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倫理評論》第63期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應用倫理評論》第63期"

Transcription

1 應用倫理評論 第 63 期,2017 年 10 月, 頁 Applied Ethics Review, Vol. 63, 2017, pp 從 葛拉瑪經 的 十事勿著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釋法律 摘要本文依據 葛拉瑪經 來探討佛陀面對不同的教義和哲理的難題時, 所提出的 十事勿著 的原則和 倫理的抉擇 十事勿著 是對各種教說的十條不要輕信的原則 ; 倫理的抉擇 是大眾在正見和正思維下對善法和不善法的正確抉擇, 如此從相諍的教說回到現實的倫理的實踐, 並獲得四種安穩 葛拉瑪經 在泰國 緬甸等地是眾所周知的一經, 但是此經在漢地卻少受注意, 所以筆者於本文將依次引用多段的經文來探討內容, 並分析其中重要的見解 關鍵詞 : 葛拉瑪經 十事勿著 倫理的抉擇 四種安穩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jayadharo@gmail.com

2 142 應用倫理評論 第 63 期 The Features of Buddhist Ethical Judgm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en Avoidance Chaiyut Homduangsri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Kālāma Sutta which the Buddha taught when he meets with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theories and teachings. The Buddha provided ten points which should be avoided and accepted as ethical choice. The principle of ten avoidance which is used to judge the theories of different teachings. This is to say, one should not accept any teaching credulity. One should make their right ethical judgment based on the right view and right thought of the good and evil action. So that the practice of the ethic should back to its origin, and attain four kinds of stability. The Kālāma Sutta is well practiced in Thailand, Myanmar and other nations, but this sutta is given less attention in Chinese Buddhist community. Therefore the author will focus on this section in the text to explore the content and analyze its insight. Keywords: Kālāma Sutta, Ten Avoidance, Ethical Choice, Four Stability Ph.D. Student,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3 從 葛拉瑪經 的 十事勿著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143 從 葛拉瑪經 的 十事勿著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釋法律 一 前言現今社會上傳播的資訊非常多, 例如在電視 新聞 網路上, 對一件事常有不同的報導, 也有不同的支持者, 我們常常難以判定這些資訊的對錯以及見解的是非 遇到這樣的事情時, 該怎麼處理? 在筆者的家鄉 ( 泰國 ), 面對矛盾的資訊時, 總會採用佛教 葛拉瑪經 的教導, 不要輕信任何一方, 要從動機的善惡以及行為的結果來判定 葛拉瑪經 (Kālāma Sutta) 是佛陀當日在印度對葛拉瑪族人所傳授的一部經典, 保留在今日泰國 緬甸的巴利文 ( Pāḷi) 南傳大藏經 1 中 葛拉瑪 是古印度薩羅國 (Kosāla) 的一種族 葛拉瑪經 的原文是古代印度的巴利文, 今日國內外有不 1 葉慶春 ( 譯 ),1994, 漢譯南傳大藏經 冊 19, 高雄 : 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初版 漢譯南傳大藏經 有二處相同翻譯: 第 19 冊, 頁 269, 葉慶春譯 ; 第 20 冊, 頁 313, 關世謙譯 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 高雄,1993 年

4 144 應用倫理評論 第 63 期 同的英譯本 ( 如,Bodhi Bhikkhu 譯本 2 ), 及中譯本 ( 如, 元亨寺譯本 3 ), 本文引用的是筆者參考這些中英譯本後, 直接從巴利文翻譯出來的譯文 葛拉瑪經 在泰國 緬甸等地是眾所周知的一經, 經中的 十事勿著 更是常被引用, 但是此經在漢地卻少受注意, 也沒有對全經的脈絡作連貫的分析, 所以筆者於本文將依次引用多段的經文來探討內容, 並分析其中重要的見解 葛拉瑪經 的結構如下 : 先是葛拉瑪族人對佛陀提出對不同教說的疑問, 而後佛陀分三段回答 : 一 十事勿著, 二 倫理的抉擇並舉例說明, 三 獲得四種安穩 以下筆者將依據這結構的次第來作論述和進行探討 二 葛拉瑪族人的疑問在佛陀時代, 許多人為了離苦得樂, 努力地尋找可以依靠的修行方法 有些人尋求能夠永恆不死的修法 ; 有些人想要得到智慧, 研習當時流行的各種哲學思想與宗教儀軌, 因此出現很多的沙門 婆羅門等的宗教師 他們極力將自己的主張說給大眾聽, 希望大眾能採信並接受 但是他們宣揚各自的教義與修行經驗時, 經常發生排斥 詆毀對方的現象 一般純樸的大眾對這些他們所尊敬的不同的宗教師時, 感覺無所適從 所以, 當佛陀遊行來到拘薩羅國的羇舍子鎮時, 當地的葛拉瑪族人, 一見到佛陀就直接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 他們向佛陀說 : 2 Bodhi, Bhikkhu, 2005, In the Buddha s words : An Anthology of Discourses from the Pali Canon,Wisdom Publications. 3 請參考註 1

5 從 葛拉瑪經 的 十事勿著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145 尊者! 有一些沙門 婆羅門來到羇舍子鎮 他們只闡述 讚揚自己的教義, 卻抨擊 輕蔑 鄙視 破斥其他的教義 另外一些沙門 婆羅門來到羇舍子鎮 他們也只闡述 讚揚自己的教義, 卻抨擊 輕蔑 鄙視 破斥其他的教義 尊者! 對於他們, 我們有困惑與懷疑 : 這些尊貴的沙門 婆羅門之中誰說真理? 誰說謊言? 4 此處葛拉瑪族人對不同的宗教師之間相反的教說和主張, 以及互相攻擊, 爭論不休的現象, 感到困惑與懷疑 例如, 傳統的印度宗教師對於因果報應就有不同的教說 : 一 主張此世行善或行惡後, 於來世有善或惡的果報 二 主張此世行善或行惡後, 沒有來世, 也沒有善惡果報 三 主張惡果只會發生在造惡者身上 四 主張惡果不會發生在造惡者身上 這類不同的教說和主張使葛拉瑪族人困惑與懷疑, 這是佛陀所要回答的問題 佛陀的回答有三段, 筆者分述於下並探討其重要意義 三 十事勿著 佛陀對葛拉瑪族人的第一段回答, 先肯定他們的困惑與懷疑是正常的, 接著提出 十事勿著 的原則 佛陀說 : 葛拉瑪族人啊! 你們當然會困惑與懷疑 你們會生起困惑與懷疑是當然的 葛拉瑪族人! 聽我說 :( 1 )勿輕信口耳傳說; 4 釋法勝,2012, 葛拉瑪經 的佛教知識學之研究, 頁 16

6 146 應用倫理評論 第 63 期 ( 2 )勿輕信代代傳承;( 3 )勿輕信據說流言;( 4 )勿輕信經典所載 ;( 5 )勿輕信思辨邏輯;( 6 )勿輕信詭辯論斷;( 7 )勿輕信外觀常識 ;( 8 )勿輕信自見審度;( 9 )勿輕信外顯才能 ;( 10 )勿輕信沙門導師 5 此處佛陀提出十事勿著的原則, 今將要點說明如下 : (1) 勿輕信口耳傳說 (ma anussavena): 不要輕信口耳相傳的言論 例如, 有從少年時代就開始聽到的傳聞 對這些經由他人口頭傳聞的教說, 不要輕信 : 這是真實的 (2) 勿輕信代代傳承 (ma paramparaya): 不要輕信代代輾轉相傳的言論 例如, 有從父親 祖父下傳或由師父與弟子一代代輾轉傳來的教說 對這些教說, 不要輕信 : 這是真實的 (3) 勿輕信據說流言 (ma itikiraya): 不要輕信 據說如此 例如, 有人對正謠傳的某事説 : 據說如此 對這些正在流傳的謠言和訊息, 不要輕信 : 這是真實的 (4) 勿輕信經典所載 (ma pitakasampadanena): 不要輕信從藏經典籍而來的教說 藏經典籍難免被記載者更動 混合, 所以對於藏經典籍的教說, 不要輕信 : 這是真實的 (5) 勿輕信思辨邏輯 (ma takkahetu): 不要輕信依據思辨為理由的言論 例如, 有人思辨 由於某原因, 所以那應當是如此的 由於思辨的邏輯推理必須依賴基本的假說, 所以對這些思辨的教說, 不要輕信 : 這是真實的 5 同上註, 頁 18

7 從 葛拉瑪經 的 十事勿著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147 (6) 勿輕信詭辯論斷 (ma nayahetu): 不要輕信似是而非的論述的教說 有人喜歡詭辯, 提出種種似是而非的結論 對這種詭辯的論斷, 不要輕信 : 這是真實的 (7) 勿輕信外觀常識 (ma akaraparivitakkena): 不要輕信外表的猜測和常識的言論 對於想當然爾的猜測和常識的這些教說, 不要輕信 : 這是真實的 (8) 勿輕信自見審度 (ma ditthinijjhanakkhantiya): 不要輕信與自己的預設 見解 審思相合的言論 對於符合自己深思熟慮後的這些教說, 不要輕信 : 這是真實的 (9) 勿輕信外顯才能 (ma bhabbarupataya): 不要輕信外相端嚴 有才華者之言論 例如, 這位演說者相貌莊嚴, 顯得很有威信的論說 對於外相端嚴 有才能者的教說, 不要輕信 : 這是真實的 (10) 勿輕信沙門導師 (ma samano no garuti): 不要輕信沙門導師的教說, 雖說這位沙門導師是我們的老師, 他的行為很受尊敬, 但是對於老師的教說, 不要輕信 : 這是真實的 以上十事勿著的精神, 表示對任何的教說, 不要一聽就盲目相信, 這也包括佛陀的教說 對所有的教說不要一開始就輕信 : 這是真實的 從另一角度來看, 十事勿著 的核心要旨在於強調抉擇時要依據正見與正思維, 這是配合事實的正確抉擇, 因而不同於輕信和盲信, 在 雜阿含 748 經 中, 佛陀說 : 如日出前相, 謂明相初光 如是比丘! 正盡苦邊, 究竟苦邊, 前相者, 所謂正見 彼正見者, 能起正志 正語 正業

8 148 應用倫理評論 第 63 期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6 此處是說, 在正見引導之下, 生起正思維 ( 正志 ), 而後能夠有正語 ( 正確的言語 ) 正業( 正確的行為 ) 正命( 正確的養活生命 ) 正方便( 正精進 ) 正念 正定, 最後能夠完全滅除苦惱 正見和正思維是屬於 慧學 所以, 佛陀的 十事勿著 的核心要旨, 在於強調任何人要以正見為先, 配合正思維, 在這智慧的引導下, 就能做出正語 正業 正命等的正確抉擇 接下來, 佛陀引導葛拉瑪族人聚焦於倫理面向, 以正見與正思維的要旨來說明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四 倫理的抉擇和舉例佛陀對葛拉瑪族人的第二段回答, 分成 (1) 不善法的抉擇, (2) 善法的抉擇, 以及 (3) 四無量心的善法等三項 ( 一 ) 不善法的抉擇首先是不善法的倫理教說, 佛陀說 : 葛拉瑪族人啊! 當你們自己知道 : 這些法是不善的, 這些法是有過失的, 這些法是智者所譴責的 ; 當這些法被完全採納奉行後會帶來無益及痛苦 葛拉瑪族人! 這時, 你們應當捨 6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2016, T02n0099_028 雜阿含經第 28 卷,CBETA 漢文大藏經網,URL= 瀏覽 )

9 從 葛拉瑪經 的 十事勿著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149 棄這些法 7 此處佛陀直接提出了倫理的教說 : 當採納奉行不善的法後會帶來無益和痛苦, 所以要捨棄這些不善的法 但是, 依據十事勿著的原則, 這一教說同樣是不可輕信, 必須檢驗內容和判定是否可以接受, 例如, 要釐清什麼是不善的法? 有哪些是不善的法? 所以, 佛陀接著舉出例子來闡述不善法的內涵, 並和葛拉瑪族人以正見與正思維來抉擇這些不善法, 佛陀說 : 葛拉瑪族人啊! 你們認為如何呢? 當一個人的內心產生貪愛, 這對他是有益的還是無益的? 尊者! 是無益的 葛拉瑪族人啊! 這個生起貪愛的人, 被貪愛所蒙蔽, 他的心被貪愛所纏擾, 做出殺生 偷盜 姦淫 說謊的行為, 並鼓動別人也如此 所有這些是否會為他帶來長久的無益及痛苦? 尊者! 是的 8 此處透過相互的對答, 佛陀舉出貪愛作為不善法的例子的教說 :( 1) 內心產生貪愛是無益的 (2) 內心被貪愛所蒙蔽, 被貪愛所纏擾, 做出殺生 偷盜 姦淫 說謊的行為, 並鼓動別人也如此, 會帶來長久的無益及痛苦 以上的教說是一倫理的抉擇 此處葛拉瑪族人對佛陀所說的這一教説是同意的 為何他們對這一教説不起困惑與懷疑? 因為在正見和正思維下, 眾人都知道 : 任何人內 7 8 釋法勝,2012, 葛拉瑪經 的佛教知識學之研究, 頁 18 同上註, 頁 20

10 150 應用倫理評論 第 63 期 心產生貪愛是無益的, 內心經常產生貪愛而做了殺生 偷盜等事都會長期帶來傷害及痛苦 葛拉瑪族人接受了佛陀的這一教説 同理, 佛陀接著以瞋恚 愚癡作為不善法的例子來和葛拉瑪族人互動, 最後以正見和正思維得知 : 任何人內心產生瞋恚 愚癡是無益的, 內心被瞋恚 愚癡所蒙蔽而做了殺生 偷盜等行為都會帶來長期的傷害及痛苦 葛拉瑪族人接受了佛陀的這一教説 接著, 佛陀繼續和葛拉瑪族人互動, 抉擇貪愛 瞋恚 愚癡 殺生 偷盜 姦淫 說謊等法的性質和奉行這些法的結果, 佛陀說 : 葛拉瑪族人啊! 你們認為如何呢? 這些法是善的還是不善的? 尊者! 這些法是不善的 是有過失的還是無過失的? 尊者! 這些法是有過失的 是智者所譴責的還是智者所讚嘆的? 尊者! 這些法是智者所譴責的 當這些法被完全採納奉行後是否會帶來無益及痛苦? 你們認為如何呢? 尊者! 當這些法被完全採納奉行後會帶來無益及痛苦 9 以上葛拉瑪族人和佛陀互動後, 接受了佛陀的教說 : 貪愛 瞋恚 愚癡 殺生 偷盜 姦淫 說謊的行為, 並鼓動別人也如此, 這些是不善法, 這些法是有過失的, 是智者所譴責的 這些法被完全採納奉行後會帶來無益及痛苦 這是一倫理的抉擇的教說 貪愛 瞋恚 愚癡是三種最根本的煩惱, 若經常被這些煩惱纏擾, 會 9 同上註, 頁 24

11 從 葛拉瑪經 的 十事勿著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151 產生殺生 偷盜 姦淫 說謊的不善行為, 這些是佛陀所說的不善法 人們由於內心的煩惱而做出不善的行為並得到長期的痛苦的後果, 這種現象從古至今, 世界各地的大眾是有目共睹的, 有其普遍性 客觀性, 所以這一倫理的抉擇是智者和大眾都能接受的 總之, 葛拉瑪族人對於不善法, 透過正見和正思維, 接受了這一倫理的抉擇的教說 他們對佛陀的不善法的教說是沒有困惑與懷疑的 ( 二 ) 善法的抉擇接著, 佛陀繼續和葛拉瑪族人互動, 以正見與正思維來抉擇善法 佛陀以內心 不起貪愛 作為例子, 他說 : 葛拉瑪族人啊! 你們認為如何呢? 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起貪愛, 這對他是有益的還是無益的? 尊者! 是有益的 葛拉瑪族人啊! 這個不起貪愛的人, 不被貪愛所蒙蔽, 心不被貪愛所纏擾, 而不殺生 不偷盜 不姦淫 不說謊, 並鼓動別人也如此 所有這些是否會為他帶來長久的有益及安樂? 尊者! 是的 10 此處透過相互的對答, 佛陀舉出善法的一例子的教說 :(1) 內心不起貪愛是有益的 (2) 內心不被貪愛所蒙蔽, 不被貪愛所纏擾, 不做出殺生 偷盜 姦淫 說謊的行為, 並鼓動別人也如此, 會帶來長久的有益及安樂 以上的教說是一倫理的抉擇 此處葛拉瑪族人對佛陀所說的這一教説是同意的, 因為這是眾人在正見和正 10 同上註, 頁 29

12 152 應用倫理評論 第 63 期 思維下, 可以正確地抉擇出來的 佛陀接著以 不起瞋恚 不起愚癡 作為善法的例子來和葛拉瑪族人互動, 類推後得出 : 任何人內心不起瞋恚 不起愚癡是有益的 ; 內心不起瞋恚 不起愚癡而不做出殺生 偷盜 姦淫 說謊的行為, 並鼓動別人也如此, 會帶來長久的有益及安樂 葛拉瑪族人接受了佛陀的這一教説 這是一普遍的真理 接著, 佛陀繼續和葛拉瑪族人互動, 抉擇不起貪愛 不起瞋恚 不起愚癡, 以及不殺生 不偷盜 不姦淫 不說謊等法的性質和奉行這些法的結果, 佛陀說 : 葛拉瑪族人啊! 你們認為如何呢? 這些法是善的還是不善的? 尊者! 是善的 是有過失的還是無過失的? 尊者! 是無過失的 是智者所譴責的還是讚嘆的? 尊者! 是智者所讚嘆的 當這些法被完全採納奉行後會帶來有益及安樂? 你們認為如何呢? 尊者! 我們認為如是, 當這些法被完全採納奉行後會帶來有益及安樂 葛拉瑪族人啊! 當你們自己知道 : 這些法是善的, 這些法是無過失的, 這些法是智者所讚嘆的, 這些法被完全採納奉行之後會帶來有益及安樂 葛拉瑪族人! 這時, 你們應當具足這些法 11 以上葛拉瑪族人和佛陀互動後, 接受了佛陀的教說 : 內心無貪 11 同上註, 頁 32

13 從 葛拉瑪經 的 十事勿著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153 ( 不起貪愛 ) 無瞋( 不起瞋恚 ) 無癡( 不起愚癡 ), 以及不殺生 不偷盜 不姦淫 不說謊, 並勸別人也如此, 這些是善法, 這些法是沒有過失的, 這些法是智者所讚嘆的 ; 這些法被完全採納奉行後會帶來利益和安樂 所以, 應當奉行這些善法 這是一倫理的抉擇 葛拉瑪族人對這一教説不起困惑與懷疑, 因為這是眾人在正見和正思維下, 可以正確地抉擇出來的 以上佛陀從不善法和善法二方面, 清晰而淺白地對葛拉瑪族人提出了倫理的抉擇的教說 葛拉瑪族人接受了佛陀這二方面的教說 分清不善法和善法的內涵後, 佛陀接著探討以下四無量心的善法 ( 三 ) 四無量心的善法佛陀對葛拉瑪族人的第二段回答的後段, 是以正見與正思維來闡明慈 悲 喜 捨等 四無量心 的善法, 佛陀說 : 葛拉瑪族人啊! 聖弟子能夠如此離貪欲 離瞋恚 不愚癡, 具有正知 正念, 以具有相應的慈心, 具有相應的悲心, 具有相應的喜心, 具有相應的捨心, 遍滿第一方 第二方 第三方與第四方, 遍滿上 下 四方 一切處所, 對一切眾生, 以具有相應的捨心, 廣闊 至大 無量 無恚 無瞋, 遍滿一切世間而住 12 人們將慈心散發給上 下 四方的一切眾生, 給予眾生安樂, 12 同上註, 頁 34

14 154 應用倫理評論 第 63 期 這是慈無量心 將悲心散發給上 下 四方的一切眾生, 拔除眾生的苦惱, 這是悲無量心 將喜心散發給上 下 四方的一切眾生, 隨喜眾生的享有安樂, 這是喜無量心 將捨心散發給上 下 四方的一切眾生, 維持中立平等的心態, 這是捨無量心 佛陀在此鼓勵人們將善心廣及一切眾生, 不是只限於人類, 例如要能以慈心對待一切動物等等, 這種善心的擴展是可以逐步達成的 此時這人的內心是無瞋 無恚 無染而清淨的, 將擁有下述的四種安穩 五 獲得四種安穩佛陀對葛拉瑪族人的第三段回答, 是以正見與正思維來抉擇 : 任何內心無瞋 無恚 無染而清淨的人, 在現世將獲得四種安穩的善果, 並可超越不同的教說的諍論, 佛陀說 : 葛拉瑪族人啊! 聖弟子有如此無瞋心 有如此無恚心 有如此無染心 有如此清淨心, 他在現世獲得四種安穩 (a) 如果 有後世 有善惡業的果報, 則 由於行善, 我命終身體散壞後, 將轉生到善趣天界 這是他所獲得的第一種安穩 (b) 如果 沒有後世 沒有善惡業的果報, 而 ( 由於行善,) 我在現世無怨 無瞋 無苦而得樂, 我守護著自己 這是他所獲得的第二種安穩 (c) 如果 造惡者得惡報, 而 ( 由於行善,) 我從來沒有對任何人有惡意, 不造惡業的我怎會遭受到苦呢? 這是他所獲得的第三種安穩 (d) 如果 造惡者沒有惡報, 而 ( 由於行善,) 我現在見到二方面已經清淨的自己 (1. 我不是造惡者 2. 我沒有惡報 ) 這是他所獲得的第

15 從 葛拉瑪經 的 十事勿著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155 四種安穩 13 此處的四種安穩是任何內心無瞋 無恚 無染而清淨的人可以親身體驗的 佛陀指出, 擁有這四種安穩的人不受以下四種不同的因果報應的主張的影響 : 一 主張此世行善或行惡後, 於來世有善或惡的果報 二 主張此世行善或行惡後, 沒有來世, 也沒有善惡果報 三 主張惡果只會發生在造惡者身上 四 主張惡果不會發生在造惡者身上 此中第二和第四種的主張, 主要是不承認有前後世的因果報應, 但是對於奉行善法而獲得內心清淨的人而言, 可以先不談來世, 於此世他自己不起貪愛 瞋恚 愚癡, 以及不殺生 不偷盜 不姦淫 不說謊, 並勸人行善, 進而達成內心無瞋 無恚 無染而清淨, 他於此世已經親身獲得了安樂的利益和善的果報, 親身知道自己不是造惡者, 自己也沒有獲得惡報 總之, 任何人只要奉行善法 : 開始內心不起貪愛 瞋恚 愚癡, 以及不殺生 不偷盜 不姦淫 不說謊, 並勸人行善, 如此逐步提升, 現世將達成內心清淨而無雜染, 並獲得四種安穩的善果, 這便是佛陀對葛拉瑪族人的教說 由於遵守倫理道德, 自利又利他, 顯然這是最好的生活 最後, 葛拉瑪族人在正見和正思維下, 也同意了佛陀的倫理教說 六 討論 (1) 十事勿著和倫理抉擇的應用 : 人們因為學習而吸收不同 13 同上註, 頁 38

16 156 應用倫理評論 第 63 期 的見解, 正面的是增長智慧, 負面的是執著意識型態, 面對不同的見解時, 不應輕信而應採取十事勿著的原則, 而後在正見和正思維的主導下, 以無貪 無瞋 無癡之心, 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日常生活中, 對人對事也有各種不同的看法, 以下舉一例子作簡要的說明 譬如, 某人發現鄰近仇家的屋內失火了, 他要袖手旁觀, 還是積極搶救呢? 他的內心若是以瞋心作主導, 他會袖手旁觀, 甚至幸災樂禍 ; 但是他的內心若有正見和正思維作主導, 內心處在無瞋 無癡下, 他會自然生起人溺己溺的慈悲心去積極搶救, 這便是正確的倫理的抉擇 由此可知, 眾人在正見和正思維的主導下, 以無貪 無瞋 無癡之心, 所做的善良行為將化解戾氣, 導致社會的和諧 (2) 佛陀舉出 十事勿著 的原則, 提醒不要輕信各種教說, 但這不是否定任何教說, 佛陀接著舉出倫理中不善法和善法的教說, 在正見和正思維下, 可以正確地抉擇出哪些法是要捨棄, 哪些法是要奉行的 (3) 善惡的標準和檢驗 : 佛陀以內心的貪欲 瞋恨 愚癡以及行為的殺生 偷盜 姦淫 說謊等負面的心理和行為為不善 佛陀以內心不起貪欲 瞋恨 愚癡以及不殺生 不偷盜 不姦淫 不說謊等為善 這善惡標準的源頭是立足於人的起心動念, 內心的貪欲 瞋恨 愚癡是不善的源頭, 內心的不起貪欲 不起瞋恨 不起愚癡是善的源頭 在正見和正思維下, 可以正確地抉擇出 : 任何使內心生起貪欲 瞋恨 愚癡而造作殺生 偷盜 姦淫 說謊的法, 都是有過失的, 受持之後都是導向無益及痛苦, 所以都必須捨棄 反之, 善法的教說要去奉行 善惡的標準也是對傳教師的一個嚴格檢驗 傳教師的內心若被貪愛 瞋恨 愚癡所蒙蔽 所纏擾, 那麼

17 從 葛拉瑪經 的 十事勿著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157 大眾對他的教說難免懷疑 反之, 傳教師的內心若無貪愛 瞋恨 愚癡, 由於能以身作則, 那麼大眾自然容易接受他的倫理教說 (4) 善惡的發展 : 不善法的發展過程是由弱而強 : 在人的內心產生貪欲 瞋恨 愚癡 被貪欲 瞋恨 愚癡蒙蔽 犯戒 ( 殺生 偷盜 姦淫 說謊 ) 慫恿他人犯戒 獲得無益及痛苦 可知要避免無益及痛苦, 就要從產生的源頭下手, 也就是不要生起貪欲 瞋恨 愚癡, 而這恰巧就是善法的起點 善法的發展過程也是由弱而強 : 內心不產生貪欲 瞋恨 愚癡 不被貪欲 瞋恨 愚癡蒙蔽 不犯戒 ( 不殺生 不偷盜 不姦淫 不說謊 ) 勸他人不犯戒 培養四無量心 獲得利益及長久的安樂 七 結論本文依據佛教 葛拉瑪經 的結構與意旨, 從 十事勿著 的原則,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在經中, 佛陀先肯定葛拉瑪族人對各種相反的教說生起疑問是合理的, 接著提出 十事勿著 的原則 :( 1 )勿輕信口耳傳說;( 2 )勿輕信代代傳承;( 3 )勿輕信據說流言 ;( 4 )勿輕信經典所載;( 5 )勿輕信思辨邏輯;( 6 )勿輕信詭辯論斷;( 7 )勿輕信外觀常識;( 8 )勿輕信自見審度 ;( 9 )勿輕信外顯才能;( 10 )勿輕信沙門導師 表面是說, 不要輕信各種傳聞 傳統 經典 思辨 權威者的教說, 而其核心要旨在於強調正見與正思維, 這是配合事實的正確抉擇, 因而不同於輕信和盲信 接著, 以問答的方式和葛拉瑪族人探討倫理的抉擇的教說, 在互動中葛拉瑪族人以正見與正思維接受了佛陀的教說 : (1) 內心生起貪愛 瞋恚 愚癡, 以及殺生 偷盜 姦淫 說謊

18 158 應用倫理評論 第 63 期 的行為, 並鼓動別人也如此, 這些是不善法, 是無益的, 是要捨棄的 ( 2) 內心不起貪愛 不起瞋恚 不起愚癡, 以及不殺生 不偷盜 不姦淫 不說謊, 並勸別人也如此, 這些是善法, 是有益的, 是要奉行的 (3) 奉行善法達到內心無瞋 無恚 無染而清淨的人, 將獲得四種安穩的善果, 並可超越不同的教說的諍論 最後, 葛拉瑪族人接受了佛陀這一平易近人的倫理的教說

19 從 葛拉瑪經 的 十事勿著 闡述佛教 倫理抉擇 的特性 159 參考文獻 2000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ROM (CSCD), version 3, Nashik, India, Vipassana Research Insitute. Bodhi, Bhikkhu & Nyanaponika, Thera, 2000,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An Anthology of Suttas from the Aṅguttara-Nikāya, Rowman Altamira. Bodhi, Bhikkhu, 2005, In the Buddha's words: An Anthology of Discourses from the Pali Canon, Wisdom Publications. Holder, John J, 2006, Early Buddhist Discourses, Hackett Publishing. 10. Narada, Mahathera, 2007,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s, Jaico Publishing House. Mahāmakut Rājvidyālaya University,1982, 泰國大藏經 冊 1, 增支部, 曼谷 :Mahāmakut Rājvidyālaya University 出版社, 初版 Narada, Mahathera, 2007,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s, Jaico Publishing House. Richard Morris, 1961, Aṅguttara Nikāya,Vol.I~Ⅲ, Oxford: PTS. Soma Thera:Kālāma Sutta:The Buddha s Charter of Free Inquiry 取自 Thanissaro Bhikkhu:Kalama Sutta 取自 org/theravada/canon/cht/nikaya/an03_065.pdf Woodward, F. L, 1989, The Book of The Gradual Sayings, Vol.1, Oxford: PTS.

20 160 應用倫理評論 第 63 期 葉慶春 ( 譯 ),1994, 漢譯南傳大藏經 冊 19, 高雄 : 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初版 釋法勝 ( 研撰 ), 蔡耀明 ( 指導 ),2012/06, 葛拉瑪經 的佛教知識學之研究, 中壢 :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增支部》 A.3.65-盔沙子--咖拉麻(卡拉瑪; 伽藍磨); kalama 經

《增支部》 A.3.65-盔沙子--咖拉麻(卡拉瑪; 伽藍磨); kalama 經 [188] 六五 (A.i,p.188.) 如是我聞 : 一時, 世尊在高沙喇國 (Kosala) 遊行, 與大比丘僧俱, 到達了稱為盔沙子 (kesaputta) 的諸咖拉麻 (kālāmānaṁ) 城鎮 當盔沙子的咖拉麻們聽到 : 據説, 尊者沙門苟答馬釋迦子從釋迦族出家, 來到盔沙子 而該尊者苟答馬有如此的善聲譽傳揚 : 那位世尊即是阿拉漢, 正自覺者, 明行圓滿者,( 善逝, 世間解, 無上丈夫調御士,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6 期 論未來世代的權利 : 原初位置的啟示 楊士奇 弘光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 摘 要 original position the Non-Identity Problem 關鍵詞 : 未來世代, 人格不同一問題, 權利, 原初位置 105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6 期 論未來世代的權利 : 原初位置的啟示 楊士奇 弘光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 摘 要 original position the Non-Identity Problem 關鍵詞 : 未來世代, 人格不同一問題, 權利, 原初位置 105 楊士奇 弘光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 摘 要 original position the Non-Identity Problem 關鍵詞 : 未來世代, 人格不同一問題, 權利, 原初位置 105 壹 前言 1 Richard T. De George 1 A7,2013 5 21 2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314/174702.htm 106 2 Georg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2-李若鶯.doc

Microsoft Word - 012-李若鶯.doc 論 莊 子 處 世 哲 學 的 基 本 功 忘 287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高 雄 師 大 學 報 2003,15,287-307 論 莊 子 處 世 哲 學 的 基 本 功 忘 ] 李 若 鶯 摘 要 莊 子 哲 學 不 是 理 論 的 思 維 哲 學, 而 是 實 用 的 生 活 哲 學, 是 經 由 觀 照 人 生, 思 考 存 在 本 質, 歸 納 出 的 性 命 對 應 莊 子

More information

01Introduction_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01Introduction_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Three Baskets of the Dharma: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Canon 簡說漢譯佛教大藏經的發展與數位藏經的編輯 杜正民 Aming Tu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DDBC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概述

概述 100872 1999~2003 financial management 50 1 2 2001 Keating1995 2001 Eisenhardt1989 1 19 20 50 2 2001 1 2001 20 case 3 4 case study Shaw1927 Yin1988 how why 1982 5 2002 Piet2003 6 3 4 5 6 2003 2 Yin1988

More information

第 十 明 會 教 始 終 第 一 明 依 教 分 宗 者 夫 如 來 成 道 體 應 真 源 理 事 二 門 一 多 相 徹 智 境 圓 寂 何 法 不 周 只 為 器 有 差 殊 軌 儀 各 異 始 終 漸 頓 隨 根 不 同 設 法 應 宜 大 小 全 別 時 分 因 果 延 促 不 同 化

第 十 明 會 教 始 終 第 一 明 依 教 分 宗 者 夫 如 來 成 道 體 應 真 源 理 事 二 門 一 多 相 徹 智 境 圓 寂 何 法 不 周 只 為 器 有 差 殊 軌 儀 各 異 始 終 漸 頓 隨 根 不 同 設 法 應 宜 大 小 全 別 時 分 因 果 延 促 不 同 化 修 訂 日 期 : 2005/04/24 發 行 日 期 : 2006/2/2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36, No. 1739 原 始 資 料 : 蕭 鎮 國 大 德 提 供, 維 習 安 大 德 提 供 之 高 麗 藏 CD 經 文, 北 美 某 大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2031342D3320B3B7C475ADABC5E3C149AE76A5CDA5ADBB50B3B7C475A443B6B0A4A7A6D2BFEB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2031342D3320B3B7C475ADABC5E3C149AE76A5CDA5ADBB50B3B7C475A443B6B0A4A7A6D2BFEB2E646F63> 臺 大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四 期 民 96 年 12 月, 臺 北 : 臺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頁 77-118 黃 繹 勳 法 鼓 佛 教 研 修 學 院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雪 竇 重 顯 (980 1052) 為 禪 宗 雲 門 派 下 重 要 之 禪 師, 本 文 以 呂 夏 卿 ( 活 躍 於 約 1025 1077) 所 著 明 州 雪 竇 山

More information

1-26

1-26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1-26 20 1 91 6 * 1 2 20 1 1 2 1 1991 215 2 22 1999.1 173-186 23 2000.1 1-17 3 3 1. 2. 4 5 6 3. 7 3 1997 26 4 1973 3 5 4 216 6 4 161 7 1982 886 4 20 1 8 9 19 10 11 12 8 1961

More information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修訂日期: 2006/01/05 發行日期: 2006/2/15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4, No. 2131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31 翻譯名義序 宋唯心居士荊谿周敦義述 余閱大藏 嘗有意效崇文總目 撮取諸經要義 以為內典總目 見諸經中每用梵 語 必搜檢經教

More information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修訂日期: 2009/04/23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2, No. 2115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15 鐔津文集目錄 卷首 行業記(此即序) (陳舜俞撰) 卷一 輔教篇上 原教 勸書(并序共四篇) 卷二 輔教篇中 廣原教(并序共二十六篇)

More information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2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624-A洪覺範林間錄序 臨川 謝逸 撰 洪覺範得自在三昧於 雲菴老人 故能游戲翰墨場中 呻吟謦欬皆成文章 每與林間勝士抵掌清談

More information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1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蔡寧君大德輸入 禪苑蒙求目錄 卷上(千八百四十二則一百八十六人) 釋迦七步 達磨九年 靈山密付 少室單傳 青原與斧 南岳磨磚 大雄創寺 百丈開田 溈仰體用

More information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9, No. 15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559 嘉泰普燈錄卷第一 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臣) 僧 (正受) 編 紀佛祖 傳燈曰 如來將化 預命摩訶迦葉云 吾以清淨法眼 涅槃妙心

More information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釋智宣法師輸入 金剛經持驗目錄 上卷魏博士盧景裕 梁釋琰法師 隋趙文若 隋寺丞趙文昌 隋博士徐孝克 隋書生荀氏 隋邑令睦彥通 隋參軍杜之亮 隋宋國公蕭瑀

More information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7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78 依楞嚴究竟事懺卷上 凡熏修楞嚴究竟懺法 不須別作佛事 不必申奏表牒 不用金銀錢袱 不動鐃鈸 雲鑼 但當延名僧善士

More information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35-A無異禪師語錄序 大光明中 無物不有 無物不空 真俗二諦 於中影現 一點靈明 溷入知見 一念瞥起 認為安身立命之處

More information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9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95-A序 夫水懺隨聞錄者 乃晝中禪師註釋也 昔悟達國師患人面之瘡 若不感諾迦尊者 現澗泉之水 焉能不復為冤 始知因緣會遇

More information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5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5-A 無 門 老 子 早 修 杜 多 行

More information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9, No. 13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59-A應庵和尚語錄序 道不可以言傳 不可以情解 不可以識識 夫如是則應庵語錄 將何用哉 自昔 古尊宿 未甞有無言者 如以黃葉止小兒啼

More information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3, No. 123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236-A 重 編 曹 洞 五 位 序 傳 付

More information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0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0-A 金 陵 保 寧 禪 院 勇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No. 1369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6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靈 隱 大 川 濟 禪 師 語 錄 目

More information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86, No. 1601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601-A 序 昔 世 尊 以 正 法 眼 藏

More information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No. 1347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4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長 靈 和 尚 語 錄 東 京 天 寧

More information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9, No. 1043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43 看 命 一 掌 金 唐 一 行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8, No. 103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32-A 華 嚴 原 人 論 解 序 長 安

More information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5, No. 22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229-A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普 賢 行

More information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23, No. 44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446 七 俱 胝 佛 母 所 說 準 提 陀 羅

More information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2, No. 119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192-A 清 珠 集 序 執 塗 之 人 而

More information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42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42-A旅泊菴稿序 天地一逆旅也 日月往來 山河流峙 逆旅中之世界也 二乘禪寂 四生升沉 逆旅中之眾生也 三世諸如來 歷代諸祖師

More information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7, No. 130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08-A序 徑石滴乳者 山鐸在公所編 道脈淵源之書也 書垂成而在公脫去 其得法門人 石源雲公 取而錄成之 以彰先人之用

More information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1, No. 01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7 佛 說 長 壽 滅 罪 護 諸 童 子 陀

More information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39, No. 70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709-A序 夫毗尼是正法之壽命者 蓋由戒淨僧真 性遮之業而無染覆 道弘德備 權實之 教而克闡揚 自行利他 越苦海而登彼岸 紹先啟後

More information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73, No. 144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449-A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More information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5, No. 1281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281-A 上諭 佛祖之道 指悟自心為本 是此說者 名為正知正見 用之以利人接物 令人直達心源 方得稱佛祖兒孫 所言外道魔道者

More information

17

17 49 1 ( ) Vol. 49 No. 1 2009 1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Jan. 2009 () ()? (, 475001) :, () ; ;2500 3000,,, : ; ; ; ;; :B812092 : A : 1000-5242 (2009) 01-0016 - 06 :2008211217 :(1929 -

More information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2005132227~23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 2 1 430079 2 430081 3 PLS B849:C93 1 [1] 45~65 Hofstede [2] Chemers Hofstede [4,5] Chemers idiographic approach [6] nomothetic approach HouseWright [3]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27-256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方 東 樹 昭 昧 詹 言 論 陶 詩 張 俐 盈 摘 要 方 東 樹 (1772-1851) 論 詩 名 著 昭 昧 詹 言, 係 就 王 士 禛 古 詩 選 與 姚 鼐 今 體 詩 鈔 所 選 名 家 之 作, 一 一 論 其 詩 法 而 成 全 書 凡 二 十 一 卷, 其 中

More information

no.21Kent Lin a.pdf

no.21Kent Lin a.pdf (2, 2010), 1-27 * * 98 9 29 98 11 26 98 11 27 ** 2 (2, 2010) 1 2 (Chad Hansen) 3 4 1 (2003) 2 3 (the anti-language period) (conventional knowledge) (Hansen, 1983: 65-72; 1992: 196-230) 4 (1991: 178-179)

More information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楊 祖 漢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43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教 授 摘 要 韓 儒 鄭 道 傳 (?~1398) 是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大 儒, 他 在 當 時 的 朝 代 更 迭 之 際, 有 極 大 的 影 響 力 由 於 他 得 到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的 信 任, 得 以 實 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中 文 摘 要 王 充 (27-100) 的 人 性 論 本 於 世 碩 公 孫 尼 子, 主 張 人 性 先 天 上 有 善 有 惡, 進 而 批 評 在 其 之 前 諸 家 的 各 種 陳 言, 斷 其 優 劣, 在 中 國 人 性 論 發 展 史 上 十

More information

NCUE Journal of Humanities Vol. 5, pp. 93-112 March 2012 Theme Awareness and Writing Skills on the Image of Teacher in Chen Heng-jia s Fiction Lian-pe

NCUE Journal of Humanities Vol. 5, pp. 93-112 March 2012 Theme Awareness and Writing Skills on the Image of Teacher in Chen Heng-jia s Fiction Lian-pe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文 學 院 學 報 第 五 期, 頁 93-112 二 一 二 年 三 月 論 陳 恒 嘉 小 說 寫 作 技 巧 與 主 題 意 識 1 以 老 師 形 象 的 創 作 為 核 心 葉 連 鵬 摘 要 長 期 身 處 教 育 界 的 陳 恒 嘉, 對 於 教 育 相 關 問 題 也 就 十 分 熟 悉 且 關 切, 以 致 於 他 的 小 說 人 物 當 中, 有

More information

《應用倫理評論》第64期

《應用倫理評論》第64期 64 2018 4 9-27 Applied Ethics Review, Vol. 64, 2018, pp. 9-27 The Tree: Meaning and Myth 摘要 E-mail: liuyd1217@sina.com 10 64 Walking Out of the Ethic Paradox of Tree Civilization : The Reflection on My

More information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第 三 十 八 期 專 題 論 文 宋 朝 士 大 夫 的 仁 義 觀 為 紀 念 文 天 祥 誕 辰 七 百 七 十 週 年 而 作 王 德 毅 1 明 代 燒 荒 考 兼 論 其 生 態 影 響 邱 仲 麟 25 試 論 黃 宗 羲 政 治 思 想 的 歷 史 意 義 中 西 公 私 觀 演 變 的 一 個 比 較 王 遠 義 65 職 分 與 制 度 錢 賓 四 與 中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一 期 2012 年 6 月 頁 121 144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以 經 為 法 : 廖 燕 文 學 觀 的 另 一 個 面 向 * 張 政 偉 摘 要 學 界 對 清 初 文 人 廖 燕 的 文 學 創 作 與 理 論 的 研 究 逐 漸 展 開, 並 且 獲 致 一 定 的 成 果 然 而 目 前 似 乎 將 廖 燕 的 文 學 觀 點 歸 類 為

More informatio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对 外 汉 语 初 中 级 副 词 情 境 教 学 研 究 与 实 践 院 系 :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学 科 专 业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姓 名 : 顾 妍 指 导 教 师 : 缪 俊 2016 年 5 月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More information

高職教師教學成敗歸因之研究

高職教師教學成敗歸因之研究 論羊令野 貝葉 組詩的 象 與 意 21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高雄師大學報 2006,20,21-38 論羊令野 貝葉 組詩的 象 與 意 曾進豐 摘 要 本文首先透過鳥瞰 貝葉 詩集 宏觀整體取材與思想流動 釐清詩人 美感經驗及創作基調 其次 聚焦 貝葉 組詩 就 取象 與 鑄意 兩 大 面向來 開展 探討 貝葉 組詩 典故 意象之 運用 細分 為 佛 學典故 意象 神話 聖經典故意象

More information

《布袋和尚传》笺释

《布袋和尚传》笺释 布 袋 和 尚 传 所 透 露 的 禅 宗 的 旨 刘 泽 亮 内 容 提 要 : 明 州 定 应 大 师 布 袋 和 尚 传 是 据 传 名 为 契 此 的 唐 五 代 布 袋 和 尚 的 传 记 本 文 以 昙 噩 所 撰 传 述 为 文 本 依 据, 节 选 其 中 部 分 内 容 予 以 笺 释, 并 讨 论 其 与 禅 宗 思 想 的 内 在 关 联 及 其 在 禅 林 中 的 广 泛 影

More information

253-277

253-277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253-277 21 1 92 6 1085 1055-1101 1 * 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 1 253 254 21 1 1036-1101 2 : 3 1048-1116 1977 280d 10 1974 6b-7a 1991 155 2 11 7b-8b 26 1982 1374 809

More information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DISSERTATION 学 院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专 业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硕 士 题 目 届 别 2010 届 学 生 陈 炜 导 师 张 艳 莉 副 教 授 日 期 2010 年 4 月 A VALIDATION STUDY

More information

人10 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DOC

人10 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DOC 330 330340 CHIA-NAN ANNUAL BULLETIN VOL. 30, PP. 330 340, 2004 331 (1) (2) (3) (4) (5) (6) (7) 1. (8) 332 2. (9) (15) 333 3. (10) 4. 334 (11) 335 (12) (13) 1. 336 2. (14) 3. 337 4. 5. 6. 338 1. 69 2. 32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1-05-980324.doc

Microsoft Word - 11-05-980324.doc 論 印 順 法 師 法 住 智 與 涅 槃 智 之 多 種 詮 釋 及 其 一 貫 理 路 189 論 印 順 法 師 法 住 智 與 涅 槃 智 之 多 種 詮 釋 及 其 一 貫 理 路 林 建 德 摘 要 : 須 深 經 中 記 載 佛 陀 教 導 外 道 須 深 何 謂 慧 解 脫, 其 中 多 次 提 到 : 不 問 汝 知 不 知, 且 自 先 知 法 住, 後 知 涅 槃, 使 後 世

More information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13 期, 頁 185-206 民 國 101 年 6 月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臺 灣 分 館 1920 年 臺 灣 廢 廳 反 對 運 動 與 地 方 意 識 *1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政 治 史 的 再 論 析 **2 蔡 蕙 頻 摘 要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與 戰 後 特 殊 的 時 空 背 景, 日 治 時 期 政 治 史 研 究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391-411 21 1 92 6 30 K. R. Popper 30 27-91 * 391 392 21 1 1 2 1 1990.2 4 1278 2 1278 393 3 4 5 3 1967.5 158 4 1979.9 2 601-602 5 394 21 1 6 7 8 9 1996.5 7 298 6 254 7 299

More information

% 20% 14. 5% % 16% % 33. 9% 37. 4% % 10. 2

% 20% 14. 5% % 16% % 33. 9% 37. 4% % 10. 2 2012 2 No. 2 2012 150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General Serial No. 150 430074 22007 CPF CPF CPF CPF F13 /17. 339. 1 A 1003-9856 2012 02-0018 - 11 CPF 1955 CPF 1977 7 1984 4 1987 1 1 3 1 55 2011-12 - 26 08JJD840183

More information

中文篇吊

中文篇吊 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第三十二期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 167-222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呂氏春秋 與 淮南子 的感應思維 陳平坤 摘 要 呂氏春秋 與 淮南子 是秦漢時期以道家哲學為主軸的兩部 重要典籍 本文扣緊 感應 思維以及其所涉及的義理問題 嘗試 分析與探討呈現在這兩部著作中的感應論述 而希望能對這個議題展 開稍進一步的思索 本文首先解釋 感應 觀念之義涵 接著指出感應思維所關注的 哲學問題重點

More information

( 三 ) 產 業 實 習 組 撰 寫 赴 大 陸 產 業 實 習 構 想 與 規 劃 (1,000 字 ) 具 良 好 學 習 意 願 與 工 作 態 度 部 份 跨 國 企 業 需 具 備 外 語 能 力 五 研 習 課 程 * 參 見 附 件 二 六 獎 助 對 象 研 習 期 間 將 有 陸

( 三 ) 產 業 實 習 組 撰 寫 赴 大 陸 產 業 實 習 構 想 與 規 劃 (1,000 字 ) 具 良 好 學 習 意 願 與 工 作 態 度 部 份 跨 國 企 業 需 具 備 外 語 能 力 五 研 習 課 程 * 參 見 附 件 二 六 獎 助 對 象 研 習 期 間 將 有 陸 2015 第 十 屆 兩 岸 暨 國 際 菁 英 蹲 點 獎 助 研 究 生 夏 令 營 一 活 動 主 旨 提 昇 臺 灣 暨 大 陸 研 究 專 業 水 準 強 化 兩 岸 學 術 交 流 與 產 業 對 話 2015 年 3 月 25 日 修 正 獎 助 兩 岸 與 國 際 菁 英, 赴 臺 灣 與 大 陸 進 行 學 術 研 究, 並 強 化 產 業 實 習 經 驗 與 創 業 能 力 二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歷 BIBLID1683-97942008.634. pp.1~28 2008 年 6 ~28 歷 羅 來 量 惡 說 見 更 屢 見 說 論 羅 歷 理 兩 匿 了 見 論 更 歷 BIBLID1683-97942008.634. pp.1~28 2008 年 6 ~28 歷 見 說 論 行 量 見 量 年 了 北 降 北 年 ~ 劉 了 領 論 歷 理 料 老 量 了 歷 年 北 陵 了 年 兩

More information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92 12 1 34 氣 身 體 與 政 治 老 子 河 上 公 注 的 政 治 思 想 分 析 林 俊 宏 * 摘 要 關 鍵 詞 : 氣 精 神 老 子 身 與 國 愛 氣 養 神 前 言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政 治 學 系 副 教 授 收 稿 日 期 92 年 9 月 1 日 通 過 日 期 92 年 11 月 4 日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More information

民國初年小學國語課本的實用主義傾向──以黎錦暉編寫版本為主要分析對象

民國初年小學國語課本的實用主義傾向──以黎錦暉編寫版本為主要分析對象 教 科 書 研 究 第 六 卷 第 三 期 (2013 年 12 月 ),59-94 民 國 初 年 小 學 國 語 課 本 的 實 用 主 義 傾 向 以 黎 錦 暉 編 寫 版 本 為 主 要 分 析 對 象 郭 澤 寬 1 陳 祥 丹 2 實 用 主 義 曾 在 上 世 紀 初 前 後, 深 刻 影 響 中 國 發 展 自 本 土, 承 續 洋 務 運 動 素 樸 的 致 用 思 維, 與 來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2372D3532A4E9AA76AEC9B4C1BB4FC657C160B7FEA9B2A5C1AC46B3A1B4DEB2A3A7BDAAFEC4DDAA4CB77EB8D5C5E7B3F5A4A7ABD8A5DF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2372D3532A4E9AA76AEC9B4C1BB4FC657C160B7FEA9B2A5C1AC46B3A1B4DEB2A3A7BDAAFEC4DDAA4CB77EB8D5C5E7B3F5A4A7ABD8A5DF2E646F63>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六 期 頁 27-52 民 國 97 年 12 月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臺 灣 分 館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總 督 府 民 政 部 殖 產 局 附 屬 林 業 試 驗 場 之 建 立 以 人 事 結 構 及 研 究 事 業 為 中 心 * 吳 明 勇 摘 要 西 元 1911 年 設 立 之 林 業 試 驗 場, 為 近 代 臺 灣 第 一 個 以 林 業 試 驗

More information

南 華 大 學 宗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摩 訶 止 觀 之 懺 悔 思 想 研 究 Study on the Confession Thought of Mohozhuguan 指 導 教 授 : 黃 國 清 博 士 研 究 生 : 陳 俊 明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三 年 元 月 摘 要 摩 訶 止 觀 是 天 台 智 顗 大 師 晚 年 的 一 部 著 述, 為 一 部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國 小 國 語 教 科 書 修 辭 格 分 析 以 南 一 版 為 例 指 導 教 授 : 柯 明 傑 博 士 研 究 生 : 鄺 綺 暖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七 月 謝 辭 寫 作 論 文 的 日 子 終 於 畫 下 了 句 點, 三 年 前 懷 著 對 文 學 的 熱 愛, 報 考 了 中

More information

戲劇研究 第十五期 1 源 二 八年 尤海燕的 國圖本 新鐫歌林拾翠 考 介紹中國國家圖書館 典藏的 新鐫歌林拾翠 殘本 尤文首先記錄書名 卷冊數等文獻資訊 其次 參考汪超宏的 明代曲作二考 整理浙圖總館本與國圖本的選齣 並指出二 者乃是 一本書的兩個不版本 第三 列出國圖本目錄有載 而浙圖總館本

戲劇研究 第十五期 1 源 二 八年 尤海燕的 國圖本 新鐫歌林拾翠 考 介紹中國國家圖書館 典藏的 新鐫歌林拾翠 殘本 尤文首先記錄書名 卷冊數等文獻資訊 其次 參考汪超宏的 明代曲作二考 整理浙圖總館本與國圖本的選齣 並指出二 者乃是 一本書的兩個不版本 第三 列出國圖本目錄有載 而浙圖總館本 戲 劇 研 究 第 15 期 Journal of Theater Studies 2015 年 1 月 頁1-46 DOI: 10.6257/JOTS.2015.15001 新鐫歌林拾翠 考述 兼論文選型散齣選本 * 黃婉儀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前言 中國傳統戲曲選本有 劇本選集 散齣選本 單齣曲文選本 三 類 散齣選本 指的是匯集多部劇作 一部劇作選錄一齣或數齣 各齣的曲 文 賓白

More information

ISSN 1021-4542

ISSN 1021-4542 老子 道德經 中的道論與修道思想 77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高雄師大學報 2007,22,77-89 老子 道德經 中的道論與修道思想 劉見成 1 摘 要 一般以老子為修道思想開宗之祖 道德經 一書自然成為修道之根本 經典 老子 道德經 中的修道思想是以其道論作為基礎 老子之道論可分 為 天道 與 人道 兩部分 天道 所指為 本體義的道 即以道為 天地萬物之本根 道為天地根 為萬物之宗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n Grading and Sequencing of Senses of Grade-A Polysemous Adjectives in A Syllabus of Graded Vocabulary for Chinese Proficiency 2002 I II Abstract ublished in 1992, A Syllabus of Graded Vocabulary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精 英 汉 语 和 新 实 用 汉 语 课 本 的 对 比 研 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Jing Ying Chinese and The New Practical Chinese Textbook 专 业 : 届 别 : 姓 名 : 导 师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2013 届 王 泉 玲 杨 金 华 1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More information

預期壽命與生命之道——以當代中國與法國哲學家為例

預期壽命與生命之道——以當代中國與法國哲學家為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 Comparative Philosophy of Medicine 中外醫學哲學 Volume 12 Issue 2 Article 8 2014 預期壽命與生命之道 以當代中國與法國哲學家為例 Huaihong He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Follow this and additional works

More information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2005132 227~23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 2 1 430079 2 430081 3 PLS B849:C93 1 [1] 45~65 Hofstede [2] Chemers Hofstede [4,5] Chemers idiographic approach [6] Hofstede 40 IBM nomothetic 4 approach

More information

2006 2006 1 1 4 2006 6 7 9 11 2006 13 15 20 22 24 28 INSOUL 19 02-2725-6240 02-2759-8796 www.ca.taipei.gov.tw 31093 02-2733-8921 02-2738-1630 E-mailjiashin2@ms22.hinet.net 75 GPN 2009301828 ISSN 1812-5344

More information

1 2 3 1 19996 361 4 80 4 5 6 7 8 9 10 81 11 12 13 14 15 82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3 25 26 27 84 85 28 29 86 87 30 31 88 32 33 34 35 89 90 37 91 38 39 40 41 42 92 43 44 45 93 94 46 47 48 95 96 1976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44 深 圳 信 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10 卷 业 实 际 进 出 口 单 证 样 本 的 演 示 与 讲 解, 导 致 学 生 在 学 校 看 到 的 都 是 过 时 的 单 据 演 练 的 陈 旧 的 工 作 流 程, 走 上 工 作 岗 位 后, 一 旦 遇 到 实 际 问

44 深 圳 信 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10 卷 业 实 际 进 出 口 单 证 样 本 的 演 示 与 讲 解, 导 致 学 生 在 学 校 看 到 的 都 是 过 时 的 单 据 演 练 的 陈 旧 的 工 作 流 程, 走 上 工 作 岗 位 后, 一 旦 遇 到 实 际 问 第 10 卷 第 4 期 深 圳 信 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Vol.10 No.4 第 42012 期 年 12 月 Journal of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c. 2012 43 岗 课 证 赛 互 相 融 合 建 立 商 务 英 语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陈 岩 ( 广 东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4呂素端83-120

Microsoft Word - 04呂素端83-120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一 期 2012 年 6 月 頁 83 120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遊 記 之 逆 境 商 數 一 個 閱 讀 模 式 的 提 出 * 呂 素 端 摘 要 西 遊 記 的 逆 境 商 數, 表 現 在 人 物 面 對 各 種 逆 境 考 驗 時 的 反 應 及 態 度, 依 據 這 個 反 應 及 態 度, 研 究 者 藉 以 解 讀 評 估 該 人

More information

評介夏春濤著《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

評介夏春濤著《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 中 正 歷 史 學 刊 民 國 99 年 第 十 三 期, 頁 165-184 評 介 夏 著 天 國 的 隕 落 太 平 天 國 宗 教 再 研 究 詹 恩 勝 * 摘 要 本 文 旨 在 評 介 夏 春 濤 所 著 天 國 的 隕 落 太 平 天 國 宗 教 再 研 究 本 書 作 者 詳 論 太 平 天 國 宗 教 的 創 立 教 義 經 典 儀 式 節 日 與 傳 播 情 況, 分 析 上

More information

1對外華語文詞彙教學的策略研究_第三次印).doc

1對外華語文詞彙教學的策略研究_第三次印).doc 37 92 1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he Strategy Research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Li-Na Fa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Kaohsiung

More information

55-83

55-83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55-83 20 1 91 6 * 55 56 20 1 7 1 2 1 1997.10 7 260 2 7 1 262 57 17 3 94 4 3 1989.3 662-663 4 1976.10 2456-2457 58 20 1 5 74 6 100 7 92 8 64 9 33 5 1978.10 472-473 6 1951-1952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論文封面

論文封面 6 21 1973 13 274 A Study of Children s Poetry by Lin Huan-Chang Chen, Chun-Yu National Taitung Teachers College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 s Literature Abstract Lin Huan-Chang, the poet who devoted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吳靜宜.doc

Microsoft Word - 09-吳靜宜.doc 台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創 刊 號 2006 259 天 臺 宗 與 茶 禪 的 關 係 吳 靜 宜 摘 要 本 文 主 要 著 重 天 臺 禪 觀 與 茶 禪 掌 故 的 考 察, 企 圖 證 明 茶 禪 一 味 在 中 國 天 臺 宗 與 茶 禪 發 展 中, 已 然 成 形 天 臺 禪 法 重 視 由 定 生 慧, 品 茗 助 於 修 止 觀 調 五 事, 使 三 昧 易 生 由 於

More information

00. - 0-000 0 10 0 00-0 0 11 12 13 14 15 b 16 17 18 19 0 - 20 0 0-0 0 21 22 H.Mead 0-0 - ( ) 23 ( ) 24 ( ) 25 ( ) 26 27 00 0 00 0 28 29 30 31 ( ) 0 0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 ) Northrop F.S.C.

More information

207X满永

207X满永 近 现 代 历 史 研 究 20 世 纪 50 年 代 中 期 的 农 业 合 作 化 危 机 与 应 对 基 于 皖 西 北 的 考 察 满 永 内 容 提 要 20 世 纪 50 年 代 的 农 业 合 作 化, 出 现 过 两 次 波 折 一 是 1955 年 春 的 生 产 力 暴 动, 二 是 1957 年 前 后 的 闹 退 社 风 潮 生 产 力 暴 动 带 来 了 短 暂 的 合 作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3 4 2014 467 47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4 2014 030006 20 20 N092 O6-092 A 1000-1224 2014 04-0467-12 200 13 Roger Bacon 1214 ~ 1292 14 Berthold Schwarz 20 Luther Carrington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II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approaches Wu Wengying s ci poetry through his different class artistic style, and make a subject comment on the controversy of whether its has modernist element

More information

˘ªF¶Î

˘ªF¶Î 2004 3 129 153 1 2 NSC 92-2411 - H - 001-009 - A C 1 1 968 1 0 2 003 C. R. Boxer, The Christian C e n t u ry in Japan, 1549-165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Boxer 2 Helen J. Baroni,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自 然 醫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老 老 恒 言 之 飲 食 宜 忌 與 養 生 粥 譜 研 究 To explore the regimen of porridge and dietary compatibility and incompatibility from the Lao Lao Heng Yan ( Lasting Words in Gerontology )

More information

9 41-60 2004 12 * * 42 9 1 2 1619-1692 3 1 1996 152 2 1981 95 198 2000 38-47 3 1998 13 499 2 1 241-242 43 4 5 6 7 4 1982 147 5 1986 700 5 25 6 701 75 38 7 1 5 1027 44 9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59 16 1114

More information

A-錢穆宗教觀-171

A-錢穆宗教觀-171 台 南 應 用 科 大 學 報 第 32 期 人 文 管 理 類 頁 171-186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0 月 錢 穆 宗 教 觀 析 論 以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觀 察 核 心 梁 淑 芳 國 立 體 育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國 學 大 師 錢 穆, 可 謂 一 代 通 儒 本 文 以 其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主, 輔 以 錢 穆 的 其 餘

More information

mode of puzzle-solving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5 174 * * 146 1 1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7 83-105 148 2 3 2 3 151 91 12 149 150 4 4 101-104 91 12 151 identity 5 6 7 5 6 7 100 140 152 8 9 10 8 31-32 9 27-29 10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More information

292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292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BIBLID 0254-4466(2010)28:3 pp. 291-324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 民國 99 年 9 月 ) * 1930 關鍵詞 : 1930 1900-1950 1744-1832 1 2009 7 24 2010 3 312010 8 11 * 1 2009 291 292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38 2008 1789 1730-1797 2 156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0)18: pp. 175-198 18 89 12 * 175 176 20 177 1980 1982 1985 1985 1972 -p -t -k 178 1985 1987 1990 1992 1991 1985 1980 1980 1980 1981 1981 1980 1990 1995 1982 1991 1985 1993 1992 1992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2014 年 第 5 期 ( 总 第 225 期 ) 厦 门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 Social Sciences) No. 5 2014 General Serial No. 225 真 理 的 语 用 和 限 度 周 建 漳, 王 摇 展 ( 厦 门 大 学 哲 学 系, 福 建 厦 门 361005)

More information

綠色產業、生活風格與健康論述:有機食品消費之社會文化分析

綠色產業、生活風格與健康論述:有機食品消費之社會文化分析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建 築 與 城 鄉 研 究 學 報 第 十 九 期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六 月 研 究 論 文 第 43 頁 64 頁 Journal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umber 19, Jun. 2012, Research, pp. 43-64 消 失 的 理 想 住 宅 方 案 劉 欣

More information

二 新 推 介 嚴 自 證 境 地, 而 將 其 作 為 觀 境, 乃 至 製 作 為 繪, 也 可 稱 為 曼 荼 羅 就 其 內 容 來 說, 廣 義 的 曼 荼 羅 可 分 為 自 性 曼 荼 羅 觀 想 曼 荼 羅 繪 曼 荼 羅 三 種 自 性 曼 荼 羅 為 聚 集 切 功 德 圓 滿

二 新 推 介 嚴 自 證 境 地, 而 將 其 作 為 觀 境, 乃 至 製 作 為 繪, 也 可 稱 為 曼 荼 羅 就 其 內 容 來 說, 廣 義 的 曼 荼 羅 可 分 為 自 性 曼 荼 羅 觀 想 曼 荼 羅 繪 曼 荼 羅 三 種 自 性 曼 荼 羅 為 聚 集 切 功 德 圓 滿 新 推 介 曼 荼 羅 之 研 究 二 新 推 介 密 宗 源 自 印 度, 於 隋 唐 時 傳 來 中 國 唐 代 是 中 國 歷 史 上 最 繁 榮 昌 盛 的 時 期, 國 泰 民 安, 人 文 匯 粹, 同 時 譯 經 弘 法 大 士 輩 出, 各 地 慕 道 人 紛 聚 中 原, 令 傳 播 迅 廣, 顯 密 二 宗 並 輝 日 本 朝 鮮 的 法 師 也 紛 紛 入 唐 求 法, 將 三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