勝 施 禮, 說 道 : 鄆 城 小 吏 宋 江, 到 此 謹 參, 惟 將 軍 問 罪 關 勝 道 : 汝 為 俗 吏, 安 敢 背 叛 朝 廷? 宋 江 答 道 : 蓋 為 朝 廷 不 明, 縱 容 奸 臣 當 道, 讒 佞 專 權, 設 除 濫 官 污 吏, 陷 害 天 下 百 姓 宋 將 等 替 天 行 道, 並 無 異 心 又 第 六 十 五 回 描 寫 吳 用 定 計, 計 雪 下 陷 坑 中 捉 了 索 超 : 且 說 宋 江 到 寨, 中 軍 帳 上 坐 下, 早 有 伏 兵 解 索 超 到 麾 下 宋 江 見 了 大 喜, 喝 退 軍 健, 親 解 其 縛, 請 入 帳 中 置 酒 相 待, 用 好 言 撫 慰 道 : 你 看 我 眾 兄 弟 們, 一 大 半 都 是 朝 廷 軍 官 蓋 為 朝 廷 不 明, 縱 容 濫 官 當 道, 污 吏 專 權, 酷 害 良 民, 都 情 願 協 助 宋 江, 替 天 行 道 若 是 將 軍 不 棄, 同 以 忠 義 為 主 由 上 述 引 文 可 見, 水 滸 傳 作 為 一 種 話 語 構 成, 乃 著 重 於 忠 君 倫 理 的 象 徵 性 建 置 之 上 忠 君 倫 理 的 提 出, 既 是 為 了 特 定 目 的 而 表 現 出 來 的 符 號 與 實 踐 作 為, 又 是 一 種 文 化 身 分 / 認 同 的 集 體 形 式 表 現 從 表 面 上 看 來, 梁 山 泊 好 漢 之 匯 聚, 乃 天 地 之 意, 物 理 數 定, 係 天 命 所 繫 ; 但 實 際 上, 梁 山 泊 事 業 之 建 立, 則 是 在 替 天 行 道, 保 境 安 民 的 同 聲 盟 誓 之 中 才 獲 得 真 正 的 完 成 在 水 滸 傳 中, 早 在 宋 江 將 聚 義 廳 改 為 忠 義 堂 後, 便 不 斷 在 敘 事 進 程 中 強 化 忠 君 倫 理 的 籲 求 從 替 天 行 道 的 政 治 宣 誓 可 知, 宋 江 試 圖 以 一 己 之 力 逐 步 引 導 梁 山 泊 好 漢 從 社 會 邊 緣 回 歸 正 統 政 治 體 制 規 範 之 內, 言 語 表 達 之 間 皆 展 現 出 忠 君 報 國 的 基 本 願 求 這 樣 的 政 治 期 望, 直 至 梁 山 泊 三 易 首 領 之 後 才 實 現 在 地 煞 天 綱 排 姓 字, 激 昂 忠 義 一 生 心 的 醮 筵 中, 宋 江 坐 上 第 一 把 交 椅, 因 此 祭 獻 天 地 神 明, 掛 上 忠 義 堂 斷 金 亭 牌 額, 立 起 替 天 行 道 杏 黃 旗, 終 而 確 立 梁 山 泊 事 業 的 中 心 不 過 耐 人 尋 味 的 是, 水 滸 傳 作 者 卻 又 在 隨 後 的 招 安 議 題 上 書 寫 梁 山 泊 好 漢 之 間 的 爭 133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論, 由 此 呈 顯 不 同 人 物 面 對 回 歸 正 統 政 治 體 制 時 所 存 在 的 內 在 矛 盾 第 七 十 一 回 描 寫 宋 江 因 重 陽 節 近, 大 擺 筵 席 會 請 眾 兄 弟 賞 菊, 乘 著 酒 興 作 滿 江 紅 一 詞, 令 樂 和 單 唱 詞 曲 : 樂 和 唱 這 個 詞, 正 唱 到 望 天 王 降 詔 早 招 安, 只 見 武 松 叫 道 : 今 日 也 要 招 安, 明 日 也 要 招 安 去, 冷 了 弟 兄 們 的 心! 黑 旋 風 便 睜 圓 怪 眼, 大 叫 道 : 招 安! 招 安! 招 甚 麼 鳥 安! 只 一 腳, 把 桌 子 踢 起, 做 粉 碎 ( 宋 江 ) 便 叫 武 松 : 兄 弟, 你 也 是 個 曉 事 的 人 我 主 張 招 安, 要 改 邪 歸 正, 為 國 家 臣 子, 如 何 便 冷 了 眾 人 的 心? 魯 智 深 便 道 : 只 今 滿 朝 文 武, 俱 是 奸 邪, 蒙 蔽 聖 聰, 就 比 俺 的 直 裰 染 做 皂 了, 洗 殺 怎 得 乾 淨 招 安 不 濟 事! 便 拜 辭 了, 明 日 一 個 個 各 去 尋 趁 罷 宋 江 道 : 眾 弟 兄 聽 說 : 今 皇 上 至 聖 至 明, 只 被 奸 臣 閉 塞, 暫 時 昏 昧 有 日 雲 開 見 日, 知 我 等 替 天 行 道, 不 擾 良 民, 赦 罪 招 安, 同 心 報 國, 竭 力 施 功, 有 何 不 美? 因 此 只 願 早 早 招 安, 別 無 他 意 眾 皆 稱 謝 不 已 當 日 飲 酒, 終 不 暢 懷 顯 而 易 見, 遊 移 在 江 湖 倫 理 與 政 治 倫 理 之 間, 梁 山 泊 好 漢 對 於 是 否 在 讒 佞 專 權 亂 政 之 際 接 受 朝 廷 招 安, 無 疑 是 抱 持 著 疑 慮 和 矛 盾 的 然 而, 在 水 滸 傳 中, 宋 江 作 為 調 和 江 湖 倫 理 與 政 治 倫 理 的 中 心 人 物, 乃 以 替 天 行 道 為 誓 守 的 目 標 因 此 在 盡 歸 廟 廊 佐 清 朝, 萬 古 千 秋 尚 忠 義 的 思 想 引 導 下, 梁 山 泊 好 漢 即 使 對 於 接 受 招 安 一 事 有 所 疑 慮, 仍 然 在 宋 江 的 精 神 感 召 下 跟 隨 實 踐 忠 君 倫 理 水 滸 傳 形 塑 梁 山 泊 好 漢 匯 聚 歷 程 及 其 命 運 走 向, 其 話 語 實 踐 可 謂 充 滿 著 政 治 思 維 從 任 俠 聚 義 到 忠 義 盟 誓, 梁 山 泊 好 漢 經 歷 了 一 場 價 值 思 想 的 轉 換 歷 程, 最 終 在 宋 江 高 揚 忠 君 倫 理 的 信 念 主 導 下 接 受 朝 廷 招 安, 真 正 替 天 行 道, 輔 國 安 民, 雖 死 而 無 憾 李 贄 在 忠 義 水 滸 傳 敘 中 說 : 獨 宋 公 明 者, 身 居 水 滸 之 中, 心 在 朝 廷 之 上 : 一 意 招 安, 專 圖 報 國 ; 134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卒 至 於 犯 大 難, 成 大 功, 服 毒 自 縊, 同 死 而 不 辭, 則 忠 義 之 烈 也! 真 足 以 服 一 百 單 八 人 者 之 心 ; 故 能 結 義 梁 山, 為 一 百 單 八 人 之 主 47 無 可 諱 言, 水 滸 傳 故 事 從 誤 走 妖 魔 開 始, 揭 示 天 罡 地 煞 奔 上 梁 山 的 天 命 之 職, 終 因 石 碣 所 示 天 文 而 完 成 大 聚 義, 梁 山 泊 好 漢 亦 得 在 朝 廷 招 安 中 轉 化 綠 林 草 寇 身 分, 以 忠 良 英 雄 之 姿 重 新 回 歸 歷 史 中 心, 一 展 政 治 宏 圖 在 水 滸 傳 的 敘 事 進 程 中, 作 者 通 過 宋 江 等 梁 山 好 漢 忠 義 為 國 形 象 之 擬 塑, 從 中 寄 寓 由 亂 返 治 的 政 治 期 望, 無 疑 是 令 人 感 受 深 刻 的 四 招 安 / 死 亡 : 政 治 焦 慮 的 置 換 及 其 失 落 在 水 滸 傳 中, 梁 山 泊 好 漢 的 生 命 歷 程 及 其 命 運 與 其 所 處 現 實 政 治 體 制, 形 成 了 一 種 對 立 抗 衡 關 係 在 此 一 對 立 抗 衡 關 係 中, 水 滸 傳 作 者 對 於 梁 山 泊 好 漢 的 出 世 採 取 正 面 肯 定 的 態 度, 試 圖 在 認 同 江 湖 倫 理 的 敘 述 姿 態 中 建 構 一 種 理 想 政 治 形 態 事 實 上, 在 梁 山 泊 三 易 首 領 之 時, 宋 江 率 領 眾 家 英 雄 宣 誓 常 懷 忠 義 替 天 行 道, 梁 山 泊 事 業 於 此 達 於 頂 峰, 正 體 現 了 作 者 認 同 於 梁 山 泊 聚 義 的 政 治 思 維 48 不 過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在 梁 山 泊 好 漢 大 聚 義 的 過 程 當 中, 眾 家 英 雄 對 於 接 受 朝 廷 招 安 與 否, 卻 是 頗 見 疑 慮 大 體 來 說, 在 權 與 勢 的 對 立 抗 衡 中, 接 受 朝 招 安 與 否, 代 表 的 是 在 順 應 時 勢 及 回 歸 正 統 政 治 體 制 的 認 知 中 所 必 須 確 立 的 價 值 選 擇 尤 其 耐 人 尋 味 的 是, 水 滸 傳 作 者 卻 在 政 治 書 寫 中 有 意 激 化 梁 山 泊 好 漢 聚 義 面 對 倫 理 抉 擇 時 的 內 部 矛 盾, 在 相 當 程 度 上 體 現 梁 山 泊 好 漢 的 政 治 焦 慮 此 外, 隱 逸 / 死 亡 成 為 梁 山 泊 好 漢 接 受 朝 廷 招 安 後 的 命 運 結 局, 其 中 所 隱 含 的 憤 懣 情 緒 和 嘲 弄 意 味, 47 見 朱 一 玄 劉 毓 忱 編, 水 滸 傳 資 料 匯 編, 頁 172 48 陳 桂 聲 認 為 梁 山 泊 聚 義 既 非 農 民 起 義, 也 不 是 一 般 的 打 家 劫 舍 的 綠 林 豪 俠, 而 是 一 個 由 逐 步 走 向 道 德 完 善, 最 終 名 垂 史 冊, 深 刻 體 現 著 古 代 中 國 人 文 化 心 理 的 特 殊 的 英 雄 豪 俠 集 團 此 一 看 法 與 本 文 討 論 見 解 相 近 參 氏 著, 水 滸 傳 梁 山 泊 聚 義 性 質 論 析 兼 與 歐 陽 健 蕭 相 愷 二 先 生 商 榷, 河 北 師 範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1994 年 第 1 期, 頁 27-32 135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無 疑 發 人 深 思 以 下 即 據 以 分 析 之 : ( 一 ) 權 與 勢 : 知 命 及 其 價 值 選 擇 水 滸 傳 作 者 在 敘 事 進 程 中 提 出 朝 廷 招 安 的 議 題, 著 意 對 梁 山 泊 好 漢 如 何 回 歸 正 統 政 治 體 制 展 開 政 治 書 寫, 其 中 有 關 梁 山 泊 好 漢 所 面 臨 的 倫 理 抉 擇 及 其 後 續 命 運 走 向 的 轉 變, 便 成 為 解 讀 水 滸 傳 主 題 寓 意 的 重 要 關 鍵 以 今 觀 之, 水 滸 傳 的 話 語 實 踐, 在 知 命 觀 念 制 約 下 體 現 了 一 連 串 的 價 值 判 斷 和 倫 理 抉 擇 問 題, 其 中 既 包 含 士 不 遇 的 政 治 焦 慮, 又 透 露 出 禮 失 而 求 諸 野 的 政 治 期 望 首 先, 就 士 不 遇 的 政 治 焦 慮 而 言 從 重 寫 歷 史 的 角 度 來 說, 水 滸 傳 作 為 特 定 歷 史 文 化 條 件 下 的 意 識 形 態 創 作, 其 話 語 構 成 乃 體 現 出 士 不 遇 的 政 治 倫 理 隱 喻 今 可 見 者, 水 滸 傳 作 者 在 敘 事 之 初 即 通 過 高 俅 發 跡 一 事 即 透 露 了 個 人 強 烈 的 士 不 遇 的 政 治 焦 慮 第 二 回 描 寫 高 俅 出 身 時 即 有 所 評 論 : 且 說 東 京 開 封 府 汴 梁 宣 武 軍, 一 個 浮 浪 破 落 戶 子 弟, 姓 高, 排 行 第 二, 自 小 不 成 家 業, 只 好 刺 槍 使 棒, 最 是 踢 得 好 腳 氣 毬 京 師 人 口 順, 不 叫 高 二, 卻 都 叫 他 做 高 毬 後 來 發 跡, 便 將 那 氣 毬 那 字 去 了 毛 傍, 添 作 立 人, 便 改 作 姓 高 名 俅 這 人 吹 彈 歌 舞, 刺 槍 使 棒, 相 撲 頑 耍, 頗 能 詩 書 詞 賦 ; 若 論 仁 義 禮 智, 信 行 忠 良, 卻 是 不 會 只 在 東 京 城 裡 城 外 幫 閑 顯 而 易 見, 高 俅 的 出 身 是 一 個 幫 閑 的 破 落 戶, 若 論 仁 義 禮 智, 信 行 忠 良 卻 是 不 會 ; 然 而 在 因 緣 際 會 下, 竟 然 因 徽 宗 登 基 而 受 到 抬 舉 沒 半 年 間, 直 抬 舉 做 到 殿 帥 府 太 尉 職 事 此 後, 高 俅 便 恃 權 亂 政, 欺 壓 忠 良 從 表 面 看 來, 梁 山 泊 好 漢 乃 因 天 道 循 環 而 出 世, 無 須 深 慮 ; 但 實 際 上, 眾 家 英 雄 所 遭 遇 的 生 存 困 境, 實 導 因 於 高 俅 等 權 奸 亂 臣 破 壞 現 實 政 治 秩 序 排 除 異 己 所 致 就 136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敘 事 格 局 的 安 排 而 論, 水 滸 傳 以 如 此 方 式 作 為 小 說 開 端, 當 有 其 政 治 倫 理 隱 喻 當 水 滸 傳 作 者 意 圖 借 敘 事 以 籲 求 重 建 現 實 政 治 秩 序 之 時, 梁 山 泊 好 漢 出 世 的 意 義, 並 不 僅 僅 在 於 印 證 宋 朝 必 出 忠 良 的 天 命 思 想, 表 達 由 亂 返 治 的 政 治 關 懷 ; 而 是 在 一 百 零 八 好 漢 匯 聚 的 生 命 歷 程 中, 眾 多 英 雄 在 江 湖 倫 理 體 系 建 構 中 所 展 現 的 知 遇 之 情, 乃 作 者 有 意 為 之 的 政 治 書 寫, 更 是 敘 事 生 成 及 其 開 展 的 重 要 主 導 因 素 49 在 水 滸 傳 中, 作 者 將 現 實 中 的 士 不 遇 精 神 困 境 及 其 解 決 之 道, 主 要 寄 託 於 梁 山 泊 好 漢 共 同 命 運 的 聯 繫 之 上 從 高 俅 發 跡 王 進 私 走 延 安 府 開 始, 水 滸 傳 在 列 傳 式 的 藝 術 形 式 中, 便 反 復 書 寫 水 滸 英 雄 在 官 逼 民 反 下 紛 紛 遊 走 於 社 會 邊 緣 的 情 形, 卻 也 在 任 俠 行 義 的 行 動 中 逐 一 匯 聚 為 一 股 強 大 的 反 現 實 政 治 體 制 的 力 量, 進 而 與 朝 廷 相 互 抗 衡 在 列 傳 式 離 心 行 動 的 反 復 書 寫 中, 作 者 著 意 描 寫 天 罡 地 煞 因 緣 交 識 而 聚 義 於 梁 山 泊 的 生 命 歷 程 及 其 命 運 走 向 饒 富 意 味 的 是, 水 滸 英 雄 在 初 次 交 誼 互 動 時 所 展 現 的 知 遇 情 誼, 深 為 作 者 所 關 注 第 十 九 回 描 寫 晁 蓋 等 人 因 劫 蔡 京 生 辰 綱, 避 禍 投 身 於 梁 山 泊, 一 天 與 林 沖 相 見 : 晁 蓋 道 : 久 聞 教 頭 大 名, 不 想 今 日 得 會 林 沖 道 : 小 人 舊 在 東 京 時, 與 朋 友 交, 禮 節 不 曾 有 誤 雖 然 今 日 能 勾 得 見 尊 顏, 不 得 遂 平 生 之 願, 特 地 徑 來 陪 話 晁 蓋 稱 謝 道 : 深 感 厚 意 吳 用 便 動 問 道 : 小 生 舊 日 久 聞 頭 領 在 東 京 時, 十 分 豪 傑, 不 知 緣 何 與 高 俅 不 睦, 致 被 陷 害? 後 聞 在 滄 州 亦 被 火 燒 了 大 軍 草 料 場, 又 是 他 的 計 策 向 後 不 知 誰 推 薦 頭 領 上 山? 林 沖 道 : 若 說 高 俅 這 賊 陷 害 一 節, 但 提 起, 毛 髮 直 立, 又 不 能 報 得 此 仇! 來 此 容 身, 皆 是 柴 大 官 人 舉 薦 49 美 浦 安 迪 (Andrew H. Plaks) 指 出 : 正 如 金 瓶 梅 和 西 遊 記 那 樣, 這 個 引 子 部 分 起 到 了 介 紹 一 些 重 要 人 物 出 場 的 作 用, 對 他 們 的 初 步 描 繪 烘 托 出 了 幾 種 在 作 品 主 體 部 分 將 處 理 的 個 性 典 範 和 核 心 思 想 問 題, 這 兒 的 首 要 焦 點 似 乎 在 知 人 和 求 主 等 主 題 上 見 氏 著, 沈 亨 壽 譯, 明 代 小 說 四 大 奇 書 (The Four Master works of the Ming Novel)( 北 京 : 中 國 和 平 出 版 社,1993), 頁 254 137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到 此 又 第 四 十 一 回 描 寫 晁 蓋 等 梁 山 泊 好 漢 劫 法 場 解 救 宋 江, 宋 江 智 取 無 為 軍 後, 眾 人 歡 會 於 聚 義 廳 上, 彼 此 謙 讓 : 晁 蓋 便 請 宋 江 為 山 寨 之 主, 坐 第 一 把 交 椅 宋 江 那 裡 肯, 便 道 : 哥 哥 差 矣! 感 蒙 眾 位 不 避 刀 斧, 救 拔 宋 江 性 命 哥 哥 原 是 山 寨 之 主, 如 何 卻 讓 不 才 坐? 若 要 堅 持 如 此 相 讓, 宋 江 情 願 就 死! 晁 蓋 道 : 賢 弟 如 何 這 般 說? 當 初 若 不 是 賢 弟 擔 那 血 海 般 干 係, 救 得 我 等 七 人 性 命 上 山, 如 何 有 今 日 之 眾? 你 正 是 山 寨 之 恩 主 你 不 坐 誰 坐? 宋 江 道 : 仁 兄, 論 年 齒 兄 長 也 大 十 歲 宋 江 若 坐 了, 豈 不 自 羞? 再 三 推 晁 蓋 坐 了 第 一 位, 宋 江 坐 了 第 二 位, 吳 學 究 坐 了 第 三 位, 公 孫 勝 坐 了 第 四 位 又 第 八 十 二 回 宿 太 尉 奉 敕 來 梁 山 泊 招 安, 宋 江 派 吳 用 等 人 前 往 迎 接 : 太 尉 問 其 姓 氏 吳 用 答 道 : 小 生 吳 用, 在 下 朱 武 蕭 讓 樂 和, 奉 兄 長 宋 公 明 命, 特 來 迎 接 恩 相 兄 長 與 弟 兄, 後 日 離 寨 三 十 里 外, 伏 道 相 迎 宿 太 尉 大 喜, 便 道 : 加 亮 先 生, 間 別 久 矣! 自 從 華 州 一 別 之 後, 已 經 數 載 誰 想 今 日 得 與 重 會! 下 官 知 汝 弟 兄 之 心, 素 懷 忠 義 只 被 奸 臣 閉 塞, 讒 佞 專 權, 使 汝 眾 人 下 情 不 能 上 達 目 今 天 子 悉 已 知 之, 特 命 下 官 賫 到 天 子 御 筆 親 書 丹 詔, 金 銀 牌 面, 紅 綠 錦 緞, 御 酒 表 裡, 前 來 招 安 汝 等 勿 疑, 盡 心 受 領 吳 用 等 再 拜 稱 謝 道 : 山 野 狂 夫, 有 勞 恩 相 降 臨, 感 蒙 天 恩, 皆 出 乎 太 尉 之 賜 也 眾 弟 兄 刻 骨 銘 心, 難 以 補 報 從 上 述 話 語 實 踐 中 可 知, 水 滸 傳 作 者 不 斷 強 調 梁 山 泊 好 漢 乃 基 於 知 遇 而 聚 義 結 盟, 進 而 建 立 起 屬 於 法 外 的 理 想 政 治 形 態 在 匯 聚 過 程 中, 最 終 由 宋 江 領 導 梁 山 泊 好 漢 等 待 朝 廷 招 安, 以 期 重 新 回 歸 正 統 政 治 體 制 之 內 大 體 而 138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言, 面 對 現 實 政 治 社 會 情 勢 的 變 化, 梁 山 泊 好 漢 以 其 江 湖 倫 理 試 圖 重 建 天 下 政 治 秩 序, 行 事 固 然 屬 於 非 法, 但 最 終 仍 舊 盼 望 能 在 奸 臣 閉 塞, 讒 佞 專 權 政 治 現 實 中 受 到 朝 廷 有 識 文 士 的 認 同 因 此, 從 敘 事 格 局 的 安 排 來 看, 有 關 知 音 遇 合 的 母 題 便 不 斷 地 在 梁 山 泊 好 漢 匯 聚 過 程 之 中 獲 得 展 演 水 滸 傳 作 為 一 種 話 語 構 成, 其 政 治 無 意 識 可 謂 深 刻 傳 達 了 作 者 面 對 自 我 生 存 的 現 實 困 境 時 所 難 以 迴 避 的 士 不 遇 情 結 在 水 滸 傳 中, 天 命 作 為 敘 事 生 成 的 後 設 命 題, 明 顯 制 約 了 梁 山 泊 好 漢 的 命 運 走 向, 水 滸 英 雄 一 己 的 遇 與 不 遇 往 往 繫 諸 時 命 之 上, 似 乎 無 庸 置 論 但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當 梁 山 泊 好 漢 宣 誓 服 膺 忠 義 思 想 高 揚 替 天 行 道 大 旗 時, 則 眾 家 英 雄 對 於 知 遇 的 內 在 籲 求, 最 終 乃 具 體 展 示 在 朝 廷 招 安 的 政 治 期 望 之 上 今 可 見 者, 招 安 之 思 早 在 小 說 第 三 十 二 回 宋 江 與 武 松 分 別 時 的 對 話 中 即 已 出 現 : 武 行 者 道 : 我 送 哥 哥 一 程 了 卻 回 來 宋 江 道 : 不 須 如 此 自 古 道 : 送 君 千 里, 終 有 一 別 兄 弟, 你 只 顧 自 己 前 程 萬 里, 早 早 的 到 了 彼 處 入 伙 之 後, 少 戒 酒 性 如 得 朝 廷 招 安, 你 便 可 攛 掇 魯 智 深 楊 志 投 降 了, 日 後 但 是 去 邊 上, 一 槍 一 刀, 博 得 個 封 妻 蔭 子, 久 後 青 史 上 留 得 一 個 好 名, 也 不 枉 了 為 人 一 世 我 自 百 無 一 能, 雖 有 忠 心, 不 能 得 進 步 兄 弟, 你 如 此 英 雄, 決 定 得 做 大 官 可 以 記 心, 聽 愚 兄 之 言, 圖 個 後 日 相 見 而 事 實 上, 這 樣 的 政 治 期 望 則 遲 至 第 八 十 二 回 才 通 過 皇 帝 下 詔 招 安 的 政 治 神 話 的 創 造 而 獲 得 真 正 實 現 作 者 引 招 安 詔 文 曰 : 制 曰 : 朕 自 即 位 以 來, 用 仁 義 以 治 天 下, 行 禮 樂 以 變 海 內, 公 賞 罰 以 定 干 戈 求 賢 之 心 未 嘗 少 怠, 愛 民 之 心 未 嘗 少 洽 博 施 濟 眾, 欲 與 天 地 均 同 ; 體 道 行 仁, 咸 使 黎 民 蒙 庇 遐 邇 赤 子, 咸 知 朕 心 切 念 宋 江 盧 俊 義 等, 素 懷 忠 義, 不 施 暴 虐 歸 順 之 心 已 久, 報 效 139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十 期 之 志 凜 然 雖 犯 罪 惡, 各 有 所 由 察 其 情 懇, 深 可 憫 憐 朕 今 特 差 殿 前 太 尉 宿 元 景, 赍 捧 詔 書, 親 到 梁 山 水 泊, 將 宋 江 等 大 小 人 員 所 犯 罪 惡 盡 行 赦 免 給 降 金 牌 三 十 六 面, 紅 錦 三 十 六 匹, 賜 與 宋 江 等 上 頭 領 ; 銀 牌 七 十 二 面, 綠 錦 七 十 二 匹, 賜 與 宋 江 部 下 頭 目 赦 書 到 日, 莫 負 朕 心, 早 早 歸 降, 必 當 重 用 故 茲 詔 敕, 想 宜 悉 知 宣 和 四 年 春 二 月 日 詔 示 無 庸 置 疑, 在 忠 君 倫 理 的 具 體 實 踐 中, 梁 山 泊 好 漢 選 擇 接 受 朝 廷 招 安 的 最 終 目 的, 主 要 在 於 追 求 政 治 的 秩 序 化 和 合 法 化, 進 而 實 現 王 道 政 治 從 實 際 情 形 來 看, 朝 廷 進 行 招 安 乃 經 歷 三 複 過 程 後 才 完 成, 水 滸 英 雄 至 此 也 才 真 正 轉 作 忠 良 英 雄, 並 得 以 圖 個 蔭 子 封 妻, 共 享 太 平 之 福 這 樣 的 一 種 書 寫 方 式, 除 了 突 顯 君 臣 遇 合 的 困 境 之 外 ; 亦 突 顯 了 讒 佞 專 權 迫 害 的 事 實 因 此, 期 待 / 接 受 朝 廷 招 安 作 為 一 種 理 想 政 治 形 態 的 想 像 性 話 語 表 現, 乃 是 梁 山 泊 好 漢 在 權 與 勢 的 矛 盾 情 境 中 所 做 的 價 值 選 擇, 而 如 此 價 值 選 擇 可 謂 在 天 命 所 受 的 思 想 架 構 下 所 體 現 出 的 一 種 知 命 觀 念, 無 乃 有 其 無 從 逃 脫 天 命 的 宿 命 之 思 其 次, 就 禮 失 而 求 諸 野 的 政 治 期 望 而 言 在 士 不 遇 的 政 治 焦 慮 中, 水 滸 傳 作 者 以 其 獨 特 的 藝 術 形 式 建 構 君 臣 遇 合 的 政 治 圖 式, 整 體 話 語 實 踐 乃 在 引 首 所 提 宋 朝 必 顯 忠 良 的 預 言 印 證 中 表 達 出 作 者 的 價 值 觀 念 和 期 待 視 野 有 關 朝 廷 招 安 的 政 治 書 寫, 便 深 刻 體 現 出 禮 失 而 求 諸 野 的 政 治 倫 理 隱 喻 漢 書 卷 三 十 藝 文 志 第 十 曰 : 仲 尼 有 言 : 禮 失 而 求 諸 野 方 今 去 聖 久 遠, 道 術 缺 廢, 無 所 更 索, 彼 九 家 者, 不 猶 瘉 於 野 乎? 倘 借 此 而 言, 則 水 滸 傳 作 者 在 重 50 寫 歷 史 的 過 程 中, 固 以 史 籍 記 載 的 宋 江 等 人 為 表 現 對 象, 但 其 話 語 實 踐 在 意 義 生 成 和 敘 事 建 構 上 無 不 隱 含 倫 理 抉 擇 價 值 判 斷 和 文 化 立 場 的 問 題 尤 其 當 水 滸 傳 作 者 在 君 臣 遇 合 的 政 治 圖 式 中 演 義 歷 史 時, 其 話 語 實 踐 借 宋 江 50 班 固 著 楊 家 駱 主 編, 漢 書 2(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87), 頁 1746 140

在 天 道 循 環 與 人 事 際 遇 之 間 等 綠 林 好 漢 之 聚 義 以 高 揚 替 天 行 道 之 大 旗, 並 以 此 挑 戰 現 實 政 治 體 制 的 倫 理 規 範, 則 禮 失 求 諸 野 的 政 治 期 望 在 天 下 無 道 的 歷 史 文 化 語 境 中 被 提 出, 可 謂 富 含 深 意 水 滸 傳 作 為 一 種 話 語 構 成, 打 從 洪 太 尉 誤 走 妖 魔 的 預 言 開 始, 有 關 魯 智 深 拳 打 鎮 關 西 大 鬧 野 豬 林, 林 沖 雪 夜 上 梁 山, 吳 用 智 取 生 辰 綱, 梁 山 泊 好 漢 劫 法 場, 宋 公 明 三 打 祝 家 莊 破 高 唐 州 打 青 州, 以 及 鬧 西 岳 華 山 等 等 情 節, 表 面 上 似 乎 只 是 在 於 說 明 梁 山 泊 好 漢 出 世 為 盜 不 斷 違 法 亂 紀 挑 戰 正 統 政 治 體 制 破 壞 政 體 朝 綱 的 歷 史 事 實, 以 印 證 天 命 所 繫 倘 細 加 察 看 上 述 種 種 行 動 生 發 之 因, 即 可 發 現 梁 山 泊 好 漢 的 非 法 作 為, 其 實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是 為 了 突 顯 高 俅 蔡 京 童 貫 楊 戩 等 亂 國 權 奸 違 亂 朝 政 的 歷 史 事 實 第 一 百 回 說 道 : 且 說 宋 朝 原 來 自 太 宗 傳 太 祖 帝 位 之 時, 說 了 誓 願, 以 致 朝 代 奸 佞 不 清 至 今 徽 宗 天 子, 至 聖 至 明, 不 期 致 被 奸 臣 當 道, 讒 佞 專 權, 屈 害 忠 良, 深 可 憐 念 當 此 之 時, 卻 是 蔡 京 童 貫 高 俅 楊 戩 四 個 賊 臣, 變 亂 天 下, 壞 國 壞 家 壞 民 事 實 上, 從 水 滸 傳 敘 事 的 開 端 到 結 尾, 高 俅 等 人 屈 害 忠 良 閉 塞 賢 臣 的 讒 佞 專 權 形 象 始 終 貫 串 於 小 說 敘 事 進 程 之 中 以 貪 官 污 吏 違 法 亂 政 作 為 小 說 的 時 代 歷 史 背 景, 則 梁 山 泊 好 漢 的 出 世 除 了 順 應 時 運 服 膺 天 命 之 外, 此 外 從 打 家 劫 舍 到 順 天 護 國 的 形 象 轉 變 的 政 治 書 寫 中, 無 疑 顯 示 出 梁 山 泊 好 漢 以 妖 魔 之 身 出 世, 乃 具 有 其 重 要 歷 史 使 命 不 可 否 認, 水 滸 傳 作 者 以 入 世 之 激 情, 試 圖 通 過 一 場 政 治 書 寫 以 建 構 天 下 有 道 的 理 想 政 治 形 態, 所 謂 徽 宗 朝 內 長 英 雄, 弟 兄 聚 會 梁 山 泊 的 認 知 漫 延 在 敘 事 進 程 之 中, 無 疑 寄 寓 了 禮 失 求 諸 野 的 政 治 期 望 在 水 滸 傳 話 語 實 踐 中, 梁 山 泊 好 漢 因 天 命 宿 構 而 匯 聚 應 當 被 看 作 是 一 種 意 識 形 態 行 為, 而 宣 誓 忠 義 報 國 替 天 行 道 的 價 值 選 擇 本 身, 則 為 不 可 解 決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