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mathpoint.dvi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99mathpoint.dvi"

Transcription

1 國立新營高中 大學學測數學科重點公式 範圍 : 高中 99 課綱數學一 二 三 四 冊 高 三 : 班 號 學 生 : 演練 指導教師 : 老師 新營高中鄭國順編版本修訂 :013 年 9 月 15 日

2 目 次 1 數與式 1 多項式函數 3 指數對數函數 7 4 數列與級數 10 5 排列 組合 11 6 機率 16 7 數據分析 18 8 三角 3 9 直線與圓 7 10 平面向量 空間向量 36 1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矩陣 二次曲線 46 I 順伯的窩

3 1 數與式 第 1 單元 數與式 算幾不等式 : 若 a,b 為非負實數, 則 a+b ab 且當 a = b 時, 等式才成立 絕對值 : 數線上對應的點 A(a), 用符號 a 表示原點 O 與點 A(a) 的距離, a 為 a 的絕對值 絕對值的性質 : 1. 當 a 0 時, a = a a < 0 時, a = a. 數線上兩點 A(a),B(b) 的距離為 AB = a b = b a 3. 絕對值性質 : 兩實數 a,b (a) a 0 (b) a = a (c) a = a (d) a b = ab (e) a b = a b,b 0 (f) a b a b (g) 三角不等式 a+b a + b 分點公式 : 分點公式 : 設 A(a),B(b) 為數線上相異兩點, 若點 P(x) 是線段 AB 上的一點且 PA : PB = m : n, 則 P(x) = ( nb+ma n+m ) 絕對值不等式 : 1. x a 充要條件為 a x a. x a 充要條件為 x a 或 x a 1 順伯的窩

4 多項式函數 第 單元 多項式函數 一次函數 : f(x) = ax+b,a 0 又稱為線性函數 圖形為斜率為 a, b 為直線 L 的截距 直線的斜率 : 直線 L 與 x 軸正向的夾角稱為斜角 θ, 則直線斜率 m = L : = mx+b x x 1 x x = tanθ 1 點斜式 : b = m(x a), 表必過點 (a,b), 斜率為 m 的直線 二次函數 f(x) = ax +bx+c 圖形與係數關係 : x = 1. a 值 : a > 0 開口向上, a < 0 開口向下. b 值 : 由頂點坐標 ( b 4ac a, b 4a ) 在哪一象限判斷來決定 3. c 值 : 圖形與 Y 軸交點坐標 (0,c) 位置來判定 4. = b 4ac : 由圖形與 X 軸交點個數判定 ( 交點即方程式 ax +bx+c = 0 之解 ) (a) 若圖形與 X 軸交兩點 > 0 (b) 與 X 軸相切 ( 交一點 ) = 0 (c) 與 X 軸不相交 < 0 x D > 0: 與 x 軸交兩點 x D = 0: 與 x 軸相切, 恰交一點 x D < 0: 與 x 軸不相交 三次 四次單項式函數圖形特徵 : 1. 三次單項式 = f(x) = x 3 的圖形 : 遞增性 圖形對稱於原點 順伯的窩

5 多項式函數 三次函數 = x 3 圖形 10 = x 三次函數圖形的伸縮 10 = x 3 = x 3 = 1 x 三次函數圖形的平移 10 = x 3 5 = (x ) 四次單項函數圖形 : = f(x) = x 4 的圖形 : 稱於 軸 { 10 x 0 f(x) 為遞增 x 0 f(x) 為遞減 圖形對 函數 = x 4 圖形 10 5 = x 4 圖形的每一點平移 (3,) 單位 10 = (x 3) 4 + = x 函數的遞增與遞減 : 若函數 f(x) 在區間 [a,b] 內, 若 x 1 < x 時, 恆有 f(x 1 ) f(x ) 則稱函數 f(x) 為遞增函數 ( 恆有 f(x 1 ) < f(x ) 則稱嚴格遞增函數 ) 若函數 f(x) 在區間 [a,b] 內, 若 x 1 < x 時, 恆有 f(x 1 ) f(x ) 則稱函數 f(x) 為遞減函數 ( 恆有 f(x 1 ) > f(x ) 則稱嚴格遞減函數 ) 函數的奇偶性 : { 奇函數 : x D, 函數 f(x) 使得 f( x) = f(x) 恆成立 偶函數 : x D, 函數 f(x) 使得 f( x) = f(x) 恆成立 奇函數圖形對稱於原點 (0,0), 偶函數圖形對稱於 軸 奇函數圖形 : 對稱原點 6 = x 5 = x 3 4 = x 偶函數圖形 : 對稱 軸 6 = x 4 4 = x 順伯的窩

6 多項式函數 利用平移 伸縮 對稱性質描繪圖形 : 1. 若 (x,) 是函數 = f(x) 圖形上的點, 則新函數 Y = +k = f(x+h) 的圖形是 = f(x) 圖形平移 (h,k) 單位. 若 (x,) 是函數 = f(x) 圖形上的點, 而新函數 Y = b,x = ax 則 Y = f(x) 圖形是 = f(x) 圖形 x 軸方向左右伸展 a 倍 軸方向左右伸展 b 倍 3. 若 (x,) 是圖形上一點, 且 ( x,) 也是圖形上的點坐標, 則圖形對稱於 軸 4. 若 (x,) 是圖形上一點, 且 (x, ) 也是圖形上的點坐標, 則圖形對稱於 x 軸 5. 若 (x,) 是圖形上一點, 且 ( x, ) 也是圖形上的點坐標, 則圖形對稱於原點 (0,0) 6. 若 (x,) 是圖形上一點, 且 (,x) 也是圖形上的點坐標, 則圖形對稱於 x = 例 : x + = 1 圖形具有對稱 x 軸 對稱 軸 對稱原點 對稱直線 = x 特點 = f(x) = x 圖形只具有對稱 軸特點 = x 3 圖形具有對稱原點特點 餘式定理 : 設 a 0, 則多項式 f(x) 被一次式 ax b 所除的餘式是 f( b a ) f(x) = g(x) q(x)+r(x), deg r(x) < deg g(x) 當 g(α) = 0 時, 函數值 f(α) = r(α) 值 1. 長除法 : 被除式次數不大, 或除式非一次式時通常使用長除法. 綜合除法 : 被除式次數頗大, 且除式為一次式時通常使用綜合除法 3. 餘式定理 : 當長除法與綜合除法都不適用時, 或 g(α) = 0,α 好解時, 函數值 f(α) 好算時, 可利用餘式定理求餘式 因式定理 : 設 a 0, 則多項式 f(x) 被一次式 ax b 所整除的充要條件是 f( a b) = 0 α 是 f(x) 的一個零解 f(α) = 0 零解的定義 ( 方程式的根 ) R(α) = 0 餘式定理 f(x) = (x α)q(x) 除法算則 (x α) 是 f(x) 的因式因式的定義 4 順伯的窩

7 多項式函數 多項式的應用 : 多項式的值與插值多項式 1. 求數值 : 餘式定理應用 長除法 綜合除法求 3( ) 4 17( ) 3 +8( ) 11( )+3 = 求 = 59. 插值多項式 : 給定相異實數 x 1,x,x 3 分別對應到 1,, 3 ; 若多項式 f(x) 滿足 f(x 1 ) = 1,f(x ) =,f(x 3 ) = 3 且次數 則 (a) 簡易多項式 : 可假設 f(x) = ax +bx+c, 再分別將三點 (x 1, 1 ),(x, ),(x 3, 3 ) 代入, 解多項式係數 a,b,c 三元一次聯立方程組 (b) 牛頓插值多項式 : 可假設 f(x) = A(x x 1 )(x x )+B(x x 1 )+C, 再分別將三點 (x 1, 1 ),(x, ),(x 3, 3 ) 代入, 解 A,B,C 聯立方程組 (c) 拉格朗日插值多項式 : 有固定公式, 可處理大量數據運算 設 f(x) = A(x x )(x x 3 )+B(x x 1 )(x x 3 )+C(x x 1 )(x x ), 再分別將三點 (x 1, 1 ),(x, ),(x 3, 3 ) 代入, 解 A,B,C 聯立方程組 一般已知 n+1 個相異值求 n 次拉格朗日插值多項式 : P n (x) = = n k k=0 n k k=0 n i=0,i k (x x i ) (x k x i ) (x x 0 )(x x 1 ) (x x k 1 )(x x k+1 ) (x x n ) (x k x 0 )(x k x 1 ) (x k x k 1 )(x k x k+1 ) (x k x n ) (x x 1 )(x x ) (x x n ) = 0 (x 0 x 1 )(x 0 x ) (x 0 x n ) + (x x 0 )(x x )(x x 3 ) (x x n ) 1 (x 1 x 0 )(x 1 x )(x 1 x 3 ) (x 1 x n ) + (x x 0 )(x x 1 ) (x x k 1 )(x x k+1 ) (x x n ) + k (x k x 0 )(x k x 1 ) (x k x k 1 )(x k x k+1 ) (x k x n ) + + n (x x 0)(x x 1 ) (x x n 1 ) (x n x 0 )(x n x 1 ) (x n x n 1 ) 整係數多項式的一次因式檢驗法 ( 牛頓定理 ): ( 整係數多項式方程式有理根檢驗法 ) 整係數多項式的一次因式檢驗法 : 設 f(x) = a n x n +a n 1 x n 1 + +a x +a 1 x+a 0 是整係數 n 次多項式 5 順伯的窩

8 多項式函數 若 px q 是 f(x) 的因式, 且 p 和 q 為互質的整數, 則 p a n 且 q a 0 ( 即 p 必為 a n 的因數, q 必為 a 0 的因數 ) 一次因式檢查法 ( 牛頓定理 ): 設 a 0,a 1,a a n 1,a n Z 若 f(x) = a n x n +a n 1 x n 1 + +a 1 x+a 0 有一次因式 ax+b;a,b Z,(a,b) = 1 則 a a n,b a 0 勘根定理 : 設 f(x) = 0 為一實係數方程式, 若 f(a)f(b) < 0, 則 c (a,b) 使得 f(c) = 0 即在 a,b 之間, 至少有一實根 c 使得 f(c) = 0 1. 若 f(a)f(b) < 0, 則在 a,b 之間一定有奇數個根. 若 f(a)f(b) > 0, 則在 a,b 之間無根或有偶數個根 代數基本定理 : 每一複係數 n 次多項方程式 f(x) = a n x n + a n 1 x n 1 + +a 1 x+a 0 = 0 恰有 n 個複數根 ( f(x) 可分解成 n 個複係數一次因式乘積 ) 共軛虛根成雙定理 : 實係數方程式 f(x) = 0, 若有複數根 z = a+bi, 則其共軛複數 z = a bi 亦為其根 即 f(z) = 0 則 f(z) = 0 二次有理係數方程式 f(x) = 0, 若有無理根 a+b c, 則 a b c 亦為其根 ( 其中 a,b,c Q) Note: 實係數多項式必可分解成實係數一次因式或二次因式的乘積 勘根定理 : 設 f(x) = 0 為一實係數方程式, 若 f(a)f(b) < 0, 則 c (a,b) 使得 f(c) = 0 即在 a,b 之間至少有一實根 c 使得 f(c) = 0 1. 若 f(a)f(b) < 0, 則在 a,b 之間一定有奇數個根. 若 f(a)f(b) > 0, 則在 a,b 之間無根或有偶數個根 正 n 次方根 n a 的意義 : 設 a > 0,n 是大於 1 的正整數, 滿足方程式 x n = a 的正實根 x, 記為 n a 正 n 次方根的運算 : n 1. a n b = n ab n a. n = ab n b 6 順伯的窩

9 3 指數對數函數 3. ( n a) m = n a m m 4. n a = mn a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 代數觀點 : 先將其因式分解, 可直接去除恆正 ( 負 ) 的二次因式 f(x) = a(x x n ) (x x 3 )(x x )(x x 1 ) 0,a > 0 將 f(x) = 0 的實數解畫記在 x 軸上, 由右往左依序採一正, 一負的區間分別為不等式 f(x) > 0 及 f(x) < 0 的解 x4 x3 x x1 圖 -0: 高次多項式不等式 f(x) 正負的取值區間 + 幾何觀點 : 先作出函數圖形, 再由函數值正負判別出高次多項不等式的區間 第 3 單元 指數對數函數 對數值的首數及尾數與科學記號的對應關係 : x = a 10 n,1 a < 10 logx = n+loga,1 a < 10,n Z, n 稱為首數, 0 loga < 1 稱為尾數 x = a 10 n 為 (n+1) 位數對數運算的用處 : 將複雜運算簡易化, 化乘除為加減運算 化冪次方 ( 開根 ) 為乘法 ( 除法 ) 運算 首數性質 : 1. 對數 = 首數 + 尾數 ( 首數為整數, 0 尾數 < 1 ). 真數 x 1,logx 的首數為 n x 的整數部分為 n+1 位數 3. 真數 0 < x < 1,logx 的首數為 n ( n logx < n+1) x 在小數點後第 n 位始出現不為 0 的數字 (x 的小數點後有連續 n 1 位數字為 0) 7 順伯的窩

10 3 指數對數函數 整係數多項式 f(x) 有理係數多項式 f(x) 表 -1: 多項式函數與多項式方程式的一些性質 多項式 f(x) = a n x n + a n 1 x n a x +a 1 x+a 0 因式定理 : 若 (x α) 是 f(x) 的因式 f(α) = 0 稱 α 是函數 f(x) 的一個零解 f(x) 有整係數一次因式 px+q 則 p a n,q a 0 ( 整係數一次因式檢查法 ) 方程式 f(x) = 0 x = α 是方程式的一根 ( 解 ) f(α) = 0 有理根判別法 : f(x) = 0 有有理根 x = p q 則 p a n,q a 0 方程式 f(x) = 0, 若有無理根 a+b c, 則 a b c 亦為其根 ( 其中 a,b,c Q) 實係數多項式 1.f(z) = f(z) 虛根成雙定理 : f(x). 若 f(c+di) = 0,c,d R 則 f(c di) = 0, f(x) 有實係數二次因式 x cx+(c + d ) ( 此時 < 0) 方程式 f(x) = 0, 若有複數根 z = c + di,c,d R, 則其共軛複數 z = c di 亦為其根 3.f(x) 必可分解成實係數一次因式或二次因 勘根定理 : 式的連乘積 4. 連續函數中間值定理 : 若 f(a) f(b), 則存在 c (a,b) 使得 f(c) 的值介於 f(a),f(b) 之間 若 f(a)f(b) < 0, 則 c (a,b) 使得 f(c) = 0 即在 a,b 之間至少有一實根 c 使得 f(c) = 0 實係數多項式 二次函數 f(x) = ax +bx+c 二次方程式 f(x) = ax +bx+c = 0 1. f(x) 恆正 a > 0, < 0 > 0, 方程式有兩相異實數根. f(x) 恆負 a < 0, < 0 < 0, 方程式有兩共軛複數根 f(x) 3. > 0 f(x) 圖形部分在 X 軸上方, 部 = 0, 方程式有相等實根分在 X 軸下方 4. 在 x = b a 時,f(x) 有最大或最小值公式解 x = b± b 4ac a b 4ac 4a 複係數多項式代數基本定理 : 複係數 n 次多項式 f(x) 可分解成 n 個複係複係數 n 次多項方程式 f(x) = 0 最少有 f(x) 數一次因式連乘積一個複數根 實係數多項式 f(x) 的一些定理 唯一分解定理 : 複係數 n 次多項式 f(x) 可分解成 n 個複係數一次因式連乘積 ( 因式不一定完全相異 ) f(x) 必可分解成實係數一次因式或二次因式 ( 此時 < 0) 的連乘積 解複係數方程式 f(x) = ax +bx+c = 0, 令 α 為其實根, 代入 f(α) = 0 比較實部 虛部均必為 0 解出 α, 再利用根與係數關係 ( 韋達定理 ) 求另一複數根 若 α 無實數解則 f(x) = 0 無實根, 則其 兩複數根 ( 非共軛複數 ) 為 x = b±z a, 其中 z = = b 4ac 若 c+di,c,d R,d 0 是 f(x) 的一個零解, 則 c di 亦是 f(x) 的一個零解 奇數次多項式至少有一實數的零解 n 次多項式有 n 個零解 ( 可為實數或複數, 若為複數必為共軛複數出現 ) 8 順伯的窩

11 3 指數對數函數 表 3-: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圖形的特點 函數 = a x,a > 1 = a x,0 < a < 1 = log a x,a > 1 = log a x,0 < a < 1 定義域 x R x R x > 0 x > 0 值域 > 0 > 0 R R 運算性質 a r a s = a r+s log a M +log a N = log a MN (a r ) s = a rs log a M log a N = log a M N a r b r = (ab) r log a M r = rlog a M log a b = log cb log c a 單調性遞增遞減遞增遞減 凹凸性凹向上凹向上凹向下凹向上 漸近線 x 軸 x 軸 軸 軸 與 x 軸交點無無 (1,0) (1,0) 與 軸交點 (0,1) (0,1) 無無 (0,1) 圖形 (x,a x ) (x,a x ) (0,1) (1,0) (1,0) 順伯的窩

12 4 數列與級數 尾數性質 : 若 logx,log 尾數相同 x = 10 n,n Z 等差 等比 : { 一般項 a n = a 1 +(n 1) d 1. 等差數列前 n 項和 S n = a 1 +a n n = a 1 +(n 1)d n { 一般項 a n = a 1 r n 1. 等比數列前 n 項和 s n = a+ar +ar + +ar n 1 = a(1 rn ) 1 r,r 1 ( 若 r = 1,S n = na 1 ) 第 4 單元 數列與級數 數列 : 將一些數依序排成一列, 稱為數列 例 : a 1,a,a 3,,a n 以 < a n > 表示數列的第 n 項 a n 用 n 來表示稱為數列 a n 的一般項 ( 通項 ) 由數列前幾項無法唯一決定此數列的一般項 例 :1,,4 可為 < n 1 > 的前三項, 也可能為 < n n+ > 的前三項 遞迴數列與遞迴關係式 : ( 高中主要討論一階遞迴關係式或簡單規律的遞推數列 ) 數列 < a n > 中, 一般項可用前相鄰項 a n 1,a n, 表示的一種表示關係 具有此種關係的數列稱為遞迴數列, 此關係式稱為遞迴關係式 例 : 公差為 d 的等差數列亦可表為 a n = a n 1 +d,n 公比為 r 的等比數列亦可表為 a n = ra n 1,n 一階線性遞迴關係式 : a n = α a n 1 +f(n),n 1. 若 a n = a n 1 +f(n),n 累加消去法 : a n = a 1 +f()+f(3)+ + f(n) = a 1 + n f(k) k=. 若 a n = αa n 1 +k,n 變數代換消去 k: 令 b n = a n +c, 代換並比較常數,k = (α 1)c 則 b n = αb n 1 為公比為 α 的等比數列 a n = b n c = b 1 (α) n 1 c = (a 1 +c)(α) n 1 k α 1,n 的運算性質 : a 1 +a + +a n = 級數末項 n k= 級數初始項 1 a k, 其中 a k 為級數一般項,k 為變數 10 順伯的窩

13 5 排列 組合 n 1. (a k ±b k ) = n a k ± n k=1 n k=1 n k=1 k=1 b k k=1 c = c+c+c+ +c }{{} = nc n 項 ca k = c n n k=m+1 a k k=1 a k = n a k m k=1 n (a k b k ) n n a k k=1 常用級數和公式 : k=1 a k k=1 b k k= n k=1 n k=1 n k=1 k = n = n(n+1) k = n = n(n+1)(n+1) 6 k 3 = n 3 = n (n+1) 4 第 5 單元 排列 組合 計數原理 : 1. 樹形圖分層計數法 : 利用樹枝狀圖形分析, 使複雜狀況明顯化 B child1 sub1 A child root sub sub3. 列舉法 : 將集合的元素一一列出, 記算其中的元素個數 3. 一一對應原理 : 設 A,B 是兩個元素個數有限個的集合, 若集合 A 與 B 之間的元素可以建立一一對應的關係, 則這兩個集合的元素個數必相等, n(a) = n(b) 11 順伯的窩

14 5 排列 組合 4. 加法原理 : 若 A 及 B 兩步驟完成的方法各為 m,n 種方法 且 A B 兩步驟不會同時完執行彼此為互斥, 則完成一事件可選擇 A 或 B 步驟來完成, 則事件的完成方法共有 m+n 種方法 ( 完成一事件採取互斥的步驟 A,B,C 其一就完成事件, 則完成事件方法有 n(a)+n(b)+n(c) 種 ) 5. 乘法原理 : 完成 E 及 F 步驟的方法各為 m,n 種方法 且 E F 兩事不互相影響, 則完成一事件需 E F 兩步驟才能完成, 則完成事件的方法有 m n 種方法 ( 完成一事件須採取獨立的步驟 A,B,C 全部步驟才算完成此事件, 則完成事件方法有 n(a) n(b) n(c) 種 ) 6. * 高等計數方法 : (a) 取捨原理 (b) 遞推關係 (c) 生成函數 (d) 鴿籠原理與 Ramse 定理 (e) 波利亞 (Pol) 計數定理 加法原理 : 若 A 及 B 兩事件完成的方法各為 m n 種方法 且 A B 兩事不能同時完成為互斥, 則完成 A 或 B 事的方法共有 m + n 種方法 ( 完成一事件採取互斥的步驟 A B C 只要其一就完成事件, 則完成事件方法有 n(a)+n(b)+n(c) 種 ) 乘法原理 : 完成 E 及 F 事件的方法各為 m,n 種方法 且 E F 兩事不互相影響, 則完成 E F 兩事件的方法有 m n 種方法 ( 完成一事件須採取獨立的步驟 A,B,C 全部步驟才算完成此事件, 則完成事件方法有 n(a) n(b) n(c) 種 ) P Q (+)+ 3 4 = 3 取捨原理 :( 排容原理 ) 設 A,B,C 是三個有限個元素的集合, 則 n(a B) = n(a)+n(b) n(a B) n(a B C) = n(a)+n(b)+n(c) n(a B) n(a C) n(b C)+ n(a B C) 1 順伯的窩

15 5 排列 組合 直線排列數 : n 件相異物的直線排列方法有 n! = n (n 1) (n ) 1 種 從 n 件相異物品中取 k 件排成一列的方法數 : P n k = n! (n k)! n n 1 n (n k +1) 重複排列數 : n k 只取出 K 物排列, 剩下 (n k) 物的排列均視為同一排列 n 類物品 ( 每類至少有 k 件 ), 中取出 k 件排成一列, 可重複選取, 則其排列數為 } n n n n {{} = n k k 個 相異組合數 : 從 n 件相異物品中選取 k 件的方法數 C n k = Cn n k = n! k!(n k)! 5 相異物 A B C D E 取出 3 物排列數 5 物取出 3 物組合數 ABC ACB BAC BCA CAB CBA {A, B, C} ABD ADB BAD BDA DAB DBA {A, B, D} ABE AEB BAE BEA EAB EBA {A, B, E} ACD ADC CAD CDA DAC DCA {A, C, D} ACE AEC CAE CEA EAC ECA {A, C, E} ADE AED DAE DEA EAD EDA {A, D, E} BCD BDC CBD CDB DBC DCB {B, C, D} BCE BEC CBE CEB EBC ECB {B, C, E} BDE BED DBE DEB EBD EDB {B, D, E} CDE CED DCE DEC ECD EDC {C, D, E} 共有 P3 5 = 5!! = 60 排法共有 C3 5 = 5! 3!! = 10 取法從 n 件相異物品中取 k 件排列數 Pk n = Cn k k! 重複組合 : 從 n 類相異物品中 ( 每類物品至少有 k 件, 可重複選取 ) 則選出 k 件的方法數有 H n 類 = C n+k 1 k 選取數 k 將相同物 k 件, 切割成 n 份, 只要切 (n 1) 刀分割 重複組合數就是相當於此 k (k +n 1)! 件相同物及 (n 1) 個分割點的排列數 = = C k!(n 1)! n+k 1 k 13 順伯的窩

16 5 排列 組合 非負整數解個數 : x 1 +x + +x n = k 的非負整數解個數為 H n k = Cn+k 1 k 解應用問題時, 假設未知數, 列式後再化成非負整數解的題型 1. 從 n 類物品 ( 每類個數很多 ) 中選取 k 個的組合數. n 元一次方程式 x 1 +x + +x n = k 的非負整數解個數 3. 將 k 個相同的事物全分給 n 個人的分法 也就是在乎每類物品被取出幾個, 即第 i 類物品被取出 x i 個, 總共取出 k 個的不同取法 x 1 +x + +x n = k 的非負整數解個數相當於有 k 個 1 要分給 n 個未知數 k 個 1 要分成 n 份, 只要 (n 1) 個分割記 號 表示 3,, 1, 0, 1 的整數解 表 5-3: 計數方法的種類一覽表 物品給法對象方法數 k 類相異物任意 ( 可重複 ) 分給 n 相異對象 n k n 相異物每人一件 m 相異對象 P n m = C n m m! n 相異物任意 ( 可重複 ) 分給 m 相同對象討論 (a 1,b 1, ) 有 C n a 1 C n a 1 b 1 (a,b, ) 有 C n a C n a b 有任何 k 個相同數目 a i = b i, 要 1 k! n 相異物平均分給 m 相同 C n k Cn k k 1 m! n 相異物 (n > m) 每個一件 m 相同對象 C n m m 相同物全部任意分給 n 相異對象 H n 種類數 = C m 可重複選取數 m n+m 1 n 相同物 (n < m) 每人至多一件 m 相異對象 C m n n 相同物 (n > m) 每人至多一件 m 相異對象 m m 相同物任意分給 n 相同對象討論 (a 1,a,,a n ) 為一種情形 (b 1,b, ) 為一種情形. 先固定 a 1 再討論其後 14 順伯的窩

17 5 排列 組合 計數方法種類 : 如表 計數方法適用情景排列或組合 n k n 類相異物任取出 k 個的排列數相異 相異的重複排列 n! n 件相異物的直線排列相異物的排列數 * n! n n 件相異物的環狀排列 * 環狀排列 P n m 從 n 件相異物中選取 m 件相異物排列的方法數選取相異物的排列數 n! m! n 件物品中有 m 件相同物的排列數 不盡相異物的排列數 C n m n 類相異物任意取出 k 個相異的選取方法數選取相異物的組合數 H n m m 件相同物任意分給 n 類相異對象的方法數重複組合數 特殊規定 : 1. n 人中, 甲不可排首位, 乙不可排末位, 丙不可排第三位, 有 n! 3(n 1)!+ 3(n )! (n 3)! 種排法. k 件相異物任分給 n 人, 其中甲 乙 丙三人均至少一物, 有 n k 3(n 1) k + 3(n ) k (n 3) k 種分法 3. k 件相同物任分給 n 人, 其中甲 乙 丙三人均至少一物, 有 Hk n 3Hn 1 種分法 3H n k H n 3 k 二項式展開式的一般項 : ( 前項 + 後項 ) n = n Cn k n ( 前項 ) k ( 後項 ) n k k=0 降冪排列的 k 次項為 C n n k ( 前項 ) k ( 後項 ) n k 降冪排列的 k 次項係數為 a k+1 = C n k = n! (n k)!k! 求餘式 ( 數 ): 1. 同除式 : f 1 = g q 1 +r 1,f = g q +r (f 1 +f ) g (r 1 +r ) (f 1 f ) g (r 1 r ),(f 1 ) n g (r 1 ) n. 長除法 :( 被除式次數不甚高, 除式次數二次以上 ) k + 3. 綜合除法 :( 被除式次數不甚高, 除式次數一次 ) 15 順伯的窩

18 6 機率 4. 餘式定理 : f(x) = g(x)q(x)+r(x), 當 g(x) = 0 ( 好解, 無重根時 ) x = α 為其解時, 則 f(α) = r(α) 5. 二項式定理求餘式 : [f(x)] n = [g(x)q(x)+r(x)] n, 當 r(x) 愈簡易越好 6. 微分應用重根定理及餘式定理 : f(x) = g(x)q(x)+r(x), 當 g(x) = 0 有重根時 第 6 單元 機率 等機率樣本空間 S: 此試驗可能發生的所有樣本點所成的集合稱為樣本空間 S ( 若樣本空間內的所有樣本點發生機率均等, 此時稱為等機率樣本空間 ) 例 : 投擲兩公正相同骰子, 則其點數有 H 6 種不同的情形 ( 事件 ) 其等機率樣本空間有 6 個樣本點 ( 事件 ) 骰子點數一個 6 一個 3 點的事件有 (3,6),(6,3), 而骰子點數兩個 6 點的事件只有 (6,6), 前者有 個樣本點, 後者只有 1 個樣本點 ; 且 (1,1),(1,),,(3,6),,(6,3),,(6,6) 這些樣本點發生的機會均相等 等機率樣本空間的個數 n(s) 就是數出所有可能會發生且機會均相等的樣本點個數 ; 故投擲兩公正骰子點數的等機率樣本空間的個數 n(s) = 6 機率的定義 ( 古典機率 ): 利用排列組合數出樣本空間的個數或數出試驗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事件 A 的機率就是數出在等機率樣本空間 S 內符合 A 事件的樣本個數 n(a) 與等機率樣本空間個數 n(s) 的比值 即 P(A) = n(a) n(s) ( 拉普拉斯的古典機率 ), 特別是 P( ) = 0,P(S) = 1 注意 : 某一試驗可能發生的情形共有 n 種不同的事件 ( 樣本點 ), 並不意謂每一事件 ( 樣本點 ) 發生機會均等 只有在等機率樣本空間內每一事件 ( 樣本點 ) 發生的機會才相等 例如 : 投擲兩公正硬幣 ( 正反面個數有 3 種不同的情形 ): 樣本空間 S = { 兩正面 一正一反 兩反面 } 或 S = { 正正 正反 反正 反反 } S,S 均為投擲兩硬幣正反面結果的樣本空間, 其中 S 才是等機率樣本空間 而一正一反的機率為 P(A) = n(a) n(s) = 4 機率的基本性質 : 1. 空事件的機率 : P( ) = 0 16 順伯的窩

19 6 機率. 全部事件的機率 : P(S) = 1 3. 若 A S, 則 0 P(A) 1 4. 餘事件 A 的機率 : P(A ) = 1 P(A) 5. 機率的取捨原理 ( 排容原理 ): P(A B) = P(A)+P(B) P(A B) P(A B C) = P(A)+P(B)+P(C) P(A B) P(A C) P(B C)+P(A B C) 6. 互斥事件的機率 : 若 A B =, 則 P(A B) = P(A)+P(B) 7. P(B) = P(A B)+P(A B) 條件機率 : 設 A,B 為樣本空間 S 的兩事件, 已知在事件 B 發生的情況下 P(B) > 0, 事件 A 發生之機率, 以 P(A B) = P(A B) 表之 P(B) 1. P( B) = 0. P(B B) = P(A B) 1 4. P(A B) = P(A B) P(B) = P(B A) P(A) 5. P(A B C) = P(A B)P(C A B) = P(A)P(B A)P(C A B) 條件機率乘法法則 : P(A B) = P(A)P(B A) P(A 1 A A 3 ) = P(A 1 )P(A A 1 )P(A 3 A 1 A ) 取捨原理 :P(A B) = P(A)+P(B) P(A B) 獨立事件 : 設 A,B 為同一樣本空間的兩事件, 若 P(A B) = P(A)P(B) 則稱 A 與 B 為獨立事件 若兩事件不是獨立稱為相依事件 若 A,B 為獨立事件, A,B 亦為獨立事件 1. P(A B) = P(A) P(B). P(B A) = P(B) 3. P(A B) = P(A) 17 順伯的窩

20 7 數據分析 貝士定理 : 若 A 1,A,,A n 是樣本空間 S 的一個分割, B 為 S 的一任意事件 ; 則在事件 B 發生狀況下, 事件 A k 發生的機率為 P(A k B) = P(A k B) = P(A k) P(B A k ) ; i = 1,,,n P(B) n P(A i ) P(B A i ) i=1 一般簡易題目可藉由樹形圖分別求出各分割事件的機率 貝士定理是合計機率法則的逆問題 也就是已知各種 原因 機率, 而在進行隨機試驗中 A 事件已發生下, 問在這種條件下, 各 原因 事件發生的機率是多少? 事前機率 新資訊 ( 抽樣 研究報告 品管 ) 貝氏定理 事後機率檢查有病症無生病檢查無病症族群檢查有病症有生病檢查無病症 第 7 單元 數據分析 集中趨勢量數 : 用一數值來表示這一群數集中趨勢 一般常見的集中趨勢量數有算術平均數 中位數 眾數 幾何平均數等 算術平均數 (Mean) µ : ( 簡單, 易算, 靈敏 )( 易受極端值影響 ) µ = n 1(x 1+x + +x n ) = n 1 n x i i=1 離散趨勢的統計量 : 全距 四分位差 標準差等 離差 : 一群數值, 除了考慮集中趨勢外, 另一重點是分散的程度, 就是離差 一般常用測量離散程度的量數有全距 四分位差 變異數與標準差等 標準差 : 變異數的平方根 1. 母群體 : 母群體的標準差為 σ = 1 N N (x i µ) = 1 N N (x i ) µ i=1 i=1 = 1 N N (x i A) (A µ), A 為 µ 的近似估計值 i=1 18 順伯的窩

21 7 數據分析 表 6-4: 不同規則抽獎的中獎問題 ( 取球顏色問題 ) 取球方式 ( 抽獎 ) 一次取一球, 取出不放回, 共取 n 球 (n 人依序抽獎 ) 一次取一球, 取出放回, 共取 n 球 (n 人依序抽獎 ) 第 i 位抽中獎品機率第 i 位抽中機率 p 1 = p = = p n 第 i 位抽中機率 p 1 = p = = p n 中獎機率與次序無關 n( 球 ) 人無序結果發生的機率 每回為條件機率受到前人抽中及沒抽中的影響 ( 每人是否中獎為相依事件 ) 若已知第 k 位中獎與否 改變後人中獎機率 如同一次取出 n 球所發生事件的機率 每回均為獨立事件 ( 二項式機率 ) 若已知第 k 位中獎與否 不改變後人中獎機率 取出 n 球無序結果發生機率為二項式機率 C n k (p)k (1 p) n k 例題說明 : 樣本空間為 3RW(3 紅球 白球 ) 樣本空間為 3RW(3 紅球 白球 ) 取出兩球均為紅球的機率 第一球為 R, 第二球為 W 的機率 無序結果 : 球為 1R1W 的機率 條件機率 : 已知第一球為 R 則第二球為 R 的機率 已知第一球為 W 則第二球為 R 的機率 已知取出 3 球為 R1W, 則第 3 球為 R 機率 期望值 (n 人中獎個數 ) 取出 n 球 R 球期望值 P(R 1 R ) = P(R 1 )P(R R 1 ) = = 3 10 P(R 1 W ) = P(R 1 )P(W R 1 ) = = 3 10 P(1R1W) = P(R 1 W ) + P(W 1 R ) = P(R 1 )p(w R 1 ) + P(W 1 )P(R W 1 ) = = 3 5 與一次取出兩球為 1R1W 的機率 C1 3C 1 = 3 相同 C 5 5 P(R R 1 ) = P(R 1 R ) P(R 1 ) P(R W 1 ) = P(W 1 R ) P(W 1 ) = 4 = 3 4 P( R 3 R1B) = = 1R1W 排列 =! (R1W 排列 ) 3!/! = 3 P(R 1 R ) = P(R 1 )P(R ) = C (3 5 ) = 9 5 ( 獨立事件 ) P(R 1 W ) = P(R 1 )P(W ) = = 6 5 P(1R1W) = P(R 1 W ) + P(W 1 R ) = P(R 1 )P(W ) + P(W 1 )P(R ) = C1 (3 5 )( 5 ) = 1 5 P(R R 1 ) = 獨立 P(R = ) = 3 5 P(R W 1 ) = 獨立 = P(R ) = 3 5 P(R 1 R ) P(R 1 ) P(W 1 R ) P(W 1 ) P( R 3 R1B) 獨立 = P( R 3) S:R1B = P(R 3) = 3 E 一次取 n 球 (X) = E 一次一球, 球不放回 (X) = E 一次一球, 球放回 (X) = np 19 順伯的窩

22 7 數據分析 n (x i x) = N (x i ) nx. 樣本 : 樣本資料的標準差為 S = 1 i=1 n 1 n 1 i=1 N (x i A) n(a X) i=1 = n 1, A 為 X 的近似估計值 ( 母群體的資料取得有其限制或困難, 故採取抽樣樣本的平均值, 標準差資訊來推估原母群體的平均值及標準差 ; 為了使樣本資料值推估原母體保持不偏, 必須有所修正調整, 因此分母為 n 1 而非取 n ) 標準差的意義 : 計算資料與算術平均數的平均距離, 用以表明整個資料的離散情形 值愈小, 表示各資料數值較接近, 變動範圍小, 集中趨勢量數也較具代表性 資料的線性平移 : 兩群資料 X i,y i ; 若 Y i = ax i +b 則 1. 算術平均數 : Y = ax +b = ax +b. 中位數 :M e(y) = M e (ax +b) = am e(x) +b 3. 全距 : R Y = a R X 4. 四分位差 : Q.D. Y = a Q.D. X 5. 標準差 : S Y = S ax+b = a S X 數據標準化 : 將數據線性變換成平均數為 0, 標準差為 1 的新數據 z i = x i µ σ 準分數或 z 分數 可用來比較不同變數間資料的排序高低 稱為標 散佈圖 : X,Y 兩變量, 將兩數據看成序對 (x i, i ), 在坐標系上繪出點 (x 1, 1 ),,(x n, n ) 所得的圖, 以利觀察其相關情形 歐姆定律描述了電壓和電流在導體的關係, 某一段電線電流與電壓的關係如下 : 相關係數 : 未標準化兩變量 X,Y 之間的相關程度 ( 高中只討論線性相關 ) 相關係數就是用標準化新資料計算出的, 可減少不同測量單位的數據對散佈圖的影響, 使資料分布情形更易觀察其相關程度 n x i i 資料標準化 (x, i=1 ) 的相關係數 : r = n 與未標準化資料相關係數相等 0 順伯的窩

23 7 數據分析 電流 電壓 電流 電壓 電流 電壓 Ŷ 電壓 1 電壓 電流 電流 r = = n i=1 x i i n = 圖 7-4: 電流 電壓關係的散佈圖與迴歸直線 n (x i X)( i Y) i=1 n (x i X)( i Y) n S X S Y = i=1 (xi (i = X) Y) n x i i nx Y i=1 ( x i nx)( i ny ) S x Sxx S 其中 S xx = (x i x),s x = (x i x)( i );S x,s, 分別為 x, 的標準差 S xx = n S x,s = n S 1. r = 1 完全正相關. 0.7 r 1 表高度相關 r 0.7 表中度相關 4. 0 < r < 0.3 表低度相關 5. r = 0 表零相關 6. r = 1 表完全負相關 相關係數的意義與性質 : 1 順伯的窩

24 7 數據分析 1. 當兩變數的線性相關程度很高時, 兩變數之間未必可解釋存在 因果關係 相關係數只顯現兩變數之間關連性的強弱程度. 若兩變量 X,Y 的相關係數為 r, X = ax +b,y = cy +d, 則 X,Y 的相關係數 r 為 (a) ac > 0,r = r (b) ac < 0,r = r 3. 相關係數與單位無關 變量 X,Y 線性平移後的相關係數與原相關係數一樣 ( 頂多改變正負相關 ) 4. X 和 Y 相關係數與 Y 和 X 的相關係數不變 5. 相關係數與平均數及標準差一樣, 即易受少數極端數據 ( 離群數據 ) 影響 迴歸直線 ŷ = a+bx i :( 最適合直線 ) 兩變數之散佈圖上呈現類似直線關係, 可用一適當直線方程式來描述兩變量關係 ( 殘差最小平方法 ) : 若用最小平方法, 使上述直線與實際資料的誤差值平方和為最小時, 則此直線為 ŷ i = a+bx i 稱為 x i, i 的迴歸線 必過資料中心點 (X,Y) 稱 ŷ i 為第 i 筆資料的擬合值 ; e i = i ŷ i = i a bx i 為第 i 筆資料的殘差 迴歸直線斜率 b 的意義 : 若變量 X 每增減 1 單位, 則變量 Y 平均增減 b 單位 迴歸線的截距 a : 一般無特殊涵義 ( 只是配合一次函數關係式 ) a = bx b = S x S xx = r S Sxx = r S S x 圖 7-4: MinTab 軟體所呈現之體重 ( 磅 ) 與身高 ( 吋 ) 的散佈圖與迴歸直線 順伯的窩

25 8 三角 第 8 單元 三角 三角函數定義 : 直角三角形中 ; 對應角的對邊, 鄰邊, 斜邊的比值關係 A 的對應邊 a = BC, B 的對應邊 b = AC, C 的對應邊 c = AB B 正弦函數 : sinθ = a c = 對邊斜邊餘弦函數 : cosθ = b c = 鄰邊斜邊正切函數 : tanθ = a b = 對邊鄰邊 A ± Ãä ¾FÃä C ¹ïÃä 同界角 ( 共同的始邊與終邊 ): 兩個標準位置角 θ 1 與 θ 具有相同的終邊 θ 1 與 θ 同界角 θ 1 = θ ±k 360,k Z θ 1 θ = θ x θ x 1 = θ θ 1 同界角關係 : θ θ 1 = 360 k 510 廣義角三角函數定義 : θ 終邊上, 任一點 P(x,),r = OP = x + 定義 : sinθ = r,cosθ = x r,tanθ = x,x 0 1 S (sin) A (all) θ 1 O P(x,) x 三角函數與坐標關係 三角函數化簡公式 旋轉木馬記憶法 : T (tan) C (cos) 1 廣義三角函數值四個象限角的正負 : C-A-S-T 正值 x 10 x 1. 由該函數位於哪一輪輻為起始點. 以 90 為單位旋轉一輪輻, 正向角為逆時針旋轉, 負向角為順時針旋轉 3 順伯的窩

26 8 三角 cos sec cos -sin sin -cot tan -csc csc -sin cos sin sin -cos -sec 圖 8-4: 三角函數化簡公式 : 旋轉木馬記憶法 -cos 3. 最後旋轉終點位置即為該函數化簡值 三角函數的奇偶性質 : sin( θ) = sinθ,cos( θ) = cosθ 奇函數 : 類似 x 3 的性質, 若變數相反數, 則函數值為相反數 sinθ 具有奇函數性質 ( 函數圖形對稱於原點 ) 偶函數 : 類似 x 的性質, 若變數相反數, 則函數值不變 cosθ 具有偶函數性質 ( 函數圖形對稱於 軸 ) 三角函數的同值不同角度關係 : sinθ = sin(180 θ); cosθ = cos( θ) tanθ = tan(180 +θ); cotθ = cot(180 +θ) P θ+90 (,x) P θ+180 ( x, ) θ O P(x,) x P θ+70 (, x) θ 角與 θ+90,θ+180,θ+70 坐標關係 三角函數的負角關係 餘角關係 補角關系 : 1. 餘角關係 A+ B = 90 : sina = cosb,sinb = cosa. 補角關係 A+ B = 180 : sina = sinb,cosa+cosb = 0 3. 周角關係 A+ B = 360 : sina+sinb = 0,cosA = cosb 4. 反向角關係 A = B : sina+sinb = 0,cosA+cosB = 0 ( 相反數關係 ) 5. 奇偶性 : sin( θ) = sinθ,cos( θ) = cosθ;tan( θ) = tanθ 4 順伯的窩

27 8 三角 6. 三角函數值相反數 :sin( θ) = sinθ; cos(180 θ) = cosθ tan(180 θ) = tanθ; cot(180 θ) = cotθ sec(180 +θ) = secθ; csc(180 +θ) = cscθ 已知一三角函數求其餘三角函數值方法 : 1. 銳角參考角法 : 每一標準角 θ 終邊與 x 軸所夾之銳角參考角 α,θ 角的三角函數值絕對值與 α 的三角函數值相同, 再由 θ 象限角位置決定其三角函數值的正負. 坐標法 : 利用 cosθ = x r,sinθ = r 角函數定義求其餘三角函數值 找出 θ 終邊上的點 P(x,) 坐標, 再依三 3. 基本關係法 : 利用平方關係 商數關係 倒數關係求其餘三角函數值 正弦定理 : ABC 與 A BC 中, A = A,sinA = R a 三邊長比等於其三內角的正弦比, 且比值為其外接圓的直徑 a sina = sinb b = sinc c = R 餘弦定理 : a = BC = (b ccosa) +(0 csina) 第三邊平方 = 兩鄰邊平方和 鄰邊乘積 餘弦值 1. a = b +c bccosa, 或 cosa = b +c a bc. b = a +c accosb, 或 cosb = a +c b ac 3. c = a +b abcosc, 或 cosc = a +b c ab 三角形面積公式 : a ABC = 1 底 高 = 1 absinc = 1 acsinb = 1 bcsina ( 海龍公式 ) = s(s a)(s b)(s c),s = 1 (a+b+c) a ABC = r 內 s = abc 4R 外 = 1 AB AC ( AB AC) 5 順伯的窩

28 8 三角 正餘弦的和角 差角公式 : 1. cos(a B) = cosacosb +sinasinb. cos(a+b) = cosacosb sinasinb 3. sin(a B) = sinacosb cosasinb 4. sin(a+b) = sinacosb +cosasinb 倍角 三倍角公式 : 1. cosθ = cos(θ+θ) = cos θ sin θ = cos θ 1 = 1 sin θ. sinθ = sin(θ+θ) = sinθcosθ 3. cos3θ = 4cos 3 θ 3cosθ 4. sin3θ = 4sin 3 θ+3sinθ 5. tanθ = tanθ 1 tan θ 半角公式 : cos θ = ± 1+cosθ, sin θ = ± 1 cosθ (± 號可由 θ 之象限角其三角函數值來判定 ) tan θ = sinθ 1+cosθ = 1 cosθ 1 cosθ = ± sinθ 1+cosθ 同界角的 n 倍與 1 n 倍 : θ θ +kπ,k Z 與 θ 同界角之整數倍後仍為同界角 nθ nθ+kπ,k Z, 均為同界角 但其 1 n 倍角, 有 n 個不同角度 n θ = θ+kπ n,k = 0,1,,(n 1), 有 n 個非同界角的不同角度 三角函數求值問題 : 銳角 θ: 任一銳角 θ 三角函數, 可做一包含 θ 角的三角形, 利用畢氏定理, 再找出其三邊邊長比例關係 鈍角 θ: 一般角三角函數值可先找出該函數對應的參考角 θ ref 三角函數變化關係 ( 依象限角決定正負變化關係 ) 6 順伯的窩

29 9 直線與圓 1. 同一 θ 角, 求其餘三角函數值 ( 在銳角下畢氏定理求出斜邊 鄰邊 對邊比 ; 再由 θ 象限角決定三角函數值正負 ) ( 坐標法 : (x,) = (rcosθ,rsinθ),r = x +,tanθ = x ). 同一三角函數下, 求其倍角 半角 和角 差角的三角函數值 ( 利用倍角 半角 和角 差角公式代入 ) 3. 不同三角函數 不同角度下, 求三角函數值 ( 先化成同一函數或化成同角度 ; 再依上述 1, 項方法求值 ) 三角測量幾何問題的一些步驟要領 : 1. 將測量的對象轉化為特定三角形的邊長 角度或相關量. 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係 : 可利用畢氏定理 三角函數的基本關係運用 3. 幾何測量, 作圖利用正弦, 餘弦定理, 畢氏定理, 三角形面積公式, 配合三角函數及其性質解決問題 將包含已知邊長 ( 角度 ) 的三角形列出, 包含欲求邊長的三角形列出 ; 再仔細觀察這些三角形有何上列公式 ( 定理 ) 可運用 第 9 單元 直線與圓 直線方程式 : 1. 一般式 :ax+b = c, 其斜率 m = a,(b 0) b. 點斜式 : b = m(x a) 表直線經過點 (a,b), 及直線斜率為 m 3. 兩點式 : 1 x x = 1 1 x x 表直線經過兩點 (x 1, 1 ),(x, ) 1 4. 斜截式 : = mx+k 表直線斜率為 m, 與 軸截距為 k 5. 截距式 : x a + b = 1 表直線與 x 軸, 軸的截距分別為 a,b { x = x 0 +bt 6. 向量參數式 : = 0 at,t R 表直線方向 (b, a), 過點 (x 0, 0 ) 7. 共交點的直線簇 : L 過 L 1,L 的交點, 則直線 L 方程式為 L : L 1 +kl = 0,k R 7 順伯的窩

30 9 直線與圓 直線的平行與垂直 : 兩斜截式直線 L 1 : 1 = m 1 x+k 1,L : = m x+k 互相平行 : 則 m 1 = m,k 1 k 互相垂直 : m 1 m = 1 { ax+b +c 1 = 0 或直線一般式, 互相平行 : ax+b +c = 0 { ax+b +c 1 = 0 互相垂直 : bx a +c = 0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幾何意義 : 兩直線方程式 { L 1 : a 1 x+b 1 +c 1 = 0,L : a x+b +c = 0, a 1 x+b 1 +c 1 = 0 聯立方程組 a x+b +c = 0,b 1b 0 1. a 1 b a b 1 時, 方程組恰一解, 此時 L 1 與 L 相交一點 ( 相容方程組 ). a 1 b = a b 1,b 1 c b c 1 時, 方程組無解, 此時 L 1 與 L 互相平行 ( 矛盾方程組 ) 3. a 1 b = a b 1,b 1 c = b c 1 時, 方程組無窮多解, 此時 L 1 與 L 重合 ( 相依方程組 ) 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區域 : 1. 若 > ax+b 則不等式包含直線 L : = ax+b 的上方區域. 若 < ax+b 則不等式包含直線 L : = ax+b 的下方區域 3. 若 x > a +b 則不等式包含直線 L : x = a +b 的右方區域 4. 若 x < a +b 則不等式包含直線 L : x = a +b 的左方區域 線性規劃問題 : x+1 x L : x+ = 1 < x+1 x L : x+ = 1 L : x = 4 < x+4 x L : x = 4 x+4 x 1. 決策變數 : 影響問題的變數稱為決策變數 x i. 目標函數 : 求問題的方程關係式稱為目標函數 Z = k 數值 i c i x i 其值稱為目標函 8 順伯的窩

31 9 直線與圓 3. 限制條件 : 決策變數受限的不等式組稱為限制條件 型如 : 求 Max(Min) Z = c 1 x 1 +c x + +c n x n 之最大值 ( 或最小值 ) a 11 x 1 +a 1 x + +a 1n x n b 1 a 1 x 1 +a x + +a n x n b s.t.( 受制於 ). a m1 x 1 +a m x + +a mn x n b m 二元線性規劃問題的圖解平行線法 : 欲求 max(min) Z = c 1 x+c, 利用一組平行線 L k : c 1 x+c = k 在解區域內平行移動, 找出 (x,) 使 k 直為最大或最小值的方法 1. 畫出可行解區域 F ( 不等式組的圖形 ), 並標示出所有的頂點 若 F =, 則此問題無解. 若 (c 1,c ) = (0,0), 則 F 中任一點都是最佳解, 且最佳解值 Z = 0 3. 若 (c 1,c ) (0,0), 則將目標函數 max(min) c 1 x+c = k 按其法向量方向 (c 1,c ) 或 ( c 1, c ) 平移 4. 將上述平移過程中與可行解區域相交的點均為可行解 ; 取最後 ( 最先 ) 的相交點, 即為最佳解 代入目標函數即為最佳解值 ( 最佳解可能是無解 單一解 或無限多組解 ) x+ 4 x+ 30 s.t.,max Z = 3x+4 x 0 0 O F (18,6) 最佳解 x L : x+ = 30 L : x+ = 4 L obj : 3x+4 = k (0, 15) (0,0) O F (18,6) 最佳解 x (4, 0) L : x+ = 30 L : x+ = 4 二元線性規劃問題的頂點法 : max(min) Z = c 1 x+c 一次聯立不等式所決定的可行解區域為一凸多邊形區域 而目標函數的極值必發 9 順伯的窩

32 10 平面向量 生在此凸多邊形區域的頂點上, 故可先把凸多邊形區域的頂點坐標值全部找出來, 再分別代入目標函數, 求出 max(min) Z = c 1 x+c 之值 第 10 單元 平面向量 向量 : 包含方向與大小兩種意義 ( 有方向的量 ) 由 A 點到 B 點的有向線段, 記為 AB, 其中 A 為起始點,B 為終點, 線段 AB 的 長度稱為有向線段 AB 的長度, 以 AB 表示 零向量 : 始點與終點重合的向量, 記為 0, 其大小為 0, 方向可視為任意方向 始點 A 向量坐標上表示法 : 坐標平面上任意一個向量 v, 將始點平移至原點, 終點坐標為 (a,b) 時, 則 v = (a,b) 若平面上 A,B 兩點坐標為 (a 1,a ),(b 1,b ) 則由起點 A 到終點 B 的方向與大小, 記為 AB = (b 1 a 1,b a ) AB 長度 = AB = (b 1 a 1 ) +(b a ) 終點 B 向量 向量的加減法 : 可利用平行四邊形法或坐標法 向量坐標的加減法 : a ± b = (x 1 ±x, 1 ± ) 1. AB + AD= AB + BC= AC. AB AD= AB + DA= DA+ AB = DB = AB + AD = AB + BC = AC A C D B AD = BC AB = DC A D C D B C AB + AD = AC AB AD = AC = DB 向量的線性組合 : 若 OA, OB 為平面上兩不平行的非零向量, 則平面上任一向量 OP 必能唯一表示 成 OP = x OA+ OB 其中 x, 為實數, 稱為 OA, OB 的線性組合 平面直角坐標點 P(a,b) = a(1,0)+b(0,1) 是由 (1,0),(0,1) 兩向量組成 30 順伯的窩

33 10 平面向量 ( 平面上任一向量 OP = a e x +b e 可表示成兩不平行向量的線性組合, 其係數和 P 未必為 1 若係數和為 1, 表示 P,A,B 共線 ) O 1. OA = OP + PA. OA = PA PO B A OP = x OA+ OB P P A O A O 向量解題應用 : 1. 平行向量 ( 與係數積有關 ): 若 a // b, 則 a = t b. 若 OP = OA+t OB,t R 則 P 點必位於過 A 點平行 OB 的直線上 3. 單位向量 : e a = a a = (cosθ,sinθ) = ( x x +, x + ) 4. A,B,C 三點共線 (a) A,B,C 三點共線 AB = k AC,k R (b) A,B,C 三點共線 α,β R,α+β = 1, 使得 (c) AB AC = AB AC 或 AB AC (d) A,B,C 坐標在同一直線方程式 = ax+b 上 (e) 斜率 m AB = m AC OC = α OA+β OB (f) ABC 面積為 0 5. 內分點公式 : 若 P 是 AB 的內分點, 且 AP : BP = m : n, 則 n OA+mOB m+n 6. 外分點公式 : 若 P 是 AB 的外分點, 且 AP : BP = m : n, 則 n OA m OB n m OP = OP = 31 順伯的窩

34 10 平面向量 7. 正 N 邊形的外接圓圓心 O, 則 O 到所有頂點向量和為 0, (z n = 1 的根之和為 0) 向量內積定義 : a b = a b cosθ = (x1, 1 ) (x, ) = x 1 x + 1 其中 θ 為兩向量的夾角 內積在物理上的意義為作功 U V = ( U V ) ( U V ) = U U V + V b 即 U V = 1 ( U + V U V ) 和餘弦定理有關 注意 : θ a 1. 向量內積未具有消去律 : a b = a c 未必 b = c ( 表示 b, c 在 a 上有相同的投影長 ). 向量零因子 : a b = 0 未必 a = 0 或 b = 0 ( 表示 a b ) 3. a b a b = 0 兩向量垂直則內積值為 0 4. a // b a = t b 兩向量平行則與係數積有關 柯西不等式 : a b a b (x 1 1 +x + +x n n ) (x 1+x + +x n)( n) 當 a = k b 時, 即 x 1 1 = x = = x n n = k 時為等式 向量的正射影 ( 投影 ): a 在 b 上的投影 = ( a 在 a 在 b 的正射影 = ( a b b b 的投影長 ) ( b 的單位向量 ) ) b b = ( a b b ) b, 為一向量 a θ c b a 在 b 的投影長 = a b b, 為一正實數 a 在 b 的正射影 = ( a b b ) b b 若 a b = c b 表示 a 在 b 的正射影長與 c 在 b 的正射影長相等 向量的正射影與 高的關係 : ABC 中, 底邊 BC 上的高 AH 為 BA BC BA ( ) BC BC 3 順伯的窩

35 10 平面向量 直線向量參數式 : 由 b +k = 0 PA = (x x 0, 0 )//(b, a) 化簡可得 x, 的關係式為 ax+ L : ax+b +c = 0 v = (b, a) P(x,) O t > 0 A(x, 0 ) t = 0 t < 0 因此若點 (x 0, 0 ) 在直線 L : ax + b + { c = 0 上, 則直線上任一點可以表示成 OP= OA + t x = x 0 +bt v =(x 0, 0 ) + t(b, a) 即 = 0 at,t R, 稱為直線 L 的參數式 其中直線方向 L//(b, a) 直線方程式的方向向量與法向量 : 若直線方程式 L : ax+b +c = 0 則直線方向 L//(b, a), 法向量方向 n 為垂直 L 的向量, n //(a,b) 點 P(x 0, 0 ) 到線 L : ax+b +c = 0 的距離公式 : d(p,l) = ax 0 +b 0 +c a +b P(x 0, 0 ) H L : ax+b +c = 0 Q n d(p,l) = QP 在 QP n 上的正射影長 = n n 二階行列式定義 : a 1 b 1 a b = a 1b a b 1 = ax 0 +b 0 +c a +b 平面上三角形面積公式 : = 1 AB AC sinθ = 1 AB AC 1 cos θ 故 ABC = 1 AB AC ( AB AC) 若 AB = (a,b), AC = (c,d) 則 ABC 面積 = 1 ad bc = 1 a b c d AC θ AB b θ a 33 順伯的窩

36 10 平面向量 直線向量參數式 : 若 L : ax+b +c = 0 上, 則直線上任一點可以表示成 { x = x 0 +bt = 0 at,t R 點 P(x 0, 0 ) 到線 ax+b +c = 0 的距離公式 : d(p,l) = 三角形面積向量公式 : = 1 若 a b ( a b ) AB = (a,b), AC = (c,d) 則 ABC 面積 = 1 ad bc ax 0 +b 0 +c a +b 行列式的性質 : 橫為列, 直為行 行列式裡面的數稱為元素 a ij 表第 i 列第 j 行的元素 第 1 行第 行 第一列 a b 第二列 c d 1. 將行的元素與列的元素互換, 其值不變 a b c d = a c b d. 將某兩行 ( 列 ) 對調位置, 其值變號 a b c d = c d a b 3. 任一行 ( 列 ) 之數可提出公因數 a b kc kd = k a b c d 4. 若某行 ( 列 ) 之數均為 0, 則其行列式值為 0 a b 0 0 = 0 5. 任兩行 ( 列 ) 之數成比例, 其行列式值為 0 a b ak bk = 0 6. 將某行 ( 列 ) 的各數乘上一非 0 的數加至另一行 ( 列 ), 則其行列式值不變 a b c d = a+ck b+dk c d = a+bt b c+dt d 7. 行列式的加法性質 : 可依任一行 ( 列 ) 拆成兩個行列式 a±x b c± d = a b c d ± x b d, a±x b± c d = a b c d ± x c d 34 順伯的窩

37 10 平面向量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克拉瑪 { (Cramer s rule) 公式解 : a 1 x+b 1 = c 1 a 1 b 1, 其中 = a x+b = c a b, x = c 1 b 1 c b, = a 1 c 1 a c 1. 若 0, 則方程組恰有一解, 其解為克拉瑪 (Cramer s rule) 公式解 x = x =. 若 = 0 時, (1) x = = 0, 則方程組無限多組解 () x, 中有一不為 0, 則方程組無解 { a 1 x+b 1 = c 1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代數解與幾何意義 : a x+b = c 1. 0 時, 則方程組恰有一解 即線必相交一點 a 1 a b 1 b 表兩直線法向量不平行, 此時兩直. = x = = 0, 則方程組無限多組解 即 a = b 1 = b c 1 c 兩直線 L 1 : a 1 x+b 1 = c 1, L : a x+b = c 關係為 L 1 = kl, 此時兩直線重合 3. = 0 但 x, 中有一不為 0, 則方程組無解 即 a = b 1 b c 1 c 表兩直線 c 1 b 1 法向量平行, 但 x = c b 0, a 1 c 1 或 = a c 0,L 1 與 L 不重合, 此時兩直線平行不相交 a 1 a 1 表 10-5: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代數解與幾何意義 行列式, x, 之值方程組的代數解幾何意義直線斜率 0 恰有一解 ( x, 兩直線相交一點斜率不相等 a 1 ) b 1 a b 無解兩直線平行斜率相等, 截距不相等 = 0, 但 x, 有不為 0 a 1 b a, 1 b c 1 b c 1 b = x = = 0 無限多組解 兩直線重合 斜率相等, 截距相等 a 1 b 1 = a b, c 1 b 1 = c b 35 順伯的窩

38 11 空間向量 第 11 單元 空間向量 三垂線定理 : 設直線 AB 垂直於平面 E 於 B, 若 B,C,D 都在平面 E 上, 且 BC CD 於 C, 則 AC CD 利用 ABC = ABD = BCD = 90, 直角三角形畢氏定理 : AD = AB + BD = (AC BC { )+(BC +CD ) = AC +CD ACD = 90 AB BC = 0 向量觀點 : 已知 BC CD = AC CD = ( AB + BC) CD = 0 0 意義 : 若 L 1 在 E 上, L 不在 E 上, 它們相交於一點, 則要判別 L 1,L 是否互相垂直時, 可將 L 在 E 上的正射影 L 3, 則只要判別 L 1,L 3 是否垂直即可 空間中兩向量垂直的判定 : 若 a = (a1,a,a 3 ), b = (b 1,b,b 3 ) 若 a b a b = a1 b 1 +a b +a 3 b 3 = 0 空間向量的正射影 ( 投影 ): a 在 b 上的投影 = ( a 在 a 在 b 的正射影 = ( a b b b 的投影長 ) ( b 的單位向量 ) ) b b = ( a b b ) b, 為一向量 空間向量的外積 : 空間中若 c a, c b 則 c 為 a, b 的公垂向量 稱 c 為 a, b 的外積, 記作 c = a b 兩向量 a = (a1,a,a 3 ), b = (b 1,b,b 3 ) 則其外積 c = (x,,z), c { a = 0, c a 1 x+a +a 3 z = 0 b = 0 為的解, 即 c = a b = b 1 x+b +b 3 z = 0 a a 3 ( b b 3, a 3 a 1 b 3 b 1, a 1 a b 1 b ) = (a b 3 a 3 b,a 3 b 1 a 1 b 3,a 1 b a b 1 ) 向量外積大小的幾何意義 : a b 的大小表示 a, b 所展開的平行四邊形面積 a b = a b sinθ= a a 3 a 3 a 1 a 1 a + + b b 3 b 3 b 1 b 1 b 36 順伯的窩

39 11 空間向量 是以 a, b 為兩邊所張開的平行四邊形面積 內積值 a b 在物理上的意義為作功 b θ b sinθ a b+d d c a+c (c,d) a a+c (a,b) (a+c,b+d) 如圖示 : 由兩向量所張開的平行四邊形面積 A = 大長方形面積 兩個小長方形面積 4 個三角形面積 即 A = (a+c)(b+d) 1 ab 1 cd bc = ad bc 三角形面積 : a ABC = 1absinC = 1acsinB = 1 bcsina=1 AB AC x 三向量所張出的平行六面體體積 : 坐標空間三向量 a, b, c 張開出的平行六面體體積 V = Ah = b c a cosφ = a b c cosφ = a ( b c ) 或 V = b ( a c ) = c ( a b ) b b 3 = a 1 c c 3 +a b 3 b 1 c 3 c 1 +a b 1 b 3 c 1 c = a 1 b c 3 +a b 3 c 1 +a 3 b 1 c a 1 b 3 c a b 1 c 3 a 3 b c 1 b c a h φ c b 三角形 ABC 面積公式 : 37 順伯的窩

40 1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a ABC = 1 absinθ = s(s a)(s b)(s c), s = 1 (a+b+c) = r 內 s = abc 4R 外 = 1 AB AC sinθ = 1 AB AC ( AB AC), 平面或空間三角形均適用 = 1 a 1 a 1 b 1 b 1, 平面上點 A(a 1,a ),B(b 1,b ),C(c 1,c ) c 1 c 1 = 1 b 1 a 1 b a c 1 a 1 c a = 1 AB AC, 空間三角形適用, 平面上點 A(a 1,a ),B(b 1,b ),C(c 1,c ) 第 1 單元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平面方程式 : 平面上任兩點的向量有共同的法向量, 且平面的法向量均 // n, 若確定平面的法向量 n 及平面上任一點 P(x 0, 0,z 0 ) 可決定其方程式 ( 點法式 ) 若法向量 n = (a,b,c) 垂直平面 E 上的所有直線,P(x 0, 0,z 0 ) 在平面 E 上, 則點法式 : (a,b,c) (x x 0, 0,z z 0 ) = 0 化簡可得平面方程式 E : ax+b +cz = d 其中 d = ax 0 +b 0 +cz 0, 一般式 : 故在坐標空間中平面方程式可表成三元一次方程式的形式 E : ax+b +cz +d = 0, 其中 (a,b,c) 為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點 P(x 0, 0,z 0 ) 到平面 E : ax+b +cz +d = 0 的距離 : d(p,e) = ax 0 +b 0 +cz 0 +d a +b +c P(x 0, 0,z 0 ) 到平面 E : ax+b +cz +d = 0 距離 利用解析法 :P 在 E 上的垂足點 H, 假設 PH 直線的參數式, 且 H 點在平面 E 上 則 d = PH 或 d(p,e) = PH = QP cosθ = QP QP n QP n = (x 0 x, 0,z 0 z) (a,b,c) (a,b,c) 38 順伯的窩

41 1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 ax 0 +b 0 +cz 0 +d a +b +c H P P(x 0, 0,z 0 ) θ n Q(x,,z) E 直線參數式 : 直線過 A(x 0, 0,z 0 ) 點, 且直線方向 L//(l1,l,l 3 ) 的直線方程式 : L : x = x 0 +l 1 t = 0 +l t,t R, 稱為直線的參數式 z = z 0 +l 3 t 空間中, 直線 L 通過 A 點的直線, 且 L 與向量 v 平行, 則直線上任意異於 A 點 P(x,,z), 必有 AP// v, 因此 AP = (x x 0, 0,z z 0 ) = t(l 1,l,l 3 ),t R x = x 0 +l 1 t 可得直線 L 上的點坐標為 L : = 0 +l t,t R; z = z 0 +l 3 t v = (l1,l,l 3 ) L P(x,,z) A(x 0, 0,z 0 ) 點就可決定其直線方程式 直線對稱比例式 : 若將直線上的關係 AP// v 表達成為直線對稱比例式 其中 l 1,l,l 3 均不為 0 空間中兩平面夾角 兩相交線夾角及直線與平面的夾角 : 所以只要找出直線的一個方向 L, 及任何直線上的一 x x 0 l 1 = 0 l = z z 0 l 3 稱 1. 空間中, 若 v 平面 E, 則平面法向量 n // v. 空間中, 若 v 與直線平行, 則直線方向向量 L 必 // v 3. 兩平面上的相異兩線夾角不一定是兩平面夾角 ( 兩平面法向量夾角 ) 除非此兩直線所在的平面恰垂直這兩平面 兩平面夾角 θ,180 θ 其中之一恰為兩平面法向量 n1, n 的夾角 4. 兩相交直線的夾角 θ,π θ 其中之一為兩直線方向向量 L1, L 的夾角 39 順伯的窩

42 13 矩陣 5. 直線 L 與平面 E 的銳夾角為 θ, 若 L 直線方向向量 L 與平面 E 法向量 n 夾角為 λ, 則 θ+λ 銳角 = 90 或 θ+90 = λ 鈍角 L n θ E L 第 13 單元 矩陣 一次方程組的一般解法 : 1. 代入消去法 : 將某一變數表示成其他變數的式子代入所有的方程式, 使變數未知元減少, 再繼續求解新聯立方程組. 加減消去法 : 將某兩列方程式分別除上某常數後, 相加減, 以去除某變數的方法 x = x 3. 克拉瑪法則 : 一次方程組若為恰一解時的公式解 = z = z 4. 高斯消去法 ( 高斯 - 喬登消去法 ): a 1 x+b 1 +c 1 z = d 1 增廣矩陣 : 將線性方程組 a x+b +c z = d 的係數分離出來, 寫成 a 3 x+b 3 +c 3 z = d 3 矩形的陣列 矩陣 a 1 b 1 c 1 d 1 a b c d a 3 b 3 c 3 d 3 稱為增廣矩陣 其中 a 1 b 1 c 1 a b c a 3 b 3 c 3 高斯 - 喬登消去法就是使用矩陣的基本列運算法則, 將增廣矩陣化成形如 的型態 則對應方程組的解為 x = α, = β,z = γ 矩陣的基本列運算 : 稱為係數 α β γ 40 順伯的窩

43 13 矩陣 1. 可將某兩列對調仍表示同一個方程組. 將矩陣某一列的各數都乘以非零的數仍表示同一個方程組 3. 將矩陣某一列的各數都乘以非零的數後加至另一列仍表示同一個方程組 高斯消去法解線性方程組的步驟 : 1. 在第一行的數中選取一數當主軸元素 (pivot) 將其列上移當第一列, 並將其乘上某數加至其餘各列, 使其餘各列同行元素均為 在第二行的數中 ( 去除上一主軸元素列 ) 選取一數再當主軸元素 (pivot) 將其列上移當第二列, 並將其乘上某數加至剩餘列, 使其剩餘列同行元素均為 按上述步驟, 依此選取主軸元素 ( 並將其化為 1), 進行列運算, 直到主對角元 素均為各行主軸元素後, 使其下三角矩陣元素均為 ( 高斯消去法 ) 再依序將矩陣上三角元素進行列運算至 此增廣矩陣的最右行即為方程組之相對應未知數之解, 表對應方程組的解為 x = α, = β,z = γ α β ( 高斯 - 喬登消去法 ) γ n 元一次方程組係數矩陣與增廣矩陣的高斯列運算非零列數意義 : 1. 係數矩陣的零列數 增廣矩陣的零列數時, 此方程組為無解 41 順伯的窩

44 13 矩陣 列運算後形如 k,k 0 表此方程祖為無解. 係數矩陣的非零列數 = 增廣矩陣的非零列數 k < n 時, 此方程組為無限多組解 ( 且有 n k 個變數可當任意數 ) 3. 係數矩陣的非零列數 = 增廣矩陣的非零列數 = n 時, 此方程組為恰有一組解 矩陣的表示法 : a 11 a 1 a 1n 當矩陣 A 共有 m 列 n 行時, 稱 A 為 m n 階矩陣, 形如 a 1 a a n a m1 a m a mn 簡記為 A = [a ij ] m n 為 m 列 n 行的矩陣, 其中 a ij 表第 i 列第 j 行的元素, 稱為矩陣的第 (i,j) 元 當 m = n 時, 稱矩陣 A 是一個 n 階方陣 1 n 階的矩陣也稱為列矩陣, m 1 階的矩陣稱為行矩陣 矩陣乘法的定義 : 若矩陣 A m n B n p = C[c ij ] m p, 元素 c ij 就是 A 矩陣的第 i 列元素與 B 矩陣的第 j 行元素兩兩乘積和 矩陣 A = [a ij ] m n,b = [b ij ] n p,c = [c ij ] m p 則 C m p = A m n B n p = [c ij ] m p, 其中 c ij = a i1 b 1j +a i b j ++a i3 b 3j +a in b nj = n a ik b kj a 11 a 1 a 1n c 11 c 1j c 1p b 11 b 1j b 1p a i1 a i a in b 1 b j b p = c i1 c ij c ip b n1 b nj b np a m1 a m a mn c m1 c mj c mp k=1 矩陣的一些特殊性質 : 1. 矩陣乘法不滿足交換律 [ ] : AB[ BA 而且就算 ] AB 有意義, BA 未必有意義 例 : A =,B =, AB BA (a) (A + B) = A + AB + BA + B 但未必等於 A + AB + B ; 當 AB = BA 時, 才相等 4 順伯的窩

45 13 矩陣 (b) (A B [) = (A B)(A+B) ] [ 不恆真 ] 例 : A =,B = [ ] [ ] A B 4 0 = = (A+B)(A B) 4 0 (c) (A+I) = A +A+I (d) A I = (A+I)(A I). 矩陣具有零因子 : 若 AB = O 未必矩陣 A 或 B 為零矩陣 且若 AB = O 不一定 BA [ = O ] [ ] [ ] 例 : A =,B =, AB = 一個零矩陣可以分解為兩個非零矩陣的乘積, 且這種分解並非唯一的 3. 矩陣並不滿足消去律 :AB = AC 時, 未必 B = C 且當 A 1 存在時, 則 B = C [ ] [ ] [ ] 例 : A =,B =,C = [ ] 0 0 顯然 AB = = AC, 但 B C 0 0 (a) A = A A [ = O 不一定 ] A = O 1 1 例 : A = 1 1 (b) A = A 則 A = I 或 A = 0 不恆成立 (c) A = A 且 A I 則 det (A) = 0 4. 二項式定理不適用於矩陣 : (A+B) A +AB +B 5. (AB) k 未必等於 [ A] k B k [ ] 例 : A =,B = [ ] [ ] (AB) 0 0 = = A B A m k O k n = O m n 7. A n I n = I n A n = A n ;A m n I n = A = I m A 馬可夫轉移矩陣 : 將原始狀態矩陣 X 0 乘上 P 矩陣後為 X 1 狀態, X 1 = PX 0 稱 P 為 43 順伯的窩

46 13 矩陣 轉移矩陣 矩陣 P[a ij = p ji ] 恆有 n a ij = n p ij = 1,p ij 0 即矩陣 P 每個 i=1 元均介於 0 與 1 之間, 且每一行和為 1 的矩陣 a 11 a 1 a 1n p 11 p 1 p n1 稱 P = a 1 a a n.... = p 1 p p n...., 為馬可夫轉移矩 a n1 a n a nn p 1n p n p nn 陣 ( 馬可夫機率矩陣 ) 如何列出馬可夫轉移矩陣 : 矩陣 P 的 a ji 元素記為 p ij 表由原先第 i 個狀態轉變成第 j 個狀態的機率 from: 目前狀態 i j k p 11 p 1 p 31 p 1 p p 3 p 13 p 3 p 33 即可找出型如 : 馬可夫推移矩陣 to : i j k n 步轉移矩陣 : 將原始狀態矩陣 X 0 乘上轉移矩陣 P 後為 X 1 狀態, X 1 = PX 0 稱 P 為一步轉移矩陣 若在時刻 n 觀察點狀態, 記為 X n, 且下一時刻 n+1 的觀察點狀態, 記為 X n+1, 則 X = PX 1 = P X 0,,X n = PX n 1 = P n X 0, 稱 P n 為 n 步轉移矩陣 馬可夫定理 : 對於任意一機率轉移矩陣 P, 當 n 逐漸增大時, X n = P n X 0 會逐漸趨近於唯一的矩陣 X, 此時稱 X 為穩定狀態的矩陣 機率轉移矩陣 P[a ij = p ji ] 具有以下特點 : n 1. a ij = n p ij = 1,a ij 0 轉移矩陣的行矩陣各元的和為 1 ( 機率矩陣 ) i=1 j=1. 若初始系統為 X 0, 經過一次移轉為 X 1 = PX 0, 則 k 次移轉為 X k = P k X 0 3. 若馬可夫過程 ( 初始狀態的機率矩陣 X 0 經過 n 次的上述轉移變換過程 ) 可達穩定狀態, 即必可滿足 PX = X 馬可夫機率推移矩陣 P[a ij > 0] 一定會產生穩定狀態 4. 若 A,B 均為機率矩陣, 則 A B,A k,b k, 1 (A +B ),A k X 包括穩定矩陣 X 均為機率矩陣 乘法反方陣 ( 反矩陣 ): 若 n 階方陣 A,B 滿足 AB = BA = I n, 稱 B 是 A 的乘法反方陣, 記為 B = A 1 當 A 具有反方陣時, det(a) 0 ; 稱 A 為可逆方陣 j=1 44 順伯的窩

47 13 矩陣 1. 並非任何方陣均有反方陣, det(a) 0 才存在. 若 A 有乘法反方陣, 則此反方陣具有唯一性 ( 若 AB = BA = I,AC = CA = I 則 B = BI = BAC = (BA)C = IC = C) 3. n 階方陣 A,B 若 AB = I n 則 BA = I n 可逆方陣的充要條件 : A 為可逆方陣 det(a) 0 ; 若 AB = I = B A 則 B = B 反方陣的求法 : ( 並不是所有非零的 n 階方陣皆為可逆 ) 1. 矩陣列運算法 : 列運算過程中若發現方程組無解, 即表示反方陣不存在 將聯合矩陣 [A I n ] 經基本列運算化成 [I n B] 的型式, 則 B = A 1 將聯合矩陣 [A B] 列運算化簡為 [I X] 則 X = A 1 B. 公式法 : A 1 = 1 adj(a), det(a) 0 det(a) 其中 adj(a) = [C ij ] 為矩陣 A T 的餘因子 (A 伴隨矩陣 ) 即元素 C ij = 為 A 的轉置矩陣 A T 後, 第 i 列第 j 行餘因子 (ij 元素餘因子為 ( 1) i+j 去除第 i 列第 j 行的行列式值 ) [ ] [ a b 二階乘法反方陣的公式 : 若 A =, 且 ad bc 0 則 A 1 = 1 d b c d ad bc c a ] 解線性方程組的方法 : 1. 代入消去法 : 將某一未知元用其他未知元的式子表示代入消去, 使其方程式中無此未知元. 加減消去法 : 分別將方程式乘上適當常數倍後, 兩式相加減, 使其消去某一未知元 3. 高斯消去法 ( 高斯 - 喬登消去法 ):( 恰一解或無限多組解或無解亦適用 ) 利用矩陣的基本列運算法, 化簡求解方程組 [A B] 列運算化簡為 [I X] 則 X = A 1 B 4. 行列式克拉瑪法則 : 方程組有恰一組解時, 可利用克拉瑪公式法, 解方程組 5. 反方陣乘積法 : 方程組有恰一組解時, 若 AX = B 可利用 X = A 1 B 解方程組 45 順伯的窩

48 14 二次曲線 第 14 單元 二次曲線 拋物線的定義 : 動點 P 到一直線 L 及線外一定點 F 等距之點所成的圖形為拋物線 即 d(p,l) = PF, 其中直線 L : ax+b +c = 0 稱準線, 點 F(x 0, 0 ) 為拋物線的焦點 拋物線的數學式 : (x x 0 ) +( 0 ) = ax+b +c, ( 一般式的求法 ) a +b P(x,) 對稱軸拋物線 x = 4c F(0,c) 焦點 V 頂點準線 L : = c 準線 L : x = c 拋物線 = 4cx P(x,) 焦點 F(c,0) V 頂點對稱軸 拋物線的標準式 : 上下開口型 : 以 = c 為準線,(0,p) 為焦點的拋物線方程式 x +( c) 兩邊取平方 = +c x = 4c ;c > 0 開口向上,c < 0 開口向下 展開, 整理左右開口型 : 以 x = c 為準線,(p,0) 為焦點的拋物線方程式 (x c) + 兩邊取平方 = x+c = 4cx ;c > 0 開口向右,c < 0 開口向左 展開, 整理 (0, p) 0 x =_p 0 (0, p) =_p x x=_p ( p,0) 0 x ( p,0) 0 x x=_p (a) =4p, p>0 (b) =4p, p<0 (c) =4px, p>0 (d) =4px, p<0 橢圓的定義 : 平面上動點 P 到二定點 F 1,F 的距離和為定值 a, (a > F 1 F = c) 則 P 點的軌跡所形成的曲線為橢圓 定點 F 1,F 為橢圓焦點 46 順伯的窩

49 14 二次曲線 拋物線方程式 表 14-6: 拋物線的幾何性質 左右型 : ( k) = 4c(x h) 上下型 : (x h) = 4c( k) 開口方向 c > 0 開口向右 c > 0 開口向上 c < 0 開口向左 c < 0 開口向下 頂點 (h,k) (h,k) 焦點 (h+c,k) (h,k +c) 準線 x h = c k = c 對稱軸 k = 0 x h = 0 正焦弦長 ( 最短焦弦 ) 4 c 4 c x h = 參數式 t x h = t 4c k = t k = t 4c 左右型 :Γ : (x h) ( k) 橢圓的標準式 : 平移 (h,k) 單位後, 可得 a + b = 1 上下型 :Γ : (x h) ( k) b + a = 1 將橢圓 x a + b = 1 的圖形以原點為中心伸縮 r 倍, 可得橢圓 x (ar) + (br) = 1 的圖形 雙曲線的定義 : 平面上動點 P 到兩定點 F 1,F 之距離差的絕對值為定值 a, 即 PF PF = a; (a < FF = c) 則 P 點所形成的軌跡稱為雙曲線 兩定點 F 1,F 稱 為雙曲線的焦點, 線段 F 1 F 的中點稱為此雙曲線的中心 雙曲線的數學式 : (x x 1 ) +( 1 ) (x x ) +( ) = a 47 順伯的窩

50 14 二次曲線 表 14-7: 橢圓的幾何性質 橢圓方程式中心焦點坐標頂點坐標長軸方程式短軸方程式正焦弦長 左右型 : 上下型 : (x h) a (x h) b + + ( k) b = 1 (h,k) (h±c,k) (h±a,k),(h,k ±b) k = 0 x h = 0 b a ( k) a = 1 (h,k) (h,k ±c) (h,k ±a),(h±b,k) x h = 0 k = 0 b a 若 a < FF = c,p 點軌跡為 : 雙曲線 a = FF = c,p 點軌跡為 : 兩射線 a > FF = c,p 點軌跡為 : 雙曲線的標準式 : 曲線平移 (h,k) 單位後, 可得 { 左右型 : (x h) 上下型 : a ( k) a ( k) b = 1 (x h) b = 1 c = a +b ;a,b 無絕對大小關係, 正焦弦長為 b a, 最短焦弦長就是正焦弦長 表 14-8: 雙曲線的幾何性質 雙曲線方程式中心焦點坐標頂點坐標貫軸方程式共軛軸方程式漸近線 左右型 : 上下型 : (x h) a ( k) a ( k) b = 1 (h,k) (h±c,k) (h±a,k) k = 0 x h = 0 b(x h)±a( k) = 0 (x h) b = 1 (h,k) (h,k ±c) (h,k ±a) x h = 0 k = 0 b( k)±a(x h) = 0 共軛雙曲線 : Γ : (x h) Γ : a ( k) b ( k) b = 1 (x h) a = 1 互為共軛雙曲線 48 順伯的窩

51 14 二次曲線 Γ 漸近線 Γ (h,k) Γ 與 Γ 為共軛雙曲線 1. 雙曲線 Γ 之貫軸是 Γ 的共軛軸 Γ 之共軛軸是 Γ 的貫軸. 有共同的中心點 (h,k) 及漸近線 b(x h)±a( k) = 0 3. Γ,Γ 之四個焦點共圓 ( 圓心為對稱中心 ) 49 順伯的窩

Paperless Printer, Job 4

Paperless Printer, Job 4 三角函數 (Trigonomtric function 包含以下六個 : 正弦函數 :sin 餘弦函數 :cosin 符號 :sin 符號 :cos 正切函數 :tangnt 餘切函數 :cotangnt 符號 :tan 符號 :cot 正割函數 :scant 餘割函數 :coscant 符號 :sc 符號 :csc 銳角三角函數 : 一直角三角形, 鄰邊為 X, 對邊為, 斜邊為 Z, 斜邊和鄰邊夾角為

More information

中正高工附設進修學校

中正高工附設進修學校 1 數學 C 考前重點複習 ( 上 ) 重點 01 + m 設 A() B() 為數線上相異兩點, 若點 P() 在 AB 上且 AP : BP m :, 則 m+ 比例相加當分母, 交叉相乘再相加當分子! 重點 0 設 A() B() 為數線上相異兩點, 若點 M() 在 AB 上且 AP : BP 1:1 重點 03 +, 則 二 (-,+) 三 (-,-) 一 (+,+) 四 (+,-) 重點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SB101UCE2.doc

Microsoft Word - TSB101UCE2.doc 一 二 1. 複習國中三角形相似的性質 1. 正弦 餘弦與 講義 習作 紙筆 生命教育 2. 由相似直角三角形邊長成比例, 引進 正弦 餘弦 正切的定義 測驗 正切 的概念 2. 正弦 餘弦與 3. 了解銳角的正弦與餘弦, 皆介於 0 與 1 之間 正切的關係 第一章三角. 給定銳角 θ, 由直角三角形的邊長, 求出 sinθ cosθ 3. 正弦 餘弦與 1-1 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係 tanθ 正切的增減

More information

第十一單元(圓方程式)

第十一單元(圓方程式) 第一章 ( 圓方程式 ) cos ( ). 下列何者為圓 y 6 y =0 的參數式? (A) sin cos 6 cos (D) (E) 0 θ

More information

數學C_I_隨堂講義第四章_答案卷_.doc

數學C_I_隨堂講義第四章_答案卷_.doc 98 向量 4- 向量的意義 向量的意義 : () 向量的定義 : 由始點 A 向終點 B 連成的有向線段 稱為向量 AB () 向量的長度 : 向量 AB 的長度 ( 即 AB 的長度 ) 以 AB 表之 和向量 CD 的長度相等 方向相同 則稱此 () 向量的相等 : 若向量 AB 兩向量相等 以 AB CD 表之 (4) 零向量 : 始點和終點為同一點的向量稱為零向量 以 表之 () 反向量

More information

第 2 單元三角函數編著 By 吳春鋒 一 有向角及其度量 1. 有向角 : 角度往上為正, 往下為負 角度與弧度 : 1() 1() 弧度 弧度 = 180 只有代表弧度時為 180, 其餘皆為 3.14 ( D )1. 角為 (A) 直角 (B) 鈍角

第 2 單元三角函數編著 By 吳春鋒 一 有向角及其度量 1. 有向角 : 角度往上為正, 往下為負 角度與弧度 : 1() 1() 弧度 弧度 = 180 只有代表弧度時為 180, 其餘皆為 3.14 ( D )1. 角為 (A) 直角 (B) 鈍角 一 有向角及其度量. 有向角 : 角度往上為正, 往下為負 8. 角度與弧度 : () () 弧度 57.957 弧度 = 8 只有代表弧度時為 8, 其餘皆為.4 ( D ). 角為 (A) 直角 (B) 鈍角 (C) 平角 (D) 銳角. 5 等於 5 8 弧度 角度 弧度 6 45 4 6 9 5 5 6 8 7 6 看到角度 弧度, 8 擺分母 ; 看到弧度 角度, 擺分母. 扇形的弧長與面積

More information

. 雙曲線 y + y = 0 兩頂點的距離為何? 6 (E) 6. 若 log ( ) = + log, 則 =? 或 (E) +. 若 f ( ) =, 且 f ( a) = f ( b) =, 則 f ( a + b) =? 6 8 (E) =. 求 log ( + + )? (E) π 6.

. 雙曲線 y + y = 0 兩頂點的距離為何? 6 (E) 6. 若 log ( ) = + log, 則 =? 或 (E) +. 若 f ( ) =, 且 f ( a) = f ( b) =, 則 f ( a + b) =? 6 8 (E) =. 求 log ( + + )? (E) π 6. 00 學年度四技新生基礎數學第一次測驗. 已知 f () 為一實係數多項式, 且 f ( ) =, f ( ) = 8 若 f () (6 + ) 的餘式為 a + b, 則 b a =? 8 6 (E) 0. 若 α, β 為方程式 + = 0 的兩根, 則 ( + )( + ) =? α β 9 (E). 求 + + 9 =? 8 (E). 若 + = + A B + C + D +, 則 A

More information

中正高工附設進修學校

中正高工附設進修學校 數學 B 考前重點複習 重點 0 + m 設 A() B() 為數線上相異兩點, 若點 P() 在 AB 上且 AP : BP = m :, 則 = m+ 比例相加當分母, 交叉相乘再相加當分子! 重點 0 設 A() B() 為數線上相異兩點, 若點 M() 在 AB 上且 AP : BP = : 重點 03 +, 則 = 二 (-,+) 三 (-,-) 一 (+,+) 四 (+,-) 重點 04

More information

總複習教材

總複習教材 06 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數學 (C) 試題 數學 C 參考公式及可能用到的數值. 三角函數的和角公式 : tnα+tnβ tn(α+β)= - tnα tnβ. ABC 的正弦定理 : = sin A. ABC 的面積 = b sin C b sin B = c sinc +b+c 4. ABC 的面積 =sr, 其中 s=,r 為內切圓半徑 =R, 其中 R 為外接圓半徑 5. 若 α β

More information

zyk00207zw.PDF

zyk00207zw.PDF 0 5 60 ()0 () () 5 (4) 60 (5) 64 (6) S (7) N (8)0 (9) (0)0 x 0 a 0 AB CD 5 ab a b 4 ()a b ()x y () ab ()x y ()a b () a ()ab a b (4)a b () a b () 0 b () a 5 (4) ab 6 x () 4 () () 0 (4) 5 4 (a b) a a b a

More information

( ) Wuhan University

( ) Wuhan University Email: huangzh@whueducn, 47 Wuhan Univesity i L A TEX,, : http://affwhueducn/huangzh/ 8 4 49 7 ii : : 4 ; 8 a b c ; a b c 4 4 8 a b c b c a ; c a b x y x + y y x + y x x + y x y 4 + + 8 8 4 4 + 8 + 6 4

More information

遞迴數列

遞迴數列 - 空間中的直線方程式 目標 i) 能以參數式或比例式表示出坐標空間中的直線 並能處理直線與直線 直線與平面的關係 ii) 除 i) 之教材外 再進一步能處理點到直線的距離 兩平行線之距離 以及兩歪斜線的距離 討論. 在坐標空間中 設 O 是原點 當 d m n) 是直線 的一個方向向量 且 A ) 是 上一個定點時 動點 P ) 在直線 上的充要條件是 AP d 其中 是一個實數 如圖所示 於是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CONTENTS 2 1 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二次方根與畢氏定理 因式分解 一元二次方程式

目次 CONTENTS 2 1 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二次方根與畢氏定理 因式分解 一元二次方程式 給同學的話 1 2 3 4 目次 CONTENTS 2 1 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1-1 3 1-2 7 1-3 11 1 16 2 二次方根與畢氏定理 2-1 20 2-2 24 2-3 29 2 33 3 因式分解 3-1 37 3-2 41 3-3 45 3 49 4 一元二次方程式 4-1 53 4-2 57 4-3 61 4 65 3 1-1 乘法公式 本節性質與公式摘要 1 分配律 : ddd

More information

M ( ) K F ( ) A M ( ) 1815 (probable error) F W ( ) J ( ) n! M ( ) T ( ) L ( ) T (171

M ( ) K F ( ) A M ( ) 1815 (probable error) F W ( ) J ( ) n! M ( ) T ( ) L ( ) T (171 1 [ ]H L E B ( ) statistics state G (150l--1576) G (1564 1642) 16 17 ( ) C B (1623 1662) P (1601--16S5) O W (1646 1716) (1654 1705) (1667--1748) (1687--H59) (1700 1782) J (1620 1674) W (1623 1687) E (1656

More information

( CIP).:,3.7 ISBN TB CIP (3) ( ) ISBN O78 : 3.

( CIP).:,3.7 ISBN TB CIP (3) ( ) ISBN O78 : 3. ( CIP).:,3.7 ISBN 7 568 383 3.......... TB CIP (3) 334 3 37 ( ) 64536 www.hdlgpress.com.c 7879 6 9.75 479 3 7 3 7 45 ISBN 7 568 383 3O78 : 3. 995,.,.,.,. :,,,,.. :,,,,,,.,,,,.,,. ,,.,,,.,,,.,,,,.,.,,,

More information

向量的意義 4 向量 向量的意義 : (1) 向量的定義 : 由始點 A 向終點 B 連成的有向線段, 稱為向量 AB (2) 向量的長度 : 向量 AB 的長度 ( 即 AB 的長度 ), 以 AB 表之 和向量 CD 的長度相等 方向相同, 則稱此 (3) 向量的相等 : 若向量

向量的意義 4 向量 向量的意義 : (1) 向量的定義 : 由始點 A 向終點 B 連成的有向線段, 稱為向量 AB (2) 向量的長度 : 向量 AB 的長度 ( 即 AB 的長度 ), 以 AB 表之 和向量 CD 的長度相等 方向相同, 則稱此 (3) 向量的相等 : 若向量 98 4- 向量的意義 4 向量 向量的意義 : () 向量的定義 : 由始點 A 向終點 B 連成的有向線段 稱為向量 AB () 向量的長度 : 向量 AB 的長度 ( 即 AB 的長度 ) 以 AB 表之 和向量 CD 的長度相等 方向相同 則稱此 () 向量的相等 : 若向量 AB 兩向量相等 以 AB CD 表之 (4) 零向量 : 始點和終點為同一點的向量稱為零向量 以 表之 零向量的長度為

More information

-1-3 無窮等比級數 061 無窮等比數列設 { } 為一無窮等比數列, 首項為, 公比為 r, 若 -1<r<1 時, 則 為收斂數列 06 無窮等比級數 : 設 為一無窮等比級數, 首項為, 公比為 r, 總和為 S, 若 -1<r<1 時, = 1 則 為收斂級數, 其和為 S= 1 r =

-1-3 無窮等比級數 061 無窮等比數列設 { } 為一無窮等比數列, 首項為, 公比為 r, 若 -1<r<1 時, 則 為收斂數列 06 無窮等比級數 : 設 為一無窮等比級數, 首項為, 公比為 r, 總和為 S, 若 -1<r<1 時, = 1 則 為收斂級數, 其和為 S= 1 r = -1-1 等差數列與級數 055-1-0 數列與級數 數列 : 將一串數字排成一列, 形如 1,, 3, 4 k, 其中的 1 稱為第一項 或首項 稱為第二項 依此類推 k 稱為一般項或第 k 項, 通常以 { } 或 k 是表示第 k 項為 k 的數列 級數 : 將數列中的每一項用 + 連接起來, 讀作 前 項和, 記為 S = 1 + + 3 + + 056 級數連加性質 的性質 : (1) ()

More information

数 学 高 分 的 展 望 一 管 理 类 联 考 分 析 第 一 篇 大 纲 解 析 篇 编 写 : 孙 华 明 1 综 合 能 力 考 试 时 间 :014 年 1 月 4 日 上 午 8:30~11:30 分 值 分 配 : 数 学 :75 分 逻 辑 :60 分 作 文 :65 分 ; 总

数 学 高 分 的 展 望 一 管 理 类 联 考 分 析 第 一 篇 大 纲 解 析 篇 编 写 : 孙 华 明 1 综 合 能 力 考 试 时 间 :014 年 1 月 4 日 上 午 8:30~11:30 分 值 分 配 : 数 学 :75 分 逻 辑 :60 分 作 文 :65 分 ; 总 目 录 数 学 高 分 的 展 望... 1 第 一 篇 大 纲 解 析 篇... 1 一 管 理 类 联 考 分 析... 1 二 最 新 大 纲 解 析... 1 三 考 前 复 习 资 料 及 方 法... 第 二 篇 总 结 篇... 4 1 应 用 题 考 点 总 结 与 技 巧 归 纳... 4 代 数 模 块 题 型 归 纳 及 考 点 总 结... 9 3 数 列 模 块 题 型 归

More information

遞迴數列

遞迴數列 第三冊 - 向量 - 向量的基本應用 應用. 在 中 分別是 兩邊的中點 試證 : 且 + + ( + 故 // 且. 向量的線性組合 : 設 a // 則在 a 與 所決定的平面上的每個向量 都有唯一的實數對 ( x y 使 xa + y 稱為 a 的線性組合. 三點共線 : ( P 三點共線 存在 t R t 0 使得 P t ( 設 s t R 且 OP s O + t O 若 P 共線 s

More information

B3C1

B3C1 - B(. AB. A( ( 3. AA PP 0 a a a 4. ( 5. Ex. ABCDEF Ans8305 Ex. ABCDE Ans00. a+ b a+ b b. a+ b = b + a a b a ( a+ b + c = a+ ( b + c a+ 0= a = 0+a a + ( a = 0 = ( a + a b a b 3. a b = a+ ( b a 4.(P AB =

More information

Visualize CMap

Visualize CMap 0001 0020 0002 0021 0003 0022 0004 0023 0005 0024 0006 0025 0007 0026 0008 0027 0009 0028 000A 0029 000B 002A 000C 002B 000D 002C 000E 002D 000F 002E 0010 002F 0011 0030 0012 0031 0013 0032 0014 0033 0015

More information

ok313 正餘弦定理

ok313 正餘弦定理 1 主題一 三角形面積公式 若 a b 和 c 分別表 BC 三內角 表示 BC 的面積則 1 1 1 bcsin ca sin B absin C B 和 C 的對邊長 例題 1 在 BC 中已知 B 10 C 8 10 求 BC 的面積 ns: 0 3 1 1 BC 面積 B C sin 108sin10 0 3 Show xes Show 底 10 Show 底 8 C 8 10 10 B 類題

More information

CIP / 005 ISBN X Ⅰ Ⅱ Ⅲ - - Ⅳ G CIP ISBN X/G http / /cbs pku edu cn pku edu

CIP / 005 ISBN X Ⅰ Ⅱ Ⅲ - - Ⅳ G CIP ISBN X/G http / /cbs pku edu cn pku edu CIP / 005 ISBN 7-30-08496-X Ⅰ Ⅱ Ⅲ - - Ⅳ G634 603 CIP 004 353 ISBN 7-30-08496-X/G 380 0087 http / /cbs pku edu cn 67505 58874083 67656 xxjs@pup pku edu cn 675490 787 09 6 4 75 383 005 005 9 00 !!!!!!!!!!!!!!!!!!!!!!!!!!!!!!!!!!!!!!!!!!!!!!!!!!!!!!!!!!!!!!!!!!!!!!!!!!!!!!!!!!!!!!!!!!!!!!!!!!!!!!!!!!!!!!!!!!!!!!!!!!!!!!!!!!!!!!!!!!!!!!!!!!!!!!!!!!!!!!!!!!!!!!!!!!!!!!!!!!!!!!!!!!!!!!!!!!!

More information

. 雙曲線 y + y = 0 兩頂點的距離為何? 6 6. 若 log ( ) = + log, 則 =? 或 +. 若 f ( ) =, 且 f ( a) = f ( b) =, 則 f ( a + b) =? 6 8 =. 求 log ( + + )? π 6. 設 0 < θ <, 且 si

. 雙曲線 y + y = 0 兩頂點的距離為何? 6 6. 若 log ( ) = + log, 則 =? 或 +. 若 f ( ) =, 且 f ( a) = f ( b) =, 則 f ( a + b) =? 6 8 =. 求 log ( + + )? π 6. 設 0 < θ <, 且 si 00 學年度四技新生基礎數學第一次測驗. 已知 f () 為一實係數多項式, 且 f ( ) =, f ( ) = 8 若 f () (6 + ) 的餘式為 a + b, 則 b a =? 8 6 0. 若 α, β 為方程式 + = 0 的兩根, 則 ( + )( + ) =? α β 9. 求 + + 9 =? 8. 若 + = + A B + C + D +, 則 A + B + C + D

More information

<3935BCC6A5D2C1CDB6D52E747066>

<3935BCC6A5D2C1CDB6D52E747066> 95 指 定 科 目 考 試 數 學 甲 趨 勢 分 析 95 指 定 科 目 考 試 數 學 甲 解 析 大 公 開 4 95 指 定 科 目 考 試 數 學 乙 趨 勢 分 析 1 95 指 定 科 目 考 試 數 學 乙 解 析 大 公 開 13 發 行 人 : 李 枝 昌 執 行 編 輯 : 蔡 孟 秀 張 龍 慧 美 術 編 輯 : 蔡 雅 真 發 行 所 : 康 熹 文 化 事 業 股

More information

4

4 練習 9A ( 9. 特殊角的三角比 T ( 在本練習中, 不得使用計算機 如有需要, 答案以根式或分數表示. 試完成下表 三角比 θ 0 4 60 sin θ cos θ tan θ 求下列各數式的值 (. cos 60. sin 4 4. tan 4. cos0 4 tan 0 7. sin 4 cos 4 8. cos 60 tan 4 9. tan 60sin 0 0. sin 60 cos

More information

3 = 90 - = 5 80 - = 57 5 3 3 3 = 90 = 67 5 3 AN DE M DM BN ABN DM BN BN OE = AD OF = AB OE= AD=AF OF= AB=AE A= 90 AE=AF 30 BF BE BF= BE= a+b =a+ b BF=BC+CF=a+CF CF= b CD=b FD= b AD= FC DFC DM=

More information

100 學年度四技新生基礎數學第一次測驗 已知 f (x) 為一實係數多項式, 且 f ( ) = 27, f ( ) = 8 若 f (x) (6x + x 15) 的餘式為 ax + b, 則 b a =? (A) 4 (B)8 (C)12 (D)16 (E) 20 3

100 學年度四技新生基礎數學第一次測驗 已知 f (x) 為一實係數多項式, 且 f ( ) = 27, f ( ) = 8 若 f (x) (6x + x 15) 的餘式為 ax + b, 則 b a =? (A) 4 (B)8 (C)12 (D)16 (E) 20 3 00 學年度四技新生基礎數學第一次測驗. 已知 f () 為一實係數多項式, 且 f ( ) =, f ( ) = 8 若 f () (6 + ) 的餘式為 a + b, 則 b a =? 8 6 0. 若 α, β 為方程式 + = 0 的兩根, 則 ( + )( + ) =? α β 9. 求 + + 9 =? 8. 若 + = + A B + C + D +, 則 A + B + C + D

More information

vector_R2.dvi

vector_R2.dvi https://sites.google.com/site/hysh4math 高中數學講義 1 10 平面向量 10.1 平面向量的表示法 向量 : 包含方向與大小兩種意義 ( 有方向的量 ) 由 A 點到 B 點的有向線段, 記為 線段 AB 的長度, 以 AB 表示 AB, 其中 A 為起始點,B 為終點, 線段 AB 的長度稱為有向 終點 B 向量 零向量 : 始點與終點重合的向量, 記為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CONTENTS 1 數列與級數 幾何圖形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平行與四邊形

目次 CONTENTS 1 數列與級數 幾何圖形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平行與四邊形 給同學的話 1 3 4 目次 CONTENTS 1 數列與級數 1-1 3 1-8 1 13 幾何圖形 -1 18 - -3 6 30 3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3-1 35 3-39 3-3 44 3 48 4 平行與四邊形 4-1 54 4-59 4-3 63 4 68 3 1-1 數列 本節性質與公式摘要 1 數列 : 1 1 a 3 a 3 n n a n 3 n n1 a n1 4 n n1

More information

( m+ n) a 6 4 4 4 4 7 4 4 4 48 m n m+ n a a = a 4 a 4 3 a a 4 a 4 3 a = a 4 a 4 4 a 4 == 3 = a ma na ( m+ n) a A 0 a m a n m n a m+n 0 B a m a n m n m>n a m-n C 0 (a m ) n m n a mn D (ab) n n a n b n (

More information

01.dvi

01.dvi 物理資優營微積分教材 1 y = f ( ) (, f ( ) ) 點的切線斜率 : =lim f ( + ) f () 若 f () = n,n 為自然數 =lim ( + ) n n 微分的基本性質 : (i) 線性 : 若 a, b 是常數 (ii) 萊布尼茲律 : n n 1 + O ( ) = n n 1 {af ()+bg ()} = a + bg {f () g ()} = g + f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 ,,, :,,,,,,, ( CIP) /. :, 2001. 9 ISBN 7-5624-2368-7.......... TU311 CIP ( 2001) 061075 ( ) : : : : * : : 174 ( A ) : 400030 : ( 023) 65102378 65105781 : ( 023) 65103686 65105565 : http: / / www. cqup.

More information

1. Ans: 4 a a 10 a 4c 2 0 b 12 a b c 4 2 5c b 0 c 2 2. Ans:(B)(C) 第九章直線與圓 P123~P124 第一單元 1/2 L L L 三線共點, 交於 (3,2) k=-2 不能圍成 的情況有 (2)L

1. Ans: 4 a a 10 a 4c 2 0 b 12 a b c 4 2 5c b 0 c 2 2. Ans:(B)(C) 第九章直線與圓 P123~P124 第一單元 1/2 L L L 三線共點, 交於 (3,2) k=-2 不能圍成 的情況有 (2)L . Ans: a 5 a 0 a c 0 b a b c 5c b 0 c. Ans:(B)(C) 第九章直線與圓 P~P 第一單元 / L L L 三線共點, 交於 (,) k=- 不能圍成 的情況有 ()L //L k / () L //L k /. Ans: () () (A)(B)(C)(E) () 如右圖, 虛線為符合題意的直線 斜率最小為 m () m m 0 0 a c a c. Ans:

More information

專科警員班第 32 期正期組 甲組標準解答 國文標準答案物理標準答案化學標準答案數學標準答案英文標準答案 題號答案題號答案題號答案題號答案題號答案 1 C 1 B 1 C 1 B 1 D 2 D 2 A 2 D 2 D 2 B 3 A 3 B 3 C 3 C 3 A 4 B 4 C 4 B 4 A

專科警員班第 32 期正期組 甲組標準解答 國文標準答案物理標準答案化學標準答案數學標準答案英文標準答案 題號答案題號答案題號答案題號答案題號答案 1 C 1 B 1 C 1 B 1 D 2 D 2 A 2 D 2 D 2 B 3 A 3 B 3 C 3 C 3 A 4 B 4 C 4 B 4 A 專科警員班第 期正期組 甲組標準解答 國文標準答案物理標準答案化學標準答案數學標準答案英文標準答案 題號答案題號答案題號答案題號答案題號答案 C B C B D D A D D B A B C C A B C B A B C B A C A 6 B 6 B 6 D 6 A 6 C D B B A A 8 C 8 D 8 C 8 A 8 D 9 A 9 B 9 B 9 C 9 C 0 A 0 A 0

More information

5. 線型函數 : (1) 常數函數 : = f = k,k 為常數, 圖形為水平線 = f = k (2) 一次函數 : = f = a + b, 圖形為一直線 a. 左下右上 :a > 0 b. 左上右下 : a < 0 (3) 二次函數 : = f = a 2 + b + c, 圖形為拋物線

5. 線型函數 : (1) 常數函數 : = f = k,k 為常數, 圖形為水平線 = f = k (2) 一次函數 : = f = a + b, 圖形為一直線 a. 左下右上 :a > 0 b. 左上右下 : a < 0 (3) 二次函數 : = f = a 2 + b + c, 圖形為拋物線 數學 A 第一章 : 直角坐標系 1. 2. 坐標平面上有 A 1, 1 B 2, 2 (1) A B 兩點之間的距離 :AB = 2 1 2 + 2 1 2 (2) A B 兩點的中點 :M AB = 1+ 2 2, 1+ 2 2 3. 分點公式 : 若坐標平面上有 A 1, 1 B 2, 2,P 為 AB 上之任一點, 且 PA: PB = m: n 則 P, = n 1+m 2 m+n, n

More information

西元前四世紀 希臘的梅 納克繆斯 Menaechmus 大約 西元前 380 西元前 30 在求解所謂的倍立方問題 即 作一立方體 其體積是給定立 方體的兩倍 時 導致他對圓 錐曲線的研究 希臘的阿波羅 尼 Apollonius 大約西元前 6 西元前 190 則定義了拋 物線 橢圓和雙曲線這些名詞

西元前四世紀 希臘的梅 納克繆斯 Menaechmus 大約 西元前 380 西元前 30 在求解所謂的倍立方問題 即 作一立方體 其體積是給定立 方體的兩倍 時 導致他對圓 錐曲線的研究 希臘的阿波羅 尼 Apollonius 大約西元前 6 西元前 190 則定義了拋 物線 橢圓和雙曲線這些名詞 二次曲線 西元前四世紀 希臘的梅 納克繆斯 Menaechmus 大約 西元前 380 西元前 30 在求解所謂的倍立方問題 即 作一立方體 其體積是給定立 方體的兩倍 時 導致他對圓 錐曲線的研究 希臘的阿波羅 尼 Apollonius 大約西元前 6 西元前 190 則定義了拋 物線 橢圓和雙曲線這些名詞 十七世紀 解析幾何的主要 發現之一 是許多幾何曲線從幾 何的觀點來看似乎是彼此完全不 同的

More information

1-2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21 例 1 代入法判斷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 { x3y5 2xy3 x1y2 x3y3 x2y1 xy 二元一次式 x y x+3y x-y x2y1 x2y1 { x3y5 2xy3 { 2x3y1 xy3 x2y1

1-2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21 例 1 代入法判斷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 { x3y5 2xy3 x1y2 x3y3 x2y1 xy 二元一次式 x y x+3y x-y x2y1 x2y1 { x3y5 2xy3 { 2x3y1 xy3 x2y1 1 20 1-2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2 代入消去法 3 加減消去法 主題 1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列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6 x y 3 1 700 3xy700 5 2 1200 5x2y1200 { 3xy700 5x2y1200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二元一次方程組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 3xy700 5x2y1200 xy x y 共同 x200y100 3xy700

More information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1 圓方程式 第 章 二次曲線 38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線合稱為圓錐曲線 因為在平面坐標 系中 其對應的方程式均為二元二次式

More information

1 主題一 三角形面積公式 若 a b 和 c 分別表 ABC 三內角 表示 ABC 的面積則 A bcsin A casin B absin C. B和 C的對邊長 例題 1 在 ABC 中已知 AB 10 AC 8 A 10 求 ABC 的面積. Ans: ABC 面

1 主題一 三角形面積公式 若 a b 和 c 分別表 ABC 三內角 表示 ABC 的面積則 A bcsin A casin B absin C. B和 C的對邊長 例題 1 在 ABC 中已知 AB 10 AC 8 A 10 求 ABC 的面積. Ans: ABC 面 正餘弦定理 陳清海 老師 1 主題一 三角形面積公式 若 a b 和 c 分別表 ABC 三內角 表示 ABC 的面積則 A 1 1 1 bcsin A casin B absin C. B和 C的對邊長 例題 1 在 ABC 中已知 AB 10 AC 8 A 10 求 ABC 的面積. Ans: 0 3 1 1 ABC 面積 AB AC sin A 10 8sin10 0 3. Show Axes

More information

:,,,, ( CIP ) /,. :, ISBN CIP ( 2001) : : 127, : : : ht t p: / / www. nwpup. com : :

:,,,, ( CIP ) /,. :, ISBN CIP ( 2001) : : 127, : : : ht t p: / / www. nwpup. com : : :,,,, ( CIP ) /,. :, 2001. 8 ISBN 7 5612 1363 8............. 0342 CIP ( 2001) 027392 : : 127, : 710072 : 029-8493844 : ht t p: / / www. nwpup. com : : 787mm1 092mm : 19. 75 : 480 : 2001 8 1 2001 8 1 :

More information

遞迴數列

遞迴數列 - 三元一次方程組 目標 i 能利用加減消去法與代入消去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組及三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 ii 除 i 之教材外 利用三階行列式解三元一次方程組或討論三平面的幾何關係 討論. 在三元一次方程式 4 6 中 由於 的係數不為 任意給 的值 都可求得 例如 5 令 時 4 6 4 5 4 5 得到方程式的一解 4 由此可知 4 6 有無限多解 一般而言 三元一次方程式 中 不皆為 假設 則 故任意給定

More information

3978 30866 4 3 43 [] 3 30 4. [] . . 98 .3 ( ) 06 99 85 84 94 06 3 0 3 9 3 0 4 9 4 88 4 05 5 09 5 8 5 96 6 9 6 97 6 05 7 7 03 7 07 8 07 8 06 8 8 9 9 95 9 0 05 0 06 30 0 .5 80 90 3 90 00 7 00 0 3

More information

: : : ( CIP ) : ( ) /. :, ISBN :. G7. 4 CIP ( 00 ) 005 : : ( ) : : ( 0 : 0004) : : : / 6 : 7 ( ) : 408 () : 00

: : : ( CIP ) : ( ) /. :, ISBN :. G7. 4 CIP ( 00 ) 005 : : ( ) : : ( 0 : 0004) : : : / 6 : 7 ( ) : 408 () : 00 () ( ) ( : ) : : : ( CIP ) : ( ) /. :, 00. 7 ISBN 7-8008 - 958-8... :. G7. 4 CIP ( 00 ) 005 : : ( ) : : ( 0 : 0004) : : 00 7 00 7 : 78709 / 6 : 7 ( ) : 408 () : 000 : ISBN 7-8008 - 958-8/ G89 : 9 98. 00

More information

2002 2005 11 !!!!!!!!!!!!!!!!!!!!!!! 1 1!!!!!!!!!!!!!!!!!!!!!!! 1 2!!!!!!!!!!!!!!!!!!!!!! 3 3!!!!!!!!!!!!!!!!!! 6 4!!!!!!!!!!!!!!!!!!!! 8!!!!!!!!!!!!!!!!!!!!!! 10 5!!!!!!!!!!!!!!!!!! 10 6!!!!!!!!!!!!!!!!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CIP ) / :,2006.2 ISBN 7-80702 - 113-6..........G.206 CIP (2006)080133 :8501168mm 1/ 32 : 120 :2000 2006 3 1 : 5000 ISBN 7-80702 - 113-6/ G206 : 348.00 (16 ) ,?, :,,,,,,,,,!,?,,,,,,?,, ,,,,,,,,,,,,,,,!,!,!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1, : ( ),?, :,,,, ( ), 1 180,, ( ) 1 1,, 2 180 ;,, 3 180 ;, n ( n - 2 ),, ( n - 2) 180 1 1, : ( ),.,, 2, (, ) 1 , 3 x + y = 14, 2 x - y = 6 : 1 ( ) : + 5 x = 20, x = 4 x = 4 y = 2, x = 4, y = 2 2 ( ) :

More information

對數函數 陳清海 老師

對數函數 陳清海 老師 對數函數 陳清海 老師 p ok 對數函數 一 對數函數. 定義:設 0,, 0,稱 為以 為底數的對數函數.. 圖形與基本性質 對數函數 yf log y log 在 與 0 時的圖形如下: 函數圖形通過點 且 y 軸為其漸近線.,0,整個圖形在 y 軸右方, p 範例 y log 在下列的方格紙中作出 y log 與 的圖形. 演練 已知 y log 的圖形與 y log 方格紙中作出 y log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3-1動手動腦2.doc

Microsoft Word - 3-1動手動腦2.doc 台北市立陽明高中高二自然組動手動腦 單元 :- 圓的方程式 () 班級 : 座號 : 姓名 : 一 選擇題 ( 題每題 分共 分 ); 第 題為單選題 第 題為多重選擇題 ( ) x y 為實數且滿足 x y 求 x 的 最小值 ()0 () 0 ()7 () 7 有一圓通過點 P 且與 y 軸相切若此圓的半徑為 試求此圓的方程式為 ( 有兩解 ) ( ) 三直線 x y 9 0 x y 0 及 x

More information

面積與二階行列式 陳清海 老師

面積與二階行列式 陳清海 老師 面積與二階行列式 陳清海 老師 1 主題一 二階行列式 1. 二階行列式: 符號 即 d 稱為二階行列式,它所代表的數為 d d d.. 二階行列式具有下列性質: (1) 行列互換其值不變,如. d d () 兩行 ( 兩列 ) 對調,其值變號,如 ; d. d d d (3) 任一行 ( 列 ) 可以提出同一個數,如 k k k d d ; k. k kd d (4) 兩行 ( 兩列 ) 成比例,其值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除法原理的應用.docx

Microsoft Word 除法原理的應用.docx 除法原理的應用 建國中學 林信安老師 --3 除法原理的應用 餘式定理 我們以五次多項式 f (x)=x 5 除以 ( x- ) 所得的 餘式 為例來說明 引用綜合除法 : 商式為 x 4 +x 3 +4x +8x+16, 餘式為 5 =f () 故 f (x)=x 5 除以 ( x- ) 的 餘式 就是 f (x) 在 x= 所取的值 f (). (1) 餘式定理多項式 f(x) 除以 x a 的餘式等於

More information

b1²Ä¤@³¹¼Æ»P§¤¼Ð¨t

b1²Ä¤@³¹¼Æ»P§¤¼Ð¨t 第 一 章 數 與 坐 標 系 大 學 聯 考 試 題 與 推 薦 甄 選 試 題 第 一 類 大 學 入 學 甄 試 試 題 評 量 1. 下 列 何 者 是 2 100 除 以 10 的 餘 數? (1) 0 (2) 2 (3) 4 (4) 6 (5) 8 88 年 2. 一 個 正 三 角 形 的 面 積 為 36, 今 截 去 三 個 角 ( 如 右 圖 ), 使 成 為 正 六 邊 形,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3 ONTNTS 1 相似形 上 國民中學數學第五冊習作 表示為仿會考或特招題 1-1 比例線段 3 1- 相似多邊形 相似三角形的應用 圓形 -1 點 線 圓 4 - 圓心角 圓周角與弦切角 外心 內心與重心 3-1 推理證明 三角形與多

目次 3 ONTNTS 1 相似形 上 國民中學數學第五冊習作 表示為仿會考或特招題 1-1 比例線段 3 1- 相似多邊形 相似三角形的應用 圓形 -1 點 線 圓 4 - 圓心角 圓周角與弦切角 外心 內心與重心 3-1 推理證明 三角形與多 給同學的話 1.. 內 3. 內 內 目次 3 ONTNTS 1 相似形 上 國民中學數學第五冊習作 表示為仿會考或特招題 1-1 比例線段 3 1- 相似多邊形 8 1-3 相似三角形的應用 13 1 18 圓形 -1 點 線 圓 4 - 圓心角 圓周角與弦切角 9 34 3 外心 內心與重心 3-1 推理證明 40 3- 三角形與多邊形的心 45 3 51 3 1-1 比例線段 本節性質與公式摘要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2C43330B3E6A4B8A57EBF6EBB50A454B6A5A6E6A643A6A12E646F63>

<4D F736F F D20B2C43330B3E6A4B8A57EBF6EBB50A454B6A5A6E6A643A6A12E646F63> ( 甲 ) 空間向量的外積 第三十單元外積 體積與三階行列式 在物理學中, 設力 F 作用在位移 r 的終點上, 它的力矩定義為一個向量 M, 其大小 為 F r sinθ, 方向垂直 F 與 r, 且 M 與 r F 構成右手系, 符號寫成 : M r F 這樣的概念抽象化之後, 形成 外積 的定義 () 外積的定義 : F 設空間中兩向量 與 的外積為一個向量, 符號記為, 設空間中兩向量 與

More information

4 AC BD F M CD, N ABM M, c, AN, BN AM BM :E F N a c a p + k F k - + F k + + c { a } IMO 4, { a } a a + c,a - 0, a - a - c,, a 0 a c, c, 0, 0, a > 0, 0

4 AC BD F M CD, N ABM M, c, AN, BN AM BM :E F N a c a p + k F k - + F k + + c { a } IMO 4, { a } a a + c,a - 0, a - a - c,, a 0 a c, c, 0, 0, a > 0, 0 005 9 45 IMO () (,00074), l,b A l C ( C A B ), IMO 4 AC l D, DE a 0, a, a, E, B E AC B E a a + - a +, 0, a 0 a l F,AF G( G A)? :G AB CF f : Q{ -,}, O ABC, B < x y, xy C, AO BC D, ABD x + y {0,},f ( x)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3章_99_.doc

Microsoft Word - 第3章_99_.doc - 平面向量的基本運算 第三章平面向量 第三章平面向量 0 甲 向量的表示法 乁重點整理乁 一 幾何表示法 有向線段 : 如圖 帶有箭頭的線段稱為從 A 點到 B 點的有向線段, 以 表示 A 稱為始點,B 稱為終點 為有向線段, 的長度以 表示, 即 AB= 向量的定義 : 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就稱為向量 我們以有向線段來表示向量, 其方向為向量之方向, 長度為向量之大小 向量 :A 為始點,B 為終點,

More information

99math3.dvi

99math3.dvi 國立新營高中 99 課綱數學科自我學習要點 習題手冊 範圍 : 數學第三冊三角學 直線與圓 平面向量 高 二 : 班 號 學 生 : 指導教師 : 鄭國順 老師 參考版本 : 南一, 翰林, 龍騰版 新營高中鄭國順編版本修訂 :01 年 7 月 3 日 目 次 1 三角 1 1.1 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係............. 1 1. 廣義角與極坐標................ 4 1.3

More information

H2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2-1 空間中的平面 1. 能了解空間中平面的法向量.當給定空間中一點及法向量時,能寫出通過此點的平面方程式. 2. 能利用法向量與平面外一點求平行平面的方程式. 3. 能利用外積求通過不共面三點的平面方程式. 4. 能利用法向量求兩平面的夾角. 5. 能計算空間中點到平面

H2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2-1 空間中的平面 1. 能了解空間中平面的法向量.當給定空間中一點及法向量時,能寫出通過此點的平面方程式. 2. 能利用法向量與平面外一點求平行平面的方程式. 3. 能利用外積求通過不共面三點的平面方程式. 4. 能利用法向量求兩平面的夾角. 5. 能計算空間中點到平面 高中數學第四冊 (99 課綱 ) H1 空間向量 H2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H3 矩陣 H1 空間向量 1-1 空間概念 1. 能了解直線與直線的關係,包含兩歪斜線. 2. 能了解直線與平面的關係,包含直線與平面垂直. 3. 能了解平面與平面的關係,包含兩平面的夾角. 4. 能了解三垂線定理及其基本應用 1-2 空間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1. 能了解空間坐標系. 2. 能了解空間中兩點距離公式與中點公式.

More information

1.

1. 1. 1. 2. 1. 2. 3. 1. 2. 3. 4. 1. 2. 3. 4. 5.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Excel Excel chance chance 1. 1. 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6824 7709 3937 3289 9545

More information

CIP. / ISBN Ⅰ.... Ⅱ.... Ⅲ. Ⅳ. G CIP http / /press. nju. edu. cn

CIP. / ISBN Ⅰ.... Ⅱ.... Ⅲ. Ⅳ. G CIP http / /press. nju. edu. cn CIP. /. 004. 4 ISBN 7 305 0458 7 Ⅰ.... Ⅱ.... Ⅲ. Ⅳ. G64. 505 CIP 004 0798 0093 05 8359693 05 835937 05 83686347 http / /press. nju. edu. cn nupress@public. ptt. js. cn 787 09 /6. 5 85 004 5 ISBN 7 305 0458

More information

2015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5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5 年 北 京 市 怀 柔 区 中 考 数 学 一 模 试 卷 参 考 答 案 与 试 题 解 析 一 选 择 题 ( 本 题 共 30 分, 每 小 题 3 分 ) 下 列 各 题 均 有 四 个 选 项, 其 中 只 有 一 个 是 符 合 题 意 的. 1.( 3 分 )(2015 怀 柔 区 一 模 ) 把 8000 用 科 学 记 数 法 表 示 是 ( ) A.80 10 2 B.8

More information

臺北市103學年度國民中學(含完全中學國中部)學校課程計畫審閱

臺北市103學年度國民中學(含完全中學國中部)學校課程計畫審閱 臺北市立百齡高中 ( 國中部 ) 10 學年度第 2 學期七年級數學學科 / 領域 ( 彈性學習 / 選修 ) 課程計畫 教科書 / 自選教材版本 : 康軒版 編撰教師姓名 : 七年級數學領域教師 本學期學習目標(以條列式文字敘述) 1. 能理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 並能由具體情境中列出二元一次聯立方 程式 2. 能熟練使用代入消去法與加減消去法求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解 3. 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

More information

x y 7 xy = 1 b c a b = x x = 1. 1 x + 17 + x 15 = 16 x + 17 x 15 + 17 15 x + 17 - x 15 = (x x ) ( ). x + 17 + x 15 x + y + 9 x + 4 y = 10 x + 9 y + 4 = 4xy. 9 4 ( x + ) + ( y + ) = 10 x y 9 ( x + )( ).

More information

專科警員班第 34 期正期組 乙組標準解答國文標準答案中外歷史標準答案中外地理標準答案數學乙標準答案英文標準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1 D 1 B 1 C 1 A 1 B 2 B 2 B 2 B 2 C 2 A 3 B 3 A 3 C 3 B 3 D 4 C

專科警員班第 34 期正期組 乙組標準解答國文標準答案中外歷史標準答案中外地理標準答案數學乙標準答案英文標準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1 D 1 B 1 C 1 A 1 B 2 B 2 B 2 B 2 C 2 A 3 B 3 A 3 C 3 B 3 D 4 C 專科警員班第 期正期組 乙組標準解答國文標準答案中外歷史標準答案中外地理標準答案數學乙標準答案英文標準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D B C A B B B B C A B A C B D C B A D D B D C A C C A B C C D C A B A 8 B 8 C 8 D 8 D 8 D 9 B 9 C 9 A 9 B 9 B 0 D 0 B

More information

number_term.dvi

number_term.dvi 更新日期 :07.7. 高中數學講義 數與式. 數與數線 整數 Z: 包含正整數 ( 可數數 Z + ) 0 負整數三類 ( 自然數 N :,,, 皮亞諾假設自然數定義 : 0,,,, ) 有理數 Q: 若 m,n 均為整數, 且 n 0, 凡可表示成 整數比 m n 的數, 稱為有理數 整數 有限小數 ( 最簡分數後, 分母只含 或 5 的質因數 ) 循環小數 ( 最簡分數後, 分母含有 或 5

More information

ok331 向量的幾何表示法

ok331 向量的幾何表示法 ok 平面向量的幾何表示法 ok 平面向量的幾何表示法 主題一 向量的幾何表示法. 將線段 AB 的 B 點處畫一箭號表示方向,像這種帶有箭頭 的線段,稱為從 A 點到 B 點的有向線段,記作 AB,其中 A 點稱為有向線段 AB 的始點, B 點稱為它的終點. AB 的 長度稱為有向線段 AB 的長度,以 AB 表示.. 我們用有向線段來代表向量,而且有向線段的方向 代表向量的方向;有向線段的長度代表向量的大小..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D313032BEC7B4FABCC6BEC7A6D2B8D5BBA1A9FA5FA977BD5A5F2E646F63>

<4D F736F F D D313032BEC7B4FABCC6BEC7A6D2B8D5BBA1A9FA5FA977BD5A5F2E646F63>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學科能力測驗 數學考科考試說明 ( 適用於 99 課綱 ) 中華民國 100 年 9 月 版權所有 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考試說明 目 錄 壹 測驗目標... 1 貳 測驗內容... 2 參 試題舉例... 2 附件一 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測驗範圍... 4 學科能力測驗考試說明 數學考科 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考試說明 民國 102 年開始, 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 將依據 99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2C43139B3E6A4B8A4CFA454A8A4A8E7BCC6>

<4D F736F F D20B2C43139B3E6A4B8A4CFA454A8A4A8E7BCC6> 第十九單元反三角函數 ( 甲 ) 反函數的概念 (1) 反函數的定義 : 函數 () g(y), 設,y 分別是 () g(y) 定義域內任意元素, 如果 g(())= 且 (g(y))=y 則稱 () 與 g(y) 互為反函數,() 的反函數記為 1 (), 即 g()= 1 () 此時 () g() 的定義域與值域互換, 即 () 的定義域為 1 () 的值域,() 的值域為 1 () 的定義域

More information

vector_R3.dvi

vector_R3.dvi https://sites.google.com/site/hysh4math 高中數學講義 1 11 空間向量 11.1 空間概念 空間中點 線 面的公設 ( 空間中點線面之間存在直觀上的基本關係 ): 1. 相異兩點可以決定一直線 ; 一直線至少含有相異的兩點. 不共線的三點可以決定一平面 3. 若直線 L 有相異兩點落於平面 上, 則直線 L 在平面 上 4. 若相異兩平面相交, 則此兩平面相交於一直線

More information

近十年統測數學 C 歷屆試題 _ 分單元 直線方程式 已知直線 L 1 通過 ( 2, 3 ) ( 1, 5 ) 兩點, 且直線 L 2 的 x 截距是 1 y 截距是 4 若 L 1 與 L 2 的斜 率分別為 m 1 與 m 2, 則下何者正確? (A) 0 < m1 < m2 (B) m1 <

近十年統測數學 C 歷屆試題 _ 分單元 直線方程式 已知直線 L 1 通過 ( 2, 3 ) ( 1, 5 ) 兩點, 且直線 L 2 的 x 截距是 1 y 截距是 4 若 L 1 與 L 2 的斜 率分別為 m 1 與 m 2, 則下何者正確? (A) 0 < m1 < m2 (B) m1 < 近十年統測數學 C 歷屆試題 _ 分單元 直線方程式 已知直線 L 通過 (, ) (, ) 兩點, 且直線 L 的 x 截距是 y 截距是 4 若 L 與 L 的斜 率分別為 m 與 m, 則下何者正確? 0 < m < m (B) m < 0 < m (C) m < 0 < m (D) m < m < 0 07C0 設直線 x+ y = 與拋物線 y = x 4在第二象限的交點為 A, 在第一象限的交點為

More information

翁秉仁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 所有內容取材自作者翁秉仁教授所著作的微積分講義, 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 - 非商業使用 - 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翁秉仁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 所有內容取材自作者翁秉仁教授所著作的微積分講義, 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 - 非商業使用 - 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翁秉仁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 所有內容取材自作者翁秉仁教授所著作的微積分講義, 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 - 非商業使用 - 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函數與圖形方程式與平面曲線 隱函數反函數反三角函數連續函數與極限 與自然對數 函數與圖形方程式與平面曲線 隱函數反函數反三角函數連續函數與極限 與自然對數 函數與圖形方程式與平面曲線 隱函數反函數反三角函數連續函數與極限 與自然對數函數定義函數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8.1 f G(f) 3.1.5 G(f) f G(f) f = a 1 = a 2 b 1 = b 2 8.1.1 {a, b} a, b {a} = {a, a}{a} 8.1.2 = {{a}, {a, b}} a, b a b a, b {a}, {a, b}{a} {a, b} 8.1.3

More information

智慧學習. 城鄉有感 ~ 03 年學測數學科最精要重點總整理 ~ 甲 數與式 ( 一 ) 一個已化成最簡分數的有理數, 如果分母的質因數只有 或 5, 則這個有理數 範例 一定可以化成有限小數 m [ 註 ]: 設 m, 為兩互質的自然數, 則 q ( pq, { 0} p 為有限小數 5 } )

智慧學習. 城鄉有感 ~ 03 年學測數學科最精要重點總整理 ~ 甲 數與式 ( 一 ) 一個已化成最簡分數的有理數, 如果分母的質因數只有 或 5, 則這個有理數 範例 一定可以化成有限小數 m [ 註 ]: 設 m, 為兩互質的自然數, 則 q ( pq, { 0} p 為有限小數 5 } ) 智慧學習. 城鄉有感 ~ 03 年學測數學科最精要重點總整理 ~ 甲 數與式 ( 一 ) 一個已化成最簡分數的有理數, 如果分母的質因數只有 或 5, 則這個有理數 範例 一定可以化成有限小數 m [ 註 ]: 設 m, 為兩互質的自然數, 則 q ( pq, { 0} p 為有限小數 5 } ) 0 下列哪些有理數可化成有限小數? () 3 () 3 (3) 49 8 30 350 (4) 7 (5)

More information

九十八年指定科目生物考科考試說明

九十八年指定科目生物考科考試說明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學科能力測驗 數學考科考試說明 ( 適用於 99 課綱微調 )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版權所有 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考試說明 ( 適用於 99 課綱微調 ) 目 錄 壹 測驗目標... 1 貳 測驗內容... 2 參 試題舉例... 2 附件一 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測驗範圍... 4 學科能力測驗考試說明 數學考科 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考試說明 ( 適用於 99 課綱微調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高中課程重點.doc

Microsoft Word - 高中課程重點.doc 數與代數 : 1 指數運算 : 1 n 1. n = m n n n m. = ( ) = m 其中 0,m 是整數,n 是正整數 多項式 : 餘式定理 因式定理 多項式 f ( x) 除以 x, 所得餘數 R 等於 f ( ) n m 多項式 f ( x) 除以 mx n, 所得餘數 R 等於 f n m 若 f ( x) 為多項式且 f = 0, 則 mx n是 f ( x) n 反之, 若 mx

More information

高二立體幾何

高二立體幾何 008 / 009 學 年 教 學 設 計 獎 勵 計 劃 高 二 立 體 幾 何 參 選 編 號 :C00 學 科 名 稱 : 適 用 程 度 : 高 二 簡 介 一 本 教 學 設 計 的 目 的 高 中 立 體 幾 何 的 學 習 是 學 生 較 難 理 解 而 又 非 常 重 要 的 一 個 部 分, 也 是 高 中 教 學 中 較 難 講 授 的 一 個 部 分. 像 國 內 的 聯 校

More information

#$%&% () % ()*% +,-. /01 % + (/) " " " 2- %** -340 $%&% 5!$%&% () % ()*% +,-. /01 % + (/) " " " 2- %** -340 /64 7%,(8(, *--9( ()6 /-,%/,65 :$%&

#$%&% () % ()*% +,-. /01 % + (/)    2- %** -340 $%&% 5!$%&% () % ()*% +,-. /01 % + (/)    2- %** -340 /64 7%,(8(, *--9( ()6 /-,%/,65 :$%& ! " "!! " "!!!!!!!!!!!!!!!!!!!!!!!!!!!!!!!!!! " #$$% & ()*+,-.(*/!0%1 23)4-(4 5).67*(*8. #$$%!9 #$$% #!$1#$!1 #9 19 :9 %; :< #$$% = 0!$ ; = : : : = 1 % #!9 #$%&% () % ()*% +,-. /01 % + (/) " " " 2- %**

More information

2-V-1 2-V-1 數學領域 A 版本學習重點 A-11-1 一元一次不等式 A-11-2 一元二次不等式 A-11-3 絕對值不等式 A-11-4 二元一次不等式 S-10-2 圓方程式 S-10-3 圓與直線的關係 R-10-1 線型函數 R-10-4 直線方程式 D-11-2 直線排列 D

2-V-1 2-V-1 數學領域 A 版本學習重點 A-11-1 一元一次不等式 A-11-2 一元二次不等式 A-11-3 絕對值不等式 A-11-4 二元一次不等式 S-10-2 圓方程式 S-10-3 圓與直線的關係 R-10-1 線型函數 R-10-4 直線方程式 D-11-2 直線排列 D 柒 附錄 附錄一 : 數學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本表以核心素養為基準, 標列相呼應的與 一 數學 A 版本 數學領域 A 版本學習重點 1-V-1 能夠了解所學習的數學 N-10-1 概念 運算與關係 N-10-2 1-V-4 能夠連結並應用數學的 N-10-3 概念 程序或方法到日常 N-10-4 生活或專業學科情境 N-10-6 1-V-2 1-V-3 能夠正確地執行數學程序 能夠運用數學概念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1泰宇解答

Microsoft Word - 1-1泰宇解答 學校 : 學年度第學期第次段考科目名稱命題教師 : 年 班座號 : 姓名 : 得分 : 一 單選題 : ( ). 設 (x x6) (D) x Ax Bx Cx6, 則 A B C (A)6 (B) (C) 解答 :D ( ). 求 (x x x)( x x ) 的展開式中, x 項的係數為何? (A) (B) (C)6 解答 :A (D)7 9 統測 ( ). 下列何者為多項式? (A) x (B)

More information

2 1 = 1 2 AOB AOB = 2 2 AB CD CD AB O AB CD O AOC = BOC = 1 2 AOB AOC = BOC = 1 2 AOB OA = OB = = AOC BOD SAS = OA = OB = 1 2 c = a + b - 1 2 4 ab = a + b 2 2 2 2 1.

More information

U I = I = I = = 1 R R 40 U=.5V P=0.5 R= U P =.5 05. P=UIP=IRP= U t R I = U, R = U, U = I R R I sh x w r ao i [i:] ei [-!] e [+:] ou [+( ] a [%:] ai [%!] o [&:] au [%( ] u [( :] oi [&!] p [p] h [h]

More information

章節

章節 試題 設 f (x) ( x 3 x ) 9 (1) f (x) 的常數項為. () f (x) 的各項係數和為. 編碼 010614 難易 易 出處 康熹自命題 解答 (1) 51;() 51 多項式 f (x) 滿足 8 f (x) 5x 6 f (x 3 ) f (x ) 18 0,則 f (x) 的常數項為. 編碼 010615 難易 易 出處 康熹自命題 解答 3 f (x) 的常數項為

More information

1 V = h a + ab + b 3 = 1 = 1 + = + = BAC Quod erat demonstrandum Q E D AB p( EF) p = = AB AB CD q( EF) q p q 1 p q, EF = ED BF G G BG = FG EH a = b + c a - b = c FG = BG = HG = a EF = FG - EG = a - b

More information

ok332 平面向量的座標表示法

ok332 平面向量的座標表示法 1 ok33 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主題一 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1 對於任意一個向量 a,必有唯一的一點 A 使得 a OA 此時 A 點的坐標 xy, 就是向量 a 的坐標表示, 即 a x, y,其中 x 和 y 分別稱為向量 a 的 x 分量 與 y 分量且 a OA x y 設 r 為實數,向量 a x, y, b x, y 1 1 (1) a b x x, y y () r a rx, ry

More information

bingdian001.com

bingdian001.com .. 05 A. B. C. D. D. 05 RtABC AB=9BC=6 B=90 0 ABC A BC D MN BN A M N C D B A 3 5 C B 5 C 4 D 5 3. 05,,. A B C D C 4 05 3 ABCD BAD=BEF BCCD AEACAF ABE A B C 3 D 4 C 5.05 ABC ABC AB AB AC AC ABC ABC A A

More information

極限 limit 是由 無限接 近 的想法產生出來的數學概 念 最初用來決定某些函數在沒 有定義的點上的函數值 使得它 與鄰近的函數值有某種協調關 係 極限觀念的第一個應用 是 在決定函數由平均變化率導出瞬 間變化率 此過程即為微分 萊 布尼茲 Leibniz 1646 1716 從幾何觀點討論微分

極限 limit 是由 無限接 近 的想法產生出來的數學概 念 最初用來決定某些函數在沒 有定義的點上的函數值 使得它 與鄰近的函數值有某種協調關 係 極限觀念的第一個應用 是 在決定函數由平均變化率導出瞬 間變化率 此過程即為微分 萊 布尼茲 Leibniz 1646 1716 從幾何觀點討論微分 微 分 2 極限 limit 是由 無限接 近 的想法產生出來的數學概 念 最初用來決定某些函數在沒 有定義的點上的函數值 使得它 與鄰近的函數值有某種協調關 係 極限觀念的第一個應用 是 在決定函數由平均變化率導出瞬 間變化率 此過程即為微分 萊 布尼茲 Leibniz 1646 1716 從幾何觀點討論微分 切線的斜 率 牛頓 Newton 1642 1727 從物理觀點討論微分 瞬 時速度 微積分實際上是在研討極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x a b a a a a a a a a x x x x x x x x x x r G A B D A B C D C A M M G G C C C C A G A B C D E F E E E m m A B A B A B Q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B

More information

山东2014第四季新教材《会计基础》冲刺卷第三套

山东2014第四季新教材《会计基础》冲刺卷第三套 2016 年 会 计 从 业 考 试 会 计 基 础 冲 刺 卷 3 一 单 项 选 择 题 ( 本 题 共 20 小 题, 每 小 题 1 分, 共 20 分 在 下 列 每 小 题 的 备 选 项 中, 有 且 只 有 一 个 选 项 是 最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请 将 正 确 答 案 前 的 英 文 字 母 填 入 题 后 的 括 号 内, 不 选 错 选 均 不 得 分 ) 1.

More information

<3939A455AED1B3E62E786C73>

<3939A455AED1B3E62E786C73> 奧林匹亞國小數學單元本與各版本對照表單元本 : 每本 35 元班名 : 電話 : 總金額 : 南一版 南一 99.1 下奧林匹亞學用數量教用數量南一 99.4 下奧林匹亞學用數量教用數量 1 數到 50 118 1 乘法和除法 401 2 長度 114 2 概數 518 3 幾月幾日 115 3 小數的加減 421 4 18 以內的加法 112 4 統計圖表 511 5 18 以內的減法 112 5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1 1 2 3 4 2 2004 20044 2005 2006 5 2007 5 20085 20094 2010 4.. 20112116. 3 4 1 14 14 15 15 16 17 16 18 18 19 19 20 21 17 20 22 21 23 5 15 1 2 15 6 1.. 2 2 1 y = cc y = x y = x y =. x. n n 1 C = 0 C ( x

More information

2013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3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3 年 北 京 市 房 山 区 中 考 数 学 一 模 试 卷 参 考 答 案 与 试 题 解 析 一 选 择 题 ( 本 题 共 32 分, 每 小 题 4 分 ) 下 面 各 题 均 有 四 个 选 项, 其 中 只 有 一 个 是 符 合 题 意 的. 用 铅 笔 把 机 读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答 案 的 相 应 字 母 处 涂 黑. 1.( 4 分 )(2014 西 宁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A 组 ( ) 一 选择题 : 共 6 小题 1 ( 易诱导公式 ) 若 A B C 分别为 ABC 的内角,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sin( A B) sin C C. tan( A B) tan C 2 ( 中诱导公式 ) ( ) B. cos(

第一章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A 组 ( ) 一 选择题 : 共 6 小题 1 ( 易诱导公式 ) 若 A B C 分别为 ABC 的内角,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sin( A B) sin C C. tan( A B) tan C 2 ( 中诱导公式 ) ( ) B. cos( 第一章三角函数 1.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A 组 一 选择题 : 共 6 小题 1 ( 易诱导公式 ) 若 A B C 分别为 ABC 的内角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sin( A B) sin C C. tan( A B) tan C ( 中诱导公式 ) B. cos( B C) cos A D. sin( B C) sin A sin60 cos( ) sin( 0 )cos( 70 ) 的值等于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xxds fy.doc

Microsoft Word - xxds  fy.doc , 5, ;,,,,,, ; ; 4,,, ; () 1345, 2,,,,,,,, 2014 2 1 1 11 1 111 1 112 2 113 Cramer 3 12 3 121 3 122 4 123 4 13 5 131 5 132 13 133 13 134 Cramer 14 135 16 14 17 15 20 16 () 27 2 30 21 31 211 31 212 31 213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D3939BDD2BAF5ABFCA6D2BCC6BEC7A6D2ACECA952C344A4E8A6562E646F63>

<4D F736F F D D3939BDD2BAF5ABFCA6D2BCC6BEC7A6D2ACECA952C344A4E8A6562E646F63> 99 課綱指定科目考試數學甲 乙命題方向命題方向 壹 99 課綱說明 民國 99 年正式實施的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 民國 97 年 1 月 24 日發布, 簡稱 99 課綱 ), 數學 科目包括高一 高二的必修課程( 即數學 Ⅰ Ⅱ Ⅲ 及 IV), 以及高三數學甲 Ⅰ Ⅱ, 與數學乙 Ⅰ Ⅱ 的選修課程, 其中數學 IV 分為 A B 兩版,B 版擴充了 A 版的內容, 所增加的題材在課程綱要中以

More information

trigonometry_1.dvi

trigonometry_1.dvi https://sites.google.com/site/hshmath 高中數學講義 8 三角 8. 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係 銳角三角函數定義 : 直角三角形中 ; 對應角的對邊 鄰邊與斜邊邊長的比值關係 共有正弦 (sine) 餘 弦 (co-sine) 正切 (tangent) 餘切 (co-tangent) 正割 (secant) 與餘割 (co-secant) 六個比 例關係 若直角三角形

More information

一、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一、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一 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多項式的乘法公式除了用來簡化多項式的乘法運算外, 還可運用於因式 分解 在本章中, 我們首先來複習已經學過的平方公式, 然後再延伸到立方公式 1-1 平方公式 二項式相乘公式 我們可利用分配律來展開 ( a+ )( c+ d) 的乘積而得到下列的公式 : ( a + )( c + d) ac + ad + c + d 公式 1 a c ac d ad c d 另一方面, 也可利用幾何圖形來解釋這個公式

More information

一 多重選擇題 :( 每題 6 分, 只答錯一選項得 4 分, 只答錯兩選項得 2 分, 只答錯三選項得 0 分, 共 24 分 ) 關於整係數三次多項式 f ( x) a x a x a x a 的敘述, 下列何者正確? (1) 若 2x 4 f ( x), 則 2

一 多重選擇題 :( 每題 6 分, 只答錯一選項得 4 分, 只答錯兩選項得 2 分, 只答錯三選項得 0 分, 共 24 分 ) 關於整係數三次多項式 f ( x) a x a x a x a 的敘述, 下列何者正確? (1) 若 2x 4 f ( x), 則 2 一 多重選擇題 :( 每題 6 分, 只答錯一選項得 4 分, 只答錯兩選項得 分, 只答錯三選項得 0 分, 共 4 分 ). 關於整係數三次多項式 f ( x) a x a x a x a 的敘述, 下列何者正確? 0 () 若 x 4 f ( x), 則 a, 4 a0 () 若 f ( i )= i, 則 f ( i ) i () 方程式 f ( x) 0 至少有一實根 (4) 方程式 (5)

More information

-2 4 - cr 5 - 15 3 5 ph 6.5-8.5 () 450 mg/l 0.3 mg/l 0.1 mg/l 1.0 mg/l 1.0 mg/l () 0.002 mg/l 0.3 mg/l 250 mg/l 250 mg/l 1000 mg/l 1.0 mg/l 0.05 mg/l 0.05 mg/l 0.01 mg/l 0.001 mg/l 0.01 mg/l () 0.05 mg/l

More information

標題

標題 行列式與其應用 甲 二階行列式 引入二階行列式 :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 其中, 是未知數, 我們使用代入消去法解之 當 時, 解得唯一解 : 為了簡化過程與符號, 定義二階行列式 定義 : 當,,,d 為 個數, d d 它是左上與右下的乘積減去右上與左下的乘積 引入二階行列式的符號之後, 重新考慮解 的過程, 可得, 其中,, 當 時, 方程組,, [ 此稱為克拉瑪公式 ] 當, 方程組有無限多解

More information